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科幻灵异唐诗三百首TXT下载唐诗三百首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唐诗三百首全文阅读

作者:张九龄     唐诗三百首txt下载     唐诗三百首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阙题

    《阙题》

    作者:刘脊虚

    道由白云尽,春与清溪长。

    时有落花至,远随流水香。

    闲门向山路,深柳读书堂。

    幽映每白日,清辉照衣裳。

    【注解】:

    1、道由句:指山路在白云尽处,也即在尘境之外。

    2、闲门句:门一开,便可见上山之路。

    【韵译】:

    山路被白云隔断在尘境之外,

    春光宛若清清溪流源远流长。

    不时有落花随溪水飘流而至,

    远远地就可闻到水中的芳香。

    闲静的荆门面对蜿蜒的山路,

    柳荫深处蕴藏着读书的斋堂。

    每当太阳光穿过柳荫的幽境,

    清幽的光辉便洒满我的衣裳。

    【评析】:

    ??从诗的语意看来,似乎是写友人在暮春山中隐居读书的生活。诗以“暮春”为主

    题,白云春光,落花流水,柳色清浑,一片春光春色,清新自然,幽静多趣。全诗无

    奇词丽句,只把所见所闻如实道来,娓娓动听,使人快乐无限。

江乡故人偶集客舍

    《江乡故人偶集客舍》

    作者:戴叔伦

    天秋月又满,城阙夜千重。

    还作江南会,翻疑梦里逢。

    风枝惊暗鹊,露草覆寒虫。

    羁旅长堪醉,相留畏晓钟。

    【注解】:

    1、翻:义同“反”。

    2、羁旅:犹漂泊。

    【韵译】:

    秋夜里一轮满月高挂天空,

    光华洒满宫城的门户千重。

    在京城能和江南一样相聚,

    大家反而怀疑是梦里相逢。

    秋风惊动枝头栖宿的乌鹊,

    露草里唧唧地哭叫着寒虫。

    漂泊在外的游客应该长醉,

    相互挽留怕听报晓的响钟。

    【评析】:

    ??诗写故人在秋夜月满时,居然能偶集京城长安,感慨无限。因为相见非易,应作

    长夜之欢,故最怕晓钟,担心分手。

    ??首联写相聚时间、地点;颔联写相聚出其不意,实属难得;颈联以曹操的短歌行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无枝可依”的典故,暗寓乡思。末联写羁旅之

    愁,应作长醉,款款写来,层次分明,写景有致,抒情深沉。

送李端

    《送李端》

    作者:卢伦

    故关衰草遍,离别正堪悲。

    路出寒云外,人归暮雪时。

    少孤为客早,多难识君迟。

    掩泣空相向,风尘何所期。

    【注解】:

    1、少孤:指自己早年丧父。

    【韵译】:

    故乡遍地都是衰败的枯草,

    咱们分别了多么叫人伤悲!

    你踏上去路远在寒云之外,

    送你归来正遇上暮雪纷飞。

    少年丧亲过早地漂泊异土,

    多难时相交怅恨识君太迟。

    空朝你去的方向掩面而泣,

    世事纷繁再相见不知何时。

    【评析】:

    ??这是一首感人至深的送别诗。首联写送别时的环境氛围,时当故关衰草,情正离

    别堪悲。颔联写送别情景,友人伴寒云而去,自己踏暮雪而归,依依之情了然。颈联

    写回忆以往,感叹身世。既是怜友,亦是悲己,词切情真,悲凉回荡。末联进一步写

    难舍难分之情,掩面而泣,冀望相会。

    ??诗以“悲”字贯穿全篇,句句扣紧主题,抒情多于写景,基调悲凉。

喜见外弟又言别

    《喜见外弟又言别》

    作者:李益

    十年离乱后,长大一相逢,

    问姓惊初见,称名忆旧容。

    别来沧海事,语罢暮天钟。

    明日巴陵道,秋山又几重。

    【注解】:

    1、外弟:表弟。

    2、沧海:比喻世事的巨大变化。

    3、巴陵:现湖南省岳阳市,即诗中外弟将去的地方。

    【韵译】:

    经过了十年的乱离之后,

    长大后在异地忽然相逢。

    初见动问尊姓使我惊讶,

    说名字才忆起旧时面容。

    别后经历多少沧海桑田,

    长谈直到山寺敲响暮钟。

    明日你要登上巴陵古道,

    秋山添愁不知又隔几重?

