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历史军事工业帝国系统TXT下载工业帝国系统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工业帝国系统全文阅读

作者:魂合     工业帝国系统txt下载     工业帝国系统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106章 局部的胜利

    第二天清晨,众人起来吃过早饭,然后就披甲列队,准备与敌人战斗了。

    海平帝带着魏忠贤、叶向高等臣子来到了东城墙的城头之上,观看明军与清军的大战,此战关系到国运,不可不慎重。

    在众人看来,明军的盔甲是不如清军的,清军的盔甲大部分是铁甲,而明军的盔甲大部分是棉甲,而且其棉甲的质量还不是很好,如此就分出了高下了。

    唯一例外的是李晓的士兵穿戴的盔甲,那可是钢甲,闪亮耀眼,让人十分震惊!

    海平帝也看到了李晓的部队穿着的盔甲,他指了指那个方向说:“这是哪里的队伍?竟然全部士兵都披着铁甲?”

    叶向高和魏忠贤两个人都被问住了,他们也不知道李晓是何方人士。

    海平帝看了看李晓的士兵,发现他们数量不是很多,心里便有些失望,看来无法依靠他们取得胜利了。

    悠然嘹亮的号角声呜呜响起,明军和清军的士兵纷纷出来列队,形成了一个个阵型,遍布在几里之长的原野之上。

    此时秋风已起,树叶纷纷落下,天地之间一片肃杀景象。

    黯淡的阳光从云层之中落了下来,照在了辽阔的黄色土地之上。

    明军和清军的士兵列队完毕,纷纷安静站立,只有士兵身后的旗帜在迎风招展,发出啦啦的响声。

    清军之中旗帜往前一指,士兵们跟随旗帜往前压上,朝着厚实的明军阵列压去,明军十分紧张,纷纷呐喊起来,想要鼓舞士兵的士气。

    清军留了一万人作为预备队,其余的五万人全体压上,想要一举将明军压垮。

    明军看着清军大举压上,士兵们紧张得手心出汗,嘴巴里干干的,身体都发抖了起来。

    由于明军的阵列更加厚实,已经达到了九层之多,这是为了有多余的兵力能够补上损失伤亡士兵的缺位,而且也是为了能够经常替换前列的士兵。

    清军的阵列就只有六层,比明军的阵列更薄一些,清军就有多余的兵力可以从两翼包围明军,争取攻击明军脆弱的两翼,达到战而胜之的目的。

    明军两翼往后收缩,形成了一个圆形,不让清军轻易攻击自己薄弱的两翼。

    双方传令兵来回骑马跑动,传去一个个命令。

    此时,明军的阵型已经变成了一个两头圆圆中间扁长的样子,而清军的阵型则包裹着明军的阵型,一个在内,一个在外,激战即将发生。

    双方距离五百米的时候,明军的大炮响起了,只见一百多门大炮炮口之中冒出一团黑烟,有炽热的红色光芒闪烁,高速的实心炮弹打了出去,击中了清军策马疾驰的队列,登时打死打伤了几十个清兵。

    大炮兵可谓是明军最有战斗力的部队了,众多的明军士兵看到这一幕,纷纷发出了响亮的欢呼声,士气登时高昂起来。

    清军骑马快速通过了大炮射击的区域,到了距离明军六十米的地方,清军下马步战,手持步弓,朝着明军队列射出了一轮的箭雨。

    明军士兵纷纷举起盾牌挡住,无数的箭支仿佛下雨一般纷纷落下,打在了盾牌之上,发出叮叮当当的响声,纷纷反弹落地。

    看到箭雨没有效果,清军将步弓放好,然后拿起大刀、狼牙棒、斧头等长兵器,跟随在盾牌兵身后,朝着明军冲了过去。

    双方的肉搏战斗一触即发。

    海平帝等人站在城头之上看着几万人大战,心里十分激动和兴奋,他们目不转睛地看着,不想错过任何一个胜利。

    双方的阵列狠狠地碰撞在了一起,清军的士兵力量更大,将明军的阵列撞得纷纷向后退避,双方的长兵器从盾牌之间的缝隙里伸了出去,朝着敌人戳去。

    几万人大战的场面极其壮观,也十分血腥,在长兵器的捅刺之下,稍有不慎就是红色鲜血飞溅的下场,明军的盔甲更差一些,所以伤亡惨重。

    而清军的盔甲更好一些,导致伤亡很少。

    当然,除了装备之外,清军的士兵在力量、技巧上都领先,所以伤亡较少。

    当然,这要除开李晓的部队,李晓的部队装备比清军的还要好。

    在长长的阵列之中,明军被打得纷纷后退,这就让占据了上风的李晓部队凸出在前了,这是明军之中唯一一个凸出的部位。

    李晓的士兵阵列严谨,装备精良,他们的盾牌手挡住了敌人的盾牌手,他们的长矛手挥舞长矛从盾牌之中的空隙里刺了出去,刺在穿着铁甲的清兵身上,登时就是一个红色的血窟窿,十几个清兵纷纷倒地不起。

    当然,李晓的士兵也遭到了清军士兵的兵器攻击,但是坚固的板甲挡住了攻击,让李晓的士兵们安然无恙。

    在几万大军纷纷后退的时候,李晓的部队纹丝不动,这就表现得十分强悍了。

    虽然处于凸出部位的李晓部队承受了更多的清军压力,但是他们依旧在坚守阵地,绝不后退一步。

    海平帝指着李晓的部队说:“这是什么部队?竟然能够与清军战个平手,实在是难得。”

    魏忠贤和叶向高都不知道李晓的部队是哪里来的,只好保持了沉默。

    双方的阵列都是多层的,如此才能够有后列的士兵随时上前补充前列的伤亡士兵,不至于被敌人打得没有士兵补充,那会暴露自己危险的侧翼,让敌人得到更多的攻击机会。

    所以,面对李晓的部队,清军排出了六列的阵列,前方的清兵伤亡了,后列的清兵随时顶上。

    面对敌人多层的阵列,李晓并不担心,他让后列的掷弹兵拿出了准备好的手榴弹,然后点燃了,朝着前方的敌人丢去,十几颗手榴弹落入了敌人的阵列之中,然后轰然爆炸,登时炸死了几十个清兵。

    在黑火药的猛烈爆炸之下,手榴弹里预装的钢钉和铁球纷纷四处迸射,射穿了清兵身上坚固的铁甲,射入了他们柔软的肉体之中,搅碎了他们的内脏,让他们口吐红色鲜血倒下了。

    清军阵列登时大乱。

    清军之中,也有掷弹兵朝着李晓的部队丢了十几个手榴弹,李晓见了大吃一惊,正在下令士兵们躲避的时候,就看到这些手榴弹一炸两半,冒出一股浓烟,然后就没有杀伤力了,这些手榴弹外形倒是好看,就是没有什么威力。

    李晓终于放心了,看来清军也造不出好用的手榴弹。

    别看手榴弹比较简单,看似容易制造,其实不是这样的,还是需要一定的技术才能造出来的。

    这就是李晓胜过清军的地方了,他拥有科技的力量。

第107章 击溃清兵

    面对李晓的清军士兵纷纷大乱,他们害怕手榴弹的攻击,所以十分惊恐不安,他们发出凄惨的叫喊声,四处乱跑,失去了严整的队列。

    后面督战的清兵看到前方的清兵混乱了,便纷纷挥舞大刀砍去,将逃跑的清兵砍翻在地。

    李晓的士兵们还在与清兵肉搏战斗,他们的盾牌十分坚固,挡住了清兵的攻击,他们的长矛十分锋利,足以刺穿清兵的铁甲,让清兵受伤倒地。

    就这么一会的功夫,就有几十个清兵受伤倒地了,包括被手榴弹炸伤的清兵。李晓的部队前方忽然没有了对手,因为所有的清兵都倒地受伤不起了。

    然后,李晓就下令自己的士兵分成两队,一队攻击左面的清军侧翼,一队攻击右面的清军侧翼,他们首先转向,一队向左转,一队向右转,由于他们训练十分严格,所以在战场上转向这么高难度的动作也做得游刃有余,十分轻松。

    两队士兵完成了转向,面对清军的薄弱侧翼,前列的盾牌手和长矛手听从命令蹲下,后列的火绳枪手就朝着前方的清军士兵射击,他们扣动扳机,钢片与燧石发生碰撞,打出了火星,点燃了枪管里面的黑火药,猛烈爆炸的黑火药推动铅丸射了出去,枪支发出一声声脆响,枪口喷出了炽热的红色火舌,铅丸高速射去,击中清兵的身体,击穿了坚固的铁甲,射入了他们柔软的肉体之中。

    三十多个清兵受伤倒下了,口吐红色鲜血。

    清军发现了此处形势不好,准备好的预备队就骑马冲了过来,朝着李晓的部队直冲而去。

    此刻李晓的部队正在攻击左右两个方向的清军侧翼,却把自己的侧翼暴露在了清军的攻击之下,如果清军骑马冲锋,攻击李晓的部队侧翼,就能够对李晓的部队造成很大的杀伤。

    所以,李晓看到清军策马冲了过来,他就下令左右两队同时转向,变成了面对骑马冲过来的清军的阵列。

    清军看到前方的李晓部队竖起了盾牌,还在盾牌之后伸出了长长的长矛,闪烁着光芒的锋利长矛对准了清军骑马冲过来的部队,这让清军不敢直接冲阵,他们下马步战,朝着李晓的部队冲了过来。

    在几万人战斗的战场之上,没有多少人关注李晓的部队,他们是如何战胜清军的,只有站在城头之上的海平帝、魏忠贤和叶向高等人能够看得清楚,别的人都只能看到大概的情景,无法了解真实的战况。

    清军士兵手持盾牌和大刀、长矛和狼牙棒、斧头等长兵器冲了过来,他们狠狠地与李晓的部队撞击在了一起,双方的盾牌手互相推挤对方,希望将对方推倒在地,露出可以攻击的破绽。

    后列的长矛手、大刀手、狼牙棒手、斧头手等士兵纷纷将兵器穿过盾牌之中的空隙,朝着对方捅刺而去,攻击对方的士兵。

    后列的弓箭手和火绳枪手就待命,等待攻击的机会。

    刚才李晓部队的表现引起了海平帝、魏忠贤和叶向高等人的注意,他们注意到李晓的部队是唯一可以击退清军的,所以他们就对李晓的部队给予了更多的关注。

    李晓的部队正在与清军士兵激战,由于他们装备的板甲更加坚固,清军士兵无法伤害到李晓的士兵,所以清军士兵一瞬间就落入了劣势之中,不断有清军的士兵受伤倒下。

    此时,清军的统帅代善也注意到了这里的情况,虽然他看不清楚刚才清军是如何败退的,但是他知道这里比较危险,容易造成清军的溃败,所以就给予了更多的关注。

    大明和大清双方的统帅都同时注意到了这里。

    李晓又下令后列的火绳枪手拿起手榴弹点燃了,朝着敌人扔了过去,沉重的手榴弹扔出了十几米远,然后李晓就下令自己的士兵躲在盾牌之后躲避手榴弹的弹片的攻击。

    手榴弹轰然爆炸了,登时激射的弹片射入了清军士兵坚固盔甲之后的脆弱肉体之中,几十个清军士兵惨叫着倒地不起。

    清军士兵登时崩溃了,四处乱跑,不敢继续与李晓的部队接战。

    李晓的部队又一次赢得了胜利。

    海平帝、魏忠贤、叶向高和熊廷弼等人第一时间发现了李晓的部队战斗力惊人,代善也看到了这里的情况,众人心头都是震撼不已,李晓的部队太强大了!

