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历史军事崇祯窃听系统TXT下载崇祯窃听系统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崇祯窃听系统全文阅读

作者:叫天     崇祯窃听系统txt下载     崇祯窃听系统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569 一蹶名王

    “李参将,不知道奴酋有没有被抓回来,或者击毙?”陈绍安当即担心地说道,“要是被他逃走,那就太可惜了!”

    李定国听了,倒是比较淡定,回应他道:“如今这情况,这奴酋就算逃走,也掀不起什么浪花来了!”

    此时的他,更在意的是眼前的粮食。因为他知道,大明也缺粮食。如果这些粮食能运回去而不是毁掉的话,至少也能解决不少同袍的粮食问题。

    而这么多的粮食如果从关内运过来的话,又会在路上消耗不少粮食,这前后加起来,是真得能为大明节省下不少粮食的。

    而陈绍安则显然更关注有没有抓到豪格,一直在盯着返回的骑军将士那边看。忽然,他惊喜地叫了起来:“李参将,快看,奴酋被抓到了,活捉了奴酋,爱新觉罗豪格,哈哈,抓到了……”

    作为曾经在建虏那边的他来说,这个爱新觉罗豪格,那是奴酋中地位最高的几个人之一了。不说他原本可能会成为“太子”的人,就是他如今是建虏当中少数几个亲王之一,这俘虏的身份之重,由此可见一斑!

    李定国听到豪格被抓,当然也是高兴的,脸上露出笑容,回应了下陈绍安。

    “大人,活捉奴酋爱新觉罗豪格。”骑军将士到达李定国这边之后,也是兴奋地禀告道,“他们的马,压根就不尽跑,很快就被我们追上了!”

    建虏没有粮食,虽然他们千方百计保留下了一些战马,可这些战马的饲养,不管怎么样都没有正常那样好的,和明军战马一比,这体力明显就有很大的差距。

    李定国听了,带着微笑说道:“你们辛苦了,功劳记下,回去向皇上请功!”

    虽然他不是非常在意,可将士们高兴,他也就表现出很在意的样子,让将士们能高兴,不至于扫了他们的兴致。

    然后,他转头看向五花大绑的豪格,只是淡淡地说道:“押下去,就给他点水喝就成,这样他没体力逃跑!”

    “……”豪格被抓,已经是认命了。可是,他没想到,竟然不给他吃食。好歹这么多粮食,都算是他“转交”给明军的,竟然不给他吃食!

    顿时,在愣了一下之后,就立刻挣扎了起来,大声吼道:“你们不能这样对本王,本王可是大清的和硕肃亲王,你们不能这样对本王……”

    押着他的明军将士一见,立刻上前按住他,不让他乱来。

    陈绍安听了,便转头看向李定国,看他怎么处理。毕竟这支骑军,是李定国统帅的。

    只见李定国看向豪格,冷冷地说道:“一群大明叛逆,也敢称王!既然他还有力气折腾,就连水都不用给他,带下去!”

    “……”豪格听得又是一愣,没想到自己反对所带来的后果,竟然是连水都没得喝了。

    顿时,他立刻就萎了,连忙露出乞求之色,一下跪了下去,对李定国说道:“这位将军,求求你,行行好,你们杀了我也没关系,拿我请赏也成,不要饿我,好歹给我一点吃食吧!”

    他自己也知道,基本上不可能活命的。好歹饿了那么多天,盼望着粮食到手了,能吃上几顿饱饭,临死做个饱死鬼,也就成了他当下的愿望了。

    不过,李定国却难得理他,一挥手,示意将士们把他带下去了。

    在原本的历史上,李定国的成名,就是两蹶名王,先后大败两名满清王爷,一名是定南王孔有德,另一名是敬谨亲王尼堪。如今,在这个位面上,也已经是活捉了一个和硕肃亲王豪格,从地位上可以算是一个顶俩,但要从对时事的影响上来说,却是不及原本的历史。但是,如今这个位面,不是还有很多战事在等着他,未来,又有谁知道呢?

    等明军将士们打扫完战场之时,天色已经傍晚。

    明军将士们以粮食山为中心,修筑了临时营地,宿营休息。不过李定国却还在烦恼,这些粮食,到底应该怎么运回去?最后的想法,也和建虏所想的一样,通过图们江这条水道来运送。

    他手下的这支东江骑军,绝大部分人其实都是秦地流贼出身。虽然归属了东江军,也坐过不少次船,但是,毕竟不是水师,对于如何制造木筏,保证粮食安全,如何把木筏逆流而上等等这些问题,说真的,还真是一个难题。

    不过有困难要克服,李定国在召集底下将领商议之后,就决定自己试着做木筏,看怎么运回去。至于原本计划烧毁粮食,伺机再看看怎么袭击建虏内陆,就自然是放下不做了。

    第二天一早,在离图们江入海口还有十里的地方,这天都还没多亮,就有一支队伍在赶路。看他们脑袋上的金钱鼠尾,就知道是建虏军队了。

    不过这支军队,和普通的建虏军队又有所不同。

    之见不少握着兵刃的建虏,就好像在押解犯人一番,喝斥着大部分人赶紧赶路。不用说,这支军队就是建虏的扑鱼分队,为首那人,就是西林觉罗了。

    也就他有马代步,坐在马背之上,脸色有点不好看,厉声大喝道:“和硕肃亲王有军令传下,等到图们江时,杀落在最后的十人。你们磨磨蹭蹭,就看看是谁想死吧!”

    没有能够及时赶到图们江入海口,西林觉罗也是有责任的。要知道,每晚去一天,肃亲王那边的军队就要多耗一天粮食,盛京那边就要多等一天的粮食。因此,他深刻责任重大。可是,这已经是他用最快的速度赶路了,但是,这些汉卒就只有这么快的速度,虽然他很恼火,鞭打他们,也只是这么快而已。

    当然,他也不是不知道,这些汉卒平日里虽然打上不少鱼,可那些鱼,大都被送往盛京那边,他们这些打鱼的,其实还是吃得很少,长期饿的,又哪有体力连续行军。

    但和硕肃亲王可不会管这些,自然的,他也就不会管这些。既然肃亲王说了,要砍十人的脑袋,他自然也就会砍十人的脑袋,反正这些是汉卒,又不是大清勇士!

    听到他的喝斥声,这些汉卒不得不拼命加快了脚步。可是,实在是没有体力了。

    于是,就有汉卒向建虏求告道:“行行好,给点吃的吧,要不,真走不动了!”

    “是啊,给点吃的吧,一大早没吃点东西就赶路了,哪怕给口水喝也成啊!”

    “……”

    听到越来越多的汉卒求吃的,西林觉罗顿时就怒了,厉声喝道:“就你们这群懒货,还敢要吃的,信不信不用到入海口,老子就先杀几个,让你们吃肉如何?”

    他的手下听到,扬着手中的皮鞭,也是喝骂起来:“吃什么吃,皮鞭要吃么?”

    “一群贱骨头,看来是又要抽他们几鞭才好了!”

    “……”

    见到建虏一个个都在发火,还作势要打他们,甚至有几个真挨了几鞭子,这些汉卒便都沉默了。不过从他们的脸上能看出来,他们一个个都是绝望。

    事实上,只要不是太笨,这些汉卒都能明白他们的下场是什么。拼死拼活地为建虏捕鱼、干活,拼命养活建虏,但是,他们自己的性命安危,这些主子却从来不会关心一下。死了,也就是死了,搞不定,连遗体都保不住。

    说真的,他们中的不少人其实都相当后悔,当初为什么要投降建虏呢?如今的罪,可不是自己自找的么?

    这个时候,他们就能明白,为什么贵为怀顺王的耿仲明,却也想着要回归大明。

    由此,他们也在疑惑,不知道恭顺王孔有德是不是也有这个想法?会不会也在偷偷地和朝廷官军沟通?

    他们自从被分去北方打鱼之后,消息闭塞,压根就不知道孔有德狠狠地捅了建虏后腰一刀,早已回归大明。更不知道,以前如日中天的建虏,此时已经完蛋。

    之所以会有这个情况,一是在这个时候的消息传递不便,他们又被建虏时刻监控着,睁眼就去打鱼,天黑了就得躺尸,压根没有和外面接触的机会。

    第二个原因,建虏自然不会傻得告诉他们,你们其他汉人,连那孔有德都反了大清,甚至连其他族的都和大清反目成仇了。要真这样的,信不信这些汉卒哪怕希望不大都会开始反抗大清,更不用说会好好干活了。

    此时,就在建虏驱赶这些汉卒加快步伐的时候,忽然,在队伍的末尾,有人一下站住脚,豁出去大叫道:“老子不走了,反正迟早是个死,要杀便杀!”

    这个话,犹如一道惊雷,顿时在这支队伍的上空炸响,让所有人听了都是一愣。

    有他带了头,在后面那几个人也跟着站住脚,大声喊了起来:“兄弟们,左右都是死,和他们拼了算了!”

    “对,老子再也不受这个窝囊气了,神他娘的主子,都给老子去死!”

    “……”

    在建虏的极端压迫下,终于有人带头,喊出了反抗的口号。

570 下辈子一定不投降了

    西林觉罗等建虏一听,不由得勃然大怒。他当即喝骂道:“你们吃了熊心豹子胆,反了天了?”

    喝骂完了之后,他一下抽出腰刀,指着队伍最后面那几个汉卒,厉声喝道:“真以为老子不会杀人?”

    周围监视汉卒的其他建虏,也都纷纷亮出兵刃,气势汹汹地围了过去,看这架势,就好像马上要开杀一般。

    要是换了以前,只要摆出这种架势,贪生怕死的汉卒,立刻就会偃旗息鼓,然后杀几个带头的,这个事情就算平息下去了。

    可是此时,见到建虏再次亮刀喊打喊杀的,一名不在队伍最后十名里面的汉卒,忽然大声高呼起来:“兄弟们,我们受得气还不够么?与其给他们卖命干活而死,还不如和他们拼了。老子就算了死了,也会在地下等着看他们下去。兄弟们,朝廷官军越来越强,他们早晚也是个死!”

    “对,都穷成这个鸟样了,朝廷官军杀过来,就像宰只鸡一样能杀了这些建虏。”他身边的一名同伴,也厉声高呼道,“再为这些建虏卖命,回头说不定还被朝廷官军杀了。与其这样,还不如反了,杀一个建虏算一个!”

    队伍后面的那十个人一听前面竟然都有人附和他们的想法,顿时就激动了起来,也跟着大声呼应起来。

    “兄弟们,这些建虏都快饿死了,怕他们个鸟!”

    “对,建虏肯定要完蛋,反了吧!”

    “……”

    听到这些话,还真别说,不少已经怕了的汉卒,就又抬起头来了。

    他们原本都是东江军的军卒,好歹打过仗,更是对饿肚子深有体会。如今他们又不傻,就算建虏没有说什么,可也能知道建虏在饿肚子了。要不然,也不会拼命让他们捕鱼,然后送往盛京。

    饿肚子的军队,能有多少战斗力!他们最是清楚不过!

    西林觉罗骑在唯一的战马上,看着上千汉卒竟然开始缩成一个大团,瞧这架势,好像就是想和大清对抗,他不由得更怒了。不过有一点,他其实也感到有点棘手。

    这些汉卒是给大清打鱼的,如果把这些汉卒都杀了,那连最后这条比较稳定获得吃食的渠道都没了,这显然是不能这样的。更不用说,和硕肃亲王那边,还真等着这些汉卒去打造木筏,运送粮草回内陆的。

    于是,他便用刀指着刚才说话那汉卒,厉声大喝道:“我大清野战无敌,整个辽东都是我大清的了。你们还想着明军能打赢我大清,真是笑话!”

    说到这里,感觉好像说服力不够,毕竟明军都在辽东半岛那边站稳脚跟,而且还占据了盖州。虽然这些汉卒可能消息不灵通,不知道更多的消息,但终归是知道明军已经立足辽东的事情,于是,他就又改口说道:“如今我大清是故意让明军多点来辽东,回头一口气解决了,入关就更能自在。你们还想着明军能打败我大清,脑子进水了么?”

    说到这里,他目露凶光,心中明白,这么闹事,就绝对要杀几个带头的,要不然,就还会有下一次闹事。

    因此,他驱马逼近刚才带头闹事的那名汉卒,脸色狰狞起来,杀意表露无遗。

    那名汉卒见了,心中多少还是有点畏惧的,不由得往后退去。他身边的汉卒也都跟着他往后退去,眼睛盯着西林觉罗。

    其他建虏见此,也都有跟着西林觉罗左右,持刀枪逼过去。要不然,汉卒人多,暴起反抗之下,把西林觉罗给抓过去,那就麻烦大了。

    一时之间,这里就成了全场的焦点所有。所有人,都注视着西林觉罗的动静。

    很快,身边全是人,那汉卒退无可退,忽然牙齿一咬,当即大喝一声道:“兄弟们,老子十八年后又是一条好汉!下辈子,一定要杀建虏,绝不再投降了!”

    说完之后,他就空着双手,再也没有犹豫,就迎着西林觉罗的马头扑了上去。

    他身边有三名汉卒听了,互相看了一眼,也跟着扑了上去,同时跟着大喊道:“杀鞑子报仇啊!”

    马背上的西林觉罗见他们竟然还敢赤手空拳地抵抗,脸上顿时露出冷笑,高高地举起那把腰刀,瞅着为首那人的脑袋,就狠狠地一刀砍了下去。

    可就在这时,说时慢那时快,西林觉罗的刀还没砍下,就听到他“啊”地一声惨叫,腰刀立刻脱手,伸手去捂胸口,那里插着一支箭,都没入一半了的箭。

    所有人,看到这一幕,都是傻眼了。西林觉罗被射杀了?这一箭,是谁射的?

    最先想到的,觉得是建虏之中有人帮了汉卒,射死了这个西林觉罗。因为只有建虏才有武器,汉卒都是赤手空拳的。

    可是,建虏为什么要射死他们的头领,这没道理啊!

    这么想着,最先回过神来的人,不管是汉卒还是建虏,纷纷往羽箭飞来的方向看去。

    这不看还没什么,一看之下,几乎所有人,不管是汉卒还是建虏,全都惊呆了。

    只在在他们的外围,不知道什么时候,竟然全是身穿大红鸳鸯战袍的明军兵卒。一个个全副武装,或者长枪短刀,或者手持弓箭,燧发枪等等,全都瞄准着他们。其中有一名年轻的明军将领,手中只有一把弓,看来射箭的人就是他。

    “吧嗒”一声,西林觉罗的尸体掉到了马下发出了声音,也唤醒了呆若木鸡的建虏和汉卒。

    这一刻,不知道为什么,按理来说,这些汉卒和大明将士也是敌对关系,可是,他们却一个个露出狂喜之色,就犹如见到失散多年的亲人那般惊喜。

    而那些建虏,却犹如亏心事做多了,猛然见到了鬼,吓得身上立刻出汗,不由自主地互相开始靠拢。在这过程中,素有勇猛之称的建虏,竟然也有腿脚打颤的。

    这支出现的明军,自然是李定国所部了。射箭的那人,就是他了。

    听到散布周边的夜不收回报,说有一支建虏军队正往图们江入海口这边而来,除了留守必要的看粮军卒之外,他就把其他所有的手下都带过来了。

    让他没想到的是,这支军队是分汉卒和真正建虏,而且他们互相之间起了冲突,吸引了建虏的注意,以至于他领兵包围这支军队时,他们竟然都没发现。

    事实上,在这些建虏的想法中,这都马上要到图们江入海口,和硕肃亲王领着四千人马在这边,最为关键的是,这里离那边有明军活动的地方那么远,他们压根就没想到会有明军出现的可能性,警惕心就几乎没有。

    此时,李定国把战弓丢给身边亲卫,当即冷冷地喝道:“全都抛了武器跪下投降,否则格杀勿论!”

    他的话说完之后,建虏并没有依言丢掉武器,而是带着恐惧,握紧了武器,紧紧缩成一团看着这突然出现的明军。

    忽然,在这个时候,有人惊喜地叫道:“陈大人,真得是您么?我是阿狗啊!”

    说话这人,正是刚才差点被西林觉罗砍死的那名汉卒,只见他冲李定国身边的人,惊喜地大声叫着,吸引了不少人的目光。

    他所叫的陈大人,自然是陈绍安了。因为这些汉卒,都是耿仲明和孔有德的部下,因此,有些人认识他,自然也就不奇怪了。

    此时,陈绍安也认出他来了,当即笑着说道:“你还想下辈子杀建虏,已经没戏了,皇上御驾亲征,这会估计都打到沈阳了!”

    这边传递消息不便,因此,他们都不知道沈阳其实已经被崇祯皇帝拿下,建虏已经毁灭。甚至连打到沈阳,也是他猜测,并自我感觉夸张了一些,这样效果会更好。

    他这一说完,顿时,这些汉卒不由得都是惊讶万分,这么快就打到盛京了?

