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历史军事迷失在一六二九TXT下载迷失在一六二九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迷失在一六二九全文阅读

作者:陆双鹤     迷失在一六二九txt下载     迷失在一六二九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九一 蒸汽机与柴油

    首先取得突破性进展的部门是机械组,肖朗和秦石青这两位负责人充满自豪地向大家展示了他们的最新进展,把所有人都结结实实震撼了一下子——

    那是一套往复式活塞蒸汽机的初步设计图样,甚至还做出了一只小模型。

    在机械专业科目中,蒸汽机原理属于基础课程内容。只要是学机械理论的,在学生时代就不可能没研究过这方面的图纸构造。肖朗记得自己在大学时代还专门绘制过瓦特蒸汽机的零配件全视图,当然具体内容早忘了,不过基本原理和大致构造等关键性内容,都还有点印象。

    有个大略印象就足够了,与历史上那些在未知迷雾中艰难跋涉的先驱者相比,穿越者最大的优势就是知道历史走向——不单单是人文历史,也包括科学技术的发展史。他们知道哪种构造方式会被历史证明是成功的,而哪些构想则被证明不行。

    他们不需要一次次尝试,一次次失败,他们只要沿着前辈们走出的成功道路笔直向前,直接去摘取那最为成熟的果实——肖朗设计的这台蒸汽机模型就比历史上瓦特那台要先进许多,直接用上了较为成熟的双动式构造,也就是后世火车轮船上最常用的那种驱动型。

    当他把开水注入那台小模型,并用碎煤粉加热到沸腾之后,大家惊喜看到那台小小蒸汽机果然发出“呜呜”之声,一边噗嗤噗哧喷着白汽,一边推动着两只并联铁轮循环转动,就好像火车的轮盘。

    “不错不错……小伙子们还真不赖……”

    李老教授笑眯眯把脸凑过去想要看个仔细,却立即被秦石青拉住:

    “您小心些,虽然只是个模型。蒸汽可还是百度高温,要烫伤人的。”

    “既然有了模型,制造出实物估计也用不了多久了吧?”

    王若彬很兴奋的问道,他已经开始想象建造蒸汽驱动的轮船……不过肖朗却直接泼了他一头冷水:

    “恐怕不行,还早得很呢——虽然在技术设计上没有障碍,但我们的工艺和材料方面都跟不上。”

    远远点了点那台还在呼噜呼噜工作的小蒸汽机上某个构件,肖朗开始解释:

    “比方说这至关重要地汽缸,我是用整块黄铜直接在电动车床上车出来的。但实物可是个大家伙。必须要在钢铁厂里整体浇铸,一次成型,其材料也要求使用耐高温高压的碳素钢。其他诸如阀门,齿轮,叶片……等等,都要求做得非常精细,才能装配得起来。用电动车床加工模型可以保证精度。但如果换成了铸造……”

    说着,他将目光投向旁边钢铁组成员们,负责钢铁组的黄建成工程师则苦笑一声,摇了摇头:

    “很遗憾,我们的金属铸造工艺恐怕还达不到这么高要求。”

    肖朗显然早就猜到是这个回答,也不失望,反而耸耸肩膀继续:

    “此外密封问题也十分重要,耐高温高压的特种橡胶是不指望了,但如果没有类似的密封填充物,我们的机器用不了多久就会到处漏汽。^^^^大大降低工作效率,甚至无法再维持正常运作……”

    刚刚说到这儿,就听到那台模型发出一连串叽叽嘎嘎地怪音。接着就从各个接缝部位到处喷出白汽来,屋子里一时间到处弥漫着白色烟汽,还夹杂着难闻的怪味儿,呛得大家连连咳嗽。

    难怪机械组那帮人先前就把所有人都远远拦住,不许大家凑近看,看来早知道这种结局。

    “嗯,就像这样……还好这只是一个模型,泄漏的蒸汽量不大。但如果是实物发生这种故障,就会把附近的操作人员统统蒸熟。”

    直到最后水箱漏水浇灭锅炉,机器自动熄火,肖朗才不慌不过走过去收拾残局,放空水箱,然后又把那台小模型拆解开来,将其内部构造展示给大家看。

    “所以,弟兄们。短期内。咱们还只能看看这个模型。不过,既然知道路线。只要耐心走下去,终究会有成果的。***

    “大约需要多长时间呢?”

    旁人很自然这样询问道,机械组的两个头儿互相看了一眼,很狡猾的同时一摊双手:

    “这要取决于我们地整体工业水平……”

    这样的回答显然不能让大家满意——工业组本身就代表了这批人的最高工业水平,凡是能摆弄机器的,都被并入这个部门了。所有机床器械,电机灯具也是优先满足他们,还这样推托实在不像话。

    注意到周围同伴们的目光,肖朗只好再补充一句实在点的:

    “大概需要半年到一年左右吧,我们把设计再简化一些,工艺材料方面再进步一些,两下里凑一凑,估计就差不多了……”

    继机械组之后,没几天,化学组也站出来献宝了,他们自称可以解决琼海号的燃料匮乏问题。

    当委员会全部成员都集中到化学组的地盘之后,李靖诚和吴昆得意洋洋拿出两样东西放在大家面前:一块灰呼呼不起眼的石头,以及一棵貌不惊人的小树枝。**

    “这什么玩意儿?”

    大多数人都不认识,不过搞勘探地黄建成认出了那石头标本:

    “是油页岩,海南岛上油页岩资源倒挺丰富的,不过含油率不太高……我们能从油页岩里头分馏原油了?”老黄的疑问让李靖诚很不爽,虽然他业余爱好捣鼓炸药,但毕竟本职工作是在炼油厂么,对石油化工还是比较熟悉地。

    他们没搞什么模型,而是直接把全套加工设备给搬来了——也就几个大肚陶瓷坛子,一堆用马口铁卷出来的导管,再加上一些支架之类,当场在院子里把架势搭开,现场做给大家看——

    把粉碎成细小颗粒的油页岩放进陶瓷坛子里,坛口用带有导气管的塞子塞上,并用湿泥密封,然后一边加热陶罐,一边不停转动罐体,就好像做爆米花那种操作。

    于是很快就有气体从导气管中排出,在不同稳的收集罐中逐次冷却以后就变成了不怎么清澈的油质物。

    李靖诚介绍说本来应该分馏出四种液体,但因为材料工具实在太简陋,他们现在只能得到两种混合油。一种是燃点比较高的重柴油,可以给轮船当燃料用;另一种则介乎于轻柴油和汽油之间,应该可以驱动摩托车或者摩托艇,实在不行,拿来做燃烧弹肯定没问题。

    最后剩在罐子里的残渣类似沥青,沥青麻丝用来修补屋顶或者造船补漏是极好地材料,如果量大,还可以用来铺筑道路,用途也很广泛。

    这种土法炼油的最大缺点是严重污染环境——李靖诚吴昆他们仅仅作个示范,就已经把半个工业区基地搞得异味冲天,不停有人冲上门来抗议。

    在此情况下化学组向委员会介绍了另一种环保替代品——那根小树枝是油楠的枝条。

    从油楠树木质内会分泌出一种淡棕色油质液体,气味清香,颜色跟煤油差不多,吴昆用棉花蘸了一些点着给大家看:刚放到火苗边上,就“轰”的一下爆燃开来,其燃烧性能跟柴油差不多。

    当地老百姓经常收集油楠的木油拿来点灯,他们直接管这种树叫“灯油树”。油楠在海南岛上生长挺多的,据说在临高县附近就一片树林,里面大量生长着野生油楠。

    关于提取油料,方法有两种,一种是在树干上钻孔,大约五厘米左右,插入空心竹筒,下面放桶承接,一棵大树采集一次就能流出七八斤油来,不过采集一次之后要很长时间才能收下一次,否则树木会枯萎,一株大油楠树一年可以采集五十到一百公斤油料。

    另一种就是直接把树伐倒,从树心处会渗出油液来,一次可以采集二三十斤。当然这种方式不能可持续发展,不建议使用。

    使用这种天然柴油倒很环保,但也有其缺点——量太少啦。一棵成材大树一年只能提供一百公斤不到,临高城周围野生油楠再多,充其量不过几百棵,一年才十几二十来吨,够琼海号航行几次?

    也有人想到可否搞人工种植,不过据吴南海回忆说这种油楠树成材至少要四五年,就算现在立即种上也要四年以后才能成林,远水解不了近渴啊。

九二 战略规划

    当然了,有总比没有强。化学组提出的这两条路子虽然都不是太完美,但总算解决了燃料的有无问题,只要能让琼海号重携起来就是最大成功。至于什么环境污染,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考虑,眼下还顾不上这么多。

    经过商议之后大家决定双管齐下:一方面由工程组,机械组等成员,配合化学组在远离居住区的地方搞一套土法炼油设备以提炼油页岩;另一方面,则让农业组负责照料临高城附近所有找到的油楠树,同时也研究人工种植和移栽的可能性。

    个把月之后,在文澜江下游某条支流处,出现了一座样式简陋的大水轮。其实就是本地很常见的水力臼房:利用水力带动几个大捣椎,一下一下敲打到石臼中。只不过那里面不是稻谷,而是需要粉碎的油页岩矿料。

    在旁边则是一大堆大小高矮各不相同的坛坛罐罐,其材料五花八门:有陶瓷缸,耐火砖窑,金属反应釜……等等不一而足,相互之间都用管道连接,看起来活像传说中练金术士的实验室,挺神秘的。

    被粉碎后的油页岩矿料分数次被投入反应釜加热,蒸汽经过不同稳的冷却塔,分馏出各种液体,最后以甲烷为主难以收集的尾气则被点燃烧掉,这样可以尽可能减少大气污染。

    这套设施在当地人眼中显然极为古怪,特别是黄建成大师傅一时兴起,把最后的金属制尾气排放口给铸造成了龙头形状……当整套设备开始工作时,从龙嘴里喷出的熊熊火焰吓跑了所有来看热闹的土著,少数没跑的几个则无不跪倒在地磕头不止。

    黄师傅这个小小恶搞给炼油厂带来了意想不到地好处——此后没什么当地人再敢来窥探工程组原先最担心地:清末老百姓以保护龙脉为名疯狂拔电线杆子的运动在这里并没有发生。

    不过也有副作用:被分配到化学组的本地工人们也同样坚决不肯去炼油厂工作。说是怕被给火龙吞了。

    所以暂时。炼油厂这边还用不上本地劳工,只能完全依靠现代人支撑。好在暂时他们对燃料的需求也不太大,琼海号最近并没有出海任务。

    农业组则花了将近半个月时间,把临高县四周零碎生长的百来棵大油楠树统统登记编号,计划以后每隔一两个月去采一次油。同时在养殖场和农田周围辟出地块。种植了一批小油楠树苗,和计划中地橡胶林毗邻,统一作为经济树种考虑。

    年度的农业生产计划已经排满。虽然因为作战耽误了一点农时,但吴南海依然乐观估计:只要一季收获之后他们就能拥有足够全年食用的粮食。多余地粮食物资可以用来做贸易,招募更多本地劳力,以及作为战略储备。

    在满足口粮需要的前提下,农业组开始计划进行更多经济作物开发。甘蔗和棉花的大规模种植计划被排上日程表。前者用来生产白糖,后者则是棉纺织业的基础。工业革命历来都是从轻纺行业开始,穿越者们既然想在十七世纪搞近代工业,当然还是尽量沿着历史道路发展最为安全快捷。

    棉花田和甘蔗田都要占用大量土地的,但农业组并不打算改变原来的口粮田设置。吴南海现在已经知道给怎么充分利用新设立的领导机构了——他大笔一挥。(j.m首发)一份新的,要求增加更多农业用地的报告出现在委员会案头……

    “嘿嘿,这摊子是越铺越大了……连南海那老实人都想着要扩张……怎么样,兄弟们,差不多是拿下琼州府地时候了吧?”

    在委员会日常商议事务地办公室中,解席看看那份报告,又看看墙上那张大比例海南岛地图,啧啧作声。他一向是主张要尽快攻打琼州府,控制整个海南岛的。随着工农业各方面发展。单单一个临高县确实已经不能满足他们的需要。扩充地盘,势在必行。

    只是在扩张方向上。大家意见不一。解席等人主张东进,经澄迈攻占琼州府,瓦解掉明王朝在海南岛上的统治,其它地方自然望风归降。

    而以黄建成为首,另有一些人主张西征,往儋州,昌化方向一路占领过去,他们念念不忘那座著名的石碌铁矿,国内唯一含铁量可以达到百分之六十多的富铁矿。

    此外叶孟言这小家伙也上窜下跳主张南下,目标是他的家乡三亚。那里有海南最佳的天然良港,以及品位同样极高的田独铁矿,说起来也是个开基地地好地方,因此他这次没被大家笑话,还得到一些正式委员地支持。

    不过争执到最后,却是以李明远教授为首的稳健派,或者说是“哪儿都不去”派说服了大家,包括庞雨在内,这批人地主张是近期内先别轻举妄动,安心搞好内政发展壮大最为要紧。

    “以我们现在的力量,要把明王朝的势力从海南岛上驱逐出去,已经不算难事。正如老解所言:只要拿下琼州府,明在海南的统治自然土崩瓦解。可大家再仔细想一想,这么搞完之后,其它地方当真会老老实实归顺我们么?”

    和往常一样,又是庞雨站出来充当分析师:

    “不可能的,破坏掉原有的秩序,我们的力量又不足以填补那些空白,只会制造出混乱而已。说实话,只要明朝依然控制着琼州府,统治各州县,他们的行为模式至少还能保持统一,我们也可以加以预测——哪怕他们再要调兵来反攻,其部队总要在琼州府集结的。可一旦我们把他们赶走,其余各县会如何动作,简直就是物理学上的布朗无规则运动……谁都说不准啊。”

    “那我们何时才可以向整个海南进军?”