    【评析】:

    ??这是一首写表兄弟因乱离阔别之后,忽然相逢又匆匆别离之诗。初问姓氏,心已

    惊疑,待知姓名,即忆起旧容,于是化惊为喜。叙谈伤乱感慨之情,寓之意中。

    ??全诗采用白描手法,以凝炼的语言和生动的描写,再现了乱离中人生聚散的典型

    场面,抒发了真挚的至亲情谊,读来亲切感人。

云阳馆与韩绅宿别

    《云阳馆与韩绅宿别》

    作者:司空曙

    故人江海别,几度隔山川。

    乍见翻疑梦,相悲各问年。

    孤灯寒照雨,深竹暗浮烟。

    更有明朝恨,离杯惜共传。

    【注解】:

    1、几度:多少道。

    2、乍:骤,突然。

    3、共传:互相举杯。

    【韵译】:

    老朋友自从江海阔别之后,

    几道道隔山隔水难得见面。

    忽然相逢却疑心是在梦中,

    相怜别后生活互问了庚年。

    孤灯冷冷地在雨夜中闪烁,

    窗外湿竹笼罩昏暗的轻烟。

    最可恨的是明朝又将分别,

    这惜别怀盏怎不相对频传?

    【评析】:

    ??诗写乍见又别之情,不胜黯然。诗由上次别离说起,接着写此次相会,然后写叙

    谈,最后写惜别,波澜曲折,富有情致。“乍见翻疑梦,相悲各问年”乃久别重逢之

    绝唱,与李益的“问姓惊初见,称名忆旧容”也有异曲同工之妙。

喜见外弟卢纶见宿

    《喜见外弟卢纶见宿》

    作者:司空曙

    静夜四无邻,荒居旧业贫。

    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

    以我独沉久,愧君相见频。

    平生自有分,况是霍家亲。

    【注解】:

    1、沉:沉沦。

    2、分:情谊。

    3、霍家亲:晋羊祜为蔡邕外孙,这里只是说明两家是表亲。

    【韵译】:

    宁静的夜晚四周没有近邻,

    我荒居旧屋家道早就赤贫。

    枯黄的老树在风雨中落叶,

    昏暗的灯光映照白发老人。

    因为我长期以来孤寂沉沦,

    你频来探望令我自愧难忍。

    平生情谊可见是自有缘分,

    更何况本身就是姑表亲门。

    【评析】:

    ??诗意在写自己贫居,遇外弟留宿而自道近况的。卢纶的《晚次鄂州》(卷六)

    中,也有“旧业已随征战尽”句,与此诗中的“荒居旧业贫”句,正好印证,说明表

    兄弟两人,此时处境都很艰难,环境使其更能互相体恤。

    ??诗的前半首写静夜荒村,陋室贫居,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发人,构成一个活生生

    的画面,表达了自我的辛酸和悲哀。后半首写表弟卢纶来访,在悲凉中见到亲友,自

    然喜出望外。这一悲一喜,互相映衬,深刻地表现了主题。

贼平后送人北归

    《贼平后送人北归》

    作者:司空曙

    世乱同南去,时清独北还。

    他乡生白发,旧国见青山。

    晓月过残垒,繁星宿故关。

    寒禽与衰草,处处伴愁颜。

    【注解】:

    1、时清:指时局已安定。

    2、旧国句:意谓你到故乡,所见者也惟有青山如故。旧国,指故乡。

    【韵译】:

    安史作乱你我一同流落江南;

    时局安定之后你却独自北返。

    八年光阴漂泊他乡已生白发;

    你回故乡所见依旧当年青山。

    你踏晓月早行所过尽是残垒;

    繁星密布之夜该是宿于故关?

