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其他小说走在这条人生路上的随笔TXT下载走在这条人生路上的随笔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走在这条人生路上的随笔全文阅读

作者:梦的预言家     走在这条人生路上的随笔txt下载     走在这条人生路上的随笔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四十六章 触景生情

    花无花,叶无叶,随心

    落叶之景,在观者快乐时,是美丽缭绕的,但在伤感时,是灰暗诀别的。

    人依旧,角度不同,心态不同。虽时位移人,但最根源的,依然无变。只是目不暇接的景色牵动了人的心,浑然忘我,如阿斗般乐不思蜀、不知归途,不愿回头拥抱自己的纯真。

    景象是没有情感的,是观者因着自己的经历经验,赋予了情感,让目前这一切,应对自己,有了意义。意义和定义,是我们赋予的。

    这就是旗动心动的典故所指。你不关注它,对于我们当下的观者,就没有我们认知的情感或用途上的意义。关注了,我们可以随意定义它的“意义”。但此“意义”仅适用于此观者。

    因此我们有了对万物的分歧,从而产生争执,甚至爆发冲突或者更严重的战争。最根本的原因,就是观者的“我认为”。一个局限的我,一只盲人的手,此时争论只是消耗,因为盲人无法探知彼此,从而执着于局限。我们唯有放松,并给自己一个机会,不去以固有局限的经验去评价,让一切如是。我们也许会渐渐发现有某种东西,引领我们豁然开朗、柳暗花明。

四十七章 优于别人,并不高贵,真正的高贵应该是优于过去的自己

    优于别人,并不高贵,真正的高贵应该是优于过去的自己。——海明威

    我们当中有不少人认定自己的生活永远无法提升或改变。然而这些人并不知道,他们给自己预测的这个预言,他们为自己所预设的这个未来的可能性拥有着魔法的力量,将使得那些美好的事物与发生无法为他们呈现,而其中的原因就是他们已认定自己的生活“永远不会提高或改变”。

    请仔细的留意“认定”这个词,当你认定了一件事,并把它当做了一个已不可改变的事实的时候,你便是把自己的创造力死死的锁定在这个焦点之上,你将不断的创造相似的事物或相似的结果给自己。

    对于一个人来说,最真实的高贵是什么?在海明威《真实的高贵》这篇富含哲思的散文中,文学大师以隽永的语言为我们做了诠释。

    在海明威看来,人的生活不可能永远都是风平浪静的,而是交织着欢乐与痛苦,他甚至觉得:“在人生的清醒时刻,在哀痛和伤心的阴影之下,人们与真实的自我最接近。”这是海明威在阅尽人世悲欢之后,对人生的一种顿悟。

    谈到人类的需要,海明威清醒地表明了自己的看法和态度:一个“开始在内心生活得更严肃的人,也会在外表上开始生活得更朴素”,而在一个“奢华浪费的年代”,实际上“人类真正需要的东西是非常之微少的”。这样的话语富含哲理,隽永深刻,犹如一把锋利的利剑,直刺人类的“虚荣”和“贪婪”。在人生或者职业的各种事务中,性格的作用比智力大得多,头脑的作用不如心情,天资不如由判断力所节制着的自制,耐心和规律。

    始终相信,开始在内心生活得更严肃的人,也会在外表上开始生活得更朴素。在一个奢华浪费的年代,我希望能向世界表明,人类真正需要的的东西是非常之微少的。悔恨自己的错误,而且力求不再重蹈覆辙,这才是真正的悔悟。优于别人,并不高贵,真正的高贵应该是优于过去的自己。

    其实,作为一个独一无二的人,在任何时候都不该拿你自己和他人去作比较,不要给你自己制造毫无必要的伤害,也不要给你自己的生活制造毫无必要的障碍!每个人都拥有自己的生活和属于自己的生命经历,我们每个人所行走的道路都是不一样的,都在以你们各自的方式丰富着灵魂的体验。所以,请好好的爱自己,爱自己的生活,追寻你们心中的真实梦想,一个真正爱自己的人从不会拿自己和自己的生活与人比较。

四十八章 让爱贯穿宇宙

    最近看到一个短片,《约翰的太空寻人启事》,该片获得了圣丹斯电影节非虚构类纪录片最佳短片。

    该片讲述了自闭症加天才的约翰·谢泼德(JohnShepherd)住在密歇根的祖父母家中,花了30年时间试图通过向太空传播音乐来联系外星人。

    1960年代中期,还是一名少年的约翰·谢泼德住在密歇根州的乡村,就开始思考与外星生命形式接触的方法。他回忆说:“大约是在电视上播放名为《极限》的节目,使得自己迷上了建立科学仪器来探索地球外生命这一想法。”