    解席有些不太满意的追问道,在他看来庞雨等人有点过分谨慎了,没有百分之百的把握就不能出手?这是典型的学究气,他是个商人,有风险意识,但更富于冒险精神。

    “至少……要能做到两条吧:其一,我们的海上力量可以封锁琼州海峡。其次:至少要有一支能够随时机动,足够压制各处反对力量的专业化武装。”

    虽然心犹未足,解席却不得不承认这两条意见都很实际——只有封锁驻琼州海峡,才能避免占领全岛后明王朝源源不断向此地投送军力消耗他们。只有建立起职业化的武装军队,才能不再像现在这样,一打仗就必须出动全部人手,直接影响到生产计划。

    “可是这两条都不可能短期内实现啊……”

    文德嗣很无奈的叹息道,光职业化的武装军队这一条,他们现在真正脱产,能随时调动的,也就军事组那十几号人。

    至于海上武装之梦则更是遥远,琼海号就算解决了燃料问题也不可能经常去巡逻海峡,至于那条公主号……连船底都还没修补完。就算修好了,这边恐怕还要对其进行大改造,否则根本没那么多人手去开动它。

    “所以,先把临高发展好吧,等彻底控制消化了这块地盘之后,再想别的。”

    主席李明远教授做出了最终结论,大家只好先放弃扩张念头,安心继续发展内政。

    话题转回到农业组的报告上来。不得不说,吴南海这个鸟人很会做表面功夫——他自己在雇工面前总是摆出一副亲善仁慈嘴脸,经常给他们开开小灶增加待遇什么,比方说坚持给所有小孩子每人每天的伙食定额增加一个鸡蛋,以至于那些农民都喊他吴大善人。农业组是所有本地雇工最乐意去的单位。

    但实际上,这个曾经的老实人大学生,现在已经完全蜕变成了黄世仁一般的黑心地主,整天就算计着要把周围农地统统搞到手。没戍就满世界转悠,见人哈哈笑,实际上是在偷偷相看人家的地呢……

    最让人郁闷的是,他还不用亲自动手,因为当初解席等人的自告奋勇,现在这活儿完全落到了委员会头上。准确说,是落在了解席头上——老解不得不再去找李师爷等人“私下交流”,或是顶着一脑袋浮灰去翻检鱼鳞册页,看看有多少地能简单合法的搞到手,又有多少是需要动用厚黑学手段的……

    复习看书看得满头包,写点东西放松下。

九三 我们的军队我们的连!

    “齐步——走!”

    “前进……立定,向右——转!……混帐!是右边,拿筷子的手那边!***这都三四天了还分不清左右?操!”

    县城兵营前的空地操场上,魏艾文和叶孟言两人正在带领着一帮子农民走队列。他们两个以前都是给别人呼来喝去的,但现在也被任命为新兵班长,负责对新招来的青壮年进行“基础性训练”——

    通过前段时间的大招募计划,前后总共有大约五百人加入了这个短毛团伙,其中青壮年劳动力约占一半,再加上总数将近四百的中外战俘,现在直接受穿越众领导的人员数量达到了一千人左右,其中有六七百条精壮汉子,已经是个很强大的团体了。

    按照军民比一比十的比例,军事组打算建立一支百人左右的职业化常备军,同时也对其余青壮年劳动力进行必要的军事培训。考虑到他们的技术优势,平时一个连的兵力应该足以处理大多数问题。真正遇到决定生死的大战,也可以迅速把一个连的武装力量扩充成为一个营。

    一个使用近代武器,采用现代战术思想的营级作战单位,在这十七世纪的东南亚,虽不能说横扫,用来自保相信是绰绰有余了。

    只是在挑选士兵时,唐健北纬等人设立的标准非常严格。除了对体格有要求外,对于士兵的判断力和逻辑思考方面都有要求。具体说,就是不能有太笨的家伙,要会用脑子考虑问题。

    这些人现在虽然只是士兵,但以后队伍一扩充就都要担任士官甚至军官的。不识字没关系,以后还可以通过文化课补上来,可如果脑子不够灵活,将来倒霉可是一帮人,马虎不得。

    事实上这种傻大个儿还真不少。看起来五大三粗身材魁梧是当兵的好材料,反应却总是比别人慢上一拍。一个动作正常人看一遍就能学会,到他却怎么也教不通,就连最简单地左右划分都要一只手做出拿筷子动作才能认识……这就是小叶他们现在教导的这批人了,都是些在各分队训练中垫底的倒霉蛋,只是因为身体素质确实很好。这边又实在缺人才没被清退,但如果连队列都走不会的话,也只好还打发回去种地开矿了。

    当然反应快脑子灵活无论什么看一遍就会的聪明人也有。这些人现在已经能接受更进一步地军事训练了,由唐健等人亲自训练。

    但在如何训练这批新兵方面,穿越众内部曾经有一番争议。从一开始大家就没指望能建立一支完全热兵器的部队。这不现实。于是有几个小伙子就此提出建议,要求训练新兵们排成队列,集体使用长枪斜向突刺地技能,并举出一大堆理由说明他们的建议是如何适用于明末,还画出了示意图。

    但唐健等受过正规军事训练的人员对此都嗤之以鼻,什么全体左刺无法防御,自己的安危靠队友来保护之类……在当过兵的人眼中就三个字:“胡扯淡”——

    历史是最为严酷公正地裁判,那些稀奇古怪的想法念头,凡是没能流传下来的。肯定不实际。当小说看看可以,真要按那去做。绝对会死得很惨。

    不过看那几个“长枪派”态度挺坚决,军事组也不好太**,就要求他们实际操演一下。于是五六个大个子手持长杆木棍排成一排,对面是唐健和王海阳两人小组配合,手中是模仿五六步枪型制地训练用木枪。

    当担任裁判的北纬一声“开始”命令下达之后,六人组气势十足的大步前进——无论武器长度还是人数,他们都占有绝对优势,当然主动攻击。

    但唐王二人也不曾后退,同样主动上前,双方距离马上缩短到可接触范围。六杆木枪首先攒刺过去,但是由于目标和个人力量都不一致,出枪有先后,攒刺***并不严密。结果被负责掩护地王海阳格开两根刺向唐健的木棍,后者趁机踏步突前,一棍就把当面之敌捅翻。

    虽然只翻倒一个人,六人队的队形却就此散乱,长枪贴近后笨重不便,被唐王二人抓住间隙三下五除二统统刺倒。这俩武警刺杀起来还真不客气,别看只是用木棍,事前大家胸前又都挂了皮护胸,被刺中的小伙子们个个都哎呀妈呀地喊了半天。

    “靠,唐队,王哥,你们也太狠了吧,只是自己人内部练习哎……”

    小伙子魏艾文哭丧着脸抱怨道,解开衣服一看,里面果然青肿一片。王海阳笑着上来拍拍他:

    “不好意思,不过刺杀动作本来就要求每一击都竭尽全力,否则根本没用。”

    “你们的新阵形看来不怎么有效啊……”

    旁边观战的庞雨却没同情心的继续打击他们,不过这些长枪派支持者仍然很不服气,一个个嘟嘟囔囔地摇头。

    “我们都没受过正规刺杀训练,碰上正宗解放军当然打不过。要是把那些新兵练到能够无视自身安危也能保持队形而且盯着目标突刺的地步,那才算成功了。”

    “白痴言论!”

    唐健忽然大怒,回头怒视那群人:

    “战士只能求打赢,什么叫没受正规训练就打不过——以后碰到比自己强的敌人,是不是一句没训练好就不打了?再说了,如果你们地这种战术对付不了老兵,那还有个屁地优势。”“这个时代的军队主要依靠阵形来作战,是因为单兵地火力和杀伤力都不足以形成规模,才不得不靠堆积数量来弥补,相对于我们现在所拥有的武器技术,已经明显落后过时了。”

    庞雨笑眯眯看着那几个小伙子:

    “我也看过那部小说,知道你们的想法从何而来。不过,所谓密集长枪阵形战术,早在公元前就被马其顿人发挥到了极致,也早在公元前就被罗马人破解。这种战术太死板,只能在理想状态下起效果。一旦遭遇复杂地形或是远程投射武器,就是只能被动挨打的活靶子。”

    “事实上,在咱们这个年代,确实有军队还在用这种战术,欧洲的西班牙空心方阵算一例,不过那主要依靠阵形中央的火枪队进攻,长枪只是用来防御。这边大明朝也有一支著名长枪队伍——四川土司秦良玉的白杆兵。他们都是在历史上留下过赫赫威名的部队,相信在长枪战术的运用和训练方面,绝对比什么单纯的向左刺要精深多了。”

    “但也恰恰是在这个年代,这两支部队都叫人给打垮了——前者是败在了瑞典国王卡尔古斯塔夫的炮兵集中战术下,后者则让满洲人用大炮和弓箭队给灭了。别说什么靠意志和训练能顶住的话,**是不可能和钢铁抗衡的。错误的战术,错误的训练,只能带来失败的后果。”

    无论那几个“长枪派”成员有没有想通,反正到最后,军事组并没有采纳他们异想天开的建议,仍然决定采用自己最熟悉,也是唯一了解的方式来训练新兵——那就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训练模式。具体点说,就是作为一名解放军战士所必需掌握的“五大技术”:射击,投弹,刺杀,爆破,以及土工作业。

    当然,在这十七世纪的环境下面,关于这些技能的培训标准,还需要做些“与时俱进”的修改。比方说射击投弹爆破这三项暂时还没法子练,因为他们还没确定将使用何种制式武器来装备部队。

    土工作业则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特色和老传统,到了这边也不打算放弃。只不过培训重点要调整一下——在这个年代他们不可能遇到拥有覆盖式火力的敌人,因此传统土工作业中最为注重的掩体工程就不必太重视了,而代之以快速修筑各类阵地,以及修补城墙之类。

    唯一没什么太大变化的,大概就是刺杀训练了。刺刀拼杀技能乃是近战歼敌的重要手段。拿破仑,苏沃洛夫等著名军事家都曾把白刃格斗视之为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性因素,认为一支敢于和敌人刺刀见红的军队才是合格军队,尽管那时候他们手中的火枪和火炮都不少。

九四 枪械问题

    不过随着时代的进步,刺刀在实战中的作用几乎完全消失,而且普通军人的服役期也缩短为两年,很多军事技能压根儿来不及训全,刺刀拼杀在解放军中也仅仅是作为选训科目存在了。而军事组中的大多数人都是零零年以后当的兵,对于刺刀拼杀这一项,他们也只是有所了解,但并不精通。

    无可奈何之下,大家只好联合起来,各自拼凑回忆自己还记得的刺杀动作要领,重新补充和完善刺杀训练科目的训练大纲,同时也不免彼此唏嘘一下,如果是一个六七十年代的老兵跑到这儿该是如何牛逼之类……

    刺杀这条还能勉强用传统训练大纲糊弄下,在射击训练的问题上,他们却都感到相当头痛——到底使用哪一种武器作为制式装备?到底应该训练那些新兵使用什么武器?

    一开始,委员会建议军事组先用那些缴获来的火绳枪凑合着先练起来。火绳枪虽然原始老旧,好歹也是现代枪械鼻祖,既然模样长得差不多,用法也应该差不多吧……委员会中大多数外行都这么想。

    不过很快,军事组那些负责训练人员在试射过缴获枪械后,一个个都怒气冲天的跑了回来。

    “谁他妈主张用缴获枪械训练的?自己先去试试再来说话!”

    王海阳率先带着一脸黑灰以及火药沫子,眼泪长流的跑回来破口大骂——那些缴获的火绳枪质量不行,密封不严。击发以后居然会有气体从枪管后部泄出来,亏得王海阳还没把眼睛凑上去瞄准,否则一准被喷瞎。

    此后唐健北纬解席等人也都骂骂咧咧回来了,个个都灰头土脸——火绳枪击发时烟雾太大,而且火药气体泄漏严重,导致传统地三点一线的瞄准方式完全失效一帮前职业军人先后射击将近一百次,命中率却连百分之二十都不到。

    在军事组的逼迫之下,那些曾经主张要发扬“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再三年”节俭精神的委员会菜鸟们统统被强行押去打靶。老李教授和胡雯因为年龄性别关系得以幸免,不过也被要求到旁边观看。

    最初时大家还嘻嘻哈哈挺开心的。中古火枪可不是谁都能玩到。不过很快笑声都转变成为不断的咳嗽声——这些火枪每开一枪都会冒出大量烟雾,如果是一排人同时开火,那阵地上马上连对面人影都看不见。

    在呛人的烟雾中,大家完成了各种试射。除了缴获荷兰人的火绳枪,明军装备地鸟铳之类他们也尝试了一下。其中还有据说是明朝最先进的鲁密铳。可结果还不如火绳枪呢,打出去地单发子弹连大致落点都找不着,只能往里面装填铁砂子当霰弹枪用。射程还特别近。

    枪管上没有瞄准器具,就是有也不敢用,因为射手们完全不知道哪一次火药气体会朝后面喷……最后。统共没几次试射,居然还出现一次炸膛现象,差点没把凌宁的手给废了。

    “靠,现在终于知道大明王朝传说中牛逼轰轰的神机营都是些啥货色了。明朝的火枪手们可真倒霉啊,这些东西对他们本身造成的伤害大概比对他们地敌人更大……”

    试射结束后,庞雨一边用清水冲洗他被烟雾熏得红肿的眼睛,一边用充满怜悯的语调评论道。以前看历史资料记载,明军一个车炮营配备地火枪火炮数目之多都能让现代人感到诧异,感觉几乎已经完全是一支热兵器军种了。$$怎么还会干不过满洲人?现在算是知道缘故了。

    “是啊是啊。这种火枪还真不如弓箭,后者好歹还能保证射手本身的安全!”

