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耽美小说重生之我是阿斗TXT下载重生之我是阿斗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重生之我是阿斗全文阅读

作者:我不是阿斗     重生之我是阿斗txt下载     重生之我是阿斗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十四章 香米之国

    经过多年的宣传,百姓们都知道,这个监察御史衙门是专门用来对付那些贪官污吏的,百姓如果有什么冤屈,可以随时走进监察御史衙门去告状。

    所以,那些大户们完全不担心官府借了他们的粮食会不还,假如哪个地方官员敢不还粮食,他们就可以去找监察御史告状,保证那些地方官吃不了兜着走。

    刘厚也没想到自己父子两人的口碑,加上监察御史衙门的设置,使得百姓对官府的信誉完全没有怀疑,也使得这个借粮措施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看来,刘备当初一心走仁厚路线的确很有远见。

    天下大乱了那么久,各路诸侯祸害了那么长时间,那些大户竟然还能有那么多家底能掏出来,实在是令刘厚想不通。不过想不通归想不通,只要能帮到自己就行了,刘厚自然不会去纠结这个问题。

    另一条效果比较显著的措施发生在南方的战场上。高定策划进攻暹罗很久了,可是一直都没有实施。暹罗不同于那些小部落,这里有一个小王国,算是一个不大不小的势力,想入侵这里并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需要做好万全的准备。

    高定一直在做准备,但是缺乏朝廷的大力支持,使得他迟迟下不了决心开启这场战争。正这个时候,他收到朝廷发布的征集粮食的命令,他知道机会来了。

    于是,趁着这股东风,他趁机向朝廷要了一些支持,然后悍然挥兵入侵暹罗。朝廷能给高定的支持当然是火器了,人马,高定是不缺的,他手下现在有大批的夷人胁从军,粮草朝廷更加没有办法支持他,朝廷现在正是缺粮的时候,反而还要他的支援呢。

    不过高定在这个地方打仗从来都不需要担心粮草问题,因为粮食都可以就地征集。这个地方气候炎热,粮食高产,所以,家家户户基本上都有存粮,那些大部落更是存储丰足,想要粮食,随便打下个部落就够部队吃一阵子了。

    火器的确能给高定帮上大忙,这一次朝廷拨给他们的火器主要还是炸~药、霹雳雷、愤怒的小鸟等等一次性消耗的东西,至于火~枪、火~炮、克秋莎等“硬”件还是不给的。

    那三大“硬”件只有hong军的几支主力部队才有得配备,而现在在三个方向作战的部队,并不属于刘厚的嫡系部队,所以,没有编入hong军的番号中,当然,他们也是汉军,还是要听从大汉皇帝刘厚的号令的。

    只是在待遇上,这三支部队明显有别于hong军体系。最重要的区别就是,他们只装备了少量的上述那三种“硬”件,并被严格管理。

    火~枪主要装备在主将的亲兵团和特种部队,而一些重武器,侧主要用来攻坚。这些火器,对高定部队帮助非常之大,一路上遇到险阻的山路,可以用炸~药来开路,遇到暹罗人的营寨,也可以用炸~药炸开。

    尤其是有了愤怒的小鸟,这种可以将炸~药包抛射~出去的装置,暹罗人一切的防御工事都形同虚设。暹罗人也不懂得建造高大的城墙,即使是他们的王都对火器都毫无抵抗力。高定的部队一路上摧枯拉朽般推进,很快就占领了整个暹罗,获得了大~片大~片的良田。

    暹罗,就是后世那个盛产香米和人妖的国度。对于人妖,高定没有任何兴趣,毕竟天朝也有类似的存在,那就是太监。而香米,高定则如获至宝,他清楚,天朝现在最缺的是什么?

    香米是原产于暹罗的长粒型大米,是籼米的一种。香米米色晶莹剔透,胚芽没有白点,具有香糯的口感和独特的露兜树香味。

    这么好的稻米高定从来没见过更没有吃过,据说,获得这种大米的当天,他连吃了五大碗白米饭,而下饭的菜却没有动过一筷子。

    高定马上意识到这种稻米的价值,并将它的利益最大化,他马上~将香米列为贡品,上贡给皇帝。可惜这些香米的产量并不高,否则的话,他的头衔除了最大的木材商人、奴隶贩子后,再要加上一个米商了。

    香米的生长需要特定的气候条件和水土条件,而且暹罗也不是所有的稻种都具有香味。

    这个时候的香米还没有大规模种植,只局限于在一个很小的地方才有,所以产量很少,但高定却不在乎,产量越少就越珍贵,这样的珍品作为皇家特供再好不过了。

    刘厚收到这份贡品也很开心,龙颜大悦之下狠狠地将高定夸奖了一番,并当即令人拟旨对他进行嘉奖。他高兴的并不是能享用高品质的大米,而是因为高定获得了大~片的良田,还有从暹罗掠夺回来的大批粮食。

    高定这次可真是帮了大忙了,可以说在一定程度上,解了朝廷的燃眉之急。对于香米,他没有像其他皇帝那样,把好东西留着给自己独享。

    他下令在这些香米中选出良种,在暹罗选择气候、水土合适的地方大面积推广种植。为此他还从农业司中抽调出一些技术官员,赶去暹罗专门负责操办这件事。

    高定搞定了暹罗之后,整个中南半岛的大部分地区已经落入了大汉的手中,估计再过个两三年,高定就能完全征服这个半岛。

    十几条措施同时发动,粮荒方面再也不用再发愁了,只要熬过这一年,大汉的粮荒问题就可以迎刃而解,到了明年,邓芝在长江以南地区推广种植占城稻成功后,大汉的粮食就会很充足。

    而中南半岛落入大汉手中之后,以后光是这个地方的粮食产量就非常可观。只要派遣合适的官吏去管理,不用几年,这个地区又能成为大汉的一个大粮仓。到时候,粮食充足的大汉,必然会促使社会分工进一步精细化,社会也会进一步发展。

    成功的例子有了,挫折也是有的,这十几条筹集粮食的措施,实施起来也不都是一帆风顺的,例如打渔这一条就遇到了一个不小的困难。

    无论是在云梦泽及其附近的河网打渔,还是在大海中打渔,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在短期内获取的大量渔获难以保存的问题。

    在内河中打渔还可以很快就靠岸,但是出海打渔,动不动就是十天半个月的,等船靠岸鱼蟹早就臭了。这个时期并没有制冷装置,所以冰鲜鱼是不用想了。

    这个时代,人类保存肉类的方法无非就是风干或盐腌。风干需要大量的晾晒空间,在船上显然是不适合的,那么在船上剩下的唯一一个选择就是盐腌了。

第十五章 建盐场

    鱼被网上船后,船上的船员迅速将它们开膛剖~腹,去除内脏、鱼鳃、鳞片等,然后放进陶瓮中用盐腌起来就行了。整个工艺流程并不复杂,就是挺耗费人力的,那些在船上闲着无聊的水兵正好适合干这种事情。

    这个年代的士兵随时可以转变成劳动者,不过以前多数是陆军转变成修路、开荒种植、挖矿等建设兵团,水军转变成建设兵团还是第一遭。

    现在最大的问题是盐,别看后世时盐只卖一块钱一包,是廉价得不行的东西,但是在古代,盐是官方严格控制的战略物质,一般不准私人经营,实行国家专营制度。

    有一些内陆的地方,盐是一种紧俏的商品,很多地方都缺盐,有些人因为吃不起盐而全身乏力、身体浮肿。大汉的盐本来是够用的,但是如果将大量的盐,拿去腌咸鱼的话,可能就有点不够用了。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内阁不得不又紧急开会商讨多开几个盐场。幸好现在大汉已经统一天下,不再是偏安于蜀地的小国。现在在大汉东部有漫长的海岸线,要建立盐场并不是什么困难的事情。

    为了此事,朝廷派出专门的工作组到沿海地区去考察,寻找气候适宜,地理条件也好的海岸建造盐场。南方的海岸多雨水,并不是很适合建造盐场。北方光照又不足,也不大适合建盐场。

    幸好现在大汉的海岸线延绵数千里,可选择的地方很多,想找到一处合适的地方也并不困难。最后工作组选定在辽西、右北平等地的渤海沿岸建造盐场。

    这些地方原本长期是乌丸、鲜卑等异族盘踞之地,大汉在这边的影响力很弱。可是,现在鲜卑素利部被刘厚收复,轲比能部和步度根部则被连根拔起,鲜卑族已经失去了对这个地方的控制力。

    而乌丸的下场也好不到哪里去,当年素利被收复后,田豫马不停蹄地出使乌丸。到了乌丸后,他再次发挥他的特长,鼓起三寸不烂之舌对乌丸各个部落拉拢分化。

    最后成功促使了乌丸分裂成两大派系,其中一个派系内附归降于大汉,他们依然可以在原来的地盘放牧;另一个派系不肯归降,在大汉强大的兵锋压力下,不得不远走他乡,向北迁移。

    其中辽西、右北平就有归顺的乌丸族人定居。不过不用担心这些地方的治安问题,注意,这些乌丸族人是定居,而不再是以前的游牧。

    现在这些地方已经全部设立郡县,归入大汉版图,生活在这里的游牧民族全部改变了生活方式,他们都只能在固定的牧场放牧,不再过以前那种颠沛流离、居无定所的游牧生活。

    固定的牧场,再加上各种畜牧业副产品加工厂的设立,使得这些牧民定居下来。他们不但定居下来,田豫还将他们登记造册,进行户籍管理,再加上推广教育,这样一来,很快他们就和普通的汉民没什么分别了。

    而田豫在立了大功后,被刘厚封为幽州牧,成为幽州的最高行政长官。幽州生活这很多少数民族,而田豫素来为北方少数民族所敬畏,用他任幽州牧最适合不过。

    在田豫的管理下,辽西、右北平这些地方已经牢牢控制在大汉手中,成为大汉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所以,现在在这里建立大型盐场并没有什么危险。

    不过这个地方再往北就不安全了,起码现在暂时还没能控制在大汉手中。再往北就是玄菟郡、辽东、乐浪郡等地方,这些地方在东汉灭亡后,就被当地的豪强控制。

    现在形势更混乱,不说逃到这里的乌丸人,扶余、高句丽、百济这些小国都对这里虎视眈眈。有些内阁大臣例如邓芝、马良等也担心在右北平、辽西这些地方建立盐场会遭到这些势力的袭击,会不安全。

    毕竟盐是战略资源,大规模的盐场肯定会引来很多人的眼红。不过诸葛亮、郭攸之等接触军事较多的阁臣则老神在在浑不在意。因为他们都知道小皇帝的军事抱负,知道这些小国翻不起大浪,而且也蹦跶不了多久。

    根据考察回来的工作组介绍,在这个地区建立盐场有地形和气候两方面的有利条件:其一,这里有漫长宽广平坦的泥质海滩;其二,这里有利于海水蒸发的天气,这里的雨季短春季气温回升快,蒸发旺~盛。

    既然有这么好的条件,自然获得大部分阁臣的赞成,至于担心安全问题的马良、邓芝等人,他们也不过是将自己的担忧说出来供大家参考而已,他们其实并不是真的反对在这个地方建盐场,尤其是看到诸葛亮等主管军事的阁臣一副无所谓的样子,他们自然也心里有数了。

    于是,内阁通过了决议,决定在这里建立大型盐场,按照工作组考察回来的情报估算,光是这个地区产出的食盐,就可以供应全国百姓使用,算是彻底解决用盐问题了。

    等这里的盐场建成之后,相信国内的盐价会大降,使得人人都能吃得起盐。到时候全国盐场产出的盐,不但足够供应大汉的百姓使用,估计还有数量不菲的食盐可以出口到其他国家去赚点外汇。当然,盐由国家专卖这一基本国策是不会动摇的,这一点几乎在任何朝代都一样。

    一直躲在一边旁听没出声的刘厚在内阁做出表决后,终于开腔了。刘厚参加内阁会议就是这样,一般情况下他并不会干涉阁臣们开会,只有当他有好的建议,或者看到阁臣们得出明显谬误的结论时,才会跳出来横加干预。

    别看着几位阁臣都是聪明人,但是有时候也会误入歧途的,因为时代的局限性、知识面的局限性等,他们的决策有时候并不科学。而刘厚毕竟在二十一世纪受过较为全面的科学文化教育,高深的理论不懂,但是有些时候的确可以对一些不科学的事情进行辨别的。

    这次他之所以开腔插话,并不是因为几位阁臣选择的这个地方建盐场不科学,相反,他也觉得这个地方选得不错,他开口说话是因为刚才听考察团介绍,选择建盐场的地点是泥质海滩,于是他想起了一事,想给大家一个建议。

第十六章 借鸡生蛋

    刘厚的建议就是利用水泥来建造盐场,灵感来自以前农村那种水泥晒谷场。他没见过盐场,不知道盐场是怎么样的,也无法想象泥质的海滩是怎样晒盐的,晒出来的盐不会被水底的泥弄脏吗?

