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言情小说大清弊主TXT下载大清弊主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大清弊主全文阅读

作者:塞外流云     大清弊主txt下载     大清弊主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536章 旗主担忧

    口号最能鼓舞人心,振奋士气,历来是军中常用的激励士气的手段,内城居住百姓又多是旗人,自然没能披甲入伍,但对军营的一切却是毫不陌生,大清万岁海军威武的口号声一传开,整条数里长的朝阳门大街立时便响起了此起彼伏,连绵不绝的呼喝声。

    听着接连不断恍如雷鸣般的呼喝声,隆科多亦是大觉意外,他还真未料到京师百姓竟然会爆发出如此疯狂的热情,想想也是,大清入主中原七十余年,虽然战事不少,却都是倾尽国力而战,劳师糜饷不说,百姓也跟着遭殃,与俄罗斯一战,虽然胜了,但最终却只是签了个尼布楚条约不仅没占到便宜,反而还开了商禁,可说是虽胜犹败。

    但海军征日却是既不扰民也不花国家一个大子儿,不仅胜得漂亮也胜的彻底,江户条约更是让人扬眉吐气,七千万两白银的巨额赔款更是前所未有,不论从哪方面来说,这一战都是大清从未有过的辉煌战例。

    隆科多骑在马上,望着沿街两旁热血沸腾高呼口号的百姓,心里也是颇为激动,难怪太子爷谴人吩咐他高调入城,这二百二十万两黄金实在是太振奋人心了,有什么能比真金白银更能动人心弦太子爷此举,不仅仅是为了激励民心,应该是想籍此来展示海外征战所能带来的巨额财富,以此来刺激大清发动更多的海外征战。

    想到这里,隆科多亦是一阵兴奋,登时就热血上涌,沉声喝道:传令,车队原地停下,各车揭开上面档板,露出黄金。

    随着命令,整个车队缓缓的停了下来,大街两旁的百姓不知出了什么变故,登时就安静下来,待看到装载黄金的马车拆开罩篷,卸下顶板,露出了叠码的整整齐齐的金砖时,所有人都瞪大了眼睛。

    在阳光的照射下,一车车的黄金闪耀着令人目眩的光芒,再没有比这更能刺激眼球的景象了,所有的人都呆呆的看着眼前这一车车黄金,大清历来最缺黄金,陡然看到如此多的黄金真实的展现在自己眼前,所人都有种不真实的感觉。

    大人,会不会出现意外一名亲卫颇为担忧的问道。

    隆科多摇了摇头,含笑道:这内城大多都是我八旗子弟,能有什么意外说着,他扫了一众目不交睫的盯着金车,脸上皆是震惊之色的百姓的们一眼,扬声喝道:海外有取之不尽的黄金白银,海外征战,征战就能获得数不清的黄金白银

    征战征战早被一车车黄金刺激的眼睛发红的一众百姓立时就狂热的吼了起来。

    车队又缓缓的动了起来,望着眼前令人热血沸腾的场面,隆科多不由暗自得意,八旗子子弟还是血性尚在,嗜血好战的,并未完全丧失进取之心,所欠缺的不过是足够的利益驱使而已。

    小汤山行宫。

    康熙完成例行的晨练沐浴之后,便一直呆在大殿里,随时听取来自京城的快马汇报,京城到小汤山的快马二刻一报,源源不断将京城的情况传到康熙手里,即便在得知聚集在大街上的旗人都已经散去,他仍然是要求二刻一报,并且要求严密注意各旗旗主的举动。

    老十四虽然在早朝以限制海军禁卫新军的征招对象和海外封国的保护要挟逼迫一众旗主和王公勋贵低头,但康熙却是丝毫不敢松懈,允许旗人军工作坊务工,不仅是触动到八旗制度,也触及到了各旗旗主和王公勋贵的利益,这些个旗主和王公勋贵应该不会轻易善罢甘休。

    老十四当初提议旗人入军工作坊时,绝口不提对八旗制度,他也乐的不问,大清皇权与旗主的权利冲突历来已久,能够加强皇权,削弱各旗旗主的权利,他自然是乐见其成。

    这两日,他越琢磨越觉的老十四这步旗走的妙,不仅可以有效的解决八旗生计问题,而且还可以逐步削减旗主对旗下的旗民掌控,想来,老十四是准备以这种办法逐步的架空各旗旗主和王公勋贵。

    在接到隆科多解押二百二十万两黄金进京,并且开箱展示黄金在内城引起轰动的消息,康熙不由微微一笑,暗道这老十四会造势,这批黄金进城的时间也是恰到好处。如今就看各旗旗主会是什么反应,是忍气吞声,还是暗中捣鬼也不知道老十四还有没有后手

    西直门,顺承郡王府的银安殿此时亦是热闹非常。

    正.红.旗下的一众王公勋贵正为旗民入军工作坊一事争的不亦乐乎,旗主顺承郡王布穆巴闷闷不乐的端坐上首任由他们争论,他今日在早朝可谓是闹了灰头土脸,他实在没料到太子竟然当众以不保护海外分封来威胁,昨日八爷他们可没提起这茬。

    限制旗人进入海军和禁卫新军,他倒是不怕,康熙素来讲究个平衡,朝中如此,八旗各旗间也是如此,康熙不可能让那一旗独大,但是海外的封国,康熙绝对不会多加过问,而且他也管不了,美洲封国,唯有太子能说了算,海军现在已成尾大不掉之势,康熙也难以插手。

    现在看来,这海外分封倒象是个陷阱,可如今已经投入了众多的人力物力财力进去,即便明知是个陷阱,也得捏着鼻子往下跳,毕竟封国的诱.惑太大了,谁也不愿意退出来,即便是因此而被太子要挟,估计也没人肯退出来。

    听一众人争了半晌,都是反对旗人入军工作坊务工,却是想不出具体的办法来阻止,布穆巴不由更为烦闷,正在这时,却是闻报十阿哥胤誐到了,他忙亲自迎了出去。

    胤誐昨日和老十三胤祥在顺义为禁卫新军勘察营房,这些事他纯粹就是个外行,到了顺义,他才知道,老十四把他塞进去是为了征地的事,因此,在顺义转了一圈,歇了一晚,今日一早他便径自回了京,岂料一回京,八哥就打发他过来探听虚实。

    听闻布穆巴在朝会上吃了憋,胤誐心头不由暗乐,这家伙,与老十四对着干,能有好果子吃吗一众兄弟中,就他属于正.红.旗,这事也就他最适合,问清楚情况之后,他便马不停蹄的赶了过来。

    胤誐一进门,便见布穆巴带了一众人迎了上来,也不好打趣他,含笑与众人见了礼,进屋落座后,布穆巴便道:敦郡王来的正好,你们有什么意见只管给敦郡王提。

    合着是想把我当枪使来着胤誐微微一笑,暗忖正好摸摸底,当下便扫了众人一眼,含笑道:诸位有何不满,尽管说出来,本王也是正.红.旗的人,断没有胳膊往外拐的道理。

    话一落音,二等公洛噶山便开口道:十爷,这旗人入军工作坊也就罢了,可偏偏还要到天津去,这岂不是脱离了咱们的掌控听说在天津还给他们安排房子,时日一长,这些个旗民还归咱们管吗

    就是这理,听说军工作坊要几万人,这不是成心削弱咱们的实力嘛另一人紧接着道。

    话可不能如此说。胤誐沉吟着道:军工作坊建在天津是早就决定下来的,海军的弹药消耗有多大,你们想必也知道,听闻海军征日,一战就消耗了五船的弹药,再则,天津也方便原料的运输,总不能将就旗人,将所有的军工作坊迁到京城来吧这笔帐,可是怎么也算不通的。

    略一沉吟,他又接着道:让旗人逐步的掌控军工作坊,皇太子这也是为大清的万世基业着想,咱们总不能盯着眼前的一点蝇头小利不放,你们想想,皇太子这些年的做所为,那一件不是考虑长远之事再说了,不就损失一部分旗民嘛,解决了旗民的生计,旗民就能快速繁衍,这人口十来年不就补回来了何必斤斤计较于一时

    十爷,帐可不能这么算。洛噶山一口就顶了回来,这是此消彼长的事,旗民进入天津的军工作坊,各旗都是鞭长莫及,这批旗人究竟如何管理会不会抬旗又归属哪个旗各旗的实力如何均衡这都是大问题。

    听到这连珠炮似的问题,胤誐不由一阵头大,他本就没有急智,登时便不知该如何应对,微一沉吟,他便道:入军工作坊的旗民不在少数,大清也没如此大规模抬旗的先例,再说,抬旗是大事,必然要皇上做主。

    皇上做主一众人心里都不由暗自腹诽,皇上恨不得一口将八旗全部吞掉才好,从皇太极到顺治再到康熙,哪一个不是绞尽脑汁的削弱他们下五旗的实力这几万旗人到了天津,康熙不想方设法的纳入他上三旗才怪,没有大规模抬旗的先例多尔衮当年连混编两旗的事情都干过,大规模抬旗又算什么

    稍一犹豫,一等候胡什布欠身说道:十爷,此事牵扯甚大,能否转告皇太子稍延时日,商议出一个妥善的法子来。

第537章 进退之道

    稍延时日这可真是美得你,老十四这明显是要快刀斩乱麻,打你们一个措手不及,他会同意稍延时间微一沉吟,胤誐便道:我今日方从顺义回来,禁卫新军的营地已经勘察确定,从规划来看,是足以容纳三万人的军营,首批三千人的新军马上就要招募,如何可能拖延

    一听顺义的军营初始规模就有那么大,一众人心里不由暗暗欣喜,这禁卫新军果然是走的海军扩张的路子,日后的规模定然大为可观,这凭空添出几万的兵额,旗人的日子可就好过多了,可恼的是皇太子却偏偏打着解决旗人生计的问题将旗人塞进军工作坊,看来,解决旗人生计不过是皇太子的一个托词,以此为借口削弱下五旗的实力才是太子的主要目的。

    可就算是看穿了太子的目的又能如何禁卫新军的兵额如此之多,下五旗谁敢放弃这份兵额而更要命的则是美洲的封国安全以及发展都捏在太子的手里,谁敢明目张胆的得罪太子除非是能够剥夺太子对海军的掌控权,这种可能性有多大

    至于联合下五旗一起抗衡,他们更是连想都不敢想,康熙还在上面虎视耽耽的盯着呢,稍有风吹草动,必然会遭到康熙狂风暴雨般的打击,那结局比现在会更惨。

    就在众人拧眉沉思之时,顺承郡王布穆巴缓缓开口说道:旗人入军工作坊务工既是利国利民,咱们也不能不识时务,八旗历来同进退,正。红。旗也不能落后于人授人口实,我在朝堂上就已经表态,竭尽全力支持,不过,进入天津的旗民,各旗能否派人自行管理如此,则可两全其美。

    众人听的都是一楞,各旗派人前去天津管理旗务,这级别低了,不起作用,派王公勋贵前去,康熙又不会同意,再说,军工作坊必然有其管理制度,皇太子也不可能同意,这能行的通

    胤誐也是一头雾水,不知布穆巴怎会提出如此一个建议来他自然不敢胡乱应承,略微沉吟,便点头道:此事,我只能进宫帮你传个话。

    送走胤誐,洛噶山便担忧的问道:王爷,这皇上和皇太子能同意咱们派人去天津管理旗务

    太子若是连这点进退之道都不懂,他这太子位也保不住。布穆巴沉声说道:皇上那里,自然是由太子去周旋了,太子若是不识趣,咱们就把旗下的老弱病残都送去军工作坊。

    送老弱病残洛噶山一楞,才迟疑着道:太子会善罢甘休

    哼,不甘休又能如何布穆巴冷哼一声,道:如何才能保住天津的旗民不被吞并,各旗旗主现在也应该在大为头痛,只须放出风声,他们自然会依样画葫芦,我就不相信那些个旗主能眼睁睁的看着自己的实力被吞并。

    胤誐急匆匆的赶到毓庆宫,才进前星门,包福全便迎了上来,极利落的打了个千儿,奴才给十爷请安。起身后,他又躬身道:十爷,太子正在接见简亲王雅尔江阿庄亲王博果铎,十爷若是急务,奴才这就去给您通报,十爷若是不急,了劳您在偏殿等等,十五爷和隆科多也在偏殿。

    一听雅尔江阿博果铎在里面,胤誐心知二人必然是为旗人入军工作坊之事而来,布穆巴这建议可不能当着他二人的面提,略一沉吟,他便含笑道:爷的事不急,带爷去见见老十五和隆科多。

    胤禑与隆科多正有一搭没一搭的闲聊,见胤誐进来,忙起身见礼,胤誐回礼之后便笑道:三表叔今日可是大长海军威风,押解二百二十万两黄金招摇过市,老十这辈子也从没见过那么多的黄金,把京师百姓的眼都晃花了吧。

    隆科多是康熙的嫡亲表弟,辈份比着胤誐他们高一辈,但身份却是不及他们尊贵,两下一拉平,他也就显得较为随意,当下便笑道:我这不是担心他们不相信嘛,赔款说的是银子,结果拉回来的却是黄金,招摇一番为的是堵他们的嘴,再说,也让他们开开眼,饱饱眼福,并借机宣传一下,咱们大清以后不缺黄金。

    呵呵,这京师的金价怕是要应声而落了。胤誐微笑着道,说着又羡慕的道:海军征日大胜,必然有一番封赏,舅舅这官是没法加了,想来定是赏赐爵位了,战功封爵,您和十三哥可赶上好机会了。

    这话可是搔到了隆科多的痒处,此番征日大捷,他虽出力不多,但爵位赏赐是免不了的,这可是自个凭战功挣得爵位,在族人面前那是倍有面子,再跟着海军打几仗,封个公爵那是一点问题都没有,不过,见胤誐一脸的羡慕,他却是不好流露出来,便含笑安慰道:十爷何须着急,您这亲王的爵位不过是迟早的事情,再说,海军还在不断扩招,以后有的是立功的机会。

    那倒是。胤誐微微点了点头,又看向胤禑,道:十五弟怎得今日也来凑热闹

    听两人说到封爵一事,胤禑也是暗自羡慕不已,他都已经二十一岁了,却仍然未得封爵,他也清楚自个的身份,虽是皇子,但母妃却是汉人,与十哥他们不能比,只能傍着太子,实心办差,别说亲王了,能封到贝勒就心满意足了。

    听的胤誐发问,他忙含笑回道:也是为了海军征日一事,明日京报要出刊,我把样报拿来请太子掌掌眼。

    此番征日大捷,着实该大力宣传一番,这些年,咱大清从未打过如此痛快的胜仗。胤誐轻笑道:七千万赔款,可是相当朝廷两年岁入的总和了,这样的胜仗多打几场,咱大清还不富得流油。