    1972年,他搭设了一套复杂的设备,在祖父母家的客厅,通过播放一系列音乐来追逐自己的梦想。开始了一段不寻常的30年旅程。他将其称为STRAT项目(特殊遥测研究和跟踪)。

    他的祖父母发现自己生活在越来越多的“美丽和不寻常的设备”中,包括双通道振荡器,阴极射线管,巨大的监控屏幕和一个低频发射机,将信号发送到数百万英里的深空。

    他没有多少钱,在他祖母艾琳的一生积蓄的帮助下,到附近特拉弗斯市的电子批发仓库和废品收购站,以收集所需的材料。

    英国纪录片摄影师马修·基利普(MatthewKillip)根据他的故事拍摄了一部16分钟短片《约翰正试图与外星人联系》。该片在圣丹斯电影节上获得了最佳纪录片短片奖。

    他告诉基利普:“虽然我的身体在当地社区,但我的思想却在太空和其他领域中,在宇宙中旅行。”

    他使用前花园里的巨型发射器,每天将音乐传播到太空中几个小时,这些声音来自SunRa,OrnetteColeman和JohnColtrane等人,以及一些非洲流行音乐。

    约翰·谢泼德:“我所做的大部分工作都是自学成才,但是我的祖父曾在底特律担任工具制造商,他为我提供了非常精确的实用知识。不过,我与祖母分享了我的兴趣,对外星人话题的兴趣。”

    他的祖母艾琳(Erene)于1988年去世,这部电影是献给她的。

    1998年,由于缺乏资金,约翰·谢泼德不情愿地拆除了他的实验室,并将所有东西都存放在了原处。他用手电筒引导基利普穿越混乱的空间,指出他所钟爱的设备:卫星通信设备,大功率微波管,高压发射器加速器。他说:“这些只是残余的东西。我真的很想念过去的设备,那是美丽物体的集合。”

    这是一位声光和电的艺术家,和特立独行者。绝对是特立独行的,就像梵高一样。

四十九章 立冬

    今日立冬,天气逐渐转冷,冬季已经悄然起来,今天我们迎来了立冬。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立,建始也,”又说:“冬,终也,万物收藏也。”

    立,表示“自此开始。”

    冬,同:“终”。

    有万物收获、储藏之意。

    立冬时节,

    白昼渐短,夜长明显。

    空气干燥,气温下降。

    北方大地开始冰封。

    此时,南方地区,还来得及赶上“最后一抹秋色。”

    这个寒冷的季节,是什么样子的?

    北方流动的河水开始冻结

    土地也开始冻结

    冷风在天地间呼啸而过

    行人裹紧衣物,步履匆匆

    南飞的大雁在天边隐去踪迹

    诗意绵绵,另有一派风景

五十章 最具有价值的是什么

    曾经看到过这样一个议题:大火烧起的时候,博物馆工作人员左边是价值连城的古董花瓶,右边是一只受伤的小猫。情况只允许这个人选择一方带出去,那么他是该带出古董花瓶,还是带出小猫呢?

    有人说应该选择古董花瓶,因为它承载着历史的荣誉,也是稀世的艺术珍品,具有无法计算的价值。也有人说应该选择小猫,因为生命才是真正无价的,花瓶无论多么古董,多么漂亮,它也只是花瓶。

    这是一个没有结果的假设,因为从逻辑上来说,博物馆不会出现小猫。

    这更是一个永远没有答案的议题,因为无论选择哪一方,都没有人能够证明它的对错。

    生命、艺术、荣誉,孰高孰低,孰轻孰重,人类在其中徘徊了无数个世纪,依然解不开这个连环。

    生命诚可贵,但有人愿意为了艺术疯狂,为了荣誉奉献一切。可是如果生命都没有了,那艺术、荣誉又还有什么意义?没有生命的延续,人类文明同样什么都不是。

    生命是不可复制的,艺术也同样是不可复制的,这终归是个见仁见智的问题。而人之所以为人,就是因为存在着种种不可调和的矛盾,又有着种种的欲望和追求,还有着各不相同的信念、理想、喜恶——如果人类真的无欲无求了,那么这个文明,大概也就到了毁灭的边缘。

    很显然,人类擅于毁灭,但也更擅于创造。

    因为人类,是充满各种欲望的种族。

    其实,现实中大家会说,不会存在这种貌似矫情的纠结。

    人类可能也总是会冠以各种名称,打着N种旗号,然后站队伍,分派别,观点不同,就似为敌对状态了吗?

