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历史军事崇祯窃听系统TXT下载崇祯窃听系统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崇祯窃听系统全文阅读

作者:叫天     崇祯窃听系统txt下载     崇祯窃听系统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554 死不瞑目

    一般来说,车营会比步军要快点,毕竟有牲畜拉车的。但是,车营是有运各类火炮的,小型火炮也就算了,影响不大,可红夷大炮和大将军炮这些就重了。

    于是,这一次,车营就眼睁睁地看着步军就像打了鸡血一般,超过他们,一直往前赶,绝尘而去。

    夜幕之下,有车营的将士就忍不住问正在兴奋地步军同袍道:“你们这一仗是怎么打的?这么短的时间内,伤亡不大,却把辽阳建虏都收拾完了?你看看,我们这火炮都白拉来了!”

    步军将士听了,哈哈大笑,然后正想回答时,却忽然有点傻了。

    “你们这一战怎么打的,说说啊!”车营将士看他这样子就忍不住催道,“我估摸着你们赶到这里投入战斗,满打满算都不会超过半个时辰吧?这辽阳城可是辽东重镇,你们到底是怎么轻松地就打下来了呢?”

    听到问话,步军将士回过神来,挠了挠后脑勺,露出疑惑表情道:“我也不知道啊,真的,没骗你,莫名其妙地就赢了,这些建虏像疯了一般跑出城来,然后还把辽阳城给烧了,最后又疯了一般往城里跑,结果就成这样子了!”

    车营将士听了有点傻眼,这大决战原来是这样打的?这也太轻松了吧!

    这么想着,他们不由得都转头看向御驾所在,心中那敬仰之情,就犹如黄河之水,涛涛连绵不绝,皇上这带兵打仗的能力,真是绝了,不要说没听说过有那个皇帝有当今皇上这般本事的。就是古之最有名的那些名将,怕也比不过皇上吧?

    军中有传言,说皇上是孙武在世,呵呵,孙武有皇上厉害?真是给他孙武贴金了!

    这种想法,不止是大明普通将士们有,就连总兵曹变蛟、杨国柱、周遇吉也有。

    这其中,杨国柱和周遇吉是领骑军堵门的,在他们看来,如果建虏不突围的话也就罢了,要是突围,那他们这些骑军绝对是有一番苦战的。

    说真的,他们两人就盼着来一番苦战,就如同当年的归化城之战。堵死了辽阳建虏逃跑,为大军赶来赢得时间就可以,这样的战事,加上又是光复辽东之战,指不定战事结束之后论功行赏,他们两人就有可能也会封爵了。

    一开始看着建虏嗷嗷叫地冲出城门,想要突围时,他们是非常高兴的。立刻给将士们打气,拿归化城的例子激励他们。但是,情况很快就急转直下,甚至都让他们有点懵了,最后这一仗,怎么稀里糊涂就变得非常轻松,直接就赢了?

    他们的这个郁闷,先期赶来的曹变蛟也有。原本以为建虏狗急跳墙,肯定会拼死逃进山林,必有一场血战的,结果,什么都没有,就只是看着步军赶到,建虏回退城内,自相残杀了一番,然后战事就结束了。

    完了,这么轻松的战事,肯定不会有封爵的可能!

    不过,让他们重新兴奋起来的是,在第二天一大早,崇祯皇帝就传下旨意,让他们三人领着万余骑军,全都赶去沈阳参战。

    在铁骑隆隆而去之后,崇祯皇帝便下旨,留了三千兵力看守俘虏的近万建虏。让他们整理烧毁的辽阳城废墟,敢有偷懒的,就往死里打!

    不过,在临出发之前,还有一件事情要做,就是找到多铎,回收他身上的甲级窃听种子。

    这个废物,已经不值得浪费甲级窃听种子了!

    从窃听系统可以知道,这厮还活着,就躲在俘虏之中。

    明军这边,包括随驾而来的伍忠在内,还有另外一部分蒙古各族投降过来的军卒是认识多铎的。但是,他们也只认识那个身穿“大清王爷”衣裳的多铎,如今这俘虏之中,可没有这样穿着的。

    说实话,要在这上万建虏之中把多铎找出来,难度不小。可是,伍忠看着崇祯皇帝好像就想马上出发去沈阳了,就不得不提醒道:“陛下,这奴酋躲在俘虏群中,想要找出来怕不是一时半会的事情。要不,末将就留在这里,把人找出来之后再带去沈阳?”

    崇祯皇帝听了,微笑着摇头道:“不用这么麻烦!传朕旨意,第一个举报多铎,可赏羊肉一斤,饱餐一顿!”

    “……”伍忠听了有点傻眼,这也行?

    要知道这多铎可是姓爱新觉罗的,是建虏中最高级的几个奴酋之一,他们会为了一斤羊肉,饱餐一顿就出卖他们的主子?

    说真的,他心中有疑惑,不过皇帝旨意已下,他就将信将疑地去宣布了。

    “你们听着,皇上有旨,第一个举报爱新觉罗多铎者,可赏羊肉一斤,饱餐一顿!”

    面对上万俘虏,伍忠让人大声喊话,传达了旨意之后,就看着到底会不会有人举报。

    让他没想到的是,在他话音落下不一会,俘虏群中就有一角起了骚乱,在明军将士过去弹压之下,不少建虏纷纷大喊着:“在这里,在这里……”

    “……”伍忠听得有点傻眼了,以前他在辽东的时候,多铎是何等威风,年纪轻轻就是一旗之主,手下奴才不知道有多少。可如今,落难的时候却被手下毫不犹豫地出卖,真是讽刺啊!

    在他赶过去带多铎时,又出现了意外的一幕。

    只见那些建虏互相动手起来,同时大声喝骂着对方。

    “是我第一个举报的,哪个敢和我抢!”

    “老子是巴图鲁,打不死你!”

    “是我,是我,我举报的……”

    “……”

    能听出来,这些举报的建虏,为了证明自己是第一个举报,从而获得奖赏,自己先干起来了。

    在他们的中间,有一个蓬头垢面的建虏,孤零零地蹲在那里,就好像是擂台上的悬赏,等着那些人争抢出结果就属于谁。

    伍忠定睛细看,认得那个满脸绝望的人,就是爱新觉罗多铎。

    于是,他一挥手,明军将士便上前,直接把多铎给带了出来。同时下令,对于那些争抢的建虏,全部弹压,罪名是试图制造混乱,引发暴乱。

    “呯呯呯……”

    枪声响起,互殴中的建虏一下死伤一片,剩下没死的,都吓得求饶,然而,明军这边并没有停手,全都补上一枪,免得浪费粮食。

    等这一切结束之后,伍忠便大声说道:“任何试图反抗,制造混乱者,杀无赦!”

    满脸绝望的多铎,看着这一切,忽然哈哈大笑起来,指着地上的那些尸体,厉声大喊道:“让你们出卖本王,让你们出卖本王,活该,杀得好,最好把他们所有人都给杀了,都给杀了……”

    “啪”地一声,伍忠当场甩了一个耳光过去,把多铎直接打倒在地。

    这个多铎,是奴酋中有名的,对大明有仇恨,对大明百姓动不动就大骂杀戮。这种人,皇上绝对不会饶过他,事先收点利息也是不错的。

    这一点,他没猜错。

    崇祯皇帝知道多铎在原本的历史上,是下令屠城,不知道杀了多少大明百姓的刽子手。就算如今没有了历史上的那些,可他在辽东,也不知道杀了多少大明百姓,明军将士。不管怎么样,都是不会轻饶了多铎的。

    面对押过来的多铎,崇祯皇帝收回甲级窃听种子之后,便冷声吩咐道:“人就交给你们锦衣卫了,好好伺候他,别死就成,带去沈阳!”

    伍忠一听,便立刻大声领旨。

    可就在这时,一直盯着崇祯皇帝的多铎,忽然却大喊了起来,没有求饶命。事实上,他自己肯定也知道,明国皇帝是绝对不会饶了他的:“我大清中到底谁是叛徒,谁是细作,是谁,是谁把我大清出卖了,不知道这个,我死不瞑目!告诉我,求求你,告诉我,我可以用一个天大的消息来换……”

    思前想后,多铎已经明白,大清高层中,绝对有明国的内奸。就算这个伍忠逃回明国,可大清中的细作还是在,但就是一直查不出来。说实话,如今回想起来,他已经非常确定,要是没有这个内奸,大清绝对不会败得如此之惨,甚至就不可能会打败!

    对于这个内奸,多铎恨不得吃他的肉,喝他的血,把他碎尸万段,千刀万剐,一点都不为过!

    边上的伍忠听了,心中也有点好奇。

    自己都回来了,而且他也知道,就算自己还在辽东,其实也根本没有传回消息。只有在去辽东之前,冒险传过两次;回到大明之后,把辽东情况禀告了一番而已。

    他也敢肯定,这个多铎说得没错,皇上在建虏那边肯定还有内应,而且级别绝对不低。因此,他也想知道那个有可能同样会领金质大明英雄勋章的人,到底是谁?

    崇祯皇帝看到多铎歇斯底里地在喊,一定要知道的样子,忽然就觉得好笑,便露出一丝讽刺,对多铎说道:“你真想知道?”

    一看好像有戏,多铎立刻大喜,连忙点头道:“对,我可以用一个天大的消息来和你换,这个消息对你非常重要的!”

    崇祯皇帝听了,冷笑一声道:“那个内奸,就是你,爱新觉罗多铎!”

555 盛京,是盛京!

    “……”多铎一听,先是愣了下,然后自然压根就不信,自己是不是明国细作,难道自己还不知道?

    很自然地,他感觉被崇祯皇帝调戏了,就想冲向崇祯皇帝,但是,他才露出这个意思,就被左右的锦衣卫校尉给放到了。

    但是,多铎并没有消停,使出吃奶的劲挣扎了起来,同时涨红了脸,大声喊道:“我愿意拿一个天大的消息给你交换,你要错过,到时候后悔就晚了。到底谁是内奸,谁是你的细作……”

    见他这个样子,崇祯皇帝不由得冷笑一声道:“你以为朕是戏言?”

    说完之后,他便驱马就走了,沈阳那边,还等着他去收拾呢!

    多铎听到,觉得崇祯皇帝还在戏弄他,那心中的不甘心,从他那盯着崇祯皇帝背影的表情上就能看出来:“我真有一个天大的消息,你不听的话,绝对会后悔的,事关你明国安危……”

    他说得这么严重,崇祯皇帝便扭头看了他一眼。

    见此情况,多铎心中一喜,总算是有反应了,于是,他连忙喊道:“本王绝不骗人,可以告诉你,但是,你必须要先告诉本王,到底谁是大清内部的奸细?你要不说,就等着后悔吧!”

    “呵呵!”崇祯皇帝听了,便再冷笑一声道,“是不是倭国和你们结盟,正准备攻打朝鲜?朕就等着倭军来朝鲜,还得谢你们帮朕引蛇出洞了!”

    说完之后,他便不再理多铎,转身驱马走了。

    而多铎,却一动不动,只是呆呆地看着崇祯皇帝的背影。能看出来,自己描述的天大消息,其实人家早就知道了,而且人家还说了,得谢谢大清,把倭军引到朝鲜来了。那也就是说,明国早就想收拾倭国的?

    这个时候,多铎有一种感觉,好像自己底裤的颜色条纹,都已经被别人看得清清楚楚,可是,自己却还一点都不知道!

    此时,感觉到了这一点,他就更是暴怒起来,就大喊着,想要知道谁是明国的细作?

    伍忠见此,冷笑一声,吩咐他的手下动手。既然有这么大的劲头,就陪他玩玩。反正皇上说了,只要还有口气,能送去沈阳就可以了。

    …………

    时间回到上一天,大明骑军,滚滚铁蹄北驰而去时,那声势,就犹如春日惊雷,震惊了辽东大地上每一片土地。

    虎皮驿城,距辽阳和沈阳各有二十里,此驿城周围一里零一百三十步,有南北两门。城里设有递运所、虎皮驿营台、兵营等设施。在天启元年的时候,就是皇太极奉了努尔哈赤领五千兵马攻打这虎皮驿城。

    本来以为,这里是辽阳前卫驿城,是护卫辽阳的屏障,必有一战。结果倒好,原本的大明守将梁仲善闻风而逃,使得友军孤掌难鸣,最终虎皮驿城从此落入建虏之手就再也没有回到大明手里。

    这一次,这个虎皮驿城内大约有千余建虏,正在躺尸的时候,感觉到大地震动,春雷滚滚,顿时就有点吓尿了。

    他们都是沙场老兵,自然知道这是万马奔腾才能有的动静。从辽阳方向传来,他们的第一感觉,便是明军攻打辽阳,而辽阳那边顶不住,逃回盛京去了。是不是这样,他们自然不敢确认,就赶紧出洞查看情况。

    结果他们看到的,是红色的波浪,正以排山倒海之势扑过来。

    以前的时候,那红色战袍的身影,意味着就是功劳。平日里,这些就像乌龟,都缩在龟壳里,想要赚个军功都难。因此,只要能看到城墙以外的红色战袍身影,那绝对是一个个喜出望外,争着抢着就会扑过去。

    可是此时,他们却一个个躲在城垛的后面,缩着身子慑慑发抖,每个人的脸上,全都布满了绝望。就算再没有自知之明的建虏,看到无数的大明骑军身影,也知道虎皮驿城是绝对不可能守得住的。

    今天,就是他们的死期!

    可他们在这么想着的时候,外面的明国骑军,竟然压根就没有理他们,继续往前奔驰,驰骋往北而去,就好像他们压根就不存在。

    骑军带起的尘土,覆盖了虎皮驿堡,呛醒了发愣中的建虏。他们回过神来,也不知道是肚子里没有存货而饿的,还是被城外大军给吓的,好多人都瘫倒在城头上。

    不过很快,这些建虏就又绝望了。虽然明军没有攻打虎皮驿城,但明显能看出,明军是冲盛京去的。能是骑兵长驱直入盛京,说明辽阳那边怕是凶多吉少,要不然,明军应该会担心被断了后路吧?

    如此一来,辽阳、盛京肯定都会被明军攻陷,那自己怎么办?就千把人而已,还能掀起什么浪花?城外的明军,甚至都连正眼都没瞧过一下,还能有什么用?

    这一刻,这些建虏都陷入了茫然和绝望之中。

    其实,如果大明骑军眼里真得没有虎皮驿城,那也不对。

    他们从鞍山驿堡出发,直奔沈阳。到辽阳是六十里,再到这虎皮驿城也是六十里,最后到盛京,又是六十里,刚好是一百八十里左右。虎皮驿城的作用,就是让大明骑军将士们知道,他们离盛京就只有六十里了。

    “快了,只有六十里了,加把劲!”

    “饿了吃把炒面,渴了喝口水,任何人不得下马!”

    “别说没提醒,谁要拖拉,就错过了光复沈阳!”

    “……”

    各路总兵,全都给自己部下传令,风格不一样,但意思一样,就是要尽快赶去沈阳。

    其实,都不用他们传令,骑军将士们心里都很清楚:沈阳是建虏的伪都,攻占沈阳的意义,不管怎么说,都是非常重大的。谁若是没有在这一战中尽心用命,绝对会后悔一辈子的。

    因此,大明骑军将士们,压根就没有其他想法,就是埋头赶路。

    两万多铁骑的动静,实在太大了。沈阳附近的建虏探马,老远发现之后,那都是死命地往沈阳跑,把消息传回去。

    此时,多尔衮正在崇政殿内处理政务,准确地说,是底下有两旗军丁上百人打架,只是为了抢一片野菜。反正个个都说是自己先发现的,最终动手,到了后来,就闹到了多尔衮这里。

    真是悲哀,堂堂大清皇叔父摄政王,不处理国家大事,却在处理鸡皮蒜毛的事情!多尔衮的心中,很是悲凉!

    不过也没办法,如今大清根本就没有什么国家大事要处理。真要说起来,填饱肚子就是当下大清最为重大的事情,这也不算是鸡皮蒜毛的事情。

    这次发现的野菜确实有不少,混合着那些肉吃,就非常难得了。多尔衮明白这些野菜的意义,甚至他都在想着,要不抽一成,让宫里也能多点绿色吃食,要不然,那天宫里储备的吃完就不知道什么时候再有?

    心中这么想着,多尔衮却一脸严肃地训斥道:“盟国送来的粮食,很快就要收到了。你们看看,就为了一点野菜就要拔刀子动手。我们大清如今还有多少人,你们心里就没一点数么?这说出去,要是让明国那边知道了,还不丢死人!”

    听他这么说,殿内站着的三十来个建虏,都露出了惭愧之色。想当年,这些也就是那些汉奴吃得而已,可如今,自己都为此动刀子抢上了。大清什么时候,都沦落到这样的份上了?

    “好了,这些野菜,本王就没收了。”多尔衮严厉地说道,“要有羞耻之心,记住这次的教训,听到了没有?”

    “……”底下这些建虏一听,顿时就傻眼了,这些野菜,都要没收?

    回过神来,他们就急了,其中一人说道:“殿下,我们已经禀告给主子了,这些野菜,可是要上缴主子一部分的,全没了可不行!”

