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历史军事崇祯窃听系统TXT下载崇祯窃听系统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崇祯窃听系统全文阅读

作者:叫天     崇祯窃听系统txt下载     崇祯窃听系统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464 按皇上的说法

    登陆作战,远没有后世那样困难。这时候的木船,吃水都浅,直接往沙滩上冲去便是。

    如果敌人在滩头有防线,会反攻刚上岸的明军,那就会困难一些。船上的火炮和弓箭手以及火铳手等等,就要掩护射击。盾牌手则先去结阵,护卫步军登陆。

    只是很可惜,在这个年代,就没有登陆作战的概念,也就没有针对登陆作战的防御。哪怕是在辽东这边,明军具有海上优势,有庞大的水师,建虏也没有在海岸边布置兵力。

    不是建虏不愿意布置,而是建虏就那么多兵力,布置不过来。万一在盖州这里布置了,然后明军从别处登陆,骑军包抄,那滩头的兵力就会被包饺子,只能是便宜明军的。

    由此,在这盖州附近的海边,无数的明军水师运输船冲到沙滩上,早就等着的步军便纷纷跳下船,有的立刻前进,布置警戒阵地而有的则纷纷开始帮忙船上的,把装备给运下来。

    可以说,原本寂静的海边,忽然一下之间,就变得喧哗无比。

    黄得功就在郑芝龙的旗舰上,并没有冲上沙滩,站在船头上看着眼前喧哗的场景,就感觉意气风发,哈哈大笑一会后,便转身对郑芝龙笑着说道:“老郑,多劳相送啊,不过你这些船怎么办?要不要我让他们给你推下海?”

    郑芝龙听了一笑,回答道:“不用,等回头涨潮了,自然就会回到海上的。我啊,倒是羡慕你们,又有战功可以立了,封妻荫子就在眼前啊!”

    黄得功一听,心中得意,又哈哈大笑起来。

    当兵的,不就图个战功么!

    倒是没有说话的曹变蛟,听到这话之后,露出微笑对郑芝龙道:“不管怎么样,这一次的战事,可是缺水师不得,功劳,当然也有水师的一份。还有啊”

    说到这里,他顿了顿,没有立刻接着往下说。

    郑芝龙是个人精,一听就知道怎么回事,便顺势问道:“还有什么?”

    曹变蛟心中舒服,便给他八卦道:“我听皇上说过,等以后啊,有的是你们水师立功劳的时候。到时候,我感觉,不要说你了,就是你那如今在京师的儿子,都能封侯拜将呢!”

    这个事情,其实崇祯皇帝之前的时候,曾和郑芝龙说过的。甚至还表露过,哪怕大海的尽头,也都是大明的旗帜在飘扬。

    等着辽东建虏灭掉之后,估计就是皇上征服大海的开始吧?郑芝龙不止一次这么想过。

    以前的时候,就听说辽东建虏如何厉害。可是,郑芝龙在北方的这些年,他已经看清楚了。辽东建虏确实厉害,可皇上一动真格起来,那建虏厉害又如何?估摸着,也就在这几年,只要皇上愿意,就能把这些建虏都给灭了!然后

    说实话,郑芝龙还真有点期待,那些西夷万里迢迢跑来大明,那自己就不能跑去他们那里看看,见见异域风情?

    思绪有点飘远了,以至于曹变蛟和黄得功跟他说话,一时都没回过神来,让他们两人不得不提高了声音。

    “啊”郑芝龙回过神来后,略微有点尴尬,当即一抱拳对两位总兵道,“那就祝两位旗开得胜,尽早拿下盖州了!”

    黄得功哈哈一笑道:“没问题,都这样了,要是还拿不下盖州,我一头撞死在盖州城下!”

    曹变蛟没说,只是露出自信的笑容,和黄得功一起,双手抱拳,还了一礼,然后就下船去了。

    脚踩到了沙滩上,黄得功还用力踩了踩,笑着对曹变蛟道:“还是这样安心啊!”

    曹变蛟点点头,笑着回应了下,然后转头四顾,看了起来。

    到处都是明军将士,都在忙碌着。最主要的是把磐石营的偏厢车什么的,从船上吊下来。看到这个,曹变蛟就忍不住感慨道:“真不知道皇上是怎么想到的,如今一来,真是轻松了不少。”

    听到这话,黄得功转头看去,见他所说的,是一辆辆的偏厢车,就在船上用绳子固定住,然后通过滑轮组从船上卸下来,顿时,他也忍不住叹道:“听皇上说,这是物理学识来的,你懂不?”

    “我?”曹变蛟听了,笑着摇摇头,然后回答道,“我那几个儿子已经在学了,我就算了。去年出来之前,我就告诫他们了,要是我回去不能看到他们拿甲等成绩的,家法伺候!”

    一听这话,黄得功一点都不奇怪,笑哈哈地说道:“哈哈,英雄所见略同,我也告诉我家那几个了,没有甲等成绩,军棍伺候!”

    其实,他原本定得是乙等就可以了。如今听到曹变蛟家竟然要甲等才可以,他不想失了面子,就改口也是甲等了。

    正说着,他们忽然听到近处响起了熟悉的声音:“咴咴咴”

    转头看去,却见不少战马已经下了船。这些战马在船上都憋到了,一到沙滩上,脚踏实地,就忍不住欢快地叫了起来。它们的主人,勇卫营和磐石营所属的骑军将士们,则在边上用手安抚着它们,观察它们的状态,看是否能马上上战场。

    不一会,大部分战马驮着他们的主人,撒开脚丫子,欢快地跑向远处去了。没了他们的阻挡,曹黄两人就又看到了一门门火炮正在从船上搬下来。

    小一点的火炮,比如虎蹲炮,佛朗机炮什么的,炮营的将士们都是或抱或抬下来。更重的大将军炮,还有红夷大炮这些,也是固定好了用滑轮组在装卸。

    再远处,则是另外的明军将士,在忙其他的事情,全都是从船上往下运东西。

    看了一会海滩上的盛况,黄得功又看到自己的战马已经由亲卫牵过来,便几步走过去,一跃而上,一勒缰绳,对曹变蛟说道:“我先去看看盖州,这里就交给你了!”

    说完之后,也不等曹变蛟回话,就“驾”地一声,蹿了出去,急速远去。

    见他这样子,曹变蛟不由得摇摇头,也没在意,坐镇这边,先行建立营地才好。

    就这样,明军这边,忙碌了几乎一整天,一万多人马,连带装备物资等等,才从船上全部卸下。

    海岸这边,用偏厢车组合,围成了一个围墙,就当是营地的栅栏了。在营地的外围,还有明军的夜不收散布在各处,以作大营的警戒之用。

    天一黑下来之后,虽然有一万多人,可却寂静无声,唯有海涛声,在有节奏地响着。

    原本搁浅了的船只,在涨潮之后,已经回到海上,就停在岸上营地这边。

    这时候,只有在营地中军大营这边,两位总兵还在议事。

    “明天就能到盖州城下了。”曹变蛟把营地情况说了一遍之后,看着天黑才返回的黄得功道,“盖州那边,感觉怎么样?”

    黄得功听了,呵呵一笑道:“还能怎么样,全都吓到了。我看得非常清楚,那城头上的鞑子,个个如临大敌,这足以说明他们心虚!”

    说到这里,他顿了顿后又补充说道:“夜不收也放远了去,只要建虏不能大规模增援,盖州这边,就没有一点危险,我们有充足的时间打下盖州!”

    “是啊,我们攻打盖州,最怕的是建虏骑军大规模地来援。”曹变蛟听了,点点头道,“幸亏皇上把建虏骑军都调走了,要不然,我们还来不了。”

    黄得功听了,也是露出钦佩之意,对他说道:“有的时候,我怎么感觉,就好像建虏是被皇上指挥一样,让他们怎么样就怎么样!这一次,建虏竟然又乖乖地把骑军给抽调走了,呵呵,还说是要北征索伦部,自以为能骗到我们,结果也只能骗骗他们自己!”

    曹变蛟听了,摇摇头,心中替建虏悲哀,这样的战事,建虏又如何能赢?

    感慨了这么一会之后,他们俩就没说别的了,开始再次商议下明天的具体战事。

    第二天天亮之后,在磐石营的掩护下,明军开拔,终于出现在盖州建虏的视野内。

    车阵在前,步军在后,骑军侧翼,就在盖州南边,滚滚而来,气势极盛。

    明军兵少,不足以围城,因此彻底放弃了盖州其他几个方向,就只是在那边。

    盖州城内的建虏,从另外几个门也开出了军队,列阵在盖州城的左右两边。如果明军敢攻打盖州城的话,这两边都建虏军队势必会进行夹击。而要是明军先去攻打这两边的军队,那就必须要分兵。而建虏进可交手作战,退可缩回城内。

    一般来说,进攻的军队必须要比守城军队多,才有可能打下城池。而如今,建虏守军将领做出这等布置,就是欺负来犯的明军,并没有城内守军多。

    然而,不管是曹变蛟,还是黄得功,对此都不在意。甚至黄得功还有心情笑着对曹变蛟道:“就按照皇上的说法,让这些建虏蛮夷尝尝,先进文明的厉害!”

    “我说老黄,你知道皇上所说得这个先进文明是什么意思么?”曹变蛟听了,便顺口问一句道。

    黄得功听了,愣了下,回过神来后,耍赖皮道:“我怎么知道?反正皇上就是这么说的。我估摸着,应该就是火器和刀枪的区别吧!”

    曹变蛟也是这么理解的,点了点头道:“那就开始吧?”

    于是,在两位总兵的指挥下,明军这边开始动了起来。

    磐石营的偏厢车再次首尾相连,就按照车营的作战方法,护住自己,偏厢车里的火炮,一门门地架了起来,大部分红夷大炮和大将军炮这些重型火炮,炮口都对准着盖州城头。

    看着明军的动静,城头上的建虏,顿时脸都绿了。明军真是疯了么?竟然那么多重型火炮?只是粗略估计,就有上百门之多。这么多火炮,一旦开炮的话,盖州城头都要削掉一层了吧?

    他们不知道,要是明军这边愿意的话,还能从海上郑芝龙的战船上调来更多的火炮。只是明军这边觉得,这些火炮已经足够了。

    “快,把南门堵死,用泥土把南门堵死!”盖州守将放弃了想从南门出兵配合两边军队反攻明军的打算,立刻大声喊着,那着急下令的样子,都快把嗓门喊破了。

    与此同时,通过令旗的传递,军令也随之传到盖州城两边的军队那。

    于是,建虏这两边的军队,也开始做出攻击态势,只要明军敢攻城,这两支军队就从侧翼向明军发起进攻。

    对于他们的动静,明军视若无睹,依旧在忙着他们自己的。

    “轰”地一声响,一门红夷大炮试炮,炮弹越过城头,砸到了城里,扬起一片尘土,似乎是砸破了一个房顶。

    随即,明军这边,有炮营指挥大声喊了起来,让炮兵调整仰角。

    城头上的建虏,腿都有点软了,纷纷转头看向守将所在。幸运的是,军令很快传下,除了观察哨之外,其他人可以躲到城下墙根待命。

    按理来说,这样的话,明军这边的攻城部队,就应该攻城来牵制城头上的守军。但是,这一次,攻城部队并没有出击,只是在看着炮兵的表演。

    惊天动地的一幕,终于发生了。

    “轰轰轰”

    盖州南城这边正对着的红夷大炮,还有大将军炮这些,喷出烟雾,吐出铁弹,整个明军车营的前方,一下就被硝烟弥漫。

    “啪啪啪啪”

    盖州城头上,一颗颗铁弹砸了上去,转眼间就是一个个大坑,甚至有不少地方的城垛,都被铁蛋砸没了,威势惊人。

    不得不说,红夷大炮这些重型火炮,其实并不是用来守城的,而是用来攻城方是最佳。

    建虏两边的军队,看到明军开始炮击盖州城头,便开始动了起来。

    只见这些建虏,推着一辆辆地楯车,手拿刀枪剑戟,当然,也少不了弓箭手,就躲在楯车的后面,速度慢慢提升,往明军这边攻了过来。远远看去,就如同好多移动的城墙段。

    他们的骑军,也开始动了起来,牵制明军这边的骑军,不让骑军去骚扰拖延步军的攻击。

    盖州战事,正式打响了。

465 败家啊

    按照以前的印象,在楯车的掩护下,虽然可能会损失一些楯车,但大部分楯车都能有效地挡下明军的火器攻击,靠近他们,然后近身交手的话,明军一般都会溃败。

    大清这边的伤亡,基本上是在接近明军的过程中。当然了,要是明军是乌合之众的话,根本就不用如此麻烦,只需要骑军去引诱一下,就能让明军乱了阵脚,然后冲杀一下就能击溃明军了。

    不过,眼前这些明军,显然是明军中的精锐。也是因此,建虏这边才会如临大敌,用他们最谨慎,最有把握的方式进行攻击。

    一辆辆地楯车,越来越近,越来越近,眼看着建虏的弓箭手已经在准备,就要开始放箭的时候,明军这边偏厢车上,忽然响起了“轰轰轰”地火炮声。

    当然了,盖州正面的火炮正在轰击,此时,侧翼的火炮也开火,并没有突如其来的感觉,最多是觉得火炮的轰鸣声密集了一些而已。

    明军这两侧布置的火炮,只有少部分红夷大炮,大部分都是中型的佛朗机炮。

    虽然炮口看着好像不是太多,可佛朗机炮的射速快啊,不需要装填弹药,只要有子铳就成。

    于是,在这两侧的战场上,以建虏难以想象的铁弹数量,就真得如同瓢泼大雨一般砸向建虏的车楯海。

    “哗啦……”

    大部分车楯,虽然是加厚的那种,足以抵挡火枪的射击,但是,还没坚固到能挡住火炮的轰击。

    每一辆近一些的车楯,差不多是被几颗铁弹砸中,就犹如纸糊的一般,不是砸了个稀巴烂,就是干脆直接穿透了。

    在这些车楯后面的建虏,被余势未尽的铁弹砸中,立刻就是缺胳膊断腿,丝毫不含糊。而那些没有被砸中的建虏,也失去了楯车的掩护,一下暴露在明军视野内。

    车营内的长枪兵等所有除在忙碌的炮兵之外,全都摘弓搭箭,不用瞄准,全都是覆盖式地射箭,而且是最快速度地射箭。如此一来,要说之前的弹雨还有点夸张的话,那此时的箭雨就真得是一点都不夸张了。

    那些没了楯车掩护的建虏,还正想着要躲到别的楯车后面呢,还是不管三七二十一,撒腿冲锋再说时,就觉得天色一暗,仿佛乌云遮盖了天空一般。还没回过神来是怎么一回事,就听到“噗噗噗”地无数声音响起,一个个都成了刺猬,睁大了眼睛,死不瞑目。

    黄得功看着这一幕,摇摇头笑着对曹变蛟说道:“你说,我们两个是不是太败家了?”

    就只是刚才的弹药和箭支的消耗,就是一笔极大的开销。要是换了以前,这是想都不敢想的事情。

    真得是因为皇上全力支持,才能如此豪爽地花钱啊!两位总兵心中,都是如此想着。

    御马监辖下三大营,就是按照戚继光的练军之法来练的。而戚继光又是非常讲究远程武器的攻击,因此,连长枪兵都配备了弓箭。不要求准头,就要求在接敌之前,最大程度的杀伤敌人。

    这个理念,可以说是用钱来减少己方将士的伤亡,算是以人为本的做法。而这,恰恰和后世的观点差不多。崇祯皇帝因此努力赚钱,贯彻这个理念。

    这盖州之战,算是第一次真正实施,这些盖州建虏,应该说是被钱给砸死,也算是死得其所了!

    这么猛烈的攻势,来犯的两支建虏军队一下被打懵了。他们也是人,当然也是会怕的。血肉之躯,如何能冲破弹雨和箭雨的双重打击?

    都不用下令,这两支建虏军队就呼啦一下全部退了回去。来得时候有多快,退回去的时候就要更快上几分。

    看到这个样子,黄得功又叹息道:“看来,我们的燧发枪兵都没用武之地了!”

    原本的作战安排是,建虏会继续冲过来试图肉搏,这时候,就该燧发枪兵出手,以弥补火炮打击面不够的缺陷。如果建虏有命,还能再冲到车营这里,那才是长枪兵动手的时候。

    不过如今很显然,后面这几步都省下来了。

    这个时候,曹变蛟看着车营前面密密麻麻插着的箭支,还有那些残破的被铁蛋砸坏了的楯车,摇头叹息道:“我们是真得败家!”

    随后,他又展颜一笑道:“不过真得很过瘾!”

    “哈哈,花钱,而且还是花那么多钱,当然过瘾了!”黄得功听了,跟着大笑道,不过他很快,有点突兀地收了笑容,对曹变蛟说道,“我怎么感觉,以后我们武艺练得再好,怕也派不上太大的用场了!”

    “……”曹变蛟听了,竟然也难得地忧郁了起来,没有说话,只是心中想着,难道这就是皇上所说得先进文明?

    他们都如此,就不用说刚刚经历了的建虏了。看着一地的尸体,两支城外建虏军队的军卒,都是后怕,感觉差点就回不来了。这支明军,真是太奢侈,太浪费了吧!

    这两侧的军队进攻,彻底偃旗息鼓了。此时,盖州城外,就只有正面的明军火炮还在轰击着。

    “轰轰轰……”

    然后与之相配的,就是不时响起“哗啦……”的声音。

    终于,明军的火炮需要冷却,炮声终于停了。

    硝烟散去,尘土散去,盖州城南面的这段城墙上,就犹如王大麻子一样了,一个坑,一个坑的,看得都有点恶心。

    城头上,不少城垛已经没了,城头上的守军没了城垛的掩护,就只会暴露在城外明军的视野内。

    这炮声停止之后,躲在城墙根下的建虏,又都上了城头,看着城墙现状,一个个都是沉默无语。甚至可以说,整个盖州城头,都是没有什么声音。

    相对于他们来说,城外明军则显得轻松多了。在车营中间闲得没事的长枪兵,都是手指盖州城,笑呵呵地在低声说着话。

    过了一阵之后,明军的火炮冷却,然后就又开始炮击了。

    “轰轰轰……”

    盖州城就好像是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小媳妇,尽被欺负却不敢有任何还手。所谓的盖州攻防战,其实完全成了明军单方面的表演。

    要是明军能付出一些伤亡的话,就趁着炮轰的时候开始组织登城,那绝对有可能一天之内就占领城墙的。不过很显然,明军并没有这个打算。到达盖州城下的第一天,就这么炮击了一天而已。

    快到黄昏的时候,明军断断续续的炮击终于停下来了。这盖州城的南面城墙,更加的惨不忍睹。也亏了城内建虏及时用泥土堵住了城门,要不然的话,绝对洞穿,至少原本的大门已经烂得不能再烂了。还有,南门城头上的箭楼,已经完全不见了。

    城头上的建虏,继续默默地看着城外的明军,就算他们中再凶悍的人,心中也是有点恐惧,明军光是今天一天的炮击,这火药消耗都不知道有多少了吧?难道明军这边,真得是钱多得可以如此浪费了?这么一天下来,火药什么的,应该消耗地差不多了吧?只要坚持下去,接下来总要冲上城头来肉搏了吧?

    他们正在想着,忽然,眼尖的建虏看到大海那个方向,竟然又开来了一队队的明军军卒,不但人多,更为关键的是,这新来的明军中,竟然又有一辆辆地车子,和之前的一样。

    顿时,所有建虏都想骂娘了,明军这是干什么,就这么败家?难道他们是要用火器轰掉盖州城?疯了么?

    盖州的建虏守将最是忧心忡忡,没想到白天的明军还不是全部,搞不好,就是明军前锋而已,如此大规模的进攻,该不会又是明国皇帝御驾亲征,这一次是要夺取盖州、海州等地了吧?要不然,怎么可能会有如此多的火炮,还有那么多的弹药可以浪费?

    于是,新的求援使者,又从北门疾驰而出,快马加鞭的消失在北方。

    看到有新的援军到了,明军这边就暂时后撤了两里,还是在盖州城头的视野内,大摇大摆地合会,扎营。当然了,营地外围警戒的夜不收什么的,也是少不了的。

    建虏不知道,傍晚时分过来的这支明军,其实大部分都是水师的将士们而已,把磐石营特意留在船上的剩余偏厢车送了过去。等到深夜的时候,又悄悄地出了营地,回船上去了。

    整个事情之所以这样做,就是要给盖州建虏一个印象:大明是在大规模地进攻!

    要是规模不大的话,怎么可能会有如此之多的火炮,又怎么可能有那么多的火药可以浪费,光是炮击就是一天,这打得可都是钱啊!明军再财大气粗,也不可能就只有万把人能消耗这么多火药的啊!

    第二天天亮之后,明军饱餐一顿,然后又逼近盖州城下。

    建虏连夜修复了下盖州城墙,一眼就能看出,修修补补的,和原有城墙极不协调,而且不是砖块修补,而是木板泥袋子之类的。

    “来来来,继续砸钱!”黄得功笑着对曹变蛟说道,“继续败家!”

    于是,明军这边,又和昨天一样,就欺负盖州城头没有红夷大炮,又开始大摇大摆地摆设炮兵阵地,然后再次开始炮击了起来。

    “轰轰轰……”

    这一次,盖州的建虏就压根没有派出侧翼的军队,因为他们知道,就算侧翼军队进攻,也无法起到牵制作用,城外的明军太不要脸了,真是用钱砸死人的这种架势,没法打,只能是先耗着,等待援军到来,或者等到城外明军把火药都耗掉了,又或者,城破……

    然而,他们没想到的是,这一次明军的炮击,又多了新的花样。

    在炮击开始之后,建虏城头上就只留下观察哨。他们吃惊地发现,明军车阵中竟然组装起了一架架配重式的投石车。不是很大,推出了车阵,往城头这边过来。

    不管明军是要干什么,这情况连忙报到建虏守将这里。可是,看着城头上不断被轰塌的城垛,建虏守将又能有什么办法,那城头压根就不能站人,也只能随明军怎么做了,就等明军登城的时候,再交战好了。

    其实,投石车也并没有多靠近城头,大概一箭之地的地方就停住了。明军将士,立刻操作了起来。从后方运来一个个大框框,里面固定着一个个的球状物。点燃了导火索之后,就放在投石车上开始往城里发射。

    这个带框的球状物,就是守城利器万人敌。这个时候,被明军用来攻城了。

    只见一个个万人敌被投石车抛射而出,在空中划出一个漂亮的弧度,越过城墙,落到城内去了。

    虽然明军这边看不到城内的情况,可却能观察到城里浓郁起来的毒烟,还有在炮声间隙中听到的建虏惊恐喊声。

    呵呵,让你们躲在里面!

