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玄幻魔法智能工厂TXT下载智能工厂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智能工厂全文阅读

作者:观星的乃粉     智能工厂txt下载     智能工厂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一百三十七章 子弹的生产(三更)

    鹿山基地的研究室里,正是一派忙碌的景象,外面的紧张和混乱并没有传递到这里来,在场的工作人员依旧是像往常一样有条不紊的从事着技术研究工作。

    钟泱正领着徐永生和常胜以及他们两个人多带领的研究小组正在给一款改进过的自动步枪进行着试射。

    祖捷用连续开火的方式“乒乒乒”的打完了一个十发子弹的弹夹,卸下空弹夹后再装上了一个压满子弹的弹夹,把枪递给了钟泱。这支由钟泱提议徐永生带领整个研究团队配合着德国人一起设计的半自动步枪是越看越讨人喜爱了。

    由其是刚才开枪时后坐力通过枪托传递到自己的肩膀上时,祖捷也感觉到了那种畅快淋漓的美妙感觉,仿佛内心的**都随着子弹的喷吐而得到了宣泄一样……

    钟泱接过祖捷递给自己的X-22式枪,瞄准了远处的枪靶就精准地射击起来。十发子弹被以连续发射的方式,两百米靶全部命中,这枪在随后的中远距离里也有很不错的表现,完全实现了压制这个时代其他步枪的初衷。

    钟泱试射完了之后,把这支步枪递给了身旁的徐永生,让他们拿上其它的同类型半自动步枪也打上几个弹夹,也体验一下这枪的感觉。季效良等人早就迫不及待了,听完钟泱说了这句话后就连忙有样学样的上弹夹,关闭保险,连续的开火。

    以王立文的专业眼光,也意识到了配备这种半自动步枪的士兵和手动单发步枪的士兵一对一的对决时可以全面压倒对方,打的对方难以冒头唯一顾虑的就是对后勤的压力,高射速意味着高消耗,子弹的供应能否跟得上使用的速度,就成了一切的关键。

    随后又测试了一下德国人自己搞出来的STG-22,由于有了先入为主的原因,所有的人都对STG-22德制突击步枪不太感冒了,这枪比起X-22式突击步枪来说实在是太丑陋了,子弹才装进去36发比起X-22来少上两发,只点又是让众人摇了摇头,他们一致性的不看好德国造的STG-22。

    其实M1加兰德步枪是把很不错的枪,

    但是今天有了以徐永生的姓氏命名的X-22型半自动步枪的对比,这枪也有点被众人不看好了。随后又开始测试啄木鸟冲锋枪,这枪的突击能力让在场的王立文等人又是惊喜了一番。

    这枪打起来更是畅快,“突突突”的一会儿一支三十二发子弹的弹夹就打光了,这让测试现场的众人都是激动的大呼小叫,这枪对于他们来说太具有震撼性的了,现在除了马克沁机枪的连续火力超过了这支冲锋枪外,还没有什么枪能和这中短步枪相提并论的。

    李少杰服也抄起了一支“啄木鸟”突突突的打了一个弹夹,他对于啄木鸟冲锋枪的喜爱超过了X-22式半自动步枪。

    啄木鸟冲锋枪的火力持续力让在场的人是分外的兴奋,以后手下的士兵们们拿着半自动步枪配合着X-22型冲锋枪再加上其它种类的武器,可以横扫周边地区的一切势力了。即使是面对即将到来的紧张局势,众人也都是持着乐观的态度。陈炯明担心后勤的问题,忽视了持续火力武器的重要性,南沙民团的一众军官却不会反同样的错误。

    因为天宇集团的工业产能让这种先进的武器能够有肆无忌惮发挥威力的机会。相比于还再用老式手动单发步枪的军阀们,双方之间武器的代差已经拉开了一个等级了,有了这样的代差对起阵来就有的看了。

    这时就是实力上的差距,在场的人管你是不是有文化还是没文化的相互之间交流了一下看法,之后望向在场的研究人员,内心中更是充满了感激和庆幸。对于能够加入这样一个实力强大的组织,他们对于将要取得的一个又一个的胜利表示再无疑问。

    凭借着能够自行生产出这样的武器,以后的整个体系的发展会是如何的辉煌和灿烂

    “永生,生产方面有什么问题吗?”钟泱没管身旁还在测试枪支稳定性的一众军官,转过脸去问了下生产问题,样枪都已经搞出来了,剩下的就是生产方面的问题了,设计再好的枪械如果不能大量方便简单的去生产,也毫无意义。

    “会长,X-22型半自动步枪生产起来要比德国人设计的STG-22突击步枪费事多了,少量生产的话我建议你选择X-22型半自动步枪,如果是大量生产的话还是STG-22型半自动步枪的好。”

    在枪械研究和商业化生产方面,他都是个很实际而且很专业的人,不会因为自己的个人感情而去误导钟泱的决定。面对着专业方面的提问,他一向都是实话实说的,这也是钟泱看重他的原因。

    “这样啊如果不是太费事的话就先对STG-22步枪进行批量生产吧,不过对于X-22型步枪的零配件简化研究你们也必须加紧进行。你也看到了,这帮家伙们和你一样是看不上这STG-22半自动步枪的。”钟泱难得地用轻松的语气对着徐永生小小地开了一个玩笑。

    “会长,啄木鸟型冲锋枪的生产上没什么大的问题。主要的问题还是出在子弹身上,钢壳子弹的使用效果反馈并不好,军方都认为钢壳子弹在精度和卡壳等实际效果上都比铜壳子弹差。”徐永生提出了一个很现实的问题。

    古文会下属的秘密兵工厂就是现在要生产上述三种个型号的子弹,其中两款分别是STG-22和X-22这两种步枪所选用不同类型制式子弹。而中国是一个缺铜的国家,古文会里铜的库存明显无法支撑得起大量的子弹生产。

    子弹打出去必须要旋转,要不精度就大大的下降。为了让弹头旋转,就必须在枪管内弄出膛线,为了让弹头跟着膛线转,就必须让弹头镶进膛线的凹处,而枪管是钢的,所以必须得有比钢软的金属做弹头,才不太容易磨损钢的膛线。如果用钢做弹头弹壳,那么枪管的膛线很快就完蛋了,就变成滑膛枪了。

    问题是一个接一个啊钟泱用手捏着自己下巴的胡渣子说道,不过这个问题对于钟泱来说是个不是问题的问题,合金研究也在紧锣密鼓的开展了,希望能找出替代铜的子弹原材料。中国的铜是很稀缺的,没有那么多的铜资源来做子弹炮弹挥霍。

    而徐永生也暂时提出了一个建议,那就是采用敷铜钢这种加工工艺。使用敷铜钢的话,因为铜的延展性比较好,弹壳的锥度可以做的更大,而且也不容仪破壳。铜本身是惰性金属,也不容易被氧化,利于保存。

    但是中国铜比较匮乏,如果都用铜做子弹,经济承受不了,如果爆发战争,也不利于大量制造。后世就搞出了敷铜钢这个产物。

    以钢代铜,价格便宜是主要原因。表面覆铜,目的之一是提高抗腐蚀能力,另一方面可以使钢更容易加工成形。为了使得钢变得比较软,容易贴合枪膛,且降低变形加工力,一般采用的是含碳量很低的特殊钢,并经过退火处理。

    这些理论知识是徐永生他们经过了大量研究实验才总结出来的,整个过程钟泱并没有参与,仅仅是在一旁提供必要的资金和设备援助。

    “永生,以后的子弹壳和子弹都不用纯铜去做了,用你说的敷铜钢做吧。”钟泱的话让徐永生兴奋异常,那是一种因为被信任而感到欣喜的情感。用钢做子弹和弹壳,这事原本在德国研究员的脑中是件不可想象的事,甚至双方还为此发生过激烈的争论。

    钟泱看鲁道夫涨红了的脸,便了解了徐永生的心情,用钢做子弹和弹壳现在没人干过,也没人想到这个问题,但自己却这么信任于他,研究结果被认同是一个科技工作者最喜闻乐见的事情。

    “永生你先别高兴得太早,我让你做是相信你的研究结果,但你也必须拿出让人心服口服的成果来,在这里先把这一套敷铜钢的技术理论知识和我说一下,让我初步了解之后再下结论吧。”

    得到了钟泱的首肯,徐永生便滔滔不绝的向钟泱讲起了敷铜钢的原理和好处,好处就是这样做以后可以省下很多的钱,而且很少量的铜就可以生产出大量可以发射的子弹了,一举多得,实在是为穷苦军阀们专门设计的省钱子弹。更是能为中国找到一种减少铜消耗的子弹生产技术。

    钟泱并非是专业人士,所以并不十分了解这其中的技术关键,但听起来是很有道理而且也是可行的。“永生,行不行这个需要实验一下才行,不过看起来你们搞出这技术应该还是不错的,一旦完成实用测试,立即大量生产”

    “会长,这是我们研究出来的具体的生产工艺,已经整理成一份资料。”徐永生说完这句话后,从旁边的制式子弹盒里拿出了一颗奇特的子弹,这颗徐永生通过实验室加工试制出来的子弹就是一颗敷铜钢芯子弹。

    面容激动,徐永生小心翼翼的把这颗子弹递给了站在一旁的钟泱,钟泱也是满脸凝重的接过这颗子弹,随后便仔细地观察起来,子弹发出暗红色不像是纯铜做的。为了示范,徐永生又从钟泱的手里接过了子弹,在身旁的石头上用力一擦子弹头,露出了里面的钢芯。

    钟泱看着徐永生的这个举动后吃了一惊,还真是有这种敷铜钢的工艺做出来的子弹,原本还以为只是出在理论阶段,想不到已经研制出来了。

    随后钟泱又把这颗子弹塞进了枪膛,“啪”的一下又发射了出去,击中了远处的石头上,并篷起了一团灰雾,这下由不得他不相信原来钢也可以做成子弹的。徐永生把刚才退出来的子弹壳递给了钟泱,原来这个弹壳也是敷铜钢制作的。

第一百三十八章 说客(一更)

    对于一个国家甚至是某一个势力来说,真正的制式武器才是这个团体武力值的关键因素。其中子弹的定型和生产更是重中之重,使用什么样的军用制式枪支,制定相应所需要的标准制式子弹型号,都是关乎地区势力生死存亡的大事。

    在国外,子弹大多是用黄铜来做材料,内里包裹着铅芯。从价格上来说,铁比铜更便宜,也更适合拿来做生产子弹的原材料,可实际上这样做并不符合战争的需求。

    天宇集团采用与欧洲标准步枪弹相同的发射药,最低膛压较低,而较低的膛压是为了将枪机质量和后坐力控制在可以接受的范围内。然而在此前自产的制式步枪弹采用了摩擦系数较大的钢弹壳,而不是西方社会所常用的铜弹壳,从而增大了枪机虚拟质量。

    而步枪子弹的仿制其实并不是简单的工作,在当前古文会仍旧没有很完善的弹药检测机构的情况下,弹壳的材质、弹头直径的微小差异、发射药颗粒的形状和大小、燃烧面、化学成分、温度、湿度、分量的改变,都影响了枪弹的发射质量。这涉及到了工业基础的建设,有经验有学问的研究人员的培养,甚至还必须要有一批受过高等教育的知识型人才。

    这一切的条件,现在仍然不具备,这也是钟泱不愿意参与国内政治斗争的主要原因。一个科学家顶得了20个政治家,而在基础教育和科技建设都没有完善的时候,就想着去抢地盘救天下,完全是愚不可及的行为。

    子弹的问题救已经涵盖了一个地区工业水平的所有方面。仅仅是因为发射药的质量不稳定,天宇集团所生产出的子弹就经常出现了弹头留膛的事故。后面正是基于这个教训,在研制X-22式突击步枪上,研究人员采用了各种办法尽可能提高最大膛压,确保发射药点火、燃烧的可靠性。

    其次,从枪体的结构上看,天宇集团现在出品的几款枪械为了避免销钉松动,都尽量不用销钉,而是选择在零件上直接加工出转轴。也因此而导致工艺较复杂,工时多,废品率高。击锤簧和扳机簧,阻铁簧和挂机簧的设计比较独特,而这方面是因为当前组织内的工业发展还处于初期。

    尤其是在金属材料和工艺水平方面都不成熟,无法与老牌的西方强国相比较。因此产品耐疲劳性能欠佳,这也导致了此前的老款式枪支在使用时间不长就会容易出现问题。

    在这两个原因中,其中弹药问题是最主要的原因。因此,如果试射西制原装的铜壳弹的话一般很少出问题,但使用自产的钢壳弹就不好说了。如果枪平时保养得好的话,只打几枪一般也不容易出事故,但如果在激烈的战斗中进行长时间的使用,射击多发后枪管污染厉害、温度升高,机件阻力增加等原因情况下,就很有可能发生故障。

    为此钟泱不得不放弃了原本打算采用钢壳弹的设想,而是按照徐永生等研究人员的建议,开始对敷铜钢进行配装实验。先造出一批合格的产品,投入战场使用,按照第一线官兵的反馈信息来决定是否要继续采用,乃至于定制成为标准弹种。

    上海市的郊区,一座典型的法国式花圃洋房屹立于此。粉白的墙面上缭绕着随季候更替而变着幻色彩的蔓藤。耸立的外墙嵌着或黑或白或黄或红的各色卵石,屋面为孟沙坡面式的,斜铺着红色的平瓦板,洁净洗炼而又不落俗套。

    这是一所朴实而又有着独特韵味的法国乡村式宅院,规模也并不大。身穿着深黑色高档西装的男子站在别墅的大门面前,显得异常显眼。带着圆顶高耸的英国绅士礼帽,宽大的帽檐遮住了这人的面容,镇定而从容的姿态凸显出了来人的神秘。

    “老爷,门外有人求见。”

    年老的管家穿着清朝传统的长衫,对着倚在沙发上的一位老人恭恭敬敬地说着。虽然眼前的这位男子因为年纪的缘故,身材早就已经开始显得虚浮和老朽,可那一双炯炯有神的箭目,却依旧精光四射。

    中气十足的声音自丹田而起,激荡于空气之中:“让他进来。”

    他的名字叫高崇民,这是一个毫不起眼的名字。但若说起他以前的名字和现在的称号,那知道的人可就多多了。他就是原本桂系的三大军事首领之一的莫荣新,更是于1922年二月被北京政府授予了腾威将军一职。

    不过那都是虚职,毫无意义,手里没兵没粮,自称元帅也没用。自从被陈炯明的粤军赶出了广西,他就一直蛰伏于上海,还改了个化名隐居在此。但其实也并非真正的隐姓埋名,只不过是想舍弃过去的一切罢了。

    如今的莫荣新,已经不是当年那个剿灭起义,杀人如麻的莫督军了。岁月在他的身上留下了太多的痕迹,年入古稀,什么雄心壮志都随着光阴飘散而去。

    虽然已经七十岁,但他的精神头还算不错,每日甚至能饮酒半斤。多年戎马生涯,却也没有留下什么隐疾,杀气倒是全无,如今的他,已经变成了一个只是有点威严的老头子。

    神秘男子在管家的带路下,来到了莫荣新的跟前,先是恭敬地行了一个晚辈的礼节:“腾威将军,在下周飞火,久仰您的威名。”脱下了黑色的大礼帽,映入眼帘的是一个态度温和,气质刚毅的年轻男子。

    “我现在哪里还算是个将军,得蒙贵客抬举,请坐。”右手平举,示意着周飞火坐下,莫荣新又让管家去准备上好的茶水和糕点来招待客人。

    能在这种人物的手下担任仆人和管家,也是需要学问的。像周飞火这一身穿着名贵西式华服的模样定然不会受到怠慢。要是连这点眼力劲都没有,是无法在大户人家做工的。

    “将军的名望在于做过的事情,而不是实力。莫督军当年叱诧两广,是何等的豪迈,如今龙游浅水,也不过是一时之难罢了。”

    之所以会坐在这里和莫荣新侃侃而谈,是因为周飞火乃天宇集团的推销员。他贩卖的产品种类有许多,但是功能全都一样,那就是杀人作为一个死亡商人,他是古文会培养出来的第一批军火贩子,此次前来,就是为了游说莫荣新出山,帮助新桂系军阀积累名望。

    别看他在这里安安稳稳的当起了寓公,手底下实力全无,但真要说在桂军之中的影响力,他与陆荣廷几乎相当。当政广东之时,也没做什么天怒人怨的事情,各种苛捐杂税也是有的,但离着把人民逼得起来造反倒还有一段距离。

    而且无论是陆荣廷还是莫荣新,在贪财好色上都是有良知和底线的,从来不去动用赈灾储蓄系统里的粮款,也没发生什么强抢民女的事情。粤省居民讨厌他的理由,主要还是因为他不干实事和不是本地人。

    在古文会的分析中,认为莫荣新是一个值得争取的地方军阀。利用他来统合新桂系的力量,以便于和北伐军抗衡。单靠陈炯明一人,难以抵抗诸省联军。目前桂系之中也就李宗仁被暂时扶植了起来,力量还是太弱。李宗仁虽然有着不俗的才干,可惜名望不足,难以在短时间内扩大势力。

    正因为如此,平衡东南的地区态势需要有莫荣新出面才好。

    “每个月都有不同的说客来劝我出山,收拾东南乱局,想必你的目的也在于此吧。”周飞火的恭维并没有说动莫荣新,几十年的风风雨雨,早就让这个七十岁的老人变得圆滑通透。虽然没什么大学问,可当了这么多年的领导,要是这点眼光和气魄都没有,他早就被自己的下属给卖了。

    面对着莫容新的无动于衷,周飞火也并不焦虑,反而是惬意的搅动着杯中的茶勺,淡然一笑:“莫督军快人快语,那我也就步拐弯抹角了。正如您所料,我的来意就是说动您出山,不过这出山的方式却也与其他人所想的不同。”

    依旧是不动声色,莫荣新带着耐人寻味的笑意,做出了姑且想听听周飞火的高论的姿态:“哦,怎样个不同法?说来听听?”

    “以督军现在的情况,继续戎马倥偬已然不合时宜,但以督军在贵省的声望,难道救不想再有一番作为吗?李宗仁、黄绍竑昔日皆为你的部下,如今拥兵过万,屯于粤桂边境,正是大有所为的时机。”

    “过去的事情已经过去了,东南地区的浑水我可不想再去趟了,还不如好好的在此安享晚年。”挥了挥手,打断了周飞火的话语,此时的莫荣新明显的意兴阑珊。

    出身桂省草莽,半辈子打打杀杀,他早就厌倦了。更何况如今东南局势不靖,年老气衰的他早就没了过去的豪情壮志。孙逸仙动作这么大,甚至以承认外**立为筹码勾结苏俄,他岂会不知?只不过不想再和这种苟且之人相争罢了。

    这个时代的军阀,思想虽然依旧是停在过去,有些封建和**,但总体来说确是有血性的汉子。鲜有出卖国家主权的行为,反倒是那些一个个被神化了的政治家,却是丑态不断。今日割外蒙,明日让海南,无有止境。

    “粮饷和军械,皆有我方供应,督军除了出任桂省联军总指挥一职之外,无需再行其他,这个条件如何?”

    周飞火语不惊人死不休,倒是激起了莫容新的惊异:“李宗仁是你的人”

    也难怪莫荣新会这么想,往常来这里劝他出山的都是北洋军政府的要员,想让他带领桂系的残余去掣肘孙逸仙的北伐军。至于粮饷和武器,最多也就是刚开始的时候给一点,基本上到后面就得靠他自己去筹办了。

    正因为不想再做这种脏活累活,被人当枪使,莫荣新财屡次拒绝了北京政府的提议。但周飞火的条件却让他心动了,这简直就是在替别人养军队啊,有人这么傻?

