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言情小说教父三国TXT下载教父三国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教父三国全文阅读

作者:北方三哥     教父三国txt下载     教父三国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一百五十八章 请君入瓮

    话说张济在与曹洪对峙的时候,忽然见到曹操奔回,心中诧异不已,如此周全的计策竟然被曹操逃脱掉,张济实在不明白什么原因,而且吕布怎么可能会放走曹操而去呢?

    张济不知道曹操身边还有一个唤作典韦之人,正所谓人算不如天算,张济不论如何天衣无缝的设计,终究不能时时得意,所以张济到并非怨天尤人,而是恨自己不能逆天而行,如此大好就会,没有杀掉曹操,真的就难遇到第二次了!

    张济见曹操已经安全过来,那他再与曹洪纠葛也就没有意义了,原本按照张济的料想,假借曹操刘备争夺献帝其人,然后暗中与陈宫密谋,再与吕布联手,吕布从徐州刘备处骗来军马粮草,再来郓城截驾,而在郓城之内,张济早就谋划好一切事情了,他先护送献帝而来衮州,在郓城遭遇吕布截驾,曹操必然心急,变回引兵来敌吕布,而入郓城之后,张济已经算定曹操必死,到时候衮州必然大乱,他张济便坐拥衮州与献帝!

    而吕布也是利益不浅,张济反手一招将计就计,便可以帮助吕布夺得徐州,到时候他和吕布这两个西北军留下的独苗就可以再展拳脚了,与吕布联手,不惧天下武将,而他自己谋划绝伦,到时候占据天下亦不是问题,而凭借他的手段,先得天下,再除吕布,亦非难事!

    不过此刻张济的算盘虽然落空,不过张济可并不打算就此收手,因为他手中还有一张可以让他翻身的砝码,献帝在手,张济无忧!

    却说曹操打马从张济军前而过的时候,曹操的眼睛落在了张济的身上,虽然并为表露出恨意,但是此次差点身死,曹操乃是锱铢必较之人,哪里会放过张济,只不过却并非此时,曹洪见得主公安全,引兵护送其回衮州,而曹操却驻马不前,他并非想要再与张济对峙,只不过典韦和夏侯惇还未归营,曹操放心不下,便就此驻兵,而曹操的消息也早传到衮州城里,荀彧已经是脑门上冒汗了,这么惊险的事情,荀彧倒是以为自己有失职之罪!

    荀彧又派出一支军队,前去接应主公,而援兵到时,曹操更不会走掉了,他要亲眼见到典韦与夏侯惇二人安全得回!

    张济见状,早就撤兵去接应吕布去了,哪里还会在此与曹操对峙,若是衮州城中派来大军,曹操一个起心,再把张济灭了,岂不是把自己折进去了,不过张济倒没有这么幼稚,曹操此次差点身死,不会轻易再动兵的,曹操的元气大伤,已经蹦跶不起来了,不过病虎亦是虎,一口咬不死,就会反受其害,而张济现在也尽量要躲的远一点,他的王牌是献帝,所以这幅牌要想再打下去的话,他就得确保王牌时刻在手!

    数个时辰之后,曹操才见到夏侯惇于马上,奔赴而回,而曹操见夏侯惇的左眼,大惊道,“元让如何至此?”。

    夏侯惇乃云,“被曹性所伤,不过某已经将其杀掉,一只眼睛换一条命,值得!”。

    曹操又问,“典韦何在?”。

    夏侯惇的左眼流血不止,右眼落泪难掩,一时间血泪混合,倒是看的曹操揪心,“不用言说了,我依然猜测得到!”。

    曹操立于马上,垂足顿胸道,“孟德大意,竟然误中张济的诡计,折了典韦性命,害了元让一只左眼!我曹操悔恨不已啊!”。

    曹操在火海之中,被围数个时辰,体力早有不支,又一路奔途,心力交瘁,此番闻言典韦身死,一股热血上涌,竟然昏厥了过去!

    曹仁等诸位将军见状,大惊,随即护送曹操奔回衮州之内,请来医者瞧看,医者皆言,“曹大人一时间血脉上涌,压迫头颅,才导致昏厥,并无大碍!”。

    喝退医者,曹操方才清醒,而念想到已失典韦,又失元让之左眼,曹操的脑仁突然发疼,众人急忙劝解,方才有所缓解,不过曹操念典韦之劳苦功高,数次救他性命于危难之间,依旧脑仁难受!

    唤来医者,医者倒是搞不明曹操的头疼之原因,只是言说,“请大人勿扰,清心可无忧!”。

    曹操大怒,“吾衮州失一大将,吾曹操损一爱才,如何不扰?如何不忧?”,曹操欲斩杀医者,众人急劝,方才止住。

    次日,曹操要为典韦祭奠,乃亲自身披白衣,立上典韦之灵位,敬上三根香烛,久久立于典韦之灵位前,方才肯离去,而夏侯惇与典韦最为兄弟情谊,在典韦灵前拜祭,乃云,“兄弟之妻子儿女,便是我之妻子儿女,兄弟之未竞遗愿,便让我元让来替你完成,兄弟安去,主公未竞的天下霸业,我来替你为主公攻克,这天下的一角,你不曾见到,就让我夏侯元让的右眼来帮你看!”。

    典韦身死,夏侯失左眼,损失兵马五六万,曹操立于衮州内的议事厅里,扪心自责,对诸位将领说道,“荀彧先前有言,劝我再三思之,勿要轻易出兵于张济,奈何孟德一心贪念献帝,不肯相听荀彧之言,方有此败,折我大将,损我兵马,孟德罪过”,曹操重赏荀彧夏侯惇等人,自罚自己,自己官降三级,不过他曹操依旧为衮州之主!

    话说两边,且说张济回兵于郓城,见吕布,而吕布愠怒不已,言说典韦之事,方才有曹操之逃走,不过张济此刻也无心怨念吕布,曹操已经保全性命,当思之后之事,张济耳语陈宫,言说,“当趁此时,汝与吕布将军赶回徐州,图谋曹操虽然失败,然有徐州之地,大事未必会失!”。

    陈宫然,便劝谏吕布领兵马回徐州见刘备,而吕布倒是不知其意,乃云,“方才从徐州走出,骗得刘备军马三万,粮草十万石,如何还要回徐州?”。

    陈宫说道,“难道将军肯走乎?徐州不图矣!”。

    本来听信陈宫之言,吕布只以为是前来与张济合力,共戮曹操,正好又从刘备处匡来不少好处,吕布已然觉得是占到了大便宜,不想此时陈宫又说出此番话来,吕布倒是允诺,“当然想要图谋徐州,军师可有办法?”。

    陈宫便说,“此时当回徐州!”,吕布只好听从陈宫之言,率领军马返回徐州。

    张济设计于曹操,险些置曹操于死地,虽然有典韦护佑,曹操命大,未有什么闪失,不过曹操的损失到也算是不小,而张济和吕布处,只是折损不到千人兵士,死了一个曹性而已,所以说,张济的计谋还算成功,以小博大,不过曹操之幸运实在太过于偶然,张济倒是悔恨,“看来此时候的找补应该从刘备身上下手了!”。

    吕布率军回徐州,而陈宫一匹快马飞奔,已经先于吕布到达刘备处,而刘备见陈宫奔回,而且衣着不堪,似乎逃窜而回,便问道,“献帝之事如何?”。

    陈宫拜见刘备,方才说道,“吕布将军败矣!”。

    刘备倒是略有吃惊,“张济怎会是吕布将军的对手,怎么可能会败?”。

    陈宫顿首道,“张济的确不是吕布将军的对手,吕布将军遇张济于郓城之内,正欲截回献帝,不想此时曹操突然杀奔而来,两路兵马夹击,吕布将军不能敌矣!遂大败而回!”。

    其实吕布失败不失败,刘备倒是不太关心,不过献帝之人,可是刘备志在必得,所以刘备又问,“献帝可曾截回?”。

    陈宫掩面曰,“吕布将军被典韦所伤,差点身死,献帝又被曹操抢了回去,现在已然入主衮州城中了!”。

    “那吕布何在?”,刘备见献帝已失,大怒不已,而陈宫言说,“吕布将军就在城外,愧对刘备大人的期许,不敢入城!”。

    刘备突然转变脸色,复而平静说道,“吕布将军思虑多了,胜败乃是兵家常事,况且某徐州之地还要仰仗吕布将军呢,何故不入城中?”。

    陈宫说道,“吕布将军言说,怕刘备大人责怪,不敢入城,败军之将不敢言勇!“。

    刘备心中已经怒色,暗中思虑道,“这吕布还想要我亲自出城相迎不成?”。

    而陈宫似乎识破了刘备的心机,说道,”我家将军正欲请刘大人亲自出城相迎,如此便是大人不怪罪将军之败了!”。

    刘备又问,“吕布在城外,还有多少人马?”。

    “离徐州之时乃是三万人马,回来之刻,只有三千残兵!”。

    刘备使人到城外相看,回禀的时候,果然见到徐州城外只有三千不到的残兵败将,而吕布立于其中,头上的两支孔雀翎已经折了一支。

    刘备听得此话,倒也并不生疑,看来吕布果有大败,而陈宫之言,也不无道理,便意欲出城去迎接吕布,而刘备身后的关羽却止之,说道,“吕布何许人物,不值得大哥亲自相迎!”。

    刘备说道,“吕布将军乃是徐州之倚重,怠慢不得!”,随即便与陈宫一起出城,而陈宫所言是真是假,还不可分辨!

第一百五十九章 吕布夺城

    刘备欲与陈宫一起出城,关羽虽有异心,但却并未止住刘备,这个时候,张飞却从刘备身后走出,大声说道,“哥哥尽管出城,三弟陪在左右,量也不会出现什么差池!”.

    “三弟不可,你在城中,云长与我同去!”,刘备唤来关羽随行,而刘备倒是害怕这个张飞在吕布惹出什么篓子,就不好收场了!

    却说张飞郁闷不已,口中支支吾吾,似有不平,不过他倒不敢忤逆哥哥的意思,只是言说,“恐怕此时吕布引大哥出城,不怀好心!”。

    刘备哈哈大笑,置张飞之话不听,而陈宫在一侧顿首道,“张飞将军多心,吕布将军必不敢如此!”。

    陈宫见刘备并未生疑,倒是放心,转而恭请刘备出城。

    陈宫在前,刘备在后,徐州城门大开,刘备身后拥着关羽关云长,还有数位军士,一起出城,而吕布就在城外三里之处,立在马上,明显头上的孔雀翎已经折了一支,刘备倒是心中生疑,“何人能让吕布大败而归?”。

    吕布见刘备前来,便作揖道,“奉先愧对刘备大人,敌张济本是手到擒来,不想半路曹操杀出,吕布大败!”。

    刘备见吕布并未抢回献帝,心中倒有不悦,不过他却并未发作,只是言说,“吕布将军无需多言,胜败乃是兵家常事!”。

    刘备见吕布作揖不起,便欲上前相迎,而刘备双手刚刚触及吕布的拱手,意欲其免礼的时候,突然看到吕布脚下的一双战靴,刘备身子忽的向后撤了一下,不想此时吕布突然起身,双手握住刘备的手腕,叫到,“来则容易,去则难矣!”。

    关羽以青龙偃月刀杵地,见大哥刘备突然被吕布握住手腕,怒气大发,便欲横刀去砍,而吕布哈哈大笑,手里加了力气,刘备手腕吃痛,一个踉跄,而关羽见大哥有恙,不敢轻易出手,乃大喝道,“吕布意欲何为?”。

    其实吕布发难的时间早了,不过刘备已经发现吕布的破绽,因为他的孔雀翎虽然折了一支,但是他的战靴却并未有恙,他的战靴实在太干净了,压根就不是战败而逃的样子!

    这个时候,城外原本的三千败兵,也尽数抖落残破铠甲,亮出银亮的武器,刀锋出手,枪尖亮相,而关羽见此情况,已经明白吕布反叛之意,而他身后仅有数十骑,压根就不是对手,而且最重要的一点是,刘备已经被吕布牵制住,所以关羽并不敢轻易出手!

    陈宫此刻早就走回了吕布的军阵之中,而双手一拍,身后的树林之内,已经军马尽出,原来刘备送给吕布的三万人马,尽被吕布驱驰,而郓城一战,少有损失,所以现在吕布的手下,都是刘备相送的兵士,不过此刻,军权易主,却无人肯听刘备的!

    刘备被吕布反握在身前,大声问道,“奉先,我待你如兄弟,你却如此,不怕天下英雄耻笑?”。

    吕布完全不以为意,“成王败寇,何人嗤笑?”。

    刘备此刻虽然在吕布的手中,不过他倒是不担心自己的性命,因为没有人会对他的性命感兴趣,而他人所图谋的不过只是徐州而已,所以他问吕布,“你以为如此便可以得到徐州吗?”。

    吕布笑道,“玄德此刻身死未知,安肯关心徐州乎?”。

    刘备也不愠怒,“杀刘备易,取徐州难!”。

    陈宫在旁,止住吕布再与刘备交谈,他怕这个吕布把到嘴边的鸭子再给放飞了,便厉声道,“杀刘备容易,取徐州亦不难!”。

    刘备见陈宫开口,便说道,“吾中汝之诡计也!既不敢言勇也不敢言智,不过玄德一事不明,汝可曾去攻打张济?”。

    其实陈宫一直在刘备面前装傻充愣,而目的便是松懈刘备之心,所以以刘备之狡猾诡诈,也并未生疑,故而才敢只带着少数人便来见吕布,他以为吕布少谋,而陈宫亦不智!

    陈宫笑道,“吕布将军的确到了郓城之内,曹操差点身死!”。

    刘备听闻此言,恍然大悟,道,“原来你们和张济早有预谋,我玄德竟然没有发现!”。

    “现在发现了也不晚啊!”,陈宫面对关羽说道,“诚宜束手就擒,否则刘备性命不保!”。

    关羽左右犹豫之下,不知道如何是好,而刘备却大声喝道,“鱼死网破,某刘备即使身死,亦不能让吕布得到徐州!”。

    其实刘备一直处心积虑,杀陶谦,害高飞,所图谋的不过就是一方城池,一方可以供他大展拳脚的城池,而今竟然被吕布陈宫之流暗算夺城,哪里肯轻易咽这口气,而且刘备更加的明白一个道理,吕布若得徐州,他刘备必死!

    关羽便立刀大骂,“快快放了我大哥,否则我关羽便与你玉石俱焚!”。

    吕布身后的三万大军尽皆涌出,把关羽之流围的水泄不通,而张飞立在徐州城墙之上,已然看的真切,勃然大怒,便纠结城内之兵马飞奔而出,而关羽见三弟赶来,信心倍增,便欲与吕布交手,而刘备早在吕布手上,吕布已然有了砝码,哪里还肯动手,便以此相要挟,责令关羽束手就擒,而张飞率众赶来,便欲杀了吕布,而关羽阻拦,“大哥还在人家手上呢!”。

    张飞见大哥被吕布劫持,焦急的很,正欲出手,又恐伤了大哥,便喊道,“俺张翼德与你吕布对战,我若是胜了,便放了我大哥,我若是败了,你便把我也绑过去吧!”。

    吕布感到好笑,“此时此刻,我会与你一战吗?速速献出徐州城,我保你大哥刘备无虞,否则的话!休怪我吕布不讲情面!”。

    张飞率领万人军队前来与吕布对峙,而关羽擎起青龙偃月刀欲见机行事,而吕布却不给他破绽,而刘备在危难之间,便对身后的吕布说道,“与其鱼死网破,不如我给你出一个主意!”。

    吕布意外,便欲打昏刘备,而陈宫在一旁却说道,“不知刘备大人所说者何?”。

    刘备脸色喜怒不定,此时身在人手,倒是有点有人不由己之意,不过刘备也不是善类,不知会说出什么言论来,且看下章。

第一百六十章 酒杀曹豹

    冀州之内,高飞落座于椅子上,神色难掩,郭嘉立在其旁,似有所思,良久之后,高飞才缓缓说道,“刘备在徐州蒙难,如何?”。

    郭嘉问主公之意,并未说话,而高飞面露难色,“刘备之人,吾早想杀之,奈何火候未到,刘备还死不得!”。

    “刘备如何死不得?”,郭嘉发问。

    高飞说道,“如今之时,张济之心,昭然若揭,图谋衮州曹操,继而暗算徐州刘备,所以张济不能得逞,即刘备不能死!”。

    郭嘉点头称是,继而又问道,“主公以为冀州现在应该如何?”。

    这个问题倒是让高飞犯了难,高飞时刻盯着安邑县的动静,连同衮州和徐州,所以郓城之事,高飞一早就知晓了,不过曹操能够逃出来,实在是令高飞意外,虽然他知道曹操不应该在这个时候死去,但是张济的计策实在是太凶险,招招要置曹操于死地,而曹操之所以能够活下来,全赖典韦之力,而高飞之前倒是小瞧了典韦,说句实话,典韦的最后杀招未必不能打败吕布,不过此一时彼一时,典韦身死,倒是令高飞唏嘘不已,虽然曹操损失了一员猛将,但是高飞也失去了一个除却吕布之外的对手!