    而且这个问题,不也是其实并没有什么可纠结的,不用上升到哲学家的哲学思维方式是选择,难道不可以同时选择吗?难道那个花瓶大的只能一个人只能拿它一个吗?就算这样,就算花瓶大到只能一个人拿,然后也放不下小猫,还有别的办法带走小猫的。

    就看想不想那么做了。

    所以,也就没有了必要去纠结,没有必要去过后进行分析反思研究判断总结,而且,人在遇到突发状况的时候,未必还有什么理智思维可去思考的,难道还要在危急时刻去思考去推敲去研究去........

    现实中产生的行动在先的人,难道不是热血沸腾的就那么冲了上去,可以说是冲动,也可以说是淳朴和幼稚,但正不是这些冲动的人在支撑着这个时代的一些美好吗?!

    可能有人会说:那些所谓的热血冲动的英雄人物,他们在平时其实没有那么善良,有着这样那样的缺点和毛病,但,人家为之付出的代价很有可能是生命,甚至已经付出了生命,而且,压根儿人家也并不需要各种所谓正面或者负面的评价。

    所以,冲动不需要理由,哲学家就去搞哲学,人的价值还有艺术的价值,还有生命的价值。都没有什么好纠结的,做好自己,活给自己看,无关他人。

第五十一章 水的溯源

    水,与人类的关系极为密切。人类生存的地球,表面百分之七十是水。没有水,人类便无法生存。

    在科技发达的今天,水的地位也越来越重要,特别是随着世界能源危机,水资源也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地球上的水是从哪里来的?

    雨从天空降到地面后,一部分沿坡面汇入到河流里面;一部分渗到土壤中。流到河流里的水,又沿河道向下游流动,最后注入到大海里;渗到土壤中的水,又继续下渗,成为地下水。地下水一部份存在地下,一部份又供给河流,最后也注入大海。

    河水注入大海后,由于太阳辐射作用,海水又变成水气蒸发到空气中,这些水气又被气流带到陆地上空而形成云,水气在空中凝结成小水滴,这些水滴越凝结越大,当大到上升气流不足以顶托住的时候,这些水滴由于地心引力的作用,而降落到地面上来,这就是雨。

    如此反复运动,便形成了自然界中的水循环。

    地球上的水如此无限地循环下去,有朝一日会不会失去平衡?

    根据专家们的计算,在整个地球上,一年中降到陆地和海洋上的水量,与由陆地和海洋蒸发的水量,正好相等。

    所以,人们不必担心地球上的水量会失去平衡。

第五十二章 光阴的故事

    一个人是否有魅力,是别人评价的,还是自我的自信加自我认可呢?还是需要结合起来呢?还是一种神秘的不可说的东西呢?

    而我们所在意的或者不在意的那些个外在的评价,对我们这短暂又漫长的一生到底有多么重要呢?

    时光,代表着光阴的伟大力量,青春就是在这其中自然的流逝而去。

    流逝的不光是我们的容颜,还有很多无法用言语形容的东西,或者说,这种流逝是我们无法改变的。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适应着社会变革的脚步也在一路向前,仿佛,一夜之间就从孩童时代跨入成年的阶段,然后又是一步从青年变成了中年......到底是时间改变了我们,还是我们改变了自己,这都已经不重要,人们都在说要活在当下,要呼吸体验当下的感觉。可,一旦细细品尝,个中滋味应该只有自己才知道。

    一个正常家庭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孩子,都经历过儿童时代被父母管教的经历,而父母们在回忆起曾经的孩童时候的儿女之时,也都不由得感叹,那个时候的孩子都曾经多么的不听话,不服从管教。

    是的,随着我们的成长,父母也在慢慢老去,而我们的身份也增加了代码,也变成有人喊着我们爸爸妈妈了,是责任也是体验自己父母当年滋味的体验。

    固然,社会在改变,时代在进步,生活环境和社会环境都有所不同,但称呼还是那个称呼,不听话的孩子还是自己的孩子,光阴的脚步从来都没有停止过。

    大多数为人子女的都曾经发过愿,那愿力应该也是很强大的,但似乎都没有实现过。那就是希望自己的父母不要老去,或者慢些老去。

    大自然的伟力,强如貌似统治了地球的强者:人类也没有办法克服生老病死的自然规律,那么,我们只能认可这个结果。

    文字代表了思想,也是灵魂的舞动,但有些想表达的却是无法用言语来述说。

第五十三章 何为情?

    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

    这千古绝唱的作者元好问,原句是: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生死相许。

    《摸鱼儿·雁丘词》一词中的“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生死相许。”在金庸武侠名著《神雕侠侣》中,为情所困的李莫愁常常会引用此句而被广为流传。

    但,这一句,真的能说尽了所有的情吗?

    那么,如果只是生死相许,那也太过于理想化了。

    滚滚红尘,从来不会只有生与死这两种选择。就像人生,既然来了,所需要承担的,并不仅仅只是男女之情。

    亲情、友情、梦想、责任、义务,等等都是人生必经之路。

    只是,有些人能承担全部,而有些人看不到,只承担他们所想承担的。

    一个人,先要弄明白的,是自己,如果连自己都承担不了,又怎么去承担那爱情?

