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历史军事明末美僮传奇TXT下载明末美僮传奇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明末美僮传奇全文阅读

作者:龙吟森森     明末美僮传奇txt下载     明末美僮传奇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三百二十一章 由进出口货物的结构的变化产生的新想法

    李安国最终还是忍不住想去南洋看一看。

    按说帝国初创,他应该老老实实待在南京统御全局才是,不过自从上次在金兰大战之后他就再也没有去过南洋了,对于这片热土,自己不亲眼看一看实在是有些不妥。

    何况他最近从商部收到了一个新的消息。

    至明末时,西洋人运到欧洲的大宗货物主要是三类:香料、丝绸、瓷器。其中香料占据了一半的舱位,丝绸、瓷器占据了剩余舱位的六成,锡锭、硫磺、硝石等物占据了剩余的舱位。

    香料中,胡椒占据的舱位最多,仅产于摩鹿加群岛、班达群岛的丁香、肉豆蔻次之,由于荷兰人目前占据了两处群岛,往来东南亚贸易的西班牙人、葡萄牙人装载货物的大宗还是以胡椒为主。

    亚洲胡椒的产地主要在两处,一是印度,另一处便是苏门答腊岛。

    不过在安国军横空出世后,由于李安国的渲染,有两物的出口量突然突飞猛进。

    此时欧洲人的船队沿着非洲西海岸南下,经好望角通过东海岸来到印度、东南亚,船上的商人、士兵、水手都是九死一生,其中除了在风云变幻莫测的大海上由于风暴船毁人亡以外,这些人普遍面临两大天敌——败血症和痢疾。

    前者自然是船上缺少蔬菜、水果所致,后者则是因为船上的卫生条件极其恶劣所致。

    从欧洲到东南亚,旅途非常漫长,最短的要一年半,最长的超过两年,由于风暴、败血症、痢疾死亡的人数高达六成,当时的人们并没有好的办法对付这三大顽疾,无非是在船上拼命塞人,打的是以数量战胜死亡的主意。

    作为后世来的李安国自然知晓这些,故此,在安国军的船队里,无论是商船还是军舰,都配备了大量的茶叶和黄连,加上严格的卫生条例,死亡人数比例远远低于欧洲的船只。

    慢慢地,欧洲人也发现了这一点,一开始是半信半疑,不过在使用了茶叶和黄连后船上的死亡人数却是有明显的改观——依旧有三到四成左右的人员死亡,不过与以前高达六成的死亡人数相比就就好多了,如果他们能改善卫生条件,比如不再睡在自己的粪便附近,估计死亡的人数还能进一步下降。

    于是“东方灵药”的神奇在欧洲船只上传开了,与历史相比,茶叶也在更早的时代传到了欧洲,茶叶、黄连更是成了欧洲船只上必备的物品。

    饶是如此,作为这个时代欧洲厨房里最重要的调味品,价值堪比黄金白银的胡椒依旧是货物的大宗,无论是葡萄牙、西班牙、荷兰人还是英国人,船上的水手顺利回到欧洲后,对他们的酬劳往往不是金币,而是胡椒。

    作为船长,可以得到两到三担的胡椒(英担,约一百二十斤),普通水手也有一担的酬劳,一担胡椒,足以让他们舒舒服服过一辈子了,此时的胡椒除了厨房里的调味品,还是欧洲人用于药物的重要材料。

    得知这些消息后,李安国便产生了新的想法。

    位于苏门答腊岛最北端的亚齐港此时被称为“胡椒港”,来此贸易的西洋人、阿拉伯人、印度人、中国人云集,与马来半岛、爪哇岛相比,由于亚齐王国依旧保持了相对强大的实力,荷兰人并没有在胡椒贸易里占据垄断地位,彼等想要实现这一点还需要等到十七世纪末期。

    不过到那时,英国人也崛起了。

    按照在麻涌岛贸易的荷兰人的说法,每年欧洲胡椒的需求量在六百万磅左右,总价值在千万两白银左右,按照安国军5%的出口税,这一宗便是五十万两的收入。

    于是李安国心里便起了将荷兰人赶走,独霸胡椒贸易的念头,而要实现这一点,就必须在南洋一带有强大的实力。

    目前在南洋一带,抛开越南不说,真腊人、暹罗人、缅甸人、亚齐人、马打兰人都有五万以上的常规兵力,其中中南半岛的真腊、暹罗、缅甸三国中,暹罗基本处于时常欺负真腊,而缅甸时常欺负暹罗的阶段,北边的南掌、清迈则是左右逢源。

    徐勇现在的三万多精锐实力虽然首屈一指,不过在真腊、暹罗、缅甸几百万人口,十几万军队面前还不够看,何况你就算占据了一地,当地人无孔不入的游击战也会使你痛不欲生。

    这也是李安国拼命向南安移民的重要原因。

    李安国将目光盯向了马来半岛。

    此时的马来半岛所有人口加起来也不到百万,其中当地的土人占据了一半的数量,华人约莫三十万,剩下来的便是占城人、暹罗人、亚齐人、爪哇人。

    之前李安国倒是想把马来半岛的华人全部迁到湄公河流域,可惜当地的华人都是落地生根上百年了,或是当地的大商人,或是大地主,一般的也多少有稳定的生计,加上此时南边的柔佛苏丹、北边的霹雳苏丹在亚齐、葡萄牙、荷兰人的轮番打击下实力大减,正是借重华人的时候,对华人也采取了相对宽容的政策。

    故此,这些华人就更不想轻离“故土”了,蔡九仪在南洋一带动员去南安的,多半是在各地郁郁不得志、挣扎求生的少数人,在南洋一带,若是没有西洋人的挑唆,华人与当地土人还是能相安无事的。

    不过想要拿下马来半岛也不是那么容易的,南边的柔佛苏丹手下也有万人左右的军队,虽然战力堪忧,不过彼等在葡萄牙人占据马六甲王城后频繁发动的游击战令葡萄牙人叫苦不迭,荷兰人取代葡萄牙人后也吸取了葡萄牙人的教训,而是利用霹雳苏丹、柔佛苏丹、亚齐之间的矛盾上下其手,反正是哪家强大便帮着剩下的两家,还帮着两家苏丹将亚齐的势力赶出了马来半岛。

    于是荷兰人在两家苏丹便获取了不错的名声,不过荷兰人也不是白给的,他们占据满喇甲之后绝对不会让两家合为一家的,于是不断在两家之间挑拨离间,结果弄得两家亲兄弟还不是不断发生摩擦,甚至兵戈相见。

    李安国若是出手的话,也只能是向位居南部的柔佛苏丹下手,此时柔佛与淡马锡一海之隔,至于淡马锡就是后世的新加坡,荷兰人在淡马锡只是设置了一处简要的补给码头而已,并没有意识到此处的重要性,他们看中的还是满喇甲港万商云集的盛况。

    一旦向柔佛下手,必定会引起荷兰人的警觉,荷兰人此时在巴达维亚虽然只有不到两千人的陆军,不过常备的武装商船却有二十多艘,以安国军的实力击败彼等自然不在话下,不过将彼等惹毛了,从阿姆斯特丹尽起大军过来,若是有上百艘的盖伦武装商船,也不是安国军海军能轻易对付的。

    何去何从?

    李安国不禁陷入了沉思。

    想来想去也没有一个好主意,最终他还是决定先结交好柔佛苏丹,在他手里或租借,或购买,若是能拿下柔佛港抑或淡马锡,或者淡马锡南边的巴淡岛、宾坦岛也行。

    接下来便以此为基地,逐渐向亚齐渗透。

    为了预防荷兰人中途生事,李安国此次南下,还带了广东级大船两艘、武昌级的大船十艘、江海两用船二十艘,加上运送杨天星部三千人的三十艘战舰,以及对南安特别府提供的火炮、弹药、武器等补给的十艘大运输船,八艘往来交通的小船,一共八十艘船只南下了。

    李安国的亲卫都在那两艘广东级的大船上,每艘装载五百人,一共一千亲卫。

    此时东北季风开始吹起了,船队一个月后便抵达了金兰港。

    与之前相比,金兰湾北侧的城池早已经竣工了,目前金兰港除了是安国军在南洋一带最大的海军基地,还是柚木、檀木、大米、硝石等重要物资的中转基地,林春等豪商的船队从南洋一带采购的上述诸物多半在此港交割,最后由安国军自己的船队运到帝国各大港口。

    久而久之,此港已经成了华商以及南洋商人云集的重要港口,除了西夷船只以外,暹罗、缅甸、真腊、占城、亚齐、马打兰、印度、阿拉伯、波斯的商人都在此地交易,到龙兴元年的时候,此港隐隐有与麻涌岛分庭抗礼的苗头。

    城里有陈课的两千海军陆战队镇守,加上海军将士的家属以及众多商馆,城池人丁最多的时候几乎达到五万,与此城的最大容纳量也相差无几了。

    目前金兰港有三位官员打理,政务是由陈上川负责,海军陆战队是陈课,舰队则是由李常荣负责,三人都是广东人,日常倒是相处融洽。

    在金兰港盘桓三日后,李安国便率舰队继续向南,没几日便抵达了头顿港,与金兰港相比,此处的城堡就小一些,此处有两千海军陆战队镇守,加上头顿县的县衙,加起来也不过万人,港口有杨彦迪的一支舰队。

    来到这里,李安国的庞大舰队就不能继续向前,于是他将徐勇、张家玉、王兴、吴之藩、张国祚几人分别从新安、隆庆、南靖、永隆四地叫到了此处。

第三百二十二章 头顿定计

    “吾皇万岁万万岁”

    看着几人跪在地上向自己干干净净磕头,李安国心里有些不是滋味,不过当下的情势便是如此,如果此时他还坚持与臣下打成一片,他倒是没什么,不过这些军将绝对会惊骇莫名,于是只得随他们了,自己也估摸着,再过几年自己也就习惯了。

    他仔细地打量着诸人,由于要在头顿议事,金兰的陈上川、李常荣、陈课,满喇甲的蔡九仪,龙海岛的陈奇策也过来了。

    只见徐勇明显比以前胖了一些,他原本的身形就很粗壮,如今更是显得壮硕无比,肤色倒是还黑了一些,再看看其他人,都晒得黑黝黝的,想想也是,在这个地方,除非你整日养尊处优,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否则就会被烈日晒得黝黑。

    想到这里,这些人总算还是勤于事务,自己这心里也略略宽慰了一些。

    几人中,徐勇年纪最大,已经接近四十岁,其余各人都是三十左右。

    “诸位爱卿请起”,虽不乐意,李安国还是说出了此话。

    李安国今年快二十六岁,一抹短须也有模有样,加上他常年坚持锻炼,身材一丝也没有走样,长期久居上位,不厉而威自然也是有的。

    一番久别叙话之后,李安国便让各人汇报各自的情况,徐勇身为南安提督,又是侯爵的身份,自然最后才说,他之前已经从燕厥中口里得知李安国此来的目的,便将柴棍城的情形一一说出了。

    “陛下,柴棍城不大,方园才五六里,且南洋这些蛮夷行事与我中华颇有不同,其城池都是大石块垒成城墙,高才一丈多,城里的建筑也多是以木、石为主,城池里只有居住在此的真腊副王以及他的卫队,加起来也就不到三千人”

    “城池外面则是散落的民居,这些民居与城池一起组成了副王城,城外还有四处军营,各有两三千人不等,拱卫着王城,城里城外的军卒加起来不到万人”

    “我军若是想要攻打此城,实在太过容易,兵分几路,先灭了城外的军营,然后围了王城,我军重炮轰击之下,王城很快就会化为齑粉……”

    “且慢”,李安国挥手打断他,“城里城外军卒战力如何?装备如何?”

    “陛下,此事微臣已经摸得清清楚楚,城里的那三千人都是长期跟随副王的真腊人,装备略好,每人有一件牛皮甲,还有一面用檀木打制的盾牌,大部分人都是用此地惯有的短刀,比我等之腰刀还短一些,不过份量却差不多,刀身弧形略大,适宜于砍砸”

    “有约莫三百人配有火铳,都是从西夷、倭寇那里淘换过来的”

    “倭寇?”

    这时张家玉说话了。

    “陛下,这南洋一带从日本过来的倭人着实不少,听说都是由于信教的缘故被日本官府驱逐到了此地,不光是真腊国,暹罗、满喇甲更多,前暹罗大城府国王的亲卫首领便是一个倭人”

    见李安国没什么话,徐勇接着说道:“城外的军卒却大半不是真腊人,其北边的军营以广南、南掌人为主,战力最强,配有刀盾、长矛、火器,战力估计还超过了城里”

    “西边军营以暹罗人、北大年人为主……”

    “北大年?”

    这时蔡九仪解释道:“北大年位居霹雳与暹罗之间,两者长期征战不休,造成不少北大年当地的土人跨海逃到了真腊,最后被真腊国国王安置到了柴棍”

    “此部战力中等,武器也以刀盾为主,不过有战象二十头”

    “东边以广南人、占城人为主,战力也一般,不过多为被我国占了土地的土人,对我军最是敌视,此部人数最多,有两千人左右”

    “南边都是占城人,人手一根长矛,一半连铁制的矛头也没有,战力最差,操练也少,除去东边的两千人,其北、西、南三面都是一千五百人左右”

    “城外的居民是何构成?总数如何?”

    张家玉答道:“柴棍城外自发形成了几处街市,人员构成与徐侯刚才所说大致相仿,不过还是以真腊人为主,剩余的人多半与附近军营的人沾亲带故,加起来约莫两三万人”

    “那柴棍南边、西边、北边的情形如何?”

    “禀陛下,柴棍以北是是真腊的东安府,居民都在大湖的周围,人丁约莫五万”

    “南边已经被我军蚕食得差不多了,不过尚有万余农户”

    “西边地域广阔,有三座市镇,都在大河边上,一曰柴祯、一曰红玉、一曰猪肚,附近人烟不多,还多是荒滩野地,三座市镇以西便是真腊国人烟繁密之地”

    “柴祯、红玉、猪肚?”,李安国略一错愕,脑海里立即浮现出后世越南在湄公河临近柬埔寨的地方设置的三座城市,一座还是柴祯,在最北面的瓦克河附近,一座名叫鸿御,在湄公河的中游,最南边的那座叫朱笃,位居后江之上。

    “此三处人丁多在五千人左右,市镇上的军民多以深入到湄公河的深处进行大鳄、大蟒、野猪、水獭捕捞为业,以获取皮肉”

    李安国点点头,“你等的意思呢”

    张家玉说道:“陛下,南安以南、以西地域广阔,虽多是大平原,也不虞雨水缺乏,不过地广人稀,没有大量人丁垦殖的话占下来也无用”

    张家玉说到这里心里一凛,皇上不远万里来到此地,肯定不仅仅是为了区区一个柴棍,自己这样一说岂不是逆了他的意思?想到这里他赶紧继续说到:“不过既然多是无主之地我军也不妨先占下来,等到新的移民到了便可开始大规模拓荒垦殖”

    “新移民安置点准备得如何?”

    “陛下,已经准备得差不多了,新建新安、永隆、南靖三城,都是按照容纳五万人的规模来建造的,如今除了新安城已经入住了一半的人,其它两城都还是驻军在使用,闲置房舍还很多,均可当做安置点来使用”

    “粮食呢?”

    “陛下,目前南安特别府辖内有居民六十万,其中移民近四十万,近八万户,其中三万户安置在头顿、罗夷、隆庆三县,每县一万户,剩余五万户全部安置在同奈江、湄公河、后江之间,其中同奈江与湄公河之间最多,有三万户,近十五万丁口,按照大都督之前的想法,按照千人一处,设置了近两百处大的村落”

    “湄公河与后江之间安置了两万户,丁口近十万,大小村落近百处”

    “所有村落都建造了土坯墙,村长也多由退伍的军士担任,隔三差五也操练不辍,加上我军在同奈江的新城堡、湄公河的永隆、后江的南靖都驻有重兵,三江之间的安全不成问题”

    “八万户,加上占城土著四万户,累计发放了田契近六百万亩,每亩可收三季,此地水稻产量惊人,不用悉心打理都有两石以上的收获,六百万亩中有四百万是粮田,这便是两千四百万石,今年刚好到了其中两百万亩的征收田赋的时间,已经收了两季,有八十万石进入了设在隆庆、新安的大仓”

    “等到年底,应该还有四十万石入库”

    “目前在南安特别府需要国家供应的军卒、官员、工匠加起来也就六万余人,合计需要粮食二十多万石,此地再加上几万大军也绰绰有余”

    李安国一边听着,一边也在想着,“这还是后江以北的部分土地,其中后江与湄公河之间的的土地还没有进入收取田赋的时间(三年免赋),若是将刚才所说三座市镇以东、后江以南的土地全部拿下来,所产的大米供养现在所有的安国军士兵都没有问题,若是将来统一了北方,一旦发生天灾,也可以从这里大量调拨”

    想到这里,他不禁两眼放光,随即正了正身体,大声说道:“众人听令!”