    十爷这话可说点子上了。隆科多接着道:咱们以前打的那些个仗,是越打越穷,海军却是越打越富,不是开疆拓土,便是巨额赔款,这样的仗打起来才有意思不是。

    三人闲聊了一阵,包福全便匆匆赶来,躬身道:三位爷,皇太子有请。

    听得这话,三人都站起身来,胤誐却是不放心的问道:简亲王庄亲王已经出宫了

    包福全躬身道:回十爷,已经出了毓庆宫。

    胤誐点了点头,便迈步先行,三人赶到毓庆宫,见礼落座之后,胤祯便看向隆科多,问道:黄金都已经入库

    回皇太子,二百二十万两黄金,一钱不少,已经全部入库。隆科多忙欠身回道。

    胤祯点了点头,道:海军征日,你谈判有功,皇上已经有旨,尽快封赏有功将士,这几日,你就在家休息一段时间,封赏下来,又该指派新的差事了。

    见胤祯说到差事,隆科多不由顺着话头道:太子爷,能否将奴才安排去海军

    喜欢上海军了海军这两年可没大的战事。胤祯不由微微一笑,道:你会俄罗斯话吗

    俄罗斯话隆科多不由一楞,太子这是什么意思难道准备打俄罗斯了他心里顿时一跳,忙欠身道:俄罗斯话,奴才不懂,不过朝廷办有俄罗斯官学,京城也有不少俄罗斯人,奴才可以去学。

    胤祯颇为赞赏的颌首道:有此心志,何事不能为好好学一学俄罗斯语,日后能派上大用场。

    太子果然是要准备收拾俄罗斯了,隆科多心头登时大喜,忙欠身道:奴才谨尊太子爷教诲。

    一见是话缝儿,胤誐生怕老十四先问京报的事情,那不知要耽搁多少时间,因此便抢先说道:禀太子,正。红。旗旗主顺承郡王布穆巴恳请皇太子允准派遣人到天津管理旗下的旗务。

    闻听这话,胤祯不由微微沉吟了一下,他方才见简亲王雅尔江阿庄亲王博果铎二人谈的便是如何有效管理进入天津军工作坊的旗民一事,布穆巴提议的各旗派人到天津管理各自的旗务,这肯定是不利于军工作坊的管理,但是如不允许,那便无异于是公开吞并各旗的这部分人口,必然引起各旗的强烈反对。

    如此一来,就有因小失大之嫌,他目前最急迫的是需要在八旗制度上撕开一道口子,为以后的八旗制度革新打好基础,至于削弱各旗旗主的权利,这是后话,不能一口气吃成胖子,他现在没那个实力,也不能在这如今这关头得罪下五旗的旗主,否则就有可能招到来自康熙和各旗旗主的两面夹击。

    政治是什么政治就是妥协,在妥协中谋取自己想要的东西,必要的让步,是不可缺少的,他之前对简亲王雅尔江阿庄亲王博果铎二人就已经表了态,坚决不吞并这部分旗民,布穆巴这个提议倒是能够很好的解决这一难题。

    同意各旗派人到天津管理旗务,下五旗的旗主和王公勋贵必然是大为放心,不说全力支持,至少是不会暗中捣鬼,默然半晌,他才道:各旗谴人前往天津管理各旗旗务,本宫没有意见,不过,各旗的管理不能有悖于军工作坊的管理制度,两者有冲突时,必须服从军工作坊的管理。

    其次,朝廷对皇族宗室,王公勋贵管理极严,不奉旨不得离京,谴往天津管理旗务之人只能局限于参领以下,此事关系重大,必须得皇上允准,明日陛见之后,本宫才能才能给予明确答复。

    微微一顿,他又接着道:九哥就按我原话回复布穆巴,明确告诉他们,本宫无意吞并各旗的人口,旗人入军工作坊务工,事关大清国运,让他们别总是盯着自家那一亩三分地上。

    听的胤祯这话,胤誐心头不由一松,老十四既是无意吞并这部分人口,这事可就好办多了,他忙欠身道:臣胤誐谨尊太子钧令。

    胤祯点了点头,道:告诉布穆巴,各旗首批挑选五百旗人前往天津,要三十岁以下,十五岁以上,身体强壮,为人机灵的,能识字更好,五日后动身,十日后,禁卫新军开始挑选新兵,就从各旗这五百人中挑选,本宫会恳请皇上增加首批兵额,增加到四千。

    这么快就征兵胤誐不由一楞,迟疑着道:这军营还未开始征地呢

    征地要几日胤祯含笑道:旗人都游手好闲惯了,让新兵加入修建军营,要抽掉他们的懒筋。

    谨尊太子钧令。胤誐站起身,躬身道:臣先告退。

    待胤誐隆科多两人退下,胤禑才起身双手将这期的京报样刊呈上,道:这是明日的样刊,请皇太子教正。

    不必拘礼。胤祯微笑着接过样刊,道:没有外人在,随意点。说着便看低头看报。

    胤禑哪里肯随意,如今这位十四哥可是监国太子,权威日盛一日,一众旗主亲王在他面前都是小心谨慎,之前的废太子二哥,根本就无法与之相提并论,他瞥了一眼低头凝神看报的胤祯一眼,心里暗自感慨,海军这几年可真是争气,打一仗赢一仗,而且仗仗都赢的漂亮,十四哥的威望亦是水涨船高,但他却似不知足,这旗人入军工作坊,看来又是大手笔,京报这段时间可有的忙了。

    胤祯将京报细细看了一遍,便沉声道:海军征日大捷,朝中大臣颇有非议,必须要着重突出皇上的决策,以堵朝臣之口,日本增开两港自由贸易,乃是大清海军乃至朝廷首次在海外为商人争取利益,必须着重突出。

    日本献公主和亲之事,涉及到整顿大清的宗藩关系,可不能一笔带过,另外。胤祯说着瞥了一眼这位带有汉人血统的兄弟,微一沉吟,便接着道:征日大捷,乃是国战大胜,不仅是朝廷的胜利,也是所有臣民的胜利,是所有满人汉人蒙古回人藏人的胜利,这一点,必须在京报中指出来。

    听的这话,胤禑心里一惊,十四哥这话的意思是不分满汉蒙回藏,全都一体这可是一篇极大的文章,略微迟疑,他才小心翼翼的道:如此刊载,朝中满蒙大臣和王公亲贵会否有微辞。

    无妨。胤祯不以为然的道:海军中本就不分满汉蒙回藏,他们能有什么意见如此,既能收揽人心,又能增加朝廷威望,还可加强民心的聚附,他们有何意见说完,见胤禑一脸的犹豫之色,他又接着道:不用担心,各族融合是大趋势,大清疆域辽阔,子民过亿,要想长治久安,就必须融合各族,不分彼此。

    说着,他轻叹了口气,才接着道:大清即将开创一个新的盛世,八旗子弟堕落腐化是完全可以预见的,不能完全指靠他们来守护这前所未有的庞大帝国,必须让所有的子民对大清产生归属感,衷心的拥戴大清,大清方能稳如磐石。

    胤禑听的半晌没回过神来,十四哥想的也太长远了吧这得闹出多大的动静各族融合,会不会侵害满族的利益皇上会同意宗室亲贵会同意沉吟半晌,他终是不敢问出口。

    见胤禑一副欲言又止的模样,胤祯不由笑了笑,道:这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非是一蹴而就之事,慢慢来,不要急,你主管京报事务,平日里要多学习,多观察了解国家和这个世界的变化,不仅要善于看,而且要多思考。

    当然,一个人的精力有限,不可能面面俱到,不过,京报一旦体系成熟了,每日都能收集到大量的来自各地的消息,对这些消息,你必须分门别类的建档,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农业商业宗藩外交等各个领域,你都可以培养专业的人才甚至是团队进行分析研究。

    帮助朝廷随时了解各地及各个领域的情况动向,及时向朝廷提出各种建议,体系完善之后,独立一部也有可能,你若能将京报办到这个程度,封你个亲王也不为过,不要羡慕别人,做好你的本职差事。

    一听这话,胤禑登时大为激动,他做梦也没想到,胤祯竟然会给他如此许诺,也没想到京报的发展前景居然有如此之大,独立一部,晋封亲王,他一张脸立时胀的通红,立刻起身长揖道:皇太子训诲勉励,臣弟铭记于心,定然安心职守,竭心尽力完善京报体系,不辜负皇太子重托。

    胤祯点了点头,道:先去忙吧。

    臣弟告退。胤禑躬身说道。

    待胤禑退出,胤祯起身伸了个懒腰,稍稍活动了一下,便闲适的在房间里缓缓踱了起来,各旗派人到天津管理旗务,康熙会不会同意对康熙而言,这是一个极好的的削弱下五旗的机会,这可是几万青壮旗民,要说康熙不动心,那是不可能的,该如何打动,说服康熙同意

第538章 公示

    次日,早朝之后,胤祯便出了宫赶往小汤山行宫。

    顺天府五城兵马司的衙役兵丁却同时出动,在内城的大街小巷,四处张贴告示,公布天津军工作坊在各旗首批招收五百名旗民,禁卫新军十日后开始征招新兵,并且只从进入军工作坊的家属中征招。

    告示中详细列有招收进军工作坊旗人以及征招新兵的条件,新兵的条件与八旗禁旅没什么区别,只是注明只要马兵。而最吸引人的却是告示中详细介绍了军工作坊工匠的等级划分及相应的工钱,最低的学徒一两银子一个月,最高的一个月工钱十二两银子。

    告示一经张贴,立时就在内城引起了轰动。

    进军工作坊做工匠一个月最高可以拿到十二两银子这一点立刻就成了众人议论的焦点,一名四品京官一年的俸银才一百零五两,加上五十石米,也才折合一百六十余两,而一个顶级工匠一年也能够拿到一百四十四两工钱,这自然是引了不小的议论。

    批甲领饷一个月才多少一个马甲的月饷才三两银子,如此一比较,做工匠似乎比披甲更有前途,工匠可是能够终身为业的,说不定年纪越大,级别越高,最高的工匠工钱没几个人敢奢望能够拿到,但除了学徒,却是二两银子的工钱起底,一众旗人都忍不住细细盘算。

    进军工作坊有工钱,入禁卫新军披甲有兵饷,这可是两份薪俸,加起来一年至少是五十多两银子,二十三石米的收入,折合下来一年就是八十两银子,而且,海军扩招还有优先权,海军就暂且不说,仅是这一年八十两银子,就能彻底改变底层旗人的一家生计窘迫的状况,一举步入中等人家。

    这笔帐人人都会算,不仅是底层旗人心动,就是一些富裕人家也是心动不已,一年八十两银子可不是个小数目,因此,消息一传开,各旗旗主王公大臣的府邸门口就挤满了要求报名去天津进军工作坊的旗人,面子也好,身份也罢,都不及白花花的银子现实,更何况,皇太子还给他们安排了最好的借口和理由进军工作坊就是爱国爱子弟兵。

    旗人一天无所事事,每日都是天南地北的胡吹海侃,个个都练就了一副好口才,这在京师那可是出了名的,谁都知道旗人会说话,于是乎,这进军工作坊务工经一众旗人一加工,这意义立刻就被无限放大,入军工作坊也就变成了忠君爱国,保护大清的江山社稷,自立更生,减轻朝廷负担,热爱子弟兵,尊老爱幼的行为,说的你不入军工作坊都没脸出来见人一样。

    各旗旗主王公大臣都未料到平日里游手好闲,喜欢摆谱装大爷的这些个旗民竟然对入军工作坊做那苦哈哈趋之若骛,闻报之后都有些惊讶,他们平日里高高在上,哪有心情去了解调查底层旗民的生活情况,自然也不会去算这笔细帐,不过在弄清楚具体的情况之后,一个个心里都只嘀咕。

    给工匠分等级,工钱还那么高这事也就皇太子做的出,京城虽然物价高,但一年八十两银子,不是个小数目,一个七品官一年的朝廷俸禄也才四十多两呢。

    仔细想想,一众王公勋贵不由暗自腹诽,皇太子这一手可真叫厉害,他这可不是收买人心,而是挑拨鼓动一众旗民来督促他们,若是敢玩花样或者是拒绝,这些知道真相的旗民首先就不会答应,正所谓断人财路犹如杀人父母,这些生计艰难的旗人绝对不会容忍他们毁掉这个能够改变窘困局面的机会。

    下五旗各旗旗主在闻知这个情况后,都不由暗暗心惊,太子为何如此迫不及待是口是心非,还是担心康熙不允许派人到天津去管理旗务

    这手公开告示,明摆着是想挑起旗民与他们的矛盾,明着反对已是不可能,那样的话,会激起众怒,若是旗民聚众闹事,可就正好给了朝廷机会。拖,也不行,一共就五天时间,能拖得几天用老弱病残塞搪,也不可能,招收的条件写是明明白白,旗民们肯定有意见。

    一众旗主和王公大臣心里都是腹诽不已,却也大感无奈,历经皇太极顺治康熙这三朝上百年的不断打压削弱,如今的各旗旗主权利早已大副缩水,已经无力与皇权抗争。

    为了稳定住旗民的情绪,一众旗主只得一边安排人下去挑选合格的旗民,一边静静的等候着太子的消息,若是允许各旗派人去天津管理各旗的旗务,他们还必须得领太子这个人情,若是不允许呢他们又该如何逼急了也只有联手抵制这一条路了。

    胤祯之所以要一早就将这些情况以告示的形式公告出来,心里确实是没把握说服康熙不打这几万旗民的主意,所以只好先让旗民知道真相,争取民心,这样,即便康熙不同意,他也能挑动旗民与各旗旗主和王公勋贵争斗,稳立于不败之地。

    朝廷挑选旗民进入天津军工作坊的消息很快就由内城传到了外城,立时就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和争议,历来处处高人一等,享受着种种特权的旗人竟然进入作坊做工匠,这实在是有悖于常理之事。

    对军工作坊的工匠的进行分级,并且还配以如此高的工钱,更是闻所未闻之事,而且更为可虑的是,军工作坊规模庞大,工匠众多,如此一带头,会否带动所有的官办作坊,进而影响到私人作坊其他行业会否被冲击,暂时还不得而知,但是与军工作坊息息相关的制铁业造船业铸造业等行业必然会大受影响,这些行业的工匠待遇必然要水涨船高,否则就留不住人。

    朝廷此举,不论是意还是无意,都在无形中抬高了工匠的地位,做工匠既有面子又有那么高的工钱,必然会吸引大量的人转行。

    士农工商各阶层虽然对朝廷此举大为关注,但最为关注和感兴趣的还是士子,喜欢杂学对杂学有研究的就不用说了,一些对科举感到灰心的士子也是大为动心,一年数十两,上百两的银子收入对他们来说,是一个巨大的诱.惑。

    京城的大大小小茶楼历来是消息的集散地,不仅是旗人喜欢泡茶馆,京师的士绅也喜欢泡茶馆,这几日,又是海军征日大捷,又是旗人入作坊做工匠,大小茶楼都是生意兴隆,宣武门外的云来茶楼生意也是出奇的好,才是上午就已人满为患。

