当前位置: UU小说历史军事战国之燕行天下TXT下载战国之燕行天下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战国之燕行天下全文阅读

作者:呆呆兽本呆     战国之燕行天下txt下载     战国之燕行天下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七十六章 攻心为上

    孤竹就是后世的唐山,距离燕国首都蓟城四百余里。

    按照正常情况,这四百里的路程需要一支军队行军十来天才能走完。

    但是现在显然不是正常情况。

    本土行军的好处是不用担心可能会遇到敌袭,因此大军行动起来可以更加随意一点,也可以更持久一点。

    至少不需要早早就停下来安营扎寨,以应对可能到来的袭击。

    因此,只花了三天时间,燕丹等人便率领着七千名精锐燕军抵达了蓟城,与早已在这里等候多时的燕起完成了会师。

    ……

    “孩儿见过大父,父亲!”

    燕起带着张良来到了燕军主力之中,对着端坐在营帐中央的燕王喜和燕丹行礼道。

    “平身,快快平身!”

    燕王喜朝着燕起抬了抬手,而后对着周围的侍者道:

    “快,快看座!可不能怠慢了我家的麒麟儿!”

    “多谢大父!”

    燕起也不推脱,在朝着燕王喜行了一礼之后,便带着张良坐了下去。

    “这段时期,真是辛苦起儿了啊!”

    等燕起坐定之后,燕王喜这才再次开口道:

    “若非是你的话,我燕国也不可能这么轻易就收复这么多的国土啊!”

    “大父过奖了!孙儿之所以能有如此成就,全靠祖辈余荫。若非先祖遗德,孙儿又如何能够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就拉起一支这么多人的部队呢?”

    “话虽如此,但是这其中也定然是有你个人的功劳在里面的。否则为什么在你来之前这些人不主动集结起来反抗暴秦呢?可见你也是必不可少的。”

    燕起是燕王喜的孙子,也是某种意义上的太孙,他夸奖起来自然不吝赞美之辞,毕竟孙子优秀他这个当爷爷的脸上也有光不是:

    “你的功劳寡人已经记住了,等光复蓟城之后,寡人定会就此大加封赏!”

    “多谢大父!”

    燕起这么拼命作战是为了什么?还不是为了等事成之后获得属于自己的封地吗?如今燕王喜都已经口头承诺了,他自然不可能再去推辞,而是直接就接受了下来,生怕燕王喜变卦。

    “封赏之事可以之后再说,现在咱们还是谈谈光复蓟城之事吧。”

    就在这时,一旁的燕丹突然发言道:

    “如今蓟城之中情况怎么样了?秦军可有什么异动?”

    “异动么?”

    燕起闻言,沉吟片刻,缓缓说道:

    “昨晚有秦军从城中翻墙而出,跑来向我军投降……这算不算是异动?”

    ……

    与城外燕军的士气高涨不同,此时城内的秦军可以说是愁云惨淡。

    自从那晚郡尉带兵出城突袭燕军失败之后,城中秦军已经和外界失联半个多月了。

    这半个月来整个蓟城可以说是流言四起,无数的小道消息漫天飞舞。在这些流言和小道消息的作用下,城内秦军的士气很快就被瓦解殆尽了。若非还有一堵城墙挡着的话,只怕这些秦军都已经开始四散逃亡了。

    哦,不对,事实上就算有城墙挡着,城内秦军也依旧有不少人选择了出城投降。只能说城墙杜绝了大规模投敌的发生,小规模投敌事件一直不曾断过。

    “不能再这样下去了!”

    郡守府内,郡守满脸涨红地对着李信说道:

    “咱们必须要想办法应对,否则不等燕军来攻,咱们自己就要先崩溃了!”

    “应对?拿什么应对?从一开始我就让你们全部听从我的指挥,你们不听!如今燕军都已经打过来了,咱们大势都已经尽去了,你却反而跑过来找我,让我想办法应对,这不是在说笑么?!”

    李信没好气地说道,直到现在他都忘不了当初郡守和郡尉联起手来将自己关小黑屋的场景。

    没错,李信又被放出来了。没办法,郡守身为一个文官,显然是不懂如何作战的。如今郡尉战死(他不知道郡尉投敌的事情),他一个人独木难支,自然要把李信这个将军请出来商议对策。

    “哎呀,现在不是计较这些的时候……”

    郡守最怕的就是李信翻旧账,当即起身准备陪好话。

    而就在这个时候,一名卫兵突然冲了进来道:

    “报~大事不好了!燕军准备攻城了!”

    ……

    燕起率领的十万农民军作战能力不行,但是打造攻城器械还是没什么问题的。

    因此等燕王喜等人率领的精锐抵达蓟城之后,他们甚至不需要再耗费时间打造攻城器,直接就可以开始攻城。

    “城中守军只有两千,咱们却有七千精锐以及十万民夫。”

    蓟城外,燕丹对着燕王喜说道:

    “等会儿咱们就主攻北城,其他三面城墙由民夫佯攻。四面夹击之下,只有两千人的秦军定然应接不暇,破绽百出。如此,则只需半天时间,咱们便能拿下蓟城!”

    “好!好!”

    燕王喜闻言,连连鼓掌道:

    “此计甚妙,就按计行事!”

    “唯!”

    燕丹点头,便准备下去布置任务。

    “且慢!”

    就在这个时候,一旁的燕起突然开口道:

    “那个……我觉得……在攻城之前,咱们或许还能再攻一次心……”

    ……

    “城外的情况怎么样了?”

    急忙赶到城墙上的郡守对着身旁的士兵问道:

    “燕军有多少人?”

    “数不清,少说也有万人。”

    一旁的士兵如实回答道:

    “不单单是北城,其他方面的城墙也差不多有这么多人。全部加起来,燕军的人数只怕有五万之众……”

    “什么!?五万!?”

    郡守大惊失色道:

    “咱们城中如今只有两千人,如何是这五万燕军的对手!?这……这可如何是好啊!?”

    “咳咳!”

    一旁的李信看不下去了,当即干咳两声道:

    “燕军人数虽多,但大多数都是临时征召起来的农民,并没有什么战斗力。因此我估计燕军实际上可投入作战的人数最多只有他们从辽东带回来的三千公室卫军,其他人多半只是虚张声势,以作佯攻之用!”

    说完,李信还狠狠地瞪了郡守一眼。也不看看这里是什么地方,如此堂而皇之地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也不怕打击自家士兵的士气!

第七十七章 活捉李信者,赏千金,封万户侯!

    “如此便好……如此便好……”

    被瞪了一眼的郡守讪笑了一声,而后摆了摆手道:

    “既如此,那便开始准备守城吧……”

    “快看,那是什么人!?”

    就在这个时候,一阵惊呼声突然从周围守军之中响起。

    郡守闻言,急忙朝着城外看去。而后,他就看到了令自己毕生难忘的一幕!

    只见一个身穿秦国官服的男人,正在朝着蓟城这边缓缓走来!

    再仔细打量他的容貌,赫然就是之前率军出城夜袭燕军的广阳郡郡尉!

    “他……他竟然没死!?”

    郡守瞪大了眼睛,一脸的难以置信。

    不单单是他,就连其他的秦军守军,也是满脸的震惊。

    原本他们还以为自家郡尉已经死了呢,结果没想到他竟然还活着。

    而且看他的架势,似乎已经投降了燕军!

    “郡尉都降了,我们为什么不能降?”

    这一刻,一种可怕的念头在所有秦军的心中生起。所有人都和身边的战友对视了一眼,都从对方的眼中看出了同样的心思。

    “不好,不能让他靠近!”

    李信见状,心中忙叫一声不好,而后高声喊道:

    “射箭,快射箭!射死这个叛国投敌之辈!”

    要不说李信年轻呢,换一个老谋深算的人来的话,此时喊的多半就是“射死这个冒牌货”了。

    如今李信这么一喊,不是更加坐实了对方的身份吗?一时间原本因为视力不好看不清对方容貌的人也都明白了对方的身份,而后心思开始活络起来。

    人心散了,队伍自然就不好带了。因此无论李信和郡守如何呼喊,都没有人听从他们的命令,向城外的郡尉发动攻击。

    “可恶!”

    李信咬了咬牙,而后一把抢过身旁士兵的弓箭,朝着城外的郡尉射了过去。

    但是由于双方距离太远的缘故,箭还没飞到郡尉跟前,便失去了力道,从空中飘落了下来。

    另一边,眼见城上有人朝自己发动攻击之后,郡尉也不再继续前进。而是拿起一个类似漏斗一样的东西,放在嘴边,对着城墙上的守军喊道:

    “二三子!如你们所见,本将就是你们的郡尉!”

    “现在!本将以广阳郡郡尉的名义命令你们,马上放下手中的武器,打开城门,迎接燕军入城!本将可以确保你们的安全!”

    “否则,一旦十万燕军发动攻击,你们没一个能活下来的!”

    “哗~十万!?”

    “竟然有这么多燕军吗?”

    “我看应该是真的,城外黑压压都是人,就算没有十万,那也至少有八万!更别说,如今城内还有好几万燕人呢!早晨我巡逻的时候,发现城内燕人看我的眼神非常不对,搞不好他们就等人城外燕军发动攻击,而后趁机偷袭咱们呢!”

    郡尉的话音刚落,城墙上的秦军便开始交头接耳起来,丝毫不顾身边还有郡守和李信存在。

    “别听他们的!燕人对咱们恨之入骨,他们若是破城,是绝对不可能放过你们的!”

    李信见状,急忙大声疾呼起来,试图用这种方式吓唬住城墙上的秦军。

    然而没有用,此时秦军的人心已经彻底散了,任是他如何呼喊,都没人理他。

    “给你们一炷香的时间考虑,若是再不打开城门的话,本将就要开始攻城了!”

    这时候,城外的郡尉再次喊道:

    “到了那个时候,你们可就真的有死无生了!”

    “哗~”

    郡尉的恐吓起到了作用,城上的秦军已经明显慌了神。所有人都开始思考退路,有人更是直接向郡守和李信进言,请求他们带头投降。

    “不可能!绝对不可能!”

    李信大声呼喊道:

    “我等世受国恩,岂能向燕人岂降!?”

    李信的反应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虽说秦人大多没有道德观念,但是对于那些对自己有恩的人,人们往往还是会心生感激,而后寻求报恩的。

    就比如李信本人,他的出身不算很高,之所以能够在弱冠之年就独立领兵夹击赵国,就是因为他获得了秦王的赏识。是秦王的破格提拔,才让他有了今天。

    再加上他的家人都在秦国,若是当真敢干出投降之事的话,搞不好认为自己再次遭到背叛的嬴政会一怒之下将他的家人全部干掉,以解心头之恨。

    因此,无论是出于恐惧还是出于报恩,李信都不愿意做出临阵投降之事。对于现在的他来说,最好的结果就是战死沙场,这样他的家人才能得到厚待,不至于被灭族。

    但是李信显然把事情想得简单了,他想战死沙场以报国恩,他身边的秦军士兵却不这么想。非但不这么想,他们甚至还想将李信抓起来,作为自己进阶的工具。

    “二三子们,你们还在犹豫什么!?速速将城门打开,本将可以保证你们的安全!”

    就在这时候,城外的郡尉再次催促道:

    “另外,若有能活捉李信和冯英者,赏千金,升爵!”

    郡尉也不知道燕国能不能拿出千金,有没有升爵的制度,之所以这么喊,纯粹只是因为这符合城内秦军的认知。毕竟在他们看来,打仗就是为了赏钱和升爵。

    “哗!”

