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历史军事明末美僮传奇TXT下载明末美僮传奇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明末美僮传奇全文阅读

作者:龙吟森森     明末美僮传奇txt下载     明末美僮传奇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三十一章 后营都督

    “你们都是打小跟着老子从陕西杀过来了,有的还是老子从小养大的,从崇祯三年开始,如今已经是十六年了,记得当初在定边县起兵时,定国才九岁、安国才六岁,都是快饿死的两个讨饭的娃娃,如果不是我,你两人不是饿死就是被人吃了,文秀也差不多,十三年过去了,你们三个娃娃都长成了独当一面的大将,这谁又能想到?”

    三人听了,赶紧离席在张献忠面前跪下道:“义父活命之恩,恩同再造,我等没齿难忘!”

    “行了行了,老子既救过人,也吃过人,你们三个无非是长得好看,老子突然发了善心而已”

    等三人归位坐下,张献忠继续说道:“起兵十三年,老子风里来雨里去,爬山涉水,什么难没遇到过?什么苦没吃过?不过该享受的也享受了,也算没到这世上走一趟”

    “老子唯一伤心的是,当初在陕西跟着我造反的几万人如今只剩下几千人,你们几个都是其中之一,更是各营的将主,我们现在坐在这里端着楚王的金杯喝酒吃肉,当初的几万兄弟的尸骨在哪里都不知道”

    说到这里,他用衣袖抹了一下眼睛。

    “托闯营的福,这朱明的天下基本上快完了,老子的西营也松和了一些,以后应该没有大的仗要打了,自成那边,将来自有说道”

    “好了,好日子就要来了,我们先敬死去的老兄弟一杯”,说完他将杯中的酒倒在地上,两边的人依样将酒倒在面前的地上。

    “你们也是好样的,十多年过去了能活到现在,无一不是勇猛豪杰之士,稀松摆带的人也活不下来,这一杯老子敬你们!”

    “敬义父(八大王)!”

    “喝完这杯就要说正事了,兆龄、以显几个书生劝我明日称王,我本来不想答应,想当初朱洪武还弄啥‘广积粮缓称王’呢,眼下自成一支独大,老子这时称王,准引起闯营的笑话”

    “不过后来一想,老子自定边起兵以来,一直到去年一直比自成强,眼下他人马虽多,老子也不能弱了声势,便答应了这几个书生,今后老子就叫西王,营头就叫大西营”

    “为西王贺!”,只见孙可望一马当先,其他人赶紧跟上,纷纷离席举杯向张献忠庆贺。

    “哈哈哈,一起喝了吧,这西王也就是一个名头而已,老子以前还是八大王呢,哈哈,这西王称了以后,咱这军制也得改一改了”

    说完他看了众人一眼,心里也是豪情万丈,孙可望沉稳多智,李定国文武双全,其他人也各有所长,有的悍勇无敌,有的智计百出,关键是多半为年轻俊杰,再加上汪兆龄、徐以显、潘绰等文士,不见得比李自成差,这天下最终落到何人之手还不一定呢。

    “好了,这几个月我们就在武昌、黄州招兵买马,招贤纳士,按照兆龄的主意,还要在两府开科取士,这些都不管你等的事,你等专司练兵打仗就行了”

    “好了,形势变了,这军制也得改一改,我决定”

    “除中老营以外,再设前后左中右五营,现在我就提前宣布各营的主将和副将人选,你们有问题的尽早说,免得明天正式公布时又叽叽歪歪的”

    一听此言,众人皆是大笑。

    “中老营还是可望统领,称大都督,文秀副之,双礼、文选、元利、自奇都在中老营”

    “前营都督张其在,此人以前就是我西营下面的人,困难时投了官军也情有可原,老子在谷城时不也假意降了官军?这次能如愿拿下武昌,其在功不可没,若是硬拼的话,不知道又要死伤多少人马,我一早就答应他了,你等就不要争了”

    “右营都督定国,化龙副之”

    “左营都督能奇,尚礼副之”

    “中营都督四虎,复臣副之”

    “后营都督安国,自羽副之”

    “义父怎地变卦了?不是说好让自己做定国的副手吗?这下可好,后营拖在最后,自己盘算中的大计可就泡汤了!”,别人还好,李安国却是大惊失色。

    张献忠这样安排其实自有深意,中老营自成体系,为大西营的根本所在,因此放的人员最多,其中冯双礼一直主步,白文选一直主骑,马元利既能带兵,又是外交方面的人才,川北玛瑙山之后,带着张献忠的书信和金银财宝贿赂左良玉的便是马元利,这样的人自然留在中营。

    潜山之战后,张献忠也有意识的让狄三品、王复臣、王自奇、王自羽统领水军,王自奇在中老营自然也是统领水军,狄三品是山西人,今天未能入席。

    同样的,将来攻略湖南时,其实右路的压力最大,澧水、沅水、资水横亘在路上,变数最多,用西营统兵最强的李定国与勇不可当的张化龙搭档,自然无往而不利。

    中营自然沿着湘江往下攻,勇猛的张四虎加上水军统领之一的王复臣也很合适。

    湖南左路都是山地,用勇猛的艾能奇加上老成持重的王尚礼也是上好的组合。

    不过让初出茅庐的李安国执掌后营,还安排一支水军(王自羽)跟着他,这确实是出乎很多人的意料,八大王就是喜欢安国,让他统领开路的前营也就是了。

    “义父!”,李安国大叫一声。

    “何事?”,张献忠早知道这小子会问他。

    “不是让我做定国的副手吗?这…让我独领一营,只怕……”

    “只怕个屁!定国十七岁时便统领我西营的一半人马,当时也没人教他啊,你在大山以及打英山、罗田、麻城时的战例我仔细琢磨过了,称得上是有勇有谋,浑不似你以前的模样,你在麻城练兵我也派人了解过”

    “虽然具体效果如何不知,不过你那股狠劲很像老子我练兵的模样,我还是很有信心的”

    李安国一听,心知自己的一举一动并没有逃过义父的眼睛,赶紧说道:“哪儿能与义父相比,我在麻城练兵时就是杀人杀得太多了”

    “哈哈哈”,张献忠大笑一声,走过来拍了拍李安国的肩膀,“不亏是老子从小带大的,这股狠劲儿确实很像,告诉你吧,你在麻城练兵时一共杀了四百八十八人,后来有两千多人因此退出了营伍,是不是?很好,依我看,操练这帮刚洗脚上田的泥腿子还杀得不够”

    众人一听都是悚然心惊,不过张安国却有苦说不出,老子的一举一动都在你的眼里,今后的大计还怎么实施啊?

    接下来便是喝酒热聊的时间了,众人一直弄到半夜才走,临走时张献忠将李安国留下来了。

    “二娃,你心里是不是对老子还有意见?”

    “没有没有,孩儿绝无此意”

    “哼,你是我从六岁养到现在的,你心里在想什么我不知晓?”

    “.…..”

    “告诉我,你操练队伍的那些法子是向谁学的?”

    “义父,我是这样想的,今后多半在南方作战,此处水网密布,骑兵的用处就没有北方大了,而要大用步军,非得有好的阵型不可,向几个俘虏的明军请教之后便……”

    “嗯,很好,二娃,跟你明说了吧,我用张其在做前营都督,实际上是不得已而为之,这武昌府我也不会长待,一旁的闯营有几十万大军,你想待也待不住,南下攻取湖南是自然之选”

    “攻下湖南后,这武昌府原本打算就留给几个降将带着少数兵马守着,能守住自然更好,守不好也无所谓,我等紧紧守住岳州就行了”

    “不过看到你的变化后我便改了主意,今后我大军南下后,武昌府一带就由你来守卫,如果闯营打过来你就赶紧退到湖南,如果左良玉打过来你不妨和他打上几仗,你回去之后再招收一万人马,凑够……”

    “义父,这左良玉手下可是有几十万人马,我就是招满三万人也太悬殊了”

    “嗯,也是,那就五万人吧,安国,左良玉的营头除了四五万人较为精锐以外,多为乌合之众,不要担心,当初定国就是这么练出来的,实在打不过就撤回湖南”

    “是!”

    ……

    第二日,武昌城池旌旗招展,九大城门口都竖着两面旗帜,上面写着:“天下安静,威震八方”,楚王府门前也竖立着两杆大旗,上写:“天与人归,招贤纳士”

    张献忠当日就任西王,铸西王之宝,改省城武昌为京城,武昌府为天授府,改麻城为常顺州,改紧邻武昌的江夏县为上江县。

    又设六部、五府,京城设五城兵马司,设中、前、后、左、右等五军都督府,又任命了一大批文武官员,除了昨日的几位,还有:右丞相兼吏部尚书汪兆麟,左丞相兼刑部尚书徐以显,户部尚书王志贤,礼部尚书潘绰,兵部尚书孙可望(兼),工部尚书王应龙,水军都督狄三品。

    其它各州、各县也任命了一大批地方官员。

    大典完成后,李安国赶紧找了王自羽,考虑到将来汉阳城咄咄逼人的李自成大军,李安国计划把自己将来渡江南下的地点定在武昌城到武昌县之间的地方。

    王自羽,今年也才二十二岁,王自奇的弟弟,短小精悍,一只眼睛大,一只眼睛小,军内诨号“大小眼儿”,也是骑兵出身,跟着狄三品操练水军才几个月,水军的技能比李安国也强不到哪儿去。

第三十二章 布置

    考虑到两月后要进攻湖南,张献忠准备将留在蕲州、黄州、浠水、黄梅的队伍全部拉到了武昌府,目前留给李安国的这支“水军”便是长江北岸唯一的一支人马。

    “这就是你的水军?”

    看着黄州(黄冈市)与武昌县(鄂州市)之间沙州南侧、月河出江口附近的一百艘渔船,李安国目瞪口呆。

    这些渔船全部是湖北一带常见的在江里或湖泊里打鱼的小船,每船最多坐二十人,有的有棚子,有的光秃秃的,不要说安置大炮了,就是三百斤的佛朗机炮也不行。

    王自羽双眼一挤,他有这个毛病,眼睛总是一挤一挤的,以前也是马战的高手,西营在安徽拿下庐江县、巢县后在巢湖训练水军,便赶鸭子上架让他也上了。

    他有些不好意思的说:“都督,原本在巢湖还夺了一些大船,可惜潜山、桐城之战后都丢了,不过这些士卒大多都是在巢湖训练过几个月的,也在武昌府、黄州府招募了一些渔民”

    “都督,你也知道,左良玉这狗日的东下时将武昌府、黄州府的战舰搜刮一空,上游荆州等地又是闯营的地盘,我等能搜刮到这些渔船已经很不容易了,有几艘大的自然放到了打湖南的营头”

    李安国盯着这些渔船,看着不远处的沙州,心里不禁一动,“自羽,如果用这些渔船经过这沙州搭浮桥可行吗?”

    王自羽挤了一下眼睛,“没试过,应该行吧”

    “好,你的任务便是在七月底之前在此处搭建一座浮桥,我回麻城后拨一些木匠、铁匠过来协助你”

    离开武昌县后,李安国立即派张六虎带着一百骑过江回麻城,让他通知周文江等人继续招兵,整个武昌府、黄州府除了罗田、麻城、黄安、黄陂四县,其它地区的青壮几乎都被其它营头招募了,李安国本来还想在武昌府招一些,这样的话他们守卫本乡本土也更为尽心一些,不过听了李定国的话后便打消了念头。

    他自己带着两百骑沿着长江南岸向东行走,抵达富池口后眼前的景色便为之一变,富池口对面是长江,背面是浩渺的网湖,东南面是幕府山,幕府山北边山脚下不可通行,想要从这里抵达江西,必须攀过幕府山,而幕府山的西南侧又有瑞昌城护卫着九江府。

    富池口的西侧是兴国州(后世阳新县),下辖通山、大冶两县,兴国州也是朝廷主要的军械制作点之一,不过李安国是指望不上了,艾能奇的营头已经占了兴国州,按照西营的惯例,匠人自然是要一同带走的。

    不过想要守卫武昌府,必守兴国州,守卫兴国州,必守富池口,李安国心里已经起了等西营大军西向攻打湖南后,自己一定要把前营放在兴国州的念头。

    富池口附近还有西营的船只,李安国等人从那里过了长江,沿途经过黄梅、广济、蕲州,三县均在大别山下,这么大的方向区区一个后营自然守不过来,李安国决定放弃黄梅、广济,重点守卫蕲州-茅山镇(后世蕲春县)一线,等西营大军撤离后便将所有人马拉到江南。

    不过江北鄂东这么大的地盘拱手让给左良玉或黄得功,他还是心有不甘。

    回到麻城后已经是十天了,此时已经是五月下旬了,回到李家大屋时,他并没有看到万头攒动,踊跃参军的场面。

    “都督,还是上次练兵杀伤过多所致……”,李安国现在已经正式是西王麾下的后营都督,周文江汇报时自然用上了新的称呼。

    “哦?”,这一层李安国到没有想到,他想了想说道:“你等怎地不知变通?就说此次募兵不会杀人了不就行了?赶紧贴出布告,就说新兵训练期间不会杀人了,不过缩减饭食、打板子还是要的,盖上我的关防,赶紧去吧”

    李安国这次回来,还带回了“大西后营都督”的关防,张献忠铸“西王之宝”时一起铸造了多颗金印,“大西后营都督”便是其中之一。

    当晚,李安国在李家大屋召集各营的总管商议守卫武昌府的事。

    一听西王将武昌府交给后营来守卫,众人既兴奋又担心。

    周文江说道:“都督,左良玉的大军号称八十万,其中的水分自然很大,不过三十万精锐还是有的,我等即使招兵之后也才五万,强弱之势分明,不如弃守黄州,全力守卫武昌府”

    李安国点点头,“左良玉营头的情形你知晓吗?”

    周文江摇摇头,一旁的李春江却说道:“都督,学生倒略知一二”

    李安国一听,心想他多半是从他叔父那里得知的,“公揖请说”

    “都督,从叔父的邸报以及他的讲述来看,左良玉的营头分为两股,一股是他从昌平带来的人马,多以辽人为主,其中以‘铁骑王’王允成为首,尚有李国英、徐勇、郝效忠、吴学礼、张应元等人,除张应元来自陕西外,多半来自辽东,都是总兵、副将的职位,每人营头的精锐在万人上下”

    “加上招募的青壮,收拢的残兵败将,每人的营头在一万到三万不等,加上左良玉之子左梦庚亲领的家丁三千精骑,这些人加起来应在十万左右”

    “这些人的战力最强,其中尤以各自的中军最强”

    “另外就是左良玉在四川、河南收降的义军部众,这些人最多,有说五十万的,也有说三十万的,从来没有一个准头,不过从左良玉向朝廷索要的军饷名录上来看,这些人的精锐在十五万左右,其余的应该是彼等之家属”

    “其中有几人名头最响”

    “一为金声恒,以前诨号‘一斗粟’者,此人在左良玉的营中是最受重用的出身义军的人,兵力应在四万左右,连带家属恐怕不下十五万”

    “一为马进忠,以前诨号‘混十万’者,兵力也在三万左右,连带家属也有十万余人”

    “一为惠登相,以前诨号‘过天星’,兵力家属与马进忠相仿”

    “一为马士秀,兵力略少,也有两万人左右,家属也有五六万”

    “昌平的营头加上这四将,连带水军,合起来应在二十五万左右,这便是左营的精锐,另外尚有一些小的义军或在河南被打散、归附左营的朝廷军将,多者四五千,少者一两千,都顶着参将、游击的头衔,这些人太多,学生记不太清楚”

    “加起来也有四五万人,所以,左营能打仗的也就是三十万人,所谓八十万,多半是将各路义军的家属也算到里面了”

    李安国一听,心里悚然一惊,在他的记忆里,无论是昌平的五将,还是义军的四将,每一位都不是易于之辈,特别是徐勇、李国英、金声恒、郝效忠、马进忠这五位,名将虽然称不上,不过弓马娴熟,悍勇无比还是称得上的,前三位更是为“我大清”攻城略地立下了汗马功劳!

    自己就算有五万大军,不过多是新练的人马,无论如何也不可能是这三十万大军的对手。

    “九江那里还有什么人马?”,想到在原本的历史上留在武昌的张其在等人最后窜入了江西,还夺下了袁州、吉安两府,难道此时江西较为空虚?

    “都督,朝廷在江西、湖广、应天、安庆特设总督,督所驻九江,现任总督乃吕大器,不过左良玉、黄得功不可能听他的,他的手下有一个总兵,叫张勇,乃甘肃人,年不及三十便为总兵,听闻此人骁勇善战,手下有一万精锐步骑,火器配置也不少”

    “张勇手下有一将,年岁比都督还小,今年应该才十七岁,不过已经是游击将军了,叫王进宝,骁勇更甚于张勇,传闻他是张勇的义子”

    “吕大器所倚仗的主要是张勇,他手下还有一名叫张世勋的副将,不过听闻与左营来往甚密”

    李安国一听眉头又是一皱,这张勇、王进宝可是所谓的清初“汉人四杰”之二,没想到也在九江!

    “南昌呢?”

    “其它各州府相差仿佛,都是地方杂兵耳”

    “.…..”

    众人议到半夜,最后李安国一锤定音。

    “小石,你的后营立即开赴蕲州,等西营其它人马撤到江南后立即进驻蓟州城,守好茅山镇-蕲州一线”

    “在蕲州找一个胡慎斋的医师,找到后务必倾心接纳,此人是医圣李时珍的外孙,医术高明,我后营将来用得着”

    “新兵征募训练完成后,我给你再加一万人马,等义父的大军到湖南后从黄州过江,放弃黄州”

    “二喜,你带着前营人马立即奔赴黄州附近,等西营人马撤出后立即进驻黄州城”

    “李叔,你的后营暂时留在麻城,立即开始招兵买马,我会老军中抽调一百人给你,彼等会协助你完成整训”

    “等西王的大军去湖南后,你们再出发去黄州,从那里渡江到武昌府,我已命令副都督在七月底之前在那里搭建一座浮桥”

    汤志、顾景星、李春江等人听了此言不禁大惊失色:“都督,你真要放弃黄州府?”

