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现代都市帝国之主TXT下载帝国之主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帝国之主全文阅读

作者:奥丁信使(书坊)     帝国之主txt下载     帝国之主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三百四十章 求援

    时间缓缓进入了六月份。

    安达曼城邦的南洋水师,已经开始缓缓出海北上,准备前往阿曼人在红河谷的出海口履行借兵协定。松江军这边,扩招了一批渔民,又从俘虏的海寇中转化了一批的宁海水师,也在加紧训练,等待合适的反击时机。

    第二次天南大战,进入了一个波澜不惊的平稳期。

    唯有春山段这边每天都会发起的几场进攻,证明阿曼人仍旧没有放弃从陆上打穿防线的努力。

    然而,在陈武的要求下,松江政府跟帝国方面汇报的消息可不是这样:士兵死伤惨重、军械辎重严重匮乏、虽然勉强能守住,但阿曼人如果拼尽全力,说不定仍会重演第一次天南战争的结局。而这一次,可没有人能够跳出来打退阿曼人了。

    得了陈武的好处,天南军团和老将乐济也给予了证实。毕竟,松江军若是能要来援助,他们的压力也会小很多,两边在打跑阿曼人的立场上是一致的。

    帝国的军情局,一直有收集松江军的情报,当然知道这里面有一定的夸张成分。但陈武和乐济的上书一先一后,再加上松江军对天南战局的详细情报进行了封锁,军情局也难以得出准确结论。

    万一,松江军真的撑不住呢?

    从两边的实力对比上来看,阿曼人三十万大军、举国之力北伐,松江军这边又才组建不过一两年,就算有要塞可以防守,多半也会非常困难。失守是正常情况。如果能够轻易击退阿曼人。反而才是不正常的。

    中枢这边虽然不希望看到松江军做大。但更加不希望看到阿曼人再次打进来。

    上次的时候,如果接受招安的松江军没能阻止阿曼人,帝国还有紧急出京的城卫军可以接管大青关,阻止最坏的情况出现。而这一次,帝国是真的无能为力了。

    西南的战事,经过最近几个月的苦战,虽然已经取得了决定性的成果,但有不甘心失败的印加王国支撑和钱粮军械的输送。五斗米道仍旧死死守着西川郡;巴陵郡那边,也有龙泉府一座孤城。帝**虽然连战连胜,但实在到了强弩之末,到了必须要就地休整后才能继续进攻的地步。

    就算抛开这点不谈,远在帝国最西南的大军,也不可能跨过几千里地飞到东南这边。

    陈武果断的抓住了这个机会。

    帝国无力干涉东南战事,但又不希望松江军太早垮掉,因此他在捏造了一份伤亡和军械损失的报表后,公然向帝国中枢发出了求援——陈武明面上毕竟还是松江总督、东南招讨使,干的又是堂堂正正御敌于国门之外的事。向帝国请求援助理直气壮,谁也指责不了什么。

    这也体现了陈武接受招安的英明。就算后来事实上吞并了宁海郡,也给了帝国一个台阶和颜面,并没有完全撕破脸。

    毕竟,瘦死的骆驼比马大。现在的帝国虽然落魄,还是有不少油水可以榨的。

    “这就是松江总督的要求,诸位爱卿且议一议吧。”

    乾元基虽然乐得看陈武吃瘪,但也知道东南之战不容有失,将对方以天南招讨使名义呈上来的请求转给了几位心腹重臣。

    要知道,松江军可是在东南以一己之力挡住了三十万阿曼大军。这样的壮举,再加上大义在手,绝对是难得的机会,陈武不好好抓住勒索一番,简直对不起他曾经身为玩家的精明和贪婪。正因此,求援的单子上列了长长一串:包括两百万金币的饷银和阵亡士兵的抚恤、足以武装四个师团的武器盔甲、一万匹战马、数量多达千人的各类工匠……

    有些是真心实意需要的,剩余则纯粹是“漫天要价坐地还钱”、拿出来讨价还价的。

    财务大臣狄弘明只看了一眼,眼角就抽搐了起来,脸上露出了愤怒的神色,一口咬死道:“陛下,这是不可能的。为了平定五斗米道的叛乱,国库早已经空的能够跑老鼠了。莫说两百万,一分钱都拿不出来!”

    这当然是夸张的话。

    帝国的财政虽然出现了巨额的亏空,堪称立国三百余年来之最,但再怎么惨,挤一挤总归还是能弄出一笔款子的,毕竟这个庞大的帝国还没到最后的时候。狄弘明这么说,只是想向乾元基表明一个态度。

    “给是要给的。”

    接替了原本的封武,新上任的军务大臣霍韬略,给出了不同的回答。

    倒不是说陈武这边用了他那个人情,索要这点利益还不至于,关键是霍韬略自身也是这个态度。他很清楚,眼下帝国实在没有再开辟一个战场的可能了,也绝对无法承担阿曼人占据东南的后果。

    既然如此,也就只能以更小的代价去援助松江军,让他们去跟阿曼人拼个你死我活。

    唯一的问题在于,给多少!

    给少了,起不到什么效果,而且也容易被人诟病。松江军那边报上来战死八万、伤者不计其数的战损,虽然不管怎么看都夸大了很多,但就算打个五折,也很惨烈了。可要是给多了,等于是养虎为患,而且帝国现在也实在豪爽不起了。

    “匠人肯定是不能给的。”

    内政大臣陈三生划掉了第一个选项,授人以渔的道理,但凡有些精明的都知道。

    在陈三生也参入讨论后,几位心腹大臣你一言、我一语,跟乾元基一起拿出了一个凑合着过得去的方案。

    “一万匹战马,那个总督还真敢开口。再说了,他们是打的守城战,跟骑兵有什么关系?”

    “既然他们要了,那就多少给一点好了。红山军马场那边恰好有两千匹从巴伦支公国那边弄来的战马。看上去还不错,但爆发力不行,不如咱们的河套骏马。城卫军和清河军的骑兵都看不上,做个顺水人情吧。”

    “四个师团的装备也是不可能的,咱们的军备武库中虽然还有不少,但先前武装鹰扬军团、供给西南大军就很吃力了……打个对折吧,给两个师团的。武器磨损的快,打造也相对容易,这个倒是可以多给点,也好多杀几个阿曼人。”

    “守城消耗的箭矢不少,可以多给些弓弩箭矢。”

    至于这些实质性的奖励之后,剩下的就是名誉上的封赏了。这个好办,反正是空头的名誉,帝国不仅不会吝啬,反而乐于封赏。不仅给了陈武平南将军的封号,还连带着大肆封赏了他的手下。每一个有名有姓的军官,几乎都拿到了空头封赏。

    单论这些封号,任谁都说不出帝国不重视功臣、让士兵寒心的话。

    当然,除了这个好处外,还有一个险恶的用心。若是陈武的下属们接了封赏,自然会感激帝国中枢,离间陈武跟下属们的关系。此外,若是手下文武官员的官爵比陈武这个总督还高,他又要怎么统治下属?

    “罢了,一分抚恤都不给,也实在说不过去。”

    最终还是乾元基拍板,意思了一下:“朕记得,去年曾经下旨翻修山海苑吧。吩咐下去,停了吧,修到哪算哪。剩下约莫还能省出的几十万金币,一并拨给松江好了,省得天下人指责朕。”

    “陛下隆恩啊!”

    几位大臣听闻乾元基连给宋皇后的园子都不修了,不由一个个做出了感激和惶恐状,然后大义凛然的斥起了陈武。拿了这样的钱,若是不能守住南峰要塞、不知道感激皇恩,简直枉为人子!

    ………

    大概是因为最近的状况实在不如人意吧,为了激励人心,帝国在回应求援和给予封赏方面十分积极。陈武这边上书才没五天,一连串的圣旨就发了下来。

    “两个师团的武备外加一万把刀剑、两千匹战马、二十万支箭矢、三十万抚恤金币!不错嘛!”

    收到了回复,陈武一遍看下去,不由十分满意,难得的对帝国多了几分好感。虽然帝国不怀好心,想让自己跟阿曼人拼个你死我活、两败俱伤,给的钱也很少,但终究还是给了一批实质性的东西。

    当然,那个平南将军什么的就无所谓了。越是到了王朝的末期,类似的头衔就越不值钱。

    由此也可以看出,帝国三百多年的积累果然不是盖的。最近几年连年征战没停,死伤士兵不知道多少,财政赤字惊人,竟然还能随手拿出这么多东西。

    先前,为了武装新组建的四个师团,陈武的战备署可谓是倾尽了全力,甚至还挪用了一批本应该配给宁海警备旅团的装备,又跟林家和大皇子进行了秘密交易,购买了一批成品,这才勉强完成了武装。现在随着战事的进行,装备武器的不断损耗,松江军前线的武备补给正面临严峻的考验。

    令人庆幸的是,阿曼人的军队体系跟帝国很像。

    上次大战的时候,天南军团的士兵就曾直接捡起阿曼人遗落在战场的武器。松江军也不例外,正是靠这个法子,再加上战备署加班加点的赶工,这才堪堪保证了用度。值得一提的是,才修缮的天南郡官道体系也帮了一定的忙,让后方的物资转运更加便捷。

    若是天南郡的情况还是上次大战时的情景,只怕前线的情况会更加困难。

    为了能够尽快从帝国那里获得这两个师团的武备,让大战以来松江军的窘迫局面会得到彻底改善,陈武当即做出决定,继续发加急奏报催促中州转运,并且亲自派了一队骑兵沿途迎接。(未完待续。)

第三百四十一章 互不相关的两个消息

    松江军治下的东南三郡。

    跟上次天南大战不同,这一次阿曼人大举来袭,造成的恐慌并没有上次那么重。尤其表现在经济上面,战争不仅让地方上的民生凋零,反而越发刺激了地方上的商业繁荣,到处都是用工荒。

    首先,随着时间进入七月,第一季的水稻即将进入成熟期。最多再要两三周的时间,就可以陆续收割,这无疑是松江和天南郡的重中之重。

    其次,松江军的战备署在大规模的招纳新兵,并且开出了很丰厚的条件。

    同样是因为前线战争的需求,松江军需要大量的军袍、牛皮、布靴、绳索、铆钉、绷带等等。这些东西虽然是由战备署筹备,但光靠自己的匠人不足以满足,最终大部分不重要的还是会分摊给民间来做。光这些产业,就吸纳了大量的劳力。

    同理,大量的伤病也引发了对伤药的需求。

    还有就是,相比于原本的松江,六大师团南下后,南峰要塞那边湿热的气候让士兵们多有不适,加上已经进入夏天,需要清热消暑之类的汤药。这些需求,刺激了天南郡本就发达的药材产业。

    除了药材外,由于路况好了很多,天南郡的木材产业也在持续的增长,招募了更多的伐木工。

    值得一提的是,这其中泉州港新开工的那批海船,就贡献了一份力量。能出海的战船跟普通的内河船只不同,对木料的要求很高。宁海郡本地的木材大都不满足条件,恰好,天南郡西侧、靠近巴延山脉的地方,就有大片的深山老林。

    另外,歪头山铁矿的扩大生产、莺歌海盐场的扩大生产。两个需要大量劳力的产业,也进一步分流了人力。

    方方面面的因素,让三郡的人力空前紧张,商业也越发发达,民间力量和经济显得十分活跃。

    这让阿曼人派来刺探的黑衣卫很不解。

    上次天南大战的时候,战争对于地方的影响可是很大的。尤其是南峰府那边。几乎一片荒废,等战争结束几个月甚至半年后才陆续恢复的。为什么这一次,情况跟上次完全不同呢?

    阎兴邦有点想不明白,他认为是经过上次后,黑衣卫在天南的力量折损了不少,再加上松江军加大了打击力度,导致黑衣卫对地方的袭扰大减,散布的谣言也没能起到效果。百姓们没有陷入恐慌,再加上战争又被南峰要塞挡在国土外。才导致战争没有影响经济和民生。

    这一点是对的,但在陈武眼中,只是诸多原因的一部分。

    由于有着超过这个时代的眼界,他看的比阎兴邦要透彻。在这个时代,战争就是劳民伤财,除了掠夺外敌方财富外,几乎无一是处。但在另外一方世界的后世,适度的战争反而能够刺激市场兴旺。带来大量的订单,尤其是军火方面的。

    这个世界虽然跟穿越前有很大的不同。科技层面也完全不在一个档次,但两者间并非没有共同性。

    相比于上次大战,天南郡和松江郡是割裂的,这次大战时,三郡被陈武提前整合成了一个共同体。有松江军借助战争下发给民间的订单,再加上之前的修路和新投产的产业。一定程度上刺激了三郡民间沉淀的财富。让这些财富的循环不仅没有受到战争影响,反而用于创造更多的财富之上。

    当然,真正能够保证这个循环顺利进行的,还是舆论的引导,让百姓和地方势力对战争的胜利充满了信心。

    若是地方豪强和士绅们怀疑松江军无法取胜。裹挟资产逃离,而不是抓住机会发财,那松江军三郡必然是逐渐凋零破败的。但《松江官报》的出现,给了政府一个控制、引导舆论的绝佳平台。

    在陈武的授意下,从第二次天南大战开打的那一刻,《松江官报》就推出了战争专栏。

    每隔三五天,都会有最新的战况消息从南峰要塞传回登州,送到《松江官报》的编辑部驻地。侯方白和手下编辑们负责从中挑选出松江军有利的情报,然后刊登出来,借助行政手段大肆推广发放。

    出于对战争的恐慌,三郡的各方势力和百姓都想知道第一手的战果,这加快了《松江官报》的推广速度。在战争开打之前,《松江官报》的发行量暴涨到九千份后,速度开始大幅放缓。虽然每期都在增加,但却不像先前那样动辄几百份的加了。但战争开打后的几个月到现在,《松江官报》的销量一下子暴涨到了14000份!

    要知道,松江三郡一共才一千三百多万人。这意味着,几乎每一千人中就拥有一份《松江官报》。

    在这个时代,已经是极为惊人的数字了,真真正正的做到了三郡的每一个城镇都能买到。

    而覆盖范围越来越广的《松江官报》,反过来又强化了松江军对舆论的引导能力。

    毕竟,按照《松江官报》上刊登的消息,阿曼人在坚固的南峰要塞碰了头破血流。每一次进攻都要死伤几百上千名的士兵,或者被摧毁了大批攻城武器,松江军的损失却微乎其微。时不时还有一个“大捷”,这期重创了阿曼人的某个王牌师团,下期全歼了某个精锐旅团……胜利不是理所当然的吗?

    既然如此,还有什么好怕的!

    除了冰冷凉的数据和空口白话的吹嘘外,侯方白还从陈武这里得了面授机宜。安排文笔出众的才子,写煽情的文章歌颂了松江军在战争中的可歌可泣和英勇表现,塑造了一批英雄将士,甚至还发了好几篇以士兵第一口吻的战地文章。从方方面面暗示松江三郡的百姓,松江军是强大的,英勇的;南峰要塞是坚不可摧、固若金汤的;阿曼人必将战败!

    而且,第一次天南大战中松江军的胜利,也给这种说法平添了几分可信度。

    既然上次都能打赢阿曼人,这次阿曼人的部队比上次还少,自然也能赢!

    来自后世的主旋律宣传,不是这方世界淳朴的百姓和地方势力们能够抵挡的。倒也不是没有人起疑心,但南峰要塞从开打到现在就一直稳稳掌握在松江军手中,这点毋庸置疑。而三郡整体的平稳,也反过来让这些人越发放心。

    大家都不慌,咱又有啥好怕的?

    正是靠着这种舆论的反复宣传,再加上松江政府对于粮价投机的果断打压和抑制,让三郡保持了足够的稳定和信心。有了这个先决条件,才有了三郡经济在战争中变得更加活跃的“反常”局面出现。

    如果说,最初《松江官报》问世的时候,松江军的高层还没有完全看懂它的意义和价值,那到了现在,但凡有一些眼光的,都已经明白了《松江官报》的厉害。对于一手推动报纸创立的陈武的先见和眼界,也越发多了几分佩服。若是没有报纸在,让黑衣卫散布的谣言产生恐慌,导致财富和百姓的逃离,那松江三郡的局面可能跟现在完全不同。

    就在这种一片兴旺的情况中,松江军控制的地盘陆续迎来了第一季水稻的收割。

    虽然最近几年帝国各地都不怎么平稳,颇有天灾出现,像封城府就曾迎来地震,但就整体而言,水土肥沃的松江郡仍旧迎来一场丰收。大量新粮的入库,让百姓和民心越发安定下来。

    帝国二十郡中,仅次于芜湖郡的五大产粮地之一,毕竟不是盖的!

    这次夏粮收割,对于松江军的重要是毋庸置疑的,陈武也难得的从战事中抽出一点精力过问了一下。不过,随着初步的统计是一个丰收,他便将注意力迅速挪了回来。倒不是说南峰要塞的正面战争出了什么变故,又或者其他地方闹出什么乱子,而是泉州港那边同时传来了两条重要的消息。

    国际惯例,一好一坏!

