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言情小说唐骑TXT下载唐骑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唐骑全文阅读

作者:阿菩     唐骑txt下载     唐骑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一三四章 天策大唐

    二诩灭亡后二十七年,冬,张迈进驻凉件。此时的他牢掌控了安西以及河西的大部分,声威所及,吐蕃、党项、回讫诸族也都产生了敬畏。

    远在桓罗斯的萨图克这时当然还不知道张迈最近的情况,但他听到张迈吞并沙瓜、逼退伽的消息之后就已经暗中向宁远派出使者,再次表明对张迈的敬畏,并强调自己向阿尔斯兰投降诚属无奈之举。吐蕃高原上,阿柴、脱思麻诸部也闻风而动,向凉州方向派出使者。党项李彝回到定难后与诸叔伯兄弟商议,也暗中派人向张迈示好。

    但这些使者全部都还没有到达凉州,天寒地冻的,西北的道路又不好走,就是凉州城内也是积雪为患。李文谦拿出了全部的存粮才算勉强够给进驻城内的唐军糊口,不过城中百姓却都不慌,因为谁都晓得这种状况是暂时的,只要挨过这个冬天,占定了安陇的张迈当日不会让凉州饿着。

    番禾焚毁之后,河西五都尉分头占据凉州诸要地,薛云飞占据喜麟,曹昆占据休屠,寰建男占据白山戍,薛云山占据昌松,姜山跟蹑着张希崇的尾巴远略到黄河岸边的乌兰一这里是灵武进入凉州的必经之地。至于凉州城内,虽然只剩下兵马三千人,张迈却是稳如泰山。

    凉州不像被回讫占领的甘州,由于有汉人政权留后,所以道一级和州一级的衙门还完好保存着,多年过去虽然未曾增筑,但有人住的房屋就不容易老旧,且这毕竟是大唐帝国一道府级别的建筑物,根基十分扎实,只要不遇到火灾屹立数百年也不成问题。所以张迈入城之后就以此作为凉州政务厅以及各司衙门的所在地,下令甘州各司陆续迁入。

    这一天,跟着郑渭抵达凉州的老家人正在忙着清理有司分配给郑渭的住所一这是一座有几十年历史的府邸。当初可能是某个富商的住处,但凉州破落以后,一度被吐蕃人占为己用,后来战乱频仍,甚至曾被牧民当做避风养猪的处所,郑渭入住之前李文谦已经派人打扫过,不过郑渭还是一进门就闻到了一股粪臭,无奈之下只好命家人加紧打扫,自己先在后园搭一个大军帐作为临时住所,他日间前往有司衙门办公,晚间就住进这座大军帐一继续办公。

    可是这一日清晨,郑渭才要冉门时,却听街道上都喧闹了起来,他奇道:“今天是有什么节庆么?。他初来乍到,还不太了解凉州的习俗。就派了人去问,自己却先到了政务厅处理公务,不久家人回来禀报,原来却是张迈眼看城中积雪为患,竟然亲自提了扫把、铲子,带领了石拔、田瀚、卫飞、郭漳等将校,赶到大街扫雪。

    威震天下的大将军亲自上街扫雪?这可是百年罕闻的事情!消息传出全城轰动,一开始是家家户户都赶来看热闹,都:“那就是大将军?那真的是大将军?”得到肯定的回复后更是骇异。

    张迈扫雪扫到的坊间父老吓得出来劝道:“大将军,这扫雪乃是粗活,您却是万金之躯,这,这,如何使得!”张迈笑道:“什么使不得!诱语说:各家自扫门前雪。但我觉得,既然我住到了凉州城来,这里就是我的家。我也希望全城军民不要太分你我。如今大雪既然妨碍了我们的生活,我们就该行动起来,扫雪铲雪,将家园打扫干净了,日子才好过。你们说是么?至于说什么粗活,我们本来就是粗人,正好干粗活。现在没仗打,我们就当劳动劳动筋骨

    父老见了都甚汗颜,道:“街道不干净,这本是我等的责任,如今却让大将军来费心劳力,我等心中如何能安?”因此动了各家个户,无论男女老少,只要能动得了的,都出来打扫街道,不多时全城都行动了起来,连没轮到值的军人也都出来帮忙。

    负责凉州城防的邱子赛听到消息,派人前来保护、遮拦,却被张迈骂了回去:“你这是干什么?”

    邱子害道:“我军进驻凉州不久,城内只怕尚未肃清,就怕人群之中埋伏着一两个回讫余孽、吐蕃奸细,万一这些人趁着人多口杂,对大将军意图不轨,那”,那可就糟了。”

    张迈冷笑道:“什么回讫余孽,吐蕃奸细,以后你少给我说这等话!现在凉州城内,不管以前是什么族,只要以后遵纪守法,就都是我们大唐的子民,是我张迈的父老兄弟。我和凉州的父老兄弟呆在一起,能出什么事情!再说你也不看看,我周围都是什么人全都是百战兵将,别说几个奸细,就算是来一队兵马,我们也顺手干掉

    石拔等都叫到:“就是,有我们在,怕什么!”

    邱子塞只好退去,却还是安排了人埋伏在张迈扫雪处附近的各个屋顶一诚如张迈所言,有石拔等人在身边,等闲冒出几人几十人来都近不得他身,不过冷箭却是难防,因此他便作出如此应对措施来。

    郑渭听了经过,笑道:“张龙镶就是会做人?”

    果然,这一日之后,满凉州的百姓对张迈无不称颂,市井之间的气氛也活跃了起来,虽在寒冬之中,却人人觉得甚是温暖安心,孩子们也就罢了,有一点年纪的却都道:“咱们往后有福了。之前见这位大将军如此声威煊赫,我们还担心是个穷兵默武的人,现在看来,分明是百年难得一见的圣君!他既然能够外慑胡虏,又能内安百姓,往后我们可有好日子过了

    这场扫雪扫了三日,由于全城出动,三日间不但扫完了街道,连许多的屋顶都清理了,第四日张迈听说城中有些百姓颇受严寒之苦,便命石拔带领没有轮值的士兵出城伐薪烧炭,凉州百姓本来都在屋内避寒,听到消息自组织起来,共得二千余人,随着数百兵将出城劳作,不但半点赏赐也不求,其家中妇女还帮忙送饭。

    这一轮下来,烧得木炭十几万斤,张迈命士兵送到各贫寒人家,送了一大半之后,尚剩下一小半可以补贴军中所费。这时候第一批开到凉州的铁匠已经在坊间开炉打铁,张迈却在城的另一头找了一块地方,趁着冬日无事,教导起郑渭带来的那帮沙州少二,二凉州的小“儿趴在窗户外偷听他也不赶,到了下午叉引默糊,点了未轮值的将校,总结过去两年所经历的战争。讲演兵法,练习武艺。

    所有这些事情他都公开进行,凉州城内的百姓有来看热闹的,也有看着看着、听着听着,忍不住加入其中,张迈更从中挑选了其中资质较佳者入学入伍,他不是凉州的政务官,却已经帮助凉州的政务官将一座凉州城料理得井井有条。

    盛世时人口聚于市井,战乱时人口散于乡山。凉州的人口基数本为河西之冠,但大乱之余,市井难以安身,所以城中之人先是散到市郊就食,后来市郊也乱了,便下流到各处乡村。有的甚至隐匿到山林之间,卖身为土豪、寺庙的农奴。

    凉州城内本来有许多名寺大刹,但宗教场所必然依附着人口,人口一分散,和尚们也就得跟随人流而散于四方,由于各处土豪笃信佛教,因此对有一定威望的僧侣都甚拥戴,这些僧侣驻锡各山各部,因此凉州以外的寺庙逐渐兴盛起来,并成为流散各地的百姓的保护伞,如此互为因果,而使凉州诸县优于州城,而山野乡村的人口总数又远过于诸县。

    及见河西渐定,又听说张迈在凉州城内的种种德行,一些有眼光的高僧便率徒众进驻凉州城,或选原先遗址,或择破落寺庙,以“回归”为名,赶紧要到这座有望重新成为西北中枢的名城来圈地盘。

    这些僧侣通常都不是空身而来,既然来到,必带着徒众,必带着财物,甚至会带来信徒。一座几十人的寺庙,必须有上百人为之提供衣食住行等诸般配套,若有数百和尚抵达,则相关的市井行当都会带动起来。僧侣比例失控会给国家造成巨大的负担,但在某些时候,宗教却是能够在一些政治无法进入的领域挥其难以估量的作用,因此张迈对这些主动亲近的寺庙都展现出一种欢迎的姿态。

    在春天到来之前,凉州城竟然就逆着天寒地冻而渐渐变得热闹起来,而这些是李文谦在一个月前所不敢想象的。

    这一年即将过去,当张迈忙着扫雪、烧炭、教学的时候,郑渭却在庶务之余,不分日夜地与郭师庸、慕容归盈、孙等人探讨西北大唐官制的调整,乃至国号的拟定!

    是的,尽管已经成为连契丹、后唐也不敢忽视的重大军政势力,但到现在他们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名城来称呼自己。所谓安陇,所谓西北大唐,都只是在混乱期的权宜称呼,按照大唐的旧制,安西、河西曾全部归入陇右道,但郑渭却对“陇右”二字显得很不满意,慕容归盈建议称“雍”孙建议称“凉”张毅建议称“秦”但郑渭却觉得要么太过狭隘,要么不够确切。

    “这个称谓,必须符合我们当前的情势”郑渭说:“但是同时,他又必须是前途无量的!”

    这一来可将老家伙们都考倒了,既然符合当前的形势?又要前途无量?他们有些不明白郑渭的意思,郑渭道:“大家还不明白么?我们和萨曼订交,名义是“大唐安西大都护府”

    我们在实质上是独立的。但大将军却不想在名义上自绝于华夏。现在我们虽然又兼并了河西,但我想大将军的这份心意应该还没有改变。

    “那么称雍或者凉,不就可以了么?”慕容归盈说。

    “这两个称呼都太狭隘了。而且这两个称呼,一定下来之后,可能往后就改不了了,且又会和大唐之号冲突。”郑渭道:“我觉得还是不够好。”

    这时张中谋目光闪烁着,只是他站在父亲后面,不敢说话,郑渭注意到了,唤道:“中谋,你可是有什么好想法?”

    张中谋鼓起勇气,从张毅的背后站出来,说:“我想,大将军的意思,应该是不准备现在就称皇称霸吧。”

    郑渭点了点头,道:“是,其实大将军对这些名号并不重视,但天下人却很重视,他自己也未必会想得很妥帖,所以我们必须帮他想好。”

    张中谋道:“既然如此,那我们就不建国,而开府吧。”

    “开府?”

    “对”张中谋道:“如今我军不但疆域越来越大,而且兵将越来越多,如郭、杨、薛诸个将军,放之于诸国都足以独当一面!但现在却还以中郎将之衔号之,只怕已经不合时宜了吧。”

    众人等人均点头道:“正是。”郑渭道:“确实应该重定军衔了。中郎将之本意,乃是在将军与都尉之间立一过渡之衔。当初我军才得疏勒时,地狭兵少,所以便称中郎将,实际上与大唐兵制本意不甚符合。之后大军东进,先是拓地,要么被围,文武双方忧心的都是生死存亡的问题,所以此事拖到今日。”

    张中谋道:“但现在,我们却是有功夫来做这个事情了,因此我认为,应该调整诸中郎将之衔号,凡于河西之战中有大功者,当正式迁升为将军!而大将军又在诸将军之上,因此当建帅旗,称元帅!”

    “元帅么?”郑谓眼中露出赞赏来。

    张毅却皱眉道:“以大将军之功勋,称帅无不妥,只是这还是大将军个人之称号,与现在我们在讨论的话题不搭边。”

    张中谋却道:“不!这是相互有关的。大将军既由膘骑大将军再进一位,按我大唐制度,膘骑大将军勋同国公,国公再进一级,便是王爵!以大将军之功勋,可立帅旗,建天策府,号:天策上将!”

    “天策上将!”屋中所有熟悉大唐历史的人都脱口惊呼出来!

    天策上将可不是单纯的“上将”!在大唐历史上,那是只有一个人才担当过的特殊称谓!在他之后,就没有人敢用这个称号,所以这个称号虽然非皇帝,却比皇帝还更加空前绝后!

    而那个唯一的天策上将,便是还没有成为皇帝的天可汗一李世民!

    生日里头还要加班,加班完还要码字。这什么事情啊!

    大伙儿用月票安慰安慰我吧。

    ,

第一三五章 北庭分裂

    张迈看着郑渭等人呈上来的文书,笑了起来,不过这个称号听起来确实很威风,也很顺耳,合张迈的口味。

    “好吧,那就天策上将吧。”他说:“那么以后我们便是天策大唐。咱们的军队,就叫天策唐军吧!”

    慕容归盈等都愕了一下,天策上将他们可以接受,可是天策大唐、天策唐军的说法,以前没听过,不过张迈既然已经开口,郑渭又说:“好!好名字!”他们也就都不反对了。

    反正今日之府兵制,并非当年的府兵利,则张迈之天策,也不见得一定要是李世民之天策。

    然而这个名字叫出来,谁都知道天策军的野心所在了。

    “至于分司、分曹,叫什么诸曹衙门,这衙门两个字我不大喜欢。”张迈说:“以后一州一城办理政务之处,就叫政务厅吧,办理军务的就叫军务厅,诉讪所在,就改叫法务厅吧政务厅云云,以前只是张迈口头的叫法,马小春等奉承上意,慢慢叫开,并不正式,这时张迈开了口。张中谋就记了下来,将之变成正式的称呼。

    张迈又看着元帅以下的将军设置,见郑渭在中郎将以上,设云麾将军、归德将军,再其上设冠军大将军、怀化大将军,再其上,设辅国大将军,再其上,设膘骑大将军。

    这些是慕容归盈等遵从大唐武官设置,张迈却看得有天头大觉得很难记得,就说:“太复杂了。中郎将之上,就叫将军吧,将军之上设上将军,上将军之上设大将军。大将军只是就是元帅,这样可以吧?。

    张毅等又是一愕,郑渭却微微一笑道:“这样好,西北武人文化不深。简单一些好

    跟着又说纪年,张毅等以为,应该改元,“虽然元件未曾称帝,不过我天策大唐实已自立,何必再用他国之纪?”他改口到也快,马山就叫元帅了,并呈上一一张的年号列表,什么天圣、咸平、景德、建隆,”

    张迈登时想起后世的公元来,不过他也不会换算,也不知道现在算是那个公元的多少年,反正现在也没必要去用欧洲来的东西,就说:“别弄得太麻烦,就叫天策元年吧。以后只要咱们这个政权不灭亡。就这么一年两年、十年百年地叫下去,不用换个当政者就改个纪元那么麻烦。”

    张毅慕容归盈等又是一愕,郑渭笑道:“妙,就是这样!”

    张迈随口与众大臣应答,张中谋运笔如飞,一一记录,日后天策大唐的许多重大制度,便在这间小屋子里三言两语便定下了,当然在张中谋的记录中,这次会议变得相当的正式,而张迈与群臣的对答经过润色以后也变得相当的典雅,个个出口成章。

    随着新政的议定,一批新的印章也开始篆刻,天策大唐及其附属国盛产玉石,因此大小诸司诸曹。俱用玉印。同时由于张迈反对避讳。因此将鱼符也改了回来,仍称虎符,第一批的虎符则分为金、铜两类。于玉印一起连夜铸造。

    这个冬天,孙在心满意足中病逝,慕容归盈转入参谋系统,杨定国被尊为安国公,河西一战中有功人等俱得提拔,其中郭洛、杨易、薛复三人被册封为上将军,慕容春华、郭师庸、安守敬、奚胜、石拔等俱拔为将军,安守业、田浩、邱子寒以及河西五都尉等一大批有功将领为中郎将。

    所有的这些,在天策元年到来之前都还只存于纸面,慕容归盈与张毅等约定要秘密其事,要等来年建元再当做喜事一并颁布。

    可惜这等事情本非涉及存亡之秘密。不知道如何就泄露了出来,凉州城内听说改元都兴奋起来,那些涉及到的迁升将领更是很快就收到了不知从何处传来的风声,,

    都是大冬天,可正当凉州的文官与参谋正热情高涨的时候,北庭却变得很冷,很冷,冷得有一种地狱般的冰凉。

    杨易和慕容春华都在积极规刮着龙泉关和折罗漫城的防范,慕容秋华在龙泉关安置了许多飞饱。这些飞袍的设置,既不准备用石弹,也不准备用火弹,而是准备直接用冰弹。或者水弹,在大冷的天,如果被冷水当头浇下,那可是不比被烈火焚烧弱的酷刑!

    冬日防守的技巧,唐军在疏勒的时候就已经经历过,在大冬天,人的四肢活动能力都会变得迟缓,所以这个时候,一万个人的战斗力有可能都比不上平常时节的一千人,而且大冬天的,基本上也无法冲锋,所以慕容春华也没有安排太多的防守兵马。他的策略是多设据点,然后保证据点内部的供暖设施,只要唐军将士的手脚能够活动开,光是射箭就足以将大部分来犯的敌人灭掉。

    一切准备妥当之后,这两兄弟一个在东一个在西,便只等候着北庭饿兵的到来。

    “如果他们不来,那就呆在山北挨饿,那就准备来关城之下受死,吧”。

    酷冷的天气并没有完全封住轮台山道,在确定北庭已将成为一片死地以后,杨易也没有再冒险排除骑兵北上了。

    天策元年的春节越来越近了。天气也变得越来越冷,但很奇怪,北庭回讫始终没有南下。

    “难道,他们安心在北方等死么?”

    就在杨易等得有些不耐烦,看看这日天气放晴,他准备排遣敢死,骑兵队冒着风雪北上轮台时,北方开始出现异状。

    “将军,着!来了!”

    被冻得够呛的龙泉关士兵竟然都兴奋了起来,不为别的,只为了他们等候了已久的决战。

    必胜的决战!

    北庭回讫出现了!

    将士们期待着的冰天雪地歼敌行动,要开始了!

    然而他们很快就显得有些失望,来人根本不像来打仗的。瘦人,赢马,耷拉着脑袋,还没到城下就已经在换喊救命,呼叫投降。

    “投降?他们是来投降的?。

    “将军。怎么办?”

    这次来的人数共有几百,这批人的身体本来是很棒的,从他们能够忍饥挨饿冒着严寒走过轮台山道就可以知晓了,只是这时却已经在饥饿与寒冷之中完全丧失了行动力。

    “让他们进来吧。”杨易说。像这样的人,别说几百,就算是几千描刃肌不有强大机动骑兵团的他仇并不害怕与伽野甄洲

    城门开启之前,将校呼道:“抛下武器,下马!”

    曾经那么凶悍的游牧民族,这个时候在唐军将士的呼喝下纷纷跑调兵器,下马蹲伏,门将这才下令开城,将数百人押入城内。

    这几百人此刻已经完全丧失了斗志。面对唐军完全丧失了反抗意识。当他们进城的时候,几乎第一句话就是:“给我们一点吃的吧。”

    这批牧民似乎已经变成了乞丐。唐军将所有外族战俘都贬为战奴的事情他们不是没听说过,但这时却仿佛已经顾不得了。继续留在北庭。就得等死,投降的话,就算变成奴隶,至少还能活下来。

    更何况,安西唐军的战奴政策。西北许多民族其实都已经知道一那是一套让奴隶们有可能通过自己的奴隶而重获自由的制度,也就是说。就算成为了唐军的战奴,也依然有一天有机会成为自由人。

    杨易派人分头审问这些投降了的俘虏,结果得到了一个惊人的消息:北庭回讫分裂了!

    当伽的大部队回到北轮台城之时。北庭回讫内部开始出现不同的。

    轮台城内,还有一些存粮,慕容春华虽然烧掉了北庭境内大部分的草料,可在山野深处,地头蛇的回讫人还是能够找到一些零星的补养。然而谁都知道这种形势是没法持久的。至少,不可能平安度过这个冬天。

    于是开始有人建议南下,不顾一切地进行劫掠,同时也是像唐军报一箭之仇。但是伽却深信这样做是没有意义的,而且还注定会失败。

    “唐人是那样的奸滑,他们现在一定固守不战。甚至设下陷阱,等候着我们去送死呢!”

    在这一刻,伽的想法是符合事实的,可惜在生死存亡之际根本就没有人愿意倾听理智的分析,回讫族人现在想知道的是:他们该怎么活下去!

