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九章 “意味的惊喜”(求订阅)
阮大铖和周嘉谟带着浩浩荡荡的队伍沿着刚修好不久的水泥路向着承天门走去,这一次他们势在必得!
道路两侧早已经被密密麻麻的京城百姓所占据,都是好奇的看着这些读书人,这些读书人要干什么?百姓们心中疑惑。
一众读书人的感觉却很好,在他们感觉,在这些文盲、黔首的诸事下,自己就像是为了这些百姓、为了圣道、为了心中理想而向皇上请命的斗士!
终于,他们已经能清晰的看到承天门了,所有人都精神一振,事情终于要到了最后一步了!
随着距离越来越近,走在前面的阮大铖和周嘉谟已经看到了城楼上的黄立极等人,并没有看到朱由检。
朱由检此时还坐在椅子上被城墙挡住了,只要朱由检不站起来,下方的人还看不到。
但即便是如此他们还是感觉到事情的发展似乎和估计得有些差距,有些不太对劲啊!
但是到了这个时候,两人都明白,现在已经不是想抽身就抽身的时候了,只能一股脑向前冲,直到达到最终目的!
………
城头上,不少官员见到城下这近千人气宇轩昂的向承天门而来,都是心惊肉跳的。
果然啊,本官就知道这件事一定会引起轩然大波,现在好了,看你们怎么处理了。
黄立极等人现在是绝对是心中担忧至极,这种情形也不是没有发生过,朝廷基本上没有什么好办法来对付这样的事情。
将这些闹事的士子抓起来?这虽然是一个好办法,能取得很不错的效果。
然而事后天下百官、士子必然哗然,这个命令那一位官员谁敢下?谁敢承担这样的责任?没有人敢,也没有人能。
同时只要是还想要那么一点儿名声的皇帝也绝对不会这么做的,这就意味着和天下士子撕破脸皮了。
在之前朝廷唯一能用的方法就只是好言相劝,将他们给劝回去,同时朝廷肯定会做出一些让步。
正是大明的这种“传统”,让周嘉谟、阮大铖这些人才有胆量,组织起近千人的士子,来向朝廷提出自己的抗议。
黄立极等人现在最担心的是,现在年纪还小,脾气相当的执拗,甚至可以说是杀人不眨眼的皇帝大概率是忍不住的。
若皇上真的直接将下方这近千人的士子给抓紧大牢或者直接将他们给驱散,大明官场、士林恐怕就真的要乱了!
黄立极等人略带担忧的看向坐在那里仍然一脸平静的朱由检,皇上,您到底想要怎么办?
早早的就将臣等带到这里,想必皇上您一定有主意了吧,只是皇上,这样的士子闹事真的没有什么好办法啊!
皇上,您还是太着急了啊,变法,从来都不是一蹴而就的,这一切都需要时间,一步又一步,踏踏实实,数十年如一日,唯有如此,才有可能成功啊!
皇上,您还是太年轻啊!
………
然而朱由检此时却一点儿也不着急,仍然平静的看着下方越来越近的士子们。
“诸位爱卿,你们看看最前方那两个领头的你们是不是认识?朕怎么觉得有些熟悉?”
众人一愣,连忙向远处看去,待黄立极等人看清楚后,他们的心中可以说是非常震惊,他们两人怎么凑在一块了?这根本就不可能!
而孙承宗、徐光启两位还算是东林党人的官员更是目瞪口呆!
他们都认出了这两人,阮大铖和周嘉谟都是他们的“老朋友”了,自然还是相当熟悉,这两人绝对可以算得上是老朋友了。
只是这两人不是死对头吗?怎么现在凑在一起了?
现在看来是他们两个组织了这项运动,简直是胆大包天,按罪当诛!
不过,这两人这样做的目的到底是什么?难道他们不知道这样做会彻底的得罪朝中的一众大臣吗?
黄立极强行回过头来,对朱由检说道:“皇上,最前方的是周嘉谟。
此人是东林之人,因为当时魏忠贤,他辞职回乡。
……
左侧的是阮大铖,此人之前也是东林人,之后他看到了魏忠贤的潜力,于是他背叛了东林党,投靠了魏忠贤。
………
皇上您登基后就因为他是阉党官员,与魏忠贤狼狈为奸,皇上您就罚他回乡了。
皇上,他们的基本情况就是这样。”
朱由检点点头,“现在看来这些士子们是这两人组织起来的,朕想知道这两人到底想要做什么?
是因为朕没有重用他们,他们就想要用这样的行动来阻碍朝廷的政策的落实吗?这是在利用这一千士子来威胁朝廷、威胁朕、威胁大明吗?
这简直是闻所未闻!”
黄立极等人连忙低下头,他们已经感受到那股赤裸裸的寒意,皇上这次真的生气了,阮大铖、周嘉谟,你们到底是怎么想的啊。
可是他们却想不明白,自然无法直接回答朱由检的这个问题。
而此时同样算是东林之人的孙承宗、徐光启心中更是担忧不已,他们担忧的不是周嘉谟这些人,而是自己,皇上会不会因为这件事而疏远自己。
即便是自己和东林的联系很少,尤其是重新回到官场后,但那也存在牵连,这是一辈子的污点!
朱由检没有在意众人的沉默,他继续看着正在走近的士子们。
不久周嘉谟等人就到了承天门下。
此时众人看着城门上的黄立极等人纷纷高呼:
“保卫科举!”
……
“科举不可动!”
……
上千人的高呼声音很大,他们说话的同时还愤怒的看向了城头上的黄立极等人,眼神里甚至没有丝毫的敬畏!
黄立极等人早就已经走到了城头的边缘处,仔细看着下方发生的一切。
听到下方众人的话,他们脸色十分阴沉,这样的行为绝对、必须要被阻止,不然天下士子都学会了这一手,大明朝廷还过不过了?
黄立极尤其愤怒,尤其是再自己主政时,竟然发生这样的荒唐事,自己这名声恐怕是彻彻底底的完蛋了!
因此在下方众人的声音停下来时,黄立极大声的喊道:“你们现在的行为就是在逼迫朝廷吗?你们知道吗?你们这完全可以说是在谋反!你们辛辛苦苦数十年的功名不想要了吗?你们就是枉读圣贤书,对得起孔圣人吗!
……
朝廷定下这忙的政策也是为了大明着想,朝廷也仅仅是对科举进行了很小的变革,而且这也是对诸位士子有好处。
你们这样的举动属实不智,快快回去,只要现在回去,朝廷就会既往不咎,不然的话,你们就是在造反!”
朱由检点点头,黄立极还是很有经验的,这一番话说的很不错,打一个巴掌给一个甜枣,说的很有水平,不过这些人恐怕不会听黄爱卿你的话啊,他们怎么可能就这么罢休呢?
阮大铖和周嘉谟对视一眼,阮大铖有些不情愿的向前踏出一步,开口对上面的黄立极说道:“黄大人,科举乃我大明的万世根基,牵一发而动全身,我等大明士子认为科举还是不动为好。
……
而且自古以来官吏天差地别,现在朝廷却设立所谓的十品官,这更是万万不可。
今日我等千余士子来到这承天门下,就是希望让皇上为我等主持公道,惩戒你们这些奸佞小人,为了天下士子讨回一个公道!”
“讨回公道!”
……
“讨回公道!”
士子们心中的不满再次宣泄出来,黄立极等人脸色铁青,可是他们却也无可奈何,黄立极看向旁边坐着的朱由检,希望皇上能出一个主意。
朱由检却仍是一脸平静,似乎一点儿都不着急。
这让黄立极等人着急了,这该如何是好?皇上您怎么也不说话了,这样闹下去是要出大问题的,半月前您不还在逼迫我们支持皇上您进行吏治变革吗?现在怎么没动静了,这样下去,吏治变革就真的成为空谈了!
下方士子们的声音越来越大,承天门上的一众官员越来越心烦意乱。
他们包括下方正极度兴奋的士子们却都没有注意到,在距离承天门不远处有大量的士子向这边冲来,而且数量要多得多。
很快这些士子们立马就突破了围观百姓组成的人墙,冲了进去,之后就立马向着中央正热血澎湃的士子能冲去。
在围观百姓惊讶的目光中,在中心士子们的错愕中,在黄立极等官员的迷惑中,在朱由检的满脸笑意中,刚刚气势恢宏的士子们就这样直接接被新来的同样一身儒服的士子所包围了。
双方甚至直接开始了对立起来,阮大铖等人也都安静下来,即疑惑又愤怒的看着将自己包围的士子们。
究竟发生什么事了?
很快,阮大铖他们发现这些新来的士子们都是一些打酱油的举人,秀才、童生等上不了台面的读书人。
“阮大铖,你们竟然敢反对朝廷,这是大逆不道之举,这是谋反,你们愧对圣人的苦苦教导!
……
我们可是非常支持朝廷的决策,现在我们就要阻止你们的暴行!
诸位同年,何必呢,难道朝廷给秀才们一个出路有错吗?你们为何如此苦苦相逼?”
“为何?”
……
“为何?”
新来的人足足有数千人,他们纷纷对着阮大铖等千名士子高呼!
阮大铖、周嘉谟等人脸色彻底变了,这怎么可能?事情怎么到了这一步!你们怎么能反对我们,我们现在这样苦苦的组织这么多人,还不是为了维护属于你们的科举,我们早就是进士科!
现在你们却来反对我们,这简直是不可理喻!
不过,他们明白他们已经走到了这一步,已经不可挽回了,只能一条路走到黑了。
很快数千人之间的大骂彻底爆发,甚至可以直接说成是骂战了。
………
城头上的黄立极等人面面相觑,这是什么情况。
一会儿,众人才明白过来,他们自己内部都没有商量好就来逼迫朝廷了?
简直是愚蠢至极,没想到最擅长这一手的东林党竟然沦落到这个地步了。
朱由检心中很满意,这些士子很不错,没有辜负朕的期望,若是连这一点儿机会你们都抓不到,那你们就真的一点儿用都没用了,白瞎了朕的一片苦心。
看着朱由检露出笑容,黄立极等人心中猛地一惊,难道皇上早就想好了?
真是细思极恐啊!
………
其实之前在阮大铖和周嘉谟等人开始进行大规模串联士子准备逼宫时,他们心目中所谓同仇敌忾的士子中发生了巨大的分裂!
在他们大肆串联之时,京城内却涌动着一股狂热的气氛,这股气氛藏的却比较深,这些高高上上家中极其富裕的士子看不到这些。
若是仔细观察大明京城,就能发现当朝廷此次的布告张贴出来时,大明城内出现了多种奇闻怪事。
例如在北京城城西,大街左侧一处正在为客人书写着家信的中年文人,在听完朋友特意跑过来告诉他的消息后,直接扔下手中的毛笔,狂奔向张贴布告之处,身后的客人还一脸懵,这是怎么回事,小王怎么就突然跑了?这数年的家业也不要了?
城西张贴布告处早已是人满为患,等了许久,这位小王才终于挤了进去,仔仔细细看完了一遍,心中一喜,却还是不放心,再次从头看一遍,这才挤出了人群,直接坐在地上号啕大哭!
有了他的带头,很快他身边都挤满了哭泣抹眼泪的读书人。
顿时他们周边就围了不少看热闹的,当然也有认识他们的,不断的安慰着。
仔细观察就会发现,这些人有记账的,有算卦的,有书店的小厮,甚至还有一个屠夫,简直是五花八门,各行各业都有。
良久众人才在他人的劝说下起身回家,同时热情的还互相鼓励四个月后的科举考试。
这些人都是在北京城里的童生或秀才,他们都是到了二三十岁都没有考上秀才或者举人,也就没有做官的资格,只能想办法谋生。
并且并不是每一个秀才都有人将土地挂靠在他们名下的。
他们数十年苦读,到最后却是一事无成,为了生存,为了养活家人。
他们每天去算命、去写字、甚至去当账房,有时候半夜醒来,他们都感觉自己对不起苦读数十年的圣贤书,还对不起自己的家人,想想父母为了让自己读书有多么不容易,谁能想到自己会沦落到这种地步?
他们深深地感到后悔,他们在睡梦中醒来时,都能发现自家的枕头早已经湿了一大片。
现在机会终于到了,皇上圣明啊!自己再次获得了为官的机会。
对于能不能考中,他们还是很有信心的,这次要招录两万一千人,自己若还是考不上那就真的不用再读书了,家中的书已经可以扔掉了!
他们又哭又笑的回到家中,从床头的枕头下拿出时常看的书籍,像抚摸爱人的肌肤一样轻轻的抚摸着,嘴里还轻声的喃喃着。
现在我的机会终于来了,四个月后,只要考上了,这数十年的圣贤书就真的可以派上用场了。
十品,十品怎么了?十品也能升官,而且布告上写的清清楚楚,前两百名授予十品以上官职!
更重要得是自己以后可以凭借着政绩向上升,只要自己有本事,一切都将会有希望!
而这样的场景在这座气势恢宏人口超过百万的世界第一大都市里到处都在发生!
数不清的人正在家中抚摸着书籍,点点泪珠从眼眶中滴下,希望就真的这么来了。
而不仅仅是他们,还有一些举人也动心了,他们其实对于能否考中进士没有丝毫的信心,他们明白自己这一次就是来见见世面,根本没有可能考中。
甚至他们根本就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能中。还有的举人是考试了数次之人,内心对于明年可能会举办的会试完全是是波澜不惊,以自己的本事,根本就过不了,他们跑过来参加考试只是为了安慰自己的心灵,不辜负数十年的苦读罢了。
现在朝廷的这个决策就给了他们一个机会,一个不用考进士就可以一路向上走,甚至直达天听的通天大道!
他们几乎没有什么犹豫,都已经在心中彻彻底底的支持朝廷的决策了,就等着一个月后的报名了。
当然也有一些犹豫的人,他们对于考进士还有那么一点点的信心的人他们就在犹豫这自己究竟要选择那一边。
…………
而就在阮大铖和周嘉谟制定计划时,他们并不知道,那些支持朝廷的士子们已经知道了他们的恶毒计划。
不对,应该是他们本来就没有在乎这些大多数连举人、秀才都没有考上的“失败者”,因此他们根本就没有考虑过保密的问题,根本就不担心有人能阻止他们。
于是他们拉拢过的那些不得志的举人很快就将他们串联反对朝廷的消息传了出去!
很快,在这些支持朝廷政策的士子中引起了轩然大波,这不论如何都不能忍,他们必须做出反应,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维护自己来之不易的机会!
于是才有了刚刚发生在承天门下的一幕。
………
ps:不容易,五千字终于写完了,太累了!
求打赏,求票票!!
第三百七十章 全国大爆发!(求订阅)
黄立极等一众朝廷重臣呆呆的看着下方所发生的这一切,怎么会这样呢?
不过在场中人都是极其聪明的人,在心情稍微平静,仔细的观察下方正在争吵的众人后,他们也都想明白了事情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他们已经想通了。
说到底还是朝廷的决策让这些读书人内部产生了巨大的分裂!
对于反对者而言,他们有着更大的影响力,更大的名声,更多的钱财,但是他们相对于支持者而言他们还有一个巨大的劣势,那就是他们人数太少了!
天下至少有八成的读书人是支持朝廷刚刚出台的政策,或者说是绝对的支持皇帝,这样的人数甚至还要超过九成!
毕竟有希望获得进士功名的读书人实在是太少了。
于是也就发生了承天门外的这一幕,甚至站在高处的他们还能看到此时还有大量的士子向着边赶来,加入对阮大铖等人的声讨中。
想通了这一点的众人看着下方数千人大骂战的情形,他们不由得想起了一直十分镇定的皇上,他们的表情十分复杂。
难道这一切也还在皇上地意料之中吗?这位太不可思议了!
不过现在想想恐怕真的是这样,不然的话当初皇上也不会这么急切,一次对朝廷进行如此大的变革。
这根本就不像皇上那谨小慎微?恨不得将一切都掌握在手中的性格。毕竟一次改这么多,所引起的反对力量恐怕会很大。
当初黄立极等人还劝过皇上,希望皇上能够一步一步的来,比如先设立十品官,其他的事情可以先放一放,如此一来朝野的反对声也能小上很多。
可是皇上却不为所动,仍然强硬的要求推行这么多的变革,这实在是令人惊讶。
而现在看来,还是他们小看了皇上的智慧,咱们这个皇上还是那个有着大智慧的皇上啊!
现在士子内部产生了巨大的分裂,尤其是对于科举变革的支持者远远多于反对者,如此一来那些反对者基本上不可能闹出太大的事情。
最重要的是这种情况的出现并不需要朝廷采取强制措施来驱散那些反对的士子。
仅仅是读书人自己就将这些反对的声音给压制住了,这绝对是让黄立极等人极其兴奋的,自己这些人不用背负这样巨大的恶名了。
更可怕的是因为科举的变动必然将吸引天下士子的巨大多数目光,这就使得皇上对于朝廷机构的变革隐于黑暗之中,当这些人再次回过神来,想到这一切时,一切都将早已安排妥当,到了那时,他们即便是再懊悔也将无能为力了!
如此一来,皇上定下的所有计划几乎都将要成功,这简直刷新了他们这数十年的见识,这一次真是开眼了,果然是一环套着一环,非大智慧者,恐不能为也!
此时的他们心中只剩下了对现在大明这个年轻皇上的惊叹和信服。
即便是早早知道会有士子站出来阻止这些暴民的田尔耕,当他真正见到这一幕的时候同样是极其震惊的。
他真的没有想到这些秀才们竟然如此的胆大,他其实已经准备好动用锦衣卫来强制抓捕这一千人了,现在看来,恐怕是用不上了。
………
而就在城门上众位大臣们浮想联翩时,下面双方的冲突越来越大。
数千人的大规模骂战实在是让人惊奇,周围观战的百姓很多。
尤其是下方的两方都不是什么有严密组织的,他们不过是因为有着共同的目标站在一起罢了,特别是是新来的这些人,他们的心中充满了怨气,甚至可以说他们几乎没有任何的组织,双方对自己的组织都没有什么约束力。
这也就产生了不佳的后果,很快双方的骂战不知为何突然变成了打群架,也不知道是谁先动手的,但是就这么打起来了,而且迅速的蔓延到双方队伍的每一个人。
战斗极为激烈,还好的是双方都是赤手空拳,没有什么兵器,但是即便是如此,现场也是非常惨烈,经过近两刻钟的骂战,双方士子的心中早已经充斥了极多的怒火!
现在就是因为那不知从哪里来的火星,点燃这一切。
双方直接赤膊上阵,没有一人后退,都冲了上去!
