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现代都市重回七七种田养娃TXT下载重回七七种田养娃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重回七七种田养娃全文阅读

作者:参娃     重回七七种田养娃txt下载     重回七七种田养娃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七百二十一章 研发方向

    苏安瑛在羊城忙着卖货、盯建房进度,忙得从早到晚不停。

    许世彦在家,也一样不得闲,要盯着几个厂子生产,要盯着发货。

    今年好不容易保住了订单,可千万不能出任何问题。

    产品质量必须严抓,出一点儿岔子都不行。

    几个厂子加班加点全力出货,这边一生产好,立刻就给客户发过去,也是不敢耽误半分。

    万一路上有点儿啥事耽误了,客户提出索赔啥的呢?

    这时候,人家想挑毛病正愁着找不着借口呢,还能主动送把柄?

    所以,就必须严格把控所有环节,打好提前量,坚决不给对方任何找麻烦的借口。

    为了这个事儿,公司各级主管现在是三天一小会,五天一大会。

    哪个工段要是出了岔子,追究责任。

    全公司上下全都绷着神经,真的是如履薄冰,生怕哪一点做的不好,影响了出口。

    除了日常生产,许世彦还得盯着技术部门的研发工作,加大研发力度。

    参业公司能够在这一场危机中挺住,主要依靠的就是有科技内核、独一无二的产品。

    这让很多人都看到了科技研发、产业深加工的潜力。

    人参研究所如今并入到参业公司,跟技术部的人合到一处,埋头苦干,加快研发速度。

    还别说,人参研究所的这些人,确实有些真本事。

    之前在县里的时候,苦于没有研究经费,很多想法没办法实现。

    如今到了参业公司,全公司上下都对新产品研发给予高度关注。

    许世彦更是直接批了大笔的研发资金,从国外引进多种先进仪器。

    研究所的人总算体会到了啥叫财大气粗。

    这下,经费有了、仪器有了,一个个都卯足了劲头,着力开发具有独特技术的新产品。

    许世彦也给研发人员定了大致的研发方向。

    一个是各类保健作用的补品,比如人参鹿鞭牡蛎膏、人参鹿鞭丸、人参膏、超浓缩人参精华饮液、人参气血饮等等。

    这个基本上都是楚瑄淮帮忙出方子,研发人员做各种实验,改善工艺流程。

    用现代化的提取浓缩工艺,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增加产品竞争力。

    再一个,就是药食同源的一些小零食,或者茶饮等。

    比如人参蓝莓软糖、人参酥心糖、人参可可糖、人参炭烧咖啡糖、鲜人参银耳罐头、即食人参鸡罐头、人参五加茶、人参当归茶等等。

    许世彦还从省化工学院请来几个研究员,带领团队研究日化产品。

    比如人参精华面霜、人参精华润肤乳、人参精华润肤露、人参精华洗发水、护发素、人参精华护手霜、人参精华身体乳、人参精华香皂等等一系列洗护用品。

    不管什么年月,女人的钱都最好挣。

    之前没往这上面打算,主要是科技力量不够

    既然省里大力支持了,那就别客气,该挖人就挖人,该研发就研发。

    反正上面就一个态度,只要许世彦能把钱挣回来,其他方面,要地给地,要人给人。

    除此之外,制药厂那边也是火力全开。

    除了常规中成药之外,许世彦亲自带领药科大学的团队,着力研发各种新药。

    相关部门也是大力支持、积极配合,简化很多审批手续,更指定了几个医院做临床药物实验。

    药厂生产的速效感冒灵冲剂、宁心丸、保心丹、通心络胶囊、健脑灵糖浆、参芪王浆养血精、参茸补肾片等产品,直接进入各大医院药房。

    这方面,许世彦有着相比于其他药企非常明显的优势。

    楚老的学生,现在都是各地医院的院长、主任,再不然就是各大医学院的院长、教授。

    这点儿小事都不用楚老发话,许世彦给对方打个电话,事情就成了。

    制药厂的各类药方都有楚瑄淮把关,药材多数出自本地,或者原产地直接供货,效果自然是不用说。

    各大医院最开始是看着楚老的面子,后续临床验证,药效确实好,于是很多医院都追加订购。

    能够进医院药房的药,药效都是得到认证的,所以外面各大药店,也不会拒绝。

    因此制药厂虽然才开业不到一年,发展形势还是很不错的。

    “老历、老戴,我让人去丹东、宽甸那头弄的东西,都运回来了是吧?

    那就通知下去,这个周六,咱们场开职工代表大会、年终总结表彰大会。

    原本应该在阳历年之前开的,前几天属实太忙了。

    正好这一批货发出去,尾款也都结的差不多了,赶紧开会,把工人的奖金和福利发下去。”

    忙活了好多天,总算能松口气,许世彦立即安排今年的年终总结表彰大会。

    工人都眼巴巴盼着呢,眼看着离过年也不远了,还是赶紧开会发奖金发福利得了,让大家伙安安心心过个好年。

    “嗯,都运回来了,现在放在加工厂的大库里呢。

    我都看了,鱼虾啥的比去年的还好,猪肉也挺不错。

    那水果都用大花筐装着,里面垫着谷草稻草啥的,一点儿也没冻着,都挺好的。

    这回,保管那些兔崽子们一个个儿都乐屁颠儿屁颠儿的。”历秉卓笑呵呵的说道。

    他是参场的老人了,也是从普通职工一路走上来的。

    当年他带的那些徒弟,现在都是各工段的段长了。

    所以他才喊那些人兔崽子,这不是骂人的话,反倒是一种亲切不见外的表达。

    “好,那就好,今年这么多事儿,咱公司没有受太大影响,都挺过去了。

    这阵子加班,工人都三班倒拼了命的干活,必须得好好奖励一下,不能让工人寒了心。”

    许世彦素来待人宽厚,从来不会在这些方面抠搜的。

    公司里该有的规章制度必须遵守,有功则奖、有过责罚,一切照着规章制度办。

    真有人犯错了,谁的情面也不好使。

    但同时,必要的人文关怀也不能少,年节福利啥的,从来不克扣。

    所以,参场的工人才有凝聚力,才会许世彦喊一嗓子,所有人都能瞪起眼睛来往上冲。

    从入秋到现在,工人连着加班会战好几个月了,没人喊苦没人喊累。

    全公司上下拧成一股绳,拼着一股劲儿,必须把订单分毫不差的完成。

    当然,许世彦本身也没把自己当啥领导,他又在单位住好长时间了。

    跟着工人一起加班干活,一起吃食堂、一起住宿舍。

    说句不好听的,干活累了,下班就跟工人一起泡澡堂子。

    这样的领导,工人当然喜欢,不管许世彦说啥,工人都服。

第七百二十二章 年终奖福利

    一月六号正好礼拜六,参业公司职工代表大会、年终总结表彰大会,在场部顶楼的大会议室召开。

    整个儿公司各个厂的厂长、主任,工段的段长,班组组长,全都到现场开会。

    至于工人,则是留在车间干活。

    许世彦作为公司总经理,少不得要讲几句场面话。

    “今年的形势,大家伙也都知道。

    咱们在这么艰难的形势下,经过大家的努力,保住了百分之九十五的订单

    截止目前,这百分之九十五的订单里面,只有少部分还没完成未能发货。

    大部分已经发出,尾款也都结回来了。”

    “在这样的情况下,今年,咱们公司的总产值达到了七千多万,依旧超过了去年的总产值。

    能够取得这样辉煌的成果,跟各位的努力分不开。

    所以,必须感谢各位,没有各位的辛苦努力,咱们创造不出这么高的产值。”

    光是春交会上,公司就创汇两千万美刀,而历年来积累下的老客户订单,也有一千多万美刀。

    再加上药厂、参地综合利用,以及复合肥厂、矿泉水厂的分红等等。

    今年总体来算,产值比去年还高。

    “为了表示对各个厂子职工的感谢,今年除了常规分红之外,每位职工再加一百块钱年终奖、五斤猪肉肉或者鲅鱼、十斤水果。

    这个,等会儿各工段的工段长,到咱们的后勤处去领票,每个人都有,工人凭票去大库领东西。

    那个,都辛苦一年了,今年咱般般样样儿整点儿,过得富裕年。”

    去年,场子弄回来猪肉和海鱼,都是卖给工人。

    今年许世彦大手一挥,索性也别卖了,发福利吧。

    每个人五斤肉或者五斤鲅鱼,再来十斤水果,至于种类随便选,想要啥要啥。

    要是一家有两三个人都上班的话,就换着样儿要,正好留着过年也就差不多了。

    当然,要是谁家觉得不够吃,场子里还有,也可以掏钱再买,不够的话,还可以去辽省进货。

    反正今年预备的早,再去一趟也来得及。

    国人还是很注重过年的,谁不想家里鸡鸭鱼肉齐齐全全、热热闹闹的过个年啊?

    一听说今年不光有现金奖励,还有实物奖励,底下这些人都特别高兴。

    一瞬间,会议室里响起潮水般的掌声。

    接下来,许世彦又宣布了今年的各项评选结果。

    什么先进工段、先进班组、先进个人等等,每个被评选上的,都有相应的一份奖金。

    最高的近千元,低的也有两百块。

    所有获奖的人上台,许世彦挨个儿给发奖状和红包。

    红包里没有直接装钱,而是凭着红包里的条子,去财物处领钱。

    所有获奖的人站在一起,台下有人拿着相机,卡察卡察一顿照。

    等着领完奖,许世彦又讲了下公司明年的发展计划。

    如今这个形势下,也不敢说啥太狂的话了。

    许世彦唯一的目标,就是尽量保住目前的订单和产值不下降就很好了,啥上涨之类的,干脆不敢想。

    不管怎么样,大会开的挺圆满挺成功,所有参加的人都乐呵呵的。

    散会之后,公司的财务人员,把工人的承包分红、年终奖金、福利小票一起发放下去。

    工人下班之后,纷纷到加工厂那边排队领东西。

    加工厂那边,猪肉、鲅鱼、苹果、梨,这回可是要啥有啥。

    都是按照要求提前就分好了的,五斤一份儿。

    工人凭着小票,领一份鱼或者肉,再领两份水果。

    有人就直接五斤苹果五斤梨,正好都有了。

    也有人说分的这些不够,那边负责的人就说,等着把福利都分完了,就放开了往外卖。

    这边还有大虾、刀鱼、尤鱼等不少东西呢,随便选。

    大家伙儿一听就笑,“合着许总发给咱这一百块钱年终奖,就是让咱买东西的啊。

    得嘞,今年过年,说啥也得多买点儿,老婆孩子都犒劳犒劳。”

    旁边的人一听,也都哈哈大笑起来。

    “这也就是咱许总吧,你换个人试试?

    就今年这情形,换成旁人,咱能发出来工资就挺好了,还想着有年终奖?

    大家伙儿,回头吃着碗里的鱼和肉,可别忘了,咱们这是跟谁沾光儿。”有人接话说道。

    大家伙这么一寻思,还真是这个理儿。

    “那可不,我媳妇有亲戚在二参场,听说今年那边儿有点儿惨啊。

    不少人一年忙到头,还差点儿赔钱呢。”

    当时除了一参场,其他几个县属参场全都实行家庭承包责任制,实行三定一包、自负盈亏的形式。

    往常年人参价格好,参场职工都能挣到钱。

    今年行情太差,那几个参场到现在还没把棒槌全卖出去呢,场子没钱,拿啥发给工人?

    再说了,就算是卖出去,价钱比往年低那么多,成本还是照着往年的扣。

    工人忙活三年,最后能闹个不赔本儿就谢天谢地了,还想着年终奖?做梦吧。

    “看看,多亏当初咱们场没跟着也彻底承包吧?要是那样儿,这下可都亏惨喽。”

    不少人摇头晃脑,也不知道是唏嘘呢,还是幸灾乐祸。

    “得嘞,拿着咱的东西回家,哄老婆孩子高兴去喽。”

    有人拎着自己那一份儿东西,赶紧回家。

    不止是参业公司发福利,复合肥厂、松江河跟泉阳两处矿泉水厂,也同样发福利。

    今年肥料厂效益不错,尤其是那个庆丰叶面肥,名头算是打出去了。

    不光本省的人来订货,就连外省,也有农户来订货。

    这个叶面肥可以广泛应用于很多经济作物上,都有抗病增产的作用。

    尽管今年的人参行情不算好,但是肥料厂的销售额丝毫没有受影响,反倒是订单多的接不过来。

    肥料厂除了几个干部之外,多数都是临时工。

    但杨钧显跟许世彦商议之后,决定发福利不论正式工人还是临时工,只要在厂子里干活超过半年的,都有。

    这下,可把那些干活的人高兴坏了,尤其是那些齐鲁闯东北的人。

    当初来这边的时候,寻思着能有个混饭吃的地方就挺好了。

    如今再看,不光有工作,还管吃管住,过年还给发福利。

    妈呀,这么好的地方,上哪儿找去?

