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言情小说一品富贵TXT下载一品富贵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一品富贵全文阅读

作者:午后方晴     一品富贵txt下载     一品富贵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四百零九章 铁血之路(九)

    米信不能回答。

    其实宋九也不完全猜对,耶律休哥请和是起拖延时间作用,但辽国整个策略都改变了。

    宋军这次行动很快,前面赵匡义借贺氏父子等将嘴中说出要北伐,后面三路大军就开动了,也确实在开始打了辽国一个措手不及。因此开始耶律休哥龟缩于幽州城中,是避其宋军锋锐,想拖延时间,让三军先将力量薄弱的中西路宋军击退,再来救援幽州。

    然后因为宋军的无能,实际就是曹彬的无能,因此策略在改变,决定让耶律斜轸先去蔚州与桑干河狙击,不错,是狙击,仅时将中西路二军拖住,不让他们到达幽州,成功的三军会师。

    再调动主力部队前来幽州,甚至萧燕燕与辽国小皇帝二人本人都亲自来到前线,甚至他们还带来一个妇人……

    然后十万兵马浩浩荡荡发向燕山。

    黑暗即将来到!

    ……

    一把大雨中,辽国无数铁骑散成一个个小队大队,活跃在涿州到岐沟关地区。

    耶律休哥终于露出他凶狠的牙齿。

    因为曹彬被耶律休哥骚扰得不厌其烦,将许多粮草与辎重放在了岐沟关,大军快速前行抵达涿州。应当来说,也没有做错,放在岐沟关,不是在雄州,离涿州不远,可以随时派出军队护送。而且几十万兵马抵达涿州,涿州城也容纳不下。

    然而就是这样,还让耶律休哥将粮道切断了。

    就连曹彬派出五十个去后方的信使。只有两人平安返回。

    要出大事了。

    “报!”一名轻骑匆匆闯入中军大帐,翻身下马喊道。

    “报,辽国太后与皇帝御驾已到达驼罗口(北京南口镇附近),有兵十万。”

    “报,辽军于此休息两天,养精蓄锐,同时还有后方大军源源不断赶来。”

    一干主将与主帅正在商议怎么办呢,听到斥候冒死打探回来的情报,全部呆住了。

    就是来了十万辽军,兵力仍不及宋军多。两国交战以来。宋军也曾多次以少胜多。但情况不同的。这是在涿州,辽军保家卫国,士气高昂。御驾亲征,将士会更加踊跃。要命的是在等候后方陆续赶来的援兵时。先期来的军队得到了很好的休息。

    再看宋军呢?

    如宋九所说。一路折腾,人困马乏,士气低落。

    然后看地形。从涿州到岐沟关不是太远,两三程路,然而这一行,带着许多辎重,粮草,以及大量未经训练的民夫,一天又能行多少里路?

    驼罗口离高梁河之战耶律斜轸驻军的得胜口不远,是通向北地的燕山咽喉之一,不要说从涿州平安撤到后方,就是撤到岐沟关之前,可能辽军就追上来了。

    崔彦进怒道:“这支军队跑死的了。”

    他是怪罪曹彬,若不是曹彬失误,丢失了粮草,再撤回雄州就食。然后从雄州万分艰难地花了二十多天重新来到涿州,导致上下疲惫不堪,就是凭借手中的兵力,还有一战之力的,现在战个屁啊。

    崔彦进又说道:“宋相公,俺们听你的。”

    曹彬不行,得换人上来,当然他不会让自己上的,于是提议让宋九上位,力挽狂澜。

    宋九苦笑道:“大家同心齐力吧。”

    这时候谁来决策,事后谁就会倒霉。不过崔彦进也不是有意想坑宋九,之前宋九种种预测,让崔彦进抱着一种侥幸的心理。

    宋九同样不是不敢担当,但到了病入膏荒的地步,不要说是他了,恐怕他与耶律休哥换位,耶律休哥都没有好办法。

    但如崔彦进所说的,若是大败,不是辽军将宋军击败的,而是让曹彬生生将这几十万兵马折腾败的。

    “诸位,局势危急,还是放下成见吧。”宋九又说道。

    大帐里一片安静,雨却越下越在,渐成滂沱之势。

    大家看着外面瓢泼大雨,忽然眼睛露出喜色。

    撤退的好时间啊。

    这一把大雨下着,辽国骑兵与弓箭威力将会严重地下降。

    可是没有一人说出口。

    这一退,意味着赵匡义制订的计划全部失败了,谁提谁要承担责任的。

    最后曹彬叹了一口气,说道:“撤吧。”

    然后又说道:“传令三军,因为辽军骚扰后方,军中粮食不多,撤回岐沟关。”

    没有一个大将吭声。

    这恐怕是曹彬到军中唯一做对的事,第一个说缺粮撤兵,而非是畏战撤兵,到时候朝廷不大好怪罪。其次以缺粮撤兵,下面士兵不知道真相,那么就不会慌乱,不然辽军还未到呢,三军一起乱了,几十万大军一乱,谁都收拾不起来,那将是不战而自溃。这个责任谁都不敢承担。

    曹彬又看着卢斌,说道:“卢将军,我分给你一万将士,你守在涿州城吧。”

    卢斌傻了眼,立即说道:“涿州深在北境,外无援兵,内无资粮,丁籍残失,守之无利,今若还师,必须结阵而去,以一阵之役,比于固守,其利百矣。”

    咱也不傻,涿州顶在尖角上,孤军在此,如何防守?

    曹彬不敢强行下令,不然卢斌吵将起来,消息传入军中,后果就严重了。于是想了想,让卢斌带着城中的百姓,从狼山向宋朝方向转移。

    主意似乎不错,高梁河一役中,宋九下令,将涿州百姓掳掠不少带回了宋朝,未必从此这些人走向幸福的道路,这些年两国交战,辽国百姓苦了,河北河东百姓也苦了。但那次还有一些百姓未带走,后来辽国也不可能默视这么大地区空荡荡的。又迁徙了一些百姓过来。

    曹彬用意很简单,这也是一笔财富吧,耶律休哥救不救?必须得救,一救就分了他的兵,那么整个大军就会安然撤回宋朝。

    卢斌悲催了,怎么还是他?

    也许曹彬是对的,可是自己将比呆在涿州城中更要危险。

    然而这一回,他能找到什么借口推辞?

    大雨密密麻麻地下,天空乌云堆叠如高山如魔鬼,雨珠几乎让人睁不开眼睛。

    宋九从大帐走了出来。向杨业、刘知信与符昭寿使了一个眼色。又小声地来到史珪身边,说道:“史将军,你尽量保护好武器,至于粮食。能带就带。不能带就不带。”

    史珪点点头。

    粮食太笨重了。万一辽国追过来,那将会成为累赘。尽管这些粮食运到涿州来,成本提高了几十倍。

    实际就是武器他都不想带走。

    现在最要紧的是轻装前进。

    事实最好是轻装前进。所有粮草物资器甲,甚至几万民夫都一起丢下来,那么一天多时间便能赶到岐沟关,三天时间就能抵达白沟,顶多五天便能到达雄州城下。一到了雄州城,那么天时地利人和全部在宋朝这边。

    然而谁敢说?

    还未打呢,就将几万老百姓丢下不顾,那么等着赵匡义下诏五马分尸吧。

    实际还有一个办法,那就是矫诏,现在人人困乏厌战,只有矫诏,说皇上下诏,停止北伐,那么军民士气便会一起上来,更会大踏步地撤回。然而有人敢改变赵匡义的计划,可敢不敢矫这个诏?那是停止北伐啊。

    于是一把大雨中,几十万军民缓慢地向岐沟关撤退,不时地有人在骂娘。

    他们不知道真相,所以很难理解,就算指挥失误吧,也要选一个好天气撤退吧。再加上军法官一路喝骂笞打催促,几乎全军怨声载道。

    宋九顾不了这个了,将符昭寿喊来:“二郎,我让你办的事可办好了?”

    “办好了,杨业部下,我的部下,还是知信的部下,我都做过承诺,只要他们听从调动,回去后我每人赏赐二十匹棉布,钱绢若干,还有平时训练好的,军纪好的兵士,我也做了承诺。”

    “你再悄悄传令下去,若是听从指挥,作战英勇者,回去后每人再赏十两银子,十匹上绢,五十斤茶。但不听从指挥者,回去后就什么也没有了。记住,再悄悄转告给各个指使,若他们做得好,本官回去后,会利用我手中的职权对他们奖励。他们才是最关健的。”

    “好,有九郎这句话,当抵一百万缗钱。”符昭寿下去。

    宋九又悄悄传令,让刘知信与史珪率部下悄悄向前面靠近。

    杨业是前行,他部下是顶在最前面的,若抛开真相,前面是最危险的所在,耶律休哥不停地骚扰,前面要作战的,可实际现在前面是最安全的所在。

    在一片叫苦声与骂声中,大军缓慢前进。

    第三天才勉强抵达岐沟关。

    然而耶律休哥已经带着萧燕燕带来的十万漠北援兵,扑了过来。

    宋军看到辽军扑过来,一片混乱,但就在这时候,真正想逃跑的兵士还并不多。

    举国上下几乎所有的精锐兵士一起在这儿了,有的人索要武器要作战,有的人在组织手下抵抗。但因为混乱,上令不能下达,根本没组织好防御措施。就包括外围的弩手们只是漫无目的放箭。

    眼看一场大败即将到来。

    先是大将蔡玉,两军刚刚交锋,他就换了衣服逃跑了,先锋薛继昭也在吵着要撤退。两将带头贪生怕死,使是宋军立即失去斗志。

    崔彦进与米信一看,这看来弄不好就会全军覆没啊,俺们英名一世,可不替曹彬背这个黑包,看到前面有宋军在反抗辽军冲击,他们带着部下脱离主力部队,从另一条道路逃向宋朝边境。

    曹彬扭头一看,他同样变得无耻起来,借助夜色降临,命令手下勇将神卫军都虞候常思德保护自己的安全,向拒马河逃去。

    主将一逃,又不象上次那样。有潘美等人主持大局,三军立即崩溃了。

    但就在三军混乱之时,宋九已经将杨业、符昭寿与刘知信以及史珪部下聚集到一起。

    实际几人部下拥有近三万兵马,然而这时只有一万余人了。若不是宋九开出天价的赏赐,估计逃跑的兵士会更多。

    宋九借助少许火把的微弱光芒,看了看前方,耶律休哥已经带着兵马撕开了宋军的防御战线,开始收割。再看看后方,后方便是拒马河,严格说它是涞水。

    过了涞水。便是宋朝管控的东易州。在这里,宋朝陆续建设了遂城、满城、容城等防御堡寨。也许跨过河就安全了。然而宋军穿着铠甲,大部分兵士又来自北方,不识水性。到了河中就沉了下去。眨眼之间。下游冒上来无数死尸。几乎将河水生生塞满,又因为下着大雨,河水汛猛。眨眼之间又冲向下游。然后宋军六神无主之下,后面的兵民前扑后继,不顾危险,继续冲下拒马河,河中挣扎声,求救声,喊叫声,哭泣声,响成了一团。

    宋九说道:“李继宣,替我传话。”

    “喏。”

    “诸位兄弟,我是宋九。”

    当然,这是废话,有几人不认识宋九。

    不过大多数兵士与宋九刚才一样,看着前方又看着后方,全身毛骨悚然,只不过现在因为宋九一拢,有一万多人,心要稍稍安定一点。

    “诸位兄弟,你们也看到了,大军溃败,跳河多半会溺死,然而就是游过河,没有兵器,没有体力,没有粮草,辽军就不会渡河追击吗?我们从雄州来的,辽**队从哪里开始骚扰的,白沟。试问你们这个样子,能不能逃过漫长的白沟地段?”

    有兵士眼中出现迷茫,有兵士发出抽泣声。

    “庸将误国,他们怕死,可他们未必能平安逃回去,而且辽军可怕吗?这些年来,我朝与辽军作战,败过几次。反正一死,为何不死得壮烈一点。杨延昭,举起本官的大旗。诸位,你们想可耻的逃跑,那就逃跑吧。如果赞成本官的话,那么随本官杀敌去。”

    史珪呆住了,道:“要战啊。”

    “史将军,不可能击败辽军了,非是战,而是赢得时间。你悄悄到后面,替本官传令,三军勿得慌乱,立即派人架浮桥渡河,不然大半人未战就葬身在拒马河了。”

    这就是宋九与杨业想出的计策。

    当然,他们不知道会在哪里崩败。

    但因为曹彬的无能,导致上下离心,一旦溃败,各自为战,会输得很惨。

    这时候只要有一支精锐军队顶在前面血战,将大军稳住,即便逃跑,一会赢得时间让大军逃跑,二也能稳一稳阵型。但没想到会输得这么惨,更没有想到三位主帅曹彬与米信、崔彦进居然带头逃跑。

    史珪眼中有些害怕。

    “史将军,你名声不大好,那怕你在地方上做了很多政绩,可是还有许多人说你收买人心。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能不能扭转你名声,就在此一役。”

    “宋相公,但凭吩咐。”史珪又道:“你都不怕死,俺们一个老家伙怕什么死。”

    “好。”宋九与他击掌。

    “王枕,举旗。大家随本官冲。”宋九说着,拍马向前线冲了过去。

    其实这时候宋军真的很剽悍,就是到现在,还有许多宋军仍在顽强的各自为战。之所以形成这种局面,确实有种种原因存在,然而曹彬米信崔彦进三名主将贪生怕死的率先逃跑,更导致了局面的恶化。

    还有宋九不摆架子,在军中也受到兵士爱戴。

    一万多兵部下,只有少数人眼中犹豫不决,甚至极个别人站在原地不动,等大家伙冲上去,借机却溜向后面。但大多数人看宋九带头冲,一时间热血沸腾,一起冲了上去。甚至附近的宋军有的人都看到宋九军旗,自发加入。

    十几里战场愁去惨淡,但在中间却有一股军队逆流而上,象一道流星划破了乌黑的天际。(未完待续。。)

第四百十章 铁血之路(十)

    史珪好不容易将一座浮桥搭好,然而士兵顺着浮桥立即蜂拥而逃,甚至他带来的几百名士兵与民夫眨眼之间就逃了一半。

    逃吧。

    本来宋九带着几部拼命,就是为后方赢得更多的生机。

    可这时发生了一件很不好的事,就在他准备带手下架第二座浮桥时,无数兵民冲上浮桥,有的为了抢上浮桥居然要抽出武器自相残杀,浮桥边你推我搡,立即许多兵民一起推入了拒马河。

    史珪气坏了,带着手下过去,喝道:“谁抢我就杀谁。”

    关健这时候为了逃命都红了眼,加上他威信不高,谁听他的?

    如果真杀,可能这群眼红起来的兵士都能将他们包围起来生吞活咽了。

    就在这时,后面涌来一支一千多人的部队,并且阵型比较齐整,史珪更中发苦。忽然前面一人喊道:“可是史将军?”

    “是,你是范……”

    “我是范延召啊。”

    “原来是范将军啊,”史珪大喜。

    此人名字比较文雅,但实际是一员很凶悍的武将。冀州人,父亲为乡里恶少所害,范延召听到后手刃父仇,挖其心祭父。后屡立战功,迁为都虞候领费州刺史。后来因赵廷美派阎怀忠犒禁军列校,范延召名列其中坐贬。出为唐州马步军都指挥使。此次北征,担任幽州前军先锋都指挥使。与杨业、李继宣共破固安涿州。

    但范延召官职不及杨业高,手中兵马也不及杨业多,虽是前锋都指挥使。却不隶属于杨业。不过这一路过来他与杨业合作很愉快,因此史珪又说道:“杨业将军与宋相公率军反击敌人了。为后方赢得撤退时间,让我在此架桥。”

    “原来是宋相公……”范延召开始也在奋战。后来看到不妙,也想逃跑了,就在这时,宋九带着手下冲向辽国大军中。离得远,又是在夜晚,他看不清楚,正在犹豫不决时,看到这边的情况,因此过来问一问。

    “范将军助我。”

    范延召看了看周边。他是一个充满血性的铁血将军,既然宋九在拼命了,一腔热血激了上来,想了想说道:“将浮桥砍断。”

    “喏。”他的手下立即冲过去将浮桥砍断,有诸多兵士不服,可他们现在人数虽多,是一团散沙,而且也畏惧范延召。

    “范将军……”史珪也莫明其妙地问。

    “君不知项羽破釜沉舟与韩信背水一战乎?”

    “这……”史珪心中不服气啊,现在兵败如山倒。能与那时候一样吗,道:“这是宋相公的命令。”

    “你没有很好的执行,诸位,听我吩咐。”

    范延召主动取代史珪。开始下命令,才开始曹彬也下令反抗的,此行不但人多。物资多,辎重车也多。曹彬下令让兵士将辎重车联在一起,辽军突然到来。想做栅栏大营那是不可能了,可因为各自为战,号令不一,加上人马困乏,士气低落,诸多将领贪生怕死,开始逃跑,很快就让辽军冲得七零八落。

    然后宋九带着部下在前面拼命,后方几乎形成一个宽达三四里长的真空地带。

    范延召就着这个势,重新将辎重车相连,并且打着宋九的旗号,于是聚拢的人越来越多,又让人分批防御,或挖一道壕沟。

    宋九带着李继宣与杨延昭在中路,杨业左路,刘知信在右路,散开一个扇面,继续在惨战。

    辽国人也许不知道宋九的重要,不过都知道宋九是宋朝的西府宰相。

    那顶大旗树起,无数宋军从后面加入,但也有无数辽军疯狂地杀来。因此在他身后迅速形成一条真空地带。

    举旗的王枕牺牲了,宋九在河中挑选的壮丁做亲信的安绍勋接过大旗再杀,安绍勋死了,亲卫郭二再杀,郭二死了,王斌再举起大旗,随着宋九往下杀去。

    夜色里,耶律休哥同样看得不大清楚,不过一会儿他就察觉到战场的异样。

    他带着手下冲了过来。

    别人不知道宋九,他太清楚不过了,宋朝之所以变得更富更强,完全是这个人的功劳,甚至辽东深处成了一个烂摊子,也是这个人的功劳,以及阻卜,夹山……

    他立即亲自召集兵马,向宋九的中军攻去。

    宋军在宋九激励下,一个个都不要命了,然而哪里能挡住这个杀神。一会儿耶律休哥越来越近,杨延昭无奈,举枪迎头杀上。但杨延昭仍不是耶律休哥敌手,李继宣再次拨马,与杨延昭二将合一,与耶律休哥悍战起来。

    然而辽军并非只有耶律休哥一名勇将,副将萧蒲领又从侧面杀来。

    “老田啊,你怎么没有跟那个人逃?”范延召带着手下一边防御,一边修工事,前面有人在英勇奋战,后面有人在组织防御,很快更多的人集结起来,这时候全乱了,就包括杨业部下,范延召部下,许多人逃跑了,许多人打散了,兵不知将,将不知兵,范延召便找出一个个都头与指使,让他们临时指挥一队队兵马。

    在这时候另一个勇将田绍斌也从侧面集结过来。此人也犯过罪,因欠赌博钱,于是盗官马贩卖,事发,当死,赵匡胤宽恕。后来与孔守正,宋九等人,配合何继筠取得石岭关大捷。但多是曹彬部下,这次攻打幽州,同样作为先锋指挥使,不过隶属于曹彬帐下。

    因此范延召讥讽那个人。

    “那个人完了,”田绍斌说道。

    他指曹彬从此仕途结束了,能不死就不错了,还想担任高官?

