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历史军事吾父朱高煦TXT下载吾父朱高煦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吾父朱高煦全文阅读

作者:北冥老鱼     吾父朱高煦txt下载     吾父朱高煦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二百五十六章 一封信

    朝堂上的事自然有朱棣和内阁大臣去处置,对于朱瞻壑来说,他的任务就是审问宋礼,查清楚在三大殿被毁的背后,还有没有其它人牵涉其中?

    诏狱最深处的一间审讯室中,朱瞻壑推门走进去,只见宋礼神情淡然的坐在椅子上,他毕竟是尚书,该有的待遇还是要有的。

    朱瞻壑来到宋礼面前坐下,眼睛直视对方道:“宋尚书,我已经将你的事上报给皇爷爷,他老人家现在很生气,命我马上查明这件事的来龙去脉,你也知道我们诏狱的规矩,所以还是老实交待吧!”

    “有什么可交待的,我本就出于公心,想要让陛下还都于金陵,这些世子你不是已经知道了吗?”

    宋礼抬头看了朱瞻壑一眼,声音也十分的平淡。

    “好,就算你是出于公心,那这件事从头到尾,总不会只有你自己参与吧?”

    朱瞻壑冷笑一声再次问道。

    “崔问不是已经被你们抓了吗?”

    宋礼漫不经心的回答道。

    “除了他呢,而且崔问说了,他是被伱威胁,所以才不得不隐瞒了琉璃瓦被人替换成铜瓦的事,而那些铜瓦又是谁替换的,总不会是你这位尚书亲自动的手吧?”

    朱瞻壑目光如炬的盯着宋礼再次问道。

    面对朱瞻壑的逼问,宋礼抬头看了他一眼,然后又看了看他身后杀气腾腾的锦衣卫,以及墙壁上的血迹斑斑的刑具。

    最终宋礼叹了口气点头道:“好吧,此事除了我之外,还有工部员外郎钱成参与,我吩咐他找工匠打造了一些铜瓦,又让人替换了铺好的琉璃瓦……”

    “钱成抓了吗?”

    朱瞻壑立刻向身后的刘勉问道。

    “抓了,我亲自审问过,不过他嘴巴很严,之前什么都没有交待。”

    刘勉立刻回答道。

    “把他带过来,当面对质!”

    朱瞻壑吩咐道。

    刘勉答应一声,很快就将一个中年官员带了过来,只见对方四十多岁,圆脸微胖,看起来一脸的精明,应该就是那个钱成。

    不过当钱成看到审讯室中的宋礼时,却是脸色大变,手脚也不由自主的微微发抖。

    “钱员外郎,宋尚书已经全都招了,你还想抵赖吗?”

    朱瞻壑撇了一眼钱成问道。

    话一出口,钱成就吓的“扑通”一声跪倒在地叫道:“下官知罪,我全都招!”

    随后钱成就将自己所做的事情详细的讲了一遍。

    钱成是宋礼的心腹,也是他一手提拔起来的,而且宋礼还承诺,只要办好这次的事后,日后还会举荐他升任侍郎,因此钱成才会铤而走险。

    据钱成交待,铜瓦都是他找人打造和替换的,而且他还负责工程的验收,为了防止被别人看出铜瓦与琉璃瓦的区别,他还亲自查验了屋顶的琉璃瓦,不让别人插手,毕竟铜瓦与琉璃瓦颜色虽然相近,但仔细看还是会看出一些差别。

    “这么说来,所有事情都是你替宋尚书做的?”

    朱瞻壑听后再次询问道。

    “是,但尚书他才是主谋,下官只是个跑腿的,背后的所有策划,都是由尚书他决定的!”

    钱成满头大汗的辩解道,说到最后更是指向宋礼,生怕对方把罪名都推到自己头上。

    “钱成,我早已经承认我是主谋,用不着你来指认!”

    宋礼看到钱成指向自己,当即也颇为不悦的道。

    “都怪你,要不是你用高官厚禄来引诱我,我又怎么会跟着你犯下如此重罪?”

    钱成这时也恼羞成怒,指着宋礼大吼道。

    以前他当然不敢,可是现在都已经进到诏狱了,估计用不了多久就会处死,因此钱成也豁出去了,对宋礼也再也没有半分敬畏。

    “哼,明明是你自己利欲熏心,现在又反过头来指责老夫?”

    面对钱成的指责,宋礼也不由得冷笑道。

    “你们两個就不要吵了,以你们的罪行,主谋和从犯有什么区别吗?”

    朱瞻壑打断两人冷声道。

    焚毁三大殿的罪名,无论是主谋还是从犯,估计都是难逃一死,所以宋礼和钱成两人的争吵根本没有意义。

    听到朱瞻壑的话,宋礼嘿嘿一笑,没有再说什么,显然他早就做好了赴死的心理准备。

    相比之下,钱成却是瘫软成一团,他是个贪婪的小人,现在却因自己的贪婪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朱瞻壑看了钱成一眼,对他这种人,朱瞻壑不会有任何的同情。

    随后朱瞻壑让人把钱成带下去,让人继续审问,说不定可以问出一些其它的线索。

    “宋尚书,除了钱成之外,你就没有其它的同伙了吗?”

    朱瞻壑再次看向宋礼问道。

    “没有,钱成他也根本算不上什么同伙,我也只是利用他而已!”

    宋礼昂起头回答道。

    “那你这么做的目的又是什么,仅仅就是为了借三大殿被毁,逼迫皇爷爷还京于金陵吗?”

    朱瞻壑再次问道。

    “这个理由还不够吗?”

    宋礼却反问道。

    “我就想不明白了,金陵虽然不错,但却偏居南方,而我大明的威胁主要来自北方,北方有变,光是消息传到金陵,最快也要半个月,到时朝廷怎么应变?”

    朱瞻壑说到这里皱起眉头,接着质问道。

    “当初太祖皇帝都想迁都到北方,现在皇爷爷迁都,不过是继承了太祖皇帝的遗志,宋礼你不是一直以大明的忠臣自居吗,为何还要反对?”

    “太祖皇帝虽然英明,但也不是每件事都做得对,比如数次兴起大狱,不知多少人枉死狱中,迁都也同样如此,金陵位于大明的腹心,无论是水陆交通都十分方便,哪怕北方有变,朝廷也可从容坐镇后方指挥,而不是像北京这样,直接面临敌人的威胁!”

    宋礼却振振有词的说道。

    朱瞻壑本来还想用道理驳倒宋礼,可是看对方一副正气凛然的模样,忽然失去了和对方争辩的兴趣,宋礼这种人,对某些事情的见解早已经根深蒂固,绝不是三两句话就能说通的。

    不过就在这时,忽然有一个锦衣卫闯了进来,只见他在刘勉耳边说了几句,随后又将一封书信交给对方。

    本来一脸淡定的宋礼看到锦衣卫手中的书信,却是脸色大变,随即竟然跳起来扑向刘勉,似乎是想将那封信夺到手中。

第二百五十七章 朱高炽涉案

    宋礼自从进到诏狱后,就一直表现的十分淡定,似乎早就将生死置之度外。

    所以谁也没有想到,他竟然忽然跳起来抢东西。

    幸好刘勉是武将出身,虽然这些年养尊处优,但底子还在,因此他的反应也很快,一手将书信藏在背后,一手将宋礼推开,使得对方没能得手。

    紧接着几个如狼似虎的锦衣卫扑上前,一把将宋礼按住,使得他挣脱不开。

    “放开我,那封信不能看!”

    宋礼奋力挣扎,一张脸也涨的通红,额头的青筋都蹦起老高,这还是他第一次如此失态。

    朱瞻壑也吓了一跳,这时反应过来后,也有些不可思议的看着宋礼,随后向刘勉问道:“什么信?”

    “在宋礼书房中搜出的书信,是……”

    刘勉说到这里却露出犹豫之色,并且看向了宋礼。

    “不许说,快把信毁了,这样对所有人都好!”

    宋礼嘶声怒吼道。

    不过他越是这样,朱瞻壑就越是好奇这封信的内容,当即打开书信看了一遍,结果也是脸色大变。

    这竟然是朱高炽写给宋礼的一封书信,看信上的内容,应该是朱高炽给宋礼的回信。

    信上大部分内容倒也没什么,可是在信的最后,朱高炽却对迁都一事表达了一些看法。

    朱高炽和大部分人一样,并不赞成迁都,当初朱棣决定迁都时,他就有些不情不愿,只是畏惧朱棣,很快就改口了,但他心里依然还是不赞同迁都。

    所以他在给宋礼的回信上,也对迁都一事颇有微词,而且还和宋礼说,希望他能想办法劝一下朱棣,让朱棣打消迁都的想法。

    本来这种私下往来的书信,朱高炽发表一些与朱棣政见不同的看法也正常。

    可是现在宋礼为了阻止迁都,竟然丧心病狂的引雷火烧毁三大殿,偏偏在他家里,又搜到了朱高炽不赞同迁都的书信。

    这件事若是深究起来,朱高炽恐怕也脱不了干系,难怪刚才宋礼会那么紧张,甚至跳起来想要抢夺书信。

    看着手中的这封书信,朱瞻壑也陷入到犹豫之中。

    他几乎可以肯定,如果把这封书信上交给朱棣的话,绝对会让朱棣暴跳如雷,甚至可能将朱高炽从南京召回来问罪。

    想到朱高炽,朱瞻壑也十分犹豫,毕竟两人的感情很好,朱高炽对他也十分照顾,甚至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朱高炽对他,比对朱瞻基那个亲儿子都要好。

    “世子,这种事您可千万不要犹豫啊!”

    就在这时,旁边的刘勉忽然低声提醒道。

    刘勉是个人精,最会察言观色,当他看到朱瞻壑脸上的犹豫表情时,立刻想到对方与太子的感情深厚,也猜到朱瞻壑肯定会想帮朱高炽遮掩,这才出声提醒,免得他做傻事。

    听到刘勉的提醒,朱瞻壑也一下子醒悟过来,这封书信是锦衣卫从宋礼家中搜查出来的,中间不知过了几道手,而且刘勉也看过,所以他就算是想帮朱高炽遮掩,也根本遮掩不住。

    想到这里,朱瞻壑深吸一口气,这才再次看向宋礼问道:“你和大伯到底是什么关系,这封信又是什么时候写的?”

    “太子与这件事没有任何关系,这封信也是几個月前写的,太子也根本不知道我的计划!”

    宋礼急切的解释道。

    看得出来,他十分害怕因自己的事牵连到朱高炽。

    对于文臣来说,对朱棣他们是畏大过敬,而对于朱高炽,却刚好反过来,是敬大过畏,因为在文臣们看来,朱高炽更符合他们对圣明天子的定义。

    这也是朱高炽为何能成为太子,并且得到众多官员支持的主要原因。

    当初朱高煦之所以争位失败,也是因为文臣们的反对,因为朱高煦太过依重武将,而武将只有在打仗时,才能显露出自己的价值,和平时期根本斗不过文臣。

    听到宋礼的回答,朱瞻壑却再次沉默了,因为他忽然想到一件事。

    在原来的历史上,朱高炽只做了十个月的皇帝,因此也谈不上什么政绩,历史上几乎只将朱高炽当做一个过渡,重点记录的还是朱瞻基这个明宣宗。

    所以朱瞻壑对朱高炽在位期间也不是很了解,但刚才他却忽然想到,在朱高炽登基后,似乎因为之前被朱棣压抑的太狠,因此做过不少离经叛道的事。

    比如迁都这件事,朱高炽就十分反对,因此在朱棣刚去世,他立刻就宣布要迁回南京,甚至还把朱瞻基派回南京,为他打前站。

    结果还没等朱高炽成行,就忽然因病去世了,当时朱瞻基还在南京,差点没能及时赶回北京继位,也正是因为朱瞻基,所以朱瞻壑才对朱高炽反对迁都有一点印象。

    “这么看来,大伯对迁都一事是极其反对的,所以皇爷爷刚一去世,他立刻就迫不及待的宣布迁回南京,那么这次三大殿的事,会不会真的和他有关系呢?”

