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历史军事朕这大明还有的救TXT下载朕这大明还有的救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朕这大明还有的救全文阅读

作者:河蟹道人     朕这大明还有的救txt下载     朕这大明还有的救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四十四章 天津巡抚

    把天津卫升卫设府,一直是朱由校的想法。现在开辟辽东海道,如果成功那以后就可以实行漕粮海运,设置海关收取关税。

    他的这一想法,刘一燝三人觉得可行,有登莱设巡抚的先例,天津位于京城咽喉,现在人口渐多,虽设有衙门,但已不能满足需要,如果海运大开,天津可以外防海口,内护京城,升府确有必要。

    “陛下,升府一事,臣觉得确实可行。

    其实早在万历二十五年至二十七年期间,朝廷就以加强海上防卫,保卫京城有专设巡抚一职,但朝鲜之役后,就废设。

    现在辽沈紧急,废卫升府未尝不可,只是巡抚之职,总宪全府,谁担任为好?”

    谁来担任?这个朱由校却未想好。

    “你们有没有什么推荐的人选,说来听听,就在这里定了。”

    这让刘一燝三人心里有了别样的计较。

    沈灌心中有了计较,东林已拿京畿总督之职,齐楚浙党这边却只有一个登莱巡抚,怎可与京畿总督相比,此时确实个机会,如果两巡抚换一个总督,也是可以接受的。

    刘一燝二人一听也觉得是机会,原本计划的蓟辽总督变成了京畿总督,权责降了不少,熊廷弼本就是楚党,现为辽东总督,如今齐楚浙党有一总督一巡抚,东林只有一总督,自然不可退让。

    这三人各怀心思,朱由校却不在意,只要推荐的人有真才实干,其次能够说服他即可。于是嘱咐张昶给三人上茶,让他们思考片刻。

    未久,韩爌起身进言:

    “陛下臣有一人可任天津巡抚一职。”

    “何人?”朱由校来了兴趣,抿了口茶问道。

    “段莘(地名)汪应蛟,此人明朝万历二年进士,万历二十六年朝鲜之乱,危及我朝,朝廷派天津巡抚万世德领兵平息朝鲜之乱,曾提拔汪应蛟为右佥都御史代镇天津巡抚,屯兵驻防,保卫京师。此人首倡屯田“始买牛制器,开渠筑堤”。

    到万历三十年,在天津葛沽、何家圈、双沟、白塘等地“令防海军丁屯种,人授田四亩”计葛沽、白塘二处耕种共五千亩,其中水稻田二千亩,屯田当年计收获水稻六千余石,杂粮四、五千石,效果斐然。

    其后又上疏建议推广水利屯田,设想在天津开垦七千顷水田,每年收谷二百万石,可抵当时漕运量的一半。但因其不久离任,此想法未能成行。

    现今陛下如要京畿屯田,可用汪应蛟为天津巡抚,让其继续主持天津屯田事宜,对朝廷屯田大计,事半功倍。”

    汪应蛟此人朱由校是知道的,是天启时期的著名的理财高手。但刘一燝闻言便出声反对。

    “陛下,不可,汪应蛟万历二十六年便是天津巡抚,光宗继位后,便委任其为南直隶户部尚书,此人亮直有守,视国如家。谨出纳,杜虚耗,为理财高手。担任天津巡抚岂不是大材小用尔。”

    韩爌的言语事先也没跟刘一燝商量,其实对汪应蛟,刘一燝也有自己的想法。

    这其实也是朱由校的看法,且不说由南京尚书迁任天津巡抚是否是暗降,主要是他也早有把汪应蛟迁任北京户部尚书的打算了。

    “那刘爱卿有什么可以推荐的人选?”

    “陛下,臣推举左佥都御史左光斗,此人为人稳重,敢于任事,并且早有开海运与屯田之建言,可让其担任天津巡抚,也可辅佐邹元标在京畿推行屯田之事。”

    朱由校明白所想了。左光斗这个人有才干,历史上也曾负责屯田之事,收效显著。只是京畿总督与天津巡抚都是东林的人,就怕东林势力太大。

    于是他也把目光投向沈灌,想听听他有什么建议人选。但刘一燝看到他的迟疑,想打消他的顾虑。

    “陛下,京畿之地,勋贵众多,人员盘根错节,要推行屯田与海运,阻力甚大。朝廷定要上下一心,官员也要齐心协力才是。

    天津又是朝廷咽喉,屯田、海运关键之处,如果如果选任非人,怕到时候相互掣肘,于朝廷不利啊!”

    刘一燝的一番话,也点醒了朱由校。确实要让下面人做事理应大力支持。不必瞻前顾后,如果这个位置再用齐楚浙党之人,互相扯皮就不好了。

    心思定了后,也就不管沈灌什么建议,直接拍板了。

    “那就这样,让左光斗迁任天津巡抚。至于刘爱卿你刚才提到的汪应蛟,朕也听闻,光宗对他也是信任有加,觉得他谨出纳,杜虚耗,是可用之大才。

    即位之初就任他为南直隶户部尚书,并早有升迁之心,朕今日得亏听韩爱卿提及,才想了起来,如今国家财事艰难,需要能度支有方的人才,朕看此人可行,所以朕欲提拔他为户部尚书(北京),你们看如何?”

    这一番言语,让刘一燝与韩爌二人不禁自喜,汪应蛟本就是东林人士,如果升为户部尚书,自然可行。

    这让沈灌感到为难,不过也只能接受了,他愈发觉得自从方从哲走后,内阁中他势单力孤,等明年孙如游等人到了以后,齐楚浙党就要被东林摁在地上摩擦了。

    “那此事就这么定了,你们现在便票拟,朕这就批红。”

    朱由校也不想脱拖延,当即便批红完毕。

    ·······

    说到此事,也接近中午了,剩下一个大事便是钱饷,他知道这个事情也不是两三个人一两回就能说完的,需要群臣商议。

    “朕的第二件事便是钱饷,现在辽饷、边饷、屯田、新建水师耗费巨多。

    现在十月,过年立马有新的花费,边饷辽饷年年有拖欠,朕的内帑是可以补一点,屯田等事朕也可以出一点,但内帑也没有金山银山,这样下去,怕不是长久之计。

    朝廷度支乃是至关重要,朝廷赖以所计,而年年入不敷出,此事不可为不大,必须增收节流才行。

    所以朕想四日后,召集六部以及阁臣商议此事,六品以上官员均可上书言事,共商大计。”

    “陛下圣明,财政大计不可不查,臣就让内阁发文,让群臣进言,商议此事。”

    三人也知道此事重大,自然不会怠慢,也都觉得这是个表现的机会。

第四十五章 朱由校的心思

    此时临近中午,朱由校也没让他们三人回去,留下来一起用了午膳。

    就算他向给内阁哭穷说缺钱,屯田修船、开海运的钱还是要给的。

    朱由校只得忍痛答应把魏忠贤搜刮来的一百三十多万两的赃款提前预定给内阁,用做屯田和修船的用途。

    看来要让魏忠贤加快进度,多反贪,多抄几个的家,不然根本不够花。

    ······

    午膳完毕后,朱由校小憩了一会,醒后就摆驾去文华殿听日讲去了。

    近来,日讲经筵连日不辍,这么勤学的态度,让朝臣对他赞誉有加。

    今日的试讲官丁绍轼,还是讲《大明会典》,但在朱由校的特意嘱咐下,丁绍轼今天把朝廷现今的财政情况及制度、源流做了简单的讲解,让朱由校收获颇深。

    明朝财政体系及其复杂,分散的,没有统一的财务统计,没有像宋代三司使那样统一的财政机构。

    六部每个部门都有自己征税权,皇帝还有自己小金库内帑,有专供皇帝的赋税、内府二十四衙门等,地方也会把一部分税收自己截留。

    这导致户部掌握的数据不一定准确,统一调度的时候各部门推诿,各部门不愿出钱,行政效率极慢。

    同时征收还有本色(缴纳实物)、折色(把实物换成白银)、征收不仅有实物、白银还有钞跟铜钱等等,问题及其复杂,要说清楚几天几夜都讲不完。

    所以这么复杂的财政体系,想要实现完全改革是困难重重,只能一步一步来。

    朱由校很明确,目前要做的就是在现有的财政体系下做到开源与节流,说白了就是多收税,少花钱。

    但多收税,怎么收,不能只靠自己的一封诏令就能实现的,也不是简单抄家就行的,这只是饮鸩止渴,必须细水长流才行,征收赋税,广开财源才行。

    但设置什么税,怎么收,对谁收,每个都是问题。

    其中牵扯利益太多,导致意见太多,哪怕一个所谓的党中的意见也不统一。

    比如历史上浙党有些人希望征收田税,不要征收商税;阉党的某些人比如崔呈秀等人也建议废除榷税,反对商税;同为东林李邦华等人也坚持加征田税等。

    但东林党内的某些人,比如叶向高、汪应蛟等反而建议加征商税。朝臣之间意见相左,做起事来自然会相互掣肘,不能长久坚持。

    这还是只是征什么税的问题。

    关于怎么征税,纷纷各执己见,比如许多人说东林反对加税,其实并不是,他们反对的是中央直接收税的制度。

    例如神宗派太监征收矿税,他们极力反对,批判为神宗搜刮民脂民膏。主张税必须由地方先收税然后再上交朝廷。

    因此对此进行朝议就很有必要,朱由校让朝臣们都提意见,共同商定,他也知道中间会各种推诿扯皮,而他就要做最终拍板人。

    等决策一定便立刻推行,哪一派的建议就由哪一派推行,如果效果不行,他也不建议派宦官去办,先把事情干起来,钱收上来,然后再说其他。

    待到国家财政困难稍微得到缓解,那他真正要做的便是统一财政,将朝廷收支都归于一个机构,比如户部或者类似于宋代三司使的机构,统一全国收支,统一运输财务,提高效率,减少损耗。

    目前这也只是个想法,需要慢慢筹划构建。

    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开源,找到更多的财源,度过当前难关。

    财源在哪里,作为后世者,他心里也大概明了。

    但自穿越来后,他发现古人特别是能经过科举考试之人,他们的智慧不下于现代人。

    这让他不禁心中有疑问,难道这些读书人就没看到问题所在吗?为什么现在是民富朝廷却用度不足,朝廷钱这么少,钱都去哪里了?是收不上来税还是什么原因。

    于是趁着日讲结束之余,朱由校便向丁绍轼问出了这个问题。

    丁绍轼听闻也思考片刻,随后郑重地向朱由校一拜。

    “陛下,此问题甚大,臣不敢妄答,但依臣观史书之间,宋之养军十倍于今,而不匮乏者,固茶酒盐矿海榷之利,而这些之利,朝廷虽有,但远逊与宋。

    只因这些产业诸多王公贵族,士绅地主牵扯其中,绝大部分红利都归于地方士绅豪强,其中盘根错节,想要革新变法,便会牵一发而动全身,阻力甚多。

    因此每次朝廷一提到开辟财源,便有人上书说不能行聚敛之术,不要与民争利,开海、盐铁、榷茶等均是如此。

    诸臣熟读史书,自然知晓其中要害,让许多人不敢行更易之事。朝官们也怕会败毁名声,招来其他人怨恨。

    哪怕许多官员不怕得罪人,却不能不顾及名声,导致不敢做,不能做。

    如果要广开财源,此事说易也易,说难甚难。

    全在陛下能否坚定为天下、为社稷之宏图决心,力破痼疾,毫不动摇,定要选用坚韧之辈,不惧流言尔。”

    朱由校听完后也明白了,眉头舒展后又紧缩,深深地吐了口气,啪一声拍了下大腿站起来,对着丁绍轼一揖。

    “多谢老师指点解惑,朕知道此事之难,但如今是被逼的不得已呐。

    朕定会以身作则,多勤俭,少奢逸,为国家计,还要清老师多多督导。”

    相比较明朝历代君主,能够这么说的皇帝已经很少了,丁绍轼听到后很感动,心中默默赞许敬仰这位年轻帝王。

    这其实也是朱由校的想法。

    任何一个政权,或者社会组织,都有三种人:第一种,有能力且有意愿做出一番成绩的;第二种,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混日子的;第三种,重私利而轻公义,只想着往自己腰包里捞好处的。

    王朝前期,第一种人多一点,第三种人少一点。到了王朝后期,第三种人极多,第一种人少。

    那他要做的就是把自己的名声搞好,多勤俭,少奢逸,毕竟皇帝再节约,还能节约到哪里去。勤政,作为经历过996、007等福报的朱由校认为目前的工作量真不大。

    等自己这些名声扬出去后,作出一副为大明鞠躬尽瘁的样子,就可以让更多的第一种人为自己重用,同时堵住第二种人非议的嘴,然后狠狠的切第三种人的肉。、

    再让第一种人获利,形成以他为核心的新利益集团。

第四十六章 翻译著作

    虽然心中有了计较,但饭要一口口吃,路要一步一步走。

    先看看朝臣们提的什么建议,再说也不迟。

    等日讲完毕,他就让人摆驾御马监。

    有了昨日经历,这次就没人阻拦。汪伯雨也早早在那里等待,骑马在栏场慢走了几圈,朱由校也慢慢上手。今早以来的繁重的心思也抛之脑后,心情畅快了不少。

    可惜时间紧迫,现在汪伯雨还没有把四卫勇士营选编出来,得明后天才行。

    于是朱由校骑完马后,也不多做停留回宫去了。

    刚回到乾清宫,就看见宦官们在正在暖阁中摆弄那个小自鸣钟,何宁在一旁盯着。

    前段时间朱由校嘱咐王安把小自鸣钟放到暖阁中,但自鸣钟的弦有些问题不能用,他就嘱咐修好再搬过来。

    “这个自鸣钟是修好了吗?”