    田绍斌那就说错了,政治可不是行兵作战,它真的很丑陋……

    “老田。你来得正好,与符将军与史将军一道配合吧。我去助宋相公。”夜色漆黑一团,范延召看不清远方的战况。不过从火把闪烁的方向,能隐隐判断局势对宋军不妙。

    “好。”田绍斌没有拒绝,这非是谦虚的时候。

    “范将军,俺来助战。”一个大汉说道。

    “你是呼……”

    “他是呼延赞将军,定州马军副都军头,武艺出众,押运粮草来雄州时,宋公得见,将他留于军中。”符昭寿在边上说道。

    实际不用介绍。仅看呼延赞手中的一对沉重的大铁鞭,便知道武艺不凡。

    不但呼延赞本人来了,他四个儿子武艺同样了得,这次呼延赞将长子呼必兴,次子呼必改,三子呼必求也带到军中,只有小儿子呼必显呆在定州。

    “好一个壮汉,呼将军,随我来。”范延召英雄惜英雄。大声说道,然后义无反顾地冲向宋九的后部,支援宋九。

    来得正是时候。

    两员勇将的加入,宋九险情终于缓了一缓。范延召杀到宋九身边。惊讶道:“宋公,你受伤了。”

    “范将军,你也没走啊。来得好。本官平时连笞人都不喜欢,没曾想今天居然杀了三名辽兵。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杀一个够本,杀两个赚一个,哈哈哈。”宋九大笑道。

    虽然无数兵士在他身边牺牲,可是这种前扑后继的精神,让宋九看到了希望。

    范延召看着宋九,宋九骑在赵匡义赠送的那匹乌雉马上,身上不时地涔出血迹,还斜斜地插了三根箭矢,大黑更是中了七八箭。

    这一刻范延召与宋九身边的将士很想哭。

    范延召忽然说道:“对啊,各位兄弟,杀一个够本,杀两个赚一个,有什么好怕的。”

    然后发疯地迎上越来越多的辽军。

    软的怕硬的,硬的怕横的,横的怕不要命的。

    辽军虽多,虽凶悍,虽是骑兵,可这时,几乎所有宋兵都不要命了,有一个宋兵被砍断了腿,居然死死抱着一个辽将的战马不放,用牙齿在咬马腿,使那匹马吃痛,扬起后蹄,将这名辽将掀翻,他又爬过去,将辽将抱着,用牙齿咬,用拳头揍,两人在地上翻滚厮打……

    然而辽军太多了,怎么杀也杀不完。

    呼延赞次子呼必改身中了数箭,从马上倒了下去。

    “呼二郎……”呼延赞手下悲叫道。

    “死得好,死在沙场,死有所得,”呼延赞大喝道。此人性格很怪异,有胆勇,忠心,遍身刺“赤心杀贼”四字,又在四个儿子耳朵后刺“出门忘家为国,临阵忘死为主”八个字。曾于凌冬时将用冰水泡孩幼,希望他们长大后能御寒劲健,儿子生病,割腿上的大肉熬汤给儿子吃。比生女真人还野蛮的一个勇将。

    但这时候他虽喊死得好,眼中却闪出点点泪花……

    就在这时候,杨业及时地从左路杀过来。

    宋九一分为三,也不能说不对,分开了虽力量单薄,可是扇面更大,能更好的掩护后方。实际这时候也不能说对与不对,根本就没策略而言,纯是看能不能乱拳打死老拳师,完全的不讲理打法。

    耶律休哥做法却更合理一点,集中兵力,将宋九这一部给灭了,那么余下的宋军将会全部夺气,尽管有一部分人逃走了,可余下的几十万兵马将会全部成为待宰的羔羊。

    他手挥着长枪,生生将眼前这两个疯子击退,然后再度下令,从其他地方调拨更多的兵力过来。命令刚下完,这两个疯子又带着手下杀了过来。

    耶律休哥脑门子上在冒汗,尼玛,这两个神经病从哪儿杀来的,若是在高梁河有这两个神经病,自己还能将宋朝那个皇帝吓跑吗?若不是自己武艺好,早就让这两个疯子给当场击杀了。

    他应当幸运的,还有一个猛人在蔚州,若是他来了,不比指挥能力,单凭武艺,即便一对一,杀到现在,耶律休哥早就被大卸八块了。

    无比惨烈的一战,宋九带来一万余兵力,以及后来陆续加入的军民,几乎达到两万人,战到现在,三分之一人全部倒下了,余下的人几乎一半人带伤。

    实际此时三路兵马全部被重重辽军隔开,不过杨业作战经验丰富,隐隐感到不对,向中路眺望,立即带着部下杀了过来。

    杨业到来,局面又缓了一缓,然而随着重重辽军到来,又再次陷入苦战。一声惨鸣,大黑终于重伤,倒了下去。

    这匹温顺的黑马,陪宋九去过钢监,去过巴蜀,去过湖南,去过广南,去过辽东,然而今天也与无数战士一样,倒在这个充满血腥的战场……(未完待续。。)

第四百十一章 铁血之路(十一)

    “嗷!”宋九大叫一声,从王斌手中接过大旗,站在哪儿一动不动。

    雨住了。

    但风未停。

    在夜风中,旗帜染着血迹与泥泞,发出猎猎的声响。

    杨业说道:“宋公,我们杀向右路吧。”

    右路是刘知信的部下,宋九几乎将八成辽国主力吸引过来,兵力太单薄,不能再分兵成扇状了,只有与刘知信会师,力量才雄厚一点。

    李继宣与杨延昭气喘吁吁地杀回,他们杀累了,耶律休哥也他们杀得疲惫不堪,站在高坡一边喘气一边指挥。反正有这两个疯子在此,他想用擒贼先擒王的策略,是不会成功的。

    李继宣说道:“宋公,骑我的马。”

    “好。”宋九不矫情,他带伤,李继宣也带伤,可是自己一旦出事,整个军队将失去灵魂所在。

    杨延昭在马上,李继宣在马下,继续保护着宋九,向右路杀去。宋九忽然问道:“杨将军,延浦呢。”

    杨业默默,没有说话。

    宋九未多问,不用问了,杨延浦同样也牺牲在这里。

    他忽然喝道:“杀。”

    不知道杀谁,仅是悲壮地大叫。

    宋军凶猛地向右路冲去,在宋军惨烈的作战下,终于两路人马再度成功会合,可情况仍不大好,打到现在,刘知信手中伤亡更重,几乎一半人倒下去。

    范延召一边交战一边看着附近,忽然拨马回来,说道:“宋公。你看身后。”

    宋九扭头看着身后,耶律休哥一心想要宋九的性命。将主力调过来,身后的压力更加轻了。田史二人趁机将这个长达三四里的防线工事终于草草的完善起来,并且聚集了许多兵马,更远处还有一些兵民向这个防御圈会集。

    范延召说道:“虽宋公带领,士气激愤,然而士兵终是疲军,力恐不能持久也。我们身后有很多辎重武器,撤回去防御吧。”

    宋九想了想,这非是呈英雄的时候,于是点头同意。

    宋军向回杀。

    耶律休哥急了。用大旗发出一道道命令,让大军将这支宋军层层围住。

    看到情况危急,史珪与田绍斌同时说道:“符将军,你来负责防御,我们过去营救宋公。”

    “好,”相比于其他人,符昭寿表现最差,到现在,他的两条腿仍憟憟发抖。

    田史二人率领部下杀了出去。

    宋九也没有想到后方的变化。他在前方的惨烈厮杀,并没有让后方多少兵士逃到河南,相反的,倒是越来越多军民聚集过来。

    因此二将手下兵力变得多起来。两人几乎率领一万多兵士杀了过去。

    宋九在前面杀,后面防御工事渐渐布置好,许多人心安定了。也注意到前方的惨战,怕死的兵士有之。不过这支宋军中更不泛剽悍之辈。感动之下,一万多兵士不要命地冲了过去。

    实际一场战役。从谋划到结束,可能会持续几个月甚至几年时间。

    但真在交战时,往往在短短几个时辰内便决出胜负。

    并且在交战时伤亡并不是最重的时候,为什么后来宋辽交战,击杀一万辽军便是大捷,而宋军一旦伤亡数目却是很大,速度也。

    真正伤亡便是在追击之时。

    然而这一战却打得很惨,正常战役,伤亡是在外围,阵型里面伤亡不会过重,当然,败退时失去阵型那就不好说了。但在这一战中,辽军数量多,几乎穿透了宋军所有阵型,作战圈都扩大到宋九身边。

    若非宋九激励起士气,让这支军队成了亡命之徒,早就全军覆没。

    宋九惨战了两个多时辰,为后方赢得宝贵的时间,可是在这一战中,伤亡过半,但辽军那边同样不大好,伤亡无数。

    看到宋军又有一万多兵马冲了上去,这个结果显然耶律休哥不想要的,加上夜色中视线不清楚,又担心让宋九这样不要命的打法将士气整个提高起来,自己部下渐渐困乏,说不定奇迹将会上演,让宋军反败为胜。于是耶律休哥下令,三军撤退,暂时休息,明天清晨再战。

    宋九回到工事内,神情木然。

    他多次去过前线,灌口寨,南汉,交趾,太原,涿州,辽东,可从没有看到如此惨烈的一战,无数熟悉的人眨眼之见一起躺在远处的夜色中,忠心的老家将郭二死了,那个爱吹捧的王枕死了,大黑死了……

    这时他脑袋空空如也,就象失去了灵魂一般。

    史珪说道:“宋公,赶紧疗伤吧。”

    范延召则说道:“宋公,指挥吧。”

    通过简短的两句话,便能看出两人的品行,不过这一战,史珪也有功的。

    宋九这才清醒过来。

    他看着黑压压的人群,说道:“我是宋九。”

    此时他全身上下沾满血迹与泥泞,于是又用手将脸上的污渍抹去。

    十几万军民发出欢呼声。

    有了宋九在,就有主帅在了,而且宋九的英勇顽强,也让他们有了主心骨。

    宋九看了看,说道:“这是谁的主意,很不错。”

    “这是我与史将军的主意。”

    “范将军,史将军,在下深表感谢,”宋九施了一个大礼。虽然范延召改变了他的原先计划,但是做对了。

    “不敢当啊。”

    “我是替十几万兵民感谢你们。我思虑不周,若非你们,十几万军民局面更堪忧,”宋九虽不知道史珪开始遇到的难题,但这时也隐约猜到一点,那种情况下,三军未稳住,就是架浮桥也未必管用。又说道:“这个办法好,清点一下人数吧。”

    不久。数字清点上来,一共有禁兵五万一千余人。还有,一些逃向四面八方的宋军看到这支宋军再次聚集。又返回了,不过他们仍在危境当中,最终有多少禁兵能回去,谁都不敢说。还有三万七千余乡兵以及弓箭手,三万九千余民夫。

    蔡玉逃了,曹彬逃了,米信逃了,崔彦进逃了,杜彦圭逃了。赵延溥逃了,张绍勍逃了,董愿逃了,曹美逃了,李延斌逃了,傅潜逃了……

    也不是所有人都贪生怕死,特别是曹彬一逃,大家也没有办法了,只好逃吧。比如范延召若不看到宋九在拼命,恐怕也会逃跑。留下来等死啊。

    倒是郭守文不错,刚刚侥幸逃到拒马河对岸,扭头看到河北情况不对。想了想,一时冲动之下,又潜回河北。就在田绍斌与史珪二人援助宋九时,再度回到军中。

    这些人多少带走一些宋军。

    不过余下的人。要么就被辽军杀死或俘获,要么就淹死在拒马河中。

    这个数字不会少。不会低于十万人。

    宋九脸色阴沉,虽然有好的一面,如今几乎所有将士一起唯宋九马首是瞻,会号令如一,不再混乱,但有更多不好的一面,士气低落,将士困乏,辽军后方大军源源不断而来,兵力越来越多,前面有拒马河阻挡,自己处在险境之中……

    宋九开始下达命令:“符昭寿,你带着五千民夫,立即从岐沟关军营里将所有木料抽出来,架浮桥,能架多少就是多少,持我号令,若无我命令,任何人渡桥一律斩杀之。”

    他已经从史珪嘴中得到刚才发生的情问。

    “喏。”

    “史将军,你带着余下民夫,再修几道防御工事,若无车用粮包做墙,能修几道就是几道。”

    “喏。”

    “郭将军,杨将军,范将军,你们将军队分为左右中前行四路,郭将军为左路主将,史将军为左路副将,杨将军为中路主将,杨延昭为中路副将,范将军为右路主将,田将军为右路副将,刘将军为前行主将,李继宣为前行副将兼先锋官,呼将军为副前锋官。符昭寿你随我协掌中军,维护军民撤退时的秩序。”

    “喏。”

    “各营指使在,仍以各营指使为主,若无指使者兵力少者并营,或以各自副指使与都头兼任,划分好各自诸营后,伤者及时疗伤,余下者一分为三,一者警戒,二者轮流休息。”

    “喏。”

    听罢,有的民夫叫苦。

    宋九又说道:“再传令,我们是军人,军人的职责就是保家卫国,无关百姓,浮桥架好后,民夫先行撤退。”

    “喏。”

    符昭寿道:“九郎,你的伤。”

    宋九看到局势缓了一缓,也吩咐大夫过来替他疗伤。

    其实在战场上,他四面都有兵士保护,然而耶律休哥就认准了他攻打,以致数名旗手倒下,宋九都提着重剑砍了几个辽国兵,因此受了数处创伤。当盔甲脱下来时,有箭伤,有刀伤,有枪伤,大大小小的伤口多达十几处。

    大夫拨箭擦酒精消毒包扎伤口,痛得宋九咧牙啮齿,但痛的更是内心深处。

    天色蒙蒙亮,十座浮桥架在拒马河上,三道简易的工事也布防起来,宋九说道:“符昭寿,你立即带领所有民夫,以及重伤的兵士,每人带上弓箭刀枪,三日干粮,带上重伤兵,轻装前进,迅速撤向雄州。”

    “啊。”

    “人命关天,这是四万多条人命,比战场更重要,快去吧。”

    实际主要是符昭寿能力有限,可是这些百姓要撤回去,必须有一个人能镇住场子,否则一旦撤到河南,还会乱。符昭寿作战不行,然而他是国舅,身份能震住百姓。

    符昭寿不情不愿地安排民夫撤退。

    然而就在这时候,得到休息的辽国大军再度逼了过来。

    这时宋军虽轮流休息,可是环境恶劣,根本就没有休息好,是有三道工事,然而这个低矮的简易工事并不是城墙。

    局势依然很恶劣。

    茫茫无际的辽军在渐渐逼近,甚至眼力好的人,能看到辽军后方的龙旗。萧燕燕来了,辽国小皇帝来了……(未完待续。。)

第四百十二章 铁血之路(十二)

    宋九盯着辽军,喊来侍卫刘全圭:“你带十名兵士立即骑马去雄州,让翰林司使安忠立即从雄州收拢败兵,看看有没有能打不畏死的将领逃到雄州,由他们率领前来白沟接应。”

    安忠人在雄州,掌雄州屯兵之职。

    不是浮桥架好了,就能安全逃回去的,现在宋军主力全部在这里,虽然人马困乏,兵力不少,这会将辽军死死吸引住,大约民夫没关系,然而他们自己也要撤的。可是从拒马河还有其他的道路让辽军随时堵截。

    危险不仅是在这未来的防御战中,同样将会在撤退之中。

    “喏。”

    宋九想了想,又说道:“再让他分兵于诸砦,以备游骑,若有可能,向诸砦再调一些粮草武器,以防辽国报复攻打砦堡。”

    按照地图志的说法,此时宋军南面的拒马河就是涞水,当然也能说是拒马河,它是拒马河的主流,上达飞狐关,但在南面还有一条河流,叫易水,宋朝的防御战线主要是在易水之南,包括遂城,满城,但易水与涞水之间因为宋辽数番交战,生生打成了闲田。只是后来宋军迫于岐沟关一役,宋军精锐军队尽折,加上西夏独立,转攻为守,甚至因为西夏独立,渐渐失去战马重要的来源地,骑兵在军中越来越少,防线渐渐后退,一直退到黑卢堤一带。

    现在易水之南,还有一系列的堡砦。

    宋九指的就是这些堡砦。

    从地理位置上,它们很难防守。不过对辽国威胁同样很大,宋九暂时不想放弃它们。

    “喏。”

    刘全圭带着十骑。匆匆踏过浮桥离去。

    宋九这才将视线看着战场。

    没有什么好说的,兵来将挡。水来土屯,打吧。

    宋九下令分发武器,南逃时,宋九刻意吩咐过,符昭寿与刘知信一边小心地与杨业部下靠近,一边保护着这些武器。

    至于粮草,管它!

    但出忽宋九意料。

    辽军未攻击,而是从后面转来无数仪仗队,以及几顶黄罗伞。几辆銮驾从大军中推了出来,无数辽军伏下,山呼:“太后万岁,陛下万岁。”

    萧燕燕来了。

    宋九与几员大将皆皱了皱眉头,当然,若是有耶律休哥的本领,直逼辽国銮驾,让萧燕燕与辽国小皇帝落荒而逃,大捷便有了。然而这只能想一想。

    他们到了前线。情况可很是不妙了,无疑会更激励起辽军的士气。

    一名太监来到前面,喊道:“宋国宰相宋九可在。”

    这是要喊话,宋九走到前面。说道:“某就是。”

    前面銮辂帘子一挑,一个貌美如花的妇人走了出来,但在她身边还带着一个妇人。

    看到这个妇人。宋九心神忽然激荡起来。

    萧燕燕也在盯着他,不过左右侍卫手中皆举起盾牌。全副武装的警戒。毕竟这时候宋军出现了许多可怕的远射攻击利器。

    萧燕燕挥挥手,让这些侍卫勿要紧张。徐徐来到前面,说道:“你就是宋九?”

    “你就是萧绰?”

    “你很没礼貌。”

    “你也没有礼貌。”

    萧燕燕称喟他宋九,不说相公,不说公,不说易安,于是宋九也称呼她萧绰,不说燕燕,不说太后。

    然后萧燕燕也不气,指着玉苹徐徐说道:“你可忘记了她?”

    “两国交战,不提对错,你身为堂堂的一国太后,何必刁难一个普通的民妇?”

    “本宫也是妇人。”

    宋九不语,心想你这个妇人可胜过了千万好男儿,那是不同的。

    “宋九,现在你身陷绝地,本宫给你一个机会,若降我大辽,本宫封你为燕王,加封南院大王同为宰相。”

    “感谢你的好意,但我是宋臣,生是宋臣,死为宋鬼,不敢受了。”

    “你有没有想过她?”

    “太后,能否让本官与玉苹说几句话。”

    “请。”

    宋九看着玉苹,玉苹眼睛垂泪,抽泣道:“官人,奴婢让你失望了。”

    “不能怪你,只有一个生父,换我也会这么做的。现在还好吗?”

    “奴婢还好,你受伤了,”玉苹看着宋九露在外面的纱带担心地问。

    “一点小伤。”

    “官人,勿要以奴婢误了国事。”

    宋九心如刀绞,然而还是重重点了点头。他很挂念玉苹,可是不能因为玉苹而不顾身后数万将士,大身后无数河北百姓,以及在京城的家人。

    萧燕燕打断了他们的话,说道:“如果你执意不降,勿怪本宫无情了。”

    “萧太后,她是我的家人,我很思念,只是因为探望生父,却被你们无耻的扣压,如果你想对她不利,尽管去做吧,那么这个仇恨,本官将会用几十万契丹的百姓来洗报。”宋九不是说恫吓话。

    只要这一战,能将大多数宋军带回去,虽然损失很惨重,但因为自己,士气不会低落太多,也更多地保存了更多的精锐将士,但相对而言,辽国那边这次损失肯定比史上更惨重。

    国力上,因为物格学带来的变化,以及西夏不复存在了,至少在这几十年内,宋朝只会越来越强大。除非以后出了宋徽宗那样的昏君。

    相信宋九回去后地位不会减弱,那么继续发展下去,宋九就可能有资源有力量血洗契丹族人。

    萧燕燕看到劝降无果,十分失望,于是让兵士押着玉苹退到后面,下了一道命令:“活捉宋九者,赏王爵,赏万两黄金,击毙宋九者,赏公爵。赏万头羊。”

    赵匡义与萧燕燕皆重视人才,然而相比于萧燕燕。赵匡义却多了一份猜疑,以至许多人不能很好地发挥才干。

    若论对宋九的重视。萧燕燕恐怕是这时代最重视宋九的人,因此开出天价赏赐。

    辽军开始进攻……

    宋九同时也在发布着命令,还下了一道命令:“继续轮流休息,部分兵士转移到岐沟关城中休息。”

    岐沟关城原先驻扎着许多军队,囤积着大量物资与粮草,并且曹彬看到物资太多了,为了及时赶到涿州,还有外面修了一个军营。战争一开始,许多民夫逃向了关城。也有许多民夫跳进了高梁河,有的游了过去,有的溺死了,还有的盲无目的四面八方的逃,那同样凶多吉少了。

    因此宋九让四军分出一半兵士进入关城中与大营里休息,以让体力迅速恢复。士兵太累了。

    惨战继续开始。

    一夜过来,民夫听说宋九让他们最先回去,感谢之下,不但搭建了浮桥。也抢修了三道简易工事。

    但这个工事毕竟很是薄弱。

    辽军同样步骑杂陈,骑兵冲击游射,步兵撞击辎重车与矮墙,甚至用收缴的宋朝盾牌掩护。直接将辎重车与泥土推到壕沟里。很快三道防线便被撕开一个又一个豁口,骑兵再从这些豁口对宋军发起一波又一波的冲击。

    “该死的幽州兵!”杨业骂道。

    这些撕开豁口的步卒九成以上是来自幽州的汉兵。

    杨业可以说是这时代最大的老愤青。

    其实开始宋九听到张浦的事情后,同样也愤恨。甚至在想为什么更成功的王猛不及诸葛亮名气大,因为他帮助的乃是胡人。若是没有张浦,李继迁会不会在另个时空崛起。没有张元吴昊,李元昊会不会做皇帝,没有姚枢、郝经、刘秉忠,忽必烈会不会成功登上汗位,拿下南宋,没有洪承畴、吴三桂,清人会不会能成功入关,没有汪精卫,抗日战争会不会更轻松一点?

    然而丰州王家在西北战役中的表现,使得宋九思想渐渐升华。

    例如眼下米信表现得很耻辱,但在攻打新城之战中,他同样是奚人,但面对奚人老相公贺斯,却十分英勇。

    民族是一部分问题,关健是一个国家是否强大,若是强大,才会有足够的凝聚力。

    所以在听闻张浦被擒获时,宋九最初的想法是下令将张浦五马分尸,可最后只是下令弃市处死。

    杨业又说道:“宋公,让我率一支骑兵从侧面向辽军进攻吧。”

    “不妥,我军将士未得很好休息,仍然困乏,敌人以逸待劳,又有名将指挥,太后与小皇帝坐镇,十气高昂,侧面袭击不会有功,相反只会空劳牺牲。而且骑兵……撤退时更需要他们。”

    太阳渐渐西垂。

    双方徐徐收兵休息。

    萧燕燕十分愤怒,准备派人将玉苹斩杀。

    耶律隆绪在边上苦苦求情,萧燕燕这才放过了玉苹,然后看着耶律休哥。

    实际耶律休哥也有些不屑,打就打,扣人家一个小妾做什么?不过他不会表态的,说道:“启禀太后,如今宋军背水一战,上下齐心,即便强行攻破,我军必损失惨重。因此以臣之见,不如派人不停地骚扰,让其不得休息。早晚他们必撤回,一旦撤回,边境在望,上下松弛,那才是全歼敌人的时刻。”

    “那就依于越之见吧。”

    宋军那边也在商议,刚刚结束,宋九就下令立即让伤兵疗伤,轮换休息,休息成了宋军此时最重要的任务。

    可命令刚刚下达,一支支游骑又从辽军大营中冲过来,不停地骚扰。

    他们危害不大,可是会使宋军刚刚凝聚起来的士气渐渐消失,就象宋军从白沟到岐沟关这一段路时那样。

    范延召皱眉说道:“宋公,还是很不好啊。”

    “已经不好了,再不好还能怎样?”宋九忍着伤痛说道。

    “要么我们立即撤退吧。”田绍斌说道。

    他不是怕死,能留下来的都是不怕死的,现在宋军手中暂时有充足的粮草,有足够的武器,兵力虽不及对方多,但也可观,因此是撤退的时候。

    “田将军,从哪儿撤退,你以为后方现在很安全吗?”