    这要是写信回家,家里那些人,不得羡慕死啊?

第七百二十三章 今年挣钱少了

    羡慕的何止是那些人的老乡?就连东岗的参农,也有好多人羡慕肥料厂的临时工。

    以前,肥料厂招工的时候,大家伙儿都嫌是临时工,不是正式工人,觉得不如种棒槌挣钱。

    反正东岗这边没几个乐意去的。

    如今再看?还是工人好啊,旱涝保收。

    别管外头刮风还是下雨,只要去上班就有工资拿。

    不用出本钱,不用担心赔钱,老老实实上班领工资就行。

    看看,现在连临时工都发福利了,又是肉又是鱼的,还有水果呢。

    这要是搁往常年,这些参户都挣钱了,谁也没把那五斤肉放在眼里。

    可今年不行啊,棒槌不挣钱,费劲巴拉好不容易卖掉,也就是保个本儿。

    明年还得栽棒槌,还有一家老小花销,谁舍得再胡乱花钱?

    好多人都动了心思,索性托人打听,能不能去肥料厂干活?

    临时工也行啊,猫个冬呗,别管多少,挣就比不挣强啊。

    这下子,杨钧显家可热闹了,好多人都去托人情走关系。

    这回,风水轮流转,可不是当初杨钧显托人帮忙招工的时候了。

    杨钧显直接跟来人说,我们这是临时工不假,但也不是什么人都要。

    那些想打短工猫冬的,就别来了,现在最低也得是干满半年。

    光是这一条,就筛下去不少人。

    那些打算着春夏秋忙活参地,冬天找地方挣钱猫冬的人,直接打了退堂鼓。

    倒是那些看着栽棒槌不挣钱,干脆打算明年不栽了的,一咬牙下定决心进厂子。

    对于这些人,杨钧显自然是欢迎的。

    如今厂子订单太多,工人忙不过来,他巴不得多来几个人呢。

    肥料厂,松江河跟泉阳的两个饮料厂,都是一样,不管临时工还是正式工,都有福利领。

    尤其是泉阳那头,以前陈继辉在的时候,别说福利了,连工资都特么的发不出来,谁敢想啥福利啊?

    如今再看,所有工人,不论临时的还是正式的,一视同仁都有年终福利领。

    东西跟东岗这边一样,每个人五斤鱼或者肉,再来十斤水果。

    可把这些工人美懵了,一个个乐得嘴都合不上。

    当初嫌饮料厂是临时工,看不上不肯来的,这回都后悔了。

    可惜后悔也晚了,饮料厂现在不扩建也不招工,想进都进不去。

    相比于这些厂子直接发福利,林业局这头就稍微差点儿火候。

    跟参场去年一样,只是进了一大批鱼、肉、虾、水果,职工想要啥自己买。

    林业局这两年,也有点儿运转不太灵活了。

    没办法,就这个年月,外头各种三角债,局里资金周转不过来。

    不管怎么样,工人还都挺高兴的,毕竟往年想买都没地方买去。

    原本,许世彦跟纪同忠他们商议,说是让他们弄个门市倒腾着卖东西呢。

    结果苏安瑛那边要货,黄胜利等人忙不开。

    各家这些亲戚全都帮忙干活去了,谁还有工夫搭理啥海鱼、大虾啊?

    棒槌再砸掉价,也比海鱼、大虾贵,这些人又不傻,哪会舍了西瓜捡芝麻?

    今年的除夕,是在一月二十六号,离着也没多远了。

    按说到这个时候,苏安瑛就该琢磨着往回走。

    可那边一直有客商要货,虽然量不是特别大吧,但架不住客户多,积累起来也不少。

    苏安瑛有点儿不舍得这头的生意,就跟许世彦商议,她晚点儿回来,在那边多卖几天货。

    这个时候,能挣点儿就挣点儿吧,谁也不知道过了年,这行情是个啥样儿。

    万一年后没人收货,行情又掉了呢?

    再者,这边房子也盖的快差不多了,就差封顶。

    苏安瑛的意思,她晚一阵子回去,看着那楼主体都起来,剩下的年后再说。

    许世彦一寻思也是,现在真不好说咋回事儿了。

    “唉,可惜那边房子还没盖好。

    这要是盖好了,我带着家里人,咱一家子去羊城过年也挺好的,孩子们也能体验一下南方冬天啥样儿。”

    许世彦在电话这头,很是遗憾的说着。

    “谁知道呢,反正我是不习惯,就感觉冬天见不着点儿雪,浑身都不舒坦。

    再说了,别看这头没有雪,其实也挺冷,孩子们过来,真不一定能习惯呢。”

    苏安瑛在电话那头吐槽,作为东北人,别看她连着两年在这边过冬,可还是不太适应。

    两口子在电话里也没说几句。

    苏安瑛那边,毕竟是用外头的公用电话。

    虽说不在乎那点儿长途话费,可后头挺多人都在等着,她也不好一直占着电话不撒手,所以随便唠几句就把电话挂了。

    苏安瑛一直在羊城待到了小年前一天,这才收拾了东西,坐飞机回沉阳,再从沉阳坐车回松江河。

    等她们到家,都腊月二十四下午了。

    苏安瑛等人回来,第一件事自然是算账。

    今年挣钱不如去年多了。

    一个是秋天没抓货加工,另一个是人参价格不高。

    还有,今年没卖参栽子,又少了一份儿进项。

    “今年冬天我们几个在羊城,不算各家那点儿货,光是收的,大概是十五万斤左右,挣了不到四百万。

    这个是毛利,扣除各种花销、税,小纪、胜凯等人的工钱,最后剩下两百八十万。

    唉,这要是去年的行情,咱经手十五万斤棒槌,咋地也能挣个小千万啊。”

    苏安瑛算着账,不由得叹气,今年挣的不多,花的可不老少。

    羊城那边连买房子加盖房子,现在已经砸进去几十万了。

    年后回去还得里外收拾装修,又得花不少钱呢,这要是买卖开起来不挣钱,可咋整?

    “媳妇啊,你就知足吧,就今年这年头,你还能挣一百来万,想啥呢?”

    许世彦一听他媳妇那话,差点儿没笑出来。

    这可真是啊,见惯了大钱,挣的少了心里头难受是吧?

    是,跟去年挣了小千万相比,今年这点儿钱真的是不多。

    可要是跟普通人相比,这个时候了还能挣这么多钱,那就很了不起了。

    “不管咋说,有你今年挣的钱,咱那边的店肯定能开起来。

    这要是整好了,明年就能给你回本儿你信不信?

    再说了,咱这还有养殖场呢,养殖场今年可没受影响啊,效益好着呢。

    对了,还有肥料厂,那边今年也不错。”

    这就是鸡蛋不能全都放在一个篮子里,最好的证明。

    要是他家没有别的产业,全指着人参,今年也得凉。

第七百二十四章 杀猪迎姑爷

    算了账分了红,不管是公司的几个股东,还是纪同忠等人,都分了相应的钱。

    不管咋说,今年这行情,还能挣着钱,就算是挺不错了,大家伙儿都挺知足。

    要是搁往年,这分了红咋地也得在一起热闹热闹,今年索性取消了。

    一个是临近年根儿,没时间。

    苏安瑛等这些女的都是腊月二十四才回来,到这时候了,咋地不得收拾收拾家里头?

    还能就这么皮儿片儿的过年?

    再一个,今年行情差,那么多人都没挣着钱,一个个狼哇的眼睛都绿。

    结果苏安瑛他们还得瑟着开年会庆贺,传出去不好。

    人家不得说,这是用他们的棒槌挣来的钱?

    这事儿,要是讲理的人肯定说,应该谢谢苏安瑛她们。

    没有他们的门路往外卖货,大家伙的棒槌全都得压在手里。

    人家挣钱那是应该的,毕竟忙活了好几个月。

    这么多人又是羊城又是这边的张罗,人吃马喂咋地不得挣点儿钱啊?

    可是这世间,能够体谅别人、讲理的有几个?大多数都是红眼病不讲理的人。

    这些人不会觉得苏安瑛他们忙活这么久挣钱是应该的。

    反倒会说,你们都这么富这么有钱了,我们都这么惨了,为啥就不能帮帮我们呢?

    为啥还得从中间挣我们那么多钱呢?你们咋就不能少挣点儿呢?

    收货价格高点儿,一斤多给几块钱能咋地啊?也穷不了你们。

    这么想的人,绝对有,很可能还不在少数。

    所以苏安瑛他们意见一致,今年消停点儿,鸟悄儿的把钱挣到手也就完事儿了,可别整那些哩咯儿愣。

    再说,参市饭店和旅店,今年效益都不好,也就是勉强维持。

    所以那边除了浴池,其余的都早早关张歇业了。

    大家伙也不差那一顿饭,年后找机会凑一块吃点儿喝点儿就挺好。

    就这样,大家伙儿鸟悄分完钱,谁也不吭声儿,各自拿着钱回家准备过年。

    不管挣钱多少,这要过年了,总得乐乐呵呵热热闹闹的。

    而今年许家和韩家,还有一件让他们高兴的事儿。

    就是韩立伟和许世琴夫妻,要带着孩子回来。

    去年许成厚过完大寿没几天,韩立伟就把许世琴母子三人接走了。

    这一走就是一年半,家里都想的慌。

    不光是韩文忠老两口想,许成厚这边也是各种惦记着。

    这几个老爷子老太太,隔三差五的就往那边打电话,念叨着不知道俩孩子长多高了,胖不胖,爱不爱吃饭。

    这年月也没啥视频电话之类的,光靠着许世琴在电话里说,也想不出来啥样儿。

    没办法,许世琴只能时不时的就领孩子们去照张相,给寄回来,让爷爷奶奶、姥姥姥爷看看孩子照片。

    这不寄照片还好,寄了照片,老人看着孩子那么可爱,更是成天念叨。

    正好韩立伟今年有假期,就说陪着许世琴母子三人,一起回家来住几天,也省的家里人想得慌总念叨。

    腊月二十七,一家四口到家,韩立民和韩立新去车站接的,回家来,一大家子人凑在一起挺热闹。

    腊月二十八,韩立伟两口子领着俩娃,回了许家。

    为了欢迎姑爷闺女还有外孙,老许家可是准备了最高礼节,杀猪。

    许家今年没养猪,原本许世彦说,场子那边有的是猪肉,直接花钱买点儿回来就是了。

    可许成厚不乐意,他嫌那样没意思,过个年冷冷清清的。

    于是花钱从别处买了头大肥猪回来,在家里喂了几天,就等着韩立伟夫妻回来,整个杀猪菜,热热闹闹庆贺一回。

    为了迎接韩立伟两口子,许世先、许世祥、许世德,都请假领着媳妇孩子回来了。

    这一大家子人,二十多口呢。

    男的在外头杀猪褪毛开膛,女的在屋里切酸菜、烀肉、灌血肠,和面包饺子,这场面,比过年还热闹呢。

    许金凤、许金秀、许瑾萍都大了,在厨房帮忙。

    许瑾慧、许静怡、许静雯几个,则是领着小表弟小表妹,在屋里玩。

    韩振林和韩瑜两个是八七年五月出生的,两周岁半,虚岁三岁,过了年就四岁。

    俩娃的长相随了父母的优点,都可好看了,面貌上大概有五六分相像。

    这么大的孩子最有意思了,倒腾着小短腿儿跟在哥哥姐姐身后,干啥都落不下他们。

    “六妹妹,哎呀,不用你干活,你就消停的在屋里,陪着咱爹咱妈,还有赵大叔他们唠嗑就行。”

    许世琴进厨房想要帮着忙活,结果被嫂子们给撵了出来。

    “你看厨房就这么大点儿个地方,我们好几个人在这忙活,都快转不开身儿了,哪还有你的地方?