    多尔衮自然认得说话之人,乃是岳托旗下的。听到这野菜也有岳托的份,就感觉不好吃独食了。

    而皇宫门口那,岳托已经匆匆而入。他已经得到禀告,说那批野菜由多尔衮去定夺,那可不行!进了皇宫,就算多尔衮没全要,太后和皇上那边,也绝对不会让这些野菜再送出宫来的。

    正当他匆匆入内,准备理论,无论如何要回一部分野菜时,就听到身后传来急促地马蹄声,遇皇城都不下马,直接飞驰过来的。

    岳托连忙闪到一边,厉声喝道:“干什么,为何如此匆忙,难道是明军攻打辽阳了?”

    以前的时候,八百里加急级别的急报,那都是一路喊的。但后来引起的动静太大,皇太极还在的时候,就下了噤口令,多尔衮执掌之后,也做过强调,因此,不管是探马,还是信使,那都不再喊了。

    但是,如今是岳托喝问,疾驰而来的探马不得不勒马停下,一脸慌急地禀告道:“王爷不好了,明国大军马上杀过来了!”

    “什么?”岳托一听,就算他是城府比较深的一个奴酋,那没沉住气,一下跳了起来,完全忘记了那野菜的事情,厉声追问道,“到底是杀到辽阳还是杀来盛京了?”

    “盛京,是盛京!”探马赶紧回答道,“如今离盛京估计不足十里!”

556 偷营

    岳托听得清楚,顿时就呆住了。他有点难以想象,明军怎么可能直接越过辽阳来攻打盛京呢?这是疯了么?

    然而,这几年和明军交手,那一次明军是疯的?就算看似疯了的,没有章法的打法中,最终结果,却能证明压根就不是表面看到的。

    既然如此,这一次明军突然来攻打盛京,又是打着什么主意?

    想到这里,岳托便回过神来,就想问问清楚,明军到底来了多少人马?

    可是,在他眼前,那还有探马的影子。

    他的亲卫见他样子,便连忙提醒道:“主子,那探马已经进宫禀告去了!”

    岳托一听,二话不说,拔腿就走,赶紧往崇政殿方向追去。

    等他赶到时,那些争抢野菜的人,刚好被赶出崇政殿。每个人的脸色,都是带了惊慌,也没有再为野菜吵架。看到岳托过来,甚至有人都忘记了行礼。

    只有岳托旗下的几个,在行礼的同时赶紧提醒道:“主子,明军杀来盛京了!”

    岳托压根就没理,直接冲进崇政殿去,看到那探马果然在里面,刚好给多尔衮禀告完,他也不管,立刻追问道:“是哪路明军?何人统帅,来了多少兵力,步骑车各为多少?”

    那探马一听,便只好重复道:“回殿下,眼下只知道至少有上万骑军,至于其他,暂未知晓。”

    这是第一批赶来报信的探马,也不可能把敌情探听清楚才回来的。岳托也是急了,才忘记了这茬。

    此时一听,他回过神来,便立刻对多尔衮道:“不管怎么样,如今该加强盛京城防!”

    其实,多尔衮正想发布这样的命令,只是被岳托给打断了而已。此时一听,便立刻传令,加强盛京城防。

    这个命令一传下去,沈阳城头上,便冒出很多建虏的脑袋,各处城门关闭,吊桥拉起,城中开始戒严。

    这些事情还没做完,沈阳城内,就感觉到了大地在颤抖,如雷的马蹄声,从远处滚滚而来。

    此时,夕阳西下,染红了西边的云朵,全都成了火红一片。

    而在沈阳城外,一股红色的洪流,滚滚而来,遇到阻挡的沈阳城,便分流两边,把城给围了起来。

    城头上,多尔衮和岳托都是铁青着脸,在观察着明军的动静,分辨着明军的兵力归属。

    “贺”字旗,是贺人龙所部。

    “虎”字旗,是虎大威所部。

    “周”字旗,是周遇吉所部。

    “吴”字旗,是吴三桂所部。

    “……”

    分辨着一面面帅旗,不管是多尔衮还是岳托,那脸色就变得非常难看,因为他们已经看清,明军那边有名的悍将都来了。换句话来说,明国皇帝肯定来了。

    动静这么大,来势汹汹,这是要灭了大清!

    “怎么会这样,为什么明国皇帝会在这个时候发起如此之大的攻势?”多尔衮想不明白了,脸色惨白,喃喃自语道,“明国不也是没有粮食么?为什么不再等等,就算不等到秋收,也等到倭国出兵朝鲜了再想着来打大清也行啊!”

    边上的岳托听到,懊恼地说道:“明国地大物博,怎么可能会没有粮食呢?我早该想到的,我早该想到的。还有,我们大清这边有明国的内应,你忘记了?倭国和我大清结盟的事情,明国皇帝肯定已经知道了,所以才在倭国来袭之前,就想先消灭我们大清!”

    听到他的解释,多尔衮正想说什么时,身后传来急匆匆地脚步声,随后一个尖细的声音响了起来,一听就知道是个内侍的声音:“殿下,太后问话,可能守住盛京?”

    多尔衮不用转身就知道,这是布木布泰急了,没等他回宫就迫不及待地派人过来问话了。

    说实话,此时此刻,他真得不想理那个婆娘!

    但是,要稳定军心,也是没办法的事情,就只好转过身,装出胸有成竹的样子对那内侍说道:“盛京城高大坚固,明军又不是没来过,可有打下盛京?”

    他指得是上一次,吴三桂和孔有德领兵过来想要偷城的事情。当时兵力少,就虚张声势了一番,随后在建虏主力回援之前就撤走了。

    把烦人的内侍打发走了之后,多尔衮忽然有点惊讶地看着城外,问岳托道:“咦,怎么看着,城外明军似乎是孤军冒进,并没有步军车营的踪迹?”

    虽然这个时候,天色已经黑下来了。但正因为这样,如果有后续明军赶路的话,那必然是要打火把的。然而,在东边的尽头,不要说火把了,就是火苗都没有一点。

    倒是盛京城这边四个城门,明军把火把都点了,火光熊熊,几乎免费帮盛京照明了。

    “你别忘记了,归化城之战,明国骑军也是孤军冒进的。”岳托严肃着脸,提醒有点松口气的多尔衮说道。

    多尔衮听了,点了点头,好像是回应了岳托的话,但是随后所说,却表达了不同的观点:“归化城又如何能和这一次相同。这城外明国骑军突然而至,辽阳那边虽然没有消息,但是,可以肯定一点是,辽阳绝对还在我大清手中。”

    说到这里,他顿了顿之后又补充道:“辽阳有三万人马,兵力并不比盛京这边差多少。就算打不过明军,那至少也能僵持一段时间。”

    多尔衮说着,同时一指城外动静还是很大的明国骑军继续说道:“这些骑军抛弃粮草辎重,轻骑突进,如果不出本王所料,肯定是直接从鞍山驿堡出发,一日近两百里奔袭而来。搞不好,他们以为如今这个时候,盛京城外能就地补充粮草物资,才有这个胆子这么做!”

    一般来说,是不会有单兵种打仗的。不管是步军,还是车营,又或者骑军,都是要互相配合才能打仗。要不然,只有骑军的话,没法攻坚;只有步军的话,会被骑军玩死,只有车营的话,就有弹尽粮绝的一天。

    于是,岳托就有疑惑了,立刻便问多尔衮道:“那城外明国骑军突至,无法攻城,难道是在等他们的步军和车营攻克辽阳之后再赶来盛京汇合?这么做的目的,只是为了防止我们逃跑?”

    “很有可能!”多尔衮听了点点头道,“除此之外,本王也想不出其他可能。如果只是让这支骑军攻城,虽然有两万多,但也别想打下盛京!”

    说这个话的时候,他是斩钉截铁,显然很有信心的样子。

    说到这里,他又接着分析道:“而辽阳那边,明军想要打下的话,本王相信以豫亲王的实力,至少能坚持个十天半月,粮草不耗尽,明军不轰塌辽阳城墙,那就不可能打得下来!”

    说完之后,忽然,多尔衮的脑海中闪过一个人名,稍微犹豫了一下,就补充说明道:“就算是明国皇帝亲自指挥攻打辽阳,那至少也要五六天才可能打得下来吧?毕竟就算是三万头猪,就站着让明军杀,也要花费不少时间的!”

    岳托听了,并没有马上回答,想了一会之后,依旧皱着眉头说道:“我总觉得,明国皇帝肯定又对我大清了如指掌,这次突然的动作,也肯定是想好了再打的。不知道为什么,我总感觉……总感觉大清要亡!”

    也就是岳托,敢在人前说出这种大逆不道的心里话。换了其他人,绝对是会被治罪的。

    多尔衮听了,顿时就感觉他的右眼皮跳了起来,而且还跳得很厉害。对于明国皇帝的忌惮,他绝对不会比岳托小。

    但是,他不能也和岳托一样。要不然,他都这么认为,那这大清就真得要亡了!

    因此,多尔衮便立刻反驳道:“或者就如你所说,明国皇帝知道了倭国要来,因此不得不提前,就想在倭军到来之前先解决我大清。他这一次,说不定也是赶鸭子上架。要不然,等到我大清和倭国联合起来,明国皇帝肯定是吃不了兜着走的!”

    不得不说,这也是一种可能性,不能排除!

    但是,岳托还是乐观不起来。叹口气忽然问道:“明军就在城外,盛京城内的粮食又能坚持几天?”

    听到这话,多尔衮转头看回城外,盯着明军的动静,过了好一会后,忽然冷声说道:“本王就赌明军不会攻城,城内的粮食,还是要省着用,除轮值军卒吃饱之外,其他还和以前一样!”

    说完之后,他的脸上露出狰狞的表情,恨声说道:“本王就不信了,城外这些明军能带多少粮食,看他们又能在盛京城外耗几天?”

    他刚说完,岳托还没来得及回应他这话,就听到身后传来沉重的脚步声,还有盔甲的撞击声。

    两人听到这动静,便都转头看去,却见是护军统领,一直护卫皇宫的鳌拜过来了。

    看到他们两人转头看去,他便对两位亲王说道:“奉太后懿旨,看城外明军动静!”

    听到这话,多尔衮很是有点不满。很显然,布木布泰并不相信他之前的话,还是担心,就把鳌拜给派过来了。

    不过他虽然不满,但人前还是要给布木布泰点面子,也就没生气。

    鳌拜也不管多尔衮和岳托如何,就去观阵。过了一会后,他忽然开口说道:“明军奔袭而来,必定疲惫不堪,今晚定可偷营!”

557 一夜白头

    “不可!”多尔衮和岳托一听,不约而同地齐声反对道。

    鳌拜听了,立刻反问道:“为何不可?如今我军士气低落,人心惶惶,不趁机打一个胜仗,盛京如何守之?”

    一直以来,鳌拜都以勇猛著称,但是,除了当年第一个攻上皮岛,把明军杀得溃不成军之外,以后就再也没有打过像样的战事。空有皇太极御赐给他的巴图鲁之名,却一直干着守卫皇宫之责。

    虽然上一次,皇太极秘密派他出去,想要埋伏干掉东江军。但无奈东江军没有上当,鳌拜算是空手而回。

    这一次,布木布泰很慌,问计于鳌拜这个护军统领。为了按太后的心,他就跑出来看情况,并提出了主动杀出去,打明军一个措手不及的想法。

    听到他反问,多尔衮便立刻严肃地问道:“我军黑夜之中能看清的军卒,你能挑出多少?”

    听到这话,鳌拜顿时哑口无言。近两年来,大清这边因为粮草匮乏的原因,夜间看不清东西的人是越来越多。一如多尔衮所质问的,夜间还能看清东西的人,真是少得可怜。除非城头上都不守了,要不然,他绝对挑不出几个人出城去打明军。

    见鳌拜如此,多尔衮便继续严肃地对鳌拜说道:“还有,明军奔袭而来,难道就没有想过防备我军夜袭么?说不定明国骑军攻坚不行,就想着我军主动出城!你这一出城,就正好中了明军的奸计!”

    对于这一点,多尔衮是有切肤之痛的。

    想当年,塔山之战,他还只是想领军第一时间突围而已,结果明国皇帝就已经张开了口袋等着他,打得他全军覆没!

    岳托在边上,也是点头附和多尔衮的话道:“如今我军兵力就只有这么多了,如何损失得起?”

    听到他们的这些话,鳌拜再次看向城外明军,带着多尔衮和岳托灌输给他的想法去看,就发现明军好像真有一种不怕夜袭,甚至明军那边露出的不少破绽,都好像故意的一样。

    这么想着,鳌拜就沉默了。

    在后世的电视上,把他塑造成了一个性子鲁莽的权臣,这其实并不对。或者说,那是他大权在握,觉得可以为所欲为才会那样。真正的鳌拜,不但悍勇善战,而且头脑也不简单,要不然,又如何会成为四大顾命大臣,并且还把其他三人给干掉的家伙?

    “你回去禀告太后,就说有辽阳顶在前面,明国攻坚的步军车营必定要耽搁十天半月的。”多尔衮见此,便再次强调道,“之前已经派英俄尔岱去催倭国,估计等到明国皇帝兵临盛京之时,就能听到倭军攻打朝鲜的消息。到时候,盛京之围必定能解!”

    不管怎么样,先安抚住那个女人,不要让她再来捣乱才好。

    不过他说得也不是没有道理,至少这个想法,也是他和岳托商量之后,觉得是有可能的。

    鳌拜见此,便恭声领命,退下回宫去了。

    所谓孤城不可守,大清这边,除了辽阳兵力之外,其他地方的兵力,根本就没什么,压根无法来援盛京。虽然算起来豪格那边,还是有一定兵力,但是,豪格是要守护最为重要的粮草,那也不可能来援盛京的。

    因此,倭军这边,就成了建虏唯一的希望。而且在建虏想象中,倭国进攻的话,兵力规模绝对不会少。就算没有十万,至少也应该有五六万吧?

    倭国的人口,那是远高于大清的。明国皇帝再怎么英明神武,遇到了庞大的倭国军队,要是还敢弃之不顾,只想灭掉大清的话,就不怕两败俱伤,被倭国捡了便宜?

    此时,在建虏这边想来,他们守卫自己的都城,已经是没有退路了。明军攻打盛京,那大清这边就是背水一战,明军就算能打下盛京,那也绝对是要损失惨重!

    这个代价,相信以明国皇帝的英明神武,肯定是不敢承受的!

    多尔衮和岳托这么想着,就把这个想法传下去,鼓励大清勇士,坚守城池,等待明军退去。

    夜间的布置,更是抽调了所有在夜幕之下还能看得清东西的军卒,严防死守明军偷城。

    还真别说,明军这边,几个总兵互相之间都有争功的意思,就有人试图偷城试试,结果付出了死伤三十多个军卒的代价。

    多尔衮闻报大喜,连忙传令下去,说明军夜间偷城,被大清勇士击退,死伤无数。反正在他所说中,就把这个战事,简直描述成了大清这几年来难得的对明战事的胜利。

    大部分建虏不知道夜间战事的细节,虽然觉得这个战报有点夸张,可那种对明军真正损失的估计,也一下被拉大了。这么一来,还真别说,建虏的士气一下便高涨了很多。

    就连布木布泰闻报之后,也是抱着小皇帝放心了不少。更是对多尔衮示好补偿,为她昨天不相信多尔衮表达歉意。

    说真的,现在明军兵临城下,和上一次不同,她是真得感到从未有过的害怕。就她孤儿寡母的,危急时刻,能有多少人顾得上他们娘俩?

    因此,这盛京对她母子两人来说,那是一定要守住才好。否则出了盛京城,谁认她们母子俩?

    多尔衮这边,看到长期萎靡不振的士气终于有了改观,不由得为之大喜。

    他立刻又传下命令,说明军锐气已挫,而城外又无粮草补充,这种情况下明国骑军必定再难有作为。只要辽阳那边豫亲王能拖住明国步军,此战大清必胜!

    至于豫亲王能否拖住明国步军,他又从几个方面进行分析,什么以逸待劳,什么城池坚固,什么军力雄厚等等,反正听着就是头头是道,让盛京城内的大清军卒,还真别说,越想就觉得大清的赢面大。

    可是,他们这种欣喜的心情,也就只维持到午后时分而已。不敢在崇政殿待着,一直留在城头的多尔衮,都不用手下禀告,隆隆的马蹄声,就再次惊动他们。

    没见明国骑军严阵以待,他们就知道,估计来的骑军可能不是大清军队。

    果不其然,出现在他们视野中的,又是长长的刺眼的红色长龙。

    虽然这次来的明国骑军,连一万骑都不到,但是,看着明军在城外会师欢呼,毫无疑问,对盛京城内的建虏就是一个非常沉重的打击。

    如果辽阳那边战事焦灼,激烈,明国皇帝会派骑军来盛京?

    这个答案是显而易见的,傻子都能知道!