    那些还在试图顽抗的建虏,有听懂大明官话的,顿时心中更是不安。

    明军能出现在这里,已经出乎他们意料了。如果不是明军已经大规模攻打辽东,估计这支明军也不可能出现在这里。

    他们正在想着,就听李定国严肃着脸,大声喝道:“三声之内再不放下武器,跪地投降者,杀!”

    围着的明军将士们,也跟着他们的主帅一起大喊道:“杀!”

    短短地一个字,犹如一颗炮弹一般,射进每个建虏的心窝中。

    于是,建虏之中分化了,听着那明军将领开始数数,有人就想放下武器,因为这种被包围的情况下,反抗的话,必死无疑。

    可也有建虏,却是死不投降,大声喊道:“肃亲王大军就在这里,会来救我们的!”

    他这话才说完,三个数便到了。李定国一挥手,才不管他们到底决定投降没有,便下令攻击了。

    “嗖嗖嗖……”

    “呯呯呯……”

    与此同时,步军也逼近,收拾未死的建虏。

    而那些汉卒,则从头到尾没敢动一下,只是看着明军干脆利落地收拾这些建虏。看着明军那么轻松,心中最是感慨万分了:原来朝廷官军在不知不觉间,真得就那么强了,那大明皇帝御驾亲征,杀到盛京,似乎也是可能的了!

571 辽东伯

    只是一眨眼的功夫,三百多建虏,就只有五十多个算是机灵的,在第一时间丢了兵刃扒地上,才没有死,至于其他的,全都倒在了血泊之中,根本就没有还手之力。

    而一支旁观的汉卒看到这一幕,在目瞪口呆一会之后,自称阿狗的那个,立刻就跪了下去,对陈绍安身边的那名领头的将领高声说道:“小人是汉人,愿意弃暗投明,跟着朝廷官军杀建虏!”

    听他这么一说,这些汉卒才回过神来,他们此时还属于建虏军队的一部分。立刻,他们也就跟着跪下,纷纷喊着要归顺朝廷杀建虏。

    李定国大步走近他们,扫视了这近千人,看他们一个个瘦的,而后大声说道:“你们是汉人,却助纣为虐,原本都是该杀!但本将看到了,你们有人喊出了,下辈子一定杀建虏,决不投降,因此,本将可向总督大人,向皇上禀明实情,准你们所请!”

    他是参将,可以决定在战场上把这些人杀了,却没有权力接受他们,赦免他们以前的罪过。因此,他才有此一说。

    陈绍安在边上听到了,也是跟着说道:“好好表现,回头总督大人、皇上要是知道的话,说不定还能论功行赏。我就是例子,努力吧!”

    听到这话,这一千来个汉卒,一个个都是喜出望外,一直担着的心,也就松口气了。由那个阿狗领头,纷纷拜谢李定国将军的不杀之恩!

    等到他们都站起来之后,忽然,陈绍安想起什么,不由得脸上露出狂喜之色,当即对李定国说道:“李参将,我知道建虏让他们来是什么用意了!他们这些人,都是以前东江军水师出身,熟悉水性,知道怎么打造战船,扎木筏。他们来这里,肯定是来帮建虏把粮食运回内陆的!”

    李定国这边,正在愁运粮这个事情。此时一听,不由得大喜。

    阿狗等人,刚好也听到了对话,知道他们应该是扎木筏,运粮食什么的,虽然不是明白怎么回事,但扎木筏这些,他们拿手啊,于是,一个个立刻表态,说要好好表现,和水有关的,就包在他们身上好了。

    李定国了,自然是高兴,便带着他们,押着五十来个建虏返回图们江入海口这边。

    粮食堆积如山,就已经是让这些汉卒震惊了,但最让他们,包括那些建虏俘虏震惊的是,空旷地上的一个木桩上,竟然绑着大清的和硕肃亲王。还有在海边附近,全是建虏的尸体。

    这一刻,这些汉卒那是真正相信,建虏绝对已经是离灭亡不远了。看看,连和硕肃亲王这么高地位的建虏,都被明军活捉了啊!

    这么一来,他们就更是铁了心,一定要好好表现才好了!

    于是,这上千人在饱餐一顿后,都不用人催,就立刻热火朝天的就地取材,开始扎木筏什么的,只是过了两天之后,李定国就开始沿着图们江开始逆流而上。那五十来个建虏俘虏,包括豪格在内,也被监视着当了纤夫。

    他们这边的情况,崇祯皇帝通过窃听系统中,李定国身上的甲级窃听种子反馈的消息,自然知道得一清二楚。在欣慰李定国随机应变,并没有按照死命令烧毁粮食,而是把粮食往回运,能解决很大一部分粮食问题之外,也有点小遗憾:这个李定国,太好杀了,把那个西林觉罗给杀了,浪费了一颗甲级窃听种子!

    不过回过神来想想,其实也无所谓了,每一次战事的胜利,窃听系统都会奖励窃听种子,特别是比较大的战事,比如说辽阳、沈阳之战,都是奖励甲级窃听种子的,够用!

    此时,四处出击的骑军,也多回沈阳来复旨了。主要是各地的建虏,差不多都在冬天的时候饿死,剩下没死的,也根本没有什么战力。大明骑军一到,就能立刻拿下。除了有少部分军队有带回俘虏之外,大部分军队,都是空手而回,说是建虏已经疯狂,试图顽抗之下就都杀了。

    对此,崇祯皇帝也不以为意,如今他关注的重点,是已经登陆朝鲜的倭国军队了。

    这一日,他便在沈阳城外召集全军。当场给出封赏,所有出征的将士,按功劳的大小,获得了沈阳城外大小不一的粮田。要知道,这沈阳城外的粮田,就相当于京师城外的粮田,这些粮田给普通将士都封赏了下去,顿时,沈阳城的上空,“万岁万岁万万岁”的喊声,那是几百里外都能听见了。将士们的喜悦之情,由此可见一斑!

    另外,这一次虽然没有武将封爵,但是,让所有人都想不到的是,崇祯皇帝当着全军宣布,说保定总督卢象升,公忠体国,为平定流贼之乱、抗击建虏、最终剿灭建虏立下不朽功勋,因此特封卢象升为辽东伯。

    这一下,全军都被震惊了。要知道,整个大明朝,文官封爵的,开国那些不算,就只有一个王阳明了。而卢象升被封爵,这可是第二个。

    但是,有熟知历史的人回过神来,却也感觉理所当然。

    王阳明封新建伯,那是因平定宸濠之乱等军功而封爵。相对来说,宸濠之乱对大明的影响,要远小于辽东建虏之乱。可以说,辽东建虏的祸乱,那是整整影响了大明几十年,几百万军民受到建虏的祸害。

    如果王阳明能封爵,那卢象升会封爵,岂不就是在情理之中了。

    但是,不管怎么样,一个文官被封爵,在这大明朝也是非常稀罕的事情。在其实至名归的同时,也引得不少人很是羡慕。

    如此,在镇压建虏之乱的过程中,最终一个文官,两个武将得以封爵。可惜卢象升不在沈阳,已经领军前往镇江堡,有了一丝遗憾。

    在大军前面的众多武将,比如曹变蛟、周遇吉、黄得功等人,此时都忍不住埋怨这些建虏,好歹是“灭国之战”,怎么样都要拼死抵抗一下吧?结果倒好,皇上御驾亲征之下,是不是威名太盛了?建虏不是闻风而逃,就是自焚而亡,根本就没有一场像样的战事!

    这些建虏,还野战无敌,还纵横辽东,都他娘的骗鬼啊!皇上一出手,真得太轻松了!

    原本以为在这“灭国之战”中,好歹再来两场艰苦战事,这样奋勇杀敌之下,说不定也能再有封爵之望。可如今……

    皇上要是真得封爵,搞不好还会被贺疯子,虎大胡子嘲笑,也会被朝廷御史弹劾,被那些文官议论。就连自己,也不好意思受封了!

    这……这真他娘的根本就不是来辽东打仗,而是来巡游而已!

    他们正在这么想着,崇祯皇帝扫视过他们,却也看出他们心中所想了。

    其实,原本这次的封赏,是想着打完建虏,回到京师之后再开始的。但是,倭寇的登陆,特别是李定国那边竟然把倭国送给建虏的粮食给截了下来,这就改变了崇祯皇帝的想法。

    当初英俄尔岱和范文程费劲口舌,争取来了这么多粮食,是给盛京和辽阳为主的六七万建虏渡过难关用的,这粮食数量,至少要支撑一个月是肯定的。但是,这么多粮食,最后都便宜了大明,这也就是说,镇江堡那边,驻守个五万军队,坚持个一个月,问题也就不大了。

    因此,崇祯皇帝便决定,打完了建虏,索性趁这个机会,一不做二不休,领军前往镇江堡,看如果出现机会的话,就把在朝鲜的倭国军队给灭了算了。

    而大军开拔之前,怎么样都要鼓舞下士气,因此,这封赏的事情也就提前,直接在沈阳这边举行了。

    此时,崇祯皇帝扫视底下各军,便又大声说道:“如今,倭国竟然和建虏结盟,犯我大明,如今已经登陆朝鲜。我大明天威,岂是这等蛮夷冒犯的?朕意已决,御驾亲征朝鲜,剿灭倭军。众将士们,可愿随朕再战?”

    他的话,由大嗓门的锦衣卫校尉传下去。底下的军卒一听,顿时都是大喜。

    原本就觉得这光复辽东之战,最后的灭虏之战太不过瘾,不要说那些武将遗憾没有封爵,就是普通将士,也觉得分到的粮田有点少,此时一听还有仗可打,那自然是最受他们欢迎了。

    当然了,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是,因为他们每个人相信,有皇上亲自领军,必定战无不胜攻无不克,而且往往都是大胜,己方伤亡会很少的。有这样的前提在,当兵的,哪个不喜欢随驾打仗?

    因此,在全军将士都听说了之后,根本不管倭军怎么样,立刻全都单膝跪地,齐声大喊起来:“战,战,战……”

    他们强烈想打仗的意愿,再次响彻在这沈阳城头。

    崇祯皇帝见此,也不意外,便当场下旨,大部分骠骑营将士,以及部分勇卫营和车营的将士,随驾出征。剩下的,除了留守沈阳之外,其他明军将士便返回补给方便的盖州候旨。

    灭虏之战才灭,新的征程便又启程了。但是,并没有一个将士为此有怨言,反而是随驾出征的喜气洋洋,返回盖州和驻守沈阳的,垂头丧气!

    以前,是杀鞑子,如今,杀倭寇!

572 以逸待劳(为songshy万赏加更)

    沈阳这边封赏的消息,随之传开。

    在锦州调度人力物资的洪承畴闻声,不由得半饷无语,良久之后,才喃喃自语感慨道:“建斗这算是圣人所言文能治国,武能安邦,文武双全得以封爵,也确实不意外,吾,不如也!”

    不过他随后也回过神来,想起皇上之前开诚布公所说,灭虏只是为子孙后代谋福的开始,以后还有的是功勋可立。远得不说,光是即将开始的对倭之战,就大有可为。

    皇上已经领军出战,可一开始的时候,却是没想到会马上和倭国打仗,因此粮草辎重肯定不足以和倭军去决战。要说拿刀拿枪去战场上杀敌,自己确实比不上建斗。可是,这后面的调度钱粮,协调后方,相信建斗也不如自己。如果自己做好这些,以皇上之英明,必然知道自己的功劳所在,就算不能封爵,他日入阁为相,必然也是迟早的事!

    这么想着,洪承畴就又打起了精神,就决定在关宁这边再挤一挤,给皇上尽量腾出一些粮草辎重,此时送过去,相信皇上会龙颜大悦的!

    …………

    鸭绿江的镇江堡这边,卢象升正领军布置防御,最坏的打算,就是以鸭绿江为界,反正就是不能让倭军再打到辽东来。倒不是说,真觉得倭军有那么强的军力,而是大明这边,没有那么多的粮草物资。

    他正在忙碌着,派出夜不收查探朝鲜省内的各处动静,查看各处过江的地点等等时,就接到了信使来报,说皇上御驾亲征,已经往镇江堡而来。当然,免不了,顺带着封赏的消息,也传过来了。

    据卢象升身边的李来亨在后来回忆说,当初总督大人听说,皇上封他为辽东伯时,他敢对天发誓,总督大人明显是眼睛红了,想哭,不是沙子进眼睛!

    当然了,其他将士,也都是高兴的,因为他们也能在沈阳郊外获得粮田。

    由此,当崇祯皇帝到达镇江堡时,卢象升早已从其他地方赶回,领着全军迎接圣驾。这欢迎的气氛,真是空前的高涨!

    不过,也就卢象升本人是比较扫兴的,见了皇帝之后,先是谢恩之外,就立刻劝谏崇祯皇帝道:“陛下,如今所存之粮食,不足如此之多兵力所用,微臣建议,陛下可回京休整,这里有微臣看着,断然不会让倭军攻入辽东!”

    崇祯皇帝听了,却是微微一笑道:“朕相信以卢卿的能力,确实能做到。不过朕想着来回朝鲜,实在太远,也太折腾,就不会去了,至于粮食……”

    说到这里,他顿了顿之后,故作玄虚道:“卿派出马车往北,沿着图们江走,必定能有所获!”

    一听这话,卢象升不由得为之大喜,连忙确认道:“陛下,可是李定国那边夺来了倭国给建虏的粮食?”

    李定国就是他派出去的,他自然知道了。但是,当初对于攻打建虏会如此顺利的局势认识不足,因此给李定国的军令,是要让他毁掉那些粮食。

    到后来,局势非常顺利之后,卢象升其实也有想过这批粮食,可离得太远,就算派人去传令,肯定也已经来不及。因此,他也就没有再想着那批粮食了。此时听到,自然就是意外之喜了。

    崇祯皇帝听了,点点头笑道:“是的,李定国这个小子,能随机应变,做出最有利的决策,以后,是个独当一面的人才。”

    听到这话,卢象升立刻点头。不说别的,光是这一次的随机应变,就为大军提供了非常有利的条件,这远比李定国杀他个上千上万建虏,功劳都要来得大了!

    他正想着,却听到崇祯皇帝又接着说道:“另外,郑芝龙总兵那边,已经领着水师赶到旅顺了。他从登莱那边,也随军运来一批粮食。朕算过,再加上打建虏节省下来的粮食,差不多够用。”

    卢象升一听,又是一喜。皇上总是这样,不声不响,突然之间就给惊喜,这种情况,大概是从崇祯十二年初,好像就是太祖托梦开始的。

    这会儿,他已经深深地体会到,一个好的上官,或者说皇上在,不管是征战沙场,还是别的什么,往往做起来就是得心应手,常有事半功倍的感觉,真是人臣之幸也!

    看卢象升高兴着,崇祯皇帝就又对他说道:“如今,先等我军从南往北推进,分散他们的兵力。另外,也等郑芝龙总兵领水师打败倭国水师,切断朝鲜倭军和倭国的联系,然后我军再动手不迟!”

    这个时候,要是直接入朝鲜去主动寻求倭军决战,不但会增加朝廷官军的后勤压力,而且倭军初上朝鲜,士气正盛,明智的统帅,断然是不会给自己增加不利因素。

    而如同皇上所说,那么倭军得知消息后必然很慌张,肯定会影响士气。加上连续向北推进,其军力也肯定会分散,等于给己方增加胜算,此乃取胜之道也!