    何宁见朱由校回来了,连忙躬身答道:

    “回万岁爷,修好了,上次这东西坏了以后,老祖宗就嘱咐银作局去重新修了一下,他们也聪明,换了下弦,就给弄好了。

    现在每次到点,这小鸟就会出来鸣叫报时,拖万岁爷的福,奴婢刚才就听着了,也是新奇很。”

    朱由校也是颇有兴趣的看了下,就边走边说的坐到了卧榻上。

    “你别现在听着新奇,等每个时辰叫一次,不多久你就会烦了。”

    何宁笑着蹲下身子,伺候朱由校脱靴。

    “只要万岁爷不腻,奴才们自然喜欢听。”

    “你这嘴,还挺会说的。”

    朱由校笑骂道。这时张昶端着模木盘,上面放着一杯茶跟一块毛巾过来。

    朱由校拿起毛巾擦了擦脸,随口问道。

    “大伴的身体现在怎么样了,好些了没?”

    “老祖宗自从上次受了风寒,就在床上下不来,一直咳嗽,也畏光,奴婢们请了御医来看,御医就说是老毛病,也抓了药,但就是不见好。”

    张昶一边端茶递给朱由校,一边忧心忡忡的担心道。

    “大伴现在已过古稀之年了,多病也是人之常态。待会把辽东进贡的百年山参给大伴补补身子。”

    “奴婢们替老祖宗谢谢万岁爷,有您这样的主子,奴婢们真是十辈子修来的福分。”

    张昶对王安比较忠心,闻言立马下跪谢恩,何宁见势,也连忙跪下磕头。

    “好了,你们也要尽心用事,不要辜负大伴对你们的栽培,大伴病了,现在司礼监岂不是只剩下邹义一人了。”

    “是的,万岁爷,现在司礼监那边只有邹公公一个人担着,不过有随堂太监辅佐,也是无事。”

    邹义也快八十多了吧,身体估摸着也快不行了。

    朱由校心里面琢着,看来只能先让魏忠贤进司礼监,不然司礼监禀笔太监都病倒了那就麻烦了。

    但就在此时,门外进来个小宦官禀报。

    “万岁爷,工部郎中徐光启在宫外求见陛下。”

    徐光启?朱由校脸露疑惑,难道是火炮铸造成功了?带着疑惑,他就让徐光启入宫觐见。

    “臣徐光启拜见陛下,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免礼,徐爱卿快快请起,何宁,赐座。”

    “谢陛下。”

    徐光启连忙谢恩入座。

    “徐爱卿,刚才朕还念叨你呢,你看看你身后这个自鸣钟,你可曾见过?

    这是当时利玛窦进献给皇爷爷的,上次早朝后就被朕翻了出来了,今天才修好。”

    徐光启一进来就注意到自鸣钟,他也见过此物,当时利玛窦向神宗进献时候,还询问过他的意思呢。

    “陛下,这西洋东西确实有点精巧,当时进献的时候应该是一大一小,大的不知去了哪里?”

    “呵呵,那个大的确实有些大了,于是皇爷爷就把它放到宫后苑了。

    确实,真所谓它山之石可以攻玉,我大明虽富有四海,但这些西洋的一些东西确实有我大明值得借鉴之处。

    就比如自鸣钟,还有地图。

    朕前几日还发现当时利玛窦进贡的一副《坤舆万国全图》,里面画了天下全貌。

    上面说天下有“大东洋”、“大西洋”、“小西洋”和“冰海”四大洋”,还说天下有欧罗巴、亚末利加(美洲)、利未亚(非洲)等地。

    朕记得成祖在时,也曾派三宝太监下西洋,最远也到了天方、利未亚一带,但自宣宗后,朝廷再鲜有人去了。

    让朕甚至感慨,如果那个时候能坚持去,我大明可能也会到欧罗巴、亚末利加等地了。”

    听朱由校这么一说,徐光启心中略喜,看来皇帝对大明之外的世界很感兴趣,而这正是他跟西教所擅长的地方。

    “亚末利加之地,臣也听闻利玛窦说过,是西洋新发现的大地,上面物产丰富,土壤肥沃,珍奇异兽甚多。如果陛下感兴趣,可以请几个西教僧侣前来,当面问询即可了解。

    不过就如陛下所言,西洋的一些东西确实有可借鉴之处。

    就如利玛窦来时,臣就曾与其翻译西洋算术著作《几何原本》,这本书乃度数之宗,所以穷方圆平直之情,尽规矩准绳之用也。对我朝算术乃至炮术有大用。

    而这只是西洋技术的一种,只是可惜臣精力有限,翻译一本就已耗费五六年之久,力不能支了。”

    这本书大名鼎鼎,在后世朱由校也听过乃至学过,里面的许多概念,如“直线”、“曲线”、“锐角”、“钝角”、“三角形”、“四边形”等等直到现代仍在沿用。

    徐光启这话也让朱由校来了兴趣,其实他也希望多见见这个时候的西方传教士。

    如今能来中国的传教士无一不是精通多门学科的人才,让他们来京城见见自己也无所谓,他更中意的是希望他们能在中国多翻译一些西方科学与地理著作,开拓中国人的视眼。

    “可以,既然你说这书这么有用,朕也颇感兴趣,那你就请几个知识渊博的西教僧侣入京,朕可以见见。

    记住,让他们不要一路传教,要快速进京,同时多带一些如西洋技术、地图、军事、火炮之类的书籍。

    如果朕觉得满意,你就派人跟他们一起多翻译一些西洋图书,朕到时候也从内帑拨点款支持。”

    徐光启一听大喜过望,心中不由感叹皇帝对自己真好,赏识有加,连忙跪下谢恩。

    朱由校摆摆手让他赶紧起来。

    “好了好了,聊了这么一会朕还不知道你为何进宫面见朕,是有什么事吗?”

    “陛下圣明,臣此次进宫觐见,就是特地向陛下报喜。

    臣这段时间与军器局工匠日夜赶工,已根据去年的工部尚书黄克瓒与京营总督陈良弼所著的吕宋大将军炮,成功制造出红衣大炮三门!”

第四十七章 火炮试射的准备

    这么快就仿造好了。

    徐光启的话顿时让朱由校来了兴趣。

    “这才一个月,徐爱卿。你可不要诓骗朕,不然给你治个欺君之罪。”

    “陛下,臣能亲自过来向您禀报,就是有所依仗,原本也没想会这么快。

    只是去年泰宁侯陈良弼铸炮的时候,便曾从军器局抽调铸炮师前去帮忙,那段时间军器局的师傅也跟随闽地的铸炮师学习了新技艺,现在铸造的时候就得心应手,快了很多,质量不错。”

    “好,朕甚感欣慰,但这大炮效果如何,朕也不能听你一面之词,要亲自看看才知道。

    这样,你回去准备准备,朕后日便亲临在京营教场,在那里观摩你铸的红夷大炮。到时候给朕试放几发。让朕看看威力。”

    徐光启一听有些为难,沉默良久,面露难色道。

    “陛下,您让臣试射红夷大炮不是不行,只是您去看,臣怕万一有个闪失,惊扰龙体,那臣便是死罪。

    再者京营教场在京城南郊,到时候您出去看,就怕言官上书让您烦躁呀。”

    这话让朱由校略有不满,自己这个皇帝想做啥还要别人来教嘛。不过转念一想,觉得说的也在理。

    朱由校继位后就没有出过皇城。上次他出紫禁城就已经让言官御史纷纷上书,却戒皇帝不要学武宗,让他看了气的不行。

    这次如果因为红夷大炮试射就出皇城,怕当天就会有言官跑过来阻止,徐光启也怕会被当成佞臣,群起而攻之。

    “你说的也在理,但京营教场不行,那哪里还可以试射红夷大炮?”

    只要想通,念头通达,朱由校还是很好说话的。

    “陛下,要不您就派身边内宦前往观看,到时候回来向您如实禀报也可。”

    徐光启原本就想入宫报喜,让皇帝派人验收演示,再请求再拨经费继续铸造。只是万万没想到皇帝这么坚持要亲自去看,这让他有点措不及防。

    “不行,火器本是我朝所强,这红夷火炮如果铸成,对大明大有裨益,再说自从徐爱卿你说了此事后,朕一直也心痒痒,想亲自见见这炮威力。”

    听了皇帝这么说,徐光启不由如临大敌,懊悔自己为什么这么心急。

    皇上对这大炮寄予厚望,希望越大失望越大,如果试射时,大炮有什么意外,那就骑虎难下,等着被责罚吧。

    只是现在朱由校去不去的成还是个问题,两人一直也想不出什么好的办法,一时陷入了沉默。

    何宁在一旁低头侍候,听见皇帝在为此困惑,眼珠一转,想到一个法子。

    “陛下,其实皇城有个地方正适合红夷大炮的试射。”

    “哦,什么地方,说出来,朕重重有赏。”

    朱由校一听来了精神,连忙询问道。

    “陛下,这地方您今日还去了,便是里草栏场,此地本就是训马之地,南北有三四里多,地势平整开阔,正适合大炮试射。”

    他一说朱由校就瞬间明白,这个地方确实可以,但此地在皇城内,红夷大炮也不是轻小物件,如果搬运进去定会被朝官所知。

    “此地虽好,但在皇城,怕不好运进来吧。”

    朱由校说出了自己的疑问。

    “万岁爷,此事易尔,内廷八局中的的兵仗局本就是掌内廷禁军的军用器械制造,其下设有火药司,专掌火器制造及仓储,定期来往皇城内外。如果陛下让兵仗局配合此事,定不会让朝臣们起疑心。”

    何宁对此早有打算。

    朱由校听此觉得可行,于是心中也定了计,就在里草栏场试射。

    “行,就按你说的办,徐爱卿,你回去好好准备,朕明天就让兵仗局的人跟你联系,一起合计送到里草栏场。

    “对了,反正也都试射红夷大炮了,你还如在军器局挑几样军种常用的火器,如佛郎机炮、火铳、鲁密铳啥的,也都可以试试,让朕也一并瞧瞧。”

    “微臣遵旨。”