    但是,要说辽阳这么快就陷入了,不管哪个建虏,都有点难以接受。

    不管是对辽阳城友军的信任也好,还是兔死狐悲的心情也罢,这盛京城内的建虏,下意识地否认辽阳沦陷。

    就如同多尔衮皱着眉头对岳托说道:“辽阳城那边就算是三万头猪,也得够明军杀几天才行。更何况,不管是豫亲王,还是他麾下大清勇士,又岂是束手就擒之辈。明国皇帝可是说了,以前没有投降的,那是要灭族的。谁手里没有一堆明人的性命,谁又敢投降?”

    岳托听了,正想回答时,却听到城外明军又响起了欢呼声,然后就有明军将士们在城外大喊起来,引得城头的大清军卒纷纷看过去。

    “大明已经光复辽阳,你们投降吧?”

    “皇上英明神武,辽阳城昨日便被大军攻下,不投降更待何时?”

    “再不投降,你们就死路一条!”

    “……”

    原本岳托阴沉着脸,刚想说话,突然听到明军这么一顿乱吼,他反而露出了一丝惊喜,立刻改口对多尔衮说道:“如果明军真打下了辽阳,必然会不做声,就等步军主力赶来盛京。否则我军不顾一切突围怎么办?由此可知,这很可能是明军瓦解我军士气之举!”

    多尔衮听了,连连点头道:“就算我军不突围,如果士气高昂,明军想要攻城,必然也要付出惨重代价。”

    当然,话是这么说了,不过他心中还是有隐忧,实在是大清的局势,已经差到了极点。这么说,这么想,也只是死中求活而已。

    正如他自己所说,大清是败不起的。盛京这一战,要是败了,那就是灭族的下场!

    于是,军令再次传下,为普通军卒再次揭穿明军的阴谋。不得不说,这还是有一定效果。原本因为明国骑军又增援之事而低落下去的士气,重新高了不少。

    这一次,布木布泰都没有派鳌拜过来,也算是对多尔衮的一次信任了。

    但是,布木布泰却敏锐地发现,多尔衮好像多了不少白头发。也不知道是以前没注意,还是一夜之间白了的。这让她心中又恐慌了起来,在憋了一天之后,就问多尔衮道:“万一盛京守不住,我母子俩怎么办?”

    “没有的事,你以为明军远征我大清,那粮草辎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多尔衮见此,不由得训斥道,“辽阳拖住明军十天半月,盛京再打他个十天半月。明军来得兵力越多,回头就败得更快!”

558 智慧伊豆(为盟主岳氏肥牛加更11/11)

    “真得?”布木布泰听了,带着点狐疑,更多的是情愿如此的那种神态确认道。

    多尔衮听了,眉头一皱,用手指着他的脑袋对布木布泰道:“你自己动脑子想想,难道我有说错?所谓大军未动,粮草先行。我们大清为什么落到如此地步,还不都是粮草问题。明国从关内过来,这路上消耗的粮草又要有多少?”

    也亏了这个时候,崇政殿这边没有外人,因此他说话不怎么客气,也没人在意。

    此时,多尔衮一指城外,又大声地继续说道:“你好歹也是草原出身,明国骑军有三万多人马了吧?这得要多少粮草?都有十万步军的消耗还不止了吧?你说,明军在辽东没有补给的情况下,能坚持几天?”

    听到这话,布木布泰终于眉开眼笑,冲着多尔衮抛起了媚眼,笑着夸道:“有你在,本宫就放一百二十个心了!”

    多尔衮听了,把头一甩,就是那种很潇洒的姿态,转身往外走去,同时抛下一句话道:“为了大清,我是操碎了心。你且安心休息吧,我去城头上巡视一番!”

    出了皇城,他巡视各处,不时鼓舞几句,城中士气,很是提高了不少。

    到了城头,看看天色,已经快要傍晚了。城外明军根本没有攻城的打算,甚至连扎营都很随意。看到这一幕,多尔衮便又放心一分,对一直留在城头的岳托说道:“看,明军根本就无久战之心,要不然,不会如此随意扎营!”

    岳托听了,点点头,跟着说道:“我观察了好久,没有发现有一个明军军卒是担忧的神色。很显然,他们应该事先就知道,没有机会拿下盛京的话,就不会强行攻城!而如果是要等步军到来的话,怎么看他们都可能会饿肚子!”

    听到这话,多尔衮的心情又轻松了一点,不过他心中还是有一根弦,觉得明国皇帝出招,绝对不会这样就算了,搞不好,是有后招的。

    想了一会,凝视夕阳慢慢地落入西边的山峰后面,多尔衮忽然心中一动,便对岳托说道:“该不会这些明军其实是在演戏,让我们觉得他们不可能强行攻城。因此,当城内放松警惕的时候,他们就会在夜间偷城?”

    “有可能,前两天晚上都不见动静,这不代表今晚就没有动静。”岳托听了,皱着眉头点头道,“明国皇帝非常奸诈,搞不好就是迷惑我军,在以为明军粮食要耗尽退走之时,突然就偷城了!”

    多尔衮也是严肃了脸,对岳托道:“这几天都辛苦你了,今晚就由本王值守吧!为了大清,我们须得同舟共济,万众一心才能度过这个难关!”

    岳托听了,也不推辞,点点头道:“好,那我今晚就回府去休息了。要有什么动静,我肯定第一时间会赶来的。”

    “没事,去吧!”多尔衮听了,挥挥手让岳托走了,然后转头就对亲卫说道,“去,领馒头去,今晚吃饱了轮值!”

    城内的粮食实在少得可怜,就算是多尔衮,不在轮值的时候,那伙食也是受到控制的。如今他要轮值,那就可以吃饱肚子了。

    多尔衮的亲卫一听,立刻兴奋地答应一声,马上就匆匆离去。

    …………

    城外明军营地这边,七八个总兵聚在一起,吃着一只烤羊,遥望夕阳映照下的沈阳城,谈论着此次战事。

    “皇上有交代,不要让建虏跑了,我们就是大功一件。今晚应该是到虎皮驿城宿营,明日傍晚便会到沈阳的。”曹变蛟是最后赶来的骑军主帅,给其他总兵说着话道。

    顿了顿之后,又接着补充道:“当然,皇上还交代,说兵无常势,他不在沈阳,如果遇到什么情况,我们也可以商量着办,因地制敌,才是我们这些总兵该有之道。”

    “说得也是!”杨国柱一听,便开口接过话题说道,“不知道你们是什么个想法,就我而言,自从跟着皇上出征之后,发现脑子都不用转了,皇上让干什么就干什么,绝对没错。”

    说到这里,他又感慨了一声后道:“想当年,不管是对强敌,还是流贼,都得绞尽脑汁去想对敌之策。哪里埋伏好,还是会被埋伏,你们别说,真是如履薄冰!”

    听到他这话,其他总兵不由得都是感同身受,不约而同地点头。

    其中黄得功吃着羊肉嚷道:“这是对建虏的最后一战,皇上应该是故意留在步军那边,就是给我们骑军一个机会,看我们独自领军的时候,会有什么能力?”

    “对,很有可能!”周遇吉听了,立刻回应道,“要不然,皇上跟着我们一起过来,拿下这沈阳还不是易如反掌。但是皇上却偏偏跟着步军一起行动。我感觉,真得有这种可能!”

    崇祯皇帝其实在他们身上都有窃听种子,能够通过窃听种子反馈的消息知道他们的讨论。对此,不由得摇头。

    崇祯皇帝之所以留在步军那边,是因为辽阳重镇有三万左右的建虏,这股力量,对他来说不可忽视。一定要稳妥解决,才能保证大军粮道。要不然,遇到军中没粮的话,就算有窃听系统,那也会打败仗的。

    只是没想到,建虏真是到了气数已尽的时候,多铎竟然非常配合的把自己搞残了,甚至都不用明军这边动手,自己杀自己都杀了好多。就等于明军一到,辽阳就易手,三万建虏,最终只留下了一万多,当了收拾残破辽阳的劳动力。

    也因此,步军和车营,几乎就没有在辽阳耽搁,按照每天六十里的行军速度,如今已经赶到了虎皮驿城。

    说起来,这虎皮驿城的建虏倒也厚道,没有像多铎烧辽阳一样烧毁这驿城,在骑军经过之后,就四散而去,留了一座空城下来。

    此时,崇祯皇帝就坐在城头的躺椅上,看着满天繁星和一轮弯月,不时看看窃听系统。就犹如有上帝视角一般,看看多尔衮、岳托等人的反应,再看看那些总兵的发言,坐看他们怎么对弈。

    他发现,这些总兵有点不靠谱,谈着谈着,他们竟然就羡慕起军职没有他们高的李定国,在说李定国前途无量。也正是话题牵扯出了李定国,这些总兵才一致决定,不管能不能偷下沈阳,都会试试。就算不成功,搅得建虏睡不好觉,也有利于自己明天到达沈阳之后收拾那些建虏。

    看着这些消息,崇祯皇帝便在心中淡淡地说道:“行吧,反正建虏已经是秋后的蚂蚱,不足为惧,你们想怎么折腾就怎么折腾!”

    他此时关注的重心,还真不在沈阳的建虏身上。对于沈阳,那是必定会光复的,他过去,也是一种姿态,由他大明皇帝亲自光复辽东,如此而已。

    此时的他,倒是关心倭军的动静。

    托了英俄尔岱的福,崇祯皇帝通过他身上的甲级窃听种子,已经知道倭军已经大规模在朝鲜半岛的最南端登陆。这第一批倭军的总兵力,大概是在十万人左右,主帅是德川幕府的老中松平信纲。

    听英俄尔岱奉承他的话,崇祯皇帝便明白,这个松平信纲确实是能打仗的。他的成名之战,就是岛原之乱。

    原本镇压这次叛乱的大将板仓重昌不但没有镇压掉叛乱,反而被叛军打死。然后就是这个松平信纲接手镇压,多管齐下,不但围困断绝叛军后援和粮草,而且还用了攻心之战,令红夷炮轰,彻底断绝叛军以为红夷会帮他们的想法。最终,很轻松地把这次德川幕府时代最大的叛乱给镇压下去了。

    这个松平信纲的厉害,从远在郑芝豹身上的窃听种子反馈回来的信息,也能证明一二。

    崇祯皇帝从郑芝豹这边得知,这个松平信纲,全名叫松平伊豆守信纲,素有智谋,人称“智慧伊豆”。

    “呵呵,别说你叫智慧伊豆,就是叫智慧银豆,金豆,遇到了朕……”崇祯皇帝在心中冷笑一声说道,“朕也能把你打成扁豆,四季豆!”

    站起来,伸了个懒腰,这不冷不热的日子,正是睡觉的好时候,睡觉去!

    等到第二天早上,崇祯皇帝醒来之后,便查看了下窃听系统。

    沈阳那边的武将们还真在昨晚试图偷城,不过发现建虏守备森严,就没有硬来。但不管如何,却也吓得建虏警惕了一晚,很是折腾了一番。这一点,从多尔衮和岳托身上的窃听种子反馈的消息就能知道。

    天一亮,多尔衮和岳托交接时,还都兴奋着,以为大明骑军偷城不成,接下来就很可能要退了,对未来比较乐观了起来。

    “呵呵,就让你们再高兴一个白天。等你们傍晚见到朕的时候,是不是会很绝望?”崇祯皇帝心中想着,便下旨吃饱肚子之后就启程前往沈阳。

    沈阳,是建虏的伪都,大明将士们都知道,他们这一去,绝对能轻松打下沈阳,因此,一个个都非常兴奋,脚步都轻快了不少。

    建虏在辽东嚣张了多少年,如今是报应的时候了!

559 炸毛的母老虎

    沈阳城外,午后时分,城外明军突然有了异动,禀告上去之后,多尔衮便匆匆赶到城头。

    “不知道为什么,明军竟然又开始扎营了,而且规模之大,绝非就城外骑军所用!”刚一见到多尔衮,岳托就脸色严肃地介绍道。

    多尔衮没有回应,而是大步靠近城垛,向城外望去。

    果然,就如同岳托所言,至少有上万骑卒在忙碌着扎营。看那架势,漫山遍野的,绝对不是在给他们自己扎营!

    难道明国还有军队要到了?多尔衮的脑海中,立刻便闪现出这个念头,顿时,脸色就异常难看。

    除此之外,也没有别的解释了!

    他转头看向岳托,刚好看到岳托也看向他,两人的眼神一对,就知道对方想到一块去了。

    于是,两人都是眉头紧锁,脸色沉重。一个念头,再也抑制不住,就冒了出来:盛京守不住,大清要亡!

    城头上,不止是多尔衮和岳托,包括其他人在内,自然都看到了城外明军的动静,一个个全都白了脸,看着城外明军沉默了。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城外明军干得热火朝天,负责巡查防范敌人的明军,也都精神抖擞。

    过了好一阵之后,多尔衮回过神来,忽然下令周边的亲卫,包括岳托的亲卫,都退后几丈,给他和岳托留出了足够的空间。

    然后就见多尔衮走近岳托,脸色沉重地说道:“这几天,城内粮草消耗也是巨大,明军那边,不知道能坚持多少天,但城内估计也就只能坚持个七八天了。如果明军要攻城的话,那粮草消耗就更多。就算城外明军的动静,不是有新的明军到来,只是乱我军心之策,盛京肯定也守不住的!”

    “如之奈何?”岳托听了,同样低声反问一句,而后叹了口气说道,“唯有与盛京共存亡了!”

    “不!”多尔衮听了,立刻摇头,态度坚决地低声说道:“你去挑选能夜战之士,趁着夜色突围出去,找豪格一起,为我满洲族人延续血脉,伺机东山再起!”

    听到这话,岳托吃了一惊,回过神来之后,便断然拒绝道:“不行,你是大清的摄政王,当由你带太后皇帝一起逃出去,我守城吸引明军注意!”

    “不用和我争!”多尔衮听了,心中稍微有点感慨,伸手拍了下岳托的肩膀,叹口气说道,“就因为我是摄政王,当了大清这个家,可如今却是落得如此地步。亏我以前还以为我的才能不输先皇,定能带大清走出困境!不管如何,别人都可以走,我不能走,没脸走啊!”

    说到这里,他又长叹了一声,而后真诚地对岳托道:“你突围出去之后,我相信你能治得了豪格,你们两人手中兵力不少,以图将来吧!要是换成我的话,豪格未必会真心服我,一个搞不好,先窝里斗起来了。”

    听多尔衮说得有理,岳托不再坚持了,不过他还是有点担心地说道:“如果你不走,那豫亲王那边怎么办?他可不会听我的!”

    “他?”多尔衮听了,叹了口气道,“辽阳那边,情况应该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乐观!他有没有命活下来,都不好说,就不管他了!”

    岳托也是干脆之人,听到这话之后,后退两步,罕见地下跪,向多尔衮郑重一礼道:“如此,请叔王保重,我这就去选人,然后进宫带太后和皇上一起离开……”

    他这话还没说完,就被多尔衮打断了,神态非常坚决地说道:“太后和皇上,就不要带了。他们的目标太大,突围出去的话,必然会引来明军的围追堵截,不追上不会罢休的。”

    说到这里,他又犹豫了一会后说道:“太后野心不小,带出去了以后皇上年纪大了怎么办?总而言之,大清是绝对无法承受内斗的了!”

    听到这话,岳托无语了一会,显然是在考虑,最后点点头道:“好,那就听你的。只是挑选精锐之事,怕是瞒不过鳌拜,太后和皇上应该也会知道。”

    “无妨,此事自有我去说!”多尔衮听了,想也没想,就回答他道。

    这个事情,就算是这么定了。这两个奴酋,都是再次看了一眼城外热火朝天的明军动静之后,便双双下了城池,赶往宫里去了。

    “什么?”布木布泰盯着眼前的多尔衮,就犹如一支炸毛的母老虎,厉声喝道,“你想抛弃我母子?要把我母子当诱饵丢给明国皇帝?”

    “你想多了!”多尔衮听了,并不怕张牙舞爪,激动万分的布木布泰,只是淡淡地说道,“本王也留在盛京,并不会走。岳托是去搬救兵,要不然,孤城不可守,盛京是绝对守不住的!”

    布木布泰作为宫斗高手,又岂是那么好骗的,她并不相信,只是盯着多尔衮大声说道:“既然如此,为何要岳托挑选精锐,而且有多少挑选多少?那盛京怎么办,还怎么守?别以为本宫不知道,城外明军又在修大营,应该是又要有明军来了是不是?”

    多尔衮依旧是那不冷不热的表情,并不激动,淡淡地说道:“城外三万多明国骑军,要是突围求援的大清勇士少了,你觉得能突围出去么?”

    说到这里,他终于提高了嗓门,冷声强调道:“领兵打仗,你一个妇人能知道多少?不要胡乱猜测了!记住,我会一直陪着你的,说过绝不会抛弃你们母子,就不会抛弃你们母子!”

    最后这句话,他说得慷锵有力,让布木布泰不由得都士绅了一会。

    不过她虽然不懂领兵打仗,但是,城外有三万多明国骑军,她的本能想法,就是离得越远越好,否则根本是夜不能寐。哪怕她再爱惜自己的容颜,也已经有了黑眼圈,还有几颗痘痘。

    她还想再说时,多尔衮却不管他了,转身大步出宫而去,哪怕她喊了,多尔衮应该听到,却也没有回头。

    见此情况,布木布泰很是有点慌,就连忙又传鳌拜。她想问问鳌拜,这个事情到底该怎么办?