    坏消息是,根据军情处和黑鲨团的两方面调查汇报,确定了宁海郡的海寇余孽跟阿曼人取得了联系,并且有了一个“黑剑行动”。因为经受上次的围剿后,剩余的海寇们谨慎了很多,军情处和张家德的渠道都无法获得进一步的消息,甚至就连这个行动的名字都不敢百分百证实。

    唯一可以肯定的就是,海寇们很快会对松江军进行一次报复。

    而且,这一次有不少真正的东夷人从库克群岛那边渡海赶了过来。

    这其中,有穷困潦倒的东夷浪人,也有在库克岛上混不下去的低级武士和农奴。虽然数量、地点和具体计划都还未知,但他们的行动对松江军无疑是一个大患,更将严重影响宁海郡的地方稳定。

    至于好消息就是,从去年冬天开始到现在,经过半年多的赶工和训练,施梁表示在原宁海水师基础上扩充了近一倍的新军,已经初步拥有了出海一战的能力。再用约莫一个月的时间,就能完成所有的出海准备。

    尽管现在的平均战力比起宁海水师巅峰时差了很多,但如果只是护送兵船登陆的话,已经没有了太大问题。毕竟,阿曼王国不是勒拿人,没有像样的水师,这一点东大陆的国家人人皆知。

    这两个互不相关、但又有一定联系的消息,让陈武迅速做出了决定。(未完待续。)

第三百四十二章 泉州港的危机

    泉州港。

    比起去年以前的破败,现在的泉州港看上去恢复了不少生气。航道的清淤、军港和水师旱营的扩建,都吸纳了大批劳力,给不少找不到工作的本地人提供了一份稳定的收入。与此同时,原有数十艘战船的维护,以及一批新船的赶造,也让泉州港世代传家的船工们忙碌起来,至今还在加班加点的赶工。

    受这些新造战船的影响,押运木材、生漆的商人远道而来,在这里进行消费,又顺带运走了一批海货,无形中进一步的拉动了泉州港的经济。

    尽管陈武对水师的投入,规模还远不足以影响到整个泉州,但已经给这个曾经繁华的海港重新振作开了好头,不久前对海寇的清剿更是起到了锦上添花的效果。虽然眼下的泉州远不如当年动辄几百艘海船的鼎盛时期,但已经比前几年好多了。

    也正因此,泉州港在宁海三府之中,很快转变成了对松江军最支持的一地。

    然而,这里的百姓还不知道,一场灾难很快就会重新降临到泉州港,随时将这个好不容易恢复一点元气的海港一把推下深渊。

    超过十家的海寇,在黑衣卫的拜访下串联起来,以东夷浪人井上孝三为首,暂时捏合成了一个报复松江军的海寇联盟。这其中,固然有部分海寇是看在黑衣卫允诺的好处上参与的,但大部分海寇都是上次松江军围剿的余孽。骤然吃了那么大的亏,又被近乎从宁海郡驱逐,他们自然无法咽下这口气。

    退一步讲,即便抛开报复的因素,有松江军这样的持续高压严查,无法继续劫掠的他们也会陷入生存危机。当了那么久海寇。习惯了来钱快的杀人劫掠,这些海寇们早已经不愿意再继续闷头苦哈哈的种地了。

    此外,宁海郡内部,也有一些跟他们勾结、同流合污的地方势力在撺掇。

    整个计划敲定后,他们将会出动整整六百名精锐海寇,大肆袭击泉州港附近的村镇。诱使泉州港内的守军出城追杀。届时,搭乘南洋水师而来的阿曼近卫军团士兵趁机登陆,突袭那些忙于绞杀海寇而分散在各处的守军士兵,进而重创宁海郡的松江军力量。

    若是条件允许,阿曼人还可以伪装成归来的守军士兵骗开城门。有黑衣卫的内应出面,这个机会成功的可能很大。

    由于派了快船先行,此刻泉州港的黑衣卫已经收到了南洋水师舰队主力的消息,如无意外将于未来几日到一周间抵达东大洋的近海之上。真要是被他们得手,不管是海寇还是阿曼人。都不会介意顺道把整个泉州港搬空,最后付之一炬,以报复该死的松江军。

    那些海寇头子之所以甘愿被阿曼人利用,充当打头阵的炮灰,很大原因正是冲着这个而来。

    整个黑剑行动的详细内容,只有几个海寇头子知道,普通海寇只知道阿曼人的黑衣卫参与了,更多的一无所知。最大限度防止了泄密。但幸运的是,松江军还是发现了一些痕迹。并且顺藤摸瓜知道了“黑剑行动”的存在。

    尽管对这个计划具体内容尚不确定无所知,但只要提前知道就好办得多。包括沙洲、花莲在内,整个宁海三府都已经进入了外松内紧的状态。恰好这时候,帝国的第一批军资已经从清河郡拨付,就近运抵松江,军部立即将这批武备发往宁海。交付给了原本武备被挪用的宁海警备旅团。

    这四千人虽然是纯粹的新兵,但随着战备署的新兵训练不断完善,又更换了武备,他们的战斗力得到了不小的长进。何况,这次战斗是为了保卫自己家园不被海寇报复。大部分本地士兵都能爆发出成倍的战力和斗志。

    在军情处的评估中,他们在这一战中可以发挥出接近帝国二线部队的水准。

    提前有准备的情况下,普通的海寇袭击奈何不了他们。

    为了保险,陈武当然不会只做这一手准备。在他的命令下,登州警备师团的第三旅团东进,移动到了松江郡乌山府和宁海郡沙洲府的交接处,随时可以越界支援。

    松江军第六混编师团的第一骑兵旅团,也提前机动到了泉州附近。

    只是对付一些海寇的话,出动一个旅团的骑兵无疑是太小题大做了。但不要忘了,陈武本就有借助宁海水师在阿曼腹地登陆、在清迈平原上大肆破坏、牵制的想法。这个骑兵旅团,不过是提前来了一段时日罢了。

    多了这样一道额外的保险,松江军在宁海郡的力量就非常可观了。

    别看它只有正常州郡一半大的地盘,却汇聚了宁海警备旅团、松江军第六混编师团的骑兵旅团、扩充后的宁海水师,再加上三府的城防营和边界随时可以增援的四千登州警备部队,总数几近20000人!

    纵然这些部队战力参差不齐,但再怎么也是正规军,尤其是四千松江军的宝贝骑兵。若是这样都挡不住海寇,那宁海海寇们的实力只怕早就可以割据一地称王称候了。

    两边的谋划和准备,差不多同时完成。只等载了4100名士兵的南洋水师抵达近海,黑剑行动就会迅速发动。其中,四千轻步兵是隶属于阿曼王国近卫军第三师团的精锐;另外一百人是随行的骑兵。

    在阿曼人看来,松江军主力被尽数调到南方的情况下,宁海郡这边兵力处于真空期。只要不强攻大城,这四千近卫军精锐就是无敌的存在。

    几天的时间就这么一点点过去。

    泉州港依旧热闹不已,但表面的生气背后却隐藏着涌动的暗流。松江军并不清楚海寇们的具体行动时间,甚至不能完全断定他们一定会在泉州港发动,只是根据越来越多的蛛丝马迹推断,最可能的目标就是这里,而且时间应该也不会太远了。

    谁都知道,涉及这么多人的大行动,准备的时间越长,出纰漏泄密的可能性也越大。

    终于,七月三十一号的清晨!

    在海寇们已经等的不耐烦的时候,南洋水师的舰队终于姗姗来迟。加上十几艘阿曼人自己的战船,这支总计超过两百艘的船队在海上淡淡的盐雾遮掩下,浩浩荡荡开到了东大洋的外海之上,距离泉州港约有半日的航程。因为不愿意过度刺激帝国,这些船队全部悬挂的阿曼王国的水师旗帜。

    接天蔽日的船帆云影,让这些见多识广的海寇们不由吃了一惊。

    阿曼人这次真的下了大本钱了!

    这么庞大的舰队,根本不可能瞒得了太久,消息随时可能走漏。事实上,来的路上他们就已经击沉了好几支小规模的渔船船队。尽管天色不是很好,但阿曼人跟海寇们接头后,仍旧决定立即发起黑剑行动,进攻泉州港。

    对阿曼人来说,有一个对他们很有利的消息,那就是松江人应该不知道南洋水师的存在,主力缩在泉州港中。而现在,从海上吹来的季风风向又对他们有利。南洋水师可以放出子母船,在上面堆积柴火黑油,以火攻焚烧海港,将整个宁海水师连同泉州港的军港一并送入火海。

    “穆沙将军,请恕我拒绝!”

    南洋水师的提督巴同和一脸高傲的摇了摇头,回绝了负责统帅这支阿曼部队的将军。先前签订借兵的条约时,两边说的很清楚。南洋水师只负责运兵,并不会跟帝国人交手。

    “可是,如果不摧毁宁海水师,提督如何能保证顺利登陆呢?”穆沙眼中闪过狡诈的光芒,一脸诚恳的道:“我知道贵方跟乾元帝国有海贸上的往来,也跟东海郡那边有些交情。但在宁海水师眼中,你们就是我们阿曼人的舰队。纵然提督不愿意交火,也无法保证宁海水师不会主动找上咱们。”

    闻言,巴同和脸上多了几分犹豫,略一思索后道:“这并不是难题,我们可以在距离泉州港更远些的地方放你们登陆,尽量避开宁海水师。”

    “不不不,这可不行!”

    穆沙铁了心要将南洋水师拉下水,怎么肯轻易同意对方的提议。正欲继续劝说,却看到巴同和的脸上多了几分不满,一字一句的强势说道:“穆沙将军,这是我的舰队,如何做不需要你指点,明白了吗?”

    阿曼人的近卫军虽然厉害,但这里是东大洋之上,近卫军被分散在一艘艘的运兵船中!

    眼下的形势,巴同和掌握了绝对的局面,根本不怕穆沙。

    见这位水师提督突然发火,穆沙心里闪过几分恼怒和不甘,但并不敢跟对方真的撕破脸,只能无奈的耸了耸肩,乖乖选择了退让。

    “目标,泉州港南侧十里,送咱们的友军登陆!”

    看到穆沙妥协,巴同和脸上这才缓和起来,对大副下达了命令——先前跟本地海寇的交流中,他们已经重新核准了自己的位置。

    阿曼人跟帝国人的战斗,他可不想随意掺和进去,让自己的手下替阿曼人送死。更何况,帝国的水师未必就像阿曼人想的那么毫无防备,子母船的火攻未必会收到效果。

    随着海寇们先行登岸,拖延了差不多半日之后,南洋水师的旗舰打出旗语,整支庞大的舰队随即开始整齐划一的转向,缓缓驶向了岸边。(未完待续。)

    ps:  因为这一章的剧情修改的久了点,导致第二章没能码出来……书友们见谅,奥丁也是努力在写!

第三百四十三章 骑兵们的遭遇

    天色阴沉着,天际黑压压的一片乌云,隐隐还有雷光闪动。

    空气中多了一股压抑和肃杀气息,伴随着海风猛的吹过,有零星的雨滴落下,看上去似乎一场大雨即将降临。热闹的泉州港,因为这场即将降临的骤雨暂时冷清了下来,街上只有寥寥行人还在赶路,无不是脚步匆匆。

    “黑云压城城欲摧啊!”

    有城防营的将士眺望着天空,莫名的想起了这诗句。就在这一刻,视线的尽头出现了几名打马狂奔而来的骑手。随着距离拉近,城墙上值守的一名军官可以清楚看到骑手脸上的惊慌和急切。

    出事了!

    早在一周前,上面就暗暗提醒了他们可能有大变。看到这些赶来报信的骑手,军官的心猛的不安起来。

    因为这会城内人不多,再加上情报紧急,骑手直接纵马入了城,惊人的消息随即传开。

    大批海寇卷土重来,明火执仗的出现在泉州港附近的五水镇外,扬言要对松江军先前的剿匪进行报复。

    几乎是一前一后,军情处安插的密探传来了紧急消息,在望海县的附近也发现了不下数百人的海寇踪迹,情况十分危急。

    “海寇们没有攻击泉州港,而是分头袭击了周围的村镇?”

    两方面的消息迅速汇总到了军情处,引起了柴一的注意。看着标记在地图上的两处地点,他心里恼怒的同时,又有种莫名的不安。可乍看上去,并没有什么可疑之处,就是单纯的海寇余孽在进行报复和劫掠。

    罢了,管它究竟有什么阴谋。松江军一概以绝对的力量碾压过去就是。

    这样想着,他暂且放弃了追究那一丝隐隐的不安,迅速将情报转给了等待已久的松江军第六混编师团的骑兵。

    一刻钟后,两支各五百人的骑兵部队疾驰而出,分别奔向了五水镇和望海县外。

    酝酿已久的大雨恰好在这一刻滂沱而下,虽然遮掩了骑兵们的视线。但凉丝丝的雨点却祛除了暑意,让这些骑兵们精神一振,身上的杀机越发凛然。出于保密考虑,除了军官外,普通骑兵大都还不知道要南下走海路登陆的事。一想到就是这些海寇,害得自己奔波老远从前线赶到这里,骑兵们就压抑不住要拿他们祭刀的冲动。

    “该死,竟然下雨了。”

    同一时间,井上孝三才刚刚带人攻破了五水镇。正在大肆洗劫。

    由于清理地方团练、将警察局推到乡镇一级的政策,还没在宁海郡完全推广,五水镇得以保留了一些力量。虽说跟几百名刀头舔血的海寇没法比,但毕竟是一个有五千多人的镇子。知道海寇们的凶名,很多自发前来防守的青壮都很卖命。虽说他们最终还是被海寇们杀溃了,但着实耽误了不少时间,更是造成了十几名海寇好手的伤亡。

    这其中,就有四个跟井上孝三一起从库克岛过来的东夷浪人。

    这让井上孝三很有点心疼。

    若不是恰好下起了大雨。他非得一把火烧了整个五水镇来泄气不可。饶是如此,井上孝三还是命手下屠了一批百姓示威。

    闷雷声在天边响起。眼瞅着值钱的东西搜刮的差不多了,井上孝三决定撤离,寻找下一个目标。

    他很清楚,自己这边的任务就是尽可能的制造混乱,吸引泉州港的守军,给阿曼人的近卫军登陆创造最有利的条件。洗劫一个五水镇不过是顺手为之。得到的好东西有限。若是能够打开泉州港,那才是一场惊天的富贵!

    然而,几百名海寇中,毕竟不是每个人都像他这么贪婪凶残的。

    先前的战斗和刚刚的洗劫中,就已经耗掉了大批海寇的体力。现在又赶上了一场大雨。很多海寇的惰性涌了上来,躲在了屋中死活不想出来。井上孝三纵然不满,也拿这些并不全部归自己领导的海寇没办法,只能召来几个其他海寇的头子,道:“诸君先前都看到了,五河镇的报信骑兵闯了出去。这里离泉州港也就几个时辰的路,你们就不怕泉州港的守军杀过来么?”

    “那么慌干嘛,累了一天了,多少歇会还不行?”

    “下着这么大的雨,就算泉州港的守军应该也不会出来吧?”

    几家的回答,竟然巧合的类似。

    井上孝三又不能抛下他们独自行动,只能继续等下去。好在以几个老海寇对泉州府天气的了解,这样的大雨往往持续时间不长,他们大可以在这里等雨停在出发。

    这点时间,松江军就算冒雨强行赶路应该也是追不上的。

    然而,如果井上孝三知道自己的情报有误,松江军已经秘密将一个骑兵旅团从南峰要塞前线调过来,并且就藏在泉州港附近,他就绝不会如此大意了。

    可惜的是,这个世界上没有如果。

    雷雨并没有持续太久就很快小了起来,尽管始终没停,但原本被严重影响的视界却已经基本恢复。在五河镇村口垛檐下的两名海寇无意中抬起来头,忽然面色大变,仔细瞅了几眼,火急火燎的跳了起来,一边往镇子里跑一边高声示警。

    他们视线的尽头,大批浑身被大雨浇湿的骑兵,正在奋不顾身的往镇子这边赶。

    在风雨声和偶尔响起的雷声遮掩下,两名忙于互相吹嘘的海寇大意了,延误了最佳的示警时间。在两人的喊声中,数百名海寇惊慌失措的从各个躲雨处中跑了出来,顶着小了很多的雨幕开始集合。

    “果然还在!”

    领头的骑兵统领眼尖的很,远远看到了五河镇内仓促集结的海寇,脸色大喜。一甩马鞭,一马当先的冲了上去。

    队伍中射术最好的一批骑兵,已然开始远远张弓搭箭。

    陈武的骑兵部队,全都是按照帝国的主战部队标准训练的。此刻对上这些海寇,尽显了他们的力量。先是冲锋的途中两轮箭雨,然后五百名骑兵呼啸而至。尽管因为积水的地面,没敢提到最快的速度,但落在海寇眼中仍旧有着排山倒海般的气势。

    “不可能,这不可能!”

    远远看着那些如狼似虎的骑兵,井上孝三几乎惊呆了。

    并不完全是因为松江军来的如此之快,更多是由于情报的失误。宁海郡中,根本没有这样成规模的骑兵!

    可事实摆在面前,就算再绝望也没办法自欺欺人。

    “退守到庭院中!快!”

    他反应也算快,意识到无法凭这些海寇的联军正面对抗骑兵,于是立即下达了命令。

    事实上,不用井上孝三下令,很多海寇就已经动了跑路的心思。顶着有些散乱的箭雨,一窝蜂的逃进了附近的几家院子,希望依托院墙抵御骑兵的冲锋。尽管有不少反应慢、腿脚也不利索的海寇落在后面,被箭雨射杀或者被冲杀,但大部分海寇还是顺利退入了民居中。

    但是,这仅仅是稍微延缓了他们的死亡罢了。

    骑兵们压根没有强行杀进去的想法,全体骑兵整齐划一的停下,一轮接一轮的箭雨射了进去。相比于刚刚的骑射,现在的射击精度和威力都大幅提升。当配发的两个箭袋全部射光后,几家民居已然被密密麻麻的箭矢覆盖成了刺猬。

    最初的几轮,还能听到接连的惨叫声,到最后几轮箭雨俨然已经一片死寂。

    只有无数箭矢破空的嗖嗖声!