    朱瞻壑在心中暗想,越想越觉得心惊。

    在他的印象中,朱高炽虽然身体肥胖,但一向都是个性格温和的人,从来不会做太极端的事,可若是三大殿的事真和他有关,那么是不是也意味着,以前朱高炽的形象,都只是他刻意营造出来的,真正的他又是什么样子呢?

    想到这里,朱瞻壑竟然有种不寒而栗之感。

    当然了,也许可能是他想多了,朱高炽并不知道宋礼谋划三大殿的事,一切都只是宋礼自作主张。

    “世子,我知你和太子关系亲厚,对太子的性情肯定比我更了解,以太子的性格,他若是知道我这么做,肯定会阻止,所以我从一开始就没打算让太子知道!”

    宋礼看到朱瞻壑的脸色变幻不定,当即再次开口道。

    对于宋礼的解释,朱瞻壑半信半疑,可能对方说的是实话,也可能是为了帮朱高炽遮掩?

    但无论是哪一种,这件事都超出了朱瞻壑的处理范围,必须要上报给朱棣才行。

    想想朱棣也真是够倒霉的,一共三个儿子,最小的那个想谋反,还给亲哥下毒,老二远走天竺,唯一留在身边的朱高炽,却又可能牵扯到三大殿的案子中,就没一个省心的!

第二百五十八章 交权

    夜已经深了,朱瞻壑却顾不上休息,离开诏狱后再次进宫。

    当他来到武英殿时,只见这里依然灯火通明,朱棣明天要宣布宋礼故意焚毁三大殿的罪名,显然也没有时间休息。

    朱瞻壑进到武英殿,只见朱棣正大伏案写着什么,当看到他时也立刻问道:“怎么样,宋礼都交待了吗?”

    “都交待了,这是审问的口供!”

    朱瞻壑将宋礼的口供双手呈到书案上道。

    朱棣拿起口供看了一遍,随后眉头一皱道:“整件事都是他自己策划的,而且也只动用了几个工部的官员,再也没有其它同谋了吗?”

    “这个……”

    朱瞻壑犹豫了一下,终于还是一咬牙,将朱高炽写给宋礼的书信呈上道:“锦衣卫在搜查宋礼的家中时,发现了这封书信!”

    朱棣看到朱瞻壑犹豫的神情也有些惊讶,接过书信打开,当看到信上的字时,他一眼就认出这是朱高炽的字迹,这也让他脸色一变。

    随后朱棣沉着脸,将整封书信仔细的看了一遍,这才抬头平静的问道:“你对此事怎么看?”

    虽然朱棣没有发怒,但朱瞻壑却知道,现在的朱棣比发怒时更加可怕。

    因此朱瞻壑踌躇了片刻,这才回答道:“这是大伯写给宋礼的回信,据宋礼交待,他给大伯写的信中,曾经提到反对迁都的事,大伯也只是顺着他的话表态了一下看法,而且这封书信是在几个月前写的,所以大伯应该对宋礼意图焚毁三大殿并不知情!”

    “他不知情?”

    朱棣冷笑一声,“你有没有想过,也许就是因为他的反对,才让宋礼有了破坏三大殿,从而阻止迁都的想法?”

    “这个……”

    朱瞻壑暗自苦笑,他其实还真想过,不过他很快就再次为朱高炽辩解道。

    “皇爷爷,无论原因如何,但主要还是宋礼本人丧心病狂,为达目的不择手段,因此罪责也主要在他身上,实在与大伯没什么太大的干系啊!”

    “你又不是他儿子,为什么老是帮着他说话?”

    朱棣气的一拍桌子怒道。

    “皇爷爷息怒,孙儿不是向着大伯,而是就事论事,毕竟事情是宋礼做的,大伯他只是被殃及池鱼,所以还请皇爷爷开恩!”

    朱瞻壑十分诚恳的再次道。

    虽然朱高炽在一些政见上与朱棣不同,但朱瞻壑还是觉得,朱高炽至少比朱高煦、朱高燧哥俩强多了,而且就因为宋礼的牵连,就给朱高炽定罪也有些小题大做了。

    “瞻壑,你身为东厂提督,这段时间也一直表现的很好,可你今天却让朕很失望!”

    朱棣听完朱瞻壑的话,却忽然叹了口气道。

    “孙儿无能,请皇爷爷责罚!”

    朱瞻壑明白朱棣的意思,做为东厂的提督,他在处理事情时,绝不能掺杂私人的感情,而这次他显然没能做到。

    “罢了,这封信就放在我这里,你把东厂的事交给曹雷,专门负责海运,以及你和夏元吉讨论的那个银行的事吧!”

    朱棣似是有些失望,随后一挥手道。

    “孙儿遵命!”

    看到朱棣竟然夺去了自己掌管东厂的权力,朱瞻壑虽有些失落,但很快就恢复如常。

    对于东厂的事,朱瞻壑其实早就感到有些厌烦了,主要是事情太多、太杂、太乱,需要花费大量的精力和时间,如果不是为了锻炼自己,他早就不想干了。

    现在朱棣让自己交权,刚好随了朱瞻壑的意,而且接班的人是他的部下曹雷,东厂那边的刘勉也是他提拔起来的,真要有什么事,朱瞻壑照样可以插手东厂和锦衣卫的事务。

    离开皇城后,朱瞻壑再次回到诏狱,刚好刘勉和和曹雷都在,于是他将两人叫来,宣布了朱棣的决定,这让两人也大为吃惊,特别是曹雷,一再表示自己能力不足,无法胜任东厂提督一职。

    不过朱瞻壑却去意已决,简单的把事情做了一些交接后,他就离开了诏狱。

    正所谓无官一身轻,没有了东厂的担子,朱瞻壑感觉自己都快飞起来了。

    虽然还有海运和银行的事,但海运走上正轨后,有张芾和齐先生在,基本不用他操心,他只需要把握一些大方向就行了。

    至于银行,还在讨论之中,夏元吉基本上已经同意了,只是在具体的实施上,两人还有一些分歧,需要好好考虑一下。

    第二天一早,朱瞻壑还是早早起床,然后来到皇城参加早朝。

    本来交接了东厂的事情后,朱瞻壑就不必每天参加早朝了,但今天的早朝却比较特殊,因为还有一场好戏要看。

    奉天殿虽然被烧毁了,但奉天门还算完好,因此这几天的早朝一直在奉天门举行。

    朱棣刚一上朝,立刻就有官员上前大声道:“陛下,三大殿被雷电击中,本是上天的警示,北京位于边陲之地,实在不宜做为国都,还请陛下三思!”

    有人带头,其它大臣也“呼啦”一声,全都上前发表意见,虽然言辞不一,但只有一个意思,那就是必须把国都迁回南京去。..

    看到这些大臣们一个个义愤填膺的模样,朱棣却是冷笑一声,这才对站在首位的金忠吩咐道:“宣布吧!”

    只见金忠迈步上前,清了清嗓子这才高声道:“三大殿被雷火焚毁一事,经东厂与锦衣卫查实,确定是工部尚书宋礼,为了阻止迁都一事,故意将屋顶的琉璃瓦替换为铜瓦,从而招引雷电,导致三大殿一同起火……”

    随着金忠的宣告,下面一群反对的大臣也全都是目瞪口呆,所有人都没想到,三大殿被毁本以为是天灾,却没想到竟然是宋礼一手导演的人祸,这简直就是骇人听闻。

    “宋礼对所犯的罪行供认不讳,涉案的其它官员,也全都被抓捕归案,不日就将交由刑部、大理寺和都察院三司会审!”

    金忠最后再次宣布道。

    这下整个朝会上也是寂静无声,朱棣敢把宋礼交给三司会审,这显然是坐实了宋礼的罪名,换句话说,他们这些反对迁都的官员,全都被宋礼给耍了!

第二百五十九章 大型打脸现场

    什么叫大型打脸现场?今天的早朝就是!

    当朱棣让金忠当众宣布了宋礼的罪行后,之前借着三大殿被毁,跳出来反对迁都的人,现在要多尴尬就有多尴尬,有几个说的过火的,还要担心朱棣会不会找自己算账?

    看着这群尴尬的大臣,朱瞻壑也是暗自冷笑:让你们嘴贱,之前一个个义正词严,几乎快要把朱棣骂成昏君了,现在总算遭报应了吧!

    朱棣也是心中大快,趁着这个机会,他指着下面的这帮大臣骂了个痛快。

    面对朱棣的怒骂,这帮大臣一个个憋的脸色通红,却偏偏无法还嘴。

    最后朱棣骂爽了,这才大袖一挥道:“退朝!”

    随后朱棣大笑一声离开了奉天门,留下一群面面相觑的大臣,好长时间都没有人开口。

    趁着这个机会,朱瞻壑本想悄悄的溜走。

    却没想到他刚出奉天门,就见徐景昌与张昶等一帮人气喘吁吁的追了上来。

    “停!”

    朱瞻壑看到冲自己跑来的徐景昌等人,当即指着他们大吼一声。

    徐景昌等人倒是听话,正在疾奔的他们猛然停下,后面的人差点撞到前面的人。

    “世子我们……”

    “住口,当初你们求我收购田产的时候,我是不是劝过你们,让你们等一等再说?”

    朱瞻壑没等对方说完,就厉声打断质问道。

    “这个……是!”

    徐景昌等人犹豫了一下,终于还是齐齐点头,毕竟这是事实,不容他们抵赖。

    “你们卖田产的时候,是不是签了份文书,保证无论田产是涨是跌,都不会再来围堵我?”

    朱瞻壑继续问道。

    “是,可是……”

    徐景昌苦着脸再次点头,随后还想再说什么,但却被朱瞻壑再次打断道:“你们承认就行了,记住自己承诺的事,不许再跟着我!”

    朱瞻壑说着慢慢往后退,徐景昌他们果然不再上前。

    这让他也终于松了口气,等到退出去一段距离后,这才转身快步离开了奉天门。

    看着朱瞻壑远去的背影,徐景昌等人一个个都是苦着脸,最后所有人都看向徐景昌,毕竟他身份最高。

    “国公,三大殿被毁全都是宋礼这个老匹夫搞得鬼,不但坑了百官,更害惨了咱们,这个消息一出,北京这边的田产肯定会应声而涨啊!”

    张昶第一个向徐景昌说道。

    “这些谁都知道,可田产都已经卖给汉王府了,刚才世子的态度你们也看到了,再想按原价买回来,基本不可能了!”

    徐景昌也一脸沮丧的道。

    刚才在朝堂上,得知三大殿被毁的真相后,徐景昌气的都想跑进诏狱把宋礼给活活掐死,算上这次,他们已经被朱瞻壑坑了三次了。

    一个人在一个坑里摔倒一次倒没什么,大不了爬起来再走,如果在同一个坑里摔倒两次,可能是运气不好,或者是大意了。

    但如果接连摔倒三次,那只有一个解释,就是摔倒的人脑子肯定有问题!

    “要不……咱们再厚着脸皮正式去王府拜访一下,哪怕再多加点钱,只要能把田产再买回来也是值得的!”

    这时有人提议道。

    刚来北京时,他们高价从朱瞻壑手里买田产,然后又八折卖给对方,现在又要高价买回来,虽然反复被坑钱,面子也没了,但相比田产带来的利益,那点钱和面子又算得了什么?

    “不可能了,之前世子好心相劝,咱们不听也就罢了,可是在收购田产时,你们中有些人是怎么做的?将从别人那些买的田产,也当成王府卖出来的田产,吵着让王府收购,这已经把世子得罪死了,现在再想让世子把田产卖给咱们,根本不可能!”