    就在这时东方驰来了一队人马,是耶律朔古派来的骑兵,此人老谋深算,在东归的同时,却派了一队骑兵,迂回绕往北方,以避开慕容春华的侦骑,然后再开向浮屠城方向来寻找伽。只留下一队骑兵和数万大军一起进入庭州的风险是不一样的。这队骑兵不久便抵达浮屠城,在见到伽派出的侦查骑兵之后来到了北轮台城,呈上了耶律朔古的一封书信。

    “耶律朔古详稳,要我们先退入漠北。”伽说:“等到来春再回头收复北庭。”“那样不行啊!”葛览道:“大汗!这样做是没有希望回来的。那样我们只会成为一个,流亡的部族。永远成为契丹人的狗了。甚至会被直接吞并。”

    “那你还有其它办法吗?”伽显得有些愠怒,他已经被逼到了绝境。尽管原先并不喜欢离乡别井去依附契丹,可是现在他根本就别无出

    了。

    “我们应该去向阿尔斯兰大汗求援!”葛览道:“漠北远,但伊丽河谷却很近!如果阿尔斯兰支持我们的话,夺回北庭还是有希望的。”

    “阿尔斯兰?”伽冷笑了起来:“如果他听到消息,我到敢肯定。他回来的,不过不是来救我们。而是来灭了我们!”

    伽也不是没有考虑到周围的大援,可是他更加明白,如果前往漠北。还有可能在契丹的统治下得到一片草原被安置起来,那样当然不会再有往昔统治天山南北的自由与荣耀,但多少还算是一个地方部落。但如果是去见阿尔斯兰就不一样了,北庭回讫与岭西回讫的族源较近,如果在这等走投无路的形势下投靠岭西。他伽就可能所有部众都被阿尔斯兰吞并,或许对中下层部族来说没什么。但对伽本人来说却是灭顶!

    “不用说了!”伽道:“我意已决,既然契丹愿意收容我们,我们就马上出,趁着还有一点存粮,现在就起程!若是迟了,只怕连走到漠北都成问题。”

    葛览也就没说什么了,但大部分族长对于在这等严寒的天气下启程前往漠北,都觉得是一场太过冒险的行动,更何况这一走可能就再也回不来北庭这个生长的故乡了。

    伽为了鼓舞部族前进,亲自率领部族,押着大部分的羊马走在最前。他命葛览统领第二拨,约昌统领第三拨,可当他走到浮屠城旧技的时候,后方传来惊人的消息:“大汗。不好了,葛览率领俱六、乌宰诸部。往西投阿尔斯兰去了。”

    伽大怒道:“什么!”几乎就想马上传令,回头讨伐这个叛逆的臣子,但旁边葛洛素马上勒住了他的马头,伽反应过来,当场将听到这个消息的所有人除亲信之外全都杀了,跟着假装什么也没生,带领兵马冒风兼程,投东方去了。

    第一拨人马已带走了大部分的羊,葛览出的时候又将剩下的谷物几乎全部卷走,留守最后的约昌叹道:“我现在就算启程,能走到哪里?不出五百里东西就吃光了,若来一场大雪。当场就能将我埋葬!但是如果不走,难道真要呆在这里,任由风雪将这座城堡冻成一个巨大的冰棺么?”

    北轮台城内所有的回讫男子到了这个地步都忍不住哭泣起来,约昌道:“事到如今,只有一个办法了,如果诸位听我的,那我们不仅能够活下去,甚至还可能要回我们的妻儿。如果诸位不听我的,那么就请各自散了吧。”

    滞留诸部纷纷道:“请宰相名言。”约昌已经被葛洛素挤下权力核心,但仍然是第二宰相。

    约昌道:“现在唯一的办法,就是献出北轮台城,投降唐军。”

    回讫诸部到此哪里还有别的选择,只好道:“愿听宰相吩咐既然大汗都不要我们了,我们就投靠唐人去吧!便是去做奴隶,也胜过在这里饿死,在路上冻死!”

    今天忍不住想爆粗口!扣扣被强制退出了!***,麻花藤居然绑架咱,而咱居然还一点办法都没有!被妈妈劫持也就算了,连个软件都能欺负得我们无能为力,这日子太***窝囊了!,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

第一三六章 北庭分裂之二

    场易听说了北庭分裂的消息后,心下振友,当即派出两竹出洲乓力。由赤丁率领前往北轮台城接掌。

    赤丁穿过轮台山道,抵达北轮台城时,城内粮食早绝,赤丁入城传了杨易的命令,要城中人武只留下五百兵马听命,其余尽皆到龙泉关就食过冬,约昌与几个。族长商议了一番,有族长担心南下以后,万一唐军翻脸不认人,那时候岂非任人宰割?约昌道:“困守轮台肯定是没活路了,事情都到了这个地步了,总得搏一搏

    便杀尽城中赢马,做成肉脯,作为南下之资,将北轮台城交给了赤丁跟着南下,北庭回讫部落的种族成分其实也颇杂,愿意东归者多与漠北诸部有亲,愿意西进者多与岭西回讫有旧,而愿意南下依附唐军者,则或在血统上与汉人有渊源,或在文化认同与宗教信仰上与华夏贴近。开抵龙泉关下后,望见了一堵坚硬而刚冷且滑溜溜的冰墙,心中大生畏惧,原来慕容秋华十分聪明。当初尚未确知北庭回讫动向的时候,便下令在严冬到来之际从城头烧水倒下。水顺着城墙流下,没淌到地面便已结冰,这便是约昌等所望见的情景。

    约昌心道:“还好当初没听一些昏了头的族长说什么孤注一掷南下进攻,否则哪里打得下这里?铁定的被困死在这天寒地冻的城外。”

    他率领所有族人跪倒在龙泉关外,哭泣不止,楼易下令大开城门。迎出来说:“诸位这是干什么。有话快请起来说。”

    约昌哭道:“杨将军,我等走投无路。特来投靠,从今晚后愿归张大都护麾下,做大唐的子民,只要杨将军能答应收容我的这些部众,我就是在你旗下当一名方归战奴,却也甘心他们消息迟延,这时还管张迈叫张大都护。

    杨易笑道:“约昌宰相率众来归。那么以后大家便都是一家人,还说什么战奴。来来来,都进城来,外头风大雪大,咱们快进城喝一杯酒。暖暖身子!”

    约昌等见杨易有善待之意,都各欢喜,到了这个地步,杨易是无需要再做欺瞒的了。

    入城之后,杨易下令让每营各带三百人分头休息,自己设下一席,为约昌和几个主要部落的族长洗尘,高昌地区的物资也吃紧,所以这一席也只是烤肉加葡萄酒而已,但约昌已经十分满足。葡萄酒喝过三碗后。杨易道:“约昌宰相

    约昌忙说:“杨将军,伽已经叛我们而去,从今往后我们与他再没什么关系了,我本人也不再是什么宰相。我有个汉姓,姓赵,今后就请将军呼我的贱名吧。”

    杨易笑了笑说:“那好,赵兄,你也知道,我们这些从新碎叶城一路走出来的人,不尚那些虚文,但只要立下规矩就一定会守。赵兄能够率领部众来归我十分欢喜,将来大将军听了也一定会很高兴,但是我们唐军对来归者有来归者的规矩。这一点却不能为赵兄而破。”

    赵约昌道:“我明白,我明白。我们愿意先从方归做起。”

    杨易笑道:“那是旧规矩了。我邦疆域日广,种族日繁,哪能还像以前那般,不过赵兄带来的人,多是可以作战、可以放牧的游牧男丁,因此我想将来归族众编为两部一适合作战的,编入行伍,经过训练之后成为牧骑,不适合的,我会划归民部,由有司指定草场,供你们放牧营生。赵兄和各位族长。不会有意见吧

    一些族长心想:“如此一来。我们岂非被架空了?。但赵约昌却乖巧得多,知道在这件事情上他们别无选择,当即俯道:“一切但凭将军吩咐。”

    杨易大喜,道:“好,好,大家继续吃肉,继续喝酒!”

    当晚吃了个,酒足肉饱,第二日杨易便委派将领,从来归族众之中挑选牧骑兵源,共择得六千余人,杨易大喜,道:“不想约昌带来的人里头,有这么多的兵种子又当众宣布说:“当日我军北进,从浮屠城带回了许多妇女儿童,这里头或者有你们的妻儿,如今既然并入唐军。回头便到各火长、队正处,报知你们妻儿的姓名容貌,让行军司马到伊州领取回来,让你们一家团聚。”

    来归族众本来都是随从伽南下打仗的,眼见入城之后又被分成兵民。又被打散入各营,本来都有些惴惴不安,待得听到这句话才无不欢声雷动,就是那些没有妻儿的,见杨易连妻儿都愿意归还他们,心也就安了。

    这种种繁杂军务自有军中司马处理,杨易却命慕容秋华火急率领四营步兵赶往北轮台城,道:“现在那边养不了太多人马,你到北轮台城以后好好布置,只等来春冰雪一化。青草芽,我就带领人马冲过去,那时候整个天山北麓就都是我们的了

    一边练人马,一边派人向凉州、宁远两个方向通报此间情况。

    郭洛收到消息与刘岸、何春山等商议,郭汴道:“北庭既有一部奔伊丽,而浮屠城又已经被烧成一片焦土,整个庭州几乎成了不设防的地区。这等形势必定会开启阿尔斯兰的觊觎之心。来年杨易哥哥不止要防备东方的契丹,同时还要防备西面的岭西,这样一来压力太大,我们必须设法帮他减轻一些。”郭洛却沉吟起来,道:“要想帮阿易减轻岳力,必须大肆兴兵作为威胁,只怕”,我们未必有足够的力量

    郭汴道:“萨曼正贪着和我们赚钱。听说我们打通了通往中原的道路。高兴都来不及呢,不会和我们动兵的,现在我们的敌人就只剩下一个方向,那就是向北,以我们的兵力会有什么问题。

    “我们的兵力,确实没问题郭洛道:“可是你别忘记,“大兵之后,必有荒年,这句话!”

    郭汴一愕,刘岸叹道:“不错,高昌的形势,似乎是比预料之中更加严峻!”

    新册封的两个都督,杨易的辖区离得较近,因此只管军,不管政,心渊日常费用虽然由焉者、高昌、伊州三地拨付支应,但政务心刚任免他无权过问,郭洛的辖区离得太远,所以自主权便更大,权力也要比杨易更泛一些,托云关以西不但军务是郭洛全权掌控,政务上他也管。

    高昌地区由于误了农时,官员在勘察城外被破坏了的土地以后下了一个很悲观的结论:来年的高昌的区只怕将会爆大饥荒!焉者地区和伊州地区的农业收入也不容乐观,因此必须提前做好从其它地区调粮的准备。

    眼下天策军治内,有可能严生大批余粮的地方,先是沙州,其次是疏勒,然后才是龟兹。

    郭洛道:“从东面传来的消息看,焉者、伊州明年能够自给自足就算不错了,高昌既要赈灾,又要应付来春的战事,势必需要大批的粮食。龟兹算到尽,最多只能负担三分之一弱。那显然远远不够。”

    郭汴道:“那还有沙州!”

    刘岸道:“沙州的储蓄很多。但这次大将军向东拓土,耗费甚大,沙州的余粮虽然丰饶,但陇东刚刚开碎疆土,沙州明年只怕还得向东面继续供应粮草,所以最多也只能负担三分之一。剩下三分之一,就得从疏勒、莎车这边想办法了。”

    郭汴叫道:“可是从疏勒这边调粮过去,那,,那太不划算了!”

    天策唐军的领土犹若长蛇,这不止给国防带来了很大的麻烦,而且在粮食运输上也会变得极为困难,运输成本极大,从疏勒到高昌路程数千里,又都是旱路,就算是畜力较足。中途消耗掉的粮食,也会比运抵高昌的粮食多出倍徒!因此当初杨易一得龟兹张迈便喜出望外,不为别的。就在于得到了一个能就地补给的的方!若是依靠疏勒来负责整支军队的后勤,那么那场东征之战的成败只怕就要改写了。

    这个道理连郭汴都懂得,郭洛自然更不会不懂,从疏勒出,光是负责军队后勤已经为难,更何况现在是要去赈济比军队多出数倍的高昌!

    郭洛道:“这事会很难,而且很不划算,这个大家都知道,可就算的消耗好几石粮食才能运得一石抵达高昌,这粮食还是得运!因为高昌不能乱。来年不管高昌那边开出什么数字来,我们都要设法筹集。我已经决定了,从立春开始,托云关以东不要再运粮食过来了,疏勒、莎车的储备粮草以及新粮,全部准备着随时东运。”

    郭汴惊道:“若是这样,那我们这边哪里够用?”

    张迈在东进之后,在后勤补给的规刮上,疏勒、莎车的余粮按比例部分储存起来,其余则尽数入军帐归郭洛调用。宁远军区乃是天策军西路重镇,兵民比例远远高出正常水平,所以哪怕是军队驻防不动,粮食也无法自给自足,必须由大疏勒的区这个后方来给予接应。如果是要调动兵马出征,那就更是远远不足了。

    郭洛道:“这两年我军其实是在穷兵默武,是有些在透支我们的未来,如今待幸打通了丝路,扩张了领土,但内政上的恶果也开始要反噬了。”

    刘岸道:“不错,因此接下来三年之内必须以安静休养为大政略,我已经拟了书信,就此事飞驰凉州向大将军阐明我的看法。”

    郭汴不愿意去探讨这么大的事情。只是追道:“那阿尔斯兰呢?难道就因为缺粮,我们就不管他了?”

    郭洛苦笑道:“你这句话可大有问题,什么因为缺粮就不管他,我跟你说,缺粮这件事情,足以让我们什么事情都干不了!”

    “但是”郭汴才要说话。何春山已经道:“虽然如此,但东方大胜之威,还是可以用的。就算我们不出兵,仍然有机会牵制阿尔斯兰。”

    郭汴问道:“你是说靠恫吓么?”

    “不止”何春山道:“莫忘了,我们还有张怀忠这颗棋子呢。这几个月来阿尔斯兰几次三番要调他入八刘沙衰,但张怀忠总是找尽了理由推三阻四,根据我最新接到的情报,有一次阿尔斯兰甚至谎称张怀忠的幼子身患重病,要他赶紧来见最后一面,但张怀忠还是硬起心肠,找了个,借口混蒙过去。

    由此可见,张怀忠和阿尔斯兰的确是从来未想过真心对待对方。因此若我们借助河西大街之威名,挑破他与阿尔斯兰的关系,甚至暗示他进兵收复俱兰城、灭尔基,并许诺我们会做他的后台,将有机会说服张怀忠东进,那么阿尔斯兰势必自顾不暇,我们不动一兵一卒便可牵制得岭西回讫无力向东!”

    刘岸一听道:“好,如果都督没有异议的话,不如我们就这么办吧!”

    书信仍然是一式两份,一份送往凉州,另外一份仍然走萨曼境内,进入担罗斯城,将郭洛此次的意图宣读毕。萨图克召集还留在身边的诸将、大臣商量,苏赖道:“这帮唐人,若有真正的好处早自己吞了,如今却怂恿我们背叛阿尔斯兰,怂恿我们收复俱兰城、灭尔基,还说实在有必要的话他们会派兵相助一但依我看,郭洛的这个许诺纯属空口,断断信不得!可他还是这样做,这分明是另有所图!他们内部定然是出了什么问题,所以郭洛才会有这样的提议。”

    集图克道:“那依苏赖老所说。我们却该怎么办?”

    “按原定计戈小行事。”苏赖道:“至于阿尔斯兰的催逼,嘿嘿,就说唐军取得河西大捷以后,已准备向西拓展,所以我们必须留下以观唐军动向。”

    萨图克道:“我们已经拖过一次又一次了,这次

    “这次将是最后一次!”苏赖道:“过了这一次,可汗你就将如同狮子回到旷野,再一次成为野外的王者!”

    被爆菊了啊!兄弟们,还有月票没?请支持一下《唐骑》!。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

第一三七章 轩辕大会

    山月初一。天寺的寒冷臻干极端。但冷到极处。也就预公沧瓜人即将到来。

    这一日,西北文臣武将以及凉州父老大聚于凉州中轴线偏北的校场。凉州城内本有三座校场,去年张迈入城之后,将其中一座辟为军用练士兵,而最大的这座则辟为一座广场作为百姓聚会之地,并将从夷播海附近带来的“汉宣定胡碑。立在这里,又拆掉了周围一些破陋不堪居住的房屋,扩大广场的面积。将广场起名曰“轩辕”以示不忘自己是炎黄子孙。

    十二月最后的几天大雪飘扬,正月初一积耍未融,天气冰寒。但轩辕广场还是聚集了两万多人。他们聚集在这里经过议论,探讨的议题包括要给西北军民的领袖张迈上一个新的名号,以及确立这个政权对外的名称。

    这些事情,张迈以及几个重要的参谋本来早有决断,从慕容归盈到张毅,他们虽然觉得张迈定下的“天策大唐”等称呼有些不伦不类,与书册记载不甚符合,却也没打算反对,但张毅却认为,这样重大的事情,还是必须拿出来公开讨论然后决定,方显尊贵隆重。他建议召集西北的儒生以及高僧大德进行聚议,聚议所得最后将更能服人心。

    郑渭却道:“我们的领地东西万里,从这里传令到宁远,然后那边护送儒生过来,少说也得一年半载,这些人若有威望,则必然是在当地起着重要作用的人,是各界的梁柱,眼下我军中部、西部都将会有大事、难事生,在这个时候并不宜将这些人召集到中枢来,那样会导致中部、西部人物空虚的

    张毅道:“那么至少请凉州大儒以及还留在凉州的高僧一起聚议,以示隆重。”

    郑渭心想:“张龙驻那日三言两语所下的决定,虽然有些粗鄙不文。但意象宏远,正是开国武野之风,和西北的实际情况、和我们的立国根基十分匹配,西北下层百姓以及基层官兵十有**都是文盲。定下个威武的名号,大家叫着叫着自然都会很快就习惯。凉州破落已久,哪里有什么大儒。现在凉州城内也确实有不少西北名流,但都出自沙州,至于高僧大德个自然字字不离我佛慈悲,若由这些人来聚议,到时候必然会说出许多迂腐之论来,张毅等人挟持舆论再来和张龙猜讨价还价,张龙集说不定就得妥协,弄出许多虚文来,那样反而会误事。”

    张毅等人这时也确实都拥护唐军,拥护张迈,只是政略方向与郑渭不相一等。郑渭想到这里便给张迈使了个眼色,张迈沉吟着,说道:“既然是聚议,那就不限于儒释两家,将凉州城内的军、民、工、商,以及各宗教教徒,还有郊外的胡汉各部族长乡长都叫来吧。在正月初一我们召开个大会,议定这些事情,然后一起庆贺新年

    张毅一愕,说:“那些武夫、商贾,农民牧民,哪里懂得国家大张迈道:“我们的国邦不止是大儒、高僧们的国邦,士农工商、各族各教都有份的,武人尤其不能忽视咱竹们二靠着他们才打下这片疆土,维持眼前安定的。既然是探讨大家的事情,便不该将他们拒之门外,他们就算没什么文化,不会说话,那至少让他们听着啊。公道自在人心,涉及到他们自身的利益,他们未必就听不懂。”

    郑渭心道:“这些儒生咬文嚼字可以。掌控大场面就不行了

    张毅道:“这个,,许凉州城内军民都来议政,这个,,那少说也有几万人,会乱的。而且躲:以来,也没有让庶民参议国家大事的道理

    “不对”。张迈的历史虽然学得不行,脑子里却恰好记得教科书上的一件大事,对张中谋道:“我记得周朝的时候,有一个昏君把国家搞乱之后,国人生暴动,那是什么事情来着?”

    张中谋道:“那是周厉王时候的国人暴动

    “是啊张迈道:“周人赶走了周厉王以后,不就国人议政然后重新立了个王吗?”

