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现代都市重回七七种田养娃TXT下载重回七七种田养娃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重回七七种田养娃全文阅读

作者:参娃     重回七七种田养娃txt下载     重回七七种田养娃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四十六章 又遇山参

    人参可以说全身是宝,根就不用说了,药用价值极高。

    叶子可以做茶、制烟、提取皂甙,参花也可以做茶、制药、制作化妆品。

    就连蒸制人参,锅里剩下的水,都可以熬制浓缩,制成人参膏。

    这人参膏可是好东西,谁要是长个疮或者疖子,弄点儿人参膏敷上,几天就好了。

    赶上哪年有流行性腮腺炎,也就是常说的痄腮,同样可以用人参膏来敷。

    要是再奢侈点儿,还可以用人参膏兑热水,用来泡手泡脚,可以让肌肤细白柔嫩。

    所以每一锅蒸过人参的水,都不会被浪费,早早就被大家预订好,弄回家去熬人参膏了。

    秋天就是个收获的季节,是一个充满了喜悦的季节,每一个忙碌的人,脸上都是欣喜而满足的笑容。

    越是忙碌,大家就越开心,因为那代表了,今年他们可以过一个丰收年。

    东江沿大队今年起参做货五百来丈,那四十个人一天能起两百多丈,所以第三天上午,差不多就把活干完了。

    “世祥,咱下午没剩多少丈了对吧?”中午吃饭的时候,杨春明问许世祥。

    “嗯,就剩那头一个串儿,也就三十来丈吧,下午不用多少时候,就能起完回家了。”

    许世祥点点头,队里有多少参地,他都烂熟于胸,肯定不会记错。

    “哦,那咱下午别太早开始干活,回去太早了,这工分不好记。”

    杨春明心眼子多,少不得提醒许世祥一句。

    一天和半天,记工肯定不一样,但对于他们干活的来说,却没多大区别。

    左右也是出来一天了,谁不想多挣几个工分?

    许世祥愣了下,随即笑了,“行啊,那中午大家伙儿就好好歇歇。连着三天起棒槌,也是够累的。”

    许世祥这人做事挺活泛,要不然也不能小小年纪就当上了副业队长,除了有文化之外,也是有本事的。

    都是队里的活,工分是公家给,也不是从他许世祥的兜里往外掏,何必得罪人?

    见许世祥很痛快的点了头,众人都很高兴。

    于是赶紧吃了饭,有的人跑屋里躺着休息,有的在外面摆上桌子下棋,再不然就喝茶水聊天。

    “三哥,趁着中午休息,咱进林子里,去捡点儿蘑菇,或是摘点儿山葡萄、软枣子啥的呗?

    我家那小崽子成天馋,家里也没啥东西给他吃。”杨春明凑到许世彦跟前儿,小声问道。

    杨春明结婚早,不到二十就娶了媳妇,如今孩子都五岁了。

    许世彦一听,立刻点头同意。

    这附近的林子里有不少软枣子和山葡萄,去摘一些回家,给苏安瑛当零嘴儿也好啊。

    如今这年月能吃的水果不多,不像往后只要有钱啥都能买到。

    苏安瑛怀孕了害口,可家里真没啥给她吃的。

    前些天还有几个洋柿子,这几天洋柿子也吃光了,苏安瑛只能啃萝卜。

    要是能摘一些山葡萄、软枣子啥的,回去好歹能吃几天,尤其是软枣子,那个补充维生素最好。

    俩人意见达成一致,悄悄起身,随手拽个麻袋就往外走。

    那头赵建设、王志军等几个平日里相处好的瞧见了,都凑过来。

    一听说是想要去林子里捡蘑菇,这几个也拎着挎兜跟着出来。

    秋天的大山色彩丰富,红的枫叶、黄的桦树、杨树、绿的松树,深浅变幻五彩斑斓,好比一副浓墨重彩的油画,着实好看的很。

    山林里更是藏着诸多好吃的,树上的有松塔、核桃、山梨、榛子,藤蔓植物有山葡萄、五味子、软枣子,地上还有榛蘑,可以说是一个巨大的宝库。

    这些日子村里人都忙着秋收、起参,还没腾出工夫进山来。

    再者前川离着村子远,树高林密的,女人多数不敢来。

    所以林子里啥都有,而且很多,进了林子都不用走太远,就能看见成片的蘑菇。

    许世彦对蘑菇不感兴趣,别人都蹲下来捡蘑菇,他就继续往前走。

    找到一棵山葡萄树,上面挂满了紫红色的葡萄串,许世彦伸手摘两粒放嘴里,酸的直皱眉。

    这玩意儿,估计他家小媳妇能爱吃,孕妇的口味跟普通人不一样,越酸越好。

    一棵葡萄树摘完,再往前走,又遇上了一棵软枣子。

    软枣子,是当地的一种说法,学名应该叫软枣猕猴桃。

    跟猕猴桃都属于一类,但是东北的软枣猕猴桃个头小没有毛,味道更甜更香。

    要是离着村子近,不等软枣子熟透,就被孩子们摘光了。

    略微生一些的软枣子摘回家去,放在木桶里,上面盖一把香蒿,捂一段时间就会变软熟了。

    对于孩子们来说,每天从木桶里翻找变熟的软枣子,也是一种乐趣和享受。

    大山离着村子远,没人来摘,软枣子会一直挂在树上,慢慢失去水分。

    尤其是落霜之后,软枣子又甜又软,格外好吃。

    许世彦也不管那些,逮着一棵软枣子树,愣是摘的溜光,一个都没剩下。

    “三哥,你这是来扫荡的吧?瞧你摘完的树,我估计黑瞎子遇上了得哭。”

    后头几个年轻小伙子瞧见了,都忍不住调侃许世彦。

    “给你嫂子摘的,她现在害口,家里没啥好吃的。”

    许世彦闻言只是笑笑,放过眼前这一棵软枣子树,继续往前走,寻找下一个目标。

    众人一路摘野果、捡蘑菇、核桃,渐渐的就走进了林子深处。

    许世彦越走,就越是觉得熟悉,再仔细看,发现前面就是上次他带着陈德勇等人来放山的地方。

    “就在前面不远,有个树桩子,陈德勇就是在那儿被蛇咬了的。”许世彦指了指不远处,跟大家说道。

    众人一听,立刻来了精神,非得让许世彦带着他们过去看看不可。

    就这样,大家一边议论着陈德勇当时的搞笑场景,一边朝着那棵树桩走去。

    等到了近前,众人瞧见了树桩周围的环境,都忍不住摇头。

    “陈德勇真是作死,这样的地方,他竟然敢朝着树桩子撒尿?

    那树桩子底下明显有洞啊,里头肯定住着东西的。”

    当时陈德勇被蛇咬了,许世彦生气之下甩手走了,也没留心这树桩如何。如今仔细瞅了,总觉得不太对劲儿。

    一道灵光在脑海中闪过,许世彦连忙抬头。

    “棒槌。”许世彦大声喊道。

第四十七章 长在树上的人参

    那树桩很粗,一个人抱不过来。估计当初是被强风吹倒,或者是被雷劈了,从一人多高的位置断掉。

    年深日久,树桩腐烂,外表布满了青苔,用手轻轻一碰,感觉就像泥土一般松软了。

    树桩的顶端长了些野草,在野草中间,夹杂着一棵绿色的植物。

    六片巴掌形的叶片,紫黑色的茎秆,上端一朵比婴儿拳头还大的红色参籽,随着风微微点头。

    许世彦跟人参打了两辈子的交道,要是还认不出这是啥东西,那可就真是眼瞎了。

    在看见人参的那一刻,许世彦惊呼出声,“棒槌。”

    跟着他来的几个人,根本就没反应过来。

    “啥棒槌?回去起棒槌啊?不着急。

    刚才不是都说了么?下午晚一点儿回去,咱该干啥干啥,不耽误。”

    杨春明瞅了眼那树桩,觉得没啥意思,摆摆手,要去捡蘑菇。

    “我是说,这上面有棵棒槌,大货。”许世彦一脸无奈,这些人根本没懂他的意思。

    “啊?这上面有棒槌?三哥,你眼花了吧?”

    众人一脸不敢置信的模样,仰头往那树桩上面看去。

    然后,所有人都张大了嘴,目光死死地盯着树桩之上。

    “卧槽,真是棒槌,还是六匹叶。”

    “快,快,棒槌。”众人回过神来,齐声大喊。

    “喊啥?咱连个家什都没有,喊有用啊?

    赶紧的,回看参小房,借绳子、斧子、锯、鹿骨签子啥的,我估计李大爷那里能有。”

    许世彦看着众人那目瞪口呆的模样,忍不住就笑了起来,忙开口吩咐,让他们去找东西。

    这棵人参长在腐烂的树桩上面,那树桩高,还腐烂了承不住重量,须得想点儿办法才行。

    到了这时候,所有人都不自觉的以许世彦为首。

    于是赵建设和王志军俩人一溜小跑回看参小房,留下许世彦、杨春明几个人守在那树桩前。

    没过多久,就见到一大群人赶了过来。

    是啊,谁听说看见大货了,不想着来瞧个热闹?

    “哥,棒槌在哪儿?”

    许世祥跑的挺快,第一个来到了许世彦跟前,却没发现棒槌的踪影。

    后头众人也凑过来,大家都在地上撒目,可谁也没瞧见有棒槌的影子。

    “建设,你不是说有棒槌么?在哪儿呢?”大家伙以为赵建设是在开玩笑,扭头瞪他。

    “那,那不就在,树桩子上头么?”赵建设一溜烟跑了个来回,累的气喘吁吁。

    刚才他回去没说清楚,这会儿指着树桩上头,上气不接下气的说道。

    “树桩子上头?你开什么玩笑,谁听说过棒槌长树上了?”

    众人不信,可目光还是朝着树桩上移去。

    然后,大家伙就全都不吭声儿了。

    因为他们全都集体石化,一个个盯着树桩上的棒槌,傻了。

    “这咋回事?棒槌咋还长到上面去了?”好半天,有人回过神来,悠悠问道。

    “那还有啥想不明白的?这树桩子不知道多少年了,烂透了呗。”

    许世彦慢悠悠接过绳子,上前将树桩捆起来。

    “应该是有鸟吃了参籽,又在这上面拉屎,没被消化掉的参籽落在上面,慢慢就发芽长出来了。”

    这种几率确实极低,但也不是不可能。

    那树桩都烂的跟泥差不多了,松软湿润,足以提供人参生长所需,所以那棵人参就这么长起来了。

    普通人进山,都是低着头在草里撒目寻找,哪有仰头看天的?

    结果这棵参就成了漏网之鱼,离着参场如此近,这么多年竟愣是没人发现。

    众人听了许世彦的解释,不由得点头,这么说的话,倒也可能。

    同时,大家也不禁感慨,许世彦这运气着实太好了,谁能想到,这样的人参都能让他遇上?

    “三哥,那你是怎么想到往上头看的?”有人好奇,忍不住问道。

    “你们不知道,这里就是陈德勇当时撒尿的地方。”许世彦说着忍不住就笑了起来。

    “我当时挺生气,也没顾得上打量这树桩,刚才我们正好转悠到这儿,就说起来陈德勇的事儿。”

    “我忽然想起来老辈人的话,但凡宝贝,旁边都有野兽守着。尤其是大棒槌附近,很可能有蛇。”

    老辈儿放山的人,管蛇叫钱串子,这可不光是为了好听。

    人参会结参籽,而参籽容易引来老鼠,蛇守在人参附近,就很容易抓到老鼠。

    许世彦也是想到了这个,才在四周仔细打量,四周没找到,一抬头看到了树桩子上的人参。

    众人这才恍然,接着,也不知道是谁,扑哧一声笑了出来。

    “三哥,你说要是陈德勇知道,他挨了蛇一口的地方,上面竟然长着棵人参,他得啥心情?”

    此话一出,众人先是一愣,接着便哈哈大笑起来,有人笑的连眼泪都出来了。

    “我估计他得后悔死,你说他当时咋就那么贱呢?非得往树桩子上撒尿?”