    见对方意动,周飞火便明白了此事有戏,因此他也露出了会心的笑意:“督军大人无需担心,李宗仁依旧是桂军的主将,我只是一个喜欢投资的商人罢了。”

    沉凝着目光,莫荣新紧盯周飞火的双眸,仿佛想要看透对方的内心:“投资,这个倒是大手笔啊,不知道你能供应多少?”莫荣新也不会单凭周飞火的一番话语就忙不迭的点头,他必须要先确认对方的实力以及诚意。

    对于周飞火自称一个商人的身份,莫荣新是全然不信的。

第一百三十九章 意动(二更)

    能够独自以私人的财力支持其一支军阀的大商人,在中国也不是没有,但从来没有商人会去这么做,因为不现实。

    扶植起一个军阀,最终的结果就是这个商人被榨干,什么好处也得不到。原因很简单,千百年来的社会风俗让从最高统治者到最底层的百姓,都在内心中排斥着商人这个职业。即使是民族资产阶级大量崛起的现在,这个情况也依旧没能得到多大的改善。

    更重要的一个原因,就在于这些商人没有自己的工业技术,尤其是重工业方面的技术。能够自行生产军火的商人,是不会被军阀打倒的,天宇集团就是这样一个商业组织。

    但莫荣新却没有这样的认识和目光,他的想法依旧是停留在过去的时代。

    所以当周飞火说出要全力支持桂系重整大军的时候,莫荣新先是一惊,然后是泛起了异样的心思,只见他眉头微狞:“你的背后是日本人?苏俄?还是英国?一个商人却想要支持一方军阀,你当我不晓事吗?”

    语气中充满了不善,莫荣新似乎一惊怀疑起了周飞火的真实身份,甚至认定他在帮日本人做事。莫荣新虽然不是一个好人,但却也从来不干卖国的勾当。在他的眼中,周飞火这类人就是心怀不轨企图的麻烦制造者,到处挑起事端。

    感觉到了对方神情中的异样,周飞火也明白他自己的身份引起了对方的误会,只好苦笑着解释:“莫督军看来是误会了,我的确不是正主,但我的老板却是中国人无疑。”站起身来,从西装内侧的口袋里掏出了一张抛光的金属质感名片,递到了莫容新的跟前。

    爬满皱纹的脸上带着警惕,但他还是接过了周飞火递来的明片,狐疑着问道:“天宇集团,你是陈泽的人?”看过了名片上的内容,这次莫荣新显然是吃惊不已,就连原本低沉的音量也提高了不少。

    关于天宇集团的大名,中国南方就一直在盛传,特别是在一些事业买办的圈子里,就一直有流传着相关方面的消息。不屑的人肯定也有,怀疑者更是占了多数,但也有少数与之合作过的商人,对天宇集团的产品和技术赞叹不已。

    开办工厂,发展实业,这都是近几十年来中国商人最热衷的事情。因为技术上的落后以及多年来文化奴役所带来的精神缺失,中国的商界都开始全面向往西方的商业运作模式。但在数百年来的思想惯性以及畸形社会结构的扭曲下,许多的商人都走在了一条错误的道路上。

    为了迅速的完成资本的原始积累,开办工厂的商人只能选择周转比较快的轻工业,而各种买办更是使得外国的机械产品垄断了中国市场。几十年来都是如此,所有的商人也都只能无奈的接受了这个残酷的现实。再也没有多少人把目光和精力投放在重工业以及基础技术的累积上。

    突然间出现了一家在生产工艺技术上能和外国生产型机械类产品竞争的中国企业,这自然是引起了许多人的关注,也引来了更多的不屑和怀疑。重工业并非是能够一撮而就的行业,必须花费几十上百年的积淀,不然中国也不必变成如今这个样子。

    所以他们这些人认为陈泽是在哗众取宠,根本就没有这一回事。

    别人或许不清楚,对天宇集团的成就有所怀疑,但莫荣新却是知道的。想当初,陈泽和刘浩然刚开始进入上流社会的时候,莫荣新也是听过的。只不过当时双方地位差距颇大,身为广东都督的莫荣新自然没太在意这两个小人物。

    到了如今,他早已对陈泽和刘浩然如雷贯耳了。消息虽然封锁得比较近,但是像莫荣新这类曾经叱诧一时的权贵,哪里不知道这两人的近况?

    陈泽以一介商人的身份,与陈炯明的省政府合资开办石井兵工厂,早就在整个南方传开了。其中粤军反攻广东和“援助”广西的两次大型战役中,莫荣新就是吃足了这些武器的苦头。

    其中尤以恩菲尔德步枪和掷弹筒为最,龙州天险就是被这么给打下来的,重机枪阵地在这种曲线武器面前难以发挥出正常的威力。后来桂军也曾得到过一些样品,但莫荣新也从随军的工匠那里得知,这武器的加工工艺不是自己能搞出来的。

    而刘浩然,更是伸手孙逸仙的信赖,为北伐军提供了大批的优质军火。

    其实在看完卡片之后,莫荣新救已经有些意动了。一开始他还担心是日本人在捣鬼,但竟然对方是陈泽的人,那他可就放心了。对方能支持陈炯明,必然也可以支持自己,至于有所要求,这也是可以接受的。

    又不用卖国,反正大家都是中国人,心理上说得过去。再者而言,憋在这里当寓公,其实也是一种无奈的举动,要是有得选择,莫荣新也不会愿意继续沉寂的。

    从对方摇摆不定的神色中,周飞火就已然判断出这个老将开始心动了,所以他决定趁热打铁:“大人,我的老板所要求的,只是一个平稳和谐的两广,以及一些矿产资源的开采权、日用商品的贸易权。为此我们还可以在合理的幅度里照章纳税,这些想必都是可以接受的吧。”

    “如此,倒也是可以商量的,但不知贵方愿意怎么支持我回省呢?毕竟李宗仁已经在北流拉起了自己的队伍,我虽说是他的老上司,但是这个时候插手进去,怕也不合适吧。”

    莫荣新的顾虑并非没有道理,军阀对于自己的队伍都是很在意的,上下级的关系和实际利益相比,根本无足轻重。表面上即使再尊重莫荣新这个老帅,李宗仁也绝不可能同意让对方来夺取自己队伍的控制权,这是原则问题。

    “督军无需顾虑,李宗仁所部的职责在于维护粤桂两省边境的治安问题,而督军才是负责组建桂省政府军的主要首领。但是我们也有一个小小的要求,万望您能够答应。”

    小小的一个北流养了将近两万的正规军,粮饷充足,武器精良,用来维持治安。莫荣新却是不信的,就这人马,都够打到广州去了,还维持个啥子边境治安啊?真正的目的还是在于周飞火口中所提到的那个小小的要求吧,莫荣新心思流转,等待着对方的下文。

    见他在认真听,周飞火也不卖关子,而是直言:“我们的要求很简单,我们愿意全力资助莫督军重整桂军一系,但也要求这支军队必须是新式陆军,专事保卫两广百姓而存在。不能再像以前那样,割据一地,成为军阀。”

    话语中那种斩钉截铁的坚决之意,莫荣新也算是听出来了。虽然内心不快,但也并没有打断周飞火的话语,而是继续安静地坐着,等他把话说完。

    “督军可以以自己的名义招收军队,我们负责供养,但也要求全员必须到南沙军校受训和待命。督军只有指挥权,而不能将此军据为所有。作为交换条件,我们公司承诺让你坐上广西的第一把交椅。”

    “哼,没有了军队,我坐哪里不一样?”听完了周飞火的一番话语,莫荣新的第一个念头就是自己被耍了

    这哪里是扶持自己啊,简直就是在借壳上市当然,不懂股票的莫荣新不明白这个词,但意思却是相近的。接着桂军老帅的名义招揽人手,然后却把自己搁置在一旁当花瓶,好算计啊。

    用力地甩了下宽大的衣袖,饱经风霜的老脸满是怒容,显然是被周飞火的话给刺激到了。随着怒目而视的眸光,原本掩盖起来的逼人煞气也全都迸发了出来,这才让人想起,这个老头当年也是杀人如草芥的狠人。

    但周飞火依然无惧,从容而镇定面对着愤怒的莫荣新,侃侃而谈:“老帅,说句不敬的话,您以古稀之龄能否完全掌控新建的桂系大军,还是未知之数。您难道就不为家人考虑一下吗?是去争那虚无飘渺的权力,还是稳稳当当的坐享荣华富贵?几代人的安危和荣耀,可比得上您一人的野心否?”

    最能动人的从来都不是花言巧语,而是实实在在的利益。

    莫荣新已经老了,雄心或许有之,野心亦可仍在,可是老人就是老人,年纪一大,就开始为家族的延续而考虑了。比起一个人的快意,莫荣新和许多的中国长者一样,更在意子孙后代的生活着落。

    想要争取吧军队握在手中,不也正是想要图个安心吗?但莫荣新也仍旧不放心,他平复了一下情绪,这才郑重地问起了这件事:“你说的保证,到底如何实现,我姑且听听。”

    “督军大人,我的老板意图在两广首先建立一个合适的体系,至于利益的分配却也是一种共享的模式。只要您能同意我们的这些要求,到时候督军大人就是南沙军校的终生荣誉教授,而集团里也会给您在广西安置好一个可以传家的产业。以您在桂省的威望,又不握大权,谁愿意帽天下之大不讳加害于您呢?”

    在来之前,周飞火救已经得到了古文会的全权指派,并且也都对可能出现的状况提前进行了演练。从收集来的信息之中研究和分析了莫容新的性格为人和处世心态,正是因为如此,周飞火才能在这次谈判中掌握了主动。

    在天宇集团的有意引导下,莫荣新也正式打算接受了这些条件。在这个地方当寓公,看似消闲,其实也只不过是表面上的风光。生活需要钱,享受也需要钱,但是闲赋在家的他根本就没有足够的经济来源,生活已经开始变得相当拮据。

    之前发的那一通脾气,也只不过是过去的性格习惯在作怪罢了。毕竟当了这么多年的一把手,如今却不能掌控自己名下的军队,这让他非常的不习惯,也十分的不开心。作为军阀,手里没有士兵,可是连觉都睡不好的。

    不过天宇集团给出的优厚条件,也确实是打动了他。周飞火从文件袋里拿出的合约细则,让莫荣新感到了满意。

    首先一点,莫荣新虽然没有军队统合权,但在名以上却是桂军的最高阶军官,享有极高的荣誉和地位。而其次的一点,就是天宇集团承诺在广西成立一个商业机构,莫家在其中占有大量股份,光是分红救足以让自己世代富贵。

    权势虽然没有以前显赫,但利益却是实实在在的。都活到了70岁,莫荣新也知道自己没几年日子了。与其去争那不切实际的军权,倒不如为子孙后代留点福祉。

第一百四十章 持枪证(三更)

    依托着南沙地区的二十几万人口,根本组建不出多大规模的军队,所以和莫荣新这样的过气老帅合作就成了一个不错的主意。

    正因为得到过,也失去过,所以像莫荣新这样的人才更不容易放下对权势和富贵的向往。只要有人给其一丁点的机会,他就肯定会紧抓着不放。正值壮年的人不好驾驭,因为野心太大,但像莫荣新这样的年龄,却是刚好合适。

    南沙军校的主力士兵,仅仅在当地征召的话数量肯定是不足的,毕竟不能抽调过多的丁壮以防影响到日常生产。而贫穷落后,失业率极高的广西,无疑是一个很好的征兵对象。可问题在于天宇集团在那里没有足够的名望,显然是难以大量征召士兵的。

    即使是李宗仁,威望也还是不够,他的资历太浅了,能聚集两万人,就已经是极限。莫荣新却不同,他驰骋两广长达半个世纪,无论是威名还是奢望,都是上上之选。

    相比于陆荣廷,他也更好控制一些,所以钟泱才会看重莫荣新的身份地位。凭借着这个人,就能轻易的在广西拉起一支队伍,桂军的身体素质和精神面貌还是值得肯定的。只要拉到南沙的民兵训练中心去初步培训一番,就能担当一般的作战任务了。

    至于后续正规化建军的方略,完全可以在南沙军校成立之后在正式进行。民兵训练中心的军事教学,其实已经可以满足第一阶段的需要了。虽然还无法培养出一支带有狂热信念的铁军,但是把这群娇兵悍将治理成能够基本服从命令的正规军,却是没有大问题。

    凭借着先进装备的威力,信念上的差距可以有效弥补,而且在真正的现代化战争之中,信念本身的意义已经越来越薄弱了。工业产能和军事科技,才是战争胜负的天平上最沉重的砝码。

    带着满意的答复,周飞火离开了莫荣新居住的乡村别墅,火速的乘坐火车赶回广州,他要向集团内部汇报这件事情的结果。

    而正处于冬末的广州,寒冷的气候仍在肆虐,虽然没有像北方那样漂泊着大雪,但也是霜冻连连。不过南沙、顺德、番禺这三个地区的农民,他们的神色却不像往年那样困苦和麻木。

    因为今年有了农信社这个组织,许多农民都加入了这个热心与农事的机构,满怀着希望和热泪。而程德生却也没让他们失望,在农信社的积极帮助下,早期加入的农民全都获得了喜人的丰收,并且也在农信社的帮助下把自己辛勤劳作所产出的农产品卖了一个好价钱。

    至于那些参加得比较晚的人,也获得了过冬所需的物资,当然不是免费的。不过农信社对于这种紧急借贷一律免息的做法,得到了贫苦农民的称颂。而原本愤愤不平的地主阶级,因为在强大的武力也不得不选择了妥协。

    其实在这个时代,哪里有那么多胡作非为的地主阶级?除了不停的并购土地,真正为祸一方的地主是很少见的。灾年荒年也多由出钱出粮赈灾的善举,甚至过年过节还会大宴邻里乡亲。

    真正在逼迫农民的,反倒是政治背景浓厚的势力,比如说军阀或者当地的政府部门。地主也不是傻子,他们的地产在那里,世代都要住在乡里,得罪乡亲父老能有什么好处?难道就不怕村里人勾结山贼来作乱?

    像是后世小说中所提到的那些行事不堪的恶人,反而只是地主之中的少量猪头。把周围的人都得罪个遍,看起来倒像是嫌自己死得不够快。

    真正的地主乡绅,在村里和乡里都是享有极高威望的,甚至有些村子就是一个庞大的宗族。整自己村里的人,简直就是自寻死路。在农业社会体系里,宗族的力量还是很大的,村与村之间有了矛盾,也基本上依靠各村自己的武力来解决问题。

    巡捕房只对市区的治安负责,要是在村里发生了什么刑事案件,一般都是懒得管的,就算想管也管不来。有脑子的地主,一般都会选择拉拢好自己的同村族人,过年过节发些猪肉什么的。有的富商归乡之后甚至会修前铺路,这是一种相当普遍的文化习俗。

    至于四处去得罪人的,一般都是乡村里面的地痞或者是外面来的土匪,有钱人家很少做这种事情。被人从背后指摘没有教养,是一件很没面子的事情,足够让同层次的圈子对其进行排斥。

    对于子女的教育,有钱的地主也是很重视的,整天欺负人能给家族带来什么利益?别以为地主是坐着等吃饭就能富裕起来的。他们也都要诚诚恳恳地付出努力,才能得来不错的富裕生活。

    农信社也并不排斥地主阶级,毕竟对方手上握着许多土地资源。比起财力人力都很虚弱的贫农阶层,他们无疑更适合采取先进的生产方式。而着对农信社不但不是负担,甚至是创收的主要来源。

    各种农用器械的销售,肥料饲料的供应,技术指导所获得的收入,全都是农信社必须抓住的利润来源。

    寒风萧瑟的田间地头,几个皮肤肉黑的农家壮汉还在翻耕着土地。冬天把土地犁好,可以把泥土中的虫卵翻出来,让寒冷的气温杀死它们。这好似一种十分有效地杀虫措施。而让人侧目的却是农人手中正在操纵的机器。

    一部手扶拖拉机,嘈杂的柴油发动机,旋转的轴心带动了齿轮的运作,没一会儿,就犁好了一亩地。比起牛耕和人力耕种,效率都要好上太多了。

    “喂,老丘,怎么你也在啊?”

    因为寒冷的天气,李坚三不得不把手放在了上衣的口袋里。如今的他,已经不是刚刚担任农信社主要领导层那时的模样了。显得更自信而沉稳,开朗的笑意非但没让人觉得轻浮,反而是透露出一种忠厚宽和的气息。

    被唤作老丘的年轻人,是一个大户人家的长子,将来必定结成家族的里大片的田产。这个时候,他正在努力的学习着农事,以便于将来能够更好的管理这片产业。

    “我说坚三,这新种子可不可以给我多一些啊,今年的稻米收获可是长了三成啊。”勾着李坚三的肩膀,丘英鸿脸上满是欢喜,两人因为年纪相近,受教育程度相当,所以财成为了要好的朋友。

    丘家是番禺地区的一户大地主,也是最早一批和农信社建立合作关系的人家。如今更是取得了良好的收益,在那些还处于迟疑状态的家族面前很是涨了一把脸。

    原本因为吴家的灭门而导致双方些冷漠的关系,全都在这一次秋末大丰收事件下化解了。在实际的利益面前,许多原本摇摆不定的宗族和世家,全都慢慢地改变了态度,逐渐向天宇集团靠拢。

    “行,你们丘家可是最高级的会员之一嘛,不照顾你还能照顾谁啊?”爽朗的笑声子李坚三口中吐出,他今天来的主要目的,也是想安排下阶段的主要任务。

    而为了稳固这个体系,古文会也出台了新政策。通过选种培育精心挑选而得到优良种子,会优先提供给最先靠拢过来的那一批人。农信社的会员制也开始正式实施了,按照加入的时间顺序和为组织所做的贡献,实行分级登记。

    因为优良品种的种子和牲畜,数量有限,只能按照比例来进行分配。而且不同等级的农户,在天宇集团那里购买物品的价格也是不一样的。这种会员制,可不是用钱就能买到的,必须按照农信社订立的标准一步一步来。

    虽然得到了对方的同意,但显然丘英鸿并不满意,而是接着说道“我知道我家肯定有份,我是说能不能多给些,毕竟是高产的稻种啊,看得我心痒痒。”话语间带着讨好的意味,面对着同样年轻的李坚三,丘英鸿明显过于浮躁了。

    “你就净想着好事,种子可都是全都分配完了,我去哪里给你弄?要是从别人那里扣,我肯定要惹得一身麻烦。”李坚三没好气的拒绝着,毕竟农信社也不是他一个人说了算的。

    “我这不是说说而已嘛,别生气啊。”丘英鸿也不是不明白事理,但贪心却总是难免的。

    其实不单只是他,其他的地主也都找过程德生和李坚三,想要靠着关系或者贿赂多拿到一些优良的农作物种子,提高自己的产量,以期获得更高的利润。

    虽然丘英鸿脸上还是笑容不断,但李坚三也看出了他神色中的勉强和落寞。不由的劝慰道:“我也知道,你爹肯定没少督促你吧,想让你来我这里找多点好处。其实公司已经对你们这一批人很关照了,你看看顺德地区的吴大户,他成天往总部那里送礼,照样拿不到1号的种子。”

    农信社每一期都推出好几种型号不一的农产品种子,其中1号是最优秀的类型。数字越往后,各种属性就越差,这也是钟泱的意思。反正优良的种子产量有限,那就干脆优先供应最可靠的人。

    “唉,我这不也是没办法吗。父亲母亲催促得紧,我也总要跑过来做做样子吧。”对着好友,丘英鸿也只能无奈的苦笑。

    “别垂头丧气啦,我来这里,主要是告诉你一个新的消息。”

    “什么消息?”