    但是,鳌拜并不在宫中,而是被岳托叫走,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正在做鳌拜的思想工作。

    在岳托保证了他突围出去之后,会奉豪格为皇帝,并赌咒发誓之后,鳌拜便同意了他抽调护军中精锐的要求。

    对于鳌拜来说,他的底线之一是皇太极的儿子当皇帝。至于是福临还是豪格,眼下这种局势,他也没有多少选择的余地。

    而另外一条底线,当然是大清不灭了!

    就听鳌拜对岳托叮嘱道:“你突围之后,要是有可能,就去断了明军粮道。如此一来,说不定全盘都能活!”

    “说得有理,要是有机会,当然不会错过这个转败为胜的机会!”岳托再次保证。不过他心中却非常明白,粮道之重要,明国皇帝不可能不知道,肯定保护得很好的。

    鳌拜倒也是光棍,当即抱拳对岳托一礼道:“那今晚我领军佯攻明军大营,为殿下创造机会!”

    “好,你是先皇御封的大清第一巴图鲁,相信你一定能多杀一些明狗为本王壮行!”岳托听了,马上回礼,郑重地说道。

    就这样,在局势不妙之下,岳托便悄悄准备了起来,就等着夜幕降临之后,突围出去。

    不得不说,那些被选中的建虏,吃饱了肚子在等天黑,心中还是很高兴的。

    能突围出去,就意味着能活。至于盛京城,如今怕是没人能相信,还能一直坚守下去。这个时候,他们就在焦急地等待着,天快点黑下来。

    可是,他们谁也没有想到,这天还没黑呢,或者说离天黑至少还有半个时辰的时候,盛京南边,再次看到尘土飞扬,一条红色长龙蜿蜒而来。

    这一次,不是骑军,主力是步军和车营。官道上有,官道两边的田野上也有。无数条细龙汇聚成了一条让人震撼的大龙,直往盛京城这边而来。

    明军的旗帜,在风中猎猎作响;明军的盔甲,在太阳的照射下闪闪发光;明军的武器,也在反射着慑人的寒芒。最为关键的是,看不到边,望不到尾。

    城外的明国骑军,除了轮值防守的之外,其他军卒全都迎了上去,高声大喊了起来:“吾皇万岁!”

    听到这话,就连在宫里还没看到动静的布木布泰,都被吓得一激灵,明国皇帝来了?

    不用说,肯定是明国皇帝来了!

    顿时,她立刻就想起这个明国皇帝传说中的种种英明神武之胜绩,就算她不懂军事,可多尔衮说应该还有十天半月的明国皇帝,竟然就出现在盛京城外,他就明白,这盛京肯定守不住了?

    其他建虏,也都和布木布泰一个想法。

    于是,崇祯皇帝只是一亮相,建虏的士气就低到了谷底。

    多尔衮见此,自然不甘心,他连震惊都来不及震惊,就连忙传令,说明国皇帝不要后路匆匆而来,只要大清能守住盛京,明军来得越多,就死得越快!在辽阳的豫亲王,必定会断明军粮道的!

    不过他这话传下去之后,士气还没起来,就看到城头上不少建虏,指着城外发出了惊叫声。

560 猴展

    “看,那个是谁?”

    “啊,好像是豫亲王?”

    “看不清,不可能是豫亲王吧?”

    “就是豫亲王,豫亲王被明军生擒了,绑车上那个就是!”

    “……”

    多尔衮闻声看去,只见已经到达盛京城下的明军前锋中,推出了一辆平板马车。在这个马车上竖着一根木杆,上面绑着一个金钱鼠尾,那老鼠尾巴被固定在木杆上,迫使那人只能把脸抬得高高的。

    多尔衮就只是那么一看,都不用细看,他就可以肯定,那人就是他同父同母的弟弟多铎。

    这一看之下,多尔衮顿时就呆住了。虽然他想过,辽阳肯定要沦陷,但是,再怎么要沦陷,那肯定也会在坚持一些天之后啊!但是,从明国步军的行程来看,应该是压根就没被辽阳耽搁进攻的步伐,几乎是到辽阳就打下来了,然后第二天直接赶来盛京。要不然,绝对不会在今日到达盛京的。

    如此一来,今晚还怎么突围?

    看着无边无际的明国步军源源不断地开到盛京城下,看着明军中一车车的粮草辎重,这一刻,多尔衮绝望了!

    大清要亡了!

    岳托突围不出去,只是靠着豪格那蠢货,多尔衮才不会相信他有那个本事,能逃脱明军的追杀,能让满洲族人东山再起!

    岳托也傻眼了,他这边心情正好一点,准备今晚突围出去之后,山高任鸟飞,以后他将是大清的摄政王,指不定豪格战死他就是名正言顺的大清皇帝。如果他能带领大清东山再起的话,那就是和太祖一样必定被满洲族人铭记的中兴之帝了!

    可是,这个美梦还没开始做,就这么破灭了!

    这一刻,岳托忽然对那个被明军正在环城展示的多铎,恨得咬牙切齿。自己以前怎么就没看出来,多铎原来是个比豪格还蠢的蠢货,手下三万多人马,又有辽阳这座坚城,竟然连一天都坚持不了!

    多铎,你就是满洲族人的罪人!

    而此时,多铎看似没事,其实身体正在忍受各种痛苦。那些锦衣卫校尉,真得不是人,竟然如此恶毒,如此伤害自己却又看不出来!

    但更让他不愿意面对的,还是被明军生擒过来当猴子一样展示给盛京守军看。他想到过不配合,想到过死,但是,最终明国皇帝下旨把他给绑在车上,还把脑袋也固定住,绕城进行展示。

    多铎心中非常清楚,他的出现,绝对是对盛京城守军的一个非常大的打击。此刻,他非常后悔,早知道明国步军会来得那么迅疾,就应该和辽阳共存亡,好歹不会在死前被自己族人骂。

    虽然离盛京城头有点远,但是,多铎听着城头上传来的隐隐约约的声音,他就知道,那绝对不是好话,不是在骂他蠢,那肯定也是在骂他无能!

    说真的,这一刻,多铎恨不得城头上的神箭手,能用强弓把他给射死,这样也就不用如此被明军羞辱了!

    一如他所想,确认了是他之后,盛京城头上,慢慢地安静了下来。就连那些闻声赶来的建虏,看着被明军在展示的多铎,也全都沉默不语。

    他们每个人的脸上,都露着绝望的表情。不少人,就连兵刃都抓不住,甚至连站都站不稳了,蹲下身子,或者绝望物语,或者呜呜呜地哭了起来。

    大清第一巴图鲁,勇猛无敌的鳌拜,也从皇宫赶了过来,看到无穷无尽的明国步军还在源源不断地开过来,包围盛京,看到被明军展示的多铎,他也再没了那种悍勇的气势,脸色发白,用手扶着城垛,才站住了身子。

    这个时候,任何建虏都知道,大清就只剩下这座盛京城了。所期待的援军,都不知道从倭国出发没有,而城内粮草有限,再怎么样也不可能坚持到倭军打过来。

    大清,要亡了!

    曾经的大清,纵横辽东,所向无敌,没想到才过去多少年而已,竟然要亡了!

    盛京城内,除了绝望,就还是绝望!

    而在城外,崇祯皇帝虽然通过窃听系统能知道城内奴酋是个什么想法,但是,他还是观看了一阵沈阳城头。

    说实话,看着建虏绝望,所带来的心情格外的舒畅。

    消灭建虏,这只能算是大明中兴的第一步。不管以后如何,这些在原本历史上给华夏带来无尽耻辱的建虏,就再也不会成华夏多姿多彩历史中的搅屎棍了!

    “卿等做得不错!”崇祯皇帝心情很好,一见众多武将的面,就笑着开口表扬道,“没让一个建虏跑掉,还给朕扎好了营,呵呵……”

    其实,在他的调度之下,这事压根就没有难度。不过皇上既然如此夸奖,也能看出来,皇上的心情很好。众多武将听了,也都乐呵呵的,不约而同地回奏道:“全赖陛下英明神武,建虏指日可灭!”

    对他们来说,看着沈阳城内的建虏穷途末路,其实也有非常多的感慨的。

    就比如说曹变蛟,他以前是在关宁军中随他叔父曹文诏一起对虏作战。那个时候,他虽然还小,却见识了明军连战连败,而建虏却勇猛无比,压着明军打,非常嚣张的那段历史。

    在那个时候,他是无论如何都想不到,建虏竟然会有这一天!可以说,建虏还是以前的建虏,但是,朝廷官军却不是以前的朝廷官军,在皇上英明神武的统领下,轮到朝廷官军连战连捷,而建虏也有了以前明军曾经有过的表现,溃败,惨败,绝望,疯狂等等。

    真是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啊!想着以前,他就不由得心中感慨道。

    还有吴三桂,也绝对是这些将领中感触最深的人之一。

    建虏有多厉害,就连他一向非常佩服的舅舅祖大寿,那也是经常给他说起。还有他爹,也是因为要和建虏打仗当了逃兵,结果被朝廷撤职。

    曾经的时候,祖家这边,甚至都做好了两手准备,在建虏那边也进行了布局。

    吴三桂记得非常清楚,祖家一系投降建虏,在建虏那边围观,就是想着建虏说不定以后有机会跨龙门化龙的话,他祖家也能有跟着飞黄腾达的一天。

    “呵呵,舅舅,你在天之灵可能看到,如今强大无比的建虏,已经是穷途末日,不二日就会被皇上消灭了?”吴三桂抬头看天,在心中默默地说着,“舅舅,不管如何,也算是为你报仇了。真是可惜,当初你被建虏俘虏后,应该宁死不降,如此大明忠烈祠中就有你的一席之地,你真得不应该投降的!”

    他正在想着,就被崇祯皇帝的话给唤回了神,就听皇帝在说道:“好了,今晚就由步军接手,骑军这边,可以好好休息。万一建虏突围的话,骑军务必追剿,不能让一个建虏逃出去!”

    “末将遵旨!”众多将领一听,齐声回奏。每个人的心中,都是很自信。如今沈阳城外大军主力已到,建虏还如何逃得出去。

    说真的,崇祯皇帝其实也不觉得建虏有这个机会,就算没有窃听系统,建虏也不可能突围出去,更不用说,他就是有窃听系统,能知道城内动静啊!

    因此,崇祯皇帝心中其实非常确定,建虏完蛋了!

    于是,明军步军这边,就开始进入骑军同袍们扎好的营盘休整,当然,也有安排军队修筑防御工事,就堵住建虏的城门,不让他们有出城的机会。

    天色快黑了也没关系,火把照得就和白昼一样,任何老鼠蟑螂都无所遁形!

    沈阳城头上,建虏看到明军将士在热火朝天地围死他们,那心中原本就绝望的,就更是绝望的非常彻底,就连最乐观的建虏,也不认为有突围出去的机会。

    城外明军不但在兵力上要多城内一倍以上,而且一看就是精锐。

    明国的步军,有攻坚用的红夷大炮,光是这,只挨打不还手,盛京城能坚持多久?

    还有明国骑军,三万多骑啊,就算能冲破步军的围城,又怎么可能逃脱骑军的追杀?

    多尔衮也已经无话可说,就是再想瞎编也编不出什么,可以提高大清军队的士气。

    双方实力的巨大差距就摆在这里,多尔衮连叹气的心思都没有了,只是呆呆地看着城外明国皇帝仪仗所在,心中充满了愤慨:用得着如此大张旗鼓地来辽东么?你不是很英明神武么?为何不带个万把兵力,这样也能显出你的英明神武啊!为何?为何要带这么多军队?

    天色不知道什么时候黑下来的,直到有亲卫唤他,多尔衮才回过神来:“主子,城里有人在抢粮食,说必须派兵弹压,要不怕粮仓有失!”

    多尔衮听了,下意识地转头看向城内,果然看到粮仓方向动静很大。

    不过他虽然看到了,却没有一点反应,既不生气也不愤怒,只是声音很小地,几乎是喃喃自语地说道:“当个饱死鬼也不错,呵呵,当个饱死鬼也不错……”

    他的亲卫听了,不由得也沉默了。多尔衮的心情,他们能理解。

    忽然,多尔衮站了起来,转头望了一眼城外,而后就大步下了城头。

561 朕同意(为岳氏肥牛万赏加更)

    不过就在城头下,多尔衮就遇到了岳托。

    “没法突围出去了,怎么办?”岳托带着慌乱的神色,拦住多尔衮就问道。

    一直以来,他都算是奴酋中比较沉稳的。可是此时,却没了以前半分沉稳的样子。由此可见,只不过他以前遇到的事情,并没有像如今这样的绝境。

    多尔衮听了,并没有说话,只是看了一会他之后,忽然伸手拍拍他的肩膀,语气很冷地说道:“你看看多铎的下场,想和他一样么?”

    说完之后,他就绕过岳托走了。

    有点愣神地看着多尔衮的背影,岳托明白他的意思,应该是盛京绝对守不住了,与其像多铎一般受辱,还不如自己了断算了。

    可是,岳托还是有点不甘,冲着多尔衮的背影大声喊道:“怕什么,不管怎么样,总要杀一些明狗垫背才好!”

    听到这声音,多尔衮的脚步一顿,不过也就只是一顿而已,并没有转身,也没说话,还是走了。

    岳托见此,知道多尔衮是放弃了。但是,他却是不甘,便立刻传令下去,严防死守,一定要明狗付出代价。包括城里已经有了的骚扰,他也立刻派人去镇压,总之,他还想着要守城。

    再说多尔衮到了皇宫,原本天黑是要落锁的,但此时,大门却还是开着。往大门走去的同时,就看到有好几个宫内的宦官宫女,拿着包裹,鬼鬼祟祟地出了大门,消失在黑暗之中。

    等多尔衮到达宫门时,刚好又遇到了两个宫女出来,看到他时,顿时吓得花容失色,一屁股坐到了地上。

    “太后和皇上在哪里?”多尔衮冷着脸,俯视着这两个宫女喝问道。

    “在……在……在……”一名宫女说不出话来,另外一名宫女则结巴着也说不出话来,只好用手往里面指着。

    多尔衮见此,忽然转手就抽出了腰刀,非常流畅地一刀砍出,马上又回拉一刀,顿时,他面前的两名宫女就倒在了血泊之中。

    多尔衮看都不看这地上垂死的宫女一眼,跨过她们的尸体,踩着她们的血,就握着那滴血的刀大步入内。

    进入皇宫之后,但凡遇到宫女内侍的,不管他们是拿着包裹准备开溜还是带着恐慌在做着本份的事情,又或者是见到他就恭敬地行礼的,多尔衮全部都给他们一刀。战场上多年练就的身手,确保了他一刀不失。

    就这么的,一路上,只要他走过,身后都留下了一地的尸体。就算没死,估计过一会也肯定会死的。

    跟在他身后的亲卫看到这一幕,大概猜出了他要干什么。于是,走着走着,有人就开溜了。但是,也有亲卫,就始终跟着他,甚至也都抽刀在手,遇到离多尔衮比较远,没能杀掉的,就上前帮着多尔衮杀了。

    就这么的,一直到了崇政殿,因为这里灯火亮着。

    他人还没到,殿门口那边,就有内侍尖声往里面叫了起来:“太后,摄政王殿下来了,太后,摄政王殿下疯了……”

    一边说,一边几乎是连滚带爬地滚进殿内。

    布木布泰确实是在这里,心中惶恐害怕,想等到多尔衮寻求一点心安。

    可是,此时见到殿门口内侍那么惊慌,还听到内侍说多尔衮疯了,顿时,她就吃惊不少,连坐都坐不住,立刻起身往殿门口赶过来看情况。

    就在崇政殿门口这,布木布泰见到了刚到门口的多尔衮,见他冷着脸,手握滴血刀,身后倒着内侍宫女的尸体,不由得骇然,脸色惨白地问道:“你……你这是干什么?”

    多尔衮盯着她,没有说话,只是跨步向前。

    这个架势,吓到了布木布泰,连忙往后退,结果没想到,那些殿内殿外的内侍宫女,都躲在她身后,想寻求一点安全感,导致她压根就没法立刻退后。

    于是,她立刻尖声惊叫了起来:“多尔衮,你犯浑了?明军在城外,你在宫里大开杀戒干什么?”

    多尔衮没理,一步跨进了殿门,继续往前走。

    布木布泰就在这一会的时间,急得额头立刻就冒汗了,百般无奈之下,便用手指着多尔衮厉声尖叫道:“多尔衮,你还是不是男人了?明军围城,不想着去打败明军,反而要来害我孤儿寡母?本宫真是瞎了眼,怎么就看上你这个不是男人的东西!”