    一帮人赶紧站起来弯腰等着。

    “其一,由徐勇部万人、杨天星部三千人立即出动,占了柴棍,记住了,对于广南人、暹罗人、真腊人以武力打击为主,彼等尚不知晓我安国军的厉害,就是要打服他们,对于占城人、南掌人以劝降为主,武力打击为辅,攻占柴棍后立即在原地建造城池,以安置十万人的规模来规划,占据后,当地的各族民户,愿意留下来的尽量安抚,不愿意的驱赶到刚才所说的三座市镇以西的地方”

    “其二,王兴部出动六千人马北上,占了大湖边上的东安府,东安府多山,是柴棍北面的屏障,不拿下此地柴棍也不得安宁”

    “其三,占据柴棍之后,徐勇部西进,进占柴祯,张国祚部西进,占据鸿御,吴之藩部西进,占据朱笃,城池便由团练镇守”

    “其四,拿下上述诸地后,成立南安省,下面设立府县多处,具体如何设置由张家钰在我离开之前议定”

    “等新移民一到,即可在其中招收新兵一万,以增加此地的防御,这次来带来了大量的陆师用的火炮、火铳以及其它物资,你等可放心招募”

    “南安省的提督、布政使每年需到南京述职一次,具体时间你等与政务院、枢密院商议过后再施行”

第三百二十三章 蔡九仪演说南洋事

    其他人遵照李安国的命令各自开始行动起来,大厅内只剩下李安国、燕厥中、蔡九仪三人。

    “陛下,您方才所说的胡椒微臣也知晓一些”

    “胡椒主要产在亚齐岛,当地人称为苏门答腊岛,听说汉唐时分便是胡椒的主要产地,以前胡椒主要卖给两类人,一个自然是我中华商家,另一个则是大食人,其中大食人比中华人更多”

    “大食人将此物销往大食、波斯等地,赚取暴利,更是如今西夷所在那甚欧洲的独家供应商,听说百年前大食人掐断了销往欧洲的胡椒商路,才会造成西夷漂洋过海远赴南洋来寻找”

    “听满喇甲的大食人讲,运往欧洲的胡椒有两条路线,一条是运往接近大食的海岸,然后经陆路运送到靠近欧洲的海岸,再经过海运抵达欧洲,另一条则是最近欧洲人新开辟的海路,此路路途远一些,不过中间没有大食人、突厥人的封锁”

    “这条海路也不是一帆风顺,听满喇甲的西夷讲,那一脸乌黑的昆仑奴所在的大洲最南端有一处海角,叫甚好望角,船只一开始路过此处时都是九死一生,不过西夷熟悉此地的风向、海浪,最近好了一些,都能侥幸越过此角”

    “除此之外,尚有身毒国出产胡椒,不过品相比亚齐岛的差一些,听说身毒国也是西夷多方角力之处,计有葡萄牙、荷兰、英国三夷在此处安营扎寨,除了胡椒之外,身毒国尚有棉布、硫磺、硝石等物”

    “亚齐岛巨大无比,上面有大小国度无数,都信仰大食教,不过其中仍以最北端的亚齐国最为尊崇,彼等控制了岛屿北部以及东边出产黄金的地方,此地出产胡椒、黄金已有千年,故此,这亚齐国异常富庶,西夷虽然船坚炮利,不过亚齐国依然保持了独立,不像满喇甲所处的大岛以及爪哇岛等,西夷多半在当地控制国王,开设了商馆,亚齐国王不允许西夷开设商馆”

    “听说亚齐上两代国王残暴无比,惹得国内民怨沸腾,最终彼等让女人坐上了王国的宝座,此时正是第二代女王,名叫拉图.鲁尔.阿兰.拉琪雅图丁.赛娅,名字很长,微臣也是记了很久才记住”

    “以前亚齐岛只有北部有胡椒园,自从西夷到来之后,整个岛屿加上爪哇岛的东部都建起了胡椒园,当地人只生产两物,一个是稻谷,另一个则是胡椒,由于北边的胡椒基本上控制在亚齐国手里,彼等西夷之人便纷纷南下,交接中南部的土著国王,强迫当地人扩大胡椒产量,听说荷兰夷、英夷都在那里干这些事,当地的达官贵人倒是赚得盆满钵满,不过普通百姓却惨了”

    “听说西夷蛮横无比,勒令当地百姓不种稻田,都改成胡椒园,又给彼等下达了定额,若是完不成定额,便会将彼等杀死或卖为奴隶,听说最近二十年,亚齐岛中南部的土著死了几十万,大部分饿死的,这西夷端地可恶”

    “哦?”,蔡九仪说到这里李安国插道,“可知这亚齐岛统共有多少人口?”

    “具体不知,不过北边的胡椒产地、东边的黄金产地加起来应该有上百万人,因为满喇甲此地在葡萄牙人占领后,亚齐国出动了船只几百艘,兵卒几万人,并能围困此城长达半年之久,若是没有百万丁口是办不到的”

    “至于南边,听说主要有四国,曰占碑、曰巨港、曰楠榜、曰名古鲁,此四地除了当地的土人以外,尚有大量的华人、大食人,四国加起来恐怕也不到百万,名古鲁是英夷占据的地方,其它三地都是荷兰夷的势力范围”

    “死亡事件发生后,当地人纷纷避往满喇甲、勃泥、吕宋等地,这四地占地颇广,微臣尚无法弄清楚现有的人数,不过加起来最多有五十万,其中四地的华人估计超过十万”

    “华人在英夷、荷兰夷扩建胡椒园中受到损失没有?”

    “有一些,不过华人多半是胡椒园主,替英夷、荷兰夷打理胡椒园,另外,大部分华人都以农田为主,只有少数人种植胡椒,剩下来的多半是商人,当地土人喜欢来快钱,对于稻田种植不怎么热衷”

    “这荷兰夷之残暴还胜过英夷,其每到一处便与当地占据岛屿的国王或酋长签订垄断的香料供应契约,若是这些土著国王偷偷将香料卖给其它人,彼等要不是进行大屠杀,杀鸡给猴看,要不是用战舰将岛屿封锁起来”

    “这些岛屿千百年来由于盛产香料,几乎没有种植水稻的,荷兰夷一封锁,彼等便断粮了,荷兰夷便借此威慑彼等”

    “像东边盛产丁香的摩鹿加群岛,盛产肉豆蔻的班达群岛,上面有大小国王多个,有的摄于荷兰夷的武力老老实实听从他们,有的在与荷兰人做生意的同时,还偷偷与华商、大食商人、英夷、葡萄牙夷做生意,不过一旦被荷兰夷发现,轻者扣船、夺货、封岛,重者烧船、杀人”

    “东边有一岛,名曰安汶,荷兰夷将原本岛上的葡萄牙、西班牙、英夷都驱逐了出去,岛上居民也不安分,荷兰夷一度准备将岛上的土著屠杀干净,用昆仑奴来代替,不知怎地,最后也作罢了”

    “爪哇西部原本是万丹国的领土,荷兰人介入后,利用国王父子的不和,帮助王子打败了父亲,扶持王子登上了王位,不过听说这位国王只是一个傀儡,他身边始终有一百二十位荷兰兵跟着,美其名曰保护他的安全,实则是软禁”

    “如此一来,万丹国名义上是这位国王统领,实际上是荷兰人在发号施令,如今跟在原万丹王城的雅加达新建西式城堡,改名巴达维亚,将国王软禁在万丹另一处王城”

    “荷兰夷占据爪哇西部之后,自然利用国王的名义发布政令,命令麾下的百姓按照他的指令进行田地作物的耕作,实际上就是荷兰夷大船船舱货物的结构”

    “无论荷兰夷、英夷、西班牙夷,都是凶残无比,视当地土人为牲口,对于华人、大食人倒是没有过多盘剥,微臣估摸彼等之意,无非是利用华人、大食人来管辖这些土人罢了”

    “勃泥岛也十分巨大,其北边有一国,国力最盛,名曰文莱,听说其首领不是当地土人,而是大食人的后裔,此国夹在西班牙人与荷兰人中间,不过依旧保持了独立,多半是此地并无两夷觊觎之物,此地华人众多,主要以华商、大食商人为主”

    “吕宋诸岛不产香料,不过却盛产黄金、铜铁等物,西班牙夷又迫令当地人种植稻米、加菲、烟草等物,听说该国乃是欧洲的大国,实力还在荷兰夷之上,其新占美洲之地也大量出产黄金、白银、铜铁,彼等便用美洲出产的白银来与我中华帝国交换丝绸、瓷器,最近又增添了茶叶,彼等能跨越茫茫万里大海直达美洲,这航海之术还真是不可小视”

    “说到这满喇甲,原本是此岛上唯一的王国,被葡萄牙人占据之后,王国一分为二,曰柔佛,曰霹雳,原本是亲兄弟两人,不过在葡萄牙、荷兰二夷先后的挑拨下又反目成仇,北大年,原本是此地土人的领地,不过北方的暹罗人、缅甸人都觊觎此地,几百年来多次大战,此地的居民多半分散逃到了他处”

    “荷兰夷夺得满喇甲后,对于此处的出产最关注的便是锡锭,也与霹雳苏丹签订了独家供应协议,锡锭多半是用于铸造火炮,不过荷兰夷在南洋一带最重巴达维亚,日本、大员、暹罗、满喇甲、南洋群岛的物品都在巴达维亚聚集,再统一销到身毒、欧洲等地,故此,满喇甲在彼等眼里除了锡锭之外,便是一个补给码头了”

    “柔佛那一带有荷兰人的商馆吗?”

    “以前在柔佛的南边,当地人叫淡马锡的地方设置有,不过最终他们还是取消了,如今荷兰人在满喇甲、槟城、楠榜、望加锡、摩鹿加群岛、班达群岛、暹罗、缅甸各设有一处商馆,并有战舰、士兵守卫”

    “各土著王国中,目前当以缅甸的阿瓦王国实力最强,听说彼等能动员十万大军东讨暹罗,英夷、荷兰夷都在其南部的勃固建有商馆,缅甸盛产玉石、木材,也是西夷所觊觎的”

    “暹罗次之,彼等能动员五到十万大军西攻缅甸,北讨南掌,东略真腊”

    “真腊再次,彼等完全动员的话,也能收拢五万兵丁,不过此国国内上层斗争频繁,国势日衰,陛下倒是不用烦忧”

    “爪哇岛上的马打兰王国倒是一个大国,不过彼等内部也不稳,想要与荷兰人抗衡也不是易事”

    “荷兰人对于对于我军占据南安一带有何看法?”

    “自然是是万分警惕,不过在看到我军只是在当地种地、筑城,并没有袭扰彼等之贸易路线,多半松了一口气,不过据微臣的消息,我国还是不等掉以轻心”

    “哦?”

    “原本巴达维亚只有一千士兵,五艘常备的大船,不过最近一两年彼等从身毒国抑或母国招来了更多的士兵以及战舰,如今巴达维亚已经有常备兵三千,全部是西夷,还有由当地土人组成的土兵两千,一城之内有五千之兵”

    “巴达维亚附近的海面的长驻的战舰已经有十艘了,加上彼等在大员、满喇甲、望加锡、摩鹿加群岛、班达群岛的武装商船,须臾可组成超过五十艘大船的庞大舰队,若是将身毒国的战舰调过来,估计实力就更为可观”

    “其麾下已经有了两艘超级大船,船上的火炮密布,估计有近百门”

    “.…..”

第三百二十四章 国王的使节

    徐勇、杨天星两人对柴棍的攻击十分顺利,副王城以外各面,除了广南人所在的东面抵抗强烈,被消灭的干干净净以外,其它几面包括暹罗人在内略微抵抗之后便投降了,于是在一日之内两人的大军便包围了副王城。

    此时李安国也沿着同奈江赶到了副王城,他赶到之后并没有立即下令攻城——而是让他们将王城团团围住。

    他打得自然是围城打援的主意。

    不过这打援也需要分寸,若是将真腊国的主力部队打得太惨,便便宜了西边的暹罗国,那时真腊国便有灭国之危,这不是李安国想要看到的。

    围城进行了三日,依旧没有看到真腊国的大军来到,到第五日后李安国眼见已经等不到援兵了,正准备下令炮击副王城,没想到此时却从柴棍西边来了一队人。

    这些人都坐在大象上,处在最前面的大象上上还有人举着一面旗帜,一共有十头大象,每头大象上或坐着几人,或驮着东西。

    “真腊国王的使节?还是一名华人?”

    听说此时之后,李安国也有些好奇,难道真腊国王想要利用使节和礼物来阻止自己停止攻击柴棍?

    若是这样,自己倒是高看此人了。

    真腊国使节为首的确实是一名华人,名叫司马俊宁,一番攀谈之下,才知晓此人的先祖竟是从南宋时期便到了真腊地,如今他是国王世子的老师,还是身为国都府尹的高官。

    茶叙过后,李安国问道:“司马大人莫非是来做说客的?”

    “非也,弊国自知国小力微,不会做那螳臂当车之事,不过弊国虽是小国,也有人丁百万,若是贵国一味强横,弊国百万之众也不是易于之辈”

    “贵国想要占据柴棍,也不是不可以,若是答应弊国之条件,弊国双手奉上也可”

    “哦?什么条件?”

    只见司马俊宁从怀里掏出一物,秦峰见状赶紧站到李安国面前,“大胆”

    那人却面不改色,将手中那物一扬,李安国仔细一看,原来是一副手绘在白绸布上的地图。

    “陛下,您多虑了,在下区区一介书生,岂能做那荆轲、秦舞阳之举?”

    说着将手中的地图摊开,“陛下,这是春武里府、这是永州府,多年前还是弊国之领土,若是贵国能协助我国夺回此地作为副王的封地,柴棍附近的土地自当成为贵国之领土”

    “哦?”

    听到这里李安国不禁仔细盘算起来,如今缅甸、暹罗势大,若是能将暹罗削弱,维持其与真腊的均势,倒是对自己有利。

    “陛下”,司马俊宁继续说道:“暹罗号称王国,不过却是以多个小国组合而成,北边的苏克泰、南边的吞武里、春武里、西边的汶武里都或为王,或为公,各霸一方,眼下勉强统一在身在大城府的阿瑜陀耶王国周围”

    这一节李安国在后世也略有耳闻,后世泰国的国王一系实际上是后来占据曼谷一带的吞武里王国。

    若是将暹罗湾东侧的春武里、永州府占据在真腊人手里,自己再在芭提雅等地设置商馆,不久可以扼控暹罗湾,进而可对海湾对面的马来半岛打下埋伏?

    想到这里他便问道:“可知暹罗人在这两处有多少人,多少驻军?若是我军协助你等攻打,大城府、吞武里的援军何事能抵达?彼等能抽调多少援军?”

    “回禀陛下,春武里、永州府都靠近海边以及山区,原本就没有多少人,如今那里的暹罗人、我国人、占城人、北大年人加起来也不过二十余万,何也?我等南洋国家都深受海盗之患,都城多半建在大河上的内地,海边之人反而不多”

    “两府如今自然是以暹罗人居多,不过我国人也不少,目前两府加起来只有兵丁万人,分驻春武里、永州府,这还算上了沿海一带的水师,彼等也有大小船只几十艘在永州府,抛去这部分水师,两府加起来也就六千人左右”

    “吞武里倒是有当地王公的的一万五千大军,若是能出动的话,也有上万的人马,大城府那里的兵力相差仿佛,不过大城府到此地近两百里,彼等得知消息南下走到春武里,以贵军之战力,恐怕早就将两地拿下了”

    “呵呵”,李安国微微一笑,“我军拿下两府倒不成问题,问题是将两府交给你等,你等能守住吗?”

    “何况,朕为何要为你国火中取栗?”

    “这……,若是贵国协助我等拿下两府,贵国可在此处设置商馆与我国自由贸易,陛下,如今暹罗国已经将在大城府设置商馆的西夷赶出去了,贵国若是能在春武里抑或永州府有一处商馆,暹罗、真腊两国之物产便可通过商馆源源不绝运到中华,且弊国同意国内之物全部只与贵国交易”

    李安国突然想起来了,荷兰人被赶出大城府也是由于在暹罗王位继承中上下其手,结果最终站错了队伍所致。

    如今暹罗、真腊两国李安国能看上眼的也就是木材,就为了木材与暹罗交恶是否值当?

    “协助你等收复故土也不是不可以,不过朕还是那句话,一旦你等收复两府,暹罗必定大举进犯,以贵国之战力,能否守得住?若是刚刚占住又丢失又何苦呢?”

    司马俊宁一咬牙,“陛下,若是您愿意的话,可在两府商馆附近驻兵,水陆两军都可,两府海岸附近有岛屿多处,不妨挑一处作为商馆、驻兵之所”

    “哦?”,李安国脑海里立即浮现出春武里附近岛屿的情况,春武里附近诸岛,唯有最靠近泰国的阁西昌岛最大,也有深水港口可驻,不过他并不知晓此岛现在的名字,便问道:“岛屿?可有深水码头停泊战舰,岛屿有多大?能容纳多少兵力?若是太小,对贵方也不管用”

    司马俊宁忙道:“临近暹罗、春武里有一岛,名曰阁西昌岛,也有上万亩的规模,可驻兵三到五千,岛屿西南部有一处深水良港,稍加建设便可使用”

    想不到此时这处岛屿也叫阁西昌岛,李安国故意眉头紧皱做沉思状。

    司马俊宁见李安国拿不定主意,便又说道:“除了阁西昌岛,春武里府与暹罗的吞武里之间有一条大河相隔,名曰班巴功,我军占据两府后,贵军水师可以在此河随意行驶”

    “娘的,这是要让安国军做保镖啊”,李安国暗骂道。

    “陛下,山上的巨木若是经过班巴功河运到阁西昌岛,可起到事半功倍之效果,眼下暹罗人送到金兰港的木材多半是由此河运输的,岛上也有贮藏木材的基地”

    “哦?”,这是李安国没有想到的。

    “陛下,暹罗之木材,一来自北边的大山,二来自西边的大山,都是汇集在阁西昌岛,最后由大商人统一发送到满喇甲、巴达维亚、金兰等处”

    “哦?”,李安国此时已经下定决心了,想要纵横南洋一带,海军的实力便首当其冲,而海军的建设离不开上好的木材,目前真腊、暹罗、缅甸三国盛产檀木、柚木,正是打造战船的上好木材,若是能拿下阁西昌岛,倒是省了不少的力气,这木材的价格也会便宜许多,如今三国的的檀木、柚木运到金兰还是有些昂贵,饶是中华帝国财大气粗也有些吃不消了。

    又想到一事,便问道:“听闻贵国南边还有一处大岛,不知何名,阁西昌岛太小,无法驻扎大军,便无法护卫贵国之安全,不如将此岛一并交给我国,不知……”

    “陛下所说的是普陀岛?”

    “普陀岛?”,李安国一愣,心想后世称此岛叫富国岛,如今却叫普陀岛,估计是音译不同而已,此岛虽然紧挨着柬埔寨,后来却在越南人手里,便点点头,“此岛应该比阁西昌岛大许多”

    见司马俊宁有些犹豫,便说道:“若是你有苦衷,不好向贵国国王交差,我国也可以采用租借的方式使用此岛,租借期限,租金都好说,我这里都是无妨,每年可让贵国王有四千两白银的收益”

    “四千两?”,如今的真腊国王由于常年征战,国库空虚,四千两白银已经是一大笔收入了,至少能满足王室一家子一年的开销,而此岛在真腊国眼里倒不是有多重要。

    “可以,不过下官还是要回去禀告国王才行”

    ……

    几日后,司马俊宁又回来了,真腊国王同意了安国军租借富国岛的提法,租期五十年,不过租金提高到了六千两,一番讨价还价之后,最终以五千两成交。

    双方签订文书之后,在柴棍的副王三千人暂时退到真腊国境内靠近永州府的地方,李安国还将俘获的士兵归还给他。

    十日后,李安国让杨天星带领三千人镇守柴棍,并将柴棍改成西贡,又命张家玉开始着手依托柴棍副王城建设新的城池,新城池按照能容纳二十万人的大城建造,除了帝国工部的工匠之外,就在柴棍附近招募劳工。

    在南安省修建永隆、新安、南靖三座城池时,安国军已经在当地建造了大批的砖瓦厂,这次李安国也带来了部分水泥工匠,特批南安府在柴棍建造水泥作坊,不过水泥作坊的工匠全部采用汉人。

    而徐勇带着万人、陈文盛亲自带着战舰五十艘、运输船三十艘沿着暹罗湾迤逦北上了。

第三百二十五章 暹罗湾之战

    陈文盛的船队绕过金瓯角之后便直接驶向暹罗湾,此时正处于暹罗湾的旱季,东北风盛行,船队只能利用东北风走之字形,金瓯角到暹罗永州府约莫千里,船队每日只能行驶两百里,五日后才抵达永州府永州府海面。

    幸好船上有占城人、真腊人引导,否则沿着暹罗湾近海行驶的话,沿岸礁石、小岛众多,一不小心就会遇到麻烦。

    路过属于真腊国、在海岸绵延近三百里的桑哥山时,看着沿岸郁郁葱葱的景色,众人不禁悠然神往——湄公河三角洲都属于低海拔地区,除了灌木丛便是荒草野滩、沼泽地,山地多在北部,乍一见到大片的山林怎能不触景生情?