    “把建虏驱赶远了,等到下午的时候,就可以攻城,占领城头了。”曹变蛟笑着对黄得功说道,“之前我负责后面的,这一次,轮到我先攻城了!”

    “……”黄得功听到,愣了下道,“要不,盖州就归我吧,海州随便你!”

    “那可不行!”曹变蛟听了,立刻摇头道,“搞不好没打海州,皇上的旨意就到了,我不干!”

    在崇祯皇帝交代的旨意中,有说过这边大张旗鼓地登陆攻打盖州、海州等地,不过皇帝那边会根据情况变化,及时传旨过来,到时候就必须及时撤退,不得任何耽搁。

    在盖州这边打得非常热闹的时候,东江军的骑军,也终于开始登场,进行他们原本就该进行的表演了。

    亏了当初建虏送了三百来艘船给东江军水师,使得东江军这边有足够的船,不但能运兵到盖州,还能运兵去鸭绿江那边。

    李定国所部的两千骑军,就已经上了鸭绿江的西岸。不过,并没有马上进攻,而是让战马休息了半天,才一头扎进了辽东腹地。

    这个时候,辽东这边,到处都是绿色,生机盎然。农田里,也都长着麦苗什么的。建虏监督着掠去的大明百姓,正在伺候着土地。今年是吃糠咽菜,还是饿肚子,就要看这次的收成了。

    李定国所部的骑军,就是冲这个来的。

466 烽火遍地

    “不要偷懒,是想吃鞭子了么?”

    “动作快点,耳聋了么?”

    田间地头,建虏的监工,男女老少都有,挥着鞭子,躲在阴凉地里吆喝着。为了防止这些汉奴逃跑,也会有一队建虏军卒驻扎在这边,只是不管这些杂事。

    田间地头的这些大明百姓,都是壮年男女,年纪大一些的,或者年幼一些的,身体不好的,要不是被他们给逼得劳累死,就是饿死了。

    说是壮年男女,其实这个“壮”字是一点都不搭边,只有这个“年”字算是青年的意思,能搭上一点边。面对建虏监工的喝斥,他们心中虽怒,却不敢生气,只能是提起剩余的力气,加快一下干活。

    可是,吃不饱穿不暖,又哪有多少力气能用?不一会之后,他们的动作就又慢下来了。于是,有的又被喝骂,有的被建虏监工用鞭子抽打,甚至都有被打趴下的。

    这样的场景,一直持续到庄子里送来了吃食,那些监工纷纷去田边的棚子里吃喝去了,他们才能蹲在田头休息一会。能吃多少,得看那些建虏监工给他们留下多少能吃的。

    闻着飘来的香气,看着他们在大吃大喝,这些大明百姓的肚子,都是“咕噜咕噜”地叫了起来。

    忽然,有个瘦高个低声喝骂道:“他娘的,被抓到我也认了,今晚找机会就逃,谁一起?”

    “小四,别瞎说!”边上和他有点像的一个,连忙喝斥道,“你看看除了一开始能逃出去的之外,以后还有谁能逃走过了?抓回来是什么下场,难道你没看到过么?”

    “二哥,这么下去,我们左右也是个死字!”小四愤愤地回了一句道。

    边上另外有一个人,也是立刻附和道:“刘二,你弟弟说得没错,我也有这个想法,只要逃到海边,就能有活路了!”

    刘二一听,看着他们两人,立刻严厉地说道:“你们两条腿的,能跑得过他们四条腿的?还有,路上吃的呢?自从建虏开始防着我们逃了之后,就没有人能真正逃掉过,不是活捉就是尸体被拉回来示众”

    “可留在这也是个死啊!二哥!”小四忍不住提高了点声音反驳道。

    田边正在吃喝的建虏听到动静,转头看了下这边,高声喝骂了一句,不过并没有过来。

    等了一会,看到建虏的注意力又在吃喝上了,刘二才低声说道:“等,会有机会的。前两天我听到他们私下在担心,说明军越来越强大,他们的日子越来越难过了。还说金州都丢掉了,甚至连他们的礼亲王都被俘虏,亏了大明皇帝是猪油蒙了心,竟然用礼亲王换了一个老太婆回去。”

    “真的?”小四和周边的几个人一听,不由得眼睛一下睁大,露出惊喜之意,不约而同地问道。

    建虏的战事,自然是不可能给他们的汉奴去宣布的。而在这个时代,交通又不便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被建虏关回棚子里,想要知道外面情况的可能性,自然是微乎其微的。

    因此,边上的同伴一听,都是追问起更细的情况。他们的眼中,都喷出了那种迫切想知道的火热。

    刘二也只是听说了一点而已,更细的情况,他也无从知道,这让边上的人都很是失望。其中,他弟弟有点怀疑地说道:“哥,你不会是想打消我的念头,故意瞎编的吧?建虏的礼亲王,那是建虏皇帝以下地位最高的吧?能被皇上抓住,还能用来交换一个老太婆?”

    “是啊,那老太婆不可能是皇亲国戚吧?值得皇上用建虏的礼亲王来换?要我说,刘二,你想瞎编也编好一点的事情出来啊!”

    刘二见他们不信,就有点急了,用非常严肃的表情低声说道:“我刘二对天发誓,我听到的,确实是如此。”

    看他这么认真地发誓,周围的人都愣了下。刘二就又立刻对他们低声说道:“我有一种预感,只要我们坚持下去,朝廷大军总有一日会打过来的!建虏是兔子尾巴,长不了了!”

    安静了一会,还是有人摇头叹道:“这都过去了多少年了,朝廷大军来这辽东腹地,可能么?”

    “是啊,刘二,你就别异想天开了,这里是辽东腹地,怎么可能会来朝廷大军呢!”

    “估计我们死了,都未必会看到朝廷大军的影子!”

    “对啊,刘二,打仗这个事儿,那是个大事,不是随便说说就可以的,你以为是喝水吃饭什么的,有那么简单就好了,我告诉你啊,我祖上曾出过一位将军,都是有兵法传下来的,只是可惜,被那个败家祖宗拿去换酒喝了”

    听着他们说话,全都是不信,刘二就有点急了。这样一来,小四说不定还是想逃,可要是逃的话,就是个死字啊,那该怎么说服他们呢?

    他正急着的时候,忽然感觉到有什么不对,稍微一凝神,感觉到隐隐的震动,还有隐约的声音,他就知道,应该是有骑军过来了。

    其他人也感觉到了,不过他们并没有惊慌。建虏骑军经过,不要太正常,关他们又有什么事情?

    倒是正在吃喝的那些建虏,有几个已经吃完的,走出棚子,似乎是想迎过去,看看是哪位大人领军路过?

    声音越来越大,动静越来越大,终于,在不远处的那个山脚拐弯处,冒出了高一下低一下随着战马奔跑而起伏的人影。

    刘二也在看着,忽然之间,他一下睁大了眼睛,满脸不可思议的神情,一把扯过他弟弟,用手指着,说话都不利索了,结结巴巴地说道:“王王师是王师朝廷官军杀过来了!”

    有的人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建虏的骑军有什么好看的,就低着头揉着肚子,忽然之间听到这话,连忙抬头看去,顿时,那嘴巴张大的,简直能塞下一个鹅蛋了!

    只见已经出现的骑军,都是穿着红色鸳鸯战袍,是那么的与众不同,那么的耀眼,那么的亲切

    而那些建虏看到之后,就如同见到鬼了一般,先是傻在那里一动不动,然后就撒开脚丫子,狂奔而逃。

    然而,就如之前刘二所担心的,两条腿的是跑不过四条腿的,突然出现的大明骑军,席卷而来,看到那些鞑子,只是把刀锋对着他们,马速带着刀锋飞速划过,顿时就都了账了。

    大明骑军的前锋并没有停下,而是继续往前突进,往前面的庄子,往四处田野席卷而去。

    刘二等人目瞪口呆的看着这一切,一直到一队明军来到他们的面前。

    为首那人,年纪很轻,却是一名将军了,身边的亲卫簇拥护卫,好不威风。

    “这附近有多少建虏军队,你们知道么?”

    听到带着秦地口音的大明官话,不知道为什么,刘二等人感到非常地亲切,一时之间,都跪下去,然而七嘴八舌地说了起来。这么回话,反而让人听不清楚,最终这位将军便微笑着对他们说道:“本将乃是东江军游击将军李定国,你们不用急,就你了,说来听听,其他可以随后补充。”

    他所指的人,就是刘二,于是,刘二立刻用激动地心情,赶紧把知道的情况说了一遍。

    李定国听得点点头,果然没有意外,辽东腹地并没有多少建虏骑军,只要自己领军突袭速度快,就能最大程度的保证军队的安全。

    这么想着,他便继续笑着对刘二等人道:“等一会,你们去庄子里捡些有用的东西,然后就往海边跑,那里有水师的同袍接应你们。本将军令在身,就先走一步了!”

    说完之后,他正待要走。

    刘二见此,稍微犹豫了一下,便还是鼓起勇气开口说道:“李将军,能问您一个事么?”

    李定国没想到有这情况,便一拉缰绳,勒住战马转身,有点好奇地问道:“何事?”

    其他人也是好奇,便都看向刘二,不知道他要问什么事情?

    “听说皇上活捉了建虏的礼亲王,但用来交换了一位老妇人?”

    刘二之前说这事的时候,没人相信。说实话,要不是他自己亲耳听到,他也是不相信的。此时,有了机会可以证实这个消息是不是真的,他便鼓足了勇气问了。

    在他看来,如果建虏的礼亲王说抓就抓了,还能用来交换,那就说明,建虏真得是打不过大明,才会有这样的事情发生。要不然,大明难得打赢一次建虏,好不容易俘获了一个礼亲王,那肯定是拿来当宝了,又怎么可能用来交换呢!

    李定国一听是问这事,脸上顿时露出敬佩之意,严肃地点点头道:“确有此事!之前皇上亲自领军逼降了金州建虏,俘获建虏礼亲王,就是要用来交换弃暗投明的耿副将遗体,和陈千户深明大义的老母亲。这些事情,你们回去之后就能知道的。”

    说完之后,他便不再这里待了,又是一拉缰绳,调转了马头,“驾”地一声,扬长而去。

    目送李定国远去,看着明军打下了庄子,又很快离去,刘二等人,终于回过神来,一边欢呼,一边撒开脚丫子跑向了棚子,跑向庄子。

    他们要吃饭,他们要穿衣,他们要跑路,他们要逃出一个未来!

    这样的情况,在辽东腹地的很多地方都有发生。反正李定国所部两千骑军,就犹如狂风骤雨一般,席卷而过每个地方,就会发生刘二这边的一幕。

    只要是建虏,就没有好下场,田地、庄子全都破坏,被掠来的大明百姓能分得衣食,而后全都往海边逃去。

    而建虏的骑军刚好被抽调走了,留在地方的并不多,或者说,都不是精锐,面对李定国所部突袭,根本就没有应对法子。当然,最重要的是,李定国所部根本就不在一个地方停留,让没有精锐骑军的建虏根本只能是追着马屁股吃灰。

    李定国所部在辽东腹地翻江倒海之际,阿济格领军也到了新金这边。

    遵循了虚张声势,吸引明军注意的原则。阿济格那是怎么夸张怎么来,甚至连自己人都被他骗过去了,还真以为这一次,大清是要把辽东半岛的建虏都赶下海,把金州和旅顺重新夺回来的。

    但是,让他们没想到的是,阿济格一到新金之后,就生病了,以至于大军就停在新金,并没有再往金州进发,这让他们非常地遗憾。

    真实情况,只有极少人知道。阿济格要是敢领军前去攻打金州,那铁定会露馅,原来只是虚兵而已。

    因此,阿济格根本就没有生病,而是躲在府里消磨日子,就等着大清在草原上建功而已。

    不过他装病并没有多久,忽然,有探马来急报:“王爷,明国卢象升领军往新金而来!”

    “什么?”阿济格一听,顿时大吃一惊,连忙确认道,“卢象升领军,主动前来攻打新金?”

    在他看来,自己如此虚张声势,卢象升应该在金州那边加强防御才对,他怎么就敢主动领兵,反而来攻打新金呢?这不符合常理啊!

    在确认了卢象升真得领军主动来打新金之后,虽然阿济格不怕,可他也还是有点纳闷,就把情况飞报盛京,要求派援军。

    他却不知道,卢象升这边,其实也是虚张声势而已。东江军这边的粮草物资,很大一部分都已经调给了勇卫营和磐石营那边。如果不是知道阿济格根本无心战事,他这边是绝对不会出金州的。

    由此,辽东大陆上,可以说是在差不多的时间内,烽火遍地,各地的建虏,都纷纷加急,报往盛京,禀告情况,要求增援。

    盛京这边,代善的年纪确实大了,之前金州被俘,又遇皇太极驾崩,经历了这一系列的事情之后,他的精力就更不济了。虽然每天都到崇政殿报到,可多是打瞌睡了。

    布木布泰对此,心中不由得欢喜,因为不少事情,都由她这个皇太后来处理了,这可是大清难得的事情。从来没有想到,一个女人竟然也能掌权了!说起来,还真是该感谢那个死胖子了!

467 专门打脸

    这一日,布木布泰正在享受一言以决的快意,忽然,急报就来了,而且还是八百里加急。

    不知道为什么,一听是八百里加急,她就立刻想起了那个死胖子,感觉不是一个好事情。不过她也仅仅是这个感觉而已,并没有想吐血的感觉。

    倒是代善,一下就从瞌睡状态回过神来,似乎养足了精神,立刻拿过八百里加急的消息看了起来。

    布木布泰就看着他的脸色,见他一看之后脸色就变得很难看,她就知道,连代善都觉得事情不妙,于是,就连忙问道:“礼亲王,可是坏事?”

    “明军突然从海上而来,攻打盖州。”代善回答了一句之后,紧皱着眉头,想着这个事情。

    布木布泰听了,连忙问道:“要紧么?可别像金州一样,突然就被明军攻下了!”

    一听这话,代善不由得立刻想起了金州那一幕,感觉有点扎心。

    布木布泰见他神色有点特别,立刻回过神来,顿时,有点尴尬地解释道:“礼亲王不要误会,本宫并没有那个意思,只是……”

    代善摇摇头道:“太后放心好了,盖州乃是大清重要的门户,驻扎了两万军队,明军渡海而来,军力必定不多,短期内,应该不会有问题。”

    听到这话,布木布泰便松了口气。军国大事,她是不懂的,既然代善说了没有问题,那肯定是没有问题的了。

    不过,代善话锋一转,又接着说道:“但是,援军还是要派的,可以从海州就近派出援军。不过海州绝对不能有问题,派出的军力,还要辽阳这边补充才行。可惜没有骑军,增援不能迅速,好在能坚持一些天,倒也没什么。”

    “礼亲王久经沙场,对于战事料事如神,皇帝还年幼,一切就全凭礼亲王做主了。”布木布泰说这话的时候,调动自己的情绪,使得这话能更真诚一些,如此,就能让代善更忠心地为她母子做事。

    果然,代善听了,心中感动,立刻躬身行礼道:“太后放心,一切交给老臣便可。之前谋划草原战事的时候,也是有考虑过辽东遇袭的情况,老臣心中有数的。”

    布木布泰听了,就完全放心了,真要说话的时候,忽然就听到殿外又传来急促地脚步声,同时传来的,还有内侍尖细的声音:“盖州八百里加急……”

    “……”布木布泰和代善听到殿外传来的声音,不由得对视了一眼,皆是无语,其中代善还多了担忧。

    这么短的时间内,又来八百里加急,真不是好事啊!就仿佛看到了先皇在世时候的一幕。

    急报呈上,自然是代善先看了。布木布泰还是盯着代善的脸色,以此来判断事情的严重程度。

    只见代善只是拿到急报一会,那脸色就变得惨白了,顿时,布木布泰心中一急,连忙问道:“礼亲王,可是盖州战事出现什么问题了么?”

    代善听到,抬起头来,有点苦涩地说道:“盖州要丢了!”

    “什么?”布木布泰虽然不懂军事,可多少知道,盖州一丢的话,海州就在明军的兵锋之下,而海州可是辽阳门户鞍山驿堡的最后一道屏障来的,于是,连忙追问确认道,“不是说盖州有两万大清军队的么?”

    “有两万大清军队是不假!”代善的声音,根本就没有一点底气道,“但是,明军火炮数目极多,光是红夷大炮,就有百门之多,轰了一天,盖州城头又如何经受得起这么长时间的轰击。且明军似乎不在意盖州城损,还用上了别的火器,城中守军措不及防下,死伤不少。最为重要的是,傍晚时分,明军在海上又来了援军。”

    “啊……”布木布泰一听,顿时,有点急了,连忙问道:“那怎么办?”

    “我大清不善守城,可出城野战,明军又有车营防御,光靠步军,实在是坑不下这样的乌龟壳。”代善紧皱着眉头,忧心忡忡地说道,“要对付这种明军,唯有骑军配合,在明军行军时候,才能容易破之。”

    布木布泰一听,顿时就有点傻眼了,连忙说道:“可……可是我们大清的骑军,已经派去草原上了啊,要不,立刻去把骑军召回来?”

    “不用!”代善听了,摇摇头道,“草原战事,不能半途而废,盖州守不住的话,就让他们且战且退,退回海州防御好了。等草原战事胜利之后,骑军回援。明军敢要追到海州,就断其后路,正好再打一次胜仗。”

    “哦,好,好!”布木布泰听了,便又松了口气,心中想着,希望礼亲王没有老糊涂,事情真能这样就好了。

    这么想着,她便再次强调道:“本宫对于这些事情,都是不懂的。礼亲王久经沙场,自然善于处理军国大事,如今这些事情就拜托了!”

    “太后放心,老臣鞠躬尽瘁,绝不会有负太后之托。”代善听了,立刻恭敬地回礼,同时保证道。

    盖州遇袭,虽然明军火力凶猛,从中能看出,后续从海上增援,可能还是会有。说不定,是明国皇帝亲自领军来了。不过问题应该不大,最多是丢了盖州而已,只要海州能守住,那就没有问题,等骑军凯旋,就能反攻了。

    代善心中思考着盖州战事,觉得他要应付是没问题的。

    不过,建虏这边,一旦倒霉,自然不会只有一个坏消息。

    他还没有回复盖州的加急奏章,就听到殿外又传来了急促地脚步声,内侍尖细的嗓音,格外的刺耳:“报,秀岩城八百里加急……”

    一听这喊声,代善顿时就傻了,怎么辽东腹地的秀岩城也来凑什么热闹,竟然发八百里加急了?

    这一次,他甚至都没等内侍呈给他,就急急地走到殿门口这边,一把夺过八百里加急的奏章,也不给布木布泰走个流程,就急急地看了起来。

    珠帘内,布木布泰不由得前倾了上身,似乎想站起来的样子,心中也有点急了,看不到代善的脸色,就赶紧问道:“礼亲王,什么情况?”

    听到问话,代善缓缓地转过身子,似乎这个动作非常耗力气,让人看了,就感觉非常地艰难一般。这一下,布木布泰的心不由得一沉。

    “秀岩城附近发现明国骑军,正在大肆袭杀我大清子民,破坏粮田。”代善的话,每一个字都说得很艰难。

    布木布泰一听,对于他这种态度有点生气了,语气都重了点,连忙催道:“那快点把那些明军给杀了啊!”

    大清子民根本就不能和明国那边比,哪怕杀个几十万都无足轻重,大清这边那是等于灭国的,哪能让明军来杀!

    代善听了,露出一个非常苦涩和无奈的表情,回答道:“地方上没有足够数量的骑军,光靠步军,根本对明国这支骑军无可奈何。他们转进如风,绝不在一地多加逗留,也不去攻打坚城,只能靠骑军进行围堵才有可能!”

    一听这话,布木布泰立刻站了起来,带着的着急和恼怒,大声喝道:“那还不快点把我们大清的骑军召回来?”

    听到这话,说实话,代善非常地有点不甘心。

    好不容易布了个大局,明军也上钩了,这边的大军,连同草原上的盟军,也派出去了,就等着打胜仗了。结果明军在这个时候却突然大举进攻辽东,这真是太不凑巧了!难道大清的气运,已经用完了?

    如果说盖州的战事还能再拖一拖的话,明国骑军在大清肚子里翻江倒海,那大清实在是经不起这个折腾的。

    这么想着,代善终于艰难地点了点头道:“唉,如今没有别的办法,也只能是召回骑军,先把明军给打出去才行。至于草原战事,只能先算了!”

    对于布木布泰来说,草原战事能打赢就最好了,不能打也没多大关系。不过大清国内,那是绝对不能乱,这可是她儿子的天下。

    于是,一道旨意很快拟好,布木布泰代表正在睡觉吹泡泡的小皇帝改下了从林丹汗抢来的玉玺印章。

    不过这旨意还没出这个崇政殿的殿门,就又听到了急促地脚步声传来,另外还有内侍尖细地让人厌烦的喊声:“报,新金急报!”

    听到这话,代善和布木布泰不由得互相对视了一眼,他们都有一种相同的感觉:屋漏偏逢连夜雨,大清好像真是非常倒霉!

    不过代善多少还是有些奇怪,阿济格那边是虚张声势,做出要大举进攻金州、旅顺的态势,按理来说,不应该有什么坏事,至少到如今为止,明军还不敢正儿八经地和大清主力决战的。难道……难道新金那边,是不小心打下了金州?

    虽然感觉有点不可能,可代善还是怀着一丝希望,赶紧去接过了急报,立刻展开看了起来。

    布木布泰已经是惊弓之鸟了,看到代善又在看急报,很是担心地问道:“该不会,新金那边也发现明军大举来犯了吧?”

    这一次,代善并没有马上回应她,而是脸色非常难看,就好像在那发呆。不知道的人看去,还以为他是老年痴呆了!

    布木布泰一见,有点急了,便又催问道:“礼亲王,新金那边怎么样了?你倒是说个话啊!”