    “农信社将以优惠的价格代销各类步枪,甚至还能帮你办下持枪证”

    “持枪证”

    这个消息可是把丘英鸿给吓住了,虽然南方的军火市场很泛滥,但大多数的枪支都是劣质产品。而李坚三要代销,那要卖的也肯定是天宇集团出品的优质步枪。

    那些可是粤军在用的制式步枪啊。

第一百四十一章 分化桂系(一更)

    天海阁的会客室里,身着正装的钟泱正在和陈泽争议着事情,主要还是为了军用制式步枪的贩卖问题。

    在陈泽看来。是坚决不同意将这种危险的武器出售给民众的,他的言辞异常激烈:“钟泱,这件事情无论如何我都坚决反对。之前农信社反馈回来的资料之中你也看到了,几乎每个星期都有村落之间发生大规模械斗的事情,甚至还因为抢牛粪这样的小事而拿出了火枪对射”

    在广东沿海一带,因为大量的武器流入民间,加上各种私人的非法小作坊存在,黑枪的种类和数量都极其惊人。这也是**党多数在此活动的原因之一,不单只是在于北方政权的控制力薄弱,还因为在这里能比较容易的获得军火补给。

    面对着陈泽的责难,钟泱却并不生气,而是气定神闲的帮他倒了一杯白酒暖身,然后才笑着说道:“我知道你想说什么,你是怕枪支泛滥导致社会不安定对吧。”

    接过了杯子,一口灌下了香浓醇厚的美酒,在火辣辣的暖意布满周身之后,陈泽才盯着钟泱,不满地埋怨着:“既然知道,你为什么还要让农信社去卖枪?难道不怕社会舆论的非议吗?一个农业发展促进组织,竟然卖枪,还帮着地主和农民训练私人武装,你让别人做何感想?”

    李坚三和程德生最近在做的的事情,就是推销南沙民团换装后淘汰下来的恩菲尔德步枪,以及大量的老式子弹储备。没钱的农民甚至还被允许分歧付款,并且能够免费的接受短期准军事化训练,这件事情瞒不住别人,甚至被人大肆报道,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和恐慌。

    大多数生活困苦的人拿到了可以用来毁灭生命的武器,这让那些生活富裕的人感到了不安。至于接受准军事训练,那几乎让一些偏远的地主以为农信社和红门那群泥腿子一样,想要搞土地**。

    默然地望着陈泽,等他的情绪逐渐平稳下来之后,钟泱才板起了脸,郑重其事地问着:“陈泽,我问你,在广州手里有枪的人还少吗?或者说,没有枪的都是哪些人呢?”

    “那些人都是”

    本来还想说什么,但钟泱的话的确是提醒了陈泽。确实,广东的枪支泛滥也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了,省政府对此根本就无能为力。富商有商团武装,地主有自己的家丁,土匪也有他们的砍刀和火枪,即使是一些走南闯北的跑商,手里也有几把勃朗宁防身。

    真正手里没枪,处于任人宰割的劣势地位的人,也就只有那些困苦无依的贫农了。

    见陈泽难以反驳,钟泱便拍了拍他的肩膀,严肃地望着他的双眼:“陈泽,我知道你是个好人。可你要明白,坏人怎么样都能弄到枪,禁枪令损害的只会是普通人保护自己的权力。我所要杜绝的,就是一个好人无法抗争命运的社会。当所有人的手里都拿着枪,坏人想要作恶救必须要有所顾虑了。”

    “但他们还没准备好你怎么知道他们拿到了枪就不会想要去落草为寇?”

    陈泽的担忧也并非没有道理,抢劫毕竟比辛苦劳作要舒服多了,手里面有了武器,难保不会出现私欲膨胀的恶徒。

    “所以我才要颁发持枪证啊。能领到证件的人,都必须是当地的常驻人口,甚至直白一点说,他必须先要到农信社去进行登记。原本那些地主和富商手里握着的私枪我们都是难以一一查探清楚的力量,但是通过这次正式的登记,以前都会浮出水面的。”

    这也正是钟泱的目的之一,通过颁发证件来检查体系内的各种力量态势分布。毕竟以前是没人管,但如果南沙区官方部门出台了政策,那继续持有黑枪的风险成本可就大了。古文会并没有要求收缴,单单只是登记的话,想要抗拒的人便必须衡量得失了。

    况且天宇集团出产的高品质步枪,也是很有吸引力的。虽然说因为枪支泛滥大多数地主和富商都有不少的枪械,可问题是这些产品种类五花八门,性能也是参差不齐,光是采购和分配弹药就够让人头疼的了。

    说到了这种地步,陈泽也算是明白了钟泱的意思:“唉,看来议会暂停之后,缺乏沟通是个大问题啊。这件事你应该事先和我商量的。”

    因为研究部门的六大管事现在已经基本不参与会议,而智能工厂的开放也使得他们的研究工作激增,基本上是没有时间来处理这类政治上的问题了。刘浩然也不在,剩下的黄绍广也必须时刻去和李宗仁联系军队补给的具体事务。

    现在有空的也就只有王仕聪和古月军了,周华还要密切关注时局的动态。

    因为孙逸仙的积极活动,北伐军分别从苏俄和日本手上获得了大笔的资金以及军火,还通过贿赂纠集了一支数目庞大的诸省联军,准备要再次征伐广东,把陈炯明的势力驱逐出广州市。

    为了应对这个纷乱的局面,钟泱所领导的古文会一直都在紧锣密鼓的准备着应对的手段。莫荣新已经选择回桂省主持军务,在桂系内部的动员上,孙逸仙便至少去失去了一大半的支持。单靠岑春煊一个人为孙逸仙居中联络,根本救召集不了多少桂系的军人团体。

    1922年的年底,莫荣新回到了广西省的首府桂林,当即宣布要重整桂系军队体制,号召旗下的旧部过来响应。李宗仁是第一个回电响应的人,而黄绍竑却选择了参与北伐军的“剿匪”联军,意图东征陈炯明。

    以莫荣新和岑春煊两人为基准,桂系军队分成了两个完全不同的派系。旗下的代表人物构成也十分复杂,莫荣新一派,坚持立足广西,支持陈炯明的联省自治理念。这一群体的基层军官比较多,其中以李宗仁为主,因为他的实力最强。

    而以岑春煊为首的另一部分人,则选择了拥护孙逸仙的北伐军,认为应该用武力来平定南方的乱局,把不服从**党的“叛逆”全都剿灭。旗下的实力派力量比较分散,主要有刘震寰、黄绍竑、白崇禧等人。

    继广东军政府孙陈分裂之后,广西政权也面临了同样的困境。唯一的区别,就在于原本的的老大陆荣廷没有获得登台的机会。他虽然有威望,可已经是过气的军阀了,手底下没枪没饷,根本不会有多少人愿意追随。

    相比于岑春煊的拮据,莫荣新在天宇集团的支持下可算是风光无限,财大气粗。不但招揽了原本自己的旧部,还笼络不少陆荣廷的下属,在广西一时间风生水起,恢复了往日的威势。周飞火作为集团军需供应决策人,自然也是被人追捧不已。

    第一批的军需只够供应4万人,但是光李宗仁一部,救分去了一万五,剩下的部分要分给其余的6万人,不抢破脑袋才怪了。

    按照着原定计划,莫荣新也很合作,当即宣布了开往南沙进行整训的要求。并且声明,谁先去,谁就能获得军需补给,否则就必须要等别人分完了才轮得到。其实这根本就是托辞,在古文会的设定中,不去南沙民兵中心整训的桂军,是绝不可能获得任何补给的。

    在古文会的一番操作之下,陈炯明组建的省政府面临的状况比原本时空的历史上要好的多了。他只要认真的对待来自福建的许崇智所部的压力救足够了,因为北伐军的主力正在那里进行整编和特训。

    还呆在广西的颠军两部全都被李宗仁所牵制着,难以动弹。再加上莫荣新组建的新军,广西的局面算是稳定住了,让孙逸仙难以对广东形成战略态势上的合围。

    冬末的桂林,比周围的城市都要寒冷,而莫荣新所居住的大宅院里,却门庭若市,热闹非凡。旧桂系的许多部将,都前来投靠这位老上司,以期重整旗鼓,希望能恢复往日的荣耀。

    “唉,督军,你是不知道啊,自从老帅和几位督军离开,桂系就一句不振。竟落得投靠广东政府军的地步,如果不是督军回来,怕这会儿我们都要落草为寇去了。”

    坐在酒桌旁的一位中年军官,刚毅狠辣的脸上,此刻竟然是老泪纵横。他口中的老帅,指的自然就是陆荣廷,至于几位督军,说的则是莫荣新和岑春煊等人。自从粤军援桂战役结束之后,桂系大军便分崩离析,不复往日的辉煌。

    要么就得像李宗仁那样接受粤军的整编,要么要躲到边远的地区落草为寇,要么就像刘震寰那样阵前投敌,以换取省内的职务。总的来说,桂系已经不是以前那支完整而独立的军队,大多数士兵甚至无法获取到维持生存所需的食物。

    其实早期的李宗仁,如果不是得到了古文会的支持,也只能靠着卖枪度日,但既便如此,也难以持久。

    “唉,大家的困难我也是知道的。所以我才千方百计的赶回来,就是想给还抱着信念的兄弟们一些心意。”

    谈起了当年的往事,莫荣新也是一阵唏嘘感慨。如今生活有了新的希望,他自然也要不停的鼓舞和劝慰这些昔日追随于自己的下属。

    “督军,我就不明白啦,为啥我们自己的军队,要拉到南沙去整训?这广西到底是我们的广西,还是他陈泽的广西?”另一位年轻的下级军官大声疾呼,并非不尊重莫荣新这个昔日的大督军,只是性格耿直所致。

    桂系军队内向来就是这么直率,莫荣新本身也是爽直的性格,对于这样的喝问也不以为忤,而是叹了一口气:“你当我不知嘛,可那又有什么办法?钱粮武器都是别人给的,荣华富贵也不在话下,我们带兵打仗,不也图个快活吗?再说了,当初粤军的战斗力打击也是知道的,再不服气,也不能不承认人家练兵的确是有一套的。”

    说到了这里,莫荣新也从座位上站了起来,身穿古文会定制的新式军服,显得赫赫威势。他环顾了一下四周,这才高声而述:“我知道大家担心什么,不就是怕保不住兵权嘛。可掏心窝的说一句,就算保住了兵权又如何?没有军火和粮饷,我们站得住脚吗?还不如就此加入南沙军校的体系,为子孙极点余荫。”。

第一百四十二章 取舍(二更)

    莫容新的一番话虽然有着道理,可也并不能打动在场的每一个人。有些人的野心依旧没有熄灭,对于军队的掌控权更是视若生命,决然不肯轻易放手。

    愿意去南沙接受整编的大多都是上了岁数的老军官,或者那些莫容新的死忠分子。正处于壮年的一些军官团体还在观望,至于一小部分少壮派军官,则更愿意去投靠北伐军。这些狂热的年轻人都是**的拥戴者,希望能在乱世之中闯出一番事业。

    不过结果也还是可以的,45的军队愿意接受天宇集团提出的条件,剩下还有30左右的人在观望,似乎仍旧犹豫不决,内心还在权势与富贵之间做着艰难的选择。至于那别有用心的四分之一,早就被排斥出了新桂系的体制。

    至此,桂系分成了新旧两派。以岑春煊为首的散乱桂系联军,依旧保留着过去的军阀体制,因循了兵为将有的旧制。而莫荣新则在天宇集团的支持下实行新军制改革,以全新的军队体制来整训桂系,编练新军,自称新桂系,并且戏称岑春煊他们那伙人为旧桂系。

    其中率部屯集在北流的李宗仁,通电公开支持新桂系的建立,并且第一个表示愿意让麾下的部队分批前往南沙民兵训练中心整训,直到全员受训完毕为止。这一下,可算是让以孙逸仙为首的北伐军慌了手脚。

    要知道,陈炯明的粤军主力身经百战,乃军阀队伍中一等一的铁军,虽然邓铿、关国雄等将领被暗杀而死,但整体实力依旧强劲。许崇智所编练的北伐军先遣部队,尚且难言可与之一战,何况是想要取得胜利?

    原本获胜的希望,是寄托在了从桂省向广东夹击的滇桂两军身上,意图逼迫陈炯明退出广州。然后才是站稳脚跟,对其主力进行围剿。但是现在却难以实行这个计划了,因为广西有莫荣新在掣肘,滇军能否顺利过境都是一个大问题。

    而且南沙就是天宇集团的地盘,这在广东是人尽皆知的事情,在这个时候莫荣新要带领新桂系大军去南沙民兵训练中心整训,基本上就已经相当于要和陈炯明联手了。陈泽和省政府的密切关系,也是路人皆知的事情,莫荣新此举绝对是向北伐军摊牌无疑。

    虽然很想暗杀掉莫荣新,但孙逸仙也必须要考虑清楚当前的状况,几个月前的暗战让**党人至今仍是余悸在心。不怕死的暴徒肯定也有,但那可就相当于撕破脸了,说不定就要面对天宇集团那群不要命的死士了。

    在周华的带领下,地宫的外围组织成员收买了一大批杀手,就是用来面对这种情况的。孙逸仙可不觉得对方像陈炯明那样,不敢杀自己。本质上作为一个商人,还真没有陈泽不敢杀的人,只有需不需要的问题。他又不混政治,怕什么不良影响。

    在广东着一亩三分地上面,害怕公众舆论?就单论广州市里,被孙大炮用军舰炮轰过的商民团体都不知道多么盼望着这个恶鬼不得好死。陈泽如果真这么去做了,除了在国际国内舆论上被骂一下之外,还真没什么实际的损失。

    孙逸仙自然也明白这个道理,他可不敢和陈泽玩底线,本质上,他也就是个欺软怕硬的政治家罢了。实力没有多少,口号却是能够糊弄人,三民主意震天响,到头来不见一滴雨露落下。

    1923年元旦,依旧是冷风萧瑟,这个时代的中国人,对于这种无聊的西方节日一点兴趣都没有。圣诞和元旦,都是西历的东西,甚至在许多士兵的眼里,还只记得农历的气节假日。

    北流,这个粤桂边境上的小县城,也依旧是平静而沉凝的气氛。自从李宗仁率军驻扎在这里之后,整个地区的态势先是紧张了一阵子,因为玉林还安置有粤军的大营。但自从他通过黄绍广和天宇集团搭上线之后,粤军的大部队救撤走了,几乎把整个防区都交给了李宗仁的部队。

    李宗仁当然也有着野心和权欲,可说到底他也只不过是一个骗来的司令罢了。他的2万大军,几乎是依靠着黄绍广输送军火粮饷才组建起来的。甚至可以明言,只要黄绍广一个星期不拨款发粮过来,李宗仁麾下的这一支粤桂边防第三路军就要哗变。

    三辆军用的墨绿色军用蓬盖大卡车,驶达了北流,更是在接受桂军勤务兵的检查之后,直接进入了粤桂边防第三路军的大营。

    下车的是有些矮小和微胖的曹振海,原本的第一研究所和原本的第二研究所合并,成为了新的第一研究所,专门研究着各种枪械火炮和弹药,不像以前那样分开研究,而是更加系统化理论化的统合整理自身的武器体系。

    可原本是第一研究所副所长的曹振海在此刻便显得有些多余,在职务调整过程中,他被任命了新的职业和位置。他和周飞火一样,开始成为了天宇集团旗下的第一批军火经销商,只不过他负责的对象是李宗仁罢了。

    别看莫荣新地位高,名声响亮,真正被古文会看重的新桂系第一人,始终是李宗仁,所以才会让曹振海这种核心成员来负责接洽。

    因为天气冷冽,曹振海身上穿的比较多,宽厚的风衣在此时更是显得有些臃肿。但滑稽的外表非但不让人厌恶,反而凸显出了他原本的忠厚和宽和,显得平易近人。这就是曹振海本身的人格魅力,与他接触过的人,都为之倾倒。

    “振海,这回可算是把你给盼来了。”

    从值班室那里得知了曹振海的到来,李宗仁也不得不停下了手头的军务,连忙赶来了仓库这里接待好友。一见面,就是一个热情的拥抱。因为经常接触,并且性格相合的缘故,两人也迅速成为了知己。

    “哈哈,我看你不是在盼我来,而是在想着这三车好东西吧。”用力的拍了对方的肩膀,曹振海调笑着说道,气氛也调动起来了。在场的军官,谁个不知道曹振海的身份,自然是热情招呼着。

    并没有大摆宴席,按照以往一样,曹振海只是和李宗仁一起在饭堂吃了一顿标准伙食。这是天宇集团的要求,同时也是李宗仁的坚持,军队就应该有军队的制度,包括各种收入和支出。

    “振海,这次的事情到底怎么样?”

    吃饱喝足了之后,李宗仁也和曹振海两人坐在了司令办公室内,商议着前往南沙整编的事情。按照此前规划好的步骤,第三路军必须先出7500人前往受训,以做诸军的表率。按照约定,时间也快到了,所以李宗仁才有些紧张,想要从曹振海的口中探听一些消息。

    对方的心思,曹振海多少也猜到了一些,喝着勤务兵端上来的热茶,他安抚着李宗仁:“我知道你担心什么,我不是早就和你说过了吗,一切都是按照制度来,谁也不能违反,就算是大老板陈泽也不可以。”

    “我还是有些不安,自从当上了这个司令官,我可算是体会到了当年老帅的心情。既充满了自豪,又在为所有人的将来操心。如今整训改编,也不是我一个人的事情,我是在为全军的前途而担忧。”

    李宗仁也不是圣人,他当然也有自己的私心,不过他也知道,没有天宇集团额支持,他根本救什么也做不了。哪里能像现在这样风光?用着全中国最好的制式步枪,吃着丰盛的饭菜,全军不愁粮饷,统一而独立的后勤体系,根本不需要李宗仁去操心军需问题。只要一心负责打仗就可以了,这样的好事,可别无分店啊。

    不过日渐失去了对下属的指挥权,这种感觉并不好受。就像是今天,一众军官讨好曹振海的样子,就比面对自己的时候真诚多了。这让李宗仁心里很不是滋味,所以难免有埋怨和不安。

    “你如果想当军阀,当广西的一把手,你要奋斗多少年暂且不说。对于整个国家而言,你有信心一统天下吗?求得这么一点功名利禄,何不想着做一番真真正正的大事业?”

    曹振海并非说的花言巧语,其内容正是古文会对李宗仁的期望,这是一个合格的将军,更是帅才。这样的人,当军阀实在是太浪费了,与其把时间和精力放在旧时代的体制上,不让让他尽情挥洒豪情,成为新时代体制的开路者。

    “难道要我像孙大炮那样?喊着口号让别人去死,当个政客吗?我可不想那样,我只想好好的带兵打仗,保家为国,顺便为自己弄点荣华富贵。”

    面对着曹振海这个好友,李宗仁可是一点也不客套虚伪,从来都是有话直言。而他的心思,其实也是大多数军阀的心思。只不过在纷乱的局势面前,互相冲突的利益和信念,使得大家最终选择了兵戎相见。

    正如北洋体系内的直系和奉系,直呼他们是军阀是不严谨的,至少他们现在还占据着北京官方政府的大义名分,这个政府的合法性姑且不论,至少受到了列强的承认。比起孙逸仙的总统府,要好得多,起码不是既非法,也不受诸国承认。

    “只要你能好好合作,荣华富贵少不了你的,带兵打仗也没问题。不过我可事先声明啊,除非是防御作战,不然我们集团可不提倡主动出击。暂时来说,我们的目标是立足两广,经营地方。”

    面对着李宗仁的直接,曹振海也有些哭笑不得。不过想要美好的生活也是人之常情,没什么好鄙视的。

    在刚刚合作那会儿,李宗仁还并不像投靠一个民间的商业团体,他还有着身为军人的尊严。但是后来逐渐接触之下,他发现了天宇集团的庞大势力,这才改变了初衷,打算和黄绍广开展更加密切的合作。

    在他的眼中,一个大肆生产军火的实力派武装团体,天宇集团绝对不会仅仅满足于一个商业机构的角色。不过这一点他倒真还是看错了,只不过这是观念上的问题,陈泽和钟泱,已经不是中国传统意义上的商人了。

    严格来说,他们是掌握了人类最先进生产力的资本家,世界的新一代主宰者。那个由强权政治和霸权军事主宰着的世界,已然开始轰塌,商业和技术,才是决定着未来的关键性因素。

    为了表示诚意,第一批参训的7500名士兵,是由李宗仁亲自带队。他想要亲眼看一看,那个盘踞在广州南沙的天宇集团,是不是一个值得他报效的势力。

    不如此,他始终难以作出取舍。

第一百四十三章 南沙之行(三更)

    第一百四十三章南沙之行

    对于是否要完全的加入南沙民团的军事体系,在第三路军的内部依旧有着不小的分歧。毕竟李宗仁当上这一路军司令的时日还很短,底下的士兵也多是零零散散凑起来的,难以服众几乎是必然的。

    只不过因为天宇集团竭力的支持,这才凭借着军火和粮饷的分配权真正坐稳了司令的这个位置。先期抽调去进行整训的部队,里面有三千人是李宗仁真正的嫡系属下,目的还是在于向天宇集团表达善意。

    曹振海离开之后,李宗仁自己一个人也想了许多,甚至还找来了几位心腹下属进行商议。最终,他还是做出了前往南沙的决定,一辈子窝在这里,并不符合他的期望。而天宇集团所展现出来的实力,已经引起了他的注意。

    按照原本的日程表,1月4日,李宗仁亲自带领着七千五百多人,取道玉林,直奔广州南沙。因为事先知会过了陈炯明,所以两军也并没有引起什么误会,沿途补给和住宿,全都是由天宇集团临时安置的营帐集群来完成,并不进入市区,更没有出现扰民的恶举。

    单以军纪来说,李宗仁的部队尚算严明,况且沿途还有天宇集团的向导在监督和劝告。面对着掌握自己后勤命脉的“老板”,即使再桀骜不驯的猛将,也必须服从命令,何况这个命令并不过分。

    花费了五天的时间,凭着双脚,第三路军第一支队以步行的方式抵达了南沙。终于踏上了这片土地,正在前往民团大本营的路上,李宗仁暗自感慨着。

    笔直宽敞的柏油马路,整洁而舒适的街道,行人的脸上都满是富足的微笑。看着一座座宽大整齐的工厂。沿途的所见所闻让李宗仁目瞪口呆,还以为自己已经去到了另外一个富饶的国度。南沙,当年他随着莫荣新进驻广州的时候也曾来过,但那时可见不到如今这番丰裕的景象。

    到了顺德区的边沿,在哨卡那里李宗仁看见了前来迎接他的黄绍广和曹振海,这两位核心人物的到场,让李宗仁明白了他自己在天宇集团体系中的价值。

    三人互相寒暄了一阵,这才聊起了此次的正题。李宗仁虽然内心依旧有些坎坷,但面子上还是一副自信和轻松的神情,笑着说道:“两位大人,亲临此地可是有什么指示啊?”