    刘厚不知道的是,千百年以来,人们都是这样晒盐的。不过在他想象中,用水泥构筑的海滩,怎么都比海泥好,于是乎,就向各位内阁大臣提出了这个建议。

    各位内阁大臣听刘厚的建议后,一开始都连声称妙,无可否认,水泥建筑的海滩要比传统的泥质海滩优越很多,这样的盐田干净很多,出来的盐会少很多杂质,减少后续提炼的难度。

    而且,如果是泥质盐田,最底层的盐势必不能要,收盐时,一不小心刮深了,将底下的泥也刮上来就麻烦了。而水泥底的盐田可以毫无顾忌地尽量多刮盐,刮到底也不用担心什么。

    水泥底盐田的确有它的优越性,众位阁臣在赞扬完这个主意后,又开始讨论这个提议的可行性。可是讨论着讨论着,很快就开始有质疑的声音出现了。马良和邓芝都觉得这种盐田好是好,但就是成本太高。

    因为这次要建造的盐场非常大,绵延数十里的海滩,如果将这么大的面积都浇铸上混凝土,将需要巨量的水泥,这也意味着要耗费巨资。虽然现在战争已经结束,但是百废待兴,到处都要用钱,这笔投资到底值不值得,是个值得商榷的问题。

    马良甚至举出一系列的数据,说明如果改用水泥底盐田,要用十几年甚至二十年才能收回成本。因为用水泥盐田虽然能增加产量,减少成本,但是,增加的产量和减少的成本并不是很多,相对于浇筑水泥的巨大投入来说,简直是九牛一毛。

    所以,这件事要回本需要相当长的周期。而现在整个社会都处在大开发阶段,很多投资一两年就见效,而三五年就能回本的生意比比皆是,所以,这项投资就显得有点鸡肋了。

    当然,也不是没有人支持这项决定,像步骘和郭攸之就比较支持,他们认为,这项投资虽然巨大,但是,收益却是长期的。虽然十几二十年才能回本,但是,十几二十年后,这些盐田依然能使用,到那个时候,能赚到的就是纯利润了。

    换言之,这是一项可以惠及后世子孙的工程,就像水利工程、修筑长城、建造驰道等等,这些工程都是功在当代,利在后世的,不能用短期的利益来衡量。

    众人各抒己见,刘厚傻眼了,他没想到刚才自己自信满满提出的这个建议竟然变成了一个鸡肋。用水泥浇筑盐田,建筑速度很快,造出来的场地光滑平整,到时候收盐也会方便很多。

    刘厚相信,这样的场地非常适合作为盐田,是任何一个晒盐工都会欢迎的场地。可是,他之前根本没有考虑到成本和收益的问题。

    这些盐田虽然能持续获得收益,一直使用千百年,可是,水泥地虽然硬,却也不是坚不可摧的天外寒铁,使用十几二十年肯定有磨损、有腐蚀。

    再说了,现在的水泥质量根本不过关,收盐时经常要刮蹭水泥地面,十几二十年下来,说不定场地会变成坑坑洼洼。而且,海水是有腐蚀性的,这些只是普通的水泥,不是抗腐蚀的特种水泥,时间长了能不能撑得住真不好说。

    也即是说,十几二十年后,可能还要拿出一大笔钱出来维修这些水泥地面,这样一来,盈利时间就会被无限期推后,这个投资项目的确值得商榷。

    大家的讨论焦点,最后主要集中在超长回本期上,听到大家的讨论,刘厚脑袋里突然灵光一闪,想起了后世的高速公路。后世的高速公路为什么要收费呢?

    那是因为在改革开放初期,天朝没有那么多钱修建那么多的高速公路,但是,高速公路对社会经济的促进作用是毋庸置疑的,路通财通嘛。

    一方面是有需求,一方面又没钱,那怎么办呢?当时天朝衙门祭出的办法就是借鸡生蛋,打出的口号是“借款修路,收费还钱”。先向社会筹集资金将路修起来,然后收取通行费,慢慢还这笔钱,还款期限长达二十年甚至更长。

    不但是高速公路,后来很多地方的路桥都采取这种形式筹款,先将路桥建起来,然后设置收费站收取几十年的通行费,直到还贷完毕才拆除收费站。

    这也导致天朝在一段时间内到处都是收费站,到处都要交买路钱。这种政策曾经引起百姓很多不满,但是,无可否认,这种方法极大地加快了天朝交通网络的发展速度。

    很多高速公路,很多新的桥梁好像一夜之间就冒出来一样,使得这个曾经一穷二白的国家一下子变得车水马龙、欣欣向荣了起来。

    客观上来说,这种借鸡生蛋的政策在社会发展的初级阶段,的确起到过非常积极的作用,是一项利国利民的政策。至于在实施过程中产生多少FB,有多少人从中牟利,有多少路桥收费站远远超过还贷时间还在继续收费,有多少......那就不得而知了,只能说,这些不良现象只是这项利民政策的副作用。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这个借鸡生蛋方法既然在后世的天朝能发挥巨大的作用,那么,用在目前的情况下,是否也可以奏效呢?

    想到就做,刘厚立刻将借鸡生蛋的理念说了出来,建议引进民间资本建设水泥底的盐田,然后让那些投资商经营他们投资的盐场两三年,等合同期到后,再将盐场收归国有。

    不过大家都不同意这个做法,他们很固执地认为,盐场一定要自始至终控制在朝廷手中,千万不可托付到私人手上,否则一旦开了这个口子,以后会有无尽的麻烦。

    经过众人的解释,刘厚也知道这样做有风险。别的不说,就说请神容易送神难这种事情就很棘手。现实中这种事情也时有发生。有人可能会说,有合同白纸黑字写着,又有朝廷的强制力做保障,怎么可能还会发生这种事呢?

    可是别忘了,天朝从来都是个人治社会,天朝人历来都没什么法治精神,重合同守信用这种东西只是叫得响亮的口号,也许还有那些侠客传记和民间故事里能看到。

    但是,偏偏在最需要讲究信用的商人群体中,经常会出现视合同为儿戏的事情。奸商奸商,无商不奸,身为商人,不奸滑点怎么赚钱?

    当然,也不能一竹竿打死一船人,也不是所有的商人都是奸商,古往今来也有很多有名的商人是很讲信用的,所谓的牙齿当金使就是指这些人。

第十七章 盐引

    天朝历史上讲信用重合同的商人还是有很多的,近的例如糜竺,他就是个很有诚信的商人,也正因为这样,他的生意才能做得那么大,买卖几乎遍天下;远的有明清时期号称“汇通天下”的山西票号。

    当然,这些票号的发家离不开官商勾结、走私违禁品出卖祖国等等龌龊阴暗的事情,但是,无可否认,如果他们不讲诚信,也不会有那么多人敢于将真金白银存在他们的票号里,换取小小的一张银票。

    所以说,无论哪个人群中都是有好人也有坏人的,问题是,你不能保证你碰到的都是好人。在这种情况下,只能未雨绸缪,采取预防措施,不给坏人以可乘之机,以免自己造成损失,所谓的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就是这个意思。

    众位内阁大臣现在就是这个意思,为免以后出现什么纠纷,绝了那些不良商人的念想,干脆不开这个口子,继续将食盐的生产牢牢地抓在朝廷手中。反正千百年以来都是这样的,大家早就对此习以为常,没有人对这一点有意见。

    但是,不给他们盐场的经营权,怎样才能让他们拿钱出来建造水泥盐田呢?既要让马跑,又不让马吃草是不行的,尤其是对那些奸猾无比,唯利是图的商人,只有利益才是他们的第一驱动力。

    众人又商量了一会,最后决定利用盐引吸引那些商人来投资。盐引是食盐官府专卖制度的产物,古代官府在商人缴纳盐价和税款后,发给商人用以支领和运销食盐的凭证。

    不过盐引这个概念始于宋代,三国时期还没有。盐业专卖就是国家实行垄断经营,这种做法始于春秋时的齐国,创始人是管仲。不过在唐朝之前,食盐无论是制造,还是贩运、售卖都由官府一手包办,属于高度垄断的行业。

    唐肃宗宝应六年,盐业进行了“改革”,官府把生产和零售权都交给商人,政府只控制批发这一环节。宋代之后又逐渐形成了“盐引制”,即商人花钱购买盐引。

    刘厚在这个时候提出盐引的概念,属于对盐业作出重要的改革。众位内阁大臣一商量,觉得将运输与零售这个环节让出来给商人来~经营,官府只保留制造和批发的环节是可行的。

    内阁本来就在头痛,现在的官僚机构太臃肿了,像盐业这种行业,如果由生产到流通的整个环节都需要设立专门的官方机构来~经营,需要的官吏数量实在是太大了,而且也不好管理,朝廷根本无需养那么多人。

    现在将运输与零售行业踢出来,整个内阁的人都有一种如释重负的感觉。他们认为,只要生产与批发这两个关键的环节牢牢抓在手里,就能保证盐业的根本还是控制在朝廷手中的。

    至于穿州过省,穿街走巷去贩卖食盐,交给那些无孔不入的商人更合适。所以,在刘厚提出盐引的概念后,他们迅速接受了这种理念。

    而盐引,不但可以具有“债”与“仓单”的所有性质与相关的“交易”特征,在一定情况下,还可以作为奖励措施,引导那些盐商为朝廷办事。

    例如这一次,官府需要投入大量资金修筑水泥盐田,那么就可以定下规矩,只有出钱帮助官府修筑水泥盐田的商户才有获得盐引的资格。当然,盐引依然需要钱去购买,出~水泥钱算是一个准入资格。

    再例如,像明朝那样,可以规定盐商们需要送运粮食到边关,再从各个封疆大吏的手中换取他们手中的盐引。这就可以引导盐商帮朝廷运输军粮。

    盐引就是一个香馍馍,也是一个巨大的诱饵,吸引着各大盐商纷纷按照朝廷的规定去办事,各位内阁大臣也是看到这一点,所以都一致同意这个改革方案,并大赞皇帝睿智。

    刘厚对于再次剽窃了后人的智慧一点也不感到害羞,毕竟这已经不是第一次了,这种事做得多了,做着做着也就习惯了。盐引的概念一出,食盐和盐场的事情算是彻底解决了。

    内阁只是负责拟定方案,具体实施还得六部去执行,所以,方案出来后,就没内阁和刘厚什么事了。而这个方案也的确给力,没多久,渤海沿岸的盐田就如雨后春笋般修建了起来,而且都是水泥底盐田。