    面对宋九的发问,田绍斌也是沉默。

    有两条路撤兵,一条是从白沟撤向雄州,也就是民夫黎明时撤退的路线。四程路,大道,如果没有其他因素,军纪整齐,轻装前进,两天便抵达雄州。然而这条路却让曹彬走了两十多天。固然因为带着许多供给,更主要原因这条道路开阔,能让耶律休哥随时袭击骚扰。毫无疑问,这条路是不能选择了。

    然后就是第二条路,撤向金台屯,由金台屯跨过易水抵达遂城,再跨过徐水,唐河,抵达定州。这条道路达到七程多,而且多是山道。但它才利于宋军的作战,所以赵匡义从高梁河逃向了金台屯,曹彬他们逃跑时也同样逃向了金台屯。

    毫无疑问,宋九也必须从这条道路撤向后方。

    但细想不是如此,为什么宋九让民夫大摇大摆地从白沟道撤向雄州?

    辽国有追兵去了河南,那是追击曹彬他们的,在金台屯道上,辽国若想对付这群民夫,必须再度分兵渡河,可现在民夫人人手中有宋九发的武器,分得少未必管用,分得多,就是将这些民夫击毙,又有何益,宋人不是辽国人,人人皆兵,这些民夫是成年人,未经训练,除了苦役外,无法转换为战士了,就是转换了,也必须经多年训练,然而若此,宋朝百姓还少吗?甚至因为分兵太多,可能是宋九有意的布置,将他们当成弃子,好自己顺金台屯突围。

    到现在未听到符昭寿传来恶噩,想来快抵达白沟屯了,若是不顾辛苦,再赶几个时辰,就会到达雄州。但也验证了宋九的猜测,辽国有追兵在金台屯道,若是耶律休哥分出一支兵力会合,那么无论山道对宋军多么有利,也会活活堵死在这里。

    还是死路!(未完待续。。)

第四百十三章 铁血之路(十三)

    外面辽兵的呐喊声无比的聒噪。

    宋九与九员大将拧眉苦思。

    宋九忽然说道:“不行,不能走金台屯道,还是走白沟道。”

    “宋公,那……”

    “史将军,听我说,我马上派信使请求后方,向遂城增兵,那怕没有兵,也要虚张声势,而我们在这里最少必须坚守三天时间以上。这不仅是给我们生机,而是给后方所有防线上的将士,正在逃跑的兵士,以及百姓生机。不然辽军乘胜南下,整个边境生灵涂炭。在这三天时间内最少后方能在遂城实现虚张声势的目标。明天上午,我们一边防御,一边沿着岐沟关城池与大营,顺着河边建设一道更牢固的扁平防线,随后杨将军,你率八千骁卒,带着所有的壮丁弓箭手以及伤员与兵器与五六天军粮,撤向金台屯,在金台屯构建大寨,将辽军防御住,然后让弓箭手与壮丁以及伤员在你们后方,先行撤回。四天后,你们也立即撤回去。”

    不过宋九想到了陈家谷,于是又说了一句:“尽量以骑兵为主。”

    “喏,”杨业大声答道。

    未必他去金台屯会更安全,并且任务很重。

    “行吗?”刘知信狐疑地问道。

    应当是一个好计划,特别是将弓箭手与壮丁转移掉,他们连乡兵都不如,毕竟乡兵经过一段时间正规训练,一旦撤退时,十之**如耶律休哥同萧燕燕所说的那样,不战自乱。

    当然。他们现在这里还会起一点作用的,能站在后面放放箭。反正从涿州城中转移回来的大部分武器,在宋九安排下。还在宋军手中,并且岐沟关城中也有部分武器。这些武器不用掉,以后也丢给辽国人了。

    但不会那么简单,现在终于所有人不得不承认耶律休哥本领了,甚至有许多人都对他产生了畏惧。

    第一个耶律休哥会不会识穿?

    第二个就是耶律休哥不识穿,吸引一部分兵马前去金台屯道,然而主力军队还在,这四程道路有足够时间让辽国反应过来。况且三天防御战,又会产生大量伤兵。他们必将拖累行军速度,也就是逃跑的速度。

    “没有办法了,对手是耶律休哥,兵力又远胜于我们,只好赌!”

    ……

    第二天,本来以为即将发生一场苦战的,可是辽军攻击力并不强。

    这里面肯定有什么阴谋诡计了。

    但暂时让宋九松了一口气,继续让兵士轮流休息。夜晚辽军的骚扰,虽伤害不大。然而却严重影响了士兵的睡眠。然后又在后方挖了一道新的工事。

    关城里所有的粮包一起搬了出来。

    这些黄澄澄的粟米,白哗哗的大米,从后方一点一滴的运来,仅是运输消耗费用就是它平时售价的十几倍。现在却当成了泥袋堆放。

    然而没有人关心了。

    甚至有的辽军攻破第一道第二道防线后,将辎重车与粮草搬回去,正好成了他们的口粮。也没有人关心了。

    中午时分,杨业挑选出八千兵马。带着壮丁与弓箭手撤向金台屯。

    “杨将军,切记。坚持四天后,无论前方发生了什么,立即向遂城撤退。”

    “宋公,”杨业跪下。

    “起来吧,”宋九看着一队又一队人马踏上浮桥,眼光平静,不管未来如何,最少近四万民夫,一万六千多名壮丁与弓箭手,四千多名伤员,基本平安返回了。

    在这时候,余下的宋朝兵士心神都有些恍惚,于是耶律休哥果断地组织主力军队,发起了猛烈的攻击。

    宋九喝道:“杨将军,走。”

    杨业拨马离去。

    宋九又喝道:“传令,放弃第一第二道防线,往第三道第四道防线撤退。”

    又是一番血战,宋军终于撤到第四道防线,兵力压缩在一起,终于牺牲了无数将士,将辽军击退。

    然而这一退,前面两道防线全部丢给了辽军,粮车墙推到大军后方,壕沟推平。宋军全部压缩到拒马河边这个扁长的区域里,那么辽军骚扰会更加得功。

    太阳落下又升起,到了第二天,辽军攻击力又缓了下来,然而在换班时又发起了一次猛烈的攻击,将最后一道防线也撕得七零八落。然后在吃晚饭时忽然再次发起一次猛攻。然后到夜间又突然发起一次强烈的夜攻。

    这种不定时的猛攻,挑动着所有宋军的神经,也一点一滴地将士气削弱下去。

    好在后面传出两个好消息,三万九千余民夫与数千名伤员成功抵达雄州城,在向后方继续疏散。杨业也到达金台屯,如宋九所料,与辽军发生了一起短兵交接后,因为宋军士气悲壮,加上杨业的英勇,将辽军击退。然后杨业成功地在金台屯构建了一道防御阵线,壮丁与弓箭手以及第二批伤员向遂城平安地转移。

    第三天,最重要的一天开始了……

    ……

    开封还不知道前线的恶化。

    潘美将应州与朔州的一些将吏与耆老送到京城。

    赵匡义召见。

    其中一个长者说道:“久陷边隆,有粟不得食,有子不得存养,不想到余年重睹日月。”

    赵匡义感慨万千,赐以衣服冠带。

    实际这些归顺的汉人对赵匡义多少产生一些误导作用。

    两国开战,边境的百姓最苦,不仅是辽国边境的百姓。也有一些汉人想投奔宋朝,但不是多数。

    想要燕云汉人向往宋朝,还是宋九在宫中说的话是最正确的,第一个宋朝要努力内治,使百姓富裕,安居乐业,第二个就是狠狠地打击,使整个燕云地区残破,那么汉人便会认为辽国不能保护他们,反过来就向往宋朝了。

    这两者缺一不可。

    军事强大,内治不行,不能使燕云汉人归心,毕竟在韩德让协助下,辽国越来越重视幽州汉人的生存了。

    内治强大,军事弱同样不行,因为燕云汉人认为宋朝不能保护他们,是弱小国家,不会认可。

    如果听这些老者拍马屁的话,后果会很惨的。

    不过赵匡义仍然很高兴,只是他忽然想到了宋九的那封长奏,心上又蒙上了一层阴影。

    这些百姓刚送出宫,王继恩带着刘全圭进宫。

    “陛下,败、败了。”

    雍熙北伐开始,王继恩去了易州调拨粮草,不是粮草在易州,而是易州离前线近,呆在易州可以以最快速度观察到战场形势,再根据情况下达粮草调动命令。

    但在宋初,赵大赵二对太监防范很严,曹米崔三人资格有多老,因此王继恩呆在易州成了空气人。

    曹彬岐沟关兵败,王继恩迅速逃到雄州,正好遇到了刘全圭,于是将他带到京城,事态严重了,还有一部分原因,曹彬让王继恩消失,也让王继恩不满,因此抢先来京城报告前方消息。

    两人几乎是马不停蹄,日夜兼程地赶到了京城。

    “败了……?”

    刘全圭忽然大嚎起来:“陛下,救救宋公吧。”

    他是最早撤离的一批人,但不是撤离,而是命令后方布防。后面发生的情况他不知道了,然而看到辽军越来越多,甚至小皇帝来了,太后来了,宋军现在兵马不少,可是三军大败,士气低落,离后方又很远,一百多里的后退之路,无疑会成为一支死亡之路。

    “快说说是怎么一回事。”

    “郭二死了,王枕死了,大黑死了,死了好多人,拒马河都一度让死尸堵塞,战场上躺满了死尸,宋公受伤了,宋公杀人了,杀了三个敌兵……”刘全圭说完后又泣不成声。

    如果潘美与曹彬杀三个人不稀奇。

    但若换赵匡义、赵普、王安石与司马光在战场上亲手杀死三名敌人,那会造成什么样的轰动?

    可是谁都不想要这个轰动。

    王继恩道:“陛下,还是让奴婢来说吧。他是河中坊人氏,因为素性勇敢,让宋相公挑选出来做门客侍卫,曾陪宋相公去过辽东,这次又陪宋相公去了前线,一直呆在宋相公身边,对前线情况比较了解。”

    然后他根据一路上从刘全圭嘴中听来的消息,经过加工后一一禀报。

    可能与事实略有偏差,但大约经过都说了出来。

    “陛下,救救宋公吧。”

    赵匡义却不能回答。

    军事上是他的短板,可他也是一个高智商的人物,听了王继恩禀报,也迅速判断出宋九用意。这是用生命在为后方兵民赢得一份生机,尽管他仍然不知道宋九在那种情况下,如何将一万多兵士组织成型,发起冲锋的。好象史珪、杨业、符昭寿与刘知信各部并不在一起。

    赵匡义当然想救,不仅是宋九,几万民兵,还有五万多禁兵,那是最精锐的禁兵,可是怎么救?王刘二人从前线回来,再到诏书送到前线,有这时间,黄花菜早凉了。况且就是来得及,前线是什么状况,有多少兵马逃出来,有什么将领逃出来,那些人可用,现在不得而知,如何下诏书?

    忽然他身体摇摇欲坠,王继恩连忙将他扶住:“陛下,陛下……”(未完待续。。)

第四百十四章 铁血之路(十四)

    又是一个傍晚,晚霞似是在天空涂满了鲜血。

    两天多的苦战,再度倒下了两千多名宋兵,还有近千名宋兵受了重伤。

    然而这不是最可怕的消息。这几天看到太多太多的死亡。

    最可怕的消息是斥候带回来的。

    宋九猜对了一半,看到杨业在金台屯,辽军也有些急了,从侧面调出许多军队,攻打杨业。然而这时候杨业手下八成是骑兵,而且个个都是哀兵,加上杨业十分强悍,虽中了两箭,仍身先士卒,在杨业带领下,辽军又被杀退,若非宋军困乏,此役说不定会取得一场辉煌的大捷。

    这两战更坐实了杨无敌的美名。

    面对这个杀神,辽军怂了,惹不起就不惹吧,大军徐徐向东北方向赶来,沿途又有陆续的援兵抵达。

    用意很简单,逼向岐沟关河南,将河南占领,宋军就会上天无路,入地无门了。

    然而辽军却做了一个奇怪的举动,从金台屯到岐沟关并不远,他们速度却很慢,到了傍晚时分,离拒马河还有二十几里路,似乎有意放宋军一条生路。

    东面有路,白沟道是大道,而且是最近的道路,逃吧。

    萧燕燕与耶律休哥会有这个好心么?

    郭守文,范延召,史珪,杨延昭,田绍斌,刘知信,李继宣,呼延赞八名大将个个都是能征善战之辈,即便“小人”史珪也是一个成名已久的老将。

    可此时个个都不作声。

    当然耶律休哥不会有这么好心,这是耶律休哥将金台屯生生切断。逼迫宋军走白沟道。防止围得太急了,宋军狗急跳墙。让辽军伤亡惨重。甚至人家这几天就象没有看到拒马河上的浮桥……

    这是阳谋,马上撤退。可以想像,在白沟道上耶律休哥肯定布下了一个大口袋,准备将宋军装进去。

    若还是不撤退,那么到了明天,可以抽调更多军队到河南,将宋军包围。当然,宋九不可能在这里坐以待毙了,那么只有一个结果,求救。耶律休哥便可以从容地围点打援,扩大胜利果实。一旦围住,这几万兵马早晚还得崩溃,甚至自动崩溃。

    “耶律休哥……”郭守文苦笑道。

    宋九说了多次,不可小视这个人啊。然而还有许多宋将在边境陆续胜利后,再次得意忘形。

    可现在呢。

    呼延赞道:“管他们,撤吧,不就是一百来里路吗,杀吧。”

    “那就退。”宋九苦笑道,他原计划还是白沟道,但现在走白沟道,却是两样的结果。

    又对郭守文说道:“郭将军。挑选几名勇士,前往雄州,让他们尽量抽出一些兵力。到达白沟屯接应。”

    “好。”

    实际若是轻装前进,可能速度快一点。一天就能到达白沟屯。

    但是不可能的。

    甚至可能援兵到来了,正好送耶律休哥的开胃点心。

    但也不大好说。也有可能信送到雄州,再调派救兵,又要两三天时间,耶律休哥不会在意。

    更有一种可能,雄州兵力空虚,即便有一些逃兵逃到后方收拢起来,也无法聚集了,再加上各堡砦防备辽军南下,前线抽不出兵力援救。这种可能机率是最大的。

    最后是什么,只有天知道了。

    那就准备撤退。

    然而新的问题来临,无论耶律休哥在白沟道上布下了一个怎样的口袋,眼前还有无数辽军,谁让人家兵力多呢?

    就是想要撤到河对岸,也要必须留下一支兵马死死挡住辽军的攻击。这是真正的死死的,只要谁留下来,谁只有一条道路,那就是死!

    那个留下来。

    史珪附在宋九耳边说了几句。

    “这怎么可以?”

    “宋公,慈不掌兵,必须取舍啊。”

    ……

    “朕就是想救,派谁去?”赵匡义苦笑道。

    能打的都送到前线了,要么驻扎在西北,或者其他要地,京城里也有一些能打的,都是老家伙。

    然而现在就是要快,这些老家伙会骑马,可能架得住一千多里长途跋涉么?

    王继恩道:“陛下,奴婢都想到一个人。”

    “谁?”

    “奴婢去岭南时,曾经看到过一个小将,宋相公与潘将军对其皆交口称赞,此时正在京城。”

    “谁啊?”赵匡义迷茫道。

    平南汉一战中,主要是潘美的功劳,兵力也不多,将领同样也不多,不过也有一些表现好的将领,十来年下来,都陆续成长起来。

    “是郢州防御使尹勋的儿子尹继伦。”

    “朕知道了。”

    赵匡义第一个妻子就是尹崇珂的妹妹,其实尹崇珂的妹妹还是潘美妻子田氏的表姐妹。这个不管了,宋朝权贵喜欢联亲,亲套亲那能套到天边去。尹崇珂父亲是尹显,尹显在家中是老大,他还有一个老三,两人岁数差距有些大,叫尹勋。不过与他的大侄子尹崇珂相比,两人差距也很远。尹勋在任时擅杀部属,多有不法,不过考虑到他是二弟的亲戚,赵匡胤便采取了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态度。

    尹继伦就是这个尹家老三的孩子,好象才三十几岁,在平南汉时,王继恩说他是小将倒也可以。

    虽是亲戚,但赵匡义对尹继伦不大熟悉,问:“他行吗?”

    “陛下,至少年当益壮。”

    够了。

    赵匡义将尹继伦召入皇宫,将事态说了一遍,想了想说道:“朕再赐你一道旨书,自真州到定州,雄莫三关所有将士,全权由你指挥,务必将宋卿救出。将三军救出。特别是宋卿……朕有愧啊。”

    尹继伦不知道赵匡义说愧是指什么意思,但知道事态严重性。于是说:“那个刘全圭在哪儿?”

    “朕让他在便殿后休息。”

    他从岐关沟跑到雄州,又从雄州跑到京城。这几天几夜都几乎没有合眼。虽是小人物,赵匡义也感到痛惜,便让他在便殿后的卧榻上休息。实际这是赵匡义的卧榻,但刘全圭哪里知道,倒下就睡着了。

    尹继伦来到后面,将刘全圭叫醒,问道:“刘壮士,还能跑吗?”

    “到哪儿?”

    “去岐沟关。”

    “能跑。”刘全圭立即挺进胸膛,大声说道。

    尹继伦点集两千轻骑。迅速出发。

    跑吧!

    为了让他们跑得快,赵匡义刻意给他们增加了一千匹战马,以便轮流换骑。

    跑吧。

    跑过了滑州的庄稼地,跑过了黄河,跑过了千山万水。

    赵匡义站在太庙,却看着东北方向,嘴中喃喃祈祷:“宋九,你这个傻小子,一定要平安啊。朕还未真正让你做首相呢。”

    ……

    “诸位,有什么要求尽管一一提出。”宋九眼中含着滚滚热泪。

    军中走出会识字的人,一一将这些重伤的兵士姓名,籍贯。要求一一记录下来。

    胡安国说道:“宋公,小的家中穷,临行前。朱家小娘子来我家送行,我曾说过。我一定会好好立功,做一个大官。将来迎娶她,会带她与家里的弟妹,到顺店大吃一顿。”

    “放心,本官回去,就带他们到顺店去,还会替他们找份工做,给他们 买最好的房屋……”宋九说到这里,心情激荡,一口鲜血从嘴中溅出。

    “宋公,”李继宣一把扶着他。

    宋九用袍袖擦了擦嘴角,说道:“无妨,继续记录。”

    前面宋军开始徐徐撤离。

    尽管是夜晚,动静不小,早就惊动了辽军,一起列阵严阵以待。但没有发起冲锋。这时冲锋肯定不是最佳时候,会逼得宋军拼命的。

    想要冲锋,那就是宋军大部将要渡过拒马河时,若是时机把握得好,甚至都不用什么口袋了,一举就能将宋军歼灭。

    刘知信、李继宣与呼延赞带着前行下去了。

    郭守文与史珪带着左路军下去了。

    范延召与田绍斌带着右路军下去了。

    还有宋九与杨延昭的中路。

    宋九忽然说道:“取白布,祭孝服。”

    三军取出白布,系在头顶上,系在胳膊上。

    “吹号角,催战鼓。”

    战鼓隆隆,号角呜咽。

    “诸位,请受宋某一跪。”宋九看着近千名的重伤员,催金山,倒玉柱,庞大的身影一下子跪了下去。然后伏在地上大声痛哭。

    杨延昭拉起他说道:“宋公,来日替他们报仇吧。”

    宋九上了战马。

    但他一直未走,骑在马上看着一队又一队的兵马跨上浮桥,向河南行进。

    耶律休哥与萧燕燕,耶律隆绪也在军中眺望,隐隐感到有些不对劲,又不知道哪儿错了。拒马河这边的宋兵越来越少。

    耶律休哥大手一挥:“攻。”

    密密麻麻的辽兵凶猛地扑向宋军。

    忽然一声声爆炸,从宋军中传出。

    这便是史珪想出的慈不掌兵之计,他在地方担任了很多年的地方官员,见过火药的威力。确实这些年火药的出现,使宋朝各种矿藏产量激增,也带来更多的财富。然而在军事上一直没有用好。

    宋军来的时候也带来不少,放于投石机上向城中发射。甚至若是攻到幽州城下,看能不能将幽州城轰倒。

    后来再度攻向涿州城时,这些火药大多数放在岐沟关城中。

    史珪便想出一条残忍的计策。

    将这些火药合并起来,增加其威力,然后埋在帐蓬下面。但没有这么长的引信,因此他提议让重伤员主动留下,来点燃这个引信。而且重伤员留下,行军速度也会更快,否则以宋九婆婆妈妈的性格,必然会带上他们,耽搁速度。

    速度在这时就是性命。

    宋九没有同意,这太残忍了。

    然而史珪主动找到这些伤员,做通了他们的思想工作。最后宋九无奈,只好答应。

    一声声爆炸声响起,不仅爆炸的威力,朝廷在研发它们时,又在里面增加了一些钢珠,铁蒺藜。若是平时,看到它们飞来了,趴下伤害就不大了。可这时候辽军猝不及防之下,无数士兵瞬间被杀伤。

    “走吧。”杨延昭在马上拽起宋九衣袖说道。

    “走!”宋九大喝道。

    他几乎是最后跨上了浮桥。至于余下的人,则是一辈子,再休想看到河的彼岸……

    几万大军在夜色里行走着,不时地传出抽泣声。这时月也无辉,星光更加黯淡。(未完待续。。)

第四百十五章 一地鸡毛(上)

    “安将军,求求你吧。”李克崇跪在地上说道。

    “李十将,我手中那有兵力啊,要么你去定州,我听闻曹将军,米将军,崔将军他们一起撤到定州,手中有一些兵力,而且曹知州(曹璨)与宋公关系向来不错,说不定求他会答应你。”安忠说道。

    李克崇立即上马,向定州飞驰,他从岐沟关飞奔到雄州,路上遇到许多伏击,甚至清楚地看到两支伏兵,以至十名同伴来雄州,两人负伤,五人壮烈牺牲,当然,这是在预料之中,可他更知道事态严重。

    看到他们三人走了,安忠大叫一声:“来人哪,快传令下去,让边境所有百姓向后方转移,兵士进入各自砦堡,准备防御。”

    宋九将接应点放在白沟屯,哪里离雄州只有三十来里路。

    安忠能不紧张?