周围围观的百姓们此时是膛目结舌,这就是所谓的“圣人弟子”?他们心中的某个东西仿佛坍塌了。
双方的战斗越来越激烈,很快哀嚎声、惨叫声不断传向远方。
黄立极等人看着这一切有些不忍,犹豫一番后,黄立极还是开口了:“皇上,现在双方数千人在下面如此激烈的打斗,简直是成何体统,实在是有损我大明威严。
尤其是现在双方恐怕已经有数千人受伤了,臣请皇上出动军队将双方分开,对双方的领头者进行严惩!”
众人纷纷出声表示赞同,的确现在这样下去不是办法,若是让多位士子在这承天门前喋血,恐怕对朝廷实在是不利啊。
朱由检想了想道:“诸位爱卿不要着急,陪朕看看这些士子究竟能做到何种程度,毕竟这些人大概率都是未来朝廷的栋梁之才,现在也是考一考这些人的大好机会。”
这…
“皇上,这恐怕不妥吧,现在这样的场景很容易出现人命的。”
“不用说了,朕自有打算!”朱由检直接打断他的话。
看到朱由检彻底严肃起来,众人也就纷纷闭嘴,继续转头看着承天门下的打斗。
……
两刻钟后,有数人倒地不起!但朱由检仍然无动于衷。
又一刻钟后,倒下的人恐怕已经有数十人了,黄立极等人实在是忍不住了,正想要再次觐见时。
朱由检开口了,他对身后的王加川道:“王将军,你带人将他们给分开吧,同时将双方的领头人关近大牢一个月,一个月后就放人吧。”
“末将遵旨!”
听到皇上终于出手制止这些士子之间的斗殴时,众人心中长松一口气,这一场闹剧终于要结束了!
做好最后一步的朱由检直接起身离开了,这件事已经没有什么可以看了,大局已定!
望着朱由检离开的身影,黄立极等人心中沉思:
或许,皇上真的能够变法成功!
下方,王加川带领的羽林军到了,很快将所有人给分开来,王加川抓捕了此时已经鼻青脸肿的阮大铖、周嘉谟等组织者十数人。
可是另外一方几乎没有组织者,他们都是自愿起来的,王加川也不知道要抓那些人,无奈之下,他只能再去询问朱由检,看看究竟该怎么办。
毕竟现在皇上地态度已经表现的再清楚不错了,自己还是小心一些比较好。
“既然没有组织者,那他们这一方就算了吧,不进行处罚了!”
这是朱由检的原话,好家伙,王加川听到后都愣住了,皇上这是要将自己的圣心直接放在所有人面前吗?这样真的好吗?
不过这些他也管不了了,只能照办!
被分开的两帮士子们此时都是一脸仇恨的盯着对方,直到羽林军带着抓起来的十数人离开后,双方才各自离开。
这件事终于落下了帷幕,在这场规模巨大的冲突中,死亡的士子有六十八人,重伤的更是多达数十人。
不过其中近九成都是那些反对者,和这些羸弱的反对者想必,支持者不仅人多势众,而且身体都格外的强健,有的甚至能说是人高马大!,因此他们的伤亡极小。
……
不久,水泥路上的血迹被清理干净,这里仿佛什么也没有发生,然而稍微有见识的人都知道,事情远远还没有结束。
事情也的确是如此,在京城发生士子间冲突的同时,北直隶多处府城都发生了士子之间的冲突,只是这些地方的士子没有组织起来,而仅仅是是零零散散的斗殴事件。
所有人都明白,这样的事情恐怕还会随着事情的传播向全国各地蔓延。
这些事情一众朝廷重臣们即便是心知肚明,可是他们却无可奈何,对他们而言这样的结果总比这些士子团结起来反对朝廷要好的多。
他们还是老老实实的进行机构的调整以及地方上机构的变动吧!
京城内反对者因为朝廷关押了阮大铖、周嘉谟等十数人,这让他们很是着急同时更多的是愤怒,他们这几位贤人绝对不能出事情啊,朝廷凭什么只抓我们?那些那我们的人呢?
经过一番打探之后,他们才得知朝廷只会关阮大铖和周嘉谟一个月,一个月后他们就能出来了。而只关押他们的原因为有了结果:
尔等带人冲击承天门,大逆不道,皇上大发慈悲,不重罚尔等,倒也必须要给予警告,而且现在还不算完,你们就等着朝廷事后的处罚吧。
得知阮大铖和周嘉谟无碍,这些人就老老实实的养伤了,至于所谓的处罚,他们根本就不放在心上,在他们看来,这只不过是朝廷的说词罢了,朝廷还能怎么处罚自己这些未来的进士不成?
而对于那些朝廷的支持者而言,他们这次冲向那些举人可是冒着很大的危险,可以说是拼着身上的功名不要也冲了上去,绝对不能让这些狭隘之辈取得胜利!
不过他们没有想到朝廷,不,是皇上他对他们这些穷秀才如此支持!现在皇上的态度不是很明显了吗?
这让他们格外的振奋,皇上原来是和我们站在一起的!
………
京城中的普通老百姓们可都是非常兴奋,这样的大戏实在是不多见,这一天还没有结束,承天门下发生的事情就传遍了整个京城,所有人都在热情的议论着这件事情。
他们太是兴奋了,却没有发现他们以前几乎没有过如此肆无忌惮的去批评那些高高在上的举人们。
第二天,朝廷再次传下圣旨,说道:昨日有近千名士子参加冲撞承天门,此举可谓是大逆不道,枉读圣贤书,参与的所有士子取消举人功名!
而且朝廷直接张贴了一张书写着士子们名字的布告!
这个圣旨一经公布立刻就引起了轩然大波,正在家中养伤的士子们立马就惊呆了,这怎么可能,朝廷怎么敢这么做?
他们并不相信,派出仆人去看看公告,他们才不得不相信,他们的举人功名真的没有了!
这如何能忍,有些脾气暴躁的立马就想再组织起来向皇上请命,皇上,您不能受奸臣蒙蔽啊!
然而很快他们就在沉稳之人的提醒下才明白,他们绝对不能再去承天门了,不然剩下的秀才功名说不定就没了!
但是他们还是不甘心,鼻青脸肿的众人还是组织起来了,这一代他们没有去紫禁城,而是在京城内开始游行示威,高呼着“奸臣当道,蒙蔽圣听!”“……”“我们冤枉!”
他们这样做并没有什么效果,只是让黄立极等人对他们更是厌恶,朱由检见到这种情况更是直接露出笑容。
果然啊,还是重罚好,乱世用重典。如此一来朕相信以后再也不会有士子敢这么做了!
简直是岂有此理,什么时候一群读书人也敢这么猖狂了,动不动就组织起来威胁朝廷,威胁皇帝,简直是大逆不道,还有没有天理了!
第三天,又一个消息传开,礼部右侍郎周延儒被皇上赶回家了!
朝中重臣对此事的原因都是略有耳闻,之后就是三缄其口,绝不讨论此事,就连礼部尚书温体仁对这件事也丝毫不管,仿佛从没有发生过。
………
到了这个时候,朝廷对科举的变动真的传开了,各地不出所料的士子不出预料的出现了大规模的冲突。
尤其是因为朝廷的动作很快,派往各地的官员都很快的向各地赶去,他们将在地方上组建七部一寺的四级管理机构!
所以地方上的士子们都看清楚了,朝廷真的要行动了!因此兴奋的更加兴奋,愤怒的也更加兴奋,同时双方的冲突也越来越大。
而朝廷对于京城那一批士子的处理手段并不能让他们害怕,我们这里又没有承天门,没有皇宫,我们怕什么!
随着新一期的邸报在全国各地的发行,士子之间的冲突彻底在全国所有地方彻彻底底的爆发了!
…………
ps:求订阅,求票票!求大家的支持!!!
第三百七十一章 席卷全国(求订阅)
朝廷的邸报一经发行,瞬间就将这个消息带到了大江南北,传到几乎每一名士子耳中,直接将之前传播的所谓谣言做实。
天下士子有的愤怒有的振奋,至于天下的数万官员,他们大多数都是相当不满的,朝廷这么做这是什么意思?
他们这些进士可都是科举的最大的受益者,他们自然不希望科举发生变化,尤其是现在这么大的变化,只要一深思就明白朝廷对科举的变动将会对他们这些进士产生多么大的影响。
当然相对于这些,对于他们而言,他们更看重的还是朝廷对于地方权力的抢夺,朝廷这次的动作太大了,要借着这次的科举变化来拿走地方上一大部分的权力。
若是朝廷的行动真的成了,那他们的权力恐怕会大大缩水,以后还要不要做事了,还要不要治理百姓了?这是他们万万不能容忍的。
更何况自从皇上登基以来这一年时间中,皇上的动作频频,他们这些地方官员的利益本来就受到了极大的侵害。
于是他们纷纷做出了情理之中的选择,对于那些反对的士子毫不干涉,他们想做什么就做什么,只要不出人命那你们就随意吧,有的比较激进的直接在后面对当地的士子进行煽风点火,恐怕他们是在嫌弃事情闹得还不够大啊。
他们自己毕竟是朝廷命官不好直接站出来反对,只能希望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天下读书人去告诫皇上,什么可以动什么不可以动吧,希望皇上能够及时醒悟,迷途知返吧。
当然他们也不是什么都不做,他们只是给皇上上书,委婉的表示科举不能轻动之类的话,他们也知道这东西大概率是没有什么用,但还是想要试试,万一皇上看到了天下的涛涛民心,说不定就改了主意。
然而令他们没有想到的是在他们主管的县城或者是府城接下来不断的发生着斗殴事件,双方是朝廷政令的支持者和反对者!
而且绝大多数情况下都是那些支持者吃了大亏,这让他们很是无奈,怎么这么不中用,而且关键是这两方他都得罪不起。
甚至是有不少的吏员都参与其中了。
他们对于现在朝廷的政令最开始听到各种各样的谣言时还是极其矛盾的,他们不知道自己是该支持还是反对。
高兴的是自己以后终于有了前途,可以一路向上走了,担忧的是自己能考的过那些士子吗?虽然他们大多数人都有着童生或者秀才的功名,到这之后基本上就不读书了,现在让他们和那些天天读书的士子们想必,他们其实并没有什么信心。
不过在邸报上看到朝廷有专门针对他们的方法,对于他们这些清廉的、有能力的吏员,朝廷也不愿意他们就这样离去,故特意给他们一个机会。
在明年二月一日的考试中没有通过,允许他们继续担任原职务三年,三年内,若是还没有考上,那就抱歉了,朝廷能做的只有这么多了。
他们觉得朝廷已经对他们仁至义尽了,给了他们额外的三年时间,若是没有过,那就真的不能怪朝廷了。
因此他们更多的还是支持朝廷的决定。于是他们也在暗中参与到了这一场争斗中,毕竟现在这就和他们的利益息息相关了,他们可不希望他们翻身的大好机会就这样消失了。
在京城之外只有南京城爆发了大规模的冲突,甚至出现了人命,其他地方都是零零散散的冲突。
在南京城,朝廷的政令一出那可谓是石破天惊,一片哗然。南直隶本来就是文风鼎盛,读书人实在是太多了,而且这里还是东林党的大本营,因此这里即将要发生的冲突规模同样是巨大的。
当士子们得到消息后,南直隶的双方士子们纷纷向南京城移动,这里河网密布,士子们赶路的速度也是极快,没几天,南京城内聚集的士子已经近万人。
应天府知府陈奇瑜更是如临大敌,在他的运作下,南京城的内的锦衣卫、京营全部行动起来,南京城内的氛围格外紧张,大明的南都绝对不能乱,陈奇瑜不由得想到了皇上给他送过来的指示。
…………
南京城,钱府外,一大群士子正在这里求见东林魁首钱谦益。
“诸位,我家老爷今日不在家啊,诸位再怎么着急也是见不到的,老爷他数天前就离开了南京城,去江西访友去了,还望诸位士子多多包涵,多多包涵!”,钱府的一位管家毕恭毕敬的对众位读书人解释道。
“怎会如此?钱老大人回到南京城数年内就没有离开过应天府地界,现在怎会就恰逢大事时离开?管家,你是不是在欺骗我等?”
“是极是极!”
管家一脸无奈,只能不断的解释者。
一番交涉无果,无奈之下,众人才告辞离去,他们正是想要效仿京城发生的士子运动,想想就让人激动,现在正是我辈为民请命之时。
他们就想着请钱谦益作为他们的领头人,让钱谦益带领他们在这南京城内表示他们读书人的理念和追求。
可惜的是钱大人现在竟然不在。
“钱大人会不会不想见到我们?”,此话一出,还在慷慨激昂的众人立马闭嘴。
一人勉强道:“怎么可能?钱大人可是我士林领袖,怎会做出这等事,钱大人自然是因为江西之事颇为重要这才不得不离开。
更何况就算没有钱大人,我等数千士子也足够了,科举绝对不能动,卑劣的吏员也想与我等同殿为臣,我等决不能答应!”
众人纷纷应诺,很快就恢复了之前来时那种慷慨激昂的兴奋。
第二天,浩浩荡荡的士子们聚集在一起在南京城内开始了大规模游行示威,相比于北京他们的人数更多,近三千人,是京城的三倍!
而且为了防止发生和京城一样的事情,他们都带着不少的武器,虽然没有刀剑,但是棍棒还是带了不少的,他们也不傻,自然也明白那些考不上举人的无能之辈恐怕是不会善罢甘休的,他们自然是要做好准备的。
然而他们即便是千防万防还是没有防住,那些比他们规模更大支持者同样的从四面八方冲了出来,将他们团团包围,双方再次爆发了大规模冲突,双方同样先是争吵、谩骂、之后就是拿着手中的棍棒打了起来。
在高处看着这一切的陈奇瑜丝毫不着急,看着下方“惨烈”打斗的他面色波澜不惊。
他已经收到皇上的命令,对于读书人的冲突半个时辰内不管,之后将双方的领头人抓紧大牢,关押一个月,以示惩戒!
此时看着这五千人以上毫无章法的大混战,陈奇瑜竟然看的是津津有味。
半个时辰后,早已准备妥当的军队介入了,将双方分开,带有双方的领头之人,这场混战才宣告结束。
据统计,死亡的士子竟然近五十人,重伤的更是不计其数,就这样的结果而言,绝对算得上是相当“惨烈”了。
钱府中的钱谦益得知事情的经过后更是感到深深地庆幸,还好还好自己狠的下心舍了这张老脸,没有和这些不知天高地厚的士子们搅和在一起,现在总算是没有踏进这个漩涡之中。
你们啊,怎么都那么傻,全国各地这样的抵制已经发生了不知多少次了,结果是什么样的呢?朝廷根本就没有动手,你们内部先出现了问题,自己将自己给打败了,这有怨得了谁呢?
哎,不得不说,这一次朝廷的手段实在是高啊!
不对,应该说是皇上真有本事啊,这件事恐怕也就这样落下帷幕了,在天下九成以上读书人的支持下,真的没有人能够挡得住朝廷的意志了,科举的黄金时代恐怕一去不复返了,我能愧对列祖列宗啊!
……
只是朝廷对于那些衙役、捕快之类的吏员要怎么处理?
这一点儿他始终想不通,难道这些人也让那些士子担任?这不是开玩笑吗?这些手无缚鸡之力的人那里能够做的出来这样的事?
朝廷究竟是怎么想的?
而这并不仅仅是他一人的疑惑,之前在文华殿的小朝会上就有人提出问题,询问此事究竟该怎么办?
尤其是之后将负责此事的刑部尚书郑三俊更是纠结不已,若都是让士子来担任那更是不行了,他们那手无缚鸡之力的,能做什么?能当做捕快?别开玩笑了。
结果当时皇上说,让他再等等。
直到昨天,他才收到皇上地旨意,捕快、衙役等人非同一般,现在地方上的可以直接担任正、从十品官职,同时皇上要求,这些特殊的官职,以后升官只能在刑部内部升官,不能去其他部门,和大理寺的官职一样对待。
见终于有了结果,郑三俊终于松了一口气,当时他就没想那么多,直到走出皇宫,他才深深感觉的这个方法的精妙之处。
…………
就在地方上的冲突不断时,朝廷也忙碌异常,大量的官员被安排到地方上筹建新的官衙。
尤其是礼部的官员,他们要为四个月后数十万人的大规模考试做准备了,这要是出了差错,温体仁恐怕真的要以死谢罪了。
考试报名将在十一月一号正式开始,在这之前他们必须要做好准备。
这一天,孙承宗回京了,他带着此次在统计好的军功簿回到了京城。
朱由检当天就拿到了这一份军功簿,仔细查阅了一遍。
朱由检皱眉沉思,这一次究竟该如何赏赐,要不要借着这个机会干一笔大的,现在的吏治变革基本上不会出现什么大问题,国内相当安稳。
西南的改土归流正是如火如荼,在朱燮元的十数万大军的压制下,那里即便是有事也能很快摆平。
其实也还真有事,而且还相当不少,自从朝廷确定要在西南进行改土归流之后,当地的叛乱可以说是此起彼伏,据统计半年来的叛乱次数已经超过五十次了。
可惜他们的实力实在是太差了,根本就掀不起什么风浪,很快就会被朱燮元动人给剿灭,在这样的剿灭叛乱中,秦良玉表现的非常好,她的白杆兵非常适合山林作战。
现在川北、川东的土司已经全部被一扫而空了,贵州全省也在朱燮元的亲自坐镇下基本已经结束了。
改土归流真正的重点还是云南和广西,这两省的土司众多,没有受到什么损失,实力依然很强,经过商议,朝廷还是决定,这两省再等等,等到湖南四川贵州彻底平定,农业生产基本恢复后再行动。
因此现在的西南基本上已经不会有什么大事情了。
原本应该拉开明末农民起义序幕的陕西大起义,现在也在朱由检的不懈努力之下基本已经完全安定下来了,接下来就是等着红薯、土豆的收获了。
现在国内可以说是一片祥和。
而对于外部威胁,辽东经此大败,此时的皇太极基本不足为虑,甚至那皇太极恐怕还要向我大明求和了,现在朕该想的是要不要接受建奴的求和。
若不是现在的九边军队的野战能力实在是太差,和建奴差距太大,朕恐怕当时在宁远时真的想直捣黄龙,收回沈阳城!
可惜的是现在朕的精锐现在的训练时间还太短,训练时间一年都不到,再等等吧,朕还耐得住寂寞。
北方现在大明已经基本上夺取了整个漠南草原,北方边境已经直抵大漠,漠南蒙古已经被我大明一扫而空,唯一剩下的就是科尔沁了。漠北蒙古一般情况下并不会南下,现在正是我大明立国以来北方边防最为轻松的时候了。
漠西蒙古现在正因为林丹汗的突然到来而乱成一窝粥,更是不需要我大明担心了!