    永州府正好位于桑哥山的西侧,除了永州之外,还有尖竹汶、哒叻两县,按照司马俊宁的说法,暹罗人的兵力主要集中在春武里府和永州府,县城几乎没有兵力,自然由副王的兵马进行占领。

    永州府临近海湾,暹罗国靠近真腊最大的水师基地便在此处,安国军的船队抵达附近时正值中午,永州府负责巡逻的水师船只甫一见到如此庞大的船队,也是吓了一跳,彼等很快将停泊在府城码头的战船开了过来。

    以前荷兰人与暹罗交好时也曾派出了五艘盖伦武装商船前来耀武扬威,不过彼等了解过暹罗的实力后,完全没有像在爪哇一样强占一块地盘的意思,在后来新的暹罗王将荷兰人、英国人驱逐出去后,彼等也没有进行报复。

    荷兰人看中暹罗的地方,一是木材,第二便是靠近马来半岛的锡矿,暹罗与霹雳苏丹交接的宋咔、罗坤、北大年、洞里等地长期征战不休,民众四散逃亡,在这个时候,马来的苏丹和暹罗的国王都声称对这些地方拥有主权,当地人不堪战乱,不是逃亡更南边的霹雳、柔佛,便是退入暹罗、真腊、缅甸。

    这些地方一半以上人口都是信奉大食教的***,其他人群有信奉佛教的暹罗人以及从南宋年间便来到此地的华人。

    暹罗人在永州府海面拥有仅次于昭拍耶河出海口舰队的大舰队,有战舰三十多艘,往来快船上百艘,战舰比郑芝龙的普通战舰略小一些,与安国军的江海两用船差不多,暹罗的船只都是两头翘、中间宽,采用了大明惯常的纵帆,底层甲板上面还配置有划桨的水手。

    不过彼等火炮的配置非常少,倒是投石车、弩箭、撞杆、拍杆有不少配置,在如今的东南亚,暹罗人的战舰实力首屈一指,还在马打兰人、亚齐人之上。

    陈文盛见到这些战舰后也丝毫不敢大意,炮窗全部打开,所有的火炮都推出了窗口。

    暹罗水师将领一见敌船的动静,也不禁倒吸了一口冷气。

    若是说以前见到荷兰人的盖伦船让他们心有余悸之外,由于数量有限,还多少存了侥幸,不过眼前安国军的战舰无论大小、火炮配置与荷兰夷丝毫不差,不过更为致命是他们竟有如此多的数量。

    陈文盛这次带来的五十艘战舰中,有两艘广东级的巨无霸,十艘武昌级大船,三十艘从郑芝龙那里缴获的大海船,还有十艘江海两用船,最小的江海两用船也与暹罗人的战船差不多大小。

    于是暹罗人的水师将领犹豫了,这些战船能开到暹罗国的海面,多半是敌而不是友,不过如此规模的战舰,别说永州府的舰队了,就算中间的吞武里舰队、西边的班武里舰队加起来也不是个。

    就在他犹豫之时,陈文盛的舰队以江海两用船打头,二十艘大船居中,五艘武昌级大船断后已经逐渐靠近了他的舰队,剩下的船只都紧紧围着运输船在外海行驶。

    陈文盛的舰队还是贴着海岸线向西北方向行驶,不过由于是之字形机动,战舰一会儿驶向外海,一会儿又贴近海岸。

    此时,正是舰队贴近海岸的时候!

    而暹罗人的舰队出海时由于正好迎着东北风,都是吃足了风力朝安国军的船队冲过来。

    此时贴近海岸线的那十艘江海两用船突然改变了船帆的方向,底层甲板的桨手全部奋力向敌船划了过去。

    大海上,由于风浪、风向的影响,船只之间不可能靠得太近,这十艘江海两用船突然杀入后暹罗人一开始还有些惊慌失措,不过一见只是区区十艘,还是与他们相差无几的“小船”,便并没有放在心上,反而纷纷大呼小叫调整帆位向这十艘船只靠了上来。

    “轰!”

    还是熟悉的配方,还是熟悉的味道,不过在中华境内早已被敌人摸透了的作战方式并没有传到暹罗一带,领教过厉害的广南人是不会将这个秘密告诉暹罗人的。

    由于暹罗人船只之间的距离拉得很开,十艘江海两用船以两艘为一组分别杀进了五道缝隙,不多时,在桨手的全力划水下,几轮炮轰之后很快便冲出了暹罗人的船队。

    这时,暹罗人的船只还没有完成调转方向!

    一时,海面上硝烟滚滚,火炮的轰鸣声伴随着暹罗水兵的惨叫声,许久才告一段落。

    等海风将硝烟吹散,甲板上残存的暹罗水兵一看,只见自己周围密密麻麻布满了敌船,远处的码头附近也有敌船的身影,这时,先前那十艘已经完成转向的江海两用船乘着东北风又冲过来了。

    ……

    一个时辰过后,小罗水师的战船全部挤在一起,甲板上已经没有了操控船只的水手,这时周边安国军的大船的大口径火炮轰响了。

    等到太阳快要落山的时候,暹罗人布置在永州府的三十多艘“战舰”受到重创,或直接沉入水里,或侧翻在水里,或半截沉入水下,半截还露出水面,海面上到处是嘶喊着挣扎逃生的水兵。

    “歼灭其有生力量,削弱其实力”

    一想到李安国临行前的吩咐,陈文盛也按下搭救敌方水兵的念头,随船的弓箭手、火铳兵也开始了实战操练,纷纷对着海面上的敌人进行射击。

    此时,徐勇的那一万人马已经登上了码头,并对不远处的永州府展开了攻击。

    与中原城池不同,永州府的府城城墙只有一丈高,都是用石块、木头混合搭建而成,这如何是拥有火炮的安国军陆师的对手?

    镇守府城的暹罗兵一开始还催动战象计划给刚刚登陆不久的安国军来一个突然袭击,不过在战舰火炮震耳欲聋的轰鸣声中、在被炮弹击中的哀鸣声中战象纷纷不听驾驭者的使唤,大部分都四散乱跑。

    趁着战象不在,安国军将敌军驱赶进了府城,将府城团团围了起来。

    晚上,安国军海军船只在占城人的引导下,先后封锁住了昭拍耶河、班加功河的出海口,并派部分小船沿着两河深入内河一段距离进行巡逻,当然了,其中自然有熟知两河水文的真腊人的引导。

    说是小船,不过在江河上却是不小的存在,多是以前在长江上、珠江上征战巡逻的两层战船。

    当晚,吞武里府的大公果然派出了一支约莫五千人的军队准备越过班加功河去救援永州府,不过在安国军内河战船的打击下最后铩羽而归。

    不过在看到安国军如此庞大的舰队后,在昭拍耶河出海口的暹罗舰队却不像永州府的友军,彼等并没有主动接战,而是全部向西逃亡,按照真腊人的说法,彼等这些大船也都是海船,不能进入昭拍耶河,多半是跑到西边另一条大河——拉差汶里府的梅龙河的出海口港口去了。

    由于天色已晚,安国军的海军并没有追上去,而是紧紧锁住了通往大城府的昭拍耶河河口以及春武里府与吞武里府交接的班加功河河口。

    第二日一早,安国军立即对永州府府城展开了进攻。

    半个时辰的轰击之后,府城一面木制的“城墙”轰然倒地,安国军向里面轰击了几轮散弹之后,在刀盾兵的遮护之下便一拥而入。

    结果是注定的,在火铳、刀盾、长枪的轮番打击下,府城的五千士兵伤亡过半,最后不支投降。

    此时,真腊人的副王终于赶过来了,与其同时来的还有真腊国王派来的五千士兵,副王立即接管了府城。

    接管府城之后,徐勇的部队与真腊人一起沿着陆路向春武里府进发,而陈文盛的舰队一分为三,一部分继续封堵昭拍耶河、班加功河出海口,一部分则沿着海湾向西扫荡。

    此次由于有占城人、真腊人、北大年人的引导,最后一部分则直接从永州府出发,乘着东北风跨越暹罗湾,直扑海湾对面的班武里府——那里有暹罗人的西岸舰队。

    十日后,有消息从暹罗湾传到了仍在南安的李安国那里。

    “陛下,大喜啊,我军舰队先是打了在班武里的暹罗舰队一个措手不及,除了少数逃掉之外,几乎全歼这支舰队,歼灭这支舰队之后,我军舰船立即北上,又迎来了被我军另一只舰队追逐的原昭拍耶河出海口的舰队,结果在两支舰队的夹击之下,暹罗人这支最大的舰队全军覆没”

    “如此一来,暹罗人称霸海湾一带的舰队便灰飞烟灭了,此次共击毁、击沉敌船一百多艘,毁损的船只也全部烧毁了,水兵也多半被我军击毙”

    “如今除了几条大河上的暹罗水师,整个海湾已经没有暹罗船只船的影子了”

    “陆上,我军与真腊人一起围攻春武里府时,故意将暹罗国王和吞武里府的军队放了进来,彼等一开始倒是来势汹汹,两路人马加起来超过三万人,不过等彼等渡过班加功河后,我军水师船只立即拆毁了班加功河上的木桥,并用船只封锁了河面”

    “在春武里府北面的开阔地带,我军与真腊人联军一万五千大军与暹罗人的三万大军相遇了,暹罗国王此时带来了一百头大象,都是久经战阵的战象”

    “不过在我军的陷阱、火炮的轮番打击下,彼等的战象不是四散逃走,便是当场殒命,彼等陆师倒是悍不畏死,一个个前赴后继地向我军阵地冲过来,不过在我军火炮、火铳的打击下终究未能支撑多久,随着我军长枪兵的出动,敌军兵败如山倒,最后彼等只得一路向后奔逃,此时彼等军卒已经死伤过半”

    “若不是真腊国埋伏在彼等退路上的士兵无能,我军完全可以全歼此股敌军,不过彼等最终还是突破了真腊人的封堵,逃过了班加功河”

    “不过这一战下来,彼等三万人至少没了两万,加上在春武里、永州府击毙击伤的,歼敌总数超过三万人”

    “陛下,区区暹罗,立刻能动员的总兵力也不过五万,一下少了三万,还没了水师,估计也就剩下与我军与真腊人谈和一途”

    李安国对于此一节没有兴趣,久经训练、装备有代差的安国军若是连区区暹罗都收拾不了,那他还是赶紧回到大陆安心准备北伐最好。

    “两岛交接的如何?”

    “阁西昌岛已经占下来了,岛上的暹罗人也全部赶到了内地,富国岛还没有,不过此岛乃是真腊人的岛屿,陛下,以真腊人目前的处境,此岛早晚是帝国的,届时就由新招募的兵丁来镇守吧”

    “嗯,徐勇派了多少兵力在阁西昌岛?”

    “五千,陛下,暹罗国虽然战力不堪,不过终究是人多势众,若是只有三千人驻守的话还是力有未逮,光指望真腊人是不行的,五千人,加上二十艘大小舰船,足以支援真腊人了”

    “暹罗人派出求和队伍没有?”

    “尚未,以微臣估计,应该也快了”

    “好,传我命令,徐勇这一万人不用回来了,全部驻扎在阁西昌岛和富国岛”

    “是,陛下,微臣尚有一事需要向陛下呈报”

    “何事?”

    “据测陈将军说,暹罗国的班武里以南的诸府,与满喇甲岛交接的地方,虽名义上控制在暹罗人手里,不过当地人多是满喇甲人,多信奉大食教,与信奉佛教的暹罗人格格不入,当地基本处于无主的状态,您看……”

    “算了,满喇甲之地,无非是港口和锡锭,港口可与当地人洽谈,锡锭我中华帝国多得是,再说了,协助真腊人夺回故地,为我国正大光明占据南安一带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暹罗人肯定怀恨在心,绝对不会善罢甘休,没准会在境内充分动员,依我看来,今后还会有一场恶战”

    “北大年等地自然很好,不过我国如今却力有未逮,等到五到十年后南安移民到位,届时拥众百万、兵丁五万,加上大小战舰,便可见机行事了”

    “是,皇上明见万里,非臣等能及”

第三百二十六章 陈庆邦来访

    又过了十日,暹罗、真腊边境传来消息,帕拉赛东王窝罗翁又纠集了两万兵力,其中便有北边苏克泰、西边甘加那纹里的兵力一万人,三百头大象,并以他搜罗的境内倭人、佛朗机人一千多人作为前锋,直奔真腊的边境城镇波贝。

    窝罗翁大军势如破竹,一直攻到此时真腊人的都城暹粒城下。

    不过此时陈文盛的水师船只带着江海两用船、全部小船在暹罗境内真腊人的带领下沿着昭拍耶河突进,一直来到大城府附近,窝罗翁得知此事后大惊失色,赶紧解除了对暹粒的包围,紧急撤军回救大城府。

    这时安国军已经偷偷摸到窝罗翁回到大城府的必经之地北柳府附近,突然对正在渡河的窝罗翁大军进行攻击。

    最终,窝罗翁大军顺利退到班加功河西岸的不到万人,经此一战后,窝罗翁元气大伤,再也没有余力攻打真腊了,非但如此,境内原本的大族,诸如苏克泰、班武里、吞武里等见到阿瑜陀耶王朝逐渐衰败,都起了取而代之的心思,最终窝罗翁也只得派出使者前来求和。

    后来真腊人以交回暹罗俘虏的微小代价收回了春武里、永州府,双方西边以班加功河为界,而中华帝国也顺理成章拿下了柴棍北面的东安府,西边柴祯、鸿御、朱笃以东的广大地区。

    由于要等待此年三四月的西南季风,李安国并没有急着回去,而是好好在南安省下辖各处进行访查。

    这日,他来到了头顿,正在乡下查看农户水稻种植情形,远处来了一匹快马。

    “陛下,南洋豪商陈庆邦来了”

    “哦,是他?”

    麻涌岛开埠后,陈庆邦也来过几次,李安国当时还接见了他,蔡九仪的九芝堂和精武会还多亏他的帮助才在满喇甲站稳脚跟。

    等回到头顿城他的住处,只见一位约莫五十左右、穿着一身华人长衫的人正在门口东张西望,远远见到马队过来了,他赶紧在门口整整衣冠站好。

    “小民陈庆邦叩见陛下,陛下万岁万万岁”

    李安国将他扶起来,笑道:“老陈你不在满喇甲坐镇发大财,跑到我这南安省来作甚?”

    等众人回到客厅坐下了,只见陈庆邦茶水也没喝,面向李安国又跪下了,“小民恳请陛下体念南洋华人之艰辛不易,发兵占据北大年”

    “哦?起来吧,不知出了何事?”

    只见陈庆邦眼含泪花说道:“北大年、宋咔、洞里等地由于长期战乱,百姓流离失所,华人更是首当其冲,最近不知是何人挑唆,当地的满喇甲人竟对华人大肆劫掠,最后连暹罗人也加入其中,最后大量拖家带口逃到霹雳、满喇甲、吉打等地,我等在这些地方的华商虽然尽力赈济,不过由于人数太多,实在是……”

    李安国心里一凛,中华帝国、安国军的名声如今在南洋一带赫赫有名,谁吃了熊心豹子胆,敢无故招惹华人?

    “你可知到底是谁在里头挑唆?”

    “陛下,北大年、宋咔、罗坤、洞里等地原本是满喇甲苏丹麾下的领土,先后被缅甸人、暹罗人占据,以前西夷没有来的时候,苏丹与缅甸、暹罗还互有胜负,自从西夷来了,苏丹一分为二,便没了余力应付两国了”

    “如今洞里是被缅甸占据着,其它各地则是暹罗占据,不过彼等并没有在当地驻扎大军,而是利用我等华人进行种植、贸易,利用当地土人作为军卒管辖其他人”

    “原本我等华人专司生产、贸易,土人当兵打仗,缅甸人、暹罗人收取税赋,倒也相安无事,不过由于缅甸、暹罗、满喇甲三国经常在上述诸地交战,一旦一方败退,另一方占据当地后首先不是收买人心,而是大肆劫掠,劫掠完了才稳定秩序”

    “原本上述各地有华人十余万,如今还不到一半,满喇甲一分为二后,霹雳苏丹由于实力大减,最近没有招惹缅甸人和暹罗人,华人好不容易过了一段好日子,不过最近又有风声传过来……”

    说到这里,陈庆邦看了一下李安国。

    李安国笑道:“估计这个传言与我国有关吧”

    陈庆邦点点头,“陛下明见万里,最近上述各地突然流传说中华帝国要侵入各地,而当地的华人将作为内应,如今当地的土人、暹罗人又开始肆掠华人的商铺、田庄了……”

    李安国心里暗骂,“这帮狗日的土人,平时好吃懒做,几乎都靠华人供养着,但凡有风吹草动,彼等必定会沉渣四起”

    “此时已经发生多久了?为何让你这个满喇甲城的天猛公出面向我求援?当地具体还有多少华人?都聚集在哪里?”

    “回禀陛下,此时刚刚发生了不到半个月,由于逃到满喇甲的华人较多,故此小民得知,由于小民在满喇甲一带多少有些威望,这些受难的华人大多数往满喇甲这边逃亡,如今洞里、罗坤、惹拉、宋咔的华人少数跑到了丛林里,大多数逃到了北大年,那边有小民的商馆和船队,原本北大年的华人就较多”

    “上述各地的华人逃过来后此地的难民估计不下五万,不过北大年当地是养不活这些丁口的,小民也拿出了部分积蓄,终究是杯水车薪”

    “这么说北大年的华人已经是最多的族群喽”

    “是的,如今的北大年除了少数满喇甲人、大食人、波斯人,剩下的便全是华人了”

    “你估计这五万丁口里有多少青壮?”