    李克崇三人奔到定州,天色将要拂晓了,他们强行喊开城门,闯了进去。

    曹彬与米信、崔彦进等人一起逃回来了,宋九未稳定局势之前,实际已死了无数兵民,被辽军杀死的,跳拒马河溺死的,人畜相践踏而死的,其中包括一些官员将领。如右谏议大夫,未来的幽州知府刘保勋,随军到了前线,逃跑时马掉到沼泽中,儿子刘利涉在后面救未救上来,结果辽军上来,一刀一个,父子双亡。殿中丞孔宜随军护粮,情急之下,跳入拒马河,不识水性,河流正是雨汛期。水流湍急,也见了阎罗王。

    但高级官员死的多是文官。武将们倒是很机灵,除死了无数低级武将外。高级武将要么聚在宋九身边在拼命,要么都各有各的办法,逃到了定州城。

    听到李克崇的禀报,曹彬为难地说道:“辽军势大,我们带出来的兵士很少,士气低落,主力在宋相公哪里,我们如何营救。”

    “曹公,你不看宋公的面子。也要看几万将士的面子吧。”

    “父亲大人,宋相公说在白沟屯接应,哪里离雄州很近。能接应则接应,不能接应,也能及时撤到雄州。就答应他吧。”曹璨说道。

    “你小子不错,比你老子强,敢不敢,敢,老夫手下还有三千余兵马。一起杀到雄州去。”崔彦进道。

    在巴蜀时,宋九妇人之仁,一度也让崔彦进不满。后来他在河北多立战功,宋九在朝堂对他十分推崇。还时常书信来往,交流河北边防情况,军事改革时。虽附从皇上取消了节度使权利,然而对各防御使与团练使则是放开了许多权利。给了边境诸将许多活动的空间。于是崔彦进也就不计较了,甚至想到十几年前的事。心中在说,这小子是文官,还能说什么呢。

    曹彬指挥出现许多失误,宋九也委婉的指出,这一点上与崔彦进大体意见是吻合的。

    还有他逃出来,也感到脸上无光,说不定此行就能将功补过呢。

    若是曹彬,老子才懒得救。

    实际他在心中找了许多理由,真正的理由还是将功补过四个字。死了那么多兵民,他也是率先逃跑的主将之一,天塌了。

    再者如曹璨所说,白沟屯离雄州近,多少给了他一些胆略。

    曹彬不能吭声,最后说道:“这样吧,从军中选拨三千劲兵,前去援助。”

    李克崇跪下说道:“谢过曹将军,谢过曹知州,谢过崔将军。”

    但从定州再到雄州,从雄州再到白沟屯……能来得及么?

    ……

    “报,杨将军,敌人大军一分为二,一部分向东北继续夜行,一部分于谷道里扎下营寨。”探子说道。

    “果然不出老夫所料。”杨业担忧地说。

    随着白天辽军徐徐移向东北方向,杨业便隐隐猜出辽国的计划。

    实际也好猜,这是阳谋。

    然而辽国人也害怕杨业,于是一部分尾蹑宋朝大军追了下去,一部分于谷道上扎下大营,防止杨业从后援助。

    杨业将邓威等六七名牙将喊来商议。

    如今只有两条路可走,一是听取宋九的命令,守到明天,安全撤退。二是救。

    救也有两条路,一是强行冲开谷道上的辽营,从后面将这支辽军击溃,然后与宋朝大军会合。

    第二个办法就是利用骑兵的速度,不惜兜一个圈子,从金台屯撤向遂城,再从遂城沿着黑芦堤挺进雄州。

    居然出乎杨业意外,几乎所有牙将都赞成第二种方案。

    “莫急。”

    “杨将军,难道你也学那个人,莫要忘记,你儿子也在大军中。”邓威急了。

    “胡说八道,老夫的一个儿子已经战死。你忘记了对手是谁?”杨业喝道。邓威不是王侁,不会激得杨业失去理性。

    但杨业也感到邓威其心可嘉,自己说得重了,于是语气缓了一缓说道:“你们想救宋公,老夫更想救宋公,老夫这一生,第一个感谢的就是陛下,第二个感谢的就是宋公,我比你们心情更急切。”

    “那为什么你不同意?”

    “不是老夫不同意,对手太过狡猾。这样吧,就是救,我们也要救得聪明一点,莫要中了敌人的诡计,先传令三军,好好休息,准备明天黎明时起程。”

    “杨将军英明,黎明正是发动攻击的好时光。”

    “那有那么简单,有那么简单就会不败得如此之惨。再派探子,一直打探到岐沟关,包括两边密林,都要侦察。”

    黎明不知不觉到来,各种探子陆续地回来禀报,果如杨业所料,那一路分兵的兵马并未走,而是埋伏在谷道后方。辽军兵力多啊,脑袋聪明的人也多,耶律休哥。韩德让,萧燕燕。怎么可能让这个杨无敌做黄雀呢。

    杨业无辄了,若是无这个埋伏。自己就能十之**强行破开这个营寨,与宋九会师。实际那样还是将自己置于险地之中。然而那一路大军几乎没有象样的骑兵,一旦进入口袋里,如何能逃出生天。

    他想了好一会儿,直到地平线上闪出红光,这才强行忍痛下了一道命令:“三军起程,奔向遂城,黑芦堤。”

    ……

    夜色越来越重。

    初夏时分,路边草地上披满了莹莹的露珠。散发出隐隐的晶莹剔透,象是几万宋军眼角的泪花。

    恶梦再次降临。

    当初宋军中还有不少骑兵,耶律休哥都敢时时刻刻过来骚扰,况且现在几万宋军中骑兵数量几乎不满三百人,就是这三百骑兵还是用来做信使或者斥候的。

    越往东,地势越平坦。

    辽国的骑兵就象一个个魔鬼一般,不时地吆喝着,来到宋军面前放箭,然后又闪到后方。

    没有高明的方法对付。几万大军只好时不时停下,盾牌兵保护,弓弩兵在盾牌后面用弓箭反击。

    这一回并没有带多少辎重,然而大军还象蜗牛一样爬着前进。

    “这样不行哪。不如用盾牌手放在边缘,弓箭手次之,一边反击。一边前进。”范延召从前面撤下来,找到宋九说道。

    近千重伤员用惨烈的自爆。给了宋军大部宝贵的撤退时机。都知道前方肯定有一个可怕的口袋,然而若是行军速度慢。让后方更多的辽军包抄过来,在这个平原上,将会全军覆没。

    “就依范将军之见。”

    一道道命令传达下去。

    然而辽军各个小队迅速联手,组成一个个中队,手中提着盾牌,不时强行杀入宋军阵型里。

    宋九只好再改命令:“两边搭配发刀斧手。”

    宋朝兵士一般多为弓弩手,枪兵,刀兵比较少,用斧的人更少,这些斧子主要用来劈山开路,逢水搭桥。几天防御战中,时不时让辽军冲破防线,杀了进来。

    于是宋九从岐沟关城中将些刀斧一起找出,装备到兵士手中,专门往马腿上砍。未必砍实多少战马,自己反而有一部分兵士被马践踏而死,但多少起到了一些效果。

    然而用在这里,因为辽国骑兵活动空间更大,效果并不显著。

    一直到天光大亮,用了五个多时辰才走了四十来里路。但要比来的时候强不少,那时一天仅能行军几里路。

    这也要感谢曹彬,一路过来,曹彬也弄得没办法了,在路两边挖了许多壕沟,多少减少了契丹骚扰的伤害。

    呼必兴在前面不满地看着身后说道:“父亲大人,为什么要带那么多空车子。”

    没有这些空辎重车,行军速度应当更快一点。

    “你小子懂什么?”呼延赞骂道。

    现在带着数千辆辎重车,以及一些绳子,除了少数辎重车装了箭矢与少量粮食,余下的都是空辎重车,它们是拖累了速度,但在关健时候,它们可能用来救命的。

    就在这时候,宋九下令,让诸将去后面商议。

    几位主将来到后面,宋九说道:“就地休息吧,不然继续走下去,人马困乏,战斗力更弱。”

    其实这里离白沟屯不到五十里,但也是漫长的五十里路。

    论军事能力,宋九肯定不及耶律休哥,甚至打到现在,宋九仅是随波逐流,根本无法掌控,说句难听的,几乎被耶律休哥牵着鼻子走。

    但基本的军理素养是有的,甚至再说难听一点的,可能比曹彬还要高明一点。

    再赶下去,也赶不到金台屯,相反的,白天天气热了,又累又渴,正好让辽国来痛打落水狗。这里地形很好,身后有一个池塘,用来饮水,宋军来的时候还在这里休息过,有一些残破的营垒。

    大家没有好办法,一休息,意味着辽军在后面就能赶上。

    但只能休息。

    辎重车这时派上用场,宋九让兵士用绳索联在一起,又将原来残破的营垒简易的修葺,一道更粗鄙的防物工事便有了。

    太阳越升越高。

    眨眼便到了下午时分,斥候匆匆回来禀报,说辽国大部队在后面追来了。

    只好起程。

    ……

    “那个杨业逃了?”萧燕燕问道。

    “他不会逃的,大约撤向遂城,然后沿黑芦堤去雄州,在前方营救。”

    “此人在北汉时不能打,到宋朝反而变得能打了。”韩德威讥讽道。

    “韩卿,此人不可小视,”萧燕燕又转向耶律休哥说道:“不过此人还不及卿也。虽然冲锋陷阵,勇冠三军,与卿相当,然而统御三军,所向披靡,此人又不及卿也。”

    很公平的评价。

    究竟两人若是单挑,谁厉害还真不大好说,即便在岐沟关宋九那次强行加惨烈的进攻中,杨业与没有与耶律休哥交手。但打虎英雄李继宣一人还不敌耶律休哥,与杨延昭两员勇将合力,才勉强战平,可见此人勇力。

    不过若在战场上,即便在冷兵器时代,指挥能力肯定比个人武力更重要。若是让跛子陈庆之,以及牛叉无比的荆嗣,让大家来挑选,会选谁?

    然而萧燕燕还有些失望,耶律休哥在谷道上也设下一个小口袋,然而此人没有上当,却撤向遂州。

    既然杨业溜走了,萧燕燕便下令,让那一部军队来会合,又说道:“于越,杨业绕道支援,哀家担心在白沟屯设伏会有变哪。”

    耶律休哥会意。

    他也有两种选择,继续让宋九带着几万大军逃,一路设伏一路骚扰,到了白沟屯附近时,相信一个个会筋疲力尽,然后将宋军困住,围点打援。相信这时候宋朝河北兵力不多了,那么就能轻松地击败一支支来援救的宋军。

    安忠是听从了宋九的建议,开始自雄州到遂州,大张旗帜,故布疑兵,虚张声势。然而他这些小把戏,如何能骗过耶律休哥的法眼,听闻后,只是一笑了之。

    可耶律休哥看到那些重伤员自爆的惨象,隐隐感到这支宋军悲愤之下,士气又再度回升,离雄州近,若是宋朝援兵来相助,会出意外。

    萧燕燕与他说得很清楚,那怕这几万宋军拿不下,也要将那个宋九捉住,捉不住也要击毙。此人对辽国的危害,不亚于百万雄兵。

    因此可以合拢了。

    玉苹忽然愤怒地说:“官人本领高强,你们是做梦休想。”

    辽国小皇帝耶律隆绪在边上拽她的衣角:“俞娘子,你少说几句吧。”

    再说母后将你卡嚓了,朕可没有本事救你。

    萧燕燕莞尔一笑,说道:“俞苹,若是你劝你官人投降,哀家一定会实现诺言,拜王封相,班于于越、韩卿(韩德昭)之下,位极人臣。而且哀家就是将你放回去,你算什么身份,一个小妾罢了。”

    她带玉苹过来的用意,就是劝降宋九的。

    “太后,你将奴婢杀了吧。”

    实际萧燕燕真有好几次对她动了杀机,不过玉苹打小就教儿子算术,汉字,儿子再三求情,萧燕燕才放过了玉苹。这一回又让她动怒了:“俞苹,若是宋九不降,哀家必杀你。”

    玉苹明智地选择了沉默。

    她要活着,为丈夫而活,为孩子而活。

    萧燕燕也值得与她斗嘴,冲耶律休哥额首。

    耶律休哥会意,随即下令,口袋……收起!(未完待续。。)

第四百十六章 一地鸡毛(中)

    理论上耶律休哥是对的,宋九手中的正规禁兵与乡兵还有不少人的,共达五万多兵力。但这是一支败军,只要往口袋里一装,辽国大军几回冲击,脚下所踏的土地就是宋境,那么便会在眨眼间崩溃,四散开逃,一场快乐的收割便开始了。

    但理论是理论,实践是实践。

    在宋九眼中耶律休哥是战神,甚至将辽国的两员重将耶律休哥与耶律斜轸看成稍稍缩小版的无敌李靖与智将李绩。

    然而自岐沟关与高梁河两役后,几乎将耶律休哥送上神的坛,这时候的耶律休哥已非是昔日的耶律休哥,在史上君子馆一役后,耶律休哥更加骄傲自满,然后被李继隆抡起来,狂揍再狂揍……

    失误便开始。

    宋九听闻辽国大军从后面追来,便立即动身起程,他的目标是十几里外的社神庙,在哪里有一条通向拒马河的小溪河,其实就是一条小溪,边上还有一个小湖荡子,用来提供几十万大军的水源肯定不足,但用来提供五万来兵马的水源也差不多够了。而且在它的身后便有几座土山,周围又长着一些杂芦与杂树。这个地形意味着什么?

    那意味着利于宋军防御或者交战。

    而且它离白沟屯更近,只有近三十里。

    几万大军组成一个宽达一里多,长达三里的方阵,向社神庙扑去。

    离社神庙五六里处遇到了辽军狙击的军队,领首的人就是辽国北面大王耶律阿没里,又叫耶律蒲宁。因为宋朝情报不准确,一度将他叫成萧蒲宁。

    这个人也能打。

    但他不是耶律休哥。更疏忽了这支哀军的力量,并且宋九这次无论在岐沟关。或者在逃跑过程中,一直在注意着让兵士得到充足的休息。虽一夜行军,但在刚才宋九下令部分兵士警戒外,余下主力全部立即休息,睡得不大好,可这么多天就这样过来了,大家习惯成自然,大半人迅速进入深度睡眠。

    也休息了三个多时辰,一夜行军消耗的体力至少恢复了七成。

    要命的还有诸位大将。个个都是能征善战之辈。有人说岐沟关之战,是一头绵羊领导着一群狮子在作战,实际这个绵羊应当是一头加上大半头,一头是赵匡义,大半头是曹彬。

    身后就是茫茫无际的辽国大军,此时无水无险,因此宋九只传了一道命令:“杀。”

    几员勇将带着各自的部下,踏着泥泞而又潮湿的黑土,向耶律阿没里冲去。

    此时宋军缺少骑兵。想来一个辉煌的大捷那是不可能了,也没有这个必要,宋军所要求的只是将这支辽军击溃。

    耶律阿没里手下兵力也有不少,但原先是准备在白沟屯西侧黑芦荡狙击的。现在等于将狙击地点提前了近二十里路。当然,这二十里路对骑兵来说不算什么,但之前的布置全部告吹了。而且他的要求并不高。只要能将宋军阻挡大半个时辰,后面辽军杀过来。任务也就完成了,多少有些轻敌。

    面对宋军突如其来的狂暴。耶律阿没里显然没有好的准备,指挥屡屡出现了一些错误,眨眼之间,宋朝一个个方阵冲入了辽军中。

    拼命了。

    只是一会儿,一个个辽兵被击杀,战马被掀翻,辽军击败。

    宋军又死了两千多人,但同样击杀了近两千辽军,还夺得一百来匹战马,宋九没有耽搁,下令三军继续急行。

    耶律休哥赶到时,宋军已经扎好了一道防御工事。

    耶律休哥虽有些气恼,不过仍认真的想着策略,首先派人将上面的溪流切断,然后层层将宋军围住,发起数次进攻,无果后改了策略,让兵士不停的骚扰。毕竟宋军为了轻装前进,粮草不多,就是武器带的都不多。

    这是他试图保持着自己军队的体力,将宋军活活困死,若有援兵来救,正好围点打援。

    然而出忽他的意料,被围的宋军继续轮流休息,没有一个宋兵逃跑,反过来在第二天傍晚时分,不时派出兵马借助夜色的掩护反骚扰。

    他们不是耶律休哥之前看到的宋军,哪里面掺杂了太多的杂兵,各个弓箭手,壮丁,民夫,当然,这一支军队中仍有许多乡兵,可多是边境顽强的河北百姓训练后的半禁兵,又是哀兵,两者战斗力截然不同的。

    这次反骚扰一直持续到黎明时分,宋军安静了。

    辽军再来攻打,虽然屡屡冲入宋军中,可一次次又被打了回去。

    到了第三天夜晚,宋军继续反骚扰。

    耶律休哥气得咬牙切齿。

    但就在这个夜晚四更时分,突然宋军结成方阵,从骚扰变成了突围。

    辽军没有防备,生生将宋军撕开一个大豁口。耶律休哥看到伤亡渐渐更惨重,忍无可忍,下了一道命令,让宋军突围。阵地战不利,那么就在运动战中击败他们吧。

    然而又出忽他的意料,自始至终,无论辽军如何冲击,始终没有冲乱宋军的方阵,更没有看到那个宋兵逃跑,那怕他刻意留出一个个空缺,提醒宋军,你们好从这个方向逃跑吧。

    宋军顶着他们的攻击,从四更时分突然进军,一直到第四天的傍晚,居然挺进了两十多里,甚至让耶律休哥怀疑这样继续惨烈的杀下去,他们能用三天时间就能顺利抵达雄州城下。

    不过最后宋九看到宋兵牺牲惨重,这两十多里的路,是用鲜血生生铺出来的。

    在临近黑芦荡时,忽然调兵南向,插入一里多外的黑松林。

    树林也不怕,关健可怕的是这支军队,进入树林。耶律休哥没有办法了,只好强行将出口堵住。坐等宋军弹尽粮绝。

    但这时离白沟屯只有十里地,离雄州城也不过四十里!

    ……

    崔彦进带着数千士兵赶到雄州城时。正是宋九从社神庙强行进军时。

    闻听辽军势大,离雄州又远,崔彦进又怂了。倒不是他贪生怕死,论打他比曹彬能打,若无他,可能就不会在满城大捷。但迫于形势,不敢救,这不是救人,而是送死的。

    正在这时候。尹继伦跑来了。

    尹继伦也没有好办法,他只有两千轻骑,起什么作用?

    于是与崔彦进商议许久,动用旨书,让边境附近所有砦堡兵力一起向雄州聚集。宋九曾指示各堡砦加强防御,但两人也不管了。

    简单的一个道理,河北边境此时兵力十分空虚,若是宋九的几万宋军吃下去,即便各堡砦能勉强守住。辽军也可以轻松地扬鞭南下,甚至让京城告急。

    事实在史上耶律休哥将拒马河边的宋军吃下后,再度南下,追击宋朝逃兵。差一点追至高阳关下,就在这时,萧燕燕听到一个消息。潘美拿下云州后,让云州安定下来。迅速派出军队顺着桑干河东进。萧燕燕怕辽军南下,后方兵力空虚。让潘美将幽州占领,那么后路切断,可能就会将自己置于险地。因此下令让耶律休哥撤兵,分兵协助耶律斜轸。

    这让几万民夫逃出生天了。

    宋军失败时,几万民夫逃入了岐沟关城,城中有粮草,有武器,耶律休哥考虑到攻打他们会有牺牲,不值,于是没有理睬这几万民夫。道理与宋九将民夫撤退,辽国没有追击一个样。辽军北撤,分兵山后,几万民夫从岐沟关城南逃。正好是萧燕燕生日,因此辽军没有追赶,几万民夫幸运地返回宋朝。

    实际宋九对堡砦也陷入了误区。

    宋辽在边境建设了许多堡砦,史上范仲淹开始,在西北建设了更多的堡砦。不能说它不起作用,起了,元昊一度兵临长安,但自从密密麻麻的堡砦屹立在边境,西夏再也无法扬长直入了。

    诸堡砦建设以后,边境安全以后会更加安全,但最重要的一点还是人。

    没有了兵士,这些堡砦只是一个个死建筑。

    一道令下,周边所有驻兵开始向雄州城涌去。

    并且随着一些弓箭手与民夫撤回后方,将宋九的事迹传扬,一些剽悍的百姓感谢之下,自发加入。

    关健是杨业数千骑兵兜了一个大圈子后,也挺进到雄州城。

    凭这些兵力还不够的,不过宋九的大军在里,这些兵力在外,那么就有了一战之力。

    崔彦进开始在雄州纠集兵力,准备挺进白沟屯。

    萧燕燕听闻后,叹息一声,下令撤军。

    她倒不是害怕,就是这样,她相信自己的军队还有一战之力的。可关健山后潘美军队同样在东进,若是在这里大会战,面对这支宋军的顽强,辽军纵然是胜,也是惨胜,那么整个燕云地区可能就彻底丢失了。

    萧燕燕恋恋不舍地看着黑松林里的那面残破不堪的旗帜,下令撤回幽州,

    宋九与几万将士死里逃生,萧燕燕气愤地用数万宋军民的死尸在幽州边境搭尸骨山,名曰京观,又曰骷髅台,又用所仍宋兵“射鬼箭(契丹祭祀,出兵前要杀人祭旗,战后若大祭将许多俘虏推出来,然后三军乱射,将战俘射成刺猬,以祭天地鬼神)”。

    赵匡义闻听宋九平安逃出来,松了一口气,前线将士不行了,姜还是老的辣,于是将一批不领节镇的老将调到前线屯边,张永德守沧州,宋偓守霸州,刘廷让守雄州。又徙瀛州兵马都部署赵延溥守贝州,以防辽军南下。

    又命潘美将云应寰朔四州军民以及四州一部分吐谷浑部族迁徙宋境。

    如果说赵匡义制订的所谓三路北伐可能是失误之策,这条诏令本身却是没有多大错误,早在赵匡义下此诏之前,宋九在高梁河之役中,在涿州就这么干过。

    宋朝此时人口还不多,辽国那边同样不多。

    百姓就是力量。

    此时潘美主力快接近飞狐关,前锋都逼近蔚州,如果曹彬不大败,可能理论上会让潘田两路兵马杀入幽州境内。用不了多少天,可能二十天都用不了。

    但实际是不可能的,他们手中兵马并不多,若是曹彬不失误,那么辽国主力便会放在山后战场了,耶律斜轸同样是半神的所在!