    李安国有些尴尬,他可不能像历史上的张献忠那样,任命汤志为麻城的游击将军后便拍拍屁股走了。

    “不,我等兵力有限,只能镇守一地,这黄州府嘛,也不能平白让左良玉祸害了,我准备让给德安的白旺”

    “啊?!”

第三十三章 左良玉来了!

    历史上的白旺可不是一位简单人物。

    李自成兵败山海关后,一路从山西、陕西、河南败退到湖广,当时镇守湖广一带的白旺手里还有七万精锐,李自成到来后白旺劝他,“陛下,您的大军有十三万,一只虎还有十几万在路上,湖广产粮颇丰,我等以湖广为基础,节节抵抗”

    “满奴最多也只有十万左右的人马,我等加起来三十万人马不一定打不过他”

    可惜当时的李自成已经被满清的铁骑吓破了胆,一门心思想东下夺取江南之地,将白旺好不容易经营下来的湖北基地全部放弃,最后惨败于富池口一带,从此一蹶不振,最终亡于九宫山。

    如果此时将黄州府让给白旺,以白旺的实力,只要派驻两三万兵马驻守也够左良玉喝一壶的。

    关键是,李安国仔细想过,与武昌府相比,黄州府的地位就逊色多了,他一定会安排出身义军的金声恒等部进攻黄州府,而来自昌平的嫡系人马则会直取武昌,届时自己以五万之众对付他的十余万人马,虽然人数还是处于很大的劣势,但仍有取胜的机会。

    还有一事让李安国急着想见一见白旺。

    李自成兵败富池口后,白旺被手下大将王体中所杀,当时王体中与金声恒都投靠了清军,清军让他们俩攻略江西,金声恒见王体中兵强马壮,心里妒忌,便勾连王体中手下的将领王得仁(王杂毛)杀了王体中,吞并了他的人马。

    这样看来,当时白旺所部的战斗力应大大强于金声恒部,就更不用说那什么惠登相、马进忠、马士秀等人了。

    至于金声恒、王得仁最后“反正”,摇身一变成了抗清义士,那就是后话了。

    “这话你等千万不可向外透露!”,让给白旺,大义说的通,不过在张献忠那里却行不通,众人散去前李安国又谆谆告诫。

    李安国本来还想暗中行事,等一切都明朗后再告知诸人,不过转念一想目前这些人都是自己的心腹,待人以诚是起码的,另外,也要给周文江、李春江、顾景星等人提前安排好家事的时间。

    在承诺训练时不杀人的情况下,李安国在麻城很快又招募了一万五千人——本着精兵的原则,他最终还是力排众议,并没有招满三万人,另外也是由于粮草的压力太大了。

    至六月初的时候,张献忠又安排人送来了一些物资,其中李定国送了一千骑,张四虎送了五百骑,刘文秀送了五百骑,这些都是西营的精锐,李安国自是大喜过望。

    孙可望那里更是难得的大方了一次,将缴获的火铳全部给李安国送来了,还送了一些火药、铅子,李安国从中又从中挑选了三千杆合用的,准备再练三千火铳兵。

    “二娃,火铳中看不中用,你练这许多火铳作甚?还不如多练一些长枪兵”,李定国还在一旁谆谆劝解,不过李安国却甘之如饴,不以为意。

    又练了三千刀盾兵,剩下的只能做长枪兵了,不过张献忠那里只送过来一万个枪头,只够剩下的长枪兵用的,李安国只好安排自己的匠作营自己打造了,幸好枪头打造容易,又不费铁,在向张献忠又讨了几百铁匠后一个月便做了一万多个,勉强将中营青壮的武器凑齐了。

    九千长枪兵,前营、后营、中营各三千。

    整编完成后,后营的前、后、中三营的兵力大大增强:

    前营:火铳兵3000人,刀盾兵3000人,骑兵2300人(李定国的一千骑并入),长枪兵6000人,一共14300人。

    后营:火铳兵3000人,刀盾兵3000人,骑兵2000人(刘文秀、张四虎的一千骑并入),长枪兵6000人,一共14000人。

    中营:骑兵1700人,娘子军1000人,长枪兵6000人,一共8700人,加上可以随时抽调上来的青壮,军力也相当可观。

    加上花小山的一千山地营,总共36000人,虽比左良玉的营头颇有不如,不过也算得上兵强马壮了。

    七月中旬,张献忠的所有人马都调到了江南,李安国的前营立即占了黄州城,贺小石的后营占了蕲州城,并在茅山镇驻扎了了三千长枪兵,一千火铳兵,一千刀盾兵,一千骑兵,一共六千人由骑兵将领张啸虎统一指挥。

    各大家族中,李、梅两家都愿意跟李安国到武昌去,而刘、周两家却愿意搬到安庆府,李安国也没有阻拦。

    七月十八日,各大营头正在热火朝天地练兵时,周文江带着几名领头子扮成商人模样向德安进发了。

    本来李安国还想亲自去,不过在众人的强烈劝阻下他还是停住了内心的冲动。

    也是,一旦白旺翻脸不认人,自己就欲哭无泪了。

    到七月底的时候,张献忠的大军已经开拔了,周文江还没回来,李安国此时已经将中营全部人马迁到武昌城了,前营的步军也迁到了兴国州、富池口一带,由于白旺那边没有消息,贺小石的后营人马只得在蕲州、茅山镇一带没动,而李安国带着骑兵还在麻城。

    这时花小山的探子已经探知驻扎九江的左良玉部已经开动了,李安国心急如焚。

    他担心的有两点,一是周文江历史上最后投降了左良玉,没准此次也会向白旺投降。

    不过自从他的介入,历史已经有些变化了,此一节完全说不准。

    他最担心的是白旺恼怒之下杀了周文江。

    经过一段时间的接触,他发现周文江此人虽然其貌不扬,不过沉稳、干练,又是晓畅兵事的生员,确实是一个不可多得的人才,难怪历史上张献忠攻占武昌后任命他为兵部尚书。

    时间已经是崇祯十六年七月二十九日,李安国决定再等一天,明天周文江再不回来的话,他就离开麻城,将江北所有队伍都撤往江南。

    兴许是他穿越者的身份感动了上苍,正在他彷徨无顾时,周文江终于回来了!

    他还带回了白旺的两万大军,统领大军的正是驻扎在孝感的王体中!

    周文江脸上隐隐还有鞭痕,面色也憔悴不堪,见到李安国时只说了一句话,“都督,幸不辱使命!”

    李安国心里明白此言背后还有许多酸楚,不过此时并不是一诉衷肠的时候,他点点头,直接走向了王体中。

    王体中此时人骑在马上,约莫三十多岁,身形瘦长,面色蜡黄,颌下三缕长须,模样倒与张献忠有些相似。

    “西营后营都督见过王将军”

    王体中冷眼看了李安国一眼,“你这娃子就是黄虎的后营总管,哎呀呀,还是一个俊俏的后生,这黄虎是怎么搞的……”

    李安国身边的人一个个眼里冒火,张六虎更是怒不可遏,正欲扑上去搏命,李安国一把将他拦住,对王体中淡淡一笑:“呵呵,有志不在年高,我大西营诸将士都是年轻俊杰,让王将军见笑了”

    “俊杰,不见得吧”

    李安国不想跟他扯下去,“王将军,你这次带来多少人马?左良玉的大军可正在路上呢”

    王体中傲然一笑,“两万大军!其中有五千精骑,你等赶紧退往江南吧,看爷爷我如何杀敌!”

    “.…..”

    等李安国带着王体中的五千骑赶到蕲州,贺小石的人马已经跟惠登相开战了,看着几千骑来到了,惠登相又缩了回去。

    原来果如李安国所料,江北的人马是三支义军出身的明军,惠登相是前锋,马进忠为中军,马士秀殿后,如果他们不是急着“收复”黄梅、广济两县,马进忠在广济、马士秀在黄梅搜刮,他们三家早就汇在一起与贺小石大打出手了。

    李安国忧急如焚,等王体中接过战线后立即带着贺小石的人马北上,从黄州附近的沙州渡过长江,刚拆除浮桥不久,左良玉的大队船只便遮天蔽日开过来了,李安国让王自羽将船只全部开进月河,安排贺小石在武昌县附近防守,自己匆匆忙忙赶往兴国州。

    贺小石一见最大一艘战船上挂着“郝”字的帅旗,“难道是郝效忠?”

    只见郝效忠的船队的大船纷纷朝武昌县城北门的渡口靠岸,另外一些小船见王自羽的小船开进了月河,也毫不顾忌地追了过来。

    贺小石紧张地思索着,敌军船队遮天蔽日而来,这郝效忠的人马至少有三万人!

    “万强,你带三千长枪兵进城据守!”

    “马武,你带一千五百火铳兵、五百刀盾兵、五百长枪兵去射杀进入月河的敌军!”

    “其他人跟我去城北渡口!”

    马武带着一千五百火铳兵及一千遮护火铳兵的长枪兵、刀盾兵沿着月河南岸向上游跑,等越过了敌军第一艘船只后让队伍停了下来。

    他将火铳兵排成三行,每行五百人,两侧各安排五百长枪兵、五百刀盾兵遮护。

    第一艘敌船一开始还吓了一跳,不过一见大多是火铳兵便浑不在意,有的还哈哈大笑,有的举起手中的弓箭便射了过来。

    此时李安国平日严酷的训练起到了效果,一众士兵虽有些慌乱,不过没有人乱动。

    “开火!”

    随着马武的一声令下,前排五百人几乎同时发射了,初次对敌,自然少不了将通条射出去等窘况,幸亏李安国有先见之明,提前使用了定装纸壳弹,否则慌乱之下装少了药效果不佳,装多了药有炸膛之虞,射击效果都会大打折扣!

第三十四章 哼!又是一个宋襄公

    靠近出江口的月河宽达三十丈,左良玉的这支小船部队也涌进来上百艘,船只比王自羽的渔船略大一些,有一面帆,每船可载三十人,两侧还有桨手,剩余的有十多人有十人左右拿着弓箭,有一两个端着碗口铳、佛朗机铳。

    看着岸边的火铳手,这些人也纷纷用弓箭、碗口铳、佛朗机铳向岸上射击,不过此时马武的火铳手先打响了,一片硝烟过后,只见率先驶入月河的二十多艘船靠近南岸这一侧的船上几乎没有站立的人,不过划桨的水手由于都坐在船上受到的损失较小,这些人慌乱之下没想着赶紧掉头返回大江,而是拼命向前划。

    不过靠近北岸那一侧的船只受到的损失微乎其微,他们先是大骂,接着边用弓箭、碗口铳、佛朗机铳进行还击,便将船只划向南岸,准备上岸肉搏。

    马武第一排的人开始出现伤亡了,多是碗口铳和佛朗机铳造成的,碗口铳和佛朗机铳的铅子比普通火铳大一些,李安国新练的所有军卒几乎没有甲胄,中了碗口铳和佛朗机铳后几乎没有生还的希望。

    不过一千五百人的火铳手队伍在渡过了初期的慌乱后也慢慢镇定下来,随着第一排跑到后面,第二排开始射击了,硝烟散尽后,又有十多艘船只上站立的水手被清扫一空,侥幸躲过铅子的也战战兢兢伏在船上不敢动弹。

    这时后面的船只见状一方面用弓箭、碗口铳、佛朗机铳还击,一方面也向南岸靠拢,每船还有十名手持长枪、腰刀的杀手队,按照他们的估计,只要自己的杀手队上了岸,彼等的火铳手必定一哄而散。

    火铳队两侧的刀盾兵、长枪兵跃跃欲试,马武却并没有发出攻击的命令。

    “以队为单位自由射击!”

    火铳队一队有一百人,每队又排成三行,在队官的带领下主动找敌人射击。

    马武亲自带着一百人一马当先迎上了率先上岸的那一拨人,只见那一伙人有三十多人,在一个穿着齐腰甲的军官模样的人的率领下,长枪兵在前,刀盾兵在后,大喊着向他这一队冲过来。

    意料中的一哄而散并没有出现,马武端着一杆火铳瞄准了不到十丈远的敌军,按照大明大名鼎鼎的戚继光“纪效新书”的说法,五十步距离火枪射击,三十步就要上杀手队了,马武却带着火铳手不退反进!

    “砰!……”,一阵硝烟过后,马武带着四十人转到后面,此时他放弃了开第二铳的想法,不过第二排、第三排的人却依次发射了。

    第二排的人发射后,对面的三十多人还剩不到十人,此时他们不敢再往前了,纷纷又向船上跑,可惜此时第三排又开始发射了。

    马武站在一处较高的地方紧张地关注着场上的形势,看着这些不退反进的船只,心里一动。

    “你、你、你,….,掩护杀手队夺船!”

    就这样,月河里的船只拼命在靠岸,靠岸遭到致命的打击后,大部分继续向前划,企图躲过眼前的射击,少部分慌慌张张调转船头准备往后撤,可惜船头的舵手多被火铳击中,剩下的桨手一方面要操舵掉头,一方面要躲避火铳的射击,慌慌张张下船只在河面上乱晃。

    月河本来就不宽,这下在这一段的船只拥成一团,进退不得,这时马武这边的刀盾兵、长枪兵在火铳手的掩护下纷纷跳进水里朝这些船上爬,不多时在牺牲了为数不多的几人后便控制了这几艘挤成一团的船只。

    而上游的王自羽听见这边的火铳手打响后也赶紧派人打探消息,得知我方已经控制局面后便下令掉头,不多时便迎上了正在往前划的敌船,在没有了铳队、杀手队的配合,单靠几个桨手哪里是王自羽等人的对手,于是这二十多艘船只全部做了俘虏。

    此时的火铳队已经转到下游,还是以队为单位对船上的人进行射击,而王自羽控制了敌船后,将五队火枪手载到了北岸,还有一部分火枪手留在船上。

    这下好了,进入月河的一百多艘船只两侧有火铳手的打击,迎头的船上也是一片火铳手。

    最终,进入月河的船队被俘八十艘,剩下的侥幸返回了长江。

    而城北的码头区域,一场恶战也在上演,江面离码头还有十几级台阶,贺小石安排人守住出口,在火铳、长枪的打击下,郝效忠的人马目前还没有摸到码头的边儿。

    不过此时双层大船上的发熕炮和佛朗机炮开始发威了,明军此时在陆军中已经装备了仿制的红夷炮,不过水军尚未大面积装配,内河的水师还是以万历年间定型的发熕炮和佛朗机炮为主。

    发熕炮,俗称西瓜炮,装填火药和炮弹的部位圆如西瓜,故有此称。

    发熕炮重达七八百斤,不过每艘双层战船只有两樽,还是放置在船头和船尾。如今郝效忠的船只多半沿着江面逆流而上,不大可能横在江中调转九十度用发熕炮攻打码头,所以除了正在驶向码头的船只正好用船头的发熕炮轰击外,大部分船只都是用两侧的佛朗机炮轰击。

    佛朗机炮与李安国在梅家堡缴获的差不多,前后一般粗,中间有多个铁箍,每炮有多个子炮,不过安装在船上的就大一些,前武昌水师的多为五百斤的佛朗机炮,可发射三斤重的铅弹或散子。

    明军的火炮技术乏善可陈,有的火炮还是嘉靖、隆庆以及万历前期制作的,很久没有打过,也没有得到很好的养护,落到码头上的铅弹寥寥无几,明军水师慌慌张张之下装多了火药,炸膛的声音此起彼伏,好不热闹。

    更有甚者,炸膛过后不幸点燃了一旁的火药,不少船只还剧烈的爆炸、燃烧起来。

    郝效忠站在一艘最大的三层战舰上,冷眼看着眼前的的这一切,明军各类火铳、火炮由于缺乏养护,炸膛很常见,所以平时他们也很少用,也很少练习。

    寥寥几发落到码头上的炮弹还是给后营的士卒造成了伤亡。

    炮弹可不像铅弹,落在人群中便是一道血痕,饶是后营军纪严明,队伍也不禁出现了松动。

    “撤!”

    贺小石犹豫半晌还是下达了撤退的命令,码头到城门还有两里多路,他准备在城门口排好阵势迎接明军的攻击。

    一看“西贼”撤了,郝效忠长舒了一口气,不过他倒是希望他们不要进城,否则攻打城墙又是一个大麻烦,远远地看到他们在城墙下列队而没有进城,他不禁大喜过望!