    海平帝双手紧紧一握拳,十分振奋地挥舞拳头,似乎想要用这个动作表现内心的激动和高兴。

    魏忠贤和叶向高也是十分诧异地看着李晓的部队,这支部队简直不像是明朝的军队一般,竟然拥有超出众人的战斗力,竟然能够打得清军连连败退,简直就是神勇。

    代善也看到了这里的情况,他心头十分震撼,从来没有哪一支的大明军队能够如此轻易地战胜清军,简直就是匪夷所思,代善难以相信这个结果,他只好派出了更多的士兵去填这个无底的窟窿。

    又是几百名清军士兵骑马朝着李晓的部队冲去,这次他们没有下马步战,而是希望用战马的冲击力冲开李晓的阵势,然后进入混战的局面,只有大家混在一起,才能够避免遭到手榴弹的攻击,这个想法倒是不错,只是效果如何,还要看实际的情况。

    几百个清军策马疾驰而来,受到了十门龙吟炮的攻击,登时有几个骑兵被高速的实心炮弹击穿了身体,无数的红色鲜血飞溅,残肢落地。

    清军策马疾驰,冲过了火炮射程的范围,朝着李晓的部队直冲而去。

    李晓的部队早就做好了准备,盾牌插在了地上,后面是斜斜举起来的长矛阵,密密麻麻的长矛对准了敌人冲过来的方向,后列的火绳枪兵正在准备射击。

    在李晓的命令之下,火绳枪手朝着冲过来的清军骑兵射击了,他们扣动了扳机,钢片打中了燧石,引起了火星,火星点燃了黑火药,黑火药猛烈爆炸了,强大的力量推动铅丸高速射了出去,枪口之中喷出一道炽热的红色火舌,发出一声声闷响,铅丸射中了清军士兵的身体,击穿了坚固的盔甲,射入了他们的脆弱肉体之中,将十几个清兵射落马下。

    清军士兵冲到了李晓的阵前,他们策马朝着李晓的阵列冲去,马匹高速撞击在长矛阵之上,登时纷纷被刺穿了身体,悲鸣着倒下了。

第108章 粗制滥造的手榴弹

    清军士兵趁着李晓的盾牌阵被马匹撞得混乱的时候,下马步战,手持长兵器,朝着李晓的士兵攻击而去。

    李晓的士兵失去了盾牌阵的掩护,身体暴露在清军士兵的面前,清兵的长兵器砍在了他们的坚固板甲之上,竟然没能造成伤害,由此可见坚固的板甲是何等的厉害!

    不过一会的功夫,李晓的盾牌兵重新站起,竖起了盾牌,挡住了敌人的攻击。

    后列的长矛手纷纷用长矛捅刺,他们三个人对付一个敌人,一个刺正面,两个刺侧翼,登时将十几个清军士兵刺翻在地,锋利的长矛刺穿了清兵铁甲,刺出了一个个红色的血窟窿。

    然后,李晓又让后列的士兵投掷手榴弹,他们点燃了手榴弹的引信,然后将沉重的西瓜大小的手榴弹扔了过去,手榴弹落入了密集的清军阵列之中,轰然爆炸了,将几十个清兵炸死炸伤。

    清军士兵再一次崩溃了,他们调头乱跑,希望远离这个死亡之地。

    此时,清军在这里已经损失了几百个士兵,这个损失不可谓不大,在其他的战场之上,清军的损失只有几十个人,还不及此处一个小战场上损失的零头,这种损失让清军感到十分痛苦。

    李晓又一次击溃了清军,此时清军左右两翼已经知道李晓的厉害了,他们纷纷列出了阵列,准备迎接李晓对清军左右两翼的攻击。

    李晓下令士兵们替换,后列的士兵上前替换前列的士兵,让前列的士兵可以休息一会,恢复体力。

    完成了替换之后,李晓发现清军大队已经将明军打得步步后退,明军的阵线压缩到了极致,已经变成了人挤人的情况。

    此时,李晓的部队已经凸出在前十几米的地方,左右以及前方都是清军的士兵,清军的士兵将李晓的部队包围了起来。

    对此,李晓是不惧怕的,他让士兵们转向,攻击左右两翼的清军士兵。

    又是盾牌后面的长矛手的捅刺,又是扔出了手榴弹攻击敌人,这种程度的攻击导致了左右两翼的清兵的崩溃,他们根本打不过李晓的部队,只好崩溃了。

    如此,李晓就在局部的战场赢得了辉煌的胜利。

    清军见好就收,下令鸣金收兵了,清军慢慢退却而去,回到了自己的出发地。

    熊廷弼让众将官清点伤亡的人数报上来,除了李晓的部队之外,其余的明军都没能抢到清军的尸体作为战绩,只有李晓收获了三百多具清兵的尸体。

    经过幕僚的统计,明军伤亡了三千多人,清军伤亡了三百多人,也就是说,如果除开李晓斩获的三百多具清兵的尸体,其余明军造成的清军伤亡只有几十人,而明军的伤亡是三千多人,相当于几百个换一个。

    海平帝在城头之上亲眼看到了李晓部队的强悍战斗力,心头十分振奋,如果每一支军队都像李晓这样英勇善战,哪里还需要害怕清军呢?

    海平帝恨不得自己下场将李晓的部队战胜清军的办法扩散到全部的军队里去,由此可见海平帝还是天真了,明军战斗力弱,就是因为各级官吏贪污腐化导致的,这不是海平帝凭着热情就可以解决的问题。

    因为海平帝就是最大的贪官,他收取巨额的赋税,用于自己的享乐,也用来奖赏士兵,鼓励他们英勇奋战。

    所以,各级官吏有样学样,自然也觉得自己可以像海平帝那样收取小民的赋税,用于自己的享乐。

    这是一种自上而下的体制造成的,不是海平帝轻飘飘的一句话就可以改变的现状。

    如果不能心里装着百姓,在制度上保护百姓的利益,那么就不可能让百姓有强悍的战斗力。

    海平帝还不知道,这个制度的问题根源在他的身上。

    李晓与海平帝不一样,李晓十分重视百姓的利益,想方设法增加百姓的收入,让他们生活富裕,权利受到保障的百姓爆发出了强大的战斗力,就像是强汉盛唐时候的汉人士兵一般。

    海平帝派人向熊廷弼了解李晓的情况,熊廷弼照实上报了,海平帝得到了熊廷弼上报的情况,看完之后,他陷入了沉思,李晓的士兵装备好,士气高,力量不弱,技巧依靠严整的阵列的帮助也达到了很高的水准,还有科技力量的加持,所以李晓的部队战斗力强悍是必然的。

    那么海平帝能否将李晓的制度和办法扩散到全军呢?显然是不可能的!

    各级官吏贪污腐化的根源就在皇帝身上,正是因为皇帝可以肆无忌惮地收取小民的赋税,所以各级官吏才会有样学样,如此贪污腐化的官吏,根本不可能让百姓们爆发出强大的战斗力,只会让百姓们越来越弱。

    赋税是要收取,但是必须有一个度,不能过分。

    李晓就收取赋税有度,第一年免税,从第二年开始收取十分之一的赋税,尽量让百姓富裕起来,然后才能有很好的战斗力。

    大明的问题在于,皇帝和各级官吏收取的赋税太多了,都压在了小民的身上,使得小民生活困苦,吃不饱穿不暖,这样的百姓哪里有强悍的战斗力?不造反就不错了!

    所以,海平帝想要学李晓,根本就学不到位。

    第二天,海平帝让工部制造了几百个手榴弹,工部自然遵命行事,让工匠制造了几百个手榴弹,然后发给满桂和赵率教的部队使用,希望凭此获得胜利。

    满桂和赵率教的部队使用了手榴弹之后,发现这些手榴弹一炸两半,根本就没有杀伤力,他们也是十分的无奈,只好捏着鼻子认了,他们甚至都不敢向海平帝投诉工部偷工减料、粗制滥造。

    海平帝还以为工部制造的手榴弹十分好用,等到看到了结果,他才知道自己太过乐观了,手榴弹显然没有得到相应的效果。

    海平帝大怒,下旨将工部尚书免职,然后换了一个新的尚书,继续制造手榴弹,又是同样的结果,至此,海平帝总算是明白过来了,这不是换人就可以改变的。

第109章 激战继续

    其实如果换了合适的人,还是可以取得一定的效果的,但是最具有决定性的,还是整个工部制造装备的体系,这个体系里,工匠地位低下,没有足够多的报酬,使用的材料很差,导致工匠们只能粗制滥造,所以,想要改变,就要改变整个体系,撤换所有的贪污腐化的官吏,提高工匠的收入,提供良好的材料,然后才能够得到良好的结果。

    但是,如果没有工匠委员会的监督,官吏们贪污腐化就是必然的。

    这是整个体系出了问题,而不仅仅是某个人的问题。

    海平帝没有将所有贪污腐化的官吏全部撤职的魄力,也没有改变整个体系的能力,所以只能在愤怒之中接受了这个后果。

    然后,海平帝又想到了要向李晓采购手榴弹,既然李晓可以制造出威力巨大的手榴弹,那么向他采购岂不是好过让工部的工匠们制造,这样省事而又有利。

    但是,海平帝显然低估了官吏们的手段,工部的官吏们就是从购买装备的银子里贪污的,如果朝廷不再向他们购买装备,他们又去哪里贪污呢?所以,海平帝的想法一提了出来,就遭到了工部官吏们的反对。

    熊廷弼也在场,他听到工部的官吏们反对向李晓采购手榴弹,就想到了自己让工匠们制造手榴弹的情况,与海平帝遇到的局面是相似的,他们都造不出有用的手榴弹。

    因此,可以说李晓创造的军工工坊的体系是成功的,可以制造出高质量的军械,这是十分难得可贵的。

    一场闹剧正在上演,海平帝和熊廷弼都是其中的主角,他们都遇到了同样的问题,也想要向李晓采购手榴弹,但是官吏们自然有自己的办法。

    李晓说自己制造的手榴弹要十两银子一枚,那么工部的官吏们就只给李晓一两银子采购一百枚的手榴弹,以这个价格采购,李晓自然要吃亏的,所以李晓干脆就拒绝了,然后工部的官吏就将李晓的拒绝告知了海平帝,显得不是他们不努力,而是李晓不知道好歹,如此一来,工部的官吏们就贪污了用来采购手榴弹的银子。

    海平帝听说李晓拒绝了出售手榴弹,心里还责怪李晓不懂事,不顾大局,但是,他根本想象不到工部官吏们的无耻和卑鄙。

    由于李晓的突出表现,导致明军与清军的大战暂停了几天。

    在这几天的时间里,代善也在研究如何才能够打败李晓的军队,如果让李晓每次几百人的杀伤下去,很快清军就没有人敢与李晓战斗了,清军也是怕死的,同样会崩溃。

    代善向幸存的士兵了解了战斗的详细情况,知道李晓的部队是依靠良好的装备和手榴弹获胜的,他也想复制李晓的成功方法,他让工匠仿制手榴弹,但是工匠做不出来,因为李晓的手榴弹使用了颗粒化的黑火药,而且配比很合适,所以威力巨大。

    清军的工匠不知道如何颗粒化黑火药,制造的手榴弹里粉末状的黑火药容易分层,重的往下沉,轻的浮在上面,导致黑火药的威力降低,无法达到效果。

    清军之中贪污腐化的现象较轻,不像明军那样严重,但是清军与李晓的差距就是科技的差距。

    无论是李晓的板甲还是火绳枪、手榴弹等装备,都是利用了蒸汽机的力量才制造出来的,效果十分惊人,这就是科技的好处了。

    不过代善还是找到了对付手榴弹的方法,只要清军的前列贴上去与李晓的部队打贴身肉搏战,后列躲在三十米开外,这样就能够避开手榴弹的攻击。

    由于前列距离近,李晓不敢投掷手榴弹攻击他们,否则会伤害到自己人。由于后列在三十米开外,导致李晓的掷弹兵无法将手榴弹投到他们的脚下,也就无法伤害到他们了。

    找到了办法的代善终于松了一口气,如果伤亡了几百人但是没有能够击溃明军,那么代善就损失太大了,会导致他受到黄台吉的责备,现在好了,找到了对付手榴弹的办法,代善可以继续与明军决战了。

    这天早上,清军早早起床吃饭,吃过早饭之后,清军就出营列队,准备进攻明军了。

    明军也做好了准备,看到清军出营列队,明军也照着做了,双方之间的大战一触即发。

    清军依旧是骑马冲锋,从远处朝着明军的阵列冲去,到了五百米的时候,明军的一百多门大炮开炮了,精光闪闪的大炮里黑火药猛烈爆炸,强大的力量推动实心炮弹高速冲了出去,炮口之中发出一声巨响,有炽热的红色火舌喷出,实心炮弹高速飞去,击穿了清军的骑兵阵列,将三十多个清兵击落马下。