    听到这话,多尔衮终于站住了,低头看了下手中滴血的刀,随手一丢,“哐当”一声,扔到了一边。

    看到他这样子,布木布泰心中稍微松了口气,连忙又改了口气,奉承着多尔衮说道:“你是大清摄政王,如今国难当头,正是你力挽狂澜的时候,本宫相信自己的眼睛,绝对不会看错男人的……”

    她的话还没说完,就被多尔衮不带感情的话给打断了:“多铎被明军俘虏,在城外如同猴子一样展示,求生不得求死不能,丢进了爱新觉罗家的脸面!”

    说这话的时候,他用手一指城门方向示意了下,而后继续冷声说道:“就算明军不攻城,城内粮食也坚持不了两天,这盛京,是肯定守不住的。与其被明军破城之后,像多铎那样被明军羞辱,不如早点去见先皇吧!”

    他这个想法,估计和原本历史上崇祯皇帝在城破之时大开杀戒时的想法,有不谋而合的意思。

    但是,布木布泰却没有和周皇后一样,自己上吊自杀,而是惶恐地一边摇头,一边哭泣求道:“不,不会的,说不定能守住的。大清战力天下无敌,肯定是能守住的。本宫还年轻,还没享受荣华富贵,不想死……”

    她此时已经三十二岁,在这个时代可以算是老女人一个了。但是,就她自己来说,才当了几年的太后,就这么死了,实在不甘心。

    不过很显然,多尔衮在城门那杀人开始,就已经是做出决定了,并不会因为布木布泰不想死,就会改变主意。

    正在这个时候,忽然殿外又传来动静,有盔甲的碰撞声。

    布木布泰闻声一看,顿时大喜,连忙哭喊着道:“鳌拜,快来救本宫,多尔衮要杀本宫!鳌拜,快来救驾……”

    闻讯匆匆赶来的鳌拜见此,立刻抽刀要冲过去。

    多尔衮的亲卫见此,便立刻握刀拦住,只要鳌拜再向前,估计就会打起来。

    多尔衮见此,淡淡地说道:“让他过来!”

    他的亲卫听到,便让出了一条路,从头到尾,都没说一句话。

    鳌拜大步而入,他的随从,却是被拦在了外面。不过他没管,挡在了布木布泰的身前,看着多尔衮,一脸怒意,也带着疑惑之意喝问多尔衮道:“摄政王殿下,到底是怎么回事?”

    他是不大相信,就算摄政王不管和太后的鱼水之欢,但终归太后是大清的太后,摄政王不至于要杀太后吧?

    多尔衮的神情不变,还是像个木头人一般,看着鳌拜说道:“盛京城必破,与其给明国皇帝增添战功,太后皇上被他羞辱,还不如有骨气一点,就算是死,也不落我大清之威!”

    听到这话,鳌拜立刻想起了城外多铎的猴样。他当时不信多铎竟然这么快被明军生擒,因此有赶到城头去确认过的。

    此时听到多尔衮的话,他刚有点激动发怒的神情,便平复了下来,不过眼神中带着不甘,转头看看布木布泰,还有在殿里头正往外走过来的福临,一时之间,也没有说话。

    他是大清第一巴图鲁,就他自己而言,要是成为像多铎那样被明军那样羞辱,他绝对是不愿意的!

    布木布泰见情况好像有点不对,便一下跪了下去,抱着鳌拜的大腿,哭着求道:“先皇最是看重你,以为你会护卫我们孤儿寡母,如今有人杀我孤儿寡母,你如何去面对先皇……”

    她的话还没说完,鳌拜就霍然抬头,盯着多尔衮,态度坚决地说道:“不管你什么理由,太后皇上要是不同意,末将就绝不同意!”

    他这话才说完,多尔衮还没来得及反应,就听到身后传来一个稚嫩的声音道:“朕同意!”

    这话一响起来,顿时,崇政殿内变得非常安静,所有人都闻声看过去,看向他们年仅七岁的小皇帝。

    布木布泰最先回过神来,自己儿子竟然会说出这样的话,不由得怒道:“你疯了?”

    “皇额娘,朕没疯!”福临看着他娘,忽然哭了起来解释道,“朕怕疼!”

    “……”顿时,崇政殿内所有人都呆住了,没想到小皇帝竟然是这个理由。

    比起其他建虏小孩,福临确实是温室里的花朵,不可能和其他建虏小孩一般很小就皮实,能挨揍能杀人。

    但是,听到福临的这个理由之后,原本一直冷漠没有情绪的多尔衮,却忽然暴怒喝道:“你该说,我大清皇帝就没有怕死的!”

    看到他发怒,福临下意识地立刻去抱了他娘的腿,躲在身后,恐惧地看着他的皇叔父摄政王。

    多尔衮正想说话时,福临却又补了一个理由,也算是反驳了多尔衮的话。

562 恭送上路之建虏版

    “朕这个大清皇帝,当得一点意思都没有!”福临呜呜地哭着说道,“朕不想当这个皇帝!”

    崇政殿内,就只有他的哭声,其他人,全都一言不发地看着他。不得不说,此时看着他的人,都是表情各异。

    忽然,多尔衮开口说道:“不管你想不想当,大清皇帝就是你,如今,也该是你为大清承担责任的时候了!”

    说完之后,他转头看向鳌拜,冷声喝道:“他是你们力主当了皇帝的!我大清皇帝只有站着死,绝不能落入明军手中!”

    听到这话,鳌拜没有反对,转身看着福临,心中估计在想着什么。

    多尔衮不管他,又转回头对福临说道:“与其担惊受怕地几天之后死,还不如眼下就死,反而来得干脆,也不用担心被明军虐待!”

    说到这里,他忽然提高了声音,冷声吩咐道:“取三块白绫过来,另外在殿内外堆上柴火!”

    很显然,多尔衮是决定和布木布泰以及福临一起在这里上吊自杀,然后再让手下把他们给烧了。

    鳌拜没有阻止,忽然跪了下去,面对福临和布木布泰,悲声说道:“奴才恭送陛下和太后上路!”

    听到这话,多尔衮的亲卫并没有犹豫,立刻转身去寻白绫了。

    布木布泰见鳌拜都不拦阻,就知道自己必死无疑,再怎么挣扎都不会有用。

    于是,绝望了的她,站稳了身子,盯着多尔衮冷声喝道:“给本宫滚出去,想死就自己找个地方死去!这里是本宫和大清皇帝的地方!”

    想当年,亲密的时候什么甜言蜜语没说过,如今却要逼死她,既然如此,又何必还要拉拢他!

    多尔衮听了顿时一怒,厉声喝道:“本王乃是摄政王!”

    “呵呵,摄政王?”布木布泰听了,冷笑一声道,“那本宫就废了你这个摄政王!皇儿,废了他这个摄政王!”

    福临还是抱着他娘的腿,点点头道:“皇额娘做主便是!”

    “……”多尔衮看着突然强硬起来的布木布泰,还有福临这个小皇帝,再看看已经站起来,盯着他看得鳌拜,沉默了一会。

    突然,他哈哈大笑起来,是那种非常疯狂的笑,不但崇政殿,就连整个皇宫,估计都能听到他的狂笑声。

    看着他失心疯一般的狂笑,布木布泰盯着他,那眼神中充满了恨意!

    正在这时,拿着白绫回来的亲卫出现,才让多尔衮收住笑声,有点狰狞着脸对布木布泰说道:“既然如此,微臣就先恭送太后和皇上升天!”

    说完之后,他亲自拿起一条白绫,走向布木布泰,看到鳌拜想拦他,便厉声喝道:“滚,什么大清第一巴图鲁,有本事的,就去杀明狗。插手我爱新觉罗的家事,该不会是你也被这女人给睡过,如此护着她?”

    “住嘴!”布木布泰一听,气得发抖,伸手指着多尔衮,那手都是在抖的。

    鳌拜听了,也是气得脸都红了,就好像处于暴怒的边缘。

    崇政殿内,一时之间,因为多尔衮的突然发飙,变得非常安静。剑拔弩张之势,似乎一触即发。

    盛京城内的动静,清晰地传到了他们耳朵里。

    有哭声,也有疯狂的喊叫声,还有厮杀声,乱相已起,全是末日之相。

    鳌拜忽然之间,动了,不过没有向多尔衮动手,而是再次打千跪地,向福临一礼,大声地奏道:“主子先走一步,奴才拼死也会多拉几个明狗给主子殉葬!”

    说完之后,都不等福临回应什么,就自己站了起来,大步离去。

    布木布泰见了,那是真绝望了,转身就往后逃去,福临都顾不上了。

    多尔衮见了,回头向他亲卫看了一眼。

    这时候还留下来陪着他的亲卫,那是他的绝对心腹,一个对眼就知道多尔衮是想让他们做什么。

    便大步入内,砍杀殿内的内侍宫女,追着布木布泰去了。

    多尔衮看着在流泪发抖的福临,语气和缓了一点,却很是坚定地说道:“由这些内侍宫女陪着陛下,想必也不会寂寞。”

    说着话,他便跨步上前,手握白绫伸了过去,看到福临想躲避,他就又说道:“微臣乃是大清罪人,死后自当沦入十八层地狱,以后,不会有人再来管陛下,你可以当一个舒舒服服的大清皇帝了!”

    听到这话,还真别说,福临竟然站住了,不再躲避。

    等到布木布泰被多尔衮的亲卫押回来时,就看到他儿子已经挂在横梁上,一晃一晃的。

    这时候,她似乎才想起来,刚才把儿子给抛弃了。顿时,哭喊着扑了过去。

    多尔衮冷眼看着她,却不言语,只是上前,强迫着,甚至最后亲自动手,把布木布泰给上吊了。

    等到不甘心的布木布泰彻底没气之后,多尔衮环视崇政殿内。

    地上的内侍宫女死了不少,他的亲卫正在搬柴火进来,散落地到处都是。

    这个大清议政的地方,再也看不到往日一点威严,庄重!

    多尔衮见此,叹了口气,拿起剩下的那条白绫,走到殿门口,回头看了下殿内两具晃荡的尸体,便大步出门,就在庭院这里,看到一棵歪脖子树,就抛了白绫上去,打了结,还试了试结实程度,把脑袋瓜子伸进去之前,吩咐围着他的亲卫道:“不要让我的遗体被别人糟蹋了!”

    说完之后,头往白绫绳结里一套,腿一蹬,踢掉了垫脚石,自挂歪脖子树。

    “恭送主子上路!”他的亲卫见此,全都跪了下去,无比凄凉地大声喊道。

    …………

    崇祯皇帝在城外中军大营,通过窃听种子知道了崇政殿这边发生的事情,不由得感慨道:“得,又损失了一颗甲级窃听种子!”

    说完之后,想了想后,又自言自语地补充道:“算了,好歹是一代枭雄,为大明消灭建虏,光复辽东立下了不少功劳,就算是酬劳,给你陪葬好了!”

    这么想着,他便站了起来,向中军帐外走去。

    边上服侍的陈宝庭一见,连忙提醒道:“陛下,夜色已深,外面有各大帅看着……”

    崇祯皇帝不等他说完,就明白他是见自己连续行军,怕自己劳累,想让自己休息,于是,他便微笑着说道:“一起看看这罪恶之城的毁灭吧!”

    听到这话,陈宝庭等人不由得一愣。皇上这意思,是沈阳城要毁灭了?可是,皇上不是没下旨攻城么?

    他们正想着,就见皇帝要出帐去了,便连忙跟上。

    夜幕之下,沈阳城好像也没什么特别的。陈宝庭正想问下皇帝时,就看到沈阳城内有了火光。

    这个火光,是一下就起来的,随后哪怕是在城外,都能看得很清楚。

    “陛下,沈阳城内建虏在纵火烧城!”轮值总兵黄得功匆匆赶来,见皇帝在帐外,稍微一愣之后赶紧禀告道。

    崇祯皇帝听了,点点头,吩咐他道:“传旨下去,城里的都是疯子,他们想烧死自己就让他们烧好了,如有冲出城来的,不管是什么借口,一律杀无赦,一切等明日天亮再说!”

    通过多尔衮身上的窃听种子反馈的消息,他知道鳌拜那是要拉明军将士垫背的。还有,不甘心的岳托,也在组织兵力试图垂死挣扎。

    既然想折腾,那就折腾好了!

    于是,崇祯皇帝的这道旨意下去之后,围城的明军便加强了戒备。为了防止建虏趁夜色突围,火把点得如同白昼一般。想来也是,这种情况下,都不会有持久战,火把留着也没多少用处了。

    再说了,要是这么巨大的优势之下,还被城里的蟑螂老鼠逃出一只,那简直是他们的耻辱不是!

    …………

    沈阳城内,火起之后,建虏根本就来不及救火,熊熊烈火,在夜风之中,火借风势,一下就烧到了整个皇宫。不但烧死了一直当透明人一般的另外一位太后,也蔓延烧向其他地方了。

    岳托见此,那会不知道这火是怎么来的!顿时,气得想骂多尔衮的十八代祖宗!这火势一起,根本就不给他机会,是逼着他也和盛京一起毁灭!

    不止是他,还有其他人,也都在诅咒着放火的人。比如说,宁完我这个汉奸。

    他一直躲在多尔衮的府里。如果多尔衮不来找他,他都不好出门。这不,他原本是在躺尸,想着等多尔衮来找他问计的时候,就可以多要点吃的,结果,多尔衮没有等到,却等到了哭爹喊娘声。

    这火烧起来,可不会管他是不是多尔衮的人,顿时,也把他这只蟑螂给烧了出来,看着满城火光,他顿时就傻眼了。

    多尔衮的府上离皇宫近,烧得就早,宁完我几乎是连滚带爬地跑出了一惊着火的摄政王府,刚好和赶来救火的建虏撞一块去了。

    这时候,看到火势已经没法救,这些建虏就绝望了。火光熊熊之下,又刚好把这里照得很亮,有眼尖的建虏,忽然就认出了狼狈不堪的宁完我,顿时一声大喊道:“这里有只明狗!”

    周边的建虏一听,顿时就犹如一群饿狼一般,围上了宁完我。

563 宁完我的下场

    宁完我一见,顿时吓得屎尿都快失禁了,连忙用女真语大声喊道:“我不是明狗,我是大清子民,我是大清的汉官而已,我是摄政王殿下的奴才……”

    虽然他想极力否认汉人的身份,但是,已经认出他的建虏,才不会管他到底是为谁做事,有没有背弃祖宗什么的,纷纷围了过去。

    看着丝毫不受影响,无数的人头,都拥向他时,宁完我知道自己马上会落个什么下场。顿时,便再也没有控制住,一下子屁滚尿流,臭气扑鼻。

    不过他自己就好像是没有感觉到一般,甚至是立刻跪了下去,向围过去的建虏磕头,带着哭音求饶道:“我是大清的狗,我为大清卖命这么多年,饶了我这个狗东西吧!真的,摄政王殿下还要找我问计呢,我活着对大清有用……”

    正在这时,建虏人群中不知道谁喊了一声:“多尔衮放火,说不定就是这明狗教唆的,打死他!”

    一听这话,原本就已经有点疯狂的建虏,顿时就再也没忍住,也不管宁完我是在跪地磕头,上前就直接拳打脚踢开了。

    宁完我听到那喊声,心中一愣,这时才知道原来这皇宫的大火,竟然是多尔衮放的?

    “不是小人教唆,不是……”他急忙分辨,可话都没说两句,就被打了,顿时,那声音就变了,“啊……啊……”

    惨叫声,一开始是比较响亮,但也只是一开始而已,很快声音就低落了下去,到后来,就只能听到建虏在抢着打他的呼喝和拳打脚踢声,至于宁完我,压根就发不出声音了。

    在失去知觉之前,宁完我也不知道是疼的,还是悔恨他这辈子的选择,眼角全是泪水,不过没人看到,也没人在意。

    原本历史上有名的汉奸之一,曾担任过修纂《明史》总裁,被《清史稿》评价为:完我忠谠耿耿,历挫折而不挠,终蒙主契。在这个位面上,最终是屎尿失禁,被他的主子们活活打死,以作泄愤之用,也算是到死都在为他主子出力了!