    郓城事发,曹操脱险,高飞早就了然一切,所以他断定张济的下一步就是对付徐州刘备,果不其然,吕布转身而奔徐州,骗得刘备出城,然后以刘备要挟徐州城内,而刘备千算万算,也算不到这个莽夫吕布会设计夺城,而刘备只有一招败了,不是料敌不清,而是消息不通,郓城大火的消息他竟然一点也不知道,所以才会被吕布与陈宫所骗!

    高飞思虑再三,说道,“出兵救徐州?”。

    郭嘉摇头,“去救徐州刘备,并不明智!”。

    “那依奉孝之见,该当如何?”。

    郭嘉面色露笑,说道,“起兵安邑县!”。

    其实张济在郓城大败曹操,便遣吕布归徐州,而他自己却并未动身,反而盘踞在郓城之旁,所以高飞不解,“张济身在郓城,何故起兵于安邑?”。

    “难道主公以为献帝现在在郓城吗?”。

    “难道不是吗?张济在郓城不动身,必然是献帝在旁,而张济之前想要诱曹操来援,必然以献帝作饵,所以献帝当在郓城,应该出兵郓城!”。

    郭嘉否定高飞的话,说道,“张济是个狡猾的狐狸,故布疑兵的道理,自然了然,所以依据张济的诡诈,献帝必然不在郓城,他以空手套白狼便引诱曹操中计,而现在盘踞郓城,便是向天下英雄昭彰,献帝在郓城,所以安邑县安全矣,张济之诡计达成!”。

    高飞恍然大悟,随即道,“出兵安邑县,接驾献帝,只要献帝到手,张济之计划便落空,到时候反身取吕布,则坐收徐州!”。

    话一出口,高飞便调谴赵云、许褚二人,领兵五万,即刻奔赴安邑县,马不停蹄,而高飞亲自引军。迎接献帝!

    正所谓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张济谋划一出,大伤衮州曹操元气,而吕布又攻徐州刘备,如此则衮州徐州之地不足为虑,高飞便可以放心大胆的出兵迎接献帝,而不惧兵力出城,冀州空虚,有人伺机攻他老巢,而张济真的会给他人做嫁衣吗?把一切事情安排好,却只为等待冀州高飞坐收渔利!

    一切未知,就在高飞带兵疾驰安邑县的时候,刘备却在徐州城下,性命堪危!

    当时高飞率兵与吕布对峙,两方兵马僵持,人数差不多,而张飞关羽之人身后虽有徐州城池做后方,不过吕布手里却有刘备做筹码,强迫关羽张飞献出城池,保刘备性命无虞!

    而刘备见状,倒是对身边的陈宫说道,“公台先生,以兵马强攻徐州,怕吕布亦未有胜算,而挟持玄德,亦算不上什么高招,倘或此刻刘备咬舌自戕,我那两位兄弟必然能打败吕布,为我报仇,不过一方城池而已,刘备不会以性命相搏,而公台先生安肯鱼死网破乎?”。

    其实吕布此时发难,并不周全,按照之前陈宫与张济的谋划,当在城中有一内应之时,前后劫去刘备的去路,方能万无一失。

    不过陈宫漏算一一件事情,就是他的内应此刻早就身死,不能起事了。

    却原来,这吕布到达徐州,屯兵小沛,与城内一人交好,此人名为曹豹,其有一女,尚未出阁,而陈宫谏吕布说道,“将军应该娶下曹豹之女,以安其心,为在徐州内应之人,到时候伺机起兵,可夺徐州!”。

    吕布以为然,便认作曹豹为丈人,娶其小女,曹豹之女美丽多姿,而刘备只是以为吕布爱好美色,不以为意,而城中的张飞见状,倒是眉毛一竖,暗中思虑道,“好你个曹豹啊,之前在徐州城内,力主劝谏陶谦不可让城池于我哥哥,现在又巴结上了吕布,小人一个,早晚得收拾你!”。

    就在吕布出城,兵发郓城的时候,张飞抽刀了机会,见曹豹的好女婿已经离开徐州,无人替曹豹撑腰,便立于军中,召来曹豹。

    曹豹不知张飞将军唤他何意,拖延之间,方才到了军营之内,而张飞见曹豹而来,便吆喝道,“曹豹来的正好,本将军正欲与你饮酒!”。

    曹豹见到张飞于军帐之中,摆开一张宴席,请他喝酒,便心里打鼓,“难道这里有什么名堂?”。

    张飞一把薅来曹豹,便以一大坛酒开封,请曹豹喝酒,而曹豹推辞,说道,“某不善于饮酒,不能喝!”。

    张飞大怒,“本将军请你喝酒,难道还怕酒中有毒不成!”。

    曹豹见张飞强势,不敢忤逆其意,便饮下一碗酒水,而张飞又敬酒,竟然端着半个人高的酒坛子。

    曹豹大惊,拒绝道,“不能再喝!”。

    张飞哪里肯放过曹豹,便举着酒坛子狂饮一通,而剩下半坛子酒水,便欲灌入曹豹的嘴巴里,曹豹哪里肯就范,不过挣扎不下,张飞一拳头便把曹豹的脑袋打晕了,继而掰开曹豹的嘴巴,半坛子的酒水全都灌进去,而曹豹躺在地上,咕噜一口气,口中冒泡,便被张飞用酒灌死了!

    张飞见曹豹没了反应,便一脚揣在曹豹突起的肚子上,“恁的没有酒量,竟然醉死了,可不干俺张飞鸟事!”。

    当时刘备知道此事,便欲怪罪张飞,而张飞辩解道,“曹豹的死怎么能怪在俺张飞的身上,俺不服!”。

    曹豹其人亲近吕布,而且之前确实劝阻过陶谦不要让徐州于刘备,所以刘备也是暗中生恨,既然被张飞搞死了,而且确实又可以撇清干系,所以刘备也并不怪罪,而不想张飞这个无心之举,戏谑的杀掉曹豹,无意之中却帮助了刘备,因为如果此时曹豹未死的话,定然会在城中举事,到时候这徐州就轻易落到了吕布的手中,人算终究不如天算,而正是张飞的无心之举,却保住了刘备的性命,否则,吕布早就下了杀手!

第一百六十一章 路遇李榷郭汜

    献帝在安邑县吗?张济为什么要屯兵于郓城?

    话说张济只带领一万军马,佯装奔赴衮州,以护献帝,其实张济的队伍里压根就没有献帝的影子,张济早就算好要于郓城之内,计杀曹操,所以怎么会把献帝羁押在身边,而张济之所以屯兵于郓城之内,不过是掩人耳目罢了!

    张济的目的便是造成一种假象,即献帝不在安邑县内,所以他才不回兵安邑,而安邑县的位置离徐州也不算太远,所以张济准备随时支援吕布,或者是等待到吕布占据徐州之后,他和吕布共接献帝于徐州之内,到时候再图曹操!

    其实张济设计杀掉曹操,所图谋的不过就是衮州而已,但是曹操未死,却把张济的谋划搞乱了,所以衮州便算作失手,而他的希望全寄托在吕布的身上!

    却说高飞留下郭嘉守城,带着赵云和许褚二将,带领五万人马奔赴安邑县!

    欲往安邑县,必过徐州地界,而高飞率领军马越过徐州地界的时候,故意马嘶声大,而早有人报至吕布之处,吕布耳语陈宫,陈宫笑道,“冀州高飞意非徐州,请将军放心!”。

    此时吕布最担心的便是冀州高飞来搅和事情,到时候腹背受敌,吕布却吃不消,而此时,刘备却对吕布说道,“玄德已在将军手中,难道将军还有什么疑虑吗?”。

    吕布大笑道,“正因为你在我手中,我才要取下徐州城!”。

    陈宫在一旁质问刘备,“你有什么想说的,快快说来!”。

    刘备摇头,示意吕布的方天画戟的锋刃放下,而吕布见陈宫,陈宫示意,吕布方才给刘备施展的空间,但是他却绝对逃不掉。

    “图财不害命,玄德愿意把徐州城献出,只求保住我兄弟三人!”。

    吕布闻言面色露笑,“如此最好,我亦不想杀玄德!”。

    “慢着!”,刘备止住了吕布的笑意,继续说道,“我的话还没有说完呢,请将军再听,徐州之城让给吕布将军,但是刘备之军马还需带走,将军入主徐州,请玄德归于小沛!”。

    吕布有点思虑不过来,便看向陈宫,而陈宫面色未变!

    曹豹之死,确实乱了陈宫的计划,否则此事也不用这么墨迹,徐州城内早就反叛刘备了,而且陈宫也料算到,没有曹豹作内应,想要取下徐州很难,攻城战本就艰难,兼有关羽张飞之人为敌,恐难轻易取胜,而此事迟则生变,所以对于吕布方面来说,耽误不得,而刘备说出此番话来,倒也正中下怀!

    “好!吕布将军答应于你!”,陈宫示意吕布,而吕布对陈宫之话也不怀疑,说道,“答应你的要求!”。

    刘备哈哈大笑,“那就请将军放了玄德吧,玄德即刻献出徐州城!”。

    吕布虽然鲁莽,兵不厌诈却也知道,“我若是放了你,安肯献出城池,岂不鸡飞蛋打!”。

    刘备也说道,“若是我先献出城池,将军安肯留我性命!”。

    继而吕布与刘备皆笑,陈宫倒在一边言说,“刘大人既然说出此话,必不会出尔反尔,为天下人嗤笑的,当先放了刘备大人!”。

    古人不比今人,一诺千金,吐口吐沫就是一个钉子,虽然刘备并不是什么君子,但是食言的事情还是不会做的,所以陈宫倒是放心,而今竟然可以不战而屈人之兵,空手取得徐州,倒是上上策!

    吕布方天画戟一横,放刘备走出,而刘备归于关羽张飞之前,张飞问道,“大哥,讲究什么诺言啊,跟吕布这种人,就是得大战三百回合,胜者为王!”。

    刘备却止住了张飞之言,“带领军马,归于小沛!”。

    张飞带出城外的兵马,便是刘备的全部家当了,三万余人,而先前刘备倒是攒下了不少的家底,不过让吕布匡去三万兵马,十万石粮草,如今所剩也是无几,而徐州之内,也实在没有什么可以带走的,刘备便领着关羽张飞等三万人往小沛之地奔去,而吕布见刘备真的走掉了,倒是有些意外,悄悄对陈宫说道,“难道真的就怎么简单的放刘备走掉?”。

    陈宫摆手,“杀刘备不是此时,不费一兵一卒,能得徐州,已然是大胜了!”。

    吕布率军开进徐州城内,城内百姓惶恐,而陈宫出面安抚,倒是并无大事,而徐州之内的官员,除了糜竺之外,倒是没有人对刘备的离去而感到可惜,所以吕布安稳徐州城内,不在话下!

    而刘备带着两个兄弟,奔赴原先划给吕布的小沛之地,真是风水轮流转,陶谦在世的时候,刘备就在小沛,后来用了点手段,便从小沛之地走进徐州,而今吕布也先在小沛,后入徐州,而刘备倒是多有感慨,从小沛走出去,又走了回来,人往低处走水往高处流这句话对于刘备来说,还真是不太贴切,因为他的道路比任何人都坎坷,**与低谷随处可见,不过刘备可不是一个轻易会认输的人,而他之所以肯老老实实的让出徐州之地,目的就是为了保存实力,以图东山再起!

    且说高飞率众奔赴安邑县,不想竟然在半路上碰到了一支军马,为首两个人,高飞却也认识,不过在此时此地,竟然会撞见此二人,倒是令高飞吃惊!

    万余人的兵马横亘在高飞面前,为首站出两个人,手里武器横出,正是李榷郭汜二人!

    当初高飞从长安离开的时候,便遇到过此二人,当时这哥俩还抱头鼠窜,后来经过贾诩的一番言说,这两兄弟方才杀奔回长安,赶走吕布,继而把持朝政,所以这两个人高飞自然认得,不过高飞有一件事情想不明白,此时此二人为何会出现在安邑县的方位,难道献帝已经被李榷郭汜二人掳去?

    高飞的想法一经琢磨,便脸色难看,而高飞从未高看过这李榷郭汜二人,怎么会被捷足先登?难道献帝已经遇难?

    高飞走出阵前,厉声问道,“献帝何在?”。

    李傕也识得冀州高飞,便挺马而出,大声回答,“献帝已死,冀州高飞还是早早归去吧!”。

    高飞大惊失色,口中念道,”难道还是来晚了!”。

第一百六十二章 水淹安邑

    高飞率众奔赴安邑,却在路上遇上了李榷郭汜的队伍,意外之余,竟然听到李傕口中说出“献帝已死”的话来,不由得怀疑开来,“这他妈的这都是什么情况啊?”。

    不过高飞转念之下,便思虑到个中缘由了,张口便问李傕,“汝在此地,不会是专门等我高飞吧!”。

    李傕哈哈大笑,“当然不是!”。

    话说此时,高飞所带五万军马正好被李榷郭汜二人拦截住,横在半路之上,似乎对峙之势,而高飞忽然注意到李傕的闪烁之意,随即便明白了,原来这李榷郭汜的目的和他高飞是一样的!

    同行是冤家,何况高飞和此二人的目的一样,便有了利益冲突,所以当先下手为强,而李傕所说“献帝已死”,不过是蒙骗高飞而已,欲令其归去!

    而高飞暗笑道,“这点雕虫小技也能难倒我高飞吗?”,便走马出前,问道,“献帝果真已死?”。

    李傕说道,“刚才我和郭汜将军冲入安邑县内,意欲迎接献帝,不想当时军马大乱,献帝不幸,已然死于乱军之中,我等悲戚矣!”。

    高飞笑道,“如李傕将军之言,献帝确实已死,不过某为大汉之臣,当见献帝尸首,国葬之!”。

    李傕闻言大窘,搪塞道,“献帝死于马蹄之下,惨不忍睹,已经化作肉泥,不见尸首!”。

    一个人的谎言被质疑的时候,就会编造出更多的谎言来掩盖,而更多的谎言只会暴露先前之谎言的拙劣之处,高飞也不想再逗这个李傕了,便问道,“看将军之行军,也是意欲往安邑县而去,而谈从安邑县而回?又何谈献帝已死?”。

    当时高飞身后,赵云赵子龙早就闪出,手持一柄银枪,立于马上,“竖子休要多言,看我赵子龙结果了你!”。

    李傕见到对方阵营之中闪出一将,虽不认识,却看出不凡之处,便与郭汜二人,引军奔回,高飞见状哈哈大笑,“就这么大点的胆子,居然还有谋逆之心,实在可笑!”。

    当时安邑县已经近在咫尺,而李榷郭汜二人虽然离去,不过高飞的疑心却并未放下,缘何会在此地遇见此二人?

    安邑县只不过是一方县城,地方并不大,而高飞已经率众开赴到安邑县境内,却并未见到张济留下的兵马,也未见献帝之踪影,难道刚才李傕之话是真的?

    高飞左右打量了安邑县内的情况,鲜有人烟,破败不堪,不过倒是没有发生过激烈战斗的痕迹,所以李傕所说之话的确是假的,而高飞在此刻的疑心更大了,难道张济故布疑阵,此处有埋伏?

    所谓安邑县,其实不过就是一方弹丸之地而已,既没有坚固的城池,也没有可以伏兵的地方,高飞倒是不信张济可以在此处埋伏他,高飞随即派遣千人,在安邑县境内搜索,他倒要看看这个安邑县内究竟有什么秘密!

    须臾之后,有人来报高飞,说是安邑县之内并无一人,而高飞狐疑之,这个时候,赵云对高飞言说,“适才子龙看见这安邑县之内,多有挖掘之处,恐有诈!”。

    高飞也感觉到事情的诡异之处,急令赵云和许褚二人带兵撤出安邑县,但是来时容易去时难,之前望慌而逃的李榷郭汜二人此时却杀了回来,拦住了高飞的去路,高飞立于马上,大笑道,“如此二人,竟然也敢拦我?”。

    李傕在马上也大笑,“此地便是你高飞葬身之地!”。

    高飞心中怒火上来,便欲亲自去诛杀此二人,但是未及高飞出马的时候,身后早有**喊道,“有水,有水!”。

    高飞闻言回头望去,只见涛涛之水涌来,而他身后的军马都被淹溺其中,叫苦不迭,而高飞见状,恍然大悟!

    这个时候高飞才看明白了安邑县城的挖掘之处乃是何意,整个的安邑县的地势整整低了一圈,而李榷郭汜二人领兵却在地势高的地方!

    安邑县临近黄河,而高飞瞬间便会意,此招乃是掘黄河之水,水淹安邑县,高飞大呼大意,而赵云和许褚二人,抢先一步,护在高飞左右,飞身上岸,而身后的诸多兵士,身手不及,已经淹溺在黄河之水中,死伤过半!

    原来此时时值深秋,黄河上游雨水充沛,导致黄河流量大涨,所以只要略微挖沟引渠,便可以引来黄河之水,而李榷郭汜两人肯定不会想出如此妙计,静等高飞入瓮,所以高飞的思虑略微游走,便料想到了是张济的手段,“料敌未深,故而有此害!”,高飞不谙水性,见身后大水一来,便有些手足无措,幸而有赵云和许褚二人护在身边,方才保高飞无虞!