    郡尉的诱惑显然起到了作用,在听到这话之后,城上的秦军不由一阵狂喜,而后不等李信和郡守冯英反应过来,立刻就一拥而上,将他们二人抓了起来。

    不仅如此,为了抢夺这份功劳,城墙上的秦军甚至开始大打出手,有几个倒霉蛋更是因为这场争斗而从城墙上被摔了下来,直接晕死过去。

    城墙上的动荡持续了有小半个时辰,半个时辰后,秦军再次恢复了秩序。又过了不久,蓟城的城门被缓缓打开,结束了争斗的秦军主动从城内走出,簇拥着被绑着的李信和冯英站在城门口,等待燕军前来接收。

    “结束了!”

    见到这一幕,燕起不由笑着对一旁的燕王喜道:

    “恭喜大父,兵不血刃便拿下了蓟城,光复了国都,可见天命终究还是在您这边的啊!”

    “天命在燕,大王万岁!”

    一旁的燕军将士们闻言,纷纷起身高呼道。

第七十八章 辛胜回来了

    咸阳,秦王宫。

    “臣准备先假称从邯郸出兵,以此将魏国的军队都吸引到大河以北来!”

    大殿内,王贲指着地图,神情激昂道:

    “等魏军都被引到河北之后,臣再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迅速南下,绕过魏国国境,从宛城出发,袭击魏都大梁!”

    “此时魏国主力都在河北,一时间根本无法救援。我军只需再出动大船将大河封锁,便可彻底断绝魏军南下之路。如此一来,我军便可放心攻城,而不用担心侧翼会遭到袭扰。而且最重要的是,此时大梁城内只有少量守军,我军攻打起来,也要轻松许多!”

    大梁是魏惠王时期修建的,当时魏国国力还算强盛,再加上大梁地处平原,无险可守,因此魏国人修建起大梁来异常用心。整座城市被修建得如同一座碉堡一般,等闲根本无法攻克。秦齐两国曾数次打到大梁城下,结果却都被撞了一头包,最终只能无功而返。

    正是因为大梁城是如此地难缠,因此王贲才会想出这么一个引蛇出洞的计策,试图削弱大梁城的守军力量,为自己攻克大梁增加胜算。

    “唔……将魏军骗到河北之后,再将大河封锁吗?”

    嬴政顺着王贲手指的方向在地图上打量了一眼,而后缓缓问道:

    “只是……若是从宛城出发的话,难免会惊动南边的楚国人。若是他们趁机出兵救援,你又该当如何?”

    “这……”

    王贲闻言,沉吟片刻,而后看了看一旁的王翦,在得到他肯定的眼神之后,这才缓缓说道:

    “为了防止楚国在我国灭魏的过程中捣乱,臣准备在伐魏之前先伐一遍楚!”

    “哦?伐魏先伐楚?”

    嬴政顿时来了兴致,好奇道:

    “你这是准备将魏楚两国一起灭了?”

    “这倒不是,臣伐楚只是为了警告楚国,让他们不要在咱们攻魏的过程中搞小动作罢了,并不是真正想要灭楚。毕竟楚国身为大国,没个几十万兵力,是根本打不动的。”

    王贲连连摆手,继续说道:

    “此次伐楚,目的是将楚国与魏国接壤的那二十余座城池拿下。至于其他的楚地,并不在此次行动的计划之中。”

    “只是二十余座城吗?”

    嬴政的目光在地图上扫过,而后缓缓点头,对着一旁的丞相王绾道:

    “物资调配得怎么样了?可以支撑这次的军事行动吗?”

    “启禀大王,粮草物资已经调配完毕了。此时宛城内已经囤积了足够十万大军使用一年的粮草物资,足够王将军完成灭魏伐楚之战!”

    丞相王绾恭声说道。

    “好!既如此,那便按计行事……”

    嬴政闻言,大手一挥。正准备下令按照计划行事,门外的一名侍卫却突然跑了进来,跑到了赵高身旁,和他低语了起来。

    “什么!?”

    听完禀报的赵高脸色一变,正想再追问什么,却听一旁的嬴政开口道:

    “发生何事了?”

    “这……启禀大王,辛胜辛将军……回来了。”

    赵高顾不得再去追问细节,转身对着嬴政行礼道:

    “此时他正在宫门外,等待传唤。”

    “辛胜回来了?”

    听到这话,嬴政眉头一挑。再联想到之前赵高的反应,一种不祥的预感油然而生。

    ……

    “罪臣辛胜,拜见大王!”

    得到召见的辛胜小步快跑,进入大殿之中,朝着嬴政拜了下去。

    “是辛将军回来了啊。”

    端坐在王座上的嬴政对着辛胜点了点头,而后开口道:

    “平身吧。”

    “谢大王。”

    辛胜起身,站到一旁,眼睛却死死地盯着地面,丝毫不敢看向嬴政。

    “辛将军不是随李信出塞追击燕丹了吗?如今怎么独自一人回来了?”

    这时候,站在嬴政身边的赵高开口问道:

    “莫非……是出塞大军大获全胜,李将军要留在辽东整顿局面,不便回来,故此派辛将军先行一步,回来报喜?”

    说着,赵高又补了一句道:

    “如此,想来辛将军身上应该是带着燕丹的首级的吧?在哪呢?拿出来让咱们大家伙都高兴高兴。”

    “这……这……”

    辛胜手上哪有什么燕丹的人头啊?顿时被说得满头大汗。好半晌之后,这才对着嬴政又跪了下去道:

    “臣……臣辜负了大王的期许,没能将燕丹的人头带回来……”

    “没能将燕丹的人头带回来?”

    赵高看了一旁的嬴政一眼,在得到其首肯之后,这才继续问道:

    “到底是怎么回事?燕丹如今人在何处?李信又为什么没有回来报信?”

    “是……是这样的……”

    辛胜颤抖着将出塞大军全军覆没的事情说了一遍,而后继续说道:

    “如今燕军士气正盛,眼看就要攻打卢龙塞入塞了。李将军为何防止燕地得而复失,故而选择留在燕地,准备协助冯太守他们一同抵御燕军。臣则亲自回来,向大王汇报此事……”

    “什么!?李信败了!?”

    听完辛胜的汇报,赵高顿时提高了好几个声调道:

    “这怎么可能?李信足智多谋,麾下率领的还是我秦国锐士!反观燕军,他们有什么?不过是几千丧家之犬罢了!如此悬殊的实力对比,李信怎么可能会战败!?”

    赵高这话其实是替嬴政问的,身为嬴政身边的亲信,他哪里不知道李信在嬴政心中的分量?如今骤然听到李信战败的消息,嬴政心中自然是焦急万分的。但是身为秦王,他又不能不顾形象地大呼小叫,因此这种任务便只能由赵高这个亲信来代劳了。

    “是……是真的……”

    眼见赵高不信,辛胜顿时心急如焚,慌忙解释道:

    “燕军派人切断了我们的粮道,令我们的粮食无法安全运抵前线。军中因为断粮随时都有崩溃的危险,李将军为了防止大军被饿死,选择在彻底断粮前猛攻襄平,试图以此来消耗吃饭的人数,同时也想碰碰运气,看看能不能顺利拿下襄平……”

    辛胜将之后襄平之战的过程又述说了一遍,而后继续说道:

    “只是不想大军在城破前夜直接哗变,以至于万人大军瞬间支离破碎……”

第七十九章 李斯:某愿效仿苏秦张仪!

    直到此刻,辛胜依旧对那一晚发生的事情心有余悸。原本胜券在握的大军顷刻之间灰飞烟灭,这样的变故实在是太令人难以接受了。

    “截断粮道么?”

    听完这话,端坐王座的嬴政低声呢喃了一句,而后转头看了一眼一旁的王翦。

    领会其意的王翦立马出列,恭声说道:

    “若果真是粮道被截的话,大军崩溃也就不是什么不能理解的事情了。”

    王翦是秦国研究粮道最深的人,他都这么说了,嬴政自然也就信了,不过他心中依旧有些疑问,还需要辛胜继续解答:

    “据寡人所知,燕军北逃的时候,燕王身边只有区区数千公室卫军吧?这些人用来守城尚且不够,又如何有精力出来劫掠我军的粮道呢?”

    秦军运粮队大多是五百人一组,且每个人手上都分到了武器。就算是遇到一支两倍于自己的敌军,也未必没有一战之力,更别说当时燕军处于绝对的劣势之中,根本没有余力派出太多的人劫掠粮道了。在这种情况下,嬴政当真不知道燕军是如何做到断绝秦军补给的。

    “是骑兵,是一支极其强大的骑兵!”

    辛胜闻言,立马应道:

    “这支骑兵人数不多,只有百余人,但是骑术精湛,各个都有骑射之能!他们来无影去无踪,随时随刻都能从意想不到之处冲杀出来,对着行军中尚未列好阵型的运粮队一阵砍杀。等运粮队反应过来,好不容易将阵型罗列起来之后,他们又能拍拍屁股走人,令运粮队对其无可奈何!”

    “从卢龙塞出发,到襄平差不多是两千余里,这支骑兵就这么在这条两千余里的补给线上肆意地猎杀我军运粮队,就仿佛猛兽在狩猎食物一般轻易。而我军却对其无可奈何,只能任由他们劫掠……”

    说到最后,辛胜差点没哭出声来。打了一辈子仗,这么憋屈的战斗他还是第一次遇到。以往就算是面对赵国骑兵,他也不曾这般憋屈过啊。鬼知道这燕国人的脑子是怎么长的,竟然能想出这么个卑鄙的招数来。

    “精锐骑兵袭扰粮道么?”

    嬴政及王翦等人闻言,都是不由眉头紧锁。此时他们想的不是这支骑兵的来历,而是自己应当要如何对付燕国这样的战术。

    “大将军怎么看?”

    嬴政转头看向王翦道。

    “塞外孤僻,人烟稀少,因此孙子兵法所说的就食于敌根本就无法使用。”

    王翦沉吟片刻,缓缓说道:

    “两千里路,其中基本绝大多数的路途都是荒郊野岭,且都是一望无际的大平原。若是再继续采用从前的运粮之法的话,是绝对无法抵御燕军的劫掠的。因此以臣看来,若想破解此法,唯有两计可行。”

    “哪两计?”

    “其一,曰以力服人。我秦国一统天下之势已成,国力远非弱小燕国所能比拟。只要我国稳扎稳打,每隔一百里修一座城池,一路将城修到辽东去,任是燕国骑兵骑术再怎么精湛,也将再无用武之地!”

    稳扎稳打虽然慢,但是却很安全,而王翦又本就以稳健著称,因此他第一个提出的就是稳扎稳打的“笨办法”。

    然而稳扎稳打虽然好,但是却实在是太慢了些。从卢龙塞一路修城修到辽东去,鬼知道这要多长时间。搞不好到时候燕丹都已经老死了,那自己还报的哪门子仇?因此嬴政连想都没想,就直接拒绝了这个方案,直接让王翦说第二个方法。

    “哎~”

    王翦见状,不由长叹了一口气,道:

    “至于这其二嘛,便是训练出一支与燕军一样精锐的骑兵,以此来保护我军的运粮队。只是由于燕军是主动进攻方,而我军防御线又太长,因此这支骑兵的人数只怕是不能少,没个一千根本不够用。”

    “嘶~”

    殿内诸人闻言,全都不由倒吸一口凉气。这尼玛,开玩笑的吧?还一千精锐骑兵呢,这种能够骑射的战士就算是放在匈奴,那也是精锐中的精锐,只有单于亲卫才能做得到。秦国想要训练出这样一支骑兵,其难度不比一路修城修到辽东去要容易多少。

    换句话说,王翦的这两个建议其实都不是什么短期之内就能见到成效的方案,想要灭燕拿到燕丹人头,至少还需要一段很长的时间才行。

    但是嬴政显然是等不了那么久的,此时他最想做的事情就是立刻拿到燕丹的人头,将其狠狠地踩在脚下。只是他也知道这不是什么易事,因此没有直接说出来罢了。

    然而嬴政不说,却不代表殿内诸人看不穿他的心思。毕竟是中央集权的郡县制国家,最不缺的就是揣摩圣意之徒。在察觉到嬴政那不虞的神情之后,下方的李斯心中一动,出列进言道:

    “其实……咱们不需要搞得这么麻烦。”

    “哦?廷尉有何高见?”