    徐光启听完一阵头大,此时已是骑虎难下了,即使他不想试射也得试射。

    只能听从朱由校的旨意,回去要好好准备,期望到时候千万不要有差池。

    领完旨意,徐光启就谢恩退下,临走时朱由校把内廷临摹的《坤舆万国图》给了他一份,自从临摹好以后,他就很喜欢给大臣送这东西,开拓视眼也是好的,虽然对徐光启也无用。

    徐光启走后,朱由校就叫张昶把兵仗局的掌印太监叫了过来,亲自嘱咐。

    此人一听心中也为难觉得不可,火器乃凶器,如果出什么差错,他就是有十个脑袋也不够砍。

    但朱由校的坚持让他也没有办法,只能同意此事,告退后就连忙回去商议去了。

    事后朱由校想了一会,他觉得不能只有他看,红夷大炮国之重器,他的预想是以后京营改制,就是要依据戚继光之法编练一只结合中西的火器部队,其中当然也离不开红夷大炮。

    于是乎他也让何宁秘密派人去通知京营总督陈良弼,嘱咐他后天来里草栏场跟他一起看红夷大炮的试射。

    另一边,等徐光启出了皇城,知道此事严重,时间紧迫,也不敢回府,直接去工部军器局的铸炮作坊做准备了。

    虽说是作坊,但徐光启拿着皇帝给的内帑制造资金,将军器局火炮师傅聚在一起,加上铁匠、徒弟、帮工等,上百号人,聚在一起规模也不小。

    等他进来后,孙化元还在跟铸炮老师傅交谈,他本就对火器很感兴趣,师从徐光启后,也开始陆续了解西洋的火炮技术。自徐光启组建这火炮作坊一来,他终于可以投身实践。

    这段时间一直泡在其中,跟师傅交流铸造经验,甚至亲自下场帮忙,了解其中流程,快把这里当半个家了,可以说这么快能铸造成红夷大炮,有他的三分功劳。

    正在交谈的孙化元看到徐光启匆忙赶来,连忙起身迎接。他知道徐光启刚入宫面圣,此番来定时带来了消息。

    孙化元将其引入正堂,等徐光启入座后,接过仆人送过来的茶水,双手递上。

    “恩师,陛下此番同意了吧,我这边也与张师傅将新铸造的炮又检查过一遍了。

    如果试射,问题不大定会成功,到时候只要天使如实禀报,皇帝定会龙颜大悦。”

    徐光启也不接话,默默地接过茶水,浅抿了一口。

    “唉!”

    孙化元一听叹息,心中不由一惊,心想是否有啥变故,难道哪里惹皇帝生气了。

    但不等他提问,徐光启就把事情缘由给他说了一番。

第四十八章 赚钱的法子

    孙化元一听也觉得有些为难,他知道徐光启身份敏感,在朝中树敌众多,以前有东林与皇帝的支持得以相安无事。

    要是在皇城行大炮试射一事,被东林知道了,怕也很难为他说情了,这样他的老师必成为众矢之的。

    但皇帝这么说了,也不能不做,只能宽慰宽慰道:

    “老师也不必担忧,福兮祸所伏,祸兮福所倚。这次虽会被朝官有所非议,但我们新铸的大炮品质精粮,试射绝对没有问题,到时候皇上在一高兴,必定会有所赏赐,让我们继续研发,这也是好的。”

    徐光启自然明白这一道理,他们两个这段时间制作大炮,对其质量自然是心里有底的。但皇帝还要看看其他火器,火铳、佛郎机炮等火器的质量他却不敢保证。

    事到如此,也只能对这些火器精挑细选,期望不要出事了。

    这时军器局主事宗承旨收到徐光启回来的消息也匆忙赶来,当得知这个消息也只能与他们二人一起再次检查火炮,挑选火器了。

    皇帝动不动嘴,下面跑断腿。

    今晚不只是徐光启等人夜不能寐。

    皇帝要求在京六品以上官员上书讨论如何开支节流,并且在四日后召集六部以及阁臣商讨此事一经传出,就引起来轩然大波。在京的大小官员两三个也聚在一起讨论此事。

    收支之事一直是欲有作为的官员一直关心的,特别是自萨尔浒之战后,朝廷为了应对辽东战事,万历四十六年到到四十八年止,全国除贵州等少数地区外,平均每亩土地加征银九厘,计五百二十万零六十二两的辽饷。就许多朝官们极其诟病。

    历来加征税赋的都会被认为压榨民力,许多官员自誉为“为天下计”,自然对此十分不耻。因此许多言官对当时的首辅方从哲多有怨恨,认为他是奸臣。

    现在才征收三年没到,朝廷的财政又很快捉襟见肘了。九边饷银年年都有拖欠,辽饷越来越不够了,估计这样下去,京城百官的的俸禄都发不出来了,他们自然甚是担心。

    那怎么解决,如何开源节流,既然皇上都问了,他们也想提出自己的见解。

    于是从下午开始,从六部堂官、言官御史、各司衙门的官吏甚至勋贵们都在讨论。各种势力也开始鼓动官员上书,深怕自己挨一刀。

    有人建议继续加征辽饷从九厘提高到一分二厘,此言一出马上就有人反对,说不能再征收了,应该并征及榷关、行盐及其他杂项银两这样会好点;

    还有人建议应该打击私盐,说现在私盐横行,浙江之杭、嘉、湖、宁、绍,南直隶之苏、松、常、镇、应天、淮扬者,然此十二州,无一人食官盐,如果严禁私盐,便可增收十倍。

    浙党、勋贵勋贵一听立马就不干了,贩盐的利润如此之高,背后都是有勋贵、皇亲国戚撑腰,谁想要自己收入减少。

    于是就有人说应该榷茶。

    明初朝廷就在川陕和南直隶实行茶叶专卖,明初南直隶一地榷茶收入就相当于六十八万两银子,但收到是宝钞,后来由于宝钞贬成废纸,这六十八万两收入也白白损失,国家分毫之利都得不到。

    为此他们还搬出了杨士奇的“茶法论”,说建议效仿朱元璋杀欧驸马之事,对走私茶叶者重加惩处。

    每个省派能臣一个人,专门负责此事,那么每年收入,岂止数百万,并且这种事对百姓也没有太大危害,百姓买不起茶叶就少喝茶即可,主要是收富人的茶税,百利而无一害。

    有了榷茶的言论,很快就有了榷酒的言论。

    说从汉代以来都有榷酒,其中宋代尤其重视,唯独到了本朝就放开了,这完全不应该呀。

    为此还拿出宋代的例子,说宋皇佑间每年榷酒的收入就有一千四百九十八万六千余贯。这么多的钱朝廷就白白浪费了。朝廷就应该专门设官负责此事,一年下来估计又不下数百万收入了。

    由于皇帝让六品以上官员都可以进言,这让许多底层官员看到了机会,看着榷酒、榷盐、榷茶的言论出现,各个官员纷纷查找史书,以史为鉴,看看能不能找出更多赚钱的法子来。

    很快就有人把目光投到市舶司,他们发现唐宋没有海禁,在广州、泉州等地设立市舶司,每年税赋都有百万。但大明自隆庆开关以来,市舶司的收入极少。

    因此便有人提出,大明自隆庆开关以来,海上贸易远不止设立市舶司的广东、福建两省。其中浙江、南直隶也多有出海经商者,但却没有设置市舶司。

    同时福建、广东征收的市舶税,税额极低,国家所得也只有百分之一。出海征税按所谓常例,随意交纳,回船时更全凭吏员自己私意索取。

    利润都归下面的官吏了,与其利归于下,管理失控,还不如设定规范统一的征税定额标准,国家获利更多。

    于是就有人马上建议在浙江定海、笮浦(乍浦),南直隶浏河、海门这些繁荣的海外贸易港口派驻官员,增设海关征税。不仅如此,还应选择一个“重望大臣”,作为海外贸易管理征税的总负责。

    甚至还给出了收税措施,比如船只出港口的时候,根据量船之大小让他们交纳税额,还可以像内地的钞关之税一样,根据货物的的价值收税。不仅如此,还要进港口的税,不要太多,十分之二就行了,这个税并不重。

    “盖通番之利不重,则人不往。太重则人兢往。滨海之民,既专其利,四方不逞之徒又从而慕之。故税其出,税其入,不为苛。”

    此等言论越来愈多,还有人提出应该屯田、开矿、铸币等等措施。

    随着信息发酵,也让那些记得利益者门越发坐不稳了,纷纷鼓动上书说不能与民争利,不得压榨百姓商人,更有甚至直接提出皇帝不能这么爱财贪婪,不能学习神宗。

    朱由校对此毫不在意,他就是要让下面讨论,慢慢发酵,都上书,水搞得越浑越好,并且为了扩大四天后的朝议的影响,他还做了一件事。

第四十九章 改革邸报

    第二天朱由校看着送上来的题本目录,发现许多朝臣已经就开源支流上书进言了。

    仔细看了看题本,许多官员的言论还满符合实际的。

    就比如开市舶司,每个港口进驻官员,收关税;还有什么榷茶、酒、铸币等等,有想法的还挺多的。

    只是他就纳闷,为啥之前就没这么多想法,就只会加征地税?

    原因可能也有。

    也许是许多人只会说大话,现在看到他下诏书,就纷纷借此让自己扬名。

    可能是有些人早有抱负不得施展,想要改变但不在其位,这次真心上书言事,求自己采纳。

    也有可能这些海、茶、酒、盐等利益集团势力太大,早有官员想要做,但处处被阻挠,不敢做,

    甚至还有些人就是早就深受其利,不想朝廷动自己的蛋糕,变得尸位素餐、饱食终日。

    但现在都不重要了,既然朝廷以前不做,那就让他亲自来做。

    现在就是让子弹飞一会,把火烧的更旺一点。

    于是他招呼何宁叫通政司使叫过来。

    通政司,全称为“通政使司”,掌受内外章疏敷奏封驳之事,凡四方陈情建言、申诉冤滞、或告不法等事,于底簿内誊写诉告缘由,呈状以闻。

    相当于明代掌受内外奏章传达的机构,位列九卿之一,地位极其重要。

    通政司既然掌握奏闻的上传下达。所以为了让地方多掌握朝廷信息,它会定期向地方发邸报。

    邸报相当于中国古代官方报纸。

    每日通政司便会把皇帝的一些重要信息,比如婚丧嫁娶、重要典礼、重要诏书写在其中,当然还有什么官员升迁、处罚赏赐乃至重大战事、经济情况、社会文化、外交等等写在邸报上,供朝廷各地知晓。

    古代传播信息的有限,于是邸报是了解地方了解朝廷政令、具体情况最重要的渠道之一,受众极广。

    这么个大杀器却一直没人重视。

    因此朱由校早就起了改革心思,通过邸报,多发表一些有利的信息,树立自己这个皇帝一个为国为民的形象,为自己说话。

    他今天就让通政司把自己问政的情况以及一些官员所举的措施通过邸报在京城与各地传播一下,让此事发酵一下,让更多官吏百姓知道此事。

    没过多久,何宁就领一个官员进来了。

    “臣通政使司左通政署司事袁可立拜见陛下,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平身吧”

    袁可立?这人大名鼎鼎,朱由校后世就听过,大明三百年第一推官,以苏州推官之职,不畏权势刚正不阿,平息“董范之变”。

    又辽沈之变后,出任登莱巡抚,接纳辽东流民,重用毛文龙,重设东江镇,收复辽南。

    这让朱由校不由得好好打量了下他。

    “张昶,赐座,上茶。”

    “朕叫的是通政司使,怎么是你这个左通政过来了”

    “陛下,通政司使一直自万历四十七年就有空缺,臣自被今年八月,蒙先皇不弃,暂领通政司事。”

    袁可立闻言起身奏报道。

    今天皇帝的召见也事发突然,他也不知是何用意,没做什么准备。

    “朕明白了,不过也无事。

    袁可立,朕对你也是早有耳闻,你在苏州任上怒斥知府李涞,让其羞愧引咎辞职,又审定湖州案,平息“董范之变”,可称是本朝第一推官啊。”

    袁可立只在登基时和早朝的时候见过皇帝。对朱由校的印象也只是新皇登基,想要重振朝纲。没想到皇帝刚登基还知道自己。

    “陛下如此赞誉,臣愧不敢当,锄奸惩恶,明断是非,本就是推官职责,臣只是恰逢其时,身处其位而已。”

    “哈哈哈,说得好,如果多有些你这样的人,那就没有那么多冤案了。”

    朱由校摆手让袁可立入座,接着说道:

    “朕这次朕让把通政司的人叫过来,主要是想商量一下邸报的事情。”

    邸报,袁可立不由疑惑,朝廷邸报自有制度,皇帝这是有何用意。朱由校也看出来他的疑惑,抿了口茶。

    “张昶,你去拿一份邸报过来。

    袁爱卿,朕昨日让内阁发的诏书你看了没?”