    这些炮弹十分残忍,竟然将高头大马和清兵击穿,红色鲜血飞溅,残肢落地。

    清军也不再尝试射箭了,他们知道没有用,明军的防备十分严密,不是普通城镇里的没用的明军,这些边关的明军经常与清军战斗,了解清军的战斗特点,自然会做出相应的防备。

    清军直接冲到距离明军十米的地方下马步战,他们手持盾牌、长矛、大刀、狼牙棒、斧头等物冲撞明军的阵列。

    除了李晓的阵列之外,其余的明军阵列遇到的都是密集的清军阵列,而李晓的阵列遇到的却是薄薄一层的清军阵列,这就是清军防备李晓的手榴弹攻击的方法了。

    清军力气大,盾牌阵撞得明军的盾牌阵纷纷后退,然后清军的长兵器就顺势从盾牌的空隙之中杀了过去,将几百个明军砍翻在地。

    由于清军装备较好,力气较大,技巧更高,士气高昂,队列严整,纪律严明,所以清军在肉搏战中占据了上风,打得明军伤亡不断,纷纷后退。

    只有李晓的士兵挡住了清军的攻击,还能够反击回去,将十几个清军士兵刺倒在地。

    李晓的士兵装备精良,士气高昂,队列严整,纪律严明,能够依靠集体的力量与敌人纠缠,取得了更加辉煌的战果。

    清军士兵一旦出现伤亡,后面等候的士兵立即上前填补空位,继续战斗。

    所以,这场肉搏战打成了持久战,双方的前列士兵替换了好几轮了,一直打到了日头已经中午十分,才终于收兵回营。

    经过这次的大战,明军伤亡几千人,清军伤亡几十人,其中大部分都是李晓的部队造成的伤亡。

    海平帝、魏忠贤和叶向高站在城头看到了这场大战的经过,他们都对于李晓的部队感到好奇,手榴弹没有用了,但是李晓的部队还是英勇善战,给清军造成了很大的伤害。

    海平帝恨不得所有的部队都像李晓的部队那样英勇能战,只可惜这是不可能的。

第110章 功劳

    自从汉末群雄并起,到唐末藩镇之祸,都让皇帝和朝廷官吏十分害怕武人做大,所以宋朝和明朝都采取了削弱武人地位和实力的办法,目的就是不让武人作乱。

    这种办法阉割了武人的勇气和战斗力,让武人变成一只温顺的绵羊,如此武人根本战斗力不强,导致了无法应付外来的侵略。

    只有一个办法可以解决这个问题,就是有一个英明神武的领导者,他不惧怕武人的强大,而是担心武人不够强大,他有足够的能力驾驭武人,不担心他们谋反。

    就像是王朝初期,武人能力十分强大,但是也不会谋反那样。

    海平帝能力平平,自然只能遵循祖先削弱武人的办法。

    李晓能力出众,能够领导众人取得一个又一个辉煌的胜利,自然不会害怕麾下的士兵太过强大。

    这种差距是巨大的,导致了十分明显不同的后果。

    经过了几次的激战,清军和明军也明白了双方之间的差距,明军确实是打不过清军,但是还没到一触即溃的程度,还是能够抵挡几下的。

    如果是李晓这样的部队,甚至可以打败清军。

    所以,双方依旧在对峙,时不时打上一场,但是双方都没有了决战的念头。

    明军害怕一战将自己的精锐全部打光,清军害怕损失太大。

    双方都失去了继续决战的想法,清军就押送着自己劫掠的粮草和奴隶朝着北方走去,他们想要出关离开了。

    明军不敢离开京城的城墙,城墙让他们不至于四面受敌,增加了一些安全感,所以明军坐看清军离开,没有人敢上前去阻拦。

    战事暂时结束了,各支军队清点战果,李晓的部队斩杀了超过四百名的清兵,得到了工业帝国系统奖励的2000点贡献值。

    熊廷弼盘点众人的收获,满桂的部队斩杀了三十几个清兵,赵率教的部队斩杀了二十多个清兵,吴襄的部队斩杀了十多个清兵,祖大寿的军队斩杀了十多个清兵,他们的斩获都不是很大。

    熊廷弼将功劳上报朝廷,兵部检查过清兵的尸体,得出了结论,然后交给叶向高等内阁大臣审议之后,最终交到了海平帝的手里,等候他的决定。

    海平帝坐在皇极殿之中,仔细地看着内阁交上来的奏章,上面写明白了交战的经过和各支军队收获的功劳,其中以李晓的功劳最为突出。

    “李晓,原来他叫做李晓,是平安堡的副千户,我记得上次平安堡的副千户也是立下了大功,但是叶首辅说他升官太快,不宜再次升迁,所以奖赏了银子,没想到这次他又立下大功了。”海平帝自言自语地说道。

    魏忠贤站在一旁侍候着,保持了沉默。

    海平帝放下奏章,仔细地考虑了片刻,然后他拿起朱砂笔,在奏章后面批示:“内阁所议甚是,照此办理。”

    这就是同意了内阁的意见了。

    如此,各支兵马的奖赏就发下去了,满桂、赵率教、吴襄和祖大寿官升一级,赏赐纹银千两,李晓官升一级,升为千户,奖励纹银万两。

    众人得了升赏,十分高兴。

    海平帝又让官吏送去酒食,让士兵们畅饮,放肆大胆地吃肉。

    李晓的士兵们在这样的欢乐时刻,依旧保持了严整的队列,守卫的士兵纹丝不动。

    海平帝登上了城头看城外的士兵们开怀畅饮,心里十分高兴,这都是他的精兵勇将啊,只有依靠他们才能够击退清军。

    魏忠贤和叶向高也跟随在侧,两个人都恶补了平安堡李晓的信息,免得海平帝问起一问三不知,那就尴尬了。

    海平帝看到李晓的营地里没有喧闹的声音,他指着李晓的营地说:“那里为何不喧闹?是不是官吏克扣了士兵们的酒肉?”

    叶向高一愣,急忙上前解释说:“这是由于李晓的部队纪律严明,没有命令,不能喧闹。”

    海平帝点了点头,不置可否。

    次日,海平帝在平台召见熊廷弼,还有李晓,李晓跟随熊廷弼学习了觐见的礼仪之后,就跟随熊廷弼来到了平台之中,这里是一个开阔的平台,四周种植着许多的绿色高大的树木。

    两个人站在这里等候海平帝的到来,过了片刻,海平帝带着魏忠贤走了过来,熊廷弼和李晓急忙鞠躬行礼。

    “两位爱卿平身!”海平帝柔弱的声音响起,他微微一抬手,示意两个人起来。

    海平帝在龙椅之上坐下了,然后他说:“来人,赐座。”

    就有两个宦官搬过来两个圆圆的凳子,上面还铺着杏黄色的绸子。

    熊廷弼和李晓便坐下了。

    海平帝微笑着说:“早就想见一见你们了,这次能够击退清军,全赖你们奋勇杀敌,我感到很是高兴。这次召见你们,主要是想要了解一下如何才能够击败清军,你们都是经常与清军打仗的人,应该有自己的想法。”

    熊廷弼沉吟片刻,他就说:“如果要击败清军,臣以为需要做几件事情,一是整肃吏治,惩处贪腐官吏;二是精良装备,让工匠们制造出好的军械;三是给足粮饷,如此士兵们才能够敢于战斗;四是减免辽西的赋税,让百姓富足。”

    说完,熊廷弼一拱手。

    海平帝听了感觉没有什么出奇的地方,别的官吏也是这样说的,但是能不能做到,那就谁都不知道了。

    然后海平帝看了看李晓,心里十分期待李晓的回答,他问道:“你呢,你的意见是什么?”

    李晓抬起头看了看熊廷弼和海平帝、魏忠贤,他咧开嘴说道:“我的意见是让百姓、士兵、工匠监督官吏,如果有官吏作奸犯科,就让百姓、士兵和工匠上报此事,然后将相关的官吏撤职查办……”

    此言一出,海平帝、魏忠贤和熊廷弼都是一惊,让百姓、士兵和工匠监督官吏,这不是尊卑不分吗?百姓、士兵和工匠都是地位低微的人,如何能够让他们来监督官吏?如此官吏岂不是威风扫地,没有了权威和地位?

    魏忠贤眼神闪烁,有些惊讶地看着李晓,不知道他为何如此大胆,竟然敢说出这番话,这简直就是要击中官吏们的要害啊!

第111章 马车

    “我们还要公平赋税,现在官吏们、缙绅们不缴纳赋税,只有平民百姓才缴纳赋税,这导致国家赋税减少,但是国家的使用日益增多,不堪重负,只好加税,这些增加的赋税都摊到了平民百姓的身上,导致平民百姓困苦,如此很不公平。所以必须收取官吏们和缙绅们的赋税,将所有的赋税平均地分摊到每个人的身上,如此才能够公平,才不至于官逼民反。”李晓又抛出了一个炸弹。

    海平帝听了这话,嘴唇颤抖,不知道该说什么才好。

    魏忠贤提出收矿税、商税,都引起朝廷官员猛烈攻击魏忠贤是奸臣,现在李晓提议收取官吏们和缙绅们的赋税,更加是一石激起千层浪了。

    魏忠贤脸上的表情似笑非笑,十分诡异。

    熊廷弼身体微微发抖,极力抑制自己的激动,他没想到李晓的办法如此激进,简直就是要将所有的官吏和缙绅都得罪了。

    “还有吗?”海平帝面无表情地问道。

    李晓就拱手说:“还要提高商人和工匠的地位,向商人收取商税,向工匠提供好的条件,制造出更好的军械装备,如此才能够与清军抗衡。还要给百姓分地,让百姓富足,如此才能够让百姓更有战斗力。”

    李晓终于说完了,海平帝听了李晓的话,深深地叹息一声,李晓所说的都是他做不到的事情,海平帝不可能与大部分的官吏作对,改变现在的格局。

    就连魏忠贤也吃惊于李晓的大胆,他沉默不语地看着李晓,仿佛看到了同类一般。

    熊廷弼深深叹息一声,低头不语。

    此次的召见很快就结束了,熊廷弼和李晓的话也传了出去,都受到了官吏们的反对。

    当然,此刻正是熊廷弼和李晓功劳最大的时候,官吏们的反对无法动摇他们在海平帝心里的地位,暂时熊廷弼和李晓还是没事的。

    清军已经从北方退走,熊廷弼也就带着辽西的军队撤退了,他们返回了辽西。

    李晓带着自己的部队返回了平安堡,这次出征,李晓的部队伤亡了三十多个士兵,其中死亡的七人,伤残的六人,还有二十人伤愈回到了军队之中。

    这段时间里,杨九将八千人的流民安置完毕,四个新修建的城堡也修好了,足以容纳八千人的流民居住。

    仓库里放满了制造出来的板甲、火绳枪、长矛、盾牌、火炮、手榴弹等物。

    秦友光、施爱平、曹晶等人负责自己的一摊事务,处理的井井有条。

    杜伦这些时间都在为外面的海商制造海船,算是补贴造船厂了,当然,李晓也让他们继续制造一百吨的盖伦战舰和商船,此事杜伦也没有放下,已经造成了一艘盖伦战舰和一艘盖伦商船。

    李晓让工匠们制造的十门雷音炮已经制造完毕,放在仓库里准备运到天津卫去安装在盖伦战舰之上了。

    由于百姓们种植土豆丰收了,虽然李晓收购了很多的土豆贩卖给各地的边关将领,这让百姓们收获了很多的银子,他们都富裕了,但是他们还有很多的土豆积压在仓库里卖不出去,他们想要将土豆运输到天津卫附近去出售,甚至是卖给京城的老百姓,都十分的不容易。

    虽然水泥路已经修通了,但是上面跑的马车载重量太低,只有五百斤一车,而且马车容易坏,经常需要临时的修理,导致耽搁了时间。

    所以,很多人向李晓抱怨马车不好用。

    此事李晓自然是重视的,如果百姓不富裕,那么就没有战斗力,连饭都吃不饱的百姓谈何战斗力啊?!