    郭晟叹了口气道,说话时还看向张昶等人。

    这么不要脸的事,就是张昶带的头,后来其它人看到王府也照收不误,虽然是按照当时的市价,但至少有人愿意收,所以他们也一古脑的全都卖了出去。

    许多人甚至把名下的田产卖了个一干二净,拿着钱就等着回南京再置办产业,结果现在玩砸了,北京城的地位似乎越来越牢固了,估计只要宋礼的罪行公布出去后,田产就会在一夜之间涨回原来的价格。

    “郭老弟,现在说这些也晚了,咱们还是想个办法,看看怎么把那些卖出去的田产再赎回来吧?”

    张昶心虚,于是又把话题拉了回来,免得被人怪罪。

    “要我说,实在不行咱们就去陛下那里告状,就说世子他利用职权,借助谣言为自己牟取私利,到时陛下一怒之下,说不定会让世子把田产还给咱们!”

    这时有人十分阴险的提议道。

    “这不可能吧,整个大明谁不知道,陛下对世子最为宠爱,甚至连太孙似乎都有点比不上他,咱们去陛下那里告他的状,说不定陛下反而会将咱们问罪。”

    郭晟却并不赞同这个提议,而且他还觉得这个方法太龌龊了,虽然他不是什么正人君子,但也不愿意用这种手段去牟利。

    “说不定真的可行!”

    没想到张昶闻言眼睛一亮,当即一拍巴掌继续道:“我听说陛下夺去了世子手中的权力,不再让他掌管东厂,这是不是说世子可能因为什么事情,得罪了陛下,因此才会被陛下收权?”

    “这件事我也听说了,如果真是这样,那咱们现在去陛下那里告世子一状,很可能会让陛下震怒,到时咱们就能要回自己的田产了!”

    徐景昌一挑眉头,这时也十分兴奋的说道。

    “我劝你们还是谨慎点,世子身为东厂提督,宋礼在三大殿中做手脚的事,就是东厂和锦衣卫查出来的,换句话说,世子又立了大功,就算陛下真不让他掌管东厂了,也可能是其它原因!”

    郭晟却十分冷静的提醒道,免得徐景昌他们再做傻事,到时偷鸡不成蚀把米。

    可惜徐景昌这帮人根本听不进郭晟的劝告,他们一个个被利益冲昏了头,吵着要进宫去告状,最后郭晟也懒得再劝,任由他们进宫,自己一个人去找朱瞻壑了,因为他觉得相比徐景昌这帮人,还是跟着朱瞻壑更有前途。

第二百六十章 涨价的契机

    “滚!”

    随着朱棣的一声怒吼,吓的徐景昌等人仓皇的逃出武英殿。

    现在朱棣正在气头上,满脑子都在考虑朱高炽是否参与了三大殿被毁的事,徐景昌等人在这时跑来向他告状,说一些在朱棣看来全都是鸡毛蒜皮的小事,自然惹得他大发雷霆。

    徐景昌等人讨了一顿骂,再也不敢有什么其它的心思。

    也就在当天上午,三大殿被毁的真相传出,立刻使得北京城的田产应声而涨,一天几连跳,等到晚上时,之前降的价几乎全都涨回来了。

    看着节节高的田产价格,徐景昌等人气的牙痛,但却没有任何办法,一个个灰头土脸的坐在徐景昌家的客厅里,谁都没有说话。

    就在这时,只见郭晟笑呵呵的进到客厅,当看到众人垂头丧气的表情时,他立刻就猜到,这帮人进宫告状,肯定是碰了一鼻子灰。

    “郭兄你去哪了?”

    徐景昌看到郭晟进来,立刻追问道。

    之前他们与郭晟因为告状的事发生分歧,然后就分开了,结果他们挨了顿骂,反倒是郭晟躲过了一劫。

    “我去汉王府见了世子,还谈了一些事情。”

    郭晟再次笑着回答道。

    “是不是世子同意把田产退给咱们了?”

    看到郭晟脸上带着笑容,这让张昶激动的站起来问道。

    “彭城伯你觉得这可能吗?”

    郭晟无语,这个张昶也老大不小了,却还像个孩子一样,老是做白日梦。

    “郭兄你就别绕弯子了,世子他到底怎么说?”

    徐景昌忍不住再次问道。

    “世子什么也没说,因为我根本就没问田产的事。”

    郭晟找了个位子坐下,这才回答道。

    “你见了世子,不聊田产的事聊什么?”

    张昶闻言十分不解的问道。

    “能聊的事情多了,比如下西洋的事,之前不是有一些船从南洋回来了吗,我问了世子,他告诉我那支船队马上就要到天津港了,到时世子要去亲自迎接,你们去不去?”

    郭晟说着扫视了一下众人,反正他肯定是要去的。

    “下西洋的事虽然重要,但现在最重要的还是咱们那些田产。”

    这时有人不愿意的叫道。

    “什么叫我们的田产?那些田产都已经卖给汉王府了,那就是人家的,人家想怎么处理就怎么处理!”

    郭晟瞪了说话之人一眼道。

    “话是这么说,但咱们为了那些田产,花费了多少心血,结果接二连三的被世子占便宜,是个人都忍不下这口恶气啊!”

    徐景昌说到这里直捶胸口,每次想到田产的事,他都感觉心口发闷。

    “我觉得你们要真的想要那些田产,就干脆去找世子,该什么价钱就什么价钱,世子不是早就说了吗,人情归人情,生意归生意。”

    郭晟说到这里顿了一下,接着继续道。

    “咱们之前有眼无珠,哪怕发财的机会摆在咱们面前,咱们也没有抓住,现在也要认赌服输,我想世子也不会一直抓着那么多的田产,只要大家给的价钱合适,世子肯定还会卖的!”

    “郭兄你这话说的轻巧,如果按现在的价钱算,那咱们又得赔上近半的钱,谁家的钱都不是大风刮来的,反正我现在是赔不起了!”

    张昶白了一眼郭晟道。

    在座的勋贵之中,就数张家的家底最薄,毕竟他家全都靠太子妃才起家,远无法与其它人相比。

    “下西洋的船队马上就要回来了,我可是听世子说了,船上装满了金银财宝,以及一些贵重的货物,各家都有份,等到船队靠岸,谁还会缺钱?”

    郭晟却微微一笑说道。

    虽然众人都知道下西洋的船队收益很大,但现在听到朱瞻壑亲口对郭晟说,船上全都是金银财宝,以及贵重的货物时,这让所有人的眼睛都亮了起来。

    “郭兄,你快和我们详细讲一下,这次下西洋的船队到底收益如何?”

    徐景昌这时也十分热情的询问道。

    田产他赔惨了,但下西洋的收益却近在眼前,应该还能捞回一些本钱。

    其它人也和徐景昌同样的想法,这时纷纷向郭晟询问。

    郭晟也没有隐瞒,当下将自己从朱瞻壑那里打听到的情况,详细的讲了一遍,众人听得津津有味,把田产的事也暂时抛之脑后。

    接下来的几天里,北京的田产接连涨价,不但涨回原来的价格,而且很快又超出了许多。

    这是因为之前虽然迁都,但对于迁都这件事,许多人还是抱有几分怀疑,有人依然觉得日后很可能会迁回南京,所以就算手中有钱,也不肯在北京置办太多的产业。

    可是通过这次三大殿被毁的事,却让更多人看到了朱棣迁都的决心,特别是宋礼交由三法司审理后,很快就被判了死罪,其它牵连的官员也同样依罪论处。

    三大殿毁了,朱棣都不肯回南京,这也终于让许多人打消了心中的妄想,开始老老实实的考虑如何在北京安置下来。

    如此一来,想要在北京买田产的人也更多了,同时一些富商也从南京赶到了北京,他们虽然有钱,但地位低下,消息也不如官员们灵通,因此在迁都这件事上,反应都要慢上许多。

    不过富商们虽然来得晚,但在消费能力上却比一些官员勋贵们还要强。

    因此随着这些富商的到来,北京城的田产再次涨价,甚至可以说有价无市,许多人都捂在手里,毕竟以现在田产的涨价速度,哪怕什么也不做,就能躺着挣钱。

    朱瞻壑手里囤积着大批的田产,这段时间也有不少人跑来王府询问,想要购买一些田产,甚至连徐景昌他们也悄悄的派人接触,哪怕是按照现在的市价,他们也愿意买回原来的田产。

    但朱瞻壑却没有立刻出手,而是打算暂时先囤着这些田产,因为在他看来,北京的田产价格还没有涨到顶,接下来还有一个涨价的契机,那就是下西洋的船队。

    这次回来的船队虽然只是一小部分,但依然带回大量的金银财宝,到时这些金银分给各家的勋贵后,这帮人手里有了钱,花钱自然会更大方,田产肯定还会再涨一波。

第二百六十一章 朱瞻基的疑惑

    下西洋的船队马上就要抵达天津港了,朱瞻壑也正准备动身去天津。

    却没想到就在这时,朱瞻基忽然不请自来的找到他。

    “瞻壑,我问你件事,你能不能帮我分析一下?”

    朱瞻基眼睛中满是疑惑的向朱瞻壑说道。

    “什么事?”

    朱瞻壑也感到好奇,看朱瞻基的样子,似乎真是遇到了什么为难的事。

    “是这样的,今天皇爷爷叫我过去,让我回南京,说是有事要召我爹来北京,所以让我去南京替我爹坐镇。”

    朱瞻基说到这里时,眼神中的不解也更加浓了。

    朱瞻壑闻言心中一动,但脸上却不动声色的道:“这不是很正常吗,南京那边离不开人坐镇,大伯既然要来北京,肯定需要有人替他,而大哥你是最适合的人了。”

    “话是这么说,可是三大殿的事,我也有一定的责任,现在皇爷爷刚来北京没多久,就又把我派去南京,是不是他对我很失望啊?”

    朱瞻基却神情忐忑的说道。

    三大殿被雷火焚毁,虽然事后查明是宋礼做的手脚,但朱瞻基做为督造的人,肯定也要负一定的责任。

    只是让朱瞻基没想到的是,朱棣竟然忽然派他去南京,要知道之前他就是因为犯错,才被朱棣贬到北京来督造皇城,结果朱棣刚来北京,就又让他回南京,这怎么看都像是不待见他,好像故意不愿意让他留在身边似的?

    “这个……我觉得是大哥你多想了,也许就是皇爷爷说的那样,他找大伯有事,所以才会让你去替换大伯!”

    朱瞻壑犹豫了一下这才开口道。

    别人可能不知道其中的内情,但朱瞻壑却心中门清。

    因为朱高炽给宋礼的那封回信,已经牵扯到三大殿被毁的事情中,虽然朱棣在宣布宋礼的罪行时,并没有提到朱高炽的名字,但并不意味着朱高炽就没事了。

    现在看来,朱棣是要把朱高炽叫到北京当面质问,所以才会派朱瞻基去南京坐镇。

    “真是这样吗,我怎么感觉这其中有什么我不知道的内情?”

    朱瞻基皱着眉头再次道。

    不得不说他的感觉还是很敏锐的,竟然感觉到其中的不对劲。

    朱瞻壑也在犹豫,要不要把实情告诉朱瞻基?不过考虑到朱棣也没有告诉朱瞻基实情,自己就不要再给他们添乱了。

    朱棣肯定不想让朱瞻基知道,朱高炽牵涉到三大殿的案子,毕竟三大殿是朱瞻基督造的,结果毁掉却和朱高炽有关,这要是让朱瞻基知道了,他心里会怎么想?

    “大哥,皇爷爷那里肯定问不出什么,要不你去了南京,问一下大伯,说不定大伯会知道些什么?”

    朱瞻壑最后建议道。

    “也只能这样了!”

    朱瞻基叹了口气说道。

    不过说到这里时,朱瞻基忽然又想到一件事,于是再次对朱瞻壑问道:“对了,我听说皇爷爷把东厂交给别人了,你怎么了,是不是惹皇爷爷不高兴了?”

    “没有,我就是身上的担子太多了,东厂、海运,还要操心下西洋的事,最近我和夏尚书还在商讨一件大事,到时还得我亲自操心,这件事可比东厂重要多了,所以就把东厂交出去了。”

    朱瞻壑撒了个谎,他总不能说自己是因为帮朱高炽求情,所以才被朱棣夺走了东厂之权。

    “原来如此!”