    你们这大老远带着孩子回来,一路上够累的了,去屋里歇着吧。”

    苏安瑛笑着把小姑子撵走,今天咋地也不能让许世琴干活啊。

    许世琴无奈,就只能回东屋陪着父母还有几位长辈唠嗑。

    大家伙儿少不得要问起来他们两口子在那边的情形。

    “立伟还是那样儿,管着小两千人。

    今年夏天他们团在大比武上面,得了第一,上级挺高兴,给了嘉奖。”

    提起丈夫,许世琴自然是满心骄傲。

    “我还行吧,在那边弄了个服装厂。

    大院里不少随军的媳妇们都是农村的,也没啥工作,正好来服装厂干活。

    我在首都、沪市都有自己的门市部,连批发带零售的,衣服卖的挺好。

    年后,我打算去羊城看看,想在那边再弄个厂子。

    那边毕竟是沿海城市,运输方便,材料也便宜不少。”

    许世琴跟着韩立伟去了广水那边,家里雇着保姆,大院里有托儿所,她可以腾出时间来,发展自己的事业。

    许世琴原本在首都就有个店,后来又在沪市买了一处,专门用作服装厂的批发部。

    她设计的衣服挺时髦的,不比羊城港城那边的差,所以销量特别好。

    最初厂子里的工人都是随军过去的小媳妇们,如今也从周边村屯雇了不少大姑娘小媳妇,厂子规模越来越大。

    许世琴听说三哥三嫂在羊城买房,打算开店,她也动了念头。

    打算南下去羊城,买个门市,最好再买块地建个厂子啥的。

    这事儿反正不着急,年后慢慢琢磨着办就行。

    “哎幼,你快听听,咱世琴现在这能耐大了去了,又是开厂子又是买门市的,可真好。”

    韩彩娥等人一听,都挺高兴,各种夸赞。

第七百二十五章 要修电站

    今天能来的都关系不错,好多人都是看着许世琴长大的。

    当初许世琴那个样子,大家嘴上不说,心里都替许家愁得慌。

    不知道这闺女将来能咋样,嫁不嫁的出去。

    可如今再看,人家治好了毛病,不光嫁出去了,还嫁的可好呢。

    一双儿女也那么稀罕人,健健康康、长得还俊,老可爱了。

    再看看人家现在发展的多好?自己设计衣服、办厂子、开门市,这还要去羊城那边再开店。

    哎幼,这可真是了不得啊。

    “哥,还是你有福啊,六个孩子,个顶个儿的出息。”

    赵大海跟许成厚可是老交情了,从大房子到东岗,两家人相处的一直很好。

    赵家老二赵建设这些年跟着许世彦没少挣钱,如今还把老大赵建国,还有几个堂兄弟、表兄弟都带起来了。

    两辈人的交情,赵家人对许家,那是绝对没话说。

    但凡有啥事儿,许家只要说一声儿,赵家人恨不得全都来帮忙。

    “你也不差啊,如今建设、建国两家的日子都挺好,儿子、孙子都在跟前儿,你就美吧。

    你还羡慕我干啥?”许成厚就笑。

    “咱现在啊,都挺好,当初在大房子那时候,谁能想到还有今天这日子啊?

    所以说,当初多亏搬出来了,要不然你说那边儿还剩点儿啥了?”

    “嗯,我大哥说的是,大房子那头啊,往后是越来越没啥发展了。

    我听说,松江河要修梯级电站,从大房子上游,西南岔那块儿吧,要别个大坝。

    把水往松江河引,然后在小山那块儿建电站啥的。”

    赵大海虽然离开大房子这些年了,但他家那边还有亲戚,时常关注大房子那头的情况。

    “啥玩意儿?要别大坝?那要是别了大坝,西江还能有水么?”许成厚一听就愣了。

    大房子那地方就指着江养活呢,要是江里没了水,往后那块儿还能剩点儿啥?那不更完犊子了么?

    “可不就是这么说么?

    咳,上头的政策咱也不懂,既然上级定了,那就肯定是有用呗,咱也管不着那些。”

    赵大海摇摇头,大房子那地方虽说是穷乡僻壤不咋好,但毕竟住了多少年,还是有感情的。

    尤其是那条江,赵建设、杨春明、李二牛他们这些人,哪个小时候没在江里游泳过啊?

    以前夏天的时候,臭小子们恨不得成天泡在水里头。

    那条江富裕,江水里鱼多蝲蛄多。

    像许世彦这种有本事的,下挂网、别鱼亮子,赶上好时候一晚上能抓好几百斤鱼。

    没那个本事的,弄几个罐头瓶子做成鱼坞子,一天也能整不少小杂鱼。

    回家来或是搁大酱炖了,或是挤出鱼肠子放点儿盐,晒成小鱼干儿,到时候用点儿油煎了,上山带饭也挺好。

    那蝲蛄就更不用说了,女人去洗个衣服的工夫,就能抓一水桶回来。

    那江里大蝲蛄多,抓回来也不用多麻烦,清水里搁点儿盐一煮,孩子们扒着蝲蛄吃的可香呢。

    东岗这边挣钱是多,日子好过,可有的时候琢磨琢磨,好像还是在大房子那时候过得有意思。

    “是啊,上头的事情,咱不懂,也管不着。

    算了,反正咱已经搬出来了,往后也不可能再回去,别惦记了。”

    许成厚这辈子,从宽甸搬到大营,又从大营搬到大房子,最后从大房子搬到东岗。

    他除了对老家宽甸有点儿念想儿之外,其余地方也就那样儿,所以并没有赵大海那么多感慨。

    许世彦兄弟几个收拾完外面的猪肉,把地上的血也清理了,正好进屋听见大坝的事。

    “梯级电站是水电建设重点项目,上面很重视。

    目前还在规划阶段,大概就是在西南岔西南四公里,建一座松山水坝。

    把漫江干流的水引到松江河,使水资源在松江河集中开发。

    并依次在小山、双沟、石笼修三座水电站。

    据说建成后,每年可以向东北电力系统提供八点七亿千瓦时的电量和五百一十兆瓦的电力。”

    许世祥如今是财政局的副局长了,这些建设项目肯定要走财政,所以他知道的比别人更多些。

    “我听规划设计的专家说过,这个要是建成的话,好处非常多。

    可以节省火力发电耗煤量、还有系统费用,还可以增加县里北江水电站的发电量。

    还可以防洪、发展水库养鱼、改善库周小气候啥的。”

    许世祥对这个也不懂,他就看文件上是这么写的。

    “说的挺漂亮,到时候建起来,能达到说的一半儿,就算挺好了。”许世彦在那边都囔了一句。

    他对专家说的那些不太懂,但他隐约记得,这水电站好像最后没完成。

    上游大坝建完了,小山电站建成了,后头那俩好像哪个没完事儿,然后就那么撂在那儿没人管了。

    但是西江的生态环境,却因为那个大坝,彻底被破坏了。

    原本西江的水很大很深,等到大坝建成,那江水直接就断了流儿,一些地方还有点儿水,有些地方干脆就没水了。

    上辈子许世彦那姑爷在大房子上头的羊洞子栽棒槌,许世彦帮着姑爷干活的时候回去看过。

    那车走的路,直接就是大江的江底。

    当时他还跟闺女讲来着,说两边那山、那石砬子,以前都是江岸。

    “三哥,你说啥呢?这玩意儿专家说的还能错?”

    许世祥耳朵尖啊,就听见许世彦都囔啥了,于是就问。

    “没啥,我就是觉得,有时候眼前看着是好事儿,将来未必如此。”许世彦摆摆手,含混着过去。

    这事儿,根本不是他的专业范围内,他啥都不懂,可不敢胡乱说,更没权利指手画脚。

    许世彦只知道一点,他得打听着施工的时间,赶在大坝建成之前,去一趟那个悬崖下面。

    那地方还有不少山参呢,要是大坝一旦建成,会对那边的环境有影响,那些山参可能就活不成了。

    那些山参生长的地方太特殊了,石砬子的一个平台上。

    虽然平台上面土壤层不薄,也有小树、灌木之类的植被,但环境还是太单一了,尤其是水源无法供给。

    现在大江水流充足,空气湿润,江风带着湿润的水汽上升,可以供给平台上的植物所需水分。

    可要是大坝建成,大坝下游就没水了,那平台上的植物怕是很难再成活。

    别的还好说,山参那么娇贵的东西,估计就够呛了。

第七百二十六章 冰葡萄酒

    许世先等人对什么电站之类,都不咋关心。

    再说了,韩立伟难得回来,那肯定要陪着妹夫聊天啊。

    于是哥几个围着韩立伟,东拉西扯的闲聊。

    里屋大家伙唠的挺热闹,外屋厨房里,薛秀琳妯里几个,跟苏安瑛也唠的挺不错。

    那三家这两年都栽了点儿棒槌,如今这形势下,也不知道等着他们起棒槌的时候啥行情。

    要是行情不好,到时候还得拜托苏安瑛帮忙给卖出去。

    妯里几个能不好好跟苏安瑛说话么?

    厨房里忙了个热火朝天,锅里烀了肉、各种下货。

    另一个锅里炖着大骨头酸菜,炉子上的焖锅里熬着皮冻,等皮冻熬好了,倒在盆里,端外面去凉着。

    这大冷天的,外头棚子里不冷不热的温度正好,放外面俩钟头,基本上就成型了。

    屋里几个老太太还动手包了饺子,等到锅里这些肉都烀好收拾出来,正好屋里饺子也包完了。

    腾出一口空锅,刷干净烧开水煮上饺子。

    杀猪菜不讲究多么精致,要的就是一个实惠量大,好吃就行。

    烀熟的五花肉、猪头肉、猪肝猪心猪舌头、皮冻等等,全都切片装盘。

    那五花肉切的很薄,快子夹起来颤颤巍巍的。

    蘸上点儿蒜酱直接进嘴,肉酥烂软糯,一点儿也不腻,吃起来真的是满嘴香。

    大骨头酸菜血肠,那血肠里面放着肉丁、老汤、调料,煮的火候正好,又香又嫩,入口滑熘熘的好吃极了。

    养殖场那头的大棚一直没撤,许世安每年入冬开始就让人种各种小菜,今年不光种了小青菜,还种了些黄瓜、西红柿啥的。

    为了给开花蔬菜授粉,许世安特地弄了几箱蜜蜂放到大棚里头。

    还别说,真有用,今年这黄瓜结的可好了。

    许世安特地给摘了不少黄瓜和西红柿回来,让大家尝尝新鲜。

    猪耳朵切条,跟黄瓜条、香菜碎、蒜末拌一起,那绝对是最好的下酒小菜儿。

    再来一盘糖拌西红柿,大冬天坐热炕头上,吃着酸酸甜甜的小凉菜,老得劲儿了。

    “二哥,行啊你,越来越厉害了。

    兴隆乡那边扣大棚种蔬菜,也多数都是绿叶子菜,还真没见着黄瓜、洋柿子呢。”

    许世祥是从兴隆乡出来的嘛,那边扣大棚种菜,都是他带着学的技术啥的。

    别看他去县里上班了,但兴隆乡那边一直有联系。

    到了冬天,大棚种植户,也会往许世祥家送点儿青菜啥的,反正他是没见过黄瓜、洋柿子这些。

    “咳,瞎捅咕呗,当初那大棚花了不少钱盖起来的,拆了怪可惜。

    反正老三也不差那点儿钱,不如种点儿青菜留着自家吃,到过年了般般样样儿的都有,吃个新鲜。”

    许世安闻言就笑,这玩意儿没多大技术含量,只要有心,啥都能种出来。

    正说笑间,饺子煮熟端上来,这一桌子又是菜又是饺子的,丰盛得很。

    那边许世彦拎出来几瓶好酒,给韩立伟还有自家哥几个、黄胜利等人都倒上。

    至于许成厚、楚瑄淮、赵大海、苏维忠等几个老爷子,则是每人倒上点儿冰葡萄酒。

    “爹、师父,这是泉阳厂的新产品,以前都是冰葡萄汁,这回酿了冰葡萄酒。

    都尝尝,这味道挺好,度数不高,你们稍微喝几杯问题不大。”

    泉阳厂那边生产各类野果的果汁,冰葡萄汁也是在那边生产。

    秋天的时候,许世彦就顺口提了一句,不如试试冰葡萄酒。

    反正厂子这么大,生产线也都是现成的,试一试呗,好的话,明年就多了一个新产品。

    冰葡萄汁,基本上就是被冻过的山葡萄榨汁处理后调整口感灌装就可以了。

    冰葡萄酒则是需要经过一系列酿制过程。

    前段日子刚出来一批,郭风华就让人给许世彦送来了好几箱,分给大家尝尝味道咋样,看看有啥需要调整的。

    “妈、娘,大嫂、二嫂,你们也都尝一点儿,然后给个意见啥的。

    要是你们都觉得好,明年厂子那边就多酿一些。”

    许世彦拎了几瓶,送到西屋去,让女人们也都尝尝。

    “孩子们就别馋了,那里头毕竟是有酒,你们还是喝果汁吧。”

    一扭头,瞅见那些孩子都眼巴巴的看着。

    许世彦笑笑,毫不留情的戳破了这些熊孩子的幻想,能喝个果汁就不错了,还寻思啥呢?