    水势滔天,等到众人发现的时候,已经逃脱不及,只有不及三分之一的兵士免遭遇难,但是李傕和郭汜的兵士却在岸上骤放冷箭,高飞之军士损失大矣!

    高飞被揽上岸的时候,李傕便派兵来攻,有赵云和许褚二人护身,哪里会给李傕机会,而李傕也见到高飞难杀,便止住了兵势,就在此时,许褚于乱军之中,瞅到了一眼机会,手里挥舞着两把钝铁大锤,飞身直取李傕。

    所谓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许褚自然知道这个道理,便准备一招击杀李傕,反败为胜,不想就在许褚的铁锤快要砸到李傕的脑袋的时候,突然横伸出一把大斧子,拦住了许褚的大锤!

    许褚始料未及他的大锤会被拦住,定睛一看,见到李傕军中有一将,手里使着一把长斧,正好挡住了他的铁锤,许褚大怒,松手用力,而铁锤之下的那只长斧略微吃力不起,便收了起来,而许褚的斧子就势落下,不过李傕早就驱马跑掉了,许褚见击杀李傕未果,便欲战那个长斧汉子。

    许褚厉声问道,“汝是何人,报上名来,我许褚之锤下不杀无名之人!”。

    那个使长斧的人,也不甘示弱,喊道,“某乃徐晃徐公明,特来败你!”。

    许褚一双铁锤,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挥出,哪里给徐晃留下情面,而徐晃手中长斧挥舞,躲身铁锤,以进为退,而许褚一击未中,顺势掀翻了周围的数十个小兵,小兵的脑袋一碰到许褚的铁锤,瞬间便脑浆飞溅,血肉横飞,李榷郭汜军中之人,见许褚勇猛难敌,纷纷退身,不敢与之交战,而徐晃却并不怯敌,虽然略显下风,依旧步步为营,不肯让分毫!

    许褚见三击亦未取胜,便不愿与这徐晃再做纠缠,正欲伺机杀李傕和郭汜二人,但是军中人多马乱,许褚忧心主公有失,便退身去助赵云,而赵云护在高飞身边,哪里容得敌军靠近!

    许褚退到高飞身边,说道,“李傕身边只有一将,本事过人,除此之外,尽是乌合之众,若是以蛮力相抵抗,未必没有胜算,只不过主公之安危要紧,适宜即刻赶回冀州之内!”。

    赵云也以为许褚之言有理,而高飞虽然面子上有点抹不开,竟然被李榷郭汜这帮龟孙子弄到如此地步,不过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想要迎接献帝却被张济算计,只得认输,所以高飞正准备夺下三匹快马,夺路奔逃,不愿再在此地纠葛!

    水淹安邑县,高飞身边只剩下赵云和许褚二人,还有一些零星的兵马也逃脱掉水淹,但是压根就形成不了抵抗力,所以高飞无奈之下,只能放弃这些人,做老大的或者做将帅的,最不愿意看到的就是这种事情,跟自己混的小弟或者手下的兵士被人屠杀,自己却无能为力,不过高飞不是一个会轻易忘仇的人,所以张济和李榷郭汜这三人他记住了,早晚必手刃之!

    夺马之事,轻松的很,而在高飞等三人尽皆上马的时候,李傕便知道这个高飞欲逃走,不过他倒是没有为难人家的实力!

    正待高飞在前奔驰,赵云越许褚在后护翼的时候,安邑县之前的位置,又赶来一处兵马,约有万人,而高飞见状,不禁皱眉,“难道是张济怕我死不透,还有后手!”。

    许褚和赵云见到此种情景的时候,也面露难色,不过须臾之间,许褚和赵云便眉头舒展,而高飞也不禁面露笑色,因为前方赶来的军队打出的番号,正是“冀州高飞”。

    领军之人,为首的正是郭嘉,而高飞见郭嘉率兵赶来,便一切都明了了,郭嘉以神鬼莫测之算,竟然会料到高飞在安邑县遇险,所以才领兵救援吗?

    形势瞬间逆转,本来李榷郭汜二人还有胜利的机会,不过此刻,高飞倒是想要亲自杀剐了此二人,郭嘉率军迎主,而高飞见只有郭嘉一人前来,便问道,“城中诸位将军呢?”。

    郭嘉说道,“奉孝自有安排之处,正来援救主公!”。

    高飞大喜,坐立军阵之中,而赵云和许褚二人也在将军之位,高飞一声令下,反攻李榷郭汜二人,势如破竹!

    原来在高飞离开冀州的时候,郭嘉神色一转,突然预料到了事情的不寻常之处,所以即刻便调谴城中两万军马去做应援,果不其然,郭嘉之担心完全应验,而万幸主公并未出事,正所谓风水轮流转,刚才还是李榷郭汜二人耀武扬威,却不想,转瞬之间,便以胜利之师变为败军之将,也不知高飞如何对付李榷郭汜二人,且看下章。

第一百六十三章 收服徐晃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高飞刚刚在危险之中脱身,便遇到了郭嘉的援军,随即形势逆转,高飞举兵反攻李榷郭汜二人,李榷郭汜不能抵挡,溃败而逃,许褚一马当先去擒拿此二人,虽然有徐晃阻挡,不过吃一时彼一时,无所顾忌的许褚,当然不是徐晃能够抵挡的,须臾之间,李榷郭汜二人并着徐晃,都被许褚捉拿押军!

    安邑县已经被黄河之水淹掉,所以高飞在安邑县之外安营扎寨,李郭二人之军,根本就是乌合之众,见高飞举兵相攻,便四哄而散,李榷郭汜二人见大势已去,便欲逃跑,却被许褚都给提溜回来了!

    许褚之所以没有对李榷郭汜下死手,是应为高飞对这两个人还有兴趣,确切的说,是对这两个人背后的张济感兴趣!

    冀州军大帐之中,高飞早早的命人准备下了火烙之刑,闸刀之器,静等着这个李榷郭汜!

    许褚用绳子缚住三人,领进高飞大帐之中,高飞见到李榷郭汜二人倒是心喜,不由得心花怒放,说道,“二位将军别来无恙啊,适才见面,怎么须臾之后便如此狼狈,难道是我高飞没有束手就擒吗?”。

    李傕被许褚一脚踹在腿上,身子扑腾一下,方才在高飞面前跪下,而郭汜倒是没有李傕那么有骨气,见到高飞在上,即刻求饶!

    高飞阴冷笑道,“败军之将,不足言勇,安肯求饶?”。

    李傕见郭汜维诺之色,怒道,“身死已在人手,不由得你求饶不求饶!”。

    高飞眼色所至,见李榷郭汜二人之旁,还有一人,倒是陌生,便厉声问道,“汝是何人?”。

    那人并不回答,也不跪下,所以高飞面有愠色,示意许褚使出强迫手段,而高飞随即想到之前许褚有言,说是李傕军中只有一将有些本事,莫不就是此人?

    高飞示意许褚停手,问曰,“你知道此人性命?”。

    许褚答道,“他说自己唤作徐晃徐公明!”。

    “徐晃!”,高飞在心中暗念一句,也是三国时代的猛将,不过这里倒是又有一件事情令高飞生疑,这徐晃不是在杨奉手下吗,怎么此番却到了李傕身边,还为其卖命!不过这个问题倒不是在高飞心中居首,所以他得知道他想要知道的事情!

    高飞不管这个徐晃有礼还是无礼的事情,转而看向李榷郭汜二人,厉声问道,“献帝何在?”。

    高飞不相信献帝会凭空消失,也不相信是此二人杀了献帝,而想要在安邑县杀高飞的人定然是张济无疑,这李榷郭汜肯在张济手下为虎作伥,定然知道一些秘密之事!

    李傕以头仰天,并不说话,倒是郭汜口中维诺道,“我若说出,是不是可以活命?”。

    高飞暗笑,有些时候,贪生怕死之辈确实比强硬之人好对付,不过高飞到不喜欢自己的手下有这种人,将心比心,所以高飞认为张济的谋划并不会得逞,虽然他的计策精绝异常,郓城曹操遇火,安邑县高飞遭水,可以说这个张济谋划算尽,整出一个水火两重天的花样来,不过高飞依旧没有得逞,曹操未死,高飞亦未死!

    李傕以眼,怒视郭汜,郭汜露怯,不复言,而高飞一旁的郭嘉倒是拍手称笑,“好一对难兄难弟啊,长安相争,华阴县相和,然后起兵追献帝,与张济为敌,何故今日又要为张济卖命,昔日那张济乃是入二人手下,现在反其道而行之,两位不是自视甚高吗?”。

    郭汜的脑门上已经开始冒汗了,尤其是见到大帐之内摆设了怎么多的刑具,显然高飞对他们背后的张济更感兴趣,而郭汜想要活命,只能把一切的东西都和盘托出。

    郭嘉看出了郭汜的动摇,便又说道,“献帝在郓城之内,是也不是!”。

    郭汜摇头又点头,高飞倒是“哦”了一声,厉声问道,“汝是何意?”,随即便招呼手下之人把在炭火之中炙烤鲜红的烙铁杵在了李傕的身上。

    李傕一声大叫,痛苦不已,倒是把一旁的郭汜惊吓的不小!

    烙铁的温度已经高达几千摄氏度了,一接触到人的皮肉,便立马滚烫如熟,皮肉翻卷,在一段极短的时间内,在人体的局部进行一场炭火烧烤,而高飞在李傕身上选择的地方,便是他的耳朵,整个耳朵柔软无骨,瞬间便被热气烫熟瘫软,而李傕的脑袋似乎被烙铁的热度,活生生的烫出来一个浅洞,已经见骨!

    李傕挣扎不得,惨叫声凄厉,而郭汜此刻完全没有任何犹豫,一股脑的说道,“献帝的确在郓城之内,只不过此郓城非彼郓城!”。

    高飞“咦”了一句,“什么此郓城非彼郓城?”。

    郭汜不敢隐瞒,说道,“在张济盘旋的郓城之外,数十里的地方,还有一座城池,唤作运城,也早被张济占据,献帝去在运城之内!”。

    高飞闻言方才明了,所谓狡兔三窟之理,却被张济运用的娴熟无比,原来这张济假意送献帝去衮州的时候,便把真正的献帝送往运城,而他自己则是佯装送献帝,伏兵于郓城之内,以算计曹操,而安邑县早就人去地空了,不过张济把消息封锁的很紧,所以才没有被高飞的细作打探到,不过高飞依旧有一件事情不明白,便继续问道郭汜。

    郭汜也问高飞,“可否饶过一命?”。

    高飞笑脸相对,“若你不匡言,可以饶你一命!”。

    郭汜见性命得保,略微欣喜,说道,“本来在张济起兵郓城之前,我和李傕还在黄河对岸,突然之间,这张济以军马渡河,围住我军,以富贵相许,命令我和李傕二人在安邑县屯兵,静等冀州高飞前来,到时候有重谢,但若不从,即是刀下之鬼!而思虑再三之后,便从了张济的军威之下,他倒是已经把一切都安排好了,只等到高飞……高大人前来的时候,便让我掘开黄河之水,引入安邑县内,必可擒……”。

    郭汜言语之中,多有闪烁,不过高飞倒是并不介意,笑呵呵的走到郭汜之前,说道,“张济的意思是不是让你杀了我啊!”。

    郭汜点头又摇头,而高飞倒是哈哈大笑,“张济谋划算尽,不过想要凭借你们两人之力,想要杀我,还是太小看我高飞了!”,高飞抬起一盏闸刀,移动到李傕身前,突然手下收力,尖锐之闸刀瞬间便把李傕拦腰斩断!

    郭汜见状,惊慌不已,“你说留我性命,可是当真?”。

    高飞笑脸相对,“当然当真!”,随即从炭火之中抽出烙铁,对着郭汜的嘴巴,恶狠狠的杵了上去!

    郭汜挣扎不得,口中大骂道,“言而无信……”,随即舌头便被烙铁烫熟了,有口不能言,而高飞手中用力,整个烙铁便贯穿了郭汜的脑袋!

    “敢在背后捅我刀子的人,我必腰斩之,懦弱无骨着,我必戳穿口舌,为张济卖命是你郭汜的第一个错误,而信我高飞,便是你的第二个错误,有此两错,你死的倒还不算惨!”,高飞看见两个尸体倒在眼前,一个鲜血直流,肠肚乱淌,一个眼珠鼓囊,嘴舌尽毁,高飞倒是不愿意看见这种景象,吩咐人把一切都清理掉!

    徐晃一直站立在旁,而高飞见其面色未改,便问道,“张济劫持献帝,意图不轨,汝何故事在李榷郭汜这种无能人之下?”。

    徐晃说道,“世事昏庸,尽皆无能之辈,况吾谨遵汉室,何肯去他人之处?”。

    这个徐晃本来在杨奉的手下,而杨奉在献帝身边护驾,在安邑县之内,张济突然闯来发难,劫持众人及献帝,而见徐晃其人,便以献帝之性命相要挟,令其在李榷郭汜手下,谋杀高飞,不过这李榷郭汜二人终究是扶不起来的烂泥,纵使是张济已经把一切都设计好,又拨给他徐晃为将,依旧没有杀掉高飞!

    高飞问徐晃,“今日吾想要救回献帝,除掉张济这个奸逆之臣,你可愿意跟随在我左右?”。

    徐晃见李榷郭汜二人已死,略有犹豫,“将军肯扶持汉室乎?”。

    高飞并未回答徐晃的这个问题,而是说道,“当救献帝于水火!”。

    徐晃见高飞答非所问,不过他依旧表示,愿意追随在高飞身边,而高飞见状,便命许褚给徐晃松绑,言说,“徐公明入我冀州,当是张济之祸,高飞之幸也!”。

    徐晃面色迟疑了一下,方才说道,“某徐晃拜见将军!”。

    高飞既以冀州刺史自称,又已统帅自居,因为冀州之内,完全由高飞一人做主,并不分什么军政,所以高飞一把抓起,被徐晃称之为将军,也算合理。

    而高飞之所以没有正面回答徐晃的问题,实在是他不愿意欺骗徐晃,他会扶持汉室吗?答案肯定是否定的,因为高飞志在天下,哪里会做什么汉室的忠贞之臣,俗话说的好,不想制霸天下的英雄好汉,不是一个有上进心的英雄好汉,而高飞倒是暗自对这个徐晃有不放心,因为在三国时代里,主公永远比皇帝大,而这个徐晃却未必是这样想的!

第一百六十四章 献帝的血书

    李榷郭汜二人既死,又收徐晃,不过高飞的思绪却并不那么轻松,他和曹操两个人都上了张济的当,可见此人并不好对付,而郭嘉立在高飞身旁,说道,“主公还有疑虑?”.

    高飞点头称是,而郭嘉倒说道,“张济并不为虑!”。

    “奉孝为何有此看法?”,高飞问道。

    郭嘉一字一句,慢条斯理回答,“只有一条,张济必败!”。

    “愿闻其详!”。

    “谋事在人成事在天,虽然张济三番两次几欲得手,但是张济却始终在放一个错误,那便是用人不当,以吕布杀曹操,以李榷郭汜二人杀主公,都是不明智之举,而从中所见,可知张济手下无人矣!”。

    听完郭嘉一番言论,倒是让高飞豁然开朗,“言之有理,不过如今之际,该如何行动,去运城抢回献帝,恐怕没有那么容易!”。

    郭嘉谏道,“箭以离弦,不得不发,献帝志在必得!”。

    正所谓出其不意攻其不备,既然张济没有一口咬死他,就得承受反遭高飞的报复,来而不往非礼也,高飞却要送给张济一份大礼!

    全军火速行军,本来郭嘉从冀州派兵三万,而援救及时,被大水淹掉的安邑县内,又被高飞拽出将近万人,所以现在高飞以四万之众,兵发运城,誓要给张济一击!

    此时,吕布已经在徐州得手,入主徐州城,而鸠占鹊巢之后,刘备只能盘踞在昔日的小沛之内,而张济见吕布并未杀掉刘备,摇头叹息道,“谋算不如人意!”。

    而在得知李榷郭汜二人已经失手,反被高飞所杀的时候,张济的忿恨之意,已经到达了极点,衮州、徐州、冀州,三大州郡,张济早就觊觎已久,此番假借献帝之事,筹划周密,分别要杀曹操、刘备和高飞,竟然无一得手,现在的张济真是有点老天不助的意思,不过事情已经成为定局,张济忿恨也无用,下黑手不成必被报复,如今之计,张济却想改如何脱身为好,否则必有险境!

    张济在郓城,献帝在运城,两处相隔数十里,并不算远,此刻张济已经把自己的性命绑在了献帝的身上,只要献帝无虞,他便无事,便还有大事可成的机会,不过此时在运城之内,并非张济想象的那么平静!

    一干老臣官宦,都被围禁在了运城之内,献帝茫然四顾,心中忧虑,真是龙落运城被张济欺负啊!此刻献帝身边连一个小太监都没有,与群臣百官也都联系不上,只有伏皇后陪在身边!

