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历史军事工业帝国系统TXT下载工业帝国系统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工业帝国系统全文阅读

作者:魂合     工业帝国系统txt下载     工业帝国系统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91章 造船厂

    曹晶亲眼看到了百姓和士兵们的富足生活,对于副千户李晓自然多了几分佩服,这是何等英雄?才能够想出这么多这么好的维护百姓和士兵利益的方法?

    此刻的平安堡,就像是强汉盛唐之际,就像是王朝初生之时,拥有十分强悍的战斗力。

    曹晶熟悉历史,了解现状,经过对比,自然得出了平安堡十分强大的结论,事实也证明了他的说法,他知道秦友光多次提到,平安堡多次击败了清军。

    曹晶这时才去找自己的好友秦友光,说明自己愿意效劳的来意,秦友光十分高兴,将他推荐给了李晓,李晓就与曹晶交谈了好久,知道曹晶对于行军打仗颇有心得,李晓就让曹晶负责创办参谋部。

    曹晶与秦友光不同,秦友光擅长弓马,比较英勇善战,是一个出色的将军,但是未必就是一个好参谋。

    两个人各有所长,正好发挥自己的长处。

    此刻平安堡的原材料大部分都依赖外面采购,而平安堡的商品大部分都依赖大明京城、江南和广州的市场,可以说平安堡就是从大明朝吸收养分来养活自己的,这种现状让李晓感到了担心,他害怕万一失去了原材料的来源和商品的市场,自己的领地就要大受影响。

    所以,李晓开始在附近招募人去探矿,希望在附近解决原材料的问题,同时李晓也希望能够开发朝鲜、日本和东南亚西洋人的市场,不再依靠大明这一个市场。

    想要开发朝鲜和日本的市场,就需要有能够前往那里的商船,此刻的朝鲜和日本市场都被海商们垄断了,其中最大的海商就是郑芝龙。

    郑芝龙垄断了日本的海贸市场,自然不希望别人来分一杯羹,所以李晓想要开发日本市场,就需要与郑芝龙交涉一番了,只可惜郑芝龙在福建,离此很远,交流不方便。

    由于秦友光家里是从事海贸生意的,所以李晓让秦友光联系众人了解一下是否有人愿意将李晓的商品卖到朝鲜去。

    至于寻找矿物的事情,李晓已经聘请了一些山民去到处寻找,他也让施爱平从书籍里寻找可能存在的矿物的地点,因为以前开采过的矿洞,现在也许还有矿物可供开采,不可放过了。

    李晓又在工业帝国系统里兑换了一些附近山川情况和矿藏情况的图册,又兑换了许多寻找矿物的办法,花费了他1000点的贡献值。

    按照这个图册的指点,探矿的人员果然在附近找到了铁矿、煤矿、硫磺矿、硝石矿等矿藏,这可是很重要的,从此李晓就可以在这里开采矿藏,自给自足了。

    当然,李晓不会完全摒弃从天津卫采购原材料的做法,他会双管齐下,尽量保证自己的原材料供应正常。

    为了开采这些矿藏,李晓在流民之中招募了一些以前采矿的矿工,让他们去给自己开采矿藏。

    原本这些矿藏都是属于国家的,私人不允许开采,但是现在是明末,规矩废弛,这个规定已经没有人遵守了。

    至于前往朝鲜和日本的商路,还没有开通,李晓还需要努力。

    现在李晓采矿还是小打小闹,因为有外来的原材料来源,就不必自己那么辛苦开采矿藏,所以李晓只是招募了两百名的矿工让他们小规模开采矿藏,稍微弥补自己的原材料来源。

    至于前往日本的航线,秦家说需要向郑芝龙购买令旗,只有悬挂了郑芝龙的令旗才能通航,否则一旦遇到郑芝龙的船只,没有令旗的商船就会被劫掠一空。

    这支令旗需要三千两银子一年,比较昂贵。

    要知道前往日本的航线需要看风向,风向合适的时候才能出发,风向合适的时候才能返回,所以一年只能跑一趟来回,从中赚到的银子还要分给郑芝龙三千两银子,可想而知那是多么的昂贵了。

    至于前往朝鲜的航线倒是比较容易操作,只要有海船就行了,能够逆风行驶,所以一年之中各个月份都可以前往朝鲜做买卖,也不需要购买什么令旗,生意好做多了。

    秦家有意和李晓合作开发朝鲜的航线,双方合作能够分担风险,更加适合高风险的海贸活动。

    现在李晓每个月可以盈余一万两银子,除了用来采购原材料的之外,还有五千两银子的剩余,这笔钱李晓可以用来采购海船,招募船员,开辟前往朝鲜的航线。

    朝鲜的市场虽然比大明小得多,但是如果大明市场失去了,朝鲜的市场就成为了一个重要的补充。

    想要去朝鲜首先必须有船,而且还不能是小船,必须是可以经得住风浪的大船,如此才能安然抵达朝鲜做买卖。

    从天津卫出发,经过登州,然后再到朝鲜,这条线路倒是不远,只是明朝是禁海的,船只不允许外出贸易,外来的船只也不允许靠岸,虽然大家都不如何遵守这个规定,但是毕竟是官方的规定,还是有一定的威慑力的。

    此时海上海盗不少,如果要派商船去朝鲜贸易,还必须有战船随行保护,一艘商船就要几千两银子,一艘战舰需要的银子就更多了,达到上万两。

    即使是比较富豪的秦家也一下子不想拿出这么多的银子来投资,所以李晓只能依靠自己了,他存了十几万两银子,现在就可以拿出来用了。

    李晓想要制造的是盖伦帆船,这是一种用于远洋航行的战舰,没有高大的艏艉,不容易在大风中倾覆,而且操作灵活,航速较快,是一种十分优秀的帆船。

    李晓花了1000贡献值在工业帝国系统里兑换了盖伦帆船的全套资料,然后李晓来到了天津卫,打算在这里开办一个造船厂。

    想要开办一个造船厂很不容易,首先需要有工匠,然后要有各种各样的工具,还要购买造船的原材料,投资巨大。

    开办造船厂与大明国策禁海相冲突,所以只能偷偷地做,不可大张旗鼓地干。

    此事看似千头万绪,但是只要找到一个合格的厂长,就能够将造船厂开办起来,所以李晓四处托关系寻找好的造船厂厂长。

第92章 盖伦帆船

    这个事情不知道如何被熊廷弼知道了,他派了幕僚冯素来找李晓,冯素对李晓说当初在辽东的时候有一个造船厂的厂长专门替朝廷制造战船的,此人很能干,自从辽东沦陷之后,他就归隐了,在家里弄孙为乐,如果此人能够出山为李晓干活,一定能够制造出李晓需要的船只,只是此人性情高傲,一般人不入他的法眼,所以请他出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虽然此事不容易,但是李晓还是想尝试一下,看能不能将这个高傲的能人请出山。

    于是冯素就带着李晓和几个抬着箱子的亲兵前往此人的住处,此人住在天津卫里靠近码头的地方,这里是有十几间房子的大宅院,大门紧闭,外面靠近大街,看来购买这所房子要八百两银子,此人似乎是个不缺钱的。

    冯素介绍此人名叫杜伦,从小就在船厂里干活,从普通的工人做起,直到成为了船厂的厂长,是一个十分有本事的人。

    于是李晓和冯素就上前敲门,过了一会,门打开了,露出了一个中年人的脸庞,此人精神矍铄,眼睛炯炯有神,脸色红润,看起来十分的年轻,他的左手牵着一个五、六岁的小童,小童天真的眼神正看着李晓。

    冯素就说:“我们奉了熊廷弼巡抚的命令来见你。”

    杜伦眼睛一瞪说:“什么熊巡抚,与我一个老头子有什么关系?”

    此言一出,冯素哑口无言,杜伦连熊廷弼巡抚的面子都不给,倒是让冯素感到有些为难了。

    李晓观察了一下,看到小童的手里拿着一个船的模型,他心里便有数了,对方连逗小童玩耍都要给的船只的模型,显然杜伦还没有忘记船只。

    李晓就说:“我们是来请你去造船的。”

    杜伦略微感到有些惊讶,要知道开办一个造船厂投资巨大,不是一般的人能够负担得起的,杜伦觉得对方未必就是他心目中的人,所以杜伦脸色一冷,生硬地说:“我早就忘记如何造船了。”

    “我们远道而来,也是客人,难道你不请我们进去坐一坐吗?”李晓说道。

    杜伦只好让开了去路,转身拉着小童往里面走,他说道:“想坐一下就进来吧,我家里可没有好酒好茶招待你。”

    冯素和李晓对望一眼,都是有些无奈地感慨了一番,两个人跟着杜伦走了进去,在客厅里坐下了。

    “这次请你出山,我愿意支付每个月一百两银子的报酬。”李晓开始动之以利了。

    杜伦微微冷笑说:“一百两银子,好大的气魄,只可惜我人老了,没用了,恐怕没有能力赚你的银子。”

    冯素毕竟是熊廷弼身边的亲信幕僚,他看到杜伦如此傲慢无礼,便有些生气,坐着不说话。

    李晓仔细地打量杜伦的脸色,如果将杜伦的话语当做高傲的表现,倒是可以理解,这样的人轻易不会屈从于别人的意志,他们是有自己的想法的,只是不会轻易说出口。

    十分心诚的李晓沉默了片刻,然后就说:“我是平安堡的副千户李晓,肥皂、玻璃器皿、精美书籍、羊毛衣等都是我的工匠制造出来的,你不妨打听一下我。”

    杜伦闻言微微一惊,抬起头认真地看了看李晓,肥皂、玻璃器皿和精美书籍、羊毛衣等物杜伦都有听说,特别是对于羊毛衣杜伦最是在意,因为这是可以造福百姓的东西。杜伦点点头,脸色缓和了许多,他说:“原来是你,你很不错。”

    “过奖了。”李晓得意地笑了笑。

    杜伦就说了:“只是如此,还是不能让我出山。”

    冯素听到这里就笑了,杜伦真的是一个很难说话的人,高薪聘请不行,声望崇高不行,他到底想要怎样?

    此时李晓总算是有些理解杜伦了,像杜伦这样的人,只佩服有本事的人,如果是一个有钱人想要请他出山,他真的未必答应。但是如果是一个了解船只的知音呢,那又会如何?

    所以李晓就说了:“我设计了一种全新的船只,请你指正一下。”

    杜伦一听就眼睛亮了,他看着李晓说:“什么船只,拿出来我看一看。”

    李晓击吩咐亲兵们打开箱子,从里面拿出了一艘盖伦船的模型,杜伦一看到就眼睛都大了,他接过模型仔细地看了起来,他一边看一边说:“这是西洋人的船只?”

    “西洋人也没有这样的船只,都是我自己想出来的。”李晓十分得意地说道。

    杜伦仔细揣摩这艘盖伦帆船的样式,心里渐渐升起了很多的疑问,也有一些佩服,他说:“为何没有前后高大的艏艉?”

    “这是为了不让大风浪吹得船只左右摇摆。”李晓说。

    杜伦满意地点了点头,他又说:“为何船只分成几层?”

    “这是为了安置火炮,这艘盖伦帆船可以安放十门火炮,左右两边各四门,前后各一门。”李晓设计的盖伦帆船是一艘一百吨的小船,与真正的盖伦帆船不能相比,他第一次制造船只,是想要稳妥一些,先从小的开始积累经验,然后慢慢再制造大船。

    杜伦想到盖伦船遇到相应的对手,利用侧舷炮火攻击敌人的情况,心里十分佩服李晓的奇思妙想。

    “只是火炮的后坐力会破坏船只的结构,你如何解决这个问题?”杜伦又问道。

    李晓得意地说:“我在船只的各处加装了一道道的肋骨,这些肋骨能够有效地卸去火炮的后坐力,让船只坚固耐用,不会被破坏。”

    杜伦真的是震惊了!

    就连他这样的老手也想不到这么多的奇思妙想,李晓的每一个想法看似离经叛道,但是都可以实现,杜伦震惊得目瞪口呆,说不出话来。

    冯素坐在一旁看到杜伦如此,心里说不出的高兴,让你装逼,让你冷落老子,这下你傻眼了吧,震撼了没有?