    “他这纯粹就是得罪了山神爷,要不然,这棵棒槌指不定就让他瞧见了。”

    “不可能,他没那个财命,就算他不撒尿,也看不见,谁也不会往上头看的。”

    一时间,众人各种议论。

    许世彦可没时间跟他们闲聊,他忙着呢。

    “行了,都别在那儿站着干看,过来搭把手帮个忙。

    我得把这树桩子放倒了,你们帮我扶着点儿,千万别震碎了树桩子。”

    那树桩有点高,而且烂的已经不吃力了,人上不去,也就没办法抬出那棵棒槌。

    目前最好的办法,就是从树根部将树桩锯断,然后再一点一点的把人参从里面取出来。

    一听这话,赵建设、杨春明几个连忙上前,其他人则还是站在那儿看热闹。

    也不怪他们,这棵棒槌不是他们看到的,跟他们无关,他们就是来看热闹的。

    这要是上前动手,还怕许世彦等人误会,觉得他们也要分一份儿呢。

    许世彦也不管那些人,吩咐了杨春明几个好好扶住树桩,他这边拿着锯和斧子,小心翼翼的从树桩根部开始锯。

    那树桩已经腐烂了,锯进去几下就拽不动,没办法,只好用斧子砍。

    斧子够锋利,只是那树桩属实够粗,费了好多劲,总算将树桩放倒了。

第四十八章 大货

    许世彦提前用绳子捆住了树桩,还有杨春明等人扶着,所以那树桩倒下并没有太大震动,自然也没伤到里头的棒槌。

    树桩放倒,许世彦开始拿着签子,一点一点的清理掉腐烂的木质以及泥土等物。

    渐渐地,人参芦头全都显露出来,底下还露出一小节人参的肩膀。

    光看那肩膀,就知道底下这棵参个头不小。

    “真是大货,太棒了。”杨春明等人都围在周围,这时一看,发出欢呼声。

    人参是许世彦看见的,但他们是一起进的山,所谓见者有份儿,这棵人参他们也都能分到一部分。

    此时几个人的心情,真的是无比激动。

    至于其他人,则没这个福气了,他们是闻声赶来的,纯属看热闹,过过眼瘾就不错,其他的不用想。

    许世祥也没上前帮忙,他看了看表,时候不早了。

    “走吧,咱们回去干活,还有三十来丈棒槌没起呢,不能耽误了。”这是跟那些看热闹的人说的。

    “三哥,你们几个下午就不用回去了,我看着今晚上也够呛能回去的。

    回头我跟家里人说一声吧,也省的他们在家担心。”这是对着许世彦、杨春明等人说的。

    这棵参不小,而且又是在树桩子里,往外抬的难度有点儿大。

    以许世祥的估计,明天能抬出来就算早的。

    估计今晚上,这几个人就得留在山里住了。

    家里人见不着他们回去,肯定担心,所以要回去送个信儿。

    “嗯,我们今晚上肯定得住在这儿了。

    家里不用你们捎信儿,我这就让建设跟大军回去,让他去各家说一声儿,再带些吃的用的上来。”

    看情形今晚上肯定要住在山里,明天闹不好还得住一晚。

    五个人的吃喝总得解决,再者九月末的大山里冷的很。

    他们都没带太厚的衣裳,就这么住下,晚间能冻出个好歹来,必须让人回去拿衣服行李。

    许世祥一听也对,于是没再说什么,领着人走了。

    赵建设和王志军俩人也走了,他俩回村报信儿,顺道拿吃的用的各种东西。

    “春明、二牛,你俩也别在这站着看了,赶紧去搭戗子捡柴禾吧,咱今晚上得在这儿打小宿儿了。”

    许世彦知道,这几个都没啥进山的经验,于是吩咐他们干活。

    杨春明和李二牛都是会干活的人,按照许世彦说的,很快就砍了木头。

    然后在这附近,搭上两个地戗子,再捡一大堆柴禾回来,点个火堆。

    太阳西落,林子里的光线越来越暗,许世彦这边,人参刚露出一小节肩膀。

    这时候已经不能再继续了,否则很容易伤到人参外皮,一旦损伤了,就卖不上价钱。

    “三哥,天黑了,你这一下午没歇会儿,快起来活动活动吧。

    等会儿建设他们回来,咱弄点儿吃的,明天再继续。”

    杨春明瞅着天黑了,便招呼许世彦休息。

    许世彦这一下午就蹲在那儿抬棒槌了,属实挺累,于是停了手里的动作,站起来直直腰伸伸胳膊腿儿。

    “看这个样子啊,这棵参不小,我估计明天也未必能全都抬出来。”

    这棵参不小,又是长在特殊环境里,采挖的难度大,速度上不来。

    “嗯,看着不小,三哥,这棵参能卖不少钱吧?

    嘿嘿,这要是能卖个几千块,我娶媳妇的钱就有了。”李二牛憨憨的笑问道。

    “你小子别瞎打听,老辈儿人有规矩,放山得了棒槌,只许谈论大小,不许推断价钱。”

    杨春明抬头拍了二牛后脑勺一下,警告他。

    李二牛挨了一下,也不恼,只嘿嘿笑着,“哦,我知道了,那以后我不问。

    反正这是跟着三哥沾光儿,三哥财运好,咱就是跟着捡便宜的。”别看李二牛憨,可他不傻。

    之前陈德勇那些人,不也是看着许世彦的财运眼红?

    那些人动歪心思,想要借许世彦的运气发财,结果啥都没捞到,还伤了一个人。

    他们这是跟着上山捡蘑菇的,结果竟然遇见了棒槌,这不就跟白捡的一样么?

    再说了,出力最多的是许世彦,他们跟着占便宜就不错了,还惦记那么多干嘛?

    这话,杨春明听着舒心,于是点点头。

    “这就对了,记住一句话,不管这棵参咋处理,都是三哥做主,懂了没?”

    “哎,哎,懂了。”李二牛连忙点头。

    那边许世彦刚想说什么呢,就见到远处影影绰绰有人过来。

    许世彦几个赶紧过去迎,正是赵建设和王志军俩人,连背带扛、大包小裹,累的呼哧带喘回来了。

    “三哥,五家都通知到了,各家都给带了干粮还有衣服啥的。

    我爸说,山里晚间怕是有野兽,让我还带了两杆枪来,咱们防身用。”

    赵建设一见到许世彦,赶忙说道。

    许世彦闻言点头,果然,姜还是老的辣啊。

    赵大海让儿子带枪来,哪里是为了防野兽?怕是为了防人的吧?

    现在整个儿村子都知道他们进山遇见棒槌了,谁知道有没有什么人动了坏心思?

    要是晚间来一伙儿人,把他们几个给害了,抢走那棵参呢?这也不是不可能。

    人为财死鸟为食亡,自古不变的道理,所以防人之心不可无。

    “成,辛苦两位弟弟了,这两天,咱都打起精神来,等着人参抬出来下山就好了。”

    许世彦接过行李扛上肩膀,跟众人返回戗子。

    赵建设俩人带的东西挺齐全,干粮和水都有,于是众人先安顿下来吃了饭。

    之后分组,赵建设和王志军守上半夜,杨春明和李二牛守下半夜,防止有野兽和人靠近。

    至于许世彦,他白天要全神贯注的抬参,精神消耗大,晚间必须睡好,所以他晚间睡觉。

    一夜安然无恙,第二日天刚亮,许世彦就开始动手干活,其他人烧水做饭,吃过早饭了继续。

    那棵参确实不小,可能是由于长在树桩上的缘故,为了多吸收水分,根须很长。

    所以第二天依旧没能全部挖出来,晚间他们还得住在山上。

    许世彦累了一天,晚间早早休息,杨春明几个白天都找机会补了觉,所以晚间依旧是他们守夜。

    睡到半夜,忽然听见有动静,杨春明二话没说,搂起枪朝着声音的方向就来了一下。

    接着,似乎听见有杂乱的声音,然后就没了动静。

第四十九章 两千八

    枪声惊醒了许世彦和赵建设几个,三人直接从地戗子里蹿了出来。

    “咋回事儿?是人还是野兽?”

    “不知道,听不出来,我就是听见有动静,直接搂了一枪。”杨春明摇头。

    “也可能是我草木皆兵了,反正小心无大错儿。”

    许世彦点点头,的确,小心点儿总不会错的。

    这会儿东边隐隐有些泛白,众人被枪声搅的也睡不着了,索性坐在火堆前,烤火聊天。

    等着天色再亮一些,赵建设就开始做饭,许世彦拿着鹿骨签子,继续干活。

    杨春明几个扛着枪守在附近,不放过任何风吹草动。

    上午八点来钟,这棵参终于展现了全貌。

    参的主体大概比成人拇指还粗一些,巴掌长,形体很漂亮。

    脖颈处两棵大丁须都有烟卷粗细,主根下面分出来几条腿,也都匀细修长。

    估计是生长环境与众不同的缘故,参须特别长,其上布满了珍珠疙瘩。

    这棵参,估计能有三两多沉,不足四两,从须、芦、皮、纹、体五形来说,也都是上品。

    主要还是它生长在腐烂的树桩上,营养可能不充足,所以别看是六匹叶,但分量没有想象的那么重。

    不过大家已经很高兴了,就这一棵,咋地不得卖一两千啊?

    他们原本是进山捡蘑菇的,结果捡了棵人参,还想啥呢?

    许世彦依旧用苔藓和桦树皮打了参包,然后几个人收拾了东西,把东西寄放在老李头看参的房子。

    五个人各自带了些干粮,轻装简行径直下山,连村子都没进,过江直奔松江河。

    到了松江河一打听,正好十一点有一趟发往抚松的客车。

    于是五个人买了票,就在车站啃了口干粮,到点坐车,直奔抚松。

    这年月的路况不好,从松江河到抚松一路盘山道,客车晃晃悠悠走了俩小时,好歹到了县城。

    到地方一打听,找到了收购站。

    这时节都在忙着秋收,来卖山货的不多。

    许世彦来到柜台前,直接把参包往柜台上一放。“同志,麻烦看看这个。”

    但凡能在收购站上班的,都得有点儿真本事,最起码眼力有。

    一看那桦树皮卷,对方就知道是山参了。

    于是伸手接过来,小心翼翼的解开外面树皮,再一一展开桦树皮和苔藓。

    当里面的人参展现在眼前时,柜台里几个工作人员都忍不住哇了一声。

    其中一个人,立刻拿出来天平,将人参放在上面称重。

    “这棵人参,重三两九钱,五形俱美,我们这的收购价,是两千八百块钱,怎么样?卖不卖?”

    这人倒是挺干脆,也没用再去请什么人过来鉴定,称完之后,对照着墙上的表格,直接说了价钱。

    之前许世彦去通化卖的那棵参,重三两半,卖了两千五。

    这棵重三两九钱,按说山参超过三两之后,每多重一钱,价格都会涨很多。

    要是去通化,这棵参咋地也能卖到三千四五百块钱。

    可这不是许世彦一个人的,大家急匆匆跟来就是想快点儿把钱拿到手。

    钱只有揣到自己口袋里,才会安心,不然万一出啥幺蛾子,大家这几天就白忙活了。

    再者他们手里没有介绍信和证明,去通化不太现实,那就没办法了,只能这个价钱卖掉。

    所以许世彦回头跟杨春明几个商议,大家都同意,两千八百块钱,直接卖掉。

    于是,那边开票,收走人参,这边数出来两千八百块钱,交给了许世彦。

    崭新的大团结,两捆零一大叠,还散发着油墨的香气。

    两千八啊,杨春明几个眼睛都直了,他们还没见过这么多钱呢。

    “咱就借着人家的地儿,把钱分一下吧。”

    收购站里人少,挺清净的,许世彦直接提议,把钱分了,免得出去了没地方,一个不小心被人盯上。

    “一共两千八,咱五个人,每人五百六。”

    山财不可独享,见者有份,既然是五个人一起遇见的人参,当然就得五个人分。

    “别,别,三哥,我们就是跟你沾光儿的,没有你,我们一分钱都拿不到。

    你拿大头,我们分一半就行。”杨春明几个连忙摆手。

    人参是许世彦看见的,也是他挖出来的,杨春明几个觉得他们没出多少力,平均分不太适合。

    “那不行,咱兄弟的情分比这些钱重要,就按照规矩来,不然让人知道,得戳我脊梁骨。”

    放山的规矩就这样,不管多少钱多少人,都得平分。

    “你们要是还把我当哥,这钱就拿着,要不然以后兄弟没得做了。”

    许世彦沉下脸来,吓唬那几个人。

    得,话都说到这个份儿上了,那还咋办?听着呗。

    于是,几个人乐呵呵的分了钱,半沓儿钱揣进怀里,一个个美的嘴都合不上了。

    “兄弟们,钱揣好了,千万小心。

    咱去打听一下,回去有没有车,几点的,别耽误了咱回家。”许世彦提醒众人。

    如今这年月的人,多数都会在衣服里面缝个兜,留着揣钱。

    有的人甚至是在衬裤或者裤衩上头缝兜,就是为了出门揣钱安全。

    几个人出门,找了个僻静的角落,把钱仔细藏好。

    之后一行人到车站,打听回去的车。

    下午,有一趟抚松发往东岗的客车,正好路过松江河。

    另外还有一趟从抚松到温泉的客车,路过仙人桥。

    大房子那地方特别偏僻蹩脚,从抚松回去,走哪条路都绕。

    但相比之下,还是松江河更方便点儿。

    “还是坐东岗的这趟吧,咱到松江河下车,然后走着回去。”许世彦直接掏钱,买了五张票。

    客车下午三点发,离着发车也就剩一个钟头了。

    大家一琢磨,兜里揣这么多钱呢,可别嘚瑟了,消停呆着吧。

    于是,五个人就蹲在客运站,凑在一起说话聊天。

    他们几个是直接从山里出来的,穿着破旧,还一身土,蹲在角落里,根本连看的人都没有。

    一个小时很快就过去,那边喊着东岗的检票了。

    五个人赶紧站起来,拿着票过去,检了票上车。

    就这么晃悠俩小时,到了松江河,五个人在拐角楼下车,一路西行,返回大房子。

第五十章 香饽饽

    许世彦一行人回到村里时,已经是六点多,天都黑了,外头也没多少人,也就少了许多麻烦。

    等到大家发现许世彦几个回来,已然是第二天早晨了。

    “哎呀,这不是世彦兄弟么?你们几个啥时候回来的?这咋悄么声的也没个动静?”