    献帝问皇后,“是朕生不逢时,还是命途多舛?”。

    伏皇后见献帝多有凄凉之色,便劝谏道,“陛下无需多想,高祖皇帝尚有鸿门宴之险境,自古帝王欲成大事,多有险阻,还请陛下宽心!”。

    所谓的高皇帝便是汉高祖刘邦,其实伏皇后拿献帝与他的祖先刘邦相比,实在是夸大了,刘邦不仅自己鬼谋,还有韩信、萧何、张良等不世之才辅佐,所以才能百般化险为夷,问鼎中原,而如今的情势,却不比当年的楚汉相争,刘邦的敌人只有项羽一个,而献帝的敌人可多了去了,但凡现在手里有点兵杆子的,都想要自立征天下,所以董卓之流层出不穷,而献帝之窘境比比皆是!

    说实话,献帝刘辩,少小机智,不过后来被董卓架空,又实在没有什么可以值得信任的人,所以献帝这个傀儡皇帝当的也实在是憋屈,不过献帝却并未气馁,听闻伏皇后的一番劝解,便也放开了心,说道,“与其引颈就戮,不如主动出击!”。

    伏皇后见自己的夫君终于又有了志气,颇感欣慰,“陛下能有此心,实乃大汉之幸事!”。

    献帝和伏皇后两人被单独的围禁在运城一处,而朝中大臣却在另一处,献帝虽有反抗之心,不过一个好汉三个帮的道理也是晓得,便意欲联系城内的大臣,以做相应!

    适才有一个军士往献帝之处送来饮食,而献帝见状,便示意伏皇后,伏皇后也是一个聪慧之人,瞬间会意,便扑在了献帝的身上,而献帝正好借力伏皇后的身子,欲往墙上相撞!

    那给献帝送饮食的军士,见状忙呼不好,便去阻止了献帝的身子,而献帝被拦住,伏皇后的身子也在墙前停住!

    伏皇后垂泣不已,而那个军士暗呼道,“陛下何故如此?”。

    献帝悲愤不已,“先有董卓,后有李榷郭汜,现在却是张济,我汉家天下还有几位良臣,几位忠将,我刘辩明为帝王,实乃傀儡,愧对祖宗先烈,以求速死!”。

    伏皇后更是涕泪泗下,“陛下欲往,妾身相随,但恐在陛下之后,遭人非议,所以意欲以头抢地!”。

    其实从那个军士起身去拦住伏皇后的身势的时候,献帝便已经明了,这个军士并不是冷血之人,而汉朝四百年的基业也早已深入人心,百姓的心中还是以刘姓为天子的,所以这个军士不会不动容!

    果不其然,那个军士面露难色,献帝见状,轻声呼道,“如今朕已经被张济幽禁此地,初步难行,天下又有不知多少唯恐不乱之人,张济狡诈,还请搭救则个!”。

    堂堂的献帝之尊,竟然会求助一个寻常的军士,像这种人在屋檐下,要么削头而立,要么低头哈腰,实在是人生当中不可避免,连献帝也是一样,有人输得起有人输不起,有人能够在摔倒之后在爬起来,有人却只能躺在地上等死,而此时献帝刘辩的求生欲,是无比的强烈,所以眼前这个军士是他唯一的希望。

    “在下只是张济军中一个小小的卒子,虽然见不得陛下蒙尘,亦无能为力!”。

    献帝见状,忙呼道,“马掌虽小,未必无用,请帮一忙!”。

    军士虽然有心帮助献帝,但是忌讳张济,恐被发现,而献帝端倪出了军士之顾虑,便说道,“朕安肯害汝之性命,这里有一张纸条,请麻烦传给杨奉大人或者董承大人!”。

    军士见事情只是如此,便欣然允诺了,其实这个军士不只是给献帝和皇后送吃食,还要去给被囚禁在城中另一处的百官们去送饭,所以献帝的这个请求并不为难,献帝见眼前这个军士应允下来,便从自己的龙袍内襟上扯下来一块布条,咬破食指,以血作墨,数行字挥写完就之后,折成块状,交给了那个军士手中,并且叮嘱道,“切勿被人发现!”。

    送饮食的这个军士,实在不敢在献帝之处多做逗留,把献帝给他的布条藏好之后,赶忙的离开此处,而此时,献帝也只能自求多福,人生有很多时候就是一场赌局,赢了就能渡过险难,输了恐怕就再也没有翻盘的机会了,献帝不想再做这个傀儡皇帝了,所以他要放手一搏!

    伏皇后见到陛下的手指流血,心疼不已,不过这点小痛苦跟他们之前所受的大磨难想必,简直不值一提,所以伏皇后相信他的夫君,相信这个少年登基,被佞臣视为傀儡的皇帝会有一番大作为的,但是伏皇后也看到了他们的敌人不只是一个张济这么简单!

    话说那个军士走出围禁献帝之地的时候,身子略有抖瑟,而左右身边之人问其怎么回事,这个军士虽有紧张,却也油滑,连忙说道只是偶感风寒,偶感风寒而已!

    “那你一会还要去送饭,这差事便由我给你代劳吧!”,一个瘦弱的军士问道。

    其实给这帮人物送饭的确是个好差事,因为不论百官还是献帝,都是秋后的蚂蚱了,都以为他们蹦跶不了几天了,但是张济将军吩咐给他们的饮食标准却没有下降,所以这里面便有些油水了,送饭之人可以偷吃一些好东西,当然是个好差事!

    那个军士笑了一笑,“不耽误差事!”。

    旁边有人笑道,“哎,也让兄弟们吃顿好的,恁的总是吃独食啊!”。

    军士搪塞苦笑,继而离开了人群,人生两头难,本是个普普通通的种地百姓,却被张济抓了壮丁,从充到军中,本想当兵也就当兵,不想又到了战场之上,寻常百姓的生死离别也就算了,突然又摊上献帝的重托,这个小军士不由得忐忑了起来,说句实话,在那段历史时期里,很多东西都不由人,历史总会把一些人物卷到风口lang尖之上,比如之后出场的一些人物,如果不是刘备苦苦相逼的话,诸葛亮断然是不会出山的,诸葛亮的想法很简单,就是出世而不是入世,人生的悲喜剧就是这样,说不出好坏,当然这是后话!

    晚上的时候,这军士还要去给百官之所送饭,献帝在东城位置,而百官却被囚禁在西城位置,所以这个军士还是颇费了一些脚力的,当然百官的人数比较多,送饭的一共十几个人,伙食从军营中的伙房做好之后,便被这军士和十几个人送到了西城。

    而那小军士见得百官,匆匆把伙食分好,便轻轻附在一个他不认识的耳边问道,“哪个是杨奉大人和董承大人?”。

    被问话那**惊,“汝是何人,有何企图?”。

    军士不愿做纠缠,只是说道,“有要事!”。

    这个时候,军士旁边却走来一人,乃是看管这帮百官的头头,见这个军士与人交谈,便来喝住,“你们说什么呢?”。

    小军士本是憨厚之人,被这背后突然其来的一声惊到,慌不迭的回身,正是胆小莫伸手,心理素质不过硬,怎敢出来混?也不知那小军士有没有被发现,且看下章。

第一百六十五章 与张济对峙

    小军士一回首的时候,就被身后之人看出了端倪,而那个头头之人,厉声问道,继而眼睛在这个军士身上盘旋,似乎在寻找破绽之处!

    而刚才被小军士询问之人,突然也对那个小军士厉声说道,“某乃是朝廷命官,安敢在我杨奉将军身上找油水,活的不耐烦了!”.

    小军士听闻那人自称杨奉,略有惊讶,而身边的那个头头之人见状,似乎明白了什么,嘴角露笑,“什么命官不命官的,现在在我家张济将军手下,须得老实,否则看我不断了你的吃食!”。

    管头之人似乎颇认可那个小军士揩油,便转身而去,而小军士胆颤之余,方才意识到身上还有一份血书,手脚并做,遮挡过众人的耳目之后,瞬间便塞进了杨奉的怀中,而杨奉也早就预料到会有东西给他,所以遮掩之下,并无旁人发现。

    小军士见事情已经完成,忙不迭的走掉了,而杨奉其人并不在意吃饭,思允着怀中的布条,一直等到夜色深沉的时候,方才拿出来观看,上面只有两句话,“伺机奔逃,往洛阳去!”。

    其实杨奉也早就知道了献帝被困在东城,也想要帮助献帝脱困,但是苦于无天时地利,而且原先的那点援驾的兵马,都被张济收缴了,所以杨奉现在也是一个光杆将军,而杨奉心急之下,便寻到了董承,满朝文武之中,杨奉只信任董承一人,不仅仅是应为他是献帝的老丈人,而且为人方面,也颇得杨奉信任!

    董承见到献帝的血书之后,垂泪不已,不过为了掩人耳目,倒是止住了,“如今陛下蒙难,所谓君忧臣辱,君辱臣死,奈何乎?”。

    杨奉却有了主意,其实他的兵马虽然被张济收缴,但是只要杨奉振臂一挥,还会跟在他手下,所以现在对于杨奉来说,缺少的只是一个机会,一个可以趁乱救出献帝东归洛阳的机会!

    杨奉想啥来啥,因为此刻,高飞的队伍已经杀奔郓城和运城来了!

    现在的情势是,衮州曹操受损,徐州刘备被赶到了小沛,而冀州高飞方面,也在安邑县折了将近四万人马,所以说,高飞的实力大大受损,既然高飞已经付出了大代价,那他就得拿回来大报酬,方才能弥补高飞锱铢必较之心,所以高飞对于献帝志在必得!

    张济知道高飞没死的时候,就算到了他必然会发兵郓城,所以张济随即向徐州吕布求救,而消息到了徐州,却被陈宫拦下了,对吕布说道,“张济狡诈,与之为谋,须得慎之又慎,如若此番将军发兵去救张济,徐州之内势必空虚,到时候小沛刘备却来攻城,如何是好?所以两方面衡量,还是作壁上观为好!”。

    吕布听信陈宫之言,所以迟迟不发兵,而张济瞬间便了然了,没有识人之能,是张济的一个大破绽。

    而张济之前的局布置的很大,他把一切都考虑的十分周全,包括如何杀曹操,如何解决掉刘备,对付高飞的招数也很绝妙,不过越精致的布局越不能出乱,牵一发而动全身,所以当曹操并未身死的时候,张济的谋划便有些捉襟见肘了,继而陈宫在徐州的内应被杀,倒是吕布只能与刘备做交换,放下留下了刘备在小沛,而此刻小沛的刘备却是牵制吕布的绝好人选,所以解下来张济的招数节节败退,杀高飞不成反被攻,张济也算是作茧自缚!

    不过张济却并未打算束手就擒,他把兵马分作两路,盘踞在郓城和运城之内,互成犄角之势,不管高飞攻打那边,都会被另一边作夹击的攻击之势,所以高飞只能兵分两路,只要高飞分兵,张济便有机会带着献帝脱身,因为他有故布疑兵之计!

    论军马的人数来说,张济与高飞的兵力都在四五万左右,不过张济的军队战斗力有限,而且没有能堪大任的将军,所以双方高低立现,而高飞兵到两郓城之处,却并未攻城,而是遵照郭嘉之言,往衮州去了一封信。

    其实按照道理来说,既然张济的连环计一计未成,而又知道高飞必来犯郓城,张济应该先率军逃跑才对,怎么还会在郓城相等呢?张济的理由很简单,他没有时间,因为从安邑县到郓城只需要不到一天的时间,而在一天之内,张济压根就做不到有条不紊的撤军,而郓城两百里之外,就是刚刚大败的曹操,张济不得不防,因为郓城所在,实在是颇为尴尬,东是黄河,而要西入关内或者往塞北而去,都得先过衮州境内,如果张济贸然撤军的话,必然会遭到曹操的伏兵!

    而念及到衮州曹操,张济或许又可以大做文章了,现在献帝还在他的手上,他可以借此为筹码向曹操求援,不过曹操肯不肯出援手倒是令张济琢磨不透!

    早在高飞给衮州去信之前,张济也给曹操送去了一封信件,当时曹操在卧榻之上,正是头疼的厉害,而两封信纷至沓来,曹操一眼便知其意,但是头疼难忍,无法思考,曹操命人寻来一块冰块,以头覆在冰块之上,借着冰块的寒意,方才消除了大半的疼痛之感!

    在郓城之内被张济放火,曹操的脑袋被烈火炙烤之后,已经有不适,后来又听闻典韦之死,脑血上涌,两处加在一起,导致曹操的脑袋时常疼痛不已!

    曹操的头疼病又犯了,而为了能够做出最明智的决定,曹操以冰块消除痛感,不过是饮鸩止渴而已,低温可以麻痹神经,减缓痛感在神经之中的传递速度,不过曹操之病灶乃是头部,头部被冰,也会影响部分功能的!

    当时荀彧在曹操身边,劝说道,“主公不必如此,待我寻访衮州乃至天下名医,定能治疗主公之头痛!”。

    曹操摊开两封信,内容不言而喻,不过曹操倒是在犹豫,是助力高飞报仇于张济,还是援救张济以图献帝,或者是坐山观虎斗?

    如果按照高飞的心思,张济这么狠,那就是把天捅个窟窿也得先把仇人干死的,但是曹操却犹豫,因为他在权衡利弊,报仇虽然一时爽,但是利益未必最高!

    荀彧谏道,“张济诡计,不能相信,高飞也非善类,不可信任,主公最好作壁上观,现在衮州实力羸弱,不能必胜则不能出手,而高飞与张济对决,必然会出现混乱,到时候主公再伺机出手,抢回献帝,以策万全!”。

    曹操以为然,两处也不给回信,只是坐镇衮州,静观其变!

    曹操不动手,高飞自然料到,不过高飞没有料到这个张济还会恬不知耻的去求曹操援救,当初死手下的够狠,如今却要人家给你甜枣,实在是荒唐可笑,不过高飞知道张济肯定是在以献帝作为筹码,不过有前车之鉴,曹操肯定不会轻易相信张济的,而且现在以曹操在战局之外的情况来看,无疑作壁上观是最好的选择!

    高飞的军马在郓城之外十里地的地方,而高飞之所以没有即刻攻城,反而在等,他的理由不是想要消耗张济的粮草,而是在等待时机!

    高飞的假面状态做的很好,所以张济一直以为高飞想要打消耗战,看谁先撑不下谁先死,不过张济倒是有准备,他备下的粮草足够坚持三个月。

    高飞在等待的时机,其实简单的很,郭嘉献上一计,可破张济,而高飞洗耳恭听,以为绝妙!

    张济的王牌只是献帝,想要彻底战胜张济,只能从献帝的身上下手,所以高飞派人潜入了运城之内,想要借力打力。

    夜色深沉之时,赵云赵子龙身形如飞,越过运城城墙,及墙上的看守之人,转身没入城内,而赵云对运城之内也不了解,摸索了一个晚上之后,方才把城内的一切兵力布置以及献帝可能藏匿的位置打探到,而待到第二天天亮的时候,赵云把夜行衣一换,陡然变成了运城之内的一个小兵,倒是大摇大摆的走来走去。

    无人发现赵云的身份,而赵云利用些许钱财及忽悠的手段,便打探到了献帝及文武百官的所在位置,而献帝之所在难进,所以赵云便把算盘打在了百官之内,而在跟随献帝跑路的官员之中,高飞特意交代了两个人,一个叫做杨奉,另一个叫做董承,所以赵云特别留意此二人。

    赵云混进百官的所在,利用的也是送饭这个差事,不过赵云倒是比那个小军士有胆识,所以并未露出马脚,便寻到了杨奉和董承二人,还交谈了几句,而从杨奉的口中,赵云得到了一条重要消息!

    送饭的时间不能太长,所以简略几句话之外,赵云便被命令离去,而赵云出得西城,便转身换掉了衣服,变成了另一副打扮,径自寻到守城军中,找一个人。

    根据杨奉的形容,赵云在众多兵士之中很快便发现了一个长须的汉子,看此人的模样,应该不是兵士,至少也应该是校尉一类的人物,因为他的头顶上戴有头盔,而寻常的兵士能有一身统一的棉服便衣便不错了,不会穿铠甲,更不会有头盔,所以赵云认定此人便是杨奉所指之人无疑!

第一百六十六章 袁家哥俩

    赵云在运城之内的任务很简单,就是捣乱张济的排兵布阵,为高飞取下运城节省麻烦,而赵云偶有发现,将军杨奉的旧部,就在运城之内,而且多有向汉之心,所以晓之以情理,必能为高飞所用!

    与那个长须的汉子见面之后,赵云已经了然,此人原先为杨奉手下的副将,后来张济发难的时候,杨奉就嘱意其潜伏在张济身边,以作驱驰,暗中保护献帝,而赵云以杨奉将军之信物示意的时候,那长须汉子便把赵云拉扯到一个僻静的地方,暗呼道,“紧听调谴!”.

    赵云见状,大喜,便与那长须汉子交代了一些东西,又往运城之外高飞那里送去了消息,而高飞知道了赵云已经在运城之内安排好一起的时候,便下令全军,明日攻城!

    次日之时,高飞兵分两路,一路由许褚带兵,攻打献帝所在的运城,另一路由高飞带领,去攻张济盘踞的郓城,两处军马,一时齐发,须臾便在城下,攻城架梯!