    一个人,先要自爱,才有能力去爱别人,如果连自己都没弄明白,何谈爱他人?又有什么资格和能力去爱他人?夸夸其谈吗?

    可能,大爱过于深沉。

    一个人,可以为了情而痴狂,那么,为了爱,就会勇敢。

    如果爱与情放在了一起,那其实也是深沉的。

    不想尖酸刻薄的评价那些为了所谓的情,而痴迷疯狂的行为。

    也不想评价,那些为了一时的男女之情,而忽视忘却其它亲情、友情......的人。

    其实,很多人,只是动了情而矣。还远远未达到爱情这两个字所包含的深沉的境界。

    当然,能做到生死相许,其实也是一种幸福吧。

第五十四章 改变自己是神,改变别人是神经病!(值得一读)

    作者:贤书,来源:比丘记事(ID:Hellontx)

    -01-

    我妈妈年轻的时候炒花生米,她用热油炒,所以花生米炒出来不脆,是软塌塌的,不好吃,小时候我们兄弟姐妹们就这么吃,不觉得什么。

    长大了,在外边吃过饭,就知道了,要用冷油炒,炒出来是脆的,很好吃。

    于是就回家告诉我妈妈,但是我妈妈拒绝用冷油炒,坚决用热油。

    兄弟姐妹以及我爸爸都要求我妈妈改一下,我妈妈坚决不改。

    这一晃,已经几十年过去了,我妈妈还是用热油炒那个软塌塌的花生米,让我非常怀念,走过这么多路,再也没吃过她老人家炒的花生米了。

    但是,这几十年,我们一家人过的太苦了,我们兄弟姐妹想改变我妈妈,当然,不仅仅是炒花生米这么简单的事情,还有很多很多让大家无法忍受的事。

    我爸也想改变我妈妈,但是直到死,也没有做到一点点,我哥哥嫂子还在为改变我妈妈而奋斗终身,现在看,那是绝对不可能的事情了。

    当然,我妈妈也是想改变我嫂子,但是,那怎么可能,你自己都改变不了,凭什么我嫂子就被我妈妈改变了呢?

    直到,我的一个嫂子去世了,她也没有被改变点啥。

    我嫂子想改变我哥,穷尽一生,也没有达到目的,他们打架都是动刀的,可不是动动嘴就算的。

    即便砍到鲜血淋淋,谁也没有被改变。

    -02-

    我作为他们最小的弟弟,目睹了他们婚内的很多的悲伤和绝望,目睹了企图相互改变而带来的深深伤害,彼此的仇恨,彼此的怨憎。

    罄竹难书,触目惊心。

    我的这个嫂子五十刚出头就去世了,她的冤家,就是我哥哥,那个伤害了她大半辈子的男人,抱着她的遗体独坐了一夜。

    其实,他们是很相爱的,我目睹了他们婚前为了爱情所付出的努力,可是,过日子的时候,怎么就过成这样了呢?

    这一对冤家,谁也没有改变谁。

    还有我的其他亲人们,都用一生的时间和精力想改变对方,让对方按照自己的标准去生活,结局就是双输加惨败。

    我们一家穷尽一生来实践和检验了这样一个真理,改变自己是神,改变别人是神经病。

    这是一个非常有悟性的信众总结的,有一次,他问我一些问题,我跟他讲了一些佛法上的道理,他竟然极其天才地总结说,哦,我明白了,你的意思就是:

    改变自己是神,改变别人是神经病。

    真是天才在民间。

    -03-

    我哥哥嫂子想改变我的侄子们,因为我小的时候,他们就想改变我,岂有此理,我怎么能让他们改变。

    直到我背井离乡浪迹天涯,他们才放弃了改变我的想法,但是,偶尔打个电话,还是会一通嘱咐,你不要这样,不要那样什么什么的,我一概敷衍。

    我没有被改变,我的侄子们当然也没有被改变,他们也学会了敷衍,这是长大了,懂事了,搁以前就是叛逆。

    我也曾想过改变我的侄子们,结果可想而知。

    我嫂子去世的时候,我和哥哥见了一面,虽然没有多说话,人生活到这个份上,还说啥呢?