    这个事情,在盛京城内只是一个小插曲而已。皇宫的火势,最终把所有建虏的意志都给烧没了,打砸等事情,很快演变到全城。就连建虏互相之间,平时有看不过眼的,在这个时候看到,那也是拔刀相向,根本不拖泥带水的。甚至心中有愤恨而平时因为地位身份问题不敢做的,此时都能够冲去对方府里烧火。

    反正整个盛京城内,乱成了一片,也根本就没有了建制。

    有的人,哭嚎疯狂之后,就冲进了火场自杀;还有的,是拔刀自杀;当然,从城头上跳下,想要逃避火势的也有。

    堵死的城门也有被打开,大群的建虏蜂拥而出,逃出沈阳城,哭着喊着要投降。

    但是,城外的明军已经得到旨意,看到建虏冲出来,有的城门处,大喊着建虏丢掉兵刃跪地,也有的城门处,严令建虏不得靠近明军这边……

    不管明军这边说什么,建虏那是慌得很,加上明军这边喊得是带秦腔的大明官话,普通的建虏,并不一定听得明白,恍然之下,有人带头往明军那边跑去,其他人便也跟着去的。

    于是,明军这边,就没有客气的。

    “梆梆梆……”

    “呯呯呯……”

    弓箭手、燧发枪兵全都招呼了起来,那些建虏都没有过护城河,就全部被射杀在城门下,尸体一下堆得很高。

    再后面的建虏看到这一幕,想起上官给他们说过的,说他们手中全是大明百姓和军卒的鲜血,就算投降过去,明军肯定也是要杀他们报仇的。于是,就都绝望了,也不出城了。

    有的,返回城里后,就投身火海;还有的,就接着拔刀自杀,或者杀他人,再被他人杀。

    基本上,城外所有的明军听到这动静之后,都起来看了。

    轮值的大明将士在城外盯着建虏,以防这些疯狂的建虏会冲击军营;而没有轮值的大明将士,则在大营内遥望火光冲天的沈阳。所有人都被建虏的疯狂给震惊到了,一开始的时候,皆是无语看着。

    这其中,那些在去年杀了女真人投降过来的其他各族军卒,看着这一幕最是感慨万分。

    曾经的时候,建虏凶猛无敌,任何不服他们的,最终都被他们打服了。不但他们这些小部族,就连疆域广大的大明,也不是其对手,硬生生地从大明手中抢去了整个辽东,还称帝建国。

    说实话,当初时候,建虏入关,肆意杀戮,纵横南北东西却没有敌人,缺劳力财物,就入关劫掠一番就有了。当时候,不少人都觉得,建虏会一直强大下去,乐观的时候,甚至都已经想到了大清会不会取明国而代之。

    然而,这才过去了多少年,转眼间,建虏就落得如此下场,他们的都城,就在自己的眼前熊熊燃烧;那些不可一世的女真人,在那疯狂灭亡。

    看着这个,他们就非常地后怕,幸好自己醒悟过来,杀了女真人投降了大明。要不然,自己也成了城里疯狂人中的一个了!

    这么想着,不少人就看向中军帐,大明皇帝所在方向,一个个变得更加的敬畏。

    也只有当今皇上,才有这个本事,力挽狂澜,把如日中天的建虏,在短短几年时间内,杀得他们都疯了。

    就连这灭国之战,原本以为,必然是有一场大战,惨烈的大战,毕竟狗急跳墙不是,建虏至少有六七万人,怎么也会拼死厮杀,明军这边要想消灭掉这些建虏,绝对不会容易!

    但是,当今皇上御驾亲征之下,就仿佛真有天子之威,大军未到,建虏就先自己乱了,然后,就如同走马观花一般,辽东重镇,坚固无比的辽阳,当日便被拿下,建虏死伤惨重,而明军却无什么死伤。

    到了建虏都城这边,事情就更是让他们瞠目结舌。好歹是建虏的都城吧,结果当今皇上一到,建虏就害怕的自己放火烧自己,自己杀自己,乱成了一团。明军这边,什么都不用动手,用眼睛看着建虏疯狂灭亡。

    这个时候,他们深刻地明白一个道理,只要有当今皇上在,大明必将无敌!

    相对他们来说,站在崇祯皇帝左右两边,陪同着崇祯皇帝的两位大明的封疆大吏,保定总督卢象升和蓟辽总督洪承畴,都能理解一点建虏为何会如此疯狂!

    不过,对于建虏这种宁死不降的做法,他们却没什么好感。特别是卢象升,他在辽东领军和建虏打仗这几年,对于建虏那是非常了解了。知道这群东西,在辽东不知道犯下了多少罪过,特别是对大明百姓,更是罪逆深重。如今之疯狂,也只是他们的报应而已!

    “有点可惜啊!”洪承畴忽然开口说道,“要是能押建虏伪皇和那几个奴酋回京师,就更能彰显皇上威望!”

    崇祯皇帝听了,只是呵呵一笑道:“就这些只在辽东折腾的,带不带回去都一样。等到他日,大明扬威天下的时候,又有多少人能知道这辽东一地的事情!”

    听到他的这话,不管是洪承畴还是卢象升,都有点没法理解。不过他们能听出来,好像皇上说这么大的辽东在以后算是很小的地方,没人会在意这里发生过的战事?

    他们两人,不管怎么想,都有点想不明白。毕竟这辽东和建虏的战事,不已经是大明最大的叛乱了么?

    崇祯皇帝可不管他们现在能不能想明白,反正等大明的旗帜插遍全球的时候,都不用说,他们就能明白自己所说得这话了。归根结底,如今这两位左膀右臂,都还有一个眼界的问题。不过没关系,是朕把控着大明前进的方向。

    这么想着,崇祯皇帝打了个哈欠,淡淡地说道:“夜色已深,朕去休息了!”

    卢象升和洪承畴听了稍微一愣,这样的场景,这个大明最大的敌人败亡,都不知道多少人期待能看到这一天的,如今就在眼前,皇上却说要去休息不看了?

    不过想想也是,皇上龙体要紧,不稀罕看这一幕,休息也是好的。

    至于他们两人,则在恭送皇上之后,便继续看着火光冲天的沈阳城。

    建虏祸害这么多年,如今终于要结束了,见证这一幕,谁能睡得着?当然,除了皇上之外!

    这一夜,城内城外,十多万人,全都是彻夜未眠,城外的看戏,城里的疯狂。

    一直到东边的天空露出鱼肚白,城里才消停了一点,没有那么热闹了。

    不是城里的建虏不闹了,而是死得太多,人数极具下降,城里虽然还在闹,但动静已经没那么大了。

    崇祯皇帝起床,信步踱步出帐,发现卢象升和洪承畴两人竟然一夜没睡,坐那喝茶看着沈阳城方向。

    见到崇祯皇帝出现,两人都是带着笑意,连忙站起来见礼。

    “两位爱卿,可要保重身体啊!”崇祯皇帝微笑着让他们平身,同时说道,“区区大明叛逆,镇压下去也是理所当然之事。这回头,那是倭国入侵,朕还等着卿等陪朕去江户喝酒看戏呢!”

564 开诚布公(为songshy万赏加更)

    听到皇上说得如此轻松,不管是洪承畴,还是卢象升,都不由得哑然了一会。但他们两个,很快就回过神来了。

    大明这些年,确实有不少叛乱,西北和西南的土司之乱,叛乱规模也很大,波及周边很多省份;还有流贼之乱,祸乱秦晋两地以及中原大地,甚至连凤阳皇陵都被掘了;但是,最大的,还是要属于这辽东建虏叛乱,简直到了势大不可制的地步。闹得最凶的时候,京师都危在旦夕,要全国勤王。建虏控制的疆域,不但是辽东,还包括整个蒙古草原和朝鲜,全部都臣服建虏的。

    因此,大明上下,其实对于这辽东之建虏,那是非常重视,几乎就把建虏看成是一国之对手来对待的。举国上下之力,都为扑灭这辽东建虏之乱而忙碌了二三十年。

    因此,对于洪承畴或者卢象升来说,一夜不睡,坐看建虏毁灭,那是相当激动的一件事情。

    但是,对于皇上来说,西北的奢安之乱不算,其他叛乱,包括已有星星燎原之势的流贼之乱,或者这隐约和大明相抗衡,军力上力压大明一头的建虏之乱,都是他亲自出手平定的。满打满算,皇上亲自出手就从崇祯十二年开始算好了,一共也就六年时间而已,中间还剿灭了流贼,抗灾救灾,整顿官场,惩治奸商等等。

    这么算起来,好像灭掉建虏,在皇上这边,确实是不算天大的事情!

    想着这个,洪承畴和卢象升两人相视一眼,皆是一笑,随后躬身回奏道:“谨遵旨意!”

    说完之后,洪承畴又笑着补充道:“不瞒陛下,能灭掉这建虏,对于微臣来说,实在是感慨万分。一个晚上无眠,以此娱之,倒觉得是值得的。”

    崇祯皇帝笑着用手指指他,倒没再说他。

    边上的卢象升却严肃了起来,向崇祯皇帝奏道:“倭国入侵朝鲜,陛下的意思,不但要击败这些倭军,还要跨海而击,征服倭国?”

    这时候,随身内侍已经搬了一把高背椅子过来,崇祯皇帝坐了,先是看了下远处火势还是很大的沈阳城,然后才看向卢象升,点点头说道:“倭国居四大岛,用心经营,还是能养活不少人的,至少比之前全盛时候的建虏要多。”

    说着这话时,崇祯皇帝用手指了下沈阳城。然后看向面前的两名心腹大臣,继续说道:“一旦其国力强盛,人口受限于大海限制,必然不甘心永世只在岛上。他们对大陆的觊觎,不是时间能改变的。以前万历年间有过,以后也同样会有。如果有朝一日,倭国强大而大明正内乱之时,倭国必定会趁虚而入,再图我大明。既然如此,朕就趁大明强大的时候,灭了倭国便是!”

    洪承畴这是第一次听到崇祯皇帝如此开诚布公,不由得很是有点吃惊,感觉皇上志向不小,竟然想到了这一层,并且已经准备去做了。

    而卢象升,要比洪承畴好一点。因为他之前从崇祯皇帝的旨意中,就已经察觉皇上对倭国很在意。

    此时,听崇祯皇帝说得这么清楚了,卢象升便立刻回奏道:“陛下言之有理,如此,微臣愿为陛下之先锋,踏平倭国!”

    洪承畴听到这话,看到皇上脸上露出赞赏之意,不由得稍微瞅了卢象升一眼,心中忍不住暗自说道:“建斗啊建斗,你是不是忘记了你是文臣,不是武将啊!”

    这么想着,他也同样立刻表态回奏道:“微臣这战场武功可不及他,但陛下旨意,微臣必定全力以赴!”

    崇祯皇帝听了点点头,这时,内侍已经在他边上摆上了一个案几,倒好了茶水,且温度刚好。

    崇祯皇帝伸手端起,微微呡了一口,稍微思考了一下之后,便有点严肃地说道:“两位爱卿乃是朕的左膀右臂,因此,朕有些想法,倒是可以和两位爱卿说一说的!”

    一听这话,洪承畴和卢象升立刻凛然,他们知道皇上接下来所说的事情,肯定是非常重要的,因此立刻全神贯注,侧耳倾听,一下把沈阳城的热闹抛到了脑后。

    “算起来,从万历末年开始,我大明天灾便不断,南涝北旱,蝗灾瘟疫等等,皆是不绝。”崇祯皇帝看着他们两人,认真地说道,“为何会如此,卿等可知?”

    这个问题,一下便把卢象升和洪承畴给难倒了。要是换成一般说法,有人会说皇帝失德,引得上天震怒,降下灾祸。

    不过,如今是在皇帝面前,且他们两人又不是普通百姓,会相信这种事情。

    因此,卢象升在稍微沉吟了片刻之后便回奏道:“陛下,此乃天道轮回,据史书所载,天降灾祸,也是常有之事!”

    “微臣愚笨,还请陛下解惑!”洪承畴倒是干脆,猜出皇上会有什么说词,便直接回道。

    崇祯皇帝听了,便对他们两人说道:“此等天灾,皆是天气变冷所致,这中间的具体关联,涉及很多的自然学识,朕就不展开细说了……”

    还真别说,洪承畴和卢象升那是真得在等皇上给他们一个信服的解释,结果没想到,皇上竟然这么说,就好像他们两人怕是会浪费皇上口舌,就直接略过去了。顿时,这两位进士忍不住各自看了一眼。

    不过他们还真没怀疑,就皇上所说得这自然学识,当朝皇上说第二,又有谁能说第一,这绝对不管身份问题,而是学识。

    “……这种天灾时期,朕称之为小冰河时期。”崇祯皇帝倒没觉得自己说得有什么问题,哪怕他面对的是大明朝最聪明的人之一,他相信要是解释起来,也会让这两个臣子迷惑的,因此,干脆不说,直接总结道,“一如卢卿所言,有史记载,朕可以断言,连同大明这一次,一共是有四次小冰河时期了!”

    说着这话,他伸出左手数了起来:“殷商末期到西周初年是第一次小冰河期,东汉末年、三国、西晋是第二次小冰河期,唐末、五代、北宋初是第三次小冰河期,而如今,则是在第四次小冰河时期内!”

    说到这里,崇祯皇帝的脸色变得非常严肃起来,认真地说道:“这几次小冰河时期,全都是天气骤降,引发南涝北旱,粮食大量歉收。由此所引发的后果,两位爱卿应该都是熟知历史,就不用朕来说了。”

    听到他这么解释,想着皇上把如今这段时间也归结为何那几个引发改朝换代的时间段一样,不管是洪承畴还是卢象升,都变得非常严肃起来。

    “大明的情况,两位爱卿也都有看到。”崇祯皇帝说到这里,感慨一下又道,“朕已经是在全力救灾,才勉强维持当前之局面。可接下来呢?国泰民安,则百姓富足,人口必定俱增。而后如何?对粮食需求更大,是也不是?”

    听到这话,洪承畴和卢象升虽然明白这个道理,可此时被崇祯皇帝点明国泰民安所导致的后果,不由得相顾无语。难不成,国泰民安还有错了……

    崇祯皇帝没管他们两人在想什么,继续说道:“朕已经引入了不少新的农作物,可在粮田之外种植以补充粮食之不足,也从南洋那边大量收购粮食,一直源源不断地补充国内所需。但就目前而言,也已经尽力了。但是,朕身为大明皇帝,必然要居安思危,提前解决百姓安康所带来的人口俱增而引发的粮食问题,是也不是?”

    听到这话,洪承畴真心地回奏道:“陛下深谋远虑,微臣佩服之至。”

    “大明有陛下,实乃百姓之福也!”卢象升也是深深地感慨,毫无做作之意。

    崇祯皇帝就当没听到他们两人的话,继续给他们讲解道:“因此,朕才要开疆拓土,为我大明百姓开拓出生存的疆域,有足够的粮田,能产出足够的粮食,如此,便能渡过这一次的小冰河时期!”

    不等他们两人说话,崇祯皇帝又马上接着说道:“打下河套,光复辽东,纳朝鲜入大明版图,都有这意思在内。至于征服倭国,也有一点这个意思,但是说实话,就倭国那点岛,朕还看不上。除了之前朕给卿等二人所说得征服倭国理由之外,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

    听到这话,洪承畴和卢象升能顺着崇祯皇帝的意思猜到,应该是为大明百姓开疆拓土,但是,皇上不是说看不上倭国那点岛了么?那这个非常重要的理由,到底是什么?

    好奇之下,卢象升不由得问道:“陛下,是什么原因如此之重要?”

    洪承畴在一边,虽然没有说话,却也是微微点头,他同样好奇皇上要说什么理由。

    此时的他们两人,早已把沈阳城的建虏给忘记得一干二净,全部心神都集中在皇帝身边。就连边上服侍的内侍,也偷偷地竖着耳朵听着。

    崇祯皇帝倒也没有卖关子,而是用手一指东方给他们说了。

565 深谋远虑

    “在倭国的那边,也是大海的那边,还有一块大陆,远比大明还要大,至少有三四倍那么大。”崇祯皇帝用很肯定地语气说道,“那块土地上,都是一些远古土著,过着刀耕火种的生活,且还只是小部落的形势,散居各处。完全可以说,是一块未曾开垦的土地……”

    听到这话,洪承畴和卢象升不由得惊讶地微张了嘴,竟然还有这事?

    要是郑芝龙在这里的话,就不会这么稀奇了,应该他早就听说过那边。当然,肯定没有崇祯皇帝了解的那么详细。

    “……不过如今西夷已经捷足先登,杀那边的土著,把那里据为己有。”崇祯皇帝说到这里,脸色严肃地说道,“一如他们在南洋干得事情一样,掠夺当地的金银钱财,运回他们国内。吕宋岛的西夷,就是从那边过来的。然后,他们又经过倭国这边,返回那块大陆!”

    西班牙的这条航线,崇祯皇帝原本并不知道,是郑芝龙告诉他的。

    看着洪承畴和卢象升震惊的样子,崇祯皇帝便强调道:“如今到达那块大陆的西夷,还是很少。相对于那块广阔的大陆来说,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只要我大明能去和西夷争的话,以后就算再有上百年的时间,也有足够的地方安置大明百姓,能养活大明百姓!”

    说到这里,他盯着洪承畴和卢象升,非常严肃地强调道:“为了大明的子孙后代,朕是下了决心的,虽不远万里,亦要为子孙后代谋福!”

    不管基于原本的历史,还是其他什么原因,归根结底起来的原因,就是这个,他并没有说谎。

    洪承畴和卢象升听了,肃然起敬,被崇祯皇帝的深谋远虑所感动,当即郑重地回应道:“微臣谨遵旨意!”

    对于华夏人来说,为子孙后代谋福,那是非常认真的事情,一如子孙敬天敬地敬祖宗一般。

    这个事情,要是换种说法,说崇祯皇帝好大喜功,想要开拓疆土,要当一个真正天下的帝王,那结果绝对会不同。因为这,是为了帝王霸业,是为了朱家天下而已。这种事情,和为子孙谋福比起来,必然会招致非常多人的反对。

    可是如今,崇祯皇帝已经说得非常明确,大明如今正处于小冰河时期,粮食一直很紧张。国泰民安所引发人口暴增的问题,如果不加以解决的话,必然会有爆发,到时候,前些年已经有所苗头的人间惨剧,必然会再度降临人间。

    对于这种事情,任何人都是不愿意看到的。因为灾祸一起,无人能够幸免。一如皇上所总结的前几次小冰河时期,都不知道死了多少人!