    李晓想不到冯素对杜伦的怨念如此之深。

    杜伦十分羡慕李晓的才能,这可是连他都想不到的巧妙想法,杜伦看到船只的底部有一根龙骨,他指着龙骨问道:“这是什么?”

    “这是龙骨,用来支撑整艘船的。”李晓解释道。

    杜伦赞叹地说道:“这艘船奇思妙想很多啊,超过了我的经验,我也不知道这艘船能不能造出来,不过我知道,一旦造出来就是最好的。”

    “当然,这是我的信心所在。”李晓说。

    杜伦恋恋不舍地将盖伦帆船的模型递给了李晓,他的眼睛还是离不开这艘船的模型,总觉得其中还有自己想不到的地方。

第93章 训练船员

    “我还带来了盖伦帆船的全套资料,你想要知道的答案都在里面了。”李晓十分得意地说道,仿佛看到了鱼儿咬钩了。

    杜伦叹息一声,接过李晓亲兵送过来的资料看了起来,资料如此详细,以至于杜伦一看就明白了其中的奥妙,杜伦收起资料,叹息一声说:“好吧,我这老骨头就卖给你了。”

    李晓十分高兴,用力一拍自己的大腿说道:“好,事不宜迟,我们立即开始工作吧。”

    “我要五万两银子的资金,才能够重新建造一个造船厂。”杜伦毫不留情地开始了狮子大开口。

    “好,我给,不过我要派一个人监督钱财的使用。”李晓说道。

    “没问题,你可以多派几个人监督我,我是不会令你失望的。”杜伦十分自信地说道。

    此事就此定下了,李晓让人运来了五万两银子交给杜伦,杜伦就在天津卫港口旁边购买了一个废旧的造船厂,然后他就开始召集工匠和购买原材料,准备开始造船了。

    李晓问过他需要多久才能把船造好,杜伦回答需要一年的时间,因为这是他们第一次制造盖伦帆船,没有经验可供借鉴,需要的时间较长。

    李晓就给他们兑换了很多制造盖伦帆船的资料,耗费了他五百点的贡献值,这些资料十分齐全,从如何切割木材,如何烘干木材,到如何安装龙骨,如何安装肋骨,等等,全部都齐备了。

    众人看到了这样详细的资料,都感到十分的震撼,这可是几千张的纸张描述的内容啊,这得多少人努力才能够做到。

    其实,这些资料都是李晓在工业帝国系统里兑换的,根本不费力。

    杜伦看到资料如此齐备,信心大增,就说只需要半年的时间就能够造出盖伦帆船。

    对此李晓还是不满意,他又兑换了大量的造船机械的内容,让工匠制造了许多的造船机械,其中包括切割木材的机械,还有制造钉子的机械,以及其他的相关的机械,这又花了李晓五百点的贡献值。

    为了点亮盖伦帆船这个高科技,李晓不惜成本耗费了大量的贡献值。

    有了这些机械的帮忙,制造船只的进度再次提高,达到了三个月就能够造好的程度。

    李晓又调拨了一台蒸汽机过来帮忙,工匠们为船厂的机械注入了蒸汽机的动力,机械在蒸汽机的带动之下,效率提升了几倍之多,造船的效率再次提高。

    杜伦造了一辈子船,他都想象不到造船还有这么多的机械可用,简直就是击破了他的心理预期,让他感到无比的震撼,李晓的能耐太强悍了!

    有了这些辅助条件,杜伦的造船厂成为了全世界最好的造船厂。

    李晓让杜伦等人制造一百吨的盖伦帆船的同时,也制造十吨的盖伦帆船练手,这是给李晓招募的水手和船长等人练习用的,这些十吨的小船可以模拟盖伦帆船驾驶时候的情景,让这些船员们能够熟悉盖伦帆船的操作。

    杜伦等人花了十几天的时间就造出了一艘十吨级的盖伦帆船,然后交给了船员们练习,船员们练习驾驶这种帆船出海,他们一共六十多个人挤在了一起,纷纷开始熟悉这种陌生的帆船,经过训练,他们的技能在逐步提升。

    李晓又祭出了识字的手段,他让船长和关键位置的船员们晚上学习认字,远洋航行是一个十分高难度的事情,需要能够辨别风向和洋流,需要能够计算出自己船只所在的经度和纬度,等等。这些高难度的事情需要识字的人才能更好地完成。

    李晓在天津卫建立了一个小型的图书馆,里面存放了许多与航海有关的书籍,专门借给这些船员看的,此举倒是提升了不少船员的能力,让他们拥有更好的条件。

    在李晓的造船厂的旁边,是另外的一家造船厂,还有天津卫的水师。

    这家邻居的造船厂是一家私立的造船厂,与李晓的造船厂一样,都是偷偷摸摸造船的,不敢大张旗鼓。

    这家造船厂是令国公曹二久投资创办的,属于给权贵们造船的,北方的许多权贵都在这里造船买船,然后出海进行贸易。

    由于此时出海贸易的成本很高,危险很大,导致了利润高得惊人,翻一倍都是少的,有的时候出海贸易的船只上的货物可以翻上几倍的价格,那真的是暴利啊!

    所以,许多权贵都趁机出海贸易。

    曹家造船厂看到旁边新开了一家造船厂,知道抢生意的来了,心里便首先有了疙瘩,不高兴了。

    曹家造船厂与天津卫水师的关系很不错,水师经常派出船只给曹家的商船护航,让他们少了很多的麻烦,曹家也会给护航的天津卫水师一些报酬,双方可谓是皆大欢喜。

    曹家造船厂制造的船只是四百料以下的帆船,相当于五十多吨,这些船只已经足够贸易所需,所以曹家造船厂并没有制造大船的能力。

    当然,四百料的船只在附近已经算是大船了,很多海盗的船只都没有这么大的。

    加上天津卫水师派出去护航的四百料战舰,在附近很多小股的海盗都不敢招惹他们。

    只有那些大股的海盗才敢挑战这样的船只。

    当然,曹家的商船去不了日本市场,他们无法避开郑芝龙的船只,所以他们专门走朝鲜航线,收益也还可以。

    为了给自己的战舰提供更好的条件,李晓让工匠们制造了十门十八磅的火炮,李晓的工匠经过了长时间的锻炼,能力已经提升了很多,制造十八磅的火炮并不难,在李晓提供的资料帮助下,他们制造的火炮轻便,威力巨大,射程很远,准确度很高。

    除此之外,李晓又给新的火炮配备了散弹,散弹就是一个铁皮包裹着的几百颗小小的弹丸,当铁皮在黑火药的爆炸推动之下,高速从炮口冲出,然后纷纷破碎,里面的几百颗小小的弹丸就迸射而出,攻击敌人,对付敌人密集的步兵十分有效,这是李晓给自己的部队增添的又一个新型的装备。

    而且,李晓让他们制造的火炮是燧发炮,能够用绳子一拉就点燃炮管里面的黑火药,有利于及时瞄准敌人发射。

第94章 恶心的邻居

    在此期间,李晓抽空返回了平安堡一趟,这段时间他都在天津卫里监督造船的事情,已经有很长时间没有返回平安堡了,平安堡在杨九、秦友光、施爱平、曹晶等人的治理之下欣欣向荣,一切都让李晓给铺好了路,他们只要照着走就是了,没有什么难度的。

    李晓的士兵已经练出来了,足以应付入侵的清军侦骑。

    如果遇到清军大举进攻,秦友光等人会派人去告诉李晓的。;

    李晓让秦友光等人招募了两百多个新兵,补充因伤亡的士兵而导致的缺额。

    李晓处理了一些平安堡的事情之后,他再次来到了天津卫,每天都监督造船的进展。

    曹家造船厂的厂长是曹二久家的一个远亲曹阿瞒,此人生性傲慢,仗着自己本身有些能力,经常看不起别人。此人经营造船厂有五年的时间了,期间他给曹二久介绍的许多权贵造过船只,效果十分不错,他造出来的船只经久耐用,就是费用高昂一些,一艘四百料的商船就需要三千两银子,简直就是黑心抢劫。

    当然,由于附近造船厂不多,能够按时按质提供四百料商船的不多,导致了曹阿瞒自以为是的心十分澎湃,他总觉得自己的造船厂是最好的,天底下所有的人都不如他。

    如此的心态,让曹阿瞒分外看不起别人。

    天津卫的水师指挥官是一名守备,他麾下有四百料战舰三艘,两百料战舰八艘,各种小船三十艘,一共有五百多个手下,算得上是附近比较强大的水师了。

    除此之外,还有东江镇毛文龙的水师和登州的水师,也是附近比较强大的。

    天津卫的水师守备名叫严正宇,此人长得肥胖,肚子高高鼓起,手脚粗壮,身躯庞大,他对于自己的肥胖十分得意,经常说自己有富贵病,乃是富贵人才能够得的病。

    严正宇与曹阿瞒比较熟悉,两个人狼狈为奸,一起干起了走私商品到朝鲜的勾当,赚取了许多银子。

    这天两个人在造船厂附近的一个小酒楼里喝酒,两个人喝多了几杯,纷纷说起近来新建设的李家造船厂,都感到十分的不满意,因为李家造船厂的出现给了他们压力,他们遇到竞争对手了。

    虽然他们并不认为李家造船厂能够威胁到自己的地位,但是他们还是不高兴,趁着酒意,严正宇和曹阿瞒就离开了小酒楼,朝着李家造船厂走去,想要去闹一番,看看李家造船厂的虚实。

    两个人来到李家造船厂之外,就看到几个身穿着闪亮板甲的士兵在守卫,两个人看到如此装备精良的士兵,吓了一跳,原本想要找麻烦的心思就减少了几分,酒意都消退了不少。

    士兵看到有闲杂人等接近,就喝问道:“你们是什么人?来做什么的?”

    曹阿瞒满脸通红,满嘴酒气,他摇晃着干瘦的身体,含含糊糊地说道:“我是你们的邻居,特地来拜访的,你们难道不让我们进去吗?”

    士兵们不敢自作主张,就派人进去禀告,船长杜伦知道曹阿瞒来了,他是知道此人的,杜伦对曹阿瞒的为人十分不屑,便吩咐士兵不让曹阿瞒和严正宇进来。

    士兵出去告知两人杜伦的决定,两个人十分愤怒,他们还没有遭受过如此的屈辱,对方竟然不让他们进去,简直就是不把他们放在眼里,曹阿瞒趁着酒意,开始大喊大叫,大吵大闹。

    “你们凭什么不让我们进去!你们是不是在里面干什么见不得人的勾当!快出来见我!”

    士兵们拿着长矛阻止两个人进去,两个人依旧在大吵大闹,让人不得安宁。

    此时,杜伦总算是出来了,他对曹阿瞒喝道:“你们在这里做什么!难道不知道这里是副千户李晓大人的产业!”

    曹阿瞒冷笑一声说:“一个小小的副千户,不过是从五品的小官,岂能与我家的令国公相比?”

    令国公的确是位高权重,但是杜伦不怕,他是那种天不怕地不怕的性格,只看他连熊廷弼的面子都不给,就知道他的性格了。杜伦挥挥手说:“什么国公?我不认识,你们赶紧离开,否则我赶人了。”

    曹阿瞒趁着酒意哪里肯离开,喊道:“你们新开的船厂,让我们进去看一看,否则我不会让你们好过的。”

    杜伦倒是不害怕,他退后几步,将几个士兵让了出来,他说:“我看你们如何不让我们好过?”