    凌宁完全赞同。他手上已经裹了好几圈纱布,那支该死的明军鸟铳才射第三轮就炸膛,只差一点点就完成了其主人未能完成地任务——干掉一名短毛。

    就是现在,凌宁的手也几乎被烫成了个猪蹄膀,他本人倒没怎么在意,但他的老婆卓媛却在事后气势汹汹找到委员会里大吵一场,迫使委员会不得不给他放了工伤休假,外加享受伤员补贴待遇……

    在亲身尝试过十七世纪的火药武器后,委员会中那些原本打算充分利用缴获武器的成员们不得不承认:他们的想法不太现实。李老教授还不死心的询问机械组同仁:能否把这些武器改造下,好歹可以利用它们的零件,结果却仍然得到一个否定的回答。

    “硬要改造也不是不可以,不过有一点很麻烦……”

    肖朗用卡尺测量了几具枪械地部件尺寸后,很无奈地告诉大家:

    “这些火枪都是手工制造的,虽然原理和型制完全一样,但每一个零部件地尺寸都有较大差异,完全无法通用。如果我们想要对其进行改造继续利用,势必要为每一支火枪单独制造与其尺寸相配的零部件,有这闲工夫还真不如全部重做了。”

    “一点都不能利用吗?”

    胡雯犹自不死心地追问,却看到军事组,武器组和机械组的所有人都同时摇头:

    “一点都没。”

    于是最后,委员会只好接受那些专家内行们的判断,宣布这个时代的火枪根本无法利用——至少是对现代人没用。

    庞雨以前曾经在哪儿看到过一篇文章,说在这个时代军人和海盗中间独眼龙或瞎子特别多,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火药枪质量不好,发射时事故率奇高。而由此对火枪战术上带来的重大影响就是——这个时代普遍都不怎么重视单发瞄准,而是用大规模线性阵列,以集团排枪射击来保证杀伤率。

    在中国的情况则更为严重,明朝重视火枪战术,但他们的火器却从来没有先进到能完全对冷兵器形成压制的地步。明灭亡之后清朝前期摒弃火枪,到后期被人打破国门,虽然花大价钱买来了先进武器,却一直没学会正确用法。

    直到鸦片战争时期,清军使用买来的火枪对敌时,居然也还是不瞄准的,即使那时候火枪的质量已经很好,枪身上瞄准设备也已经比较成熟。而他们又从没受过集团使用排枪的训练,虽有枪却不会用,屡战屡败也就不足为奇了。

    所以,根据军事组的意见,新招募来的士兵们绝对不能用这种东西作训练,那会把人练废的。

    这样一来,新建军队的武器装备又变成一个问题了——到目前为止他们的枪械都是用现代材料制作,数量早已不足,先前大战时就不得不用弩机来弥补。光靠这些武器显然不足以建立一支新军,委员会原来以为缴获的装备多少可以使用一些,所以才同意扩充军队。

    现在这想法破灭了,原有的现代枪械大家自己要留着防身的,新军总不可能完全使用弩机作战。他们这批人占领县城,建设工业区已经有半年多,钢铁,化工,机械等部门都已经初步建立起来,在这样的条件下,能否利用当地材料,自制现代,或者至少是近代化的枪械武器,作为一个议题被正式提了出来。

    几天之后,大家再度聚集在一起,正式商讨自制枪械的问题。

    在武器技术上,他们这些来自二十一世纪的现代人比这个时代任何人都拥有绝对压倒性的优势,这一点毋庸置疑。但当管理委员会全体成员,外加工业,化学,机械,以及军事组成员们坐在一起,真正商讨具体应该发展哪一款枪械作为新军的制式装备时,大家却还是感到茫然。

    不是因为没有目标可选,而是他们能选择的枪型太多了,懂行的人才也太多。

    王若彬,徐慧,冯宇飞……这些本就搞武器系统的不用说,就连搞机械的肖朗对于现代枪械原理和构造都能说出一些门道来。但这也直接导致他们内部意见不能统一,什么杠杆式栓动式,左轮上弹还是导气上弹……各种名词噼里啪啦不停冒出来,会议室里很快吵成一锅粥,只听得庞雨等一批外行人头昏眼花。

    小心翼翼的,庞雨举起一只手:

    “咳咳,我是外行,不过请问一下,为啥咱们不直接仿制那两支五六式?有现成的样枪应该是很容易仿制吧?”

    刚刚还在争吵不休的一伙人这回却很一致的同时摇头:

    “仿制不了,金属材料和加工工艺都不过关。”

    负责钢铁厂的黄建成老师傅比较厚道,还补充了两句:

    “主要是枪管用钢和弹簧钢的生产还有困难,目前以我们的钢铁水平,可以生产高质量的熟铁管代替钢制枪管,但弹簧材料这一块不太好解决。使用坩埚法可以生产一些钢材,但产量上不去。”

九四 枪械问题

    不过随着时代的进步,刺刀在实战中的作用几乎完全消失,而且普通军人的服役期也缩短为两年,很多军事技能压根儿来不及训全,刺刀拼杀在解放军中也仅仅是作为选训科目存在了。而军事组中的大多数人都是零零年以后当的兵,对于刺刀拼杀这一项,他们也只是有所了解,但并不精通。

    无可奈何之下,大家只好联合起来,各自拼凑回忆自己还记得的刺杀动作要领,重新补充和完善刺杀训练科目的训练大纲,同时也不免彼此唏嘘一下,如果是一个六七十年代的老兵跑到这儿该是如何牛逼之类……

    刺杀这条还能勉强用传统训练大纲糊弄下,在射击训练的问题上,他们却都感到相当头痛——到底使用哪一种武器作为制式装备?到底应该训练那些新兵使用什么武器?

    一开始,委员会建议军事组先用那些缴获来的火绳枪凑合着先练起来。火绳枪虽然原始老旧,好歹也是现代枪械鼻祖,既然模样长得差不多,用法也应该差不多吧……委员会中大多数外行都这么想。

    不过很快,军事组那些负责训练人员在试射过缴获枪械后,一个个都怒气冲天的跑了回来。

    “谁他妈主张用缴获枪械训练的?自己先去试试再来说话!”

    王海阳率先带着一脸黑灰以及火药沫子,眼泪长流的跑回来破口大骂——那些缴获的火绳枪质量不行,密封不严。击发以后居然会有气体从枪管后部泄出来,亏得王海阳还没把眼睛凑上去瞄准,否则一准被喷瞎。

    此后唐健北纬解席等人也都骂骂咧咧回来了,个个都灰头土脸——火绳枪击发时烟雾太大,而且火药气体泄漏严重,导致传统地三点一线的瞄准方式完全失效一帮前职业军人先后射击将近一百次,命中率却连百分之二十都不到。

    在军事组的逼迫之下,那些曾经主张要发扬“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再三年”节俭精神的委员会菜鸟们统统被强行押去打靶。老李教授和胡雯因为年龄性别关系得以幸免,不过也被要求到旁边观看。

    最初时大家还嘻嘻哈哈挺开心的。中古火枪可不是谁都能玩到。不过很快笑声都转变成为不断的咳嗽声——这些火枪每开一枪都会冒出大量烟雾,如果是一排人同时开火,那阵地上马上连对面人影都看不见。

    在呛人的烟雾中,大家完成了各种试射。除了缴获荷兰人的火绳枪,明军装备地鸟铳之类他们也尝试了一下。其中还有据说是明朝最先进的鲁密铳。可结果还不如火绳枪呢,打出去地单发子弹连大致落点都找不着,只能往里面装填铁砂子当霰弹枪用。射程还特别近。

    枪管上没有瞄准器具,就是有也不敢用,因为射手们完全不知道哪一次火药气体会朝后面喷……最后。统共没几次试射,居然还出现一次炸膛现象,差点没把凌宁的手给废了。

    “靠,现在终于知道大明王朝传说中牛逼轰轰的神机营都是些啥货色了。明朝的火枪手们可真倒霉啊,这些东西对他们本身造成的伤害大概比对他们地敌人更大……”

    试射结束后,庞雨一边用清水冲洗他被烟雾熏得红肿的眼睛,一边用充满怜悯的语调评论道。以前看历史资料记载,明军一个车炮营配备地火枪火炮数目之多都能让现代人感到诧异,感觉几乎已经完全是一支热兵器军种了。$$怎么还会干不过满洲人?现在算是知道缘故了。

    “是啊是啊。这种火枪还真不如弓箭,后者好歹还能保证射手本身的安全!”

    凌宁完全赞同。他手上已经裹了好几圈纱布,那支该死的明军鸟铳才射第三轮就炸膛,只差一点点就完成了其主人未能完成地任务——干掉一名短毛。

    就是现在,凌宁的手也几乎被烫成了个猪蹄膀,他本人倒没怎么在意,但他的老婆卓媛却在事后气势汹汹找到委员会里大吵一场,迫使委员会不得不给他放了工伤休假,外加享受伤员补贴待遇……

    在亲身尝试过十七世纪的火药武器后,委员会中那些原本打算充分利用缴获武器的成员们不得不承认:他们的想法不太现实。李老教授还不死心的询问机械组同仁:能否把这些武器改造下,好歹可以利用它们的零件,结果却仍然得到一个否定的回答。

    “硬要改造也不是不可以,不过有一点很麻烦……”

    肖朗用卡尺测量了几具枪械地部件尺寸后,很无奈地告诉大家:

    “这些火枪都是手工制造的,虽然原理和型制完全一样,但每一个零部件地尺寸都有较大差异,完全无法通用。如果我们想要对其进行改造继续利用,势必要为每一支火枪单独制造与其尺寸相配的零部件,有这闲工夫还真不如全部重做了。”

    “一点都不能利用吗?”

    胡雯犹自不死心地追问,却看到军事组,武器组和机械组的所有人都同时摇头:

    “一点都没。”

    于是最后,委员会只好接受那些专家内行们的判断,宣布这个时代的火枪根本无法利用——至少是对现代人没用。

    庞雨以前曾经在哪儿看到过一篇文章,说在这个时代军人和海盗中间独眼龙或瞎子特别多,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火药枪质量不好,发射时事故率奇高。而由此对火枪战术上带来的重大影响就是——这个时代普遍都不怎么重视单发瞄准,而是用大规模线性阵列,以集团排枪射击来保证杀伤率。

    在中国的情况则更为严重,明朝重视火枪战术,但他们的火器却从来没有先进到能完全对冷兵器形成压制的地步。明灭亡之后清朝前期摒弃火枪,到后期被人打破国门,虽然花大价钱买来了先进武器,却一直没学会正确用法。

    直到鸦片战争时期,清军使用买来的火枪对敌时,居然也还是不瞄准的,即使那时候火枪的质量已经很好,枪身上瞄准设备也已经比较成熟。而他们又从没受过集团使用排枪的训练,虽有枪却不会用,屡战屡败也就不足为奇了。

    所以,根据军事组的意见,新招募来的士兵们绝对不能用这种东西作训练,那会把人练废的。

    这样一来,新建军队的武器装备又变成一个问题了——到目前为止他们的枪械都是用现代材料制作,数量早已不足,先前大战时就不得不用弩机来弥补。光靠这些武器显然不足以建立一支新军,委员会原来以为缴获的装备多少可以使用一些,所以才同意扩充军队。

    现在这想法破灭了,原有的现代枪械大家自己要留着防身的,新军总不可能完全使用弩机作战。他们这批人占领县城,建设工业区已经有半年多,钢铁,化工,机械等部门都已经初步建立起来,在这样的条件下,能否利用当地材料,自制现代,或者至少是近代化的枪械武器,作为一个议题被正式提了出来。

    几天之后,大家再度聚集在一起,正式商讨自制枪械的问题。

    在武器技术上,他们这些来自二十一世纪的现代人比这个时代任何人都拥有绝对压倒性的优势,这一点毋庸置疑。但当管理委员会全体成员,外加工业,化学,机械,以及军事组成员们坐在一起,真正商讨具体应该发展哪一款枪械作为新军的制式装备时,大家却还是感到茫然。

    不是因为没有目标可选,而是他们能选择的枪型太多了,懂行的人才也太多。

    王若彬,徐慧,冯宇飞……这些本就搞武器系统的不用说,就连搞机械的肖朗对于现代枪械原理和构造都能说出一些门道来。但这也直接导致他们内部意见不能统一,什么杠杆式栓动式,左轮上弹还是导气上弹……各种名词噼里啪啦不停冒出来,会议室里很快吵成一锅粥,只听得庞雨等一批外行人头昏眼花。

    小心翼翼的,庞雨举起一只手:

    “咳咳,我是外行,不过请问一下,为啥咱们不直接仿制那两支五六式?有现成的样枪应该是很容易仿制吧?”