    然而计划是必须要执行的。

    萧燕燕诏排亚率弘义宫兵及南北皮室郎君拽刺,与耶律善补、招讨韩德威等四军,驰援斜轸。

    眨眼之间,耶律斜轸手中便拥有了十万兵马,因为山后大部拿下,赵匡义有些犹豫不定,田重进与潘美还没有接到赵匡义的撤退诏书。

    田进重感到不大好,若是耶律斜轸,两部合在一起,还是能打一打的。然而幽州还有许多辽军,于是果断从蔚州向飞狐关撤退。但临撤退前,让贺令图守御蔚州东北七十里处的安定县城,你小子不是说辽国孤儿寡母好欺负,那你来打吧。他自己带着主力部队却大踏步地撤退了。

    潘美这时候隔着数重山,还不知道,认为自己与田重进二人合兵,不会比辽军弱上多少,想在蔚州与耶律斜轸较量一番。

    耶律斜轸扑向安定,贺令图瞬间被击败,逃向蔚州。耶律斜轸攻打蔚州,潘美一部先行到达,耶律斜轸派都监耶律题于险厄处设伏突袭。贺令图见援兵至,强行突围。耶律斜轸以轻骑击其后背,两军皆败,逃向飞狐关。

    耶律斜轸随后追赶,于飞狐关下斩杀多名宋军,辽国战报说是蔚州耶律斜轸击毙了一万人,于飞狐关又斩杀了两万人,不会有那么多,但也不少,特别是随军的民夫,以及训练少的民兵,大多数被耶律斜轸斩杀。

    潘美再次率军来救,然而田重进先行撤退,他力量有限,孤掌难鸣,再次在浑源小挫,不得不退回朔州。到这时,他才正式接到赵匡义的撤退命令。

    至于未来的那名勇将,他在哪儿?

    李继隆正在顶替杨业的工作,在云州安排百姓撤退。

    飞狐关败得如此之快,潘美来不及细想,便撤向朔州。但新的问题同样来了,赵匡义下诏将百姓往河东撤,然而耶律斜轸此时杀红了眼,指哪儿打哪儿,现在摆在潘美面前只有两条路可走,第一条路那就是全面后退,那么一来,什么百姓也不想往回带了,而且说不定杀红了眼的耶律斜轸乘势随宋军卷入雁门关,那个事情可严重了。

    而且现在谁都搞不清楚辽国究竟派了多少兵马过来。

    若是河东失事,耶律休哥再南下河北,弄不好又成了后唐时的故事,让辽国人入主中原。

    还有一条路,在朔州与寰州顽强抵抗,打得久,辽军锐气下去,即便后退,也不敢进入河东,还能挪出时间,让四州百姓从后方向河东继续迁移。

    潘美、杨业、王侁史上的命运再次降临到潘美、李继隆与王侁头顶上。(未完待续。。)

第四百十七章 一地鸡毛(下)

    就在这时,李继隆与耶律斜轸再次交手,李继隆也被打败。

    不是耶律斜轸比李继隆能打,主要士气不同。辽国大捷之下,士气高昂,宋军岐沟关之败传到山后,士气低落,而且耶律斜轸本身的军事才华就不弱于李继隆。

    此消彼涨之下,李继隆照样会失败。

    李继隆也无办法了,只好退向朔州,与潘美大军会合。

    三人协商,在史上悲剧就在这时候发生了。实际依照潘美的意思,就是将百姓丢下不问了,没有百姓拖累,能及时撤退,能骚扰,能防御。其实就是可以轻装逃跑吧。

    但他说不出口,毕竟违反诏令,又有一些贪生怕死的嫌疑,因此希望杨业与刘文裕、王侁说出来。

    可是杨业忽然说了一句,大军可以退到朔州西南的石碣谷修整,这里离宋朝边境不远,山深林密,紧靠着古长城。然后派人密告云朔守将,等大军离开代州,令云州之众先出,我师再攻向应州,契丹派悉兵来拒,即可令朔州吏民出城与云州百姓一道直入石碣谷,我们再派强弩兵三千人列于谷口,以骑士援于中路,则三州之众,可以成功撤回河东。

    还是要救老百姓,还是要打。

    本来王侁就很不高兴他了,因此说了一句:“你不是素号无敌吗,今天逗挠不进,难道有他志乎?”

    然后悲剧发生了。

    在这个过程中潘美一直缄默不语。

    若说杨业之死,潘美一点责任没有那是不可能的。看看曹彬如何对待副帅崔彦进以及当红大太监王继恩的。说起来曹彬与赵匡义沾了一些亲戚关系,然而他二儿子曹珝娶的是赵廷美女儿,所以他才送赵廷美去洛阳,所以才从西府下岗。潘美却是赵匡义真正儿女亲家。

    因此王侁不可能约束潘美。

    但杨业的不知变通,让潘美十分恼火,这时都八月了,辽国幽州边防安定下去,可以随时抽调主动,在打疯了的耶律斜轸带领下,压下他们这支孤军。从蔚州到飞狐关。再到寰朔。再到现在,一路让耶律斜轸追得潘美都快要烧着屁股了。

    还撤防百姓啊。

    因此眼睁睁地看着这场悲剧上演。

    所以起因是王侁,潘美也有部分责任,杨业本身的固执也是一部分原因。

    现在没有了杨业。李继隆那是一个狠角色。究竟有多狠。接下来一战就能看到。至于诏书,他在满城就带头违抗诏书了。

    所以四人一合计,王侁敢坑杨业。但那敢坑根红苗正的大国舅,于是很快决定下来。宋军仗持边境山林,持续地骚扰,将一部分百姓就近撤向河东,然后陆续向代州增兵,最后突然撤回。

    整个北伐战争到此结束。

    以至宋九仍然弄不清楚杨业之死的真正原因,以及岳父潘美在另一个时空所扮演的角色。

    这一战过后,一地鸡毛。

    尽管宋九很顽强,实际打到最后根本不是宋九所想的,当初他在惨烈反攻时,想的是赢得时间让更多军民撤向河南逃命。然后自己仗借人多,关健时候迅速撤退,至于后面的,打到哪儿算哪儿了。

    事实若无范延召过来,可能就出大事了,架的浮桥多,溺死的人更多。

    后来打成那种地步,也不没有办法了。

    这一战,宋军军民伤亡计达十几万人,二十二万兵士,折损了五分之二。

    仅是宋九从出击时,直到黑松林逃出生天,牺牲的禁兵就多达两万多名。不过宋九撤到雄州后,头脑冷静地做了几件事,第一件是派人将岐沟关惨战情报紧急送向京城,送向山后,甚至通知折王两家在辽国丰州的军队。第二件事便是迅速派人渡海通知高琼从辽国平州(今营州一带)撤退,其次乘辽国东北空虚时,让杨延昭率一支劲旅从辽东半岛渡海,强行进入东北。

    但也不是一无是处。

    这近十天的惨烈作战,使宋九身心疲惫,发布了两道命令后,人就开始大病了。

    赵匡义也不错,让人将宋九转移到定州养病,又让人将他的玉辂推到定州,让宋九坐玉辂去京城。宋九傻了不成,此一时彼一时,真坐了,真就不是那么一回事了。

    因此委婉地又让人将玉辂送回去,让手下用肩舆将他抬向京城。

    但因为他的拼命,伤亡比史上肯定要小一点,重要的是虽死亡惨重,但也让辽国人难受了,而且也没有使士气降入冰点。

    萧燕燕也达到目标了,数场大胜,还保住了燕云。

    但不是如此。

    宋九撤退时的种种惨烈作战,特别是那些重伤员的自爆,多少让辽国士兵有些心寒。而且他们的反击,也杀伤了许多辽国士兵,究竟多少,战场指挥权一直控制在辽国手中,辽国不会宣传的,只能不得而知了。但相信这个数量同样不会低。

    潘美虽连番小挫于耶律斜轸之手,可也多少掩卷了山后四州的百姓,前后使一万多户百姓平安撤到河东。至于未来得及撤退的百姓,以及未来得及撤退的兵吏们,那只好悲催了。

    折御卿与王承美二人在丰州迁徙百姓时,也遭到一部分人的反抗,以至进度不是很大,甚至计划中让他们达到辽国德州地区,实际过程里离德州还很远。然而也让他们迁徙了四千多户百姓。接到宋九送来的情报后,果断的撤回府州丰州。

    也就是从辽国夹山以东,一直到云朔寰应蔚幽等重要的州府,在宋军攻击下,遭到严重创伤。

    还有呢。

    燕云紧急,萧燕燕不顾辽东了。甚至从辽东投奔辽国的女真部抽出勇士,支援前线。接到宋九命令后,石显蛊惑乌玄明乘机反攻。

    一度又将黄龙府与长春州等城池拿下,然后进军通州。就在这时候,杨延昭风尘朴朴到达通州,依照宋九的命令,让乌玄明迅速撤回黄龙府,并且扫荡附近各族,一度将铁骊等大部族差一点打残,一些小部族直接灭族。本来力量就不如乌玄明。况且又抽调了一些勇士去了幽州。

    然后将各族向兀惹城等辽东深处转移。让黄龙府附近除了几座城池外,几乎荒无人烟,然后毁掉城池撤回去。没有了百姓,没有了房屋。又是那么地远。辽国以后再想征讨这里。将会头痛了。

    一颗打残的毒瘤重新生了出来。

    前年辽国讨阻卜,杀其酋长挞剌干,宋辽开战后。辽国同样负担沉重,税务加重,阻卜各部复叛。但就是宋九,都未指望他们能成大事,主要人口少,各部分散不齐心,早晚还会败,但这会一点一滴削弱辽国的力量,加重辽国的负担。

    ……

    岐沟关残败,有多少尸骨,就有两倍以上的孤儿寡母,毕竟辽国恐怕一半以上的尸骨也找不到了。

    无数人家痛哭流啼。

    然而有人哭,便有人笑。

    赵普终于看到好处了,幸好俺下来了,不然俺也有错误啊。

    因此写了三封劄子,递给赵匡义。

    第一份主题是那些契丹人本就不是我中原的对手,由于经常迁徙,难以管理,所以古来帝王都任其自生自灭。陛下你何等英明,何必将契丹当作一回事。推测陛下一定是偏听小人蛊惑,才有不恰当的出师之举吧。我强烈要求惩罚这些小人,以免他们欺君祸国。忠言逆耳,容易获罪,无论陛下是杀是剐,我不后悔今日言论。

    他退下了,以为这一回再也不可能东山复起,因此对时局了解得不清楚。

    所以第一封信到了京城,赵匡义十分郁闷。

    严惩主谋,主谋就是我啊。

    宋琪也郁闷,赵公,俺们对你可不错啊,为什么你要对我落井下石?

    赵普第二封信又来了,为了配合北伐,我们南阳摊派了多少军费,百姓如何如何的苦,可以看到,就是攻下幽州,战争也会持续下去,那么国家会更加动荡,所以千万不能出兵了。

    赵匡义:百姓这么苦啊,那我就再也不出兵了……

    事后宋九得知,十分郁闷地想,这一幕怎么这么熟悉呢,难道赵普是前世的某个大佬穿越过来的?内部要管理的,但对外嘛,以和为贵,以抗议为主流,不就是打打脸吗,管它是大国或是小国打的,俺忍了就是。

    不过所谓软弱的宋朝,应当比他前世要好得多,至少敢打。而且没有了西夏牵制,宋九虽心情悲愤,但在心中仍有信心。

    不久,赵普第三封信到了,奸人怂恿陛下出征,宰相、言事官们不能阻止,所以他们都有罪,如果不加惩罚,怎能警戒后来人?

    赵匡义终于会意,此次北伐朕没有错,乃是宰相之过,言臣之过,前线诸将之过。

    因此宋九回京的路上便听到一些风声,说是闻听曹彬撤兵,赵匡义便料到大事不好,在宫中说,岂有敌人在前,而却军以援刍粟,何失策如此?于是立派使让曹彬向新城与米信会师。曹彬不听,终于导致北伐失败。

    宋九有些晕。

    他就在前线,曹彬回雄州就食,也写了诏书,到了雄州好几天,才接到诏书。况且在路上还耽搁了数天时间。

    这个要说到宋朝的特脚递,也就是最快的快马通信。

    宋朝曾用它创造了从广州五天就将消息传到京城的古代速度奇迹。而河北尤关到国家根本,道路更加通畅,速度更快。因此王继恩与刘全圭这才不要命地赶了两天两夜多,便到了京城。尹继伦四天将两千轻骑跑到雄州。

    若是赵匡义有些远见,早在曹彬没有抵达雄州之前,诏书便到了军中,那时候那来的争吵?

    况且自己在信中说得那么清楚。

    虽没有完全说对,可大约上还是说出来了。

    然而赵匡义的反应在哪里?

    算明白了,曹彬,你同样犯了严重错误,替朕顶包吧。

    赵匡义早就会意过来,便给赵普回了一封信,收复燕云是朕的大志,我也是为了救边民,恢复旧疆,并非好大喜功,穷兵黜武,你要体谅我的苦心。其实只怪主将不听朕的部署,才导致北伐失败。如今边境有备,敌人敢来入侵,必让他们有来无回。你是社稷忠臣,收到你的信,我又感谢又惭愧啊。

    赵普回信,我前些日子不知实情,乱说一气,现在我明白了,陛下决策是对的,一切错在主将。既然边境无忧,我就不用担心了。不过我还是觉得不战为好。陛下知道,我这人向来没什么雄心壮志,年纪又大了,又没有立下功劳,只有尽忠报答陛下。

    俺要报答你啊,可在这乡下如何报答呢?

    懂的。

    赵普递来金光灿灿的梯子,赵匡义难道不知道下吗?

    将赵普四封信给大臣传阅,赵普好忠心啊。大家伙儿明白了,赵普是好人,我们一定向他学习。

    暂时还没有起用赵普。

    其实赵匡义现在仍觉得对某个人很羞愧……但宋九若不明智,现在是好事,然而将来却未必是好事。

    于是将御史中丞辛仲甫提为给事中参知政事,他是赵普的亲信,宋九同样也推荐过,但确实是一个良吏。

    知制诰知大名府赵昌言上海书,请斩败军将曹彬等人,陛下这么好的策略,曹彬居然无能,败得这么惨,不杀不足以惩戒。

    是忠言哪,赵匡义立即提拨赵昌言为御史中丞,不久再拨为参知政事。

    那还不明白吗?

    一起上书,说是曹彬错误,导致三军惨败。曹彬、崔彦进、米信、杜彦圭、行营都监张绍勍、董愿、马步都指挥使傅潜、押阵部署陈廷山、排阵使蔡玉、先锋都监薛继昭召到京城。

    实际蔡玉、陈廷山与薛继昭非是重要的大佬,但谁让他们在拒马河畔最先逃跑的?

    至于张董二人有点悲催,本来是郭守文的,可是郭守文撤得有些晚,卷入宋九军中惨战,立的功早就补了罪,因此二人虽是米信军中的都监,同样也问罪了。崔彦进后来虽将功补罪,然而到了雄州没有出兵,后来兵力越聚越多,然而萧燕燕主动撤回去了,功未立起来,因此只有罪了。

    十人一起送到尚书省开始问罪,宋九快到京城时,朝廷正在查鞫他们的罪状。(未完待续。。)

第四百十八章 荒诞(上)

    早在宋九未动身之前,杨业等人就召到了京城。

    只有两人未去成,一个杨延昭去了辽东,岐沟关兵败后,再也没有一个大臣对宋九资助辽东罗嗦了。

    值啊。

    这一战死了多少战士,百姓,花了多少钱帛,若是将这个钱帛放在辽东,能让那些落后的女真人个个成为土豪,可结果呢?但也出现一种新的说法,那就是等经济缓过来的时候,宋朝可以在暗中支持钱帛或物资武器,杨延昭与石显他们必须从辽东调回来。

    也就是不授予辽国之话柄。

    还有一个人,史珪,本来他身体就不大好,然后在军中拼命,与宋九一样,在雄州养伤,最终伤病连环发作,宋九未动身,史珪就去世了。老史死得很光荣,一时间士大夫全部转变了语气,差一点将他塑造成大宋的周处。

    最先回来的是符昭寿。

    他还带着一个使命,履行承诺。

    先将信带到宋家,那时潘怜儿已得知丈夫逃出生天,全当是报答上天吧,从家里面拿出无数钱帛,换成铜钱,棉布,暗中送给了符昭寿。毕竟丈夫与符昭寿不同的,弄不好会落得一个收买军心的嫌疑。

    这个道理符昭寿也明白,因此打着的旗号,便是他自己的。

    然而哪里瞒得过赵匡义,便将符昭寿喊来询问,符昭寿不敢隐瞒,一五一十将事情经过说了一遍。

    赵匡义终于弄清事情的来龙去脉,但就是符昭寿也不知道宋九写的那篇奏折内容,也没有听符昭寿说宋九提起自己战略的失误。

    赵匡义一边心中有愧。一边松了一口气,唾骂道:“那个刁妇想得美。宋卿仅值万两黄金?”

    符昭寿心想,后面还有一个王爵呢。

    赵匡义又说道:“你与宋卿是好友。可是不学无术,远不及你父亲,兄长,两个姐姐,好好向他学一学。”

    “是。”

    今天赵匡义于宫中设宴,又将二十几员立功将校召入皇宫。

    看到杨业,赵匡义欣喜地说道:“卿报朕何如此之隆。”

    原先是报朕如此之速,现在变成如此之隆。

    杨业对赵匡义那是死忠,然而许多大臣无语啊。人家当然对你回报如此之隆了,一个降将,仅立了一些功劳,眨眼之间就让你升起了河东军区二号人物,换我,也拼命回报你啊。

    杨业以头叩地,悲痛地说道:“臣那敢当隆,三军崩败,伤亡无数。天子受辱,百姓妻离子散,臣当死啊。”

    “杨卿,揭开袍甲。让朕看看你的伤势。”

    杨业将袍甲揭开,又说道:“陛下,我们人人带伤。非是臣一人。”

    “好,你们揭开袍甲。让朕看,让朕之近臣看。”

    二十几个大将将盔甲脱开。露出上身。实际这些人都有机会逃走的,然而没有一个逃跑,个个都在拼命,因此个个都挨了很多次刀箭。

    赵匡义唏嘘不止,道:“卿等,皆朕之忠臣,国家栋梁也。”

    不知道他是真的动情,还是在作秀,反正这几十名大将一起感谢零涕。

    赵匡义又问道:“杨卿,刘卿,你们二部一在前行一在中军,宋卿如何将你们拢在一起?”

    实际这时候赵匡义差不多猜了出来,尽管符昭寿说得不清不楚。杨业悲愤地说道:“陛下,曹将军误国啊。”

    他将事情经过说了一遍,出发时就宋九就感到不好,然后问杨业,杨业也感到不好,一是三路离得远,又隔着万重山,不便联系,二就是曹彬的能力可能欠缺。随后宋九就想到了粮草,问曹彬,曹彬利用老资格将宋九搪塞过去。到了涿州,宋九仍不放心,到处看,只看到军中有少量粮食,这才着急起来。然后不顾曹彬看法,越职授权杨业领兵前去固安护粮,结果粮草一起被耶律休哥劫了。

    回到雄州就食,再等后方将粮草筹集,赵匡义诏书到了,宋九是赞成赵匡义诏书的,新城离边境近,运输粮草方便,二军合一,也有威慑力。即便不利,也利于撤退。

    然而曹彬态度不坚决,崔彦进看到中西二路立功,贪功心切,最终从白沟道赴岐沟关。宋九感到不妙,便将几将聚在一起,为什么是刘知信符昭寿与杨业,这个不用解释,大家都清楚。

    但杨业也没有说宋九筹资奖励兵士,辅助兵士加强军纪的事,只是说了让他们加强军纪,以防万一。随后自涿州城撤向岐沟关。宋九隐隐感到不妙,便有意让几部靠扰,看护好武器,以备不测。果然辽军扑来了,宋军无路可逃,一起穿着盔甲就往拒马河中跳,本来大多数就不善水性,这一跳那能上来?

    宋九无奈,开始拼命。

    前面的大家不知道,后面的几乎快家喻户晓,杨业没有再说。

    但杨业同样不知道宋九的那份奏折。

    大家听得义愤填膺。

    不是皇上错啊,皇上多英明哪,错就是曹彬,必须要严惩曹彬。

    这是宫宴,不是菜市场,赵匡义制止了大家的讨伐,然后回顾过去,有悲的一面,也有喜的一面。再展望未来,感慨万千,赋诗一首,传阅近臣。

    李昉更是感谢万千。

    当初是当初,现在他心境又不同了。宋琪下去了,这次北伐悲催了,再也上不来。宋九下去了,要回来,可是大病一场,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理政。西府还有一个王显,但王显是打酱油的。因此李昉几乎是独相,尝到权利滋味后,他也不想给赵普挪窝了。

    因此说道:“这次陛下出兵是对的,只是错在将帅无能。”

    在这里比赵普更明确,赵普说连出兵都是错误的。那么赵匡义还多少有些错误,你是皇帝唉。为什么耳朵边子软?现在连赵匡义最后一点责任都没有了!

    诸臣深以为然,纷纷附和。

    那么正式审问曹彬吧。

    曹国华。是不是这样?