    二楼靠窗的一张茶桌上,两名士子打扮的年青人一边喝着茶一边静静的听着一众茶客高谈阔论,海军征日大捷已是过时的新闻,一众茶客谈的正是旗人入作坊做工匠的话题。

    听了半晌,身形稍胖的年青士子才开口道:明安兄,这世道怕是要变了,咱们何不投到军工作坊去

    投军工作坊王运山微微一怔,道:恒之难道不知,这军工作坊的待遇只是针对旗人的

    李清明微微一笑,压低了声音道:明安兄,上海天津两地军工作坊现有工匠就已上万,以皇太子的行事风格,自然会一视同仁,咱们可去上海,听闻上海有专门从事火药和枪炮改良的机构。年前,那个盔甲胡同火药作坊的罗天云,听说就是被调去了上海,我与罗天云也算相熟,托他引见,定无问题。

    王运山听的沉吟不语,他两人皆是科场不顺,连着两届都是名落孙山,如今仍是个秀才,对于科举前途,两人都是信心渺渺,对于杂学和算学,两人都颇有涉列,若能去军工作坊发展,自然比继续科考要强上不少。

    见王运山沉吟不语,李清明继续鼓动道:明安兄,你想想皇太子这些年所倡导之事,建农学院建海军提倡西学,鼓励杂学,如今又重视军工作坊,提高工匠待遇,我敢断言,皇太子一登基,这世道定然要大变,科举不会再是唯一的出路。

    农学院不就是明证以前谁能想到,学农还能入仕皇太子既然将这工匠定级发工钱,就绝不会仅限于如今这规模,今年会试刚过,咱们现在去,若是不合意,也可及时抽身,不至影响下届的会试。

    经这一说,王运山是真有些动心了,略微沉吟,他才道:恒之,这旗人大规模的进军工作坊,日后难免要大举排挤汉人工匠,这事你想过没有

    明安兄此言差矣。李清明说着递过今日的京报,低声道:你看看京报上怎么说的,评价征日大捷那一段。

    王运山迅速的看了一遍,抬头疑惑道:有何不妥之处

    微微摇了摇头,李清明才蘸了点茶水将征日大捷,非仅是朝廷之胜,海军之胜,乃是我大清满人汉人蒙古回人藏人等所有臣民之胜利。这段话划了一下,而后递过去,道:朝廷这些年胜仗不少,亦大胜俄罗斯,可曾见朝廷如此说过

第539章 误猜

    接过京报,王运山细看了一眼,微微沉吟,才不以为然的道:不就是满蒙一体满汉一体的延伸朝廷这些年可没少提,却是未见落到实处,难道恒之对此另有见解

    如今是皇太子监国,这其中含义自然大为不同。李清明肃然道:皇太子一手创建的海军是率先提出不分满汉蒙回的,这一点整个京城皆有耳闻,如今又在京报上如此说,这明摆着是要一视同仁,若是所料不差,这仅仅才是试探,太子继位之后,便会大力推行。

    真若如此,何必担心受排挤再说,进军工作坊,又不是做官,那是全凭本事吃饭,没那个本事,不受排挤也得走人,有本事又何必担忧过甚

    言之有理,那咱们就去上海看看,早就听闻上海繁华不在江宁之下。王运山说着又轻笑道:恒之不入仕,还真是可惜了,就凭你这份推敲的能耐,必能大有作为。

    明安兄取笑了。李清明轻笑道:人贵有自知之明,就我这秉性,也就是个师爷的料,而且还得寻个言听计从的主子,否则一年不到就得辞馆。

    听的这话,王运山不由微笑道:恒之这脾气,非得有上官赏识不可,罢了,还是与我结伴埋首做学问。

    小汤山行宫。

    康熙在经过例行的恢复针灸推拿之后,破例没有练字,而是在花园里静静的半躺在躺椅上,望着眼前的景色出神,一众太监宫女见此情形,都识趣的远远散开,唯有李德全躬着身子立在后面,一声也不敢吭。

    康熙费神思虑的也是如何管理进入天津军工作坊的旗民,这批旗民可不是小数目,按老十四的计划,至少是几万,甚至是高达十万的青壮旗民,若是仅按青壮来算,已经相当于二三个旗的规模。

    对这批旗民,他确实是心动不已,但却是犹豫不决,若是公然下手,势必引起下五旗旗主和王公勋贵的强烈反对,有可能破坏旗人入军工作坊的计划,毕竟解决旗人的生计才是本意,不能本末倒置,因小失大。

    若是慢慢侵吞,又担心老十四先下手为强,军工作坊虽然挂在工部名下,但谁都知道那是老十四的地盘,若是任由老十四吞并这批数万青壮旗民,会是什么后果旗人自小都是习练骑射,这数万青壮就是数万精兵而且就在京畿之侧,京城还有何安全可言老十四当初提议旗人进军工作坊是否就已存了这份心思

    康熙沉吟不语,李德全躬身肃立于后也不敢乱动,生怕惊扰了康熙,不过,院中的动静他却是随时都留意着的,当看到园子门口有小太监缩头探脑时,他便猜到应该是京城的快报到了,打手势问了下,见猜测无误,他便轻声禀道:皇上,京城的快报送来了。

    康熙没言声,只是微微点了下头,李德全会意,立刻快步到园子门口,小太监一边躬身呈上快报,一边低声禀报道:皇太子已经出京奔这里而来。

    李德全面无表情的接过快报转身便走,到康熙跟前才小心的拆开夹袋,里面不仅有快报还有一份京报,待康熙伸手接过,他才轻声道:皇太子已经在路上了。

    康熙仍是没有言声,快速的浏览了一遍快报,眉头不由微皱了皱,老十四居然以告示的形式将招收旗人的条件和工匠的待遇公之于众,他这是想以旗民来督促各旗旗主和王公勋贵看来,老十四也在打天津旗民的主意,他可真是好算计

    沉吟半晌,他才草草看了一下工匠分级和各级的具体工钱数额,这个东西他倒是不上心,军工作坊规模庞大,定级按酬发放工钱更便于管理和刺激工匠的积极性,至于那个最高工钱,不过是噱头,相信没几个人能拿到那份工钱。

    对于京报,康熙倒是重视,从头到尾细细的看了一遍,这期京报只字未提旗人入作坊一事,连篇累牍都是征日大捷的文章,老十四倒不居功,反而将他以审时度势,决策之功大肆颂扬了一番,他心知老十四这是要堵一众朝臣之口,不由微微笑了笑。

    对于一笔带过的有民族融合之嫌的那句话,他并未在意,宣传是一回事,做又是另一回事,倒是侧重突出了日本献公主和亲之事,让他颇为不解,这事主要是针对日本的,为何在京报上加以突出,老十四想做什么想改变大清的宗藩关系还是冲着南洋的藩国去的

    为免在路上耽搁时间,胤祯刻意骑马前来,出了城,一路急驰半个时辰便可抵达小汤山行宫,下马稍事洗漱之后,他便匆匆赶到园子外求见。

    在得知老十四到了,康熙便回了房间,接到禀报,便宣他立即进来。

    胤祯进屋例行请安见礼后,康熙亦是按例赐座,俟其一落座,他便沉声问道:京报上侧重突出了日本献公主和亲之事,是为何故

    胤祯没料到康熙张口就问这事,忙沉稳的道:回皇阿玛,这是夺取南洋诸藩国的步骤,儿臣着重宣传此事,是准备勒令各沿海诸藩国纳币押质和亲,一步步逼反他们,以便师出有名。

    对于南洋诸藩,康熙也是垂涎不已,那可是大清的粮库,一听老十四果然是冲着南洋诸藩国去的,他不由微微点了点头,海军扩兵不过二三年时间,是该未雨绸缪了,微微沉吟,他才道:这些年,大清与朝鲜的宗藩关系日渐亲密,也该留一个宗藩关系的典范,朝鲜就暂且免了吧。

    免朝鲜胤祯一楞,他对朝鲜可没好感,周围都吞了,留个朝鲜做什么那些个棒子,后世跟着日本侵华时,可是残杀了不少百姓,造的孽不比日本鬼子少,不过康熙既然开了口,就只能等康熙死了之后再取了,反正也不急于一时,收拾了东南亚,再回头北上,他忙躬身道:儿臣尊旨。

第540章 举荐将领

    见胤祯微微有些迟疑,康熙知他对此有抵触,略微沉吟,才道:朝鲜不过一蕞尔小国,历来奉行事大主义,对前明如此,对我大清亦是如此,自天聪元年签订兄弟之盟以来,累世恭敬,尽极臣礼,其国近百年来,尊照盟约,不修筑城池,不操练兵马,于大清而言,实属不设防,取之易入反掌,何须急于一时

    稍做停顿,他才接着道:对待藩国,无非是羁縻二字,这些年大清征战不休,自顾不暇,于众藩国侧重于笼络,如今国泰民安,兵锋强盛,自然要转为束缚。

    大清疆域越大,藩国亦必年盛一年,宗藩关系亦势必越发复杂,然终离不开羁縻之策,朝鲜藩国,乃大清立国以来,羁縻最为成功之典范,应令来京朝贡之新旧藩国使者多与之交流,可收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效果,对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诸藩尤为见效。

    原来康熙是这么个想法,胤祯心里颇不以为意,要竖立典范,大可另找藩国,朝鲜这丫挺的必须得灭,这次他学乖了,毫不迟疑的就躬身道:皇阿玛教诲,儿臣定当铭记于心。

    康熙微微颌首,却是不再言语,海军征日一战以微小代价大获全胜,又获巨额赔款,必然要助长老十四,助长海军和朝中好战的王公大臣向外扩张的野心,隆科多押解黄金招摇过市,京报上连篇累牍的宣传,便是为了造势。

    有野心是好事,却不能再步元蒙的后尘,疆域再宽,无法有效的控制和治理也是枉然,徒耗国力。南洋和澳洲之地,地广人稀,又系无主之地,大举移民便可牢牢掌控,但南洋诸藩及朝鲜日本却是人口众多,历史悠久,再用移民来进行掌控则显然不实际,同化他们的难度也不小。

    见康熙半晌不语,胤祯便开口道:禀皇阿玛,各旗旗主和王公大臣恳请皇阿玛允准能够谴人到天津去管理各旗的旗务。

    一听这话,康熙登时就是一喜,这些个旗主也不是省油的灯,居然敢提出派人到天津去管理旗务,不过这法子好,可以维持现状,谁也别打这几万旗民的主意,微微沉吟,他才不动声色的问道:此事,你是何看法

    见康熙并未直接反对,而是一脚将球踢了回来,胤祯心里暗道有戏,微一沉吟,便从容道:朝廷有制度,宗室亲贵不奉旨不得离京,八旗也有制度,旗民不得擅离各旗驻地四十里。不过,正所谓时移势变,旗民既至天津入军工作坊,各旗谴人至天津管理旗务亦是顺理成章之举,儿臣赞同。

    康熙微觉诧异的瞥了胤祯一眼,老十四没打算吞并这几万旗人这么好的机会,他就没动心还是他另有打算略微沉吟,他便道:各旗旗主担忧天津的旗民脱离掌控乃是意料中事,若如不允,各旗必疑此乃刻意吞并削弱各旗实力之举,势必有所抵触。

    旗人入天津军工作坊乃是为从根本上解决旗人生计,事关重大,岂能因小失大事有轻急缓重,不可一例因循守旧,天津至京城,快马一日可至,朝廷亦不虑失控,允其所请,着各旗择一勋贵驻扎天津掌管各旗旗务。

    一听康熙如此痛快的应允下来,胤祯不由大感意外,当下便道:儿臣尊旨。

    这事能如此解决,康熙亦是大感轻松,呷了口茶,他便转了话题,禁卫新军组建在即,这将领,你可有推荐人选

    这事胤祯早有准备,听闻康熙提及,却仍是沉吟了半晌,才道:组建禁卫新军,目的有二,一则为拱卫京师,二则为横扫西北。拱卫京师将领人选还请皇阿玛圣决,进军西北的将领人选,儿臣窃以为应选熟悉了解西北情形之年青将领,儿臣举荐年羹尧岳钟琪两人。

    年羹尧不用说,岳钟琪这名字,康熙也听老十四提及过,四川提督岳升龙之子,没料想老十四对他如此赏识,此二人都在四川任过职,对西北也只能说有所了解,毕竟年青,阅历有限,略一沉吟,康熙才问道:西北为何要挑年青将领

    胤祯沉声回道:回皇阿玛,儿臣窃以为西北不仅有野心不死的漠西蒙古各部,更有大清最强的对手沙俄,必须做好长期作战甚至是大规模作战的准备,基于此点,必须挑选年青将领加以培养,如此,至少数十年内不用担心西北缺乏将才。

    听闻胤祯将俄罗斯做为大清日后最强的对手,康熙不觉微微动容,前两日胤祯在早朝就说过一次,他并未在意,以为那不过是胤祯危言耸听,为整顿旗务而刻意恐吓一众朝臣,如今看来,老十四并非是虚言恫吓。

    略微沉吟,康熙才道:沙俄扩张的矛头既然是欧洲,何以又会转向我大清西北

    不仅是西北,还有东北。胤祯言之凿凿的说道:随着新航线的开辟,美洲的发现,海贸已成为各国的主要商贸方式,沙俄却是一个内陆国家,没有出海口,这对于野心勃勃的沙俄来说是无法忍受的,他这些年极力向外扩张的目的相当明确,就是夺取出海口。

    沙俄在欧洲与北欧强国瑞典之战,为的便的波罗的海的出海口,之所以说沙俄会掉转矛头指向我大清的西北和东北,也是因为这两个方向都存在出海口,其中处于西北方向的黑海,就地理位置而言,更优于波罗的海,沙俄必欲取之而后快。

    康熙的世界地理知道可是远远不及胤祯,拧眉想了半晌,才迟疑着道:黑海那地方离在准噶尔应该还很远吧

    是远,不过沙俄在黑海立住了脚跟,自然就会向四面扩展,不排除他们会勾结漠西蒙古。胤祯老神在在的说道,准噶尔叛乱的背后,可是有着沙俄的影子,微微一顿,他接着道:一旦沙俄从欧洲抽出身来,奥斯曼帝国和我大清帝国就是他的下一个目标,这是一个堪与我大清势均力敌的对手,必须彻底打痛他,才能确保大清西北东北的安宁。

第541章 允准出京

    听的胤祯言之凿凿,康熙不由半晌无语,当年在雅克萨与沙俄两次交手,虽说是胜了,却是胜得分外艰难,从黑龙江将军萨布素的奏章来看,二次雅克萨之战分别是五比一和三比一的兵力优势,二千多人打八百人,却攻不下来,最后还是围了十个月之久,才得以取胜。

    雅克萨之战之所以是惨胜,根本的原因便是火器的差距,如今大清拥有性能远超欧洲各国的优异火器,康熙是绝对不介意一雪前仇,让沙俄也尝尝火器落后的滋味。

    略一沉吟,他便沉声道:沙俄野心勃勃又实力强大,如此近邻实是大清的心头之患,海军远征欧洲,能否帮助瑞典拖住俄罗斯禁卫新军的组建至少也得两年时间,能让俄罗斯腹背受敌,大清的胜算更大。