    “陛下圣明!”卢象升心中电光火石般闪过这些念头,便立刻发自肺腑地回应道。

    于是,大军就在镇江堡这边开始休整,一边接应李定国所部运粮回来,一边通过窃听系统等待水师决战,以及倭军的进展情况。在这朝鲜半岛上,暂时算是安静了下来。

    …………

    此时,在蒙古大青山的北面,有一队明军,也就五百骑的样子,正在往北继续前进。为首的人中,一人是文官打扮,另外一人,倒是一个正儿八经的蒙古人,不过此时却穿着明国伯爵官袍,他就是最先投降大明的蒙古部族,喀喇沁部族长固鲁思奇布。

    “大人,再往前走半天,就到喀尔喀蒙古各部的势力范围,应该就能碰到他们的游骑了。”只见固鲁思奇布态度恭敬地向那名大明文官介绍道。

    这名文官,在后世也是有名气的,叫方以智。他是崇祯十三年的进士,被选为庶吉士,如果按照原本的历史轨迹的话,他会在京任工部观政、翰林院检讨、皇子定王和永王的讲官。并且在京师城破之后,继续从事反清复明。

    不过在这个位面上,由于崇祯皇帝格外重视自然之学,而这个自然之学,又恰恰是方以智受家族长辈的影响而非常感兴趣的,因此,他在担任翰林院检讨的时候,就一心扑在自然之学上面,也就没去当什么讲官。

    这自然之学,如果越是深究,就越会觉得其中奥妙无穷。

    在原本的历史上,他在崇祯十四、十六年已分别开始写作《通雅》与《物理小识》。但在这个位面上,他却觉得自己的知识还远远不够用。

    加上崇祯皇帝提倡实践出真知,又有皇帝宠臣宋应星为楷模,走遍千山万水,终得《天工开物》一书。因此,方以智也藏了一个念头,想要继续增长见识,再动笔写一本满意的著作。

    而在年前的时候,他刚好听到了朝廷要派使者前往漠北宣旨,在皇上已经平定草原之后,他觉得出使漠北应该问题不大,就想着借助这个出公差的机会,看看北国风光。于是,就想了办法,把这个差事要到了手中。

    而朝廷出使漠北,自然是要熟悉的人带路,在京养老的固鲁思奇布,就是最好的人选了。

    此时的固鲁思奇布,是真正见识到了大明的强大,心中非常庆幸,他当初的决定是多么的英明神武,也是因此,草原部族那么多,却只有他得了大明皇帝的封爵。

    不过虽然他有爵位,但毕竟出身蒙古部族,腰杆子一直不敢太硬,更不要说,如今的正使乃是大明进士,选为庶吉士,将来有可能会成为大明首辅的文官,因此,固鲁思奇布是非常小心地伺候着方以智的。

    不过,方以智毕竟是比较务实的官员,倒也没有趁机摆官架子,反而趁着这个北上的机会,一路上不断地向固鲁思奇布请教蒙古草原的各种见闻,以此增加他的阅历。

    此时,听到固鲁思奇布的提醒,他知道马上要到了,便收了心思,准备先好好完成朝廷交代下来的差事。

    果然,就如固鲁思奇布所说,他们很快就遇到了漠北三族的游骑,于是,人没到,消息就先传回去了。

    这漠北三族,以车臣汗硕垒的心思最多。他们居于之前建虏的威势而臣服,不过就硕垒还偷偷地和明国这边做贸易,最终在崇祯九年被建虏发现而再遭威胁,就和大明这边彻底断了联系。

    如果在原本的历史上,这个硕垒在一六四六年,会诱使科尔沁苏尼特部蒙古背叛满清,并遣军三万帮助其抵抗满清军队,试图从满清的统治中独立出去。但是被满清军队打败,最后只好息了念头,不得不恢复向满清继续纳贡。

    此时,他闻报说有明国使者前来,不由得皱眉说道:“这不是才要本汗臣服,过去半年多而已,竟然又派来了使者,什么意思?”

    他所指的,是之前敖汉班第所部,北上宣扬大明国威之时,又给漠北三族通告过,要他们臣服大明一事。这事,就发生在去年。

573 自己看着办

    对于大部分人来说,都是宁当鸡头,勿为牛尾的心思。要是有可能,不管是什么新贵大清,还是什么老牌大明,都是想不鸟的。

    可是漠北三族的环境恶劣,资源先天不足,虽有雄心却无那个本钱。因此,就当自己是条龙,也得盘着才行。

    不过相对于大清来说,硕垒更愿意通过向大明臣服来获取物资。因此,他虽在纳闷之余还是做出了低姿态,亲自前去迎接明国使者。

    只是一见面,他就开始演戏了,向方以智大倒苦水,说他们漠北三族多穷多穷,如今要向大明臣服也是可以,但需要大明这边开通贸易,最好得赏赐给他们大批物资,如此漠北三族必定感谢大明,忠心大明。否则的话,说建虏统领草原各部,势力强大,他为了大明而得罪建虏,族人那里不好交代。

    对此,方以智自然不是那么好忽悠的,便不高兴地回答道:“建虏乃大明地方叛逆,尔等与其交往,已属不该。我大明皇上宽宏大量,不计前嫌,特给尔等一个机会,可还敢提条件,就不怕惹来天兵?”

    要是换了几年以前,方以智必然是没有这个底气说这话的,但是此时,他却腰杆子很硬,算是当面喝斥了一顿,看到硕垒脸色不好看,便又给他说道:“草原其他部族,皆已被我大明剿灭,唯独敖汉部族,我大明皇帝准其戴罪立功,替我大明扬威北疆。年前想必有经过漠北,可有告知尔等,我大明之军威赫赫,建虏旦夕可灭,早已不足为惧!”

    说到这里,看到硕垒这么被威胁,脸色有点不好看,想要开口时,方以智抢先一步,再度先开口,不过语气和缓了一点道:“本官身边这位,想必你也有所耳闻,乃是喀喇沁部族长固鲁思奇布,带兵归顺我大明,得以封爵。至于漠北三族如何选择,我大明并不会强迫,皇上旨意带到,尔等好自为之吧!”

    “……”硕垒听得无语,心中就想骂娘,你这还是不强迫?都说了不服的剿灭,归顺晚了就要给大明做牛做马,只有早早归顺,还是带兵归顺,才能得以封爵!

    可是,这些其实都不是硕垒想要的。他想被大明封爵,得到赏赐,有和明国敞开了交易的机会,但是前提是,他不离开漠北,不去大明京师,依旧在漠北称王!

    不过他虽然心中非常不满,可表面上,却并不会因为心中想什么而做什么,对于方以智的话,他避而不谈,只是非常诧异地开始和固鲁思奇布寒暄,说着什么久仰的话,就和见到亲人一般。

    事实上,在他硕垒的心底深处,还真压根瞧不上固鲁思奇布。只是一个小族的族长而已,他车臣部,随便就能召集三万军队,如果算上整个漠北三族的话,五六万军队都不成问题,完成可以和整个东部蒙古部族抗衡的主,又怎么会看得起固鲁思奇布。

    只是在如今这种情况下,一是可以避免立刻表态,二是接着和固鲁思奇布寒暄的机会,套问有关清国和大明的消息。

    对于他的这个目的,就算方以智是技术官更多一点,不怎么懂这些,可固鲁思奇布却是个能在夹缝中生存的人,又怎么会不知道硕垒的想法。

    此时,他的屁股已经坐在了大明这边,而且大明如今取得的成就,哪怕据实所说,他相信也绝对会震撼到硕垒这个乡巴佬的。

    于是,他就开始说起这些年来大明的变化,特别是当今大明皇帝御驾亲征,所创下的那些经典战例,还有如今的建虏,已经是明日黄花,离其灭亡绝对是要不了多少时间……

    硕垒一边听着着固鲁思奇布的叙说,一边配合着露出惊讶,震惊等等夸张表情,心中却在骂固鲁思奇布,这厮绝对是自己投降了明国,然后就拼命想说动自己也跟他一个样。为此,还这么夸张地说话,会信他就有鬼了!

    别的不说,就说明国皇帝御驾亲征之厉害,简直夸张到没边了。

    按照固鲁思奇布所说,那明国皇帝每一次打仗,几乎都是算无遗策,谋划之厉害,不是全歼了对手,就是己方压根没多少伤亡。别得不说,土默特部的毁灭,归化城之战这些,反正你固鲁思奇布说了再多,他硕垒也只是听听而已。

    涉及草原的战事,到底会怎么样,你当我傻么?信了那就是真傻了!

    还有,那大明皇帝真要有这样的本事,早干嘛去了?难道一次次被大清压着打,是好玩么?所以啊,这固鲁思奇布说话,也太夸张了!

    不过,不管固鲁思奇布怎么夸张,有一点硕垒觉得是没问题的,就是现在明清形势,应该是大明占据了优势,要不然,原本臣服于大清的喀喇沁部,还有之前的敖汉部,是不可能会臣服大明,帮着大明来当这说客的。

    得到这样的结论,硕垒最终给的答复是说,漠北三族向来共进退,虽然他有心臣服大明,但是,不知道其他两族的意思,他需要去说服他们。

    方以智本来也要去其他两族宣旨,便由他陪同一起去了。却不想,硕垒其实已经偷偷派了人去通知其他两族,让那两族的族长躲了起来。这样就给了他机会,对方以智保证,一定会好好说服其他两族。

    漠北之苦寒,超过了明人的想象。不是荒原就是戈壁,要不就是一望无垠的草原。不过方以智却对此比较感兴趣,让漠北三族这边陪同,去多个地方逛逛,而后每日天黑就记录心得。

    在此期间,硕垒偷偷地找了固鲁思奇布,以同为蒙古人的名义,先是灌酒,再是试探,想要知道明清的具体情况。结果不用说,那是事实,自然不会多问出什么。

    这让硕垒就有点懵了,实在是太远,他搞不清楚确切的明清消息。反倒是他儿子巴布对于固鲁思奇布所描述的大明之繁华,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就对他爹提出,他可以去大明京师探听下情况。而且由他去,也能表达下车臣部对大明的诚意。

    思来想去之后,硕垒便有了决定,于是,其他两族的族长也就显身了,都给方以智一个交代,说他们确实心向大明,想要臣服大明,但是如今,漠北苦寒,向大明臣服可以,可大明这边,多少总要表示一下。

    甚至他们还举了建虏那边的例子,说崇祯十一年的时候,大清皇帝那边,只命喀尔喀三部每年进献一匹白驼与八匹白马而已,大明这边,是否也是如此就可以?

    对于这些讨价还价,方以智是没有权力来定夺的,不过作为大明官员,他总有自己的骄傲,便当场对硕垒三人说道:“大明叛逆,岂能和我大明来比?皇上的旨意,本官已经宣读完了。至于你们如何抉择,事关你们族群之前途,就由尔等自己决定。不过本官提醒一点,尔等做什么都可以,但千万别提什么条件惹怒了皇上,真要那样,你们漠北三族的大祸也就不远了!”

    对他来说,这已经是看在这些天招待的份上,算是给他们提了一个醒。要是还执迷不悟,非要讨价还价惹怒皇上的,那就是他们自己找死了!

    他这么说,在硕垒等人听来,就很刺耳了。不过对于信奉弱肉强食的草原部族来说,感受到那浓浓的威胁之意,反而让他们的腰板挺不起来。

    于是,硕垒便顺势提出,就由他儿子作为漠北三族的使者,前往大明京师朝贡,如果大明皇帝还有别的要求,他们也会考虑。

    事实上,只是让他儿子去看看风向,以此来确定漠北三族最终怎么决定。这一点,就算方以智不怎么喜欢勾心斗角,却也明白,毕竟事关漠北三族的前途。

    因此,最终他便带着硕垒儿子巴布返回京师复旨。当然了,也少不了漠北三族的礼物,少见的白骆驼,白马什么的,自然是有不少,要是还和给清国的一样,他们也不敢!

    在这漠北发生的事情,崇祯皇帝因为没有给方以智甲级窃听种子,因此还不知道。主要是因为他不觉得如今的漠北三族对于大明来说有多重要。毕竟是远在漠北,就算不听话,短期内对大明也不会有什么影响,等回头,大明腾出手来了,要是不合他的意思,大不了领军北猎,收拾了漠北三族便是!

    此时的他,关注的重心,还是即将开始的对倭的战事。最先和倭国打响的战事,就是郑芝龙那边的海战了。

    为此,崇祯皇帝尽量通过窃听系统处获悉倭国军队的消息,看能不能帮到郑芝龙那边。

    虽然倭人身上,暂时还没有窃听种子,但是,江户那边的郑芝豹身上有甲级窃听种子,还有随同倭国大军前来朝鲜的英俄尔岱身上也有甲级窃听种子,多少能关注到倭军的动向。

    此时,倭军这边,还不知道他们的盟友,辽东建虏已经被大明皇帝剿灭,再次踏上了朝鲜的土地,那叫一个意气风发!

574 范文程的应对

    重新踏上朝鲜的土地,一如之前派来的斥候所禀告的,真得没有任何对手,满目之间,就只有梦寐以求的土地。

    站在高处,身边将领簇拥,看着倭国大军分成几个纵队,雄赳赳地往北开去,德川幕府老中松平信纲心中无比的欣慰。

    为倭国开拓出大陆的国土,这是历代倭人一直在追求的。但是,哪怕倭国名将辈出,曾经非常辉煌的那个时代,在一代枭雄丰臣秀吉带领下,想要开拓出大陆疆土,却是没有成功。

    可是如今,松平信纲心中却可以确信,他这一次是能成功的。因此,心中所涌起的成就感,就有那种把丰臣秀吉都比下去的快感!当然,如果没有把握这一次能成功,他也不会建议德川家光下令这一次的登陆之战。

    此时的他,已经总结出他为什么会成功而丰臣秀吉为什么会失败的原因,就是没有认清倭国的基本情况,不知道要征服明国这么庞大的疆域,光靠倭国还是不够的。而如今,倭国已有纵横辽东的清国作为盟友,看着他们人高马大,就刚好补上了倭国的短处。如此一来,逐步蚕食,相信他日必然能把明国这个庞然大物给吞了。

    至于说另外一个盟友郑家,其实他是没有当回事的。也就是前期要稳住郑家而已,要不然,难道真要把富裕的闽粤之地给割了?想都不用想!

    心中豪情万丈地想着,松平信纲便一挥手指向前方,带着兴奋之意说道:“吆西,传令各军,继续向西挺进,到汉城再做休整!”

    “嗨!”他手下的头目一听,也都兴奋地点头。这一路北上,就一些朝鲜毛贼,根本就无法阻挡倭国军队前进的步伐,相信到汉城,也就是行军赶路而已。

    然而,就在这个时候,不和谐的声音却响了起来,带着丝惊慌,用大明官话说道:“大人,千万不要,如今明国皇帝正要攻打我大清,还请务必两面夹击,击溃明军主力,如此方能早日夺取明国天下!”

    不管是建虏,还是倭国的高层,对于大明官话这种通用语,基本上都是会的,区别在于,当地口音有多重。

    松平信纲听了,却是收了刚才的笑容,看着说完话,一脸期待的英俄尔岱说道:“两国盟约上,可是写得很清楚,你清国为我倭国抵挡明军两年,让我国能在朝鲜立足,然后再一起讨伐明国。除非有明军直接攻打朝鲜这边,否则我军在两年内,是不会和明军主动交手的。英俄尔岱君,莫要忘记了?”

    看到英俄尔岱还想争辩的样子,他就又抢先补充道:“大军从江户出发时,相信你的人也禀告过的,我家将军大人答应给你们清国的粮食,也是同时出发,送往指点地点的。那么多粮食,代表着我倭国的诚意,足够了吧?”

    说到这里,他忽然冷了脸,严厉地说道:“难不成,你们清国是想言而无信,不把盟约当回事?”

    其实,松平信纲从英俄尔岱的言行神态上也能知道,清国那边绝对是遇到麻烦了。可是,那是清国的麻烦,又不是他倭国的麻烦。对于倭国来说,巴不得明国和清国鹬蚌相争,双方实力都大损,倭国这边渔翁得利才是最有利的。而且拿盟约出来说事,他也能说得理直气壮。

    英俄尔岱听了,还真是哑口无言。

    可当初,他代表大清去和倭国结盟的时候,是没想到明国会这么快进攻大清的。如果是大清先得到了倭国援助的粮食,恢复了元气,那自然是不怕明国的。可是如今……

    英俄尔岱想到盛京那边在急切盼望着他这边的援军,就只好转头看向随倭军回来的范文程,目露求救之意。

    不管怎么样,这范文程的鬼点子多,说不定会有办法也不一定!

    范文程看到他看过去,自然明白他是什么意思。可是,他转头看看那个严肃了脸的矮子,便微微摇头,并没有说话。

    这让英俄尔岱见了,不由得很是生气。正要用他的时候,却不出力,这是什么态度?该不会是觉得倭国比大清强大,就去抱倭国的大腿了吧?

    他正想着,却见范文程在给他眨眼,微微示意,似乎是想避开倭人,单独说话。

    于是,他就找了个理由离开。只是一会后,果然见到范文程过来了,他就连忙急问道:“你刚才是什么意思?”

    范文程听了,略微皱了眉头说道:“大人刚到,就迫不及待地去找老中大人,是不是辽东局势危急?”

    “如若不是,你以为我不知道盟约如何啊?”英俄尔岱听了,忍不住没好气地说道,“摄政王的独生格格也给倭国这边了,也能证明大清的诚意。如今有更好战机出现,就算和盟约不同,又有什么关系?”

    听到这话,范文程沉吟片刻之后便说道:“大人,实话说了吧,倭国这边,就下官猜测,是绝对不会出兵的。此时的他们,都是志得意满,更认为我大清和明国打得两败俱伤才好。要不然,当初在盟约里面也不会要求我大清抵抗陆路明军两年这个期限。”

    “那怎么办?”英俄尔岱其实也猜到了,连忙咨询道。

    范文程显然想过,马上就给出建议道:“第一,只有倭国认识到,少我们大清军力,单靠他们倭国是没法打赢明军时,他们才会重视我大清。虽然一开始的时候,他们或者有这个自知之明。可如今刚登陆朝鲜,一帆风顺之下,会忽视我大清也在情理之中。”

    说到这里,他看着英俄尔岱,非常恳切地说道:“如今这种局势下,下官以为,我大清绝对不能和明军硬碰硬,要是有必要,弃了盛京也是可以考虑的。如此,不但能让我大清军队更快得到倭国的粮草物资,也能延长明军的粮草供应,可谓一举二得。只要最终能打败明军,盛京迟早还是能拿回来的。”

    听到这话,英俄尔岱不由得点了点头,他的思想,倒没那么固执的。他不得不承认,范文程所想,确实是个办法来的。

    不过最终他还是摇摇头说道:“怕是来不及了。这个时候,明国怕是要打辽阳了,也不知道能坚持多少天。就怕我赶回去的话,明军已经包围了盛京。”

    说到这里,他又是一叹道:“再者说了,从盛京撤出,怕是会让摄政王殿下的声誉大损殿下的压力也会很大,能不能同意也未可知!”