    这件事袁可立早已听闻,他也心忧国事,昨日看见诏令,也准备上书言事呢。

    “臣昨日便有听闻,昨晚就有许多朝臣开始商讨,准备上书建言献策,也赞誉皇上心忧国事,是我大明之福。”

    “哈哈,如此甚好,朕确实就朝廷度支为难,现在朝廷用钱之处甚多,但钱年年不够用,朕刚继位,也没有点石成金之术,只能求告于诸臣了。

    不过朕今日看了看上奏的题本,有些奏言确实肯切,甚有用处。

    朕就想着可以专门做一期邸报,把朕的问题与朝臣上奏的一些有用的内容摘抄上去,不知可否。”

    说话间,张昶就把一份邸报拿了过来,朱由校拿过来看了下。

    手中的邸报像个册子,首页写着邸报二字,右下有泰昌元年十月的字样,打开一看就是一些上月大事,包括自己登基、考成法推行等等。

    看着朱由校翻看着邸报,袁可立也似乎明白皇帝的心思了,这是想要这件事范围更大一点,不过他也觉得可以。

    “陛下,此事容易,那臣就把皇上觉得有用的题本内容摘抄在邸报中,下发给各省在京的提塘官(各省驻京办主任),让其早日发往各省。”

    但朱由校的心思并不是只是这。

    “可以,但朕觉得我大明自太祖开国以来,就广开言路,现今亦是如此。

    这些奏言既然于国有利,那就应该好好商讨下,朕想着让翰林院选人就奏言的内容进行讨论阐述,分析要害利弊,及其实行难易。

    最后在摘抄下发地方官府,甚至要下发到民间,让京城与地方百姓也能明了此事,知晓厉害。”

    这让袁可立面露难色,这邸报是官方报纸,都是面向官府的,面向百姓确实却没有过。

    朱由校知道他有些为难,就继续向他解释。

    “此事甚是容易,以后就把邸报分为两册,一册是内刊,一册是外刊,内刊专门给朝廷要员来看,内容机密,不可随意外泄。

    外刊内容直白,官吏与百姓也可阅读,只不过百姓要购买才行,让百姓了解国事也是好的。”

第五十章 翰林评论

    邸报是官方报纸,规定只发给官府,但保密性不强。

    在明代,民间许多人可以向拥有邸报的官员购买和抄录,导致邸报上许多朝廷机密随意泄露。

    朱由校想着与其如此,还不如专门设置内外册,内册类似于内参,只给朝廷高官;外册类似于报纸,每日发放印刷。

    借这几天群臣上书的机会,朱由校就把这么事情给办了。

    “陛下,这么做也是可行,但以往都是通政司编成一册,发给提塘官即可,现在大量发行,从选题、印制再到发放,通政司怕忙不过来。”

    袁可立也觉得可行,只是这么做会略有繁杂。

    “此事易尔,外册本是为了让百姓明白朝廷政策动向,利国利民。

    其中关节都替你想好了,你们通政司人手不够没关系。朕准备让司礼监也参与进来,协助通政司办理此事。”

    明代司礼监不仅只负责批红,还负责皇帝的书房和笔墨书画,为了供给皇帝的文书制作,它下面还有一个经厂,是一个掌管刻书及书籍版片的专门机构。

    里面光纸匠、裱背匠、刷印匠、刊字匠等等就有一千多人,协助制造邸报外册绰绰有余。同时由司礼监协助制作,他也好对内容有把控。

    但袁可立闻言立可面露难色,原本邸报由通政司直接管理的,现在让司礼监参与进来。

    这不是让内廷侵占通政司职权嘛,朝臣最反感就是这种事情,袁可立性格刚正不阿,立马出声反对。

    “陛下,此事万万不可,邸报制作,朝廷本就有规章,如果让司礼监涉足,怕有失章程。”

    “袁爱卿,不必急躁,朕知道你担忧什么,朕答应你,邸报仍是通政司负责,司礼监只是让经厂协作你,其余不得干涉。但就一点,内容一定要严加审核,对朝廷要有利。”

    袁可立见朱由校保证,也就放了心。

    最后朱由校就交办了一些外册的注意事项,比如可分为日报与旬刊,日报内容简略,旬刊内容详实。

    可让翰林院或者朝廷大员在上面发文,论述朝廷问题,同时要排版美观,定价便宜,也鼓励民间摘抄等等。

    袁可立记下后,随即就告退着手去办了,朱由校也相信袁可立会办好。

    问政一事,只能等其慢慢发酵。

    而还有一事,是他现在心心念的,就是明日红夷大炮的试射了。于是招呼何宁过来问问情况。

    “万岁爷,奴婢知道您对这事上心,奴婢也盯着呢。今早就得知兵仗局已经安排人出宫了,估计现在正在搬运呢。”

    “那就好,对了你也跟御马监提前打个招呼,让他们也准备准备。”

    “奴婢遵旨。”

    知道进展顺利,他也就心安了,剩下的便是耐心等待。

    用过午膳,下午还要接着上日讲,今日讲官是孙承宗,在课上朱由校也问了与昨日一样的问题。

    孙承宗的回答也是稳重持中,他不主让田亩加赋,认为可以从其他处例如商税、榷关等方面着手,他的意见也代表了东林一些人的看法。

    朱由校也有此想法,商税、榷关、设海关阻力极大,只有自己怕很难推行,因此在他心里东林中孙承宗这些人未尝不是一个好的拉拢对象。

    既知孙承宗意见如此,他也说了今日改革邸报一事,就嘱咐孙承宗、丁绍轼跟翰林院的人就今天的设海关、征商税、茶税等提议,每人选一个提议写一篇策论。

    他还特别注明,策论内容一定要围绕制度的历史沿革,对朝廷的有利之处等等下手,尽快写完,交由通政司用于邸报外册发行之用。

    ·······

    第二天一大早,可能是皇帝亲自嘱咐的,亦或者此事确对国有利。袁可立办事效率极高,早上就把邸报外册送了过来,让自己御览。

    朱由校简单看了下,虽然是连夜编排,但排版却较为精美,并把昨日一些重要的建言简略刊登上去,每个建言后面还附有一篇翰林评论,简单易读。

    “可以,先按这么办,分发到各个衙门,允许民间购买与摘抄。”

    邸报的事情告一段落,今天就是要在里草栏场试射红夷大炮跟其他火器了。

    他为此事还特意告假,说自己是身体不适,上不了日讲。

    用过午膳,他便带人赶赴里草栏场。

    栏场内兵仗局跟军器局的人还在调试辛苦搬过来的火炮。

    徐光启仿制红夷大炮长约长三米左右,体型巨大,重三千多斤,过于笨重,极难搬运。

    昨日徐光启等人不得不临时给火炮做了个木车,把火炮架在木车上用红布包裹,再加上兵仗局的的人配合才给搬了进来。

    在火炮的旁边还有一些兵士在摆弄着一些火器,一个三只枪管的火枪,几个单杆火铳,还有一个小车上面放着一个小型火炮等等,有一二十件,估计都是当前明军常用的火器。

    陈良弼、汪伯雨、徐光启等人早已在此等候了,看到朱由校龙撵到了后,连忙跪拜。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众爱卿平身。”

    “今日朕过来就是想见见这红夷大炮和火器的威力,长长见识,也难为你们陪朕了,跟朕进去先看看。”

    朱由校看了看陈良弼,他看起来一脸严肃。

    “泰宁侯,朕今日过来你就是想让你一同陪朕看看,徐光启虽然仿制有功,但红夷大炮引进却有你一份功劳你。”

    陈良弼本不想来这,当知道在宫城内试射时,他就知道这事没有那么简单,到时候少不了被弹劾。但相比较弹劾,他更担心的事皇帝的安全。

    “陛下,臣等本为国效命,不敢居功,只是这火器试射危险极大,陛下千金之躯,万一有个闪失,那可如何是好。”

    朱由校早就知道会来这一套,但事已至此,必须得看。

    “朕知道了,有你们这些护着,朕还有什么怕的。”

    陈良弼还欲进言,但被朱由校摆手拒绝,随即就看到皇帝向徐光启等人问道:

    “现在准备的怎么样了?”

第五十章 朕亲自打一枪试试

    听到皇帝的询问,下跪诸人互视了一下,就见徐光启出来奏言道:

    “陛下,臣昨日从军器局运得红夷大炮两门,为了确保万无一失,现在仍在做最后的检查,还请陛下去站台休息片刻等候片刻,等这边准备好就可试射了。”

    朱由校老远就瞧见了正在调试的大炮,心中也好奇,想着要不亲自过去瞧瞧。

    “不用了,朕现在亲自过去看看这红夷大炮究竟如何。”

    这一说让陈良弼诸人大惊失色,朝廷火器的质量他们心里跟明镜似的,虽然现在能拿过来试射的,都经过徐光启、孙元化等人千挑万选的,但即使这样,他们仍不敢保证不出什么意外。

    “陛下,不可啊,那边火器堆集,十分危险,臣等万不能同意。”

    陈良弼闻言立马跪下,想劝朱由校不要去,徐光启等人闻言也跪下,纷纷阻止。

    朱由校身后的何宁见此情状,心想朱由校性子执拗,想要做啥就一定要做到,他也体验过反对的后果,现在皇帝兴致勃勃,陈良弼这么做岂不是扫了皇帝的兴致。

    “万岁爷”

    他随即又面向陈良弼等人躬身说道:

    “各位大人、公公,陛下这几天心心念念想着这红夷大炮威力如何,为了能看这此试射,都把日讲都给推了。

    现在红夷大炮又在前面,其实看一看也是无妨的,不过各位大人也是为陛下着想。

    陛下,奴婢斗胆有个想法,红夷大炮本来就大,放在那里也拖不走,还不如先检查着。

    万岁爷可先去站台,让陈大人、徐大人他们把那些火器先拿上来,让陛下上手把玩把玩,再等红夷大炮试射后,陛下再亲自瞧瞧。”

    “陛下,奴婢觉得如此甚好,请陛下先去站台,奴婢与陈大人他们把火器拿过来让陛下把玩。”

    汪伯雨最先反应过来,心里暗想以前有点小瞧何宁了,他如此能揣度皇帝心意,未来前途不可限量。

    陈良弼等人觉得何宁的方法是现在较为合适的,不然一直反对也不好,也只能出言赞同。

    朱由校见势如此,也觉得不是不可以,先这样吧。

    “行吧,那先这样,朕先去站台,你们那几个火器拿过来瞧瞧。”

    说完便在汪伯雨带领下去往站台走去。

    于是陈良弼、徐光启等人带人去靶场把一些比较轻便的火器收拾了下,火药去掉,然后带上站台。

    朱由校终于可以好好把玩下这个时代的火器了。

    明代的火器一直都很普及,军队中有三分之一,甚至二分之一装备的都是火器。他也好奇明代的火器究竟发展到了什么程度。

    没过一会,徐光启等人就上了,后面跟着兵士带着火器。

    陈良弼武勋出身,有担任京营总督,对于火器自是十分了解,他先是拿过来一杆火枪呈给朱由校。

    “陛下,这是鸟铳,此枪原本是乃佛郎机所有,后被倭国引进,嘉靖年间,朝廷平倭寇之乱,我朝屡有所获,加以改进,此枪有准信、照门射程远,远可射鸟,十倍于快枪,五倍于弓箭,故称鸟铳。”

    朱由校接过来仔细瞧了瞧,这杆火枪长大约一米五左右,有准信、也有照门。他拿起来掂量掂量,还挺沉的。

    这不是火绳枪嘛,火绳枪在火器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是现代步枪直接原型。

    朱由校掂量掂量。

    “此物造价几何?”