    “可不咋地?听说你们在山上遇见了棒槌?多大啊?倒是让我们也瞧瞧,开开眼。”

    “肯定能卖不少钱吧?哎呀可真是馋人啊,你说我咋就没这个运气呢?”

    “可不是?咱就不说别的,许家三兄弟自打结了婚之后啊,这运气可真是挡不住了,到哪儿都有好事儿。”

    普通的农业队,秋收之后就没那么忙了,顶多是归拢粮食,打豆子、扒苞米这些。

    但是种植人参的生产队不一样,每年秋天,都是参地最忙的时候。

    打耧土、倒土、起参栽子、栽参,一直要忙到落雪。

    东江沿大队今年做货的人参都起回来了,货屋子那边也紧锣密鼓的在加工,可是山上的活还有很多。

    早晨大家伙儿都聚在队部前面,等着队长和书记分派任务。

    当许世彦几个出现的时候,呼啦一下子,就围过来好多人,七嘴八舌的问这问那。

    一时间,队部门前都赶上菜市场了,乱哄哄一片。

    “棒槌昨天就拿到抚松卖了,正好一家分了两百块钱。”杨春明一见这情形,赶忙开口。

    这是昨天回来路上,五个人商议好的,回来就说每人分了两百,以免旁人知道眼红。

    五人也都各自叮嘱了家人,不许出去乱说。

    两百块钱,还不到让人眼红的地步,大家提起来也就是羡慕一下。

    要是让旁人知道,他们每家分了五百多,还不知道能出来啥事儿呢。

    这也是他们几个连村都不回,直接下山卖人参的原因。

    就是不想让外人知道人参大小,无法估算他们能得多少钱,免得惹是非。

    住家过日子,还是低调些好,太高调了惹人妒忌。

    别人家都还苦哈哈过日子呢,你家一下子多五六百?

    不说别的,登门来管你借百八十的,借不借?

    “啥?才卖了一千块钱?不能吧?

    听我们家老二回来说,不是六匹叶么?那应该不小啊,咋就卖这么几个钱?”

    “对啊,我也听说那棵参挺粗啊,露出肩膀都比大拇指头粗呢,咋也不至于就卖一千块钱吧?”

    有人似乎不肯相信,毕竟当时山上几十个人干活,都赶过去凑热闹来着。

    一棵六匹叶,卖一千块钱,真的不多。

    “不一样。这要是长在地上,六匹叶可能挺大,别忘了它长在树桩子上啊。

    再说那棵参形体不好,太短了,看着肩膀头挺粗,实际上没多少分量,刚刚三两。”

    不等许世彦说话,赵建设开口了。

    这个解释倒也合情合理,反正别人也从没见过长在树桩子上的棒槌。

    “一千块钱就不少了,咱拼死把命的从春到秋,一年能剩下几个啊?”

    “这话在理,二百块钱也不少了。还想啥呢?

    进山捡蘑菇遇见棒槌,这都跟做梦儿一样了,白捡的钱。”

    哪怕说是两百,也有很多人都羡慕的不行。

    “世彦老弟啊,再往后进山,不管干啥,你带着哥哥啊。”

    有人拍了拍许世彦的肩膀,带着几分讨好的表情。

    “哥算是看出来了,你这自打结了婚啊,运气好的不得了。

    老弟,你这是娶了个好媳妇啊,旺夫呢。”

    一听这话,众人哈哈大笑起来,许世彦也跟着笑笑。

    重生以来,运气确实好了太多,这一点许世彦也无法理解。

    难道说,是上辈子太倒霉,触底反弹,把好运都带到这辈子来了?

    众人正说笑间,赵大海和其他几个干部过来了,给大家分配今天的活。

    地里还有一些事情要收尾,村里粮食还有一些没脱粒。

    再就是今年的新参地那头,还有很多土打耧完。接下来还得掺黄土、倒土等,反正有好多活要干。

    许世彦等年轻人都被分到山上打耧土。

    种人参用的土地,跟大田不一样,要用林地。

    上一年采伐的林地,在第二年夏季,清理了上面的灌木杂草后挂串儿。

    然后用镐头刨土,带着上面的草皮子,刨出一尺多见方的土块,土层朝上,草皮扣在里面。

    土块经过一夏天晾晒,土壤水分变少,一些细菌和虫卵也被杀死。

    到秋天,再用四齿子敲打草皮,将土壤留下,草根树枝挑拣出来烧掉,这个过程就是打耧土。

    参地的活都不轻松,相对而言工分给的也高,大家伙都抢,挑的都是年轻力壮干活好的小伙子。

    这要是搁以前,上山打耧土的活,绝对轮不到许世彦头上,他也就是去地里收尾干点儿零活啥的。

    现在可不一样了,许世彦如今是东江沿大队的红人。

    赵大海还想着明年让许世彦当技术员呢,当然得给他安排个挣工分高的活。

    于是,许世彦就在很多人羡慕的目光中,扛着四齿子,上山打耧土挣高工分去了。

    不光如此,在山上,许世彦还感受到大家的热情。

    主动递烟的、休息时端茶倒水的、放工时帮他扛工具的,这一个个恨不得把许世彦当祖宗一样的伺候。

    “三哥,中午休息也没啥事儿,要不然,咱进林子里转悠转悠?”

    “对啊,三哥,要不然带着我们进山呗。”

    每天中午一放工,许世彦身边就围了好多人,一个个都哄着许世彦,想让许世彦带着他们进林子。

    万一运气好,再遇见棵人参呢?

    许世彦被这些人闹的头疼。“各位兄弟们,棒槌哪是这么容易就遇上的?”

    这都叫什么事儿啊?一个个围着他转悠干嘛?许世彦低调惯了的人,真心适应不了现在这样。

    这天吃过午饭,许世彦想着进林子给苏安瑛再摘一些山葡萄。

    结果他刚一起身还没等走出参场呢,后头就跟上来一群人。

    “三哥,你干啥去?带着我们呗?”

    许世彦无语望天,好烦,这种日子太闹心,他只想安安静静过日子。

    “我就是想给我媳妇摘点儿山葡萄,没别的意思,一会儿我就回来,不耽误下午干活。”

    “哎呀,原来是为了嫂子啊,三哥,你这么见外干嘛?走,我们帮你。”

    一群狗皮膏药,咋也甩不开了。

第五十一章 葡萄糕

    挖到山参的影响,还不止于此,苏安瑛甚至许家人,都跟着沾了光儿。

    货屋子那头,水参刷洗蒸制后,就剩下晾晒、烘干,以及下叉子、剪参须、挑等级、捆参须等活,用不上那么多人手了。

    后续这些活,也算是技术类了,不费力气,轻省,挣工分还高。

    好多人都抢不着,只留些熟手的媳妇。

    像苏安瑛这种第一年进货屋子干活的人,正常来说,根本就挑不上她。

    结果好多人都没选上,苏安瑛偏偏就选上了,留在货屋子继续干活。

    就连苏安瑛自己都特别纳闷儿,她怎么就被选中了呢?

    所以等许世彦放工回家,苏安瑛就把心里的问题说出来。

    “没啥?还是你干活好呗。

    我媳妇这么能干,心灵手巧的,货屋子那点儿活还能难住你么?”

    许世彦当然明白这是为什么,大部分还是赵家人的功劳。

    许世彦带着赵建设挣了五百多块钱呢,赵家投桃报李,多照顾照顾小两口也是正常。

    当然,也是苏安瑛确实有实力,要是她干活不好,赵大海就算是想照顾,也师出无名。

    有的事,尽管大家都心知肚明,也还是要让人服气才行,否则容易落人口实。

    “行了,别在意那些事儿,你就好好在货屋子干活吧,我估计差不多能到落雪呢。”

    “那,这是我从山上摘的山葡萄。”

    许世彦说着,将门外那一大背筐的山葡萄搬了进来。

    苏安英当时就傻了,“怎么这么多啊?你今天没干活?”

    满满一大背筐,这要吃到什么年月去?

    “别提了,上回给你摘的山葡萄不是吃没了么?今中午我就想着再去摘点儿。

    结果那群人也不知道抽什么疯,都跟着我进林子了,逮着几棵葡萄树,这叫一顿祸害,都给摘下来了。”

    说起这个,许世彦也是一脸无奈,他就是想弄点儿给媳妇解解馋而已,没打算要这么多啊。

    苏安瑛闻言便抿着嘴偷笑,其实她大概也能猜得出来,这是因为什么。

    都是为了跟许世彦打好关系,等着明年让许世彦带他们进山的。

    “可是这么多山葡萄,也没地儿放啊,搁仓房里十天半个月的不得烂了?”

    苏安瑛也犯愁了,她就算是怀孕了爱吃酸的,也吃不下这么多啊。

    “没事儿,先吃饭,吃完饭了咱俩把这山葡萄收拾收拾,我给你熬葡萄糕吃。”

    许世彦眼珠一转,顿时有了办法。

    苏安瑛不懂啥叫山葡萄糕,但是丈夫既然说了,那肯定就是有办法。

    于是小夫妻俩高高兴兴吃了晚饭,然后把背筐里的山葡萄挑拣一番,用清水洗一遍。

    清洗过的山葡萄倒进锅里,加适量的水,底下烧火煮开。

    一边煮,一遍用笊篱等工具,将葡萄皮压碎。

    待锅中水呈现浓艳的紫红色时,用笊篱将葡萄皮和果梗、种子捞出,旺火继续煮。

    煮到锅里的水蒸发大半,加一点糖,再倒进去土豆制作出来的粉面子。

    搅匀,再次熬煮开锅,泛起大泡泡,停火盛到盆中。

    “好了,放着凉一晚上,明早用铲子或者刀,切成小块,放外面晾干就行。”

    忙活了半晚上,总算做好,这下可以安心睡觉了。

    “你太厉害了,咋什么都会啊?还会熬葡萄糕?”

    苏安瑛两眼只放光,她到底嫁了个什么样的男人?怎么觉得丈夫啥都会呢?