    朱瞻基点了点头,倒也没有怀疑,因为他知道朱瞻壑身上的担子的确比自己要重得多。..

    “听说下西洋的船队要回来了,什么时候到?”

    朱瞻基再次随口问道。

    “马上就要到了,我也正准备去天津亲自去迎接一下,也不知道能带来多少收益?”

    朱瞻壑笑呵呵的回答道。

    不光是他,他已经从朱勇、郭晟那里得知,许多勋贵也都准备动身去天津,毕竟事关自身的利益,他们当然比任何人都积极。

    “你现在可是北京的大地主,手里囤了那么多的田产,还在乎下西洋的那点钱?”

    朱瞻基笑着调侃道。

    “不一样,下西洋是让所有人都挣钱,只有这样,日后才会有更多人愿意出海。”

    朱瞻壑笑着摇头道。

    说实话,哪怕北京的田产赚的钱再多,在朱瞻壑眼中,依然不如下西洋的收益重要。

    “我明白了,你的图谋还真是不小,这倒是巧了,我也马上要动身去南京,刚好路过天津,不如咱们一起去天津如何,如果运气好,我也想见一见你们下西洋到底赚了多少钱?”

    朱瞻基开口提议道。

    “好啊,大哥你愿意去,我也是求之不得!”

    朱瞻壑当即同意道。

    他巴不得让更多人了解海贸的重要性,特别是像朱瞻基这种大明的高层,他们了解越多,就会越对海贸有兴趣,日后海贸的发展,遇到的阻力也会越小。

    于是两人约定了时间,当时做好准备后,第二天一起动身,随行的还有朱勇、郭晟、徐景昌、张昶等一帮子勋贵。

    本来下西洋的事情,大都是各家勋贵的女眷负责,但这次迁都之后,有些女眷来到了北京,有些还在南京那边,特别是汉王妃这个珠钗会的首领也在南京,因此女眷们人不齐,根本没办法处理下西洋的事。

    再加上女眷们又不方便出门,所以这次就由朱瞻壑出面,请了参与下西洋的各家勋贵们一起动身去天津,当然有些人抽不开身,但也会派子侄参加,比如郭晟,他父亲掌管军务,所以家中的一些杂务就由他处理。

    一帮子勋贵子弟出行,路上免不了闹闹轰轰的,幸好有朱瞻壑和朱瞻基两人在,这帮勋贵子弟倒也算老实。

    抵达天津之后,这帮人就一轰而散,他们大都在天津有自己的住处。

    朱瞻壑也带着朱瞻基和朱勇,住进了一个临近码头的府邸,这里是马安早就安排好的,当初他来天津,也没少在这边置办田产。

    也就在朱瞻壑他们抵达天津的第二天下午,十几艘如山岳般的海船进入天津港,船上满载着南洋的金银与货物。

第二百六十二章 金银财宝

    朱瞻壑与朱瞻基一起来到码头上,身后是朱勇、徐景昌等一同来天津的勋贵,他们得到消息后,也第一时间赶来港口。

    只见一艘艘巨大的海船停靠在码头,船体有些破旧,吃水线附近全是水藻和藤壶,看得出来,他们在回来后几乎没有休整,就马不停蹄的赶到了天津。

    “世子!老爷!”

    朱瞻壑他们刚来到码头,就见一个又黑又瘦的人兴奋的冲了过来,冲着朱瞻壑这边又喊又叫,但却被侍卫拦了下来。

    “等等,你是吴管事?”

    没等朱瞻壑开口,他身边的朱勇忽然瞪大眼睛,上下打量着这个又黑又瘦的人震惊的道。

    “是我,总算是见到老爷您了,呜呜~”

    这个吴管事看到朱勇认出自己,竟然激动的哭了起来,一是见到朱勇他们太高兴,二是这一路他们吃了太多的苦,差一点就回不来了。

    “真的是吴管事!”

    朱瞻壑这时也认出对方,这个吴管事正是朱勇家的管事,之前下西洋时,朱勇就派他掌管自家的船只。

    这时侍卫放行,吴管事这才冲了过来,一边哭一边向朱勇和朱瞻壑等人行礼。

    这时船上又下来几人,有几个也找到自家的主人,纷纷跑上前行礼。

    这些回来的人高矮胖瘦不一,但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黑,或者是又黑又红,全都是被海上的烈日给晒的。

    各家的管事见礼过后,朱瞻壑才向吴管事等人询问了一下他们回来的经过,以及船上带回的收益。

    吴管事立刻取出一个账本,然后双手交给朱瞻壑介绍道:“世子,我们这次回来了十艘商船,另外还有三只战船护送,一共是十三艘船,但在回来的路上,一条船在风浪中撞到暗礁沉没了,损失了一船的香料……”

    随着吴管事的讲述,朱瞻壑他们也终于了解到吴管事他们这一路回来的不易。

    当初张忠他们在南洋交易,卖出去十五船的货物,换来大笔的金银,以及南洋本地的特产,其中最多的就是各种香料。

    这些金银和货物,又装满了十艘船,所以张忠就决定让这十艘船回航,又请求郑和派了一大两小三艘战船护送,防止路上遇到海盗。

    托郑和的福,他几次下西洋,几乎将沿线的大海盗全都剿灭了,一些小股的海盗遇到十几艘的大船,而且其中还有下西洋的战船,他们也不敢动什么歪心思。

    因此吴管事他们在回来的路上,倒是没有遇到不开眼的海盗。

    但是老天爷可不会给任何人面子,就在吴管事他们快要抵达交趾时,遇到一场巨大的风暴,其中一艘船在风暴中触礁沉没,满船的香料全都随船沉入海底。..

    幸好其它的船只救援及时,触礁船上的人员都转移到其它船上,除了有几个倒霉蛋被风暴刮入海中,不见踪影外,其它大部分人都得以生还。

    当然经过这场风暴,幸存的船只也有一些损伤,于是他们在抵达交趾后,休整了一段时间这才再次北上。

    本来他们计划是抵达苏州后,直接赶往南京的,但到了苏州才知道,陛下已经宣布迁都,南京的勋贵也大都去了北京。

    所以汉王妃在接到消息后,也直接命令船队继续北上,于是他们又花了十几的时间,终于抵达了天津港。

    “吴管事,你们这一路辛苦了,你把伤亡的名单统计一下,他们的家人都会得到妥善的安置,同时也会有丰厚的抚恤!”

    朱瞻壑听完吴管事的讲述后,这才拍着他的肩膀说道。

    “小人知道世子最体恤下属,伤亡的名单就在账本后面!”

    吴管事当即回道,说实话,他们这些人之所以冒险出海,一方面是出于忠心,二来就是因为各家都承诺过,如果有伤亡,家人都会得到丰厚的抚恤,而现在朱瞻壑也兑现了当初的承诺。

    “世子,别说这些了,咱们还是看看他们都带回多少金银吧!”

    正在这时,张昶一脸等不及的表情说道。

    不过他的话一出口,立刻引来周围不少人的鄙夷,毕竟哪怕再爱财,但这时该有的样子还是要做一做的,否则如何让下属们卖命?

    朱瞻壑懒得理会张昶,又安慰了吴管事等人后,这才让吴管事带他们上船查看。

    因沉没了一条商船,剩下的九条商船中,有三条船装满了金银财宝,剩下的六条船都装着南洋的各种特产。

    朱瞻壑他们先登上一条装满金银的海船,吴管事带着他们来到中间的船舱,这里的门用铁链锁着,上面挂着两把锁头。

    吴管事和另一个管事,分别取出一把钥匙,将铁链上的锁打开后,这才带着朱瞻壑他们进到船舱。

    只见船舱里摆放着不少扁平的长条箱子,吴管事这时开口介绍道:“因为金银太重,不能用普通的箱子装,免得压坏了船板,所以只能用这种扁平的长条箱,每个箱子里都装满了金银!”

    吴管事说着,亲自上前打开一口箱子,只见里面摆放着一块又一块的金砖,虽然船舱里的光线有点暗,但在火把的照射下,箱子里的黄金依然闪烁着让人心动的光芒。

    朱瞻壑迈步上前,想要拿起一块金砖,却发现这看似不大的金砖,却重的要命,一般人需要两只手才能拿起一块。

    随即朱瞻壑就反应过来,估计这也是一种防盗措施,毕竟这么重的金砖,就算是想偷也不容易。

    朱瞻基与朱勇等人这时也好奇的上前,亲手拿起一块金砖打量,要知道大明的黄金很贵重,按照大明的规定,一两黄金兑换四两白银,而一两白银等于一贯钱。

    他们手里的金砖最少也有三四十斤,一斤是十六两,换算下来,一块金砖最少也值两三千贯,如果换成宝钞的话,还得再加两三倍才行。

    这还只是其中的一层,接下来吴管事还带着他们来到底舱,下面也同样装满了金银,当一口又一口的箱子被打开时,金银的光芒闪的人眼花缭乱。

    就算是朱瞻壑和朱瞻基,一时间也感觉心跳加快,呼吸也变得有点急促。

第二百六十三章 官船商用

    “黄金十三万两,白银两百三十七万两,另外还有六条船的各种香料……”

    朱瞻壑拿着账本,大概将船上的金银财宝与货物检查了一下,越看越是激动。

    相比朱瞻壑,其它人更是不堪,朱勇张着大嘴,口水都快流出来了,徐景昌与张昶等人上前抚摸着箱子里的金银,嘴里不停的嘟囔着:“发财了!发财了!”

    就连朱瞻基,也是好一阵失神,不过他很快又有些疑惑的向朱瞻壑问道:“瞻壑,你们的船队才只回来一部分,怎么收益就这么高了?”

    朱瞻基曾经详细了解过下西洋,清楚的知道郑和每次下西洋的收益,而眼前的这些金银与货物,几乎都快赶得上郑和一次下西洋的收益了。

    要知道商船队一共五十艘船,而现在只回来十艘,剩下还有四十艘没有回来,换句话说,如果商船队全都回来,估计他们的收益会超出郑和船队的数倍。

    “大哥你想啊,我们的商船与郑和下西洋的目的完全不一样,郑和是使节,主要任务是出使海外的诸国,交易只是顺手而为,有时还要送出去大批的礼物。”

    朱瞻壑说到这里顿了一下,接着再次道。

    “而且郑和他们的宝船虽大,但为了保证威慑力,船上装载的主要是军队和补给,留给货物的空间其实并不大,所以他们每次携带的货物数量也并不多,相比之下,我们的商船却完全为了挣钱,船上人少货多,到了港口也只是为了交易,自然能挣到更多的钱!”

    “原来如此!”

    朱瞻基闻言也露出恍然之色。

    “当然了,商船能够顺利与海外国家交易的前提,就是郑和他们的船队,能够提供足够的武力保障,所以他们船上的军队也是必须的。”

    朱瞻壑再次解释道。

    不过在他看来,现在这种情况依然是不正常的,如果每次下西洋交易,都需要带上大量的军队随行,那这个成本可就太高了。

    所以对于朱瞻壑来说,日后还要清理航线上的所有的反对力量,甚至可能对商船造成威胁的力量,都在他们的打击之中,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整条航线的安全。

    参观完九条商船之后,朱瞻壑立刻让人准备马车,将船上的金银财宝,以及货物全都转运到马车上。

    本来从天津也可以走水路,到通州再转走陆路,但这么一来的话,需要先将货物转移到内河的小船上,然后再从小船转移到马车上,十分的麻烦,还不如直接走陆路。

    九条大船的货物,需要的马车实在太多了,幸好朱瞻壑之前早有准备,各家也不缺少人手和马匹,因此花费了三天的时间,才把船上的金银与货物转移到一辆又一辆的马车上。

    当然为了保证路上的安全,朱瞻壑和朱勇等人,也把自家府中的护卫调来,即是保护,又是监督,免得有人监守自盗。

    朱瞻壑在参观过商船后的第二天,就与朱瞻壑他们告别,动身前往南京,只是不知道日后朱高炽来到北京后,会被朱棣怎么处置?