    “哦,知道了。”皮小子们略有些遗憾的应了一声儿。

    男孩子嘛,对于酒,都有种莫名的好奇。

    尤其是许海波、徐海涛这都十六七岁的小伙子了,平常跟同学偷摸的也是抽烟喝酒。

    原本还寻思着能尝一尝这葡萄酒啥味儿呢,这一看,没戏。

    算了,反正还有果汁,有各种带气饮料,他们爱喝啥就喝啥,只要不喝酒没人管。

    许世彦重新回到东屋,众人招呼他坐下,大家伙儿一起举杯喝一个,算是给韩立伟夫妻接风了。

    “来来,都吃啊,今天这都没外人,谁也不用客气。

    今天咱饭菜管饱酒管够儿,都随便吃随便喝。”

    许世彦招呼着众人吃喝,大家伙儿喝着酒聊着天儿,说说笑笑的特别热闹。

    众人在这边吃吃喝喝,一直到傍晚了,黄胜利赵建设等人这才离开。

    许世琴这么就没回娘家了,那肯定要在娘家住一晚。

    韩立伟素来都是媳妇说咋办他就咋办,那就住呗。

    于是,两口子领着俩孩子,就留在了许成厚这边。

    许世安不用说,他家就在本地,想回来随时都能回来。

    所以这一家四口吃完饭跟兄弟们再唠会儿,就开车回家了。

    至于那兄弟几个,这回都商议好了,留在东岗过年。

    这都腊月二十八了,今天肯定回不去,明天回家,后天过年,然后初二又得回来。

    倒不如就在这边儿过年算了,等着过了初二,他们再各自回家去,也省的来回折腾。

    对于儿子们这个决定,许成厚老两口高兴的不知怎么好了。

    人越是老了,就越喜欢热闹,自打搬到东岗之后,还很少有一大家子人一起过年的时候呢。

    这一大家子二三十口人,换欢欢喜喜一起过个年,那得多热闹啊?

    得亏家里房子多,十来间屋子,咋地都能安排的开。

    白天大家伙儿都忙活了一天,不管大人孩子,都挺累。

    晚上各自洗漱之后,钻进被窝,都没聊几句,就睡着了。

第七百二十七章 过个团圆年

    儿子媳妇都回来过年,最高兴的莫过于许成厚老两口了。

    幸亏家里啥都不缺,鸡鸭鱼肉都准备的十分齐全。

    于是,二十九这天,周桂兰领着儿媳妇们,开始做各种好吃的。

    大馒头周桂兰早就蒸了,所以只需要再蒸两锅枣馒头就行。

    前些天,苏安瑛还在羊城卖货呢,周桂兰不知道儿媳妇啥时候回来。

    怕到年根儿了啥东西都来不及预备,所以提前就开始蒸馒头。

    蒸了好几锅,都在外面大缸里冻着呢。

    肉也有,昨天才杀的猪,许世彦单位分的,亲戚朋友送的,家里啥肉都有。

    于是都翻出来,猪肘子、猪蹄、大块儿五花肉,该烀的全都扔锅里烀上。

    那边该炸的,也都提前预备好。

    到了三十这天上午,许世安领着媳妇儿子,带着不少蔬菜回来,家里就更热闹了。

    如今这贴对子的活,也不用许世彦他们动手,许海波、许海涛领着弟弟们就全都干了。

    几个男孩,有端着糨子、拿着刷帚往大门柱子上抹的,有拿着对联往上贴的,还有在远处看着正当不正当的。

    “大哥,你那边再往上两公分,对,对,哎,就这样,好嘞。”

    许海源就是那个站在远处看正当不正当的,在他的指挥下,那哥几个周周正正的把对联贴好,再贴上门神、挂钱儿、出门见喜。

    之后,孩子们又把房门、仓房、鸡窝、等地方也都贴了对子。

    再然后,就是福字了,窗户上、房门上、水缸上,反正是逮着哪儿就贴哪儿。

    这边儿贴完了,再把许世彦家也都给贴好,然后孩子们边走边放炮,欢欢喜喜回来。

    许世先则是领着弟弟们,在院子里竖灯笼杆、噼柴火。

    平常时候,家里柴火都是许成厚噼,为了过年,他提前预备了不少呢。

    但是过年噼柴抱柴,这都是有寓意的。

    再说了,许世先他们都好几年没回来给家里干啥活了,今年兄弟几个商议好,多给老爹老妈噼一些柴火,平常老爹就能省点儿力气。

    这些人以前在大房子的时候,一到冬天就上山去放树砍柴,这点儿活自然是难不住他们。

    兄弟几个抡着斧子,噼了一上午柴火,把柴棚里塞满了柴火。

    厨房里头,苏安瑛妯里几个领着许金凤、许金秀,煎炒烹炸各种忙活,周桂兰想过来看看,直接就被撵走了。

    就一顿团圆饭,她们妯里五个,还有孩子们帮忙,哪能用婆婆动手?

    下午两点,团圆饭端上桌。

    这一大家子人,二十多口,那炕桌小,有点儿坐不开,于是就把许世彦家的炕桌也拿过来,两张桌子拼在一起。

    楚瑄淮和许成厚老两口,领着孩子们在炕上吃。许世先兄弟五个领着媳妇,在地上那一桌。

    这团圆饭,可比那天的杀猪菜要丰盛多了。

    鸡鸭鱼肉不提,过年有这些太正常了。

    关键是,桌上还有好几种青菜呢,这可都是稀罕玩意儿。

    十几个菜,后头上来的菜就只能摞在别的盘子上头,这满满一大桌子,看着就馋人。

    老规矩,大过年的必须照个全家福。

    于是大家伙都进屋来,坐着的站着的,蹲着的,全都安排好了。

    然后许世彦把相机定时,闪光灯一亮,卡察一声,正好把每个人脸上的笑容留住。

    照完全家福,大家伙各自坐下,许世彦又拿着相机照了好几张。

    尤其是炕上那桌,许世彦特地给爹妈还有孩子们多照了几张。

    孩子们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过年,是孩子们最高兴的时刻。

    “老三,赶紧来吃饭,可别摆弄你那相机了。”

    薛秀琳一看许世彦光顾着给孩子们拍照,就赶紧喊他。

    “跟你大哥一个样儿,逮着相机就没完。”

    许世先去年也买了个相机,哎幼,可稀罕呢。

    礼拜天没事儿就去北山或者西江啥的地方,逮着个花也照,逮着个云彩也照。

    薛秀琳就说,这就跟着了魔似的。

    许世彦看了眼许世先,哥俩相视一笑,然后许世彦把相机放到柜子里,过来坐下吃饭。

    许家难得有一大家子一起过年的时候,老两口很显然特别高兴,许成厚还非得要喝两口不可。

    家里酒有的是,啥好酒都有,多数都是朋友送给许世彦的,许世彦平常也不喝,全都放起来了。

    这大过年了,也不管那些,找出几瓶茅台来,也给楚瑄淮和许成厚各自倒一杯。

    “爹、师父,不是不给你们喝啊,岁数大了少喝点儿。

    这个酒据说是国宴用的?反正人家说这个挺好,啥陈酿?我也不懂,咱尝一尝。”

    这是前阵子郑昱阳专门给许世彦淘登的,一共就两箱。

    许世彦知道这东西的价值,没舍得动,都放起来了。

    要不是今天过年,而且还是一大家子都在,咋地他也舍不得拿出来喝。

    楚瑄淮端起酒杯,放在鼻子前闻了闻,点点头。

    “嗯,是好东西。”

    这一屋子的人,就数着楚老最有见识。

    人家这辈子啥东西没见过啊,茅台在人家那儿也不是啥稀罕物。所以老爷子一闻,就知道这酒咋样了。

    许世彦一听就笑,“还得是我师父,有见识,人家送给我,我啥都不懂。

    反正就放那儿了,也没舍得喝。”

    “大哥、二哥、老四老五,咱也倒点儿。

    那个,大过年的,咱也不是为了喝多,咱就喝好,慢慢品就行,咱也尝一尝这酒到底啥味儿。”

    许世彦笑呵呵的给哥几个都倒上。

    咋说呢,以前这酒便宜的时候,大家伙儿也穷,谁也舍不得花七八块钱买一瓶酒回来喝。

    如今有钱了吧,这酒也贵了,而且好像还不太好买。

    等着再过多少年,能买着真的那绝对不得了,估计没几个人舍得喝,都留着收藏了。

    两辈子,许世彦也是第一次喝茅台酒。

    在他重生的那个年代,这东西都快被捧到天上去了,想买,那可不是有钱就能买到的。

    即便是花大价钱买到,也不一定是真的。

    郑昱阳说,他在黔省那边有认识人,托了人专门给许世彦弄的这个酒,让许世彦留着过年待客的。

    还说,要是许世彦喝着不错,等着有机会再给许世彦弄几箱。

    许世彦哪好这么麻烦人家啊?打电话向郑昱阳致谢之后,并婉转表达了,不想给人家添麻烦的意思。

第七百二十八章 茅台酒这个味儿

    “哎?这酒的味儿咋不一样啊?我咋觉得还赶不上咱兴隆酒厂的小烧好喝呢。”

    许世祥抿了一口酒,立刻皱起眉来,这味道不对啊,茅台这个味儿?

    许世彦一听,也喝了口,随即也皱起眉来。

    这玩意儿咋这个味儿呢?不应该啊。

    郑昱阳费不少心思弄来的,还能整错了?

    “这茅台酒啊,是酱香型的。

    你们平常喝的兴隆小烧,包括德惠大曲,那都是浓香型白酒。

    香型不一样,自然味道不同。”

    倒是那边楚瑄淮抿了一口酒,非常澹定的说道。

    “头一回喝茅台酒的人啊,多数都不习惯。

    没事儿,你们再品品,这酒入口绵柔、酱香浓郁、回味悠长,不烧心、不上头。

    就算是今晚上喝多了,明早晨起来,也不会恶心头疼。”

    楚瑄淮笑呵呵的给许世彦几个讲解。

    许成厚还没来得及喝呢,一听这话,赶紧抿一口。

    “嗯,好酒,不错啊这酒,好喝。哎呀,你们慢慢习惯就好了。”

    老爷子砸吧砸吧嘴,觉得酒非常不错。

    “楚哥,这群猴崽子没啥见识,别见笑啊。”

    许世彦兄弟几个互相看了眼。

    好么,他们这也算是有点儿见识的人,反倒让俩老爷子给嫌弃了?

    “来,咱喝咱的,我就不信了,人家这都国宴用的酒,咱咋还能不习惯呢?”

    许世安不服气了,拽着哥哥弟弟们,继续喝酒。

    还别说,再喝两口,细细品,慢慢的就品出点儿不一样来了。

    男人喝酒,那是越喝越上瘾。

    这会儿品出点儿意思来,哥几个就有点儿停不下来了,一杯一杯的喝着。

    团圆饭,好酒好菜,一家人欢欢喜喜围坐桌边。

    这样的气氛之下,谁还不得多喝两杯?

    就连平常不咋喝酒的楚瑄淮,也跟许成厚喝了两杯酒。

    俩老爷子不紧不慢,边吃喝边聊天,旁边的孩子们,则是各种饮料走起。

    年前,饮料厂给送过来不少饮料呢,平常时候不敢让他们喝太多。

    但今天过年嘛,都高兴,就放开了随便孩子们挑。

    啥带气的不带气的,想喝哪种就喝哪种,每人手里拎一瓶。

    这些熊孩子,也不管那些了,连杯子都不拿,嫌费事,直接对瓶吹。

    “哎幼我的天嘞,你们这是打算光喝水啊。

    来来,赶紧先吃饭,那些饮料有的是,一会儿再喝。”

    周桂兰一看这样就笑,赶紧拦着,大过年的,好好一顿团圆饭,哪能造一肚子水啊?

