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历史军事崇祯窃听系统TXT下载崇祯窃听系统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崇祯窃听系统全文阅读

作者:叫天     崇祯窃听系统txt下载     崇祯窃听系统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449 生死置之度外

    在皇太极走了之后,崇政殿内,很快就达成共识,明国皇帝提出的换人要求,对于大清来说,是非常划算的,一定要换。

    虽然多铎不愿意代善回来,但是,还有三千大清军卒,岳托就拿着这三千人砸向多铎,让多铎无从招架,只能是答应了。

    当然了,最终的决断还是要皇太极来下旨意的。因此,他们把商量好的结果联名写好,这事情拖延不得,就算知道皇太极吐血回后宫休养,也还是让轮值太监赶紧送进去。

    岳托还不放心,想了想,他立刻想起范文程好像去找那个陈绍宗母亲了。

    这个陈绍宗母亲是明国皇帝指定要的,是这次交换人质中最为重要的。岳托就怕范文程干出什么事情,便给其他人匆匆打了个招呼,就赶紧先追过去了。

    此时,在盛京皇宫附近的一处宅子里,门口有两个建虏看守着。不过他们都没好好地站岗着,而是转头看向门里头,带着看戏的神态说着话。

    “关着的那个老妈子,到底是什么来头,范学士都找来了?”

    “能有什么来头?真要有来头的话,就凭他范文程,敢这么大声和这老妈子说话?”

    “说得也是哦,自己媳妇被糟蹋了,连个屁都不敢放的,也就敢欺负欺负汉人出身的那些而已!”

    “你听,好像那老妈子也不服他,好像吵起来了!”

    “呵呵,反正不管我们事,随便,我们听热闹便是!”

    “……”

    在里面院子,一个老妇人正在洗衣服,这个时候,天气已经有些冷了,像这种洗衣服的事情,不是身份低贱的人,是不可能去做的。

    在这位老妇人的面前,站着一个相貌堂堂,却是金钱鼠尾的高大汉子,用一口大明官话,低着头喝斥道:“本官问你话,听到了没有?”

    他这声音,已经很响了,也很威严了,连在墙根围着看热闹的一群宫女都听到了。但是,老妇人还是仿佛没听到一般,自顾自地在洗衣服。

    范文程一见,顿时就恼了,再上前一步,低头盯着老妇人喝道:“本官再问你一遍,你平日里可由教你儿子背叛大清?”

    然而,他还是被无视了。

    这一下,他顿时再也忍不住。那些建州女真轻视他就算了,如今竟然连一个明国老妇人都如此轻视他,真是是可忍孰不可忍!

    上前一脚,把木制脸盆踢翻,范文程厉声再喝道:“本官告诉你,如今你儿子的事犯了,没人能庇护得了你,再不答本官的话,就休怪本官动粗了?”

    他心中其实可以肯定,十之八九就是陈绍宗投奔明国,把皇上的谋划给破坏了的。如此重罪,不要说只是区区一个老妇人,就是皇后,最终都会被皇上杀了的。这个时候,对她厉害点,也没人会在意。

    听到他这话,老妇人终于缓缓地抬起头,盯着范文程道:“我儿如何了?”

    如今在这个世上,能让她牵挂的,就只有她儿子一个人。之前的时候,建虏突然把她从家里押走,送来了盛京,她就知道和儿子正在做得事情有关。不知道后续情况如何,让她心中一直很担心,此时听到,自然是想要知道情况的。

    “呵呵,你儿子辜负圣恩,私通明军,如今已经投靠了明军,再也没有回来。”范文程冷笑一声道,“枉他还是个有名的孝子,为了自己的荣华富贵,把你给害死了!”

    他也是奸诈,不直接问,而是用恐吓的方式,从侧面来印证他想要的内容。

    那些看热闹的宫女一听,不由得都惊讶,顿时“嗡嗡嗡”地低声议论了起来。

    “我说呢,会被送来这里,原来是被她儿子拖累了!”

    “竟然背叛大清,这是疯了么?要害死自己的亲娘,真是猪狗不如!”

    “什么孝子,这年头,为了荣华富贵,亲爹亲娘都会卖的,多了去了!”

    “……”

    听到范文程的话,听到边上那些宫女的议论声,老妇人的脸上终于有了一丝怒意。她一下站了起来,虽然身高不够,还是仰视范文程,可她说话,却是毫不畏惧,反而是非常坚定有力地那种语气,带着满满地自豪说道:“不愧是我儿,没有辜负为娘一直以来的教导,弃暗投明……”

    听到这话,范文程心中一喜,自己果然没有猜错,就是这老贼婆私下有教陈绍宗,让他一定要投靠明国,也是因此,虽然大清这边不让他们母子见面,却还是被陈绍宗破坏了好事。

    而那些宫女们听到,却都是不信,一边摇头一边说了起来。

    “这儿子真是不孝,可这当年的,却还要维护她儿子!”

    “是啊,把他娘扔在这里,肯定死路一条了。可怜天下父母心,却不忍她儿子的名声受损!”

    “……”

    老妇人听到,立刻转头看着她们,大声地说道:“不是你们想得那样,全军就我母子俩相依为命,为何?就是被建虏杀光了!老身没想到我儿一时糊涂,竟然还投靠了仇人,当一个老么子副将!为此,老身一直耿耿于怀,时常教导他。如今我儿终于弃暗投明,回归大明。这是认祖归宗,何谈连累不连累老身。呵呵,老身死则死矣,自有我孩儿为老身报仇,为全家报仇!我儿如此,才是忠孝两全的大孝子!”

    说到这里,她转头看向范文程,冷笑一声道:“你就是范文程,那个自称是范文正公的后人是不是?老身听我儿说过,你如此数典忘祖,就不怕你祖宗的棺材板盖不住么?”

    “你……”范文程是万万没有想到,这么一个老妇人,突然之间却说出了这样的话。就算他自诩文武双全,可意料之外,一个措手不及,顿时气得满脸通红,连话都说不出来。

    他是相貌堂堂的高大英俊汉子,突然之间,被一个老妇人气得满脸通红,犹如猴屁股一样,冷不丁的这种反差,让那群宫女中,不少人“噗嗤”一声笑出了声。

    范文程一见,就有皇太极的那种感觉,气得想吐血。不过好在他身体素质不错,这血是没吐出来,不过也是气得够呛。

    平日里,被其他人侮辱,甚至连凌辱他媳妇的仇恨,他都能忍了,可见他城府之深,或者不要脸到了极致。对此,他都是开导自己,那些都是位高权重的建州女真主子,自己得罪不起,能忍才是大英雄!

    可是,此时此刻,却被一个他都看不起的老贼婆羞辱,他是真得无法忍受了,难道当着面,被骂数典忘祖,对一个身份低贱的人,还要笑脸相迎?

    这么想着,范文程便捏着拳头,再次上前一步,到了老妇人的面前,厉喝一声道:“让你嘴贱,敢对本官无礼,叫你后悔生了儿子连累了你!”

    说完之后,他便狰狞了脸,一拳向老妇人的面门打了过去。不敢对主子们动手,对一个生了叛贼的女人动手,根本不会有任何不良后果!

    看到这个情况,那些宫女都不由得惊呼了起来。虽然她们是满清的宫女不假,可她们同时也是女人,见范文程这么高大英俊的一个男人,竟然一拳砸向一个老妇人的面门,就下意识地就站到了老妇人那边,实在有点不忍心看到老妇人被范文程活活打死,或者打成重伤。

    在她们的心中,也有很多人替老妇人不值。落得如此下场,就是被她儿子牵连,要是自己,绝对是后悔生了一个坑娘的儿子的!

    不过,老妇人知道自己儿子已经到了大明那边,似乎已经放开了心事,无所畏惧,昂然而立,丝毫不见有求饶之色。

    正在这个时候,忽然,门口处传来一声大喝:“住手!”

    范文程听得,顿时打了个激灵。对于大清国中最有权势的那些人,他是印象深刻,只是一听,就知道身后喊住手的这人,应该是大清新晋亲王,爱新觉罗岳托。

    一个亲王的话,就是给范文程多十个胆子,他也不敢不听。

    只见范文程赶紧收住手,连忙转身一看,果然就见岳托在他亲卫的簇拥下,正大步走过来。

    于是,他连忙挤出笑容,迎过去陪笑着说道:“不知殿下过来,有失远迎,真是失礼了!”

    说完之后,他明锐地看到,岳托似乎非常担心,看着那个老贼婆,就想解释一二时,果然,就听到岳托抢先一步问道:“这位,可就是陈绍宗之母?”

    老妇人听到,毫不犹豫地点点头,不带一点软弱地回答道:“陈绍宗,正是我儿!”

    “殿下,就是她!”范文程在边上连忙解释道,“刚才小人已经试探出来了,就是这老贼婆怂恿她儿子背叛大清。小人刚才气愤不过,正想教训她一顿出出气!”

    “你敢?”岳托一听,冷着脸,转头看向范文程,厉喝一声道。

    他的话,明显是反义词,就是你有种动手试试的意思。

    范文程也听明白了,不过这么一来,反而把他给说糊涂了:怎么岳托的反应,好像是在维护这个老贼婆?

    这个时候,他以为是岳托没有听清楚,便让自己吐字更清晰一点,再次给岳托解释道:“殿下,皇上的苦心布局,就全毁在她儿子身上。而这一切,就是这个老贼婆怂恿的。敢背叛大清,就要让他们知道背叛大清的下场……”

    岳托没想到自己说了之后,这个范文程竟然胆子变大了,还敢顶嘴?

    他本来的脾气还可以,但是,事关到他爹的性命,事关他这个族两个亲王的份量,利益攸关之下,这脾气也就不好了。

    “啪”地一声,就见岳托一个巴掌甩了过去,那范文程没想到这点,脸上结结实实的被打了一巴掌,发出很大的声音。

    “闭嘴,本王看谁敢对老夫人无礼!”岳托打完之后,厉喝一声说道。

    这一巴掌,还有接下来的这句话,顿时就犹如双重打击,把范文程打懵在了那里!

    这是什么情况?我在哪里?我在干什么?

    不要说他了,就是看热闹的那些宫女也惊呆了,她们也同样无法理解,怀疑岳托是鬼上身,打错人了吧?

    这位老妇人被关押在这里,大冷的天洗衣服,原来是她儿子背叛了大清,破坏了皇上的好事,要挨打的,应该是这位老妇人才对吧?

    在他们这些人的震惊状态下,就见岳托转过身,看向陈绍宗母亲,努力换了副和蔼的神情,努力让自己的语气和缓了一些说道:“让老夫人受惊了!放心,之后不会有人敢对老夫人不敬了。”

    说完之后,他低头看了一眼被范文程踢翻的脸盆,就又对那些宫女喝道:“这些下贱的活,岂是老夫人干的。告诉你们,都给本王伺候好了老夫人,否则决不轻饶!”

    懵了,懵了,岳托的这一连串反应,让所有人都懵了。包括陈绍宗母亲也是,她也懵了。

    只见她看着岳托,脸上露出一丝疑惑之色,而后坚定了神态,意志坚定地对岳托说道:“既然我儿已经回到了大明,老身便已将生死置之度外。你们也别用什么阴谋诡计了,不过一死而已,老身怕什么!”

    一听她好像要寻死的意思,岳托就急了,别人死不死,他管不着,这位老妇人可千万死不得!

    于是,他便急切地对老夫人说道:“别,别将生死置之度外啊!您儿子,还等着您回去团聚呢!”

    “……”老妇人听了,有点不解地看着他,一时之间,不知道他这么说是什么意思?

    岳托就怕她有意外,便连忙解释道:“明国皇帝亲自领军打下了金州城,随后送来消息,要用礼亲王和三千大清军卒的性命来换您回去和您儿子团聚。您老可千万要保重,别有什么意外啊!”

    “啊……”老妇人一听,带着惊喜之意,不由得失声叹道。

    “啊……”捂着脸的范文程听到,带着惊惧之意,同样失声叹道。

    “啊……”其他人听到这戏剧化的解释,也全都“啊”出了声。

450 刺激

    明国皇帝亲自领军打下了金州城,要用礼亲王和三千大清军卒的性命来换这名老妇人回去和儿子团聚?

    这……这可能么?绝对不可能啊!

    下意识地,在场的几乎所有人,包括平庸的看门守卫和宫女,也包括自诩文武双全的范文程,全都是这样的想法。

    明国皇帝那是多尊贵的身份,九天之上的人物,会为了一个老妇人亲自跑来辽东?而且还用礼亲王和三千大清军卒的性命来交换?

    她谁啊?王母娘娘么?

    有那么一瞬间,他们这些人都以为这位老妇人的身份是非常高贵的存在!

    可是,现实就是现实,他们很快就回过神来,这名老妇人在这里也待了很多天了,谁都知道,她只是原来怀顺王麾下一名副将的母亲而已,是出身低微的原东江军的人,投降大清的。这种人,就连看门和宫女都不怎么瞧上眼,怎么会让明国皇帝那么尊贵的人亲自跑来辽东打仗,还用那么大的代价来换她回去呢?

    说实话,所有人,真得都是无法理解。

    甚至包括老妇人自己,也是无法理解。

    不过,此时的她却没管那么多,她只是立刻向岳托确认道:“你是说我儿在大明那边了,老身能回去和儿子团聚?”

    岳托平时的话,也不会拿正眼去瞧下老妇人这种身份出身的人。可是此时,他为了保证交换人质的顺利,那是态度非常地端正,连连点头道:“对对对,没错,您老人家很快就能回金州那边,和您儿子陈绍宗在一起了。”

    以岳托的身份,当然不可能特意跑来说谎。老妇人就算平日不出门,也是明白这个道理的。

    确认了这个消息,她终于激动地有点难以抑制自己的情绪。

    她本来已经做好了死的准备,就想着死后能给家里人一个交代,就这么坚持着。忽然之间,却是不用死了,还能回到大明那边,还能和儿子团聚,这简直是一个快要饿死的人,突然发现天上掉馅饼,不是,是掉琼浆玉液,神仙美食下来了。

    要是能不死,能和儿子团聚,能看着自家再开枝散叶,儿孙满堂的那一天,老妇人又怎么可能舍得死呢!

    也是到了这个时候,她才回过神来,不由得激动地跪伏在地,泣不成声地道:“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看着这一幕,院子里鸦雀无声,所有人都在发呆。

    他们都知道,这位老妇人口中的吾皇,不是大清皇帝,而是明国皇帝!

    说实话,好多看着她的眼神中,都是羡慕嫉妒恨!

    真是何德何能啊,竟然让明国皇帝,一个远比大清皇帝还高贵的皇帝如此惦记,这真是死了也含笑九泉了啊!

    这些人中最有见识的范文程,在回过神来后,还是觉得这个事情不可思议,他也顾不得脸上还疼着,就立刻问岳托道:“殿下,小心这是明国的诡计,千万不要上当啊!”

    这事情,在他想来,真得是太过诡异了,他心中十万个不相信!

    不过,岳托却是相信的,因为明国皇帝的要求,不但要换回这个老妇人,还要大清这边交出耿仲明的遗体和出卖老子的耿继茂。从这些事情上说,明国皇帝就是要为那些忠于明国的臣子出头。在他看来,礼亲王和三千大清军卒都抵不过这个。

    说实话,他心底其实非常佩服明国皇帝,更羡慕明国的人能拥有这么一个好皇帝!如果换成是皇太极的话,他相信皇太极绝对做不出来这么有魄力和担当的事情来!

    此时,岳托听到范文程竟然又质疑这个事情,这厮要是为此事上蹿下跳来阻挠的话,自己父亲就可能回不来。

    这么一想,他顿时就又怒了,挥手出去,又是一个耳光打过去。

    但是,这一次,范文程是面对面,正注视着岳托的,见他动手,下意识地就躲开了。毕竟他都自诩文武双全之人,这都躲不开的话,早就在战场上嗝屁了。

    可是,岳托正上火着呢,见他竟然敢躲,当即厉喝一声道:“好大的胆子,还敢躲本王?”

    说着话,上前一步,又一个耳光打了过去。

    满清皇帝以下,就是几个亲王了,岳托就是其中之一,可以说,他的权势是非常大的。

    范文程听到岳托的怒喝声,顿时就不敢再躲,免得进一步激怒岳托。

    于是,“啪”地一声,结结实实的挨了一个耳光。那张相貌堂堂的脸,左右两边都挨了一下,肿了!不好好养一些天的伤,都没法出门了。

    岳托打了一个耳光之后,心情好了一点,便指着范文程的鼻子喝骂道:“此事关系到礼亲王和三千大清军卒的性命,你要敢胡言乱语的话,管你躲在什么地方,本王都要把你这个狗奴才给杀了,听到了没有?”

    范文程也是被打醒了,他明白,岳托为保他老子,绝对是干得出这种事情的。因此,他捂着脸,连忙点头说道:“奴才记住了,殿下放心,奴才记住了……”

    岳托见了,便不再管他,又一指那群围观的宫女喝道:“都给本王听清楚了,再送老夫人回明国之前,都伺候好了。要有让老夫人半点不满的,回头让本王知道了,打死勿论!”

    听到这话,这群宫女都吓到了,急忙跪了一地,连声应承了下来。

    岳托交代完之后,又转头看向老妇人,马上变了脸,露出带着讨好的笑意道:“委屈老夫人还得在这里待些日子,等大清这边准备好之后,您就能回去和陈绍宗团聚了!”

    安排完了这些事情,岳托才带着亲卫匆匆离去。毕竟皇太极出了事,这老血吐得一口又一口的,看着好像有点不妙,他得赶回去看着情况。

    门口的两名守卫,目送他离去之后,再转头看向院子里后,两人对视一眼,都是充满了羡慕之意!

    他们下值之后,回去肯定要和自家婆娘说说这么峰回路转的事情才好,真是太让人意外了!

    …………

    而在皇宫内,皇太极再次吐血,而且是连吐好多口血的消息,很快就传开。顿时,皇太极的后宫,鸡飞狗跳的,乱成了一团。

    所有妃子,全都匆匆赶过去看皇太极。只是一会的功夫,殿门处,就已经聚集了皇后哲哲为首的一大堆女人。这其中,当然也包括了同样身体不好的海兰珠,还有心有惧意的布木布泰。

    宫中大太监在殿门处,大声宣布道:“皇上忧心国事,气郁心结,御医诊断,不能再动气,需要安心静养。诸位娘娘,还请回吧!”

    这些宫里的人,在小细节方面都是很精的。此时,一听说所有妃子都不见,她们就知道,皇太极的病情绝对非常严重。

    如此一来,又有谁会说走就走呢!

    哲哲是正宫皇后,便恳请大太监,让她进去看看,要不然,没法安心。

    这个请求,也算是合情合理的。大太监犹豫了一下,便进去请示了一下,随后便出来带哲哲进去了。

    龙床上,皇太极平躺着,虽然嘴角的血都已经擦去,可是,他的脸色极差,任何人一眼就能看出来,他的身体绝对好不了。顿时,哲哲害怕了。

    “朕还死不了。”皇太极见了,心中不喜,努力不让自己生气地说道,“看好朕的后宫,那……那……”

    他记起听到的布木布泰的话,心中顿时来气,就想着交代皇后严惩布木布泰,可是,都没开口,他就感觉气急攻心,说了两次都说不出来。

    边上的御医一见,又是手忙脚乱,过了好一阵之后,才让皇太极慢慢地平复下来。

    皇太极知道自己的身体状况非常不好,也不敢再提了。反正等他身体好了之后,有的是时间处置那个贱人。

    这么想着,他便非常疲惫地扬了扬手指,示意皇后出去,不想再说话了。

    皇后见此,也不敢再打扰,她也看出来了,皇太极的身体受不得一点刺激。因此,便转身出殿。

    就在这时,就听皇太极虚弱的声音吩咐身边的太监道:“传宸妃进来!”

    听到这话,哲哲也是女人,哪怕她一直没有儿子,因此没有陷于宫中的勾心斗角,可还是没来由地一阵妒忌。

    自己这个大侄女,真是集皇上的万千宠爱于一身!

    这么想着,心中叹了口气,她也没说什么,就和平时的与世无争一般,出去了。

    那大太监听了,稍微犹豫了一会。皇太极的身体极差,其实是不适合见人的,应该安心静养。不过他又知道,皇太极非常宠爱宸妃,既然已经下旨了,要是不执行,反而可能会让皇太极生气。

    无奈之下,他便只好出殿去宣旨了。

    而在殿门外,当哲哲走出来的时候,其他妃子自然压低着声音,纷纷询问皇上的身体状况。

    哲哲见了,摆摆手,让她们稍安勿躁,低声说道:“陛下的身体很不好,不能受一点打扰,妹妹们,都回吧!”

    人群中的布木布泰一听,眼珠子转了几转,从皇后的这个话中,她听出了不少东西。随后,她立刻看向她身边的姐姐。

    于是,她立刻低声地对海兰珠说道:“姐姐,看在福临这么小的份上,求您了……”

    海兰珠此时心乱如麻,听到她低声说话,转过头看了她一眼,见她一脸凄苦,便立刻想起了她在自己宫内说得那些话。

    当时,她对这个妹妹和福临两个一大一小都哭着来求自己,非常地意外,赶紧问情况。

    布木布泰开始不说,后来在她的追问下,就说了。说之前的时候,她一心想着姐姐很受皇上宠爱,生子的时候,皇上都大赦天下,她也为姐姐感到很高兴。只是没想到会夭折,每次想起来就很可惜。又见姐姐经常思念,就忍不住跟着叹息下。谁知道这个事情被皇上知道了,皇上就怪到她头上,说是她故意让姐姐思念皇子,看皇上发狠的样子,好像要狠狠地处罚她了。

    布木布泰就拜托她,要是被皇上处罚的话,她也认了,谁让她百口莫辩,她实在是无心之过。就只求姐姐能照顾下福临,好歹也是皇上的血脉,不要迁怒于他。

    脑海中想过这些事情,海兰珠握了握妹妹的手,便低声想安慰她道:“皇上很好说话的,你放心好了,皇上不会怪你的。”

    布木布泰一听,心中不由得非常嫉妒,皇上很好说话,那是对你,其他妃子那边,什么时候很好说话了?