    刚刚还在争吵不休的一伙人这回却很一致的同时摇头:

    “仿制不了,金属材料和加工工艺都不过关。”

    负责钢铁厂的黄建成老师傅比较厚道,还补充了两句:

    “主要是枪管用钢和弹簧钢的生产还有困难,目前以我们的钢铁水平,可以生产高质量的熟铁管代替钢制枪管,但弹簧材料这一块不太好解决。使用坩埚法可以生产一些钢材,但产量上不去。”

九五 武器与战术——适应的才是最好的

    “如果能够制造五六半自动,那我们也可以直接造五六全自动了。不用多,造它万把支a,绝对包打天下。”

    宅男王若彬来到明朝后的最大梦想就是“十万横扫天下”,为了完成他这个伟大的梦想,这些日子他和钢铁机械方面同志们没少交流,不过暂时,他们还达不到造所必需的技术条件。

    “咱们燧发枪总能造吧,先造一些燧发枪好了。”

    庞雨降低要求,不过他立即被指出又犯了一个外行错误——先前要求直接造自动步枪,那起点太高,但燧发枪这种东西,相对于他们现在的技术水平,又太低了。

    “关键一点是:在这个时代的欧洲,燧发枪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东西了。最早的燧发枪十六世纪就被发明出来了,到十七世纪中叶,我记得大约是年左右,法国的精锐部队已经装备不少。如果我们还用燧发枪装备部队,以后如果和欧洲人交手,恐怕占不到多少便宜。”

    凌宁用他唯一还能动的那只手摸着下巴,慢条斯理分析道:

    “当然现在欧洲人装备的还只是早期型号,不过同类枪型原理总是相通的。一旦与我们发生冲突,迟早会从我们手里得到样品,那技术上的突破就不会太困难……相比之下,如果直接用底火整装枪弹,在化学工业不到位的情况下,还更容易保持技术秘密。”

    于是一帮人又开始讨论技术问题,各种各种的专业名词再度充斥会议室,到最后军事组几个人都受不了,唐健直接拍了桌子:

    “行啦,别卖弄你们的枪械知识了!”

    “无论你们选什么枪型,最后用户都是我们军队。干脆我们直接把要求提出来,随便你们选什么型号,或者哪怕自己研发都行。只要能满足我们的要求就行!”

    说着,前武警军官重重把几张早已准备好的纸片拍到桌面上,一帮技术狂人这才恍然大悟,纷纷表示早该如此,然后大家便七手八脚抢看那些技术要求。

    军事组显然是经过一番深思熟虑的,提出来的武器要求相对于眼下集体的技术能力,不算太离谱,但也绝不是轻易能做到……

    首先,作为拥有超时代技术军队使用地枪械。在最重要的发射速度方面,当然要求绝对凌驾于这个时代之上,具体数据倒没有限定死。但考虑到将来很可能和北方蒙古或满洲骑兵发生战斗的情况。要求新枪械在面对敌人骑兵全速冲锋时,在其有效射程内,至少要能射击三到四轮。

    其次,其枪弹必须有足够的停止作用,当一个正常人被打中躯干之后,应该很快就丧失继续攻击的能力,决不允许出现三八大盖那种一枪两眼却照样活蹦乱跳的情况——

    在看完这一条之后。群众们七嘴八舌纷纷表示情绪稳定。这一条很容易做到:扩大枪管口径,采用合适的弹丸材料和形状,可以保证弹丸击中人体之后碎裂或者翻滚,就算明朝真有什么武林高手也照样一枪撂倒。

    不过第三条让不少人傻了眼——要求在枪身长度,护木把手的位置,以及枪托重量等方面做设计时充分考虑到贴身肉搏的需要。也就是说,这枪除了正常射击以外。端起来要能刺,轮起来要能砸。新军不会再装备其他肉搏武器了,远射近战都是这一套家伙。

    第四就是直接承接上一条地——枪身要求结实。耐摔打,结构要尽量简单,便于拆卸和保养。此外,所有零件也尽量要能在战场上互相拆换。因为谁也不能保证在最激烈的肉搏战之后这些零件还能继续使用,临时更换维修非常重要。

    第五,也是最后一条:要能适应后勤保障的需求,特别是要适应兵工厂对于子弹地制造能力——军事组特别提出这一点,因为他们始终缺乏制造子弹壳的铜料,眼下是靠收集铜器。熔炼铜钱。以及回收和复装旧弹壳来解决,但也只能满足当前几十支枪械的需求。一旦大批制造新枪。肯定不敷使用。

    看完了这几条要求,刚才还闹腾无比的会议室一下子安静下来,那些刚刚还牛逼轰轰的山寨版枪械专家全都哑火啦,过了一会儿,还是徐慧率先点头:

    “不错,枪械总是对应时代而诞生的,在一定的科学技术和生产条件下,适应一定地战场需要,自然会出现最适应的枪械。而我们当前所面对的情势,却和历史上正常情况很不一样,那些世纪名枪只能作为参考。只有自己设计出的,最适应我们当前实际条件的枪械,才是最好的武器。”

    “您说的对极了。”

    北纬,马千山等人不怀好意地嘿嘿笑着,居然先后从怀中摸出一大堆文件放到徐工面前:

    “正如您所说,只有最适应的才是好武器,所以我们将会好好和技术部门合作,发展出最适合我们的武器出来……”

    那两份文件编制地还挺正规,封面上清清楚楚写着各自内容,但徐工程师在瞄了一眼之后,他的眼镜就吧嗒一声掉到了桌面上……

    《关于在前次实战中地雷和手榴弹的使用心得以及改进建议》

    《207mm口径迫击炮的实战参数,以及研发新火炮的初步构想》

    装备会议暂时告一段落,各个生产班组的头头们脑袋碰脑袋,聚到一起商议军事组提出的要求去了。而解席,文德嗣等人却找到唐健,悄悄向他咨询心中疑问:

    “唐队,从你们对武器的要求来看,将来的新军队似乎不打算采取线性阵列战术?”

    唐健却很疑惑地看着他们:

    “什么线性阵列战术?”

    “就是训练士兵排成阵列,同时射击打排枪这种。一直到十九世纪还在使用呢,相当成熟地战术体系。我们只要训练出几千这样的士兵,配上稍微先进点地火枪,在这个时代肯定是无敌的。”

    “不,我不同意你们的看法。”

    庞雨恰于此时从后面走过来,直接开口反对:

    “线性阵列已经落后过时了,我们压根儿不该发展这种东西。”

    “在这个时代远没有过时,眼下才正刚刚兴起呢。”

    文德嗣很不高兴的反驳道,在他看来庞雨对战争和战史是绝对外行,但后者显然并不在乎这种鄙视,仍然很轻松的耸耸肩:

    “别那么僵化,伙计们。也许现在不落后,可它的本质上的缺点还是存在。武器要适应我们的实际情况,战术也是如此啊。线性阵列,就和先前那帮小子要求搞得什么长枪阵一样,本质上都是拼人力消耗,而人力资源,却是我们最缺乏的。”

    说着,庞雨随手建起一块石子,在地上画了两条线:

    “将来和对手交战,只要对方是正规军,肯定有远程武器吧。我们站一排或者几排向对方靠近,必定会有一批人要倒霉。”

    “以当前年代的火器技术,这种伤害不会太大。”

    解席很有把握的说道,但庞雨却不置可否的笑笑:

    “是么,这可不取决于我们。正在发生的德意志三十年宗教战争,好像不止一次神罗军队的方阵硬是给瑞典炮兵给打散了架——这年代已经有野战火炮了。就算对方没炮,明军或者欧洲军队好歹都是有火器的,蒙古或满清也有弓箭……而且,别忘了,我们的对手可不是电脑,他们是会学习,会进步的。战争从来不是单方面的事情,谁也不能保证我们的武器将来不会流失到敌人手中,甚至被他们仿制出来。就算没有仿制,刚才老凌也说了,现在法国已经大量装备燧发枪,他们学习排队射击总不会很困难吧?”

    文德嗣愣了愣,现在就担心这个虽然有点过早,但似乎也不算杞人忧天。

    “那又怎样?”

    “怎样?然后就是重复十九世纪的战例啊——双方士兵面对面互相枪毙,看谁受不了先逃跑。哪怕我们每次都能取胜,哪怕我们每次的伤亡不超过这样的胜仗打上十次……阿文,老解,让你去指挥这样的战斗,你肯站到队列前头么?如果我们这些指挥者都不肯做这种事情,又凭什么要求部下士兵去这样卖命?中国历史上,从来没有出现像欧洲那样能顶着枪林弹雨仍然走正步保持队列的军队,你们就这么有把握一定能训练出来?”

九六 还是娱乐好

    这场争执吸引了不少人的注意力,包括军事组王海阳北纬在内,好几个人围了过来。

    正好听到庞雨最后一段话,北纬哈哈一笑:

    “就是,受了那么多年掩蔽身形,躲避炮火的训练,实战中还要求整整齐齐站一排去挨枪子儿,这种傻逼事情我是肯定不干的。我也想不出怎样才能忽悠那些新兵这么做——在我们自己都不肯以身作则的前提下。”

    旁边一直没说话的唐健突然笑了笑,拍拍文德嗣的肩膀:

    “我们从来没想过搞什么线性阵列,不过原因可没你们说得那么复杂,其实很简单一条——不会。”

    “练兵不是靠嘴的,要士兵服气你,跟着你学,你就必须亲自做给他们看,而且要比他们强。打铁先要自身硬,当干部的光说不练,讲出来的话绝对没人听。当年我在野战军的时候,指导员技战术水平就是要比普通战士高一截,干部不如战士,干部自己都不好意思见人……那时候我们学的什么,今天还是教给新兵什么,军队的传统就是这样一代一代传下去。新战术……不是那么轻易就能搞出来的。”

    “何况这也不是什么新战术,明知道比我们已经掌握的东西还要落后却硬要去搞,典型的教条主义。”

    王海阳也终于听明白了他们的争执焦点,毫不客气指责道:

    “我们现在教给新兵的战术。都是首先要保全自己,然后才尽量杀敌,如果在战场上被打到,只能说是技战术没学到家或者特别倒霉。但要他们排队挨打,这种训练……我肯定不会地。”

    “我们上一次战斗,就是用的线性战术吧,效果很好么。”

    旁边一个年轻小伙子忍不住插嘴,但这下可把负责制定整个作战计划的庞雨给惹火了:

    “狗屁的线性战术——从一开始设立通讯中继站,中期反复侦察,后期袭扰。引诱敌军进入我们的预设阵地,用预埋炸药对他们进行最大杀伤……这些都不算进战术的?最后就算冲击,也还是用装甲车顶在前头吸引火力,走的还是坦克引导步兵的稀疏队列……不折不扣的现代战争模式!”

    凌宁也冷笑一声:

    “要没有先前那么多准备工作。大家直接排队去硬拼,这边站着的还能剩下几个只有天知道,当真以为对方五千人都是死狗啊,这边排排队每人开两枪就能搞定?”

    “战争总是会有伤亡地,只要打赢一仗,我们的人力资源就能补充……”

    文德嗣犹自坚持,但这次就连解席都不好支持他了,大家沉寂了许久。最后还是王海阳快人快语:

    “——谁主张,谁实施。谁觉得自己能行,就自己来训好了,反正到时候谁训出来的部队谁负责带上战场,我们军事组不会做这种蠢事!”

    最后这场争论在不太友好的气氛中告一段落,事后军事组还是按照他们地方式在训练部队。文德嗣虽然嘀咕了一阵子,终究也没放下手头工作亲自跑到新兵营去担任教导员。

    在一片乱纷纷的忙碌中,不知不觉间一两个月就过去了,十七世纪的夏天远不象后世那么炎热。也许因为现在正是什么所谓“小冰河时期”吧,即使在海南岛这边,三十多度的高温天气也并不多见。对于早已习惯了后世动辄三十七八度高温的现代人群来说,气候还是相当凉爽舒适的。

    最近白燕滩的主基地内比较热闹,原因是大伙儿的业余生活较以往丰富了不少,在早就玩腻了地下棋打牌等基础娱乐之外,他们又多了一项既传统,又绝对是很现代时髦的娱乐项目——歌!

    琼海号的娱乐室里原来有一套家庭版tv兼影院系统,不知道是登陆时受了撞击还是原来就有故障。反正一直不能使用。不过前些日子电子专家张安江老师闲着没事瞎捣鼓。居然让他把这套东西给修好了。

    最初这套玩意儿是给女孩子们拿去玩了,她们内部为此还展开了挺激烈的竞争。每到傍晚时从女生宿舍里就传来宛如塞壬般充满诱惑力的歌声。把周围小伙子都吸引过来……如果是这个时代的男人,能站在阳台下面倾听那天籁之音肯定就很满足了,但现代小伙子们可不甘心仅仅如此啊——男女平等,我们也要玩!