    帮助瑞典拖住俄罗斯胤祯心里暗笑,俄罗斯的北方战争,不拖也会再打几年,根本不用操心,不过,他仍是神情肃然的点头道:皇阿玛高瞻远瞩,儿臣立即写信给四哥,让海军大力支持瑞典,尽力将沙俄陷在欧洲。

    康熙瞥了他一眼,老十四对欧洲情况更为熟悉,又处心积虑的要对付俄罗斯,应该是早有此打算,倒是不用他来额外操心,微微点了点头,他便不再言语。

    胤祯却是顺着话头说道:时间紧迫,儿臣计划禁卫新军首批招收兵丁规模略做扩张,首招四千人,另外,旗人入天津军工作坊的协调安排事宜,儿臣欲让九哥前去,还望皇阿玛允准。

    多招一千人,康熙如今还有些嫌少,不过,老十四练兵自有一套,扩张的速度极快,他也不着急,微微点了点头,他才道:照准。略一沉吟,他又道:上海的军工作坊,你是何打算

    胤祯心里一沉,康熙如此问是什么意思准备裁撤上海的军工作坊让天津垄断所有的军工那可不行,上海虹港的基地现在可是块金字招牌,日后还要派上大用的,可不能让康熙有这念头,稍稍思忖,他便沉声道:回皇阿玛,上海地理位置优越,又有海军基地,亦耗费了不少的财力物力,裁撤是不可能的。

    说到这里,他略做停顿,而后试探着道:儿臣计划将上三旗的旗民分到上海的军工作坊,这法子是否可行还请皇阿玛示下。

    上三旗没有旗主,乃是由康熙亲领,让上三旗的旗民进入上海的军工作坊,不存在隐患,而且也利于对上海军工作坊的掌控,康熙不由微微点了点头,稍一沉吟,才道:派二个旗去上海,镶。黄。旗留在天津,另外,着镶。红。旗分去上海。

    康熙这是要留一旗在天津牵制其他四旗,镶。红。旗虽是下五旗,在两旗的下挟持下,在上海也不可能翻出多大的浪来,胤祯顿觉有些汗颜,康熙的平衡之术已是深入骨髓,与之相较,自个还是显的不成熟,可得多学着点儿。

    想到这里,胤祯心里猛的一跳,不是一直找出京的机会吗这可是个绝好的机会,他赶紧的躬身道:皇阿玛圣虑深远,挥洒自如,儿臣实不及万一。刻意奉承了一番,他才接着道:上海军工作坊工匠繁多,又多系江南之人,三旗旗民进入,恐导致人心不稳,儿臣欲亲往上海一趟,顺道前往噶罗巴封赏海军,视察澳洲移民情况,恳请皇阿玛允准。

    康熙听的一楞,老十四要出京他是见自己的康复情况良好,出京一趟以借机交权,避免出现冲突这法子倒是不错,略微沉吟,他才道:远征在即,上海军工作坊任务繁重,不能有丝毫波动,论及在上海的威望,朝中无人能及得上你,你亲去一趟也好。

    海军征日大捷,听闻有不少朝臣抱怨海军将领升迁太快,无须理会,尽快将有功将士报上来,远征欧洲,事关朝廷百年大计,岂能自泄士气,扰乱军心

    另外,去年年底整顿,罚往澳洲南洋历练的宗室子弟,你知会雅尔江阿一声,将他们全部黜出宗室,一并跟你前往噶罗巴,先去适应气候环境。

    说到这里,康熙微一沉吟,又问道:禁卫新军的组建,你欲着何人负责

    这事胤祯早有安排,当下便欠身回道:新兵入伍,有半年时间的队列训练,押送黄金进京的海军士卒可以留下二百人充任教官,此事十三哥完全可以胜任。微微一顿,他又接着道:此番征日谈判,隆科多表现的可圈可点,日后与沙俄亦少不了各种谈判,是否让隆科多也进入禁卫新军,还请皇阿玛圣裁。

    对于江户条约,康熙确实大为满意,他亦未料想到隆科多还有这个天份,当下便微微笑道:他品阶太高,暂时不宜进新军,着他暂去理藩院熟悉西北的情况。顿了一顿,他又缓声说道:这些年你一直在沿海各省转悠,漠南漠北你也曾随朕出巡过,但内陆各省,你却极少涉及,有机会要多了解各省的军情民情,一旦登基御极,便很难看到真实的东西。

    康熙这是什么意思让自己不急着回京胤祯心里登时一喜,忙躬身道:儿臣尊旨。

    稍稍沉吟,康熙又叮嘱道:你现在身为储君,不可轻涉险地,一应防护务必周全,每到一地,记的来信报平安。

    从小汤山行宫出来,胤祯顿觉浑身轻松,没想到出京竟然如此容易,看来康熙亦是力图避免与他起冲突,如此更好,这一出京,至少可以转上一年两年的,再回京城,安安分分的做几年太子,便可和平交接皇权,这自然是最为理想的局面,可谓是皆大欢喜。

    胤祯纵马进城,守在城门口的各旗旗主眼线立即就各自飞奔回去报信,谁都急于知道康熙到底是否允准各旗谴人去天津管理旗务。

    回到毓庆宫,胤祯稍事洗漱,换了身衣服,才步入书房,方苞便赶到门外求见,胤祯含笑道:你来的正好,进来。

    方苞进来见礼之后,便试探着道:皇上可是允了各旗谴人去天津管理旗务

    胤祯微笑着点了点头,道:允了,而且还允许我出京。说着将与康熙后半段的交谈情形说了一遍。

    方苞听完之后,微笑着道:恭喜太子爷,皇上此举是为避免再度出现皇太子与皇上争权的局面,亦足以说明皇上对太子并无猜忌之心。说到这里,他收敛了笑容,语气一转,道:不过,太子这一离京,朝局必然为之一变,再回京,太子只能安心等待了。

    胤祯微微点了点头,方苞这话倒是说的实在,不过,一年之后的变化谁能说的清楚再说,他本就不欲与康熙争,康熙如今这身体,怕是没几年好活了,三年都等了,又何必在意多等六个月

    包福全此时在外躬身禀报道:太子爷,简亲王雅尔江阿庄亲王博果铎在外求见。

    这两人倒是动作快,胤祯微微一笑,道请他们进来。

    雅尔江阿博果铎两人来得很快,进来见礼后,胤祯便含笑道:皇上已经允准各旗派勋贵前往天津管理各旗旗务。

    一听这话,雅尔江阿博果铎两人不由大喜,正待起身感激,胤祯却是摆了摆手道:此乃皇上恩典,不过,本宫先要声明,旗务管理必须服从军工作坊的管理,若是妄自干涉影响到军工作坊的管理,本宫会毫不犹豫的奏请皇上撤回驻扎天津的各旗勋贵。

    两人忙躬身道:皇太子放心,旗务管理绝不会与军工作坊有冲突。

    胤祯点了点头,看向博果铎,道:博果铎的镶。红。旗不在天津,与正。黄正。白两旗去上海,可有问题

    去上海博果铎不由微微一怔,略一沉吟,他才道:上海却是有些远了,不知旗下的旗民是否愿意前往

    如今上海至天津走海路,往来便利,不过五六日的航程。胤祯沉吟着道:上海的旗民一年可额外放假一月,并补给来回的车马费,当然,不愿意去的,坚决不勉强。

    一听这话,博果铎不由微笑着道:皇太子如此体恤,他们可是没理由不去了。

    恩,皇上刻意交代不能够勉强旗民,你回去做好宣传鼓动事宜。胤祯说着,便看向雅尔江阿,起身道:皇上有旨。

    一听这话,雅尔江阿博果铎都连忙起身跪下,方苞更是退后老远才跪下,胤祯肃然道:着宗人府宗令雅尔江阿将一应犯过宗室子弟黜出宗室。

    一听这话,雅尔江阿忙叩首道:奴才雅尔江阿恭领圣谕。

    胤祯含笑坐下,道:起身吧,出去将消息通知各旗旗主和勋贵,省得他们一个接一个的来问。

第542章 刺激农业

    待雅尔江阿博果铎两人退了出去,胤祯浅浅的啜了口茶,马上要出京南下,而且时间还不短,手头的一些事情都必须处理好,天津军工作坊倒不用担心,经过天津再指导,日本琉球两藩国肯定是要谴使来京请封,这要叮嘱八哥,西北的布局也要开始着手,至少要选定两个地方储存战备物资,京城的农学院也该去看一看,顺带点拔一下,高产抗旱作物的推广可耽搁不起。

    强化宗藩关系摊丁入亩推广澳洲移民这些事都可以让张鹏翮奏请康熙去做,康熙对此自会不遗余力,倒不用操心。

    还有什么胤祯拧着眉头细想了想,天津到京城的驿道修筑,他一边想一边用笔将这些事情记录下来,记完之后,他瞥了窗外一眼,见还不到午时,便搁笔起身,看了方苞一眼,道:时日尚早,咱们去一趟京城农学院。

    去农学院方苞不由微微一楞,太子怎得突然想到去农学院他忙起身道:是换便装还是

    摆开仪仗去,让京城大小官员知道,皇太子很关心农学院。胤祯含笑道:早该去看看的,一直拖到现在。说着,他又对外吩咐道:包福全,着人通知十三哥,明日来一趟,另着人通知八哥九哥十哥十五弟晚上去九哥的庄子聚一聚。

    京城农学院较为偏僻在外城的北城区,紧挨着陶然亭,胤祯的皇太子仪仗才进官菜园子街,农学院院使吴长浩就接到了快马急报,听闻是皇太子大张旗鼓的前来视察,他不由大为兴奋,老天开眼,皇太子总算还记得这农学院是他倡建的,他急忙召集一众官员教员到门口恭迎。

    大轿落地,胤祯自轿中一出来,吴长浩就带着一众人迎了上来,马蹄袖打的山响,齐刷刷跪了一片,臣等恭迎皇太子大架光临。

    胤祯扫了众官员一眼,只见一片白瓷顶儿和铜溜金顶儿,都是六品以下的官,他不由含笑道:诸臣工平身。

    吴长浩爬起身便躬身道:皇太子日理万机,百忙之中能亲临农学院视察,微臣等荣幸万分。

    本宫早就想来看看,一直抽不出身。胤祯微微笑道。

    皇太子请。吴长浩忙侧退一步,礼让道。

    胤祯在一众官员的镞拥下将整个农学院逛了一遍,发现整个布局基本上与江宁农学院一致,最后,一行人才来到实验区,粗粗扫了一眼,他便微微皱起了眉头,整个实验区的玉米番薯马铃薯的长势不可谓不好,不过,土壤却是没有多大的区别。

    微微沉吟,他才道:负责实验田的是谁

    副院正唐顺谨慎的上前道:回皇太子,实验田是微臣主抓的。

    胤祯瞥了他一眼,不过三十出头,长得甚是白净,蓄着长须,一副儒士派头,微微点了点头,他才道:将在实验田劳作的官员教员学生都召集过来。

    见胤祯脸色并无不快之色,吴长浩微微放下心来,立即就命人将与实验田有关系的一众人等都召集过来。

    待人都集中起来,胤祯扫了众人一眼,才道:实验田是做什么用的谁能告诉我。

    听的这话,一众官员都暗道不妙,却是没人敢吭声,胤祯正待开口,一名生员鼓起勇气道:实验一词出自王充论衡遭虎等类众多,行事比肩,略举较著,以定实验。

    说得好。胤祯看了那名生员一眼,道:等类众多,行事比肩,略举较著即为实验,实验田的用意便是要你们将农作物按不同的土壤水分肥力温度等等进行栽培,比较农作物在不同条件下的生长情况,逐步摸索总结出最适宜的耕种方式。

    实验田不是示范田,农学院是做什么的就是研究农作物的习性,就以玉米为例,你们要研究它什么时间段播种最好,它的幼苗成苗开花结果等各个阶段各要多少天,总的要多少天它在各个阶段对水的需求有多大,大到什么具体的程度

    它会出现什么病害,该怎么防治,它是喜阳还是喜阴,每一颗苗要间隔多远才长的好,它适宜种在什么土地当中等等之类的问题,都是农学院研究的科目。

    当然,我说的并不全面,农作物我懂的也不多,我只能给你们指出农学院的职责和任务是什么,以上这些东西都是研究农作物最根本的东西。

    再深一点,就是杂交,牲畜杂交能得到新品种,农作物同样也可以杂交得到新的品种,皇上这几年就培育出了一种御田胭脂米,色泽朱红米粒细长,晶莹如玉。

    京城农学院的最终任务就是培育上产量大,病害少,抗旱,适宜在北方各省推广的农作物,本宫郑重的给你们许诺,只要你们能够培育出这种新品种,不仅给农学院破格升级,对主要培育人亦破格授予男爵以上的爵位封赏

    这话一出,所有的人登时都是一呆,培育出新的品种,授以男爵以上爵位大清历来都是以战功封爵,文官能得爵位者都是凤毛麟角,更别提是男爵了,这可是正二品的爵位,这个封赏可是重得不能再重了

    微微一楞,吴长浩结结巴巴的道:太子爷,封男爵

    对,男爵胤祯索性好好的刺激他们一把,扬声道:新品种性能优良者,封公爵亦有可能本宫的这句话,将出现在下一刊的京报上。

    刊在京报上,那可是向全天下的承诺,以胤祯皇太子的身份,绝不可能是开玩笑,农学院的一众官员和生员登时都兴奋的涨红了脸,大多数人进农学院不过是以此为跳板晋身仕途,谁也未料到皇太子对农业竟然重视到了这个地步。

    做官能够做到二品大员,那要熬多少年,能否熬到二品,还要看机遇,研究农作物就能够得到正二品男爵的封赏,那还有必要去做官

    方苞听的却是心头一颤,皇太子这话在京城又要引发地震了,这务农的都能够封爵,那些个已经封了爵的王公勋贵明日早朝怕是又要大闹一场了。

第543章 出大事了

    对培育出杂交品种的有功人员给予高品爵位的封赏,并且晓喻全国,这并非是胤祯一时的心血来潮,旗人入天津军工作坊必然会提升工匠的社会地位,也容易导致人们误会朝廷开始改变一贯的重农政策,原本是计划让康熙发布圣谕,命一部分旗人进入辽东垦荒来显示朝廷并未改变重农的政策。

    不过这个办法显然不足以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这年头没有专家学者的称号,最吸引人的便是高官厚禄,以高品爵位刺激对农作物的杂交研究可谓是一举两得,既可说明朝廷重视农业,又可以刺激促进对杂交品种的研究。

    完全可以预见的是,京报一旦刊出这条消息,足以在全国上下掀起一股学农重农的风潮,这可是利国利民的大好事,康熙绝对会大力支持。

    京城农学院的一众官员生员虽然都是振奋不已,却是没人敢在胤祯面前失态,一个个都强行压住心头的喜悦,满脸热切的盯着胤祯。

    胤祯望了众人一眼,提高了声音,大声说道:农业是国家的根本,是商贸的根本,是人口增长的保证,是商贸繁荣的基础,是大清国力强盛的保障,大清能否兴盛繁荣,能否开创亘古未有的盛世,首先必须看农业。