    为了调查马车的事情,李晓亲自下到基层去了解情况,他选择的一家是杨九的家庭,杨九的家庭算是平安堡里比较富裕的家庭了,如果他们都觉得用马车运输土豆到天津卫去出售比较困难,那么就是真的困难了。

    李晓来到了杨九的家中,杨九的儿子和儿媳妇热情地接待了李晓,他们坐在并不宽敞的客厅里开始聊起了家常。

    去年杨九家里的土地也丰收了,在李晓的帮助下,他们的一部分土豆卖出了一个高价,收获了不到五十两的银子,算是比较不错的收入了。加上杨九还有身为民事官吏的一份月俸,家庭的收入在平安堡里是数一数二的。

    但是,杨九家里还是有大量的土豆没能卖出去,如果这些土豆都卖了出去,他们就可以购买房子、仓库和耕马了,明年在地里耕种就不必那么辛苦了。

    李晓与他们交谈了一会,了解了他们的情况,然后李晓就让杨九儿子驾驶一辆马车运送自己的土豆跟随钱不换的商队到天津卫去出售了。

    按照这个办法,他需要跑八趟左右才能够将多余的土豆全部卖出去。

    李晓带着三十个士兵跟随商队出发了,现在的李晓已经是各方势力的眼中钉,他必须很好地保护自己才行了。

    杨九儿子的马车是木头做成的,前面是套在马匹身上的车辕,后面是一块平板,平板上放着一袋袋的麻布口袋,里面装满了土豆。在平板下方,是一根车轴,车轴穿过两个圆形的孔,这是让车轴可以在里面旋转的,只有旋转了,才能够往前走。

    车轴的两端套在了车轮上面,这是六角形的,可以推动车轮往前移动。

    这些木头的部件很不牢靠,经常损坏,一旦损坏,就需要更换。

    李晓骑马跟随商队一起出发,路上他暗暗计算马车前进的速度,发现马车的速度并不比人走路更快,这算是很低的速度了。

    虽然走在水泥路上,比较轻松便捷,但是马车的构造决定了马车的速度不可能太快。

    李晓跟随车队一路往前走,一路上许多的马车都坏了,需要木匠当场修理,拖慢了车队的行程,而且还耗费了大量的时间。

    众人走了十天的功夫,才到了天津卫,算是比之前快了很多,但是李晓依旧觉得慢了,他必须想个办法。

第112章 四轮马车

    李晓了解了马车和土豆运输的情况之后,他心里有数了,他决定改变这个落后的现状,他在工业帝国系统里兑换了轴承、四轮马车等的资料,花费了他1500点的贡献值。

    然后,李晓让平安堡的工匠开始制造轴承和四轮马车。

    轴承比较容易理解,就是两个管子中间放了很多细小的球,如此就可以减少摩擦力,增加润滑度,使得车轴可以十分灵活地转动。

    四轮马车也是好东西,在平坦的水泥路上,四轮马车载重量更大,速度更快。

    当然,四轮马车的转向是个问题,但是只要制造一个差速器就可以了。

    轴承和四轮马车制造出来了,李晓就让人尝试使用,首先是工匠们使用,他们在水泥路面上试用了这样的四轮马车,发现四轮马车的载重量高达两顿,也就是四十石,而且跑起来速度很快,比人走路快多了。

    如此,李晓就给了平安堡的百姓售卖土豆创造了一个很好的条件。

    李晓让工匠制造了十辆的四轮马车,放在工坊外面的商店里出售,只要十两银子就可以买一辆,而且还包三年维修。

    平安堡里很多的百姓都富裕了,完全买得起四轮马车,而且还可以几家人合买一辆四轮马车。

    杨九的儿子听到消息之后,就赶过来抢购了一辆四轮马车,他早就希望有更好的马车用了,此刻看到了自然不肯放过,杨九的儿子买了四轮马车之后,兴冲冲地回到家里装了四十石的土豆,然后他借了邻居的一匹马,加上自己的一匹马,就让两匹马开始拉着四轮马车出发了。

    两匹马刚开始的时候比较吃力,但是一旦四轮马车跑起来了,就省力了。

    四轮马车在平坦的水泥路面上飞驰,速度比人走路快多了,杨九的儿子跟随钱不换的商队出发,速度快多了,只花了六天的时间都到达了天津卫。

    这种十分出众的效率让杨九的儿子震惊了!

    效率是以前的八倍,不仅载重量大,而且路途上的时间短。

    效率就是金钱,杨九的儿子终于感受到了科技带来的好处。

    不仅仅是他,所有的平安堡百姓都感受到了四轮马车的魅力。

    李晓让车行出租四轮马车给百姓使用,使得买不起四轮马车的百姓也可以租用四轮马车。

    凡是用过四轮马车的百姓都说好。

    华金是天津卫的一个造车工匠,他是祖传的手艺,在天津卫这样的地方造车已经十年时间了,他对于自己的手艺十分自豪。

    以前华金的生意不错,每个月都有十个、八个人找他造车,他的手艺也是的确不错,造出来的车子坚固耐用,很受客户的欢迎,华金凭此赚到了能够养家糊口的收入。

    华金一直也为自己的手艺和收入感到自豪。

    但是从上个月开始,华金的生意忽然差了许多,每个月只有五个客人上门造车了,这导致华金的收入锐减,他这个月过得紧巴巴的,妻子的牢骚也多了许多。

    华金不知道这是什么原因,但是他以为是个别的现象,只要等上一两个月就好了,没想到等了一个月,他的生意更差了,只有四个客人上门求造车。

    华金因此闷闷不乐,他借酒浇愁,喝得大醉,回家与妻子大吵了一架,然后就借着酒意跑到外面去过了一夜,华金醒来的时候发现自己躺在道路的边缘,幸好此时不是十分寒冷,否则他有可能冻着了。

    心事重重的华金回去店铺里开门营业,看到没有客人上门,华金的心里十分着急。

    无所事事的华金坐在店铺的大门之外晒太阳,此时正好杨九的儿子在此路过,华金认得出杨九的儿子是以前来过他的店铺里订购马车的顾客,华金就上前拉着杨九儿子的手问道:“这位客人,为何不到我的店里买马车了?”

    杨九的儿子认得华金,知道他是马车店铺的老板,杨九十分得意地拍了拍自己身边的四轮马车,说道:“我有了新车,自然不到你的店铺里买车了。”

    此时华金才注意到杨九身边的四轮马车,他哑然失笑,十分不屑地说道:“这不是四轮马车吗?四轮马车转向不易,并不好用。”

    杨九儿子笑着说道:“老板,你可说错了,这辆四轮马车转向十分便捷。”

    华金微微一惊,又说:“四轮马车拉起来费劲,需要更多的马匹才能拉得多,我的两轮马车只需要一匹马就能够拉得动。”

    杨九儿子笑着说道:“我的四轮马车用两匹马可以拉四十石的土豆,但是用你的两轮马车用一匹马就只能拉十石的土豆,你说哪个好?”

    华金听了杨九儿子的话,茫然若失,难道从此他的两轮马车就卖不出去了,那他凭什么吃饭?岂不是全家都要饿肚子?

    失魂落魄的华金懵懵懂懂地关了店铺回到了家中,他坐在客厅里唉声叹气,十分愁苦。

    华金的妻子从外面进来,她手里拿着一张纸,上面是招聘启事,李晓招募懂得制造马车的工匠去制造四轮马车。

    华金看了妻子带回来的招聘启事,心里一动,制造两轮马车看来混不到饭吃了,那就只能去给李晓制造四轮马车了,这可是一个好机会,让自己可以学到一些东西。

    因此,一向看不起四轮马车的华金收拾好心情,打算明天一早就出发,去平安堡里应聘。

    第二天一大早,华金就带着干粮和清水出发了,他跟随钱不换的商队一道前往平安堡,走了十天的时间,华金来到了平安堡之外,远远就看到一座巍峨的城池耸立在远处,城堡的形状是独特的,是棱堡的形状。

    华金走到城门之外,看到了守卫的士兵穿着全身闪亮的钢甲,心里对平安堡的豪气感到十分震撼!

    这得多么有钱才能够给士兵们配备钢甲啊!

    华金拿着路引进入了平安堡里,他来到招聘的地方,经过杨九的面试之后,就顺利地成为了平安堡的一员,杨九带着华金来到制造四轮马车的工坊外面,向主管介绍了华金之后,就让华金跟随主管去安顿下来。

第113章 船上的宝贝

    华金休息了一晚,第二天一大早他就来到工坊之中,见到了主管,主管带着华金参观工坊,向他介绍工坊的情况。

    有的工坊是保密性质很高的,不会给人随便参观,但是造马车的工坊保密性质没有那么高,让华金参观有利于他尽快融入集体。

    造车工坊分成了几个部分,有制造车轮的,也有制造轴承的,还有制造差速器的,以及制造车辕的,各种工序都不相同。

    由于华金是初来的,所以主管安排他做车轮的工作,这是以前的华金经常做的,十分熟手,做起来事半功倍。

    华金是一个十分勤奋好学的人,他在车间里完成了自己的工作之后,就开始看别人是如何做的,特别是轴承和差速器的工序,华金很感兴趣。

    经过实际的测试,华金也知道了四轮马车的优越性,能够装更多的东西、速度可以更快、车子可以更加平稳,这都是优点。

    华金对于创造出了这种四轮马车的李晓十分佩服,这是多么优秀的人才能够做出如此优秀的马车啊!

    经过了一个月的考察,主管也觉得华金老实肯干,印象不错,就调他去制造轴承了,轴承可是让马车跑得飞快的一个关键,华金去做了几天,就发现轴承这个东西实在是太妙了,竟然只是在里面放了几颗滚珠,就让车轴能够很轻松地转动起来,比起以前的木头车轴,差距太大了。

    这是多么的奇思妙想才能够想出轴承这样的东西,华金震惊了!

    还有一个事情让华金感到震惊,制造轴承使用的竟然是好钢,要知道现在的好钢都是用灌钢法或者手工敲打出来的,产量很低,价格很高,东家竟然舍得给轴承使用好钢,真的是令人十分震撼!

    华金不知道,李晓可以大量炼出好钢来。

    当然,后来华金还是知道了,他也想去看看怎么炼出好钢的,只可惜那里保密性质高,不允许普通人去看。

    就这样,华金就在平安堡里安顿下来了,他有时候寄钱回家,家里也平安无事了。

    李晓招募工匠制造更多的四轮马车,这是为了自己的运输着想,李晓想要组建一个运输的车队,专门替百姓们运输粮食,这是为了方便百姓们出售自己的土豆。

    当然,有需要的时候这些车队也可以运输粮草跟随士兵作战。

    平安堡里的事情告一段落了,李晓就来到了天津卫,在这里,造船厂已经扩大了规模,可以同时制造四艘船只了,其中两艘船只是给外来的人制造的,赚取利润养活造船厂,其中两艘船只是给李晓自己制造的,都是盖伦船。

    此时李晓已经拥有了两艘盖伦商船和两艘盖伦战舰,实力更加强大了。

    两艘盖伦战舰上安装了二十门的雷音炮,都是十八磅的火炮,威力巨大。

    虽然李晓的商船更多了,但是不代表他的海贸利润就更多了,朝鲜的市场是有限的,运过去的东西多了,价格就下降了,而且也难以快速卖出去,导致利润下降。

    如此,李晓就开始考虑开辟日本航线了,从朝鲜到日本,路途并不遥远,只要花几天的时间就可以到达。

    但是日本航线虽然利润丰厚,但是盯着的人也多,如果李晓的船队被人盯上了,就会遇到海盗的突袭,那时候能否战胜海盗还是一个未知数,李晓不想太过冒险,所以他对于日本航线虽然十分垂涎,但是依旧保持了冷静的心态。

    前往日本的航线从天津卫出发,经过登州,朝鲜的西面各地,然后到达日本的西南强藩长州藩的博多港。

    这一路都有海岸作为参考物,迷失方向的可能性很小,航行的安全性比较高,但是也容易遇到海盗。

    海盗都是在靠岸的地方活动,因为他们以跳帮作战为主,船上的水手很多,需要装载大量的粮食和清水,无法到远洋的地方活动,去了也没用,在辽阔的远洋海面上,一来商船稀少,二来想要偶遇商船实在是困难,所以远洋抢掠不实用,所以海盗们更多的是在靠近海岸的地方活动。

    李晓的船队如果沿着海岸线航行,遇到海盗的可能性极大。

    李晓让船长金六斤帮忙招募了新的盖伦商船和战舰的船长、大副、领航员、水手等人,在老人的带领下,这些人经过了几个月的训练,早就练成了一身的本事了。

    这些人经过训练,早就学会了很多的本事,他们原本就对这些本事从哪里来的感到好奇,后来听说是李晓传授的,心里就更加惊讶了,一个陆上的千户,竟然也懂得海里的事情?

