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游戏竞技内家拳演义TXT下载内家拳演义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内家拳演义全文阅读

作者:传统太极拳     内家拳演义txt下载     内家拳演义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十三,陈长兴太极拳论(五)

    (原文)第四论四梢

    於论身之外,而进论四梢。夫四梢者,身之余褚也;言身者初不及此,言气者亦所罕闻,然捶以由内而发外,气本诸身而发梢,气之为用,不本诸身,则虚而不实;不行於梢,则实而仍虚,若手指足特论身之梢耳,而未及梢之梢也。四梢惟何?发其一也,夫发之所系,不列於五行,无关於四体,是无足论矣,然发为血之梢,血为气之海,纵不本诸发而论气,要不可虽乎血以生气;不虽乎血,即不得不兼乎发,舌为肉之梢,而肉为气之仁,气不能行诸肉之梢,即气无以充其气之量,故必舌欲催齿,而肉梢足矣。至於骨梢者,齿也,筋梢者,指甲也,气生於骨而联於筋,不及乎齿,即不及乎骨之梢,不及乎指甲,即不及乎筋之梢,而欲足尔者,要非齿欲斯筋,甲欲透骨不能也。果能如此,则四梢足矣。四梢足,而气自足矣,岂复有虚而不宜,实而仍虚之弊乎!

    注释:四梢说明:

    太极拳的能量蓄发分上下、内外。

    这太极拳之能量蓄发,不比那形意拳之能量蓄发。形意拳之能量蓄发是在一条腿上蓄积出五行之力与周身整体压缩旋转之力的合一混元力后,就将此合一混元之力发出以打击对手。所以习练形意拳之根本,在于能量的蓄与发这二个阶段。

    而太极拳之能量蓄发,不是将蓄积出来的合一混元之力从体内发出,而是让合一混元之力在体内循环往复地运行,将能量贯通周身。所以,这太极拳习练的是“通”的功夫,即让合一混元之力贯通周身,在周身上下、内外运行流动,使身体习练成为一个能量平衡运行体,即为一种能量在周身平衡运行、充斥周身而达到涨筋腾膜、真气鼓荡的状态。

    所以,形意拳是劲力蓄发拳,而太极拳,是真气鼓荡之状态拳。太极拳是将形意拳之能量蓄发之动,习练到真气鼓荡之静之状态。习练到真气鼓荡的状态,则无蓄无发而又蓄发合一,这是一种静的状态。在这个静的状态下,能量会自动在体内充斥、运行,即神行一片的状态。

    那么怎么样才能够将形意拳之能量蓄发之动,习练到真气鼓荡之静,从而在静的状态下进行能量蓄发呢?

    那就要使用对拉拔长了。即内家拳涨筋腾膜、抻筋拔骨、真气鼓荡的神行状态,是由于能量在体内的对拉拔长而形成的。

    从竖向的上下来说,心肾交合水火相济与周身整体压缩旋转生成下行能量,使得身体获得上行的上下贯通之力,从而身体就会被在体内上下运行的两股能量流在上下两个方向上两夺对拉,身体骨骼仿佛被上下行能量对拉而被拨长,仰之而弥高,俯之而弥深。心力下行与压缩旋转之下行能量将身体向下拉,虚灵顶劲之上行能量将身体向上拉,此为对拉拔长。

    身体的这个被上下行能量两夺对拉之对拉拔长的状态,就是身体在上下的竖向方向上的能量充斥运行的状态。

    在横向方向上,太极拳也要习练出对拉拔长,即能量要在四面八方将身体对拉拔长,才会达到真气鼓荡之能量运行状态。鼓荡,即能量自动向外鼓涨,使身体成为一个气球。气球就是一个被能量对拉拔长而生成的平衡体,气球被内里气体的向外扩张之力与气球表皮向内收缩之力两夺对拉,形成对拉拔长,于是气球的能量充斥整个气球,形成一个能量平衡运行体----------这就是太极拳要追求的目标!

    要达到真气鼓荡的目标,只有能量的上下对拉拔长是不够的,还要在横向生成内外能量的对拉拔长。只有身体上下、内外均形成对拉拔长,才能够真气鼓荡!

    而身体横向的对拉拔长,就必须要生成内外两股方向相反的能量才能将身体内外两夺对拉而形成对拉拔长,就如同身体在上下方向生成的对拉拔长一样。

    这太极拳在横向内外生成的对拉拔长,就是由向内收缩的三心归聚之能量与向外扩张的挺齐四梢之能量产生的!

    三心归聚,即心肾交合水火相济生成的心肾之五行能量上下颠倒运行而形成五行能量在小周天的运行,五行能量在小周天的运行,尤其是心肾之间上下运行之能量所形成的心肾能量气圈,是一种内缩之能量运行,这个小周天的能量运行就像抽水机一样将头顶心、手心、足心向心脏拉动。所以三心归聚是一种内缩能量流。

    而挺齐四梢则是一种向外扩张的外张的能量流,这个外张的能量流产生于体内上下运行的能量流自行的向外扩张运行,从根节达到梢节。

    这样,三心归聚之内缩能量与挺齐四梢之外张能量,就在身体内外两夺对拉,形成身体横向的内外对拉拔长。

    即身体上下运行之精气神的能量生成向外扩张之能量,相当于气球内部向外扩张的气体之能量;而心肾交合水火相济之内缩能量,相当于气球表皮之内缩能量。这样,身体在三心归聚之内缩能量与挺齐四梢之外张能量对拉拔长之下,就形成了一个气球之真气鼓荡的状态!

    这四梢之中之发梢,不单指头发,而是指周身毛发,即周身毛发表皮都要向外扩张挺齐。

    这挺齐四梢,亦非外形动作。那舌头似乎可以从外形动作中上顶,牙齿似乎可以从外形动作中咬牙,那这些都不叫挺齐。更何况那指甲、毛发,你如何去挺齐?

    这挺齐四梢,乃是在习练出上下运行之能量蓄发后,由上下运行之能量向外自然扩张而生成。即挺齐四梢与三心归聚均是功夫结果,而不是习练过程。所以不可强行使劲咬牙切齿、舌头卷顶、伸直手指脚趾、硬挺脖子头发,尚若如此,只能破坏周身整体压缩旋转的能量蓄发而使身体僵硬。

    所以,这身体横向内外之对拉拔长,是在习练出身体上下之对拉拔长之后的功夫,不可强求,功到自然成!

    这挺齐四梢之真意在于上下行能量自然向外扩张。当上行上下贯通之力运行到玉枕时,玉枕压缩而导致部分上行能量绕到头部前方经下颚向上运行,故将下颚上顶与上颚相扣,形成挺齐骨梢。而经下颚上行之能量亦经过舌头,要让舌头上顶玄鹰之处而使能量继续上行到玄鹰、印堂,形成挺齐肉梢。而上下贯通之力运行到手指脚趾,则自然是挺齐筋梢。上下贯通之力运行到皮毛之下、骨肉之间,则自然是挺齐血梢。

    即挺齐四梢,实为体内上下行能量内敛入骨、外张至皮毛的涨筋腾膜所致。那形意拳追求的能量蓄发到涨筋腾膜即止,而太极拳,还要将涨筋腾膜习练至真气鼓荡为止。涨筋腾膜为一种能量蓄发过程,而真气鼓荡为一种能量蓄发之状态!

十四,陈长兴太极拳论(六)

    四梢之拳论原文注释:

    论完身体外部之三节,进而论四梢。

    四梢,就是身体气血骨肉筋之尽头之处。对于其他拳种,均谈论不到四梢。

    但是太极拳之能量蓄发为由内里五行之力驱动外部周身整体压缩旋转,即能量由内发至于四梢。气即能量,为太极拳所使用的技击之物,所以气不能达于周身,则周身虚而不实;气不能达于四梢,则即便是气达于周身而本质上仍然是虚的。即能量不但要达于周身,还要达于四梢。比如那手足为身体之梢,但是能量仅仅达于手足是不能技击的,还要达于手足之梢,即能量要充斥于手足之所有部位,一直达于指甲。

    发为血梢。本来身体之毛发,不被列于五行之内,无关于四肢运动,似乎不足以谈论。然而毛发为人体血之梢节,血为气之生成之地,所以就要从血生气的角度来谈论毛发,即血梢的毛发挺齐可影响气的能量的充足。

    舌为肉梢。肉为气的能量存纳之地,如果气的能量不能行于舌梢,则为气的能量不足,故而肉梢舌必须要达到上顶催牙齿的程度,则肉梢的能量才能达到充足。

    齿为骨梢,骨梢相联,上下齿相扣,才可使气的能量相联。

    指甲为筋梢,气的能量生于骨而联于筋,故气的能量要达于骨梢筋梢,即达于齿、指甲。让气的能量达于骨梢筋梢,则可达到齿能咬断筋,指甲能穿透骨的程度。如果能够达到这个程度,则四梢足矣!

    四梢足,则气的能量自然足,就没有了周身皆虚或者身实梢虚之弊病!

    (原文)第五论五脏

    夫捶以言势,势以言气,人得五脏以成形,即由五脏而生气,五脏实为性命之源,生气之本,而名为心,肝,脾,肺,肾也。心属火,而有炎上之象。肝属木,而有曲直之形。脾属土,而有敦厚之势,肺属金,而有从革之能。肾属水,而有润下之功。此及五脏之义而犹准之於气,皆有所配合焉。凡世之讲拳术者,要不能离乎斯也。其在於内胸廊为肺经之位,而肺为五脏之华;盖故肺经动,而诸脏不能不动也。两乳之中为心,而肺抱护之。肺之下膈之上,心经之位也。心为君,心火动,而相火无不奉命焉;而两乳之下,右为肝,左为脾,背之十四骨节为肾,至於腰为两背之本位,而为先天之第一,又为诸脏之根源;故肾足,则金木,水,火,土,无不各显生机焉。此论五脏之部位也。然五脏之存乎内者,各有定位,而见於身者,亦有专属,但地位甚多,难以尽述,大约身之所系,中者属心,窝者属肺,骨之露处属肾,筋之联处属肝,肉之厚处属碑,想其意,心如猛,肝如箭,脾之力大甚无穷,肺经之位最灵变,肾气之动快如风,是在当局者自为体验,而非笔墨所能尽罄者也。

    注释:因以前均讲心肾交合水火相济之道理,故不再另述,只注释原文。

    太极拳之势,由气之能量所得。人体有五脏得以成形,即先天一气生于五脏。所以这五脏乃性命之源,是生成气之能量的根本。五脏即心肝脾肺肾也。

    心属火,有从下往上燃烧而炎上之象,故心力能够下行。肝属木,有树木之曲直之形,主身体之曲直、折叠、顺逆。脾属土,有阔达敦厚之势,主能量支撑八方。肺属金,有变化之能,故而生出阴阳二气。肾属水,水有从上往下之润下之功。

    心火下行炎上使肾水上行,此为心肾交合水火相济。肺金生成呼吸,生阴阳二气之阴阳转换,阴阳二气随心肾交合水火相济运行周身。脾土支撑五脏之静,肝木使得五脏生成曲直之动。心肾交合与呼吸二气生成能量之阴阳转换,肝脾生成五脏动静之阴阳转换。

    此乃五行之力。此五脏之五行之意,在五行之力的能量蓄发中各有所配合。凡是世间之拳术,都断不能离开五行之力。

    肺部阴阳二气之阴阳转换,在于胸腔内肺经之位,而肺为五脏之华,肺经动,即呼吸二气之动,而诸脏器不能不动也!肺经之动,动在肺部以下之胸膈膜,胸膈膜上下运动,则五脏皆动。

    两乳之中为心,两肺抱心,肺部之胸膈膜之上乃是心经之位。心为君,心火动则其他脏器皆动。心火下行炎肾水,则肾动,肾水上升抱肝脾,达到五脏皆动。

    两乳之下,右为肝,左为脾。后背脊柱从上自下第十四骨节处两侧为肾,两肾之所在的腰部为左右两背之本位,为先天之第一,五脏之根源。故肾水足,则金木水火土各显生机。以上为五脏之部位。

    然而,五脏在体内之存在,各有定位,而五脏表现在身体外部,也各有专属。但是身体外部位置太多,难以尽述。大约整个身体中,居中者属心,身体凹陷部位属肺,骨节之处属肾,筋之连接处属肝,肉厚之处属脾。

    五脏之意,心如猛,起杀人之心;肝如箭,发杀人之力;脾能使力大无穷;肺能生阴阳转换;肾能使周身轻灵,动作神速。以上五脏之意以及其显露出来的功能,只能由习练者习练出五行之力后自己体会,而非笔墨所能描述完整的。

    (原文)第六论三合

    五脏既明,再论三合,夫所谓三合者,心与意合,气与力合,筋与骨合,内三合也。手与足合,肘与膝合,肩与胯合,外三合也。若以左手与右足相合,左肘与右膝相合,左肩与右膀相合,右肩与左亦然。以头与手合,手与身合,身与步合,孰非外合。心与目合,肝与筋合,脾与肉合,肺与身合,肾与骨合,执非内合。然此特从变而言之也。总之。一动而无不动,一合而无不合,五脏百骸悉在其中矣。

    注释:五脏说明白了,再论三合。内三合为心与意合、气与力合,筋与骨合(有拳论为意与气合者,最终均为内外合一也,不必计较。)。外三合为手与足合,肘与膝合,肩与胯合。

    外三合只是大概的要求,本质上要周身合一,即以左手与右足相合,左肘与右膝相合,左肩与右膀相合,右肩与左胯相合,头与手合,手与身合,身与步合,均为外三合之理论与实践,最终要达到周身相合。