    几个士兵连清兵都杀过,何况是面对一个手无寸铁的曹阿瞒,他们纷纷举起长矛,对准了两个人,呐喊一声,登时一股凌厉的杀意澎湃而出,刺激地曹阿瞒和严正宇吓了一跳,纷纷后退躲避。

    几个士兵笑了出来,显得十分的轻视对方,这让曹阿瞒和严正宇十分不满。

    “你们让这样的无能之辈造船,造出来的船一定会出海就沉没的,我等着看你们的好戏。”曹阿瞒丢下了一句话,带着严正宇离开了此处。

    一场冲突消弭于无形。

    李家造船厂一下子制造了三艘十吨级的盖伦帆船,他们在李晓的带领下纷纷出海训练。

    李晓深知训练的重要,只有刻苦的训练,才能够在遇到任何情况都保持冷静,能够做出正确的选择,不会导致船毁人亡。

    三艘十吨级的盖伦帆船十分小,他们只有一根桅杆,上面挂了三面软帆,在海风的吹拂之下,三面软帆高高鼓起,带动船只往外面驶去。

    曹阿瞒和严正宇在附近自然看到了李晓制造的十吨级的盖伦帆船,这种看样子就与普通帆船不同的小船让曹阿瞒和严正宇十分轻视,这种西洋人样子的帆船怪模怪样的,不仅没有高大的艏艉楼,在肉搏战斗之中无法发挥出居高临下的优势,而且还使用了软帆,导致操纵软帆的人数大增,使得船只需要的水手更多。

    而且,这种盖伦帆船尖头尖底,尾巴是方形的,一看就是容易受到风浪侵袭的样子。

    曹阿瞒站在自己的造船厂里看着李晓等人训练,不免发出了豪言壮语,这种帆船肯定一出海就沉没。

    严正宇也看不起这种小船,没有肉搏战斗的优势,在海面上就是弱鸡,很容易被海盗抢掠。

第95章 海盗

    为了更好地出海航行,李晓打算制造两样东西给自己的船队使用,一个是大钟,有了大钟就可以准确地计算时间和速度、距离,能够比较准确地计算出自己所在的经度。

    还有望远镜,有了望远镜就可以率先发现远处的敌人,让自己提前做好准备,如果敌人很多而且强大,就避开。如果敌人不强,那么就无视。

    李晓在工业帝国系统里兑换了大钟和望远镜的资料,花费了他四百点的贡献值。他然后将资料交给工匠们研究,工匠们很快就制造出了大钟和望远镜。

    制造大钟是比较简单的,只是一些比较紧密的齿轮等物,用手工制造的方式,也能制造出来。

    至于望远镜,就是让磨玉的工匠完成的,他们用透明玻璃磨成了镜片,然后安装在一起,就成了一个望远镜。

    李晓让工匠制造出来的大钟和望远镜首先交给了船队使用。

    经过了三个月的艰苦训练,船员们都学会了李晓教导的航海知识,初步具备了远洋航行的能力。

    此时李家造船厂制造的一百吨的盖伦商船和盖伦战舰都完成了,可以交付使用了。

    李晓带着自己的船员登上了新建好的船只,开始了适应性的训练。

    盖伦商船容纳二十人,盖伦战舰容纳六十人,后者装备了李晓让工匠制造的十门十八磅火炮,分别放在船头和船尾各一门,以及两边的侧舷各四门。

    盖伦战舰有四层甲板,第一层甲板有驾驶船只的水手,第二层甲板是火炮甲板,有八门火炮,第三层甲板是船员的休息室,第四层甲板是粮食和清水等物资存放的地方。

    盖伦战舰长20米,宽6米,有两根桅杆,前一根桅杆挂横帆,后一根桅杆挂三角帆。

    李晓带着船员们驾驶两艘盖伦帆船出海了,由于船舷的两侧有炮窗遮盖,所以曹阿瞒和严正宇都看不出里面藏着火炮,他们还以为盖伦帆船是一艘肉搏的战舰。

    两艘盖伦帆船驶出了外海,在一望无际的海面上,两艘盖伦帆船开始了严格的训练,船员们按照以前训练的内容,开始测试这两艘盖伦帆船的性能。

    由于有严格的资料作为依据,所以这两艘杜伦第一次制造的盖伦帆船性能优良,很快就得到了印证,在顺风的时候,两艘盖伦帆船跑出了五节的速度,而且操作灵活,能够很好地转弯。

    李晓又让炮兵们开始开炮射击,十八磅火炮在轰鸣,炽热的实心炮弹射了出去,在远处的海面上激起了一朵朵的水花。

    根据测试,盖伦帆船的火炮达到了预期的要求。

    经过十几天的艰苦训练,船员们总算是掌握了驾驶操纵这种盖伦帆船的诀窍,他们毕业了。

    李晓开始让船员们往盖伦商船上面装商品,都是肥皂、玻璃器皿、精美书籍、羊毛衣等紧俏的货物,也有一些丝绸、茶叶、瓷器等货物。

    等到李晓的盖伦商船装好了货物,两艘盖伦帆船就结伴驶出了海湾。

    与此同时,曹阿瞒和严正宇的商船和战舰也驶出了海湾,他们一前一后朝着登州驶去。

    这次的航海是一次难得的训练机会,所以李晓让盖伦帆船跑得不要太快,他们在海面上进行了各种测试和训练,船员们得到了很好的锻炼机会,能力提升了不少。

    曹家的船队和李晓的船队先后到达了登州,在这里补充了食物和清水之后,他们继续往前走,朝着朝鲜开去。

    在朝鲜的附近,海盗还是不少的,这些海盗有多的也有少的,很多海盗都是附近的渔民,他们遇到强大的船只就扮演渔民的角色,如果遇到了软弱的船只就扮起了海盗的角色。

    还有一些专职的海盗在附近的海面上游荡,他们专门在航路的地方等待羊羔落入自己的罗网。

    在海上航行,必须根据风向和洋流走,不能乱走一气,那样会出事的。

    在风向和洋流的地方,就有海盗在守候,所以每次出海都是十分危险的事情。

    曹家的船队有一艘四百料战舰的保护,肆无忌惮地在大海之上航行,根本不把海盗们放在眼里,以前他们也曾经在附近遇到过海盗,但是凭着护航的四百料战舰上的天津卫水师的战斗力,轻松地击败了海盗,不仅没有损失,还把海盗胖揍了一顿。

    从那以后,小股的海盗看到曹家的船只都会绕路行驶。

    此时在黄海之上,一股四艘战舰的大股海盗正在海面上游走,这支海盗是南边来的,属于汪海麾下,汪海是附近的一个大海盗,手底下有几百艘船只,算是比较厉害的海盗之一了。

    汪海麾下的海盗都是听从他的调遣的,但是海盗们半独立,有事情的时候就听从汪海的召唤,没有事情的时候就各自找食吃,这次这四艘战舰的海盗属于一个叫做老巴的海盗头子,他听说这附近是朝鲜航线的要道,经过的商船油水十分丰厚,所以老巴动了过来抢一把的心思。

    在南边,福建沿海有郑芝龙这只大老虎,还有荷兰人、西班牙人、葡萄牙人等西洋人,形势十分混乱,不好抢掠,所以老巴就打起了朝鲜航线的主意。

    这次老巴带领船队来到此处,正想吃一口饱饭。

    老巴的船队十分厉害,经常在南边与朝廷的官兵作战,经验丰富,战斗力强悍,很不好惹。

    老巴的船队在附近游荡了三天的时间,坐在桅杆上面观察的水手就喊道:“前面有船,看样子是朝着这边来的!”

    老巴登时走到船头朝着前方看去,只能看到远处的一个小黑点在移动。

    “我们迎上去!”老巴的海盗船下面有船桨,水手们坐在船舱里划桨,能够让船只跑得更快,可以轻易地追上逃跑的商船,这可是海盗们抢劫的好办法。

    老巴的海盗船都是四百料的战舰,下面有船桨,可以加速行驶,甲板上面站满了战斗力强悍的水手,只凭着这些水手,老巴就敢与同等数量的官兵硬碰硬,还可能打赢。

第96章 与海盗相遇

    曹家的船队与严正宇的战舰正在海上航行,在严正宇的战舰之上,曹阿瞒正在与严正宇喝茶聊天,曹阿瞒说:“有战舰的保护真是安全啊,每次出海都能够平安归来,真的是多谢你了,严守备。”

    严正宇微微一笑,嘴唇上的黑色胡须微微颤动,他的眼睛里流露出一股自信,说:“我敢打包票,在这附近没有谁比我们更加强大了,就算是毛文龙的东江水师和登州水师,也不可能比我的百战精锐更加强大,要知道我的士兵可是银子喂饱了的,都是能够舍身杀敌的角色,敌人遇到我们,那是他们倒霉了,哈哈!”

    严正宇对自己的实力十分自信。

    曹阿瞒也曾经亲眼看见过严正宇的战舰打击敌人,他们还是采用了肉搏战的方式,利用犀利的鸟铳攻击敌人,又使用弯刀等冷兵器攻击敌人,他的士兵经验丰富,战技高明,而且悍不畏死,能够勇敢地与敌人肉搏,占据了很大的优势,所以附近的海盗才闻风披靡。

    远处果然出现了一些两百料小船的海盗,他们看到了严正宇水师的旗帜,纷纷匆忙地调头走开了,不敢靠近。

    严正宇看到这个情景,十分爽快地哈哈大笑,他说:“这些该死的海盗,真的是应该将他们全部绳之於法,否则不知道多少商船毁在他们的手里。”

    曹阿瞒眼神阴森地看了看远处的海盗船只,他意味深长地说道:“守备,你的话就不对了,只有这些海盗存在,我们才能将货物卖出高价,如果海盗没有了,人人都可以来这边贸易,那么我们的货物不就卖不上高价了吗?”

    严正宇一听就明白了,这不就是垄断利润吗?只有垄断了,才能高利润。

    “还是曹厂长你高明,你的话果然有理。”

    曹阿瞒哈哈大笑,十分畅快。

    两个人回头看了看跟在后面的李晓的船队,曹阿瞒眼神阴森地说道:“看来他们是想要占我们的便宜了,想要跟着我们避开海盗,我们恐怕不能让他们如愿。”

    严正宇回头看了看李晓的船队,说:“他们离开了我们,不过半天的时间,就会被海盗吞噬,一点东西都不会剩下。”

    两个人说到这里,感到十分的高兴,开怀大笑起来。

    李晓的船队远远地跟在了曹家船队的后面,倒不是李晓需要跟着他们,而是李晓打算看一看曹家船队往哪里去,证明那里可以赚取更多的利润。

    反正盖伦帆船的速度远比曹家船队高,不怕把他们跟丢了。

    第一次到朝鲜做买卖,李晓十分慎重。

    李晓和杜伦站在船头,两个人都知道这是盖伦帆船第一次出来做买卖,需要跟随看一看船只的性能如何,能否达到要求,所以两个人都跟船来了。

    李晓拿着一支望远镜在看,看到远处曹家船队利用硬帆鼓风航行的样子,心里暗暗比较对方与自己的船只的优劣。

    正当众人以为会一路平安无事的时候,曹家船队的瞭望员看到了远处驶来的四艘海盗船只,海盗船只上人数众多,都是准备肉搏战斗的水手,船舱里装满了粮食和清水,没有货物。他们的船轻快,走得很快,朝着曹家船队直冲过去。

    这就是老巴海盗的船只。

    瞭望员发出了警报,曹阿瞒和严正宇心里有些吃惊,因为瞭望员说的是四艘海盗船只,这可是不小的海盗了,他们都站在船头朝着远方观望,想要看一看海盗的实力如何?

    只可惜此时船只还距离很远,他们只能看到远处的几个黑点而已,根本看不清楚对方的情况。

    双方的船只在靠近,曹阿瞒和严正宇可以转向躲避,也可以冲过去交战,他们都觉得自己是强大的,所以就决定不转向躲避,而是直接交战,转向躲避未必能成功,还不如冲过去硬拼一场,凭着严正宇手下的悍不畏死,应该可以打赢一般的海盗。

    两个人很有信心。

    双方逐渐接近,终于可以看到对方船只上的情况了,严正宇看到每一艘海盗船只上面都有六十个多个水手,还有底下划桨的水手,这些海盗船只的水手起码上百了,加起来就是四百个水手,比起严正宇船上的六十多个水手多得多,严正宇心里没底,他脸色自然不好看了。

    曹阿瞒也看出了对方人多,他紧张地看着严正宇说:“能打赢吗?”