    水手们都震惊了!

    他们开始学习测量自己所在的经纬度的时候,使用了李晓让工匠制造的六分仪和大钟,神奇的六分仪可以测量出船只所在的维度,与精美的印刷地图一对照,就能够知道自己身处何方,这对航海来说十分重要,关乎生死。

    众人学习了使用六分仪之后,都对创造六分仪的李晓感到由衷的佩服,这种仪器实在是太精妙了,让人难以想象的精妙。

    大钟也是一个十分令人惊叹的东西,这种大钟能够准确地计时,这可是很难得的事情,比之前人们使用的日冕、沙漏等计时工具要优秀得多。

    让众多的水手更加好奇的是船长金六斤收藏在船长室里面的一副地图,要知道现在的航海地图可都是宝贝,有了地图就可以知道自己身处何方,不至于迷失了方向,在大海上迷失了方向可是要出人命的。

    这幅地图印刷精美,让人见了十分震惊!

    金六斤将这幅地图当做了宝贝,轻易不会给别人观看,他知道都是因为李晓信任他才给了他这幅地图,经过仔细地对比,他也验证了这幅地图的正确性,他知道一幅正确的地图有多么重要,所以他对李晓的信任十分看重和感激。

    其实,这幅地图只是李晓花费了五百点贡献值在工业帝国系统里兑换的。

第114章 日本航线

    在盖伦战舰上当水手的人们比商船上的水手又多了几分惊讶,战舰上的十八磅火炮都是用铜芯钢体制造的,不仅轻便而且射程远、威力大、准确性高,使用过的炮手都是十分的惊讶,惊讶李晓竟然可以用钢来制造火炮,这可是大手笔啊!

    要知道现在钢材可是很昂贵的,而且产量低,有钱都未必能够买得到。

    能够用好钢来制造火炮可是十分令人惊叹的事情。

    李晓来了之后,四艘船只都做好了准备,装上了满满的商品,还有食物和清水,然后四艘船只就出发了,朝着登州驶去。

    四艘盖伦帆船在海面上疾驰,借着侧面的东北风,风帆鼓足了劲,船只往前破浪行驶。

    经过了三天的行驶,四艘盖伦帆船逐渐接近了登州,此时的登州还有水师在巡逻,水师的船只都是老旧的两百料的小船,他们看到迎风驶来的四艘巨大的盖伦帆船,心里十分惊讶,到底是谁竟然开着这么大的帆船?

    登州水师的船只不敢上前拦阻查问,远远就避开了,开玩笑,如果上前盘查,说不定发生什么冲突,一个不小心就会被对方的船只撞得自己的船只散了架,那就倒霉了。现在这种时候,胆敢在海上开船贸易的都是狠人,得罪不起啊!

    李晓的船队在登州靠岸补充了食物和清水,顺便让水手们上岸放松一下,要知道出海的日子十分辛苦,长时间得不到休息,而且精神压力很大,如果遇到海盗,还需要水手们奋力厮杀,所以水手们的收入都很不错,如果收入少,就没有人愿意冒险出海了。

    收入不错的水手每到一地都要上岸放松,喝喝酒,聊聊天。

    经过了修整之后,李晓的船队继续出发,穿过大海,直接来到了朝鲜的王京,他们这次出海使用了六分仪测量维度,然后用大钟测量船只的速度,然后计算出行驶的路程,据此计算出经度。

    有了经纬度,自然可以判断自己身处何处,不至于迷失了方向,他们顺利到达了朝鲜的王京。

    这种十分便捷的判断方向的方法引起了船员们的震惊!

    上次李晓来这里,已经与几个朝鲜商人合作出售自己带来的货物,这次来依旧是找到了他们,但是几个朝鲜商人纷纷抱怨货物太多,导致卖不起价钱,毕竟货物多了,竞争自然激烈起来,只能降价出售。

    李晓知道这是必然的,所以他对于开辟日本航线重新提起了兴趣。

    在朝鲜王京,李晓向商人们出售了一船的货物,还有一船的货物,李晓打算带到日本去出售,这也是无奈之举。

    为了避开可能存在的海盗,李晓让船队驶向了大海,他打算穿过远洋海面,直接到达日本的博多港。

    这种十分冒险的做法,引起了船员们的顾虑,只是大家经过了实际的操作,知道了李晓的办法是有效的,所以船员们才不至于激烈反对。

    船队驶到了远洋海面之上,朝着博多港前进,经过五天的路程,船队顺利到达了博多港之外,远远看到陆地的船员们纷纷发出了欢呼声,他们兴奋啊!

    从此他们就可以说自己也是出过远洋的船员了,这可是一笔十分重要的资历。

    船队慢慢靠近了博多港,有日本的官吏上来询问来意,然后指引船只靠岸。李晓让人给了他们贿赂,他们的态度就好多了,开始详细地介绍博多港的情况,李晓也喜欢听一听,就拉着他们一起喝酒去了。

    众人在博多港的一个著名的酒屋里喝酒,李晓让人点了一大桌子的美味和美酒,倒是让接受了贿赂的几个日本官吏感到十分的不好意思,不仅收取了对方的贿赂,还让对方请客喝酒。

    此时的博多港是一个大港口,经常有明国商人、荷兰商人、葡萄牙商人来贸易,由于日本人与明国商人比较相似,所以双方的关系更好一些,导致了很多的明国商人在日本定居了,从事海贸生意。

    荷兰商人和葡萄牙商人经常向日本人传教,导致信仰天主教和新教的日本人与原有的信仰本地宗教的日本人之间产生了矛盾,所以主导日本国事的德川幕府正在考虑禁止荷兰人和葡萄牙商人来日本进行贸易。

    这个消息对于明国商人来说是好消息,意味着他们可以垄断利润丰厚的日本航线。

    此时到日本贸易的有两种明国商人,一类是从明国的北方港口出发,第二类是从南方的明国港口出发,双方之间存在竞争,但是也有合作。

    此次来日本贸易,李晓也是冒了风险的,他当然希望能够大赚一笔,如此才对得起他的冒险。

    由于此地有很多的明国商人居住,他们充当了明国商品的分销商,负责将明国来的商品贩卖到日本各地。

    此时,明国来的生丝、丝绸、瓷器、书籍、杂货等货物十分畅销。

    虽然李晓带来的商品并非以这些为主,但是他相信自己的商品的魅力,完全可以征服日本人。

    李晓从几个日本官吏的口中询问哪一个商人比较诚实守信,几个日本官吏就给出了答案,一个名叫秋田山的明国人做生意更加诚实守信,此人原本是明国人,但是在日本定居之后,自然要入乡随俗取一个日本名字,所以他就取了秋田山这个名字。

    第二天一大早,李晓就带着三十多个水手拿着礼物去拜访秋田山了,秋田山的商馆位于博多港的港口区,这里四处都是来自各地的商人,有红毛绿眼的西洋人,也有穿着长袍的明国商人,还有剃着月代头的日本商人。

    李晓来到秋田山的商馆之外,就让一个水手进去通报一声,呈上自己的拜帖,仪式感十足,李晓相信这样秋田山会更加愿意见一见自己。

    秋田山接到了李晓的拜帖,果然十分重视,亲自出来迎接。

    秋田山是一个略微肥胖的中年人,脸上赘肉颇多,有双下巴,肚子高高凸起,他穿着日本本地的服饰,看起来就像是一个生活优越的日本人一般。

    “秋田老板,冒昧前来拜访,请多多包涵。”李晓十分客气地说道。

    秋田山忽然一个深深的鞠躬,他说道:“贵客来访,我不胜荣幸,请进来坐下喝杯茶吧。”

    当下两个人并肩走入商馆之中,坐在大厅里喝着仆人送上来的绿茶。

第115章 谈好生意

    “这次来拜访秋田老板,我特地带了一些礼物,希望你笑纳。”李晓神态轻松地说道。

    秋田山露出一个恰到好处的好奇表情,他说:“太过贵重的礼物,我可不能收下啊!”

    李晓微微一笑,挥手示意,让水手们抬了礼物过来,那是四个箱子,水手们将箱子一个个打开了,露出了箱子里面的礼物,那是一套玻璃酒具、一面全身玻璃镜子、一百块肥皂、一百本精美的书籍以及十件羊毛衣。

    秋田山见了这套玻璃酒具和玻璃镜子,十分惊讶,嘴巴长大了竟然合不拢,他的眼睛里流露出渴望的发光眼神,他的双手都在暗暗地颤抖不已,他身体猛地从椅子里抬了起来,他几步就冲到箱子前面,看到这样精美的礼物,他震惊了!

    这可是一笔耗资巨大的礼物啊!

    李晓给他赠送如此耗资巨大的礼物有什么特别的请求吗?

    秋田山有些难以相信。

    李晓看到秋田山的表情,知道自己做对了,这些礼物果然打动了秋田山,接下来的事情就好办了。

    秋田山花了十几分钟才慢慢冷静下来,他回到自己的位置上坐下,他看着李晓微笑着说:“礼物太贵重了,我不敢接受啊!”

    “无妨,我这次来就是想要与你合作,出售这些货物的。”李晓说道。

    秋田山笑得合不拢嘴,他知道自己要赚翻了,如此精美的礼物,正好符合日本人精益求精的性格,除了肥皂比较普通之外,无论是晶莹剔透的玻璃器皿,还是印刷精美的书籍,以及轻薄透气保暖的羊毛衣,都是不可多得的珍品啊!

    “不知道你想以什么价格出售这些货物?”秋田山问了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

    “以你的看法,我应该如何出售这些货物呢?”李晓反问了回去。

    秋田山果然不愧是诚实守信的典范,他根本没有什么花花肠子,他看了看货物,又想了想,然后他说:“这种全身玻璃镜子,可以卖出九十两银子,我只收取其中的十分之一作为报酬,就是九两银子,余下的都是你的。这种精美的书籍,我可以以每一本二两银子的价格卖出去,同样我也只收取十分之一作为报酬。羊毛衣可以卖出五百文一件,肥皂可以卖出两百文一块,同样的,我都只收取十分之一作为报酬。”

    这个价格比在明国出售更高得多,李晓觉得十分理想,就当场答应了秋田山的要求。

    两个人谈好了生意,李晓就让人将自己带来的货物搬下船,放到了秋田山仓库里,秋田山为此给了李晓一万六千两银子的报酬作为预付款,之后如何结算,要看货物卖出去的情况决定,如果货物好卖,那么自然就有更多的金钱源源不断地流入李晓的口袋里,如果货物不好卖,秋田山也会承担一部分的损失。

    当然,不可能不好卖,秋田山知道自己捡了一个大便宜。

    李晓与秋田山谈好了生意,就带着三十多个随从在博多港里逛了起来,他走了一会,忽然看到了两个熟人,竟然是曹阿瞒和严正宇,两个人也来到了博多港,他乡遇故人,也算是一个好事情,李晓就十分热情地与两个人打了招呼,曹阿瞒感到有些惭愧,毕竟他曾经间接地被李晓救了。

    之所以说间接,就是因为李晓打败了海盗,解救了被海盗占据的船只,这些船只上面的水手救了两个人。

    当时李晓觉得两个人比较讨厌,所以就下令船员们不要那么快救他们,让他们多在海里泡一会。

    严正宇看到了李晓,想起了自己被海盗打败的事情,心里十分不服气,那次他以寡敌众,不敌海盗自然是合情合理的,这次严正宇带了四条四百料的战舰出发,就是想要与海盗战一场,展示自己的威风霸气,免得被人看轻了。

    这次来的路途上,严正宇的确遇到了几支海盗的纠缠,他毫不例外地将所有的海盗通通击败,还抓了三十多个海盗,真可谓是吐气扬眉了。

    所以,严正宇这次见到李晓感觉自己又可以挺直腰板了,他就得意地说道:“李大人,幸会了,没想到你也来了日本,生意可好?”