    大清的农学才刚刚起步,继江宁农学院京城农学院之后,将会有更多的农学院建立起来,你们是大清农学的先行者,不仅要从事农业研究,还要完善农学体系,你们不仅要学习前人的著作,还要进一步发扬,要勇于创新,勇于质疑,敢于提出自己的新观点,本宫很希望你们能够将农学发展完善成一门独立的学科。

    不仅是培育出好的杂交品种有封赏,能够否定前人著作,能够创立新观点,能够完善每一种主产农作物的体系,朝廷都会有封赏

    听的这番话,农学院的一众官员生员不由大为激动,真若按皇太子所说的,这务农升官的机会岂不是更大一个个都是眼睛发亮,仿佛发现了一条仕途的捷径。

    见此情形,胤祯不由暗自得意,不怕你们热衷名利,只要能拿得出研究成果,能将农学完善发展,朝廷有的是官封赏,微微一顿,他才接着道:农业研究事关重大,稍有差池则可能影响农民一年的收成,因此,容不得半点马虎,必须求真务实谨慎精益求精。

    举例说,玉米的花期,是七至十天,那就是七至十天,不能记录什么七天左右,一旬上下,农民们不识字,听不懂文言文,跟他们不能玩虚的,你们的研究记录,农学著作必须都用白话文,这不是文学,要力求精准,数据详实。

    最后,本宫希望大清的农业能够在你们手中大放异彩,希望你们成为大清兴盛繁荣的功臣,希望诸位能够成为大清著名的农学大家。

    出了农学院,胤祯回首望了眼京城农学院的大门内的影壁,略微沉吟,才吩咐跟在后的吴长浩,道:将求真务实,谦虚谨慎做为校训刻在影壁上面。

    一听这话,吴长浩立刻躬身道:皇太子是农学院的倡建者,微臣斗胆恳请皇太子留下墨宝。

    胤祯微微笑了笑,道:等本宫登基了,你再来索取。

    等称帝了再题字,这可是高度重视,吴长浩登时大为欣喜,忙躬身道:微臣谨尊皇太子钧令。

    胤祯微微点了点头,道:农学院初建,官阶有些过低,对此,本宫心里有数,你们只馆安心教学研究,升格的问题,本宫会有考虑,另外,本宫赏你随时觐见的资格,不论是教学还是研究,有了进展或者的有新的研究科目,经费紧张等情况,你都可以直接递牌子求见。

    目前,朝廷在北方数省大力推广高产抗旱的玉米番薯马铃薯等三样农作物,农学院要大力摸索总结出这三样农作物的习性和耕种应注意事项,配合朝廷推广。

    给他这个六品官随时觐见的机会吴长浩登时心花怒放,皇太子对农学院的关照果然是非同一般,他忙躬身道:微臣必定竭心尽力办差,不敢辜负皇太子厚望。

    自农学院出来,已是日头西斜,胤祯着包福全带着仪仗队回宫,自个换了便装带着达春一行护卫从广渠门出了城,径往东郊关家庄而去。

    胤祯之所以要召集老八几兄弟到老九的庄子聚会,而不是让他们进宫,一则是图个随意,不受礼法拘束,二则也是有意做给康熙和朝中官员看的,离京在即,刻意秀一秀与老八一党的亲密关系,省得有人动心思。

    出的广渠门,一行人纵马急驰,不过两刻钟便赶到了关家庄,进入庄内,胤祯便勒马慢行,胤禩胤禟胤誐胤禑几人听到动静都齐齐迎了出来。

    九哥,您这庄子怎得没取名字胤祯一边翻身下马,一边朗声问道。

    胤禩几人抱拳半鞠,见礼之后,胤禟才微笑道:都察院的一干御史鼻子比狗还灵,我可不想被他们盯上。

    没名字,他们难道就不知道胤祯颇为诧异。

    九哥的算盘贼精。胤誐含笑道:九哥不常来这里,又没有名字,别人谁敢肯定这就是九哥的庄子就算知道,没凭没证的事,谁吃饱了撑的

    胤禩却是含笑将话题岔开,道:十四弟今日陛见,可是有重要事情

    确实有大事。胤祯点了点头,道:进屋再谈。说着他又看了胤禑一眼,道:十五弟,我今日在京城农学院去了一趟,你明日跟方苞碰个头,将我的讲话整理出来,下期在京报上刊出来。

    十五明日一早就去找方先生。胤禑忙点头道。

    胤誐好奇的问道:十四弟又有新举措

    鼓励农业而已。胤祯微微笑道:不能让士绅百姓认为朝廷不重视农业。

    几人边说边进了正殿,落座之后,胤祯便开口说道:今日陛见,我恳请离京去上海处理旗民入军工作坊之事宜并顺道下南洋去噶罗巴封赏南洋舰队。皇阿玛已经允了,过几日我就得离京一段时间。

    老十四要离京胤誐不由急道:十四弟,您现在可是皇太子,怎能轻易离京这一去,来回可是好几个月。

    胤禩却是暗赞了一声,老十四还真是提得起放的下,康熙如今康复情况良好,重掌朝政不过是时间问题,老十四选择此时离京,巧妙的回避了与康熙发生冲突的可能,而康熙能够允准老十四在这个时候出京,亦说明他对老十四十分信任,只要能够维持这种局面,老十四顺利继位已无任何悬念,只是时间早晚而已。

    胤禟显然也想到了这层,面带微笑的点了点头,道:天津的军工作坊刚刚建立,旗民进入,不会有多大影响,上海的作坊却多是江南的工匠,而且数目庞大,这一千五百名旗民猛然涌入,必然会造成混乱,甚至出现人心慌乱的局面,十四弟确实有必要亲自跑一趟。

    胤祯点了点头,看了胤禩一眼,才看向胤誐道:十哥这话不然,皇阿玛还常年离京巡幸塞外或者是南巡,我身为皇太子何以不能轻易离京十哥可是担忧这段时间又无差事

    这话可是说到胤誐心里去了,他也不掩饰,很干脆的道:我这段时间可就盼着十四弟整顿旗务,您这一离京,少说也要几个月甚至是半年才能回京,八哥九哥都有差事在身,我一人闲着,岂不闷的发慌

    好嘛,这是埋怨自己没给他分派差事了,胤祯微微笑了笑,一时之间却是不知该给他安排个什么差事好,稍稍沉吟,他才道:旗务整顿势在必行,十哥这些日子不妨多帮着收集点资料,届时,也可帮十四弟出出主意。

    胤誐听的一阵失望,顿了顿,他才道:十四弟,我这性子耐不得琐碎,处理政务我是不行的,要不,让我去禁卫新军,如何

    十弟,又来胡闹。胤禩不悦的瞥了他一眼。

    老十性子直爽,素无心机,康熙对他应该是大为放心的,去禁卫新军也未尝不可,老十三呆在禁卫新军,康熙反而是最不放心的,想到这里,胤祯点头道:八哥,不妨事的,既然十哥愿意去禁卫新军体验一下,我去求皇阿玛,应该问题不大。

    多谢十四弟。胤誐顿时就眉开眼笑的道。

    胤禩却是皱了皱眉头,道:十弟又不懂练兵之法,十四弟何必迁就于他。

    胤祯正待开口,却听的一阵急促的马蹄声传来,丝毫未有减速迹象,听马蹄声,这人数还不少,至少有十余人,什么人如此大胆,竟然纵马急驰入庄几人不由都是一楞,齐齐望向老九胤禟。

    胤禟亦觉莫名其妙,他这庄子知道的人少,怎得有人敢如此放肆,纵马急驰入庄

    见胤禟一脸的疑惑,胤祯不由心里一沉,出大事了

第544章 康熙病危

    胤禟的庄子不可能没有护院仆从,而且外面还有胤祯、胤禩、胤禟、胤誐、胤禑几人的护卫,一般人岂能纵马急驰而入?来人肯定是他们熟识的人!速度如此迅疾,定然是急务。

    扫了几人一眼,胤祯立刻站起身道:“出去看看。”说着便迈步出了大厅。

    胤禩、胤禟对视了一眼,都隐隐猜到可能出事了,这批人应该是冲着老十四来的,忙起身跟了出去,几人出得门来,听的马蹄声居然是直接奔着他们院子而来,不由得面面相觑,究竟出了什么事情,竟然如此急迫?

    出得门来,胤祯反而是沉住了气,站在台阶之上静静候着,心里也在急速猜测着究竟是出了什么事情,居然有人找到这里来了?

    来骑很快就转了进来,冲进内院的只有三骑,一看马上三人竟然是老十三胤祥、领侍卫内大臣伊德和上书房大臣马齐,胤祯几人脸色都是一变,难道是康熙出事了?

    老十三、伊德和马齐三人一见胤祯几人立在门外,立刻勒住马缰,齐齐跳下马来,急趋几步上前,就地扎了一个千儿,沉声道:“奴才给皇太子请安。”说完也不起身,伊德接着就道:“禀皇太子,皇上病危,请皇太子速速前往小汤山行宫。”

    康熙病危!胤祯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胤禩、胤禟、胤誐、胤禑几人脸色也是刷的一下变的苍白,怎么可能?不是说康复情况良好吗?

    微微一怔,胤祯已是反应过来,沉声音问道:“出了什么事?上午本宫陛见,皇上还精神健旺,谈吐如常,何以突然。”

    伊德叩首道:“皇上今日心情极好,下午在温泉沐浴,时间稍长了点,出浴时却突然昏迷,太医们束手无策,让奴才们早做准备,奴才出行宫时,皇上已是气若游丝。”

    气若游丝!气若游丝!胤祯顿觉有些慌乱又夹杂着几分惊喜和兴奋,康熙这明显是二次中风!该不会是泡温泉泡出个二次中风吧?用温泉治疗中风可是出自他的建议,得防止有人以此大做文章。

    达春在门口看见老十三胤祥、伊德和马齐三人快马急驰而来,已经意识到出了大事,随后就与罗静二人跟了进来,一听康熙病危,他一颗心立时就提了起来,低身叮嘱了罗静一眼,他便返身出去召集护卫,并且谴人快马回城调集人手。

    胤祯很快就强迫自己冷静下来,康熙病危,满城兵马他却根本调不动,而九门提督却是老八的人,他可不能有丝毫的慌乱,略一沉吟,他便沉声道:“马齐、胤禑、胤誐你三人快马赶往京城通知所有的成年皇子和上书房大臣赶往小汤山行宫,让他们在门外候着,以防皇上召见,所有人限带六名护卫。”

    “奴才、臣弟尊命。”马齐、胤禑、胤誐忙躬身领命,飞快的转身而去。

    胤祯又回头看了老九胤禟一眼,道:“笔墨侍侯。”

    胤禟一听,连忙催促下人取来笔墨,胤祯转身进屋,飞快的写了道手令,用印后,又在蜡烛上烘干,而后折叠好,出来沉声吩咐道:“胤禟,胤祥,你二人持本宫手令赶往京城,命令九门提督鄂伦岱封闭九门,除皇子和上书房大臣外,禁止任何人出入,胆敢抗命,就地处决。”

    听的这道命令,胤禩、胤禟心里都是一紧,胤祥已是大步上前,躬身道:“臣胤祥尊命。”说着恭敬的接过手令,一见这情形,胤禟哪敢有丝毫怠慢,也不敢看八哥胤禩,紧跟着上前躬身道:“臣胤禟尊命。”说着,躬身退下,转头就和老十三一起出了院子。

    胤禩顿觉一阵冰凉,老十四这是在防范他,担心他与鄂伦岱勾结,先支走老十,又将老九与老十三绑在一起,看来,老十四对自己还是不放心。

    见胤禟,胤祥二人领命而去,胤祯才回头看向胤禩道:“八哥与我一道前往小汤山行宫,一应事宜,还须八哥从旁协助。”

    胤禩哪里还敢说个不字,忙躬身道:“臣胤禩尊命。”

    胤祯点了点头,道:“情非得已,八哥不要多心。”说完,他便急步走下台阶,听的这句话,胤禩心里不觉稍稍好过一点,老十四这话倒是句大实话,这节骨眼上,可是宁愿错杀三千,也不敢有丝毫的疏忽。

    此时,达春早已牵着马赶了过来,见胤祯走近,他便低声道:“奴才已经谴人回城召集人手,主子还有何吩咐?”

    胤祯点了点头,低声道:“谴人通知隆科多去找老十三。”

    *小汤山行宫。

    平日里内紧外松的行宫,在外面也就宫门口有几名值勤的兵丁,此时整个行宫外都是三步一岗五步一哨,警戒森严,一片肃杀的景象,天色才微黑,整个行宫里就已是灯火通明,行宫内同样是戒备森严,丁哨密布。

    领侍卫内大臣富尔丹神色焦急的在大门口张望着,康熙的情况丝毫未见有好转,听太医的语气随时都有可能龙驭上宾,可皇太子却是迟迟不见身影。

    寝宫内,康熙静静的躺在宽大的御榻上,一名太医跪在地上全神贯注的为他把着脉,半晌,才放开手,起身后,他摸出一条手巾拭了拭额头,走到门口,李德全便焦急的轻声问道:“张太医,若何?”

    “不好说。”张太医轻叹了口气,道:“寸脉关脉尺脉浮滑,几难察觉。”说着,他微微摇了摇头,进了偏殿,见他进来,随侍康熙左右的周、罗两位太医忙站起身来,见他脸色凝重,心里都是一沉,看来康熙此番真的凶多吉少了。

    张太医略显疲惫的坐了下来,轻叹了口气,才道:“中风之后,二次中风的几率很大,高达四、五成,皇上此次中风,显然是在温泉中沐浴时间较长引起的,何以会有如此重大失职?”