    这一刻,不管是洪承畴,还是卢象升,都感到还有很多事要做。相对于皇上所定下的目标来说,如今剿灭建虏,还真是只是开始而已,并没有什么值得激动的。

    同时,他们也深深地感到自豪,竟然让自己遇到了一个如此深谋远虑的皇上。自己这辈子,肯定会和前人过得不一样,会非常地精彩!

    崇祯皇帝看着他们两人郑重其事地表态,拥护他的想法时,终于露出了一丝微笑。远征大洋的彼岸,用这种说法,也算是给国人一种交代了。

    在他的打算中,南北美洲是一定占下来的,南洋那边,所谓卧榻之侧,当然也要掌握在自己手中,顺带着,以前的大洋洲也是要拿下的。

    至于欧洲那边,人种不同,文化不同,相对其他地方来说,那边是成熟的文明圈,暂时他的打算,并不打算纳入版图,而是作为大明外贸的倾销地,不管如何,总得有个贸易对象不是!

    还有中东这块地方,地下石油,他当然知道丰富。但是,要想占领那里,纳入大明版图,除非科技树攀得顺利,要不然,远征那个地方,还是要很多时间的。也不知道这辈子,能不能完成!

    最后的非洲,崇祯皇帝就不打算操心了,等后人自己决定吧,反正再过几百年,那块地方也还是老样子。

    就目前来说,崇祯皇帝就是这么打算的。

    此时,他们正在聊着这事,黄得功过来见驾,打断了他们说这事:“陛下,沈阳城内,已经没什么动静了,是否派兵进城,搜剿剩下的建虏,扑灭余火?”

    崇祯皇帝一听,便稍微看了下窃听系统,惊讶地发现,那个岳托竟然还没死。由此,他也想到了说要杀明军将士垫背的鳌拜,便摇摇头对黄得功说道:“不急,就让城内再烧会吧,最好把城里头的肮脏都烧干净了。”

    “末将遵旨!”黄得功听了,便领旨准备退下。

    不过此时,崇祯皇帝扫视了下城外大营,感觉让这么多人闲在这里也是浪费,便传旨道:“擂鼓聚将!”

    边上的内侍听了,便连忙去下旨了。

    崇祯皇帝站了起来,又吩咐内侍道:“拿点心出来,给两位爱卿垫下肚子!”

    一听这话,卢象升和洪承畴才想起,好像一早上都没吃东西。

    这么一想,顿时就感觉这肚子饿了。于是,两人连忙谢恩。

    崇祯皇帝为了他们两人不尴尬,也跟着他们一起吃了一块,同时对他们说道:“城内建虏已经不多,由步军看着已经足够。朕决定派骑军出去,扫荡各地剩余的建虏,早点重建辽东如何?”

    “陛下英明!”洪承畴听了,连忙回应道。

    卢象升则是立刻就提醒道:“陛下,奴酋豪格所部还有四千余人,这是有建制的军队,还需重视为好!”

    豪格也算是命大,被多尔衮派去运粮了,要不然,就和多尔衮一样,被围在沈阳城了。

    崇祯皇帝听到这话,却是笑笑道:“无妨,朕相信李定国那小子,应该能搞定的。”

    事实上,他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通过豪格和李定国身上的甲级窃听种子,多少了解到了那边的情况。

    卢象升对皇上的判断,一直是很相信的。此时一听,那也就不提豪格那边的事情了。至于其他各地的建虏,根本就没什么可观的兵力,相信骑军一到就能荡平的,如此,他就放心了。

    于是,随后召开的御前军议,将近三万骑军,被崇祯皇帝按五千人左右分出五支部队,开始四面出击辽东其他比较重要的城镇。比如凤凰城,铁岭,建州卫等等地方。

    洪承畴也领到了旨意,返回宁锦去,调配地方兵力,开始占领辽东各城,恢复大明统治。他要做的事情,还是非常多的。治安方面,包括搜剿散落山林的建虏和其他敌人,领回逃入山林的大明百姓等等,在农事方面,要丈量土地,登记粮田,开荒种田等等。

    可以说,这些事情,真必须要有一个封疆大吏来统筹安排。等有了基础之后,又要和关内对接,安置从关内迁移到辽东的百姓,又是一件大事。

    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大明还要和倭国打仗,主战场,基本上是定在朝鲜了。这么一来,辽东就是明军的后方。能多快恢复生产力,关系到对倭战事的进程,甚至可以说,也关系到征服倭国的进程!

    让洪承畴来负责这后勤的事情,崇祯皇帝还是比较放心的。反正,他身上也有甲级窃听种子,也不怕他遇到难题什么的。

    而卢象升这边,则开始准备对倭战事,领一万步军先行开拔,前去鸭绿江边的镇江堡修筑防御工事,同时也将是大明出发前往朝鲜剿灭倭军的出发点。

    另外,崇祯皇帝也给登莱巡抚陈弘绪传旨,让他兼了辽东巡抚一职,负责把逃在登莱的辽东百姓,重新送回辽东,同时,做好登莱那边对辽东这边的后勤支援。

    当然,信鸽也免不了要放的,这是给秘密就任的登莱水师总兵郑芝龙,命他领水师大军赶往旅顺军港,准备对倭作战。

    等到这些都忙完,就已经是下午了。

    崇祯皇帝直到这时候,才开始操心沈阳城的事情。

    抬头远望,沈阳城内,已经烧得差不多了,至少冲天的火势已经看不到了。当然,这和大白天也有关系,没有晚上看得那么清楚。不管怎么说,余火还是有的。

    在城门洞,护城河的那边,跪着不少建虏,当然,躺着更多。跪着的,说明还活着,躺着的,基本上是死了的。

    崇祯皇帝通过窃听系统,知道岳托明白他肯定是要死的,因此,正纠结了一帮子手下,还试图袭击进城的明军将士。鳌拜在不在里面,这倒不知道。

    崇祯皇帝扫视完了沈阳城的整个情况之后,便下了旨意,让建虏排队,一个接一个地通过吊桥过来投降。每人之间,相距一丈以上,不得携带任何兵刃,但又发现,格杀勿论!

    至于这种接受投降的方式会不会太磨叽,崇祯皇帝才不管,反正他又不急。

    于是,这道旨意一下,沈阳城的四道城门处,便开始了建虏的投降仪式。

    躲在城里偷看的岳托一见,顿时傻眼了。

566 建虏灭亡

    明军那边,大胜之余,不是应该抢着进入盛京,夺这入城第一功的么?他们为什么如此淡定,要知道,这盛京可是大清都城,抢先入城的功劳,那是天大的,就没人在乎了?

    岳托就是基于这样的想法,才会对多尔衮说,他就算是死,也要拉一些明军军卒垫背。如果有明军高级将领,最好是明国皇帝都急着入城,以为城内大清勇士都已经不想抵抗而进城就最好了。

    这眼前的情况,实在出乎了他意料。

    他自然不知道,对他来说,这沈阳城是无比重要。但是,在崇祯皇帝眼里,其实也就一座普通城池而已,剿灭建虏,只是崇祯皇帝这辈子辉煌开始的起点而已。

    更不用说,崇祯皇帝已经通过窃听系统知道了他想伏击明军,又怎么可能会再冒失呢?

    护城河附近,明军弓箭手和长枪兵都是严阵以待,过来一个建虏,当即用长枪逼住,令其趴地上,然后才有明军将士上前搜身,绑了丢一边。

    在这个过程中,只要有建虏对此不满,想要反抗或者露出了反抗的意思,不是立刻吃上一箭,就是马上挨上一枪,然后丢到另外一边去示众。

    建虏对此,感觉到了极大的侮辱,就仿佛是被明军当作垃圾一样处理,可是,明军这边毫不犹豫的做法,丝毫不在乎俘虏多少人的行为,最终让他们不敢表露出任何不满。明军让干什么,他们就干什么,乖得跟孙子一样。

    事实上,如果不是崇祯皇帝觉得他们是免费的劳力,能用来重建辽东,根本就不会想要俘虏。光是他们手中的大明军民的鲜血,还有他们吃人的凶残,就足以用正义的名义审判处死他们了。

    沈阳城门处,建虏越来越少。岳托看看天色,马上就要黑下来了,于是,他便传令,说等天黑了好行动,说不定明军以为没什么人了就会开始收拾沈阳残局。

    于是,他和那些不肯想明军投降的手下,就饿着肚子继续躲藏在城内,准备伺机拉明军垫背,一个个都在心中想着,以此给自己动力:大清只有战死的勇士,绝无投降的懦夫。

    不得不说,这天还没黑呢,就已经选择性的失明了。

    可是,明军这边,看到天色要黑下来了,竟然不再收俘虏,而是收工吃晚饭休息了。那肉香、饭香、馒头的香气,飘进城里之后,顿时,就引得建虏肚子犹如一片蛙叫。

    岳托等建虏无奈之下,就只能摸黑在城内找烧糊的肉吃。他们安慰自己,说这是为了给他们报仇。

    第二天的时候,一共俘虏了五千多建虏,全部被戴了脚铐,然后赶过护城河,让他们处理城里城外的尸体,至于明军将士这边,根本就没过护城河,只是告诉这些建虏俘虏,各自负责的区域,处理干净了才能吃饭。

    还真别说,光是能吃上饭这一点,就让这些建虏俘虏把什么都忘记,卖力地开始干活。发现有顽冥不灵者,躲在暗处试图抵抗者,可不用干活,转为监工,馒头加倍。

    于是,岳托等人就悲剧了,如今的爱新觉罗份量,根本就抵不过一个馒头的份量。那些建虏纷纷举报,说哪里哪里躲着顽冥不灵者。

    原本岳托等人就躲得难受,一见被同族人出卖,顿时就有人忍不住了。最恨的就是叛徒,这一点,在这个时候体现得淋漓尽致,也不管杀不杀明军军卒垫背了,拥出来开始追杀这些建虏叛徒。

    说真的,确实有不少建虏藏了起来,没想着投降的。因此,这冒出来的人数之多,让城外的明军将士们也是愣了下。于是,明军的重甲步兵在弓箭手,燧发枪手的掩护下,开始清理这些冒出来的蟑螂。

    等到第二天的时候,整个沈阳城就已经清理完毕,建虏这边有名的头目,全都被绑了送到御前。

    岳托、鳌拜这几个有名的,一个都没跑。

    崇祯皇帝看到他们身上,有不少鲜血。不过他知道,这些鲜血都是那些建虏俘虏的。

    明军将士清剿的时候,就有建虏俘虏通风报信,说这是某某某,是什么官职什么的,以此来讨好明军将士。因此,这些有名的,一个都没跑掉。

    崇祯皇帝收回了甲级窃听种子,也没兴趣问什么,直接让他们去和奄奄一息的多铎作伴去了。

    要是一开始抓到这两人的话,崇祯皇帝说不定还有兴趣观看一番。在原本的历史上,岳托是死得早,但鳌拜在后世可是很有名的。可此时,就连多尔衮、皇太极都被他弄死了,这些低一级建虏,自然是没有兴趣了。

    由此,沈阳城被明军占领,标志着辽东建虏终于被剿灭。

    明军将士们,站在残破的沈阳城内外,都是高声狂呼了起来:“吾皇万岁!”

    “大明万胜!”

    “……”

    欢庆胜利的消息,就回荡在沈阳城的上空,响彻在这辽东上空,久久不息!

    恰好这个时候,雷声阵阵,大雨不久便倾盘而下,除了给多铎、岳托、鳌拜清醒清醒之外,也算是冲掉辽东大地上的污垢,重新焕发出新春吧!

    另外,手下将领有给崇祯皇帝禀告,说没有德王的消息,审问了建虏,最终也没有一个明确答案。就不知道什么时候,消失在建虏的视野中了。

    皇太极或者多尔衮等人可能知道,但这些人早已去见阎王。多铎、岳托死不开口。

    对此,一个猜测是建虏很可能把德王等非建州女真族人给当两脚羊了。至少建虏这种事情,有足够证据显示很普遍。

    崇祯皇帝闻之,不由得大哭三声,然后下旨把几个奴酋给千刀万剐,算是祭奠德王和其他被建虏害死的冤魂。

    岳托忍受着千刀万剐之刑,不由得非常后悔,早知如此,还不如和多尔衮一样自杀来得痛快呢!

    看着多铎、岳托、鳌拜受刑,建虏全都低垂着头,默然无语。曾经的强大,在这一刻,被证明只是昙花一现。

    所谓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辰未到。如今到了时辰,就算再强大,也要付出该有的代价!

    围观中的其他明军将士还好,但那些出身辽东的大明将士,看到这一幕,虽然已知建虏灭亡,可此时看着奴酋行刑,想起被害的亲人,毁掉的家园,战死的同袍,他们还是忍不住激动万分,或高兴万分,或痛哭流涕,用他们各自不同的方式纪念这一刻。

    与此同时,豪格所部,压根不知道所谓大清已经灭亡,他们已经是丧家之犬的事实,一直赶路,也快到图们江入海口了。

    说真的,这一路走来,还真是辛苦。堂堂大清精锐之师,这任务外出中,竟然还要自己一路挖野菜!这要是在十年前,打死这些建虏都不敢相信,他们有朝一日会落得如此下场。

    可是如今,他们这外出,一路上挖到野菜,那都是欢天喜地的。这挖野菜的技术,那也是日益纯熟,可能快赶上他们的老祖宗了。

    偶尔要是打到一只野物,那就高兴地和过年一样。哪怕轮不到吃肉,喝点肉汤还是有的。

    走着走着,这不,眼见着要到出海口,探马就有了回报:“主子,倭国船队已经到了,正等在那里呢!”

    言语之间,很是高兴的,没等豪格回应,就又赶紧补充道:“一看就知道,好多粮食,有好多粮食的!”

    这探马如今的心态,和后世小朋友看到棒棒糖一样。就对粮食的欣喜之情,完全就写满了他的脸上。

    豪格一听,放下了心中的担心,裂开嘴便哈哈大笑起来。他的手下,也都跟着大笑。

    在路上的时候,还真别说,他们是有点担心倭国那边不遵守盟约,又担心倭国只给了一点粮食应付他们大清。

    要知道,如今盛京那边,可都是等着这次的粮食救命呢!

    在笑完之后,豪格便开始下令,对他的手下说道:“马上就要见到那些矮子了,都把盔甲穿了,破了的军服都塞里面,拿出我大清勇士的风范,让那些矮子看看我大清勇士的高大威猛,让他们知道,和我大清结盟,是他们倭国的荣幸!”

    听到这话,这还正在抢野菜吃的建虏,离开轰然回应,兴高采烈的去穿甲戴盔了。

    要是行军途中,一直穿着盔甲,那会累死在路上。也只有保证大军安全的探马才会全副武装,当然,他们的饮食是有保证的。

    这些建虏,之所以这么高兴,除了能去倭国矮子身上找自豪感之外,还有对接收粮食,能吃个饱饭而期待。

    一阵忙碌之后,这支建虏大军又有了精锐的影子,毕竟底子还是有的。

    豪格还有点不放心,亲自巡查了一番,把一些廋骨嶙峋,面有菜色容易败坏大清威势的兵卒都调到了队伍的最后面。

    检查无误之后,豪格才高兴地一声令下,向图们江口的倭国船队停靠点开过去。

567 敌袭(为songshy万赏加更)

    还真别说,建虏之中就算最矮的人,也比倭国船队中的倭人要高。特别是在这种冷兵器作战的年代,这身材上的差距,让建虏一个个心中充满了骄傲。只是打量倭人的身材体格,估计一对三都没问题。

    也有可能是受刺激了,倭人头领便对豪格说道:“贵国一个个都是人高马大,这船上的粮食,就劳烦你们自己搬了。我们在此已经等了三天,不能再拖了,午时三刻之前,我们必须得回去缴令了。”

    豪格听得受用,便同意了。毕竟这可是大清迫切需要的粮食。

    然而,建虏才搬了一半不到的粮食到岸上之后,就体力不需,开始喘气休息了。实在是肚中无货,长时间饿的。

    结果,倭人就在船上看戏,对着他们指指点点,虽然双方语言不通,但是从他们的神态举止上可以猜出来,估计倭人是在说类似“中看不中用”之类的话。

    可惜豪格这边没有翻译,他们的对话,是倭人那边带了通晓大明官话的人过来,才算是能沟通。要不然,豪格这边有听懂倭语的话,就能知道那些倭人不但在嘲笑他们白长了人高马大的身体,而且还在嘲笑他们的智商。

    这么多人,就算船板铺多了点,可一人背一袋粮食上上下下,不但累,而且还在彼此妨碍,这不是蠢是什么?

    对此,这些倭人也只是嘲笑,并没有去点醒建虏该怎么卸粮最省事。

    豪格看到那些倭人的言行举止,不由得大怒。他只是性格莽了一点,却不笨。哪能看不出来倭人的羞辱之意!