    许世彦被媳妇这么瞅着,还真有点儿不好意思了。

    “我老家那头的习俗,到了秋天,就是削梨坨子、晒山里红皮儿、熬葡萄糕啥的。”

    石家沟那边,确实有这样的习惯。

    那边不种人参,地里庄稼长得也不咋地,各家园子里都有梨树和山里红树。

    到了秋天,家家户户的妇女都弄这些,留着过年的时候拿出来当零嘴儿吃。

    虽然许家搬出石家沟的时候,许世彦还很小,可他听母亲念叨过。

    再者这东西也没多少难度,还是挺容易上手的,哄媳妇嘛,只要媳妇开心了就行。

    “老家那边还挺有意思呢,快,再给我讲讲。”

    这么一说,苏安瑛更好奇了,非得拽着许世彦进屋,让他讲老家的事情。

    这一讲,就讲到了半夜去,第二天早晨,许世彦差点儿起来晚了。

    参地的活还在继续,许世彦也会趁着休息的时间,进林子弄点儿好吃的。

    山葡萄没有了,就打松塔、捡核桃、摘榛子。

    都说怀孕了要多吃坚果,对孩子好,反正只要是对苏安瑛和孩子好的,他都乐意去做。

    忙忙碌碌,时间也过得飞快,转眼间就进了十月,参地里的活,也即将到尾声了。

    参土打耧好,黑土太多的地方掺一部分黄土,再用铁锹从上到下翻一遍,弄成尖尖的土垄后,就可以准备栽参了。

    发开口的参籽撒到土里长三年,土壤的肥力就不够了,需要起出来再移植一次,这就叫做栽参。

    栽参的时间也是有讲究的,早了不行,芦头苔胞没长好,容易损伤,影响出苗率。

    太晚了也不行,都上冻了,参土冻的一坨一坨的,盖不实,容易起冻害,第二年棒槌就烂了。

    一般来说,都是赶在霜降之前栽完,而参栽子从地里起出来还得挑选分等,所以就在霜降前一周起参栽子。

    十月十六号,队里开始起参栽子,还是上回那几十个人,赶着马车直奔前川参场。

    起参栽子不能用三齿子,得用四齿子,两种工具类似,就是四齿子多了个齿儿,间距也密一点。

    参栽子只长两三年,撒籽又密,相比做货的人参来说,自然就小很多。

    起参栽子更慢,多数时候,一个人抡着四齿子刨,后头最少得跟两个人捡。

    “行了,大家伙儿都歇一歇吃饭吧,这一头午都没闲着,起的挺快了。”

    依旧是许世祥领工,到了时间,他在那边就喊着休息。

    众人都停了手,捡参栽子的赶紧把地上那些栽子划拉捡起来装进麻袋,然后大家一起回看参房子那边去吃饭。

    “哎?咋回事啊?李大爷没烧火给咱们热饭么?”一到看参房子,去发现锅灶底下连个火星都没有,锅里也空着,众人都有点儿纳闷儿,老李头干嘛去了?

    “哎呀,快来人,李大爷倒在柴禾垛后面了。”有人大声喊。

第五十二章 中风

    众人听到喊声,立刻冲出屋子,来到柴禾垛后面。

    就见到老李头半个身子倚在柴禾垛边,斜斜地歪在地上,双目紧闭。

    “先别动他,我来看看。”许世彦两步上前,拨开李大爷身边的两人。

    “现在不清楚李大爷怎么回事,不能胡乱动他,等下。”

    许世彦一边说,一边上前来,给老李头检查身体。

    老李头这时已经失去意识昏迷,身体抽搐,嘴角有涎状物流出。

    翻开眼睑看看瞳孔,瞳孔缩小如针尖,并且两侧瞳孔大小不等。

    呼吸带有明显鼾声,左侧身体反射消失,脉搏急促杂乱。

    “快,赶紧去屋里,找个缝衣服针来。”

    许世彦心中大致有个判断,立刻让人去找东西。

    “再弄个毛巾,沾凉水拧干给我。”

    按理应该用冰袋,可眼下还没上冻,哪里来的冰?只能用个湿毛巾了。

    反正这时候气温挺低了,缸里的水冰凉,多少也能管用。

    都知道许世彦会些医术,比村里那个赤脚医生还厉害,所以他的话也没人反驳,立刻就有人照着做。

    “三哥,给,你要的针。”有人从屋里翻出来一根大号缝衣服针,递给许世彦。

    “新针,我从针包里拿的。”

    许世彦点点头,接过针,在老李头的鼻尖用力一刺,然后挤了几下,暗红的血珠冒了出来。

    接着,许世彦又用针扎破老李头的耳垂、十个手指尖儿,都挤出了一些暗红色甚至有点儿发黑的血。

    放血之后再试脉搏,感觉平稳了一些,不似方才那般急促。

    正好这时候湿毛巾也递了过来,许世彦忙把毛巾敷到老李头的头上。

    “套车吧,李大爷应该是中风了,得送去医院,咱村里治不了。”

    中风,也称为脑血管意外,分为很多种。

    脑溢血、脑血栓、脑栓塞、脑血管痉挛、蛛网膜下腔出血等,起病缓急不同、发病时症状也不同。

    根据老李头的年龄、发病情形来看,应该是脑出血。所以许世彦采取了放血的紧急疗法。

    但这只是无奈之下的办法,只能减缓症状,无法将人救醒,还是需要到医院进行治疗。

    许世彦发话,那边立刻有人套了车,又在马车上铺了被褥,然后小心翼翼的将老李头抬上了马车。

    “来俩人,跟我一起去。”许世彦第一个跳上了车,回头喊人。

    却见有人往后退了几步,明显是不想跟着去医院。

    也是,跟着去医院今下午的活就耽误了,人家舍不得工分。

    自然,也有不在乎的,赵建设、杨春明两个二话不说直接就上了车。

    杨春明抡起鞭子啪的一声,赶着马车就走。

    山路崎岖颠簸,马车晃晃悠悠走的不快,许世彦担心老李头的头也跟着晃,会增加出血,便一直用双手扶着。

    马车从前川返回村子,赵建设飞奔去队部,找到了他爹赵大海,从赵大海那里先拿了些钱。

    主要是不敢惊动老李太太,生怕老太太一个受不了,也晕过去。

    带好钱,三个人又赶着车,一路朝着西岗公社行去。

    到了公社医院,医生护士立刻将人送去检查抢救,许世彦等人则是去办手续交费。

    过了好长时间,抢救室的门打开,医生护士陆续出来。

    “医生,请问一下病人怎么样了?”许世彦三人上前询问。

    “病人年纪大血压高,可能是又摔了一下,造成脑部出血。

    情况有些严重,幸好你们采取了一些急救措施,又及时送来医院。

    住院观察治疗吧,估计得一段时间。你们是病人家属?”

    医生摘下口罩,向许世彦三人说明情况。

    “不是家属,我们都是东江沿大队的,老人家没孩子,只有个老伴儿也六十岁了。”许世彦解释了一下。

    “没家属?那这事儿不太好办。

    这样吧,让你们大队给出一份证明,说明一下老人的情况,医院这边想办法照顾照顾吧。”

    医生人不错,一听说老人没孩子,只有个老伴岁数也挺大了,立即表示可以照顾。

    “老人最少也得在医院住个十天半月的,我们医院也忙,白天尽量让护士们多用点儿心,晚间最好你们队里能出个人照看一下。”

    都是一个公社的,医生也知道,这时节生产队都忙着呢。

    非亲非故的耽误了干活来陪床,估计谁也不乐意,所以才想出这个办法来。

    许世彦几个也没别的办法,这要是一天两天的,谁都能豁出去不挣工分了,过来陪着照顾。

    可要是十天半个月,那真是扛不住,毕竟谁家都是指着工分吃饭。

    “建设,春明,你俩回村吧,跟赵大叔还有李大娘说一下,看看他们怎么安排。

    我先在这儿照顾着。”没必要三个人都留下,许世彦打发了杨春明和赵建设离开。

    赵建设跟杨春明两人赶着马车回了村子,跟赵大海还有老李太太说了。

    老李太太一听丈夫昏迷不醒住院,吓得腿都软了,好歹这老太太体格还行,没说是吓出个好歹来。

    稍微缓过劲儿之后,老李太太就赶紧收拾东西,她得去伺候丈夫。

    赵大海自然不好拦着,再说了,老伴老伴,老了才是伴儿,旁人怎么照顾,也赶不上老伴儿用心。

    “嫂子,你这岁数了,伺候我老李大哥也不容易。

    这样吧,白天有你、有医生护士,你们照看着。

    晚间我打发咱队里的小年轻儿过去,一人一天,咋地也能安排开。

    咱坚持个十天半月的,等老李大哥身体好点儿了,接回家来慢慢养着。”

    事到如今这已经是最好的办法了,老李太太自然是万分感激。

    于是赵大海又打发了儿子赵建设赶车,带着公社的证明,送老李太太去公社医院。

    老李太太去了公社医院,在医院附近找个人家,借了人家的锅灶做饭,伺候老李头。

    前川参场那边一直都是老李头一个人,他这一病,队里也是抓了瞎,只得另外选人上山去看参。

    原本想着,眼下离着下雪上冻也没多久,随便找个人上山来照看一段时间,等着落雪封冻人就可以下山,明年开春再安排人救醒。

    可怎么也没想到,就在老李头生病的第三天晚间,参场就进去贼了。

第五十三章 找人看参

    看参主要是防止有人偷人参,再一个也是防止有野猪、黑瞎子之类的动物进参场子祸害。

    东江沿大队地处偏僻,前川参场平日里除了干活的人,很少有人过去,谁也没想到会有小偷。

    老李头在山上看参多年,从来都没丢过人参,倒是野猪、黑瞎子什么的遇到过几回。

    谁也没想到,老李头这刚出事住院,参场这边就进了贼丢了棒槌。

    看参不算是个太累的活。

    主要也就是每年开春人参出土之前,还有入秋到起参那段日子,防止有人来偷人参。

    每天晚间都不能睡觉,要在参场子里溜达,也叫遛串儿。

    夏季人参出土生长,地下的根浆气不足,一般不会丢。

    到了冬季大雪封地以后,到处冻的邦邦硬,想挖也挖不动,那时候看参人可以放心下山。

    正是觉得看参不算啥有难度的活,赵大海就从村里找了个五十来岁的老头。

    让他去前川先顶一阵儿,等上冻以后就能回来了。

    结果,这老头晚间在屋里睡觉的时候,房门被人从外面顶上了。

    外头的狗也不知道吃了什么,都躺在地上一动不动。

    明年做货的棒槌,被偷了近二十丈。

    队里知道后十分震惊,立刻上报了公社,公社派下来公安助理,联合大队的民兵一起调查。

    可是查来查去也没啥结果,这伙人干活干净利落,从林子里转了一圈便没了踪迹。

    这时节还没落雪,想要循着脚印追都没办法。

    东江沿平白损失二十丈棒槌,那个看参的老头,也吓得一溜烟回了家,再不敢上山看参了。

    开玩笑,他这是捡了条命。

    万一那些人心狠点儿,直接摸进屋动手解决了他。深山野外的,等旁人来发现,估计尸体都凉透了。

    出来这事儿,大家伙儿都吓得不轻,赵大海挨个儿去找人上山,谁都不肯。

    岁数大的怕出事,自己一个老头在山上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

    别说是再来一伙小偷了,就像老李头那样儿,突然病倒了都没人管。

    年轻的更不乐意去,看参给的工分不高,哪里比得上在队里干活?

    就算过几天参地里没活了,年轻的还可以去金山林场,采伐抬木头,工钱高,比看参挣得多。

    再说了,看参得一直住在山上,过了阳历年才能下山,太枯燥了,年轻人哪里能耐得下性子?

    赵大海这个犯愁啊,离着参地冻透还得小仨月呢,这仨月山上可怎么办?

    总不能他上山去吧?队里的工作谁来主持?

    “三儿,算是叔求你了,你就帮叔这个忙吧。

    去山上看一阵子,每天给你按满工分算,你在山上一应吃喝,算队里的。”

    赵大海实在没辙了,找到许世彦,跟他商议。

    之所以找许世彦,一个是许世彦年轻,上山出意外的几率低。

    哪怕是有点儿小毛病,许世彦自己就能治,不至于出事。

    另一个,也是许世彦干活确实一般,那种稳当细致的活还行。

    像抬木头、采伐这些纯粹出大力的活,他都没干过。

    “赵大叔,按说你都把话说到这个份儿上了,我要是不答应实在不应该。”许世彦有些为难。

    上辈子他在山上看参多年,对这里面的诀窍那是门儿清,倒是不打怵。

    “主要是瑛子,她怀着孩子呢。

    你说我自己上山去看参了,留下她在家里啥活都得干,我不放心。”

    许世彦放心不下苏安瑛,他上山一住就是两三个月,留下苏安瑛在家里,挑水劈柴这些活谁干?

    苏安瑛要强,不肯求别人,可她怀着孩子呢,万一有点儿闪失怎么办?

    “咳,那还有什么?实在不行,让瑛子也跟你一起上山呗,给她算半个工,这总行了吧?”