    她正在想着,大太监出来了,宣海兰珠觐见。

    布木布泰一听,连忙拉了拉海兰珠的袖子,那眼睛就仿佛能说话的一般,就看着海兰珠。

    海兰珠知道她想说什么,只是点点头,就连忙进殿去了。

    看到皇太极的惨状,海兰珠的眼泪就先涌出来了。这一幕,让皇太极看到,反而心中舒服,露出一丝笑容道:“爱妃不要伤心,朕养养身体便没事了!”

    海兰珠眼睛里还有眼泪,听到这话,用力点点头,对皇太极说道:“陛下千万保重身体,大清可不能没有陛下,妾身也不能没有陛下!”

    “呵呵,放心好了,朕知道!”皇太极听得精神又好了一点,甚至还想着靠到垫子上,然后再和海兰珠说话。

    边上候着的御医见了,心中也是放心不少。看来宸妃还真是皇上的心头肉,由宸妃照顾着,皇上都能忘记烦恼,龙体也会好得更快。

    抚着海兰珠的手,皇太极微笑着说道:“等朕身体养好了,我们要继续努力,记得哦,爱妃的身体,也要好好的!”

    听到这话,海兰珠便一下记起妹妹的那个事情,于是,她便对皇太极说道:“陛下,我妹妹是心直口快之人,并没有那么多心思,她只是见妾身思念亡子,便顺口说了几句,都是无心之言。妾身并不在意,陛下也就不用……”

    她说着说着,忽然发现刚才还微笑着的皇太极,那脸色一下僵在那里,红了几下,顿时,一口老血喷了出来。

451 事情真相

    海兰珠没有防备之下,皇太极的这口老血,直接就喷到了她身上,甚至连脸上都有。而后,整个人就软在了那里,一动不动。

    这一下,海兰珠惊呆了,而其他人则吓傻了,“皇上,陛下”的乱叫,赶紧救治皇太极。

    海兰珠被挤到了一边,有点呆呆地看着眼前的一切,也不擦脸上身上的血迹,只是喃喃自语地念着“陛下……陛下……”

    殿外的一群妃子,听到动静,也都惊慌了起来。唯独布木布泰听到后,心中大大地松了口气。

    皇上不是千万不能再气到了么,那这一次的效果应该很好吧?

    过了好久之后,皇太极才苏醒过来,不过却说不出话来了。

    这个时候,御医非常严重地语气千叮万嘱道:“皇上真得不能再动气了!”

    说着话,同时也向皇太极跪了下去,磕头说道:“陛下,龙体为重,真得不能再吐血了!”

    吐血的严重后果,所有人都看到了。

    皇太极看着泪流满面,呆呆地站在那里的海兰珠,心中叹了口气。

    他并没有责怪海兰珠,反而还心疼海兰珠,蒙在鼓里却不知道。那个布木布泰,怎么可能是个心直口快的人呢?你这个当姐姐的,被她利用了还不知道。

    他有心想处置了布木布泰,可是,他知道,海兰珠必定会阻扰求饶。要是自己一意孤行的话,恐怕海兰珠的身体也会无法承受,要向她解释清楚,却又没有这个精力。

    想到这里,皇太极心中又叹了口气,想着,那就等自己养好这个病再说,那个时候,就凭她布木布泰,无论如何也翻不出自己的手掌心。

    感觉到非常地疲惫,皇太极略微带着歉意,有点怜惜地看了海兰珠一下后,便闭上了眼睛。

    边上的大太监见了,便开始赶人,这个时候,任何人都不能影响皇太极的休息。

    海兰珠也没有例外,同样出了殿,不过她似乎还没有回过神来,满脑子都是皇太极吐血的惨状,失魂落魄的,最后都不知道怎么回自己宫里的。

    这群妃子刚走,崇政殿内的联名奏章便送到了。这个有关国事,耽搁不起,最终还是报到了皇太极这里。

    皇太极虽然病情很重,却还有理智,知道自己一定不能再生气。自己最重要的,是要先养好身体。

    这么想着,他便下了一道旨意,朝中大事,由几个亲王商量着,最后报他御决,另外,正式放了多尔衮,不用再在宗人府幽禁,但也没有实权,只是能参与议事。另外,还下了旨意,召之前去辽阳重镇坐镇的豪格回盛京。

    这旨意一下去之后,满清最为重要的第一件事情,便是唤回礼亲王和三千大清军卒,相关的一切,也迅速准备了起来。

    …………

    在盛京以北,松辽平原上,铁岭所在,恭顺王孔有德就被皇太极丢到了这里,让他开荒种田。

    此时,大堂内,孔有德独自一人,神情呆滞地瞧着案几上放着的东西。

    过了很久之后,他忽然喃喃自语地出声道:“没想到你竟然真得想回大明,唉,真是没想到啊!”

    没错,案几上的这个东西,就是皇太极特意让人送过来给他看的,耿仲明的首级。

    虽然耿仲明和孔有德两人私下聚会时,多有抱怨,可孔有德始终是没想到,耿仲明竟然真得会想回大明?不是说了么,大清给得可是异姓王,但是大明那边,却根本不会有这个待遇的。

    缓缓地伸手,摸着耿仲明的首级,孔有德叹口气又道:“你是真傻啊!回明国又岂是那么容易的?不说明国皇帝会不会事后算账,光是回去之后,那些御史言官的弹劾攻击,我们两人又如何能应付得了呢?要知道,大清的火器可是我们两个人带过来的啊!”

    耿仲明的首级,一动不动,就唯有孔有德自己在自言自语。

    “虽然是有梦见毛帅他们,可也不至于因此就想着回大明吧?等到他日见了毛帅,说不定毛帅也对大明怨恨地很呢!这辈子为了大明奋战在辽东,结果到头来却死在了自己人的手中。”

    “皇上夺了你的爵位,至少也能衣食无忧。种田就种田吧,反而不用上阵厮杀,又有什么不好呢?”

    “一直以来,你不是最为理智的么?为什么突然之间,你就想着要回大明呢?”

    “……”

    皇太极送耿仲明的首级过来警告他,当然不会把详情说给他知道的。只是告诉他,耿仲明企图背叛大清,因此被杀!

    面对耿仲明的首级,孔有德说了好多好多,说到后来,想着最后一次见面,两人诀别的那一幕,没想到真得是最后一次见面,再遇时却是生死两相隔。

    从此以后,世间就再也没有可以说心里话的兄弟了!

    想到这些,孔有德的眼泪便下来了,无声地哭泣,也只有在这大堂内没人的时候吧!一会之后,还要把耿仲明的首级挂城墙上去示众三天。

    孔有德当然不笨,知道皇太极送耿仲明首级过来的意思是什么。不过他本就没打算背叛满清,因此并不感到惶恐,只是伤心罢了。

    他知道,城中必定有皇太极的耳目,在盯着自己的反应。如今已经够久了,不能再不动了。

    “这次的事情,是你冲动了啊!再怎么样,终归是大清皇帝更重视我们,士为知己者死,希望你来生,投胎到太平年间去吧!”

    说完这话之后,孔有德便不再犹豫了,传下命令,把耿仲明的首级挂到了城头上去示众。

    孔有德的手下,看到了耿仲明的首级之后,也都是心情复杂。他们想不通,为什么耿仲明要背叛大清,在大清不是很好么?难道真是服侍仇人而良心过不去?

    对于这点,他们是不信的。这种乱世,有良心的早死了,尸山血海中闯出来的,谁还在意这个。做梦梦见,就当是噩梦了,醒来了该怎么样还怎么样,日子就这样过着呗!

    以前在明国那边的时候,用命为朝廷做事,和建虏拼命,可朝廷又何曾重视过?要不是毛帅,恐怕都会饿死,呵呵,正在为朝廷打仗的军队要饿死,真是天底下最好笑的笑话了!

    耿仲明回明国,就算朝廷不追究以前背叛大明的事情,可还能有荣华富贵么?还能保住不秋后算账么?

    耿仲明啊,真是太傻了!

    铁岭城里的这些原东江军的人,大都是这样的想法,谁也没想着要和耿仲明一般背叛大清!

    几天之后,几骑快马飞驰而来。穿着黄马褂,一看就知道是宫里来人了。

    从皇太极送耿仲明的人头过来,就知道他对自己很不满,这一点,孔有德心知肚明,因此闻报有黄马褂过来时,更是不敢马虎,第一时间便赶到了城门口。要是平时,以他异姓王之尊,是没有必要为了几个宫内侍卫就迎出城来的。

    这个时候,孔有德压根就没有异姓王的觉悟,看到黄马褂近了,不顾扑面而来的尘土,便连忙露出笑容迎了过去。

    谁知为首的黄马褂却不鸟他,只是抬头看了下,便用手一指,大声说道:“快,快点取下来!”

    孔有德闻声一看,见他指得是耿仲明的首级,还以为皇太极特意派了他们过来检查这首级是不是耿仲明的,于是,他连忙解释道:“皇上有名,微臣绝不敢有违。那个首级,确实就是耿仲明的。”

    他身后的手下,也都赶紧跟着点头,以此证明那首级确实就是耿仲明的。

    然而,那个黄马褂却压根不理孔有德的解释,神情还有点着急,厉声喝道:“没听到么?快点取下来!”

    区区一个侍卫,竟然在一个王爷面前发飙。然而,孔有德却没一点办法,只好让城头上的人解开绳子放下来。

    那个黄马褂一见,立刻跳下马,几步就到了放首级盒子那里,端起盒子便打量了起来。

    耿仲明的首级,从凤凰城堡送到盛京,再送来铁岭,都已经过去好多天了。虽然天气冷,又经过石灰什么进行处理,可还是有点看不出原来的面貌。

    这一见之下,黄马褂的眉头就皱成了一团,当即转头对孔有德说道:“这就是耿仲明的首级,没错?”

    果然是来核查这首级的,孔有德心中说着,便连忙点头道:“确实是!”

    “好,那你写一封信,保证这就是耿仲明的首级!”黄马褂一听,立刻吩咐道。

    他这话一说,顿时,孔有德有点傻了,他没想到,竟然要他写信来证明,这是有多不相信他!

    俗话说,泥人都有三分脾气。孔有德被皇太极无端怀疑,从金州前线调来后方的铁岭种田,好兄弟先是被夺了王爵,然后又没了性命,还把首级送来他这里,要说他心中没有意见,那是不可能的。

    此时,他都再三解释了这是耿仲明的首级,还有手下这么多人也证明这是耿仲明的首级,可是,这个宫中侍卫却还不相信,真当他可以是随便欺负么?

    于是,就见孔有德一下便摘了自己的官帽,露出了金钱鼠尾,直着脖子回答道:“我孔某说话何时骗过人,都再三说明了还不信,那这个王爷不当也罢,这顶戴,麻烦还给皇上,就说我孔某人无能,当不了大清的王爷了!”

    黄马褂被他说得愣了下,很快回过神来,这是有误会,便连忙解释道:“王爷误会了,不是皇上不相信你。你写的书信,是要给明国皇帝看的,要明国皇帝相信,这首级是耿仲明的!”

    “……”一听这话,顿时,就像听天书一般,虽然字面意思都听懂了,可是,孔有德等人,就硬是傻在那里,一点意思都听不懂!

    过了好一会之后,孔有德才回过神来,满脸疑惑地质疑道:“你是说,这首级要送去明国?是要告诉明国皇帝说耿仲明背叛大清,已经被大清处死了么?”

    黄马褂估计自己要是不解释清楚的话,孔有德会问个不停。确实,这个事情,要是不知道的人听了,肯定不会相信。

    因此,他便马上回答道:“不是,明国皇帝领军打下了金州,要用礼亲王和三千大清军卒的性命,来交换陈绍宗母亲,耿仲明的尸首和耿继茂!”

    “啊……”这声音,是孔有德和他的手下,几乎不约而同地一起发出来的。

    这个消息,对他们来说,比起刚才听到说要写书信给明国皇帝证明首级是耿仲明的,还要让他们觉得匪夷所思:明国皇帝领军打下了金州,要用礼亲王和三千大清军卒的性命,来交换陈绍宗母亲,耿仲明的尸首和耿继茂!

    这……这……这怎么可能呢!

    耿仲明是什么人,陈绍宗又是谁,还有那个耿继茂,对于孔有德等人来说,都不要太熟悉了,自然知道他们的份量有多少?

    在他们看来,光是礼亲王代善一个人,其价值就要远超这三个人了。更何况,还有三千大清军卒呢!明国皇帝怎么可能会用礼亲王和三千大清军卒的性命来换这三个人,而且其中一个还是死人!

    说真的,虽然他们实实在在地都听清了,可是,他们还是觉得不可思议,觉得不敢相信。

    看他们的这个样子,黄马褂只好再解释一句道:“耿仲明原本奉旨引诱东江军上岸,结果他却假戏真做,真要背叛大清。被他儿子耿继茂发现举报而丧命,随后只能扣押陈绍宗母亲,让他去继续引诱东江军上岸,结果东江军没有来,金州反而失守。三千骑军全军覆没,礼亲王和剩余的三千大清军卒被明军俘虏。随后,明国皇帝提出了这个交换要求。”

    说到这里,该是解释地差不多了,黄马褂就强调道:“事关礼亲王性命,和硕成亲王有命,对于明国皇帝的要求,一定不容有失!你是耿仲明的要好兄弟,赶紧写个书信证明吧!”

    孔有德整个人,都有点懵了,没想到事情的真相竟然是这样的。震惊之余,他都没去注意,为什么是岳托的要求,而不是皇太极的要求。

452 天煞孤星(为盟主岳氏肥牛加更4/11)

    黄马褂也不容他再耽搁,催了又催,孔有德也不敢再怠慢了,连忙写了一份证明信,证明这是耿仲明的首级。

    黄马褂拿到书信之后,小心地收好首级,便立刻快马加鞭,扬长而去。

    孔有德等人,就在城头之下,看着黄马褂的背影,慢慢地消失在天边。这整个过程中,谁也没有说话,就只是呆看着。

    不知道什么时候,孔有德才回过神来,听到了身后手下的议论声。

    “真是没想到,原来怀顺王竟然是这样死的!他娘的,等会回家一定要好好收拾一顿家里的,免得有忤逆之子!”

    “呵呵,你儿子可是人在家中坐,祸从天上来啊!幸亏我家只有两个姑娘!”

    “别的不说,怀顺王知道他死后,能得明国皇帝如此看重,竟然用礼亲王和三千大清军卒的性命来换,估计在九泉之下笑了!”

    “可不是,这种事情,真是万万想不到的。怀顺王就算了,那个陈绍宗,没想到竟然这么走运,以后在明国肯定飞黄腾达了!”

    “没错,他娘都惦记着救,以后大明官场上谁敢为难陈绍宗?回头信不信他娘能去告御状,而且一告一个准……”

    “那个耿继茂,平时看他就不怎么顺眼,这下好了,出卖了老子,又被大清给送了出去,到了明国皇帝那边,也不知道他落个什么下场!”

    “……”

    或者是刚才的事情,给他们的震撼太大,以至于他们这群人,就肆无忌惮地聊着,也不管他们的王爷在听着。

    事实上,孔有德还真没心思去训斥他们。他没想到,自己的好兄弟耿仲明,原来是被自己儿子出卖的。他更没想到,大明皇帝竟然会如此重视耿仲明……

    想着这一切,孔有德怎么回到自己府里都不知道。一直听到“父王,父王”的叫声,他才回过神来,定睛一看,却是自己的女儿孔四贞和儿子孔廷训。

    立刻,他就想起了耿仲明的遭遇,便把脸色一沉,冷声喝道:“跪下!”

    “……”孔四贞和孔庭训一听,感觉莫名其妙,但他们也觉察到孔有德好像心情不好,不敢违背,便连忙跪了下去。

    孔有德张口便要训斥,免得自己的子女和那个耿继茂一个德行,连爹都能出卖。可是,他又瞅见自己的这两个子女才七岁而已,平日里也还算孝敬,这训斥的话就说不出来了。

    最终,他背着手,气冲冲地走了,留下孔四贞和孔庭训两人,面面相觑,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

    此时,孔有德气恨的那个耿继茂,正在发愁呢,心情也不好。

    费尽心思,最后甚至连父王都给出卖了,结果东江军却并没有上当,更为糟糕的是,东江军似乎还在搞什么诡计,这要是真有什么事情发生,还不是又把帐算到自己身上来。

    耿继茂如此想着,心情越加地烦躁了起来。如今,从种种事情上分析,很可能是陈绍宗这个人出了问题。当初是他向鳌拜说的,说他是个大孝子,只要抓住他娘为人质,他就肯定会乖乖听话。

    想到这个,耿继茂一拳砸在面前的桌子上。自己早该想到的,在荣华富贵面前,什么大孝子,什么相依为命的母子,全都他娘的不值一提!

    如今,事情搞砸了,皇上许诺的王位世袭罔替,估计是没了。搞不好,还可能会问罪自己!看鳌拜最近这些天,对自己说话都不客气了,就能看出一二来了。

    怎么办,怎么来补救?

    想不出头绪来,越想越烦躁,耿继茂不由得发了脾气,把桌子上的茶杯茶壶,全部推掉桌下,“霹雳哐啷”地声音,顿时响了起来。门外候着的侍女听到,赶紧进来一看,连忙去收拾,却是被他找到了发泄目标,一顿打骂。

    正闹得鸡飞狗跳的时候,鳌拜忽然来了。

    耿继茂一见,连忙迎了上去,媚笑地问安。

    这段时间来,他一直巴结着鳌拜,就想着鳌拜能拉他一把。不过很显然,鳌拜并不是那种很好说话的人。

    此时,鳌拜冷眼盯着耿继茂,冷声说道:“东江军没有上当的原因已经查明,是陈绍宗遵从母命,投靠明国,把真相告诉了明国!”

    一听这话,耿继茂顿时大喜,连忙凑过去说道:“大人,他是大孝子,小人没说错吧,你看,他是遵从了母命才会做的。该坏我大清的好事,把那老贼婆给烹了,把肉给明国送去,就让那个陈绍宗吃……”

    说这话的意思,就是要推掉他身上的责任,出主意,转移大清的仇恨目标。对此,鳌拜当然心知肚明,因此,他不由得冷笑一声,打断了耿继茂的话,冷声喝道:“刚收到朝廷旨意,你立刻到盛京去!”

    说完之后,他一挥手,身后的两名侍卫立刻上前,一左一右夹住了耿继茂。

    耿继茂一看这架势,这是拿他当犯人了,顿时,他心中恐惧,就连忙挣扎道:“大人,不是小人的错啊!小人对大清忠心耿耿,此心天地可鉴。我连父王都能检举,为了大清,大义灭亲的啊!大人,小人无罪……”

    鳌拜当然知道这货是什么德行,从道理上来说,对大清确实是忠诚的。可是眼下,又不是因为这个。

    他听得有点不耐烦,便再次打断了耿继茂的话,冷声说道:“你对大清确实是忠心的,因此,需要你去换回礼亲王和三千大清军卒,走吧!”

    “什么?”耿继茂听到莫名其妙的这些话,有点反应不过来,连挣扎都不挣扎了,满脸疑惑地问道。

    鳌拜一见,稍微解释一下道:“金州沦陷,礼亲王和大清大清军卒被明国皇帝俘虏,明国皇帝要求用他们来换你和你口中的老贼婆,以及你爹的遗体。”

    说完之后,他一挥手,两名侍卫便立刻夹了耿继茂就走。

    这一次,耿继茂没有挣扎,被拖走了。

    不是他不想挣扎,而是这个消息太过震撼,把他震到了,以至于没有反应过来。

    一直到出了房门,懵掉的耿继茂才回过神来,顿时,他剧烈地挣扎了起来,大声喊着:“大人,小人不能去啊,小人要是去了就没命了啊!”

    “大人,小人对大清忠心耿耿,不能这样把小人交出去啊!”

    “……”

    知道要没命,就如同放到了案板上的鱼,为了活命,爆发了前所未有的力量,就那么挣扎起来,两个侍卫竟然都奈何不得他。

    鳌拜听得烦了,大步走出房门,对正在闹的耿继茂大声喝道:“你就是我大清的一条狗,如今拿你的狗命去换主子的命,这是你的福分!再要乱来,那就是对大清的不忠!”

    这一下,耿继茂就傻眼了。他没想到,一心讨好多日的鳌拜,竟然说出了这样的话。

    自己是甘心当主子的奴才不假,可是也没想过要用命去换主子的命啊!要是连命都没了,那从主子那里换来再多的荣华富贵又有何用?

    如果还要再挣扎的话,那就是对大清的不忠了,这……自己对大清是忠心耿耿的啊!可是,为什么会是这个下场呢?

    这个时候,耿继茂的脑子有点乱了。两名侍卫一见,立刻赶紧夹着他就走。

    到后来,耿继茂回过神来,知道自己绝对不能被交换去明国那边,出卖了亲生父亲,对大清这边,还可以说大义灭亲;但是,对于明国那边来说,就是不忠不孝十恶不赦之人了!

    因此,耿继茂最终是被建虏给打晕了绑到盛京去的,要不然,没法到盛京。

    而盛京这边,也是人心惶惶。

    不但皇太极身体欠佳的消息,满城皆知;而且明国皇帝要求换人的事情,也已经传开了。毕竟涉及到了礼亲王和三千大清军卒,怎么样都瞒不住的。

    建州女真这边的人,都在发愁皇太极的身体,不知道在这多事之秋,能否快点好起来;

    而那些投靠了建虏的大明叛徒,却是在发愁,要是改日明国皇帝用俘虏来交换他们的话,那该怎么办?像这次这样的换人,大清这边根本没法拒绝!

    范文程的左右两个脸颊都肿着,在自己府里养伤的这当口,其他汉奸都在商量着。他们庆幸自己在大清这边的名气,没有范文程来得响亮,如果明国皇帝要是再换人的话,怎么样都应该会先换范文程吧?

    得到这样的结论,如同宁完我这类的汉奸,都决定要好好地替范文程扬名,反正他确实最受皇太极信任。还有,以后太过伤天害理的事情,要么不做,真要做的话,那也偷偷地做,免得事情传出去,在明国皇帝那边拉清单。

    由此种种,盛京城的上空,可以说愁云密布。

    皇宫之内,经过静养,皇太极的身体终于恢复了不少,整个人看着,好像也瘦多了。

    这个时候,他已经能下床,便在身边太监的搀扶下,走出了宫殿,就在庭院里散散步,透透气。

    皇太极心中不断地提醒自己,千万不能生气,只有活着,才有机会扳回胜利的机会。大清虽然遇到了困境,可还不是绝境!只要自己的身体养好了,一定能找出办法的!