    什么时候大清勇士被别人这么羞辱过?哪怕被明军连续打败,至少在他豪格面前,可也没有这么被羞辱过!

    他的亲卫见此,晓得他的脾气,便连忙偷偷提醒他,什么拿人家的手短,吃人家的嘴软;什么大清和倭国结盟,不能因小失大什么的。

    对此,豪格也知道轻重,之前的优越感不但没了,还生了一肚子气,严令手下要及时搬完粮食的军令之后,就自己跑去周边打猎去了。

    不过他却不知道,在远处的山上密林中,却有好多双眼睛在盯着这边看。

    好一阵之后,其中一人,便是陈绍安,放下望远镜,对身边还在观察敌情的李定国说道:“那个带着亲卫离开的,就是奴酋爱新觉罗豪格,是建虏的和硕肃亲王。这支军队,肯定就是建虏前来接受的军队了。”

    听到这话,李定国并没有放下望远镜,依旧看着,不过却回答陈绍安道:“嗯,如果人再多,路上消耗的粮食也就多了,建虏不至于再空耗对他们宝贵的粮食!”

    “那我们怎么做?”陈绍安听了,就问他道。

    李定国并没有马上回答,而是在继续观察。陈绍安见此,也有耐心,并没有催,他自己也再拿起望远镜观察起来。

    好一会之后,李定国忽然开口说道:“你看,倭人在船上动静,该是嘲笑建虏无疑。但是,建虏这边,却并无另派人去接替搬运粮食,由此可知,该是这批搬运粮食的建虏,应该是体力最好的那些了。由此可知,这些建虏的战力定然大打折扣。”

    听到这话,陈绍安不由得点头,这一点,可以通过豪格气冲冲地离去可以证明一二。

    “如果本将所料不差的话,等建虏把粮食搬运完毕之后,必定会饱餐一顿。”李定国继续给陈绍安分析道,“之所以如此,第一是因为建虏盼粮食久矣,如今粮食在面前,以那豪格的个性,定然是要给手下一个交代,给他们吃一顿好的。另外,建虏要押这么多粮食回去,也得要有力气才好。而且,这批粮食事关重要,豪格肯定不敢马虎,也要让他的手下吃饱,有了体力后才能卫护周全。”

    陈绍安没想到李定国竟然想了那么多事情出来,不由得有点诧异。仔细想想,并不觉得李定国有说错什么,便一直是在点头。他心中知道,李定国既然考虑得这么细致,肯定是有什么点子了。

    果然,就听到李定国还在继续分析道:“倭船上的倭人,有火炮,还有不少鸟枪,虽然比我们的燧发枪要差不少,但火器的威力,还是要防着一些的。”

    说到这里时,李定国才放下望远镜,郑重地对同样放下望远镜看着他的陈绍安说道:“因此,本将以为,在建虏卸下粮食,还未饱餐之时,而倭人船队又已经离去的话,那就是我军杀过去的良机。要是这两个条件有一个不满足,那就静观其变,反正路还远着,我们还有很多机会下手。”

    说完之后,他沉吟一会,在陈绍安开口之前,又补充说道:“本将以为,这个战机出现的可能性很大!”

    陈绍安听了,不由得好奇,连忙问道:“何以见得?”

    他们远远地观看,自然不知道倭人头目给豪格所说要马上回去的话,因此,陈绍安,对于李定国的这个结论,就非常好奇了。至少对他来说,是看不出这么多东西的。

    李定国也不藏私,马上就解释给他听道:“从倭人嘲笑建虏这点可知,建虏必定不愿意在倭人面前迫不及待地烧火做饭,要不就是太丢脸,有损他们的大清国威。而倭人并不帮忙卸粮,只是看笑话,说明他们对建虏也是好感缺缺。如此一来,双方既然不愉快,自然是眼不见为净,有很大的可能性,是在一交接完之后就分开的。”

    这一点,是从人之常情来分析了。陈绍安想想,好像还真是这么一个理。为此,他还再次拿起望远镜观察了一会之后,才放下望远镜点点头道:“今次,我是真服了李参将你了!不愧在军中,大家都说你将来必为大帅!”

    李定国听了,微微一笑,随后很快又严肃了起来,当即吩咐身边的亲卫,让他去传令,让部下做好战事准备,等待军令。

    快到中午时分时,豪格带着一只鹿,还有几只山鸡返回,不过,他并没有对倭人有所表示,只是一到之后就问手下,有关卸载粮食的情况。

    “回主子,大家都一起上,已经差不多,肯定能在他们走之前搬完。”

    为了及时卸下粮食,四千来个建虏中,至少有三千人去搬运粮食。

    虽然建虏以前从来没有从船上卸货过,可他们也不笨,被他们找到了办法。用了接龙卸粮的法子,每个人经手粮袋的时间并不长,人不动,粮袋从每个人手中流过,就比较轻松地堆积到了岸上高地处。

    对此,豪格很高兴,大大表扬了手下。

    之后,也没有出乎李定国的判断,双方都看对方不顺眼,粮食一交割完毕,倭人便立刻开船,准备回去缴令了。

    建虏这边,为了搬粮食,自然是把沉重的盔甲兵刃什么的都丢一边了。看到倭人船队转过海湾,离得稍微远点,就迫不及待地围到豪格这边来了。

    看他们那看着粮食,眼睛中冒着的绿光,豪格又怎么会不知道他们想干什么。于是,他豪爽地一挥手,同意了他们饱餐一顿的想法。同时,他也让他的手下把他的猎物给烤了,就准备美美的享受一顿。

    他自己,自然是不用干活的。不过他也有心思,就听他问手下道:“那个西林觉罗怎么搞的,怎么还没到?”

    西林觉罗那边,原本负责扑鱼大业,手中有原本耿仲明和孔有德的手下汉人。因为一直在替建虏捕鱼,倒是逃过了一劫,并没有被建虏杀掉;这一次,又被建虏想到他们毕竟熟悉水上的事情,因此,就让西林觉罗带他的捕鱼手下也敢来这里汇合,准备制造简易木筏,然后沿图们江返回内陆。

    如今,西林觉罗那边没到,这边就只能等着,每一天都是粮食消耗,豪格当然是会不高兴了。

    “主子,之前一次联系的时候,说那边还有一天的路程。”他的亲卫回答道,“要不,再派人过去催催?”

    “一群没用的东西!”豪格闻声,不由得怒声骂道,“汉狗都是贱骨头,立刻给本王派人去,叫西林觉罗给他们点厉害看看,落后的十个,就给本王杀了,看他们那个还敢磨磨唧唧地赶路!”

    “喳!”他的亲卫听了,立刻打千回应,然后,就有人上马飞驰而去。

    至于其他建虏,压根就没管这事。他们的眼里,就只有粮食而已!

    说真的,这个时候,原本已经疲惫的他们,也不知道从哪里来了力气,砍柴烧火,搬运粮食等等各种活计,那叫一个来劲。不用说,这个效率真叫一个高。

    可是,米饭都还没熟呢,就有建虏感到哪里好像不对。

    只是一会功夫,外围的建虏就先回过神来了,不由得都有点意外地转头看向同一个方向。

    “主子,有骑军过来了。”豪格的亲卫也立刻向豪格禀告道,“西林觉罗那边,有多少骑军?或者,是别处来人了?”

    他们不知道高层的情况,但豪格却是知道,除了他这支之外,根本就没有其他骑军了。

    于是,他一脸严峻地站起来,大声狂吼道:“敌袭!”

568 看来倭人还是很重视他们的盟友

    对于这个时候的建虏来说,敌袭,那除了明国骑军之外,就不会有其他的了。

    而从这几年以来,明军已经给他们造成了难以磨灭的印象。更别说,此时此刻,在离明军实际控制区那么远的地方,却还要遭受明军攻击。这一刻,许多建虏都慌了。

    他们不再是以前的所谓大清勇士,在听到敌袭的喊声时,有的建虏,下意识地转身就逃;当然,还有的建虏,也有去抄家伙的。有去穿盔甲的,也有来不及穿就只是握着武器的,还有去找战马的,等等。

    在这图们江的入海口,四千建虏,除了原本就在警戒建虏还穿着整齐,还有建制之外,突如其来的明军攻击,让他们一下混乱了起来。

    “嘚嘚嘚……”

    急促地马蹄声,已经越来越近了。亏了这边不是草原,战马的速度没法提到最高。要不然,明军就已经冲到眼前了。

    可尽管如此,豪格就在这一会的功夫,那额头就已经出汗了。不过他自己不知道,还在歇斯底里地大喊道:“结阵,结阵,他娘的结阵啊……”

    不知何时,建虏这边,铁锅,水桶什么的,全都被碰翻到底,白花花的大米,就洒落泥地。要是以往,就算是刮地三尺,建虏也绝对会把粮食捡回来。

    可是此时,他们谁都没有这个心思,尽最大的努力开始结阵,骑卒也上马结阵。

    虽然很快有一部分建虏已经结阵,但是,他们之中却有不少人根本就来不及穿盔甲。

    还有建虏还在慌乱的时候,隆隆雷声已经到了近前,出现在建虏面前的,果然是穿着红色鸳鸯战袍的明军。

    只一看,豪格就认出来了,这是东江骑军。

    只见东江骑军的战马,一个个膘肥体壮,马背上的骑士,都是全副武装,一看就是精锐。

    就只是这么一看明军情况,豪格就知道不妙了。他也是战场经验丰富的人,岂能不知道,自己手下这支军队,不可能是明军的对手。

    “杀……”三千东江骑军,在看到帅旗前竖之后,立刻齐声大吼,声震四野。

    这个声音之大,哪怕已经转过海湾,离得有点远了的倭人船队都听到了。

    一时之间,船上的倭人,纷纷转头回望图们江入海口方向,心中惊疑不定。

    倭人头领也是如此,他除了听到喊杀声之外,当然也听到了声势浩大的马蹄声。心中惊疑之下,便下令返回回去看看情况。

    东江骑军这边,有点可惜的是,全是轻骑,并没有可以冲阵的铁甲重骑。要不然,一个冲锋,就能把这些草草结阵的建虏都赶进海里。

    不过,明军这边,也并没有因为没有铁甲重骑而束手束脚。

    只见明军部分轻骑,从建虏军阵的两侧飞驰而过,弓箭抛射,不管准头,就往建虏军阵这边抛射过去。而另外一部分明军骑卒,到了建虏军阵前面之后,就纷纷勒马停住,第一时间翻身下马,端着各式火器,口中喊着号子,在前进的同时开始结阵。

    此时,燧发枪的优势就体现出来了。不用去点火,不用因为顾忌火绳在燃烧而彼此间隔太开。

    “呯呯呯……”

    硝烟冒起,在海风的吹拂下,很快就吹到了身后去。铅弹在火药的推动下激射而出,端着长枪,没有着甲的建虏,那是闻声而倒。

    除了普通燧发枪之外,大明骑军中还普遍配备三眼铳的。有了燧发枪在前面掩护,拉近了距离之后,就是三眼铳发挥威力了。火力之密集,让明军骑马步卒的前面,根本就没有站着的建虏了。

    再后面,明军的骑马步卒中的长枪兵,在迫近建虏之后,就越过远程武器的同袍,结阵杀进了建虏军阵中。

    完全可以说,明军的这次突袭,完全是排山倒海之势,压根就没有给建虏应战的时间,一上来就是猛攻,攻势之凌厉,还有流程,那是一气呵成的。

    建虏这边,那想过在这么远的地方,竟然也会受到明军的攻击,措手不及之下,又是草草结阵而成的军阵,真得完全可以用一句话来形容当下的场面:明军用摧古拉朽之势,哪怕没有铁甲重骑,也一次性击垮了当前的建虏军阵。

    躲在后面的豪格见此情况,顿时就有点傻眼了。

    原本他以为好歹结成了军阵,可以临时顶下明军的攻势,给他重新组织后面慌乱手下的机会。再不济,他这边也可以派出亲卫,去协助前面的军阵顶住明军的攻势。

    可是,豪格怎么也没想到,这东江骑军什么时候竟然变得如此厉害,步骑结合的攻势,竟然配合地如此之好,攻势之凌厉,大清军阵,竟然连一个回合都顶不住,直接就溃了。

    完了,全完了!豪格不由得在心中哀嚎。

    他转头看了一眼在岸上堆积如山的粮食,非常不舍地扭过脸,立刻翻身上马,也不管手下了,打马就逃。要是再晚一点,肯定是逃不出去的。

    这个时候,出海口的海湾处,倭人的船只已经转了过来。岸上交战的一幕,顿时就映入他们眼帘。这一看之下,顿时就看呆在那里了。

    只见明国军队一往无前,步骑结合,杀得清国军队节节败退,但是,他们的身后,就是大海,根本就没有退路,然而,前面明军的攻势太猛,逃无可逃,都被挤到海里去了。

    这些倭人看到的,都是明国军队在杀,而清国军队根本没有还手之力!甚至在他们面前一直高傲地清国亲王,好像也在逃跑了。

    什么时候,明国军队竟然这么强大了?第一时间,这些倭人的脑海中,就出现了这样的疑惑。

    随后,他们一个个顿时惊惧了起来。虽然他们因为地位的问题,不知道具体的结盟细节。但他们至少知道,清国这边是他们的盟友,两国结盟,那是要对付明国的。

    可是如今,这个盟友竟然如此不堪一击,亏了他们长得那么人高马大!而明军却如此厉害,那接下来倭国对明国的战事如何,说真的,在场的每个倭人,全都没了信心了!

    “快,快回去,立刻回去把这个消息禀告给将军大人!”倭人头目慌了,立刻吩咐手下道。

    “大人,我们不去救他们么?”他的手下提醒道,“那些粮食,就都被明军给夺去了!”

    倭人头目听了,转头看了眼岸上堆积如山的粮食,眼神中闪过一丝痛惜,不过他马上转回头训斥道:“八嘎,是粮食重要,还是回报将军大人重要?”

    他的手下听了,连连点头,心中却松了口气。明眼人一看岸上的战况就知道,他们如果敢上岸的,那绝对会被明军压着打,不管是他们,还是清国军队,都没什么区别。

    海边,不少建虏不会水的,直接被海水卷入深处,扑腾下就沉下海去喂鱼了。但也有建虏比较幸运,抓了什么东西飘在海上,看到倭人船队过来,那叫一个高兴,连忙挥手,想要逃到倭人的船上去。

    结果没想到,倭人只是过来转了下,就立刻调转船头逃了,压根就没正眼瞧一眼海里的他们。不得不说,这些建虏看到掉头离开的倭人船队,心中那叫一个绝望!那个对倭人的愤恨,简直比对明军的恨,还要恨得多!

    在倭人船队离开,重新消失在海湾处的时候,岸上的战斗,也已经差不多结束了。

    在海岸上,基本上已经没有站着的建虏了。还活着的建虏,身上没有伤势的,都在海水里泡着。

    海水拍打着海岸,堆满了建虏的尸体,他们肮脏的鲜血,染红了整条海岸线。

    明军将士们,除了去追击逃走建虏的轻骑之外,其他将士,已经开始打扫战场,救助运气不好的伤亡同袍,给没死的建虏补刀,同时也射杀在海上未死的建虏。

    而明军统帅李定国,此时已经下马来到堆积粮食的所在,伸手摸着一袋袋的粮食,甚至还从开口的粮袋上抄了一把粮食到手上细看,而后不得不感慨道:“这些都是新米,看来倭人还是很重视他们的盟友!”

    “呵呵,只是很可惜,他们的盟友不顶用,都便宜我们了!”陈绍安在边上听到,不由得接口回答一句,当即哈哈大笑起来,心情格外的舒畅。

    这一仗的轻松,可以说超过他的预料。

    回头想想,毛大帅时候的东江军,要打赢一战,那叫一个难。总共算起来,也没几个胜仗。

    但是,到了卢总督时候,东江军赢得次数就多了,不过不少战事,打得还是比较艰苦,比如平壤之战。当然了,当时他还在建虏那边,只是听说而已。

    如今,李定国统领,三千对四千,他亲眼所见,却是摧古拉朽一般。

    这些年来的变化,真得是让他很是感慨!

    正在想着时,忽然听到有马蹄声传来,他便回过神来,转头看去。

    只见前去追击逃走建虏的同袍已经回来了,顿时,他就想起了还有一件很重要的事情。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43151/ 第一时间欣赏崇祯窃听系统最新章节! 作者:叫天所写的《崇祯窃听系统》为转载作品,崇祯窃听系统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崇祯窃听系统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崇祯窃听系统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崇祯窃听系统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崇祯窃听系统介绍:
崇祯皇帝身处深宫,被人忽悠而吊死煤山。
可如果他有窃听系统在手,能听到别人背后的议论,那还能亡国灭种么?
好吧,崇祯皇帝还是穿越的,虽然已经是崇祯十一年末,可结果必定会改变!
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我崇祯活这一世,大明必定中兴!
PS1:这是有系统加持的正经穿越历史文!
PS2:觉得苗幼可以先看我另外一本精品历史《崇祯聊天群》崇祯窃听系统已经完结,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崇祯窃听系统,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崇祯窃听系统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