    经过胡大姐协调之后,这套系统仍然由女生宿舍来保管,但每天工作结束后大家都能去玩玩。长夜漫漫,这伙现代人又都保持了不过九点坚决不睡觉地习惯,一天劳作之后管它会不会唱,冲上去搂着麦克风吼上几嗓子,绝对是种享受。

    很快,一场歌咏大赛就自发组织起来。虽然都是业余的,但其平均水平可不低——和手机一样,也属于他们这个团队中几乎人手一件的小物品,这年头谁的里没个上百首流行歌曲啊,半年多翻来覆去只能听到这些,只要不是聋子多多少少都能哼上几句,完全荒腔走板地并不多。

    如今有了电子功放和配乐系统,本来只是随便哼哼的声音经过立体声音箱和低音炮等设备加工后扩散出来感觉还真不一样。当苏暮雪小姐用她那唱过京剧的嗓子拉起《青藏高原》时,那高音吓跑了在基地里筑巢的所有鸟儿,小鸟们足足好几天都没敢回巢……

    比赛是采用了超女快男的方式进行,由大家共同投票海选优胜者。女生组先比,经过三个晚上的角逐,最后是自称“东航第一麦霸”的王娇娇小姐俞女生组冠军花环——说实话,因为是全体海选,她的形象占了很大优势。竟然压过了有京剧专业功底的苏暮雪,让后者只能屈居亚军。

    而获得第三名季军地那位,事先谁都没想到——居然是来自意大利托斯卡纳大公国地安娜塔茜娅公主!她唱的意大利歌剧没人听得懂,机里当然也没配乐,不过对于以艺术出名地美第奇家族来说,音乐和绘画一样,都是属于天赋的技能——

    在公主号的船舱里有一具很完美的古钢琴,是现代钢琴的前身羽管键琴。羽管键琴的缺点是音量偏低,但张安江老师在这具古钢琴后面,琴弦部位摆了一排麦克风,用电子功放弥补了这一缺陷,

    安娜非常满意功放效果,于是便了一手自弹自唱的绝活儿,据说这是欧洲贵族聚会中小姐们常常要表演的节目,如今虽然在万里之外的东南亚,却将这批来自后世的观众也给震慑住了。

    当然,如果仅仅这样她还未必能让大家投票,毕竟比起现代花样繁多的各式唱法,这个时代的欧洲音乐基本都属于赞美诗类型,音调过于呆板平淡。这又不是什么政治活动,大家完全凭自己感觉投票,不需要投政治票的。

    但这位安娜公主却展现出极高天赋和学习能力——她之后当众又加唱了一支新学的现代歌曲《》,这支大师级作品将她原本被平庸曲调掩盖的优美嗓音完全发挥出来,一曲歌罢就立即引来暴风雨般的喝彩,以及满堂掌声。

    最后投票时很多人是犹豫了半天的,只是因为大部分人觉得这次比赛好歹也是头一回,不能让一个外国女人夺了头筹,所以最后意大利公主才只得了第三名。不过,根据为安娜挑选了那支英文歌而得意洋洋的茱莉透:安娜最近正在努力学习中文,一旦她能唱中文歌了,配上不输于王大小姐的形象,相信下次再有这类大赛,这顶歌后桂冠鹿死谁手就很难说啦。

    除了这三大花魁之外,其他各位女士也都有高妙表演。教授夫人宋阿姨唱的《好日子》一点都不象六十多岁老太太的喉咙,朱月月,冯宇飞等人各自收获一批崇拜者,就连胡雯那略带沙哑的嗓音都被评价为有那英风范……

    不过私下里,也有一批嘴巴比较恶毒的家伙,例如阿德等人,将这种状况称为“母猪赛貂蝉”现象——就跟当兵的在军营里呆久了见不得女人一样。

    当然他们也只敢在私下说说,对外,还是一个个自称“焦饭”“雪粉”甚至“纳米”,并互相攻击不休……

    比起女声组的精彩纷呈,此后的男声大赛,在平均水平上就略微逊色了一点。但却充分体现出“群众娱乐”这一特征——汉子们前后足足折腾了十天,就连李老教授都站上乐台高歌一曲《莫斯科郊外的晚上》……所有人,无论你会不会唱,统统都要上台表演一支,哪怕被人轰下来都是一种乐趣。

九七 革命与请客吃饭

    只是闹到最后,夺得男声组大赛冠军的却是美国人杰克.汉德森,他用自制吉他演奏的美国乡村乐曲其实未必就能比其他人高明多少,但那位安娜小姐一直在用最大的热情为他喝彩鼓劲,带动了不少“纳米”跟随——这是一个原因。

    而另一方面,这次男声组优胜者的称号是“快乐男生第一人”,简称是“第一快男”……

    这个称呼让不少原本很有实力的男同志避之不及,某位歌喉上酷似毛宁,刚刚唱完就被大家起哄提前上了尊号的兄弟恼怒万分的抛弃所有风度,冲着台下破口大骂:

    “你才快男呢!你全家都是快男!”

    所以到最后,还是由不太熟悉中华语言博大精深程度的美国兄弟收获了这个光荣称号,并获得大家诚心实意的共同祝贺。

    在最后一天,大家进行了颁奖典礼,气氛很热烈,只可惜在团体中目前实行的还是**制度,用缴获金银铸造奖牌的建议从一开始就被否决,颁奖式上除了花环以外奉献给优胜者的就只有欢呼了,这样的结局实在让很多人感到意犹未尽。

    年轻人的兴头一旦被激发出来,再想要轻易压制下去可不是容易事,没过几天,一帮人又开始闹腾了。上次是搞文化活动,这次的活动则非常有中国特色——举办宴会。

    理由则是现成的:庆祝第一次歌咏大会成功举办算一条,同时也要弥补上次战斗获胜以后,一直没来得及搞的庆功宴。但最直接的原因则是农业组最近一段时间发展迅速,在获得人力资源补充后其生产规模迅速扩大,于不久前收获了农场建立后最大一批农产品,包括各种禽蛋。水果,蔬菜,以及肉类等等。甚至还弄到几头奶牛。

    这些收获让自从来到明朝以后就一直在副食品匮乏状态窘境中挣扎了好几个月的现代小资们再不肯亏待自己啦。随便用什么理由,就是没理由也无所谓,反正他们已经共同决定——好好的大吃一顿。

    除了琼海号上所有现代人自己聚在一起放松以外,他们还邀请了临高城周围一些本地头面人物——这是一个进一步加深与本地联系地好机会,委员会当然不会轻轻放过。不过临高县城这地方先前实在太小,又太穷,本地连堪称财主的大户都没多少。短毛匪占据县城后逃散不少。到现在能和他们正常交往的。也还只有程县令,李师爷这寥寥几位。

    前段时间在大胜了官兵以后。地头蛇李长迁师爷倒是带来消息,说有些邻近富户通过他牵线搭桥,想要和短毛们接触一下,本来这种事情应该偷偷进行。但李长迁与他们接触多了,知道这伙短毛行事喜欢直截了当。人又极精明,不是好哄地,干脆直接说出来。

    所以这次干脆广发请帖,请那些人过来谈一谈,也好对整个团体下一步在本地的发展计划有所帮助。

    所有得到请帖的富户们对此都非常重视。那些底层老百姓不知道,他们消息灵通的可是都知道了——琼州府的吴大人都跑啦。只要这些短毛愿意,他们随时可以拿下整个海南岛,接替大明王朝成为这片土地的新主人。

    不过短毛们的请帖也让这些本地富户有些不知所措,请帖中尊称他们为某某先生。这倒可以理解——据说给短毛干活地雇工们都被要求这样称呼他们本身。但在请帖中除了邀请他们自己之外。还专门注明了“携夫人”,这一条可让大多数富户感到纳闷了。

    难道这些短毛想要女人?可就算有一两个人口味特别。也没这么明目张胆让别人把老婆主动送上地。而且,根据传言,这伙短毛中间女人不少,他们以前也从没干过欺男霸女的事情……

    经过这半年多地接触,短毛们总体在本地的形象还算正面,至少他们不胡乱杀人,不随意骚扰民众的声誉还是被大多数当地人所信任的。所以尽管有疑虑,富户们最后还是决定按时赴约。

    到了请帖上的正日子,提前准备了好几天地客人们一个个兴颠颠提着礼物来赴宴了。这些人大都坐轿,也有土财主骑着小毛驴的,不过还是没人带老婆。毕竟,在明朝的习俗中,并没有西方那种带女眷出席正式宴会的习惯……倒是有少数人带了小孩子过来,但都是家中不怎么受重视的老二老三之类,或者庶子——他们猜测短毛也许是想要人质。

    只是当他们在本地仆役引导下来到宴会现场时,却大都感到难以置信——召开宴会的地方既不是在临高县城内,也不是在文澜江边短毛新建的邬堡中……竟然是在野外,一片背山面海,风景优美的小树林旁的草地上举行。

    而这场宴会地方式也和他们平时所习惯地大相径庭:不再是一群人围在大圆桌旁推杯换盏,而是在一排排长条桌上分门别类摆放着各种食物,客人们自己拿一个盘子随意取食,想吃什么夹什么,想在哪儿吃就在哪儿吃……只有一条规矩,仆役们带他们过来时就面带笑容告知的:量力而取,夹到盘子里就必须吃掉,不允许浪费——

    没错,根据“请中国人吃西餐,请西方人吃中餐”地装逼原则,后勤组这次举办的是一场结合了中西方文化风格的自助野餐会。

    李大师傅带着后勤组员工们施展出浑身解数,尽可能在这里重现了三百多年以后中华文明的烹饪水准。其间甚至还借用了安娜小姐的专用厨师来做点心,原本以为贵族家的御用大厨西点水平肯定很高,结果却发现这鸟人手里功夫还不如后世饭店里一个普通白案,尽管他本人一再声称只是不习惯这边的工具和材料,结果还是被安排打下手了。那厨师本身倒没啥意见,最近他的女主人已经不爱吃他做的饭了,他很想知道这帮东方人是怎么干的。

    一开始,那些土财主们对这种吃饭方式还有点排斥——手里端个盘子?那不是乞丐作派么?不过人是最容易被环境影响的,眼看周围那些短毛们一个个衣冠楚楚,三三两两聚在一起端着餐盘边吃边聊,很是潇洒惬意的样子,他们也慢慢放开心思,一门心思先尝尝这些短毛手艺再说。乡下人送礼讲究“吃回来”,既然短毛这边请客的规矩是随便吃,那他们也就不再客气,先在肚子里把本钱装回来再说。

    李教授,庞雨等人一边笑眯眯招呼客人,一边也有点好奇的观察他们动作,通过这些人在自助餐上的表现基本能判断出他们的性格——不得不说,大多数本地富户都表现得很“纯朴”,充分体现了土财主特征:一个个迫不及待把盘子里堆满,然后找个角落埋头苦干。有些明显才从农民升级成为地主不久的暴发户干脆往地上一蹲就造开了,面对来自主人的问候时也鼓着腮帮子,让陪同在庞雨等人身边的李师爷大感丢脸——本地客人的名单可都是他建议提供的。

    好在宴会给人的总体感觉不错,食物本身的高质量是一个方面——食材很充分,而厨师的水平也绝对能发挥出原材料的优点。而且那些带来的小孩子也活跃了气氛,他们是最为开心的一个团体:在一张长条桌上摆放着各种饮料,都用玻璃器皿盛装,在太阳光映照下颜色非常好看,喝起来味道也好。什么红红的西瓜汁啊,淡黄的菠萝汁,乳白色的椰子水……等等。

    一帮小家伙抱着茶缸不停往肚子里灌,灌饱了一肚子糖水出去玩一圈撒泡尿又空了,再跑回来继续灌……然后往往就被家里大人揪着耳朵骂,又教他们专门去吃那些看起来昂贵的大鱼大肉……很浓厚的家庭味道,使得宴会在一种非常轻松自由的气氛中举行,这成功化解了大多数本地富户最初的戒备心理。

    现在大多数人都终于明白为何短毛们会在请柬上注明要携带家眷了——许多短毛女性也出现在宴会场中,她们都穿着最为精美华贵的服饰,一个个打扮的无比明媚靓丽。别说那些没见过世面的明朝土包子,就连与她们朝夕相处,嬉笑怒骂全无顾忌的现代男人们也都一个个看的目瞪口呆,心说这帮娘们儿还真是善变,平时一个个灰头土脸丑小鸭模样,转眼间都变成一群天鹅了?也不知道她们是何时准备的这些衣服首饰——看那样式布料,肯定不是从现代带来的。

九八 大大小小的美女们

    “还好还好,这么热的天,她们的时装居然没怎么胳膊腿,否则当地人准会看轻我们……这名声就不太好了。”

    庞雨颇为庆幸,前两天在歌咏大赛上可是有人穿了旗袍上来表演的。旗袍确实很适合东方女性,但在本地人眼中也许会显得过于轻浮,但他现在绝对不敢再去乱说话自讨苦吃了,所以只能在心里担忧。

    好在这帮女性还算知道分寸,这次穿出来的衣服大都带点西洋风格,不过总体来说比较保守,不该的地方都没出来。

    “嗯,我想这不是她们的本意,她们不会在乎这个的,应该是借用了那位安娜小姐的裁缝,这个年代的裁缝到底还做不出太开放的衣服。”

    和茱莉有一腿的老解揭发出事实。他们自登陆后就从县仓里面缴获不少本地土布,最近又从那艘公主号上弄到一些西洋呢子料,再加上平时通过交换得来的丝绸之类,衣服布料还是挺充足的,每个人都能分配到足够衣料。

    当然衣料价值肯定有高低,这方面就要男士们发扬风格了——男人们都拿的土布,高档料子全让给了女生组。做衣服则是找的临高城里本地裁缝,那裁缝水平原本不高,不过被他们征用以后水准直线上升,以前只会做圆领汗衫的,最近居然已经开始学习剪裁西装了。

    不过在女装方面他始终没啥长进,因为这个胆小鬼无论如何不敢给短毛的女人量尺寸,即使这边男女双方都表示不会在意这个,他也还是不敢。这家伙又不肯收女徒弟,所以长期以来,女生们的衣服都是自己解决,糟踏了无数好布料,直到安娜小姐带来两位美第奇家族的专用裁缝……女性。

    于是女生组的服装水平终于进入了大跃进时代,美第奇家族的裁缝水平可要比他们的厨师高明多了。无论这帮现代女画出如何惊世骇俗的时装图样,她们都能迅速吃透其中窍要,进而根据她们自己的审美观和道德底线做出调整,然后还能做出让设计者满意地成品出来,不愧是出自艺术世家的精英人才。

    而后世那些大师的天才作品,什么香奈尔,皮尔卡丹……等等。其经典风格也给了这两裁缝极大灵感,至少是有了模仿目标。据说——仅仅是据说……那位安娜小姐的内衣已经完全更换成了现代样式,还是参照黛安芬品牌做的。不过谁都不能证实,就连老杰克也没找到机会。

