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历史军事崇祯窃听系统TXT下载崇祯窃听系统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崇祯窃听系统全文阅读

作者:叫天     崇祯窃听系统txt下载     崇祯窃听系统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434 震怒

    十五天之后,陈绍宗终于回到了凤凰城堡。回来的第一时间,他便去见了耿仲明。

    书房内,就他们两人,甚至连书房的外面,都是亲卫远远地站着,看着外面。

    “怎么样?”耿仲明看了下外面情况,关好了门后,一转身便立刻问道。

    陈绍宗一脸的兴奋,明确无误地表达出了是有好消息。果然,就听他立刻从身上掏出一封书信道:“大人,这是总督的亲笔信。”

    耿仲明一听,脸上也立刻带着一丝惊喜,连忙上前接了书信,先查验了下封口,然后立刻便抽出信纸看了起来。

    不一会,他就看完了,当即连声道好,然后似乎还不够,又重新看了一遍书信。

    陈绍宗就站在边上,看着耿仲明的脸色变化,心中也是美滋滋的。

    他有点急,恨不得把自己的所见所闻都告诉耿仲明。好不容易等到耿仲明看完了第二遍,终于把书信放下之后,他便急不可待地说道:“大人,您这个决定真是太对了,以后就算死了,也有脸去见人了!”

    他没想到的是,听到这话,耿仲明脸上的笑意顿时一僵,不过很快便没了,抬头笑着问陈绍宗道:“你是亲眼见到总督大人写了奏章送往京师了么?”

    “是啊!”陈绍宗没想其他,立刻点头道,“总督大人说只要我们诚心弃暗投明,皇上那边应该是没问题的。”

    说完之后,他把和卢象升的对话,原原本本地给耿仲明说了一遍。

    说完之后,看到耿仲明似乎还在想着什么事情,陈绍宗就又说起岛上的见闻来了:“大人,您是不知道,要不是亲眼所见,就总觉得平壤之战有点夸张了。当初听闻的时候,我还是奇怪,怎么建虏自己都夸起东江军来了,不应该啊!其实啊,大人,您不知道,建虏那还是说少了的。当初总督亲自领军,差点就野战击溃岳托所部了。要不是朝鲜那些猪队友……”

    耿仲明没有插话,也没有打断,就听着陈绍宗在滔滔不绝地说着见闻。平壤那一战,他当然听过,如今从陈绍宗这边听来,又多了一分认识。

    说实话,他确实也吃惊,没想到新的东江军,竟然如此强大了!不过他也回过神来,恐怕这也是皇太极一定要把东江军除掉的原因吧!

    陈绍宗说完之后,忽然想起什么,一个大男人,都露出一脸女人的八卦样,对耿仲明说道:“大人,这次在广鹿岛那边,竟然还听到了一件天大的事情。那个阿济格,说谎了!”

    “哦,说谎了?”耿仲明一听,顺口确认道。不过对此,他倒也没有多大奇怪,毕竟只有阿济格一个人逃回来而已,说点谎并不奇怪。

    陈绍宗用力点点头,还很兴奋地对耿仲明说道:“对啊,他其实没逃掉,是他杀了济尔哈朗向皇上效忠,然后回来刺杀皇太极才被放回来的!”

    在他的言语间,自己是把自己当作是大明的人,皇上自然是指崇祯皇帝。

    “不可能!”耿仲明一听,立刻便断然否认道。

    阿济格杀不杀济尔哈朗,这个不好说。他并不认为阿济格会有那个节操,宁可自己死也不会对自己人动手。但是,如果明国皇帝相信了阿济格的话,觉得他会回来杀皇太极,那就是傻得不能再傻的傻子了。可是,明国皇帝傻么?显然不是!

    陈绍宗一听耿仲明不相信,就立刻又从怀里掏了掏,把那份从卢象升那里要来的简报给掏了出来,递给耿仲明说道:“大人,您要不信,就自己看!”

    耿仲明一听,有点好奇,便立刻拿了过来看。这一看之下,顿时他就被吸引住了。

    这份简报,大概把归化城之战都给简述了一遍。以耿仲明的眼光,他能判断出这是真的。而且从明国皇帝亲征之后,就一直逮着大清和蒙古联军的弱点打,最后全歼大清军队,同时也灭了两个大的蒙古部族,可以说是理所当然的。而且他也从中看出了,大明的军队也非以前的军队,那是真得能打。哪怕大清军队被堵归化城,狗急跳墙之下,却最终都是防住了。不得不说,厉害!

    顺带着,看到阿济格杀了济尔哈朗,答应回来杀皇太极这种事情,却不是耿仲明最为关心的事情了。他更关心的是,从这份简报上看到的,明国皇帝的英明神武,明国御林军的能征善战,还有无孔不入的锦衣卫密探。

    看着心中分析着,耿仲明不由得暗暗心惊。虽然已经知道明国更为厉害了,可是没想到,竟然这么厉害!

    他不是没想过,这份简报会不会是卢象升造假的。可是,他从这份简报的纸张、日期等等方面分析,结论都是应该不会有假。

    这么一确认,他就更是震惊了。

    良久之后,他才抬头,又问陈绍宗有关这个简报的细节方面。

    陈绍宗一听,便又说了一遍。说完之后,他见耿仲明没有说话,就又自作主张地说起他上岛之后的见闻,最后叹道:“要是毛大帅死了之后,朝廷能派卢总督来东江的话,那该多好啊!”

    耿仲明一听,脑海中便出现了卢象升的形象:能文能武,还能和普通军卒同吃同住,同甘共苦,这种统帅,估计也只有唐时名将郭子仪能比了吧?要是毛帅当初死了之后,朝廷真能派这样一个总督来皮岛的话……

    这么想着,他也不由得愣住了。

    好长一会时间之后,耿仲明才回过神来,又问了一些事情之后才算结束了这一次的密谈。

    陈绍宗临出门,就准备去开门时,又想起什么,就又转身提醒耿仲明道:“大人,给总督大人的军情消息千万别糊弄,别忘记了有锦衣卫密探的,被总督大人知道我们糊弄的话,这心不诚可不行的!”

    “好的,我心里有数。”耿仲明听了,答应一声,然后看着陈绍宗欢欢喜喜地开门出去了。

    他自己坐在书房内,也不出去,就那样呆坐着。

    一个人冷静下来之后,他回想整个事情经过,就觉得自己刚才似乎有点冲动了。不管怎么样,明军不可能在短短几年时间内,会发生这么大的变化啊!

    想起以前在孙巡抚的麾下时的见闻,算是见多了明国官场上的丑陋。哪怕是对他有恩德的孙中丞,其实骨子里也是对他们这些武人有偏见。当时的新军,是最能打的了。当初造反的时候,明国花了多大力气才把他赶下海,他心中也是有数的……

    不知何时,“吱呀”一声响,开门的动静让他回过神来,转头一看,却是自己儿子耿继茂溜进来了。

    做贼似的关好门,一边走向耿仲明,一边待着期望问道:“爹,事情怎么样?明国那总督没怀疑吧?”

    耿仲明听了,没有回答,只是把卢象升的书信递给他看了。

    耿继茂看完,不由得大喜,连忙对耿仲明说道:“爹,看来这个卢象升上当了,这真是太好了,总算没有辜负皇上的期望!”

    看到自己儿子这么欢喜的神情,耿仲明心中却不是滋味,沉吟一会后说道:“你去一趟盛京,秘密求见皇上,把情况向皇上禀告。并要求赐下辽东的军情消息,这样也好回复卢总督!”

    “没问题,孩儿立刻就去!”耿继茂一听,立刻答应一声,转身就想走了。

    耿仲明见了,不由得心中再叹口气,开口把儿子给叫住了,写了份奏章,并和卢象升的书信以及那份简报都封好,交给耿继茂,并交代道:“注意,秘密前往,不要让人引起怀疑。锦衣卫密探,可是无孔不入的!”

    “爹放心好了,这是皇上交代下来的大事,孩儿就算拼了命也会办好的!”耿继茂一听,立刻表态道。

    耿仲明听得眉头一皱,当即训道:“要你拼命干什么?呸呸呸!”

    耿继茂一听,嬉皮笑脸了一下,就急急忙忙地走了。

    于是,书房里又就剩下了耿仲明一个人。

    他自己待坐了一会,忽然从怀里掏出了一份书信,再次看了起来。

    这份书信,是他的生死兄弟孔有德派人秘密送来的。

    听说他怀顺王的王爵被夺,而且皇太极对耿仲明很有意见,这让孔有德非常地担心。虽然他派人来联系耿仲明,要是被皇太极知道的话,会连累他,但是他最终还是派人来问情况了。

    看着这份书信好长一会,最终他叹了口气,找了个火石,打着火把这份书信烧掉了。

    …………

    八天之后,盛京城内崇政殿,秘密前来的耿继茂单独见到了皇太极,当时就激动了,立刻甩了马蹄袖,一边打千跪地,一边山呼万岁。

    皇太极看着他,心中很是满意,这样虔诚的奴才,还是不多见的,难得耿仲明生了个好儿子啊!

    身体略微向前,和蔼着先说了“平身”,然后便问道:“耿卿派你来,是朕交代的事情,有眉目了?”

    耿仲明的儿子秘密前来求见,如果不出意外,肯定是那个事情无疑。

    果然,耿继茂一听,便恭敬地回答道:“陛下交代的事情,父王用了十二分心思去做的。陛下英明,确实有了明国卢象升的回复!”

    说完之后,他立刻从怀里掏出了耿仲明的那份奏章,双手奉上。

    边上的一名宦官一见,立刻上前,双手捧过那个木盒子,转呈御前。并找到钥匙开锁,取出了里面的奏章,再摆放到御案上,这就是所谓的密奏了。

    皇太极一见,好像很厚的样子,心中有点好奇,便立刻看了起来。

    当他看着耿仲明的奏章时,一开始是脸上带着笑容的,不过看到后来,那脸色就慢慢地变了,笑意消失了。

    很快,奏章看完,他立刻看剩下的那两份东西。

    卢象升给耿仲明的亲笔书信,他只是草草地浏览了一遍,便放到了一边。随后,他就拿起那份简报,仔细地看了起来。

    看着看着,他忽然一拍御案,发出“啪”一声,顿时就吓了底下恭候着的耿继茂一跳,吓得他赶紧跪了下去。

    他的这个动作让皇太极回过神来,于是,深吸一口气,努力压抑着心中的愤怒,对耿继茂说道:“不关你的事情,起来吧!”

    “奴才送上了父王的奏章,才让陛下如此震怒,这是奴才的不是!”耿继茂却不起来,反而伏头泣奏道。

    他的这个话,让皇太极有点哭笑不得,无形中,也把他心中的恶劣之情冲淡了不少。

    “朕说了,起来吧,你应该是没看过这奏章上附着的东西。”皇太极微笑着说道,“你父王做得不错,让朕知道了一些别的事情!”

    “奴才确实不知道,父王是封好了之后让奴才立刻赶赴盛京的。”耿继茂心中一块大石落了地,解释了一句之后,才终于站起来垂手而立。

    皇太极听得心中暗自赞许,这个耿仲明是知道分寸的,没有把阿济格的事情给嚷出去。

    不得不说,看完这份简报,让他的心情更是沉重。

    他倒不是说担心阿济格这次回来,真会刺杀他。而是他从这份简报中,又看到了明国的实力,让他感觉到压力非常大!

    这一次对付卢象升和他的东江军的事情,就只有耿仲明父子两人知道,就算锦衣卫密探真得无处不在,这一次肯定也是不知道的吧!

    心中这么想着,他便有了决定,就对耿继茂交代道:“你父王要求的东西,朕准备一下,明日一早,会让人送给你的。”

    为了吊卢象升这条大鱼,该给出什么样的消息,这个是他要好好考虑的。毕竟第一不能让卢象升怀疑,第二不能让潜伏的奸细知道随后的布置,还是有点难度的。

    耿继茂一听,当然不会有意见,连忙答应一声,然后就由内侍领着出了皇宫,去驿站歇息了。

    赶了好些天,到了盛京,总该放松一下。不过耿继茂知道事情轻重,他是秘密前来的,当然不会出去野。只是在驿站内,交代下去,要几个漂亮的女奴陪酒。

435 记忆深刻的一段话

    京师紫禁城,崇祯皇帝手中拿着刚刚送到的一份奏章,是保定总督卢象升派快船,加急送来的。

    这份奏章,就是有关耿仲明主动联系,表达弃暗投明之心。

    卢象升当然不会和陈绍宗完全说奏章内的事情,就欺负他不认识字,只念了让他知道的事情而已。其他陈绍宗不知道的,是禀告了另外一方面的情况,就是从夜不收探听到的消息得知,耿仲明被皇太极所厌恶,找事剥夺了他的伪王爵位。

    卢象升在奏章中分析,很可能是这个事情,让耿仲明做出了这样的决定。之前的时候,已经有过刘兴祚弃暗投明,大明是接纳的。有这样的例子在,耿仲明会这样做,也就不奇怪了。

    他建议,像耿仲明这样的,朝廷可以赦免,用以打击建虏的实力,动摇建虏中更多的降将,也能让建虏内部互相猜忌,利于大明提早光复辽东。

    在奏章的末尾,卢象升也阐述了当初登莱兵变的前因后果。虽然没有明说,不过多少有些意思,说当时至少在地方上,对耿仲明他们这些辽将,是欺压过头了。他们走投无路,一时糊涂,才做出了错误的选择。

    崇祯皇帝看完这份奏章,不知道为什么,突然就想起后世在网上看到的一段话:

    如果你觉得你的祖国不好,你就去建设它;如果你觉得政府不好,你就去考公务员去做官;如果你觉得人民没素质,就从你开始做一个高素质的公民;如果你觉得同胞愚昧无知,就从你开始学习并改变身边的人!

    她有缺点,我们一起修正,而不是一味的谩骂、抱怨、逃离。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你所站立的地方,正是你的中国;你怎么样,中国便怎么样;你是什么,中国便是什么;你若光明,中国便不黑暗!

    对于这段话,他当时一直是深以为然,并且为此印象深刻。

    在耿仲明的这件事情上,或者也可以说,大明不好,就是你投降满清,把火器技术带给满清的理由了?可知满清更为强大之后,又给自己的母国带去了多少沉重的苦难!

    或者说,时代不一样,如今还是封建王朝时期,讲究得是一家一姓;这个时代,也还没有国家民族的概念。可是,有的时候,道理却是互通的。数典忘祖这个词,可是老早就有的。

    失神了一会,回忆起了后世的一些事情。过了好长一会之后,他才回过神来,沉吟片刻,便开始写批复。

    大概意思,也就是苦海无边回头是岸,只要耿仲明是真正的弃暗投明,能立下大功的话,不但可以赦免他以前的那些罪责,还可以根据功劳大小得到奖赏。

    虽然信鸽的通讯渠道,已经差不多了;但是,回复的奏章和相关内容,是无法用信鸽发送的。因此,还是得快马加快船的方式发往广鹿岛。

    按照卢象升在奏章中所说,要是凤凰城堡和镇江堡真得被大明拿下的话,这个地理位置的重要性,肯定会引来建虏疯狂的反扑。

    因此,崇祯皇帝在回复中给出指示,他不建议以东江军的有限兵力去据守两个城堡。如果被建虏优势兵力包围攻打的话,失陷的可能性很大。东江军的目标,从来不是和建虏去做正面冲突。

    如果真能拿下凤凰城堡和镇江堡的话,不如带走所有的人口和物资,把空城留给建虏。如果建虏看重这个地方,那么势必分兵来守,就能削弱建虏在其他地方的兵力;如果不看重这个地方,回头再拿回来便是,也没什么的。

    人在城在,人没城没,人是最重要的!

    给卢象升的回复送出之后,崇祯皇帝便开始浏览窃听系统中的种子反馈情况。

    别的没什么,但是,西林觉罗身上的甲级窃听种子的反馈消息,却引起了他的注意。

    这个西林觉罗,好像是为了驿站的女奴和耿仲明的儿子起了冲突,在羞辱耿仲明儿子的时候,有如下的对话。

    “你是什么东西?也敢来和老子抢女人,以前的时候也就算了,可如今,你他娘的老子都已经被剥夺了王爵,你还以为你是谁啊!”

    “放屁,那是假的!只要我父王办妥了差事,以后就是世袭罔替,我也是王爷!”

    “你他娘的骗老子,也不撒泡尿照照你自己,还世袭罔替,做什么事情能世袭罔替?”

    “……”

    从后续的话中,崇祯皇帝大概推测出这个耿仲明的儿子好像知道自己说漏嘴了,就支吾着不说,最终被这西林觉罗给狠狠地羞辱了一顿。

    这段对话,要是换做以前的话,他也不会关注。可是,他才刚看完过卢象升发来的奏章,刚好知道了耿仲明大概率是王爵被夺而想回归大明的事情。这么一联系起来,顿时其中的阴谋味道,不用鼻子都能闻出来了!

    皇太极为了东江军,竟然用了这么阴毒的计谋!够奸!

    要不是这个耿仲明的儿子实在是烂泥扶不上墙,搞不好自己这边不清楚,而卢象升那边大概率会相信,说不定还真能出事情!

    皇太极你个姥姥的,竟然这么阴!崇祯皇帝心中忍不住骂了一句,随后就开始考虑,既然皇太极要布局图谋东江军,那自己该怎么针对这个事情,捞一个天大的好处呢?

    这么想着,崇祯皇帝还特意找来了辽东地图,比照最近收到的有关辽东的一系列事情,开始思考了起来。

    要不,趁这个机会,吃掉这里?崇祯皇帝用手一排地图上的那个地方,自言自语道。

    边上的蓝天保听得有点好奇,眼珠子一转,下意识地看了一眼,认得皇上拍得这个地方,是叫金州。

    没错,崇祯皇帝就是想拿下金州,如此一来,旅顺这边就更为安全了。随后可以扩建,成为大明在辽东的真正桥头堡。顺带着,金州不是老奴酋代善坐镇么,干掉他,就又除掉了一个。

    又或者,崇祯皇帝重新伸手,用手指头敲着地图上的另外一个地方。

    蓝天保听到,又是下意识地一看,发现皇上所指的地方,是盖州。

    没错,崇祯皇帝考虑的另外一个备选地方,就是临海的盖州。如果大明占领了盖州的话,就能威胁到海州了。而海州的上面,就是鞍山驿堡和辽阳重镇了。

    考虑了好长一会时间,崇祯皇帝并没有在第一时间做出决定。他还想等着皇太极那边看看,到底会出什么招,然后这边再采取对应的措施。

    不过,不管是做出什么选择,光靠东江军的兵力是不够的。宁锦那边的军队,也是守城有余,进攻却是有心无力。

    这么看来,还是要把三大营派出去才行。

    但是,崇祯皇帝这边也有难处,就是没法大规模派兵出去,因为积存起来的粮草,都拿去救灾了。

    这么想着,崇祯皇帝心中算了下,便有了决定。

    …………

    广鹿岛这边,卢象升担任不会坐着等的,反而派出了更多的夜不收,前往辽东侦查建虏的活动。而他本人,则开始抽调军队,为即将到来的战事做准备。

    这一日,他正在忙着,忽然,亲卫来报,说陈二求见,有旨意。

    卢象升一听,当即大喜。没想到信鸽竟然可以用了。于是,他便立刻让亲卫带人过来。

    “总督大人,皇上的旨意!”陈二一见卢象升,并立刻双手奉上一个小卷纸道。

    卢象升并没有就座,马上上前,亲自拿了那个卷纸,不过没有急着看,而是表扬陈二道:“没想到飞鸽传书,这么快就能用了,以后功劳,少不了你一份。”

    陈二一听,满心欢喜,连忙回答道:“现在长距离传信的信鸽还不够多,大都只是短途之用,小人努力!”

    卢象升点点头,又鼓励了他几句,才回到座位,拿出案头上的一本厚书,展开小卷纸,开始解析起密码来。

    没错,小卷纸上的都是数字,还是阿拉伯数字,是定为书本上的字用的。这样,万一出现什么意外,被建虏得到的话,也无法知道这卷纸内写的是什么东西。

    至于阿拉伯数字,一说就明白,也不存在什么难度。

    很快,卢象升就把这份卷纸上的内容翻译出来了。知道了皇帝的意思,他的脸色顿时变得严峻起来。虽然他想过,耿仲明的这个弃暗投明会不会有诈,但总的来说,他觉得是真的,为此,他还在奏章中替耿仲明说了好话。

    亏了皇上那边有锦衣卫密探刺探到消息,要不然,耿仲明奉着皇太极的密旨做这事,自己这边还真可能上当受骗。

    想到这里,卢象升很是恼怒。不过他毕竟不是单纯的武将,脑子之灵光也是数一数二的。想起崇祯皇帝的意思,交代他将计就计,为大明创造出战机的事情,心情便又平复了下来。

    考虑好久之后,他便传令召见水师总兵郑芝龙。

    说起来,在对建虏的战事中,哪怕建虏的厉害,传破天去了,最没有压力的,就是郑芝龙了。他也是最清闲的,在东江军中,算是躺着赚军功的那种。

    听到卢象升的军令,不敢怠慢,立刻赶来求见。

    这是单独见面,没有第二人,得到卢象升军令的郑芝龙,很快就领了军令,离开了广鹿岛。

    崇祯十五年九月初八,陈绍宗再次秘密到达广鹿岛,求见大明保定总督卢象升,献上了建虏在辽东的兵力布防图,不过也有说明,说建虏军队一直在轮换,整顿军备,因此耿仲明在信中说明,这是他能打听出来最全的消息了,不过这个实效性方面,实在不敢保证。

    如果没有崇祯皇帝的提醒,这份军情消息,至少在东江军夜不收所打听出来的方面,肯定是吻合的。如此一来,卢象升估计就会放下疑虑,选择相信耿仲明。

    但是,如今肯定是不一样了。

    不过,卢象升也是不动声色,称赞了耿仲明一番,随后便说道:“京师的回复也已经到了,皇上闻之大喜,只要耿仲明立下大功,不到能赦免以前的罪,还能根据功劳大小得到奖赏。这份旨意,你带给耿仲明!”