    同样的道理,内三合也包括心与目合,肝与筋合,脾与肉合,肺与身合,肾与骨合,即最终还是要达到周身内外合一。

    以上内外六合之论,从能量蓄发的变化角度而言之,最后都会归纳到一句话:五脏六腑、四肢百骸,一动而无不动,一合而无不合。

    合,即能量之合一。能量蓄发,是理解内家拳论之唯一角度。

十五,陈长兴太极拳论(七)

    (原文)第七论六进

    既知三合,犹有六进。夫六进者何也?头为六阳之首,而为周身之主,五官百骸莫不体此为向背,头不可不进也。手为先锋,根基在膊,膊不进,则手却不前矣;是膊亦不可不进也。气聚於腕,机关在腰,腰不进则气馁,而不实矣;此所以腰贵於进者也。意贯周身,运动在步,步不进而意则索然无能为矣;此所以必取其进也。以及上左必进右。上右必进左。共为六进,此六进者,孰非著力之地欺!要之:未及其进,合周身毫无关动之意,一言其进,统全体全无抽扯之形,六进之道如是而已。

    注释:既然知道了三合,还需知道六进。

    六进,简单地说就是太极拳在发力技击时要周身整体皆进,而不是只打出拳踢出腿。不只是太极拳,整个内家拳的技击都要求六进。因为内家拳是用周身整体进行能量蓄发,所以周身整体一动无有不动,故一进无有不进。

    太极拳周身整体压缩旋转的能量是在一条腿上蓄积出来的,并且在两腿之间循环往复地阴阳转换以保持上下运行的能量在体内流动,即太极拳以身体进行能量蓄发,周身不可分离,保持内外六合的能量蓄发,就必须要一进皆进。

    六进的另一个用处就是打击对手。由于使用周身整体进行能量蓄发,故周身整体各处均有能量蓄发,周身整体各处均能攻击对手,即周身处处有手眼,周身处处是丹田。迎着敌人拳脚而进,就可以在自身身体与对手拳脚接触点上直接打击对手,让自身劲力通过对手的拳脚而进入对手体内。

    头为身体之首,头部玉枕压缩百会旋转的神的能量,为周身整体压缩旋转的下行能量的起点,也是上行上下贯通之力的终点,因此,神的能量统领周身之力,所以首先要头进。五官及四肢百骸均以头领的方向进退。

    胳膊为手的根基,只有胳膊进了,手才能进,故胳膊要进。

    腰为周身精气神中的精的能量的生成之地,气与神的能量均为精的能量阴阳转换出来的,故腰为周身能量之机关。腰进,才能将精气神运行至腕足;腰不进,则周身之能量蓄发不足而气馁。气,能量;馁,不足。故腰必须要进。

    身体之意贯通周身,身体之运动在于步,故步如果不进则意不能与气合一,就不能发出技击之力。太极拳在发力时其实就是形意拳,形意拳一步一拳,就是因为形意拳在一条腿上蓄积出来的内外合一之力要通过向另一条腿上的转换而发出。步进之意,即形意拳之一步一拳也。故步必须进。

    上左必进右,上右必进左。此与形意拳之一步一拳同理,即想从左面攻击对手,必须先上右腿蓄积压缩旋转的能量,然后转换到左腿发出劲力;如果想从右侧攻击对手,则必须先上左腿蓄积压缩旋转的能量,然后转换到右腿发出劲力。

    以上六进,不但在主动攻击对手时要如此,即便在引进落空、借力打力之时,亦要六进。即引进落空、借力打力也要使用周身整体进行能量蓄发而与对手之能量做阴阳转换。

    六进,即为周身能量齐进,为周身能量蓄发之部位,着意着力之处。

    六进之关键点:未进之时,周身均无动之形意,如有一进或某个部位独进,则周身整体散架,不再为周身一体矣!一旦要进,则全身皆进,毫无抽扯牵挂之形意。此为六进之道。

    (原文)第八论身法

    夫发手击敌,全赖身法之助,身法维何?纵,横,高,低,进,退,反,侧而已。纵,则放其势,一往而不返。横,则理其力,开拓而莫阻。高,则扬其身,而身有增长之意。低,则抑其身,而身有攒促之形。当进则进,弹其力而勇往直前。当退则退,速其气而回转扶势。至於反身顾後,後即前也。侧顾左右,左右恶敢当我哉。而要非拘拘焉而为之也。察夫人之强弱,运乎己之机关,有忽纵而忽横,纵横因势而变迁,不可一概而推。有忽高而忽底,高底随时以转移,岂可执一而论。时而宜进不可退,退以馁其气。时而宜退,即以退,退以鼓其进。是进固进也,即退亦实以助其进。若反身顾後。而後不觉其为後。侧顾左右,而左右不觉其为左右。总之:现在眼,变化在心,而握其要者,则本诸身。身而前,则四体不命而行矣。身而怯,则百骸莫不冥然而处矣。身法顾可置而不论乎。

    注释:发手击敌,全赖身法相助。

    身法:纵,横,高,低,进,退,反,侧八种方法。

    纵:放其势,展身直出,一往而不返,主动出击,一击制敌。

    横:理其力,后发制人,以身体旋转之横力接敌之力,似推山开地,无人能阻。

    高:扬其身,身有增长之意,以虚灵顶劲统领周身之力,仰而弥高。

    低:抑其身,身有收缩之形,以心力下行统领周身之力,俯而弥深。

    进:审时度势,当进则进,根节发力弹出身体,勇往直前。

    退:审时度势,当退则退,收身束气而使劲力回转以改变与敌之情势。

    反:转身而顾后,将身后变身前。

    侧:侧身而顾左右,提防对手从左右攻击而需时常侧身。

    以上八种身法,不可拘泥而为,当先观察对手之强弱,以作为自己身法变化之依据。身体可以忽然从纵变化为横,纵横因与对手之情势而变化,不可不见情势而一概使用纵横之术。身体也可以忽然从高变化为低,高地也随与对手之情势转移变化。岂能执此一端而应付全局之变化!

    如果与对手之情势变化宜进,则不可退,退则气馁。(此处之气馁,指精神之气馁,与六进篇中之能量蓄发之气馁并非同意。)

    如果与敌之情势宜退,则退,以退为进,退而后进,以退鼓进。进则固为进,但是退,其实也是在帮助进行下一次的进。

    如果要转身顾后,则必要再转身顾前,前后均顾。侧身顾左右,亦是身体常左右侧身,则左右均为身体之前而不觉其为左右。

    总之,敌情在眼,变化在心,要能够掌握住与敌情势并且依据情势而变化自身。身体勇敢地向前攻击,则四肢百骸均跟随身体,不命而行;身体发怯而不前,则四肢百骸均气馁而不能击敌矣!

    身法如此重要,焉可不论乎。

十六,陈长兴太极拳论(八)

    (原文)第九论步法

    今夫四肢百骸主於动,而实运以步;步者乃一身之根基,运动之枢纽也。以故应战,对战,本诸身。而所以为身之砥柱者,莫非步。随机应变在於手。而所以为手之转移者,又在於步。进退反侧,非步何以作鼓动之机,抑扬伸缩,非步何以示变化之妙。即谓观察在眼,变化在心,而转变抹角,千变万化,不至穷迫者,何莫非步之司命,而要非勉强可致之也。动作出於无心,鼓舞出於不觉,身欲动而步以为之周旋,手将动而步亦早为之催迫,不期然而已然,莫之驱而若驱,所谓上欲动而下自随之,其斯之谓欤!且步分前後,有定位者,步也。无定位者,亦步也。如前步进,而後步亦随之,前後自有定位也。若前步作後步,後步作前步,更以前步作後步之前步,後步作前步之後步,前後亦自有定位矣。总之:捶以论势而握要者步也。活与不活,在於步,灵与不灵亦在於步。步之为用大矣哉!

    注释:周身四肢百骸如果要动,必须要以步动为先,步乃一身之根基,周身运动之枢纽也,自身以步法与对手应战、对战。所以身体之中流砥柱就是步。

    随机应变之能在于手,而手之运转移动又在于步。身法之进退反侧,只有使用步法之变化作为实现手段;身法之抑扬伸缩,也只有配合以步法方能显示其变化之精妙。

    对敌之观察在于眼,而打法之变化在于心。身处实战中之电光火石之间、转弯抹角之处,而仍然能够根据对手之变化而变化自身,不至于黔驴技穷者,均是步法之变化的功劳。

    但是步法不可勉强而为之,步法之动作要出于无心(无心即意也!),所以进退反侧之变化才能不被对手知觉。身体要动之时,步法为先,以步法决定身法。手将要动而步法早已做好准备。由步法决定身法手法,则无意之中即达到目的,实则乃步法之驱动也!所谓的上欲动而下自随之,就是此理。

    步法分前后,前步后步分明,乃步法所为;步法前后不分,无有定位,也是步法所致,步无定位,则不能进行能量蓄发,故步要有定位。所以步法之要为随,一步变化则另一步必随之而动。如前步进,而後步亦随之,前後自有定位也。若前步作後步,後步作前步,更以前步作後步之前步,後步作前步之後步,前後亦自有定位矣。

    总之,太极拳之拳势之要在于步,身体活与不活,灵与不灵,亦在于步。步法在技击实战中之作用大矣!

    (原文)第十论刚柔

    夫拳术之为用,气与势而已矣。然而气有强弱,势分刚柔,气强者取乎势之刚,气弱者取乎势之柔,刚者以千钧之力而扼百钧,柔者以百钧之力而破千钧,尚力尚巧,刚柔之所以分也。然刚柔既分,而发用亦自有别,四肢发动,气行谙外,而内持静重,刚势也。气屯於内,而外现轻和,柔势也。用刚不可无柔,无柔则还不速。用柔不可无刚,无刚则催逼不捷,刚柔相济,则粘,游,连,随,腾,闪,折,空,棚,履,挤,捺。无不得其自然矣。刚柔不可偏用,用武岂可忽耶。

    注释:刚,与敌硬顶之力;柔,非无力,乃引进落空、借力打力之力也!如果不懂柔力之道,妄想以松懈御敌,则被痛打也!

    拳术之应用,内里的气的能量蓄发与外形之势而已,即形意。然而气有强弱,势分刚柔。如欲主动击敌,则将体内蓄发出的巨大能量发出,使用刚力打击敌人;如欲后发制人,则不将体内蓄发出的能量发出,而是使用柔力引进落空、借力打力。

    刚者,以千钧之力镇压百钧之力;柔者,以百钧之力而破千钧!所以刚柔之分,不在内外合一之能量蓄发,而在于使用能量之手段与技巧也!同样的能量蓄发,因使用方式不同而显现出刚柔之别。

    刚柔既分,而能量蓄发与应用亦各自有别。四肢百骸发动,能量鼓荡于外,而内里静重,则为刚势也!刚势为形意拳之能量蓄发,内里无能量流动运行,而将能量均发出体外,打击敌人。

    能量不鼓荡于外,而是在体内流动运行,以用于与敌人之劲力做阴阳转换,而外表轻和,柔势也!柔势即为太极拳的引进落空、借力打力。

    使用刚力时不可无柔力,即不可将内里能量一次性全部发出,使得内里空虚而不能迅速应变;使用柔力时也不可没有刚力,无刚力则不能完全引进落空,要留出一点刚力做引进落空之诱饵,避免敌人之力趁虚而入。

    只有刚柔相济才是武学之道。刚柔相济,则粘,游,连,随,腾,闪,折,空,棚,履,挤,捺等技击之术才能自然而然地使出。刚柔不可偏用,为武学不可忽略之道。

    柔力,被谬传为四两拨千斤。所以妄想以松懈的四两拨千斤者,均被痛打。为何?

    各位看官,你家中都有二十斤重的米袋子,你可去使用四两力去拨动一下,看看是否可以?

    各位看官,可曾见过西方格斗术之拳击比赛?那千钧之力之重拳,即便不能将对手打倒,亦将对手身体打得趔趔趄趄、踉踉跄跄,你可曾敢于用吞天之妄想去想象一下,能否用四两力拨开千钧之拳?

    各位看官,随便到街上找个人,让他对着你身体侧边打过一拳而不打向你的身体,在确保你安全无虞的情况下,去试一试看看能否用四两力拨开百钧之拳?

    如果各位看官均对以上现实熟视无睹,那么你真是可以作为王志松太极功夫演示会的看客而向其交钱学拳了!

    那“四两拨千斤”之语不是单句话,而是有上联的:用意不用力,四两拨千斤!

    各位看官,那用意不用力之意思,在前面已经介绍过了,但是不妨在此重温一次:力,肌肉紧张发力之蛮力、拙力也;意,身体对五行之力生成的周身整体压缩旋转之条件反射也。

    用意不用力,即在使用以心行气压缩旋转的内家拳之能量蓄发时,身体决不能使用肌肉紧张发力的拙力、蛮力,而是利用身体之意进行周身整体压缩旋转,从而生成巨大的内外合一之能量蓄发!

    而使用意进行周身整体压缩旋转,只需四两力!这也是为什么你眼中看到的太极拳都是松沉的,都是使用四两力的!

    所以,在内家拳以心行气压缩旋转之能量蓄发中,自身仅仅使用四两力就能够蓄发出千钧之力!

    所以,四两拨千斤,绝不是用四两力拨开千斤力,而是自身使用四两力而获得千斤力。

    能够与千斤力抗衡的,只能是千斤力!

    最后,奉劝各位看官,抛弃使用四两力去对抗千斤力的迷信幻想,老老实实地去习练出太极拳的千斤力,以提防挨打!

十七,陈长兴太极拳论(九)

    注释到此处,刘百成提醒张腾博道:“以下陈长兴先生太极拳论之用武要言与战斗篇,均写的是太极拳的打法。你可与那花架子太极拳以太极拳套路动作研究打法者比较一下,即可见真伪!那太极拳之套路动作,是为习练能量周身润化而创造,并非太极拳之打法。虽然太极拳之套路动作于万里挑一之时也碰巧能打,但那只是碰巧而已!太极拳之套路动作,不比任何其他拳术或者日常动作高明,如果不能习练出五行之力,则太极拳套路动作就是一堆废物!”