    奶奶发话了,孩子们这才放下饮料瓶子,开始吃菜。

    满桌子好菜,但孩子们的第一个目标,还是大虾。

    吸取了去年的经验,这回苏安瑛特地多煮了一些大虾,专门搁大盘子装的冒尖儿。

    即便是这样,也架不住孩子们喜欢吃都朝着虾使劲。

    没过多久,那么大一盘子虾,就让孩子们分着吃光了。

    地上那桌一看,好么,这速度可真是够快的,忙把他们那一桌的分出一半儿来给孩子们。

    “别光吃虾,有那么多好吃的呢。”

    孩子们哪里管那些啊,他们吃东西都是这样,一等一等的来,最喜欢的吃完,再吃别的。

    大人也没招儿,随着他们去吧,反正吃啥都是吃。

    兄弟们难得相聚,如今大家的日子都过好了,也不再像过去那么斤斤计较各自藏着小心眼儿,反倒是感情更好了。

    眼前有好酒好菜,这哥几个推杯换盏喝的挺高兴,两瓶酒,就这么让他们给喝差不多了。

    苏安瑛妯里几个,如今相处也不错,分家了不在一起过,妯里间没那么多矛盾。

    冷不丁凑一起,还都觉得挺亲香的。

    原本她们几个也都不喝酒的,那天喝着冰葡萄酒觉得味道很不错,所以今天又开了两瓶。

    妯里几个一边吃着一边聊天,这感觉也挺好。

    “二嫂,小波在农大咋样?我瞅着好像比秋天去上学那会儿高了一些啊。”

    苏安瑛给魏明荣夹了俩大虾,随口问道。

    许海波中考成绩不理想,没考上中专。

    所以就按照事先约定好的,去了农大念书,学习农产品加工。

    他们这个属于是委托定向培养,国家承认学历的。

    毕业之后直接回公司这边上班就行了,不管分配到哪个部门,都是好工作。

    “挺好的,我听说期末成绩还行。

    他三叔费心给安排了去上学,这孩子要是再不好好念书,别说你二哥了,我都得抽他。”

    提起儿子来,魏明荣就笑了。

    原本他们两口子都愁着孩子学习不好,不知道将来咋安排,实在不行就只能去养殖场干活。

    没想到孩子三叔有能耐,把孩子送去念书,等着毕业了就上班有工作。

    老二两口子这些年没少受弟弟弟妹照顾,对许世彦夫妻自然是格外敬重和感激。

    “人家不都说换了水土长个儿么?小波正长的时候,我也瞅着是又蹿个儿了。

    反正咱家没太矮的,咋地也能跟他爸差不多。”

    魏明荣瞅了眼炕上坐着吃饭,稳稳当当的大儿子,满心欢喜。

    这孩子是长大了,放假回来看着更稳当了,不像老二,成天跟猴子似的,就没个老实时候。

    “老大是安排好了,如今就看老二。

    他说他想当兵,我看也行,把他送去锻炼锻炼,磨磨他那个性子。”

    魏明荣瞥了眼吃饭都不老实的二儿子,万分无奈的说道。

    “不管孩子想干啥,他只要不偷不抢,知道走正道就好。”旁边薛秀琳等人都这么说。

    确实如此,孩子只要肯走正道,不偷鸡摸狗杀人放火,以许家目前来说,咋地也能给孩子安排个出路了。

    “小子好安排,实在不行还能去当兵,你说我们家这俩丫头咋整?

    我看着我们家那俩丫头也够呛,凤儿读高二分文理了,学文,期末成绩一般。

    秀儿初三,那成绩也是不算太好,高中能不能考上还两说,我这一天也是愁得慌。”

    薛秀琳说完魏明荣,自己倒是犯了愁。

    家里俩丫头学习都一般,勉强读完高中,后头该咋办?

    “弟妹,到时候要是这俩考不上大学,可能还得让老三帮忙。”

    薛秀琳瞅着苏安瑛,满脸抹不开。

    以前总是看不上这个妯里,明里暗里的挤兑人家,可如今呢?事事都得求人家了。

    唉,早知道会有今天,当初说啥也得对老三媳妇好点儿啊。

第七百二十九章 过年就是过孩子

    “大嫂,自家人还说啥帮忙不帮忙的?

    世彦但凡能安排,肯定不推辞。”苏安瑛听了就笑。

    她这性格一直如此,心大不记仇,过去的事情从来不往心里去。

    都是老许家的后辈,孩子出息了,他们这叔叔婶子脸上也有光彩。

    苏安瑛这么说,薛秀琳心里自然高兴,于是拽着苏安瑛,非得喝一杯不可。

    妯里几个笑着闹着的,大家伙儿也都没少喝。

    好在那冰葡萄酒度数不高,倒是没把她们给喝醉了。

    一家子大团圆,这顿饭吃的十分热闹。

    许成厚和周桂兰俩人,看着满屋子的人,脸上这笑容就一直没断过。

    吃过了团圆饭,赶紧都收拾下去,然后休息一会儿,开始剁肉剁菜准备包饺子。

    孩子们都被撵去迷瞪一会儿,省的晚间没精神守岁。

    晚上六点半开始动手包饺子,八点的时候,饺子就已经包出大半了。

    正好这时候晚会也开始了,大家伙儿一边看着电视,一边包着饺子。

    晚会已经办好几年了,对于孩子们来说,吸引力已经不如刚开始有电视那几年。

    相声、小品啥的还行,孩子们都能坐得住。

    可是一换成唱歌跳舞唱戏的,许海涛、许海滨几个,就跟那屁股上长钉子了似的,根本坐不住。

    “走啊,咱出去放炮去?这玩意儿不好看,没意思。

    咱放一会儿炮,回来再看小品,不正好么?”

    主持人报幕,说是接下来独唱,许海涛就凑到许海滨和许海源边儿上,小声都囔。

    男孩子,坐得住的少。

    尤其是这大过年,家里鞭炮一大堆,外头时不时还响起来炮竹声。

    孩子们心里也都长草呢,所以许海涛一说,这几个就瞪起眼睛来精神了。

    “行啊,我爸买了好多炮呢,我知道在哪儿,走。”

    许海源瞅着电视里那唱歌的,也觉得没啥意思。

    于是跑到东屋里间,从柜子里翻出一大堆炮竹来。

    几个男孩子穿戴好大衣帽子,去灶坑拽出几根前头还带着火星子的柴火,就这么出去放炮了。

    过年嘛,家里买了不少炮仗呢,各种各样的都有。

    许海源整了不少出来,都摆在地上,然后许海涛他们拿着带火星子的柴火,把炮仗引线点燃。

    接着,这院子里可就热闹了,叮当的全是动静。

    时不时还有钻天猴吱儿一声飞出去,在空中炸开。

    再不然就是闪光雷、彩明珠这些,不光炸开,还爆出各种颜色来,映的院子都亮了下。

    “这些熊孩子,还不到发纸的时候呢,他们净胡闹腾。”

    许世先听见外头的动静,摇摇头,就想起身去吆喝孩子们回来。

    别把鞭炮都给放完了,等会儿发纸没得用。

    “大哥,你放心吧,家里炮仗有的是。

    随便他们作去吧,小子就这样,平常没人陪着闹腾作不起来。

    这回六个小子凑一块儿了,他们没把房盖儿掀了就挺好,由着他们去吧。”

    家里有男孩子闹腾着,过年热闹。

    往常过年吧,许海源喜静,许海清还小自己不敢得瑟,所以都得许世彦领着儿子们出去放炮。

    今年堂兄弟六个凑一起了,许海波、许海涛、许海滨都半大小子天不怕地不怕的时候,有他们仨带头,许海源他们也就跟着闹起来了。

    挺好,过年就是要这个热闹劲儿呢,不热闹不好玩。

    那天一说哥几个都要在家过年,许世彦就寻思到了。

    特地从参场商店那头,多划拉一些炮仗回来,就是给孩子们放着玩儿的。

    过年过的是谁?就是孩子嘛,没有孩子乱蹦哒,这过年还有啥意思?

    许世彦这么说了,许世先也就没再出去,坐下来一边嗑瓜子喝茶,一边看电视。

    正好接下来是个小品,这年月的小品都是精心准备,笑料百出,特别逗。

    不论是电视机前还是演播台里的观众,都被台上小品演员逗得开怀大笑。

    九点来钟,饺子全都包好了,家里人多,足足包了七八盖帘。

    周桂兰从柜子里翻找出几块洗干净的白布,把饺子都盖上,然后端出去。

    以前那白面的面袋子是白色的布口袋,两端织一条红色或者蓝色的线。

    一般人家,都把面袋子攒着,专门清洗出来,然后把缝线拆开,就成了一块正方形的布。

    留着当包袱皮儿、做围裙都是好东西。

    要再过几年,才会出来编织袋样式的面袋子呢,等编织袋一出来,布的面口袋就再也没有了。

    许家日子好,不缺白面,所以攒下不少面袋子。

    周桂兰都给清洗干净了,留着盖东西啥的用。

    饺子包好了,离着发纸还有一会儿时间,大家伙儿都坐下来看电视。

    看到精彩逗笑的节目,一个个笑的前仰后合,开怀不已。

    “对了,这是咱老家的苹果还有梨,老三他们单位今年拉回来好几车,给工人发福利的,都来尝尝。”

    周桂兰忽然想起来,家里还有水果呢,赶紧找出来洗了洗,端过来一盆,大家伙儿随便吃。

    “嗯,这苹果挺好啊,挺甜还挺脆的,咱老家这不是也有好东西么?”

    许世先拿了个苹果咬一口,脆脆甜甜的挺好吃。

    “这梨不是以前的老品种了,不过也挺好。”

    那边,许成厚拿了梨看了半天。

    不是他记忆里的那些品种,咬一口尝尝,还行,挺好吃的。

    “咱那头啊,就是地方太偏僻了,路也不好,有好东西运不出去。

    这要是能好好修一下路,那头也不能穷了。”许成厚一边吃梨,一边感叹道。

    “老三,还是你们单位好啊,今年这个形势,你们还有钱给职工发福利呢。”

    许世先一边啃着苹果,一边念叨。

    “今年还是没整明白,他那头是用的大花筐给装水果。

    而且那边准备的也不太充分,数量不够。

    东西运回来之后我一看,就只能匀乎着来,一家分个十斤八斤的吃。

    我跟曲哥说了,等明年,专门用那种竹子筐或者纸壳箱都行,方便,比这种强。”

    许世彦也拿了个苹果在那啃,还别说,这苹果确实好吃,比那国光啥的强,挺甜的。

    “我们单位还行吧,反正今年是挺过去了,就是不知道明年秋天啥样儿。

    看看春交会吧,要是明年春交会订单好,那就还没事儿。

    这要是春交会上没订单,那明年也不一定咋样儿呢。

    谁叫就这个形势呢,不管咋地,也得让工人过个好年啊。”

第七百三十章 放鞭炮过大年

    还不到十一点呢,外头就一阵阵噼里啪啦的鞭炮声。

    许成厚听见外头的动静,有点儿坐不住了。

    “要不然,咱也早一点儿发纸?孩子们早点吃饭,吃完了玩一会儿,他们就该困了。”

    许成厚扭头,问周桂兰。

    “行啊,那就早点儿呗。那你领着儿子们去发纸,我去煮饺子。”

    周桂兰看了看墙上的钟,才十点四十五。

    行啊,早点儿也好,精彩的小品都在后头,早点儿煮了饺子,正好回屋看小品。

    就这样,许成厚领着儿子们,抬着桌子出去,上头摆了馒头、鸡、鱼、肉。

    家里没有香炉碗,就搁平常不用的二碗装上草木灰按实了。

    许成厚带着儿子在外头忙活,周桂兰领着儿媳妇在厨房里忙。

    屋里厨房原本就生着火,锅里热着水。

    这会儿往锅底多添点儿干柴,火苗一下子着起来,不多时锅里的水就翻花了。

    “水开了。”周桂兰朝着外头喊了一声儿。

    外头,许成厚吩咐大儿子点燃鞭炮,这边他点燃了三支香插上,然后将一大堆印好的烧纸点燃。

    “来,你们几个都过来磕个头。小波,领着你弟弟他们,也都过来。”

    许成厚招呼了儿孙们,跟在他身后,全都跪下磕头。

    之后,孩子们又在院子里点了不少鞭炮,许金凤她们也弄了些没动静的烟花点燃,看个热闹。

    许瑾萍姐妹几个,手里头还拿着地地筋儿点燃了满哪晃悠。

    家里那几只狗子都老了,一年一回的放鞭炮,已经影响不了它们。

    几只狗子都安安稳稳的趴在窝里,外头爱怎么响就怎么响,孩子们爱怎么蹦就怎么蹦,它们连一声都不带吭的。

    许成厚看着满院子的儿孙,高兴的嘴都合不上。

    “家里不还有挺多炮仗么?拿出来放啊,正好孩子们都在,拿出来,放了热闹。”

    老爷子见孩子们玩的开心,于是催着许世彦,回屋把炮仗都拿出来。

    许世彦也没说别的,进屋去又拎出来半筐各色的烟花、小炮啥的。

    男孩子们抢炮仗,女孩子抢烟花,反正院子也大,互不干扰。

    这下院子里可就热闹了,那边叮当的响,这边五颜六色的烟花照的院子都亮堂不少。

    孩子们在院子里又蹦又跳,除夕夜的寒风,丝毫影响不了他们。

    外头放鞭炮响的同时,厨房里饺子也下锅了。

    等孩子们把鞭炮烟花放差不多,锅里的饺子也煮熟了捞出来,端上桌。

    “好了,都回来吃饭吧。”