    顺便提一句:尽管当初委员会定下的规矩是那些西洋俘虏中只有安娜及其贴身女佣,以及安德鲁船长这三个人允许进入白燕滩基地。为此还谈判许久。但中国人在执行规则方面从来都不严格——先是更多的女仆,然后是专用厨子和裁缝,接着粗使杂役……到最后那套三十人班子基本都混进来了,甚至连那两个黑人门童都给弄到基地大门口站岗。

    当然安娜很聪明,这些人不是伺候她一个,而是为整个宿舍甚至全体穿越众服务,所以才得到了众人默许。并且为他们在基地里安排了住处。就是现在,在宴会中间穿插伺候地仆役,也有一半左右是这些高鼻子蓝眼睛的外国人,穿着整洁的侍者制服,动作什么可远比本地人标准的多,一看就知道是受过良好训练的——

    居然能享受到西洋人地伺候。也颇让这次赴宴的本地人都感到受宠若惊。他们现在都已经完全相信:短毛绝对有实力对付红毛。

    回到会场本身……现代女性们在这次宴会中大出了风头。不过会场中倒也不全是穿越女的天下,除了女仆之外,还是有几位女性客人的。

    程县令和李师爷这两位本地人就充分发挥了他们的主场优势——他们本来也是单身赴宴的,但在领悟到短毛们的意图之后,就立即派下人回去通知。把家眷给接来了,而且是全家一起来。

    黄脸婆是要来见见世面,以后安排个酒席什么也能摆摆谱。至于小孩子,这么多好东西总要让孩子们尝尝……海南这地方穷乡僻壤地,就算是县令家里的伙食水平其实也不咋样。

    县官太太显然是得到过吩咐的,把家里最好的衣服给穿出来了,老远就能看出衣裳上面的褶子印。程叶高的原配以及嫡子都失陷在东北了,迄今生死不知。这位太太是后来娶地续弦,年龄与老程差距较大。才三十多岁。还是颇有品貌的。平时老程从不肯让她出门见人,这次居然能破例。大概是受了眼前诸多莺莺艳艳晃来晃去的刺激,指望派能干老婆来扳回点面子。

    穿越女中有不少与这位程夫人还是蛮熟悉的——当初按照老李教授的安排,她们曾有意接近过县令家属,与对方交流过一些诸如化妆,服饰等方面地意见。不过后来程叶高大概是发现了她们的目地,又觉得这帮短毛女人不够庄重,于是便禁止老婆再和这边女人有所交集,长期不走动,慢慢也就淡下来了。

    但茱莉她们有一点还是很感谢这位程夫人——当初正是她教会了这帮现代女人最基础的裁缝技巧,否则好多穿越女怕是连针都不会拿——船上各种现代产品不少,可唯独没有缝纫机。

    大家久别重逢,难免聚在一起嘀嘀咕咕亲热一番,这一次程叶高倒没什么意见了。甚至还笑咪咪带着一个女孩子到处转悠,把他家的宝贝闺女介绍给主人们认识——这老顽固不知道从哪儿了解到一些西洋风俗,不象以前那么封建了。

    程县令家里有一位千金,很多穿越众其实早知道了,有些人甚至还在县仓大院的望塔上偷偷用望远镜窥视过县衙后院,不为别的,就因为这位小姐的名字取得好——

    根据朱月月等八卦党的打探,程家大小姐的闺名叫“圆圆”……程圆圆……

    这位海南岛地程圆圆曾让不少****有过幻想,只是等他们通过各种手段偷看过真人之后却都偃旗息鼓了。此时这位美眉大大方方出现在大伙儿面前,反而让不少人避开了目光……

    解席是所有人中最早见过这丫头地,那天晚上攻城时他就对这姑娘有着很深的印象,他甚至觉得对方很象某位著名电影明星……

    “你说地没错,长的还真象沈殿霞……只可惜是中年发福以后的版本……”

    庞雨终于知道,为啥连章鱼这样的****都对这位程圆圆不感兴趣了,这丫头取“圆圆”这名字还真是没取错——就和那对被送到台湾的黑眼圈共谍一样,这位“圆圆”全身上下也都是圆滚滚的,这在迄今为止他们所见到大多数人都有营养不良症状的大明朝可难得一见。

    “毛重估计在七十三……到七十五公斤左右,嗯,误差绝不会超过一公斤。”

    杀猪高手李江东很不厚道的拿对方体重开着玩笑,然后立刻被同属农业组的张茂花大姐踢了一脚:

    “咋能这样说人姑娘呢,人家是客人诶。”

    说着张大姐就很热情的上前招呼客人去了,不过对方其实还只是个小姑娘,对体重相貌什么都还不怎么在意。张大姐很快就用各种好吃东西吸引住了小丫头的注意力,倒是一点没发现旁人对她的轻慢。

    不过另外一位和她差不多年纪的小姑娘反应就不一样了——上次过年时来县城里玩的那个黎族妹妹,她所属的那个花脚黎寨子一直以来和这边合作的不错,化学组兄弟们通过“硝石换食盐”计划弄来的炸药原料是取得这次自卫战胜利的重要保障,既然是商业合作伙伴,发请帖时自然首先想到他们。

    只是帖子发出以后,黎寨那边的反应却不怎么热烈。事实上自从这边一家伙干掉好几千明军之后,花脚寨对短毛们的态度就有所改变——最近几次来拿盐时再不象以前那样多多益善了,看向他们的目光中也明显有了一种畏惧感。这次请贴上本来是邀请寨中长老都来的,但最终却只来了两个人:上次和解席签定协议的那个年青头人,以及这位总是跟在舒中后面做小尾巴的可爱黎家妹妹。

    小姑娘依然按照她们黎家习惯打扮的花枝招展,走一路小铃铛响一路,以前大家总是夸她漂亮的,可这一次女孩却失望了——在那充分结合了中西方风格底蕴的现代时装面前,民族服饰显然是竞争不过的。

    纵使化学组和勘探组中一些和她比较熟悉的朋友还像以往一样恭维着她,小丫头自己却遭遇到前所未有的信心危机,从宴会一开始就嘟着嘴巴窝在角落里闷头大吃,要不就莫名其妙向她哥哥发脾气。后来还是舒中专门去讲笑话哄着她,才让小姑娘心情慢慢好起来。

九九 应酬……

    舒服自在的海吃大喝一通之后,主人和客人们的肚子基本上都填饱了,不过宴会这时候才刚刚进入**期——历来这种饭局,吃饭不是目地,饭后闲聊才是最主要的。

    这时候自助餐的优势就体现出来了,大家按照各自喜好三三两两分成小群,谈论着各自关心的话题。

    前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尉侦察员北纬与前大明朝正五品千户官张陵就各自端着一杯葡萄酒,远远站在一个不引人注意的角落里,都在用一种可以说是“不怀好意”的眼光打量着热热闹闹的宴会场。

    “如果现在朝廷能派出军队包围这里,也不要多,只要一千人,足可以把你们一网打尽。嘿嘿,如此猬集一处,乃是兵家之大忌,太容易被聚而歼之啦。”

    张陵用一种半开玩笑半认真的口吻说道,在这群短毛中他和北纬算是比较对眼的,两人经常聚在一起“切磋”武技,一来二去也打出一份交情来,没事还喜欢互相讥刺下。

    北纬却只是略弯了弯嘴角,笑笑:

    “一千人?那他们肯定会被打的很惨……”随手指了指宴会场中间,“看见那张长条桌么,上面除了鲜花以外什么都没放的?”

    “嗯?”

    张陵愕然点头,那张花桌位于整个宴会场正中央,上面没有摆放任何食物,而是精心布置了各色鲜花盆景,纯白色亚麻桌布一直拖到地面,周围还拉了一圈绳子,任何客人一见就知道那是景观桌,自然也不会靠近。

    “那桌子下面是两排枪架,上面摆放着几十条火枪——你见识过的那种连发快枪,都上好子弹了。”

    北纬悠然道,张陵呆愣半晌。忽然又问:

    “那如果有人无意中接近呢?又或者有谁知道这戍,冲过去抢……比如我?”

    “所以拉了两条绳子,若有人跨过第一条警戒线。他将会被劝告离开,但如果胆敢越过第二条线……”北纬撩开衣襟,让对方看到自己腰间五四式****的枪柄。“我们又不是死人。”

    张陵哑口无言,过了半天方才苦笑:

    “果然,和你们所作的其它事情一样,还是无懈可击……”

    北纬嘿嘿一笑:

    “多谢多谢——这次的安全计划是我制定。”

    张大千户有些赌气的闷头喝酒,不再说话了,他在手上无法和北纬分出高低,嘴上似乎也找不回场子。

    反倒是北纬主动找上了他:

    “关于我们的新枪,可有什么建议么?”

    虽然张陵是俘虏,不过军事组内部还是很看重他。这次制定新武器标准。也征求过他的意见——主要是想知道作为这个时代的军人,站在敌对者地角度上将会如何看待这件武器。

    张汝恒当然不会乐于接受这样的“顾问”角色,不过也不舍得放弃这个机会,还是非常仔细的对那种新枪进行了一番了解——这是理所当然地,只要是军人,就不可能拒绝这种诱惑,所以军事组才非常笃定他肯定会上钩。

    此时听北纬问起,张陵却沉默许久,直到北纬再度问起,才悠悠叹了一口气:

    “此铳一出。汝等面前,世上再无堪战之军。”

    以他的性格来说,很高的赞誉了,但北纬却不以为然:

    “那是你没见过更好地枪械……怎么样,有没有想过到我们这边来?”

    “什么?”

    张陵大为吃惊得看着北纬。完全没想到他会在这时候劝降。在被俘虏之初,他曾经想过如果短毛劝降,自己该如何慷慨激昂的拒绝并且怒斥之,只是后来那些短毛根本不提这茬,也就慢慢的不在意了,没想到现在忽然提起。

    “这有什么好奇怪的,再好的武器,也要人来用才行,而我们的人手一向不足。这次招募的新军中有一半就是原来本地的卫所军。既然你是一名优秀的军人。当然希望能拉拢过来……难道你就不想试试那种新枪?”

    北纬实话实说。设法劝降这位明军千户是委员会布置给他地任务,否则以北纬的性格。还真懒得说这些话。

    张陵瞪着他看了半天,嘿嘿一笑:

    “既然你这么痛快,我也不绕弯子——不能。”

    他随手点了点远处正在与老李教授等人高谈阔论的程叶高,眼中却显出一丝羡慕:

    “我和那位程大人不一样,他一家子都在这儿,没什么顾忌。可我宝鸡张氏,六代将门,满门老小三百多口都在陕西老家呢。从逆谋反可是诛九族的罪名,不敢触犯天条啊。”

    “倒也是……”

    北纬并不强求,反正委员会只是要求他尽量尝试,没说一定要成功。

    不过张陵在犹豫了一阵子之后,却又补充道:

    “我手下倒是有几个光棍小子,无牵无挂的,一直很羡慕你们这边,如果能收的话……”

    “没问题,回头让他们去跟唐队长谈谈……嗯,就是当初站最前面揍你们最狠的那个……我?嘿嘿,我杀人你们看不见的……”

    这边是两个人在窃窃私语,在会场另一边,则是一场有数十人参加的大讨论会,或者更准确点说,是一场营销会。

    “我们有最好的产品,最完善地后续服务,当然也能绝对保证客户安全,现在只是需要一些渠道……哦,就是说把货物运送出去,卖到最终用户……就是一般老百姓手里并且回收资金的途径……对对,这就要依靠各位父老乡亲的路子……”——

    这个团体中原先搞商贸工作的人不少,此刻他们正在给那些邀请来的本地乡绅洗脑上课,就好像前世里搞街头营销一样。

    把这些本地富户邀请过来当然不是请他们吃顿饭就完事,这帮人可以说是代表了本地民心,局势发展到现在,收拾民心已经很有必要提上日程了。

    最容易发展而且牢固地关系是什么——是利益关系。要想取得本地老百姓支持,最简单和实用的方式就是把大家捆绑在同一条船上——通过有利益的联盟。

    共同经商是一个不错的设想:这边提供产品,让本地人保障渠道,大家一起赚钱。不过临高这边商业不发达,这次邀请来的大都是些富农,以死种地为主,做生意的买卖人不算多。尽管老解等人说得口干舌燥,大多数土财主也只是哼哼哈哈,明显敷衍。

    好在解席他们本来也没指望靠一次讲话就能让这些人动心,市场营销本来就是水磨工夫,不可能一蹴而就。指望动动嘴皮子就能让大批人踊跃掏钱,那不是营销,是传销。而委员会事前早就打过招呼——他们在本地是要专心立足扎下根去的,决不允许搞这种歪门邪道的手段。

    眼见气氛不太热烈,解席朝文德嗣吴南海等几个人互相看看,提议他们带客人“到处转转,消消食。”

    这片宴会场地虽说是在野外,距离农场却也不远,毕竟有些热菜什么还要依靠农场中的厨房设施。所以此刻当吴南海提出带大家去参观农场地时候,大多数客人都非常兴奋地表示赞同。

    这些短毛本事很大他们都知道,但只有种地这方面的成绩他们是最能理解,也最羡慕地。前些日子农场收获的时候那大车小车轰动了整个县城,用不着农场雇工四下宣扬,很多地主老财都在偷偷帮他们算产量,最后得出的结论是这伙人肯定有什么秘诀,否则以正常手段肯定达不到他们所看到的收获量。