    虽然现在明国朝廷禁止官员经商,但是哪里禁止得了,谁不想赚钱呢?所以,官员经商屡禁不止,现在已经没人追究这种事情了。

    所以,严正宇可以出动水师的战舰给曹家护送商船,李晓也可以带着船队来到日本贸易。

    “没想到你们也来了,看来日本航线果然利润丰厚啊!”李晓笑着说道。

    曹阿瞒眼神阴沉沉地看着李晓,他说:“如果你愿意将你的货物卖给我们,我们倒是不介意多做一笔生意。”

    李晓的货物早就卖给了秋田山,哪里还有货物卖给曹阿瞒?而且,李晓也不信任曹阿瞒,一个凭借着权势经商的商人,早就习惯了凭着权势欺压良民百姓,哪里能够好好做买卖?所以,李晓是不信任他的。

    李晓虽然也经商,但是他一向是奉公守法,公平买卖,从来不仗势欺人,所以,李晓的买卖做得很大,合作的人都说他不错,这就是口碑很好了。

    这个口碑也带给了李晓很大的好处,秦友光、施爱平、曹晶、杜伦等人都是被他的口碑吸引了过来的。

    严正宇拉着李晓说道:“在来的路上我抓住了三十多个海盗,我们一起去看看他们的下场。”

    李晓看到严正宇如此热情,无可奈何,只好跟随他走了过去,严正宇一边走一边吹嘘:“上次是我大意了,所以才输给了海盗,这次我带足了战舰和兵力,果然轻松击败了海盗,还抓了三十多个人,我可不是杀良冒功的,抓住的都是正牌的海盗。”

    李晓点头说:“凭你的实力,本该如此才是,恭喜严大人扬眉吐气。”

    严正宇笑得像是一只老母鸡,十分畅快,他又说道:“不是我吹,我见了海盗还真是没有怕过,我们天津卫水师也是数一数二的水师,有能力保护我们商船的安全。”

    李晓听了严正宇的吹嘘,心里暗暗笑了起来,但是他可不愿意表露在脸上,李晓还是有情商的,就顺着严正宇的语气说道:“当然,天津卫多年平安,都是有赖于水师的护卫。”

    严正宇感觉自己的面子终于找回来了,笑得十分畅快,他仰天大笑了几声,十分热情地拍打李晓的后背和肩膀。

    曹阿瞒走在一旁,表情有些平淡,似乎他对于严正宇的吹嘘没有什么反应,当然,严正宇也不在乎他的反应,他们都是狼狈为奸的同伙,早就习惯了对方的性格,不至于因为一些小细节而闹翻了。

第116章 海盗争权

    一行人来到日本的监牢,只见这里关押了三十多个海盗,都是严正宇抓住的,这些海盗大部分都是明国人,穿着短衣,表情凶悍,还有一部分的朝鲜人和日本人,他们都穿着本民族的衣服,与其余的海盗关押在一起。

    严正宇得意地指着这些海盗说道:“看,我的功劳。”

    李晓知道这些海盗都是真的,因为看他们的眼神和表情就可以看得出来,如果是平民,表情和眼神是不一样的,所以李晓倒是多了几分对严正宇的佩服,这个时候能够在海上战胜海盗,证明他们还是有一定的战斗力的。

    前来看海盗的人很多,其中就包括了妇女和儿童。

    一个穿着日本服饰的中年男人走了过来,他腰间擦着一把长刀和一把短刀,只见他朝着严正宇一个鞠躬,十分恭敬地说道:“这位明国的大人,我们的主人有事情想要与你商量,请你务必答应。”

    严正宇略微抬起了下巴,用一种轻蔑的眼神看着面前的日本人,他说:“什么事?”

    日本人又是鞠躬说道:“此地不宜说话,请跟我来。”

    严正宇正要跟着去,曹阿瞒忽然说道:“小心有诈。”

    此话一出,严正宇倒是一愣,停住了脚步。

    日本人十分诚恳地说道:“我是诚心诚意请你去见我的主人的,请不要疑心,我没有恶意。”

    严正宇摸着下巴上的黑色短须说道:“你的主人是什么人?”

    “是魏燕的后人。”日本人说道。

    “魏燕?”严正宇有些迷惑,此人很有名吗?听这个日本人的口气,似乎大家都应该认识魏燕才对。

    众人都心生疑惑,不知道这个日本人请他们去见魏燕的后人有什么事情,所以众人仗着人多势众,也不害怕,就跟着去了。

    众人来到一个房子外面,这个房子还是比较好的,用的材料都是常见的木头,但是修建得很是讲究,木头上都涂着油漆,贴窗户的纸张也是精美的,不容易损坏。

    众人进入了房子里,随从们就待在了屋子外面,李晓、严正宇和曹阿瞒三人就见到了一个坐在屋子里的三十多岁的女人和一个八岁左右的小孩。

    女人长得还可以,穿着日本的和服,跪坐在屋子的西面,小孩坐在她的旁边,两个人见到了严正宇等人,纷纷低头鞠躬。

    严正宇就进去坐下,他问道:“你们想要见我,有什么事?”

    女人就用一种很是温柔的语气说道:“我是大海盗魏燕的妻子,这个是我的孩子,三年前魏燕病死,我的孩子本来打算继位的,成为统帅几百条海船的大海盗,但是汪海心生不轨,竟然暗中准备反叛,他用金钱买通了大部分的海盗,让他们来围攻我们,我们寡不敌众,只好败退,最终来到博多港避难,在陆地上,汪海拿我们没有办法,因为我是长州藩一名官员的女儿,我的父亲会保护我们不受汪海的伤害,但是到了海上,就是汪海的天下了,他常年派人在博多港里监视我们,如果我们一旦出海,他就会派人前来谋害。”

    众人听到这里,已经了解了事情的前因后果,严正宇好奇地说:“那么你们见我想要我帮你们做些什么?”

    女人又是一鞠躬说道:“请你带着我和我的孩子到明国去,我们打算在那里重新生活。”

    “这里不好吗?”严正宇有些不明白了。

    女人苦笑着说道:“我的父亲已经年迈,无法长时间地保护我们了,如果我的父亲一旦去世,我们就失去了保护,汪海就要派人来取我们的性命。我们希望前往明国,得到你的保护,我可以给你一大笔的报酬。”

    严正宇终于明白了,虽然他很想赚这笔钱,但是他知道自己与汪海之间的差距,汪海可是一个大海盗,手底下有几百条船,如果汪海发动全部的力量,足以封锁天津卫,然后派船员攻击港口,那时候天津卫自保尚且不能,还有什么能力保护外人呢?

    所以,严正宇想都不想就拒绝了,他说:“对不起,我不能与汪海为敌。”

    女人听了这话,感到十分的失望,小孩子倒是不害怕生人,他用稚嫩的童音说道:“我们拥有经验丰富的船员,可以在附近开拓商路,给你们赚大钱的机会。”

    严正宇摇摇头说:“我们的实力与汪海差距太大了,我无法帮助你们,请你们见谅。”

    女人和小孩都十分的失望,纷纷低头不语。

    “汪海就这么可怕?连你也害怕他?”李晓有些不解了,虽然汪海是大海盗,但是严正宇可是正儿八经的水师啊,怎么连一个海盗都害怕?

    严正宇露出一个苦笑,他刚才还很自豪来着,现在就露出本色了,他说:“汪海手底下有几百条船,有几千个水手,只凭他们就可以攻略城镇,烧杀抢掠一番,然后从容退走,我们在他的眼里,不过是一条小鱼而已。”

    李晓听了严正宇的话,心里暗暗嘲笑严正宇太过懦弱,李晓可是敢与清军对攻的猛人,哪里会害怕一个海盗,如果真的那么出息,就不会去做海盗了。

    此时此刻的李晓看着面前的女子和小孩陷入了沉思之中,虽然他看不起海盗,但是他也知道,海盗还是有用的,为了成为一个英明神武的领导者,李晓总是告诫自己应该尽量发挥出别人的优势和能力,让他们的能力为自己所用,如此才能够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才能够发展壮大。

    女人和小孩所说的海盗势力有没有用?有用!

    汪海反正都不会成为李晓的助力,李晓何不趁机收服女人和小孩为自己所用呢?

    汪海一看就是那种不甘心居于人下的人物,李晓很难收服他,所以能够收服的女人和小孩的海盗势力就成为了一个很好的选择。

    在大航海时期,英国也曾经利用海盗来达到自己的目的,李晓当然可以借鉴这个做法。

第117章 给予庇护

    “我可以给予你们庇护。”李晓坐在旁边说道。

    女人和小孩都是一惊,他们不知道李晓是谁,以为他是严正宇的朋友,他们了解过严正宇的背景,知道他是明国的天津卫水师守备,麾下有四条四百料的战舰,即使遇到汪海的战舰,也未必没有一战的实力,但是李晓是谁?他能打得过汪海的战舰吗?

    女人和小孩犹豫了,他们看着李晓不知道该如何回答。

    严正宇苦笑着说:“你可要小心了,汪海的势力比你强大太多。”

    女人和小孩听了严正宇的话,都对李晓露出了怀疑的表情,李晓也无所谓,此事成了最好,不成也没有关系。

    女人和小孩看看严正宇,看到严正宇一脸无奈的表情,心里知道严正宇不想帮他们,他们便多了几分绝望,如果让他们一辈子躲在这里,担惊受怕地生活,真的是生不如死啊!

    只可惜汪海势大,没有人胆敢招惹,没人能够帮助他们。

    女人和小孩绝望了,他们面对汪海就像是一只老鼠面对大象那样,根本不可能有胜算。

    李晓看着面前的两个人,他十分轻松地说道:“你们如果想离开,可以坐我的船离开,我会保护你们。”

    “请问你是?”女人小心翼翼地问道。

    “我是明国平安堡的千户。”李晓说。

    千户也是一个不小的武官了,女人眼睛一亮,说:“你有多少条战舰?”

    “两条。”李晓说。

    “只有两条吗?”女人又失望了,汪海的战舰虽然大多数都不在这里,因为他们也要劫掠生活的,不可能长时间聚集在一个地方,那样会导致僧多粥少,战舰劫掠不到足够多的商船,会吃不饱的,所以,平时汪海的战舰都是分散在各个地方的。

    在此处,汪海的战舰不超过八条,但是这八条战舰已经是十分强大的战斗力了,面对只有两条战舰的李晓,女人觉得李晓的胜算不大,但是他们已经没有路可走了,只能选择相信李晓。

    “如此就拜托你了,我们一定会遵守诺言的。”女人深深鞠躬致意。

    李晓点头说:“你们放心,我一定保护你们安全。”

    女人和孩子又是深深鞠躬,到了此时,他们已经没有了选择,只能选择信任李晓。

    然后,李晓就带着女人和小孩返回了自己的战舰,将他们安顿在战舰之上,远处汪海的探子跟踪过来,发现了此事,自然就派小船出去报信,准备在沿岸拦截李晓的战舰了。

    李晓不知道此事,不过就算是知道了,他也不在乎,他相信自己的战舰能赢,这是科技的力量,不是汪海那种老旧的战舰打法能够媲美的。

    李晓在博多港待了两天的时间,购买了一些日本比较畅销的货物,其中包括铜,以及硝石、硫磺、金子等物,明国人来日本常常购买的刀剑,李晓看不上眼,他的平安堡里制造的刀剑远比日本的要更好,当然,为了避免被自己卖出去的兵器伤害到,李晓从来都没有出售过这样的兵器给别人。

    这天,李晓让船队开船离开了,他沿着海岸线航行,一路迎风破浪前进。

    走了不到半天的功夫,远处就出现了在海面上游弋的八条四百料的战舰,这些战舰底下伸出几十根长长的船桨,他们能够划桨加快船只的速度,拦截商船。在船只的甲板上面,每一艘船只都有六十多个水手在等待跳帮肉搏战斗。

    在李晓的战舰上,只有六十多个水手,两艘战舰的水手就是一百二十个人,远远不及海盗的四百八十个水手数量那么多。

    魏燕的妻子和孩子看到了李晓的战舰与汪海的战舰的差距,心里十分失望,他们想着这次肯定要没命了。

    但是李晓出乎他们意料的镇定带给了他们更多的信心,李晓下令盖伦战舰往前冲了出去,驶向敌人的八条战舰,两条盖伦商船落在后面,避开敌人的战舰,免得遭受损失。

    两艘战舰逐渐接近了敌人的战舰,到了距离五百米的时候,汪海战舰上开始发炮攻击了,炮弹不出意外地落在了海水之中,溅起一片雪白的浪花。

    魏燕的妻子和小孩看到李晓的战舰上船头和船尾都有十八磅的大炮,他们十分好奇,问道:“你的火炮为什么不发射?”