    也是这个想法,让皇太极有了更多的动力,想着锻炼自己,早点能恢复健康,以便于再和明国皇帝好好过过招。

    呼吸了新鲜的空气,皇太极的精神果然好了很多。虽然他这段时间来没有出殿门,但是,外面的情况,他还是知道的。

    如今的外面,是豪格、岳托、多铎、阿济格和多尔衮这五个人一起议事,处理朝政,最后报到他这里过目。

    朝中如今最为重要的事情,就是明国皇帝提出的那个要求。

    为了救代善和那三千大清军卒,准确地说,是为了代善,岳托最为积极。这个事情,也没法不准,明摆着是大清赚了的,至少在外面那些人看来,是大清赚了的。因此,皇太极已经准了。

    如今明国皇帝要求的三个人,都已经准备好了,马上就要送去金州那边交换人质。

    也就是说,明国皇帝如今在金州那边。那么,有没有机会把明国皇帝留在辽东呢?

    想着这个事情,皇太极走着走着,不知何时,就走得有点远了。

    他身边服侍的太监见他这样子,知道他在考虑事情,不敢打扰,只能是陪着一起走。

    到了一处院门处时,皇太极听到有两名宫女在低声说话,便皱了眉头,从沉思中回过神来。他在考虑问题的时候,最不喜欢被人打扰的。

    身体的太监听到,便一挥手,让后面跟着的内侍赶紧去赶人。

    可正在这时,皇太极听清了那两名宫女的说话,顿时一挥手拦住了想过去的内侍。

    “我总想不明白,为什么宫里都在传,宸妃娘娘克夫克子呢?宸妃娘娘平日为人很好的啊!”

    “这有什么想不明白的,事实都已经发生了不是!你看,儿子生下来都不足一年,皇上还大赦天下为他祈福,就这样都死了。还有,皇上龙体有恙,皇后娘娘去看望没事,但是宸妃娘娘才进去,就害得皇上又吐血了,还喷了她全身都是!”

    “这么一说,好像也是哦!”

    “可不是!就连宸妃娘娘听说了之后,也觉得她自己确实克夫克子,注定这辈子要孤苦终生的。再偷偷告诉你一个消息,据说宸妃娘娘出生的时候,萨满算过命,说她是天煞孤星,因此那么晚才嫁给皇上的!”

    “唉,宸妃娘娘真是可怜了,难怪如今病重却不肯吃药,看来是不想活了!”

    “……”

    皇太极这么老奸巨猾的人,一听这两个宫女的议论声,他就嗅到了阴谋的味道。再后来,他一听什么萨满算命,天煞孤星之类,他就下意识地认识到,这搞不好就是布木布泰那个贱人放出来的谣言。

    这个时候,皇太极心中不由得很是后悔,这样的贱人,自己之前为什么没发现呢?上一次撞见之后,就应该立刻处罚了她,要不然,海兰珠知道了这些谣言,肯定会非常难过的。

    他才想到这个,就听到了两名宫女在说海兰珠病重,还不肯吃药。顿时,他一下就炸了。崇祯窃听系统最新章节就来网址:

453 一代枭雄

    只见皇太极的脸色是异样的红,这时候,还脸色狰狞,立刻转头看向身边的太监,厉声喝问道:“宸妃病重为何不告诉朕?”

    这太监也听到了那两个宫女的对话,心中知道要糟,可皇上又不让去拦,此时见到皇太极发飙,连忙跪下回奏道:“宸妃生病,奴才以为会好的,不敢影响陛下龙体,奴才对天发誓,不知道宸妃不吃药的事情!”

    皇太极听了大怒,不管什么借口,竟然敢私自做主,欺瞒他,真是反了天了!

    而且爱妃被这种谣言欺负,以为自己真是天煞孤星,不肯吃药,这是想死了啊!

    一想到“死”字,皇太极就感觉嘴巴一甜,“噗”地一口鲜血喷出,这一次很多,很多,同时,人往后倒去。

    虽然被宫女内侍接住了,但皇太极已经陷入了昏迷。

    顿时,宫里面又乱了。

    谁也不知道,隔着墙说话的那两名宫女中,最先挑起话题的那个宫女,如果皇太极看一眼的话,就能发现这个宫女就是布木布泰的那个心腹女官,此时,趁着混乱偷偷地溜回了永福宫。

    “娘娘,陛下又吐血晕倒了。”

    听到她回报,布木布泰的脸色有点狰狞,点点头,表示知道了,然后又给睡梦中的福临轻轻摇着扇子,就好像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过。

    其实,在她的内心,还是非常兴奋的。因为她已经打听清楚了,皇上决不能再动气,如果再气得吐血的话,性命绝对不保。

    对于皇太极,她服侍了这么多年,真是再了解不过了。之前的事情,皇太极不知道便罢了。既然被皇太极听到了,他绝对有的是办法要处罚自己。哪怕自己能蒙骗姐姐,帮着自己说话,那也是阻止不了皇太极对自己的惩罚的。

    确实,只要姐姐在,只要紧紧抓着姐姐,自己是有可能不会到死的地步。但是,这绝不是自己想要的。既然已经生下了皇子,那个豪格又是个废物,姐姐的儿子一出生就能大赦天下,那自己的儿子,为什么就不能将来当皇帝?

    嫁来盛京这么多年,布木布泰非常地清楚,权势有多吸引人!当年的皇太极,不也是迷恋权势,靠着各种手段,从八大贝勒中脱颖而出,最终斗败了其他贝勒,成为了大清的皇帝么!

    如今只要皇太极一死,那自己儿子就是继位者之一!加上自己平日注重名声,和各大贝勒都交好,最为关键的是,福临还小,对各大贝勒都没有什么威胁,绝对是有能力去争一争皇位的!

    这么想着,布木布泰的脸色又变得有点狰狞了起来,忽然齐声,吩咐心腹女官照顾好福临,而她自己,则匆匆出了永福宫。

    没多久,她就赶到了药膳房这边。

    这段时间来,布木布泰说为了给海兰珠调养身体,亲自过来抓些养生药,亲自煮好药送过去。当然,有御医检查过方子,是保养身体,没有问题的。

    一开始,对于布木布泰一片诚心送去的药,海兰珠还喝了点,不过后来流言严重之后,连自己妹妹的一片心意也不喝了,甚至还让布木布泰不要经常去,她怕连妹妹也克了。

    这一次,布木布泰赶到药膳房,又开始忙碌着给海兰珠煮药,并对药膳房的宦官说道:“皇上听到宸妃病重才会吐血,一定要宸妃的病好起来,皇上才会好。可宸妃如今也只能吃点本宫送过去的药了,这一次一定要劝她多喝点药,早点好起来才好!”

    正在煎药的宦官听了,那是一万个佩服她,觉得这才是亲妹妹!

    就说了一会,布木布泰忽然说少了一味药,让那煎药的宦官帮她去拿下。

    宦官也不疑有他,连忙去帮忙拿下药。

    就在这当口,他不知道,布木布泰趁着他不注意,偷偷地把早已准备好的一味药丢到了他正在煎的药里面了。

    做完了这个事情,布木布泰就没有在药膳房多呆,很快就离开了。

    而这个宦官也没发现什么,继续煎药,然后端去验药,都没问题,最终这药就被送到了皇太极这边。

    这个时候,皇太极还在昏迷之中,自己没法喝药,只能是身边太监慢慢地灌进去给皇太极喝的。

    结果,皇太极喝了之后,不但没有像以前那样,过段时间会好起来,反而继续昏迷,并且又连续嘴角溢血,病情反而更为严重。

    边上候着的御医见此,都吓得在发抖了,上前诊脉,不但没有分析病情,反而是喃喃自语道:“都说了不能再吐血的,都说了不能再吐血的,就是不听……”

    最终结论自然就不必说了,皇帝病危。

    于是,盛京城内的亲王被紧急召进宫内,全都到了皇太极的病床前,期待着皇太极醒来能交代下后事。而在殿门外,则跪满了一地的妃子,也都在等着皇太极醒来。

    “你们这帮天杀的奴才,是怎么服侍我父皇的?”豪格似乎很愤怒,咆哮着指着御医和那些太监官宦之类的,“你们不知道我父皇不能再吐血么?你们是不是故意的……”

    大殿内,都是他的咆哮声,就仿佛此时,他成了这个大殿的主人一般。

    多铎听得心烦,最后忍不住对他喝斥道:“你现在骂他们有何用处?”

    “又不是你父皇,你当然无所谓了!”豪格一听,顿时就冲着多铎嚷开了,“是我父皇病重,我这个当儿子的当然着急了,我是父皇的亲儿子,其他皇子都没成年不懂事,我不急父皇的病情谁来急?你不知道么?”

    他就差大声地向全天下表明,他是皇太极的亲儿子,唯一成年的儿子,要是皇太极死了,就该让他来继承皇位。

    这么明摆的意思,谁都听出来了。甚至连刚刚苏醒过来的皇太极,也刚好听到了。

    一想到自己还没死,豪格就在喊着嚷着看着自己的位置,皇太极忍不住就又是一口老血喷了出来。

    “噗”地一声,顿时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

    “皇上……”

    “父皇……”

    “陛下……”

    乱七八糟的喊声,响成了一片。声音传到殿外,殿外的女人也纷纷跟着喊了起来。

    这一次,皇太极没有再晕过去,而是脸色异常地红,看看凑到他床前的一张张脸,他发现全都看不清楚,好像有好几个豪格,好几个多尔衮,好几个岳托……

    皇太极明白,自己真得要死了!这时,什么江山社稷,他都不在乎了,他的脑海中,只有海兰珠的身影。他立刻想起了海蓝被布木布泰的暗算,也已经病重。

    顿时,他又急了起来,虽然感觉身体已经不受控制,可他还是努力抬起手,指着外面,用尽力气说道:“把……把庄……妃……给……”

    话还没说完,他的手就一下掉了下去,头一歪,一代枭雄,就这么走了。

    在原本的历史上,皇太极要在明年才会在昏迷中见阎王,也因此没有留下任何遗言。不过在这个位面上,好歹在死前说出了几个字。

    他本来是想说,把庄妃给杀了,免得祸害海兰珠,只是这话没说完。

    御医诊断后,悲呼一声:皇上驾崩……

    豪格听到,第一个扑了过去,一把抱住了皇太极的尸体,淘淘大哭了起来,哭得大殿顶上的灰尘都往下落。不过,好像没什么眼泪。

    殿内殿外,所有人几乎都哭了,不过大部分人,都是没有眼泪,在干嚎。

    豪格哭了一会之后,站起来宣布道:“诸位,父皇驾崩,国不可一日无主,我是父皇唯一成年皇子,不日继承大统,相信朕能带我大清……”

    这么不要脸的话说出来,谁有耐心能听完,顿时,一堆人就喷开了。

    就见多铎第一个站起来喝道:“皇上刚死,你就跳出来要皇位,是不是就盼着皇上早点死了?看看你,呵呵,一点眼泪都没有!”

    阿济格其实也是一个有野心的人,在原本的历史上,他羡慕多尔衮,也要求封他为叔王,被拒绝后不甘心,在多尔衮死后,就学多尔衮要当摄政王,结果被幽禁夺爵赐死。

    此时,他也跳出来说道:“我们大清又不是汉人,谁说一定要儿子继承大统的?”

    多尔衮在这种时候,当然不会韬光隐晦,也跟着表态道:“皇上并没有遗言谁来继承皇位,那就按我大清祖制,八王议政可也!在皇上病重期间,不也是有旨意,让我等共议国政!”

    ……

    反正一人一个说法,都是按自己有利的方面说。如此一来,谁能服谁?谁也不服谁!

    就在皇太极尸体还没冷的情况下,就在他的尸体边上,建虏的这些个亲王,就开始为了皇位吵了起来。

    而殿外的那些妃子,也担心自己的命运,虽然不参与争夺皇位的吵架,可哭哭啼啼地,也就难免了。

    盛京城内的皇宫,这一下就热闹了。

    病重中的海兰珠,听到说皇太极死了,一下也没撑住,就比皇太极晚了一会,也死了。不过她的死,压根就没有在皇宫引起任何波澜,谁也不关心。

    有关皇位的争夺,肯定不是嘴巴吵吵就能吵出一个结果来的。于是,就有人去调兵了。

    但是,在场的这些建虏亲王,除了多尔衮和阿济格没有兵之外,其他人都是掌握有实权,是有兵的。于是,各自带兵,剑拔弩张,盛京城内,从皇太极一死,就立刻充满了危险的气息。

    总得来说,这领兵对峙的,是以豪格为首的一边和多铎为首的一边;如此一来,另外掌握有实权兵力的岳托,就显得举足轻重了。

    但是,岳托却是谁也不帮,面对两派的拉拢,他只是声明,如今当务之急,是要隐瞒皇太极的死讯,先把他爹代善接回来,等明军撤走了再说。国难当头,大清内部绝对不能乱!

    他的这个观点,最终获得了多尔衮的认可。阿济格见自己没有兵权,争夺起来肯定没有好处,便也附和了岳托的话。

    豪格和多铎见了,最终也不得不同意了。

    盛京城内,全城戒严。和明国皇帝交换人质的事情,立刻执行。

    他们不知道,皇太极死得那会,崇祯皇帝就通过多尔衮身上的甲级窃听种子知道了。一开始的时候,崇祯皇帝还在自己心中祝福他们,打起来,快打起来!

    不过让他失望的是,这群建虏最终还是没有打起来!

    在知道建虏商量出了结果,要先交换代善之后,崇祯皇帝便有了决定,等事情完成,就高调回京,甚至连夜不收的动静,也要小一些,让建虏感觉没有了外部压力再说。

    他相信,只要建虏感觉没有了外部压力,肯定会为了皇位争夺起来。如今这个位面上,多尔衮可是没有兵权的,他应该也当不了摄政王。那就先看戏,看建虏怎么内讧。最好是打起来,把自己打残了,然后自己就能领兵光复辽东,相信那样就更容易做到事半功倍!

    豪格,多铎,岳托,这是三方势力,呵呵,可不要让朕失望了啊!崇祯皇帝的心情很好,心中如此想着。

    大明崇祯十五年十月三日,就在金州城外,就一百来人,护送着陈绍宗的母亲,押着耿继茂,运来了耿仲明的遗体。崇祯皇帝看着眼前风烛残年,好像随时会死的代善,笑着说道:“朕说话算话,你可以回去了。多余的话,朕就不说了,朕能抓你们一次,也能再抓一次,敢背叛大明的反贼,都不会有好下场的!”

    感受到崇祯皇帝的自信,代善不知道为什么就立刻想起了猫戏老鼠这个词。

    他对崇祯皇帝也没什么话好说,放狠话,不现实,只是争一口气,他都心灰意冷的,这么一大把年纪,压根就没了年轻时候的意气之争。

    相比于他,那三千建虏军卒,却是兴高采烈的,明显比代善要有生气多了,个个都在庆幸自己竟然还真能回去。

    而陈绍宗本人,则比他们更要激动,远远地望见那百来人队伍时,就抑制不住心情,向崇祯皇帝奏明一下,就立刻飞驰而去。

454 惩恶扬善

    “娘……娘……”

    陈绍宗母亲原本还不知道已经到了,坐在车内,虽然建虏服侍也到位,可毕竟年纪大了,旅途劳顿,正眯着时,忽然,她就一下惊醒了:“我的儿?”

    对于儿子的声音,当娘的,那是刻在骨子里的。别人可能分不出来声音的区别,但是,陈绍宗母亲,却一下听到了。

    稍微凝神听了下,听到了在急促地马蹄声中,那一声声地喊“娘”声,陈绍宗母亲得到确认,顿时,惊喜交加,真得要见到儿子了?

    她都等不及车里服侍她的侍女去掀开帘子,自己抢先一步,就直接掀开了帘子,抬头望去,果然,就见朝思暮想,刻在骨子里的儿子,正骑马飞驰而来,已经到了不远处了。

    “我的儿啊……”老夫人再也抑制不住激动地心情,连忙大喊一声道。

    与此同时,这带篷子的马车在队伍中就一辆,陈绍宗就是奔这个马车过来的,看到母亲出现在马车上,看那样子,安然无恙,他是喜出望外。

    疾驰中的战马突然之间就被勒紧了缰绳,一个急停,前蹄立起,发出痛苦的嘶鸣声。马背上的陈绍宗,却压根不管这个,还没等战马前蹄落地,就滚鞍落马,一个没站稳,到地上时甚至摔了下,但是,他却没有任何停顿,一骨碌翻身而起,冲到马车跟前,便重重地跪了下去,虎目流泪,仰着头,看着他娘道:“娘,孩儿不孝,累您受苦了!”

    说完之后,重重地磕头下去。

    老夫人见了,心疼得厉害,也不用侍女来扶,连忙下车,一把就扶起了自己的儿子,左看看,右看看,哽咽着说道:“我的儿啊,为娘以为再也见不到你了,没事就好,没事就好了!”

    说着话,便抚去儿子额头的泥,替儿子拍拍身上的尘土。

    这个时候,陈绍宗已经说不出来话了,索性就不说了,只是看着他娘,脸上泪迹未干,却一个劲地傻笑了起来。

    对他来说,同样也是以为,再也见不到他娘了。如今竟然还能见到母亲安然无恙,自然是开心得不得了了。

    周围的那些建虏,默默地看着这一幕,不少人的脸上,都出现了一丝感动。

    虽然他们是建虏,可同样也是人,也是有父母兄弟的。母子重逢而流露出来的真情,无需语言,都能清晰地感受到。

    见到儿子没事之后,老夫人就先回过神来,这一路上,她是一直记得这个事情的,便连忙问儿子道:“皇上在哪里?皇上对我陈家恩重似海,娘一定要去叩谢皇恩!”

    一听这话,陈绍宗便也回过神来了,连忙说道:“皇上就在金州城!”

    说着话,他忽然一下兴高采烈起来,又急忙对他娘说道:“娘啊,皇上夸您了。皇上说了,您是大明百姓的表率,那些俘虏,放了再抓就是,但是,您是一定要救出来的。”

    一听这话,老夫人也激动坏了。这可是大明皇帝所说的,自己只是尽本份而已,皇上却花这么大的代价来救自己,真是何德何能啊!陈家列祖列宗在上,你们听到了么?这是何等的荣耀!是陈家的荣耀啊!

    陈绍宗正激动着,忽然就听到了呜呜声,转头一看,却发现耿继茂被绑在一匹马上,嘴巴里塞着东西,眼神中带着乞求之意。

    没看到还好,一看到之下,他顿时勃然大怒,立刻上前,指着耿继茂的鼻子,气得脸上的青筋直冒,厉声喝道:“耿家竟然出了你这样的不孝子!一心巴结鞑子,连亲爹都能卖,耿副将真是死得好冤!”

    “呜呜呜……”耿继茂想要说什么,但是,却只能发出呜呜声,什么都说不出来。

    陈绍宗却不再理他,就这样猪狗不如的东西,说一句都嫌脏,转头四顾,便很快发现了装着耿仲明遗体的棺材。他走了过去,神情变得悲伤,看了好一会,不过没有说话。

    说实话,他心情也有点复杂。如果不是大明足够强大,那他就是被耿仲明利用的一颗棋子,用来引诱东江军上岸的棋子。亏了大明足够强大,让耿仲明认识到,跟着建虏没有前途,才决定假戏真做,安排了后续的一切。

    如果耿仲明还活着的话,他肯定要质问几句。可是如今,耿仲明已死,那所有的一切,就都算了。

    没过多久,保定总督卢象升奉旨进行人质的交接。而崇祯皇帝本人,则在金州城头上看着。

    代善和那三千建虏,其实已经没有三千建虏了,之前修筑金州工事的时候,死了几十个。被剥夺了一切军械护甲什么的,就只是穿着一身衣裳,回到了建虏那边。代善本人,刚好上了陈绍宗母亲坐过的那辆马车里。

    而陈绍宗母亲,则在陈绍宗本人的搀扶下,走向了金州城。随行的,还有被绑着的耿继茂和一口棺材。

    将近两万明军将士,看着眼前的一幕,说真的,他们的心情也很复杂。

    看着陈绍宗母亲时,他们是很敬佩的。这位老母亲深明大义,平日里就教导儿子认清是非善恶,甚至宁愿自己死,也不愿儿子再给建虏卖命,要儿子回归大明。

    看着那个被绑着的人时,虽然大部分人不认识,但他们却都已知道,这个人就是耿仲明的儿子耿继茂。在父亲想要回归大明的时候,出卖了父亲,甚至还在想着要消灭东江军,身为一个汉人,却这么为建虏卖命的数典忘祖之辈。只是很可惜,如今他的主子也保不住他,把他给交了出来。

    明军将士们,再看到那具棺材时,一边替耿仲明惋惜,一边也敬佩耿仲明。不管怎么样,耿仲明在建虏那边好歹是异姓王,但他却还想着回归大明,要弃暗投明,这说明他心中还是有忠义的。

    他们当然不知道,耿仲明弃暗投明的事儿,其实是很曲折的。他遗书中所说得那些事情,就是见到大明的强大而最终决定弃暗投明的这个事情,崇祯皇帝已经下旨封口,就只有少数人知道。不管如何,耿仲明确实是为了回归大明而死,那就让他更为荣耀一点好了。

    所有的明军将士们,看着用建虏礼亲王和三千建虏军卒性命交换回来的三人,过了好长一会之后,他们便纷纷转头看向城头上御驾所在。

    皇帝,位居九重之上,统御万千生灵。按理来说,高不可攀。但是,这一刻,他们却感觉,自己和皇帝之间,其实离得并不远。

    皇上,也是有血有肉之人,不是那种居于庙堂之上,只能用来瞻仰的。

    对于他的臣民百姓,他会想尽办法去保护他们,对于忠贞之士,他不管付出多大的代价,都会去挽救他们。

    皇上,是真得用他的实际行动,在向他的臣民做出表率,惩恶扬善!

    有史以来,英明神武的皇帝是有不少,可是,像如今皇上一样的皇帝,却是难得有一个,大都只是嘴上说说而已!

    有这样的皇帝,真是我辈之幸,大明百姓之幸也!