    高飞兵分两路,张济也在两处抵挡,战争的规模并不算大,只是攻城战而已,单以敌我双方的力量对比来说,应该不分伯仲,但是高飞是攻城战,所以艰难之处避免不了,不过张济倒是小看了高飞带领的部队,久经沙场,训练有素,所以张济的这边的形式已然露出了败迹,而高飞一方,愈战愈勇!

    情急之下,张济便准备弃城而逃,而张济不会丢下献帝这张筹码,所以就在郓城即将被攻破的时候,张济率领数千人往运城突围而去,而张济的想法很简单,就是得把献帝拽上一起逃跑,这样跑路的风险会小一点,毕竟高飞不会无视献帝的安危!

    而张济到运城的时候,早有赵云领着杨奉副将埋伏在一边,却杀个张济措手不及,张济转身把可以表识他身份的衣服套在另一人身上,早早跑的无影无踪了,而赵云哪里肯放过张济这个大敌,便去追击,但是追上的时候才发现上当,继而四处追寻张济所在,而杨奉副将见赵云追击张济而去,便指令手下几百人的旧部,冲入城东之内,援救圣驾!

    此时运城之内已经乱作一团了,高飞军马在城外攻打的紧迫,而守城之人尽皆无能,压根就抵抗不住,而羁押群臣的军士也都被调到了城墙之上御敌,所以杨奉和董承二人也逃窜了出来,继而杨奉得遇其副将,一起去救献帝了!

    献帝见城内喊杀声四起,不知道发生何事,不过运城大乱倒是肯定了,献帝正想寻机逃走,突有一队人马杀了过来,掀翻了看守献帝的兵士之后,便冲进了献帝的居所!

    献帝大惊,以为是张济或者其他人要来杀他,而定睛一看,竟然发现了杨奉和董承,献帝顿时喜泪交加,“爱卿可算是来救驾了!”。

    当时杨奉和董承二人也略有悲喜之色,不过情况紧急,片刻耽误不得,便请圣驾出行,而献帝问道城外乃是何人,杨奉答道,“城外乃是冀州刺史高飞,攻打张济!”。

    “情况如何?”,献帝对此时的形式很感兴趣,而且也有知道的必要。

    杨奉答道,“张济不能抵御高飞的攻势,败局已定!”。

    献帝又问,“冀州高飞,可信任否?”。

    杨奉不置可否,冀州高飞他并不了解,不过作为地方军阀来说,鲜有忠贞之心,而杨奉思考片刻,答道,“高飞之人,不知可否信任,陛下此刻适宜逃出此地,东归洛阳,切不可再倚重军阀!”。

    献帝以为有理,董卓之人,遍布天下,或许后来者皆是更胜董卓,所以献帝断然不敢在引狼入室,随即便跟随在杨奉和董承之后,准备逃出险地!

    “可能安全的逃出此地?”,献帝还是心有疑色,不过杨奉到对献帝打起保票,“陛下务必担心,冀州高飞从正东攻城,而城内也乱作一锅粥,老臣旧部尚有近千的人马,愿意为陛下尽死尽忠,以保陛下无虞!”。

    得到杨奉的肯定回答,献帝放才放心,而以杨奉和董承为首的一干人,皆护在献帝左右,从运城西边逃出!

    张济已经逃窜不知所踪,而两处运城和郓城的兵马,尽不能抵御高飞的军队,从始至终,坚持不到一个时辰,便缴械投降,攻破两处城池之后,高飞入运城之内,寻觅赵云和献帝的身影,不过让高飞意外的是,献帝不见,赵云亦不见!

    空得两处无用的城池有什么用,被张济跑了,也被献帝跑了,如此便算是高飞的大败,所以高飞迫不及待的寻来郭嘉,询问该如何是好!

    郭嘉言说,“张济已经是穷弩之末,再无作势的可能,而献帝之所在,当在东都洛阳!”。

    之前赵云曾经给高飞去信,说是运城之内,已经处理好一切,高飞有理由相信赵云所说之话,便是指的献帝和张济二人,如今两人具失,所以赵云肯定是寻觅其中一个或者两个一起,而高飞最不想看到的就是张济又一次的裹挟献帝而去!

    清点运城之内情况的时候,高飞发现献帝的追随之臣,大都还在运城之内,唯独少了杨奉和董承二人,而此时高飞倒是眉头见笑,“若是杨奉和董承之人随献帝一起消失,那献帝定然不会在张济的手上!”,而省悟到这一点信息的时候,高飞才发觉郭嘉推断之高妙,献帝定然是趁乱出城,往东都洛阳去了。

    如果是张济裹挟献帝而走,那杨奉和董承二人肯定不会随行的,事出紧急,张济没有那么多的时间,而这也说明,张济也压根没有裹挟献帝的时间,而当他一入运城的时候,必然就被赵云纠葛上了,以赵云赵子龙的武力,按理说不应该出现这种情况,一招毙掉张济的性命即可,由此可见这个张济也是属兔子的,跑的不慢,所以赵云定然是追击张济而去了,这样一切便都可以解释的通了!

    运城离洛阳的距离还有几百里地,而入洛阳,必然会经过曹操的地盘,所以此刻高飞最担心的便是这献帝刚出运城,就被曹操给掳去了,那他高飞可真就是为他人做嫁衣了,所以事不宜迟,高飞亲自带兵去追献帝,希望可以撵上献帝,避免其落入曹操的手里!

    高飞率军远征张济,冀州城内已然空虚,最怕此时有人伺机冀州,而郭嘉劝谏主公勿要亲自带兵,到时候若是与曹操的队伍对峙上,未必会有好处!

    恰在此时,冀州方面传来消息,说是河北袁绍又有动作,似乎意欲图谋冀州,高飞神色为难,“这个袁绍,觊觎冀州已久,令我不能安心后方,早晚必图之,以绝后患!”。

    高飞迫不得已,只能准备撤军回冀州,以防冀州有失,而就在高飞准备般师而回的时候,赵云匹马而回,见到主公高飞,尽言之事。

    在运城之内,被张济逃掉了,赵云起身欲追,但是奔波数途之后,才发现中计了,那个人压根就不是张济,而张济其人早就逃之夭夭,寻觅不到了,这赵云只得匹马而回,见主公备言其失!

    此事也不怪赵云,张济可是一只老狐狸,不会那么容易杀掉的,不过张济这个人倒是被高飞记住了,早晚必死在他的手里,高飞手中的拳头握满,高喝一声,“班师回城”。

    袁绍这个人胆小怕事,不过在虎牢关的时候,他与高飞有仇,所以总是盯着冀州的破绽,准备乘虚而入,而袁绍手下的谋士田丰,与高飞也是不共戴天,所以这主仆俩合在一起,整天就琢磨着大败高飞,而之前袁绍曾经起兵两次,攻打冀州,无奈皆狼狈而回,高飞的便宜是一点都没占到,反而折损不少兵马。

    不过袁绍盘踞的河北之地,乃是天下粮仓,所以粮草兵力也恢复的快,所以这个袁绍便又打起了高飞的主意,而恰逢高飞此刻带兵征讨张济,正是千载难逢的好机会,而袁绍在田丰的怂恿下,意欲再图冀州!

    袁绍的兵马将帅已经点好,粮草辎重也准备就绪,正待兵发冀州,不想高飞此刻早就听到了消息,早就带兵回城了,而袁绍一见高飞回城,便立马打了退堂鼓,休兵止战!

    田丰大为懊恼。当即去劝谏主公,“高飞远军回城,疲劳不已,正是攻击冀州的好时候啊!”。

    袁绍摇头,只要高飞在冀州,他便不敢发兵,因为前两次,他被高飞打的怕了,实在不敢与高飞正面为敌,田丰见主公如此不肯攻打冀州,也是无奈!

    就在田丰踌躇的时候,突然有寿春传来的消息。

    这寿春乃是袁绍的大哥,袁术盘踞的地盘,而且这袁绍、袁术哥俩向来不合,所以这袁术安肯给袁绍送来消息,就在田丰疑惑的时候,袁绍读完他大哥送来的信件之后,勃然大怒,“我袁绍乃是袁家正统,四世三公,名享海内,这袁术袁公路,只不过是比我早出生几天而已,其母贫贱,其人更是不堪,安敢辱我袁家名声?”。

    田丰见主公大怒,便问其何事,而袁绍只以信件递给田丰,田丰扫眼而过,当时脸色便已经绿了,不知袁术心中所说者何,竟然能够让袁绍大怒、田丰变脸?且看下章。

第一百六十七章 美周郎

    袁绍和袁术这哥俩向来不合,袁术虽然长于袁绍,奈何其母只是袁家的一个小妾,地位并不高,所以子凭母低,袁术在袁家的地位也不高,尤其是袁绍出生后,袁绍之母乃是袁公的正妻,正妻之子乃为嫡系,所以袁绍一出生便可以继承袁家的一切,四世三公的名号也只能留给袁绍使用,而袁术一点光芒都占不到!

    所以这哥俩的间隙是从小就养成的,袁绍压根就看不上他这位出身卑微的大哥,所以处处诋毁,而袁术也记恨这个比他幸运的弟弟,经常排挤,所以这哥俩不能见面,一见面就掐架.

    等待这哥俩成年的时候,袁公已老,便把袁绍举荐给朝廷,已继其位,而袁术只是被安排到了地方之上,做了一小官!

    几年之后,这袁术也算是有些小本事,在寿春这个地方白手起家,成为一方刺史,坐镇一隅,倒是袁绍在朝堂里混的不咋地,之后便是董卓进京,袁绍见势不好,溜之大吉了,最后落脚于河北之地,借着袁家四世三公,门生故吏遍布天下的名号,这袁绍也算是攒下了一些实力,而后曹操昭告天下,起兵反董卓的时候,袁绍和他大哥也都去了,袁绍还被封为联军总盟主,当时袁绍得了便宜,便念想起袁术毕竟是他的哥哥,有了好处也不能相忘,所以便封了袁术一个联军粮草官的官职,既不用上前打仗,也不用性命堪危,而且押运粮草还是一个有油水的活计!

    袁术见他这个弟弟对他还算不薄,当时也就合起伙来,算计高飞,不过鸡飞蛋打,倒是溅了自己一身,所以才有在虎牢关前,袁绍给高飞提靴的一段!

    后来联军不了了之,袁术引兵回寿春,袁绍引军回河北,各不相提,如今之时,这袁术却突然给袁绍来信,所说者却是一个好消息,对于袁术来说当然是一个好消息,因为他要称帝,自然会先把这个好消息告诉自己的弟弟袁绍。

    袁绍看完信件,得知袁术想要称帝,而且压根就不是来询问意见的态度,因为这个袁术已经决定了,他要在下个月的良辰吉日,焚香祷告,自称帝王。

    袁绍惊愕不已,当即表示袁术惹下大祸了。

    虽然袁绍并不是一个聪明人,但是出头的椽子先烂的道理,他还是了然的,如今之天下,献帝虽然零落不知何地,各方诸侯群起而攻之,但是各方表面上都并未反抗汉室正统,而他这个傻大哥竟然敢冒天下之大不韪,献帝未死,他竟然敢登基自立,真是大胆不已!

    说一句实话,如今天下纷乱,情势正如当年的秦末,有能力者揭竿而起,然后事情又不是那么简单,当年的秦朝暴虐无度,而且六国之人早有反心,所以才能陈胜吴广揭竿而起,从者如潮,而如今的天下百姓都想要安居乐业,谁肯再起战事,只是各个诸侯心怀鬼胎而已,当然这点道理,袁绍是想不出来的,他的心思很简单,他大哥袁术太笨了,而且还有一点,按理说袁家他袁绍才是嫡系,哪里有庶出之子作天子的道理!

    所以要称帝也应该是他袁家的袁绍才对,不过袁绍虽然有此之心,却没有他大哥这么大胆,所以隐而不发!即袁绍还有对他哥哥称帝的嫉妒之心,所以袁绍是万般反对!

    田丰见到袁术的信件之后也是大吃一惊,称帝之事,对于如今的情势还是太突然了一点,不乱是谁,因为献帝还没死呢,汉室虽然名存实亡,不过依旧没有人敢去痛破这层窗户纸!

    而袁术来信的意思也很简单,袁术称帝,是他老袁家的荣耀,袁绍这个做弟弟的当然应该前去祝贺,向天下率先表明承认他自立为帝,而袁绍当然不会从了袁术的心思,当下便写信给袁术,称与袁术断绝关系,不认兄弟,而且率性向天下表明袁术称帝,他袁绍第一个反对!

    当时袁绍的回信传到寿春的袁术手中的时候,袁术也是勃然大怒,其间孙策一直在袁术的大帐之中。

    话说长沙太守孙坚,征讨荆州刘表的时候,不幸中刘表部下黄祖之伏,被乱箭射死,而当时其子孙策,年方十七,勇猛善战,接着他老爹的尸首,痛哭涕下,当时战局已定,长沙败退,而孙策继承父亲意志,誓要杀了黄祖与刘表,报此杀父之仇,不过孙策的实力实在是微弱,不得已,孙策率领一众的长沙父老,投靠在了袁术的门下。

    袁术与孙坚相识,虽然在孙坚离开虎牢关的时候,袁术曾经拦截其人索要传国玉玺,不过袁术倒是喜欢孙策这个少年郎,意欲重用,而且袁术还有一个盘算,就是孙坚手中的传国玉玺。

    孙策在袁术门下,能征善战,为袁术打下了不少的地盘,刚刚才从庐江而回,而庐江太守不敌孙策,自愿献出其地与袁术。

    孙策征讨庐江之地,得胜而回,而此刻孙策在袁术的大帐之中等待,却是有别意,因为半刻钟之前,他已经把父亲遗留下的传国玉玺献给了袁术。

    孙策之所以会把传国玉玺献出,实乃是图谋从袁术手中借得兵马,以做起兵图事之根本。

    当孙策把传国玉玺献出的时候,这个袁术便起了称帝的心思,当即写信一封,给他的弟弟袁绍,不想却在袁绍处吃了一顿臭骂,袁术当然心情不佳,久久才反应过来孙策还在身旁,便问道,“之侄缘何在此?”。

    孙策禀告道,“父仇未能得报,幽恨不已,奈何此时我孙氏一族都在曲阿县,正为扬州刺史刘繇所逼,恐被其害,今日孙策欲借雄兵数千人,渡江救族省亲,恐将军不信,所以方才特意献上传国玉玺!请将军答复”,孙策的眼睛落在了袁术的书案上。

    袁术见到书案上的传国玉玺,放下省悟过来,“哦,贤侄,原来是此事啊!”,随即转换过思路来,从袁绍的谩骂声中脱出,倒是笑道,“吾非要你传国玉玺,今日权且留在此处,我借兵五千,马匹以前与你,平定曲阿之事之后,可速速归来,念你职位卑微,难掌大权!”。

    孙策跪地表谢,随即领着兵马千人,并着旧将程普、黄盖、韩当三人,起兵渡江。

    其时,在孙策领兵离开袁术营帐的时候,有一人从军帐中追来,孙策见之,乃是相识,其人姓吕名范,汝南人士,是袁术身边的谋士,不过吕范见袁术竖子不足与谋,便意欲离开,正见到孙策,便意欲同往,原来这吕范和孙策的父亲孙坚交好,少小曾经见过孙策,以为虎父无犬子,心奇之,此时正好得见,这吕范便投到孙策的门下,以为辅佐。

    孙策见是吕范,算起来应该是自己叔叔一辈,便以礼相待,心中大喜,然而孙策却并不急于行军渡江,乃行到厉阳地界,便驻兵下寨,吕范不解道,“伯符何故停军?”。

    其实吕范早就知道孙策献给袁术玉玺之意,借兵是真亦是假,那传国玉玺乃是烫手的山芋,所以孙策并不想要留在手里,献给袁术却也正好,还能从其手中骗来一众兵马,一箭双雕之计,当然是妙,不过既然是从袁术手中骗兵,当然得快速离开袁术的势力范围,不然等其发现,岂不是难以脱身?

    孙策笑道,“你可知道这一箭双雕之计乃是何人所出?”。

    吕范略有疑色,“伯符献上玉玺,难道这计策会是他人所出!”。

    “吕范先生以为此计如何?”,孙策问道。

    “甚妙,玉玺正中袁术心坎里去了,所以借兵之事袁术自然不会疑虑!”。

    孙策心情甚好,终于要摆脱袁术的束缚了,只是轻声说道,“袁术笨拙,安肯发现公瑾之妙计!”。

    吕范听闻“公瑾”二字,便会意道,“可是那庐江人士,号称‘美周郎’的周瑜周公瑾?”。

    孙策点头称是,其实孙策与周瑜乃是同年相生,少小便相识,更是以兄弟相称,当年在庐江的老家里,这孙策与周瑜,年方十一二岁的时候,便是身子挺立,相貌英俊,被左右邻里称为,“美周郎”,“美孙郎”,不过后来这孙策在十一二岁的时候,便追随父亲孙坚左争右战,在战场里浴血,所以样貌也硬朗了几分,不过对于“美孙郎”的名号,孙策还是受的起的,不过相较而言,周瑜的英俊之貌更胜一些,所以江东之人提起周瑜周公瑾,没有不知道“美周郎”的名号,不过相较于样貌来说,周瑜的谋略武功都要更胜一筹!