    “肯定可以的!”范文程基于他对多尔衮的了解,离开便用很自信地语气说道,“到时候再提醒摄政王殿下,可以祸水东引,明军找不到我大清主力,无法进行决战的,只要透露足够的倭军消息,甚至再夸张一些,说不定明军就会入朝和倭军开战。等到那个时候,我大清军队再伺机而动,就大有可为了。”

    他说着这话,看到英俄尔岱紧皱的眉头舒展开来时,就又补充说道:“到时候倭国这边,承受了明军的压力,就算怪我大清没有堵住明军攻打他们。可那个时候,倭军有求于我大清,想要我大清参战,这主动权,自然就在我大清手中了。只要把这个道理讲开了,相信摄政王殿下的压力就会少很多了。大人以为呢?”

    英俄尔岱听得连连点头,只是他还有点犹豫道:“还是你想得周全,但是,就怕来不及赶回去。盛京被明军围困了的话,更需要的是援军啊!”

    听到这话,范文程终于不再显得智珠在握,轻轻叹了口气说道:“天佑大清,明军不会那么快攻打盛京的。”

    言外之意,就是倭军这边,暂时就不要想了,看老天的意思吧!

    英俄尔岱听了,也是叹了口气说道:“从太祖起兵以来,一直是有天保佑,相比这次也是有的。”

    他还真没说错,如果是原本的历史上,那是真要怀疑,天上的哪路神仙出了问题,真得在护佑建虏,走了天大的狗屎运,最终占据了整个天下。有些时候,建虏真得是运气。

    只不过在这个位面上,大明有带系统的位面之子降临,实力摆在那,建虏就是有运气都没用了。

    此时,英俄尔岱说到这里,就又立刻振作了精神说道:“如此,事不宜迟,我当星夜兼程赶回去。倭军这边,还是要你盯着点。”

    “这是自然!”范文程听了,立刻答应道。

    之后,他看着英俄尔岱匆匆离去,一时之间,也有点迷茫了。

    大清的局势越来越困难,越来越不妙,如今真得到了完全要看运气的时候,这大清到底是怎么了?

    如果这次大清不妙的话,那自己何去何从?

    像耿仲明那样,显然是不可能的,这一点范文程自己心中有数。明国皇帝那边,是不可能放过自己的。

    想来想去,要是大清真出意外的话,那自己唯一的出路……

    想到这里,范文程就把目光盯到了前面一个矮个子身上。

575 坑我家将军大人?

    br>

    几天之后,松平信纲所率领的这支征朝大军,便如期赶到了汉城废墟。之所以如此,不但是因为有前期斥候探明的进军路线,还有一路之上基本没有打仗,就算遇到有活动的朝鲜人,那也都是闻风而逃,根本没敢和倭军交战,也就一点都没耽搁我军的行程。

    对此,他很满意,一路之上,不停地“吆西”,就算没和他说话的范文程,不懂他平常用倭语嘀嘀咕咕的,也能感觉到他的心情。

    站在汉城的城头上,眺望周边,看着远处的粮田,稍微整理就可以利用起来,他就更是满意了。

    看到松平信纲用手指着,对他手下头目用倭语说着什么,不知道为什么,范文程就感觉有点落寂。忽然之间,他觉得有必要学会倭语。不管是预防大清运气不好,要抱倭国的大腿,还是作为大清的代表,长期和倭国打交道,都是有必要的。

    这么想着,他瞅了个机会,微笑着上前对松平信纲赞道:“没想到贵军一路摧枯拉朽,如此之快就到达了汉城。实在可喜可贺啊!”

    花花轿子人抬人,不管怎么样,先送上一堆马屁作为开场白,总是没错的。

    然而,松平信纲抬头看了他一眼,便又转过头去看着汉江,虽然还是带着笑容,不过说话却没了暖意道:“一路之上,几乎就没有朝鲜人,更不用说明人了,如此,何谈摧古拉朽?”

    范文程一听,稍微有点尴尬,好像人家不吃这个马屁,不过他脸皮也厚,立刻就把这点尴尬抛到了脑后,当即顺着松平信纲的意思回答道:“说得是,这朝鲜被我大清来回扫荡过多次,自然是没有朝鲜人了。至于明人,他们被我大清牵制,也根本没有多余的兵力驻扎朝鲜。这一次贵军稳扎朝鲜,定然是没有问题的!”

    这一次,松平信纲倒是点点头,这一切,都和预期的一样。这么想着,他便又开心地说道:“文程君,你看这里,需要多少农夫重新开垦这些粮田,就够大军粮食所需了?”

    范文程听到他咨询自己,心中一喜,连忙使出浑身本事,从各方面给松平信纲分析,最终得出有多少人力就可以。他明白,倭国农夫自然不可能一股脑全来朝鲜,如果能得到最少人数的话,倭国那边也好安排一些,因此,这估计人数的事情,尽量准确才是可以。

    回答了之后,范文程又带着恭喜之意说道:“汉城周边,土地肥沃,粮田重新开垦之后,想必足够大军所需。对了,还有北边,一直到平壤那边,也有不少土地肥沃的粮田,这些都是无主之地,只要贵国加以利用,不要说十万大军了,就是二十万,三十万大军,相信也没任何问题的。”

    松平信纲听得眉开眼笑,这不就是他和将军大人所期待的么?

    他刚想要说什么,忽然,有一名倭军头目从城内废墟那边,狂奔而来,手中拿着什么东西。这个情况有点异常,一下便吸引了他的注意,便没再说话。

    而范文程也看到了,有点好奇那个倭军头目在城内发现了什么?一般来说,这汉城都被大清军队来回扫荡过多次,应该没什么重要的,或者值钱的东西了啊?

    只见这个倭人头目很快就上了城头,气喘吁吁地向松平信纲禀告道:“大人,城中发现这个!”

    说完之后,他便双手奉上一块长木牌,能看出来,有一端是插在土里的。

    松平信纲好奇地接过一看,顿时眉头就皱了起来。边上的范文程见了,微微伸长脖子看了下,只见他手中这块木牌上,写着汉字:大明朝鲜省汉县府衙所在,大明崇祯十七年十二月初五。

    “这是怎么回事?”松平信纲有点不高兴地问范文程道,“你们不是说,这朝鲜是无主之地了么?怎么又成了明国的一个行省所在?”

    虽然倭人决定了要和明国开战,但是,如果能晚点开打,还是晚点开打的好。

    如果朝鲜是无主之地,以倭国对中原王朝的理解,他们就是想出兵,朝堂上的那些大臣也会先争吵一番,最后出兵的话,必然也是拖延很久。可是,一旦朝鲜变成了明国的一个省,那倭军一出现,明国朝堂上,必然就只有一个意见,至少要比原先要统一意见。这种情况,可不是倭军想看到的!

    范文程自己也是好奇,不由得有点纳闷地说道:“这块牌子,该不会是这边的朝鲜人耍的鬼把戏,想以此吓退贵军?”

    看到松平信纲听到这话好像有点不高兴,他就连忙补充道:“小人只是据实分析,毕竟以前倭军攻打朝鲜的时候,是由明国击退的。那些残留的朝鲜人,肯定不愿意贵军占领朝鲜,估计就能很自然地想到这个恐吓之策。不过小人相信,大人对此根本不会在意,朝鲜人这个馊主意,根本就没有一点用。”

    这话说得也是有理有据,松平信纲听了点点头,不过他还是皱着眉头吩咐他手下道:“立刻搜查方圆百里,看有没有明人的踪迹,要是抓到朝鲜人,也要严刑拷打,询问有点明人的消息,看这块牌子,到底是明人所立,还是朝鲜人搞得鬼!”

    “嗨!”他的手下答应一声,便去忙了。

    接着松平信纲便再次传令,大军开始扎营休整,不再北去。一是要稳固这边的统治,把那些烦人的朝鲜猴子从山里赶出来消灭掉。要不然,什么时候蹿出来威胁大军后方,就不是他想看到的了。

    另外,大军的粮食,也要等待水师沿着海岸从汉江运到汉城。要是光靠陆路,随军运送的话,这粮食消耗就太多了。

    两天之后,除了有一部分倭军开始搜剿朝鲜人之外,又有一部分倭军开始清理粮田。

    这些倭军军卒,从军之前就是农夫来的,相对来说,其实摆弄田地才是他们的本职工作。一时之间,汉城周围,就全是倭人在劳作,很有热火朝天的气势。

    松平信纲看着这一切,对于那块木牌带来的隐忧就又不在意了。就算明国知道了自己这边占据了朝鲜又如何?他们有清国牵制着,又能分多少兵力来朝鲜,还要远到汉城这一带?等他们真过来的时候,自己这边早已准备充分,立足已稳。等到那时,明国远道而来,想战便战就是!

    正在这个时候,忽然,松平信纲又看到有快骑从南面飞驰而来,就那速度,那是死命的跑,一看就知道有急事。

    后方会有什么事情?松平信纲见了,不由得眉头一皱,如果说是剿灭朝鲜人不顺,似乎也不用急成这个样子的。

    耐着性子等了一会,等看清来人之后,松平信纲不由得有点诧异道:“这不是去给清国送粮的么?怎么跑这里来了?”

    因为和清国有关,他这是用大明官话说的。

    范文程一听,立刻便有一种不妙的感觉。可是,仔细想想,又觉得没道理啊!

    为了提防明军的捣乱,当初商议这批粮食的时候,那是远到了虾夷之海那边去的。明军的活动,最多到镇江堡那里而已。更何况,自从耿仲明事件之后,明国的重心转到了盖州、海州一线,不要说镇江堡了,就连金州附近,明军的活动也少了。

    于是,范文程便排除了明军捣乱的可能,便皱着眉头问松平信纲道:“该不会是遇到了风浪,所以没法送粮过去?”

    想到这里,他就觉得有理,就又补充推理道:“所以大清那边没有收到粮食,战事吃紧?”

    听到这话,松平信纲想起前些天时候,英俄尔岱着急的样子,不由得有点信了。

    于是,他就有的皱眉头了,要真这样的话,清国那边的压力就大了。那倭国这边,还要坐山观虎斗么?就怕不是虎斗,而是老虎在欺负病猫了!

    就在他们猜测时候,疾驰而来的头目就已经赶到松平信纲面前,气喘吁吁地禀告了起来。

    边上的范文程在看着,虽然他听不懂,可他看到松平信纲忽然脸色大变,叽里咕噜地急速和那人沟通,包括周围的倭人,脸色都是难看。顿时,范文程刚才那种不妙的感觉就又冒出来了。

    他还没想什么,忽然,就见松平信纲盯向他,带着一点狰狞表情喝道:“清国的战力到底如何?不是说纵横辽东无敌手,野战无敌,打得明军连都城都差点丢了么?”

    一听这话,范文程便明白了,原来直觉没有错,还真是和明军有关!

    可是,这么一来,他就想不通了,明军到底怎么回事,那都有他们的踪迹?

    于是,他连忙问道:“怎么回事,是出什么事情了么?”

    “粮食交接给你们清国的什么和硕肃亲王手中,可船队才离开,就亲眼见到了一直明国骑军杀出,就如同摧古拉朽一般,打得那支清**队全军覆没了!”松平信纲说这话的时候,心里有点慌,就更是凶狠地问范文程道,“说,怎么回事,为什么会这样,清国不会是把我家将军大人坑了吧?”

    微信关注“优读文学”看小说,聊人生,寻知己~

576 想要赤壁之战

    听到这话,范文程第一个反应,就是不信,这一点,从他的脸色上都能看出来,只见他立刻向松平信纲确认道“真得是和硕肃亲王?被明军摧古拉朽般地一下打败了?这绝对不可能!”

    松平信纲见他这么肯定,不由得有点疑惑,该不会是哪里搞错了么?

    为了证明自己所说得话,范文程便立刻给他分析道“和硕肃亲王乃是我大清先皇的大皇子,也是如今大清皇帝的亲大哥,手握军权,皆是大清精锐,百战之士。虽然可能因为粮食不足而战力受损,但是,要说这样一支军队被明军摧古拉朽般地一冲而灭,老中大人,您也是带兵打仗的,您觉得这可能么?”

    松平信纲听了,就更是怀疑了,不由得看看报信的手下,又看看范文程,心中一时再琢磨,到底是怎么回事?

    “大人要是不信,小人愿意和这位核实,肯定是有什么地方搞错了!”范文程见了,便进一步要求道。

    松平信纲听了,便点头同意。他自己是不会来当翻译的,这翻译的活自然有人顶替,松平信纲只是在边上听着。

    于是,范文程就开始描述细节,核实那人所看到的,到底是不是他所描述的。

    首先,他先核实了到底是那一支明军,什么旗号,穿着等等细节,最终得到结论,便向松平信纲说道“这支明军,如果没有意外的话,当是明国东江骑军,为首的那员明将,是明国陕西人,叫李定国,只是区区一个参将还是游击什么的。”

    汇报完了之后,范文程就又开始继续问话。

    边上的松平信纲则是一下皱了眉头,出征朝鲜之前,多少总有了解过明军的情况,因此,他知道东江军是明国在辽东和朝鲜一带活动的明军称呼。

    这支明军,有说非常能打的,但也有说是一支烂军,根本没什么战力。

    说能打的,也大都提及的是明国保定总督的威猛,至于其他将领,基本就没人提及。包括这个李定国,也是没听说过。

    想着这些,松平信纲不由得有点怀疑,难道刚才是自己冲动了,情况其实不是自己想得那样?

    他这边正想着,忽然,就看到范文程的脸色难看了起来,于是,他就立刻问道“什么情况,清国那边,确实是那什么和硕肃亲王?”

    范文程点了点头,露出一个比哭还难看的笑容,回答他道“应该是肃亲王,没有疑问了,而且所领本部人马,约是四千,也附和小人知道的情况。”

    来报信的那头目,经过这么长时间,已经顺了气,也理了一遍头绪,此时,虽然不知道范文程在说什么,可他大概也能猜出来,便对松平信纲说道“大人,明军就三千左右而已,而清国军队有四千,却还是被明军一鼓而定!”

    松平信纲听得心头又沉重了起来,要他自己所想的话,那是真不愿意看到一边倒的情况。

    “如今,你有何话可说?”松平信纲圆睁双目,怒视范文程,半抽出他的武士刀,仰着脸,厉声喝问道,“欺骗我家将军,哄我倭国出兵朝鲜,还想着瓜分明国,说,你们到底是何居心?”

    范文程此时心里慌啊,不是因为松平信纲的抽刀威胁,而是好像大清要亡了!

    不过眼下不是想这个事情的时候,他强制打起精神,连忙对松平信纲说道“老中大人,大清绝对没有骗贵国将军大人的。此战如此局势,小人知道原因,且听!”

    这个时候,就算劈了范文程也没用,毕竟出兵朝鲜的事实已成,因此,松平信纲就厉喝道“若发现半句谎言相欺,死啦死啦的!”

    范文程好歹见过世面,心中并不惊慌,便开始又给松平信纲分析了起来。从豪格的领兵打仗特色,到豪格所部的补给影响,还有明军的突袭以及当时的情况等等,还真别说,虽然他并不在现场,却也差不多把李定国一举歼灭豪格所部的主要原因都讲了出来。

    说到最后,就听范文程面露恳切之色道“老中大人,大清军队的强大,都是没骗您的。但这几年来,明国就逮着大清粮草缺乏这点做文章,以至于大清战力根本就发挥不出原本的十分之一。如今粮食又被明军劫走,大清怕是危在旦夕。小人以为,老中大人当急速北向,救大清于生死存亡之际……”

    说到这里,看到松平信纲和周边能听懂他话的倭人,都面露怒意时,范文程赶紧加快了语速补充道“如此,不但盟友还在,能分担明军的兵力,说不定还能出其不意,打明国皇帝一个措手不及,万一能消灭或者抓获明国皇帝的话,那就是天大的意外之喜。救大清,对贵国最为有利。就算来不及,到时候退回来便是,可要是有战机呢,如果白白错过,岂不可惜?”