    严正宇摇摇头说:“不知道,希望对方战斗力比较弱,一触即溃,否则我们就有麻烦了。”

    曹阿瞒听了此话,心里十分担忧,他不禁后悔此次不该跟随船只出来冒险的,坐在陆地上多好,自己没有必要这么拼,赚取每一次贸易利润的一部分。

    这所谓人为财死,鸟为食亡,就是这个道理。

    每一艘战舰上都响起了号角声,战斗准备开始了。

    严正宇下令所有船只转向规避,他还是害怕了,希望避开海盗的追踪。

    只可惜海盗们的船只有人划桨,速度更快,追上了严正宇的船只,四艘海盗船只从后面追了上来,逐渐接近了严正宇的战舰尾部。

    严正宇的船只上有六磅炮,这些火炮沉重,有四五百斤,比起李晓的三百六十斤的六磅炮重多了,而且他们的火炮射程短,威力小,准确度不高,无法与李晓的火炮相比。

    严正宇下令船尾的六磅炮射击,实心炮弹打了出去,落入了水里,根本打不准,想要打中只能靠蒙。

    这就是没有瞄准器械的坏处了,此时的火炮瞄准器械还属于高科技,不是随便什么人都有的,除了李晓,恐怕只有欧洲人有了。

    火炮不断发射,给了官兵们较大的安慰,虽然对方人数众多,但是他们占据了装备的优势,可以利用火炮攻击对方。

    海盗船只上面竖起了挡板,这些挡板有十几厘米厚,可以挡住弓箭和火铳的射击,在海上水汽潮湿,弓箭力量不足,只能射出三十米远。火铳倒是可以打三十米,但是装填很慢,威力较小。

    海盗船只逐渐靠近了官兵的战舰,海盗船只上也有火炮,都是三磅的小炮,射出去的实行炮弹也是打不准的,落入了海里,溅起了大量的白色水花。

    此时,双方都可以看到对方狰狞的表情了。

    海盗们手持弯刀,穿着短衣,赤着双脚,站在挡板后面,准备随时冲过去肉搏战斗,将这些战舰和商船占领。

    老巴的几艘战舰就是这么来的,只要战斗力强悍,就可以抢船抢钱。

第97章 击沉

    海盗们的船只逐渐追上了官兵的船只,此时双方的船只上的火炮都可以打散弹了,他们的火炮打出去的散弹纷纷射在了船只边缘的挡板上面,有的散弹击穿了挡板,伤害到了后面的海盗和官兵,有的散弹力量不足,就镶嵌在了挡板之中,没能穿透过去。

    海盗们抛起钩子,将双方的船只牢牢地钩在了一起,准备跳帮进行肉搏战斗了。

    严正宇下令官兵们发射火铳,火铳里的铅丸在猛烈爆炸的黑火药推动之下高速射出了枪口,发出了一声声的闷响,喷出了一朵朵的炽热红色火焰。铅丸射在了挡板上面,没能穿透过去。

    此时,三十多个海盗已经手里抓住绳索荡起半空朝着官兵的船只上冲了过来。

    官兵们纷纷手持弯刀与冲过来的海盗们战斗在了一起,这些官兵都知道如果自己失败,就会成为海盗们的功勋章,所以他们拼死战斗,就是害怕自己的命运被海盗们主宰,那将是最悲惨的事情。

    海盗们人多势众,围住官兵展开了激烈的厮杀。

    在海船之上,虽然也排出了阵列,但是无法与陆地上的严密整齐的阵列相比,水手们的阵列更加松散一些,大部分人都凭着自己的技巧各自为战。

    弯刀砍在了人体之上,登时就是红色的鲜血娇艳地飞溅而出。

    不断有人惨叫着倒下,其中有官兵,也有海盗。

    虽然官兵们战斗力不弱,意志也比较坚强,但是海盗们人多势众,纷纷包围住官兵们,从四面八方围攻官兵,在局部的位置海盗们可以以多打少,攻击官兵们的侧翼,使得很多官兵都被砍翻在地。

    严正宇率领官兵们奋勇杀敌,但是寡不敌众,很快就损失了一半的兵力,剩下的官兵们已经被海盗团团包围,他们都知道这次自己恐怕要输了,他们眼睛都红了,依旧不肯认输,纷纷呐喊着:“杀贼!杀贼!”

    官兵们虽然奋勇战斗,但是海盗们太多了,海盗们四面八方地围攻官兵,很快就将官兵们纷纷砍翻在地,只剩下了严正宇和曹阿瞒两个人,曹阿瞒躲在严正宇身后,依赖他的保护,身体发抖,吓得哆嗦了起来,脸色苍白无血色。

    严正宇手持长剑面对十几个海盗的包围,依旧不愿意投降,他知道投降了也没有好的结果。

    此时,海盗头子老巴登场了,他是一个长相老成的中年人,穿着短衣短裤,皮肤黝黑,他推开众海盗,走到严正宇的面前,他表情冷酷地说道:“投降吧,你们不是我们的对手。”

    严正宇怒道:“如果我们的船只都出来了,鹿死谁手还是未知数。”

    老巴笑了,他笑得十分残酷,说道:“只可惜没有如果。”

    严正宇只好丢下了手里的长剑,准备束手就擒了。

    老巴让人将严正宇和曹阿瞒丢了下去,让他们在海里沉浮,听天由命。

    此时,老巴的海盗船只已经将两艘曹家商船和严正宇的战舰占领了,他们的瞭望员发现了远处的李晓的船队,发出了信号。

    老巴看了看李晓的船队,脸上露出了残酷的表情,他自言自语地说:“今天难道是我的好日子,竟然这么多肥羊过来送死?”

    此时,老巴看李晓的船队还是一个黑点,但是李晓已经通过望远镜看清楚了老巴的船只上人很多,虽然如此,但是李晓并不害怕,他自信自己的船只是最强大的,足以对付几艘海盗船只。

    老巴的船队控制了曹家的船队,然后就驾驶四艘海盗战舰朝着李晓的船队冲去,老巴还害怕李晓掉头逃跑了,那样会耗费他们很多的时间追赶,也许要费一番手脚才能劫掠成功。

    但是李晓的战舰加速冲向了老巴的战舰,李晓的商船落在后面,等前面的战舰解决了敌人的战舰之后再靠近。

    双方逐渐接近了,此时老巴已经可以看到李晓的船只上情况了,他看到李晓的船只上只有四十多个水手,知道自己赢定了,凭着他的几百个水手,完全可以淹没对方的水手,双方的战斗力根本不在一个平面上。

    老巴这次大意了,他想不到李晓的战舰是如何战斗的,一种全新的战斗模式即将开始,老巴这次注定了要大吃一亏。

    双方接近了,现在的距离是五里,在这个距离,海盗的战舰开始划桨加速了,他们害怕对方跑掉了。

    李晓的船只速度很快,开始了转向,船只十分灵活,开始绕着海盗船只转圈了。

    老巴看到李晓的船只速度这么快,转向这么灵活,都大吃一惊,这是什么船只?竟然如此高速?如此敏捷?

    如果这样的船只落入自己的手里,自己岂不是要飞黄腾达了?!

    太爽了!

    老巴开始了幻想,嘴角露出了胜利的微笑。

    李晓的战舰开始打开炮窗,准备炮击了,他的十八磅火炮可以在一千五百米的距离直射,在这个距离,老巴的火炮根本威胁不到李晓的战舰和水手。

    但是李晓没有下令开炮,他下令让敌人靠近,再靠近,直到一百米的距离,然后才开炮射击,那样能够保证准确性,火炮可以精准地击中敌人的船只。

    原本老巴看到李晓的船只上露出了炮窗,还有些担心,但是看到李晓的火炮一直都没有开炮,他以为李晓的火炮都是小炮的,打不远,就放心了。

    老巴下令自己的船只上火炮开炮攻击,但是这些火炮的准确度堪忧,根本就打不准,炮弹都落入了水里。

    到了距离一百米的时候,李晓下令开炮。十八磅火炮的炮膛里颗粒黑火药猛烈爆炸了,强大的力量推动实心炮弹高速射了出去,炮口传来一阵轰鸣,炽热的红色烈焰从炮口之中喷射而出,实心炮弹高速飞出,击中了一艘海盗船的船头,登时将船头打飞了一大块,四射的木板击中了海盗们的水手,让他们受伤惨叫倒下了。

    十八磅火炮一门接着一门地开炮了,不断有炮弹击中那艘海盗船的船舷,登时在这艘海盗船上开了四个大洞,海水汹涌而入,登时这艘海盗船速度就慢了下来,海水已经灌入了船只的里面,虽然这艘海盗战舰有水密舱,能够阻止船只下沉,但是十八磅火炮的炮弹威力太大了,击穿了几层的船甲板,直接将船只打了一个通透,从这头穿到了那头。

    海水倒灌而入,这艘海盗战舰船尾下沉,船头翘起,竟然准备沉没了。

    海盗的水手们纷纷跳海逃生,如果留在船上,就会被沉没的船只拖下水里。

    只是一轮的炮击,就将一艘完好的海盗战舰击沉了,这种十分强悍的能力让老巴吃了一惊,他震惊得目瞪口呆,完全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哪里来的战舰竟然如此强大?

第98章 令人震惊的战舰

    老巴沉没了一艘战舰,但是他还有三艘战舰可用,老巴还没有绝望,他希望自己的战舰可以快速地靠上去与李晓的战舰打肉搏战,他不知道,李晓就是肉搏战的祖宗,对于肉搏战,李晓可以与清军战斗取得胜利,对付老巴自然不在话下。

    当然,李晓没有必要打肉搏战,这里不是陆地,而是大海。

    李晓下令船只高速绕圈,不断开炮射击,一发发沉重的实心炮弹击中了海盗船只的船舷和甲板,登时将一切的障碍物都击穿了,包括木头和人体,通通击穿,留下了一地的残肢和碎木。

    又一艘海盗船只被击沉了。

    老巴知道这时自己必须做出艰难的决定了,到底是继续追赶李晓的战舰,还是就此撤退?

    老巴想了一会,他决定撤退,因为他没有了信心,他害怕了!

    老巴下令剩余的两艘战舰开始划桨逃跑,李晓指挥战舰追了上去,虽然老巴的战舰有划桨的动力加成,但是李晓的战舰速度更快更灵活,很快就追上了老巴的战舰,李晓的船头火炮不断射击,在老巴的战舰上留下了一个个的大洞,海水从大洞里涌入,让老巴的战舰跑得更慢了。

    就这样,双方逃跑和追赶,一前一后,李晓的战舰不断发射炮弹,将老巴的两艘战舰打得千疮百孔,老巴的两艘战舰就这样沉没了,海盗的四艘战舰全部沉没,海面上到处都是无助的海盗的水手。

    李晓无意救起这些海盗水手,他们都是心狠手辣的人,犯了不知道多少的血债,沉没在海中就是他们的最好归属。

    李晓的水手们发现了严正宇和曹阿瞒的下落,他们正在海面上挣扎,水手询问李晓是否将他们救起,李晓说让他们泡一会。

    李晓指挥战舰过去将曹家船队的两艘商船和官兵的战舰占据,那上面的海盗水手手选择了投降,他们知道打不过,只好投降了。

    李晓释放了曹家船队的船员们,让他们重新控制了自己的船只,然后曹家船队的两艘商船和官兵的战舰过去救起了海水里面泡着的严正宇和曹阿瞒,两个人被救了上来,十分狼狈,他们看到李晓的战舰都露出了敬畏的表情。

    李晓的战舰太强大了!简直让人意想不到的强大!