    可以料定的是,屋内一定还藏有不少海寇,但在眼下的局面,这些人已经是瓮中之鳖!

    最终,井上孝三带领的海寇还是没能幸免。得知松江军的骑兵杀了回来,被欺压惨了的五河镇村民们赶了回来,红着眼推倒了围墙,伙同骑兵们一起将所有幸存的海寇合力歼灭。

    ………

    差不多同一时间。

    望海县那边的海寇,也被骑兵们追了上来。

    相比于井上孝三,这一伙海寇们的运气要好一些,遭到袭击的时候是在野外。有人见势不妙,翻身骑上了顺手牵来、用来驮运劫掠财富的土马,慌不择路的开始疯狂逃亡。尽管五百名骑兵很快将四散逃跑的海寇解决,但先前骑了马的海寇却趁机逃远了。

    “追!”

    骑兵们并没有任何犹豫,分出一队五十人的骑兵尾随追了上去。

    才下过大雨的路面十分泥泞,先前老马留下来的蹄印清晰可见,倒不虞会追丢。

    战马的速度和耐力毕竟远超普通的土马,不过短短十多里,先前逃亡的两名海寇就被追上。看到松江军骑兵尾随杀来,海寇们吓得魂飞魄散,一匕首插在了土马身上,用剧痛刺激了胯下已经快精疲力尽的坐骑,勉强又提起了一点速度。

    望海县本就距离泉州港和东大洋海边不远,也正因此才会有这个得名由来。这一追一逃之间,不知不觉中俨然已经快到了海滩。

    “还想逃到海上?做梦!”

    追杀的五十名骑兵看穿了海寇的企图,大怒之余催动马力,加快了速度。然而,就在依旧阴沉的海面已经出现在视野中时,五十名追杀的骑兵不约而同的瞪大了双眼,陷入了震惊和呆滞之中。

    “天哪,究竟发生了什么!”(未完待续。)

第三百四十四章 孤军

    视线所及,东大洋的近海之上,不知何时多了密密麻麻的战船。

    最近的距离岸边约有几海里远,最远的一直往外延伸。其中块头最大的少说也得有一千两百料,仅仅比帝国最大的福船小一号。视线再往岸边前移,可以清楚的看到大批的小船从运兵船上放了下来,载着装备酷似帝**的士兵缓缓登岸。

    但是,这些水师悬挂的旌旗却很显眼,阿曼人!

    这些无意中闯到登陆点的骑兵不知道的是,宁海水师在近海的巡逻船队已经在他们之前发现了南洋水师的痕迹,可惜还没看清就遭到了驱逐。但军人的本能,还是让这些尽职尽责的骑兵们意识到了巨大的危机。

    伴随着撕心裂肺的喊声,骑兵迅速用弓箭射杀了退到海边、无路可逃的两名海寇,然后立即拨转马头返回报警。

    “该死,登陆地点竟然被宁海人提前发现了!”

    在五十名松江骑兵观察到南洋水师登陆的一幕时,快船上的阿曼王国近卫军部队也陷入了惊怒交集的地步。等他们优先把随行的一百名骑兵送上岸,企图追杀那批骑兵时,五十名骑兵早已经望尘莫及。

    两名逃到这里的海寇已经失去了生机,没能吐露任何有用的东西,让第一批登陆的阿曼人摸不清泉州附近的真正形势。但他们能明显感觉到,海寇的行动似乎不是很顺利,有什么未知的变数出现了。

    “告诉回去的水手,让咱们的人加快登陆速度。”

    阿曼骑兵的大队长回头看了一眼。心中有种不祥的预感。

    ………

    傍晚之前。远比海寇的报复行动更加震惊的消息传到了等待捷报的军情处和泉州政府。这个预料之外的情报带来的影响几乎犹如核爆。

    若不是水师和报信的骑兵同时传回消息,几乎没人敢相信自己听到的哪怕一个词汇。

    阿曼王国的水师大举入侵,在泉州港附近登陆!

    “不是说,黑剑行动只是海寇们的报复么……”柴一脑袋飞快的思索着,神色空前的凝重。他很快意识到,松江军的军情处并没有收集到全部的情报。或许,海寇们造成的骚乱只是黑剑行动的部分,真正的核心在于随后登陆的阿曼人!

    可是。阿曼人哪来的那么多水师?

    尽管宁海水师报来的消息,并没有给出太准确的数字,但有一点可以肯定,规模比现在的宁海水师大很多,超过一倍也说不准。可实际上,阿曼人的水师究竟如何,那是东大陆各国都清楚的。如果真有那么多海船,阿曼人在南峰要塞那边何至于碰壁到现在。

    想不通!

    然而,眼下的重点已经不是弄清阿曼人的水师从何而来了。当务之急是弄清楚阿曼人登陆的真正规模,并且派兵挡住这支阿曼人的奇兵。

    消化了这个消息的冲击后。柴一现在心中仅有庆幸二字。幸好松江军这边先前做了充分的准备,更有一个旅团的骑兵群坐镇。

    可以肯定。阿曼人千里迢迢派来登陆的部队,必然是少有的精锐。光靠宁海警备旅团,以及还在两郡边界处停靠的登州警备部队,多半不足以跟他们对抗。眼下能承担重任的顶梁柱,唯有这几千骑兵!

    “我们没有时间了,必须尽快行动起来。”

    作为被甘兴看好的得力下属,柴一迅速将情报整理出来,发给了涉及的各部军队,同时将宁海郡的大变以六百里加急的速度送往了登州和前线。万一宁海郡的战事不利,就必须要动用更多部队来堵截、消灭这支阿曼人的奇兵。

    最先做出应对的,是宁海三府之一的泉州府。

    得知了阿曼水师的登陆,泉州港就已经从外松内紧的状态中全面进入戒严状态,封锁了除靠海一面的三面城门。宁海水师也紧急动员了起来,顾不得海况不佳,做好了出港作战的准备,同时派快船先行,抵近阿曼人的水师进一步侦查。

    敌人的水师规模似乎很大,但既然要带大量的兵员跨海登陆,就必须得腾出大量的空间携带粮草清水。这些物资,和登陆部队本身,将会占用舰队的大量空间,严重影响水师的战力。

    正因此,就算知道宁海水师现有规模不如敌人,水师提督施梁也敢于亮剑一战。

    何况,敌人已经打到了头顶上,就算想不还击也不行了!

    除了做好了守城准备的泉州港和积极备战的水师外,泉州附近的几支军队也在夜色完全降临前收到了命令:夜间提高警惕,不怕一万、就怕万一,并在天明之后积极靠拢。倒不需要完全汇合,但宁海警备旅团必须位于松江军骑兵十里内的范围,这样一旦交战才能迅速得到增援。

    另有骑兵披星戴月,分别朝沙洲、花莲和交界处的登州警备部队报信。让登州警备师团的第三旅团越境,以尽快加入宁海郡的作战序列。

    一连串的情报发出的同时,又有更多的详细情报汇总过来。

    战场的形势,正在迅速被坐拥地利人和的松江军摸清:阿曼人的大规模登陆,在天黑之前全部完成,并且很快建立了一座初具雏形的营盘。可以料想到,登陆的第一个夜晚,阿曼人的防备必然极为警惕,想要袭营应该是不可能了。

    至于负责护送、登陆的水师,似乎并没有跟帝国交战的意思。得知宁海水师出港徘徊,有朝自己这边靠近的意思,阿曼人的水师几乎受惊一般,立即放弃了往岸上输送最后一批的想法,连夜拔锚南下,将已经登岸的阿曼步军抛弃在了泉州港以南的十里处,看上去完全没有进一步提供掩护的想法。

    “阿曼人的水师逃了?”

    这个不战而退的举动,不仅仅让施梁大为惊讶、让泉州的政府松了口气,也让一片凝重气氛的军情处愣了。

    “难道说,这支水师部队是赶着回去运送第二波登陆部队?”

    有情报人员这样分析着,但这个推断不管怎么看都不靠谱。所谓奇兵,最重要的就是出其不意。而运送步军在敌后登陆这种事,以水师往来的速度怎么看也得一个月。若是这期间,松江军没能解决第一支登陆部队,那有没有第二波部队根本不重要。若是解决了,同理……第二波部队根本没必要来了!

    “会不会是阿曼人的水师徒有其表,只是个样子货,不敢跟咱们的宁海水师交手?”

    很快又有人提出了这个推断,但同样也无法服众。

    如果是帝国的东海水师在这里,阿曼人的水师避战还能说得通。但宁海水师的孱弱,跟阿曼人没有水师一样,同样不算什么秘密。就先前那支登陆舰队的规模来看,比宁海水师只大不小。就算真的实力不济,也至少交战试一试再退也不迟啊。

    何况,就施梁那边送来的判断,阿曼人的水师瞧上去有些奇怪,但训练颇有不错,不像是新建的水师。

    没人能把真相想到安达曼联邦上,甚至在场的很多人都没听说过这个在南洋上的城邦王国。但有一点可以肯定,阿曼人的水师似乎没有掩护那支奇兵的想法。

    这意味着,登陆的那支部队已经变成了孤军!

    只要宁海水师重新将附近海域封锁,这支阿曼人的精锐就将彻底陷入包围。得不到补给和增援,甚至就连失败也没有了退路,只能在海边被消灭。

    做出这个推断,原本因为阿曼人突出奇兵、大举登陆的阴霾,消散了很多。

    好几个军情处的情报人员轻松之下,甚至开起了玩笑,言称阿曼人那边有高人,竟然能跟咱们的总督想的一模一样。同样的走海路绕到敌方腹地登陆,甚至就连发动的时间、选择的港口都有相通之处!

    一个凝重的夜晚,在双方的沉默中缓缓度过。

    天色一亮,蓄力了一晚上的松江军顿时犹如拧紧了发条一般,全力发动了起来。随着更进一步的侦查传了回来,松江军几乎彻底掌握了整个战场的态势。

    登陆的阿曼人看上去训练有数,规模约为一个旅团,并带有少量骑兵。松江军派去侦查的侦骑,已经跟这些骑兵几度交手,各有伤亡。

    在这四千阿曼步军的东面,是已经被宁海水师封锁的东大洋;北面,是严阵以待的泉州港;西面,是正在迅速汇合的四千宁海警备旅团和四千松江军骑兵。

    留给阿曼人唯一的出路,在于南下,或者就地防守!

    松江军希望看到的,无疑是后者。只要能拖上一周,等边界处的登州警备师团赶来,封住阿曼人的南面,那就能对阿曼人形成全面的合围。西、南两个方面各有四千步军,骑兵游曳在旁边寻找进攻或者增援的机会。必要的时候,水师也能抵近了帮忙,甚至直接登录袭击阿曼人的背后。

    不得不说,阿曼人的这手奇兵,看出了松江军的弱点,若能成功必然能起到决定胜负的效果。但可惜的是,他们的运气差了一筹,恰好跟陈武的计划撞到了一起。

    巧合之下,本应该是一场酣畅淋漓的绕后奇袭,变成了阿曼人主动将精锐送入了松江军的合围。

    在那支规模庞大、但却不敢接战的水师匆匆离开后,这支孤军已然成为了松江军的盘中餐。只不过,它的骨头硬了点,想要吃下必须得小心被咯掉牙!(未完待续。)

第三百四十五章 死中求活

    或许是昨天下了大雨的缘故,潮湿的空隙混杂着淡淡的海腥味道,在泉州港附近笼罩了一层若有若无的雾气。

    统帅这支精锐军队的穆沙将军,带着凝重的神情从有些湿漉漉的营帐中走了出来。在两名亲卫的随从下,巡视起安静的营盘。

    在海上航行了那么久,哪怕是靠近海岸,浪涛没有想象的那么大,仍旧让绝大部分没见过海的近卫军士兵吃尽了苦头。加上昨天完成登陆后,他们觉察到了宁海郡的异常变故,一夜间没敢太过放松,很多刚醒来的士兵眼睛周围都出现了黑眼圈,可以明显看到疲惫。

    没有两三天的调整,只怕难以恢复巅峰的状态啊。

    在戒备严密的营盘内转了半圈,穆沙得出了这个结论,心情有些沉重。

    这时候,已经升起的太阳逐渐驱散了笼罩在营地周围的淡淡雾气,露出了阿曼人营盘周围的情况:往南是一眼望不到边的滩地;往西延伸出几里、视线的范围内可以看到一条官道,只不过此刻官道上一个人影也看不到;至于北面十里开外,地平线尽头更远的地方,就是泉州港的边缘!

    环视了三面,他扭过头看向了登陆方向的东大洋。

    运送他们前来的安达曼城邦的舰队,早已经消失无形,取而代之的是帝国人的宁海水师。那帮贪生怕死的南洋商人,不仅不愿提供保护,甚至在得知宁海水师出港时,连最后一批补给都没送上岸就匆匆逃走了。

    “该下地狱的混蛋们!”

    穆沙发誓,若是自己这趟能够回去,必然要上报萨拉丁陛下,给那些南洋的商人好看!

    在他这样暗暗发狠的时候。哒哒的马蹄声响起。

    一队侦骑从远处赶了回来,相比于天色将亮时出发的十人,顺利返回的仅仅只有四人,其中两人身上还带着箭伤。

    “情况如何?”

    穆沙很在意他们带回的消息,立即命亲卫招来了那两名幸运的骑手,询问起营盘周围的情况。

    “很多骑兵!”瞧上去有些心悸和惭愧的骑手努力定了定神。给穆沙将军带来了一个最糟糕的消息:“宁海人动用了数目未知的骑兵,在咱们周围撒开了一张大网,三面封锁了咱们。我等试了几次,均没能冲出去,甚至没能摸清宁海人的底细,反而被射杀了好多弟兄。”

    “怎么会这样?”

    穆沙的脸色难看了起来,想不明白宁海郡哪里冒出来的那么多骑兵。

    不是说,松江军已经把全部的主力拉到了南峰要塞之下么?

    他思索片刻,再次发问道:“那。黑衣卫说的那些海寇们有消息吗?他们是否已经被那些突然出现的骑兵消灭了?”

    两名侦骑摇了摇头,默然没有答案。

    如果按照黑剑行动原本的计划,现在海寇们应该正兵分两股四处流窜,并引走了泉州港内大量守军。同时,负责串联协调的黑衣卫会派人来登陆点跟他们联络,合伙剿灭宁海守军,然后视情况决定西进或者夺取泉州港。

    然而,这个计划仅仅一天就已经出现了难以想象的大问题:先行登陆的海寇们杳无音信。很有可能已经被歼灭;本应该兵力空虚的宁海郡更是突然冒出来大量骑兵。

    “将军,事不可为。咱们必须立即行动起来。卑职怀疑,松江军很可能提前得知了咱们的计划,在这里布置了一个圈套。卑职担心,在这里停留的时间越久,情况就对咱们越发不利。”

    向他提议的,是这支近卫军部队的旅团长黎文匈。

    作为这支部队的统领者。他本应该是登陆的主导。只是这次走海路绕后登陆的战斗干系重大,黎文匈在军中的资历又有点浅,萨拉丁和大将军燕化晖有点不放心,这才另外安排了穆沙将军全权负责。

    “没摸清咱们周围的情况,贸然行动不妥吧?”

    穆沙的态度有些游移不定。道:“咱们连周围到底有多少敌人的骑兵都不清楚,现在有临时修起的营地还好些,万一行军途中被袭击,那岂不是……”

    见穆沙的态度有点保守,黎文匈据理力争道:“松江军没有重骑兵,以咱们近卫军的军纪和实力,并不是太惧怕普通的轻骑兵冲击。由于海船的空间有限,咱们只多带了半个月的粮草,部队在这里拖不起的。眼下的当务之急,是一边动起来,一边洗劫筹措粮草——必要的时候,甚至可以设法攻占一座城市作为临时的据点。”

    黎文匈的分析,戳中了穆沙心中的隐忧,也让穆沙的态度从犹豫中偏移。

    他知道,近卫军面临的形势事实上比黎文匈说的还严峻。粮食的话还算好,适当减少供应完全可以支撑二十天。真正缺乏的,是可以饮用的清水!

    闭眼吸了口气后,穆沙将军下达了全军拔营的命令。

    作为阿曼王国的王牌部队,尽管营盘内的近卫军士兵大都还没从海上的煎熬中恢复过来,但听到了上司的命令还是毫无怨言的迅速行动起来。短短半个时辰不到的时间,匆匆吃了干粮的士兵们就做好了准备。

    然而,就在他们即将拆掉营盘出发的那一刻,松江军出现在了地平线的尽头。

    宁海警备旅团的四千步军,带着略显不安的和忐忑的心情,抵近了近卫军营盘的三里外。在他们的斜后方,阿曼人视线可及的地方,还能看到飞扬的尘土和大批快速接近的骑兵。

    正准备拔营的近卫军士兵顿时紧张起来,一个个停下了手中的准备。

    “一个地方警备旅团,一个骑兵旅团!”