    吕范恍然大悟,“难道周瑜周公瑾正在厉阳?”。

    孙策陡然下马,他没有回答吕范的话,便是表示肯定,而孙策驻军的地方乃是一处竹林之旁,而不远之处,便是一片葱郁的青青竹林,鸟语之声遍布,云淡风轻,如若不是战火纷飞,吕范见此情景,倒是真想在此地落脚,寻觅到一处空旷之地,盖上一间竹楼,惬意隐居,而吕范之所想,已然被周瑜提前做到了。

    因为在孙策漫步走进竹林之后,便隐现一座小巧的竹楼,而竹楼之前,有一张躺椅,竹身编制,而躺椅之上,俨然有一人躺居,以蒲扇遮住脑袋,正在大晒太阳呢!

第一百六十八章 妙算安黄盖

    时值正午,阳光明媚,鸟声醉人,而在竹林之中却有一竹楼,竹楼之前却有一**晒太阳,毋庸置疑,此人便是孙策所要寻觅之人.

    孙策轻声迈步,意欲悄然走到那人身旁,奈何竹林之中,已经落了一地的腐叶,脚踏之后,细微碎响,而待到孙策快要走进那人之旁的时候,躺椅之上之人,陡然的掀开了压在头上的帽子,似乎在扇风!

    而孙策走进之后,才发现那人左手端着一本书,右手端着一把扇子,孙策忽然发笑,“大日睡无边,何故扯书谎?”。

    躺椅上的人,听到声音,却并未起身,而是继续摇着蒲扇,说道,“睡中通大道,书在梦中翻!”。

    继而孙策哈哈大笑,“公瑾有理,伯符说不过呀!”。

    那躺椅上的人,便是周瑜周公瑾,号称“美周郎”,生得一副潘安的容貌,不过比起腹中的诗书,他的这点容貌倒是算不上什么了!

    周瑜知道是孙策前来,还不起身,只是说到,“扰人清梦,罪大恶极!”。

    当即,孙策作揖之势,算是道歉,不过周瑜还是躺着的,而且眼睛还是紧闭的,当然看不到!

    “难道伯符来看老朋友,老朋友却一点也不欢迎吗?”。

    其实孙策和周瑜都是年方十七的少年郎,不过孙策已经戎马战场很多年了,自然要比平常人硬朗许多,而周瑜乃是智谋武略在身,老道一点也属于正常,所以在平常年纪的人都在求学或者贪玩的时候,这两个人已经是一个为将帅担当起大任的野心家,一个是隐没于竹林风海之中的遁世者了,不过两人依旧是很好的朋友。

    而孙策此番前来的目的也是简单的很,就是请周瑜出山,助他一臂之力,而周瑜少小智谋双绝,当是王佐之才,不过这周瑜却厌倦打打杀杀,年纪轻轻的便隐居于这片竹林之内,不问世事了!

    “老朋友前来,当然欢迎,不过怕是还有别的心肠吧!”。

    孙策言笑,“什么事情都瞒不住公瑾,难道伯符之心,公瑾还要推托?”。

    周瑜以蒲扇遮住眼睛,慢慢的站了起来,“正因为是老朋友,你才不应该为难我的!”。

    孙策陡然面窘,“公瑾这一身的才华谋略,难道就在荒废在这竹林深山之中吗?暴殄天物矣,伯符知道公瑾不喜杀戮,但是天下不平,杀戮不止,伯符虽有心怀天下之心,奈何家父身死,不得已,谨以弱冠之年,便要提刀杀敌,征战疆场,难道公瑾忍心伯符一人?”。

    “罢了,罢了!”,周瑜手中的蒲扇一扔,“执拗不过你,小时候就被你摸清了脾气,现在依旧!”。

    听闻周瑜说出此话,孙策倒是神色转喜,“少年之交,非比寻常,有公瑾相助,伯符便放心了!”。

    周瑜闻言哈哈大笑,“你以为我周瑜是神仙吗?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不过公瑾不喜杀戮,仅作王佐,不做将帅!”。

    周瑜的本事,孙策自然知晓,其实周瑜文武双绝,不过既然周瑜已经做出退让,肯来辅佐他,孙策自然不会再做为难之举!

    其实周瑜在厉阳的这个竹林之处,已经隐居两年之久了,孙策从荆州败兵而回,就在此处遇到了周瑜这个故友,当时就是周瑜给他出的计策,让他去投靠袁术,后来袁术见孙策并无异心,便放开手脚,让孙策去替他征战,而周瑜见得火候足够,便劝谏孙策献出喜欢传国玉玺,以换取兵马,从而作为立足于江东的资本,其实周瑜早就为他的这个发小筹划好一切了,只不过周瑜是真的不喜杀戮,而盛名之下,不免引来诸多的名利,荆州刘表和扬州刘繇都曾经来请过周瑜,不过都被周瑜以年纪尚轻为由谢绝了,所以他才会躲到厉阳的这片竹林里来,不过周瑜躲得了刘表,躲得了刘繇,却躲不过自己发小的盛情邀请,所以周瑜答应走出竹林了!

    男儿出行,只带一心,所以周瑜也并没有什么好留恋这片竹林的,转身便随孙策而去,而在离开的时候,周瑜在竹楼里放了一把火,火光渐起,趁着风势,瞬间便淹没于身后,而整个静谧的竹林,也陡然变成火海,鸟声四起,惊飞于上,而孙策不解,“公瑾不喜杀戮,何故放火?”。

    “原本之天下便如这竹林,屹立数年,其中之竹楼便如天子,而今一把火尽毁,乃是汉室天下之不存,而火光未尽,乃是献帝未死,而这惊起的群鸟便是天下之诸侯百姓,有的人葬生火海,有的人一飞冲天,不是公瑾杀戮,而是天下无情!”,周瑜的面色严峻,并不迟疑,其实他烧掉竹林还有另外一个意思,在竹林之内,他是一个不喜杀戮的少年,而在竹林之外,他必须是孙策的左膀右臂!

    身份转换,便意味着与之前诀别,所以周瑜才要自绝后路。

    孙策似乎若有所思,他对他的兄弟周瑜还是有愧疚的,兄弟本不该为难兄弟,但是兄弟不为难兄弟还能去为难谁呢?

    太阳已经渐落,而从竹林之中,走出两人,真是孙策和周瑜,驻军之中,走出一人,乃是黄盖,见得少主回来,方才放心,继而见到有一个少年郎立在少主之旁,便问道,“少主,此人是谁啊?”。

    孙策脸上喜色,乃一一介绍,而黄盖倒是颇不以周瑜为意,说道,“如此一个少年郎,能有何用啊?”。

    当时吕范在旁,便说道,“黄将军休要小看周瑜年少,少年英雄,说的便当是周瑜周公瑾!“。

    吕范对周瑜颇为看重,不过黄盖倒是瞅不上这个ru臭未干的小子,随即便看到前方的那片竹林里有火光,便大声喊道,“竹林起火了,快去救活!”。

    黄盖便欲起身去火,而周瑜倒是笑意上来,忙止住黄盖,“黄将军不必,不消一炷香的时间,天上便会下雨,到时候火势自然消灭,不劳将军费心!”。

    黄盖神疑之色顿现,“如今虽然日头已经落下,不过天空晴朗,连一片乌云都没有,怎么可能会下雨呢?”。

    周瑜哈哈大笑,“一炷香的时间,必然起雨,黄将军既然不信,肯不肯与公瑾打赌?”。

    黄盖正发愁没地方教训教训这个ru臭未干的臭小子,没想到此刻倒是自己撞上来,便说道,“赌什么?”。

    周瑜不假思索,“黄盖将军以公瑾年少,不以为意,公瑾今日就赌黄盖将军对我之敬重,若是我赢了,黄将军勿要质疑公瑾年少不当用,若是我输了,我便重回这竹林之中,不复出!”。

    黄盖听闻这个少年郎,信心满满,略有疑色,不过转瞬他就猜测这定然是他的疑兵之计,便大声答道,“好,我黄盖就与你赌约,一炷香的时间若不下雨,你便输了!”。

    当时孙策在一旁,也以为周瑜只是诈计黄盖,没成想闹成赌约这么严重,孙策倒是想要制止黄盖,而周瑜倒是面色露笑,“请伯符兄相信公瑾!”。

    俗话说外来的和尚好念经,其实大部分的情况下是,外来的压不住本地的,因为会有排挤之心,而周瑜年少。与孙策年纪相仿,孙策尚且跟随父亲征战多年之后,方才能压住这些老臣老将,而周瑜未建一功一绩,如何能服众,尤其是这帮老将,杀战疆场多年之后,谁会以为周瑜这个少年郎有经天纬地之才?

    所以周瑜新入,当先于军中立威,不过孙策实在没有料到此事会演变成一场赌约!

    随即黄盖便命人寻来一支香烛,以燧石点燃,静待羞辱周瑜的时候!

    时间已晚,孙策的军队当然不能渡江至江东了,所以只能在厉阳之地驻扎营地,暂时歇息一晚上,明日再进兵!

    当时天色虽然暗了下来,可是一轮圆月隐现,风轻云淡,此刻的情况怎么都不会是像要下雨的样子,不过周瑜信誓旦旦之言,孙策也是在心里捏了一把汗!

    周瑜对孙策说道,“伯符早早下令军中备好避雨的雨具,依公瑾之看,今晚乃是一场瓢泼大雨,当早做准备!”。

    黄盖却感觉好笑,“哪里用什么备好雨具?依我黄盖之看,明日定然是个好天气,阳光万里,今晚的话,也是月色大好,正适合饮酒赏月呢!”。

    黄盖之话,倒是充满了对周瑜年少不知世事的鄙夷,因为有生活常识的人都知道,晚上圆月,必然不会下雨!

    周瑜倒是神色自若,而远处竹林之中的火光,由远及近,似乎要把整个竹林都烧掉了!

    黄盖在一旁看的分明,“再不救活,火势窜过来,大军如何能够安稳?”。

    黄盖心急,便欲去救火,而正在此时,黄盖感觉头上有异,似乎一个雨点打在了他的脑袋上,而黄盖仰首,雨点突然如豆粒一般,打将下来,而当时,黄盖的神色简直难看的很!

    黄盖看向命人点燃的那只香烛,刚好要燃烧到底的时候,被雨水浇灭了!

    “怎么会这样?”,黄盖极大的不解,因为按理来说,此时绝对不应该下雨的!

    众人早早的躲到了事先搭好的篷帐之内,而黄盖在雨中淋了好一会,才放下了老将的架子,走到了军帐之内,低首对周瑜说道,“黄盖佩服公瑾,日后自然不敢相轻!”。

    黄盖对周瑜作揖,而周瑜连忙搀扶起黄盖,说道,“将军乃是军中元老,公瑾年少,担当不起如此,而黄盖将军功绩显著,公瑾不及,日后还请老将军指教!”。

    黄盖以轻视之心,为难周瑜,不想反被周瑜所折服,心甘情愿以为公瑾大才,而黄盖唯有一事不解,相问周瑜,“如此天下怎会下雨呢?难道是公瑾妙算窥天!”。

    周瑜笑道,“雨雪雷电之事,乃是天意,公瑾自然无法窥天,不过公瑾在此地居住已久,当然了解此地风物,而白昼之时,尽刮东风,夜晚必降雨水,是公瑾欺将军不解当地风物而已!”。

    黄盖闻言如此简单,安肯相信,断定是周瑜妙算窥天,而当孙策说道,竹林之火也是周瑜放的时候,黄盖更是惊讶不已,至此对周瑜已然佩服的五体投地!

第一百六十九章 十三骑

    次日,雨水停歇,孙策率领军马渡江,而在行军之前,周瑜向孙策举荐一人,说道,“伯符兄长意欲图谋大事,亦知道江东有二张乎?”.

    孙策曰,“何为二张?”。

    周瑜说道,“一人乃是彭城张昭,字子布;令一人乃是广陵张纮,字子纲,此二人皆有经天纬地之才,因为避乱方才隐居于此地,伯符兄长何不聘之?”。

    孙策大喜,随即率军渡河,进兵江东之地,继而派遣礼仪之士,前往二张去处礼聘,皆被驳回,而孙策也不愠怒,乃亲自登门拜访,力聘之,二人见孙策相貌不凡,勇武过人,心奇之,便欣然允诺,答应效劳孙策帐下。

    孙策见得到二张为自己效力,喜不自胜,随即拜张昭为长史,张纮为参谋校尉,当下纠结周瑜、吕范等人,商议攻击刘繇之事!

    却说刘繇乃是东莱人,亦是汉室宗亲,旧日为扬州刺史,屯兵于寿春,后来袁术杀过来,刘繇不敌,便被袁术赶过长江,前来曲阿,当下闻说孙策奔至,急聚众将商议,这个时候,刘繇部下张英说道,“某有一计,可抵孙策!”。

    刘繇问其计为何,张英乃说道,“有一地名为牛渚,艰险异常,某领一军退兵此地,纵有百万之兵,亦不能相近”。

    张英言语未毕,帐下有一人呼道,“某愿为前部先锋!”。

    众人视之,乃是东莱太史慈也,原来太史慈自从解了北海之围,便来见刘繇,刘繇便留其于帐下,其实太史慈之所以前来投奔刘繇,不过念想同乡之谊而已!

    刘繇看向太史慈,说道,“汝尚年轻,未可为大将,只在吾左右听命!”。

    太史慈被刘繇轻视,面露不喜之色,随即退了下去,而张英领兵至牛渚,屯粮十万石于剑阁。

    孙策领兵至牛渚滩上,张英出迎,见孙策在军前马上,便大骂道,“汝爹爹被刘表所杀,不去寻刘表报仇,何故来我曲阿?”。

    孙策回应,“我孙家家小,皆在曲阿,哪里有不来之理!”。

    张英还欲张口说骂,不过孙策军中,早有一人出马来与张英交战,正是黄盖黄将军,张英见状,也挺枪出马,来战黄盖,不及数个回合之后,张英的军中突然大乱,有人对张英喊道,“军中大火,有人作乱!”。

    张英大惊失色,随即引兵而回,而孙策见到这个好机会,哪里会放过,带领一众军马,趁势掩杀,张英大败,弃了牛渚,往深山里逃窜!

    张英的军中何故会起火,又是何人作乱,却原来这牛渚之地,早有一伙山贼强盗,聚集山林,呼啸江洋,为首之人,乃姓周名泰,手下有兵马千余,久闻江东孙策,英雄豪杰,早有归顺之意,不想竟然在这牛渚之地,被周泰撞见个正着,所以便去张英军后厮杀放火,也好给孙策一个投名礼!

    孙策见周泰来投,并且还杀退了张英军马,功劳甚大,便收纳了周泰之人,用为军前校尉。

    收得牛渚之地,并剑阁之处的十万石粮食,缴获军中刀械盔甲无数,还收服了五千余人降卒,正好充盈了孙策的军马,继而进兵神亭。

    却说张英率领败军回见刘繇,备言牛渚已失,刘繇大怒,意欲斩杀张英以惩军内,当时刘繇的谋士薛礼劝谏道,“孙策来犯,正是用人的时候,张英将军杀不得!当留下以做驱驰!”。

    刘繇转念寻思薛礼之言也是有理,便留下了张英的性命,派遣至陵城拒敌。

    刘繇知晓孙策其后必犯神亭,便引兵于神亭岭南下营,孙策驻军于神亭岭北。

    当时孙策扎营下寨,寻来一位当地的土人问道,“此地可有汉光武庙否?”。

    那个土人回答道,“有庙在岭上”。

    孙策对左右之人说道,“昨夜,吾做一梦,乃是光武帝唤我相见,当亲往见之!”。

    孙策口中的光武帝正是汉光武皇帝刘秀,乃是中兴之君,当年王莽篡汉,西汉王朝终结,后有光武帝刘秀,征战二十余年,重新立汉乃为东汉开国之君,而孙策着实是夜有所梦,才会问及此事。

    当时长史张昭谏道,“少主不可,岭南乃是刘繇之寨,倘若有伏兵在彼,奈何?”。

    孙策不以为意,说道,“神人佑我,吾何惧焉!”,时有周瑜在旁,张昭问意于周瑜,周瑜说道,“伯符兄必不肯不去,何谏之!”。

    孙策当即披挂上马,绰枪在手,引领黄盖、韩当、程普及周泰共计十三骑,出寨上岭。

    几经跋涉,方才登上岭上之庙,而光武帝之庙实在是破败不已,鲜有人顾,而战火所及,哪里会有寻常百姓来拜庙啊!