现在看来,朕真的可以动手了,没想到啊,朕才登基一年,就要对这个大明最棘手的问题下手了吗?
不过朕也准备好了,接下来就看你们有没有准备好了!
…………
ps:求订阅,求票票!
第三百七十二章 朕要废除天下卫所(求订阅)
就在朱由检下定决心准备召开会议宣布自己的重大决策的时候,正在苦兀岛上的孙传庭传回来了他们在苦兀岛上的诸多情况,
此时距离他们出征苦兀岛已经过去了近五个月了,之前因为辽东战事爆发,登莱水师无力继续向苦兀岛运送难民,朝廷不得不征用了郑芝龙的水师力量,让他们接替登莱水师,苦兀岛上的移民速度并没有收到影响。
经过五个月的奋斗,现在苦兀岛上的百姓已经近十五万人,再加上济州岛上的五万人,可以说仅仅用了不到半年的时间,辽东的百万难民已经减少了两成左右,这不得不说他们取得了一个奇迹!
据孙传庭奏折上所说,他们在苦兀岛南部一处要地修建了一座周长六里的城池,目前已经建造完毕,现在正在修建城内的房屋,毕竟冬天已经快到了。
他们还开垦了十余万亩的土地,预计在入冬前能够开垦出二十万亩土地,这些土地在明年就可以种上粮食了,到时候凭借着这些土地的产量,朝廷向苦兀岛运粮的压力也将减少许多。
同时今年辽东前往苦兀岛的移民已经宣告结束,接下来一直到大海冰封,水师的主要任务还是给他们送去足够的过冬物资。
仅仅是现在十五万人所需要的东西已经让朱由检感到不堪重负,这么多人过冬所需要的物资实在是太庞大了,朝廷有些难以支撑了,尤其是粮食!
现在朝廷到处都需要粮食,还好的是高产的红薯快要收获了。
尤其是今年在南方多地种植的红薯、土豆都已经收获了,它们的产量很高,当地选择种植新作物的百姓们纷纷乐开了花。
粮食的的产量高,百姓们不管是拿去售卖给粮商还是直接卖给少府,对朝廷都有好处,光是他们卖给朝廷的一部分这就让朝廷又多了一大批粮食,同时也让市场上的粮价再次下降。
所有人都知道,朝廷在北方那可是种了近千万亩的红薯、土豆,等到它们再成熟了,大明就真的不缺粮食了,粮价再次下跌了相当大的幅度。这也让朝廷手里的粮食格外的充足!
现在这种情况最痛苦的还是那些大明的粮商们!
但即便是如此,朝廷自身的开销实在是太大了,漠南、陕西的几百万张嘴都等着吃,再加上今年朝廷的税收又极大的减少,总体而言粮食供应还是相当的紧张。
接下来就等不久后的北方红薯、土豆的收获了,据徐光启所说,基本上可以确定今年北方的新作物必将大丰收,如此一来朝廷的压力也能减轻不少。
因此今年的移民也就到此为止了,剩下的只能等到明年在说了,朝廷真的已经尽力了。
按照孙传庭的计划,在大地冰封前,他们二十万百姓还要开垦出二十万亩土地。同时孙传庭征收的八千兵马正在紧张的训练,现在的进展十分迅速,战斗力正在快速形成。
……
……
朱由检看完后,很是满意,这位孙传庭果然是大明的人才,可谓是能文能武,这样就好,苦兀岛上的事情就不需要朕来操心了。
朱由检给孙传庭回了一封信,又让登莱水师抓紧时间向苦兀岛运输物资,那里的十五万难民的过冬问题必须要得到解决。
…………
第二天,京城武英殿,以孙承宗、张维贤、王加川、黄得功为首的一众五军都督府官员以及兵部尚书李邦华都到了这里,朱由检今天找他们有要事要商议。
“臣等参见皇上!”
“诸位爱卿平身,诸位坐吧!”
“谢皇上。”
说实话,整个朝堂上的群臣对朱由检这个年轻皇上最满意甚至是感激的一点儿就是向皇上奏事的时候可以坐下,这在以前他们是真的想都不敢想,现在却不一样了,若是不考虑其他,仅仅是针对这一点,他们对皇上还是非常感激的。
“诸位爱卿,孙爱卿经过半个月的努力,辽东战事中将士们的功劳已经统计完毕。
接下来就是朝廷对他们的赏赐了,先说说对于诸位将军的赏赐,朕有一个想法,想知道诸位爱卿的打算!”
众人连连称不敢,现在皇上完全可以说是威压整个朝廷、整个天下了,整个朝廷几乎就是皇上地一言堂了。
辽东大捷前,皇上就已经能够冒天下之大不韪的御驾亲征,之后,皇上可以轻松的改变科举改变朝廷架构,这都变明了皇上在朝廷的话语权,或者说是皇权!
现在谁还能阻止皇帝,没有人了!
他们就更没有胆子坚决的反对皇上的想法,这不是找死吗?
“诸位,朕想要回复子爵和男爵,诸位爱卿觉得如何?”
众人一惊,尤其是张维贤、徐允祯、朱纯臣这三个国公,他们纷纷抬头看向朱由检,皇上您是怎么平静的说出这样话的?
子爵男爵若是恢复拿可绝对算的上是一件了不得的大事情了!全天下的勋贵们岂会同意?皇上您还让不让我们活了啊!
感受到众人目光的张维贤双腿直打哆嗦,自己要怎么办?这时候张维贤感受到这北京勋贵之首真的不是那么好做的啊,就连皇上也不放过自己,自己都一大把年纪了,现在怎么还这么多事啊!
突然,张维贤灵机一动道:“皇上,方年太祖皇帝虽然取消了子爵男爵,可是也有世袭指挥使、指挥佥事、指挥同知等这样的赏赐,这和子爵男爵已经没有什么差别了,甚至还有很大的好处。
太祖皇帝这样做也是大大增加了赏赐的人数,现在若是重设子爵男爵,那么那些世袭指挥使,指挥佥事、指挥同知等等该该怎么办?
他们的人数可是极为庞大的,而且他们的祖辈都是为我大明立过功劳的,朝廷不能寒了他们的心啊!
臣请皇上三思!”
其他两位国公同样表示对英国公张维贤的大力支持!虽然不应该反对气势正盛的皇帝,到现在事关他们的根本利益,他们必须要说些什么。
“此事朕另有打算,朕会给他们一个满意的结果,但是现在就事论事,不提其他,朕的意思就是要重提子爵男爵,你们意下如何?”
“臣认为此法甚妙,若是推行,定然可以让我大明将士更加用心!我大明此后定然可以大获全胜。”,作为朱由检绝对心腹的王加川和黄得功出声表示了大力赞成,孙承宗和李邦华也表示了支持。
张维贤此时是骑虎难下,他又看到朱由检那严肃的面容,张维贤心中苦笑,罢了罢了,本公真的已经努力,可惜天不在我。
“臣赞同恢复子爵、男爵!”
张维贤的出声就彻底表明朱由检的提议再次在朝中得以通过,朱由检的脸上露出了笑容。
看来,朕在这朝堂真的变成朕的一言堂了,现在关系着这些勋贵根本利益的政策都能如此顺利的通过?这在以前想都不敢想啊!
果然啊,这些勋贵真的不行了,朱由检的刀都已经拔出来了,他们却还是如此痛快的就同意了。
啧啧!
朕到底是该高兴还是该为大明感到悲哀呢?
“好,那就这么定了,孙爱卿,你尽快核定诸位将军的功劳,看看给什么样的赏赐合适,另外既然这一次朕要给他们赏赐爵位,那么就连之前的也一并赏了吧。
之前的草原之战、西南之战立功的将军也一并给了吧。”
“臣遵旨!”。
旁边的三位国公听到这样的话,心中那是疼痛的厉害,他们已经明白了,这恐怕不到一个月大明就会增加十几个甚至是数十个勋贵!
这样以来他们这些开国、靖难勋贵的价值恐怕要大大受损啊,可是现在他们已经表示同意了,原本以为皇上只会封赏两三人,现在看来绝对不会这么简单了,谁能想到皇上竟然如此大方,将爵位如此如此之轻?
不行,我等决不能坐以待毙!不然长此以往,我等如此自处?
“此事就到这里,朕召集诸位爱卿过来是有大事要宣布的,同时也需要诸位爱卿的合力才能够完成!”
众人顾不得心中的胡思乱想,脸色一正,按照皇上的脾气,现在有这样语气绝对是有大事发生了?
“我大明军队成军以来,实行卫所制,卫所遍布全国,太祖皇帝设置内外卫329个,千户所65个,兵员超过两百万人,可谓是兵强马壮,横扫天下。
……
然而现在两百年过去了,现在的天下卫所究竟是个什么样子?诸位都是对我大明的军队颇为了解的。
土木堡之后,天下卫所凋零,到了东南倭乱之时,东南数省之卫所竟然不堪一击,经查,一个应有五千六百余人的卫所竟然凑不够一千人,这简直就是大明的耻辱!
崇祯元年,朕对九边的卫所京营整顿,结果呢?一个个卫所的卫指挥使、指挥同知竟然拿走了这个卫所近三成的土地,若是包括所有的世袭军官,他们竟然拿走了近七成,只给其他的军户们留下了三成!
这种情况下,朕的军户们没有造反,朕都觉得不可思议!简直是骇人听闻!”,朱由检非常愤怒,直接将桌上的奏折横扫在地。
“皇上息怒,臣等有罪。”众人连忙跪地请罪。
说句不好听的,这些事情谁不知道,之前的皇帝也知道,只是天下可是数百万军户,怎么改?万一闹不好,他们可是要造反的,到时候该怎么办?
于是历任皇帝只能是小打小闹,反正军户们也基本上不需要朝廷供养,就让他们这样过着吧。
在朱由检登基之前,九边的大多数军队都已经是募兵制了,不然的话大明的九边那里能守的住这么长时间?甚至还能时不时的主动出击?还能有所谓的“万历三大征”?
朱由检不在乎他们的内心的想法,他继续说道:“在崇祯元年,在朕的允许下,满桂、尤世禄、杨国柱、袁可立等人联手将九边的卫所全部整顿了一遍。
到了今天,九边的卫所已经完全被朕给取缔了,那些有胆子拿朝廷土地的所谓世袭卫指挥使、指挥同知们已经都被处死了!
那些可怜的军户们都已经获得了分给他们的土地!
现在朕认为应当扩大整顿卫所的范围、大规模的取消卫所,以达到彻底废除卫所的要求!”
“这,这万万不可啊!”,张维贤等人又惊又喜的脱口而出。
“怎么不可,你们给朕说说。”
“皇上,全国卫所事关数百万军户,若是加上他们的家人,恐怕就接近千万人了!如此庞大的规模,现在朝廷若是直接废除卫所制,一不小心就会产生极大的反对,甚至是有人造反啊!”,成国公朱纯臣这样表示。
朱由检知道他为何如此的迫不及待,毕竟现在的五军都督府中就是他们勋贵主要管着天下的卫所,或者说是由他主要负责的,现在他很着急自然是十分正常!
“朕又没说直接废除卫所,自然是要一步一步的来,朕已经确定了,接下来朝廷要整顿北方数省的卫所,没收那些抢夺国家的土地,同时将诸多卫所的土地全部租给军户们,和现在的九边卫所的一样,每年只需要将收获的三成交给朝廷!
对于那些世袭的九等级,世袭指挥使、指挥同知、指挥佥事、卫镇抚、正千户、副千户、百户、试百户、所镇抚,全部进行严查,作恶多端的一律严加处置。
防采集,自动加载失败,点击手动加载,不支持阅读模式!
禁止转码、禁止阅读模式,下面内容隐藏,请退出阅读模式!
不过这些还不够,废除匠户、灶户以及铺户、乐户、渔户、马户等特殊户别,全部归为民户!”
……………
第三百七十三章 强势!
朱由检将第一件事说完后喝了一口茶,之后就看向此时一脸呆滞的众人。
这,这该如何是好?众人此时心中都是百转回肠,很不是滋味。
说实话,朱由检今天要做的事情的确给他们产生了很大的冲击,皇上您的动作也太大了吧。
皇上您决定对全国的吏治问题动手才过去多久啊,您可是直接在全国掀起了轩然大波,现在事情还远远没有结束,地方上的冲突仍然在加剧之时,皇上您再进行如此的大动作合适吗?
虽然那些士子对于军队的变动并不怎么在意,可是那些利益受损的世袭军官们会不会直接动手?他们在面对丢命的情况下就真的不会铤而走险?
这恐怕是很有可能啊!
孙承宗第一个出声了,对于他来说,他早就看不惯所谓的卫所制了,它的确是倒了该变的时候了,现在既然皇上有决心要变,那就变吧。
但是…
“皇上,若是仅对北方诸卫所动手,在朝廷的镇压下,北方大概率是没有问题的,可是在没有军队威慑的情况下,南方的卫所恐怕会引起动荡啊!那些世袭军官岂会等死?
在生死之间,他们恐怕真的会动手啊!他们真的铤而走险,西南的改土归流恐怕要付之东流了!
臣认为不如等朝廷计划详实以后,再进行动手?”
“哈哈哈哈!孙大人多虑了!崇祯元年,皇上已经对九边的数十上百卫所整顿、并取消卫所,甚至还处死了数百个世袭军官,天下有卫所敢动吗?没有,一个都没有!
那现在朝廷对北方诸卫所动手时,南方敢动吗?恐怕也不敢吧!
即便他们敢,那么他们手下的军户们愿意吗?他们被这些蛀虫们欺压了多久?他们恐怕早就对这些人恨之入骨,现在朝廷站出来要为他们做主时,军户们会支持那些蛀虫吗?
据臣估计他们恐怕就直接被军户们给逮捕送给朝廷,以报此大仇。”,兵部尚书李邦华如此表示!
作为兵部尚书,同时也和军队打交道十数年之久的李邦华对于大明的卫所情况可谓是一清二楚,他们早已经是腐烂不堪,那里有胆子反对朝廷?
李邦华根本就不等其他人的回应,他也就是仅仅停了一会儿,以后就又开口了。
“臣认为最重要的还是地方守备的问题必须得到解决,在撤销卫所后地方上的守备就成了很大的问题,朝廷对于此事一定要重视,不然地方上恐怕会真的不稳。”
被李邦华反驳的孙承宗有些发愣,扪心自问,李邦华说的有道理吗?
他也没有生气,长长的舒了一口气说道:“臣之前考虑不周,请皇上责罚!”
“无碍,诸位爱卿都是为了我大明建言献策,我们就是要取长补短,如此方可兴我大明!”
“吾皇圣明!”
“朕也觉得李爱卿所言甚是有理,不知李爱卿对于此事有何想法?现在不妨说来让大家听听。”
李邦华也没有推辞,“皇上,既然现在要取消诸多卫所,但是卫所在我大明实行了两百五十年之久,其中固然有很多的不堪一用的人,但是也必然有不少军事人才,臣认为不能将他们忽略,应到将他们用在合适的地方。不然就是大大的浪费,绝对不可取。
臣认为不如对诸卫所的士兵进行考核,合格的继续留在军队,不合格的就老老实实种田。
如此一来一省至少能得数千精锐之士,有次数千精锐之士,朝廷再对进行其他的军队变动岂不是大大有利。”
说到这里,李邦华就停下了,剩下的事情自己还是不要多说为好,还是由皇上自己来说吧。
朱由检一副很高兴的样子。“好啊,李爱卿果然是朕的肱骨之臣!此法甚妙!
………
朕意已决,接下来朝廷首先对北方数省进行整顿,给军户分发土地,陕西由三边总督满桂负责!山西交给尤世禄,北直隶由杨国柱负责,山东交给袁可立,河南交给卢象升!
他们都已经很有经验了,将这件事交给他们朕也放心,让他们各出一万精锐进入诸省,负责该省卫所的整顿。
处理吃里扒外的军官,收回他们的土地,租给军户,筛选有能有为的士兵以及军官,胆敢反抗者。
杀无赦!
另外户部、工部、刑部、大理寺也会派出人手参与其中,一切都要保证卫所的整顿!
………
朕想,若是没有了军户,地方上的守备也就完全丧失了,这样不妥。
若是按照李爱卿的方法,诸省定然会有少泽数千多则过万的精锐以及相当一部分又能力的军官,这样还太少!
朕意,每省朝廷驻军两万,若是不够的诸省要补齐,其中五千到一万人驻扎在诸多县城、府城,剩余人驻守在各省的省城。
具体的各省的军队如何管理之事朕希望诸位爱卿能给朕出一个主意。
不过此时却也不急,诸位爱卿可以回去仔细思索一番,三日后朕就希望能够得到诸位的奇思妙想。
另外,孙爱卿,你作为五军都督府左都督,你自然要居中指挥,务必确保诸省卫所的整顿、取缔正常进行,不要耽搁太久。
整顿就从秋收后开始吧!”
说完朱由检就看向了孙承宗,孙承宗的支持对于此事的推行还是相当重要的。
“皇上圣明!”,李邦华第一个跳出来表示自己对皇帝的支持。
孙承宗感受到皇上地目光,他此时心中破为纠结,自己究竟该如何?
在孙承宗的心里,他并不认为皇上的做法的对的。现在朝廷可谓是多灾多难,就连皇上您自己都说了,接下来的十数年我大明将是旱灾不断,整个国家可以说是即将承受巨大的压力,尤其是今年陕西的大旱直接产生了两百万的难民。
朝廷直接为之疲于奔命,幸好朝廷取得了辽东大捷,给大明回了一口血,现在基本上可以确定几年之内建奴绝对不敢轻举妄动。
那么现在难道不是大好机会用来休养生息、恢复实力吗?之前整顿吏治那是没有办法,可是现在皇上您怎么又要做这么大的动作,就算不会产生大的动荡,可也要牵扯朝廷极大的精力,如此以来,朝廷该怎么休养生息?
那么现在自己究竟要怎么办?
孙承宗看着朱由检越来越严厉的目光,他心中一颤,说道:“皇上臣愿意担此重担,一定会全力保证一切顺利!”,既然自己改变不了皇帝的打算,那就只能保证这中间不会出什么差错吧,这也算是老臣对朝廷尽的最后一份力气了!
老臣算是明白了,老臣有些适应不了皇上您了!