    车子都已经装好了,朱瞻壑正准备带人回北京,但就在这天傍晚,张芾与齐先生忽然找到他。

    之前朱瞻壑与张芾、齐先生乘着海船,一同来到天津,他们运输的粮食,有一批需要继续北上,直接运到辽东去,当时张芾亲自押运,直到前段时间才从辽东回来。

    “拜见世子!”

    张芾与齐先生上前行礼道。

    “不必多礼,此次辽东之行还算顺利吗?”

    朱瞻壑微笑着问道。

    “还是挺顺利的,辽东不比其它地方,冬天一些海港会结冰,所以粮食需要在冬天之前运输完,所以我们的任务也比较重,期间又加运了一次。”

    张芾立刻禀报道。

    “那就好,我和夏尚书已经聊过了,他对咱们的海运十分看好,今年的秋粮下来后,估计最少要分给咱们一半,另外除了粮食外,可能还会有其它的一些物资,到时你们有得忙了!”

    朱瞻壑笑呵呵的说道。

    随着海运优势的显现,夏元吉也十分重视,不但增加了运输粮食的份额,而且还特意给他们拨了一些钱,用于建造新的运粮船,以及培训船员之用。

    “有世子在朝中坐镇,咱们海运定可大放光彩!”

    张芾闻言也大为惊喜的道。

    怪不得别人都说,朝中有人好做官,有朱瞻壑这尊大佛在,张芾都感觉自己走海运都是一路平安,无论什么事情,朱瞻壑都能帮他们搞定。

    “你们打算什么时候回太仓?”

    朱瞻壑再次问道。

    “本来计划前两天就要回去的,但听说世子您要来,而且齐先生也有一个提议,所以我们就改了计划,打算请示一下世子。”

    张芾说着扭头看了一眼旁边的齐先生。

    只见齐先生迈步上前道:“世子,我们这趟北上,主要是运输粮食,现在粮食交接过后,船舱里一下子空了下来,如果现在就回去,那只能空船回去,是不是太浪费了?”

    “的确有些浪费,你有什么想法?”

    朱瞻壑赞同的点了点头,随后再次向齐先生问道。

    “其实也不是在下的想法,而是之前我们在辽东时,就有商人主动找上我们,希望可以借助我们的船,把辽东的一些特产运到南方,他们愿意出运费,当时在下就对此颇为动心,毕竟与其空着船回去,还不如挣点钱补贴一下。”

    齐先生说到最后看向朱瞻壑。

    他很想答应,但却没有权力,毕竟他们的海船都是官船,如果帮着商人运输货物,这种事若是被人告发,可能会被扣上以公牟私的帽子,到时别说他和张芾了,连朱瞻壑都要受牵连。

    “这的确是个一举两得的好事,但我也不能做主,这样吧,你们在天津再等几天,我回京后和夏尚书商量一下,到时再请示一下皇爷爷的意见,只要得到皇爷爷的允许,那自然是百无禁忌!”

    朱瞻壑想了想这才回答道。

第二百六十四章 财要露白

    拉着金银货物的马车太多了,天津到北京的官道虽然宽阔,但这么多马车排长队,几乎快把官道都给堵塞了。

    最后花了两天时间,朱瞻壑他们终于回到北京城。

    刚到城门时,只见马安就带人上前迎接,之前朱瞻壑派马安提前回北京,算是帮他们打前站。

    “世子,事情都按您的吩咐办好了!”

    马安凑到朱瞻壑近前,低声向他禀报道。

    朱瞻壑抬头看了看城门,只见已经有无数好事之人围观,这让他满意的点头道:“办得不错!”

    他让马安先行一步,就是让他回到北京后,尽快将下西洋船队归来,并且带来大批金银财宝的事宣扬出去,知道的人越多越好。

    随后朱瞻壑他们率领马车进城,一辆又一辆的马车头尾相接,排成一列长长的队伍。

    如此庞大的队伍,再加上马安之前的宣扬,一下子吸引了不少百姓围观。

    马车上的箱子虽然锁着,但一个个都显得十分沉重,哪怕是两匹马拉着,都显得有些吃力,这让不少人都在猜测,马车上的箱子里到底装了多少的金银财宝?

    “假的吧,这么多的马车,如果全都是金银,那岂不是得把国库都填满了?”

    这时却有人开口质疑道。

    “你知道什么,当初下西洋时,各家勋贵可是组织了五十条大船随行,一条船上装的货物就价值几十万贯,运到海外更是翻上几番,这点钱算什么?”

    立刻有人反驳道。

    “没错,前几次下西洋时,我有幸见过船队归来时,往宫里运输财物,那时的马车不比现在少,箱子里装的可全都是金银财宝啊,要不下西洋的船怎么叫宝船呢?”

    这时有人附和道,听他的话就知道,他肯定也是刚从南京那边迁来的。.q

    “我可是听说了,这次回来的船队只是一小部分,另外还有大部分的船去了西洋,等到他们回来,估计赚的钱比眼前这些还要多上几倍!”

    再次有消息灵通的人开口道,当然这些消息肯定都是马安故意放出去的。

    就在众人议论纷纷之时,忽然一匹拉车的马可能是受惊了,“聿~”一声嘶鸣,前蹄高高扬起,导致后面的车子发生倾斜。

    车子上的箱子本就沉重,捆绑箱子的绳子可能也不结实,结果随着车子倾斜,几口大箱子一下子从车上滑落,重重的砸到地面上。

    只听“砰~”的一声,本来坚固的箱子竟然被砸的四分五裂,里面装的金砖“哗啦”一声,散的到处都是。

    在阳光的照射下,黄金的光芒四射,晃的围观的人群眼睛发花,不少人甚至本能的想要上前争抢,毕竟那可是金子啊,只要抢到一块,那可就发大财了。

    眼看着就要发生一起哄抢事件,然而车队的护卫却根本不敢任何人机会,只见一队护卫飞奔上前,“呛”的一声抽出腰刀,将地面的黄金团团围住。

    面对雪亮的刀锋,那些被黄金迷了眼的百姓,也终于冷静下来,毕竟这可是勋贵们下西洋带回的黄金,谁若是敢上前,那些护卫可真敢砍人,而且按照大明律,抢夺别人的财产可是重罪,别到时钱没抢到,自己却落一个罪名。

    因此躁动的人群也慢慢的安静下来,这时那些运输黄金的管事也赶了过来,当即将黄金搬到车子上,清点过数目后,这才缓缓离开。

    围观的百姓看到那些大块大块的黄金,一个个也都羡慕的眼红,可没办法,那是人家的东西,抢又抢不过,连摸一下都不行,只能干看着过过眼瘾了。

    “瞻壑,你这戏演的也太假了,捆箱子的绳子也太细了,和别的车子一比就能看出差别来。”

    前面的朱勇看到后面的那场闹剧,也不由得笑着吐槽道。

    “所有人的心思都在黄金上,谁会注意那些绳子的粗细?”

    朱瞻壑哈哈一笑道。

    古人说财不露白,但他现在却恰恰相反,要让更多的人看到下西洋带来的财富,甚至引得越多人眼红越好。

    “这么多财物,咱们接下来是不是送到你府上,然后就可以各家分红了?”

    朱勇这时笑着问道。

    看着这么多的金银财宝,他也早就忍不住了。

    “不行,这些财物可不能送到我府上,而是全都运到户部去!”

    朱瞻壑却笑着摇头道。

    “运到户部干什么,这不是咱们的钱吗,难道也要上交朝廷?”

    朱勇闻言大吃一惊的问道。

    “这的确是咱们的钱,可当初下西洋的时候,咱们也早就和朝廷谈好了条件,所有下西洋的收益,都需要征税,所以这些财物,全都需要到户部登记,让他们算出税额后,去掉这些税才是咱们的财产!”

    朱瞻壑耐心的解释道。

    “对啊,我差点忘了,咱们竟然还要交税!”

    朱勇一拍脑门道。

    其实这也不怪他,因为对于大明的勋贵来说,免税是勋贵最基本的权利,所以他们根本没有交税的习惯。

    只是下西洋比较特殊,而且提前谈好了要交税,否则郑和他们凭什么要保护商船的安全?

    很快徐景昌与张昶等人也得知要去户部交税的事,他们一个个也都显得有些不情愿,毕竟他们就没有交税的习惯。

    但再不情愿也没用,这是朝廷早就定下来的规定,而且还有朱瞻壑强压着,所以他们不想交也得交。

    于是这支庞大的车队就这么浩浩荡荡的来到户部衙门。

    北京这边的六部都挤在一起,旁边还有宗人府、鸿胪寺等衙门,上次朱瞻壑带锦衣卫去工部抓宋礼时,就引得不少官员跑出来围观。

    结果这才刚过去没多久,朱瞻壑又搞出一起更大的阵仗,只见一辆又一辆的马车抵达户部,很快就把户部前的空地给停满了。

    这下不但吸引了户部的人,其它衙门的官吏也纷纷跑出来看热闹,特别是有人看到朱瞻壑带队,更让他们纷纷猜测,难道说这位汉王世子又来抓人了?看他们堵着户部,难道是夏元吉这个户部尚书也犯事了?

第二百六十五章 堵住户部的大门

    夏元吉正在房间里处理公务,却没想到忽然有人慌慌张张的闯进来叫道:“尚书不好了,出大事了!”

    “出什么大事了?”

    夏元吉眉头一皱,颇为不悦的问道。

    “世子……世子来了!”

    闯进来报信的书吏上气不接下气的说道。

    “世子之前不是经常来吗,有什么可慌张的?”

    夏元吉闻言却更加不解的问道,之前朱瞻壑和他讨论银行的事,经常往户部跑,所以他实在想不通对方为何这么慌张?

    “世子不光是一个人来的,还带来不少人和马车,把咱们户部的大门都堵住了!”

    书吏再次焦急的禀报道,今天朱瞻壑来的架式,和之前抓捕宋礼时实在太像了。

    “世子带了不少人和马车?”

    夏元吉闻言也再次惊讶的自语道,说着他就站起来,迈步就往外面走,打算亲自看一看情况。

    当夏元吉来到户部大门外时,果然看到外面的空地上停满了大马车,朱瞻壑与朱勇等勋贵们站在一起,正在指挥着马车停靠。

    “世子你这是做什么?”

    夏元吉迈步来到朱瞻壑面前,一脸不解的问道。

    “交税,夏尚书你快派人清点一下吧,该交多少税就扣多少,我们绝不会少交一文!”

    朱瞻壑十分豪爽的回答道,旁边的徐景昌等人却都是一脸的心疼。

    “交什么税?”

    夏元吉一愣,还是不明白朱瞻壑的意思。

    “下西洋的税啊,当初我们不是说好了吗,只要下西洋有了收益,肯定会向朝廷纳税!”

    朱瞻壑伸手一指面前的这些马车道。

    “这……这些都是下西洋所得!”

    夏元吉终于反应过来了,其实这几天他也听说下西洋的船队回来一部分的事,但他的事情太多,根本没把这件事放在心上。

    “没错,这里有海贸所得的金银财宝,以及数量庞大的货物,我们也不好估价,所以还是由户部来估价,这样也好统一交税!”

    朱瞻壑说着,迈步来到一辆马车前,伸手将上面的一个箱子打开,露出里面黄澄澄的金砖,引得围观的官吏们一阵惊呼。

    “这……这些车上装的全都是金子?”

    哪怕是夏元吉,猛然间看到这么多黄金,也不由得倒吸了一口凉气。

    虽然每天他经手的钱财无数,但那只是一个个枯燥的数字,远不及一箱又一箱的黄金带来的冲击力大。

    “黄金不算太多,也就十大车左右,剩下的大部分都是白银,另外还有珊瑚、玳瑁等南洋的特产,以及香料等货物。”

    朱瞻壑故意大声的回答道。

    “十大车黄金!”