    李晓的战舰在他们看来原本有很多的不足,例如船舷太低,没有高大的艏艉,无法居高临下攻击敌人,船只上面的水手太少了,无法与众多的敌人肉搏战斗,所有这些都是他的弱点。

    但是这些弱点在全新的战斗方法之下就成了优点,没有高大的艏艉,就可以避免重心过高,遇到大风不容易倾覆,水手少是因为他们根本就不考虑肉搏战斗,而是选择了炮战。

    李晓的船只不仅速度快,而且灵活,火炮又准确,威力大,射程远,足以远远地击败敌人。

    严正宇和曹阿瞒都对李晓的战舰感到十分的佩服,他们有心想要学一学,但是他们没有相应的能力,自然是学不会的。

    勉强去学只能是画虎不成反类犬。

    由于李晓剿灭了海盗,挽救了曹家商队的命运,所以工业帝国系统奖励他五百点的贡献值。

    曹家的商船和官兵的战舰上都有水手死伤,他们水手都不足以开船了,只能勉强开船跟在李晓的船队后面走,这次他们不敢再嘲笑李晓的船队战斗力不强大了,他们全赖李晓的保护才能继续向前走。

    经过了几天的航行,船队来到了朝鲜王京,此处临近海边,拥有一个很大的码头,一条木头制造的长长的码头直直伸入了海湾当中。

    李晓的船队就在这里靠码头了。

    在码头旁边看惯了船只的众人看到了李晓的船只,都露出了奇怪的表情,这两艘船只太过奇怪了,没有高高的艏艉,也没有众多的水手,看样子就像是一艘没有战斗力的商船一般。

    朝鲜的官员上来收取赋税了,他们是按照船只的大小收税的,根本就不看船只的货物如何,李晓让懂得朝鲜话的船员向对方提供了贿赂,果然收取的赋税就少了许多。

    在码头之上,站着很多商户的掌柜,他们都是来购买明国人的货物去销售的,可以说他们就是明国货物在朝鲜的代理人。

    许多掌柜看到李晓的大船靠上了码头,便纷纷过来找李晓的翻译说话,希望能够买下他们带来的商品。

    此时海面之上海盗众多,导致了外出航海的商船比较危险,如果没有战舰的护航,想要平安到达目的地,比较困难。这就导致了明国运来的货物价格较高,只要能够买下来然后卖出去,就不难赚到高额的利润。

    所以,李晓的船只上货物很是受欢迎。

    李晓召集了众多的朝鲜掌柜,他邀请他们到码头附近的一家悦来客栈喝酒吃饭,顺便谈一谈生意的事情。

    众多的朝鲜掌柜都答应了,有七、八个掌柜跟随李晓来到了悦来客栈,李晓在这里摆下了一大桌的酒席,邀请这几位掌柜喝酒吃饭。

    众人纷纷落座,由于李晓穿着普通的衣服,别人也不知道他是明国的武官,所以众人都是平等相见的。

    众人坐下之后,李晓与众人喝了几杯酒,吃了几口菜,然后就让船员们将自己带来的货物拿了上来,包括晶莹剔透的玻璃器皿、耐用好用的肥皂、精美华丽的书籍、轻薄保暖的羊毛衣,还有一些丝绸、茶叶和瓷器等物。

    船员们将所有的货物放在房间里面,然后打开了箱子,向众人展示了货物的样品。

    众多的朝鲜掌柜看到玻璃杯和玻璃镜子的时候,眼睛都红了,他们呼吸急促,身体发抖,激动得不知道该如何是好,多么好的货物啊!竟然如此的晶莹剔透!

    然后,朝鲜掌柜们看到了印刷精美的书籍,在朝鲜,书籍可是一种奢侈品,很受欢迎,更别说是如此精美的书籍了,许多懂行的掌柜看了看书籍的封面和名字,知道这些书籍品种很多,各种各样的都有,甚至有许多的不常见的书籍,他们知道这会引起读书人的抢购热潮,他们都震惊了!

    必须将这些书籍都拿下!

    这可是赚大钱的生意啊!

    虽然李晓贩卖精美书籍已经有一年的时间了,但是由于古代信息传输很慢,所以他印刷的精美书籍的名声只是在明国京城、江南富裕城市和广州等地传扬,别的地方很少知道这些精美书籍的信息。

    导致了朝鲜人很少见到这些华丽的商品。

    然后,有的朝鲜掌柜看到了羊毛衣,由于肥皂不起眼,所以众人竟然忽略了肥皂,羊毛衣轻薄保暖,掌柜们一拿起了就知道了好处,他们纷纷猜测羊毛衣肯定要卖出一两银子一件,毕竟如此柔软舒服的衣服,简直就是冬天保暖的珍品,朝鲜冬天很冷,正是需要羊毛衣的地方。

    当李晓轻轻地说出羊毛衣的售价的时候,朝鲜掌柜们震惊了!

    只要一百文一件羊毛衣,这种极低的价格简直就是令人震撼!

    如此便宜的羊毛衣,就连穷苦的百姓都买得起,市场将会是无比的巨大,每个月卖出几万件完全不是问题。

第99章 粮食问题

    然后,李晓就让众人用手抓着肉类的菜肴品尝,等到朝鲜掌柜们都手里满是油腻的时候,李晓让客栈的伙计送上了几盆清水,然后让朝鲜掌柜们用肥皂洗手,一下子就能够将满是油腻的手掌洗得十分的干净,这种效果震惊了众人!

    这是什么肥皂?竟然效果如此惊人!每一家每一户都需要这样的东西,就算是只有有钱人才买得起,那也是一个赚大钱的机会。

    朝鲜掌柜们总算是知道李晓带来的商品好在哪里了,完全就是全新的境界,让赚钱变得如此容易,简直太令人吃惊了!

    然后,李晓就让朝鲜掌柜们出价,谁出的价格高,商品就卖给谁。

    朝鲜掌柜们大概估算了一下商品的价格,然后出了一个比较保守的价格,让李晓赚到钱,这是必然的,也要让自己赚到钱。

    李晓就从中选择了几家朝鲜掌柜作为自己的合作对象,让他们明天拿钱来拿货。

    这次李晓带来了一万块肥皂、几百个玻璃器皿、几百本精美书籍、几万件羊毛衣,还有丝绸、茶叶和瓷器也不少,通通都卖了出去,赚到了四千多两银子。

    这可是跑了一趟的利润啊,如果多跑几趟,竟然比得上在明国各地销售商品的利润了,简直就是暴利。

    将所有的商品卖光,李晓采购了一些朝鲜特产,然后就带着银子和特产,返回了天津卫。

    此时土豆已经临近收获的季节了,李晓返回了平安堡坐镇,主持收获土豆的事情。

    此时,由于士兵们已经不需要帮忙收获了,所以所有的工作都是农民们完成的,其中一些识字的农民,还被李晓征召过来充当计数的人员。

    土豆的亩产量依旧是五百斤,或者说是十石,李晓麾下一共有5130人参加了种田的工作,他们每个人都分了五十亩的土地,其中二十五亩种植土豆,二十五亩种植牧草紫苜蓿,所以土豆的收成就是1282500石,这可是一笔数额巨大的收成,农民们都富了起来。

    如果他们将土豆运输到天津卫卖给穷苦人家,每八石土豆卖出一两银子,这就是160312两银子的巨款。

    当然,这样出售比较亏,因为土豆卖不出高价。

    此时在辽西,一共有十几万的兵马需要很多的粮草供应,他们一半的粮草依赖本地的农民提供,另外一半的粮草依赖商人从南边输送过来,按照五万人需要粮草来算,每人每年就需要5石粮食,也就是总共每年需要25万石粮食。

    这可是很大的一笔开销,按照边地每石粮食2两银子计算,这就是五十万两银子。

    熊廷弼一直在试图打通从天津卫到各处前线城堡的交通线,这样方便运输辎重,能够减少消耗,提高效率,及时供应粮草给边关,满足士兵们吃喝的需要。

    可是由于土匪和马贼的骚扰,以及各级官吏的贪污,导致运输粮草的事情效率很低,耗费巨大,每运送一石粮草去边地,就需要在路上耗费半石的粮草,这都是因为贪污严重导致的结果。

    以前商人运粮来边关,可以换取盐引,拿着盐引就可以到盐场里去买盐,盐是官方专卖的商品,每个人都需要的,所以贩卖食盐是一个利润很高的事情,可以赚大钱。

    所以,以前商人都愿意运粮到边关,这就导致了各级官吏贪污的比较少,效率提高了,也能够满足边关的需要。

    但是后来盐场卖出去的私盐泛滥,导致内地的盐价暴跌,贩卖食盐不再是有利可图的事情,所以商人就不愿意贩卖粮草到边关了,这就导致了运输粮草的事情又再次由官府主办,贪污腐化再次横行,效率很低,耗费巨大。

    所以,熊廷弼每年都在为运送粮草而发愁,边关缺粮,士兵军心不稳。

    李晓得知此事之后,他心里开始计算了,平安堡拥有能够护送运粮队的武力,足以完成运粮的任务,而且平安堡大丰收了,这么多的粮食卖不出去,导致农民们利益受损,如果李晓可以将土豆卖给边关的军队,换取银子,那么就可以将土豆卖出一个高价,反正边关的军队缺粮,有人愿意来贩卖粮草正是他们需要的,价格自然就较高了。

    平安堡的农民因此就会发财致富。

    李晓十分关心农民们的收益,让农民们富裕这是李晓的政策,必须坚定地执行下去。

    在李晓的建议之下,熊廷弼召集了众多的军官开会了,他们在广宁城里集合,熊廷弼坐在巡抚衙门的大厅之中,两旁站着各地赶来的军官,有关宁铁骑的吴襄、祖家军的祖大寿,以及熊廷弼的幕僚冯素等人。

    众人站得济济一堂。

    熊廷弼坐在主位之上,朗声说道:“这次召集大家来商量一件大事,现在已经接近农作物收获的季节了,各地的小麦逐渐收获了,现在面临一个问题,我们需要将粮食运输到各地的前线城堡里去,但是商人们已经不愿意负责此事,大家对此有什么看法?”

    吴襄首先出列说道:“我们只好自己运输粮食了。”

    熊廷弼点了点头,不置可否。

    祖大寿出列说道:“我们可以提高购买粮食的价格,希望能够吸引商人给我们运输粮食。”

    祖大寿是知道如果由官兵运输粮食会导致消耗巨大的,吴襄也知道这个道理,只是吴襄自己就是最大的贪官,他自然不介意部下的贪污腐化,正所谓上梁不正下梁歪。

    熊廷弼看着李晓说道:“李晓说他可以为各位运粮,只收取每一石粮食半两银子的价格,各位以为如何啊?”

    一石粮食半两银子的价格,相当于目前粮食价格的四分之一,算得上是十分便宜的了。

    当然,这个价格比李晓将粮食运到天津卫去出售要高得多。

    众多的将官一听这个价格,登时在心里开始计算得失了。

    如果他们购买的粮食按照一石半两的价格,那么他们上报购买粮食的时候就可以以一石二两银子的价格上报,其中的差价就成为了他们的囊中之物,被他们贪污了,这可是一个大好事。

    只是,众人都不相信有这样的好事,李晓岂非要自己往里面倒贴银子?这是不可能的。

第100章 运输粮食

    “难道运来的是多年的腐烂的陈粮?”吴襄下意识地问道。

    李晓出列说:“我保证是今年刚刚收获的粮食,是我们平安堡的特产土豆。”

    “土豆?”众人都是不知道这是什么东西。

    “抬上来!”李晓对着门外大喊,就有几个士兵抬着一大锅的土豆走了进来,这些土豆都经过了仔细的烹饪,味道恰到好处,李晓就让士兵给众人分土豆吃。

    众人拿过土豆看了看,然后慢慢吃了一点尝试,感觉还不错,味道甜丝丝的,众人很快就吃完了一颗土豆,就连熊廷弼也吃了一颗。

    众人知道这是可以填饱肚子的粮食,登时放心了。

    “你真的能够以一石土豆半两银子的价格卖给我们粮食?”吴襄有些不相信地问道。

    “我能,如果需要更多,我也能卖给你们。”李晓说道。

    众人都震惊了!李晓这是收获了多少的土豆啊!竟然能够负担几万大军的消耗,而且看他的意思,他手里还有很多土豆可以出售。

    李晓的豪气让众人都十分的震惊!

    吴襄马上兴奋地说道:“我需要十万石的粮食,你能卖给我吗?”

    “可以!”李晓大包大揽地说道。

    祖大寿也兴奋了,他眼睛发亮看着李晓,他说道:“我也买十万石的粮食,你能卖给我吗?”

    “可以!”李晓来者不拒。

    众多的总兵、副将和守备纷纷向李晓购买粮食,李晓一一答应,反正他的土豆大丰收了,大量的土豆卖不出去高价,现在卖给他们,能够大赚一笔。

    总兵、副将和守备们你买了十万石的粮食,我买了五万石的粮食,很快李晓收到的请求就超过了五十万石,这可是一笔大生意!