    是。

    是你错误吧。

    是。

    是你害了国家,害了百姓吧。

    是,罪臣当死……

    曹彬怂了,其他几名大将也无辄了,都懂的,于是干脆的承认错误。

    贾黄中于是上书,曹彬、傅潜具伏违诏失律,士多死亡;米信、崔彦进、董愿、张绍勍违部署节制,别道回军。为敌所败;杜彦圭不容士晡食,设阵不整,军多散失;蔡玉遇敌畏懦不击,易服潜遁;陈廷山涿州会战失期;薛继昭临阵先谋引退,军情挠惑:法皆当斩。

    “斩啊……?”赵匡义喃喃道:“斩就不必了,诸将也为我朝立下大功,朕就免其死罪吧,但活罪难饶。”

    贬曹彬为右骁卫上将军,崔彦进为右武卫上将军。米信为右屯卫上将军,攻张二人为右屯卫大将军,傅潜为右领军卫大将军,好养老去了。杜彦圭为归州团使副使。陈延山为复州团练副使,蔡玉带头逃的,性质最恶劣。除名配商州管制,薛继昭罢文思使为供奉官。

    然后再诏。若郡臣列校,有没于军阵或陷于戎寇者。宜加抚恤,录其子孙。百姓有运粮不还者,免税二年,家赐粟三硕。

    再到赏赐。

    杨业等将校皆有厚赏,史珪甚至追赠为褒国公,这个不意外,中原王朝制度向来是封死不封活,象宋九,若没有犯重大错误,死后甚至可以追赠郡王。

    各将士牺牲者加辈抚恤,不过有的士兵就悲催了,大部分士兵都有战友存活下来,后来让宋九派人通过他们的嘴巴,将牺牲者姓名籍贯一一记录,到雄州后,上报朝廷。然而当时三军混乱,包括杨业与符刘部下都有一半以上人逃走了,难以分辨,特别是后来主动冲上去参战的各部,甚至许多兵士都不成编制了,这些士兵无法甄别了,只好享有普通兵士的待遇。

    还有各乡兵、义勇、壮丁、弓箭手的赏赐。此战过后,禁兵元气大伤,因为这些民兵,或乡兵在这一战中表现出色,特别是乡兵,经过十天持续性血战的锤炼,一起编入禁兵。

    若是不同意加入禁兵,额外再有丰厚的赏赐。

    三司官员愁肠百结,这样一来,国库哪里有这么多钱帛?

    但没有过一个人吭声,站在萧燕燕的角度来看,啃下宋九的军队以及在雄州即将到来的援兵代价太大了,又要防止潘美军队扑到幽州,于是下诏撤军。可站在宋朝的角度来看,若不是宋九率领着这几万兵马,死死地将辽军拖住,那时候整个河北兵力空虚,辽军挥旗南下,至少整个河北将会是一团糟。

    不仅有宋九功劳,也有这些悍兵强将的功劳。

    再赏田重进,田重进明智,跑得那个叫快,甚至有降卒后到的,田重进就要斩杀,还是袁继忠阻止,以杀降不祥才没有杀。因此大踏步从蔚州撤了回来,几乎所有主力全部保住,甚至还带走了一部分百姓,许多蔚州飞狐的降兵降将。

    因此提为马步军都虞候。

    就是马步兵执法官,原先是张令铎担任的,后来张令铎改任,二十五年这个官职一直未授过他人。

    但田重进一撤,将潘美害苦了。

    连番败于耶律斜轸之手,若是田重进不撤,他部下有袁继忠,荆嗣等勇将,二路合一,兵力虽劣于耶律斜轸,然而相差不会太大,最后会不会打败辽国这头凶狠的狐狸?或者两人联手,就象曹彬与崔彦进一样,你不服气我,我不服气,不但没有产生一加一等于二的作用,反而在内耗中更加虚弱,从而大败?

    这永远是一个谜面了。相比于田重进,潘美因为数次失败,虽然主力也保住,最后因为没有很好执行赵匡义移民政策,导致耶律斜轸大军抄到朔州,将百姓一起截回去,又将各州少量驻兵与官吏一起坑杀,于是不奖也不罚。倒是李继隆代替了杨业的职位,在先前诸战役中攻城拨寨,表现出色,调向河北。杨业暂时还留在京城养伤,这是朕赏识的人,让你们看看他是如何的忠心!

    面子工程是必须要的。

    但最惨的还是经济。

    国库这一战打得空空如也,内库一毛也不剩了。

    那么怎么办?只好加税!

    宋九就快到京城。

    赵匡义很感谢,宋九挽求了宋朝的命运,并且做事很谨慎,就连那封奏折,至今都没有第二人知道,这让赵匡义很满意。因此隆重地让二子元佑与三子元休前去滑州迎接宋九。

    待遇虽隆重,不过也当受之。

    如果没有宋九在拼命,现在北方会是什么样子,都没有人敢想像。

    当初兴兵时,赵匡义只召枢密院计议,甚至一天六召,中书不预闻,若胜了,当然没有人说话,赵匡义召西府数相是干什么的,那是补漏拾遗,主要计划四个西府宰相谁敢更改?

    但败了,话题也就出来了,皇上想出好的策略,本来是大胜的,然而各个细节上出现了失误,不能怪皇上,难道皇上每件事都要管吗?这个军政是西府的责任。

    前线诸将做得不好,西府更有失职之过。(未完待续。。)

第四百十九章 荒诞(下)

    当真如此?

    不要说是西府远在后方,就是在前线,军中有多少将领能打,能谋?崔彦进,米信这些大将当真是差了吗?

    但谁想出来了?

    或者说是宋九,宋九当真是想出来的,若无金手指,他能不能想出来?

    不要说荒诞,自古以来,这些让人感到啼笑皆非的事太多了。

    西府四相,宋九到了前线,有大功,不过这一闹,同样有错了。功过相抵吧。反正皇上让两个皇子,并且其中一个算是准皇太子前去迎接,是过了的。

    王显是不管事的主。

    王沔是文人,与贾黄中曾共同主持过科举,那么针对谁?

    小嘴巴张齐贤!

    就是他的话最多,而且与宋九比较亲近。

    张齐贤让大家齐逼,咱惹不起你们,但躲得起吧。于是学习宋九,向赵匡义请求,让我镇守代州。

    俺顶在最前线,你们还说什么?

    其实赵匡义还是蛮喜欢张齐贤的,但是士大夫们一窝蜂而上,赵匡义只好同意了张齐贤的自我放逐。

    但不久问题就来了。

    王显能力不足,王沔稍好一点,可他是一个正宗的文官,军事上是外行汉,宋九担任枢密使数年,枢密院政务管得很深化了,已与史上的那个枢密院截然不同。张齐贤在,还能勉强维持。然而张齐贤下去,枢密院继续是深化加强版的枢密院,很快各项政务堆积如山。赵匡义只好调张宏进入西府做枢密副使。

    前线浴血奋战,然而眨眼之间。到了后方却成了一件件政治交易。

    ……

    “少春,你到河边去看看。有没有船。”

    “宋公,你要乘船?”

    “恩。”

    “两位皇子在滑州……”

    “少春啊。你跟在我后面也有很久了,应当明白过犹不及啊。看看,张齐贤为什么去了代州?皇子出京城数百里,恭迎一位大臣,这个荣誉是荣誉,然而到了巅峰,会是如何?月满了则亏,水满了则盈。古今使然。”

    “宋公是想避开他们,那么皇上会不会生气?”

    “谦虚吗。换谁都喜欢,皇上同样不会例外。去吧。”

    “喏。”

    一会儿戚少春找到一艘客船。

    宋九说道:“这就离开吧。”

    “这时候走?”郭大惊讶地问。

    外面正是二更时分,是睡觉的时候,而非是行路的时候。

    “这时候不走,难道等天亮了,官吏来恭迎恭送才走?若那样,我们还能安静到京城吗?”

    “是啊。”

    一行十几人,匆匆地离开客栈,上了客船。

    “郭大。刘海,将我抬到船头上。”

    “秋风凉了,宋公,莫受了风寒。”

    “抬。”

    “好……”

    宋公卧躺在肩舆上。岐沟关身受重伤,最主要是心灵上的创伤,到雄州便大病了。两三个月过后,病情虽好了一些。然而精神仍然萎靡不振,人变得消瘦。

    此刻缩在肩舆里。虽然块头大,却象一个秋风里的老树,憟憟颤抖。

    郭大便向船家讨要一块毯子,盖在宋九肚子上。

    “近乡情怯啊,郭大,我都不知道回去如何面对你的弟妹与从子,还有小枕子的娘子与几岁大的孩子。”

    “宋公,不怪你啊。”

    “是我无能啊。”

    郭大显然不赞同,但事实宋九就是这种心情,他人不知道,可自己知道啊,并且随着大军,居然都不能阻止悲剧发生,以至死了那么多人。

    撤退拒马河时重伤兵的惨烈,与玉苹对话时的那种亲人分离的痛疼,近十天的血战,一个又一个兵士倒在血泊里,都无法收尸,而变成幽州边境的“京观”肥料。

    实际一场天灾**,在这时代就会死很多人,然而亲眼看到,又是另外一回事。

    这才是宋九大病的原因,不仅仅是重伤。

    “宋公,你做得比谁都好啊。”

    “哪里好……郭大,你不懂……”宋九仿佛在梦呓一般,似醒似眠地说。

    “宋公,你不用自责,就是小的也愿意为你战死沙场。”船夫走过来说道。宋九上了船,一行二十多人,有肩舆,有十几匹马,雇的船不小,船夫见多识广,知道这行人来历不凡,听了一会儿,走过来大声说道。

    “船家,宋公上你的船,必须保密。”

    “喏。”

    船主答道,但他激动万分,吩咐几名水手说道:“轻一点,轻一点,不要惊动宋相公。”

    几个水手听说是宋九,同样万分敬仰地看过来,然而窃窃私语:

    “原来是宋公啊。”

    “难怪我看他长相不凡。”

    “是啊,他刚才还平和地与我说话呢,真乃我大宋第一良臣啊。”

    “那时,听说陛下派两个皇子亲自去滑州迎接。”

    “为什么要雇船去京城。”

    “我也不知道。”

    “听说宋公在岐沟关很英勇,当时情况危急……”

    宋九微闭着眼睛,不过听到外面的谈话,嘴角扬起苦笑,暂时赵匡义感谢自己的,而且想瞒也瞒不住,所以岐沟关一役在民间广为流传。但自己若是不知道分寸,可能就象未来小寇那样了。再怎么比,还有小寇那次的功劳大吗?

    ……

    “宋卿回来了吗?”赵匡义问刘知信。

    这些将领多受了伤,包括杨业在内,许多人被赵匡义强行留在京城养伤。

    刘知信与宋九关系平时也不错,因此问刘知信。

    “是回来了,臣昨天晚上探望。他说自己过大于功,不当受两位皇子亲迎。因此雇了船悄悄回家。”

    “何过之有?”

    “臣也不知,但宋相公回到雄州后便十分自责。然后重病。回到京城后,派家中傔人找到岐沟关烈士胡安国的家人,还有他准备提亲的朱家小娘子与其弟,于顺店宴请。然而两家人悲痛,吃不下去。宋公怏怏不乐地回到家中,病情又加重了。因此臣没有说几句便告退了。”

    “顺店宴请?”

    “是这样的,”刘知信将事情经过再度解释一遍。

    当时近千名重伤兵自知必死,宋九让他们提要求,有的人提的要求很正常。但有的人提的要求却很古怪。如胡安国的要求,不说朱家还没有同意女儿嫁给他呢,就是同意了,举国悲伤,跑到顺店大吃一顿算那门子事。还有一个丁姓的伤兵提出要求,那就是由宋九证明,朝廷以后发放抚恤,一律交给他娇美如花的小娘子,但勒令她必须改嫁。不改嫁人不行哪。他小娘子长得漂亮,可是身体瘦弱,又带着两个孩子,以后吃完了抚恤。如何得活。不过还有一个要求,那就是等他儿子长大后,让其中的一个儿子必须还是原姓。替丁家传宗接代(宋朝规矩,一旦母亲改嫁。子女往往随后夫姓,如范仲淹母亲改嫁朱家做了小妾。范仲淹一度改姓朱)。

    这些要求若是让朝廷来办,可能会失去礼度。

    因此宋九到了雄州,将功劳薄与牺牲将士名单交给朝廷,这些要求去未交给朝廷,打算他回京后自己来亲自处理这些头痛的要求。

    说完后,刘知信又仿佛回到了那个血色黄昏,双眼垂泪。

    人心都是肉长的,殿中的人几乎八成以上都是勾心斗角的高手,不过在这时,多数人眼中都有了一层湿意。

    “起驾,去宋卿家,朕去看望他。”

    赵匡义带着文武百官来到宋家。

    宋九挣扎着从床上爬起来,说道:“臣抱病在身,不能觐见陛下,望陛下恕罪。”

    “卿安心养病吧。”赵匡义亲自将宋九扶到床上。

    “闻听岐沟关兵败,朕同样夜不能寐,寝食不安。如今三军夺气,朕不知如何是好。”

    赵普,赵昌言,李昉,贾黄中等人上书,有的说不当出兵,有的说陛下你策略是对的,但前线诸将做错了。这是替赵匡义遮丑的。但赵匡义不会当真。

    宋朝败了,那么辽国必然会反攻了。

    实际宋九在路上才开始听到京城种种,十分失望。同样是太宗,与唐太宗相比,赵匡义差了不知多少。

    当然,未必李世民有那么完美,真到了唐朝也许还有种种失望。

    但最少李世民杀了大哥兄弟,敢让史官公正的记录下来,高丽失败后,敢下罪己诏,将责任全部揽于自己一人身上。

    无论赵匡义在内治上做得怎么好,这份坦荡,这份大气,赵匡义拍马都追不上的。

    宋九更恨赵普,为了重新上位,替赵匡义遮丑,可这样一来,就渐渐将赵匡义调教成一个真正的岳不群,甚至可能渐渐塑造一个对内强横,对外软弱的窝囊国度。

    可最后也慢慢想开了,纵观整个中国历史,又有几个李世民。相比于其他皇帝,赵匡义至少还算中上之资吧,至于比到清朝做奴才好,比到黑暗的明朝好,比到南北朝比门第好,比到唐末五代战乱好,比到元朝做最下等人好。

    宋九徐徐答道:“陛下,岐沟关之败,虽让我朝元气大伤,辽国元气也是大伤。前线将士斗志顽强,以后辽国必会入侵,但臣相信一定会互有胜负,陛下倒不用太担心。不过陛下,臣想恳请陛下严惩臣。”

    “宋卿……”

    “陛下,听臣说,汉唐军威盛大,固然是种种原因,但最主要的就是奖罚分明,即便如名将李广之流,因失误同样也要被处死,因此诸将到了前线,不敢掉以轻心,更不会发生雄州诸将议事,象市井里的泼妇在大帐里扯皮的事。臣在固安便察觉到粮草有问题,因臣以前一直将曹公当成长辈,没能执着地利用都监之权强行过问。兵退雄州,更没有据理力争,到了岐沟关臣更感到不妙,但才智愚劣,终没有想出来,以至三军大败。后来臣虽亲自指挥,然而这个功劳不是臣的,而是前线将士,数万乡兵义勇用鲜血铺就出来的撤退之路。因此臣非但无功,而是有过,故恳请陛下罢免臣之官职,不然以后岐沟关惨剧仍会发生。”

    大家先是莫明其妙,然后一起发呆,当真如此么?

    但似乎宋九表情很哀痛,难道前线战报有误,中间确有隐情,宋九的确犯下一些严重错误?

    有的人怀着不好的心思,甚至打算动用手中的资源,再次细查一下当时的详细情况。

    宋九却继续说道:“不过臣回来的路上,因为走得慢,听到一些消息,这更让臣担扰。特别是李相公,你说汉高祖以三十万之众困于平城,于是用奉春之言以定和亲之策。文景外示羁縻,于是边城宴闭,黎庶息肩,所伤不多,其利甚博。汉武穷兵黜武,有功有过,我不想过份评价他。但当真如此?君翻看史册,文景时对匈奴不可谓不尊敬矣。但匈奴入侵过多次,当真是边城宴闭?甚至差一点让匈奴与汉朝蕃王联手,颠覆整个汉朝。正是生活在这种屈辱的外交环境中,汉武大帝这才扬兵大漠。就算不收复燕云,但想和平,不是求来的,李煜求先帝,先帝能因为他的求恳,而不一统中原?汉晋对胡人羁縻买安,并不算太薄,然而晋朝内乱时,胡人难道不乘势而起?我朝重内治,富庶,我朝就是打算主动求和,但你能保证辽国以后不贪婪地入侵中原?”

    然而这一战死了太多太多的人,宋九内心深处也有些厌战了,因此不想多说,只说了一个比喻:“臣忽然想到一个寓言,有一个面包走以路上。”

    面包才出来时叫果子,不过最后还是叫了面包,以区分于蛋糕,但这份产业与宋家无关了。

    宋九在家中几个子女小的时候,讲了许多故事,有一些童话故事,渐渐也在流传,甚至这些大臣的妻子用它们讲给他们的子孙们听。因此宋九说面包会走路,大家还是能接收的。

    宋九继续说道:“它忽然感到自己很饿很饿,于是便将自己吃了下去。”

    站进房中的二十几个人,个个都是才智一流的人士,便迅速在脑海想像,结果一想,全蒙了。(未完待续。。)

第四百二十章 飘摇(上)

    “爹爹,面包将自己吃了下去,会有什么?”福娘缠着宋九问。

    腊月京城很冷的,汴水再度冰封,宋九从河洲回来。

    若科学地讲,宋九于岐沟关受伤,随后近十天内无数次惨战,虽然他让士兵轮流休息,他本人却不敢大意,每天仅是小眯一会,始终象弓弦在绷紧着,加上心情悲愤,到雄州后才导致的大病。

    但御医来诊断,说他到了广南受了严重热毒,再北上辽东受了寒毒,岐沟关受伤,心情不好,以及种种因素,一起发作,于是大病。御医的诊治,对宋九是一个好事,原先宋九去了那么人间绝域所在啊。

    然而这个药,宋九不大敢吃了。

    不能说中医一无是处,但也不能过于夸大,某些时候它与大师们的符水一样,信,则灵。它是神仙的药水,因此对它充满信心,身体潜意识地自我恢复,那么只要病情不严重,很可能病就好了。但不信,实际它只是一堆沾了灰烬的普遍水,哪里能治好病。

    宋九的性质类似。

    因此拖了很久。

    实际是他心灵受伤,就是不想做事。

    宋九想休息啊,赵匡义无奈了,于是暂时加封他为侍中太保。宋九拒受,我犯了错,应免官贬职。赵匡义不同意,怒道:“卿置将士于何地。”

    但这一来,实际岐沟关不管是功是过,负面影响也就消失了。

    直到腊月,宋九才偶尔去河洲书院。岐沟关一役,也让他意识到辽军的强大。没了西夏。物格学的发展,时间是肯定站在宋朝一边的。但宋九不想等。因此从辽国内部民族因素挖潜力,还要从自己内部挖潜力。

    然而女儿的问题,宋九不能回答。

    其实宋九不能回答的还有一个更严重的问题,那就是打还是不打。宋九肯定认为是打的,可一打,得多少人家家破人亡?这个问题象一个梦魇折磨着宋九,以至这几个月宋九几乎每晚都在做恶梦。

    实际这是一个很无厘头的比喻,形容赵普这些文臣之言十分荒诞的。

    潘怜儿将福娘拉下,宋九喝了一口热腾腾地茶。道:“真想就这样呆在家中啊。”

    话还没有落音呢,两个小黄门匆匆来到宋家,说道:“宋公,陛下急诏宋公进宫议事。”

    “我养病……”

    “北方又败了。”

    “怎么又败了?”

    ……

    岐沟关兵败,赵匡义让张永德知沧州,宋偓知霸州,刘廷让知雄州,赵延溥知贝州,贝州离前线远。忽略不计,主要是前面三个老将。耶律斜轸收拾山后,辽国无暇他顾,潘美撤回宋境。折王两家也撤回。还有阻卜与辽东的烂摊子,不过那两处是疮瘤,虽痛。暂时还不会致命。于是萧燕燕一直呆在幽州。

    这与幽州是她少女时代成长的地方无关,原因还是燕云对辽国的位置。

    燕云物产放在宋朝也许无所谓。但在辽国人眼中很重要,至少有了燕云物产的补充。那么不管北方有多少灾害,再也不会出现以前史上一死便是近半人畜的惨剧。

    宋辽悲哀便是如此,辽国要幽州的物产,宋朝要燕云的门户……

    于是萧燕燕呆在幽州处理国政,民政,边防,冤狱,以便让打残的燕云尽快恢复过来。

    耶律休哥便提出,可乘宋弱,略地至河为界。就是乘宋朝打败的时候,一举南伐,打到黄河边,用黄河为宋辽的边境……哈哈,这是宋九听到后的笑声,一个骄傲起来的耶律休哥,还值得害怕吗?