    一路上只有寒禽和萋萋衰草;

    处处跟着你的愁颜相依相伴!

    【评析】:

    ??诗意在写送故人返乡,伤自己不能与之同返。诗扣紧乱离主题,由乱起南来,到

    乱平北还,到所见劫后荒凉,环环相扣。但诗在结构上看,从第三句至第六句,四句

    结构相同,却是一大败笔,不足为鉴。

蜀先主庙

    《蜀先主庙》

    作者:刘禹锡

    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

    势分三足鼎,业复五铢钱。

    得相能开国,生儿不象贤。

    凄凉蜀故妓,来舞魏宫前。

    【注解】:

    1、业复句:王莽代汉时,曾废五铢钱,至光武帝时,又从马援奏重铸,天下称便。

    ??这里以光武帝恢复五铢钱,比喻刘备想复兴汉室。

    2、凄凉两句:蜀汉降魏后,刘禅迁至洛阳,被封为安乐县公。魏太尉司马与之宴,

    ??并使蜀国女乐歌舞于刘禅前,旁人皆为他感伤,他却喜笑自若。伎:同“妓”,

    ??女乐。实际也是俘虏。

    【韵译】:

    刘备的英雄气概真可谓顶天立地;

    经历千秋万代威风凛凛至今依然。

    战乱局势中与魏吴鼎足三分天下;

    雄心勃勃立誓复兴汉室统一铸钱。

    得到贤明丞相孔明开国有人辅佐;

    生了个儿子阿斗却不是一个圣贤。

    多么可悲原先蜀汉宫廷的歌妓们;

    如今却欢歌曼舞尽在魏王的殿前。

    【评析】:

    ??这首诗是赁吊古人的,也可以看成史论诗。主要在于称颂刘备,而贬讥刘禅诗的

    首联写刘备在世是叱咤风云的英雄,千秋后的庙堂仍然威势逼人。颔联写刘备的业

    绩,两句用典对得工整,自然浑成。颈联为刘备功业不成,嗣子不肖而叹惜。尾联感

    叹后主刘禅之不才。全诗前半写功德,后半写衰败,以形象垂戒当世。

    ??诗的用事对仗都很警辟工整。

没蕃故人

    《没蕃故人》

    作者:张藉

    前年戌月支,城下没全师。

    蕃汉断消息,死生长别离。

    无人收废帐,归马识残旗。

    欲祭疑君在,天涯哭此时。

    【注解】:

    1、月支:指吐蕃。

    2、没:死。

    3、蕃:吐蕃,古时西部少数民族建立的一个国家。

    【韵译】:

    前年你去月支防守边疆,

    据说在城下覆灭了全师。

    蕃汉之间消息全然断绝,

    我与你永作生死的别离。

    无人去收拾遣弃的营帐,

    只有归马认得残破战旗。

    想祭奠却疑心你还活着,

    海角天涯此时怎不哭啼?!

    【评析】:

    ??诗是悼念为征战覆没于异域的故人,然而是存是殁,将信将疑。诗前半首从戌守

    写到全军覆没,消息全无,死生不明。后半首是想象战场衰败和希望友人能不死生

    还。语真情苦,流露出非战思想。

    《草》

    作者: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注解】:

    1、离离:历历,分明的样子。

    2、远芳:伸展到远处的草。

    3、萋萋:茂盛的样子。

    【韵译】:

    古原上的野草乱生乱长,

    每年春来茂盛秋来枯黄。

    任凭野火焚烧不尽不灭,

    春风一吹依旧蓬勃生长。

    远处芳草掩没古老驿道,

    延至荒城一片翠绿清朗。

    春绿草长又送游子远去,

    萋萋乱草可比满腹离伤。

    【评析】:

    ??这是咏物诗,也可作为寓言诗看。有人认为是讥刺小人的。从全诗看,原上草虽

    有所指,但喻意并无确定。“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却作为一种“韧劲”而有

    口皆碑,成为传之千古的绝唱。

旅宿

    《旅宿》

    作者:杜牧

    旅馆无良伴,凝情自悄然。

    寒灯思旧事,断雁警愁眠。

    远梦归侵晓,家书到隔年。

    沧江好烟月,门系钓鱼船。

    【注解】:

    1、悄然:这里是忧郁的意思。

    2、断雁:失群之雁。

    3、远梦句:意谓做梦做到侵晓时,才是归家之梦,家远梦亦远,恨梦归之时也甚短

    ??暂,与下句家书隔年方到,恨时间之久,相对而益增客愁。

    【韵译】:

    住在旅馆中并无好的旅伴;

    忧郁的心情恰似凝固一般。

    对着寒灯回忆起故乡往事;

    就象失群的孤雁警醒愁眠。

    家乡太远归梦到破晓未成;

    家书寄到旅馆已时隔一年。

    我真羡慕门外沧江的烟月;

    渔人船只就系在自家门前。

    【评析】:

    ??这是羁旅怀乡之作。离家久远,目睹旅馆门外的渔船即加以艳羡。幽恨乡愁、委

    实凄绝。颈联“远梦归侵晓,家书到隔年”意思曲折多层,实乃千锤百炼的警句。

秋日赴阙题潼关驿楼

    《秋日赴阙题潼关驿楼》

    作者:许浑

    红叶晚萧萧,长亭酒一瓢。

    残云归太华,疏雨过中条。

    树色随关迥,河声入海遥。

    帝乡明日到,犹自梦渔樵。

    【注解】:

    1、长亭:常用作饯别处,后泛指路旁亭舍。

    2、太华:华山。

    3、中条:山名,在山西永济县。

    4、迥:远。

    5、帝乡:指都城。

    【韵译】:

    秋天傍晚枫树随风飒飒作响;

    夜宿潼关驿楼自有瓢酒飘香。

    几朵残云聚集在高耸的华山;

    稀疏的秋雨洒落到中条山上。

    遥看树色随着潼关山势延伸;

    黄河奔流入海涛声回旋激荡。

    明天就可到达繁华京城长安;

    我仍自在逍遥做着渔樵梦想!

    【评析】:

    ??这是一首由潼关到都城,夜宿驿站而题壁的诗。诗中虽无“宿”字,然而字句中

    却明显表露夜宿驿楼,秋晚雨过,四望风物而触景生情。颔联写潼关山川气势,泻宏

    苍茫。颈联写所见所闻,由近及远,无际无垠。两联对仗工整自然。末联点出赴京并

    非所愿之意,含蓄委婉。

早秋

    《早秋》

    作者:许浑

    遥夜泛清瑟,西风生翠萝。

    残萤栖玉露,早雁拂金河。

    高树晓还密,远山晴更多。

    淮南一叶下,自觉洞庭波。

    【注解】:

    1、泛:弹,犹流荡。

    2、还密:尚未凋零。

    3、淮南两句:用《淮南子·说山训》“见一叶落而知岁暮”和《楚辞·九歌·湘夫

    ??人》“洞庭波兮木叶下”意。

    【韵译】:

    漫漫长夜中泛流着琴瑟的清音;

    青萝轻拂好象有西风飕飕而生。

    白露凝珠的野草栖留几只残萤;

    秋之晨雁群掠过银河向南飞腾。

    高大的树木拂晓看来尚未凋零,

    阳光下遥望远山层次格外分明。

    淮南子有一叶落而知岁暮之句;

    我悟到洞庭波兮木叶下的诗情。

    【评析】:

    ??这是咏早秋景物的咏物诗。题目是“早秋”,因而处处落在“早”字。“残

    萤”、“早雁”、“晓还密”、“一叶下”、“洞庭波”都扣紧“早”字。俯察、仰

    视、近看、远望,从高低远近来描绘早秋景物,真是神清气足,悠然不尽。

    《蝉》

    作者:李商隐

    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

    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

    薄宦梗犹泛,故园芜已平。

    烦君最相警,我亦举家清。

    【注解】:

    1、本以两句:古人误以为蝉是餐风饮露的。这里是说,既欲栖高处,自难以饱腹,

    ??虽带恨声,实也徒然。

    2、一树句:意谓蝉虽哀鸣,树却自呈苍润,像是无情相待。实是隐喻受人冷落。

    3、薄宦:官卑职微。

    4、梗犹泛:这里是自伤沦落意。

    5、芜已平:荒芜到了没胫地步。

    【韵译】:

    你栖身高枝之上才难以饱腹;

    你虽含恨哀鸣徒然白费神劲。

    五更以后疏落之声几近断绝。

    大树依然苍翠却无丝毫同情,

    我官职卑下象桃梗漂流不定,

    家园早已荒芜杂草埋没脚胫。

    烦劳你的鸣叫我得借以自警,

    我也举家操守象你高洁不佞。

    【评析】:

    ??这首诗借咏蝉以喻自身的高洁。前半首闻蝉而兴,重在咏蝉;它餐风饮露,居高

    清雅,然而声嘶力竭地鸣叫,却难求一饱。后半首直抒己意,他乡薄宦,梗枝漂流,

    故园荒芜,胡不归去?因而闻蝉以自警,同病相怜。全诗层层深入阐发主题:“高难

    饱”,鸣“徒劳”,声“欲断”,树“无情”,怨之深,恨之重,一目了然。实属

    “咏物”佳绝。

风雨

    《风雨》

    作者:李商隐

    凄凉宝剑篇,羁泊欲穷年。

    黄叶仍风雨,青楼自管弦。

    新知遭薄俗,旧好隔良缘。

    心断新丰酒,销愁又几千。

    【注解】:

    1、宝剑篇:唐将郭震(元振),少有大志。武则天曾召见,索其文章,震乃上《宝

    ??剑篇》。

    2、羁泊句:意谓终年漂泊。

    3、心断句:马周西游长安时,宿新丰旅店,店主人很冷淡,马周便要酒一斗八升,

    ??悠然独酌。后来唐太宗召与语,授监察御史。这里意思是说,不可能会象马周那

    ??样得到知遇了。心断:犹绝望。新丰:故址在今陕西临潼县东。

    【韵译】:

    我读了宝剑篇后心里凄楚悲凉;

    羁旅中不得志想必漂泊到终年。

    我象风雨中的黄叶依然在飘落;

    别人成日在青楼作乐歌舞管弦。

    纵有新交遇到薄俗也难得持久;

    旧交老友因为久疏而断了良缘。

    我不企望喝新丰酒能有新际遇;

    为消愁姑且沽饮不惜耗费几千。

    【评析】:

    ??这是作者自伤沦落漂泊无所建树的诗,是一曲慷慨不平的悲歌。

    ??诗起句写理想与际遇的矛盾,虽怀有郭震般的抱负,却没有他那样的际遇。颔联

    抒写羁旅漂泊的人生感受。颈联写在现实生活中孤立无援的悲凉。末联写想借酒浇

    愁,但却不能象唐初的马周,落拓时在新丰酒店受到冷遇,然而后来他却得到皇帝的

    赏识,拔居高位。

    ??诗以“风雨”为题,“凄凉”开首,是表露羁泊异乡,因目接凄风苦雨而引起的

    身世之感。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4796/ 第一时间欣赏唐诗三百首最新章节! 作者:张九龄所写的《唐诗三百首》为转载作品,唐诗三百首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唐诗三百首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唐诗三百首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唐诗三百首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唐诗三百首介绍:
《唐诗三百首》是一部流传很广的唐诗选集。唐朝(618年—907年)二百九十年间,是中国诗歌发展的黄金时代,云蒸霞蔚,名家辈出,唐诗数量多达五万首。孙琴安《唐诗选本六百种提要·自序》指出,“唐诗选本经大量散佚,至今尚存三百余种。当中最流行而家传户晓的,要算《唐诗三百首》。”《唐诗三百首》选诗范围相当广泛,收</p>
唐诗三百首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唐诗三百首,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唐诗三百首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