    他的历史,果然不行,张毅愕然道:“国人暴动是有,不过国人议政”这个”有这事么?二

    郑渭接上了口,微笑道:“肉食之中鄙者,糟糠之中多智士。咱们现在都是肉食者了,如果有机会,听听糟糠的声音也不错。需知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是儒中圣者,可他也没说儒为贵、僧为贵啊,咱们天策政权起自中下层,不可忘本

    张毅本要辩论国人议政的事情历史本无,但郑渭说道民贵君轻的义理来,他却也无法辩驳,心想张迈决意如此,自己何必太过和他唱对几只好去办。召集凉州城内城外军民。除了轮值官兵之旧。山月初一这一天都可到轩辕广场来听政议政。

    这一来可就热闹了,各族各教的士农工商都可以去听政议政哪朝哪代都没听说过啊,若是张迈入城之初就有如此提议,只怕百姓谁也不敢贸然前来,但扫雪等事情已经奠定了张迈在凉州百姓心目中“平易近人。的印象,既然是大将军开了口,那么来听听总没错,就算自己不可能真的去议政,至少也凑个热闹。

    初一这天天气虽冷,凉州军民却是四方云集。以数量而论,自是凉州的百姓居多,但凉州的土豪多已经被端掉了,剩下的就都是底层人物,人数虽多,精英却少。

    其次就是跟随张迈一路东征者,龙骡一府自不待言,那是能跟随张迈出生入死的铁杆。

    此外刚刚从高昌迁来的大批安西旧些人有军眷,有商人,有良匠,也有像安六这样已经退居二线的老者,他们跟着张迈到疏勒,到龟兹,到高昌,如今又来到了凉州。

    再有便是各地最有先见之明的商人,如郑济他们加入安西的日子虽浅,但活动能力却很高。

    再有便是从沙州跟来的一些家族,这些都是看到大势所趋,准备将家族东迁的识时务者。除了这些人外,河西各寺来到凉州而尚未回去的的僧侣,以及袄教、明教等准备在凉州开寺立基的宗教领袖,也都代表一定的势力。

    大会的消息传开,郑济摸不清这次会议的意图,悄悄来见郑渭,道:“天策大唐的名号,不是都已经决定了吗?为什么又忽然要召开什么大会?叫了这么几万人来,又有什么作用?决断大事,不谋于众一难道这些人还真能出谋划策不成?”

    郑渭笑道:“决定是决定了,不过只是我们几个决定,毕竟还没公布。我跟着张龙骡,上万里走来,一直都是驻军以网,驻民以柔。在军中他说一句是一句,事情可以商量,决定既下就不容质疑。不过对百姓他的态度却柔软得多。咱们现在又不称帝,当日凉州大会,张龙骡又不宣称他之所以能统治西北来自神佛庇伤,而说是由于得到百姓的拥戴,既然出于百姓的拥戴,那么这些国号、年号之类,自然要得到百姓的支持

    郑济道:“我只是怕人多口杂,难以统一,那时就扯皮了。”

    “哈哈,那你就错了!,小郑渭道:“如果只是几个硕儒、几个高僧来讨论,那时候意见才难以统一呢。上智者各怀其志,乃是分权之渊戴;下愚者崇拜强者,那是集权之力量所在。人越多,意见越容易统一。张龙骡这个冬天常常下坊间、乡间视察,在百姓中口碑极好,那些不涉及生计的事情,只要是他赞成,百姓便都会赞成的

    郑济沉吟道:“若是如此,那到时候却不能由得百姓计议,只需问百姓一句是否就是了

    郑渭失笑道:“这等事情,哪里需要你来教,张龙猜比你我老练多了。”

    到了这一日,所有人都到了轩辕广场坐定,张毅吩咐下去,各乡各坊、各族各教、各行各业按照划定的区域坐定立定,父老、族长、主持、大商家等领袖人物在前,平民百姓、普通族众教众在后,广场中间临时搭建了一个高台,摆列着张迈郑渭等的座次。

    看看天色大亮,该来的人都到得差不多了,人人都等着要看看这介,就活在这凉州城内的传奇人物。便听中间特地让开的大道上得得声响,张迈率领石拔、田瀚等人走了进来,广场中所有军人不管是值勤的还是来听政的,立匆以军礼肃立,各族百姓望见纷纷欢呼,大叫:“大将军!大将军!大将军真的来了!哇,那就是大将军啊,他原来长的这样的

    这时张迈身上已经自然而然地具有一种强大的气场,他一抵达,整个广场的气氛马上就不同起来,他在马上举手与诸族问好,又靠近了与一边人群握手,也非人人都握,但凡与张迈握碍手的当场便感动得涕泪交加:“我刚才和大将军握手了,我刚才和大将军握手了!”

    后面的人听了纷纷挤上前来,另一边的百姓纷纷高叫,人群的高呼从这一边传染到那一边,就像一把火将干柴点燃了起来,从这一堆烧到那一堆,张迈还没走到广场中央,整个广场却如沸腾起来了一般。

    汗颜,今天因事没法两更,打个欠条,会补上的。,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柑甲,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

第一三八章 拥与赠

    江是芥小混乱的时代。但也正在孕育着个今新的丁浩也坐在人群之中,他自从接应薛复。为覆灭番禾立下了汗马功劳,新政权在凉州城外安排了一片地给他,同时解除了他农奴的束缚。当丁浩在为自己背叛主人不安的时候,新政权又安排了一个高僧来开解他,为他诵经,这一切都让丁浩安心了下来,当他搬到凉州城外的新家一片只有一件小木屋的荒地上时,他的心里却对未来充满了憧憬。屋内,有唐军拨给他的过冬粮食,折通续赏赐给他的那头牛也在。旁边是正在哺乳的老婆,身后是一帮兄弟,他们正商议明年该种什么粮食。冬小小麦是误了,春小麦行不行呢?

    这时候鲁嘉陵广派僧侣。说大将军要宣布大事,要求大家入城支持。

    带着对张迈的感激,他和王安等人跟着大队来到城内,坐在指定的地方,那是一个相对靠前的位置。和他们坐在一起的,左边是另外一家被释放了的牧奴,如今从新政权处赁到了一片草场,而且第一年免租。右边是一户农奴,在土豪割据时代受了莫大的冤屈,全靠法曹衙门才得以平反,因此对于给他们家带来新生的张迈更是充满了感激。

    作为一个曾经的农奴,但同时又是一个土豪麾下的战士,丁浩的见识算是比其它一辈子没走出领地的农奴广些,不过眼前的局面他也不是很理解是怎么回事,只见高台上坐着一些他不认得的人,峨冠大袖看起来不是很顺眼,又有一些和尚,那是丁浩所不敢得罪的。

    坐着坐着,当开始有些牢骚的时候。马蹄声引起了包括他在内所有人的注意,这时候身边有咋,人说:“是大将军。”丁浩抬起了脖子,果然看见了张迈,也跟着夫叫:“大将军,大将军!”

    王安大声问:“大将军?。

    “对,对,我见过他的,没错,就是大将军!”

    左边的前牧奴和右边的前农奴更是都激动了起来,大叫着:“大将军,恩人啊,恩人啊!”

    在对面,军人们已经肃立行军礼,张迈骑着汗血王座,却到了百姓这边来,伸出了手,丁浩忽然激动起来。想也没想地便也伸出了手,在最前面的一排人是鲁嘉陵派遣的,稳稳站着不让后面的人冲垮以维持中间的跑马道。丁浩的手从他们的肩膀之间伸出去,期待着即将近前的张迈能够碰一下,握一下,好沾一点英雄气,或者是一点王者气,或者是一点龙气,王安和其他几个兄弟也纷纷伸出了手,他们也不知道为什么只是见到丁浩激动,他们也就跟着激动了起来。

    张迈的马慢慢地走过,人群中有人叫道:“大将军,大将军”。有人叫道:“恩人啊,恩人啊!”更有人叫道:“大将军万岁,大将军万岁!”

    丁浩王安也就跟着叫:“大将军万岁,大将军万岁!”

    在汗血王座经过的时候,王安和那户前牧奴的儿子网好都触碰到了张迈的手,在那一瞬间两人都感一阵振奋,那个前牧奴的儿子只是个少年。更是哇哇大叫起来。

    “大将军!我刚才碰到大将军的手了!”

    张迈骑马走到台边,翻身上台,跟着是一个须斑白的老儒生出来讲话,这人说话文绉绉的,丁浩也听不大懂,也不大想听,跟着台上有人似乎在辩论着什么,这么大一个广场,几个人在高台上说话,又缺乏有效的扩音设备,只有前面的一些人能挺清楚他们的话,但丁浩也听不明白他们在说什么。

    这时候又有几个父老站了出来,轮流各说出了一番道理,只是他们气力中衰,更是没法让太多人听见。

    丁浩问脑子比他灵活而且听过半年经书的王安,王安说:“台上的人,好像在说大将军已经执掌整个西北。所以我们要给他上一个尊号。”

    “什么尊号?”

    “元帅,还有天策上将。

    “上什么尊号都好,那几个父老又说什么?”

    “其中一个父老说,元帅当然好。但大将军为什么不直接称帝。就算不行,至少做个王爷。”

    “什么?做王爷?”

    台上的儒生与僧侣显然没想到凉州的父老忽然会提出这样的提议来。丁浩却道:“做皇帝就做皇帝。做王爷就做王爷!大将军这么好的人。咱们就拥戴他做皇帝!做王爷!”

    左边的前牧奴和右边的前农奴听到,都叫了起来:“对,咱们就拥戴大将军做皇帝!做王爷。”

    “做皇帝,做皇帝!做王爷。做王爷”。数千人一起叫嚷起来,到后来也不知道是叫嚷还是鼓噪。

    张迈和郑渭对,某,个青年儒生站了起来“连让大家安静,却哪里有嗫…玳望。

    这时张迈站了起来,他一站起来,广场中本来坐着的人也都站了起来。那些儒者和僧侣本来有些坐着的,也站了起来。

    丁浩猜得到张大将军可能要说话,也就静了下来,整个广场都静了下来,张迈才说:“大家听张参军说话。”

    那个青年正是张中谋,他等场面静了下来,才说:“天策上将是王爵。在军中是元帅,在民间就是王爷,而且今天我们要讨论的问题,不是这个。我们今天讨论的,是我们对外应该叫什么,还有怎么纪年。我们都是犬唐子民,可是现在大唐四分五裂,有巴蜀,有吴楚,还有契丹一他们其实也是大唐的一部分。只是被胡人占据了。而现在中原的李从阿,他称皇帝,可他不是大唐正统。但他也自称大唐,如果我们只称大唐,会和他们混淆。所以我们可以自称唐人,但同时也要建立一个军号。”

    丁浩问王安:“上面那人说的什么?”

    集安说:“好像以后大将军可以改口,说军人叫元帅,我们叫王爷。又说我们要建立个什么军号。”

    丁浩就挤了出来,叫道:“那王爷说我们该叫行么?”

    这时广场中还算比较静,他的话又在张中谋的言语之间说出,并面许多人都听到了。张中谋道:“王爷说,我们可以叫大唐天策军。”

    丁浩叫道:“既然王爷这么说。那我们就叫天策军。还议论什么!王爷说的话,就是道理”。

    几个父老一起道:“正是,既然王爷说我们叫天策军,那我们就叫天策军。

    张毅道:“这咋”会不会犬,诸位听我一言

    却听后方道:“天策军,我们就叫天策军!多威风!”

    “天策军,天策军,大唐天策军!”

    “元帅,元帅!王爷,王爷!”

    丁浩站在前面,还算听得到一些谈论。后面的人根本就听不到。只是向前面问,两万人叽叽喳喳,整个广场登时都是杂音,只能从前面一点的人口中得到一些简单的讯息。

    “在说什么呢?”

    “前面说,以后当兵的,就改叫大将军做元帅。”

    “那我们种田的呢?”

    “就叫王爷。”

    “那天策军是什么?”

    “王爷说了,今后我们就改叫天策军”小

    “哦,天策军啊!”

    与会的二千多军人一起顿足。拔刀在手,高声叫道:“大唐天策军,威武!”随军东迁的者宿老部民也都高呼起来:“大唐天策军,威武”。

    丁浩等也跟着叫了起来:“大唐天策军威武!”

    “大唐万岁!”

    “天策军威武!”

    “天策军万岁!”

    “王爷万岁!”

    “元帅万岁!”

    张迈本来并无称王的想法,只因张中谋随口那句“天策上将在民间就是王爷”却让凉州的民众很快就选择了一个他们所熟悉的称呼。张毅在高台之上,对于这个混乱的局面显得很不满意,可是在数万人中他却显得相当无力,他觉得这种事情,本来不该在这个场合讨论的。“王爷实在是选错了场合啊然而他也不知不觉间被大众影响到了,心里也叫张迈王爷。

    就在他失望的时候,千万人的高呼却逐渐汇聚起来,一开始还件喊着“大唐天策军。”后来逐渐便简化成“天策军

    张毅心里还盘绕着天策上将的名号合理、不合理,有没有渊源,有没有出处,是否经得住考证的问题。但整个广场却都似乎很高兴,甚至有狂欢的味道,到处都是“天策威武王爷万岁”!

    “王爷怎么可以万岁呢?那是千岁啊”。张毅心想,有忍不住喃喃:“天策上将还算有咋。渊源,但天策军,哪有因为要拥戴大将军做天策上将,所以我们就叫天策军呢?”

    张中谋却已经将他落在一旁,道:“爹爹,莫再想那些虚文了。百姓都已经叫开了,我们便顺从他们吧。”

    张毅看看自己的儿子,但张中谋却不再惧怕他的目光,很坚定地说道:“不管是什么称呼,只要百姓和士兵叫开了,不就行了么?现在我们最重要的,是对外统一口径。只要千万人有个一统的名号,能产生一个凝聚力来,那就可以了。更何况。小他说道:“大将军,不一王爷,或者说元帅,他不用你所献的那些名号,也许就是因为他不想重新步入以往那种旧的局面,这些日子我陪伴着元帅,听了他的许多话以后。我有个模模糊糊的想法,或者元帅他,想要带日o8姗旬书晒讥口齐余明朽门,开创一个仓心的局不小是像讨去几百年那嘟圳比朝换代。所以他宁愿用一个和您的想法中很不同的称呼,或许,将来我们能够体会到他这样做的深意

    “王爷这样做的深意?,小张毅有些不能理解儿子的想法,但却觉的。这一刻儿子比自己更能融入到当前的氛围中,更能融入到张迈的背影中去。

    这一年,在凉州军民的拥护下,张迈决定建元天策,父老们衷心拥戴张迈为天策上将,军方称元帅。民间则称之为王,自兰州以至于宁远,对外皆称大唐天策军。

    聚会当晚,张迈下令全城通宵不禁。任军民彻夜狂欢。

    毒二日飞骑四驰,将西北军民的决定告知全境以及邻国,薛复、杨易、郭洛先后上表称贺。

    文:“祸患乙成,哼哼,天策上将,天策上将一他是要学李世民啊!既然是要学李世民,那多半就要当天可汗。既然要当天可汗,对漠北怕就不会放过。孩儿,你卉算怎么料理他?”

    耶律德光道:“卢龙和河东,刚刚都有文书传到。”他取出两封:“母后读了之后,或许会对天下的局面有另一番的看法。”

    同样的文书传到洛阳,李从河看了冷笑道:“天策上将?他当自己是李世民么?为何不直接称天可汗算了!”冯道说道:“陛下,张迈如今之功绩,称天策上将正合宜,若就称天可汗,那只会惹人笑话了

    李从阿冷笑道:“你到还替他说话”。

    薛文遇道:“有唐一代,称天策上将者,除了李世民之外更无第二任。张迈这样狂妄,那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了。”

    “四方君主,谁没有野心呢。”冯道:“契丹已经称皇,孟氏亦已称帝,而张迈只称天策上将,而不称帝,那就是他还有自知之明。他称天策军,那是要和我们有所区别,但仍然称大唐,那就显然是不想与我们彻底对立。至少。他还不敢与陛下并列。陛下,对么?”

    李从河的脾气缓和了些许,才道:“依你说怎地?”

    冯道道:“张迈只患在手足,契丹之患在胸背,而国中之患”李从阿的脸色变得沉重起来,冯道却还是继续说:“才是心腹之疾啊。因此老臣以为,手足之患可以慢养,而国家之治理却已经刻不容缓。还请陛下圣裁。”

    李从河道:“但张迈抗我圣旨。如今又自称王爵,联若不加惩处,而是一味安抚,实在有损联的龙威

    冯道笑道:“那却容易,张迈如今虽然自称天策上将,又对外宣称是出于民授,然而终究未得他人之承认。他既已认陛下为兄,若陛下能够宽宏大量,赠予王爵,则三年之内,西北可无大患。”

    李从河道:“三年之后呢?”

    冯道道:“只要陛下能够勤于政务,三年之后,国家必已安定,兵甲必已精足,那时候征不服讨不顺。还怕压不服一个小小的张迈?”

    李从河转怒为悦,笑道:“好吧。就再听宰相一次便命另外一个宰执刘煦拟旨,明日朝奏。

    众大臣出得殿来,刘煦拉着冯道到偏僻处,道:“亲家,你可给我出了个难题了!这道圣旨你叫我怎么拟?那个张迈当日既不奉旨,你如何还能让陛下给他封王,我只怕他便是封王也不要,那时候岂不更落了陛下的面子?若有损国威,你我也都要吃罪!”

    冯道笑道:“不怕,天策军的情况。我已颇有了解,他们其实是很急着要跟我们和解通商的。至于这圣旨。还不是咱们商量着办?放心。我有办法让张迈接受

    “怎么办?”刘煦问。

    冯道低声道:“圣旨副本存于三台者,仍用一个封字,亦以此告知四方,至于给张迈的正本,则改一字。

    “改什么字?”

    冯道道:“将封字,改为赠字。张迈其实愿意退让,只是不愿意低头,用此赠字,再加上许他通商等条件,他就算不跪下领旨,至少不会拒绝。”

    刘煦恍然大悟,笑道:“亲家。说到智谋,你终究胜我一筹”。说着便拱手而去。

    冯道看着他的背影,再望望身后的宫殿,喃喃道:“智谋,智谋”儒生手无寸铁,在这个乱世,这点智谋又有多少用处?唉,能为百姓多谋一分平安,便是一分吧。”

    一上

尾声

    过去的一年无论是对西北来说还是对西南来说都算是多事之秋。西北多了个张迈,以新兴之威一举统合安陇,声威震慑万里之外,西南则死了个割据雄主孟知祥。

    孟知祥本是后唐派驻巴蜀的方面大臣,在后唐的变乱中割据自立,他正式称帝虽然只有短短几个月。但真正掌握蜀中政权却已有多年。

    当其时,中原纷扰,北方祸乱,唯有蜀中久安,孟知祥择良吏、除弊政、安流民,与百姓休养生息小就在李从何穷得连给从龙兵将赏金的承诺都兑换不了时,巴蜀却在原本就厚实的基础上又得到了近十年的平稳展,整个西南粮丰米,百姓鼓腹诓歌。成都更是满城锦绣,遍地膏油。

    可惜孟知祥没能享受到这份福分,在其最得意的岁月里忽然病逝,留下一个十来岁的儿子孟托继立蜀国的皇位。

    巴蜀有山川之隔。但与中原、湖广却广通消息,尤其西北更与兰州接壤。薛复并未收复兰州全境,他驻马于黄河边上,向东便是后唐,向南便入蜀境,因此天策军的动态,蜀国也相当关心。

    孟机是个才子的料,不过在顾命大臣赵季良与王处回的辅佐下却不得不收起一股少年心性,服丧期间披麻缟素。戒酒粗食,看起来却是一副少年老成的模样。

    “恭喜陛下,贺喜陛下乙”说话的是宰相赵季良,他既是孟知祥好友。在孟知祥还未称帝时又长期担任起副手,孟知祥有什么军国大事都与他商议,孟永以十几岁的少年能够在这个乱世顺利登上帝位,也多亏了这个世叔兼老臣的鼎力支持。

    “喜从何来?”孟托问,对赵季良他还是有些怕的,尽管这位赵叔叔对自己还不错。

    “启禀陛下,西北张氏崛起小长安不稳。洛阳震荡,成州守将以城池并军马内附于我,陛下继位之初,未出一兵一卒便开疆拓土,如此美事。岂非大喜?”

    孟永一听也喜道:“成州内附?那洛阳那边岂非要气疯了?”