    盐业改革的消息一放出后,很多商人都如闻到了血腥味的鲨鱼一般,纷纷跑到渤海沿岸去找相关部门商议投资建造盐田的事情。商人的反应,远比当初内阁预料的要踊跃得多。

    虽然投资一处盐田,只能得到这处盐田所产出的食盐三年的盐引,也即是说,只要他们投资用水泥建造这处盐田,他们就有权包销这个盐田三年内出产的所有食盐。

    三年后,盐引的获取资格重新界定,但是,很多精明的商家依然能看到这中间巨大的利益。先不说这三年包销这处盐田的出产肯定能回本投资,通过这件事,和有关方面的官员搞好关系,打通关节,对于以后获取盐引也有莫大的好处。

    当然,他们不知道,盐引已经让内阁的各位大佬上了心,到时候盐引的获取资格根本不是底下办事的官吏能决定的,到时候朝廷会统一制定规则,只有按朝廷的要求办好了事情才有资格购买盐引。

    随着渤海盐田的纷纷建立,食盐短缺问题终于得到完满的解决,腌制咸鱼的用盐问题也随之迎刃而解。关公将新训练好的海军,甚至将原来的水军还有俘虏的原东吴水军全部拉出去,到江河湖海去捕捞鱼虾。

    一时之间,半个天朝的百姓饭桌上都充满了咸腥味,这些都是水军们生产出来的咸鱼、咸虾、海带等海产品。这个时代的江河湖海都还没有受到工业污染,也没被过渡捕捞,江河湖海简直就是个大粮仓。

    船队每次出动都能轻易得到丰厚的收获。很快,一些有钱人也看到了这里面的巨大利益,于是,慢慢地,开始有些人也打造船只和渔网,纷纷下水加入捕捞业,跟朝廷抢起生意来。

第十八章 大型捕捞业的兴起

    对于有人跟朝廷“抢生意”,刘厚不但不着恼,反而乐见其成。水军也好,海军也罢,始终是朝廷的军队,军队的职责是打仗,是卫国安民,用军队去进行生产活动,只是在特殊情况下的权宜之计而已。

    这种情况是不可能长期持续下去的,否则必定会出问题。共和国在成立初期也有很多建设兵团,帮助国家渡过难关,到了后来,国家逐渐富强起来,这些建设兵团也逐渐解散或转制了。

    这个道理放在大汉也是一样的,现在大汉同样还存在各种各样的建设兵团,这也是在国家建立之初,用来渡过难关的,等国内的生产恢复,经济复苏,财政不再入不敷出时,这些建设兵团也会渐渐退出历史的舞台。

    到时候,军队则可以回归他的本源,军人们也可以干回他们应该干的事情。所以,现在见到有民间的力量加入到捕捞行业中,刘厚当然是支持的。

    他希望民间的捕捞业能快点发展起来,这样,官方或者说军方的捕捞队就可以早日退出这个行业,也就可以早日去执行军事任务了。

    为此,刘厚还在户部设立一个渔业司,用以扶持、规范、管理全国的渔业,其地位与农业司、畜牧司等同。国家鼓励民间组织捕捞队出海捕鱼,官方可以提供海军测量出来的海图、天气预告、鱼群信息等一些资讯上的支持。

    海军还可以为民间的捕鱼队提供安全保卫、救援等实质性的保障。现在海军虽然测绘出一些海图,但目前还只是局限于很小范围内的海域,还有大量未知海域的情况是未明的。

    捕捞船一旦开出这些未知海域就很危险了,哪里有暗流,哪里有暗礁,哪里有漩涡,哪里有海怪统统不知。还有最恐怖的就是风暴,如果遇到强热带风暴,再好的船也撑不住。

    所以,航海是很危险的事情。捕捞船队如果遇到危险,那就需要海军去搜救了,不过这个时代通讯不发达,遇险后还能通知海军去搜救的情况并不多。

    随着海洋大开发,必然会产生海盗这个物种。这个时候,海军就显得很重要了。海军的一个重要的职责就是剿灭海盗,保护遵纪守法的渔民。

    当然,那些渔民在享受国家带来的福利的同时,也是要尽义务的,每支捕捞队,每艘渔船都需要在国家相关部门登记造册,接受官方的管理。

    最为关键的是,他们的渔获需要交税,这就和农业、畜牧业一样,是要缴纳一定税赋的。否则,国家凭什么将这么大的一块肥肉让给他们?

    民间的捕捞队对此的接受程度不一。有些人很赞同,因为他们本来就认为,自己是从海军中虎口夺食的,海军一定会严厉打击他们这种抢饭碗的行为。

    但是现在海军不但不对付他们、阻止他们,反而支持他们、保护他们,这令他们受宠若惊,甚至感恩戴德,至于交点税,简直就是小意思了。

    但是也有些人是抗拒交税的,这些人认为他们的收获都是冒着生命危险得来的,凭什么要交一份税给国家?也有些人认为,大海不是陆地,朝廷对大海没有拥有权,这里的产出无需交税给朝廷。

    反正他们有各种各样的理由不肯交税,甚至认为朝廷在盘剥他们。而且这些人既然敢冒着生命危险下海,而且敢从海军手中虎口夺食,多数是不怕死的亡命之徒。

    对于这种人,渔业司只好联合海军出重手打击了,于是,海面上又多出了很多打击偷税漏税的活动,海军都还没有开始追捕东吴遗民,整个东海已经被闹得沸沸扬扬。

    出海的渔民经常能听到炮声隆隆,枪声大作,一旦遇到这种情况,他们都会远远躲开,因为他们知道,这要不就是海军在围剿海盗,要不就是在追击偷税漏税私自下海捕捞的渔船。

    对于~大~海,刘厚是支持民间力量出海捕鱼的,但是,对于内陆的江河湖泊,他却禁止民间的捕捞队进行捕捞。因为,虽然说现在的自然资源很丰富,但是,江河湖泊毕竟面积比大海小很多,如果不加以保护,资源总有被耗尽的一天。

    有官方的捕捞队在这里捕捞已经足够了,如果再开放给民间的捕捞队,以国人蝗虫般的作风,相信很多江河湖泊里的鱼虾就会被捕捞干净。

    当然,他只能下令禁止那些大型的、有组织的捕捞队在江河湖泊捕捞鱼虾,对于那些零零星星的个人行为,他并没有禁止,也禁止不了。

    大家都没有想到,这次的粮食危机不但促成了盐业的改革,还催生出一个行业。虽然渔业自古就有,但是,却从来没有成规模过,都是一个人或者几个人,弄个小渔网,在江河湖泊里网上几网鱼,收获有限得很。

    而现在,都是利用大、中型船舶,在大江大河甚至大海洋里,用大型拖网进行大规模的捕捞,这种生产方式和生产效率比起以往简直有天渊之别,甚至可以说,这是一个全新的行业,可以称之为大型捕捞业。

    对于出现一个新行业,刘厚是乐观其成的,只可惜,这个行业从一出现开始,就注定只有那些世家大族才能介入,这个行业的准入门槛太高了。

    这个准入门槛并不是由朝廷规定的,而是由这个行业本身的特点所决定。要进入这个行业,必须有精良的大海船,大型的渔网,还要有大量的人手,甚至畜力,这些根本不是寻常老百姓能置办得起的。

    也只有那些达官贵人、世家大族或者巨贾豪商才能玩得起。这注定是个富人的游戏,也即是说,有钱人可以藉由这个行业,变得更有钱,而穷人只能干瞪眼。

    这个行业是社会两极分化的一个缩影,刘厚也没有办法将之强行扭转,随着社会工业化进程的发展,这样的事情将会越来越多。在这种时候,刘厚不可能在所有制问题上动手,只能逐步建立社会保障制度,尽量加强平民百姓的福利,避免饿死人、冻死人的事情发生。

第十九章 “勤政”

    随着大型捕捞业的兴起,加上其他几项措施也取得不俗的成绩,大汉的食物逐渐充足并且多元化了起来,一场缺粮的危机也被悄然地消弭于无形。

    普通的老百姓甚至都不知道大汉曾经出现过粮食危机,他们只知道,有一段时间市面上的粮食涨价涨得很厉害,可是,很快官仓就平价卖出大量粮食,显然是官府出面平抑粮价。

    同时,一些粮商以囤集居奇、哄抬粮价粮的罪名被逮捕,被抄家,被判刑。至于这些人当中,有多少是真正有罪,有些多少是因为不配合官府平抑粮价,不肯借粮给官府而被冤枉的,普通老百姓根本不会关心,也无从得知。

    刘厚的诏令下得很温和,他希望各级官府可以和那些大户有商有量地协商,和平地解决问题,营造一个河蟹社会。可是,各级官员是怎么理解他的诏令,是怎么执行“借粮”这项措施就不得而知了。

    所谓的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很多时候,中央朝廷的政令都是好的,可是,到了下面基层执行时,就会变了样。并不是每个官吏都很很好地理解上面的政令的,也不是每个理解了政令的官吏都会严格按照中央朝廷的政令执行。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毕竟各级官吏不是机器人,而是活生生的人,整个天下也不是一盘电脑游戏,朝廷发出的政令不会像电脑指令那样,被严格执行,基层官吏有他们的考虑,经常或好意或恶意,或为公心或为私心,擅做主张曲解了上面的政令,做出一些令中央朝廷意想不到的事情来。

    好在现在天下刚统一没多久,刘厚和朝廷的威望巨大,虽然有些大户被地方官府整得有点怨言,但也没人敢有什么大逆不道的举动。加上监察御史无孔不入,那些官吏也不敢做得太过份,做事情还是有个度的。

    总的来说,民间还算平静,这一场粮食危机算是安然渡过。粮食危机解除之后,刘厚也没有能闲的下来,现在正是社会剧变时期,各种各样的新问题层出不穷。很多问题是以前的朝代所没有经历过的,几位内阁大臣们完全没有前面的经验可以借鉴,即使是诸葛亮这样世界上顶尖的智者,对于这些全新的问题也感到很棘手。

    人们对于之前没有见过的事物,总是怀有一种莫名的恐惧感,对于新出现的社会问题也是一样,几位内阁大臣每天都加班加点,卯足劲的干活。可是,再努力也好,有些问题他们依然束手无策,这和时代局限性有关。

    刘厚不得不时不时从后宫的温柔乡中跑到内阁来,参与他们的会议,随时给他们出主意。刘厚在后世虽然不是政治家,没有参与过政府制定政策的过程,但是没有吃过猪肉,也见过猪跑呢。

    他好歹也接受过多年的思想政治教育,而且还算是一个关心时事政治的人,在那个信息铺天盖地来袭的年代,他可以轻易地从报纸、电视、网络等各种渠道了解到一些社会问题,以及那个时代官府的解决之道。

    而且那个时代,言论还算自由,一切所谓的专家教授经常在媒体上,发表自己对一些社会问题的看法,甚至一些社会问题还会引来了社会大众的广泛关注。

    一般民众也可以在网络上发表自己的意见,虽然其中很多意见并无助于解决问题,甚至有些只是恶意的谩骂,肆意的发泄,可是,也不乏真知灼见者。

    这种事情见多了以后,刘厚对一些社会问题的解决之道也有所了解。而且那个年代的人是很活跃的,往往一个问题,会有人提出很多解决方案。

    正因为如此,每次刘厚参加内阁会议,都会引起各位阁臣的惊讶,这个小皇帝年纪不大,却每每能对一些他们都感到棘手的社会问题提出独到的见解,而且有时候解决方案还不止一种。

    他们早就知道这个小皇帝早慧,但是却从来不知道他竟然聪明到这种程度,竟然能一个人压制整个内阁,这令心高气傲,一向以天之骄子自居的各位阁臣都是心中一凛。

    其实这只不过是他们少见多怪而已,现在大汉所发生的种种社会问题,在他们眼中都是见所未见、闻所未闻的,但是在刘厚的眼中,很多问题都是后世曾经发生过的,有些甚至是那个时代老生常谈的问题了。

    这些问题在后世都能得到很好的解决,当然,当时解决这些问题也并非总是一帆风顺的,有些问题也是吃过很多亏,走过很多弯路,最后才寻找到完美的解决方案。

    而现在刘厚就可以跳过那些曲曲折折的探索过程,直接把那些后世经过千锤百炼才制定出来的完美解决方案抛出来。当然,这里说的完美解决方案也不是很准确,社会问题是很复杂的,所谓众口难调,没有一个方案是可以满足所有人的要求。

    很多时候,在一些人获益的时候,往往会使得令一些人的利益受损,所以,所谓的完美方案,或者说最好方案就是,能符合大部分人的利益,并且创造一个公平公正的竞争环境。

    有了刘厚的介入,那些内阁大臣们的工作轻松了不少,不再老是一副愁眉苦脸的样子,工作进度也快了很多。其实在他们看来,这才是召开内阁会议的样子,哪有商量国家大事的时候,皇帝都不到场的?