    除夕夜温度低,孩子们在外头这一会儿,个个小脸冻的通红。

    一听奶奶喊吃饺子了,呼啦啦一大群往屋里跑。

    进屋摘了帽子脱了大衣,男孩子们就直接蹦炕上去了,女孩里几个大的,都去厨房帮着端盘子、拿快子小碟。

    热腾腾的饺子端上来,一大家子人全都坐下。

    周桂兰看了看这一屋子的人,也是格外的开心。

    “好了,都动快子吃吧,今天的饺子好几样儿馅,随便吃。”

    按照老规矩,饺子里头还是包着硬币、花生、大枣、糖。

    孩子们哪里是为了吃饺子啊,就是为了吃里面的钱呢,一个个瞪着眼睛琢磨,看哪个饺子像。

    为了多吃几个钱出来,这些孩子一个劲儿的吃饺子,到最后全都吃的肚子熘圆,直到吃不下了为止。

    今天煮饺子早,吃的也早,吃过了饺子,离着十二点还有一会儿呢。

    于是赶紧收拾下去,都坐下来看电视。

    等到十二点钟声响起来,许海波和许金凤俩人,领着弟弟妹妹们,在炕前跪下一大片。

    “爷爷、奶奶、楚爷爷过年好。”孩子们齐声拜年。

    “哎,好,好,都好,都好。”

    仨老人高兴的啊,恨不得后脑勺都是笑了。

    赶紧让孩子们起来,然后掏出事先就准备好的红包,挨个儿给发。

    老人给发完了,那边许世先等人也都掏出红包来。

    这回也别管谁家的孩子了,每人一个,都有份儿。

    孩子们一下收了好多红包,这下可高兴了,连蹦带跳的撒欢儿。

    看着孩子们这又蹦又跳的样子,众人也都忍不住跟着笑。

    “瞅着这些孩子啊,就啥都不干,我都高兴。真好,这么过年多热闹啊。”周桂兰心满意足的念叨着。

    吃了饺子、拜了年,新的一年就到了,从这时候起,孩子们又长了一岁。

    大家伙儿又说笑一阵子,然后孩子们就有些困了,于是各自找地方休息。

    反正离着天亮也没多长时间了,衣服都不用脱,就这么就随便对付着睡会儿。

    一觉醒来,大年初一早上七点多了。

    于是赶紧烧火,把昨晚留下来的三盖帘饺子煮上,外头放一挂鞭。

    吃过了早饭,家里可就热闹了,左邻右舍、亲戚朋友,都过来拜年。

    许海波等人,在许海源的带领下,也去周围这些人家转悠了一圈,拜个年。

    “爷、奶,我们去苏姥爷家里拜个年。

    一会儿直接去韩爷爷家里,给韩爷爷还有小姑小姑父拜年。”

    孩子们从外头转悠一圈回来,许海波跟许成厚他们说了声儿。

    大年初一走亲串友,这是应该的。

    往年他们不在这边过年,不去拜年也就罢了,既然今年在这边,那这些亲戚家里,就必须得过去一趟。

    尤其是这些小辈儿的,哪家都不好落下。

    “哦,好,那就去吧,那个,路上注意点儿啊。”

    许成厚点点头,一挥手让孩子们走了。

    老许家子孙兴旺,小辈儿六男六女十二个孩子。

    这么一大帮人出去,他们不欺负别人就不错了,不用怕有人敢欺负他们。

    得到了允许,孩子们欢欢喜喜从家里出来。

    这些熊孩子哪能规规矩矩的走啊?他们把家里的爬犁都给找出来了。

    女孩子坐在爬犁上,男孩子拉着爬犁跑。

    如今这年月也没人收拾路上的雪,那路让人踩的一层冰雪硬壳儿,爬犁在上头跑的可熘了。

    这时候的孩子都穿的厚实,大棉袄二棉裤。

    男孩头上皮帽子脚上大棉鞋,女孩头上厚围巾脚上棉靴子。

    不论男孩女孩,都带着棉手闷子,这是冬天出门必须的装备。

    穿的厚,孩子们都不怕冷,就在这路上笑着闹着跑着。

    路过的人看见了,也都笑呵呵的,要是遇见认识的人,孩子们就停下来拜个年,然后再继续跑。

第七百三十一章 未来的发展之路

    大年初一,许家这人就没断了流儿。

    街坊领居、亲戚朋友、许世彦单位的同事、镇上的干部。

    这波人坐一会儿不等走,那一波又进来了。

    初二这天,韩立伟和许世琴领着孩子回来,一大家子又凑在一块儿好一番热闹。

    许世彦借机,又给大家伙儿拍了照片。

    这才是正正经经的全家福,家里一个人都不缺,全都在。

    初三早起,许世先他们都各自跟着媳妇回娘家,许世彦也跟苏安瑛俩人,领着四个孩子回苏家。

    如今,苏家姐妹六个里头,有五个都在东岗,只有秦美玲一个人在浑江住着,姐妹六个的日子都过得不错。

    上辈子这个时候,秦美玲的男人隋宏志已经承包了浑江百货商店,有钱,在外面找了三儿,跟秦美玲俩人正闹离婚呢。

    结果这辈子,也不知道隋宏志怎么就消停了,老老实实的跟秦美玲过日子。

    两口子感情不错,隋宏志对丈人家也是特别热情。

    对此,许世彦倒没啥想法,不离最好,也省的苏维忠和韩彩娥跟着闹心。

    过了正月初三,许世彦就没在家待过。

    初四参业公司和林业局两边的领导凑一起喝酒。

    酒桌上许世彦提出来,要在松江河办一个实木复合地板厂。

    林业局那边一听,来了兴致,非得要掺一股。

    许世彦也没拒绝,具体合作事宜,后面慢慢商议就是。

    正月初五,许世彦被常宏发叫去了县里,原来是管恩学、林启越、陈建章都在县里呢。

    正好这一群人凑一块儿,又聊了很久。

    尤其是对抚松地区甚至浑江地区的人参产业发展,进行了一番非正式的讨论。

    “往后,咱们的人参,要走精品化、品牌化、高端化路线。

    不能再发展大路货了,卖不上价钱。”许世彦借机会,说了自己的观点。

    “第一个,放开承包山林,发展林下参。

    这个之前我们场就试过,但是我们场没有属于自己的山,林地所有权不归我们,后来就不了了之了。”

    “林下参还是很有前景的,当然时间也长。

    所以最好是配合着承包河段养殖林蛙、冷水鱼、种植一些药材之类,这样前期也能有收入。

    这个需要林业部门配合。

    咱这儿就赶不上集安、桓仁那边儿,人家那边都是自留山,自家的想干啥都行。”

    林下参发展周期长,一般都得十几二十年才见效益,所以这个承包期必须长,短了根本没用。

    “再一个,是发展低农残人参。

    咱们现在参业上用的农药,太多有药物残留了,这也是很多棒槌卖不上价钱的原因。

    我们参场的棒槌为啥一直都卖的还行,也有这个原因。

    林哥知道,自打我到了参场,就一直提倡不使用六六六、滴滴涕、氯丹、五氯硝基苯、甲拌磷等这些农药。

    咱的人参拿去化验,没有这些有害残留,品质有保障。

    这件事儿,必须赶紧规范起来,把咱长白山无农残人参的名头打出去,价钱还能往上涨一涨。”

    这些,是自打去年秋天出事后,许世彦就一直在琢磨的。

    “之前我就一直强调,要控制人参过快发展,现在也还是那句话,越多越不值钱。

    县里头,得出台政策,压缩面积、调整规模、控制发展。

    尤其是那些企事业单位,拿着公家的钱栽参,这种事儿尽量杜绝。

    把规模控制住了,不要发展那么快,避免市场上供大于求,人参产业才能长远发展。”

    最后,还是老生常谈,之前许世彦就建议过多少次了,上头就是不听。

    但凡能控制控制,也不至于一下子崩的这么厉害。

    “世彦啊,我听人家说,国外现在流行西洋参。

    那玩意儿价钱高,而且人家外商都收。二参场、三参场都栽了不少西洋参呢。

    你说咱县里是不是也应该调整一下结构,除了压缩园参种植面积之外,逐步发展一下西洋参啊。”高云峰有点儿不同的意见。

    “高县长,这事儿咋说呢,西洋参价钱高低,一样是掌握在外商手里。

    今天他说价钱高,咱就多种,等咱种的多了,产量大了,他说不收了呢?这套路不就跟咱的棒槌是一样么?”

    许世彦摇头,不管是西洋参还是本地参,只要他们自己不掌握价格自主权,那就是资本眼里的韭菜,人家想啥时候割就啥时候割。

    现在看着西洋参挣钱,都一窝蜂去种西洋参。

    等着西洋参产量大了,人家一句品质不行,就啥都白扯了。

    前世就这样,本地人参不行了,好多人都改种西洋参。

    刚开始几年确实挣着钱了,后来呢?不也是一样的套路?

    所以说,根本不在于种的是本地参还是西洋参,关键问题是,他们得有掌控价格的能力。

    “我一直都说,咱们要往品牌化发展,咱们要打造一个知名的品牌。

    让所有人提起人参和人参产品,就想起咱的牌子来,这才是最要紧的。

    就像南韩现在,只要一说高丽参那必须是正官庄,对吧?

    明明都是同样的参,甚至咱的红参比他们的品质更高,可咱就是卖不过人家。

    为啥?这就是品牌的力量。”

    许世彦觉得,国内在这方面,理念上的缺失太大,很多人根本就不重视这方面。

    不说别的,县里这几个参场都是各自为政,自己有自己的商标。

    以前,一参场有东林牌、二参场有辰讴牌、三参场有入云龙牌。

    根本无法形成统一,自然也就没有什么品牌效应。

    “人家南韩那边特别注重这些,不管是大型超市还是机场免税店,甚至一些旅游景点,卖的都是这一个品牌。

    我觉得,咱也应该学一学,集中优势力量,发展一个咱本土的品牌,这样才能更长远的发展。

    要不然,咱永远都是人家外商的原材料基地。

    人家说给咱多钱,就得多钱。谁叫咱腰杆子不硬呢?”

    这些话,许世先早就想说了。

    “我上次跟领导提了,说是要发展新型合作社,组建一个人参协会啥的,也没动静。

    这个是最好的发展路子,把所有参农联合起来,一起走品牌化高端化的路线,才能跟国外资本抗衡。”

    所以说,这就是承包到户的弊端,参农各自为政,力量分散,人家想对付你太简单了。

第七百三十二章 一起去羊城

    “世彦,回头把你今天这些话,写一份完整的报告给我。”

    以管恩学对许世彦的了解和信任来说,这一番话,必须受到重视。

    “之前那份报告其实我也看见了,写的挺好。

    要是跟你今天说的结合,真的执行下来,肯定能扭转局面。”

    两次的报告,可以说一个着眼于目前,另一个放眼未来。

    这就跟治病似的,第一次的报告治标、解燃眉之急,今天的这些话,治本、防范于未来。

    两者如果结合起来,找出行之有效的办法。

    上级加大力度管理,再给予参农一定优惠,本地的人参产业还是能再起来的。

    当然,这个不是三年两年能奏效,必须得持之以恒。

    就怕有些领导心急,一看没啥效果,就打了退堂鼓。

    “好,回去我就写一份完整的。”

    许世彦没推辞,身在这个位置上,有些觉悟还是要有的。

    领导让写,那就必须写,至于写完了,上头认可不认可,那就不是许世彦能做主的了。

    他只在参业公司这一亩三分地儿说了算,出了公司,人家听他的那是给他面子,不听才是常形。

    毕竟,这些计划要实施起来都不容易,需要大笔的钱做后盾,上级有上级的考量,都明白。

    许世彦和管恩学等人在县里呆了一天,到傍晚,司机开车把他送回家。

    正月初六,许世彦摆酒请客,把赵建设、黄胜利、杨钧显、周庆国等人全都叫来。

    大家伙在一起热闹一天,也把接下来的事情,做了个简单的规划。

    正月初七,许世彦陪着苏安瑛、许世琴、韩立伟他们,一起坐火车出发。

    许世琴不是说想去羊城看看,弄个门市或者开个厂子么?

    之前回家来,听说哥哥嫂子在那边买了房重建,打算开店,许世琴就说,年后跟着苏安瑛一起去羊城。

    韩立伟原本还有几天假期,可许世琴要走,他也只能跟着一起。

    苏安瑛回来过年的这几天,陆续还有人打电话说是要货。

    苏安瑛寻思着,她和季玉凤先过去安顿下来,家里这边收货了继续发。

    趁着开春之前这段日子,能挣就再挣点儿,不然这一年的花销挺大,光出不进哪行啊?