    赵季良微微一笑。点了点头。

    另外一个顾命大臣王处回道:“成州内附,固是美事,但也要防李氏恼羞成怒,将气出在我们头上。我主新立,又兼年幼,万一李氏以此为借口兴兵南下,那时候美事只怕就要变成兵祸了。”

    赵季良笑道:“不怕!自来陇右对长安的威胁远过巴蜀,既有张氏兴起,洛阳那边势必要将大部分心力都用在对付张氏身上,纵然听说了成州有变,也断断不会贸然兴兵犯属的。

    再说,成州既已内附,往陇右的道路也就通了,若李氏真有犯蜀之心。那时候我们便向张氏派遣使者,约同夹击长安,平分关中,李从河北有契丹大敌,内有心腹之患。断断不敢在这个时候同时与我们两家动手的。”

    王处回这才放下心来,道:“赵相爷说的有理。不过就算李氏不派兵来伐,我们也该尽早派出使者,与张氏订交结谊。”

    孟永问道:“这个张迈我之前也曾听过。成都也流传有几段《安西唐军长征变文》,煞是好听。其是不知道他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是否真如变文中描述的一般英雄神武。”

    赵季良笑了起来:“陛下,那变文所述。如何可信?我料这个张迈必是一西北胡儿。要么是党项,要么是吐蕃。要么是回讫,或者竟是杂种,以大唐为名。不过是自高身价罢了。最近他又驰报诸国,建号天策,自称天策上将这显然蛮荒戎秋初学汉文闹出来的事情若他真的传自汉文正统,哪里会立这样一个不伦不类的名号。”

    孟托道:“既然只是一个胡儿,那我们又何必主动去与他结交?”王处回道:“那又不然,人家能驰报至我们关前,那就是向我们微微露意了,我们也该有所表示才对。陇右与巴蜀,既是钳制关中的一对钳刀,同时也是共抗中原的唇齿。只耍张氏在陇右立得住阵脚李氏面对我们时就有后顾之忧。李氏若再要犯蜀,必先平陇。此所谓“得陇而后望蜀。者也。如今张氏崛起,对我们来说乃是一件比成州内附更大的好事。咱们也不管他是什么来历,只要他们不至于太过野蛮,便该遣使道贺。”

    赵季良道:“不错。陇蜀结盟乃是国势使然。非关胡汉喜恶。”

    孟永道:“那我们应该以何种礼节去与他结交?圣旨封赐么?”

    赵季良屏退内侍,只余下君臣三人时,才道:“陛下,蜀乃小国,富庶过于安陇,若论强盛。恐未必胜得过西凉之精锐铁骑。张迈虽然只称天策上将,但枭雄之意已甚明显。此次出使,当以兄弟之邦礼仪出行,方能成事。”

    孟机道:“一切都依太保、太傅。”

    赵王二人齐道:“老臣领旨。”

    出来后各自准备,文书赵季良负责,王处回则挑选了精装书册三百卷、丝绸二百匹为主礼,蜀锦早在口引泪就只经驰名天下,系干蜀中书籍更是海内佳其时巴蜀内部升平,百姓丰衣足食之余。文化也极为鼎盛,蜀地自唐末以来便为华夏文脉之聚处。转至北宋又成华夏文脉之出处,其文采蕴藉处极尽柔美精致,与此时西北天策军的粗野雄旷正是两个极端。

    王处回挑选这两份主礼,既是选择了巴蜀最拿得出手的礼品,同时也有标榜自家风流文明之意。

    当赵季良与王处回正为出使凉州之事而忙碌时,太原城内,一个叫郭威的青年军官正皱着眉头,踏雪走入家门。

    “爹!”

    门内跑出一咋。十来岁的少年来,兴冲冲地拉着郭威的手入内。郭威见到了这个少年,伸手摸了摸他的额头,父子两人甚显亲密,只是两人年龄相去不大,虽以父子相称,看起来却像长兄幼弟,相携走进屋内。

    这并不算一个很宽裕的寒,屋子已经是赁来的老屋,虽然入冬前网网修耸过,但墙角却还是藏着不少破损的地方,一个脸色微带苍白的美貌妇人从后堂走了出来,半带着埋怨道:“你们都指挥使太也没人情味,现在又没仗打,大过年的也不放人。若不是荣儿在跟前。这个年我都不晓得该怎么过。”

    郭威喝道:“妇道人家,懂什么!”看看关貌妇人连连咳嗽,又改了口,说:“莫多说了,都指挥使不留别人,独留我,那是对我的看重。”扶住了妇人给她摩挲背脊,道:“这病怎么好像又重了,药可有依时喝?”

    说着望向少东,少年道:“有的,我有看着姑姑服下。”

    这妇人与郭威显然是夫妇。少年唤郭威为父,却唤妇人为姑。原来他并非郭威的亲生儿子,本姓柴,这妇人柴氏乃是他的姑母,因柴家中落前来投靠,郭威这边的环境也不算很好,可却怜他爱他,又因自己无所出,便养为螟玲。不过少年与姑母叫惯了,便也没有改口称娘。

    郭威叹了一口气,道:“你的身子这般样子,叫我如何放心去”唉!”随手将一个包裹放在桌上小妇人听金银着桌的声音有异,从丈夫手中接过包裹打开一看,里头白闪闪、金灿灿的都是金银!

    她大吃一惊:“你哪里得来这许多钱财?”

    郭威道:“你莫惊骇,我岂会取不干净的金银回家?这是都指挥使赏赐的。”

    柴氏却更加担心了:“这,现在又没打仗,你又没立什么大功,他为什么要赏赐你这么多财物?”忽然将包裹包好,道:“快退回去,这钱我们不要。”

    郭威失笑道:“你这是做什么!都指挥使赏赐出手了的东西,哪里有收回的道理。我便要去还,也没处还去。”

    柴氏道:“礼下于人,必有所求,都指挥使给你这样丰厚的赏赐,只怕是”只怕是,定然是有极危险的事情要你去办。

    郭威笑道:“你莫多心,危险倒并不危险,只是路途遥远,且多艰难。来回多有耽搁,不知何时能够回来,这笔钱,是给我的安家费。”

    柴氏将信将疑:“真的如此?”

    郭威道:“事到如今,我骗你作甚?”顿了顿道:“只是你这身子”让我如何有心情外出远行。”柴氏甚识大体,沉吟半晌。道:“若真的没有危险,那也不能随意推却,我这病也就是这样,好不起来,也坏不下去。你呢。熬了多久。总算得到都指挥使的赏识,机会难得,岂可因为我这点小病就放弃?好男儿志在四方!留恋妻儿的人,能成什么大事?”

    郭威仍然有些难以下决心,柴氏道:“你就放心去吧。反正这两年都是荣儿帮着我料理家务,你就算不出征时,不常常十天半月都呆在军营不回来的么?我就当你这次去的时日长一些,也没什么。”

    郭威见妻子如此鼓励,这才道:“好吧。那我就去一趟,你可得好好将养身子。”

    柴氏微笑道:“不待你说。”呼唤那少年:“荣儿,赶紧帮姑姑将饭菜热上来,还有。将藏在窖里的那坛好酒启出来,今天姑姑许你喝酒,你就替我敬你爹,就当是给你爹爹伐行。”

    这一家三口正在温馨与离愁中吃饭饮酒的时候,张迈却站在凉州城外,等待着他两房妻子的到来。

    太原、成都、凉州,三座城市彼此相隔千万里,又分属三个政权之下。彼此本来互无牵连,但在这个冬天,却有一场雪给这三座城市染上了同样的颜色。

    《唐骑》之《长安东望》完,敬请关注下一卷《胡汉苍穹》。

    又。同志们,最近月票惨淡得紧,都快跌出分类前六了,适逢换卷。该砸砸月票鼓励一下阿菩了吧”

第一章拆城

    犬唐天策方年,西北的飘雪渐渐停

    从攻占疏勒开始,唐军就花费了相当大的力气整顿城内的手工作坊。花了钱培工匠,奴隶要想脱籍。除了军功之外的另外一条捷径就是成为熟练的工匠。在过去的两年中,疏勒既为安西军锻造了大批的军器。同时也为唐军练出了数千工匠。这数千工匠的培方法,与以往工匠的培方法是不同的,简而言之。就是张迈吩咐主管工坊的官员将各种锻造工艺拆成若干个简单的工序。用流水线的办法来打造各种器械,所以新工匠们上手便相当的快,而且武器产能也大大提升了。正是疏勒的这个工坊,安西军的东进提供了一批又一批的武器以及攻防器械,对安西的扩张起到了虽然无声却难以估量的巨大作用。攻占高昌以后,张迈就有意识地将疏勒的一些手工业尤其是锻造业东迁,疏勒方面仍然保留了一定数量的锻造工坊以维持西面的军事需要,但更多的工匠却在郑渭的安排下进入龟兹、高昌。但伽的进犯打断了这一进程,东迁的工匠大半滞留于龟兹,也有小半滞留于高导。

    高昌解围后,张迈在传唤郑渭的同时也马上要有司督促工匠东迁。这数千工匠留下了四成在焉者地区,其余在甘州停了一停,跟着马上便进驻凉州。

    大雪还没停,凉州城内已经遍响打铁声,河西地区几个大矿产地也陆陆续续出现了战奴的身影。作为大唐在西北的军政战略要地,这一带有着许多成熟的矿山,胡化以后或由于生产力急剧下降,或由于地区隔绝导致没有销路,矿产的开采变得断断续续、零零星星,直到这时才有规模、有计划地重新进行官方的开采。

    开矿锻铁是一件最耗钱的事情。天策军在凉州的财政状况并不是很乐观,在没收了一些土豪的资产,又将一些顽逆者贬为战奴后,还是不够,于是张迈了债券向商人筹钱,由于以往唐军已经有过好几次“有借有还”的事情,信用良好,加上郑济奈布等大商人起了带头作用。所以债券售出的数额竟比预期中还大了几倍。如今天策军如日方升。丝绸之路又重开在望,所有商人都看好张迈,靠着出售这批债券积聚起来的资财,总算让凉州的锻铁工坊顺利运作起来。

    集聚于凉州西北部的流水线工坊,在正月初三如期开工,而城外,一辆辆的大马车以及一队队的负重马队,正运着各种矿产、煤炭、木炭、柴火等等开往城内,破落多年的凉州迅地恢复着升级,李文谦等老凉州看着这一公心中充满了欣慰。

    然而,凉州却还不是展得最快的。尽管郑济、奈布等人都明白,凉州城将会在未来几年展成为天策军在河西的府,并成为天策军的东部重镇,但他们更加明白,这座城市的政治功能与军事功能会远远大于其经济功能。这里是他们与天策军高层结交的场所,他们当然会在这里派驻重要的部下,但是他们却也都晓得:凉州是他们花钱的地方,真正能让他们收回成本的,不是凉州,而是另外一座城市

    兰州金城!

    薛复刚刚收取金城的时候,这座规模宏大的城市满城都是马粪味,除了城内还有几座巍峨的建筑,除了坚固厚实的城墙还依然矗立之外。金城已经没有半点城市的味道了。

    城中各坊被几个大部落所割据。有吐蕃,有回讫,还有党项,在薛复看来,这些人简直就是将这座前途无量的城市当做了一个大畜栏一这里是牧民以及羊儿马儿牛儿避风避雪的地方,除此之外,城市的功能都一概作废了。

    可是短短两个月过毒,这一切都不一样了。郑济在见过郑渭之后,带了一封亲笔书信来到金城,成为了薛复重建这座城市的幕僚。

    在薛复的主持下,大部分的牛马都被赶到了城外,跟着除了几十座坚固堪用的房子之外,其它腐朽不堪的房子全部被推到,牧民的固定帐篷也被拔起,由于破破烂烂的建筑实在太多,大冬天的工作不便,因此薛复用起了一个最厉害的武器一火!

    他下令军事定要毁掉的破陋建筑,做好隔火措施,然后分头放火。用了几天的时间将那些建筑烧塌。然后引入马群,以万马狂奔之势将土地踏平。

    经过他整理以后的兰州金城。变成了一个外有城墙,内里却一片平坦的无市之城,连续几天的大火以及万马奔腾的踩踏不但整平了城内的地势,而且连同那满城的粪便也在大火中烧成灰,在马蹄下变成粉权

    当从西面赶来的商人进入兰州金城时,他们看到的是一片片用石灰戈好了的土地,每一块土地都不大,上面都是空的,但却都标明了价钱。谁想买,就到金城政务厅一立于城东的那个大帐篷里头登记交钱。

    那些被商人雇为马夫小挑夫的本地牧民、农民,非常不理解他们所看到的一切:几百个商人争先恐后地往金城政务厅涌,用凹曰混姗旬书晒)小说齐伞甩叭上牧民、农民看来高得离谱的价钱。买下了块又块咀共冰,的

    地。

    “这些人都是疯子?还是傻子?竟然买这样一文不值的地皮

    这些困处在兰州地面的牧民、农民自然不知道,在这第一批到达的商人的背后,在延绵万里的丝绸之路上。每一个城市、每一个市政、每一个绿州都有着望东进的骆鸵队。今天花出去的每一个铜钱,在未来的几年中都不知道会翻多少倍。

    当然,巨亏的风险也是有的,但是能够第一时间抵达金城的商人,自然都是敢于冒险且极度看好天策军的。

    兰州金城之内开始大兴土木,房屋不是一日能够建成的,但生意却在房屋建成之前就已经开始做了!在天策军与后唐达成正式谅解之前。在正式的椎场尚未建立之前。走私已经在兰州金城内的第一个商业区一连一所房子都没有的坦志坊进行了。

    薛复占据金城,最大的目的之一便是打通丝路,有人走私入境他无任欢迎,甚至还动用军方的力量为他们提供方便,比如肃清他控制下领地的强盗维持治安,甚至派骑兵护送商队直到后唐边境等等。不过薛复没想到的是,最先进入金城来走私的,竟不是后唐民间的商人,而是雄武节度使本人!

    这件事情。是郑济告诉他的。雄武军节度使当然不是亮出旗号来搞走私,但郑济却打听得明白。第一支抵达金城的走私商队,脑就是雄武军节度使的管家的小舅子,根据郑济的情报,雄武军节度使的管家本人很可能也在其中。久。秦州、义州乃至凤翔地区的军官与官吏也闻风而动,纷纷派出亲信带了货物到金城地区走私,雄武军官兵大多数便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甚至直接参与其中。

    “腐烂!”薛复听到消息之后。冷冷地道:“一块烂肉!”

    天策军的几个青年将官在看到这一切之后,甚至鼓动薛复进兵取雄武:“这样的官兵,哪里能够打仗,我们纵兵围城,必能一举破敌,尽取雄武、凤翔之地。”

    对于这种建议,薛复当然只是一笑了之。他非但没有派一兵一卒越过边境,反而命幕僚替自己致信雄武、彰义、凤翔三军节度使,以示修好之意,并誓言天策战马绝不逾边境一步。

    来自西域的商贾,疯狂地抛售来自西域的玉石、珊瑚、毛毡、葡萄酒等各种货物,又贪婪地购入所能买到的丝绸、陶瓷、茶叶以及各种丝织品、瓷制品、工艺品。第一轮的贸易种类不多,却已经有商队在入货之后就往回走了。

    然而这一切还仅仅是一个开端。

    金城以西,商人们听说丝路已开之后更加坚定了他们往东走的决心。而金城以东,第一批走私者的获利让消息迅地向东传播开去。

    尽管处于乱世之中,当相对来说仍然是全世界最达的地区一中原的商人都蠢动了起来!这是一个巨大的生产腹地与消费腹地,其所能产生的经济力量,远远不是萨曼王朝所能比拟。

    而能够抵达金城的另外一条道路一西南通往巴蜀的路也开来了一支马队。

    后唐与后蜀之间的边界这几年来一直处于不稳定状态,成州的背叛与内附让李从河大雷霆,不过他也没有因此就立刻动战争一正如赵季良所分析的,天策军对关中的威胁比蜀国大,而契丹以及后唐内部的问题又比天策军的威胁更重。在现实面前李从河隐忍了下来一尽管蜀军在得到成州之后马上将兵锋进推到恨州、佻州,逼得后唐将布置在秋道的军力也回缩到了陇西城。

    自此在陇西城、峡州城与兰州金城之间,形成了一个横跨三州的空白区域,后唐、后蜀、天策三个政权出于各自的考虑,暂时都没有派遣军队进驻这个地区,但走私商旅却在这里畅行无阻。

    张迈和薛复都期待着洛阳方面派出使者设立椎场,不过他们却没有想到,第一个正式的商团不是来自洛阳,而来来自成都。

    踏着大唐氓、佻故道,第一批蜀锦随着蜀国的使者进入了兰州境内。

    丝绸之路的春天,到了。

    新的一卷展开了,有读者说《长安东望》的尾声仓促,说河西还有一些问题没有解决,当然没解决啊。新的一卷展开,并不是说河西的问题解决了,而是因为矛盾的重心已经转移了。“长安东望”已经结束。所以接下来横刀要指向的,是胡汉的天空!

    第四卷很可能也是最后一卷《胡汉苍穹》开始了,这一卷比前面三卷加起来还要宏大,也不知道会写多长,会写多久,总而言之,请大家继续支持!

    最后,拜求一下月票

    一(未完待续)

第二章 新军大换血

    军的前身安西军在吞并了归义军以后。军队的数掣几平即时翻倍。但张迈从各地反馈回来的消息中却现,军队整体力量的提升,并没有数量增加的那么明显。西北唐军战力的中坚,仍然是从岭西带回来的老班底,在疏勒、温宿经过整合进来的士兵即那“七千牧骑”为代表者,战斗力已不如岭西子弟兵来得坚韧,但胜在淳朴。经过杨易的练又屡经战阵后,也成为了一支劲旅,后来吞并了归义军以后,新整编的军队无论体力素质还是精神状态,比起张迈在安西的府兵便都有了明显的差距。

    在高昌还未收复、张迈尚未东巡的时候。为了维系河西的稳定以及对外界的威慑力,张迈在杨易、薛复的建议下决定暂不裁兵,仍然维持着数量庞大的军队建制,只是加以整编使之服从指挥而已,其中的精锐部队由杨易抽调了赶赴高昌。剩下的部队都就近留在了沙瓜地面。

    张迈东巡所用部队,一是龙藤府以及左右神箭营,二是薛复的旧部。三是河西五都尉所率领的百帐军精锐,百帐部牧民集体移至肃州,后来又有一部分迁至凉州。沙瓜部队基本不用,只是由李脑在后方调遣用以料理后勤与治安,有一部分还参加了在沙州与瓜州的屯田,赶着种植冬小麦在高昌战局未定的时候,这一部人马还随时准备着北上增援。但后来并未用到。因此李脑在听说伽退却后便将沙瓜军队部分归田。

    一开始,张迈以为沙瓜军队的相对柔弱是由于体制与练的缘故,所以在高昌解围之后,便调郭师庸、奚胜东行,在瓜州建立一座大兵营,要将留在沙瓜的归附部队重新回炉练。以求练成一支真正的雄师。

    但郭师庸和奚胜在瓜州考察了一遍之后。却没有按照张迈的要求进行练,他们两人和李脑商议了之后,一起请令赶到凉州,向张迈提出一个惊人的建议解散沙瓜军队,重新搜选兵源,重建新军。

    这事本来涉及到军军备、民政民生等多方面,按常理来说必须召集文臣武将反复探讨。可是张迈考虑到这个动议可能会触地域争端。引沙瓜一系的不满与警戒,张毅、慕容归盈等人都出身沙瓜,担心消息会走漏,所以就先召开了一次小型的机密会议,除了郭师庸、奚胜两员大将之外,参谋方面只有李脑,政务方面只有郑渭,连同他自己只有五人。

    “全部解甲归田

    郭师庸的这咋。提议张迈不是没想过,但他更明白军队的遣散涉及到太多的事情,一旦牵动起来不但整个河西都要震动,甚至对内外大局都会有影响。

    先契丹、后唐得到消息。会不会认为天策军的内部出了问题,从而生出本来不至于有的轻视熟觎之心呢?其次内部以及周边的胡族得到消息,会不会误以为这是天策军衰弱的一个征兆呢?军队的质量固然重要。但主耍体现在实战之时,数量的威慑力也不可轻视尤其是在和平时期。

    再则,从内政考虑的话,如果忽然解散部队,这些兵痞子回到沙州之后能否顺利变兵为民?如果不能好好地安置这些人,只怕这几万个精壮男子不成生产力,反而要成为祸害,一个处理不好很可能会引起整咋。稳定格局的崩盘,再说,重新募集什么也不懂的新兵员,练时间的成本比起整崔老兵来都要大得多!