    由于船只的佛朗机炮还在不停地轰击,明军也没有追击,大多挤在岸边,等炮身停止后,随着船队中的悠长的牛角声响起,船队中最大的一百多艘船只先后靠岸了,这一百艘船只上装的是郝效忠最精锐的营头,有两千火铳手、两千刀盾兵、三千长枪兵、两千骑兵,一共九千人马。

    由于有佛朗机炮的掩护,郝效忠的步军很快便爬上了台阶向城门走去,不过他们很快便停住了,因为贺小石已经在城门口排了一个大阵。

    刚才月河一战,后营牺牲了一百多火铳手,目前火铳手还有两千八百多人,贺小石让他们排成四排,每排七百人,左右两侧是三千长枪兵、三千刀盾兵,大阵的后面则是两千骑兵。

    在郝效忠的人马还在下船、集合时,贺小石的万余人已经坐在地上用完了食水,静等敌军来攻。

    郝效忠看到这一切不禁冷哼一声,“你如果上了城墙,我还真耐活不得,少不得要将刚在湖广、江西征募的新兵逼上去消耗,你想要在城下和我决战,我便依你”

    左营对于西营的一切动向自然也很关注,这西贼的后营除了几千骑兵,都是新募的士兵,而郝效忠这九千人却是经历了四川、湖南、湖广多次战斗的老兵,以老击新他可是信心满满。

    至于剩下的中小船只上的步军,他让他们慢慢下船,自己准备亲自带着这九千精锐一举破之,好钢要用到刀刃上,新兵嘛,对于左营的人来说,只不过是向朝廷多要粮饷以及自壮声威的一个数字而已。

    这时船上的佛朗机炮还在轰击,以明军的水平在摇晃的船只上想要精确地将炮弹送到码头上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少数炮弹还落到了码头岸边的明军阵中,引得众人一片大骂。

    郝效忠也下船了,跟他一起下来的还有两千骑兵,这可是他最精锐的两千人,粮饷是步军的一倍半,更是新兵的三倍,作为一军之将自然要和自己最精锐的营头呆在一起。

    等郝效忠带领两千骑向码头上走时,心里还有些忐忑,此时船上的火炮自然停止了,如果此时敌军拼死向码头打过来,自己还真没有什么好主意。

    不过上面一片安静,等他来到码头上,对面的敌军还是没有任何动静。

    他骑在马上冷冷地向城门处瞅了一下,队伍还算齐整,人马也和他差不多。

    “这股西贼不是吓傻了,便是一个呆子,完全不知兵啊!又是一个宋襄公!”

第三十五章 这还是新兵吗?

    这边的贺小石也是忐忑不安。

    各路义军的打法差不多,都是以骑兵为主,人马少的时候自然以骑兵猛击,如果敌军支撑不住,自然乘胜追击,掠取缴获,不敌时也仗着骑兵的脚程快速远遁。

    人马多的时候,便是以新加入的营头为前驱,耗费敌军的实力,敌军就算杀退了新营头也是筋疲力尽,此时马队再出则无往而不胜。

    到后来李自成几乎快夺取天下后,由于实力大增,各类兵种齐全,战法又有了变化,庞大的轻步兵在前消耗敌军的实力,重步兵继之扼守己方的阵型,马队则四处出击,或断敌粮草,或待机而动,等到敌人出现破绽时再一举破之,就是这样打败明军在中原最后一支生力军孙传庭的部队的。

    贺小石以前一直跟着革里眼贺一龙,自然没有机会领略到闯营新的战法,他所知晓的还是以前的战法。

    刚才敌军慢慢从岸边上来时,他就有了带领骑兵将码头上的明军步军赶回去的想法,此时拼着死伤一些人马绝对能将敌军赶下码头,不过这样一来就与之前李安国的想法大相径庭了。

    之前,李安国曾经召集各营总管开会讨论过,一旦左良玉来访,自己以何种策略迎敌,李安国当时想着,这左良玉的大军就是汉人的祸害,在满清大军压境的情况下还为了私利东下逼迫摇摇欲坠的弘光朝廷,最后被黄得功战败后又投降了阿济格。

    这可是几十万大军啊,徐勇、金声恒等人在后期对付义军不行,面对清兵更是唯唯诺诺,不过摇身一变,成为清军后战力忽然大涨,转身对付明军、义军突然又勇不可当,不光是左良玉的营头,江北四镇皆是如此。

    而左良玉的营头人数最多,危害也最大。

    在这种情况下,光是击退他是不行的,一旦击退左良玉,自己这后营必定成为朝廷的眼中钉,自己如果跟随八大王进入湖南倒还好说,如果想走江西这条路,没准还会把黄得功、张勇等人吸引过来,那样就得不偿失了。

    所以,武昌要守,不过不是死守。

    “以杀伤敌军有生力量为最大目标”

    这是李安国的原话,不过贺小石却是惴惴不安,开什么玩笑,以区区三万新兵能击退左良玉的进攻就不错了,还想大量杀伤敌军?

    虽是这样想,他最后还是决定按照李安国的部署在城下与郝效忠决一死战,新兵光练也不行,也该见见血了,大不了撤回城里固守。

    不够为保险起见,他在左右两翼的步军中还是做了调整,两侧都是一千五百长枪兵在前,一千五百刀盾兵在后,英山整训时杨天星的长枪兵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火枪兵在刚才的战斗中也表现不俗,就是这刀盾兵他心里没底。

    至于自己的两千骑兵,他还是有信心的,自己和张啸虎都是贺营、罗营的佼佼者,后营的原来的一千骑兵虽不如前营,但也算精锐了,特别是张四虎、刘文秀拨过来的一千骑,更是跟着他两人转战南北的骁骑。

    当郝效忠的骑兵刚上到码头,前面大队的敌军步军还是乱哄哄的时候,贺小石发动了,步军大阵排着整整齐齐的步伐向前迈进了。

    贺小石当然不会傻到等敌人安排好阵势后双方再交战,他也是深受贺一龙重视的人物,否则也不会常年伴在他的左右,既是亲兵头子,又是军中大事的参与者。

    郝效忠皱了一下眉头,不过很快便释然了,如果敌人真是等他排好阵势才开动那才是意外,如今他的营伍看似乱,不过大的阵型已经有了,也是两千火铳手居中,两侧是步军,不过与贺小石不同的是,他两侧的步军却是两个独立的营头,一侧是三千长枪兵,一侧是两千刀盾兵。

    更与“贼军”不同的是己方七千人马都有棉甲在身,虽说在这八月初炎热的天气有些笨重,不过为了保命,也就忍一忍吧,而对面的贼军,除了极少数骑兵有棉甲,绝大多数军卒都是一身单衣。

    一边是看似齐整的新兵,一边是甲胄齐全的老兵。

    高下立判!

    郝效忠瞬间便镇定下来,随着他一声令下,己方的七千步军也出动了,都小跑着,口里喊着各种各样给自己打气的话语,虽然杂乱,不过七千人聚起来倒也颇有声势。

    郝效忠在马上瞧着,不禁频频点头。

    双方距离约莫八十步时,郝效忠这边的火铳手开始射击了,硝烟散尽后,郝效忠一看,敌军竟然丝毫未乱!

    明军的火器部队一直有相当大的比重,在戚继光时代更是达到了巅峰,不过戚继光死后由于火器质量的低劣,频频造成炸膛、漏气等事故,火器虽有装备,装备的还不少,不过已经退化到仅仅威慑敌军,次于长枪兵、刀盾兵等普通步军的地步了。

    而传说中的火器部队与杀手队配合作战的战法更是罕有踪影,明军略有战绩的,不是军纪严明,就是勇武过人,至于如何与火器部队配合作战,他们则很少想过。

    到了明末更是如此。

    到五十步时,郝效忠这边的火铳手已经放了三铳了,不过给对面造成的损失微乎其微。

    看着对方火铳手大队的两侧几乎有三个人的缝隙,郝效忠一刹那起了想催马上去直接插入直接搅乱敌军阵型的想法,不过瞬间他也打消了。

    一来敌军也有两千骑在虎视眈眈,二来他对自己的步军还是很有信心的——毕竟是老兵嘛。

    “砰!……”,这时对面的火铳发射了,正对着己方的火铳手,近七百杆火枪的发射声势惊人,特别是在几乎同时发射的情况下。

    火铳惊人的声音将郝效忠拉回了现实,他骑在马上瞧得一清二楚,只见对方第一排的火铳手发射完毕后快速从两侧的缝隙跑回了后阵,而很快处在前面的第二排又开始发射了。

    郝效忠站在大队的后面,己方的情况瞧得不太清楚,不过看着对方井然有序的样子,而己方却只有稀稀拉拉的放铳的声音眉头不禁又拧了起来。

    此时双方的距离只有三十多步了!郝效忠明显感觉到己方的阵型出现了骚乱。

    “加快速度,冲上去!”

    他赶紧又下达了命令,这时对方又放了一阵火铳,郝效忠看到对方在放完这轮火铳后,火铳手突然全体向后转退出了大阵,而两侧的步军很快便填补了中间的缝隙,同时也小跑起来。

    这一切几乎是在几个呼吸之间便完成了,郝效忠骑在马上看得目瞪口呆。

    “这他娘的还是‘新兵’吗?比老子的老兵还强多了!”

    还没等他缓过神来,接下来一幕更是让他大吃一惊!

    只见对方前面大约有三千长枪兵,每排大约有六百人,排成了六排,第一排的六百人动作整齐划一,他在马上依稀听到了不同的号角声,随着号角声,长枪兵先是将长枪斜放在胸前小跑着,接着号角声一变,这些士卒竟然几乎同时将长枪双手向前握着。

    号角又是一变,这些士卒又同时将长枪向后一拉,此时己方的步军由于跑动阵型就更乱了,前面杂乱地跑着长枪兵、刀盾兵,以及还有没来得及跑出去的火铳手。

    郝效忠心里暗暗着急时,“砰!”,两支大军碰上了,他明显感到自己这一方阵势一搓,接着便隐隐有向后退的迹象。

    这时对方的号角声完全停止了,不过郝效忠骑在马上看得清清楚楚,那第一排的长枪兵就好像一个人似的,收枪、刺出,再收枪、刺出,竟丝毫没有受到对面的影响,兴许是杀起了兴,抑或者是见了血兴奋起来,彼等一边机械地收枪、刺枪,一边还大声喊着:“杀!”

    很快,战场上所有的动静,包括郝效忠这边助威的大鼓声全部被整齐、威严的阵阵“杀”声盖住了。

    郝效忠这边自然也有善使长枪、刀盾的勇武之士,不过西贼的一个长枪兵倒下,后面的便很快填补了他的空缺,在震耳欲聋的“杀”声加持下,郝效忠的步军大队不住地往后退,此时,郝效忠的步军大阵完全乱了。

    这时,贺小石又发动了,他让张啸虎带着以前的后营一千骑分成两拨,一左一右地切入敌军步军大阵,而自己带着一千西营精锐的骑兵也分成两队,一左一右直接杀向敌军骑兵!

    刚才郝效忠也想策马冲入敌军步军大阵以挽救自己步军的颓势,不过又担心敌军骑兵的阻截,患得患失间敌人反倒抢先发动了!

    战场态势的转变就在一刹那,武昌县城北城门附近是一大片开阔地,不过也就两里路,如今已经被两支步军几乎占满了,由于贺小石的抢先发动,郝效忠想策马迎战时已经失去了先机!

    这个先机的核心一个是速度,人家先发动了,马速自然提得比你快,一个是信心,人家以一千骑来攻击你两千骑,这信心又压过你一头!

    这信心在当下来说便是那看似虚妄的士气,如今贺小石的人数虽少,可多是精锐,士气又高,特别是贺小石亲领的张四虎送的五百骑,那可是他准备送给他弟弟六虎保命的,在中营都督府,几乎一半都是领头子或者候补领头子的水平。

    “砰!”,两支骑军撞上了,贺小石这边势如破竹,另一头的刘文秀送的五百骑倒是与对方杀了个旗鼓相当。

第三十六章 马武的高光时刻

    就在两支大军鏖战正酣时,不对,应该说大局已定时,贺小石这边有两支军队几乎排不上用场。

    一支自然是退到后阵的火铳手,另一支则是在火铳手与长枪兵之间的刀盾兵。杀得兴起的贺小石已经完全忘了这两支队伍的存在。

    不过此时却有一人动起了脑筋。

    马武。

    马武以前是田雄麾下的火枪营的哨官,火枪营在田雄的营头也是处于第三等的,第一等自然是骑兵,第二等是田雄亲自训练的刀盾兵,第三等便是长枪兵和火铳兵了,托黄得功、田雄的福,这两人都是大明少有的带兵有方的将领,领到的火铳至少质量合格,训练也不少。

    饶是如此,这火枪营对于田雄来说不过是一个添头,地位勉强与长枪兵平齐。

    看到李安国手里这火铳竟发挥了如斯威力,马武也是豪情万丈,他今年三十多岁了,加上火铳兵的出身,一个哨官的职位几乎已经到头了,不过投靠西营后一切有了很大的变化。

    实际上,大明的火绳枪自从经过戚继光借鉴日本火枪加以改进后,已经不亚于当今任何其它国家的水平了,无非是在铳管的长度以及打造的质量上还有改进的余地,这是李安国下一步的想法,现在则无暇顾及。

    眼见着己方骑兵将对方的步军大阵冲得七零八落,而一营的主将又在鏖战不休,马武便起了再立新功的念头,他和刀盾兵的首领凌风快速商议之后,决定留下一千火铳兵、一千刀盾兵在原地待机而动,自己和凌风带着剩下的近两千火铳兵和两千完整的刀盾兵绕过大队直扑码头的出口。

    此时,石阶下的岸边已经聚集了一万多郝营的新兵,还有近万人正在下船。

    武昌县的码头自然也容不下这么多船只,不过久在武昌的郝营自有办法,近百艘大船后面、两侧都是密密麻麻的小船,彼等用铁钩、绳索将小船与小船、小船与大船紧紧靠在一起,小船上的人先通过绳网爬上大船,再通过大船来到岸上。

    一万余新兵,几乎将整个长达一里的岸边挤得满满的,码头上正在大打出手他们自然知晓,不过一来没有副将大人的命令,二来他们也乐得自在——作为明军,还是被强抓过来从军的,谁有事没事去找仗打?

    于是这上万步军都三五成群地坐在岸边,身边放着大明最量产的武器长矛,等马武、凌风带着人冲下石阶来到他们中间时,他们才意识到敌军杀过来了!

    马武是一个有心人,与凌风商议之后,便也以队为单位,三十刀盾兵在前面,后面跟着一百分成三排的火铳兵,明军新兵们猝不及防,杀伤一阵后,这些人乱不成军,靠近岸边的赶紧向大船上跑。

    马武的小分队专找有铠甲在身的军官,小半个时辰过后,岸边已经没有把总以上的军官了,全部是乱哄哄的新兵。

    同时多出来的一千多刀盾兵在凌风的带领下跟着乱兵向大船上跑,大船上的水师军卒自然也见到岸边的状况,不过此时在新兵的冲击下已经来不及解开缆绳了,再说了,大船附近还有绑在一起的大量小船。

    刀盾兵们跟在新兵后面猛冲猛打,此时刀盾兵在船上的优势便体现出来,船体虽然不如平地,不过紧紧系着缆绳,又放下了锚石,还和众多小船绑在一起,站在上面还算稳当。

    凌风是在山西投靠西营的,今年也三十岁了,当时他是山西潞州卫的一名百总,被西营打败后便投靠了张献忠,他是西营少有的精于步战、熟悉刀盾兵战法的人。

    与花小山差不多,凌风身材瘦小,不过却异常敏捷干练,他将一千多刀盾兵分成一百个小队,每队十到二十人不等,每队选定一艘大船跟在溃兵后面。

    他自己带着二十人冲上了郝效忠坐的那艘最大的三层楼船,也是他运气好,这次左良玉倾巢西向,为了装人,大中型船只水师只留了操帆的、划桨的以及操炮的人,至于战斗部队譬如火铳手、长枪手等全部留在九江鄱阳湖的大寨里。

    不过作为郝效忠的“座舰”,也有一名水师千总陪同,他身边还有几名亲兵,看着贼军冲上船只,他睚眦欲裂,举着一把火铳对着凌风就是一铳,凌风用木盾挡了一下,没想到火铳近距离的威力惊人,铅子竟然击穿了木盾继续向他射来,幸好他今天穿了一件齐腰甲,饶是如此,他的前胸也是一阵疼痛。

    铅子击破木盾时溅起的碎屑有不少刺在他的脸上,瞬间便满脸是血,不幸中的万幸是没有伤到眼睛。

    凌风大叫一声,强忍着剧痛一刀剁在那人脸上,他身边的人也扑上去将那几个水兵乱刀砍死了。

    “留一半人在此,其他人赶紧去追溃兵!”