    驻足观察片刻,大致确定了自己需要面对的敌人数量,穆沙的心情不仅没放松,反而越发沉重了。那个跟自己同等人数的步军,他并没有放在眼中,近卫军只需要一波进攻就能打垮对方。但是,难就难在对方的步骑结合上——看的出来,松江军的指挥官很聪明。

    “备战吧。”

    穆沙将军无奈的叹了口气,改变了原有的命令。

    敌人的部队都已经杀到了营盘之外,他们就算想走也走不成了。

    随着号令传开,近卫军有条不紊的重新转入了战斗阵列。值得庆幸的是,敌人来的时间刚好,若是再晚一点,他们的营盘就要全部拆掉了。而现在,近卫军士兵至少还有一个虽然说不上完备、但却绝对不算简陋的营盘,可以凭此抵御敌人的进攻和骑兵的冲锋。

    不过,松江军的动作有点出乎了他们的预料。

    抵近到三里之后,宁海警备旅团就地停下,并没有摆出战阵直接进攻的意思,而是就地立起营盘,同样摆出了一副守势。

    “竟然不进攻?”

    穆沙和黎文匈脸色都为之一变。

    松江军不着急进攻,最可能的原因只可能有两个:一是他们知道阿曼人粮草不足,打算耗到自己这边因为缺粮而崩溃;二是松江军还有更多的援军在路上。

    不管哪一点,对近卫军来说都不是好消息。

    眼看着对面的宁海警备旅团营盘逐渐成型,穆沙是很想在这一刻趁对方立足未稳,发起一波强袭的。但敌人显然也不笨,只有少部分士兵在忙碌,主力仍旧严阵以待,骑兵更是堂堂正正侯在旁边,让穆沙不敢轻易冒险。

    万一自己在进攻中,真的被敌人骑兵旅团冲散,那整个登陆部队会一战葬送,连带着阿曼王国的北伐大计都会因此停滞。

    这个责任和风险,实在太大了。

    “全军听令,轮流警戒,余部返回休息!各联队长前来中军帐开会。”

    眼看着对面的敌人确实没有进攻的意思,而是想这么对耗下去,穆沙再度下达了命令。他要跟手下商讨一个应对眼前恶劣形势的办法,以便死中求活!

    ………

    “你觉得,对面的阿曼近卫军旅团会怎么做?”

    眼看着己方营盘已经成型,对面的阿曼人仍旧没有动静,柴一就知道对方暂时没有主动进攻的想法了,侧过头看向宁海警备旅团的旅团长。

    “不知道,如果是我的话,或许会选择夜袭?”

    白天的话,有四千骑兵压阵,阿曼人不敢乱来,夜间就不好说了。近卫军可是阿曼人的王牌,绝对有发起夜袭能力的。黑灯瞎火摸不着情况的话,松江军的骑兵是不敢随便出动的。

    若是偷袭得手,阿曼人一夜间吃掉四千步军,之后的压力会小很多。

    “这的确是一个办法。”

    柴一点了点头,如果阿曼人存了搏一把的想法,那多半会这么做。若是阿曼人的将领性格求稳,那也不排除会连夜拔营逃走。论体力和韧性的话,宁海警备旅团的士兵是比不过这些近卫军精锐的——尽管这同样有着极大的隐患。

    不过,别管对方选哪一个办法,掌握了大好局面的松江军只要自己不犯错,这支阿曼人近卫军的下场就是注定的。

    随着宁海警备旅团的士兵入驻营盘,两边的部队不约而同的开始了养精蓄锐。松江军这边固然摄于近卫军的力量,不敢主动打上门;阿曼人的四千近卫军同样忌惮松江的四千骑兵,两边都在等待夜色的降临!(未完待续。)

第三百四十六章 虚虚实实

    入夜了。

    松江军的营地,燃起了不少火把,在黑夜中颇为显眼。或许是出于对己方军力的自信,松江军并没有刻意加强夜间的防范。若是赶到午夜时突然发起袭击,以近卫军的强大实力,未必没有偷袭得手的可能。

    只要能在天色亮起之前结束战斗,并且就地掌握了松江军的营盘,这场战斗就算他们大获全胜。哪怕接下来仍旧要面对数量惊人的松江骑兵,但等待他们的至少不再是完全的绝望。

    要不要赌一把?

    诱人的念头在穆沙的心里徘徊着,黑暗中,他负着手远远打量对面的营盘,最终嘴角露出了一丝讥讽。

    他从敌人的这番布置中看出了两个字:“有诈”!

    松江军的想法是好的,通过表面的布置引诱他们夜袭,但穆沙能分明感到,对面营盘的火光下面隐藏着一个致命的陷阱。若是自己真的孤注一掷率队冲进去,那等待他们的多半是被合围。到那时,再精锐的部队多半也会因为混乱和绝望而崩溃。

    只能说,松江军的手段还是显得太过刻意了一些,暴露了他们的真实想法。

    当然,也不排除有那么一两分可能,是敌人真的大意了。但跟陷阱的可能比起来,那个概率太低,不值得他去冒险。与其去赌一把,不如连夜撤离,在移动中寻求机会,扭转必死的结局!

    夜色深了起来,白天养精蓄锐的大军悄无声息的完成了集合。

    四千近卫军士兵都已经知道了自己的处境,也知道这一战如果不能胜利。多半就要战死异乡。可以说是一支哀兵。

    军心士气可用!

    借助不算明朗的月光和远处隐隐的火光。穆沙满意的打量这这一幕,最后下了命令。

    擂鼓!

    敌人并不傻,未必想不到他们会连夜溜走。如果一整夜迟迟没有动静,未必不会做出试探之举。想要争取尽可能多的时间,就必须让敌人摸不清虚实。

    登陆后只剩下六十余骑的骑兵,被刻意留了下来。

    他们接过了鼓锤,奋力擂响了战鼓。雄浑的鼓声在黑夜中传出很远,还有突如其来的喊杀声。让安静的松江军营地出现了骚动。

    这是怎么回事?

    如同阿曼人预料的那样,松江军的确在营地周围设了埋伏。只要阿曼人冲进来,就会遭到士兵合围、乱箭齐发。然而,阿曼人并没有偷袭,反而直接明火执仗的喊杀起来,这是想做什么?

    所有的松江军将士,心里都有不解和惊疑。

    军官们在搞不清阿曼人企图的情况下,同样不敢乱来,只能叮嘱埋伏好的伏兵们提高警惕,随时准备应对阿曼人可能的袭营。

    喊杀声并没有持续太久。

    鼓声却并没停。片刻之后,一队骑兵冲到了松江军营地的阵前。在黑暗中大肆叫骂嘲笑起来。

    “愚蠢的松江狗,竟然摆出如此明显的埋伏。殊不知,我家将军早已看穿尔等计谋!”

    “区区雕虫小技,也敢在我阿曼天军面前卖弄,着实可笑至极。”

    “一群无胆鼠辈!”

    “有种的就直接进攻我军的营盘,摆下如此破绽百出的埋伏,也不怕贻笑大方!”

    骑兵们破口大骂半响,见松江军没有人出来,这才无趣的拨转马头撤离,战鼓声也在不久后停了下来。

    松江军的营地中,士气不免为之一挫。

    准备好的埋伏被看穿、敌人没有上当也就罢了,两军对垒,这实属常事。但敌人嚣张的跑到营门外叫骂,就很伤人士气了。偏偏,现在是夜间,松江军摸不清情况不敢随便迎击。加之近卫军的实力也的确强大,松江军虽然占了兵力优势,却并不敢随便发起主动进攻,这就越发有点伤人。

    对阿曼人的举动,松江军的将领们虽然恼怒,但老实说现在并没有什么好办法。

    想要能比较有把握的解决对方,最好要等登州警备师团的第三旅团抵达,再多四千人,松江军这边就稳了。

    至于登陆的阿曼人近卫军,且容他们嚣张几日。

    然而,就在松江军上下这样想的时候,阿曼人却并没有停止闹腾。鼓声才停下不到一个时辰,紧接着就再度擂响了。

    先前的松江军将士,因为知道阿曼人看穿了计谋、不会夜袭了,多少有些懈怠,现在突然听到战鼓声,误以为阿曼人先前是故弄玄虚,这次才要来真的,赶紧振作起来再次做好了应敌准备。

    让他们尴尬的是,阿曼人的大军仍旧没来,这次换了一队骑兵继续来叫骂!

    当阿曼人今夜第三次重复这个举措后,松江军上下有点忍无可忍了。不过,他们也终于弄清了阿曼人的目的,原来是想用疲兵之计。

    不得不说,这个法子还真是有用。若是这么耗下去,连续来个两三天,阿曼人玩一出虚虚实实,在某一次战鼓敲响后突然杀出来,说不定还真有一举得手的可能!

    “吩咐下去,各部轮流警戒,其余回去休息。”

    松江军这边很快做出应对,只不过,在这震天的战鼓和叫骂声中,营盘内的士兵有多少能不受影响的安稳入睡,是一个值得怀疑的数字。

    一夜间,反反复复,一直到天色将明时分,鼓声才终于停歇了。

    阿曼人整整折腾了一个晚上!

    当天边亮起第一线曙光的时候,备受煎熬的松江军将士们终于可以松了口气。只是,一直到天色完全亮起,松江军才发现了阿曼近卫军那边的异常——太静了!

    一个有四千人的大营,就算军纪再怎么森严,可不能一点生意不发出。除此外,更有一些海鸟在阿曼人营盘中央的空旷地面上盘旋,不时下去寻找遗落的粮食吃。

    这异常的画面,让松江军的将士们意识到了一个难以想象的可能。

    大批骑兵蜂拥而上,冲进了近卫军的营盘。然而,本应该防御森严的营盘中早已空无一人,只留下了一批没来及携带的辎重,其中就包括擂响了一夜的战鼓。就连瞭望塔上的“岗哨”,也是用木架子撑起来的盔甲,远远看上去像模像样,着实骗过了松江军这边的很多士兵。

    除此外,夜间安排在外围盯梢的几名士兵,也被阿曼人的夜不收神不知鬼不觉的摸到身边,割断了喉咙,尸体都已经僵冷了。

    “阿曼人轻装急行,连夜逃跑了?”

    看到运回来的士兵尸体,松江军将士们的脸色无不一阵青一阵红,意识到所有人都被耍了。他们误以为昨夜的吵闹,是阿曼人的疲兵之计。谁能想到,狡猾的阿曼人只留了少量骑兵吸引他们注意,主力在第一时间就南下逃离了。就连最后那批骑兵,也在天亮之前全身而退。

    “全军追击!”

    没什么好说啊,四千骑兵匆匆吃了干粮、喂饱了马,发誓要雪耻的他们尾随着阿曼人留下的踪迹飞快追了上去。

    宁海警备旅团也随即开始调动,跟在了骑兵的后面。

    阿曼近卫军的经验是很老道,夜间行军的时候还不忘专门安排了一小批士兵制造假痕迹,以期误导身后的追兵。但混编第六师团的师团长、一手训练了松江军骑兵的燕东行,可是在北地跟燕云郡骑兵和勒拿人的游骑兵打过交道的,经验同样丰富。四千骑兵并没有盲目的耗费马力,或者分头追击,而是轮流派小股侦骑先行,探清了情况,大部队再快速追击。

    以骑兵的速度,就算让阿曼人先行一夜,追上去也不会超过一天时间!

    近卫军的实力的确强横。

    这支阿曼人的王牌部队,纵然在夜间,仍旧顺着官道走出了二十余里。天亮之后,稍微吃了些干粮,几乎没有任何停留,从官道上下来,变换了行军方向,强行继续走了三十里。差不多半日加一夜间,从泉州港附近一口气跑到了西南五六十里的地方。掉队的不过寥寥数十人,其中大部分还被随后赶上来的六十余名骑兵捎带了回来。

    如此烈度的行军,放眼整个松江军的序列,除了天南军团的三个整编师团外,恐怕也就第一军第一师团的士兵可以挑战一下,其他几大师团多半是不行的。

    光夜间行军二十多里、掉队者寥寥这一项,就是一个短时间内难以逾越的指标。

    不过,这差不多也到了近卫军的极限了。

    再继续走下去不是不可以,但那样势必会耗尽部队的最后一分体力。万一松江人的骑兵比预料中更快的追上来,一个冲锋下去,部队很可能会直接崩溃。

    对比了一下手中简略的地图,四千近卫军在穆沙的指挥下调转目标,向西急行了三里多路,奋尽最后一丝余勇,突然袭击了附近的双阳镇。

    这座拥有近万人的镇子,算是方圆十里内一个不折不扣的大镇,有着可堪一用的防御体系。由于这里距离泉州港那边太远,没怎么受到影响,双阳镇的本地势力压根没有防备,就被四千如狼似虎的近卫军轻松夺下,据镇而守起来。

    相比于原本那个背后就是东大洋、连死守三天都办不到的临时营盘,双阳镇的条件好太多了。不仅有一道堪比小城的围墙,更有着充足的回旋空间和可以强行征用的人口、粮食、水源。

    就算真的被逼要打一场无望的恶战,他们也有信心在这里死战到最后一刻!(未完待续。)

    ps:  昨天晚上有点事耽搁了,没能提前发通知,深感抱歉。

第三百四十七章 合围

    松江军的追击速度,远比穆沙想象的更快。

    他本来的想法是,夺下双阳镇后,在这里稍加休整。若是松江军过一天才能追上来,他们就在第二日早晨继续突围。在连续的机动后,寻找可以伏击的地形,或者利用松江军可能出现的破绽反戈一击,搬回劣势。

    但松江军的骑兵,仅仅比他们晚来了两个时辰。

    四千近卫军前脚才刚攻进双阳镇,还没完全分配好城防任务,松江军的骑兵群就踩着如雷的马蹄声呼啸追来,在双阳镇外停下了脚步。己方在营地内外做的一些布置,还有在逃离陆上准备的迷惑手段,几乎没有起到什么效果。

    万幸的是,这附近还有一个双阳镇可以利用。

    穆沙有点庆幸自己的运气,别管双阳镇只是一个大镇,但却有着完备的、用于防护海寇袭击的围墙,甚至每个方向上都还有两个四米多高的土楼。可以用来瞭望,也可以布置一队弓手居高临下射击。

    若是将双阳镇换成一个普通小村的话,外面那些追来的骑兵搞不好就要直接发起强攻了。

    毕竟,经过半日和一夜的急行军后,眼下的近卫军正是有史以来最虚弱的时候。就算松江军的骑兵不真的发起冲锋,只远远对峙,时不时作势吓唬几次,时间久了都足以将近卫军彻底拖垮。

    “果然还是命不该绝啊。”

    带着乐观和庆幸的态度安慰了一下自己,穆沙迅速布置起了方案。一联队暂且利用双阳镇的围墙,跟外面的骑兵对抗。只要对方没露出强冲镇子的举措就不用理会。二联队在镇内搜刮粮草。并强行征用劳力为他们所用。加固围墙、打造一些简易的守城器械。三、四联队立即休息,准备轮流接替守城。

    一道道有条不紊的命令,让已经疲惫之际的近卫军在双阳镇稳住了阵脚。

    这镇子中虽然有近万百姓,平日里遇到海寇也能随便拉出几百号青壮壮胆,但如何是这些全副武装的精锐士兵的对手。尽管心中愤懑,在刀剑威胁下也只能乖乖照办,同时期待着松江军进来能够过来剿灭这伙贼军。

    他们不知道的是,四千松江骑兵现在就在双阳镇外。只是没敢贸然进攻。

    虽说他们知道,近卫军连夜逃到这里,肯定已经疲惫到了极点,但毕竟是据围墙而守。骑兵们没有携带任何攻城手段,强行冲击小镇,未必就能捡得便宜。兔子急了尚且会咬人,阿曼人的这些王牌部队要被逼到绝境的份上,总归还是能反咬他们一口的。

    骑兵跟步兵一换一,哪怕对方是近卫军的王牌,仍旧不赚!

    权衡之后。四千骑兵选择了就地盯梢,顺便等待宁海警备旅团赶来。昨夜让狡诈的阿曼人使了诡计突围也就罢了。若是能将他们就此钉在这个双阳镇,那就算拼着丢掉这个大镇,松江军也认了。

    天色黑了下来。

    松江军的骑兵们选择了后退五里,远远盯梢。阿曼人现在的状态,能勉强守城就不错了,绝对没有多余的体力可以再次连夜急行军。

    这场同时出乎了双方预料的泉州登陆战,由此进入了另外一个阶段。

    仅仅一夜之后,第二天的中午,宁海警备旅团迅速追了上来,将态势恢复到泉州港附近的情况。步骑结合,看住了阿曼人的近卫军。两边心里都有忌惮,因此都没有主动出击。

    唯一不同的,是阿曼人的处境比那时好了很多。夺取了双阳镇,他们有了可以长期坚守的资本。因此可以不用像昨夜那样急于撤离死地,而是以相对更加从容的姿态,一边守城、一边寻找新的机会。

    看到阿曼人开始不断加固双阳镇防御设施的举措,随后赶到的柴一知道,阿曼人短时间内大概不会再乱动了。

    本着防范万一的态度,松江军仍旧做出了最严格的应对。不仅将南侧二十多里外的两座石桥拆毁,更让附近方圆五十里内的城镇警惕程度提到最高,四门必须紧闭,每日只有白天可以定点开放两个时辰。

    有这样的法子,就算阿曼人再次连夜突围,也很难能像双阳镇这样轻易得手。而目标城镇只需要稍微坚持半天时间,松江军的骑兵就能再次追来,将其围歼在城下!