“好,既然如此,那事情就这么办吧,朕这就下旨让满桂他们派兵,还有哪些对于卫所整顿的很有经验的人。”
……
当天下午,朱由检的圣旨就从京城向九边送去。
而回到五军都督府的孙承宗等人心情颇为复杂,尤其是张维贤等人,他们对于卫所的情况还是十分了解的,那里完全就是一个藏污纳垢之所。
现在若是按照皇上的打算,恐怕天下又不知道要身死多少人了,他们的祖先可都是大明的忠诚,为大明立下过汗马功劳的。
张维贤突然脸色一正,在众人惊讶的目光中,他急匆匆的走向皇宫,求见朱由检。
朱由检相当疑惑的看着站在他眼前一脸严肃的张维贤。
“皇上,臣突然想起一事,皇上若是直接取消了九级世官制度,就会出现一个大问题,之后立功士兵们该怎么赏赐?
若是没有这些可以传家的赏赐,恐怕我大明的军队战斗力会大大下降,恐怕不利于我大明的长治久安!”张维贤很是诚恳。
朱由检笑笑,“英国公果然是我大明的擎天之柱,考虑问题的确很是全面。
朕已经有所想法了,三天后我等商量守卫地方之事时,朕自然会提出来的,到时候还需要英国公你来群策群力。
爱卿你尽管放心,军队的战斗力低下可一直朕的心腹之患,朕自然是不会忘记此事的。”
张维贤长松了一口气,突然跪下道:“皇上,如此便好,臣今日过来是向皇上请罪的。”
“英国公有何罪?”
“皇上,臣英国公一脉执掌京营多年,京营却成了这个样子,同时臣这一脉还是五军都督府左都督,现在我大明的卫所沦落的现在这个样子,我英国公一脉对此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
臣请皇上责罚!”
朱由检一愣,这是来投诚了吗,还是,这才半天不到怎么就态度大变?京城的勋贵们都知道你的打算了吗?
想归想,丝毫没有影响朱由检的动作,他连忙将跪在地上的张维贤给搀扶起来,一脸真诚的说道:“这怎能怪英国公你呢?都是他们自己不争气,仰仗着祖先的功劳就胡作非为,难道英国公一人还能看的住这么多人吗?
现在就不必再责怪自己了,只要以后好好为朝廷做事就够了。”
张维贤一脸感动,连忙说道:“臣愧对皇上的爱护之心啊!”,说着还哭了起来。
良久,张维贤才停下了哭泣,他仿佛是下定了决心。
“皇上,臣希望能够参与到全国的卫所整顿中!,臣愿意为我英国公赎罪。”
朱由检一愣,看着跪在地上,低着头一动不动的张维贤,好家伙,还有这么一手呢?
………
防采集,自动加载失败,点击手动加载,不支持阅读模式!
禁止转码、禁止阅读模式,下面内容隐藏,请退出阅读模式!
第三百七十四章 全国军队的第一次深度变革
朱由检很快就反应过来,他其实并不在意张维贤心中的那些小九九,他也没有那么时间去考虑,张维贤有什么小心思也不值一提。
既然他愿意去做,那就再好不过了,毕竟张维贤的英国公身份在天下卫所中还是有一定作用的,有他的存在,改制也能顺利许多!
他连忙将张维贤扶起来,口中还说道:“英国公愿意为国尽力自然是在好不过了,朕也十分欣慰,英国公果然没有辜负朕和朝廷的期望,有了英国公的支持,朕相信卫所的改制自然会是十分顺利!”
原本心中十分忐忑的张维贤这个时候才终于放松了下来,自己这一步果然没有走错,列祖列宗啊,我英国公的十数代的家业这一次真的是化险为夷了,祖宗保佑!
“臣之前差点儿误了朝廷大事,现在能受到皇上谅解,臣万分感激!
请皇上放心,臣一定会拼劲自己的全力尽快完成卫所的改制,不会有丝毫疏忽!”张维贤此时一脸感激和振奋!
“好好,英国公果然是天下第一勋贵!朕就等着爱卿的好消息。”
“请皇上放心!”
………
走出皇宫回到英国公府的张维贤见到了在这里等候许久的朱纯臣和徐允祯,看着两人疑惑的目光,张维贤此时感到一阵心累,京城的勋贵们自己似乎是带不动了啊,都到了这个时候了,你们难道还没有看明白吗?
你们没有看黄立极、孙承宗那些老狐狸是怎么做的吗?
“两位,本公爷此次入宫求见了圣上,向皇上请求参与到卫所改制中,本公认为这卫所制已经没有必要存在了!
……
本公爷能说的也就这么多了,两位回去吧,希望你们好自为之,本宫也累了。”
定国公和成国公直到走出英国公府邸的大门才反应过来,两人互相看了看,都是紧紧皱着眉头苦苦思索。
很快,双方就匆匆离去,显然张维贤的动作给他们产生了很大的冲击!
这一天,参加这次会议的诸多朝廷重臣都是浮想联翩,心中格外沉重,久久不能平静。
………
不管他们有何想法,时间仍然在缓缓流动。
三天后,仍然是在武英殿,还是那些人,只是今天在做众人的心情和三天前大有不同。
“诸位爱卿,现在可有什么想法了?”,朱由检一脸笑意。
这三天不同于他们的心情复杂,朱由检的心情很好,地方上存在的小规模冲突显然不影响朱由检的心情,甚至若不是锦衣卫在朱由检恐怕都收不到这样的消息。他甚至还有时间指点御厨的饭菜。
当然这段时间他也是相当的劳累,毕竟现在周皇后已经有了嫡长子,其他两位自然也是十分着急,对此朱由检自然也是十分愿意的,唯一的后遗症就是身体的疲惫了。
若不是今天白天有事,可以趁机溜出来,朱由检感觉自己都快坚持不住了,也不知道她们那里来的这么大精力?
朱由检舒舒服服的喝了一口热茶,等待着众人的动作。
“这一年来,皇上您的动作已经让我们看到了皇上您的能力,皇上您绝对是是我大明不世出的圣君。
现在皇上您提出了卫所制度变动的要求,那必然是已经圣心有数了,臣永远支持皇上您的政策!”
殿中一片诡异的目光看向说出这么不要脸话的人,众人十分惊讶,无他此人正是徐允祯!
三天前,你不是还在全力反对吗?现在怎么这么不要脸了?这龙屁拍的!
就将英国公和成国公都是一脸呆滞,这还是我们熟悉的徐允祯吗?
朱由检也是相当的诧异,朱由检以略带惊奇的目光看着这位定国公,自己以前竟然没有注意到这位人才,这绝对是一个大大的失误!
旁边的朱纯臣如梦初醒般紧随其后的表示支持朱由检的一切决定。
其他几人倒是没有什么反应,朱由检也不介意,笑了笑说道:“既然成国公和定国公如此说了,朕就说说朕的看法,若是有那些不对或者遗漏的地方,诸位爱卿还望多多指正!”
“皇上严重了,臣等不敢!”,这次倒是都异口同声的。
“朕认为,县城、府城、省城都应当有守卫,三天前我们已经绝命,每省留存军队一万人左右,他们作为驻守各城的军队,进行基础治安的维护,县城驻守百人左右,府城五百人,想必是足够了。
至于统领这些兵马的人,朕的意思是在县重设县尉、府设府尉,从现在开始,县尉、府尉全部转化为武官,由在战争中立下赫赫战功,但又因伤不得不离开军队的老兵担任!
另外设置五大营,全军结构就按照现在我大明实行的募兵制,什长、队长、哨官、守备、都司、游击、参将、副总兵、总兵。
第一是京师大营,负责北直隶、山东、河南三地的防御,包括共驻守十万,召卢象升回京统领京师大营,担任总督,黄得功任副总督,另有羽林军三万,由王加川任总兵。
在西安设立西安大营,驻兵六万,由三边总督满桂担任西安大营总督,驻守陕西、山西。
在重庆设置西南大营,有朱燮元担任总督,统兵五万,镇守四川、云南、贵州。
在南京设南京大营,由黄得功担任总督,统兵五万,镇守南直隶、江西、湖北、福建。
在广州设广州大营,统兵三万,由秦良玉任总兵、镇守广东、广西、湖南三省!
令废除九边!
重设大宁都司,由杨国柱担任大明总兵,统兵三万,管辖大宁连同开平一带!
设漠南都司、由尤世禄任漠南总兵,统兵三万,镇守以归化城和会宁城为中心的广大地区。
重设辽东都司,袁可立任总督,洪承畴、曹文诏任总兵,统兵七万,镇守辽东。
设苦兀都司,孙传庭任总兵,镇守苦兀岛和济州岛,统兵两万。
设台湾都司,统兵一万,由孙元化担任总兵!
令设北方水师,由孙国桢任总兵,统兵五万。
设南方水师,由南居益任总兵,统兵五万,郑芝龙、张士起任副总兵。
防采集,自动加载失败,点击手动加载,不支持阅读模式!
禁止转码、禁止阅读模式,下面内容隐藏,请退出阅读模式!
第三百七十五章 朱由检的权威(求订阅)
大殿内此时是十分安静,简直是落针可闻。
朱由检都不用猜就知道这些人又被自己的想法震惊了,这样的次数实在是太多了,朱由检都已经免疫了,一点儿也没有所谓的大惊小怪。
其实对于军队变革的打算朱由检在辽东时就和多位大明的将才、帅才了解过了,充分的询问了他们的想法,只是孙承宗等人并不清楚朱由检吸收众人意见的精华,再和自己有这后世数百年见闻相结合后所定下的计划罢了。
因此此时在听到朱由检的计划时,他们心中还是极为震惊的,相相比于这个计划本身,他们更震惊的是改制后大明军队的数量。
孙承宗颤颤巍巍的声音响起,“皇上,若是在全国布置七十五余万的战兵,朝廷每年的军饷恐怕绝对要超过一千万两了,这么庞大的数目,朝廷绝对会被压垮的啊,老臣请皇上三思!”
而就这还没有计算其他的,像军械、盔甲的开销,还有那突然可能爆发的战争所产生的巨大军事开支。
这些都要加起来,那绝对是一笔天文数字!
虽然自己并不是户部尚书,可是自己还是一名朝廷重臣,就必须要为朝廷负责!
自己要考虑这方面的因素,若是真的按照皇上的打算建成了这七十余万的精锐军队,朝廷要是拿不出银子,这些士兵连饭都吃不饱,他们恐怕会直接造反的,到时候真的就是悔之晚矣!
因此此时的孙承宗可谓是大义禀然,在他看来此时年轻有为皇上因为打了几场胜仗心中有些骄傲了,这绝对是为君者的大忌!现在正是自己这个老臣发挥作用,将皇上拉回来的时候了。
英国公张维贤听到这话后心中一惊,是啊,皇上的主意是很不错,可是这巨大的开销绝对是其最大的缺点,以前的朝廷都承担不起,更何况刚刚被皇上您取消了辽饷的朝廷?
他这时想起了自己的英国公身份,想起了自己那为大明立下汗马功劳的祖先张辅,他的心中突然涌现了一股神圣感。
“皇上,臣认为孙大人所言有理,募兵制下的七十余万人朝廷真的养不起,臣认为朝廷不如量力而行,减少军队的数目。”
朱纯臣紧随其后表示了他对这两人的支持,他身边的徐允祯心中冷笑,你们这些人啊,看问题怎么都是这么肤浅,你们不知道皇上的少府有多赚钱吗?而皇上这一年多以来的行为已经表明皇上是大方的,虽然仅仅限于军事上,但即便如此,这七十万军队皇上还真的养的起。
不过,善于藏拙的徐允祯却没有出声表示对朱由检的支持,而是闭上嘴巴,表示沉默,毕竟这种场合下,沉默也是一种支持!
朱由检以及孙承宗等人自然都是聪明人,他们都明白徐允祯保持沉默的态度,孙承宗等人此时心中仅仅有一些对徐允祯的好奇,很多的注意力还是放在朱由检身上,至少在此时此刻他们是真的在为这个国家在考虑。
朱由检现在对于徐允祯是越来越感兴趣了,不过他也没有耽搁正事,很快就收回心中的好奇,脸上的表情十分严肃!
“诸位爱卿多虑了,按照规划的七十余万兵力,除去其中守卫县城、府城、省城的近二十万,剩下的也不过是五十万罢了!
而且这五十万也不是一日建成的,即便是现在,全国采用募兵制的军队数量也已经超过了三十万,因此这一次的变动远远没有你们想象中的这么大。
甚至于新增军队的建立过程也需要较长的时间,朝廷需要的是精锐而不是那些乌合之众,而这一切的建立都需要大量的时间,朝廷也能有更多的时间来应对此事!
另外就是你们忘记了,天下的军户经过整顿后,朝廷又能够收获一大批粮食,朝廷的收入必然也会大幅度的增长!
更何况朕还有内帑,若是户部钱不够,朕可以从内帑拿出来一些暂时借给户部!
如此一来,诸位爱卿都明白朕的深谋远虑了,想必诸位爱卿一定会支持这个对于大明极其重要的军事变动了吧。”
朱由检此时的面部表情更加的严肃,孙承宗等人甚至感受到一道利剑般的目光在他们身上扫荡,众人心中甚至生出来一股寒意!他们明白了,接下来他们发出的声音必然决定着他们之后的前途命运,自己又该怎么抉择?
短短的沉默之后,异口同声的“吾皇圣明”的声音传到朱由检的耳朵中!
朱由检笑了,一瞬间利剑化春风,这才对吗!朕就不相信,你们这些人的头都那么铁,看来你们也是很真实啊!
“好,既然诸位爱卿都同意了,那就尽快拟旨吧。”
很快,一份新鲜出炉的圣旨被送到朱由检的面前,朱由检将手中的玉玺盖在了圣旨之上!
……
收起这一份圣旨,朱由检再次开口道:“孙爱卿,你们对于诸位将军的封赏可拟定好了?”
孙承宗有些颤颤巍巍的送上手中的奏折,他现在心中其实是又纠结又迷茫,他不知道自己违背圣贤的教导,支持皇帝究竟是对还是不对?
朱由检仔仔细细的看了一遍,拿起手中的毛笔在这份奏折上修改了几次。
对众人说道:“就按照这个来封赏吧,你们尽快拟旨!”
孙承宗连忙接过,看到上面皇上修改的痕迹,变化并不大,皇上对于孙传庭、秦良玉等寥寥数人的封赏增加了不少,同时取消了对于几位立有大功的世袭爵位,仅仅是只有这一代人的爵位。
孙承宗这是才想起来,皇上登基以来所册封的爵位竟然没有一个是世袭的!
防采集,自动加载失败,点击手动加载,不支持阅读模式!
禁止转码、禁止阅读模式,下面内容隐藏,请退出阅读模式!
感谢书友“SHAJIA”再次打赏500起点币,感谢书友“暗堡的”打赏100起点币,谢谢支持!!
第三百七十六章 “火药味”
众人的心中皆是吐槽不已,甚至有些恶寒,皇上您不都有自己的想法了吗?还问我们做什么呢?我们的看法重要吗?一点儿都不重要,反正皇上您也不听。
这样的事情已经在您身上发生过很多次了,现在这又是何必呢?
“臣等愚钝,请皇上示下!”众人的声音有些有气无力的。
朱由检仿佛没有看到这一幕,他自顾自的说道:“诸位爱卿,重新设立的县尉、府尉等官职,他们的主任务是训练士兵、守卫城池、保卫朕的子民,可谓是位卑而权重,朕认为他们首先就是需要有足够的练兵能力。
诸位爱卿以为然否?”
“皇上圣明!”
“既然如此,那突然之间寻找超过千人的知兵的官员也是极其困难的,目前来说这几乎就是不可能做到的。
诸位爱卿以为然否?”
“皇上圣明!”
“因此朕认为这些人应当从军队中挑选,挑选那些年龄大的,已经不适合在军队里待的,或者是身体有残疾的士兵。
正好,这几点来朝廷的战争不断,这样的人才还是挺多的,他们很多都为大明记下了相当大的功劳,朝廷这个是好安排给他们一个官职完全是合情合理的。
而且他们完全可以满足朝廷对这几个职位的能力要求,他们有足够的训练能力,况且对朝廷十分的忠诚,朕认为此事颇为合理,简直就是为朕为大明量身定做的!
诸位爱卿以为然否?”
“皇上圣明!”
朱由检完全没有想到这个时候竟然会有人这么快的表示支持,朱由检都已经将左手放在旁边的茶杯上了。
这人是读书读傻了吗,这要是成了,就是真的在刨科举的根啊!
朱由检一看,心中的惊讶也就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欣慰,你们总算是没有辜负朕对你们的期望!
说话表示支持的正是现在在场的三位国公,甚至可以清晰的看到他们的脸上因为激动而变的通红!
他们等待了近两百年的机会终于来了!大明的勋贵们、大明的军队翻身的时候终于到了。
因此这个时候他们放下了心中所有的小心思,这个时候什么愁怨都可以完全放下。
因此在朱由检话音刚落时他们就鲜明的表达自己的支持,皇上啊!带您的百余勋贵是支持您的,您可千万要顶住啊,千万不要后退!
孙承宗和李邦华两人脸色很是不好看,他们很清楚此事若是做成会产生的后果,天下的升官路径只能是科举!
即便是之前皇上地吏治变革,那前提也是考试,对于科举的根基改变的比你不是很大。
但是在现在不一样了,天下真的要出现科举之外的升官之路了,自从土木堡之变,大明一代又一代文官们的努力难道真的要付之东流了吗?
不!绝对不可以!
“皇上,身为官员怎能不识字读经?若是让士兵们担任这些官职,恐怕会引起天下士子的不满,他们大字不识的情况下,如何和地方上的众官员一同管理地方?
……
臣认为,此时朝廷还是应当慎重,万万不可操之过急。”
孙承宗说完,作为文臣的李邦华自然不能没有表示。
“是啊,孙大人说的很有道理,若是让士兵们去担任官职,他们不知圣人的教导,恐怕会很容易贪污腐败,败坏朝廷的威信,对于皇上您的圣君名声大有损害!
……
臣也认为朝廷可以再等等,或者朝廷可惜首先在北直隶进行实验,看一看这样的政策究竟是好是坏。
数年之后,朝廷定然对此了如指掌,到时候朝廷才可以另作决定,如此一来,朝廷的运转定然会更加顺畅,朝廷为之付出的代价也能减少很多。”
朱由检心中想到:好家伙,这一顿慷慨激昂的话说出来,英国公这三位看来是被震惊的不轻啊,你们还是小看了文人的脸皮,他们真是什么都高说啊!
“简直是一派胡言!”,英国公那慷慨激昂的声音再次响起,心中的愤怒让他再也难以抑制了,这些文人真是不要面皮了,当真该死!
“什么叫做士人的不满,朝廷制定政策什么时候要看一群手无缚鸡之力的文人来决定了,什么时候要看他们的脸色了。
诸位的圣贤书不会是白读了吧,不会连朝廷制定政策是为了谁也不知道了?