    凌风一边叫着一边死命用刀砍向那位千总的面部,不多时那人一张脸全是刀伤和血迹,瘫倒在地上早已死去多时了。

    这时马武已经将岸上滞留的新兵清扫一空,除了少数人被火铳、雁翎刀杀死以外,大多数是跪地投降的,马武留下一千火铳兵、刀盾兵在岸边看管俘虏,自己带着剩下的一千多人也往船上追。

    幸好有他这一千多人加入,否则以凌风的一千多刀盾兵还真办法控制大局,溃兵们倒还好,他们一门心思往前跑,跑到小船上后便纷纷解开铁钩和绳索,在水兵的操纵下顺水往下游跑。

    大船上的少数水兵却异常顽强,给凌风的刀盾兵带来了不小的伤亡,不过马武上船后形势便大为改观,在火铳手的打击下很快便溃不成军。

    每艘大船上原本有十到二十名桨手,这些人成日里在船上操练,除了划桨之外,也有一身船上的战斗技法,他们有的拿着船桨,有的拿着腰刀与凌风的刀盾兵展开了激烈的搏斗,最终凌风上船的一千四百刀盾兵竟然伤亡了五百多人,堪称此次战斗中伤亡较多的营伍了。

    拿下所有的大船后,马武一边让人沿着河边去通知王自羽赶过来接手,一边带着一千刀盾兵、一千火铳兵拾阶而上,准备继续参加码头上的战斗。

    至于凌风,由于面部受伤,只能躺在大船上养伤了。

    此时,上面的战斗已经接近尾声了,在张啸虎一千骑的打击下,郝效忠的几千步军不是被杀死便是弃械跪地投降,而郝效忠本人亲领的两千骑在贺小石的打击下本来就有些不支了,张啸虎的骑兵加入后就彻底崩溃了。

    最后他在一百家丁的拼死护卫下拼命往码头附近冲,这时他还不知道自己的船队已经完了,近一半新兵也做了俘虏,还期望冲到岸边驾船逃跑。

    石阶很宽,只有十几级,骑马上去倒还凑合,下来就不行了。

    郝效忠在五十人的护卫下下马跌跌撞撞往下跑,迎头便碰上正要向上爬的马武等人。

    “砰……”,随着一阵阵火铳声响起,在昌平时就跟着左良玉,一路与李自成、张献忠大战几十场,后来在九江随左梦庚投降阿济格,被提升为湖南右路总兵,加都督佥事,授予世职三等阿达哈哈番的职位的大清“名将”,还没有来得及在以后的战斗中享受被孙可望斩首的待遇便提前魂归天庭了。

    此役,除了少数骑兵绕过城池逃到其它地方去了,郝效忠的精锐九千人一半被杀,一半被俘,新兵中也有近八千人也在岸边被俘。

    贺小石的后营也有不少的伤亡,除了船上牺牲的五百多刀盾兵,还有近千的长枪兵阵亡,火铳兵也伤亡了三百多人,骑兵更是阵亡了近五百人,加上在月河岸边的损失,此役后营伤亡接近三千。

    不过收获也是巨大的,九千人便是九千件棉甲,这对于近乎裸奔的后营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惊喜,更令人惊喜的是,岸边除了一艘大船及时解开缆绳逃脱外,后营俘获了九十艘可装两三百人的两层以上的楼船,俘虏了几百炮手,缴获了大量的火药和粮食。

    与之相比,在月河上俘获的八十艘小船倒微不足道了。

    当王自羽一见到那些大船,竟然按耐不住内心的激动,他单膝跪在正在大船上养伤的凌风面前,“老凌,这次是我欠你的,下次一定还给你”

    一看大营的副都督竟然给自己单膝跪下了,凌风挣扎着爬起来扶起他,“副都督,千万莫要这样,你要谢就谢马武吧,这都是他的主意”

    马武却很会做人,他笑着说道:“要谢就谢都督,若不是他给了火铳兵的勇气,还将别人瞧不上的火铳兵操练成这般模样,我也不敢如此行事”

    在后来的战报中,贺小石也将火铳兵以及马武列为首功,长枪兵列为第二,刀盾兵第三,自己的骑兵却略过未提,可惜大战正酣时长枪兵的首领何万强正在城墙上,否则与马武并列为首功也不是没有可能。

    “都督,此战过后,当大力发展火铳兵与长枪兵,你的远见,属下实在佩服”

    在战报的最后贺小石写道。

    贺小石的后营打得漂亮,前营却正在苦战中。

第三十七章 进退失据

    李自成席卷湖北、威逼武昌时,左良玉将武昌附近的船只搜刮一空东下九江,几十万大军布置在九江府沿江的瑞昌、湖口、彭泽一带,九江府城自然是不会让他进的。

    江西、湖广、安庆、应天特设总督吕大器此时的威望远远高过以后的湖广总督何腾蛟,此时的大明虽然岌岌可危,又兼武将跋扈,不过只要朝廷还在,左良玉就不敢太过分。

    左良玉将大本营设置在瑞昌,原昌平的将领也多在瑞昌附近,而麾下的各路出身义军的将领则布置在彭泽、湖口。

    瑞昌三面环山,北面是河湖遍布之地,离长江也只有五十里路,他将麾下最精锐的徐勇营安置在瑞昌北面长江南岸的城子镇,将张应元部安置在县城西北侧靠近幕府山的地方,将吴学礼部安置在县城西侧的范镇,郝效忠部安置在九江府东侧靠近长江的南湖嘴。

    而义军出身的金声恒、马进忠、惠登相、马士秀在更远的湖口、彭泽一带。

    得知西贼的主力南下湖南后,左良玉立即让马进忠、惠登相、马士秀坐船北渡进攻黄州府,让南湖嘴的郝效忠部坐船到武昌县,计划从那里上岸侧击武昌的背部。

    让人马最多的金声恒部从彭泽出发坐船直抵武昌府,作为正面进攻武昌的主力。

    而离武昌府最近的徐勇部则直接从城子镇坐船去进攻兴国州的富池口,张应元部则经过幕府山上的小道侧击富池口的背后——左良玉自然已经知道西贼在兴国州、富池口一带驻有重兵。

    左良玉担心张献忠进入湖南后偷偷越过幕府山进入江西,范镇的吴学礼部没动,依旧监视通山、武宁方向。

    也是考虑到近在咫尺的左良玉可能从两条线进攻富池口,还可能越过幕府山直接进攻兴国州,李安国当时安排了三千长枪兵驻守兴国州,一千长枪兵、一千刀盾兵、一千火铳兵驻守富池口南边、网湖东侧的幕府山出口,一个叫吴家坝的地方,由刀盾兵的统领汤志统一指挥。

    而最关键的富池口,则驻扎了两千骑兵、两千火铳兵、两千刀盾兵、两千长枪兵,一共八千人人马,由王二喜统一指挥。

    富池口的渡口不像武昌县,沿江都是简易的码头,停靠大船不行,小船却可随意停靠。

    从网湖流出来的富水将富池口一分为二,富水上有一座简易的木桥,码头便散布在木桥两侧,李安国当时将八千大军分成两部分,骑兵、刀盾兵都在富水以南,以便快速支援十多里远的吴家坝的汤志部,长枪兵、火铳兵布置在富水以北。

    徐勇、张应元都是正规明军出身,两人带的兵马也不多,都是上万规模,不过二人却都是总兵衔,麾下的人马比起郝效忠、吴学礼部更为精锐一些。

    张应元比徐勇早一天出发,徐勇的万人都是坐小船逆流而上,八月份的湖广、江西一带,风势不大,船帆基本没用,大多数情况下靠水手划桨,城子镇到富池口也就六十里路,快的话一天就到了。

    与郝效忠不同,徐勇却很谨慎,即将抵达富池口后他没有立即靠岸展开攻击,而是停在富池口斜对面的武家穴镇(后世武穴市),按照他与张应元的约定,等张应元即将抵达富池口时两家同时展开攻击,打算以雷霆之势一举击破富池口之敌。

    反正敌军完全没有炮火,自己可很方便地登陆。

    从富池口再往下游走,长江南侧都是山体,张应元的部队抵达富池口附近时,可以派人穿越大山抵近长江南岸给对岸的徐勇部发出讯号。

    很快,对岸的讯号发出来了,徐勇依旧按兵不动,整整过了一个时辰,他才下令渡江。他打得自然是让张应元部吸引西贼的主意以方便自己过江的打算。

    徐勇部下这万人全部是步军,他还有五千新兵,一千骑兵,骑兵无法使用小船,他将这一千骑全部给了张应元,五千新兵则继续驻扎在城子镇。

    他这万人步军勇力位居左营之冠,下辖一千火铳兵、一千弓箭手,三千刀盾兵,内中更有使双手苗刀的一千重步兵,这一千重步兵全部是铁甲,另外还有五千长枪兵。

    三千刀盾兵和一千弓箭手是这万人中的精锐,很是花了徐勇不少心血。

    后来徐勇在九江投靠阿济格后,依靠的本钱便是这四千人,后来转战湖南,大战孙可望,就是靠着这四千人给大西军造成了很大的损失,后被白文选的象兵所败,这厮依托城池巷战至最后一兵一卒,最后满门被杀,可谓“我大清”忠烈的楷模。

    徐勇估计的不错,当张应元部出现在李家坝附近时,一听说其部还有不少骑兵(徐勇的一千骑加上张应元自己的千骑),守卫富水南岸的王二喜头脑一热,带领两千骑飞快驰援了,只留下两千刀盾兵守卫。

    而北岸的守卫如何进行他也没有做具体的交待,而是丢下一句“稳守阵地”便拍马而去。

    徐勇将这四千人的船队直驶富水南侧码头,而将剩下的六千人开往北侧,抵近南侧码头后,他们先是用弓箭手不断进行抛射,趁着后营的刀盾兵举盾护卫时,那一千重步兵猛扑码头。

    两千新兵哪是这一千重步兵的对手,很快便被杀的节节后退,不到半个时辰就阵亡了五百多人,幸亏是后营的队伍,剩下的的一千多人依旧没有溃散,最后退到桥头拼死抵抗,不过此时已经摇摇欲坠,离全体覆灭只是时间问题了。

    北侧码头却呈现出不同的景象,在杨天星的指挥下,两千火铳兵排成四行轮番射击,侥幸冲上码头的长枪兵又被西营的长枪兵杀得退了回去。

    最后北侧的军官见己方已经完全占领了南侧的码头,便又撤回船上从南侧上了岸,此时前营的刀盾兵又阵亡了四百多人,残存的一千人无奈之下只好全部退到北侧码头。

    而王二喜听说码头的战事带着两千骑匆匆赶到后,徐勇的大军已经完全占领了南侧码头并建立了牢固的阵地,王二喜用骑兵冲了几次,徐勇的大阵却纹丝不动,王二喜最后丢下两百多骑撤回了李家坝。

    其实有汤志扼控幕府山到吴家坝的出口,并在出口垒起了一道矮墙,在火铳兵的射击下固若金汤,王二喜确实是多此一举。

    现在好了,整个富池口防区本来严密有序,现在生生被徐勇的大军拦腰截断了,将前营的人马分成了两截。

    这便是李安国抵达后的景象。

    “这个王二喜!”

    李安国自然也只能呆在北侧码头,他开始也是大怒若狂,不过很快便释然了,不是每人都是李定国,天生就会统兵打仗,他手下这些人,包括他自己,都不是什么名将之选,只能在战斗中慢慢磨砺了。

    不过他也就此悟出了“冷兵器部队一定要有远程武器配合”的道理。

    李安国赶到时已经是黄昏了,双方都没有继续打下去的心思。

    不过李安国却不甘心,他连夜驾小船越过网湖来到汤志的阵地。

    吴家坝南北东三侧是大山,西侧是浩渺的网湖,中间是一块约莫千亩规模的平地,后营虽然守住了下山的出口,不过此处的山势并不是特别高,敌军如果有心的话,完全可以抽调一支步军越过山体直插汤志的背后。

    汤志的大营设在路口附近的一所民房里,再往北走几十丈的地方,网湖与大山之间的下山出口砌了一道长约五十丈的矮墙。

    当天张应元用弓箭手掩护长枪兵、刀盾兵攻了一阵子,不过在后营一千火铳兵的打击下铩羽而归。

    “来的是何人的营头?”,面对王二喜的自责,李安国却好言抚慰,并没有过多指责。

    “禀都督,看旗号应该是张应元”

    “是他?”,李安国在自己的记忆里搜索着,此人在历史上名不见经传,应该不是什么名将,多半不会行那偷袭之举。

    不过“以杀伤敌人有生力量为主要目标”一直是李安国所强调的,既然防不住敌军的偷袭,还不如将空地让出来。

    他瞬间便决定了。

    “全军徐徐退到富池口那一侧的山下,将空地让给张应元!”

    “都督!”

    “不用说了,我决定了,不但要让出来,我等也不能让徐勇好过,今夜我等如此如此……”

    最后他对王二喜说:“失败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吸取教训,桐城一战,我几乎将义父的前营人马丧失殆尽,不过此战后便警醒了许多。今夜一战,你既要发挥以往猛冲猛打的劲头,又要提防敌军使诈,徐勇可不是一个简单人物”

    “汤志,我等将空地让出来后,张应元是不需要提防了,不过还要提防徐勇,他那边也可以通过山体插到我军附近进行夜袭”

    徐勇占领南侧码头后,将长枪兵一分为二,两千多人守在南侧码头与吴家坝之间的道路上,两千多人放在木桥南侧,剩下的人马扎在码头中央,看来是准备休息一晚后再战。

第三十八章 敌疲我打!

    接近子夜时分,吴家坝南北两侧的山上突然出现了两支小队伍,每支队伍不过几百人,这些分别抵近张应元、徐勇的大营。

    徐勇的大营设在码头附近的民房里,码头上、民房中间通道的出口都有人值守,富池口的居民早在战前就已经被李安国动员去兴国州暂住了。

    张应元的大营则驻扎在山上一个小村子里,这个村子里的人却没有被后营动员去兴国州,张应元的人马进驻后便充分发挥了左营“兵过如篦”的作风,将村子里的几百人屠戮一空,包括一户家里还有一位秀才的小地主也没逃过此劫。

    这两支小队伍抵近各自的目标附近后纷纷取下背后的弓箭,搭上火箭射向大营,随后又用随身的锣鼓猛敲起来。

    敌人当然有守夜的士卒,见有敌袭,便开动兵马出营迎敌,这两支队伍一见有大队人马杀过来,呼啸一声便窜上了山体。

    追赶的敌人生怕有埋伏,骂了一阵后便回营了,不过此时已经有一小部分火箭已经点着了大营里的民房,大营里的人赶紧起身灭火。

    等敌人忙完一个个疲惫不堪地回到驻地大睡起来,不多时,这两支小部队又来了,又是一阵火箭和锣鼓。

    这次,张应元的人追到山脚下又停住了,徐勇的人却奋起余勇一直追到山上,不过在损失了几十人后看着那黑黝黝的山林最终还是退了回去。

    就这样,这两支小部队一直到黎明之前一直重复着这个动作,两座大营里的人忙于救火、驱赶,一个晚上几乎没有休息。

    这两支人马自然是山地营花小山的人了。

    桥头这边,同样的事也在上演着,不过不是放火箭,而是用后营仅有的四门佛朗机炮不停地轮番向桥头的营地放炮弹——后营的五十门佛朗机炮大多安置在武昌城和兴国州,只在前营放了四门,白天的战斗还没怎么发挥作用。

    南侧的徐勇坐不住了,立即下令桥头的长枪兵反击,不过在佛朗机炮和火铳的打击下又乖乖地退回去了。

    酉时左右(凌晨五点),李安国让一千刀盾兵和五百火铳兵、五百长枪兵镇守北侧大营,亲自带着两百领头子骑兵、一千五百长枪兵、一千五百火铳兵向桥南攻击。

    徐勇长枪兵的营地离桥头有三十丈远,北侧人马的动静他们自然知晓了,不过忙完一宿后个个疲惫不堪,也没有出营迎击,而是一方面派人通知徐勇,一方面紧守营寨。

    张六虎带着百骑呼啸着从营寨面前飞过,一边飞驰一边将手里连着绳索的铁钩甩出。

    绳索的一端绑在马匹身上,在几十匹战马的拉动下,正对着桥头这一侧的木制寨墙应声而倒,这时李振国的火铳兵排成五行杀过来了。

    随着一阵阵剧烈的火铳声,本来就疲惫不堪的徐营长枪兵大乱,李振国亲自拿着一支火铳站在第一排三百人的队伍里,沿着拉倒的木栅栏整整齐齐地冲进来大营。

    敌军自然不会坐以待毙,早就在那一侧纠集了上千长枪兵严阵以待。

    “砰……”,一声巨响之后,长枪兵至少倒下了一百多人,第一排的人迅速跑到后面,不过这时面前的长枪兵也和他们只有一支长枪的距离了。

    如此近的距离,不要说明军了,就是当今傲视一切的西方殖民者也不敢这样干。

    “砰……”,就在对方的长枪几乎快刺到火铳兵的身上时,又是一阵铳响,接着又倒了一大片,这时第二排的人没有向后跑,而是蹲了下来。

    “砰……”,第三排的火铳响了,此时火铳兵面前已经清扫出了一大片空间,第二排的长枪兵这时才跑回后阵,接着是第三排。

    火铳兵的两侧各有一百五十名长枪兵遮护,不过这一路上几乎没有需要他们出手的时候。

    就这样,这一千八百人的方阵就像死神一样挪动着,所过之处留下一片尸体或者挣扎呼叫倒地的人。

    像李安国这样将火铳兵当做近战武器来用的,全大明除了他这一家别无分号,不过这也是建立在高度严格的军纪要求上的,否则一般明军的火铳队只要有区区数个杀手队的人抵近便会一哄而散。

    李安国带着两百骑兵、一千两百长枪兵在营外警戒。

    徐勇不亏是明军骁将,不到两刻的时间便集合了他那最精锐的两千人出营了,一千重步兵、一千刀盾兵,只留一千弓兵和几百刀盾兵守卫大营。

    随着李振国队伍的迈进,桥头的长枪兵大营很快就被打通了,除了少数人越过栅栏逃到徐勇大营那里,大多数人不是被火铳射杀便是跪地投降。

    李安国此时也深刻体会到当时葡萄牙人攻略马六甲一带时,只用区区几百火枪兵加上少量重甲步军,便将当地土著王室的上万人马赶得到处跑的“惊人”战绩是怎么来的了。

    通往吴家坝那边的长枪兵营寨也是杀声震天,王二喜带着一千五百骑兵用同样的方式扯开了营寨的栅栏,然后大队骑兵一拥而入。

    对这样的战斗方式,王二喜自然十分熟悉,在营寨里,敌军无法有效列阵,只能东一团西一簇的,正好给骑兵的集合杀伤创造了条件,几乎在火铳兵攻破桥头营寨的同时,王二喜在又牺牲了一百多骑后击破了那边的步军大营。

    徐勇亲自带着两千人很快便赶到了桥头,看着那近千全身裹在黑铁甲里,端着明晃晃的长刀的重步兵,李安国深吸了一口气。

    这样的重步兵,用自己的长枪兵去对敌不是明智之举。

    幸好自己还有两百骑兵!

    这两百骑兵都是后营的领头子,武器也多是骑枪加盾牌,李安国自己左手持着一面铜盾,右手一杆特制的长枪——枪头不是寻常的棱形,而是像一把加厚的匕首,这也是这也是李安国来到麻城后让匠作营特地打制的,正是以前张安国惯用的武器。

    李安国大喝一声:“领头子!”