    周围的官员听到朱瞻壑的回答,一个个也都是惊叹出声,有人甚至嫉妒的眼睛都红了,那可是黄金啊,而且还有更多的白银、珠宝和贵重货物,这要是全都给一个人,那这个人立刻就能富可敌国。

    “就算是交税,也没必要全都拉到户部来啊!”

    夏元吉这时却哭笑不得的道,朱瞻壑完全可以把这些东西拉到王府去,再通知户部的官员去查验就行了,而不是像现在闹出这么大的动静。

    不过夏元吉很快就明白了朱瞻壑的意思,估计对方也是故意的,为的就是向外人炫耀海贸带来的丰厚利润,这样日后再下西洋时,肯定会有更多的人想要参与其中,到时谁若再想反对下西洋,那恐怕就要成为众矢之的了。

    “夏尚书,这次回来了十艘船,路上沉没了一艘,损失了一船的香料,剩下的全都在这里了,这里是账册,你就清点一下吧!”

    朱瞻壑这时拿出账本,交给夏元吉再次道。

    他就是要让户部当面清点所有的财物,让周围的人都看到海贸带来的利润,这样才能打动更多的人。

    “好吧,那我就让人清点一下,但这么多财物,一时间也清点不完啊。”

    夏元吉看着后面依然源源不断的马车,再次无奈的说道。

    九艘大船带来的财物,绝不是短时间内就能清点出来的。

    “没事,我不急,就把这些放在这里,你们慢慢清点,安全方面您也不必担心,我会派人负责的!”

    朱瞻壑再次豪爽的一挥手道。

    他要的就是这种效果,在户部门前停放的越久,就会有越多人看到,自然也能起到更大的宣传效果。

    听到朱瞻壑这么说,夏元吉也无奈的一笑,只得吩咐户部的官吏,同时调动一些库房的官吏,全都来帮着清点这些财物。

    “世子,这么多财物,他们得清点到什么时候啊?”

    徐景昌这时等不及了,带着张昶等人找到朱瞻壑问道,他们可都等着分财物呢。

    “急什么,就算是要分配下西洋的所得,也得交过税再说,而且这些财物就放在户部的门口,它们又不会自己长脚跑了,咱们只需要耐心的等上两天就行了。”

    没等朱瞻壑开口,旁边的朱勇就替他回答道。

    “各位,朱兄说的对,咱们下西洋的利润再大,也不要忘了,是朝廷的战船保护着沿途的安全,所以税肯定是要先交的,大家刚从天津回来,肯定也都累了,不如就先回去休息,等过两天交完税,咱们再一起分配这些财物!”

    朱瞻壑也顺势开口道。

    听到朱瞻壑这么说了,徐景昌等人也不好再说什么,最后恋恋不舍的看了一眼马车上的财物,各自回去休息了。

    当然了,这里的护卫肯定不能撤,另外各家也都派了管事在这里盯着,以防有什么问题,可以及时得到消息。

    看到其它人都走了,朱瞻壑这才再次找到夏元吉道:“夏尚书,有件和海运有关的事,我想和你商量一下……”

    朱瞻壑说着,就把齐先生提议的,也就是海运的船只在回程时,可以拉一些民间的商品回去,这样即可以充分利用海船,同时也能增加一些收入,往大了说,还能加强大明的商品流通。

    夏元吉听后沉思了好一会儿,这才开口道:“这个提议倒是不错,我觉得可行,就是官船商用,这可没有先例啊,陛下那里也不知道是否会同意?”

第二百六十六章 皇帝也得交税

    官船商用这件事,夏元吉并不反对,毕竟是管经济的人,脑子比较灵活,知道什么叫物尽其用。

    但这种事又不太好操作,一个搞不好,很可能会被都察院的御史告到朱棣面前,到时就不好收场了。

    所以朱瞻壑在回京后的第二天下午,决定还是进宫征求一下朱棣的意见。

    武英殿,当朱瞻壑进到大殿时,只见朱棣正在与张辅商议事情,于是他就站在一旁等候,顺便听了一下两人讨论的内容,发现是加强北京周围的军事防御。

    很快两人商议完事情,张辅告退之后,朱瞻壑这才上前行礼道:“参见皇爷爷!”

    “听说你把户部的大门给堵了?”

    朱棣头也不抬的问道。

    “不是堵门,那是孙儿为了交税!”

    朱瞻壑解释道。

    “别给我找借口,你那点小心思我还不知道?”

    朱棣终于抬起头瞪了朱瞻壑一眼,对于朱瞻壑借此宣传下西洋的事,他比任何人都清楚。

    “这个……嘿嘿~”

    朱瞻壑厚着脸皮一笑,反正也不是什么大事,被朱棣点破了心思他也不在乎。

    “今天就把那些马车拉走,户部好歹是朝廷重地,被那么多马车堵在门口成什么样子?”

    朱棣再次训斥道。

    “孙儿遵命!”

    朱瞻壑当即答应道,反正已经堵了户部一天一夜了,宣传效果也达到了。

    “对了,我听说这次下西洋的收益中,还有朕的一份?”

    朱棣忽然话锋一转,再次开口道。

    “有,而且还不少,郑内宫将官船上的货物,也交由张忠他们这些商船销售,所得也全都送回来了!”

    朱瞻壑立刻点头说道。

    “不错,三大殿被毁,现在需要重修,朕正是需要用钱的时候,你今天就把钱送到宫里来!”

    朱棣满意的点了点头,随即吩咐道。

    “今天就送,皇爷爷不等交完税吗?”

    朱瞻壑愣了一下这才问道。

    “交什么税?朕不向户部要钱就已经不错了,还用得着向他们交税?”

    朱棣眼睛一瞪,有点蛮不讲理的道。

    “这个……”

    朱瞻壑却有些为难,犹豫了一下终于还是开口劝道。

    “皇爷爷,昨天向户部交税时,徐景昌与张昶等人都有点不太情愿,毕竟身为勋贵,他们一直享受着免税的特权,若他们得知皇爷爷您带头不交税,恐怕日后想让他们继续交税,恐怕就不容易了。”

    “怎么,你还怕他们向朕学?”

    朱棣冷哼一声道,他可是皇帝,别人怎么能和他相比。

    “皇爷爷,不如这样,您哪怕是装装样子,向户部交了税,这样别人也不敢再说什么,而我保证,您交的那些税,我会帮您补上一笔,而且绝对不比您交的税少!”

    朱瞻壑忽然灵光一闪,当即向朱棣提议道。

    “朕记得户部给下西洋定的税额还挺大,你不会是想自己出钱补上朕交的税吧?”

    朱棣好奇的问道。

    “这个皇爷爷您就不必操心了,反正最后您的钱肯定一分不少,甚至可能还会多上一些。”

    朱瞻壑嘿嘿一笑道,反正肯定不是他自己拿钱补贴朱棣。

    “行吧,你自己看着办,反正朕现在很需要钱,说起这个,朕都想将宋礼这个混账东西碎尸万段!”

    朱棣提到宋礼时,也是咬牙切齿,要不是他,又何必重建三大殿?

    之前三司会审,已经判处宋礼死刑,现在暂时关押在诏狱之中,等候秋后问斩。

    “皇爷爷,我今日进宫,是想和您商量一件事情!”

    朱瞻壑这时也终于有机会说出自己来的目的。

    “什么事情?”

    朱棣随口问道。

    “是这样的,海运的船队马上就要返航了,但船上却全都空着,如果就这么回去,实在太浪费了……”..

    朱瞻壑简单的把事情讲了一遍,最后这才说道。

    “所以张芾他们觉得,可以在返航时,与民间的商人合作,帮他们带上一些货物,这样即可以补贴海运,又能加快大明的商品流通。”

    听完朱瞻壑的这些话,朱棣的眉头却一下子皱了起来,过了片刻这才开口道:“你这不是官船商用吗?如果开了这个先例,其它人也有样学样,日后恐怕会出现更多公器私用的事,到时想阻止都阻止不了!”

    “皇爷爷,其实这种事早就有了,只不过以前都是下面的人偷偷的去做,所以没有摆到明面上罢了。”

    朱瞻壑站直身子再次说道。

    “什么意思?”

    朱棣的眉头皱的更紧了,他感觉朱瞻壑接下来的话中,肯定会向他揭露一些他不知道的事情。

    “皇爷爷您有所不知,据我之前调查所知,现在的漕运官船,每次运输物资时,船上的官兵都会挟带一些私货,用于在路上贩卖,所得也全都归自己所有!”

    朱瞻壑也不客气,直接揭露出一件真相道。

    这可不是他污蔑漕运,而是实实在在的以公牟私,每次漕运时,都会有官兵私带货物,甚至到了清朝时,干脆把这件事明面化了,规定官兵私带的货物,不能超过船上货物的两成。

    “好大的狗胆!”

    朱棣闻言气的一拍桌子,做为朱元璋的儿子,他继承了老爹的脾气,对贪污受贿最为痛恨,却没想到下面的人竟然已经如此明目张胆的为自己牟取私利。

    “皇爷爷息怒,这种事其实根本无法杜绝,哪怕把现在漕运上的人全都杀了,换上新的人照样会这么做,与其让他们偷偷去做,还不如把事情公开化,所得收入一部分补贴人员,一部分上交朝廷,这样对所有人都好!”

    朱瞻壑劝说道。

    他之所有赞同齐先生的提议,其实也是怕海运私下里也挟带货物,所以还不如一开始就公开化,这样收入也更透明,所有人都能得到好处。

    朱棣虽然恼火,但理智告诉他,朱瞻壑说的很对,这种事根本无法杜绝,当年他爹杀了多少贪官污吏,可现在贪污受贿之事依然时有发生。

    最后朱棣沉默良久,终于无奈的点头道:“好吧,你和夏元吉商量一下,具体如何操作,你们自己决定吧!”

    “谢皇爷爷!”

    看到朱棣同意,朱瞻壑当即欣喜的说道。

    随后朱瞻壑告辞离开,正准备去户部时,却忽然接到锦衣卫送来的消息:诏狱中的宋礼想要见他。

第二百六十七章 又见宋礼

    宋礼要见自己?

    这个消息也让朱瞻壑有些惊讶,虽然宋礼是他亲手送进诏狱的,但除此之外,两人并没有太多的交集,反而之前还因为海运和漕运发生过冲突,所以朱瞻壑也想不明白,对方为何会想见自己?

    不过虽然好奇,但朱瞻壑并没有立刻去诏狱,而是先去了吏部,与夏元吉商量了一下海运官船商用的事。

    夏元吉对这件事早就赞同,现在得知朱棣也同意了,自然更没有异议,他和朱瞻壑商量了一下执行这件事的具体细节,到时户部也会派人去见张芾,双方共同执行这件事。

    最后朱瞻壑离开户部时,天都已经快黑了,他这才转道去了诏狱。

    刚到诏狱,刘勉立刻亲自跑出来迎接,十分热情的道:“世子您可算来了,这几天不见您,我们办事都心里没底!”

    “别和我说这些客套话了,那个宋礼要见我干什么?”

    朱瞻壑直入正题问道。

    “不知道啊,宋礼已经被判了死罪,秋后就要问斩,结果这两天忽然说想见世子,我本来不想理他,但又想到他毕竟做过尚书,怕他真有什么事情,所以才派人通知了您。”

    刘勉这时也一脸疑惑的回答道。

    “走,带我去见他!”

    朱瞻壑也不想乱猜,直接吩咐道,反正见到宋礼一问知道了。

    于是刘勉亲自带路,很快就来到宋礼的牢房外,刘勉也十分知趣的带人退开了,只留下朱瞻壑一人站在牢房门外。

    牢房中的宋礼这时也看到了朱瞻壑,也立刻站了起来,目光复杂的看着他道:“你终于来了!”

    “你找我有什么事?”

    朱瞻壑没有客气,直接冷冰冰的问道,对于宋礼这个疯子,他没有任何的好感。

    “太子怎么样了?”