本公虽然是一个粗人,可也知道民为贵、君为轻?
诸位进士,诸位圣人子弟,可否告诉本公,这民究竟是指的谁,难道仅仅是读书人吗?”张维贤目光炯炯的看向两人。
两人此时是头皮发麻,这问题实在是,难以回答。
“自然是天下亿万百姓,可百姓不识字,如何能表达自己的想法,只有苦读数十年圣贤书的读书人,经过了圣人教化,才能表达出他们的愿望,以此让朝廷知道,看到!
可以说,既是为了天下百姓,也是为了天下士子!”
好家伙,说的真好,朱由检自己都差点为孙承宗的这一番话而鼓掌了,他自己都差一点儿信了!
“你这完全是混淆视听,天下百姓和士子岂能同样对待?
好啊,本公今天才明白,原来孟子所说的民指的是读书人!天下的亿万百姓竟然都是不知道自己所思所想?你们可真是人才啊!本公今日是长见识了。”徐允祯接过了话语。
孙承宗感觉自己的脸在发烫,他也知道自己这种理由实际上是站不住脚的,可是他无可奈何。
“还有,什么叫做士兵们会贪腐成风,这样不要廉耻的话你们也能说出来。
太祖皇帝可是曾经一次杀了数万的苦读圣贤书士子的贪腐官员!
防采集,自动加载失败,点击手动加载,不支持阅读模式!
禁止转码、禁止阅读模式,下面内容隐藏,请退出阅读模式!
第三百七十七章 强势推行(求订阅)
“都给朕闭嘴,你看看你们这个样子,简直成何体统!”
“臣等知罪!”
见到双方真的要打起来的架势,朱由检不得不出声压下他们的争吵,这要真打起来了实在是有损朝廷颜面!
说实话今天竟然出现这么大的冲突是朱由检没有想到的,甚至有些让他措手不及,这样的场景自从朱由检登基以来,他将大事放在小朝会上商议之后,基本上就没有出现过这样较大的冲突。
自己的想法、政策基本上都能够顺利的通过,今天这样的情况属实让朕很意外,自己若是不张口,他们恐怕真的要打起来了,看来朕的准备还是不够到位啊!
朱由检清了清嗓子,脸色十分阴沉。
“你们想做什么?在这武英殿中打上一架,看看你们谁更厉害,你们可真有出息啊!”
“臣等有罪!”
“你们也不用吵了,朕看此事就按朕的意见定了!
至于你们说的贪污腐败之事,正好地方上有了文官和武官,他们还能够相互监督,如此一来不管是文官还是武官的贪污都会大大减少,朕相信这对于大明而言是一个大大的利好!
如此一来,孙爱卿、李爱卿所担心的问题也就不存在了。
更何况那些士兵们都是为朝廷立下过汗马功劳的,之前他们可以凭借这样的功劳,担任各地卫所的指挥使等等!朝廷也为他们提供了一条大路!
那么现在既然要然取消全国卫所,卫所的那些指挥使也就没有用了,如此以来朝廷难道不应该给他们一个补偿吗?朕认为是非常应当的!
不然的话,之后朝廷如何能让我大明军队为国征战?让他们为朝廷、为再坐的诸位用自己的性命来守护吗?
这两百年来我大明在九边的战场上找死了多少人!绝对已经超过了一百万!
诸位爱卿都是对军队极为了解的,都很清楚朝廷若是在废除卫所之后什么都不做,那么辽东还能守的住吗?刚刚占领的漠南、大宁都司还能守得住吗?朕看这恐怕很难吧!
诸位不会认为天启年间九边将士们在欠饷的情况下仍然能够为国守边的情况会经常出现吗?
朕看不能吧,朝廷不能寒了天下将士们的拳拳报国之心!
诸位爱卿可否认同朕的想法?”
“皇上圣明!”,三位国公急不可待的表示对皇帝的支持,现在他们最大的京营问题已经没有了,他们也就没有了所谓的包袱,现在可谓是什么都不怕了,剩下的罪责并不能对他们怎么样。
那么在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中他们自然是不遗余力的支持皇帝。
孙承宗和李邦华脸色变换不定,心中也是纠结不已。
朱由检不着急,静静的等着他们的回应,朱由检相信他们会做出正确选择的!
不然,即便是你们再有能力,朕也要忍痛割爱了,不能为朕所用的人还是不要待在这样的高位上了,还是老老实实回家种地比较好。
随着时间的缓缓流逝,朱由检渐渐有些不耐烦了。
就在这时,两道忐忑、细小的声音传开。
“吾…吾皇圣明!”
朱由检笑了,很好,很好,你们没有辜负朕的期望,你们也救了你们自己,以后你们定然会为此感到庆幸的!
“好好,两位爱卿果然是朕的肱骨之臣!朕感到甚是欣慰!”
两人的脸色仍然变换不定,但还是开口道:“臣等愚钝,当不得皇上如此赞赏!”
朱由检很满意,“既然如此,那这件事就这么定了吧,你们去选择一批为朝廷立过大功的武人,不日后朝廷会正式下达圣旨,以及他们的任命状!”
“臣等遵旨!”
“现在朝廷对于这一年来为朝廷立下大功劳的圣旨已经书写完成了,王承恩,你让人将这些圣旨送到各地将领手里!”
“奴婢遵旨!”
“高起潜,你找人将朝廷对于设立几大营的圣旨颁发给诸位总督!”
“奴婢遵旨!”
“诸位爱卿,对于卫所制的废除暂时还是不要泄露出去,这里可就在座的几位,诸位爱卿也都清楚若是泄露后果恐怕会很严重啊,等到军队到位后,朝廷才会真正动手对北方几省的卫所进行变动!务必做到一击毙命,不留丝毫遗憾!”
“臣等明白!”,事情既然已经走到这一步,孙承宗两人已经无可奈何了!
……
走出武英殿后,他们就立即分成了两拨,一拨那是笑容满面,一拨愁云惨淡。
第三天一大早,朱由检召开了大朝会,京城的一众官员再次来到了皇极殿!
“诸位爱卿,此前我大明十数万大军在辽东与建奴激战一月有余,杀敌近五万人,收复辽河以西广大地区,以及复州、盖州等地,这是万历以来的最大胜利,也是最大一次收复国土的战争,朕为英勇奋斗的将士们贺!
此次能打赢,全靠诸位将军英勇善战,数日前,孙爱卿带着统计好的功劳簿回到了京城,今日朕要论功行赏!
王承恩,宣旨!”
随着朱由检的一声令下,王承恩取出了圣旨,下方众臣纷纷跪倒在地。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自古以来,天下有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我大明立国之初我太祖高皇帝因为种种考虑废除了子爵、男爵。
然而时过境迁,为了让立功的将士感到朝廷的重托,能为国征战!
现我大明恢复子爵、男爵,以此作为封赏!”
下方立刻就产生了一股骚乱,这,如此大事,我等都还不知道,怎么就下了圣旨?怎么在那些重臣那里通过的?他们都没有反对吗?
这样的疑惑同样在黄立极等人的脑海中闪过,不过当他们看到面无表情的孙承宗几人时,他们心中恍然大悟。
原来皇上是和他们商议了,是了,自从上一次皇上趁机恢复了五军都督府的职权,这些事情已经不归他们内阁管了。
就在他们胡思乱想之时,第二份圣旨就到了,第一个封赏的人就是袁可立,直接被封为定辽伯。
这…,这样的话,袁可立还算是文臣吗?应该不算了吧!
接下来是洪承畴、孙传庭、孙国桢、曹文诏、王加川被封为子爵!
之后是祖大寿、黄得功等十四位副将被册封为男爵!
不知不觉,王承恩终于宣读完了二十一份圣旨,旁边几个小太监手中端着的圣旨已经摞起了高高一摞。
待王承恩念完最后一份圣旨,朱由检却又开口了,“现在既然恢复了子爵和男爵,朕以为之前的漠南之战、西南之战中立功的将士们也应当追加赏赐,王承恩,继续宣读!”
旁边的几位小太监再次端了上来数十份圣旨,王承恩心中苦涩,自己就从来没有像今天这么累过!
下方的众位大臣此时也是震惊万分,皇上今天究竟要封赏多少勋贵啊,这么多圣旨!
第一个就是秦良玉被册封为子爵,之后的杜文焕、卢象升、满桂、尤世禄、杨国柱也被册封为子爵!
周遇吉等十六人被册封为男爵!
当王承恩宣读完时,他的嗓音已经完全沙哑了!
见圣旨终于结束了,下方的众人此时竟然颇为高兴,无它,跪在这里半个时辰实在是太累了。
“臣等领旨!”
“好,诸位爱卿快快起来。
退朝吧!”
朱由检见此,直接宣布退朝,自己直接向殿外走去,王承恩等人连忙跟上!
没有人阻止朱由检的离开,很快,诺大的皇极殿中的声音多了起来,大家是议论纷纷!
黄立极等内阁六部中人围在一起,正在询问着李邦华。
一众勋贵围在一起,同样面色不善的看着中间的三位国公。
其他的官员则是围着孙承宗询问!
这些人都不是傻子,这段时间,皇上频频前往五军都督府和这几人议事,他们自然还是了解其中详情的。
对于恢复子爵男爵之事,大多数文臣们并不关心,这和他们有什么关系?他们自然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更何况大明的文臣和勋贵们那可以说是相看两厌,现在新增加了这么多勋贵,他们定然和这些老勋贵极不对付,他们就等着看接下来的好戏了。
现在他们迫不及待的询问大多都是仅仅是为了满足一下好奇心罢了。
而在勋贵那边的情况就完全不同了,一众勋贵在听到王承恩册封了那么多的勋贵后,他们的心仿佛被人用刀子一刀一刀的捅,可是他们却不能将心中的怒火发泄给皇上,现在的他们都是怒气冲冲的将张维贤三人围在中间!
“三位国公,本侯实在是想不通,诸位为何要支持皇上的这个决定?
今天皇上直接册封了一位伯爵、十一位子爵、三十为男爵,这意味着什么三位国公不会不清楚吧!
尤其是那秦良玉一介女流竟然也被封赏了子爵,这简直是滑天下之大稽,本侯不可接受!
自从成祖以来,我大明就从来没有这么大规模的封爵,而这还只是开始,之后恐怕还会更多,所册封的爵位也会越来越高!
之后我等开国、靖难勋贵们又该如何自处?”永康侯徐锡登一脸愤怒的向张维贤三人质问!
“是极是极,永康侯所言甚是!”,众人几乎是异口同声,此时的他们完全就是同仇敌忾!
张维贤三人是一脸苦涩,这件事情是他们想改就能改的吗?皇上根本就没有和他们商议,皇上就是和孙承宗商量后就决定了,我们又能怎么办?
现在我们又不能说我们不知道,这个五军都督府的职位真是不好做啊!
“诸位诸位,请听我一言,诸位难道就没有发现什么不对劲的地方吗?”
众人面面相觑,那里有什么不对劲的地方?
“诸位,你们没有发现皇上册封的数十个爵位都不是世袭的吗?这意味着什么?想必就不用我等再说了吧。”,留下一众沉思的勋贵,张维贤直接大踏步离开。
走出大殿后,他心中长出了一口气,自己这一次真是急中生智了,能够将他们给迷惑住真的不容易,这件事总算是过去了。
皇极殿中发生的事情很快就传到了朱由检的耳中,朱由检只是笑笑就继续向乾清宫走去。
………
当天下午,朝廷一下子册封近四十余位将军爵位的消息彻底传开,京城都仿佛为之一震!
尤其是秦良玉被封为子爵所引起的反应更是巨大,一般百姓对于一女子获得如此殊荣只是啧啧称奇罢了,而那些读书人此时就差一点儿就破口大骂了,他们完全不能接受这样的结果!
光是他们也就罢了,他们现在的胆子早就被打坏了,而顺天府尹刘宗周作为天下名士,而且还是出了名的迂腐,他听到这个消息后直接就是暴跳如雷,他心中极为后悔,自己今天为何要发热,没有去上大朝会,不然自己就算是拼上这条老命也要阻止皇上!
他当场就取出了空白的奏折,拿起了毛笔,开始了笔走龙蛇,很快,一份慷慨激昂的奏折就完成了,刘宗周看完后很是满意。
……
正在准备对京师大营招录新兵的黄得功突然发现来询问他们是否征兵的人突然增加了起来,而且不仅仅是之前的那些苦难之人,这一次很多都是家中条件相当不错的,这让黄得功很是疑惑,这样的情形以前根本就不可能发生!
直到当天晚上,他收到朝廷册封他为男爵时,他才恍然大悟,原来如此!
当他收到圣旨时,他的内心完全都是颤抖的,他从来就没有想到自己还有机会获得这样的爵位!
而这样的情形不仅仅在这里发生!
仅仅十天内,辽东、开平、大宁、归化、陕西、贵阳,到处都发生着这样的情形!
在成都的秦良玉收到圣旨时,直接就是惊呆了,她从来就没有感想过这样的事情会发生在她这样的女子身上,待她回过神来直接就是泣不成声。
包括和她一同接旨的儿子侄子都是痛苦不已,她再次想象到自己那死去的丈夫和大哥!
防采集,自动加载失败,点击手动加载,不支持阅读模式!
禁止转码、禁止阅读模式,下面内容隐藏,请退出阅读模式!
第三百七十八章 卢象升回京(求订阅)
就在秦良玉拿到圣旨准备动身前往广州时,河套的卢象升已经带着手下的军队快速的京城赶去,西北的满桂已经抵达了西安,开始按照朱由检的圣旨开始进行各大营建立的掌管准备了。
而京城的黄得功已经带着他手下的两万人离开了京城,目标直奔南京,现在他们已经抵达山东地界,不久就将到达南京!
行动最快的还是西南的朱燮元,他那里的军队本就是精锐中的精锐,只需要进行轻微的调动就足够了,只用等着朝廷给他配置的副总督以及包括负责后勤的兵部人员、负责监督的五军都督府人员等到齐后,西南大营就可以宣告建设完毕了。
现在西南大营的军队已经在朱燮元的宁静下向着各个省份调动,他们接下来的任务就是在接下来可能会出现的动荡中镇压一切!
就在京城中人们对这一次朝廷赐予数十位将军爵位之事议论纷纷时,卢象升带着本部兵马近三万抵达了京城!
在京城百姓的惊叹声中,卢象升带着精锐大军进了京城,走在宽阔水泥路上,听着两旁百姓们的欢呼声,卢象升包括身后的数亲卫们此时都是笑容满面,经过了一年时间,我们终于又回来了!
经过一年多的军事经历,此时的卢象升整个人都升华了许多。
………
皇宫中。
“臣卢象升参见皇上,臣对皇上的重任感激涕零!”
“卢爱卿,快快起身!”朱由检连忙将他给扶了起来,极为亲切的将他给扶到椅子上。
“爱卿,来来,快座,现在你可终于回来了,朕现在还都想着当初在信王府时,爱卿你教导朕的时候,朕在那个时候就知道爱卿你定然是一个极有才华之人,就是大明所需要的人才!
在朕登基后,朕想要寻找有为之将帅时,朕第一个想到的人就是爱卿你!
而爱卿你也果然没有让朕失望,爱卿这一年来夺归化、复河套、又安置百万难民,而且又重建了阴山防线,现在的河套就是固若金汤,爱卿你当真是于国有功,爱卿果然是朕的肱骨之臣!”
卢象升此时也是一脸激动的说道:“皇上谬赞了,这一切都是皇上的慧眼识珠,若是没有皇上的众任,臣那里能够取得这样的成就!”
“哈哈,爱卿你还是这么会说话,罢了罢了,不提此事,朕今日还是想对爱卿这一年在河套地区的事情多多了解一下,爱卿不如为朕讲解一番?”
“臣遵旨!”,卢象升取出一份河套地区详细的地图,开始了他的讲解,看得出来,卢象升对此是要有准备!
朱由检也很是认真的听了起来。
……
一个时辰后,卢象升的讲解才终于宣告结束!
良久,朱由检才发出一声叹息,“卢爱卿果然是天纵之才,爱卿只用了一年时间就在河套安置移民百五十万,修建大小城池十余座,构筑阴山防线,尤其是阴山马场更是让朕十分满意,现在竟然有马匹超过五万,假以时日,这里又会是我大明的一个战马来源地!
爱卿为朝廷立下了大功,朕心中甚是欣慰!”
“谢皇上!”
一时间,君臣两人相谈十分融洽。
“卢爱卿对朕对你的赏赐可还满意!”
卢象升心中一激灵连忙跪倒在地说道:“皇上此话怎讲,皇上竟然给臣如此大的赏赐,臣已经是受宠若惊了,子爵爵位让臣不甚欢喜,可那京师大营总督臣实在是担当不起啊!臣请皇上收回成命,臣难以担此重任。”
听到卢象升恭恭敬敬的话。朱由检心中满意,将跪在地上的卢象升。
“卢爱卿,快快请起!这一切爱卿自然是担得起的,爱卿就不要妄自菲薄了!
更何况爱卿此次回京可是将自己这一年来训练的近三万军队留在了漠南和陕西,这一只军队还是爱卿在这一年中忙中偷闲训练出来的精兵,朕相信假以时日这只军队定然将为我大明守卫漠南,这可又是一大功劳,这样的赏赐爱卿绝对是当得起的。”
“臣谢皇上!”
“卢爱卿,你此次进京担任京师大营总督也是重任颇多!
这次你带回京有军队三万,黄得功将军留在京城的还有两万,爱卿你尽快再招收新兵两万。
以此来组建京师大营,爱卿觉得如何?”
此时的卢象升心里并不平静,他直到今天才明白,眼前的皇上真的成长为大明至高无上的皇帝了,已经不再是当初在信王府和他无话不谈的少年信王了!
同时他心中也感到一众庆幸,还好,自己及早的醒悟过来,不然的话,以后真的很有可能会出大事!
聪慧的卢象升这个时候很快就强迫自己平静下来。
“请皇上放心,臣一定会尽快完成京师大营的组建工作!”
朱由检点点头,“京师大营的组建不能太拖延,但是也不能太着急!
朕这里有一项艰巨的任务需要爱卿你来完成!”
“请皇上示下!”
“朕很快就要发布诏书,宣布取消卫所制,在全国设立五大营的制度。
而这之中,朝廷首先要做的就是对北方几省的卫所整顿,朕交给你的任务就是负责北直隶、山东、河南三省的卫所整顿,整顿的方法就参照你们在九边对卫所的整顿!
……
你带领着这五万军队立刻前往三省,镇守要地,防止出现动乱,五军都督府、户部、兵部也会派出官员参与其中!
爱卿觉得有没有信心顺利完成三省的军制变革?”