    但是,我们的心都告诉对方,算了吧,这个世界,我们啥也改变不了。

    我们能改变的,只有自己。

    真的,谁不服气,谁就来。

    我们的眼耳鼻舌身意感知的世界,所谓的色声香味触法,是按照严密的因果规律运作的一个流程,业感缘起的,有点像投影仪把我们的人生投射在墙上,我们误以为有个我,有个所面对的世界。

    投射在墙上的影像,是没法改变的,把墙砸碎,也改变不了影像。

    我们只能改变源文件,墙上的影像就改变了。

    每个人只能靠内在的改变,减轻我执,乃至彻底放下我执,就好比我们各自改各自的源文件,影像才能改变,之前的影像是永远无法改变了。

    好在那些影像都是无常的,是如幻的。

    可是,后面的如幻人生,不改源文件,就会越过越悲催,毫无悬念的悲剧,痛苦是没有底限的。

    我的爸爸妈妈过了一辈子痛苦的日子,我的哥哥姐姐和嫂子们,也过了一辈子痛苦的日子。

    我也过了大半辈子痛苦的日子,最苦的日子就是当年开公司做生意、搞管理的日子,那是多么黑暗的日子啊,即便是至亲的亲人之间,改变别人也是不可能的。

    直到,有一天,我放弃了改变谁的想法,哪怕一丁点这样的想法都不让它有立足之地。

    日子才开始好过一点,才感受到一点点过日子的幸福,才感受到一点点生而为人的幸福和尊严。

    -04-

    在这个世界上,我们只需要改变自己,去爱,慈悲,智慧。

    可是,对当年那些反目成仇的亲人们,同事们,同行们,我是多么的愧疚啊,我对别人带来的伤害和痛苦该如何补偿和忏悔呢?

    现在,终于明白,我的那些所谓的管理,所谓的团体,所谓的理念,其实都是伪装后的我执。

    想去控制,想去占有,想去改变别人,所以,就会形成人与人之间的压迫,施恩图报,伪善欺诈,利益交换,道德胁迫,乃至种种精神控制。

    不去改变别人,并不意味着不做美好的建设,而是,更懂得给与别人时间和空间,体恤别人,理解别人,尊重别人,爱别人,不用任何理由去碾压别人,不用任何理由去欺凌别人。

    真的能够体悟到以“我这样做是为你好”借口去改变别人,事实上是自私和无知的体现。

    我们只有用慈悲和智慧唤醒内心自我改变的动力,才有改变的可能,才有觉醒的可能。

    改变别人,就是压迫别人,管理别人,就是压迫别人,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

    -05-

    现代管理中的一些说法,道理都是对的,但我在具体实践中很多却是越管越苦,越管越悲剧,越管越疯狂,越管越神经,和我的家族悲剧一样。

    不是理论出了问题,是因为缺少一颗慈悲爱人的心,是控制人和利用人的心,所以任何好的方法都会成为有毒的东西。

    后来我领悟到,只有爱人,没有管人,只有众生平等,没有失控的权力和贪恋不舍的利益。

    爱别人,一切都有理顺的可能,管别人,一切的伤害都有了机会。

    只有改变自己,彻底放下改变别人的企图,放下内心的种种有道理和没道理的标准,我们才能更好地看清自己,才有机会理解爱人,学会爱人,才能把世间和出世间的各种事业平衡好,处理好。

    真的很值得深入思考一下,人生,改变自己是神,改变别人是神经病。

五十五章 冷

    今天是周三,到达驻地已经是第三天了,同事有事儿外出,目前就我一个人在驻地。

    昨天把住的地方的西屋的前后窗户都用塑料布沾上了,是用的防冻胶,把防冻胶涂到室外窗户的边框上,再把剪好的塑料布沾上,外面一圈再用透明胶布封上。

    感觉晚上睡觉温度是上来了一些,这几天气温明显回升,外面不是那么冷了,室外最低气温是零下十度左右。

    人在屋里,晚上感觉哈气也不那么重的,最起码不冻脑袋了,应该是屋里面风小了的原因吧。

    今天上午,没什么事儿,到一公里外的商店打算买点鸡蛋,结果人家说没有。不过一进商店,热气迎面而来,商店的窗户还打开了两扇。

    一看没有鸡蛋也不想空手而归,买了一盒牙签,又买了一个温度计,和商店墙上的温度计对了一下,都是26度。

    回到驻地,车里的温度是十度,温度计放在屋里面过了一会儿,是13度。这还是在今天阳光很好的情况下。

    这边,室内温度是比较低的,想起了家中,现在温度平时达到了三十度左右,白天和晚上睡觉之前都得开窗户放一阵子,特别是白天,基本上窗户是一直开的,不然,是不了的。

    温度低也是有好处的,适应后,特别不容易感冒,因为没有那么大的温差让你体验。

五十六章 饮食与体重

    自己身高是一米七多一点,体重从2016年突然瘦下来二十斤再没胖起来,吃东西还是很正常的,甚至比一般人还是能吃的。

    当年,在短时间瘦下来,自己和家人还很是紧张了一番,去了医院,化验和检查了各个项目,但都很正常。

    17年已经彻底瘦下来的我,在驻地,有一次同事用大铁锅蒸了菜饺子,同事们大多一人吃四到五个就吃饱了,我却是吃了十二个才停了下来,那是晚上,感觉胃的确是有些不舒服了,但运动了运动,晚上睡得还是很香的。

    曾经也有些介意身边的人问,你怎么这么瘦了呢?!