    说完之后,他把快船送来不久的圣旨,亲手交到了陈绍宗的手中。

    陈绍宗闻之大喜,连忙跪下,恭恭敬敬地叩谢皇恩浩荡,能让他们有个改过自新的机会。

    这时候,卢象升也有点纳闷,他一直在盯着陈绍宗,却没发现有一丝破绽。

    陈绍宗非常小心地藏好圣旨,随后又向卢象升请示道:“大人,不知接下来该怎么应对,耿副将说了,建虏那边在兵力调动,他不知道何时可能会调到凤凰城堡或者镇江堡这边。要是他被调走的话,那就前功尽弃了!”

    卢象升一听,却是态度从容,当即摇头说道:“此乃军机大事,不能随意决断。你回去告诉耿仲明,让他找机会来广鹿岛一趟,本官要和他亲自议定战事之细则!”

    听到这话,陈绍宗微微有点失望,不过却也能理解,毕竟这是非常大的军事行动,谨慎一点也不为过。

    因此,他立刻答应下来,不过还是提醒道:“大人,耿副将身为凤凰城堡的统领,如果长时间不露面的话,怕是会有问题,小人不知道耿副将能不能来,不敢保证!”

    “只要有心,总能找到机会和理由的。”卢象升听了,淡淡地说道,“要是行动不慎,被建虏知道的话,本官不想因此就损失东江军的兄弟,也不想让他耿仲明白费功夫,甚至连累了他!”

    已经说得这么明白了,陈绍宗便没有再说什么,辞别了卢象升,立刻赶回凤凰城堡去了。

    不过这一次,他在广鹿岛上看到了更多的大明军队,都是卢象升之前为战事做准备,从各岛调集过来的军队。

    匆忙赶回凤凰城堡之后,还是在那个书房,门口有亲卫看着而“万无一失”的前提下,陈绍宗满心欢喜地拿出了崇祯皇帝的圣旨。

436 百感交集

    “恭喜大人,贺喜大人!”陈绍宗抑制不住满心的欢喜,一开口就非常兴奋地对耿仲明说道,“天恩浩荡,皇上恩准了我们的请求!”

    说着话的时候,或许是太激动了,他发现自己的眼角竟然都含了泪水,连忙用手背擦了擦,向耿仲明略微有点尴尬地笑了笑,才忙不迭地从怀里小心翼翼地掏出圣旨,双手奉给耿仲明。

    这一会,耿仲明看到陈绍宗竟然激动如此,心神都有点恍惚,脑海中一下便闪过了以前的一幕幕往事,以至于他并没有第一时间去接圣旨。

    不过终归是有城府的人,耿仲明很快就回过神来,心中叹了口气。按照大明的规矩,恭恭敬敬地先行礼以示敬意,而后才双手接过,展开之后看了起来。

    陈绍宗看着他在看,双手不停地搓着,咧着嘴,无声地笑着,等待着。

    过了好一会之后,耿仲明看完了,缓缓地坐下,并没有说话,不过心中却有无数的念头。

    虽然自己和孔有德私下里,对如今的大清有过很多抱怨,但是,不可否认的是,皇太极对自己要比明国那边好太多了,甚至都封了异姓王,哪怕这个异姓王并不是真正的那种异姓王,不被很多人认可,可还是异姓王啊!别人见了,都是要称呼一声“王爷”的。这样的事情,要是换成以前,谁能想得到?

    以前的时候,一直和大清交战,也算是亲眼见证了大清从一个部族崛起,最后把明国都赶出了辽东,并且开国称帝。大清这边,相对于明国来说,赏罚分明,该奖就奖,绝不会被人贪墨;该罚也绝对罚,不会因为送点钱什么的就能免去;而明国那边,勾心斗角,拖后腿,给脸色等等糟心的事情不要太多!

    自己早些年的时候,还不是被明国辽东的贪官污吏欺压,最终愤而投了先汗,只是他们不把汉人当人看,就像屠鸡宰狗一样,经常随意屠杀,这让自己又没法接受,甚至连自己的亲人都死在他们的手中,最终自己又投降毛大帅麾下杀虏报仇。

    想到这里,耿仲明心中不由得叹了口气,真是世事弄人,最终一心抗虏的毛大帅,凭一己之力创建了东江镇侧面牵制建虏,结果却因权力之争被自己人给杀了,死后好久,朝廷都没有给一个公道。这让原东江军的同袍们都寒了心,最终谁也不服谁,闹起了内讧,最终引发了原东江军的土崩瓦解。

    对自己来说,不管是大清这边,还是明国那边,都可以说是非常了解的。原本会以为,大清野战无敌,明军只能是被动挨打的份,估计这辈子能看到的,就是这样了。

    只是没想到,明国皇帝突然会御驾亲征辽东,让多尔衮这样的名将都措手不及,匆忙突围之时消息走漏,一头撞进了明军的重兵埋伏圈内,最终全军覆没。

    还有平壤之战,东江军也表现出了强悍的战斗力,不过那一战,虽然被明国皇帝用围魏救赵之计给救了,但是,东江军也是损失惨重。和大清打,还是不够看的。

    但是,自己最震惊的,还是归化城之战了。那份简报,应该不是假的。从那一战中,至少能证明,明国不止是消息方面厉害,就是骠骑营的战斗力,也是非常强悍的。能堵住归化城,最终歼灭了同样是大清名将济尔哈朗统领的万余大清军队!

    想到这里,耿仲明忽然咧嘴一撇,心中又猜测:归化城之战,应该是明国皇帝御驾亲征,因此简报虽然不会有假,但肯定有夸张,突出明国皇帝的英明神武。这种皇帝捞声望,臣子拍马屁的好机会,估计明国君臣谁也不会错过的。

    “大人,怎么了?”陈绍宗等了好久,忽然看到耿仲明的这个表情,心中不由得有点疑惑,怎么看着好像有点嘲笑的意味呢?于是,他便开口问道。

    听到问话,耿仲明回过神来,连忙把脑海中的想法给抛到脑后,露出一种感慨的神情道:“只是觉得,等了这么久,终于能了却心愿了。”

    “是啊,终于能睡踏实了!”陈绍宗听了,也是感慨地说道,不过他心中还是有一丝疑惑,刚才耿副将真要这么想的话,应该不是这个表情吧?

    不过,他的这个疑惑,也是一闪而逝,心中充满的,更多的是喜悦,和对这个事情的热切盼望。因此,他立刻就提醒耿仲明道:“大人,卢总督交代了,说这个事情至关重要,要大人亲自去一趟,面议细节。”

    “嗯?”耿仲明一听,不由得一愣。

    一般来说,要是自己能过去,就何必这么折腾,直接就成了明将了啊!难道,那卢象升还有什么不放心的地方?

    陈绍宗见他有点疑惑的样子而沉默不语,连忙补充解释道:“我也给总督大人解释了,说大人您是凤凰城堡的守将,不好无缘无故地消失很多天的。但是,总督大人说了,只要您有心,就肯定能行的。事情必须稳妥为第一,他不想事情不慎而让东江军的同袍有损失,也不想连累大人您。”

    顿了顿,他想起什么,就又指着那份圣旨道:“大人,皇上都说了,只要我们立下大功,就能论功行赏,如今可是难得的机会。属下想卢总督应该是这个意思,只有趁着这个机会,才能立下大功。要不然,真等去了东江军之后再立大功,就不是那么容易了!”

    听他这么一说,耿仲明不由得恍然大悟,看来那卢象升是真被皇太极抛出的诱饵给诱惑了啊!凤凰城堡和镇江堡两地,他是想要趁这个机会拿下,这样一来,自己立大功的同时,又何尝不是他卢象升立大功呢!看来自己不去和卢象升商量细节,万无一失地办妥这个事情,那卢象升还真不会动手。

    这么想着,耿仲明便点点头,露出感激之色说道:“这么早就为我们考虑,总督大人真是有心了!不管怎么样,这份重做大明人的见面礼,我一定尽力!”

    陈绍宗一听大喜,他听出来了,耿仲明是答应了。要是真能在弃暗投明的时候,献上这么一份大礼的话,那是有封赏的,何乐而不为呢!

    这么想着,他便立刻抱拳,郑重地对耿仲明说道:“大人但有差遣,属下万死不辞!”

    看到他这样,耿仲明不由得心中苦笑:要是他日,这位心腹手下知道自己连他都骗了,不知道还会怎么样?

    不过话说回来,要不这样做的话,锦衣卫密探可不是闹着玩的,一旦走漏了风声,自己所有的一切就都没了!

    于是,耿仲明又铁了心,敷衍了陈绍宗几句,嘱咐他千万不能和其他人说起这个事情,随后就让他退下了。

    陈绍宗自然拍着胸脯,用立军令状的那种担当来保证,自己知道事情轻重,绝对不会给其他任何人说起这事的。随后,他便努力压抑着兴奋地心情走了。

    一如之前,在陈绍宗走之后没多久,耿仲明的儿子耿继茂就溜进来了。只是一进书房,就连忙问道:“父王,怎么样了?”

    耿仲明的兴致似乎有点不高,随手一指放在书桌上的圣旨道:“你自己看吧!”

    耿继茂一听,顺着一看,发现书桌上的圣旨,不由得大喜,三步并作两步,一下就冲了过去,急忙拿起那份圣旨看了起来。

    坐着的耿仲明,看着自己儿子在专心看崇祯皇帝的旨意,忽然叹了口气说道:“我的儿,其实这何尝不是为父的一个机会,但是,为了你,就只能这样了!”

    听到这话,耿继茂放下刚看完的圣旨,抬头看着他,严肃地说道:“父王,这能有什么机会?难不成,您以为明军将来能夺回辽东?孩儿敢和父王打赌,就明国那烂泥扶不上墙的德行,不要说打不过大清了,就是他自己内部都能自己人搞死自己人!”

    说这话的时候,他见耿仲明眉头一皱,便立刻又跟着说道:“要是明国真能打赢大清的,明国皇帝御驾亲征的时候,为什么不一鼓作气,趁着皇上领大清主力在朝鲜的时候,打下辽阳沈阳呢?父王,您说,是不是这个理!”

    这一次,耿仲明听得点点头,心中稍微有点欣慰。他也是这么想的,没想到他儿子也能想到,看来真是虎父无犬子,见解都差不多。

    当然了,他也没说错,之所以他完全听皇太极的话,至少有一半原因是为了这个儿子。

    这么想着,他便对耿继茂说道:“卢总督要为父去一趟广鹿岛面谈细节,看样子,为父是不得不去的。你带着这份旨意,立刻赶赴盛京,向皇上禀明情况,得皇上允许,我再前往广鹿岛。”

    “父王放心,孩儿立刻就走!”耿继茂一听,拿着圣旨就想转身走了。

    耿仲明一见,连忙叫住他说道:“还有,你还得提醒下皇上,回头我装病不见人的这段时间,不要让人来凤凰城堡,那样就会露馅我不在凤凰城堡的事情,回头要是被锦衣卫密探因此查到了什么,就不好了。”

    如果发现他不在,那事情肯定会闹大。那皇太极是追究不追究他擅离职守的事情?不追究的话,隐在暗处的锦衣卫密探知道了,会不会怀疑有问题?

    耿仲明其实最担心的是这个,要不然的话,他去见卢象升这个事情,都不用禀告,因为他事先已经得到皇太极准许随机应变。

    耿继茂听了,连忙答应一声,见耿仲明只是吩咐他保密之类的话,就不耐烦地答应一声,然后就立刻走了。

    这个事情,他不能不急啊!要是办成了,那他爹不得圣心的事情,就不会再有,而且王位还会世袭罔替,他也能真正地成为王爵世子。以后在盛京城内,至少那些阿猫阿狗之类的,总不能随意再欺负他,再和他抢女人了!

    …………

    半个月之后,风尘仆仆的耿继茂就回来了,带来了一道皇太极的密旨和口谕。

    皇太极的口谕是表扬了耿仲明的忠心,不负皇太极的期待;随后吩咐他,为了保密期间,之后的事情,可以自己看着办,不用再频繁往来盛京。

    至于皇太极的密旨,主要是让他拿给其他人看的,说他耿仲明正在奉旨办秘密差事,任何人不得怀疑,不得宣扬,要听从他耿仲明的安排。

    有了这道旨意,如果真出现耿仲明装病离开凤凰城堡,或者在去的路上,被大明的探马给逮到了,都可以化解掉而不用跑去盛京请示皇太极。

    “父王,皇上对您是真没得说了,如此信任,包括那个整天围着皇上转的范文程都不会有。”耿继茂适时感慨道。

    耿仲明却没有自己这个儿子这么幼稚,皇太极要是不这么做的话,那他还要不要引诱卢象升和他的东江军了?这个心腹大患不除,大清就会被牵制在辽东,又怎么去继续壮大?

    说到底,其实还是利益的原因!至少在耿仲明的心底,就是这么认为的。

    当然了,这个想法,他是不会和他儿子说得。因为他看出来了,要是他这么和他儿子说得话,他儿子铁定不满,觉得他是在污蔑皇太极。

    万一这个崽坑爹,想要证明自己这个当爹的是错了,就把这个事情给皇太极一说,那自己在皇太极的印象中,绝对是非常不好的了。

    皇上英明神武,乃是千古名君,怎么可能会是因为利益呢!

    这么想着,耿仲明敷衍了儿子一会,让欢天喜地的儿子下去之后,他就开始考虑广鹿岛之行了。

    五天之后,他安排好了一切,由他儿子做掩护,由陈绍宗带路,悄悄地离开了凤凰城堡,去到鸭绿江边的秘密见面地点登船,顺江而下,前往广鹿岛而去。

    出了鸭绿江口,到了大海上,不再担心岸上的人会看到之后,耿仲明便到了船头,看着船上大明旗帜迎风飘扬,看着大海,心中不由得百感交集。

437 背叛大明的,迟早拉清单算账

    以前的时候,自己也曾畅游大海之上。就像那天上飞得海鸟,无拘无束。

    但是,大清就不知道这大海的好处,哪怕当年投降大清的时候,也给大清带去了战船,但是,就算英明如皇太极,却也弃之不用。

    从这点上来说,大清其实还是真得有点短视。如果那个时候就很重视,大力发展水师的话,如今这辽东沿海也不会是明军的天下!以前东江军怎么样,如今东江军还是怎么样,根本就没有记得一点教训。不得已的情况下,只能让自己演戏来吸引东江军上岸了。

    想着这些,忽然迎面看到有大明战船过来,恍惚间,似乎又重回了以前那个年代。

    在这大海上,就算原来的东江军,战力远比不过大清军队的,也能放一百二十个心,因为海上,就是明军的天下。

    两船越来越近,船上的将士都互相大声打着招呼,言语之间,充满了自信、乐观。这一点,又让耿仲明很是感慨,好像明军的日子确实好过了好多。

    说实话,除了当初他守金州城的时候,亲眼见过新的东江军之外,其余的事情,都是听说。

    旅顺之战,是听孔有德和其他后来撤回来的人说的。平壤之战,当然也是听说的,其他也是,包括塔山之战,归化城之战。所有的这些,都是听说。

    既然是听说,就总有一种感觉,那就是不真实,会怀疑,会猜测。就如同耿仲明一直以来的想法,明军或许是比以前厉害了,但是,终归也是有限。要不然,两军明刀明枪地打上一场,他敢保证,绝对是大清军队胜!

    这么多年来,大清军队对上明军,连战连捷,再战再捷,无数的胜利,已经刻到了他的骨子里。让他觉得,当下最强军队,就该是大清军队无疑。

    当然有一点,明军的细作刺探消息这点,他是真心佩服的。因为好多战事可以证明,就是明军获悉了关键的消息,才最终赢得了胜利。

    他正想着,忽然就看到前面海面上有一支船队,大概十多艘的样子。甲板上,好多明军士卒,而且耿仲明从这船的吃水线上发现,搞不好连船舱里也都是人,没有疑问,这绝对是一支运兵船。

    他所坐的这艘船乃是接应他的快船,速度慢慢地赶上去,自有船上的明军将士和对面打招呼。

    耿仲明一言不发,只是打量着对面船上的那些明军将士。

    他发现一点,就是这些明军将士似乎精神都非常不错,换句军旅上的话来说,就是斗志昂扬,非常生气勃勃的那种,并没有那种他印象中的,东江军将士大都眉宇间带着忧虑,带着对未来的忐忑,甚至是麻木和绝望。

    “我们是皮岛上的新军,训练考核通过,前往广鹿岛报到的!”

    “总督大人要带我们打建虏,早就盼着这一天了!”

    “恭喜恭喜,多赚点军功,回头分了田地,就能娶媳妇了!”

    “……”

    听到他们的对话,耿仲明能感觉出来,这些东江军的新军似乎对打建虏充满了渴望!难道他们不知道,大清军队的强悍?要知道,以前的时候,那都是迫不得已才和大清军队交战的,能避开大清军队,多抢点东西才是正理!

    耿仲明心中奇怪,当自己这船把那些运兵船抛到后面之后,他就问接应他的小旗道:“大家对胜利,就这么有信心么?”

    他的这个话,这小旗还没回答,一直跟在他身后的陈绍宗却立刻抢着回答道:“大人,瞧您说得,我们明军都已经打了那么多胜仗了,这次又有我们为内应,难道还打不赢?”

    “……”耿仲明一听,心中真想大喝一声“闭嘴”,不过终归是没有喊出来。

    那个小旗是知道耿仲明的身份,当然也就知道他的过往,因此,便笑着说道:“大人,今时可不同往日,您是拿老眼光来看我们东江军了。你们那个时候,可没有总督大人坐镇吧?没有总督大人带着你们和建虏厮杀吧?如今,我们有!跟您说啊,总督大人的武勇,真是我生平所见,说起来还真是惭愧。我们武夫,都不及总督大人厉害!”

    这一说话,似乎把他的话匣子打开了,耿仲明都没说话的份,他就滔滔不绝地讲开了,言语间,充满了自豪:“如今朝廷重视我们东江军,皇上重视我们东江军,你看看,我们东江军的主力,就是皇上派来的秦兵精锐;我们东江军的战马,是皇上亲征去草原抢来的;我们水师是皇上从福建那边调过来的真正水师;我们再也不用担心粮食问题,都是皇上为我们解决掉的……”

    说着说着,耿仲明发现,这个小旗竟然流泪了。从他的口音上,耿仲明大概猜出来了,这个小旗应该是原东江军的,因此才能感触良深吧?

    正这么想着,他忽然看到,身边的陈绍宗竟然也流泪了!

    是啊,新旧东江军的遭遇,真是相差太大了!耿仲明的心中,也忍不住感慨道:真有这么好条件的话,胜利还会远么?

    刚感慨到这里,他忽然愣住了:“……”

    这……难道明军真得会打赢大清?最终获胜的,是大明?

    意外地得到这样的结论,让耿仲明有点难以接受。下意识地,他就在心中对自己说道:“不会的,肯定是这个小旗夸张了,明国朝廷就那德行,怎么可能这么优待东江军了呢?怎么可能这么重视武人,不克扣军饷了?他们那狗改不了吃屎的本性,不可能会变的!

    他在想着,那小旗却还在说着,反正闲着也是闲着,不过他目光已经转向陈绍宗,或者是比较熟,已经见过几次,又或者是看到了陈绍宗同样激动地流泪,会有更多的共同语言:“我跟你说啊,如今的大明,御马监辖下三大营,听说过吧,勇卫营、磐石营、骠骑营,个个响当当的名字,是我大明最强的军队了。然后呢,就要数我东江军了!这真不是吹的。真要吹的话,水师天下第一,我都敢说……”

    听到这话,陈绍宗就疑惑了,就问一句道:“那关宁军呢,东江军难道还比关宁军还强大了?”

    耿仲明听到这里,心中终于找到了安慰自己的理由:关宁军是老牌强军了,还不是被大清给灭了!

    “呵呵,关宁军?”那小旗一听,有点不屑地说道,“当年老虎不在,猴子当大王而已。我给你说啊,皇上如今还在重新组建京营,那可是从各边军抽调出来的精锐,又是京营,用不了多久,就又是一支强军,这关宁军啊,就算是祖家军还在的时候,也只能排第四去!”

    “啊,以前的关宁军,都只能排第四?”陈绍宗一听,很是吃惊地确认道。

    “那可不是!”小旗说起这个话题,那是眉飞色舞,有种扬眉吐气的样子,“我跟你说,平壤之战,我可是参加了的,那城外建虏的岳托所部,精锐吧?我跟你说,我也是老东江军人,对于建虏军中大概有多少白甲兵,那是绝对心里有数的。但是,那一战啊,白甲兵数量不正常,至少要多一倍。可是这又如何,你是没见过总督大人威猛杀敌的样子,我跟你说啊……”

    听着他在娓娓道来,耿仲明又从另外一个角度听到了当时的平壤之战,不由得大是意外。

    建虏自己这边,肯定不会对外说岳托所部乃是皇太极抽调起来的精锐。真要这么说了,丢脸的就是建虏自己了。因此,耿仲明并不知道这些细节。此时听来,他是万万没想到,卢总督竟然能领着东江军差点就打赢了这么厉害的大清军队!那一战,至少这么精锐的大清军队也没在野战的情况下打赢东江军,这简直是太可怕了!

    他有心想否认这一切,甚至还不时插话对战事细节提出质疑,但是,这小旗又毫不犹豫地给出了回答,听着并没有什么破绽,这就更让他吃惊了。

    说实话,到了后来,耿仲明都不知道时间是怎么过去的,就看到那小旗在滔滔不绝地说话,而陈绍宗则兴致勃勃地问东问西,不时和那小旗一起哈哈大笑。

    不知道什么时候,快船终于看到了远处海上的广鹿岛,新得东江镇开衙所在,保定总督的行辕所在。

    这个时候,耿仲明回过神来,他发现周边的战船更多了,都在往广鹿岛汇聚。大明旗帜在海上迎风招展,真得是非常有生气的那种。

    默默地看着这一切,他的心中,就更是百感交集了。忽然,神补刀来了。

    就听陈绍宗兴奋地对他说道:“大人,您能带我们弃暗投明,真得是做得太对了!属下跟着您,真是没跟错!”

    耿仲明听到,脸上不得不硬是挤出一丝笑容,随便应付了下,心中想着,自己是不是该带着儿子也来见识下才好?

    “大人,您怎么了?”陈绍宗毕竟是熟悉耿仲明的,没有被他敷衍过去,看出有点不对,连忙问道。

    耿仲明一听,心中凛然,顿时收拾了下心情,连忙解释道:“当年做错了事情,如今重回广鹿岛,要见总督大人了,心中终归是有点不安啊!”