    回应他的是两百声整整齐齐的“有进无退!”

    两百骑开始跑了起来,来到徐勇的那两千人面前时,马速几乎提到了最大,这也是李安国见到了这一千重步兵手里全是长刀而不是长矛才敢这样,如果是长矛的话他绝对不敢如此行事。

    作为领头子,悍勇是最基本的,不过这还不够,一身的马技、武技则是最关键的,两者能有效结合才是一个能活得长的领头子必备的功夫。

    李安国的骑枪快若闪电般便刺中了一名重步兵的喉咙,左手的铜盾荡开了一把长刀的砍杀,战马高速地撞进了重步兵的大队!

    做为骑兵来讲,对于刺猬一般的重步兵方阵,只有消掉了前一排就成功了一半,裹着厚厚的铁甲的第一排被马匹撞倒后就会发生连锁反应,但如果是手持长矛的重步兵方阵就不行了,一来马匹见到尖锐的物件会下意识的躲避,二来如果长枪兵死命防守的话,轻骑兵想击破穿着厚甲的长枪兵方阵也不容易。

    徐勇这一千人自然不是用来对付骑兵的,而是对付敌方步军的锐器,不过他将长枪兵布置在两侧的路口,大营只有刀盾兵和弓箭手,情急之下只能将自己寄予厚望的重步兵派出来了。

    毕竟是全副武装的重步兵,在前三排纷纷倒地后,后面几排慢慢地稳住了阵脚,因为此时骑兵的速度也慢了下来,彼等开始用长刀疯狂地砍杀战马的四肢!

    李安国在拼杀中用余光观察了一下场上的形势,心里暗叫不好,一瞬间几乎有三四十骑落马,不过此时已经到了关键时刻,也不容他再分心了。

    又拼杀一阵后,两百骑只剩下一百骑了,李安国又一枪刺中了一个重步兵的喉咙,不过此时他的战马却被另一名敌军砍中了!

    在跌落地上的一刹那,李安国以骑枪撑地,左手的盾牌向四周猛地一扫,“叮叮当当”的声音不绝于耳。

    李安国落地后,将盾牌扔到地上,正想双手持枪继续拼杀时,己方的长枪兵赶到了,几乎同时,王二喜率领的千骑也赶到了!

    李安国长舒了一口气,手中的长枪若蛟龙出水,又连杀了两三人后便退到了后面。

    此时重步兵的方阵已乱,正是骑兵发挥的时候,此时已经不需要对着他们砍杀了,直接策马猛撞过去就行了,王二喜的骑兵对上了已经四散的重步兵,而杨天星的一千两百长枪兵则对上了那一千普通的刀盾兵。

    与李振国一样,杨天星也手持一根长枪站在队伍最前面,他这个营伍比何万强的还强一些,随着一声声声嘶力竭的“杀!”声,面前的刀盾兵应声而倒,而杨天星的长枪兵方阵就像一个移动的大杀器一步一步推着刀盾兵向后退。

    最终,徐勇这一千刀盾兵支撑不住了,方阵最后面的人开始向大营跑,一个、两个……,最后全部向后跑,将徐勇本人也裹在里面。

    王二喜的骑兵此时已经将残存的重步兵消灭得差不多了,见到溃散的刀盾兵,让张六虎继续追杀重步兵,自己带着三百骑向刀盾兵追去。

    徐勇最终跑进了大营,不过事后一清点人数,让他有些欲哭无泪:

    五千长枪兵,只有不到一千回到大营。

    一千重步兵只有几十人逃回大营。

    一千刀盾兵只有两百多人逃回大营。

    最致命的是,自己的大营已经被李安国的队伍团团围了起来!

第三十九章 正面开打谁怕谁?

    李安国让北侧的五百火铳兵、五百长枪兵、五百刀盾兵也赶到战场,只留五百刀盾兵镇守大营,此时的战场形势是:

    李安国这边还有一千七百骑,损伤了六百骑;

    长枪兵一千五百人,损伤了五百人;

    火铳兵一千八百人,损伤了两百人。

    一共还有五千兵力。

    而徐勇大营里的状况是:

    一千几乎完整的弓箭手;

    一千同样几乎完整的刀盾兵;

    一千败逃到大营的长枪兵;

    还有两百多重步兵、刀盾兵。

    李安国让五百刀盾兵去岸边守住渡口,没想到的是,三百多艘小船上的水兵此时已经知晓了明军的败局,大惊失色之下纷纷解开缆绳跑了,等这五百刀盾兵来到岸边,留给他们的是一片片帆影。

    李安国得知这个情况后心里暗叹,自己的水军还是太薄弱了,否则留下这几百艘小船,自己将来转进江西大有用处。

    不过此时贺小石的人来了,还派张啸虎带了一千骑过来支援了。

    看过贺小石的信后,李安国大喜过望,一战消灭郝效忠两万人马,更俘获了大船九十艘,小船八十艘,刚才那三百多艘小船离去的不快也一扫而光。

    更难得的是,贺小石、马武等人在此战中的表现实在有些出乎他的意料。

    有将如此,夫复何求!

    相比之下,更为精锐的前营的表现就有些不够看了,当他将这个消息说给后营诸将士听后,众人皆是一片欢呼声。

    李安国也仰天大笑,随即趁热打铁,“张六虎,你带一百骑拔掉敌营的栅栏,诸位,后营打了一个大胜仗,咱前营也不能落后啊”

    当张六虎的马匹带着绳索、沟子准备出动时,大营里的徐勇却有些魂不守舍,自己呆坐在营帐里,嘴里还喃喃自语,“怎么可能?怎么可能?”

    那一千他费尽心思打造的重步兵的陨落对他的打击太大了,这可是他苦苦练了五年的精兵啊,一天时间便丧失殆尽!

    等亲卫急匆匆过来汇报敌军又开始行动后,他才醒过神来,来到大帐外,看着从敌军阵营驶出的百骑,他瞬间便明白对方要干什么。

    电光火石间,他下定了决心。

    降了吧。

    等栅栏扒开后,自己这三千余人绝对不是敌人的对手,与其拼死一战,不如苟且偷生。

    关键是此时他已经对大明完全失去了信心,否则后来他也不会痛快地投降了满清,并成为“我大清”嘴里的“满门忠烈”。

    至于家属,唉……

    张六虎在营寨面前飞驰而过,正准备扔出铁钩子,只见里面一位约莫四十岁,穿着一身山文甲的将领大喊一声:“慢着!”

    ……

    看着面前的徐勇,李安国却有些拿不到主意,按说眼前此人带兵是一把好手,不过他投降满清后却是血债累累,为满清的江山立下了汗马功劳,作为来自后世的他有些举棋不定。

    单膝跪在地上的徐勇也是震撼莫名,这西贼的后营都督也太年轻了吧,难道是张献忠的义子,身边有老成持重的大将在辅佐?想到这里心里不免有些后悔。

    此时李安国却已经想通了,此人虽然血债累累,毕竟还未发生,后来投降满清也是大势所趋。

    “欢迎徐将军弃暗投明!”

    他微笑着将徐勇扶起来,不过他接下来的话让徐勇又大吃一惊。

    “我后营将士已在武昌县附近大破郝效忠,击毙郝效忠,毙俘两万余人,缴获大船近百艘!”

    “这怎么……”,徐勇张口结舌。

    “你觉得不太可能吧,很不幸,这是真的”

    “徐将军,无论你是走投无路投降于我,还是真心投降义军,你暂时在我的营里待一段时间,半个月,最多一个月后,如果你真的想投降我军,我自有办法换回你等的家属,如果不想投降也行,我也会放你等离开”

    ……

    李安国留下所有的刀盾兵看守俘虏,自己带着五千多人来到吴家坝。

    这时已近中午,李安国来到吴家坝靠近富池口这一侧的汤志营寨时,对面远处的空地上也新立了一寨,自然是张应元的万余人马。

    当汤志解除对山口的封锁撤到空地的另一侧后,一开始张应元还有些不相信,心里想着敌人肯定有阴谋,不过在派出两千骑试探后对方没有任何反应,又想着左良玉的严令,最后还是开拔下山了。

    扎营时,他让两千骑兵和两千弓箭手在一旁警戒,剩下的人紧锣密鼓地扎营,不过在整个过程中,对面的敌军却没有任何动静。

    大营刚刚扎好,对面又开来了五千敌军,张应元一见之下不禁暗暗心惊,“难道徐勇败了?”

    不过他这边有万余人,对面就算来了五千人也只有八千人,自己在人数上还是占有优势,敌军就算打败了徐勇,也是两败俱伤,主力估计全部在此了。

    于是就不再想了,立即下令埋锅造饭。

    如果此时李安国出击的话便恰到好处,敌军一夜没有休息好,又没有吃饭,强攻大寨的话胜多败少。

    不过一来李安国等人鏖战了一个上午,也需要休息、吃饭,二来接连而来的武昌县、富池口两战,李安国竟平添了莫大的信心。

    正面开打谁怕谁?

    他决定稍事休息后就在吴家坝与张应元决一死战!

    申时初刻(下午三点左右),李安国留汤志带一千刀盾兵镇守营寨,亲自带着两千八百火铳兵、两千五百长枪兵、两千七百骑兵浩浩荡荡开出营寨,在离张应元大寨约五十丈的地方摆开了阵势。

    阵型的排布是:火铳兵排成四行,每行七百人居中;两侧是各一千多长枪兵,最后面是两千多骑兵。

    张应元的营伍此时也用完饭食休息了一阵子,他站在望楼上冷眼瞧着面前的队伍,心里冷笑着,“你刚才不趁我没休息好、腹中饥渴之时大举进攻,如今我已经休整完毕才摆开阵势,就不嫌太迟了吗?”

    于是他也下令出兵,一旁的幕僚劝道:“大人,敌军如此大张旗鼓地摆开阵势,提防其中有诈”

    张应元笑道:“这西贼后营的兵马我等也清楚,彼等就三个营头,一部分人马驻在武昌县,郝效忠的三万人马正在攻打,彼等能自保就不错了;一部分人马在武昌,听说是后营最弱的营头,金声恒的四万大军够彼等忙一阵子的了”

    “此处的人马据说是后营最精锐的营头,与徐勇一战后勉强胜了也是元气大伤,彼等竟敢视我为无物,真乃奇耻大辱,如果我等坐在营里不出动,今后还怎么在左帅的营头混?”

    “再说了,彼等最有可能的援军估计就是昨晚在山上大呼小叫的人,这些人不可能太多,我留两千人守营就足够了”

    “将军,如果献贼从通山过来呢”

    “哼,完全没有可能,他的主力正在打长沙,再说了,这大山之上也有我的探子,万一献贼有人马过来我也能提前知晓,届时大不了撤回瑞昌”

    ……

    等张应元的人马在营外摆好了阵势,已经是申时末刻了(下午四点左右),期间李安国并没有趁乱进攻,这也让张应元心里捏着的一把汗消散得无影无踪,还不断嘲笑对面的将领不懂兵事。

    张应元留两千长枪兵镇守营寨,其余九千人倾巢出动。

    他将两千刀盾兵摆在前面,刀盾兵后面是两千弓箭手,左右两侧是三千长枪兵,后面与李安国一样,放着两千骑兵。

    张应元的阵势刚摆好,李安国便发动了。

    步军大阵齐头并进,张应元一看也下令步军向前迎敌。

    双方还离五十步时,李安国这边的火铳兵开始射击了,而张应元大阵里的弓箭手也开始抛射。

    等双方的火铳兵、弓箭手各发了三轮铅弹、箭只后,双方各有损伤,只见李安国大阵里的火铳兵已经退到了后面,而张应元的弓箭手还在大阵里。

    双方虽然互有损伤,不过三轮过后的阵型却大不一样,张应元突前的两千刀盾兵几乎被削去了三分之一,而李安国这边的大阵却是火铳兵、长枪兵各有损伤,损伤的部位分散在各处,又很快被旁边、后面的人补上。

    只有不到二十步了,双方都跑动起来,此时张应元大阵里的弓箭手也退到了后阵。

    杨天星仍站在长枪队的最强面。

    十步!

    杨天星双手握着长枪向后一拉,几乎在同时,两千四百多长枪手都将长枪向后一拉,有节奏不一样的见了队友的做法也赶紧调整好了姿势。

    五步!

    “杀!”,杨天星一声大吼,他前后左右的人也跟着大喊起来。

    “砰!”,两支队伍撞上了!

    两千四百多长枪兵对三千长枪兵、一千多刀盾兵!

    两支队伍刚一碰上便分出了高下,李安国这边的长枪兵几乎毫发无损,而张应元的大阵的前面瞬间几乎薄了一层。

    与徐勇的营头相仿,张应元最重视就是刀盾兵和弓箭手,这些人都有棉甲,而他的长枪兵与对面的李安国部队差不多,都是“裸身”。

    张应元骑在马上心里有些不安,这还没几个回合,自己的刀盾兵几乎损伤了一半!

    不过令他更担心的事情发生了,一刻时间过后,自己的大阵竟然开始后退了!

    李安国阵营里的杨天星却是如鱼得水,大喊着“杀”字的声音此时有些嘶哑了,不过身旁另一位大嗓门的士兵替代了他,只见李安国的长枪兵士兵个个兴奋异常,似乎他们面临的不是一场血肉横飞的残酷的战斗,而是一场刺枪的游戏!

    悍不畏死,纪律,这是李安国训练长枪兵的不二法宝。

    随着敌人面露惊恐之色止不住地后退,李安国的长枪兵却越来越自信,越自信便越放松,越放松便越省力,小半个时辰过后,张应元的步军大阵突然崩溃了。

    出乎张应元的意料,对面的马队竟然提前发动了!

第四十章 金声恒的野望

    李安国的马队一左一右,直接越过步军大阵冲向后面的张应元骑兵。

    李安国亲自带着一千骑向敌军骑队右侧进攻,王二喜带着七百骑冲向了摇摇欲坠的敌军步军,张啸虎带着一千骑冲向了敌军骑队左侧。

    张应元骑兵的左侧正是徐勇的那一千骑,其千总、原徐勇麾下的亲信家丁徐成正准备上前迎敌,从张啸虎的骑队里闪出一人。

    “徐成,我已经降了义军!”

    徐成一看,这不是自己的主子徐勇嘛,一听此言不禁大惊失色。

    “这……”

    他身边的张应元更是惊骇莫名,他赶紧对徐成说道:“徐千总,赶紧上前迎敌,此战过后,我保你至少一个参将”

    徐成心思转动,半晌喊了一声“好!”,张应元听了正暗自庆幸,突然觉得自己眼前一花,接着脖颈一凉,低头一看,只见大滩的血液铺满了前胸,最后一阵天旋地转便从马上跌落下去。

    徐成的反水,张应元之死让本来已经溃不成军的明军霎时停止了抵抗,最终除了少数顽固的原张应元的亲信将领被杀外,大部分人都跪地投降了。

    此役,李安国杀死敌军三千多,俘虏六千多,其中更有一千六百多骑兵!

    ……

    武昌城。

    金声恒的四万大军将城池团团围住,今天已经是第三日了。

    金声恒当时与郝效忠一前一后出发,带走了大部分船只,抵达武昌后他先是用三万人将武昌城池围住,自己却带着最精锐的嫡系一万人,包括三千骑兵进入了已经空无一人的城池南边的纸坊镇。

    很快郝效忠兵败武昌县的消息便传了过来,金声恒惊惧之下撤离了纸坊镇,带着自己的万人也来到武昌城下,将原来守在渡口附近的原瓦罐子的部下赶到其它方向,自己接管了武昌城靠近长江这一侧的防线。

    他的用意很明显,郝效忠较为鲁莽,被敌所趁也有可能,不过更南面的徐勇和张应元部他却很有信心,特别是徐勇,一向以稳重著称,所部还是左营最精锐的营头,加上同样老成持重的张应元,两万多大军,没有失败的道理。

    所以他来到武昌之后,并没有马上展开攻势,而是静等徐勇他们的消息,如果徐勇他们战胜,自己再便立即展开攻势,如果不幸失败,自己的嫡系部队就在渡口附近,自己也可以很快逃跑。

    金声恒,今年三十多岁,原为鲁山“巨盗”,号“一斗粟”,李自成结束在商洛山“偃旗息马”,兵出河南时,金声恒与鲁山另一股义军“瓦罐子”响应,后来在与左良玉部作战时又投降了左部。

    随同左营与各路义军的战斗中,金声恒逐渐收降了瓦罐子、满天星、扫地王等义军的人马,后来又将明军骁将宋奎光、郭天才等纳入麾下,兵马四万,在左营一时无两。

    可以说,金声恒这四万人是实打实的四万青壮兵丁,出身辽东的宋奎光主三千骑,同样出身辽东、原熊廷弼的家丁、重庆人郭天才主五千白杆兵作为中军,加上金声恒自己的一千五百家丁,中军近一万人的战力不亚于徐勇。

    而城外的三支军队分别由金声恒的哥哥金成勋以及同为义军出身的黄人龙、楚国佐率领,战力就比中军差多了,但与其他人的“新兵”相比还是强了许多。

    金声恒幼时与左良玉相识,有这一层关系,金声恒加入左营后受到的重视强于马进忠、惠登相、马士秀等人,加上他兵强马壮,张献忠南下湖南之后,左良玉便让他带着水师的大部分船只直取武昌。

    当然了,这里面又有两方面意思,一来自然是倚重金声恒,二来嘛,多少也有利用武昌城高大坚固的城墙消耗已经尾大不掉的金声恒部的意思。

    说句良心话,历史上朝廷担心左良玉几十万人马,生怕他举起造反,一味宽宥,而左良玉自己却是有苦说不出,自己麾下这几路人马个个同样尾大不掉,他现在仅仅依靠左梦庚的五千家丁以及亲信将领王允成的一万人镇守瑞昌,其他人则是面和心不和,同床异梦而已。

    话又说回来,左良玉健在的时候,他的话麾下众人基本上还是听的,虽然自己受他们的挟持也不在少数。

    像金声恒这样的,左良玉既要笼络,又要防着,对他来说实在是五味杂陈。

    四万人马的营头,在大明也没有几个,江北四镇最强的黄得功部当时也就是这个数字,如果当时在左良玉死后左梦庚能有效统合这几十万大军,未尝不能与阿济格部决一死战。

    可惜了,历史不能假设。

    虽然不能假设,幸好有后世芸芸如过江之鲫的秘技——“穿越”。

    聊以**耳!