    后来自己一想,这是自己的体重,而且身体也适应了,干点什么也没有感觉有什么负担。

    而且,在所谓的科学范畴内,这应该也是正常的体重。

    曾经也傻傻的想过增加体重,包括吃各种热量高的食物,各种肉类,再加上极为充足的睡眠,和适量的运动,但也真是奇怪,就是不长肉。

    体重始终在60公斤上下,浮动一般不超过一点五公斤。

    今年疫情过后,夏天去买了一辆公路赛车,于是在家的时候,每天又增加了一项运动,而且每天至少骑行两次,最少骑十公里左右。

    最近,冬季打了,有点想给自己增肥的意向,在家称了几次体重都是在59公斤左右,还是正常的饮食,在三天后体重达到到了60.3公斤。

    回到驻地后,因为每天早晨在热炕上不想起来,一日三餐变成了两餐。但每顿饭吃的量就大了很多,好像生怕自己饿到一样,这样的后果就是,上午吃完,下午一直也不怎么饿,等到太阳下山,开始做饭,五点多点开始吃晚饭,一直到晚上睡觉之前十点,胃还是胀胀的感觉。

    这样一顿吃个十分饱,看样是真的不适合的,应该还是回到原来的生活轨迹上。

    肚子撑得胀胀的睡眠质量应该也不会很高。

    好啦,就墨迹到这里了,其实,感觉自己没有严格的控制体重与饮食,也不刻意的专注于所谓的健康饮食与标准的健身运动,只是随意的生活罢了。

第五十七章 诚实的面对自己

    真实的面对自己,也是诚实的面对自己,这应该是一个人的最基本的素质,如果做不到,那就是:自欺欺人。

    自欺欺人,汉语成语,拼音是zìqīqīrén,意思是欺骗自己,也欺骗别人。现指“就是明明知道真相,却骗自己也骗别人,一般指不肯面对事实。”出自《朱子语类》。

    下面和大家一起学习一下:

    自欺欺人的原文

    楚人,居贫,读《淮南方》,得“螳螂伺蝉自鄣叶可以隐形”,遂于树下仰取叶——螳螂执叶伺蝉,以摘之。叶落树下,树下先有落叶,不能复分别。扫取数斗归,一一以叶自鄣,问其妻曰:“汝见我不?”妻始时恒答言“见”,经日,乃厌倦不堪,绐云“不见”。嘿然大喜,赍叶入市,对面取人物。吏遂缚诣县。县官受辞,自说本末,官大笑,放而不治。

    译文

    有个楚国人,过着贫穷的日子,一次读《淮南方》这本书,看到书中写有“螳螂窥探蝉时用树叶遮蔽自己的身体,可以用这种方法隐蔽自己的形体”,于是就在树下仰起身子摘取树叶——就是螳螂窥伺蝉时使着隐身的那片树叶,来摘取它。这片树叶落到树底下,树下原先已经有许多落叶,不能再分辨哪片是螳螂隐身的那片树叶。楚人便扫集收取树下的好几筐树叶拿回家中,一片一片地用树叶遮蔽自己,问自己的妻子说:“你看得见我不?”妻子开始总是回答说“看得见”,整整过了一天,就厌烦疲倦得无法忍受,只得欺骗他说“看不见了”。楚人内心暗自高兴,携带着叶进入集市,当着面拿取人家的货物。于是差役把他捆绑起来,送到了县衙门里。县官审问他,听他说了事情的本末后大笑起来,把他放了,没有治罪。

    还记得小时候,自己看到这个故事的时候,也是感觉很好笑,但同时也萌生了一个念头:那就是如果真的有隐身的道具,自己戴上了,去胡同口的小卖店拿好吃的,去街上的大商场拿玩具,那该有多好。

    不去说小孩子的思想和成人的思想有什么区别,也不说善恶之分。

    还是回到正题,真实的、诚实的面对自己,这是一个最基本的素质。特别是诚实的面对自己内心中的那些不舒服的、烦恼的、痛苦的东西。

    这需要有极其强烈的意愿,能够正视自己的问题,并且愿意去修正自己的问题,这样才有可能去修正。

    因为,一个人的心理活动,是隐藏在心里面的,不象我们的身体要是出现什么症状,一般都会很直观的呈现出来。

    心理活动,常年累月,在我们的心里面积压着。每当出现一个问题没有透彻的得到解决,只是释放了表面的情绪,或者转移了注意力,没有理会它。那这个问题在于就会一次一次的隐藏起来,下次遇到同样的问题,又会产生同样的烦恼,一而再,再而三,周而复始,所以烦恼始终都在。

    这时候其实就需要,需要我们去正视真实的自己,拿出自己的诚实,来面对真正的自己。

    以诚实的心对面对心里面的那些不舒服的东西,去看清楚它,并带着自己的意愿去修正它。

    这样,慢慢的逐渐的让烦恼越来越少,让自己的思维越来越清晰,并且纯净起来。

    人要有起码的直面自己的勇气!然后才能转变和改变自己!