    一听是这话,陈绍宗顿时就安慰他道:“大人放心好了,总督大人很平易近人的,一点都没有那些贪官污吏的臭架子!”

    “是啊,总督大人爱兵如子,当年的事情,总督大人肯定能理解的!”边上的小旗也帮着安慰了一句。

    耿仲明听了,只能默默地点头。

    船只慢慢地靠岸了,虽然已经有很多心理准备,可是,当他上岸的时候,还是如同当初的陈绍宗一般,经历了一番心理震动。

    毕竟陈绍宗对原来广鹿岛的了解,对原来东江军的了解,和他耿仲明基本一个样,如今这变化之大,眼见为实的对比,当然是更能震撼人心的。

    码头上的轮值守将,这一次是李来亨,打量了一番耿仲明之后,便亲自带着他去见卢象升。

    走在路上,他不无骄傲地对耿仲明说道:“亏了你弃暗投明,要不然,像你这种叛将,迟早是要被我东江军收拾的。”

    说到这里,他一指码头通往岛上的牌坊上挂着的一个首级,又对耿仲明说道:“看到没有,那就是原宁夏总兵柴时华,他叛变大明投靠了建虏。知道他结局吧,就算他当时躲在建虏军中,可皇上略施小计,就让建虏自己割了他的脑袋给大明这边送过来。总之,以前背叛大明的,迟早是会拉清单算账的,这个只是第一个而已!”

    “是,是,您说得是!”耿仲明听了,又是他没听说过的一个事情,瞧着那个首级,心中非常诧异,想着那句话:以前背叛大明的,迟早会拉清单算账!

    他正想着,忽然,就听到陈绍宗用疑惑的语气对李来亨说道:“这位将军,这好像不是去总督府的路吧?”

    耿仲明立刻回过神来,他想起陈绍宗跟他说过,总督府是原来广鹿岛守将的府邸。这个他知道,确实不是这条路了的。这人带自己不去总督府,他是想要干什么?难道……难道他知道自己重回大明是有问题?

    这么一想,他顿时就紧张起来了。

    可以说是做贼心虚,也可以说是锦衣卫密探的威名,让他忌惮。反正这个不寻常的举动,就让他想到了这个可能性。

    毕竟一般来说,自己应总督大人的要求过来,那肯定是第一时间带去见总督大人的啊!

    因此,耿仲明不由得站住了脚步,拿眼去看前面这名明军将领,同时又转头看看身后跟着的几名明军军卒。

    李来亨听到,转身看了身后这两人一眼,随口说道:“没错,这当然不是去总督府的,因为总督大人就不在总督府。”

    说完之后,他就转回身子,继续往前走,同时解释道:“总督大人交代了,你们一到,就立刻带去见他。随我走就是了!”

438 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虽然耿仲明已经有点怀疑自己的底细,是不是被明军知道了?但是,在如今这种情况下,他别无选择,根本就没法逃命,只能继续跟着,保佑明军并没有怀疑了。

    走了一段路之后,就听见了一阵阵的喊杀声,这让他又吃了一惊。听这动静,好像是……

    没等他想个清楚,转过路过,眼前豁然开朗,山谷中,到处都是明军将士,一个个方阵的在训练。谷口这边,有一块牌子,上书:军营重地,闲人免入。

    直到这时,李来亨才转过身来对身后两人说道:“总督大人正在军营,随我进去吧!”

    “这……军营重地,闲人莫入……”耿仲明听了,还是有点犹豫地说道,“这样进去是不是有点唐突,不太好吧?”

    话是这么说,他是真怕啊,进了军营,就算是古之恶来,怕也走不脱的吧?而且一般情况之下,就自己这种情况,应该也不会给自己看军营吧?

    他正想着,李来亨却有点不耐烦了,一挥手道:“有什么唐突不唐突的,总督大人有令,你们一到就带去见他,我这是遵令而行。再说了,你们都是自己人了,有什么见外的?”

    “是啊,大人,以后都是兄弟,同袍,没事的。”陈绍宗听了,连忙点头附和,劝耿仲明道。

    心怀坦荡,自然不会多想。

    耿仲明见了,不敢再拒绝,只好跟在李来亨的身后继续走着。

    有李来亨带路,门口守卒自然不会拦。

    进去之后,就近观看,耿仲明就再次震惊到了。他有点难以想象:这真是东江军?或者说,这真是明军?

    每个军卒都是精神抖擞,在努力训练,绝对没有偷懒的情况。而且能看出来,他们平时应该也吃得饱,虽然汗流浃背,可每个动作都是非常有力道,就仿佛是真得在战场厮杀一般。伴随着动作,还有齐声大喝声“杀”,也是震天的响。

    说实话,最近一年来,因为粮食短缺问题,就算是大清军队中的精锐,也已经不是每天训练了。就算是训练,也没见有明军的这种训练热情。

    恍惚之间,耿仲明忽然发现,好像眼前的这些明军就是以前的大清精锐,而如今的大清精锐,就是以前的明军。这么说,虽然有点夸张了,但意思却是差不多了!难道……真得是大清军队已经没落,而大明军队到了重新崛起的时候了么?

    他可是清楚地记得,在来得船上,那名东江军的小旗,可是说过,就如今这样的东江军,在明军中,也只是排在第二而已;御马监辖下的三大营,可是要比这都要精锐。更何况,如今京营又在重新组建中了。

    正在想着,忽然就听到李来亨对他们说道:“到了,你们先等着,我去禀告总督大人!”

    听到声音,耿仲明回过神来抬头看去。就见这名明将的前方,有一块空地,站着一排排汗流浃背的军卒。而在他们的前面,则有一个高大汉子,穿着盔甲,手握一杆长枪,正在做示范,那每一下,都能感觉到无穷的力气一般。

    “这……”耿仲明看得有点傻眼了,心中想着,“这不会是大明保定卢总督?不可能吧?”

    要说是一员带兵的普通将领,他信。如果是镇守一方的总兵,他都有点不信了。就连当年的毛大帅,也没有亲自下场的情况。这要是大明的封疆大吏,进士出身的总督,会不顾及身份,就这样下场做示范?

    虽然他之前已经听说过什么卢象升爱兵如子什么的,他认为更多的是赞美奉承之词。文人么,谁不好这个!可是,如今眼前活生生的就有一个。

    这一刻,耿仲明旧有的世界观,似乎有点破裂了。

    李来亨走到场边,等卢象升示范完了之后,便上前抱拳禀告道:“大人,人来了!”

    卢象升一听,转头一看,就看到了两个不是大明将士打扮的人。其中那个认识的陈绍宗,还在另外那个人的身后侧,不用说,那这人应该就是耿仲明了。

    知道了情况,他便点了点头,转身把手中枪丢给了边上站着的高一功,同时吩咐他道:“时辰差不多了,开饭吧!”

    说话的同时,他接过亲卫递过来的毛巾,一边擦汗,一边走到了耿仲明这边来。

    陈绍宗一见,连忙拉了拉耿仲明的后衣角。

    耿仲明会意,立刻单膝跪地,双手抱拳见礼道:“罪人耿仲明,拜见总督大人!”

    不用说,陈绍宗也跟着跪了。

    卢象升走到近前,哈哈一笑,伸手扶起耿仲明,拍了拍他的肩膀道:“什么罪人不罪人的,回来了就好。这一次,还要靠你狠狠地收拾建虏一顿呢!”

    听到这话,耿仲明心中松了口气,看来自己的底细,明军这边并不知道。其实也是,锦衣卫密探再厉害,难道还能刺探到这么隐秘的消息不成?

    这心一放下来之后,耿仲明忽然就觉得,眼前熟悉的军服,熟悉的一切,怎么好像真有种回家了的感觉,总督大人就如同以前的毛帅那样亲切!

    这么一想,他自己又是一愣。不过立刻回过神来,正要回应总督大人时,卢象升又想说话了:“刚好是军中开饭时间,就一起过去吃个饭吧,都是军伍中人,以后又是自家人,应该不会介意吧?”

    “啊……”耿仲明又是意外,“不介意,不介意,不不不,荣幸之至,荣幸之至!”

    说完的时候,卢象升已经转身先行一步了。毕竟身份在哪,还没到要陪着耿仲明的地步。

    耿仲明就乖乖地跟着,看着卢象升一路上交代身边的明军将领,有关练兵的一些细节。

    他不敢跟太近,因此没听清。但能看到,明军将领都是连连点头。随后,他稍微四下看看,发现明军军卒哪怕解散了,也是很有纪律,一队队地离场。

    到了吃饭的地方,他看到军官和军卒,在吃饭这点上并无差别。吃的也不怎么样,不过能吃饱。最让他大开眼界的是,总督大人果然如同传说中的,真得也是和普通士卒吃一样的!

    亲眼见到,耿仲明是再次震撼了。这一刻,他算是明白了,为什么东江军会那么强大,都能差点打败精锐的岳托所部,而且还是在野战状态下主动进攻。

    俗话说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反过来,不就是如今明军最好的写照么?

    有卢象升这样的总督坐镇东江军,加上他们的兵刃护甲,粮草物资等等,显然是得到了朝廷强有力的支持,如此情况下,东江军虽然在平壤之战是有损伤,可如今怕是不好说了吧,搞不好比平壤之战前还要强大了!再加上大明第一强军和即将成为强军的京营……

    亲眼所见这一切,想着这些事情,耿仲明有点失魂落魄了。因此他得到的结论,是大清这么下去肯定是打不过大明的了!

    如果大清真得注定要亡,那自己这个异姓王又有何意义?要不,自己趁这个机会,索性假戏真做,就真得弃暗投明,回归大明?

    这个念头从耿仲明的心底冒出来之后,就犹如韭菜一般,怎么割都割不了!

    如果他是孤身一人的话,就不会这么纠结了。可是,如今他并不是孤身一人,在想这个念头的时候,他儿子的身影就会出现在他眼前,耿继茂的言行,也一一闪现在他脑海中。

    知子莫若父,耿仲明知道,要想自己的儿子同意自己假戏真做,估计是不可能的。在儿子的心中,大清就是无敌的,皇太极就是英明神武的。明国已经腐朽,再怎么样都是昙花一现,不可能再有多少还手之力的……

    反正在儿子的眼里,大清的狗屎都是香的,大明的一切好的,都是假的!

    想着这些,耿仲明就格外的头疼,以至于他什么时候,怎么样跟随卢总督回到总督府,他都不知道。

    还是陈绍宗在他身后拉了拉他衣袖,才让他回过神来,看到卢象升好像是问完话,正在等着他回答的样子,他便一下急出了一身汗,连忙跪下请罪道:“小人想起了以前的东江军,心思恍惚,在大人面前失礼,还请总督大人降罪!”

    卢象升看着他,心中想着:看来岛上所展现的军威,应该是吓到他了!

    没错,虽然这一次是凑巧让耿仲明去军营见识了一下,就算没有,卢象升也会找借口让他去见识下东江军的实力。就是要让耿仲明知道,如今的东江军何等强大。这个叛将回去之后,必然会把所有情况禀告给奴酋皇太极听。这样,就能让皇太极更加重视,更坚决皇太极想要消灭东江军的决心。

    对于这些,卢象升当然不会说破,将计就计之策,就是要先演戏,让这叛将以为,他和皇太极图谋的事情,这边还是一无所知。

    此时听到耿仲明似乎合情合理地解释,卢象升便感慨一声说道:“是啊,以前的东江军,还是可惜了。当时朝中奸人甚多,皇上犹如古之楚庄王,还在蛰伏之时,也是没办法。”

    说到这里,他忽然兴奋了一点道:“不鸣则已一鸣惊人,皇上比起那楚庄王,却是不知道厉害多少倍。不但朝堂上的奸妄一扫而空,甚至还几次御驾亲征,亲自荡平了流贼之乱,蒙古扰边之患,还一出手就歼灭了两支建虏精锐。皇上的魄力,至少本官是非常佩服的,像多尔衮、阿济格这样级别的叛逆,都能说放回去就放回去,为什么?因为皇上非常自信,回头还能把他们给生擒活捉了……”

    听着卢象升在那说话,耿仲明能非常明确地感觉到,卢象升是非常佩服崇祯皇帝的。这种佩服,绝对不是对皇帝的佩服,而是那种对有本事的人的佩服!

    耿仲明本人还在明国这边的时候,他是没有感觉到崇祯皇帝有多厉害,因此后来尽管有传言明国皇帝如何如何厉害时,他也只是笑笑,并不全信。

    但是,如今可是一路上听多了明国这边的震撼,包括对大明皇帝的一些事情,此时,又听到一个非常有权威的人,在说崇祯皇帝如何厉害时,他就一下就听到心里去了。

    卢象升的说法,也能解释为什么崇祯皇帝以前不厉害,那是因为登基之后,朝中奸妄太多,因此蛰伏,积蓄力量突然爆发,突然之间才一鸣惊人。

    大明皇帝竟然如此厉害,那建虏肯定不会有好结果!再次得到这个结论,耿仲明甚至都有点很自己短视:连多尔衮这样的建虏都只能任由大明皇帝摆布,这其实已经说明了大明皇帝的厉害了!

    如果大明只是一个总督厉害,那可能还不算什么,但是,如果大明皇帝都是一个非常厉害的人物,那么,大明的强大,就绝对是毋庸置疑的了!

    这一刻,耿仲明心中立刻便做出了决定:一定要假戏真做,至于那个不孝子,要是他敢反对的话,就把他给绑了。等到以后,他看到大清的毁灭,他就能明白,他是错的了!

    这个决定一下,耿仲明忽然感觉很轻松,聚精会神地听着卢象升在讲崇祯皇帝的厉害之处,不时由衷地感到佩服、自豪。

    这么一来,反倒让一直在暗中观察他的卢象升迷糊了,怎么感觉这个叛将演得这么像,就好像真得要弃暗投明一般!

    随后,卢象升开始问耿仲明具体的事情,其中有好几处地方,他都是安设陷阱,想要试下这个叛将;结果从耿仲明的反馈来看,那是真得完全站在大明角度上进行的答复。

    这一下,卢象升都不由得重视了起来。这个叛将的城府之深,真乃平生罕见。亏了皇上暗中交代了,要不然,自己被他骗了都不知道。

    两天之后,商谈完细节的耿仲明,马上就告别了卢象升,匆匆离开广鹿岛。毕竟他不管从哪方面来说,都不能离开凤凰城堡太久。

    一些阴差阳错的事情,在谁也没有想到的情况下,就这样发生了。

439 断子绝孙

    耿仲明刚回到凤凰城堡,他儿子就立刻欣喜地跑来见他,只一见面,他就追着耿仲明问道:“父王,怎么样,那卢象升上当了没有?”

    看着儿子如此殷切期待的样子,耿仲明并没有马上说话,只是一直看着儿子。

    耿继茂被看得有点莫名其妙,低头看看自己,没发现异样,就不解地问道:“父王,怎么了,该不会是明军发现了什么了吧?”

    听到这话,耿仲明忽然叹了口气,盯着儿子的眼睛说道:“儿啊,爹告诉你,建虏的日子,是兔子尾巴,长不了了。为了我们耿家的将来,还是趁这个机会,回归大明吧!”

    “啊……”耿继茂听得失声惊呼了一下,有点不相信地看着他爹,就好像不认识了一般,过了一会,才结结巴巴地说道,“父……父王,您说什么?”

    耿仲明就知道自己儿子会难接受自己的看法,不过是自己的亲儿子,总得有耐心去解释:“爹这次去了广鹿岛,亲眼见到的一切,爹可以明确告诉你,大明正在变得越来越强大,而建虏,如今的困局,应该只是开始。爹相信,用不了几年,等到大明皇帝再次亲征辽东的时候,就是建虏灭族的时候……”

    “不可能!”耿继茂都没听完,就直接嚷着打断了他的话道,“大清无敌,明军偶尔打赢了一两次,也只不过是回光返照而已。父王,你是不是因为没酒喝得缘故?还是说,那个卢象升给你灌了什么迷魂汤?大清那么厉害……”

    “够了!”耿仲明听得脸色一沉,压着声音厉声喝道,“放肆!你以为爹是你啊,会为了一点黄汤而改变了初衷,又或者,爹是你这个毛头小子,就那么容易被表象给迷惑?”

    耿继茂被他训得下意识地缩了下,不过很快就直着脖子,就像一头犟牛,傻不愣登的回视他爹,很显然,他压根就没有半分听进去的意思。

    耿仲明看他这意思,便知道自己再怎么给他说细节,估计都不会有用,便站了起来冷声说道:“总之,爹是为了这个家,为了你好!你现在不信没关系,等到将来大明光复辽东的时候,你就会相信,建虏就是兔子尾巴长不了。”

    说完之后,他便大步走向书房门口。等到了门口时,他回过身来,转头看着一脸怒意的儿子,再次冷声说道:“你最好乖乖地待在书房,千万不要胡言乱语。一日三餐,爹都会让人送来。外面的事情,你就不要操心了。”

    说完之后,他开了房门,一步跨出门槛,而后吩咐外面警惕的亲卫道:“看着这里,不要让任何人进来,也不要让少爷出书房门半步,否则休怪老爷我翻脸不认人!”

    几个亲卫都是耿仲明最为心腹的人,听到这话,虽然很吃惊,搞不清楚是怎么回事,但耿仲明既然已经发话了,他们便一起打千跪地,“喳”地一声回应。

    见他们这动作,耿仲明不由得眉头一皱,很显然,他有点厌恶建虏这一套。不过眼下不是时机,他也没多说什么。

    正当他要走的时候,忽然听到身后有动静,转头一看,却见儿子满脸怒意,跟了出来。顿时,他的怒火一下从心底涌了上来,当即厉喝一声道:“回去!”

    但是,耿继茂压根就不听他的,马上回房去,反而就像仇人一样盯着耿仲明,同样厉声对他爹吼道:“耿仲明,你罔顾圣恩,竟然真想背叛大清,从今以后,我们父子关系,一刀两断……”

    耿仲明一听这话,气得整个人都是发抖的,他真是做梦都没想到,自己怎么就养出了这么一个儿子!

    只见他满脸通红,颤抖的手指指着耿继茂,气得结结巴巴地说道:“逆子,你这个逆子,我……我……”

    耿继茂显然不想听他说什么了,忽然向外大喊道:“鳌拜大哥,进来吧,耿仲明背叛大清了!”

    耿仲明听得一愣,不由得转头看去。

    果然,在耿继茂话刚说完之后,就从院门那边闯进来一群人,虽然身穿便服,他却是认识的。为首那个孔武有力的人,就是在皇宫的黄马褂,因为攻克皮岛之战而成名的巴图鲁,瓜尔佳氏-鳌拜,满洲镶黄旗人,算是皇太极的心腹。

    一进到鳌拜出现,耿仲明就什么都明白了。很显然,虽然皇太极说得多好听,什么相信他之类的,但实际上,多少还是防着自己的。

    真是可笑,他们就在自己的府里,可是自己却一无所知。果然有一句话说得好,日防夜防,家贼难防!

    这么一想,耿仲明又想到了这个逆子,竟然还断绝父子关系!想到这里,他都有一种想要吐血的感觉。回想自己的这辈子,感觉真是太失败了!

    院子里,耿仲明的那几个亲卫,先是听到老爷父子两人吵翻天,然后听到对话说,好像老爷要投奔回大明,正被这个消息震惊时,又见到父子反目,要断绝父子关系,然后还有大清负有盛名的巴图鲁闯进院子,这一会的功夫,他们都懵了。下意识地,亲卫要护卫主将的职责,让他们立刻做出动作,拔刀护着耿仲明。

    然而,鳌拜却仿佛没有看见一样,也不拔刀,只是大步走近耿仲明,竟然就逼得耿仲明的亲卫下意识地后退,根本不敢挡在他的面前。

    “陛下让我前来相助怀顺王,结果没想到,竟然遇见了这等事情,你对得起陛下隆恩么?”鳌拜盯着耿仲明,厉声喝问道。

    耿仲明被他一喝,也不知道是不是被自己儿子给伤到了,忽然哈哈大笑起来,笑得有点疯狂。整个院子,就只有他的狂笑声。

    鳌拜见了,眉头一皱,就待发怒,不过最后,他还是忍住了。

    过了好一会后,耿仲明才收了笑声,看着鳌拜,面露讽刺道:“还真是隆恩啊,把我儿子都能蛊惑到断绝父子关系的份上,哈哈哈……”

    “你要真心为大清,如何会有这等事情?”鳌拜其实除了武勇之外,脑子也不差,立刻便喝问道,“走投无路来投我大清,皇上不但不计较以前,反而封你为怀顺王,如此待遇,又有几人可得?”

    说到这里,他语气缓和了一分,再对耿仲明说道:“只要你能迷途知返,办好皇上交代的差事,这次的事情,我可以不往上报,就当没发生过,你们一家也能继续和睦相处,如何?”

    没办法,皇太极布下那么大的一个局,耿仲明是个关键人物,因此鳌拜就忍着一刀劈死耿仲明的冲动,想要劝说耿仲明回心转意。

    “是啊,父王,皇上都还恩准父王的爵位,世袭罔替,这可是别家都没有的恩遇啊!”耿继茂不知何时,已经到了鳌拜的身后,露出诚恳的脸色,跟着劝耿仲明道。

    他不说话还好,这么一说,耿仲明忽然暴怒起来,厉声喝道:“你个逆子,给老子滚,老子再也不像看到你这个逆子,给我滚!”

    不过很显然,他的说话,根本就已经不起作用了!

    边上的鳌拜也有点不耐烦了,当即转头问耿继茂道:“明军的计划,可都知道了?”

    “……”耿继茂一听有点傻了,他没想到事情最终会这样,明军的什么计划,他都还不知道呢!

    回过神来,他连忙恭敬地回答鳌拜道:“他一见面就说大清迟早要亡,我听不下去,就吵了起来,结果……”

    听到这话,鳌拜不由得眉头一皱,又转回身子盯了耿仲明一眼,见他盯着耿继茂的眼神,他就知道,估计问不出个什么,就一挥手道:“搜身!”

    于是,他身后的手下立刻上前,有的逼住了耿仲明的亲卫,有的上前,就直接开始搜耿仲明的身。

    耿仲明也不反抗,因为他知道,反抗根本就没什么用。

    结果也是肯定的,什么都没搜到。所有的东西,都在耿仲明的脑子里。

    看到这个结果,鳌拜不由得眉头一皱,立刻便问耿仲明道:“皇上那道密旨呢?”