    李晓微微一笑说:“还不到时候,等他们再靠近一些。”

    李晓教导众人,火炮必须在距离一百米的时候才发射,这是因为在海上难以瞄准,距离太远的话,发射的炮弹打不中敌人,等于是浪费了。火炮发射十几二十次就会发热,那时候就无法继续发射了,所以为了能够最好地打击敌人,就执行了这样的规定。

    魏燕的妻子和孩子也是老道的水手,他们深知想要做到李晓这样十分艰难,能够顶住敌人的炮击与敌人靠近,等到100米的距离再开炮,简直就是难以做到的,很少有人可以如此从容不迫。

    李晓的部队让魏燕的妻子和孩子感到震惊,多么纪律严明的部队啊!

    忽然,两个人对于胜利多了几分期待。

    距离三百米,海盗战舰上的火炮打得更加密集了,不断有炮弹落在李晓战舰附近的海里,溅起白色的浪花。

    李晓等人还是无动于衷,魏燕的妻子和孩子差点以为他们的神经是钢丝铸就的。

    多么坚强忍耐的战士啊!

    此时,李晓下令船队转向,从船头朝前笔直冲向敌人,到船身横着对准了敌人的来势,此时李晓的战舰已经占据了T字头,随时可以开炮集火敌人的战舰了。

    海盗的战舰跟着转向,想要冲过去与李晓的战舰肉搏。

    李晓的战舰打开了炮窗,露出了第二层甲板里面的十八磅火炮,他们做好了准备,随时都可以开炮射击了。

    战舰在逐渐接近,到了距离一百米的时候,海盗战舰上的大炮已经发热无法发射了,当然他们也不在乎,他们的想法就是贴上去肉搏。

    此时海盗们的桨手开始划桨了,战舰的速度骤然加快了许多。

    几十根船桨在海水里划动,带起许多的白色浪花。

第118章 全新战法

    李晓看到距离已经一百米,下令火炮开火射击,十八磅的火炮在这样的距离几乎是百发百中的,两艘战舰上的八门火炮先后开炮,集中攻击一艘海盗战舰,七颗实心炮弹在猛烈爆炸的黑火药的力量推动之下,高速射出了炮口,发出一声雷鸣,炮口有炽热红色火舌喷出。

    实心炮弹先后击中了一艘海盗战舰,强大的力量将船板打得纷纷粉碎,炮弹从这头穿透到了那头去,将船只打了一个对穿。

    海水迅速灌入了海盗战舰之中,这艘战舰的速度马上慢了下来。

    海盗们惊慌失措地叫喊着,想要挽救这艘战舰,但是他们根本无能为力,十八磅炮弹的威力太大了,对付这样薄薄的一层船板的四百料海船,简直就是轻松至极。

    不过一会的功夫,这艘海盗战舰就开始沉没了。

    李晓下令火炮继续开炮射击,猛烈的密集炮火将一艘艘船只的船板打穿,海盗战舰一艘艘地慢了下来,直到慢慢沉没。

    由始至终,都没有一艘海盗战舰可以接近李晓的战舰五十米的范围之内,因为李晓的战舰也在机动,海盗战舰也在机动,双方都在想办法保持对自己最有利的距离,李晓的战舰更加速度快,更加灵活,导致了他们的机动性更好,所以才能够保持合适的距离。

    在合适的距离,十八磅火炮对付这些海盗战舰,简直就是轻而易举。

    魏燕的妻子和孩子目睹了整个战斗的过程,他们震惊得目瞪口呆!

    太震撼了!

    李晓的战斗方式简直就是颠覆了海战,以前的海战都是肉搏为主,很少有依靠火炮胜利的,但是现在不同了,李晓创造了一种在东亚海面上全新的战法,依靠大威力的火炮获得胜利,这种战法颠覆性很强,足以改变今后海战的战法。

    一个全新的世界在魏燕的妻子和孩子眼前展开了,他们经历过震撼之后,慢慢接受了这种全新的战法,他们开始兴奋了,如果以后让他们如此对付敌人,他们做梦都会笑醒。

    李晓将所有的海盗战舰都击沉了,落水的海盗李晓没有救起来,任由他们与命运抗争。

    李晓的船队拐了一个弯,朝着远洋海面驶去,他们会直接穿过大海,到达登州海面,经过了八天的航行,李晓的船队顺利到达了登州海面。

    他们在这里补充了粮食和清水,然后回到了天津卫,李晓在这里将商船上购买的货物卸下来,然后用马车运到了平安堡里,无论是铜还是硫磺、硝石、金子,都是平安堡里难得的好东西。

    陶狗儿是一个流民,他是山西人,家里收成不好,官吏又加派赋税,导致陶狗儿连赋税都交不起,经常被官吏抓去打板子,陶狗儿一家无可奈何,只能逃亡,成为了一个朝不保夕的流民。

    但是他们的命运在天津卫改变了,李晓将他们招募为自己领地里的农民,给了他们坚固耐用的砖头瓦片房子住,又给了他们种子和口粮,还借给他们每户人家十两银子的钱,让他们可以用来租借或者购买农具,租用耕马。

    陶狗儿第一天住进新房子的时候,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在他的家乡,只有地主老财才能够住这样好的房子。

    陶狗儿亲自试了一试,他无法在房子的墙壁上留下任何的痕迹,房子的坚固程度超乎他的想象。

    他人生第一次感到了幸福。

    平安堡里的官吏们与众不同,他们不仅不贪污腐化,而且能力出众,品德良好,不会给农民们加派赋税,也不会接受他们的贿赂,因为陶狗儿他们选出了百姓委员会的代表,这些代表可以直接向李晓投诉官吏们的为非作歹,李晓马上就会派人调查,一旦确认就会剥夺这些官吏的权势,将他们拿下查办。

    陶狗儿人生第一次听说还有不欺负老百姓的官吏,简直就是在做梦一般!

    陶狗儿来到平安堡之后,官吏们给他们每一百个人分配了一个师傅,专门教导他们如何种植土豆和紫苜蓿,据说种植了这些作物之后,很快就能够还清欠千户大人的钱了。

    他在这里经历了很多的人生第一次,这次他从储蓄所里领取了自己的存款凭证,凭证有两种,一种是记名的,一种是不记名的,都可以使用,只要陶狗儿在公社里租借了耕马或者农具,就可以用这些凭证付钱。

    陶狗儿去公社开办的商店里看过了,里面有许多的从其他地方调派过来的耕马,都是膘肥马壮的样子,一看就知道经过了良好的饲养。

    平安堡里种植了很多的紫苜蓿,牧草是不缺的,足以喂养大量的马匹。

    现在平安堡里有战马三千匹,驽马五千匹,足以提供给百姓使用。

    商店里还有很多的农具,据说都是好钢做成的,十分坚固耐用,就是价格高一些。

    陶狗儿旁边的邻居姜大朗就没有购买商店里好钢做成的犁,因为他嫌弃贵,他到天津卫买了一把铁做的犁,这样的犁如果是熟铁做成的,比较软,遇到石头容易变形,一旦变形就不好用了,花费很大的力气都拉不动。如果犁是生铁做的,就比较脆,遇到石头容易迸裂脱落,如此也就不好用了。

    这样就需要经常让铁匠对犁进行修整,这也要花钱。

    一把铁犁大约需要五百文,使用之后每隔两三天就需要修理,还要花几十文钱。

    当然,这比需要八百文的好钢制作的犁便宜很多。

    陶狗儿听从了老师傅的指导,花钱购买了一把好钢制作的犁。

    姜大朗知道之后就嘲笑陶狗儿不懂事,明明有便宜的铁犁用,为何要花更多的钱购买好钢制作的犁?

    但是用了之后,陶狗儿笑了。

    姜大朗的铁犁使用两三天之后就需要修理,不仅需要花钱,而且耕地的效率也不高。

    铁犁一天可以耕一亩地,想要把五十亩地耕完,需要五十天的时间,为了抢农时,姜大朗只好先耕种植土豆的二十五亩地,然后再耕种种植紫苜蓿的二十五亩地。

    但是陶狗儿使用的好钢制作的犁,一天可以耕两亩地,他只需要二十五天就能够将田地耕完,速度快了一倍之多。

    而且,好钢制作的犁不容易损坏,能够长时间使用,效率很高。

    经过实际的尝试之后,陶狗儿十分庆幸自己做出了正确的选择,他反而嘲笑姜大朗不懂事。

    姜大朗知道细节之后,十分羞愧,不禁后悔自己没有听老师傅的教导选择购买好钢制作的犁。

    在平安堡里,李晓炼出来的好钢很多,最好的用来制造板甲、火绳枪、火炮了,次好的用来制作长矛、盾牌,最差的用来制造农具,即使如此,农具的质量也是别人比不上的。

    好钢制作的犁还能够深耕,能够将野草的根部掀起来,让太阳将它们晒死,又可以将土壤里面的害虫掀起来,让他们无法生长。

    深耕的好处还有很多,无法一一诉说。

    总而言之,陶狗儿赚到了便宜,心里十分得意,经常感慨,多亏了李晓,才有现在如此美好的生活。

第119章 缺粮

    在京城,这天海平帝和众官员们正在皇极殿里召开朝会,魏忠贤站在台阶之下,朗声喊道:“有事启奏,无事退朝!”

    户部尚书吕重山出列说道:“启禀陛下,近来京城里粮价已经上升到了一石三两银子,百姓买不起粮食,只好纷纷叫苦,臣恳请陛下让商人们不可囤积居奇,查处有关的不法商人,迫使他们平价卖粮。”

    此言一出,众人都是一惊,吕重山这是要逆天啊!

    要知道,能够从事粮食生意的,都是权贵,只有他们才敢于如此大胆地囤积居奇,不怕官府的查办,也不怕朝廷的追责。

    上年清军入侵,在京城附近肆虐,攻破了很多的村子,掠走了很多的粮草和奴隶,导致京城附近粮食收成很少,京城原本就缺粮,经过此事之后就缺得更厉害了,从南方运过来的春季粮食还没有下船就被权贵们抢购一空,他们这是要囤积居奇,大赚一笔了,存心要用超高的粮食价格拿走普通小民一辈子的积蓄。

    吕重山身为户部尚书,对此自然是知道的,所以他启奏海平帝希望能够让官方出面解决此事。

    众多的权贵听到了吕重山的启奏,都十分的气愤,他们赚钱碍着吕重山什么事情了?为什么吕重山要针对他们?

    令国公曹二久是其中一个囤积居奇的权贵,他出列说道:“粮价高低是由百姓决定的,抢购的人多了,粮价自然就高了,来的粮食少了,粮价自然也就高了,岂能让朝廷去干预此事?这不是与民争利吗?臣反对吕重山的说法。”

    海平帝一听就皱眉不已。

    权贵们的利益固然要保证,但是百姓们的利益也要保证啊,只可惜在朝堂之上,能够为百姓出声的官吏太少了,大部分的官吏都是拿钱办事的,极少有心里装着百姓的官吏。

    “南方的粮食还没运过来吗?如果粮食多了,粮价自然就降下去了。”海平帝开口平和地说道。

    吕重山一拱手满脸刚毅地说:“南方的粮食运过来的不够多,无法弥补清军入侵造成的粮食的损失,而且这些粮食都被囤积居奇的商人买走了,普通的百姓买不到这样的粮食,所以他们只能去买黑心商人的高价粮食。”

    对于商人,海平帝是不会担心的,商人而已,都是一群地位低下的人,海平帝正好下旨惩处哄抬粮价的商人,就看到令国公曹二久出列拱手说道:“启禀陛下,这些商人只是从事正常的商业而已,并没有专门去抢购粮食,他们出的价钱高,粮食商人自然愿意将南方运过来的粮食卖给他们,然后他们再高价出售,也是为了赚回本钱,岂可一概而论,将他们通通惩处?”