    宋礼直盯着朱瞻壑问道。

    朱瞻壑闻言也是心中一沉,没想到宋礼要见自己,竟然是想打听朱高炽的情况。

    不过仔细一想,朱高炽与三大殿被毁有关的事,除了朱棣外,也只有他和宋礼两人知道,所以宋礼只能向他打听。

    “你既然这么关心我大伯的情况,为何不早点把那封书信毁掉?”

    朱瞻壑没有回答,而是再次问道。

    “不管世子伱信不信,三大殿的事真的与太子无关,一切都是我自作主张,那封书信是几个月前写的,连我自己都快忘了,直到被锦衣卫搜出来,我才想到大事不妙。”

    宋礼这时一脸诚恳的回答道。

    朱瞻壑一直观察着宋礼脸上的表情变化,感觉对方不像是在说谎,但就算是真的,也不会打消朱棣心中的怀疑,更不会对局势产生什么影响。

    “世子,陛下虽然隐瞒了太子的事,但我知道,以陛下多疑的性格,肯定会对太子产生猜忌,你能不能告诉我,陛下到底要如何处置太子?”

    宋礼这时快步上前,双手抓着牢房的栅栏,再次恳求道。

    “让你失望了,因为我也不知道皇爷爷要如何处置大伯!”

    朱瞻壑叹了口气,随后实话实说道。

    “这怎么可能,整件事都是你查出来的,而且你还掌管着东厂,陛下对你也最为信任,你怎么会不知道陛下如何处置太子?”

    宋礼却根本不信,说到最后声音也变得有些高亢。

    “我已经不再掌管东厂了,因为我替大伯求情,皇爷爷收走了我手中的权力。”

    朱瞻壑叹了口气解释道,虽然他不喜欢宋礼,但在朱高炽这件事上,两人竟然又奇妙的处于同一战线。

    “这……”

    宋礼闻言也惊的目瞪口呆,他被关押在诏狱之中,根本不知道朱瞻壑竟然会帮朱高炽求情,而且还因此失去了掌管东厂的权力。

    “不过我可以告诉你,皇爷爷已经派大哥回南京了,要他接替大伯镇守南京,至于大伯,则要赶来北京,估计皇爷爷要当面处置他。”

    朱瞻壑双手一摊,把自己知道的情况都讲了出来。

    “怎么会这样?陛下召太子来北京,这说明陛下肯定十分恼火,到时太子肯定会受到重罚,都怪我!都怪我!”

    宋礼听后也是一副失魂落魄的表情,他没想到自己的一个失误,竟然牵连到朱高炽,如果因为这件事,导致朱高炽的太子之位发生什么变故的话,那他可就是千古的罪人了。

    朱瞻壑能体会宋礼的心情,在他们这些读书人心中,朱高炽的确更接近一个圣君的标准,至少比朱棣这个粗暴的武夫强多了,所以许多文臣都把希望放在朱高炽身上。

    可是现在因为宋礼,导致朱高炽牵连到三大殿的案子中,这件案子往大了说,甚至比谋反还要严重,所以朱棣如果对朱高炽产生猜忌,说不定真的会动摇朱高炽的太子之位。

    “我觉得你多想了,我爹去了天竺,我三叔又被贬为庶人,除了大伯外,皇爷爷根本没有其它人可选了!”

    朱瞻壑看着自责的宋礼也有些不忍,于是出言提醒道。

    “对啊,陛下只有三个儿子,他根本没有其它的选择!”

    宋礼闻言眼睛一亮,兴奋的一拍栅栏道。

    不过宋礼的话音刚落,忽然就直勾勾的盯着朱瞻壑,目光也变得有些吓人。

    朱瞻壑刚开始不明白宋礼的意思,直到对方的眼神中露出杀气时,他这才反应过来,当即哭笑不得的指着自己道:“宋礼,你不会是担心我会威胁到大伯的太子之位吧?”

    “若太子因此获罪,太孙恐怕也无法继位,如此一来,整个大明也只剩下你最有资格了!”

    宋礼目光幽幽的说道。

    “你……”

    朱瞻壑十分无语,这宋礼是不是关在诏狱的时间长了,脑子被关出毛病来了,这么离谱的事也能想得出来?

    “算了,随你怎么想吧,不过今天我既然来了,也有一件事想要问你,希望你能如实回答!”

    朱瞻壑最后一摆手,这才向宋礼问道。

    “什么事?”

    宋礼看向朱瞻壑的目光已经变得有些警惕,因为他怀疑朱瞻壑的心机深沉,是不是早就计划好了,借着三大殿的事打击太子殿下,从而为自己上位创造条件?

第二百六十八章 朝廷逼出来的漕运

    “当初你上书废除海运,由漕运代替,到底打的什么主意?”

    朱瞻壑目光直视着宋礼,问出一个他早就想问的问题。

    听到这个问题,宋礼虽然极力掩饰,但眼神却还是变得有些闪烁,最后强笑一声道:“当初海运弊病重重,而运河又全线打通,各方面都比海运要强,所以我才会上书废除海运。”

    “宋礼,都这种时候了,你还不肯说实话吗?”

    朱瞻壑冷笑一声质问道。

    就算当初张荣再怎么折腾海运,但海运的优势还是显而易见的,只要稍加了解就能看出来。

    可宋礼当时却上书力陈海运的种种弊端,导致不明情况的朱棣被蒙蔽,这才废除了海运,所以朱瞻壑可以肯定,宋礼当初绝对是故意的。

    果然,面对朱瞻壑的质问,宋礼脸上的神情变幻不定,最后终于长叹一声道:“罢了,反正我也是要死的人了,有些事情如果不说,恐怕就要真的被带到棺材里了!”

    “你果然别有用心!”

    朱瞻壑看到宋礼承认了,心中也更加恼火。

    相比三大殿,废除海运造成的影响更加恶劣,往小了说,它造就了漕运这条吸血虫,导致大明一直失血,往大了说,它可能影响到大明未来的国策,失去了对海洋的探索。

    “我的确别有用心,但也是被朝廷逼的!”

    没想到宋礼却冷笑一声,一副大义凛然的表情道。

    “朝廷逼的?”

    朱瞻壑皱起眉头,不明白宋礼是什么意思?

    “世子你之前建议设立养廉银,想来也十分清楚我大明官员的俸禄之低,所以你肯定更能理解我的做法,这也是我愿意讲给你听的原因。”.q

    宋礼并没有直接解释,而是颇为赞许的看着朱瞻壑说道。

    “官员的俸禄低?漕运?”

    朱瞻壑从宋礼的话中提取到两个重点,隐约间有了一个大概的猜想,但这个猜想也未免有些太惊人了。

    “不错,我建议用漕运取代海运,其实就是想给沿途官员一个贪污的机会!”

    宋礼似乎也看出了朱瞻壑的想法,直接承认道。

    “就因为官员的俸禄太低?”

    朱瞻壑抬起头,还是有些不敢相信的看着宋礼。

    “不错,世子你生于皇族,可能不知道底层官员都是怎么活下来的,光靠朝廷的那点俸禄,那些底层官员早就要饿死了,所以就算朝廷对贪官污吏再怎么苛刻,下面的官员照样还是会贪,因为如果不贪,他们就活不下去!”

    宋礼说到这里也有些激动,顿了一下接着又道。

    “底层的官员想要贪,那就只能盘剥百姓,而陛下这些年又是北征,又是下西洋,甚至还要修建北京城,百姓身上的负担已经很重了,再加上官员对他们的盘剥,更让百姓苦不堪言!”

    “原来如此,你用漕运代替海运,为的就是让官员有一个光明正大贪污的机会!”

    朱瞻壑长出了一口气,似乎明白了宋礼的意图。

    “不错,与其让官员们去盘剥百姓,还不如让他们从漕运上捞油水!”

    宋礼点头承认道。

    “可是一条漕运,也不过让漕运经过的地方官员受惠,其它地方的官员依然还是要盘剥百姓啊?”

    朱瞻壑再次问道。

    “嘿嘿,世子你还是小瞧漕运了,漕运的粮食、物资,都需要各地官员去征集,在征集的过程中,完全可以从中捞油水,而且漕运这么大的利益,沿线的官员根本不敢私吞,到时还要向上孝敬,朝中的官员也会受到惠及,可以说一条漕运,几乎可以惠及大半个官场!”

    宋礼一脸得意的解释道。

    “可你想过没有,漕运的粮食物资,也都是从民间征收上来的,那些官员贪污这些,与直接盘剥百姓又有何区别?”

    朱瞻壑却厉声质问道。

    “也许没有区别,但至少官员会把心思放在漕运上,而不是如何盘剥百姓上,这样百姓身上的担子也许就会轻一些!”

    宋礼据理力争道。

    其实他的理由也很简单,官员的俸禄太低,要养活自己就必须去贪,与其让他们去搜刮百姓,还不如从漕运里捞油水,虽然漕运的油水也是从百姓身上出的,但至少比直接盘剥百姓要强一点。

    朱瞻壑虽然觉得这两者差不多,但却没有说服别人的理由,也许宋礼说的对,两者本质上虽然一样,但方式上却还是有区别的。

    “当然了,还是世子你有办法,提出了养廉银,那么漕运也就没有存在的必要的,毕竟相比海运,漕运的弊端实在太多了。”

    宋礼这时难得夸赞了朱瞻壑一句道。

    听到宋礼的这些话,朱瞻壑也暗自叹息,谁能想到,漕运的出现,竟然是因为当初朱元璋给官员定的俸禄才低,才催生出漕运这条腐败线。

    同时这也解释了为何明清两朝虽然都知道漕运腐败,但却都没办法废除,因为漕运绑定了太多官员的利益。

    而且漕运造成的恶劣影响还不止如此,当贪污受贿成为官场的风气,整个吏治就会被彻底败坏,到时就算是皇帝想要整治,也无法扭转整个官场的风气。

    就算是有官员不想贪污,也会被周围的人挟裹着,做出一些身不由己的事情,从而想做清官而不可得,这也是海瑞在历史上那么有名的主要原因。

    想到这里,朱瞻壑也在暗自庆幸,幸好自己提前想出了养廉银的办法,虽然无法杜绝腐败,但至少可以减少官场上贪污受贿的风气。

    最后朱瞻壑离开了诏狱,只是走的时候,宋礼还恳求他,如果朱高炽那边有了新情况,希望朱瞻壑能告诉他,对此朱瞻壑也答应了,毕竟人之将死,其言也善,而且在朱高炽这件事上,除了宋礼外,他也没有其它人可以商量。

    几天之后,户部终于将下西洋的财物清点了一遍,计算出税额后,朱瞻壑直接真金白银的交足了税,这才通知各家来王府赴宴,顺便把钱分一下。

    不过这场宴会除了分钱外,朱瞻壑还有另外一个目的,如果被那些勋贵知道后,恐怕会在背后骂他宴无好宴。

第二百六十九章 表示一下

    北京城汉王府。

    夜已经深了,但整个汉王府依然灯火通明,大殿之中更是欢声笑语,参与下西洋的勋贵们也是齐聚一堂。

    朱瞻壑做为主人,频频向宾客们敬酒,今天是分钱的好日子,哪怕以前对朱瞻壑有所不满的徐景昌和张昶等人,这时也高兴的眉开眼笑,对朱瞻壑更是热情的不得了。

    酒至半酣,朱瞻壑这才站起来笑道:“各位,咱们第一次下西洋交易,仅回来十艘船,所得收益就超出了当初投出去的本钱,这也算是开了个好头,我来敬大家一杯,预祝剩下的船队平安归来,各位也都能因此大发横财!”

    朱瞻壑的话,句句不离发财,但却正对了这帮勋贵们的心思,因此他们听后,也一个个举杯痛饮。

    随后又有人站起来表态了喜悦之情,以及对朝廷和汉王府的感谢,一时间的气氛也变得更加热烈。

    趁着这个机会,只见朱瞻壑再次站起来道:“各位,咱们能够下西洋,也多亏了皇爷爷对咱们的支持,这次虽然是打着我们汉王府的名义,但其实就是皇爷爷给各家勋贵的福利!”