    历朝历代商量国家大事,必然都是由皇帝来主持的,由皇帝提出问题,交由大臣们讨论解决方案,如果大臣们意见不能统一,最后也是由皇帝来拍板。

    但是刘厚却主动放弃作为皇帝的大部分权力,做起了甩手掌柜,这虽然给了他们很大的权力,但是也有悖于他们对传统的认知,这始终使得他们心里有点惴惴不安。

    这段时间,国家出现了诸多问题,没想到却意外地使得皇帝“勤政”了起来,重新有了一个皇帝的样子。这使得阁臣们安心了起来,也使得其他大臣们更安心,千万别小看这种“安心”,这关乎到官员们的“士气”问题,有助于解决当前朝廷面临的一系列危机。

第二十章 喜当爹

    对于刘厚的“勤政”大臣们是爽了,但是刘厚就不爽了,他原先想象中轻松愉快的皇帝生活被逼中断,几乎每天都要参与无休止的议事当中,根本没有多少时间陪着三位皇后过卿卿我我的幸福生活。

    说好的甩手掌柜呢?说好的从此君王不早朝呢?对此,刘厚感到很无奈。虽说行乐要及时,但刘厚还是能分得清轻重的。在这个国家刚成立的时候,诸事纷扰是一定的,这个时候也肯定有很多事情需要他这个皇帝拍板,所以,他还无法完全对朝政放手。

    有道是大海航行靠舵手,刘厚掌握社会未来的发展方向,这个时候的确需要他去指引方向。诸葛亮等人虽然智慧过人,但是,却不能预测诡谲难测的未来。

    如果任由他们自己去摸索,那肯定会像后世“摸着石头过河”那样,每前进一步都需要付出极大的代价。所以,刘厚思来想去,最后还是决定牺牲小我,成全大我。

    他只好牺牲自己的享乐时间,继续旁听内阁会议,时不时插插嘴,为内阁制定的政策把把关,以免他们走一些不必要的弯路。

    不过他的本意是旁听,可是其他大臣可不这样认为,在他们眼里,皇帝又开始亲政了,这是天大的好事,之前因为成立内阁,并让内阁把持政事带来的各种不适一扫而光,大家又重新振作起来。

    大臣们的这些变化被刘厚看在眼里,令他觉得哭笑不得。这真是令他始料不及,看来君主立宪制的道路还真是任重道远啊。现在大汉是每五天举行一次大朝会,几乎每天都有一次小朝会。

    大朝会和传统的皇朝朝会差不多,由皇帝主持,所有朝臣都参加,大家一起商讨一些重要的事情。不过,现在的大朝会已经今时不同往日了,现在大朝会的目的只是收集各位大臣的意见,尤其是一些对口部门的专业意见。

    一般情况下,如果不是很紧急的事件,刘厚并不会在大朝会上即时做出决定。在大朝会上收集到的意见,最后还是交由内阁会议进一步讨论,由内阁做出最后的决策。

    毕竟内阁才是最高权力机构。所以,很少会出现影视剧那种,皇帝高坐龙椅之上,威严地问道:“众位卿家,谁愿为朕去办某某事/出征?”

    然后就跳出一位文臣或一员大将,双手抱拳大声道:“微臣/末将愿往!”

    现在的大朝会,更像是一个“议会”,之所以打个双引号,是因为这个“议会”真的只是在议论事情而已,并不会像后世那些议会那样,最后要投票表决的。

    而每天都召开的小朝会则是指内阁会议,这才是需要投票的会议,因为这是真正要做出决策的会议。无论大朝会还是小朝会,一般都只开半天,到了中午大家就散会去吃中午饭,吃完中午饭休息一会,大家就各自回自己的官衙,去处理自己职责内的事务。

    大朝会刘厚是必然会出席的,至于小朝会,刘厚现在也三天两头去旁听,去为内阁把关。早上开完朝会后,刘厚也不能得闲,要知道,他还把持着一定的军务、监察部门和情报部门。

    吃完中午饭,午睡一小会后,到了下午上班,他就开始听取自各方面收集、整理报上来的情报,并就一些事情作出“重要批示”。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刘厚从来没对这个帝国放手过。

    到了酉时(下午17时),刘厚下班后才会回到后宫去享受天伦之乐。最近,张星彩和关银瓶相继怀~孕,所以,他一下班就会匆匆忙忙赶回后宫陪两位怀~孕的妻子。

    甚至有些时候,他干脆连小朝会也不参加,或者参加到半途就溜出来。即使这样,他还是感觉自己没有足够的时间去照顾家庭。虽然对于一个皇帝来说,说要照顾家庭听起来有点可笑,但是,刘厚的骨子里却是一个很重视家庭的人。

    上辈子他没机会做父亲,这辈子他一下子有了两次做父亲的机会,那种激动的心情是很难用语言来形容的。他希望能有多点时间陪陪家人,说到底,他还是那种屌丝的性格,而不是一个枭雄。

    怀~孕的的两位功臣要慰劳,另外,周雪也要好好安慰安慰。周雪因为年纪尚小,刘厚不想让她那么早就怀~孕生子,所以,两人成亲多年,她肚子还是没有动静。

    平时还没什么,毕竟张星彩和关银瓶的肚子也同样没有动静,但是,今时不同往日了,现在周雪看到两位姐姐已经大腹便便,而她自己的肚子却还没有一点动静,心里不知道会有多么难受。

    在这种时候,她是最需要安慰的,刘厚希望能挤点时间出来去陪陪她、安慰她。本来刘厚是想对内阁的东西撒手不管的,可是,偏偏这个时候天下乱象丛生,刘厚不得不退出撒手掌柜状态,重新关心起政事来。

    虽然说他只是出席会议,时不时动动嘴巴,出出主意而已,内阁会议的主持人还是首相诸葛亮,但是,因为这个时期全国各地发生的问题太多了,内阁会议经常一开就没完没了。

    有些事情,因为事态紧急,内阁大臣们甚至要开夜班商讨解决方案,于是,刘厚也跟着倒了大霉,经常要跟着加班加点,害得他都就没多少时间回后宫慰妻。

    要知道,他可有三个妻子,慰起来任务特别重。这一天下午,天气异常闷热,西南方天空中~出现了极长的射线状的云彩,非常奇特。不过,在未央宫中,不时有官吏和小太监行色匆匆,根本没有人有心思抬头留意一下天空中百年难得一见的奇特云彩。

    未央宫的东厢是上书房,也即皇帝的办公室,这里金碧辉煌,宽敞明亮,里面间隔了临时休息室、洗手间、更衣室、书房、办公室、健身室等。整个布局和装饰,比起后世五星级酒店的总统套房还要富丽堂皇得多。

    相对来说,西厢就简陋得多了,这里有一溜小房子,那是各位内阁大臣的办公室,其中还有一个较大的房子则是内阁议事大厅,所谓的小朝会就是在这个会议室进行的。

    那些匆匆忙忙进出未央宫的人,多数出入于西厢的各个房间,一道道政令不断从这里发出,那些官吏不是从这里领了政令,匆匆出去办理落实,就是有最新的情况过来上报到内阁。

    这里是整个帝国的政治中心,也是整个帝国政坛最繁忙的地方。各位内阁大臣都是能人,他们每天都高效运作,以最快的速度处理着各自分管领域的政事。

第二十一章 大汉版圆桌会议

    每当遇到一些一个人难以决断的事情,阁臣们就会在内阁的议事大厅召开小朝会,也即内阁会议,由几位阁臣共同商讨解决方案,或投票决定一些重要的选择。

    而这样的内阁会议,几乎每天都会召开一次,由此也可以反映出,现在帝国还没有完全走上正轨,很多事情都还没有一个固定的处理章程,内阁需要不断制定新的解决方案,来应对层出不穷的新鲜事物。

    与此相对的是,未央宫的东厢就冷清得多了,刘厚一个人就占据了一个偌大的东厢,每天只有零零星星几个情报部门的负责人过来汇报工作。

    更何况,很多时候刘厚也不在东厢,而是跑到西厢参加内阁会议。在天上出现奇特云彩的这一天,刘厚再一次和几位内阁大臣,坐在内阁会议厅中央的一张圆桌边上,开会商讨着事情,这是大汉版的圆桌会议,同样是刘厚的手笔。

    大汉历来的传统是尊卑有别,这一点体现在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像这种议政的会议,一向是地位最高者高坐于上首,其余人分列两侧,按照各人地位的尊卑程度,排列下去。

    但是刘厚偏说这样的坐法不利于各人畅所欲言,要营造一个平等、轻松的环境给大家,让大家可以忘记尊卑,可以随心所欲地将心理话说出来。

    于是,他让人用金丝楠木打造了一张大大的圆桌,还有明清时期那种太师椅款式的椅子,然后让所有的内阁大臣围坐在这张圆桌边上。太师椅坐得很舒服,冬天加上软垫就更舒服,可以使各位阁臣放松身心,有利于他们出谋划策。

    阁臣们本不赞同这种圆桌会议,不过又拗不过刘厚,后来还是诸葛亮给了个说辞,成功解开了各位阁臣的心中的疙瘩。诸葛亮说,使用圆桌看起来好像没有尊卑之分,其实也不尽然。

    因为分主位和次位,除了看桌子外,还要看房间的环境。一般来说,面对房间大门口的位置就是主位。这是因为,尊者总是有权第一时间了解情况的。

    如果有人从门口进来,那么,坐在面对大门口位置的人就能第一时间看见进来人的情况,从而可以第一时间作出反应。这一点很重要,也很有现实意义。

    例如,假如进来的是刺客,坐在主位的人就可以第一时间发现刺客,从而有更多的时间作出反应,逃避风险。除了邓芝外,其他人都对诸葛亮的这番解释很认同,他们都同意将面对大门口的位置设为主位,并默认为是皇帝的宝座。

    邓芝之所以不同意是因为他认为,皇帝一向都是面南而坐的,他还举了些例子,如:《易·说卦》:“圣人南面而听天下,向明而治。”《论语·雍也》:“子曰:‘雍也可使南面。’”等等。

    而西厢房因为在未央宫的西边,所以,门是开在东边的,如果皇帝要坐在面朝门口的位置,就等于是坐西朝东,这样一来,就是于礼不合。

    论到智谋,诸葛亮无出其右者,但是,论到对儒家典籍的精通,对古礼的执着程度,还是邓芝更厉害。其实大家也不是不知道皇帝面南而坐的典故,只是,大家对这件事没那么在意与执着而已。

    既然邓芝提出了他的意见,大家不得不针对这个意见进行了一番讨论和表决。经过一番讨论,大家认为既然礼制上有这样的要求,在不是很为难的情况下,倒也不妨遵循一番,省得以后会引起他人非议。

    于是,内阁很快就通过决议,对内阁议事厅进行改造与装修。改造的主要目的是将开在西方的门堵上,改为在南边开一个门。这样一来,皇帝就可以坐北朝南了。

    只不过这样一来,等于强行改变了西厢房的布局,使得议事厅的南边突兀地出现了一条小走廊,给人一种很怪异的感觉。刘厚对他们这番折腾更是感到哭笑不得。

    议事厅的格局改造完后,诸葛亮又在北边墙壁的中央挂上在一副中堂书画,使得这个位置作为主位的特点更加突出。

    虽然在这个位置上的太师椅和其他人的太师椅是一个样子的,但是,自此之后,除了刘厚以外,谁也不敢再坐这个位置了。就算刘厚没有出席会议,诸葛亮也不会坐到这个位置上,而是在这个位置的左边一个位置上坐下。