    最终,不用人去刻意引导,在交换完成之后,将近两万明军,不约而同地向金州城头上那个伟岸的皇帝跪了下去,齐声高呼:“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已经踏上返程的代善,听到身后传来的这士气高昂的声音,不由得叹了口气,一点都没有为自己逃出升天而感到高兴。

    在走了一段路之后,岳托的一名亲信便上了车,见他情绪非常低落,便对他说道:“王爷,您还得保重身体,盛京的事情,必须要您去镇着才行!”

    代善听了有点奇怪,便问他道:“盛京的事情,自有皇上做主。本王这次回去,失陷金州之罪,都还要向皇上请罪……”

    知道代善还不知道,这岳托心腹便立刻低声说道:“陛下已经归天,并没有遗旨指定继位人选,如今盛京城内剑拔弩张,都在盯着皇帝位置。主子的意思,是王爷回去之后,能用王爷您的威信,震慑他们,说不定,大清皇位,也该轮到主子这一脉了。”

    没错,皇帝的位置,人人都眼红,就算是岳托,也不例外。如今他救出他爹,那他这一脉,就是两个大清亲王,份量比起其他各脉,都要重一些了。对于皇位,也是能争上一争了。

    此时,代善听了,却并没有被皇位问题而吸引,相反,他对于皇太极的死,实在太过意外,一时之间,愣在了那里。

    在他的上半辈子,其实一直在和皇太极勾心斗角,争权夺利,但是,不管他怎么用劲,哪怕联合了阿敏等人,最终也都败在了皇太极的手中,只能听从皇太极的号令。

    在他的下半辈子,他又亲眼见到皇太极接过先汗的位置之后,建州女真越来越强大,最终建国称帝,雄霸辽东和草原,甚至还打得朝鲜称臣纳贡。

    因此,到了后来,他是认命了,也服了皇太极,再也没有半点别的想法。

    可是,此时,他突然听到,皇太极死了!就在大清这么困难的时候,皇太极却死了!

    过了好一会,代善忽然回过神来,以他这个年龄少有的敏捷,一把抓住了那人的衣领,厉声喝问道:“皇上好好的,怎么就没了?怎么回事,为何会如此突然?”

    那人刚刚还觉得代善似乎就成了一个暮气沉沉的老头,可突然之间,就又成了一头老虎,顿时,有点吓到了,毕竟代善叱咤风云的时候,他还在玩泥巴。

    他不敢怠慢,连忙回答道:“皇上是气吐血了,御医交代,不能生气,结果又生气,又吐了好几次血,然后……然后……”

    听到这话,代善的脑海中,立刻闪过了之前时候,皇太极吐血的场景。不知道为什么,他的脑海中,也立刻出现了崇祯皇帝的面容。

    皇太极的死,那个明国皇帝绝对是有关系的!不过,那又怎么样,人家是明国皇帝,能奈其何?

    想到这个,他又想起了,刚才听到的,说盛京那边,为了争夺皇位,已经剑拔弩张了。顿时,他就急了。

    如果现在是太平盛世,或者说大清没有如今的困境,代善倒不介意争一争皇位。但是此时此刻,他深切感受到明国皇帝的威胁,也亲身参与了建州女真一步步走到如今的地步,他绝不允许大清起内讧,从而分崩离析。

    这么想着,从金州城头投降的那一刻起,他就已经心灰意冷,好像风度残年的老人,忽然之间,他又焕发了斗志,就像完全变了一个人,当即催着快走,立刻赶回盛京。

    对于代善的这个变化,崇祯皇帝也不是万能的,之前并没有想到。虽然事后他通过代善身上的甲级窃听种子获悉,第一是追之不易,第二崇祯皇帝相信,就算是皇太极还活着,都斗不过自己,更不要说,皇太极已经死了。

    因此,他就没管代善这事了,甚至隐隐还有点期待,建虏的历史,在自己这个蝴蝶翅膀的扇动下,最终又会怎么走呢?

    此时的崇祯皇帝,也是在忙着,接见了陈绍宗母亲,给其荣耀,封诰命夫人,赐京师府邸一座,随驾回京。

    陈绍宗倒没有回去,而是自己强烈要求留下杀虏。按照他的说法,他说他对辽东很熟悉,留在辽东比去京师要更能有用的。他母亲也支持他,嘱咐他一定要忠君报国,以谢皇上隆恩!

    对此,崇祯皇帝也没有勉强。对于耿仲明的遗体,就葬在金州城外,这片他曾经奋斗过的土地上。不过灵牌会带去京师,移入京师的忠烈祠内,享大明香火,与国同存。

    至于耿继茂,应大明将士中一些人的强烈要求,先是枷锁示众三天,受尽了口水,被人唾弃,然后,凌迟处置,在剩最后一口气的时候,封入铜像,跪在他老子的坟前忏悔。只要大明存在一日,他就会跪在这里一日,被大明百姓唾弃,当作反面教材教育子女。

455 夺嫡之争

    忙完了这些,崇祯皇帝在离开金州回京师之前,便私下嘱咐坐镇辽东的卢象升道:“奴酋皇太极已被朕气死,如今建虏内部几方人马都在觊觎皇太极留下的位置。卿这边,不要过份压迫建虏,免得他们因为外部压力而互相妥协。卿就当休养生息,先好好训练兵马吧!”

    听到这话,卢象升大吃一惊。没想到一直以来,那么厉害的奴酋,竟然被皇上给气死了?

    虽然觉得有点不可思议,不过他不认为皇上会说谎,把皇太极的死归功于自己,因此,他非常佩服皇上的同时,也是松了口气。

    卢象升在东江镇已经好几年了,对于皇太极的事情,自然是很熟悉。因此,虽然互相之间为对手,但他也不得不佩服皇太极,是个有真本事的人。虽然在领兵打仗这点上,卢象升相信他要强于皇太极,但是,在其他方面,他还真得甘拜下风!

    这样一个风云人物,被皇上气死了啊!大明有皇上,真好!

    他这么想着,便连忙应了下来。都不用崇祯皇帝解释,他自然知道,这个时候要是对建虏压力过大,除非是能一举击溃建虏,否则在危机之下,反而会让建虏感觉到生死存亡而放弃彼此的争斗联合起来。

    在他想着的时候,崇祯皇帝便又交代他道:“朝鲜那边,虽然暂时不用去占领,但对朝鲜残余势力,也要进行渗透,将来大明有精力拿下朝鲜时,要保证没有问题!”

    对于这个,卢象升没有一点犹豫,立刻答应下来,这是小事一桩而已。

    然而,此时的他,还不知道,这个事情,其实并没有他想象中这么容易。要不是崇祯皇帝此时给他交代了,回头就真得麻烦大了。

    崇祯皇帝在交代完了事情之后,便在郑芝龙亲自护卫之下,带着陈绍宗母亲回京师过年去了。

    这一次回京师,收获还是挺大的,至少气死了皇太极不是!如今剩下的,就是坐看建虏内乱了!

    不过很显然,崇祯皇帝虽然有金手指在身,但是,也不是所有事情都在他的掌握之中,至少皇太极最终真正的死因,其实就不是他所想的那样,而是另有其人,帮了他一把,可以算是一起气死了皇太极。另外,建虏的这次夺嫡之争,也出乎了崇祯皇帝的预料。

    …………

    建虏这边,代善竟然难得地焕发了第二春,不顾疲倦,催着赶路,甚至有时候还自己骑马赶路,实在累到了就坐马车,就这样赶着,八百多里路,花了半个月时间,就赶回到了盛京。

    他还没进盛京城,就感觉到了剑拔弩张的紧张气氛。不但盛京城内,就是盛京城外,也都驻扎了各路兵马,互相之间,都犹如仇人一般警惕着,就差打起来了。就算眼下没打起来,可这也像干极了的柴火,只要有一根火柴丢进去,就会马上烧起来。

    代善见此,心中更是担心,连忙进京。不过就他进入京师城门的这段路,就好几次被拦了下来,当然,当他亮出了他的身份之后,倒也没有人敢拦着他。

    等他刚进入城门的时候,各方人马,都第一时间跑来迎接他了。毕竟他是亲王之首,也是年纪最大的那个。就连皇太极在世时,不喜欢他却也只能把他供起来的那种。

    “礼亲王终于回来了,您来评评理,我父皇驾崩,自然得由我来接位才对。可怜我父皇尸骨未寒,有人却开始觊觎皇位了!”豪格一见代善,就装可怜抢先说道。

    几乎是同时到的多铎一听,顿时就立刻反驳道:“我大清可没有汉狗的臭毛病,谁说一定要父死子继,兄终弟及又有何不可?”

    岳托当然也赶到了,立刻附和道:“大清皇位事关重大,一定要慎重,得有足够威望的人继位才好!”

    “……”

    对于他们的这些话,阴沉着脸的代善,一概不理,只是喝问自己的儿子道:“皇上葬在哪里?”

    不管怎么样,他要先去祭拜一番再说。

    可是,听到他这话之后,几个刚还抢着说话的人,都是一脸古怪。最终还是岳托回答他老子的话道:“还未出殡,还在宫里头!”

    皇太极死后,才送人过去交换俘虏,代善再赶回,这来来回回的,都一个多月去了。代善没想到,这群人竟然弃皇太极的后事不顾!

    “哼!”代善扫视眼前这些大清亲王的脸,盯着他们的眼睛,发出重重地一声冷哼,然后,谁也没理,“驾”地一声,便驱马前行,直接往皇宫而去。

    豪格和多铎等人见了,不由得互相看了一眼,最终都没有说话,赶紧追上代善,一起前往皇宫。

    盛京城内,果然到处都是全副武装的兵卒,八旗都有,各自守着一块街区,互相之间的警戒心都很强。特别是到了皇宫这里时,这种情况就更是明显。每个门,都有各方势力的人一起看着,那互相看着的眼神,都是恶狠狠的。

    代善一路过来,没看到有一点丧事的样子,全都是大清军卒之间的剑拔弩张,看着这些,他的心情不由得非常沉重。

    皇太极的尸体已经装入棺材,也仅仅如此而已,连个灵堂都没有。代善见了,更是愤怒,他估计,要不是尸体发臭,这些东西会不会连个棺材都不给皇太极?

    事实上,皇太极这个待遇也不算差,在历史上,有的皇帝死了后,就直接被放弃不管,连个棺材都没有。

    代善努力压制自己愤怒之极的心情,一言不发,给皇太极上了香,然后就默默地站在那里,抚摸着棺材。

    豪格和多铎等人见了,便都沉默了,似乎在这个时候,他们才回过神来,那棺材中躺着的,是他们的皇帝。代善这个曾经八大贝勒之首的亲王,他的一言一行,终归还是有点震慑作用的。

    多尔衮和阿济格两个没有兵权的亲王,在这个时候,也得到了通知,匆匆地赶了过来。看到这个样子,也全都无语,没敢说话。

    他们感觉,此时的代善,就如同一个火药桶一般,谁要有什么举动,惹到了他,肯定会来个大爆炸的。平白无故的,谁也不想把代善推到对立面去。就连岳托,此时也不敢去惹他爹。

    不过,他们对代善的感觉,也仅仅是如此而已了。真要说有多怕的,那也没有。毕竟代善手中并没有兵权,三千败卒?还不是精锐,一旦打起来,连塞牙缝都不够。

    正在这时候,忽然外面传来喧哗声,隐隐地,还有马蹄声和刀枪剑戟碰撞的声音。

    外面打起来了?这些亲王一听,都不由得有点吃惊,握有兵权的豪格、多铎和岳托三人立刻互相看了一眼,都看出对方的戒备。几乎同时,他们三人就想出去看看情况。

    毕竟如果其中两方先打起来,那肯定会便宜第三方的。

    然而,就在这时,殿外已经传来急促地脚步声。还没等他们出门,外面就有人冲进殿里来了。

    众人定睛一看,却是一群头上绑着白带的黄马褂。为首那人,众人也都认得,是皇太极的心腹侍卫首领鳌拜。

    没错,就是鳌拜回来了。皇太极死了的消息,并没有人通知他,因此直到很后面之后,他才获悉皇太极驾崩的消息,于是,他立刻领军赶了回来。

    他的手中,如今掌握着皇太极生前为对付东江军而暗中布置的精锐,皇太极没有收回旨意,那这支精锐就是由他统领的,军中头目,也都是皇太极的亲信,如此目的,当时只是为了尽量不走漏消息。如今,却有了意想不到的作用。

    只见鳌拜领着一堆黄马褂进了殿内之后,一眼就看到了那口棺材,愣了下之后,全都扑过去“哇哇”地哭了起来。

    殿内这些亲王里面,唯独豪格是心中大喜,也立刻跟着哭了起来,喊着“我的父皇啊,你死得好惨啊……”

    不过哭得声音虽然大,可却没有眼泪,还不时在瞄着鳌拜。

    多铎和岳托一见,却是心中一紧,两人的眼神一碰,便立刻明白了对方的意思,互相之间达成了协议,要一起对付豪格这边。

    在原本的历史上,皇太极死后的夺嫡之争上,鳌拜也是那个时候登上历史舞台,成为了满清历史中一个举重若轻的人物。当时,虽然没有东江军的这个事情,但他也极得皇太极信任,是两黄旗的护军统领,态度非常坚定,一定要拥护皇太极的儿子成为下一个皇帝。也是因此,鳌拜之前并没有多少名气,却眨眼却能成为顾命大臣,托孤大臣,权势到康熙年间达到了顶峰。

    此时的他,也如同原本历史上一样。在哭拜了皇太极之后,立刻拔刀要挟,摆明了态度,他们这群黄马褂谁也不认,就只认皇太极的儿子,才能继位为大清皇帝。

    他的这个愣头青般的言行,让多铎和岳托都不敢轻举妄动。因为豪格来争,那是为他自己争,有私心,就和他们一样。但是,鳌拜这些人却没有利益瓜葛,他们又不能来抢皇帝做。他们对皇太极的忠心,对大清继位人选,在很大程度上,那是代表了大清军卒和百姓的意见。

    虽然蒙古人那边是有兄终弟及的做法,可是,大清已经开国称皇,和蒙古人终究是不同的。而且皇帝的这种继位事情,对于大多数人来说,特别是曾经是大明一部分的建州女真来说,同样是认同儿子继位的要多一些。

    鳌拜手中有兵权,代善也立刻表达了同样的看法,又增加了皇权继位上的份量,这让豪格看得咧开嘴,就差哈哈大笑了。

    但是,多铎和岳托,又岂会善罢甘休。

    其中多铎立刻便指着豪格喝道:“就他这熊样,要是成为大清皇帝,能有什么作为,是嫌大清死得不够快么?”

    “对,先皇在世之时,对他评价也低!”岳托也立刻附和道,“要是他真有本事的,先皇早就立他当太子了,但是,有没有?这么大一把年纪了,不但没有成为太子,还经常被先皇训斥,就这样的人,又怎么来当大清的皇帝,怎么去和明国过招?”

    豪格听得哑口无言,真想咬死这两个畜生。但是,张开口,没法咬,也不好反驳,最终他便直着脖子嚷道:“老子就是父皇的种,你们又不是!”

    这一下,轮到多铎和岳托傻眼了,这货竟然只抓这一点说,他们也没法反驳啊,因为他们就不是皇太极的种。

    关键时刻,多尔衮也开口说道:“豪格能力不够,德行也不够,任何一点,都没法服众。要是他当了大清皇帝,用不了多久,大清必定被明国击败,诸位,你们愿意看到这下场么?”

    刚才这伙人攻击他能力不够,已经够让他恼了,这个多尔衮竟然还加一句德行不够,豪格一听,顿时大怒,对着多尔衮嚷开了:“你他娘的,那只眼睛看到我德行不够?”

    “崇德四年,我攻下明国济南府,抓获明国藩王满门,当时就说了要献给皇上。”多尔衮冷笑着说道,“但你却还强行把那些王妃都睡了,你心中可有对你父皇的半分敬意?”

    “对,此事我也可以证明!”岳托一听,便立刻附和道。

    虽然皇太极多半不要,但是,至少在当时,在皇太极做出决定之前,这算是皇太极的女人了,就这,豪格竟然也敢去碰,就算建虏开化不够,也是不允许的。

    这一下,对皇太极绝对忠心的黄马褂们,顿时个个向豪格怒目而视,竟然绿自己的老子,这样的人,也配当大清皇帝?

    豪格自己都忘记这事了,被多尔衮这么一提,顿时就傻眼了。

    于是,继位皇帝的这个事情,就僵持了下来,不再一边倒向皇太极儿子继位了。这些个人,一边开始操办皇太极的后事,一边继续就皇位问题展开了激烈的唇枪舌战。

    不过没有坚持多久,事情便又有了新的变化。

456 总有意外

    是回宫的黄马褂听到了宫里的传言,说皇太极临死之前,其实是有遗言,指定了皇位继承人的。

    鳌拜一听,便立刻详细打听皇太极死之前的情况。当然,这个情况,其实之前就已经问过,不过,当时没注意,此时可以去查证的时候,还真得是有了线索。

    于是,在满清众多亲王共议之下,鳌拜便对代善等人说道;“先皇在临死之前,肯定知道谁来继承皇位,乃是大清最为重要的事情。因此,先皇在醒来之后,就有指定,说了庄妃两字。之前奴才都没在意,如今才意识到,先皇的意思,该是让庄妃所生皇子为我大清皇帝!”

    豪格一听,顿时就跳了起来嚷道:“福临那小屁孩?疯了么?他来当大清皇帝,怎么可能!”

    代善之前也打听过皇太极临死之前的情况,不过当时并没有在意这话,此时被鳌拜这么一说,顿时心中一动。他扫视过愤怒的豪格,一脸不屑的多铎和自己儿子岳托,再看看眼睛闪烁的多尔衮和阿济格,心中一动,便开口说道:“没错,先皇应该就是这么安排的。福临皇子确实年幼,却是可塑之才,在其亲政之前,先皇不也是定了诸王议政么?这是早有已经明确了的,就是这么安排的!”

    皇太极病重期间,确实下了旨意,说朝中诸事,由诸王共议,再报皇太极决断。

    然而,如果皇帝位置真得确定由福临来继承的话,基本上就定下了父死子继的做法,其他非皇太极子孙就没有一点机会了。因此,在场所有人,除了代善之外,其实都不甘心。

    鳌拜一见,立刻大步走到阿济格面前。

    阿济格一见,头一扭,才不愿意理鳌拜。他都不用问,就知道鳌拜过来是想说什么。

    然而,鳌拜却不管,只是到了他面前,凑得很近,凑到阿济格想发怒时,就听鳌拜低声用只有他才能听到的声音说道:“郑亲王怎么死的,需要说出来么?”

    阿济格一听,顿时犹如被雷击中一般,睁大了眼睛,就盯着鳌拜,脸色还有点发白。

    这个时候,他自然是知道,鳌拜肯定是知道了事情真相,要不然,也不可能无缘无故地突然说出这事。

    确实,鳌拜是皇太极的心腹,陈绍宗当初从卢象升那拿到的简报,交给耿仲明后又到了皇太极手中,鳌拜也是看到过的。

    只是没想到,如今竟然可以用来威胁阿济格了。

    “怎么回事?”多铎一见,好像情况有点不妙,便立刻追问道。

    阿济格知道,要是自己还坚持,不肯拥护福临继位的话,鳌拜肯定会说出来。亲手杀死济尔哈朗,就是为了让明国皇帝放回来杀皇太极,不管哪一点,对他都是致命的。

    因此,在鳌拜的逼视之下,阿济格脸色异常难看地说道:“没什么,我想通过了,为了大清的将来,福临皇子继位才是最好的,我赞成!”

    在座的这些人,谁不了解谁,阿济格会说出这样的话,肯定和鳌拜低声说得话有关。但是,不管怎么样,至少阿济格已经表态了。

    代善见到了,便立刻盯向另外一位没有兵权的亲王,也就是多尔衮道:“你一向受先皇重视,称赞你为大清难得的理智将才,因此,就算你天津之战损失三万大清军卒,也没有降罪于你,塔山之战,你又全军覆没,甚至影响到了朝鲜战局,就这样,先皇也只是把你囚禁宗人府而已。大清如今局势危难之际,又放你出来共渡国难。如此种种,你可要对得起先皇厚恩啊?”

    先皇厚恩?呵呵,当初皇太极打压,要不是韬光养晦,估计早像阿敏和莽古尔泰一般,被他给除掉了。多尔衮心中想着,却是冷笑。不过有一点,他却是没法否认的。皇太极登基称帝之后,对他确实不错。光是代善所说这些,要是换了其他人,肯定不是这样的待遇。

    这个事情,代善今天说出来,而后也肯定会传得所有人都知道。如此一来,要是自己还不同意福临当皇帝的话,那在大清国内,名声怕是要臭了。

    这么想着,多尔衮心中不由得叹了口气。唯有想着,自己目前并无兵权,这是自己的短处。不过好在福临还小,就算同意了他当皇帝,等他亲政都还有好些年,以自己的才智,应该是还有机会的。

    这么想着,衡量了下利弊之后,多尔衮看了多铎一眼,便不得不开口说道:“既然先皇已有遗旨,那就按先皇的意思办吧!”

    就这样,在场的这些人中,鳌拜、代善、阿济格和多尔衮都拥护福临继位,剩下的豪格、多铎和岳托,他们三人各自有各自的利益,又没法联合一起,最终,也只有妥协了。

    于是,历史以巨大的惯性,最终还是福临登基称帝。不过原本是多尔衮为摄政王,但是如今,却是诸王议政,皆是摄政王。

    这样的结果,皇太极要真得在天有灵的话,也不知道会不会气死!他醒过来时心中最惦记的,并不是什么皇位继承人,而是海兰珠的安危。当初他说出庄妃两字时,其实是要想杀了庄妃的。如今倒好,这个庄妃成了太后,她儿子还成了大清皇帝了!

    事实上,之所以出现这样的结果,也并不是偶然。

    布木布泰是个聪明人,知道皇太极要杀她,便不着痕迹地先下手为强。之后,又担心皇太极说什么话对她不利的,就千方百计打听到了皇太极临死之前的细节,根据当前的局势,她又从中发现了机会,便开始在宫中散布鳌拜听到的那些话。最终,她如愿以偿!