    她的这个话问得有点大声,甚至都把正在睡觉中的小皇帝给吓醒了,擦擦嘴边的口水,连忙坐直了身子,要不然,回去之后母后肯定会唠叨,他年纪虽小,却也烦。

    反正就当了这个什么皇帝之后,他就感觉母后老是要他这样做,那样做的,真是越来越讨厌!

    布木布泰的这次大声追问,把代善唤回了神,转过身,面对她,代善的脸色极其难看地说道:“明国保定总督卢象升领三千多兵马,就敢进犯新金!”

    “什么,难道是看破了我大清虚张声势的攻势?”布木布泰立刻惊讶地问道,同时在心中接着道:这是来专门打脸,破大清的气势了?

    代善听了,却是缓缓地摇摇头,声音虽然不大,却是有点坚决地说道:“应该不是,老臣猜着,是我大清的布局,被明国知道了。因此才会在这骑军抽调离开辽东的关键时刻,突然大举进攻我大清!”

    如果说之前的时候,代善还没往这边想的,在他获悉卢象升竟然也敢进攻新金这点上,他终于回过神来,觉察到十之八九是整个战略布局被泄密了。

    布木布泰听了,那是相当惊讶,连忙说道:“这怎么可能?当日之事,可是只有崇政殿内的几位知道,其他人,应该都不清楚,这消息又是怎么泄露的呢?”

    “老臣要是知道,那就好了!”代善听了,苦笑着摇摇头,叹了口气道,“先皇还在的时候,也曾多次泄露,被明国提前知道了消息。”

    说到这里,代善的脸色忽然变得有点狰狞,厉声发狠地说道:“要是让老臣知道是谁向明国通风报信的,老臣不管他是什么人,非抽他的筋,扒他的皮不可!”

    布木布泰也有点害怕了,这么保密的事情,竟然都被明国给提前知道了,这还了得?这大清的宫里,怎么就成了筛子一样,全是漏的呢!

    这么想着,她不由得也恨声厉喝道:“本宫要是知道这人是谁,非得吃他的肉,喝他的血不可!”

    “哇……”小皇帝看到他们两人狰狞的表情,顿时吓哭了,“呜呜呜……”

    布木布泰和代善一见,不由得立刻转头看向他。难道是小皇帝做贼心虚,吓哭了?

    这个念头只是一闪而过,就算再有人想投靠明国,小皇帝也不可能啊,而且他还这么小,知道个屁!

    当然了,这个时候,也不是追究,或者说没法追究到底是谁泄密的问题,而是要立刻解决大清国内的这些事情。

    代善为此,立刻建议修正了之前的旨意,既然明国大举进攻辽东,那就决一死战好了。

    于是,重新拟好的圣旨,一连好多份,立刻加急送出了盛京。

468 天纵奇才

    “报,皇上御驾,离山海关还有二十里!”

    “报,皇上御驾,离山海关还有十里!”

    持续不断地禀告,当崇祯皇帝离山海关还有十里的时候,洪承畴便不敢怠慢,立刻整理了仪容,领着总督府一干人等,出了山海关迎驾。

    十里路,对于步军来说,还是要点时间的。但是,这一次,崇祯皇帝领军前来山海关的,乃是骠骑营和整顿了大半年的京营骑军,一共有一万五千多骑。

    没有多久,在夜不收的继续禀告下,洪承畴便看到一条长龙出现在眼前。一排十骑左右,整齐行进,一眼就看出这支明军将士的控马手段了得。

    战马小跑着,非常地有韵律,锦旗猎猎,气势非凡。当开道的锦衣卫校尉往左右一分开,就能看到崇祯皇帝的御驾了。只见崇祯皇帝身穿战甲,在阳光的照耀下,反射出闪闪亮光,犹如金甲战神一般。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洪承畴等人见此,立刻一起大声恭迎圣驾。

    崇祯皇帝的心情很好,一挥手道:“众卿平身,进关说话吧!”

    随着他每次御驾亲征的胜利,威势越来越重,朝中对皇上御驾亲征,已经再没有劝谏之声。多是皇帝一道旨意一下,朝中相关臣子便为皇帝的出征做好前期准备工作。

    这御驾亲征,已经是崇祯皇帝想走就走了。

    没过多久,崇祯皇帝便占了洪承畴总督府,坐到了洪承畴原本的主位上。而洪承畴本人,则只能站在底下,包括原山海关这边的文武官员,还有随驾出征的各路总兵和监军。原本有点空荡荡的总督府大堂,一下就显得有点拥挤了。

    吴三桂也在这次随驾出征的武官里面,重返山海关,扫视这大堂内站着的,全都是山海关这边地位最高的文官武将,却已经没有多少人认识了。这让他心中非常地感慨:自己离开了才几年啊,就这样了。熟悉的人,都已经不在了,也没有人再对自己恭敬有加,就怕得罪了自己。

    那个时候,在这边,最强的就是以舅舅为首的祖家军,所有军中有点实力的,都和祖吴两家沾亲带故。有的时候,舅舅的一句话,比辽东巡抚或者蓟辽督师都要有份量,甚至曾经的时候,都能带着他们一起抗旨。

    然而如今,那些人都已经不在了。就连舅舅,也不知道怎么想的,打不过建虏竟然就投降。但是,建虏却不接受投降,反而把他给杀了。如此一来,连进忠烈祠的机会都没有了。

    如今在这里站着的,不管是御马监下的骠骑营,还是京营的骑军,都比原本的祖家军要强多了。如果舅舅要是地下有知的话,应该不会再投降建虏了吧?

    不管怎么样,既然敢杀舅舅,这一次,都是要报仇的!

    吴三桂正在想着时,听到动静,便回过神来,只见是蓟辽总督洪承畴出列在和皇帝奏对,只听他奏道:“微臣观大军随军所带粮草有限,陛下的意思,该是让山海关这边就地筹备粮草物资?”

    说到这里,不等崇祯皇帝说话,他便诉苦说道:“之前微臣奉旨安置喀喇沁部,还有关宁军出击草原,都耗掉了不少粮食。今年收成又未得,之前存粮也曾用于塔山之战,微臣这边,就算再挤挤,怕也没有多少。这一点,还请陛下知悉。”

    虽然皇帝的威严越来越重,不过洪承畴却知道一点,战前议事,却一直是快意畅所欲言的。自己是据实奏对,皇上是并不会介意的。

    果然,崇祯皇帝听了之后,并没有任何不快,而是点点头说道:“山海关这边的情况,朕自然清楚,并没有指望从山海关这边筹备多少粮食!”

    听到这话,洪承畴便有点奇怪,连忙问道:“陛下,难不成这次的战事,只是……只是小规模战事?”

    他并不知道全盘计划,原本想说小打小闹,可御驾亲征,又怎么可能是小打小闹,只好改口为小规模战事。

    崇祯皇帝听了,摇摇头,笑着说道:“非也,此战,乃是就食于敌,我军并不需要多少粮草物资!”

    一听这话,大堂内的文官武将,还有监军们都很是兴奋。能就食于敌的战事,就是最爽快的战事了。自己这边不但不用筹备粮食这些麻烦事,也不用考虑运粮的事情,能减少非常多的麻烦。

    洪承畴听了,也是高兴了一会,不过还是有点疑惑道:“陛下,辽东似乎并不富裕,且要攻打坚城要塞,光是骑军怕是不行吧,这……”

    这一次,他的话还没说完,就被崇祯皇帝笑着打断了,只听他说道:“谁说朕要去攻打辽东了?”

    说到这里,他看到底下人都是一脸愕然,包括随他出京的那些武将也是如此。知道他们不知道情况,还迷糊着,便知道该到解释的时候,就笑着说道:“辽东那边,之前朕已传旨给东江军那边,如今在辽东正打得火热呢!”

    “御马监所部一万多步军,前些天就从金州出发攻打海州。盖州建虏被朕用钱砸怕了,不敢抵抗,已经全面撤向海州。我军打下盖州后,一边休整,一边做出进攻海州之势。”

    “而卢卿领军也在攻打新金,不过是虚兵,并不会真得攻打新金。”

    “还有,东江军的两千骑军,如今正在辽东腹地纵横驰骋,杀鞑子,毁粮田。”

    “建虏那边已经被逼疯,急召派去草原的骑军,连同草原各部骑军回援辽东,要和我大明决战!”

    听到崇祯皇帝在那侃侃而谈,介绍着辽东的局势,一众人等,顿时有点傻眼了。他们光是听着,就觉得大明这是在大举反攻辽东,是要把辽东一口气打下来的架势了。如果建虏那边的奴酋听到各地急报,不吓到了才是怪事!

    不过,他们对崇祯皇帝的这番介绍,也是有些疑惑,贺人龙脾气急,便好奇地问道:“陛下,不知是如何用钱砸盖州建虏的?银子么?”

    其他人一听,立刻看向皇帝,想听听答案。刚才皇上说用钱把建虏砸怕了,他们就也一样非常奇怪,用钱砸怕建虏,到底是怎么个砸法?

    崇祯皇帝听了,便笑了,这个贺人龙其实粗中有细,在话末补上一句说银子,其实只是为了活跃气氛,他内心肯定知道,绝对不是用银子砸过去把建虏砸怕的。

    他这么想着,便用手指了指贺人龙道:“当然不是,是用上百门红夷大炮和大将军炮,持续一天,不断炮轰盖州城,还有,其他火炮轰杀刚进攻车营的建虏,再用上百个万人敌抛入城中,这一战下来,不要说弹药消耗的钱了,光是火炮就要报废不知道多少门。你们说,这些是不是都是钱啊?”

    一听这话,在场的武将,只要知道火炮威力的,都不由得替盖州建虏默哀。皇上说得没错,确实用钱把他们砸怕了!

    这么想着,他们又非常地感慨。就在几年前的时候,边关各军中,连军饷都发不出来。可是如今,竟然已经到用钱砸死敌人的地步了。

    皇上发威,大明日新月异啊!

    洪承畴比较关注另外一个事情,等大堂内的笑声小了一点之后,他便奏道:“陛下,卢总督那边,虚兵以攻新金的话,建虏趁机反攻之下,会不会难以抵挡?”

    崇祯皇帝听了,摇摇头笑着说道:“不会,新金那边,上次放回去的那个阿济格领军坐镇,同样只是在虚张声势而已,他不知道卢卿那边到底多少兵马,不敢真得出城野战的。”

    这种被大明抓过一次的奴酋,已经丧失了以前的胆量,总会怀疑明军是否有什么阴谋诡计。这一点,从阿济格身上的甲级窃听种子反馈回来的消息,崇祯皇帝就能猜出来的。

    听到这话,洪承畴的眼睛终于亮了,分析整个战况道:“如此的话,盖州已经拿下,威胁海州,金州方向也开始攻击,还有东江军骑军在辽东腹地翻江倒海,难怪建虏要立刻把草原上的骑军调回去了。陛下的意思,是骠骑营和京营骑军趁着建虏和蒙古各部的主力骑军回援辽东的机会,清剿草原各部?”

    一听这话,顿时,骠骑营的总兵们,包括那些个监军,不由得都有流口水的感觉。

    他们虽然已经贵为总兵监军,可这个年代的物质毕竟不丰富。不能贪腐军饷,只靠正常的收入,顿顿吃肉,还是随便吃肉的日子,还是比较少的。特别是牛肉,更是难得吃上一次。

    但是,上一次随皇上出征归化城的那一战中,各部骑军就突袭了察哈尔部和乌拉特部的营地,牛羊因为无法迅速赶回来,只能杀了把肉带回。那一次,大块吃羊肉,吃牛肉,吃得真是过瘾!

    这么想着,他们立刻看向皇帝,就希望这一次,真得是去清剿草原部族,就食于敌,那样的日子,真不要太爽了!

    果然,崇祯皇帝没有让他们失望,笑着说道:“没错,等建虏骑军连同蒙古诸部的骑军回援辽东之后,我们就杀去草原。那些蒙古部族和建虏狼狈为奸,多次入侵京畿之地,不管如何,总要让他们血债血偿,为我大明百姓报仇!”

    “对,报仇!”贺人龙听了,跟着大声附和道,“要他们血债血偿,杀他们的人,吃他们的牛羊,抢他们的马!”

    他仗着自己是粗人的人设,说话有点肆无忌惮,不过却说出了武将的心声,至少吴三桂心中,也是如此想的。先斩掉建虏的左膀右臂,那也等于是给舅舅他们报仇了!

    其他武将一听,也纷纷喊着,要东部蒙古部族,那些入侵大明京畿之地,和建虏狼狈为奸的那些,血债血偿!至于文官这边,虽然没有喊,却也是在点头。

    洪承畴倒是没有点头,只是看着崇祯皇帝,眼神中全是敬佩之意。

    这样的战事,到了皇上的手中,似乎非常地简单。但作为熟知兵事的他来说,这次的战事,对于统筹全局的统帅来说,是非常难的。

    引诱建虏出兵草原,明军各部这边动手,还有建虏和蒙古骑军那边回援,这边再出兵草原,这种种战机,全都是要掌握好,丝毫不能有差错,要不然的话,就很可能会功亏一篑,甚至偷鸡不着蚀把米。

    也只有皇上,才能把这么庞大、复杂的战事,做到举重若轻,就仿佛所有事情都在掌握之中,甚至连建虏那边的动静,都能料到。

    对此,别人都以为是锦衣卫密探厉害,能刺探到消息。可身为大明前线的统领重臣,却并没有感到有锦衣卫密探的出没。最为不正常的是,很多消息就算锦衣卫密探能刺探到,也不可能那么快传递出来!

    要说通过信鸽?在大明这边有固定的点,那是可能的。但在辽东腹地,甚至还有草原上,那压根就是不可能的事情,只能通过人力传递。

    那也就是说,皇上之所以能准确把握建虏的动静,并作出对应的处理,完全是皇上明察秋毫,把建虏各处的反应都能推算出来。说得玄乎点,那就是神机妙算!

    妖孽……不不不……天纵奇才,天纵奇才啊,千年难遇!洪承畴心中不由得如此感慨道。

    接下来的几天,洪承畴就见识了崇祯皇帝的举重若轻,在他亲眼所见之下,并没有人来给皇上禀告,但是,皇上却开始发布一道道旨意。有放出信鸽,传旨给东江军那边的,也有派快船,赶往盖州那边等等。

    当然了,山海关这边,自从崇祯皇帝一到,就全部戒严,除夜不收等军中将士之外,其他人等,全部是许进不许出。

    崇祯皇帝就如同一头猛虎,潜伏于山林之中,就等着猎物在合适的时候,出现在面前,就一下扑上去。

    这些事情,建虏这边自然是不知道的。岳托和多铎此时,还在草原上连同蒙古各部骑军,正在围剿金国凤所部的联军。

469 何方神圣(为盟主岳氏肥牛加更5/11)

    说实话,岳托和多铎,还有一个豪格,他们三人的心情,都不是太好。

    来到草原上后,最终确认,明军一共,大概也就只有三千骑,剩下的,就是一千多的喀喇沁部叛徒。所谓的这只是前锋,根本就是骗人的鬼话,压根没见到其他明军的踪迹。所谓的报复蒙古部族,其实也就是威胁威胁喀喇沁部而已。

    就为了对付不到五千的明国骑军以及喀喇沁部叛徒,不但大清的精锐骑军都被抽调了出来,甚至连其他蒙古部族的骑军,也参与围追堵截。这么大的行动,就算打赢了,又有什么荣耀可言?

    然而,有一个事实,他们却不得不承认。大清已经很久没有对明有胜仗了。如果能打赢明军一次,那么大清军民的士气,都会得到很大的提高。至于战果,完全可以稍微夸张一些。

    也是这个原因,不管是岳托,还是多铎,在知道了明军数量之后,还是尽心尽力开始围剿这支草原上的明军。

    但是,让他们郁闷的是,拉网式的在草原上围追堵截,甚至连察哈尔马贼都被他们剿灭了,但是,就是没能剿灭这支敌军。而且,这支明国联军还非常狡猾,并不往关内逃窜,反而拐来拐去的,最终是向北逃去。

    “他娘的,本王就不信了!管他逃到天边去,本王也要把他们给剿灭了!”豪格有些发狠地说道,“否则本王就不姓爱新觉罗!”

    追来追去,追了那么久,还是没追上,是个泥人都能追出火气来了,更不用说脾气并不好的他了。

    这话才刚落,就见有几骑飞驰而来,其中一人,宫中宦官大伴,老远看到豪格,就大声喊道:“王爷,有旨意到,王爷,圣旨到……”

    豪格听了一愣,便只好下马准备接旨。

    也是亏了建虏和蒙古联军采用的是拉网式的围追堵截,因为,什么军队,大概在什么范围,他们都是能知道的。也因此,盛京的旨意,才能及时传过来。

    “什么,明军大举来犯?”豪格一接旨意,不由得诧异,有点不敢相信地说道,“出来的时候,都没听到有任何动静的,怎么明军就大举来犯了呢?”

    代善显然知道这几个王爷是什么脾气,因此派来传旨的,都是宫中内侍,是知道详情的。

    这个宦官一听,便急忙给豪格说了下如今辽东的局势。

    平日里,奴酋之间,确实会有勾心斗角,甚至都有你死我活的斗争。但是,一旦涉及到建虏这个整体的生死存亡时,他们又能很快放下各自利益。

    豪格虽然脾气不好,对于代善主导,推了那个小屁孩当大清皇帝,是非常不满意的。不过,此时一听,明军全面进攻,大清非常危险了,他并没有多少犹豫,立刻传下军令,全军回师辽东。

    “王爷,那些明国骑军怎么办?”有亲卫听了,好心提醒道。

    当然,后面还有话,他是不敢说的,只能在心底说说:您刚还发誓,不把他们剿灭了,就不姓爱新觉罗的!

    豪格听了,压根就没犹豫道:“管他个屁,就这么一点兵力,本王看不上,回盛京!”

    “……”有几个亲卫听了,互相看了一眼,不过没有说话,就假装都忘记了王爷刚刚说过的话。对于他们来说,当然也是回援辽东更重要。

    在草原的其他地方,多铎和岳托那边,也同样收到了盛京的旨意。

    说实话,搞清楚了关外明军的兵力,对他们来说,就真得是如同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如今老巢有危险,他们当然也是没有犹豫的,立刻领军回援。

    与此同时,敖汉、奈曼、库伦和科尔沁等族这边,也都接到了大清皇帝的圣旨。

    “什么,明军大举进攻辽东?”敖汉班第听了,不由得大惊道,“难不成明国皇帝这一招是声东击西,真正的目的,原来是要攻打辽东!”

    固lúngōng主才不管这个,她只明白一点,她的地位,全部来自辽东。要是大清出了问题,那必然也是会影响她的。因此,她就催促道:“旨意中不是说了么,正好趁这个机会,和明军进行决战。只要大清和各部族骑军回援辽东,将近七八万的骑军,明军如何能抵挡?这一仗,是大清生死存亡之关键。大清皇帝是严旨要求,各部族必须派出骑军主力助战!”

    “可是……可是草原上还有明国和喀喇沁部将近五千的骑军,不得不防啊!”敖汉班第皱着眉头才说到这里,就看到固lúngōng主阴沉了脸,于是,就连忙改口道,“不过他们已经被撵到极北方了,就那些丧家之犬,部族这边,留个五千骑军,应该就可以了。”

    听到这话,固lúngōng主才算是脸色好看了一点,算是同意了他的这个方案。

    不过,让敖汉班第没想到的是,多铎回师盛京,经过他这边,看到他所领的兵力之后,很是不满,一番喝斥之后,敖汉班第只好把大部分精锐都带走,只留了一千精锐和四千普通牧民组成的军队,保护部族而已。

    按照多铎的说法,草原部族都会有留守兵力,这一加起来的话,那就至少有上万多骑。而明国和喀喇沁部的联军,才不到五千人,而且是被撵到了极北方,想要好好打仗,至少休整过一段时间。而且就算休整了,也不可能打得过他们留守的军队。

    而精锐派去辽东,只要协同大清打赢了决战,以后就能继续跟着大清军队入关劫掠,到时候,吃香的,喝辣的日子,就又有了。

    敖汉部族这边如此,其他蒙古部族也是差不多。在这生死关头,建虏根本就不允许他们藏私,算是威逼利诱之下,让他们把族中大部分精锐都带走,一起随同建虏回援辽东。

    与此同时,金国凤所领的联军,已经跑到了极北方。可以说,整支军队的状态并不好,很多人,对于未来都是忧心忡忡。建虏和蒙古联军如此大规模地追杀他们这支军队,真得是让他们身心皆是疲惫。

    “大帅,我们要逃到什么时候?”固鲁思奇布的儿子,在一次休整的时候,找到金国凤,有点厌烦地问道,“这都到什么地方了都不知道!”

    金国凤自然知道他底下人的情绪不对,听到他这么问话,当即冷声说道:“这是我大明奴儿干都司所辖,还是在大明境内!”

    大明永乐七年,升奴儿干卫为奴儿干都指挥使司,简称“奴儿干都司”,管辖范围西起鄂嫩河,东至库页岛,北达外兴安岭,南濒日本海和图们江上游,包括黑龙江流域和乌苏里江流域至库页岛的广大地区。大致包括了后世的吉林省、黑龙江省、内蒙古东北部分及以西俄罗斯局部、乌苏里江以东、外兴安岭及以北。

    到万历年间的时候,奴儿干都司所辖,包括卫384、所24、地面7、站7、寨1,通称384卫。这个奴儿干都司的创始人,是当时和郑和齐名的另外一名太监,叫亦失哈,是海西女真人。他的开拓经历刻在了永宁寺碑上,这块碑石后世存于俄罗斯海参崴博物馆。

    只是非常地遗憾,在成祖时期的扩张,原本是已经到了南西伯利亚地区。如果后面的大明皇帝继续成祖时候的武功,那估计就没沙俄什么事了。

    在明宣宗时期,他一改成祖时候的武治,觉得扩张带来了经济上的困境,不但不思怎么解决,反而是放弃了疆域的统治。先是放弃了南边的交趾承宣布政使司,还放弃开拓西伯利亚的计划,内迁奴儿干都司于三万卫,也就是后世的辽宁开原所在。

    不过不管怎么样,哪怕是到了极北方,虽然金国凤都不知道这里是哪里了,但他说一句这里属于奴儿干都司所辖,别人也反驳不了。

    固鲁思奇布的儿子听了,沉默了一会之后,就又问金国凤道:“大帅,我们随身带的吃食都已经差不多了,再往北,没有食物的话,怕是要饿肚子了。而建虏和其他部族的骑军又紧追在后面,不知道大帅有什么打算?小人清楚了的话,也可以给手下一个交代!”