    古人以左为尊,但是这也不是绝对的,有些历史时期是以右为尊的,例如清朝和元朝。而东汉时期,恰好以左为尊的时期,所以,诸葛亮要坐在皇帝的左边,表示他有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地位。

    其他人,也按照这个原则,依次选择位置坐下。所以,虽然是一个圆桌会议,但是,很显然,大汉版的圆桌会议和亚瑟王的圆桌骑士很不相同。

    这一天,内阁大臣们商议的事情是西蜀某地连续三年发生干旱,因道路崎岖难行,救灾粮食难以运输,地方官员请求朝廷给予支援。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西蜀地区山峦连绵,地势高抬,飞鸟难越,进山之路多是曲折难行的羊肠小道,有些地方甚至没有路!这些地方运输粮食完全无法靠任何交通工具,只能靠人力扛背。”邓芝感叹地道。

    “这种人力运输成本最是昂贵,芝估计,运一袋米粮进山,运粮人自己就要吃掉半袋,这还是因为运输路线不算太长的结果,如果运输线再长一点,消耗更大,甚至运进去的粮还不够运粮人在路上吃的。”邓芝继续道。

    “这件事少不得要着落到军队身上了。目前,云梦泽的剿抚已经结束,国内已经没有战争,各支部队都在进行新旧轮换。部队短期内会出现大量新兵,可以将这些新兵集中起来进行这项工作,这对他们也是一种磨练。”郭攸之道。

    灭吴之战后,忠于孙氏的大臣、世家、军队都跟随孙登、陆逊逃出了海外,由于司马懿谋划得到,只有少量的东吴水军遁入云梦泽为匪。

    战后,关公一边致力于建立海军,一边调集兵力进入云梦泽进行剿匪。当然,他并不完全是剿,他的政策是恩威并施,剿、抚并举。

    ps.祝大家节日快乐。

第二十二章 地动仪有反应

    按照关公的政策,对于那些作恶不多,有心改邪归正的,他很宽容,不但赦免了他们的罪过,而且还会找块田地妥善安排他们,使他们能脱离匪徒的身份,重新变成农民。

    对于那些罪大恶极,死不悔改的,他当然是祭起雷霆手段,将之一一灭杀。慈不掌兵,关公毕竟是转战天下数十载的大将,他可不是什么心慈手软之辈,对于敌人,他从来不会姑息,这一点他做得比刘厚好多了。

    关公的威名太盛,由他主持的剿匪行动,早就将那些水匪吓破了胆,真可谓是,关刀一出,谁与争锋?所以,这次剿匪基本上没有什么大的战斗,官军一到,匪兵纷纷望风而逃。

    加上关公也给他们留了后路,允许他们投降反正,所以,大部分的水匪很快就投降了,剩下小部分负隅顽抗的,也在短时间内被肃清。这场剿匪战可谓非常顺利,并在短时间内取得了胜利。

    云梦泽剿匪战一结束,中原的战争就基本上完结了,剩下西、北、南三个战场上的战争多数用的是异族的战士,于是,大量的军队就闲置了下来。

    打了那么多年的仗,汉军当中有相当多的老兵,服役五年的人比比皆是,甚至有少量服役期限到了十年的“爷爷辈”老兵。在军阀混战年代,这种情况并不少见。

    一些穷兵黩武的军阀甚至将十岁以上,六十岁以下的男丁都强拉入伍,为自己征战。所以,这些部队里经常出现“娃娃兵”和“爷爷兵”。

    这样的兵作战能力肯定很差,不过,过去打仗很多时候都是看人数的,人数一多起来就会给对手造成一种心理压力,有时候就是这种心理压力也能成为致胜的关键。

    此时的汉军虽然也有一些老兵,但是,这些老兵年龄也不过三十岁左右,这个年龄也不算太老,只要能退伍,还有大好的人生可以享受。

    既然现在国内已经没有战争了,也是时候放这些老兵们出去享受属于他们的人生了。于是,大量的老兵开始退伍转业,刘厚对他们的待遇很优厚,每个人都按功劳、从军时间、级别等分到了一块大小不同的土地。

    最重要的是,他们在这些土地上的产出可以免交赋税三十年。至于三十年后,他们也差不多该退休了。这也是他们和其他同样分到土地的人最大的区别。

    其他人的土地都是要交赋税的,如果连续三年不交税,土地就会被收回国有。这些老兵等于有三十年豁免期,就算他们的土地丢荒三十年都没关系。就算他们自己不耕这些田,佃给别人去耕种,靠收租也能养活他们。

    所以这些老兵退伍后,瞬间就变成了地主,朝廷对他们的待遇不可谓不优渥。另外,刘厚在军队里大力推广教育,这些老兵不但都基本识字,还都有一技之长,就算他们转业后不耕田,也可以从事其他的手工业生产,所以他们的生计完全没有问题。

    大量老兵退伍,部队却不能就此散掉,毕竟偌大的帝国是需要大量军队来守护的。当年刘邦都说过:“安得猛士守四方?”现在的大汉比那个时候大太多了,需要守四方的猛士也更多。

    所以,在大量老兵退伍的同时,就需要招募大量的新兵入伍,以补充老兵们留下的空缺,同时也要维持部队的建制。

    现在郭攸之正是提议调动这些新兵去给灾区送粮食。按照hong军的标准,新兵的训练时间很长,训练科目很多,负重山地行军正是其中一项训练科目。

    反正他们平时进行这种高强度体能训练,也是要耗费大量粮食的,还不如趁机让他们去运粮食,既可以练兵,又可以节省聘请民工的钱粮,可谓是一举两得。

    大家都对郭攸之这个提议表示认可,正当他们要进一步商量派出新兵的规模和其他细节时,一名小黄们匆匆忙忙地跑了进来,跪在地上磕了一个头,道:“启禀陛下,钦天监在外面说有急事求见。”

    刘厚感到很奇怪,钦天监主管观察天象、勘探风水、记录气候,他能有什么急事?难道他能预测到哪里即将发生旱灾或者水灾?那的确是一件大事,可是,这个时代的天气预报靠谱吗?

    不管什么事,人还是要见一见的,刘厚让人宣钦天监觐见。没多久,一位穿着官服的年轻人快步走了进来。这个年轻人看上去只有二十来岁的样子,双眼炯炯有神,皮肤白~皙,长相俊美,举止儒雅,一看就是一个家世不错且自小受到良好教育的人。

    如果不是那一脸急切的样子,估计他会更好看。见到他以后,刘厚感觉有点错愕,在他的想象中,能担任钦天监这种岗位的人,应该是一个白胡子老头,最起码也要是个中年人才是,怎么会是这么一个毛头小子呢?

    像钦天监这样的芝麻绿豆小官刘厚是很少见到的,所以他才会感到奇怪,不过几位阁臣显然对他很熟悉,所以都是一脸的淡然,等待着他的下文。

    钦天监进来后,先给刘厚行了个礼,还不等刘厚开口询问,就迫不及待地大叫道:“陛下,大事不好了。”

    刘厚一头黑线,他最烦这样的人了,一上来就说什么大事不好、大事不妙之类的,生怕别人不知道他是扫把星、乌鸦嘴,是来报告坏事的。

    这种人拥有一出场就能瞬间破坏上~位者好心情的威力。今天这个钦天监也不例外,刘厚一听他开口,心情马上就沉了下来。

    刘厚端起了桌上的茶杯,抿了一口后才让钦天监起来说话。那位年轻的钦天监站起身后,也不顾皇帝的脸色难看,连忙地说:“陛下,刚才地动仪西南方龙口的珠子掉了下来,西南方向恐怕有地动发生。还请陛下早做定夺。”

    “什么?”刘厚惊得差点连手上的茶杯都掉了下来,地震这东西可大可小,小的地震,甚至连人都感觉不出来,大的地震破坏力可就惊人了,甚至死上成千上万人也不足为奇。

    而且在这个迷信盛行的年代,各种自然灾害都会被一些有心人赋予各种各样的意义,甚至会被人利用来实现自己不良的居心。

    最常见的例子是,将各种各样的自然灾害说成是皇帝失德,触犯天心等等。这个时候,皇帝往往要祭天,要向老天爷诚心祷告,要作出检讨,甚至还要下罪己诏。

    这是非常严重的事情,搞不好会影响皇位的稳固程度,甚至江山社稷的稳固。当然,就算没有这些因素,但凡出现天灾,或多或少总有百姓会受灾,会有伤亡出现,这也是刘厚最为担心的事情。

第二十三章 “木圣”

    “陛下,地动仪显示,西南方向发生地动。”钦天监见皇帝没反应,又重复了一遍。

    “这什么劳什子地动仪不会出错了吧?”刘厚脱口而出,不过刚说完就有点后悔了

    果然,那名钦天监听了刘厚的话后,就像感到受到极大的侮辱一样,他涨红着脸梗着脖子道:“陛下,地动仪乃先祖平子先生所制。此物制成将近百年,每次指示地动均准确无误。只要是有铜珠从龙口落下,该方向必然发生地动,从无例外,人皆称其为神物也。”

    对于钦天监的这番毫不客气的驳斥,刘厚毫不动气,因为他知道他说得很对,这也是刘厚后悔的原因。刘厚小时候就已经学习过地动仪以及张衡的事迹,知道张衡是东汉时期伟大的科学界,而他发明的地动仪也的确是中国古代的一件神器。

    张衡(78年—139年),字平子。南阳西鄂(今河南南阳市石桥镇)人,南阳五圣之一,与司马相如、扬雄、班固并称汉赋四大家。中国东汉时期伟大的天文学家、数学家、发明家、地理学家、文学家。

    从这么多头衔就可以看出,这个张衡多才多艺,可以说是个全才,堪比西方文艺复兴时期的达芬奇。

    达芬奇最为后人所称道的是他的画作,不过其实他在科学方面也有很深的造诣。这个张衡在文学方面,还有很多个领域也颇有建树,但是他和达芬奇恰好相反,他最为后人记得的,却是他在科学技术方面的发明创造。

    而他的代表作就是地动仪,公元132年(阳嘉元年),张衡在太史令任上发明了最早的地动仪,称为候风地动仪。

    据《后汉书•张衡传》记载:地动仪用精铜铸成,圆径八尺,顶盖突起,形如酒樽,用篆文山龟鸟兽的形象装饰。中有大柱,傍行八道,安关闭发动之机。

    它有八个方位,每个方位上均有一条口含铜珠的龙,在每条龙的下方都有一只蟾蜍与其对应。任何一方如有地震发生,该方向龙口所含铜珠即落人蟾蜍口中,由此便可测出发生地震的方向。

    据说地动仪创制以来,指示的地震从来没有错过,可以说是符合如神。后人都知道地动仪只不过是精巧的机械装置,但是在那个时代,地震是和各种迷信传说有关的东西,能指示地震方向的装置难免被人认为是神器。

    张衡在机械技术方面的造诣非常高明,他不但发明了地动仪,他还有很多其他的科学发明,例如,他还成功地造出了指南车。《太平御览•工艺部九》引晋代葛洪《抱朴子》:“木圣:张衡、马钧是也。”高似孙的《纬略》也说“张衡、马忠号‘木圣’。

    总之,张衡是个很牛逼很牛逼的人,他拥有远远超出这个时代的技术和渊博的知识,是一个很有穿越嫌疑的人。刘厚对他很好奇也很钦佩,很想有机会和他交谈一番,探讨一下一些科学知识,可惜,他已经去世将近百年。

    听了钦天监的话,刘厚好奇地问:“先祖?什么先祖?难道你是张衡的后人?”