    “密旨?什么密旨?”耿仲明开始装傻。

    鳌拜见了,立刻说道:“准你便宜行事的那道密旨!”

    那个密旨的权力很大,如今既然耿仲明已经不会为皇太极办差,自然是要收回去了。

    其实,耿仲明一下就猜到了,不过他还是露出一无所知的表情道:“我可从来没收到这样的密旨,谁给的?”

    鳌拜一听,立刻转头看向耿继茂。

    这下,耿继茂就急了,连忙对耿仲明说道:“那日我从盛京回来,不是给你么,你还看了的!”

    “有么?我怎么就没这个印象!”耿仲明一听,冷笑一声道,“该不会是你这个逆子藏起来了吧?要不然,皇上如此信任,我何至于会有别的念头!”

    “……”耿继茂一听,顿时就傻眼了,父王怎么可以这么骗人?

    不过,鳌拜又不傻,听到这里,他就知道,耿继茂不会说假话,于是,他盯着耿仲明说道:“这次的事情,皇上花了很多心血,东江军也必须要除掉,我劝你最好是继续办好这个差事!”

    耿仲明听了,冷笑一声道:“我可以答应,但是,你会信么?皇太极还会信么?”

    “……”这一次,轮到鳌拜无语了。

    要说信,骗骗小孩子还可以,但像耿仲明这种人,当然是不可能会信的。

    不过,这层窗户纸还是不能直接揭穿,鳌拜皱着眉头说道:“你且把和明军商量好的计划说出来,我会一字不差地禀告皇上,信与不信,皇上自有圣断!”

    耿仲明听了,就好像很合作似的,立刻点头道:“好啊,卢总督会领着精锐,趁着你们想要包围他的机会,千里突袭盛京,把你们老巢给端了。”

    “……”鳌拜一听,立刻一脸怒意,用手指着耿仲明喝道,“别以为你不说,我就没办法了。敬酒不吃吃罚酒,就休怪我无情了!”

    耿仲明听了,冷笑一声道:“想怎么样?用这个逆子要挟么?可以,我就这么一个儿子了,你们使劲拷打他,说不定我心疼之下就全招了!”

    “……”耿继茂一听,一下傻在了那里。

    “又或者,我还在意他娘,你们也可以去拷打她,替老子竟然生了这么好的一个儿子!”耿仲明目露讽刺之色,盯着耿继茂,又补了一句道。

    耿继茂一听,又一个打击,再次傻了:“……”

    鳌拜见他这个样子,便伸手拍拍他道:“放心,皇上非常欣赏你的忠心,怀顺王的这个爵位,以后就是你的了。你爹是你爹,你是你,皇上交代过的。”

    他的这个话让耿继茂一下感激涕零,连忙跪下向盛京方向磕头谢恩。

    “呸!”耿仲明冲着他儿子吐了口口水,耿家被这个逆子要搞得断子绝孙了!

    鳌拜冷眼看着这一切,同样声音冷了一分,对耿仲明说道:“皇上如果猜得不错,卢象升必定是亲率东江军,用手中全部可调动兵力,从鸭绿江择地上岸,秘密潜来,在你的配合之下,先拿下镇江堡和汤站堡,如果有走漏的人,不知情之下会先路过凤凰城堡,你会进行拦截。最后才和东江军一起,把凤凰城堡也给占了,是也不是?”

    耿仲明一听,不由得大吃一惊,顿时就愣在了那里。因为他和卢象升所商量的方案,就是这样。

    他还没回过神来,鳌拜又在说道:“说不定,明国皇帝那边也会为此事策应,让关宁军这边有些异动,吸引大清的注意,以减轻东江军的压力。对是不对?”

    这一下,耿仲明再次被震惊到了。因为卢象升也确实这么说过。

    皇太极竟然能说出这个作战方略,让耿仲明怀疑,该不会明军那边,也有建虏的细作吧?可是,如今明军都集结在岛上,细作又是怎么把消息传递出来的呢?

    说实话,一时之间,他是有点想不明白。

    鳌拜一直盯着耿仲明的神情,一看之下,顿时就知道了。

440 耿仲明之死

    看来皇上猜测的,果然没错!这一刻,鳌拜不由得非常钦佩。

    他作为皇太极身边的心腹侍卫,当然知道皇太极并不是收到了什么消息,而是皇上自己做出的判断而已。

    鳌拜大概知道,皇上之前就非常重视东江军,重视那个卢象升。因此,对于东江军和卢象升的事情,能了解多少就了解多少,甚至很多细节上,都会去弄清楚。由此,皇上应该是摸清了这个明国总督的脾气性格。再根据这些信息,站在卢象升的角度上,对事情进行了推演,得到了正确的结果。

    不过如今唯一需要搞清楚的,是明军何时动手?

    鳌拜心中想着,便对耿仲明再次说道:“最后给你一个机会,说出其他细节,如果证明你没有说话,和皇上交代下来的一样,那么说明你还有救,皇上说看在你有一个好儿子的份上,饶你不死!”

    他身后侧的耿继茂一听,不由得一脸欣喜,皇上说了这样的话,那不是说明自己在皇上的心中,是很得圣心的了!

    然而,耿仲明听他这么一说,心中却是一下恍然,皇太极这是在诈自己!

    想着这个,转头看了下那个不孝子,当即露出感激之色回答道:“明军定于十日之后动身,不过要我亲自去接,他们才会上岸动手。”

    让耿仲明去接应?虽然有这个可能性。可是,鳌拜又怎么可能放心!

    于是,他立刻摇头道:“你跑腿多了,也累了,就在书房休息吧。这个事情,你儿子可以代劳。”

    说完之后,他转头对耿继茂说道:“就说你爹回来之后病倒,因此嘱咐你前去接应。记住,不要露破绽,把明军引上岸来,就是大功一件了!”

    耿继茂一听大喜,正想说话时,却听到耿仲明冷笑说道:“去吧,去吧,不把皇上的事情砸了,就让他去吧!”

    这话一说,鳌拜就皱眉头了。要把皇上的事情给砸了,他肯定不可能干。

    但是,放耿仲明去,那也是万万不可能的。这细节上的事情不知道,贸然派了耿继茂去的话,虽然他的忠心不用担心,可是万一引起卢象升怀疑,那也是不妥的。

    他正想着,忽然耿继茂对鳌拜建议道:“要不,派那个陈绍宗去?他去过几次,那卢象升应该会相信他的。他是个孝子,扣了他老娘,晾他不敢坏事!”

    耿仲明一听,顿时对自己这个逆子怒目而视!

    事实上,在和卢总督的约定中,接头人其实就是陈绍宗。毕竟他耿仲明是凤凰城堡的主将,行动太引人注意了。

    鳌拜一听,却是大喜,连忙追问情况。

    耿继茂根本没理他老子的眼神,赶紧对鳌拜介绍道:“这个陈绍宗,他爹和兄弟姐妹全没了,如今还活着的,就是他那老娘了。当年他小的时候,也是他老娘千辛万苦才把他养大的。因此,他非常孝敬他老娘。”

    鳌拜听得点点头,不过并没有马上同意,过了一会之后,他便对耿继茂说道:“你出面,就用你爹的名义,套他的话,要能套出细节最好。套不出细节,再用这个办法。总之,皇上交代下来的事情,一定要办成了!”

    “喳!”耿继茂立刻答应一声,瞧也不瞧他爹一眼,就立刻去准备了。

    耿仲明看着逆子的背影,忽然厉声喝道:“建虏必亡,大明必定光复辽东,你真得要随这条破船沉海里去么?”

    这样的说话方式,也只有原东江军的人,才会说了。

    耿继茂听到,转过身子,看着耿仲明当即冷笑一声道:“大清野战无敌,皇上英明神武,大清又怎么会亡?做你的春秋大梦去吧!”

    说完之后,他就转身,毫不犹豫地走了。

    倒是鳌拜,听到耿仲明的话,先是勃然大怒,随后便紧皱了眉头。他大概猜出来了,这个耿仲明,气节如何,那是扯淡,更多的,怕是看到明军的一些底细,觉得明军很强大,因此担心明国最终能赢,才想着叛变大清的。

    他是皇太极身边的人,大清如今的困局,听着别人给皇太极禀告,自然了解得不少。虽然他不认为大清会败,可遇到的困局,比如被东江军牵制,这是真实存在的。

    而明军那边,显然是有点实力,才会让耿仲明这样做。如此看来,这支东江军是真得非灭了不可了!

    这么想着,鳌拜便吩咐他身后的人道:“看着他,不要让他出书房半步,亦不能见任何人!”

    说完之后,他又转回头盯着耿仲明,厉声喝道:“执迷不悟,就等着皇上雷霆大怒吧!”

    然后,他也走了。

    耿仲明仰头看天,忽然长叹一声,整个人的精神都变得格外萎靡。被自己唯一的儿子从背后捅了一刀,让耿家从此断子绝孙,真是报应啊!

    在那些建虏的监视之下,他转过身,一步步地往书房走去,每一步都走得很慢,双腿就似乎有千钧重一般。

    有个建虏看得有点不耐烦了,上前用力一推,厉喝一声道:“快点滚进去!”

    耿仲明一个踉跄,站住身子后转头看了那个建虏一眼。他这个动作,立刻又换来了怒骂声。

    耿仲明见此,脸上露出一丝惨笑,转回身子,快步走进了书房。

    “明狗就是欠揍,每一个好东西!”那建虏见此,脸上带着嘲讽之色,冷笑一声道。

    他的同伙,都是点头称是。在他们的眼里,所有的明人,都是他们大清的一条狗而已。

    转过身子,他们就准备去处理耿仲明的那几个亲卫。

    正在这时,耿仲明突然又出现在书房门口,和之前不同的是,他的手中多了一把剑。

    边上的一个建虏看到,顿时知道不好,一声惊呼,连忙拔刀。

    不过为时已晚,落在最后,也就是推骂耿仲明的那个建虏,措不及防之下,被耿仲明从他背后一剑,给刺了个透心凉。

    耿仲明偷袭得手,便手中用力,把剑拔了出来,一脚踹出,把这建虏给踹了出去,同时哈哈大笑道:“皇天在上,今日我耿二再杀建虏了!”

    说完之后,他都不等那些建虏扑过去,自己就主动冲了过去,同时口中大喊:“杀虏血恨!”

    这一幕,把他的那几个亲卫看得目瞪口呆。

    在这里和建虏动手,疯了么?

    不过看样子,好像王爷确实已经疯了!

    这几个亲卫,回过神来后,都没有动手,反而退到了一边,丢了手中刀枪,只是旁观,就看着耿仲明一个人,状如疯虎般地和一群建虏厮杀。

    这些建虏都是和鳌拜一样,都是皇太极的御前侍卫,是最有勇力,最忠心的一批人,而耿仲明则只有一个人,只是几下子,他们就止住了最初的措手不及。只是因为耿仲明的疯狂打法,才一时半会奈何不得他。

    如此一来,这院子里的动静就大了。院门那边,不少人探头在看。不过那些人都不是耿府的,很显然,是鳌拜的人在守着院门,看到一群人打耿仲明一个,就都没进来。

    很快,耿仲明就被这群建虏给劈砍倒地,血流了一地。

    但是,奄奄一息的耿仲明,精神似乎却非常好,一边吐着血,一边还在努力大喊道:“我耿二……杀虏……毛帅……毛帅帐下副将也,今……”

    话还没说完,就被一个恼怒的建虏上前,一刀把他的首级给砍了下来。

    就这样,在蝴蝶翅膀的扇动下,原本耿仲明因为纵容部下收留逃人,被满清发现后上吊自杀;如今却是杀虏殉国。虽然都是一死,可终归是有区别的了。

    …………

    再说之前,耿继茂出去之后,就召见了陈绍宗,想要套问他的话。

    谁知,陈绍宗听得奇怪,便对耿继茂说道:“少爷,既然王爷什么都给你说了,为何还用来问我这些事情?”

    耿继茂被反问得愣了下,原本他以为,以他的身份,还知道了这种密谋底细的份上,让他说什么,就说什么,哪来的那么多废话。至少在平时的时候,他爹手下的这些人,可都是把他当小主人看的,那会这样来反问的。

    “父王自然是跟我说过!”耿继茂有点恼羞成怒,便冷冷地说道,“不过我想听听你说的,不行么?”

    好好说话不行,那就仗着身份硬来了。

    陈绍宗听了,正待说话时,忽然,就听到了什么动静。仔细一听,顿时脸色就变了。

    而耿继茂也听到了,他的脸色也变了。

    虽然不是很清晰,但是,他还是听清楚了,是他父王,不是,是那个执迷不悟敢背叛大清的耿仲明,在喊“杀虏雪恨”。

    隐约地,还能听到刀剑相交的铁器声音。

    “怎么回事?”陈绍宗整个人,就如同受惊的猫一般,立刻高度警惕起来,同时喝问耿继茂道。

    耿继茂有点不知道怎么应对了,装糊涂道:“什么怎么回事?没事啊!”

    躲在一边的鳌拜,此时,却是主动走了出来。因为他知道,书房那边,出了事情,搞不好,就是耿仲明故意闹出这么大的动静,就是想提醒这个陈绍宗,这个事情,已经没法骗了。

    看到鳌拜突然出来,陈绍宗一眼就认出,这人是正儿八经的建州女真人。顿时,他虽然不知道鳌拜的身份,却也知道,弃暗投明,回归大明的事情该是败露了!

    鳌拜盯着他,也不废话,开门见山地喝道:“要想你娘没事,就去和明军接头,把明军引上岸来!”

    一听这话,陈绍宗便心中一紧,连忙装傻道:“什么和明军接头,我不懂……”

    事关老娘,陈绍宗虽然知道事情已经泄露,可还是抱着侥幸心理,希望能逃过一劫。

    鳌拜一听,眉头一挑,当即冷笑一声,正待说话时,却见门被推开,一名建虏大步走进去,身上还有血迹,向鳌拜禀告道:“耿仲明负隅顽抗,杀我一人,伤一人,现已被枭首!”

    边上的耿继茂听得呆了呆,等回过神来啊,他便怒声骂道:“这个老顽固,真是死不足惜,还坏了皇上的大事!”

    听到这话,陈绍宗转头盯着他,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鳌拜稍微有点意外,一挥手,让那人退下,而后盯着陈绍宗喝道:“想死想活,想你娘被你连累死,全凭你一个念头。要是能做好皇上交代下来的这个事情,不但可以无罪,还能保你荣华富贵。自己选吧!”

    鳌拜说完,还没说给他限定时间选择。

    就见陈绍宗“噗通”一声,就跪了下去,向鳌拜求道:“大人,小人愿招,小人什么都愿招。只要我娘平安无事,让我干什么都可以!”

    见他一下就软了,意料之外的鳌拜,不由得稍微愣了下,随后大喜,连忙拉拢道:“好,识时务者为俊杰,你比耿仲明强多了。只要你改邪归正,继续为大明效力,以后你就是凤凰城堡的守将,皇上另外也会给你娘封诰命!让你好好地孝敬你娘!”

    说完之后,他也不啰嗦,便立刻开始询问有关耿仲明和卢象升商讨的事情。

    陈绍宗果然有一说一,有二说二,甚至连他几次去广鹿岛联络的细节,包括明军的兵力等等,在鳌拜的闻讯之下,全都回答得很详细。

    他的这个认罪配合态度,让鳌拜非常地满意。从陈绍宗的口中得到有关明军的消息,也让鳌拜非常地吃惊。他没想到,明军竟然强大到如此地步了。看来皇上真是英明,一定要在这次把这支东江军给一网打尽!

    于是,鳌拜立刻写了一份奏章,连同耿仲明的首级一起,急递回盛京。

    皇太极那边一听,也是大惊。不过同时也让他松了口气,觉得自己英明神武,防着耿仲明一手,才没有把这个局变成个坑。

    耿仲明死不死,他无所谓,只要能把东江军一网打尽,那这几个月来所花的心思,就没有白费了。大清的困境,也能走出来一些了。

    这么想着,针对陈绍宗招认出来的情况,皇太极开始做一些针对性的布局,同时,他的旨意也急递回凤凰城堡这边。

441 交代(为盟主岳氏肥牛加更3/11)

    另外,也有建虏的探马,会飞驰到凤凰城堡附近,和假装砍柴的樵夫见面,把消息送入凤凰城堡内。

    终于在这一日,建虏便有了动静。

    耿府大堂内,鳌拜高居主位,耿继茂只能站在一边,他们都一起看着跪在下面的陈绍宗。

    其中鳌拜俯视着他说道:“和东江军约定的日子差不多了,皇上的旨意,你也看到了。只要办妥了这件事情,大清是封爵以待的。想想你娘,要让她过好这辈子,好好干吧?”

    从在海边潜伏的探马回报,明军好像已经做好了准备,集结了大量的船只。就在等着这边的消息,就会沿着鸭绿江北上,正式发动进攻。

    “大人,小人愿为大清赴汤蹈火,绝不皱一下眉头。”陈绍宗磕了个头,而后看着鳌拜求情道,“如今小人出发在即,要是被明军识破,我就回不来了。可否让小人见下我娘?”

    自从上次的突发事情之后,他就一直被软禁在府里,不能和任何人联系,包括他娘。趁着这个机会,他便提出了这个见面的要求。

    鳌拜听了,摇摇头道:“不是我不想答应,而是上次皇上的旨意中有交代,说这边战事将起,你娘在这里不安全,因此已经派人送往盛京了。在那边,你娘肯定能吃得好喝的好,就等着你建功立业,她也能享清福了!”

    陈绍宗一听,不由得愣在了那里。他知道,建虏这是在拿他母亲要挟,让自己不要有任何幻想。

    这也就是说,自己再也见不到母亲了!

    这么想着,他的精神都有点恍惚,脑海中,全是他母亲的音容笑貌。

    见他这个样子,鳌拜还是挺有耐心地说道:“你放心好了,耿仲明死了的消息,外面没有一点风声。你去接应明军,不会有任何危险的,你娘在盛京等着你呢!”

    陈绍宗听了,知道自己没得选择,只能是应下。而后,他又听从鳌拜交代的一些细节,略作准备后,终于得到允许,回家了一趟,果然不见他娘的踪迹,也看不出有其他意外,便只好上路了。

    为了防止消息走漏,他还是和上几次一样,孤身一人上路,避开大路,避开人群,往鸭绿江那边而去。

    过了镇江堡,很快就要到鸭绿江边,陈绍宗几次确认,发现自己身后没有跟踪的尾巴之后,他忽然拐了个弯,并没有去鸭绿江边,而是往附近的一处山坳而去。没多久,他就在一个隐蔽的地方挖出了一个包袱。

    随后,他立刻转移地方,找了个安全的地方,打开了包袱。

    只见这个包袱内,是两封信和一份圣旨。虽然他真不识字,可是,他自己的名字却是知道的,因此,他发现,有一封书信上写着他的名字,应该是给他的。另外一封书信,上面有一个“卢”字,他是认识的,毕竟是卢总督的旗号。他大概也猜出来了,这是给卢总督的。

    看到这些,陈绍宗不由得悲苦,自言自语地说道:“大人,您是猜出了什么么?”

    没错,耿仲明事先埋了这个包袱,就只有陈绍宗一个人知道。在回凤凰城堡之前,就有交代过他,说要是他有什么意外,而陈绍宗有机会的话,就来这个地方把这个包袱给取了。

    陈绍宗不敢在这里久待,贴身藏好这个包袱之后,才重新回到鸭绿江边,找到明军在这里接应的船只,而后沿江而下,直奔广鹿岛。

    几天之后,广鹿岛这边,果然已经集结了更大规模的船只,岛上也是一队队的明军,一看就是大战爆发之前的气氛。

    对于这些,陈绍宗再没有前几次的心情,只是匆匆前往面见总督大人。甚至在路上的时候,他都还催着,快点见到总督大人。

    此时,卢象升倒没有在军营,他是在自己的总督府,也在为突发的事情头疼。他实在没想到,皇上竟然会这么做,让他的压力一下感觉非常大。

    听到手下亲卫来报,说那个陈绍宗已到门口,而且神情有点不对,还很急的样子,这让卢象升有点意外,只好先放下手头的事情,看看陈绍宗这边的情况。

    应该是约定的日期差不多,那边来催了吧!

    不一会,陈绍宗匆匆跨入大堂,一眼便看到了坐在主位上办公的卢象升,顿时,他就仿佛在外受委屈归家的孩子,悲从心来,一下跪倒在地,悲呼一声道:“大人……”

    他的这个情况,一下出乎了卢象升的意料,便放下手中事情,抬头看他,疑惑地问道:“怎么了?起来说话!”

    陈绍宗并没有依言起身,而是从怀里掏出那个包裹,双手奉上,同时带着悲音禀告道:“大人,事情泄露,耿副将已经被建虏给杀了。这是他在回凤凰城堡之前,埋在鸭绿江边,事先有交代,如有不测,便挖了这东西来见总督大人!”

    卢象升听得又是一愣,这事情,完全出乎意料之外了啊!

    听他这么说,那耿仲明是真心想回归大明的,可为什么,皇上那边交代下来的,是他奉了奴酋的旨意,是诈降,就是想要歼灭东江军呢?

    而且,这样的事情,怎么就泄露了呢?如果真要回归大明的话,肯定是绝密的啊,越少人知道越好,如今却偏偏在约定日期之前出事了呢?

    还有,他回去之前,就已经有所预料,从而提前做了准备。但是,他为什么就不能避免被建虏发现而被杀的结果呢?

    实在是有太多的疑惑了,卢象升一下站了起来,大步走近,先扶起了陈绍宗。

    在这个扶得过程中,他有近距离仔细观察陈绍宗的表情变化,没有发现一丝破绽,悲伤之情,绝不作伪!

    心中满满地都是疑惑,他也顾不得询问,拿回自己的座位,便展开了包袱。

    两封信,一份圣旨!

    卢象升首先便拿起了那封圣旨,看其中的内容。

    这一看之下,他顿时又是吃了一惊。

    这是奴酋伪皇给耿仲明的密旨,说耿仲明奉旨秘密办差,任何人不得阻扰,甚至还要听从他的调遣。

    从这份圣旨上,卢象升便明白,皇上那边的消息没错,耿仲明确实是奉了那奴酋皇太极的旨意要诈降。可是,既然是这样的话,那为什么耿仲明却最终被杀了呢?