    说实话,这会儿,他已经在心中埋怨他爹了。看这样子,明国的实力真不怎么样。派出来的关宁军,号称是大明精锐之军,可还不是像狗一样被建虏撵着跑。

    金国凤看着他,自然知道,不能一味地压着他们,不给希望的话,搞不好会闹出什么幺蛾子来。

    于是,他就和缓了脸色说道:“你们不用担心,建虏那边,估计也撑不了多久了。总督大人曾有交代,只要我们能吸引来建虏追杀我们,而且追兵越多越好,我们就是大功一件。如今看来,我们已经是立下大功,就等着总督大人那边发力。至于吃食么……”

    金国凤沉吟了一会,便又对固鲁思奇布的儿子说道:“我们就沿着这条河往上再看看,说不定会有部族居住。”

    固鲁思奇布的儿子听了,很是无奈。他是有点不信金国凤的话的,都逃到这份上了,又不见有什么变化,明国总督就是再厉害,这么多建虏和各部族的联军,怎么打?

    但是,他们部族的人全部转移到关内去了,还有他爹,更是去了明国京师。如果他们想起别的心思的话,也无法承受由此带来的后果。

    这么想着,固鲁思奇布的儿子只能在心中叹口气,接受了金国凤的这个说法。事实上,他是蒙古人,自然知道有河的地方,可能会有人活动的可能。

    在休息一阵之后,金国凤便领着联军又继续往北跑去。

    还真别说,当他们又沿着这条不知名的河,往北跑了三十来里远的时候,还真地见到了人。只是眼前的场景,让他们都是吃了一惊。

    只见在河边的一个部族聚集地,到处都是尸体,蒙古包什么的,都是被烧了,烟火未散,显然这里受到攻击并没有多久。

    一时之间,金国凤立刻紧张起来,一边放出夜不收,一边去查探现场。

    老人,小孩,妇女,壮汉等等,全都被杀。而所有的物资,都是被劫掠一空,带不走的,就烧掉了。

    看到这个场景,金国凤的亲卫带着惊惧之意道:“该不会,有建虏绕到我们前面来了吧?”

    这也不是不可能,建虏和各部族联军,一直对他们围追堵截,如果派出一支骑军,不兜圈子,只是一路向北的话,还真有可能会跑到他们前面去。

    不过,固鲁思奇布的儿子显然比较熟悉,只是看完周围一圈之后,便摇头说道:“应该不是,túshā这支部族的人数并不多。应该是趁这个部族没防备,才得手的,要不然,还真不一定能屠灭这个部族。”

    说到这里,他对金国凤说道:“你看那边,还有那边,那些血迹应该是那些túshā的人留下的。他们估计也有不少伤亡,才能屠了这个部族!如果是追杀我们的建虏,兵力断然不可能这么少!”

    金国凤当然也是有经验的老将,听他这么一说,也是点点头,算是同意他的说法。不过这样一来,所有人都奇怪了,在这鸟不拉屎的极北地方,竟然还有什么势力,竟然这么凶残?按理来说,这边是地广人稀,也不可能为了争夺什么而拼个你死我活。部族之间的战事,至少不会杀妇女和小孩,这可都是壮大部族实力的人口。

    他们正在奇怪着,之前派出去追踪的夜不收,赶回来禀告道:“大帅,离此西面大概五里远,发现有一个大的车队,看样子,就是túshā了这里的那些人。人数不多,大概在三百人左右!”

    说到这里,他又补充道:“他们那车队很大,好像东西不少。”

    一听说才三百人,金国凤当即没有犹豫,立刻挥手道:“上马,去瞧瞧是何方神圣!”

    其他人听到说那车队很大,东西不少,眼睛就已经亮了,听到金国凤一下令,当即二话不说,立刻翻身上马,然后往西边呼啸而去。24

470 奇怪的人

    “嘚嘚嘚……”

    隆隆的马蹄声,就在金国凤等人望见那支车队的时候,就被车队的人听到了。似乎还比较精锐,那些人立刻做出了防御态势。

    不过,就只有三百人左右而已,哪怕是三百白甲兵又如何,近五千骑军,还能翻了天去?

    金国凤领着联军,很快就包围住了这支车队,就近一看之下,他们不由得都感到奇怪。

    因为这些敌人明显是以前从未见过的,金发碧眼的,外貌上就有非常大的不同。

    “西夷?”金国凤很是惊讶,忍不住失声说道。

    “西夷?”固鲁思奇布的儿子听到,有点奇怪地重复一句,便又追问道,“大帅,您是说这些人,是在极西处的那些蛮夷?”

    草原上的部族,对于中原王朝来说,就是蛮夷。但是,对于蒙古部族来说,曾经他们征服过的那些极西地方的人,也是蛮夷。那边的人,竟然在这里遇见,可以说,真得是非常惊讶的。

    金国凤听了,点点头道:“看他们的外貌,和我大明、和你们蒙古人都不一样吧,肯定是西夷。”

    说到这里,他顿了顿又道:“以前北地也确实是有这样的人,但那都是上千年之前的事情,早已被灭族了,历经那么多朝代,并没有再听说过北方有这种夷人。本帅可以确认,这些应该就是西夷!”

    确认是西夷,他们就更惊讶了。那得多远,竟然跑这么远来烧杀劫掠,这比起建虏还要建虏了啊!

    于是,金国凤驱马走近一些,当即大声厉喝道:“尔等西夷,来我大明地界烧杀劫掠,该当何罪?”

    在他的认识中,这里是奴儿干都司所辖,当然是大明的地盘了,因此他是问得理直气壮。

    然而,这些西夷压根就听不懂,也跟着嚷嚷着回了话,金国凤也听不懂,身边的人也没人能听懂。

    不过语言并不是唯一能交流的渠道,只见那些西夷开始指手画脚起来,用肢体语言来进行沟通。

    金国凤看了半天,算是看明白了。这些西夷的意思,是这些大车可以给,但要放他们走。

    明白了这些西夷的认识,金国凤勃然大怒,厉声大喝道:“尔等西夷,杀我明人,劫我明人的东西,如今还想着安然离去,真当我大明是好欺负的么?”

    说完之后,他把手一举。

    于是,所有的骑卒,都立刻张弓搭箭,对准了这些西夷。

    五千对三百,就算你再能打又如何?更何况这五千人马中,三千是关宁军,剩下的喀喇沁部骑军,那是从小就会骑马射箭的。

    那些西夷一见这边的动静,不但没有继续求饶,反而“哇哇”地怪叫起来,从马上摘下盾牌,竟然凶悍地试图发起冲锋。

    金国凤所辖的这支联军,原本就被建虏追得一肚子气了,如今刚好有个大人欺负小孩的机会,自然刚刚撒撒气。

    在金国凤一挥手下令之后,顿时,万箭齐发,甚至有不少箭术精湛的,那是连珠箭般地拉弓射箭,把心中的郁闷之气给发泄出去。反正他们都在逃命之中,也没人想着要什么俘虏。

    这三百左右的西夷,压根就没冲多远,有盾牌也没用,就连人带马,被射成了刺猬。有个别全身盔甲防护严实的,就算没死也摔了个够呛,等从地上爬起来之后,就又成了联军发泄的箭靶子,就更像刺猬了。

    个人的武勇,在这种情况下,根本就没有任何一点用。当然了,要是他有传说中的那种武将技什么的,说不定还能挣扎一下,否则就是渣渣。

    干脆利落地解决了这些西夷,联军就开始打扫战场了。

    只是粗略一看,检查的军卒就不由得欢呼了起来。情况报到金国凤这里,让他也不由得惊讶,外加高兴。

    原来,这支车队,是满载着的各色毛皮等物资,而且还是珍贵毛皮的那种。如果运到京师的话,那是很大的一笔财富。

    “大帅,这些西夷肯定在东部那边大肆劫掠过,要不然,就光刚才那个部族,断然是不可能有这么多东西的。”固鲁思奇布的儿子向金国凤禀告道。

    金国凤听了,有些奇怪地说道:“这些西夷,没想到悄无声息地,竟然来我大明了!这个情况,等本帅回去之后,必然要上奏朝廷才行!”

    说完之后,他也和手下兵卒一样,高高兴兴地检视战利品了。

    金国凤自然不知道,这些西夷其实是沙俄派来的。从十六世纪初,富商斯特罗加诺夫家族就为了财富,往东开始拓展。到了后来,沙俄对西欧战事苦逼,打得国家是穷上加穷,就开始加入往东的劫掠,其中毛皮就成为了沙俄在那个时期,一项最重要的对西欧出口的重要财政来源。

    也是因为这个作为动力,在之后的岁月中,虽然有挫折,可沙俄一直不断地派兵东征。

    大明崇祯五年的时候,沙俄就在远东建立了雅库茨克城堡。崇祯十二年的时候,沙俄军队就已经到达了鄂霍次克海岸。太平洋的存在,才算是暂时阻止了沙俄东扩的步伐。而后,他们就开始往南了。在原本的历史上,他们还会继续东扩,也就是跨过白令海峡。

    此时,虽然金国凤口头上说,这是大明地盘,不过奴儿干都司,其实都已经不存在了。而且就算奴儿干都司还存在,那和关内的情况也不一样,都只是承认大明皇帝的身份,进行朝贡而已,并不是朝廷直接对奴儿干都司的部族进行统治管理。

    因此,对于奴儿干都司,特别是这么极北之处这些人的认同感,金国凤并没有多少,只是这个大明百姓的身份,在有用的时候拿来用用而已,并没有多少心理负担。

    看完了所有战利品之后,金国凤和他手下军卒的兴奋之意,就慢慢地消退了。这些大车上,大都是珍贵毛皮,他们急需的吃食什么的,却并不多,也就够他们饱餐一顿而已。

    于是,就有军卒骂开了,骂这些西夷脑子有问题,为什么不多带些粮草物资之类的!

    这一点,是他们错怪这些西夷了。

    要知道,这些西夷之所以不远万里跑来这么远的东方,就是因为这些毛皮吸引了他们。毛皮这类,在大明其实并不是特别值钱,但是,在西夷那边,因为天气的原因,而且他们的上层贵族好这个,所以毛皮就特别值钱。只要能运回去,就能发大财的。相对于粮草物资,他们当然是要运这些珍贵毛皮才是首选了。要不然,跑这么远来干什么?

    由此,金国凤所部在经过这么一个小插曲之后,他们就又被之前的问题所困扰:军队疲惫不堪,粮食物资所剩无几,再往北跑,地广人稀,物资更为贫乏,到时候,都不用建虏来追杀,自个都能把自个搞死。

    两天之后,队伍的士气越来越低,情绪有些不对了。这种情况,不但出现在喀喇沁部中,甚至连明军军卒也是如此。

    金国凤很无奈,只能停下,没有继续向北跑,而是停下来想办法。

    “大帅,好像这些天都没听到建虏的动静了!”他的一名亲卫,忽然提醒他道。

    金国凤一听,立刻回过神来。之前的时候,后方的夜不收,时不时地会禀告发现建虏追过来的踪迹,这就迫使他们不停地跑。而这几天,好像确实没有这个消息,还真是跑习惯了,以至于自己都忽略了这一点。

    这么一想,金国凤不由得心中一喜,该不会,是总督大人出手了吧?

    洪承畴在他临走之前秘密交代了,引走建虏,就是大功一件。而这大功,肯定是因为总督大人那边有大的变故发生。

    不过也有另外一种可能,就是建虏有什么阴谋诡计,可能就是想引诱他们往回走。

    考虑很久之后,金国凤基于如今军队中的情况,最终做出决定,还是领军南下,往回走。当然了,往回走的话,那必然是要非常谨慎的,一旦发现动静不对,就立刻转身再逃。

    …………

    与此同时,建虏睿亲王多尔衮正在清剿索伦部。这个索伦部,在大明这边有另外一个称呼,就是海西女真,又叫野人女真。建虏有很多兵源,就是通过俘获这些野人女真的。

    不得不说,这一次,因为建虏的兵力受损,而其他各族,又对建虏的信心不足,因此,多尔衮是鼓足了劲在俘获野人女真。这既是为增加建虏总体兵力,也为他自己重建手中军权为努力。因此,他的收获也算是很丰富的。

    此时的多尔衮,已经俘获了超过三千野人女真,可他还不知足,这不,正从俘虏的口中,获悉这北方还有一个部族,大概能再多抓三四十人的壮丁,他就不肯错过,又带了五百人马,包围了这里。

    不过,这一次,探马回报,却并不是兴奋的表情,而是脸色凝重地禀告道:“王爷,这个部族应该被灭族了,妇孺小孩都没放过。营地内,好多尸体,已经有发臭,而且……而且……”

    听到这话,多尔衮不由得吃了一惊,又见他吞吞吐吐,不由得怒喝一声道:“而且什么?”

    “而且还有不少人骨,似乎是被吃了不少。”探马一听,不敢怠慢,连忙回禀道。

    吃人这种事情,建虏也不是没干过。但是,这种事情,终归不是常态,突然在这里看到,还是有些意外的。

    多尔衮一听,不由得有点惊讶,当即领着人,自己亲自去营地看了。

    果然,探马没有说错。一地的尸体,已经发臭。从遗留痕迹上看,这个营地的人都被杀了,女人生前还被凌辱过,不少人骨都堆着,被吃了也不少。

    “这会是谁干的?”因为太臭,多尔衮不得不离开营地,选了个上风处,而后才问在身边的一名当地俘虏道。

    然而,这个部族比较靠北,俘虏也不知道这边发生的近况。

    这么一来,多尔衮就奇怪了。要知道,部族之间的战事,都是不会杀妇女和小孩的。这里会这样,就超出常理范围了。

    正好这时,周边的探马又来禀告说,有痕迹显示,屠灭这里的凶手往西北而去,而且人数不是很多,大概就一百多人左右。

    多尔衮听了,心中好奇,便下令追击。

    一天之后,还真被多尔衮追上了。确实是一百多人,正在屠杀另外一个小部族。

    五百建虏,便把这些人都给包围了。让多尔衮吃惊的是,这些人明显不是这边的人,因为相貌什么的,完全不一样。

    看到这么多人出现,这些人就立刻哇哇叫着,指手画脚起来。多尔衮连蒙带猜,好像这些奇怪的人是说,他们到这里来做生意,但是,这个部族不老实,欺负他们,所以他们才会杀他们的。

    如果不是之前已经看到一个被他们屠灭的部族,多尔衮还真有可能会相信他们的。如今见他们还敢骗自己,便没有犹豫,立刻下令,俘虏这些奇怪的人,敢有反抗的,格杀勿论。

    最终,一百多个人,先是假装投降,然后就试图突围。好歹多尔衮是建虏亲王,带着的五百人都是建虏精锐,一番追杀之后,就把他们这些人都给灭了。

    这个部族中剩余的人倒是能沟通,多尔衮一了解,才大概知道了情况。

    原来这些奇怪的人从北面而来,说是要交换货物,他们出手也很大方,就让部族放松了警惕。然后,这些人突然之间,就开始杀人。措不及防之下,部族的壮年人往往被他们第一时间杀掉了。

    对此,多尔衮很奇怪,不知道北方什么时候出现一个这么凶残的部族。

    他不知道,这些被他消灭的人,其实是沙俄的人。据历史记载,这些人的领头的是沙俄文书官瓦西里·波雅尔科夫,奉其上司雅库茨克军政长官戈洛文之命,率领由132人组成的一支武装队伍,从雅库茨克出发,向黑龙江地区进行侵略活动。

    他们在这个地区流窜,历时三年,不但绑架了当地一些头人作为人质,大肆敲诈勒索,甚至吃当地居民的肉。至于小部族,都不用费事,自然是为所欲为。

    只是没想到的是,蝴蝶效应之下,多尔衮继续往北抓野人女真,结果把他们给灭了。

471 皇帝仁心

    不过,越是凶残,多尔衮就越是喜欢。如果能抓这个部族的人为大清所用,那以后在和明国交战的时候,也就能占优势,换句话说,这是非常好的兵源。

    这么想着,多尔衮传令下去,准备集结人马再往北方去查探一番,看能否抓到这个部族的人。

    可就在这个时候,有信使疾驰而至,盛京的圣旨到。

    多尔衮一听,明国竟然大举进犯大清,这让他感到很奇怪。

    虽然他打了一次败仗,可他心中也是清楚。大清的总体实力并没有从根本上受损,更何况,还有东部蒙古草原各部族的盟友。如果真得到了灭国之战的话,大清联合盟军,至少能有二十万大军,而且其中相当一部分都是精锐之军,是打了多年战事的。

    明国得出动多少军队,才能打赢这场战事?进犯辽东的军队来少了根本不行,要是来多了,后勤怎么办?粮草物资怎么办?

    以前的萨尔浒之战,为什么明军要五路人马进攻,就是因为一路人马无法集结太多人,必须要分开走才可以。而要想消灭大清二十万的明军,那数目至少要相当,二十万要吧。辽东这么贫瘠,明军能来这么多兵马么?

    虽然他怀疑,可圣旨已到,这又不会是假的。于是,他连忙问起辽东细况。

    这一问之下,他才知道,原来他走之后,是明国蓟辽总督洪承畴开始搞事情,想要威逼利诱草原蒙古各部,想要瓦解大清的盟军,因此,代善和其他亲王议定了将计就计之策,想要一网打尽到草原的明军。结果没想到,就在大清把骑军都抽掉出来投入草原的时候,明军就大举进犯辽东。

    阴谋,这绝对是阴谋!多尔衮一听之下,就听出了浓浓的阴谋味道。

    明国从头到尾,应该就是在图谋辽东而已。这用的是调虎离山之计,他们怎么就看不破呢,还想着将计就计,大清迟早要亡在他们手中!

    此时,多尔衮作为旁观者,发现自己看得异常清楚,为此,得到了调虎离山的结论。与此同时,他非常地担忧,明国要实施这调虎离山之计,必然要知道老虎什么时候离开。如今看来,肯定是有人泄密了。

    这个人是谁,一定要查出来才行!多尔衮心中有一种不好的预感。这个人搞不好就是大清最高层的几个人之一!要不然,这个事情这么小心谨慎,明军要不是有人通风报信,绝对不可能如此踏准时机的吧?总不可能,刚好碰巧啊!

    这么想着,他把这个事情藏在了心里,先领兵赶回去救援,打赢了明军再说。

    …………

    崇祯皇帝在山海关内,喝着茶,看着窃听系统反馈回来的各种消息。有从代善、多尔衮、阿济格他们三人那边传来的消息,也有图尔格、英俄尔岱和西林觉罗等中低层的建虏身上传来的消息。可以说,崇祯皇帝基本上对建虏的军事行动都已经了如指掌了。

    这一日,他从窃听系统中看到草原上的建虏和蒙古的骑军已经进入辽东,其中三万多人,直接奔袭金州这边,想要截断勇卫营和磐石营联军的退路;另外三万骑军,又分成多路,半包围方式扑向辽东腹地正在翻江倒海的李定国所部骑军;还有两万左右的骑军,则直接奔袭金州。

    建虏的这一次出手,还真是大手笔了。这么多骑军,这次真要是和建虏决战的话,肯定要吃大亏。要知道,骑军的机动性决定了在野外的战事中,是往往占据主动性,打不过就撤,你追不上,打得过,你都没法逃,能杀得你全军覆没为止。

    也是因为建虏的骑军多,且拥有蒙古部族的这些盟友,因此关宁军基本上只能靠着坚城防御,也是有这个原因在内的。

    崇祯皇帝看着这些消息,心中一声冷笑道:“你们继续瞎忙吧,朕也该上场了,先剪除了那些蒙古帮凶再说!”

    至于草原上暂时没有窃听种子可以窃取敌人的消息,也没多少关系。入关的蒙古骑军都这么多了,他们在部族中还能留下多少看守。骠骑营和京营骑军一共一万五千多骑,一路杀过去,又有哪个部族能挡?

    这么想着,崇祯皇帝便下旨,骑军集结。不过,让他没想到的是,御驾亲征,离开京师,满朝文武都没有劝谏阻拦,可在这山海关,洪承畴却出来拦了。

    只听洪承畴对崇祯皇帝奏道:“陛下,此次出征草原,在于一个快字,必须在建虏和蒙古骑军回援草原之前,破袭他们的老巢。如此一来,骑军怕是难得有休息的时候。微臣以为,不如让各路总兵出战即可,陛下坐镇山海关,必能听到凯旋捷报。”

    一听这话,堂下各个总兵和监军都回过神来,顿时纷纷跟着劝谏了起来。要知道,这一次和上次的归化城之战不同。纯骑军出战,那就是要抢时间的,而上一次,是骠骑营日夜兼程,崇祯皇帝倒没有多少累到。

    “陛下,末将等人出战即可,定能灭了那些鞑子营地的!”

    “鞑子骑军主力已到辽东,陛下就等着末将等人的捷报即可!”

    “陛下龙体要紧,万一累到了,奴婢等人忘死难辞其咎!”

    “……”

    看到他们纷纷劝谏起来,崇祯皇帝不由得摇摇头,伸出双手虚按,让他们安静下来。

    洪承畴一见,明白崇祯皇帝还是坚持,不由得一咬牙,刚才大堂内安静下来了,便抢在崇祯皇帝说话之前奏道:“陛下,微臣请旨,就由微臣领军征讨草原吧!”

    这次出征草原,是个人都能想到会有多累。因此,之前的时候,洪承畴压根就没想过他自己要去。

    虽然他是带兵的文官不假,可他终归是文官,要做到像武将那样日夜行军,转战千里的,说真的,他真做不到。可是此时,皇帝要坚持去,那他身为臣子,自然要为君分忧,不去也得去了。

    那些武将见了,都没有说话。不管怎么样,征讨草原,确实很苦。洪总督是文官,要是赞成他去的话,恐怕也不妥。不过他既然提出来了,那大军有一个总督统领坐镇,皇上应该也放心,就可以坐镇山海关就可以了。

    而那些监军,则没有任何顾忌。在他们的眼里,皇帝就是他们的天,其他人,什么都不是。因此,纷纷附和起来。

    “陛下,洪总督言之有理,由他统领足矣!”