    钦天监道:“不瞒陛下,平子先生的确是微臣的祖先。”

    “喔,原来如此。”刘厚终于明白,面前这个年轻人年纪轻轻就能担任钦天监的职位,估计和他是张衡的后人有关。

    有可能是这位钦天监家学渊源,从小就学习了不少的天文地理、科学技术知识,达到做钦天监的要求,也有可能他是靠着祖荫当上这个官的。

    同时,刘厚也明白为什么在自己质疑地动仪的准确性时,他会那么激动,因为质疑地动仪就相当于质疑他的祖先啊。刘厚相信,如果自己不是皇帝的话,说不定他都要冲上来揍自己一顿了。

    张衡和地动仪的名头在后世也是响当当的,刘厚对之也有一定的了解,所以他才会后悔自己说的话。为了缓解尴尬的局面,刘厚装出一副和颜悦色的模样,转移话题道:“不知爱卿姓甚名谁?”

    那钦天监道:“不敢劳陛下动问,微臣姓张名辅,字世伟1,乃先祖平子先生的第四世孙。陛下,微臣不敢瞒骗陛下,自先祖创制地动仪以来,地动仪的每次示警都有记录在案,到现在为止,每次示警都应验,从没出错过。陛下不信可以派人去查一查记录便知。”

    刘厚没想到这钦天监那么执着于此事,他见转移话题失败,只好正面面对了:“既然这地动仪是平子先生所创制,朕自然是相信的。平子先生的事迹朕也曾有耳闻,据说他技艺精湛,在机关一道的造诣可谓登峰造极。嗯,照朕看来,称他为‘木圣’也不为过。”

    知道他对张衡这位祖先非常敬重,于是,刘厚投其所好赞扬了张衡一番,希望他能忘记之前的不快。果然,张辅闻言,马上由悲愤转为惊喜,立刻下跪谢恩道:“微臣代先祖谢过陛下隆恩!”

    “呃。”刘厚也就那么随口一说,现在张衡可还没有那么高的待遇,“木圣”那都是后人给他的荣誉,没想到自己随口将后世人对张衡的赞誉之辞说出来,这个张辅竟然打蛇随棍上,马上就谢恩了。

    这小子看来并不像表面看起来那么迂腐啊,懂得把握机会。这个时代的人对成神成圣的热衷程度,可不比后世人对涨停板的热衷程度差。

    圣人的地位有多高,看看孔圣人就知道了。而且,只要自己的祖先成为圣人,肯定会给自己的家族带来巨大的利益,这一点看看曲阜孔家的待遇就知道了。

    圣人的地位无以伦比,同样,成为圣人的难度也难如登天,差不多都是各行各业的祖师级人物才有可能成为这个行业的圣人。到目前为止,可以成为“圣人”的人物屈指可数。

    现在皇帝御口亲封自己的祖先为圣人,虽然“木圣”的地位肯定远不如孔圣人,但是,好歹也是圣人啊,张辅当然第一时间抓~住不放了。

    难怪别人都说,皇帝是金口玉言,言出法随,身为皇帝是不能乱说话的,说出来的话就要算数。刘厚现在后悔自己那么口直心快了,可是,皇帝说的话是不能随便反悔的。

    也罢,就当竖立一个典型,再次表明自己这个皇帝对科学技术的重视吧,反正张衡也实至名归,他配得上这个荣誉称号。刘厚想到后世那什么“劳模”、“三八红旗手”之类的荣誉称号,于是暗想,权当这个“木圣”就是那样的称号吧。

第二十四章 诸葛亮有私心?

    还别说,荣誉称号这些东西虽然是虚的,但是,的确可以对社会民众起到一定的激励作用。刘厚想要让民众将学习注意力彻底从儒家经典中转移到科学技术上来,是一件任重道远的工程。

    毕竟自董仲舒开始,独尊儒术已经三百多年了,儒家为尊的思想已经根植民众的心中。而刘厚开始推广科学技术始于他开始建立“大汉龙腾学院”开始,距离现在也不过十几年,而且,在刘备当政期间,还是以儒家为主。

    直到刘备驾崩,刘厚上台后,全国各大学院才逐渐将教学重点转移到科学技术和实用知识上,国学经典逐渐变成副课、选修课,这不过是短短几年时间而已。这还是指官办的学院,但是,光是官办的学院还是不够,民间还有很多思想守旧的人依然死抱着儒家经典不放。

    特别是在这个时代,教育的社会化程度还不高,很多人的启蒙依然还是在私塾中完成的,能到官办学院去上学的少年儿童尚属少数派。刘厚虽然有心推广义务教育,可是,这东西最是烧钱,国家的资源有限,而且刚从战争中走出来,能投入到教育中的经费有限得很,所以,现在义务教育的普及率还很低。

    现实情况是,现在依然还有大量少年儿童是读私塾的,而这些私塾教习科学技术知识的更是少之又少,多数私塾的老夫子还是在教四书五经那一套东西。而要彻底扭转人们重文轻理的观念,绝非一朝一夕的事情,只能由朝廷慢慢去引导。

    竖立典型、设立奖励制度无疑是引导民众的是一个好办法。想通了这点,刘厚心里已经有了主意,他对张辅道:“平子先生是才能卓越,当得起‘木圣’这个称号,朕就封他为......”

    “且慢!”正当刘厚想正式下诏封张衡为“木圣”时,突然听到旁边发出一个阻止的声音。这突兀的声音不但吓了刘厚一条,正准备谢恩的张辅更是紧张得心一下子提到了嗓子眼。

    说话的正是丞相诸葛亮,只听他道:“启禀陛下,平子先生的确功勋卓著,不过他的成就可不仅仅在木工上。就比如地动仪,就是用铜做的,而不是木头,所以,微臣以为,光称他为“木圣”,有点狭隘了。

    而且,就木工来说,远的鲁班祖师不说,就说近的,我朝的马均也是技艺精湛,恐怕不在平子先生之下。论功劳成就,马均也重现了指南车,他还改造了织绫机,提高工效四五倍,还改良了用于农业灌溉的工具龙骨水车(翻车),大大有利于农业生产。

    还有水力轮机、风力轮机这些都是出自他的手笔。陛下别忘了屡立功勋的马弩也是出自他手。”

    刘厚一听,心想,也对喔,马均在木工上的造诣一点也不比张衡差,甚至有可能更高,毕竟张衡多才多艺,在多个方面都有很高的成就。

    多才多艺也就意味着,放在某一个方面的时间肯定不会太多。而马均不同,他的主业就是木匠和机关,整天就是钻研这个的,他和张衡比较,就好像一个是木匠业余爱好者,一个是职业选手,所以,马均在这方面的造诣比张衡高也是理所当然的。所以,在原历史上的马均也有“木圣”的称号。

    现实情况也的确如此,马均在木工方面的发明创造的确比张衡多,对于本朝的贡献也更多。这也和刘厚的穿越有关,毕竟他传授出来的很多知识启发了马均,使得他有机会造出一些超出这个时代水平的东西出来。

    “喔?那依丞相之见,应当封平子先生什么称号为好?”

    刘厚也明白,张衡的成就很多很杂,木工只是其中之一。如果论到学术上的成就,还有其他方面的科学技术成就,张衡则甩开马均几条街,所以,在后世,张衡还有“科圣”的称号。如此说来,封张衡为“木圣”好像真的有点偏颇了。

    “陛下,不如封平子先生为‘铜圣’如何?”诸葛亮道。他之所以有这一说,估计和地动仪是用铜做的有关。

    “不妥,不妥,无论是木还是铜,都是用来造物的材料而已,关键并不在材料上,而是在机关和技艺上。按丞相你这么说,如果哪天有人用铁、金、银甚至竹子造出什么出色的机关出来,那朕是不是要封他们为什么“铁圣”、“金圣”、“银圣”、“竹子圣”?那这个世界上也太多圣了。”刘厚不满地道。

    “这......”诸葛亮一时无语。

    “不如这样吧,平子先生最突出的成就就是发明了地动仪,而地动仪最了不起的就是它里面精密的机关,那就封他为‘机圣’吧。”刘厚又道。

    他本来想照搬张衡在后世的另外一个称号“科圣”的,毕竟张衡在多个科学领域都有不错的成就,如果没有刘厚的出现,他的确当得起这个名号。

    可是,刘厚来了以后,历史进程就完全被打乱,由于他传授了大量的科学知识给左慈两师徒,再经由左慈师徒传授出去。可以毫无疑问地说,左慈师徒的科学技术水平远高于张衡。

    所以,在外人看来,左慈师徒无疑才是各项科学技术的鼻祖。也即使说,就算要封什么“科圣”,也应当封给左慈才对,于是,折衷之下,想到了“机圣”这个称号。

    “这......”诸葛亮露出不大愿意的神色,道:“微臣以为,我们机关研究院的老师在机关学上的造诣并不亚于平子先生。”

    “机关学院的老师......”刘厚听了诸葛亮的话,突然好像想到了什么,恍然大悟了起来。

    大汉龙腾学院的诸多研究院当中,最大的两个研究院要数机关研究院和化学研究院。现在的机关研究院规模已经很大,从全国各地搜罗来的机关学高手云集于此,每年都有很多军用和民用的机械从这里被发明出来。

    在众多的机关高手当中,最为出色的两位就是马均和诸葛亮的夫人黄月英。黄月英的技艺一点也不比马均差,热气球上用的斯特林发动机就是出自她手,还有现在正在研究中的蒸汽机也是由她主持开展研究工作。

    在一些传说中,木牛流马其实是出自她手的,只不过是假托了诸葛亮的名字而已。所以说,如果马均有资格被封为什么圣,那么,和他齐名的黄月英也肯定有资格。

    刘厚怎么也想不到,一向鞠躬尽瘁,无私奉献的诸葛亮,竟然破天荒地为自己的夫人争起了权利来了。看来“圣”这个荣誉称号真是拥有超级无敌的诱~惑力啊。

    注1:上一章提到的张辅的确是张衡的后代,不过却是在晋朝为官。为了剧情需要,作者让他提早出生几十年。

第二十五章 探查灾区位置

    既然诸葛亮都出面反对,刘厚自然不能匆忙决定这件事情,于是他道:“那好吧,既然这件事一时决定不下来,那就先搁置争议,容后再议吧,现在当务之急还是解决救灾的问题。”

    几人也没意见,毕竟救灾如救火,封号这种事情并不着急,还可以慢慢商议,但是救灾就十万火急了,必须马上做出决定,尽早采取行动。

    于是,刘厚道:“张辅,朕答应你,一定会给平子先生一个恰当的封号,不过现在救灾要紧,这件事容后再议。你且先回去,等我们安排好救灾事宜,再慢慢商议这件事情。”

    “一切全凭陛下做主。”张辅说完就告辞离去,毕竟他只是一个钦天监,监测各种天象是他的职责,商议国家大事他还没资格。

    其实刘厚这几天都和几位阁臣在商议救灾的事情,不过原先商量的是旱灾,而不是地震。旱灾虽然也是一件急事,但是远没有地震这么紧急。

    地震这种事情,根本不能耽搁,几人都恨不得马上就能拿出一个方案来。可是,想要救灾,必须先要确定灾区在哪。由于地动仪只是指示地震的大概方向,并无法准确地指明是哪一个地方发生地震,更无法指示地震的强度,所以目前最重要的事情是先要探明地震发生的准确地点还有破坏程度。

    内阁马上发出政令,安排人去探查西南方向的情况。成都作为曾经的首都现今的陪都,是第一批铺设电报线路的城市。现如今,长安到成都已经通了电报,消息的传递极为方便,只需一天不到的时间,消息就能从长安发到成都去。然后再由成都安排人在附近进行探查,相信不用太久,就有消息传来。