    这个陈良弼一时还答不出来,得亏徐光启掌管军器局,对这还比较了解。

    “陛下,臣曾翻阅军器局账册,万历三十五年造鸟铳一把一两半左右。”

    还可以,不是特别贵,朱由校心想。

    “有没有火药子弹,朕试上一试吧。”

    陈良弼等人面露苦涩,底线就这样一点一点降低的,现在已经让皇帝上手了,现在又要打一枪也他们也不好拒绝了。

    于是陈良弼只能让人拿来火绳与火药弹丸,当着朱由校的面装填好,亲自交给朱由校。

    “陛下,只要点燃火绳,等候片刻就可鸣放。另外鸣放时火光耀眼,陛下切记发射时要闭上眼睛。”

    朱由校接过来,示意陈良弼点燃火绳,枪柄顶肩,朝天上瞄去。众人的心思也提到了嗓子眼,心中默默祈求不要出事。

    “嘭!”

    一阵烟雾从火枪末端喷出,充斥着火药味,众人连忙去看朱由校,而他却饶有兴趣的看着天空,随后掂量着鸟铳。

    “这鸟铳甚是不错,就是装填有些麻烦,还有便是烟雾较大。”

    “陛下所言甚是,这鸟铳虽然精准,就是装填麻烦,兵士需不断训练,才能做到敌人百步之内两到三发。

    如训练不足,一发后,敌军便可走到阵前。同时烟雾较大,如果百人齐发,则烟雾弥漫,目不能视。

    所以虽戚少保与俞武襄(俞大猷)在京蓟与大同时,都曾让军中大量装备鸟铳,要求各营均要置备此物,但由于这等弊端,实际所用不多。”

    陈良弼因为最近依照戚继光之法训练京营,所以对鸟铳也甚是了解。

    鸟铳分很多种,有印度、英国火绳枪,西班牙、葡萄牙火绳枪等,当时无论哪国的火枪火炮炸膛的事时时发生。

    但朱由校却不认为,鸟铳(火绳枪)的优势也不能被忽视,稳定、威力大,准确度高。固然也有缺点,但也不能不重视。

    “这火绳枪有这些缺点,戚少保不可能不知,那他为何还要大规模装备,想来也有应对之法了。”

    这陈良弼自然知道。

    “陛下,火铳虽怕敌人抵近冲杀,但也有应对之法。

    戚少保当时便创有车营,御敌时,围车为营,车有小炮,火弩,敌远则施火器,稍近则施弓弩火铳,阻敌接近。

    待敌接阵,就让鸟铳带上铳刀,便可变火铳为长枪作战。后置有骑兵,随机侵扰敌军。”

    他这一说就让朱由校明了了,车营之法朱由校早有耳闻,说白了就是兵车防止弓箭火枪,用自己大炮跟火枪轰敌军,让其不能接近,最后用骑兵收尾。

    但这种作战方式极其耗钱,并且对士兵的作战素质要求高,对武器的要求也高。在明末这种随意克扣军饷,武器质量不得保证的形势下,车营能真正发挥多少用处,尚未可知。

    他记得现在在辽东就有一只以戚家军之法训练的浙军,将领还是戚继光的族人戚金,历史上在明年浑河血战中大放光彩,奈何寡不敌众,最终全部战没。

    不过现在他既然来了,定要让这个历史改变。

第五十二章 火炮试射

    鸟铳了解后,他又在陈良弼与徐光启等人的指导下,上手把玩了鸟铳的改进型号“鲁密铳”。

    鲁密铳其实也是鸟铳的一种。它是明代火器专家赵士桢向鲁密国(奥斯曼)使者请教鲁密国火枪的构造及制作方法,经改进后制成的。

    相比较鸟铳,鲁密铳枪管较长,2米左右,射程远,有效射程150米左右,同时配有刺刀,可近距离作战,在京营中装备较多。

    朱由校看完以后觉得明代火器并不弱,虽然不是世界领先水平,但也是紧跟着世界主流了。但他不禁有个疑问,现在试验的都是火绳枪,他记得明末就已有人发明了燧发枪嘛。

    “朕看这些火器威力盛大,但朕有一问,既然鸟铳、鲁密铳等都是火绳点燃火药,那如碰到阴霾雨天,火绳点不燃或遇雨熄灭,那岂不是会延误战机。

    你们说有没有可能在火枪上安装燧石,通过打击燧石取代火绳点火。”

    皇帝的话点明了火绳枪的弱点,通过打击燧石取代火绳是更精且有效的方法。

    其实欧洲早在1547年就发明出了燧发枪,并开始列装部队,大明崇祯年间也有人研制出了燧发枪,还没来得及装备大明就灭亡了。

    听到皇帝的疑惑,对西方比较了解的徐光启率先反应过来,随后给身后的孙元化失意其上前答话,孙元化领会后从容地朝皇帝揖道:

    “陛下此法甚妙,臣曾听老师提及过西洋就有一种自生火铳,采用的便是燧石点火,克服了火绳点火怕风雨的弱点,西洋可制,我大明亦可制造。”

    朱由校闻声疑惑地望过去,见有一面颊丰润、皮肤微弛的人在徐光启身后躬身答道。

    “嗯,最后一句说的好,既然西洋有,那大明亦可有,你是何人,朕怎么没有见过你。”

    徐光启看到朱由校询问,他知道自己的学生在火器方面造诣很高,也有心给他表现的机会,见皇帝关注,就出声替孙元化化解道。

    “陛下,这是臣的学生江东孙元化,一直跟臣学西洋火器法,对火器甚有心得,目前在军器局当差,臣铸造红夷大炮,他出力甚多。”

    孙元化,这人可大名鼎鼎,朱由校后世就曾听过,著名的西洋火炮专家。崇祯年间,曾花重金雇佣葡萄牙人打造了一直西洋火器部队。

    可惜这支部队在援辽过程中,因遇大雨春雪,部队给养不足,偷了一只鸡,被当地地主羞辱,部队不堪其辱,发生“吴桥兵变”,投靠了后金,给皇太极带来了梦寐以求的火器部队。后孙元化也被崇祯皇帝赐死。

    但朱由校明白,那事跟孙元化无关。反而现在就发现了如此宝贵的人才,定要好好重要。

    孙元化看着皇帝略有沉默,心中暗道是不是自己有所逾矩,让皇帝不喜,心中不免惶恐。

    “既然是徐爱卿的学生,朕就信的过,孙爱卿刚才说自生火铳我大明也可以造的,朕也深表赞同。

    你既然精通火器,朕就给你个差事,研制自生火铳就交由你负责,如果能研制成功,朕定重重赏赐与你。”

    孙元化一听大喜。

    “谢陛下,臣定不负陛下嘱托。”

    朱由校也相信孙元化铁定不会辜负他的重托,慢慢干,以后还要重用呢。

    此事定计,朱由校又询问把玩了会其他火器,没过一会,靶场便传来消息,说已准备完毕,只要皇帝下旨,便可试射了。

    听到这一消息,朱由校对这些个小火器便没了兴致,立马吩咐道。

    “行,准备试射。”

    递话的宦官连忙向靶场小跑去传旨了。

    红衣大炮两门,一大一小,大的是仿照吕宋大将军炮研制的铜炮,重量较大,制造起来也比较容易,但不好搬运。

    第二门小的是徐光启在孙元化的建议下,采取军器局原本的铸炮技术,铁芯铜体复合工艺进行铸造的,体积更轻盈。

    等试射的炮手接到旨意,就开始填装火药炮弹,明代的火炮试射按照规矩是要倍弹倍量,就是要双倍火药,双倍弹丸。但由于铸炮工艺略有粗糙,炮管气孔较多,在倍弹倍量情况下极易炸膛。

    但今天试射,炮手就不敢整这个幺蛾子,只是足弹足量即可。

    把火炮固定好后,炮手先把一半计量的火药先放进炮筒燃放一二次,使炮管预热,随后就将弹丸与火药以此放入炮管,插上引线,对准提前准备好的标靶,点燃引线。

    “轰”“轰”两声......

    朱由校也在站台上注视着炮手的动作,点燃引线没过多久,两门火炮就发出两声震天巨响,炮口随即冒出阵阵白烟,五里以外靶标的位置隐约看见也炸开一片。

    不一会,标靶位置来报,说已打中。

    朱由校看完整个发射过程,对大炮的试验效果甚是满意,“口径即是正义”诚不欺我啊。

    红衣大炮口径远比佛郎机大炮要大,威力也远甚佛郎机炮,这从声音就可以听出来了。

    里草栏场西南两三里左右的文渊阁,刘一燝此时正与韩爌、沈灌还在全身心仔细整理着题本,全然不知此时草场上这“惊天动地”的阵仗。

    对于如何开源节流,东林与齐楚浙党各有意见,在这几天的题本中也各有交锋,但真正的较量还要看后天诏对时候的表现。

    但刘一燝也不想那天相互扯皮,就想韩爌与沈灌把题本建议事先梳理下,到时候也好向朱由校汇总禀报。

    就在这时,震天“轰”的两声巨响从西北处传来。

    “什么声音?”

    刘一燝听后立马起身疑惑慌张道,韩爌与沈灌也疑惑不已。

    “这貌似是炮声。”

    沈灌率先反应过来。随即他们三人出了文渊阁,找到在外面的书吏询问情况。

    “属下们也不知,不过声音貌似是炮声,应该是从御马监的里草栏场那边传出来的。”

    书吏也不明缘由,只是把自己的猜测说了出来。

    刘一燝等人闻言满是担忧,御马监掌握内廷禁军,那里传来炮声莫不是作乱。

    但现在什么情况也不清楚,于是连忙派人去请王安,他们也亲自去前往乾清宫看看皇帝有没有什么事,同时找人去里草栏场问清楚是何情况。

第五十三章 铁芯铜体铸炮法

    这一炮打的皇城内人心惶惶。

    朱由校此刻却并不知晓亦或者并不关心其影响。

    看到发射成功后,不等大炮清理完毕,他就带着徐光启等人前去靶场观摩大炮了。

    带着一众人走到红夷大炮跟前,炮手早已退去,徐光启站在朱由校一旁,开始给朱由校讲解。

    “陛下,这门大的红夷大炮,是臣按照去年泰宁侯铸造的吕宋大铜炮仿制的,重三千多斤,此炮全身用铜浇筑,您也看到了,威力巨大。”

    朱由校摸了摸炮身,这炮确实庞大无比,有三米长,由于刚试射不久,炮身还有余热。

    “这炮如此大,怕在战场上不好运输吧。”

    徐光启看朱由校兴趣盎然,随即给他解答起来。

    “陛下所言甚是,此炮虽然威力大,但有三个缺点:

    其一,铜比铁重,此铜炮铸成后重量极大,搬运起来并不容易,因此只能用于守城,不能用于野战。

    其二,如果按照西洋铸造工艺,采取全铜铸造,很容易导致炮身多气孔,容易炸膛。

    其三,铜虽容量炼制,但大明少铜,朝廷铸造通宝,民间佛像等用途较多,导致铜价高昂,如果全用铜来铸炮,怕花费巨大。”

    徐光启说的他明白,体积如此大的确不方便野战。铜为原材料,铸造方便,但铜是稀缺品,要用的地方多,最主要的是费钱,现在缺钱的很,能省则省。

    “像这样一门铜炮造价几何?”