    (原文)二,用武要言

    要诀云:捶自心出,拳随意发。总要知己知彼,随机应变。

    心气一发,四肢皆动。足起有地,动转有位。或粘而游,或连而随;或腾而闪,或折而空;或掤而捋,或挤而捺。

    拳打五尺以内,三尺以外;远不发肘,近不发手。无论前后左右,一步一捶。遇敌以得人为准,以不见形为妙!

    拳术如战术:击其无备,袭其不意;乘击而袭,乘袭而击。虚而实之,实而虚之;避实击虚,取本求末。出遇众围,如生龙活虎之状;逢击单敌,似巨炮直轰之势。

    注释:打法要诀:力自心出,拳随意发。李洛能先生说:“意,心之所发也!”。

    太极拳与整个内家拳,习练到心意合一之时,劲力与拳皆由心发。但是因为意为身体之意,而拳为身体之拳,故陈长兴先生说拳随意发。

    实战之时,总要知己知彼,随机应变。

    心力一发则生成气之能量,四肢皆动。力起于根节,由下行能量所生,故足起有地。身体能量蓄发要在两腿之间进行阴阳转换,故动转有位。

    具体实战时,或使用自身能量粘住敌之劲力,游走于敌之周围;或舍己从人,随敌之劲力进退;或突然腾走躲闪;或改变自身劲力方向而使敌之力扑空;或先使出捧劲而引带出敌之对抗之力再顺其力而捋;或挤住敌之劲源而按。

    (注:陈氏太极拳之以上打法,比之于武禹襄先生之敷盖对吞之打法,相对落后。陈氏太极拳之打法还未完全进化到敷盖对吞之程度,其中还有许多外家拳之打法。即陈氏太极拳之打法也处于由外家拳向内家拳之转化阶段。比如说腾闪、折空、粘游等,这都是由于双重之拳不能蓄发出极致之力,不能进行完整的阴阳转换,尤其不能用自身能量与对手能量做完全的阴阳转换所致,所以不能一接手即立即与对手能量做阴阳转换而堵住对手劲源,引进落空,达到应者立仆之程度。)

    拳用于击打离自身三尺到五尺之敌。敌人近了不发手而用肘,敌人远了不发肘而用拳。无论前后左右,一步一拳(形意拳之能量蓄发)。遇到敌人以不让其逃脱为准,以自身能量蓄发无形无式为妙(可相比较于以套路动作研究技击招式之花架子太极拳)。

    拳术如战术,攻其不备,袭其不意。乘击而袭,乘袭而击,真真假假。虚实刚柔不断转换,虚虚实实,刚柔相济,让敌人琢磨不定。避开敌人之劲力而攻击其虚空之处,寻找敌人劲源而打击之。

    一人对敌多人时,要有生龙活虎之状态;一人对一敌时,似巨炮直轰,硬打硬进无遮拦之势。

    (原文)上、中、下一气把定,身、手、足规矩绳束。手不向空起,亦不向空落,精敏神巧全在活。

    古人云:能去能就,能刚能柔,能进能退。不动如山岳,难知如阴阳;无穷如天地,充实如太仓;浩渺如四海,眩曜如三光。察来势之机会,揣敌人之短长。静以待动,动以处静,然后可言拳术也!

    要诀云:借法容易上法难,还是上法最为先。

    战斗篇云:击手勇猛,不当击梢,迎面取中堂;抢上抢下势如虎,类似鹰鹞下鸡场。翻江泼海不须忙,丹凤朝阳最为强;云背日月天交地,武艺相争见短长。

    要诀云:发步进入须进身,身手齐到是为真。法中有诀从何取?解开其

    理妙如神。

    注释:身体上、中、下周身精气神贯通,身、手、足按照外三合之规矩约束而动。出手一定要有用而不打空,回手也不空回,总要有一定作用,其精敏神巧全在于空灵圆活。

    古人说:能去就能在那立足,能刚能柔,能进能退。不动时如山岳,让敌人难知我之阴阳转换的能量蓄发;真气鼓荡如天地之无穷无尽,内里五行之力充实如太仓,五行之力在周身运行如四海,浩然正气如日月星辰之光芒。观察敌人之来势,揣摩敌人功夫之深浅。以静制动,外动内静,动转神速,才可以称之为拳术。

    要诀说:乘虚而入容易,硬打硬进难,但还是硬打硬进最为拳术之先。

    战斗篇说:出手要勇猛,但不应当攻击敌之梢节,要迎面直取敌人中堂。攻上击下势如虎,好像老鹰扑鸡。不必要的动作不要做,不发空拳,不回空手,不要忙乱,蓄发出巨大劲力击敌之劲源为最强之打法。

    闭住外五行,如同云遮住天地,云下雨了才能天地交合。这闭五行之法,在高层次此武艺相争之时,为胜负之分之关键!

    闭住外五行,内外五行合一,能够增强五行之力。高层次之功夫,只能在细微之处分出短长。

    要诀说:要打人就得先发步进身,外三合要身手足齐到方能蓄发出巨大的技击能量。

    明白了打法的道理,才会知道太极拳技击之妙如神。

    (原文)古有闪、进、打、顾之法:何为闪?何为进?进即闪,闪即进,不必远求!何为打?何为顾?顾即打,打即顾,发手便是!

    古人云:心如火药手如弹,灵机一动鸟难逃。身似弓弦手似箭,弦响鸟落显神奇。

    起手如闪电,电闪不及合眸;击敌如迅雷,雷发不及掩耳。

    左过右来,右过左来。手从心内发,落向前面落。力从足上起,足起犹火作。

    上左须进右,上右须进左。发步时,足跟先着地,十趾要抓地。步要稳当,身要庄重。去时撒手,著人成拳。上下气要均停,出入以身为主宰;不贪不歉,不即不离。拳由心发,以身摧手,一肢动百骸皆随。一屈统身皆屈,一伸统身皆伸;伸要伸得尽,屈要屈得紧。如卷炮卷得紧,崩得有力。

    注释:古有闪、进、打、顾之法。何为闪?何为进?进即闪,闪即进,进身进攻就是最好的防守,躲闪就是为了更好地进攻,所以闪进之术不必远求!

    何为打?何为顾?顾即打,打即顾,防备就是为了打,打就是为了防备,发手便是!

    古人说:心要如火药、手要如子弹般迅速,心力一发让鸟也难逃。身体被上下行能量对拉拔长,命门后凸,身体犹如反弓,亦如弓弦,而拳手好似被弓弦发出之箭,弓弦响处鸟即落。身体动转要神速。

    起手要如闪电般来不及闭上眼睛就到了,击敌要如迅雷,迅雷不及掩耳。

    敌人攻击我左侧我就右侧发力打击,敌人攻击我右侧我就左侧发力打击。拳手由心发,直向敌人面前落。力从足底根节起,足底发力如被火燎,惊炸而起。

    上左须进右,上右须进左。发步时,劲力由旋转而起,以压缩而落,故足跟先着地,足跟压缩导致脚面旋转,使得脚趾抓地。步要稳当,身体要庄重,不偏不倚,保持中正,以便顺利进行以心为轴的周身整体压缩旋转。发手时撒手,要着到敌人身体时再握拳。身体上下能量要均匀,不可使能量存集于一处,进攻防守拳之出入要以身为主宰。心里不可贪图胜利,也不可妄自菲薄,拳脚与身体不可间距过大或过小,以身、手、足齐进能够打击到敌人为妙。拳由心发,以身体内里五行之力催动手之劲力,周身一动无有不动,一手发拳则周身皆随。束身蓄力时周身皆要收身中定,展身发力时周身皆舒展。舒展与收身均要做到极致,收身要紧,展身要尽。收身蓄力时要如卷鞭炮,卷得越紧,鞭炮蹦得越有力。

十八,陈长兴太极拳论(十)

    (原文)三,战斗篇

    战斗篇云:不拘提打、按打,击打、冲打,膊打、肘打,胯打、腿打,头打、手打,高打、低打,顺打、横打,进步打、退步打,截气打、借气打,以及上下百般打法,总要一气相贯。

    “出身先占巧地”,是为战斗要诀。骨节要对,不对则无力;手把要灵,不灵则生变。发手要快,不快则迟误;打手要狠,不狠则不济。脚手要活,不活则担险;存心要精,不精则受愚。

    发身要鹰扬猛勇,泼辣胆大,机智连环,勿畏惧迟疑。如关临白马,赵临长坂。神威凛凛,波开浪裂。静如山岳,动如雷发。

    要诀云:人之来势,务要审察。足踢头前,拳打膊(bó)下。侧身进步,伏身起发。足来提膝,拳来肘拨。顺来横击,横来捧压;左来右接,右来左迎。远便上手,近便用肘;远便足踢,近便加膝。

    注释:不论提打、按打,击打、冲打,膊打、肘打,胯打、腿打,头打、手打,高打、低打,顺打、横打,进步打、退步打,截气打、借气打,以及上下百般打法,总要一气相贯,周身一体。

    实战时出手进身就要抢占对手中门,此为战斗要诀。周身各骨节要以外三合要求统一运动,关节要顺而不悖,悖则无力。手臂要灵,不灵则会被对手控制。发手要快,不快则丧失战机误事。打手要狠,不狠则无法达到制服对手之目的。手脚要活,不活则有被对手打击的风险。内心要精明,能够看清对手功夫深浅、动作真假,以免受对手愚弄。

    进身发力要如鹰般高昂勇猛,泼辣不惧,胆大心细,机智连环,不可畏惧迟疑。如关羽白马斩颜良,赵云长坂救阿斗。神威凛凛,波开浪裂。静如山岳,动如雷发。

    要诀说:对手之来势,必须要仔细观察。抬脚要踢对手正前方,拳要打对手胳膊之下的部位。侧身进步以使自身受打击面小,收身蓄力再发。对手脚踢过来就提起膝盖阻挡,对手拳打过来就肘阻挡拨开。对手攻击我的劲力是直着来的,我就用旋转生成的横力破其直力;如果对手打过来的是横力,我则使用向上的捧力或向下的按力承接。对手从左边攻击我,我就用右边接住;对手如果从右边攻击我,我就在左边迎接他。

    敌人离得远时就进身上手打击敌人,敌人如果离得近时就用肘打。敌人离得远时就用脚踢,敌人离得近就使用膝盖打击。

    (原文)拳打上风,审顾地形。手要急、足要轻,察势如猫行。心要整、目要清,身手齐到始为真。手到身不到,击敌不得妙;手到身亦到,破敌如摧草。

    战斗篇云:善击者,先看步位,后下手势。上打咽喉下打阴,左右两肋并中心。前打一丈不为远,近打祗在一寸间。

    要诀云:操演时,面前如有人;对敌时,有人如无人。面前手来不见手,胸前肘来不见肘。手起足要落,足落手要起。

    心要占先,意要胜人。身要攻人,步要过人。头须仰起,胸须现起。腰须竖起,丹田须运起。自顶至足,一气相贯。

    战斗篇云:胆战心寒者,必不能取胜;不察形势者,必不能防人。

    先动为师,后动为弟。能教一思进,莫教一思退,胆欲大而心欲小。“运用之妙,存乎一心”而已!一理运乎二气,行乎三节,现乎四梢,统乎五行。时时操演,朝朝运化;始而勉强,久而自然!拳术之道学,终于此而已矣!

    注释:出拳要有用,要使自己占上风,打斗之前还要仔细观察四周地形,以加以利用。出手要快,迈步要轻,如猫般边观察边行走。心力要整,眼睛要观察透彻,身体、手足齐到方为打人之法。手到了但是身子没到,就不能蓄发出巨大的打击能量,就不能一击制敌。手到身到,能量蓄发完整,则打人如拨草。

    战斗篇说:善于技击之人,先审时度势,先看自身与敌人之间的远近、步位,然后再决定怎么出手取胜。上打敌之咽喉,下打敌之下体,敌人的心口及左右两肋都是容易受伤之处。发力出拳要周身一体,打出周身整劲,敌人就是离身三米也能打到,就是与敌人贴脸也能打。

    要诀说:习练太极拳时,就好像面前有一个对手,每一个瞬间都要有沾连粘随之意。对敌时,就似面前无人,全凭身体已经练就的意打人。他打他的,我打我的,对于敌人打来的拳脚肘,都要好似看不见一样,我依然按照我想的击敌方法打敌人。一定要用外三合击敌,出手发力时足要落下,足落下后还要再起手发力,一步一拳。

    心要以一往无前的勇气抢占敌人中门,占据先手,身体之意要随心勇猛攻敌。身体要进,步也要进。头须仰起,胸须挺起。腰须坚挺,丹田须进行河车运行以将先天一气阴阳转换为精气神之能量。周身自头顶至足底,须上下贯通,周身一体。

    战斗篇说:胆战心寒者,必不能取胜;不察形势者,必不能防人。

    先发制人为首要之击敌方法,后发制人则稍逊一筹。只要能主动攻击就攻击,就不能有一丝退却之意。胆大心细。技击之妙法,全在于一心。

    心为先天一气之所在,是为太极之一。一心运阴阳二气,动作遵守三节,挺齐四梢,运转五行之力,打出内外六合。

    太极拳要时时勤加苦练,让五行之力运化周身。刚开始习练时需要勉强自己坚持,久而久之则形成自然习惯。太极拳之道理,于此而已!