    萧燕燕当然不会同意。

    不要说辽太宗故事了,就是以两国实力,一旦大军南伐,当真能讨得了好?不过后来在史上她差一点也犯了重错。

    暂时边境静悄悄,两国各自舔着自己的伤口,这几年王明一直在负责河工,但今年因为财政困难,导致河工都停了,王明呆在三司没有下去。

    辽国那边同样也没有好,甚至默视阻卜与辽东的叛乱。

    所以这一战势在必行。

    辽国必须打上一场,让宋朝乖巧了,那么好用心后方。

    战争之前,宋朝做了一次人事调动,让刘廷让担任知雄州,又徙瀛州兵马都部署。这是因为刘廷让是唐末卢龙节度使刘仁恭的曾孙,有一定的象征意义。

    田重进撤退时,贺令图留在后方孤军应战,虽败了,潘美都败了,况且是他。因此以其知雄州,同时为先锋将领本州团练使兼护瀛州屯兵。还有一个调动,那就是李继隆,这个要更晚,在辽军入侵后才出为沧州都部署。

    不说沧州离未来那场战役有多远,就说沧州本身。

    后世沧州与天津靠近海滨,地势平坦,抛弃工业与商业因素不算,也应当算是一个比较不错的地方。

    但现在不是。

    自沧州到顺安军吴淀,边界有许多湖荡子池塘阻隔,还有许多芦苇丛与盐碱地,沼泽地。这形成一道东西宽达三百余里,南北五七十里的天然防线,深又不可以行舟,浅又不可以徙步,它不但是宋朝的天然防线,也是辽国的天然防线。因此宋辽恶战时,几乎从未看到两国在这里出兵。

    因此在军事地位上,沧州并不重要。主要李继隆还没有完全展示自己,朝廷又有那么多能打的名将,对他便轻视了。

    不过宋朝略有利一点,那就是自沧州用海船出海,向平州登陆,然而辽国在平州海岸也做了布防,此路现在也是不通。

    冬月十二,萧燕燕亲阅辎重兵甲,这个辎重包括随军的一些粮草,草药。帐蓬,绳索。刀斧,以及其他一些食用开路住宿或用于作战的物资。兵指士兵,甲不仅是铠甲,还包括武器等。一共三样,两样是粮草物资与武器盔甲,也就是曹彬可能都不及一个妇人。

    十三,以耶律休哥为先锋都统。

    十四,耶律隆绪率从臣祭酒,观景宗御容画像。

    十七,以北大王蒲奴宁居奉圣州。与节度使蒲打里共同裁决山后五州政务。

    二十一,置诸部监,勒令所部各守营伍,不得相互错杂。

    二十二,让谋鲁姑与萧继远沿边巡逻,用宋军俘虏射鬼箭。

    二十三,以青牛白马祭天地。

    二十七,大军至白佛塔川,让驸马都尉萧继远。太尉林八,林牙谋鲁姑封锁疆界,不让宋朝间谍侦知消息。又令军中不得无故驰马,及纵诸军残害南境桑果。以防激起宋朝边境百姓怒意,纷纷顽抗,增加其南伐难度。但不是萧燕燕好心。大战后,辽国的残暴又开始了。再者。若指望靠抢掠来获得供给,说不定兵力分散。为宋军所乘。这也说明这一战萧燕燕准备充分,包括粮草。

    但这么大消息想完全隐瞒是不可能的。

    赵匡义暴怒。

    俺们都不进攻了,你还来进攻俺?于是在激动之下,下了一道莫明其妙的命令,让刘廷让率军北伐,反攻辽国。

    当然,这道命令没有人当真,更没有人去执行。

    当日,辽军前锋军跨过拒马河,至唐兴县,这是五代的一个县名,在宋朝没有这个县存在了,只剩下一个唐兴寨,置顺安军,在莫州的西侧,高阳关的北侧。

    之所以选择这里,是因为满城之败。

    高阳关以西防线一共分为两面,一段是定州,西山,北平寨,宋朝又称为西山防线,包括满城,多是山区。当然满城一战,败得有多惨,萧燕燕记忆犹新。另外就是保州以东到顺安军一段,包括唐兴寨,这里有三十余里的平川,南北径直,无险可阻,不经州县,可以大军长驱。所以精心谋划后,辽国选择从这里撕开豁口。

    两军于滹沱河桥相遇,非是在滹沱河上,滹沱河在唐兴旧县的东面与南面,离战场这座桥有些远,此桥乃是滹沱河一个支流上的木桥。木桥上看守的兵士乃是高阳关杨重进的部下,兵力少,迅速击败,然后辽**队将此桥烧去,以便杨重进不能带军尾随袭击骚扰,保障大军安全的西进。

    当然,杨重进可以搭浮桥,不过这时候天寒地冻,搭浮桥十分不易。也可以从冰上强渡,然而这段支流湍息,冰块薄,从上面强渡十分危险。等到杨重进将桥搭好了,辽军早就顺利到达目的地。

    面对这个难题,杨重进留下大半军队防守高阳关,自己带着一部分军队支援瀛州。

    辽国初步实现了战略目标,但开始不是那么顺利的。

    辽国大将萧排亚抓获了两名宋朝斥候,辽圣宗让两名斥候回满城,招降宋军。李继宣立功后授崇仪使,代王继恩为易州驻泊都监,又领五千骑兵驻戍北平寨,闻听辽军南下,受田重进节度,先屯于长城口,辽军至大沟后,李继宣进驻满城。他会不会降?甚至他一半部下是随宋九血战撤出来的兵士,他们会不会降?

    辽国以卢补古为主将,耶律盼为都监,蒲鲁古与萧排亚为副将,攻打满城。结果被李继宣一顿胖揍,甚至卢补古学习赵匡义与曹彬,先行逃跑,导致大败,丢下了近千名死尸,辽军撤退满城。

    但这不是辽国的主力军队,主力军队自唐兴下去后,抵达满城的南方望都了。

    然而这也不要紧。

    定州田重进开始行动。他主动杀入辽界,破虏军崔翰又派出孙全照协助,攻下岐沟关,杀守城兵将千余人,获牛羊积聚器甲甚众。

    岐沟关重新拿下,无关紧要。当初宋九说涿州不能要,顶在尖角外面了,能占不能守。但这个意义非同小可,只要瀛州方面能顶住辽军的压力,那么这支宋军呆在岐沟关,某种意义虽不能说切断辽军的后路,但却威胁了辽军的后路。

    萧燕燕当然不可能默视这种情况发生。

    于是分兵唐河桥,兵指定州。

    田重进兵进岐沟关时,让田绍斌与勇将荆嗣坐镇定州,两人在北伐战争中表现都很出色,不过田绍斌是老将,因此成了主将。

    然而这次奇迹没有上演,于唐河桥下田绍斌被辽军击败。唐河桥失守,辽军随时能威胁定州城,一旦定州城失守,田重进不是堵辽军后路了,而是成为一群无家庭可归的孩子。

    田重进只好从岐沟关撤兵,但离得太远了,只好先让离定州近的满城李继宣率军前去营救,没有李继宣在满城联手支援,这个切后路了民更是一个妄想了。李继宣抵达定州,辽军徐徐撤退。李继宣率五千骑尾随到拒马河边,遭到辽军主力的压迫,一怒之下,凭勇力强行冲入契丹大营,烧掉契丹无数营账后,撤向白沟,又到了当初逃跑的路上。

    耶律休哥又派一支人马插入望都南方,兵进祁州。但被刘知信大败,追击数十里,斩获甚众。

    先前的一系列交锋,宋军胜多败少。以至田锡上书:臣锡言今月五日进奏院状报:十一月三日定州驻泊都部署田重进奏、杀下契丹并夺到鞍马衣甲器械不少者,伏以师出以律动必成功,天道恶盈,叛必先讨,多垒已平于千里,捷书何止于百函。

    笑话,所以说文人不能掌兵,包括宋九那次勇敢的撤退,谈什么计策,纯是硬生生打出来的一个个缺口。其实经过这一系列让人眼花缭乱的布置,祁州刘知信部,破虏军崔翰部,定州田重进部,全部与瀛州宋军切断了联系,更谈不上配合。

    这才是真正的分兵。

    君子馆之战开始……(未完待续。。)

第四百二十一章 飘摇(下)

    腊月初一,大雨雪,赵匡义看到大雪,曾召近臣于玉华殿,说:“春夏以来,未尝饮酒,今得嘉雪,殊慰朕心,思与卿等同一醉也。”

    宋九在自责,将赵匡义也害得苦逼了。

    论错,自己岂不是犯了更重的错误?

    但瑞雪兆丰年,它是好事儿,在这个没有过农药没有化肥又缺少灌溉机器的年代,一场大雪意味着许多害虫被冻死,雪水融化,来年水资源会相对丰富,特别是今年饱经战争创伤,来年丰收对整个国家都是喜庆的事。

    然而大雪意味着天气更冷,开封如此,况且是河北前线?

    岐沟关一败让宋九清醒地认识到自己改进铠甲,改革军制,以朴实的农村兵渐渐取代城市兵,再置乡兵,以及其他的一些武器,甚至钢铁产量激增,使武器充足,只能说在减少养兵费用上有明显效果,但放在战场上,与势均力敌的敌人交战,这些虽有优势,但优势还不足以颠覆战局。想要打败敌人,还是需要主将的指挥能力。因此往往史上多次出现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经典战例。

    但萧燕燕与耶律休哥君子馆一战,如此大费周折,说明即便宋军大败,辽军优势同样也不明显。

    并且这一战,是一个传奇的末落,另一个传奇的开始。

    宋九高看了耶律休哥,他虽厉害,但绝不能与韩信相比,也不如另一个让汉军吃了无数苦头的大人物,吐蕃的论钦陵。

    高梁河,岐沟关,君子馆,三战使耶律休哥走上巅峰。也使耶律休哥开始骄傲自满。

    李继宣从满城赶来时,耶律休哥已于望都大捷。

    但这不是辽国的主要用意,辽国的用意是瀛州。若是画行军路线图,就可以看出来辽国这次用兵有多狡猾。

    侧应的部队是满城,兵败后向望都会合。但主力却是抵达唐兴寨的滹沱河,再挺向西南方向的望都,在此分兵唐河桥,祁州北部地区。然后再突然调头向东,杀向瀛州!

    刘廷让搬救兵,杨重进从高阳关来援。贺令图从雄州来援,还有李继隆……再就是贝州赵廷溥。

    那个在岐沟关同样拨腿逃跑,事后却侥幸没有追究的赵廷溥!

    又是耶律休哥,赵廷溥可耻的怂了。

    然后做了一件事,辽**队来去如电。莫知所踪。刘廷让将瀛州宋军带出去了,向君子馆方向进军。瀛州莫州兵力空虚。俺们来守吧。那时的河北边境与后来的河北边境不一样的。湖泊众多,地势低洼。因此赵廷溥借着瀛莫二州相去百十里,其地多水泺的地形,退遁瀛莫,阻水自固。

    刘廷让、李敬源、杨重进开始撞上耶律休哥的几万铁骑。

    君子馆会战开始。

    老将刘廷让非是贪生怕死之辈,然而久不在军旅。就是在军旅,凭他,还非是耶律休哥敌手。两军碰于君子馆,还没有打。一些险要的地形便被耶律休哥抢先占领。

    也就是明明在宋境,地利的优势反过来被耶律休哥抢在手中了。

    这时候两军兵力相差不大,准确说辽军占到优势,一是指挥官耶律休哥的能力,二是辽军多是骑兵。若这时候李继隆赶来,那么兵力上说不定还会反占优势,李继隆的军事能力也很好地将刘廷让的不足得以补充。

    然而李继隆是匆匆赶到沧州的,还未对沧州熟悉,又从沧州匆匆集兵而来,还要越过霸州,莫州,好远的。等到李继隆好不容易将沧州一万步兵率到战场,刘廷让已居于很不利的地位。

    实际李继隆情况更不好,沧州一直不是宋辽两国争锋的主战场,后来宋九发起乡兵制度,各砦堡戍兵更是渐渐为乡兵取代。而且李继隆也不敢将沧州所有兵力一起带出来,因此这一万步兵几乎是一支杂牌军,有乡兵,有禁兵,甚至还有少量主动参战的义勇壮丁。

    小小的李继隆,耶律休哥哪放在眼中。

    他仅是派出一支伏兵狙击,可是结果让他万分失望。

    李继隆迅速将这支伏兵击溃。

    两支军队几乎会师。

    刘廷让大喜过望,派出勇士通知殿后的军队,与李继隆会合。

    直到这时,耶律休哥才开始正视这支看上去乱蓬蓬的援兵。若是赵廷溥带着大军来到前线呢?未必不胜,未必不能提前将耶律休哥打下神的坛!

    但没有如果。

    毕竟李继隆虽能打,他的手下战斗力太弱了。

    于是在耶律休哥布置下,再次将宋军一切为三,刘廷让杨重进一部,耶律休哥继续率领主力剿杀。李继隆一部,甚至李继隆部下沧州副都部署王杲,也被耶律休哥强行从李继隆大军中切割出来,成为一支孤军。王杲部下兵力最少,先拣少的打,耶律休哥调动军马,对王杲展开疯狂的进攻,不久王杲部下渐渐被全部歼灭,王杲痛苦地孤身杀出重围,逃了出去。

    但在主战场,两军仍在奋战,难分难解,耶律休哥居然没有捞到便宜。

    就在这时候,萧燕燕带着辽军主力杀了过来。

    萧燕燕带了多少兵马,斥候一直没有打听到,辽国想扬威,因此将数字一直保密。但这时候李继隆手下是一万兵马,刘廷让是两万兵马,合起来是三万兵马,但打到现在了,陆续牺牲之下,只有两万几千兵马了。萧燕燕是辽国太后,她亲自来,大军未必有十万,但最少会有六七万,是宋军的数倍以上。而且这时宋军杀得筋疲力尽,又是天寒地冻的,利于辽军作战,而非利于宋军作战。

    于是李继隆部下桑赞率先逃跑。

    王杲部被灭,桑赞又逃跑,李继隆没办法打了,只好带着余下部属撤向乐寿。为什么是乐寿,瀛州莫州已有了赵廷溥的军队,那么乐寿便成了空档。这是防止君子馆战败后,辽军南下。

    先前战场,刘廷让在前,李继隆在后,李继隆撤退,耶律休哥没有追击,而是将后军调转头来,一下子将刘廷让包围起来。

    这时候耶律休哥忽然改了风格,他素知贺令图贪功生事,轻而无谋。于是派间谍对他说:“我获罪于契丹。旦夕愿归朝,无路自投,希望使君收留。”

    贺令图居然相信了。

    也有可能这时候宋军被无数辽军包围,形势无比的恶劣,若是耶律休哥这个辽军头号战神反水。那么奇迹便会上演。这是贺令图渴望一份生机,因此赌了一回。于是私遗耶律休哥重锦十两。耶律休哥回话。愿得见贺使君。贺令图带数十骑相见,被埋伏的辽兵一拥而上,生擒活捉。耶律休哥据胡床上唾骂:“汝喜欢经度边事,今天终于来送死了。”

    让左右将他推出斩杀。

    然后耶律休哥下令发起总攻。

    这一天天气真的很冷,冷到宋军都不能挽起弓箭。弓弩不能挽,以步兵为主的宋军如何是辽军的对手。杨重进被俘不降杀死。李敬源战死,近两万宋军全部壮烈牺牲,刘廷让只带着少数宋兵突围。但在宋军反击下,辽军伤亡也十分惨重。国舅详稳挞烈哥、宫使萧打里皆在这一役中被宋军击毙。辽国也好大喜功,究竟这一役死了多少辽兵,因为辽国未统计,不得而知,但国舅都被宋军杀死了,可想牺牲之惨重。

    刘廷让全军覆没,辽国机会来了。

    首先说兵力,与辽国人人皆兵不同,宋朝真正的士兵仅是指禁兵,还有,厢兵,但什么时候能指望厢兵上战场作战?

    这时候宋朝禁兵只有三十来万,河东驻戍了一部分,西北驻戍了一部分,还有巴蜀的,湖南的,两广的,以及在京畿附近轮戍休息的,河北边境虽驻扎了不少兵力,但不及十万之数,就包括乡兵在内,也不过十万多点。

    这是原来的,岐沟关兵败后,诸多禁兵与边境乡兵未得及时补充,兵力更少。也就是整个河北驻兵还不足十万之数。刘廷让两万兵士牺牲了,一个巨大的黑窟窿出来了。

    但就在这时,辽国仍然很理智。赵廷溥兵力在瀛莫,李继隆在乐寿,东向肯定不行了。行也行,若强攻,攻城非是辽军所长,若是牺牲惨重,宋军各部及时再次纠集,那就有了变数。田重进的兵力在定州,损失不大,同样不可取。于是集中兵力南下祁州,宋军闻听前线大败,刘知信见手下兵力少,不敌辽军,只好依靠乡民辅助守城。实际除了祁州孤城,祁州等于沦陷了。再南下邢州,邢州官兵投降。再南下深州,深州官兵想反抗,因为兵力少未守住城池,于是诛守将以下,纵兵大掠,也就是在干曹翰在江州干的事。甚至一度将兵力攻到德州。

    又派出一部攻下中渡桥,堵井陉关,意欲阻挡河东宋军来援助,吃下田重进这支孤军。索湘献计,三军结成方阵东行,声言与高阳关杨重进留下的大部宋军会合,辽军必然于高阳关南的平虏城(定州到高阳关必经之路)狙击。然后乘其不备,二更率兵突然向南,破其辽国留后砦栅。后军一破,辽军必然仓皇北撤。然而被辽国人察觉,自井陉关下到唐河的辽军,悉数逃走。此计没有成功,但也让辽国意识到这支宋军不大好惹,本来仅是一次试探,便没有再碰他。

    这一番攻击中,只有博州监军马知节,闻刘廷让败,担心辽人乘胜南侵,于是紧急征调百姓缮城垒,治器械,集丁壮,集刍粮,一度让吏民以为生事痛恨之。十五天后,辽国到达,见有备,只好退去。于是大家叹服。

    不能完全怪辽国残忍,丰州王家与府州折家在辽国丰州,宋朝在燕云,乌玄明在辽东,都做过类似的事。只能说辽国做得更残忍更果断一点罢了。也可能是要强赌狠的萧燕燕对宋朝的报复。

    ……

    宋九看着各地奏折。

    如果一点不懂,各人有各人的说法,很难看出真相的。

    政事堂诸臣却在议论纷纷。

    大多数大臣要求严惩李继隆,若是李继隆不逃,那能会失败,会使河北糜烂如此。

    不过也有大臣在苦思解救之策。宋九进政事堂,辽**队正在河北诸州肆虐之时。得想办法将辽军退去。

    宋九放下奏折,陷入苦思。过了好一会儿,向胥吏吩咐:“拿纸笔过来。”

    小吏眉开眼笑地拿来笔墨纸砚。看样子宋九又要回西府了,比起其他人,这些胥吏还是更欢迎不摆架子的宋九回西府来主持西府。

    宋九认真的将两国诸将的行军路线画出,然后一一将过程复述出来。

    这就很清楚了,田重进表现不错,可也没有田锡所说的那么伟大,自始至终虽在胜。却被耶律休哥与萧燕燕牵着鼻子走。

    李继宣勇敢,然非帅才,不过是一名优秀的将才。

    杨重进牺牲了,宋九不想多说,然而也在犯错误。看一看黑面相公尹继伦,他到了雄州后干了什么事。所有砦堡兵力集结。准备援救宋九。然而杨重进意识到辽国可能想吃掉刘廷让的主力,却将大部兵力放在高阳关,以至耶律休哥扑来时,那怕李继隆援助,兵力却一直没有占据优势。如今高阳关看似未失,然而深州呢。邢州呢,德州呢,祁州呢?相比于前线少数百姓,后方有多少百姓?

    刘廷让不算懦弱。可是久不上战场,才能有限,不是对方的敌手。

    其实往深里说,用北宋收复中原的战争,来相比于宋辽战争,是极不科学的,如潘美仅是用一支杂牌军就拿下了岭南,但能不能用这支杂牌军打败辽国?

    还有人耻笑高令图,但在那种情况下,高令图难道不想出现生机吗?

    赵廷溥明为守住莫瀛,实际他在几路军队中表现最懦弱,宋九叹息道:“召回养老吧,或者用赵将军对付南方蛮人,再让他驻守北方,只会坑害更多的前线将士。”

    这一分析,就是如此了。

    赵匡义默然。

    宋九又说道:“再就是崔翰将军,从开始时派了孙全照支援田重进进攻岐沟关,然后手中虽拥有一些军队,也消失不见了。崔将军轻财好义,可是在前线是作战的,不是积德的。秦用孟明视,终于大败晋国,依臣之见,用崔翰将军,还不如用崔彦进将军。给他一个改悔的机关,说不定崔将军会给朝廷意外惊喜。”

    还有刘知信。

    这一战中有功劳,可是智谋不足,也被辽国牵着鼻子走了。但在宋九想法中,用崔翰赵廷溥之流,还不如用刘知信呢。

    最后宋九才点评李继隆,道:“诸位,辽国正在肆虐河北百姓,为何朝廷不出兵?”

    “辽国势大,军力多,挟胜南下,又是天寒地冻,谁人可以打败他们?”张宏说道。

    “陛下,臣以前说过,西府宰执虽不及东府重要,然选人却更为苛刻。张公操守文静,然不精军旅,如何得选于西府?张公,我问你,如今辽国分兵抄寇,朝廷都感到为难。当初在君子馆时,所有大军全部结集,李继隆手中只有一万杂牌步兵,就是那样,若无萧燕燕军至,仍与辽国第一勇将耶律休哥打得有声有色。然而萧燕燕大军至,兵力是宋军的数倍之众,天气冷,我军弓箭都不能张开,王杲全军覆灭,桑先率部下逃跑,试问李继隆如何是他们对手?比如岐沟关我困于拒马河时,杨业分兵去金台屯,我率军强行撤退,杨业能不能从金台屯杀回来援救?”

    然后宋九又重重说了一句:“自用兵以来,耶律休哥将我军杀苦了,几乎无人是其敌手,李继隆居然率着一支杂兵,与他打得旗鼓相当,可谓是第一人也。这样吧,杨业也在京城养伤,给臣三万兵马,另外派使下诏乐寿,请李继隆助我, 尽快将辽军驱逐出去。”

    “啊?”所有人瞠目结舌,搞了半天,李继隆打败了,却成了宋九心中宋朝最能打的将领。

    宋九又讥讽道:“诸位,你们以前说以和为贵,不知看到今天局面,可有什么想法?”