    “从原料、工钱、损耗等算下来一门三千斤铜制红夷大炮耗费两千五百两左右,泰宁侯去年也参与制造过,他也应该清楚。”

    陈良弼闻言,心中算了下,大差不差,回应说价格差不多。

    朱由校心里暗暗嘀咕着,摇了摇头。

    太贵了,十门就两万五千两,一百门就要二十万两。这个价格有点劝退他。

    “这确实昂贵,这还只是大炮一项而已,徐爱卿既然这么说了,是不是有节约的办法。”

    徐光启确有此意,前面往贵了说,不就是为了展现出他的成果嘛。

    “陛下圣明,这铜制大炮确实昂贵,不过这是完全根据西洋法铸造的。

    如果采用我大明铸炮法,铸造的大炮体积更轻,可以安装上炮车,也便用于野战,成本可减去三成,不容易炸膛。另一门红夷大炮便是依照我大明铸炮法铸成的。”

    朱由校随后又把目光投向第二门红夷大炮,这门红夷大炮看起来略小,安装在炮架上,但口径跟前一门一样,只是没那么厚。他触摸了下,触感及外在仍然像铜炮。

    徐光启看出了朱由校的疑惑,解释起来:

    “陛下,这门红夷大炮便是用我大明铸炮工艺铁芯铜体法制成的。

    此法是先铸铁胎,随后浇铸青铜,这样当铜凝固后,便会压紧里面的铁胎,加固抗压的作用。因只用铜做外衣,如此下来比纯铜炮更便宜和轻便,比纯铁炮更耐用,不易炸膛。”

    这种铁芯铜体复合层火炮制造技术可以说是世界顶尖水平。

    它巧妙地利用铜之熔点,远低于铁的物理性质,于铁胎冷却后再以泥型铸造法或失腊法制模,并浇铸铜壁。与先前的铁炮或铜炮相比,此种新型火器不仅管壁较薄、重量较轻、花费较少、而且较耐用。

    现在复合铸造法其实欧洲也有了,但它们的铸铁工业远逊色于中国,铸复合层金属炮的品质低劣,很快就被抛弃了。

    因此现在的欧洲都还是纯铜或者纯铁炮,葡萄牙更是只会铸造铜炮,铁炮根本不会。

    一直到1623年即天启三年,澳门总督弗朗西斯科·马斯卡雷尼亚斯与中国工匠签订铸造铁炮的合同,葡萄牙人才在明朝工匠的帮助下逐渐学会铁炮铸造技术。

    徐光启的话让朱由校不由的惊喜与意外。

    徐光启果然没错,如果真如他所说,那就应该大规模应用铁芯铜体的生产方式,如此的话,红夷大炮的成本可降低三成,从两千五百两直接降到了一千六百五十两。这让算经济账的朱由校不由深深地松口气,底气更足了。

    “那可以,就按你说的,就采取这种技术制造,你们军器局现在的产量怎么样,一月可以生产多少门?”

    徐光启面露难色,这其实也是它所面临的问题,现在把军器局所有工匠加起来才小1000人,他前段时间把铸炮师傅请在一起,加上铁匠、学徒、帮工等才100多人,效率并不高。

    “陛下,现在军器局的铸炮师傅较少,铸炮需要先铸模具,随后浇筑、冷却、打磨,事件周期为一个月。

    现在军器局铸炮工坊共有工人一百多人,如果只铸红夷大炮,轮班倒,一月可铸造20门左右。但如此其他如佛郎机炮等怕无法铸造了。”

    军器局现在铸炮师怎么这么少?朱由校带着疑问询问徐光启。

    徐光启于是又跟朱由校说了军器局的现状,原有工匠3589名,现今工匠人数只有986名,工匠缺额达六成。

    朱由校不由地哑然。但他也知道现在不是纠结这个的时候,现在问题是如何把工匠人数以及效率提高。

    “现在不管如何,这红夷大炮的生产效率必须提高,诸位爱卿可有什么办法?”

    朱由校看着身后诸人,陈良弼等人一时也想不出什么法子。

    汪伯雨等宦官却知道该怎么提高产量,只见汪伯雨悄悄给兵仗局掌印太监梁直使了个眼神。

    兵仗局其下设有火药司,专掌火器制造及仓储,下面也有工匠可铸造火铳、火炮。现在正好可以贡献出来协助制造红夷大炮。

    原本梁直对于徐光启仿制什么红夷大炮不是感兴趣,昨日当听到要帮其搬大炮进皇城,对徐光启更是反感,最后也是迫于朱由校的压力不得不做。

    但今日看见试射的威力后,对大炮研制也颇为心动,立马转变态度,想参与进去立一功,于是出列奏言。

    “万岁爷,奴婢可助徐大人一臂之力,奴婢掌管的兵仗局亦有匠人可制造鸟铳、佛郎机炮等火器,现为了万岁爷的大事,奴婢想着请万岁爷下旨让兵仗局与军器局一共制造红夷大炮,也可铸更多大炮,为大明分忧。”

    此话一出就让孙元化脸露不忿,梁直此话目的太明显了,研制的时候不帮忙,现在却过来抢功。

    徐光启却面色淡然,听到梁直这么一说,没有任何不忿,反而出言支持。

    “陛下,陈公公此言有理,不如就让兵仗局与军器局均有工匠,不如就一同制造,也好提高效率,早日铸造出大炮来也是好的。”

第五十四章 克虏炮

    梁直的心思朱由校岂能不知。

    不过徐光启深明大义,知晓这一事的重要性,没有异议,反而提出要通力合作,这让朱由校略感欣慰。

    “可以,朝廷要的火器数量本来就多,以后需求只会有增无减,那就让兵仗局跟军器局合作。”

    说完朱由校又想了下,若是一起共事,就怕梁直会跟徐光启等人不对付,于是接着嘱咐。

    “这样,为了便宜行事,就把兵仗局火药司并入到军器局吧。以后京城的火器制造仓储、一律归军器局管理。”

    梁直一听大惊失色,这真是偷鸡不成蚀把米,怎么皇帝不按套路出牌,忙向汪伯雨使劲儿递眼色,希望他帮自己说话。

    “万岁爷,这火器是国之重器,原本就是兵仗局职掌所在,如果全部交由外廷,就怕······”

    汪伯雨也觉得不妥。

    “陛下,臣也觉得不可,火器如此重大,还是多让内廷照看着为好。”

    徐光启虽觉得皇帝的嘱咐是可行的,但朝中许多人对他早已不满,这时候他也不想再得罪内廷宦官,也出声阻止。

    “行了,行了,那就让梁直为徐光启副手吧,但平时不得干预,须以徐光启为主。梁直,你可明白。”

    宦官的品性他是知道的,虽然对皇帝忠心,但喜欢对许多事指手画脚,不过让他担着副手,帮自己盯着也是好的。

    把朝廷中央火器制造合并整合一事他心中早有计划。

    明代火器不可谓不多,但许多质量极差,用不了、炸膛、放不响等现象比比皆是,平时不要急,到战场上可是要害死人的。现在正好趁这个机会整合起来,专人专事,也好监管,提高效率。

    “徐光启,今天红夷火炮让朕很满意,有功必有赏,朕进封你为工部侍郎,把京师火器生产的事情就给你负责,以后不仅是红夷大炮、像鸟铳、佛郎机炮等火器也都是国之利器,都要由你们军器局负责。

    不仅要造,还要给朝廷不断改进工艺,提高威力,降低成本。没工匠就招工匠,没钱就找内阁,听到了没。”

    让众人一听,感慨徐光启圣眷正浓,皇帝对他太信任了吧。

    徐光启闻言也感激涕零,连忙向朱由校跪拜道:

    “陛下如此信任臣,臣定当尽心用事,不负皇恩。另臣还有一事,想现在向陛下陈述。”

    “什么事,你说。”

    “现今最缺的铸炮师,现今各省也有火器工坊,工匠亦有,特别是广东福建一带尤盛。

    那边临近南洋,靠近吕宋等地,与佛朗机人、红夷人接触较多,火器铸造工艺精湛。

    特别是广东佛山,乃天下四聚之一,有北则京师,南则佛山之名,两广铁货所都,七省需焉。铸铁、铸炮工匠甚多,广东所需火铳、火炮也多在佛山打造,质量上乘。

    现朝廷缺匠师,还请朝廷派人在佛山铸造火器,北上运至京师,还可从佛山聘人匠人北上,以缓军器局之需。

    另外南京太仆寺少卿李之藻在广东于臣来信,说西洋诸国互有敌视,广东海上常有西洋船只相互攻战,舰船沉没甚多,还请让内阁下旨让广东布政司打捞西洋船只,缴其大炮,押运京城。”

    “可以,你到时上个题本来,朕详细看看。”朱由校觉得可行。

    红夷火炮一事至关重要,现在成果也是不错的。

    但朱由校今天试射不仅仅只是看一下,不然他也不会叫泰宁侯陈良弼了。

    陈良弼自上次说要整顿京营,朱由校就让他边整顿边另起炉灶,选京营善战之将领,另起一营,严加训练,以为样板。

    今天叫他过来就是想看看这一个月有什么成果,毕竟现在研制这些火炮主要供给的不是辽东就是京营嘛。

    “陈良弼,这红夷大炮引进本就有你一份功劳,你觉得今天试射效果怎么样。跟你去年所铸的比起来如何?”

    陈良弼今天全程参与,他原本还对徐光启还不屑一顾。

    直到看到徐光启用铁芯铜体铸炮法铸造的大炮时,就知道此炮远甚去年自己铸的吕宋大铜炮。

    但他并不嫉妒,反而是欢喜。

    他原本铸造大炮的目的就是想留一些在京营嘛。刚才又也听到了皇帝与徐光启等人的对话,觉得兵仗局与军器局合铸后,造出的大炮更多,心里痒痒,想求朱由校留给京营一部分。

    不能直接要,要先把皇帝哄好,心中便有了谋定,就听见朱由校问他,连忙回答道:

    “陛下,徐光启真是大才,臣去年费尽心力才只能按照原样仿制,而徐光启只用了一个月时间,不仅原样仿制,还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研制出了新炮来,让臣佩服不已。

    臣认为徐光启按照我朝铸造法研制的新炮,重量轻、花费少、较耐用,已原胜红夷大炮,怕不能以红夷大炮为名了。臣还请陛下为此炮赐名!”

    旁边汪伯雨、梁直、何宁等人一听直拍脑门。

    自己怎么就没有想到,让皇帝命名这么好的拍马屁法子。

    朱由校呵呵一笑,他只是问下陈良弼的看法,他怎么就想着让自己命名了,不过起个名嘛,也不是不可以,于是略作沉思一会。

    “行吧,目前朝廷之敌,建虏最甚。

    以后就叫这新炮为克虏炮吧,徐光启,你以后再多琢磨下,现在这个重量大、威力大,可以说是重炮。朕看朝廷也可以再研制重量轻一点的,再按照甲乙丙分类,定好规格,也好制造,鸟铳亦是如此。”

    徐光启自无不可,连忙应承下来。

    朱由校说完,便又把眼光投向陈良弼。

    “陈良弼,朕记得那日你向朕讨要吕宋大将军炮,说是国之利器,不肯轻易让出,要自己留用,现在估计看见徐爱卿新研制的克虏炮。心里是不是想着怎么向朕讨要呢。”

    陈良弼闻言,拱手憨笑道:

    “所谓知子莫如父,知臣莫如君,目前臣编练新营,自从在通州选兵后,人员齐备,正准备按照戚少保之法练兵,但京营许多军械已腐朽不堪用,枪不能射,炮不能用。

    正准备向陛下开口呢,没想到陛下如此体谅臣,看来也不用臣再开口讨要了。谢陛下!”