    注释完陈长兴先生的太极拳论,刘百成对张腾博说:“陈氏太极拳为现代太极拳的老祖宗,其他各派太极拳几乎均出自陈长兴先生,所以必须要学习陈长兴先生的太极拳论。学习陈长兴先生的太极拳论的目的,不是要按照其习练,而是通过陈长兴先生的拳论了解太极拳从形意拳演化到太极拳的过程。从陈长兴先生拳论可以看出,其与形意拳论及其相似,无论从一心、二气、三节、四梢、五行、六合等原理,还是打法,均与形意拳相似。陈长兴先生的太极拳论与形意拳论唯一区别就在于在形意拳中加入了阴阳转换,这阴阳转换就是太极拳与形意拳的本质区别,就是太极拳对于形意拳的能量蓄发的重大发展。以后我们将注释武禹襄先生的太极拳论,然后我们比较一下李洛能先生的形意拳论、陈长兴先生的太极拳论、武禹襄先生的太极拳论,我们就能够看出,陈氏太极拳是处于一个从形意拳向太极拳过渡的一个拳种,还达不到现代最先进的太极功夫的程度。”

十九,陈长兴太极拳论(十一)

    张腾博听了刘百成的话,问道:“那么陈长兴先生的太极拳论之落后之处在哪?”

    刘百成道:“陈氏太极拳最落后之处就在于双重,其他落后之处均由双重而导致。虽然陈长兴先生没有在拳论中明确写明双重,但是其描述的身体外形动作,就是双重之势,比如说拳论中写的:胸须现起、腰须竖起等语言,就只能是双重拳的外形动作。双重,就是将身体重心分配于两腿之间;单重,就是身体重心完全落在一条腿上。单重的太极拳,由于身体重心完全落在一条腿上,就能够在一条腿上生成完整的周身整体压缩旋转,就能够让周身整体蓄发出身体所能够蓄发出来的极致的下行脚蹬地的能量,身体就能够获得极致的上行上下贯通之力的打击能量和力量。单重太极拳使用巨大的能量蓄发,就能够应付所有对手的各种攻击,故而只使用敷盖对吞四种打法就能够达到应者立仆的技击效果。而那双重太极拳,由于身体重心分配于两腿之间,就限制了周身整体压缩旋转的能量蓄发,使得身体上下半身均无法做出完整的压缩旋转。这就好比那单重拳的身体是一个螺丝钉,而那双重拳的身体就好比是一个圆规。一个螺丝钉可以周身整体压缩旋转地拧下去,而那圆规就无法做出周身整体压缩旋转了。那双重太极拳因为无法做出周身整体压缩旋转,就无法生成极致的下行脚蹬地的能量,也就无法获得巨大的打击能量和力量了。既然双重太极拳无法获得极致的打击能量和力量,就使得陈氏太极拳的技击方式,就是打法中,还在使用一些形意拳的打法,达不到敷盖对吞之程度。比如说太极拳最显著的打法就是引进落空、借力打力,这种打法的本质就是使用自身能量与对手打来之能量做阴阳转换,在武禹襄先生的太极拳论中的吞的打法是:以气全吞而入于化也!但是在陈氏太极拳中,就根本没有这种打法。即陈氏太极拳还不能完全做到引进落空、借力打力。陈氏太极拳中的沾连粘随之中是不能吞入对手能量的,所以就不能应者立仆!也正是由于在能量蓄发中的差别,导致了陈氏太极拳的外形动作以划圆为主,以拨开外力的外形动作为主,劲力以外发为主。而后来的杨、吴、武、孙等单重太极拳,则以能量和劲力内敛为主,导致外形动作越来越小,即小架太极拳。小架太极拳就开始注重能量周身运化而使周身贯通,即通的功夫。身体一通,就可以将对手能量吞入自身体内,而不是将对手之力向外拨开。”

    张腾博听懂了刘百成的话,他已经通过习练劈拳和帮助刘百成注释拳论而逐步对内家拳有了深入的了解,故又生疑问,追问刘百成道:“那形意拳本来就是单重拳,那么既然您说太极拳是将形意拳发展了,那么却为何陈氏太极拳却由形意拳的单重‘发展’到了双重了呢,我看这不是落后了吗?”

    刘百成见到张腾博能够问出这个问题,知道他已经入了内家拳的门了,心里很是高兴,就相信地为其解释:“那陈氏太极拳在形意拳的能量蓄发之中加入阴阳转换,将形意拳的间断劲力发展到连绵不绝之力,这的确是一种对形意拳的能量蓄发的发展。这个能量蓄发的发展就当然地导致了太极拳的打法的改变,即太极拳要利用连绵不绝的能量蓄发与对手之力做沾连粘随。这沾连粘随就是太极拳根据自身的连绵不绝的劲力而设计出来的崭新的打法,这些打法是形意拳所没有的,是形意拳无法做到的,即不连续的劲力是无法做到沾连粘随的。但是,在陈氏太极拳在形意拳的能量蓄发中加入阴阳转换的过程之中,那阴阳转换是需要能量才能够作出的,即在形意拳的能量蓄发之中加入了阴阳转换后,就无形之中消耗了形意拳生成的巨大能量,即减弱了打击能量。在这种情况下,由于打击能量不足,在技击实战中为了保持连续的能量在两腿之间的阴阳转换,就不敢依然延续形意拳的单重而改变为双重,由于双重的两腿总是同时站在地面上的,所以就可以快速地进行阴阳转换和沾连粘随,以弥补打击能量不足之弊病。”

    张腾博又问:“那您是怎么知道这些的呢?”

    刘百成大笑道:“哈哈,因为我练了,而你没有练。所以我就能够看出这些东西,我就能够在拳论中看出别人看不出来的东西!等你练完五行拳而开始习练太极拳时,我会教你推手,那推手看似试力,但变手为拳就是实战。在推手中你就会发现我所说的,即便你在习练形意拳中已经习练出来巨大的能量蓄发,但是一旦在形意拳的能量蓄发中加入阴阳转换,你就会一下子突然感觉到力不从心,你就会在推手时不自觉地放弃单重而使用双重。这个使用双重的能量蓄发去习练推手的过程,是任何一个人都不能逃脱、回避的自然现象,虽然这个使用双重去推手的人心里知道双重是错误的,但是他无能为力,他只能通过艰苦的习练,将阴阳转换与能量蓄发有机地结合起来,才可能再回到单重推手。正是因为我对习练内家拳的亲身体验,我才能够从内家拳论中看到内家拳的起源、演变和发展路径。并且我不但能知其然,还能够知其所以然,所以我也能够知道内家拳为什么会沿着如此的一个路径发展。”

    张腾博又问:“还有一个问题,陈长兴先生的太极拳论中不也有一步一拳之论吗,那一步一拳,不就是单重拳吗?”

    刘百成说道:“问得好,看来你确实是入了内家拳的大门了,已经能够从拳论中看出问题了!你注意到没有,陈长兴先生的拳论中,经常有一个捶字,这个捶字,指的就是炮锤,是陈长兴先生的家族所传之拳,虽然这炮锤之名称与形意拳之名称不同,但本质是一样的,从那一心二气三节四梢五行六合之论就可以看出来。所以说陈长兴先生之太极拳论,本质上是形意拳论与太极拳论的综合体,或者说,是从形意拳向太极拳发展期间的过渡性拳论。所以,陈长兴先生的太极拳,也是一个由形意拳向太极拳发展过程中的过渡性拳种,兼具形意拳与太极拳之打法。其所说的一步一拳,乃是形意拳之打法,而沾连粘随才是太极拳的打法。即陈长兴先生的太极拳,主动攻击时使用的是形意拳的打法,后发制人时使用的是太极拳的打法,而使用太极拳的打法时,就得双重了。并且陈长兴先生为了专门为太极拳开门立派而发明了太极拳套路动作,从而使得陈氏太极拳之套路动作完全演变为双重拳了!

    当这陈氏太极拳由杨露禅、吴鉴泉、武禹襄等人发展直到定型后,在那武禹襄先生的太极拳论之中,就已经将太极拳之打法确定为敷盖对吞了。这敷盖对吞之打法,虽然敷盖对这前三个打法之中也有形意拳的硬打硬进无遮拦之味道,但是也还有本质之不同。形意拳之硬打硬进无遮拦,是我不管你怎么打我,我就要按照我的方式打你,硬打硬进无遮拦。而敷盖对虽然也是使用自身能量与对手之能量硬打硬进,但是已经没有无遮拦了。敷盖对是一旦与对手接手,就在舍己从人、阴阳转换之前提下,摸清对手劲源而打击对手的,即敷盖对打击的是对手的劲源、对手的劲力缝隙,对手的空档。所以,敷盖对是针对对手的能量蓄发情况而硬打硬进的,而形意拳的硬打硬进是毫不顾及对手的能量蓄发情况的,所以是无遮拦的硬打硬进。”

二十,陈长兴太极拳论(十二)

    张腾博还有疑问:“既然您说那太极拳之套路动作是为了习练能量周身运化而使身体通透的,不是用来技击实战的,那么为什么太极拳之套路动作都是以打人之式编排出来的,又该如何习练太极拳套路动作呢?”

    刘百成道:“问得好!这个问题也是许多人不解之处。其实这形意拳与太极拳,从本质上来说并非是拳,而是一种区别于肌肉紧张发力的能量蓄发方式而已,习练会了形意拳与太极拳的能量蓄发方式,就可以以这种能量蓄发方式随心所欲地技击实战而没有任何规矩与套路。陈长兴先生在传授杨露禅、武禹襄太极拳时,那太极拳之外形动作也仅仅是几个而已,就与那心意六合拳只有五行拳五个动作一样、心意把只有一个动作一样。这几个简单的习练能量蓄发的外形动作,就是形意拳、太极拳的基本功动作,与外家拳的基本功动作的弓马步冲拳一样。其实现在大家看到的太极拳套路,虽然号称每套太极拳都是有几十个到一百多个动作,但实际上有许多动作都是反复重复的,并且有些动作相似而变化不大,有的动作由其他动作组合而成。所以,那真正习练太极功夫之外形动作,仅仅是几个实战而已。具体来说有如下之动作即可习练出太极功夫:即身体在左右两个方向上旋转的动作、在左右两个方向上阴阳转换的动作即可!这身体在左右两个方向上生成的压缩旋转和阴阳转换,就是太极拳的基本功。而那手足之动作,是可以随心所欲地根据实战情势而变化的,并且手足之动作,是必须要有身体左右压缩旋转、阴阳转换而蓄发出来的能量作为后盾的,如果手足之中没有身体蓄发出来的巨大能量,就只能是挨打的靶子,相当于残废的四肢而已!

    但是陈长兴先生为了传拳,为了使太极拳形成一个自己的系统,就必须要创造出一个固定的套路动作,并且这些动作还要以技击招式为主进行编排。但是这些套路动作虽然具备技击招式之外形,本质上却是无法仅仅从外形动作中寻找出使用价值的。我们就以太极拳之云手的动作说明这个问题,也从这个动作中介绍一下太极拳套路动作的习练方法。

    云手这个动作,看似有用,其实那就是一个连小孩子都会做出的将对手之力向外拨开的技击招式。将对手之力向外拨开,确实是一个有用的技击招式,但是你如果按照云手之动作去技击实战,那就只有挨打了。

    (注:大家可以从徐晓冬痛打内家拳之视频中看出来,此处不再多说。)

    这就是说,打法是一个‘法’,而不是动作本身。即将对手之力向外拨开是一种打法,这种打法可以由无数种外形动作得以实现,但是只有百万分之一的机会可以在实战中使用云手的方式拨开外力。但是对于我来说,我可以百分之百地使用云手去实战,不管对手拳脚如何打我,我都可以只使用云手打击对手,并且我的云手也不会将对手打来的劲力向外拨开,我会使用云手的动作进行引进落空、借力打力。这是为何?

    这就是说:外形动作不是打法!那么为什么我又说我可以使用云手迎接对手的各种打法呢,这岂不是自相矛盾了?好,那我就从这个云手的习练方法中说明这个问题。不懂得内家拳之人在习练云手时,就只是双臂划圆划拉而已,可我是怎么习练云手的呢?我是这么习练云手的:

    从整个云手之动作大的方面来说,云手这个动作之中,起手就是体内上行能量自然发出的向上的一气之起的捧劲,手臂划圆的下行过程中,有身体旋转生成的自然的捋、挤劲力,手臂运行到下方时有一气之落生成的自然按劲,即在这云手之一个手臂划个半圆的动作之中,就蕴含了一气之起落所自然生成的捧捋挤按之劲力,并且这只是手法之中的劲力,如果加上周身一体之动,足动自然生踩劲,身体旋转自然生冽劲,身进自然生靠劲,胳膊进自然生肘劲-----------那么你看看,这捧捋挤按、踩冽肘靠之劲力,到底是我打这个云手的动作而故意使出来的劲力,还是我使用太极拳之能量蓄发而自然而然生成的八劲呢?”

    张腾博突然明白了,说道:“啊,我知道了!这太极拳之捧捋挤按、踩冽肘靠之八劲,并非是由每个套路动作或者招式而故意使出的劲力,而是太极拳一气之循环起落的能量蓄发而自然而然地生成了这八劲。如此说来,这不管是打太极拳套路动作中的哪个动作,都会自然而然地蕴含八劲啊!”

    刘百成道:“对!这八劲是太极拳一气之循环起落的能量蓄发的自然结果,也就是太极功夫的结果。但是那些不懂太极拳之人,却以外形套路动作去研究技击和八劲,呆头呆脑地认为这个动作是练捋的,那个动作是练捧的,这个招式用冽劲打人,那个招式用按劲技击等等,想来是不是如此地可笑!再者,这打太极拳套路动作之时,不但在任何一个动作的任何一个瞬间体内都蕴含八劲,并且还同时蕴含吞吐之意。”

    张腾博又糊涂了,问道:“那这太极拳之沾连粘随与棚捋挤按、踩冽肘靠八劲,和那能量吞吐的引进落空、借力打力是什么关系呢?”