卢象升身体一震,皇上的动作竟然这么大?不过这样也好,本将军早就看现在的卫所不顺眼了,这些人完全就是在拖我大明的后腿!
“请皇上放心,臣有信心保证三省不会出现大规模的动荡!”
“好,卢爱卿这么说朕就放心了,在爱卿你动手的同时,西北的满桂将军也会在陕西、山西两省开始行动,朕相信在你们两人的努力下,北方一定可以安然无忧!”
“臣明白!”
……
ps:今天终于到家了,明天正常更新,同时开始还债,一共欠债一万六千字
第三百七十九章 群情激愤(五千字求订阅!)
离开皇宫后,卢象升就直接回到了城外的大营中,在天黑之前,卢象升召开了军事会议,详细给众将交代了皇上交给他们的众任,并且给他们分配好他们的每一支部队的任务!
第二天天色一早,这一支规模庞大的大军就行动了,此次卢象升向河南、山东各派兵一万五千,北直隶留下两万,毕竟北直隶是天下之心,而且这里的卫所格外的多,这里也是重中之重!卢象升更是亲自坐镇北京,他要居中指挥全场,务必要确保北直隶不能出现任何的动乱,这是他必须要保证的!
城外大军的动静自然引起了有心人的注意,可以说自从卢象升回到京城时,他们就对卢象升极为关注!
城中一众达官贵人对这五万精锐大军的动作纷纷猜测不已经他们对着一位收复河套的年轻将军也十分关注,而且五万大军啊,这五万军队就是京城中除去三万羽林军外的全部军队了,他们自然是十分重视。
况且就在这个时候一个小道消息也不知道从那里传出来,皇上似乎要废除天下卫所,圣旨不日就将下达!
一时间,这些人都是心中动荡不安,这如何使得?仔细一想,多数人耻笑,这根本就不可能,想要废除天下卫所,除非是太祖皇帝在世才能够做到这一点,否则的话,其他的皇帝根本就不可能做成!
即便是成祖皇帝也做不到!
现在咱们这位年纪轻轻的皇帝更不可能做的到,而且在咱们这位皇帝绝对算的上是明君了,可是这样聪慧的君王会做他根本就不可能做到的事,甚至还会彻底动摇大明统治根基的卫所制度吗?
根本就不可能,好不?
即便是黄得功的两万军队突然南下以及卢象升五万军队的大规模调动仍然不能改变他们心中的信念!
自古以来,就不可能出现传闻中的情况,除非皇上的皇位不想要了!
当然也有少数的聪明人心中并没有一笑了之,凭借着他们对于皇帝的观察,皇上还真的有可能会这么做,一来皇上很清楚天下的卫所是真的不堪大用。
二来皇上这一年来的举动已经完全表明了皇上对于卫所制的强烈不满,再加上皇上本人胆大包天,皇上说不定还真的有这么可能这么做的。
他们一想到这个消息真的有可能是真的,他们的心中都是心惊肉跳,他们倒不是反对这个政策,只是他们担心引起地方上卫所官员的反抗,他们手里可都是有兵啊,即便这些兵都不怎么样,然而即便如此危险也很大啊!
因此他们都动用了一切的手段来认认真真的探查京城周边的所有消息,这个时候卢象升军队的动作就显得很是清晰,他们的心中此时已经有了一些猜测!
……
然而,仅仅三天后,也就是秦良玉率领大军抵达广州两天后、黄得功抵达扬州时,朱燮元、满桂大军早已就位时,北方水师、南方水师共近六万人已经在南方、北方沿岸和长江、运河之上游弋时。
朱由检的一份圣旨突兀的声势浩大的颁发出来了!
而内容更是让所有人震惊,皇上真的废除了卫所制,而且首先就要在北方六省进行推动!
皇上还要建立五大营?以此来取代之前的数百万卫所大军?
皇上他疯了吗?大明朝的根基也不要了吗?
就算不说这个,咱大明朝真的能养活这么多的大军吗?养不活吧!
得到消息的文官们不约而同的向皇宫赶去,在朝廷的危机时刻,他们要去找皇帝,将这项政策给堵回去!
尤其是前户部尚书郭允厚以及现户部尚书毕自严,那是差一点儿就直接晕过去,作为管理大明钱袋子的人,他们很清楚朝廷每年的银子数量,现在这可能达到的七十余万士兵,他们很缺信朝廷真的养不起这些兵啊!
圣明的皇上您怎么糊涂了?不行不行,本官绝对不能让大明朝中兴的预兆彻底消失,他们坐上软轿,快速向皇宫赶去!
而同样得到消息的勋贵们也采取了同样行动,原本五军都督府的权力恢复他们大为欢喜,可是他们勋贵却只获得了管理卫所的权力,现在竟然卫所都没有了,这万万不可啊!
这要是成了,他们该如何是好?
他们已经明白,英国公这三位国公恐怕已经彻底的背叛了他们勋贵,彻彻底底的和皇上站在一起了,他们就算这个时候直接去找三位国公,恐怕也已经是无济于事了。
因此,他们急匆匆的换上朝服,挎上战马,快马加鞭的向皇宫冲去。
然而他们到达皇宫时,他们被皇城中负责守卫的羽林军给拦了下来,皇上竟然不见他们,但是他们却没有放弃,虽然赶到这里的官员越来越多,他们也越有信心,皇上一定会召见他们的,而且在满朝文武的反对下,皇上根本就不可能一意孤行!
而对于天下卫所而言,这绝对算的上是一个石破天惊的消息了,这可以说是事关他们以及子孙后代的前途和命运!
第一批得到消息并直接面临冲击的卫所就是北直隶的卫所!
卢象升可是在这里留下了两万的军队,他们直接全军出动,早在朱由检的圣旨颁发之前,卢象升的大军已经将北直隶的诸多卫所全部控制起来了,他们的卫指挥使、卫指挥同知等军事主官都已经被关押!
当朱由检正式颁发圣旨的这一天早上,就是朱由检和他们约定好最早的行动时间,在极短的时间内,甚至是京城中的文武大臣还没有赶到皇宫时。
北直隶的所有卫所中,新的京营大军的士兵们当着所有卫所兵的面宣布了朝廷的命令、皇帝的圣旨!
正式宣布某某卫现在取消,将某某卫并入某某县,或者直接将某某卫设为某某县。
所有的卫所将士都被这样的消息给震惊了,这怎么可能,卫所真的没有了?
卫指挥使等人差一点儿就是悲哀的痛卢,而普通的卫所士兵差一点儿就跳起来了,我等终于成为农户了!
同时在全副武装士兵们的组织下,所有的卫所兵开始了大规模的考核,包括之前被控制起来的卫所将官们!每省选吧出来一万精锐士兵的难度并不是很大,他们的进展很是顺利!
这样的行动不仅仅在北直隶,还有陕西全省同样发生着同样的事情!
三边总督满桂原本掌握的兵力就已经满足了西安大营的要求,在朱由检的要求下,他早就已经将全部的军队给派遣出去,随时等待着时间的到来。
没有办法,陕西实在是太大了,这里的卫所数量也实在是太多,需要的兵力实在是太大。
因此在派出一定军队前往山西之后,陕西剩下的兵力已经有些捉襟见肘。但是总体而言还是够用的,因此到了这一天,陕西的行动几乎和北直隶的一同行动!
数十个卫所没有任何的动荡就完全转化到整顿之中,各方面的进展都十分顺利。
而同时,卢象升和满桂派出的军队也很快就能抵达河南、山东、山西,到时候北方六省基本上就可以说是大局已定,谁也改变不了这个结果!
至于南方看到朝廷对他们如此何严苛而可能出现的情况,朱由检并没有什么担心,现在的黄得功已经跨过长江,很快就能抵达南京,虽然只有两万大军,这点儿力量实在是太小了,但是现在也足够看守南京城,乃至于守卫北直隶!
朱燮元和秦良玉也已经到位,在这十数万精锐大军的镇压下,南方即便真的出现了动乱,也完全不是问题!
朱由检此时的心中就是这样想着,地方上现在的行动基本上问题不大,但是他并没有想到京城中的文武官员的反对声竟然会如此巨大,现在的皇宫外已经有数百人了,而且内阁六部的不少高阶官员都来了,现在可以说是群情激愤,若是朱由检再不见他们,事情恐怕真的要麻烦了
朱由检不由得深深地皱起眉头,他发现这一年来他小心翼翼的对大明进行变革最大的阻力就是来自朝廷当中!即便是在朝廷重臣中也是如此,尤其是这一次或许是朱由检的动作实在是太大,让朝中的官员们忍无可忍了。
果然,他们都已经串联叫起来了要让朱由检收收心,回到正常的朝野秩序当中!
但是居朱由检所知道的情况,皇宫外的文官是以顺天府尹刘宗周为首的。
其他的高官黄立极等人今日竟然都没有参与其中,他们现在几乎是能躲多远就躲多远,只有郭允厚和毕自严两人隐藏起来以避开众人,小心翼翼求见朱由检,这些大明朝廷的重臣所表现的情况朱由检很是满意!
这些人都表现的很是不错,不枉自己对他们的信任,作为这个时代的人杰,朱由检相信他们都会做出最有利于自己的选择,现在看来事情的情况就是如此!
朱由检对身旁的王承恩交代了几句,就安静的坐在那里,等着他们的到来。
………
很快,皇宫外,英国公三人将所有的勋贵叫到了五军都督府,在羽林军的护卫下,数十位勋贵开始了秘密谈话!
谁也不知道一众勋贵们究竟说了什么!两个时辰后一众勋贵竟然眉开眼笑的离开了五军都督府,几拨相熟的人已经共同向某某酒楼而去!
早已经等待十分焦急的一众文臣看到勋贵们离开的背影面面相觑,刚才究竟发生了什么?他们的态度变化怎么会这么大?
就连他们的领头人顺天府尹、天下儒家领袖刘宗周此时也十分疑惑,那些丘八又做了什么?现在怎么就走了?
难道是皇帝出招了?
他的眉头深深皱起!不行,他们走了,不愿意抗争,我们圣人子弟就自己为名请命,破釜沉舟,
上一次,本官有关反对皇上恢复子爵、男爵并对将士们大肆赏赐的奏折皇上竟然迟迟不回复,皇上究竟是什么意思?
现在皇上竟然还要一举废除在大明实行了两百五十余年的卫所制,这绝对是万万不可的,本官绝对不能接受!
即便是黄立极那些佞臣和皇帝狼狈为奸,作为孔圣人的门徒,本官也绝对不会退缩的。必须阻止这一切!
想到这里,他转身继续面向皇宫,双眼充满了希望与坚定!
这个时候,进入皇宫和朱由检商量许久的郭允厚和毕自严又出了皇宫,他们的脸上充满了开心的笑容,想来是遇到了什么美好的事情。
他们这个时候走出皇宫,直接就被皇宫外的一众官员给到了,而且他们脸上的开心、愉悦也被看的清清楚楚!
他们的高兴与众人的愁苦和担忧形成了极其鲜明的对比!自然也就让刘宗周等人很是不满,简直是岂有此理,你们完全是枉读了圣贤书。
但是刘宗周等人还是说要直接围住了两人,对于刘宗周这个天下儒学太斗,叫人自然不敢怠慢,向刘宗周打了个招呼!
刘宗周等人可对他们很不感冒,直接无视了两人,极其无礼的说道:“郭大人、毕大人,两位大人此时竟然还如此开心?
两位大人难道不知道皇上此时在佞臣的教唆下,竟然直接要废除卫所制,这简直是岂有此理。
皇上不知道这卫所制是太祖皇帝亲自定下的吗?天下数百和卫所直接养活了天下两百余万大军!直接关系着我大明的应衰存亡!
再加上,太祖皇帝留下的政策岂是想变就能变的?太祖高皇帝是多么的伟大,他驱除鞑虏,恢复中华,他所制定的天下之法绝对不能变动。
祖宗之法岂可轻动?
………
现在这样事关我大明生死存亡的时候,两位饱读圣贤书,又是圣人门徒,难道不清楚这样的危险吗?这个时候两位大人难道不应该加入我们,参与到保卫卫所制的宏大队伍之中吗?”
刘宗周的声音越来越激昂,他身后的一众小官此时都是双眼赤红的看着前方对着郭允厚两人慷慨激昂的刘宗周,心中想着:刘大人果然不负盛名!
郭允厚不想搭理这些人,拉拉旁边毕自严的衣袖,准备回去了,惹不起自己还躲不起吗?
但是他能忍,毕自严却不想忍了,他直接向前踏出一步,声音响亮的说道:“刘大人此言差矣!
自古以来,先贤曾孜孜不倦的教导我们,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兵者,国之大事也!
最近百余年,我大明卫所糜烂,不仅不能对蒙古人主动出击,甚至就连沿海的倭寇都不是对手,对战辽东也不过是败仗连连,辽东土地一丢再丢,数百万辽东百姓妻离子散!
现在皇上大练新兵,对西南奢崇明、安邦彦、土默特部、建奴连连确定胜利,而这一切都是之前想都不敢想的。
皇上地胜利正是表明了募兵制比卫所制要好的多!
而且改卫所制为募兵制的想法,大明历代先皇也有所准备!不然的话之前的九边也不会全都是募兵制!
现在难道不是应该趁着建奴元气大伤之际整顿全国兵马!什么时候走大明才可以挥师百万,直下沈阳城!
若是没有了军队的强大,难道咱们这些读书人还能好好读书吗?你们还能在这里高声阔论吗。”
毕自严说完后,郭允厚都惊呆了,这位新任户部尚书的嘴可真是厉害了!而这也正是皇上所喜欢的类型,以后恐怕是仕途宽广啊。
刘宗周等人实在是气的发抖,可惜的是郭允厚和毕自严已经扬长而去了!
“毕大人,你这还有些着急了,他们有现在的反应其实也很正常,毕竟咱们之前不也是如此吗?”
“郭大人,本官并不认同大人的话,本官认为这些人恐怕和我们的所思所想并不相同。
他们并不关心我大明军队的战斗力,不关心我我大明军队能不能打胜仗,他们的要求只有一个,那就是现在朝廷的情况不能动,维持现状就好!
其实本官现在最担心的还是我们那个圣明的皇上,本官从来没有想过这一辈子还能遇到这样的皇上,咱们现在的皇上实在是大方,数十万人的军费皇上竟然也愿意从内帑出,本官实在是感到由衷的庆幸!
刚刚在乾清宫,当听到皇上地话时,本官就是极为震惊的!
现在这数百人的直接冲头,是真的会产生极大的负面影响!本官是真的担心皇上他能不能撑得住这些人的压力将这些事情给不断的推进过去!”
“毕大人所言极是,像刘宗周这样的迂腐之人,他们根本就没有想过我大明的未来,他们只想着自己的名声,自己的未来!
本官相信皇上会处理好些数百人的,刘大人恐怕是竹篮打水一场空,甚至还是赔了夫人又折兵!”
“是极是极!”,说到这里,已经走过去很远的两人转身看着皇宫外的场景!
………
PS:今天先还欠债一千字,明天继续还债,现在实在是太累了,实在是非常瞌睡,坚持不住了!今天就这样吧!
第三百八十章 斥刘宗周(求订阅)
皇宫外以刘宗周为首的一众官员此时十分愤怒,让这等误国之辈担任此等要职,这简直是滑天下之大稽,置天下安危于不顾。
然而,勋贵们的反常举动以及郭允厚两人的言论、行为已经让皇宫外的大多数人感到事情似乎不太妙了,毕竟能走到这个位置的人没有人是真正的傻子,大家心中都是有所求的,或为财或为名。
不久,数百人的队伍中就有不少人已经开始偷偷摸摸的离开了,不到半个时辰就只剩下了七十余人,这让刘宗周气的浑身发抖,简直是岂有此理,一群道貌岸然之辈。
皇宫外这些人的动作朱由检自然是极为关心的,因此当知道现在这种情况发生时,他终于长松了一口气,看来这些人能做到的最大地步也就是这些了,果然都是聪明人,以后聪明人才能活的更久!
说实话,刘宗周这样的行为实在是给朱由检气得不轻,要知道,此人可是朱由见亲自将他调到京城的,初始刘宗周在顺天府尹这个位置上做得很是不错。
对京师的种种乱象进行了大规模的整顿,凭借着他的这种迂腐以及自身的庞大声望,取得的效果也是极佳,现在京城的治安已经和以前完全不一样了,京师中的不少官员都在表彰他的努力!
甚至是在他严格的要求和监督之下,京师进行的路面硬性化工程是全国贪赃枉法最少的地方,这简直是一个奇迹,看看刘宗周此时在京师的声望就可以知道了,刘青天的名声已经流产甚广,恐怕只差一步就要超过古时候的包青天包拯了。
可惜此人竟然如此迂腐,丝毫不知道变通,不久前的爵位变动之事此人就是极力反对,一篇劝阻朕的文章可谓是极好,朱由检几乎完全看不明白,最好还是在黄立极的解释之下才看懂其中的典故。
朱由检无奈之下只能留中不发,现在此人的所做所为朱由检已经无法接受了,他竟然如此大胆,现在看来,此人绝对算得上是一把双刃剑了。
不过朱由检相信自己还是握得住着把剑!
深思一番后,朱由检让王承恩将刘宗周叫到乾清宫,之后,朱由检却并没有就在这里等待刘宗周得到啦,他直接离开了乾清宫,向慈宁宫走去,就在刚刚张嫣让自己的小宫女来传话,说中午想和皇上一起吃饭,聊聊家常,朱由检只能过去,并不是故意要将刘宗周晾在那里的。
得知皇上要召见自己的刘宗周非常兴奋,连忙收拾了一番衣衫,在众人殷切的目光之下跟着王承恩走进了皇宫。
走进乾清宫后,他才发现皇上竟然不在这里!
“王公公,皇上难道不在这里?”
“刘大人,皇上因为有事情不得不离开了,让您在这里等待一会儿。皇上很快就回来了。”
......
一个时辰后,早已经等的不耐烦的刘宗周再次问道:“王公公,不知皇上去了哪里?”
王承恩很是诧异地看了一眼刘宗周,“刘大人,咱家不得不提醒大人一句,皇上地行踪以后还是莫要打听为好。
今日也就罢了,咱家就和刘大人提上一嘴,刚刚皇上受到毅安皇后召见,去了慈宁宫,想必是有要事要商议。”
听到这话,刘宗周松了一口气,去见毅安皇后了,想来这么长时间,毅安皇后点定然可以劝服皇上收回旨意的。刘宗周再次气定神闲起来。
而此时的慈宁宫内却并没有出现剑拔弩张的情形,场景确实非常的祥和。
时间回到一个时辰前。
对于张嫣这次叫自己过来的目的,朱由检还是相当清楚的,虽然不想过来,但是却又无可奈何!