    “奴婢以为,洪总督领军打仗,沙场经验丰富,确实可以。奴婢附议!”

    “……”

    听到他们都在说话,崇祯皇帝还是摇了摇头,伸手示意他们安静,然后淡淡地问道:“谁能比朕更能掌握战机,何时进攻,何时撤退?”

    一听这话,所有人都不由得哑然。

    倒不是因为皇帝的身份摆在那里,不敢和皇帝去争。而是过往的一次次战事证明,皇上掌握战机的本事,那是绝对天下第一的。就连洪承畴自己,也不得不承认这一点。

    不过虽然如此,洪承畴还是开口奏道:“可是陛下龙体……”

    这一次,没等他说完,崇祯皇帝便开口打断,严肃地说道:“朕的身体,朕心里有数。征讨草原,累肯定是会累,但是,朕从京师带出来的兵,就想着要把兵都带回去。虽然战死后能进忠烈祠,可朕更想着,我大明将士能活着回去,活着和家人团聚。把战功带来的荣耀,和家人去分享……”

    听到这话,堂下所有人,特别是那些武将,还有锦衣卫校尉等等,全都肃然起敬,从心底涌出敬意,涌出感动。

    都说上位者,视普通百姓如蝼蚁,视普通军卒性命为数字,根本就不会太在意。

    但是,当今皇上,不但非常重视防灾救灾,以民为本,甚至连战场上,为了能让大明武夫从战场上活下来,宁可累到自己,这样的皇上,自古以来能有几个?

    士为知己者死!不知为何,此时,大堂内的这些人,特别是这些武将,脑海中想到的,就是这句话!

    “……因此,朕意已决,诸卿不用再说!”崇祯皇帝说到这里的时候,斩钉截铁地说道。

    这一次,所有武将都没有在劝,而是异口同声地齐声抱拳应道:“末将遵旨!”

    洪承畴看到这一幕,他知道,这一刻,皇上真得要这些武将去死,这些武将也绝对不会皱一下眉头。而不是口头上说说的什么上刀山下火海的那种。

    而崇祯皇帝之所以拒绝了洪承畴的建议,只是因为他不放心。有窃听系统存在的原因,只有他亲自领军出征,才能实时掌握关内八九万骑军的动态,知道他们何时回援草原,采用什么路线等等,这样才能保证大明这支骑军安全回归大明。

    此时,他看到这些武将的言行举止,便知道自己有了意外的收获,心中也是挺高兴的。

    如果说刚穿越过来的话,崇祯皇帝就算有心,怕也是无力。可他穿越过来已经有五年了,在这期间,并没有沉迷后宫,而是平时注意锻炼身体,劳逸结合,还时常领兵出征,营养又跟得上,这身体绝对是一级棒。

    累是肯定的,但他觉得自己能坚持。既然如此,这次出征草原的统帅,他自己就是不二人选了。

    军议结束,所有总兵监军便回去准备,定于次日一早便出征。

    不用说,总兵们回去之后,自然会给手下说军议的情况。于是,骠骑营和京营骑军的将士们,就全都知道了皇上的心意,知道皇上自己不辞劳苦,只是想要把他们都安全带回京师,顿时,感动就免不了的。

    可以说,这一支骑军,如果有人想谋反,或者对崇祯皇帝图谋不轨的话,信不信只要透露出一丝有这个的意思,所有人都会先和他拼命!

    不止是他们,包括山海关原驻军,他们也听到了军议上皇帝对他们这些武夫的态度之后,同样为自己有这样的好皇帝而自豪。

    等到第二天,崇祯皇帝领军出征,在全军面前亮相的时候,那“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的喊声,比以前任何一次都要来得响亮!

    崇祯皇帝心中明白这是为什么也很是高兴军队的士气这么高,当即旨意一下,一万五千多骑军,雄赳赳气昂昂,跨出了长城,奔向无边无际的草原。

    在东部蒙古诸部中,离辽东最近的,要属于库伦族和科尔沁族。其中科尔沁族更靠东北方向一些,库伦族则靠近宁锦一点。

    因此,崇祯皇帝领军到了草原上之后,立刻疾驰奔袭库伦族的大概位置。根据之前收集的消息,还有河流走向等等,有这些部族大概的游牧地点。也亏了建虏对他们划分了地盘,严禁他们越界,因此比较容易查找。

    库伦族相对于科尔沁和敖汉部族来说,规模并不大。因此,崇祯皇帝做出进一步的部署,他领着京营五千余骑,围剿库伦族的营地,而上万骠骑营的骑军将士,则奉旨继续往北日夜兼程,奔袭科尔沁族牧地。

    不可否认,骠骑营的将士会更累一些,他们在完成奔袭之后,还会绕一个大圈,在约定的大概日期内,从东和南两个方向攻打奈曼族的牧场,最后合并一处,攻打处于纳曼族西南方向的敖汉部族。

    当然了,这一次的战事,攻打这四个部族,就已经是极限了,还有其他部族,则只能先算了。

    崇祯皇帝的旨意一下,大明铁蹄,在草原踏响,龙旗卷,马长嘶,剑气如霜……

    各部族留守的那点兵力,可能对付金国凤的疲惫之师,还是可以的。但是,精锐的骠骑营和京营骑军,出其不意,犹如狂风骤雨般地在草原上横扫而过时,根本就没有什么抵抗之力。

    事实上,各族留守的兵力,大都在北方防御逃窜往北方的金国凤部,对于其他方向,压根就没想着会有敌人。因此,在崇祯皇帝的运筹帷幄之下,打起来也就非常轻松了。

    每打下一个营地,青壮全都枭首,首级叠成京观,书写“血债血偿”四个字,绝不在废话。

472 多尔衮的强势

    不过老弱妇孺不杀,且给他们留下只能吃半个月左右的食物,其他东西,全部带走,带不走就烧掉。

    只所以这么做,一是彰显大明的文明,二是半个月时间,大概他们部族的骑军也就赶回来了。面对自己部族的老弱妇孺,总要照顾的吧,总要吃东西的吧,有他们头疼的。

    另外,也能迟缓回援的部族骑军追赶明军的时间,减少他们追赶明军的兵力。后续还有一大堆问题,让他们找他们的主子哭诉去。

    而明军这边,又回到了以前的日子。每个营地的牛马羊,就只留马不杀。牛羊全杀了,吃不完兜着走,就食于敌,大块吃肉,大碗喝羊奶什么的。不过,明军不会在一个营地多停留,很快就转移,继续攻击下一个营地。

    虽然有漏网之鱼会通风报信,可营地的转移,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游牧民族再能说走就走,那也得几天时间准备,而且走得也慢。

    因此,只要在明军的攻击范围之内,基本上就没有营地能逃过一劫的。

    在明军破袭库伦族和科尔沁族的同时,这两个族的漏网之鱼,自然也是死命地赶去关内,去辽东禀告消息:老巢被端了!

    不过,建虏和蒙古部族的骑军,已经撒出去,就算漏网之鱼用他最快的速度赶去报信,那也不是一时半会能回转的。

    盛京这边,还是代善坐镇。

    这一日,多尔衮领军终于赶回,第一时间,他都顾不上休息,立刻闯入崇政殿,甚至都顾不上向小皇帝和太后行礼,瞅见代善在那打盹,就立刻大声喝道:“辽东战事如何了?可有最新战报回来?”

    担心辽东局势之下,多尔衮可以说是日夜兼程地赶回来,用了最快的速度。到盛京附近之后,他就听说在草原的骑军已经回援。但是,最新战况,自然还是要来崇政殿问的。

    看着风尘仆仆,一脸疲惫的多尔衮,代善勉强打起了精神,点点头说道:“各处战事所在,都已经派出了骑军,都是苍鹰搏兔,我大清和蒙古联军处于绝对优势之下,只要明国那边没有再新增兵力的话,我大清绝对是能赢下此次战事的!”

    布木布泰对于多尔衮的无礼,稍微有些不满。但是看到多尔衮的疲惫和焦急时,想着这是为了她儿子的天下,便也释然了,当即微笑着说道:“睿亲王无需担心,由礼亲王坐镇,明军这一仗必败!”

    听到他们两人的说话,多尔衮却没有任何松口气的样子,反而继续紧皱着眉头,没理军事上是外行的布木布泰,眼睛就盯着代善,再次追问道:“明国皇帝的厉害,相信你也是知道的。大清骑军回援,那明国皇帝绝对有后招,你就不担心么,还在这里打瞌睡?”

    听到这话,代善立刻想起了金州时候见到明国皇帝的那一幕,说实话,那耻辱的一幕,他到死都不会忘记。

    被多尔衮这么一问,他便皱着眉头说道:“任何阴谋诡计,在绝对的实力面前,都没有用处。这次大清和蒙古各部骑军,一共有近九万骑。每一处都是我大清处于绝对优势,就算是明国皇帝有什么阴谋诡计,怕也没有多少用处!”

    听到他有点不自信地说话,多尔衮便急了,厉声说道:“是么?难道明国皇帝没有算过我大清骑军会回援?还有,我问你,当初你定下将计就计的时候,有那些人是知道详情的?总不会说,这次明军趁着我大清骑军调离辽东的时候突然进攻,只是巧合而已吧?”

    听到多尔衮也是这么怀疑,代善不由得揉了揉脑袋,显得很头疼的样子说道:“此事,就当日在崇政殿内的人知道而已。当时我就交代过一定要保密的事情,事后我也问过,并没有任何人对外泄露。可是,你说得也未必没有道理,这要是巧合的话,似乎也太巧合了吧?”

    看他这么迷糊的样子,多尔衮气得用手指着代善的鼻子,大声吼道:“军国大事,事关我大清安危,难道就只是这样猜猜而已么?你是不是老糊涂了?”

    对于代善,多尔衮如今自然不会给面子。当年的时候,皇太极逼死他亲娘,就有代善出得一份力。而拥立皇太极的儿子来当皇帝,又是代善出了大力。如此种种,心中多少都是有意见的。

    “哇……呜呜呜……”

    没想到,多尔衮的大吼,凶恶的表情,吓到了无所事事的小皇帝,顿时就哭了起来。

    边上的护卫统领鳌拜一见,顿时就怒了,立刻手握刀柄上前两步,盯着多尔衮厉声喝道:“睿亲王,这里是崇政殿,非殿下咆哮之所在!”

    不管多尔衮愿意不愿意,如今大清的皇帝就是那位小皇帝,而不是他,因此,他不得不向小皇帝告罪,不过随后,他就立刻转头盯向代善。显然就刚才的话,他还要继续。

    代善见此,有点无奈地问道:“你想如何?”

    虽然被骂老糊涂,可确实事关大清安危,他在这个时候也就不计较被骂了。

    多尔衮听了,努力压制着嗓门,不过表情却还是非常严肃地说道:“那日在场的人,必须全都要调查核实,我就不信了,真要有内鬼的话,会查不出来。”

    布木布泰自然是在认真听着他们对话的,知道多尔衮说得非常有道理。要是那日在场的人有明国的人,那真得是太危险了。这么想着,她便立刻表态支持道:“睿亲王言之有理!既然如此,此事就交给睿亲王好了。那一日你不在,自然是不用核实的!”

    这也是一个狠人,为了她儿子的江山社稷,把代善这些亲王都怀疑了进去,言外之意,就是连他们都要核实的。

    代善听了,明白她说话的含义,不由得转头看了她一眼,没想到太后连自己都不放过,亏了自己拥护她儿子继位大统,有点白眼狼的那种感觉。

    如果代善要是知道,就是布木布泰最终把皇太极给气死的话,他就能明白,女人狠起来的时候,有的时候连她自己都会怕!

    代善心中有点不爽,但是,多尔衮却有点意外,不由得看了布木布泰一眼,顿时就感觉顺眼多了,便向布木布泰恭敬地行礼道:“微臣遵旨!”

    布木布泰听了,露出一丝笑容,便问多尔衮道:“不知睿亲王此次北征索伦部,收获如何?”

    “回太后,微臣此次共捕获将近四千的青壮,只要按照以为待之,必能成为我大清精锐。”多尔衮听了,便连忙回答道。至于那个奇怪的凶残部族,他想了想没说,等大清国内稳定之后再说吧!

    一听这话,布木布泰很高兴,便又夸了多尔衮。在这崇政殿内,一时之间就好像只成了他们两人了一般。

    不过多尔衮还是记得事情的,主动拉回了话题,问起代善,有关这次战事的细节,特别是有关明国皇帝的消息。

    不是他要给代善难堪,继续逮着这个话题问,而是他被明国皇帝生擒活捉,虽然最终被放了回来,可这是他平生之耻,刻在了他的骨子里,对崇祯皇帝非常地忌惮。

    如今布木布泰已经明确意思,就是要让多尔衮来主导,要核实当日的情况,代善就只能一五一十,事无巨细地把当日定下计策,以及后续执行的情况都说了一遍。

    多尔衮非常用心地听着,他听着听着,忽然仿佛想到了什么,脸色变得越来越难看。

    布木布泰见他这样子,不由得有点担心起来,连忙问道:“睿亲王,可是想到了什么?”

    多尔衮抬头看了她一眼,知道自己要凌驾其他亲王之上的话,这个女人是关键,于是,他便施礼回答道:“回禀太后,如此大的战事,明国皇帝却迟迟没有出现,微臣实在担心……”

    原本代善是已经没了争强好胜之心,可此时却一再被质问,甚至连在他拥护下成为太后的布木布泰都偏着多尔衮,这让他心中很是不爽,此时又似乎在质疑他,便开口说道:“如何没有出现,那明国皇帝的御林军,已经拿下了盖州,正在进攻海州了。”

    他说这话的语气很不好,就差直白地说出,你耳聋了还是眼瞎了,这事都已经说过几遍了。

    谁知,多尔衮一听之下,立刻严厉地转身盯着他喝问道:“那明国皇帝呢,可有出现?还有,明国皇帝的御林军精锐,差不多有五万人马,盖州那边登陆的,可有五万人马?要是我没有猜错的话,明国皇帝的御林军中,还有那个骠骑营,还没有消息吧?”

    一听这话,代善顿时有点傻了。当初金州沦陷的时候,也没有骠骑营,这让他对这个骠骑营,就下意识地有些忽略掉了。不像多尔衮那样,塔山之战后,就是骠骑营虚张声势,结果导致朝鲜的皇太极不得不放弃平壤,急匆匆地回援辽东。

    代善的底气顿时不足,不过还是试图解释道:“盖州那边,明军一直在增兵,可能……可能随后会到吧?”

    布木布泰看着这一个老头气势不足,一个壮汉咄咄逼人,她的一颗心,顿时就放到了多尔衮这边,觉得多尔衮说得肯定是对的,不由得着急了起来,连忙问多尔衮道:“睿亲王的意思,是说明国皇帝还有什么阴谋诡计不成?”

    多尔衮已经想到了一种可能性,当即点点头说道:“正是……”

    他正说到这里,还没来得及说出他的想法,就听到殿外传来急促地脚步声,同时,传来内侍尖锐的喊声:“报,肃亲王急报……”

    一听这话,所有人都不由得转头看向殿门口。豪格是领军三万余骑,前往支援海州,和明军的主力决战的,那边有了消息,他们自然是第一时间放下所有的一切,想要知道结果。

    多尔衮此时主导崇政殿,便快步往殿门口方向走了几步,迫不及待地拿急报。

    跨步进入殿内,内侍便一边呈上急报,一边尖声喊道:“主子大喜啊,肃亲王大捷……”

    一听这话,顿时,崇政殿内的所有人,都不约而同地松了口气,脸上终于露出了如释重负的笑容。就连刚才被质问的代善,也是如此。

    甚至布木布泰还下意识地多了一丝妩媚,对多尔衮柔声说道:“睿亲王不妨念一下捷报,本宫可是一直没有亲耳听过对明国的捷报!”

    “微臣遵旨!”正在拆急报的多尔衮听了,心中虽然有一丝疑惑,因为这和他想得不一样,但终归是好事,便回答了一声,就准备开念了。

    但是,他眼睛扫过手中这份捷报,顿时就没声音了,而且脸色有点难看了起来,让殿内的这些人一见,就知道情况好像有变。

    这一下,布木布泰有点沉不住气了,连忙追问道:“睿亲王,上面写了什么?”

    多尔衮此时已经一目十行地看完,非常生气地大声说道:“什么捷报,这是想往自己脸上贴金?明军在他到达之前,就已经主动退回盖州。如今占据了盖州,他豪格又拿不下盖州,哪来的捷报可言?”

    一听这话,所有人都有点意外。要知道之前的时候,盖州的这些明军,那可是气势汹汹,不断地从海上增兵,弹药消耗,更是一个天文数字,就这样,怎么就突然从海州那边退回去了呢,还是在豪格领援军到达之前?

    想到这里,代善的心中顿时咯噔一下,该不会是盖州明军又是提前获悉了消息,知道来援大清是三万多骑军,明军没法抵抗,所以就撤了吧?

    他这么想着,殿内的其他人也是这么想。而多尔衮在知道海州那边的消息之后,就更是证明了他心中的猜测。

    他正要说这事时,殿外又传来一阵急促地脚步声,两个内侍在那喊大捷。

    然而,有过一次所谓的“大捷”,殿内的人已经有点免疫了,并没有露出之前的欢喜。

    果不其然,两个大捷,分别是岳托和多铎发来的。

473 赶尽杀绝

    多铎的捷报是说,他领着的骑军合围,共枭首明军及帮凶三千五百多,其中东江军骑军有二十八人。其余东江军骑军闻风而逃,已退回海上。

    这也是多铎的捷报,要是换了其他人,多尔衮绝对是会骂出口的。这也算捷报?要脸不要?

    多尔衮用脚趾头都能想出来,东江军的骑军肯定也是提前得到了消息,让多铎所部扑了个空。所谓的帮凶,肯定是那些汉人逃奴。至于那二十八个东江军骑军,估计是之前战事中明军的战损而已。

    可以说,兴师动众的一场战事,却没有一点战果,还杀了那么多逃奴,让大清的人力更为紧张,这是大捷么?有脸说大捷么?

    崇政殿内,就只有代善的冷笑声:“呵呵呵……”

    多尔衮不理他,立刻又拆开另外一份来自岳托的捷报,只是那么一看,他也是发出了冷笑声,和代善的冷笑“相得益彰”。

    代善一见,便收了笑声,自己走过去看起捷报来。

    在岳托的这份捷报中,说明国总督卢象升,号称文武双全,有万夫不当之勇,可听到岳托领军救援之后,立刻闻风而逃,大军目前已经光复金州,把卢象升等明军堵在了旅顺。至于杀敌多少,捷报中压根没提。

    代善和多尔衮都是久经沙场之人,自然看出来,卢象升那边应该也是提前得到了消息撤退,比其他地方好一点的是,留了一座金州空城给大清。至于什么堵在旅顺,除非大清有能打赢明国水师的水师,否则何谈堵住旅顺之明军?

    布木布泰看他们两人的神情,心中有异,她看了捷报之后却分辨不出来,不由得诧异地问道:“此等大捷,该是好事,何以发笑?”

    代善和多尔衮两人的冷笑声,她还是听得出来的。毕竟人心之间的勾心斗角,察言观色,她擅长。

    见她发问,于是,多尔衮便点破了岳托的捷报猫腻,而代善也点破了多铎的捷报猫腻。

    布木布泰一听,顿时傻眼了。

    这岂不是说,大清和蒙古各部的联军,九万来骑,最终却是兴师动众一场空,压根没有取得什么战果,明军是自己退回去的。

    她看看多尔衮,发现他紧皱着眉头,似乎在想什么难解的问题,原本想问他接下来该怎么办的,见此情况布木布泰只好转头看向代善,也是皱着秀眉问道:“礼亲王,那这三份捷报,该如何处置?”

    代善听了,看了多尔衮一眼,没见他有什么动静,还在想着什么事情,便向布木布泰一礼说道:“依老臣之见,如今我大清正需要一场对明国的胜利。这三份捷报,不管如何,终归是我大清赢了不是!因此,老臣以为,可广而传之,以提振我大清军民士气!”

    布木布泰听得点点头,不愧是老成持重的老臣,懂得如何利用这些东西来帮大清摆脱困境。

    于是,她便赞同道:“礼亲王此法,甚合本宫之意!既然如此……”

    她的话还没说完,就见多尔衮似乎确定了什么,抬起头来的那张脸,非常地难看,布木布泰看到,那后面的话就说不下去了。

    只听多尔衮扫视他们两人,用非常苦涩地声音说道:“我们都上当了,明国皇帝的真正意图,确实是调虎离山,但不是调我大清骑军,而是蒙古草原上各部族的骑军!”

    “什么?”代善一听,整个人好像一个激灵,立刻盯着多尔衮喝问道,“不可能吧?”

    而布木布泰则脑子里一团浆糊,压根就分不清,便只能闭嘴看着多尔衮,静等他的解释。

    “我问你,辽东战事到如今,可有明国皇帝的消息?”多尔衮盯着代善,厉声质问道,“这三份捷报上,都只字未提明国皇帝和皇帝所属的骠骑营!要是真在辽东的话,这三份捷报会有不提的么?”

    一听这话,代善沉默了。

    此时的他,也已经反应过来了。事实上,之前的时候,就已经感觉有点不对,只是寄希望,明国皇帝是在后续来源的明军中,毕竟盖州那边从海上过来的明军,那是源源不断的。

    他沉默了,多尔衮却还在那滔滔不绝地论证自己的观点,“这么重大的战事,明国皇帝绝对不会不参与,可辽东没他的身影,那就只有一个可能性,他去了草原上!而且你不要忘记了,那个骠骑营,在归化城之战中是已经证明其奔袭能力有多强……”

    过去了这么久,归化城之战的大概情况,作为建虏最顶层的几个人,自然是了解了的。

    代善听了,脸色发白,嘴唇都有点哆嗦,他心中也已经肯定,多尔衮说得没错,自己上当了。可笑自己还想着要将计就计,却没想到那明国皇帝更是狡猾,把自己的将计就计也算计了进去。

    “……营造出辽东被全面攻击,大清骑军自然迅速回援。而这个时候,骑军回援是最好的方式,蒙古各部族的骑军,自然也绝对会被我大清抽调。”多尔衮说到这里,惨笑着道,“呵呵呵,明国皇帝真是好算计,这是要先把我大清盟友都赶尽杀绝,最后才来对付我大清啊!”