    嬴政闻言,顿时来了兴致,转头对着李斯问道。

    “我国所虑者,不过是那支骑兵罢了。”

    李斯看了一眼辛胜,而后继续说道:

    “既如此,我们为何不出钱收买那支骑兵呢?想来在咱们的钱爵诱惑之下,那支骑兵队很快就会弃暗投明才是。”

    “收买那支骑兵么?”

    嬴政点了点头,这也是秦国的惯用伎俩了,在一统天下的过程中他们没少用这招,而且效果还都不错:

    “辛将军,你可曾搞清楚了那支骑兵的来历,可有把握说服那支骑兵归降我国?”

    “这……来历确实是已经搞清楚了,但是能否说服他们……臣没有把握……”

    辛胜有些迟疑道:

    “据臣所知,那支骑兵乃是秦氏的族兵,而秦氏又是秦开之后,他们在辽东本就相当于是封疆领主,根本没有弃燕投秦的理由……”

    辛胜的意思很明确,人家秦家在辽东本就是土皇帝一般的存在,根本就没有投靠秦国的理由,毕竟秦国可没有实封制度。

    “哈哈,这世上没有什么东西是买不来的,只是价码还不够高罢了!”

    李斯闻言,不由哈哈大笑道:

    “大王,臣愿亲自出使辽东,效仿苏秦张仪,凭借三寸不烂之舌,说得秦氏归降!”

第八十章 秦王震怒

    堂堂大秦廷尉,跑到几千里外,找一个小家族的族长,劝说他们弃燕投秦。这种事情听起来很魔幻,仔细想想……确实很魔幻。

    换做是别人的话,他们是绝对不可能这么做的。毕竟廷尉好歹也是九卿之一,妥妥的高官。再跑去干说客的活,委实是有些太掉价了。

    但是李斯是谁啊?天底下头号会钻营之人。他深知嬴政对燕丹人头的渴望,也知道若是自己能够将燕丹人头带回的话,将会在嬴政的心中被贴上一个“贴心”的标签。为了在嬴政心目中的形象,为了自己的前途,他毅然决然地选择了亲赴辽东,完成这个“光荣”的任务。

    “唔,爱卿欲仿效苏秦张仪吗?”

    果然,在听完李斯的表态之后,嬴政的脸上露出了淡淡地微笑:

    “好,既然爱卿有这份心,那寡人也不好不给你这个机会。这样吧,这几天你先将手上的公务交接一下,寡人也好趁这段时间调集兵马。等你这边公务交接完之后,寡人这边的兵马应该也就调集得差不多了。到时候你便随军出征,帮助大军解除秦氏族兵的威胁,方便大军拿下辽东。”

    历史上李信第一次征辽也并未拿下辽东,但是嬴政却没有选择立即点起兵马再战。因为历史上的李信虽然没有拿下燕国,但是却拿到了燕丹的人头,算是替嬴政去了一块心病。

    但是现在不同,李信大军全军覆没,燕丹却还在辽东活得好好的。一想到这个结果,嬴政就烦心地睡不着觉。因此他并没有选择如同历史上那般先集中力量干掉魏楚两国再消灭燕国,而是准备魏燕两国一起打。

    反正此时的燕国也已经只剩辽东一隅之地,兵力不过数千了。随便派个万把来人,想来应当可以很轻松就能将燕国消灭才是。

    “唯!臣谨遵王命!”

    得到命令的李斯心中一阵狂喜,高声应道。

    “嗯,接下来,咱们便谈谈该从哪里调兵,由何人统兵的事宜吧……”

    嬴政对着李斯摆了摆手,而后转头看向王翦,开始和他商讨起出兵事宜。

    ……

    大军出征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别的不说,单就兵马粮草的调动,就需要耗费不少的时间。

    而就在这几天的时间中,无数的战报如同雪花般从燕地飘来,震惊了整个大秦朝堂!

    “报~燕地来报,燕军已经攻克卢龙塞,塞内两千刑徒趁机反叛,三千守军全军覆没!”

    “报~燕人不知从哪里拉起一支万人大军,已经将蓟城团团包围!”

    “报~郡尉孟君赐出城夜袭燕军大营反中埋伏,生死不知!”

    “报~燕地大量城池收到广阳郡尉孟君赐的调令,从各自的防区中撤出,如今已经全部聚集到燕赵边境了!”

    “报~燕地八成城池已经沦陷,燕军已经包围蓟城!”

    “报~孟君赐没有死,燕军派他出面,成功劝降了蓟城守军!郡守冯英,后将军李信全部被俘,蓟城已经沦陷!”

    “报~整个燕地尽皆沦丧,燕国已经将燕地全数夺去!”

    ……

    大殿之上,嬴政脸色铁青地看着殿中众臣。

    “谁能告诉寡人,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嬴政压制着心中的怒火,对着众臣吼道:

    “为什么只是短短半月之间,我秦国在燕地的部署就被燕人全部破坏!?难道我大秦的锐士,已经堕落致斯了吗!?”

    没有人能回答嬴政的问题,事实上所有人都很疑惑,燕军到底是怎么做到的。

    短短半个月时间就打下了燕地数百里河山,这尼玛怕不是田单再世哦!

    燕国什么时候出现了这样一位帅才了?秦国怎么一点风声都没有听到?

    更别说,如果他们有这样的帅才的话,当初易水之战又是怎么被秦军打得那么惨的?难道那时候燕国没有这位帅才,这位帅才是他们在辽东找到的?

    想不通,实在是想不通。

    “怎么?全都哑巴了!?”

    眼见无人回答自己的问题,嬴政心中的怒火更甚了,当即对着众臣再次吼道:

    “是不是要等燕军杀进咸阳,将寡人的头颅砍去了,你们才肯回答寡人的问题!?”

    “臣等不敢!”

    众臣闻言,纷纷跪下。而后人们转头看向队列最前方的王翦,示意他出列回答嬴政的问题。

    “我国伐燕,本就迅速。”

    身居高位者终究还是要自觉承担责任的,因此在感觉到同僚们的目光之后,王翦倒也没有刻意推辞,而是沉吟片刻之后,给出了自己的判断:

    “臣是在今年十月破的蓟城,燕军反攻塞内是在十二月,期间只隔了两个多月的时间,我国根本来不及将燕国在燕地的根基连根拔起。无数的燕人都还心念故国,若是李信不败的话,这些人倒也未必就敢做些什么。但是糟就糟在李信败了,燕军南下,那些心怀故国之人又怎会不趁机起事,迎接他们的王师?因此此战并非燕地守军之过,而是李信之过……当然,那个投降燕军的郡尉孟君赐,也难逃其罪。若非是他的话,我国在燕地的防卫也不至于崩得那么迅速!”

    “李信么?”

    听到李信的名字,嬴政瞬间就清醒了过来。

    如果真要类比的话,霍去病和刘彻的关系与李信和嬴政的关系是最为接近的。

    同样是出身平凡,同样是破格提拔。同样是年少成名,同样是侍奉千古一帝。

    唯一不同的是,霍去病从未辜负过汉武帝的期许,而李信却在伐楚之战中失败过。

    不过战败后的李信倒也没有遭到嬴政的苛责,在之后的灭燕之战中他依旧是王贲的副将,并且成功地在伐燕班师途中奇袭齐国,灭亡了齐国。

    可见李信在嬴政心中的地位是不凡的,哪怕葬送了七名都尉(五千人将),嬴政依旧对他信任不减。

    究其原因,嬴政这是将李信当成自己意志的延伸了,就好像汉武帝将霍去病当成自己的分身一样。

    如今王翦将罪名都推到自己分身的身上,试问嬴政如何能忍?因此连想都没想,嬴政就立即摆了摆手,道:

    “此事与李信无关,都是孟君赐的责任!若非是他的话,凭借李信的才能,是不可能守不住燕地的!”

第八十一章 李斯版“郭嘉遗计定辽东”

    秦国从来都不是一个讲道理的国家,法家讲究人人平等,但是这里面的“人”是不包括君王的。法家的人人平等只针对被统治者,君王拥有随心所欲的权力。

    因此哪怕明眼人都看得出李信在这件事上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但是在嬴政已经将基调定下来的情况下,人们却只能乖乖地顺着嬴政的意思,将所有的锅都甩到孟君赐的身上。

    “是啊是啊,若非是他投敌,我秦国又怎么会那么快就丢掉全部燕地呢?”

    “好端端一个郡尉,不在城中居中调度,非要出城夜袭,难道我秦国已经缺人至斯,到了不得不让两千石高官亲自冲锋陷阵的地步了吗?”

    “大王,臣请追究孟君赐的罪责,株连他的亲族!”

    所谓墙倒众人推,嬴政把基调这么一定,所有人便都找到了目标,而后一拥而上,势要将孟君赐彻底弄死。

    “廷尉!”

    见到这一幕的嬴政点了点头,而后对着一旁的李斯说道:

    “此事便交给你了,该抄家抄家,该灭族灭族,该株连株连,千万不可放过一人!”

    “唯!”

    李斯应允,心中却不由泛起一丝苦涩。本来自己都要出塞灭燕了,结果却发生了这么一档子事,以至于白送的功劳拿不到,在秦王心中的形象也无法再次提高。

    “孟君赐之事便到此为止,接下来讨论如何对待北边的燕国。”

    在交代完郡尉之事后,嬴政再次高声喝道:

    “寡人欲再兴大军,北伐燕国,诸位以为如何?”

    说完,秦王便转头看向一旁的王翦。毕竟他才是秦国的大将军,在军事领域有绝对的发言权。

    “这……”

    另一边,在听到嬴政的话之后,王翦沉吟片刻,缓缓摇头道:

    “启禀大王,臣以为不妥。”

    “哦?不妥?有何不妥?”

    嬴政面露不虞,沉声说道:

    “几个月前大将军便能率十万大军克燕,如今不过只是过去了两个月时间,难道大将军就灭不了燕了?”

    “倒也不是灭不了,只是难度却比之前要高上不少。”

    换做是一般人的话,听到嬴政这话,怕是早已吓得跪地请罪了。但王翦毕竟不是一般人,他有底气和嬴政据理力争:

    “臣当初之所以能靠十万大军就踏平燕国,并不是我大秦锐士有多么强大,而是燕军实在是过于孱弱。虽然燕丹聚集起了数十万大军,但是其中真能装备了武器的却只有一万余人,剩下的民兵手上拿着的多是草叉木棍。在这种情况下,臣率十万大军,自然可以轻易将其击溃。”

    “但是现在不同,在击败了李信以及燕地守军之后,燕军手上的武器装备已经来到了四万套。若是利用得当,再加上防御优势,是可以轻易抵抗十万大军的。因此若想伐燕,再靠十万人怕是已经不够了,必须要多加人手才行。”

    “多少人?”

    嬴政沉声问道。

    “非二十万不足以灭燕!”

    正所谓十则围之,五则攻之。王翦估算了一下双方实力对比,而后给出了一个绝对稳健的答案。

    “嘶~二十万!?”

    听到这话,殿内众臣全都倒吸了一口凉气。

    此时王贲已经南下,正在宛城一代率领十万大军准备作战。若是王翦再率领二十万大军北上,那岂不是意味着王家父子俩麾下统辖的大军数量超过了三十万,直接达到了大秦总兵马的一半?