    “沙瓜士兵。真的都不能用了么?”在陈述了自己的种种顾虑之后。张迈谨慎地说。

    “不是不能用郭师庸道:“归义军的正规部队,比起骨咄之流还是强得多了,比起萨曼也不弱小可是与伽、秋银相比,怕就略有不如。更麻烦的,是这些人要提升也有限,就算严加练,只怕也很难达到我们的期望。并贵精不贵多,若像我们岭西那样的子弟兵,有一万人足以抚守葱岭,威震一方,有三万人足以横扫西域,便是与契丹精锐相斗也有得一拼。至于沙瓜的这批兵马,便有十万人,也未必能抵挡得住漠北三万铁骑。且养十万弱兵日常之费,也必然高过三万精兵。既,然如此,与其日后受尽赢弱冗兵之祸害,不如毕其功于一役,趁着我军开府建邦之际,来个大换血。反正现在我军东西中三线皆自保有余,也不急着需要这批沙瓜兵将上前线

    奚胜也附和道:“不熊,练兵之道,在搜选,兵源若优良,练起来事半功倍,兵源若低劣,练起来便事倍功半,且最终难成虎贲之师。上上之兵,以性情质朴、动作矫捷、反应敏捷、耐劳耐苦为佳。若能嗜血贪功,则更是虎狼之师的潜质。我在瓜州时,数日间深入到各营各队,见沙瓜之兵,眼神大多油滑,尤其是沙州士兵,皮质明显较北庭、甘回牧民细腻那定是沙州生活条件较好之故,从来富则惜命。穷则轻生,安逸之乡养文人,穷苦之乡出武夫,再和他们谈话,这些人大多以农舍为安乐,以为妻儿牵挂,如此士兵,纵然严加练。一旦上了战场,最多不过按章法行事,断断难以为了军功舍命相拼,遇有利容易急进抢功劳,遇不利容易大溃散,像我岭西子弟那样夜战昭山、浴血灯上城这样的苦役,这些沙州士兵无论如何是打不来的。”

    张迈听得暗暗点头,道:“我之前对沙瓜兵将的忧虑,主要在于这些士兵隶属于沙州故族,许多固有关系盘根错节,在军中容易形成小集团。而且带着末世归义军的暮气。但却没像两位看的这么仔细,今日听来。这些人是不能用了。”

    郑渭在旁边一听说道:“元帅,这件事情可得小心处理,归义军士兵我们在年前已经归田了一批。杨都督带走了一批,剩下的可还有三万五千人。我已经统算过,这三万五千人里头。有九千多人乃是常备军,是归义军供养着的,另外两万四千人是半兵半农平时务农、农闲练,且归义军对他们是有补贴、有减赋的,如果骤然将这三万五千人全部罢免,相当于是夺了他们的军饷以及赋税减免,只怕会引起轩然大波一这些人,你让他们远征死战,他们不乐,让他们割舍已有之利。他们必然大为不愿,所以若处理不当,重则引起哗变,轻则沙瓜积怨。对我们接下来河西的建设会大为不利。”

    奚胜道:“那能不能分批归田呢?”郑渭道:“一叶落而知秋至,正如你刚才所言,这些沙瓜老兵刚勇不足。狡黠有余,见到我们将他们一批批地归田,很快就知道是怎么回事。品算是分批归田。我们也不可能等太久,若是到三五竹大部分安置,那样是没法操作的因为这样做相当于是要在这三五年内我们一边养老兵,一边养新军。我们的财政如何负担得起!”

    张迈沉吟着,道:“如何归田,且让我再想办法,今日之事,不许对外泄露一字。眼下且说搜兵之事。沙瓜之兵既不可大用。那么两位可觉得哪里有优良兵源么?。

    他这么一提,郑渭便知张迈已经决定罢老兵、搜新兵了,天策军高层有个好传统,最高决策者一旦决定,其他人就算有不同意见也都按下。郑渭便不再想该不该将这些老兵归田,而想着如何让这些归田而不引太大的副作用。

    但郑渭担忧的这些事情,却不在郭师庸的考虑范围之内,他只是回答张迈的话,道:“说到作为士兵的质地,沙瓜之农夫,实不如甘肃、北庭之牧民。不如”。

    “不行!”张迈道:“这些人确实比沙瓜汉民要更加悍勇些,可是这些人可以用,却不能用得太急,更不能一下子成千上万地征集。现在我军中回种的数量已经不少了小如果再让数万沙州汉民解甲,换上数万回民。让他们成为军中一大群落,短期来讲或者战力可以增强,但只怕将来会有难以想象的后患。小

    他顿了顿又道:“胡汉比例小必须有个平衡,胡人之中各族的比例也不能偏得太过,不能让其中某族某部有太过明显的数量优势,否则军队的胡人来不及汉化,军队本身却要胡化了。军队一旦胡化整咋国家离胡化就不远了!投降了的回统人不是不能用,但必须一步步来。尤其是甘肃两州的回绕,他们刚网被我们亡国,内心难保无恨,这个必须靠时间来冲淡,在将他们驯化之前,不能贸贸然地就将武器交给他们。”

    奚胜沉吟道:“疏勒适合做士兵的,早就被我们搜完了,那些入华较早的战奴。多隶薛将军,温宿龟兹一带的好兵种子,又都被杨都督搜选殆尽了,这次北庭来归之众。杨都督和慕容将军只怕也会按老办法来选兵,剩下的,就是甘肃之汉民了”小

    张迈道:“肃州汉民,情况与瓜州类似。比沙州好一些。至于甘州汉民。这咋。地区人口较稀,我又已经选迁了一部分以实凉州,如果再从中抽取太多男丁入伍只怕会对当地汉种繁衍有不好的影响。选兵必选强悍,如果强悍尽数到了前线。乡间留下的汉民尽皆柔弱,对甘州的未来不是好事沉默了许久,正要说话,铃声忽响。张迈大声叫道:“什么事”。

    马小春在门外道:“兰州有加急军报传来

    兰州乃是面对后唐、后蜀的前线,屋内几人虽然商议到紧要处却也不敢轻忽,怕出什么大事,忙传信使来见。

    信使进来后道:“启禀元帅小蜀地派使臣来了,已经抵达金城。

    张迈有些诧异道:“蜀国?孟氏?,小

    “是,而且使者是枢密副使卢纪成

    郑渭讶然道:“枢密副使?看来孟氏这次很有诚意啊!”

    张迈想了一想,忽然有所动,对信使说道:“你即刻回去,命薛将军亲自护送蜀国使臣来凉州。前线之防务。请他便宜行事

    信使领命去了。奚胜道:“蜀国竟然派了枢密副使前来出使,虽然也该隆重对待,但薛将军身系东面安危,不但唐、蜀,就是河、廓两州,也是因为惧怕他的兵威而不敢妄动。让他亲自护送使者入凉,会不会”太过了?。

    他作战坚勇不退,但为人较直,政治上的触觉却远不如郑渭、李脑来得敏锐,但郑渭李脑也没多口,张迈轻轻一笑,道:“我让薛复来。倒也不止是为了隆重蜀国使者之事。”又对马小春说:“传我命令,让石拔进驻广武,帮薛复减轻一下压力

    广武个于凉州与金城之间,这时凉州与金城之间的道路已经打通,凉兰之间本有大唐官道,道路基础建设无需重建,主要是肃清沿途治安以及一些路段的修补。过去几个月张迈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平定了凉兰都廓诸州,河州的一些土豪也已经请求依附,不过天策军控制得比较彻底的还是凉州以及兰州金城以西部分,部、廓、河三州就只控制住了其府以及交通要道,县层面便多属自治。偏远一点的部落甚至完全不受影响,只是名义上属于天策军而已。

    薛复反手之间覆灭番禾,又以雷霆手段荡平了兰州境内盗贼降服了金城内的诸部,河西东部诸州闻其名号颇为敬畏,因此奚胜才会说薛复一身不止系东方二国之战和,对境内的安乱也起到很大的作用。

    这时听到了张迈的号令,马呼蒙道:“元帅这命令来得蹊跷,蜀国的使者再怎么尊贵,派一位都尉、将军护送也就是了,何必由我军方面上将陪同前往?”

    薛复问了信使凉州近日可有什么变故,信使说没听说,又问信使见到张迈时的情景,信使细细回忆,便说:“当时我是被引到元帅的居处,门外是马队正一咋。人看门。他带了我进去,屋里头一共五个人。除了元帅之外,其中二位我认得是郭师庸老将军、郑渭长史,还有一位双腿不方便。另外一位大概三十多岁,和郭老将军坐在一起。”

    薛复心道:“那必是奚胜。双腿不方便的是李副司马。我也有听说他们三个都到了凉州。元帅与他们共聚一堂,又是马小春看门,所商议的必是机密大事,这次派我护送蜀国使者只是一个由头,其实怕是要借故调我去问话

    便命薛苏丁镇守金城,马呼蒙父子轮流出巡三国夹心地,乌力吉巡黄河,道:“凉兰邻且又有康庄大道,乘汗血宝马来回也不须多久,我去一去也不妨事。你们且各守其职,候我归来

    作为一个业余写手,保持每天更新真的很不容易了,上个星期欠了一章,我不会赖的,补上不过是迟早问题罢了。只是这两个月最近真的很忙,时间不是我能支配,更要命的是《唐骑》的这种写法真的没法快,所以在有限的时间内我现在的更新量也已经到达极限了,所以请各位见谅。但许诺的一定会补上。

    阿菩码字不易,诸位能跟到现在也不容易,看书之余,如果还有月票,记得鼓励一下吧

    一一

第三章 搜兵

    二马使者卢纪成到世金城户后,见州如此荒凉,心龙着几分轻蔑,薛复对他却礼貌周全,又亲自护送他已经使团前往凉州。

    凉兰两州为河西重镇,在许多时期两州经济总量便能过河西其它各州之和,但这时卢纪成看到的却是一片片的荒凉,从金城到广武,从广武到昌松,一路上都是散放的牧民,凉兰凉州有上百万亩农田数千万亩草场,水草丰茂而且接连成片,但农业却破落了。同样面积的耕地能养活的人口在牧场的十倍以上,故而农村人口必较牧场集约,有一片数里方圆的农田便可形成村落,但数十里方圆的草场却未必能让一个部落长久定居,所以卢纪成沿途看到的零零星星的帐篷。西南地势狭窄,卢纪成到了西北后大觉眼界一宽,但视野大了,人就越显得渺卢纪成自然而然便越觉得西北荒凉。

    这日过了广武,走了十余里,中途竟没一个人影,卢纪成叹息道:“我也常听说西北穷苦,只是不知道穷困到这个样子。安陇万里疆域,嘿嘿,只怕还不如我西川百里之地!可见地不在广,需得富庶才行。”

    他这两句话虽有自夸的成分,倒也不是完全没道理,以成都平原的面积而论,放在大西北不过巴掌大的地方,但所出产的财富只怕可以当得眼下河西全境了。

    薛复身边的侍卫听了这句话心里都老大的不舒服,薛复却显得很淡。道:“西川天府之国,薛复闻名已久,若是太平盛世,也会祈求自己能够降生在那里的。”

    卢纪成道:“太平盛世?那如果是乱世呢?”

    还没等薛复回答,远处天空与草地相接之处窜出一支骑兵来,也没亮名堂,也没打旗号,逆风呼呼呼闯到附近,势若乳虎,卢纪成吓了一跳,惊道:“哪里来的兵马!薛将军,是你的手下么?”

    薛复道:“不是。”卢纪成更慌了,虽然强自镇定,但他毕竟是文臣出身,脸上仍然露出惊骇之色,待那队人马奔近,卢纪成才看出那并非一队“骑兵”而只是一群少年骑士,看上去都不过十五六岁,衣衫褴褛,带着些没鞘的刀剑,但个个肌肉如石头,面目似野兽,冲到附近望见薛复的旗号停了下来,为几个少年交头接耳了一下,忽然呼啸着离开了。

    薛复东来以后对河西东部的民系情况曾做多方探访调查,这时一见这群人,便猜是一群汉蕃混血儿。

    吐蕃高原上的胡化之族,有一支其实来自中原,在上古时期与华夏族关系密切,甚至便是说两族同祖也有可能,薛复虽然不知道这一点,但通过探访也知道有不少蕃人在唐末战乱后迁入河西一带,与这里的汉民混居,期间也有汉人蕃化的,也有蕃人汉化的,渐渐形成上百咋。农牧部落,情况十分复杂,但比较统一的这些人大多能说唐言,同时又都信佛。

    薛复心道:“凉兰诸州的蛮野部众虽然暂时被我镇压,但根本问题尚未解决只是有外邦使者在身边,不好当场下令去追究这事,却笑着对卢纪成道:“川西天府之国,可找得到这等少年么?”

    卢纪成道:“我巴蜀乃物宝天华之地,文德昌盛之邦,三尺私儿也都知书识礼,怎么会年纪小就如此胡冲乱撞、野蛮无礼?”

    薛复笑道:“我可以回答尊使的话了,若在太平盛世,我实愿意降生于川西之地,可放在如今这个乱世,我却愿意和刚才这群少年一般,佩刀纵马,舔血纵横盛世用文,乱世用武,那些乱世的文治之国,终有一天注定都要身为强横者的臣俘,所产再多,文德再盛,也不过是为他人做嫁衣裳罢了

    卢纪成脸色沉了沉,冷笑道:“网不可久,刀马再强横也总有断折的一天,但文章道德、华彩风流却可流传千年

    耸复笑道:“我辈从虎狼窥伺中杀出来,今生便只马上打天下,文章风流的事情,留给子孙吧。”

    又走十余里,渐渐见到一些车是从西边来的商人,过了昌松,农田渐渐成片,情况比起兰州西北部要好多了,但在卢纪成眼里,仍然只是不太荒凉而已。

    张迈听说蜀国使团开到,亲自带领郑渭、李脑、郑济、奈布等出城相迎,满脸俱是笑容,当晚大摆酒宴,陪侍的却是一帮文臣与郑济、奈布等大商家,薛复交付任务之后便自去休息,他的妻妹也已经取到凉州了,郭纷在城中给他们安排了一座半旧的屋子。

    凉州百事草创,拨给张迈、薛复等高层的住处也颇为简陋,只是两件卧室,一个院子,别说比不上高昌、龟兹,比起疏勒来也远远不如,更是远远匹配不上薛复的身份。郑湘本来就一肚子不满了,这时见张迈宴请使者,没请薛复,更起脾气来,薛复好声好气地劝着娇妻,说道:“元帅没看轻我的意思,你别多心。”

    他们住的地方离张迈宴请卢纪成处不远,偶尔还传来阵阵欢笑,郑湘更是恼了,道:“没看轻你?,亨,我二哥三哥都列席了,连石拔的大舅子都入席了,你辛辛苦苦护送使者来,却连被酒都没预着你,还说没看轻你呢”。

    薛复笑笑,说道:“元帅的意思,你不懂得。如今凉州城内有三位上将呢,其他两位也没入席,入席的不是文臣,就是商人,很明显元帅相中的是巴蜀的财富,这会宴席之上不是行酒令,就是斗诗歌,这些对我来说都不适合

    郑湘就不说话了,沉默了一会,才又说:“可是,可是”可是元帅为什么不封你做都督!”

    薛复一愕,这才知道妻子真正的心病所在,郑湘虽然是大小姐脾气,毕竟出身大贾之家,虽无大心胸,却也是大户人家的眼界,着一些鸡毛蒜皮小事的脾气,其实真正不满的乃是张迈没有让薛复做都督。

    薛复低了低头说:“元帅自有他的决定,你别想太多,也千万别乱

    郑湘道:“你在我面前,何必那么谨慎!我可是你的妻子,难道你害怕我乱说话不成?”

    薛复沉吟着,道:“上将军是衔头,都督是实缺,现在东面不像西面和中段,暂时还不需要人独当一面,所以元帅的安排,自有他的道理。”

    郑湘还要再说,薛复笑道:“我好容易来一趟,你是不是打算整晚跟我说这些?”郑湘这才哧的一声笑,脸上现出几分少*妇的羞赧来。

    薛复在凉州城内的这叮小家饱饱睡了一夜,第二天不顾郑湘粉臂软缠,一早就起来,道:“元帅今天一定会见我。”

    果然才吃过饭,张迈就派了马小春来请。仍然到了上次议事之处,屋内坐着五叮,人,除了张迈之外就是郑、郭、奚小李四人。薛复进门笑问道:“昨晚夜宴,成果如何?”

    郑渭笑道:“孟永倒是客气,要尊元帅为兄,咱们半推半就。也便默认了。我们已经说好彼此互为唇齿,永结秦晋之好。元帅已经安排好了使者出使成都,这便是礼尚往来。到时候会有商队随行,金城那边却要劳烦薛将军关照一下,好好护送他们出境。”

    薛复笑道:“这叮,就算长史大人不说,薛复也会办的。”

    这时虽是正月,天气尚冷。这什屋子里有个热炕,郭师庸和奚胜坐在加厚的皮椅上,李脑的轮椅下放着个暖炉,张迈坐在热炮最里头。倚着墙郑渭坐在他左手边,他拍了拍自己右手的空位边招呼薛复过来坐了,亲手给他斟了一杯葡萄酒。说:“这次让你护送卢纪成来,其实是借个由头调你入凉,要和你商议件事情。”李脑不等张迈吩咐,便将另搜兵源的毒情,以及郭师庸子很尤其热炕上三个人几乎挤在一块,这不像国事讨论的场面,倒向亲朋相聚,张迈倚墙,郑渭凭几,他就将脚伸上炕来。舒展了一下肩背,让自己坐得更舒服些,屋子里头的气氛不知不觉间又宽松了几分,薛复才道:“天下之兵,无有不可用的,韩信连市井之人都能变成精锐一虽然像他那样的兵法天才百年不遇。薛复自忖也没这本事,但沙瓜士兵。也不至于一无是处。”

    郭师庸道:“百户之邑,必有忠勇,沙瓜自然不会没有勇士,只不过精锐之徒多被杨易选去了,粹下的这三万五千人,安于逸乐,惰于进取,又带着末世归义军留下的暮气,因此我认为要练成精兵,嘿,难!”

    “是,是,是。”薛复道:“不过我能否这样理解郭老的话一沙州之兵,不是完全不能用,否则曹议金如何靠他们在伽与秋银之间立足?只是郭老心中要练成之兵,乃是“勇猛进取,的悍卒,所以进取心不足的沙州兵就不很符合郭老心目中的评判准则,对么?”

    郭师庸点了点头,道:“兵质之先天强弱,源自生活之习性。漠北之强于漠南,北一疆之强于南一疆,关西之强于关东,均在于此。沙州这些人久在曹议金麾下,安逸得久了,既少了一份质朴,又缺了建立军功的渴望,尤其麻烦的是他们染了不少恶习。如今我们东西中三段都是自保有余,又何必再练一批守成之兵?我年纪虽老,却也知道元帅的雄心!元帅要练成这批新兵。为的是什么。咱们大家心里明白。再则,当日这批沙州兵在瓜州时。面前就是胡人,背后就是家园,以沙人守瓜。乃是短戍,瓜州有事,沙州马上就要遭殃,迫切感较强。但如今沙州却成了大后方,从沙州到凉兰也好。从沙州到北轮台城也好,那都有千里之遥,要他们远赴边疆戍守,那就是苦差了。征伐之军不惮远,戍守之军乃宜近。守土之兵宜就近取材,劳兵远戍最是耗国财、损民力。这班人没法成为远征之精兵,又没有近戍的条件,所以我认为不如将他们归田。”

    薛复道:“郭老所论十分精辟,只是这样的话。那么新兵之源,就要另外取材了。”

    郭师庸那日的提议被张迈否决掉后,回去与奚胜左右参详,此亥已经有了新的主张,道:“咱们带兵的都知道。练兵不怕士卒什么都不懂,却怕士卒懂了不该懂的东西。要新兵练成武技阵法容易,要老兵去除恶习却难,沙州兵已经染了许多恶习,练兵之道,恶习既成,再要去掉就难如录皮,所以练老不如练少,练旧不如练新:我安西旧部。新春既立,有二千多少年已经长成。可以征之入伍,此第一批;过往几年,我军东征时,将官军眷收纳了不少胡儿少年为螟蛤者,其中加入我军时间较长者也有六千余人,此第二批;疏勒战奴之中,不少人随军作为后勤,一直没有犯错、有资格入华者也有不少。从中挑选精健年少者。当可得三四千人;甘肃沙瓜四伊五州,每州搜选千人之数,料亦非难;据我所知。自龟兹以至于凉兰,诸胡在这两年来归者不计其数,若取其族中少年入伍,不但可增强附属部族的向心力。且又可得数千人。如此则杂其途而取兵源,却一以军令,部勒以阵法,练以武技,装备以刀甲,短则一二年,长则二三年。可练成二万精兵。”

    薛复留意张迈的神色,见他没有反对,说道:“若是这样,那我再为我们的新军献上一二万兵源吧。”

    郭师庸和奚胜对望了一眼。齐声道:“在哪里?”

    “就在这里啊。”薛复指着地面,说道:“两位才来不久,所以或许还没现。这西凉地面。就是一个巨大的兵家武库!”

    光棍节里头码字,另有一份悲凉

    不说了,求月票求月票

第四章 殖民

    入策元年。元春。李从何有心削藩强国小外屏契丹巳久川泄北张迈的娓起却打乱了他的步伐,他听从了冯道的劝告,按耐住性子,派出大臣范延光为使者前往议和,走到凤翔。听说后蜀使者已经进入金城。范延光大吃一惊。对副使范质道:“蜀人屡犯边境,有窥视关中的意图,若使孟氏与安陇张氏结为唇齿之盟,恐怕关中自此永无宁日!”