“见过皇嫂!”
“皇上您终于过来了,快让哀家看看。...啧啧,这做了父亲就是不一样了,若是你皇兄看到了你现在这个样子定然十分开心,皇上你真的长大了!”,张嫣笑着说道。
“是啊,朕也是突然发现自从有了慈烨之后,无论那里感觉就是大不一样了,感觉成长了许多!
对了,最近一段时间,皇嫂您最近身体感觉可还好?”
“劳皇上挂念了,哀家一切都好。还没有恭喜皇上取得辽东大捷,此次皇上御驾亲征收复国土数百里,可谓是大大展现了我大明雄风!
前几天晚上,哀家都梦到了先帝,他对着哀家可是狠狠的夸赞了一番皇帝,他还说,他对皇上你十分满意!”
“朕谢皇兄的赞扬,请皇兄放心,朕定然要早日收复我大明国土!”朱由检顺着张嫣的话继续说着。
张嫣沉吟一番,似乎是在心中再次详细思虑后说道:“皇上,有些勋贵家的诰命夫人对哀家说皇上你要废除天下卫所,皇上你先不要着急。”张嫣压下了朱由检想要说的话。
“哀家本身对军队并不了解,更何况有着后宫不得干政的祖训,哀家并不强制性的要求皇上你去做这个做那个,哀家今天只是想给皇上提几点注意的地方,让皇上注意一下,之后的事情还是需要皇上你自己来做决定!”
朱由检直接从椅子上站了起来,对着张嫣行了一礼,由衷的说道:“朕谢皇嫂的理解,请皇嫂说,朕定洗耳恭听。”
张嫣的脸上露出笑容,“好,那哀家今日就说上一说!”
......
……
一个时辰后,两人有说有笑的在这慈宁宫中用起了午膳,张嫣提出的问题中大多数都是朱由检曾经考虑过的,但还是有一些让朱由检受益良多。
朱由检的却也没有想到自己的这位皇嫂竟然如此的通情达理,实话说,这样的长辈怎能不令人尊敬?
但即便是如此,朱由检还是对张嫣提出的一些问题进行了相对简单的回答,总算是打消了张嫣心中对于自己对于大明未来社稷的强烈担忧!
这时一名内侍在朱由检耳旁说了几句什么,朱由检一副恍然大悟的表情,他对毅安皇后说道;“皇嫂,朕之前让王承恩叫刘宗周在乾清宫等朕,朕一不小心给忘记了,现在都一个多时辰了,朕必须要尽快过去了?皇嫂,您慢用。”
听了这话的毅安皇后脸上的表情很是无语,皇上,您这心中的大笑恐怕都快憋不住了吧,现在脸上的笑容如此明显,哀家都不由的为这些如此胆大的官员感到担忧了。
“皇上那就快过去吧!皇上,杀戮过多恐有伤德行。”
朱由检点点头,他匆匆离开慈宁宫,之后却又缓缓地向乾清宫走去,哪里还有半分之前着急的样子?
真的,朱由检真的不是故意让刘宗周等待这么长时间的!
这一切都仅仅是一个巧合。
恰好在刘宗周等待地这一个多时辰中,恰好在皇宫外等着刘宗周带回去的数十人又离开了三十余人,剩下的人竟然已经不足三十人的时候,朱由检离开了慈宁宫。
乾清宫中的刘宗周早已经开始胡思乱想了,皇上这次召见自己究竟所为何事?皇上能够收回成命吗?既然要召见自己为什么已经过去一个多时辰了还不见自己?慈宁宫究竟发生了何事?毅安皇后能够说服皇上吗?
看着刘宗周焦急不安的样子王承恩格外的好笑,不由得出声安慰一番,刘宗周这才略微轻松了些许,司礼监掌印太监就在这里陪着自己,皇上应该不是特意自己晾在这里的,皇上一向对大臣们十分尊重,定然是本官想多了!
“皇上驾到!”这时,一道沁人心脾的话传到刘宗周的耳中,他连忙望向殿外,见到朱由检到了,他连忙行礼。
朱由检一脸歉意快步上前将他扶起,说道:“让刘爱卿在这里久等了,都是朕的不是,刚刚毅安皇后有事要嘱托与朕,朕这才不得不赶去慈宁宫!”
刘宗周一脸笑意的表示;“毅安皇后自然是要去见的,臣在这里等待实在是太天经地义的!”一边说着,刘宗周还在仔细观察者朱由检的脸色变化,希望能从中找到一些线索。
可惜,他什么也没有看出来。
“刘爱卿,朕这次是想听听你们究竟为何要反对卫所制的废除?”
见皇上提到这个问题,刘宗周立马就兴奋起来,“皇上,臣和臣的同僚反对废除卫所制都是为了我大明的繁荣兴盛。
......
.....。”
刚开始朱由检还在认真的听着,想听听有没有什么新奇的想法,可惜还是祖制以及可能出现判乱那一套,完全就是没有一点儿进步?没有一点儿新鲜感?这就是名满天下的儒学泰斗刘宗周的水平吗?太让人失望了。
待慷慨激昂的刘宗周说完后,朱由检开口了,他的语气十分严肃,“刘大人真的了解现在的全国各卫所吗?朕看恐怕是不甚了解吧。
刘爱卿,你根本就没有看到一卫五千六百人现在究竟还能剩下多少,即便是剩下的现在的战斗力又如何?你根本就不知道他们大多数已经沦为卫所官员的佃户了,张口就是卫所两百万军队是守卫我大明的脊梁。
……
你根本就不知道这些,只知道拿着你的圣贤书来读,简直是迂腐之极,完全跟不知道变通,你实在是让朕太失望了!
皇宫外的官员们恐怕都比你强,现在哪里剩下的官员已经不到三十人了!”
听朱由检说完,刘宗周的脸色十分张红,显然是有些受不了朱由见对他的侮辱,他的牛脾气却有些犯了,我刘宗周会有这么无能吗?绝对不可能的!
“朕看刘宗周你还很不服气,来来,你看看这个,看看你心心念伤亡天下卫所现在究竟是一个什么样子”,朱由检将一份奏折狠狠地摔到刘宗周的身上。
刘宗周连忙捡起奏折,仔细地看了起来,他倒要看看,大明地卫所究竟成了什么样子!
然而很快,刘宗周的额头上已经流下了汗珠,这...这怎么可能,大明的卫所怎么成了这么一副样子?这些武官难道已经忘记了他们祖先留下的荣光吗?
刘宗周看完后,手中的奏折跌落在地,他失魂落魄地跪在地上,一动不动,为什么会这样,这一切难道都是我的错?皇上的所作所为竟然是正确的,我刘宗周以后还有何颜面留在这朝堂之上?
这些人简直是禽兽,而我刘宗周竟然要为了这些人在奔走在皇上面前求情,绝不可饶恕!
朱由检被刘宗周的行为给吓得不轻,这人这么脆弱吗?一份奏折就把人给打击成这个样子?这么可怕的吗?
朱由检再次开口了:“看这样子,刘爱卿已经看到了事情的原委了,现在爱卿可有后悔?”
“皇上,臣知罪,臣甘愿受罚,臣竟然为了如此腐朽的卫所求情,臣愧对皇上,愧对教导我的圣贤,臣已经为有资格担任顺天府尹,臣以往能够回乡养老,请皇上恩准。”
”呵呵,刘爱卿做错了事就准备一走了之吗?这个时候不是应该戴罪立功吗?现在这是要躲避吗?难道这就是圣人交给你这位大儒的品德吗?”
刘宗周惊讶的抬起头来,难道皇上没有会怪罪自己,竟然要原谅自己,这也太不可思议了。
“自然不是,皇上让臣怎么做,臣就愿意怎么做,臣愿意将功补过,为我大明做出自己的奋斗。”
朱由见点点头,“很不错,你总算唯有辜负朕的期望,你既然要将功赎罪,那么朕就给你安排一份工作!
顺天府尹你就不应当了,你接下来做刑部右侍郎,朕会给你分配一批五军都督府内的人,他们都对于军法颇为了解,现在北方的卫所已经开始整顿,很快一些犯法的卫所官员就会被查出来,到时候你就负责审理这些有罪的卫所武官,朕希望你能不耽搁时间,直接投入求中。
至于顺应天府尹,朕准备调应天府应陈奇瑜来担任顺天府尹,刘爱卿,没有问题吧!”
刘宗周咬咬牙,
“臣遵旨!”
防采集,自动加载失败,点击手动加载,不支持阅读模式!
禁止转码、禁止阅读模式,下面内容隐藏,请退出阅读模式!
第三百八十一章 真的有死谏!(求订阅)
当刘宗周有些失魂落魄的走出皇宫时,看到皇宫外那眼巴巴看着自己的二十余位同僚,刘宗周不由得一阵悲痛袭来,
自己这一次去见皇上不仅辜负了同僚们的信任,还要将自身投入到废除卫所中。
或许那些刚刚离开的数十人正是因为对自己失去了信心才这么做的吧,自己的确是对不起他们。
或许我们的确是错的,皇上才是对的,自己数十年来坚持的东西竟然存在这巨大的缺陷,刘宗周只感觉心中的信念格外的不稳!
失魂落魄的刘宗周在众人面前站定,迎着众人殷切的目光含泪说道:“诸位同僚,本官在与皇上仔细商议之后,本官发现咱们的想法实在是大错特错,我等只看到了卫所制之前所产生的巨大作用,却没有看到现在的卫所是一个吃人不吐骨头的地方了。
这就是我们自身所存在的巨大问题,本官已请求皇上让本官投入到军制的变动之中,本官也将投入其中。
恐怕不久之后,朝廷的圣旨就下来了。
本官在这里劝诸位同僚一句,莫要再往这歧路上走了,卫所真的已经过时了,诸位还是早日回头是岸!”
刘宗周说完强制着自己转过身,缓缓离去,留下面面相觑的众人,这是怎么回事,刘大人怎么见一面皇上不管是神色还是精气神都产生这么大的变化,直接就要支持皇上了,这里面究竟发生了什么?
但是现在领头人都已经领头“叛变”了,他们也无可奈何,即便是在这皇宫外坚持到现在的他们绝对算得上是顽固分子了,而且他们心中的坚持也早在一波又一波离开的同僚给消磨的一干二净了。
很快,众人也纷纷散去。
然而却没有人留意到有一人失魂落魄的看着离去的众人,他的心越来越坚定。
此人并没有什么名声,只是督察院普普通通的一名河南监察御史,也没有什么名声,谁也没有想到在皇宫外反对朝政的官员士子们,坚持到最后的竟然是他。
他今年已经五十多岁了,已经经历了半生踌躇,在官场上基本上已经没有什么前途。
而且他自己也没有什么追求了,他现在想要的只剩下一个美满的名声了,原本已经准备就这样回老家做一个乡绅,培养自己的孩子最终再次走向科举,自己这一辈子也就这样过去了!
但是最近朝局的变化让敏锐的他看到了一个新的机会,而且成功的几率很大,他很是心动。
于是,他今天加入了这些人准备谋一个名声,结果谁能想到这些人竟然都是银枪蜡烛头,中看不中用,皇上都没有露面就已经离开了一大部分人。
最后就连所谓的领袖,士林领袖刘宗周竟然也退缩了,果然是名不副实之辈。
他们都走了对他们自己或许不要紧,但是这却是对自己重大的打击,难道自己最后的希望都没有了?
他不甘心!
他感觉周围那些羽林军都一脸嘲弄的看着自己,自己就像是一个小丑,如此的滑稽可笑。
他心中一股气憋着出不来,脸色涨红,突然对着前方皇宫的的大门大声喊道:“臣万历二十年进士杨性鲁启禀皇上,现今朝堂之上奸臣当道,以迷惑圣上,现竟然在废除卫所兵制,臣为官三十余载,读数千年中华史,从未有如此滑稽之事!
臣心中极为愤怒,今日就不吐不快!”
这位杨御史的突然发生震惊了所有人,包括那些已经离开数十步的一众官员,城头上监视者外面这些人的高起潜,守卫皇城的羽林军,所有人都将目光转向这位名不见经传的杨御史,都想看看这位杨御史还能产生什么样的动作。
见此情形的杨御史似乎更加起劲了,“皇上啊,臣请皇上您听一听臣的看法,卫所乃天下安定之本,绝对不能轻动,卫所的两百余万军队更是我大明屹立两百余年的脊梁,即便是现在的他们可不是小老鼠,一旦事情不对他们很有可能会直接拿起手中的刀枪!
到时候我大明就真的是外有建奴,内部有各种反叛的危机时刻了!如此一来,我大明危矣!
依臣看提出废除卫所制的臣子就是大大的奸佞,就是非蠢既坏,他是想要我大明万劫不复啊,请皇上重罚此人!
……。”
杨御史的这一番惊天动作有没有真正惊到天谁也不知道,但是大明朝的天确实是被惊到了!
得到这个消息的朱由检已经走出乾清宫,来到了皇宫城门之上,看着下方发生的一切,只可惜杨御史却看不到朱由检就在城楼上看着他,不然的话他们若是看到朱由检,他们恐怕还会更加振奋!
而此时杨御史的举动已经吸引了很多人的目光,就连已经离开有一段距离的刘宗周都已经重新赶了回来,待在旁边看着杨御史的表演,没错,就是表演!
城楼上的朱由检面无表情的看着这一切,他要看看这位自己从来都没有关注过的小人物究竟能够做到那一步?会不会给自己一个惊喜!
而杨御史此时却有些骑虎难下了,为什么,为什么自己已经做到这种程度了,皇上怎么还不出来见我?就连内阁官员也一个都没有出来?我等官员现在的存在还有什么意义,为什么,杨御史想不通。
现在这样的结果和他想要的结果仍然差距甚远,这样的结果是不对的,是不对的!
而在其他人眼中这位杨御史的声音越来越大,神色也越来越疯狂。
突然,这位杨御史话音已转,不再想之前那样控诉,而是大声说道:“臣这一切想法都是在为我大明着想,没有一丝一毫的私心,今日当上天为证,臣以死为证!”
在众人目瞪口呆、惊呼声中,杨御史向皇宫的城墙上冲去,只听“嘭!”的一声,杨御史的身体狠狠地撞到了皇宫城墙上,身体滑倒在地,一动不动,红色的城墙上鲜红的液体正在缓缓流动!
羽林军们连忙上前将人扶起,查看着他的大致情况,高起潜也让人去喊太医,那些在围观的众人此时也是强忍着对于鲜血的不适,纷纷冲了上来,想要确定杨御史的情况!
惊慌失措的高起潜这个时候完全不知道该怎么办了,天啊,这样的事情竟然真的会在这里发生,这个官员都一大把年纪了,这一次恐怕真的就凶多吉少了,若是真的出了问题,那这件事就真的麻烦了,高起潜的心中极为担忧。
高起潜小心翼翼的看了看旁边坐着的朱由检,作为朱由检的贴身内侍,他还是很清楚皇帝对于废除卫所制有着多么强烈的意愿,绝对可以称得上是不达目的誓不罢休,若是因为这个老东西让皇上的谋划出了问题,那也不知道会有多少人要倒大霉!
然而他却见到朱由检露出了笑容,这却让高起潜心中更是害怕,有一点他知道了,皇上是真的生气了!
在御医到来之前,杨御史就在数十人名官员的围观中彻底的失去了气息!
他彻彻底底的离开了人世间,他的死亡给了刘宗周等人极大的冲击,尤其是刘宗周,他突然感觉仿佛是自己害死了这位忠正廉洁的大明官员,是自己对不起他!
可是,再一想,自己并没有做错什么?自己投靠皇上的确是因为自己没有看到天下卫所的迷乱,从而做出了极为错误的决定,还好自己现在完全可以改正。
自己是弃暗投明本没有错,而这位杨御史选择以死明志与我何干,这是他自己的选择,更重要得杨御史死的不值得,你以为你是为了真理而死,其实不然,你追求的东西本身就是错误的!
想到这里,刘宗周感觉心里好受了很多,不管如何,这样的行为值得人钦佩!
可是,你可知道你这样的行为将我刘宗周置于何地?天下人都会认为我堂堂士林领袖竟然还没有一个普普通通御史更为刚烈?我刘宗周的名声自今日起恐怕就真的没有了!
罢了罢了,身正不怕影子斜,我刘宗周做事什么时候在乎过他人的意见,现在你也死了,本官却实在是不好再为难一个死人了!
只是其他人会不会放过你本官就不知道了!
……
刘宗周并没有多待,待确定了杨御史的死讯后,就直接离开了这里,仿佛这里没有任何可以吸引他的东西了,刘宗周离开后,其他人也很快就离开了!
留下了一具躺在地上的尸体,以及匆匆赶来的御医!
所有离开的人都是心情沉重,真是山雨欲来风满楼啊!
朱由检在城楼上长出了口气,好家伙,还真的有人死谏啊,关键是竟然真的有人死了,朕今天实在是长了见识,竟然亲眼见到了事情发展的全过程。
朱由检感觉此时自己头有点儿疼,事情的发展有些超出自己的预料了。
“高起潜,你先让人把杨御史的尸体给收起来吧!”
“臣遵旨,皇上,臣想问刚刚围观的士子、官员们都要如何处理?”,高起潜小心翼翼的问道。
高起潜很清楚出现了这样的恶劣事件,大明朝是真的会出现大问题的,他也不知道这件事情究竟该怎么应对,现在他希望皇上告诉他,他应该怎么做!
他第一时间的反应是控制住这件事情,不让他给传播出去,不然的话,到时候群情激愤之下,大明的卫所制还要不要废除了?这都是皇上的心血啊!
“不用了,朕要看看接下来究竟会发生什么?”,朱由检转身向乾清宫走去,自始至终除了寥寥几人,就没有人知道朱由检亲自看到了这位杨御史死谏的全过程,而且还是相当的气定悠闲,完全不像文官那样着急上火!
刚回到乾清宫的朱由检就收到王承恩的禀告,黄立极等朝廷重臣们急不可耐的求见自己。
朱由检点点头,事情该来的还是要来,看看自己的朝廷重臣们究竟会在这个时候说些什么?虽然这次的抵制活动,这些人没有一人参与,但是他们的心中真的就不反对朕的决策吗?朕看不见得,他们心中定有不满,现在也是一个看清楚他们的好机会。
而此时在乾清宫外的黄立极等人是心急如焚,皇宫外怎么会出现影响如此恶劣的事情,而且就发生在皇宫之外。
凭借着这样的特性,这件事发生后不到一刻种,他们就知道了这个消息。他们就立马向皇宫赶去,他们需要和皇上商量一番如何应对此事,万万不可掉以轻心。
众人谁也没有经历过着这样的事情,你说这杨御史怎么就真的撞了啊,而且还死了!