    再加上这两人一南一北,正好可以遥相呼应。若是他们家有心造反的话,很难说会给秦国带来什么样的灾祸!

    “我国粮草如今多在南方,一时间无法调集足够支撑二十万大军作战的粮草到北边去。”

    嬴政脑海中快速计算着得失,而后缓缓说道:

    “因此大将军的要求寡人无法满足。”

    “如此,那便只有等南方战事结束,再集中力量北上了。”

    王翦耸了耸肩,事实上他也不赞同在这个时候北上伐燕。毕竟众所周知,燕国乃是山东六国中最弱小的一个,论实力可能连只剩半壁江山的魏国都不如。在这种情况下,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在他的身上是极不明智的,除了让嬴政一个人泄泄私愤之外,再无其他用途。

    等将魏楚两国全部解决掉之后,秦国有的是办法整死弱小燕国。

    嬴政自然也明白这个道理,但是一想到燕丹这个仇人还在燕地大碗喝酒大块吃肉,他的心里就一阵不舒服。而他的这个表现,又被一旁的李斯看在了眼里。

    “其实,不出兵燕国,未必就是什么坏事。”

    意识到机会的李斯立即出列,对着嬴政行礼道:

    “我秦国虽然只占领了燕地两个月,但是却已经基本将秦法推行得差不多了。大量燕国贵族的土地被分给了平民,平民又被分了家。如今燕国重新夺回这些土地,那些被分给平民的土地便成了他们的动乱之源。若是他们无法处理好其中的关系的话,是很容易爆发内乱的。”

    “在这种情况下,我国显然是不适合出兵燕国的,因为那可能会激起燕国人同仇敌忾的心里,促使他们团结起来对付我们。但是只要我们不去动他们,在没有外部压力的情况下,他们一定会自己人争斗起来,而后相互结仇。等他们争斗得差不多了,咱们再挥师北伐,不怕没有燕国人主动出来投靠我们,替我国带路!”

    得亏燕起不在这里,否则他定要惊呼一声“好一招郭嘉遗计定辽东”!

    可见李斯的成功不是偶然的,他对人性的理解已经达到了顶级谋士的程度。

    “让燕国人自己内乱起来吗?”

    嬴政仔细思考了一下,发现李斯说的确实有几分道理,但还是有些疑虑道:

    “那要是燕国成功地处理好了其中的关系,没有乱起来,反而因此而变得强盛了,我等又该当如何?”

    “请大王放心,臣定然不会让他们处理成功的。”

    李斯微微一笑,而后郑重行礼道:

    “请大王遣臣为使,去燕国赎回冯太守与李将军!”

第八十二章 乱起来了

    燕地,蓟城。

    此时距离王师收复首都已经过去好几天了,人们那激动的心情也逐渐冷却了下来。

    而就在这个档口,许多原先被人们忽略了的矛盾也逐渐显现了出来。

    “大王,大事不好了~”

    鞠武快步冲入王宫大殿之中,对着燕王喜说道:

    “外头……外头打起来了!”

    “什么!?秦军杀来了!?”

    听到这话的燕王喜赶忙从王座上起身,对着鞠武问道:

    “他们有多少人?到哪里了?”

    “倒……倒也不是秦人杀来了……”

    鞠武有些尴尬地摆了摆手,道:

    “是……是我国,我国的贵族和平民打起来了……”

    “贵族和平民?”

    燕王喜先是一愣,而后突然明白了是怎么一回事,高声喝道:

    “快说,到底怎么了……”

    “是……是这样的……”

    事情还要从几天前说起。

    早在燕王喜克复蓟城的时候,燕国的贵族们就已经意识到了自己的时代又回来了。

    意识到这一点的贵族们并没有沉浸在复国的喜悦中,而是快速派人清点土地,准备将之前被秦人分走的土地拿回来。

    然后矛盾就爆发了。

    平民们显然不可能那么轻易地就将已经到手的土地再交还出去,于是就和贵族派过来的人爆发了激烈的冲突。

    正常情况下一家平民是肯定斗不过贵族的,但是一来贵族家的人很大一部分也被秦人分了地,不再臣服于贵族,二来平民们知道这件事情他们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因此全都自发团结起来,联合抵抗贵族的征收。

    一增一减之下,平民这边的人数竟然还多过了贵族,以至于贵族们根本无法收回自家的土地。

    这让贵族们如何能够接受得了?泥腿子们爬到自己的头上拉屎来了,这谁能忍?于是几家贵族一合计,准备联合起来,动用武力,逼迫平民交地。

    而平民们也不甘示弱,竟然全都抓起了家中的草叉木棍,誓要和自家土地同生共死。

    贵族这边有装备却没人,平民那边有人却没装备。一时间双方谁都奈何不了谁,竟然就在土地上对峙了起来。

    “此时还只是极少数的地方发生这种事情,但是动乱的苗头已经在我燕国各地都显现出来了。”

    鞠武在说完当前发生的事情之后,一脸严肃道:

    “大王,您是时候下令,勒令平民们归还贵族的土地了。否则长此以往,国将不国啊!”

    毕竟是贵族们的代言人,说起话来屁股歪得没边了。

    “归还土地么?”

    若是之前燕丹不曾和他说过其中利害的话,以燕王喜的性格,指不定已经顺从鞠武的意思,下达土地归还令了。但是此时的他却心里明白,自己绝对不能顺着鞠武的意思来,因为那将损害自己的利益!

    “太子呢?太子现在何处?”

    想通这一点的燕王喜转头对着一旁的侍者问道:

    “还有王孙,王孙又在哪里?寡人这几天怎么一直都没看到他?”

    “启禀大王,王孙这几日一直都待在太史公家中。”

    一旁的侍者恭声应道:

    “至于太子……之前有人看到,他也往太史公家中去了。”

    ……

    燕国,太史公府。

    此时各国的史官还是世袭的,因此他们写起史书来也相对比较公允。

    毕竟上位者不可能开除他们,没有革职的压力,他们自然是想咋写就咋写。

    再加上一般人也不看史书,这玩意儿写起来多半是给自家子孙后代看的,因此刻意美化否是丑化某个人也就失去了意义。

    从这个角度出发,这个时代的史书基本上还是可信的。

    “想不到,贵国竟然真的不是周王室出身。”

    在看完了一卷最古老的史书之后,张良不由感慨道:

    “只是因为召公在三监之乱中立下大功,周公竟然就将中原的北大门交给了贵国,可见周公是何等胸怀啊!任人不唯亲而以贤,我辈叹服!”

    “其实也不能这么说,天下姬姓都是一家,区别只是分家早晚罢了。我先祖召公虽说不是周王室成员,但是若是再往上倒个几百年的话,我燕人与周人定然还是可以找到同一个祖先的。”

    燕起笑着将竹简卷了起来,意有所指道。

    “王孙志存高远,在下佩服!”

    张良哪里不知道燕起这段话的意思?当即叹了一声,而后朝燕起微微一礼,便准备再说些效忠的话。

    而就在这个时候,燕丹却突然窜了进来,打断了张良道:

    “原来你们二人在此处,倒是让我一阵好找啊!”

    “孩儿见过父亲!”

    “良见过太子!”

    燕起与张良见状,急忙起身朝着燕丹行了一礼道。

    “行了,这里没有外人,不必多礼。”

    燕丹朝着二人摆了摆手,而后将发生在外面的事情说了一遍,最后对着二人说道:

    “这几日我一直忙于克复王都后的善后事宜,因此没有过来咨询你们的意见,倒是我疏忽了。如今事情已经发生了,我想问问你们,可有解决之道?”

    “解决之道么?”

    燕起闻言,不由微微皱眉。若是让他搞技术研发,他或许还能说出个子丑寅卯来。但若是让他处理制度弊病……燕起表示,他只是一个喜欢历史的理科生,从来没系统性地学过政治啊!

    因此毫无意外,燕起连想都没想,就将目光投向了一旁的张良,想要问问这位“相三代”有何高见。

    “此事……确实是有些麻烦。”

    与燕起不同,张良的脸上少了些许疑虑,多了几分自信。只见他朝着燕丹行了一礼,恭声问道:

    “敢问太子,王孙可曾与您说过,他准备去辽东就封之事?”

    “这……确实是说过。”

    燕丹不知道张良为何突然提起这茬,但还是点了点头道。

    “那敢问太子,您准备什么时候将王孙封到辽东去,又准备以什么名义封,封多大的土地呢?”

    张良双眼死死地盯着燕丹,一脸认真地问道。

    “此事……与处理眼前矛盾有关系吗?”

    燕丹眼中满是不解道。

第八十三章 统统改封辽东!

    “自然是有关系的。”

    张良微微笑道:

    “这些贵族不是要土地吗?贵国别的都缺,唯独不缺土地。此去辽东两千里,到处都是无人的荒地。只要由王孙带头,亲自去辽东就封,想来贵国应当可以很轻易就将这些贵族都改封到辽东去才是。”

    “什……改封辽东!?”

    听到这话的燕丹不由瞪大了眼睛:

    “这怎么可能?辽东确实广袤不错,但问题是那里都是荒地啊!一到夏天,冰川融化,那里又会变成泥泞的沼泽。这样的烂地,哪怕是平民都不愿意去,贵族们又怎么可能会甘愿改封那里?更何况还是让人家拿开发完善的良田去换了!不可能,他们是绝对不可能接受这样的条件的!”

    燕丹有些失望,本以为张良能说出什么高见呢,没想到竟然是这么个烂招。

    “太子这话说得未免太满了些,秦人有一句话,良深以为然,那就是世上没有买不到的东西,缺的只是价码。”

    张良笑着说道:

    “只要贵国能够开出足以令贵族们满意的价码,他们又有什么拒绝的理由呢?”

    “价码?什么价码?”

    燕丹皱眉问道。

    “很简单,他们不是嫌辽东荒凉吗?既如此,那便补偿他们好了。凡自愿改封辽东的,封地面积扩大十倍,且三年之内不收任何税,只征赋,让他们可以放心大胆地开荒,而不用担心会被饿死。”

    张良继续笑道。

    “什么!?十倍!?不行,绝对不行!”

    燕丹闻言,不由大惊道:

    “你知道我燕国的贵族有多少封地吗?每个人都扩大十倍封地,任是辽东广阔,只怕都不够他们封啊!”

    “把所有人都封到辽东去自然不现实,但若是咱们只封一部分人呢?”

    张良看了燕丹一眼,神秘笑道。

    “只封一部分人?什么意思?”

    燕丹有些不解道。

    “意思很简单,就是分化贵族们。”

    张良大手一挥,高声说道:

    “如今的情况是所有的贵族都联合起来,势要夺回自己的封地,这很不好。咱们必须要将这些贵族分化开来,让他们不能组成统一战线。”

    “这……”

    燕丹低头沉吟起来,他似乎领会到了其中的奥妙,却始终不得其解,只能继续对着张良说道:

    “愿闻其详。”

    “敢问太子,如今燕国封地,多在何人手中?”

    “多在老贵族手中,他们是最早受封的,当时地广人稀,因此封起来也没那么多讲究。只是这些老贵族在经过几百年的自我分封之后,封地其实也已经非常分散了。单个贵族手上的封地其实并不多,但是加起来却又不少。”

    先秦时期的分封和西汉初年的分封制是不同的,先秦时期诸侯要把自己的地分给卿大夫,卿大夫再把自己的地分给士,如此几代人下来,哪怕是一国之君,手上其实也没有多少直属领地。反观西汉初年的诸侯,那简直就是一个异类,也难怪汉武帝要“复古”,抄袭周礼搞推恩令了。

    “那么良再请问太子,这些老贵族,在之前襄平之战的时候,又出了多少力呢?”