    “回禀陛下,应该不下五千,目前彼等也组建了一支护卫队,人数约莫千人,不过手里只有棍棒等物,勉强能遮护几万老幼的安全”

    “好!”,李安国站了起来,他走到陈庆邦面前说道:“我国在南安的兵力有限,尚要遮护偌大的地盘,不过既然北大年的华人青壮有这许多,朕倒是有个主意”

    “我军库存在金兰的火铳、长矛、腰刀要有不少,武装五千人不成问题,你等在南洋的华人也不要老是依靠当地的苏丹讨生活,何不自己壮大起来,占据一块地盘自立?”

    “除了这些武器之外,我国还可以派出少量军将操练你等,五千人的武装,足以拿下北大年、惹拉两府了,届时你等在满喇甲岛的华人完全可以全部迁到这两地,然后继续扩大力量,进一步占据宋咔、洞里、罗坤等地”

    “粮食嘛,我国可以支援二十万石,你等南洋的豪商也适当支援一些”

    陈庆邦听了眼前一亮,有安国军的支持,满喇甲的华人足以建国了,如果成功的话,将霹雳以北的地方全部占据也不是问题,不过到时候此国在中华帝国的威势下能否独立还是一个问题,不过若是能成为中华帝国的一省也是好事,中华帝国麾下是何种情形他可是一清二楚。

    “这样,武器、粮食很快就会送到北大年,帮着操练的军将会随船抵达,你等选派一人作为头领统管此军,遇到满喇甲、暹罗的军队你等可随机应变,不过不要说是我国的支援,若是遇到缅甸的军队,则可大大方方说是安国军的下辖部队”

    最近安国军大败暹罗人的消息陈庆邦也得知了,他仔细琢磨李安国的话,意思很明白,眼下暹罗人、满喇甲人势力较弱,对于实力强横的安国军比较敏感,若是满喇甲人、暹罗人无理取闹,北大年的武装可以狠狠打回去,若是缅甸人得寸进尺,便可以拿出安国军的大旗。

    “呵呵,若是缅甸人不知趣的话,我军不妨从云南、南安两处进军,届时若是落到暹罗人目前的下场就不能怪我国了”

    十日后,一支庞大的船队从金兰出发了,多日后顺利抵达了北大年港,除了几千套军械之外,还从船上下来了一支人数约莫百人的安国军,此时彼等都是寻常百姓打扮,带队的正是已经升为总管的原长沙火铳作坊张天云的儿子张全有。

    张全有先是在广东,接着调到了四川,最后又加入到杨天星的部队,这次杨天星带了三千人跟着李安国南下,张全有便是这三千人的总管。

    将一军之总管派到此处帮着训练这帮落难的华人,李安国打的注意也昭然若揭,名义上是陈庆邦的儿子管着这支五千人的“义军”,实际上指挥权还是在张全有手里,北大年的港口帝国的船只自然可以自由停泊、往来,如此一来,在满喇甲岛北岸安国军海军也有了一处据点——当然了,为了不刺激一旁的霹雳苏丹和柔佛苏丹,安国军自然也会采取“武装商船”的套路。

    由于安国军刚刚打败暹罗,无论是缅甸、还是霹雳苏丹都在观望,缅甸如今的国王平达力、霹雳苏丹木架法尔莎二世都是平庸之辈,浑不似以前的缅甸国王以及满喇甲大苏丹,若是见到有五千华人的武装力量,彼等无论如何行事都得掂量掂量。

    对于身处满喇甲大岛的一众华人来说,彼等巴不得有一个强大的国度来管辖彼等,这个国度若是以华人为主体的国度最好,如今安国军给彼等提供了这一个机会,彼等能不欢欣鼓舞?

    至于自己所建的这个国度最终被中华帝国吞并了也无所谓,毕竟到底是一家人嘛。

    满喇甲岛最有威望的华人便是陈庆邦,此人也不是有野心的人物,故此,若是张全有得力的话,过不了几年,罗坤、惹拉、洞里、宋咔等地全部落入华人手里也不是难事,将港口条件优良的玻璃、吉打夺过来也不是不可能——如今这两地都是霹雳苏丹的儿子占据着。

    除了一百军将,还有十名刚刚从两广新一轮科举考试中高中的文官,已经在两广历练了半年,这次李安国南下本来带了三十人,准备全部放到南安省的,这次干脆给北大年送来了十人,其心也是昭然若揭啊。

第三百二十八章 回程

    由于由于有新的变故,李安国也等不了西南季风的来临了,他立即在头顿召开了会议,与会的有杨天星、徐勇、张家玉、陈上川、陈奇策、杨彦迪、陈课、李常荣、邓耀、张全有、张杰绪。

    李安国也不废话,直接下达了命令。

    “诸位,北方有变故,朕必须马上赶回去”

    见到大家都在窃窃私语,他便笑了笑,“诸位放心,是青藏一带的蒙古人骚扰四川边境,朕正想着北伐呢,没想到他们倒给了帝国一个机会”

    “诸位,南安之地与帝国本土相距甚远,在此地无论是带兵,还是从政都务必小心谨慎,周边各夷虽然战力不如我等,不过胜在人多势众,加上荷兰人在其中上下其手,还是要打起十二分精神”

    “放心吧,朕也不是无情之人,每人干满三年便可向枢密院、政务院申请调回本土,话又说回来,若是愿意在此地长期驻扎,朕也会体谅的”

    “此次徐勇将军跟着返回本土,接任杨天星的职位,今后南安包括北大年在内,武事无论大小,都由杨天星全权负责,政事无论多寡,均由张家玉一言而决,张家玉同时是总监军,另外,朕决定将陈上川、李常荣、陈课加入进来,你等五人组成一个小的议事机构”

    “遇到特别难办、棘手之事,由张家玉抓总,采取少数服从多数原则议定”

    “南安面积广阔,朕与张家玉商议过后决定”

    “以隆庆、头顿、罗夷、金兰四地设立一府,这四地都在同奈江东侧,便叫同东府,由陈上川担任知府,府城为头顿”

    “以东安、西贡、新安、柴祯四地设立一府,就叫西贡府,府城西贡,在西贡城建好以前,设在新安,由张家玉兼任知府”

    “以后江为中心,涵盖永隆、南靖以及将来南靖以南的区域,加上鸿御、朱笃,设立南靖府,府城南靖,调陈奇策为知府”

    “军务方面,调王兴驻扎阁西昌岛,统领七千人马防御暹罗方向”

    “调杨彦迪到阁西昌岛,此次朕带过来的三十艘大船中,给你留下一艘广东级大船、五艘武昌级大船、五艘江海两用船,普通大海船十艘,全部驻扎在阁西昌岛附近”

    “邓耀升任同奈江以西舰队指挥”

    “金兰港的舰队仍由李常荣指挥,原在同奈江以东的王兴部由陈课统一指挥”

    “吴之藩、张国祚两部仍驻原地”

    “新移民过来后,先招募七千人,驻地西贡”

    “富国岛驻兵三千,由王兴统一指挥”

    “张家玉目前要做好新的西贡、柴祯、鸿御、朱笃四城的建设,先紧着与真腊接壤的柴祯、鸿御、朱笃的建设,建完之后才考虑西贡,如此一来,广大的南安地便被我军的城池紧紧围在里面,也方便我国下一步的安排”

    “升任张杰绪为都督,统一管辖安不纳、昆仑、龙海三处岛屿,划拨十艘大船给他,基地就设在安不纳”

    “北大年那里全有赶紧将那五千人操练起来,彼等手里只有我军淘汰下来的火绳枪,等大局已定时再考虑换成新的隧发铳,近三年的目标,是逐渐占据北大年以南的惹拉、以西的宋咔,有余力的话也可以占据罗坤,洞里的缅甸人暂时不要招惹”

    “占据之后,如果能将全满喇甲岛的中华人士全部迁到这些地方那是最好,三年中能迁来一半也行,此时由蔡九仪负责”

    “按察司密切注意霹雳、柔佛两苏丹、暹罗、缅甸以及巴达维亚的荷兰人的动向,一旦发现有不利于帝国的行迹,首先向以张家玉为首的南安府文武官员禀告,由张家玉等临机处置”

    “.…..”

    李安国回去了,时间正好是十月份,他带着一艘广东级的大船、五艘武昌级大船,十五艘普通大海船,以及满载货物的三十艘大运输船从金兰出发了。

    此时南海海面上东北风盛行,船只只能利用侧风呈之字形路线航行。

    不多久便来到潘切城附近的海面。

    安国军拿下整个南安地,又大败暹罗的消息自然也传到了潘切的占城国主政大臣郑玄的耳里,他得知此消息后又惊又喜,喜的是安国军竟然强大到如斯之地步,占城国与中华帝国交好,看来倒是无须担心北边广南人的侵扰了。

    惊的是自己这弱小的占城国仅有宁和、金兰、芽庄、潘郎、潘切五地,地小民弱,就算躲过了广南人的侵占,最终又要面对更为强大的中华帝国的威胁。

    现在好了,区区占城国夹在两个大国的中间动弹不得,郑玄真不知交好安国军是福是祸,不过事已如此也无可奈何,也只得走一步看一步,得知李安国的船队来到潘切海面时,他赶紧坐上一艘小船赶了过去。

    看到广东级大船那惊人的身量,郑玄也是吃了一惊,最终还是定了定心神来到了李安国的座舰上。

    “外邦小臣拜见中华帝国皇帝陛下,陛下万岁万万岁”

    看着郑玄惊疑不定的模样,李安国与他一番叙话之后给他交了底。

    “郑大人无须烦忧,我中华帝国占据的多是无主之地,占城国是帝国的友邦,朕发誓,在朕有生之年不会对贵国有非分之想,而是时时以护卫友邦安宁为念”

    看着李安国信誓旦旦的模样,郑玄也只得跪下叩首。

    “多谢皇上体念”

    ……

    几日后船队来到广南国顺化海面,此时原来的阮主阮福澜已经驾崩,接替他的是长子阮福濒,此子历史上倒是一位雄才大略的人物,历史上的南安地便是在他手里从真腊国那里夺过来的。

    历史上他在获得南安地后倒是做了一件好事,二十年后陈上川、杨彦迪率领军民万人抵达广南请求收留,阮福濒自然不能将这么一股汉人放在自己的国境里,不过在他的强迫下,他让真腊国接受了他们,并将他们安置在河仙一带,最终陈上川、杨彦迪又陆续接受了大量不甘于满清统治的汉人。

    以河仙为根基,陈上川、杨彦迪两人带领汉民历经几十年,逐渐开发了湄公河、后江流域,后来这个越南的超级大粮仓大半都是由汉人开发出来的。

    暹罗的战事阮福濒自然知晓了,此时他与大臣阮有进偷偷藏在岸边的树林中,用手中从葡萄牙人那里得来的千里镜仔细打量着李安国的舰队。

    一直等到几十艘大船消失在远海的尽头,阮福濒才恋恋不舍地放下千里镜。

    “你怎么看?”,放下千里镜后,阮福濒问阮有进。

    “主上,此人真是汉人的异数,寻常汉人君主对于我等边荒之地,不是羁縻,便是朝贡,除了升龙府一带,完全没有据为己有的心思,只是满足面子上的虚荣罢了,没想到此人竟然纵横四海,不仅打下了半个中国,还拿下了南安地,看来此人真是我广南人的大敌啊”

    “更有甚者,此人没有明目张胆地占据占城国,拿下的多半是无主之地,还亲自出兵为真腊国收复了失去已久的故地,就算拿下南安地,旁人也无话可说,如此做派,面子、里子都占了,真正打的好算盘!”

    “哼!”,阮福濒冷哼一声,“听说彼等最近又对满喇甲岛的北大年、宋咔等地起了兴趣,一个暹罗也就罢了,若是惹上西边的缅甸人我看彼等最终如何收场!缅甸常年可出兵有十万之众,我倒是看看此人同时招惹诸多大国是何下场!”

    “那主上,您看我国……”

    “唉!”,阮福濒长叹一声,“若是我等与北边的郑主言归于好,合为一家,倒是可与那李安国决一高下,可惜那郑梉年过七旬依旧贪恋权威不退,对我广南人也是耿耿于怀”

    “主上,以下官来看,其子郑柞也不是什么好东西,对我国之仇恨估计还胜过其父”

    “唉!不说了,想要富国强军,还是要依靠自己,对了,我让你去接洽英夷,让彼等协助我等建造火炮、大船之事进行得如何?”

    “主上,此事估计不行了,不过下官去到印度后,得知西方不仅有荷兰、佛朗机、英夷等,还有一个大国也来到了印度,叫甚法兰克,听说彼等还是欧洲陆上第一强国,彼等也想来到南洋经营贸易,可惜没有合适之地,下官听说之后便与之接洽了”

    “哦?嗯,此事事关机密,我等回去之后细细分说”

    “遵命”

    ……

    安国军舰队抵达海防附近时,世子郑柞赶紧到船上来拜访,前不久郑柞亲自领军南侵,虽说与阮主最终落得个不胜不败,不过逼迫阮主阮福澜病死阵中也算大功一件,此次战役与历史上相比,由于有了安国军火炮、火铳的加持,郑主取得的战绩要好上许多。

    目前中华帝国夺占南安地、大败暹罗的消息尚没有传到升龙府,郑梉父子还以为李安国是前来视察他在南洋的舰队,故此也没有多想,带上厚礼觐见而已。

    别过郑柞之后,船队很快来到广西海面,在那里李安国、燕厥中、秦峰及一千骑马的亲卫下船了,李安国计划取道广西直奔云南。

第三百二十九章 西北风云之一:秘密基地

    成都府,灌县,映秀镇以西约莫一百余里,有一处终年不化的大雪山。

    大雪山当地人称为四姑娘山,积雪终年不化,海拔超过五千米,四姑娘山对面也是一大片雪地,不过坡势较缓,从发源于四姑娘山之间的冰河一直往南,约莫二十里路便是从成都府去往藏地的一条茶马驿道,冰河与驿道交差的地方便是一个小镇子——四姑娘镇。

    说是小镇子,不过也是沿着驿道两侧略微有五六处房舍而已,勉强为驿道上奔波的商人提供最简单的补给。

    此时已经是十一月份,四姑娘山山上山下都是寒风凛冽、大雪纷飞,以往从九月份开始驿道便封闭了,旅人、商人不是不想做生意,而是大雪封山,千里冰封,完全无法通行而已。

    不过此时的四姑娘镇却是十分热闹,原本靠近大山南坡的小镇子竟然变成了一个偌大的军堡,堡子全部由石头、木材搭建而成,堡子里的房舍屋顶却是黑瓦,与普通民房用毡毛钉在木头遮风挡雨上颇有不同。

    驿道从军堡中间穿过,军堡设置了东南西北四座堡门,约莫有两丈高,方园也有四五里。

    定潘堡——四座堡门上的大字龙飞凤舞,若是安国军境内的高级军官或者文官,看到堡门上的大字,一定会知晓这些字出自何人手里。

    定潘堡往北约莫十多里便是四姑娘山以及对面的缓坡,山脚下有一处冰湖,冰湖旁边却是大片的营帐,营帐紧挨着缓坡,周围打了一圈木栅栏。

    定潘营——营帐中间有一面大旗,经过连续不断的风雪吹蚀过后,大旗已经冻得僵硬,不过定潘营三个金色的大字还是依稀可辨——还是熟悉的字体。

    定潘堡里最大的一间房舍里,有一人正在屋里焦急不安地走动着。

    只见那人身材瘦小,不过露出来的双手骨节却很粗大,腰畔挂着的一柄阔面大刀也与此人的身形有些不搭,此人双手一边搓着,一边哈气——虽然屋子里有火堆,不过在此时、此山、此堡,屋子里即使有火堆也不大管用,依旧寒冷无比。

    这人在屋子里转了一阵子,最后拿出一副用羊毛编制的手套戴上,又戴了一顶羊皮帽子,在帽子上加上铜盔,又从屋子角落里拿出一副奇怪的东西便出去了。

    门口站着一名卫兵,见到此人是要出去的模样,赶紧问道:“都督,您这是要去哪儿?”

    那人没好气地应了一声:“还能去哪儿,去定潘营!”

    卫兵听了,嘴巴动了几下,不过并没有发出声来,只见他从怀里掏出一枚木制的口哨,随着口哨声响起,屋子前面的院子里很快便出现了约莫二十人,手里都提溜着那奇形怪状的东西。

    一行人一路无话,穿过军堡北门后,纷纷弯下腰来,将手里提溜的东西套在脚上,若是后世中国东北地区的人见了,一定会认得此物——雪橇!

    只见那雪橇约莫三尺长,一端正常,一端向上弯起,眼见得使用上好的柞木烤制过,众人套上雪橇后便向北进发,都是厚厚的大胖袄,帽子两侧的护耳此时也放下来了,在颌下紧紧系住,嘴巴上也带上了用双层棉布制成的口罩。

    从军堡往四姑娘山,海拔逐渐升高,不过道路并不是笔直的,而是弯弯曲曲,一会儿向上,一会儿又向下,此时大山上的积雪厚达三尺,无论是步行还是骑马都行不通,此时,就算习惯了苦寒的藏人、蒙古人也是在帐篷里、毡房里猫着,这些明显是汉人的军将竟然还能出去!