    知道对方故意在调侃,黄绍广和曹振海都没好气的拍了拍李宗仁的肩膀:“我的宗仁老哥,你就别挖苦人啦,我们这些小人物,能指示啥?”

    黄绍广只是负责过来统计人数,以确定补给标准的。

    曹振海才是此行的主要负责人,只见他拉起了李宗仁,来到了一个开阔的校场上,指着面前的十列大型军用卡车兴奋的说着:“看到了没,这是我们公司为你准备的见面礼,你们第三路军的第一支队,是第一批使用这些车辆的人。”

    两百五十辆墨绿色的大型军用运输卡车摆在面前,是一种难以言喻的震撼。这也是天宇集团第一批弄出来的军用汽车产品,将会在今天用这副傲人的姿态去面对世界。

    厚实的铁皮车厢,宽大的帆布蓬盖,大半个人高的车轮,这一切都让李宗仁深深地沉浸于其中。即使毕业于保定军校,即使是受过了再正规不过的专业军事教育,可他也不曾见过这样一幅狂傲的景象。

    汽车,足足二百五十辆大型军用运输车,就这么切切实实地摆在了自己面前,一股工业时代的气息扑面而来,让李宗仁这个农业国度出身的将军慌了心神。他还是第一次看见如此规模的车队,而对于天宇集团的好奇,却也更迫切了。

    “李司令,现在相信我们的诚意和实力了吧。”见还呆愣在原地的李宗仁一副心神无主的模样,黄绍广救免不了揶揄了两句,不过以他们的要好关系,这点玩笑并不算什么。

    “这,这些汽车都是属于我的?”现在的李宗仁,还不是日后那个叱诧中原的桂系首领,还没有那汇总处变不惊云淡风轻的的城府。他只是一个在机缘巧合之中从督统当上了司令的壮年人罢了。

    曹振海却是摇了摇头:“恐怕还不是,宗仁,这些车就算是送给你你也用不了。”

    “为何?”曹振海的话让李宗仁大惑不解,这些车既然是礼物,为何有说不是送给第三路军的呢?

    “你有这么多司机吗?整个车队,至少需要300名以上的司机,500人以上的维修团队,而且全都要有高中以上文凭才算合格。不是我挖苦你,在你的队伍里,恐怕连识字的人都不多吧。”

    这可不是胡说,不认识字的确也可以开车,可问题是军车的司机一般还要肩负着紧急抢修的任务。没有一定的专业素质和技能要求,根本不可能胜任这些工作,想要看懂军车的维修保养手册并且学会里面的技能,至少也需要高中以上学历吧。

    更不要说每个负责开车的士兵还要定期接受各种各样的专业培训,毕竟天宇集团在以后还会不断的更新这些装备,没有足够的知识教育作为基础,根本应付不了日渐复杂的局面。

    “不是吧?都上过高中了还会来当兵?”

    曹振海的说法让李宗仁感到难以接受,这个时代,受过初中以上教育的人救已经算得上是高素质人才了。这样的人在普通百姓眼中都可以自称是文化人,根本没有几个愿意来当兵。

    军阀的手下,能认字的人都能当上小军官了,像李宗仁这种出身官办军校的士官,每年又能有几个?洒在中国四亿人口里面,根本连个响都听不见。

    “你以为啊,南沙民团名为民团,里面的排长以上都严格要求至少是高中以上学历,全部的士兵都要去学常用汉字,三个月内连续5次不达标的,救立马辞退。”

    黄绍广颇有语不惊人死不休的想法,一股脑的把南沙民团的具体细则说了出来。这件事当初李宗仁没问,结果是谁也没提,因为体系内的经常要求,反而让黄绍广他们习以为常,忽略了这个时代的其他的军阀队伍的受教育情况。

    在李宗仁手下,能读书写字的都是营长级别以上的军官了,高中学历的那几个香饽饽全在参谋部里面供着,是全军的核心,至于读过大学的,都去当政客了。他哪里知道,在这里连个开车的也要高中学历啊,以前的桂军,也就几个有钱的司令有小轿车。穷的还只能骑马,何曾见识过设么叫机械化部队啊。

    “行了,这些事情等到了训练大营在讨论吧,感激集合队伍上车。对啦,宗仁,之前你有没有按我们的要求去贴名牌啊?”

    黄绍广的提醒让李宗仁回过神来,因为此前救要求过了,士兵的行李和武器要统一存放,并且贴好名牌,以免混乱。这也是南沙民团的规矩,这个要求倒是没忘记,事先就提醒了李宗仁,而他也照着做了。

    看着士兵和行李被分批处理,最大限度的利用了车厢内的空间,李宗仁也总算是明白了为何此前一直提醒他要处理好贴名牌的事情,不然此时定然是一番手忙脚乱,白白耽误时间。

    从士兵们的秩序上来看,李宗仁的带兵能力还算是不错的,但离着民团的合格标准还有很远。足足花费了四个小时,才整理好了七千五百人的装载任务,实在是说不上迅速。如果交给民团的精锐来做,最多只会花上十分钟,就能妥善的完成。

    但这不必苛求,李宗仁欠缺的只是一种系统化的知识引导,在能力上他还是很出众的。因为在行军期间,按照军规队伍中没有人可以享受特殊待遇。黄绍广、李宗仁和曹振海三人也并没有坐着舒服的小轿车,而是搭上了为首那一辆军车的后座。

    虽然有些拥挤,但也方便三人进行密谈。司机是一位上尉军衔的副官,值得信任,所以几人的谈话也可以没有太多的顾忌。

    “宗仁,我早就劝你走出来看看,继续窝在那个小地方,很难有什么出息。”黄绍广和李宗仁一样都是广西人,彼此间的话题自然不少,说的内容也很直接。

    “唉,我这辈子都在当兵,最早是保定,后来在莫督军手底下讨饭吃,那曾想得到这么多?要不是后来的一番变故,估计我现在还是个不上不下的督统吧。”

    看到了如此庞大的车队以50公里的时速驰骋在一眼看不见尽头的柏油马路上,李宗仁也不得不感叹和唏嘘往日的生活。国家的穷困,这当兵的又能好到哪里去?拿着老旧的枪炮互相抢着贫瘠的地盘,那种日子他也实在是厌倦了。

    “哈哈,你也不必妄自菲薄。现在的你身份还不够,等你完成了这次整训,我再带你去看看真正厉害的家伙。这种铁皮卡车,实在是没什么意思。”

    曹振海大大咧咧的说着,丝毫不在意会因此而泄露什么秘密。而黄绍广却在一旁紧张的喝止:“振海,不要乱说。”还给他使了一个眼色,让他主意言辞。

    但曹振海却恍若未觉,挥了挥手笑道:“绍广你莫担心,什么能说什么不能说我心里有数。我原本就是第一研究所的副所长,在这方面的机密等级了解得比你更清楚。宗仁是会长亲自指定的核心人选,提前知会一声也并不违反规定。”

    黄绍广和曹振海的争论让李宗仁莫名其妙,但他也没有予以置评,而只是静静地等待对方的下文。

    果不其然,曹振海在说服了黄绍广之后,便对着李宗仁低声说道:“之所以重视部队的知识教育,主要是因为新式武器装备的投入使用。像这种军车,只不过是最简单的东西罢了。等部队安置好,我可以先带你去看看我们最新研制定型的武器。”

    看着带有神秘微笑的曹振海,李宗仁的疑惑更深了,脱口而出:“到底是什么装备?”

    布满了柴油发动机轰鸣声的车厢里,他只听到了空气中传来了轻飘飘的话语:“坦克”。

第一百四十四章 志不在此(一更)

    就在黄绍广和曹振海负责接待李宗仁的同时,滨海区的一处封闭式军港内,却也正有一个营的技术兵种正在研究人员的配合下紧锣密鼓的做着准备工作。

    这里不单只是一个防卫森严的军港,更是一支机械化旅的驻地,此时更是面临大战之前的紧迫感,众多身着军服的民团士兵来来回回的忙碌着。

    占地4公顷的军事化营地,周围岗哨密布,时常有军用摩托车载着机枪手巡逻,外人没有相关的证件,根本难以靠近。而这里也是军管区,附近的百姓都被一一告之,不会有人来此闲逛。

    即使是此前有着不少好事之徒,也都再被抓去矿场服了3个月的苦役之后俯首帖耳,震慑了其余诸人。

    此处就是钟泱建立了船坞的滨海军区,有着四艘在建的中等吨位铁甲战船,更是秘密停放着435辆二战早期型号的短炮口坦克,其中有120辆是重型装甲坦克,其余都是轻型陆战坦克。

    重型坦克其实也没有多重,不过是45吨的样子,而轻型坦克更是只有30吨不到,主要是考虑到了路面状况。再重一些的坦克倒也造得出来,但是把道路压坏就显得得不偿失了。

    驻扎着三个坦克营以及5个步兵营,合共4000人的样子,这是南沙民团的真正底气所在,也是古文会的核心武力。机械化部队,这个再世界范围内尚处于理论阶段的军队模式,却已经被钟泱提前实现,

    再一群专业研究人员和参谋部的通力合作下,这支坦克部队已经形成了后勤、技术保障和工程保障体系。部队编制中有了各种装甲保障车辆,三个坦克营也共用着一个修理工厂,而且所有的坦克营内都编有修理排,随时可以实施战场现地修理,成为坦克维修保障的组成部分。

    更有用坦克改装的装甲抢修车,配合行动。每个坦克营配备了80辆轻重型坦克,按照各自的作战任务进行具体分派。

    坦克营除了坦克手,基本上就全是负责维修的工程兵,并没有设定着步兵单位。但是为了更好的应付多样化的战争形势,却也每个坦克营安排了两个一个机械化步兵营,以便于协同作战。

    机步营虽有步字,但行军基本都完成了摩托化,除了接战之外,根本就是脚不沾地。全营配本着军用摩托车以及装甲运兵车,甚至还有105mm口径的车载榴弹炮,随时可以进行火力支援。

    士兵拿着清一色的制式突击步枪,分配到排的新式洪流II型通用机枪,钢盔、防毒面军、可抵御步枪子弹的防弹背心,一应俱全。这是一支武装到了牙齿的军队,虽然还未上过战场,显得有些匠气。

    但真要细算其真实的杀伤能力,却也是异常惊人,足以让国人为之侧目。这支部队的负责人,正是王立文。原本还对钟泱把南沙民团的指挥官交给李少杰而感到了不满,但是再看到这一群铁疙瘩之后,他也再次为天宇集团的实力感到了战栗。

    这是一股可以驰骋天下的力量

    原本因为北伐军的倾力来袭而感到担忧的心情,也在此刻烟消云散。有此强军,何人不可胜?

    负责在此地指导工程兵学习的是周济国,第三研究所的所长,专门进行汽车方面的研究工作。先更是管理着三个拖拉机厂的研究团队,在军用装甲车辆方面有着不俗的见识,同时他也是古文会的核心成员之一,肩负着科研部管事一职。

    营地的南侧靠海处,是一栋耸立的高楼,有7层,占地2公顷,是整个滨海军区的指挥中枢。而此时,司令部所在的总部中心处,钟泱正领着刚到的李宗仁再参观着这里的一切。

    “李司令,我军草创,正需要像你这样有才干的大将。”

    面带宽和的微笑,此时的的钟泱自有一股雍容华贵的气度,让李宗仁一见心折。只不过,最为有着远大志向的桂军大将,如今的他也不是过去那种会为此而轻易动摇心志之人。

    这里的一切固然让他惊奇不已,但是对于钟泱这个人,他还有着疑问:“我观此处,已然是天下一等一的强军雏形。况且以贵军的实力,何须蛰伏于此?先生有此巨力,却做这隐踪匿形之事,岂不是明珠暗投之举?”

    原本以天宇集团雄厚的工业生产能力,完全可以自组强军,以图天下。可让李宗仁不解的是,在来到这里之前,竟未曾听说过对方再这方面的消息。反倒是陈炯明和孙逸仙,在广州城内闹出的纠葛人尽皆知。

    甚至于钟泱这个人,李宗仁也是在黄绍广和曹振海的引荐下才得以知道,此前他还以为陈泽就是最大的老板了。这样的举动,让他这位个性阳刚,心绪诚毅的军中汉子,有些难以接受。

    钟泱微笑着看着眼前的这个有着统兵之才的大将,面对着对方的不虞,却依旧是从容而悠扬:“司令定然是认为我没有人主的气魄和担当吧,手握如此雄浑的实力,竟然在此行这偷鸡摸狗的举动。”

    朗声而笑,钟泱面对着在场所有人投来的目光,毫无顾忌,内心坚凝。他向来是喜欢直言,不玩弄权谋机变。

    “我可以肯定的答复你,我的确不是雄主之资,也从来没有想过要坐上那个位置。”

    当下,钟泱也不避讳,对着李宗仁以及身边的其余人述出了自己的志向。从刚开始和陈泽他们结识起,钟泱从来就没想过要当领导人,他的目光也从未在权势和地位上流连过半分。

    正因为如此,他才甘愿如此默默无闻的站在陈泽和刘浩然他们身后,站在世界的阴影处,好整以暇,昂然而进。

    李宗仁心中的疑问,其实也是古文会其他人心中的疑问,只不过没有宣诸于口罢了。对于钟泱再政治和军事上的取舍,不少人就曾摇头叹息,其中包括了精于政务的李万盛。经过了这几年的历练,原本就有着心机和才智的这个糟老头,也迅速的攀上高枝,成为了内政体系的第一人。

    他就曾极力向钟泱进言,让他注意握紧军队,以免大权旁落。王立文和李少杰他们固然还是忠诚的,但再这个乱世之中,父子尚且可以相残,这种脆弱的感情又能维系多久呢?

    对此,钟泱也只是一笑了之,混不在意。依旧是把部队的整训和编练,交到了王立文他们手上,只不过再军队的内部,也开始成立了一个独立的督察队,相当于政委的工作性质。

    “宗仁,我且问你,袁世凯是雄主否?”

    再说完了刚才那一番话之后,钟泱依旧没有直接回答李宗仁的问题,反而是凝声问起了另一个问题。

    只见李宗仁眉头紧锁,想来是思索了一番,这才沉声而应:“袁总统昔日迫退奴酋,缔造民国,自然算是雄主。如果不是晚年称帝,加之倒行逆施,却也绝不会落得惨淡收场。”

    对于李宗仁的回答,钟泱不置可否,毕竟这个评价还算中肯。他面带肃然,又问了起来:“那孙逸仙呢,他是雄主否?”

    “数十年来未尝一胜,但其志气犹存,且越挫越勇,越败越强,当是雄主无疑。”钟泱所说的这两人,都是民国之后政坛的佼佼者。姑且不论是非对错,单以成就和心志而言,袁孙二人都是当今的诸豪魁首。

    “天下原本就是天下人的天下,所谓雄主,也只不过是聚集民力,使之上下一心,以其伟才而掠夺天下。然如今之中国,却已经不是中国人之中国,无论是南北,无不背依列强,内争诸省,谁人能例外?”