    此时的金声恒正坐在武昌渡口附近的民房里,与两位心腹宋奎光、郭天才商议战事。

    两位年岁与金声恒相仿,都是三十多岁,宋奎光是辽人,生的高大威猛,不过看面相却好似一位儒将,国字脸,双眼炯炯有神,三缕长须;郭天才却短小精悍,圆脸,山羊胡子,话不多,每出必掷地有声。

    金声恒自己身材中等,不过却异常雄健,一蓬浓密的络腮胡子,历史没有记载为何他幼时与左良玉相识,两人至少相差十岁以上,一个是陕西人,一个是山东人,不过想到二人都是大字不识一个的厮杀汉,幼时以游侠儿或私盐贩子相交的可能性较大。

    “大人,我等派出去探访兴国州的人现在还未回来,莫非……”

    说话的是宋奎光,他在金营虽是主骑,不过却以智将著称。

    金声恒有些沉吟不定,现在已近黄昏,他的四万大军在武昌城下已经待了三天了,再这样耗下去粮草可支撑不了。

    他刚才还在思虑郝效忠的三万人马怎会在一天时间被流贼击溃,在他心里郝效忠的人马与他相比虽略有不如,不过也相差仿佛了,难道这贼寇的战力竟如此强横?

    又想到,如果徐勇那边也战败了自己将如何行事?,他心里门清,左营号称八十万,实际上能战的营头也就是他和徐勇、郝效忠、王允成、张应元、马进忠、李国英,加上左梦庚的家丁,其他的多是乌合之众。

    如果徐勇、张应元也败了,他在左营就是鹤立鸡群了,将来如何与左帅相处?

    另外,年近五十的左良玉最近患病了,看起来病势还不小,一旦左良玉死了,自己又将如何行事?

    是直接投靠朝廷某位大佬,还是投靠吕大器?(此时湖广总督暂时空缺,何腾蛟尚未上位)

    抑或取代左良玉的地位?

    “大人!”

    金声恒眯着眼睛正神游天外,一旁的郭天才看不下去了出声喊道。

    金声恒猛地睁开眼睛,他看了看两位,讪笑道:“这几日连日操劳,有些倦了,对了,刚才说到哪里了”

    宋奎光无奈,只得将刚才的话又重复了一遍。

    金声恒听了也是眉头紧皱。

    “奎光你的意思呢?”

    “大人,根据探子的消息,当时西贼后营有十几万人进驻这武昌城,军卒至少上万人,还可随时抽调两三万青壮协助守城,以末将来看想攻下此城非一日之功”

    “如果徐总爷、张总爷也败了,我军便成了孤军……”

    “孤军?江北不是还有三支人马吗?”,金声恒打断他。

    “大人!刚才探子不是禀报了嘛,马进忠、惠登相、马士秀加起来十万人马竟打不过闯贼白旺的两万人马,白旺手下的悍贼王杂毛还伤了惠登相!”

    金声恒这才想起来确实有这么一回事,一想到此事他不禁咬紧了牙关,心里的恨意大炽,“这个狗日的西贼,竟将黄州府送给了闯贼!”

    “你的意思是我等立即撤出?可还没打一仗便撤了,以后大帅问起来如何了事?”

    “大人!”,郭天才又喊了起来,弄得金声恒眉头又是一皱,这个郭天才,打仗倒是一把好手,可惜就是没大没小的。

    郭天才却继续说道:“如果北岸的马进忠、马士秀、惠登相被阻隔在蕲州一线,后续白旺的大军还源源不绝,郝总爷、徐总爷、张总爷也败了后,我军就是一支孤军了,那西贼能打败三位总爷,兵马、战力绝对不会亚于我等,甚至还超过我等”

    “大帅不派援军的话,我军就面临被西贼、闯贼南北夹击的危险!”

    这时宋奎光叹了一口气,“大帅还有个屁的援军,吴国英、王铁骑和大公子的那两万人马守住瑞昌就不错了,吴学礼的人马还要警戒幕府山,剩下的多是乌合之众,派出来也是白扯”

    金声恒听了心有不甘,此次来武昌,自己光顾着围城了,也没有四处劫掠,围城之后也没有展开攻势,就这样灰溜溜退到彭泽,今后自己还怎么在左营混?

    最后他下定了主意,“让黄人龙的人马试探性的攻一次,告诉他不要真攻,试探性的!知道吗?一旦敌军顽强抵抗即可退出!”

    “二位,就这样吧,我等再呆一个晚上,无论黄人龙进展如何,明天一早即可打道回府!”

第四十一章 溃兵?

    夜幕逐渐降临,此时的长江上有一支船队正在逆流而上。

    船队抵达天兴洲附近时突然转向南岸,在后世武汉青山附近的渡口靠了岸。

    船上下来约莫九千人马,六千步军、三千骑兵,都是明军打扮,一水儿的毡帽、齐腰甲,齐腰甲大多斑驳陆离,黑红一片,有的还有大的洞口,初一看还以为是刚打了大仗的部队。

    天兴洲到武昌城还有三十多里路,这一大队兵马没有打旗子,马口也勒住了,悄无声息地向武昌城迈进,离武昌城还有十里路时,大队人马停下来休息了一阵,用了食水。

    此时的武昌城分为南北两城,北城将整座蛇山包在里面,周长约八里,北城以前只有一个主人,那就是明太祖第六子朱桢的楚王府,朱桢的后裔朱华奎一家已经被前不久攻占武昌的张献忠杀了。

    南城周长比北城略大,武昌城池加起来也就是十四五里,具体来说南北两面长约四里,东西两面长约三里。

    别小看这十四五里,也就是七公里,七千米,按照普通人平均时速六公里来计算,你想在武昌城墙上走一圈需要一个小时多一点。

    七千米也意味着如果敌人四面同时进攻的话,你至少要安排七千人在城墙上防守。

    如今城里的正规军确实是七千多人,贺云龙的六千长枪兵,加上李三才的一千七百骑兵,这些人不可能同时放在城墙上,所以李汉堂与贺云龙、李三才等人商议后只安排了三千军卒上墙,另外抽调了一万青壮铺满了墙头。

    另外三千人随时待命,准备哪里局势危急时再支援哪里。

    贺云龙站在北城门楼,冷冷地看着下面的动静。

    敌军围城三天了,不过一直没有攻城,他还有些纳闷呢,难道还在等援军?四万人马已经够多了。

    不过武昌城城墙高达三丈,外墙包砖,内里夯土,外面还有一圈护城河,加上马面墙、敌楼等物,想要攻破也不是那么容易,张献忠如果不是有张其在做内应,想要攻下来也是要花费一些手脚的。

    “将军,你看!”,一个士兵走过来说道。

    贺云龙顺着他的手指向北边一看,只见又过来一大队人马,人数在夜色看不太清楚,不过前面是骑兵却是一目了然,后面跟着大队的步军,打的旗帜也是明军式样。

    虽然离他这里还有一段距离,贺云龙却在那支队伍身上嗅到了熟悉的味道,特别是步军,贺云龙赶紧向东边跑去。

    来到接近东城门和北城门之间的一座敌楼,这里就看得很清楚了,全是明军!前面大约是千人左右的骑兵,后面是大队的步军,步军后面又是骑兵,人数比前面的还多。

    贺云龙心里不禁凝重起来,这金声恒果然在等援军!

    看来等援军抵达后,明日肯定有一场恶战!一想到城里还有十多万男女老弱,他先是叹了一口气,接着内心也坚定起来。

    务必守到都督援军的到达!

    城外的援军直接走向北城门远处的渡口附近。

    这一段渡口约莫两里多路,岸边停满了大型的船只,小船只能系在大船上,船上此时也是灯火通明,乍一看去,蔚为壮观。

    渡口附近是一排民房,其中有一间以前武昌府主管转运事务的衙门所在,现在成了金声恒的“大帐”,金声恒自己的一千五百家丁便驻扎在这些民房里。

    民房外边则驻扎着宋奎光的三千骑以及郭天才的五千白杆兵(不要以为白杆兵就是秦良玉的部队,川东一带的大山里盛产白蜡树,川东鄂西一带的长枪兵都习惯用此物作为枪柄,郭天才是奉节人,对于此一节自然熟知),最外面草草打了一圈木桩。

    金声恒此时已经睡下了,不多久便被一阵急促的脚步声弄醒了。

    “大人,徐总爷来了!”

    “啊?!”,金声恒一听大惊失色,来的正是宋奎光,大营东面正是他的防区。

    “难道他也败了?”

    等金声恒、宋奎光、郭天才三人来到东门口的望楼上,向眼前一望,乖乖,起码有几千人,都是明军打扮,前面有上千骑,当头两位,不是徐勇和他的亲信徐成是谁?

    再看那些步军,一个个坐在地上东倒西歪的。

    “老徐,你怎么跑到这里来了?”

    只见徐勇答道:“唉!说来惭愧,老金,老子败了,老张也死了,我的船只被贼子一把火烧了,老子只得收拢残兵败将连夜跑到你这里,还望老兄你收留”

    金声恒一听大惊失色,正想放他们进来,一旁的宋奎光却轻声说:“大人,谨防有诈”

    金声恒忙道:“何以见得?”

    宋奎光指着那些骑兵说:“步军我不知晓,后面的人也没打火把,不过我看这些骑兵有一些服饰整齐,浑不似恶战过的模样”

    金声恒瞪了他一眼:“也许是老徐临阵脱逃,先带着家丁跑了……”

    宋奎光说:“大人,徐总爷是什么样的人,你我都清楚,他绝对不会临阵脱逃的”

    “那依你之见?”

    “大人,你看,我等的营地也住不下这么多人,其它的营头也差不多,不如让他们住到纸坊或者船上去,另外让徐总爷单独来见你”

    “你的意思?”

    “大人,如果徐总爷确实是逃到这里来的,我等说明情况后,他应该会按此行事,反正我们的营房也不够住,如果其中有诈,他肯定会反对,到时候我等再见机行事”

    金声恒同意了他的看法,他对外面大声喊道:“老徐,不是我不给面子,只是我的营头已经将武昌城四周都占满了,也没有多余的营地供你等居住,你等不如去纸坊或船上将就一晚,如何?”

    徐勇听了这话,下意识地回了一下头,不过又想到此举不妥,脑袋转到半途又转回去了。

    “老金,好的,我与将士们商议一下再答复你”

    说着他和徐成.都转过身来。

    徐勇身后一人此时也露出了面目,赫然是李安国!

    李安国此时也有些举棋不定,他在吴家坝战役结束后休整了一天半,第二天下午就带着三千骑以及在武昌县、兴国州都没有经历战事的六千长枪兵坐大船从武昌县出发,先是沿着长江北岸行驶,等到天黑后又转到南边,就是希望能出其不意,给武昌城解围,最少也要击溃一部。

    不过刚才金声恒的话又勾起了他的欲望。

    如果按照金声恒吩咐的住到船上不就可以控制这些大船了吗?

    不过如此一来,击溃金声恒部的计划就落空了。

    想来想去,他生时间太久怕金声恒看出破绽,便轻轻对徐勇说:“答应他住到纸坊,不过你问他你和你这一千家丁能否住到的大营里去”

    徐勇会意,转身对金声恒说道:“老金,那就多谢你啦,不过老子走了一夜的路,实在有些乏了,我和我这一千家丁能否住到大营来,其他人去纸坊住?”

    这也是应有之意,徐勇作为一名总兵,不可能一个人不带就住进金声恒的大营,都是左营的同僚也不行。

    金声恒一听,区区千骑这江边的大营还是住得下的,正准备答应,宋奎光又拉住他,“大人,只同意一百骑”

    金声恒一把甩开他的手,“行了,老宋,你这样一弄,今后我还如何在左营混?就放他一千骑进来又如何?就算他有鬼,你不是还有三千骑,我这里也还有一千五百骑,老郭还有五千白杆兵”

    “再说了,你让他们去纸坊,粮草最终还是我来出,干脆让他们去船上得了,反正船上有粮”

    说完不理宋奎光,对徐勇喊道:“行!老徐你就带你的家丁进来吧,去了纸坊也没粮草,干脆让你的手下住在船上,那里有粮草!”

    徐勇赶紧答道:“那就多谢你老金了,行了,大恩不言谢,今后我老徐自有报答之日!”

    大营的东门缓缓打开了,李安国带着一千骑也缓缓动了起来,东倒西歪的步军也都站了起来,这时金声恒、郭天才、宋奎光等人已经走下望楼,站在一边迎候徐勇。

    当寨门大开时,李安国突然用马靴后跟的倒刺猛地蹭了一下马腹,带着王二喜、张六虎两人一马当先冲了出去!

    就在李安国诈开寨门时,武昌城的城头,贺云龙正一脸兴奋地听一人讲述,只见那人短小精悍,正是花小山,刚刚从城墙下摸上来。

    “云龙,等会儿都督冲进大营时,你赶紧带城里所有正规的军马出城与他合计金声恒的大营!城墙上就交给关公”

    金声恒等人走下望楼时身边还有几十人,都是三人最亲信的护卫,一见徐勇的骑兵突然冲了进来,金声恒开口想骂,宋奎光却大声叫道:“保护总镇!”

    话音未落,只见一骑一矛猛地向金声恒冲过来,金声恒毕竟是行伍出身,身体一扭便躲过了李安国势在必得的一击,而他身边的一名亲卫就遭殃了,脖子被李安国长枪锋刃几乎整个都削掉了。

    李安国一击没有得手也不气馁,放过了金声恒他们继续向前冲,现在的关键是要将自己的全部人马都放进来!

    现在大营里大部分士兵都在休息,只有少数人在营地间的空隙巡逻,李安国带着千骑一路向前跑一路杀敌,不一会儿便杀到了金声恒居住的民房那里,此时拖在后面的张啸虎带着两千骑也打起了火把冲进了寨门。

第四十二章 暗夜乱战

    大寨里此时响起了悠长的牛角号声,李安国一边跑一边对身边的徐勇说道:“徐将军,以你来看这金声恒多久能将兵马叫起来聚拢?”

    徐勇答道:“刚才金声恒身边两人,一人叫宋奎光,一人叫郭天才,都是左营难得的良将,不出意外的话,不到两刻的时间就能聚齐,不过都督的大军届时也进来了,大营里骑兵施展不开,届时都督的六千长枪兵就可以派上用场了”

    “不过……”

    “不过什么?”

    “郭天才的五千白杆兵也很是骁勇,大人还是要当心一些”

    “啊?”,李安国此时脑海里已经记起来这两人是谁了,金声恒后来反正时如果听了宋奎光的计划,不去攻打赣州,而是扼控安庆、太平府,届时李成栋在广东,姜镶在大同,江西、浙江等地也是风起云涌,各处掣肘,没准谭泰也奈何他不得,而郭天才的白杆兵虽不如秦良玉的那样骁勇,不过此人以前是熊庭弼的家丁,一身本事应该也不差。

    想到这里便大叫一声:“烧营!”

    只见跟随的骑兵将手中的火把纷纷向两边的民房、帐篷丢去,此时正是秋季,天干物燥,不多时大营里变成了一片火海,而李安国、张啸虎等人分别往人多的地方冲。

    杨天星、何万强则各带着三千此前驻守武昌县城、兴国州城的长枪兵也也分成了十个小队,每队三百人,也专往人多的地方去。

    大营的规模也就是方圆两里路,一刻多的时间李安国的马队已经几乎将所有的营帐都点着了,郭天才、宋奎光两人就是再有统兵之能也无法将全部人马在短时间里聚齐。

    最后火越烧越大,李安国等人也待不住了,只好从大营的四门冲了出去。

    而金声恒此时已经带了几百骑从西门冲出去了,宋奎光带了几百骑从东门冲了出去,郭天才倒好,竟收拢了一千多白杆兵从北门冲出去了。

    郭天才看着自己的一个个狼狈不堪的手下,恨得牙痒痒的,不过更令他郁闷的还在后面,他刚出寨门便碰到了从武昌城出来的贺云龙。

    贺云龙、李三才尽起城里的六千长枪兵、一千七百骑兵出城后,见到面前的大营已经是火光烛天,知道再按照李安国的吩咐就不明智了,于是自己带着三千长枪兵还是往大营的北门赶,李三才带着一千七百骑去往东边,另外三千长枪兵则去西边。

    仇人见面分外眼红,郭天才大吼一声端着白蜡杆就冲了上去。

    贺云龙赶紧大喊一声:“有敌军!大家做好准备!”

    营地与城池之间也有一里多路,贺云龙将三千长枪兵分成两拨,形成两个100×15的大阵,自己端着长枪排在一拨的第一排也冲了上去,另一拨则在一旁警戒。

    “杀!”