    只见这些人滑雪的技艺竟然十分娴熟,虽然辛苦,半个时辰过后还是来到了定潘营。

    此时的缓坡上,像刚才这些人一样装束的非常多,都在坡上利用雪橇滑来滑去,有些技艺高超的还从一些明显很陡峭的山坡上一跃而下,最后安然无恙地落到缓坡上。

    见此情形,那人不禁点点头,嘴里还自言自语:“还好,这帮兔崽子没有偷懒”

    山上的气温比山下还低,猫在帐篷里虽然有火堆,不过在外面活动者终究是比静静地待着强。

    一见这一行人赶到,定潘营里出来了一名将领,只见此人约莫三十多岁,生的矮矮胖胖,脸颊冻得通红,不过他也是在营门口候着,并没有出门去迎接——原因很简单,营帐附近的雪都铲得干干净净,一出营帐便是厚厚的积雪。

    “都督,您来了”

    行文到此处,有必要将这些人物一一介绍了。

    那瘦小的汉子便是中华帝国设在成都,拥兵两万多,诨名“陈阎王”的川西都督陈友龙,出来迎接那人便是以前在川西抵抗吴三桂大军的两员明将之一的曹勋。

    自从拿下整个四川之后,李安国便起了在川西的大雪山上建立一个滑雪基地,本来是为了今后进军东北做准备,没想到在川西也大有用处。

    定潘堡、定潘营,便是李安国设在川西的滑雪基地,当然了,除了滑雪,还有其它的战术训练,此处就不一一细说了。

    陈友龙部合并川西的杨展部、曹勋部、原四川总督麾下的甘良臣部后,经过拣拔,麾下的军卒已经达到两万四千人。

    两万四千人中,陈友龙亲自统领万人,杨展麾下有五千人,目前驻扎在龙安府,也就是紧邻甘肃、松潘,后世平武县的地方。

    甘良臣统领五千人驻扎在雅州,对付便是山上的彝人土司。

    而曹勋原本带着四千人镇守成都,在陈友龙接到李安国的命令以及送过来的雪橇后便在四姑娘山下建立了这处滑雪基地,两年过去之后,他麾下这两万四千人都从以前的山地营变成了货真价实的雪山营。

    不过在这高海拔地区训练,陈友龙的部队可吃了不少苦头,一开始由于高山反应、寒冷伤亡的士卒可不少,最后在李安国给他写了一个条子,加上当地居民传授经验,终于还是熬过来了。

    定潘堡,长驻三千人,定潘营,也长驻三千人,目前这六千人是陈友龙麾下最后一批即将完成训练的士卒,还有半个月彼等就出师了,不过出师之后也不是撤销此处营地,按照李安国的说法,陈友龙部训练完成之后,还要将川西的李思文部两万人拉过来训练,李思文部也是山地营出身,加上陈友龙部的经验,该部训练速度应该快得多。

    头先陈友龙面露焦虑之色,是因为驻扎在龙安府的杨展已经多次派人过来向他请示下一步的行止,根据最新消息,被困在河州的李自成部还是被四面八方的敌军围着,如今敌军已经占据了洮州,将河州的闯营主力以及身在岷州的家属部队分隔开来,如不是刚好碰上大雪封山,无论是主力还是家属都难逃一劫。

    作为以前的明军将领,又是赫赫有名的“陈阎王”,李自成等人的死活他自然没有放在心上,不过皇上时常念叨的“骑兵”却是他不得不上心的。

    想要大规模的骑兵,安国军除了自己练之外,还有两大来源,一处便是闯营,另一处则是西营了,西营暂且不说,这如今身处绝境的闯营如实再放过了岂不是要遭天谴?

    不过陈友龙也明白,虽然大雪封山阻挡了敌军对闯营的进一步攻势,不过如今无论是闯营主力,还是家属,粮秣都快断了,听说彼等已经开始杀马了!

    这如何使得!这可是皇上的马匹!

    他陈友龙也知晓,若是要北伐顺利,没有战马和大量的骑兵,绝对不是一件易事。

    可是送出讯息已经两个多月了,还是没有皇上的消息,眼看皇上的骑兵和战马快没了,他陈友龙如何能不焦急万分?

    陈友龙跟着曹勋进到营地,“训练得如何了?”

    “禀都督,差不多了,已经训练了三个月,滑行已经没有问题了,就是这雪山作战还要多打磨打磨”

    “嗯,还是要抓紧一些,如果皇上带着大军过来了,而我等尚未准备妥当就不好了”

    “都督勿忧,这定潘营的三千人是最后一批,按照操典不出半个月便可成军了”

    陈友龙来到川西后,几乎没有在成都待过几天——一开始也没法待,张献忠离开时一把火将成都烧了,最后安国军花了一年时间才陆陆续续修复。

    陈友龙进驻川西后,立即带领山地营对雅州、建昌的彝人、藏人土司展开了攻击,这些地方土地不值钱,清丈田地什么的也不是那么急迫,不过邛崃山上的大小土司却不好惹。

    彼等大多分布在河谷以及进藏的茶马驿道上,除了麾下的农奴勉强种一些青稞、黍米聊以度日以外,主要以牛羊为主食,加上驿道上商人的进贡,这便是大小土司全部的生活来源。

    不过这些土司都是在当地传承了几百年,甚至上千年的土豪,最小的土司家里也是很丰厚的,彼等利用这些钱财、粮食招募土兵,不时到山下抓走汉人“娃子”,用“娃子”来开垦荒地,砍伐树木,放牧牛羊,虽是苦寒之地,不过小日子也过得有滋有味。

    不过随着陈阎王的到来,彼等的好日子便一去不复返了,最终陈友龙的山地营花了一年时间才铲平雅州、建昌、成都、龙安境内的大小土司,收获的财富也是惊人的,不过李安国却没有将这些钱财粮食纳入国库,而是全部发放给了受苦的奴人,加上分配的牲畜,如今几地的夷人、藏人、汉人农奴都将李安国当成菩萨一样供着。

    不过陈友龙并没有深入松潘地,那里地势平展,没有骑兵的话很难有效打击敌军。

    听到曹勋的话,陈友龙正想勉励几句,帐篷外面挂着的厚厚的帘子门一下被打开了,从外面卷入一阵冷风,刮得帐篷里的火堆差点熄灭。

    曹勋见是自己的亲卫,正想喝骂几句。

    “都督,总管,皇上来了!”

    “啊?!”

第三百三十章 西北风云之二:绝境

    陈友龙一个箭步来到门外,外面空空如也。

    “都督,小的是说,皇上到了成都”

    ……

    成都。

    李安国、燕厥中、秦峰、陈友龙、曹勋、樊一蘅济济一堂,不过还有一人却是众人没想到的,原云南提督堵正明竟然也在其中。

    自从在南洋一带进展顺利、大展拳脚之后,李安国原本想拿缅甸开刀的心思便淡了许多,以前在云南布置了堵正明、胡一清、谢志良三部共六万大军,如今目光放到了西北,就没必要在那里布置这许多人马了。

    于是他路过云南时将谢志良部放到了丽江,将胡一清部布置在缅甸、南掌交接一带,又名胡一清暂时代理提督一职,而将堵正明的两万大军带到四川来了。

    “闯王所部情形如何?”

    “回禀陛下,微臣这里还是三日前的消息,闯王主力被围困在河州城,不过由于大雪封山,敌人的进攻也缓下来了,其家属部队在敌军合围前已经赶到了脚力寨附近,按照彼等的行程来看,应该是沿着白龙江向阶州方向前进”

    “阶州的刘文秀是何动静?”

    “对于闯营的家属部队,听说彼等还是愿意接纳的,不过一路上还有敌人的追兵,在抵达阶州之前,彼等还要付出一定的努力才行”

    “敌人呢?”

    “回禀陛下,围困河州的主力是固始汗的两万多骑兵,分别堵住了州城北、西、南三面的道路,东面则是吴三桂的五千人,按照旗号来看,应该是其麾下的大将马宝统领”

    “追击家属部队的呢?”

    “应该是黄南、松潘一带被固始汗收编的藏人、羌人骑兵,这路人马不多,最多三千骑,不过护卫家属大队的只有五千步军,彼等又不熟悉岷州的路径,而当地的藏人、羌人却是熟悉得很,沿途不断受到袭扰,听说损失也很大”

    “闯王还有一万多骑兵,按说彼等拼死突围的话,从任何一处都能冲出去,彼等为何……”

    “陛下,闯王应该是为了那几万家属,计划让家属走远一些后才开始突围……”

    “嗯,你等可知晓那固始汗手下全部加起来有多少兵马?”

    燕厥中回道:“回禀陛下,青藏一带苦寒无比,粮秣不多,不大可能屯驻大军,根据按察司的消息,固始汗全部兵力加起来也就五万骑左右,这还是加上了原本就在青海一带的喀尔喀蒙古部以及藏人的骑兵才有,他和硕特部估计最多三万骑”

    “这还是全部动员才有,常备兵的以职部估计,加起来也就是两万骑”

    “也就是说,如果能将河州附近的两万骑灭了,固始汗就会元气大伤?”

    “正是,陛下,能在大冬天的坚持在河州围城的,多半是固始汗的精锐,否则若是原先喀尔喀部以及藏部的人马,一定没有这份儿耐心”

    “好!”

    李安国一下站了起来,习惯性地在大厅里走动着,半晌,他猛地转过身来。

    “命令!”

    “朕在你等来之前已经下令让杨展部越过北雄关向文县进发,文县现在是三不管地带,只有一伙当地的土司趁乱占据着,此事早就应该做了”

    说完他瞪了陈友龙一眼,陈友龙赶紧低下头。

    “按照我等与李过的商议,闯营家属大军沿着白龙江一直往前,过阶州而不入,直接去广元,杨展占领文县后只留少数人马镇守县城,大队立即前往白龙江,越过阶州,直接去寻找家属大队”

    “陈友龙部、曹勋部一万四千人立即北上,直奔松潘卫,松潘卫的青壮大多被固始汗调到了洮州,眼下松潘卫正是空虚的时候,你等抵达之后,曹勋部就在松潘卫抢夺马匹,最后在靠近龙安府的浦江关汇聚”

    “陈友龙部万人不理会沿途牧民的肆扰,以最快速度立即北上,径直抵达洮州,相机歼灭那里的松潘诸部骑兵,带上足够的干粮,在进入洮州之前就在当地做最后一次补给”

    “记住,进入松潘卫的两部都带上备用的雪橇”

    “甘良臣部五千人立即沿着杨展部所行路径北上,增援杨展部,接到杨展部时,若无意外的情况,立即继续北上,相机攻占岷州”

    “此时,陈友龙部应主动联系甘良臣部,以五日为限,若是联系不上,就不管了,继续北上,沿着流经河州的白石水前进,此时曹勋部可分出部分兵马扫荡洮州一带,还是那个原则,以搜集马匹为主,完成后退到松潘,最后回到龙安”

    “甘良臣部若是顺利攻下岷州,便留下来等待陈都督的联络,也是五日之期,没有等到的话立即北上,相机攻占狄道,若是攻不下来也无妨,绕过此城,前出攻占结合关,堵住吴三桂部西逃的道路”

    “我军有雪橇这个利器,甘良臣部占据结合关后立即联络陈友龙,陈友龙部便可发动攻击,此时你部可一分为三,分别从河州北面、南面、西面发动攻击”

    “此时大雪封山,地面别说是人了,就连马匹也很难通过,敌军绝对不会逃得很远,而你等此次都带上新式火铳,长枪、腰刀一律不拿,等河州之战结束,河州、洮州、岷州都落入我军手里,等春暖花开之时,后续部队自然会将其它的兵器送过来”

    “陛下”,陈友龙站了起来,“那西川的防御?”

    “由堵正明部接防”

    ……

    岷县,宕昌驿。

    此处附近原本是羌人聚居的地方,后来明朝大将傅有德西进时将此处改成军驿,后来又演变成普通驿站。

    此时驿站附近长达二十里路的驿道附近的村民家里、驿道两旁,都挤满了被敌军沿途围追堵截的闯营家属,在驿道的最前面是李过的骑兵营,他原本从河州出发时带了两千骑兵,此时只剩下了八百骑。

    驿道后面则是高一功率领的一千多步军,原本从河州南下时是三千步军,如今就只剩下一半了。

    大雪天气,敌人的正规营伍也是望雪兴叹,不过从河州出发,一直到洮州、岷州,沿途除了峡谷,便是高山,峡谷里、高山上多或是土司,或是汉人土匪盘踞,彼等在这样的大雪天气里却很有办法。

    沿途袭扰之下,从河州出发的近六万家属已经锐减到只有五万余人了,这多半是土司和土匪干的好事,当然了,冻死、跌入峡谷而死也不少。

    李过、高一功他们还面临着一个巨大的危急。

    粮食几乎断绝了!

    本来从河州出发时城里的粮食就没剩下多少,还要供应留下来的庞大的骑兵队伍,临走时彼等只带了十日的口粮,打的注意便是沿途“就食”了,“就食”二字在史籍上历历可见,劫掠、打草谷是它的代名词。

    当然了,对这么庞大的队伍,家家户户都会提防,你就是想拿钱购买粮食、牲畜亦不可得。

    最终,李过、高一功只能一路劫掠南下,这又加剧了沿途居民的敌视。

    家属大队抵达宕昌驿时,驿站附近的居民自然跑得干干净净,听说了他们的“恶行”后,将家里的粮食、牲畜也都带走了。

    在河州、洮州境内时,李过还能让家属每人一日保持一顿的供应,抵达宕昌驿时便减少到了半顿,所谓半顿,实际上是人手一把炒面,勉强让每个人行走途中没有饿得跌倒而已。

    若是按照李自成以前的做法,自然是没将这庞大的家属队伍放在眼里,不过自从先后在山海关、山西、陕西,特别是在湖北惨败之后,李自成虽然侥幸逃回了西北,不过这心中的雄心壮志一下便消失的无影无踪。

    在西北短暂立足之后,来到此地的军卒纷纷成家立业,几年内凡是从湖北逃到西北的人都有了家室,在受到准格尔部、和硕特部攻击时,李自成也没有像往常那样丢下家属,而都是以主力部队断后,掩护家属大队先行撤离。

    他,逐渐恢复到了一个正常人的思维。

    就在李过、高一功两人愁眉不展时,驿道两侧的大山却有人正在虎视眈眈。

    驿道的南侧是一个羌人土司大寨,为首者姓姚,据说还是晋末名将姚戈仲的后裔,大明昌盛时,彼等自然只能蜷缩在大山上,靠放牧勉强为生,不过自从明末以来,彼等的心思便活泛了,恢复先祖的荣光自然不可能,他们寨子加起来也就三千多人,其中能出动的青壮也就不到一千人,不过四处劫掠、打打秋风还是可以的。

    明末以来,陇南大山之地几乎成了丛林世界,这处羌寨也靠劫掠很是发了一笔小财。

    山下的闯营大队要来,几日前羌寨便得知了,一开始彼等被山下偌大的队伍吓住了,不过最后打听到他们的虚实后还是起了心思。

    这帮羌人自然没有安国军利用雪橇在雪地上行走若等闲的本领,彼等还是用老办法。

    用两三匹马在前面探路,硬生生从雪地里趟出一条道路,然后后续的骑兵便可以跟上了。

    羌寨看上的自然是闯营家属大队随身携带的钱财,彼等可是听说了,前面洮州、岷州的各大砦子很是捞了不少。

    不过也不是没有风险,岷州、洮州之间有一处砦子也下山劫掠,李过等一开始猝不及防被他们得了手,不过最后在大怒之下,拼着丢掉了上千的人马攻上山打掉了那处砦子,最后屠寨了事。

    不过这也是以前的事了,根据砦子在沿途安插的探子回来禀告,贼军队伍走得都是东倒西歪,也没发现粮车、牲口等物,眼下正是彼等最虚弱的时候。

    与羌寨相仿,驿道北面的大山上也有一股势力,这股势力却是以前岷州的西固城所的明军,后来西固城所星散,部分明军便上了山当起了土匪。

    与羌寨不同,土匪们没有这许多战马,不过彼等也有办法,彼等每人随身携带一块木板,木板上绑着几道草绳,这样一路走一路扔出木板,还是比寻常趟雪而过便捷得多。

    两路人马都是千人的规模,彼等都盯上了位居驿道中间那最大的人群,那里有多处帐篷,还有大量的女人出没,两头的军伍他们是不会惹的,就算彼等饥疲之下战力不足,若是发起狠来也够他们喝一壶的。

    他们的眼光不错,队伍中间正是李自成的皇后高氏以及各级将领的家眷所在,不但多以女人、孩童为主,还是金银财宝最多的地方。

    凌晨时分,两路人马不约而同地发动了进攻!

第三百三十一章 西北风云之三:逢生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

    到处都是一片白茫茫,就算到了夜晚,那抹无尽的白色也挥之不去。

    无尽的白色麻痹了李过、高一功两人,若是彼等沿途注意军纪,有当地人带路的话,应该会知晓驿道两侧的情形,可惜……

    驿道中间,以前是驿馆所在的地方,有一位年约四十岁的中年妇人还没有入睡,她还就着微弱的油灯在缝补一件棉衣。

    这件棉衣是李过义子、孩儿营统领李来亨的衣服,虽说李过将主力部队布置在驿道两侧,不过对于家属的重地所在还是有所防范的。

    这里面既有李来亨率领的几百孩儿兵,都是十二岁以上、十五岁以下的孩童,若是到了十五岁,就要纳入正兵的编制了。

    李来亨已经二十岁了,早已过了在孩儿营当兵的年纪,不过由于李自成一直没有子嗣,而李过又是他在这世上尚存的唯一亲人,隐隐有立为继承人的意思,虽然自从兵败湖北之后李自成已经去掉了大顺皇帝的称呼,不过“闯王”这名头却一直保留着,闯王的营伍也需要人传承下去。

    李过也没有子嗣,不是没有,而是一直在流动,即使有也无法存活。

    于是年仅二十的李来亨便成了李家很大的希望——虽然如今李自成、李过都有了自己的亲子。

    还有高氏亲领的几百娘子军,可别小看这些娘子军,都是弓马娴熟之辈,如今马匹不多,不过拎起单刀、抄起弓箭,一点也不弱于闯营的普通营伍。

    孩儿兵、娘子军,便是队伍中间大营护卫的主力。

    在两侧主力与中营之间,也是由各家的男性家属为主护卫,所谓男性家属,身强力壮的自然都进了正兵营,这些人多半年在五十以上,以老头营来名之倒也贴切。

    两千多正规主力部队,一千多孩儿兵、不娘子军,几千老头,便是这支五万余人的家属大军全部的护卫力量。

    “咻”,一阵尖锐的箭啸声传到了驿站,久历行伍的高氏一下子站了起来,手上的缝衣针扎伤了自己的手指也浑然不觉。

    “嘎吱”,这时房门打开了,一阵冷风扑面而来,一位年约十八九岁的少女闯了进来——高秀梅,高氏的侄女,目前是娘子军的实际统领。

    与寻常劳碌奔波的女兵不同,高秀梅却依然保持了白皙的皮肤,身形也很高大,她进来时一身戎装,背上的弓箭,腰畔的宝剑都在,显见得是正在值守。

    “有情况?”,高氏见状,知道肯定有敌情了。

    “是的,大姑,南北两侧都有”

    “摸清情况了吗?”

    “没有,黑灯瞎火的,不过从装束来看,北面的服饰驳杂,多半是土匪,南边的是夷人装束,都有几百人的模样,大姑您看……”

    “慌什么,彼等从山上下来,此时也没有多少余力了,我等以逸待劳,又提前发现了他们的行踪,必定能击退之!”

    高秀梅点点头:“要不要通知哥哥他们”

    她口中的哥哥自然是指李过、高一功了。

    “不必了,走,看我等孩儿兵、娘子军是如何杀敌的!”