    “不可能吧?”布木布泰听了,还是不敢相信,抱着侥幸心理说道。

    正在这时,殿外又传来急促地脚步声。虽然没听到说话的声音,可是,在崇政殿内的几个人,下意识地就觉得,肯定是又有坏消息来了。他们的脸色,不要说有多难看了。

    果然,确实是坏消息,而且这个坏消息,就是来自草原。是离得最近的库伦部漏网之鱼飞骑赶来,就是禀告部族遇到明国骑军突袭。

    听完了这个消息,崇政殿内非常地安静,安静地让人感到恐惧。

    明国皇帝果然是那么地狡猾,是算计了大清在草原上的盟友。

    过了好一会,布木布泰回过神来,脸色非常难看,整一个寡妇脸,看着就像女鬼一样,还带着最后的一丝希望问道:“明国皇帝应该没那么厉害吧,虽然我大清是抽调了草原各部的骑军,但不也是有留守兵力的么?他就一定能打得过了?库伦族是出其不意,而且部族也小,才让明国皇帝得逞,其他部族肯定不会这么容易了吧?”

    听到这话,代善也异常苦涩地说道:“昔年,李成梁手下两千精锐家丁骑军,就镇守辽东那么多年,到最后,是各部联合起来,设下埋伏才算解决了这支骑军的。明国皇帝的御林军,装备绝对精良,战力也是在归化城之战中证明了的。草原部族的留守军队,又非精锐,就是数量再多,也肯定不是明军的对手啊!”

    “……”布木布泰听得张大了嘴巴,有点吓到了。明军精锐的骑军,战力有那么强,能横扫草原了?

    这时候,多尔衮开口了,用那种想要抓最后一根救命稻草的神态说道:“立刻传下军令,抽调骑军回援草原吧!如今之计,就希望留守草原各部的兵力能尽量迟缓明军的攻势,或者说,明军寻找部族营地,会多花时间。要是没有了草原上的盟友,我们大清,绝对是独木难支的!”

    听到这话,代善黯然一叹,也只能如此了。

    不过这时,布木布泰却忽然很是担忧地说道:“那要是明国皇帝还是调虎离山,他的真正用意,还是想攻打我大清呢?”

    “……”多尔衮和代善一听,互相看了一眼,皆是无语。

    过了好一会,多尔衮才回答道:“库伦部已经被明军偷袭,明国皇帝证明是在草原上,不会再是调虎离山了。且我大清骑军当然不再去草原了,各部族骑军能回援草原,已经足够。”

    听到这话,布木布泰松了口气,不过她不知兵,想法反而不受约束,忽然又对多尔衮说道:“那要是我大清骑军也去草原,能不能把明国皇帝给抓了呢?”

    “……”多尔衮和代善一听,又是互相看了一眼,还是无语。

    这一次,是代善回答他道:“明国皇帝狡猾如此,又岂会把自己陷于险地?所料不错的话,如果明国皇帝在库伦族那边为真,必会及时回转关内,我大清骑军就算出关,也没什么用处。如若在库伦族那边的明国皇帝其实是假的,那说不定明国皇帝就是有意引诱我大清骑军出关,真要那样的话,说不定就如同太后所言,其真得是图谋我大清了。”

    虚虚假假,真真实实,其实真得是难以预料,只能用最保守的方式,先顾好辽东了。

    这也是被崇祯皇帝给打怕了,要是换成之前,听说崇祯皇帝在草原的话,那绝对是要出兵去碰碰运气的。

    于是,盛京这边派出信使,把消息给各地的部族骑军传过去,让他们自己去救自己的部族。

    …………

    科尔沁族领军到辽东的,是吴克善,麾下骑军将近两万,就在盖州城外纵横驰骋,极力羞辱盖州明军,为所欲为,而明军压根就不敢出城。

    这让吴克善心中非常地痛快,看着盖州城头,下巴昂得高高地,对豪格说道:“殿下,这明军其实也不过如此而已嘛!这和以前的明军,就没什么两样,都只会据城而守!”

    豪格的心情却没他这么好,毕竟这里以前可是大清的城池,如今被明军给占了。虽然他送往盛京的,是报捷的急报,但他其实心中也清楚,压根就不是什么胜仗。

    当然,如果能打下盖州,消灭盖州的明军,那绝对是大胜了。

    可是,豪格到来之后尝试了一次攻城,就直接被盖州城头的炮火给吓到了。这火炮的数量和威力,比起锦州都要强,那想要打下盖州,又岂是一个“难”字可以描述!

    因此,此时,豪格就假装没听到吴克善的话,阴沉着脸看着盖州城头,就他的智商,算是竭尽脑子地在想着,看是否有什么办法能让他在所有亲王中,立下比其他亲王都没有的功劳。

    吴克善没注意到豪格的心情,还在那里给出建议道:“殿下,我们就这么围着好了,这盖州的明军不敢出来,迟早饿死在里面。走,打猎去吧,听说那附近山上有一头东北虎!”

    围着盖州,围到城里弹尽粮绝,这确实是个办法。但是,最为关键的是,别围到最后,城里还在吃吃喝喝,城外的就要饿死了!

    这些蒙古骑军到了辽东,粮草物资自然是由大清提供。这么多人马,已经把大清吃穷了好不好!

    以前皇太极在的时候,他们不当家,对此还不是特别在意。

    如今,皇太极死了,小屁孩登基,豪格心中,就还是有那么一丝非分之想,因此平时考虑事情的时候,也是会坐在那个位置上去想想。如此一来,他愁啊!

    想到这些,他哪有什么打猎的心情,更不用,就盖州这里,根本就不会有东北虎,这吴克善只是想蒙他一起去打猎而已。

    于是,豪格就有点不高兴了。看向吴克善,见他兴致很高,似乎没有愁心事。这么一对比自己,就更不高兴了。

    不过他还没有说话,就见到有快马疾驰而来,是盛京来使,通告了草原发生的事情。

    这一听之下,刚才还想着去打猎的吴克善,顿时急得火烧屁股一样,立刻拨马而走,喊着回科尔沁草原。

    不知道为什么豪格看到他慌里慌张的样子,心中反而有一种痛快的感觉,就差说一个“好”字了。

    不过豪格终归不是蠢猪,这个“好”字是说不出来的,只是在后面喊道:“要是能抓到明国皇帝献给大清,那必定是什么要求都能答应你,本王等着啊!”

    这话说出去,他心中也是舒坦了一点。

    可吴克善一听,却是立刻调转马头,冲到豪格近前,急切地说道:“以后怎么样先不管,殿下,这回援草原的粮草,还请立刻拨下来!”

    一听要粮,顿时,豪格的好心情,立刻就定格住了。

474 会师

    不管豪格心中是不是情愿,最终吴克善终归是领了回去路上的粮草物资,然后就急匆匆地赶回草原上去了。

    而豪格自己这边,也是因为粮草问题,不得不退回海州。

    其他几路,基本上和豪格这边也是一样,盛京信使一到,蒙古部族的骑军就全都要了路上的粮草,就赶着回草原了。

    有一点区别的是,多铎所部,驻扎了重兵在镇江堡,以防止东江军的骑军再度蹿入辽东腹地;而新金这边,岳托和阿济格抢着占据了金州。至于旅顺那边,基本上就只是探马监视而已。不管是岳托,还是阿济格,都没有攻打旅顺的心思。

    如此一来,辽东这边原本好像要往大了打的战事,就这么突兀间沉静了下来。

    几乎所有人的目光,都转向了草原上。

    洪承畴这边,是盼着皇上一如计划那般凯旋;而建虏那边,则在祈祷自己的盟友,损失能少一些,最好还能阴差阳错地干掉明国皇帝,那样的话,大清就赚大了。

    …………

    此时的崇祯皇帝,自然知道自己这边是万众瞩目了。不过他并在意,也不担心。毕竟辽东那边的动静,他知道得清清楚楚。而在草原上的各路总兵身上,也有乙级窃听种子,能知道他们大概是个什么情况,做到心中有数。

    教来河流域,吴三桂就陪在崇祯皇帝的身边,看着崇祯皇帝正慢条斯理地在啃一条烤得刚刚好的羊排,他有点担心,便向崇祯皇帝奏道:“陛下,不知何时征讨奈曼部族?”

    这个教来河流域就是建虏划定的奈曼部族的游牧之地,崇祯皇帝领着京营骑军端了库伦族营地之后,便不急不忙地到了这里,这让吴三桂很是担心。他自己匆匆吃了点牛排,就忍不住问了。

    崇祯皇帝听了,明白他心中的担心,便笑着说道:“这草原上的羊肉,就是嫩,吴卿不多吃点?”

    “……”吴三桂没想到皇帝竟然不说正事,只是羊肉,无语了一会,忍不住心中说道:皇上您吃得是羔羊肉好不好,不嫩就怪了!

    “陛下……”吴三桂忍不住就想再提醒一句,不过他的话还没说完,崇祯皇帝就开口打断道:“好了,朕知道卿担心什么。辽东那边,没那么快赶回来的。这个时候,估计各地的蒙古骑军都还没收到消息。我们还有的是时间。等骠骑营回转之后,我们再按计划,合兵一处继续讨伐便是!”

    “陛下,骠骑营不知何时会到?”边上同样在吃着烤牛肉的锦衣卫指挥同知伍忠,忍不住插嘴说道,“万一纳曼族那边已经知道消息的话,跑了怎么办?”

    崇祯皇帝听了,又是笑着说道:“骠骑营出其不意之下,科尔沁族这头肥羊肯定能宰了的。如果朕所料不错的话,明天就能会师了。后天以合兵之后的兵力,直接扫清纳曼、敖汉部族,不会有什么问题的。都放心好了,难得放开肚子吃牛羊肉,赶紧吃吧!要不然,等回到关内,朕都没有口福天天吃牛羊肉的!”

    羊肉其实还好,牛肉就真得是很稀罕的。像后世影视剧中动不动就切几斤牛肉,那纯粹是扯淡!对于农耕民族来说,牛就是宝贝来的。

    看皇帝说得如此轻松,吴三桂心中的担忧便淡了一些。不过皇帝是跟他在一起的,要是出事的话,他就是百死莫赎,责任还是非常大的,因此,要是不再担心,那是不可能的。

    但伍忠听了之后,却是不再说话,大口大口地吃起来,甚至还有心情和皇帝讨论,这烧烤的手艺怎么样。

    对他来说,以前的过往,已经证明了皇帝的话,绝对是对的,因此,他也没什么担心的了。

    吴三桂又吃了几口,还是没了胃口,下去分派夜不收,再派远一点,往科尔沁族牧地那边去看看,要是能接到骠骑营就好了。

    果不其然,崇祯皇帝说得一点都没错,在半夜的时候,京营和骠骑营的夜不收就联系上了。天色大亮之后,骠骑营的总兵贺人龙、虎大威就已经在御前了。

    “陛下,那科尔沁族还真是肥啊,还有牛羊肉带不回来,只能丢河里了。”贺人龙见到崇祯皇帝,在见礼之后的第一句话,就是如此感慨道。

    虎大威也同样如此,对崇祯皇帝说道:“科尔沁族的牧地,差不多是东部蒙古这边最好的,而且建虏给他们划定的牧场又大。要这么下去的话,搞不好科尔沁族以后就是这东部草原上最大的部族了!”

    他当然不知道,在原本的历史上,满清是不允许有部族的实力远超其他部族的,哪怕像科尔沁族这样和爱新觉罗家,你娶我,我娶你的各种复杂关系,也一样被满清打压,实力始终没法比其他部族要强多少。

    崇祯皇帝一听,都不用去问具体的,就知道他们战果丰富,便笑着道:“好了,卿等也休整半天,然后就一起去找奈曼族的麻烦吧!”

    就这样,半日之后,一万五千多大明骑军,在崇祯皇帝的统领下,浩浩荡荡地出发了。

    在扫荡奈曼族的时候,终归是出现了一点崇祯皇帝意料之外的事情。

    就是奈曼族已经知道明军正在大规模讨伐草原各部族,竟然丢下了族中老弱,甚至连蒙古包都不收,就赶着牛马羊往北跑了。

    对此,崇祯皇帝也并没有太过意外,当即让吴三桂领军追击。反正扫荡了库伦族和科尔沁族之后,一人配备三骑都可以,在这个速度上,那是没的说了。

    而崇祯皇帝自己,则领着剩下的骑军,押着战利品,继续向敖汉部族围过去。

    …………

    再说金国凤所部,小心翼翼地南返,竟然真得不见建虏和蒙古联军的追兵,这让他们不由得大了胆子,南返的速度就更快。他们中的每个人,包括金国凤自己,都不愿待在那么北的地方。

    这一日,他们正在休整,忽然,就见到派出去的夜不收疾驰而回。

    “报,大帅,发现大群部族的人过来了!”

    一听这话,金国凤有点意外,便连忙追问道:“部族的人,有多少人马?精锐有多少?”

    其他人也都是下意识地反应,有点惊弓之鸟的样子,紧盯着那名回报的夜不收。

    “回大帅,大概七八千人,其中精锐大概有两千……”

    蒙古部族的人,只要是会骑马的,都能射箭,都可以算战士,因此,只要数人头就可以。

    一听这么多人,其中精锐还有两千,所有人都吓到了。要是他们刚到草原,那自然是不怕的。但是,他们逃了那么久,已经是一支疲惫之师,压根就没法和精锐的部族之军去打了。要不然,就算能赢,也必定损失惨重,更何况,对面总兵力达到七八千。

    这么想着,就算他们再不喜欢北方,可终归是性命重要,因此,很多人就想着再往北逃了先。

    哪怕是金国凤,心中也是在衡量这事了。

    可是,就在这时,那夜不收继续说得话,让他们又有了点意外,只听他禀告道:“……但是,他们全都赶着牛马羊,急匆匆的样子,就好像后面有追兵一般。”

    “什么?”金国凤一听,顿时有点惊喜地问道,“你是说,后面有追兵?可是我大明的军队?”

    他心中一直记着出发前总督大人所说的,因此,第一时间就联想到了。

    “回大帅,这只是属下的推测,尚不知真假!”

    金国凤听了,只是稍微一沉吟,便立刻说道:“走,本帅亲自过去看看!”

    这样子会有点冒险,但是,他心中非常清楚,这支疲惫之军再往北逃的话,搞不好,军心思变,是会出大事的。如果真是明军在后面追赶的话,说不定还能立下一份功劳。

    不过固鲁思奇布的儿子却有点担心,立刻提醒道:“大帅,这会不会是建虏的阴谋诡计?”

    建虏的强大,在蒙古诸部中,可以说是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因此,草原上的人,最是怕建虏了。要不然,以前蒙古草原上的大汗,至少是名义上统领草原的林丹汗,也不会闻风而逃。

    “如此,本帅才要亲自前去看看。”金国凤听了,点点头道,“本帅有一种直觉,应该是总督大人出手了!”

    说完之后,他便在夜不收的带领下,策马离开了。

    固鲁思奇布的儿子却有点不信,他的部族离关口最近,知道宁锦一带的明军,总兵力大概有多少。

    之前发现的那些人,肯定是奈曼部族的,而如果明军在这个地方会出现的话,至少要先击败敖汉部族的吧,但是,宁锦的骑军已经在这里了,步军到草原上,又怎么可能赶得部族的人逃命呢?

    他怎么想,就怎么觉得不对!

    要是有可能,他是真得想向大清投诚算了,这段时间,被大清追得跟狗一样,已经证明大清还是那么强大!

    但是,整个部族的老小,如今都在关内,在明军的手中,也没法向大清投诚啊!

    这么想着,他心中便又埋怨了他老子一番,又担心金国凤出事,就跟了过去。

    …………

    金国凤趴在草丛中,从侧翼观察着远处的人喊马嘶。夜不收说得没错,确实有七八千人,驱赶着牛马羊一路向北,所有部族的人都是高度警戒,就好像随时能打仗一样。

    “大帅,该不会是怕遇到我们,所以才这样防备吧?”固鲁思奇布的儿子就趴在他身边,有点忧心的对他说道。

    金国凤却是摇摇头,心中已经有了把握,对他说道:“你看仔细点,他们中大部分人,都不时转头回望,这是担心我们么?肯定是在担心追兵,本帅觉得,肯定是总督大人的手笔!”

    固鲁思奇布的儿子听了,总觉得是金国凤一厢情愿。可就在这时,就见这支部族的人,落在后面的那些人,竟然舍弃了牛马羊,往北提了马速。带动了其他人,也纷纷丢下牛马羊,开始往北逃窜。

    对,没错,是逃窜!得到这个结论,金国凤兴奋了起来,转头看向固鲁思奇布的儿子,真要说话时,却见固鲁思奇布的儿子用手指着南面,脸上露出非常惊讶地神情道:“红色……红色的骑军,这……这是大明的骑军吧?”

    一听这话,金国凤便顾不上说话,连忙转头看去。

    果然,在视线的远处,一条红线已经看到,正往那些逃命的部族那围去,就犹如草原上的狼群,正在狩猎,围住了一群羊一样。

    金国凤大喜,竟然一下跳了起来,大声说道:“快,全军集结,我等前去助同袍一臂之力!”

    固鲁思奇布的儿子听了,也是高兴,这种痛打落水狗的机会,是非常好地捞功劳的机会,他立刻便答应了一声。此时,什么向建虏投诚,狗屁!

    于是,逃命中的奈曼族人就悲剧了。

    后有追兵,前面又突然出现了士气高昂的明军,是之前他们追赶过的那支,根本就没人想着抵抗,只是四散而逃。

    轻松地战事,让每个人,包括部族联军这边,都是笑呵呵的。

    两军会师,金国凤一见之下才恍然大悟过来。领军追赶的是吴三桂,他认识的,属于京营人马了。这也就是说,是皇上来了,而不是总督大人出手?

    这么想着,他忍不住心中兴奋,便连忙向吴三桂确认了起来。

    于是,这五千北逃,亡命多日的联军,全都爆发出了欢呼声。

    竟然是大明皇帝亲自领军来草原讨伐建虏盟友,已经端了库伦、科尔沁族老巢,如今就连奈曼族也完蛋了。

    “大明万胜!”

    “皇上万岁!”

    “……”

    这个时候,固鲁思奇布的儿子非常地佩服他老子,真是有先见之明。建虏已经是明日黄花,抱大明的大腿,真是抱得太对了。

    崇祯皇帝也没想到会刚好遇到金国凤所部,当即一阵表扬,回去再封赏。这次的战事,金国凤所部该得首功。

    然后,大军汇合,兵力达到了两万余人,浩浩荡荡地横扫了敖汉部族。

475 为什么?

    敖汉部族的人自然也听到了消息,可在两万大明骑军的围剿之下,也只能逃出一部分而已。作为部族根基的牧群,自然是没了。

    和征讨其他几个部族不同的是,崇祯皇帝下旨,缴获自敖汉部族的牛羊,全都不杀,赶回去。

    对此,吴三桂等人都是担心,就怕追兵赶到,那就麻烦了。

    “无妨,他们没那么快赶回来的。”崇祯皇帝笑着对他们说道,“此次回去论功行赏,你们是想要朕奖赏你们牛肉呢还是一头耕牛啊?”

    一听这话,顿时,明军将士们都来劲了,看着牛群的眼睛,那是冒着小星星了。

    对于农耕民族来说,耕牛有多重要,那是不用说的。哪怕人力能犁地,不怕累到,可效果也远远没有耕牛犁地来得好。一头牛在普通农户家,估计都能抵得上其他所有家当了。

    大明将士们要是领一头牛回去,家里的农活会轻松不少,收获也会多不少,这就是普通人家的希望了!更何况,皇上每次战事胜利之后,都会有田地奖励,只要安心打仗,家里的田地都不会少的。

    在回关内的路上,明军将士们在互相之间,都在偷偷议论。

    “跟着皇上打仗,真是最轻松了。这不,吃不了还带着走了!”

    “这跟着皇上出来打仗,就感觉是在过年一样,顿顿有肉吃!”

    “哈哈,可不是!不过我觉得最重要的是,皇上说要把我们都带回去的,你们看看,这一次我们出关,总共战死多少?就我听说的,好像就五十人?还是六十人?”

    “对对对,就算把伤重死了的算上,应该也不会超过两百人的!”

    “……”

    他们自然不会去管,崇祯皇帝带着他们打这种顿顿有肉吃的战事,其实也是一锤子的买卖。至少从乌拉特部那边,一直到东部蒙古的科尔沁族这边,草原上就再难见到牛羊群了。

    如果大明允许,那也得几年以后才会有。

    …………

    有夜不收的事先通知,蓟辽总督洪承畴领着山海关的文武大臣,全都远远地迎出关去。

    虽然他们都有心理准备了,可当他们看到皇上竟然是赶着无数的牛马羊回来,顿时就都呆住了:皇上领军去草原,难道不是去打仗,而是放牧回来?

    洪承畴等人压下诧异地心思,赶紧去给崇祯皇帝见礼,恭迎皇帝凯旋,他们悬着的心,也就能放下了。

    与此同时,洪承畴恭敬地奏道:“陛下大胜,威震草原,以后草原各部族定然退避三舍,再不敢靠近我大明边关了!”

    听到这话,崇祯皇帝微微一笑道:“这些部族应该没法退避三舍,不是去建虏救命,就只能饿死在草原上,又或者,只有无条件来投我大明!不会再有其他出路!”

    洪承畴等人一听,顿时又吃了一惊。听皇帝的意思,这是把东部蒙古的几个部族都打残了?

    贺人龙等人都跟在皇帝的身后,看到他们吃惊的样子,便纷纷七嘴八舌地表述起皇帝的武功,当然,也是他们自己的功劳。

    听他们这么一说,洪承畴等人才知道,原来这些牛羊不是来自几个部落,而只是最后一个敖汉部族的。至于其他部族的牛羊,都被大军给吃掉了。甚至因为天气的原因,还有部分牛羊肉要坏掉,只能是扔了。

    一边在心中叹息糟蹋那么多肉的同时,洪承畴也有点好奇,便问起伤亡情况。

    崇祯皇帝一听,脸色顿时严肃起来,微微摇了摇头。

    一见皇帝这个表情,顿时,洪承畴就明白,有这么大的战果,自己这方的伤亡果然也是不小。不过回过头来想想,这已经是难得的大胜了,伤亡多一点,也是可以理解的。

    这个时候,大军蜿蜒而来,洪承畴等人又没法去清点,有这种想法也就不奇怪了。

    正在这么想着的时候,就听崇祯皇帝严肃地说道:“此次朕出征草原,一共战死了二百二十一人,伤五百六十五人。朕想着,尽量都把他们全都带回来,终归还是做不到的啊!”