    刘百成道:“那沾连粘随是法,棚捋挤按是式,踩冽肘靠是打。即要使用棚捋挤按之式和劲力与对手实现沾连粘随之法,再以踩冽肘靠打击对手。那个踩字,可不只是指脚踩,那是一气之循环起落之落的能量蓄发,即周身能量下行之过程,在这个踩的过程中,下半身是踩,上半身就是形意拳的发拳之力。故那踩冽肘靠就是陈氏太极拳之打人之术。也就是说,这棚捋挤按之劲力,是太极拳一气之循环起落而自然而然生成的,这棚捋挤按四劲,可以用来与对手进行沾连粘随,也可以转换为踩冽肘靠的打击之法。捧劲可以转换为肘、靠之劲力,捋劲可以转换为冽劲,按劲可以转换为踩、靠之劲力,挤劲也可以转换为肘、靠之劲力。实际上这棚捋挤按踩冽肘靠八劲,只是为了教学时的区分而已,在实战过程中,这八劲其实就是周身整劲之一劲也!这一劲分而述之为八劲,合一则为一劲。即这周身整劲可以随心所欲地在瞬间根据实战情势转换为不同的打击劲力,何苦要拘泥于八劲呢,又何苦要拘泥于沾连粘随呢!而那能量吞吐之引进落空、借力打力,却是时时刻刻地蕴含在体内之意,即在与对手之劲力进行沾连粘随之过程中,在自身与对手的接触点上,只要对手向我发力,我就瞬间在接触点上以心行气,引导劲力下行而吞入对手之力,引进落空,借力打力。换句话说,那使用八劲进行沾连粘随之过程,就是在寻找引进落空、借力打力的机会之过程!”

二十一,陈长兴太极拳论(十三)

    刘百成所说之拳理有些深奥,张腾博不是太懂。

    刘百成又道:“其实,那沾连粘随以及棚捋挤按踩冽肘靠八劲,只是在陈氏太极拳之中盛行,在以后的杨、吴、武、孙各派太极拳中,虽然继续了部分,但其实是已经被抛弃了,而被发展到敷盖对吞了。所以大家在陈氏太极拳的推手中可以看到推手的两个人之间黏黏糊糊地进行沾连粘随,而在其他派别的太极拳之中则已经基本上没有这黏黏糊糊的沾连粘随了,而是利用敷盖对吞之法达到应者立仆之目的,即一招制敌。那敷盖对吞之法是用自身之能量与对手之能量做阴阳转换之法,需要及其巨大的能量流动运行,这是陈氏太极拳这样的双重拳无法达到的,因为双重拳是无法蓄发出能够符合敷盖对吞的要求的能量蓄发的。在使用敷盖对吞的能量蓄发过程中,只要与敌人一交手,就立即周身通透地与对手之力做阴阳转换,瞬间抓住对手劲源,然后对着对手的劲源或敷或盖或对或吞,一招制敌,应者立仆,根本无需沾连粘随。沾连粘随是在被动地寻找对手劲源,敷盖对吞是主动地让对手暴露出劲源。换句话说,陈氏太极拳还达不到引进落空、借力打力之程度,陈氏太极拳中所谓的引进落空、借力打力,只是通过沾连粘随破坏对手的重心而让对手自己摔倒而已。而杨、吴、武、孙各派太极拳,已经把引进落空、借力打力发展到自身吞吐对手能量之地步了!即真正的引进落空、借力打力是如同形意拳的硬打硬进无遮拦一般霸道的,我不管对手怎么样,我就是要打你或者吞住你的劲力!你不发力我就直接以敷盖对打你,你发力我就吞了你的劲力,你跟我玩沾连粘随我就直接对准你的八劲劲源进行敷盖对吞,让对手无所适从。”

    张腾博又问:“那你所说的这些太极功夫,就是通过打太极拳套路动作习练出来的吗?”

    刘百成道:“非也!我已经说过了,太极拳之劲力是在形意拳之劲力发展出来的,你不习练会形意拳之能量蓄发,就不可能会使出太极拳的能量蓄发!那杨露禅、武禹襄都从陈长兴先生处学得形意拳之能量蓄发,再进一步发展了太极拳。现在那些习练不出太极功夫者,皆是还不懂形意拳之能量蓄发就直接习练太极拳了。为什么在以前的内家拳师都要关门练拳,开门教拳呢?就是因为他们不想让别人看到他真正的内家功夫是从什么地方得来的!所以要想习练出真正的内家功夫和太极功夫,那形意拳是必须要习练的功夫。现在有些太极拳门派就直接将形意拳的五行拳纳入到太极拳的范畴之中,称之为太极五行。这太即五行,本质上就是形意拳的能量蓄发,只不过按照太极拳之形象稍微改变了一下外形动作而已。在习练会了形意拳一气之起落的能量蓄发后,再通过打太极拳套路动作而让形意拳一气之起落的能量在体内不断地在两腿之间阴阳转换,让一气之起落之能量在体内循环往复地运化周身,使得周身通透,能量在体内随心所欲地上下、内外运行,这样就会把身体习练成为一个螺丝钉,当螺丝钉向下压缩旋转时,就会把接触到其身体之上的劲力引带下行,从而达到引进落空、借力打力之结果。

    在打太极拳套路动作之时,就像我刚才所说的我打云手这个动作时,其实在我的心中,是根本就没有云手这个动作的,太极拳套路动作中的所有动作,对于我来说都是一样的,都在习练太极拳一气之循环起落的能量蓄发,那八劲只不过是太极拳一气之循环起落的外在表象罢了。但是为什么要习练套路动作呢?其实习练套路动作的目的就是在习练身体在各种体位与状态之下的一气之循环起落的能量蓄发。比如说那云手,其实就是在习练在云手这种体位与状态之下的能量蓄发,而绝不是我主动先要作出云手的动作,再按照云手的动作去作出能量蓄发,这样做就是本末倒置了!换句话说,虽然我在打套路动作,但这个套路动作在我心中其实依然是无形无式的,根本就不分什么云手、野马分鬃、玉女穿梭、搂膝打掌等招式动作,我所习练的,只不过是身体在云手、野马分鬃、玉女穿梭、搂膝打掌等体位和状态下所进行的一气之循环起落的能量蓄发罢了。”

    张腾博又问:“那打太极拳时的呼吸与打形意拳时的呼吸一样吗?”

    刘百成道:“那形意拳是一蓄一发一呼吸,一吸百脉皆开,即吸气时心力下行,周身开始蓄积能量,经脉中开始运行能量;一呼百脉皆闭,即呼气时发力,经脉中就没有能量,因此就闭合了。所以在形意拳中,呼吸与拳式的开合合拍,故李洛能先生说:拳,无非是呼吸与开合而已!但是在太极拳中,就不存在一吸百脉皆开,一呼百脉皆闭的现象了,因为太极拳的周身经脉中是一直有能量蓄发和运行的,所以太极拳的经脉是永远开着的,所以在太极拳中的呼吸与拳式的开合就不是合拍的了。太极拳的呼吸,无论是呼还是吸,均要随心力直达足底。在一条腿上蓄力时,吸气随心力下行到足底,提引起上下贯通之力到百会后开始下行转换到另一条腿的足底,这时开始呼气,呼气也要随心力呼到足底。练得呼吸与心力合拍后,就不再理会呼吸而只关注心力上下行的能量蓄发,这时的呼吸就像李洛能先生说的形意拳的化劲的呼吸,是若有若无,其势绵绵的了。从一开始呼吸与拳式开合的合拍到后来呼吸的若有若无,其势绵绵,这也说明了这内家拳所说的气,本质上是能量,而非呼吸之气也。所以说这内家拳之呼吸,是让身体感觉、体会、感知、引带心力的一种方法,待心力强大到一定程度后,那呼吸就自然与心力合拍,则呼吸本身就无关紧要了。但是许多人不明白这呼吸之道而专练呼吸,结果也是练一辈子无所得矣!这内家拳之道是一个体系,单单从某个角度、方面、部位去习练,是什么也习练不出来的!”

    张腾博好像是彻底听懂了刘百成的话,然后说:“那我就习练完五行拳后再按照陈长兴先生的拳论习练太极拳吧。”

    刘百成道:“不可!我讲陈长兴先生之太极拳论,目的不是让人跟着学,而是为了让大家知道这太极拳的来历和内家拳能量蓄发的发展过程。我已经说过,陈长兴先生之太极拳论相比较于武禹襄先生之太极拳论,是落后的双重拳,所以你不可按照陈长兴先生之拳论学习太极拳。你先习练形意拳,等到习练出心力,我就教你武禹襄先生的太极拳!”

    刘百成最后总结到:通过对陈长兴先生的太极拳论的介绍,就使得大家明白了这太极拳发源于形意拳的能量蓄发之事实,明白了内家拳的演化和发展过程。大家只有明白了这些东西,才可能对内家拳有正确的了解和认识,才能够正确地习练内家拳,习练出内家功夫,用内家功夫与世界上各种技击流派抗衡。这样,那振兴内家拳才不会只是一句空话。

    如果大家不能了解以上这些内家拳的发展过程,不了解内家拳的能量蓄发,就不能习练出内家拳巨大的能量蓄发,那么那振兴内家拳、太极拳,也就只是一句空话了!

    另外,大家看明白了陈长兴先生的太极拳论,就会了解了另一个现实,那就是现在的花架子太极拳,根本就是抛弃了陈长兴先生的太极拳论,而自己发明自己的花架子理论。在现在这些自诩或者被人抬举成为太极大师、宗师之人,他们所说的太极拳中,根本就找不出陈长兴先生拳论的一丁点的影子,而是将太极拳向迷信化、玄幻化、健身化发展,还自诩是“发展”、“创新”了太极拳!这些人天真地以为一堆无用的外形动作加上意念和松懈,就是一门玄妙的神功了!

    在这些糟蹋内家拳之人中,有许多人出书了,或者在各种媒体之上发表关于内家拳之言论。但是只要在其书中或者言论中看不出陈长兴先生太极拳论的影子,你就可以毫不犹豫地断定:此人之言论及书中所写,均为花架子的东西,不是内家拳!

    大家一定要明白一个简单的道理:如我等普通之人,是没有能力把内家拳糟蹋成为花架子的,因为我等普通人是没有如此巨大的影响力的!那太极拳等内家拳不是在一天之内被糟蹋的,这可能糟蹋内家拳之人,必定是那些在自从孙禄堂先生去世之后,到如今的几十年间所涌现出来或者被抬举成大师或者宗师之人,只有这些大师、宗师才有能力在社会上造成巨大影响,才能够潜移默化地把曾经横行霸道的内家拳糟蹋成为花架子的。

    这个事实是很难让广大内家拳习练者所接受的,因为许多人都是这些花架子大师、宗师的徒弟、传人、后人。但是严酷的现实就是如此!否则,那内家拳怎么就能被传承为花架子了呢?那些大师、宗师之言论怎么会与陈长兴先生的拳论毫无相符之处呢?

    如此等人,我们也不能全盘否定,其中有些人可能确实是为了传承内家拳和太极拳,但是自身能力有限,只能在自身有限的水平之内研究内家拳,结果也还是一样将内家拳演变成为花架子!

    对于这些人,以前的不懂就是不懂了,情有可原,但是自我将内家拳之真谛公布出来以后,还在坚持己见,继续传播其花架子内家拳者,就完全可以称之为骗子了---------无论此人有多么崇高的地位,多大的大师、宗师名望,有多少跟其学拳之人!

    如果不能奋力排除掉那些花架子大师、宗师之地位和学说,这真正的内家拳是永远不会振兴的!国人如果想要真正地振兴内家拳,对于以上所说,不可不查也!

二十二,禁止

    由于刘百成不再是传统武术协会会长,那李欣是一个没有什么主见的老好人,所以那主张继续举办传统武术对抗赛的声音就越来越弱了。刘百成心里着急但是没有办法,只能不断地给李义芳等领导写信,阐述自己对传统武术对抗赛的观点,其中有一些过激的话,比如:传统武术应该向西方格斗术学习、西方格斗术向竞技体育方向发展得比我们好等话,很让领导不爱听。于是这传统武术对抗赛的事情就被领导搁置下来。

    但是其他省市看到刘百成举办的传统武术对抗赛后,却是热情高涨,有的省市也开始准备举办传统武术对抗赛了,纷纷来电要求刘百成去指导一下。那刘百成觉得如果全国各地都举办了传统武术对抗赛,那就会像星火燎原一样发展成为一个潮流,这传统武术就能顺势而起了。所以刘百成是全心全意地支持各地举办传统武术对抗赛的,谁请他去他都全心全意地帮助他们。

    他去了几个地方,观摩了各种形式的对抗赛,有戴护具的,有按照有效打击点数分胜负的,有完全按照西方格斗术赛制比赛的。那些按照格斗术赛制进行的比赛,参赛选手们几乎就完全放弃了传统武术的打法,而是表现得与格斗术比赛一模一样了。

    他从这些比赛得出的结论是:传统武术决不能按照西方格斗术赛制进行比赛,传统武术对抗赛必须要制定自己的赛制。在安全方面,折中方案是可以戴护具、拳套。

    但是不幸再次发生了。在西南某地举办的一场传统武术对抗赛中,也是不戴护具和拳套的比赛,又一个参赛选手被打死!

    而参赛选手被打伤的现象,则在全国接连发生十多起。

    这就引起了高层领导的注意,事情演变的最终结果是,各地均由公安部门发布规章:传统武术不得举办对抗赛,只能举办表演赛。如有再举办对抗赛的,按照治安案件处理!