    说真的,卢象升看了这份圣旨之后,他反而被搞得更糊涂了,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这么想着,他便再去看那两封信,发现一份是给自己的,上面写着大明保定总督卢亲启。另外一封,则是给陈绍宗的,不过看封口,陈绍宗应该是没看。

    想到这里的时候,卢象升便想起来,这个陈绍宗是不识字的。

    这个时候,他也不管陈绍宗这个了,先验过封口,然后就拆开了耿仲明给他的信,立刻快速看了起来。

    这一看之下,卢象升终于明白了怎么回事,心中不由得非常感慨。

    耿仲明在这封信中,把事情经过给说了一遍。说一开始是奉了皇太极的密旨做这个事情的,只是到后来,他亲眼见识了新东江军的火力,总督大人的爱兵如子,皇上的一鸣惊人,大明百姓和武人从此会有好日子过,建虏必将被大明消灭,便决定假戏真做,回归大明。

    信中还说了,其实他原本和孔有德就有对当年的悔意,不过他在建虏那边是异姓王,因此贪恋爵位而无动静,另外,他儿子对建虏已经完全奴化,让他也很担心。这一次,他决定说服儿子弃暗投明。如果儿子不答应的话,就把儿子绑了来。如果总督大人能见到这封书信的话,那就说明有不测之事发生,他耿仲明很抱歉,没法为大明立功,辜负了总督和皇上的期待了!

    这可以说,猜中了开头,却没有猜中结局。没想到中间过程,竟然是这么复杂!

    在感慨耿仲明的时候,他也有另外的感慨。

    在这份书信中,耿仲明也没有隐瞒,就是因为大明的强大,才让这些叛明投虏的这些人,有了回归大明的心思。这也就是说,不管外面如何,只有大明本身强大了,那就有足够的威慑力,能够威压四方!

    而如今,这一切,都是皇上不鸣则已一鸣惊人的结果。耿仲明在信中赞他卢象升,他是不同意的。如果没有英明神武的皇上,又哪来他卢象升如今的这些成就!

    能让这些旧将回归大明,终归还是皇上的功劳!

    感慨着这些事情,卢象升放下手中的这份信,又拿起另外那封信,而后对已经站起来的陈绍宗说道:“这封书信,是给你的,本官给你念念?”

    “多谢大人!”陈绍宗听了,连忙回答道,“末将不识字,自己没法看信!”

    于是,卢象升便拆开了这份书信,给陈绍宗念了起来。

    在这封书信中,耿仲明先是表示了歉意,说他其实在一开始的时候,是瞒着皇太极的旨意,利用了陈绍宗来做这件事情。

    随后,他大概讲解了下最终决定假戏真做,是真要投奔大明的。看到这份书信的话,肯定是出事了。要是有可能,帮他照顾下耿继茂,哪怕囚禁了他也好,就是不要让他陪着建虏对抗大明。

    说到最后,又提了下当年还是东江军时候的一些往事,有关他们两人的,说非常地怀念云云。

    听着这份书信中的内容,陈绍宗虽是辽东老爷们,可泪水却止不住地涌了出来。他又跪了下去,非常愤恨地说道:“大人,耿副将肯定是死在他那个不孝子身上的。当时那个耿继茂来找末将……”

    他接着就把当日的情况说了一遍,说到他听到耿仲明高喊“杀虏雪恨”,临时还拉了个建虏垫背的事情时,更是悲愤万分,说到那耿继茂对建虏言听计从,还对耿副将出言不逊,没有一点身为儿子的本份时,就更是咬牙切齿。

    说到后面,他抬头看着卢象升,流泪要求道:“建虏藏身在耿府之中,肯定是耿继茂引狼入室;还有,耿副将一向为人谨慎,当年毛大帅因此都能把账册交给耿副将掌管。如果不是他那个不孝子,耿副将肯定不会有问题。这个耿继茂,听到耿副将身亡消息时,竟然还骂他老顽固,死不足惜。总督大人,这种畜生,就该天打雷劈,末将恳请总督大人为耿副将主持公道,杀了这个畜生!”

    对于中国人来说,几千年来,都讲究孝道。在封建王朝时候,更是讲究以孝治天下。能压皇帝一头的,根本就不多,而孝道就是其中之一。

    按陈绍宗所描述的,那这耿继茂是犯了中国人的大忌,可以说,绝对不会有人不为此愤怒的。而卢象升又是儒家子弟,对于这些,就更是看重。因此,此时听到,当然也是愤怒万分,当即说道:“要是耿副将在写这信之前知道这些事情的话,本官相信,他绝对不会再让你照顾这个畜生!”

    说到这里,他忽然心中一动,便对陈绍宗说道:“本官答应你,这就发兵,前往攻打凤凰城堡,为耿副将报仇!”

    说完这话之后,卢象升就盯着陈绍宗的眼睛,想要看看他是什么反应?

    如果陈绍宗立刻响应的话,卢象升心中就会怀疑,这一切,搞不好都是建虏设下的局,目的还是要把东江军给引入他们的陷阱。

    不过很显然,他多虑了。只见陈绍宗一听之下,当即连忙摇头道:“不不不,总督大人,千万别去,建虏已经知道,他们肯定埋伏了重兵的。他们把末将放回来,就是想让末将把东江军给引上岸的。总督大人,千万不能去啊!”

    看到他说话的时候,甚至都有点着急的样子,就好像怕自己还是坚持要去,卢象升心中不由得松了口气,不是那种大奸大恶之人就好!

    不过他心中还是有点疑惑,就马上问陈绍宗道:“你一心向大明,本官很欢喜。可建虏不是傻子,他们为何会相信你,把你放了出来?”

442 典型

    听到这话,刚才还着急的陈绍宗,神情立刻变得悲伤起来,不过他还是强忍着回答卢象升道:“他们知道末将和娘相依为命,因此扣押了末将的娘,把我娘带去了盛京,还答应办好这个事情就赐爵给我,能让我娘安度晚年享清福。所以,才放了末将回来!”

    听到这话,卢象升稍微吃了一惊,便马上追问道:“既然如此,你没有按照建虏的意思做,你娘岂不是危险了?那你……”

    他的话没有说完,不过言外之意很明显,都不用说得那么明白了。

    陈绍宗听到这话,当即蹲了下去,失声痛哭道:“是我不孝,害死我娘了,是我不孝啊……”

    看着他在那哭,卢象升并没有打扰。此时的他,心中还是有疑惑的。如果陈绍宗能把他娘给连累的,说他深明大义,为大义不顾小节,或者忠孝不能两全,都可以;但是,如果他没有一个孝子名声的话,建虏会那么傻,觉得扣住了他母亲,就能让他听建虏的?

    至少在卢象升看来,这么大的事情,要寄希望于这一层关系来牵制的话,建虏那边绝对是非常慎重的。

    虽然心中有疑惑,卢象升并没有当面这么直白地问,而是等了一会,看到陈绍宗发泄了一会,好像好点了,他才对陈绍宗说道:“忠孝不能两全,你娘要是在天之灵有知,也会原谅你的。”

    “嗯!”陈绍宗听了,点点头,然后擦了擦眼泪鼻涕道,“我爹和我弟我妹他们,都是死在建虏手中。崇祯五年时候走投无路投靠建虏的时候,我娘就差点寻死。只是念在我没一个亲人,在我哭求之下才绝了寻死的念头。”

    说到这里,他又给卢象升解释道:“其实,我跟随耿副将投降建虏,也是想让我娘不再每天担惊受怕地活着,能让我娘有个安稳日子可过。我觉得我娘也知道这个,所以才没有去找我爹。”

    卢象升听了,点点头,心中忽然有点压抑。

    而陈绍宗则继续在那边说道:“这一次,耿副将偷偷地找我,让我来联络总督大人,想要弃暗投明,回归大明。我在出发前,偷偷地给我娘说过。我娘非常高兴,叫我一定做好这个事情,说这一次,一定不能再犯错了。就算是死,也要是大明的鬼!”

    听到这里,卢象升动容了,对于陈绍宗他娘,是非常地敬佩。

    “建虏把我扣押在耿府内,虽然我没能再见到我娘了,但我知道,要是我敢真得答应建虏,去帮建虏做事的话,我娘肯定不会再认我这个儿子,才不会管我有没有爵位什么的,肯定会去找我爹的了。因此,那一日事情泄露之时,我就知道,我一定要委曲求全,和建虏周旋,赢得建虏的信任,才能有机会前来面见总督大人,阻止总督大人再去攻打凤凰城堡和镇江堡!”

    说到这里,他再度擦了擦眼泪鼻涕,站起来双手抱拳,非常诚恳地向卢象升禀告道:“大人,末将当时想要赢得建虏信任,又想着会劝总督大人不要去,因此,就把末将看到的东江军虚实,都已经告诉了建虏。虽然末将不知道建虏的兵力调遣,但可以肯定,建虏绝对是埋伏了重兵,在等着大人领东江军前去的。”

    说完,他便跪了下去,抬头看着卢象升,继续恳请道:“大人,末将知道向建虏透露虚实,是末将做错了,甘愿领罚。只是建虏布下陷阱,千万不能去了。”

    此时的卢象升,一脸肃穆,并没有说话,站了起来,大步走到陈绍宗面前,俯身把陈绍宗扶了起来,看着他,严肃地说道:“你放心,本官心中有数!”

    把东江军的强大,透露给建虏知道,这其实就是卢象升计划中的事情。不过这一点,他并没有对陈绍宗说,也没有说,他其实早从皇上那边知道消息,皇太极在图谋东江军。

    “这些天,你也受累了,其余的事情,不要再操心,先下去好好休息!”卢象升说完之后,便喊来门口的亲卫,让他带着陈绍宗先去休息了。

    等到大堂内只剩下他一个人时,就见他沉默地走到自己座位那,然后再次看了案几上的那两份信,还有那份皇太极的圣旨。考虑好长一会之后,他忽然大声交代道:“来啊,传李来亨,另外备快船!”

    …………

    没过多久,一向比较没个正形的李来亨,变得非常严肃,带着陈绍宗,从总督府匆匆离开,去了码头,登上快船,就离开了广鹿岛。

    随后,他在金州附近那港湾,也就是后世的大连湾那登陆,从南关岛附近,一条明军早已开辟出来的安全道路通过,到达对岸,再从这里坐隐藏在这里的快船,赶往中岛,也就是后世的西中岛。

    在这一路上,陈绍宗在船上的时候,就只呆在船舱里;出了船舱,就被要求蒙上眼睛。

    这个要求,说实话,陈绍宗很纳闷。不过他倒也没有多大在意,他相信,总督大人让这么做的,就肯定有这么做的理由。

    在辽东沿海的所有岛屿,都是在大明的控制之下。虽然建虏知道,不少辽东逃奴,都是逃到海边,被明国水师接应后躲在海岛上,但他们没有水师,也只能是无可奈何,只有干瞪眼的份。

    一路匆忙,用了两天时间,李来亨终于到达了中岛。

    这个中岛,也不例外,同样有大明安置的辽东百姓。不过有点不同寻常的是,这个中岛很大,有四十七平方公里,但是,在海滩这边,却看不到多少人。

    上岸的李来亨,心中很是有点奇怪,甚至一度怀疑,是不是总督大人搞错了。

    直到有明军将士过来核实身份,然后带着他离开海岸,拐入一处谷口之后,顿时,他就目瞪口呆了。

    只见入眼所见的,都是一处处军帐,按这个规模看来,至少有上万人之多。

    这……原来总督大人没有搞错啊!李来亨心中想着,不由得兴奋了起来,这可是第一次啊!

    在谷口这边,再次核实了身份之后,李来亨被带到了中间一处大营帐外面。

    这处营帐外面,和别的地方不一样,都是锦衣卫校尉在警惕。一般军卒,也都不会靠近这里。

    李来亨一见,立刻挺直了胸膛,又整理了下自己的军服,整个人,非常地严肃,还能看出有一点激动。

    有锦衣卫校尉过来再度核实身份,便被放入军帐。而陈绍宗则在此时,才被解开了蒙眼睛的黑布,心中好奇之下自然打量起所处的环境。

    这一看之下,他顿时吃了一大惊。身边的人,竟然都是穿黑色飞鱼服,腰间配着绣春刀,这不是大明有名的锦衣卫么?

    这……自己是到那里了?他有点懵了!

    回过神来,再转头看看,发现到处都是精锐的明军,还不是东江军的时候,他又傻了,有点怀疑自己是不是在做梦了!这到底是在哪里?

    再说李来亨进了军帐之后,瞅见主位上坐着一人,不敢多看,立刻行礼,山呼万岁。

    没错,主位上的那人,正是崇祯皇帝。

    他之所以在这里出现,其实也是被逼的,原因很简单,就和皇太极一样,粮食不够给闹的。

    京师那边为战事积存起来的粮食,因为突如其来的大地震,便优先用于救灾了。当然了,那个时候,也不知道皇太极要搞事。

    因此,当皇太极搞事想要消灭东江军时,崇祯皇帝自然也要趁这个机会打击下建虏。如此一来,就有一个问题,粮食这种最为关键的战略物资不充足的话,就不允许战事僵持,也不允许出动大军。

    在这两个的前提下,崇祯皇帝就只能自己来了。他有窃听系统在手,就相信在知己知彼的情况下,再加上东江军这边将计就计,攻其不备,应该能快速打下目标的。

    不过他只领着勇卫营和磐石营中精锐抽调而出的一万多步军就跑来辽东这边,让卢象升很是头疼,为他担心。也幸亏海上是大明水师的天下,因此还能有所安慰。

    此时,李来亨的来意,崇祯皇帝其实通过卢象升身上的窃听种子,早就知道了。

    说实话,他对耿仲明的事情也很感慨的,对陈绍宗他娘的事也很钦佩。

    本来对于窃听系统中的一些消息,他并不在意。在知道陈绍宗他娘的事情之后,他再去翻了下,就找到了对应的消息,证实了陈绍宗没有说谎。或者说,证明了陈绍宗他娘,还活着的消息。

    那个西林觉罗也算倒霉的,被崇祯皇帝放回去之后,先是又遇到了归化城战事,送往辽东的人口物资就是在他手里丢掉的,虽然有柴时华那个替罪羊,可他也还是有责任的。归化城之战后,他就被冷落了,就去找女人解闷。结果又遇到了耿继茂,和他起了冲突。

    虽然当时他是狠狠羞辱了耿继茂,但是,人家耿继茂正替皇太极在办大事,因此得知此事的皇太极又处置了西林觉罗,发配他当了个盛京城的守门卒。

    然后呢,他就遇到了陈绍宗他娘的马车,得知这马车是凤凰城堡那边过来的,还是个汉人的娘,这肯定和耿家有关系,他就嘀咕地骂了一顿。

    本来崇祯皇帝对于这些消息并不在意,就忽略过去了。但是,此时,一切和凤凰城堡有关系的消息再次翻出来,自然就和陈绍宗这边的话给对应上了。

    耿仲明的事情,还有陈绍宗他娘的事情,是一个非常好的典型。崇祯皇帝第一时间便决定,要重点宣传。因此,陈绍宗以为他娘是被他连累,要没了,但是,崇祯皇帝不想放弃,想要把她救回来,再封她诰命,让她在后半辈子能享清福!

    可是,陈绍宗他娘远在盛京,那边又没有真正的锦衣卫密探,想要救她,谈何容易!

    难不成像后世一样,派出一支特种兵部队,千里潜伏去救人?真要有这本事,直接去杀了皇太极或者铲除那些汉奸都可以了!

    在李来亨赶来的路上,崇祯皇帝对此已经考虑很久,心中也终于有了大概的对策。

    此时,从李来亨这里,他收到了陈绍宗的那个包袱,同样看了耿仲明的两封书信和皇太极的那道密旨;对于整个事情的来龙去脉,就有了更多的了解。

    心中更有把握之后,便让蓝天保传旨,让帐外候着的陈绍宗觐见。

    “陛下有旨,召你觐见。”

    陈绍宗一听,虽然也猜测着,这大帐内是不是大明皇帝,可总觉得不大可能。此时一听,顿时有点呆住了,还是蓝天保又催了下,他才回过神来。

    没想到竟然要见大明皇帝了,这辈子可是从来没见过的,他有点慌了,当然,更多的是激动,连忙整理仪容,随着蓝天保进了军帐。

    一番见礼之后,崇祯皇帝便亲切地让陈绍宗平身,而后对他说道:“卿之遭遇,朕已知悉。朕可以告诉你,卿之母亲确实在盛京,卿的事情,建虏那边还未知道,因此,卿之母亲应该还没事!”

    原本陈绍宗正在激动着自己竟然见到了传说中的大明皇帝,突然之间听到这个话,他又一下从见皇帝的激动中回过神来,当即又“噗通”一声跪倒在地,连连磕头,哭求道:“陛下,还请救救我娘吧,陛下……”

    边上的李来亨,自然是从卢象升那边知道了陈绍宗的情况,心中很是同情:人都在盛京那边,皇上又不是真得无所不能,又能怎么救?这是强人所能啊!

    虽然如此想着,他却没有一点生气,反而是替陈绍宗叹了口气。

    可是,谁也没想到,就听崇祯皇帝说道:“如果我们能快点的话,在建虏还没反应过来之前办成事情,朕有很大的可能性救出你娘。不过,如此一来,还需要你再冒险一次,你可愿意?”

    一听这话,陈绍宗当然是想也不想,立刻双眼冒光,充满了期待,连声答应了起来。

443 鳌拜的心都凉了

    “只要能救出我娘,死也值了!”

    崇祯皇帝明白他的心情,便把他的想法说了一遍。

    这不说还好,一说之后,陈绍宗是非常地惊讶,随后,他没有任何语言,只是拿头磕地,“咚咚咚”地声音还很响。

    边上站着的李来亨也同样非常地震惊,看看认真地崇祯皇帝,再看看正在地上磕头的陈绍宗,他心中忍不住感慨道:“就算不成,老夫人也肯定是瞑目了!”

    看到陈绍宗只是几下,头上就已经见血,崇祯皇帝连忙一挥手,让蓝天保赶紧去扶起他道:“救你娘的事情,还得你去做呢!”

    “陛下隆恩,我……我……”陈绍宗倔强地跪在地上,一时找不到合适的词来表达自己的心情,最终又狠狠地磕头下去,发出响亮的“咚”得一声,然后才站了起来,顺手只是用袖子擦了脸上的血。

    崇祯皇帝看得摇摇头,吩咐蓝天保给他包扎一下,然后亲手写了份旨意,交给李来亨,让他带回给卢象升。

    …………

    几天之后,金州,一处深宅大院,建虏军卒守卫森严,院门什么的地方,都有岗哨。但是,在一处大堂前,却是一张躺椅,上面躺着一个老人,在晒着太阳闭目养神。另有两个貌美侍女,一个捶着肩膀,一个捶着腿。

    不知道的人,根本就看不出来,这个老人手中有无数大明军民的鲜血。他就是满清的和硕礼亲王,爱新觉罗代善。

    此时已是崇祯十五年,他也已经五十九,垂垂老矣。

    年轻的时候,他还想着争一下权力。可是随着年龄的增大,他已经放开了一切。如今一直镇守在金州,也没有怨言,就当是在这里养老了。

    可是,一阵急促地脚步声,由远及近传来,一听就知道有急事。

    听到这动静,代善眼睛猛然睁开,吓得那个捶腿的侍女一个激灵,以至于捶重了两下。

    不过代善根本没理他,而是坐了起来,转头看向院门处。此时,一名建虏已经进来了,看到他之后立刻跪地禀告道:“殿下,潜伏海边的探马来报,东江军水师,至少有两百艘,浩浩荡荡地往北出发了,能看到甲板上,全都是明军军卒。”

    “哦?”代善一听,立刻转头看向明军去的那个方向,略微一思索,便又躺了回去,而后淡淡地说道:“知道了!”

    最近这几个月来,代善知道皇太极频繁调动各地人马,肯定是有什么动作。如今明军浩浩荡荡地往北开去,肯定和这个有关。不过,这关他代善,关金州又有什么关系?

    而且明军是在海上的,他代善对此只能是干瞪眼的份。至于报告行踪?海边都有大清的探马,别处自然也会知道明军这么明目张胆的行动。

    这一天,就这么过去了,东江军的行动,果然不关金州的事情,金州这边风平浪静!

    第二天,代善依旧晒着太阳,享着清福,过着自得其乐的生活,什么大清的烦恼事,反正都是皇上的事情。

    从这点上来说,不去抢那个位置,就有不在那个位置上的好处!这样倒也不错!

    他这么想着,却又被一阵脚步声打断了,这让他的眉头微皱。

    坐镇金州两年多了吧,和东江军一直相安无事,怎么这两天,就好像有事多了的感觉呢?

    果然,脚步声就是来这里,一名建虏向他禀告道:“原怀顺王手下副将陈绍宗急见殿下,说有皇上旨意。”

    “哦?”代善一听,便站了起来。虽然他想不明白,为什么皇太极的旨意由这个陈绍宗来传达,但不妨碍他听到有旨意之后,做出恭顺的态势。

    不一会之后,他穿好了一身蟒袍,很正式的那种,转到前衙时,却见陈绍宗狼狈的神情,还是一身便装,一个人站在那里等他。

    这一下,他就好奇了,这是怎么回事?

    这个人,他也认识,是耿仲明的手下心腹。由他来传旨,还这么狼狈,搞什么鬼?

    好像是知道他有疑惑,陈绍宗一见他出来,便立刻从怀里掏出一个包裹,当场揭开,露出了一份圣旨,而后双手奉上道:“请殿下过目!”