    双方都有些托大了。

    羌寨、土匪以为此处防卫薄弱,可以垂手而得,不过娘子军、孩儿兵的悍勇竟然大出他们的意外,高氏以为贼匪从山上下来一定气力不继,竟没有第一时间通知李过他们,二十里的家属大队,无论是高一功还是李过都在七八里开外,就算及时通知到他们,他们跑过来也要半个时辰。

    北面是娘子军,这些女兵都有弓箭,还都技艺娴熟,雪夜里土匪虽然没有打起火把,不过在箭只的攒射下还是死伤累累。

    南面的孩儿兵也是如此,不过十二到十五岁的孩童力气还没有后面的娘子军大,使的多是五斗一下的小弓,对羌寨的杀伤一时还没有娘子军大。

    不过局面很快便开始逆转了。

    首先突破的是羌人,彼等都是骑兵,处在前面的几骑被射落马下后,后面的骑兵风驰电掣般突了进来,一路将守在南边的孩儿兵撞得东倒西歪,骑兵很快越过大片的帐篷冲到了驿站前面。

    此时高氏刚刚来到驿站门口,正欲迈出大门!

    驿站的大门很高,原本就是军驿,马匹可以直接骑进来,电光火石间,高氏猛地将大门关上了,一旁的高秀梅和另外几个女兵赶紧帮着抵住大门。

    “砰!”,马匹撞在木板上发出的声音让高氏也不禁捏了一把冷汗,不过她随即赶到胸口一阵疼痛,低下头一看,自己左肩锁骨下面插着一支羽箭,肯定是刚才那个骑兵射的。

    “大姑!”

    “皇后!”

    一旁的女兵都惊呼起来,高氏一把将她们推开,“作甚咧,还不上墙射箭!”

    作为前身是军驿的驿站,这布置也很有讲究,院子里四周都是围墙,虽然不高,不过墙体却是两层布置,高墙下面还有一道矮墙,士兵可以站在上面射击。

    院子里的女兵很快拿着弓箭上了墙,大门关上之后,羌寨的骑兵也没有办法,一部分已经下了马扑向那些帐篷,一部分则下马围着这处院落——彼等也知道,能住在这处院落的里的人身份肯定非同小可,没准大量的银钱就藏在这里。

    不过彼等很快受到了打击,准备从大门两侧的围墙爬上来的羌人纷纷被射到在地,但由于院子里的女兵只有五六人,羌人仗着人多很快从其它地方爬上了墙头!

    远处的各大帐篷里也传来了惨叫声、呼喊声,有女人的,还有幼儿的,此时坐在雪地里的高氏听到后心如刀绞。

    北面的土匪也取得了突破,彼等情急之下拿起垫在雪地上的木板当做盾牌用,慢慢接近了女兵驻守的营地,短兵相接之后一时拼了个不分胜负,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女兵们终究力弱,土匪们将她们击得节节后退,眼看就要突破她们进入驿站!

    不过此时驿站两侧的老头兵此时上来了,堪堪将敌军挡在驿站外面。

    两路的羌人、土匪也很焦急,如果此时不能一鼓作气,尽快歼灭驿站里面以及附近的守兵,将两侧的贼军正规营头惊动了就不好了。

    似乎约好了一样,此时,在驿道北段,有一支约莫几百骑的队伍沿着李过大队趟出来的雪道正在逼近,正是洮州一路跟下来的松潘牧骑。

    在驿道南段,也有一支千人模样的步军队伍在向北逼近,正是驻守岷州的清军步军。

    两头的李过、高一功此时已经知晓了中间、两头的动静,两人不约而同地派出少量人马回援中间,自己则全神贯注地准备迎战两头过来的敌军。

    驿道建在大山的一侧,再往下面则是两山之间的河沟,不过此处的河沟只有春季、夏季有水,秋冬两季都是干涸的状态。

    在宕昌驿下游约莫三十里处,有一支大军正在沿着干涸、布满积雪的河沟前进,只见这些人都将火铳背在身后,脚下是雪橇,双手是撑杆,只在全力向宕昌驿迈进。

    三十里的距离,若是踏着积雪行走的话,需要一天的时间,不过若是滑雪的话,一个时辰也到了。

    不过高氏、李过他们能坚持一个时辰吗?

    驿站附近的战斗此时已经到了白热化的阶段,无论是羌人、土匪,抑或家属、娘子军、孩儿兵都是奋不顾身地与对方死拼,随着时间的推移,孩儿兵、娘子军都伤亡过半,高秀梅也挂了彩,高氏也强忍着疼痛抄起弓箭与敌人较量。

    此时无论羌人还是土匪也各自伤亡了一百多,不过彼等一来伤亡了这许多人还没有攻入驿站,就这样退回去了怎么也说不过去,何况此时两头前来救援的闯营正规兵还没有抵达,及时前来救援的只有五六十岁的领头子,彼等一个就可以对付好几个。

    渐渐地,驿站两侧不远处出现了大片的火把,眼看援兵就要来了,这时羌人、土匪都抵近到驿站的围墙附近,而此时驿站里面除了高氏、高秀梅两人,其它的女兵全部战死!

    那片火把看着很近,不过两侧的羌人、土匪知晓,彼等要及时赶过来,起码还要小半个时辰!

    想到这里,羌人、土匪发起狠来,一阵猛攻之后,各自都有一队人马杀散了围在围墙下面的人,已经有人踏着同伴的肩膀攀上了围墙——此时院子里的高氏由于身受箭伤、出血过多而倒在地上昏迷不醒,高秀梅右臂中了一箭,只能左手握着宝剑徒然地站在院中护卫着高氏。

    南边的羌人率先攀上了墙头,看到院子里的一幕,脸上不禁泛起了一阵狞笑。

    院墙只有一丈高,下面还有一道矮墙,此人双手撑在矮墙上面就要一跃而下!

    “砰!”

    夜空中出现了不同寻常的声音,这声过后,又是几声同样的声音,听到这些声音,正在拼死战斗的双方不约而同地放慢了了动作,不过都紧紧地盯着对方。

    率先爬上院墙的那名羌人先是感到背后一痛,接着便是撕心裂肺地一声惨叫,最后仰天摔落到地上。

第三百三十二章 西北风云之四:相逢

    回到半个时辰以前。

    河沟里的杨展一边划着一边也在思考。

    他是四川武进士出身,一身武艺在四川难逢敌手,不过他有一个致命的弱点,那边是目空一切,就是这个缘故,在历史上原本他以不到一万的人马杀得冯双礼几万大军丢盔弃甲的战绩,很有可能像曾英那样雄霸一方,结果还是被李乾德、武大定设计杀死,原本的川西抗清大军也随之烟消云散。

    杨展年近四十,身材在四川籍的军将中颇有些高大,不得已加入安国军之后便体会到了彼等之好处。

    原本十室九空的偌大四川在不到几年的功夫便又恢复到了近十万户、五十万丁口的规模,除了藏在深山上返回平地的人,多半是从贵州、云南、广西山地上迁移过来的。

    若是放在前朝,像这么大的动作,肯定需要花上五到十年功夫,一路也肯定伴随着鸡飞狗跳、哭喊声弥漫的情形,不过安国军却在短短两年之内安排的妥妥当当,每隔一百里路都有接应点,那里有充足的食水供应,大道上还有大车接应老弱病残,需要过江过河的地点也提前布置好了渡船。

    两年过后,这些人都在四川安居乐业了,由于有三年免赋的政策,这些人的日子可比以前好上百倍。

    再说军伍,他杨展的实力也够强横的了,大破冯双礼部便是明证,不过遇到吴三桂的高得杰部却是一筹莫展,近万大军最后在高得杰的追剿之下只剩下一半,而对面的高得杰部也只有万余人。

    杨展没有与“真满洲”交过手,不过从吴三桂服服帖帖听从他们的指挥来看,其战力只会更强,其在西充凤凰山一带大破西营又是明证。

    还听说鞑子的巴牙喇兵天下无敌,区区千人即可赶着九边明军上万人跑,这战力就可想而知了。

    不过这一切都在安国军耀眼的光芒下犹如萤火那样不值一提,安国军在川东全歼真满洲两万,不仅全歼了其号称天下无敌的巴牙喇(在明军嘴里成了白眼狼三字),还尽歼其一万多精骑,更俘获、斩杀皇室宗亲好几个。

    这下杨展服了,以前目空一切的态度也慢慢收敛起来。

    还有这雪橇,真正的雪仗利器,有了此物,以往无论是鞑子,还是明军都在冬日里偃旗息鼓的情形估计会一去不复返了,想到能在冬季大雪天气偷袭敌军,久经战阵的杨展禁不住发出偷笑。

    对于接应闯营余部之事,杨展也有些看法,以前李自成曾经祸害过成.都一带,他打心眼里对此事有些不理解,不过对于李安国的命令他又不得不遵从,于是便带着模棱两可的心情上路了。

    此次上路,他这三千人都披着白色的斗篷,加上白色的羊皮帽子(铜盔藏在头蓬下面),以及纷飞的大雪,在雪地里几入无人之境,而这个物件儿据说也是李安国发明的。

    他杨展这辈子没服过谁,不过对于这位已经打下半壁江山的李安国那是打心眼里佩服,听说他能开两石硬弓,在骑战还胜了黄得功之后那更是仰慕有加。

    很快,他这支队伍便碰上了正在驿道上艰难跋涉的岷州清军,不过杨展并没有马上上去与彼等厮杀——看什么玩笑,自己与闯营可是有不共戴天之仇,现在在李安国的严令下能亲自出动去援救他们就不错了,不让彼等与清军厮杀一阵,弄得两败俱伤之后自己再出现这心里如何过得去?

    没多久,他带着大队便抵近到驿站附近,此时岸上的喊杀声已经传到下面了,杨展并没有命令部队立即上岸救援,而是在下面稍事歇息了一阵,最后他让一千人继续前行,一千人去后面等候清军与闯营的战事,自己带着一千人上岸了。

    结果没有任何悬念,在千钧一发之际杨展挽救了闯营大队的中营,最后在闯营娘子军、孩儿兵、老头兵合力之下将进犯的羌人、土匪斩杀殆尽——安国军的突然出现让彼等惊慌失措,慌乱之下也跑不过有着雪橇的安国军士兵。

    这里不禁要多说一点。

    李安国在成.都曾经说过此次陈友龙部配备了新式火铳,可以不用再带长枪、腰刀了,那这新式火铳是如何新法?

    原来无非是给隧发火铳配备了刺刀而已,不过可别小看这刺刀,帝国工部最近开发的刺刀不是插在枪管里的,而是通过螺旋拧在枪管前段,平时则挂在腰间,这可不简单,拧在枪管上后,还可以正常装填弹药,也可以像长枪那样近身对敌,简直是一举两得,难怪李安国说暂时不用长枪、腰刀了。

    此次雪地千里营救,自然就不能带上火炮了,不过每人都带了几枚工部火器作坊新近出产的、简化了的震天雷,也算聊胜于无。

    先不说杨展如何与高氏见面等事了,却说北面的松潘部族骑兵追过来时,高一功已经严阵以待了,在驿道上布置了路障,后面则是拿着弓箭的士兵,部族骑兵一看敌人已经有了准备,在攻了一阵后便准备打道回府。

    不过在回程的路上,他们遇到了一队装束奇形怪状的士兵,手里只有火铳,火铳前面还有明晃晃的刺刀,在火铳的攒射之下彼等无奈,只得退入到岸下的河沟,不过此时那些奇怪的士兵也追下来了。

    结果也不言而喻,没有空马在前面开路,这些骑兵在布满石块的、积雪的河道里寸步难行——三尺深的积雪足以抵近马肚子了,想快也快不起来,最终这五百骑全部被歼。

    后面的清军步军安国军倒是没有出手,彼等都是步军,好不容易在雪道上趟出一条路,抵近闯营家属大营时已经筋疲力尽,此时李过的几百骑兵也是等待多时了。

    最终在骑兵的突袭之下,这千余步军也全军覆没。

    杨展、李过、高一功在驿站相逢了,李过杨展自然认识,此时杨展放下了轻慢之心,与两位寒暄了好一阵子,李过、高一功得知是杨展及时赶来救了中营家属时也是感激不尽。

    此时杨展部已经将雪橇收起来了,李过见到此物也有些好奇,忙问杨展是什么东西,杨展笑道:“本将奉皇上之命接应你等退回广元,如今事情已经完成了一半,接下来就由我军开路,到时候你就知晓了”

    第二日清晨,杨展派出一千士兵,加上高一功部,分别攻上了两侧大山的寨子,两处寨子的精锐都在昨夜死的干净,杨展、高一功所部没费多大的力气便将两处寨子破了,看到高一功屠寨的举动,杨展嘴巴动了动,最后还是忍住了。

    击破两砦后,缴获了不少粮食,山下的众人终于长舒了一口气——这些粮食足以让彼等退回到广元了。

    经过阶州时,刘文秀也派出了部分人马准备接他们进城,不过被杨展拦住了,有这三千在雪地上行走如飞的军伍,刘文秀也没有办法,只得眼睁睁看着他们远去。

    十日后,家属大军终于平安抵达广元,此时甘良臣部也来了,按照李安国的计划,杨展部在稍事休息、补给之后立即与甘良臣部重新北上,由于这次家属大队在驿道上辟出了一条道路,新下的雪虽然也覆盖了驿道,不过终究没有盖住,形成一道窄窄的可容两人通过的道路。

    两人商议过后,决定由杨展部押着火炮、辎重行进在驿道上,甘良臣部则沿着河沟行进。

    重新路过阶州时,刘文秀部紧闭城门,一副如临大敌的模样,不过彼等并没有出城袭扰,彼等西营还欠着李安国的人情呢。

    于是岸上、岸下两路大军一前一后,两队相隔约莫一天的路程,在十日后赶到了洮州。

    此时洮州已经被陈友龙部拿下了,彼等不禁全歼了守在此处的两千多部族骑兵,还有余力分出部分兵马扫荡洮州一带,仅在洮州一地彼等便缴获了战马三千多,牲畜、粮草无数。

    不过终究是安国军,并没有赶尽杀绝,牲畜、马匹也只带走了一部分,有的穷苦人家也留下了钱财,按照以前陈友龙在湘西的做法,对付这些“蛮夷”之辈,那只有一个字——杀!

    当上安国军的都督之后,陈友龙也慢慢明白光靠杀也不能解决问题,否则千百年来为何历届官府始终没有解决这个问题,以汉人的军队实力,一味屠杀的话早就解决了。

    “这些地方最终是属于皇帝陛下,属于中华帝国了,切不可做的太过”

    在松潘进行扫荡的曹勋也记着陈友龙的话,他也只搜罗了战马,还放下了部分小袋的食盐以及银钱,故此,虽然他这支四千人的雪橇队一路横扫广阔的松潘地,不过沿途并没有腥风血雨,当然了,对于头人和大户他是不会客气的,对于阻拦、袭扰的小户也不会客气。

    陈友龙只在洮州等了一天便等到了杨展、曹勋部,汇合之后又等了三日曹勋一部才赶到。

    曹勋部到来之后,陈友龙、杨展、曹勋便继续北上,陈友龙部在杨展、曹勋部抽调了两千人,先是向西滑行,到了白水河后便逆流而上,而杨展、曹勋部六千人则继续沿着白龙江北上,他们的目标很清楚。

    狄道。

第三百三十三章 西北风云之五:血红雪白

    狄道,陕西临洮府府城所在,位于黄河上游最大的支流洮河东侧,清军占领狄道后对城池进行了大屠杀,无辜的居民一万多人被屠杀一空,最后整座城池只有陕西总督孟乔芳手下的副将陈德手下三千步军驻守。

    杨展、甘良臣沿着洮河北上时从沿途居民那里得知了陈德屠城的消息,得知此事后不禁对陈德恨之入骨。

    又得知狄道北边的结合关还有孟乔芳手下另一副将任珍两千步军驻守时,杨展、甘良臣两人不禁有些犹豫了。

    此时往北边走,虽有闯营家属大队趟出来的“小道”可行,不过到了狄道附近时由于这几日连续下了大雪,竟将道路又盖了起来,两部所辖的火炮、辎重只能用马骡在前面趟路,趟出一段又替换另外的马骡,行进得很慢,得知狄道只有三千人后,两人便商议决定由甘良臣部三千人继续轻装前行,在敌人没有注意的情形下伺机拿下结合关。

    而由杨展部慢慢拖在后面,相机进攻狄道,此次两部带着的有千斤、八百斤、五百斤的大炮一共五十门,都是由独轮车拉着,还有大车上百辆,全部由骡马拉着,这一路走来,士兵的粮食倒是足够,不过马匹的草料已经吃的差不多了,已经开始改用随车的豆料喂养了。

    不过狄道是甘南名城,除了护城河。高大的城墙、瓮城、马面一个不缺,虽然眼下护城河已经没了水,不过也不是杨展这区区三千人能够拿的下来的。

    饶是如此,放着狄道在甘良臣的后面杨展始终不放心。

    怎么办?