    后营的将士一直没怎么接战,郭天才的人也刚从大营里狼狈地跑出来,别说齐腰甲了,还只有一半拿了白蜡杆,也没个阵势。

    一开始双方还斗了个旗鼓相当,不过渐渐地郭天才便抵挡不住了,他以往的悍勇在贺一龙面前也不起作用,这时正在一旁警戒的那拨人也上来了,将这剩下的几百白杆兵团团围了起来。

    “噗呲!”,慌乱中郭天才右胳膊中了一枪,剧痛之下白蜡杆掉到了地上,贺云龙正想一枪结果了他,见他闭着眼睛、梗着脖子一副大义凛然的模样,心里不禁一软,“绑了!”

    来到岸边的李安国正好碰到了也从北门冲出来的何万强,看着眼前的大火以及远处江面上的“大火”,李安国心里一动。

    “万强!”

    何万强赶紧跑过来,“都督”

    “你赶紧带上你的人马去岸边”

    “何事?”

    “抢船啊,你个笨蛋!”,李安国说完一鞭子作势要抽下去,何万强低着头叫道:“都督放心,我一定将全部船只抢下来”

    宋奎光从东门出来时正好碰到李三才,这时他身边只有三百多骑,还多是刚才在大营里巡逻的,看到大队的骑兵冲向自己,宋奎光没有应战,而是跑向武昌城的西门,那里是黄人龙的人马,自己只要进了黄人龙的大营,届时鹿死谁手尚未可知。

    其实李三才这一千多骑除了四五百有战力外,其他的大多是会骑马、不会马战的人,以宋奎光辽东铁骑的威势,如果奋力一搏,没准将李三才他们赶回去也不是没有可能,可惜混乱之下,又是在夜色之中宋奎光哪里能分辨的清楚。

    于是李三才带着四百多人冲在前门,一千余人拉在后面,紧紧追着宋奎光。

    宋奎光来到黄人龙的大营面前大声喊着,黄人龙此时已经知晓江边大营出了状况,他平素也是以“多智”著称,见了狼狈逃过来的宋奎光,平素多智的他一时竟没了主意。

    历史上,金声恒反正后就是听了他的话才尽起大军去打赣州,所以看来此人多智是多智,不过尽是馊主意。

    这时李三才的一千多骑已经赶到了,宋奎光无奈之下只好继续向前跑,不多时便来到金声恒的哥哥金成勋的大营面前,金成勋也不知江边大营到底发生了何事,不知是兵乱还是敌军袭营?见到宋奎光一行也紧闭大营。

    宋奎光虽然大怒若狂,不过在金声恒亲兄弟面前却不敢放肆,他长叹一声便继续向西跑,那里还有他最后的希望——楚国佐的大营。

    楚国佐大营的寨门倒是打开了——无他,金声恒亲自带着两百多骑过来了,正在往大营里跑,等李三才赶到时,宋奎光已经撤进去了,李三才无奈,只得带领人马回到江边。

    此时的江边,在李安国、杨天星等人的四处追击下,从大营里侥幸逃出来的金营士兵大多做了俘虏,没做俘虏的也会被烧死,半个时辰过后,李安国便俘虏了四千多人,两千多匹战马,战马大多是自己挣脱缰绳跑出来的,倒便宜李安国了。

    “都督,大喜啊”

    李安国身边的徐勇恭维道。

    “何喜之有?”

    “都督,金声恒营最精锐便是江边的这个营头,我等误打误撞,本来是奔着船只去的,没想到还有意外之喜”

    “呵呵,徐将军,如果你是金声恒,发生了此种情况,会作何安排?”

    “都督,如果是我的话,在尚有三座大营的情况下,一定会紧守营帐,待到天亮之后再决一死战”

    “金声恒呢?”

    “都督,若是在平素,金声恒营的战力也不俗,不过在惊慌失措之下,又丢了中营的大量人马,按照他的性格,多半会趁夜远遁”

    “哦?在渡口已经被我控制的情况下,他能跑到哪里去?”

    “都督,这武昌府的全境都在您的控制下吗?”

    听到这话,李安国心里一惊,他的人马有限,只控制了武昌府城、武昌县城、兴国州城三地,其它的大多是无主之城,包括咸宁、嘉鱼、蒲圻,更别说张献忠的大军也没有进入的山中的通山、崇阳、通城三县了。

    如果金声恒尽起大军,连夜去咸宁,再去通山,就可绕到九江!

    “那以你之见?”

    “都督,金营的骑兵全部在中营,中营破了之后,彼等就是想远逃也走不快,职部建议,暂时回城休息,船只开到对岸下锚,同时密切监视城外三大营的动静,一旦有异常,我军即可出动骑兵追击,则无往而不利也”

    李安国心里也是这么想的,将士们实在太疲惫了,连夜攻打三大营,不要说人数并不占优,人困马乏的,一旦出了意外便不美了。

    正要下令全军开进城里休息,何万强哭丧着脸走了过来。

    “都督,我……”

    李安国见状,还以为他夺船出了什么意外,赶紧问道:“如何?”

    “都督,大船太多,我军人手太少,只夺了一百余艘,其它的全部跑了”

    李安国一听便笑道:“无妨,是我考虑不周,一百艘够了,每艘三十人足够控制船只了吧”

    “没问题,现在船上除了划桨的、操帆的,几乎没有杀手队的水兵”

    “好,你这个营头今晚就辛苦一下,将船只开到对岸去,以防官军趁夜夺船”

    “都督,对岸是闯营的地盘啊”

    “嗯,是我想差了,你等连夜行动,将船只开到天兴洲,与副都督汇合!”

    “是!”

    等李安国等人押着俘虏和缴获回到武昌城里,与李汉堂、李喜梅、周文江、顾景星、李春江等人见了,自是一番兴奋唏嘘不提。

    而他们几个听说前营、后营先后大破郝效忠、徐勇、张应元三路五万人马,毙俘缴获无数时,个个都兴奋异常,而站在远处的李长庚则是有些敬畏地看着这位不到二十岁的“献贼”小将,心情异常复杂。

    如果说是献贼大军在此,能击破左营的几路人马还在情理之中,不过眼前此人招兵买马才半年,竟然就用这几万新兵便大破官军,李长庚久在官场,左良玉麾下几位大将他也知晓,这几路除了马进忠、王允成没来,能打的营头几乎全来了,别说是李安国了,就算是张献忠本人亲至也要费一番功夫才有可能做到。

    难道天命在彼?

第四十三章 暗香浮动

    李安国跟众人寒暄一番后,突然觉得今夜的天色颇为明亮。

    抬头一看,只见一轮又大又圆的明月挂在天空,皎洁夺目,嗯,已经是农历八月份了,中秋节快要到了啊。

    不过他现在没有过节的心情,只想好好睡一觉。

    “李叔,今夜就辛苦你了,我等就歇息去了,城外有任何异动请立即叫醒我,对了,俘虏里有受伤的也给他们医治,特别是那个矮个子姓郭的,给他单独安排一间房舍,让万机好好给他瞧病”

    楚王府几乎占了一半武昌城,房舍众多,李安国当仁不让地住进了以前楚王长子的府邸,至于楚王朱华奎的寝宫,他还不敢贸然住下,以前张献忠住过,还得留着。

    以前英霍山区部众的家属以及各大将官、医护营都住进了王府,李安国他们进城后本来已经安静下来的城池又喧闹起来。

    李安国的房间很大,中间放着一个硕大无比的大木桶,看着这一大桶热水,李安国三两下扒掉衣服后便坐了进去。

    靠着木桶闭目养神,静静地泡着,一种浓烈的幸福感涌上心头。

    “要是能永远占着这王府该有多好啊”

    “吱呀”,李安国猛地睁开眼睛,只见房门轻轻地推开了,外面进来一人,年约十八九岁,眉清目秀,穿着一身黑色的袍服,右手拎着一个木桶。

    “你是谁?”,这人他不认识,怎么贸然闯进来了?

    “大王,小的是这王府以前的宫人,受李大王的吩咐来服侍大王”

    声音似男似女,雌雄莫辩,原来是一个太监!

    张献忠占领楚王府后,其满门上下没留一个活口,不过在府里服侍的宫女、太监却留了下来,李安国原本以为这些人都带到湖南去了,没想到还留下来一些。

    又想到自己已经有一个月没有洗头了,便对那人说:“你叫什么名字,帮我洗头吧”

    “大王,小的姓邓,叫邓卓,这就给您洗头”

    等他走进了,双方都吃了一惊。

    令李安国吃惊的是这人眉目间居然和自己有些相似,邓卓却震撼眼前这位武昌城的主人居然如此年轻俊秀,房间只点了一根大蜡烛,昏暗的灯光下他一身白肉分外夺目,经过浸泡后、水汽蒸腾后白皙的脸庞略微有些红晕,越发显得秀逸俊朗。

    李安国闭上眼睛让他给自己洗头。

    “大王……”

    “别叫大王,叫都督”

    “是,都督,您真是这西营的大头目?”

    “怎么,我看着不像?”

    “都督恕罪,小的原本还以为是一位五大三粗的军汉,没想到……”

    “呵呵,小凳子,嗯,今后就叫你小凳子吧,你可愿意?”

    “多谢都督赐名,小的欢喜还来不及呢”

    “小凳子,我问你,你是哪里人啊?如何来到这楚王府?”

    “回都督,小的是荆州人,六岁就被家里送到这王府了”

    “家里很穷吧”

    “是的,家里兄弟姐妹众多,田亩又少,爹娘无奈之下只好将小的送了进来”

    “你不怪你爹娘?”

    “不怪,这都是命”

    “送过来后家里好了一些没有?”

    “没有,等我长大了托人去打听,家里…已经没人了”

    “……,你以前在王府担任何职?”

    “小的专门侍候长郡主的……”

    李安国一听心里便有些沉重,张献忠占领王府后,楚王直系男丁自然杀了个干净,女眷不是被霸占了便是杀死,虽然站在义军的立场情有可原,不过李安国还是有些不得劲,刚才轻松愉悦的心情也无影无踪了。

    “那长郡主……”

    “唉,她的命还好,跟了大都督”

    西营的大都督只有一位,那就是中老营的总管孙可望,至于其他女眷估计被张献忠及各义子分了。

    这就是改朝换代的必由之路吗?

    脑海里突然响起了后世红楼梦的片尾曲:

    “为官的,家业凋零,富贵的,金银散尽,有恩的,死里逃生,无情的,分明报应;欠命的,命已还;欠泪的,泪已尽:冤冤相报实非轻,分离聚合皆前定。欲知短命问前生,老来富贵也真侥幸。看破的,遁入空门;痴迷的,枉送了性命。好一似食尽鸟投林,落了一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

    想着想着自己也忍不住哼起来。

    小凳子听了若有所思,听着听着,眼里隐隐浮现出泪花,给李安国洗头的手也慢了下来,半晌,门外也传来“噫”的一声,李安国猛地睁开眼睛,“谁在门外?”

    说着便站了起来,这时门打开了,一个白色的身影飘了进来,那人见了赤身露体的李安国惊叫了一声,随即将手中的一个托盘放在一边的桌子上后,便转身匆匆离去,一边走一边说着:“都督,是我,我给你熬了一碗人参天麻鸡汤,你洗好了记得喝”

    原来是万宁,“多谢宁儿”,李安国这才意识到自己竟然站在木桶中,赶紧扑通一声坐下,溅起了一片水花。

    等李安国洗好了,他换上了一身新衣,小凳子给他准备一套月白色的湖绸内衣,红色的锦缎圆领直裰,胸背及两肩处有蟠龙图案,将头发擦干净后,又带上了翼善冠,扎上了玉带。

    李安国一看这套衣服就是大官穿的,不过西营的将士倒没管这些,张献忠在武昌正式称王时还穿着一身金灿灿的衮龙袍呢。

    不过他看小凳子望向自己的眼睛隐隐带着泪花,知道他触景生情,想起了这衣服以前的主人,便安慰他道:“小凳子,一朝天子一朝臣,这也是彼等的命,今后你就跟着我吧,荣华富贵不见得有,保命还是可以的”

    小凳子点点头,出门又叫过几个下人将房间收拾了,李安国也将那碗参汤喝了,喝完后,体内一股热气升腾起来,洗澡前的倦意又全没了,便信步走到门外。

    刚走到门外,迎头又和一人撞上了,只听“叮当”一声,一只碗掉到地上跌得粉碎,接着一股香味传来。

    那人正要低头收拾,李安国一把扶起她,“不用了,让小凳子他们收拾吧”

    那人正是喜梅,月色中她双颊微红,略带嗔意,“呜呜呜,二娃,都怪你,这碗鱼汤我可是亲手熬了一个时辰!”

    李安国抓起她的手,“梅妹有心了,刚才我已经喝了一碗汤了,实在喝不下了”

    “喝了一碗?谁送过来的?”

    “是小凳子,对,就是那人,想不到这宫里的人服侍人倒很有一套”

    “哼!二娃,城外还有几万大军你现在就开始享起福来了?”

    “呵呵,有福不享是傻子,我等义军成日里不得空闲,当然要及时行乐啊”

    “你!”

    “嘿嘿,跟你开一个玩笑罢了,梅妹,正好你来了,陪我走走吧”

    喜梅见一身新衣的李安国在月色下愈发秀逸潇洒,梳洗后的脸庞也俊美动人,一时不禁痴了。

    “梅妹!”,听到李安国的呼唤,她赶紧追了上去。

    这次她大胆地抓起了李安国的衣袖,李安国自是安之若素,两人一边走一边说话,喜梅的身上天生一种淡淡的体香,李安国闻了不禁心神荡漾,走到一处假山附近忍不住一把抱住她就准备狂吻起来。

    这次喜梅也没有推开她,闭上眼睛瞪着幸福的降临。

    “安国,不可!”

    许久没有说话的张安国突然醒来了,声音非常微弱。

    一听到这个,李安国只在喜梅的唇上轻轻亲了一下便放开了,他揽着喜梅的纤腰,假意观看天空的明月。

    “二娃,你怎么这么久不和我说话?”

    “安国,我很虚弱,真的,很虚弱,记住,这是我和你最后一次说话”

    “.…..”

    一听此言,一阵淡淡的忧伤浮上了他的心头,不过很快他便释然了,自己迟早要彻底控制这具身体,早一刻晚一刻又有什么分别?

    不过二娃此时醒来确实不是时候。

    “安国,你做的比我好多了,这几天的战斗,莫说我了,就是义父亲至也不见得做的比你好,这身体交给你我很放心”

    “安国,你答应我一件事”

    “说吧”

    “今后你一定不能背叛义父!”

    “.…..”

    一听此话李安国不禁犹豫了,脱离张献忠单干算不算“背叛”?

    “安国,我知道你内心的想法,无论你在何处,只要不背叛西营,不背叛义父就可以了”

    “好,我发誓只要义父一日健在我便一日不背叛他,如何?”

    “行,那我就放心了,这次和你说话已经耗尽了我最后一丝元气……”

    “二娃!二娃!……”

    李安国知道勇敢善良的张安国已经永远离开他了,眼角不禁流下一滴泪珠。

    情急之下“二娃”两字也脱口而出。

    “二娃,你怎么喊起自己的名字来了?”

    李安国这才回到现实。

    “梅妹,你没发现我自死过一次后变化很大吗?我这是对着明月给自己鼓劲儿啊”

    “.…..”

    “二娃”,喜梅喜梅听了一把抱住李安国,李安国也抱着她,轻轻嗅着他身上的体香。

    远处的一间房舍里,有一人正从门缝里看着这一切,眼里也隐隐带着泪痕。

第四十四章 武昌整编

    第二天早上,李安国醒来时已经是巳时时分了。

    他从来没有这么晚起床过,难道是张安国走后神经彻底松弛下来的缘故?

    他摇摇头,草草洗漱、吃饭之后便来到旁边的书房,楚王的书房颇大,坐上二十人也无问题。

    只见李汉堂等人正在那里说话,“二娃,你可算起来了”,李汉堂笑道。

    李安国讪笑道:“李叔,昨晚有何动静?”

    “没什么动静”

    “哦?”,李安国一听不禁有些意外,金声恒就算要与自己决一死战也应该做一些动员,整出一点动静出来以壮声势才对啊。

    “早上呢?”

    “也无动静”

    这下李安国有些诧异了,难道金声恒还想等左良玉的援兵?

    “不好!”,他猛然想到了什么,“骑兵全体出动!”

    众人都有些莫名其妙,不过李安国吩咐了,王二喜等人赶紧去准备了。

    小半个时辰后,李安国带着四千骑先来到城东黄人龙的大营,只见大营静悄悄的,四个寨墙上倒有人端着长枪守着,李安国催马走进一看,只见那人半天没动,再走进一些一看顿时气的大骂。

    “上当了!”

    众人一看原来是一个草扎的人,身上穿着明军的衣服,戴着明军的毡帽,不走近些完全看不出是一个假人。

    等打开寨门众人走进去一看,半个人影也无,不过倒有十几匹马和一百多头猪,来到他们放置粮仓的地方,竟然还有许多粮食。

    众人赶紧离开赶到城南的金成勋的大营,情况与东侧的大营相差仿佛。

    李汉堂一见脸都白了,他拿起鞭子就向昨晚值夜的一个骑兵头目抽去,李安国拦住他,“李叔,不怪他们,还是我等大意了,两座大营离城池有两里路,后门恐怕有三里,又是晚上,他们只带少量的粮食,勒紧马口,趁着夜色从后门逃走,就是站在城墙上也看不太清楚”

    说完他问那个骑兵头目:“昨晚真的一点动静都没有?”

    那人答道:“没有……不,有一点”

    “哦?”