    李宗仁的心思,未必就没有野心,但在现在这个阶段,他也还是个明白人,指导要选个可靠的首领。钟泱的实力使足够的,但看这些武器装备,就知国内无人可比。先不论枪炮以及弹药供给,单单是眼前的这些坦克和装甲车,就绝对不是还在玩人海战术的各地军阀可以抗衡的。

    他是一个有眼光的军人,当然知道这种机械化部队的出现意味着什么。原本的战壕和机枪防御阵地体系,在这样的攻势面前简直不堪一击。

    手里只要握着一个坦克营,李宗仁就敢扬言突破一个师重兵把守的当面阵地。人数和士气的差距,已经被精良的装备填平,甚至远远超出,双方的壕沟不断拉大。

    真正让他担心的,是钟泱的志向。如果甘于当一个隐藏在暗地里的商人,这样的人物失之阴柔,根本不值得他投效,至少李宗仁的心里,是这么想的。

    望着窗外的海景,钟泱此刻的心情有些悠扬:“你们的心思,我全都知道,如果是在冷兵器时代,甚至是此前的民国初年,你们的这些想法都是正道,是坦途,我也当然没有二话。可是你们睁开眼睛看看,这个世道已经变了。”

    冷兵器时代,生产力极端不发达,二十个人也未必能供养一个职业化的军人,更何况还有新式武器的开发,社会体系本身带来的巨大运作损耗。更因此而造成的文盲率高启,都是一种对集权主义的依赖。

    这就是组织体系需要一个强势并且有才能的主君之缘故,但进入工业时代之后,这种体制就在事实上被逐渐打破了。政治本身的统合力量,开始被商业金融和民族主义思潮所侵蚀,甚至是取代。

    明末、西班牙、葡萄牙、荷兰、英国,无不如此。这是商业化进程和科技本身的进步所带来的力量,人力难以抗拒。除了明朝本身比较倒霉,出了个傻蛋崇祯皇帝之外,其他国家都完成了商业化的改革。

    工业**,本身就是商业化体系所催生出来的巨兽。无他,技术带来润耳。就是这样一个简单的事情,一个如此明了的价值取向,就决定了未来数百年的文明气运。

    这是一个工商业称雄的时代,自由商业主义或许本身带着各种各样的问题,甚至是难以清除的毒瘤。但就其发展模式而言,无疑是符合时代趋势的。

    正因为这个缘故,原本的历史上,依靠商业起家和依托生产力的民族国家,全都飞黄腾达,立于世界之巅。英国、法国、德国、以及后世的美国,哪个不是如此?工业生产力和自由的经济模式,才是他们的根本,才是别人难以撼动的正。

    反观依托政治**的组织和国度,大多短寿,而且后继无力。苏俄、中国、朝鲜、北非诸国、南美诸国,统统都是强人政治导致了整个国家畸形发展。

    正因为看透了这些,钟泱才志不在此。

第一百四十五章 商政殊途(二更)

    古文会里面的许多人,包括现在的李宗仁在内,大多数人的主要见识还是停留在冷兵器时代的那种分配模式。

    中央集权和强人政治,这种体系的好处也不是没有,尤其是在这个乱世之中。不择手段的积蓄力量和集中全力,整个组织才更有凝聚力,从而在乱世中存活。

    袁世凯如此,孙逸仙如此,即便是随后的姜瑞元,也必须如此。如果没有智能工厂这样的宝物,钟泱想必也只能走上相同的道路,不然不足以成事。

    甚至为了在国内建立政权,还必须向列强妥协。当年孙袁的斗争,与其说是南北之争,不如说是袁世凯和孙逸仙于他们的日本主子面前比拼各自的卖国本事罢了。最终,袁世凯还是没能跨过那条底线,结果就是被泼了满身脏水。

    孙逸仙卖得够彻底,反而混得风生水起,这不能不说是一个莫大的讽刺。出现这样的情况,钟泱丝毫不觉得奇怪。大量的日本留学生充斥着中国的精英阶层,有这样的社会舆论导向也不足为奇。

    况且,当年中日之间的冤仇也仅止于甲午,还没有亡国之恨。除了少数有眼光的志士,大多数的知识分子都把日本当作自己的**导师,甚至于孙逸仙本人,其组建的**党大本营本部,也一直设在日本。

    混到了军阀的位置上,不卖国的基本难以坐大,这是一个无可奈何的事实。

    别看战场上主要的伤亡依旧是仰仗刺刀和肉搏,实际上,武器装备才是主宰着胜负的关键性筹码。想要在这个工业生产力极度落后的古老国度,获得充足的枪支弹药补给,不靠列强的帮忙根本就是难以完成的事。

    主要的军火需求完全依靠向列强购买,尤其是大口径的火炮和炮弹,根本就是千金难求。正如这次孙逸仙的北伐军,如果不是依靠有着日本军部背景的商业公司资助以及苏俄的筹划,他根本就组建不起一支像样的军队,更别说来广东挑动是非,驱逐陈炯明了。

    所谓的工业时代,需要的是一种更加合适的资源分配模式,也就是商业化,依靠商品经济本身的流动性,去激发社会的整体活力。

    这种优化过的资源分配模式,在一开始表现为自由主义经济,比起强权政治体系而言,无疑更适合当下的生产力水平,符合当前时代的主流。

    政治属于权术,霸道也好,王道也罢,本质都是一种强权政治理念。带有直观的掠夺性和思想上的强迫性,这种做法即使见效再快,钟泱也不打算采用。

    有着智能工厂,根本就不用行这种权谋之事。

    无论领导者如何优秀,这种体制本身会对民智和民生造成压抑,这种压抑会导致生产力的效率无法达到最优化,甚至连勉强合格也很难,最终压制了科技的进步。

    商业社会至少还是再表面上给予每个人机会,但政治社会明显就是剥夺了下位者晋升的权力。随着生产力的进步,教育的普及,许多有才能有野心的人会不断起来冲击着不合理的社会架构。

    商业社会的上层主体重视经济利益,能够有效的吸纳新人,从而缓解这种冲突。而强权政治就很难了,依托着核心团体成立起来的“血缘宗族”或者是“思想宗族”,都会本能的排斥新人,甚至连表面的机会也不给。

    而且再对待科技的本身,商业体系对技术的渴望,比政治体系更深刻,日子久了,双方的生产力的鸿沟将难以拉近。

    而在钟泱看来,最关键的问题还是在于法治与人治的区别。

    商业模式注重实利,并且因为利益的缘故更愿意再体系内部实行法治,以达到互相约束和妥协的效果。至少再面子上,大家都是要守法的。

    可强权政治则不然,比起实利而言,这种体系更在乎权威,也即是俗称的面子。这绝对不是脑残,而是本质决定了行为。因为集权的本身就是一种不合理的分配模式,即使一开始是合理的,但第二代开始就基本上是极端不合理的了。

    因为有才能的人难以被提拔,想要站上高位却只能依托关系网。最重要的一点是,人治最终必然会导致权利阶级肆无忌惮的践踏法律,无论出多少个包拯,都改变不了这种情况。

    这和人的道德并没有太大的关系,和体系的本质有关。权威的维系,必然要求对下位者的压迫,并且不能容忍任何反抗。这种思想的指导下,各种人性的丑态将变得难以约束,甚至是一种纵容。

    对特权阶级的纵容,放眼中国,何处不是这样的景象?

    钟泱如果当上了这种所谓的雄主,一时之间自然风光无限,见效神速。但须知,当建立起这样一种体制之后,想要停下来却已经是不可能的了。

    因为从一开始,追随于你的那些下属和亲人,全都依靠这个体系获得利益,正所谓众怒难犯,你如何改之?要么随波逐流,要么身死族灭,别无他途。

    难怪古人有言:君以此始,必以此终。

    果然是老成之言,当是睿智。

    作为古文会的会长,钟泱手上看似没有实权,实则拥有着智能工厂,就已然立于不败之地,何须再去索要那些世俗的利益?

    军队的事情,交给参谋部的一众军官处理就好了。军队的身体训练和精神塑造,都有着章法和尺度。凭借着工业时代的商业利益分配方式,以及知识教育本身带来的见识,钟泱无需害怕兵为将有这种情况的出现。

    因为军队的日常所需,完全依靠天宇集团。冷兵器时代,或许还能通过压迫和抢掠来获得本钱。可在这个以科技为主导的社会,难道优质的武器装备还能通过抢掠来获得?钟泱可绝不会允许苏俄这种赤化模式滋生于体系的内部。

    而且钟泱拥有着数千可战的机械构装体,即使仅仅是露出的那冰山一角,也足以震慑心怀不轨之徒,压制王立文和陈泽他们的野心。

    在这样的情况下,何须再去效仿冷兵器时代的帝王之道?难道拥有着智能工厂,便连这点气量和胸襟都没有吗?

    工业时代的人类社会,不需要强权政治家,更不需要救国救民的大英雄。

    我们这个古老的国度,需要的是合理的利益分配模式,需要大量的科学工作者。一个研究员,足以抵得上二十个无聊的政客

    为了迎接黄金时代的到来,不断的提高生产力才是正途。钟泱手里握着智能工厂,根本就不需要去积聚所谓的天下民心,更不需要庞大的国土,他只需要资源以及一定的人口基数。

    这些条件,两广和海南就暂时足够了,太多了反而要分散精力,得不偿失。既然有那么多救国救民的大英雄,就让他们去折腾好了,去名流史册,去受万民敬仰,成为所谓的英雄,所谓的救世主。

    钟泱更喜欢低调的的发展,不断的完善自身的生产力体系,并且保留住中华文明的文化核心。名胜古迹和珍贵的古玩都只是鸡肋,真正珍贵无比的是各种古籍和精神理念,甚至还有那种专注于精神享受的文化活动。

    这些才是黄金时代的必需品,再当前这个生产力落后的时代,的确是稍显奢侈,但并不代表应该舍弃。

    放眼中国,也没有哪个政治团体在做这样的事情。而有心去做得却又往往无力改变世道,这真是讽刺。

    也正因为如此,钟泱才力行不殆,势要留住中华的文化火种。

    与其去拯救那些永远也救不完的黎明百姓,钟泱更喜欢先稳固好两广的局面。第一期的目标就是扶植起一批有实力有野心的经济实体,工业化生产体系,需要的不是某一个人或者某一个组织,而是需要一整个社会体系。

    在陈泽和刘浩然的努力下,广州已经具备了这种实力,甚至不断向整个广东的其他地区辐射开来,影响力日渐雄壮。

    这第二阶段,基本上就是扶植起像李宗仁这样的新贵军阀了。凭借着手底下的实力,不愁消化吸纳不了这些人。

    之所以让李宗仁来滨海军区参观装甲部队,就是要让他畏惧,也是让他明白,靠着天宇集团自然是得领雄兵,征伐天下,否则就继续回去那个边远的小山区力窝着。

    如果还没见识过这里的美好生活。李宗仁当然愿意选择继续蛰伏。但是在面对眼前的新式武器之后,他就再也难以忍受过去的穷日子了。对于古文会而言,对于李宗仁并无所求,甚至是在给予机会。

    如果不懂珍惜,懂得珍惜的桂系将领大有人在,单单是莫荣新,就能够带来不错的收益。李宗仁或许优秀,或许有着惊人的才干,但是对于古文会而言,都只是可有可无的点缀。

    之所以不去随便的扶植新军阀,不是因为害怕,而仅仅是因为讨厌麻烦。毕竟庸才都有一点不好,就是看不清彼此的实力差距,总想着做一些蠢事。

    钟泱的话语也是说一半不说一半,他并不是再解释,更多的是一种考验。志趣相投的,自然能进入古文会的核心,否之,最多只能再外围组织任职。

    李宗仁或许明白,或许不明白,但是钟泱根本毫不在意。

    他原本就没打算折服什么人,只是让人选择,只要这个选择对古文会,有利,他就不遗余力地支持。反之,就是毫不留情的打击。

    时至今日,钟泱也已经不打算继续隐忍了,不过不参与国内政治斗争的初衷没有丝毫改变。

    让李宗仁过来,依旧是想让他去当两广的守门犬,反正整个体系的人都在努力的维持自己的利益,维持着组织的利益。只要那些桂军士兵加入到了这个分配模式里面,就不是单靠军官就能煽动得起的了。

    没有实实在在的利益,谁愿意跟在你后面效死?

    陈泽已经从陈炯明和省政府那里拿到了建立新粤第四路军的编制,面对着孙逸仙的压迫,对方也不得不向天宇集团妥协,以换取支持。

    而在钟泱的首肯下,陈泽也不吝啬,表示愿意全力支持陈炯明固守广东,拒敌于省门之外。

    大量淘汰下来的制式步枪,以及相应的子弹库存。甚至还向粤军出售了上百门103mm口径的野战炮,以及3个基数的弹药,并且允许省财政部分期付款。

    这点东西,对于天宇集团当然不算什么,但对于陈炯明,无异于救命的稻草。

第一百四十六章 福州陷落(三更)

    在原本的历史上,现在的广州市应该已经落入了孙逸仙之手,并且实行了党化**统治。

    按照北伐军之前的既定战略,孙逸仙将北伐福建的粤军改为东路讨贼军,许崇智任总司令,姜瑞元任参谋长,下辖三个军。第一军军长黄大伟,辖王懋功、陈得平、丘鸿钧、龚师曾四旅;第二军军长是许崇智兼任,下辖有许济、孙本戎、黄国华、张民达等四个旅的部队;第三军军长李福林,辖林驹、吴近、袁德穉、郑泳深四旅。

    其余粤军,皆由大元帅府直辖,称为中央直辖粤军即第四军,军长是梁鸿楷,旗下辖两师一独立旅和一支队。第一师师长李济深,辖卓仁机第一旅、陈济棠第二旅;第三师师长是魏邦平,这个晚年墙头草,其改投门庭的效率让人瞠目结舌;独立旅旅长徐汉臣;支队司令丘耀西。

    这个时候,由大元帅府直辖的还有以杨希闵为总司令的滇军,以刘震寰为总司令的桂军,以朱培德为总司令的赣军,以谭延闿为总司令的湘军,以樊钟秀为总司令的豫军。此外,还有于右任的陕军,路孝忱的晋军,但懋辛、熊克武的川军,但都只有旗帜而无兵员。

    如此,可谓是南方诸省齐聚,对陈炯明的粤军形成了战略合围,简直是万死无生。

    在原本的时空里,这个时候因为粤军经此分化和改编,力量大为削弱,孙逸仙也因此而得以占据了广州作为**主义赤化**的根据地,为“统一”两广进而北伐,作除了不懈的努力。多次亲率粤、滇、桂各军,进击东江陈炯明叛军及平定沈鸿英叛乱。

    当然,因为钟泱和古文会的强势介入,这样的情况暂时并未出现。

    孙逸仙派中央直辖粤军李济深部入桂,想要联络李宗仁、黄绍竑、白崇禧等人收拾广西局面,合力进袭广东省政府的计划搁浅了。

    桂系因为莫荣新和李宗仁的缘故,孙逸仙只争取到了岑春煊、黄绍竑和白崇禧等人。部队更是只有刘震寰手底下的那群乌合之众,欺负百姓还凑合,和装备精良,事情高昂的粤军死磕?

    刘震寰还没这个魄力,他只是向来沾点便宜罢了,真要有硬仗,他跑得比兔子还快。其实他原本也是支持陈炯明的联省自治的,只不过因为陈炯明把广西督军的位置交给了林虎,让他心生不满,这才兴兵来犯,讨个说法。

    但在这个时空里,即使是钟泱尽力的施加了影响,但是大的格局依旧没有太大的改变。

    在1922年10月19日,孙逸仙就将进入福建的北伐军许崇智部改为东路讨贼军。同年冬天,孙逸仙更是派人联络了在广西的滇军杨希闵、桂军刘震寰部和驻梧州及西江的部分粤军,组成西路讨贼军。

    为此还许下了事成后劫掠广州,大开烟赌的好处。

    虽然桂系大部保持了观望,但诸省联军到底还是成了气候。

    东路讨贼军的部队番号,原本就是许崇智之粤军第二军、李福林之福军、黄大伟之粤军第一路等三部所扩编改组而成,也就是1922年春夏间,奉孙逸仙之命提师北伐的队伍。其中姜瑞元和叶宜伟,都分别再军中担任参谋长一职。

    东路讨贼军,可谓是北伐军的骨干,在许崇智的督师下,亲自南下,率先对陈炯明之粤军发起了猛烈攻势。凭借着苏式的先进武器装备,以及初步赤化的洗脑教育,疯狂地攻势顿时让粤军难以应付。

    虽然再天宇集团的资助下,更新了一些武器,但陈炯明裁军所带来的不良影响还是对军心造成了不小的伤害。再加上陈炯明不开烟赌,部队财政拮据,士兵也多面有菜色,面对如此激烈的战斗,已经不是单靠意志就能弥补的了。

    其实早在此前,许崇智之第二军李福林之福军,同时亦由曲江火山退出,相继到瑞金会合,均在该处休整。强大的攻势不仅是粤军吃不消,东路军自己也是有苦难言,不过军中的思想洗脑和督战队,还是发挥了极大的作用。

    东路讨贼军大本营司令部,许崇智、李福林、黄大伟等人正在激烈的争论着商议。当面敌军是福州李厚基所部,虽不是像陈炯明旗下粤军的那种铁军部队,然重机枪、火炮一样不缺。步枪也都是性能可靠,火力凶猛的恩菲尔德改进型,是一块难啃的硬骨头。

    这人也是天宇集团的顾客之一,经常向广州方面采购军火。而为了挡住北伐军南侵,陈炯明也对此事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9月,许崇智与皖系军阀王永泉,打算以突袭战法从建瓯、南平向福州进攻,驱逐直系李厚基部。

    经过一番商议,还是觉得必须订定方策以谋出路,最后决定由龚师曾负责入闽联系,与王永泉,对方段祺瑞之亲信徐树铮之旧部,可以与之协商合作攻击李厚基。

    结果在许以厚利之后,终于达成了任务,一切都得以付诸实施。遂於9月上旬从瑞金开拔,三部队伍经福建之宁化、建宁、建阳、泰宁、邹武、建瓯、古田。

    到了10月11日下午6时,许崇智所部便已经抵达了水口,黄、李部亦同时抵达桐口,距福州仅有20余里,大本营本部与李厚基部接触。

    12日拂晓,东路讨贼军第三团担任大军先锋,率先对当面李厚基所部阵地发起了进攻。

    拿着苏制的军用望远镜,一个相貌堂堂,锐气英武的年轻军官趴在了一处隐秘的灌木丛中。此处地势比较高,借助着望远镜之利,足以查看敌军阵地的基本布置方略。

    这个青年军官,就是第三团的团长邓演达。而卧在他身旁同样是面色凝重的中年军官,看其军衔穿戴,明显比邓演达高出数级,身上也是闪动着一股凝然的杀伐之气,想来是久在军中,握有生杀予夺之大权所养成的气度。

    这个人就是张民达,许崇智和孙逸仙都极为倚重的军中大将,

    此人在辛亥**前,就通过邓泽如介绍而得以结识孙逸仙,后更是加入同盟会,在南洋联络华侨积极筹饷支持**。1920年后在粤军中历任营长、团长等职务,如今更是贵为第八旅的旅长,手底下掌控着5000人的生死。

    他虽非军人出身,但在军旅中积累了许多军事经验,加之天资超卓,意志坚毅果决,素以骁勇善战见称。多次参加孙逸仙领导指挥的重大战役,身经百战,屡著战功,所向披靡。

    单以相貌而论,张民达相貌诡奇,颇有獐眉鼠目的神色,但是一双星眸清亮逼人,竟也让人不敢直视,足见其人性情之刚烈。

    张民达虽然贵为旅长,却是每战必身先士卒,并且好谋定而后动,并非依靠蛮力和莽撞而取胜的庸将。此次只带三个营,就敢随着邓演达星夜驰行,前来进袭福州李厚基所部,就可知其人之豪迈。

    张邓二人并未交谈,而是互相使了个眼色,便再亲卫随从的掩护下从容退走了。经过一番查探,大致上的攻击计划已经制定好了。

    军情紧急,加之部队是前来偷袭,就注定了必须迅速发动攻势,以图再敌人的增援到来之前拿下当面的敌阵。

    如果还要花费时间制定消息的计划,先不说着数千人马是否能隐藏得住,但是这战略上的突然性所带来的优势,便丧失殆尽了。

    先是安排好了部队进餐,这才决定再明日拂晓发起攻击,倒不是野战没有精神,而是因为军中久无肉食,不善夜战。不得已,只能先休息一晚,等待明日的黎明。

    翌日清晨,战斗不过4个小时,敌军的史延飏部便在着突然的袭击中被打得大败,军心浮动,队伍不支溃退。邓演达率部尾随,进逼福州。

    而张民达所部的数千主力大军,业以抵达,正式对李厚基部当面形成强大的压迫,挟着刚刚大胜的锐气,打算一鼓作气拿下福州。

    而与其同时,黄大伟部第三统领邱鸿钧部也首先进入洪山桥兵工厂,夺获水机关枪200余挺,全都是洪山桥兵工厂制,由刘式渊亲自监制的产品。七九步枪6000余支,邱鸿钧的部下警卫连的一个排长张寅,更是缴获了大炮36门。

    黄大伟部第一统领王懋功、第二统领陈得平,相继进入洪山桥,分别在兵工厂大量补充械弹,再向福州进攻。李福林部同时继续到达,协同动作,敌军措手不及,不暇喘息,被东路讨贼军攻陷福州。

    李厚基此人也是倒霉,竟然被许崇智的一番猛攻打得措手不及。才刚再府邸力用着早餐,就听闻敌军大部来犯,兵临福州。

    见敌军锋锐难挡,大势已去,他也只能狼狈逃走,仅以身免。黄大伟除所部夺获战利品不计其数外,更将李厚基之督军署珍贵古董字画古籍尽量搜索,装了整整得一船,运回上海,可以说是狠狠地发了一笔横财。

    李福林所部亦大有所获,队伍也充实起来了。独有许崇智部在水口作战损伤极大,甚至连他的卫队司令何梓霖营长刁其镛也阵亡了,营长刘祖汉也伤重断臂。可见此役许部伤亡之惨重。

    获胜之后,讨贼军亦未作停留,由许崇智部和王永泉部乘胜追击,虏获无数。李厚基部残余队伍退回福州城外,作困兽之斗。负责担任阻击的黄大伟和李福林两部废材,竟然突被李厚基的败兵冲散,几濒於危。还好有许崇智、王永泉两部衔尾穷追,双方夹击,始克聚歼,既得手之福州,才能稳定下来站得住脚,险些就功败垂成了。

    经此一战,孙逸仙才总算是形成了对陈炯明的合围之势。

第一百四十七章 通电离职(一更)

    福州陷落,李厚基兵败,这件事对陈炯明的打击非常之大。粤省的北部失去了最后一道屏障,粤军必须直面北伐军的兵锋了。

    胜负暂且不提,受此兵灾,广州市这半年来的建设成绩必将毁于一旦。

    按照陈炯明原本的战略构想,北伐军被粤军驱逐出广东之后,必定难以立足。到时候,也唯有解散一图,如此,大局可定。

    但没想到李厚基此人竟是个花瓶,被一群乌合之众轻易捏碎。使得北伐军得了一块暂驻的地盘,得了一丝喘息之机。许崇智本人虽然说有着浓厚的旧时代军阀气息,但毕竟不是庸才,凭借着再福州的一番作为,竟然也立稳了跟脚。

    待到孙逸仙获得了苏俄的资助,挟着苏俄红门的大势,竟然也营造起了一股不小的力量。联合桂、粤、滇、赣、闽等杂牌乱军,齐聚东南,意图合攻陈炯明,拿下富庶的广东省。

    省政府粤军总司令府邸,议事偏厅内此刻站满了军中的统兵大将,人人神情肃穆,默然无语,唯有一中年男子焦急的来回渡步,两撇胡子黑亮深沉,衬托出了此人的凝然。

    他就是陈炯明,粤军的总司令,雄踞两广的改革者。

    “大人,切莫犹豫啊,如若再不尽其大军,则万事休矣。”

    随候左右的,都是粤军的嫡系,陈炯明的肱骨之臣,但除了一人出言,其余都是默然不语,显然是对目前的局势没有太大的信心。

    说来也可笑,自从邓铿死后,如今还能直言相谏的军官也就只有洪兆麟此人了。想当初,再邓铿被刺之前,他和魏邦平一起严守中立,实则是蛇鼠两端。

    谁又能料到,值此患难之际,最坚定的支持陈炯明的粤军军官,除了叶举,就属他最诚。

    摇了摇头,陈炯明无奈的叹息着:“并不是我犹豫,广州四面开阔,无险可守,兼之前线作战不利,如何能挡贼军?我生于此地,岂能让乡亲父老遭此横祸?”