    当时孙策在庙前下马,躬身而入,焚香祈祷,拜曰,“若孙策能够于江东立业,复兴亡父之基,伯符当重修庙宇,四时祭祀”,求福事毕,孙策出庙上马,谓之左右众将说道,“吾欲过岭,探看刘繇营寨!”。

    众将皆以为不可,而孙策不从,南望村林,以观察刘繇营寨之情况。

    早有伏于小路的探卒飞报刘繇,而刘繇听闻孙策于岭上,思允片刻便道,“定然是孙策的诱敌之计,不可追之!”。

    太史慈在刘繇身旁,神情踊跃的谏道,“此时不捉孙策,更待何时?”。

    而刘繇之意已决,断然不会出兵追击孙策的,太史慈愤恨不已,当即出帐,竟然披甲上马,手持长枪,自顾出营,乃大呼道,“有胆气者,尽跟我来!”,军营之中的兵士没有一个动身,只有一个小兵模样之人,应和道,“太史慈真猛将也,吾当助之!”,随即也上马同行,而众将皆笑,不以为意。

    却说孙策观看刘繇之营寨已有半响,方才驱马回寨,正行走过岭的时候,突然听见岭上有人叫到,“孙策休走!”。

    孙策回头视之,见岭上两匹马飞来,知是来者不善,随即将十三骑一字摆开,而孙策横枪立于马上,在岭下静待之。

    太史慈高声叫道,“你们哪个是孙策?”。

    孙策立于马上,反问道,“你又是哪个?”。

    “某乃是东莱太史慈,特来捉拿孙策!”。

    孙策大笑道,“我便是江东孙策,你两个一齐上,我也不惧,我若怕你,非孙伯符也!”。

    太史慈不肯在嘴头上认输,也喊道,“你便众人都来,我亦不怕你!”,随即便纵马横枪,直取孙策。

    孙策示意左右之人不要动手,乃亲自挺枪迎敌,两马相交,双枪横亘,你来我往,斗到五十余回合,亦不能分出胜负,而程普等人,在一旁也是暗暗称奇!

    太史慈见孙策**不乱,并无半点破绽,乃思虑到,“却是不易胜之,当施点手段!”,随即便佯装败绩,引着孙策追来。

    太史慈不走大路,乃走入山路之中,而孙策不肯放任太史慈逃走,便紧追不舍,孙策大呼道,“走的不算好汉!”。

    太史慈思虑道,“这厮有十二个从人,我只一个,即便是活捉了孙策,也怕会被众人夺去,再引一程,教这厮没有去处,方好下手!”,于是太史慈且战且走,孙策一直在后而追,一直赶出去数十里地,太史慈方才回马再战。

    又相斗五十余回合,孙策一枪槊去,被太史慈闪过,反而以肋扇夹住了孙策的长枪;太史慈也一枪刺出,被孙策躲过去,也夹住了枪身,两人一起用力,却都滚下马来。

    落马之时,二人手中的长枪也尽皆脱手,随即以拳脚互搏,厮杀蛮力,孙策手快,擎出了太史慈背上的短戟,而太史慈亦顺势擎下了孙策的兜鏊。

    所谓兜鏊,其实就是将帅头上的铁盔,遍纹兽纹,以做护身,当时孙策寻到短戟,便以短戟来刺,而太史慈把兜鏊来挡,又搏斗了片刻,亦不见优劣势。

    孙策正欲再攻太史慈时,却听闻山后声音响起,乃是刘繇的接应之军赶来,约有千余人,而孙策慌急间,忽有程普等十二骑亦冲到。

    两边各有帮手赶来,当时孙策便与太史慈放手不搏,而太史慈回身,寻到了先前骑的那匹马,便带领着刘繇的援军去追击孙策,而孙策也早早的上马,与十二骑一起迎战刘繇之军马。

    一千人对敌十二骑,未有怯色,而孙策又去战太史慈,当下混杀一片,迤逦杀到神亭岭下,而周瑜已然料到孙策必然有失,便领军前去援救。

    两军相遇,厮杀难免,不过刘繇心生退意,便早早收兵,而太史慈恨意没有捉拿住孙策,也只得随刘繇回兵!

    孙策一行有惊无险,全身而退,而随身十二骑并无一人受伤,孙策乃大喜道,“有此良将,有此良臣,当是我孙策之幸事!”。

    次日,孙策引兵到刘繇营前,而刘繇亦引军出迎,两阵对峙之处,孙策却把枪挑出一支短戟于前,乃大呼道,“太史慈若不是走的快,已被刺死了!”。

    太史慈亦将孙策的兜鍪挑于阵前,大喊道,“孙策之头,已在此地!”。

    两军各自呐喊,这边道强,那边称胜,一时间军士的呼和之声震天,而英雄对豪杰,豪杰比英雄,也不知这孙策和太史慈二人,究竟谁更胜一筹,且看下章!

第一百七十章 江东小霸王

    正是孙策与太史慈在阵前叫板,谁也不肯想让,而嘴巴上也确实分不出胜负,太史慈便欲出战,而孙策正待出马的时候,却被黄盖拦住,“不需要主公劳力,某自擒之!”。

    黄盖出马来到阵前,而太史慈不屑道,“你非我之敌手,且教孙策出战!”。

    黄盖大怒,当即挺着一根狼牙大棒,来攻太史慈,而太史慈挺枪相迎,正是大战正酣的时候,太史慈身后的刘繇突然突然鸣金收军。

    太史慈回见刘繇,说道,“我正欲捉拿贼将,何故收军?”。

    刘繇道,“有人报说周瑜领兵突袭曲阿,城中又有内应接应,吾家业已失,不可久留此地,亦不可恋战!”。

    刘繇紧急收兵,欲往曲阿去,又恐被伏,只好转去秣陵,汇合薛礼之兵,再做打算,而孙策军中,张昭却对孙策说道,“彼军被周瑜突袭曲阿,定无再战之心,今夜正好劫营!”。

    孙策然之,当夜兵分五路,长驱直入,大败刘繇军,而太史慈以一人之力,难以抵挡众军,便引领数十个人往泾县去了!

    话说孙策大败刘繇,夺得神亭之地,又攻下曲阿之境,便引兵去攻打秣陵,而秣陵守将乃是刘繇的谋士薛礼,其人懦弱不堪用,闭城不战,而孙策以大胜之师,来攻秣陵,哪里容得薛礼负隅顽抗,便亲自带兵攻城,以期一击得胜!

    孙策正在前线攻打秣陵城,而后方突然出来消息,说是刘繇又聚下兵马,反攻牛渚来了,孙策大怒,随即不顾秣陵城,反而提兵奔牛渚而去。

    至牛渚之地,刘繇便率军来战,孙策大呼道,“吾今已至此,汝何不降之?”。

    话说刘繇才是江东的草头王,哪里肯投降于孙策,当即便派出一将,来战孙策。

    孙策大叫道,“来者何人?我孙策不杀无名之人!”。

    那人呼啸而至,乃呼道,“吾乃刘繇大将,于糜是也!”,随即便挥舞着一个大板斧杀奔过来,孙策信手拈来,只两个回合之后,便一个身势把那于糜生擒过去,拨马回阵。

    刘繇部下樊能见孙策捉了于糜,便挺枪赶来,一枪往孙策后心槊去,孙策的军阵上大喊道,“背后有人暗算!”。

    孙策驻马回头,怒目而视,乃大呼一声,“何人暗算于我?”,声如巨雷,晴空落下,而樊能惊骇不已,长枪未及刺出的时候,便翻身坠马,以头抢地而死,孙策见状,不以为意,反身回阵营之内,待到将于糜扔下的时候,发现于糜已死!

    原来孙策生擒过于糜,便夹于腋下,不想这孙策用力过大,竟然把于糜给夹死了。

    一时间,孙策喝死一人夹死一人,名声大噪,至此人皆呼孙策为“江东小霸王”。

    刘繇一时间连失两将,哪里不惧怕孙策,故而兵马大败于孙策之手,他自己倒是逃往荆州而去,意欲投靠刘表,而孙策却不给刘繇机会,当时便挽开一轮圆弓,望着逃奔的刘繇射去,瞬间箭矢中靶,而刘繇也应声落于马下,随即便被四处逃窜的兵马踩成肉酱了!

    刘繇一死,秣陵城的薛礼,陵城的张英尽皆不能抵抗孙策的攻势,三日之内,牛渚、秣陵、陵城、神亭等地,尽皆落于孙策手中,不过孙策却并未放松,因为太史慈还在泾县之内!

    却说太史慈在泾县,招揽精壮之士两千余人,正想要去攻孙策给刘繇大人报仇,而孙策也早就预料到了太史慈,正准备举兵取下泾县。

    孙策谓周瑜说道,“吾欲活捉太史慈,可有妙计?”。

    “这个倒是不难,公瑾当为伯符兄筹划!”,周瑜已然有了一计,第二天便举兵攻打泾县,而周瑜只命令三个方位攻击泾县,只留下东门放走,而离城二十里之外,孙策早就埋伏下一众兵马,静等太史慈入瓮。

    原来太史慈所招之兵,皆是山野之民,不听教化,亦不谙军纪,在泾县城头把守之人,早就不玩活了,而早有周泰短衣持刀,攀爬至泾县城头,在城里放了一把火,继而泾县城中大乱,随即周瑜三面攻城。

    太史慈听得城内有失,便持枪而出,不想却是周瑜攻城而来,太史慈便率众抵御,奈何虽有两千兵马,但是此时已然乱作一锅粥,压根就没有人听从太史慈的调谴,太史慈无法之下,只率领着十几个亲信之人,往东门而走。

    太史慈刚出东门的时候,孙策横亘率领一支军马追来,太史慈夺路而逃,但是这孙策只追击不到数里的地方,便不见了,而太史慈狐疑之间,只得往东边奔逃,行到二十里的地方,人困马乏,而周围芦苇之中,陡然又杀出一众兵马,太史慈大惊,正欲疾走,不想前方绊马索两处齐来,将太史慈的马给绊翻了,而太史慈虽然一个起身,并未摔倒在地,但是一张大网已经从太史慈的头顶上铺了下来,而太史慈百般挣扎,亦逃脱不出,只能束手就擒!

    当时孙策却从一旁闪将出来,而太史慈见状,大呼道,“败军之将,不敢言勇,杀剐随意!”。

    孙策却没有杀掉太史慈之心,虽然他的兜鏊曾经被太史慈摘了去,孙策掀开了太史慈头上的铁网,说道,“子义之名,伯符早有听闻,乃是顶天立地的大丈夫之人,安肯屈身于刘繇之下,刘繇鼠辈,不能用大将,以致此败身死!子义当作权衡,另寻明主!”。

    太史慈亦仰天叹道,“刘繇不肯用我,然大丈夫岂可事二主,太史慈谢绝孙策将军之意!”。

    当时孙策见太史慈的衣裳尽破,便脱下了自己身上的战袍,披在了太史慈的身上,而太史慈见孙策如此,不忍动容,“罢了!昏庸之人不当为主,刘繇身死也是咎由自取,子义愿意投在将军门下!”。

    孙策大喜,遂厚待之,而太史慈也忠心于孙策。

    孙策执太史慈之手,乃笑道,“神亭之战之时,若公擒我,还相害否?”,太史慈也大笑道,“未可知也!”。

    太史慈与孙策之人,都是真性情的英雄豪杰,当下见面便意气相投,互相引为知己,而一旁周瑜走出,拍手大笑道,“恭喜伯符兄长,得此英雄!”。

    太史慈见来者乃是一名美少年,便问孙策此为何人,孙策说道,“此乃吾之张子房也,周瑜周公瑾!”。

    张子房就是张良,号称有运筹帷幄决胜于千里之外之能,为不世出的谋臣典范,而太史慈听闻此少年郎便是周瑜,当下稽首道,“周瑜之人,子义闻名已久,今日得见,正是少年英雄!”。

    正所谓好汉一堂,豪杰一帮,如今周瑜、太史慈两人都乃是江东之不可多得的人才,都汇聚于孙策帐下,虎生双翼亦不过如此,可见此时孙策已经在江东之地,落下了跟脚,不过扫除了刘繇,并不意味着孙策可以稳聚江东,因为孙策还有一个大敌!

    孙策聚众万人,攻克江东之地,抚恤民众,颇得人心,而投诚者无数,而孙策征讨江东之所,并不许劫掠当地百姓,鸡犬不惊,人民皆悦,都杀猪宰羊,带酒到孙策的军队之中犒劳,由此,孙策已经在江东之地扎稳地盘,并把孙氏一族都接到了曲阿之地,而孙策已经把一切都策划好,命令其弟孙权并着周泰,守住江东宣城,孙策亲自领兵向南取吴郡。

    孙坚育有四个儿子,长子为孙策,次子为孙权,三子为孙翊,四子为孙匡,孙坚壮年之时便殒命,孙策不得已扛起家族的担子,而孙权只比孙策小三岁,正好可以分担他这个做大哥的责任,而且孙策也有意培养他的二弟为自己的接班人,所以便把宣城的大任交给孙权的手上,而其时,孙翊和孙匡都还年幼,而孙策这哥们四个之下,还有一个妹妹,唤为孙仁,而她的小名倒是为人熟知,乃是尚香,即是孙尚香,不过她此时倒还年幼,关于她的故事还在后面。

    却说吴郡,乃是严白虎占据,严氏为吴郡之世族,盘踞此地已久,根基颇深,而孙策想要彻底占据江东之地,就不得不与严白虎对峙,而孙策还是心有嘀咕的,因为以现在之兵力,吴郡之兵三倍于孙策,而周瑜却不以为意,谏道,“严白虎不除,江东不稳,而严白虎虽然兵马众多,但是其人无谋,不足为虑,而且彼处无猛将,伯符兄之处正是如虎添翼之时,如若不趁着此时民心所向,攻取吴郡,恐怕日后难矣!”。

    孙策听闻周瑜一言,便茅塞顿开,随即带领军马杀奔吴郡而来。

    当时严白虎知晓孙策攻来,便派遣重兵,守住乌程和嘉兴这两个地方,而遣其弟严舆出兵,把守住枫桥之地,颜舆带兵五千,扼住咽喉要道,把守于枫桥之上,横刀立马,静待孙策而来。

    有人来报孙策,说是颜舆阻路,而孙策欲出,其旁张昭谏道,“夫主将乃是三军之所系也,不宜轻敌小寇,愿将军自重,勿要自将迎敌!”。

    孙策称谢曰,“先生之言如金石,但恐不亲冒箭矢,则将士不用命耳!”,随即便出马迎战颜舆!未知战事如何,且看下章。

第一百七十一章 飞刀杀王朗

    孙策带领韩当出马,迎战颜舆,而未及孙策与韩当登桥的时候,黄盖与程普等人早就驾小舟从河岸边杀过桥去,乱箭射到对岸军中,继而二人飞身杀上岸去,颜舆退走,而孙策与韩当直接杀到吴郡城门之下,颜舆早就退入城中而去了。

    孙策缤纷两路,水路并进,围住吴城,一困三日,无人敢出战,孙策引领军马在吴郡城下,令人宣谕道,“城内严白虎可速速投降,保你吴郡无虞!”。

    当时城墙之上有一员副将,左手托着城墙砖,右手指着城下孙策大骂,而太史慈在城下拈弓取箭,对左右之人说道,“看我射中这厮左手!”,说声未绝,弓弦响起,果然射个正着,把城上那副将的左手射透,反钉在城墙砖上。

    孙策军中见太史慈神射,无不喝彩,而太史慈又取一箭,说道,“中这厮右手!”,随即箭出满弓,又把那副将的右手扎了个透心凉,而城上那副将叫苦不迭,慌忙之间把左手从砖石上的箭矢中扯出,在几位小兵的护送下,急忙入城。

    严白虎见他的副将左右手都被射出个窟窿来,大惊道,“彼军之中有如此能人,安能敌乎!”,便心生怯意,随即和谋臣商议道与孙策求和之事。

    次日,严白虎使其弟颜舆出城,去见孙策,两军相战,不怠慢来使,孙策把颜舆请入帐中饮酒,杯酒下肚之后,孙策乃问道,“令兄可是相好献城之事?”。

    颜舆说道,“家兄不愿献城,不过却愿意与将军平分江东之地,共同掌管,将军居江东之南,家兄居江东之北,互不相犯,可好?”。

    孙策大怒道,“鼠辈安敢与吾相等乎?”,便欲命人斩杀颜舆,以做效尤,而颜舆见状,拔剑起身,意欲先杀孙策而后快,不过颜舆的本事哪能杀的了孙策呢,未及出手,已经被孙策飞剑砍杀之,颜舆应手而倒,孙策以手中佩剑,割下了颜舆的头颅,命人送往吴郡之中。

    严白虎见其弟已死,心头生恨,谓之左右曰,“孙策欺人太甚,为之奈何?”,左右之人尽皆没有主意,只有一人谏道,“孙策军甚,不可力敌,不若弃城而逃,往嘉兴、乌程而去!”。

    严白虎大怒,“吾若逃走,岂不是怕了那孙策!”,那人又说道,“吴郡被破,只是早晚的事情,还请主公速走!”。

    严白虎虽然嘴巴上说不怕孙策,但是心中已经胆颤的很,“江东小霸王”之名并非虚言,而孙策之锋芒却确实难以抵挡,所以严白虎两相权衡之下,弃城而走,往嘉兴而去,吴郡既破,孙策马不停蹄,命令程普和黄盖等人分别攻打嘉兴、乌程之地。

    严白虎打不过孙策,连黄盖和程普两人也敌不过,嘉兴和乌程两个地方又分别被攻破,又往余杭而去。

    孙策军马连克吴郡,嘉兴,乌程数个城池,整个江东之地已经尽皆落于孙家之手,而此时严白虎,被孙策追的整天都在大逃亡,最后不得已竟然落草为寇,劫掠百姓以做军饷之用,当时余杭之地,有一对父子,不满严白虎为祸乡里,便领着乡人组建队伍,杀奔严白虎的匪窝之中,严白虎又不敌,只好率众往会稽而去。

    当时孙策也领兵杀到余杭,却见一对父子引兵来投,问之其父乃是凌操,年纪四十,其子凌统,正及弱冠,孙策大喜,遂收下两人在军中驱驰,父子二人具封为军中校尉,留用身旁。

    严白虎是老鼠的,走到哪里被孙策打到哪里,刚入会稽之时,便被程普追上,又被打败,而当时会稽太守王朗,与严白虎乃是故交,听闻其刚入会稽之地,便被程普所败,便欲引兵援助严白虎,而王朗身边有一人谏道,“大人不可援救严白虎,孙策用仁义之师,严白虎乃是暴虐之众,还宜擒拿严白虎以献孙策!”。

    王朗视之,乃是会稽余姚人,姓虞名翻,现在会稽郡吏,王朗怒斥之,“我与严白虎乃是故交,安肯弃之!”,遂引兵汇合于严白虎。

    虞翻叹息而出,以为王朗不是明主。

    却说王朗领兵救援严白虎,而当时孙策也引军追上程普前部,当时两军对阵,孙策率性出马,谓王朗说道,“吾兴仁义之兵,来安江东之地,汝何故帮助贼人?”。

    王朗骂道,“汝人心不足,既得吴郡,又来强行吞并吾界,今日正好与严白虎将军雪仇!”。

    孙策大怒,正欲出战,却早有太史慈挺马而出,这会稽太守王朗也是行伍出身,哪里肯让,也擎起长枪来战,斗不数回合,王朗手下将领周喜也来助战,而孙策阵中程普走出,飞马接住周喜交锋。

    当下两边鼓声大震,互相鏖战,忽然王朗后军先乱,一彪军马从王朗背后反抄而来,正是周瑜与黄盖二人引兵从斜翼里杀来,王朗军顿时前后受敌,以寡不敌众之势败退而去,时王朗与严白虎、周喜等人,夺路而逃,方才奔回会稽城中,继而王朗命令城中之人紧急拽起吊桥,紧闭城门,不复出战。

    孙策大军趁势赶到城下,分布众军,四门攻打,誓要杀了严白虎其人!