第五十五章 京营练兵的问题

    “你们看看,哪有这般厚脸皮之人,一开口就要东西,真以为朕有点石成金之术了。”

    朱由校听完陈良弼的话,笑着对周边人说道。

    “你先别说要大炮,先说说你那新编练的一营情况如何,究竟有多少人,什么配置,可千万不要诓骗朕。”

    陈良弼今日来之前便知道皇帝肯定会过问京营之事,心中早有腹稿。

    “陛下,臣自那日后,便马不停蹄从徐大人在通州所募之兵中,选取六千多名身体健硕、吃苦耐劳之人组建成营。

    根据臣的规划,第一营就按照戚少保之法进行训练,只是把骑营与步车营合为一体,骑步兵共6000人,其中骑兵2500人全部披甲,步兵从属车营全部使用火器因而不配甲。

    营中配置如下:战车650辆,灭虏炮(这种炮是架在战车上的,口径小)、佛郎机炮等共300门,鸟铳300杆,三眼火铳1700杆、再加上后勤辅兵鼓手车夫辎夫之类和大小将官,全员共6627人。

    这种战车营,立足于防守,先守而后战,并拥有大量粮草,遇到敌人不怕围困,可以长久坚持。”

    朱由校穿越前对明后军制也略有了解,穿越来也恶补过戚继光的《纪效新书》等著作。戚继光的步兵营鸟铳比例最高可以达到一半。所以听完陈良弼的阐述只是有一些疑惑,这鸟铳数量是不是太少了,如果被贴身了那该怎么办。

    “陈爱卿,这鸟铳数量听起来挺少的?只有三百杆,步兵从属车营全部使用火器反而不配甲,那万一被敌军贴身该怎么办。”

    “陛下,鸟铳虽然射程远,但是缺点臣也之前说了,装填慢、烟雾大、需要不断训练。

    因而边军并不常用,反而用炮多一点,遇敌则用灭虏炮、佛郎机炮等炮轰之,敌军近身,则用三眼火铳近身攻之,无往不利。”

    这三眼火铳是明代前中期常用的火器,既可以远距离射击敌人,也可以近战砸击,是一种两用兵器。他由三根管子合铸,形成品字形,火药室相互连通,点火后三管连射,威力巨大,是一种火门枪,远逊于鸟铳。

    陈良弼其实就犯了明朝北方军队一贯的错误,不喜用鸟铳。

    鸟铳其实在明朝南方及其流行,军队中步兵与枪兵的比例可以达到一比一,所以戚继光镇守蓟州时,便大力推广鸟铳。

    而北方明边军似乎并不喜欢鸟铳这种火绳枪,而是喜欢用炮,鸟铳的装配率比南方低得多,但是炮管够。

    所以戚继光之法在北方一直不被重视,甚至戚继光带来的浙兵也被歧视,从蓟州兵变再到朝鲜之役,现在真正用戚继光之法练成的军队只有在辽东的戚金一部了。

    所以陈良弼虽说是按照戚继光之法练,但并未学其精髓,只是学了皮毛。不爱鸟铳,中意火炮,现在看见克虏炮(以后红夷大炮就写作克虏炮)威力这么强,就更心痒难耐了。

    朱由校心中暗自叹气,这是明朝北边部队的通病,喜欢用炮也不是不行。问题是明朝后期大炮的口径小,质量差是出了名的,炸膛、放不响是家常便饭。在红夷大炮没有出现之前,有时候根本破不了女真人的盾车,极容易被其近身。

    但他也清楚,想要立马改变是不可能的,只能不断地胜利证明火绳枪的优势才行。

    徐光启心中也是如此想法,他身在南方,又经常与利玛窦等耶稣会传教士探讨军事问题,不然就不会这么想引进红夷大炮了,也知道鸟铳的优势,现在看到陈良弼的回答,便不是很满意,但也不好当面进言反驳。

    “泰宁侯,朕曾看到戚少保的《纪效新书》,他书中步兵营鸟铳比例最高可以达到一半。朕知道既然嘱托你去做,就必须信任你,也不想过多干预军中事务。

    但此事朕还是希望你回去能慎重考虑鸟铳配置,三眼铳射程低,威力小。鸟铳虽有种种缺点,但射程远,威力大,造价你也说过一两半左右。加上火绳、火药罐等杂物也就二两,军中一半即三千人持有此物也就花费六千两左右,耗费不多,但朕相信收效会甚大。”

    陈良弼原本准备向皇帝请功的,但没想到被朱由校打击了,认为他如此配置不行,心中略有不忿,但碍于朱由校的身份,也不好反驳,只能点头称是。

    朱由校也猜到他会不满,打个巴掌再给个甜枣吃,他也不想打击陈良弼的积极性。

    “你也不要恼,用心做事,朕也不会亏待你,你不是中意克虏炮吗?朕这就说好,以后军器局生产的一半克虏炮都交给你,直到满额为止,让你用个够!”

    陈良弼的心情这才好了一点。

    “陛下这么说,臣无话可说,感激涕零,回去定让士兵们苦练鸟铳。”

    听着陈良弼的话,朱由校不禁疑惑他究竟能不能真的用好鸟铳,这东西可不是苦练就行,还有如何与骑兵、炮兵配合、是否可以三段击等等。

    不过现今就先用他,毕竟现在支持整顿京营和愿意编练新营的人不多。

    “那就好,泰宁侯办事,朕放心的很,朕也会让军器局和兵仗局把你需要的军械提供给你。到时候好好训练,朕以后也要向今日一样,亲临教场检阅你练兵成果。”

    “此事易尔,到时军成,臣定会亲自在率军恭请陛下检阅。”

    “好的很,但是虽然要练兵,但你另一个差事可不要忘了,现在做的怎么样了。”

    另一件事就是整治京营,陈良弼这段时间跟魏忠贤一起成效显著,昨日就想着趁今天能面圣,就亲自向朱由校汇报呢。听到朱由校问起,于是整理思绪准备禀报。

    但话音未起,就看见远处有宦官一路小跑过来。

    “陛下,老祖宗跟邹公公现在正在栏场外求见,说听到这边传来炮声,知道陛下也在此,担心您龙体受惊,特地前来看看适才情况。”

第五十六章 京城闲谈(一)

    众人闻言,便知道内阁跟司礼监定是知道了,现在正过来探明情况。

    不由得有丝紧张的都把目光投向朱由校,皇帝肯定没事,但他们这些个人可就遭殃了。

    朱由校也知晓他们的小心思。

    “不用担心,朕给你们担着呢,再说这研制克虏炮本就是利国利民之事,今儿个也是朕非要在这里试射,跟尔等无关,暂且放宽心。”

    说完便转头给报信的小宦官嘱咐。

    “你回去给大伴说,让他先候着,朕这就来了。”

    于是他就嘱咐众人把靶场清理下,该搬的东西搬走,收拾了一下便向里草栏场外走去。

    到了门口,就看见王安与邹义在门外候着许久了,看到皇帝出来,立马上去迎接。

    “咳咳·····陛下,奴婢刚才听到两下剧烈的炮声,内阁也过来询问怎么回事,还亲自去乾清宫面圣,咳咳咳,但奴婢也不知什么情况,最后得人来报,说是陛下在里草栏场试射火炮。不知可有此事。”

    朱由校看着边咳嗽边说话的王安,心里稍有些不耐烦又不是滋味。

    “大伴身体不适就不要出来了,现在天气渐冷,再伤着身体就不好了。”

    同时也对王安身后服侍的宦官呵斥道:

    “你们是怎么照顾的?大伴如果出个什么事,朕拿你们试问!”

    “万岁爷,无事的,奴婢身体一直不舒服,最近卧床养病也不见好,老奴近来未曾服侍在侧,还要陛下请罪呢,还请陛下不要怪罪他们了。

    只是陛下千金之躯,一定要以江山社稷为重,所谓“千金之子,坐不垂堂”,您有什么事就让何宁,张昶他们去看就行了。以后切不可以身犯险。”

    “朕知道了,没事的。只是这次徐光启研制的红夷大炮,乃是对付建虏之利器,不能不重视。朕原本想去南郊京营校场,但是怕兴师动众,所以安排在这里。

    我身边有多人护卫,距离火炮远的很,不碍事的,现在不也好好的嘛。大伴放心吧。”

    见朱由校的话不置可否,王安也无可奈何。

    他现在身体越发虚弱,心中早有退养之心,但苦于心中没有合适的接班人选,只能强撑着。

    而他能明显的感觉到,强撑着的后果就是他对朱由校的影响力越来越弱,这次火炮试射,朱由校不提前告知就是一个例证。

    但他也清楚只一味地劝说只会招来反感,所以看到朱由校这种反应也不多言语,就恳请朱由校不要在这继续逗留了,刘一燝他们早已等候,还是回宫为好。

    朱由校也很无奈,拗不过,所幸这边事已了,于是就上了龙撵,摆驾回宫了。

    今天一折腾,他也累得不行,也不想听朝官们的劝谏。到乾清宫外见到刘一燝三人,也只是简单说了缘由,道了无事,谴他们回内阁办差去了。

    刘一燝三人虽有心劝解,看到朱由校态度坚决,没有余地,只好作罢。

    ······

    北京城内,从皇城中传出炮声的消息已经传开了。京城的诸多好事者早已作活,谣言四起。

    黄栋本是山东人,去年山东大旱,他家遭了灾,便一路逃荒到了京师找亲戚避难。路上饥寒交迫,母亲被饿死在途中,姐姐在路过保定时为了活命卖身为婢,只留下他勉强捱到了京师。

    到了京师,按照他母亲临死前给的地址,好不容易四处打听,摸到了舅舅家。

    舅舅见他逃难来此也不忍拒绝,便把他收留下来。但舅舅一家六口人,生活本就艰难,现再添上他这一张嘴,更加拮据了。

    好在勤快,他也找了生计,在一家茶馆当伙计,所幸他头脑伶俐,干活利索,也识得一些字,因此深受掌柜的喜爱,生活也逐渐安稳下来了。

    今日他还像往常一样干活,端茶送水,忙的脚不沾地。

    直到午时刚过,正是茶馆稍许清闲的时候,他也忙里偷个闲,坐着休息了会。但休息没多久,就远远看见往日的常客袁四爷拿一叠小册摇着步子走了进来。

    “黄栋,给我泡一碗虎丘,记得不要用苦水。”

    袁四爷刚进门,就扯嗓子喊道。

    “好嘞,没问题,这中午刚到的沙井水,水甘甜的很,这就您泡上。”

    北京井水多碱,苦不可饮。所以就有私人凿井,水甜的话,就用来经营卖水,掌柜置木独轮水车,上方木桶,伙计灌满后,推抵买者家,倒入水缸,取钱走人。

    袁四爷找了个里面安静点的桌子坐下,便显摆样儿地举起手中的小册子看了起来。

    黄栋麻溜儿地端来茶水小食,给他倒上。顺便瞄了一眼,册子内容未看清楚,只隐约看见《京报》二字,右下角附有泰昌元年十月的字样。

    “哎呦,袁四爷,您看着的不会是邸报吧”

    袁四爷一听这话,放下手中的京报,斜着眼惊讶的看向了下他。

    “诶,你这个茶馆跑腿居然还知道邸报?”

    “小时候曾上过几年私塾,先生拿了一份给我们练习认字,也就记着了。听说这邸报不是先发官府嘛,我们能看到都是几个月后的了,您这份当月的邸报咋就这么新呢?”

    袁四爷一听,把京报放在桌子上,封面朝上,朝着吹了口气,用手把褶皱的地方慢慢抹平。

    “这你就不懂了,京城是天子脚下,能跟其他地方比嘛。这可是昨日刚出的邸报,刚从通政司衙门那里买来的。”

    他这么一说立刻引来周边喝茶人的一阵讥笑。

    “袁四爷,你这话真是假大空的很,且不说这邸报是不是买来的,就说这通政司何等重要的地方,你才只有个秀才出身,怎么可能进得去。”

    袁四爷大半辈子考举人屡屡不中,好在家境殷实,于是作罢做个闲散之人,每日喝喝茶,聊聊天,看看书,也是悠然自得,但最嫉恨别人说他自己只是秀才。

    他一听这话顿时急了。

    “真笑你们这些人孤陋寡闻,昨日下午通政司衙门前便有告示,说圣上开恩,欲让天下百姓知晓国事,特将邸报分为内外两册,外册允许军民百姓购买阅读,一册只需要银一钱(相当于十块)。

    你们去通政司,现在还有呢,我听司吏说,以后每日都有最新的,限量一千册。

    我看这册上有皇上诏书、百官题本、还有翰林的文章,值的很,不仅可以自己看,回去让我家孩儿读读翰林的文章,吸吸文气,以后也中个进士。”

    说着袁四爷还略显得意。

第五十七章 京城闲谈(二)

    “一钱银子?袁四爷可真是家境殷实啊,看样子我等也没机会看了。”

    一茶客听到袁四爷说到《京报》价格,不由惊呼道。

    要知道,现今一两银子等于1000文钱,一钱就是一百文钱,一斤猪肉的价格是20文钱左右,米价是2.5文钱一斤,一钱银子可以买5斤猪肉,40斤米。所以袁四爷的一钱银子买一份《京报》已经是很奢侈了。

    没想到袁四爷一听,面色不屑一顾。

    “你们懂什么,多少达官显贵听闻后都遣人排队来买,这可是能够了解朝廷最新政务呢”

    “您先别叨唠这些,倒不如先给我们讲讲,让我们也先听听现在朝廷是在干啥?”