    听到这话,松平信纲沉默了,他的武士刀,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收了回去。仔细考虑之后,他不得不承认,范文程说得有道理。

    如果明国和清国真是两强相争,那他当然乐得渔翁得利。可此时按照范文程的分析,那是明国要吃掉清国了,真要这样的话,对于倭国来说,就很不利了。

    说真的,不管是他,还是德川家光,其实对于自己单独和明国争霸的话,还真有点怕的。这一次,要不是朝鲜成为白地,要不是清国跑来结盟,还真不一定会出兵。

    可是如今,汉城这里发现了牌子,说是明国朝鲜省汉县所在,虽然说有可能是朝鲜人捣鬼,可也不排除是真的。这就等于,倭国要想占领朝鲜这个白地,那就是直接和明国干上了。

    原本以为清国会牵制明军兵力,可如今看来,清国自身难保,又何谈牵制明军兵力……

    左思右想之下,松平信纲倒也果断,伸手想拍下范文程的肩膀,没想到,身高不够,手伸出去了够不到,很是有点尴尬。

    倒是范文程识相,立刻膝盖骨一软,凭空矮了一截。

    松平信纲见了,目露赞赏之色,顺利地拍了下范文程的肩膀道“吆西,文程君说得有理,我倭国又岂能不顾盟友安危!”

    说到这里,他又赞道“文程君能言善辩,有古之孔明之风,厉害!”

    听到他的这番话,范文程心中非常受用,不过表面上,却谦虚地俯首,配合着说道“如今刘吴两家共抗明国这个曹魏,定然能有赤壁大胜!”

    《三国演义》在这个时候,倭国那边也是流行了的。对于其中的典故,也多为人知。

    松平信纲没想到自己随口夸了范文程一句,他就顺着杆子往上爬,还真是认下了他自己是诸葛孔明?

    不过没关系,就让他当诸葛孔明又如何,只要真有赤壁大胜,那就是好事。

    这么想着,他便哈哈大笑起来,心情好了不少。

    范文程和其他倭人见他笑得这么开心,自然也都陪着他笑了起来,就好像真得打赢了“赤壁之战”一般。

    随后,松平信纲就开始为北进救清开始伤脑筋了。

    他原本的计划,是占据汉城之后,以这里为根据地,先经营起来,同时派兵往北方,不慌不忙地进行蚕食,纳入倭国疆域。

    如今要急速北进,从汉城到盛京,相距一千多里路,一路行军前去,大概得走一个月左右。能不能来得及是个问题之外,还有大军的粮草怎么办?

    虽然随军携带了一部分,可不足以支撑大军赶去盛京所用。再者说了,万一能救下清军的话,就那些饿死鬼,也是需要倭国这边提供粮食的。这个事情,有点伤脑筋了!

    想了半天之后,松平信纲便有了决定。

    第一,军队先往北赶,不过也会派出斥候,尽快赶往辽东摸情况。

    第二,派人回倭国向将军大人报信,禀告朝鲜这边的最新动静。如果战事继续的话,最好随后尽快再派出军队,还有民夫来占据朝鲜各地。毕竟就十万人马,散布在朝鲜的话,那这人数也太少了!更不用说,这作为先锋的十万人马,还要赶去辽东。

    第三,通知水师那边,要求水师那边先运粮食去平壤,至于汉城这边,等后续船队到了,再运来不迟。

    随着他做出的决定,汉城这边的倭军,便立刻动了起来。

    大批的倭人伺候,骑着他们的矮脚马,犹如火烧屁股一般,急速赶往北方,先一步去侦知辽东消息;而倭人大军,也在第二天,分批开始北进。声势之浩大,吓得残余的朝鲜人,躲进深山压根就不敢露面。

    可惜英俄尔岱早早地离开了,因此倭军的这个动静,崇祯皇帝因为没有窃听种子,并不知道。不过,并不是说没有窃听种子,就不会打仗了。

    对于打仗这事,崇祯皇帝最深有体会的一点,就是打仗,其实打得是钱粮。钱这个事情,且不说,粮这个,就真是太重要了。而倭军登陆朝鲜,他们的粮草辎重,至少今年内,绝对是要从倭国运来。

    如此一来,事情就简单了。

577 运筹帷幄

    鸭绿江入海口这边,海面上,遮天蔽日的,都是大明的战船。水师旗舰上,郑芝龙正站在甲板上,看着随军而来的运输船中,大部分船只开进鸭绿江,运粮前往镇江堡那边。

    此时的他,虽然早已秘密准备,就为这明倭之战一直在做准备。但是,他的心中,其实还是有不少隐忧的。

    倒不是说他怕倭国水师厉害,而是大明水师之前退缩旅顺这边,皮岛那边,基本上也都已经撤离。如此一来,他率领的登莱水师要去和倭国水师决战的话,别的地方不知道,但釜山附近海上,定然是会有一战的。

    如此一来,其实就有一个非常严峻的问题,就是登莱水师要走非常远的海路,长途奔袭而去,就算沿途能找岛屿停靠休整下,可如此一来,对于登莱水师也还是不利的。

    如果按照他的想法,最好是一步一步,稳扎稳打,这样才最是稳妥。不但饮食上能保证将士们的身体素质,更能保证战船处于最佳状态。

    但是,郑芝龙从崇祯皇帝那边得知,皇上是要把侵入朝鲜的倭军都留在朝鲜,以减轻到时候征讨倭国的难度。如此一来,他要是一步步稳扎稳打的话,倭国那边又不傻,形势不妙之下,定然会早早地溜走。

    因此,皇上的战略目标决定了,郑芝龙的水师必须要在陆地上战局明朗之前,就要牢牢控制朝鲜海峡才行。

    如今,皇上轻而易举地消灭了辽东建虏,屯兵于鸭绿江边的镇江堡,这就给了郑芝龙非常大的压力了。

    目送着运输船远去,郑芝龙又想到了个难题,他的水师带来的粮食,大部分都是要给皇上那边送去,那他水师怎么办?

    如果海战时间要拖得比较久才能分出胜负,或者皇上领军在陆路攻势顺利的话,那他真得要尽快远到朝鲜海峡那边去决战了,这样一来,粮食怎么办?

    “唉,亏了皇上已经下了本钱,有足够的红夷大炮装备战船!就凭这一点,就能聊以**了!”郑芝龙想着,便在心中安慰自己道。

    正在这时候,他忽然看到有快船飞驰而来,从旗帜上看,好像还有天使,这人,他也认得,是皇上身边贴身内侍之一的陈宝庭。

    顿时,郑芝龙立刻收回了发散的思绪,赶紧整理了下仪容准备迎接陈宝庭。与此同时,他心中也在猜测,估计是要催自己去和倭国水师交战了。

    果不其然,陈宝庭前来宣读圣旨的大概意思,就是说倭军已经到达平壤,为让倭军没法逃回倭国,同时也是要切断倭国对朝鲜倭军的补给,要求郑芝龙领着登莱水师占领巨济岛,巡防朝鲜海峡,击败任何来犯之倭国水师。

    听到这份旨意,郑芝龙不由得心中暗暗叹了口气。看来自己果然没有猜错,皇上是要自己打一场艰苦的战事了。

    不过从整体战略上,他也能理解皇帝确实需要这么布置。完全可以想象,要是在朝鲜的十万倭军,知道朝鲜海峡被大明水师切断的话,必然是会恐慌的。一旦前期的粮草耗尽,大军人数越多,就越快崩溃。如此一来,陆上之战,就会变得很轻松了。

    只是有点可惜,皇上对于海战还是不怎么了解,以为有了大船利炮之后,就会所向无敌了!

    郑芝龙这么想着,陈宝庭也已经宣读完了圣旨。他便领旨谢恩,然后就准备召集军议,想着怎么完成皇上交代的任务。

    可谁知,那陈宝庭宣旨完毕之后,并没有立刻回复复旨,而是又从袖子里掏出一份东西对郑芝龙说道:“这里还有一份密旨,是郑总兵亲启的。”

    郑芝龙一听,不由得有点好奇,连忙恭敬地接过去,马上打开看了起来。只是那么一看,顿时,他就眉开眼笑了起来,那高兴的表情,就算他城府比较深,那也没掩盖住。当然,这事其实也用不着掩盖。

    只见这份密旨上,崇祯皇帝给他说了两件事。

    第一件事情,是崇祯皇帝在绝对对倭要用兵之时,就已经开始准备相关事情。朝鲜灭亡之后,一直在东江军这边,配合卢象升作战的朝鲜将领林庆业,就奉了崇祯皇帝的密旨,秘密前往济州岛备战。不但准备了不少粮食囤积于岛上,且还有朝鲜原本的船匠之类的,也都收拢在岛上。

    在崇祯皇帝的想法中,倭国出兵朝鲜,基本上是以对马岛为跳板,直接从釜山那边登陆最为便利。而济州岛偏离朝鲜海峡,倭国水师不一定会在第一时间就巡查这个岛。毕竟对于倭国来说,朝鲜已经灭亡,倭国第一时间,肯定是想吃下这口肥肉,至于其他岛屿之类的边边角角,那是以后有空闲之后再说也来得及。

    当然,如果倭国知道大明一早就在关注,对倭国入侵朝鲜有提防的话,说不定也会比较慎重,会比较早时间去排查济州岛。可是,倭国会知道大明皇帝的心思?

    另外,济州岛乃是朝鲜的第一大岛,面积1845平方公里,朝鲜设济州牧,下分大静及旌义二县。建虏虽然灭亡了朝鲜,可济州岛却是过不去的,因此,岛上朝鲜人的行政体系还在。倭人要想去攻占济州岛,那也得花功夫的。如此一来,倭国傻了才会第一时间线去攻打济州岛,而放着已经是任他们宰割的朝鲜本土不管。

    由此,崇祯皇帝在说明这些情况之后,就交代给郑芝龙,让他前往济州岛和林庆业汇合,把济州岛作为登莱水师的大本营,再占领巨济岛,如此一来,只要能在海战中击败倭国水师,就能控制朝鲜海峡了。

    第二件事,就是他复出并和倭国水师交战,必然会危及在江户的郑芝豹。因此,崇祯皇帝特意交代郑芝龙,让他在开战之前,先派一船去江户,把郑芝豹给接出来。

    对于这个事情,最好的当然是郑芝豹继续留在江户,这样德川幕府有什么动静,都能通过甲级窃听种子传回。但是,考虑到人命关天,且是有金手指的男人,哪能那么冷血无情,因此,崇祯皇帝还是做了这个提醒。

    郑芝龙看完这份密旨之后,一边感慨皇上对于海战,其实也是算无遗策之外,心中也非常感激崇祯皇帝。就感觉皇上对手下是真得好,为他卖命,也是值得!

    “哈哈,难怪了,我说怎么到后来就一直没听到他的消息了呢!”郑芝龙高兴地心中说了一句,然后,立刻恭恭敬敬地对陈宝庭说道:“请回复陛下,有陛下运筹帷幄在先,末将必以脑袋担保,绝不负陛下所托!”

    这个时候,他也有了和卢象升一样的感觉:就是在皇上手下,不管是做事也好,还是领兵打仗也罢,都是非常地舒坦,不但没有后顾之忧,反而皇上还会不断地给惊喜,让自己做起事来往往有事半功倍之效!

    至于他刚刚还想着什么“皇上对于海战还是不了解”之类的想法,早已抛到脑后跟,忘得一干二净了。

    对于郑芝龙的表现,陈宝庭其实已经看得多了,只是一笑,便点头答应了。

    在崇祯皇帝身边历练了这么多年,当年的小屁孩也已经长大,做事什么的,都已经有板有眼。在郑芝龙面前,全然没有一点以前那些宦官的毛病。既不持宠而骄,拿捏外官,也不因为所面对的是皇帝的心腹之臣而刻意讨好。

    因此,看着陈宝庭下了旗舰回去复旨,郑芝龙都是心中感慨了一番。他敢保证,内廷司礼监,以后就是皇上这身边八人的天下。

    等陈宝庭一走,郑芝龙也立刻便收了这些闲散心思,开始考虑朝鲜海峡的战事。

    等这边事了,他便立刻领着水师南下,先到皮岛休整一下,然后就继续沿着海岸线,浩浩荡荡地继续南下,准备先往济州岛汇合林庆业,休整之后再前往朝鲜海峡。

    于是,大明和倭国之间的第一次海战,在谁也没想到的时间和地点,突然就爆发了。

    这一日,郑芝龙领着水师过了大同江这边,再继续南下一日之后,忽然,前锋船只传来旗号,说发现前面好像有船队往北而来。

    一般来说,这个时候,朝鲜沿海出现船队,不是大明的,就是倭国的,反正不可能是朝鲜的。因此,这个消息传到旗舰的意思,也就是提醒可能有敌人。

    郑芝龙见了,倒是吃了一惊,以为是倭国水师开始从海路攻打大明占领的岛屿,因此,他立刻下令,准备迎战。

    但是,没过多久,前锋船只忽然传来旗号,说倭国船只好像多是运输船。这个发现,就让郑芝龙更是感觉轻松了。

    这个时候,他的旗舰已经前移,通过望远镜发现,倭国船只好像有点乱,似乎是想掉头往回逃。

    “到嘴的肥肉,岂容逃脱!”郑芝龙的心情那叫一个爽,一边想着一边立刻传下军令:追杀!

578 大清真亡了

    郑芝龙所领之水师,就是跑去朝鲜海峡准备和倭国水师打决战,而且从很早以前就为此在做准备。因此,水师战船的种类都是很齐全的。甚至连西夷的帆船,都有那么两艘。这些速度快的战船,在收到郑芝龙传下军令之后,那是犹如看到羊群的饿狼,都是嗷嗷叫地往倭国船只冲过去。

    而倭国这边,其实压根就没做好和明国水师遭遇的准备。这支倭国水师,大部分都是运输船,他们原本的任务,只是运送粮食到汉城。临时接到军令,要改送平壤。

    而且从一年以前,也就是倭国斥候刚开始登陆朝鲜刺探消息的时候,大明水师甚至都离开了皮岛,退往旅顺,长生岛一带,这样也给了倭国一个错觉,觉得大明水师一直在辽东这边,离朝鲜远着呢!就算明国知道了倭国在朝鲜的情况,做出相应决策,再出兵朝鲜,那也绝对是有一个过程,不可能那么快到朝鲜来的。

    也是这个原因,在松平信纲催得急的情况下,这些主要以运送粮食为主的倭国水师,就无所顾忌的沿着海岸线往北输送粮食而来了。结果没想到,却一头撞上了郑芝龙的南下之师。

    虽然说,大明和倭国的这第一次海战是有偶然性,其实真要说起来,从崇祯皇帝早在一年前就偷偷开始针对倭国开始部署,类似这样的偶然性就已经是必然的。就算没有这一次的偶然性,也会有其他偶然性发生。

    突如其然的海上遭遇战,双方实力又根本不是一个等级,这结果自然也就注定的。就如同在原本的历史上,倭国和满清打海战的时候,在海上遭遇了满清的运兵船,让满清损失惨重一样,这一次的海战,也同样让倭国损失惨重,不但好多粮食落入了郑芝龙手中,甚至就没有一艘船能逃掉,最多是逃远了点,结局也是被大明水师战船中的快船追上。

    当然,倭国水师中的倭兵也有逃掉的,并不算全军覆没吧!这些逃掉的倭兵是见势不妙,立刻靠向陆地,弃了船逃入陆地才逃掉的。

    天色将近傍晚之时,一面倒的海战结束,站在旗舰甲板上的郑芝龙看着被缴获的一船船粮食,心情格外的舒畅,那种感觉就又冒出来了:就是在皇上的运筹帷幄之下,这打仗的运气,怎么都挡不住,就仿佛有好运加成,妈祖娘娘护佑了一般。

    之前不是担心缺粮么?这不,倭国就送来了粮食!想起李定国所部,也缴获了倭国送给建虏的粮食,郑芝龙忍不住就在心底笑了起来:呵呵,感谢德川家光这个运输大队长!

    随后,他带着这些粮食继续开往济州岛,当然,同时也派出一艘船,赶回去报信。不但是禀告这一次的战事,而且也提醒皇帝那边,倭军正在往北进军,第一个目标是平壤。

    其实,都不用他派人去禀告,他身上的甲级窃听种子,已经把这边的情况反馈到了系统里,崇祯皇帝已经知道了。

    对此,崇祯皇帝的心情也是不错。大军之所以在镇江堡这边不动,就是因为想让倭军拉长战线,另外一条,就是大军的粮草不足。

    可是,倭国倒是识相,不但急急赶来朝鲜北方,而且还又送来了大批粮食。这个消息,真得就如同王者荣耀里的鲁班,随手一个二技能,隔着千山万水,竟然就收获了两个人头,真是意外之喜啊,意外之喜!