    “昨晚他们大营对着城池方向的那面半夜里突然灯火通明,其它三个方向倒是黑乎乎的,我们还以为他们只是加强对我方的防备,所以……”

    李安国一听恍然大悟,“这就对了,隔得远,一面光亮强烈,其他三面反而更加看不清楚,留下粮食不烧,留下牲口发出响声,自然是为了麻痹我等,这个金声恒,倒是好手段啊”

    等众人奔到楚国佐的大营,原本以为会遇到与前两个大营一样的情况,没想到这里倒是人头攒动,人喧马嘶的。

    一边的徐勇说道:“都督,这楚国佐的营头是金营中最差的,除了楚国佐自己的三千人,其他的都是左良玉在湖北抓的壮丁,连衣服都没统一,不过人手一根长矛而已”

    “这三座大营中,黄人龙的战力最强,金成勋的装备最好”

    李安国一听便明白了,昨晚金声恒、宋奎光逃到楚国佐的大营,等西营的人马退入城池后必定是宋奎光去了黄营,金声恒自己去了自家哥哥那里,这种情况下,还是自家兄弟靠谱。

    不过李安国很快又记起历史上的一件事,在金声恒在江西反正,谭泰大军压境时,就是他的亲哥哥金成勋和楚国佐密谋投降清军,最后还是宋奎光当机立断杀了这二人才未造成金声恒部一触即溃,虽然最终的结局没变,不过总算多支撑了一段时间。

    以现在的情形来看,金声恒趁夜带走黄人龙、金成勋的人马,必定是瞒着楚国佐,两个营地隔着三四里地,只要偃旗息马,还是容易瞒过他的。

    而等楚国佐第二天就算察觉了也晚了,白天在城上的守军注视下全是步军的他可算进退两难,而留楚国佐部在武昌,无论如何都可以迟滞自己的追击之势。

    “都督你看!”

    李安国顺着王二喜的手看去,只见楚国佐部的大营东门打开了,一个彪形大汉带着一群人出来了,这些人都没有带武器。

    “都督,那人便是楚国佐”

    楚国佐投降了。

    当他早上得知黄人龙、金成勋的大营都空了后,先是骂了金声恒的祖宗八代,接着便起了投降义军的心思,这大白天的,自己就是想偷偷溜走也做不到,城里听说还有几千骑兵,就自己这点人马,骑兵一个冲锋之下便全完了。

    “你降了我你等的家属怎么办?”,李安国却不想接纳他们,战力最弱,历史上还是一个叛徒,这样的人他是不会要的。

    “这……”

    “这样吧,楚将军,你将所有的武器、甲胄、粮草都留下,你带着你的三千人从富池口离开,剩下的七千人听说没有家属就留下来吧”

    事已至此,楚国佐也无可奈何,只能听李安国的安排,最后在李三才中营一千骑兵的押送下,楚国佐带着自己最精锐的三千人出发了,当然了,这三千人的齐腰甲和腰刀、弓箭等物自然留下来了。

    至于剩下的七千人,李安国的看法却与徐勇不同,这些都是憨厚老实的庄稼人,小的只有十五岁,大的四十的都有,正是他后营大练的火铳兵、长枪兵的上好人选。

    李安国让他们在大营前排成一个大队,也许是疏于训练,这些人整整花了半个时辰才略略排成一个松散的大队。

    这些人也很忐忑,“西贼”将最能打的的三千人放了,留下他们这些庄稼汉作甚?难道……

    正惶恐间,李安国说话了,与往常一样,他说一句,身后的领头子重复一句,经富池口一战后,三百领头子只剩下一半了。

    “我,大西营后营都督”

    “我知道你等很是不安”

    “不过不用担心,我不会杀你们的”

    “你们愿意回家的现在就可以走,不过兵器得留下,每人发一两银子作为路费”

    “十五岁以上,二十五岁以下的人愿意参加我军的,去那里报名”

    李安国将手一指,只见西城门附近已经一字排开十几张桌子,中营周文江手下的十几个读书人正坐在那里。

    最终有三千多人留了下来,剩余的李安国也未食言,每人发了一两银子后任凭他们离开了。

    办完此时后,李安国对李汉堂、徐勇等人说道:“金声恒连夜逃走,此时只怕已经进了幕府山,想追到他们只怕不易,不过总是要去看一看”

    “我带三千骑去咸宁,李叔,你立即派人通知贺小石、马武,任命贺小石去前营担任总管,马武就任后营总管”

    “将所有的俘虏甄别后能用的全部补充到两个营头去,武昌县、富池口两战后两营都有不小的损失,火铳兵全部留下,选三千人,新组建一营,以中营贺云龙的三千长枪兵为基础,加上这三千火铳兵,成立中左营,云龙你为中左营总管”

    “长枪兵的头目由云龙推荐,火铳兵的的头目从前营的火铳兵里挑选,等我回来后再定”

    “以中营另外三千长枪兵为基础,甄别所有的弓箭手俘虏,留下三千人,与这三千长枪兵一起成立中右营,徐将军,你如果愿意的话,能否就任这中右营的的总管?”

    徐勇一听便有些恍惚,他在明军里就是总兵,现在降了李安国后也正在为自己的前途担心呢,特别是李安国瞧不上楚国佐,将他放走之后更是如此,现在让自己做这三千长枪兵、三千弓箭手的首领,自然没有办法与以前的总镇大人相比,不过自己这新降之将能有这个结果也算不错了。

    想到这里,赶紧单膝跪下道:“末将敢不从命!”

    李安国将他扶起来微笑道:“我这里自然无法提供官军那样的条件,不过有福同享有难同当还是做得到的,将军,我等共勉之,如何?”

    徐勇有些感动,赶紧说道:“都督说的是,今后我老徐自以都督马首是瞻!”

    李安国道:“长枪兵、弓箭手的头目就从这两个营头挑选吧,你与各首领商议一下后报给我”

    又对李汉堂说:“李叔,立即通知王自羽,他可以在武昌县俘虏的新兵挑选水兵,还不够的,就地招募,武昌县那边的新兵俘虏有八千人,够他忙乎一阵子了,现在我等有大船近两百艘,小船一百多艘,需要的人手不少,让他自己看着办吧,他挑好人手后就将大营设在武昌”

    “你跟他说,大船要多少人,都是干什么的都要一一规划好,适当多一些也可以,我对他的要求很简单,水战先不说,让他在一个月内让这些新手能将这些船只在大江、大湖来去自如就行了”

    “另外,将剩下所有的骑兵,我们自己的,包括投降我军的全部打散,将一千五百骑放到前营,一千五百骑放到后营,前营由王二喜负责,后营由…”

    现在李安国手下的骑兵将领很多,除了王二喜,还有张六虎、贺云龙、李三才、张啸虎,以及新加入的徐成。

    “徐成,你就去后营带领那一千五百骑兵如何?”

    徐成看了徐勇一眼,徐勇骂道:“这是都督对你的赏识,还不快多谢都督大人”

    李安国略皱了皱眉头,不过很快便平复了。

    “剩下的骑兵全部放到中营,分别由张啸虎、张六虎、李三才统领”

    “通知在富池口的花小山,让他立即出发去通山、崇阳、通城三县,一旦发现金声恒部的行踪,立即就地袭扰,目的是让他们尽快退到九江”

    骑兵的事只能等他去咸宁后再说,交待完这些后,李安国带着几个骑兵将领向南飞驰而去。

第四十五章 咸宁

    其实这些事完全应该等到李安国回来后在统一安排,不过现在李安国的紧迫感很强,他这一次出去不仅仅是驱赶金声恒部,还想将咸宁、蒲圻、嘉鱼、大冶以及山区三县仔细探查一番,为今后的战守事宜摸摸底细。

    张献忠离开武昌赴湘后,除了新任命的武黄巡抚谢凤洲由于生病留在武昌府,原本在武昌府任命的一大批文武官员也跟着南下了,不过还是留下了不少地方官员。

    比如武昌府(张献忠将武昌府改为天授府,以下为行文方便,仍称武昌府)知府周综文、咸宁知县白云飞(历史上的黄安知县,由于李安国的介入,改任咸宁知县)、大冶知县奚鼎轩、蒲圻知县凃良极、兴国州知州黄元凯(原黄州知州,由于李安国的介入改任兴国州知州)。

    这些人不是提前投靠西营的读书人,便是张献忠在武昌开科取士后荣登“进士”的读书人(张献忠在武昌府开科取士,共录取进士二十名,秀才四十八名)。

    周综文,武昌人,三十多岁了还是一个童生,平生以李白自诩,仗剑游历湖广江西一带,明朝风雨飘摇时也联络了一大批与他一样“郁郁不得志”的读书人,张献忠进攻武昌府时出力不少。

    这次李安国南下名义上追击金声恒,实则借此机会巡视各州县,便将熟悉武昌府情况的周综文带上了。

    三千骑只带了十日的干粮,加上一些银钱,目前还是中秋前夕,马匹可以就地吃野草。

    武昌城的官道经咸宁、蒲圻、岳州、长沙、衡阳一直到广州,与后世的省道差不多,武昌府境内,武昌城至咸宁县的官道两侧,湖泊的面积几乎占了一半,湖泊附近则是大片的稻田,过了中秋节就可以收获了。

    张献忠将武昌府的农田分给穷苦人家后,老百姓的积极性非常高,看到打着西营旗帜的人马也不畏惧,自顾自的在田里忙着。

    李安国一见心里却有些不安,在原本的历史上,张献忠退出武昌府、黄州府后,左良玉部很轻松地就占领了两府,分了田地的老百姓就遭了殃,大部分粮食都被左良玉的大军抢走了,剩下的也被当地的士绅掠夺了,弄得明明是一个丰收年,老百姓的境遇反而更惨。

    如果自己也退出武昌府,他们的下场不会比历史上强多少。

    抵近咸宁附近时,李安国询问了一个在田里干活的老汉,得知金声恒的大军确实往咸宁去了,估计是走的急切,沿途也没有肆扰。

    中午时分抵达咸宁,李安国还以为城池没有防守,没想到城上的人见到大西的旗号后便打开城门出来迎接了。

    李安国见出来的人以两人为首,一位年近五十,穿着文官袍服,一位三十余岁,黑黝黝的,身材矮壮,也是一副士子打扮,穿着灰色的棉袍,不过腰间的袍肚(护腰的甲胄,一般用牛皮、布料制作)却显示了他武将的身份。

    “都督,那文官便是西王新任命的咸宁知县白云飞,黄安童生,前次开科时得了生员的身份,那武将便是咸宁守备宋江,原本是咸宁以北斧头湖等几个大湖的水匪,西王大军到武昌后,此人便带着手下的几千人降了……”

    周综文在一旁介绍道。

    李安国见周综文欲言又止,便问道:“此人以前名声如何?”

    周综文撇撇嘴:“此人是武昌府一带的悍匪,危害武昌府多年,左良玉都耐活他不得”

    李安国却不想听周综文的一面之词,他毕竟是后世的人,决定眼见为实。

    “大西咸宁县令白云飞(守备宋江)见过都督大人”

    白云飞向李安国鞠了一躬,宋江却单膝跪下行了一礼。

    李安国先将宋江扶起来,又虚扶了一下白云飞。

    只见白云飞头发花白,老态龙钟,双眼却炯炯有神,宋江生着一对三角眼,眼神凌厉,不过看着李安国却柔和许多,胡须浓密,倒颇有威势。

    “二位,昨晚可见到金声恒的大军从咸宁路过?”

    白云飞正欲作答,宋江抢先说道:“都督,今天早晨,城上的儿郎们远远地看到金营的大军后便立即关闭城门,由于敌军势大,我等便以城池为要,并未追击”

    李安国点点头,“金声恒部往哪个方向走了?”

    “如果职部所料不错的话,应该往通山方向去了”

    李安国心想果然如此,正想再问一些具体情况,那白云飞说道:“都督亲领大军至此,莫非武昌的战事……”

    李安国看了周综文一眼,心想后营在武昌府的几场战事让他这个当地人来说更有效果。

    周综文会意,朗声说道:“伪明左良玉部麾下总兵郝效忠起三万大军进攻武昌县,被都督麾下的后营击败,毙俘敌军两万余人,郝效忠也做了刀下之鬼……”

    “啊?!”

    白云飞、宋江两人一听吃了一惊,特别是宋江,以前左良玉在武昌时,不要说郝效忠了,就是他麾下一些小的营头出兵进剿,他也是有多远跑多远,从来不敢正面对敌,刚才宋江见到李安国如此年轻面上虽恭恭敬敬,心里却有些怠慢,一听此战后赶紧打消了轻慢之心。

    “都督大人亲领前营在富池口迎战徐勇、张应元两路人马共四万大军,大破之,尽歼两路人马,左营骁将徐勇投降我军,现为都督麾下中右营总管”

    李安国在此,周综文自然要吹捧一番,所谓四万人,实则两万余人,李安国也不点破,任凭他瞎吹。

    宋江大惊失色,以前徐勇的营头就驻扎在咸宁,宋江与他对战过,人家用一千步军就杀得他几千人溃不成军,最后躲进了大山才侥幸逃生,没想到如此悍勇的徐勇部也不是后营的对手,宋江此时不仅收起了轻慢之心,眼神还颇有些敬畏。

    “就在昨夜,都督亲领一万大军,大破金声恒最精锐的中营,全歼中营万人,其麾下的黄人龙营、金成勋营吓得连夜逃走,楚国佐营万人倾巢出降”

    这时宋江站不住了,他又单膝跪下道:“都督天威,我等不及,职部为都督贺!”

    白云飞也赶紧施礼道:“下官为都督贺!”

    李安国虚扶一下,笑道:“此几战过后,左营实力大减,再也不敢觊觎武昌了,你等大可安心抚民施政”

    白云飞、宋江两人赶紧点头称是,白云飞又问道:“都督,眼看就要秋收了,不知这田赋……”

    这正是李安国此次巡视各州县的目的之一,听到白云飞此话便将目光投向周综文,武黄巡抚谢凤洲一直抱病在身,李安国还没有见到他,眼下身为武昌府知府的周综文便是最高的文官了。

    “都督,以往伪明正赋不多,加上近些年增加的辽饷、剿饷、练饷,折合银两还不到两成,不过官府残暴,加上损耗便接近三成了,再加上地方上各种杂项、徭役,又接近五六成”

    李安国心想还剩下三四成也勉强果腹了。

    “这些还不算,如果摊上送粮、出具车马牛骡,粮食就只能吃上半年了”

    “那另外半年如何熬过?”

    “都督,幸亏这武昌府素来为鱼米之乡,水产丰富,包括鱼虾莲藕等,加上野菜,勉强能熬过一年,不过……”

    “不过什么?”,李安国有些不满,这些读书人怎么说话都是吞吞吐吐的?

    只见周综文瞥了宋江一眼,“都督,这武昌府一带,小的堰塘多为地方士绅所占,大的湖泊要收获鱼虾,还得给官府和湖霸上税……”

    李安国一看就明白了,这大湖里的鱼也不是想打就打的,除了给官府上税,宋江等人多半也横插一手。

    他心念转动,半晌才说道:“我大西军既然要经营武昌府,自然也要收税,不过……”,他一看天色尚早,便命王二喜带一千骑继续向山上追击,“进到山口附近就可以了,到山口后再派少量侦骑继续向通山方向侦查,我就在咸宁城等你的回音”

    又转头向白云飞、宋江二位说道:“两位父母官不请我进城一叙?”

    两人赶紧告罪,李安国让张啸虎带着一千骑在城外,自己带着张六虎一千骑进城——县城的校场已经被宋江占了,太多的人马也驻扎不下。

    来到县衙后院,李安国、张六虎、周综文、白云飞、宋江五人就在后院吃了午饭,饭后李安国让白云飞将桌子搬到院子里,几人一边喝茶一边叙话。

    “咸宁县如今有多少人口,多少田地,多少正常开垦的,多少抛荒的?”

    白云飞道:“回禀都督,咸宁、蒲圻二城新近才被西营占领,西王并没有在两地大量征兵,人丁减少的不多”

    “按照黄册来看,尚有户口两万八千五百九十一,还是万历年间张太岳在政是编造的,下官到此地不到十日,尚未清算实际人口,不过武昌府不比河南、陕西,还算富庶,逃荒的不多,估计两万户还是有的,一家按五口计,就是十万人了”

    “以前咸宁的好地多半在楚王以及地方豪绅手里,按照鱼鳞册的记载,咸宁境内有田地近五十万亩,小民手里田地不多,有一些也多是旱地,大多数都是佃户,刚才周大人所说的都是有田地正常纳赋的”

    “佃户虽然没有田地,不过只要黄册还在,杂项、徭役一样也不少,除了这些,尚要将收获的六七成作为租子上缴,这些人实在是生不如死”

    说到这里,白云飞站了起来,面向西边拱了拱手,“幸亏西王驾到,将田地分给了穷苦百姓,不然小民实在是活不下去了”

    李安国见了便知晓这白云飞以前估计也是一个穷书生。

    “以县尊之见,这田赋如何收缴?”

    “都督,咸宁抛荒的田地下官尚不知晓,不过在耕的四十万亩还是有的,按照一亩一石半计,加起来就是六十万石,上次分地时平均每户大概分了二十亩,可获粮三十石,去壳后也就是二十五石左右,也就是两千五百斤”

    “按一家五口一天五斤粮计,一年就是两千斤,也就是二十石,剩余的便可上缴国库”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47421/ 第一时间欣赏明末美僮传奇最新章节! 作者:龙吟森森所写的《明末美僮传奇》为转载作品,明末美僮传奇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明末美僮传奇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明末美僮传奇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明末美僮传奇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明末美僮传奇介绍:
安国者,献贼美僮也,姿容秀美,名二孩儿,时年十八,武艺绝伦,尝与黄靖南对阵,甫出战,僮飞矢中其手,黄几败阵,怒甚,伏兵擒之。爱其勇,欲令降,僮坚不允,绝其食死,后竟复活,演出一场明末传奇明末美僮传奇已经完结,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明末美僮传奇,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明末美僮传奇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