    周太医满腹委屈的道:“早有提醒,而且让小太监催促了两次,皇上却说今日在水中感觉比往日轻灵许多,要多泡一阵。”

第545章 夺权

    糊涂。张太医听的心头火起,端起院判的身份训斥道:你們是御医,不是太监,何以让太监提醒太监邀宠,向来只看皇上的心情説话行事,你們竟然让太监提醒昏聩

    经这一呵斥,周罗二人心里不由大为懊恼,这事十有是太监见康熙兴致颇高,不敢搅了康熙的兴头,只是略略提醒一下,甚至可能根本就没提醒事已至此,埋怨已无意义,如何才能躲过这一劫,才是眼前急需考虑的。

    周罗两位御医是随身侍侯护理康熙的,出了如此大的事情,两人的结局可想而知,轻则逐出太医院,名声扫地,重则抄家杀头都有可能,而且整个太医院都要被牵连。

    如何才能将自个和太医院摘出来罗太医罗生平拧眉苦苦思索着,周太医却是小心翼翼的问道:张院判,皇上情况可有好转

    张院判微微摇了摇头,道:生死悬于一线,如今药石已然无效,就看皇上自己是否能挺过来。説着他长叹一声,道:温泉治疗中风,果然是大不吉利。

    罗生平听的这话却是心里一跳,提议康熙以温泉治疗中风的是太子,这该不会是太子刻意为之吧康熙今日出事,恰巧太子又来过,康熙心情之所以大好,应该是与太子有关,难道这一切都是皇太子早就布好的一个局

    想到这里,罗生平登时感到一阵恐惧,真要如此,他和老周二人怕是难逃一死,太子进言以温泉治疗中风,知道的可没几个人,康熙自中风之后,就不理朝政,可没起居注记官在场随时记录,以太子的手段,要灭他們几个,自是易如反掌。

    不能将康熙的再次中风归咎于泡温泉只有这样,他們才有条生路,罗生平快速的思忖了片刻,抬起头瞥了老周一眼,才沉声道:张院判,要想太医院不遭牵连,就不能将皇上再次中风的原因归咎与温泉沐浴。顿了一顿,他才一字一句的説道:向皇上进言以温泉配合治疗的是皇太子。

    听的这话,张院判心里一惊,这事牵扯到皇太子他不由探询的看向周太医,老周也不笨,立刻就反应过来,忙重重的点了点头。

    张院判心里一沉,这事既是牵扯到皇太子,可就非同小可了,如今可是太子监国,康熙若是驾崩,太子就是新君,康熙的脉案,太子肯定是要过目的,看来,不仅是病因得改,这脉案都必须得改,沉吟半晌,他才沉声道:你二人呆在这里不要出去,这话也不能再跟任何人提起,我去跟院使他們商议一下。

    夏天黑得迟,戌时四刻左右,天才黑尽,不过,崇文门衙署里的大钟却是在戌时正就会准时响起,值巡的兵丁听到钟声,就通过敲击云排将讯息传到京师内城的其它八门,各城门听到云排声就会关闭城门。

    朝阳门今日却是例外,十三阿哥马齐伊德三人出城时便刻意交代暂缓关闭城门,值守的城门领见他們这阵容,哪敢违抗,急忙连声应承,躬身领命,待一行人跑远,他才下令,虚掩城门,同时谴人快马禀报九门提督鄂伦岱。

    鄂伦岱是在回转府邸的半途接到禀报,心里登时就是一惊,十三阿哥马齐伊德三人为何会聚在一块,老九在东郊有座庄子的事情他是知道的,难道与八爷九爷有关略微沉吟,他便向报讯的军士问道:今日下午,八阿哥可曾出城

    能前来报讯的军士自然都是机灵的角色,闻言立即躬身道:禀军门,今日酉时初刻,八爷九爷十爷十五爷相继出城。

    鄂伦岱点了点头,既然十五爷也在,那么太子肯定也会去,有可能是出大事了,朝廷对一众宗室和皇子阿哥管束极严,虽然他們私下多有滞留城外的情况,但绝不会如此明目张胆的下令,暂缓关闭城门。

    他也不敢怠慢,立刻沉声道:回衙门,着朝阳门城门领索朗尼随时禀报。

    天色渐渐黑了下来,朝阳门外,城门领索朗尼颇有些不安的向外张望着,心里却是暗道倒霉,怎么今儿偏偏就摊上他论值,这要等到什么时候才能回家正暗自抱怨,一阵急促的马蹄声隐隐传了过来。

    回来了索朗尼精神一振,立即吩咐道:都打起精神来,摆出一副熊样给谁看呢

    胤誐胤禑马齐三人带着各自的护卫一路都是快马加鞭,恨不得能够立即赶进京城,康熙病危,皇太子胤祯就是新君,这可是他們大力表现的好机会,所谓通知在京的各个成年皇子赶到小汤山行宫等候,以防康熙临终召见,那不过是表面之词,实际上却是要通过这个办法将几个皇子控制起来,特别是有争储意向的老三。

    三人对此都是心知肚明,谁也不敢保证康熙病危的消息是否泄露出去,是以都快马加鞭,毫不爱惜马力。

    索朗尼见一众人临近城门却毫无减速的迹象,立即命人大开城门,登时就见十余骑怒卷而入,毫不停顿的冲进城去。

    娘的,什么事急成这样索朗尼暗骂了一声,转头正待吩咐关闭城门,又是一阵急促的马蹄声传了过来,他不由暗自嘀咕了一声,还有完没完眼见天色已经暗了下来,他忙吩咐道:将火把点起来,别让人钻了空子。

    火把才刚刚燃起,十三阿哥胤祥已是一马当先进了城门,瞥了索朗尼一眼,他一拉马缰,兜了半个圈子回来,居高临下的问道:朝阳门此时未关,可曾禀报鄂伦岱

    索朗尼一眼觑见是十三阿哥,忙就地扎了一个千儿,道:回十三爷话,已经上报鄂军门。

    鄂伦岱现在何处胤祥接着问道。

    见一众人都是快马急驰,索朗尼也不敢绕舌,简短的回道:回十三爷,鄂军门现在步军统领衙门。

    驾。胤祥一催坐骑,甩手一鞭,扬长而去。

    胤祥一行才刚刚驰离城门,又是二骑如飞而至,索朗尼瞟了一眼,却见是两名身着便服的剽悍汉子,正待开口下令阻拦,却见两人伸手亮出了腰牌,一见是椭圆形的龙纹腰牌,他赶紧的闭上了嘴,心里却是一阵忐忑,今儿这样子,看来是出了天大的事了。

    三批快骑一入城,立刻就搅乱了京城的宁静。

    十三阿哥胤祥和九阿哥胤禟率着一众护卫直趋崇文门内的步军统领衙门。

    步军统领衙门内,因为九门提督鄂伦岱去而复返,一众官员闻报后也都相继赶来,却又不见有命令传出来,一个个心里都是大感纳闷,私下相询,却是都不知情,一个个只得满头雾水的干耗着。

    当听得一阵急促的马蹄声直奔自己的衙门而来时,所有人心里都是一喜,这谜底看来是要揭开了,闷在签押房的鄂伦岱也是微觉诧异,犹豫了一下,还是起身出门,方到大门口滴雨檐下站定。

    胤祥胤禟便急驰而至,见鄂伦岱带着一群官员站在门口,胤祥一勒马缰,身手利落的跃下马来,待老九胤禟下马赶到身旁,才与他并肩走上前去。

    待二人到的近前,鄂伦岱等人才发现竟然是九阿哥和十三阿哥,忙率先跪地请安行礼,奴才鄂伦岱给九爷十三爷请安。

    胤祥却是取出胤祯的手令,面无表情的道:奉皇太子手谕,着九门提督鄂伦岱立即封锁九门,除成年皇子和上书房大臣外,禁止任何人出入。

    鄂伦岱听的不由一楞,发生了什么事情,要封闭九门,为什么成年皇子和上书房大臣可以出入是康熙病情有变可这一段时间都是听説康熙的康复情况良好,这两日用秘折上的请安折,康熙还用左手批复发了回来,不可能有变。难道是皇太子等不及了,意图不轨他不由抬头看了一眼九阿哥胤禟。

    胤禟一见这头倔驴不奉令,却抬头看他,恨不得一脚踹过去,要找死,你可别拉我下水,老十四如今是明摆着在防着他們,他也不敢多嘴,只得沉声道:皇太子乃是监国太子,还不奉令行事

    鄂伦岱性情高傲,又与胤祯有仇,一听老九这话,心里登时大不舒服,胤祯是监国太子没错,可如今康熙就在小汤山行宫,他这个九门提督却不能稀里糊涂的听命行事,微一沉吟,他便道:封闭九门,干系重大,皇上就在小汤山行宫,可否容奴才前去请旨,再行定夺。

    胤祥刻意不説明康熙病危,一则是怕消息传出,引起慌乱,特别是担心各旗旗主和王公勋贵做乱,老十四才在旗人入军工作坊这事上要挟他們,他們心怀不满那是肯定的,可不能给他們机会。

    二则,老十四虽然没有明説,但一句胆敢抗命,就地处决却是暴露了他要夺取九门提督之权的心思,康熙病危,这节骨眼上,九门提督之职位是必须要掌握在手中的,否则寝食难安。

第546章 如出一辙

    康熙如今只是病危,此时出手抢夺步军统领衙门的兵权,冒的风险可是不小,万一康熙没死,那将是什么后果老十四就很可能惨淡收场,步废太子胤礽的后尘,所以这种事,太子不能出手,不能明令,只能由他老十三来做,只要老十四没事,他老十三的结局就不可能差。

    这一路上,胤祥早就把前后的得失考虑是清清楚楚,这一把若是博对了,他就是老十四这个新君的左膀右臂,以后也就有本钱为四哥求情,况且康熙既是病危,驾崩的机会就相当大。

    因此鄂伦岱话一落音,胤祥根本就不容老九有任何开口的机会,立即就喝道:绑了

    话一落音,胤祥身后一众早有准备的护卫立时就分做两拨一拥而上,一拨阻挡鄂伦岱的亲卫,一拨则扑向鄂伦岱,不待他起身,就将他死死压在地上,七手八脚的瞬间就将他捆了个结结实实,鄂伦岱刚想张口,一个麻胡桃就顺势塞进了他嘴里。

    步军统领衙门的一众武将官员不由看的目瞪口呆,这位十三阿哥的手段怎得与皇太子当年在天津的手段如出一辙,众人看了看板着脸的两位阿哥爷,心里都是直打鼓,这鄂伦岱可是八爷党的人,怎得九爷竟然无动于衷皇太子这又是唱的哪一出他們该怎么办

    鄂伦岱的随身亲兵护卫都被这突如其来的变故惊的一怔,待见自家的主子被绑了,也顾不上那许多,登时就不管不顾的拼命向前冲,企图先将人抢回来再説,不过,顾忌着胤祥和胤禟的身份,却是没人敢动用兵器。

    眼见场面一片混乱,胤祥一把扯过鄂伦岱,锵的一声,从身旁的护卫身上抽出一把腰刀,比着鄂伦岱的脖子上,暴喝道:住手,否则爷一刀砍了他。

    一见这情形,不仅是鄂伦岱的亲兵护卫吓了一跳,就连胤禟亦是脸色一片苍白,这鄂伦岱可是八爷党的大员,若是当着自己的面被老十三一刀砍了,那八爷党还不立马消散殆尽,到时非被八哥埋怨死不可,可眼下这情形,老十三是明摆着要夺兵权,总不能窝里反吧那非害死八哥不可,犹豫了下,他便一声不吭。

    步军统领衙门的一众武将官员亦是噤若寒蝉,十三阿哥这哪里是皇子,分明就是江湖豪客的作风。

    见唬住了众人,胤祥立即扬声道:鄂伦岱狂妄不羁,目无尊上,皇太子早有预料,另有手谕,九门提督鄂伦岱,若擅自抗命,着就地免职,由皇九子胤禟,皇十三子胤祥暂时接管步军统领衙门。

    胤禟听的只想骂娘,好端端的把我扯进来做什么,嫌我还不够丢人这让我日后出去怎么见八党中人还好,老十三没説是就地处决,否则,可真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这可是公然抢夺兵权,皇太子难道要造反不成步军统领衙门的一众武将官员不由面面相觑,不知所措,这是领命,还是不领命

    就在这时,一阵急促的马蹄声吸引了众人的注意力,循声望去,一队火把由远及近急速而来,所有人包括老十三都是大为诧异,这时节,谁会如此急速的跑到这里来

    来骑转眼便到,当先一骑正是隆科多,他一接到传信,便大喜过望,皇太子这是要他重掌步军统领衙门他哪里敢耽搁,立刻就带上随身的亲兵快马加鞭的赶了过来,他在马上飞快的扫了一眼,见鄂伦岱已被控制,场面一片混乱,暗道来的及时。

    飞身下马后,隆科多立即急趋几步,利落的给胤祥和胤禟扎了千儿道:奴才隆科多,奉皇太子之命前来协助九爷十三爷。

    来的正好。胤祥朗笑道:知道该怎么做吗

    奴才明白。隆科多躬身道,而后起身,大步走到滴水檐下,扫了众人一眼,便直接点名道:唐元宏,马二贵常富贵都跟我进来。他一口气点了十多个人的名字,这些人是都是他一手提拔的老部下和亲信,在步军统领衙门都有一定的威望和人脉。

    隆科多带着众人就近进了间偏房,扫了众人一眼,才道:你們都是我一手带出来,有好处自然是记着你們,告诉你們实情,但消息不能外传,以防引起恐慌。顿了顿,他才加重语气道:皇上病危,皇太子已经赶去小汤山行宫了,有道是一朝天子一朝臣,这步军统领衙门必须掌握在皇太子手里。

    康熙病危一众人登时都有些不敢置信,这消息实在是太突然了,一人轻声问道:这些日子,外面传闻,皇上的康复情况一日好似一日。

    你們是不相信吧隆科多毫不客气的打断道:时间紧迫,我只説一点,皇太子这两天才捣鼓旗人到天津入军工作坊务工,为这事跟几个旗主差点没闹起来,你們认为,皇太子要图谋不轨,会选在这个时候

    听的这话,众人都不由放下心来,确实如此,皇太子若是要篡位,岂会选在这个时候一众人心里立刻就火热起来,只要能帮着控制住京城,可就是大功一件,新君登基,必然会有封赏,立时,便有人躬身道:属下們都是大人一手擢拔的,知遇之恩,无以为报,大人有何吩咐,尽管开口,哪怕是刀山火海,属下們也跟着大人趟。

    好隆科多高声説道:我隆科多没看走眼,诸位,这可是从龙之功,都给我打起精神来,听十三爷安排。

    属下尊命。众人轰然应道。

    站在大门外的胤祥听到这轰然尊命的声音,不由暗松了一口气,这步军统领衙门的兵权是夺到手了,只是不知道是福还是祸他瞥了一眼被捆得跟粽子似的鄂伦岱,又看了老九胤禟一眼,暗忖,还是要给老八老九他們留点面子,日后少不了要打交道。

第547章 人非草木

    听的众人轰然尊命的声音,九阿哥胤禟亦是暗松了一口气,步军统领衙门的兵权既已夺下,他也该为鄂伦岱说话了,否则会让八爷党一众大员心寒齿冷。

    想到这里,胤禟移步过来,走到胤祥跟前,低声道:十三弟,鄂伦岱忠心耿耿,此番也算是无妄之灾,此间大局已定,不如令他回府闭门思过

    回府这节骨眼上,怎能让他回府眼下可抽不出人手去守他,胤祥暗道老九糊涂,略一沉吟,他才道:九哥,虽然大局已定,但为防生变,还是将鄂伦岱软禁在步句统领衙门为宜。九哥放心,必不让他受委屈。

    胤禟不过是当着鄂伦岱的面做个姿态,见老十三说的是软禁,他也不再坚持,这节骨眼上,放鄂伦岱回府不异于放虎归山,这道理他岂能不懂略一沉吟,他便对鄂伦岱道:别多想,安心在步军统领衙门呆个一天半日的,皇上病危,这九门提督之职,你迟早的让出来了,迟让不如早让。