    赵大海一听这话,倒是乐了,他还以为啥事儿呢。

    “你俩上山,一应吃喝都算咱队里的,俩人都记工分。

    左右你俩也是住着别人的房子,山上和村里实际上也没太大区别。你看,这样行么?”

    赵大海也是真的没招儿了,眼下棒槌还没栽上呢,参籽也没撒,离着上冻还有挺长时间,那参地也不能一直留民兵守着啊。

    相比于丢棒槌的损失,许世彦夫妻俩的工分也好,吃的粮食也罢,都不算大事儿。

    “这……”许世彦没想到赵大海能这么说,还真是有些为难。

    山上可不比村里,苏安瑛上山能适应么?

    “世彦,赵大叔都说到这个份儿上了,你就答应了吧。

    没事儿,我跟着你一起上山,我不怕吃苦。”

    外屋正做饭的苏安瑛一直留意着屋里呢,这时拎着锅铲子进屋说道。

    在苏安瑛想来,他们夫妻俩住在哪里都一样,反正也不是自己家。

    夫妻俩一起上山看参,吃的都是队里管,还给俩人都记工分,这已经很不错了,干嘛不答应?

    “三儿,你娶了个好媳妇啊,还是瑛子识大体。”

    赵大海一听,高兴起来,把苏安瑛好一顿夸。

    媳妇表态了,许世彦还能说啥?那也只能点头同意。

    “叔,上山看参倒是行,可有些事儿你得答应我。”

    这是赵大海主动登门来求他,不是他非得上山看参,条件必须要讲。

    “啥事儿,你尽管说,只要队里有的,你尽管提就是。”

    找个看参的不容易,尤其是年轻人,都不乐意去,赵大海现在就一个想法,只要许世彦肯答应,要啥就给啥。

    “李大爷原本在山上看参的时候,用的是撅把子,叔,你给我弄一把半自动,再配上足够的子弹。”

    这事儿许世彦可惦记好久了,一直没机会,如今机会送上门,那必须弄一把好枪啊。

    “再一个,您给我开一张证明,我得去公社的铁匠炉,去打一批东西,留着看参用。”

    山上原本有六七条狗,这次不知道吃了什么药,有两条狗被药死了。

    其他的也病恹恹一时半会儿恢复不好,所以许世彦得另外想招儿。

    看参其实很简单,地枪、拉炮、夹子、地钉等东西在参场周围布置好,里面再有几条好狗示警,贼根本就进不来。

    许世彦要证明,就是想去铁匠炉,打一批地枪、地钉等东西。

第五十四章 上山看参

    赵大海这会儿,只要许世彦肯上山看参,提啥条件他都答应,更别提是为了看参用。

    不过赵大海也挺好奇,少不得就要打听打听,许世彦究竟想弄什么。

    这个自然不用瞒着,许世彦就把他想做的东西给赵大海讲了下。

    地枪,顾名思义就是安装在地上用的类似于枪的东西,很简单。

    二尺多长的铁管,装枪药的一端焊上机簧,晚间的时候,将机簧与铁丝相连绷紧,铁丝另一端系在树上。

    一旦有人碰触铁丝,机簧弹开引燃火药,里面的枪砂就会喷射而出。

    这东西往外打铁砂,不是子弹,杀伤力不算太强。

    但枪砂喷射出去的时候呈扇面状,打击面积很大,要是谁触发了机簧被轰一下,绝对也够受的。

    地枪声响大可以报警,又有一定杀伤力,安在参场周围一些隐蔽的地方,绝对是看参的利器。

    这东西在九十年代,几乎所有的参场都配备,两千年往后了,才被取缔。

    再说拉炮,这东西原理跟手榴弹相似,威力自然比不上手榴弹。

    顶多也就比后世孩子们玩的那种拉炮动静大一些,主要是起警示作用。

    至于什么钉板、夹子之类,那基本上就属于猎户用的手段。

    反正这些全都安排在参场周围,不管来了小偷,还是野兽,都够喝一壶的。

    “哎呀,你看看,我就说这事儿找你肯定行吧。”赵大海听完,乐得直拍大腿。

    “你说你这脑子是咋长的?咋就能想得出这些主意来呢?

    成,我这就去给你开证明,一切花销都记在队上。”

    这是理所当然,看参的工具队里出钱,等以后还是队里的。

    赵大海高高兴兴的给许世彦开了证明,许世彦第二天一早起直奔公社铁匠炉,苏安瑛则是在家里收拾东西准备上山。

    十月二十一号,许世彦要的东西全部准备好,跟苏安英俩人坐着队里去山上干活的马车,直奔前川参场。

    村里人得知许世彦上山去看参,好多人都不以为然。

    “好好一小伙子,跑山上去跟老头子一样看参,还带着媳妇,真是够没出息的。”

    “我早就说了,他那点儿本事,未必赶得上个好老娘们儿挣工分多。

    马上入冬了,队里没啥活,上山看场子,好歹还能混点儿工分呢。”

    “就是就是,要我说啊,他也就是运气好点儿,今年弄了几棵参。

    你瞅瞅那德行,一群人围着捧臭脚,我就不信,他还能运气一直那么好?”

    这世上,永远都不缺明面上恭维巴结,暗地里恨不得捅你一刀的人。

    许世彦今年也算大出风头,村里很多人追捧巴结,都想跟着占点便宜。

    可也有一部分人,表面上说的比唱的都好听,暗地里妒忌眼红,巴不得许世彦出点儿啥事才好。

    这就是人性,你过得好了,别人未必会祝福,但是你过得不好,立刻会有一堆人幸灾乐祸。

    许世彦自然不知道村里人怎么说,就算知道了,他也不在乎。

    看参啊,这里头的门道可多了去,会看参的,几年下来能赚很多,不懂里头诀窍的,顶多就是混个吃喝。

    别看许世彦在赵大海面前表现的好像不太情愿上山,实际上他巴不得上山里住着。

    自打许世彦夫妻从通化回来,家里头成天来人,串门的还好说,很多人都是直接过去借钱。

    这些人也不知道咋就脸皮那么厚,平日里啥来往没有,张嘴就借百八十块钱,就好像许世彦家的钱是大风刮来的一样。

    许世彦早就跟苏安瑛商议过了,不管谁来借钱,一概不理。

    只说来年要盖房,还得生娃,自家钱还不够用呢。

    即便这么说,也还有一些人不甘心,这一秋天让村里人闹的,许世彦夫妻俩脑袋都大。

    赵大海来找许世彦,正好随了许世彦的心。

    他们两口子搬到山上去住,离着村里远远的,安安稳稳过他们的小日子,多好?

    别说山上方不方便,其实大房子这地方跟山里也没啥区别,都一样不方便。

    至于参场,有许世彦弄的那些东西,再加上大队给配的枪,还有那几条狗,完全不用担心。

    就这样,小两口欢欢喜喜上了山,别人忙着栽参,两口子开始各处收拾。

    以前老李头在的时候,这屋子造的满哪都是灰,厨房锅台上油灰老厚。

    苏安瑛看了直皱鼻子,打了水撸起袖子开始打扫。

    苏安瑛忙活收拾屋子,许世彦则是去参场周围,挖陷阱、埋钉板、安地枪、拴拉炮,夫妻俩忙得特别起劲儿。

    等上山栽参的忙活一天放工,许世彦也把该布置的东西都布置完了,参场大门外面还挂上了个牌子。

    “周围有地枪,请勿靠近,伤到不负责?这是个什么玩意儿?地枪是啥?”

    干活的人瞧见了,都十分纳闷儿,许世彦这是整了啥?

    “三哥,你给说说呗,地枪是个啥东西?”有那好信儿的,就去找许世彦打听。

    “嗯,正好要跟你们说呢,往后来山上干活,参场周围那一圈杖子附近,可千万别走。”

    这些人不问,许世彦也得跟他们说,免得误伤了人。

    “那周围我不光安了地枪,还挖了陷阱、埋了钉板啥的,谁要是乱走,伤着了我可不管啊。”

    许世彦就把地枪的威力啥的都跟大家说了一下,然后着重提醒,千万别乱走。

    有的人不识字,根本看不懂牌子上写啥,所以许世彦当面跟他们说清楚了,也让他们回去跟家里人都说一声儿。

    提前说了,这些人要是还胡乱跑,一旦受伤,后果自负。

    “卧槽,三哥,你太狠了。”

    一群人听完,脸色都变了,好可怕,这要是被地枪喷上,不死也得遭老罪了。

    “不狠不行啊,咱一村子老少可都指着棒槌挣钱呢,我要是不狠,就会有人来偷。

    让他们偷走了,咱全村老少指着啥?”许世彦笑笑,不以为意道。

    “对,对,是这个理儿,对那些贼,就不能心慈手软。

    上回那贼到现在也没抓着,要是抓着了,我非揍死他不可。”

    提起这事儿来,大家伙儿都咬牙切齿,若是贼人在眼前,怕是能被撕碎了。

第五十五章 恢复高考

    许世彦带着媳妇去前川参场看参,正好错过了一件大事。

    十月二十一号,上级公布一项政策,今年恢复高考,凡事符合条件的考生,都可以参加考试。

    这消息一经公布,立即引起了无数人的关注。

    尤其是下乡的知青们,好多人都心思浮动,开始琢磨报考的事情。

    许家那边,薛秀林和魏明荣两人都是下乡知青。

    不过她俩都是初中毕业,当初学习也不算好,如今又都结了婚生了孩子,即便是知道了消息,也没动念头要报名。

    倒是许世祥,听说这消息后,立刻表示要报名。

    许世祥高中毕业几年了,一直不甘心在农业队里干活挣工分,好不容易有这个机会,自然不能错过。

    要是搁以前的脾气,许成厚听说老五要参加高考,很可能又要骂人了。

    今年高考是在十二月初,时间很紧,许世祥要参加考试,就必须立刻着手复习。

    要知道许世祥在队里还是挺受重用的,挣工分也不少。

    一想到儿子准备考试不能挣工分,许成厚心里头也是挺心疼。

    可自打三儿子闹着分家,小两口出去单过反倒日子越来越好,许成厚闲来无事也反思了一下自己。

    越想越觉得,他可能是老了,思想和眼光跟不上。

    所以这回老五说要高考,许成厚就没吭声儿,坐在那儿抽了半天的烟。

    许成厚不说话,家里其他人也不好贸贸然开口,只是薛秀林、魏明荣妯娌俩,心里都老大不乐意。

    许家老老少少十几口一起过日子,能挣工分的也就几个男人,许世祥要是报名高考,劳力又少一个。

    妯娌俩想说,又不敢,就伸手捅捅各自的男人。

    许世先和许世安俩人心里明白媳妇要干嘛,可他俩也不好直接说,就只能给各自媳妇使眼色。

    “行了,你们一个个也不用挤眉弄眼的整那些出儿,我还没老眼昏花到什么都看不清的地步。”

    周桂兰当家这么多年,还能猜不出儿子媳妇的心思?当即开口。

    “老五报名高考,我同意,这是机会,难得的好机会。”

    别看周桂兰不识字,人却很有见识,比一般的农村老太太可强多了。

    “要是真能考上出去念大学,往后那就是吃公家粮的人了,不再是泥腿子。

    能离开农村,不用成天哈腰撅腚的在地里干活,往后坐办公室领工资,旁人做梦都想的好事儿。”

    “老五,你明早晨就去公社要报名表,然后跟你赵叔说一声儿,就回家来看书复习吧。

    好好努力,你要是能考上大学,咱老许家也算是光宗耀祖了。”

    许家真正当家做主的是周桂兰,老太太发话,这事儿也就算板上钉钉了。

    “你们几个,也不用觉得自己吃亏了。

    我之前说过,等老四结了婚,明年开春咱们就分家另过。”