    张良继续问道。

    “出力?出什么力?这些人分封出去已经八百多年了,和王室的关系早就淡了。平时受限于封建关系,不得不缴纳赋税。如今秦人来了,他们自然不可能再替王室卖力。襄平之战时的公室卫军多由五服之内的公室旁支组成,一个老贵族都没有!”

    说到这个燕丹就一阵来气,想自己燕国养了这些贵族几百年,到头来他们却一点为国赴死的觉悟都没有,真是令人恼怒。

    “是啊,老贵族一点以身许国的觉悟都没有,既如此,贵国又何必保障他们的利益呢?”

    张良笑着说道:

    “反观公室卫军,这群人要忠心有忠心,要战力有战力,若是将他们推到了对立面,那才真的是自断臂膀呢!”

    “先生的意思是……?”

    听到这里,燕丹哪里还不明白张良的意思?当即开口说道:

    “保留公室卫军的封地和特权,将那些老贵族全都改封到辽东去?”

    “不错,就是这样。”

    张良笑着点了点头:

    “老贵族手中的地加起来肯定是要多于公室卫军的地的,到时候咱们将公室卫军的地还给他们,再将老贵族的地分给平民,以此来弥补平民们的损失。岂不是一举两得吗?”

    “可是……若是这些老贵族不愿意,联合起来反对咱们,那该怎么办?”

    燕丹还是有些迟疑道:

    “毕竟辽东苦寒,气候恶劣,很多人去了那里都无法生存,更别说是开荒了。我燕国本就缺铜,光靠铁器连犁地都很难。在这种情况下,将他们全部赶到辽东去与让他们送死有什么区别?生死之间,哪怕是再懦弱的人,也会爆发出强大的战斗力,更别说这些老贵族还不懦弱了……”

    “反对有用么?别忘了,咱们手上可是有着精锐的公室卫军啊,不怕他们作乱。”

    张良摆了摆手,示意燕丹不必担心,而后继续说道:

    “当然,光靠武力强压终究还是不妥的,毕竟他们去了辽东之后依旧是实地封君,是要替燕国承担封建义务的。若是与他们处得太僵了,将来必定会危害到燕国对辽东的统治。因此咱们必须要替他们铺好路,让他们心甘情愿上路才行。”

    “铺好路?怎么个铺好路法?”

    听到这里,燕丹也不由来了兴致,一脸好奇地问道。

    “这……就要问王孙的了。”

    张良将目光看向一旁的燕起,微笑着说道。

    燕丹见状,也立马将目光转向燕起,想要看看他能说出什么建设性意见。

    “那个……老贵族之所以不愿意去辽东,主要就是因为辽东开荒难。”

    燕起挠了挠头,而后从身后拿出一柄钢刀,对着燕丹说道:

    “若是咱们能够给他们提供大量的、质量远超青铜器的金属,想来他们在辽东开起荒来,应该会变得很容易才是……”

第八十四章 一刀两断,如意神刀!

    “质量远超青铜器的金属?”

    燕丹微微皱眉,而后看着燕起手上的钢刀道:

    “此乃何物?怎么看着这么像刀?”

    “不是像,而是就是。”

    燕起无奈地摇了摇头:

    “父亲请看,此物便是孩儿这几日命人连夜赶制出来的神兵,名曰钢刀。”

    “钢刀?”

    燕丹好奇地接过燕起手上的钢刀,仔细地打量了起来:

    “似乎……是有这么点意思。但问题是……这东西有用吗?可别是只能看不能用的样子货。”

    不怪燕丹如此反应,实在是这年头的“刀”质量过于垃圾了。

    在钢还没被发明出来之前,华夏诸国使用的主要武器都是由青铜器打造的。

    而青铜器这东西……怎么说呢,就挺垃圾的。

    所谓的青铜器,其实就是铜锡合金。

    其中铜韧且软,锡脆而硬。

    单独某一个根本不堪大用,只有将其混合起来,才能得到又韧又硬的金属。

    当然,这里所谓的又韧又硬是相较而言的,实际上真要和后来的钢铁相比,这玩意儿依旧是个垃圾。

    都不需要和钢刀对砍,单就人体本身的骨骼,都能将青铜器崩裂。

    因此青铜武器是没有刀的,所有的青铜武器都是刺击类武器,比如剑、矛什么的。因为这种武器能够从人体的骨骼缝隙中捅进去,避免与骨骼发生直接碰撞。

    而也正是因为青铜器有着如此之多的弊端,贵族们才能在春秋时期垄断从军资格。因为剑的使用难度明显是要高于刀的,没有经过专业训练的人根本无法找到对方身上的弱点,进而将剑捅进去。而是只能乱捅一番,将自己手上的青铜剑捅断。

    反观刀,这玩意儿用起来就简单多了,只要高高举起,找准对方的脖子,而后狠狠劈下,就能将对方的脑袋直接砍下来,干脆利落。

    而这,也正是后来刀之所以能取代剑的主要原因。就好像火枪取代弓箭一样,刀这玩意儿能大幅度降低兵员的招募标准,让尽可能多的平民加入到军队之中。

    当然,以上一切都是建立在能找到合适金属的基础上的。若是依旧使用青铜器的话,刀这玩意儿别说是把对方的脑袋砍下来了,搞不好自己就要先被对方的肩骨崩裂。

    言归正传,虽然青铜武器里面没有刀,但是作为礼器,刀还是广泛存在于青铜器中的。

    再加上平时吃肉也需要用到小刀,因此燕丹还是认识刀这种东西的,只是无法理解燕起为什么要把这东西打造得这么大罢了。

    “父亲说笑了,这可是孩儿为将来开发辽东特意准备的杀手锏,怎么可能会没用呢?”

    燕起笑着将刀拿了回来,而后对燕丹说道:

    “请父亲拔剑吧,孩儿这就向你展示刀的强大!”

    “拔剑吗?有意思。”

    燕丹笑着捋了捋胡子,而后抽出了腰间的宝剑,将其横亘在身前,对着燕起问道:

    “要为父怎么做?”

    “握紧,别动!”

    燕起简单嘱咐了几句,而后举起手中的钢刀,将其大力劈下。

    “叮!”

    这是刀剑相撞的声音。

    “铛啷啷~”

    这是断剑落地的声音。

    没错,只是一击,燕丹的贴身佩剑就被燕起给劈成了两段!

    “这……这怎么可能!?”

    看着自己手中残留的断剑,燕丹忍不住瞪大了眼睛:

    “只是一击……就……就……”

    燕丹无法接受这个事实,要知道他的佩剑可是当初从赵国归国的时候,赵悼襄王亲自赠送给他的啊!

    身为一国之君,赵悼襄王送出的佩剑代表了赵国最高的工艺水平。可就是这么一柄顶尖佩剑,却连对方的一招都接不住,就直接被砍成了两段!

    这让燕丹如何接受得了?

    “父亲,如何?”

    燕起将钢刀收起,发现上面出现了一个小缺口,顿时感到有些心疼不已,嘴上却依旧说道:

    “孩儿搞出来的这个钢刀,还算可以吧?”

    何止是可以啊?这简直就是神器啊!

    听到声音的燕丹立马丢掉了手中的佩剑,而后两眼放光地看向燕起手上的钢刀:

    “此物……此物是用何种金属打造的?产量如何?难度如何?还有,那个打造这柄钢刀的工匠,是否已经被控制起来了!?”

    不怪燕丹如此激动,实在是这柄钢刀的表现太过于令他震撼了。

    试想一下,若是两军交战的时候,敌军手上拿着的都是青铜剑,而自己这边拿着的却都是这样的钢刀……

    啧啧,都不用细想,燕丹都能知道那场战斗的结果。那就是被轻易砍断兵器的敌军士气崩溃,仓皇而逃。我军趁势掩杀,大获全胜!

    这是足以改变整个战争走向,同时大幅度提升燕国国力的发明啊,试问燕丹如何能够不激动!?

    “还请父亲放心,此物虽然名曰钢刀,但实际上却是由铁打造而成的。而铁……在我国不是到处都是吗?”

    燕起笑着说道:

    “至于那个工匠,孩儿倒是没有刻意去控制他。不过他是太子府的老人,是家令替我找来的,想来应该没什么问题。”

    “什么?用铁!?”

    听到工匠是自己太子府的老人,燕丹顿时放下了心,不过嘴上却依旧说道:

    “这怎么可能?铁器松且脆,怎么可能打造出如此坚固锋利的神兵!?”

    这年头的铁基本都是生铁,里面杂质含量很高,因此质量非常差,结构也不稳定。再加上铁器容易生锈,往往不需要剧烈使用,时间一长,这东西就自己坏掉了。因此哪怕是农民,其实也不太看得上这年头的铁器。农民们的农具往往都是用硬木打造而成的,相较于铁器,硬木的结构反而要更加稳定一些。

    而也正是因为铁器是如此地不堪,山东六国在面对秦国的时候才会表现得如此拉跨。秦国因为变法彻底,国家有钱,因此他们可以大幅度列装青铜器装备。反观山东六国,因为分封制太顽固,国家没钱,无法全员配备青铜器,因此只能匆促打造铁器凑数。只有那些拥有封地的山东贵族,才有财力替自己装备青铜器,普通平民只能拿着一碰就散的铁器战斗。

    在这种情况下,山东六国打得过秦国那才有鬼呢。

第八十五章 划时代的发明

    “是真的,这东西真的是用铁器打造的。”

    虽然早已猜到燕丹的反应,但燕起依旧有些无奈道:

    “不信父亲可以去问那个工匠,或是让他再打造一遍给你看!”

    “自然要看!”

    毕竟是军国大事,燕丹可不会儿戏。当即拉上燕起,就朝自己的太子府所属的匠作坊行去。

    此时的蓟城还不是后世的帝都,面积并不是很大。因此没用多长时间,燕丹便拉着燕起来到了自己名下的匠作坊。

    匠作坊的人不是很多,大多数匠人都去城外保护自己的农田去了。只有三三两两几个人留在这里,不时传出一阵敲打声。

    燕丹的到来惊动了所有的工匠,人们纷纷停下自己手头的工作,过来朝燕丹行礼。燕丹也没有多说什么废话,而是直接摆了摆手,示意众人起身,而后对着燕起问道:

    “是谁负责的神兵锻造?”

    “这些人都是。”

    燕起指着在场的五名工匠道:

    “钢铁的锻造不是一件易事,光靠一个人是完成不了的,因此孩儿自作主张,选了五个工匠一同工作。”

    “五个人么?”

    燕丹微微皱眉,这种事情显然是知道的人越少越好,不过他也没有多说什么,而是直接对着五人说道:

    “这柄钢刀可是你们锻造的?现在可否再锻造一遍给我看?”

    “唯!”

    本就是自己的本职工作,五名工匠自然不可能有什么异议,当即回到自己的岗位上,继续之前的工作。

    到了这个时候,燕丹这才看清了钢刀的锻造全过程。

    简单说,就是将一块原本松软不堪用的生铁放入炭火之中,将其烧红,而后取出来,由一名工匠用火钳将其夹住,而后三名工匠轮流用手中的大锤对其进行敲打。

    等将烧红的铁块打得越来越大之后,再将其折叠,继续之前的步骤。

    如此反复下去,直到将生铁中的杂质全部打出去,同时将炭火中的炭掺进铁块之中后,钢铁便算是打成了。

    而这,便是西汉时期发明的百炼钢技术。

    其中的“百炼”,指的是铁块被折叠锻打的次数。

    通常来说,“炼”的次数越多,钢的质量就越好。其中“百炼”可称神兵,“五炼”则只能用来当农具。

    不过哪怕是“五炼”的农具,其质量也是要远超硬木的。虽然依旧比不上青铜器,但是胜在便宜,可以进行大规模推广。

    在掌握了燕起传授的百炼钢技术之后,这几名工匠这几天基本没怎么休息,全都聚在这里研究这项技术。

    而此时的这块铁块,也早已被这几名工匠折叠锻打过好多次了。故而如今没花多大的功夫,他们便已经将手上的铁块锻炼完毕,可以进行定型了。

    又过了一会儿,钢刀定型成功。几人又将早已准备好的刀把按上,并且小心开刃过后,这才将其交给燕丹。

    “剑来!”