    “……”洪承畴一听,就算他为人八面玲珑,一时之间,竟然也是说不出话来。

    一共就伤亡这么一点人,这还不满意?还想着全都带回来,虽然您是皇帝,可就算是玉皇大帝,怕也做不到这点的吧?皇上,您就装吧!

    其实,洪承畴还真误会崇祯皇帝,他是真没有装!

    对于来自后世的灵魂来说,每一条人命都是宝贵的,尽量能把所有人带回来,这是他的期望,只是没能做到而已。

    相对于崇祯皇帝的没做到,不管是吴克善还是敖汉班第,还是其他部族的族长,看着一地废墟的营地,还有刚好省着吃,已经吃得差不多的族人,就犹如冬天里的时候,头上浇下一大桶凉水一样的感觉。

    崇祯皇帝给他们留得这一手,让他们根本没法去追击明军,而且要为接下来的事情头疼了。

    族里嗷嗷待哺的这些老弱妇孺,是他们所领之军的家人,根本就没法弃之不顾。可是,不能弃之不顾的话,没有了牛马羊,接下来吃什么?

    面对这样的困境,如果真得愁到一定程度会白头的话,那吴克善等人绝对会白头。

    无奈之下,大多数部族都做出了同样的选择,向大清求援!

    毕竟大清是他们的盟主,之前的时候,又是应大清的征召,抽调了族中精锐赶赴辽东,是去帮大清打仗的。结果自己家的老巢被端,你大清总要为此负责的吧?

    基于这样的想法,吴克善等人领着各自的部族,几乎是一路吃草,赶往辽东去要盟主做主了。

    这其中,敖汉部族是个例外。

    敖汉班第坐了整整一宿,就仰望着星空,谁也不见,就只是在那静静地想着事情。

    当他收到洪承畴的书信时,其实就已经有过考虑。

    可当时,他想着自己是大清的驸马,而且大清之强,记忆深刻。大清军卒的骁勇善战,也是列列在目。虽然大清之前一时有失利,可底蕴犹在。

    另外一方面,他也不相信明国能脱胎换骨,突然就又强大了。如今的情况,搞不好就是回光返照而已。要不然,大清入关三四次了,明军根本就没有还手之力,只能任由大清劫掠人口物资。

    每一次,他都有随大清军队一起入关,至今记忆还非常深刻的一次,是阿济格出关前,还让人写了一块牌子给跟在身后的明军看:诸军免送!明军真要强大的话,又岂会如此被大清羞辱?

    可是,这一次,敖汉班第领军驰援辽东,他是个有心人,偷偷观察辽东情况,顿时就发现,明军强不强大不好说,但是,大清是真得遇到巨大的困境了。

    以前他作为皇太极的驸马,去过盛京好多次。每一次去的时候,都能看到大清国内,官道的两边,在田间地头,都有不少汉奴在劳作。官道上,人来人往的,也是比较热闹的。

    可是这一次,他是随同多铎去辽东腹地围剿东江军骑军的,经过大清国内的地方也多。可是,他就没看到有多少汉奴了。这还不是之前被东江骑军破坏的那些地方,至于有东江骑军经过的,不要说汉奴,就是大清的人都很少看到了,据说都是被东江骑军给杀了的。

    大清的人口原本就少,被一支骑军突袭了一次,这个损失,都不知道多少年才能补回来。

    另外,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情况,就是大清的粮草严重不足。这一次回援草原,去向多铎要粮食的时候,他就已经明白这点了。

    他要到的粮食就只有一点点,这不是大清抠门,而是实在拿不出来了。对于这点,他心中非常确信。

    想到这些,敖汉班第就不由得问自己了,如果自己带着族人去辽东,向大清求援的话,大清有那个能力活这么多族人么?

    对于这个问题,他唯有长叹一声!想着敖汉部族要亡在自己手中,他不由得又是一声长叹……

    敖汉班第在四周警戒的亲卫,就看到他们的族长,仰望星空,不时叹一口气,然后再叹一口气……

    愁啊!

    敖汉班第的脖子酸了,低下头,看看周边,都能明确地感知到,部族勇士们的士气有多低落!再往远去看去,看到族人在露天之下,连个蒙古包都没有,挤成一团,都没有睡意,因为他听到了隐隐传来的哭声。

    “唉……”敖汉班第再次叹了口气,不忍再看,再次仰望星空。

    如果要尽量保存部族,或者还有一条路可以走,那就是归顺大明!毕竟这天底下,大明才是最富有的。自己部族的人虽然多,可在大明那边,却不过沧海一粟而已!

    可是,自己是大清额驸,还有两个孩子,也是固伦公主所生。如果归顺大明,真得可以么?大明皇帝会信自己的诚意么?

    这个时候,敖汉班第倒没有去想,就是明国皇帝领军把他的部族打成这样的。因为草原上,原本就奉行强者为王,弱肉强食的法则。被明军打成这样,只能说明明军强大!

    想着这些,敖汉班第低下头,看了下自己面前的一块牌子,上面写着的几个汉字,他还是认识的,是“血债血偿”四个字。这就是大明皇帝的态度!

    如今想来,蓟辽总督的那封书信,很可能就是大明皇帝的意思。唉,要是当初明白这点的话,说不定自己还会慎重一点的!可是如今……

    敖汉班第左思右想,想啊想啊,整个人的精气神,能明显看出来,似乎萎靡了好多。

    当东边的天空露出鱼肚白时,一夜未睡的敖汉班第,被小孩哭闹的动静给惊醒了。虽然那些小孩的爹娘都在努力安抚,不让他们哭,可是,哭得小孩多了,终归动静是有点大。

    敖汉班第,红着眼睛,看着远处的族人,一言不发,表情慢慢地有点狰狞起来。

    就在这时候,就听到有人在喝斥道:“滚开,别挡着本宫的路!”

    “王爷有令,任何人都不得打扰……”亲卫的话还没说完,就响起了一个清脆地耳光声。

    敖汉班第看着这一幕,忽然冷声喝道:“让她们过来吧!”

    听到这话,亲卫终于闪到了一边,放了固伦公主和她的两个儿子过去。

    敖汉班第没有再坐,而是站了起来。可坐得时间太久,气血不畅,一下没站稳,差点跌倒,亏了亲卫扶了一把,才算稳住了身子。

    固伦公主这时到了他面前,有点恼怒地质问道:“为何要连本宫都拦着?今日必须要给本宫一个说法,要不然,本宫……”

    她的话还没说完,就见敖汉班第用手一指远处道:“我是敖汉部族的族长,敖汉部族的将来,大清能给么?”

    当初巴结大清,迎娶固伦公主,说来说去,其实都是为了敖汉部族而已。

    固伦公主听到他说话的语气,并不是平日里对他温顺的那种,而是带着一丝恼怒,这让她立刻感觉到非常不满,顺着他的手,转头看了一眼,发现他指得,是远处敖汉部族的那些老弱妇孺和他们刚回来的家人。

    顿时,她也同样用手一指,恨声说道:“都是老弱妇孺而已,竟然比本宫还重要?你是不是忘记了,本宫可是大清……”

    固伦公主的话还没说完,就听到了“锵”地一声,似乎是有刀剑出鞘的声音,便下意识地转回头。

    就在这时,她忽然就感觉自己胸口一疼,低头看去,却是一把刀插在了她的胸膛。而握着这把刀的人,就是敖汉班第。

    顿时,她的脸上,露出不可思议地表情,抬头看着敖汉班第血红的眼睛,想要说什么,却已经说不出来,缓缓地倒地。

    “额娘……”

    她的两个儿子见了,不由得都吓到了,大声喊着扑了过去。

    周边的亲卫看着这一幕,也都傻了,不知道族长为什么要杀固伦公主。

    可这时,就见敖汉班第又是“刷刷”两刀,把他的两个儿子也给杀了。

    固伦公主临死前的回光返照,让她终于有了一口气问道:“为……为什么?”

476 宣抚极西之地

    “为什么?”敖汉班第一听,丢了滴血的刀,忽然疯狂地大喊起来,“为了我敖汉部族的存亡,我必须要有投名状,懂么?投名状!哈哈哈……”

    这一刻,固伦公主听懂了,敖汉班第这是要背叛大清,去投降明国,所以才要杀她,杀她生的两个儿子!

    心痛,这一刻,格外的心痛,不过她已经说不出话来,眼神中全是不甘,却最终没了声息。

    敖汉班第狂笑了好长一会时间,才低下头,看着倒在血泊中的三人,喃喃自语地说道:“杀了你们,是不让你们去明国后受到羞辱,也算是全了一份情。你们一定要怪,就怪大清不够强大!”

    他的亲卫听到他说得话,明白了他为什么要杀固伦公主和两个儿子,一个个都不由得沉默了!

    草原上,其实就是如此残酷,他们都认这个命!

    要怪,就怪大清不够强大,怪敖汉部族不够强大,如此而已!

    …………

    山海关内,金国凤正在给崇祯皇帝详细禀告他领着联军在草原的经历,这其中,他提到了在极北地方看到了西夷的那一幕。

    听到他这个禀告,洪承畴很是疑惑,便问道:“你确认是西夷,而不是极北的蒙古人?”

    蒙古人种和大明百姓,多少是有些不同的。对大明来说,西夷在大明的西边,或者南边发现,都不奇怪。可在蒙古草原的极北处,竟然发现穷凶极恶的西夷,洪承畴就奇怪了。

    这个事情,要不是亲眼所见,金国凤自己都不会信。也是因此,就一个几百人的事情,他也当作一件事情说了出来。

    此时,他正想着怎么解释一下,才能让别人相信自己的话时,却听到崇祯皇帝说道:“没错,确实是西夷,准确地说,应该是西边的沙俄派出来的……”

    听到皇帝确认,一时之间,大堂内的所有人,都不由得看向他。他们就有种感觉,好像皇上变得越来越无所不知了!

    “这个沙俄侵略成性,哪怕远在万里之外的极西地方,可也派了军队一直往东扩张。将来迟早有一天,和我大明是有一战的!”崇祯皇帝说着,就想起了他从多尔衮的窃听种子处看到的消息,如果没有意外的话,多尔衮遇到的,也肯定是沙俄的人。

    如果按照原本历史上发展的,沙俄东扩没有对手,会在十多年之后,在远东地区形成气候,并和满清争夺地盘,最终签署尼布楚条约,成就满清的第一次割地。

    至于这个位面……崇祯皇帝想到这里,心中极有信心,等朕腾出手来,早晚收拾这群毛子。

    “这个沙……沙俄如此远征,究竟图得是什么?”洪承畴就有点不明白了,奇怪地说道,“那极北之地,更为贫瘠酷寒,根本没人稀罕的啊!”

    听到这话,金国凤倒是有答案,便回答道:“他们劫去的东西中,多是毛皮之类,而且大都是那些贵重毛皮。末将猜着,估计是为了这!”

    崇祯皇帝自然有所了解,便点点头道:“沙俄东侵,一开始确实是为了毛皮。那东西,在西夷那边,更卖得起价钱,比我们大明这边要贵多了!”

    听到这话,洪承畴不由得诧异,皇上连这都知道?

    谁知他还没诧异完,就听崇祯皇帝又微笑着说道:“其实极北之地,并不贫瘠,那边的地下,埋着惊人的财富!”

    极北之地的地下埋着惊人的财富?金国凤听了,心中回想自己的这次极北之行,有点纳闷了,自己似乎没发现什么惊人财富的迹象啊?

    洪承畴一听,不由得有点惊喜,连忙奏道:“难道是有金矿?”

    要真是这样的话,那大明一定要派兵过去占了才行!哪怕再北,再冷,那也得派兵!

    听到这话,大堂内的其他武将,不由得都是眼睛睁大了一分,又是盯着皇帝,想听皇帝怎么说?

    崇祯皇帝听了,却是摇摇头道:“应该吧,那么大的地方,有金矿并不稀奇。但是,据朕所知,还有比金矿还值钱的好东西在地下。不过那些值钱的好东西,如今还没法挖,还需要等。不知道你们是否能看到用那些值钱东西的时候,但是,至少后世子孙,肯定是能用的。”

    他所说的,自然是指石油天然气,还有各种金属矿产等等了。这些东西,对于如今的大明,其实是没有多少价值的。

    不过,他没没有明说,大堂内的文官武将就自己脑补大概是什么东西了。皇帝说得话,他们都没有怀疑。就这么着,大堂内的气氛,无形中就一下热烈了起来。

    崇祯皇帝见说到这个话题了,便沉吟片刻道:“朕决定,重设奴儿干都司,往北一直到北冰洋,甚至包括北冰洋,都将是我大明奴儿干都司的管辖之地。”

    说到这里,他的眉头稍微皱了下后,又道:“如今这极北之地确实酷寒,朕就只有一个要求,就是那里是大明的土地,所有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都要认朕为主,是大明的臣子,至于实质上,可以等以后再说!”

    他这话的意思,就是要先宣扬极北之地的主权,哪怕是口头说说也行,要先成了大明的才行。以后等大明腾出手来了,再实质统治这片土地也行。

    但是,就算是这样,也不是崇祯皇帝一张嘴这么一说就可以了,而是要派出军队,不管用什么手段,或者征服,或者通知极北的部族,让他们承认大明。或者再立下字碑什么的到极北之地去,如此也能有过凭证。

    不过不管怎么样,都是要派军队去才行的。

    然而,如今建虏未灭,要去极北之地,步军肯定不行,是要派骑军的。可要派骑军,大明的精锐骑军是要先对付建虏的。而且草原上毕竟还有不少蒙古部族,还得打仗,才能继续往北,忍受酷寒,踏遍极北之地的山山水水,这绝对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想着这些,崇祯皇帝便微微摇头,这个事情,还是先放放算了,毕竟也不是个急事。

    就在这个时候,忽然大堂外传来脚步声,一名锦衣卫百户出现在大堂门口,跨步进来向崇祯皇帝禀告道:“陛下,敖汉部派人来,请求归顺我大明!”

    大堂内的众人一听,除了虎大威、吴三桂和金国凤比较熟悉草原的人之外,其他人都有点意外。

    之前的时候,皇帝说草原部族想要求活,其中一条路就是归顺大明。当时,他们以为皇上是说说而已,没想到如今还真是来了!

    敖汉部族在东部蒙古草原上也算是一个大族了,要不然,皇太极也不会把女儿嫁过去笼络敖汉部族。这敖汉部都要归顺大明,似乎又更为不可思议一点。

    崇祯皇帝对此,也是有点好奇,原本他以为,库伦族应该是会归顺大明的,没想到是敖汉部族来了。

    于是,他传旨,就先见见敖汉部族的信使看看。

    没过一会,敖汉部族的信使就恭恭敬敬地过来了,姿态放得非常低,山呼万岁之后就献上了见面礼,自然是那三个首级。

    见到大堂内的人似乎有点不解,敖汉部族的信使连忙解释道:“此乃建虏原奴酋之女固伦公主和她两个儿子的首级,鄙族族长,以此表我敖汉部族归顺大明之决心!”

    杀了皇太极的女儿,还有她的两个孩子,那就是和建虏彻底翻脸了,是不可能再有退路的。

    看来敖汉班第真是够狠,大堂内的众人见了,无不心中如此想着。

    说实话,这种犹如古之白起一般用杀妻的方式来做事的手段,他是不喜欢的。不过放在这个年代,特别是野蛮的草原上,似乎也是很自然的事情。

    看到大堂内众人的反应,敖汉部族的信使连忙解释道:“大明强大,要想保住我族,就只有归顺大明一途。鄙族族长是为了本族的未来,才做出的决策,非是无情无义之人,恰恰相反,鄙族族长对我族来说,实乃大爱也!”

    这样说话,那就是赤裸裸的了。想来也是,草原上的人,多是直来直去,言辞之间很少用遮遮掩掩的方式说话。

    这么想着,崇祯皇帝便冷着脸喝道:“既然有心归降我大明,为何那敖汉班第不自己前来?自己怕死,只用女人孩子的首级来保全部族,朕不耻之!真有担当,自己领着全族来,就跪在关外,为你敖汉部族以前干得助纣为虐的事情忏悔,让朕看到他是真心想要归顺我大明,永不背叛才行!”

    敖汉部族的信使听了,只好退下,把大明皇帝的意思转达回去。

    等他一走,洪承畴就有点好奇地奏道:“陛下,真要收了敖汉部族么?他们既然为了部族的未来,连姻亲的建虏都会背叛,他日要是……”

    说到这里,他忽然说不下去了,他日要是大明势弱,以后还会势弱么?在皇帝面前说这个,他是说不出来的。

    于是,急中生智之下,他立刻改口说道,“……有其他事情影响他敖汉部族的话,是不是也会背叛我大明?微臣以为,当慎之!”

    听到这话,其他武将也纷纷跟着出列,附和洪承畴的这个说法。

    “陛下,非我族人,其心必异,搞不定将来这些敖汉部族的人还会再反我大明!”

    “陛下,我们杀敖汉部族那么多人,把他们的牛马羊都抢了,这是结了仇的啊!”

    “……”

    崇祯皇帝听了,伸手虚按,示意他们安静,然后才自信地说道:“天下之事,皆为利来。这敖汉部族如此选择,该是那敖汉班第认清了他要是继续和建虏走一起,必将是灭族的下场。因此,要保全他的族人,投我大明之外,别无他徒,这一点,他比其他部族的首领都要聪明。既然是个聪明人,朕自有法子对付之!”

    说到这里,他扫视堂下,又接着说道:“极北之地,已有沙俄入侵,如果时间久了,我大明的奴儿干都司就成了沙俄的地方。因此,朕有意让敖汉部族,替朕宣抚极北之地,立石碑于北冰洋,卿等觉得如何?”

    一听这话,不少人互相看看,心中恍然大悟,原来皇上早就有安排,要让敖汉部族去做这个苦差事。

    洪承畴听了,便出列奏道:“陛下此法甚妙。如此一来,也可让敖汉部顺便去招降漠北三族。如此一来,只要我大明光复辽东之后,整个大明的北方,就全是我大明的了!”

    蒙古草原上,主要的蒙古势力分为四部分,就是蒙古东部、中部、西部以及北部的部族联盟。原来中部算是比较强大的,但俺答汗死后就不行了。

    如今蒙古中部和东部,都已经被大明打残,就只剩下蒙古西部的卫拉特联盟以及北部三个大部族的联盟。由敖汉部族去招降,从敖汉部族的口中传出去的大明军威,自然比大明自己派人去,更有说服力。

    敖汉部族去宣抚极北之地,刚好顺带着招降漠北蒙古,如果能成,那就是最好的了,不能成,那也探明了态度,回头大明这边讨伐便是。

    崇祯皇帝的想法,就是如果派大明关内的人去宣示极北之地的主权,说实话,酷寒之地,还真不一定能适应。但是,蒙古人就不一样了,总要比关内的人更合适一点。而且刚好敖汉部族也是一个大族,他们兵分多路去,往北、往西皆去宣抚,整个后世的西伯利亚,都要是大明的领土。

    等将来大明在草原筑城,比如重修归化城,再在其他地方择地也修筑城池,让各族能来朝贡,顺便互市,这样就能牢牢地掌握这些地方,保持大明在整个北方的影响力。

    反正也不怕敖汉部族阳奉阴违,等他日自然会派巡察使,就能知道敖汉部族有没有真正地到极北之地的所有地方去宣抚。

    于是,事情就这么定下来了。敖汉班第也没有选择权,只能亲自过来请罪最终又接受大明开出的条件。然后,老弱妇孺入关,其部族军队就以大明的名义,开始为大明做事。

    与此同时,其他还想继续抱建虏大腿的,也差不多到辽东了。

477 图谋摄政王

    库伦族离辽东最近,因此,他们是最先到的。在此之前,就有快马先行通报建虏这边。

    建虏边关的守将一听,立刻飞报盛京。

    “什么?”已经回来的岳托一听,顿时就吃了一惊道,“库伦族竟然没有被明军灭族,没杀人?不是血债血偿么?”

    在他们看来,明国皇帝突袭草原,像库伦族离得近的,那绝对是要被灭的。并且他们不是聋子,自然听说了明军当初剿灭乌拉特部和察哈尔部的时候,都是扬言血债血偿的。

    多铎也觉得有点奇怪道:“该不会是库伦部运气好,所以被他们给逃掉了吧?”

    正在主持开会的多尔衮却是眉头紧皱,转身向布木布泰奏道:“微臣以为,可派英俄尔岱就近安抚,殿内大事,才是我大清的重中之重,不宜分心!”

    布木布泰听得点点头道:“睿亲王所言极是,我大清的这个内贼,必须要先揪出来才好,如此,以后对明国才能有胜算!”

    这个道理,她还是明白的。比如,她在皇太极身边有人的话,她就能很清楚他在干什么,不管是争宠还是要皇太极的命,都不会太难。由此推到两国交战上,也是一个道理。

    一听她这话,其余亲王,那脸顿时就沉了下来。派人把他们叫了回来,然后竟然是由多尔衮主持,开始查泄密一事,这无形之中,就变成了多尔衮凌驾于他们这几个亲王之上,这让他们非常不爽。

    可是,当初代善定下计策,包括后续的事情,多尔衮都没参与。而事情又有泄露,至少多尔衮这边是可以排除掉的,由他来主持核查泄密一事,确实也说得过去。可是,就是不爽啊!

    他们不爽,多尔衮却是爽的。得到布木布泰的同意,他便立刻传令,让擅长外事的英俄尔岱赶去边关长山,去安抚库伦族。至于后续的事情,就等这边的事情有个眉目之后再说。

    等英俄尔岱一走之后,多尔衮便扫视一遍在殿内的这几个亲王,然后盯着岳托问道:“从大殿内离开之后,你去了那里,和什么人说了此事,周边是否有人听到,全都据实答来!”