    不等媳妇们闹腾,周桂兰直接把话挑明了说开,这下,俩媳妇都没脾气了。

    山上的许世彦并不知道家里发生了什么,就算知道恢复高考的事,他也没那个心去考。

    这会儿他正在山上,守着灶坑给苏安瑛烧核桃松塔呢。

    下午许世彦在参场外围挖陷阱、安地枪的时候,顺手捡了些核桃,还打了几个松塔。

    山上就这点好,离着村子远,来的人少,各类山货多得很。

    苏安瑛怀孕了,都说孕妇多吃坚果对孩子好。

    所以刚才做饭的时候,许世彦就顺手往灶坑里埋了俩松塔,松塔烧熟了扒拉出来,灶坑里的火炭还挺旺。

    于是许世彦又抓了一大些山核桃,把前面的尖儿沾了凉水,竖着插进炭火中。

    不多时就能听见啪的一声,核桃前面的尖儿裂开了。

    松塔烧熟了立着放,抬脚使劲儿踹,里面的松子就会迸出来,剩余的用手再扒开找一找。

    一个大松塔差不多能出二两松子,两个松塔足够苏安瑛磕一晚上了。

    新鲜的松子烧熟了带着甜香,比干透了炒熟的好吃。

    苏安瑛手里拿个钳子,一个个捏开,将里面的松子仁儿扒出来集中堆在一起。

    趁着许世彦不注意,便塞到他嘴里一把。

    “我不吃,你吃就行了。”许世彦愣了下,随即笑了。

    “你吃了对身体好,尤其对孩子好,据说多吃坚果,孩子眼睛亮,还聪明。”

    他对零食没啥渴求,有就吃,没有就算。

    对于现在的他来说,什么也没有苏安瑛和她肚子里的孩子重要。

    “这么多呢,你还烧了核桃,这么个吃法,估计不等孩子生出来,我就成球了。”

    苏安瑛瞅了瞅自己微微凸起的小腹,这才几个月啊,感觉她都胖好几圈了。

    “没事儿,就算成了球,也是最漂亮的那个。”

    许世彦笑笑,从灶坑里捡出来核桃,拿起刀顺着开口劈下去,正好将核桃劈成两半。

    “找个锥子来,你自己抠核桃吃吧,我出去转悠一圈。”

    所有核桃都劈开后,许世彦起身,背着枪出门遛串儿了。

    大房子这个参场不大,加上秋天新栽的棒槌地,也就两千来丈。

    这年月的参地马道宽,所以折算下来,大概也就五六十亩地的样子。

    许世彦背着枪,一手拿着手电筒,在参场周围溜达,时不时用手电筒晃一下外面的草丛,再瞅瞅四周夹起来的杖子有没有缺损。

    看参的晚间要遛串儿,基本上要把参场周围,还有里面一些主要地方都转一圈。

    尤其还是那些比较方便进来人,或者有高大树丛能藏人的地方,都得仔细查看。

    避免有人偷摸进了参场,半夜偷人参。

    虽然许世彦在参场周围下了各种机关,却也不敢大意,该走的地方他都要转悠遍。

    在他手里要是还丢了棒槌,那可就丢脸丢大了。

    许世彦在参场里转悠了大半圈,各处都正常。许世彦放心了,绕过另一边往回走。

    正当他转悠到参场东南角的时候,忽然听见砰的一声,接着是一声杀猪般的嚎叫。

    是地枪响了,听那个动静,应该是打伤了野猪。

    许世彦一个激灵,端着枪立刻朝着枪响的地方跑去。

第五十六章 野猪

    野猪皮糙肉厚。

    尤其是成年野猪,成天在泥地里打滚儿,在树上蹭痒痒。

    肩胛脊背等处会挂一层泥浆砂石松油等东西的混合物,也被成为野猪挂甲。

    一般来说,地枪打出来的是枪砂,虽然覆盖面积广,但杀伤力不足。

    对付已经挂了甲的野猪,怕是连皮都打不透,根本伤不着野猪。

    所以许世彦就觉得奇怪,怎么会有野猪受伤哀嚎的动静?

    而且听那声音,好像还伤的不轻?

    地枪响的位置,离着许世彦很近,可以听见林子里野猪的哀嚎声,也可以听见野猪在树林间横冲直撞发出的动静。

    明显可以听出来,野猪受伤后在林子里乱窜要逃走。

    许世彦心急,却又没什么办法,此刻天色已然暗了,视线受影响,又是在草木横生的林子里,他根本没办法去追。

    就在许世彦懊恼不已之时,忽地听见扑通一声,接着响起野猪惨烈的叫声。

    许世彦心中一喜,知道这是野猪慌不择路之下,掉进白天他挖的陷阱里了。

    白天时间不够,许世彦就挖了两个陷坑,在这儿附近就有一个。

    那陷坑有一人多高,里面放了钉板,钉板上头的铁钉有三寸多长,磨的极其锋利。

    果然,野猪的惨叫声接连不断,始终固定在一个位置,而那个方向,正是许世彦挖下的陷坑。

    知道野猪掉进陷坑,许世彦反倒不着急了,背着枪返回看参小房。

    刚一推门进去,就见到苏安瑛手里拿着菜刀,神情紧张的站在那儿。

    见到是许世彦进来,苏安瑛松了口气。

    “咋回事?刚刚我听见砰的一声,好像还有什么东西在叫唤?”

    “嗯,应该是一只野猪,碰着地枪线,被地枪给崩了。

    我听着,好像又掉进了陷阱里,没事儿,明天一早起,我过去看看,这时候太晚了,啥也看不清。”

    那附近被许世彦安了不少机关,晚间太黑视线不清晰,许世彦也不敢贸然过去,还是等早晨再说吧。

    得知是野猪,苏安瑛也松了口气,赶紧把菜刀放下。

    “不是进来贼就行,我就怕你在外面遛串儿呢,万一跟贼走个碰头可怎么办?”

    许世彦笑笑,拥着媳妇肩膀,两人走进里屋。

    “安心吧,哪里就有那么多的贼?我跟你说,上回丢棒槌,肯定有内鬼。”

    这件事许世彦早就琢磨过了,参场丢棒槌的时机太过巧合。

    偏偏老李头出事住院,这边刚找了个不太会看参的上去,棒槌就丢了?

    而且那些人进来,别的地方不去,直接奔着打冻的棒槌?

    要知道这时候棒槌叶子都枯了,不是知根知底的人,怎么可能就偷的那么准?

    将近二十丈棒槌,产量再低也能起两百多斤,加工做货再卖出去,需要不少时间呢。

    现在公安各处在抓,偷棒槌的贼想要藏住都不容易,绝对不敢再上山来偷。

    苏安瑛对这些不是那么感兴趣,反正只要许世彦平平安安就好。

    时候也不早了,俩人收拾收拾休息。

    半夜里,许世彦又出去溜达了一圈,各处都没什么异常。

    等到天刚放亮,许世彦就背着枪带着绳子等东西,从场子里转悠出去,来到了昨晚地枪响的位置。

    地枪线果然被绊了,枪里的火药和枪砂也都打空,在附近还能看见一些血迹。

    许世彦没有顺着血迹费劲寻找,而是直奔陷阱那边。

    到了陷阱那头一看,上头盖着的一些树枝已然落进坑里。

    再往坑里仔细瞅一眼,果然有个黑乎乎的东西在里面,挺大,估计最少得有二百六七十斤。

    不知道是受了伤一晚上流血死了,还是折腾的没了体力,反正那猪在陷阱里不动弹了。

    许世彦没有贸贸然直接下去,而是端起枪,直接朝着野猪的脑袋先开了一枪。

    果然,一枪击中野猪脑袋,野猪发出一声闷哼,在陷阱里抽搐几下,这才不动了。

    确认野猪真的死了,许世彦这才放心。

    用绳子系在附近的树上,自己顺着绳子下去,避开底下的钉板,将绳子捆在野猪身上。

    捆好了野猪,许世彦再顺着绳子爬上来,砍几根木头做个临时的绞盘,将野猪从底下拖上来。

    费了不少力气,总算把那头野猪拖回了场子里面。

    于是喊来苏安瑛帮忙,两口子把野猪开膛破肚,扒皮收拾了。

    “媳妇,你把那些猪下货,拿去喂狗。”

    许世彦只摘下来猪心放到一边,其他的下货都不要了,让苏安瑛拿去喂狗。

    苏安瑛明显愣了下,“啊?喂狗?”

    也不怪苏安瑛,这年月人都吃不着多少肉呢,就算是下货,收拾出来也一样吃,哪里舍得喂狗?

    “嗯,喂狗,那几条狗之前被药着了,一直都不太精神。

    咱看参主要还指着它们,把下货喂给它们吃,补一补,说不定很快能好起来。”

    狗在参场的作用很大,这几条狗都是老李头精心喂养调教出来的,有它们在,看参会轻松很多。

    “放心吧,以后咱肯定不缺肉吃,养好了那几条狗,过几天闲下来了,我试着带它们进山打猎。”

    老李头本身就是极出色的炮手,他养的狗肯定不会差,那几条狗都是出了名的厉害。

    只可惜老李头年纪大了不能再上山,浪费了那几条好狗。

    苏安瑛一听许世彦这么说,也就不再纠结,于是端着下货直奔旁边的狗窝。

    原本山上有七条狗,上次进来人,被药死了两条。

    剩下这五条狗也都病恹恹的没多少精神,所以许世彦就把它们都安置在附近的仓房里。

    要是这几条狗还建康的时候,苏安瑛过来喂,它们肯定不认,保不齐怎么厉害呢。

    可此时几条狗还都打蔫儿呢,也没多少脾气了。

    再者它们或许也是闻到了肉味儿,一个个晃晃悠悠的从地上起来,用渴望的目光看向苏安瑛。

    苏安瑛将盆里的下货分作几份,各自放到狗食盆里,送到几条狗的跟前儿。

    “吃吧,吃了快点儿好起来。”

    或许是感受到了苏安瑛的善意,几条狗也没叫唤,低下头开始吃盆里的猪下货。

    这年月,人都不一定能吃饱,更何况狗?

    这几条狗因为在山上看参,吃的都是队里管着,平日里也就是苞米面儿配点儿土豆啥的。

    倒是没挨过饿,却也不可能吃着肉。

    今天冷不丁开了荤,好家伙,一个个也不蔫了,生怕吃慢了没有似的,风卷残云一般,就把猪下货全都吃完了。

第五十七章 有肉吃了

    苏安瑛去喂狗,许世彦这边则是将猪肉扒皮去骨,剁开一大块一大块的放着。

    一头二百五六十斤母猪,去了下货等,还剩将近二百多斤。

    秋天正是野猪抓膘的时候,山里的核桃、萫子、榛子、软枣子等,吃的沟满壕平,可不就攒下一肚子肥膘过冬?

    这下倒好,全都落许世彦这里了。

    许世彦将猪肚子底下那些囊囊膪全都切下来,堆了一瓷盆。

    如今这年月,人们最爱的就是肥肉,这些都是好东西。

    “媳妇,一会儿你就把这些囊囊膪肥肉切了炼出来。”

    许世彦这边刚把肉分完,苏安瑛也喂完狗回来了,许世彦指了指盆里那些肥肉说道。

    “腰条和后鞧,咱山上留一份,等会儿二哥或是老五上山干活,让他们捎回去给家里些。”

    许世彦一边说,一边将肉都归置好,装到盆里放到阴凉处。

    这么多的肉,他们两口子哪能都吃完?

    如今这时候还没落雪封冻,虽然气温挺低,肉类也无法保存太久。

    眼下离着过年杀猪还有好几个月呢,谁家不是靠的难受?

    野猪肉也是肉啊,既然遇见了,咋地也不能独享,总得分给家里一些。

    许世彦怎么安排,苏安瑛都不管。

    得了好东西本来就应该孝敬老人,这是本分。

    不管许成厚多么不讲理,那也是长辈,他们两口子该做的还得做。

    于是,苏安瑛接过刀,动作麻利的开始切肉,将肥肉都切成一般大的块儿。

    切好之后,锅底生火,锅里添半瓢水,然后将肥肉倒进锅里,稍微放一点盐。

    随着锅底温度升高,锅里肥肉也被煮熟。

    等锅里的水分蒸发差不多时,锅底也不再添柴,就这样小火慢慢熬着。

    原本的肥肉逐渐变成金黄色,锅底一层清亮的油,一股子焦香也随之散发而出,引得人忍不住抽鼻子。

    苏安瑛用勺子将肥肉都推到四周,然后一勺一勺往外舀油。

    周围的肥肉继续出油,并发出滋啦滋啦的声音,听起来竟十分悦耳。

    本地人,管板油或者肥肉炼油后剩下的物质,称作油滋啦,就是因为这东西在炼制的过程中发出这种声音的缘故。

    随着油分的不断析出,油滋啦越来越小,最后变得酥脆焦香。

    苏安瑛拿着铲子,用力挤压油滋啦,确定油分已经控的差不多,这才快速将油滋啦盛到一个小盆里。

    毕竟是野猪,跟家养的猪比不了,这一头野猪的肥肉,最终炼出来一小坛子油,还有一小盆的油滋啦。

    炼过油的锅,油光程亮,苏安瑛可舍不得直接刷锅。

    于是赶紧削了些土豆,切几片肉,炖上一锅,锅边再贴上饼子。

    忙活完这些,就已经快七点了。

    两口子还没吃饭呢,就听见外头一阵喧闹。不用说,肯定是干活的上山来了。

    “三哥,三哥,干啥呢还没出屋?不会是还搂着媳妇睡觉呢吧?”