    李晓事不宜迟,与众人谈好价格之后,他就向众人租借了两千五百辆的大车,还有赶车的马匹和车夫,李晓带着这些大车在五百士兵的护卫之下返回了平安堡,他们立即开始了运粮大计。

    平安堡里土豆多得堆积如山,仓库都放不下了,只能存放在屋子里。

    李晓利用自己的资金收购了大量的土豆,他没有剥削农民们的利益,而是按照最优惠的价格收购的土豆,然后李晓就带着五百士兵和两千五百辆大车出发了,往各个边关城堡里运送粮食。

    李晓首先将粮食运到了山海关交给吴襄,吴襄带领几百个军官出来验收土豆,经过仔细地称量,果然有两万五千石土豆运来了,吴襄当场支付了一万两千两银子。

    李晓带着这些银子和一些商品返回了平安堡,他将银子用来收购更多的粮食,又将商品卖给百姓们,平安堡的百姓们出售了很多的土豆给李晓,价格较高,导致他们都发了财,所以有钱购买很多的肉食、针线等物。

    李晓又将粮食运到了广宁交给了祖大寿,同样得到了银子作为报酬。

    李晓就这样不停地运送粮食到各个边关城堡,忙得不亦乐乎,经过几个月的辛勤劳累,李晓总算是将所有的粮食运输到位了。

    所有收到李晓粮食的总兵、副将和守备都震惊了!

    李晓真的有这么多的粮食出售,这简直就是一个奇迹!

    要知道现在到处都缺粮,由于天气寒冷,收成少,导致粮食价格偏高,在边关粮食价格更高了,可是李晓运来的平价粮食平抑了粮食的价格,使得粮食的价格大幅度下降了,这有利于边关的士兵,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大事。

    为此,熊廷弼专门给李晓记了一功。

    平安堡里的百姓们总算是富裕了,他们之前只能是温饱,但是经过了这次的运粮和收购,每一个百姓家庭都卖出了大约不到50两银子的土豆,他们可以用这笔钱来购买马匹耕种田地,以后就不必那么劳累了。他们也可以用这笔钱来购买住宅,今后他们就是有家的人了。

    很少有农民家庭能够每年赚到50两银子。

    这是农民一家人一整年赚到的银子,平均来说就是每个劳动力二十多两银子。

    平安堡里积存了大量的粮食,李晓开始考虑是否要招募更多的人来开垦荒地了。

    现在李晓的产业结构很不健康,他的工业产品过多,农产品还不够多,如果按照10%的比率征收税赋,李晓在明年可以收到125000石粮食,可以养活25000人,相当于15625两银子。

    这表明李晓的农业产值太低,完全无法与工业产值相比。

    李晓需要发展自己的平安堡,就需要更多的人口从事农业生产,以平衡不健康的产业结构。

    李晓打算再招募8000人来当农民,让他们开垦荒地,为李晓的平安堡发展插上起飞的翅膀。

    为了招募这些农民,李晓需要准备每个月5000两银子的成本,等到农民们赚了钱之后才偿还李晓借给他们的农具、房子、种子、粮食等物。

    这些银子将来都会得到偿还的,所以不算是亏本。

    为了安置这些农民,李晓在平安堡东北、东南、西南、西北四个方向的碉堡修建新的城堡,都是周长三百米的城堡,里面修建了很多四层的楼房,供新来的农民居住。

    如此,就可以将八千人分散安置,让他们距离自己的田地更近一些,方便他们外出劳作。

    李晓带着杨九等民事的管理人员外出到天津卫招募流民开垦荒地了。

    在现在这个地方,也只有无依无靠的流民愿意到辽西这样危险的地方开垦荒地,如果是有田有地的农民,他们是不愿意远离家乡到平安堡附近来开垦荒地的。

    李晓、杨九、施爱平等人带着各个管理人员来到了天津卫,天津卫这里聚集了很多的河南、陕西、山西等地的流民,也有部分山东的流民,只是人数较少。

    这些年大明朝陕西、山西、河南等地寒冷干旱,收成不好,加上官吏盘剥,小民的赋税很重,导致产生了大量的流民,这些流民都朝着京城和天津卫的方向走,希望到富裕的地方混一口稀饭吃,能够度过这个艰难的时候。

    李晓带着杨九、施爱平等人来到天津卫南门之外,这里是流民聚集的地方,在这里聚集了几万名的流民,他们都靠着天津卫里富裕人家施粥生存下去。

    流民的聚居地里条件十分恶劣,他们住的是窝棚,一旦下雨就浸水,条件很糟糕。

    流民们食不果腹,衣不蔽体,穿着破破烂烂的衣服坐在窝棚里发呆,他们没有了未来,已经成了一具行尸走肉。

    朝廷无力赈济如此之多的流民,只能任由他们活活饿死。

第101章 冯素的调查

    李晓带着杨九、施爱平等人和五十名士兵来到流民聚集的地区大声宣布招募流民开垦荒地的消息,他们沿着流民营地走了一圈,将消息通过众人的口传播了出去,流民们轰动了,他们只要有一口饭吃,并不介意去危险的辽西开荒种地,他们已经没有了选择的余地。

    许多流民干脆跟在李晓等人的身后,打算立即应募去辽西开垦荒地。

    李晓等人运来了很多的土豆,大约有四千石左右,足以让八千人吃一个月的,他们可以依靠这些土豆走到平安堡去,在那里开始开垦荒地。

    李晓等人开始面试流民,他们都选择有家眷的,这样就不必费事给单身的流民寻找伴侣,而且有家眷的流民意味着他们心肠更加善良,只有多照顾家人才可能带着家眷活下来,有的人活着但是家眷死了,这些人心肠很硬,不是好的农民的人选。

    每一个招募上的流民都会得到一个土豆,没有招募上的流民只好失望而归,他们不敢轻举妄动,旁边有五百个全副武装的士兵在守卫着,掐息了心怀不轨者的坏心思。

    李晓等人花了十天的功夫招募了八千人,然后他们就带着这些流民开始启程返回平安堡了。

    在这段时间里,招募上的流民每天都能够得到三个土豆充饥,他们的身体条件比起十天之前好多了,足以支撑到平安堡。

    李晓带着八千流民返回了平安堡,杨九等人将流民安置在了四个新的城堡里,开始了垦荒的工作。

    李晓会养着这些流民直到他们能够自力更生。

    由于李晓运去了很多的土豆给各地的边军,导致此事引起了熊廷弼的注意,他也想不通李晓是如何生产出这么多的粮食的,简直就是匪夷所思,熊廷弼自然是怀疑李晓盘剥百姓,收取了很高的赋税,将百姓手里的粮食都夺了过来,自己贩卖获利。

    如果事情是这样,熊廷弼是不会赞成的,他肯定要将李晓撤职查办。

    为了调查此事,熊廷弼派出了冯素作为特使,专门到平安堡里去查看百姓的生活是否十分艰苦?

    冯素穿着便衣,带着两个随从,跟随钱不换的商队来到了平安堡里。

    钱不换的商队经常在平安堡和天津卫之间来回穿梭,许多想要到平安堡去的人,都会跟随商队行动。

    冯素进入了平安堡,看到来往的百姓都是穿着朴素但是体面的衣服,他们的脸色是红润的,身体十分健康。

    从此就可以看出百姓们生活富裕。

    冯素见了暗暗吃惊,看来李晓在这里做得不错啊,不仅没有盘剥百姓,还给百姓带来了富足的生活。

    冯素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他又与路过的百姓攀谈,说起百姓种地的收成和缴纳的赋税,他十分惊讶地得知百姓第一年收获是免税的,此后从第二年开始缴纳百分之十的赋税,并不是很重。

    这种情况让冯素吃了一惊,真的是德政啊!

    古代以让百姓少交赋税为德政。

    冯素与好几个百姓都交谈了一番,了解了事情的真相,他知道李晓让百姓们种植的土豆产量很高,所以冯素就产生了推广土豆种植的想法,这种好事应该大力推广,可以让天下所有百姓都有饭吃!

    此外,冯素又了解百姓们是否受到官吏们的盘剥,官吏们会在正税之外征收额外的赋税,这些才是导致百姓们生活困苦的原因,但是平安堡里没有任何正税之外的赋税,这个结果让了解大明情况的冯素惊呆了!

    大明朝名义上的赋税并不很重,但是在这些正税之外,还有很多的额外赋税,这才是导致百姓困苦的原因。

    这些额外的赋税都是官吏们征收的,有些入了他们自己的口袋,有些是因为众多的土地不缴纳赋税,为了收到足够多的赋税,只好将赋税摊派到百姓们的身上,导致他们的赋税很重。

    现在平安堡里百姓没有额外的赋税,这个结果让冯素十分震惊!

    要知道大明朝也是极力想要做到让百姓没有额外的赋税,但是各级官吏都从中贪污腐化,导致此事难以做到。

    大明朝里也有监督官吏的机构,但是这些机构的官员也是贪污腐化的一分子,导致官官相卫,根本不可能替老百姓出头。

    李晓的做法是成立百姓委员会,让百姓们选出自己的代言人,他们一旦知道有官吏征收额外的赋税,就可以直接向李晓投诉,李晓就会惩治这些官吏,导致平安堡里根本没有官吏敢于征收额外的赋税。

    这就是两者之间的不同,一个让官吏监督官吏,一个让百姓监督官吏。

    平安堡里百姓的生活富足,仓库里堆满了粮草,这个结果让冯素感到十分的震撼!

    冯素此时才去见李晓,诚心诚意地请教李晓几个问题。

    李晓得知冯素来了,亲自出来迎接,将冯素迎接到了千户官衙的大厅之中坐下。

    两个人面对面坐着,冯素斟酌了一下语气和言辞,就说:“李晓大人,你是如何让百姓监督官吏的?难道这不会引起官吏的反对吗?”

    李晓笑着说道:“当然会引起官吏的不满,但是我坚决执行这个百姓监督官吏的制度,谁不满就让谁滚蛋,所以才有百姓富足的生活。”

    冯素琢磨其中的奥妙,越是想越是觉得其中奥妙无穷,百姓监督官吏可以保证官吏清廉,但是无法保证官吏有能力处理好政务,所以这个时候就需要李晓去选择合适的官吏来保证官吏有足够的能力处理政务。

    这种双管齐下的方法十分巧妙,一方面保证了政策的执行力度,能够迅速地执行李晓的决策,另外一个方面保证了百姓的利益,可以让百姓生活富裕。

    百姓生活富裕,就有钱从事提高自己的活动,例如识字和读书,还有训练弓马刀枪,这些活动都会让百姓们更加强大,这些强大的百姓培养出了强大的军队。

    这就是李晓的部队战斗力强悍的原因。

第102章 清军入侵

    秋收之后,草长马肥,正是蒙古部落和清军劫掠的时候,此时临近冬天,蒙古部落和清军需要更多的粮草来养活百姓和牛羊马匹,他们没有,就只能出去抢夺,大明朝就是最好的抢夺的对象。

    当然,现在林丹汗的蒙古部落正在与清军作战,他们不好开辟另外一条与大明战斗的战线,只好谨守自己的家乡,不敢南下劫掠。

    清军就没有这样的顾虑,他们经常南下劫掠,只是遇到了熊廷弼建立的辽西防线,清军们无法突破这条防线,所以他们就无法安心南下劫掠。

    虽然清军南下劫掠都是因粮于敌,他们会抢劫大明朝,夺取粮草供养大军,所以他们的后勤线不需要很强大,即使没有也是可以的,只要他们攻破大明朝的城池和乡镇,就可以抢到粮食。

    因此,清朝的皇帝黄台吉做出了一个十分重要的决定,他决定绕过辽西防线,从蒙古部落的方向入侵大明朝,这是谁都想不到的决策,毕竟清军还在与蒙古部落的林丹汗战斗,虽然双方签订了条约,但是这个条约并不牢靠,随时都会被打破。

    所以,清军如此冒险从敌人的地方入侵大明朝是很危险的事情,一不小心就有全军覆没的结果。

    当然,黄台吉十分自信,他自信地认为没有人能够想到他竟然会做出这样的决定,所以可以打敌人一个出其不意。

    黄天吉让代善充当南下劫掠大军的统帅,代善统帅六万大军,从大明朝的喜峰口破关而入,六万大军分成了两路,一路朝着南方入侵,一路朝着西南方入侵,两路大军一直攻城略地,朝着大明朝的北方腹地前进,将附近的局势搅得一片混乱。

    大明朝得知清军入侵的消息之后,开始京师戒严,并且调派兵力保卫京师。

    熊廷弼也在半个月之后得到了海平皇帝派兵保卫京师的旨意。

    接到旨意之后,熊廷弼立即下令附近的兵马集结,他集结了五万大军,然后派祖大寿为先锋,熊廷弼亲自领军在后,朝着京师的方向出发,他们要保卫京师,与清军大战。

    此时,众人还不知道最坏的情况即将到来。

    李晓也接到了命令,他带着五百士兵和300辆大车出发了,他们携带了自己需要的盾牌、长矛、燧发枪、板甲、马匹、手榴弹、粮草等物,还有十门龙吟炮,这是六磅的大炮,足以击碎敌人的盾牌,伤害到后面的敌人。

    李晓带着大军来到山海关集合,此时这里已经聚集了超过五万的兵马,所有的兵马都在城外扎营,连绵的白色营帐像是天上的云朵那样多。

    熊廷弼召集众将议事,众人就来到山海关的总兵衙门。

    熊廷弼坐在案几之后,看着面前分列左右的将领和幕僚们,熊廷弼拱手朝着西边的方向一拱,说道:“我接到了皇帝的旨意,让我们驰援京师,此战十分重要,一旦失败,我们辽西的大军就会一扫而空,将来就难以阻挡清军入侵。所以,此战我们必须胜利!”