    代善都差摆香堂迎接了,结果却是这个样子,让他有点疑惑,便接过侍卫转递过来的圣旨,立刻展开看了起来。

    看完之后,他还是一头雾水,不过也能猜到,估计和当前的局势有关。

    “如今和东江军已经图穷匕见,急需殿下相助!”陈绍宗急忙解释道,“前段时间,皇上到凤凰城堡,故意当着众人的面夺了我家王爷的爵位……”

    他把整个事情的经过都说了一遍,当然了,最后决定假戏真做,回家被儿子出卖的这个事情,肯定是不会说的。

    之前的时候,崇祯皇帝就断言,皇太极不会把这个事情告诉金州这边,更不可能实时往金州这边通报事情进展。要不然,知道事情的人多了,皇太极肯定会担心消息泄露,毕竟建虏还在盼着陈绍宗能把东江军给骗去的。

    而如今,陈绍宗刚来广鹿岛这边,东江军耽搁几天再出发,也是很正常的事情。因此,皇太极花尽心思在凤凰城堡那边的布局,绝对不会轻易撤掉,除非确认东江军没有上当。

    就是基于这样的推断,当然了,夜不收对金州的监视,也能从另外一方面佐证他的推论。崇祯皇帝便决定派陈绍宗过来忽悠代善了。

    “……末将和我家王爷到广鹿岛顺利诱出了东江军主力,只是没想到那个卢象升竟然又分兵了一路,提前上岸,说是要策应大军,万一有问题,大清又截断东江军退往江边,也好有个退路。”陈绍宗继续往下编道,“我家王爷就在卢象升身边,无法走开。因此给了末将这道旨意,让末将来找殿下,抽调两千骑军,从后堵住东江军的这条退路。”

    陈绍宗说了这么多,代善听了,不由得暗叹皇太极竟然花了这么多心思。这个时候,他自然知道了,为什么皇太极频繁调动各地人马。就是趁着调动多了,能混人耳目,才能设下重兵埋伏的陷阱。

    当初从金州把耿仲明调去凤凰城堡,该不会在那个时候,皇太极就已经开始布局了吧?代善猜测着,最终在心中感慨道:“果然还是老四的城府够深,够奸诈,布局如此之大,当初被他抢得那位置,不是没道理的!”

    想着这些,他看了看手中的这份旨意。当然,他不是怀疑圣旨的真假,这一点,他还是能一眼看出来的。他是看着这份旨意,感慨皇太极为了要消灭东江军,给了耿仲明如此之大的权力。

    不过要是真能消灭东江军的话,虽然做出这么多事情,可也是值得的。代善心中继续想着,自己要是在这事上坏了皇太极的好事,那绝对会受到斥责,甚至降罪……

    他在想着,陈绍宗便在等着,心中有点担心,不过没敢表现出来。

    过了好长一会时间之后,代善忽然抬头问陈绍宗道:“那卢象升分兵了多少人马?”

    “回殿下,就是东江军的骑军,提前上岸了,有两千左右。”陈绍宗不知道他为什么这么问,但是,这些问题都在预料之中,便马上回答道。

    听到这个答复,代善点点头道:“好,你先去歇息一下。本王让人准备一下。”

    陈绍宗没法,只好下去了。

    等他一走,代善便命他的亲卫核实东江军骑军提前上岸的情况。

    演戏演全套,卢象升那边,是真得让李定国的两千骑军提前上岸了。

    因此,代善这边,很快就核实消息,确实有这么一回事。

    于是,他就没有犹豫了,传了陈绍宗过去。

    说实话,陈绍宗一直有点担心,什么下去休息,根本就没心思休息。此时听到代善传他,心中是很紧张的,就怕代善这边的事情掉链子,会影响救他娘了。

    很显然,他多虑了,就听代善对他说道:“东江军的骑军,都是明国秦兵组成,算是明军中的精锐了。本王以为,如果只派两千骑军去堵截的话,怕是不够。因此,城中三千骑军可全部调动出去。另外,你就持皇上这份旨意,再去新金城调兵马,务必配合皇上,一网打尽所有东江军,为我大清拔出这颗钉子!”

    陈绍宗一听,不由得大喜。

    之前的时候,明军这边估计,能调出两千建虏,就已经是代善能接受的最大兵力了。可没想到,如今代善竟然主动增加了兵力,要把金州城内的所有骑军都给派出去!而且这还不算,还给他建议,让他去新金城那边再抽调人马。

    这一刻,他算是体会到了,卢总督所领的东江军,还真是建虏的眼中钉,肉中刺,都到了要不惜代价拔除的地步了。

    对于代善的建议,陈绍宗自然是连声答应。

    当然了,代善派出的三千骑军,并不会由陈绍宗来统领。

    代善这一次,到了金州城头,目送着金州骑军绝尘而去。过了好久,他才吩咐轮值守将道:“虽然东江军主力已经北上,但金州兵力也只有三千了。小心看着城门,不要出什么意外!”

    …………

    凤凰城堡这边,鳌拜坐镇,一直在等着东江军的消息。

    这一次,皇太极把这个任务交给了他,让他感觉压力山大。

    这种压力,并不是说他手中兵力不够,而是他感觉消灭东江军这个事情的重要性。

    在他来之前,皇太极已经反复和他交代了。说一旦东江军上岸,他就调集在各处的兵力,立刻缠上东江军,务必不能让东江军逃回船上去。随后,再用旨意调动周边的大清军队围而歼之。

    这是鳌拜第一次独自领军,还是这么重要的事情。有所紧张,自然就难免了。

    跟着他的耿继茂看出来了,便安慰鳌拜道:“那个陈绍宗是有名的孝子,大人就放心好了,他老娘都在皇上手中,就绝对会乖乖听话的。”

    鳌拜听了,点点头,这一点,他倒是赞同的。在真正放走陈绍宗之前,他自己也去打听过。知道陈绍宗确实非常孝敬他娘,是那种宁肯他自己的命不要,也要听他娘的话,不让他娘委屈的那种。

    要不然,这么大的事情,又怎么可能说放就放!

    等了好些天之后,就在鳌拜等得都有点不耐烦的时候,有快骑飞驰而至凤凰城堡,向他禀告说,明国水师果然浩浩荡荡地往北开来,已经进入鸭绿江了。

    一听这话,鳌拜大喜,皇上神机妙算,知道凤凰城堡和镇江堡的份量足够,让卢象升那样的能人都经不住诱惑,能引蛇出洞了啊!

    于是,他秘密出了凤凰城堡,去周边潜伏的大清精锐那边转了一圈,确认没有问题,才回到凤凰城堡这边。

    只要明军一上岸,这第一批可靠的大清精锐就会在他的统领之下,截断东江军的退路,然后其他大清军队,就能光明正大地来围剿了。

    做着这个美梦,鳌拜等啊等,等啊等,就是没等到明军上岸的消息。好像是明国水师进入鸭绿江之后,速度慢了起来,最后竟然是龟速,甚至就直接停下了。

    这一下,鳌拜就急了,该不会是东江军发现了什么吧?可凤凰城堡和镇江堡这边的兵力丝毫未动。自己带来的精锐军队都是潜伏在外围的啊!难道是那陈绍宗露出了什么马脚不成?

    终于有一天,有建虏带着一人来见鳌拜,对他说道:“他是朝鲜人,以前在朝鲜水师待过。他说明军那些船的吃水线并不深。他估计,船舱里压根就没有明军,明国水师船上,就只有甲板上那些。”

    “什么?”鳌拜一听大惊,还有点不信,便又追问细节。

    建虏从朝鲜掠了不少人口,这其中,自然也有朝奸。事实上,建虏军中的朝鲜兵不少。这个朝鲜人,只是很多朝鲜人中的一个而已。

    他听鳌拜问话,就赶紧一五一十地更详细地给鳌拜分析了,听得鳌拜的心都凉了!

444 如丧考妣

    鳌拜不傻,东江军竟然不在船上,那就说明,东江军应该是识破了这边有埋伏。而且大张旗鼓而来,肯定是在搞什么鬼!

    这个时候,他虽然不知道在什么地方出了问题,可也知道,绝对不能再等下去了。

    于是,他一边八百里加急,让人赶紧往盛京报信,一边又派出探马,方圆百里查探情况。甚至还派得更远,沿着鸭绿江一直去找东江军的主力。

    那么,东江军的主力,到底在哪里呢?

    这个问题,代善最清楚了。

    就在他派出三千骑军之后的第二天,在他依旧晒太阳的时候,他的手下,几乎是连滚带爬地进了他在的院子,脸色惨白地向他禀告道:“殿下,不好了,海边又冒出好多明国的船,东江军正在上岸,前锋正往金州而来!”

    “什么?”代善一听,一咕噜从躺椅上爬了起来,身手之矫健,压根看不出是五十九岁的人。不过他的脸色很难看,盯着那手下喝问道:“多少人马?”

    “至少五千,不过全是步军!”

    这一下,代善算是明白过来了,他立刻传令,全城进入战备,并且趁着明军还未到,立刻派出快马,追回派出去的骑军,同时,也去附近城池求援。

    吩咐完了这些,他一脚踹开脚边的侍女,咆哮着说道:“本王的盔甲!”

    没过多久,一身盔甲的代善,便已经登上了城头。

    果然,他都能听到城外明军夜不收的喊叫声;还有,在金州东侧,远处正有一支明军往金州城扑来。从旗号上分辨,就是东江军无疑。那个迎风飘扬的“卢”字大旗,就是很好的证明。

    “调虎离山,本王中了调虎离山之计啊!”代善见此,不由得喃喃自语道。

    此时的他,分不清是卢象升发现了情况不对而将计就计呢,还是耿仲明真得投靠了明军演了这么一场戏。不过这些,都不重要了。重要的是,金州城一定要守住,一定要等到援军的到来。

    但是,精锐已经派出去,就凭剩下的三千兵力,要想守住金州城,难度不小。

    金州这边,一直以来的想法,只是卡住辽东半岛,不让旅顺的明军有向辽东腹地从陆路侵袭的机会。同时,也能作为大清以后攻打旅顺的桥头堡。

    因此,虽然金州这边守城器械都有准备,但也不是那么完备。毕竟对大清来说,哪有守得尽力,都是以攻为主的。

    金州城内,警锣声响个不停,建虏军卒,全都在城头上严阵以待。而代善好歹是打了一辈子的仗,虽然心中忧虑,却也没有慌乱,立刻发下一条条地军令,指挥着金州建虏做好守城准备。

    这支来袭的东江军,果然是卢象升领军,兵力就在五千左右。围了金州城之后,就开始准备攻城。

    东江军就在城头建虏的视野范围内,开始组装攻城器械。一架架的云梯车,望楼,箭塔等等,慢慢地在成型。当然,火炮也是少不了的,红夷大炮都有不少。

    这一切,看得城头建虏心中绝望。要是骑军没有走的话,都不用废话,甚至可以直接出城去主动攻击东江军。但是,就如今的兵力,却是不能打了!

    在建虏的高度戒备中,明军很快就准备攻城。可是,最多是零星的试探攻击,并没有全力攻打。

    虽然如此,城头建虏可不敢放松警惕,万一松懈,明军变试探为强攻,那就会出问题的。

    天黑之后,明军还不消停,经常喊杀,好像趁夜攻城,闹出很大动静,让城头上的建虏根本不敢大意。

    代善用脚趾头想想都知道,卢象升这是欺负城里的守军少,轮换少,就用疲敌之策,就等大清军卒疲惫不堪之后再行攻城;又或者城头上的守军松懈下来,也可能会由虚攻突然转为强攻。

    虽然代善知道这点,可是他手中兵力确实不足,对此无可奈何,只能是硬撑着。当然,补救性的措施也有,他发动城中百姓跟着一起守城,否则城破之后,明军必定会为他们百姓报仇而屠杀全城。

    同时,代善也鼓励全城,说他已经派人去求援,之前的骑军也能很快返回,只要坚持住了,回头内外夹击,便能打破东江军!

    可以说,恐吓、馅饼什么的,能用的手段都用上了。

    安逸了很久的金州,终于进入了非常紧张的战争状态。

    金州北部是小黑山,有两条驿道,就从小黑山的左右两边,也就是辽东半岛的两条海岸线附近北上。西面的那条驿道,是经过石河驿到新金的;东面的那条,是通往东面海边往上,去红咀堡、归服堡再往上去鸭绿江边的。

    这两条驿道,是在金州北部二十里左右远的地方分岔的。

    在金州被东江军围住的第三天中午时分。分岔路的靠东侧驿道,一群建虏探马,大概三十多骑,飞驰而过,他们是建虏骑军的前哨。

    在这分岔路口时,就听听到金州方向,有炮声传来,这让这群建虏探马更是急迫,继续往金州疾驰而去。

    没过多久,又是三十多骑建虏探马飞驰而来,同样是哨骑,就和前面的哨骑一样,听到金州那边的动静,都是粗略察看沿途动静,就急急地赶往金州那边去了。

    又过了一段时间之后,这些哨骑就有返回的了,往来路狂驰而去。他们来来回回,却压根没注意山上有人。

    大约过了半个时辰之后,如雷的马蹄声便传来了。一支骑军,就从左边这条驿道飞驰而来。不用说,就是代善派出去的那支骑军了。

    之前的时候,这支骑军为了追赶李定国所部,是一直没有休息的。哪想到还没赶上,就被代善派来的信使给追上,于是,就又匆忙赶回。可以说,这支骑军在这些天里,根本就没休息好。

    大概也是知道自己部下的疲惫,为首的建虏头目便在这三岔路这边下令停下休整,同时鼓励他的手下道:“东江军就五千人,还都是步军,竟然吃了熊心豹子胆,敢来攻打金州。我等回军,和金州城内外夹击,击溃东江军,天大的功劳就在眼前了!”

    话是这么说,可他心中其实还是有忧虑的。

    之前和他一起赶路的陈绍宗,借着尿遁,就消息了。那个时候,他就感觉事情有点不对。如今看来,前后都是阴谋。既然如此,东江军真会这么蠢,会给大清一个内外夹击的机会么?

    对此,他心中是很有疑问的。

    不过,这个担心,他是不会说出来的,要不然,肯定会影响军中士气。

    此时的他,也是疲惫不堪。一鼓作气的时候,还不觉得怎么样。这一停下来休整,就感觉到非常疲惫了。但是,不休整也不行,很快就要到金州城,那边有一场厮杀正等着得呢!

    正在想着的时候,忽然,他察觉到山上好像有什么动静,便转头看去。

    这一看,顿时,吓得他一下就跳了起来,满脸惊惧,大声喊道:“有埋伏!”

    与此同时,金州城的建虏却是士气大振,一个个疯狂大喊着:“援军来了,援军杀回来了……”

    年纪大了的代善,被明军疲敌之策搞得精神已经有点不济,正在箭楼里休息一会的代善一听,顿时大喜,连忙快步走到窗口去看。

    果然,就见远处,有几十骑大清探马出现,围绕着金州城,正在和明军的夜不收捉迷藏,就是在告诉城内:他们回来了。

    “好,好,好!”代善看到后,不由得连声称赞,骑军既然能赶回来,那在兵力上反而会比城外明军多,而且赶回来的是骑军,是金州军队的精锐,这一下,该轮到城外的卢象升惊慌失措了吧?

    那卢象升不知道是怎么搞的,竟然敢来攻打金州。呵呵,皇太极费尽心思布局,想要歼灭你这支东江军而不得,没想到自己在金州躺着,这份消灭东江军的功劳却是从天而降,落到自己手中来了!

    代善这么想着,不无恶意地去看“卢”字帅旗所在。这一下,卢象升估计要跑了吧?

    谁知,不管他怎么观察,城外的明军,竟然丝毫没有慌乱,该围城还是围着城,也没有一丝要逃跑的迹象,这就让代善有点慌了。

    很显然,城外的明军肯定是有所依仗,并不怕骑军回援。可是……这怎么可能?

    东江军的兵力,一共有多少,他坐镇金州,当然是心中有数的。稍微一估计,他也能估算出来,东江军的人马,差不多全部过来了啊,还能有什么依仗?

    这么想着,他下意识地往北方看去,心中想着,该不会明军发现,只是来了这些探马而已,主力并没有回来吧?

    代善在金州城头,当然看不到他想要看的。但是,他忽然好像听到了什么,有炮轰的声音,还有喊杀声,隐隐传来。

    那炮声,还很密集,并且,还不是单一炮声,从声音上分辨,是红夷大炮和佛朗机炮什么的,都有。

    听到了这个,代善心中猛然想起了塔山之战,明国皇帝领着他的御林军突然出现,才杀了多尔衮一个全军覆没。

    一想起这,他吓得身体晃了晃,根本没法站稳。此时的他,基本上可以肯定,城外东江军之所以不慌乱,就是因为明国增兵了。搞不好,明国皇帝都亲自来了。

    可是,这里是辽东半岛,那明国皇帝是怎么来的?他难道就不怕无边无际的大海么?就不怕没到辽东,一个浪把他打下海了么?

    大海,对于建虏来说,那是恐怖的存在,是他们非常害怕的。但是,对于崇祯皇帝来说,大海,同样是他要征服的,有什么好怕的!双方的观念,根本就不一样!

    亏了他的亲卫,及时扶住了他。但是,在代善的心中,却是已经跌倒了,他绝望了:金州就只有三千兵力,就是发动全城百姓一起守城,也只能勉强对付下城外的东江军,一旦明国皇帝领着他的御林军出现在城外,那城内守军的士气肯定要崩溃。

    耳边听着城头守军的欢呼声,他心中非常肯定,等一会,就会非常恐惧了。希望之后的失望,会让他们更失望!

    代善知道,金州要易手,他也要步多尔衮的下场了!想到这,代善仿佛一下老了很多,他也绝望了!

    城头上,其他建虏也先后听到了北方传来的炮声和喊杀声,慢慢地,他们也反应过来了,他们期待的援军,正在那边打仗。从密集的炮声可以知道,那肯定是明军才有那么多的火炮,有明军埋伏在那边,正在和他们的救兵打仗!

    大部分金州的建虏,对于塔山之战的细节并不了解,因此并没有多想,他们一个个向北方看去,心中祈祷着,就希望他们的援军能赢,就像天兵一样出现,把城外的明军杀个片甲不留!

    不过,他们中的很多人,看着城外明军的镇定,就知道那边很可能凶多吉少,要不然,城外明军就算不逃,也会收缩防御的。可是,大部分建虏,还是一厢情愿地,就希望他们的援军能赢。

    没过多久,炮声渐渐地小下去,终于没了声响,肯定是那边的战事结束了。

    城外的明军没攻城,城头上的建虏也没心思看着城外明军,他们全都看着北方,等待着,要看那个方向,会是那边的军队出现?

    这种等待是煎熬的,特别是对于城头上很多有经验的军卒来说,他们大概能猜出结果的,就更是煎熬了。

    箭楼里,代善甚至想到要寻死了,可是,他的亲卫不允许,盯着他不让他寻死。还有亲卫抱着侥幸心理,在劝着代善。

    不知道过了多久,北方终于有了动静。影影倬倬的,是有军队开过来了。

    都不用看清楚,城外的明军先齐声欢呼起来了,而城头上的建虏,则是如丧考妣。因为远处来得,是红色的长龙,不用说,那肯定就是明军来了!

    这一刻,城头上的建虏绝望了!

445 卢象升抗旨

    本来要应付城外东江军就已经很难了,如今又有新的明军开过来,更为糟糕的是,大清的援军被打败了,那金州城根本就不可能坚持到新的援军到来!

    此时,金州城头上,是死一般的安静。这些建虏,全都没有了斗志。

    想寻死不成的代善,看到这种情况,却反而激发了他骨子里的凶性。

    颓废绝望之色,转瞬不见,这老了的老虎,终归还是老虎,立刻吩咐他的亲卫道:“传本王军令,三千骑军,不是明军想灭就灭的,肯定有逃走的。知道金州这边有明军上岸,其他援军肯定很快就能赶到,坚持就是胜利!”

    “明军一直龟缩在海上,大清早就想打却无可奈何,如今明军竟然上岸来找死,那这一次,就是东江军毁灭之日!”代善发狠地继续说道,“只要我们能坚持到援军到来,灭掉东江军的大功,就是我们的了。皇上大喜之下,肯定会轮功封爵!”

    “传令全军知晓,皇上其实对明军上岸早有预料,之前就已经在调兵遣将,只是怕明军发现才布置地比较远,只要多坚持一会,援军很快就能到达!”

    “明军对我大清军队毫无人性,要是城破的话,所有人都会被处死。想要活命,想要军功,想要封爵,就和明军拼了,死守住金州城!”

    “……”

    还真别说,代善的这一系列军令,都是针对人性的弱点,有威逼利诱各种手段。因此这些军令一传下去,还真是有点用处。

    原本弥漫着绝望气氛的城头上,不少建虏又活了过来,大声吆喝着,一定要坚持下去。

    而此时,城外远处的红色长龙,已经离金州城越发地近了。

    有一队大明骑军离开大队,飞驰而来。引人注目的是,他们的手中,是建虏的各类旗帜。

    “大捷,全歼三千建虏骑军!大捷,全歼三千建虏骑军……”

    看着那些缴获来的旗帜,听着报捷的声音,东江军将士们,全都齐声高呼了起来:“大明万胜!大明万胜!”

    所有人都振臂在欢呼,向报捷的同袍行注目礼。

    而报捷的明军将士则展示着缴获的旗帜,绕着金州城跑了一圈,最后丢在北门城下。

    城头上的建虏,刚刚被代善刺激起来的士气,顿时又低落了下去。再好的蛊惑,都抵不上亲眼见到那一面面大清的旗帜,被明军弃在城头下面。

    与此同时,城外明军的欢呼声,也不可避免地在打击着城头上的士气。

    远处的红色长龙,又已经近了不少。

    城头上,有建虏看着那条长龙,忽然惊诧地说道:“那是什么?”

    事实上,都不用他来说,其他人都已经看到了,明黄色的尊贵颜色,皇帝的仪仗,虽然不是全套那种,可华盖,还有一身龙袍,再加上周围跟着的,都是飞鱼服,就算建虏,也知道,有如此行头的,就只有一个人,那就是大明皇帝!

    肯定不会有错,是大明皇帝来了!

    得到这个结论,城头上的建虏,在恍然大悟明国的援军来自哪里的同时,一下把代善鼓起来的那些士气给彻底打击没了!明国皇帝都来了,不用说,这支新出现的军队,就肯定是御林军了。

    他们可以瞧不起东江军,但是,明国皇帝的御林军,那是歼灭了睿亲王多尔衮的万余大清军队,歼灭了郑亲王济尔哈朗的万余大清军队,这一次次的战绩,可是谁也抹不去忘不掉的。

    就凭三千兵力,在东江军和明国皇帝亲自领着御林军围城的情况下,想要坚持到援军赶来,就算是三岁小孩也不会信啊!