    与此同时,她的心腹女官突然死亡,在她的权势之下,也没人去追究。后宫之中,最终是以布木布泰为尊,哲哲也得靠边站了。

    随后,多尔衮也开始体现出他在建虏当中算是比较厉害的一面,立刻开始根据当前的局势,主导如何应对明国。其他人在这方面,还真是不及他。

    “大清兵力,必须要多加补充才行。但是,明国强大,汉人已经不可靠。”多尔衮在六王会议上侃侃而谈,“因此,我大清应该再次北征索伦部,以此来补充我大清兵力!”

    索伦部族,还在满清的北部,按照原本的历史上,是要等到崇祯十六年二月才第三次北征索伦部,但在这个位面上,在多尔衮的建议下,提前有了这个事情。

    对于多尔衮的这个建议,其他人都没有意见。

    事实上,代善在经历过夺嫡之争后,身体就越发地不如以前了,就仿佛在那件事情上,把他存下来的精力都消耗掉了。因此,这六王议政,基本上都是缺席,实在不能缺席的,也就在那打瞌睡。

    没有了代善坐镇,多尔衮凭着他的能力和口才,欺负其余几个人,比如说豪格,阿济格等人,那是绰绰有余。也就岳托偶尔会和他争上一争。但是,两人是有辈分差距的,多尔衮又有多铎相助,因此,虽然他没有兵权,可就是能掌握主动。

    北征索伦的事情,也就这么定下来。甚至他还愿意在这严寒的季节,亲自领军北上,由他去做这个事情。

    对于辽东发生的这些事情,并没有按照自己预料的剧情走,这让崇祯皇帝有点遗憾。不过,也就是有点遗憾而已,威胁却是谈不上。

    不要说皇太极已死这种情况,就算没死,不也一样打得建虏一日不如一日。更何况,如今建虏那六大亲王中,多尔衮,阿济格,代善都已经领了甲级窃听种子,对于建虏的大部分决策什么的,自己都能实时掌握。

    这么想着,崇祯皇帝便不再去想辽东事情,在年前的时候,赶到了京师,就该好好过年了。

    这一次的御驾出京,崇祯皇帝事先是没有说明的,要不然,就带着一万多军队,还要跨海去辽东,绝对有一大群人会死谏。

    不过已经回来了,那就不用隐瞒。当即宣布奴酋皇太极已死,并且广为宣传耿仲明和陈绍宗母亲的事迹。对于耿仲明的灵位入忠烈祠的事情,他亲自交代,隆重举行。而陈绍宗母亲的事迹,不但让周皇后去接见,赏赐,给予很高的荣耀之外,还吩咐教坊司为陈绍宗母亲编剧,搬上戏曲舞台。

    顿时,大明这个年节,最火热的,就是这三件事了:崇祯皇帝气死奴酋皇太极;耿仲明心怀大明,弃暗投明却被儿子出卖,舍生取义;陈绍宗母亲深明大义,教子有方,是为大明之楷模。

    就这么着,崇祯十五年就这么过去,崇祯十六年来到了。

    新年之始,崇祯皇帝除了向卢象升、洪承畴发出旨意,通知他们有关建虏内部的情况,对辽东腹地进行渗透之外,他主要的心思,便扑在了内政上。

    自从他回京之后,最重视的,自然就是农业,也就是粮食方面的问题。经过翻阅奏章,崇祯皇帝发现了一个问题。

    就是他虽然大力推广番薯等高产作物,还兴修水利等等措施,可是,粮食问题,始终得不到缓解。究其原因,他最终得出的原因,竟然还是经济问题。

    大明的农业,基本上都是农桑结合的。特别是大明那边,这种情况就更为明显。

    一直以来,大明就存在桑争稻田的问题,概因为种桑、种棉、养蚕、养羊和种植粮食作物相比,显得更加有利可图。特别是近些年来,朝廷大力保证粮食不缺的情况下,百姓就更愿意去种植经济作物。

    而根据估算,种桑养蚕和种稻所需劳动力的比例,大概是100:5,这个数据,万历年间归安人孙铨有过估算,如今崇祯年间也是差不多。这也就是说,大明的劳动力在发展经济作物的时候,不但没有从农田中解放出来,反而更多的人力去扑到了农事上面。

    这么做的后果,第一是原来的粮食产出大省,比如说湖广熟,天下足,早已成为了过去式;甚至连太湖地区,也从粮食外运变成了需要从外省运入了。如此一来,耕地不足,劳力不足,畜力不足,肥力不足,以及肉食不足等等弊端,也就都出现了。

    崇祯皇帝看着这份结论,很是头疼。在他的想象中,是要把劳动力从农业中释放出来,从事工商业,从事其他行业,从而让大明走上工业化的道路。然而,如今的结果,却是事与愿违!

    如果用暴力手段来解决这个问题的话,很可能就会变成臭名昭著的圈地运动。对此,崇祯皇帝是不想的。既然如此,那就只能依靠经济手段来调剂了。

    基于这个想法,崇祯皇帝便又开始调阅大明两京十三省对于贷款办国有企业的情况。还真别说,江南那边的国有企业,也是把目光瞄准了丝绸棉丝之类的生意。

    对此,崇祯皇帝是赞同的,并进行鼓励扩大生产,并改进生产工具等等方式,从而让丝绸棉丝之类出现供大于求的想象,价值降下去的话,自然也能减少大明百姓去主动从事这方面的积极性。

    当然,这个过程并不是一蹴而就,是需要一个长期过程的。

    另外,崇祯皇帝视察了宋应星一直在搞的厂子之后,觉得时机已经成熟,便决定进行展示,然后在全国范围内,开始大规模生产这个最基础,也是最广泛的东西。

    这一日,崇祯皇帝特意为此召开大朝会。

    虽然还是二月的天气,寒风吹着好冷。可此次朝议的内容,崇祯皇帝已经稍微透露过。因此,百官虽然挨冻,可都是一个个精神亢奋,都在想着,皇上所说得东西到底是什么,很赚钱?有多赚钱?很有用?有多有用?

    任何人,对于这样的事情,那都绝对是很好奇,很感兴趣的。

    因此,当崇祯皇帝驾临,见礼之后,首辅薛国观就代表百官问出了他们的心声。

    崇祯皇帝听了,微微一笑,只是冲身边的轮值太监王承恩摆了摆手示意了下。

457 科技的蓬勃发展

    “宣开物司员外郎宋应星觐见!”王承恩尖着桑子喊话,随后便一声声地传了出去。

    众多文武官员一听,心想原来是和这个宋应星有关,那他到底干什么了?

    好奇之下,几乎所有官员,都不同程度地转身,向后看了过去。

    不一会,就见宋应星走在最前面,身后跟着一队内侍,或者捧着,或者抬着东西上来了。

    几乎所有文武官员,甚至连那些锦衣卫等人定睛一看,顿时傻了:哪来的那么多水晶?

    没错,这些内侍手中的东西,都是透明的很,就很水晶一般。

    然而,他们刚这么想着,却听宋应星大声向崇祯皇帝奏道:“微臣得陛下重托,如今终于能烧制出无色之玻璃,形制各异,请陛下御览!”

    从崇祯十二年第一次和崇祯皇帝见面时,皇上就交代下来烧制这玻璃,并提供了很多想法,结果一直到这崇祯十六年初,才算大功告成。最为关键的是,这还是动用朝廷的力量,调用了大明国内最好的工匠,群策群力,遇到问题解决问题,最终才交出了这份答卷。

    对此,宋应星并没有多高兴,因为他从皇上那边知道,西夷早就能烧制玻璃了,而大明到如今才烧制出来,那又有什么可以骄傲的呢!

    此时,崇祯皇帝虽然知道,不过还是定睛看去,却见宋应星让人摆在御前的玻璃,形状多样,有空心,也有实心,有管状的,也有平板的……

    这其中,就有崇祯皇帝特意要求过的用于化学实验的玻璃器皿,宋应星都烧制出来了。另外平板玻璃其实是比较难的,如今宋应星也烧出来了,不错,不错啊!

    崇祯皇帝心中连声赞着,很是开心。

    如此一来,相信在化学方面,就能有跨越式地发展了。

    玻璃工业,不但在生活上应用广泛,而且对化学的帮助,也是非常地大。大明之前无法烧制出玻璃,就是在于这个透明无色上难以过关。其他方面,大明其实已经是有基础的。

    其中,山东的颜神镇,就是大明古玻璃工业的重要产地,生产的珠穿灯屏、棋局、帐钩、枕顶等玻璃制品不但样式别致,而且色泽纯正,可以根据需要制造出各种颜色,但就是没法无色透明。在这个时期,也已经有模铸压成型技术,吹制技术也同样在用。

    总而言之,大明的玻璃产业,就差来个无色透明了。因此,大明的眼镜和望远镜之类,虽然也已经会打造,但其原料却都还是用水晶来做的。

    此时的崇祯皇帝,心情激动之下,甚至自己走下御座,走近这些玻璃制品,也不用宋应星来介绍,自个乐呵呵地给文武百官介绍了起来。

    “看到没有,这个可以用于窗户、屋顶,如此一来则屋内亮堂!”

    “这块东西,不要看小,组合起来能望远,没错,就是望远镜。另外,还能做近视眼镜之用,是我大明读书人的福音啊!”

    “还有这个,上面有标准刻度,嗯,是朕规定的,以后统一的度量单位,再多试验,就能精确了,这对我大明很多方面的帮助都非常大……”

    “……”

    崇祯皇帝一个高兴之下,顿时滔滔不绝地说了起来,从玻璃的基础应用衍生出去,包括望远镜,放大镜,还有眼镜等等制作原理等等,整个大早朝,就成了他一个人的主场,就看着他在秀。

    在明末的这个时间点,对于这些知识,正好处于一个半懂不懂的时代。那些西夷的传教士带来了西方的那些学识,大明朝这边又有不少士大夫学之,比如徐光启等人。

    对于西方的这些东西,甚至有不少都蒙上了一些神秘的色彩。比如说,有传言说这些西夷有点金术,能把水银变成银子。利玛窦就有记载,在肇庆的一对父子就相信这个,并为了学到这个点金术而加入了西教。

    还有之前的时候,崇祯皇帝让宋应星和陈子龙在给太子授课的时候,也有讲解过类似知识,在大明这些士大夫中,也有一定的印象。

    崇祯皇帝这一番讲述,如果不懂的人听了,那是听得云里雾里,一点不懂,根本就不知道这些学识到底是个什么水平;而要是后世的人听了,只要上过高中,基本上都能知道,也就没什么;可偏偏这些有点基础,却又不了解的人听了,那就显得高深了。

    一时之间,大明的这些文官武将,就有一个印象,皇上的学问,那是真得非常渊博!

    与此同时,不少人的眼睛,就盯住了那一件件玻璃器具,他们别的能力可能一般,但这赚钱的嗅觉却是没得说的。

    不说别的,光是解决读书人眼睛看不清东西这点,不管花多少钱,只要有钱,都会买的。而读书人有钱么?大部分读书人绝对有钱!

    还有,要是窗户和屋顶瓦片换成这种平板玻璃,所谓窗明几净,不就是大家所追求的么?光线好了,看书的心情都会不错。要是家里有点钱的,谁会嫌这个东西贵?

    ……

    于是,在崇祯皇帝好不容易说完之后,不少文官武将,都开始旁敲侧击地问皇帝,这个玻璃是会怎么处理?

    崇祯皇帝既然拿出来了,当然是早已打算好的。当即就宣布,在大明两京十三省都设立国企玻璃厂,朝廷和皇家以技术入股,占百分之五十一,其余的百分之四十九,就拿出来拍卖。嗯,是一股一股地拍卖。如此,就能让更多的人参与进来。当然了,之前答应宋应星的股份,崇祯皇帝也没有食言,当众宣布。

    这一下,所有人看向宋应星,那眼睛都是红的。

    这玻璃绝对就是个聚宝盆,股份拍卖,以大明的财富,绝对是个天价。宋应星拥有百分之一的股份,那一年能分得多少钱,简直是难以想象的事情!

    这一点,哪怕到了满清末期,玻璃就是钱,也是所有人的共识。

    在原本的历史上,光绪三十年四月,博山玻璃公司在上海的《中外日报》上刊登“招股启事”,广招股本。据博山区文史专家张维用介绍,其股票分为五等,一等每股库银一千两,二等每股库银五百两,三等每股库银一百两,四等每股库银五十两,五等每股库银十两。参照银行存息例,以五厘计息,年终结算。利润分为十成,一成报效政府,一成作为公积金,五成作扩大再生产之用,三成作为“花红”。

    不过这个博山玻璃公司最终是破产收场的,因为所有的技术和设备都是从德国进口,甚至连技师都是德国人,为首的月薪达五六百两纹银,一般吹制操作的技师每月也有三四百两。每人配有马匹、马夫和厨师。这钱这样花,就是聚宝盆也不够用了,更何况,在满清末期的时候,各种弊端都有,不破产就怪事了。

    而在这个位面上,宋应星奉旨秘密筹备了这些年,技术什么的,都是自家掌握了,才公布出来的。受制于别人,那是不存在的。又有皇帝看着,把利益也分给了大明各阶层的有钱人,这玻璃厂能搞破产?那才是怪事了吧!

    之所以要两京十三省都设立一个玻璃厂,主要还是这个时代的交通太不方便。要是只在京师设立一个玻璃厂的话,南方玻璃的售卖成本,一大半都是是交通上的,就太不划算了。

    按崇祯皇帝的意思,这个玻璃制品,不能卖得太贵,至少用于化学实验的玻璃器皿,绝对要低价,能让一般读书人都用得起才行。至于那些主要当奢侈品用的平板玻璃之类的,价格高些倒是没问题,甚至可以用这个高价来平摊化学实验用的玻璃器皿的成本。

    崇祯皇帝的这份旨意一出,顿时大明全国各地的酒馆茶楼,商人士人,就全都在聊这个玻璃厂的事情了。与此相应的,两京十三省的大明皇家银行的分行存款,又开始快速增长。毕竟拍卖股份这个事情,携带银两实物,太不方便了。

    在崇祯皇帝的计划中,各省一家玻璃厂,虽然只是覆盖本省,那也是要建大的玻璃厂才行,给玻璃厂工人和关联产业的工人待遇丰厚一些,就能吸引他们从棉纺等行业中转出来。

    玻璃厂有了之后,眼镜匠人一下激增,大明的街头上,那些带眼镜的读书人,也一下多了起来。毕竟玻璃眼镜这个,比起水晶眼镜,那是绝对要便宜多了。一般读书人,即使不是大富大贵,也能戴得起了。

    由这个玻璃带来的变化,可以说是深刻地开始改变大明。

    有一点,崇祯皇帝没有想到的是,宋应星的例子,让无数的读书人,都沉迷到了对各类物品的研究中去了,相应的,也带动了物理和化学学科的普及。他们幻想着,要是能像宋应星一样发明一个能赚钱的新生事物,那就能躺着赚钱了。

    化学这个行业,在中国古代,又可以叫做炼金术,原本是慢慢地衰退了。但是,大明朝的不少皇帝有修仙爱好,比如有名的嘉靖皇帝,因此又带动了炼金术焕发了第二春。很多化学实验,比如蒸馏提取汞,还有硝酸这些工业制法,在明朝都已经是成熟了的。

    不过总得说来,还是西方那边更为领先。甚至在大明这边的很多化学方面的方法,也是西方传教士传过来的。但是,玻璃这一块,西方一直是当宝贝一样藏着的,如今宋应星奉着崇祯皇帝的旨意搞了出来,对于大明的化学,或者叫炼金术的发展,绝对是一个极大的促进作用。

    感慨这个玻璃的重要性,崇祯皇帝甚至在心中叹道:要是后世的人能知道的话,别的可以无所谓,玻璃的炼制方法,一定要去搞懂,万一穿越呢?这绝对是穿越利器来的,没有之一!

    也因为玻璃这个事情,崇祯皇帝开始关注大明的各类学识,顿时,他又有不少新的发现。就是在这崇祯年间,大明这边已经有不少西方传教士带过来的西学,从天文历法到几何数学,从人体解剖学到西学,从炼铁到各种炼制等等,很多东西都是概要性,或者不全,或者缺乏关键的东西,但是,好歹是科学系统性的介绍学识。

    有了这个发现,崇祯皇帝不得不把他的重心扑到了对这些学识的整理上。相对来说,大明这边,哪怕宋应星的《天工开物》,都是缺乏对科学技术的系统性论述。西夷在这一块上,确实走到了大明的前面。

    既然如此,为何不能拿来用呢!

    崇祯皇帝对此,一点心理负担都没有,就在他收集到的这些学识的基础上,开始把他所知道的内容补充进去,并根据大明的实际情况做一定的修改,让大明的读书人能更容易读懂。

    不得不说,这个活,全天下也就只有崇祯皇帝一个人能做。而且这个活,说得容易,做起来却是非常消耗时间的。因此,崇祯皇帝除了一些必要的政事处理之外,大部分的精力,都花到这方面去了。

    如此一来,崇祯皇帝修订后的那些科学技术知识,顿时就震惊了大明的读书人。比如一个很简单的,自古以来,都是觉得心中怎么想,都认为心才是思考的器官。但是,崇祯皇帝修改过的那本解剖学上,就明确提出了,脑子才是思考的人体器官。

    还有,苹果为什么不是往天上掉,而是往地上掉,就是因为万物之间,都有互相的作用力,就是万有引力,和质量有关系。牛顿定律,就这么提前公布了。可惜了崇祯十六年一月刚出生的牛顿同志,就不能以这个来扬名世界了。

    那些西方传教士,原本一直想要接近崇祯皇帝,想要通过这些学识打开在大明传教的突破口。不过崇祯皇帝太忙,他们一直没得机会,等到崇祯皇帝没有领兵出去打仗,他们就想要继续去接近崇祯皇帝时,却忽然看到了崇祯皇帝改后的那些书籍。

458 艰难的抉择

    不可否认,那个年代跑来东方传教的这些人,都是有真凭实学的。也真是因为如此,他们一看到崇祯皇帝修改过的那些书籍文章,顿时,什么想法都偃旗息鼓了。

    明国皇帝竟然比他们还要懂得多,各方面还很全面,那还有什么搞头?顿时,他们对在大明传教的前途,陷入了迷茫之中。

    在崇祯皇帝忙这些的时候,草原上的部族,也都慌了。

    皇太极驾崩了的消息,是没法隐瞒的。随同新皇登基的消息,被建虏主动通告到草原上。

    “什么?大清皇帝驾崩了,新的皇帝是庄妃所生,叫福临的那个?那才几岁啊,能当大清皇帝么?”

    “大清现在做主的是六位亲王,小孩皇帝当然不能处理政事了!”

    “可是,这六位亲王绝对没有先皇厉害的啊?先皇在世的时候,都是把他们压得死死的!”

    “是啊,连先皇在世时,对明国都处于劣势,都没听说过有打赢过明军,那接下来怎么办?”

    “……”

    而和建虏联系比较深的那些蒙古部族,在之前的时候因为消息来源迟缓,因此事后有意探听建虏内部的消息,因此,又获得了不少有关皇帝换人的消息。

    “什么,原来先皇是被气死的?吐血而亡?”

    “什么,礼亲王也被明国皇帝抓了,然后还放回去了?那岂不是说,如今大清主政的六位亲王中,至少有三位是明国皇帝的手下败将,还是抓了又放的那种?”

    “金州也落入明军手中,那岂不是和关宁这边呼应,一东一西,把大清给夹住了!”

    “大清连续打了败仗,被明军一口一口的蚕食,这还能有救么?”

    “……”

    于是,就这样,草原上的这些部族,越是对明清战事了解多的,就越是担心大清的未来。与之对应的,也对自己部族站在大清这边,产生了严重的忧心。部族的未来,该怎么办?

    类似这样的担忧,其实在辽东建虏内部,也是存在的。特别是金州的三千建虏军卒被放回去之后,更是带去了对明军的恐惧。甚至有些人在私下里暗自给自己要好的人传授经验:如果遇到优势明军,千万不要抵抗,反而能活命!

    这些心理上的变化,很快就传导到和明军的斥候战上面。特别是关宁军这边的夜不收,能明显地感觉到,他们在遭遇建虏探马的时候,所受到的压力明显小了很多。如此一来,关宁军这边虽然没打过胜仗,但其信心却在增长。

    和建虏战场形势的变化,也刺激到了蓟辽总督洪承畴。

    一直以来,他领兵打仗,讲究地是稳为主。可是,这几年内,他毫无建树,而卢象升那边,却混得风生水起,不时能立下一个大功。关宁这边,不管怎么样,总要做点事情吧?

    之前的时候,洪承畴就有过心思,柿子捡软的捏。他在几年前就把目光盯到关外蒙古部族身上,这两年,也陆续收到了不少消息,他就琢磨着,自己是不是也该打上一仗了?

    相对卢象升或者孙传庭来说,洪承畴更懂得人心。也是因此,在原本的历史上,孙传庭和卢象升都是各种得罪人,但是洪承畴却能左右逢源,一路升官上去。

    如今,这个狡猾的狐狸,终于向关外草原伸出了他的爪子。

    ……

    在蓟镇一线到锦州的关外,是蒙古喀喇沁部。这个部族在崇祯年的时候,被皇太极拆分,只留下了五千多壮丁而已,大概有一万左右的壮丁被皇太极收走,编为蒙古旗的兵力。

    如今的喀喇沁部首领,是苏布的儿子固鲁思奇布。因为有不少族人在辽东那边,固鲁思奇布也就成了少数了解辽东情况的蒙古部族首领之一。

    虽然已经是春天,万物复苏,草原上又开始出现了绿色。春天的太阳高悬空中,把光芒洒向大地。但是,骑着马,就在一个小土坡上面的固鲁思奇布,却是一脸阴沉,眉头还皱成一团,额头上写着“生人勿进”。

    他边上的亲卫见他这个样子,知道他在担心什么,便提醒他道:“贝勒爷,要不,向大清求援吧!”

    事实上,此时的固鲁思奇布还只是固山贝子,不过亲卫地称呼,自然是往高里叫的。

    固鲁思奇布听了,转头看了他一眼,叹了口气说道:“大清自己都顾不过来了,又怎么可能会出兵帮我们围剿察哈尔马贼呢!”

    没错,那些察哈尔部灭族之后的残余,在这东部活跃的,差不多有一千多骑军。在这春暖花开的时节,开始在喀喇沁部周边出没,让固鲁思奇布很是忧心。

    不是说喀喇沁部打不过这些察哈尔部马贼,而是喀喇沁部是有羊群,有老小的,不像如今的这些察哈尔部马贼一样,一无所有,拼不起!