    接下来刘厚和内阁大臣可以专心商议救灾的事情了。这一次,大家都知道不能有所保留,纷纷同意将所有新招募的新兵全部投入去救灾。

    这个时候的救灾和后世不一样,后世的救灾很重视黄金72小时,只要能把握好这黄金72个小时,就有可能可以挽救回很多条性命。所以,救灾的第一个阶段就是这黄金72小时,这个阶段是以搜救生命为主要目的。

    救灾的第二个阶段是在黄金72小时的紧急救援时间过后,慢慢地进行后续的善后工作。黄金72小时的存在,有赖于后世强大的通讯能力、逆天的人员及物资远程投送能力、强大的机械动力,还有先进的生命探测手段等等先进技术。

    可是在三国时代,这些东西都不存在,别说在72个小时内展开救援行动,在一些偏远的地区发生灾害,如果能在72小时内将发生灾害的信息报送到官府就算了不起的了。

    如果没有地动仪,可能地震发生的消息报送到长安来,十天半个月有可能,一、两个月也不奇怪。所以说,张衡的这个发明的确对国家对百姓做出了重大的贡献,给他一个“荣誉称号”也是应该的。

    正因为消息传递不便,所以这个时代的救援,可以直接跳过黄金72个小时这个步骤,直接进入到后续的灾后重建工作阶段。

    也就是说,在灾难中逝去的、受伤的或者受困的,都不用管了,因为他们都熬不到救援的到来。这个时代的救援,只需要安置那些还活着的难民就行了。

    安置他们的重中之重就是粮食的问题,首先要把他们肚子填饱,其次再解决他们的温暖的问题,让他们有足够保暖的衣服穿,有遮风挡雨的地方。

    这就是第二个阶段的救灾活动。这些东西都解决好之后,还有第三个阶段,那就是帮助他们重建家园,恢复生产。

    内阁第一时间责成户部从关中紧急调拨一批粮食和救援物资运往西南。运送的人员正是那些新招募的士兵,对于他们来说,这就是一次超长距离的拉练。

    但是,正所谓远水救不了近火,等这些粮食和救援物资送到西南,估计救灾工作已经进入第三阶段了。所以,除此之外,还需要在灾区附近调集粮食和救援物资过去。

    所以,传送给成都的命令当中,除了让他们尽快探查清楚地震的灾区外,还让他们赶紧筹集粮食和救援物资,一旦灾区地点得到确认,就可以从那里就近调集人力和物资开进灾区进行救灾。

    一直到了四天后,才传来确切的消息,地震的重灾区位于蜀西的绵虒县,这里是汉族和羌族杂居的地方,其中羌族的人口比汉族还多。

    还是那句老生常谈的话,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蜀西多崇山峻岭,想进入这些地区是非常困难的。在这个通讯和交通都落后的年代,对这个地区进行探查也非常不容易。

    能那么快就将灾区的地点准确探查出来,还是得益于现在大汉拥有空中力量。目前,大汉的热气球还没有民用的,主要还是配置在各支军队,充作军用用途。

    不过成都是个特殊的地方,这里可以说是刘厚起家的地方,这里有大汉龙腾学院。刘厚迁都到长安后,逐渐将“工业部”和学院的重心也迁往长安。

    但是,这种迁移并不是将原来的东西统统拆掉,运到长安去,而是在长安再建一个工业基地和大型学院。然后逐渐将师资力量、技术力量往长安迁移,计划经过几年时间,使得长安这边的工业规模和教学规模超过成都。

    也即是说,成都依然保留着那个“工业部”和学院,只不过是逐渐分了一部分人才到长安去而已,空缺出来的位置马上会被新提拔上来的人补充,所以,在这个迁移的过程中,无论是“工业部”的各个工厂、作坊,还是学院、研究院都基本上能保持正常运作。

    当然,一些顶尖人才例如华佗、马均、黄月英、左慈等人,也是陆续迁往了长安。成都“工业部”的热气球厂也依然在正常生产,源源不断的热气球在这里被生产出来,再被运往各支部队服役。

    ps.身体出了很多~毛病,所以最近更得很慢,实在是对不起各位。不过我一定坚持写完,绝对不会tj的。

第二十六章 张飞病倒

    第二十六章张飞病倒

    成都的留守官员接到长安传过来的命令后,一开始对于崎岖的蜀道也一筹莫展。要侦察灾区所在,就要翻山越岭到处去找。府衙的人手是肯定不足的,而且那些衙役也无法胜任这种在嵩山峻岭中的侦察任务。

    侦查的事情当然还是交给军队去做更合适。成都的留守官员马上就联系了当地的驻军,请求他们帮忙找出地动的准确位置。除了长安,其他城市现在暂时都没有热气球,因为热气球都被调往前线了。

    所以驻军的将领一开始也是派出人手四处打探消息。后来他的一个参谋提醒了他,说城外“工业部”有一个热气球厂房,那里说不定还有库存的热气球。

    这位参谋是大汉龙腾学院的毕业生,他对“工业部”那边的情况,非常熟悉。守将听后大喜,马上命人去查看,果然发现热气球工厂的仓库里面有四个刚完工,还没来得及送走的热气球。

    这真是天大的喜事,热气球有了,飞行员也不用愁,工厂里面有的是现成的试飞员,只要简单地培训一下他们,他们就能胜任空中侦察员的角色。

    空中侦察所需要用到的高倍望远镜也没有问题,因为“工业部”原来生产望远镜的光学仪器厂也还在运作。里面同样有着库存的望远镜。

    于是,成都很快就拼凑起来一支临时的空中侦察队,他们第一时间飞上高空对成都附近的区域进行侦察,空中侦察的效率超过地面侦察部队的无数倍,他们很快就发现了离成都西边约三百里的绵虒小县城成为了一片废墟。

    绵虒是个多民族混居的地方,主要民族为汉、羌、藏和回族,其中汉族人口比其他民族的人口还少。消息很快就传回了成都,成都官员马上一方面上报朝廷,一方面组织救援工作。

    但这救援工作真不好做,路途遥远不说,大部分的路都还是盘山的羊肠小路。要将救援物资运送到那里去简直是千难万难。不过再难也得做,如果是过去山高皇帝远的年代,说不定地方官就将这件事瞒下来了,无他,处理起来太麻烦了。

    那时候的他们都喜欢“无为而治”嘛。但是,现在这件事都已经上达天听了,皇帝都亲自下达了命令,成都的留守官员哪里敢怠慢,只能尽力去做了。

    救援工作最后还是落到军队的头上,这种苦活累活也只有军队这些最可爱的人才能胜任。况且现在的衙门不同后世“人力资源无穷无尽”的衙门,现在的衙门只有小猫三两只,实在无法胜任这种大型的救援行动。

    幸好成都作为陪都,还是驻扎着不少军队的。驻守部队第一时间带着早就准备好的救援物资,翻山越岭挺进灾区。同时原先作为侦察用的热气球,也装满了救灾物资飞向灾区,它们可以比地面部队早很多将一些紧急的救援物资运送到灾区去。

    虽然运载量很少,但是,这少量的物资说不定就能救回几条人命,毕竟有些人可能已经饿了好几天了,有些人的伤口受到感染,如果不能得到及时的救治最终还是会死亡。

    其实灾区找到后,接下来的事情就没什么好说的了,一切按计划进行就行了。反正最紧急的第一阶段救援已经来不及,由成都的驻守部队进行第二阶段的救援,然后等新兵从关中到来,开始第三阶段的救援。

    至于第一阶段死多少人、伤多少人,人力根本无法控制,官府也无法阻止,帝国只能硬生生地承受了这一次的损失。万幸的是,绵虒这个地方人烟稀少,整个县城还不足五千人,全县居民不足两万,所以,这种地方就算发生再大的灾害,死的人也很有限。

    再加上发生地动的时候,正是白天劳作时间,大部分人都在田间、野外劳作,这也避免了大部分人被倒塌的房屋压住的危险,所以这个时候地动的死亡率远低于后世那个人口密集的时代。

    而且,因为朝廷救援得还算及时,所以没有发生瘟疫、饥荒等次生灾害,最后有超过一半的绵虒人获救。朝廷的后续救援措施包括了帮灾民们重建家园、恢复生产,这也使得受灾百姓得到很好的安置。

    人都是有感恩之心的,受到援助的灾民对朝廷、对刘厚这个皇帝都是感恩戴德的。而远在京城长安的皇帝,却没有再对他们有更多的关注。

    毕竟那里山高皇帝远,他也管不了那么多,作为这个庞大帝国的中枢,他需要关注的东西太多了,很多事情他只需要给出个大概的方向,发出命令就行了,自然有无数的机构,还有无数的人力为他实现目标。

    有时候他甚至觉得自己是个精神分裂患者,前一刻还在为西南方的天灾哀痛,后一刻又因为东方的丰收而喜悦。前一刻正为东海上海军的进展不利忧愁,后一刻又为北方战场的节节胜利而欢欣。

    这一刻,他却是有点忧伤了。现在,他没有在内阁会议厅那一边参加内阁会议,而是一个人静静地坐在东厢房,他那间超大超豪华的办公室发着呆。

    铜红色的吊扇在头顶无力地转动着,徐徐的凉风吹得整个房间都凉爽宜人,可是刘厚还是觉得整个人都有点燥热不安。随着电学研究院的深入研究,风扇这种最简单的电力装置也已经被发明了出来。

    风扇的性能虽然还差强人意,而且目前还是价格昂贵,一般人用不起,但是,皇帝是世间最尊贵的人,皇宫是世间最豪华的地方,吊扇这种划时代的“高科技”产品第一时间配置在御书房也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导致刘厚现在状态异常的罪魁祸首正放在他前面的案几上,那是一封普通的奏折,但是内容却不普通。这封奏折来自遥远的吐蕃地区,内容是说张飞病重,请求让张飞回京治疗,并让朝廷重新派一位统帅过去统领西征的军团。

    张飞虽然曾经很猛,但是也逃不过天道,时间就是最大的天道。张飞自从跟了刘备之后,就一直在各地征战,几乎都没有停下过来。

    这种高强度的运动不要说是人体了,就算是机器会磨损、也会损坏。这种永不停息的金戈铁马生活给张飞的身体造成了很大的伤害。

    到了今时今日,他的年纪已经不小了。虽然说现在已经不需要他亲自上阵厮杀了,但是,随着战场的不断转移,他也要经常跟着远距离行军。

    说得好听点,他们部队一直在高歌猛进,说得不好听,他在不断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这样的生活对于一个五、六十岁,满身是伤的老人来说,的确不是好受的。

第二十七章 换帅

    更要命的是,他们现在战斗的地方是在高原地区,那个地方曾经被视为诅咒之地,是汉人的禁区。汉军在进入这片地区之前,都是先经过长时间的适应性训练。

    可是即使这样,很多战士还是因为身体无法适应这里的气候而被陆续淘汰,这些战士都还是年轻人,他们尚且有一定的淘汰率。而张飞算是这个军团中年纪最大的人了,他能坚持到现在的确不容易。

    再加上,汉军在吐蕃地区一路高歌猛进,张飞的指挥部就跟着不断地搬迁,渐渐地往更高海拔的地方迁移。这个年代也没有高度计,无法测量一个地方的海拔高度,不知不觉间,张飞就去到了一个很高海拔的地方。

    在这里,张飞老迈的身体终于不堪重负,发生了严重的高原反应病倒了。这次不但是他,还有其他士兵也发生了高原反应。这些士兵和张飞一起被紧急送下了高原,转移到低海拔的地区去进行治疗。

    大部分被送下低海拔地区的士兵很快就痊愈了,但也有些病情较重的发生了肺炎,还在治疗当中,其中就包括张飞。刘厚进一步了解了情况,发现情况并不算非常糟糕,发生较严重高原反应的士兵大概有1000人左右。