    这位茶客刚说完,另一位年龄稍大,模样癞疤子的人立刻接道:

    “还能干啥,无非就是新皇登基,要大婚选秀、我还听我媳妇远方表舅说,现在皇上可了不得,刚上去就把郑贵妃之兄郑国泰的府邸围了,光抄家都抄了一百万两之多。”

    “你可别瞎说,抄什么家,只是交了赃款,人没事。”

    旁边一位年轻茶客立刻将其纠正。老癞疤脸茶客的闻言也不屑一顾,恼其打断自己说话,接着说道。

    “都一样,这圣上可真狠,这才刚即位多久,就对郑国泰一家下手,这郑贵妃没有去世吧,现在估计福王的请命题本都快到京城了。”

    他这话立刻引来周边人的话匣子。有人说皇帝这么做是应该,也不看郑贵妃是怎么欺负光宗跟皇帝的;也有人说,一上来就处置太过了,怎么说也是皇亲国戚,郑国泰之子郑养性头发一夜全白了;还有人说新皇这么做不是报复,而是为了治贪腐,不仅处置郑国泰一家,连带宫中抓出了好几个贪污宦官。

    茶馆掌柜一看,慌得不行,这些话万一被有心之人举报给官府,给个诽谤朝政的罪名,茶客可以一走了之,那他就麻烦了。于是连忙给黄栋使了个眼色。

    黄栋也心领神会,立马大声说道:

    “各位爷!各位爷!你们说的都是上个月的新闻了,早已过时。而袁四爷手中可是有最新的朝议政务呢,与其议论个没结果,还不如听他讲讲。”

    袁四爷此时也觉得脸上无光,一份《京报》一钱银子,他买的时候也是心疼。今日只不过顺路听说此事,就想着买来拿到茶馆向大家伙炫耀一番。

    只是没想到众人驳了他的话还自己议论起来,搞得他甚没面子,见黄栋如此也不愿再讲了。于是就把邸报一扔,说道:

    “你们谁想看就看,我可不愿意,哪有买来还免费读的道理。”

    黄栋见他有怨气,心中也明白必须让他气顺了才行。

    “那是,您费劲儿买了回来,哪有您读的道理,今天就让小的自作主张一回,今天您的茶歇免费,就当小店答谢您嘞。”

    “那不行,怎么也得再加一壶雨前龙井。”

    黄栋向掌柜的看去,得到掌柜的肯定后,笑着说道

    “没问题,谢四爷!”

    袁四爷听后,也是满意,就把《京报》递给了他,黄栋接过来后,大声说道:

    “各位爷,小的识得几个字,今日就冒昧给各位读读,如果哪有读的不对,还请多多包涵哈。”

    众人闻言也安静了下来,想听听这《京报》究竟讲了啥。

    这邸报副册在朱由校的特意嘱咐下,文字直白,通俗易懂,读起来也较为容易。

    开册第一篇就是写着朱由校下诏求册的诏书,黄栋简单看了下,清了清嗓子,

    “朕自御极以来,朝廷多用度不足,户部多次求告内帑,朕也多次预支不下数百万两。如此以往,为之奈何,······朕无点石成金之术,也不欲再加田赋于百姓,因此欲求开源节流,特请十月十六于文华殿诏对阁臣与六部,特命京城六部以上官吏可上书言事,共商国策。”

    黄栋这么一说,在场诸人就知道啥事情了。

    “怪不得我媳妇远方表舅说最近几天好多官员在一起商讨上书,敢情是这事啊”

    “可不能再加田税了,这才三年就已经加了九厘了,我京城的庄子今年刚遭了灾,再加一年种的可啥都没了。”

    “吴爷你可真说笑,正税才几个钱。每年你兄长不是在顺天府当差,谁不知道你附在他的名下,每年都不用交杂役银,”

    明代其实有官绅优免政策,但并不是我们所认为的明代官员或者有功名出身可以不交税。在明代不交税的,理论只有皇庄,王庄,贵族庄田等。

    在明代,田赋和正役从来没有免除过。所谓官绅优免,免的就是各项正额赋役以外的杂役,特别是一条鞭法推行后,杂役都要换成银来征收,这对许多人来说是严重的负担。

    但每个级别的官员都有优免额度,最多一品官可以优免三十人,但万历怠政后就没人管了,导致优免的人数跟额度越来越多。所以现在很多人依附于官吏,叫做投献,以换取不用交杂役费的权力。

    “你可别乱说,又不只是我,现在都这么干,反正官府也不查,前十几年不都这么过来的嘛。”

    这位被唤作吴爷的人瞬间就急了。众人闻言也不恼,确实现在投献是常态,谁愿意多向官府交钱呢,都不是大风刮来的。

    “这圣上怎么这么缺钱,神宗皇帝在位时,内帑一毛不拔,还老是向国库借银子,十几年下来,怎么也得给皇帝攒下不少家底吧。”

    此话一出,就有另一人接话道。

    “再有钱那也是皇上的钱,我听说先皇在世时,一月内就从内帑拿出四百万两给朝廷急用,这新皇登基有给数百万两,这就算是金山银山也遭不住这么花吧。”

    此言一出,众人纷纷点头。

    不过比起皇帝诏书,众人更关心的朝廷将会采取什么样的手段开源,毕竟再怎么开源都逃不了两个字“加征”,只不过现在不能加征田亩,那就只能加征其他了。

    于是纷纷上黄栋继续念下去。

第五十八章 京师闲谈(完)

    诏书后面便是许多官员上书建言的题本了。

    这次题本选录是经过朱由校审核呢,里面收录的三份建言题本。

    一份是户部事左侍郎臧尔劝提议增收商税的题本;另一份是户部尚书李汝花要求追逃历年赋税逋欠事的意见;最后一份便是提倡开放鼓励海贸,设关税等的题本。

    由于内容很多,黄栋也并没有一个一个读。只是讲述大概,让茶客了解大概便可。

    但当众人听到听完三份题本内容,瞬间炸开锅了,特别是第一份即增收商税的题本跟他们紧密相关。

    明代的商税,主要分为过税和住税(亦称市税)两个大的方面,每个方面下面又都各自含有数种不同的具体税目。

    过税主要包括钞关税、进门税等等;住税包括官店钱(政府拨出专门的房屋为商人停留客货等,然后收税)、市肆门摊钞(营业税)、契税等等十余种。

    商税对于普通农民没有什么影响,但对于明代市民阶层与商人影响极大。在做能有闲心思喝茶的,大多有一定家产或者生意的人,对于商税自然极其敏感。

    “怎么还要加征商税,这往后的生意还怎么做。”

    一个中年的行商听闻此事不免埋怨道。

    他常年来往于南直隶与北京,自然是对钞关对来往商人的盘剥是明了。虽然税率不高,从杭州经运河前往京城,要经过临清、扬州、杭州、崇文门四处钞关,每过一个都要缴纳一次税,让许多行商不堪重负。

    没想到他这话一出,立刻就被知情的人打了脸。

    “郑爷,你可哭穷了,跟我们比起来,您可过的滋润着呢。谁不知道你每次过抄关都打着武安侯郑府的旗号,钞关哪里敢收您的税呀”

    这姓郑的行商闻言,立马急了。

    “你当时打着旗号是白打的吗?每年给府上进贡采买的货物、上下打点的银两不知几何,你们不懂!”

    “对,我们不懂,那这个差事还不如让我接下,我可是一直心心念念着呢。”

    一位也是行商的同行打趣道。众人闻言皆笑,郑行商闻言也不理他。

    “唉,就是不知道要增额几何?”

    “朝廷增额几何没啥,就是怕下面的差吏会对着照着增额几倍来收。看这样子,还不如早做打算,我看现在还是赶紧向郑爷那样,找关系依附才好。”

    此话一出,众人纷纷赞同。

    这其实也暴露出明代商税征收的问题,便是朝廷虽有规定,但实际征收过程中,官吏往往会加倍征收,还没有监管,而如果依附于权贵、朝官才会稍加收敛,便宜行事。

    “不要急,这只是题本奏言,万岁同不同意还两说呢?”

    “是呀,不过既然上《京报》给予众人知晓,那说明就八九不离十咯。”

    此言一出,众人的心情也低落了不少。有些人甚至开始说提议此事的户部事左侍郎臧尔劝是奸臣,不然不会如此。

    不过在场诸人也不全是反对,角落有一个身材挺拔肤色白皙,面容清瘦,手臂粗壮异于常人的书生一直在别喝茶边看书。

    他本是南直隶宜兴人士,家境殷实,万历四十七年科举不中,就一直留在京城复习,想着就近复习等待后年科举。但前几天朝廷下了诏书说为庆贺新皇登基,要在明年初就开恩科,让他欣喜若狂,于是更加努力学习。

    他平时除了温习功课,还喜欢关注一些经史中的“古将相名臣之略、军国经制之规”。往日读到张巡、岳飞的事迹时,也常感慨:“吾得为斯人足矣!”,对朝廷之事十分上心。

    但再上心,也要先考上才行。他也明白这一道理,每日早晨温习完功课,看看书外,也没啥爱好,就喜欢来这茶馆喝茶看一会书,虽然吵闹,也有“能来闹市住三昧”的味道。

    今日黄栋读了《京报》,他也听到了。

    他对朝中政事也有了解,知道现在辽东战事靡费胜多,辽饷加派耗竭民力,自今年八月以来,内帑确实屡次拨银子救急,现在朝廷是东挪西筹,较难维系,所以皇帝才会出策诏对。

    当他听到茶馆的诸多商人对对此有怨言时,心中不由不满,于是出言说道:

    “现今辽东战事紧急,朝廷耗费颇多,大明开国之初,商税三十税一,是历代最低!后嘉靖以来商税改为十税一,这也远低于唐宋,对商人宽厚前所未有。

    现提高商税却以补国用,平摊下来也不多,也自无不可嘛,再说又不是只是征收商税,《京报》上不还说要鼓励海贸,设置关税嘛。”

    他这话一出,在做商人纷纷面露不忿,正所谓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过惯了轻税赋的好日子,现在要加赋,从他们兜里掏钱,比杀了他们还难受。见此人竟为朝廷说话,纷纷回言怼。

    这人听了也不恼,只是他知道这里很多都是普通人,依附权贵的少,大商贾也少,与官府中有关系的也少,如果加赋加不到达官显贵的头上,也是他们遭罪,自古以来皆是如此。

    于是继续安静看书,也不出言驳斥,众人见他如此,也没了兴致。自古喝茶聊天后就散去了。

    黄栋读完以后,也没闲着,继续端茶送水。

    但他心中也在琢磨此事,只是不是朝廷加税的国家大事,而是这《京报》发卖一事。以往他只听说邸报只是发往官府,普通老百姓哪里能买。

    但现在这邸报不仅可以买,上面紧跟时事,就只是说朝廷加征税一事就引得众人议论关心。心想要明天再买一份《京报》,继续在茶馆中读报,就可以引来茶客与关心时事的人来喝茶听闻讨论,到时候生意定会好上不少。

    心里有了计划,他就找到掌柜把想法一说,没想到掌柜的觉得《京报》太贵,要一钱银子,有点心疼。

    见状如此,他就跟掌柜商议,掌柜出五成,他出五成,并早上帮忙去买,回来帮掌柜读报,只不过他希望这邸报让他拿回去练练字,学习下。

    掌柜的听颇为心动,也就点头同意了,只是嘱咐他不要顾此失彼,自己手中的活不能拉下。

    黄栋连忙应承下来,心里转念一想,回到后房,从自己的箱子里找到自己这段时间存下的五钱银子,拿出一钱回到前堂大厅找到了袁四爷。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47839/ 第一时间欣赏朕这大明还有的救最新章节! 作者:河蟹道人所写的《朕这大明还有的救》为转载作品,朕这大明还有的救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朕这大明还有的救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朕这大明还有的救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朕这大明还有的救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朕这大明还有的救介绍:
1620年,此时的大明风雨飘摇,危机四伏,外有强敌伺服,内有朝局混乱,天灾不断。作为穿越者的的朱由校,他应该如何挽狂澜于既倒,证明这大明还有的救呢?朕这大明还有的救已经完结,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朕这大明还有的救,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朕这大明还有的救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