    在对双方而言都是非常漫长的时间流速后,双阳镇的防御得到了大幅度的强化,近卫军不仅完全休息了过来,更以“不老实就抄家杀人”为威胁,反复讯问、多方比对,从本地的镇民这里完善了周围的地图。不过,他们始终没找到第二个可以轻易突围的机会。

    原本位于两郡交接处的登州警备师团第三旅团,在这样的情况下风尘仆仆的抵达双阳镇外。

    有了这四千名士兵加入,松江军的军力终于在面对近卫军时占了上风。

    就算这支部队极其精锐,也没可能在一个旅团的牵制下,在短时间内干掉另外一个旅团。而这个过程中,四千松江骑兵可以任意寻找冲锋的发起位置,从阿曼人最薄弱的地方突击。

    阿曼人抱有的一线翻盘希望,在四千登州警备部队加入后已然彻底破灭——他们没有了在正面一战中战胜松江军的可能,只能死守双阳镇。

    这意味着,松江军只要不犯错,胜利已经是必然,唯一的悬念在于需要付出多大的伤亡!

    老实说,穆沙将军是没料到松江军援军会如此快抵达的。在他看来,就算松江军从登州那边抽调军力赶来,算上消息传过去的时间和动兵的准备阶段,至少也得半月到二十天。万万没想到,松江军有一个旅团就盘桓在两郡的边界处,而且做好了一切准备,可以即时开拔!

    这个过程,仅仅用了八天多的时间!

    如果早知道这样,穆沙或许会选择更早的拼死一战。但现在,他是真的没有了任何胜算,只能在双阳镇死守到底。以近卫军的精锐,他有信心让进攻的松江军付出至少一万人的伤亡。就算最终全军覆没,也能再拉上镇子上的一万帝国平民陪葬。

    只可惜,他低估了松江军和陈武的能力。

    见阿曼人打定主意死守,松江军这边倒也不急着立即进攻。毕竟双阳镇的资源有限,限于围墙本身,防御再怎么加固也有一个上限。他们一边等待登州那边运来攻城器械,一边将泉州这边的战况源源不断的送到前线。

    得知阿曼人竟然做出了跟自己一样的决断,派精锐部队走海路登陆,着实吃了一惊。

    历史上,阿曼人可是坚持陆地主义十几年不动摇的,他们从哪冒出来的一支水师舰队?

    短暂的惊疑后,确定了勒拿的大洋水师没有异动,陈武很快从游戏中的无数线索找到了答案。放眼东大陆诸国,能拿出规模远超宁海水师的舰队,除了勒拿人和帝国外,只有一家,那就是南洋上的安达曼城邦!

    而且,跟帝国有海贸往来、以商人起家的他们,一贯的作风,倒是很符合那支水师畏而避战的怪异表现。

    “安达曼城邦么?”

    陈武记下了这个场子,日后早晚要让这个海上的城邦国好看。

    不过,眼下松江军的水师才刚起步,还远没有到横行大洋的地步,倒也犯不着立即跟安达曼人撕破脸。当务之急,还是尽快把那支已经变成孤军的阿曼人精锐消灭掉,防止再掀起什么风浪。

    至于如何解决困守双阳镇的四千近卫军,这一点陈武有太多的办法了。

    玩家们的见识、诡计和花招,不是这个世界的人能想象的。在陈武一封手书送出后,有了他的指点,双阳镇外的松江军很快行动起来。

    核心的策略只有一个,围而不攻、摧毁围墙、让双阳镇内的百姓逃出!

    随着大批的攻城器械由战备署移交给登州警备部队,这些训练程度还不够的士兵们手忙脚乱的开始操作,利用抛石机轰击起双阳镇的围墙。

    不管怎么加固,它的防御能力和坚固程度都无法跟真正的城墙相比。双阳镇内的守军又没有同等的武器,只能一边驱赶镇内的百姓抢修,一边徒劳的等待。可出乎他们预料的是,在摧毁了一个宽阔的口子后,松江军并没有从缺口中攻进来的意思,而是孜孜不倦的扩充缺口的宽度。

    很快,围墙上的缺口就从三十米扩展到了五十米,再到了一百米,最后到了阿曼人几乎没办法修的地步。

    不仅仅是一面,四面城墙都是如此!

    不可避免的,有不堪欺压的双阳镇百姓,趁夜间从缺口中逃了出来。阿曼人不是没有动用人手进行阻拦和杀人立威,但这些手段只会加剧他们跟镇内百姓的仇恨。

    整整一周时间,松江军始终沉得住气,利用这些手段消磨守军的士气,激化镇内的矛盾,但就是不进攻。

    如果松江军大举进攻,那近卫军也没什么好说的,轰轰烈烈的拼死一战、报效皇恩也就罢了。但眼下这样搞,不时抽冷子用弓箭床弩偷袭,加上镇内百姓们的仇恨眼神,近卫军的士气便随着时间久了,一点点的跌落下来。

    无形的巨大压力下,很多近卫军士兵开始自暴自弃,甚至陷入了绝望,只求松江军快点打进来速死。

    一支没有了精气神的部队,还能叫做精锐吗?(未完待续。)

第三百四十八章 骑兵群冲锋

    对这支阿曼人近卫军的总攻,发动在双阳镇防御体系被打破的半个月之后。

    由于抛石机源源不断的轰击,双阳镇的城墙被摧毁了大半,几乎完全失去了防御的价值。阿曼人虽然没有放弃对这一线的防守,但留守的部队却少了很多,主力撤进了双阳镇内部,显然是准备依托街巷,打一场残酷的巷战。

    松江军当然不会以己之短、攻敌之长。

    抱着将整个双阳镇打成平地的准备,大军开始前移,顺着大段的围墙缺口进入了镇子,但并没有急于深入。负责守卫围墙一线的阿曼士兵,在象征性的抵抗后,便明智的抛下了十几具尸体退回了镇中。

    在这里,每一条街道都被他们利用、改造,用来对抗松江军可能的进攻。

    只可惜,杀入镇中的士兵们,在踏入这些死地的前一步停了下来,将后面的抛石机前移。重复利用先前抛投在围墙附近的石头,配合弓手们的火箭,以及工部试着改进的一批火药,逐条街道的往里平推——这些火药虽然没什么爆炸威力,但燃烧起来效果却很不错,轻而易举的将一幢幢房屋点燃。

    为了防止夜间被偷袭,每天收兵之后,松江军都会从镇内撤出,退入镇外的营盘中。经过这么些天的不断巩固,营盘的防御森严程度已经不比双阳镇差多少,看上去简直向一个无处下口的刺猬,让人毫无进攻的想法。

    尽管这样的举动收效缓慢,但胜在几乎没有伤亡。而且每天都能看到成果。

    为了展示自己的决心。就连阿曼人试图用镇子内的近万名百姓做人质威胁他们时。松江军都没有丝毫手软。没人愿意对自己治下的子民动手,但若是这时候妥协了,之后只会付出更多的牺牲和难以想象的代价。为此,几十名平民的牺牲,死得其所——尽管这看上去很残酷!

    “松江军疯了!”

    终于明白了敌人的打算,死守在双阳镇内的近卫军陷入了前所未有的绝望。

    老实说,双阳镇是个上万居民的大镇,松江军放火的时候也留了分寸。真想要这样一点点推过去,需要很长的时间。但是,这种手段对于近卫军心理和士气的打击却是难以想象的。眼瞅着一条条街道被引燃、烧成废墟,让他们可以回旋的空间越来越小,脑袋中那根弦崩溃的近卫军终于做出了亡命的决定。

    他们要跟松江军野战!

    死守在双阳镇,只不过是慢性死亡;以松江军展现出的谨慎,主动袭营更是自寻死路。唯一还算体面的、可以选择的结局,就是主动冲出双阳镇,诱使松江军追击,然后在外面跟他们拼死一战。

    经过了一夜的休整、吃了一顿仓促下能凑出的最好酒肉后。还剩余不足三千五百人的近卫军在下午时放弃了据守的双阳镇,从北侧主动冲了出来。

    “阿曼人忍不住了。要逃!”

    松江军的第一反应就是这个,立即调动军队准备追击。

    然而,出乎他们预料的是,这支置生死于度外的近卫军,已然在不断的煎熬中耗尽了精神,带着疯狂和寻求解脱的念头,在冲出双阳镇两三里的空地上主动停下了脚步,开始就地整队、排列起战阵。

    这是一处对他们相当有利的地形。

    背靠一片树林,可以防止腹背受敌;附近的地面也崎岖不平,可以有效压制骑兵冲锋的威力。如果松江人仍旧不肯接战,那不久后就是天黑,他们可以趁夜晚再次转移!

    这个求战的意图,松江军的几名将领读懂了。

    登州警备师团的第三旅团、宁海警备旅团,总计八千名的步军,很快汇合到一起,从阿曼人的正面压了过来。四千骑兵则在己方的八千步军后面游移,显然是准备伺机攻击两翼。但究竟是攻击近卫军的左翼还是右翼,却始终没有标明态度,让近卫军必须分神在两翼同时做好防备。

    不得不说,阿曼人的近卫军的确堪称强军。

    哪怕局势恶劣到这种地步,仍旧展现出了平日的训练有素。数千名将士甲兵如林,看上去就带着一股难以撼动的气势。或许身上没有城卫军那种几百年积累下来的傲气和荣耀,但却另有一种南蛮人的野性——还有绝境下的疯狂!

    就算是全军覆灭于此,他们也要狠狠反咬敌人一口,让对方留下永生不灭的印象和对近卫军的恐惧。

    被这种气息感染,或者说压制,正面的八千步军,哪怕人多势众,背后又有骑兵群压阵,仍旧出现了畏惧和不敢上前的迹象。

    的确,这次战斗太难为了他们一点。登州警备部队还好一点,宁海警备旅团可是不折不扣的新兵,哪怕统一装备了帝国的制式武备,也跟海寇的余孽们打过几次交道,但第一次正面战斗就对上近卫军这种顶尖级别的对手,很有点刚出新手村就遇到敌人六十级大号的感觉。

    就这么打过去,只怕会损失惨重啊!

    亲临这边的燕东行叹了口气,向一周前从前线赶回来坐镇的典勇发出了请战。

    对付这些近卫军,八千步军本就是辅助力量,主力还是他们这些骑兵。此刻,燕东行决定以骑兵先行,对近卫军发起冲击,动摇敌人的防线后再让八千步军从正面进攻,合力击垮这支部队。

    “燕师团长亲自出马,我自然是放心的。”

    典勇略一思索,做了一个静待对方凯旋的姿态,许可了燕东行的请战。

    片刻之后,四千骑兵轰然而动,从步军的本阵后面绕行出来,在近卫军士兵们仇恨和些许惶恐的注视中,抵达了左翼两百步外,开始重整队形。短短时间,原本略显混乱的骑兵阵列就重新变得整齐一致,在燕东行的命令下开始了第一波冲锋。

    “盾兵,稳住!”

    旅团长黎文匈亲自指挥了左翼的防线,在他的大声喝令下,一批持盾的士兵井然有序的来到了最前线。单膝跪地、肩膀斜抗着盾牌,做好了应对冲击的准备。手持长矛的士兵也躲在盾兵后面,长矛从铁盾的缝隙中露出矛头,就像是狰狞的獠牙。

    在这后面,一批弓手已经做好了准备,随时可以对进攻的骑兵发起齐射。

    来之前,近卫军认定登陆之后几乎不会遭遇大队骑兵,因此几乎没有做应对骑兵的准备。这些铁盾和长矛,大部分是在攻占双阳镇后,驱使镇上铁匠熔炼武器后赶造的。质量肯定远不如近卫军配备的精良,但至少关键时刻能拿出来用!

    一百五十步的距离!

    松江军的骑兵们开始不断加速,在大量战马的奔腾之下,地面微微震颤起来,仿佛就连脚下的大地都被松江骑兵的冲锋吓住了。

    一百步的距离!

    冲锋的同时,松江军的骑兵们也纷纷张弓做好了骑射的准备。

    这齐刷刷的举动,让近卫军的士兵脸色发苦。

    骑射这种技能,可不是随便什么骑兵都能掌握的。大部分二线的骑兵部队,只有少数精锐才能动用,大部分还是靠冲锋和砍杀。只有主战部队的精锐骑兵集群,才能玩出这种高难度的战法。

    毫无疑问,一支全体掌握了骑射能力的骑兵旅团,战斗力会远远超过那些不善于骑射的骑兵部队。

    八十步的距离!

    近卫军的弓手们,果断的开始了第一轮骑射。数百支箭矢呼啸而来,笼罩了冲在最前面的骑兵。不管是力道还是精准程度,都是松江军见过的翘楚。一下子就有十几名骑兵从马上栽倒,更有不下二三十名骑手受伤。

    然而,短暂的混乱,并没能影响松江军的冲锋!

    燕东行平日的苦训,这时候展示了成效。不仅如此,在冲到七十步以内的距离后,松江军的骑兵赶在近卫军的第二轮齐射前开始了反制。

    远远比近卫军步弓手数量更多的箭矢,乌压压一片破空飞出,带着呼啸和死亡落入了近卫军的军阵之中。虽说近卫军装备的盔甲极为精良,是缀了铁质甲叶的鱼鳞甲,但在松江骑兵的反击下,仍旧付出了更大的伤亡。

    只是,就跟松江军一样,意志如铁的近卫军同样也没有因此陷入混乱。

    受伤的士兵忍着伤痛、没有呻吟,战死士兵的空位也自动由后面的同袍依次补位。近卫军就像是一台精密的机器,哪怕面对数千骑兵的可怕冲锋威势,仍旧保持泰山压顶不改色的气度。

    各自又是一轮箭雨交错!

    松江军的骑兵先锋,距离近卫军的阵列已经不足四十步!

    这一刻,燕东行心里在反复的权衡,到底要不要强冲近卫军的阵列。如果自己率领的是重骑兵,或者近卫军的阵势有稍微的混乱,他都敢带兵直接冲进去。但很可惜,他统领的只是轻骑兵,面对的又是阿曼人的王牌近卫军。

    如果守军阵势不乱的话,轻骑兵其实没有太好的办法,除非不惜代价拼个两败俱伤!(未完待续。)

第三百四十九章 全歼

    一瞬间的犹豫后,燕东行做出了决定。他第一个调转马头,统领骑兵群兜了个圈子,以近乎九十度的直角从右侧紧急避让了开来,同时高声喊出了训练中约定好的口令。

    如雷般的马蹄和喊杀声中,光他一人的声音显然是传不出多远的。

    周围的骑兵,平日里早就多次经历过类似的实战模拟演练。第一时间跟随转向的同时,齐声重复了口令,不停向后扩散。在这个看上去十分惊心动魄的冲锋变向中,后排的骑兵不约而同的开始放缓速度、执行命令。

    最极限的那一刻,外围的骑兵距离近卫军的第一排盾兵仅仅只有几步,仿佛稍微一挥刀都能够到,但最终还是擦肩而过。

    骑兵们拐过弯,疾风一般脱离了交战区,重新返回原位整队。

    第二波的冲锋即将开始!

    大多数情况下,当骑兵的冲锋没办法动摇守军的意志时,战事就会陷入这种进攻的反复。除非不惜代价强冲,否则骑兵们就会反复发起冲锋,并在途中用箭雨打击守军,然后在冲撞进队列的前一刻挪开方向,重新整队。一直到守军耗尽体力崩溃,或者因为死伤过多而动摇;要么就只能等到天黑,骑兵们主动放弃目标,自行离去。

    类似的战斗,往往要耗费很久时间才能分出胜负。

    但这一次不同,因为它并非是单纯的轻骑兵跟步兵的对战。在四千松江骑兵之外,还有八千名步军盟友。

    而且,松江骑兵们的弓箭数量也远超近卫军。

    轮番上阵冲锋了六轮之后,骑兵这边固然付出了阵亡近百骑,伤两三百骑的地步,但近卫军的伤亡只会更重。这还不是最要命的。随着松江军骑兵几次有意识的侧重打击,近卫军的步弓手开始不断出现伤亡。

    以步兵阵列对抗骑兵的骑射,很重要的一个因素就是己方要有充足的弓弩力量,不然只会被后者远远放风筝。

    近卫军将士当然清楚这点,也重点对己方的弓手进行了保护,但终究不可能面面俱到。每过一波冲锋。近卫军的远程力量都会比上一波更弱。

    还有就是,防御本身比进攻更加吃力!

    人力是没办法跟马力比的,何况松江军的骑兵是轮番冲锋。尽管六次都是伪冲锋,并没真正接战,但防守的一方却没办法猜测松江军的意图,只能每一次都拿出全力应对。这样下来,对士兵的体力、意志还有注意力的集中程度都是严峻的考验。

    “似乎……差不多了!”

    抬头看了看天色,燕东行决定不再拖延,不动声色的向手下下达了全力进攻的命令。

    口令再次传开。所有骑兵们都为之精神一振,知道真正的进攻就要发起了。这一次,他们要来真的了!

    近卫军似乎感觉到了什么,面对比先前任何一次冲锋都要迅猛的骑兵,做好了严防死守的准备。两轮齐射之后,松江军骑兵没有再像先前六次那样变向,反而拼命催动马力,在最后三十步的距离将速度加到了极致。

    带着难以想象的巨力。骑兵们轰然撞进了近卫军的防守阵列。

    一时间,骑兵们固然人仰马翻。但第一排的近卫军守军也损失惨重,甚至直接被撞飞到后排,赶造的劣质铁盾都有不少出现了变形和扭曲。不等近卫军做出调整,后续的骑兵利用短暂的混乱,蜂拥而入,如同尖刀一般从友军创造的缺口中杀了进去。不停动摇着近卫军的左翼防线。

    “强弩,准备!”