    燕丹一边仔细打量着手中的钢刀,一边朝着一旁的燕起伸出了右手,示意他将腰间佩剑拔出让自己砍。

    “报复,这绝对是报复!”

    燕起嘴角一阵抽搐,不就是把你的赵王剑给砍了吗?你有必要这么报复我吗?

    要知道这可是白起亲自题字的佩剑啊,自己好不容易才从秦雪那个丫头手中抢过来的!

    就这么砍了,是不是有些太可惜了?

    不过没办法,人家毕竟是爹,而且也是自己砍人家佩剑在先,因此燕起只能乖乖听命,从腰间抽出自己的战利品,将其横在身前,准备接受燕丹的“欺凌”。

    “叮!”

    “铛啷啷~”

    燕丹没有任何犹豫,直接挥刀劈下。下一秒,燕起手中的“白起题字剑”就与之前那柄赵王剑一般,被劈成了两半。

    “哈哈哈!好,实在是太好了!”

    燕丹没有理会燕起脸上那肉疼的表情,而是抓着钢刀大声笑道:

    “有如此神兵在,区区秦国,又能奈我燕国何呢!?”

    燕丹可是亲眼见证这柄神兵的诞生的,虽说工艺比较复杂,所需的时间比较长,但是架不住这东西质量好且便宜啊!

    铁啊,燕国最不缺的就是铁了!

    从孤竹向北两千里,一路上到处都是铁矿。尤其是孤竹,这个地方不知道因什么原因,铁矿还都特别浅,许多都达到了露天矿的程度,只要稍微派上几百个人,就能轻易将日产量堆到一个极其恐怖的数字!

    之前是因为铁器不堪用,因此人们并没有重视这些铁矿。如今既然找到了铁矿的正确用途,燕国自然不可能再坐视这些铁矿荒废了!

    “改封,一定要将那些老贵族改封!”

    燕丹大手一挥,朗声说道:

    “孤竹境内老贵族林立,许多铁矿都分布在他们的封地内。咱们必须要将他们改封走,才能重新开发那些铁矿!”

    这年头因为铁器不堪用,因此国家对铁矿的重视程度也不太高,并不像铜矿那般被明文规定必须上交国家,而是允许贵族自行开采。

    以往这条政令倒也没什么,如今既然已经将铁器的正确通途给开发出来了,燕丹自然不可能再坐视那些老贵族坐拥铁矿。只是强行下令征收铁矿从道义上来讲似乎也说不过去,因此改封便成了唯一的选择。

    再加上之前和张良讨论的土地分配事宜,此时燕丹已经清楚地意识到,改封老贵族对于此时的燕国来说是何等的重要了!

    “这几日你们便加大钢铁的产能,务必要在朝会召开之前打造出足够多的钢刀。”

    想通了这一点之后,燕丹对着燕起道:

    “到时候为父要用这些钢刀,劝说他们同意改封。”

    “光靠钢刀,其实还是不足以说服这些老贵族的。”

    燕起闻言,微微笑道:

    “毕竟人在辽东最大的敌人并不是人,而是恶劣的环境与寒冷的天气。因此咱们必须要造出足够多可以御寒,同时方便老贵族们开垦荒地的东西才行。”

    “哦?莫非起儿又发明出了什么好东西不成?”

    听到这话的燕丹眼前一亮,急忙问道。

    “已经有眉目了,再过几日应该就能造出来。”

    燕起笑道:

    “请父亲放心,孩儿定会让老贵族们心甘情愿迁往辽东的!”

第八十六章 朝会

    万众瞩目的朝会终究还是举行了。

    这几日燕国上下之所以还能保持最基本的克制,就是因为他们知道这场朝会的存在,并且将希望寄托在朝会之上,否则的话燕国上下早就已经血流成河了。

    而也正是因为这场朝会是如此的重要,因此整个燕国大半的贵族都在这段时间内聚集到了蓟城之内,想要在这里等待朝会的结果。

    不单单是贵族,各地的平民也都选出了本宗族中威望比较高的人,请他们到蓟城来,替他们见证朝会的过程。

    一时间,整个蓟城风云际会。

    ……

    “朝会开始~”

    一名宦官站在王宫门口,对着宫外的人群喊道:

    “众人按顺序入殿~”

    下一秒,宫门大开。

    “老师,请!”

    站在人群最前面的燕丹朝着身边的鞠武拱了拱手,示意他先行进宫。

    “不敢,还是请太子先请!”

    鞠武也学着燕丹的样子拱了拱手,表示自己不敢走在储君的前头。

    一时间,两个分别代表王室和贵族利益的人,就这么在王宫门前谦让了起来。

    “还是请两位一同入宫吧。”

    站在燕丹身后的燕起看不下去了,开口说道:

    “王室与贵族本就是树干与树枝的关系,没必要分得太清楚。”

    “哦?”

    听到这话的鞠武眼前一亮,看这架势……貌似王室是准备站在贵族这边,帮贵族说话?

    想到这里,鞠武当即也不推辞,而是直接向燕丹做了个“请”的手势,而后与他一同入殿。

    等燕丹与鞠武入殿之后,其他人才敢迈开脚步,跟在他们的身后入殿。

    “昔秦蛮寇我,王师沦丧,以至于千里江山,皆落入秦蛮之手!”

    等众人都入殿坐好之后,端坐在王位上的燕王喜开始了吟唱:

    “所幸将士用命,国人明理,这才令我燕国社稷恢复,宗庙得以复立!今本王召开此朝会,便是要奖赏有功之臣!”

    说完,燕王喜看向一旁的燕丹,开口道:

    “燕丹听命!”

    “儿臣在!”

    燕丹出列道。

    “你率军击破秦军有功,本王理当封赏于你。然而秦蛮寇我本就因你指使荆轲刺秦而起,故而功过相抵,不奖不罚,仍保留你太子之位,你可有异议?”

    “儿臣并无异议。”

    燕丹本就是太子,将来整个燕国都是他的,封不封赏对他而言并没有意义,他自然不会多说什么。

    “嗯。”

    燕王喜点了点头,至此,这场朝会的开胃菜便算是结束了,接下来才是真正难啃的硬骨头。

    只见他将目光从燕丹的身上收回,而后看向场内诸贵族道:

    “我燕国乃是召公之后,姬周封国。立国至今,已有八百余年。在这八百年间,我燕国北击令支、孤竹,南抗长狄白狄,一路披荆斩棘,这才有如今的三千里天下……”

    要说燕国历史也是够艰苦的,身为拱卫姬周北大门的诸侯,他在整个黄河以北可以说是孤立无援。一开始的时候刑国卫国虽然和他们隔着白狄,但是至少也同在黄河以北,多少还能给他们一点精神上的慰藉。但是没过多久,刑卫两国就被白狄打得不得不南迁河南,整个黄河以北就只剩他们这一家诸侯了。

    鬼知道那些年燕国是怎么过来的,国土无险可守,整个被蛮夷包围。结果非但没被蛮夷消灭,反而还实现了反杀,成为了北方的霸主。其中的艰险,只有燕国人自己才能体会。

    燕王喜声泪俱下地将燕国的历史述说了一遍,以此来引起场内诸多贵族的共鸣,而后话锋一转道:

    “身为姬周封国,我燕国一直以来采取的都是姬周的卿大夫分封制,这很不好,毕竟这是几百年前的制度,已经无法适应我燕国当前的国情了。因此寡人决定,对姬周分封制进行改革!”

    “哗~”

    听到这话,殿内的贵族们顿时一片哗然。傻子都知道,这个时候所谓的改革,必然就是冲着他们的土地去的,这如何不令他们感到焦急?

    “肃静!”

    见状,身为宰相的鞠武立马大喝了一声,镇住了蠢蠢欲动的贵族们,而后上前一步,对着燕王喜行礼道:

    “敢问大王,您准备如何改革姬周的分封制?莫非……是准备学商鞅变法,将我燕国的封地贵族全部废除掉?”

    在说道“废除”二字的时候,鞠武刻意加重了语气,以此来告诫燕王喜,这种事情绝对不能做,否则是会犯众怒的。

    果不其然,在听完鞠武的话之后,场内的贵族也全都学着鞠武的样子,朝着燕王喜行礼道:

    “请大王收回成命,此乃乱国之道,千万不可行啊!”

    贵族们的话倒也不算危言耸听,如果燕王喜真的这么做的话,他们是一定会起来反叛的。到了那个时候,整个燕国可不就真的乱了吗?

    “这……”

    燕王喜毕竟是个窝囊废,哪里能承受得住这种场面?黑压压一大片贵族的施压直接令他失去了继续说话的勇气,当即将目光转向一旁,想要请燕丹出来替自己解围。

    “诸位国之股肱误会了!”

    响应燕王喜的并不是燕丹,而是一手策划了这件事的燕起。只见他快速从座位上站起来,走到燕王喜身前,背对着燕王喜,看着众人道:

    “商鞅之法乃是害民之法,我燕国乃是姬周封国,怎么可能会实行那种法呢?因此诸位不必担心,我燕国决无取消封地之意,恰恰相反,我燕国还要加大诸位的封地,以此来奖励诸位在这次卫国之战中的表现。”

    “什么?不仅不取消封地,还要给我们加封地?”

    听到这话的贵族们立马瞪大了眼睛,他们万万没有想到,事情竟然会朝这个方向发展,所有人顿时眉开眼笑,就差弹冠相庆了。

    不过贵族们中终究还是有明白人的,就比如鞠武,在听到燕起的话之后,非但没有感到喜悦,反而继续站出来说道:

    “据臣所知,如今我燕国已经没有多少土地可供封赏了。敢问王孙,您这是准备拿什么来封赏我们呢?”

第八十七章 石破天惊,全新的分封制改革!

    “相国说笑了,我燕国地广人稀,到处都是无主的荒地,您怎么能说我燕国无地可封呢?”

    燕起看向鞠武,微微笑道:

    “此去辽东两千里,别说是改封贵族了,就算把我燕国全部的人口都迁出去,怕是都填不满那片土地吧?”

    “什么改封?还是改封塞外!?”

    “不可能,绝对不可能!我在塞内的地都是熟地良田,和塞外的那些荒地根本就不是一档子事!你如今想拿那些荒地换我的良田,想都别想!”

    “我明白了,这是王室的诡计,他们想要用塞外的荒地来骗我们的熟地,而后将其分给黔首,以此来换取他们的支持。这是阴谋,赤裸裸的阴谋!”

    “还说不是行商鞅之法呢!这不就是商鞅之法吗?骗子,大骗子!”

    听完燕起的话,贵族们群情激奋。就连那些原本坚定支持王室的公室成员,此时也都不由皱起了眉头。

    这年头把人封到辽东去,和后世将人发配到岭南去没什么区别,本质上都是流放,人家能乐意那才怪呢!

    “诸位!诸位!”

    燕起见状,急忙大声喊道:

    “稍安勿躁,稍安勿躁!我王室是不会亏待诸位的,凡是改封辽东之人,其封地面积全部扩大为原来的五倍!且全都赐爵,可以世袭罔替的那种!”