    范质是进士出身,虽然只是个二十出头的青年,但书生而生于乱世,于世事见识颇为不凡,这时应答道:“唐强而蜀弱,唐正而蜀偏。使国家有平定安陇之意,陈兵境上,则张氏定会选择与孟氏唇齿,如今主上诏旨出于安抚,以中原正统大朝与之约为兄弟,赠其王爵,许通商路。种种惠政,孟氏何能予之?今孟氏使者虽先入凉,但令公以出将入相之才,而主上委为使者,正在于令公有方面之才,于缓急之际能扭转乾坤也。令公手中诏旨本为与张氏结好之意,何怕张氏会因小失大。为彼偏蜀而拒我大唐?”

    范延光对他这几句话心里颇为赞许。乃快马加鞭,入兰州境内。天策军听说后唐使者到果然没有拒绝。非但没有拒绝,薛苏丁还派了一营兵将护送之前往凉州。接待上也显的十分礼貌,不过和对待卢纪成不同,蜀国富而不强,所以天策军尽量示意优容谦和,后唐实力犹在天策军之上,所以薛苏丁面对范延光便不卑不亢,一句可能会显得示弱的言语也不流露这两种外交方略。都是郑渭、薛复与鲁嘉陵经过反复探讨之后才定下的。

    范质终究还年轻。又是个书生,过金城之后见到西北荒凉,暗中感慨也和卢纪成类似。

    范延光却是久在行伍的人,暗暗诧异,连叹道:“这个张迈,怕是不好对付,将来西北之盛,恐将不下于契丹。”

    范质不明所以,就向范延光请教。道:“一路所见,都是穷乡僻壤。阵陌不连片,村落不相接,过黄河以后,常常行十余里不见一人,如此荒凉之地,令公为何却给予它如此高的评价?”

    五代时期对文人并不甚看重。范质虽是个进士,范延光也不太当是一回事,只是见这年轻人言语见识颇合自己口味这才乐与言谈,这时睨了他一眼道:“你不晓得边疆、军伍之事!西北与中原不同,不能用同一种眼光来看。”他一指周围一望无际的荒原,道:“这片你所说的荒凉土地,就是强国之资!”

    范质更不明白了。范延光道:“现在还是正月。大寒未退,去年的草已经枯死先,了。今年的草还没长成,牧民也都躲起来避寒过冬,所以你看到的便是一片荒原,可是等到二三月以后。春开草长,那时候羊马就都出圈,你若有机会再来,看到的便将是羊群无数、万马奔腾的场面了。你是读书人,还记得那民歌不?”他说着就唱了起来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范质啊了一声,心中马上醒悟,范延光又说道:“中原与西北,地理民情都不同,中原土地,处处都辟为农田,所以阵陌相连、村落相接。西北平旷,草场却较农的多出十数倍、数十倍。中原百姓,有马之家。十不及一,至于西北,则户户都可以有马,所以中原养骑兵难,西北养骑兵易,陇右是天下最重要的牧场之一,所以自汉唐以来,国家常凭借陇右以制约漠北漠南,大唐之君临四海,以步兵既强,骑兵亦盛。而骑兵之主要来源,一在漠南。一在陇右!自唐末失西北,养马之费便急剧增加,养一骑兵的费用。可养五名步卒,哪里像西北,立帐之处,便是牧马之地。近二十年安陇之所以不为中原之患,是因为这个地区没有统一,土豪争相割据,所以没有成为威胁关中的祸患,而如今。你看

    范延光一指周围:“我常听说。陇右治安极差,往年连向进贡的使团都会受到杂虏的攻击抢掠,如今正值春初,是牧民口粮最缺乏的时候,但我们竖起这么鲜明的仪仗。带着这么大的使团,一路上却平平安安,连来骚扰的人口没有。可以想见张迈在河西已经做到令行禁止!西凉地面乃是华夏捍边扼漠之地,民风割悍,又有牧马之利,若张迈能够铸造出精良武器,以他这么强的控制力,那么将来西北之盛,只怕不可限量。”

    范质望着视野内那余雪下的荒原,琢磨着范延光的话,不由得失神。他是天纵英才,十四岁上就已经设帐招徒,胸中实有万卷书,说到经史学问整个西北只怕无一人能及,但是他在世事时务上的见识,却还及不上天策军中许多走过万里路者。

    凉州城内,张迈昨晚虽然收到了唐使入境的消息,却并未影响他和

    天策军高层一边欢迎蜀使,一边准备接待范延光,以求广通商路,同时也继续筹着练兵,那天薛复建议在西凉诸州募兵,因为刚刚抵达的郭师庸和奚胜对肃州以东的情况不了解,所以没有贸然参加讨论。

    这次重新聚,两人却已经通过各种途径得到了许多这方面的信息。因此这次会议的探讨又转深入。

    “习见善则安于为善,习见恶则安于为恶,习见文则安于为文,习见武则安于为武”薛复说道:“士兵强弱,各地之所以有参差,在于各地生活习性不同。我曾听父亲说过漠北地方为何总能够以相对极少数的人口就疼立起挑战中原的马背霸权。就是因为那个地方的牧民从小小困苦,孩童便能骑马,因此骑术几乎不用练自然就会,春秋逐水草而居。锻炼了耐力,冬夏又通过围猎来补充食物,种种包围、设阱、冲击、射箭,这些都类似于军事练,而他们从孩童时代就耳濡目染,当做和吃饭睡觉一样的日常事,所以漠北大部分的牧民都是天然的轻骑兵。只要得到犀利的兵器,有一个雄主加以组织,便能纵横大漠,甚至南犯中原。

    “而中原汉民则不同,大部分中原百姓要么务农,要么经商,再不就是读书,所谓士农工商,国之四民。中原大部分百姓日常起居生活。都与打仗没什么关系,要想从戎就必须重新练,所以在兵源素质上面,比起漠北的胡族就有天然的弱势。我大唐之所以建立府兵制就是希望在四民之外使国家有一部分人丁能够以军事习俗传家,以此来存留国家的尚武之风。只可惜承平日久,兵籍子弟得不到尊重,相互逐利忘武,甚至逃籍为士农工商,兵质就慢慢软化了。”

    张迈颌说道:“不错,这不是漠北与中原哪一族的民性更强。只是漠北人的职业习性更适合掳掠与打仗罢了。”说到这里忽然又想起:“其实漠北的这些狼子,也就适合打冷兵器战斗罢了,到了热兵器时代,他们的这些生活习性所培养起来的能耐就没用了。

    哪像我华夏,无论世界如何变化总能适应,纵使一时落后困顿,也终能崛起振兴。这却是其他民族从所未有的事。”想到这里马上又想起他带到凉州来的火器工坊。他哪怕人在前线的时候,除了在沙州隔绝的那段时间,也每隔一两个月就要过问一下后方火器工坊的情况。

    “还是要设法促进火器的展啊。要想让华夏民族彻底压过漠北的胡虏,就必须尽快结束冷兵器时代!”

    不过科技的东西是个繁复之极的事情,很多时候不是想快就能快得起来的,张迈也知道就算有自己的推动,自己偏偏又不是很懂这些东西。要想让火器展到可以压制骑兵,可能得十年、二十年甚至一两代人才能够,远水救不了近火,就目前来说,无论如何还是得两条腿走路一一边推动热兵器,同时也要维持天策军的冷兵器优势。

    却听薛复继续道:“不过,汉家子弟之中,也总有一些极其强悍的族群,其中最为突出的,莫过于

    他还没说出来,奚胜已经脱口道:“边民!”

    薛复道:“不错!边民!”他和郭师庸、奚胜交换了一个眼神,三人显然对边民尚武之事是有共识的其实这也是华夏军事史上之常识。

    郭师庸也道:“华夏腹心之地,以士农工商为本,至于边疆则近明地。虽是日常生活也常常受到巨大的威胁,所以边民不尚武则无法安生。腹心之地朝廷有武器之禁,至于边疆则反而大加鼓励百姓持有兵器、练习武艺以自保。百姓日习武备。防盗防胡,所以几乎户户皆兵。”

    奚胜点头道:“不错,我华夏在春秋战国之时,列国相互为邻,又有戎秋蛮夷杂处其中,除了齐楚等大国有几处有限的腹地之外,其余地方,几乎无处不是边疆,所以有举国皆兵的素质,汉初去周末不远,民间尚武之风未断,尤其上谷、辽东、西凉诸地,民风之强悍实不在胡人之下。到了承平日久,腹地百姓久不知兵,一遇兵火便手足无措了。”新碎叶城的这些军事领袖,本身就是“边民”而且由于有武将世家的传统,所以在精熟沙场之事外有通晓了一些兵家史事,奚胜出生虽然卑微,但也认得字,读过书。随着地位的提升,他担心自己的学问素质匹配不起自己的官职更是常常抽空读书,见识比起还在碎叶沙漠中时已经大大不同。

    他们说到这?,连郑渭都大体已经猜到薛复要说的话了,道:“薛将军的意思是,这凉兰地区,就是汉土之边地?凉兰百姓,就是汉家之边民?”

    薛复笑道:“凉兰胡化已久。这个地方现在既可说是汉家之边地,也可以说是胡八…亲汉之兰甘肃,是由汉而化胡。系干都州乃系千心比、青海湖附近,则是胡人而亲汉,这些边民是胡是汉,只看我们如何引导了。不过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这里的百姓,无论汉蕃男女,几乎人人都能骑马,由于区内局势动荡。所以人人有戒备之心,男人以武斗为日常之事,女子寻壮健者依托终身,尚武之风也就甚盛。因此我们若招募之为士兵,部勒之以军律,则必能成就一批嗜血之贪狼,远征之劲卒”。

    他停了一下,又道:“士人贵,商人富,农家宽裕,牧民贫苦,西凉这些边民,让他们去种田经商他们不是好手,让他们放牧不过让国家多了一群贫民,仍然是一种负担小但如果练之为兵,驱之祖外开疆拓土。他们却可以成为我们对外征伐的宝刀!我以为,这是既有利于内政也有利于军伍的两得之事。”

    说到对河西东部的情况,郭师庸与奚胜本不如他了解的透彻,薛复说到这里,几介。人一起望向张迈。张迈沉吟着,好久才说道:“凶悍的兵源,必须用铁一般的纪律来加以约束,同时还要对他们进行武德教育。让他们拥有对我们天策军的信任,对华夏的信仰。否则这样的士兵就会变成一把能伤别人也能伤自己的双刃剑。而沙州那边他顿了顿,道:“我认为也不能就这么归田。不过对他们却与凉兰的士兵相反一凉兰的士兵是要让他们从野蛮之强悍走向文明之强悍,所以我们要设法激他们的血性与武勇。

    两种类型的士兵互相配合,一支用以攻,一尖用以守,对我们政治上的稳定也好,对我们军力上的增强也好,应该都会更加有用

    薛复默默点小头称是。郑渭道:“但这样的话,我们的军费之重只怕会难以负担。”

    郭师庸沉思片刻,道:“在西北养骑兵,其实所费没你之前计算的那么多。练西凉骑兵。其实可以用宫兵于牧、宫兵于猎来进行,这样应该可以减少一点军费。”

    薛复道:“那么沙州士兵,能否寓兵于农呢?”

    “这个”郭师庸道:“沙瓜已成腹地,在腹地屯田,士兵缺少外来的威胁,从将到兵都会懈怠。会慢慢将军事操练当成可有可无之事。而以谋利为主业,久而久之,这样的军队会变成一支完全不能打仗的赢兵。”

    张毅收到了一封家书,原来他和两个儿子以及许多族中子弟由于跟随张迈而相继外出,留守沙州的张氏精英便少了,祠堂一侧的二十几间空房子便被旁支借了去,这封家书是张毅的堂兄写来的,信中说旁支借了那二十几间房子之后,将锅盆炉灶床都撤了进去,“似将为长久之计!”中国农村有个不成文的规矩。屋子久借便成占了。所以这封家书力劝张毅赶紧回去处理此事,否则张家宗家之基业,恐怕将会被旁支吞噬蚕食。

    张毅收到家书后心里好生矛盾。要回去嘛,凉州这边的事业正在关键点上,要不回去嘛,祖传家业又岂容旁支凯觎?因此内心反复,一时不知该如何决断。

    张迈敲着忧几,望着窗外越来越明朗的云空,说道:“要让鹿能够跑起来,最好的药方就是将他们赶到一个有狼的地方去,沙州的男人被曹议金养出了一身柔骨病,要想治好这病,最好的办法不是关在大营里头练,而是将他们赶到一个会受到威胁的地方去郭师庸道:“元帅是兑要将他们移至边疆去?北庭与凉兰,离沙州都有千里之遥,这些人在沙州都是有家小的,千里远戍,时间短了成本太高,时间长了,只怕他们不会愿意。”

    张迈道:“那就让他们连家小也一起带去!”

    郭师庸一愕,随即惊道:“元帅是想,,强行这样做的话,只怕会招来沙人对元帅的怨怒啊。”

    张迈哼了一声,道:“我知道他们安土重迁,可整个西北,大部分都是地产人稀,良田肥美二草场丰汰却没人的地方不知道有多少。沙州是唯一一个人口较稠、良田辟尽的地方。只是那里的人大多都因循着不想改变,宁可窝在本乡互相争夺那一点少得可怜的资源而不愿对外开拓。可是沙州并不是西北水土最好的地方,之所以会聚集这么多的人口是由于历史原因,若让这种情况继续下去,十年之后那里的水土就有可能会因为过度开而退化,到了那时今天最富庶的沙州只怕就会变成整个西北最贫困的地方。所以我决定抽他们一鞭,将他们赶到更广阔的旷野去,今天他们也许会怨我,但以后,他们会感谢我的。”,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肌章节更多,支持作

第五章文武毕至

    二贡现,他进入凉州城以后。受到的待遇和遇到的尹他之前的预期完全不同。

    还在中原的时候,他已经做好了最坏的准备即将出使天策军当作像出使契丹一样来对待。他是有些担心凉人(他在私人笔记中对天策军的称呼)虽然号称宗唐,其实却就是一个野蛮的部落,会做出种种类似强盗的事情,比如扣押使者,要求赎金甚至无故杀害等等。身处中原的知识分子,对于从来没接触过、来自万里之外的一群边徙之徒有这样的看法并不奇怪。当年苏武出使匈奴,不就被扣押了许多年么?

    但现实生的事情,却比他最好的预料还要好得多。甚至可以说,天策军对他们的接待比范质所能设想的都更加文明。

    入城之后,他和范延光都被安排到城东最好的一座房屋里头,进城之后,就有礼司的属官来给了他们一份落诸笔墨的文书,内容便是告诉后唐使团该注意什么,可以做什么,不能做什么。比如要求他们在单日没有得到允许不能随便外出,双日要外出必须有天策军的属官作陪,又比如他们可以到市井之中购买日常生活用品,但有些地方一比如凉州的政务、军务所在就不能随便涉足,并不可出城等等,如果现触犯了禁忌与法律,除非有天策军元的特赦,否则就将受到应有的拘留与惩罚。

    这些限令在范质看来并不为过,虽然他不知道天策军之所以要求他们单日不能外出主耍是因为这一天天策军已经允许了后蜀使团的人外出一作出这个规定是要避免两家的人碰头产生不必要的摩擦,但能够允许自己去逛逛市井,范质已经感到有些意外了。

    在与礼司属官接洽过以后的那个黄昏,范质偷空出门到市井中一行。范延光经过这段时间的同行已经很了解自己的这个副手,知道他绝不是一咋,贪图玩乐的人,这一番要求出去自有“探查敌情”的意图。范延光没有阻止,只低声说了一句:小心。”

    负责陪伴范质的是一个机灵的火天策军中枢的许多政务职位,如果是不太需要文史经算知识的,有一部分也都从军中抽选人才担任一他只是紧紧跟着范质,范质沿途和人说话或者买什么东西,他都没有过问,既未太过限制范质的行动,也没将他当敌人看待而是将范质当做了一咋。客人。

    凉州城说小不但真正运作起来的也只那么一小块,工坊地区是不许外人随便涉足的,所以范质便先到天宁寺礼佛,跟着又到商业区逛。

    方兴未艾的凉州城坊当然不能与洛阳相比。就是较之中原地区一个州的府其繁荣程度也远远不如。不过范质却还是看出了许多普通人看不到的迹象。各坊的房屋虽然破落,但处处都见到有人在修算甚至重建,从天色已经黄昏却还有许多人在忙碌看起来,范质觉得凉州眼前并不能算是“萧条”而是一种“百废待兴”

    “凉州市井,井然有序,虽则男女混杂。颇染胡俗,然商贾面带春光,百姓奔走辛勤,以气象而论有崛兴之势。”

    这是他回去后记录在私人笔记上的话,如果说,对商业区所展现的活力还只停留在欣赏层面,那么他接下来几天在茶楼、市井中听到的关于天策军对贫苦百姓的顾恤,便让他感慨万分了。

    尽管天策军在过去的这个冬天其财政并不宽裕,但对贫苦人家却总是提供尽可能的帮助,有一些事情也不完全是天策府有司直接出命令在做,而是通过一种半官方的手段在带动。

    范质抵达凉州的时候是正月,可是在大西北,正月并不意味着春天就来了,严冬最后的尾巴还在挥这它的威力。去年冬天河西所生的局部战争虽然解放了大部分的农奴,让他们成为了直接隶属于天策军政权的编户,可是毕竟也影响了一些人的生计,在严冬中,有一些百姓失去了他们赖以度过冬天的口粮。在过去,河西是没人会来理会他们的,除非他们还比较年轻,可以自己卖身为农奴或者女奴,如果是老弱就只有听天由命。此外,更有一些原本就是河西弱者群体的百姓,虽然没有因为这场战争而受到特别的影响,不过每一个冬天对他们来说都不好过。甚至都是一个在鬼门关打转的过程。

    但在去年冬天,在年关越来越近的时候。张迈当着无数人的面说了两句话一

    “虽然我们现在的情况我还不敢说,我能让河西所有人都马上富裕起来,可是今年的冬天,如果凉州城内有一个人冻死饿死,那就是我的过错!”

    他也并不是说空口话,而是付诸行动,是真正地赈贫抚孤。除了天策军的政务部门特地出了三十几处带有炉火的屋子与帐篷来给凉州境内的贫苦人家之外,更有一批“半官方”的人在积极地为贫苦百姓们筹集钱粮、炭火和药物,以帮他们熬过严冬。

    之所以说这些人是“半官方”的,主要是由于带头做这些事情的是天策军的军人尤其是石拔、石坚这些从岭西一直跟过来的老军人和他们的家眷。

    这些老军人能够从岭西一直打到这里,军饷俸禄一般不会太低。加上历年所积攒的赏赐,许多人都可以说是有了一些家底,去年进入凉州城后,张迈第一个将自己每个月扣除掉生活必需之外的饷银全部捐献了出来,跟着石拔、石坚、田瀚等人也都跟着这样做,这些军官在不需耍轮值的时候,还会到各咋。避寒点去帮忙,或者是监督赈济物资的分配,或者是和眷属一起直接动手,为前来避寒的贫困人家搬运炭火、煮食物。石坚的那咋。五大三粗的媳妇更是几乎天天呆在城北的那座为贫民特设的救助站点里头照顾里面的病人。

    河西的底层百姓何曾经历过这种事情?官兵不压迫他们,不鞭打他们。不搞横征暴敛,反而在他们最寒冷最饥饿的时候给他们饭吃,给他们炉火烤,甚至尽其所能地给他们治病,尽管饭只是勉强填饱肚子的粗粮。尽管炉火也只是网好能够抵御寒风,尽管治病的手段只是在有限药物下尽人事,但天策军官兵的这种关怀,已经是他们在以前任何时候都不敢想象的。

    在岭西老兵们的带动下,一些外来的商人和本地家境较为殷实的人家也都加入了救助贫困者的行列,河西的僧侣们见到这些事情更不好意思再呆在寺中念经,连“应该蛮横”的军官都在干佛祖的事情了“应该慈悲”的和尚如果再不做点小云…斤动怕不得被人骂死。因此能击出来帮忙的都专出来”州有的寺庙都开放了成为凉州贫苦人的避寒之地。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天策元年到来之前的冬天其实很冷,但凉州城内的人心却很暖和。

    过去的这咋。冬天还是有人熬不住死去,但是没有人怨及张迈,大家都觉得他和他所带领的天策军尽力了。

    天策军体孤恤弱的事情,张迈带头扫雪的事情,石拔出城伐薪的事情。近期郭氏夫人在寺庙中看视重病贫民的事情,“一个个真实的故事都让凉州的民众打心里觉得:进入凉兰地区的这支军队,真的和以前所有的统治者都不同!