    后排的近卫军军官,看到机会来了,带着嗜血的冷意下达了命令。

    一批先前被他们隐藏的弩手,这一刻亮出了死神的镰刀。提前装好弩箭的强弩。在齐刷刷的扳机扣动声中,于极近的距离射出了上百支弩箭风暴,瞬间让突进来的松江骑兵倒下了一大片。

    “该死!”

    燕东行运气不错,一支弩箭从他战马的旁边擦过,并没受伤,但手下的牺牲却让他眼都红了。眼瞅着第二排弩手上前,第一排弩手退后上弦装箭,他咬了咬牙,招呼了二十多名亲近的骑兵,亲自带队再次突入。

    战斗在瞬间进入了白热化!

    “全军听令,进攻!”

    正面中军的典勇,看到燕东行率领骑兵突进敌阵,也霍然起身,拔剑往前猛的一挥,身先士卒的冲了出去。

    两大旅团、八千名士兵,齐声高呼万胜,压向了已然混乱了许多的近卫军阵列。

    如果是让他们打头阵,八千警备部队的士兵的确心有忌惮。但在四千友军骑兵反复冲击了六七轮后,近卫军的左翼已经动摇,军心士气也不如先前。这一次,他们便没有任何可说的了,只能奋勇向前!

    震天的厮杀声响起。

    心怀死志的近卫军,面对数量倍于自己的敌人,并没有畏惧,反而展现出了惊人的勇武。在维持阵列不变的前提下,主动朝松江军的警备部队发起猛攻,甚至不吝于动用两败俱伤的拼命打法,攻势极其凶悍惨烈。

    登州警备部队还好一些,宁海警备旅团的新兵们,对这种进攻非常不适应,刚接战就出现了大量的伤亡。但在军官们的身先士卒和督战队的森然目光中,这些士兵们没人退让,硬着头皮跟敌人拼命起来。

    活下去,打败敌人,成为了这些新兵们的唯一念头!

    可以肯定的是,如果两大警备旅团能够战胜近卫军这个强敌,那经历过这次洗礼后,战斗力必然大增。可若是没能通过这次考验,在巨大的伤亡下崩溃,那这支部队将再也无法担当大用,甚至可能直接被军部遣散!

    然而,局面并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尽管正面松江军集合了两大警备旅团,有着绝对的数量优势,但近卫军强大的战力和不惜拼命的凶狠,却硬生生拦住了两大旅团的进攻。每一名近卫军的倒下,都要付出三名甚至五名警备旅团的士兵!

    夕阳快要落下的时候,正面的近卫军不过战死了三四百名士兵,两大警备旅团却整整阵亡了一千五百人。

    遍地的尸体和浓郁的血腥味道,还有看不到胜利希望的尽头,让两大警备旅团隐隐有了崩溃的前兆。

    所幸的是,尽管没能取得决定性的战果,他们却牵制了足够多的近卫军士兵。这个时候,作为主力的松江军骑兵,终于从左翼打开了通向胜利的突破口!

    在燕东行的身先士卒下,松江军的骑兵们爆发出了惊人的斗志,冲散了近卫军弩手的阵型,让他们只能各自为战。而这期间,由于典勇在正面战场的及时策应,牢牢牵制了近卫军的大批兵力,导致近卫军左翼出现了人手不足!

    在先前的死伤之后,他们毕竟只剩下了三千五百多名士兵。面对的,却是两个步兵旅团和一个骑兵旅团,超过三倍的兵力悬殊!

    考虑到骑兵的强大,这个比例如果折算一下,实际上还会高很多!

    身先士卒的燕东行,是整个战场最先感受到这个变化的将领。

    原本层层叠叠的防御,不知何时变得稀疏了起来。原本在击溃后很快重新调整、扑上来的近卫军,也在他们奋不顾身的反复冲击下开始不断后退、向内凹陷。

    近卫军出现了兵力空白!

    “退出去,整队!”

    骑兵的力量,始终在于冲锋,而不是骑着马跟步兵对砍。当勉强摆脱了近卫军的纠缠,主力撤出来再次整队,朝慌乱的近卫军左翼发起终结的冲锋时,决定胜负的一击出现了。

    尽管已经疲惫不堪,牺牲也很大,但松江骑兵的这一次冲锋收获了前所未有的效果。面前仓促重整的近卫军防线,比起先前竟然异常的脆弱。最前排的骑兵犹如尖刀,轻而易举的切了进去,就像是锋利的菜刀切开了水嫩的豆腐——而不是先前的石板!

    “松江军万胜!”

    “松江军万胜!”

    感受到敌人的虚弱,松江骑兵士气大振,奋尽余力贯穿了整个近卫军的防线,硬生生从左翼一直突破到了右翼,打了个对穿!

    当面前最后一排敌人惊慌的退开,面前出现了空旷的通途时,燕东行知道,阿曼人败了。

    纵然正面阵列的前排,近卫军仍旧能保持对两大旅团的优势,但后排却被松江骑兵直接贯穿,从左翼到右翼完全失去了建制。一举得手的松江军骑兵趁热打铁,折返回来再次杀了回去,将失去队列、各自为战的近卫军士兵重创!

    仅仅一波,杀伤超过百人。

    这一刻,后排的近卫军终于陷入了完全的崩溃,甚至首次出现了士兵溃逃。

    后排的混乱,不可避免的传染到了前排,也让一度接近崩溃的两大警备旅团犹如打了鸡血一般,开始了大举反攻。

    希望这个东西,是非常可怕的!

    看到了获胜的希望,警备部队的士兵们重新鼓起了勇气。相反,本已经下定决心的近卫军,却节节败退,哪怕仍旧有大量的将士不惜战死,却苦于没有了机会。经过先前的重压之后,此刻已经调整、适应过来的警备部队士兵,面对他们不惜同归于尽的打法有了防备和应对的法子,再不像先前那样手忙脚乱、不知所措。

    “赢了!”

    明光铠被血迹染红的典勇,还有肩膀上挨了一发弩箭的燕东行,不约而同的开始了提前庆贺。

    全歼阿曼人近卫军的一个满编旅团!(未完待续。)

第三百五十章 暴怒的萨拉丁

    最后一抹残阳的余晖带着血色,照映在双阳镇外的战场上,让这处大地越发显得惨烈。但顷刻之后便沉入地下,取而代之的是夜幕降临。

    喊杀声终于变得稀疏起来,随着近卫军的阵营全线崩溃,战斗进入了尾声。

    两大警备旅团的士兵开始打扫战场、救治伤病,消灭残存的、拒不投降的敌人。骑兵们则分散开来,追杀那些趁乱突围、借助夜色朝四周逃亡的近卫军士兵。或许会有少量漏网之鱼,但这支近卫军旅团的主力已然全灭。

    燕东行一边吸着冷气处理伤口,一边等待初步的战果统计。

    这一仗,实属松江骑兵成立以来最艰难的一战,己方的伤亡只怕极为惊人。

    随着夜色深了下来,外面伤病们的呻吟声逐渐小了,很多随军的医师已经初步给他们处理了伤口。重伤的士兵,也组织人手抬了回去。差不多就在这时,松江军的将领们收到了这一战的具体数字。

    首先是阿曼人的近卫军旅团。

    除了约几百人突围外,超过一千五百人战死当场,另有差不多同样数目的士兵或者因为力竭、或是因为绝望、或是受伤,被迫投降。

    在几个近卫军士兵的指认下,松江军负责打扫战场的士兵还找到了穆沙将军和黎文匈旅团长的尸体。

    不得不说,这是两个极有分量的战果。

    然而,为了全歼这支跨海登陆的精锐,松江军自身的牺牲也极为惨重。两大警备旅团虽然坚持到了最后。但当场阵亡就超过了两千人。随后一些时日只怕陆续还会有几百伤病因为重伤或者感染不治。松江军的骑兵群。也付出了超过八百骑的牺牲。值得一提的是,其中有很大一部分是被阿曼人的弩手突袭杀伤的。

    以三倍兵力、步骑结合,进攻一支已经穷途末路的部队,最后仍旧付出如此牺牲,可想而知阿曼人近卫军的兵力之强。

    但是,松江军终究是赢了!

    南峰要塞下,松江军仗着雄关防线,打退阿曼人的进攻不算什么。这一次。松江军是在野外堂堂正正全歼了一个旅团。哪怕有种种优势,仍旧是振奋人心的辉煌胜利。

    阿曼人的近卫军,一共才多少万?

    跟帝国的禁卫军、城卫军动辄十几万不同,阿曼人的近卫军王牌,真正堪称主力的只有六到七个王牌师团。都是跟随萨拉丁南征北战、先后吞并顺化王朝、南泰王国的老底子。先前的第一次天南大战中,就已经打垮了第一师团。这第二次天南大战中,强攻松江军防线的春山段,又重创了第二师团;现在干脆又在后方全歼一个旅团四千人!

    可以说,阿曼人的近卫军老底子,两次战争中已经快被耗掉了一半!

    就算近卫军第一师团已经重建。现在打垮的部队战后也能重新招人补齐,但部队的战斗力却不可避免的降低很多。再也不复先前最鼎盛的时候了。

    随着全歼敌军的消息从后方传来,松江军在南峰要塞前线的部队不由军心大振。

    陈武虽然对这个结果有了预料,但真个证实,也不由惊喜中长出了一口气。四千近卫军突然插入宁海郡,对他的压力还是很大的。不过,现在一切都结束了,阿曼人的计谋被彻底粉碎。更甚者,经过这次巨大的挫败后,阿曼人会坚定先前的大陆主义,将这次走海路的尝试彻底打上失败、不可取的标签。

    少一个国家在大洋上跟他竞争,无疑是陈武乐于看到的。

    “吩咐下去,等穆沙和黎文匈的尸体运过来,挂到南峰要塞的城墙上,让阿曼人好好看看敢进攻上国的下场!”

    ………

    仅仅五日之后,两具经过初步防腐处理的尸体就被马车运到了南峰要塞,然后被挂到了春山段外的城墙上。

    经过这么一段时间的进攻,春山段防线的外墙上已经满是巨石留下的斑驳印痕,看上去十分可怕。但是,在松江军城防武器的反制下,阿曼人的配重抛石机没办法从头集中攻击一点。看似满城墙都是石块砸击的痕迹,实则分散了力量。再加上阿曼人最近的进攻力度明显不如先前激进,距离彻底摧毁这段坚固的防线依旧遥遥无期。

    就在这种情况下,两具尸体挂到了城墙上,顿时打破了这个平静。

    阿曼人起先并没认出两个尸体的真正身份,更没明白松江人为何单单把他们两个挂出来。如果说是为了羞辱、激怒己方,有点讲不通。最终还是一个近卫军的将领亲临这边,才无意中从已经有一点变形的头颅中辨认出了死者的身份。

    “居然是统帅黑剑行动登陆部队的穆沙……另外一个莫非?果然是黎文匈!”

    逐一确定两名死者身份,近卫军的将领大惊失色。负责走海路在敌人腹地登陆的统军大将尽数被杀,不管怎么想,都意味着那四千精锐近卫军已经全军覆没了吧?这可真是个不得了的大消息啊!

    顾不上其他,他立即赶回了玉山垛口这边的主阵地,将消息报了上去。

    比他仅仅晚了一点,黑衣卫的人员也证实了这份情报。消息传开,阿曼大军的上层尽数哗然。

    本就反对走海路的武将们,立即以此为借口向力主登陆方案的行政院副院长尉迟明发难。甚至有人拿他帝国人的身份做文章,故事重提,攻讦他故意诱导阿曼人的精锐送死。其他中立派或者支持计划的文武官员,则急于弄清部队的真正情况。就算真的大败,也要设法探明究竟是怎么败的,松江军又从哪里调来的兵马。

    一时间,整个军帐中喧哗的如同闹市,由于萨拉丁没第一时间过来,甚至差点发展到了不可开交的地步。

    “都闭嘴!大帐议事之所,吵吵闹闹,成何体统!”

    萨拉丁脸色铁青的走了进来,声音中明显带着强压的愤怒,顿时让众文武官员住嘴了。谁都知道这位陛下此刻正处于盛怒的当口,没人愿意在这个时候触他的霉头。

    “怎么都不说话了?继续吵啊?”

    萨拉丁语气带着冷嘲热讽,环视了自觉分成两派的心腹大臣们,心情糟糕到了极点。最终,他还是看向了皱着眉头、在人群中一言不发的尉迟明,道:“尉迟爱卿,你来说说,这是怎么回事?”

    听到被点名,尉迟明知道这一劫逃不过。叹了口气,暗暗看了看周围投过来的或善意、或幸灾乐祸的眼神,硬着头皮出列,行礼道:“惨败之事,臣已经知道,对此无话可说。”

    他确实没什么好说的。

    不管怎么分析,都是必胜之局,偏偏落得一个大败的结果。在详细情况没探清之前,尉迟明根本想不到究竟是怎么回事。

    “好一句无话可说!”

    萨拉丁冷哼一声,脸色越发难看。区区四个字,就害得他葬送了四千精锐,还附带了一个将军。不仅如此,为了运送这些士兵登陆,阿曼王国可是给安达曼人允诺了大笔财富。虽说由于战备,后续的分红不必支付了,但光那五百万金币就足以让他肉疼了。

    这一次失败,对阿曼王国来说绝对是伤筋动骨级别的!

    如果换个人,萨拉丁这会多半要给予严惩了,但尉迟明这些年终究是很卖力的,也立下了不少功劳。兼之对方是帝国过来的投诚者,若是因为一次过错就拿掉对方,未免对日后入主帝国、招纳帝国人才为己用不利。

    己方考虑之下,尽管内心很愤怒,仍旧采取了雷声大、雨点小的手法,痛斥了一番,但只是给予了罚奉和降一级爵位的小惩——甚至连官位都没变。

    这足以让其他文武官员认清形势,尉迟明的圣眷还在!

    不少官员想要攻讦、拿掉他的心思,立即淡了很多。

    宁海郡的消息,到底还是没有封锁太久。随着黑衣卫的多方打探,终于弄清楚了经过。一来是南洋水师并没有提供保护,放下登陆部队后就立即离开,完全没有跟宁海水师交手的意思。导致登陆的部队才第一天,就被封锁在海边变成了孤军。第二就是,松江军竟似提前有了准备!

    不仅立即干掉了黑剑行动的海寇炮灰,更提前调动了一个骑兵旅团在附近!

    这四千骑兵,是导致近卫军旅团大败的关键。从登陆后就没能有施展开的手脚,一直被死死看住。

    “莫非?”

    尉迟明算是最聪明的人,很快猜到了真相,松江军也在打着同样的主意,想要在阿曼大军的后方登陆。只不过行动的日期晚了一些,导致部队刚集结到港口,就恰好撞上了己方登陆的步军。

    然而,现在说这番话已经晚了。

    四千王牌部队的葬送,让海路一说成为了军中禁忌,是不折不扣的失败选项。这种情况下,敌人能提前防备,调了部队等候,只可能是一个原因——阿曼大军的高层有人泄密了!

    事实上,在这之前萨拉丁和黑衣卫就有了类似的感觉,也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肃清,但并没有太多发现——现在看来,应该是上次的力度还不够严!

    在派了特使向安达曼城邦抗议的同时,自以为弄清了原因的黑衣卫,再度开始了轰轰烈烈的严查。而这一次,规模比起先前扩大了何止几倍,风波涉及到了整个军政体系。(未完待续。)

第三百五十一章 打赢战争的关键

    阿曼大军在南峰要塞下的进攻暂时停止了。

    不仅仅是因为登陆计划失败消息传开,对军心士气的影响,更主要的还是随之而来的严查和整肃。由于规模和力度远超先前,不可避免的让各级军官出现了动荡。这种情况下,部队无心作战,加上萨拉丁本人也需要时间思索接下来的局势,于是从春夏交替时就开打的第二次天南大战,出现了短暂的平和。

    超过一周时间,防线各段均没有交手。

    阿曼人不主动进攻,松江军自然也乐得拖下去。反正时间对松江军是有利的,而且他们这次的战役目标也仅仅是挡住阿曼人的进攻,而非一定要消灭多少敌人或者反攻。

    这表面上的平静,让不少松江军的军官产生了乐观的态度,认为第二次天南战争很可能已经就此接近了尾声。迟迟打不开局面后,萨拉丁可能会选择直接班师回朝。然而,以陈武对萨拉丁的了解,却不认为他会这么做。

    眼下的平和,只不过是阿曼人为了更猛烈的进攻在蓄力。

    如果仅仅是从军事的角度,这一战的确可以结束了,但战争没有那么简单。首先,松江军在要塞上挂出了两名高级军官的尸体,其中还包括一名将军,这是对阿曼二十多万大军的赤果果羞辱。如果萨拉丁就这么退了,而不是为手下报仇,或者最起码也要讨回尸骨,如何平复军心?

    再者,就算冲着萨拉丁自己的威望,他也不甘心就此撤退。

    上次天南战争,萨拉丁的威望就因为战败得到了动摇。总算因为一度攻入天南郡内,只是因为一个“意外”才败的。所以萨拉丁还能压得住。若是这次大规模的北伐再次战败,甚至还没有上一次的战果大,那就算萨拉丁登基多年,统治根深蒂固,只要也要承受难以想象的压力和质疑!