    这个消息让刘百成彻底失望了!他知道这内家拳如果仅仅依靠几个师父教徒弟的方式传承,是很快就会失传的。从内家拳各门各派的历史来看,每派在开宗立派过后都传不过三、四代人,就已经不剩下真传了!有些门派甚至一直都是单传。这其中的原因,思想保守是第一位的,思想保守就使得内家拳无法在普通大众之中普及,所以内家拳在普通大众眼里一直是神秘莫测的。即便每个前辈大师都有拳论传世,但是那拳论是写给其传承人的,而不是写给普通大众的,所以普通大众看不懂拳论。如果内家拳各门各派的前辈大师思想不保守,就应该将内家拳的具体习练方法也写出来!

    所以,刘百成更加坚信自己注释前辈大师的拳论的工作是目前唯一的能够拯救内家拳的方法了!

    国家对于传统武术的态度明确了之后,可乐坏了王志松等花架子之流,既然传统武术不能举办对抗赛,花架子们则可保证自身安全无虞了,于是纷纷响应国家号召,将传统武术向表演化发展推进。

    于是,一些翻跟头、转体180度360度等对于技击实战毫无用处的动作都慢慢地加进了传统武术的套路中来,参赛选手们在表演赛上在套路动作上各显其能,慢慢地形成了传统武术表演赛的标准套路动作,将传统武术越来越禁锢在表演之中。

    那唯一有点对抗性质的,就是太极拳的推手比赛。可那推手比赛的参赛选手也是在表演,参赛双方均默契地用松懈划圈,其实就在进行一个脱离了技击实战现实的让对方失去重心的游戏。后来有些人觉得松懈确实很无趣,就开始使用劲力推手以争输赢了,但是由于不会太极拳的连绵不绝的能量蓄发而只能使用肌肉紧张发力,所以那些使用劲力的推手实际上就是在摔跤。但是直接上台就摔的话,有辱太极拳之斯文,所以成形的推手比赛过程是:双方先斯文地用松懈划圈,以便让大家知道这是太极推手而不是摔跤,等大家都确定这是太极推手而不是摔跤后,双方再使蛮拙之力摔跤争出胜负。

    在表演赛之外,那些花架子们也各显其能,给自己的花架子内家拳装裱上一层高深莫测、玄幻奇绝之浓妆艳抹,纷纷著书立说,将其老祖宗的拳论弃之不用,而是自己“发明”出自己的花架子理论,还美其名曰“发展”了内家拳!

    那些“发展”了内家拳的花架子们真可谓无所不用其极!有看到了涨筋腾膜四个字的,就创立了“筋膜派”,声称那内家拳就是在习练人体之筋膜;有认识了拳论中一个“猫”字的,就创立了“猫派”,教大家学习猫步;有在拳论中看见“磨盘”二字的,就创立了“磨盘派”,让大家把腰胯练成磨盘;有在拳论中看到“呼吸”二字的,就创立了“呼吸派”,告诉大家以前的呼吸都错了,教大家“正确”的呼吸;有在拳论中看到“气”字的,就创立了“气派”,非要在肺部之外练出气来;有认识“心意”二字的,就创立了“意念派”,拼命苦思冥想,寻找意念的力量;有些竟然将拳论中全部的字都认出来的聪明人,对着拳论苦思冥想,终于“发现”太极拳引进落空、借力打力是利用的杠杆原理,于是创立了“杠杆派”;有人经过推手发现不好掌握对手劲力,于是创立了“三摇三晃派”,经过三摇三晃,总会有一摇晃能摇晃到对手劲源的---------总之,林林总总,不一而论,只要能够在前辈大师的拳论之中认识出几个字的人,就都有资格“开门立派”,自封大师、宗师了!

    有些花架子还发展出来一个花架子体系,出了教拳教案,从松肩、松胯、松腰、松腿一点一点练下去,直到把浑身练松懈了为止。

    以上花架子中也不都是像王志松那样的傻子,也有一些聪明绝顶之人,否则那些花架子们怎么可能从内家拳舒缓的外形动作中发现了“松”这个法宝呢,并且以松为中心,建立起来一个让世人看不透的体系,让世人对松懈的太极拳趋之若鹜!

    可是,在内家拳各门各派发明人的拳论之中,何曾有一个松字!看看内家拳各门各派发明人的拳论,哪个拳论不是让人看得荡气回肠,感觉那内家拳就是一种横行霸道的技击术呢!

二十三,劳动改造

    李进被孙祥田送回部队,部队就将李进关了禁闭,派人审问他。调查完事情经过,李进要求见吕娜一面。调查人员就把吕娜接了过来,一路上调查人员把李进的事情简单地跟吕娜说了一遍,吕娜在车上就开始哭了起来。

    李进见到吕娜说:“我没什么大事,过个一年半载地就能出去了。但是我担心我爸妈在安平村受李广良、张鹏、张利那些人欺负,你去把他们接过来吧。我爸妈手里有些钱,你帮他们在BJ买个房子吧。这个事情你可以去找我老师刘百成,就在他家附近买房子吧。”

    吕娜听到李进说没什么大事,就发怒了:“你怎么办事还跟那打仗似的,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你怎么就不考虑我呢!我这一回去,还有脸见人吗?从一个副军长的爱人一下子就掉到了一个犯罪分子的家属堆里了!”,说完又哭了。

    李进最烦吕娜爱虚荣,但是一想她说的也是,就忍住气劝他:“我知道我错了,等我这次出去后,你也别再部队干了,我们到地方找个工作,生个孩子,乐呵呵地过日子吧。你看这部队的许多人都专业到地方工作了,和平年代了,也不打仗了,在部队呆着还有什么意思?”

    吕娜被李进劝好了,就准备请假动身去安平村接李长林和张玉娘。领导说正好我们得派个调查组去安平村调查李进的事,你就跟着调查组一起去吧。

    派去调查李进案件的组长郑青跟李进有过交情,在一次战斗中郑青的部队被围,是李进率部冒死将其救出。他带着两个组员,与吕娜就去了安平村。

    在火车上吕娜问郑青:“你说李进的事情大不大,会怎么处理呢?”

    郑青说:“以前部队的人在地方出事了,部队都护着,不会处理得太严重。但现在部队刚开始整风,各个部门都在抓典型,所以这李进就是撞到枪口上了,这怎么处理,得听集团军的,军部也无权处理啊。”

    郑青这一说,就把吕娜吓得提心吊胆起来。郑青劝她,她也不听,只顾自己流泪。

    一行人到了安平村,就先去了李长林家。自从李进出事后,李长林的病更严重了,开始咳血,躺炕上不能下地。吕娜对李长林和张玉娘自我介绍说:“爸妈,我是李进的爱人吕娜。”,李长林看到吕娜穿着军装亭亭玉立的样子,心里欢喜,精神好了些,张玉娘更是将吕娜抱住喜欢。

    吕娜对李长林和张玉娘说:“爸妈,这是部队派来调查李进案子的郑青同志。”

    张玉娘就握住郑青的手问:“同志啊,我儿子的事情可怎么办啊,他可不是坏人啊,他可是玩命给部队打仗啊,只是一时冲动犯了法,你们可得轻点处理啊!”

    郑青也劝张玉娘不要担心,部队会考虑他的功劳,正确处理的。

    吕娜把李进让他们搬到BJ去住的想法对李长林和张玉娘说了,李长林说不出话来,只是一个劲地摆手。张玉娘说:“我们俩都这岁数了,还能活几天啊,我们哪也不去了,就死在这里了。”

    吕娜说:“李进是怕那张鹏、张利和他们的家属欺负你们啊。”

    张玉娘说:“哎呀,我们都这岁数了,还怕什么欺负啊!昨天我还遇到张木匠了,他看到我只是叹气,一句话也没敢跟我说,他不知道他儿子什么人模狗样儿啊!我们俩就等着李进的事情处理完了,你俩一起回家来过日子吧。”

    吕娜和郑青看到两位老人是不想离开安平村了,也就不劝了,就先去张利家调查。

    那张利躺在炕上,腿上打着石膏,见到部队调查组来了,就说:“我虽然被李进打了,可我不恨他,谁让我以前做了对不起他家的事情了,我这也是报应啊!不过这样也好,省得我见到李叔和婶子都抬不起头呢,这也算是解脱了吧!”

    郑青给张利做了一个调查笔录就走了。

    他们又去了海安县医院,找到李广良和张鹏,他俩住在一个病房里。

    李广良和张鹏听到是部队调查组来了,就兴奋起来,做完调查笔录说:“李进可是十恶不赦的坏人啊,没有一点无产阶级觉悟,反对人民民主专政,公开行凶杀人,你们可得严惩啊!”

    郑青说:“事情经过我们了解了,部队会作出正确处理的。但是你们两个从来没有扪心自问一下,李进为什么开枪打你俩吗?我呢,只负责调查,不负责处理。我现在调查完了,我跟你俩说句闲话,算是我们私人之间的谈话,不代表组织:我与李进是同志加兄弟,你们俩的臭名,我也是略有耳闻了,你俩伤好了以后如果不老实,还想对李进家里作出什么报复行为的话,我告诉你们啊,我们有的是子弹!”

    这李广良和张鹏被郑青的话吓了一跳,还没缓过神来,那郑青手下的一个人拨出手枪对准了李广良,李广良吓得把被蒙住了脸大喊:“别啊,我不敢报复啊!”

    张鹏还没等到枪口指向他,就哆哆嗦嗦地说:“我不敢报复,不敢!”

    那人收起枪说:“你俩伤好了以后,得时常去看望一下李进的父母,孝敬他们一些,他们一旦有什么事情,我保证你俩还会吃枪子的!”

    郑青等人又去了公安局,见到了孙祥田局长。孙祥田把他们做的调查笔录给郑青看了,又给郑青写了一份情况介绍。

    郑青又对孙祥田说:“李进怕张鹏、李广良等人报复他父母,让他父母搬走,他父母不愿意搬走,你们公安局得注意一下啊。”

    孙祥田说:“你们放心吧,李进是我的老团长,我会看着张鹏他们的!”

    郑青等人回部队后,果然李进的事情就被当做整风的典型了。李进被带到各部队去做检讨挨批评,但他不是一个识时务者,被批评时满不在乎,写出的检讨书千篇一律,百十个字而已。最后,他被判处劳动改造十年。

    李进要被送去劳动改造之前,吕娜又见到他一面。李进对吕娜说:“没想到会判我十年啊,我对不起你了,我们俩离婚吧,我不能耽误你下半辈子了!”

    吕娜说:“你怎么能说出来这种话!郑青说你如果在劳改队表现好的话是能减刑的,你就好好劳动改造吧,我等你!只是我受不了别人的闲话和冷眼,你走了,我就想转业回地方了。我会时常去看望爸妈的。”

    李进被劳动改造后,吕娜就去刘百成家找张腾博,让张腾博帮她联系一下转业到他医院的事。当时国家号召地方接收转业干部,张腾博和王副院长说了一声,这事就成了。吕娜就从部队转业到了张腾博的医院,当上了管理后勤的科长。

二十四,五行拳

    自从传统武术只能举办表演赛而不能举办对抗赛的事情确定下来后,刘百成也是无可奈何,他只能做两件事:在传统武术协会教拳,注释内家拳论。

    刘百成也想像王志松那样搞功夫演示会,以扩大一下影响,但是李欣不同意,他说:“现在已经不让传统武术搞对抗赛了,这传统武术的技击实战性质就已经被健身取代了,你还何苦与别人唱反调,来突出你的功夫干什么?万一再出现伤亡事件,谁敢负责啊!你就不能灵活些,像王志松那样把内家拳往健身方面靠一下?你要是能够突出内家拳的健身作用,我就同意你搞功夫演示会。”

    刘百成当然不干。于是意志消沉,人也好像一下子苍老不少。

    但他和周君最看不下去的却是张腾博。腾博已经年近四十了,还是在苦等刘岚。刘百成对刘岚说:“这么多年了,腾博一直在想方设法为腾明治病,但也不见好转,我看腾明的病是好不了了。你与腾明虽然是夫妻,但却无夫妻之实,这对你是不公平的。那腾博也是等了你许多年了,我看你就和腾博结婚过吧,不要再折磨自己了!你和腾明结婚时也没登记,现在这街坊邻居都以为你和腾博是夫妻,你俩就去登记结婚吧。”

    那刘岚何曾不想与腾博过正常人的夫妻生活,但她心里还在期望腾明的病能好,她想象不到如果她与腾博结婚了,万一腾明的病好了,她将如何面对腾明!她讷讷地说:“爸,再等等吧,我不能久这么地抛弃了腾明!”

    刘百成说:“这也不算是抛弃了腾明啊,你和腾博一起过,也得照顾腾明啊。对于腾明来说,你对他的义务就只是照顾他了。”

    刘岚还是没有答应。

    刘百成把跟刘岚说的话对腾博说了,腾博说:“我理解刘岚的心情,我可以等!其实,就是这样天天与刘岚在一起,我就很满足了!”