    鄂伦岱原本是恼羞成怒,虽然被几名护卫按住,仍在不停挣扎,听的康熙病危,不由一怔,真是康熙病情有变,难怪皇太子要以这种手段抢夺兵权,难怪步军统领衙门的一众武将官员立即就倒向了隆科多,他登时便软了下来,一朝天子一朝臣,自个与皇太子有仇,不知等待自己的将是什么结局

    隆科多此时已是带领众人快步而出,率先跪下道:禀九爷十三爷,步军统领衙门上下谨尊皇太子谕令,请十三爷下令。

    好。胤祥矜持的点了点头,而后朗声道:封闭九门,除成年皇子和上书房大臣外,严禁任何人出入。实行宵禁,全城戒严,另外,加强皇城的防守兵丁。

    命令一下,训练有素的步军统领衙门兵丁立刻四面出动,满城皆闻整齐的脚步声和密集的马蹄声,打着火把的兵丁快速的赶往各条大街,整个京城立时就呈现出一片肃杀景象。

    西直门南小街,西官园,诚亲王府。

    虽然还有些酷热,但三阿哥胤祉仍在书房掌灯夜读,废太子胤礽天津兵变,他虽然及时抽身,未遭牵连,但是圣眷却是大不如前,为讨康熙欢心,挽回圣眷,他这段时间一直在忙于整理近几年编撰的数理精蕴历象考成律吕正义等书,以便康熙康复之后能够及时进献,博个好彩头。

    正在用功,却闻的太监在外低声禀报,王爷,十五爷和上书房马齐前来拜见。

    胤祉听的一楞,这时分,老十五和马齐会一块上门难道出了什么大事稍一沉吟,他便问道:人呢

    他们快马已经进了南小街,转眼便能到。那回事太监谨慎的道。

    快马真是出大事了,胤祉放下手中的书,沉声喝道:赶快去拿朝服来,命人开中门。

    胤祉换好朝服匆匆赶到大门口,正好见到老十五和马齐急驰而至,他自顾身份,仍是站在台阶上未动,胤禑和马齐却是急步行了过来,上了台阶,两人也不寒暄见礼,胤禑就朗声道:皇太子谕令,着皇三子诚亲王胤祉即刻赶往小汤山行宫。

    这时分去小汤山行宫胤祉不由一楞,出了什么事康熙病情有变他也顾不得礼节,上前两步,急切的问道:皇阿玛病情有变

    胤禑却是瞥了一眼门口的众人,胤祉回过神来,立刻挥手屏退门口的一众人等,回头又着急的道:出了什么事

    皇阿玛病危。胤禑沉声道:皇太子和八哥已经赶往小汤山行宫,特地命十五来通知三哥,速速前往,以防皇阿玛召见。

    康熙病危临终召见胤祉不由一惊,脱口说道:昨日本王上的请安折,皇阿玛还亲笔回复,何以突然病危说着,他便死死盯着马齐,谁都知道老十五是太子一党的,他是真有些不敢相信。

    一见胤祉不相信,马齐忙长身一躬道:此事千真万确,乃是领侍卫内大臣伊德诺尔布亲至上书房禀报,皇上沐浴出来时再度中风,病情危急。

    短短时间内,胤祉已是冷静下来,不论此事是真是假,自己目前根本不是老十四的对手,而且老十四已经是皇太子,没必要冒天下之大不讳,弑君篡位,他立即点了点头,转头沉声吩咐道:备马。

    见胤祉尊命,胤禑和马齐都是暗松了口气,京城的几个皇子,有争储之心的就是这个老三,他肯尊命前往小汤山,这差事就算完成了大半。

    胤祯胤禩伊德一行没有进城,而是由城郊直本小汤山行宫,一路上,众人皆是毫不怜惜马力,频频扬鞭催马,八十余里路程半个多时辰便即赶到。

    听的马蹄声,几个领侍卫内大臣都一齐迎了出来,待胤祯跃下马来,几人忙恭敬的上前请安见礼,胤祯却是没心情闹这些个虚礼,劈头就问道:皇上病情如何

    富尔丹忙道:回皇太子,皇上一直处于昏迷之中,太医说药石已经无效。

    药石已经无效,胤祯心里暗自腹诽,二次中风,这年头还能有什么特效药不成他一边快步前行,一边问道:可施行针灸

    几人都未料道胤祯会有此一问,微楞了一下,显亲王衍潢才小心的道:未听闻太医提及,想是风险较大的缘故。

    胤祯微微点了点头,太医们一般都是采取保守治疗,不求有功,但求无过,一路急行,他很想问问侍卫处和亲军营前锋营护军营的兵力掌控情况,另外还有西山大营的情况,但却觉的有些太着痕迹,最好是先见了康熙再问。

    听闻皇太子到了,一众太医也都赶紧的聚在门口恭迎,见到胤祯在众人的镞拥下大步前来,立时就跪了一地。

    胤祯仅仅只扫了众人一眼,便脚不点地的进了寝宫,整个寝宫灯火通明,宽大的御榻上,康熙侧身躺着,脑袋微垂,下巴向前面略微探出,殿里的宫女太监见胤祯进来,都是不言声的跪下,胤祯微微摆了摆手,缓步踱到康熙的榻前,坐了下来。

    看着毫无知觉的康熙,胤祯心情万分复杂,自康熙四十八年他上书倡立农学院以来,康熙对他是恩赏有加,多方回护,可谓是圣眷深隆,没有康熙的支持和宽容,他岂能在短短几年时间内发展到如今这地步

    想到在广州遇刺后,康熙赠送火铳,帮他物色侍卫,想到三年三晋爵,康熙在朝堂上的回护,想到康熙在观看西班牙舰队时的后怕和担忧,想到康熙平时里的和蔼笑容,淳淳教诲,胤祯不觉大为内疚,若是自己不进言以温泉辅助治疗,康熙或许不会二次中风,虽说他最后的死因也可能是脑溢血,但那毕竟是九年后的事情。

    在榻前呆了半晌,胤祯才起身走了出来,此时,几位上书房大臣已经赶了过来,静静的候在门口,见到胤祯出来,都不言声的跪了下来,胤祯扫了众人一眼,见李光地和温达两位久不上朝的上书房大臣也都赶来了,不由微微点了点头,而后一言不发的径直进了旁边的偏殿,一众人都不由面面相觑,迟疑了下,才鱼贯而入。

    见一众人都跟了进来,胤祯的目光从一众上书房大臣领侍卫内大臣身上逐一扫过,最后停留在了一名戴着水晶石顶官帽的官员身上,这是五品顶戴,太医院的院使就是正五品,略一沉吟,他才问道:皇上病情如何

    太医院院使孙之鼎早被胤祯盯的浑身不自在,一听这话,连忙上前躬身呈上早已准备好的康熙脉案,道:这是皇上的脉案,请皇太子过目。

    胤祯幼年时处略学读过一点医书,这些年早就忘得一干二净,当下接过脉案放在一边,道:直接说。

    康熙的脉案可是太医院一众太医精心整编过的,见胤祯看都不看一眼,孙之鼎登时便大感紧张,稍稍沉吟,他才躬身道:回皇太子,皇上此乃二次中风,眼下病情危及,药石无效,微臣等手段用尽,却毫不见效,微臣等无能,恳请皇太子责罚。

    皇上昏迷多长时间了胤祯沉声问道。

    孙之鼎听的心里一紧,生怕胤祯问中风缘由,在座一众上书大臣,可是有懂医的,要是现场质疑,可不是好玩的事,他忙躬身道:回皇太子,皇上昏迷时间已有近二个时辰。

    胤祯略一沉吟,才沉声道:药石无效,何以不尝试针灸

    针灸孙之鼎一楞,中风可是头部问题,如何敢针灸,好则罢,如是有个万一,康熙若是因此死了,那可是脱不了干系的,稍一沉吟,他才谨慎的回道:回皇太子,针灸风险太大,无人敢尝试。

    风险太大,难道拖延不治就没有风险胤祯语气颇为不善的道:你说说,皇上这情形,再拖延下去,会是什么后果

第548章 太子心思

    皇太子就是什么意思难道不放心,想一不做二不休,彻底致康熙于死地孙之鼎登时就额头见汗,这风险可不是一般的大,而且事后不论成败,他都难逃一死,他不觉又将身子往下躬了躬,迟疑着道:回皇太子,微臣不敢言。

    本宫问你,针灸有没有丝毫希望胤祯沉声问道。

    看来皇太子这是铁了心,要把他往死里逼了,孙之鼎顿时急的满头是汗,急速的思忖了片刻,他不由灵机一动,沉声道:回皇太子,脑部针灸治疗中风,惯用疗法是放出淤血,风险极大,若是见效,皇上或有清醒的机会,不过,这机会微乎其微,而且,稍有差池,皇上会即刻,诸位中堂大人,有明医理者,微臣恳请皇太子征询之后,再做决断。

    听的这话,一众上书房大臣顿时腹诽不已,有这么祸水东引的吗这事情谁敢表态一个个立刻低头不语,生怕胤祯点到自己头上。

    胤祯扫了众人一眼,微一沉吟,才道:张鹏翮。

    张鹏翮心里一跳,暗暗叫苦,这事又不是朝廷政务,可不能率先表态,他忙躬身道:微臣在。

    你马上谴人回京将京城所有懂医术的西洋传教士带来,俄罗斯馆也着人去问问。胤祯吩咐道:一个时辰内必须赶到。

    一听这话,张鹏翮不由大喜,忙躬身道:微臣谨尊皇太子谕令。说着便赶紧躬身退了出去。

    其他几位上书房大臣不由大为傻眼,太子这招可是太着痕迹了,这事随便谴个护卫都能办,何必要张鹏翮亲自去办这不是成心把他摘出去吗

    胤祯看了众人一眼,才道:孙之鼎,你先去与众太医商议具体针灸的方案,皇上昏迷的时间已经足够长,耽搁不起。稍一沉吟,他才接着道:本宫与诸臣工也商议一下,是否进行针灸

    见胤祯居然如此处理,孙之鼎不由一阵失望,看这情形,最终还是要针灸,他忙躬身道:微臣尊命。

    待孙之鼎退出,胤祯第一个便望向八阿哥,道:胤禩,你是何意见

    胤禩是真不知道老十四这葫芦里卖的什么药,他是想救康熙,还是担心康熙不会死不过,这个问题,实在是难以回答,略一沉吟,他便从容道:回皇太子,臣是关心则乱,此时已是六神无主,实难辨别其中利弊,还望皇太子恕罪。

    这话虽有油滑之嫌,却也算是得体,胤祯又瞟向了显亲王衍潢,沉声道:衍潢,你是何意见

    衍潢显然未料到胤祯会突然问到他头来,这事情可大可小,坚决不能乱说的,微一沉吟,他便沉声道:奴才不懂医理,实不敢妄言。

    胤祯眉头微微一皱,正待开口,却听的达春在外禀报道:禀太子,三爷五爷他们赶到了,在外候见。

    他们来的倒是够快,胤祯毫不迟疑的道:请他们进来。

    很快,老三胤祉老五胤祺等一众皇子就鱼贯而入,齐齐抱拳半鞠见礼,胤祯看了看,除了老九老十三两人,京城的成年皇子皆已到齐,他不由暗松了口气,看来,老十三两人已经掌控了步军营的人马。

    待众人起身,胤祯便道:衍潢,你将方才的情况给他们通报一下。

    衍潢应了一声,便将情况简短的说了一遍,胤祯接着便道:如今正在商议是否考虑对皇上进行针灸治疗,时间紧迫,大家各抒己见。

    康熙不论是否进行针灸治疗,怕都是凶多吉少,这事情猜对了没奖,猜错了怕是有大祸,在场众人都掂的清这事情的份量,谁也不敢轻易开口,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何必去做这出力不讨好的事情。

    等了片刻,见众人都不出声,胤祯便缓缓说道:本宫对中风病症知之不详,但皇上昏迷不过一个时辰,领侍卫内大臣就连夜通知我们,可见病情之凶险猛烈,若不及时施救,继续拖延,情形可能更坏,我认为针灸治疗,至少还多出一份希望。

    一众皇子上书房大臣领侍卫内大臣都揣摩不透胤祯的真实想法,太医院院使孙之鼎说得很清楚,针灸治疗风险很大,治愈的希望却很小,不知道太子是真心想救康熙,还是想借这机会彻底致康熙于死地,这事谁也不敢掺合,反对也不妥,赞成也不妥,胤祯既然不点名问,他们也乐的不做声。

    见没人吭声,胤祯干脆的道:既是无人反对,那就这样定了。说着,便站起身来。

    八阿哥胤禩此时却开口道:针灸治疗,风险太大,万一有不忍言之事,恐招致物议,有损皇太子声誉,恳请皇太子三思。

    听的这话,胤祯缓缓的坐了下来,心里却是颇为的欣喜,老八肯如此说,那是设身处地的为他考虑,可见老八是彻底的放下了争位的念头。

    见胤祯是铁了心要针灸治疗,不管他是出于何种目的,做为十四党的大员的李光地都必须得支持,他现在才明白胤祯为何要将张鹏翮支开,见胤禩开了口,他便接着道:是非公道自在人心,皇上目前病情凶险,针灸治疗总比束手无策多出一分希望,老臣赞成皇太子提议。

    李光地说完之后,整个偏厅一片安静,众人都清楚,李光地这是在抛砖引玉,正在犹豫是否借这个机会投太子所好,富尔丹却已躬身说道:奴才附议。太医院的那些个太医历来是不求有功,但求无过,更喜欢夸大风险,以便事后推卸,奴才不懂医理,太医既说有希望,便应全力一试。

    一听这话,马齐登时就动了心,八阿哥方才的话已是彻底的表明了支持太子的立场,他也没什么好顾忌的,正待开口,十阿哥胤誐却是抢先开了口道:这话有理,那些太医生最喜虚言恫吓,应该命他们竭力一试。

    好。胤祯立即接着道:即便拼着遭人非议,本宫也要命太医全力以赴,本宫不想因此而抱憾终生,事不宜迟,命令太医马上准备。

第549章 稳定人心

    西偏殿,自太医院院使孙之鼎回来说,皇太子让准备针灸的方案后,一众太医便都是愁眉苦脸的枯座不语,他们都不是滥竽充数之辈,康熙这情况,他们都清楚,是脑内出血,凶多吉少,若是侥幸能挺过去,还是有清醒的可能,但康熙能不能挺过去之后能不能清醒,多长时间才能清醒却是谁心里也没底。

    有关康熙的针灸治疗方案,他们是早有准备,制定出来之后又经反复讨论,却是没人愿意或者是敢于实施,因为康熙现在本就是命悬一线,即便是针灸,也不敢保证康熙不是死,而且,即便是有效,也不可能是立竿见影的效果。