    众将其实也并不是没有敢战之心,只不过陈炯明历来优柔寡断,顾惜民生,不愿意轻启战端。如果总司令都没有坚决的作战意志,身为下属的他们,又岂敢力主言战?不是每个人都能和洪兆麟一样,与总司令大人有着往日的情分。

    和粤军领导层的迟疑不决不同,孙逸仙的大本营司令部里,此时却是一派忙碌的景象。护卫左右的亲兵,手提汤姆逊冲锋枪,各个面容森寒,随时警戒着四周,即使是在这个大本营的中心,也依旧没有丝毫的懈怠。

    孙逸仙目露凶光,时刻紧盯着沙盘上正在预演的当前战略态势。相比于陈炯明这种治理地方的好手,孙逸仙更像一个成功的领导者。

    目标明确,毫不犹豫,不择手段,一切的行动和思想,都倾注在了**霸业的布局之上。

    他深刻地了解到陈炯明一日不除,他就一日不能占据这块富庶的领地。在他的眼中,当前什么事都可以放下,唯有这肃清盘踞于东江的陈炯明“叛军”为急务。

    既有此念,他也不迟疑,当下便急命各路军队围攻惠州。孙逸仙将剿灭叛军最大的希望寄予许崇智的东路讨贼军,在1923年春节刚过,薛岳便接到东路讨贼军迅速回粤讨伐陈炯明的命令。

    薛岳此人,也是身具大将之才。一副眉清目秀的俊俏小生模样,可是知其作战风格的人,都称他为“老虎仔”。

    敢打敢拼,作风强硬,但却也懂大局,善调度,一直追随于孙逸仙左右,不离不弃,深得信任。

    2月1日,草长莺飞。许崇智率东路讨贼军三个军十二个旅共两万余人,兵分两路入粤。一路从漳州、诏安入粤境饶平;一路经南靖、龙岩、上杭、峰市入粤境大埔,薛岳所在的张民达旅属此一路。

    但是为了预防战事不利,许崇智也安排好了后路,留下其中四个旅驻守闽省。

    风格简约,防卫却是森严无比的东路讨贼军司令部,战争的紧张气氛,正笼罩于其中,使人内心警肃。

    第二次踏上福建的土地,薛岳感触良多。

    想当年,他在保定陆军学校中途退学,参加援闽粤军,并随军打进福建。当时粤军的总司令还是陈炯明,参谋长邓铿也还活着。一起走过的风风雨雨,战友的音容笑貌也依旧还浮现在眼前。

    如今旧地重游,却已物是人非,恩师邓铿惨遭暗杀,当年的总司令成了而今讨伐的对象,好好的**阵营分崩离析,**的形势也因此而被断送。这一切很难说是谁造成的,孙陈二人的矛盾,是政治上的角力,身为军人,薛岳一直紧守本分,不参与这种斗争。

    但想到如今的局面,薛岳便每每感到心痛。

    在福州东路讨贼联军总司令部。许崇智早知道薛岳、叶挺是两个难得的军事人才,而今又是奉魁首之命前来投军,十分高兴,便安排他俩在司令部任中校参谋。

    不久,薛岳见到了同样奉魁首之命来投军的叶宜伟、李章达。薛岳和叶、李二人都曾在孙逸仙的警卫团共过事,共同经历了“6?16”之变。如今故人相见,彼此自然嘘寒问暖。

    薛岳在总司令部参谋部没待多久,干事一向风风火火的二军八旅旅长张民达就来向许崇智要人。

    孙逸仙就曾感叹过:“**靠两达”。这“两达”,一是指邓演达,二是指张民达。此前的攻略福州,张民达便居首功,是北伐军中难得的将才。

    张民达从小在南洋长大,通晓各种语言,很早就参加同盟会,是孙逸仙的一个忠实信徒、**党内的一员骁将。1917年孙中山南下护法,张民达便立即返国投效,在大元帅府随侍中山先生左右。

    1918年的时候,他在漳州加入援闽粤军,并任许部五十七营营长,始崭露头角。这次东路讨贼军回粤之役,张民达由团长擢升为第八旅旅长,他打算物色一批有才干的青年军官到八旅任职。

    许崇智与他相识,两人交情不错,自然是面带笑意的问:“你要谁?”

    张民达也不客套,开口就说了:“我想好了,一个叫叶宜伟,一个叫薛岳,就他俩。”边说还一边摩拳擦掌,显然是对这两人志在必得、

    许崇智捶了捶张民达结实的胸口,笑骂着:“好你个猛张飞,看来是有备而来啊。”以他们的关系,这不但不使张民达讨厌,反而是一种亲近的举动。两人多年共事,又曾一起护卫在孙逸仙左右,自然有着深厚的袍泽之情。

    可对方开口要的这两个人,全都是大元帅看好的后辈,全都归到第八旅,恐怕很难向别的将领交代啊。虽然心里有些舍不得,可拗不过张民达的“死缠烂打”,只好同意放人。

    薛岳自从参军以来大都在司令部做参谋工作,他一直想上前线指挥打仗,这次能到一线部队当上校团长,正合他意,于是没有二话,和叶剑英两人来到第八旅赴任,一个任十六团上校团长,一个任参谋长。

    随后三年中,薛岳与叶宜伟成为生死战友,两人并肩参加了东征和北伐,在中国近代的史册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但此时,他们也依旧只是两个毫不起眼的中层军官,手上甚至还没有属于自己的嫡系武装力量。但凭着过人的才干和恢宏的气魄,在一众官兵的心目中,都留下了良好的印象。

    薛岳率部来到大埔,张民达告诉他,陈炯明见大兵压境,恐怕前后夹击,干脆宣称下野,其所部洪兆麟四个师在汕头通电“独立”。孙逸仙虽有所怀疑,但还是派大本营总参谋长李烈钧、安抚使姚雨平等分赴汕头、惠州,收抚叛军,又令许崇智总司令率部接管潮汕地区。

    “旅长,我们旅也要开到潮汕地区?”薛岳不安的问着,洪兆麟此人反复无常倒是不假,但其对陈炯明的忠心,也是发自内心的。之前和对方有过接触,薛岳对于这个性格迥异的粤军大将也一直抱有警惕。

    张民达听了,摇摇头,宽慰着这个新招来的下属:“不,许总司令已率部进驻潮州,他令我旅逐步向松口、梅县、兴宁推进。北洋军阀政府已任命陈炯明的干将林虎为潮梅护军使兼粤军总指挥,林虎有近万部队,潜伏于粤赣边寻邬一带,对我部是一个极大的威胁。我旅的任务就是负责监视林部,确保这一方的安全。”

    张民达说着,猛咳起来。薛岳连忙轻拍他的后背,并叫副官端一杯开水来。

    因一路急行军,张民达身染重病,咳嗽不止。他喝了口水,待情况平复后,凝视着薛岳的眸光,郑重其事地提醒着:“这一段战事应该会平静些,部队到梅县后,我想抓紧到广州看病,部队日常事务由参谋长叶宜伟负责。伯陵,你和叶参谋长等一定要看清局势,小心从事,提防林虎袭击。”

    “旅长,你放心去吧。我们会警惕的。”薛岳面容整肃,认真的点了点头应和着,显然是把这话记在了心里。

    其实无需上官提醒,薛岳也不敢小看林虎。此人是李烈钧的同班同学,成绩优异,端得是不可多得的良将。

    林虎本是陆荣廷手下的最得力悍将,后来率部改投陈炯明麾下,成为了粤军之中最善战的部队。是**党北伐军一众军官甚为忌惮的猛人,多数都不愿意面对这块硬骨头,避之唯恐不及。

    也只有张民达这种争强好胜的军中猛将,才敢于自动请缨,担任这专啃硬骨头的先锋,直面林虎这种强人所率劲旅。

    谁知张民达走后不久,洪兆麟部再度叛变。许崇智所率东路讨贼军被腰斩成两截,情形甚为狼狈,他们在揭阳又遭到自赣边南下的林虎部队的袭击,从揭阳入丰顺要地言岭关失守,人马损失惨重。

    不过说实在的,洪兆麟这种行为并不属于叛变,最多也就是诈降。不过用“叛变”这个词汇的话,就很容易激起全军上下一心,使得官兵同仇敌忾。

    这玩弄文字游戏的做法,有时候还是很有用的,而且对于大局而言,洪兆麟这种人无论是张民达还是薛岳、叶宜伟等人,全都不放在眼里。

    在梅县,薛岳最为忧虑的始终还是林虎部队,如今意料之中的事果真发生,特别是言岭关的失守,对整个部队威胁很大。他三步并作两步,来到旅部,与参谋叶宜伟商量对策。

    叶宜伟剑眉头一拧:“当务之急,就是夺回言岭关,挡住来势汹涌的林虎部。我已向总司令请命,由我率第八旅组织反攻,不惜一切代价夺回言岭关。我已报告正在广州养病的张民达旅长。张旅长闻知,正带病兼程驰返前线督战。”

    薛岳拳头一握,面容肃然,显然是已经有所决定。只见他斩钉截铁:“有旅长坐镇,我们更有信心了。这一仗就由我团打先锋吧,就是牺牲我们整个团,也要拿下言岭关。”

    因为和孙逸仙亲近,所以张民达离职养病之时,由叶宜伟暂时代领第八旅旅长一职,统帅所部。

    见薛岳面对如此困境,也依旧保持着清醒的头脑,能分清当前任务的主次,叶宜伟也满意的点点头:“关键时刻,是得让你这头老虎打先锋,多保重。”

    得到叶宜伟的首肯,薛岳也不敢耽搁时间,马上下去整顿军务,组织明日的战事。洪兆麟所部切入了东路讨贼军的腹腰,这是一个大威胁,为了避免被粤军切割成两半,落入各自为战的境地。

    薛岳觉得必须要组织冲锋敢死队,夺回被占领的本部阵地,将洪兆麟所率的粤军击退,使得本阵大军能够收尾两连,串成一片。

    之所以要和叶宜伟商量,主要是因为组织冲锋敢死队必须选出军中的壮勇之士,还要集中轻机枪和冲锋枪,以强大的火力突破敌阵。这种调度,不经过叶宜伟的首肯,几乎是不可能的。

    最关键是,这是一种职权的本分,薛岳不是一个莽撞的人,当然明白其中的分寸。

    当晚,就再叶宜伟的陪同之下,由薛岳出面,组织全旅,宣布明日的作战计划。仅仅是花费了3个小时,就完成了战前准备和详细的安排。就连叶宜伟也不得不感叹,张民达的治军才能,果然非同一般。

    翌日,薛岳亲率奋勇队冲锋,在赏银和封官许诺的刺激下,敢死队成员个个奋勇,以一当十,经过一天一夜激烈战斗,终于挫敌破关,夺回要地,取得言岭关大捷,跟随孙逸仙的粤军官兵士气大振。

    而薛岳也因打赢这个硬仗,在军中初露锋芒,受到了上峰的关注。

    而与此同时,广州的局势也因为陈炯明的离开而恐慌起来。

    天海阁,带着暖意的海风吹拂着沿岸的春色,花红柳绿,端的是景色宜人。

    只可惜,正襟危坐在沙发上的几人都没有心情去欣赏早春的美景。

    “如今的局势,越来越麻烦了,陈炯明这人,的确是个能力,但是再这种争斗上,竟然如此没有担当”

    说话的是黄绍广,他现在已经不是财政部的执事了,因为古文会的内部架构,已经发生了巨大的改变。这个暂且不提,现在最重要的,就是讨论当前的局面该如何应对。

    “唉,总司令并非没有担当,退往惠州,军事上的防守因素是一个原因,但最重要的考虑是力保广州不被战火摧残。”

    陈泽和陈炯明相交已久,自然了解对方的为人,虽然面带忧色,但在替陈炯明辩解的时候,却也是态度坚决。

    对于此事,黄绍广也不争辩,而是望向了坐在主座上的钟泱,这种事情,最终还是需要他来定夺。

    面对着众人的探询之意,钟泱依旧是镇定沉凝,面不改色:“陈炯明不愿意再军事上拼命,这几乎是必然的事情。广州地势平坦,又靠着海岸,不利于防守。为了不让孙逸仙的军舰再次轰击民宅,他撤往惠州也是意料中的事情。”

    惠州多有丘陵,山脉起伏连绵,多有天险。但是防守,足以挡住东路讨贼军的兵锋,配合着外围环伺的林虎所部,也使得粤军多了几分胜算。

    但更为重要的,却是要避免广州陷于战火。可要知道,东南诸省,广东最富,广东诸地,广州为最。但是一个西关,就几乎占据了东南的大部分商业份额,其财富之惊人,难以计数。这样一个千古名称,陈炯明当然不忍毁伤。

    这些信息,都是由情报部收集得来,经过参谋部的分析,才拿来这里让诸人查阅。也不是什么了不起的秘密,所以钟泱并不避讳。

    其实在这里开会的,也只有古月军、周华、陈泽、黄绍广以及钟泱他自己了。其余的人,都有自己的事情要忙,根本没时间来这里开会。

    在钟泱的示意下,周华也理了理思路,冷声而谈:“自邓铿死后,粤军最能战者,首属林虎。此人原本出身桂系,但是因为性格的缘故,不受上峰所喜,如今再陈炯明手下效力。根据情报来看,是一个值得我们争取的人。”。

第一百四十八章 一切就绪(二更)

    陈炯明的通电下野,以及避祸惠州,全都是古文会计划好的。

    按照钟泱所制定好的战略布局,就是要肃清这一带的的原有政治势力。陈炯明理政的才能是有的,可怎么说也是一方大员,绝不可能加入古文会这种民间组织,更不用说听受钟泱的指挥了。

    至于孙逸仙,这种滚肉刀钟泱还真的没把他放在眼里。没有一定的政治才能,北伐军再广东根本就呆不长,到时候古文会稍一发力,对方也只能选择北上一途。

    驱逐或者打压陈炯明,容易再两广留下恶名,虽然未必就怕,但麻烦始终还是不要的好。所以钟泱必须要借东路讨贼军之手,削掉粤军的根本。

    以孙逸仙的野心和**理念,不把广东弄得民不聊生哀鸿遍野他是绝对不会罢休的。到时候裹挟民意,迫走这个瘟神,天宇集团就能以救世主的姿态莅临两广。

    再配合李宗仁莫荣新他们,联合两广,立足东南的大势就足够了。至于陈炯明,让其去香港或者去支持福建也不错,待到古文会培养的行政体系完善之后,再把他召回来好了。不过是一纸公文的事情,想要收服一个落魄的政客,不过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

    有着一万五千装备着新式武器的大军,钟泱面对着数量超过8万的北伐军怡然无惧。南沙民团虽然名为民团,但是其战斗力之强悍,士卒训练之严苛,全都凌驾于对方的乌合之众其上。

    不说其他,单是顿顿饱饭,每日一次的肉食供应,就能够让自己的士兵再体魄上比对方强上2倍。

    更何况还有着这个时代而言相当先进的装甲部队,良将也有数员,岂有不胜之理

    单以性能来说,钟泱靠着和德国人一起研究弄出来的这种所谓的第二代坦克,其实也弱得可以。75mm口径的滑膛炮,不到50吨的车身,装甲也不强,难以抵御80mm以上口径的火炮轰击。

    但是这个不强,却是相对于后世的坦克而言的。凭借着采用普通机枪弹药的水冷式重机枪、以及性能各异的步枪和各种土制手榴弹,这个时代的大多数部队,包括了西方列强在内,都对这种第二代坦克毫无办法。

    更何况,钟泱所要面对的只不过是一群还留着旧时代痕迹的军阀部队?孙逸仙的黄埔军校还没开办,学生军也都还没成立。以许崇智为首的这些所谓军官,想要面对着依靠新式训练组建的新粤第四路军,也即是原本的南沙民团,还是力有未逮。

    见众人全都安坐在位置上,等待着钟泱的命令,他也不含糊,当即发布了接下来所必需的行动计划。

    “周华,派出飞机密切关注孙逸仙所部的动向。”

    “月军,你吩咐下去,要让我军全部整备,随时候命。”

    “绍广,整顿财务,把一应战略物资全都安排妥当。”

    “陈泽,你负责和其他的商业协会商团接洽,让他们明白我们的立场。”

    “是”众人齐声而诺。

    飞机,只是那种包着铝皮的木架子飞机,早在1922年9月上旬,第八研究所就和德国人一起弄出了相关的第一代产品。

    以现在的技术水平,当然不可能直接就弄出喷气式飞机。照着原本的老路子,弄出了单翼的螺旋桨飞机。主要用来侦查敌情,上面连武器都还没来得及安装。

    为了对地进行航空拍摄,飞机上特意的加了一个后驾驶座,还在座位的底部安放了一个镜头向下的高倍照相机。

    这样的飞机,暂时只有7架,其中有三架归属于地宫的秘密编制。另外四架则组成了新四军的空军侦查小队,受王立文截至。

    整个古文会,已经进行了新一轮的全面改组。原本的古文会,和天宇集团的关系过于密切了,几乎就是天宇集团的本身,而天宇集团则更像一个傀儡企业。

    这种发展模式,是极端不合理的,所以钟泱决定要进行整改。

    这第一步,就是要让古文会从具体事物中剥离,成为一个俱乐部一样的存在。毕竟是一个以精神文化事业为核心的组织,钟泱不希望古文会变得太过于世俗了。

    这样做之后,就相当于各部的执事和管事一职全都取消了,整个协会的会长依旧是钟泱,而古文会则不再具体干涉世俗机构的运作。专注于收集和整理文化和科技,整个结构也比以前宽松了许多。

    整个南沙地区的统治核心,是以天宇集团为主导,以及身后中下游的庞大企业团体。工业时代,自然是工厂主资本家控制整个社会的运转,这点决不能有所含糊。

    这第二步,整改的内容就是关乎到控制区内的行政体系了。当前所采用的模式是通过考核招收在校学生,至于具体的运转,则参照了内阁总理制度。暂时来说,把政务交给李万盛处理还是可以的。