    范质对天策军本来是很抵触的,一直将他们当做是一帮来自西北的“乱臣”最多也只是一群不服中央管束的藩镇,但在知道这件事情以后他也被感动了。哪怕是在中原,范质也从未见过这样的军队。从未听过这样的事情啊李从河即位以后一项最被人诓歌的“仁政”也不过是减免了一项本来就不应该征收的苛捐杂税而已,至于说朝中军中的领袖人物及其家眷深入民间。为民众扫雪伐薪、送饭治病,这样的事情更是不可能生。

    除了感动之外,范质又看出了一些别的迹象,他在经过的市井中竖起耳朵,现他所听到的任何关于天策军的评价都是正面的,和尚们自然是大赞王爷大有菩萨心肠,商人们也很满意天策军能够搞好河西的治安、维护好丝绸之路,平民们欣喜凉州的局面能够走向稳定,至于那些得到赈济、帮忙与救治的贫民则更无不感激涕零。

    就是这一点一滴的事情汇聚起来的印象。让有强烈儒家理念的范质感到天策政权拥有无限的前途,他想起了范延光对天策军有可能成为“西北大患比于契丹”的评价。当时尽管范延光列举了种种理由范质还是觉得将天策军比之契丹太过了,可是现在范质却改变了这种想法,他在笔记中偷偷写道:“如此仁政,乃文景、贞观施之于西凉也。此周文之伟业,契丹诸胡何能望其项背!”

    但他写下之后,心里忽然感到一种莫名的不安,不是怕这份笔记被天策军搜到,而是他内心深处涌出了一种不知如何形容的恐慌,思虑再三之后,他终于将这几页笔记烧掉了。

    当范质在偷偷写着他的私人笔记的时候,张迈并不知道。

    范质被凉州城内在前一个。冬天所生的事情所感动,张迈也不知道。

    甚至就是范质这咋,人,张迈也没什么印象。

    然而张迈与他领导下啊的天策军所种的善种,却已经在不知不觉中开始显现出其软性力量来了。

    鼓励商贾以争取获利、保护平民以维持境内之稳定、赈济最贫苦阶级以维持天策政权的仁心,这三件事情乃是唐军东进以来一直在做的事情,在疏勒时如此,在龟兹时如此,在高昌时如此,在甘州时如此,在凉州时也如此。到目前为止天策军都还没有一个明晰的帮助西北全民脱困的计因为他们还没有这个能力,但每一个冬天却都在赈济最贫困的人群以尽量保证领地内贫民不至于冻死饿死。

    在疏勒的时候,张迈和杨定国等这样做是出于不忍,可等他们走到高昌,在接触到骨咄、伽以及沙瓜麾下兵将的作风以后,像杨易、薛复等人心中便已隐隐觉察到这些仁义之举表面上看只是有资于内政。实际上对于维系军队的作风、保持军队的战斗力也有着巨大的帮助,甚至对调节高层的人际关系也有着难以想象的潜在影响力。

    抚贫恤弱的事情,天策军的许多人都在做,但能从中看到这几点的却寥寥无几,至于对此有切身体会的,还不到一只手的数量。

    不知道有多少个夜晚,当杨易在家族利益与天策军整体利益上有所徘徊动摇时,他脑中每每会闪现起岭西老兵还有他们的眷属一起赈恤贫民的场景,而他自己,也曾以中郎将之尊而在高昌为一户贫民扛柴火,本来为高昌大胜而洋洋自得的七千牧骑。在听说了这件事情之后全部没掉了骄气。每一次和这些贫民的近距离接触,也都在提醒着杨易:“你也曾经是和他们差不多的人!”

    “迈哥没有忘记他的承诺。兄弟们也没有忘记大伙儿的使命,为华夏延续政统,为万千生民立命。我若只是再为自己还有杨家的富贵,如何对得起迈哥,如何对得起正在奋战的兄弟!”

    不知道有多少个夜晚,当薛复心中开始萌张迈给与他的赏赐与地位是否能够匹配自己的功劳时。他也会想起自己帮助一些鳃寡孤独者时的场景。

    在有些时候,是由于张迈牵头,部下们不好不响应,比如张迈扫雪了。石拔就不好不出城伐薪,薛复听说后就不好不到金城外,帮那些穷苦牧民们解决他们在冬天的生计问题,看视一下那些冻死冻病了的牲口。不过也正是那些雪中送炭的场景,让薛复的心里总能时时想到自己身为奴隶时的困顿,想起自己归附张迈的初衷,每念及此,他就会赶紧向他心目中的真神祷告忏悔。

    “要建立一个地上的天国,只有元帅才能带领我们这样做!而正在努力地建立一咋,地上天国的,全世界也只有元帅在带领我们这样做!”

    不止是杨易、薛复,石坚、石拔他们,也在每一个冬天,每一场大雪,每一次严寒之中冲淡了自己对物欲的追求,加深了他们对荣誉的看重。而且这一份漏*点也并不只是存留于岭西老兵当中,那些从疏勒、温宿、龟兹、高昌等地征入部队也都受到了感染,就连归附不到半年

    新近崛起的河西五将还有他们的部属,也有一部分受到了感染响应着张迈的号召,模仿岭西老兵的行动,在其驻军所在地尽自己的能力收容帮助当地的贫困农夫与牧民。

    也就是在这一年的春天,郭威踏上了兰州地面。

    不过,此刻的他不再是军人装束,他的身份,是一个商人的扈从,而那咋。“商人”却是后唐名将石敬瑭的心腹谋士桑维翰。

    开卷节奏总是比较慢的。有一些线索正在展开,请诸位看官莫急。

第六章攻守同盟

    ;教的力量是强大的。哪怕是在两国开战、壁垒森严的卧法彻底切断宗教交流,何况在后唐与天策军普遍开始议和的阶段,随着边境交流越来越频繁,随着双方关系的转暖。关中与河西的佛教徒交往也就变得越来越密切。

    天策军的宗教政策是由鲁嘉陵在进行实际操作,远在凉州大会之前他就已经派遣僧略潜入到中原,不过在那种形势下决定了其规模不可能很大,而且派出去的僧侣不可能是真正的大师,只是属于鸡鸣狗盗之才,这种人不耳能接触到真正的高层,随着双方关系的转暖,鲁嘉陵开始调整策略,并准备有计划地向中原地区进行渗透。

    不过,他的第一步行动不是“派出”而是“邀请”如果一开始就向中原地区广派僧侣,鲁嘉陵担心会引起中原有识之士的警惕。所以他反其道而行,在凉州大会以后便暗中促使凉州天宁寺与大昭寺、兰州开元寺、都州弘德寺、沙州三界寺、疏勒普法寺等大寺的名义,向东方诸丛林出邀请,延请关中、河东、嵩洛、巴蜀乃至江南的高僧大德前来西北取经讲经。

    鲁嘉陵在作出这个决定的时候对张迈说:“如果中原的僧侣来了陇右。那么我们的僧侣再去中原,就变成有来有往、顺理成章的事情了。”

    张迈对这个办法完全不加抵触地表示支持,因为他对天策政权有充分的信心,不怕后唐方面的渗透,从鲁嘉陵已经收集到的情报他判断李从阿还远不是一个有能力纯熟地运用宗教力量的君主,越多的有识高僧入境,反而会帮助西北提升整个文化的层次与底蕴。但是如果河西的僧侣能够进入中原,那么对天策军情报系统的建立将大有帮助,将来有可能的话,甚至还可能借此影响中原的舆论走向。

    不过西北这时相对于中原来说可以说是一片荒凉,如何吸引中原僧侣前来呢?张迈对此颇有顾虑,鲁嘉陵却笑道:“元帅,你过虑了,只要我们放出消息出去,出邀请。中原的僧侣一定会有很多人响应的。”

    “为什么?”

    “因为我们这里,有经书和佛迹啊!”

    张迈哦了一声,比然大悟后又自嘲自己脑袋塞住了。

    确实,西北的经济状况暂时来说十分糟糕,但佛教界虽然有许多和尚见钱眼开,但每一代也都有不少真正的高僧是潜心于宗教的,而对这些僧侣来说,古版经文与佛徒圣迹对他们来说无疑有着世俗中人所不能想见的吸引力。

    由于天方教东侵的步伐被张迈遏制在葱岭,疏勒、于阒、龟兹、高昌以及沙州等佛家胜地都完好地保护了下来,一些中原所难见到的古版经文,以及与佛教有关的雕塑洞窟、浮屠宝塔等等不计其数,至于佛教的诞生地印度,要到达那里丝绸之路更是必经之道。

    东方僧侣到西域游方仍然是一件最能增进修为的事情,而对一些有教内野心的和尚来说,如果能到西域诸寺游历一番,回来后也将更能得到承认一这其实也是一个镀金的过程。

    所以西北诸寺向中原丛林出邀请之后,各地寺院响应得十分积极。当然,中唐以后的佛教已经由外取走向内求,由开拓走向保守。尽管许乒僧人在听到消息之后有心前往。不过他们中的大多数人却已经不会像玄奖一般不顾朝廷的政令毅然向西,而是向当地的官府提出了照会。希望能够得到官家的支持一至少是默许。

    幸好,天策元年的春天,同时也是后唐与天策军之间关系的春天。尤其是在边境椎场的问题上,双方的商谈进行得相当顺利。

    这次谈判,范延光方面所想的主要是政治方面的事情,其中包括让天策军与后唐建立同盟关系,张迈尊称李从阿为兄长,以维持西北边境的稳定这是李从河交给他的根本性任务。至于建立边境椎场、开通商路之类,在李从河的思维惯势中仍然只是将之作为一种对付天策军的“诱饵”属于附属层面并随时可以抛增的筹码。

    而郑渭这边呢?早在后唐使者还没有抵达的时候他就已经和张迈达成了共识。

    “我们也要稳住东方的战线,并开通商路以开税源。”张迈说:“就目前来说,李从河并无大罪。我们要讨伐他师出无名,而且我也不想要在外虏还没有解决的情况下就兄弟相残,如果有可能的话,我希望华夏内部从此不要有内耗的战争了尽管我也明白,这实在是奢望了。不过当前来说,维持东面展现的稳定,对我们来说是最有利的。”

    “而且”张迈面前摆着那本“大唐大内秘藏地图册”手指向西面指去:“我总觉得,西边可能要出事。”“出事?”郑渭说。

    “嗯,我有这咋。预感。”张迈道:“我们之前的整体战略是东攻西守,在这咋。战略下我们放弃了西线的一些本来有可能争取到的优势,为的就是最大可能地维持后方的稳定,将所有的人力物力都投入到东方来。但现在,东面的开拓暂时来说已经接近极限,而从最近西线的一些蛛丝马迹看来,“东攻西守。战略的副作用似乎也在显现了,所以我想。也许是时候调整了。”

    “东攻西守”是天策军最大的整体战略,郑渭很明白,一旦改变的话天策政权的内外形势都将彻底扭转。所以这已经不仅仅是军方的事情。内政方面的改变与支持也将起到关键性的作用。

    由于后唐与天策军想要的都网好是边境的稳定,同时在需求上李从何偏向于政治而张迈偏向于经济,可以说双方矛盾极小互补性却甚强,因此郑渭与范延光的谈判便可以用一拍即合来行动。

    在张迈对于一些礼节性的盟约条款作出了一定的让步后,商谈就变的更加顺利。由于后蜀的紧逼后唐雄武军缩至陇西,双方便约定在秋道地区开辟一个椎场进行边境贸易,秋道的治安则由天策军金城方面统帅与雄武军节度使共同负责。双方边税则由两方面共同议定。

    说实在的,范延光这一次来只是在大略上有了决定,细节方面可以有很大的调控空间,反而是天策军方面。对与椎场关丽柑度、度量德、出入货物等等商贸细节都做足了准备,所慨谋拿出了一份厚达数十页的细则初定稿时。范质竟被打了个措手不及,他翻看着数十页的初定细则,里头却是密密麻麻的货物以及数字,让范质倒背四书五经他也能够,但让他在短时间内看明白这由数据构成的厚厚文书,他的头可就大了。

    这份有张迈参与、由郑渭提纲、由张中谋草拟的通商细则初定稿考虑缜密,而且在立意上至少看起来是对双方都有利的,而且在礼节上又很尊重洛阳方面的大国地位。范质在一时之间几乎寻不出多少可以驳斥的地方,虽然他隐隐感到,如果完全照着这份细则来签订盟约,以后后唐在边境椎场上只怕会陷入被动。可是如果不按照这份细则来。他范质一时之间又拿不出一份更好的盟约协议来。

    范延光对这些商贸细节没怎么放在心上,任由张中谋与范质在那里讨价还价,他自己却捉了张迈的手步开几步,道:“张元帅,你既与我主结为兄弟,那么我主希望,我们两家除了在这些小事情上合作之外。在军国大事上,也能做到同富贵,共进退。”

    张迈一笑,问道:“怎么个同富贵、共进退法?”

    范延光道:“如今中原圣主在位,老百姓本来是能够很快就过上好日子的,只是因为国家有两大外患未定,所以国库钱财十有**都得用于对付外患,我主体恤民情,急盼能够有朝一日放马南山,让数十万将士解甲归田,也算减轻了百姓的负担。

    只是这两大外患一日不解除小我主就算想要减赋为民也很难啊。”

    范延光对这次会盟显然也是有做过准备的,他已经清楚张迈对内对外都高举“民本”的大旗,所以在外交辞令上也就以此作为修饰。

    张迈道:“那兄长准备怎么办呢?”因两个政权已经订立了兄弟关系,能被张迈称为兄长的,也就是李从河了。

    范延光道:“主上希望元帅能够应承,一旦边境有事,两家必须共同进退一契丹若犯陇右,我军必出卢龙,契丹若犯燕云,则请元帅进军套上。当然,如果契丹斗胆南下侵犯其中一方,则另一方也必须同时出兵,袭扰契丹之后

    时后唐在东北面设立卢龙节度使。治所所在便在幽州即今天的北京,至于套上则在河套的北部,即今天的包头、呼和浩特一带。

    范质本来正在和张中谋讨价还价,听到“卢龙套上”眼角忍不住向这边瞥了一下。

    张迈道:“结盟兄弟,共抗外虏。这正是张迈所愿,也是天策军上下所愿”。

    范延光大喜,又道:“除了契丹之外吧蜀孟氏也甚是跋扈,孟知祥本来只是我大唐之叛臣,割据巴蜀以后借称帝位,近来更趁着西北混乱侵我州县,若天策军能够进逼河、佻。则,”

    他还没说完,张迈却已经摇起头来了。说道:“不成,不成。范将军这话,我不想听下去了。我生平最引以为傲的,便是驱逐胡虏、拯救汉民。契丹乃是胡虏外族,我与兄长结盟,外御其侮,那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但巴蜀孟氏就不同了。他们同样也是华夏同胞,我天策军的横刀面对外侮时义勇无前,但却断断不唇意向内面向自己的同族。更何况蜀国使者也在凉州城内这事我也不瞒将军其实孟祀刚刚尊我为兄,他也就是我的弟弟。我虽然尊敬兄长,但也不能厚此薄彼,为了兄长之利而杀弟弟啊。所以对于蜀国,我只能说,如果两家出现矛盾,我愿意居中调停,如果调停失败。我也绝不会贸然相助其中一方,我的态度便是如此,还请范将军向兄长转达我的意思,希望他能谅解我的难处,体会我的想法。”

    张迈的这番话,和天宁寺时的咄咄逼人完全不同,态度温和甚至谦下,但立场却拿捏得十分坚定。

    其实范延光也知道要天策军彻底斩断与后蜀的联系而只与后唐独好。希望不大,今日能够得到张迈面许共同对付契丹,已经保住了他此行的底线,心中甚是欢喜,脸上却道:“蜀国之事,我只好启奏我主,再作定夺。不过契丹之事。却宜早定!”

    张迈道:“兄弟结盟,按照古礼,好像要亲遇会猎,如果兄长有此诚意,那么我愿意与他会猎于黄河之畔

    范延光忙道:“主上坐镇洛阳,岂能轻动?”

    张迈笑道:“如果兄长有破胡之志。竟而挥师北上,那么我们会猎于敕勒川或者潢河岸,也是可以的

    范延光看了张迈一眼,笑道:“元帅对于契丹,倒也热切得很

    张迈正色道:“大唐之天下小判为胡汉。我收复了安西,但安东以及漠南、漠北却还在契丹手里。对于所有沦陷在胡人铁蹄之下的国家故土。我是时时不敢忘怀的。”当张迈还在与范延光琢磨攻守同盟。当郑渭还在和范质商量通商细节的时候,兰州却早已开始按照新的通商细节在交易了。走私商队进城之后便光明正大地开张做生意,金城市集之上,放着一杆公称,一支公尺,一只公斗。天策政权境内的称、尺、斗都以此为准。

    这不是天策府在最近才推出的标准。而是从疏勒时代就已经执行,经过龟兹、高昌而早已被丝路诸国诸族所承认的统一度量衡。

    反观中原,在大唐灭亡之后。唐大尺与唐小尺被混杂着使用。骤兴骤灭的中央政权与藩镇割据,要么根本就不注意这回事放任民间自己展。要么就朝令夕改,未能长久而有力地将之推行下去,因此面对范质的强烈要求,郑渭退步同意在边境椎场同时使用两种度量衡,可是洛阳方面的后续政策,对范质苦心孤诣争取回来的度量之权却显然表现得并不给力,依旧允许境内存在各种杂色度量工具,因此民间渐渐地竟以天策度量为便。

    恳求月票。

    一一(未完待续)

第七章战在即

    久策示年二月中旬天策军与后唐之间的边境椎场正式略联,椎场交易分为官民两部分,官家交易在北边,称为秋道北椎,民间交易在南边,称为秋道南椎,北椎是天策军和后唐的官方交易,南椎则按照双方各自所定的比例征收边税。相对来说,天策军方面所定的税金较低。取得进入秋道椎场交易资格的条款也较为宽松,手续十分简单;后唐方面所定税金则较高,要进入秋道椎场交易又需要层层审批,手续繁琐甚至苛刻。

    在此之前,天策军的边税制度已经启动,只要交纳了税金,除了禁物之外所有入境与出境货物都畅行无阻,所以椎场开放之后,对天策军这边并无影响。可是后唐这边一开始就是走私,忽然要商人交纳边税。一些人心里便不情愿了,加上关税较高、手续苛刻,边关官吏又甚是**,因此走私便难以遏制。

    然而这一的还是没法阻止秋道椎场在开放当日就出现井喷般的交易量。丝路上的商人这时早就将这个消息传遍,金城走私交易只是开了个,头。后续商家源源而至,雪花尚未消融。丝绸之路上的托铃声已经络绎不绝,从宁远以至于秋道,这条交通干道就像一条血管,吸纳着整个天方教世界、印度世界的金银资财,源源不断地向东方输送,二三万里纵横的大地都贪婪地渴望着来自东方的货物,后唐是国库穷,民间的力量还是十分丰厚的,而且南方诸割据政权虽然没有正式并入后唐,但商业往来并未切断,若将整个汉地的经济总量加起来,足以和整个天方教世界相互媲美。

    与南椎的无限活力相比,北椎在一开始就显得萧条多了。范延光与张迈探讨的主要都聚焦于军国大事。唯一涉及商贸的一项,就是向张迈要求甫马。西北贸易,以丝绸、茶叶、陶瓷换取马匹乃是必然会提及的事情,天策军方面也早有准备,范延光希望每年能够从陇右得到一万匹成年马,这在中原乃是一个庞大的数字,在西北却不算一个大数。郑渭却面有难色,说陇右这几年水草干枯,马瘦羊赢,最多只能给兄弟之邦提供三千匹,最后范延光许天策军派遣学童到洛阳皇家书库抄写经典注疏为代价,将市马的上限提高到了五千匹。可是最后由于后唐的财政紧张,这一年北椎官市的马匹成交量只有不到五百匹。连后唐最为重视的马都如此,其它情况可想而知。

    二月还没结束,大量的税金以及卖地、租地的款项已经流进了凉州的国库,郑渭派驻到金城方面的属官直接监控着这里的税收,郭太行看过统计数字后松了口气,说道:“好了,这样下去,只要今年的开销能够节省一点,我们明年这个时候应该就能够还清所有的欠款了。”

    其实天策唐军的前身安西军自占据疏勒以来,在商贸上本来已经获的了不少财物。又占了龟兹、高昌。之后吞了归义军,慕容春华焚了北庭,将骨咄、伽、曹氏三个政权数十年的积攒据为己有,在开销之余还是有不少家底的。只不过这个时代的钱财不像后世的虚拟货币,都是实打实的金银、丝绸、钱币、珊瑚之属,并非打个账目就能从各地运往凉州,张迈在抵达凉州之初只带来了沙州库存的一部分,其它大部分还分别散存于。这才会在去年冬天生财政紧缺,现在不但各处商户的源源不绝运抵凉兰,高昌、龟兹的财物也运来了不少,加上从金城不断流入的金银丝绸,凉州府库大实,在维持日常运作之余,也已经有了还账的能力。

    郑渭嘴角却忍不住露出一丝不容易察觉的笑容来。

    “还钱?”他虽然将一些期限较短、即将到期的款项先清了,但两天之后,他又干了一件让郭太行大吃一惊的事情:他竟然又向商家借了一笔巨款,款项之巨竟然过了之前所借的总和!