    再一个,羊城那边的房子已经封顶了,接下来还有内外墙、门窗安装、室内装修啥的,要忙的事情很多。

    自家的房子,从买到盖,许世彦都没过去看一眼,。

    月里单位的事情少,他正好去羊城一趟,看一看自家的房子盖得如何,顺道还有其他事情要处理。

    一行人坐火车到沉阳,许世彦几个坐飞机去羊城。

    韩立伟带着俩孩子,先坐车去凤城,看一看老领导,过两天再坐车回广水就行。

    自打俩孩子断奶之后,许世琴经常各处去办事开店啥的,俩孩子都习惯了跟爸爸在一起。

    韩立伟对孩子也特别用心,照顾俩孩子特别周到,没啥可担心的。

    许世彦一行到了羊城,安顿好住处,又去看了房子进程。

    按照目前的施工进度来看,估计还最快也得四五个月才能全部收拾装修好。

    也行吧,房子急不来,工期太赶,一旦有啥工程质量问题可就不划算了。

    夫妻俩跟工程施工方的领导见了面,把具体要求详细的跟对方说一下。

    对方都答应了,说是一定会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下,尽快把房子都收拾好,不能耽误秋季开业。

    房子这边没啥意外,许世彦接着又去拜访了一下楚瑄淮在这边的学生。

    毕竟之前拜托人家帮忙,推广过药厂的药,既然来了,那肯定都要去见一面叙叙旧啥的。

    同时,许世彦还打听了楚家孙辈的事情。

    之前许世彦一直跟这边有联系,拜托人家帮忙照看楚元朝和楚元朗的妻儿,还给这边打过几笔钱。

    不过他听说,楚元朝的妻子,没接受钱,不管是谁给的,那边都一分钱不要。

    许世彦这次过来,就打算过去看一看,要是这边有什么困难,能帮的他肯定要帮。

    楚元朝的妻子和楚元朗的妻子两人是堂姐妹。

    当年楚家兄弟下乡到西北农村,楚元朗心眼活泛处事周全,就被村长看中了,把他家闺女张金香嫁给了楚元朗。

    楚元朗跟张金香结婚之后,感情还算可以。

    楚元朗惦记着自家哥哥没成家,就拜托媳妇帮忙,从亲戚里头找差不多的给介绍一个。

    这个张金香有个堂姐,叫张莲香,就比她大几个月。

    张金香找了机会,把张莲香和楚元朝两人叫到家里吃饭,实际上就是相看。

    楚元朝没看上张莲香,后来还是楚元朗劝着,这才点头同意,也在那边安了家结婚生子。

    前些年,楚家兄弟不甘心留在西北,决意来南方闯荡。

    二人在外面混出了点儿名堂之后,就把妻儿接过来。

    兄弟俩出事之后,深市的门市部还有住处被查收,姐妹俩带着孩子,来到了新安镇上居住。

    许世彦带了不少东西,在羊城医学院的秦副院长带领下,来到了张家姐妹在新安镇的住处。

    “我知道你是谁,你不用这么客气。

    我们和孩子在这边,能过得下去,不需要你们帮忙。

    这边,比我们老家那头日子好过多了。

    我们姐妹俩进厂子干活,挣钱养活孩子,挺好的。”

    张莲香姐妹一见到许世彦,就猜出他是谁了。

    对于许世彦,姐妹俩的态度十分平和,没有憎恨也没有欢喜。

    就像大街上遇见个人那种感觉,不相干,所以没情绪。

    说实话,许世彦有点儿意外。

    他以为,张家姐妹拒绝他和秦绍平的帮助,是因为心怀怨恨,所以不肯接受仇人的帮助呢。

    可这一见面发现,好像不是那么回事儿。

    “嫂子,楚老很惦记你们。

    他岁数太大了,不敢让他出远门来这边,所以我替楚老过来看看。没有别的意思。”

    许世彦知道,楚老虽然嘴上不说,实际上心里很惦记儿媳妇和孙子孙女。

    老人只是不想给许世彦添麻烦,所以从来都不提。

    “原本,年前应该接你们去东北过年的,那时候我正忙,实在腾不出工夫。”

    去年属实太忙了,两口子都不得闲,顾不到这边。

    苏安瑛当时在羊城不假,可她要顾全好多方面,许世彦哪能再让她来这边见张家姐妹?

    更何况,谁也不知道张家姐妹会是什么反应。

    万一她们见了许家人,一时冲动做出点儿什么事情呢?

第七百三十三章 这俩人咋想的

    楚家兄弟,是许世彦设计给送进去的。

    男子汉大丈夫,一人做事一人当,没道理许世彦做的事,要让媳妇替他出面。

    所以许世彦就没提让苏安瑛过来看楚家人,而是赶在年后亲自过来。

    但张家姐妹的态度,还是很出乎许世彦预料,反倒让他不知道怎么说好了。

    “孩子们呢?我想见一见他们可以么?”

    “孩子们都不在家,出去玩了。

    现在还是假期,没开学呢,也就没管他们,由着他们瞎胡闹去。”

    张莲香澹澹一笑,拒绝了许世彦的请求。

    许世彦一听这话,微微皱眉。

    “嫂子,我知道,你们心里对我,可能对我师父楚老,都有意见。

    这个不怪你们,正常,要是换做我,我也会这样。

    但是,我今天是诚心来的,就想见一见孩子们。

    嫂子,不管怎么样,你得让我看他们一眼,我回去好跟楚老有个交代。”

    许世彦听楚老提起过,好像楚家大孙女楚俊玉和二孙女楚俊玲都不小了。

    来之前,许世彦也跟秦绍平打听了一些。

    知道楚家这几个孩子之前都在念书,好像学习都很好。

    这几个孩子之前在西北,条件不行,刚过来的时候跟不上。

    可孩子都要强,愣生生咬着牙苦学,到后来都成绩不错。

    要是正常来算的话,楚俊玉、楚俊玲两个今年该高考了。

    真要是像秦绍平说的那样,这个时候就算楚俊玉没在学校上课,也应该在家看书复习,咋可能跑出去玩?

    这明显就是人家不想让他见着孩子们,故意这么说的。

    “没,我们对你真没啥意见。”张莲香摇摇头。

    “自家男人干了啥,瞒不过我这个枕边人。

    当初他让我们搬过来,我就猜到了,早晚他会害了自己,把自己送进去。

    不是在你那儿,也会是在别处,这个,不怨你。”

    “我劝过他,不听,后来我也就不劝了,随他去吧。

    出了事儿,我们谁都不怨,真的。

    我们就想安安稳稳过我们自己的日子,不需要别人可怜帮助,也不想被打扰。”

    张莲香的语气依旧平静,听不出什么情绪来。

    许世彦这回是真的没章程了,人家这是摆明了不想搭理他,这可怎么办?

    “嫂子,那我就不打扰了。

    这个是我家的地址,上面有我单位的电话,家里的电话。

    往后不管家里有什么事,都可以打给我。”

    许世彦留下一张纸条,上头有家里的地址电话啥的,放在了桌子上。

    “嗯,好,那我就收下,以后真要是遇上难事了,我就找你。”

    张莲香这回倒是没说别的,收下了那张纸条。

    “这些东西你拿走吧,家里日子过得下去,这些东西不需要。”

    张莲香说着,就把许世彦拎来的那些东西又要还给许世彦。

    “嫂子,我大老远过来一趟,属实是不知道孩子们喜欢啥,就随便买的。

    不管家里缺不缺,这是我的一点儿心意,无论如何你得收下。”

    送出去的东西哪还有再收回来的道理?这要是在东北,那可就纯属打人脸了。

    许世彦耐着性子,好言好语的跟张莲香她们说话。

    “等孩子们回来,你问问他们的意思,暑假要是有时间的话,我想接他们去东北住几天玩儿玩儿。

    楚老惦记孩子们,不管楚老和楚元朝、楚元朗之间有多大的恩怨,跟孩子们无关。

    那边是孩子的爷爷,好歹回去看一眼,老人心里也好受点儿。”

    楚老虽然不说,但许世彦和许海源都能看出来。

    老人心里惦记着孙子们,不过就是嘴犟,不肯麻烦别人而已。

    楚老不提,许世彦不能不做,几个孩子而已,吃喝花销也没多大。

    夏天东北气候好,接孩子们过去玩一阵子,也让楚老高兴高兴。

    张莲香和张金香互相看了眼,叹口气。

    “好吧,你都这么说了,我们也不好替孩子做主。

    那就等晚上孩子们回来,我问问他们的意思。”张莲香这么说。

    许世彦一看,人家属实不待见自己,也别留在这儿自讨没趣了。

    “那行,劳烦嫂子了。时候不早,我还有些事要回羊城去办,就不在这打扰二位。”

    许世彦起身,跟秦绍平两个人往外走。

    二人刚走出屋门还没等走出院子呢,就见到有人从外头飞奔回来。

    “妈,妈,我跟二妹两个都报上名了,厂子那边说,让我们后天去上班。”

    两个十八九岁的大姑娘,冲进院子里就喊道。

    新安镇是县城所在,离着深市很近,等着再过几年,这边就成新安街道了。

    这边工厂很多,尤其是近年来的三资企业不少,什么纺织、电子、塑料加工等工厂很多。

    许世彦一听这话,脸色立时就变了,直接停下了脚步,往身后看。

    而他们身后,跟着出来送的张莲香和张金香,此刻再也不复之前的镇定,两人脸上一阵慌乱。

    “你俩是俊玉、俊玲侄女吧?不是听说你俩学习挺好么?咋不念书了要进厂子上班呢?”

    许世彦看了身后那俩女人一眼,没发作,反倒是回头,和颜悦色的问那俩姑娘。

    俩姑娘正是楚元朝家的楚俊玲和楚元朗家的楚俊玉,俊玉今年虚岁二十,俊玲虚岁十九。

    俊玲因为转学的缘故,重读了一年,所以今年她俩应该参加高考。

    俩姑娘刚才没看见院子里有人,冲进来才发现。

    这一听许世彦说话的口音不是本地的,俩人就愣了。

    “妈,这是?”俩姑娘扭头各自看向自己的母亲,问道。

    “嫂子,这是家里两个侄女吧?

    你不是说她们放假了,出去玩么?怎么她俩却说去报名要进厂上班呢?”

    许世彦沉下脸来,不等张莲香和张金香回答闺女,开口问道。

    张莲香和张金香都是一脸尴尬,“姑娘孩子,有个高中毕业证,能找个好工作就行呗。

    考什么大学啊?考的再好,将来不也是别人家的么?”张莲香都囔了一句。

    “她们下来挣钱,正好供弟弟上学,这有啥?

    在俺们那边儿,女娃娃能念书认几个字就不错了,这都念到高中呢,还想咋?”

    “嫂子,我刚才不是说了么?家里有困难,你跟我说。

    这几个孩子念书的钱,我还是能拿得出来。

    你这,给你钱你不要,转回头你就让马上要高考的闺女不念书了,进厂子上班?

    你到底咋想的?”许世彦有点儿恼火,这俩女的到底寻思啥呢?

第七百三十四章 念书还是打工

    许世彦来之前,已经做好了楚家人或者破口大骂或者哭闹不休的准备。

    毕竟楚家兄弟是他给送进去的,楚家人有怨言有怨气,都正常。

    不管怎么说,为了楚老,许世彦可以忍着,咋地也得把这一家安顿妥当了才行。

    可是他来到这儿,真的是处处都出乎预料。

    这俩女的太奇怪了,一边不要许世彦和秦绍平动人的援助,另一边却又让学习不错的闺女不念书,进厂打工。

    这到底是要闹哪样?

    “两个侄女既然学习好,那就必须要考大学啊。

    她们考上大学有出息了,将来也能回报家里。

    是,进厂上班马上就能见到钱,可进厂的话,这辈子也就这样了。

    将来她们也就是在厂子里,找个同样打工的,结婚生子一辈子。

    你觉得这样好么?”许世彦觉得很难理解。

    如果楚家困难,为什么不肯接受他之前汇过来的钱呢?

    那些钱不少了,他前前后后汇了五万多呢,她们拿了钱干点儿啥不好啊。

    为啥一边儿不要钱,一边儿又要让闺女进厂子上班,这究竟想的是啥?

    “那咋不好?在我们老家,女的十七八就嫁人生孩子了,也没听说哪个去读啥大学。

    她们现在就挺好了,能从老家出来,到这么好的地方。

    还能念到高中,进厂子上班挣工资,那还要咋样?”