    腾博天天练劈拳,已经习练出体内能量在经脉中运行的那根筋了,练出了心力,达到了呼吸以踵的层次,能够使用心力将呼吸之气运行到足底了。并且那心力引带呼吸下行到足底绝不仅仅是一种感觉,因为他已经明显感觉到周身一体所蓄发出来的巨大能量了。在他实实在在地感觉到了心力之后,他才彻底相信内家拳论中所描述的内容都是真的,他想研究心力,但是目前国内没有相应设备去观察经脉中运行的心力。他想先练出内家功夫,然后再去国外利用先进设备研究心力。

    一个星期天,刘百成有事出去了,腾博向刘岚请教五行拳其他拳的打法,刘岚就告诉他:

    这五行拳也是按照五行相生编排的,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劈拳为万拳之母,属肺金,金生水,故劈拳生钻拳,钻拳属肾水;水生木,而崩拳属肝木,故钻拳生崩拳;木生火,炮拳属心火,故崩拳生炮拳;火生土,故炮拳生横拳,横拳属脾土。

    那五行相克,为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

    我认为前辈大师将形意拳按照五行之术编排,似乎没有什么科学道理。若说五行相生还有一些可以解释的道理,但是那五行相克我认为就没有一点道理了。如果按照五行相克之理论,劈拳克崩拳,崩拳克横拳,横拳克钻拳,钻拳克炮拳,炮拳克劈拳,则有些说不过去了,因为这五行拳都练好了,其中任何一种拳都能克另一种拳的。并且这五行拳只是外形动作不同,其实五行拳中的每一种拳中都包含着其他各种拳的劲力的,你越习练的时间长,功夫越深,就越能够感觉和明白这个道理的。五行拳其实不是拳,而是内家拳以心行气压缩旋转的能量在身体各个方向上的蓄发。所以你不要被五行相生相克之理论迷惑了。

    至于那五行相生之理论吗,劈拳之中本身就是包含着钻拳的,即你打劈拳时前臂从三体式的位置向回拉后再钻出的那个动作,就是钻拳,故而有劈拳生钻拳之说。钻拳之劲力是利用上行上下贯通之力向上发出的,所以只需将向上发出的劲力向前直发就是崩拳了,故而钻拳生崩拳。崩拳是单臂发拳,只要加上另一臂,双臂同时发拳,就是炮拳,故崩拳生炮拳。炮拳在崩拳的基础上发双臂,故而身体的旋转比较突出,故炮拳发出的是双臂冽劲,就是横劲,所以在炮拳的基础上再变回单臂发拳,突出冽劲的横向劲力,就是横拳了,故而炮拳生横拳。

    你已经练会了劈拳,那剩下的拳就好学了。劈拳的能量蓄发是以心行气压缩旋转的能量蓄发的自然而然的体现,只要将劈拳的能量蓄发稍微改变一下方向就是五行拳的其他拳了。

    既然劈拳生钻拳,我们就开始习练钻拳。这钻拳之外形动作,在各派形意拳及心意六合拳中的打法略微不同。其实这五行拳中的每一种拳在各门派中都有不同,但本质是一样的。

    一个简单的五行拳为什么在传承了几代人后就有不同呢?这是与每一代的传承人的具体品性、身材等条件有关系的。比如一个品性温和的人与品性暴躁的人打出的五行拳就不一样,品性温和者,打出的拳也温和,注重能量蓄发均匀稳健;品性暴躁者注重发力打击,则在发力过程中的动作与温和派的动作就不一样。在身材方面,个子矮的人就习惯向上发拳,个子高的就习惯向下发拳。所以久而久之,每派传承人的特点就在他们往下传承的拳中保留了下来。如果明白这个道理的人,就不要看外形动作而要看内里的能量蓄发,最后打出符合自身条件的五行拳来。也只有打出符合自身条件的五行拳来,才能够让五行拳的能量蓄发在自身能够发出最大威力。所以那些成为内家拳大师者,都是看透了这些玄机之人。

    你比如说我父亲,在教你五行拳时,是按照兰飞亭大师传授给他的规范动作教你的,但是你看我父亲自己打五行拳时,每一种拳就打一个动作,并且像打太极拳那样连续打。比如说我父亲打劈拳,在左腿上压缩旋转蓄力后起手就进右步劈右拳,右脚落地后立即在右腿上生成压缩旋转,然后直接再进左步劈出左拳,如此循环往复没有间断地打五行拳,这就犹如在五行拳之中加入了阴阳转换,其实就是太极拳了----------这就是太极拳的太极五行之术。有些太极拳门派虽然不公开说自己还习练形意拳而是习练太极五行,其本质还是在习练形意拳。形意拳之一气之起落的能量蓄发是太极拳的根基,习练不出一气之起落,如何能够习练出一气之循环起落?

二十五,一气之起落

    刘岚继续教张腾博五行拳之道:

    我爸教你打劈拳时,你尚未练出心力,故无法给你讲一气之起落的能量蓄发,而只能是先让你用劈拳练出心力。现在你已经习练出心力,故我现在给你讲一下何为一气之起落的能量蓄发。

    我以下所讲的一气之起落的能量蓄发,不仅是五行拳的能量蓄发,而是所有内家拳的能量蓄发基础,想要习练出内家功夫,这一气之起落的能量蓄发就是根基,太极拳和八卦掌的能量蓄发,都是以一气之起落的能量蓄发为根基而变化出来的。

    内家拳的一气之起落的能量蓄发是这样的:从左三体式开始,先在后面的右腿之上启动心力,含胸拔背,使两肺抱心,肺部吸气,含胸就迫使胸膈膜下行以扩张肺部空间接纳吸进来的气体,腹部鼓涨,此为腹式呼吸。胸膈膜下行之动,上拉心肺,下鼓肝脾,肝脾下抱两肾,由此五脏皆动。此时让身体感知心力与呼吸之气合一,向后背贴住命门下行到尾闾,即心力与呼吸之气压缩尾闾,迫使会阴部位旋转,这样,心力的先天一气就被阴阳转换为精的能量。

    尾闾压缩会阴旋转生成的精的能量在会阴部位向丹田翻转,向后抱住两肾再下行到足底涌泉。心力与呼吸之气在会阴部位向丹田翻转后再下行,此过程为河车运行。河车运行有如下之功能:第一,河车运行的能量翻转,将身体从头顶到足底上下运行的能量筋在腰腹部位兜了一个圈子,犹如一根拉伸的皮筋在中间部位绕出了一个圈子,这个多绕出的圈子将整个皮筋两端拉得更紧,使皮筋生成更加强大的弹性势能。所以河车运行生成的能量翻转上拉脊柱玉枕、夹脊、命门三关,迫使脊柱生成压缩旋转;下吸足底涌泉,迫使胯、腿、足各部位生成压缩旋转,将周身上下之能量蓄发联成一体,即周身一体,周身整体压缩旋转。第二,河车运行的能量翻转与会阴部位的旋转,共同驱动能量在两腿之间阴阳转换,即周身能量的虚实、阴阳转换就是由于河车运行所生。第三,能量翻转与会阴旋转驱动两腿的运动和步法。第四,会阴部位的旋转与能量翻转的能量能够拉动腰胯生成压缩旋转,表象就是腰腹折叠。腰腹折叠,就是腰胯部位的压缩旋转,是周身整体之中生成的最大的压缩旋转。所以这内家拳都强调腰的作用就在于此,即腰腹折叠是周身整体之中最大的压缩旋转的能量蓄发。第五,能量翻转在后背上拉脊柱,在身体正面则上拉心胸,迫使心胸部位生成压缩旋转,形成心胸开合。开,敞开心胸以压缩旋转的下行能量接纳吞入对手之能量;合,关闭心胸吐出能量以打击对手。心胸开合即自身心胸部位对对手能量的吞呐,与对手能量之阴阳转换也!

    以上之河车运行,均为精的能量所致,而精乃心力与呼吸之气阴阳转换所生,故这内家拳之心力与呼吸之气之作用就在于此,即心力通过阴阳转换为精的能量而使周身生成压缩旋转的能量蓄发。如果没有心力,何来上半身会生成下行能量,何来周身整体压缩旋转?

    河车运行的能量翻转向丹田后,继续向后背抱住两肾再下行到足底涌泉,也就是心力与呼吸之气下行到足底,实现了呼吸以踵。呼吸以踵,就是周身整体生成下行脚蹬地的能量,也就是精的能量。

    精的能量下行到脚跟后,压缩脚跟,脚跟压缩迫使脚踝、脚面旋转,这样,下行的精的能量就被阴阳转换为脚跟压缩、脚踝脚面旋转而生成的气的能量。这个气的能量,本质上就是由于精的下行能量压缩地面而使身体获得的地面给予的上行反作用力,这个地面给予身体的上行反作用力,就是内家拳追求的上下贯通之力,就是内家拳的打击能量和力量!

    精的能量下行压缩脚跟,脚跟就压缩地面,所以这脚跟的压缩和脚踝脚面的旋转,并非由精的下行能量直接导致,真正导致脚跟压缩脚踝脚面旋转的,是地面给予身体的上行反作用力。正是因为脚跟压缩脚踝脚面旋转是地面给予身体的上行反作用力生成的,所以这个气的能量才会使得身体感觉犹如踩在了气垫子上,周身好似一个弹簧一般。

    此时,精的下行能量就被阴阳转换为气的能量。

    气的能量在人体骨骼与经脉之中向上运行。

    切记,这上下行之能量不一样的地方就在这里:下行能量由心力与周身整体压缩旋转所生成,然后通过骨骼向下运行,即下行能量先在经脉中运行,后及骨骼。而气的上行能量先作用于骨骼,再由骨骼向经脉中流动运行。这周身能量在经脉与骨骼之间的来回运行流动,就会导致上下行能量在骨骼中对拉拔长,能量内敛入骨,周身好似骨骼都能够发出劲力,形成骨涨劲。

    以上过程,就是炼精化气之过程。

    气的能量经过大小腿骨、胯骨,上行至命门,在命门之处与下行至命门之心力和呼吸之气合一,一部分会沿着脊柱三关继续上行至玉枕,压缩玉枕,迫使百会旋转,生成神的能量。即气的上行能量又被阴阳转换为神的能量。

    而气的上行能量之中之一部分在命门与心力下行之能量合一后,会继续随心力下行至尾闾、会阴进行河车运行、能量翻转----------此为人体先天一气与后天之气阴阳合一,也为内外合一。这内家拳对于身体之好处就在于此,即心力之先天一气生成后天之气,而后天之气不断补充先天一气,使得先天一气更加强大!这先天一气与后天之气合一而生成之能量,即为真气!

    真气在会阴部位与肾水进行心肾交合水火相济,慢慢地会阴部位会发热,即心火炎肾水,肾水之能量开始如气在体内鼓荡上行,抱住肝脾,肝脾抱两肺,两肺抱心,这就完成了五行之力在五脏之间的能量运行。

    此时,气的上下贯通之力在身体后部的骨骼之中经大小腿、腰胯、脊柱上行到百会,在身体前部和体腔中,由肾水之能量通过五行相抱上行至百会。即五行之力在小周天上下运行,驱动周身整体压缩旋转之力在大周天运行。这身体内外上行之力到达玉枕,形成玉枕压缩百会旋转的神的能量,即气的上行能量又被阴阳转换为神的能量。此过程为炼气化神。

    这心力和呼吸之气经过炼精化气、炼气化神之阶段,终于将周身内外五行之力与周身整体压缩旋转合一生成的下行能量阴阳转换为上行的上下贯通之力的打击能量和力量,将上下贯通之力运行到头顶百会,此过程即为一气之起!

    这一气之起,就是蓄积打击能量和力量之过程。

    那位于百会的神的能量再下行落到在前的左腿之下,即为一气之落,就是五行拳发力之过程。这个发力过程不用介绍,只要蓄积出上下贯通之力,那发力过程就是一个自然而然之事。只需反向旋转身体将头顶神的能量让其自然下行到另一条腿上就行,同时出拳,就将上下贯通之力打出去了。即形意拳之发力以头顶神的能量下行到脚结束,而下行到脚的能量使得脚跟压缩,即脚跟着地的踩。所以有一句话说:形意拳的劲力是踩出来的。

    以上就是一个内家拳一气之起落的能量蓄发。

二十六,一气之循环起落

    刘岚继续道:

    以上一气之起落之能量蓄发的过程,就清楚地看出了内里的五行之力是如何拉动身体上半身生成下行能量,以及五行之力如何驱动出周身整体压缩旋转的内外合一的能量蓄发的。正是由于这内家拳不但内里的五行之力与周身整体压缩旋转之力合一,并且成功地使得上半身也能够与周身整体共同生成下行脚蹬地的能量,所以这内家拳就能够获得比那肌肉紧张发力更加强大的能量和力量!

    从一气之起落的能量蓄发之中,我们能够看到,我们身体只能使用心力控制周身整体进行能量蓄发,但是这五行之力与周身整体压缩旋转生成的能量在体内的运行,不是像某些人认为的是在按照一个固定的经脉运行的,而是能量在周身上下、前后、内外、大小周天均共同运行。

    以上能量在身体骨骼、经脉之中的运行,会生成一根由能量运行连贯而成的路径,这个能量运行的路径会被身体感知为一根能量筋,身体就被这根能量筋驱动运动,并且能量筋的能量强大到一定程度后,就会向周身扩张,内敛入骨,外张至骨肉之间,皮毛之下,涨筋腾膜。

    形意拳从身体对于能量运行的感知方面来说,将以上一气之起落的能量蓄发过程称之为易筋易髓。而太极拳则从心力运行的角度,将一气之循环起落的能量蓄发过程称之为以心行气,以气运身!

    为什么太极拳要将易筋易髓之名改变为以心行气、以气运身呢?

    那是因为在一气之起落的能量蓄发过程中加入了阴阳转换后,这心力对于身体能量蓄发之控制,比那形意拳的更加强烈。以心行气、以气运身,就是完全使用心力控制足底气的能量与头顶神的能量之间在身体上下、内外进行无休无止的阴阳转换--------所以有些前辈大师说:太极拳,无非是神气而已。说的这是这些。

    所以,在太极拳中,使用以心行气、以气运身这八个字,比那易筋易髓更能够形象地描述太极拳一气之循环起落的能量蓄发。

    何为一气之循环起落?