    就在甘良臣部趁着夜色在洮河西岸越过狄道向结合关进发时,一支队伍从陇西正向狄道开进,多方探查之下,原来是孟乔芳向狄道的守军输送粮秣的队伍,如此大雪,孟乔芳还向狄道输送粮秣,肯定是狄道城已经非常缺粮了。

    孟乔芳派出了一支约莫千人的步军,加上抓派的大量的夫子,与杨展一样,用马骡在前面开路,后续大队跟着,缓慢行驶在从陇西县通往狄道的小道上。

    皇天不负有心人,兴许是鞑子的暴行触怒了上苍,得知此消息后,杨展部便在离狄道约莫二十里的南边一个村落驻扎下来,狄道附近的村落有一半被以前的闯营裹挟走了,另一半也在最近几个月蒙古骑兵以及清兵的肆掠下死伤惨重,如今村子空空如也。

    杨展能得知这个消息,还是在村子里意外的发现了在此处落脚等两个猎户,是彼等发现了清兵的行踪,两个猎户住在山上,家里侥幸没有被蒙古人祸害,不过也有不少亲戚被祸害了,一听说是南面的安国军前来攻打蒙古鞑子的,都愿意给杨展带路。

    于是杨展在村子留下一千人看守牲畜、辎重,自己亲自带着两千人在两名猎户的带领下在狄道以东约莫五十里路的地方见到了那支送粮队伍。

    杨展以五百人堵住敌军的退路,剩下一千五百人分别划着雪橇从运粮队伍的其它三面包抄上去。

    在铅弹、刺刀的轮番打击下,护送粮秣的队伍很快被歼灭,由于有雪橇的作用,在茫茫荒原里运粮队伍包括夫子在内无一漏网,最后杨展留下了夫子和带队的千总,继续押着粮秣向西进发。

    接近狄道时正好是黄昏时分,加上连日的大雪,城上的亲兵一见到这支队伍没有仔细分辨便欢呼起来,彼等也已经断粮几日了,最近几日竟然开始吃起人肉起来——这帮天杀的。

    杨展进城前也做了充足的准备,让八百人扮成夫子、八百人扮成清兵,剩下的穿着白色的斗篷分别在其它三门远处逡巡,以防备敌人不支后逃跑。

    杨展一开始在城门前还有些忐忑,生怕那名千总忠心于“我大清”,喊出话来惊动了敌军,没想到那千总却是老老实实听从杨展的安排,一行很快便进到了城门里面。

    陈德占据狄道后,自己带着亲卫倒是住在城里的大宅子里,却让自己的军卒依旧住在城里的军营,天寒地冻的,城墙上只有少数人在值守,等运粮队伍进抵到军营里,里面是一片欢腾,彼等已经饿了几日了,一个个歪歪倒倒的,哪儿还有什么战力,敢吃人肉的毕竟也是少数。

    军营只有临街的一道门,杨展此时安排百人守在门口,其他人对着涌过来的鞑子毫不客气地射杀起来,不到半个时辰,军营里的两千多鞑子便被杀的干干净净,也有少数人越过军营的围墙跑到了外面,进到民房躲了起来。

    此时窝在城里大宅炕上享福的陈德已经听到火铳声了,他的手下不是长枪兵便是弓箭手,哪有什么火铳,大惊之下立即带着自己的两百家丁过来了。

    杨展安排五百人挨家挨户搜寻逃跑的清兵,自己带着五百人迎了上去。

    还别说,陈德这两百家丁还颇有战力,彼等既有弓箭,还有趁手的腰刀,不过在安国军隧发火铳的打击下,还没照面便死伤了一半,不过在肉搏中,安国军这军刺使用的终究不很熟练,最终给安国军也造成了几十人的伤亡才歼灭这股鞑子。

    陈德则被杨展一枪刺在胸口当场死亡。

    其实陈德这两百家丁一千还有五十匹战马,最后实在是没有办法,除了陈德本人的三匹马,其余的战马都被他们杀掉吃了,若是彼等还有五十骑,用骑兵一冲,杨展想要拿下这股敌军绝对要花费一番功夫。

    歼灭城里的大部分敌军后,与杨展事前料想的一样,城墙上残存的几百清兵一部分打开城门冲出去了,一部分直接投降了。

    于是在城外,一场追逐战也展开了,最终还是携带雪橇的安国军士兵占了上风,轻易地便追上了在雪地里深一脚浅一脚缓慢跋涉的清兵,等天色完全黑下来时,已经将逃出城外的清兵击杀殆尽,也许有漏网的,不过眼下大雪纷飞、天寒地冻,四处又是杳无人烟,离狄道最近的结合关也有四十多里路,就算有漏网之鱼,彼等最终能幸存下来的肯定寥寥无几,这也是彼等自作自受,若是周边的村落还在,彼等肯定会逃过一劫。

    晚上一场搜索大战也展开了,最终快要天明时才将藏在城里民房里的两百多清兵搜出来。

    当日,杨展命令将俘虏的四百多清兵全部杀死。

    这两日,狄道城外,白花花的雪地上到处散落着殷红的血花,当日正好大雪消停了,天气更加寒冷,在清冷的阳光照射下,一片雪白血红的景色令人触目惊心。

    结合关,虽然名字里有一个关字,不过却是洮河上的一处渡口,以前渡口两头都驻有巡检司的兵卒值守,主要对往来商户征税,由于此处是狄道附近唯一的渡口,又是兰州通往河州、狄道的必经之处,朝廷便在此处设置了榷场,允许汉夷人等在此处交易,久而久之,渡口东侧便形成了一个大的集市。

    没想到蒙古鞑子一来,集市里的人便遭了殃,青壮男丁一律被杀死,老弱病残被鞑子骑兵驱赶到湍急的洮河,只剩下年轻女人被鞑子骑兵掳走了。

    所以在任珍进驻前此处便是一处空镇,驿道两侧有许多商铺,驿道就从商铺中间穿过,任珍进驻后便将自己的队伍全部拉到镇子里住起来,幸好鞑子不识汉人商户的一些伎俩,作为前明军降将的任珍则非常精通。

    结果他在这处貌似空旷的镇子上还发现了许多粮食和金银财宝,自然都藏在夹壁、密道、地窖等处。

    于是,与惨兮兮的陈德不同,任珍倒是好整以暇地在结合关驻扎下来。

    至于河州东侧,还有马宝的五千精锐驻扎,州城北边是兰州,南边是松潘大草原,西边是积石关,都是蒙古骑兵的地盘,闯营想要突围的话只有向东一途,而这一途,除了马宝,还有他任珍和陈德两路大军,在茫茫雪地里,用插翅难飞来形容也不为过。

    陈德、任珍、赵光瑞、张勇,原本历史上孟乔芳手下的四大将,此处便有两人,张勇已经是安国军的人,眼下只有赵光瑞带着中军标营跟着孟乔芳在西安驻守。

    由于南边有陈德的大军镇守狄道,西边有马宝驻守,任珍完全没有想到安国军会突然冒出来,甘良臣离开狄道的当晚他便抵达了结合关,还是利用夜色的掩护将镇子两头堵了起来。

    天寒地冻的,别说前出哨探二十里了,一到天黑,任珍手下两千人马全部缩进民房歇息起来,一时结合关镇子上空炊烟袅袅,喝酒行令的喊声响彻整个镇子。

    任珍也没有阻止,他心下明白,眼下围困河州的清军、鞑子骑兵倒是不缺粮秣——彼等已经将河州附近搜刮一空,而是城里的李自成大军缺粮,现在这样守着也好,等到春暖花开之时,便是闯贼殒命之时。

    半夜里,与杨展一样,甘良臣将一千人布置在外面,另外两千人分别镇子两头冲了进去。

第三百三十四章 西北风云之五:初定

    “陛下,大喜啊”

    “哦?陈友龙那里有消息了?”

    “是的,陛下,天大的好消息”

    “说吧”

    “杨展、甘良臣部占领狄道、结合关后,在狄道、结合关各留下千人镇守,杨展亲自带领三千五百人西进,一方面联络陈友龙部,双方接洽之后,陈友龙让杨展在和政驿停下来按兵不动,此地离马宝的驻地只有三十余里”

    “陈友龙部一万两千人以及随后北上的曹勋部三千五百人随即对围困河州城北面、西面、南面的蒙古鞑子在夜间展开猛攻,此时两部已经配备了大量的火炮”

    “鞑子猝不及防之下大溃,不过在茫茫雪夜,彼等的骑兵也排不上用场,我军一万五千多善用雪橇之兵四处拦截,激战一夜一天之后几乎全歼此股鞑子,击毙击伤鞑子近万人,有近五千人被俘,不过还是有三千多死士护卫着此股鞑子的首领,那甚固始汗的第四子跑了”

    “啊?”

    “陛下莫惊,微臣话还没有说完”

    “好你个燕厥中!”

    “嘿嘿,我军一部约莫三千人紧追不舍,终于在积石山附近追上了此股溃军,有激战半日,终于全歼了此股鞑子,生擒了四王子”

    “陈友龙按照陛下之前的布置,将俘虏的鞑子全数斩杀,东边大营的马宝得知后急速向结合关退却,不过在和政驿被杨展拦个正着”

    “马宝见大势已去,只得率领全军投降了我军,听说此人在吴三桂麾下也不十分受器重,吴三桂最为器重的是吴家、祖家的亲戚,其中最看重的是他的侄子吴应麒,还有他的两个义子王屏藩、高得杰,加上他舅舅祖大寿的几个儿子、侄子”

    “陈友龙歼灭河州城外面的敌军后没有立即进城,而是就在鞑子的大营里面休整,好家伙,彼等这一休整便是五日,由于连续作战几日未曾休息,好多士兵回到营地后倒头便睡,这一睡便是三日”

    “幸亏此时河州城里的闯营没有起别的心思,否则此时若是彼等倾巢而出,陈友龙他们必定不能幸免”

    “鞑子完全搜刮了洮州、临洮两府,掳来几万父子和年轻女人,加上大量的柴禾、粮食、草料、金银财宝,倒是便宜了我军”

    “按照陛下之前的吩咐,陈友龙斩杀了全部的鞑子俘虏,陛下,微臣所说的大喜便是此事”

    “哦?难道这两万鞑子便是固始汗最精锐的部分?”

    “陛下所料不错,听说那胡酋占据拉萨后将自己的大军分置四处,其中一部在昆仑山下,防御的便是那准格尔部,一部放置在祁连山南麓,一部便是放置在河湟、青海一带,这两万精锐便是祁连山、昆仑山、河湟抽调的三万精锐中的大部”

    “哦?那还有一万骑呢?”

    “在兰州,不过得知河州大败之后占据兰州的鞑子赶紧退回去了,如今兰州城已经被曹勋部占据”

    时间已经是十二月份了,离陈友龙北上已经一个月了,李安国心中不安,将自己的大本营也迁到了广元,刚才便是燕厥中燕厥中在向他汇报北边的战事。

    “我军伤亡如何?”

    “陛下,微臣的回禀尚未结束,此后再回禀我军的伤亡情况”

    “得知河州战事后,驻守巩昌府的孟乔芳手下的将领一看势头不对,便带领全军撤到了凤翔府,陈友龙此时当然没有客气,甘良臣部顺势进驻到伏羌县”

    “等河州城里的闯营派人出城与陈友龙联络,才得知……”

    李安国见燕厥中脸上隐隐带着笑意,便骂道:“狗日的,是不是李自成死了?”

    “陛下一语中的,那李自成早在陈友龙部进到河州之前几日便死了,不过他终究是做了一件好事,临时之前让军卒投靠我军”

    “幸好我军进军神速,在我军抵达之前,彼等已经吃掉了近四千匹战马”

    “还剩多少?”,李安国一听此话便紧张万分,上身也端正起来。

    “还有九千多匹,陛下,这不算什么,在河州城外,缴获的鞑子完好无缺的战马便有近两万匹”

    “好!”,李安国脸上终于露出了笑意,击败鞑子在意料之中,他看重的倒是城里那一万多骑兵。

    “城里还有何人?”

    “回禀陛下,听说还有大将多名,计有党守素、塔天宝、刘体纯、郝永忠、贺珍等,加上已经投靠我军的李过、高一功,擅长骑战的将领还有不少,其麾下尚有骑兵万余人”

    李安国仔细听着,当听到“贺珍”的名字后面色变了一下,那燕厥中掌管按察司多年,岂能不会察言观色,便道:“陛下,这贺珍有何不妥?”

    “没有,只是听李过说过,此人在在他和高一功两人南下时已经投靠了满清,李过他们还与之大战一场,后来闯王回到汉中此人又回到其麾下,如此反复之人要小心一些”

    “是,微臣知晓了,接下来微臣接着回禀我军的伤亡情况,几场大战下来,陈友龙部伤亡近四千人,其中重伤牺牲的近一半,还有一半是轻伤”

    “嗯,四川的医护营到了没有”

    “到了,陈部随身的军医也有一些,不过终究是少数太少,幸亏日前天气严寒,病情没有大的变化,医护营一到便大事济矣”

    “还有吗?”

    “陛下,陈部两万人,要遮护兰州、临洮府、洮州、巩昌府四地,陇右之地太半在我军手里,其中偌大的兰州只有曹勋的四千人镇守,紧邻关中的巩昌府只有甘良臣四千人,并且只占据了府城,府城之外的区域还在鞑子手里”

    “陈友龙呢,杨展呢?”

    “陛下,闯营有万余人,还有马宝的五千降兵,陈友龙、杨展手里也只有一万多人……”

    “那依你之见?”

    “陛下,闯王余部虽然都是骑兵,不过彼等徒有悍勇,没有操练之法,微臣建议火速将张啸虎部五千人调往河州,由该部整编整编闯王余部,同时再令李过北上,任命他为骑军副将,配合张啸虎掌管此军,而马宝部就由杨展部消化整编”

    “陈友龙部万余人全部待在河州也不是事,不如分出一半人马占据临洮府其它要地,如今我军的大敌还是蒙古人”

    “那巩昌府呢?”

    “这……”

    “不说了,如今广元到河州的道路如何?”

    “经过闯营家属大军以及我军辎重车辆的开拓,应无大碍”

    “好!我军立即北上,让牛成虎立即赶到广元”

    四川的五千骑兵,张啸虎原本驻扎在成都,如今跟着李安国来到了广元,还有两千骑在保宁,就是牛成虎统管的。

    “让堵正明、李思文各抽调五千人跟随我北上,对了就让左光先统领这支队伍”

    “这……”

    “不怕,先前我军万里转运彼等之家属已经对他们有恩,如今在我军麾下担任总管已经快两年,我军规制彼等应该精熟了,再说了,这左光先以前可做过临洮总兵,对陇右的地理形势很是了解,何况他如今就驻扎在广元”

    “就调广元、朝天关、白水关的五千人,加上堵正明的五千人,嗯,就调驻扎在龙安府的五千人,这样也快一些你,告诉彼等务必十日之内赶到广元”

    “陛下的意思……”

    “你说说看”

    “微臣不敢妄揣圣意”

    “叫你说你就说”

    “是,微臣遵命,莫非陈友龙是野战之将,将其困在河州不能伸展”

    “哈哈,好你个燕厥中,虽不中亦不远矣,大概就是这个意思,如今趁着大雪封山,陈友龙他们有利器在身,不将整个陇右占下来简直是暴殄天物,等左光先一到,便立即着手整编事宜,陈部立即出动,将陇右各处要点全占下来,否则等到春暖花开两侧的鞑子都缓过神来就不妙了”

    十日后,李安国带着张啸虎、牛成虎的五千骑兵,左光先的一万精锐,加上准备整编闯王骑兵、马宝部的军械辎重从白水关出发了,而广元附近,则由李思文手下另外五千人占据。

    广元到河州近千里的路程,他这一路人每日行驶八十里,半个月才抵达河州。

    见到闻名天下的李安国亲至,党守素等人赶紧行大礼参拜。

    “闯王葬在何处?”

    李过回道:“就在河州附近”

    “我等去拜祭一下”

    李安国带着大队人马前往李自成的墓地进行了拜祭,拜祭完之后他对党守素等人说道:“等到春暖花开,我军便会着手准备进军陕西、关中之地,不出意外的话,明年八九月份便可成行,攻占陕北后你等便将闯王灵柩迁到米脂老家”

    “末将多谢皇上!”

    等回到州城,李安国对他们又说道:“既然你等自愿加入我军,一切便要以我军规章行事,你等的骑兵朕也瞧了,甚是简陋,朕这次来准备了大量的骑兵装具,你等不多久就会换上”

    等李过等出去了,陈友龙赶紧前来参拜。

    “好你个陈阎王,干的不错”,李安国拍了拍他的肩膀。

    “闯营那里有什么情况没有?”

    “陛下,以末将陋见,那党守素、刘体纯、李过都是信得过之人,不过那塔天宝、郝永忠、贺珍流贼气息依旧,恐怕……”

    “依你之见呢?”

    “不如调往他处,干脆就扔给黄得功,如今我军缴获了大量的战马,接近三万匹,加上在松潘地缴获的,近四万匹,光在陇右恐怕找不到如此多的骑兵,不如扔给黄得功一万五千匹,让他在江南诸省征召一万骑兵,让塔天宝、郝永忠、贺珍三人去那里,彼等没了亲信……”

    “不妥,这样显得我军刚刚一接手便分出了三六九等,还不如将这三人分开,让李过带着两人去黄得功那里”

    陈友龙却摇摇头,“陛下,以我观之,在诸将中党守素的威信似乎比李过更高”

    “哦?那就将党守素、塔天宝、贺珍调往江南,这样一边三人,彼等也不会起疑”

    “那剩下的人?”

    “以张啸虎为提督,组建陇右骑兵军团,先将目前的一万五千人打散,分成五部,每三千人一部,都由张啸虎的老兵训练,最后由牛成虎、李过、刘体纯、郝永忠四人分别统领,升牛成虎、李过两人为都督,分别统管刘体纯、郝永忠部”

    “那啸虎的亲领的只有三千人了……”

    “不妨,刚才在祭拜闯王时朕不是说了嘛,先要准备,整编完成后,骑兵就在河州附近练兵,你部立即全体出动,一部占据临洮府的要地,一部占据巩昌府的要地”

    “那洮州、岷州?”