    如此一来,大明的经济领先,不对,是粮草占优。至少水师那边,之前储备加上这次缴获,应该不用再担心粮草问题,而在朝鲜的十万倭军,少了一大批粮食,至少他们在朝鲜北方,就将缺粮。

    呵呵,朕喜欢你们缺粮!这也是朕最拿手的本事!崇祯皇帝心中笑着想着,一看窃听系统,然后就又笑了。

    通过窃听系统,崇祯皇帝实时掌握了英俄尔岱的行踪,知道他赶回北方来了,早已派出精锐夜不收等着他回来的。结果也没多少意外,已经被夜不收抓住了。

    于是,崇祯皇帝下令,把英俄尔岱抓去,和李定国抓来的豪格作伴。

    …………

    说真的,英俄尔岱也是没想到,还在朝鲜境内呢,竟然就遭遇了明军的伏击。在他看来,明军不是在和大清决战,应该是在盛京或者辽阳附近才对,怎么会出现在朝鲜呢?

    他算是第二次被明军俘虏了,两次被俘同样都是在朝鲜境内,让他有了经验,只要不被明军当场杀死,搞不定明军又会放了他,因此,他心中倒没多大慌乱,算是比较镇定的了。

    但是,这种镇定,一到鸭绿江边,他就完全没了。

    看着对岸连绵不断的明军军营,他就傻眼了,一直说不出话来。

    等过了江,看到了明国皇帝的御驾标志,还有卢象升的旗号,明国各路总兵的帅旗等等,英俄尔岱就犹如那啥,彻底萎了。

    明国大军在此,连皇帝和他手下重臣都在,那就只有一个可能,大清亡了!

    虽然他不想承认这个事实,可心中的理智告诉他,只有大清已经被明军消灭,明国皇帝才会领军跑到鸭绿江边来!

    但是,他在感情上,还是不愿相信,嘴中喃喃自语:“大清肯定没亡,大清肯定没亡,就算打不赢明军,也能逃走啊!大清……”

    听到他在嘀嘀咕咕,一名押解他的夜不收刚好懂女真话,心情很好,便接过他话题对他说道:“你们建虏怎么逃走?我大明皇帝御驾亲征,你们辽阳城建虏闻风而逃却被堵在了城里,沈阳城内建虏,见到御驾亲临,自焚而亡,逃什么逃?”

    “不可能,绝对不可能!”英俄尔岱一听,立刻歇斯底里的否认。他那肯承认,辽阳和沈阳城内的大清军队,是大清仅剩下的主力所在,至少有个六万人以上,怎么也不可能听到明军来袭的消息,就立刻溃不成军啊!

    真要这样的话,就如同当年大清在辽东最鼎盛时,明军的望风而逃了。大清军队,就是再怎么士气低落,也不可能落到那般下场啊!这个明狗,肯定是故意这么说,想要打击自己的!

    那夜不收听了,再看到他这歇斯底里的样子,不由得乐得哈哈大笑。其他夜不收一问他情况之后,也跟着哈哈大笑起来。看着这个建虏头目这种歇斯底里的样子,真得很开心。

    而英俄尔岱看到这些明军夜不收的嘲笑,他涨红了脸,就想扑过去打烂明军夜不收的那可恶笑脸,可是,双手被绑,压根就不可能,一动就被明军夜不收压住了,顺手还给了他两耳光清醒清醒。

    其中一名夜不收,凑近他,用大明官话带着嘲笑看好戏的表情问他道:“我大明三万骑军突发而至,你们建虏怎么跑?辽阳、沈阳全都自己放火烧城,一个个吃人肉都吃疯了的,什么事情做不出来?”

    听到这话,英俄尔岱顿时又萎了,不再理明军夜不收,只是嘴中喃喃自语,一直重复一个词:粮食,粮食……

    此时的他,心中还是不肯相信大清真亡了,不断地找理由,倭国不是给了粮食么,应该有粮食啊,这些明狗肯定都是骗人的,对,他们肯定是骗人的……

    对他来说,辉煌的大清灭亡,族人都灭,那简直是比天塌还可怕,更比他被明军俘虏还可怕得多,不管怎么样都是没法接受的!

    但是,过了江,英俄尔岱被押到地方后,抬头就看到囚车上关着的那个蓬头垢面的金钱鼠尾,顿时就傻在了那里:“肃亲王?”

    豪格正痛苦地无聊着,突然听到亲切的乡音,顿时就抬头看去,认得是谁,那是泪流满面啊,终于有人来陪自己,有罪同受了:来来来,囚车中还有空位,来一起坐了!

    但是,对于英俄尔岱来说,真得是天塌了。连豪格都被明军活捉了,那大清估计是真得亡了。

    进了囚车,一问之下,豪格来了可以聊天的人,那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这些天来一直憋着的郁闷,就一股脑地倒了出来。

    不但说他被东江骑军偷袭的事情,还说了这些天在明军中听来的,有关辽阳和沈阳的消息等等,不管英俄尔岱爱不爱听,全都一股脑地喷了出来。

    有了英俄尔岱陪同,对于面临的命运,也没那么恐惧了。嗯,有同伴那是真好!

    但是,英俄尔岱却是绝望了。原本他觉得范文程的计策是很不错的,还可能让大清抽身出来,看明国和倭国这两虎相争,大清从中得利,说不定还能重振以前的辉煌。

    结果满报希望而来,迎接他的确实如此巨大的噩耗。以至于,豪格后来絮絮叨叨地说什么,他都听不进了,端来的囚食,他那份,被豪格吃了也压根没在意。

    一直等到第二天午后,仿佛没魂一样的英俄尔岱才回过神来,那叫一个悲痛,都让豪格不断地安慰他,告诉他,没事,过会就看开了,再怎么样,大清都已经没了!

    他们的动静如何,看押的大明将士自然知道,见英俄尔岱回过神来,便按事前吩咐立刻去禀告给崇祯皇帝那边知晓了。

579 死都要问清楚(为掌门风起叶落V加更1/5)

    没多久,就有锦衣卫校尉过来,把豪格和英俄尔岱都押去了中军帐。

    英俄尔岱第一次见到崇祯皇帝的时候,是被俘押去京师,在武英殿内见到的。当时,他和西林觉罗等其他建虏一起,那是宁死不肯跪崇祯皇帝,很傲气的那种。

    但是,这一次,英俄尔岱再次见到明国皇帝时,却任由锦衣卫校尉摆布,让跪就跪,丝毫没有反抗。如果说第一次的时候,英俄尔岱还有他的骄傲和精气神,那么这一次,什么狗屁都没有了。

    豪格也是差不多,虽然这一次,他是第一次被明军俘虏,还是大清的皇长子,亲王,可却听话地很,让跪就跪,很干脆。

    崇祯皇帝坐在主位上,侧前方站着卢象升,中军帐两侧分别是军中将领和监军。所有人,都看着这两个金钱鼠尾。再下去,基本上就见不到金钱鼠尾,如今也算是珍稀动物了!

    忽然,就听崇祯皇帝开口对英俄尔岱说道:“朕第一次在武英殿见你时,就曾吩咐过,让你带话给皇太极,要他无条件投降,否则就是族灭下场。如今,朕已经亲自领军光复辽东,剿灭你们这群叛贼,未能食言吧?”

    英俄尔岱怔怔地看着崇祯皇帝,没有任何表情变化。

    那个时候,他无论如何都不觉得,明国皇帝这话,还真会有兑现的时候!在那个时候,在他看来,明国皇帝这话要实现,真和太阳从西边出来,母猪能上树一样困难。

    可是如今,太阳没有从西边升起,母猪也没见爬上树,可这明国皇帝当初的话,却真得实现了,踏着大清全国的尸体皇帝给实现了,也难怪他会向自己炫耀,

    心中这么想着,英俄尔岱扭头到一边,心中暗道:成王败寇,如今你要炫耀,便炫耀好了,休想我附和一丝半点!

    然而,崇祯皇帝压根就没想着炫耀,作为穿越明末的一员,灭虏、平定辽东乃是基本操作,有什么好炫耀的?

    此时,见英俄尔岱没有回应,崇祯皇帝也不管,继续对他说道:“朕这里的这份东西,你且看看,要是没问题的话,不妨签字画押,你便可活命!”

    边上的蓝天保听到,便捧起御案上的一份东西,转给底下的英俄尔岱。

    明国皇帝刚才已经说明他说过得话就绝对能做到,连灭了大清这种事都可以,让一个俘虏活命,就更是没得说了。跪在一侧的豪格听了,不由得非常羡慕。

    英俄尔岱刚刚才被打击过,还没到那种好死不如赖活的思想境界,因此,并没有多大触动,只是心中有点好奇,便接了过去,想看看明国皇帝要他看什么。

    豪格见了,也是好奇,伸着脖子想看,可却看不到,就只好去看英俄尔岱的脸色,想以此获悉一点消息。

    只见英俄尔岱只是那么一看,那脸色顿时大变,就仿佛见鬼了一般。急速浏览一遍后,又仔细看了下,然后抬起头,盯向崇祯皇帝,大声问道:“这是从哪里得来的,为何会知道得这么清楚?”

    中军帐内,除了卢象升之外,其他人都不知道英俄尔岱看得是什么内容,见他反应这么大,一时之间,都有点好奇,不知道皇上给这建虏看得到底是什么东西,能让一个半死不活的东西如此激动?

    崇祯皇帝却不管英俄尔岱的问话,只是淡淡地说道:“那就是说,这上面的内容没问题。如此,便签字画押确认,你便可活命!”

    边上的豪格一听,眼睛一下睁大,那羡慕嫉妒恨,真得是一下表露无遗。只是很可惜,没有他的份。

    但是,英俄尔岱却一点都不关心,猛然想起什么,便想站起来,不过被锦衣卫校尉给按住,就只能继续跪着,向崇祯皇帝激动地大声喊道:“是不是我大清内部的奸细提供的?是不是?”

    问完之后,没等崇祯皇帝回答,他就又激动地自己回答道:“肯定是,肯定是这样的。我大清之所以会败得如此凄惨,全是因为有内奸所致。只是很可惜,一直不知道这奸贼到底是谁?说,是谁,到底谁才是大清里面的内奸!”

    一直以来,大清内部存在明国细作这个事情,一直在查,可就是没查清。英俄尔岱所说,大清是亡在细作手中,边上的豪格也是感同身受。

    那伍忠是一个,可他回明国之后,明军这边还是能及时获悉大清的消息,那就说明在大清内部,还有明国的奸细。那这个害得大清灭亡的奸细,到底是谁呢?

    说实话,此时的豪格,也非常想知道,这个大清内部的奸细,到底会是谁?

    情绪激动地英俄尔岱见崇祯皇帝好像没有开口的意思,便再次激动地追问道:“只要说出谁是这个奸细,让我做任何事情都没问题!”

    害得大清灭亡的凶手,要是有条件知道,却不知道的话,那真是死不瞑目了!

    “你想多了,没有所谓的奸细!”崇祯皇帝听了,淡淡地否认,顺便在心中补上一句道,“真要说内奸的话,你算一个,边上的豪格也算一个,还有你们建虏所有奴酋都算是了!”

    他没有回答,其实也在英俄尔岱的意料之中,于是,他就立刻大声说道:“如今你们明国已经完胜,还有什么可以隐瞒的么?只要说出来,我立刻签字画押,还有其他什么,让我干什么都行!”

    “朕说过,没有所谓的奸细!”崇祯皇帝听了,再次淡淡地否认道。

    英俄尔岱听了,也不管身处什么环境,就自言自语地大声分析了起来道:“这份和倭国的盟约,只字不差,不可能是听来的。皇宫里应该有一份,可摄政王放火烧了皇宫,你们又是几天后进城,断然不可能得到那份盟约……”

    听到这话,中军帐内所有人才知道,原来那份东西是建虏和倭国的盟约!

    他们虽然已经知道建虏和倭国结盟,可具体的盟约条款却是未知。听到英俄尔岱情绪激动地在说,这份盟约上的条款一个字都不差,就也好奇,这盟约具体写了什么?还有,皇上又是从哪里获得这盟约的?该不会,真是潜伏在建虏那边的密探送出来的?

    他们在想着,英俄尔岱还在继续自说自话道:“……既然为你们明国效力,那这人肯定不会是已死的那些,而如今我大清还活着的,能够接触到这份盟约的……”

    说到这里,他忽然想到了一个人,顿时,就一下愣住了。

    中军帐内的人,看到他这样子,都知道他怕是想到了什么人,而且把握性很高。于是,一个个都非常好奇地看着他,想要知道这个人到底是谁?

    这一点,就连崇祯皇帝都好奇,不知道这英俄尔岱给自己加戏,到底是想到了哪个倒霉鬼?反正有一点他很确认,英俄尔岱绝对不会怀疑他自己以及那几个奴酋。

    只见英俄尔岱霍然抬头,盯着崇祯皇帝,厉声喝道:“说,是不是范文程那厮?是不是他……”

    见他对皇帝无礼,在他身后站着的锦衣卫校尉便想上前打他嘴巴,不过崇祯皇帝一摆手,便只好中断了教训这个建虏的念头。

    “不是!”崇祯皇帝淡淡地否认道。他也没想到,英俄尔岱想了半天,竟然那个著名的汉奸给想了出来,也真是冤枉了他一片数典忘祖的诚心。

    “肯定是!”英俄尔岱却认定了范文程是大清内部的奸细,见明国皇帝不肯承认,就大声说出了他的理由道,“他有资格接触我大清最高机密,更为关键的是,他不但是汉人,而且如今还活着,又最清楚这份盟约……”

    有的时候,一旦怀疑某个人的时候,就会越说越怀疑。此时的英俄尔岱,就是这种状态。

    听着他看似头头是道地分析,崇祯皇帝瞄了一眼恍然大悟的豪格,忽然心中一动,顿时冒出了一个主意。

    于是,在英俄尔岱分析完了,再次追问他到底是不是范文程时,崇祯皇帝就不回答他的问题,只是问道:“签是不签?”

    这份建虏和倭国的盟约,由英俄尔岱这个当事人签字画押,传回国内之后,就是以后出兵讨伐倭国的最大理由了。

    倭国都伙同建虏要侵占大明,这种事情,哪能说就歼灭了在朝鲜的倭军就能算了的。

    狼子野心之辈,必灭之!

    就是这个原因,英俄尔岱就不能放走了,也不会杀他,会押他回京师,给史书上留下一个确凿的证据。

    “只要你承认,我就签!”英俄尔岱却还和崇祯皇帝顶牛,就想经过明国皇帝确定,落实范文程这个奸细的身份。

    但是,崇祯皇帝却没再理他这个话,只是对他说道:“如果你签了,朕可以答应,放这个豪格走,随便他去哪里,都是可以,如何?”

    一听这话,豪格顿时就先傻了一下,他这是被天上掉下的馅饼给砸晕的。他再怎么样也没想到,自己竟然还有活命的机会!

580 一石二鸟

    事关自家性命,豪格立刻便回过神来,连忙对英俄尔岱大声说道:“还愣着干什么,快点签啊!”

    然而,大清奸细这个事情,对于英俄尔岱来说,那是最重要的事情,他非要弄清楚不可。因此,哪怕豪格催了他,他也只是回头看了他一眼而已,然后就又转回头,盯着崇祯皇帝就想说话。

    看到他这样子,豪格顿时就急了,便立刻大声喝骂道:“你没听到么?快点签字画押,休要惹怒了大明皇帝,懂不懂?难道我爱新觉罗家,就使唤不动你这个奴才了?”

    建虏八旗,旗主都是姓爱新觉罗的。旗下所有人,都是旗主的奴才。豪格喊英俄尔岱是他家奴才,那是一点问题都没有的。

    听到这话,不得不说,对于英俄尔岱是有点震慑力的。毕竟他这一辈子,就是在这种等级观念下长大的。因此,听闻之下,他便转头又朝豪格看去。

    豪格立刻抓住机会,冲着他挤眉弄眼地说道:“大明皇帝金口玉言说了啊,你只要签字画押,不但你可以活,我也可以活,而且是放我走,随便我去哪里!你想想看,我能去哪里?对不对,是不是?”

    说着这话时,会突然露出凶狠之色,反正,此时的豪格,就是竭尽所能,向英俄尔岱表达着什么。

    英俄尔岱瞅着他,看他挤眉弄眼的,明显是有事情想说,在稍微愣了一下之后,忽然两人就对上了弦。他一下明白,豪格在给他传达什么意思。

    如今,已经可以确认,那范文程就是明国的奸细。虽然明国皇帝没有承认,可分析了这么多理由,肯定可以确认是没错的。

    既然如此,此仇不报,大清那么多人就死得太冤枉了!回头自己要是死了,那也没法去给大清亡魂一个交代。

    而如今,明国皇帝不是答应签字画押的话,豪格就能随便去哪里。既然如此,辽东绝对是没法去的,那就肯定是去朝鲜倭军那边。如此一来,岂不是可以揭穿范文程这个奸贼的身份,杀了他也能为大清那么多亡魂报仇了!

    想到这里,英俄尔岱立刻便转回头,当即对崇祯皇帝道:“好,我签!”