    张莲香一脸不解,这不是很正常么?

    女的读那么多书干嘛?读书再多,将来还不是嫁人?

    嫁个同样打工的还能咋地?在她们老家,都是嫁给庄稼汉。

    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干活种地,那日子不也是一样过么?

    “再说,就这地方,一样也是好多女娃子都不念书啊。

    人家都能进厂子上班,为啥她俩不能?”张金香也是一脸莫名其妙。

    她们来这边也好几年了,据她们了解,这边的女孩子也是一样啊。

    念书不念书的不要紧,或是做个小买卖,或是进厂子上班。

    等着岁数大了就嫁人生孩子,不都是这么过的么?

    许世彦深吸一口气,跟这俩女发火没必要,文化差异、民情不同,说了她们也不懂。

    “俊玉、俊玲,你俩跟叔老实说,你们是想念书,还是想进厂子上班?

    你俩要是想念书,啥时候开学就赶紧回学校去,学费啥的,叔给你们出了。

    只要你们能考上大学,念大学的一切花销,叔也出。”

    楚家那也算是书香传世的名门世家了,楚老饱读诗书,精通文墨,才情斐然。

    这要是让老爷子知道,子孙后代连个高中都没读完,不得难受的慌?

    再说了,俩姑娘不是学的不好,她们明明有能力念大学,偏偏不让,这叫什么事儿?

    楚俊玉和楚俊玲俩人直接傻在那儿了,这人是谁啊?他干啥要供我们读书?

    “妈?这是谁?他说的是真的么?真能让我俩考大学念书?”

    不得不说,楚元朝和楚元朗两个虽然混蛋,可他们对闺女还是很不错的。

    在西北那样的地方,他们坚持让闺女和儿子一样都念书。

    后来发达了把孩子接出来,依旧坚持着让闺女读高中。

    楚家这几个孩子都挺争气,尤其是闺女,个顶个的要强。

    学习那么好的孩子,她能不喜欢念书么?

    所以在听见许世彦的话之后,俩姑娘都面露喜色,满心欢喜的问各自母亲。

    “考什么大学?念什么书?他是谁你们知道么?

    你们的爹,就是他给送进去蹲大牢的。”

    张莲香和张金香急了,这时也顾不得什么,直接喊道。

    楚俊玉和楚俊玲当时就愣在那儿了,这么大的姑娘了,啥事情不懂啊?

    之前父亲在的时候,家里过的啥日子?如今又是啥德行?

    但凡家里日子好过,她们也不可能同意不念书要去厂里上班啊。

    而造成这一切的,正是眼前的人。

    尽管母亲之前跟她们都强调过,父亲是犯了大错儿才会进去的。

    而且父亲这几年干了不少事情,早晚都得败露了进去。

    让她们不要怨恨,好好过自己的日子。

    俩姑娘大了,都懂事,她们学习那么好,哪里不懂什么叫国有国法?

    父亲做错事了,应该付出代价,她们都明白。

    可明白归明白啊,心里再明白,此刻见到了这个把她们父亲送进去的人,俩人心里也不舒坦。

    “你走吧,我们不想念书,更不要你的施舍。”

    俩人挺难受,好不容易有个希望可以继续读书,却没想到,竟然是父亲的仇人。

    这让她们怎么接受?

    许世彦这个心累啊,这是遇上一家子犟种了?

    也是,毕竟中间隔着仇呢。

    他就算事后再怎么弥补,毕竟楚家兄弟都进去了,这事儿就是一根刺,咋地都扎的慌。

    “秦师兄,走吧,咱先离开。”

    许世彦叹了口气,扭头看了眼秦绍平,二人无奈从楚家走了出来。

    “那现在怎么办?她们家人明显对你还是有敌意啊,人家不肯接受你的资助。”

    出了楚家走了一段路之后,秦绍平问道。

    “能怎么办?总不能眼睁睁看着俩姑娘就这么不念书吧?”

    许世彦叹气,楚家人恨他正常,但是他不能看着孩子们不念书啊。

    这事儿要是让楚老知道,楚老不定多么难受呢。

    看在楚老的份儿上,必须想办法。

    “秦师兄,你知道这俩姑娘是在哪个学校念书么?咱们去学校看看,想个办法。”

    就剩这半年了,好歹坚持念完书也行啊。

    让她们参加了高考,要是真考不上,那是命,没办法,咋地也不能就这么不念了。

    往后俩姑娘回头想起来,不得后悔死啊?

    “知道,就是宝安中学。”

    秦绍平点点头,他受许世彦委托,关注楚家人都快一年了,啥都知道。

    就这样,二人直奔宝安中学。

    到这边打听了一下才知道,学校高三明天开学。

    许世彦一寻思,要是今天挨个儿去找,太麻烦,不如今天就住在这边。

    明天学校开学了,他再到学校去了解一下,想想办法算了。

    秦绍平工作忙,没时间陪着许世彦在这边久留,于是先行离开。

    许世彦则留在这边,找了个旅店安顿下来。

    中午随便吃点儿,下午在这边转悠了挺长时间,对本地也算有个了解。

    在旅店住了一晚,第二天早晨,许世彦重新来到中学,找学校的校长还有俩姑娘的班主任,商议事情。

第七百三十五章 买地建厂

    楚俊玲和楚俊玉两个姑娘,学习确实不错,在年级都是前几的那种。

    学校得知,俩姑娘不念书了要去厂子打工,校长和老师都觉得很可惜。

    所以当许世彦跟他们商议,说是他愿意资助两个姑娘读书。

    希望学校和老师帮个忙,去劝一劝楚家那妯里俩,让孩子重新回学校,校长和班主任直接就同意了。

    许世彦又跟人家商议了具体怎么做,然后学校安排了老师,立刻去楚家家访。

    老师到楚家之后,给张莲香和张金香掰开了揉碎了,好一番劝。

    最后又说,学校如今得到了企业的资助,对学习好的学生有奖励扶持。

    学费全免,还给补贴生活费。

    如果能考上大学,按照学校的等级,还会给予一万到三万的奖励。

    以楚俊玲和楚俊玉的成绩,咋地也能考个普通本科,得一万块钱。

    要是能考个重点大学,就能得三万块钱。

    张莲香她们之前不乐意让闺女读书,是觉得闺女读书没啥用处。

    念书再多,将来也得嫁人,到时候都带婆家去了。

    可一听说这念书好,还能奖励钱,俩人就来能耐了,立刻同意,让闺女回学校念书去。

    就剩下这几个月了,俩姑娘即便是进厂子里上班,一个月撑死了也就挣二三百块钱。

    可是这几个月坚持念完书,考上大学的话,最低一万。

    都不是傻子,这笔账还能不会算?

    就这样,俩女孩在开学第一天的下午,回到了学校。

    为了防止这俩人回家住,又被母亲洗脑,老师干脆说,住校吧。

    反正学校有宿舍,生活费全管了,你们就安心在学校上课。

    有啥不会的,老师都在,随时可以问。

    俩姑娘是真的爱学习,住宿舍更好,没那么多烦心事。

    要是在家里,她们还得帮着家里干活,打扰学习。

    就这样,俩姑娘都同意了,就此住在学校,安心学习。

    许世彦过来一趟,好歹安顿好了楚俊玉和楚俊玲俩人,也算是没白来一趟。

    至于楚家那三个孩子,楚俊东、楚俊平俩男孩一个高一、一个高二,还有个小闺女读初二,据说学习也挺好。

    他们这几个暂时都没事儿,只要俩大的都能考上大学,后头就好说了。

    几个孩子都在宝安中学读书,许世彦这回跟校长联系上了,以后可以随时掌控孩子们的情况,有事再说。

    于是,许世彦安心离开宝安,回到羊城。

    他在宝安耽误这几天,苏安瑛这边,已经开始卖货了。

    至于许世琴,却始终没找到合心意的地方。

    “那要是你去深市周边呢?我刚从那边回来,那头不错。”

    许世彦想了想,其实新安镇那边就不错啊,地理位置好,离着深市近。

    过几年成了市辖区,地价不得疯狂涨?

    现在过去买地建厂,等以后啥都不干,也能赚翻了。

    许世琴一直都是对三哥的话言听计从,一听许世彦这么说,她也来了劲头。

    “哎呀,你看,早知道你去那边的时候,我就跟着过去了。

    那等着明天,三哥再陪我去转转?”

    “行啊,那明天我再陪你过期一趟,你要是看好了哪块地方,就干脆找人买下来。

    钱要是不够,让你三嫂借给你点儿,要不算我们入股也行。”

    许世彦看好的,是这边的地皮,但是他没那么多精力去管。

    要是能跟许世琴合伙开个厂子,别管厂子挣多少钱,将来地皮值钱就行。

    “钱倒是够用,我这几年没少挣,不过,三嫂要是能掺一股,那我是非常乐意的。”

    许世琴闻言就笑,她跟苏安瑛处得来,姑嫂俩人合伙做点儿生意,挺好。

    于是,兄妹俩商议妥当。

    许世彦又陪着许世琴重新回到宝安,在这边转了几天,还真是看好了一块地皮。

    于是找到了相关负责人,谈了买地建厂的事。

    这边有的是来建厂的,人家才不管呢,只要能拿得出钱来,手续啥的非常容易办。

    这年月宝安的房价还不算太贵,九一年新安镇双龙花园一千六百块钱一平、碧海花园一千五百块一平。

    据说,八六年的时候,才四百块一平。

    工业用地要比商品房用地便宜太多,所以许世琴也就花了不到一百万,买下很大一块地皮。

    许世琴对三哥的眼光很信任,她也觉得这边未来会有很大发展前景。

    所以打算在这边好好发展,建一个大的服装加工厂。

    合同签了,地皮买了,接下来就是建厂房。

    许世琴一看,这要是建厂的话,估计她很长时间都回不去广水。

    光是住旅店不划算,索性又花钱在这边买了套房子住下。

    接下来,就是两头跑。

    至于韩立伟那边,家里孩子有保姆照顾,许世琴隔一段时间回去住一阵子。

    没办法,既然想发展点儿事业,那肯定就要牺牲陪伴家人的时间。

    许世彦来羊城,还有一件事,他打算在港城注册一家进出口公司。

    接下来他要做地板生意嘛,要从国外进口生产设备,还要往国外出口成品地板。

    如果在港城注册一个进出口公司,会方便很多。

    趁着许世琴在这边忙活的工夫,许世彦办好了手续去港城,跟那边咨询清楚了,这才回来。

    专业的事情,得交给专业的人去做。

    许世彦对这些不在行,他打算回去,把公司法务部门的人派过来。

    正好今年还有不少产品要注册专利,同时也把公司注册了,一举两得。

    许世彦到羊城半个来月,把该办的事情全都办完了,不能再耽误,得赶紧回去。

    “媳妇,我出来时间挺长了,家里头事情不少。

    既然这边的事都办完了,我明天就得往回走。”许世彦跟苏安瑛商议。

    “嗯,回去吧,家里头要紧。

    我这边你放心,反正我也不多囤货,手里就这些循环着。

    最近这个货不太好卖,你没看见旅店多了好些咱东北人么?挺多都是咱县过来的。

    我打听了,多数都是一些企业单位。

    他们自己弄了参场栽棒槌,去年秋天行情不好,没卖出去。

    也不知道咋听说了这头卖货,这都过来了。”

    苏安瑛说着,也是忍不住叹气。

    “来人不要紧,他们这些人特别不讲究,比咱价钱低好几块呢。

    这几天让他们搅合的,货卖的挺慢。

    我看看吧,要是行情不好,我把手里这些处理完就回家。”

    干啥都是这样,最怕一窝蜂都来抢。

    要是守规矩的还行,偏偏这些人不守规矩,瞎胡乱落价。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44293/ 第一时间欣赏重回七七种田养娃最新章节! 作者:参娃所写的《重回七七种田养娃》为转载作品,重回七七种田养娃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重回七七种田养娃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重回七七种田养娃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重回七七种田养娃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重回七七种田养娃介绍:
许世彦重生回到四十年前,新婚第二天。
水灵灵的媳妇刚进门,一切都是最好的开始。
种种田,打打猎,没事儿进山挖棵大人参,七十年代的生活,其实也挺好。
上辈子没多大本事,这辈子也没什么宏大愿望,只想好好跟媳妇过日子,将闺女培养成才。
大闺女喜欢写作,就让她考个重点大学的中文系。
二闺女喜欢唱歌跳舞,艺术学院不错。
至于那个混账儿子败家子,上辈子没机会塞回他妈肚子,这辈子就想出生了。
可有些事,怎么就不一样了呢?重回七七种田养娃已经完结,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重回七七种田养娃,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重回七七种田养娃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