    “此两地多半是大山,民众很少,先安排少数人马占住州城就行了,等春暖花开之时,再分兵进剿占据两州其余地方”

    “是,陛下,末将尚有一事”

    “讲”

    “阶州横亘在广元与岷州之间,实在是……”

    “这个朕已有计较,路过阶州时朕在城外与刘文秀见了面,与他说了,阶州是我军必取之地,若是他能撤出该州,我国有大量钱财、武器、粮秣奉上,就看他与孙可望商议得如何了”

第三百三十五章 西北风云之六:孙可望之死

    大西军余部自从退入汉中后日子过得并不舒坦。

    汉中自从在明末各路“义军”大起后被高英祥、李自成、张献忠反复蹂躏过多次,受害程度甚至还超过四川。

    于是,汉中的老百姓大部分逃散,一部分随着义军逃到了河南、南直隶,一部分逃到了四川,还有一部分不甘心的分别进入到了北边的秦岭以及南边的大巴山、米仓山。

    最终,逃到河南、南直隶、四川的人下场可想而知,逃到米仓山、大巴山的也被李、张两部留在那里的“残部”,也就是后来的姚黄余部祸害的不浅,只有北边秦岭一带受到的损失较小。

    不过在大顺军失败后,随着贺珍、李过、清兵、李自成再一次的过境,返回汉中的民众又一次遭到了劫难,到孙可望再次入境时,汉中的的户口加起来只有不到四千户,丁口不到两万人。

    这也是清兵在孙可望进来之前很“配合”地撤走的原因——此地长期支援四川作战,早已耗尽粮秣,无法支撑下去了。

    跟着孙可望进入汉中的军卒便有两万人,家属有四万多,纯粹依靠当地的农户自然是不行的,于是孙可望便在汉中施行屯田,如今屯田才两年,想要大发展是不可能的,勉强能养活这两万士卒而已。

    就是在这种情形下,孙可望今年还利用陇右的复杂局势攻占了阶州,阶州是巩昌府最南面的州府,孙可望在兵力如此单薄的情形下还分兵拿下阶州,打的也是马匹的主意。

    自从在凤凰山大败之后,大西军在四川搜刮的十几万匹骡马几乎丧失殆尽,本来还有两万骑兵的他们此后几乎完全变成了步兵,这是历来以骑战闻名的大西军不能忍受的。

    不过刘文秀占据阶州后便遇上大雪天气,也没在阶州搜刮到多少马匹。

    阶州,便是后世武都县所在。

    对于李安国所说的事刘文秀自然禀告了孙可望,李安国提到的条件里面便包含了三千战马,刘文秀认为在整个阶州搜刮赶紧也不可能得到三千匹战马,能得到千匹就不错了,这还是没有驯化的马匹。

    陇右出产马匹较多的地方主要就是临洮府、岷州、洮州三地,此三地都有连片的大草场,加上历来是汉夷杂居之地,也是汉地不可多得产马的地方。

    故此,得到李安国用三千匹战马以及其它物资交换阶州时,他好不犹豫便同意了,此时,安国军已经占据了巩昌府的中部、位居渭河上游最大的县城伏羌,刘文秀就是在阶州待到明年春天不会有大的收获。

    没想到如此好的条件竟被孙可望一口否决了。

    众人都非常不解,在李安国的承诺里,除了三千匹战马,还有粮草十万石、军械三千套,这可都是大西军急需之物啊。

    在如今被李安国带偏了的大西军中,隐隐分成了几派。

    孙可望自然是最大的一派,张献忠在生前便指定他当自己的继承人,无论是威望还是资历都无人可比,由于此,像艾能奇、王尚礼、冯双礼都围在他身边,算是他的嫡系。

    李定国自然自成一派,一来他长期带兵,战绩突出,二来他与对面的安国军交情匪浅,自然而然被其他人疏远,不过还是有人愿意跟他在一起,那就是大西军有名的骑将白文选。

    原本大西军的水师都督王自奇也是孙可望的死忠,不过由于王自羽如今可是安国军长江上的提督,随着孙可望的戒备,其他人也有意无意地与他拉开了距离,最终他不得已加入了李定国的阵营。

    刘文秀在大西军中是一个另类,无论从哪方面来看,他都与孙可望相似,都是文武双全的典范,又“善抚诸将”,不过在大西军中他的威望远不如孙可望,究其原因,此人“善抚诸将”不假,可惜失之于懦弱。

    与心狠手辣、在李自成最后一次从商洛山复起,独自一人前往谷城向张献忠借兵时力主杀了他、号称“一堵墙”的孙可望相比就是云泥之别。

    这一点,刘文秀倒是与大顺军中的田见秀相仿,倒是凑巧了,两人名字中都有一个“秀”字。

    孙可望拒接李安国的好意很快传遍了大西军,一时军心有些不稳了。

    孙可望为何拒绝李安国这明显好得多的条件?占据阶州对他没有半点好处,阶州多是山地,占住了也没有多少粮秣和丁口的回报,反而由于分兵导致了汉中的空虚。

    你孙可望不是想要战马吗?这不就是你让刘文秀西进的缘故吗?如今除了大量的战马还有其它一些重要物资不费自己一兵一卒便唾手可得,你为何一口拒绝了?

    孙可望自然有自己的想法。

    自从安国军在川东大战鞑子,已经在大西军众人中造成了挥之不去的印象,实际上那一次安国军就有大恩于大西军——当然了,安国军不许大西军过江也算结下了梁子,这也是众人也愿意追随孙可望去汉中的原因。

    不过安国军那“豪华”的装备、不俗的战力、优厚的薪饷终究是在大西军中留下了印记。

    与张献忠一样,孙可望也自视甚高,张献忠在兵败南直隶,仓皇败退湖北时李自成正如日中天,可张献忠并没有想到去投靠,孙可望也是一样,总以为自己也是天纵之才,他难道没想到此时与西营仓皇败退湖北已经大相径庭了吗?

    当时的李自成虽然号称拥众“百万”,占据了陕西、河南以及大半个湖北,不过怎能与如今已有半个中国的安国军相比?安国军占据的可多是富庶之地。

    不过孙可望可并不这么看,他如今念念不忘的是三国演义中的那句话。

    “汉中,帝王之基,高祖以此鼎定天下”

    汉中粮秣缺乏,肉食更是缺乏,不过汉中却是夹在两山之间的盆地,海拔比陇右低多了,又由于北边的秦岭挡住了北来的寒风,这气候可比陇右舒服多了,入冬之后,汉中只下了一场小雪,孙可望眼见众人士气低落,便决定亲自带队出去狩猎,也好让士卒在过年时能大吃一顿肉食提振士气。

    如今的秦岭、大巴山、米仓山野兽遍地,猛虎、黑熊也到处可见,否则在四川人丁剧减之时也不会闹“虎灾”。

    孙可望让王尚礼镇守汉中府城,自己带着艾能奇、张六虎以及中营三百亲卫越过汉水,上了南边的米仓山。

    孙可望不去北边的秦岭,而是去南边的米仓山,一来是因为米仓山更近,二来嘛自然是因为南边的安国军的头领李安国他自认为很熟悉,此人英勇善战,不过失之于软,而北边的鞑子却狠辣得多,那里自然更安全一些。

    以他的才智并没有想到若是李安国“失之于软”,又如何能取得半壁江山?

    何况他带上了西营中最勇猛的两人——艾能奇、张六虎,当然了此话让白文选听到了肯定不服气,不过孙可望向来以中营为重,自己就是这么认为的。

    带上“力能伏虎”的两人,加上如今大西军中仅有的三百骑,孙可望自认为就算遇到敌人,自己也能全身而退。

    这一趟果然不虚此行,几日下来,大的野兽便打了几十头,野兔、山鸡等小的不计其数,孙可望大喜,不顾众人的劝阻,硬是要继续打下去,于是一行人越来越向丛林深处迈进。

    这日正值中午,孙可望决定再在周边寻摸一个时辰便下山,再打下去,猎物多的已经带不动了。

    很快亲卫在密林中发现了一头野猪,众人自然将猎物驱赶到孙可望面前由他射击,孙可望也不客气,一石的硬弓直接射中了野猪的左眼,野猪剧痛之下不禁满山瞎转起来,孙可望大怒,立即催马跟上。

    在跟着野猪满山转悠的时候,孙可望又射中了野猪的后退,此时野猪由于流血过多,加上腿部中箭已经跑不动了,孙可望在一处山坳追上了他。

    孙可望在追逐野猪的时候,只有艾能奇紧紧跟着他,他俩的战马都来自陇右,爬山涉水是一把好手,其他人的马匹就没有这个能耐了,多是四川当地的马匹,稍微高一点的山坡就有些吃力了。

    孙可望冷冷地盯着那头躺在地上的野猪,只见那头野猪躺在一块大石头下面,估计是仓皇逃窜中不幸撞上了石头所致,不过此时那野猪的腹部还在一动一动的,孙可望不敢大意,张弓搭箭就准备再给它补一箭。

    就在这时,一旁的树林里突然传来窸窸窣窣的声音,孙可望神色一凛,赶紧扭转马头,箭只也对向了前方。

    “咻!”,一支劲箭射中了孙可望的胸口,此时艾能奇已经策马冲了出去。

    “四弟……”

    孙可望喊了一声,艾能奇记挂孙可望的安危,只得又回来将孙可望扶了起来。

    “是鞑子……”

    孙可望一生小心谨慎,出去打猎时里面也穿着锁子甲,这一箭正中他的心口,不过由于甲胄的阻隔,虽然刺穿了胸膛,不过离心脏还有微弱的距离,这也是孙可望还能喊得出来的原因。

    艾能奇点点头,刚才他也瞧见了,一个身穿黑衣的人在发完弩箭之后便迅速逃离,仓皇奔逃中头上的帽子掉落了,露出了里面那难看的发型。

    “不过鞑子怎会在南山出现?”,一边的孙可望还在自言自语,这时远处传来了“大王”、“大王”的喊声,估计是张六虎他们找过来了。

    听到喊声,艾能奇心念转动,眼下他是右手扶着孙可望,左手却抚摸着他的胸口,此时却突然握住了箭杆。

    “四弟,不要鲁莽,扶我回去之后让医师拔取”

    艾能奇心脏“砰砰”直跳,脸上的汗珠子也落了下来,他点点头,不过同时也闭上了眼睛,握着箭杆用力向里一捅。

    任何武器,直接命中心脏会让你来不及发出惨叫便一命呜呼,孙可望也是如此。

    “大哥……”

    等张六虎等人赶到此处,只见艾能奇正跪在躺在地上的孙可望面前大声痛哭。

第三百三十六章 西北风云之七:中华帝国近况

    阶州之争以一场意外而落幕。

    孙可望死后,在大西军威望排名第二的李定国当上了首领,李定国接任后一方面宣布要为孙可望报仇,一方面立即同意了李安国的建议,以阶州换回了大量的物资。

    不过李定国并没有立即投到安国军的怀抱,这也是无论各方面都很诧异的。

    至于那名行凶的“鞑子”,西营发动了大规模的搜山,结果却一无所获,最后便不了了之。

    先不说这些了,自从收回阶州后,临洮府、洮州、巩昌府、岷州全部落入到安国军手里,安国军随即在四地展开了大规模的招兵,等春暖花开时已经招够了一万五千人,若是安国军老西营的人就会发现,新招的人员中似乎有很多以前是西营的人,他们怎么会在这四地?

    难道是以前张献忠在这四地流窜时留下来的?

    无论如何,能在短时间里照足一万五千人是一件了不起的事,其中与四地的民户多会养马、骑马大有关系,招募的人中就有不少羌人、藏人及其它夷人。

    收复四地后,李安国将办事能力极强的严书勤调到此处当布政使,又开始了新一轮轰轰烈烈的农事方面的事务,按照皇上的意见,陇右不缺水,但是极为缺乏灌溉,修堤铸坝便是除了清丈田亩以外的另一件大事。

    也许有人要说,四地还未站稳脚跟就开始进行大规模农事建设似乎有些不妥。

    不过这也是帝国想要给当地的民众表达的东西——信心。

    但李安国却没有这么信心十足。

    时间已经到四月份了,在河州吃了大亏的固始汗、满清似乎都没有动静,这太异常了。

    陇右到关中,中间隔着大小陇山,最直接的通道便是沿着渭水河谷的官道,一出陇山便是一马平川,如此重要的地方鞑子如何能甘心让给安国军?

    再说了,如今河湟谷地还在固始汗手里,其如果要攻打兰州的话沿着湟水进军就行了,彼等却与满清一样依旧按兵不动。

    越是没有动静就越有可能在酝酿更大的动静!

    李安国对此深信不疑。

    日前,他正在南京听取奚鼎铉、贺小石、燕厥中等人的汇报。

    “陛下,后装隧发铳已经弄出来了,正在进行小批量试制,预计等到下半年就可以大规模打造了,另外您一早提的骑兵用的佛朗机短铳也弄出来了”

    奚鼎铉递给李安国一把短铳,只见此铳与之前的短铳大致相同,不过在装填弹药的地方有一个类似后世轮盘手枪似的东西,有三个子铳堆在一起,预先装填好弹药,并有机关将弹药堵着,使用时打开机关,弹药便处于击发状态。

    扣下扳机,另一个装填好的子铳便转到击发位置,这样的话短铳便可以在无须装填的情况下击发三次,当然了,这种短铳射击距离就不能要求太多了。

    新的后装隧发铳也采取了了这类的机关设计,不过不是佛朗机铳,如此一来,在突然遇敌的情况下也能在不装填的情形下打出一枪,加上刺刀的作用,完全能应付任何突发状况。

    但是一旦加上了机关设计,其密闭性便会大打折扣,这也是当今处于工业化初级阶段的帝国还不能有效解决的。

    不过发展到今天,由于钢铁的大规模生产,以及国外机床的引入,帝国麾下的工坊已经大量采用了钢制的机床,虽然密闭性还是不足,却比当下西夷的火绳枪差不多了。

    这已经很理想了。

    李安国仔细观察了一下这柄短铳,试了试,随即点点头,“连带那新式隧发铳一起,四月份没有大的问题便开始在下月大规模制造,如今是安排那个作坊专门试制该铳?”

    “回禀陛下,之前便考虑到这两年要北伐,如今太平、大冶、萍乡、麻涌、琼州、普安六大作坊都参与了试制,在今年八月份以前可满足所有骑兵和五万步军的换装”

    “嗯,铁料够吗?”

    “陛下,这六处都是煤铁集中之地,又都新建了多座高炉,如今一个月的产量便抵得上前明一年的产量,完全没有问题”

    奚鼎铉口中的这六处,太平便是后世的马鞍山、普安是后世六盘水,都是煤铁集中之地,其中太平冶坊、工坊所出能满足江南、浙江一带的需要,萍乡大冶能满足湖南、江西的需要,麻涌、琼州两地能满足广东、广西、福建的需要,而普安一地则能满足西南三省的需要。

    当然了,六地的作坊全部用来制作武器也是不可能的,会有专门的作坊进行民用物件儿的打造。

    “这样,普安、大冶、太平三地的作坊全部用来打造此两物,全力满足五万骑兵、五万步军的需要,另外应天府的近卫军、陇右的步军从现在开始便要将长枪兵的大部分改成火铳兵,只留下大铳兵,现在就开始练习”

    “是,陛下”,贺小石、奚鼎铉与此同时应道,他们都清楚,这样的换装绝对不是大规模北伐的前奏,而是局部的战役需要,至于这战役的地方在哪里在座的都门清。

    “陛下,尚有一件喜事”

    “哦?”

    “工部下面的研究局终于将您说的那甚蒸汽机捣鼓出来了,目前已经在洞庭湖的水师船只上安装了三台不同型号的在调试,不出意外的话,今年下半年便可批量制造,不过此物对铁料的要求甚高,恐怕不能大规模制造”

    “那就让琼州的工坊专门制造此物,首先满足海船的需要!”

    李安国得知此事后心头大喜,自己八年的功夫终究没有白费,占据半壁江山后,他又在南京、广州两地设置了两座“高等”学校,其中广州的学校便是类似于后世的大专、中专,专司培养高级技术人员、技工人员,学制三年,头两年都是理论课程,第三年则是在各大工坊实习。

    其实,这个时代的工匠非常聪明,你只要给他一个想法,他很快便能制作出精巧的东西出来,以前由于这些工匠大多不识字,完全是口口相授,好的技艺一旦在某人手里中断了想重新捡起来是很困难的,现在的帝国就不同了,好的东西都有工部驻各作坊的书吏及时记载,每年还重新编撰一次,好的技艺想要失传也不容易。

    在南京新设的学校则是专门培养财经、贸易、律法等学员的,学制也是三年,第三年在各相关衙门、国有公司实习。

    每座学校都是每年招收一千人,总计三千人。

    原来方以智兼任山长的衡山大学依旧存在,学制还是四年,不过是以纯理论兼带技术的研究为主,就好似后世的本科。

    衡山大学、广州高等工业学校、南京高等财贸学校,便是中华帝国境内仅有的三座“大学”。

    有了新的“利器”,李安国心情大好,便与三人讨论起敌人的动向来。

    “陛下,微臣先讲”,燕厥中先开口了。

    “鞑子在京畿附近尚有四万左右的真满洲骑兵,加上汉军旗,总兵力不下八万,关外应该还有一两万真鞑子”

    “满清直接控制的东部蒙古骑兵若是充分动员的话也能弄来四五万骑,不过彼等经过与我军多次大战后知晓普通骑兵已经不管用了,精锐的话察哈尔部最多两万”

    “经过去过西域的商队接触,占据天山南北的准格尔部实力倒是异常强横,充分动员的话,总兵力不下十万,不过彼等尚要对付西域的哈萨克部、罗斯人,听说与占据青藏的和硕特部也不大合得来,也要抽出部分兵力防备昆仑山一带”

    “如此一来,彼等能出动的骑兵不会太多,最少三万,最多五万,不过彼等想要来到陇右,必须穿越河西几千里荒滩戈壁,根据按察司的消息在河西、哈密一带依旧没有彼等大规模集结的迹象”

    “至于固始汗,河州一战,其元气大伤,就算倾巢出动,精锐也就两万左右,还要遮护这偌大的藏地,以职部来看不足为虑”

    “那你等说说他们为何至今没有动静?”

    贺小石说道:“以微臣来看,如今想要击败我军,非得在大平原上以众多精锐骑兵不可,否则便是以卵击石,陇右大多是山地、河谷,以我来看,满清是不会将此地作为大战的战场的”

    “何况,马匹刚刚在冬季里掉膘厉害,需要经过春夏两季的休养才行,若微臣所猜不错的话,彼等一定是在等待秋高气爽的时候,那时候一来天气凉爽,二来战马膘肥体壮,三来正好是秋粮入库,粮秣丰富之时,正是用兵的时候”

    “这么说你等都认为鞑子正在摩拳擦掌,准备在秋季与我军决战?”

    “陛下,微臣也是这么认为,如今中华帝国势大,无论是在湖北还是在江淮,都是河网纵横之地,彼等骑兵就算去了那里也起不了太大的作用,而我军在冬季占据陇右之后便不同了,此处虽然多山,不过都是干旱之地,又多牧场,更是骑兵大展身手的地方”

    “那你等看鞑子希望在那里与我军决战呢?”

    “陛下”,贺小石站了起来,面向李安国身后挂着的大地图。

    “陇右山地虽然也可以作为主战场,不过终究没有平地来的畅快,还很有可能被我军伏击,以微臣度之,彼等多半不会出此下策,陇右附近,一是关中大平原,二是河套一带,三是甘凉一带,都有大面积的平地,在这些地方就算你有火器之利,不过彼等若是拼掉上万的骑兵,一旦与我军短兵相接便是彼等快意之时”

    “那如实我军按兵不动呢?”

    “彼等一定会想出办法让我军出动的”

    “.…..”

    “.…..”

    “下面的话你等三个一定要牢记在心,要暗自行事,既要瞒过敌人的探子,又不能在我军内部造成轩然大波……”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47421/ 第一时间欣赏明末美僮传奇最新章节! 作者:龙吟森森所写的《明末美僮传奇》为转载作品,明末美僮传奇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明末美僮传奇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明末美僮传奇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明末美僮传奇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明末美僮传奇介绍:
安国者,献贼美僮也,姿容秀美,名二孩儿,时年十八,武艺绝伦,尝与黄靖南对阵,甫出战,僮飞矢中其手,黄几败阵,怒甚,伏兵擒之。爱其勇,欲令降,僮坚不允,绝其食死,后竟复活,演出一场明末传奇明末美僮传奇已经完结,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明末美僮传奇,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明末美僮传奇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