    “瞻壑说的不错,要不是陛下点头,咱们哪有下西洋的机会?”

    朱勇立刻站出来说道,他是唯一一个知道朱瞻壑接下来要说什么的人,因此也帮着他唱双簧。

    “没错,多亏了陛下英明,咱们带来敬陛下一杯!”

    徐景昌这时也站起来说道。

    “敬陛下一杯!”

    其它勋贵闻言也纷纷起身,举起酒杯叫嚷着,一个个脸上都洋溢着灿烂的笑容。

    朱瞻壑也陪着众人又饮了一杯酒,然后这才接口道:“各位,皇爷爷为了让大家有钱赚,甚至不惜打破了太祖皇帝的海禁,为此也受到不少大臣的非议,所以咱们是不是要向皇爷爷表示一下?”

    “表示一下?”

    在座的各位勋贵听到朱瞻壑的话,也都露出不解的神色,不明白所谓的“表示一下”是什么意思?

    “想必各位也都知道,前段时间天雷击中三大殿,导致三大殿被毁,皇爷爷已经下旨,要重建三大殿,但国库现在颇为紧张,刚好咱们又从下西洋赚了些钱,所以我觉得咱们是不是捐献出一些,也算是咱们做为臣子的心意?”

    朱瞻壑笑呵呵的说道。

    听到要捐钱,本来热闹的场面一下子就安静下来了。

    虽然刚才他们一个个嘴上都对朱棣感恩戴德,但真要让他们拿出真金白银,却又让他们感到十分不舍,因此一时间竟然没有人接话。

    幸好朱瞻壑早有准备,只见朱勇第一个站起来拍着胸脯道:“没有陛下的恩典,哪有咱们这些臣子的今天,我朱勇愿意献上两万贯,愿陛下早日重建三大殿!”

    有了朱勇带头,立刻也有其它人站起来响应,有些人是真心感激,也愿意出钱。

    也有些人不愿意出钱,可在众目睽睽之下,他们又不能不捐,毕竟都是大明的臣子,别人给皇帝捐钱你却不捐,你想干什么?

    朱瞻壑让马安等人统计了一下,最后各家一共捐了七十五万贯。

    最后朱瞻壑也站起来表态,宣布自己捐款五万贯,刚好凑成八十万贯的整数。

    看到朱瞻壑一下子捐了这么多,就算是心中有怨的人,这时也不好说什么了。

    不过徐景昌和张昶等人却在心中滴血,因为他们知道,朱瞻壑最近光是靠买卖田产,就赚了一大笔钱,而那些钱全都是他们亏的,说不定这五万贯,就是朱瞻壑从他们身上赚的。

    捐完了钱,朱瞻壑也立刻吩咐人拿上账册,然后按照收益,给各家分配这次带回来的财物。

    这次带回来的财物,如果换算成铜钱的话,甚至可以超过了千万贯,相比之下,之前捐出去的那八十万贯就不算什么了。

    更何况这还只是下西洋船队的一小部分,剩下的船队收益会更高,现在所有人都无比期待下西洋船队的归来。

    各家勋贵都拿到了自己的份额,这时夜已经深了,朱瞻壑正准备结束这场宴会。

    却没想到这时徐景昌忽然站了起来,一脸笑容的问道:“世子,今天机会难得,各家又收到了下西洋的收益,所以我想借这个机会,能和世子谈笔生意!”

    “什么生意?”

    朱瞻壑明知故问,从徐景昌站起来时起,他就猜到对方又想从他手里买田产。

    “世子,你看王府名下有那么多田产,能否割爱转让给我们一些?”

    徐景昌小心翼翼的问道。

    自从上次朱瞻壑买下他们手中的田产后,就一直捂在手里,现在北京的田产价格不但全都涨回来了,而且价格还在上涨,这让他们实在坐不住了。

    “定国公说的是啊,在下家中的田产之前全都卖给王府了,现在连住的地方都快没有了,还望世子开恩,让我们把之前卖掉的田产赎回来!”

    张昶这时也苦着一张脸恳求道。

    听到张昶直接点破了之前卖田产的事,在座的勋贵都是脸色一黑,除了少数几个人外,其它人基本都向王府卖过田产,现在却又想赎回来,虽然有点丢脸,但都不愿意明说,结果却被张昶说破了。

    不过就算是丢脸,但还是有不少人纷纷站起来,恳求朱瞻壑转让一些田产,虽然他们刚大赚了一笔钱,但对于他们来说,钱再多也不如换成田产更加保险。

    “这个……”

    只见朱瞻壑故意犹豫了好一会儿,最后这才抬起头无奈的道。

    “各位,不是我不给大家面子,而是之前我卖王府田产的事,已经传到南京那边了,我娘为此还专门写了封信,把我骂了一个狗血淋头,并且她还说了,在她来北京之前,严禁我再卖任何一处田产。”

    朱瞻壑说到最后双手一摊,再次无奈的道:“所以各位恐怕要失望了,我现在就算是想卖,府里的管事也不会听我的,甚至连府里的田契、房契,都被管事藏起来了。”

第二百七十章 汉王妃来了

    自从宋礼被抓后,田产的价格回涨,徐景昌他们也不是第一次想向朱瞻壑买田产了,毕竟谁都知道,田产价格一直在涨,早点买早占便宜。

    可朱瞻壑一直没有答应徐景昌,而是一直捂着田产不卖,这次更是搬出汉王妃做挡箭牌。

    其实朱瞻壑也不是撒谎,上次因为卖田产的事,汉王妃的确写信骂了他一顿,就连常思宁和孙若微也给他写信,告诉他太子妃很生气,让他小心些。

    徐景昌等人虽然不信,但无奈朱瞻壑就是坚持自己做不了主,他们也没有办法,最后只得暂时作罢。

    也就在宴会的第二天,下西洋的事经过这几天的发酵,终于达到了一个顶峰,特别是各家分到财物之后,免不了向身边的人炫耀,比如徐景昌等人,手头宽裕了,自然开始四处置办田产。

    虽然朱瞻壑不愿意卖,但京城还有其它人愿意卖,当然价格肯定不便宜。

    而随着这些勋贵们纷纷出手置办田产,导致京城的田产价格再次上涨,有不少人看到这种情况,干脆学朱瞻壑捂盘不放,导致有价无市,结果田产的价格涨的更快了。

    对于这种情况,朱瞻壑也早有预料,不过他也不急于将手中的田产出手,因为汉王妃她们已经在路上了,这几天估计就会抵达北京。

    当初迁都时,因为朱棣走的比较急,再加上许多勋贵家中人口众多,因此许多女眷都留在南京,打算将南京的事情处理完再走。

    汉王妃也是如此,经过这几个月的准备,南京那边的事情已经处理的差不多了,于是汉王妃和许多勋贵家的女眷一同上路,她们本就是珠钗会的人,路上一块走也能做个伴。

    朱瞻壑在聚会后的第二天,就再次来到天津,一是告诉张芾官船商用的事,朝廷已经同意,二来也是为了在天津这里迎接汉王妃。

    汉王妃她们走的是水路,也就是大运河,和漕运是一条线,虽然速度慢了点,但胜在安全。

    张芾他们得到朝廷的允许,夏元吉也派了吏部的官员随行,于是他们很快驾驶着海船离开天津,去往辽东装载货物。

    朱瞻壑在天津等了几天后,汉王妃她们的船队也终于抵达三岔河口。

    “拜见母亲,母亲一路辛苦了!”

    朱瞻壑快步上船,见到汉王妃立刻笑嘻嘻的上前行礼道。

    “你这个臭小子,谁让你把北京的田产卖了?”

    汉王妃见到朱瞻壑就气呼呼的一拍桌子怒道。

    因为相隔两地,汉王妃只知道朱瞻壑之前把田产卖了出去,并不知道朱瞻壑又把田产买回来了,所以才会如此生气。

    “娘您别生气,我又把田产买回来了,而且还多买了几倍,现在整个京城,都找不出第二家比咱们的田产还多的人了!”

    朱瞻壑急忙解释道。

    “什么?你又买了那么田产?你哪来的钱,该不会把下西洋的钱全都花了吧?”

    汉王妃闻言脸色大变,在她印象中,朱瞻壑花钱一向大手大脚,她身边的孙若微就是一个明证。

    “没有,事情是这样的……”

    朱瞻壑这才把三大殿被毁,导致北京田产下跌的事情经过详细的讲了一遍。

    汉王妃听后也是转怒为喜,当即一拍巴掌笑道:“儿子还是你有办法,竟然趁着三大殿被毁的机会,给那帮勋贵们下套,下手可比我狠多了!”

    “娘您误会了,我真没给他们下圈,完全是他们逼着我买他们的田产。”

    朱瞻壑苦笑一声解释道。

    “好了好了,我知道你最无辜,就算是发财也是被别人逼的!”

    汉王妃嘴上应付着,显然根本就不信朱瞻壑的说辞。

    朱瞻壑也是十分无奈,这还真没办法解释了。

    “对了,这次下西洋的船队回来,咱们一共获利多少?”

    汉王妃忽然再次问道。

    “咱们获利不算多,主要是在南洋时,咱们家的货物只卖了一点,毕竟相比南洋,西洋那边的获利空间更大,所以这次一共也只获利二十多万贯,另外我还给皇爷爷捐了五万贯,帮他重建三大殿。”

    朱瞻壑解释道。

    “捐钱是应该的,你爹不在,你也要多替他尽一些孝心。”

    汉王妃颇为赞同的点头道。

    聊完了正事,汉王妃这才拉着朱瞻壑坐到自己身边,聊了一些家常,旁边的孙若微也时不时插嘴。

    片刻之后,常思宁也来了,她陪着航海侯夫人在后面的船上,平时也经常来前面向汉王妃请安。

    随着常思宁的到来,船舱里也就更热闹了,自从订婚后,朱瞻壑和常思宁也经常见面,虽然还没有完婚,但也没有了最初的羞涩,两人相处的越发融洽。

    船队继续北上,很快抵达了通州境内,然后一行人改走陆路,浩浩荡荡的马车沿着官道,很快就抵达了北京城。

    各家勋贵的女眷到来,自然也都派人前来迎接,朱瞻壑与迎接的勋贵们客气了几句,这才与汉王妃一同回到汉王府。

    汉王妃在府中休息了两天后,也立刻召开了珠钗会,与各家女眷商讨下西洋的事,之前她们有些在南京,有些在北京,所以只能将下西洋的事交给府中的男人处理,现在她们聚到一起,当然要把权力收回来。

    说起来北京虽然比南京靠北,而且也没有大江大河供大船航行,但北京也有一个优点,那就是距离大海很近,旁边的天津就是一个优良的港口。

    相比之下,南京虽然有优良的河港,但距离大海却有点远,郑和下西洋的船只巨大,进入长江并不方便,所以下西洋真正的基地其实是太仓港。

    所以几乎可以预见,随着下西洋的兴盛,日后天津港肯定会更加繁华,所以各家勋贵也早就开始在天津置办田产。

    随着汉王妃的到来,汉王府的田产也终于开始出售了,一来是价格涨到了顶点,就算还在涨,但上涨的速度却很缓慢,二来王府持有的田产也的确太多了。

    王府的事情有汉王妃却处理,朱瞻壑则把主要精力放在了银行上面,夏元吉总算松口,要在北京城设立第一间银行。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44546/ 第一时间欣赏吾父朱高煦最新章节! 作者:北冥老鱼所写的《吾父朱高煦》为转载作品,吾父朱高煦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吾父朱高煦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吾父朱高煦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吾父朱高煦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吾父朱高煦介绍:
朱棣:我大哥死了,皇位有德者居之,我要造反!
朱高煦:我大哥也死了,那个皇位本来就是我的,我也要造反!
朱瞻壑:我大……呸!我就是大哥,我还没死呢,但做为朱高煦这个作死小能手的嫡长子,我感觉自己也离死不远了。吾父朱高煦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吾父朱高煦,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吾父朱高煦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