    王朗找会稽城中见得孙策攻城甚急,欲再出城外,与孙策决一死战,而严白虎说道,“孙策兵马强盛,不可力敌,只宜深沟高垒,坚壁勿出,不消一个月的时间,彼处军粮散尽,自然退走,到时候再引兵追击,可大胜之!”。

    王朗以为然,便依严白虎之意,固守会稽城不出。

    孙策一连攻城数日,皆不能破城,乃召集众将商议,吕范谏道,“王朗固守会稽城,难以速克,会稽钱粮,大半屯于查渎之地,此地离会稽只有十里,正好先以兵马占据此地,则会稽不能久持矣!”。

    孙策大喜曰,“吕范妙计!”,而周瑜说道,“此乃其一,还有其二!”。

    “愿闻其言!”,孙策对军中诸将皆礼遇有加,对周瑜更甚,因为他视周瑜为兄弟,而非部将。

    周瑜说道,“主公兵发查渎,王朗必然察之,必然派兵出城来赶,可用奇兵以胜之!”。

    孙策笑道,“有吕范与周瑜在伯符之身边,今夜即可取下会稽城!”,随即便在营寨之中高燃火把,设为疑兵,孙策自己倒是连夜撤围南去。

    却说王朗听闻孙策引兵往南,亲自引领城中诸将到城墙上观望孙策营寨,乃见城下营寨之中火把四起,旌旗不乱,心中生疑,周喜在一边说道,“孙策走矣!特地设置此计以疑我耳!”。

    严白虎也说道,“孙策此去,莫非是去查渎之地,会稽钱粮大半于彼处,不容有失,我当令军马与周喜将军追之!”。

    王朗也知道孙策肯定是偷袭查渎,当然也知道查渎对于会稽城的重要性,便对严白虎说道,“查渎重地,正需提防,汝引兵先行,吾随后接应!”。

    当时严白虎与周喜领兵五千出城追赶,将近初更天的时候,离会稽城外二十里的地方,严白虎与周喜正行间,忽然周围密林里一声鼓响,继而火把齐明,严白虎大惊,勒马便回,正好被一将挡住去路,火光中视之,正是孙策也。

    周喜挥枪来迎,欲解严白虎之围,不想被孙策一招,便杀下马去,而严白虎倒是眼疾脚快,骑马飞一般的跑掉了,孙策欲追,但是天黑难看,路险不便,便不复追击严白虎。

    周喜死,严白虎逃,余下部众尽皆投降,而王朗率军于其后,听闻前部被伏,便无心恋战,欲回城内,但是出城容易回城难,周瑜早就率领黄盖等人,拦住了王朗的去路,而王朗顿时四面受敌,形势危矣,便有心投降。

    孙策哈哈大笑,“早有此意,何至于如此!”。

    王朗喝令部众投降于孙策,而能不战屈人之兵,孙策也是欣喜,王朗下马跪地,以表明先前与之为敌之罪,而孙策不以为意,便令王朗起身。

    王朗不起,孙策便去扶,而正待此时,王朗右手的袖口里飞出一把匕首,正欲刺向孙策胸口。

    孙策倒是没有想到王朗会有这一手,所以措手不及,正待王朗的刀尖刺中孙策胸口的时候,突然一道冷光射出,应声之下,便有一人倒地。

    倒地的倒不是孙策,反而是王朗,因为此时他的心脏已经被一把半寸长的小刀贯穿,鲜血直冒,而孙策惊愕之余,把眼神递向周瑜,而周瑜的右手正保持着出刀的姿势。

    王朗没有料想到他的匕首偷袭会失败,而一双眼睛瞪的像是牛铃一般,其实王朗的身手也并不算弱,他以偷袭的速度刺出匕首,竟然会被人后发制人!

    王朗想不明白的事情也就不用想了,因为他牛铃一般的眼睛不得不缓缓闭上,一腔鲜血洒出,便挂掉了。

    是周瑜出的手吗?答案毋庸置疑,而周瑜的右手瞬间便收回了阵势,反而对孙策说道,“王朗死不足惜,主公无虞便好!”,随即便撤军归帐。

    其实孙策自然知道周瑜的本事,自古文无第一武无第二,而周瑜的文武之才旗鼓相当,不过世人只晓得周瑜周公瑾的谋略厉害,不知其人武力更是了得,而孙策也自然明白,如果不是事出危急,周瑜是不会出手的,因为他不喜杀!

    周瑜虽然不喜杀,但是自从从竹林之内跟随孙策出山的时候,周瑜便知道不喜杀亦得杀,这是他受兄弟所累,也是受兄弟所福!

    (在此处埋个伏笔,就是周瑜的飞刀,以后还会表及此事)

第一百七十二章 救人

    王朗身死,会稽已得,正待孙策统领军马入主会稽城的时候,忽有凌操、凌统父子来报,原来这父子二人被孙策用为军中校尉的时候,便寻思到立功以做投名,正好昨夜的时候,孙策与严白虎相战,却被其走脱,当时凌操父子便追了上去,追击二十里余里的时候,此两父子一前一后,击杀严白虎于马上,此刻正好提着严白虎的头颅来报孙策。

    孙策大喜,封赏军中诸位将领,而会稽城内又有一贤者来投奔,乃是原先王朗手下的郡吏,名虞翻,孙策纳之,留在身边重用,严白虎与王朗尽死,江东东路至此皆平,孙策也放下心来,而安排好吴郡与会稽两地的守城将领之后,便领兵回江东。

    却说孙权与周泰二人受孙策之命,把守宣城,而宣城之地突然有一股山贼土匪聚集,为数者众,正欲攻下宣城,而事出突然,孙权始料未及,山贼料定孙权年小,故来此地相欺也!

    时值夜深,山贼从宣城四面杀来,守城之兵不能抵挡,而周泰察觉周围事发,料定来者不善,便寻到孙权其人,扶上马匹,突围而出。

    山贼杀入城中,而周泰见得事情紧急,连衣服都不及穿上,便护佑在孙权身边,而一时间冲出数百的山贼匪类,欲取孙权性命。

    当时孙权已经上马,周泰赤体步行在其后,手里端着一口开山刀,遇到贼变杀,遇阻便砍,杀人者数十,刀锋已钝,便弃刀夺刃,不离孙权三步之外。

    山贼呼啸而至,周泰左右砍杀,为孙权夺出一条血路,以刀砍孙权之马尾,坐骑吃痛,横冲直撞,冲出宣城之外,而众贼人见得周泰勇猛,皆欲杀之,继而数百人一起围上。

    贼人之中有一人骑马,从周泰身后偷袭刺出,而周泰早已经察觉,陡然回身,而那贼人被周泰扯住长枪,拉下马来。

    周泰夺得长枪和马匹,于众人之中,杀戮溅血,紧跟在孙权之后,唯恐其有失,而贼人以人海战术,不肯放周泰脱身,周泰只得死战,而周泰全身未着寸缕,不免有所伤,不过周泰倒是不以自己的性命为重,为孙权连挡住贼人砍下的九刀,伤口飙血不止,而周泰依旧立于马上,杀贼不停。

    保得孙权出城,而贼人紧追不止,幸好此时孙策已经征讨严白虎大胜而归,在路上听闻宣城有失,便快马赶来,救下了孙权与周泰等人,而宣城之内的山贼众人尽皆被孙策枭首斩杀。

    孙权被孙策救下的时候,倒是没有大碍,而周泰除了为孙权挡住九刀之外,身上还被贼人刺中十二处,尽皆入肉寸许,其中还有几处皆在要害,命在须臾。

    孙策不禁皱眉,以为损失一员大将,而孙权也叹息不已。

    当时孙策帐下有一人,三千谏道,“周泰将军之伤未必不可治愈!”。

    孙权闻言大喜,见其人却并不相识,乃问大哥道,“此人是谁?”。

    孙策视之,乃是会稽人虞翻,刚归于其门下,孙策代为介绍,便问道虞翻,“先生可有救周泰将军之法?”。

    虞翻说道,“见过二公子,某认识一人,乃是沛国谯郡人士,唤作华佗,乃是世间神医,云游无居所,不过此刻却正在江东之内,若是主公能够请得此神医前来,周泰将军之伤势亦无虞矣!”。

    话说这华佗自从冀州别高飞之后,便开始了云游天下的路程,从中原地区辗转到了江东之地,正打算久留,以医治当地百姓之疑难杂症,之前在会稽的时候,这虞翻曾经出海被海寇所伤,身遭数枪,幸而遇到华佗,半月而已便已经痊愈,所以适才虞翻才会对孙策推荐华佗其人。

    孙策急命人去寻华佗,而孙权说道,“周将军乃是为护佑我而伤,仲谋不才,愿意去寻华佗神医,来救周将军!”。

    孙策允诺,孙权急忙去会稽之所寻觅华佗,而华佗其人当时还在会稽停留,所以孙权于路打探神医之名,便轻易寻到了华佗的住处。

    在一陋巷之内,病患者无数,而有一精神矍铄之老者,正在望闻问切,孙权一见,便知是神医华佗无疑,当下便寻了上去,稽首道,“某乃是江东孙权,请问老者是华佗否?”。

    华佗答道,“正是老夫!”。

    孙权大喜,道,“有一人正危在旦夕,听闻华佗老先生医术无双,特来请老先生前去施救!”。

    华佗拿眼睛扫过眼前这个少年,约莫不过十四五岁的样子,华佗倒是懒得搭理,说道,“此地有这么的病患需要老夫问诊,哪里有时间去救你说的那人!”。

    孙权闻言大窘,“那人乃是为护佑我而受伤,还恳请神医救治!”。

    华佗依旧不为所动,而孙权只身一人而来,陡然无奈,便说道,“某乃是东吴孙权,有请老先生!”。

    华佗正在给一个老妪看病,望闻问切片刻之后,便在纸上写下了一个方子,说道,“按照这个方子去抓药吧!每日早晚两次,三碗水煎做一碗,服下五日变会好转的!”。

    老妪称谢,却又面露难色,表示并没有钱给他看诊,华佗倒是笑道,“老夫为穷苦百姓看病,分文不取!请回吧!”。

    老妪称谢,转身离去,而又有其他病患涌上来,孙权见状,颇显焦急,这个时候,华佗身后走出一个年轻人,看样子不像是求医的人,这个年轻人见到孙权在旁,便对华佗说道,“师傅,人家请你,也是性命攸关的事情,不如师傅请去,此地就容徒儿来诊病!”。

    见到那个年轻人是华佗的徒弟,而且还为自己求情,孙权欢喜道,“正是!正是!还请先生随我归去!”。

    一旁的百姓听闻道“江东孙权”二字,便纷纷问道,“你哥哥可是小霸王孙策?”。

    孙权称是,而百姓皆赞扬道,“孙策乃是江东之福,造福乡里,仁政爱民,体恤百姓,深得我们大家的拥戴,既然是孙策将军有请神医,我等之病也不着急,神医当先去!”。

    那个华佗身后的年轻人说道,“大家不用回去,我师傅去到将军府上,却由我来给大家看病!”。

    众多百姓皆以为然,“神医医术无双,其徒弟也应该不凡!”。

    华佗见状,只好应承孙权下来,说道,“请少年在前带路!”。

    孙权大喜,便引着华佗往宣城而去,不一日,便带领华佗归来,而周泰之伤已然见重,孙权不敢做片刻耽误,即刻便请华佗医治。

    华佗入见周泰,检查全身伤势之后,乃说道,“此事易耳!”,便以刀割掉周泰全身伤口上的腐肉,继而投之以药,随即便对孙权说道,“此人无虞,一月之内便可痊愈!”。

    孙权见华佗之艺术实在高超,便拜到,“谢神医!”,当下孙权便引华佗给其兄长,孙策见华佗其人,大喜之,乃重谢华佗,华佗只是说到,“若是将军能够善待百姓,老朽医治当不取报酬!”。

    孙策奇之,继而告诫孙权道,“老先生之言,当铭记于心!”。

    孙权称是,拜谢神医华佗,又拜退于哥哥孙策,径自去习武读书去了。

    孙策要留华佗宴饮,皆被拒绝,只是说到,“老夫当归去,至于周将军之伤,一月可痊愈!”。

    孙策苦留华佗不住,只好送老先生归去,孙策谓之左右曰,“吾失此人,当是一憾啊!”。

    话说江东之地,已经尽皆臣服于孙策之手,当日在光武庙上的许诺,如今已经大部实现,所以孙策便赶去神亭之地还愿。

    果如华佗所言,一月之后,周泰已经痊愈如初,身体矫健。

    却说这华佗从孙策之处离去,便回到了会稽之所,其徒弟唐三见到师傅归来,便问道,“那孙权唤师傅过去,却不知所瞧的是谁的病症?”。

    “是刀剑之伤,并非病症!”,华佗纠正着唐三的错误之处,而唐三倒是不以为意,说道,“江东之人尽传孙氏两兄弟,尽皆英雄,而孙策更是一位雄主,不知师傅见过之后,以为如何?”。

    “你我只是行医治病的医者,不该考虑这么多东西的!”。

    唐三见是自己话多了,便止住嘴巴,不在说话,其实百姓们称颂孙策的原因很简单,就是原先的当政者暴虐无度,而孙策作为后来者,只是做到了不暴虐不无度而已,便被百姓们视为明主,其实这种想法未免可笑了,因为战争不止,百姓便无福,那孙策会保佑江东再无战事吗?恐怕不能,而且之后还会有一场极大的战役,在江东之处爆发,到时候才真的是尸体盈野,哀嚎遍地呢?不过这却是后话!

    次日的时候,华佗便收拾行囊,准备离开江东,而唐三不解,“师傅,此地还有诸多的病患没有给看诊呢,为何要走?”。

    华佗却执意要走,唐三不得已,只得随行,其实在华佗的眼睛里,事情简单的很,暴主杀人并不会让人害怕,而仁主杀人才教人寒心呢,所以华佗便准备离开了,因为他已经感觉到,中原大地上将会发生很多很大的战争,那里才更需要他的医术呢!

    华佗与唐三二人,离江东而去,而正是华佗这一走,才导致了后来孙策之死,且看下章。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7278/ 第一时间欣赏教父三国最新章节! 作者:北方三哥所写的《教父三国》为转载作品,教父三国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教父三国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教父三国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教父三国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教父三国介绍:
教父=三国?NoNoNo 没看过教父这么精彩的电影太可惜了 没读过三国这么精彩的历史太遗憾了 补此缺漏,《教父三国》强势推出,一个现代的教父老大,辗转回到三国,重塑历史,战尽天下英雄,对峙智叟谋士,收揽美女佳丽,再次成为一个时代传诵的黑暗教父! 马龙白兰度的演技,扮猪吃老虎的腹黑,锱铢必较的狠辣,教父之路,横行无阻 ps.混三国,还是得按黑道的方法来!教父三国已经完结,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教父三国,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教父三国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