    众人听到熊廷弼的话,纷纷低头沉思,众人都知道清军势大,战斗力强悍,此次他们与清军战斗,鹿死谁手十分难料,他们没有必胜的把握。

    众将都没有发表反对的意见,熊廷弼就事不宜迟,立即宣布大军出发。

    祖大寿带领五千人在前面做先锋,负责打探消息,开路搭桥。

    李晓带领五百名士兵跟随熊廷弼的中军移动,由于明军带着沉重的大炮,所以他们的行动能力很低,每天只能走三十里左右,就必须安营扎寨了。

    李晓的士兵虽然带着龙吟炮,但是每天可以走五十里,远远超过一般的士兵。

    当然,李晓的士兵可以走五十里,不等于他真的要走五十里,他们还是跟随大部队一起移动的,李晓的兵马虽然厉害,但是数量太少,只能依靠大军的拱卫,如果让李晓独自面对清军,他会陷入寡不敌众的境地。

    众人从山海关出发,走了五天左右,来到了永平附近,此处距离京师已经不远了,出现了清军的侦骑,祖大寿的侦骑与清军的侦骑打了几仗,没能占到便宜,附近被清军的侦骑遮蔽了,明军无法得知附近的情况。

    五万明军大军只好朝着京师走去,他们最重要的任务就是保卫京师。

    东路三万清军自然是不怕熊廷弼的五万大军的,清军可以击退五倍明军,但是此次清军来是劫掠的,与明军决战不是他们的主要战略意图,他们主要的战略意图就是抢劫粮草和奴隶。

    熊廷弼的五万大军穿过清军肆虐的地方,来到了京师城下,此时京师已经将所有的城门关闭了,不允许任何人随意出去。

    京师的部队已经在城墙上值守,随时应付出现的敌人。

    熊廷弼将五万大军布置在京师的东面,占据了好大一块地方。

    海平帝下旨让熊廷弼入宫应对,熊廷弼只好带着自己的几个重要的幕僚进入了京师,他们都是走的小门。

    熊廷弼骑着马来到宫门之外,在这里下了马,然后就静静地等待皇帝的召见。

    此时,海平帝正在皇极殿里处理政务,此刻最重要的政务就是将入侵的清军赶出去,魏忠贤、叶向高等人都在宫殿里面与海平帝商议政事。

    海平帝得知熊廷弼来了,就宣他觐见。

    熊廷弼站在宫门之外,听到了宣自己觐见的声音,急忙伸手整理了一下衣冠,然后他就低着头走入了宫殿之中,走到中央的位置,鞠躬行礼。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平身!”海平帝清亮的声音响起,他用一双深陷的眼睛看着熊廷弼,说道:“熊爱卿来得正好,你说一说应该如何对付清军?”

    熊廷弼早有打算,闻言就说:“应该召集天下兵马共同围剿清军。”

    海平帝看了看户部尚书吕重山,刚才众人讨论召集天下兵马围剿清军,但是吕重山说户部里银子不足以支付士兵的欠饷,导致大量的军队无法开拔到京城附近,如此哪里能够召集天下兵马围剿清军呢?

    吕重山希望海平帝用内库的银子支付这笔士兵的欠饷,但是海平帝内库的银子也不多了,无法支撑这样沉重的负担。

    众人议论的焦点逐渐从如何对付清军转到了如何筹集足够多的银子,魏忠贤此时就说了几个办法,一是开征矿税,原本天下的所有矿藏都是皇帝的,但是许多人私自开采矿藏,导致皇帝的利益受损,所以开征矿税可以增加国库的收入。二是开征商税,此时商业活动很少征税,即使征税,也是三十税一,比较少。对商业活动征税可以增加国库的收入,但是会得罪商人背后的权贵势力。三是开海禁,允许商人出海贸易,如此可以增加关税收入。

    这三条一提出来,立即遭到了固有利益获得者的反对,许多官员纷纷反对征税。

第103章 收税

    为什么官员们反对收取矿税、商税和开海禁,都是因为只有他们这些权势人物才能够偷偷采矿,进行商业活动,并且开船出海贸易,他们从中赚取了大量的利润,所以他们反对收税。

    一个健康的国家必然是税收充足的,如果税收不足,就无法与敌国战斗,就会亡国灭种。

    所以,收税是必须的,只要不太过分,都应该坚持下去。

    但是这些官员为了自己的私利,置国家大事于不顾,只为了自己的私利而欺上瞒下,贪污腐化,无恶不作,所以,这些官员都是国家的蛀虫,正在侵蚀国家的肌体。

    李晓为何要组织百姓委员会和士兵委员会,就是为了让百姓和士兵监督官吏,让官吏们无法贪污腐化,谋取私利。

    当然,不是所有的官员都贪污腐化,谋取私利的,还是有正派的官员,其中不乏有能力者,这些人才是李晓愿意招募并且与之合作的。

    魏忠贤是海平帝的走狗,他为了增加国库收入,自然不把官员们放在眼里,他知道自己的依赖是皇权,这可是天底下最强大的权力了,只要海平帝坚持,官吏们也无可奈何,只得接受这个结果。

    当然,从此海平帝就成了官员们眼中的昏君。

    魏忠贤提出来的方法遭到了大部分官员们的反对,许多官员上书控告魏忠贤几种罪过,一是擅权夺利,二是玩忽职守,三是与民争利,四是欺上瞒下。

    熊廷弼站在宫殿之中,听到众人争论不休,心里感到有些失望,这就是大明朝的当家之人,他们不知道清军正在附近肆虐,已经攻破了几座城池,掠夺了大量的粮草和百姓,他们不想办法击退清军,却在为自己是否应该交税而争论不休,这样的官员真的有必要存在吗?

    熊廷弼失望了。

    户部尚书吕重山是最经常叫喊户部没钱的人,但是他听到魏忠贤想要收税和开海禁,便开始出来弹劾魏忠贤贪赃枉法了,只见他满脸严肃地出列,朝着海平帝鞠躬行礼,他说道:“陛下,魏忠贤为人贪婪,经常收受外人的贿赂,他才是最大的蛀虫,他提议收税和开海禁,完全是为了自己的利益着想,他就是想从中贪污更多的钱财,臣请陛下仔细思量此事,不要中了奸臣的奸计。”

    魏忠贤听说吕重山将自己比作奸臣,也是心里大怒,他所做的一切,固然是为了自己,但是也有部分是为了海平帝,他不希望海平帝守着一个破烂的国家愁眉不展。

    与魏忠贤相比,这些官员的内心更加肮脏黑暗。

    魏忠贤的确是弄权呈威风,而且贪财,收受贿赂,但是魏忠贤毕竟还是在为海平帝和国家做事,不像有些官员,完全只考虑自己的私利,而不考虑国家的前途。

    熊廷弼对这些事情门清,毕竟他也是官员的一员,自然知道这些官员的肮脏想法,对此熊廷弼是无奈的,他没有改变大部分人的能耐,只能坐视这些事情发生。

    与熊廷弼相比,李晓就干脆得多了,他只要那些品格优良、能力出众而且能够为国家付出的官员。

    李晓的想法就是一张白纸好作画,平安堡就是一张白纸,任由李晓在上面随意地作画。

    正当朝廷之上官员们争论不休的时候,清军的东西两路大军已经取得了联系,他们开始朝着京城的方向进攻,打算在京城之外与明军打一场决战了。

    此时,四面八方的明军正在赶赴京城的途中,明军的兵力正在快速提升,他们只有聚集起最强大的力量,才能够与六万清军战斗。

    海平帝询问了熊廷弼的意思,熊廷弼也是觉得此时不是与清军决战的时刻,毕竟兵少。

    此时的李晓还是无法左右几万人的大战,他只能一小块一小块地敲打清军,取得一个个小胜利,但是李晓还是无法决定这么多人大战的最后结果。

    与此同时,大明北边临近蒙古人的地方,这里的边军也奉命赶到了京城附近,正在靠近京城,这支大军有五万人左右,都是来自宣府、大同、保定等地的军队。

    这些军队由兵部尚书孙承宗率领,正在日夜兼程赶往京师勤王。

    由于清军东路军逼近了京师,正在京师东面与熊廷弼率领的五万辽西军队对峙。

    双方的侦骑在附近大战,熊廷弼的军队吃了大亏,只好收缩防御。

    李晓部队的营帐安在京城东面一里远的地方,这里是辽西军队的集合地点,四周都是自己的友军,让人感到十分的安全。

    但是李晓知道这种安全感是虚幻的,一旦遇到了强大的清军攻击,恐怕就会暴露原形。

    东路大军的统帅就是代善,他是清国的贝勒,位高权重,经验丰富,他指挥东路大军在京城东面五里的地方扎营,他抢到了很多的粮草和奴隶,正在高兴和兴奋的时候,看到明军聚集,他便想与明军打一场决战,一战消灭明军的有生力量,打掉明军的脊梁。

    此时,清军的西路大军也逼近了明国的京城,正在京城西边五里远的地方与孙承宗率领的明国宣府、大同和保定的军队对峙。

    激战首先在东边发生了,满桂、赵率教等人率领军队与清军发生了战斗,满桂是蒙古人,投靠了明国,成为了辽西一支军队的总兵。

    赵率教也是辽西一支军队的总兵,他勇猛善战,经常与清军大战,算得上是比较勇敢的总兵了。

    两个总兵率领五千人的队伍在京城东边与清军大战,他们的队伍列出了比较厚的阵型,一共有十层,部队占据了五百米的宽度,正在与同等数量的清军作战。

    满桂和赵率教的部队有火炮,都是五、六百斤重的火炮,他们的火炮比起李晓的火炮重得多,而且射程近,威力小,容易炸膛。

    不过此时,也顾不得炸膛了,两人下令火炮开火射击,只见二十门火炮点燃了黑火药,猛烈爆炸的黑火药爆发出强大的力量,推动炮膛里的实心炮弹高速射了出去,只听得一声声沉重的闷响,炮口之上有炽热的红色火焰喷出,实心炮弹朝着敌人射去,闯入了敌人的队列之中,击碎了敌人的盾牌,登时将几个清兵杀死,无数红色鲜血和残肢乱飞,清军士气陡然下降。

    明军看到这个情景,纷纷发出欢呼声,士气大振。

    清军骑马冲过了最危险的炮击距离,然后他们下马步战,他们手持步弓,走到距离明军六十米的距离,然后开始抛射弓箭,无数箭雨如雨点一般落下。

    满桂和赵率教的军队竖起盾牌防御,只听得箭雨叮叮当当地落在了举起来的盾牌之上,纷纷反弹落地。

    满桂和赵率教的部队也有弓箭手,弓箭手射出了自己的弓箭,清军也举起盾牌来防御,只见无数箭雨落在了清军盾牌之上,纷纷反弹落地。

第104章 试探的激战

    清军看到这个情景,不再使用自己擅长的弓箭攻击,而是快步冲上前,准备与明军肉搏了。

    满桂与赵率教经常与清军战斗,自然是不害怕的,他们纷纷下令炮兵继续开炮。

    清军冲过了六十米的距离,承受了又一轮的炮击,付出了几个人的伤亡,终于冲到了明军的面前,双方的盾牌手狠狠地撞击在了一起,清军的力量更大,将明军的盾牌手撞得向后纷纷后退。

    后排的明军长矛手和清军大刀手纷纷举起兵器朝着对方攻击而去。

    清军的士兵大部分都穿着铁甲,防御力惊人,足以抵挡住明军的长矛的攻击。

    明军的士兵只有一半的人穿着棉甲或者铁甲,其余的一半人没有盔甲,他们在敌人的攻击之下就容易受伤。

    双方正在奋力砍杀,嘴巴里发出高昂的呐喊声,手里的兵器挥舞起来,带起红色鲜血飞溅,还有少数的残肢跌落在地。

    在这样的战斗之中,严格的纪律、严密的阵型、高昂的士气、精良的装备等都是关键的要素,谁能够做得更好,就可以战胜敌人。

    清军的战斗力毕竟是强悍,逐渐占据了优势,他们杀伤了几十个明军,却只有聊聊几个清军受伤退后。

    明军看到这一幕,士气登时低落,士兵们纷纷露出畏惧的表情,不敢上前与清军战斗了。

    清军趁着明军士气低落的时候,用力攻击过去,登时又将十几个明军砍翻在地。

    肉搏战斗是一件十分耗费力气的事情,战斗了一会,前列的士兵就没有了足够的力气,所以后列的士兵纷纷上前,代替前列的士兵,继续战斗。

    双方就继续激战,清军占据了明显的优势。

    明军的士兵在清军的攻击之下不断后退,逐渐将自己的阵型挤压到了一起。

    满桂和赵率教看到自己的士兵步步后退,败势明显,他们就拿着大刀上前攻击清军,有了他们身先士卒的表率,明军纷纷恢复了士气,继续高喊着战斗,死战不退!