    “大清怎么就顾不过来了,最近也没听说辽东有战事啊!”亲卫有点不服气,跟着说道,“没别的要求,把我们喀喇沁部的骑军派回来就可以了。”

    一听这话,固鲁思奇布不由得又叹了口气道:“已经被吞下肚子的东西,又怎么可能还得回来呢?”

    说道亲卫有点不服,固鲁思奇布就不等他再说,就进一步说道:“辽东虽然暂时没有战事,可是,谁能保证,什么时候又有战事?如今辽东战事的主动权,可是在明国那边。大清刚又换上了新的年幼皇帝,就更是担心明军前去攻打。无论如何,都不可能抽调兵力出来帮我们的!”

    “那我们怎么办?”

    固鲁思奇布要是知道怎么办,也就不会在这里发愁了。

    亲卫或者也看出这点了,就有点气恼地说道:“察哈尔部的那些贼人也真是孬种,是明国把他们灭族的,结果不去关内找明国的晦气,反而来劫掠周边,这算什么?”

    “是明军把他们打怕了啊!”固鲁思奇布听了,不由得有点感慨道,“归化城一战,一万多大清军队被全歼,这可是在草原上啊!而且不知不觉间,察哈尔部和乌拉特部的营地被端,这等神不知鬼不觉的手段,你想想看,你敢去惹明国么?反正我是不敢的,要不什么时候营地被端都不知道!”

    亲卫听了,半饷无语,过了好一会之后,就纳闷地说道:“以前我们部族也随着大清军队一起入关,从来没有感觉到明国有多厉害啊!怎么突然之间,明军就这么强大了呢?连大清都只有招架之力而没有还手之力了!”

    听到这话,固鲁思奇布就越加地愁了,转头看看南边,心中哀叹,为何自己的部族离明国最近呢!这万一要是明国打出关来的话,自己部族可是首当其冲啊!

    虽然自己在明国边关那边放了好多游骑,可这也不保险啊!

    固鲁思奇布已经多少听说过归化城之战。明国可是有骑军的,突袭归化城的时候,连探马传递消息都来不及。要是明国拿出对付归化城那般的手段,那自己就算放了游骑又有什么用?

    这么想着,固鲁思奇布不由得向长生天暗暗祈祷:希望明军不要关注自己部族,要找麻烦,就去找辽东的大清吧!

    他正这么想着,忽然,就听到有马蹄声响,转头看去,却是从营地方向过来的,跑得很急,似乎是有急事。

    这一见之下,固鲁思奇布就有点担心了,连忙一拉缰绳,调转了马头,迎了过去。

    “贝勒爷,明国派来了使者。”

    这个话,让固鲁思奇布听得心中一紧,刚还想着,不要让明国关注自己部族,怎么长生天就没听到呢!

    明国找上门来了,那是祸躲不过,固鲁思奇布连忙驱马回营地,同时问道:“可有好生招待?”

    “有,有!”

    固鲁思奇布一听,心中稍微松了口气,立刻快马赶回去。

    这要是换了以前的话,搞不好就直接把明国使者给绑起来,送到辽东去了,那还会先问有没有好生招待!

    快马回到营地,都顾不上擦汗,在族人的示意下,便大步走向自己的蒙古包,还未进去,就带着欣喜之色,大笑着说道:“大明使者来访,真是蓬荜生辉啊!”

    话说完,进了蒙古包,就看到一身明军军服的一名千户和两个随从正在吃喝。固鲁思奇布稍微愣了下,没想明国来使竟然不是文官。不过这时候,他也顾不得挑剔了,没等这名千户说话,就抢先说道:“不知道贵使大驾光临,是有何贵干啊?”

    不知道的人,还以为两家关系好着呢!

    正在吃喝的千户一听,便用军服袖子擦了擦油腻的嘴,站起来从怀里掏出一份书信道:“奉总督大人之命,给你送个信。另外总督大人说了,限期一个月,你们看着办好了!”

    下意识地,固鲁思奇布眉头便皱了下,直觉告诉他,不是什么好事情。不过当他看到那千户正盯着他时,便立刻舒展开眉头,挤出笑容道:“总督大人的书信,那是一定要看的!”

    说完之后,伸出双手,恭敬地接了过来,然后检查下封印,才小心地抽出信纸看了起来。

    蒙古贵族,和建虏的头目一样,大都是识得汉字的。

    洪承畴在书信中说:大明皇帝英明神武,连战连捷,打得建虏没有还手之力。奴酋济尔哈朗被处死,还放回多尔衮、阿济格和代善,这说明,大明皇帝有足够的自信,这些奴酋,想抓就抓,想放就放。顺带着,还气死了皇太极,光复辽东,也是指日可待。

    而后,洪承畴在书信中又点明,对于大明的敌人,那是要血债血偿的,土默特部、察哈尔部和乌拉特部就是例子。你喀喇沁部也是建虏的盟友,也曾随建虏入关劫掠,这些账,都是要算的。他日大明发兵草原时,就是你们这些和大明为敌的部族灭族之日。

    但是,上天有好生之德,洪承畴愿意给喀喇沁部一条活路可走。只要喀喇沁部投降归附大明,出兵对付建虏或者建虏的盟友,能让大明看到诚意,那他可以奏请皇帝对喀喇沁部网开一面。

    在信的末尾,洪承畴直白地说了,草原上其他各部,也都有类似的书信送过去。如果有敌对部族中先投降归附大明的,那另外一边,大明就不再接受投降归附了。而且投降归附的期限,最多一个月,自己抉择吧!

    这是明目张胆的威胁,让固鲁思奇布在一开始看得时候,把信纸都捏皱了,明国实在是太嚣张了!

    可是,看着看着,他又很无奈,这份书信中,都已经介绍得很清楚,如今的大明到底有多强大!就凭喀喇沁部如今被满清阉割后的实力,根本就无力对抗明军。最为关键的是,昔日的后台,如今已经被打得只有招架之力,防守辽东都来不及,又怎么可能派兵到草原上来救他们!

    面对洪承畴书信中的威胁,固鲁思奇布很不爽。可是,这个不爽,他也得憋着。但是,让他一下就说投降大明的,那也是不可能的事情。

    因此,看完之后,深思了片刻,他才挤出笑容对明军千户说道:“有劳这位将军带话给洪总督,我一定会慎重考虑。不过……不过这书信中并未有说我部族归附大明的话,有何好处?”

    这个时候,重新坐下大口吃肉的千户,已经吃得差不多了,站起来拍拍手,昂着头道:“那是总督大人仁慈,才给你们一条活路,要我们说,这都是军功!”

    “……”固鲁思奇布听了,顿时无语。这些**子,还真是直白!

    “嘚嘚嘚”的马蹄声远去之后,固鲁思奇布才回过神来。他也不理亲卫的问话,出了蒙古包,看着快要消失在草原尽头的红点点,一时不知道如何是好了?

    把这份书信转给大清?禀明这个情况?然后呢?

    要是犹豫不决,被其他部族抢先归附明国,然后攻击自己部族,那自己部族就没有了归附明国的可能!

    明军已经灭了三个大部族了,自己这个部族能是明国的对手?又或者,东部草原上的部族,还能再度联合起来自保么?

    ……

459 老奸巨猾

    固鲁思奇布想着好多种可能性,便开始盘算起最可能的来了。

    在喀喇沁部的东北面,是敖汉部族。

    敖汉部族是个大部族,至少比喀喇沁部要大多了。他们的实力也更强,最为关键的是,他们的族长,是娶了皇太极的长女。应该来说,敖汉部族是绝对不会归附大明的吧?

    再过去是纳曼、库伦和科尔沁族,这些部族,和大清的关系都很密切!应该也和敖汉部族一样,不会归化大明的。可是……可是他们这些部族都离明国远。明军要是去攻打他们,肯定会先经过自己部族的牧地,要打,也会是先打自己部族啊!

    回过头来,如今部族的西面,察哈尔部成了马贼,如今部族还正受这些马贼的威胁,要是过了一个月的期限,明军也对部族动手的话,怎么办?

    想来想去,好像最好的出路,就是投降归附大明。但是,大明说话算数么?

    想到这个,固鲁思奇布不由得又想起了以前。

    喀喇沁部曾和大明结盟对抗林丹汗,结果战事打起来的时候,大明却采取了阳奉阴违、袖手旁观的做法,于是,独立难支的喀喇沁部大败!一年后,跟随后金才打败了林丹汗,出了这口气。

    想到这些,固鲁思奇布一把把洪承畴的书信揉成了一团,丢到草地上,还用脚去踩了又踩。

    汉人最是狡猾,这一次,该是又来耍阴谋诡计,想让草原上的部族自己打起来,不但削弱大清的联盟,而汉人又不浪费兵力粮草,想得太美了!

    一直把书信踩到了草地里,固鲁思奇布才吐了口吐沫,“呸”了一声,便回转蒙古包内了。

    他的亲卫见了,都是握紧手中刀柄,脸上露出坚毅之色,明狗也太嚣张了,就应该这样,来封书信就想让喀喇沁部归附,做梦!

    这么想着,他们正要跟入蒙古包的时候,忽然就见到,固鲁思奇布“嗖”地一下又钻出了蒙古包,不顾形象地蹲下身子,伸手去草地上刨着,把他自己踩入草地的信纸又重新刨了回来,仔细而小心地抚平,最后重重地叹了口气。

    看着这一幕,他的亲卫顿时张大了嘴巴:“……”

    固鲁思奇布不知道,不止他一个人在纠结;在他看来,和大清关系紧密的敖汉部,是不可能归附的,可事实是,敖汉部也收到了洪承畴的书信,其首领,也就是皇太极长女的驸马敖汉班第,躲着所谓的固伦敖汉公主,在唉声叹气。

    如果像前几年一样,大清足够强大的话,敖汉班第压根就不会有这种烦恼,只要抱紧大清的大腿就行了。

    可是如今……想着这些,敖汉班第不由得就很头疼。

    他和辽东的关系更紧密,了解到大清国内的细节,比起固鲁思奇布,自然是要多多了。

    如今的大清,困难重重,困扰先皇的粮食问题,始终得不到解决。

    而且随着明国越来越强大,原本被掠在辽东当奴隶的那些汉人,纷纷想着法子往海边跑,这让大清的劳力严重不足。而且,这还不是主要的。

    大清以武立国,靠得就是强悍无敌的军队,但是,这几年,大清军队和明军的战事,就没有赢过,反而被明军打了一次又一次的歼灭战。虽然总体实力还未受损,但是,对大清军队的士气打击,那也是相当大的。

    最为可怕的是,明国的锦衣卫密探太厉害了,总是能让明军提前获得消息,最终形成以多打少的局面。大清军队数量原本就不多,被明军这样咬一口咬一口的,还能坚持几年?

    没错,就如今来说,大清还有草原上的这些盟友,如果面对面,堂堂正正地打一仗的话,至少大清这边,还能集结十多万军队出来,至少草原骑军都不会少。明军要想打败这么多的兵力,基本上不可能!

    可是,那蓟辽总督不是说了么,这样的书信,已经送到草原各个部族那边去了。这其中,有多少部族会动摇,会害怕明军,还真是不好说!

    别的不说,就连自己,不也是在考虑么!敖汉班第心中想着,不由得又是叹了口气。

    身为部族族长,就必须要为整个部族考虑。没有了部族的族长,那是什么都不是,或者是成为那些草原马贼?

    这么一想,敖汉班第不由得立刻想到了察哈尔部和乌拉特部的下场。

    如果自己不把洪承畴的话当回事,那么明国是否会像偷袭那两个部族的营地一样来偷袭敖汉部族呢?明军会出多少兵力?听说光是骠骑营都有一万多,而且还很是能打的,至少在归化城之战中,就已经证明了这支骠骑营的强悍实力!

    就算部族能顶住明国骠骑营的进攻,可是,草原广阔,又没有什么险地可守,明军什么时候,从什么地方进攻,根本就不知道。全族老小一起战备提防明国骠骑营,这也不现实啊!

    ……

    敖汉班第的脑袋一个有两个大,为了敖汉部族的未来,真是头疼死了!

    如果这个时候,满清发出旨意,要和明国决战,那他可能就不会犹豫,立刻派兵过去和明国决一死战了。毕竟以他们两家现在的关系来说,算是非常亲密的了。

    但是,如今的满清,被山海关这边的关宁军和辽东半岛的东江军左右夹住,根本就动弹不得。想要主动发起决战,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事情。而是明军主攻,满清主守。

    正想着,敖汉班第忽然看到固伦公主好像往这边来了。于是,他立刻把洪承畴的书信藏了起来。

    不过没有用,很显然,部族中有固伦公主的耳目,就见她到了敖汉班第的面前,直接喝问道:“明国那边派人过来干什么?”

    听到这话,敖汉班第有点尴尬,不得不重新掏出书信,伸手递给固伦公主道:“是明国蓟辽总督的书信,我正想着,这事是不是和你商量下,把这信送往盛京去呢!”

    听到他这话,固伦公主的眼神中有点狐疑之色,不过没有质问出来,而是伸手夺过书信,立刻看了起来。

    在她看着的时候,敖汉班第便在边上解释道:“这个洪承畴也真是痴心妄想,就这么一封书信,什么承诺都没有,就想要挑拨离间,真是滑天下之大稽!”

    “要是有承诺呢?”固伦公主一听,不由得眼睛离开书信,立刻盯着他问道。

    “……”敖汉班第一听,稍微愣了下,随后立刻回答道,“就是有天大的承诺,那也是不可能的事情啊!敖汉部族,和大清可是亲如一家的,对不对,我的公主?”

    固伦公主一听,便不再看他,继续去看书信了。

    敖汉班第见了,心中叹了口气。部族之中,也不知道有那些人是被大清收买了的。这个族长,还真是难当啊!

    不一会,固伦公主看完了书信,皱着眉头对他说道:“这书信中说,其他各部族也都会收到这书信,看来,这个事情很严重,搞不好有些部族鬼迷心窍,会做出一些灭族的事情来。不行,此事应该立刻禀告盛京那边才行!”

    “对,对,我也是这么想的。”敖汉班第一听,连忙点头附和,同时提醒道,“我琢磨着,搞不好南边的喀喇沁部投明的可能性很高,一定要小心!”

    “好,那监视着他们,看盛京那边怎么说?”固伦公主听了,带点恶狠狠地语气说道,“胆敢背叛大清的,肯定没有好下场,你看着好了!”

    在敖汉班第的附和声中,固伦公主叫过自己的护卫,赶紧把书信送往辽东去。同时,敖汉部这边,也派出了人马,往南边去监视喀喇沁部。

    至于更远的纳曼、库伦和科尔沁族这些部族,敖汉班第倒是和固鲁思奇布一个想法,觉得他们就算心里有想法,也肯定会先观望。

    …………

    几天之后,敖汉部族的异动,就传到了固鲁思奇布的耳边了。

    “什么?”固鲁思奇布听到游骑回报,不由得大惊道,“敖汉部的人马有进入我们部族的牧场,他们是想干什么?”

    是大清划定了草原部族的牧场范围,一直以来,各部族也都遵守,不会越界。可是,就在明国洪总督送出书信之后,敖汉部就打破常规,越界到了喀喇沁部的游牧地界,这让固鲁思奇布不得不考虑,该不会敖汉部族真得归附投明,是想柿子捡软的捏,拿自己部族向明国邀功了吧?

    固鲁思奇布怕了,以他的部族实力,根本是打不过敖汉部族的。但是,真要让他确定敖汉部族会归附明国,又有那么一点感觉是不可思议,毕竟就凭一封书信,那么大一个部族,就弃大清长公主不顾了?不是他们还生了小孩的么,难道也不要了?

    左想右想的,固鲁思奇布的头发都愁白了。最终,为了部族,他不管敖汉部族到底有没有投明,都不得不做出应对准备。一边也增派游骑去看着敖汉部的动静,一边让部族牧民做好迁移准备。

    草原蒙古部族之间,开始了互相猜疑,不信任,而这,就是洪承畴的目的。

    他当然没有幼稚到,真得凭自己的一封没有任何承诺的书信,就能让蒙古部族投降归附。但是,他更懂人心,在皇上创造了如此好的条件基础上,就想出这一招,继续瓦解建虏的军事联盟。

    对他来说,就只是书写几份书信的事儿,不,就连这几份书信,都不是他自己写的,而是幕僚代笔,他只不过用印一下而已。

    要是真有蒙古部族投降归附,那就是最好,是赚大了的;就算没有,他们互相猜忌,最好擦枪走火,那大明也乐得看戏。不管怎么样,就先看着好了。

    相对于他这个始作俑者的镇定,建虏那边就也头疼了。

    固伦公主的亲卫飞骑把洪承畴的书信送到盛京,顿时,六王会议便不得不紧急召开。这其中,多尔衮领兵去北征索伦部还没有回来。

    “他娘的,本王看那个部族敢背叛大清!”豪格第一个拍案而起,愤怒地说道,“别以为我父皇不在了,大清就是好欺负的!”

    阿济格紧跟着附和道:“对,喀喇沁部绝对会有背叛大清的心思,给本王五千人马,让本王去镇压了他们,杀鸡骇猴!”

    他心中羡慕多尔衮借着北征索伦部的机会,又重新掌握了军权。因此,他也嚷着要领兵去镇压,这样也可以借机掌握军权。

    在大清国内,没有军权的王爷,说话都没什么份量。

    不过,他的这个要求,立刻就被人否了,只听岳托皱着眉头说道:“敖汉部也只是怀疑而已,并没有真凭实据,要是大清为此对喀喇沁部动刀动枪,万一是个误会呢,岂不是会寒了草原部族的心?本王看来,有点不妥!”

    多尔衮能掌握军权,是多铎全力支持的结果,甚至多尔衮所领军队的一部分,就是多铎给出去的。但是,阿济格这个同样是同父同母的兄弟,却得不到别人的支持,甚至岳托这么说,也隐含了这个意思,就是不想再多一个亲王掌握军权。

    对于这种会议,多铎自然不会沉默,拍着桌子道:“那洪承畴老奸巨猾,应该不会做没把握之事,搞不好,就是看到了机会,才会送出书信,还那么明目张胆地说给各部族都送去了,这个事情,要是我大清不做出反应的话,蒙古各部族中,肯定会有部族起别的心思!”

    他们在说着,作为大清皇帝的福临,却是听得有点不耐烦,毕竟他才五岁,手脚不停,就想着玩,不过被他母亲盯着,嘟着嘴不敢乱动。

    福临幼小,因此布木布泰垂帘听政,顺便看着小皇帝。原本以为这是走上了自己的人生巅峰,可是没想到,这些国家大事,真得是让人头疼。此时听到几个亲王的话,各自不同,让她也是发愁,大清到底该怎么做呢?

    瞅见年纪最大的代善在那昏昏欲睡,根本没有说好的意思,她就又有点生气,不由得开口说道:“不知道礼亲王是何想法?”

460 将计就计

    听到太后说话,好像在睡觉的代善,立刻睁开眼睛,没有学那些年轻人不管太后,就直接发表意见,而是转身面向小皇帝,恭恭敬敬地一礼,才声音不大地回答道:“大清需要立威了,大清也需要有一场胜仗。否则,人心散了,部族就不好管了。大清要是没有草原各部的这些盟友,应对明国就太难了!”

    听到这话,阿济格顿时精神一振道:“这么说,就是要杀鸡骇猴,把喀喇沁部灭族?哈哈,本王刚才说得,就是这个意思!”

    “这个主意,本王是第一个提出来的好不好?”豪格一听,立刻大声说道。

    岳托看了他爹一眼,眼神中明显有一丝不满。甚至,他其实有时候已经后悔,为什么那么努力地去把这个死老头救回来,为什么是自己爹,却站在了皇太极一脉那边。

    此时,听代善说要立威,要赢,他不由得反驳道:“大军要动,粮食呢,粮食从哪里来?”

    “对,北征索伦部的粮食,都是好不容易凑起来的。”多铎也不愿意,马上跟着说道。

    代善看了他们两人一眼,淡淡地说道:“凑一凑,总是会有的。朝鲜那边,等时候差不多了,也可以派支骑军去扫荡,应该能得到一些粮食。”

    “对,凑一凑总会有的,怕什么?”阿济格听得兴奋,立刻大声说道,“喀喇沁部敢有异心,一定要剿灭的,要不然,大清的威严何在,如何还能号令草原?”

    说到这里时,他似乎才想起来上面还有一个皇帝,就转身面对福临,义正言辞地说道:“此事交给本王,定能旗开得胜,灭了喀喇沁部。”

    福临看着他一脸凶险,嘴巴一裂,就想哭了。幸亏布木布泰抢先开口,减轻了他的恐惧感,才没有哭出来:“既然如此,那……”

    她还没说完,却看到代善摇了摇头,顿时,她就说不下去了。

    布木布泰明白,这种军国大事,她是不懂的,但是,代善肯定懂,而且他是站在自己这边,说得话也肯定是为自己这边考虑。因此,她就改口问道:“不知道礼亲王以为如何?”

    这个问话,是问要不要让阿济格领军出征?

    事关自己的军权,阿济格立刻转头看向代善,那眼睛盯着,就想吃了代善一般。

    然而,代善根本就忽略了他,只是回答布木布泰道:“老臣所言,并非剿灭喀喇沁部,而是利用喀喇沁部,引出明军,在明军身上打一个大胜仗,如此,才能重振大清军威。如果只是剿灭喀喇沁部的话,胜之不武,还能让辽东的原喀喇沁部族人对大清有怨言。”

    一听这话,所有人都吃了一惊。他们没想到,代善竟然是想去挑衅明军,要打赢明军?

    “怎么打?”多铎第一个反应过来,立刻追问道。

    对于大清连续几次都败在明军手中,他是一万个不服气。暗地里,他几次都想着,如果换成他来指挥的话,绝对不会打败仗!

    殿内的几位,还有豪格也没有在明军手中吃过败仗,因此,他是紧跟着多铎说道:“对,就该狠狠地收拾明军一顿才好,真是三天不打,就上天揭瓦了!”