    倒不是他有管仲之资,乐毅之才,而是行政体系的运转已经走上了最正规的道路,一言一行都有着法度。于体系的内部,即使是钟泱本人,也不能名目张胆的违反律法。

    民政体系主要还是采用了当初陈炯明的提议,建立省议会进行立法,聘用专业的管理人才成为官员,进入政府机构协助体系运转。以避免形成官僚主义和家天下的**死局,至于议会的选举,资本家占了大头也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强者比弱者享有更多的权利,这本就是必然。所谓的平等,在钟泱看来,其真意在于保护弱者,使其生命财产安全不被非法剥夺。

    各行各业,都可以成立相关的工会组织,但必须要向官方注册。只要不违反已有的法律,其组织的运作便不受任何个人和团体的干涉。

    最重要的,始终是军事体系的建立和维持,因为现在依旧是乱世。武力才是生存的根基,才是整个体系的最本质保障。

    当前的主要武力组织有各村的自行组建的民团、维持治安的警察、获得省政府承认并且颁发编制旗号的新粤省第四路军,由莫荣新李宗仁等人出面组建的新桂系,秘密编制的机械化旅。

    还有大量接受过的定期军训的工人,也是随时可以征召入伍的兵源。

    至于钟泱自己的那1500名陆战士兵以及规模上万的机械仆役,非是最后的关头,都不会轻易动用。

    再李坚三和程德生的努力下,各村各镇的民团也再农信社的帮助下相继成立,大多数都接受过短期的正规军事训练。基本的素养,例如服从命令、使用和保养枪支、战场急救等技巧都大致上掌握了。

    并且再农信社的宣讲下,农民阶级对于保护自己的生命财产还是很上心的,情绪高昂。未必就能拉出去和精锐的正规军作战,但是护卫乡里,短时间内阻挡敌军还是能做到的。

    毕竟李少杰所率领的新四军,实力还是很强劲的,再这一亩三分地力,完全可以再短时间内完成集合,向发生动荡的地区出击。

    再加上来到南沙民团大营进行整训的两万桂系士兵,当然也是随时可以拉出来作战的。整个古文会所盘踞的地盘,可谓是固若金汤。

    甚至可以说是东南第一强的军事力量,如果不是顾及陈炯明再当地享有的极高民望,钟泱早就下令攻占广州了。但真要那样做了,以后的许多事情就很难办了,民心向背,始终也还是一个必须要注意的问题。

    反正按照钟泱记忆中的历史以及周华收集回来的情报,都显示着粤军必然会在北伐军的打击下分崩离析。既如此,钟泱又须自己来唱这样的黑脸呢?坏人让孙逸仙去当好啦,钟泱需要陈泽去当好人。

    以常人的目光,当然会认为钟泱不握军权是十足的蠢货,日子久了必然会大权旁落。可问题在于,钟泱一直都没有握着权力,他仅仅是再背后对局势施加影响力。

    陈泽和刘浩然,甚至是王立文李宗仁他们之所以会选择俯首领命,完全是因为古文会能给他们提供利益,一个足够他们展现才华的舞台。而不是因为钟泱当上了主公,以利益进行驱使,以理念完成统合,这就是新时代的体系运转理念。

    生产力进化到了如今,**已经完全不是和时代的潮流了,还抱着这种思想的人,完全是再瞎折腾。孙逸仙折腾了大半辈子,终究还是一事无成,就因为他把政党当成了**的工具。

    至于红门这种畸形的赤化组织,也不是正理,历史上苏俄就是一个例子。死在政委手中的人比死在希特勒手中的人少多了。而红朝也是如此,死在日军铁蹄下的居民,未必有三年灾荒死的人多。

    曾有一个非官方的统计数据,未知真假,不过按照解密的文献来看,几乎就是真的。日本人干过的坏事,未必就有红门多。

    单以奸yin妇女而言,当年被侵害的女知青案件堆积如山,基本上就是个普遍现象。至于因为饥荒和**者的冷酷政策,而饿死的人,就比抗日战争还多了。

    单单是查看豫省三年困难时期的人口变化,就知道什么叫十室九空了。至于派出军队围住闹灾的地区,不让灾民出境,也不给予妥善安置,而是任其自生自灭的这种举动,也是出自英招大帝之手。

    无他,好面子尔。

    大好的盛世景象,怎能让一群乱民坏了伟人的名声呢?

    想要真实的统计数据?再等一百年吧,日本人固然满身罪恶,但**制度本身也好不到哪里去。想想精神**那会儿,那么多在渣滓洞里挺过来的硬汉,咋就全都招了呢?而且因为政治理念而被整死的人,死状也好不到哪里去。

    那些**主义的信徒,除了会用激烈而毫无理智的谩骂来攻击之外,还会什么?任何时代,都不缺少赤卫队这种脑残组织啊。

    只要天宇集团所带领的工商业团体,依旧在社会经济体系内占据着主导地位,就不怕军队将领带头造反。因为按照新的军制,训练和指挥是分开的,军官的任命和处罚也是必须依照制度来办的。

    至于武器补给和粮饷供应,全都要依托古文会所建立的后勤体系。军官并没有独立的财政来源。想要造反搞军事**?在等一百年吧。

    历史上,帝王文官为何要是不是掐段武将的粮草供应,不是想内斗拖后腿,仅仅是为了敲打对方罢了。要是在外统兵作战的大将有了稳定而独立的财政后勤,那就是国家的祸乱之源了。

    历朝历代,莫不如此。

    在冷兵器时代,军队对于后勤的依赖还没有这样强烈,故而纵兵劫掠也可以获得一定的补给,只要手上的大刀长枪还在就可以了。

    但是到了工业时代,这种模式就很不靠谱了。没有稳定的军火供应,尤其是武器弹药的补给,甚至是新式武器的开发,这样的军队根本毫无前途,只能算是流寇。

    红门的游击战理念,根本就没什么用,姜瑞元第五次围剿就几乎灭掉了这种所谓的逆天战法。要不是苏俄红门再背后力挺,加上日本脑残派夺权,全面侵华,红门想要依靠游击战翻身?在等五百年吧。

    工业时代,对后勤的要求是致命性的。特别是各种机枪以及单兵速射武器,步兵炮的弹药和炮管,全都需要专门的生产线来维持大军的消耗。

    而且为了取得战争的胜利,还必须要有专门的专业团队来开发新式武器装备,改善原本的工艺和生产产能。

    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性因素,已经变成了能否对资源最大限度的利用。在正面战场上无法堂堂正正的取得胜利,一切都毫无意义。所谓的智谋,所谓的军神,没有强大的工业产能和武器装备去支撑,根本就不值一提。

    除了拿人命去堆,还能做什么?

    至于说打伏击,呵呵,你能伏击多少次呢?

    一次、两次倒还可以,用得多了,你当别人是猪吗?

    天宇集团掌握着整个工业生产体系的最上层,产业链的顶端,并且不断的为军队开发新式武器装备,提供粮饷。

    士兵们也都是读书识字之人,并非可以随意煽动的愚昧之人。甚至为了杜绝政治洗脑这种情况出现在军队之中,钟泱还特意督促陈泽提交议会法案,宣布军中无党。凡是有政治信仰的人,一律不得加入军队

    比起政委这种思想工作者,钟泱更青睐于中国古代的法士这种职业。当然,不可能明目张胆的大力推行,目前也只在新四军的嫡系队伍中试行。

    军中开设了祭司,属于半个军职,不参与作战,而是负责解决战士们的心理需要。比如说用有神论来劝慰士卒,让他们奋勇作战,死后也可以得到香火的祭祀,不至于成为孤魂野鬼。

    钟泱可不打算搞什么无神论,连神的定义都没弄清楚就去否定一种事情的存在,这不是科学,这是迷信。

    没见过的东西是不存在的,这种思想和唯心主义本质如一,没意识到的东西就是不存在的。

    死后有灵,才能让活人畏惧,从而再道德上约束自己的恶念。宗教或许未必就合理,但是其在心灵的引导作用上却是毋庸置疑的。

    搞什么犹太人的红门主义这种思想洗脑,提倡什么无神论,全都是傻帽和脑残。西方的科学家,90以上都是相信有神论,照样发展科技。至于那种“迷信科学”的猪脑子,倒也没见得先进到哪里去。

    目前新军的组建时日尚浅,大多数的军队有太多没见过血的新兵,战斗力强不到哪里去。唯一值得称道的就是再服从纪律上,从村联队的组建和训练开始,钟泱对于军事组织的信条就一贯坚持有组织有纪律。

    军队作为一个整体,才有是真正的具有力量。只有纪律和服从,方能使得队伍运转协调,上下一致,再加上完善的物质奖励模式,战斗力自然凌驾于其他人之上。

    整个新四军的的士兵待遇,是全中国最好的。

    不单只死后有着丰厚的抚恤,家人能享受军烈属待遇,伤残的士兵也可以进入荣军农场,由国家供养。

    甚至为了聚拢军心,强化部队的战斗意志,钟泱还下令建造了忠烈祠。凡是英勇牺牲的军事人员,全都可以葬入忠烈祠,世代受到祭祀,香火不绝。

    这种心灵述求上的满足,比起物质奖励更吸引人。尤其是粤省这个古老文化意识依旧恨浓厚的地方,对于这种身后事的安排还是恨重视的。

    而且对于大多数有志气的军人而言,参军不就是为了杀敌报国,名留青史吗?只要努力作战,即使战死了,名字也会被刻在巨大的石碑上,被人民铭记,。

    这是何等的荣耀

    就为了这个,也足以让底层的将士无惧生死了。

第一百四十九章 再立元帅府(一更)

    1923年的1月,孙逸仙雇用的滇,桂军,和吴佩孚支持的沈鸿英军队,联合在西江蜂拥而下广州。陈炯明不愿遗祸桑梓,遂于一月十五日宣布下野。

    至此,这场定鼎东南局势的大规模战役,以孙系的胜利而告终。陈炯明的手上虽然还握着数万兵马,但是失去了广州这块膏腴之地,就等于失去了半个东南,难有翻身之机。

    随着东路讨贼军入驻广州城,陈炯明所组建的省政府统治宣告结束,而他一直在倡议的广东省宪政计划也全都被新主废弃。在孙逸仙的眼里,民主是个口号而已,军政和党政才是根本。

    广东省宪应该是中国人可以自豪的一个政治文件。它特别注重教育,规定每年省预算最少要有十分之二用作教育经费,而不能超过十分之三用在军事上。省宪第二章详细规定人民的权利与义务,并包括各种法律上步骤,以保护人民的生命,财产与人身自由,实是保障人权的根本法,即以今日人权活动者的眼光来看,也是无可诋谤的。

    至于县长,县议员民选,更是中国历史上破天荒的事业。可是,到一九二三年孙逸仙举兵回粤,便全然断绝了。中国到今日已过大半世纪,尚未有再看到如此真实去争取代表民意的政府之企图。

    只不过,生于乱世,陈炯明用这种理念而又无强大的实力作为支撑,最终也只是为他人做嫁衣。

    许多时候,历史就是如此残酷,无怪乎当日邓铿对陈炯明说“天下不能容好人”。实是于生死之际,勘破了世事人情。

    可悲,可叹。

    由胜利者书写的历史,当然不会记录这些,但是想要成为智者,就必须去思考这其中的因由。

    钟泱悠闲地倚着沙发,斜枕在松软舒适的扶手上,大略的翻阅了一下今日的早报。

    其实也没什么好看的,不过是闲着无事,看看报纸上的记载和周华收集的资料相差多少。这个时代的记者,在职业操守上还是值得信赖的,许多信息也比较详实,评论观点也尚算中肯。

    时至1923年初,陈炯明不战而走,退守东江。将大好的广州城拱手与人,或许在他的心目中,依旧好抱着不与孙逸仙相争的心态。亦或者说,对于对方的治理才能还抱有侥幸心理。

    到了1月26日,孙逸仙在上海自己的家里召开了记者招待会,其间,发表和平统一宣言,主张裁兵救国,此宣言立刻得到黎元洪、张绍曾、段祺瑞、张作霖、卢永祥等的赞成。大家都在感叹,这老小子可算是消停了。

    2月21日,孙逸仙回到了阔别半年的广州,但没有再任大总统,而是任陆海军大元帅。从这些举动可以看出,孙逸仙已经放弃了不受舆论支持的“护法”口号,起码在短时间内不准备再与北京政府为敌了。

    大元帅府址坐落在广州市海珠区纺织路东沙街18号,这几年间孙逸仙曾两次在这里建立大元帅府,领导**党的活动。总占地面积为8020平方米,由南北两座主体大楼、东、西广场和门楼等组成,两座主体大楼为三层劵拱的西式建筑,气势恢宏。

    原本的广东敏土厂,已经被重新打扫过,准备迎接新的主人。

    孙逸仙自封了一个陆海军大元帅给自己,以示名正言顺之意。他领着胡汉民,汪兆铭,姜瑞元,叶宜伟等人入驻进了这个气势恢宏的大元帅府。

    在较为私密轻松的卧室起居处,孙逸仙正满面春风的和几位亲信下属谈笑风生,而站在一旁的宋庆龄,看着丈夫志气蓬勃,也是掩面而笑,凸显出其自身的雍容华贵。

    “季新啊,全省的内务资料整理好了吗?”

    此次战役大获全胜,孙逸仙此时的心情自然是开怀不已。坐拥7万大军,风风光光的回到了广州城,他总算是得以在此一雪当日被驱逐的前耻。

    “启禀魁首,广州、佛山、东莞、海南、香山等地的资料都已经整理完毕。剩余的诸市诸县千头万绪,仍在处理之中,相信四日之后,定有答复。”

    汪兆铭是处理内政的好手,虽然为人稍显迂腐,可其再政治上的才干还是很不错的。对于孙逸仙而言,汪兆铭一直随侍左右,十年来不离不弃,忠诚度也是足够的。把政事交给这样的心腹,他很放心。

    “恩煦,财务上的事情怎么样了?我军的军费,尚足否?”

    说起了军费的事情,孙逸仙明显敛去了笑意,目光炯炯,紧盯着端坐在一旁的廖仲恺。对方是大元帅府的财政部长,这种粮饷筹集方面的事情一向由他来负责。

    见党魁如此郑重的问起了军费的问题,廖仲恺却是直冒冷汗,此事之严重之迫切,他当然知晓。可正因为如此,他才郁结,但不得不苦笑着回话:“魁首容禀,苏俄所支持的军需物资,因为此番不战而胜的缘故,倒还剩下不少,足以支撑一场大规模的战役行动。”

    偷偷瞄了一眼孙逸仙的神色,见上峰面色如常,廖仲恺这才战战兢兢的继续说了下去:“现在缺乏的,是饷银和粮草,刘震寰和李烈钧等外省诸军,全都来催付余款。”

    “广州乃粤省之半壁,东南最富庶之地,岂会没有库银?”

    廖仲恺的这番话可是让孙逸仙气恼不已,原本因为得胜而愉悦的心情,此时也消失殆尽。转而是森冷的寒光,怒意敛聚再目光当中,让坐在一旁的众官战栗不已。

    果然是伴君如伴虎啊,廖仲恺眼皮狂跳,不知是福是祸,但面对党魁的怒火,也只得硬着头皮解释:“魁首息怒,想来那陈炯明荼毒两广,挥霍无度,定然是花光了府库中的积蓄。若在魁首的英明领导下,府库充盈亦不过是在反掌之间。”

    其实这话纯粹是废话了,在座的所有人,哪个不知道陈炯明的私生活清苦,简直是无可诟病。治理广州也是有声有色,只不过时日尚短,所投的资金还难以在一时间收回罢了。

    廖仲恺也不是浑人,故意诋毁陈炯明。实在是因为他熟知孙逸仙的脾性,怕其把注意力投到了富商和百姓的身上,行那饮鸩止渴的恶事。

    只可惜,孙逸仙虽然没什么才干,但在这种权谋和机变上面,却是目光敏锐。只见他厉声喝问:“恩煦,你也不必瞒我。想那广州城内的富商,定是不欢迎我回粤的吧。哼,苏俄红门所说的没错,万恶的资本主义商人,眼中只有利益,不晓得民族大义。竟敢于抗拒我党的大业,我看他们心中还是附逆居多吧。”

    孙逸仙这才记起来,此前所谓的风光入城,其实响应之人不过寥寥,大多数都是凑热闹的居多。欢迎会上,有分量的大商豪士一个未来。

    粤海商业协会的段家、杜家,广州总商业协会的陈家,南洋第一侨商霍家,全都不见有人前来道贺。其中的政治信号,就很明显了。摆明了不看好孙逸仙的政权,甚至连打理一下都欠奉,这让心高气傲的孙逸仙如何能忍?

    在这样的怒火之中,双方的矛盾便深深的埋下了。但究其根本,还是因为商界不喜欢孙逸仙的**主义作风。商人重利,孙逸仙却是好权,每到一处地方,必然大加盘剥,以至于当地民生凋零。

    这大大的触犯了商家的利益,如何能肯?假若孙逸仙有陈炯明一半的内政才能和法治态度,双方的关系也不会僵化若此。

    前来赴宴的都是些没什么实力的中小商家,他们都是典型的墙头草,风吹两边倒。倒也难怪责他们,生于乱世,不趋炎附势根本就难以生存下来。

    像段亦天、杜经南、陈廉伯、霍仁宣以及陈泽刘浩然这样的豪商巨贾,始终只是少数。他们之所以能好整以暇,对着大元帅府不冷不忍,还不是自己手上握着近万兵马,才能无惧于人。

    鉴于目前正采取联合北方的段祺瑞、张作霖和西南各省的都督共同打倒曹锟、吴佩孚,考虑到如果恢复非常大总统职位,一定会受到他们的反对,于是孙逸仙便改任大元帅职。到了3月1日,中华民国陆海军大元帅大本营正式成立。

    孙逸仙任命廖仲恺为财政部长、谭延恺为内务部长、伍朝枢为外交部长、程潜为军政部长、邓泽如为建设部长、朱培德为拱卫军总司令、杨庶堪为大本营秘书长。大元帅府成立后,对军队重新作了部署。陆军分东、西两路,海军舰艇归属中央直辖军。

    1923年3月1日,孙逸仙在广州组成称为大元帅府的政府。他本人就职大元帅典礼,这样的事情,广州商界的几位大人物才总算是出面参与,不至于太过冷场。

    孙逸仙在苏联政府委派代表鲍罗廷的具体帮助下,加快了**党改组的步伐。离着彻底的赤化,也已经不远了。

    站在人群堆里,陈泽目光凝然,对着立于姜瑞元身后的刘浩然使了一个眼色。刘浩然自然也发现了被一大群商人簇拥着的陈泽和陈廉伯等人,摇头苦笑。

    两人的目光交接,被站在一旁的叶宜伟给看到了,不过他也没说什么,只是眼中的神色,有些值得玩味。

    正于此时,天海阁的书房内,周华正拿着一份资料向钟泱汇报着情况:“会长,此次回粤战役,我们综合了各方面的信息,发现了有几位人物是值得关注的。其中有林虎、薛岳、张民达、叶宜伟四人,除了林虎还有拉拢的价值之外,其余几人都是孙系的死忠分子。”

    “还有一件事,梧州的倒戈,和莫雄此人有莫大的干系。关国雄死因蹊跷,绝对和这人有关。今年一月,假若不是此子招来孙系的部队,再梧州开关迎敌,使得诸省联军得以两面夹击粤省,合围陈炯明,粤军绝对不会如此轻易的溃败。”

    地宫的资料和档案,全都已经独立开来,直接受钟泱的指挥,由周华负责具体事物的处理。而陈泽和刘浩然等人,也都被撤消了地宫的会籍,不在与之有所瓜葛。而地宫也将以一个类似于情报部门的地下组织而存在,不再担任各个核心成员的保卫工作。

第一百五十章 枭雄之资(二更)

    时至今日,整个钟泱所期待的小型社会体系已经建立完成。

    首先是原本必须依托古文会和钟泱的决策才能合理运行的军政架构,全都独立了出去,按照原本的计划运作了起来。

    关键的原因还在于稳固的组织体系以及合理的利益分配,社会的主导权和立法权在资本商人手中,尤其是是实业商人。金融管理则由官商合办的基金和银行组织在负责,股票的发行被允许,但是期货和对冲基金却被严厉禁止。