    清军之中,鳌拜、哈鲁已经被贬为了普通的士兵,他们手里挥舞着狼牙棒,朝着明军攻击而去。

    满桂和赵率教都是身强体壮技巧高明的统帅,他们连杀几个清兵,将清兵砍翻在地,红色的鲜血飞溅而出,染红了地面。

    鳌拜和哈鲁看到满桂和赵率教将自己的士兵打得步步后退,他们就上前与满桂和赵率教战斗,鳌拜和哈鲁的力量更大,技巧更加高明,两根沉重的狼牙棒凶猛地挥舞起来,打在了满桂和赵率教的大刀之上,将他们的大刀打得纷纷后退。

    各种兵器夹杂在盾牌之中戳来戳去,个人的武勇在这样严整的阵列之中降到了最低,当然还是有用的,只是作用没有单打独斗那么明显而已。

    经过了几轮的交锋,前列的众人都感到了疲倦,他们的力气消耗不小,所以指挥官们就下令后列的士兵上前顶替前列的士兵。

    明军士兵是首先替换的,他们的耐力更差一些。

    随后清军的士兵也就替换了一遍,因为清军想要保持对明军的巨大压力。

    此时,双方的阵列是狭长的,左右两翼是弱点,但是没有哪一方派兵去攻击对方的左右两翼,这是因为每一方都有部队在左右两翼还没有投入战斗,一旦对方派兵来攻击自己的左右两翼,等候的部队就会投入战斗之中。

    两支军队战斗了一会,先后更换了九批的士兵,明军这边伤亡了几百人,而清军这边伤亡了十几个人,伤亡的对比十分悬殊,可以说是明军已经大败了,只是明军没有崩溃而已,这多亏了满桂和赵率教身先士卒,做出了表率,所以士兵们都愿意拼命厮杀。

    此时在京城东城墙的城头之上,海平帝带着魏忠贤、叶向高等人到来了,他们站在城头之上瞭望远处,看满桂和赵率教的军队与清军大战,众人指指点点,评点军队的优劣,在他们看来,如果伤亡的比例是一百比一,即明军伤亡一百,而清军伤亡一个人,都是划算的,毕竟明朝人多。

    其实不是这样的,他们的看法之中有漏洞,虽然明朝的人口是清朝的几百倍,看似以几百人换一个人不吃亏,其实不是,明朝的人口之中勇敢能战就是这么些人,如果他们损失了,剩下来的都是不敢战斗的,自然他们是打不过清兵的。

    所以,明朝的军队必须把伤亡的比例降低才行,否则一定会最终失败的。

    今天的一场大战落下了帷幕,明军和清军都鸣金收兵了,双方各自收兵回营,准备明天的战斗。

    今天的战斗只是一个尝试,各方看看对方能力如何,有什么优势,了解之后,才能够决定下一步的战略和战术。

    代善了解了今天清军与明军之间的伤亡对比,他心里有底了,明军虽然敢战,但是能力太弱,不是清军的对手,如果决战,明军一定会输的。

    其余的清军将领也有同样的结论,他们忘记了还有李晓这支部队,虽然李晓的部队无法决定几万人大战的最终结局,但是他们可以决定小范围战斗的结果,李晓自信是会胜利的。

    海平帝和众臣子看了今天满桂和赵率教与清军大战的经过,心头十分沉重,他们能够看出来,满桂和赵率教的士兵与清军差距颇大,伤亡很多,可以说是失败了。

    而且,他们还知道,满桂和赵率教的部队已经算是比较能战敢战的了,如果连他们都如此,那么别的军队就更弱了。

    海平帝等人带着沉重的心情返回了皇极殿,他们在宫殿里商议了战事,大家都心头沉重,说不出什么十分有效的办法,只好各自散去。

    明朝到了此刻,已经颓势尽显,想要挽救,就需要一个很有能力和手腕的帝王,才能够改变形势,例如东汉的光武帝那样,才能够挽狂澜于既倒。

    只可惜海平帝能力平平,并不是最合适的人选。

    在海平帝的领导下,魏忠贤、叶向高等人也是守成有余,开拓不足,无法挽救大明朝。

第105章 议事

    趁着黑夜无法战斗的时候,熊廷弼召集众将领开了一个会,商议明天如何与清军战斗,关宁铁骑的吴襄、祖家军的祖大寿、总兵官满桂、赵率教等人都来了,李晓也来了,排在众将官的后面。

    熊廷弼安然坐在大帐篷之中,看着自己面前的众将官和幕僚,抚摸着黑色的胡须沉吟不语。

    冯素作为负责军事的幕僚,自然能够猜到熊廷弼的想法,熊廷弼是想要众人出谋划策,找到战胜清军的办法。

    冯素就说了:“今天满桂和赵率教总兵领军与清军大战,斩获十几个首级,可谓是大胜一场,值得庆贺!”

    此言一出,满桂和赵率教都是有些尴尬,他们自然是知道自己的胜利成色如何,实在是摆不上桌面。

    其余的人不了解情况,以为两个人真的是大胜一场,都十分高兴,纷纷向两个人祝贺,满桂和赵率教听到许多的祝贺话语,心里暗暗苦笑。

    如果不算他们的损失,也可以说是大胜一场,如果算上损失,不算大败就是好的了。

    熊廷弼看到众人有些乱糟糟的样子,心里不喜,脸色一沉,他喝道:“都站好了,此刻正是商议军国大事的时候,不容放肆。各位,此刻兵马云集,正是与清军对峙的时候,各位可有胜敌之策?”

    众人都是低着头不敢说话,如果说出了一个计策,那么熊廷弼就说很好,就让你去执行这个计策好了,那么众人就会吃不了兜着走了,所以,出头是万万不能的。

    熊廷弼看到众人保持了沉默,心里有些失望,这就是大明朝最能打的将官了,难道他们就连一个退敌的计策也想不出来?

    熊廷弼左右扫视众人,冯素出列说道:“总督大人,我有一计,可以让京城城头上的火炮射击敌人,一定能够给敌人很大的杀伤。”

    熊廷弼一听此计就皱眉不已,京城城头上面的火炮能不能打那么远还是两说,就算能够打那么远,也没有什么准头,万一打中了自己人,那可就麻烦了,士气肯定低落。

    所以,熊廷弼没有表态。

    冯素看到熊廷弼的脸色阴沉,不言不语地站了回去,不敢再说话。

    吴襄看了看站在队伍最后的李晓,他出列说道:“我们可以模仿李晓制造一些手榴弹来轰炸敌人,夺取敌人的性命,赢得大战的胜利。”

    李晓上次已经将自己的胜利秘诀说了出去,就是制造手榴弹攻击敌人,当然,他没有将黑火药颗粒化的秘诀说出,这不是因为李晓小气,不舍得这个秘诀,而是他知道大明朝廷的弊端,任何好的东西到了他们的手里都会变成废物。

    例如火铳原本是一个好的东西,但是大明朝的官吏贪污腐化,给工匠的材料十分低劣,也不给工匠足够多的报酬,导致工匠制造东西粗制滥造,所以火铳不堪使用。

    如果给了他们手榴弹的配方,也会如此,导致手榴弹不好用,最终的结果就是大家都不用了。

    所以,李晓才没有说出手榴弹的秘诀。

    既然说了没用,又何必暴露自己的秘密呢?

    李晓创造了一个不同于大明朝现状的体系,这个体系不会贪污腐化,也不会怯懦畏战,百姓的权利可以得到保障,士兵的军饷能够准时足量发放,这种体系的战斗力是强大的,足以改变整个世界。

    清朝的体系生态与李晓的体系生态类似,只是清朝少了工业革命的部分,清朝使用的还是人力,而不是工业的力量,李晓使用的是工业的力量,这就比清朝更强大了。

    熊廷弼也尝试使用过工部制造的手榴弹,十分不好用,都是扔了出去一炸两半的货色,根本没有任何的杀伤力。

    手榴弹这种兵器从宋朝的时候就有了,但是直到现在,还无法表现出强大的威力,所以,任何技术的进步都是很不容易的,李晓知道和了解科技进步的趋势,其中蕴含的巨大威力是难以置信的,足以令李晓获得最强大的战斗力。

    这就是为什么李晓的手榴弹可以爆发出强大的威力,而熊廷弼等人的手榴弹就不行。

    这是体系生态的区别。

    李晓的麾下工匠拥有温饱的生活,正在朝着富裕的方向前进,所以他们工作起来用心用力,能够生产出很好用的兵器。而且李晓鼓励工匠们识字,给他们提供了大图书馆的藏书,帮助他们提升自己的能力,这些所有的一切都是让李晓的部队战斗力更加强悍的原因。

    这种区别是巨大的!

    “手榴弹效果不好,还是用别的吧。”熊廷弼有些无奈地叹息说道,他的眼神里微微黯淡,似乎是对此有些失望。

    由于熊廷弼不信任工部,所以他也自己组织了工匠制造手榴弹等兵器,但是他的部下同样是贪污腐化的官吏,哪里能够制造出好用的威力巨大的手榴弹呢?所以,熊廷弼最终还是失败了,没能制造出好用的手榴弹。

    李晓对此十分了解,所以他一言不发,就是因为这个原因。

    吴襄也知道自己的手榴弹不像李晓的手榴弹那样威力巨大,只好失望地退了回去。

    熊廷弼对李晓说道:“李晓,你有什么办法?”

    李晓出列拱手说道:“总督大人,我的办法就是与敌人血战到底。”

    熊廷弼点点头说:“好,既然如此,那么明日我们就与敌人血战到底,后退者斩!”

    众将轰然听令,齐声答应,声势倒是颇为浩大。

    议事结束了,熊廷弼看着众将官和幕僚离开,他走到大帐篷的门边出向外眺望,看到众人打着红灯笼走远,熊廷弼长长地叹了一口气。

    冯素跟在他的身边,低声说:“总督大人,不必烦扰,明天我们必胜。”

    熊廷弼露出一个笑脸,他点点头说:“是啊,明天我们必胜!”

    其实在熊廷弼的心里,他对于明天的战事是没有自信的,他也是经常指挥打仗的人了,彼此之间的战斗力如何,差距有多大,他是心知肚明的,如今只能祈祷好运了。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44076/ 第一时间欣赏工业帝国系统最新章节! 作者:魂合所写的《工业帝国系统》为转载作品,工业帝国系统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工业帝国系统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工业帝国系统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工业帝国系统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工业帝国系统介绍:
主角李晓穿越到了一个类似晚明时代的世界,拥有了一个工业帝国系统,能够通过改变历史赚取贡献值用来换取各种物品,有火绳枪、土豆、辣椒、钢铁等物。
此时国家外有强敌,内有內患,动荡不安,作为一个小人物的李晓生逢乱世,自然要奋起搏击,为天下百姓创造一个安居乐业的世界。工业帝国系统已经完结,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工业帝国系统,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工业帝国系统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