    所以,接下来的时间。阿曼人很可能会发起一次前所未有的猛攻,以求不惜代价一举打破缺口。

    这一次,只要能再度夺得南峰要塞,萨拉丁就绝不会冒进、给松江军任何机会了,而是会稳扎稳打,步步为营!

    以这个猜测为依据,陈武命令略显松懈的部队加紧了防备,并且趁短暂的和平进行了一次兵力补充和换防。开战之前,战备署在天南郡、尤其是以南峰府为主招募的新兵。至今已经完成了新兵训练课程,第一批四千人已然分别填补进了出现战损的部队。

    至于换防,是为了将兵力分布尽可能平均,以应对阿曼人接下来很可能发起的全线猛攻!

    当然,完全的被动防守也不是陈武的性格。在燕东行的骑兵旅初步休整后,所有的伤兵就地在泉州港休整。剩余的士兵临时退出原编制,重新组成了一支一千三百人的骑兵。在比原计划晚了差不多半个月后,松江军的跨海登陆计划姗姗发动。

    在黎明时分。趁着没有人看到,规模比先前庞大了很多的宁海水师缓缓驶出了军港。

    这支舰队。包括60艘战船,外加拼凑出的各型号海船约110艘。其中,真正隶属于松江军的海船仅仅只有十几艘,其他的海船包括水手,都是松江军和泉州政府出面,从泉州港的海商那里借来的。这些海船中。小些的只能装载几百石物资;大型的,有一批用来运沙的平地沙船,一艘装载量就高达两千石!

    为了让几家大海商松口,松江军可是没少许以好处,加上隐隐的威胁。才让他们同意了跟松江军的合作。

    身处担当旗舰的福船之上,看着庞大的舰队离开海岸,驶入东大洋,随后调转方向南下,施梁的心情是十分激动的。

    除了帝国成立初期,曾经有过几次规模不大的水师登陆作战外,这一百多年来,他应该是乾元帝国首个动用水师搭在步军,跨海在敌国腹地登陆作战的水师提督。

    这无疑是一份殊荣!

    不过,或许是松江军的首次水师作战来形容,更好一些?

    想起这点,他的嘴角露出一丝笑意。当初决定投靠陈武,果然是一个明智的决定。对方对水师的重视并非信口开河,而是真真正正的打算重用。宁海郡才刚平定,就迫不及待的投入了大量资金,扩充水师人员、打造一批新式战船。事实上,若非大型战船的打造周期太久,战争可以晚一年报复,那宁海水师的规模将远不止于此。

    听说,总督还准备在镜湖和泉州同时创立水师训练基地,一是为内河水师做准备,另外就是尽可能加大水师人才的储备。

    照这样下去,宁海水师超过帝国的东海水师只是时间问题。达到总督大人的承诺,倍于帝国水师的力量,只怕也不是个梦!

    这样想着,施梁的脸上越发多了几分斗志和激昂,跟几年前那个看不到希望的宁海水师提督简直判若两人。他已经打定主意,要在这一场登陆战中好好表现,让总督意识到水师的力量,以便加大投入。

    有宁海水师的保护,松江军的登陆骑兵只要自身不犯决策性的问题,就绝不会沦落到阿曼人那支近卫军的下场!

    最不济,宁海水师也能护着他们原路撤离!

    ………

    在临时拼凑的登陆舰队稳稳南下,沿着跟南洋水师往返几乎完全相同的航道驶向阿曼王国时,南峰要塞下的战斗再次打响。

    除了时间比陈武预料的要早一些外,其他几乎完全正确。

    高喊着复仇和雪耻的口号,阿曼人的近卫军团、瓦朗加军团、清迈军团等主力部队,分别从南峰要塞的全线区段发起了进攻。这期间,不仅仅是松江军趁机进行休整、兵力补充和换防,阿曼人也趁机运送来了一批新的攻城武器。

    从一开始,攻击力度就恢复了第二次天南战争初期的烈度。

    除了早有准备、先前又被阿曼人尽量避开的天南军团外,其他松江军的几大师团,都感受到了强大的压力。不过,在陈武的命令下,松江军始终没有动用重点组建的第三重步兵师团。

    阿曼人手里的重步兵,数量绝对比松江军这边要多。训练和战斗力上,多半也比才组建没有多久的第三重步兵师团强。哪怕有许世忠这个游戏中的重步兵之王在,也不可能违背客观的规律。所以,陈武只可能在阿曼人投入重步兵后,才将手中这张牌打出。

    不然的话,若是先动用耗费了无数资源打造的第三重步兵师团,当阿曼人也投入重步兵反攻后,陈武手里就没有能对抗的底牌了。

    这种情况下,对于各处吃紧的防线,陈武能做的也只是让各级军官咬牙顶住了。

    万幸的是,他们有南峰要塞这道坚不可摧的防线在。

    天知道,当年帝国修建这座绵延要塞的时候,到底花了多少人力物力。若是没有它,以松江军不及人家三分之一的军力,只怕早就被阿曼人打穿防线、挥师北进了。正是凭着这道防线,松江军拼着一周之内战死五千士兵,硬生生还是将阿曼人拦住了。

    打到这个地步,战况之惨烈,不仅仅让参战的两边士兵为之色变,就连安插了暗探的各方势力,也不由为之动容。

    “阿曼人疯了!”

    勒拿人的皇帝尼古拉三世这样跟自己的宰相评论,而帝国的中枢中,内政大臣和军务大臣也做出了差不多的感叹。收到了大致的战报,他们头一次觉得把天南郡“让”给陈武不是那么不可接受的事实了。若不是松江军拼了老命在那里盯着,换成帝国来,光粮草损耗和无数抚恤金就能要了帝国财政的命。

    惊叹之余,他们也不由好奇起松江军的财政。一口气支撑超过十万的军队,又给部队开出了不菲的饷银和高昂的抚恤金,到底哪来的那么多钱呢?

    松江军从太平郡离开时,狠狠刮了一波地皮、抄没了一批财富,甚至还勒索了林家,弄了一大笔钱,这个事实大家都知道。但就算那笔钱极其惊人,经历一连串的大动作后也早该花完了吧?

    可以肯定,松江军一定有独到的敛财法门!

    在中州的朝臣们可以比较轻松的态度讨论松江军的财政话题时,顺化王朝的王子阮世明也在身边的流亡大臣讨论这场战争,不过他们的话题更加沉重,也充满了更多的刻骨铭心的仇恨。

    “阿曼人在南峰要塞下吃了大苦头,在上国腹地登陆的部队也被全歼了!”

    阮世明的眼中多了几分热切,相比于几年前躲在天南郡的云明小城中惶惶不可终日,现在的他真正看到了复国的希望。只要这次战争阿曼人再次失败,其统治根基就会遭到动摇。上国的大军只需要出兵南下,自己趁机振臂一呼,就能让清迈平原重新独立!

    他继续跟大臣道:“阿曼人在南峰要塞下越着急,就证明他们越心虚。咱们要做的,就是帮助上国的陈总督更快的打赢这场战争!制胜的关键,就在这里!”

    说着,他摊开了不久前从松江军军情处那里收到的简略地图,在清迈平原的一个不起眼地点重重画了个圈!(未完待续。)

第三百五十二章 投入重步兵

    承溪港。

    这个游戏中要在几年后才会被阿曼阵营玩家们发掘出的天然深水港口,现在还仅仅是一个荒凉的小渔村。一直要往清迈平原的内陆延伸十里,才会遇到第一个规模较大的阿曼城镇——那哈尔城。

    松江军登陆后必须要攻占的目标,以及顺化王朝潜伏势力需要汇集的点,就在这里。

    若是能夺下它作为松江军的立足点,水师就能获得足够的粮草清水补给,进而在外海上停留提供护航。否则,光靠阮世明的力量自己一点点筹集,很难能够供应整个水师的用度,而且还有暴露的风险。那样的话,宁海水师就只能原路撤回泉州,补给之后再次折返回来接人,会平添无数麻烦。

    跟上次天南大战的轻松不同,这一次,阮崇焕行动起来的困难高了很多。

    首先是黑衣卫吃过了亏,对整个清迈平原和更前面的红河谷各城都提高了警惕,严查南泰和顺化的遗民。其次,萨拉丁和王国的高层虽然对走海路登陆失去了信心,但一手设计了这个方案的尉迟明却仍旧没有抛弃水师。

    通过黑衣卫传来的战败经过,尉迟明自认为猜到了真相:那支预料之外出现在泉州港的松江骑兵,正是打着跟自己相同的主意,这才是导致了登陆计划失败的关键原因。

    由此可以预测,松江军也很可能于不久后在己方的腹地登陆!

    尽管他没办法让萨拉丁和其他朝臣们相信,但这次失利皇帝并没有过于责难他,自己行政院副院长的权利也还在。通过自己的人脉,他绕过黑衣卫让各地官府严加防范。

    两方面的因素加到一起,让王子阮世明的势力调动起来异常麻烦。亲临指挥的阮崇焕更是因为之前的通缉,不得不改头换面。接连变动了两次身份,才借助一家商队的掩护混入到了那哈尔城。也亏得清迈平原十分辽阔,尉迟明拿不准松江军究竟会在哪里、在何时登陆,才给了阮崇焕等人一点机会。

    差不多用了一周的时间,五十余名阮世明的心腹力量陆续跟他接上了头。

    为了吸引阿曼人的注意力,在红河谷的前线、柯伊城堡的周围小镇。南泰王国的十几名死硬分子还不惜冒着暴露风险,制造了一起疯狂的袭击事件,还纵火烧了一处军营。尽管最终仅仅只有三四人逃脱,剩余全部战死或者自杀,但却成功达到了目的,引开了黑衣卫的注意。

    很多人都认为松江军企图重演第一次天南大战末期,骑兵偷袭柯伊城堡的旧事,于是将前线的警戒程度提到了最高。

    有这样的变故在,松江军在承溪附近的登陆条件已经成熟。

    几乎是在同一天。南峰要塞下的战斗进入了最残酷的阶段。看到守城的松江军在己方的进攻下死伤惨重,却始终没有崩溃,萨拉丁终于做出了投入重装步兵师团的决定。

    这一次,阿曼人再度玩了一出声东击西!

    在这次战争的前半段,阿曼人的进攻重点一直是春山段防线。虽说后来展开了全线进攻,但毫无疑问,春山段始终是松江军牺牲最大的,也是相对来说最容易取得突破的地方。首次投入战场的重步兵。就选择在了这里。

    多达两个联队的重步兵,穿着厚重的铁甲。蜂拥爬上承受了抛石机反复轰击的城墙,展开了力度空前的攻击。

    重装步兵的防御力,远比普通步兵的皮甲强,几乎可以无视大多数攻击,直接用盔甲硬抗敌人刀剑。这种拼命似的打法,让他们可以非常有效的解决敌人。产生摧枯拉朽般的效果。而守军也往往会因为无法战胜、杀伤对手,士气迅速崩溃。

    两千重步兵的轮番冲击,很快动摇了春山段的防线。

    从表面上看,阿曼人选择这个故地作为突破口并没有任何可疑之处。只要能打开缺口,随之而来的多半是更多的部队。最终夺下一个可以立足的区段,并凭此彻底击溃松江军。

    然而,陈武如果真的中计,将主力一股脑的调到这里堵缺口,那就上当了。

    清迈重装步兵师团的一万三千人中,仅仅只有三千重步兵被调到了春山段。两千用于第一波进攻,另外一千在城墙下用于战略欺骗。剩余一万名重步兵主力,从头到尾都在中军这边没动。

    先前的全线进攻,已经让他们再次摸清了松江军换防后的力量分布。也知道原本布置在玉山垛口段的天南军团精锐,被调走了一部分。考虑到这里最为开阔,适合大规模兵力投入,阿曼人的真正突破点其实就在这里。

    之所以还没立即进攻,是在等松江军做出反应。

    接到春山段守军的急报,得知阿曼人投入重步兵,防线岌岌可危,陈武没有任何犹豫,也调动了重步兵进行支援。但游戏中的丰富经验,让他并没有向阿曼人希望的那样一气把整个第三重步兵师团全调过去,而是仅仅调过去了一个旅团。

    除非到了最终决战、实在避无可避的情况下,否则手头留一支预备力量总归是没错的。

    阿曼人不清楚松江军究竟调过去了多少兵力,在得知春山段已经出现了重步兵、跟己方交上手后,玉山垛口附近的总攻开始了。

    抛石机先行轰击了一轮后,在大批弓手的掩护下,大批清迈重步兵师团的战士迈着沉重坚毅的脚步,冲上了南峰要塞的玉山垛口。

    松江军的弓手同样开始还击,但对普通步军足以致命的弓箭,面对重步兵的效果极差。除非恰好射中铁甲的缝隙,否则大部分箭矢都难以造成有效的杀伤。很多时候,一些重步兵动辄身中七八箭,看上去像个刺猬,却仍旧能够参战砍杀,就像是不死之身,令人望而生畏!

    能够对付他们的,唯有两种。

    一是硬弩,近距离下射击,纵然铁甲也能轻易洞穿;第二就是用重步兵对重步兵!

    玉山垛口段的天南军团士兵很清楚这点,滚木礌石杀伤一批人后,见事不可为,收缩防线采取了守势,开始拖延时间。

    天南军团的重步兵师团,虽然在上次大战中几乎全部打没了,陈武也没有投入资源重建。但松江军序列中却有一个重步兵师团,这点天南军团的军官们都是清楚的,告急的消息早已经发了出去。

    陈武没让他们失望。

    意识到玉山垛口其实才是进攻重点后,他立即派遣了第三重步兵师团的第一旅团、直属联队,总计五千重步兵,并让许世忠亲自指挥,加入了战斗序列。

    时隔两年的时间,在南峰要塞之上,再次出现了大规模的重步兵对决!

    这也是松江军成立以来,首次动用重装步兵!

    在这种没有任何花哨的正面战斗中,清迈重步兵师团的训练和个人战力尽显无疑。在后方中军观战的阿曼武将们,无不对己方的精锐部队充满了信心。甚至有人乐观的认为,仅仅半天就能在这里打破缺口,取得第二次天南大战的转折。

    然而,这种乐观和轻松,很快随着时间推移从他们脸上消失。

    松江军的重步兵师团,尽管组建的时间比对手晚很多,遭遇挑战时却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吃亏!

    原因很简单,要塞攻防作战并不是最适合重步兵发挥的环境!

    限于南峰要塞的雄伟,阿曼人动辄十几米长的云梯难以承载太重的重量。这就造成了进攻的重步兵很难携带笨重的铁盾,顶多装备一些轻盾,而且同时攀爬的人数也受到了限制。

    防守一方就没那么多限制了,不仅能装备任何武器,还能提前在玉山垛口段的城头上摆好阵列,从容迎战。

    众所周知,重步兵在野外的大规模作战中,唯一可行的就是方阵。但守城中,没有那么大的空间。早在训练之时,许世忠就考虑到了未来一段时间松江军的实际需求,对方阵进行了改革。让前排重步兵装备盾牌和刀剑,后排重步兵装备特制的长矛,辅以部分弩兵。这种略显单薄的狭长阵列,用于守城时相当好用。

    吃力登上城头的阿曼人重步兵,纵然个人武艺和小队配合都很不错,面对这种阵列依旧很难讨到好处。

    令人心躁的胶着中,太阳一点点西沉。

    相比于轻步兵间的厮杀,重步兵之间的战斗更加沉闷和漫长,对体力也有更高的要求。双方都穿着沉重的铁甲,如果没有找到机会,很难能一击致命。整整半天的厮杀,双方的重步兵无不疲惫到了极点,甚至不断出现士兵因为脱力和缺水而昏迷,但阿曼人在付出不小的代价后,并没能想预想的那样击溃松江军,打开突破口。

    眼看着天色黑下来,萨拉丁尽管脸色难看,最终还是做出了撤退的命令。

    他终于意识到自己先去对松江军的判断犯下了彻彻底底的错误。尽管对方是一伙新近崛起的叛军,但发展的速度却超乎想象。

    这场战斗还将继续,直到一方的守军体力储备降到极点,再也无法迎战,或者因为巨大的伤亡而崩溃。(未完待续。)

第三百五十三章 混乱的清迈平原

    同样是重步兵对决,第二次天南战争和第一次的局势完全不同。

    上次的大战中,阿曼人大举投入重步兵师团,已经凭借内应夺取了坚黄岭段。阿曼人为了横向扩大战果,天南军团急于收复失地,夺回坚黄岭,这才不约而同的投入了重步兵。因为使用的战场条件、战法乃至目的都有很大不同,结果自然也不同。

    第一次的大战,重步兵师团的对决效率更高、更惊人,双方的战损超乎想象。

    而这一次,由于松江军没有防线沦陷,可以更加从容、镇定的坚持防守,打法自然被动。再加上松江军重步兵的战力整体比当时的天南军团差,越发导致了杀伤效率的低下。玉山垛口处的重步兵攻防持续了两天多的时间,双方死伤的数字尚且不及上次大战最激烈时的半天!

    阿曼人虽然精锐尽出,通过调整战法,也几度给还不够成熟的第三重步兵师团造成了大麻烦,但最终还是被许世忠带队反扑了回来。

    尽管尸骸遍地,令人作呕的血腥气息笼罩整个防线经久不散,但玉山垛口的区段依旧掌握在松江军的手中。

    更让阿曼人心寒的是,就在一天之前,陈武通过跟大皇子的线,购买的一批强弩终于到货了。

    这些强弩,用北地最好的铁矿打造,工艺精湛,质地精良,配套的专用弩箭足以在近距离穿透两层甲。为了从大皇子和宋家那里弄到这些,再避开帝**情局的监视偷偷运过来,陈武着实付出了不小的代价和心力。

    这之前,松江军战备署虽然也能通过模仿自产一批军用弓弩,但质量上比阿曼人的精品差了一个档次,数量也不足以满足需求。跟阿曼人的弩箭对抗起来。始终占不到优势。它们的到来,大大加强了松江军的城防力量。

    出其不意的亮相之后,给了阿曼人迎头痛击!