    就连代善本人,当他看到明国皇帝的御驾时,他自己都萎了。要知道,在绝对的实力面前,就是说得天花乱坠,那也是没有一点用的。除非那三千骑军没有派出去,还在城里的,说不定还能坚持一些天的。

    可是如今……

    事实上,就算那三千骑军在城里,崇祯皇帝要想拿下金州城的话,也是可以做到的。

    他自己带着一万多勇卫营和磐石营中抽调出来的精锐,而东江军这边除去牵制吸引建虏的部分兵力外,也能有五千左右的兵力。一万六七千的大明精锐,又有众多攻城器械,还有无数火炮,这个火炮是真不少,最多是从战船上搬下来比较麻烦,就凭六千多建虏守的金州城,绝对是能打下来的。

    但是,崇祯皇帝不想把这个金州城打得残破不堪,毕竟接下来,这个金州城是大明的了,他带来的这一万多勇卫营和磐石营的精锐,要守住金州,过了这个冬天,到明年去的。要打破了,回头有没有时间修都不知道,对于后续的战事就不利了。

    按理来说,这金州在辽东半岛的尖角上,离辽东腹地还远着,皇太极不至于疯到要领建虏主力来攻打金州。可不管怎么样,都要做好这种准备。

    就是这个原因,崇祯皇帝才引蛇出洞,让陈绍宗分些金州城的兵力出来,这样就能方便快速打下金州城。只是他没想到,代善还真大方,不但没有在两千骑军的要求上讨价还价,反而大方地把他手头的骑军,也就是金州城内的精锐,都给派了出去。

    从某种程度上说,建虏崛起,还是有他的道理的。至少他们各部之间,做事并不只是为自己考虑。建虏这个整体,虽然有内斗,但在对外方面,还是比较团结的。

    不过,这一次,却因为这个“团结”,反而让金州城的守备力量更为薄弱。

    终于,崇祯皇帝的御驾近了。

    保定总督卢象升领着他手下将领急忙迎过去。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东江军五千多将士,带着欣喜,差不多是齐声高呼,声音之响,震得城头上建虏的耳朵都是“嗡嗡嗡”地响。

    城外明军有多高兴,城头上的建虏就有多悲苦!

    城外明军有多兴奋,城头上的建虏就有多绝望!

    ……

    反正,城外城头就是两个极端,鲜明的对比。

    不一会,崇祯皇帝便在卢象升等人的簇拥下,开始查看起金州城来。

    而勇卫营的将士,则越过崇祯皇帝,离城一箭之地的地方,把手中的首级丢出去,丢到城头下去。

    一个,两个,三个……

    只是一会功夫,就堆成小山一般了。一个个金钱鼠尾,不用说,就是那支被消灭的大清骑军了。这一点,不少人仔细辨认,都还能认出几个熟面孔。

    古代的时候,为何常有京观之举,就是因为这种手段,是非常有效的恐吓手段,也是彰显军威的手段。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建虏入关之后,动着屠城,其实也是有类似的威慑作用。

    只不过,明军的京观,都是战场上的敌人首级;而建虏的屠城,却是不分男女老弱的灭绝人性的屠杀。

    城头上的建虏,一个个面如死灰,他们仿佛看到了自己的下场,估计也会和城外这些一样。

    目光离开这些首级,抬头望远点,又发现明国皇帝的御林军,真得是带来了好多大炮,正在列阵摆设炮兵阵地。光是这么多大炮,估计都能把金州城给轰平了吧?

    这个时候,城头上的建虏,那是真绝望了!

    过了没多久,攻城准备就绪,一名名负责的将领都到御前缴令,随时能根据旨意攻城。

    此时,明军的士气,那是极其地高涨。就等着皇上一声令下,就踏平金州城。

    不过,崇祯皇帝并没有下这道旨意,而是冲随驾的锦衣卫指挥同知伍忠点了下头。

    于是,伍忠上前,就站在一箭之地外,向城头上大喊道:“皇上有旨,要想不死,爱新觉罗代善出来回话!”

    城头上的建虏,听到这话,就犹如死水塘里投入了一块石头。绝望的他们,快要溺死的他们,忽然之间,看到了一根救命稻草。

    代善本人,其实没什么反应,他都已经五十九了,原本就是晒太阳等死的那种。他不想被明国皇帝羞辱,因此无动于衷。

    但是,其他人可没他这个老头心态。他身边的亲卫,还以为他人老耳背听不到,就赶紧提醒他道:“殿下,明国皇帝想和您说话!”

    甚至有亲卫心情急迫,说话就更直白了,直接就说道:“殿下,好像明国皇帝说我们不会死!”

    “……”代善听到,没有说话,只是缓缓转头,扫视身边的一圈人,看着他们一个个眼中的殷切期待,不由得心中叹了口气。

    有的时候,哪怕他是大清亲王,也不能逆着所有人的意思行事的。这一点,是他五十九年的阅历得到的结论。

    终于,在所有建虏的期待中,代善苍老的身影出现在城头外墙城垛处,看着远处的明国皇帝,用平常的声音说道:“本王在这里,明国皇帝远道而来,可有何事?”

    他的这个话,崇祯皇帝压根就听不到。但是他的亲卫却是不会闲着的,连忙大着嗓门帮代善传话,甚至还自己添加了一丝讨好的语气在里面。

    伍忠看到代善出现,他是认得的,毕竟曾经可是皇太极的驸马。退到崇祯皇帝身边,给皇帝禀告了下。

    崇祯皇帝远远地看着那个老头,此时的他,对于所谓的历史名人已经免疫了,不过好歹是第一次见面,一颗甲级窃听种子便“赏赐”了过去,附在了代善的身上。

    窃听系统倒也是感慨,每次有打赢战事,或者“调戏”了建虏一把,都会给出种子的奖赏。给代善的这颗甲级窃听种子,是崇祯皇帝早就准备好的。

    不管他最终投降不投降,有了窃听种子可以反馈信息,怎么样都是好的!

    此时,城头上已经回完话了,所有人都在等着崇祯皇帝说话,因此,不管城内城外,都格外的安静。

    崇祯皇帝淡淡地说道:“告诉代善,立刻无条件投降,朕可以免城里的建虏一死,甚至可以放他们回去,但是,要是他们敢顽抗的话,城破之后,这城外的首级就是他们的下场!”

    说到这里,他顿了顿之后便又追加一句道:“多尔衮,阿济格,还有什么英俄尔岱,朕都放了回去,也不在乎多放一些回去。但是,要让朕不高兴了,就只能叠京观解解闷了!”

    伍忠一听,倒是没有犹豫,当即回一声“遵旨”,就转身准备去传话了。

    但是,正在这时,却听卢象升一声“且慢”,而后,就见他向崇祯皇帝奏道:“陛下英明神武,把奴酋放回去,来日再抓,微臣只有佩服。可如今,陛下是要放回城里的三千建虏么?如若如此,此战就没有削弱建虏,微臣以为,奴酋可以放回去,但是,这三千建虏,当杀之,至少不能放回去!”

    说到这里,他怕崇祯皇帝生气,就又追加解释道:“微臣前来辽东之前,陛下曾对微臣有言,建虏人少,当灭其人力,不求多,只需积少成多,建虏实力便会大大消耗。如若放这些建虏回去的话,岂不是有违陛下当初之言了?”

    在场的这些人中,也只有卢象升敢抗旨,明着直谏了。其他将领,虽然没有说话,可他们的眼神中,却露出了附和卢象升的意思。很显然,对于崇祯皇帝的这份旨意,他们心中多少是有点不同看法的。

    对此,崇祯皇帝并没有不高兴,而是很有耐心,只见他一指城头方向,对卢象升说道:“卢卿可看清楚了,这些建虏胆气已散,我明军的强大,已经在他们心中留下阴影。就凭这些建虏,以后就算再在战场上相遇,也不会是什么厉害的对手了。”

    卢象升听了,便下意识地转头看去。

    而崇祯皇帝,则还在说道:“朕把这些建虏放回去,有两个目的,一是交换朕想要的人,二是让这些已经丧胆的建虏,把对大明军队的恐惧,带到辽东腹地,带给其他建虏!”

    他通过窃听种子,早就推断出皇太极是极力想要避免建虏的士气低落,因此不但隐瞒败仗不说,稍微有点胜仗,就立刻广为宣传。朝鲜之所以在这个位面灭国,就有这个原因在内。

    既然皇太极想避免的事情,总要捣乱下才好吧!

446 值得铭记的一天

    崇祯皇帝都说得如此明白了,卢象升和周边的将领,只要耳朵不聋,自然明白皇帝的用意是什么。

    三千建虏,杀了是比较爽,但要是这三千建虏放回去之后,散落到建虏的各处地方,就算只影响了部分地区的建虏,那对大明来说,也是非常划算的。

    而且,如果这三千建虏投降的话,就是第一次在战场上主动投降大明的建虏了。有了这个开头,其他建虏,看着局势不妙,估计也会有样学样了。没有顽抗到底的意志,光复辽东,就会轻松很多。

    至于光复辽东之后,对辽东这边的国策如何处置,还不是皇上说了算。那个时候,留下来的建虏谁敢反对一个试试?

    “陛下圣明!”卢象升心服口服,真心实意地奏对一句,便退回了他自己的位置。

    与此同时,他在心中还是提醒自己,不能带兵打仗多了,眼界格局就变小了。要学皇上一样,把眼光放长远,放到整个辽东的层面去考虑问题,如此才是自己应该做的!

    他不知道,崇祯皇帝说得如此明白,其实就是在教他。

    要不然的话,崇祯皇帝就是另外一种说法了。

    对于普通军卒或者将领,他会说,他知道了陈绍宗母亲的义举,因此,一定要把陈绍宗母亲救出来。之前的时候,决定用代善的狗命去换陈绍宗母亲。但是,就怕这中间有变故,因此,就再拿三千建虏加上代善去换陈绍宗母亲。

    如此讲来,陈绍宗就不用说了,其他明军将士,甚至包括其他听闻此事的,都会非常震惊。原来在崇祯皇帝的眼中,建虏的什么礼亲王,再加上三千建虏的份量,都抵不过陈绍宗母亲的份量。

    这个事情传开之后,就能鼓励更多的人,以陈绍宗母亲为榜样。

    如果换成这种说法的话,崇祯皇帝的个人魅力,至少在普通人心中,会更受欢迎!可以说,是个刷声望的好机会!

    不过,他的旨意被卢象升旨意,为了教卢象升,崇祯皇帝还是把深层次的好处,先给说了出来。

    当个好皇帝是累,不过确实很锻炼人。再加上崇祯皇帝来自后世的见识,更不是卢象升能比的。此时他去教历史名人卢象升,其实也并不奇怪了!

    当城头上的建虏,听到了崇祯皇帝的旨意之后,顿时,他们就感觉,真得抓住了救命稻草。

    看着城外那一大堆的首级,想着明国皇帝确实放回过大清的人,甚至还是大清的亲王什么的,都可以放回去,那这一次说还要放,他们是选择相信的。

    如果崇祯皇帝以前没有放走过建虏,以大清和明国的死仇,这些建虏也不是白痴,那肯定是不信的。

    只要能活,没几个人喜欢去死的。

    城头上的建虏,听完之后,立刻全都转头去看代善,就期待着他同意明国皇帝的要求。

    代善耳朵不聋,他也听到了,不过他没说话。他身边的亲卫,以为他没听到,连忙给他转述了一遍,甚至怕代善有什么抵触心理,还特意提醒道:“殿下,明国皇帝在众目睽睽之下说出这样的话,肯定是不会食言的。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回去之后,我们誓报此仇!”

    “对对对,殿下,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啊!”

    “殿下,君子报仇,十年不晚啊!”

    “……”

    听着耳边的呱噪声,代善心中非常地悲哀,他有点搞不明白,从什么时候开始,大清和明国的角色,怎么就互换了呢?

    此时的他,还不知道阿济格为了活命,甚至连杀济尔哈朗的事情都做出来了。他以为,他会是大清第一个,为了活命向明国投降的,还是贵为大清的亲王!

    说实话,他真得想拒绝。反正也活不了几年了,不背这个骂名。

    但是,代善又看到,所有看向他的那些眼神,全都在期盼着他答应!

    然而,这个决定,他真得不想下决心!这个时候,他忽然感觉到非常非常地累!

    眼见着城头上迟迟没有答复,崇祯皇帝心中大概猜出代善的心中所想。他打量了下城头上的建虏,便有心给他们再施加点压力。

    于是,伍忠又奉命大喊道:“皇上有旨,数十声,要是还没有答复的话,万炮齐发,轰平金州城!”

    说完之后,他便开始计数起来:“一,二,三……”

    其他明军将士听到,也都跟着一起大喊起来,到了后来,几乎所有明军将士,全都跟着一起计数了。

    “四,五,六……”

    这个计数的声音,那是惊天地泣鬼神,至少,在建虏的耳中,就是这样的感觉,让他们每个人都胆战心惊,就怕这十个数数完了,礼亲王却还没有答应明国皇帝的要求。

    事实上也是,听着那震耳欲聋的数数声,代善的脸色涨得通红,却硬是开不了口,答应无条件投降。

    终于,有建虏等不及了,怕了,再不管代善想怎么样,在城头上直接把手中兵刃丢下了城。

    有人开了头,其他人也纷纷有样学样,全都被兵刃往城下丢。

    代善是活够了想死,他们可不想死!

    听着那兵刃丢下城的“叮里咣啷”的声音,而且这声音越来越密集,代善终于长叹一声,整个人似乎又老了几岁,对他的亲卫点点头,有气无力地说道:“降了吧!”

    已经等到心都在嗓子眼里的亲卫们一听,立刻大声向外喊道:“降了,降了,我们降了!”

    明军数数的声音实在太响,吓得这些这些亲卫,甚至包括周边的建虏,不得不齐声高呼起来:“降了,降了,我们降了!”

    其实,在城头建虏丢下第一把兵刃的时候,崇祯皇帝就知道,这次是兵不血刃拿下金州城了。

    听到城头上建虏齐声高喊的“降了”声音,看到建虏纷纷往城下抛兵刃,虽然已经看到了这个场景,可明军将士们,特别是那些东江军的将士们,都还是有点难以相信:竟然有一天,建虏向明军投降了!

    “万胜!”

    “大明万胜!”

    “皇上万岁!”

    “……”

    顿时,金州城的上空,回荡起了明军将士们的震天欢呼声。

    没过多久,紧闭的金州城城门“吱呀”一声打开,佝偻着身子的代善,步履沉重地先走了出来。他的手中,捧着代表金州统治权的户籍田地等账册,没有带武器,也没有戴头盔,不过倒是穿着他礼亲王的蟒袍。

    在他的身后,则是城中建虏的其他头目,同样是不戴头盔,排着队跟着。

    出了城门口之后,这些金钱鼠尾就开始把武器丢在城门附近,“叮里哐啷”的声音,又开始响了起来。

    此时,所有的明军将士们,都没有再欢呼,他们就看着金钱鼠尾走出城来,心中无比的自豪:看看,曾经不可一世的建虏,向我大明投降了啊!

    谁说建虏野战无敌?谁说建虏不可战胜?如今还不是打得他们乖乖投降了!

    感触最深的,要属原东江军的那些将士,想起他们以前的时候,感觉建虏是无比的强大,只能躲着建虏正规军队,在辽东没有希望的战斗;可是如今,就连建虏爱新觉罗家的亲王都带头投降大明了啊!

    他们这些人,此时此刻,看得是泪流满面。心中高喊着他们失去的关系最好的同袍名字,大都呐喊着:你们在天之灵看到了么?皇上带着我们,打得建虏都不敢反抗,投降我们大明了!你们看到了么?他们投降了!再看着好了,要不了多久,有皇上在,我们必定会光复辽东的了!

    这一刻,几乎所有人都有了信心,大明必定光复辽东,他日必定能回去老家了!

    此时,排着队出城的建虏,一个个垂头丧气,甚至大部分人,都还有惧怕之意,战战兢兢的,就怕明国皇帝说话不算话,已经没有一点传说中的凶悍之色,只是成为了一群待宰的羔羊。

    三千建虏,对于城外明军来说,并不多,全部出来之后,在代善的带领下,一起跪地俯首,恳请大明皇帝遵守诺言饶命!

    直到这个时候,明军将士们,居高临下地看着这群奴颜婢膝的建虏,终于再次忍不住高呼了起来。

    “大明万胜!”

    “吾皇万岁!”

    “……”

    金州城的上空,又一次回荡起了原有主人的欢呼声。很多人把这一幕牢牢地记在了心里,这第一次,永远值得纪念,值得他们以后老了之后,向他们的儿孙讲述当年的盛况。

    崇祯皇帝倒也遵守诺言,并没有杀他们。而是把他们编组,让他们去挖壕沟,巩固金州城的城防。与此同时,派出使者,前去新金联系建虏,传达他的要求:让皇太极送陈绍宗的母亲以及耿仲明的遗体,还有耿仲明逆子耿继茂回来,用以交换代善和三千建虏。

    本来他倒是想把范文程,宁完我等遗臭万年的那几个汉奸的名字都列上,把他们都交换过来。不过后来想了想,为了确保这次交易能成,最终还是放弃了。

    先把忠义的陈绍宗母亲,还有耿仲明的遗体换回来,就能让心怀大明的那些人,铁了心回归大明;而那铁杆汉奸耿继茂,是跟这次事情有关的,一起要回来也是顺理成章。处罚了耿继茂,其他汉奸也肯定睡不好觉了,他们会担心,有朝一日,他们也会落得如此下场,被建虏拿来交换俘虏。

    那么,就先让这些遗臭万年的汉奸,先再过过担惊受怕的日子好了!

    …………

    辽东沈阳,奴酋皇太极虽然没有去凤凰城堡那边,可他的一颗心,却已在那边了。为了保密,不敢让两地的来往太过频繁。可是,这样一来,他每次做完一件事情的时候,脑子里就不由自主地想起鳌拜那边,事情到底办得怎么样了?东江军到底有没有如愿上钩,引上岸来了?

    想着这个事情,他一会高兴,这么谨慎的布局,应该能有好的结果,能把卢象升所部东江军给围歼了吧?

    一会,他又担心,连耿仲明都会假戏真做,竟然真得想投靠明军,那这次的事情上,是不是还会出他没想到的事情?

    想着这些,皇太极就按捺不住担心,甚至几次都非常愤恨耿仲明,觉得自己对他已经够好了,都封了异姓王,竟然还敢想着回大明,真是太狼心狗肺了!

    很自然地,他就想到了孔有德。

    耿仲明的首级,虽然被鳌拜送来了盛京,但为了保密,还没有公布消息的。不过,皇太极想得胸闷,就想发泄下,估摸着时间也快差不多了,他就下旨,把耿仲明的人头,给孔有德送去。看孔有德是什么个反应,要是表现出让他不满意的反应,就一定要找机会先杀了他,免得以后再和耿仲明一样坏他好事!

    做完了这个事情,皇太极终于收到了鳌拜秘密送来的一次消息,说东江军已经出发了,战船数量庞大,应该是全军尽出。

    顿时,皇太极不由得大喜。看来功夫不负有心人,自己从卢象升的行为做事开始琢磨,站在卢象升的角度上,抛出了他难以拒绝的诱饵,把凤凰城堡和镇江堡丢到卢象升的面前,让他能进可攻退可守。终于,这个卢象升要上当了!

    想到这个,皇太极就忍不住哈哈大笑,心情非常地好,甚至还主动回宫,和他的宠妃海兰珠恩爱了一番,就想着让海兰珠再生一个。

    说起来,在原本的历史上,海兰珠是已经死了的。不过因为蝴蝶效应,海兰珠虽然伤心他儿子的死,可是,却还没有死。皇太极也不管他已经五十岁了,其实能力有限,但还是想造个小人出来哄海兰珠开心。

    他的这个行为,可以明显看出,他很开心。但是,有的人却不开心了。

    皇太极独宠海兰珠一个,这在他的后宫是人所共知的事情。看到他在海兰珠那边那么努力,就又有人担心了。

    他们谁也不知道,海兰珠却还是悲伤,放不下她的第一个孩子,反而劝着皇太极要兼顾其他姐妹,当然,她的话中,肯定是偏向她妹妹了。

    皇太极拗不过海兰珠,便决定给布木布泰一个惊喜,悄悄地过去。

    这还真是人逢喜事精神爽,做事都和他以前不一样。

447 宫里宫外都是事

    想起来也是,这永福宫都不记得多久没来了!

    皇太极这么想着,便已到永福宫门口了。

    门口的两名小内侍冷不丁看到皇太极背着手走过来,顿时吓了一跳,连忙就想跪下迎驾。

    不过,皇太极是准备给布木布泰一个惊喜的,因此,便摆了摆手,示意他们安静,而后自己背着手,跨进了永福宫内。

    他身边的太监知道他的用意,因此,都不用他再示意,遇到的宫女内侍,全都示意他们跪着不要出声。

    对于皇太极的旨意,哪怕只是一个眼神,他们都不敢违背,因为他们实在是怕了!

    之前的时候,别的不说,至少有两次,不知道什么原因,在场的宫女内侍,竟然全都被皇上活活打死。在这样的前例下,谁敢违背皇太极的旨意?

    过了庭院,就到了殿门口,意外就发生了。

    门口守着的一名女官冷不丁地见到皇太极突然出现,虽然看到皇太极身边太监的示意,却还是张嘴就准备说话。

    朕一时兴起的好事,岂能被破坏了!皇太极瞧见,心中就不高兴了,那王八之气一放,也就是沉下脸,眼神也很吓人的盯着那女官,顿时,就把这个女官镇住了,立刻趴伏在地,一动不敢动。

    对此,皇太极还是比较满意的,因此也没有找这个女官的麻烦,继续背着手往里间走去。

    庄妃平日里也是贤惠的性子,此时,应该是在照顾福临吧?

    这个福临,也有好长一段时间没看到了,今天难得过来一趟,也赏点东西给他好了!

    这么想着,已经到了里间帘子这里,他正准备掀开帘子进去,给布木布泰一个惊喜时,就听到里面传来很低的声音,不过他还是能听得到。

    “皇上又到宸妃那里去了,听说皇上还对宸妃说,要让她再生一个皇子出来!”

    “她身子那么弱,能承受皇上雨露?”

    “……”

    皇太极能听出来,一开始说话的那个,是布木布泰的心腹女官。而布木布泰的回答,能听出来很替她姐姐担心,这让皇太极很欣慰。

    姐姐想着妹妹,要照顾妹妹;而妹妹担心姐姐身体,这后宫很和谐,很不错!