    似乎是被赐爵和扩大封地面积给震撼到了,贵族们全都安静了下来。所有人都在心中盘算着其中的利害,分析这么做划不划算。

    “敢问王孙,王室准备如何给我们赐爵?”

    关键时刻,还是得鞠武这个贵族代言人出马。只见他朝着燕起微微一礼,而后问出了众人最关心的问题。

    “正如大王之前所言,我燕国一直以来实行的都是姬周分封制,这很不好,因为它已经过时了。因此我们王室想出了一个方案,以此来取代旧的分封制度。”

    燕起拍了拍双手,下一秒,几名宦官便抬着一个架子进入了大殿之中,架子上挂着的则是一张草图:

    “诸位请看,这便是我燕国最新的爵位制度。一共分六等,分别为公、侯、伯、子、男、士。”

    “其中公、伯、男三等为常规贵族爵位,侯与子则为特殊贵族爵位。侯爵低公爵半级,子爵低伯爵半级,这两个爵位一般不设,只有在特殊情况下才会设立。”

    “而后是士,这个爵位与以前的士一样,是最低级的爵位。获得士身份的可称贵族,之下则为庶民。而士的领地面积也比较固定,约莫在7500亩左右。”

    战国时期一亩相当于后世的三分之一亩,因此7500亩大致只相当于后世的2500亩,相当于一个小村子。

    后世的一个小村子差不多可以养一千多将近两千人,不过这个时代的粮食产量毕竟是不能和后世相提并论的,因此理论上一个骑士领的领民数量差不多只能在一百人左右。若是治理得当,则能涨到五百人左右。

    士这个等级无论在西方还是东方都是最基本的战斗力提供阶级,通常情况下一名西方骑士需要率领数名骑士侍从和一堆拿着草叉木棍的征召兵参加领主的战斗,而东方的士则需要为上级领主提供一辆战车(标配三十人,具体视情况而定)参加战斗。

    “考虑到此时辽东地广人稀,因此暂时规定是一名士需要替领主提供一名装备精良、骑术精湛的骑兵,以及五名自备武器,且接受过专业训练的步兵。”

    随着马镫的发明,战车已经逐渐无法适应战场的形势了。因此燕起当机立断,直接废掉了以往的一名士提供一辆战车的规矩,而是改为让他们提供一名骑兵和五名训练有素的步兵。

    一个骑士领一百人,为上级提供一名精锐骑兵五名训练有素的步兵,这样的征召比例已经超过二十分之一了,相较于后世的王朝,已经算是很高了。

    而与后世的封建王朝的征召兵不同的是,贵族由于不事生产,专职打仗,因此军事素养也要强上许多。至少不会出现那种“临阵放三枪就算是对得起皇上”的现象。

    “在士之上,便是男爵。由于此次是统一册封的缘故,因此王室在此做出规定,凡是在扩大之后领地面积能够达到75000亩,即十个骑士领标准的,都能统一被册封为男爵。男爵有权决定在自己领地范围之内是否分封骑士,不论无论是否分封,他们都必须要在战时替领主承担领地内骑士领数量一半的骑士兵役。”

    毕竟是“高级贵族”,你不可能要求人家把全部的骑士都拿出来作战。拿一半留一半,人家一方面能够轮替休息,另一方面则可以让男爵在这个过程中有一定的操作空间,享受骑士们的“贿赂”。

    否则要是有多少身家就出多少的话,这就不能算是贵族了,简直比封建官僚还要不堪。

    “男爵之上便是伯爵了,其封建义务基本与男爵相同,区别只是领地面积不一样罢了。考虑到此次改封的多为领地破碎的老贵族,因此能够被封为伯爵的基本没有,更别说是再往上的公爵了。因此这两个就暂时先不提了,诸位有什么疑问,可以提出来了。”

    在简单介绍了一下新的封建制度之后,燕起将时间留给了场内的贵族们,让他们可以畅所欲言。

    而当燕起的话音落下之后,整个大殿立马就变成了热闹的菜市场。人们纷纷讨论起了这项全新的制度,并且分析其中的利弊。

    “敢问王孙,若是改封之后领地面积只相当于九个骑士领,达不到十个,会不会被封为男爵?”

    一名老贵族起身,朝着燕起行礼问道。

    “不会,十个骑士领是一条标准线,达到了就是男爵,达不到就是骑士。至于手上那么多骑士领怎么办……诸位都是有好多个儿子的人,大不了将这些骑士领分给这些儿子们,让他们全都成为骑士。”

    燕起摆了摆手道:

    “当然,你们也可以相互之间互相置换土地,以此来达到标准。不过这是你们的事情,王室不会管。”

第八十八章 是时候开始装逼了

    听到这话,那些领地面积比较小的贵族们全都陷入了沉思,他们在思考,自己应该找什么人购买土地,进而将自己的爵位提升到男爵级。

    “敢问王孙,之前听您所言,此次分封主要是针对老贵族,请问这是怎么一回事?”

    这时候,一名公室贵族起身问道。

    “是这样的,鉴于公室卫军在这次卫国战争中的突出贡献,王室决定保留公室卫军在塞内的封地。至于那些占了公室卫军封地的平民,我们将会用老贵族的封地来进行补偿。”

    国家大事最忌讳的就是搞阴谋,因为那很容易让人觉得自己被骗,进而心生愤恨,暗中搞事。因此燕起从一开始就没有隐瞒自己真实目的的打算,而是开诚布公地说出来,让所有人都知道自己的目的。

    另一边,在听到燕起的话之后,场内的老贵族们虽然颇有微词,但是在听到“突出贡献”之后,也全都乖乖地闭上了嘴巴。毕竟贵族本就是为战争而生的,人家立下军功,理当受到优待,这是符合这个时代公众认知的,哪怕是利益受到损害的老贵族,也说不出个不是来。

    “原来是这样。”

    那名公室贵族点了点头,而后继续问道:

    “那么请问王孙,若是公室之中也有人想要改封辽东,是否可以呢?”

    “当然可以,辽东正是缺人的时候,所有愿意去辽东的贵族,我们都会赐予他们封地!”

    燕起大手一挥道,朗声说道。

    有人觉得燕起在辽东大搞分封制是开历史的倒车,自寻死路,但是燕起却不这么看。

    道理很简单,看看中国地图就知道了,所有的传统汉地,除了云南之外,全都是通过分封制纳入中原版图的。

    中原地区就不说了,那里从西周开始就大搞分封。至于中原的周边地区……浙闽在这个时代分别叫东瓯国和闽越国,全都是由越王勾践的后代以分封制的方式建立的。秦末大起义的时候,这两个国家还特意派兵参战了。究其原因,就是因为他们自认为是中原诸侯,有义务在决定华夏天子的大事上发出自己的声音。

    后来汉朝之所以能够那么轻易就将其纳入自己的版图,不是因为汉朝有多强,而是因为人家心理上就已经认同自己的华夏的一份子了。

    然后是贵州和岭南,这两个地区在战国末年的时候就已经被楚国以分封的方式渗透了,后来问“汉孰与我大”的夜郎国就是楚国后裔建立的,岭南虽然没有被楚国渗透成功,但是后来的赵佗在自立为王之后,其实也是以分封制的方式对其进行治理的。

    唯一例外的是云南,这个地方因为太远,分封制还没达到这里就被废弃了,因此没有经历过分封制。而也正是因为这样,这里也是汉地中纳入中原版图最晚的地区,直到明朝改土归流之后,才算是真正成为中国的核心领土。

    可见分封制其实还是有可取之处的,放眼后世,所有拿得出手的国家文明其实都是经历过分封制的。比如扶桑、欧美,乃至于阿拉伯。反观那些从部落制直接进化到君主集权亦或者是后世政体的,则基本上没一个能打的,比如东南亚,以及朝韩。

    分封制是最适合开拓的制度,自从华夏摒弃分封采用郡县之后,华夏的版图就基本没怎么变过。其实试想一下,若是分封制废弃得晚那么一点,中原的传统版图是不是能比后世更大一些?

    远的不说,单就东北而言。这里气候稳定,土地肥沃,是有建立农耕文明的基础的。只要用分封制开拓个几百年,是绝对能够将其纳入华夏版图的。到了那个时候,中原王朝还需要担心渔猎女真的侵扰吗?不能够啊!

    将目光收回到眼前,分封制对于此时的燕起其实也是利大于弊的。别的不说,单就将人口都弄到辽东去这一点,就足够让他乐的了。否则光凭辽东那少得可怜的人口,想要对抗秦国无异于痴人说梦。

    也正是因为这样,此时的燕起对所有愿意迁居到辽东的人都是来者不拒。是贵族就提升其爵位,不是贵族也能给他封个贵族头衔。此时的辽东就好像是中世纪时期的普鲁士,只有把日耳曼人弄得多多的,才能确保不会被波兰人夺去。

    “多谢王孙解惑!”

    听到燕起的保证,那名公室贵族心满意足地坐了回去。并不是所有人都甘心守着祖宗基业过日子的,总有人会试图去建功立业,建立属于自己的基业,而且这种人还绝对不少。

    “王孙心胸开阔,甘愿将土地爵位分封给众人,臣下佩服!”

    就在这个时候,鞠武突然站了出来,对着燕起说道:

    “只是土地爵位虽好,却要有命去拿才行。辽东苦寒之地,冬天地冻得啃不开,夏天冰雪融化之后又会变成沼泽泥泞难行。再加上冬季寒冷,寒风刺骨,原本能活50岁的人,到了那里怕是连40岁都活不到。臣下福薄,怕是五福消受辽东的封地。”

    鞠武的话宛如投入平静水面的一颗石子,瞬间就激起了无数的波澜。原先还沉浸在升爵幻想之中无法自拔的贵族们在听到这话之后全都猛然惊醒过来,而后七嘴八舌地对着燕起说道:

    “是啊,爵位虽好,但是要有命享受才行!”

    “辽东太苦了,根本开不了荒啊!”

    “我听家里老人说,以前去辽东垦荒的人,多半都冻死在了土地被开垦出来的前一个冬天,那里根本就不是人能活的!”

    老贵族基本没有经历过襄平保卫战,也没有去过辽东,因此对辽东的认知是有些夸张的。许多印象都是经过前人夸大之后才传到他这里,能对辽东有好印象那才怪呢!

    “起自然知道辽东艰苦,难以开垦。”

    面对众人的质疑,燕起丝毫不慌,微笑着说道:

    “因此起搞出了几样开荒神器,还请诸位随起来。”

    说着,便带头从大殿中走了出去,示意众人跟上。

第八十九章 八牛犁!

    事关身家性命,众人自然不敢怠慢。当即朝着燕王喜告了声罪,而后便跟在燕起的身后,朝殿外走去。

    不单单是这些贵族们,就连燕王喜,也被燕起的举动搞得有些好奇。当即从王座上起身,随着大部队朝殿外走去。

    此时王宫之外早已聚满了人群,普通平民无法入宫议事,但是站在宫外旁听还是可以的。这也是西周时期留下来的老传统了,首都人民都是“国人”,相当于罗马“公民”,天生具有参政议政的权利。因此王宫门口的宦官们也没有对他们进行驱赶,反而还不时将宫内的事态发展转告他们,让他们可以清楚知道里面进行到哪一步了。

    “王孙,王孙!”

    等燕起出来之后,瞬间就遭到了平民们的热切欢迎。毕竟之前燕起在宫内已经明确表明了,他之所以将老贵族们改封到辽东去,就是为了将他们的地分给平民。在这种情况下,人们不拥戴他那才怪呢!

    热切的人们直接将宫门口的道路给堵住了,以至于燕起甚至无法通过。无奈之下他只能挥手向众人示意,并且明说他要出去用行动证明开垦辽东真的可行,以此来劝说贵族们放弃封地改封辽东,这才让平民们自发地让开一条道路,让燕起和他身后的贵族们可以通行。

    “王孙在燕国,大势已成啊!”