    李昉立即耷拉下脑袋。

    忽然外面太监喊道:“报,河东军报。”

    仅是五个字,包括宋九在内,脑袋一起轰炸了。(未完待续。。)

第四百二十二章 定(上)

    赵匡义看着奏折,脸上阴云渐渐散去,但还有。

    是捷报,可河北哪儿继续在乱着。

    看完了,立即递给宋九,其他人不要不服气,给你们看了也看不懂。

    实际宋九就是到现在,也不是一个合格的统帅,但肯定比张宏等人要强。

    宋九打开一看,原来是代州那边的消息。

    萧燕燕原来的方案是东攻西守,然而统率山后五州的耶律蒲奴宁一看东路军打了一个大胜仗,觉得俺们西路军也不能闲着,萧燕燕这时多少有些轻敌了,于是同意。君子馆一役后不久,北院大王蒲奴宁率领山后驻军便扑向雁门关。潘美前面迎敌,岳父老了,这是宋九看到这里说的一句话。

    没有杨业的故事,大家对潘美不恶的,赵匡义叹息一声,毕竟潘美六十多岁了,然而谁能代替他镇守河东?杨业能勉强代替,可杨业也老了。金台屯回来后,赵匡义好心让他在京城养伤,但真的伤了,同样过了许多身体才康复过来。

    老的人还有很多,如宋偓与张永德在霸州与沧州同样没有作为。

    不仅仅是战争环境变得更恶劣,对手变得更强大,他们也是老了,各方面的能力全部开始下降。

    宋九继续往下看。

    渐渐老了的潘美不在是以前那个潘美了,但就象赵匡义心中所想的那样,按理说六十多岁的潘美应当回京城享享清福,可无人代替,继续在边疆熬着。

    宋九在心中叹息一声。可能历史上陈家谷岳父犯了错误吧,但丑化到那种地步。也太过了头。

    这事儿不会考虑了,杨业还好好地活着。想来再无潘仁美了。

    潘美判断失误,耶律蒲奴宁同样害怕潘美,那怕是六十多岁的潘美。

    因此避其锋芒,取道胡谷,冲入代州城下。开始代州都神卫指挥使马正不知究里,以为敌人主力在潘美那边,来的只是一支偏师,因此主动率领几千宋军出城迎战。

    结果被胖扁一顿, 尽管这支宋军很勇敢。还是被围了起来。

    代州知州张齐贤只好找到三交驻泊兵马副部署卢汉赟,卢将军,得救人哪,不救马上这几千兵马会让辽国人吃得连骨头渣子也不留了。

    卢汉赟不同意,说敌人兵锋太盛,我派援兵出城那是以卵击石,不如留在城中,在攻城战中让敌人受挫。也就是马正那几千人是送死的。

    张齐贤无辄,禁兵在人家手中。自己调动不了。于是就想办法,逼的,朝堂中的一些大佬看不习惯他,说岐沟关之败是他的责任。再败,这些人还不知道怎么糟蹋自己呢。

    不过他与宋九一样,至少知道自己不足。于是平时多看了一些兵书战策,虽不是一流的军事家。但对军事都懂一点。西北经历也起了一些磨砺作用。

    于是回去苦思冥想。

    代州是边境,有斥候。也有情报,包括契丹一些重将的情报,他想到了情报上所说的蒲奴宁的消息,眼睛忽然一亮。然后结集两千乡兵,原来是厢兵,现在转换为乡兵。

    但这个厢兵或乡兵与中原的厢兵不同,都是经过杨业潘美等人多年调教后的成果,除了待遇稍差,装备稍差外,战斗力并不逊色于禁兵。

    于是对卢汉赟说,你在城中坚守,我带两千厢兵将马正所部接应回来。

    卢汉赟不置与否,甚至认为张齐贤是找死的。

    张齐贤临出城时便对这些兵士说:“你们也是大宋的好男儿,敌寇入侵,国家有难,你们能无动于衷吗?如今马正正在城下与敌寇浴血奋战,卢将军要守城,本官只能率你们去将这些敌寇击溃。你们虽是乡兵,但本官却知道你们不比禁兵差……”

    一番鼓动,两千士兵热血沸腾,并且张齐贤学习宋九,虽未杀人,但呆在阵中坐镇指挥,他的资格也够了,一度为西府副宰相,副相公都不怕死了,还怕什么?

    这些兵士就象杀神附体一般,生生打出宋九撤退时宋军那种团结那种不要命的精神,辽军人是多,可看到前面的辽军杀得血肉横飞,后面的辽军驻足不前了。蒲奴宁性格也有些多疑,他本以来代州兵力不多,然而看到这支军队的战斗力,以为潘美在代州也留了一支主力精锐军队,为防意外,下令三军退避三舍。

    马正居然让张齐贤神奇般地救了回来。

    但事情未完,辽军不是杀退的,仍呆在城外,随时威胁着代州城。他只好向潘美求救。潘美同意,为了保密起见,回师的日期在信中不能透露,所以请张齐贤派出探马随时掌握代州城外军情的变化,一旦侦知他率领的西路边防军主力与辽军在代州城外交锋了,就由张齐贤率领代州守军杀出城来夹击辽军,为了防止留守代州的三交驻泊兵马副部署卢汉赟从中掣肘,潘美在回信中还特别说明,卢汉赟必须听从张齐贤的指挥。

    可信使在半路上却被辽军游骑捉住了,蒲奴宁看到信后,想要撤军。然后雄州城那个故事也发生在他身上了,他部下不同意。东路军有功啊,俺们兴冲冲来,灰溜溜地走,以后岂不是让人笑死?随着辽军又得知一条消息,赵匡义闻听君子馆大败,下令潘美撤兵。因此有人献计,潘美即便要援助,也要先回并州,给宋朝皇帝做一个样子再来援救代州,那么就可以在并州到代州的路上设伏,正好宋军屡屡大败,士气低落,来回奔波,体力下降,大捷便有了。甚至有人说这封信实际就是城中伪造的,用它来恫吓辽军。

    张齐贤通过斥候,听到一些消息。

    正好潘美使者来了,使者告诉他。赵匡义害怕河东也遭到君子馆围点打援的下场,让潘美绕过代州。返回并州。

    这就不大好办了。

    张齐贤想了一会,将潘美信使扣下秘密关押起来。

    然后利用辽军主意不定的时候。当天晚上,让两百精兵到代州城西南三十里处列一个大长队,一人一杆旗帜,上面河东主力各将的姓婚,最醒目的纛旗上是一个斗大的潘字。然后点燃手中的干草,刹那之间,火光冲天,旗帜翻舞。蒲奴宁大惊失色,就二三十里地。很快的,于是下令迅速撤退。一边撤还一边痛骂那些部下。

    这些部下看着在高处看着那道长长的火光越来越近了,没有一个人敢吭声,撤吧。从代州逃向西北方向古长城边的土磴寨,这里地形有些复杂,然而也没有人细看了,越过古长城,迅速向辽境逃去。

    但在山林里有一双双眼睛盯着他们。

    先前过去的兵马太多,不敢吃。敌人越剩越少。最后只有两千余骑兵,张齐贤率领伏兵杀了出来,领头的是蒲奴宁的儿子,当然张齐贤并不知道是谁。不管谁。得吃下。

    一时间杀声四起,越过古长城的辽军以为潘美宋军追上来了,逃得更快。这支辽军却被张齐贤堵住了,只有少数几十人逃了出去。此役斩杀近两千名辽兵,俘获五百辽兵。包括蒲奴宁的儿子,以及两千多匹战马,无数器甲。然而张齐贤把握不了赵匡义的想法,害怕赵匡义怪罪他违旨轻进出击。于是找到卢汉赟,俺是文臣,要武功没用,还是给你吧。

    无耻的老卢立即笑纳。

    然而在座的都是精明人,显然看出不对。

    暂时还不是查的时候。

    但大家都松了一口气,以前大败,赵匡义不想劳烦宋九,并且这个国家也不能指望一个人。然而河北事情闹大了,不得不将宋九请来。又听到河东战报,大家刚才一颗心全部悬了,害怕潘美出事的。

    现在没事了,万幸啊万幸。

    赵匡义忽然说道:“传旨,朕想用这个北大王的孩子换一个人。”

    大家先是莫明其妙,转眼会意。

    宋九伏下,深施了一个大礼。但两人都不说,在宋朝小妾不是人的,说出来会有大臣弹劾。

    河东没有大问题,继续说河北。

    宋九徐徐说道:“辽国封耶律休哥为宋国王,这分明是羞辱我大宋。然而战到现在,除潘美能勉强与耶律斜轸抗衡外,臣并没有看到那个大将是耶律休哥对手。看到这份战报没有?若是没有耶律斜轸与耶律休哥,辽军也就是那一回事。”

    听到这里,大家才明白为什么宋九对李继隆抱有希望。

    可当真李继隆有这份本领吗?

    宋九又说道:“再者,打到现在,朝廷一直以老将领军,老将富有经验,可一批老将渐渐去世了,即便在世的,也因为年老,失去了以前的能力。但能接任朝廷未来行军作战的中青年将领在哪里?不是不用,然而军中也开始出现重资历的现象,老将掣肘,中青年将领一直得不到很好的发挥,没有磨砺如何成长,如李继隆,李继宣,荆嗣,杨延昭、王超、范廷召,以及辽东石普等人。还望陛下三思。”

    宋九对李继隆还真不是很了解,但他在心中渴望着。

    其他人不清楚,但宋九心中清楚,应当来说,此时宋朝情况比另个时空情况要好得多。

    首先是养兵成本,这个坑在史上将宋朝害苦了,但在自己主持的军制改革下,虽费用仍很高,但实际应当下降了不少。若非抚恤与奖励费用高昂,那么费用下降得还会更多。可这个费用是值得的,与游牧民族交战,想再象下巴蜀那样是不可能了,必须要有丰厚的赏赐与抚恤,将士才愿意为国家死战。

    再者经济情况也应当好些,宋九怀疑现在宋朝一年的收入最少比史上一年增加一千万缗钱以上。不过这个大约不好计算,钱多多花,就是不多花,略略免一些税务,收入无形中就没了。

    特别是西夏。

    没有了西夏,时间会永远站在宋朝这边。只是宋九等不及了。

    并且这次回来,他多少害怕战争了,死的人太多太多。然而事实逼得他还是要附和战争,你不打辽国,辽国要来打你。

    因此只要有一个人能将耶律休哥抗住,整个战场局势就会渐渐改变。

    实际他历史记得真的不多,除了这些人,还有,如装哑巴的杨信弟弟杨嗣,魏能,田敏,张凝,猛得一塌糊涂的太监秦翰,还有出现在奏折上的孙全照,那一个不是杀神,而且都进入军中了,多数人到中年,正是打的时候,如果将他们提拨上来,再给李继隆机会,就是耶律休哥与耶律斜轸联手,也足够这两人喝上一壶。可是宋九记不得,继续埋吧……

    李昉不悦道:“宋公,还是说河北吧。”

    如果那样,军中提拨后进,政界提拨后进,他的地位就可能不保了。

    “陛下,这样吧,从京城立即调拨三万禁兵,给臣数天准备,再给臣调拨数将,杨业,崔彦进,还有那个尹继伦。然后下诏,让河北诸将听臣指挥,臣保证能将这支敌军击退。”

    “不容易啊。”

    “陛下,河北兵力全部在边境处,然而让辽国阻住,东西隔绝,因此辽国余部南下,畅通无阻。实际这些南下的兵力并不多,即便多也分散了。因此臣有些把握。只要将前部击溃,东西夹击,臣不能保证大捷,但可以让他们击退回去。”

    “但这个天气里,兵士行军困难,粮草辎重供应会更加困难……”王沔道。

    “楚望,你虽有才能,可对军旅不懂啊,陛下,还是将张齐贤调回来吧,再将王明调入西府。等臣从河北回来,臣进入三司……”

    “三司……”吕蒙正讶然道。

    “不要小看了三司,打到现在,我朝财政困难,百姓压力沉重,辽国那边未必比我朝好。现在不但比拼前线战斗,同样也在比拼后方恢复能力。”

    “宋卿,这个还是暂时莫要提了,”赵匡义道。三司,岂不是开玩笑,赵匡义差一点无语了,又道:“你还是说这个天气里行军的困难吧。”

    “陛下,游乐场。”

    “游乐场……”赵匡义先是纳闷,但很快眼睛明亮起来,然后哈哈大笑。

    功高了就会震主,这个马屁得立即送上,宋九说道:“陛下英明,马上就想到了。”

    李昉更会拍马屁,奇怪地问:“陛下,是什么,臣不懂。”

    吕蒙正心中想,宋公好是好啊,可气节终是差了。至于李大首相,他自动无视。(未完待续。。)

第四百二十三章 定(中)

    “这是你要的情报,”赵匡义将一大堆斥候打探来的情报送到宋九手中。

    宋九翻看。

    本来在贝州有一支军队,但被赵廷溥带到莫州,俺们防御了莫州,瀛州。事实宋九说他好回来养老啦,不是冤枉他,让他去瀛州是进入战场,增援刘廷让的,若是防御,还不如呆在原地不动了。

    因此 情况越来越恶化。

    辽国小皇帝与萧燕燕呆在君子馆一带,并没有离开,用此掣肘东西两路的宋军。萧继远带着大约一万五六千兵力长驱深入祁深二州,此时正在深州,正分兵进入冀州,贝州与德州,林牙谋姑鲁与萧继远一道下祁州,也率近万兵马横跨赵州,拿下邢州后,复北上赵州,南下洺州北部地区,大肆抄掠。太尉林八率近万铁骑,由瀛州向东,攻打束城与文安。也就是大名府与与博州北部,除真州外,全部遭到辽国的抄掠。

    而且不是抄掠那么简单,当时宋九撤出来时,向民夫发放武器,不然也丢掉了,就是如此,事后辽国打扫战场,所得器甲如山。甚至反过来用宋朝制造的一些武器来攻城拨寨。因此有一些百姓自发反抗,导致辽军凶性发作,所过之处,金帛抢之一空,然后将丁壮全部杀死,老幼女子俘获,然后余下的民舍建筑,焚之一空。

    宋九看得两眼喷血。

    这与后来的那些倭人进中国有何区别?

    但好消息就是如宋九所料,确实辽国大意了。将兵力分散了。

    也不算大意,河北后方没兵了,这样分兵若无宋九那个玩意,还是没错的。

    “朕之百姓啊。”

    “陛下,让臣去吧,天气越冷越有利,马上就到了元旦节,天气回温,此计不可能执行了。”

    “这里有一份奏折,宋卿。你看看。”

    宋九打开一看。是刘廷让写的奏折,大败了,便要推卸责任了,于是往李继隆头上推。然而宋九制订的计划。主要便是与李继隆联手。先行向乐寿方向靠拢。然后再与李继隆商议。王沔却提出向刘知信方向靠拢,毕竟刘知信证明过自己(刘廷让即刘光义)。

    最后赵匡义还是同意了宋九的提议。

    然而接到刘廷让的奏折,赵匡义又有些犹豫不决。

    “陛下。曹彬在巴蜀立下的功劳并不比刘将军少,然岐沟关一役如何?辽军非是后蜀军可比拟。臣以前在西府一直留意诸将表现,老将早就表现过了,臣在心中一一比较,能勉强与耶律斜轸持平的不过潘美与崔彦进二人,因此臣就在注意后进之秀。非是一役就能证明的,有时候一些战役有一些偶然性。因此想判断将领军事天赋,必须数役才能证明,故臣说李继隆、李继宣、荆嗣、杨延昭、王超、范廷召、石普等将,郭守文、田绍斌、刘知信、呼延赞虽随臣撤出来时表现不错,但想达到臣要的高度,还有待判断。实际自从满城一役,再到河东,再到西北,臣一直在观注着李继隆,与他外戚无关,甚至与他年龄无关,而是他的军事才华。胜要看到其缺点,败要看到其亮点。郭进将军白马山一役,耶律斜轸败了,但几人是其敌手?曹彬平江南胜了,但他是不是耶律休哥敌手?若无潘美相助,若无刘遇与王明皖江口大捷,又会是什么光景?”

    宋九坚持重视李继隆,赵匡义无奈了。好歹还是他的小舅子呢。

    因此问道:“有没有准备好?”

    “训练得差不多了,而且保密也做得很好,崔将军这次是发了狠心,想将功恕罪。各监司也没有怠慢,所用的物事一起抢制出来。”

    “要小心啊。”

    “臣知道,若是李继隆这一役表现合格,河北有人了。臣毕竟是文臣,就是一些军事知识,也不过是小心加着威望,实际还不如大多数将领呢。再上前线,也不大合适。”

    这个结果也不大是赵匡义想要的。

    但李继隆是否能胜任,是未知数,就是胜任了,如宋九所说的,潘美也老了,河东那块怎么办?

    “陛下,勿要担心,臣也在思考这个问题。”

    “要小心啊。”赵匡义再次叮咛。

    “陛下,勿要担心,但臣想恳请陛下给臣一道诏书,不然河北不好收拾。”

    ……

    “哈哈,这小子终于出洞啦。”林八大笑道。

    他攻打束城与文安还有一个用意,那就是引李继隆出洞。

    这股宋军不多,然而呆在乐寿,正卡在几股掳掠兵马中间,让辽军很难受。若无这股宋军,那么抄掠得会更欢快。

    看到辽军胡作非为,不但抢,还大肆屠杀,李继隆忍无可忍,终于率四千兵马走出乐寿城。不过他很小心,不敢对付束城这股辽军,而是顺着永济渠河岸向东,意欲歼抄文安这小股辽军。

    林八十分开心。

    早盯好的。

    以为小心就可能了吗?

    在这个冰天雪地里,一群步兵能有骑兵快吗?

    留下一部兵马看押掳来的百姓与大量财物,来到宋朝腹地,辽兵疯了。河北本来就是宋朝丝绢最好产地之一,自从宋九推广圈养后,河北地势并不大好,低洼,多沼泽河流湖泊与盐碱地,然而这种环境却生长着一种优秀的饲养,芦苇,在春天里将嫩芦割下来晒干,做饲料不亚于紫苜蓿。而且棉花在渐渐推广。

    因此河北百姓比史上宋朝河北百姓要更富裕。

    这让辽国此行收获满满。

    抢得连萧燕燕与辽国小皇帝都不想回去过春节了。

    林八带着主力部队扑了过去。

    李继隆害怕,立即借着冰封河面。想逃向永济渠南边的南皮。

    然而他无论如何逃,哪里有辽国铁骑快,第二天下午便被林八追上。

    李继隆只好扎下营寨防御。

    林八发起进攻,一个时辰下来,双方死亡惨重。

    “这小子,不简单,”林八说道。天也晚了,于是下令扎营,明天再打,不过就几千吓破胆的步兵罢了。前面因营地所逼。只能在永济渠边扎下大营。

    这也没有关系,辽军在营里欢哥载舞,一会儿休息。

    夜色越来越深,这是都是腊月二十二了。没有月色的夜晚。北风呼啸。外面漆黑一团。渐渐到了四更时分,守值的辽兵忽然听到远处有响声,一种很奇怪的响声。

    他们不由往西南方向看去。似乎是从永济渠河面上传来的。然而一个个警惕起来。这时河面不是夏天河面,在这段河面,河水平缓,早结上厚厚的冰冻,不但人能跑,连马都能在上面跑。

    然而声音快得出奇,迅速就接近了,然后看到大团大团的黑影从河面上疾驰而来,一眼望不到边际。

    守卫冲响了号角。

    可是来不及了,无数的宋军脚下穿着一种奇怪的鞋子,眨眼之间就到了他们身后,开始在河面上列阵。

    林八也惊醒了,他都来不及穿衣服,匆匆从营帐走出来,而这时宋军开始大踏步排着方阵,举着盾牌,走向岸。可能因为脚下那种鞋子的缘故,走得不习惯,方阵略有些散乱。

    林八大声喊道:“备战,备战。”

    然后让侍卫替他披盔甲。

    然而这时宋军已接近,举起盾牌,从背后拿出短矛,非是弓箭,可能它的距离不远,但不会受天气冷掣肘,杀伤力更胜于普通的弓箭。

    一排排短矛象巨大的雨点抛射而来,接着辽军便传出无数惨叫声。

    “上马,冲刺,”林八急切地吼道。

    然而后面继续一批批宋军到达。

    林八忽然想到他们在河面上前进的速度,又想到宋朝整个河北的河流密布,忽然毛骨悚然。

    这便是宋九的计策。

    弓箭不行了,可以用短矛代替,没有马匹的优势,但可以有另外一样东西,再配以优势兵力解决。然后就是溜冰鞋。跟后世比肯定有不小的差距,不过随着钢质量在提高,铸就工艺也在提高,以及游乐场的收益,它也在陆续改进。不过以前是为了玩乐的,根本就没有想到军事上。

    第一个辽国境内适用的范围只是在幽州的东南地区,与河北一样,湖多河多,然而人烟比较稀少。其次它只能用于严冬之时,而冬天出兵显然对宋军不利。因此以前赵匡胤似乎对它产生了兴趣,立即被宋九否决。

    限制性太大了。

    但在这时,却正好派上用场,辽国所抄掠的地区多是河北平原地区,至于太行山边一穷二白,或者西山地区,易守难攻,辽国干嘛派军队过去?

    于是抢制了一批鞋子,然后从京畿附近紧急挑选三万禁兵,封闭起来训练了数天。同时派人与李继隆联系,商议计策。

    并且它的速度真的很快,一个时辰能跑七八十里,从京城带上干粮,几乎不到两天就滑行到这里。甚至在河面上滑行,都能借助河面冰块的反光,不需要白天的光线行军,都是夜晚神不知鬼不觉地滑到了。若不是有的兵士不熟悉,时不时滑倒,拖累了一些速度,速度还会更快。

    在一批兵士伤亡后,辽军终于清醒过来,披挂整齐,准备利用战马冲刺。

    宋军前面方阵后撤,继续抛投短矛,后面却闪出另外武装的宋兵,手中皆持着短斧,然后滚向地面,滚向辽军的马蹄下,抄起短斧向马腿砍去。虽有许多宋兵被战马践踏,然而更多的战马受惊,痛楚地嘶鸣着,将一个个辽兵从马背上掀翻下去。

    李继隆军营同时也吹响了号角,敲起了战鼓。

    “逃!”林八急了,都说漏了嘴。

    然而往哪里逃?

    这四周有无数条大大小小的河流,即便骑马都未必有宋兵在冰面上滑行得快。一队队宋军继续列成方阵狙击,无论逃向何方,宋军都象疯狗一样追上,然后撕咬。

    有的辽兵看到不对,慌忙地趴在地上举手投降。

    林八仓皇之下,都不知道逃到哪里。大约是向东逃吧,东边人少啊,只能向东边逃了,可没有人想过,往东逃逃向哪里,难道逃向沧州逃向大海?可林八不知道答案了。几股宋军顺着河面追过来,其中有几个力气大的,奋力抛起短矛,一根短矛正好插在林八的胸口处。

    林八大叫一声,翻身落马。

    这时候他的亲兵也不顾救他了,继续向东逃窜。

    这时候林八还没有死,又看到两个宋兵用奇怪的步伐走过来,手起刀落,他的脑袋被削飞。

    契丹人的恶梦自这一天起,开始拉开了帷幕……(未完待续。。)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7426/ 第一时间欣赏一品富贵最新章节! 作者:午后方晴所写的《一品富贵》为转载作品,一品富贵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一品富贵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一品富贵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一品富贵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一品富贵介绍:
一品富贵已经完结,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一品富贵,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一品富贵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