    他们终归再怎么想,也没想过会是在场中的人泄密,而是怀疑在场的人离开之后,不小心把消息说给别人知道而泄密的。

    然而,就算这样,被多尔衮这样质问,也终归是一种耻辱,就听岳托冷着脸说道:“我又不是三岁小孩,如此重大的军国大事,又如何会去和外人说?”

    多尔衮听了,却并不放过他,而是继续严肃地说道:“此事事关我大清国运,不找出泄密之人,大清亡国都是有可能的。如此重责,谁人能担得起?你最好仔细想想,莫要漏了。回头本王会另外单独询问你府上的人,切莫出现让人难堪之局!”

    感觉到非常刺耳,岳托的脸色变得非常难看,忽然大声说道:“你为什么不先问多铎,先查查他?”

    一听这话,多铎忽然大声对他喝道:“我是你叔,直呼名字,可有家教?”

    代善一听,顿时原本就阴沉的脸,就更阴沉了!

    “事关大清国运,辈分什么的,都是小事!”岳托并不忍让,立刻针锋相对道,“要我说,最有可能的,就是你府上的人泄密,如若心中有底的话,为何不先被核实?”

    多铎听了,顿时勃然大怒,于是,崇政殿内,就吵了起来。

    打着瞌睡的小皇帝福临被吵醒,见到这个场景,打了个哈欠,继续闭上眼睛,试图再做梦去了。毕竟这样吵闹的场景,他已经见多,也不怪了!

    不过布木布泰却是没法不管,她头疼啊,这样吵下去,根本就不会有结果。于是,她就只好开口想劝。结果,连豪格都被波及,几个人,都是大嗓门在吵架,压根就没人听到她的话,或者说,就算听到了,也假装没有听到。

    于是,就这么地,一天下来,最终也没个结果。不过多尔衮抓住了这样凌驾其他亲王之上的机会,自然不会就这样放弃,拿着大清国运的借口,一定要求明天继续。

    布木布泰是真得头疼了,没想到成为太后之后,竟然多了这么多愁心的事情!

    她正想着,忽然,就有内侍来报,说睿亲王求见。

    这让布木布泰有点意外,不是都走了么,怎么又回来了?

    争权夺利的事情,她比较擅长,立刻就嗅到了她熟悉的味道,同时也想看看多尔衮到底说什么,便下旨召见。

    “这几日的事情,相信太后也看到了。”多尔衮露出无奈而痛心的表情说道,“如今正是大清艰难之时,可诸王议政,意见各一,于国无益啊!”

    布木布泰一听,顿时眉头一皱,她猜出来大概多尔衮是想要什么了,不过她没戳穿,反而当作不知道地说道:“可是,如今皇帝年幼,也无法亲政啊!”

    多尔衮听了,不得不把话说开道:“微臣以为,如此国难当头之时,我大清应该上下一心,共渡难关。既是如此,大清须得有一人主政,以免扯皮坏事。皇上年幼,则可在诸王中则一贤明有才能的为摄政王,总揽朝政!”

    说到这里,他看到布木布泰的秀眉皱了下,便立刻追加补充道:“虽然摄政王总览朝政,可待皇上长大,自然得还政于皇上,此事由诸王监督,否定共讨之!”

    听到这话,布木布泰心中稍微舒服了一点,不过对她来说,终归是不乐意的。要是立了摄政王总揽朝政,那她这个太后就没法垂帘听政了,手中的权力就归了摄政王了。

    她当然也听出来了,多尔衮是想当这个摄政王,她也当不知道,就敷衍着,最终多尔衮失望而归。

    第二天,崇政殿内继续吵架。

    不过,过了一阵之后,多尔衮忽然说道:“此事不管如何,定要查个水落石出!另外,还有一事,也是迫在眉睫,你们一起看看,大家一起拿个章程出来才好!”

    听到多尔衮主动地暂时放弃了核查泄密之人,几个亲王都松了口气。

    “此次被东江骑军破坏粮田甚多,补种又已不及,今年这个冬天怎么过?”多尔衮看着他们问道。

    这个问题一提出来,顿时,几个亲王刚才还嫌自己嗓门不够大的,顿时就闭了嘴巴,一言不发了。

    多尔衮看着心中冷笑一声,然后又说道:“还有,明军这次大举进犯,还带来了另外一个严重后果,就是逃奴甚多,严重影响我大清劳力,此事又该如何解决之?”

    “”大殿内的这几个人,继续保持了沉默。

    “还有我大清军力的部署,该如何才能有效防范明军的攻势?还有明军的火器,我大清又该如何破之?如何确保下次战事的时候,我们大清不吃亏?”

    一个接一个问题地抛出来,崇政殿内就只有多尔衮一个人的声音了,其他人,都是眼观鼻,鼻观心,变成了泥菩萨一个。

    布木布泰的脑门都疼,这么多难题么,这可怎么办好啊?

    她正想着,就听多尔衮看向代善问道:“礼亲王的阅历最丰富,资历又最高,不知道有何看法?”

    代善心中叹了口气,这些难题,连皇太极都难住了,自己又怎么可能会有办法,多尔衮来问自己,不是来为难自己么?

    这么想着,他尽显暮态,回答道:“我是老了,脑子也糊涂了,整天就只是犯困,不行了啊”

    有这些话就可以了,多尔衮就不等他再说完,便转头看向豪格,同样问他。

    “我怎么知道?”豪格倒是干脆,立刻回答道。

    于是,多尔衮便转向阿济格。

    “不要看我,我昨晚没睡好,脑子还糊涂着呢!”阿济格的回答,也差不多。

    多尔衮心中冷笑一声,暗骂一声废物,然后,又看向岳托。

    “这些事情,都是大事,须得慎重思之,非此时所能说出个一来的!”岳托的回答,似乎多了点遮羞布。

    布木布泰听着他们的回答,不用说,对他们都感到非常地失望。

    于是,她看向主导中的多尔衮,心中想着,莫非他已有对策?

    这种勾心斗角的事情,她还是熟悉的,立刻就猜出来,多尔衮突然改变话题,应该就是让自己看到,其他亲王的能力不足,就只有他多尔衮来做这个摄政王,才是大清唯一的出路。

    虽然先搞明白了这点,可布木布泰还是不想这么做。于是,她就转头看向剩下的多铎,不知道多铎会怎么回答?

    可就在这时,殿外传来急促地脚步声,转眼间,一名内侍出现在殿门口,手中捧着一份奏章禀告道:“长山加急奏报!”

    一听这话,崇政殿内的人,顿时就有不好的预感,反正这段时间来,就一直没有过好消息。

    多尔衮大步过去,抢在其他亲王反应过来之前,就拿过了急报看了起来。

    “难道是英俄尔岱办砸了差事?”岳托见了,便带着一点恼怒猜测道,“什么擅长外事?都是扯淡,就该让索尼去才好!”

    英俄尔岱算是多尔衮和多铎这边的人,他不介意趁机踩一脚。他所说得索尼,叫赫舍里索尼,通晓满语及蒙、汉文字,同样是有名气的人,此时是文馆中人,一等侍卫,地位只比鳌拜稍微低一点。

    多尔衮此时已经看完急报,刚好听到岳托的抱怨,便冷声说道:“还怪英俄尔岱?这个事情,谁去了都是难办!你们自己看吧”

    说完之后,他没把急报给伸手了的岳托,而是给了疲惫了的代善。

    在代善看得时候,多尔衮又继续说道:“库伦部不满意吃得,也不满意圈在长山那边。不过这还不是最重要的,如今草原探马已到,说科尔沁族也和库伦部一样,明国并未杀掉那些老弱妇孺,如今全族就要到了。而长山那边,根本就没有那么多粮食招待。要是所料没错的话,阴险的明国皇帝,很可能对其他部族,全都是这样处置,到时候,还不知道会有多少部族来求援”

    说到这里,他顿了顿后,加重了语气,强调道:“我大清粮食都不够,这个冬天要难过了,如今,又要多多少万张嘴,就凭他英俄尔岱,还能解决这样的事情?在座不满意的,可能解决这个事情?”

    “”顿时,几个亲王再次变成了泥菩萨,就当没听到了。

    布木布泰听得愁死了,到此时,她才算是真正理解到了,大清如今面临的困境到底有多难!

    看着殿内的事情,都是多尔衮在主导,其他亲王,不是年迈无用,就是有勇无谋,都是担不起大清的这份重担。不过他们扯皮的能力,倒是见到了。

    这么想着,布木布泰第一次开始考虑起多尔衮的建议,设立摄政王,总揽朝政,以带大清渡过眼下的难关。

    最终,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谁也想不出好办法,多尔衮也没说,这一天就这么过去了。

    第二天,继续六王议政,还是没有什么好办法。

    在布木布泰的催促下,六个亲王开始强调自己的困难来了,反正这个事,难办!

    布木布泰是真急了,她细心观察过,其他几位亲王是真没什么好办法,但是,多尔衮,应该是有办法的。可他不说,显然是在等条件。

    她心中开始犹豫这个事情时,殿外再次传来让她非常厌烦的急促脚步声,还有宦官那尖细的嗓音:“报,长山八百里加急!”

    “”一听是八百里加急,崇政殿内不由得非常安静!

    老是八百里加急,有完没完啊!

    盛京这边迟迟给不出解决办法,长山那边在科尔沁族人到达之后,终于出事了。

    都说喝酒之后敢把皇帝拉下马,如今的长山那边,快要饿晕的草原部族,那也不管你大清不大清的,他们几个部族合起来,那是好几万骑军,不管吃的,那就自己动手抢了!

478 琉球使者

    当地的大清军队,根本就不够镇压他们,也不敢镇压,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蒙古人如同蝗虫一样,把长山附近的,能抢的全都抢了,能吃的全都吃了,并向附近地方扩散。

    怎么办?怎么办?布木布泰就感觉,自己的头发都要愁白了。

    这个时候,她不再犹豫了,直接问多尔衮道:“睿亲王可有良策,当速速说来!”

    其他人一听她这么说,都有点奇怪,不由得转头看向多尔衮。

    事实上,多尔衮也头疼啊,长山那边的事情,是突发的,他都没想过还有这事。

    不过机会来了,总要抓住,因此,听到布木布泰这么一问,他便立刻回答道:“办法倒是有办法,可是,这办法……还是算了吧!”

    “……”豪格无语了一会,然后就怒了,立刻大声喝道,“大清都成这个样子了,你有什么办法还不快点说出来,难道要等着大清亡了么?”

    “呸呸呸!”代善一听,顿时连呸三声,而后看向多尔衮说道:“如果有好办法,就快点说出来,我们都听你的!”

    “是啊,我们都听你的!”多铎跟着附和道。对他来说,听多尔衮的,那是一点心理负担都没有。

    岳托和阿济格两人,也都是催着,都已经火烧眉毛了,还藏着干什么?

    多尔衮见了,转身看了布木布泰一眼,然后再环视其他亲王,缓缓地说道:“要是我说得办法有用,你们都会听我的么?”

    这个时候,只要有好办法,当然是听了。

    布木布泰之前见多尔衮看自己一眼,就知道是什么意思,如今听到其他亲王同意,心中便有了决断,当即说道:“本宫以为,如今国事之艰难,乃我大清开国以来之最!如今皇帝年幼,而我大清又要上下一心共渡难关,因此,本宫有意封睿亲王为摄政王,总理朝政,直到皇帝亲政,此事由诸位亲王一起见证,可否?”

    这话一说出来,崇政殿内的这些人,都有点意外。联想起多尔衮的表现,顿时心中都了然,原来是早有预谋。

    对此,多铎第一个站出来,大声表态,表示同意。

    皇帝还这么小,等到能亲政,还不知道要多少年,这中间的变数大了去了。

    代善看着多尔衮也不谦让,心中不由得叹了口气,也点头附和了。

    他是明白人,殿内的这些亲王中,要说本事最大的,还是要数多尔衮。这一点,皇太极在世的时候,也是这么认为的。

    要是六王议政,都是政事好手,那也算了,但豪格、阿济格等人,都是有勇无谋之辈,让他们一起议事,扯后腿的反而更多。从这点上看,还真是由多尔衮来当这个摄政王最好。

    阿济格一见多铎和代善都同意了,这个时候,他终于想起原来自己和多尔衮是同父同母的兄弟,于是,他也同意了。

    豪格和岳托当然是不想同意的,可此时已经有三个亲王附和,人数占多数,而且最为关键的是,他们两人都没有好办法。最后,只好勉强同意了,不过,讨价还价一番,还是免不了的。

    在外部危机之下,在多尔衮的职位这事上,最终还是和原本历史上一样了。

    多尔衮一当上摄政王之后,就立刻下达命令,先是调集周边的建虏军队,全部向长山压过去,不管蒙古骑军,只围蒙古部族的老弱妇孺,一下便抓住了命脉,没让蒙古骑军再对辽东造成破坏。

    可不管怎么样,总是要有粮食才行。没有吃的,再怎么样抓命脉,那都是会造反的。

    这个时候,多尔衮又开始保大丢小,就是以满清和科尔沁族的姻亲关系切入,说明苦衷,保科尔沁族能勉强度日,对于小部族的库伦和奈曼族,满清就不客气了。直接杀了他们的老弱,杀了头领,吞了部族军队,分散到蒙古八旗中。

    另外,派出骑军,前往朝鲜去搜刮物资,要刮干刮净的那种,有多少算多少,以补充辽东缺粮之状况。

    并且,多尔衮还下令,放弃了金州、复州等靠近大海的城池,兵力大规模后撤,只守海州、凤凰城、镇江堡这一条线,把绣岩城也给弃了。

    他给出的解释是:大清兵力经过连续几次败仗之后,虽然根基犹在,但实力确实弱了不少。如果还要再防守沿海城池,必定会被来自海上的明军各个击破,一如这次的明军全面进攻一般。

    如此收缩兵力之后,大清各地的兵力就能比较充足,且远离海岸线,也算是留出了足够的缓冲地带。有探马在这一带活动,明军就算有什么动静,大清这边也能知道,再不会被偷袭。要是明军敢来进攻的话,有大清骑军的优势在,就很容易能断来袭明军的后路。

    不得不说,多尔衮很有魄力,竟然能放弃那么多土地,这一点,就算是皇太极,也没有做到。当然了,这也可能是多尔衮只是摄政王的原因,不怎么心疼。

    他的这个做法,崇祯皇帝从窃听系统中获悉,不得不感慨一下,这个多尔衮确实是个有本事的人。不过没关系,朕刚和你们玩过,先休息一阵,回头继续来逗你们这些个建虏。

    当然了,最主要的,其实还是没有粮草物资了。哪怕他这一次战事,从草原上缴获了无数战利品。足以弥补山海关这一路大军的粮草物资的消耗。可是,盖州那边的军队,还有东江军那边,却是无以为续了。

    于是,崇祯皇帝决定先班师回京,临走之前,他把建虏那边多尔衮采取的那些措施,对洪承畴讲了讲。

    “陛下,这个多尔衮怕是我大明之劲敌,竟然能主动舍弃疆域来换取对我大明战事的主动性!”洪承畴一听,顿时大吃一惊,重新认识了那个多尔衮。

    在这古代的时候,很少有人舍得放弃占领的土地。

    崇祯皇帝听了,便笑了笑说道:“这个多尔衮,确实是剩下奴酋中算有点见识的,不过也仅此而已。等朕凑集好了粮草,有的是办法破他!”

    多尔衮的身上有甲级窃听种子,就凭这一点,他又如何能和自己斗?崇祯皇帝对此,非常有信心。

    当然,要是没有甲级窃听种子的话,那确实不是那么容易对付。但真要是这样,当初擒获多尔衮的时候,也就不会放他回去了。

    洪承畴一听皇帝这话,想起皇帝每每料事如神,如今又知道建虏的图谋,便放下了心,真心实意地赞一声皇上厉害!

    对于这些话,崇祯皇帝听多都已经免疫了,他对洪承畴叮嘱道:“建虏粮草缺失,这是建虏的命脉,朕回京之后,卿可以抓着这点用心即可!不过无需和建虏决战,最好是避免决战,或者打大的战事!”

    “微臣遵旨!”洪承畴听了,立刻附和,他也同意这点。

    崇祯皇帝看着他,又再次交代道:“因为供应不了那些部族的人,建虏把库伦部族和奈曼部族的老弱都杀了,吞并了其他人。这是卿可以做文章的一点。宣扬建虏的残暴,让建虏军心不稳,也让草原部族认清建虏的本心,孤立瓦解建虏军队!”

    “微臣遵旨!”洪承畴听得连连点头,再次领旨道。

    对于洪承畴的能力,崇祯皇帝还是信任的,又交代了一些其他事情之后,便班师回京了。

    当然了,交代给洪承畴的这些事情,他也同样派人,传消息给保定总督卢象升,让东江军那边也这么做。另外还有一点,建虏会派兵再次去朝鲜搜刮粮草物资,东江军那边要是有战机的话,不妨可以给建虏添下堵。

    至于建虏主动放弃的城池,除了金州可以重新占领之外,其他城池,先不去占领,哪怕是靠海的复州也不去占领,就先空着好了,免得分散东江军兵力,以至于无法应付建虏的攻势。

    崇祯十六年十月十一日,崇祯皇帝班师回到京师。对于这一次皇帝所打得胜仗,京师百姓已经没有像以往那样激动了。不过高兴肯定还是高兴的,纷纷在街头巷尾谈论这次的战果。

    “看到没有,皇上领军出战,建虏都吓得闻风而逃!把沿海的城池都给主动丢了!”

    “是啊,没想到那些凶残成性的建虏,竟然也有这么一天!”

    “那是,皇上英明神武,把建虏打怕了,这样的事情,本公子是一点都稀奇!”

    “如今建虏的草原盟友都被我大清打服,本公子估计,等到皇上再次御驾亲征,必是平定辽东的时候了!”

    “不用管这些,反正这辽东啊,皇上迟早收回来,那些建虏的日子,是兔子尾巴长不了了!”

    “……”

    所有的京师百姓,对于大明最终收复辽东,都是信心满满。

    在一处名叫“醉八仙”的酒楼中,有一桌食客,侧耳听着周边的讨论,脸上露出了惊喜之色,匆匆结了帐,就赶紧离开,回到了京师驿站去了。

    在一处院子内,有一人正在仰头看着树上的鸟叫,听到脚步声响,便转头看去,发现是自己的手下回来了,便带着一点焦急问道:“是大明皇帝回来了?”

    “回大人,是大明皇帝凯旋。”来人连忙恭敬地禀告道,“而且小人还听到消息说,大明皇帝英明神武,辽东建虏已经不堪一击,光复辽东指日可待。如此一来,说不定大人就能求得大明为我们做主了!”

    这人一听,顿时大喜。

    他是琉球国正议大夫蔡锦,崇祯十三年时,琉球尚丰王去世。次年,也就是崇祯十四年,他的第三个儿子尚贤即位为世子。之所以不是继位为琉球王,就是要成为琉球王,就必须得到宗主国,也就是大明的册封才可以。

    在原本的历史上,是在崇祯十五年的时候,琉球世子尚贤依定制特遣正议大夫蔡锦等人赴大明进贡兼请封。但因大明战乱频仍,李自成和张献忠都已经建国,自己国内都乱成一团,只差几个月就要亡国了,因此,根本无法派出足够规模的册封队伍。因而,蔡锦等未能如愿,只好先行返国。

    到了后来,崇祯皇帝煤山歪脖子树上上吊,南明皇帝又短命,这后来又派出信使的琉球世子始终无法得到册封,哪怕琉球最终承认满清为宗主国,想要得到满清的册封,但是,在满清册封使者,在顺治六年到达琉球的时候,这琉球世子尚贤已经死了。就这样,这个尚贤成为琉球唯一一位已向中国请封而未完成受封手续的世子,到死都是世子一个。

    在这个位面上,因为蝴蝶效应的关系,蔡锦一行人是在崇祯十六年才到达京师的。到京师之后,才知道大明皇帝御驾亲征,不在京师。

    蔡锦听到这个消息,便是忧心忡忡。

    在来的时候,他就已经听说了大明自己也是焦头烂额,各处叛逆四起,民不聊生。

    到了大明之后,所见所闻,却和传闻有所不同。至少并没有想象中的战乱,反而是国泰民安,一片繁荣的景象。这让他惊喜了一下,不过细问之后,特别是到了京师,才知道连大明皇帝都出去打仗了,这说明,大明自己的事情,都要皇帝亲自上阵。这么一来的话,琉球的事情,怕是大明这边没法顾及了。

    他在来大明的时候,尚贤曾和他秘密交谈一番。因此,他来大明,除了朝贡和请求册封琉球世子为王之外,还有另外一个非常重要的使命,就是请求大明出兵,帮琉球驱逐倭寇。

    原本以为这事不可能了,可此时一听手下来禀告的消息,他的心思顿时又活络了起来,感觉琉球有救了!

    从大明万历三十七年开始,琉球就被倭寇侵袭,甚至连他们的王都被倭寇给抓了。

    到大明万历三十九年时,尚宁王被迫与萨摩藩签订《掟十五条》,承认萨摩藩对琉球的控制。同时将奄美五岛(即喜界岛、德之岛、奄美大岛、冲永良部岛和与论岛)划归萨摩藩直辖,才得以释放生还。

    此外,琉球还被迫遣使谒见幕府将军,此举被称为“上江户”。此后,岛津氏成为中琉贸易的掌控者。从此琉球进入了“一国两属”时期。

    要不是倭寇忌惮大明,就不会再存在琉球国了。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43151/ 第一时间欣赏崇祯窃听系统最新章节! 作者:叫天所写的《崇祯窃听系统》为转载作品,崇祯窃听系统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崇祯窃听系统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崇祯窃听系统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崇祯窃听系统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崇祯窃听系统介绍:
崇祯皇帝身处深宫,被人忽悠而吊死煤山。
可如果他有窃听系统在手,能听到别人背后的议论,那还能亡国灭种么?
好吧,崇祯皇帝还是穿越的,虽然已经是崇祯十一年末,可结果必定会改变!
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我崇祯活这一世,大明必定中兴!
PS1:这是有系统加持的正经穿越历史文!
PS2:觉得苗幼可以先看我另外一本精品历史《崇祯聊天群》崇祯窃听系统已经完结,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崇祯窃听系统,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崇祯窃听系统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