    形意拳在将上下贯通之力提引到百会后,就一次性将神的能量落下到另一条腿上,将体内蓄积的能量全部发出体外,形成巨大的打击力量,所以才能够硬打硬进无遮拦。

    而那太极拳,却是不将一气之起落生成的神的能量落下而一次性从体内发出,而是要让百会部位的神的能量继续在体内下行到另一条腿上,在这另一条腿上生成新的周身整体压缩旋转,让能量在周身大周天循环往复地运行,将身体习练成为一个能量运行的导体,这样,只有让自身能量在体内上下、内外循环往复地运行,才能够达到“通”的状态,才能够使用自身身体吞吐对手打来之劲力的能量。

    这太极拳之“通”的功夫,就是让能量在周身皆畅通无阻,自身会上下、内外运行能量了,就能够使用自身之能量去运行对手之能量。所以这太极拳之功夫就在于“通”而不在于打。当然,把身体练通了,就能够更好地支持周身整体的能量蓄发,即把一气之循环起落练好了,更能够促进一气之起落的能量蓄发。所以这太极拳之功夫,是能吞能打,随心所欲。太极拳想打人时就如那形意拳之硬打硬进无遮拦,想后发制人时就引进落空、借力打力。

    太极拳一气之循环起落的具体习练方法如下:

    在一气之起的阶段蓄积在百会部位的神的能量,在身体正面由心力生成的三心归聚之能量引带神的能量从百会向印堂下行,压缩印堂,印堂压缩迫使玄鹰部位旋转,玄鹰部位的压缩能量由舌顶上颚接住继续下行到心脏,然后继续参与心力的心肾交合水火相济的能量运行。百会部位的神的能量之一部分在身体后背经过脊柱三关在骨骼之内下行到足底涌泉,这样身体骨骼就在这上下行能量的作用之下被两夺对拉,形成对拉拔长,抻筋拔骨。

    我们的身体,只能生成周身整体压缩旋转,这周身整体压缩旋转之动作,是能够同时进行上下两股能量运行的,这同时完成上下两股能量运行是在骨骼中发生的。就好比拧螺丝时,你向下拧螺丝的同时就会感觉到螺丝的上行能量与你的手对抗。

    在周身肌肉之中,能量的上下运行是靠旋转驱动的。即在一条腿上生成的周身整体压缩旋转,在阴阳转换到另一条腿之上时,是要进行反向旋转的,这个能量在两腿之间进行的方向相反的旋转,就能够将周身整体压缩旋转的能量上下运行。比如说在左腿之上作出向身体右侧的压缩旋转而生成神的能量后,那么把这个神的能量下行阴阳转换到右腿上时,身体就要作出向左侧的旋转。即周身能量在两腿之间的阴阳转换是由身体向不同方向的旋转所生成的。

    习练到高层次时,就能够在单腿,即同一条腿之上通过不同方向的旋转进行能量的阴阳转换,这就是太极拳最高层次的阴阳转换,在一条腿上就能够进行连绵不绝的能量蓄发!这其实就是太极拳的站桩所习练的功夫,真正的无形无式的功夫。有人说太极拳能够站立着打人,进行的就是这样的能量蓄发。

    那在一条腿上进行的能量蓄发,其实就是一种真气鼓荡的状态了,即太极拳的最高层次是将有意的能量蓄发习练到一种无意的自然状态。这种状态就是有意无意是真意!

    为何要有意无意的状态呢?

    无意的状态,就是指能量充斥周身的真气鼓荡的静的状态,这种静的状态实际上是一种能量的蓄积状态。无意,就是已经不需要刻意而为,就像肌肉紧张发力那样不需要意就能随心所欲地蓄发能量。而内家拳中的意,就是指身体对以心行气的一种刻意的反应。换句话说,内家拳的能量蓄发由大脑发出开始进行能量蓄发的指令,然后由身体的心和意去完成能量蓄发,即内家拳的能量蓄发比肌肉紧张发力多出了一层“意”!。而肌肉紧张发力则就没有这个“意”的过程,大脑只要发出进行能量蓄发的指令,浑身肌肉就能够畅通无阻地进行能量蓄发--------这内家拳就是要把以心行气压缩旋转的能量蓄发方式习练到如同肌肉紧张发力那么随心所欲、得心应手、召之即来挥之即去---------换句话说,内家拳的高层次功夫就是要把身体好不容易习练出来的“意”再把它习练没!

    当身体的“意”被习练没有后,大脑就可以像指挥控制肌肉紧张发力那样指挥控制以心行气压缩旋转的能量蓄发了!这时身体的能量蓄发就是脱胎换骨了!

    以上这个过程就是炼神还虚、炼虚合道的过程。

    在达到了这样的层次后,还是不能彻底无“意”。其一,因为在技击实战中要在电光火石之间面对千变万化的对抗局势,如果仅仅凭借无意的真气鼓荡的能量蓄发,虽然可以利用自身与对手自己的能量转换保护自身,但是是不足以杀伤对手的,所以身体尚需一点“打击之意”。其二,因为内家拳的能量蓄发是需要心力驱动的,所以在心脏部位必须要留下一些“意”。但是这些意已经是非常微弱了,即若有若无、若即若离、勿忘勿助、不思而得、不勉而中之状态。这个状态,其实就是以心行气压缩旋转与大脑意识合一。

    李洛能先生说神藏于祖窍之内,说的就是这种状态,其实就是在说已经把内家拳习练到将身体能量蓄发的指挥控制权又交回大脑了!此时的拳,在李洛能先生眼中就只剩下神意二字了!即神与意合,是六合之最高层次!神与意合之后,无神无意,而是合一成为一个全新的:大脑意思!

    以上就是内家拳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还虚、炼虚合道之过程,这整个过程就是先“有意”、“刻意”地习练出精气神的能量,再把“有意”、“刻意”还虚到有意无意是真意的程度!

二十七,五行拳之劈钻崩炮横拳(一)

    刘岚继续对张腾博道:“对于一气之起落与一气之循环起落的能量蓄发,我就先说这些。我是想到哪说到哪,所以肯定会有不全面之处,这不全面之处,等到我们遇到什么问题再说什么问题时再说。你既然理解了内家拳一气之起落的能量蓄发,我们就可以继续往下学习五行拳的其他拳了。劈拳属肺金,金生水,所以我们下一个要学钻拳。”

    张腾博认真地凝视这刘岚的脸,稀里糊涂地听着刘岚教他钻拳。

    其实那劈拳之中就包含这钻拳,那劈拳的第一个动作的前手前钻就是钻拳。故劈拳生钻拳。

    这钻拳,就是向上发拳,如向上钻。钻拳属肾水,即拳力由两肾向上发出。

    人体五脏分五行,亦分三节。两肾为根节,肝脾为中节,心肺为梢节。所以这钻拳为五行之根节所发之拳,故这钻拳之劲力贯通在五行拳的每种拳之中,即起钻落翻之起钻,五行拳中的每一种拳皆由钻拳之力起始。钻拳之劲力,在太极拳中即为捧劲,亦为太极拳之最基本之劲力。这钻、捧之劲力,乃是内家拳一气之起落的能量蓄发自然生成的向上的劲力。

    崩拳属肝木,横拳属脾土,故崩拳和横拳为中节拳,势大力沉,支撑八方。

    劈拳属肺金,炮拳属心火,故劈拳和炮拳为梢节拳,斩金截铁,如弓似箭。

    钻拳有句俗话,叫拨云钻月,即这钻拳由两个动作组成,前一个动作是拨云,后一个动作是钻月。拨云即拨出对手劲力之空档,然后在对手劲力空档之处发出钻拳。现在形意拳和心意六合拳之各门派中,钻月的钻这个动作都是一样的,但拨云的拨的动作却有不同。

    但我们不要被这个拨云的不同动作所困惑,要知道这五行拳练的是一气之起落的能量蓄发,而不是外形动作。形意拳也不靠外形动作打人,而是靠能量蓄发硬打硬进无遮拦。这拨云钻月,只不过是习练的外形动作而已,不必过分计较!

    在习练钻拳时,由三体式开始打钻拳。我们以左手足在前的左三体式举例:

    一般来说,心意六合拳之钻拳的拨云是如此打的:

    由左三体式在右后腿含胸吸气心力下行至足底生成向身体左侧的压缩旋转,部分心力经尾闾向丹田翻转,生成腰腹折叠,由身体向左侧的旋转将左手足自然拉回身体,左手回拉时向内侧扣腕,做引带对手劲力之式,拉回至心脏部位,左足拉回与右足并拢,此时身体在右腿上生成一气之起之能量至百会。

    形意拳之拨云是如此打的:

    由左三体式在右后腿含胸吸气心力下行至足底生成向身体左侧的压缩旋转,部分心力经尾闾向丹田翻转,生成腰腹折叠,由身体向左侧的旋转将左手足自然拉回身体,左手拉回至心脏部位的过程中,起右手伸至左手肘部在左手前划圆回心脏部位,左足拉回与右足并拢,此时身体在右腿上生成一气之起之能量至百会。

    以上为心意六合拳与形意拳之钻拳的拨云之打法,拨云的结尾都是在右腿生成上下贯通之力至百会,即百会生神,左足收回,双手拉回心脏部位。此后,后面的钻月部分的打法,在心意六合拳与形意拳中都是一样的了:

    百会之神统领周身能量下行,身体开始在右腿向右侧旋转,身体向右侧的旋转将左手足自然前伸,左足落地后,百会之神的能量同心力共同下行带动周身整体压缩并且向右侧旋转,压缩左足踩地,同时左拳将上下贯通之力发出,此为一气之落。此时周身整体在左足生成上下贯通之力至百会成神,为一气之起,再由百会之神统领周身,神与心力共同下行,驱动身体向左侧压缩旋转,伸出右手足,神之能量压缩右足,同时右拳由心脏部位向上钻出,此为一气之落。

    钻拳虽然为向上发力之拳,但是由于五行拳之能量蓄发为起钻落翻,故在一气之落时,周身能量是下行压缩前足跟的,即踩,所以这钻拳不是直直地向上钻出的,而是随周身整体之起钻落翻之劲力而向上划圆钻出的,依然有落翻之势,所以这钻拳在最后亦含有下劈之力。

    即钻拳之中有两个一气之起落组成,左右手足各伸出一次。

    以上过程要注意的是:1,手足均由身体向不同方向的旋转拉回或者伸出,手足不可自行作出拉回或伸出之动作。

    2,手足只是随身体之压缩旋转拉回或者伸出,绝不是打出拳迈出腿!如果为了刻意求力而用力打出拳、迈出腿,则周身散矣!这手足随周身整体之动,才能够习练出周身整体的能量蓄发!切莫让手足之动与周身整体之动分家。只追求手足之劲力是愚蠢的!

    3,一气之起落,即气与神的能量在身体上下两端之间的阴阳转换,气之能量上行为上下贯通之力,神之能量下行生成脚蹬地的能量,而这神气之间的阴阳转换,全靠心力使然,由心力之上下运行引领神气的阴阳转换。同时呼吸也要与心力合一,心力引领神下行时,呼吸也要下行,达到呼吸以踵的程度。心力引领气上行时,呼吸也要随心力上行,达到涨筋腾膜、抻筋拔骨的程度。

    4,钻拳之呼吸,在拨云之阶段虽然是一个完整的一气之起落过程,但是整个拨云之过程都在吸气而无呼气。只在最后打出钻拳时呼气。即钻拳之两个一气之起落的能量蓄发之中,只有一次呼吸。所以不要把呼吸本身看得很重要,那呼吸与心力之合一不过是周身整体合一的一个小方面而已,呼吸本身只会对周身整体的能量蓄发贡献一点合一之力,但呼吸本身却仅仅只是呼吸而已,我们需要关注的是在呼吸与心力合一之后,能量在周身的运行而被身体感知为气的流动的“气”,而不是呼吸本身。周身运行之能量的“气”,与呼吸的关系只在于腹式呼吸引起的胸膈膜的上下运行而带动五行之力,即呼吸被融合进周身整体的能量蓄发之中而被身体感知为“气”,即能量。所以,呼吸在习练心力的过程中很重要,一旦习练出心力,则呼吸必须要放弃自己而与心力合一,随心力而动。而不明此理者,盲目地只习练呼吸,终无所成!

    5,在行拳之过程中,我只是说出了心力引领神气之上下阴阳转换,但是大家切记,在心力与神气上下运行之时,是有一部分心力要在尾闾、会阴、丹田部位做河车运行而生成腰腹折叠的。河车运行就是在让先天一气(即心力)与后天之气不断合一,即增强先天一气之心力,又增强神气之能量。

    6,手足被周身整体压缩旋转拉回时,按照外三合之要求,手肘肩要与足膝胯共同生成压缩旋转之下行能量,故手臂拉回时要下坠后再归聚于心脏部位,所以前手拉回时是向下划圆的。后手伸出,即发拳时,一气之起尚在,一气之落未生,故身存上行上下贯通之力,所以起手是上钻的,即起钻;一气之落发起后,能量下行至前足踩,则发拳之手臂由起钻随之变为落翻,故发拳之手是向上划圆的。

    以上七点,为大家在看拳论或者书而练五行拳时应该注意之处。

    刘岚问张腾博可听得明白?张腾博道:“我听明白了,这回你是在用内外合一之一气之起落的方式对我讲钻拳。我在习练劈拳时,因为尚未习练出心力,所以刘叔就没有从一气之起落的能量蓄发方面给我讲劈拳,现在我对此似有所悟,所以我从一气之起落的能量蓄发方面说一下我对劈拳的感受,你听听我说的对不对!”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46223/ 第一时间欣赏内家拳演义最新章节! 作者:传统太极拳所写的《内家拳演义》为转载作品,内家拳演义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内家拳演义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内家拳演义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内家拳演义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内家拳演义介绍:
以小说形式介绍内家拳的起源、发展和联系。喜欢内家拳者,本书可作为教材使用。内家拳演义已经完结,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内家拳演义,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内家拳演义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