    让心纯净起来,身体肯定也会越来越向好的方向运转。

五十八章 言宜慢,心宜善

    曾经看过很多故事,其中“富不过三代”是许多人家面临的尴尬。但让人震撼的是,一条神秘的家规居然使得山东琅琊王氏家族跨越了许多劫难,经受住了各种考验,从东汉至明清1700多年间,培养出了35个宰相、36个皇后、36个驸马(《二十四史》中有明确记载的),成为中国历史上最为显赫的家族,被称为“中华第一望族”。

    其中最让人感到惊奇的是,王氏家规仅有六个字,为“言宜慢,心宜善”。

    然而,仅仅是“言宜慢”三个字就让这个王氏始祖王吉在险恶的官场上顺利地渡过各种难关,10年间从一名知县成为朝廷重臣、西汉名臣。

    此后,王吉就把这六个字定为王氏家规,让这六个字造福王氏子孙后代。这六字家规也创造出让人难以置信的奇迹!

    一、言宜慢

    “言宜慢”,是公元前77年王吉从七品知县调任昌邑王府中担任五品中尉时从一个老人那里得到的秘笈。昌邑王刘贺虽然是汉武帝的嫡孙,却荒淫无度喜怒无常,身边聚集的全是一些溜须拍马的小人。在这样险恶的官场中,王吉当然会感到非常忧愁。

    但幸运的是,他遇到了一个指点他走出迷津的老人,送给了他“言宜慢”三个字。凭借着这三个字,王吉居然渡过了一次次惊险,在官场上获得了很好的声誉,被汉宣帝刘询任命为谏议大夫,成了朝廷重臣。

    说话,体现着一个人的智慧。特别是年轻人,由于人生经验不足,经常在说话上吃亏。《论语》中,孔子讲了这样一句话:“侍于君子有三愆: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

    “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没轮到你讲话时,你抢着说,这就犯了“躁”的毛病。孔子一日曾与几位侍坐的弟子闲谈,让他们谈谈志向。子路性子急,孔子话音未落,他就洋洋洒洒地讲了一大套。可子路万万没想到,他这一通情感流露,却让孔子转身就赏了他一声冷笑,这热脸可是大大地贴上了凉屁股。

    这就告诉我们,说话是一门艺术,一定要谨慎。历史上因为说错话而得罪人、甚至付出惨痛代价的人不胜枚举。言宜慢,就是告诉我们,说话要经过认真思虑再出口,这样可以让我们变得更加谨慎、稳重和冷静,练就我们成熟大气的人格;其次就是说话语调要舒缓,这样听的人才会感到受尊重、亲切,更舒服顺耳。

    二、心宜善

    “心宜善”,是王吉在公元前67年再度经过昌邑时老人送给他的三个字。原来,随着官位的升高,王吉出现了利用职权打击报复政敌的心理,将政敌整得很惨,害得很苦。

    比如说,长史赵珞,就因为与王吉政见不和,被王吉恶意弹劾,最后被罢官归乡,不久就郁郁而终。在老人的劝谏下,王吉痛改前非,不再整人害人,而是客观公正地对待每个人,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欢迎,在险恶的官场上一生顺利平安。

    而这个送给王吉六字秘诀的老人据称就是汉武帝时的著名宰相公孙弘。

    心宜善,与人为善,必有福报。《孟子》上说,“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心善的人,乐于助人,救人危难。周围的人都愿意与他交往,更愿意帮助他。

    道教经典《道德经》上说,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心宜善,能生发人的阳气,我们中国文化有一句名言:“行善最乐”。四个字,大家都知道,平常看了这四个字,大家不大在意,因为把它看成是一个传统式的教条条文,把它当做鼓励人家的话。