    当第三日,重步兵师团也没能打开缺口之后,阿曼人的中军帐中笼罩了一层低迷的气氛。萨拉丁肉疼于精心训练的重步兵伤亡之余,也不由真正动了撤退的心思。尽管很不情愿。但他不得不承认,松江军的陈武做的并不比天南军团差。

    在新型的配重抛石机没能起到效果,跨海登陆的部队也被剿灭,重步兵师团都没能攻破防线后,阿曼大军似乎已经拿南峰要塞没有更好的办法。

    虽说现在退回去,对于自己威望影响肯定极大,但继续这么耗下去,也很难能看到转机,只会让自己一两个月后被迫撤退时的情形更加难堪。除非。自己能够重新获得第一次天南大战时的机会,收买、胁迫一名松江军的高层叛变。

    这很难!

    上次能得到机会,已经是一个运气和巧合。经过整编后的天南军团残部,显然不存在被拉拢的土壤。而全新的松江军团,之前也一直在松江郡活动,黑衣卫几乎没能取得突破,更不用谈这个时候收买了。

    不过,话说回来。自己的大军损失都如此大,松江军的情况应该更加窘迫吧?

    那位陈武总督的心腹力量。一共也只有松江的头两个师团而已。后面的几个师团,都是才组建不久。第三重步兵师团或许是个例外,但也仅仅只有这么一个。会不会,陈武现在也只是在咬牙硬撑呢?

    萨拉丁的心里有这样的侥幸,自己只要再加最后一颗筹码,就能把已经到了强弩之末的松江军退倒。

    只是。没人知道这最后一颗筹码到底要多重!

    或许,只要再发起猛攻一天?又或者,拼着再死伤三万、甚至五万人?

    如果是前者,那萨拉丁做梦都能笑醒。如果是后者……开战到现在,阿曼王国的三十万大军。因为当场战死、疾病、受伤后不治而死等原因,死掉的士兵已经达到了四万多人。算上在宁海郡登陆后被全歼的四千近卫军,数量接近了五万!

    若是加上伤兵、逃兵,以及被打散的、短时间内难以重组的建制,阿曼人的可用军力已经比开战之初少了整整三分之一!

    倘若再考虑到战士们的厌战、思乡带来的士气低落,实际的战力只会更弱。

    这种情况下,若是再死伤三万或者五万士兵……简直就是灾难!

    一个搞不好,整个大军都有可能崩溃掉。

    继续进攻和就此收手的念头,在萨拉丁心中来回飞舞,迟疑不决。就在这个时候,后方传来的噩耗,帮助他做出了决定。

    ………

    承溪港!

    这个几年后的海港、现在的小渔村,在晨曦中迎来了又一个平和的黎明。只是,没等最勤快的一批渔民起床,外海上就驶来了一批数量惊人的海船。

    在宁海水师战船的掩护下,大批海船快速登岸。

    在这之前,已经有几艘快船连夜靠到了岸边附近,确定了这里的水情,的确可以让海船开到距离岸边极近的地方。这样登陆起来的速度,比起南洋水师在泉州港外的登陆快很多。

    如果是跟随陈武已久的老资格军官,对他的话自然是深信不疑的。但施梁跟随陈武没多久,自然不清楚陈武的真正能量和神秘的地方。对于承溪这个天然深水港,是带了一点怀疑的,因此才报了验证的态度让快船先行,但结果无疑让他有些惊讶。

    “总督的消息,还真是够灵通!”

    阿曼人自己恐怕都不知道这里有个深水港,那位据说原本住在太平郡的总督竟然会知道!

    摇了摇头,他抛开这个念头,让骑兵们迅速开始了登陆。

    在海上航行了那么久,不管是战马还是骑手看上去都有些萎靡不振。重新踏到陆地上时,由于初步适应了海浪的颠簸,甚至有很多人感到身体晕晕的,仿佛大地都在摇晃。不过,一旦从这种不适回复过来,这些连早饭都没吃的骑兵们很快振作起了精神。

    脚踏大地的感觉,真好!

    不等全部骑兵和后续的辎重粮草登陆,第一批下船的骑兵已经迅速行动起来,封锁、攻占了承溪港这个小渔村。随后,部队一边就地休整,一边开始跟阮崇焕的人接头,准备夺取那哈尔城作为水师的补给点。

    一切进行的十分顺利。

    宁海水师在承溪港的登陆,超出了清迈平原其他沿海县城的预料。在第一时间封锁了海岸附近的渔村后,消息没有任何走漏。一千三百人的骑兵,顺利跟阮崇焕取得了联系,并连夜抵达那哈尔城外。

    接下来的情况,几乎是两年前柯伊城堡的重演。

    不过,有一点跟柯伊城堡不同。后者是阿曼人在红河谷前线唯一的桥头堡,规模和驻军极大。那哈尔城则不同,只是一个普通的清迈平原小城,城内的防守力量满打满算不过两百多人。

    在五十多名顺化王朝潜伏者的联手偷袭下,十几名把守东城门的士兵轻而易举的被消灭。尽管叫喊声惊醒了那哈尔城的百姓,但想要制止这些凶神恶煞的顺化遗民已经是不可能的事了。随着小城的城门洞开,一千三百名骑兵蜂拥而入,几乎没费吹灰之力便粉碎了城内微弱的抵抗,全面接管了这座小城。

    半天之后,宁海水师调派了约五百人的水手,抵达了那哈尔城。

    城内为数不多的托马、骡子甚至牛车,被他们征用起来。大量的粮草、清水等资源,被这些水手们用大车运回了承溪港的小渔村,转而运回了船队之上,其中还包括一批新鲜的水果和蔬菜。

    这些补充的物资,足以满足宁海水师在这里停留一月,然后接上回归的骑兵返航!

    确定水手们足以掌握这座小城,松江军的骑兵在彻底剪除了那哈尔城的武装后,离开这里,开始了肆无忌惮的远征。

    整个辽阔的清迈平原,都是他们的目标。

    相比于四千近卫军和一百随行的骑兵,松江军登陆的骑兵数量少了很多,约莫只有三分之一,同样也没有攻城的力量,但机动能力却大大超过前者。尤其是清迈平原的地形,十分适合骑兵驰骋,简直可以说是来去如风。

    所有在松江骑兵行进路线上,又没被城墙保护的村镇,都倒了大霉。所到之处,轻盈的金票以及贵重珠宝被统一抄没,其他能摧毁的摧毁,不能的就一把火烧光。

    短短四天时间,超过十一个村镇、数以万计的百姓流离失所。

    造成的破坏和影响,远远超过了从登陆一开始就被死死盯住的阿曼近卫军!

    当然,这其中提供情报的顺化王朝势力也帮了不小的忙。老实说,让他们协助上国骑兵在自己的故土上烧杀抢掠,有些顺化遗民是心里有抵触情绪的。但他们更清楚,现在这里已经是敌国。唯有将阿曼人赶走,他们才有可能收复失地,重新复辟!

    相比于第一次天南战争时期,这次阿曼人在后方是留了一点部队的。但是,他们顶多也只能做到守城,完全拿一千多名骑兵没办法。只能在惊慌失措之余,不停的往首都瓦朗加和大军驻扎的前线打急报,请求调大军围剿。

    一时间,整个清迈平原混乱四起。(未完待续。)

第三百五十四章 决堤的飞沙堰

    松江军的一千余名骑兵肆虐后方腹地,消息很快传到了前线的柯伊城堡,再从这座北上的桥头堡送到了南峰要塞外的大军驻地。

    阿曼文武和乾元基的惊怒,无需再用太多语言描述。只要知道萨拉丁失手摔碎了一整套自己视若珍宝的青瓷茶具,就知道他到底有多么失态。尉迟明在为自己先见之明暗暗得意之余,也不由得懊恼起松江军的眼光刁钻,竟然在一个自己完全没预料到的地方登陆。

    眼下,对阿曼北伐大军来说最严峻的局面出现了——令人尴尬的是,这种局面本来是他们希望在敌人后方上演的,结果却出现在了自己身上。

    要不要调大军回援,成为了一个沉重难言的话题,但又不容他们回避。

    想要调动军队围堵骑兵,往往需要很多倍于敌方的力量。就眼下的局面而言,几乎可以视作放弃继续进攻的想法。先前萨拉丁就已经犹豫着是否要就此撤军了,现在这个坏消息传来,无疑让他心中进一步动摇。

    考虑到每过一天松江骑兵都在造成更大的破坏,他们必须尽快做出决定。

    然而,萨拉丁决计想不到,真正的噩耗还在后面。

    只是攻破、烧毁一些村镇,还不足以真正动摇阿曼的军心。千里迢迢跨海登陆而来的松江军骑兵,绝不满足于只干这么些小事。

    大元河!

    是清迈平原上一条重要的河流,全长超过八百里,灌溉了下流沿岸数以十万亩计的田地,更间接养活了清迈平原接近八分之一的人口。这一点,所有的阿曼人甚至不少帝国人都清楚,但却很少有人知道。大元河的水究竟是从哪来的。

    若是有人探根寻源,顺着大元河一路北上,抵达清迈平原的西南隆起地段,就会发现这里是地势陡峭的万山之丛,是巴延山脉南侧的最尾端,上承水流湍急的青衣江。大量被青衣江冲刷下来的碎石泥沙。在骤然流入平坦的清迈平原和大元河后,很容易出现淤积和拥堵。

    每逢上游雨水泛滥之时,大元河往往洪水成灾甚至改道。

    顺化王朝的第七任皇帝,也就是那位没落皇子阮世明的爷爷,征调了大批劳力,在大元河的上游修建了著名的飞沙堰,调控水利。从此以后,清迈平原的水患大减。一直到现在,阿曼人都还沿用这个前朝的水利工程。并且每隔几年定期维护。

    没错,这支深入到敌人后方的骑兵,最重要的目的之一就是破坏飞沙堰。现在雨季虽然早已经过去,但今夏青衣江流域充沛的降水,还是让大元河和飞沙堰水位很高。如果没有阿曼近卫军登陆的意外拖延,勉强可以搭上一个秋汛的末班车。现在的话效果肯定会差许多,但掘开飞沙堰堤坝、放水流入大元河下游,仍旧能引发一场人为的大灾难。

    少则十数万、多则几十万的百姓。会因此被牵连!

    若是放上雨季的巅峰时期,这个数字可能还要翻上五倍或者十倍!

    当然。掘开民用水利这种事,尽管的确可以对阿曼人造成立竿见影的打击,但过于伤天和,几乎无法拿到台面上说。甚至,就连秘密执行这件事的松江军骑兵,也仅仅只有百余骑。由一名曾经在阿曼王国生活过几年的大队长带领,为此还特意瞒过了阮世明派系的势力。

    军情处和陈武都有点怀疑,就算是出于打击阿曼人的目的,这些顺化王朝的正统遗民也很可能会反对甚至阻碍这个行动。但经过反复的斟酌,陈武还是下定了决心。

    原因其他。战争没有多的仁慈可以讲!

    阿曼人占领天南的南峰府后,不也照样肆意强征百姓为他们拆毁南峰要塞、修建阵亡士兵坟墓么。何况,陈武起家时驱使流民进攻武安的做法,跟这个其实没有区别。如果说,当初他还只是因为不起兵就死、起兵仗着穿越前的经验还有活路的话,那一路走到坐拥三郡之后,他就已经没有了退路,只能或自愿、或被手下推动,朝那个位置发起角逐。

    既然如此,为了打击这些异族人,还有什么好手软的?

    飞沙堰成立的时间毕竟久了,年久失修加上上游大雨,垮塌也是正常。只要没有落下把柄,就算事后有谁猜到什么也于事无补了。

    随着早就拟定好的计划开始执行,上百名特别挑选出的骑兵,在攻占那哈尔城不久后,就趁一个夜晚悄然脱离了大队。在一千多名同袍南征北讨,吸引阿曼人的所有注意时,他们已经一人双马,带着足够的粮食和必要的工具上路了。

    说起来,偷偷潜入敌国掘开堤坝似乎是很容易的事,但做起来真的很难。在前线跟帝国人大战的情况下,百余名骑手本身就很容易引人瞩目。如何能够不令人起疑的抵达飞沙堰附近,直接干系到整个行动的成败。

    为此,这些骑兵们不得不进行了伪装。

    他们身上穿的军袍,都是阿曼王国的军袍,手中持有军情处伪造的公文。这些被选出来的骑兵,也大都是对阿曼人有些了解的。除非恰好撞上搞情报的黑衣卫,很难分辨出来。

    至于行进的路线,这个倒不是问题,只要沿着大元河一路往上游前进就行,绝对不会迷路。

    一路昼夜兼程,尽可能避开人多的大路。吃了难以想象的苦头后,总算抵达了飞沙堰所在的岷山。因为这座大型的水利工程是前顺化朝主持的,再加上已经有了不少年头,阿曼王国对这里关注程度不高,他们也没想过会有敌人能潜入到这里搞破坏。仅仅只有当地官府和最近的村民,各自派了一队人在这里监察水情。

    轻车熟路的抓了两名当地山民,假借阿曼官军骑兵的名义,轻而易举的就从他俩嘴中问出了想要的东西。

    灭口之后,骑兵们迅速行动起来,干掉了在这里巡视的村民,然后开始了掘堤。

    为了能尽可能的迷惑敌人,他们还在附近留下了几样西漠中沙漠民族的饰物。那是军情处的人员,在得了陈武的命令后,好不容易从宁海郡几个喜欢收藏的大商人那里弄到的。反正在年初的时候,阿曼人因为金矿的事跟沙漠民族起了冲突,还遭到过几千人的报复。

    如果乾元基没有调查飞沙堰崩溃的事,那自然最好。若是有人调查,顺着线索查到这些饰物,那也能起到一些误导的效果。至于说乾元基会不会信,远在西边荒漠深处中的人又是如何跑到清迈平原上的,那就不是松江军需要操心的了。

    至于飞沙堰垮塌之后,这些骑兵们如何返回,陈武同样也给出了计划。

    随着大元河的下游被洪水淹没,原路返回肯定是不行的。他们将会直接往北走,从红河谷的西北端九十度向东,最终从陆路退回南峰要塞下。那时候,南峰要塞下的阿曼大军应该早就走了。

    在这个世界上,破坏永远是比建造容易百倍千倍的事。

    修成这座飞沙堰的时候,顺化王朝的人耗费了难以想象的人力物力,整整用了四年时间,还是借助了地势,这才完成了初期的工程,之后的扩建、维护更不用说。但想要破坏它,仅仅只需要上百名骑兵在上面稍稍挖开一个缺口。水流外泄的巨大压力,会不断冲刷、扩大这个缺口,最终让整个飞沙堰彻底垮塌!

    “希望三清道尊不会怪我!”

    念过几本道书的骑兵大队长看着飞沙堰内侧浩瀚的青衣江水流,默默在心里念叨了一句,命手下挖开了最后一段,然后飞一般的打马往北逃离。

    伴随着隆隆声响,顷刻之后,一场本不会出现的洪灾从大元河一路冲向了下游。

    这是阿曼人十五年来最大的一场水灾!

    ………

    大元河上游突发洪水,八百里沿岸的数十万百姓流离失所,死伤惨重!

    不仅如此,由于大元河的河道地势较高,河水朝两侧的稻田和水渠倒灌,对清迈平原今年的第二季水稻造成了严重的影响。但凡在大元河流域内的,轻者减产、重则绝收,给阿曼人今年的粮食产量带来沉重的打击。

    哪怕整个灾难的评估,各地的报告等等,都还没有送过来,但仅仅只是这个消息,就足以让南峰要塞外的阿曼文武官员们绝望了。

    连续两次天南战争,消耗了大量的粮食和财富。眼下,很可能多达几十万百姓的赈灾、救灾,耗费的人力物力都是一个难以想象的数字。如果处理的不及时,那些南泰遗民和顺化人再在其中煽风点火、掀起民变,那阿曼王国过去十多年好不容易稳定的地盘,将会一夜间倒退回刚刚吞并顺化王朝的时候。

    “该死,雨季的时候都没事,为什么秋汛都过了,大元河反而闹起了洪灾!”

    萨拉丁脸色憔悴到了极点,远远看着一度登上去过、现在却似乎遥不可及的南峰要塞城头,默然了良久,终究在极度的不甘中再度做出了撤军的命令。

    或许,从一开始自己图谋乾元帝国的策略就是错误的!(未完待续。)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8314/ 第一时间欣赏帝国之主最新章节! 作者:奥丁信使(书坊)所写的《帝国之主》为转载作品,帝国之主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帝国之主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帝国之主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帝国之主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帝国之主介绍:
一言以蔽之,这是一个穿越的玩家,利用十三年游戏经验锲而不舍造反的故事。 详细点说,就是倒霉的主角穿越到了游戏世界,结果好死不死的附身到了一个快要饿死的穷鬼身上。为了活下去,他不得不到处拉人造反。只要锄头挥的好,没有帝国挖不倒!帝国之主已经完结,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帝国之主,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帝国之主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