    他这话才落,那边却有几个武将,包括曹变蛟在内,几乎是不约而同地站了出来,双手抱拳就想奏对。

    在他们的眼皮底下,豪格虽然没有明说,可英俄尔岱都能想到的事情,别人就想不到?因此,他们出列,就是想提醒皇帝注意的。

    崇祯皇帝一见,哪能让他们来破坏,当即严肃了脸,一挥手喝道:“来人,笔墨伺候!”

    中军帐内的这些武将,都是三大营或者京营的总兵,对于崇祯皇帝那也是算熟悉了的。

    此时,他们见崇祯皇帝严肃了脸,看都不看他们,只是吩咐笔墨伺候,顿时他们就明白崇祯皇帝的意思,是不想让他们说话。要不然,以皇上以前的惯例,是不会不听他们奏对的。

    连他们都能想到的事情,以皇上的英明神武,不可能想不到。但是,皇上却还是要这么做,那定然是有皇上的深意。于是,他们便都退了下去,没有再奏对。

    于是,事情很顺利,崇祯皇帝拿到了结盟当事人,英俄尔岱对于那份盟约的签字画押。而后,他也不啰嗦,当即吩咐道:“来啊,把这豪格逐出大营,任他离去,不得为难!”

    锦衣卫校尉听了,当即遵旨而行,带着一脸欣喜地豪格出了中军帐而去。

    而后,崇祯皇帝又对英俄尔岱说道:“你死罪可免,活罪难饶,押去京师,关入天牢,等朕班师回京再做处置!”

    对此,英俄尔岱并无意见。特别是崇祯皇帝当着他面,遵守诺言真得把豪格放了,说真的,他还真有点佩服明国皇帝这说话算话的行为。

    于是,他难得地主动对崇祯皇帝一礼,而后顺从地被带下去了。

    等他一走,崇祯皇帝又叫过身边护卫的锦衣卫指挥同知伍忠,低声吩咐了他几句之后,就见他匆忙出了中军帐。

    好不容易等到机会,曹变蛟便立刻出列,抱拳奏道:“陛下,那范文程真是我大明细作?刚才奴酋豪格离去,显然是存了心,要去找那范文程的麻烦!”

    其他人听了,也都非常关心这个问题的答复,便都看着崇祯皇帝,想听听皇上有什么答复?

    此时,中军帐内已经没有外人了,崇祯皇帝当即呵呵一笑道:“那范文程数典忘祖,一心为建虏卖命,又岂会是大明细作!”

    听到这话,众人便立刻想起来,皇上对于大明细作,那是非常在意的。别的不说,刚出去的伍忠,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要是皇上知道他会有危险,那绝对是不会允许的。此时既然允许那豪格离去找范文程的麻烦,那就说明,这范文程绝对不是大明细作!

    这么一想,他们便松了口气,神态举止之间,立刻就轻松了不少。

    此时,又听崇祯皇帝对他们说道:“那范文程在万历四十六年就主动投奔了建虏,一直为建虏出谋划策,可以说,他对大明的危害,比起一般投降建虏的人,都要大很多。远得不说,就这一次,还奉奴酋之命,去勾结了倭国想来害我大明。如此数典忘祖之奸贼,朕岂能轻饶了他!”

    “然而,如今建虏虽亡,他却还在倭军那边好好的。要是朕没有料错的话,他见建虏灭亡,必然又会向倭国效命,认倭人为父,如此数典忘祖之辈,朕绝不容他再活着。”说到这里,崇祯皇帝扫视了一眼中军帐内所有人,当即又断然说道,“放豪格离去,甚至朕刚才还令伍忠去安排,让豪格捡匹马逃亡朝鲜倭军所在,就是替朕去收拾那范文程!让他死在自己效忠的主子手中,就是对这等数典忘祖之辈最好的讽刺,以为后人戒!”

    事实上,他这么安排,最主要的是,倭军那边暂时没有了窃听种子的宿主存在。而英俄尔岱因为他是那份建虏和倭国盟约的见证人,不能再放回去,所以,就只能放了豪格过去,让崇祯皇帝能掌握倭军的动向。

    至于找范文程麻烦,那只是顺带着而已!

    听了崇祯皇帝的解释,众人脸上都是露出了笑容,曹变蛟就是笑着奏道:“这奴酋豪格必定对那范文程奸贼恨之入骨,落到了他手中,恐怕会让范文程这个奸贼求生不得,求死不能!哪怕是死了之后,依旧是遗臭万年!”

    “该,这等数典忘祖之辈,就该让他遗臭万年!”黄得功听了,立刻附和,恨声骂道。

    他以前就是在关宁军中,一直和建虏打仗的。他是知道,建虏之所以会那么容易得到整个辽东,完全是像范文程这样数典忘祖之辈太多的原因。多少袍泽,因此死在建虏手中,他不恨就怪了。

    排在武将队列后面的孔有德,听到中军帐内这些武将此起彼伏的骂声,不由得脸色红得和关公一样,下意识地缩了缩身子,往角落里躲了一点。

    崇祯皇帝等他们发泄了一会之后,便摆摆手,示意安静,然后说回正事道:“朕亲征辽东,相信倭军那边必然也会得到消息。眼见建虏不是朕的对手,倭军怕独立承担朕的怒火,必定会想着法子救他们的盟友。因此,朕料定倭军闻讯之后,会日夜兼程赶来辽东救他们的盟友!”

    他又开始扮诸葛亮,侃侃而谈道:“不过朕在鸭绿江这边动静太大,想瞒也瞒不了,倭军知道建虏已灭,必定不敢再来辽东。如果朕没猜错的话,倭军最多到达平壤。”

    看到底下臣子都在认真听着,崇祯皇帝便又说道:“倭军相对建虏来说,重火器,未免朝廷大军伤亡过多,朕决定等即将到来的雨季再开战。另外,朕已令登莱水师前去切断倭军后援,一旦成功,这支倭军战力更加大损。此乃朕之初步决断,卿等以为如何?”

    朝鲜半岛的雨季,多是六到八月份。而此时,就已经进入六月份了。

    如果崇祯皇帝没有详细说他的方略的话,这些武将肯定是嚷着直接打过去的。对于倭寇,他们是有心里优势的。不说以前在朝鲜的对倭战事,大明就是以少打多,光是这次灭虏光复辽东的士气加成,就足以让明军发挥出十二分的战力了。

    而且倭人矮小,对于身材更高大的人来说,真得是有一种天然的俯视优势。倭军虽有十万之众,来便是!

    不过此时,崇祯皇帝既然已经说明了他的战略思想,甚至连天气都考虑到了,中军帐内的这些臣子,还能反对不成!这个事情,就这么定下来了。

    当然了,崇祯皇帝也没说死,说这是他的初步方略,是留了余地的。如果豪格这个“大明细作”能发挥作用,让崇祯皇帝捕捉到战机的话,他也不介意立刻改变初衷,选择合适的打法。

    一如崇祯皇帝所料,此时的倭军,连续急赶之下,终于看到了平壤废墟。

581 何以数典忘祖

    倭军上下,全都松了口气。就他们的小短腿,这么快时间内从汉城赶到平壤,那是真心不容易!

    倭军统帅,德川幕府老中,最受德川家光信任的松平信纲下令大军休整,不过斥候却不能停,再继续北进,刺探辽东的消息。

    站在平壤城头,看着滚滚南流的大同江,看着平壤城外的粮田,松平信纲不由得露出了笑容。这些可都是好地方啊,如今已为大倭国所有,光是从釜山到汉城这一大块土地,就能养活不知道多少倭人了。

    以前的时候,倭国是受土地限制,如今却是相反,要受人口限制。回头见了将军大人,应该建议鼓励生育。只有倭人够多,回头才有足够的兵力占领整个天下。要不然的话,就算打下了明国,大倭国也没有那么多人口去统治啊?

    想到这里,他忽然转头看了一眼身后不远的那个清国人。

    松平信纲自然早已知道,这个清国人,其实是明人出身,而且还是明人的秀才,却一心为清国效力。像他这样的人应该很多吧,等大倭国占领了整个明国,应该也有很多明人会竞相为大倭国效力。

    想着这个,他忽然冒出一个念头,便伸手向范文程招了下。

    范文程旧地重游,再次见到这个平壤城,心中其实也有感慨。想当初,大清皇帝皇太极领大清主力攻打平壤,那一战,差点就打下平壤,消灭东江军,只是可惜功亏一篑,没能杀了那个卢象升。

    他正想着,忽然看到松平信纲向他招手,于是,他连忙快步走过去,学着倭人的样子点头哈腰道:“大人?”

    能否救下大清,估计希望不大了。这一点,范文程心中有数。既然如此,不如先讨好这位倭国的权贵,回头走投无路之时,也能得到庇护不是!

    松平信纲看着,带着笑容忽然问道:“你在明国是有功名的,为何最终却投靠了清国效力?这清国和明国的繁华,可不是相差一星半点的啊?”

    范文程万万没想到,松平信纲竟然会问出这样的问题。稍微一愣之后,连忙露出义愤填膺的神情说道:“明国皇帝昏庸无道,朝中更是奸臣当道,以至于民不聊生,百姓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某虽不才,却不忍见如此人间不公,顾立誓要讨伐不公,还天下百姓一个安宁!”

    “哦?”松平信纲听了,脸上露出似笑非笑的表情道,“可我倭国和中原王朝交往不少,却也听说过一句话,儿不嫌母丑。就算长辈再有不是,当尽力改之,而不是杀之吧?”

    “……”范文程听了,顿时脸色一红,有点尴尬了。他一时之间有点搞不明白,为什么这个倭人会突然问出这话,是不是脑子有毛病?

    不过不管怎么样,人家是倭国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人物,就算他问得问题再难为自己,也得好好回答才好。

    这么想着,范文程便开口说道:“不瞒老中大人,这明国君臣均已腐朽不堪,哪像大倭国上下君明臣贤,一片欣欣向荣,让人欣然向往之。小人以为,明国朱家天下已经不可救,中原也该换个主人,如此一来,小人或得从龙之功,也算是能光宗耀祖,流芳百世了!”

    听到这话,松平信纲很是受用,便点点头道:“不错,识时务者为俊杰,你很好,很好!”

    听到夸奖,范文程连忙露出笑容,正想再试探下他,看要是自己投靠倭国的话,不知道会委以什么官职?

    可就在这时,忽然就看到有斥候从南边方向飞驰而来,看那急匆匆的样子,似乎是有急事的样子。于是,他不得不先息了这个念头,因为松平信纲也已经注意到,脸上已经没了笑容,转头去看城外飞驰而来的那个斥候了。

    不过斥候还没到,一个声音便在他们的身后响起:“大人,如今大军携带的粮食,消耗甚多,是不是休整期间,减少一些供应才好?”

    松平信纲听到,转头一看,是他的粮草官,皱着眉头想了下,便回答他道:“不用,大军即将要面对强敌,不能在吃得方面亏待了将士们。水师那边运送的粮食,应该不会比陆上慢多少,不日即到,粮食无忧!”

    “嗨!”听到这话,那粮草官便回应一声,就转身离去,安排大军食宿去了。

    这倭军图谋大陆已久,既然有机会占领陆地的,早就从去年就开始准备。大军开拔,这粮草当然是准备充分的。因此,对于清国所遇到的粮食问题这事上,他不觉得倭军会有,也就放心地交代下去了。

    可是,这粮草官还没走下城头呢,那斥候就已经急匆匆地冲上了城头,离松平信纲还有段距离,就急不可待地禀告道:“大人,海边遇到水师军卒,说运粮水师遇到明国水师,如今已经全军覆没了!”

    “什么?”松平信纲冷不丁听到这样的消息,顿时大吃一惊,失声问道。

    边上的范文程这几天正在用心学倭语,一些比较重要的词汇,刚刚已经掌握,正好听懂了“粮食”、“水师”这样的词汇,再结合斥候和松平信纲的表情举止,顿时,他就感觉不妙,有点猜出来,好像倭国的粮道被明军截断了!

    在那斥候又复述了一遍之后,松平信纲的脸,已经是非常地难看,盯着斥候,质问他道:“为什么还在这么远的朝鲜境内,就遇到了明国水师?为什么?还有,那明国水师多少战船,领军之将是何人……”

    一连串的问题问出去,就好像这斥候是水师统领一般。

    可是,这斥候就是在海边遇到了逃上岸的水师军卒,只能了解下概括,就知道事情严重,第一时间跑回来禀告的,那知道那么多为什么?

    松平信纲情急之下,见斥候回答不出来,上前就是左右开弓,嘴上“八嘎、八嘎”地骂个不停。

    那斥候不敢反抗,只能每打一个耳刮子,就“嗨”一声,意思是“您打得对,您打得好,随便打”。

    发泄了一会后,松平信纲终于感觉舒服了一点,也就回过神来了,知道自己有点急了,于是,他便不再抽耳光,厉声喝道:“立刻探听明白军情,不得有误!”

    “嗨!”那斥候回应的时候,已经满嘴是血,吐字都有点不清晰了。看得边上的范文程,感觉自己嘴巴也有点疼。以后要是投靠了这倭国,回头主子不满意了,也这样抽自己的大耳刮子,那自己是不是还得低头弯腰下去,让这些矮子抽自己?

    看着斥候快步跑下城头,听到动静的粮草官就急了,就等在一边,看松平信纲怎么处理这个事情。

    此时的松平信纲,那是非常的恼怒。大军赶到了平壤,可是,水师送来的粮食却没了,那大军还如何前去辽东?连续多日的行军,就一下显得可笑了。搞不好,大军连平壤都待不住,还得往回撤,直到粮草能供应上为止!

    不管怎么样,他既然有“智慧伊豆”之称,又是德川家光最为倚重的心腹大臣,当然明白粮草不足对大军的影响。

    事实上,他当年的成名战,也就是镇压岛原之乱,之所以轻松能比先前的大将轻松镇压下去,就是因为围困乱军,使得乱军没有粮草接续,断了粮食的原因。

    因此,对于大军粮食问题,他其实是很看重的。

    但是,根据之前的消息,明国水师都在辽东,而且明国皇帝在辽东正在攻打清国,按照斥候之前刺探到的消息可知,此时这朝鲜应该是无主之地。水师运送粮食过来,而且只是从大同江入海口到平壤,还远没到辽东地界,不管怎么样,都是很安全的才对!

    可是,如今运粮水师却是全军覆没。那也就是说,明国水师必然庞大,才能一举歼灭有战船护送的运粮船队。如此一来,问题就来了,为什么明国水师会突然大规模地出现在离辽东这么远的地方?难道他们获得了大倭国出兵朝鲜,并且粮食从海路运往平壤的消息?

    脑中闪出这个念头,松平信纲又觉得不可能,便自己把这个想法否了。因为明国能刺探到这消息再做出应对,从时间上来说,可能性非常小!

    想不明白之下,松平信纲就感觉脑壳痛,军粮出了问题,这是会出大事的啊!

    他连忙命令粮草官减半供应吃食,以节约粮食,另外,也开始打退堂鼓,不想继续北上辽东了。

    没有粮食,就是去了辽东又如何?送羊入虎口?这种事情是绝对不能做的,哪怕清国是倭国的爹也不能做!

    他正为这粮食伤脑筋时,又看到辽东方向那,己方的一群斥候正疾驰而来,看那急的样子,一看就知道有事。顿时,松平信纲心里一咯噔,该不会又有坏消息吧?

    离得近一点,他忽然看到有不对,因为那些斥候中,有一个人明显是人高马大,一看就不是倭国人。

    那人是谁?松平信纲的脑海中顿时闪出这个疑问。

582 豪格的控诉(为掌门风起叶落V加更2/5)

    在他疑惑这会,边上的范文程也发现了特别,凝神瞧去,只是第一下,他就分辨出了那矮子中的高个子是大清的人。一开始,他还以为是英俄尔岱返回回来了。不过看着不像,就没出声,继续盯着看。

    稍微更近一点之后,范文程终于看清楚了,不由得失声说了出来道:“肃亲王?”

    松平信纲对于这个称呼有点熟悉,稍微一想,便立刻想起来了,去接收倭国粮食的那清国人,不就是么?

    于是,他便立刻转头看向范文程,带着诧异问道:“你说那人是清国的什么和硕肃亲王?”

    “嗯,就是他!”范文程连忙回答,眼睛看着越驰越近的豪格,点点头,疑惑地又说道,“他不是被明军给打得全军覆没了么?怎么出现在这里了?”

    松平信纲也觉得奇怪,按照之前听到的,在那种情况下应该很难逃脱才对。那么如今出现在这里,到底是什么情况?

    这个问题,倒是容易解决,只是稍微等了一会,斥候和豪格就已经到了城下,看到松平信纲的旗号,便又立刻上来城头。

    范文程和留在这里的建虏,都是激动地迎了过去,向豪格打千跪下行礼。

    这种时候,对于他们来说,国难当头,身处异乡,突然见到老乡,还是有威望的大佬,不激动就是假的了!