    其实不是的,人的心理非常怪,我们做了任何一件不好的事,心理会不安、不快乐,内心不对劲,这个不安不对劲不是对别人,而是对自己,慢慢脸色神气都会变坏,精神弄走样了。

    如果你是真正无条件绝对地行善,帮助别人,有利于人家,做了一件好事,心境自然非常快乐。那个快乐,不是道理上讲得出来的。

    言宜慢,心宜善。为何这条家规仅仅六个字却有这么大的神奇力量呢?年轻时就该“言宜慢”,这样才能深思熟虑少犯错误,从而保护自己谋求发展。而人到壮年,心智成熟、实力雄厚,这时就应该“心宜善”。这样才能少树敌手,泱泱有长者风范,受人尊崇。

    所以,这六个字看似简单平淡,却饱含了古人做人做事的道理,从中我们能看到仁爱之心,进退之道。能做到这六个字,就拥有了成熟大气的人格。

五十九章 灾祸的本质

    就在五天之前,在丹麦出现多起养殖貂将变异新冠病毒传给人的病例后,丹麦首相宣布将捕杀国内多达1700万只的养殖水貂。

    扑杀行动是为遏制水貂将变异的新冠病毒传染给人类,但是按现有法律,丹麦政府无权杀害不在感染区域的健康动物。反对党批评政府在缺乏法律依据且未商定好如何赔偿饲养者的前提下就开始了扑杀行动,对此,首相弗雷泽里克森10日在议会表示,她对事态进展感到遗憾,“虽然事情进展得很快,但毫无疑问,(这次行动)需要一个新的立法,但之前却没有。我要为此道歉。”据报道称,弗雷泽里克森坚称她上周并不清楚大规模扑杀水貂是非法的,直到上周末才得知此事。目前已有约250万只水貂被扑杀。

    其实,看到这儿,最想说的是:真正可怕的其实并不是病毒,可怕的是人性的自私。

    从因果律上来看,目前地球上的所谓天灾,其实大多都和人类分不开,绝大多数的灾祸起因,都是因为那个地区原本和谐的自然能量,已经被极大的人为破坏。

    而破坏的原因,是这里的人们忘记了自己与大自然之间的和谐连接,人们变得越来越自私,越来越物质化,不再懂得尊重生命,尊重大自然,为了自己的私欲掠夺自然,破坏生态环境,更为甚的是随意的杀害其他的生命。

    这种在已经满足了基本生活需求之外,还去掠夺的行为。直接导致了生态平衡被破坏,进而触发了灾难与灾祸。

    当一个社会群体中的大多数人已经丢失了心灵的纯洁与善良,变得不再尊重大自然,不再顺应自然的法则,也不再尊重自然界的生命,必然会引发大的灾难。

    所谓天灾,皆是人祸。

    以数百万计的生命来换取一个并不能确定的结果,这个国家的政府也是非常自私和无能的。

    人与自然,人与自然界的所有生命都是一体的,是相互和谐的,如果人类因为自己的私欲和贪婪刻意的去破坏这种平衡,就必然要承受更为严重的后果。

    最后,愿我们的地球,愿我们的世界,永远和平,愿这世间无饥苦,愿大家都健康平安!

六十章 数字11的奇妙含义

    数字11具有奇妙的数字特性,其计算方式无论是在数学运算当中,还是在数字推理、资料分析当中都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今天带大家来一探究竟。

    11与任意的两位数相乘

    ----左右放两边,加和放中间

    11*26=286

    11*34=374

    11*44=484

    可以仔细观察上边的这个例子,

    26*11,将数字2,6放在两边,然后加和等于8放在中间,即可得286,同理

    34*11=374(3,7放两边,加和等于7放中间)。

    当然在数学上11,还有更多的巧妙用处,在这里就不多说了。

    11,1和1相加得到的是2,这种体现是不是说明了:两个相互独立的1所代表的一体合一,即:不二即唯一,这说明每个个体看似分离,其实都是“1”的更大整体中的一员,都是“1”而且彼此相连,密不可分。

    11是个美丽的数字,在现实当中,我们现在所处的11月,以及刚刚经历的11月11,也都是一种提醒和祝福,在告诉我们,这个世界其实是一体的,和谐的。

    11,其实,也是在提醒和教会我们,要为自己的生命和生活负责,要为自己的能力负责,尊重他人并相互合作,在这其中又能够保持自己的独立性,不过分依赖他人和外界。

    祝福大家,在这个11月有个精彩的体验!并且要照顾好自己!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45598/ 第一时间欣赏走在这条人生路上的随笔最新章节! 作者:梦的预言家所写的《走在这条人生路上的随笔》为转载作品,走在这条人生路上的随笔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走在这条人生路上的随笔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走在这条人生路上的随笔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走在这条人生路上的随笔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走在这条人生路上的随笔介绍:
走在这条人生路上的随笔,随意的写写自己的经历感想,也许会有宝藏,期待朋友们的挖掘。走在这条人生路上的随笔已经完结,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走在这条人生路上的随笔,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走在这条人生路上的随笔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