    岳托听了,横了他一眼,心中鄙视一番,连个话都不会说的猪。

    代善倒是不在意,只要理解豪格的意思就成。他缓缓地环视在场的这些人,用肯定地语气说道:“明军之所以能赢我们大清军队,最主要的是锦衣卫密探,会把我们的消息送出去。因此,只要事情绝密,不让锦衣卫密探知道,那战事就等于成功了一半!”

    “这话是说得轻巧!”岳托一听,立刻反对他爹道,“先皇何尝不知道这点,秘密布置,最终不也没让东江军上当,反而把金州给丢了!”

    一听这话,代善立刻想起了当初金州城头被属下逼迫向明军投降的一幕,那脸色顿时就红了一下。不过好在他并没有皇太极那么胖,血气也不够旺盛,并没有气得吐血的迹象,只是深呼吸一下,就把心中不适给压下去了,淡淡地说道:“要是接下来的战事,只有我们殿内几个人知道,那锦衣卫密探还能探得消息么?”

    听到这话,豪格、阿济格和多铎等人,互相看看,都是摇了摇头。要是爱新觉罗家的这几个都能向明国透露消息,那还打什么打!

    不过岳托还是有疑惑,就问他老子道:“上次之事,就是交代给具体做事的耿仲明,被他的人给透露了消息的。我们在场的人不会透露消息,那又如何保证底下的人中没有锦衣卫密探,不会透露消息呢?”

    “是啊!”这一次,就连当木头一样,就站在福临身前侧,一言不发的鳌拜,都忍不住开口附和道。

    他此时是满清小皇帝,也就是布木布泰的绝对心腹,是两黄旗的护卫统领,还是大内侍卫总管。虽然不是亲王,份量却绝对不比这些亲王要轻。

    其他人也是疑惑地眼神,就看着胸有成竹的代善,不知道他怎么解决这个问题。

    代善一点都没有犹豫,立刻就吐出了四个字道:“将计就计!”

    “什么将计就计?”豪格一听,有点不满地嚷道,“能不能把话说清楚点?”

    轮不到他来当皇帝,代善就有很大的责任,因此,他对代善说话也不是那么客气。

    代善并不生气,他都能感受到自己儿子的敌意,那来自豪格的敌意又算得了什么,就听他说道:“那明国的蓟辽总督不是想挑拨草原部族和大清的关系,还限期一个月么?就利用这点,对喀喇沁部威压却不剿灭,就等着一个月之后明军出兵草原,然后派出骑军,用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打败到草原上的敌人。就具体来说……”

    很显然,他是全盘考虑过的,此时一一说出来,竟然没有人质疑,说完之后,就听他问道:“如此便可保密,明军不能事先布置,就绝对不是我大清盟军的对手!”

    听完代善的话,就算对他老子有意见的岳托,也不得不佩服。不过如此一来,他就更是烦躁了,本来父子两个亲王联手,是绝对可以争一争这个大清皇位的。真不知道他为何鬼迷心窍,竟然要去拥戴一个小屁孩当大清皇帝!

    “好,那就这么办,肯定能出其不意,定能狠狠地教训明狗才好!”多铎也没有犹豫,立刻附和道。

    其他人听了,也是一样赞同。除了岳托之外,其他人压根就不信,明军真正的战力会有多强?每次都是以多打少,出其不意打击大清军队,从而侥幸赢得战事而已。

    特别是对于关宁军,他们更是熟悉,可以说是知己知彼的,打关宁军,绝对没问题。

    布木布泰见他们都协商一致,她自然也不会有意见。事实上,如果几个亲王的意见一致,就不会有她的发言权。

    正当要散会的时候,忽然有内侍来报:“喀喇沁部信使在宫外求见,说有紧急事情要禀告。”

    一听这话,崇政殿内的几个人顿时就愣住了:喀喇沁部来干什么?他们应该会投降明国才对吧,毕竟是离明国最近的部族,本身实力又不强,怎么可能经得起明国的要挟?

    布木布泰清了下嗓子道:‘宣……”

    话还没说完,就被代善打断了,就听他说道:“不可,喀喇沁部信使过来,肯定是想禀告明国蓟辽总督的事情。由此看来,喀喇沁部还是不愿投降明国。如若太后接见,就不要说喀喇沁部有投降明国之意了!”

    听到这话,布木布泰恍然大悟。刚才代善的将计就计,就是以喀喇沁部想投降明国为前提的。只是没想到,喀喇沁部竟然没有,这还真是难得!

    “这怕是不妥吧?”又是岳托反对他老子道,“既然喀喇沁部还是心向我大清,又如何能逼反他们嗯?”

    这一次,岳托没有显得老好人一样,而是盯着自己儿子,严厉地说道:“喀喇沁部必是向我大清求援,难道大清能派出军队,时刻帮着喀喇沁部防范明军?刚还在说粮草粮草的,那粮草又从哪里来,要我大清硬是凑凑去帮喀喇沁部?还是说,喀喇沁部有那个粮草能供应我大清军队?如果不是这样,喀喇沁部是要换牧场么?那又能换到哪里去……”

    一连串地质问,让岳托哑口无言,压根就没法反驳。

    看到儿子说不出话来,代善便看向其他亲王,表情非常严肃地叮嘱道:“喀喇沁部使者不得觐见,很可能会托关系找人,找到你们的头上。你们要记住,大清是帮不上喀喇沁部的,还不如以喀喇沁部为诱饵,诱使关宁军出关,也算是重振我大清军威,立下最后一份功劳!”

    话都说到这个份上了,在座的都是爱新觉罗家的,自然都是以爱新觉罗家的利益为重,因此都是点了点头,纷纷答应了下来。

    一如代善这个老狐狸所料,喀喇沁部的首领固鲁思奇布,思来想去,最终的结果,还是跑来盛京求援,摆明态度。不是说他没想过投降归附明国,而是那洪承畴没有开出任何条件,让他心中没底。

    结果就很自然地,喀喇沁部信使见不到满清皇帝,甚至连那些个亲王都见不到。最后,跑去原本族人中的一个头领那,总算知道了一点大清的困难,比如粮草问题,比如大清军队的士气并不好等等,最终,这个喀喇沁部信使只能是失望而归。

    固鲁思奇布听到赶回的信使禀告,顿时,他就傻眼了。他有一种感觉,喀喇沁部好像被大清给抛弃了!

    这段时间来,敖汉部的军队虽然没有攻击喀喇沁部,但是经常游荡甚至蹿入喀喇沁部的牧场,让固鲁思奇布的压力非常大。为此,他曾派人去和敖汉班第沟通,但敖汉班第不承认给了喀喇沁部压力,说只是不小心越界而已。

    固鲁思奇布没办法,说要去盛京告状。以此来表明他的态度,同时也算是要挟。你敖汉部要是有归附明国的打算,大清那边是饶不了你们的。

    如今,大清那边求救午门,固鲁思奇布是真得有点绝望了,思考了一夜之后,便派出了信使,偷偷地跑去山海关找洪承畴,表达愿意归附投降之意。

    说实话,洪承畴还真得是没料到,自己一份书信而已,还真有草原部族愿意归附。因此,听闻之下,他不由得大喜。不管如何,这就是他洪承畴的功劳不是。不费一兵一卒,就瓦解了建虏的一支盟军。

    不过,他之所以在书信中没有开出条件,就是因为对于草原部族的处理,他是没有决定权的。之前崇祯皇帝对于草原部族,那是有血债血偿的先例。而东部蒙古诸部,其实都有参与入关劫掠,按理来说,那也算是和大明有血债的。

    不过洪承畴其实也知道,大明要把东部蒙古部族都用血债血偿的方式来处理,那也是不现实的。毕竟这么多部族,集结起来的骑军,都至少有五万以上。真要都灭掉,那大明要付出多大的代价?

    因此,对于喀喇沁部的归附请求,洪承畴并没有立刻答应,而是试着开出条件,比如要给出诚意,进攻建虏盟友,不肯归附大明的那些蒙古部族什么的。

    原本洪承畴以为要讨价还价一番,结果没想到,喀喇沁部信使一口就答应了。

    这么一来,他反而疑惑了。这时候,隐藏在使者随从中的固鲁思奇布不得不表明身份,并把喀喇沁部遇到的困境全部说了,对大明这边,别的要求没有,只要大明能庇护喀喇沁部,那什么事情,他都愿意做。

    被察哈尔马贼威胁,又被敖汉部骚扰,原本的靠山因为各种困境而不肯出兵,甚至连见都不见,不愿主持公道。对此,洪承畴不由得还真是有点同情喀喇沁部。

    明白了喀喇沁部的处境,洪承畴心中乐呵呵地让固鲁思奇布写下归附书,随后他也写了奏章,急报京师,由崇祯皇帝定夺。

461 锦囊妙计

    事实上,洪承畴的这份奏章还没送到京师,崇祯皇帝就已经知道了,而且比洪承畴知道得更多。

    这个时候,崇祯皇帝也是发愁啊!又出现了一个好机会,可惜大明这边也没粮食,要不然,就可以狠狠地收割一波。当然了,就像建虏一样,要是硬凑凑的话,还是能凑出来的。但是,崇祯皇帝并不想凑。

    毕竟建虏已经是秋后的蚂蚱,还能再蹦跶多少天?崇祯皇帝有自信,能把建虏收拾掉的。另外还有一个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崇祯皇帝对于明末历史真得不是很熟悉,他不知道今年会不会又发生大的灾害?如果他硬凑了粮食拿去打仗,结果国内突然发生大的灾害,那他宁可不打建虏,先搞好国内建设先。

    粮食问题,总得来说,是在慢慢好转。但是还需要时间,不可能短短几年内就把大明的粮食问题给解决了。要知道,在崇祯皇帝穿越之后,在他的努力下,流贼平定,就不知道挽救了多少人命,而且一年年地重点,都是抗灾防灾,又不知道挽救了多少人命。

    这些人命挽救下来是功德,但是,也是耗粮的嘴,需要比原本历史上要更多的粮食,才能支撑大明百姓不挨饿。

    就是基于这样的原因,崇祯皇帝其实一早就从代善和阿济格身上的甲级窃听种子处,知道了建虏的阴谋,不过他却并没有采取行动,而是先在忙内政。

    从郑家那边反馈回来的南洋消息说,因为大明这边在这几年内,大量收购粮食的原因,让南洋的明人大都开始大面积种植粮食,而且从大明东南沿海过去南洋的明人,也是越来越多。这个情况,似乎引起了南洋各国的当权者注意。

    据说,南洋那边已经有国家开始传言,说大明这是有阴谋,很可能是觊觎南洋的土地,想要永久占领南洋,这样就不用再每年花那么多银子来购买粮食。越来越多的明人去南洋,就是要占领南洋的第一步。

    对此,崇祯皇帝只是笑笑,还真别说,要不是现在腾不开手,他还真想把南洋给打下来,总好过让西夷继续殖民南洋吧!

    另外,南洋那边还出现了另外一种对大明并不友好的情况。就是南洋各国,特别是那些西夷统治的地区,他们每年从大明这边购买大量的丝绸棉丝茶叶之类,觉得他们的银子源源不断地流向大明,是有点亏了。见大明好像对粮食的需求一直很大,就想着提高粮食价格,以此来补购买丝绸棉丝和茶叶之类的成本。

    对于这点,郑家这边也给崇祯皇帝禀告了,说目前这些粮食都是郑家出面在购买,南洋各国还都给面子,虽然有说这事,但终归是没敢提价。

    崇祯皇帝知道这个事情后,心情就不是很好。对他来说,他是希望从南洋购买粮食的事情,能够顺顺当当的,不要出什么幺蛾子。至少在大明国内的粮食产量上来,能达到自给自足之前,最好是不要出波折。要不然,就真得要提兵南下,教训一下那些对大明趁火打劫的人才行!

    又是因为这个事情,让崇祯皇帝又关注卫所革新上。南方的战事,终归是用南方人才能最大程度的减少军队中的非战斗减员。也是因此,云南沙普之乱,就一直没有增派兵力,只是让秦良玉的白杆军协助沐国公镇压而已。

    说真的,崇祯皇帝的事情真不少。

    不过眼下,洪承畴的奏章既然已经送来京师了,那就必须要做出处理了。

    皇太极意外地被气死,建虏因此在整个冬天都是安份地很。当然,不包括北征索伦部,那和大明没关系。留在金州防守的勇卫营、磐石营的混编,也就安稳地过了一个冬天。

    那代善想要将计就计,阴大明一把的话,要不再让这支军队活动活动。就只是一万多人的粮草,这个还是能有的。

    这么考虑了一段时间之后,崇祯皇帝心中便有了主意。这一次,动一动东部蒙古部族的话,相信河套平原那边,应该就没有蒙古部族敢打主意,就可以迁移一些大明百姓过去开荒种田!

    有了这河套平原,哪怕秦晋两地再有灾荒,那也不怕了!

    是时候,该让大明的军威再次威震草原了!

    于是,崇祯皇帝便准了洪承畴的奏章,与此同时,他另外给了洪承畴一份密旨,一起送往山海关。

    洪承畴的奏章中,先禀明了他之前的计策,然后再说明效果不错,至少喀喇沁部愿意归附。因此,他在奏章中建议,把喀喇沁部族长固鲁思奇布留在京师封个虚衔做人质,然后让喀喇沁部配合,打败敖汉部,再剪除建虏的一个盟友,为大明最终光复辽东打下基础。

    在接到崇祯皇帝的回复之后,洪承畴第一时间,便去看自己奏章的批复。毕竟这是关系到他功劳的。

    如果得到皇帝肯定,那就说明他洪承畴并不比卢象升逊色,甚至从某些方面来说,比起卢象升还要更强一些。毕竟卢象升是上战场玩命的,而他洪承畴却是运筹帷幄之中,境界就不一样。

    打开奏章,洪承畴看到崇祯皇帝同意了他的建议,甚至还让他送固鲁思奇布进京,要封他为一个伯爵,就在京师养老,这让洪承畴就更是大喜,觉得皇上英明神武,而他洪承畴,也有了一份大功劳了。

    不过,洪承畴万万没有想到的是,当他又打开崇祯皇帝的那份密旨时,那冷汗就下来了。

    在他看来,一切都是很自然的事情,没想到竟然会是建虏的阴谋。

    就比如说,谁都觉得喀喇沁部实力弱,又离大明近,肯定受不得大明的要挟。不但洪承畴自己这么认为,敖汉部那边也是这么认为,甚至连建虏的几个亲王也是这么认为的。

    还有,建虏目前的困境,比如缺少粮草,比如士气低落等等,这些也都是客观存在的现实。建虏这个时候,会出兵草原的可能性很低。而固鲁思奇布的诉苦,也是证明了这点。

    如此种种,洪承畴压根就没想着,这其中还会有什么不妥的地方。也是因此,他觉得以关宁军自己的能力,由熟悉草原的喀喇沁部配合,肯定能重挫一次敖汉部的。如此一来,这份功劳就全是自己的了。

    然而,没想到建虏竟然如此狡猾,就是利用这种心态来了个将计就计。如果没有皇上这份密旨的话,还真有可能上当!

    洪承畴看完密旨,那捏着密旨的手上,已经全是汗了。

    良久之后,他松了口气,恭敬地放好密旨,擦了擦汗,自言自语道:“幸亏是由皇上看着,要是自作主张,先斩后奏的做这事,那后果就真得是难以想象了!”

    缓了缓,稳定下心神之后,洪承畴才开始按照原来的打算进行布置,就等着让建虏那边将计就计。

    于是,接下来,关宁军这边开始有动作,建虏那边,也是估摸着差不多,就借着各种名义开始调兵遣将,主要是把骑军抽调出来,说是拱卫盛京,有可能还要继续增援北上讨伐索伦部。当然了,实际上是为了有足够的骑军能快速突入草原进行穿插。

    敖汉部族这边,其族长敖汉班第在一番恩爱之后,便问固伦公主道:“盛京给过来的那个锦囊里面,到底是什么地方,要不先看看?”

    虽然刚才固伦公主很满意,但是一听这话,她还是摇头拒绝道:“盛京那边有严令,不到时机成熟,绝对不能看。要是事先看了的话,会治罪于我的!”

    “看一下又有什么关系,盛京那边又怎么可能知道?”敖汉班第忍不住又提议道。

    把喀喇沁部的事情上报盛京之后,盛京派人来,神神秘秘地交给固伦公主两个锦囊,其中一个当场打开,说不用在意喀喇沁部的动静,保持现状就可以;另外还有一个锦囊,却是让固伦公主保管,而不是让他来保管,这让他很是好奇,不知道盛京那边到底要干什么?

    固伦公主听了,有点不高兴了,对敖汉班第道:“难道你是想让我被盛京处罚?这样做,对敖汉部族有什么好处?”

    事关自己的切身利益,她显然不想打开。从另外一方面来说,她是爱新觉罗家的,虽然嫁到了敖汉部族。可盛京那边千叮万嘱,甚至还要挟她,让她知道事情肯定非常重大,只为了好奇心,就提前打开,她是绝对不能答应的。

    敖汉班第一听这话,也感觉到了她地不高兴,就不敢坚持了,不过还是忍不住又问另外一个问题道:“那什么时候能打开那个锦囊,这总可以说吧?”

    谁知固伦公主听了,还是摇摇头道:“这不能告诉你,要不然,会对盛京那边的事情有影响。”

    敖汉班第一听,也有点不高兴了,盛京那边到底搞什么鬼,竟然什么事情都瞒着他。难不成,还以为嫁个公主过来,就真能在敖汉部族说了算了?

    似乎看出了他的不高兴,固伦公主便又解释道:“你也不比生气,盛京那边说了,不会让敖汉部吃亏的。事情成功之后,敖汉部族的牧场就能大增了。”

    一听这话,敖汉班第终于高兴了一回,虽然心中对于那锦囊里的东西还是好奇,不过最终还是没再继续追问。

    与此同时,在金州城这边,保定总督卢象升从广鹿岛过来了,带了崇祯皇帝的旨意。

    守将曹变蛟、黄得功一听圣旨的内容,不由得大喜,忍不住就说道:“一直在辽东无所事事,都快憋出病来了。”

    “对啊,上一次打金州,还没来得及认真打,建虏就投降了,一点意思都没有。这一次好了,总算能真正打他一仗了。”

    卢象升听了,笑着点点头,有皇上亲自指挥的战事,虽然非常轻松,但总感觉没劲。对于他们这些有本事的文官武将来说,他们倒希望对手能强一点,这样打起来才有劲,对手太弱,真提不起兴趣。

    原本来说,建虏可是大明最为强大的对手,以前的时候,明军和建虏打,那是连战连败,再战再败的。这样的对手,要是能胜之的话,就是自己一辈子的荣耀。

    可是,一旦皇上领军,在皇上神机妙算之下,只要按照皇上所说来打,根本就不用他们费脑子,每次都是能以多打少,出其不意地欺负建虏,这根本就没让他们体现出该有的价值来!

    虽然这一次,同样是有皇上密旨,有交代下来事情。可是,毕竟皇上没有亲自过来,这让曹变蛟、黄得功都变得格外兴奋起来。甚至连卢象升,也有一些期待。

    接下来,就没什么好说的,按照皇帝旨意,开始动了起来。当然,夜不收该屏蔽新金那边的建虏,就还是要屏蔽的,不能让建虏知道金州这边有动静。

    辽东局势,看似平静,其实是又到了暴风雨来临之前的宁静了。只不过,建虏不知道,而明军这边却是心里有数。

    这一日,经过多次沟通之后,锦州总兵金国凤率领从宁锦一线抽调出来的三千骑军,悄悄地进入了草原。

    喀喇沁部族这边,由固鲁思奇布的儿子配合,领着金国凤出现在其营地。

    对于明军的到来,还有明军和族长这边竟然如此和谐,不少族人都是非常吃惊的。

    对此,固鲁思奇布的儿子自然对族人公开了情况,先是说了族里面对的压力,包括察哈尔马贼,敖汉部的欺压,至于明军的威胁,就不提了。然后求援盛京那边,连人都见不到,反而是大明这边,不计前嫌,肯接受喀喇沁部,并且大明皇帝还封了固鲁思奇布爵位。如此种种,喀喇沁部只有投靠归附仁慈的大明,才有活路……

    解释完了一切,也不给底下牧民选择的机会,就抽调出了兵力,大概两千人,随同明军一起行动,离开了营地。

462 一个很大的局

    虽然游牧民族在广阔无边的草原上居无定所,似乎不好寻找。但是,真得了解草原部族的,却并不会有这种看法。只要是有生命的东西,不管是人,还是牛马羊等等,全都需要喝水。

    因此,不管游牧民族怎么在草原上游牧,都是离不开水源的。

    敖汉部,可以算是一个大部族,主要就是在孟克河、河蚌河以及墩来河的下游放牧。

    当然了,部族人数过多,也不可能挤在一起,而是沿着这几条河散开放牧。

    这一日,风和日丽,羊群都在惬意地啃着鲜嫩的青草,不时还有个别发春的公羊在打架。而敖汉部族的牧民,大都在干着自己的活,为生计忙碌着。

    忽然,牧民天生的直觉,让他们感觉到了有马蹄声隐约传来。

    对此,并没有多少人抬头去看,毕竟在草原上,马蹄声什么的,不要太正常。而且听声音,是从上游方向传来,很显然是自家部族的。

    当然,也有闲得没事的小屁孩喜欢瞧个热闹,就循声看去。

    只见孟克河的上游远处,一条线沿着河边正往这边逼近,红灰相间,在绿色背景的衬托下,倒也是好看。

    不少小屁孩看到人数好多,就嚷嚷开了“王爷来了,肯定是王爷来了!”