    松平信纲听着手下斥候禀告说,在北向时遇到南逃的这位清国和硕肃亲王,就护送他回来了。与此同时,又看到这一幕,都不用再确认,绝对是清国的亲王无疑了。

    于是,他不由得细细打量了起来,一时之间,倒也没有说话。

    只见豪格看到族人跪迎他,同样也是激动。终于逃出来了,终于安全了啊!

    不过他这个感慨才刚开始,就一眼看到了跪在前面的那人,就是他一直惦记着的范文程。

    顿时,就如同见了杀父仇人,他那个恨啊立刻就倾斜而出,一个箭步就扑了过去,一脚就往范文程的脸上踩了过去。

    范文程打千跪地,脑袋昂着,露出笑容,再加一点感动的味道在里面,正想开口说话时,就见到豪格冲他过去了,于是,那笑容便犹如断了根一般,无以为续,转而惊诧,不知道豪格这是什么意思?

    面对建虏主子,或者是跪得久了,他下意识地不敢躲避,等到见到豪格真得不留情,一脚往他英俊的面容上招呼时,连忙闪避。电光火石之间,脑袋是躲过去了,可身体却没有躲过,豪格的一脚,就踹在了他的肩膀上,踢了他一个后仰的朝天乌龟状。

    豪格一见,不解气,又待上前。

    但是,边上的建虏却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连忙上来想要问个明白,或者是劝解一下。

    不过他们还没有做出什么,豪格看到他们走近,就顺手拔了一个建虏的腰刀,“嗖”地一声铁刀在手,杀尽天下内奸狗。

    亏了范文程算是文武双全,已经感觉到了豪格对他的浓浓恨意,敏锐地感觉这个时候,不是用嘴分辨的时候,听到那一声宝刀出鞘的声音,吓得连忙往侧面一个打滚,险之又险地避开了豪格的含怒一刀。

    连续几个翻滚,最后顺势站了起来,看到豪格又要追杀过去,连忙闪到了松平信纲的身后,虽然狼狈不堪,不过他知道,应该没什么问题了。

    果然,豪格还想握着刀追过去时,边上站着的倭人就不乐意了,要么握着武士刀,要么端起火枪,纷纷指向豪格。

    那些不知道发生什么情况的建虏,在这会儿也回过神来,立刻上前拦住了豪格,不敢再让他鲁莽了。要是握着刀再冲着倭国老中过去,那些倭人才不会管你和硕肃亲王的身份,肯定会动手杀人的。

    终于,城头上的这个骚动,暂时便安静了下来。

    松平信纲心中很是恼怒,不过他城府很深,并没有立刻发火,而是冷着脸,盯着豪格,冷冷地说道:“这个事情,不给本官一个交代,就不要怪本官不客气了!”

    他知道清国高层都通晓大明官话,为了明确表达他的愤怒,不耽搁事儿,就没让翻译来插一嘴,直接用大明官话说了。

    豪格听到,便有点诧异地看着这个小矮子。

    “殿下,他是倭国老中,这次出征朝鲜倭军的统领,只是位居幕府将军之下,万人之上!”一名建虏连忙贴近豪格的耳边,低声介绍,免得这个莽撞的肃亲王犯傻。

    如果换了以前,豪格身为建虏的和硕肃亲王,身份是显贵中的显贵,自然是不会怎么在意眼前这小矮子。但是此时不同,他可以说是来投奔这小矮子的,哪能得罪。

    不过,他此时见到范文程而有的一腔怒火,也不是说消就消下去的,因此,他便气冲冲地用手中一刀往前一指道:“这明国的奸细,害死了大清,不杀他,我就不姓爱新觉罗!”

    松平信纲见他用刀指着自己,不由得一愣。什么时候,自己变成了明国的奸细了?

    不过他立刻就回过神来,当即往边上一跨步,而后转过身,看了原本躲在他身后的范文程一眼,诧异地用手一指道:“肃亲王的意思,是说他是明国的奸细?”

    “正是,就是这个汉狗,一直为明国提供军情,把我大清害惨了!”豪格继续用刀锋指着范文程,咬牙切齿地厉声控诉道。

    范文程听到他们的对话,早已经傻眼了:什么情况?自己什么时候变成过明国的奸细了?

    边上的松平信纲听了,看了看傻了的范文程,有点疑惑,又转回头看向豪格道:“你确认?”

    听到这话,范文程终于回过神来了,连忙大声喊冤道:“冤枉啊,殿下,小人一心为大清,此心天地可鉴!千万不要误听流言蜚语啊……”

    说到这里时,他自己都有点郁闷了,什么时候,有这样的流言蜚语了?

    边上的那几个建虏也是纳闷,不明白肃亲王为什么一来就说范文程是明国奸细。虽然他们同样不喜欢范文程,但也不得不承认,至少在和倭国结盟这事上,范文程一直是在尽心尽力为大清做事的。

    因此,他们中也有人跟着附和道:“是啊,殿下,为何突然说着范文程是明国的奸细呢?万一误会了他就不好了!”

    豪格看到这个情况,盯了一眼一脸冤枉样的范文程,再转头看了下同样有疑惑之色的族人,还有那个倭国的老中,最后又转头盯向范文程,还是继续用刀锋指着他,厉声怒喝道:“好,就叫你死个明白,你这个明国的奸贼!”

    还真别说,他这话一说完之后,城头上竟然显得非常安静,不管有没有和这个事有关系,不管能不能听得懂对话,一个个都竖着耳朵看着豪格,期待他的继续。

    豪格当然没有其他想法,把英俄尔岱在崇祯皇帝面前的分析,一个个转述了出来。从范文程出身明国秀才开始说起,说到他身份的特别,能接触到大清最高机密,特别是这一次和倭国的盟约一事,更是重中之重地提了出来。

    听着他在一件件地说着,一开始,松平信纲还有点不以为意。恰恰在这之前,他顺口问过范文程,得到了范文程的一个解释。豪格所说这些,不能说没有一点道理,但是,想要确认范文程就是明国奸细,那也有点勉强了。

    但是,等到豪格说到盟约的事情,听到明国皇帝已经屯兵鸭绿江边,就在等着倭军前去这些事情时,他顿时就脸色大变,立刻转头盯向范文程,似乎想一下看穿范文程的内心世界,看他到底是不是明国奸细了!

    而范文程原本也是有点不以为意,心中已经想好了辩词,准备为他自己辩护的。可是,听到后来,说明国皇帝拿出了大清和倭国的盟约,一个字都不差时,他脸色就变了。

    一如之前英俄尔岱所说,盟约的内容是范文程和英俄尔岱两人一个字一个字地和倭国这边协商,最终才定下来的。其他人可能记得不清楚,但是,他和英俄尔岱是绝对不会记错的。

    既然明军还没进盛京,城都烧没了,那明国皇帝那边的盟约,就绝对不是给盛京的那份。如此一来,要么是英俄尔岱提供的,要么是他范文程提供,才有可能一字不差了。

    如此一来,英俄尔岱和范文程他们两人之间,到底谁是明国的奸细,用脚趾头想想都知道了。

    “……还有,你们还没去辽东,可明国皇帝却已经知道了你们在朝鲜,并且开始整军备战!”豪格看着松平信纲,带着愤怒又很诚恳地对他说道,“如果没有人把你们的消息及时通知明国皇帝那边,杀了我都不信!而这个通报消息的人,不是他这个狗奸贼还能是谁?”

    豪格所说这些话的信息量实在太大,比如说清国已经灭亡这些,松平信纲一直在消化,但他忽然听到豪格这话,顿时想起一事,那脸色一下就变了,当即转头恶狠狠地盯向范文程。

583 发誓

    “说,明国水师突然南下,袭击了我大倭国的水师运粮船,是不是你通风报信了?”

    松平信纲这恶狠狠地问话,吓得范文程那魂都差点没了。

    倭国水师运粮船全军覆没这事到底有多严重,他自然是一清二楚的。之前一直想不明白,为什么明国水师会突然出现,如今有了合理的解释,是这边有人通风报信,那就合情合理了。

    可是,这个通风报信的人,是自己,那范文程是绝对无法接受,也没法承受被冤枉的后果。

    “冤枉啊,老中大人,冤枉啊!”范文程立刻大声喊起了冤枉,好像比窦娥还冤一百倍一样,“小人一直在军中,且身边都有女真人陪同,怎么可能有机会给明国传递消息呢?”

    “看看,他承认了吧?”边上的豪格听见,立刻冷笑着对松平信纲道,“要有机会的话,他就绝对会给明国传递消息了!再者说了,鬼知道他没有秘密传递消息的法子!”

    松平信纲一听,那小眼珠子盯着范文程,简直是要冒火了。军粮一失,十万大军就危险了。这种后果,他作为德川家光的心腹,也很难承受的。

    范文程对于豪格突然之间变得聪明,竟然会抓他语病,简直是恨得要死!

    他也不管了,膝盖一软,跪在松平信纲面前,伸出双手,用他自认为最诚恳的神态,非常恳切地说道:“小人对天发誓,如若小人是明国奸细的话,就让小人天打五雷轰,不得好死!”

    “轰……”就在这时,忽然一个惊雷响起,就炸在平壤城的上空,吓得范文程一哆嗦,差点没吓尿了。

    松平信纲抬头看天,不知道什么时候已经乌云密布,忽然又是一道闪电,而后“轰”的雷声,再次传来。估计没多久,一场大雨就要下来了。

    “哈哈哈……”豪格见此,不由得仰天狂笑,用刀锋点着范文程,厉声大喝道,“你不是想天打五雷轰么?瞧瞧,老天应承你了!”

    范文程虽然最终没有吓出尿来,但也是真正地被吓到了:自己刚发誓完,这雷声就响了起来,难道真得是上天看自己不顺眼,要降罪了?

    其实,这个季节就是到朝鲜半岛的雨季,打雷下雨,会是很常见的事情。

    刚才这场景,他们都没关注天气,全被豪格带来的消息给吸引了所有注意力,刚好在范文程发誓的时候,这雷声就响了起来。可以说是凑巧,当然,也可以有其他原因,比如他祖宗的棺材板盖不住了,在天上想劈死这孙子!

    不管怎么样,这个时候,对于一些比较凑巧的事情,都是很相信的。发誓被雷劈,那就说明,很可能是违背了誓言。

    因此,范文程面对豪格的质问,一时之间有点失神,以至于呆若木鸡,都没回答。

    看到这一幕,原本还相信范文程的那些建虏,终于信了豪格的话,想起大清灭亡,全是这个明狗引起的,那对范文程的愤怒,真得用眼神都能杀死范文程。要不是松平信纲这些倭人在,他们此时肯定就冲上去要范文程好看了。

    “八嘎!”松平信纲终于开口冲着范文程怒喝道,“你的良心,大大的坏的!死啦死啦的!”

    一挥手,他的手下便逼向范文程,要把范文程给抓起来。

    不过,在松平信纲的心中,其实也没有绝对相信范文程真是明国奸细。但是,倭国劳师动众,不但十万大军踏入朝鲜,后续还有更多的动员在后面。可以说,和清国联盟图谋明国,让倭国是出了全力的。

    但是,这才开始,作为重要棋子的清国就已经被明军消灭,使得倭国少了能分担明国压力的盟友;这大军赶到平壤,粮食又却明军给断了,使得十万大军都处于危险之中。

    这一切种种,对于倭国来说,都是巨大的挫败。一个搞不好,不但关系到平壤这边十万大军的生死存亡,甚至还会影响到德川幕府的稳定。

    这么大的事情,就必须要有人出来背锅!

    松平信纲自己来背锅倒是可以,毕竟他是这一次出征朝鲜的主帅,也是当初建议德川家光出兵朝鲜的心腹之一。就算军中有细作,也可以是主帅失察。

    但是,如今在这朝鲜,松平信纲最大,没人能定他的罪。而豪格又送了一个替罪羊给他,只要落实范文程是明国奸细的事情,那么倭国的这次巨大的危机,就和他松平信纲关系很小了。

    毕竟范文程是清国的人,作为清国的代表随同大军行动的。而且和清国的盟约,他从头到尾都参与了。要说失察,清国这边责任最大,他们派了一个明国奸细过来,倭国又怎么可能知道这点!

    退一万步来说,他松平信纲和这范文程又没有什么交情,凭什么要为他说话,替他洗白?

    因此,范文程的明国奸细罪名,那是当定了。

    范文程盯着松平信纲,看到他的眼神,便大概明白了自己的处境是什么情况。

    看着倭人向他逼过去,范文程急中生智之下,忽然脸色大变,用手一指前面大声喊道:“又有急报!”

    在场的人,除了豪格之外,都被倭人斥候的急报给吓怕了,连忙担心地转头看去。

    不过压根就没什么急报,倒是乌云压得更低,眼看着一场大雨马上就下了。

    知道情况不对,他们便纷纷又转回头去。

    好一个范文程,不愧是“文武双全”,就抓住这么短短地一点机会,奋力一蹬腿,一个前跃鱼滚翻,一下就蹿到了松平信纲的面前。

    松平信纲吓得连忙退步,同时伸手去抽他自己的武士刀。

    然而,范文程那肯给他机会,那是不给他自己活路。因此在这绝境之下,那也是超常发挥,速度非常地快。一把就先抓住了松平信纲的武士刀,替他抽了出来,顺势一横,就架到了松平信纲的脖子上,与此同时,他大声狂吼道:“别动,谁都不要动,要不一起死!”

    这电光火石之间发生的事情,让周围所有人都傻眼了。

    这下好了,老中大人落到了这明国奸细的手中,这事情该怎么办好?

    趁着他们发愣的机会,范文程又立刻绕步,躲到了松平信纲的身后,一把抱住松平信纲,不让他有动弹挣扎的机会,就怕他挣脱,也怕他一个不小心,被架在脖子上锋利的武士刀枭首了。

    然后,他一边挟持着松平信纲慢慢后退到城垛处靠着,然后对松平信纲,用非常诚恳地语气说道:“老中大人,相信小人,小人真得不是明国奸细!”

    天下之大,他根本无处可去,唯一能走得路,就是消除这个误会。

    “还敢说你不是明国奸细?”豪格听到,又是大声对范文程吼道,“看看,你们这些汉狗还真是会满口瞎话,一点都不能信!”

    “本官相信你不是明国奸细!”可谁知,松平信纲却开口如此说道。

    他的这个话,让所有人都吃了一惊。一时之间,豪格都有点不敢相信地盯着他,心中纳闷,也不知道他哪只眼睛看出来,这明明是明国奸细的范文程,竟然就不是明国奸细了?

    而范文程听了之后,先是大喜,然后又一下傻了。因为他发现,如果他就这样放开了松平信纲的话,回头他翻脸了怎么办?也就是说,很可能松平信纲是想稳住他而已!

    不放了松平信纲,那事情就会一直僵持下去。

    放了松平信纲,万一他翻脸的话,手中没有了筹码,就只有等死的份了!

    这一刻,范文程忽然无比地纠结,差点就纠结死了的那种纠结!

    终于,范文程哭了,至少带着哭音对松平信纲说道:“老中大人,小人真得不是明国奸细啊!”

    “嗯,本官信你!”松平信纲感觉到了他的求生欲,因此,他反而淡定了下来,马上回答范文程道。

    然而,范文程还是不敢松手。一时之间,就这样僵持着了。

    “轰……”

    又是一个惊雷炸响,豆大的雨点,终于哗啦啦地倾斜了下来。

    范文程见此,反而有了灵感,便求饶式地对松平信纲说道:“老中大人,不是小人信不过,实在是事关小人性命!还请老中大人发个誓,绝对相信小人,这样小人才能放心!”

    松平信纲听了,下意识地眼珠子往上转,看了一眼头顶上的乌云。说真的,他可不敢发誓说什么天打五雷轰的,万一变真了呢?

    雨一直下,气氛不算融洽,或者说非常地不融洽,也可以说是诡异。事关松平信纲的安危,就连豪格都不敢再嚷嚷了。

    对于范文程来说,好像是过了很久时间,才听到松平信纲回答他道:“好,本官发誓,相信你不是明国奸细,否则万箭穿心而死!”

    这个誓言,可以说是非常毒了。

    范文程终于心中稍微松了口气。事实上,他也没有别得选择了。总不能,就这样抱着松平信纲到天荒地老吧?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43151/ 第一时间欣赏崇祯窃听系统最新章节! 作者:叫天所写的《崇祯窃听系统》为转载作品,崇祯窃听系统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崇祯窃听系统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崇祯窃听系统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崇祯窃听系统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崇祯窃听系统介绍:
崇祯皇帝身处深宫,被人忽悠而吊死煤山。
可如果他有窃听系统在手,能听到别人背后的议论,那还能亡国灭种么?
好吧,崇祯皇帝还是穿越的,虽然已经是崇祯十一年末,可结果必定会改变!
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我崇祯活这一世,大明必定中兴!
PS1:这是有系统加持的正经穿越历史文!
PS2:觉得苗幼可以先看我另外一本精品历史《崇祯聊天群》崇祯窃听系统已经完结,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崇祯窃听系统,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崇祯窃听系统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