    见到这一幕的鞠武忍不住感慨了一声:

    “还是要恭喜太子,竟能得如此麒麟儿!”

    “同喜,同喜。丹是老师的弟子,起儿可不就是老师的徒孙么?这不单单是丹得了麒麟儿啊,也是老师得到了一个了不得的徒孙。”

    燕丹摆了摆手,暗示燕起身为鞠武的徒孙,和以他为代表的老贵族们是一根绳上的蚂蚱,是不会刻意坑害他们的。

    身为老狐狸的鞠武哪里听不出其中的深意?不过脸上却没有表示什么。毕竟燕起还没拿出证据证明辽东真的可以开坑,故而话说的太早并没有什么意义。

    见状,燕丹也不再多说什么,而是保持着沉默继续跟在燕起身后,朝城外走去。

    不多时,众人便已经来到了蓟城之外的一片空地上。燕起跑到一个土堆上,对着身后的众人喊道:

    “诸位请看,此处乃是蓟城周围少有的荒地!因为其土质较硬,石块较多的缘故,一直以来都没有被人开垦出来。而今天,我就要在诸位的见证下,用全新的工具,将这片荒地开掉!”

    说完,燕起对着不远处喊道:

    “开始!”

    听到声音的众人全都转头朝着燕起朝着的方向看去,而后他们就看到了令自己震撼不已的一幕!

    只见八头牛并排走,身后拉着一张巨大的犁,正朝着这边缓缓行来!

    每走一步,这些牛身后的土地便宛如绢帛遇到刀子一般,被轻易划开,朝两边隆起!

    “这是!?”

    见到这一幕的众人忍不住瞪大了眼睛,长这么大,他们还是第一次见到八头牛拉同一张犁的场景。

    这年头虽然也有牛耕,但是一张犁最多也就两头牛,有些甚至只有一头。八头牛?众人表示,闻所未闻。

    牛群的行动速度不是很快,但是由于这片区域不是很大的缘故,因此并没有花多长时间,它们便从区域的这边走到了那边,只在地上留下来一条又宽又深的耕地。

    “深!实在是太深了!”

    有老农上前探查情况,而后忍不住惊呼出声道:

    “比以往所有的犁耕的都要深!”

    “不仅如此,这种犁耕的还快,如此面积的土地,换成是一般犁的话,没有半天时间,是绝对耕不完的。更别说这块土地本就坚硬,不易开垦。换成是一般的犁,只怕连破土都难啊!”

    另一名老农不甘示弱,同样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有两名老农带头,其他人也便不再矜持。全都跑到了被开垦出来的土地前,查探了起来。

    “老师以为如何?”

    燕丹只是简单地看了一眼,便转头对着一旁的鞠武问道。

    “确实是巧夺天工,开荒神器!”

    这年头的贵族还不屑于睁着眼睛说瞎话,因此鞠武点了点头,公允地说道:

    “有此神器,开垦辽东,确实不在话下。”

    说完,鞠武转头看向燕起,恭声问道:

    “敢问王孙,此乃何物,是何人发明?”

    “此物名曰八牛犁,是我为了开垦辽东,特意发明出来的。”

    燕起脸也不红地就将八牛犁地发明功劳揽到了自己身上,同时在心中默念道:

    “对不起了不知名的发明者,反正你在历史上本就没有留下名字,倒也不算太吃亏……”

    没错,燕丹搞出来的并不是曲辕犁,而是八牛犁。

    究其原因,便是曲辕犁并不适应当前的辽东形势。

    工具这东西终究还是要符合现实条件才能好用的,就好像曲辕犁,人家之所以被发明出来,最大的原因就是江南地区水网密集,土地支离破碎,大型犁难以掉头,因此人们才发明出一种方便掉头的犁出来,以此增加耕地效率。

    再加上当时的江南地少人多,人力严重过剩,耕牛却极其稀少,曲辕犁这种能够在关键时刻让人顶上牛的位置的犁自然能够得到所有人的青睐。

    反观辽东,这里别的没有,一望无际的大平原多的是,特别适合八牛犁这种强度大,却难以掉头的犁施展手脚。

    再加上如今的辽东地广人稀,牛马群却多的是。在这种情况下,能够有效利用畜力,却不需要人力的八牛犁自然能将曲辕犁给比到地下去。

    “一个骑士领的土地面积是7500亩,只要操作得当,是可以做到八牛犁早上从领地的这一边出发,到晚上正好耕到领地的另一边去的!而后第二天再将耕地调转方向,就又能持续不断地耕上一天。如此几天下来,一个骑士领只需要一个八牛犁,便能全部深耕完毕了!”

    燕起看向众人,大声说道:

    “如此,诸位还以为辽东蛮荒,难以开垦吗!?”

第九十章 火炕!

    其实不需要燕起引导,在看到八牛犁的威力之后,所有人都已经认识到,辽东的冻土已经不足以阻挡他们开荒的脚步了。

    只要得到一架八牛犁,他们就能很轻易地将自己的封地全部开垦出来!

    因此几乎没有意外,所有人对改封辽东的抵制情绪都减轻了几分。不过也只是几分罢了,毕竟辽东不单单只有冻土,还有其他东西阻碍他们前进。

    “王孙的发明巧夺天工,老臣叹服!”

    鞠武朝着燕起行了一礼,而后继续说道:

    “老臣承认这东西确实能够有效帮助我们开荒,但是须知辽东不单单只有冻土,还有寒风。冬季寒冷,寒风刺骨。若是没有足以御寒的东西的话,老臣为了自己的性命着想,也是肯定不愿意改封辽东去的。”

    与一般的老贵族不同,鞠武是经历过襄平保卫战的,因此也对辽东的寒冷有着非常直观的认知。之前他住在城中尚且如此,以后若是被改封到荒郊野岭去,鬼知道自己会被冻成什么样。

    “相国放心,起也是要被封到辽东去的一员,自然不可能不去解决这个问题。”

    燕起闻言,倒也不恼,而是笑着说道:

    “请诸位随我来,起要向你们展示起的第二个发明。”

    说着,他便带头朝着不远处的一个农房走去。

    由于这次的目标是一间房子,明显装不下太多人的缘故,因此绝大多数的老贵族都被鞠武勒令留在城外,他本人则是带着少数人跟着燕起和燕王喜燕丹等人进入了农房之内。

    而刚一进屋,鞠武就立马感觉到一股暖流迎面而来,惊得他大呼道:

    “这……为何这屋内如此温暖?”

    此时还是腊月,燕地还是非常寒冷的。猛地从零下十几度的户外进入零上好几度的室内,鞠武震惊是正常的,不惊那才怪呢!

    “想过莫急,且随起来。”

    燕起并没有直接回答鞠武的问题,而是带着他来到一个巨大的“台阶”前,对着鞠武说道:

    “相国请坐。”

    “这是……”

    鞠武用手摸了摸“台阶”,而后一脸震惊道:

    “热的?”

    说完,鞠武开始仔细打量起这个“台阶”,半晌后才说道:

    “有东西在下面烧?”

    “相国英明,此物名曰火炕,正是起发明出来的御寒之物。”

    燕起带着众人走到屋内,指着一个洞口道:

    “此处便是火炕口,只要将木材丢到里面去,便能给屋内提供很长时间的温暖。等木材烧完之后,再往里面添加木材便是。洞口可以朝外也能朝内,朝外干净,缺点是加木材的时候要从屋里出来,承受寒风。朝内就没有这个问题了,但是屋内容易弄得到处都是灰。”

    “果然是巧夺天工之物!”

    鞠武见状,忍不住捋着胡子点头道:

    “有了这个东西,冬天倒也不用太过惧怕寒冷了。只要将床榻按在这个火炕旁,便能睡个好觉了。”

    “什……安在火炕旁?”

    燕起闻言,不由一愣,然后带着众人回到屋内,指着火炕笑着说道:

    “相国说笑了,这可不是壁炉,而是火炕啊。上头是可以睡人的,睡在上面可暖了,远不是睡在旁边的地上能比的。”

    “什么?睡在火炕上?这难道不会把人烤熟吗?”

    鞠武忍不住瞪大了眼睛,难以置信道。

    “放心好了,起可是命人睡过的,绝对没有问题。”

    燕起心知跟这个时代的人讲科学原理是没用的,当即直至要害道:

    “相国若是不信,可以派人睡一晚看看。等他睡完之后,再让他告诉您感觉如何。”

    “这……”

    燕起都讲话说到这个份上了,鞠武自然也就没了疑虑。毕竟这种一试就能戳破的谎言是没有意义的,反而可能降低燕起在众人心目中的形象。以燕起如今的声望,没理由做如此不智的事情。

    “起儿,此物当真可以睡人?”

    鞠武还想再说些什么,却被一旁的燕王喜抢过了话头。只见他快速坐在了火炕之上,一脸享受道:

    “果然温暖……大父平日里最是怕冷了,夜晚盖上几层的锦被都没用。现在好了,有了这东西,大父再也不用担心长夜难眠了。”

    说着,他又似埋怨似的嘟囔了一句:

    “有这好东西也不知道早点拿出来孝敬大父,看来大父平时真是白疼你了啊!”

    “还请大父恕罪,这东西孙儿也是这几日才鼓捣出来的,自然无法将其孝敬给您。”

    燕起见状,急忙上前行礼道:

    “而且这东西虽然制作简单,但是也是需要一段时间干燥的。这个火炕因为是样品,因此没有那么讲究,差不多了孙儿就命人点火了。大父身为国君,自然不能用这种火炕。稍后孙儿会命工匠入宫替您盘炕,争取替您盘出一个结实耐用的火炕来。”

    “这还差不多。”

    燕王喜满意地点了点头,不过还是摆了摆手道:

    “结实耐用的火炕先不急,可以慢慢造。先让他们盘一个火炕应应急,今年冬天比往年冷了许多,没有火炕是真的难以入眠啊!”

    说完,燕王喜又突然意识到了自己的身份,而后急忙问道:

    “对了,此物既然制作简单,那是不是意味着我燕国普通国人也能使用?若是如此的话,我燕国岂不是可以减少很多老人小孩被寒冬冻死的悲剧?”

    “启禀大父,确实是这样的。只要将此物推广开来,短时间之内,便能有效减少我燕国被寒冬冻死的人口数量。”

    燕起闻言,郑重行礼道。

    他发明火炕这个东西,不单单是为了方便老贵族们去辽东开荒,也是为了造福燕国的普通国人。

    身为七雄中纬度最高的国家,燕国最大的敌人其实并不是秦国,而是寒冬。每年死于寒风的人数相较于战争死亡,不知道多到哪里去了。若是能够有效控制这部分伤亡的话,是可以极大程度提升燕国的国力,让其更好地抵抗秦国的。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42472/ 第一时间欣赏战国之燕行天下最新章节! 作者:呆呆兽本呆所写的《战国之燕行天下》为转载作品,战国之燕行天下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战国之燕行天下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战国之燕行天下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战国之燕行天下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战国之燕行天下介绍:
燕起穿越了,成为了燕国国君的孙子。
就在他准备摆烂,开始享受人生的时候,却惊愕地发现,自己的父亲竟然是历史上大名鼎鼎的燕太子丹。
而且更糟心的是,此时的燕国已经因为荆轲刺秦而被秦国打得只剩辽东一隅之地了。
城外是虎视眈眈的秦军,城内是人心惶惶的燕国群臣。
更要命的是,自己的父亲燕太子丹,还在这个时候跑路了,不知道躲到了哪里去。
面对这种局面,燕起只想说一声……开门,放我出去,我要跑路!战国之燕行天下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战国之燕行天下,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战国之燕行天下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