    皇太极心中想着,就更是高兴了。

    就算是皇帝,也不愿后宫明争暗斗的,这和普通地主老财都差不多。

    他正想跨步进去时,忽然,里面又有声音传来。

    “还是主子有主意,时常和宸妃聊她皇子的事情,让宸妃能时时想着她儿子!”

    这话让皇太极听得一愣,随后恍然大悟,难怪自己不管怎么开导宸妃,她都一直对早逝的皇子念念不忘,整天以泪洗面;原来是庄妃时常和宸妃聊这个?

    这……这是什么意思?

    隐隐地,皇太极感觉到了一股恶意,可是,他还是有点不敢相信。

    这时,就听布木布泰冷笑一声道:“哪个皇子出生的时候,皇上有过大赦天下?这么好的事情,是姐姐的荣耀,自然要多奉承一番的了!”

    崇德二年七月初八日,也就是崇祯十年时,海兰珠生下皇太极的第八子。皇太极为此大赦,这是立太子时才会有的举措。

    所有人都知道,不是母凭子贵,而是子凭母贵,皇太极透露出消息,搞不好这个海兰珠的儿子,就是将来的大清皇帝。

    这个事情,当时在建虏这边引起了非常大的轰动。

    不过海兰珠的儿子,第二年就死了,未满周岁;随后,布木布泰的儿子,也就是福临出生。当时,皇太极并没有大赦天下。

    而在海兰珠之前,也就是皇太极登基称帝的第二年,他都有两个儿子出生,也没有为此大赦天下。

    由此可见,海兰珠这个,是独一无二的。而且,儿子这个,皇太极并不稀罕,前后都那么多,那原因就是一个,海兰珠!

    皇太极不但是领兵打仗的能手,同样也是搞政治斗争的高手。布木布泰只是说了那么一句话而已,他就听出了其中隐含的意思。

    就是要让海兰珠思念儿子过甚,伤及身体,这样就没法再生,就少了皇位的最强有力的争夺者了。

    想到这个结论,什么姐妹和谐,全都是骗人的。宫里头,竟然也是如此龌龊!

    一想起宸妃的身体如此虚弱,竟然是拜她的亲妹妹所赐,顿时,皇太极的心中,就立刻升起一股怒火,烧得他那胖脸红红的,就和猴屁股一样,非常地吓人。

    在原本的历史上,皇太极正在和洪承畴所领明军决战的当口,听到海兰珠病危,都不管战事,立刻赶回盛京。由此可见,海兰珠在他心目中的地位有多高了。

    此时知道,竟然有人在暗中算计海兰珠,这怒火烧起来也就是很正常的事情了。

    不过,正当皇太极准备闯进去质问时,忽然身后传来急促地脚步声,一名内侍的声音随即传来:“陛下,凤凰城堡八百里急报!”

    这个话,同时惊到了几个人。

    皇太极一听八百里加急,下意识地就觉得,又是一个坏消息来了。

    说真的,他怕了,怕了八百里加急!

    但是,再怎么怕,该面对的还是要面对的。他立刻转身快走几步,都不等身边轮值太监把急报转呈上来,自己就去抢了过来看。

    这份八百里加急是鳌拜派人送来的,说已经确认,声势浩大而来的明军,其实就是虚兵,东江军根本没来。鳌拜担心明军这么做,肯定有别的用意,因此加急提醒皇太极这边,一定要小心明军趁机搞什么阴谋诡计!

    看完这个急报,皇太极不由得有点站不稳身子,晃了晃,吓得他身边的太监内侍,全都想来扶他。不过好在皇太极最终还是站住了,一把手甩开了扶他的手。

    暗中准备,布局了那么多,结果东江军却压根没上当。皇太极是真有点恐惧了,做得这么谨慎,竟然还被东江军发现了?真要这样的话,也就能说明,这个东江军根本就没法消灭掉!

    满心欢喜地等待捷报,结果到头来一场空,还要担心明军在别的地方搞什么鬼!这种未知的担心,让皇太极转过头,狠狠地盯了一眼里间,而后便匆匆回转崇政殿去了。

    刚才的对话,同样惊到了里间的两个人。这对话,就仿佛是惊雷,就响在天灵盖上,震得布木布泰和她的心腹女官脸色惨白,甚至那女官都站不住,一下跌坐在地。

    皇上到底是什么时候站在外面的?怎么就一点动静都没有?他又听到了多少事情?

    这一个又一个的问题,让布木布泰感觉前途昏暗,都有点绝望了。

    她十二岁就嫁给了皇太极,可以说,在皇太极的后宫中,她是最了解皇太极的,没有之一。她知道,皇太极可是军阵中厮杀出来的皇帝,杀人不眨眼,对敌人,对身边的人,只要有利益冲突,那绝对是铁血无情的。

    别的不说,当年先汗薨了的时候,就是皇太极主导,联合其他贝勒,硬是逼得多尔衮之母为先汗殉葬。

    如今,姐姐是皇太极的心头肉,他肯定会非常愤怒,虽然刚才有要事走了,可等他处理完了,绝对会处置自己?

    怎么办?怎么办?

    布木布泰第一次,感觉到六神无主,感觉到绝望!

    不过当她转头看到边上睡得正香的福临时,心中忽然又爆发出了无穷的信念:不,决不能等死,一定要想出解决这个危机的办法来!

    身边的心腹女官,都差尿裤子了,根本没法帮自己!布木布泰看了她一眼,心中想着,捏着拳头,暗咬银牙,就盯着自己儿子的脸,脑筋急转。

    忽然,就见她眼睛一亮,显然是有了想法。只见她抱起自己儿子,也不管会不会吵醒他,就匆匆地出门而去。

    没多久,布木布泰就到了关雎宫,还没进宫门,就见她立刻换了一副面容,手中抱着的福临,也被她偷偷地拧了一把,于是,母女俩,一个大哭,一个哽咽着,就往宫里闯去。

    此时的皇太极,却是不知道这些事情。急匆匆地返回崇政殿之后,又更加详细地询问了信使,再查看地图,估摸着明军到底会在什么地方捣鬼?

    他不相信,明军会只是虚张声势一趟,什么都不做!如果换成他是卢象升,也肯定会趁着这个机会,捞一笔好处的!

    离东江军最近的,是原来的朝鲜。不过如今已经被自己消灭,该抢的东西也抢得差不多,东江军应该不会去那边,没什么价值!

    皇太极的胖手指划过地图,指到了临近东江军的另外一边:金州。

    金州是老成持重的代善坐镇,守城兵力有六千,和东江军的兵力差不多。东江军想要攻打金州的话,那是白日做梦,那也是不可能的事情!

    手指继续划过地图,皇太极的小眼睛,忽然就盯住了盖州和海州两地,心中想着:该不会是那明国皇帝又趁这个机会偷袭吧?

    这么一想,还真有可能!

    东江军在鸭绿江这边虚张声势,吸引大清的注意力,然后明国皇帝,又从关宁这边出击,不管是打下盖州,还是打下海州,都会让大清相当被动,就等于是一把尖刀插到了胸口来了!

    想着这个,皇太极又摇了摇头。自己在布局东江军的时候,早就料到了这些,因此,海州和盖州这两城,都布置了重兵不说,探马也放出很远,明军要想像上次偷袭塔山一样,那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情。

    如果明国皇帝想重施故技的话,盖州或者海州那边,早就快马赶来报信了!

    否定了这两个地方之后,皇太极就有点糊涂了,那明军会图谋什么呢?

    想了半天,想破头了,皇太极还是想不出来,明军趁这个机会到底要做什么?

    最后,他不得不把在盛京的那些臣子给召集了过来,甚至连宗人府中幽禁的多尔衮,也被他给传了过来。

    把情况一说之后,就连自诩为张良在世的范文程,也是没有一点头绪。

    最终,皇太极不得不把目光转向多尔衮,他有被明军偷袭过的经验,这也是皇太极把他也传来的原因,想听听他是怎么回答的。

    还真别说,多尔衮在宗人府幽禁的这段时间内,还真是仔细琢磨过崇祯十二年打了败仗之后开始的事情,对于明国皇帝,也是琢磨了又琢磨,还真被他琢磨出了一点东西。

    只听他回答皇太极道:“明国皇帝非常精明,臣弟见过他一次,有种面对陛下的感觉。而且观他用兵,多是在意料之外突然咬我大清一口。从这些方面考虑的话,臣弟有点担心……担心金州那边!”

    “什么,你是说,明国皇帝会领军去金州那边?”皇太极一听,觉得有点荒谬,“他难道敢渡海而来,就不怕海上的风浪太大而葬身鱼腹?”

    要是明国皇帝真得突然领军出现在金州,那凭代善的六千兵力,还真守不住金州。这也就是说,金州危险,代善危险了!

    得到这个结论,刚封了亲王的岳托就急了,连忙看着多尔衮说道:“明国皇帝远在京师,他如何知道辽东发生的事情,从那那么快地做出反应?要是遇到了大风浪的话,明国皇帝连同精锐一起葬身鱼腹,这种代价,谁能承受得起?”

    很显然,他也不认可多尔衮的猜测。其他人,当然也是差不多的意思。

    面对这些质疑,多尔衮却并不慌乱,而是对皇太极说道:“陛下,东江军的水师统领,可是海盗王郑芝龙。他的手下,全都是海上的能手,是在海上讨生活的。他们对大海非常熟悉,因此,臣弟以为,我们大清觉得大海非常可怕,但明国那边,却未必如此。至少臣弟觉得,明国皇帝出现在金州的可能性非常大!”

    “陛下,微臣愿领兵马赶往金州驰援!”岳托一听,当然要救他老子,连忙向皇太极请旨道。

    但是,皇太极虽然觉得多尔衮的猜测有一定道理,可也仅仅如此而已。他不认为,富有四海,有着万里疆域的明国皇帝,敢跨海而来辽东!

448 有性命之忧

    这个时候,就暴露出了皇太极从白山黑水间冒出来的,终归是见识有限。

    当然了,他之所以这么考虑,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他是满清掌门人,他心中非常清楚,满清这点实力,根本经不起折腾。

    万一金州那边没事的话,岳托领着援军一番折腾,钱粮岂不是白白就耗掉了!

    在这之前,为了布局围歼东江军,各路兵马频繁调动,用以掩护去凤凰城堡周边埋伏的军队,也花了建虏不少钱粮的。之前的时候,皇太极觉得,要是能歼灭东江军的话,就是花再多的粮草,都是值得的。

    从这点上,也可以换句话来说,就是皇太极认为花费太多钱粮去赌代善的生死,有点不值得;就算去赌金州的归属,也不值得。这金州,对于建虏来说,还是太远了。

    因此,皇太极并没有答应岳托的请求。反而转头看向范文程,喝问他道:“让卿核实的事情,有结果了没有?”

    范文程之前自己出了主意,说塔山和归化城之战都参与了的,说不定就是明国的奸细。

    此时听到皇太极问起,范文程就立刻趴到地上,头也不敢抬,回答皇太极道:“陛下,奴才无能,查不出来,请陛下治罪!”

    归化城和塔山之战,基本上就是歼灭战,能逃出升天的建虏,那是寥寥无几。虽然范文程去核查的时候,受到了建虏的刁难,但是,他终归还是查完了,结果却没有什么收获。他正不知道怎么给皇太极交代,皇太极就先问了。无奈之下,只能认罪。

    皇太极听了,当然很不高兴,不过倒也没有因为这件事情而处罚他。

    阴沉着脸,沉默了片刻之后,皇太极便又对在场的这些建虏说道:“再怎么样,朕相信,你们也不会投靠明国,成为明国的细作。由此,朕觉得奇怪,为何朕布局已久,甚至连你们都未告知,可东江军为何会知晓而不上当呢?”

    说真的,他心中一直百思不得其解。于是,就把事情大概说了一遍,想要得到一个答案。说不定在众人的计较之下,还能发现,到底哪里泄露了消息!

    当他说完之后,建虏也是一头雾水。不过范文程却是心中一动,本着将功补过的心态,立刻向皇太极奏道:“陛下,奴才以为,或者那陈绍宗根本就没有乖乖听话,他直接告诉东江军,就是最直截了当的了!”

    “这不可能!”皇太极一听,当即否认道,“此事事关重大,朕亲自核实,那陈绍宗确实是少有的孝子,他母亲在朕手中,他岂敢害他相依为命的母亲?”

    汉人,终归是更了解汉人一点。范文程听了,还是坚持自己的想法,给皇太极说道:“陛下,那陈绍宗是大孝子不假,可若是他奉母命归明国,这岂不是就有可能了?”

    “不会!”皇太极听而来,还是摇头说道,“他们事情败露之时,那陈绍宗就没见过他母亲,又从何听从母命逃归明国呢?”

    范文程一听,还想再说,多铎却瞧不下去了,当即喝骂道:“就你这汉狗聪明,我们就都是傻的。你信不信,本王扇你耳光,让你好好清醒清醒再说?”

    就如同刚才皇太极所说,陈绍宗的事情,他们都考虑过,事先核实过,觉得不会有问题才放出去的。要不然,又怎么可能放人!

    倒是岳托,心急他爹安危,这一次帮范文程说话道:“你还有什么想法,都说来听听看?”

    范文程听了,看看多铎,又看看岳托,最终伏在地上,等着皇太极发话。

    皇太极这点肚量还是有的,当然,最主要的是,他想搞清楚到底是哪里出了差错?

    因此,他就问范文程道:“还有何话可说?”

    “陛下,奴才愿去一探陈绍宗他娘!”范文程伏在地上回答道,“如若她一贯就厌恶我大清的话,说不定平日里就对陈绍宗耳提面命,因此陈绍宗虽然不见他娘,却知道他娘会让他怎么做而去做了!”

    听到这话,皇太极不由得沉默了下,最终还是点头同意道:“好,就由卿去试探一番看看!”

    范文程领了旨意,便退出崇政殿,匆匆地走了。

    而皇太极这边,议事却还在继续。

    面对岳托的再次请求,皇太极想了下后说道:“先派人查探吧,如果明军真得兵围金州,那边至少有六千兵力,只要不是想着第一时间突围,怎么样都能坚持一段时间的!”

    说这话的时候,他看了一眼多尔衮。当初要不是他第一时间突围的话,就不用这么大费周章,已经把东江军连同那个卢象升一切歼灭在平壤城内了!

    多尔衮听到这话,他都没抬头看,就知道不少人把目光转向了自己。对此,他自己也很无奈。当时那种情况,按理来说,就是先突围才是最佳应对措施才是!

    “明军最好渡海而来,去围金州。真要如此的话,我大清骑军迅速救援,内外夹击之下明军必败。而明军想要逃,却也没那么容易,他们根本没那么多时间逃回船上。”多铎大声说着,立刻转移了其他人的注意力,“就算明国皇帝能逃得了,可大部分明军,呵呵……”

    这话说得也有道理,大军要想上船,根本就不是说上就能上的,人越多,全部上船的速度就越慢。如果加上马啊,火炮什么的那些东西,上船的速度就只会更慢。如果骑军突袭的话,还真有可能在明军上船之前交上手。

    皇太极听得点点头,从议事开始,他总算露出了一丝笑意。

    可就在这时候,忽然外面传来急促地脚步声,隐隐还有喊声。

    皇太极就犹如惊弓之鸟,一听这动静,顿时心中就紧张了起来。

    然而,不管他紧不紧张,该是什么事情就还是什么事情,并不会以他的情绪为转移的。

    “报,新金八百里加急!”

    听到这话,所有人都看了一眼多铎,心中想着,该不会被他的话给说中了吧?金州被围,新金急报,就是这样!

    真要这样的话,立刻调集骑军驰援,说不定还真能打一次大胜仗呢!

    对明军的大胜仗,似乎已经很久没有过了啊!

    这么想着,这些建虏头目,反而高兴了起来!

    不一会的功夫,信使便进入了崇政殿内,跪都跪不住,直接趴那,一脸惊慌地奏道:“金州失陷,礼亲王及三千大清军卒被俘!”

    说着话,便把那背上长筒双手奉上。

    他的这个话,犹如一个晴天霹雳在崇政殿内炸开,震得所有人都愣住了。代善和三千大清军卒被明军俘虏了?

    对于这个消息,他们非常难以接受,也难以相信。

    一边的内侍急匆匆地把急报转呈御前,岳托却是等不及了,急步走到那信使面前,厉声喝问道:“金州那边,到底是怎么回事?”

    信使不敢怠慢,知道这个时候,所有人的心情都不好,不赶紧回答,自己容易被迁怒,就立刻简略地回答道:“原怀顺王手下副将陈绍宗用一道皇上的密旨,把金州三千骑军调出了金州城,随后明国皇帝领军突然出现,全歼了回援的三千骑军,而后迫降了金州守军!”

    果然是那个陈绍宗有问题!这是殿内众人的第一想法,随后,他们又立刻奇怪了起来,皇上的什么密旨,竟然调出了金州的三千骑军?要不然的话,六千人马,肯定能坚守一段时间的吧?

    想到这里,几乎所有人都把目光转向皇太极。

    岳托更是不管皇太极还在看急报,便立刻大声问道:“陛下,那陈绍宗如何会有密旨,能让我父王听从,把三千精锐骑军派了出去,从而被明军有了各个击破的机会?”

    这个时候,皇太极差不多看完急报了,胸膛起伏地厉害。

    明国皇帝竟然有如此魄力,还真是跨海而来了。他们将计就计,用自己的旨意分化了金州的兵力,竟然还迫降了金州守军!

    大清什么时候有过这样的例子,竟然未战就向明军投降?开了这样的先例,以后各地大清军队是不是就会有样学样?

    皇太极心中第一想法,是决不答应明国皇帝提出换人的要求。按他的本意,敢这样投降明军的,全都杀无赦,最好再抄家灭族!

    可是,这可能么!

    不说代善是自己的大哥,是大清的亲王,他的儿子,如今也是亲王,就在殿内;还有,三千大清军卒啊,这么多人,就意味着有三千户人家,大清总共才多少人,要是不管这些被俘的军卒,肯定有不少人会闹起来,也会心寒自己不救他们!

    为什么,为什么明国皇帝会来?

    为什么,为什么那陈绍宗竟然敢背叛大清,还用了自己的密旨,以至于金州兵力严重不足?

    为什么,为什么自己花了那么多心思,结果反而成全了明军,让他们不但夺下了金州,还来将自己的军?

    ……

    心中一下拥出太多的为什么,让皇太极有点难以承受,就立刻感觉嗓子里一甜,一口老血,“噗”地一下,再次喷了出来,就犹如血雨一般,喷得手中急报上都是鲜血,喷得御案上都是鲜血。

    与此同时,皇太极向后仰去。不过轮值太监显然已经在边上担心着了,一见之下,立刻冲上一步,一把扶住了皇太极,同时尖声叫道:“陛下,陛下,龙体为重啊,陛下……”

    其他人见到皇太极又当众吐血,他们都有点习惯了,皇太极血多,一会就没事了。他们更多的关注,还是在金州事件本身。不少人,都想着快点看看那份急报,里面还说了什么?

    可谁知,这一次,皇太极虽然被唤醒,可是,精神却极度萎靡,只能协靠在龙椅上,几次想说话,嘴角却又溢出鲜血。

    不用说,这一次的吐血,就比以前几次要严重多了。

    顿时,崇政殿内就乱了。

    “御医,御医在哪里,快传御医!”

    “陛下,感觉怎么样?快歇息一下,不要说话!”

    “快快快,扶陛下去后宫吧!”

    “……”

    在这么乱的情况下,岳托担心他父亲的安危,却是趁这个机会,捡起那份丢在御案上的急报,立刻看了起来。

    原本,皇太极是不想给他们知道急报里的内容,至少他做出决定之前,是不想给他们知道换人的事。因为这个事情,对于大清的打击太大了。

    然后,他现在全身无力,说话都没法说,就只能眼睁睁地透过人群缝隙,看着岳托拿起那份奏章看了起来。

    心中一急,加上此时的无奈,不由得又是一口老血喷了出来,顿时,就又吓坏了围着他的这群人,崇政殿内,就更慌了。

    不一会,御医急匆匆地赶来了,检查了皇太极的身体之后,便奏道:“陛下,千万不能再生气了,气急攻心,已不是一次两次,如若再吐血,怕……怕……龙体难愈,甚至……有性命之忧!”

    这就是非常严重的诊断结论了,所有人听得都是吃了一惊。虽然他们脸上露出的,都是震惊难受之色,可是,至于他们心中到底是什么个感受,却是没人知道。

    这个时候,岳托却在那边说道:“明国皇帝愿意用我父王和三千大清军卒来换那个陈绍宗的母亲,还有那个耿继茂,这个事情,我们得快点办,否则一旦明国皇帝变卦,就大事不妙了!”

    听到这话,那些关心皇太极身体的亲王贝勒,便立刻凑到岳托身边,急忙去看那份奏章。

    按理来说,礼亲王身份何等尊贵,光是用他来换那两个人,就已经是值得了。更何况,还有三千大清军卒呢!因此,他们一个个看得,都是连声附和岳托。

    但是,也有人是不想代善再回来的。因此,就听多铎大声嚷道:“此事,事关重大,得要皇上御决才好!”

    皇太极躺在龙椅上,几个内侍正准备搬着龙椅回后宫,让皇太极好好休息下。

    听到他们的话之后,皇太极很想说话,可是,那嘴就张不开,流血!

    他人被搬走,只能无奈地听到崇政殿的争吵之声,就感觉,心中急得慌,一个不小心,顿时又一口老血喷了出来。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43151/ 第一时间欣赏崇祯窃听系统最新章节! 作者:叫天所写的《崇祯窃听系统》为转载作品,崇祯窃听系统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崇祯窃听系统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崇祯窃听系统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崇祯窃听系统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崇祯窃听系统介绍:
崇祯皇帝身处深宫,被人忽悠而吊死煤山。
可如果他有窃听系统在手,能听到别人背后的议论,那还能亡国灭种么?
好吧,崇祯皇帝还是穿越的,虽然已经是崇祯十一年末,可结果必定会改变!
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我崇祯活这一世,大明必定中兴!
PS1:这是有系统加持的正经穿越历史文!
PS2:觉得苗幼可以先看我另外一本精品历史《崇祯聊天群》崇祯窃听系统已经完结,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崇祯窃听系统,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崇祯窃听系统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