    上到高海拔地区的人数大概有5万人,高原反应导致的减员比例并不算太高。这得益于汉军在进入高原前进行了很多适应性训练,另外就是,有一支庞大的医疗团队跟随部队。

    那些富有研究精神的大夫们,竭尽全力研究各种方法对付高原反应。还有一点,就是青霉素已经大规模生产,这些灵丹妙药当然优先供给为国家在前线拼命的军队。

    有了青霉素的抗感染,加上随军医疗团队的努力,这些发生严重高原反应的一千名士兵最后死亡的很少,当然,有很多人即使能捡回一条性命,但是却留下了较为严重的后遗症,不适合继续待在军队里,不得不提早复员。

    张飞和关公对刘厚都很重要,他们不但是柱国重臣,还是他为数不多的亲人之一。他们是刘备的结拜兄弟,既是他的叔父,也是他的岳父,所以刘厚对他们都非常重视。

    刘厚派出一支超豪华的医疗团队,在羽林军的护送之下,快速赶去迎接张飞,临行前他亲自去送别这支医疗团队,并反复交代他们,要不惜一切代价保住张飞的性命。

    刘厚能做的也只有这些了,剩下的就只有等待了,最后的结果只能看张飞自己的造化了。

    身为一国之君,刘厚需要处理的事情太多了,即使大部分政务已经交给了内阁,但是,还是有很多事情是需要他最终拍板的,毕竟现在大汉实行的并非真正的君主立宪制,所以现在根本没有时间让他去悲伤。

    首先要他处理的就是这支吐蕃军团的统帅问题。无论这一次张飞能不能救回来,刘厚都不打算让他再回去领兵出征了,虽说军人能死在战场上是一种荣誉,马革裹尸听起来也很有诗意,但是,张飞毕竟年纪太大了,真的不适合做这种浪漫的事。

    他早就到了退休的年龄,尤其是对一名军人来说,他实在太老了,可以说他为了刘氏的江山,一辈子都没过过几天安生的日子,也是时候让他安顿下来,好好享享清福了。

    一路大军统帅人选的确定,可不能光由皇帝一句话说了就算,强势的皇帝可能会这样做,但是,即使他一定要指定某人为帅,也必定会召集群臣象征式地商议一下,否则的话,这个皇帝就太不负责任了。

    刘厚是个很矛盾的皇帝,有时候他很强势,但有时候却放权放得很彻底。国政方面,他现在逐渐放权给内阁,更多的时候只是作为旁听的角色,时不时也从旁提点几句。

    军事方面,他虽然也逐渐在放权给总参谋部,但总的来说,军队还是牢牢抓在自己手中的。军队的重要人事任免,一般是先由总参谋部讨论推举,最后再将名单呈交给刘厚,由刘厚作最后的拍板。当然,身为皇帝兼总参谋长,刘厚也可以提名,但是,最后还是要将提名的名单,交由总参谋部分析讨论,论证其可行性才能决定。

    当然,现在的总参谋部,远没有后世的总参谋部权力那么大,他们主要职责是对某些特定情况进行分析,又或者制定一些策略。最终即决策人还是皇帝。

    例如这次需要更换吐蕃军团的统帅,那么刘厚只要把这个需求告诉总参谋部,让他们拟定合适的人选,他们就会开会进行分析和讨论,推举一个适当的人选出来,并将推举这个人的理由呈报给皇帝。

    至于最后用不用这个人还是由皇帝来决定。当然,如果他们认为有多个人适合担当这个职位,他们也可能推选出多个候选人,并把这些人的优缺点都一一罗列出来,供皇帝参考与选择。

    还有一种情况,那就是皇帝直接提名某人,但是,皇帝并不知道这个人到底是不是真的适合这个职位,是不是有什么欠缺考虑的地方,他也可以把这个问题,抛给总参谋部。

    总参谋部就会对这个人担任这个职位的可行性进行分析,这个人那些地方适合,那些地方不适合都可以罗列出来,供皇帝决策参考。

    所以说,这个时候的总参谋部还是偏向于顾问机构的作用,用后世的语言来说这就是一个智库,是大汉版的兰德公司。总参谋部的骨干成员主要是原来军事研究院的师生,他们是具体办事的人。

    其中内阁中懂军事的几位阁臣,例如诸葛亮、步骘、郭攸之等也兼职着里面的顾问成员,遇到一些重大的战略性决策的时候,刘厚也会召集他们参与商议。

    按照刘厚原来的设想,他是想将政务与军事分开,内阁管政务但不得涉及到军事领域。军事则由总参谋部来统领。军政分开对于防止底下的官员造反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不过,目前的情况是,原来军事研究院的学生还太年轻,经验、智谋都还不足以担当重任。大汉还缺乏足够多忠心耿耿的军事谋臣可用,所以,只能让诸葛亮他们在总参谋部兼职了。

    总参谋部还有一批人员,那就是原来魏、吴两国的降臣。他们当中有些人是有真本事的,但是,他们未必就对如今的大汉有多忠心,刘厚不想浪费他们的才干,却对他们有所提防,所以将他们放在这里作为顾问的角色。

    这些人虽然能接触到大汉的一些军事秘密,但是却没有实权,他们就算想干点什么也没有任何办法。他们当中典型的代表就是司马懿。

第二十八章 西域攻略

    刘厚召集总参谋部诸人商议吐蕃军团新统帅的人选,这一次,他没有让参谋部推荐名额,而是直接提名了张苞,让总参谋部的人论证其任职的可行性。

    但凡是一个允许自由发言的会议,总是会出现正反两种意见的。这次也不例外,对于张苞的任命,既有人赞成,也有人反对。

    反对的人主要是因为他太年轻了,觉得他不足以担当重任,还有就是,这支军团原来的主帅是张飞,现在换他的儿子,他们认为这种子承父业的方式存在很大的隐患。

    封建时代的军队讲究上阵父子兵,打虎亲兄弟,一个家族的人在同一支军队中任职是很常见的,所以才有“某家军”这样的称呼。

    例如宋朝的杨家将、岳家军、折家军等等。其实在封建皇朝时代,在军队里边,打仗时父子兄弟一齐上阵是有一定好处的。这样的军队够齐心、够团结,作为主帅通常是家族之长,在这个家族中拥有绝对的威望。

    这使得人事管理比较容易,也不会出现不服众的情况,这有利于军令的贯彻执行。这种军队家族化的东西能长期存在,肯定有他的道理所在。但是,存在并不代表一定合理,关键是看问题的角度。

    一个家族化的军队,对皇帝来说就很不放心。任何一位皇帝都不喜欢不受自己掌控的东西,尤其是军队。军队是国之利器,这个利器可以伤人也可以伤己,皇帝是最担心军队造反的。

    历代的皇帝都想尽办法去限制军队、监督军队、控制军队,所以才有监军这种职位的产生,有时候监军的权力甚至比主将还大,还有些朝代则采取以文御武的形式来防止军队造反。

    其实这部分提出反对意见的朝臣也是一片好心,他们正是感觉到这支部队被张飞父子两代人先后掌控,会变成了他们的家族军队。朝廷或者说皇帝,很容易就会失去了对这支军队的影响力和掌控力,这绝对不是好事。

    不过也有很多人表示赞成,他们认为张苞之前在关中大战时表现出彩,有过指挥大军团作战的经验,而以他们父子俩和两代皇帝的关系,也不用担心忠诚度的问题。

    刘备和张飞是结义兄弟,刘、关、张三人的兄弟之情流传千古,这一点根本不用有所怀疑。而张苞、关兴和现任皇帝虽然没有正式结拜,但三人都是从穿开裆裤时就开始一起玩耍到大的,一起读书、一起习武、一起出去征战,三人说是穿同一条裤子也不为过。

    三人虽然不是亲兄弟,但是感情比亲兄弟还亲,比他们父辈的关系也不遑多让,这样的交情如果还存在忠诚度问题,那这个世界就太恶意了。

    其实刘厚心里早有计较,所以他才会直接提名张苞。除了张苞的忠诚度他不担心外,有各级监军制度在,他并不担心朝廷会失去这支军队的掌控。

    张苞这次去接管这支军队,初期有两件大事要做,一是要裁军,因为吐蕃战争基本上已经完成了,吐蕃全境已经被占领,敌对势力也被消灭得差不多了。

    但是,由于这个地方民族比较多,民风彪悍,不同民族之间、不同部落之间有各种各样的矛盾,各种各样的问题存在,所以,整个地区的治安还很混乱,很有必要驻扎一支强大的军队在这里。

    驻军和开疆拓土不一样,开疆拓土需要数量庞大的军队,驻军主要是维持治安和起到作为震慑的作用,数量上可以减少很多。刘厚的计划是五万到十万之间。

    张苞上任后,就陆陆续续将一些老弱的兵员裁撤下来,这样就可以释放二十多万的劳动力。而且,即使是剩下的精壮兵员,也会逐渐将他们复员,缺额从每年募集的新兵中补充上去。

    张苞的第二件大事就是对这支部队进行整编,按照hong军的样式进行彻底的改编。改编之后的这支军队就可以并入hong军系统,成为一支真正的新式军队。

    这才是刘厚打算派张苞去接替张飞的真正目的,像很多人私下议论的什么子承父业、家族军队刘厚根本没有去考虑,他只是觉得熟悉hong军体系的张苞适合这个职位而已。

    这一场辩论并不太激烈,在皇帝亲自提名的情况下,反对派的声音并不是太响亮,这还得益于刘厚和其他的封建帝皇很不相同,他一向很鼓励臣子们多提不同意见,否则在这种情况下未必有人会对他的提名提出反对意见。

    张苞的任命很快就获得通过,并且很快就出发去接任张飞的职位。张苞出发时,张飞都还没回到长安,他们父子俩只能在途中匆匆叙叙话了。

    张苞的出行并不隆重,在某一日,他带着一队亲兵悄悄地出了城门,踏上了他的征程。刘厚没有去送他,更没有像以前那些大将出征那样,皇帝为他举行隆重的拜将仪式。

    当然,这不代表刘厚不重视张苞这次出征。事实上,在张苞出征前,刘厚和他密谈了一整天。密谈的内容没人知道,就连刘厚身边最贴心的宫女、太监都被屏退了。

    没有人知道张苞带着什么秘密任务去吐蕃。甚至于,因为张苞并不是大张旗鼓出城,所以很多人都不知道他已经赴任。张苞虽然静悄悄地出城赴任,但是内心却是无比激荡,整个人斗志昂扬兴奋得无以复加。

    自从灭掉魏吴两国,统一天下后,他已经闲置了很长时间了,对于他这种年纪的将军来说,无时无刻不想着上阵杀敌,这种悠闲的日子可不是他想过的。

    这一点,其实张飞和关羽都是一样的,张飞如果不是病重,也不想退下战场,这种打了一辈子仗的老军人情怀一般人是无法理解的。

    而这次出征,皇帝除了交给他裁军、整编军团的两件初期任务外,还畅谈了后续的西域攻略问题。刘厚跟他说了很多关于西域各国的风土人情、自然风光、各国错综复杂的关系、还有就是各国各个势力的军事实力情况等等。

    这些信息有一小部分来源于他前世的见闻,大部分则是“中情局”这几年打探回来的消息。“中情局”已经彻底将他们的工作重心转移到国外,大量的谍报人员假扮成商队、流民、僧侣、工匠等各种各样的角色,混入了周边的国家与地区,大量收集它们的经济、文化、军事、自然环境等情报资料。

    他们还对这些地方的地形进行测绘,制作成军事地图,这些情报资料全部定期汇总到刘厚这里来。现在,刘厚将这些资料全部交给了张苞,作为他随后开展西域攻略的辅助材料。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5172/ 第一时间欣赏重生之我是阿斗最新章节! 作者:我不是阿斗所写的《重生之我是阿斗》为转载作品,重生之我是阿斗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重生之我是阿斗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重生之我是阿斗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重生之我是阿斗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重生之我是阿斗介绍:
烂泥扶不上墙?穿越成刘禅刘阿斗,他偏偏要让烂泥上墙,弱蜀灭魏!
重生之我是阿斗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重生之我是阿斗,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重生之我是阿斗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