    此外各种新奇好看的水果蔬菜也让本地人十分好奇,所以这边一下帖子这些土老财们宁肯冒着丢老婆的危险也要上门,就是想来尝尝这些新鲜东西……

    现在能有机会亲眼去看看,那些农民自然求之不得,连刚刚端上来作为餐后甜点的奶油浇花蛋糕都顾不上了,一帮人兴冲冲跟在吴南海**后面朝农场走去。

    解席原打算跟他们一起过去的,不过半途中碰到庞雨在向他招手——后者与李老教授。凌宁等几个人一直陪着程县令李师爷这拨,此外还有几张新面孔。

    解席走过去后愕然发现其中有一张脸是见过的——上次交接战俘时代表琼州府官方过来交涉的那个从九品芝麻绿豆官儿,一位姓严的小都司。

一零零 大明官场的动向

一零一 对探子们的区别对待

一零二 拳头产品

    如果说先前这边依靠火枪作后盾大卖精盐还是钻了明朝垄断食盐业的空子,有点武装走私的味道。那么现在卖白糖绝对是正大光明,人人都欢迎的。

    要知道这可是个近乎于无限的市场——就算明朝本身,也仅仅只有南方数省可以生产蔗糖,但需求却是全国性的。更不用说东南亚的外商们必定会送来大量订单,这年头糖在欧洲还属于奢侈品,只有贵族和富人家里才能享受。再加上隔壁还有个小日本——历史上郑芝龙发家除了受保护费以外,往日本贩卖砂糖和生丝也是个重要财源。

    他们这个团体走到现在,已经开始进入高速发展时期。发展是需要大量资金的,尤其是像他们这样,试图在十七世纪搞出十九世纪的初步工业化……未来的科学技术可以藏在人脑或电脑中带过来,所需的大量资本可没跟过来。眼下才不过刚刚开始,花钱如流水的日子在后面呢。所以穿越众必须有非常稳定,而且大量的金钱来源才行。

    眼下他们的主要收入来自于卖盐,不过假如决定接受明王朝招抚的话,将来这项收入恐怕会受到一些影响,而且食盐毕竟是到处都能生产的,也不具备出口优势。

    “一句话:咱们需要更多,更好的拳头产品。”

    这伙人里面除了搞技术的,就要属搞商贸的人最多,以解席为首,二十一世纪的商业实践告诉他们——要想赚大钱,必须广开门路,同时又要有高精尖产品。而卖白糖。就是当前最实际,最具备可操作性的一项。

    虽然现在民间已经有很多制糖作坊,但毕竟都只是些小手工艺作坊,产量很难提高的。即使穿越众加入这个市场,在未来地很长一段时间内,他们的白糖依然是做出来多少就能卖掉多少。

    比起传统的小作坊经营,在工艺上穿越众可以采取更先进的方式——目前暂时先用水压机榨汁,用骨炭来吸附色素,这是十九世纪的生产方式。等到将来技术成熟了,还可以用石灰水和二氧化硫等化工方式脱色。用离心机分离糖蜜……用碳酸法制糖,这就基本接近现代制糖工业的水准了。

    不过在这团体中并没有糖厂工作人员,现在只是几个搞化学听说过一些名词,知道一点基础原理,具体的生产工艺,还要依靠在实践中慢慢摸索。

    “怎么样。我们的白糖还行吧。”

    见李师爷,程县令等人都对这些白糖显示出浓厚兴趣,张宇停止讲课也凑了过来——糖厂目前是他在负责,果然不愧于他在农场孩子们口中“棒棒糖叔叔”的称号。

    “甚好。甚好……比市面上卖地西洋雪糖毫无二致……嗯。好像还更甜一点。”

    李长迁像小孩子似地把蘸了糖末地手指头塞嘴里半天。还眯起眼睛品评。再次睁开眼时却依然看见旁边有几个短毛小伙子仍在用不可思议地眼光注视着他。显然觉得他大惊小怪了。

    对此李师爷只能暗中苦笑一声——上次这几个短毛小伙儿去他家做客。他是把对方当作尊贵客人招待。才一人给冲了一碗白糖水。可这些小伙子三两口喝掉一点没在意。连声谢都没有。搞得老李还挺郁闷。

    现在算明白了——这帮小伙儿确实是没在意。白糖在他们眼中也只是非常普通地东西。只要他们愿意。随时都能做出来……现在李长迁对这些短毛地能力是越来越惊叹了。他不知道这帮家伙究竟有什么是不能做地。似乎哪怕是皇上老子地龙袍。只要他们愿意也能做出来。

    “这些也会拿到琼州府去卖么?”

    程叶高小心翼翼地问道。眼中却充满渴望。这玩意儿可不是私盐只能偷偷摸摸卖——每年到了收蔗榨糖地季节。那些商人挤在糖作坊门口直接把成筐成筐地白银往里面搬。还唯恐对方不收。这种景象老程曾经见过。那叫一个羡慕。

    现在只要短毛们松松口,那银子也会像水一样自动朝他家里淌,美好设想让程叶高的双眼几乎成了铜钱状。口水也差点流出来。……这些短毛一贯很大方。这次光看他们送给客人们作为礼物的白糖就价值数千,看来是也不怎么在乎的。

    张宇果然哈哈一笑:

    “这是做出来的第一批。试制品,主要测试我们的生产工艺和流程。这次用的甘蔗是从本地老百姓手里零碎收集上来,材料来源很有限。不过等到下一季,等我们自己的甘蔗田开始收获以后,那个产量就大了。”

    这年头口粮第一,海南岛上气候条件虽然好,成批种甘蔗专门榨糖地田地终究不多。一般农家不过在屋角墙边零碎弄点,吃着玩罢了。

    前几天程县令才刚刚为这些短毛办妥手续,又帮他们圈了一大块地,当时老头儿心里还颇为腹诽——这帮短毛对土地也太贪婪,打的粮食明明足够吃了还搞这么多地干嘛,现在才算是恍然。

    对于商业合作方面,委员会也早有打算,这时候便由解席出面说明:

    “呵呵,白糖做出来肯定是要卖的,至于渠道么,看情况了。老程你这边肯定是会继续合作下去,咱们不会让朋友吃亏。不过在具体分成上面,可能要再谈一下……”

    话说得很隐讳,不过程李等人都明白——短毛大方,但却不傻,这么赚钱地买卖他们不可能再平白分给别人一半。

    “好说好说……这些都可以谈,可以谈……”

    现在的短毛可不比以前了,干掉了五千明军之后,他们已经是这座大岛上的最强武力,一脚把官府踢开自己开山立柜才是正常,象现在这样继续和当地官府保持合作关系,本身就属于异类。

    程李二人都不是不识相的,先前还总想着要招安之类的话题,自从那一战之后就再也不敢提起。眼下还能从对方手中获得利益,那属于意外之喜,当然不会太贪心。

    眼见这帮人又围成一圈儿,商议具体分成条款去了,庞雨对商业这块不太擅长,既然那边已经有内行坐镇了,他也就不过去凑热闹。

    一转头,却正好撞上那位意大利美女安娜塔茜娅公主。这位公主殿侠自坐在一棵花树之下,旁边居然没人陪同,这可是稀罕事情——这次是中国人请客,但宴会中也有老外,除了大量使用西洋仆役外,安娜和安德鲁船长也被邀请为座上宾。

    这位安娜小姐很善于交际,这些日子中已经在女生团队里建立起了不错的人缘,先前她一直与茱莉胡雯等人嬉闹在一起,再加上杰克又一直殷勤关切着她,倒是丝毫不显孤单。

    在她地身边总是会围拢着一小群人,有茱莉和杰克帮忙翻译语言,大家可以自如交流,那个小***里时不时发出一阵笑声,颇有点众星捧月那种架势。

    然而此时此刻,却见这位贵族小姐独自一人,晃悠悠坐在一副花架下面轻轻荡着秋千,脸颊微微有些泛红,目光也甚是迷离,似乎有点喝了。几片殷红花瓣落在肩头,映衬着她如雪一般的肌肤,当真是花容月貌,也不知吸引了周围多少目光悄悄窥视过来。

    既然已经面对面,也不好太没礼貌,庞雨随手朝对方举了举手中葡萄酒杯:

    “哈……,安娜小姐,怎么样,对这边的生活可还满意么。”

    说的是中文,他没指望对方能听懂,只是作给周围人士看看而已:俺已经打过招呼了,俺是很有礼貌的……然而接下来,令他大为意外的,却是对面美人儿睁开迷离双目笑吟吟看着他,含含糊糊的回了一句话:

    “……敕煎勒,步师熟……”

    庞雨挑挑眉毛径直走过去了,他也没指望能听懂对方的意大利语或是法语,只是在心里把这句古怪发音翻来覆去念叨几遍,打算回头去问问茱莉对方说的什么意思。

    然而在下一个瞬间,这位对中国历史,特别是三国史滚瓜烂熟地建筑师却忽然跳起来,手中葡萄酒全撒在脚面上而毫无所觉。刚才安娜说地不是外文,是中文!而且还是一句非常适合用在这里,语境可以说是最贴切不过的中文!——

    从这个十七世纪意大利小公国地贵族小姐口中,竟然说出了当年蜀后主刘禅那句传扬千古的名言:

    “此间乐,不思蜀!”

一零三 公主的眼泪

    “你……?”

    庞雨第一个反应,这位安娜小姐也是某个时空穿越者?不过他随即就听到从身后传来一阵笑声,回头一看,却是茱莉捂着嘴巴笑得前仰后合,差点打翻手中的一个玻璃饮料瓶。

    “是你教她这么说的?”

    庞雨有些气愤,当初安排茱莉和这个外国妞住一块儿,是打算让她从对方口中探听一些情报,可这么长时间下来,这俩女人彼此关系倒是打得火热,却尽讨论些什么时装化妆之类女人话题,压根就没弄到什么有价值的信息。

    茱莉呵呵一笑:

    “我可没那么无聊,不过安妮娅想要学习中国历史,我又不懂那么多,只好让她自己去看《三国演义》啦。”

    “安妮娅?……三国演义?”

    庞雨愕然,茱莉才自觉失言般捂住嘴巴:

    “啊,失误失误,那是她的昵称,只有最亲密的人才能这样称呼……你们可别乱喊哦,小心吃耳光。”

    庞雨几乎要苦笑出来,他才不关心称呼这种小事。

    “她要了解中国历史为什么不跟我们说?看电视剧学历史……”

    “那换了你会怎么做?别告诉我你们这群大忙人会专门抽空去给她上课!”

    茱莉气愤愤反问。庞雨愣了半天。方才回答:

    “我想我会推荐她去看《红楼梦》。好歹反映明代生活地……唉。算了。看电视就看电视吧。反正我们手头历史剧还挺多。央视版以前地作品也还算靠谱。”

    “哼……”

    取得了胜利地女经理趾高气昂走到意大利公主面前。把手中瓶子递给她:

    “来。尝尝这个。看看我们地自制饮料比葡萄酒如何。”

    安娜依旧眼迷离,随手接过了玻璃瓶。但却没有立即品尝,而是饶有兴味的放到面前对着阳光仔细观察。

    那瓶子里是一种浅褐色液体。还不停有气泡咕嘟咕嘟在往外冒……居然是一罐可乐?

    船上小卖部里最后一箱现代饮料早在半年前就让大伙儿瓜分了,打那以后大家喝的都是纯天然饮品。不过化学组一直在试图自制可口可乐——用橘子,柠檬,肉豆蔻,焦糖之类稀奇古怪的材料,配上碳酸水调制而成。做出来的成品颜色很不纯正,气泡也少。和正宗可口可乐不能比,但多多少少有点那个味道……愿意喝的人不多,即使化学组信誓旦旦保证绝对安全,大伙儿还是对这些炸药作坊生产出来地饮料敬而远之。

    不过庞雨现在并没在意安娜小姐喝到可乐之后的表情,他注意到茱莉和对方一直是在用中文对话。也就是说……这个洋妞儿已经能听懂中文了?

    把茱莉拉到一边小声询问,后者却用很诧异地眼光看着他:

    “当初不就是你们这帮人的主意么——把她放到我们中间有助于交流,让我教她中文也是你自己说的吧?”

    “呃……没错儿,不过进展好像太快了点,这才两三个月啊。”

    “很正常啦,我那时候学法语也就是看电视。找几部知道剧情的片子,连续看上一两个月,口语自然过关。”

    让安娜看电视不仅仅是让她了解历史。更多是学习语言。庞雨对此表示赞同,想想看确实——基地里其他人平素都很忙,各自有一大摊事情要负责,唯独这位大小姐无所事事,这边又不允许她随便离开基地,每天只能靠看电视消磨日光。连续两个月下来,至少听力是锻炼出来了。

    “现在她还只能听懂大概一半,再有个把月功夫,差不多就可以完全理解了。”

    茱莉颇为骄傲,当初委员会确实把教导这洋妞儿学中文作为一项任务委托给她的,到现在学生进步神速,她确实有资格骄傲。

    不过接下来,她抬头看看庞雨,忽然皱起眉头。悄悄把建筑师拉到一边:

    “有件事情我想问问你们的态度:上次安娜用我的法国香水。随口向我问起那香水瓶上标注生产日期年地意思,当时敷衍过去了。但我想她以后迟早会猜到,我们这里有太多东西上都标注日期了。”

    庞雨先是皱起眉头,但随后却又舒展开:

    “没事,实话实说好了。当初既然允许她生活到我们中间,就没打算隐瞒我们的来历。”

    “说实话?她能相信?要是问起将来的事情怎么办?”