    “臣附议!”

    “臣附议!”

    几十个官吏纷纷出列赞成令国公的话。

    海平帝看着这些官吏陷入了沉思,海平帝之所以能够高高在上,就是依靠这些官吏来管理国家的,此刻这些官吏都反对吕重山的建议,海平帝不得不考虑他们的意见。

    海平帝看了看站在旁边的魏忠贤,就说:“魏忠贤,你是内相,你的意见如何啊?”

    魏忠贤知道官吏们的勾当,他们无非是想多赚钱而已,这次利用高粮价来盘剥小老百姓的利益,魏忠贤并不在乎,但是魏忠贤不得不考虑海平帝的意见,只有符合海平帝的想法,魏忠贤才能够施展得开,所以魏忠贤就说:“我们可以借调运往边关的粮食先卖给京城的老百姓,等到南方的粮食运了过来,那时再运到边关去,如此就可以解决问题了。”

    这么多的官吏囤积居奇,就是为了赚大钱,此刻魏忠贤的方法可谓是犯了众怒,令国公为首的众多官吏纷纷出列说道:“陛下,魏忠贤是个奸臣,边关将士不可一日无粮,一旦无粮,军心不稳,很容易出事,出了大事谁能够负责任?臣请将魏忠贤革职拿问!”

    “臣附议!”

    “臣附议!”

    “臣附议!”

    众人纷纷出列反对魏忠贤的意见。

    海平帝微微皱眉,沉吟不语。

    魏忠贤看到这么多官吏反对自己的方法,心里也吃了一惊,他后退半步,低头不说话了。

    吕重山和魏忠贤看到这么多的官吏都反对自己的意见,他们心里也没底,只好暂且退让了。

    海平帝想了想,然后说:“叶向高,你是首辅,有何高见?”

    叶向高出列鞠躬说道:“启禀陛下,我听说辽西熊廷弼今年竟然不缺粮了,以往辽西都是缺粮的,由此可见熊廷弼在辽西开垦荒地有功,可以让熊廷弼运粮到京城来出售。”

    众多的官吏都是知道辽西缺粮的,让熊廷弼运粮过来出售,能够有多少粮食运过来?这些官吏都知道这些粮食不多,无法动摇他们的局面,所以就没有反对。

    海平帝听了叶向高的意见,十分高兴,脸上终于露出了笑容,他说:“好,传旨,让熊廷弼运粮进京。”

    熊廷弼在十天之后就接到了海平帝的旨意,此时京城的粮食已经涨到了四两银子一石,简直就是高价,这是往常粮食价格的四倍,许多贫穷的老百姓吃不起高价粮食,只好饿着肚子,眼看就要撑不住了。

    在令国公的府邸里,聚集着许多的权贵,他们都是手里握有大量粮食囤积居奇的官吏,令国公曹二久坐在硕大的太师椅里面,伸手摸着自己的雪白胡须,看着坐在左右两边的官员们,表情沉着冷静,一派大气风范。

    坐在左边的一个户部侍郎担心地说道:“陛下让熊廷弼运粮进京,如果他真的做到了,恐怕会拖累我们赚不到钱啊,说不定还要赔钱。”

    曹二久冷静地说道:“不必担心,熊廷弼往年都是缺粮的,不可能现在就不缺粮了,他根本没有多少粮食可以运进京,我派人打听过了,熊廷弼正在为运粮的事情烦恼呢,运吧没有那么多粮食,不运吧又违旨,熊廷弼正在为难呢。哈哈!”

    众人听了曹二久的话都是一喜,脸上自然流露出了笑容,这次他们这么多人聚集在一起买光了南边运过来的粮食,就是为了在这几个月里高价卖粮,赚取高额的利润,这个筹划岂容熊廷弼破坏?

    他们聚集在一起商议,正是为了共同进退。

    “我们花了几百万的银子买光了南方运过来的春季粮食,就是为了能够在秋粮上市之前大赚一笔,谁阻止我们赚钱,谁就是我们的敌人!”曹二久沉声说道,信心十足的样子,让众多的官吏都喜笑颜开,他们都相信曹二久的话,他们这么多官吏一起做局赚钱,任何人都不敢与他们作对,这次的高价卖粮,他们赢定了!

第120章 高价粮

    在皇极殿之中,海平帝正坐在案几之后批阅奏折,张皇后看到海平帝如此辛苦,忍不住煮了一锅参汤送了过来,给海平帝补一补身体。

    张皇后双手捧着参汤慢慢走入宫殿里,海平帝看到魏忠贤的情报说京城里面的粮食价格已经涨到了五两银子一石,他的心头仿佛压了一块大石头一般沉重。

    脸色苍白的海平帝用深陷的眼睛看着奏折上批红的部分,眉头紧锁,满脸都是烦恼。

    老百姓吃不饱,就会作乱闹事,京城乃是帝国的心脏,不能乱啊!

    再加上陕西、山西、河南各处田地失收,百姓没有粮食可吃,纷纷向京城、山东、湖北等地流窜,成为流民,这些流民如果经过有心人的鼓动,很快就会发展成为乱匪,对国家的伤害很大。

    国家不仅失去了这么多的老百姓,还多了这么多的乱民,简直就是国家的灾难。

    案几旁边长长的红蜡烛正在燃烧,散发出明亮的光芒,照得海平帝的脸色忽明忽暗。

    张皇后走到海平帝的身边低声说:“陛下,该休息了。”

    海平帝抬起疲惫的眼睛,看了看张皇后,他脸上露出几丝笑意,说道:“国家危难,我不能不管啊。”

    张皇后将参汤放在案几之上,她说:“陛下,喝点参汤吧。”

    海平帝笑着拿起参汤喝了起来,喝完之后,他说:“皇后,你说哪里能够弄来粮食?”

    张皇后不懂这些,只好说:“臣妾的娘家今年收成了一千石粮食,可以献给陛下。”

    海平帝摇摇头说:“一千石粮食,够做什么?朕要的是大量的粮食。”

    张皇后只好保持了沉默,海平帝叹息一声,离开了座位,准备去休息了。

    熊廷弼接到海平帝的旨意之后,他开始犯难了,他哪里能够弄来大量的粮食,边关的粮食还是李晓弄来的,熊廷弼想到李晓,就派人去传令,让李晓来见他,熊廷弼希望李晓能够帮忙解决此事。

    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李晓的身上了。

    李晓接到熊廷弼的命令,带了一百骑兵就来到了广宁,他到总督府里参见熊廷弼,熊廷弼坐在主位之上,接见了李晓。

    看着走进来的李晓,熊廷弼严肃的脸上露出了罕见的微笑,他对李晓十分满意,又能打仗,又可以提供大量的粮食,简直就是万能。

    “参见总督大人。”李晓鞠躬行礼。

    熊廷弼一摆手温和地说道:“免礼。”

    李晓站直了身体,看着熊廷弼,等待他说话,熊廷弼满意地点了点头说:“李晓,天子给我下旨,让我运大量的粮食到京城去,你可有办法做到?”

    李晓一听就高兴了,又可以让麾下的百姓赚钱了,百姓们手里有大量的粮食需要出售,总量高达一百二十五万石,他们给边军卖了二十五万石,还有一百万石的粮食,他们又在天津卫卖了二十万石,还有八十万石的粮食在手里,可谓是财大气粗。

    如果能够将这八十万石的粮食卖一个好价钱,恐怕平安堡的百姓们做梦都会笑醒。

    “我可以运输大量的粮食到京城,只是需要大量的马车来运粮食,我手里没有这么多的马车。”李晓说道。

    熊廷弼说:“无妨,我可以下令让各支部队将自己的运送辎重的马车拿出来给你用,反正他们已经有了粮食,近期又没有大的战事,无须这么多的马车,可以通通都借给你用。”

    李晓一听就高兴了,平安堡的粮食正在发愁怎么运出去卖掉,现在就来了机会,真可谓是瞌睡遇到了枕头。

    在前往平安堡的路上,各支军队的马车队列在官兵的护卫之下驶了过来,他们来到平安堡之中,装载了众多的土豆,然后就组成了一支车队,朝着京城的方向前进,车队绵延几十里,旁边有关宁铁骑、祖家军、满桂和赵率教的军队在护卫,当然少不了李晓的士兵在护卫。

    几千人的军队护送这些马车前往京城。

    虽然辽西军队的军饷是朝廷发放的,按理说这些总兵不会得罪朝廷的官吏,免得他们克扣更多的军饷,但是辽西的军队毕竟是与清军交战过的,不是普通的士兵可比,他们更加独立,拥有常人难以匹敌的勇气,不会轻易向官吏们认输,这就是辽西军队的底气。

    在这些士兵看来,克扣军饷的官吏自然不是什么好人,现在他们又把主意打到了普通百姓的身上,更加令人感到不齿,士兵们其实是看不起这些官吏的,上阵杀敌不见他们,赚钱祸害百姓他们最厉害。

    在京城之中,平安坊之外的街道上,一家粮店正在卖平价的粮食,也不是所有的商人都黑心的,还是有好心肠的商人的,他们正在平价卖粮,只卖二两银子一石,许多的百姓听说了此事,摸黑就过来在商店门外等候,就是为了能够买到平价的粮食。

    商店终于在日出之后开门了,买粮食的百姓担心自己买不到平价的粮食,一拥而上,几乎要将商店的门板挤倒了。

    商店的伙计急忙将众人拦住,然后让众人排队,每个人限制购买粮食十斤,众人闹哄哄地列好了队,然后商店就开始平价卖粮了。

    此时,从街道的一头走过来了几十个家丁,这些家丁都是身高体壮的,看着十分魁梧,他们手里按着木棍,气势汹汹地走了过来。他们来到商店之外,喊道:“这家粮店出售腐烂的陈年粮食,我们看不过去,大伙将这家粮店砸了!”

    众多的家丁一拥而上,纷纷用木棍敲打商店的伙计,将他们打到抱头鼠窜,家丁们拿出随身携带的桐油,倒在了商店之内,然后点燃了大火,就看到大火正在将粮食烧毁。

    商店的掌柜和伙计被打得浑身是伤,自然不敢阻拦,只能眼睁睁看着粮食被大火烧毁。

    就这样,曹二久等权贵利用自己的权势,无恶不作,竟然没人敢管。

    在曹二久卖粮食的店铺里,这里人流稀少,毕竟粮食的价格太高,很多人都买不起粮食了,此时商店的掌柜和伙计都是身高体壮的,他们坐在商店里聊天,神态轻松自如。

    商店之外走过来了一个穿着补丁花衣服的妇女,她拉着一个七岁的小女孩,他们来到店铺之外,看到一块黑板上写着粮价是六两银子一石,这个价格是往常粮食价格的三倍,简直就是暴利。

    妇女走到商店之中,朝着掌柜鞠躬说:“我的女儿几天没有吃东西了,求求你们,便宜点卖给我们一些粮食吧。”

    掌柜闻言上前一脚将妇女踢翻在地,嘴巴里骂道:“穷鬼也想吃粮食,吃土去吧!”

    小女孩抱着妇女大声哭喊,掌柜和伙计们哈哈大笑,十分嚣张!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44076/ 第一时间欣赏工业帝国系统最新章节! 作者:魂合所写的《工业帝国系统》为转载作品,工业帝国系统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工业帝国系统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工业帝国系统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工业帝国系统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工业帝国系统介绍:
主角李晓穿越到了一个类似晚明时代的世界,拥有了一个工业帝国系统,能够通过改变历史赚取贡献值用来换取各种物品,有火绳枪、土豆、辣椒、钢铁等物。
此时国家外有强敌,内有內患,动荡不安,作为一个小人物的李晓生逢乱世,自然要奋起搏击,为天下百姓创造一个安居乐业的世界。工业帝国系统已经完结,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工业帝国系统,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工业帝国系统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