    年轻人哪有那么多忌讳?几个跟许世彦相处好的小伙子,拎着东西说说笑笑就来到了小房跟前。

    许世彦推门出来,“都给我闭嘴,别胡说八道,你嫂子脸皮薄,惹恼了她,当心中午不给你们热饭。”

    一开门,厨房里的香气就直往外飘,杨春明赵建设几个人猛地抽了两下鼻子。

    “三哥,你们两口子做啥好吃的呢?我怎么闻着有肉香?

    哎呀,你俩这生活不错啊,在山上还有肉吃。”

    赵建设岁数小点儿,性情跳脱爱开玩笑,这时便大声问道。

    许世彦瞪了赵建设一眼,“你那个大嗓门儿,不喊是不是挺难受?”

    都是处的极好的兄弟,说话也不需要顾虑太多。

    “昨晚上有头野猪碰上我安的地枪,也巧,正好轰在眼睛上了。”

    今早晨拽野猪的时候才发现,那野猪一只眼睛被打瞎了。

    “黑灯瞎火的又伤了眼睛,乱跑乱撞的就掉进陷阱里了,今早晨我去拽了上来。”许世彦随口解释了两句。

    “下午回家的时候,别忘了过来拎一条肉走,回去让家里人解解馋。”

    有道是山财不可独享,更何况都是相处这么好的兄弟,有好东西总得分一些。

    赵建设一听乐坏了,“三哥,你也太厉害了吧?才来山上一天,就弄头野猪?”

    一高兴,嗓门儿又没控制住。

    “对,你就可劲儿喊啊,等着把旁人也都喊过来,你的那份儿肉让人抢走了,我可不管。”

    好东西也分给谁,朋友拿走啥也不心疼,换成旁人,许世彦可没那么大方。

    赵建设闻言一缩肩膀,抬手挠挠头,嘿嘿直笑。

    “我错了,三哥,我错了,可千万别把肉给旁人。”

    这年月吃一回肉可不容易,就算自家养猪,也得到过年的时候杀。

    而且杀了还得卖给供销社一半,剩下的自家才能吃。

    就是这半头猪,也不可能敞开了吃,得留着过年待客,还得留一些腌上或者风干了留着慢慢吃。

    一年到头见那点儿肉腥,哪个不馋?赵建设生怕许世彦真的把肉给了别人,急忙告饶。

    许世彦也就是吓唬吓唬赵建设而已,没有别人家的,也得给赵家送一些啊。

    “咋没看见我们家老二和老五呢?他们干啥去了,今天没来山上?”

    许世彦往外头瞅了几眼,没瞧见许世安和许世祥,不由得好奇。

    “哦,许二哥今天干别的活了,你家老五要报名参加高考,说是在家复习呢,不来了。”杨春明那边开口说话了。

    “这些是许大娘让我们带上来的,说是怕你们在山上没菜吃。”

    杨春明指了指地上两个袋子,里头有白菜萝卜、土豆南瓜等东西。

    正是因为周桂兰托他俩带上来这些菜,他俩才没有直接去干活,而是直奔小房。

    “三哥,我俩先去干活了啊。

    都说最近可能要变天,队长说了得抓紧时间栽棒槌,别下雪上冻。”

    参地里还有好多活要忙呢,杨春明和赵建设也没时间久留,说了几句话,俩人便急匆匆去干活。

    杨春明二人走了,许世彦把家里给拿来的菜搬到仓房去,这才转身回屋,跟苏安瑛一起吃早饭。

    油汪汪的肉片炖土豆,带着咸淡和油水的贴饼子,再吃一块又香又酥的油滋啦,这小日子也是没谁了。

    至于说一大早起吃这么油的东西好不好?谁在意啊,有吃的就行,管那些干什么?

第五十八章 扎心

    许世彦在山上的主要职责就是看参,其他的都可以不用管。

    所以吃过早饭,许世彦继续扛着铁锹去挖陷阱。

    苏安瑛是个闲不住的人,非得要去林子里捡蘑菇、捡核桃啥的。

    许世彦不放心媳妇,就让苏安瑛跟着他一起。

    许世彦在哪里挖坑,苏安瑛就在附近随便划拉点儿蘑菇、核桃、榛子等。

    中午不等干活的人休息,苏安瑛就回去给大家热饭,还给烧了热水,让大家吃的舒服一些。

    下午放工的时候,许世彦给杨春明、赵建设等几个相处好的人,每家分了三四斤肉回去。

    又拜托赵建设,给许家捎了一整个儿后鞧带着块腰条。

    这下,许世彦进山第一天就弄了头野猪的消息,瞒不住了。

    都不等到晚上,村里大部分人全都知道了,各家各户议论的,都是许世彦和野猪的事情。

    当初那些背后议论,觉得许世彦一个大小伙子上山看参没出息的,这会儿都后悔了。

    “早知道上山看参还有这好处,你们弟兄几个就应该去。这可倒好,让老许家捡了个便宜。”

    “你瞅瞅人家,两口子上山看参,都挣工分,队里管着吃,还能弄着野猪。

    早就说让你们去,就是不听,这下好了,便宜都让许老三两口子占去了。”

    这么想的人,不在少数。

    以前老李头在山上看参的时候,大家伙都没瞧得上这看参的活。

    都觉得这是队里头照顾老李头,就是给他找个差事混口饭吃而已。

    后来老李头病了,参场丢了棒槌,大家才恍然,原来看参也是个挺危险的活。

    等到这会儿,得知许世彦夫妻在山上不但挣着工分,还有其他好处,有些人可就心里不平衡了。

    而原本在众人眼里不算好差事的看参,也一下子就转变成了众人眼里的香饽饽。

    人分三六九等,总有好人和坏人。

    有些人吧,自己没什么能耐,好高骛远、眼高手低。

    可别人一旦过好了,他就眼红嫉妒、上蹿下跳。

    这样的人别的不会,背后小捅咕最有本事。

    于是,就有人找到了赵大海等干部,话里话外那个意思,就是想去看参,把许世彦两口子顶下来。

    “都特娘的放屁,这一个个儿不安好心眼儿。”

    赵大海被烦的不轻,队里开会的时候,就开始骂人了。

    “现在瞅着看参是个好差事了,一个个瞪眼扒皮想要往里挤,早干嘛去了?”

    “当初我挨家挨户求人,让他们上山看参的时候,那一个个头摇晃的跟拨浪鼓一样。”

    “许家三儿实在,我一开口,人家就点头应了,还帮着想了办法,弄出那么多看参的工具出来。”

    “现在都知道,山上有地枪、有拉炮、有陷阱,看参容易,还能逮着野猪吃肉,全都眼红了是吧?”

    “眼红也没用,从今天开始,谁要是再敢找你们说情,我就扣他工分。”

    赵大海气的不轻,在队部一顿炮轰,把众人轰的一个个缩着脖子低着头,谁也不敢吭声儿。

    这件事很快也传遍了村里,那些动了心思的人家一听,要扣工分,吓得再也不敢东奔西挖关系走后门。

    这一场风波,很快传到许家人的耳朵里,许成厚知道了少不得又发火骂人。

    当然,这回骂的是外人。

    “这些个不要脸的东西,他们怎么能舔着脸说出来,要把咱三儿换下来的话?

    没有咱三儿弄出来那些稀奇古怪的玩意儿,就凭着他们那些狗熊东西,能看得住山上的棒槌?”

    许成厚十分气愤,觉得村里人都太不讲究,不安好心眼儿。

    “那以前老李头在的时候,参场不也没出事么?就你儿子能耐?”

    炕上坐着的周桂兰,一边缝棉衣服,一边嘟囔。

    “老李头?人家可是大房子出了名的炮手,年轻的时候打猎可神了。

    前几年跟旁人比枪法还赢了呢,一般人能跟老李头比?

    更不用说,他养的那些狗,个顶个的厉害,有他在参场,谁敢去捣乱?”

    许成厚摇摇头,觉得老婆子成天在家,真是啥都不懂。

    “那几条狗厉害?厉害咋还让人下药了呢?”周桂兰不解。

    “这话让你问的,那几条狗都是老李头亲自喂大的,狗通人性。

    老李头这么一病倒,那些狗看不见他,肯定不吃食没精神。后面老胡上去,估计也没喂明白。

    偷棒槌的贼,把馒头用油炸了,里面塞上药,那狗饿了好几天,再遇见香喷喷的馒头,还能不吃?”

    这些不是许成厚胡说,都是公社派来的人查出来的。

    前去偷棒槌的贼都是行家里手,对付狗专门有一套拿手绝技,再好的狗遇上那些人,也难逃。

    “那要照你这么说,看参还真就不是个简单的活?咱三儿那样的能行?”

    周桂兰缝完一根线,拿起线板来,又穿上一根,也不抬头,语气里带着一点儿不屑的随口说道。

    “三儿咋就不行?咱家三儿厉害着呢,连野猪都能打着,那还说啥?”

    许成厚听着妻子的话味道不对,顿时有点儿不高兴了。

    周桂兰停下缝衣服的动作,抬起头来,似笑非笑的看着丈夫。

    “哦,你这吃了三儿送回来的猪肉,就觉得三儿有本事了对吧?

    不是刚开始听说他去山上看参,你那鼻子不是鼻子脸不是脸的模样了?”

    许成厚被妻子的话,怼的满脸通红。

    “闹了半天,你挖个大坑在这儿等我呢。”许成厚抬手抹了把脸,讪讪道。

    “以前,是我看轻了三儿,没想到咱家三儿还有这样的本事。”许成厚坐在炕头,唉声叹道。

    要说不后悔,那是不可能的。

    许成厚咋也想不到,在他眼里那个窝窝囊囊、三棍子揍不出个屁的儿子,分家以后竟然有这么大的本事。

    要是早点儿知道多好?他咋地也不能把儿子撵出去。

    可如今说啥也晚了,人家小两口逍遥自在的过日子,家里咋地跟他们有啥关系?

    “现在知道后悔了?哼,我看你以后还敢不敢再骂三儿?

    现在他好歹还想着家里头,头一回卖了棒槌,往回买一堆东西。

    第二回没买东西,偷摸的塞给我一百块钱。

    你要是再骂他,给他伤透了,他就是不管你,我看你还能怎么样?”什么叫扎心,这就是。

第五十九章 带狗进山

    带着媳妇在山上,逍遥自在过日子的许世彦,根本不知道村里头闹得快反了天。

    也不知道他家老妈几句话,扎了他老爹的心。

    许世彦每天要做的事情,就是挖坑。

    挖更多的坑,把参场附近那些容易进来贼的地方,都挖了坑安上钉板。

    不光挖坑,还下夹子。

    大号的捕兽夹,带着锋利的锯齿,就算野猪或是黑瞎子被夹住了,也能夹断腿的那种。

    当然,每个夹子附近,他都写个牌子,避免有人误碰。

    夹子主要是为了防野兽的,不是为了伤人。

    再远一些的地方,下套子,大的用油丝绳,小的用铁丝,这个就纯粹是为了捕猎。

    反正他每天在山上呆着,就捅咕这些,里三层外三层的陷阱把参场围了个水泄不通。

    不管是人还是野兽,只要不走正道,想要靠近参场,后果自负。

    当然,每个通往参场的路口,都会弄一块牌子,上头写了警示语,提醒进山的人要当心。

    不光如此,村里也很配合,赵大海特地用村部大喇叭喊了好几天,警告众人不要靠近参场。

    同时,赵大海还上报给了公社。

    这可是新的看参手段,如果好用的话,那可是要全公社推广呢。

    再说了,也得让其他大队的人知道,别往前川参场那头跑。

    山那么大,别处好东西多得是,何苦非得来这边找麻烦?

    反正提醒的义务尽到了,如果有人非得要作死往这片林子里闯,没了命那是活该。

    别说什么讲理不讲理,霸道不霸道那些。

    保护全村财产,这就是必要的手段,已经通知了,不听话作死,怪谁?