现在可好,此事又该如何处理呢?
众人完全是一概不知,只能向皇上求援,希望一直聪慧的皇上能够提出一些建设性的想法,将这件事情给对付过去!
众人已经能够想象得到此时京城中的谣言究竟是一个什么样子了,想到这里,众人的脸色就更是阴沉。
得到皇上允许后,众人纷纷走进乾清宫,第一件事就是观察朱由检的脸色,看看朱由检还能不能忍得住这这人的恶性,皇上是不是真的生气了!
然而朱由检那十分平静的脸色却让他们心中忐忑不安起来,朱由检给他们的威舍还是相当厉害的。
“皇上,就在不久前,都察院河南御史杨性鲁在皇宫外的城墙上一头撞死,臣等认为此事干系甚大,朝廷必须尽快应对此事,不然情况就可能无法抑制了。
现在朝廷又没有对此事的传播进行限制,事情就糟糕,现在这样令人震惊的现在在百姓中传播的速度极快,恐怕到了晚上,一小半的京城人恐怕都知道了这样的事情!
因此臣认为朝廷的动作必须要快!”。作为内阁首辅的黄立极首先表示态度!
“臣请皇上早做决断!”
……
“臣请皇上要做决断!”
防采集,自动加载失败,点击手动加载,不支持阅读模式!
禁止转码、禁止阅读模式,下面内容隐藏,请退出阅读模式!
第三百八十二章 撞死人了!
“这位杨御史所谓的死谏究竟是一个什么情况,这里面的过程诸位爱卿想必也很清楚。
现在的关键是如何处理这件事情,现在人已经死了,事情不好办了,诸位爱卿能否告诉朕该怎么处理这件事,朕对毕竟登基还没有多久,对这些事情还没有经历过,经验还不是很足,现在就要靠诸位爱卿了。”
而在众人眼中,朱由检仍然是一如既往的平静,丝毫没有他们预想中的惊慌失措,这让他们心中也安定不少,现在的他们早已经和皇上是一根绳上的蚂蚱,皇上若是慌了,事情就真的要完了。
现在这样的情况还好,只是现在要如何处理,我们也没有什么好主意啊,毕竟人都死了!以前也有所谓的死谏,只是从来没有真死人啊,现在是真的死人了。
现在人死为大,我们该支持那杨御史?可这样岂不是打了皇上和我们的脸?现在这完全就是两难得问题,我等也没有什么好办法啊!
众人心中如此想到。
一番略微的沉默后,终于有人开口了,众人长松了一口气,看看这位同僚是怎么说的。
“皇上,臣认为首先朝廷应当封赏杨御史,给他一个美谥,如此来表示朝廷对他这种直谏的褒奖,毕竟这样的品德还是值得肯定与鼓励的。
但同时虽然他的这种品格值的赞赏,但是杨御史在没有完全了解朝廷制定决策原委的情况下,就在皇宫外以如此刚烈的行为来劝谏皇上,这已经绝对不能说是劝谏了,绝对算得上是威胁,以此来威胁朝廷,威胁圣上来改变朝廷的政策。
这是什么?若是如此,后人恐怕会大肆效仿,那以后朝廷的事情还要不要做了?
这样的行为必须得到制止,而且要坚决的制止,谁反对都不行。
因此臣认为,如此可以算得上是功过相抵,朝廷当取消对他的美谥,换上一个中等的谥号即可,如此即可以表示朝廷对他这种行为的反对,又可显示我皇的英明大度,有容人之量!”
朱由检看着此时一本正经说话的周应秋,心中很是高兴,终于啊,朕终于找到一个够不要脸的官员了,朕以前就觉得周应秋很有潜力,现在看来朕还是小瞧了周应秋,不错,真不错!
朱由检越看周应秋就越觉得欢喜,又想想之前几次周应秋所做的事情,这才是朕所需要的人才啊,人很机灵、有足够的能力,更重要得是足够的机灵!
这才好啊,这才好啊!
周应秋提出的方法不是挺好的吗?对国家,对朝廷,对在座的诸位不都是一件大好事吗?想来诸位爱卿也会赞成的,想到这里,朱由检看了看其他的一众官员。
这些官员此时却完全没有注意到朱由检的动作,全部都带着古怪的目光看着周应秋,说实话,这个方法好吗?当然好了,这个方法符合在场众人的利益,只是他们这些人还是要一些颜面的。
若是他们,恐怕真的说不出来这样的话。直到今日方知周大人的真性情啊!
“好,周爱卿果然是大才,朕看这个方法就很好,此事就这么办!
有功就赏赐,有错误就要处罚,杨性鲁这样敢于犯颜直谏的行为的确值的赏赐,皇上也不是万能之人,自然也会出现一些错误,这就需要官员们的提醒。
但是提醒也首先应该自己了解清楚才是,决不能想这位杨大人一样不分青红皂白,这样的行为绝对不可取!
此事就这么定了,王承恩,你尽快拟旨。
户部、刑部、兵部尽快派出人手向北方诸省派出官员,五军都督府的人已经出发了,你们尽快协助卢象升和满桂处理好北方六省的卫所改制之事!”
“臣等遵旨!”,众人心中松了一口气,总算是有了应对方法,这样也挺好,相比于京城里的这些乱七八糟的事情,他们更愿意去处理地方之事!
………
当锦衣卫将杨性鲁的尸体和朝廷的圣旨送到杨府之时,杨府外早已经是人满为患了,显然杨性鲁的事迹已经在京城传播很广了。
杨府内外早已经是哭声震天,待王承恩带着锦衣卫人到了后,杨府众人收起眼泪,默默留出一条道路,待看到锦衣卫抬着的杨御史尸体后,他的亲人直接扑在他的身上,刚刚停歇的哭声再次响起,场面显得极为凄惨,让人闻着落泪!
王承恩皱着眉头看着这一切,嘴角一歪,心中格外的厌烦,作为一名在皇宫中混迹数十年的太监,他一眼就看出来这些围观的士子们哭声格外的虚假,一点儿都没有真情实意,实在是让人看不惯。
看出来这些后的王承恩一点儿也看不下去了,这水平实在是太低了,连皇宫内十几岁的小太监都比不了,无能!
他不再和这些人废话,匆匆宣读了朝廷的圣旨后,就直接离开,就连杨府众人孝敬他的银子王承恩看都没有看。
仅仅留下了义愤填膺的众人,原本听到皇上给予的谥号众人还有些高兴,结果呢?这个世界上竟然还有所谓的功过相抵,简直是岂有此理,杨御史都已经死了,自古以来都是死者为大,那里出现过这样的事情?
而特意来次吊唁杨性鲁的一众官员在听到圣旨后就直接悄悄离开了,仿佛自己根本就没有来过这里。
原本他们以为凭借着杨性鲁在皇城上的这一撞,最少也可以撞出一个士林美名,在往上恐怕就是没有上限了,因此他们都是急匆匆的赶了过来,希望能够借助这位杨御史,发一拨死人财。
但是谁能想到现在竟然会是这么一个结果,朝廷的心真是狠啊,人家已经死了,朝廷也不愿意给他一个死后哀荣!
甚至还要在人家的尸体上捅了一刀,按照圣旨的意思,岂不是说,杨御史若是没有那一撞,他自己还有罪了,正是这一撞,让朝廷对这位杨性鲁格外开恩?
让人细思极恐啊,看来朝廷对于废除卫所制的决心超过了他们所有人的想象。
此情此景之下,他们那里还有心思在这里待着,这一份名气自己是蹭不到了,惹不起我们还躲不起吗?
而围观此事的近百位士子看到了今日发生的一切,他们的心中着实是愤怒异常,朝廷这是在堵塞言路啊!长此以往,必然国将不国啊!
他们在杨府门前留下一番狠话就心事重重的离去了。
当天晚上他们就再次聚拢起来,现在既然直接找皇帝没有用,他们也不愿意放弃,作为士子,没有经历过官场的捶打磨练,他们心中仍然保留着某种朴素的感情,这种感情让他们相信杨御史是对的,朝廷是错的,毕竟杨御史都已经死了。
这是在是太符合他们心中有关正直的朝廷忠良报国无门,只能一死谏之的想象了。
于是经过商议之后,一百余位士子做出了决定,他们要寻找一些名声高,位高权重的官员为杨御史申冤!比如温体仁、孙承宗、郑崇俭等等!
然而当他们浩浩荡荡的来到这些官员的府邸门前时,这些大人物纷纷禁闭府门,根本就不愿意看他们,连他们的话都不听,这让众人心中十分沮丧!
这些大人物已经丝毫不在乎他们在士林中的名声了吗?
可是少年人心中却是相当执拗,他们不愿意退缩,就这样守在府邸门前,一天又一天,让孙承宗等人格外的烦闷。
可是他们却也无能为力,做不了什么,真要是将这些人赶走那就真的自绝于天下读书人了,若是劝他们回去,他们还真的没有这个信心能够做成,没有办法下他们只能就这么忍受着,等待着有一天,这些士子们累了也就离开了。
最终还是朱由检实在是看不下去了,这些士子已经对朝廷的工作产生了极为不好的影响,于是他派出了羽林军对这几家的府邸进行了防护。
将这些士子产生的不利影响降低了许多,毕竟万一一些士子伤害到了这些老大人就不太好了,他还需要这些人为朝廷做事呢。
更何况这些人现在都是极为忙碌的,最近朝廷的动作一大堆,这些官员的事情绝对耽搁不得。
在京城,这些士子能所能引起的影响也就这么多了,对于朝政的运转根本就几乎没有形成任何的阻碍!
朝廷还是该做什么该做什么,北方各地的卫所也是一个接着一个的整治,随着刑部、兵部、五军都督府的官员接连不断的抵达,一名又一名的贪赃枉法的卫所军官被斩首或被削职为民!
他们家中的田地全部被查抄,整个卫所所拥有的土地户部官员将会进行全部的丈量,重新登记卫所的户口数。之后再把卫所的所有土地按照人口数量进行划分。
防采集,自动加载失败,点击手动加载,不支持阅读模式!
禁止转码、禁止阅读模式,下面内容隐藏,请退出阅读模式!
第三百八十三章 造反?(求订阅!)
当关于朝廷要废除卫所制的消息传到这些地方之时,各地卫所的卫指挥使等人将信将疑,甚至是怀疑居多,毕竟谁敢相信朝廷敢明目张胆的直接废除实行了两百五十余年的卫所制?
然而当他们知道从北边或者周围卫所传来的消息时他们就震惊了,朝廷的军队真的将这些卫所给包围了,还将那些军官给控制住了!
朝廷真的要将卫所取消吗?
毕竟即便是有军队也不可能一次将所有的卫所都控制起来,这些消息还是传递了出来,一些较为偏远的暂时没有军队包围的卫所得到了这些消息。
这些卫指挥使现在是彻底害怕了,在这么长的时间中,他们早已经将自己所在的卫所当成了自家祖传的产业了,卫所中的数千户百姓早已经成为了他们以及其他官员的佃户了!
现在朝廷竟然要拿走他们家的田地,拿走他们家的佃户,这绝对不能接受!
他们虽然是草包,可是他们也不傻,这个时候他们只有两个选择,当得知有京师的军队来到自家卫所时,他们彻底的慌了,自己该怎么办?
即便是剩下的一小部分卫所中,也有一大部分的军官经过思索后,垂头丧气的起身迎接京师军队的到来,之后就是老老实实的接受朝廷的处理。
当然也有一部分卫所的军官那是怒气冲天,心中着实是愤懑不已,朝廷怎能如此对待自己这个功臣?
不仅仅是卫指挥使不满,下面的一众军官都不满,众人简单的碰个头,商量一下,喝了一碗断头酒,脑子一热就带领着自家的家丁裹挟着卫所的数千壮丁就直接造反了!
整个北方六省直接造反的卫所仅仅有八个,五个在山东,三个在河南,跑入山林做土贼的卫所有近十五个!军官直接逃走的卫所达到了三十多个。
造反的卫所仅仅数天时间内就被朝廷的军队所平定,该被杀死的被杀死,根本就没有掀起什么浪花。
逃走的军官朝廷只能发出悬赏告示,至于逃入山林的卫所,朝廷目前已经在尽力围剿了,不过这个时代朝廷兵力都有要事,根本就没有时间,再加上这些家伙去的地方都是山高林密,围剿本身就是极其困难的事,要想真的围剿成功,现在根本就不可能,它所需要的时间恐怕就是极长了,
在此次卫所整顿中,北方六省的形势基本上都在朝廷的掌握之中,地方上卫所所进行的反抗也是微乎其微,根本就产生不了太大的影响。
可以说北方六省大局已定!
然而南方的形势却没有那么美好了!朝廷新成立的南京大营由黄得功率领两万精锐提前来到了南京,然而即便是如此,当朝廷颁布废除卫所的时候,黄得功仅仅到了扬州。
由于南直隶卫所众多,黄得功的两万人根本就应付不过来,朱由检特意安排朱燮元调集两万兵马支援南直隶,他们将乘坐船只,沿着长江顺流而下,很快就能够达到南直隶。
调动南方水师负责南直隶、浙江、福建一带沿海的诸多卫所;就连北方水师也被调动,直接进入长江负责南直隶长江以北几府卫所的整顿!
原本朱由检认为自己的准备已经很充分了,然而事情的发展却是经常出乎人的预料。
因为朱由检的提前布置,四支力量都在朝廷的圣旨、京师的消息传到长江以南之前抵达了南京。
黄得功带领的两万精锐到达南京产生的影响极大。
南京原有南京京营十余万人,由历代魏国公所统领,至于南京京营的样子,那完全就是不用考虑了,在天子眼皮子底下的北京京营都是那样一个样子了,更别说是天高皇帝远的南京了。
对于朝廷突然派出了两万大军来到了南京,南京的留守官员心中所思考的东西可是很多,最担心的还是魏国公徐弘基等一种南京留守勋贵,南京京营什么样子他可太清楚了!
天子北迁已经两百余年了,朝廷就从来没有向南京派遣过这么多的兵马,那么现在朝廷究竟要做什么?
当然猜测归猜测,他们还是很有礼节的迎接了黄得功的到来。热热闹闹的举办了迎接宴会,顺便向这位黄得功将军了解一下此行的目的!
还别说,他们还真从“喝醉”的黄得功身上了解到了一些消息,例如朝廷赏赐了他黄得功男爵!
这个消息让以魏国公徐弘基为代表的一众勋贵脸色很是难看,朝廷究竟要做什么?皇上是什么意思?
当天晚上一众勋贵在富丽堂皇的魏国公府商议如何应对朝廷大肆封赏数十位勋贵,在这次会议上,所有的勋贵都在破口大骂京师的勋贵们完全是无所事事,如此大事他们竟然没有向南京通知,难道不知道商量商量吗?
他们难道没有进行反对吗?简直是愚蠢至极!他们南京一众勋贵就这样被无视了吗?完全是没有一个人在意。
第二天,一份有着南京所有留守勋贵署名的奏折被八百里加急的送往京城。所有的勋贵们忧心忡忡的等待着从京城传来的消息。
黄得功的军队却就在南京城是一动不动,显得格外的诡异,勋贵们相信黄得功这小儿来到南京定然是有要事的,怎么现在不动了?
黄得功到达南京的第二天晚上,从贵州朱燮元处调来的两万军队也到了南京城,抵达之后竟然没有丝毫的停留,再加上黄得功的一万军队,一共三万军队直接在南直隶、湖北两省行动起来!
这样的情况让南京一众文武大臣彻底的警觉起来,他们明白了,朝廷定然是有大事发生了。当他想要去找黄得功时,此时却是已经半夜,众人只能等到明天问个明白。
就在大军出发后的第二天凌晨时分,从北京城八百里加急的消息终于传到了南京城的魏国公徐弘基的府邸!
徐弘基看完后直接双眼发黑,差一点儿就晕倒了,皇上您怎么敢啊!
紧急情况之下,徐弘基来到了黄得功的府邸,直接向黄得功质问道:“黄将军,有消息从北京传来,朝廷要废除卫所制,让将军你担任南京大营的总督。
不知此事是否为真?现在情况危机,事关我大明的江山社稷,还请黄将军如实相告!”
黄得功看着一脸焦急的魏国公,略一沉默道:“末将不敢欺瞒国公,此事为真,现在朝廷已经在北方几省动手了,他们根本就掀不起什么风浪。
实话告诉魏国公,皇上让本将军对精锐大军到南直隶就是为了镇守江南,江南地区绝对不能乱。
长江以南有末将、有定南侯定然无事,国公不用担心。”
徐弘基有些绝望的闭上了眼睛,好长时间够才缓缓睁开道:“那黄将军可知道此事可能会引起的后果?别的地方诸多卫所都是分割开来的,自然是问题不大。
可是黄将军是不是忽略了那个地方。
就比如说这南京城!这南京城外可还有十余万南京京营大军啊!
这些人一旦知道了消息会发生什么?他们会不会转身直接攻打南京城?黄将军能守的住吗?”
黄得功脸色一变,“怎么可能,他们那里有这么大的胆子,这可是要诛九族的啊。
朝廷只是要改制,他们只要有本事还是会被朝廷继续重用的。”
“你不在南京,根本就不知道这里的情况,一旦被朝廷整顿,这些人所犯下的滔天罪行会被直接处斩的,甚至是诛九族都不为过!
你说他们会老老实实待斩吗?”,徐弘基急急忙忙的说道。
黄得功的脸色一下子就白了,“怎么会这这样?”,他喃喃道。
皇上还是太着急了啊,徐弘基摇摇头说道:“希望现在还来得及,城外那些人现在应该还不知道究竟发生了什么,能拖一段时间是一段时间吧,尽力做好守城的准备吧。”
黄得功似乎一下子反应过来,他沉声问道:“他们现在必然还不清楚,魏国公,末将想知道京营中有没有可信的兵可用?”
黄得功就不相信这世代镇守南京城的魏国公在这南京京营中没有一点儿心腹?
这么快就镇定下来了,还抓住了问题的关键,徐弘基心中不由得对这位年轻将领刮目相看,皇上还是有几分识人之明啊。
徐弘基一该之前的紧张,以手扶须,呵呵笑道:“不错,看来黄将军你还颇有本事啊!”
“当不得国公爷的夸奖,末将只是尽自己所能,末将率领的兵马还留在城中的只有一万,不知国公能有多少兵马?”
防采集,自动加载失败,点击手动加载,不支持阅读模式!
禁止转码、禁止阅读模式,下面内容隐藏,请退出阅读模式!
求订阅,求月票、打赏、推荐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