    而朝廷一众王公大臣却是历来只看疗效,康熙若是就此驾崩,他们按例也就是个即行革职,戴罪当差的处罚,毕竟还有日常侍侯护理康熙的周罗两位太医做替罪羊。如果针灸之后,康熙当即驾崩或者是拖个一天半日的驾崩,那搭进去的可不就是几个太医那么简单。

    这笔帐,太医院的一众官员太医都会算,因此,在听到皇太子让准备针灸的方案之后,一众人都不由一脸的苦涩,太医看起来是荣耀无比,名利双收,实则个中甘苦,唯有他们自己最清楚。

    给皇帝妃嫔治病,可是非比寻常,真正是一药误投,生死所系此并非虚言,乃是御医的真实写照,别说是用错药,便是份量有误,那也是祸不可测。除此之外,他们还得处处防着内府官员太监设置障碍,不时得给这些人行贿孝敬,以免这些个小人从中作梗,银钱都是小事,太医毕竟名声在外,不愁没有进项。

    他们最怕的是卷进权力斗争的旋涡,宫禁之中,勾心斗角,尔虞我诈,变幻莫测,他们这些随时进出皇宫的太医,稍有不慎,便会卷入进去,惨遭杀身之祸。

    康熙中风的背后隐隐约约有皇太子的影子,这事情,院使院判和几个当事太医都是心知道肚明,皇太子如今又坚持用针灸治疗,其用心亦是不言自明。

    真不知道,此劫过后,太医院能有几人逃得活命院使孙之鼎暗叹了一声,才打起精神道:诸位,针灸治疗应是在所难免,既然已无退路,只能拼力一博,再顾虑也是枉然。说着,他取过针灸方案,提笔利落的署上自己的名字,而后递给张院判,道:皇上病危,乃是朝野瞩目之大事,不要存侥幸心,都签字吧。

    张院判接过方案,却是大为犹豫,这哪是什么治疗方案,纯粹是生死薄,签名之后断无生理,就凭这十几个太医还能弄成法不责众的局面就在他犹豫之时,皇太子胤祯却是带着一帮人走了进来。

    众太医一见,连忙起身准备行礼,胤祯却摆了摆手道:免礼,针灸方案可已制定出来

    孙之鼎忙躬身回道:回皇太子,针灸治疗方案早已备下,皆因成功治愈的机率太小,未敢提出,微臣恳请皇太子三思。说着,他便躬身呈上方案,道:请皇太子过目。

    胤祯却没接,径直在一张椅子上坐定,开口说道:既是早备有方案,即说明针灸治疗还是有一定的机会,不必再犹豫,竭心施为便是。

    一听这话,孙之鼎也不敢再进言,忙躬身道:微臣尊命。

    胤祯点了点头,语气温和的说道:皇上病情凶险危急,你们不要有顾虑,尽管放手施为,事急从权,本宫给你们最大限度的权限,扎针药方用药等都不必请示,只管施展你们的手段。

    若是万一有不忍言之事,本宫绝不责罚,若能邀天之幸救醒皇上,便是擎天保驾之功,有功人员一律官升三级,赏银二千两,本宫还另划拨十万两给太医院以资奖励。

    这话一出,孙之鼎不由一呆,皇太子这是什么意思这到底是救康熙,还是杀康熙不过,不管怎么说,有这句话,太医院的一众太医算是有了条活路,他忙率先跪下,叩首道:皇太子隆恩,太医院上下,即便肝脑涂地,亦在所不惜。

    胤祯起身道:皇上昏迷时间太长,要抓紧时间,本宫期待着你们的好消息。说着便快步走了出去。

    一众皇子上书房大臣领侍卫内大臣皆是满头雾水的跟了出去,皇太子这话,可真是让人难以琢磨,太医们把康熙治死了,不追究责任,救活了有重赏,到底哪个才是重点

    出了西偏殿,胤祯扫了一众兄弟一眼,才道:皇阿玛病危,诸位兄弟就暂在小汤山行宫住下,为皇阿玛祈福吧。

    一众皇子心里都清楚,老十四这是要软禁他们,不过这理由却是光面堂皇,无法驳斥,胤禩胤誐胤禑三人已是带头躬身道:臣等尊命。老三老五几个没法,也只的躬身领命。

    待一众皇子退下,胤祯才带着一众上书房大臣领侍卫内大臣来到前宫正殿日常处理政务的地方。

    见胤祯一行进殿,值守太监急忙多加了几盏烛台,整个大殿立时明亮起来,胤祯落座之后,便招呼众人坐下,微微沉吟,他才道:诸位皆是朝廷股肱之臣,骤逢大变,当以何事为先

    胤祯这话的意思再明白不过,要抓兵权,马齐先前就欲表现,却是被人抢了先,当下不再犹豫,立即便开口说道:皇上一身之安危,系江山社稷之稳定,奴才窃以为,当前应封锁消息,以免京师地方动荡不安,继则,令京畿兵马严阵以待,以防居心叵测之人乘机做乱。

    听的这话,几个领侍卫内大臣心里都是一惊,康熙还未死呢,皇太子也还未登基,就开始要剥夺他们的兵权了这可真是一朝天子一朝臣。

    李光地却是不动声色的瞥了马齐一眼,这种情况下,胤祯若是不掌控兵权,极易予人以可乘之机,可康熙现在能否清醒过来,还是未定之数,事情可不能做的太绝,否则万一康熙清醒过来,则难以收场,而且只认康熙的那几个上书房大臣和几个领侍卫内大臣也未必会同意,若是引起争议,反倒可能搁置下来。

    略一沉吟,他便开口道:皇太子身负监国之责,当此大变,唯稳为上,一则加强皇上陛驻行宫之警卫,二则加强皇宫之戒备,三则严控京师之兵马,唯有掌控步军营和西山丰台大营,才能维护京师之稳定。

    胤祯一听这话,便知李光地这是在提醒他,先不要动侍卫处亲军营前锋营护军营的几万人马,不由的暗暗点头,这些人马暂时不动也好,万一康熙没事,也好有回旋余地。

    同是八爷党大员的萧永藻见马齐已抢先表态,也不甘落后,立即便道:皇上病情危急,奴才恳请皇太子召集皇族宗亲王公大臣前来,一则为皇上祈福,二则也防皇上召见。

    这法子是不错,将各旗的旗主和王公勋贵都一并软禁在小汤山行宫,可谓是彻底断了乱源,不过,如此一来,再夺兵权可就有些名不正,言不顺。

    微微沉吟,胤祯才沉声道:皇上病危,不容有乱,嵩祝,你历任军中要职,熟悉营伍,西山丰台大营统辖十二营,其中不少是你以前的部属,这几日你暂住丰台大营,以防生变。

    嵩祝没想到胤祯竟然会派他去坐镇丰台大营,皇太子这是在向自己示好他微微一怔,立即躬身道:奴才尊命。

    李光地却是暗暗赞不已,皇太子这手段还真是让人刮目相看,此举对嵩祝可谓是恩宠有加,嵩祝是康熙一步步擢拔起来的,对康熙忠心耿耿,有他坐镇丰台大营,丰台大营绝对乱不了,康熙没清醒过来之前,这部分人马都可说是在皇太子的掌控之中,即便康熙清醒过来,对此也不会有意见。

    更重要的是,皇太子通过这事释放出来的信号,他会重用原来康熙信任的大臣,这有利于稳定人心,稳定朝局。

    胤祯微微点了点头,又接着道:衍潢富尔丹你们几个领侍卫内大臣职责差事不变,不得有丝毫懈怠。

    虽说职责差事不变,但经胤祯这个皇太子嘴里说出来,意义可就不一样了,这意味着,即便胤祯登基,他们也可能继续担任领侍卫内大臣,衍潢富尔丹几人急忙齐齐躬身道:奴才尊命。

    稍一沉吟,胤祯接着道:富宁安萧永藻富尔丹伊德,你四人连夜进京,会同胤禟胤祥两人,通知京城贝勒以上爵位的宗室赶来小汤山行宫为皇上祈福,也防着皇上万一要召见他们。

    富宁安四人忙齐齐躬身道:奴才等尊命。

    李光地原本还暗自奇怪,胤祯怎得闭口不提位置最为重要的步军营,一听这话,才明白原来不见露面的九阿哥和十三阿哥是去夺步军营的兵权去了,他不由放下心来,太子行事周密果断,手段老辣,根本无须多加操心。

第550章 掌控局面

    见嵩祝富宁安二人都分派了差事,王掞颇有种受冷谈的味道,略一沉吟,他便躬身说道:禀皇太子,皇上病危,被圈禁的大爷二爷是否也能召来,以全孝道,另则,能否着京畿各寺院道观为皇上颂经祈福

    胤祯看了王掞一眼,这老臣还真是念旧的主,胤礽胤禔两人如今已是不足为惧,召集过来,万一康熙有什么不测,也能见上临终一面,既能卖人情,也可显示自己的气度,这二人也不能总是关着不放。

    微微沉吟,他才道:此事虑的周全,本宫写份手谕,富宁安你们一并将他二人带来。说着,他便提笔草写了份手令,用印后交给富宁安,而后说道:至于京畿各寺院道观颂经祈福一事,明日视情况再定。

    待嵩祝富宁安等五人躬身退出,胤祯看了众人一眼,才道:皇上这情形,一时半会怕是不会清醒,明日事务繁多,几位老臣就不用陪本宫守着了,先去歇一歇。

    李光地忙躬身道:皇太子体恤臣下,乃是臣等福分,不过,皇上病情未稳,臣等岂能合眼,请皇太子前去配殿守侯,臣等在此为皇上祈福。

    胤祯点了点头,也不多言,起身出了正殿,在门口看了一眼站的跟钉子似的兵丁一眼,又回头望了殿内一众老臣一眼,他停住脚步,招来一名太监吩咐道:着行宫的御厨给诸位皇子大臣还有一众太医做一份夜宵,这几日辛苦,一应宫女太监,本宫额外打赏,叫他们都精神点。

    喳。一听有赏,那太监利落的扎了个千儿,道:奴才这就去通知。

    跟在后面的衍潢不由微笑道:皇太子可真是宅心仁厚。

    这是应该体恤的,本宫还指望他们出力呢,都累坏了可不成。胤祯边走边说道,两名站姿笔挺的兵丁见他过来,忙半跪行礼,他停住脚步看了一眼,才对衍潢道:侍卫处的侍卫和亲军营的兵丁,宵夜是不成的,每人加发一个月的饷银,你把名册报上来,本宫明日给你银票。

    衍潢听的一喜,忙躬身道:皇太子爱兵如子,奴才替一众兵丁谢皇太子厚赏。

    那两名兵丁也是大为欣喜,跟着行礼道:奴才们谢皇太子赏。

    胤祯微微点了点头,吩咐道:着人将八哥十哥两人请到东偏殿去。

    胤禩胤誐两人赶到东偏殿,见胤祯还未到,待太监奉上茶水之后,胤誐便屏退了屋内的太监,低声问道:八哥,老十四这葫芦里卖的什么药为什么如此卖力说着他指了指康熙的寝殿,接着道:我还真是没琢磨透。

    没事别瞎琢磨。胤禩低声告戒道。

    八哥,您就点拨一下嘛,要不这心里跟猫爪挠似的。胤誐涎着脸央求道。

    胤禩白了他一眼,微微沉吟,才道:皇阿玛的情况,是针灸好,还是不针灸好

    听的这话,胤誐微微一怔,略想了想,才道:这谁知道啊

    对,这就是关键。胤禩沉声道:老十四如此做,已是最好的办法,这里处处都有人盯着,还能怎么着别忘了,他是皇太子身份。

    胤誐点了点头,已是明白过来,康熙这情况不针灸会是结果针灸又是什么结果只有天知道,老十四坚持针灸,康熙若是清醒了,那完全是他的功劳,康熙若是驾崩了,他就是新君,谁敢说他做错了针灸治疗也是为救康熙不是相反,老十四若是不采取措施,反而容易招人诟病。

    胤禩却是低身问道:你从京城出来,京城可有动静

    京城胤誐转念已是明白,八哥是问的步军营情况,他忙道:出城时,步军营已经开始戒严了。

    动作那么快胤禩不由微皱了皱眉头,不知道鄂伦岱是什么下场,老九应该不会眼睁睁看着他被斩吧,那八党可就烟消云散了。

    胤禩正待细问,却见胤祯快步走了进来,忙起身虚迎了两步,正待行礼,胤祯已是含笑道:没有外人,八哥无须多礼。说着,他径直走上前,随意的坐下,道:我刚从西偏殿过来,太医们已经开始在施针了,是否见效,天明便可知道。

    略一停顿,他才接着道:我已命人连夜将京城贝勒以上的宗室召集过来,八哥十哥帮着安顿一下。

    将贝勒以上的宗室都召集了过来那不得有近百人胤禩暗叹老十四狠,没有这些个王公宗亲,京城想乱也乱不起来,他忙躬身道:臣胤禩尊命。起身,他又道:是否要将他们单独隔离开来

    胤祯略一沉吟,才道:那倒不必,以旗分隔便可。顿了顿,他才道:若是他们要见皇上,告诉他们太医正在施针,在院子门口磕头就行,你二人先去忙吧。

    待胤禩两人退出,胤祯微微往后靠了靠,康熙的二次中风,死亡率和致残率是相当的高,这年头,仅靠中医,机率就更低了,他最怕的是康熙落下偏瘫的残疾,那对他对整个大清而言,都不亚于一场灾难,不知道针灸之后,会是什么结果他心里也是忐忑不安。

    转而他又想到,来了这么长时间,怎得不见李德全来见他李德全应该是最清楚康熙中风的情况,要不要叫他来问问略想了想,胤祯又达消了这个念头,此时见李德全,容易让人胡思乱想,还是不见的好,估计李德全也是顾虑这一层,才不敢来见自己。

    正自东想西想,达春却在外禀报道:主子,罗静在外求见。

    估计是京城有什么情况,胤祯随口吩咐道:让他进来。

    罗静进来便躬身道:禀主子,京城传来消息,十三爷九爷隆科多已经强行羁押了鄂伦岱,掌控了步军营,如今步军营兵丁尽出,对京城实行了宵禁。

    胤祯微微点了点头,老十三和隆科多两人掌控了步军营,一众王公大臣又都全部软禁在小汤山行宫,若是康熙驾崩,这局面则尽在掌控之中。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5744/ 第一时间欣赏大清弊主最新章节! 作者:塞外流云所写的《大清弊主》为转载作品,大清弊主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大清弊主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大清弊主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大清弊主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大清弊主介绍:
当一个宅男传越成为康熙帝的十四子爱新觉罗胤祯时,改变的不仅是大清朝的历史,为争夺皇位,胤祯强势出手,强势到康熙和一众王公大臣对他爱恨交加,却欲罢不能,一众皇子对他恨之入骨,却只能强颜欢笑。让我们一起去感受九龙夺嫡的艰辛,初登大宝,自上而下改革的困苦,西伯利亚,阿拉斯加,大洋州,都是我们的!大清弊主已经完结,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大清弊主,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大清弊主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