    “郑长史!”郭太行道:“国库已经充盈,为何还要借债?”

    “因为我们需要钱”郑渭道:“现在我们的形势大好,正该借钱。若等到我们穷了再借,那时候就借不到了。接下来的一年,绝不是我们省钱的时候,而是我们大花钱的时候。”

    这个月月底,天策军开始在凉兰诸州进行募兵,选兵的工作凉州方面由奚胜主抓。兰州方面由薛复主管,张迈又派出曹昆、姜山等人进入部、河等地搜选后生,郭师庸则负责建立新的练地点,凉州城内锻造坊的炉火日月不绝,流水般连夜赶制各种精良兵器。

    丝绸之路终于垂开了,天山以南一片好景气,葱岭以西这时也已收到了消息,无论是工六坏吾商人都兴奋雀跃,唯有个人肩头卜的压力空前犬乃略不杨易!

    去年冬天抽冒险走轮台山道进入轮台城,在开春之后,他除了安排附属部队戍守伊州各地外,又挑着一个天色较好的时节,调动了将近两万人的机动兵力屯聚于北轮台城。轮台道上的运粮队伍不绝于道,勉力维持着这座北方城堡,杨易又驱遣民夫对北轮台城进行增补修筑,望着城外渐渐冒头的草芽,他知道北庭的春天要到了,可同时这也意味着一东方的敌人也将随时会抵达!

    “这一次,由我去送契丹人回去。”杨易说:“我带五千人前去,你在后方做我掩护,只要支持到北庭全面解冻,将牧民尽数北移,等到北庭的草场可以养活我们的军队。那时候就没什么好怕的了。”

    慕容春华很清楚,杨易所面对的最大困难,不是来自东方的契丹,而是聚集在高昌地区的大量人口和西域广袤的运输距离。

    龟兹和焉者的存粮已经在去年冬天被高昌消耗得差不多了,而从沙州每运一石粮食到此,路上就要消耗一石,从疏勒每运一石粮食到此。路上就要消耗三石,而这一石粮食运到北轮台城,路上又要消耗半石,如果以沙州与疏勒各负担北轮台城驻军的一半军粮计算,北轮台城驻军每吃掉一石粮食,就得耗损后方六石存粮,北轮台城两万驻军所消耗的,乃是疏勒、沙州地区十二万人的口粮?

    更何况在天止以南的高昌地区。还有将近二十万人口也需要接济,军民之费加起来,乃是一个随时可能压垮天策唐军的可怕数字。

    现在杨易与慕容春华都在等待着今耸的四月那个时候,北庭将迎来水草最丰茂的季节,高昌与伊州的一批牧民可以迁徙到这里来减轻天山南麓的负担,天策军的骑兵进驻到这一地区将可以因食于本地,不需要再从高昌转运粮食,这样就大大减少了对后方的依赖,唐骑将自由地纵跃在这片土地上。

    同时,四月也将是冬小麦收成的季节,只要有一个平年,天策唐军就可以度过这次的粮食危机,如果有部分地区出现丰收,天策唐军就可以实现盈余。东中西几方面的高层都知道,过了这一关之后,接下来的路就越来越好走了。

    “五千人太少了!”慕容春华道:“至少带足一万!契丹这次不来则已,如果来一定是准备着雷霆一击!五千兵马只怕未必能将他们挡回去!”

    “五千人够了。”杨易道:“兵马驻扎,耗粮就少,兵马一动,粮草就得翻倍。现在我们跟契丹人斗的不是谁的兵多,而是看谁更耗不起!他们万里远来,每多动一部兵马,耗粮也得倍增,所以我料定他们的先锋数量不会太多。我有五千兵马,足以将他们的前锋逼退的。只要契丹人没法在北庭取得立足之的。等到高昌恢复生气,北庭水丰草长,那时候耶律德光就算倾国而至,我也不怕他了!”说到这里他豪气迸,道:“如果不是高昌粮荒。需要从疏勒、沙州运粮,这一仗我们本来可以稳操胜券的。但就算是现在,契丹万里远来,补给线比我们要长数倍,我也仍然有胜算!”

    这一天二月初六,北轮台城吹着暧暧和风,杨易以刘黑虎为副将,率领了三千五百骑兵、一千六百带马步兵。人人马上带着肉脯干粮。骑兵乃是轻骑,其中两千人能够骑射,带马步兵乃是陌刀战斧将士,杨易听慕容春华说起和契丹激战的经过。特意从高昌调了一支步兵精锐来。希望能够在接刃战中克建奇功。

    慕容春华和约昌送出城来,杨易对慕容春华道:“守好轮台城,浮屠城毁掉以后,北庭就剩下这座城堡像个样子了,只要守住此城庭州便肯定是我们的。”又对约昌道:“我已经传令到龙泉关和伊州,让牧民随时可以迁徙回来,到时候你便可以和你的家人团聚了。

    约昌大喜,杨易望了望天色。道:“好,出了!这一次东进阻击契丹,等回来的时候,大概就到了能沿途牧马的季节了,走!”

    为什么写到章末的时候有点风萧萧兮易水寒的错觉?分明是春天啊。

    有点管不住自己的笔,,今天月票被人反了,难道因为这样心情不好?

    又一场大战要开打了,杨易啊杨易,帮《唐骑》拉拉月票吧!

    一(未完待续)

第八章沙陀故土

    训北庭地区面积广大但其精华所在是天山山脉北麓的燎见数百里以上的绿色草原带,北轮台城网好就位于天山山脉的中段偏东,在战略位置上相当重要,所以尽管位于庭州草原更加核心位置的浮屠城成为了府,大部分民事设施就聚集于斯,其它城池又遭到了契丹的限制而衰落,但北轮台城这座军事城堡还是保留了下来。

    杨易带领五千兵马,从北轮台城出,一路向东,每天都是小跑,有些地方雪已经开始融化,青草探出了头,这个时候并非牧马的好时候一尽管战马们十分享受月网冒头的嫩芽,可是如果在这个时候就将山南百数十万头半饥饿了一个冬天羊马赶过来,不出半个月就能将庭州的草原糟蹋个荒芜。

    不过五千骑兵的话,却还可以容许马儿们享受享受新出芽的美味。

    第一天,五千骑兵就跑了两百多里,此后或多于此,或少于此,到了独山一带,赤丁已经率领从伊州来的一千多牧骑在这里等着了,这一千多牧骑共带了多出三倍的马匹。以及羊群若干。双方会合之后便向东北方向前进。

    他们的目标,是上次慕容春华逼退契丹军的附近这里所谓的附近。说的是一个不过五百里的距离。

    六千多人的部队,走在最前面的是丁寒山以及他麾下的侦查骑兵

    一丁寒山继承了安六的堪地之学。在天策唐军的众多将领中,他乃是军事地理方面屈一指的专家。本来郭师庸与刘岸在勘地之学上也不下于他,但这两个人所擅长的并不止这个,其职能在过桓罗斯以后已经渐渐转向,只有丁寒山没有放弃这个专长,并且在作战之余越研越精,吞并归义军以后,张迈考虑到往后的需要,干脆让他搜选了军中对此术较有研究的人马,自成一营,号“堪筹营。”专门负责军事地理情报的搜集与研究。虽只称营,但作为脑的丁寒山却是都尉衔。

    张迈东进以后,“堪筹营”的到了大量的地图资料,尤其是张家所献的河西州县图谱,对于境内的考察,可以通过派遣有一定军事地理常识的轻骑兵勘察各地地形以印证图谱的对错并加以增补修改,对于境外。则需要派遣间谍了。

    如果是中原文人的作风,坐在丁寒山这个个置上,大可以派人前往各地,他自己坐在凉州或者高昌统筹便是,但丁寒山却是从岭西一路跟来的武人,做事的习惯秉承了岭西老兵的传统凡事都冲在最前,越艰难越危险他越引为己任,统筹的事情他交给了高昌与凉州的属下,他自己却带领了一百多人,请张迈允许他到北轮台城来这里是天策军眼下的北部边境,东连漠北。西通岭西,在未来很可能会收归境内。可眼下却还属于随时可能爆战争的区域。丁寒山的政治触觉没有郑渭那么高,军事战略眼光不及薛复,但从军事地理的角度他却推断这一带将来很可能会成为天策军用兵的重心。

    “山南的丝路要保持稳定,那么山北的道路,或许就将成为烽烟遍地的所在!”

    不过大体来说他仍然是一个粗人。心里有这个想法,却没跟任何人说。只是在他向张迈提出了申请之后。张迈想也没想就答应了他并给了他很大的支持包括一匹汗血宝马以及一支本来只有上将级别才拥有的千里镜。接到这两件颁赐之后丁寒山便猜测,或许自己揣摩得对了!

    他带领着部属,一路燎望、记录、绘制,契丹政权与岭西回讫到现在为止仍然都极端依赖熟悉地形的人作为向导,而天策军在张迈的引导下却已经渐渐步入地图配合向导的阶段,每到一个地方,都尽可能派出堪筹士兵进行膘望、踩踏与绘制。堪筹营不但存放着无数地图,而且里面的官兵几乎每一个都精通某个的区的地形地貌,这些人的存在对于将来天策军的作战将起到难以估量的巨大作用。

    白天行军,在前头带路的是两个去年冬天已经走过两三遍的堪筹营火长一这是整个堪筹营编制最低的军衔了,军马走得疲累,便驻扎在邻近水源之处,到了夜晚,草原上便一片黑暗,除了星月之外没有半点小火光。

    当日卢纪成与范质行走在凉兰地面,十几二十里没见到人烟便叹为荒凉,如果他们来到这天山北路。现走数弄里没见到一个人,非评价这片地区为鬼域不可!

    但是在杨易看来,这却是一片何其广阔的天地!他们策马奔腾,从一个绿洲走向另外一个绿州,从一片草原走向另外一个草原,每过一天。都可以现马蹄下的青草又长长了些许,过独山之后又走出八百余里。草地渐少而荒漠渐多,贫瘾的的面因为没有半点水分,哪怕在冬天也露出其丑“崩小裂,有时候,是望无际的平原,哪怕骑马跑出天齿绷冰到一点欺负,有时候,则是一座又一座低矮的圆形丘陵散步在辽阔而荒芜的干焦土层上,录蚀的古老岩层风化物间插在大量的岩屑碎石之间,或鲜红犹如烈火,或焦黄得网好匹配太阳即将落下的黄昏,终于到了连饮水也成问题的一片戈壁上。

    “这里是沙陀州故地,丁寒山在听取了部下的回复后,综合所有情况,对杨易说:“听曾经生活在这里的牧民说,在两百多年前,这里曾是沙陀人的所在。不过,沙陀人赖以放牧的是我们背后的草场。

    杨易说道:“沙陀?我听说。现在中原那个伪唐朝廷的建立者,听说就是沙陀人。那个沙陀。和这个沙陀有没有关系?”

    “听说有的”丁寒山道:“据老牧人说,沙陀一部在这里生息已经是两百年前的事情了,之后他们不断迁徙,渐渐接近中原,所以这里也许就是他们的故乡。”

    这里竟然是沙陀人的故乡?看看这片被自己踩在马蹄底下的土地。杨易不禁感到有些讽刺。虽然有人说,李从河只是李嗣源的养子。本身乃是汉人,不过杨易还是将他当成沙陀人来看待。

    “沙陀人如今窃据着我们汉家之帝都。而他们的故乡,却被我们踏在脚下!”

    这时丁寒山指了指东北:“再过去就荒芜愕连春夏也不能住人了,然后再过去,便是金山山脉,跨过一条大河,再越过乌山,就能抵达突厥牙帐所在,也就是后来回讫的牙帐所在不过现在那里早已经成为契丹人的天下,听说契丹人在那里设立了招讨司。”

    “这么说来,漠北的心脏,不远了?。

    丁寒山一愕,然后才察觉自己刚才的话。所谓“翻过金山、跨过一条大河、再越过乌山就能抵达。存在着误导:“这个,还很远的,金山和乌山都是可以比拟天山的大山脉。而且两山之间地方广袤,路也不好走!另外,我们的侦骑也是到此为止,去年严寒之际,没法继续前进探查,所以再过去就是我们也觉的相当陌生的地区了,只能靠本地的牧民一但是没侦骑印证过的道路,最好还是不要轻易进入。”

    杨易嗯了一声,却还是不禁为自己刚才脱口而出的那句话砰然心动一“漠北的心脏。漠北的心脏!”

    如果说长安洛阳乃是汉家问鼎皇帝宝座的象征,那么如果能够突入到乌山与狼居胥山之间,便拥有了真正的“大汗”的资格!如果赤缎血矛能够插到狼居胥山上,那么张迈就可以当之无愧地号称天可汗了!

    “设法打探从这里前往狼居胥山的道路”杨易说:“现在也许还用不着,但是将和,”

    “报。

    远处的马蹄声打断了杨易的话,一个侦骑匆匆赶到,说:“现契丹骑兵!”

    “好快!”

    杨易的身边,步兵统领刘黑虎,骑兵都尉慕容肠还有跟在杨易身边的杨涿同时出惊呼,可是惊讶之中又带着三分的欢喜与兴奋。

    “怎么会这么快!”更惊讶的。是丁寒山:“虽然具体的道路我们的人还没走过,但听北庭牧民的描述。从这里到西北路招讨司也还有老远的距离,若是从东南敕勒川那边来,道路是好走些,可却更远!他们就算快马加鞭,也不可能现在就出现在这里啊!”

    “没什么不可能的!”杨易指着背后。道:“你看!”

    丁寒山望背后一望,可除了看见间插在青草中的风化岩石之外,什么也看不见。“看看那草!”

    丁寒让再仔细看那草,还是没现什么,杨涿接口道:“北庭的草。就快长成了!”丁寒山这才若有所悟!

    杨易说道:“契丹人并不是等冰雪解冻之后,才开始出的,他们是计算着抵达这里时,北庭的第一批青草网好长成,那样他们闯入这片土地之后,羊马就可以在这里繁殖生息,他们就可以因粮于本地!”

    慕容肠接口道:“而如果他们等到青草长成才西进的话,那时候北庭早已成为我天策骑兵的天下。相反,如果我们等到青草长成才出东来拒敌,说不定根本就到不了这里,在半路上就遇到契丹人了”。

    “不过他们却提前来了,而我们也一样!”杨易道:“这大概就叫英雄所见略同!哈哈,这场仗。值的我来打!”

    第一更才码完,不过既然承诺过,肯定会有第二更!

    大家再等等,我码字去,大家请砸月票来。

    却!却!(未完待续)日o8姗旬书晒讥芥伞

第九章小金山

    品峨二,而且背后就有大援,他也不怕会陷入孤军奋战的馈地,

    “兄弟们。快快拍马赶上!”赤丁叫道:“谁直到阻截契丹第一功,竟然落在我们头上!”

    千余骑踩着风岩地面,迅疾地突前,跑出五里之后,终于咬住了敌人的尾巴!

    前面的轻骑兵犹豫地放慢了脚步,似乎在等待什么一般。赤丁想起见到杨易以来的种种异常,心里不免有些不安,就在这时,两边巨岩后各自涌出千余兵马,一左一右向赤丁冲来。

    赤丁吃了一惊:“有埋伏”。

    原本单调的沙砾地上,马上就变得热闹了起来,赤丁所率领的千余牧骑。毕竟不能与天策军正规府兵相比,就是比之在温宿接受杨易长期间练的那七千牧骑也远远不如,在忽然遇到敌军的时候,有的人转头向左。有的人转头向右,慕容肠在小小金山上凭着千里镜望见,叹道:“不行。赤丁手下的这批士兵还不行。”他放下千里镜。说:“都督。让我去接他们回来吧

    杨易却道:“不行,这是一个陷阱,你若是去了,这次的陷阱就不灵了!”

    这时候,赤丁前面的敌人则干脆掉头。挥动着兵器随时要作战。“这是个陷阱!”赤丁恍然大悟,不过他毕竟从岭西一路跟来的人,不是个愿意轻易服输的将领小想起杨易的嘱咐“他们有两千多人”。看看左右,网好够数,赤丁呼唤了起来:“将士们,契丹人来送死,就让我们成全他们吧!,小

    这是张迈的台词,赤丁偷改了几个字大声呼唤,他的嗓门比张迈还大,牧骑中有一百多人齐声响应,可更多的人却有些骚动,其中一队人马更是乱成一团,张迈的多少次激励之所以有效,可不是靠他的嗓门大。

    “不行了”。赤丁口中虽然叫出激励的言语,心里却觉得:“只怕打不过!”

    但小金山上,杨都督可能正在看着自己。北沼黑头乌护较高级的将领,现在在北庭的就自己一个人。怎么也不能丢了北沼黑头乌护一系的脸!

    “死就死吧!就算死在这里小至少也拖几个人下水!”赤丁向左边一指:“迎敌!”

    马对马,骑兵对骑兵,刀对刀!

    经过上万年的风吹,这片土地上细粒的沙子都已经被舌到东方。在百里之外形成了一个沙漠,这时三千多骑兵践踏着没有尘土的沙砾与龟裂了的岩石,赤丁希望能够在右边的敌军抵达之前将左边的来军击溃,或者冲垮。

    牧骑中老兵们的反应十分敏捷,但那些牧骑却明显还跟不上节奏。这些人的资质在西域也并非第一流的。去年冬天杨易对所管辖领地的军队也是侧重于整编而不是刮练小所以当赤丁冲入敌军左军的时候。明显感到压力很大,他想冲垮对方。但真正接锋之后却有一种心有余而力不足的感觉。

    幸好,对方的战斗力也没有传说中的那么强,赤丁的兵力,比对方多出了四五百人,在敌军右翼尚未抵达之前,赤丁占据了上风,可是这种上风虽然明显,却无法有效地杀伤敌人。这一支牧骑若是遇到北庭的其他部落,在数量上差不多的情况下,这支牧骑是可以赢的,但面对组织相对较为严密的敌人,就没法轻易取胜了。

    眼看敌军右翼随时都要围上小赤丁的副将叫道:“都尉,快撤兵吧”。

    “什么?”

    “快撤兵!我们斗不过!”

    赤丁犹豫着,主将的犹豫,反应在军队上便是一种迟钝感。

    在更远处,远得连杨易的千里镜都找不到的地方,一个身着契丹服饰、年纪甚大的将领冷冷道:“这就是将耶律朔古逼退的什么天策唐军?。

    “这看服饰,好像是的。在这个契丹人身边,一个回讫人说道:“不过可能不是主力

    “不怎么样么。那个契丹人冷冷道:“如果是这样的一支军队就能横行西域,那么西域也未免太弱了。”

    “是,是”。那个回讫人道:“不过也许是因为他们的主力都屯聚在北轮台城,也许在这里的只是一支戍守边土的部队。”

    “嗯,听起来有理”那契丹将领道:“不过朔古说的这伙唐人这么厉害。我们也不能掉以轻心。且就看看这场仗会是什么结局再说。”

    小金山上,慕容肠对杨易道:“那两千多人,不全是回讫,里头也混杂着漠北骑兵,等他们两军一合,赤丁就会落下风,都督,请让我带兵去救他。我不需要太多兵马,两个营就够了”。

    杨易却摇头:“不。顿了顿,道:“赤丁的反应不算快,不过跟着我们从岭西一路杀过来的人,没那么容易死掉的!且看看再说!”

    二更奉上,这一更算是补上上个星期的。明天争取继续加更!将这场仗一鼓作气打完!

    甲!(未完待续)

    ,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6746/ 第一时间欣赏唐骑最新章节! 作者:阿菩所写的《唐骑》为转载作品,唐骑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唐骑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唐骑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唐骑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唐骑介绍:
大风狂飙,席卷万里,马蹄踏处,即为大唐!唐骑已经完结,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唐骑,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唐骑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