    敖汉班第,被皇太极封为扎萨克多罗郡王,因此其部族的人就都称呼其为王爷,比起族长的称呼,那是要威风多了。

    听到小屁孩的喊声,就有一些成年人抬头看去,要真是王爷来了,就必须要去迎接才行。

    然而,就那么一看,他们就觉得不对了。蒙古人的穿着,长年累月都是灰色袍子,哪有什么红色的,除非是喜庆日子,可能会有人穿红色的。但是,如今一不是喜庆日子,二也没可能那么多穿红色的。

    因为远处那支马队过来的方向是在孟克河的上游,一时之间,他们也没想那么多,就是有点想不明白而已。

    再近一些后,他们就发现,那些骑士原本是慢跑着的,临近营地之后,反而开始提起马速,这就让他们更奇怪了。

    也是到了这时候,他们中有眼尖的,终于看清了,顿时,惊恐地叫了起来“是明军,是明军杀来了……”

    他们是有自知之明的,明军的到来,绝对不是来做客的。

    顿时,这么一喊,所有人都慌了。

    男女老少,有的从蒙古包里钻出来,也有的钻进蒙古包去,有的手里还提着羊奶袋子,有的手里已经抄起了家伙,有的骑马迎了上去,有的骑马往反方向逃去,还有的,则跑向羊群……

    这支从上游过来的骑军,就是喀喇沁部和关宁军的联军,在喀喇沁部的带领下,绕了一个大圈,避开了敖汉部族部署在双方交接附近的骑军,对敖汉部族的营地,发起了攻击。

    有备对无备,将近五千的骑军,对敖汉部族营地的老弱及少量壮年牧民,根本就没有还手的余地,只是一个冲锋,那些胆敢反抗的敖汉牧民,就被干掉了。除了一部分见势不妙,第一时间逃跑的敖汉牧民之外,其他牧民,全都被俘虏。

    金国凤得洪承畴密令,杀掉了所有男丁,当然,按照草原部族的习惯,身高低于车辕高度的不杀。当众行刑前,金国凤冷酷地宣布道“总督大人之前给了你们部族机会,但是你们族长执迷不悟,还要继续和大明为敌,敬酒不吃非要吃罚酒。总督大人震怒,如今本帅只是前锋,大明铁骑过处,定然踏平你们敖汉部族。”

    说到这里,他便对行刑的明军将士大声命令道“为京畿之地的百姓报仇,血债血偿,杀!”

    “杀!”行刑的明军将士,都是齐声大吼,一刀下去,无数个首级便滚到了草原上。

    那些缴获的牛羊,全部宰杀了,大吃一顿,吃不完的,就丢到了孟克河里,然后带着缴获的马群,在短短地半个时辰内扬长而去。

    就在关宁军和喀喇沁部的联军远去之后大概一个时辰,就有附近的敖汉骑军赶过来了,看到一地的人头,哭泣的妇孺,还有染红了的孟克河,真得是非常发狂。

    对于敖汉部族的人来说,喀喇沁部已经是个小部落,应该是他们欺压的对象。要不是有大清皇帝的严令,吞并了喀喇沁部都没任何问题。

    因此,之前他们越界进入喀喇沁部的牧场,心态就如同大人欺负小孩一般,很有优越感的。就等着自家王爷一声令下,随时能杀去喀喇沁部的营地。

    然而,如今却是喀喇沁部真得勾结了明军,竟然先动手,劫了他们敖汉部的一个营地,这让他们所有人都憋了一口气。

    但是,这个营地的妇孺还需要安置,那些被丢到孟克河里的牛羊肉还要打捞上来,毕竟这年头,谁也不富裕。事情也太多,第一批增援过来的骑军又不多,只能是先派出游骑跟下去,其他的就先在这营地忙开了,当然了,也少不了急报他们的王爷。

    …………

    敖汉班第正在和固伦公主恩爱,其实,主要是固伦公主这段时间来一直粘着他的缘故。突然之间收到急报,说有营地被喀喇沁部和关宁军的联军给偷袭了,顿时气得一下跳了起来,怒声吼道“立刻传本王军令,集合部族骑军,追上去报仇!”

    他还没来得及走出蒙古包,就被固伦公主给喊住了。

    部族受到侵袭,这个时候,那还有时间顾及男女之情,他有点不高兴地转回头,正要说话时,却见固伦公主翻出了那个贴身藏着的锦囊,同时对他说道“盛京那边交代,要是敖汉部受到侵袭的话,就立刻打开锦囊!”

    “……”敖汉班第一听,顿时就想骂人。他不笨,一下就听出来了,原来大清是把他敖汉部当作了诱饵。

    此时,固伦公主已经打开了锦囊,快速看了起来。

    很快,她就立刻对敖汉班第说道“盛京的意思,是让王爷立刻集结军队,封锁明国边界,不让这支明军逃回去,同时,八百里加急送信去盛京。”

    一听这话,敖汉班第顿时就急了,几乎是大喊着说道“就凭我敖汉部族的军力,要是都去封锁边界的话,那我部族怎么办?疯了么?还有,刚才的急报,你没听到么?先前那支明军还只是前锋而已。”

    “科尔沁部那边,也有锦囊,盛京那边有严旨,会出兵帮敖汉部的,王爷不用担心。”固伦公主一边说着,一边把那锦囊妙计递了过去道,“盛京其实也早就在集结骑军,这一次,是要联合我们草原各部族,不管明军有多少来草原上,都要他们给灭了。”

    听到这话,敖汉班第稍微愣了会,便立刻自己看起那个锦囊妙计起来。

    一如固伦公主所说,锦囊妙计里面,就是布了很大一个局,为得就是要歼灭明国骑军,狠狠地打击明国的嚣张气焰。只是明国锦衣卫密探太过厉害,因此为了保密,才不得不出此下策。

    敖汉班第看完,不由得心中叹了口气。大清布下这么大的一个局,要消灭明国骑军,他没意见。可是,为什么要用他敖汉部为诱饵呢?

    然而,事情已经是这样了,他就是生气也没用。如今,就只能按照盛京那边的布局,他这边先去截断明军的归路。如果还有关内骑军增援的话,那就和他们游而不斗,等着大清骑军和草原其他部族的骑军会合歼灭他们。

    对此,敖汉班第倒不觉得,就算明国的骑军全都来草原了,还能再嚣张?就按明国骑军一共有两万来算好了,大清骑军,再加上草原上蒙古各部族的骑军,绝对能有十万之数。

    草原上骑军的打仗,就没有那么多阴谋诡计可以用了,拼得就是实力,难道还打不赢明军?要真是那样,那大家就都没活路了!不过,这显然不可能!

    这么想着,敖汉班第便立刻按照锦囊妙计上的安排动了起来。

    一时之间,草原各部,到处都是一队队的骑军,到处都是马蹄声,宁静的草原,顿时烽火燃起。

    在东部蒙古的部族中,和满清关系最深的,就是敖汉部和科尔沁部。敖汉部已经说过,其族长是皇太极的大女婿,还被封为扎萨克多罗郡王。在原本的历史上,这个敖汉班第也一心为满清卖命,为满清南征北战,立下了不少功劳。

    而科尔沁部和满清的关系,那就更不用说了,其族长的妹妹,还有两个女儿,都嫁给了皇太极。如今,皇太极已经死了,而科尔沁族族长布和也死了,但是这并不妨碍两家的关系。

    科尔沁族族长,是布和的儿子吴克善,被封为科尔沁卓礼克图亲王,本身还是皇太极的四女婿。满清皇帝也是他外甥,皇太后是他妹妹。这么多关系,比起敖汉部族来说,只会和满清更亲。

    不过就算如此,这两个部族的锦囊妙计,也都是皇太极的女儿保管的。等到打开锦囊妙计的条件到来,才会打开。总之,做这么多,就是为了保密。

    代善没有料错,吴克善这边看到锦囊妙计之后,立刻遵照执行,集结大部分部族骑军,往东开去,同时裹挟,也可以说是半强迫,或者说奉大清皇帝旨意,同样勒令库伦、纳曼各部一起出兵,浩浩荡荡地扑向敖汉和喀喇沁部那边。就犹如一张天罗地网一般,扫过草原。

    ……

    盛京这边,敖汉部八百里加急一到,建虏的几个亲王,顿时就兴奋了。

    布木布泰也是高兴,之前听到代善的谋划,如今听来,全部都按照代善的意思再顺利推进。要是能打赢明军,这将极大地巩固她儿子福临的皇帝位置。

    因此,她不吝赞赏,夸代善道“还是礼亲王厉害,明军落入了算计却不知道!”

    代善听了,并没有一丝得意之色,反而严肃了脸,问在场的这些兴奋的亲王道“各地抽调骑军,可都是保密的,放出的风声,可是要北上增援睿亲王的?”

    “这还用说,肯定的了!”豪格一听,有点不满地嚷道。

    岳托也不高兴,说话间都带着一点刺道“我们又不是小孩子,岂能不知道此事的重要性!”

    “该不会,你是怀疑我们中有人会透露风声出去?”多铎同样对代善没好感,冷笑一声道,“真是天大的笑话!”

    对于他们的反应,代善显然城府很深,根本不会因此暴跳如雷,只是点点头说道“这也是为了谨慎,万无一失而已。本王当然相信,都是爱新觉罗家的,又怎么可能会透露消息出去!”

    说完之后,他便转身向正在打瞌睡的小皇帝一礼,正儿八经地说道“如此,可由陛下下旨,立刻派出骑军,增援草原。同时对金州进行佯攻,防止那边的明军捣乱。”

    小皇帝福临依旧流着哈喇子在打瞌睡,并没有反应。当然了,代善这话,其实也不是真给小皇帝说的。

    布木布泰听了,便开口说道“可!一切由礼亲王调兵遣将便是!”

    刚才一直没有说话的阿济格听到这话,便立刻对代善说道“我去,我去草原!”

    代善听了,却是摇摇头道“你曾在草原败于明军之手,恐失锐气,不妥!”

    一听这话,阿济格的脸色一红,顿时有点恼羞成怒,就想发飙,想要嚷嚷,你还被明军俘虏过呢!

    不过代善显然没给他机会,就已经转身对多铎、豪格和岳托说道“此次抽调的骑军,多是你们三人的旗下。因此,由你们领军,联合草原各部骑军,该能合围明军,在草原上歼灭他们!”

    这还差不多,三人听了,便点点头,算是同意了。

    接着,代善才重新看向阿济格道“你就领军前往新金,虚张声势,做出大清要拿下金州的态势,吸引明军注意。不过千万记住,不要真打,要以守为主,以免吃了败仗,坏了大事。”

463 威胁辽东腹地

    这样的任务,给阿济格的当然就不会是精锐了。不过能掌军权,总好过当一个闲散王爷。因此,阿济格也就勉强地答应下来。

    而代善自己,自然是坐镇盛京,统筹全局了。

    于是,盛京城这边,也立刻动了起来。之前集结起来的骑军,大部分离开了盛京,不知去向。当然了,对外所说的,还是之前的说法,是北上增援多尔衮,征讨索伦部去了。

    而阿济格这边,领着给他的一千骑军,奉旨抽调内地各处的步军,主要是临近新金的,声势浩大地杀向新金,目标直指金州和旅顺。

    建虏这么大的动静,辽东这边,是个人都知道。于是,有汉人百姓在逃亡的时候,就把消息带了出来,还有,明军夜不收也潜入各地在刺探军情的,也得到了建虏要大举进攻金州的消息,便立刻回报这个消息。

    一直待在金州的大明保定总督卢象升闻报,不由得大喜,没想到建虏那边,果然就是如同皇上旨意中所说得那样开始了。于是,他立刻召集众将开军议了。

    在众将见礼完毕之后,卢象升把情况一说,然后带着喜气说道:“皇上旨意中明确交代,一旦建虏声势浩大地说要攻打金州,那肯定是建虏虚张声势,以掩盖其攻打关宁军的阴谋。我们金州这边,就得按照旨意要求,开始动起来了。”

    黄得功和曹变蛟一听,都是大喜,立刻出列抱拳道:“大人,之前都已经准备好了,如今只要末将领军开拔即可。”

    在刚接到崇祯皇帝的旨意时,这边就开始为战事做准备了。比如军粮,还有军械物资等等,全都要做出预算,并从各处调集,先一步运往长生岛那边等等。

    卢象升听了点点头,多余的话都不用交代了,皇上的旨意中,已经说得很明白了。

    他转头看向一边的水师总兵郑芝龙道:“如此,就开始运兵吧!”

    “遵命!”郑芝龙都闲得身上都要长毛了,听到有事情做,便连忙答应一声道。

    于是,勇卫营和磐石营的混合军队,有一万两千人左右,全部由郑芝龙用早已准备好的运输船从金州运走。至于金州这边的防御,就完全交给东江军的步军。至于东江军的骑军,也有别的事情要做。

    明军这边的布置,自始至终,就没有人怀疑过,万一建虏是真得要打下金州,大规模来攻怎么办?概因崇祯皇帝的多次料事如神,已经给他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

    草原上,金国凤所领的联军,在第一次偷袭成功之后,第二次是偷袭了奈曼部族的一个营地,然后就被敖汉部族给撵上了,加上奈曼部族这边的军力,就只有亡命逃跑的份了。

    见金国凤领着联军,竟然不往明国逃,而是往西北兜圈子,这让喀喇沁部这边就担心了,连忙提醒道:“大帅,几倍于我们的兵力在追着我们,如此逃法,怕是不妥吧?不如回转那边,和接应我们的大军汇合,如此才能安全啊!”

    金国凤一听,哈哈一笑道:“首先,不是几倍于我们的兵力,而是几十倍的兵力在追我们。不止是敖汉、奈曼两部族,还有库伦、科尔沁等族,也都派出了骑军。当然,兵力最多的,还是辽东建虏,他们也派出骑军来草原了。”

    “……”听到这话,喀喇沁部的几个头目,顿时傻眼了。他们无法想象,这么多骑军来追他们,那还能逃得掉么?就算往南边逃去,怕也没法逃回明国吧?

    他们还没来得及说话,金国凤就看着他们又说道:“还有,目前这个阶段,我们其实是没有接应的。之前本帅所说的,我们只是前锋而已,这只是说给敌人听的。”

    “……”听到这话,喀喇沁部的几个头目,刚刚回过神来的他们,顿时又傻了!就他们这不到五千的骑军,还没有接应的,草原虽大,也无处容身了啊!

    金国凤看着他们的样子,心情很不错。这样的表情,他在一开始听说的时候,基本也是一样。在享受了一会“幸灾乐祸”之后,他才接着说道:“不过你们不要担心,既然我大明已经知道这些事情,自然是有应对之策。你们等着看好了,这一战,我们是立下了头功的。”

    “可是……”喀喇沁部的一个头目,还是被吓到了,就想来个“可是”,但是,金国凤却忽然变了脸色道,“没有可是,本帅都不怕,尔等怕什么?难道本帅的命,还没有你们金贵?”

    这么一说,喀喇沁部的头目就都不敢“可是”了。他们不得不承认,明国的总兵都不怕,那他们还怕什么?那也就是说,明国那边还真有应对的法子,要不然,明国总兵应该更惜命,肯定不会这样做的。

    这一点,他们其实是猜错了。

    金国凤和一般的总兵不同,在原本的历史上,他守塔山的第二战,因为补充的都是新兵,竟然拒绝跟他出战。在明知出战必死的情况下,他最终还是带着儿子和二十多名家丁出城了,最终战死疆场。

    在这个位面上,蝴蝶效应的扇动下,他调回了锦州,让祖大寿去守了塔山,他就没有死。这个结果虽然改变了,可他的悍勇和不怕死的那种性格,却是不会改变的。

    不得不说,这一次他领军出来,危险肯定是有的。毕竟在前期是要带着那么多军队在草原上兜圈子,哪怕敖汉部族和建虏大部分都会在靠近长城一线拦截,那也还是有好多倍于他们的敌人在身后追赶的。一个不小心被追上的话,那铁定是打不过的。

    当然了,也不能全靠运气。因此,金国凤一开始就先劫了两个营地,掠来了不少马匹,可以换着骑,在速度上就能快不少。

    大概说明了情况之后,金国凤就领着联军继续逃命!

    他没想到的是,有的时候,运气来了,挡都挡不住。

    他领着追兵往西北逃命的这会,察哈尔马贼刚好出来劫掠,结果一头撞到了追兵的包围圈中。敖汉和奈曼以及科尔沁族的骑军,张开的大网没有网住逃跑的明国联军,反而把察哈尔马贼给收拾了。

    这个战事,虽然让西边的几个部族松了口气,可以少了察哈尔马贼的骚扰,但是也迟缓了他们追击明国联军的速度。

    在这草原上,反正到处都是骑军,在追追赶赶的,很是热闹。

    与此同时,辽东这边,也正式开始热闹了。

    洪武四年的时候,盖州改为盖州卫,并修筑了新城,是辽东这边难得的临近大海的一座城镇。而且在盖州以北三百里远的地方,就是海州,可以说盖州就是海州的卫星城,对于建虏来说,是抵御来自海上敌人的重要门户。加上盖州这里的地形是辽南丘陵地带,东部和东南部的低山和丘陵是千山地脉的延伸,西部和西北部是平原,也算是重要的产量地区。

    因此,建虏在盖州这里驻扎了将近两万的军卒,算是重兵把守了。

    一直以来,哪怕辽东半岛那边打得风风火火,这里也始终是很安静的。最多是军队偶尔出动,前去堵截追击大的汉奴逃亡潮而已。

    这一日,建虏海边的岗哨依旧无聊,闲谈度日。

    “不知道什么时候,我们才能像以前那样,放开了吃都没事,还能有肉吃?”一个胖鞑子非常怀念地说道。

    另外一位相对瘦一点的鞑子听了,不由得也是怀疑了下以前的美好时光,过了一会才会赢道:“呀,你这么一说,我口水都要流下来了。怕就怕,这种日子一去就再也回不来了!”

    “怎么可能?朝廷不是说了么,困难只是暂时的,我大清战力无双,如今主要是要清剿北方的索伦部,等……”

    胖鞑子还没有说完,就被打断了:“等个鬼哦,这种话你也信?我们大清对上明军,已经吃了几次败仗了?连郑亲王都战死了!”

    “什么,有这样的事情?”胖鞑子一听,有点诧异地反问道。

    瘦鞑子听了,点点头说道:“我们盖州离盛京太远,消息不灵通而已。之前的时候,我那舅舅的儿子不是来过一次么?他就是在盛京住的,在礼亲王府里当差,他说得,能是假的?”

    古代时候,一般人的活动范围,就只有方圆百里而已,盖州的这些鞑子,最多是到过海州,几乎很少有人,能有机会再往远的地方去。除非是打仗,兵力调动。

    建虏对于己方的失利,就算不得不公布,那也肯定是轻描淡写地说下。一般将领肯定是知道,但底下普通的鞑子,除非是有相关的,否则都是迷迷糊糊的。因此,胖鞑子不知道,其实也不意外。

    此时,他一听之下,顿时大惊,连忙说道:“郑亲王不是我大清最厉害的亲王之一么,他怎么会战死的?”

    “和睿亲王一样,碰上了明国皇帝了啊!”瘦鞑子露出一丝恐惧道,“听说那明国皇帝真是真龙天子,非常厉害,最近一个事情,你肯定不知道。礼亲王都被俘虏了!”

    “啊?”

    “就在去年末的时候,先皇还没有驾崩的时候,那明国皇帝就领着大军突然到了金州那边,都没打仗,就逼着礼亲王投降了。”瘦子说到这里,特意强调道,“你别不信,我那舅舅儿子说的,他当初也是被俘了,在金州干了好一阵子活的。我跟你说啊,你别给其他人说,那明军一个个都非常厉害的,火炮都不知道多少,一字摆开,全是黑压压的炮口,你说这金州怎么防?”

    听到这话,胖鞑子傻了,好一会才说道:“那……那明国皇帝会不会来打我们盖州啊?”

    说完之后,他下意识地往大海方向看去,好像就怕明国皇帝这时候会突然领着大军出现在海边。

    “不会,那时候金州只有三千兵力,我们盖州,那可是有两万人马,虽然有骑军被调走,但这兵力还是够雄厚。都说了,围城的军队,至少要三倍于守军,明军难道……”

    他的话还没说完,就看到胖鞑子的表情好像有点不对,仿佛见鬼了一般。于是,他也顺着胖鞑子的目光看去。

    只见海面上,不知道何时,已经出现了无数的船只,飘扬着大明的旗帜,正浩浩荡荡地往岸边靠过来。

    这一下,他也傻眼了,刚说着明军,明军就来了,而且还是来打盖州的!

    “啪”地一声,他自己打了自己一个耳光,大骂一声“乌鸦嘴”,而后就跳了起来,立刻对同伙喊道:“快,点狼烟,我回去禀告。”

    说完之后,他就立刻往战马那边跑去。

    胖鞑子一听,立刻回过神来,撒开脚丫子就跑,那速度,竟然比起瘦鞑子还快了一分,“嗖”地一下超过了他,抢先一步去骑马了,同时才说道:“你点狼烟,我身子轻,我回去禀告!”

    “……”瘦鞑子看到那死胖子比他动作还快,还丢下不要脸的话,顿时大怒,也翻身上了马背,疾驰而去,话都不多说一句,专心赶路。

    就这么地,这处岗哨为了逃命,连烽火都不放了。这要是放在以前,根本就是不可想象的事情。但是,在这崇祯十六年,就是发生了。

    当然了,海边岗哨,也不止这么一处,终归还是有岗哨点燃了狼烟。

    盖州那边,看到最高级别的狼烟升起,海边的岗哨,全都往回跑,顿时也乱了。

    按照正常的情况,盖州这边是要出动骑军,看能不能防止明军登陆。但是,偏偏在前段时间的时候,盖州这边也被抽调了一半骑军,看到最高级别的狼烟,那是说明明军大举来犯,海岸线又那么长,骑军兵力不够,派出去也没用。

    于是,建虏的盖州守军,立刻派出信使,紧急求援。一边连续下令,准备盖州保卫战了。

    这支来自海上的明军,不用说,就是曹变蛟、黄得功所领的军队了。按照崇祯皇帝的要求,这一次,就是要趁着建虏抽调兵力想阴大明一把的机会,把盖州拿下来,正式开始威胁建虏腹地。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43151/ 第一时间欣赏崇祯窃听系统最新章节! 作者:叫天所写的《崇祯窃听系统》为转载作品,崇祯窃听系统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崇祯窃听系统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崇祯窃听系统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崇祯窃听系统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崇祯窃听系统介绍:
崇祯皇帝身处深宫,被人忽悠而吊死煤山。
可如果他有窃听系统在手,能听到别人背后的议论,那还能亡国灭种么?
好吧,崇祯皇帝还是穿越的,虽然已经是崇祯十一年末,可结果必定会改变!
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我崇祯活这一世,大明必定中兴!
PS1:这是有系统加持的正经穿越历史文!
PS2:觉得苗幼可以先看我另外一本精品历史《崇祯聊天群》崇祯窃听系统已经完结,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崇祯窃听系统,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崇祯窃听系统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