    面对茱莉难以置信的表情,庞雨则淡然一笑:

    “只能说实话,因为我们根本无法编出既合乎逻辑,又不会被揭穿的谎言。现实本身就已经这么离奇了,又何必说谎。一个谎言要用十个来弥补,而说谎越多,破绽越大……这位安娜小姐实在太聪明了,她竟然已经可以看懂三国演义,看懂刘禅那句话……说谎是骗不了她的。”

    茱莉咬着嘴唇沉默了一会儿,赞同的点点头:

    “嗯,我想她其实已经已经有点察觉了,最近有几次旁敲侧击向我询问有关托斯卡纳公国和美第奇家族的情况……哈,可惜我都不知道,回答不了。”

    庞雨默然片刻,回头看看这位女经理:

    “那你有没有从她那里得到什么消息呢?哦,对她的星座我们不感兴趣。”

    茱莉瞪了他一眼:

    “别把我当傻瓜……她的祖父是托斯卡纳大公,叫什么斐迪南一世地,父亲是家中第三子,只继承了一个伯爵位。她又只是第四个女儿,在家族系谱上排名很后面的。”

    茱莉显然对这些家族八卦很感兴趣,说起来如数家珍:

    “不过她本人极受家族中宠爱,四岁那年就从祖父手里得到了那艘公主号作为生日礼物,还允许她终身使用公主头衔。一直以来和她的嫡亲姑母,法兰西地玛丽皇太后关系非常好,身上还有个法国女伯爵爵位呢。”

    “哼哼……要真是混得这么好,怎么会跑东南亚来?她来这里干什么,有说起过么?”

    庞雨最关心的还是这个,但茱莉却只是无奈摇摇头:

    “倒是有问过,不过只要一说起这方面她就眼泪汪汪的哭鼻子,我们也就不好多问了。”

    这招对女人也有用么?庞雨哭笑不得,但看茱莉一副理所当然的样子,他也不好多说。

    “那么……她平时信奉新教还是天主教,你能看出来么?”

    庞雨又问了一个问题,宗教信仰对于十七世纪的西方人就相当于文革时期中国人的“成份”,黑五类还是红小兵,一眼就能划分出阵营来。

    然而茱莉却还是摇头:

    “抱歉啊,我不信教地,对这方面一点都不了解……反正她平时开口闭口都是上帝,也听不出什么特别的。”

    刚刚说到这儿,忽听后面有动静,却是那位安娜公主睁开眼睛,指着他们大声叫道:

    庞雨愕然,这回却是茱莉苦笑了一下:

    “意大利语:上帝知道你们想做什么——瞧,还是上帝,这个时代的人可真虔诚。”

    “她心中还是害怕呀……”

    自从被俘登陆以来,这位安娜小姐似乎总是保持着非常沉静以及温和的态度,脸上也总是挂着那种淡淡的,自信的笑容,对于基地中各类活动都是踊跃参与,仿佛从不知害怕为何物。这对于一个出生于年,今年不过刚刚二十五岁的少女来说,实在是非常的不容易了。

    然而今天,当她喝以后,那句“此间乐,不思蜀”的中文,却终究让人看到了她心中地畏惧,也许正是因为和蜀后主刘禅有着差不多相似地遭遇,才让她专门记住了这六个挺拗口的中文字吧,而刚才这一句母语呐喊,更是清晰表明了她在害怕什么……

    只有上帝才知道你们想干什么,对于未知地恐惧往往是最令人害怕的。

    “我想,也许我们应该抽空和她好好谈一谈了,大家开诚布公……我们无意伤害她,至少这一点应该让她知道。”

    庞雨沉吟着说道,茱莉赞同点点头。不过很快便又回头去照顾那位再度闭上了眼睛的贵族大小姐:

    “喂喂,别在这儿睡啊,会着凉的……”

    安娜竟然抱着秋千架子摇摇晃晃的睡着了,茱莉推了几次也没能把她弄醒,想要拉她起来,却又用不上力气——那大裙子太碍事。

    旁边庞雨原想上去帮忙,但似乎又不太合适。正在为难的时候,却见老美医生杰克.汉德森大踏步走过来,只一把便将安娜横抱起来,径直朝基地宿舍那边走去。

    “靠……”

    周围众人一片哗然,但大家也不得不承认,杰克是最适合干这戍的——就连安德鲁船长,以及安娜的几位女仆,也只是捂着嘴惊呼一声,却都没上去阻止。

    安娜似乎咕哝了一句什么,但除了老杰克本人外谁都听不真切,草地上只是留下一串浅浅的湿痕……

    那是从安娜塔茜娅公主眼角滴落下来的泪珠。

一零四 矛盾的爆发

    这场宴会最终取得完全成功,事先计划的各项目标都完满达成,甚至取得了比预想中更好的成果。

    在和当地人的交流方面,糖衣炮弹果然管用,原本还只是抱敷衍态度的富户们在看到礼物后纷纷一改常态,变得非常殷勤——做生意的想要从解席这里弄到贩卖白糖的配额,家里有小作坊的人家则对张宇提出的分包加工模式极感兴趣。就算那些什么都不会光死种地的,吴南海也给他们描绘了一个非常好的前景——大规模种植甘蔗,然后卖给这边做原材料,算下来也比种粮食要赚得多。

    程叶高李长迁等人则一致决定加入新成立的“琼海贸易公司”,利用他们手中掌握的人脉与权力作为资本,与短毛共同发财。本来大明官员直接经商是绝对不能被允许的,程大县令也一直瞧不起商人。但在听文德嗣分析了一番贸易公司未来几年光是贩卖白糖就能获得的利润之后,程老爷还是毫不犹豫加入了这个组织——

    为了百分之三百的利润,就能够冒绞首的风险,有这样胆魄的可不仅仅是商人。

    不仅仅是他们这两个本地的,就连那从琼州府过来恰逢其会的严都司也表现得极为羡慕,羞羞答答拐弯抹角地询问能不能也入伙。对于这样主动送上门的关系户短毛们当然不会拒绝,解席明确告诉他——只要他对这边这个小团体有用,就可以得到相应的利益。

    至于具体能起到什么作用,就要看他自己去努力了。这位名叫严文昌的明军都司没别的长处,就是人头熟。他在琼州府任职超过二十年,对当地情况了如指掌,可算是个老地头蛇了。这种人位置不高,能量不小,正是穿越众最需要的那种“人才”。

    老严来临高时是孤身一人。背了个装文件和礼物的大包袱,回去时倒空着两手优哉游哉,但他背后却多了两辆手推车——这边给了他不少东西。让他回琼州府去找人打点,为此还不得不为他雇了两辆车子。

    无非是些白糖食盐之类,在这边看来只是一点小投入,就算全损失掉也没什么,但如果运气好的话,没准儿能起到大作用呢。

    而宴会所取得的另一项成就,则是庞雨所提出来地:他认为已经找到了那位安娜小姐的心理破绽。正式和她谈判的时机差不多已经成熟。

    只是这想法刚刚在当天晚上地内部会议上提出就遭到了质疑,有好几个人直接向他发出质问:凭什么要对这个西洋女人这么好?

    “她只不过是个俘虏而已,当初那一帮子荷兰船员也挂白旗,可我们连个投降的机会都没给,凭什么她却能混在我们中间,还继续享受着种种特权?我就不明白了,这个洋妞儿的贵族身份对我们这些现代人有什么用吗?”

    有这种想法地人显然不止一两个。而小家伙叶孟言被推出来充当了发言人。庞雨有些怜悯地看着这个愣头青——这个小笨蛋。又被人当枪使了。

    他看看周围。参加此次会议地人挺多。几乎称得上是全体大会了——虽然选举出了十五人为代表地委员会。但所谓“委员会会议”从来都是对所有人开放地。任何人只要愿意。都可以参加这种会议并且发表意见。选举本身并没有剥夺大家参与集体事务地权利。开会。商量问题并且拿出解决办法。对于那十五个委员来说是一种义务。而对其他人。却是他们神圣不可剥夺地权利。

    “那么如果按你地心意。你想怎么处置她呢?”

    庞雨笑眯眯看着对方。而叶孟言地回答果然也不出意外地愚蠢:

    “按我说。要不就给弟兄们分了。要不就一枪崩了。省得再麻烦。我们要在所有土人面前立威:愿意和咱们合作地。可以有好待遇。甚至出人头地。不愿合作地。你就是皇帝老子。在我们面前也是渣!”

    小叶杀气腾腾叫道。其间注意到杰克.汉德森那愤怒地目光。畏缩了一下。但很快又壮起胆子:

    “妈的,今天老子豁出去了!杰克你不要这样看我——庞雨你当初说过,我们内部还实行以前地法律是吧?可那洋妞儿呢?她总不见得受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的保护吧?我要是去日……杀了她,或者打断她一条腿,按咱们内部法规,怎么判?”

    非常明目张胆的叫嚣,这小子白天看来喝了不少,酒壮怂人胆啊。也幸好今晚会议场中连一个女性都没有——胡雯肚子不舒服,请病假休息,而其他女生则对这类会议向来不感兴趣,很少来开会地,否则光一帮娘子军的唾沫大概就能把他淹死。

    庞雨并没有直接回答叶孟言的蠢问题,而是看了看旁边已经快要爆发的杰克:

    “嘿,伙计,这小子想要**你的女朋友呢,你打算怎么对付他?”

    “我会打烂他的脑袋。”

    杰克冷冰冰说道,语调中却没有先前那种愤怒,而是透出一股子森冷,看得出来,这老美平时嘻嘻哈哈,认真起来绝对说到做到。

    “你他妈嚣张什么,这里全是中国人!”

    叶孟言跳起来大喊大叫,但闹了半天却发现没有一个人响应他,周围所有人都在用一种看小丑一般地眼光注视着他。

    “你这是在逼我们做选择吗?在一个双料博士,前正规军人,以及团队中仅有的两位优秀医生之一,和一个连高中都还没毕业的傻逼学生之间作选择?”

    唐健冷冷开口,叶孟言最怕的就是他,脸一下子白了:

    “唐队长……他是外国人啊……非我族类,其心……那个什么来着?”

    “杰克是我们自己人,你也是——但现在是你有问题,而不是他,你觉得我们应该选择谁?”

    解席也铁青着脸站起来,今晚他本来有很多大事情要在会议中商量的,却被这小子跳出来瞎闹腾,心里窝火透了。要不是被庞雨拉着,都要跳过去揍他。

    “算了,老解,有这种想法的人肯定不止他一个,积累下来也不是一两天了,今晚索性都爆发出来,未必是坏事。”

    庞雨好不容易拉住解席,同时回头看着叶孟言,以及他身边那几个同样表情的愣头青。

    “杀人,**……这里不是现代社会。警察也好,军队也好……原来的威慑力量都没有了,也就不用遵守现代社会的规则了。反正我们手里有枪,可以为所欲为——你们无非就是这种想法吧。”

    那边几个人张张嘴,似乎想要辩驳什么,但最终都没说话。庞雨则很耐心地等着他们,等到他们没话说了再继续开口:

    “可你们难道就从来没有意识到?规则,一方面是约束着你地行为,但更主要却是在保护着你们啊。你可以为所欲为,肆意伤害别人,凭什么人家不能这么做?——别不服气,就凭你们这几个小兔崽子的智力和判断力,真要没了规则保护,死地最快就是你们!”

    “我……我他妈肯定比你个整天动嘴皮子的强!”

    叶孟言面红耳赤跳起来,居然想去摸枪,却被旁边早盯着他的王海阳一把拖住,啪啪两记耳光抽得昏头转向。

    “反了你了!才受几天训练就想翻天?”

    “王哥……”

    愣头青的酒意似乎被打醒了,捂着腮帮子呜呜直哭。

    “没错,也许现在的你,在战斗上要比我强一些了,但真正冲突起来,你肯定输。”

    庞雨的手臂朝周围挥舞一圈,把所有人都围绕在内:

    “因为你对抗的不是一个人,而是一个团体,是一群愿意接受规则约束,同时也受到这些规则保护的人的组合。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每个人都在团体中发挥自己的长处……你瞧,不用我动手,海阳就把你收拾了。”

    长长叹了一口气,庞雨望向门外晦暗的天空:

    “明末是一片乱世,乱世恰恰是没有任何规则约束的——但同样的,也没有任何规则来保护我们。我们想要在这个时代生存下去,就只能抱成团,才能和那些强大势力对抗。一群人必然构成社会,而在社会中通行的,人与人处理相互之间关系的规则,那就是所谓道德和法律……”

    稍稍顿一顿,庞雨慢慢的,却又无比坚定地作出宣言:

    “兄弟们,我们领先于这个社会的,不仅仅是科学技术,也包括人文理念——我们的社会组织形式;我们看待这个世界的思想方法和价值观;我们处理相互之间关系包括彼此矛盾的能力,都要远远领先于这个时代,这就是文明——我们是这个时代中最为先进的文明!”废话,可怜的小叶,又被当靶子了……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4530/ 第一时间欣赏迷失在一六二九最新章节! 作者:陆双鹤所写的《迷失在一六二九》为转载作品,迷失在一六二九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迷失在一六二九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迷失在一六二九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迷失在一六二九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迷失在一六二九介绍:
公元1629年,大明崇祯二年己巳,“琼海207”号轮意外搁浅在琼州府临高县外红牌港的沙滩上,一群懵懂的旅游者,稀里糊涂开始了原本不属于他们的时空之旅。
“……是岁江阴城鸣,时吴鼎泰为令;及顺治二年乙酉,江阴被屠,距己巳凡十有七年。又闻琼州港外,有海外异人现。”
——————《明季北略》·崇祯二年己巳·志异迷失在一六二九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迷失在一六二九,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迷失在一六二九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