    虚拟经济的总量,被严格限制在实体经济的五倍以内,这一切将由天宇集团再背后操纵,钟泱绝不允许有人跨越这条底线。尤其是那些有太资本财阀,更是被排斥在外。

    南沙的经济投资,基本上拒绝了外国资本的进入,在完善的经济体系和本土资本家还未完全成长起来以前,开放的结果必然是遭遇“剪羊毛”行动。

    民华银行的货币发行也遵循了5倍于准备金以内的原则,过高的发行量,会导致不断的通货膨胀。即使在短期内成效显著,但为了长久的经济建设,这种事情不可开此先例。

    虽然孙逸仙以强劲的势头回到了广州,手底下掌握了大量的兵马军需,但钟泱却丝毫不担心。

    大元帅府看似风光无限,兵精粮足,实际上却是一盘散沙。除了东路讨贼军的两万人马真正终于孙逸仙本人,其余的诸省军队,全都是不可靠的墙头草。

    顺德、番禺和南沙,这三个地区是天宇集团的囊中之物,正好趁着孙陈交战的时机,新粤第四路军也即是简称的新四军,在李少杰的率领下进驻了这两个地方,以拱卫南沙,维持地方治安的名义,占据了这两块对于组织而言相当重要的领地。

    对于当地的居民而言,新四军的军纪严明,风格坚毅,甚至还因为日常食物的采购而大大的活跃了当地的经济。公平的买卖,良好的精神风貌,使得民众不再排斥这支新军。

    最重要的是,许多的士兵本身就出自这里,这一趟走放下来,也就成了人民子弟兵,获得了民心和声誉。

    对于乱世之中,能有一支保护自己的军队,当地的居民都是很欢迎的。

    不过也并非全然如此,有一小撮人,依旧对这支所谓的新四军怀有恶意。

    一处简陋破败的民宅里,几个身着粗布麻衣的中年汉子正在商量着什么,从他们布满老茧的双手可以看出,这几人确实是熟悉农活的庄稼汉子。

    但如果仔细观察,定然会发现他们的言行句子与寻常的农人不同。双眸清亮有神,绝对不是一般农家的麻木与讷然可比。

    “赵哥,农信社的那些人已经开始注意到我们了。”

    说话的是一位面有菜色,皮肤黝黑的中年农民,因为长期营养不良的缘故,面色有些蜡黄。蓬头垢面,但一双坚定沉稳的眸光,却表现出了此人的不凡。他是汪大湖,中国红门在在顺德地区发展起来的门徒。

    至于他口中所说的赵哥,则是中国红门总部下派来的指导员,名叫赵国忠。为了避免身份泄露,门徒都以赵哥称之。

    “大湖,你莫要焦急,到底是怎么一回事?你和我仔细说说。”事情涉及到了组织再这里的安危,赵国忠也不得不小心翼翼的处理。他先是安抚住了汪大湖的心情,然后才是详细的询问起了事情的细节。

    也许是他本人的镇定起到了作用,在场的其余两人也都放宽了心情,而汪大湖也把在当地的所见所闻一五一十地告诉了眼前的这位领导。

    原来,他们是红门潜伏在当地的地下活动组织。其中赵国忠更是广州南部三个地区的总负责人,权柄极大。

    红门其实在当前阶段并不重视农民阶级的力量,他们大多数人的目光依旧还是紧紧地盯在了工人阶级的身上。所以农会的组织并不成功,只不过聊胜于无罢了。

    原本红门在湖南和湖北发展得还算不错,深受当地一些贫苦农民和工人的欢迎。各种工会农会相继成立,为红门的工作开展积累了相当的组织经验。

    利用农民和工人自身的贫苦来激发他们对**的热情,虽然并不算多么成功,但至少聚拢了一批对现实不满的闲人。这原本是百试不爽的妙计,但来到广州之后,这个办法却行不通了。

    在顺德,红门第一次遇上了农信社,一个同样是从事农业组织活动的组织。唯一不同的是,红门除了鼓吹**和号召起义之外,对农业本身没什么太大的帮助。想要获得好处,唯有让农民去哄抢地主的财产。

    这种分浮财的举动,黄巾军当年也干过,实在是不新鲜。如果不能提供稳定的农业发展计略,这种打土豪分劣绅的举动也只不过是权宜之计,难以长久。

    相比之下,农信社提供贷款和新式的农业技术,并且帮助农业户口转化为工商业户口,才真正的获得了当地农民的支持。抢地主也是要冒风险的,除了少数心术不正的闲汉,大多数农民还是喜欢稳稳当当的过活。

    并且农信社所提供的条件,让农民们觉得更有盼头,再程德生和李坚三的奔走下,当地的农业租税也减轻了许多。如果不是到了活不下去的境地,农民是不会起来造反的,即使红门再怎么鼓动,也没有用。

    赵国忠来到这里,四处奔走了大半年,也才发展其了二十几个人,其中也只有眼前的这位汪大湖还像点样,其余人都是想借着**的由头为自己捞点好处的闲汉。但是赵国忠无人可用,也只能对这种情况表示容忍。

    待到对方走后,赵国忠这才恭恭敬敬地对着原本站在其身后的来人说道:“大人,这就是我们在这里的情况了。”

    此人名叫马子任,出生于湘省的一个农民家庭。如今虽然仅仅是一个红门湘区的委员会书记,但观其气度凝然,眸如深潭,自有一番强人的气象。

    他嘴含微笑,施施然的坐在了木制的长凳上,看着眼前的赵国忠:“工会那边的情况怎么样了?关于天宇集团的内部情报还没能收集来吗?”

    虽然马子任说话之时态度宽和,语气平缓,但赵国忠深知其人的狼性和阴狠,故而不敢有丝毫的随意。先是恭谨的行了一个礼节,这才无奈的汇报着:“大人,这也是没办法的事。天宇集团的人,想来排斥我们红门,虽然也成立了工会,但在管束上极为严格。已经有好几位志士因为私下活动而失踪了。”

    钟泱最讨厌这些为了所谓理想就到处挑动暴*和起义的地下组织,对于官方来说,红门是不择不扣的恐怖主义组织。为此,地宫和农信社情报科对此都十分重视,坚决的处理掉那些别有用心的犯罪分子。

    尤其是教唆工人闹事的那些乱党分子,罢工是可以的,但是袭击厂方这种举动就是犯法有什么矛盾和冲突,全都必须要依照法律来解决,不得私下采取武力手段,否则就要受到法办。

    “嗯,这事我知道了,你做得很好,为我红门保存了实力。”

    听完了赵国忠的叙述,马子任也拍了拍他的肩膀,面色和煦的鼓励着。但如果仔细看,便会发现此人的精气神和一个人很像。

    孙逸仙

    野狼一样的眸光,雄鹰一样的气魄,待人接物温润如玉,但行事却果决狠辣,不择手段。赵国忠是马子任的心腹,当然知道其主的奸诈无情,简直是枭雄之资。

    其实不单只是红门在头疼天宇集团,聚集在元帅府内的孙系一众,也全都对陈泽和段亦天这些富商无可奈何。其中犹以陈泽为最,此人成了孙逸仙几欲除之而后快的首要人物。

    其他的那些富商,坐拥重兵的陆海军大元帅孙逸仙根本就不放在眼里,即使是粤海商业协会的私军,加上陈廉伯的广州商团总部,也不过一万五千左右的兵丁,还是那种没有经历过战争的民兵。

    至于霍仁宣,此人不过是英国在香港的一个代理人,不会过于介入广州的局势,只要稍加逼迫,便可使其知难而退。

    唯有这陈泽,手底下的南沙民团实力雄厚,甚至有参与过的实战的官兵。加之能够自行生产军火,钱粮充盈,在当地根基雄厚,实在是让孙逸仙这个**党魁首寝食难安。

    主要的缘故,还是在于陈泽和陈炯明的交情,以及其人一贯来的主张。就为了这个缘故,孙逸仙没少要求刘浩然去找陈泽商议。

    扬眉张目,孙逸仙凝视着候立再眼前的这位年轻人,语气轻缓:“浩然,对方的答复怎样?”就在今日,他嘱托了刘浩然最后一次去找陈泽商议,以期让对方低头。但是看着刘浩然面露苦涩,他就怒喝一声:“难道此子竟如此不识时务”

    这顿怒火,自然不是冲着刘浩然去的,但也着实让他打了一个寒战。追随于喜怒无常的**者,还真是如履薄冰啊,他已经开始有些后悔当初的决定了。不过他也知道,孙逸仙现在不可能杀他的,毕竟是元帅府的摇钱树,就连廖仲恺,也必须交好于自己,才能妥善的解决财政方面的难题。

    “请元帅息怒,陈泽此人倒也不是反动的死硬分子。通过在下的一番劝说,他也愿意有所表示。这里是一份认捐的报表,请元帅过目。”

    定了定心神,刘浩然便递上了一份准备好的礼单,让坐在主位上的孙逸仙查验。

    “哼,捐银100万,步枪一万杆,子弹三百万发。倒也算他识趣。东西什么时候送到?”盯着里面的行文细看了一阵,孙逸仙也还算满意。不过也因此而对陈泽的财富感到了惊讶,贪婪之心大起。

    “元帅,这些都是有条件的。”看到孙逸仙一副食髓知味的神色,刘浩然就知道对方并没有看最后的条目,只好硬着头皮提醒了了一番。

    “什么,岂有此理”只见这位陆海军大元帅须发怒张,狠狠地拍着茶几,显然是气恼极了。

    在刘浩然的提示下,孙逸仙果真发现了这些条款。其内容不多,但绝对能让身为大元帅的孙逸仙郁愤难平。

    陈泽的来信,先是说了一通拍马屁的废话,真正的实质内容只有两项:第一,承诺送上军火粮饷。第二,条件是大元帅府必须把顺德、番禺和南沙划归于对方的治下。

    别看孙逸仙对着列强出让国权不眨眼睛,但是面对陈泽这种“贱商”却是大发神威了。天宇集团作为一个民间商业团体,竟然要和大元帅府划地而治?

    这绝不可以。

第一百五十一章 冲突开始(三更)

    以孙逸仙的**理念,当然是不允许天宇集团这种“不服王化”的私人组织。对方竟然想要在卧榻之内酣睡,当真是不可忍。

    主君一怒,当然是要血流漂卤的。双方之间的争斗,以孙逸仙的霸道个性,注定是难以用谈判的方式解决。

    而钟泱和陈泽他们,也不可能把身家性命去投到这种所谓的“**”身上去。双方再过往的一年里,早就积累下了不小的怨恨,尤其是此前那段时间的刺杀案。

    血仇,当然只能用血来洗刷。

    即使大元帅府不挑起这场战争,钟泱也会找个理由挑动双方的争斗。这和善恶对错无关,而是天宇集团的兴起,必然要经过一次又一次的战斗,用铁和血,杀开一道坦途。

    孙逸仙不顾刘浩然的劝止,一力主张动用武力,新仇旧恨,势要拿下南沙。而在场的军官,也都兴奋莫名,谁不知道天宇集团经营了两年多,聚累了惊人的财富。如此富庶的地方,怎能不惹人眼红。

    所有的高级军官,全都露出了贪婪的神色,目露红光,气喘如牛,势要争得这个先锋的位置。第一个攻入南沙区的人,功劳还在其次,关键是那海量的财富啊。

    宴后,星夜当空,碧月如洗。

    春暖时节,百花争鸣,即使是凉如秋水的夜晚,也依旧沁透着花香。

    庭院深深,嫩绿的枝桠随风而摆,摇曳生姿。刘浩然端坐在院子里,感慨良多。原本还不太熟悉孙逸仙的为人,以为其所宣扬的**理念很有感召力。

    但谁能想到,一番接触之后,才发现全都是谎言。果然如钟泱所说,**党的组织和行事处处透露着**和狂热,根本就不是拯救国民,而是在用狂妄的野心吞噬万民。

    只可惜,现在的刘浩然已经不能选择退出了。当日的路,是他自己所选,时至今日,也只能继续错下去。不过倒也不是没有转机,至少还有古文会在。

    脑中思绪万千,正想得出神,却感到肩膀上传来一股温润的暖意,一双柔荑从身后探出,环抱着刘浩然。

    感到了妻子胸前的突起紧紧的贴着后背,单薄的衣物也无法阻隔两人之间的体温。握着爱妻陈颖荷的手,刘浩然抛开了内心的伤感,温和的笑着:“我的宝贝,怎么还不睡啊。”

    顺着丈夫的牵引,陈颖荷也不扭捏,深情款款的望着眼前的爱人,坐在他的身旁,将满是青丝的脑袋靠在刘浩然的臂弯里。

    感受着丈夫的体温和气息,她探起了晶莹如玉的俏脸,一双恰若晚春的星眸,内含关切之意:“浩然,无论如何,我都会一直陪在你身边。”

    两人的结合全是自由恋爱,婚姻也算美满,妻子的担心,刘浩然也自是明白。但时局如此,他也无可奈何。对于天宇集团,他倒很有信心,但是却也不希望**党的实力在这里做着无谓的损耗。

    无论孙逸仙本人如何不堪,但**到底是真的,**党之中的英才也是有的,他不希望这些优秀的火种,在大元帅府和天宇集团的冲突中出现不必要的牺牲。

    想法虽好,他却无力阻止孙逸仙的野望。这次南下太过顺利了,几乎可以说是望风而降,万民景从。但也正因为如此,孙逸仙内心之中的欲念开始滋生,蔓延开来,膨胀的私欲和自大,让他有些忘乎所以。

    甚至连王不可因怒而兴师的古训也忘记了,对于现在的**党而言,天宇集团显得过于强大了。工业化生产力所带来的巨大鸿沟,这些还停留在旧时代的人是难以想象的,但刘浩然却是再清楚不过了。

    特别是钟泱的智能工厂,这种神秘的宝物至今仍旧是刘浩然难以理解的存在。但这个秘密他也不敢轻易告诉无关的人,不单只是因为钟泱的告诫,更是和元蛟的存在有关。越是接触,他对于智能工厂的神奇越是惊讶。

    拥有了如此大的家业,他更不敢尝试所谓的背叛了。他又怎能确定,钟泱所说的不是在试探于他呢?万一事败,可就连现在的富足也要失去了,何必呢?

    而且他本人也对钟泱所说的理念很感兴趣,希望能按着计划好的道路,走下去。看看是否能有一个不一样的未来。

    当然,这些事情现在还不能和妻子谈,这不是信任,而是在害她。

    就在小夫妻俩温存旖旎的时候,府内的女佣过来敲响了房门,说是有贵客临门。温馨的气氛被打破,刘浩然也很无奈,只好对着动情了的妻子抱歉道:“我去去就来。”

    陈颖荷也不是一个任性的娇蛮女,知道男人当以事业为重,还帮丈夫正了正衣冠。望着妻子娇羞的面容,刘浩然也是满心欢喜,不过当下,却也要去接见客人,不能让人就等。

    布置得精致小巧的客厅里,装潢并不奢华,但是给人以一种清幽舒适的美感。

    一个红泥小火炉正在碳盂上烧着茶水,香茗满室。

    身着正装,刘浩然走进了客厅,定睛一看,原来是好友姜瑞元和叶宜伟,这两位**党内的新晋后起之秀。

    “看茶。”

    见是熟人,刘浩然当然也是热情的招呼着,待到仆人上好了茶水,退到门外去之后,三人也都开始聊了起来。

    “浩然,你今天所说的话到底是怎么回事?”提问的是姜瑞元,他和刘浩然之间的关系比较不错,对于今天对方竟然当面劝止魁首,他感到了担忧。

    孙逸仙的为人,不像是一个能听得进谏言的家伙,要不当初姜瑞元也不会三心二意想要改投陈炯明了。要不是觉得陈更没前途,他也不会眼巴巴地再次跑回孙的身边。

    “难道你还想着要帮陈泽吗?”这次的话却是叶宜伟说的,而姜瑞元也没有发表意见,反而是盯着刘浩然,显然也是想要知道刘浩然现在的立场。

    上次大元帅就职典礼上,叶宜伟看到了刘浩然和陈泽之间的眼神交流,所以才会有此疑问。如果不是姜瑞元劝阻,他早就把这个消息和孙逸仙说了。

    面对这样的质问,刘浩然也早有所料,叹息着:“我不是在担心天宇集团,而是在忧虑我军的安危。”

    这话倒也不假,对于天宇集团和钟泱本身的实力,刘浩然也是知根知底的。但是想要以此来劝说孙逸仙,却是不可能的。心高气傲的**者,又岂会向一个在他眼中只能算是卑微的商人?

    “哈哈,贤弟勿忧,我军新胜,士气高昂。兵马整肃,武器精良,小小一个南沙,不在话下。”

    听闻了刘浩然的这话,姜瑞元开怀一笑,只要知道了对方并不是立场模糊,他就放心了。政治这种东西,有实力才有资格摇摆不定,否则就是自寻死路。姜瑞元对刘浩然十分看重,当然不希望这样有作为的年轻人走上这种道路。

    “我军总数七万八千余人,全都是上过战场的老兵,装备也算齐整。虽然直属于魁首麾下的只有东路讨贼军的2万人,但也绝不是区区一个南沙民团能够应付的,浩然何必顾虑。”

    叶宜伟久在军中,自然对双方的军情比较清楚明了。北伐军新胜,士气本就高昂。再加上全套的苏制武器,重机枪和火炮全都齐备,以他在军事上的分析,实在不明白刘浩然担心什么。

    表面上,南沙民团也就原本的塘尾营参加过实战,其他都是练出来新兵。总数不过一万五千余人,剩下的也就只有李宗仁的七千多人,也是粤军的手下败将,不足言勇。唯一可虑的,也就是还呆在广西筹备新桂系的莫荣新了。

    不过远水解不了近渴,叶宜伟也并不觉得会出现什么不可控制的局面,甚至在为陈泽的桀骜不驯感到了惋惜。毕竟他对陈泽的经营才能还是很欣赏的,但彼此互为仇寇,也难以深交。

    “宜伟,你不是天宇集团的人,你根本就不懂里面的详情。我和陈泽原本就是挚友,一起开办实业,建设工厂。他负责技术上的事情,我负责商业上的交易,所以我对于那里的详细情况知之甚深。”

    见叶宜伟如此轻视于天宇集团,刘浩然也很无奈,但是该说的始终要说,反正对于大局毫无影响。无论是姜瑞元,还是叶宜伟,此时于**党内始终只是小人物,无法左右孙逸仙作出的决定。

    “你且和我细说。”

    得闻刘浩然提起了这件事,姜瑞元也很好奇,到底天宇集团这样的组织,强在何处,竟然能让刘浩然如此推崇。虽然对方也只是一个商人,但是在财力和军火采购上拥有的力量,却被姜瑞元重视着。

    “南沙民团虽然名为民团,但是观其架构,根本就是新式军队。”

    对着姜、叶二人,刘浩然也都有选择的说出了一些关于天宇集团的内幕消息。这是古文会当初就计划好的,不单只是为了震慑,更是希望在一定程度上和姜瑞元这样的枭雄潜龙展开合作。

    为了防止对方发昏,展现出一定的实力层次还是必要的。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5542/ 第一时间欣赏智能工厂最新章节! 作者:观星的乃粉所写的《智能工厂》为转载作品,智能工厂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智能工厂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智能工厂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智能工厂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智能工厂介绍:
这是一个很长的故事,虽然他有一个很小白的名字。但我还是想要把这个一直存放在我脑海里的故事给写出来。
主角是一个混吃等死的大学男生,意外的获得了某一个神奇的符文挂饰。里面竟然是一个万能的智能工厂!
接着是不知名事件导致的穿越,回到了某一个临近时空的民国年间。参与争霸,投身政治,与世界列强博弈。
并非仅仅是为了胜利和自强,也不是为了原来时空的事情而复仇。探索人类未来的道路,才是我的本意。智能工厂已经完结,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智能工厂,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智能工厂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