    至于说捕猎违法不违法?这个都不用寻思。

    如今这年月野生动物还很多,秋天野猪黑瞎子进地里祸害庄稼,冬天饿狼都能进村子叼小孩。

    这时候谈保护动物?别扯了。

    所以许世彦放心大胆挖陷阱下夹子,一点儿都不担心。

    付出肯定会有收获,这些天陆陆续续的套中了几只野兔野鸡,还夹了一头小野猪,两只狍子。

    山上的生活也渐渐丰富起来,碗里有肉,肚子里有油水,苏安瑛的气色也明显好更多,整个人都丰润了些。

    就连那几只狗,也跟着沾光儿吃的好了,渐渐精神了起来,也跟许世彦日益亲密。

    转眼间,许世彦夫妻上山已经半个多月。

    参地里的活都干的差不离,棒槌栽上了,参籽也撒好,防寒土全数上完。

    只剩下新栽棒槌的参地里,砸上柱脚,等来年春天做上参棚即可。

    十一月七号那天立冬,下了今年的第一场雪。

    要是搁平地上,也就二指厚,出太阳慢慢就化了,站不住。

    但是山里不同,雪下高山、霜打洼地,山上的雪更厚一些,气温也低,背阴坡的雪不见太阳,也就这么站住了。

    下雪了,天地间白茫茫一片,遮住了尘土与喧嚣,却也让一些东西,显出了踪迹。

    “这雪好啊,等雪停,就可以带狗进山打猎了。”傍晚,许世彦看着外面飞飞扬扬的雪花,欣喜道。

    “你要去打猎?还是别了吧,咱现在这样不就挺好么?打猎挺危险的,别伤着你。”

    苏安瑛一听丈夫说要打猎,不由得皱眉,十分忧心的说道。

    “那不一样。咱现在这是傻等着,有没有猎物全看老天爷。

    这山多大啊,山里的野物不可能总往咱这边闯。

    冬天了,那些肉啊什么的都能放住,我多弄点儿野物回来慢慢吃呗。”许世彦知道媳妇是担心他,于是耐心解释。

    不仅仅只是为了那一口吃的,更要紧的是想办法挣钱。

    在山上看参固然有工分可以挣,但是仅凭着那点儿工分,也不过是年吃年用罢了,剩不下什么。

    媳妇怀孕了,他们的第一个孩子明年春天会出生。

    照着现在来看,这娃应该能保住,到时候总不能让苏安瑛带着孩子住在山上吧?总得有自己的家才行。

    这是一笔不小的钱,虽说有放山的钱在,那也不能坐吃山空,还是要想办法挣钱才行。

    山里那些野兽可不光能吃,像黑瞎子胆、香獐子的麝香、梅花鹿的鹿茸,都是上好药材。

    至于说紫貂、貉子、灰鼠、水獭,都是上等的优质皮毛,收购价格都不低呢。

    守着长白山这座宝库,趁着如今这年月不禁猎,可以光明正大的打猎挣钱,许世彦怎么可能错过机会?

    “你放心,我带着枪,领着那几条狗。

    李大爷养的这几条狗都是好苗子,成天在参园子里圈着屈才了。

    那几条狗好好训练一下,个顶个儿都是好猎手。”

    猎人见到好狗,比见了金银珠宝还高兴呢,哪能让好狗白瞎了?

    苏安瑛知道自己劝不动许世彦,索性也就不劝了,只嘱咐许世彦一切小心。

    第二天雪停,许世彦没动,老老实实在家劈柴挑水。

    苏安瑛心里还奇怪呢,不是说去打猎,这怎么又没动静了?

    动物毕竟不是人类,春、夏、秋三季没见着雪,冷不丁下第一场雪,山里的动物都懵。

    下完雪的第一天,山里那些动物全都老老实实趴窝不动弹,动物不出来自然就没有足迹,进山打猎也是白搭。

    可那些动物饿啊,趴窝大半天,到下午就饿得受不了,少不得出来转悠觅食。

    这样一来,就会在地上留下痕迹。

    而猎人就可以通过雪地里的脚印和痕迹,辨别是哪种动物,打猎也相对容易些了。

    所以许世彦消消停停的在家呆了一天,第三天一大早,许世彦轻手轻脚起来,做了早饭,又馇了狗食。

    等苏安瑛起来时,许世彦早已吃完饭收拾停当准备出发了。

    “这么早就走啊?”女人怀孕后都嗜睡,苏安瑛这都算勤快的了,早晨六点半起来。

    结果一出屋就看见许世彦在外屋扎绑腿,知道他这是要去上山了。

    “嗯,早点走,那几条狗没打过猎,今天主要就是遛一遛它们。”

    许世彦捆好了绑腿,斜跨着一个包,将饭菜塞到了包里。

    “我出门之后,你把大门直接锁了就行,这天不会有人来干活,不管谁来叫唤,也不用搭理他们。”

    参地的活都干的差不离了,这又刚下完雪,路上和参地里白天全是烂泥。

    不会有人来,所以许世彦放心的带着三条狗出发了。

第六十章 打野猪

    参场子里头一共有五条狗,许世彦没能全都带出来,他怕这些狗以前没进山打过猎,不好带。

    老李头年纪大了,别看枪法好,但体力不行。

    进山打猎不容易,上山爬坡的满山蹿腾,岁数大的人体力不济根本干不了。

    平日里老李头也就是下个套子、夹子之类的弄点儿猎物打牙祭,偶尔有野猪跑进参场打死,这几条狗没机会跟他上山。

    许世彦一个人,带着没打猎经验的狗上山,太多了他根本顾不过来。

    所以只能先带三条,下回再带那两条,慢慢等它们都训练好了,才可以一起带出来。

    出了参场子,许世彦带着狗一路向西南方向行去,参场子西南大概六七里的地方,有一大片柞树林子。

    柞树长得很像南方的橡树,柞树的果子跟橡果也很像,当地人称其为萫子。

    萫子含大量淀粉,是喂猪的好东西,不少人秋天都会到林子里捡萫子回去喂猪。

    家猪都爱吃,野猪更不用说了,那边一到冬天经常会有野猪出没,所以那片林子也被人称为野猪林。

    许世彦就打算带着三条狗,到野猪林去碰碰运气,毕竟这三条狗都没打过猎,没经验,往别处去更白搭。

    许世彦从参场出来的时候也就六点左右,牵着三条狗一路翻山越岭,等着到了野猪林外,就七点半多了。

    刚到野猪林外围,就见到雪地上几趟动物的蹄印,那形状一看,就是野猪的。

    许世彦忙将三条狗的绳子都解开,三条狗立刻抖了抖毛,接着便抽了抽鼻子。

    其中一条大黄狗,低头在那几趟脚印上嗅了嗅,眼神立刻就变了,撒开腿就往林子里跑。

    另外两条狗一见这样,也跟着就往林子里跑,许世彦也背着枪,快步跟上。

    三条狗刚跑出去没多远,就听见一阵狗叫声,听声音便知,这是大黄狗发现目标了,在招呼伙伴呢。

    果然,另外两条狗的叫声随即也响起来,之后便是一阵乱叫。

    中间夹杂着“哽儿”、“哽儿”、“吼儿”、“吩儿”的声音,不用说,那肯定是野猪的动静。

    许世彦从后背摘下枪,拉下保险,端枪在手,快步往前走。

    绕过几棵树和一块大石头,就看见前面七八头野猪,正往山坡上跑。

    这群野猪应该是昨天下午或者傍晚来到野猪林觅食,吃饱之后便找了树下趴窝休息。

    猪懒,没人惊动的话,不到早上十来点不会起窝。

    这也是许世彦为什么早早起来带着狗出门的原因,就是想趁着猪还没起窝的时候堵它们。

    这些猪睡的正香呢,忽然听见狗叫被惊醒,慌慌张张就跑。

    野猪这种动物也挺有意思的,没啥家庭观念,危险来临,也别管啥爹妈儿女了,各顾各逃命。

    而且越多的猪聚一起,就越怂,跑的越快。

    老虎猎猪的时候,都是跟在群猪后面,穷追不舍。

    等老猪和小猪体力不济跑不动了,落在猪群后面,就会被老虎咬死。

    所以,老虎还有个外号叫猪倌。

    可要是单独的公猪就不一样了,发了疯的公猪敢跟老虎斗。

    尤其是它那两颗锋利的獠牙,绝对是利器,就连百兽之王也未必是对手。

    三条狗冲入猪群,直接将猪冲的四散奔逃。

    大黄狗一狗当先,一口就掏在了落后那头猪的后腚最脆弱处。

    那猪被咬的一声哀嚎,回过头来,长嘴巴就要往大黄狗身上撅。

    而这个时候,另外两条狗也赶上来了,其中一条毛色发青的大青狗,上前就在野猪前肘下掏了一口。

    野猪挂甲,脊背和肩膀处粘着一层松脂跟砂石的混合物,普通的刀都扎不透,别说是狗了,根本咬不动。

    但是前肘下这里,相当于人的咯吱窝,这地方再怎么挂甲也挂不到啊。

    野猪吃痛,就顾不上回头撅大黄狗了。

    这是头公猪,当地人叫跑篮子,公猪一般体型较大,三四百斤常见,大跑篮子五六百斤的也有。

    眼前这头公猪大概就得将近四百斤了,体型大力气大,被青狗咬一口急眼了,用力一甩,便把青狗甩了出去。

    青狗摔出去,并没有受伤,灵巧一滚便又起来。

    公猪怒了,朝着青狗冲过去,长嘴巴带着獠牙低头一拱,这要是拱上了,锋利的獠牙就能把青狗的肚子豁开。

    幸好这时大黄狗上来,又是一口,还是老地方。

    公猪后头那鼓鼓囊囊的一大包,被大黄狗直接含在嘴里,狠狠就是一下子。

    这一下,简直痛彻心扉的疼,那头大公猪的叫声就可以听出来多么惨烈了。

    公猪疼的眼睛都红了,发了疯似的调头朝着大黄狗冲过去。

    而这个时候,一直没上前的花狗,猛地冲过来,直接咬住了野猪的耳朵。

    另一边,青狗也上来,再次咬住野猪前肘下的位置。

    野猪这时候也顾不上去挑大黄狗了,用力将青狗和花狗甩开,玩了命的想要跑。

    三条狗从小就在一起长大,虽然以前没上山打过猎,但是默契不错,配合的极好。

    三条狗哪里肯让野猪跑了,将野猪团团围住,轮流上前撕咬。

    那野猪也属实够惨,被三条狗这一口那一口咬的浑身都是伤。

    当然,那三条狗也没落着好处,被猪伤了好几下,幸好都是轻伤。

    这三条狗都够凶够狠,即便是身上带了伤,依旧跟野猪缠斗不休。

    三狗一猪且战且走,从山坡下到了山岗,又下去。

    许世彦一直紧紧跟在后面,只是狗跟猪始终缠斗在一起,他找不到机会开枪。

    大黄狗找机会再次掏了野猪后腚,那两包东西被扯的只剩一点皮连着,鲜血淋漓的当啷在后头。

    野猪终于受不住了,正好前头有棵大树,那猪直接坐到大树下。

    背后靠着树,挡住了后头,呼哧呼哧的喘着粗气,眼珠子通红,盯着前面的三条狗。

    大黄狗没有了用武之地,青狗和花狗再次扑了上去,一左一右,一个咬耳朵一个咬肋下。

    那野猪左右甩着头,想要把两条狗甩开。

    这个时候,许世彦端枪上脸,扣动扳机,只听得砰砰两枪,野猪头被打穿。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44293/ 第一时间欣赏重回七七种田养娃最新章节! 作者:参娃所写的《重回七七种田养娃》为转载作品,重回七七种田养娃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重回七七种田养娃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重回七七种田养娃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重回七七种田养娃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重回七七种田养娃介绍:
许世彦重生回到四十年前,新婚第二天。
水灵灵的媳妇刚进门,一切都是最好的开始。
种种田,打打猎,没事儿进山挖棵大人参,七十年代的生活,其实也挺好。
上辈子没多大本事,这辈子也没什么宏大愿望,只想好好跟媳妇过日子,将闺女培养成才。
大闺女喜欢写作,就让她考个重点大学的中文系。
二闺女喜欢唱歌跳舞,艺术学院不错。
至于那个混账儿子败家子,上辈子没机会塞回他妈肚子,这辈子就想出生了。
可有些事,怎么就不一样了呢?重回七七种田养娃已经完结,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重回七七种田养娃,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重回七七种田养娃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