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言情小说大魏宫廷TXT下载大魏宫廷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大魏宫廷全文阅读

作者:贱宗首席弟子     大魏宫廷txt下载     大魏宫廷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839章:一触即发的内战

    半个时辰后,赵弘润黑着脸离开了那位魏氏君父所居住的府邸。

    此时此刻,他的心情很糟糕。

    要知道,他本来是打着快刀斩乱麻的主意,才会趁夜对安城发动夜袭,寻思着控制住陇西魏氏的君父,擒贼先擒王嘛。

    哪晓得,陇西魏氏居然还有一个什么族老会议,甚至于,这个族老会议对那位陇西魏氏君父的约束,居然比赵氏魏国这边宗府对魏天子的约束与限制还要大。

    更让赵弘润感到郁闷的是,那位魏氏君父明确告诉他,就算赵弘润拿他作为威胁,也无法改变族老会议的态度,更大的可能是族老会议舍弃掉那这个君父,推举一名新的君父,然后与赵氏魏国展开报复性的战争。

    这件事,恨得赵弘润险些对那名魏氏君父破口大骂:还跟本王人五人六的,原来你这家伙居然只是一个傀儡?

    当然了,这只是气愤时的念头,毕竟那位君父在陇西魏氏中的权势还是很大的,只不过,仍不能与族老会议相提并论罢了。

    毕竟陇西魏氏有十二支,魏氏君父所代表的只是其中一支而已,因此,似魏氏臣服于赵氏这种大事,纵使是那名魏氏君父,也做不了主。

    没想到居然还有这一手……

    站在安城李氏府邸外,赵弘润仰头望着星空,无声地叹了口气。

    “这下子,可能真的要打了……”他喃喃自语道。

    在旁,商水军大将伍忌抱拳说道:“殿下勿虑,万事有我商水军在。”

    听闻此言,赵弘润勉强地笑了笑。

    他并不怀疑商水军的实力,同理,也不怀疑鄢陵军的实力,然而最根本的关键,是他并不希望与陇西魏氏真的开战。

    毕竟无论是陇西魏氏也好,赵氏魏国也罢,说到底都是姬姓一族,自然是能和平共处就和平共处咯,只要陇西魏氏愿意臣服,想来赵氏魏国并不介意养着他们。

    反之,若是闹成双方兵戎相见的局面,这才是最最不利的。

    魏国的敌人或会落井下石,指责魏国:你们姬赵氏连本家姬魏氏都容不下,如何容天下人?

    这个把柄,赵弘润怎么也不希望落到魏国的敌人手中。

    因为他很清楚,有的时候,名分与大义是非常重要的,倘若魏国这回处理不好陇西魏氏的事,相信韩国与楚国并不介意推波助澜一番,诋毁魏国的声誉。

    赵弘润烦躁地在李氏府邸门前走了走去。

    足足过了有一炷香工夫,他这才气呼呼地走往驿馆方向。

    也是,事已至此,就算再恼怒也没什么用,还不如好好歇息,待天亮之后迅速出兵荥阳、密县、巫沙、衍县等地,以最快的速度、最小的内耗代价,迫使陇西魏氏另外十一支臣服。

    事实证明,赵弘润的判断精准无误,待等次日辰时的时候,被派往其余几个县城的青鸦众便传来了消息,说是陇西魏氏的军队有所异动。

    消息走漏了……

    赵弘润暗骂一句,脸上并无几分意外。

    因为他今早就得知,昨晚商水军夜袭安城的时候,前几日曾与他见过一面的庶长侯聃,在发现大势已去的情况下,就乘坐着战车从北城门逃离,前去其他几座被陇西魏氏占据的城池搬救兵。

    这让赵弘润的心情变得愈发糟糕。

    本来他打算地挺好的:在一夜之间抓住陇西魏氏的主要人物,然后在今日威逼利诱,逼他们屈服。

    而这下子,他的计划算是被打破了。

    好在那位魏氏君父也是颇为重要的筹码,并且也取得他的默许,否则,赵弘润还真是要气到吐血了。

    接近巳时的时候,赵弘润将商水军副将翟璜叫了过来,吩咐他率一万名商水军坐镇安城,看押着安城内魏氏君父这一支的魏氏族人,以及附属的陇西魏兵。

    翟璜抱拳应命,随即问道:“城外的百姓如何安置?”

    赵弘润想了想,说道:“除那个君父所居住的李氏府邸外,其余被陇西人占据的府邸,都让他们吐出来,归还给原来的主人,若有人不从,蓄意生事,你看着办。”

    “遵命!”翟璜心中大定。

    不得不说,这句你看着办,等同于赵弘润给了翟璜莫大的自主权利。

    不过话说回来,对于这位商水军的老将,赵弘润还是颇为放心的。可能翟璜在领兵作战、攻略城池方面不如伍忌与南门迟勇猛,但让他守城,翟璜还是极为可靠的。

    毕竟当初在讨伐楚国的时候,翟璜就曾执掌相城,代替赵弘润管理着当时暂住着数十万楚国平民的城池,算是一位在内政、民生方面颇有经验的老将。

    嘱咐完翟璜后,赵弘润便迅速离开了驿馆,前往城外,因为在城外,商水军大将伍忌以及另外一名副将南门迟,早已做好了出发前往衍县的准备。

    在前往衍县的途中,赵弘润收到了来自青鸦众的战报,是关于鄢陵军的。

    昨夜,当商水军夜袭安城的时候,鄢陵军则迅速朝着衍县进兵,并于凌晨抵达了衍县城下。

    但遗憾的是,鄢陵军没能像商水军那样以雷霆之势迅速地拿下衍县。

    这其中有几个原因:

    首先,坐镇衍县的陇西将领,可不是籍籍无名之辈,那是驷车庶长姜鄙,那是曾经与秦**队打得难舍难分的猛将,警惕心可不是一般的高。

    其次,鄢陵军没有投石车、井阑等攻城兵器,又没有黑鸦众、青鸦众等隐贼众帮忙打开城门,根本没有办法夺取这座城池。

    说白了,赵弘润之所以将鄢陵军派往衍县,只不过是去吓唬吓唬陇西魏氏而已,并非是为了战争,而是震慑陇西魏氏,终止战争——毕竟在当时的赵弘润看来,他擒住了陇西魏氏的君父,这场仗可以说是已经分出了胜负,可他哪晓得,在陇西,族老会议的地位要比魏氏的君父还要高呢。

    七月十七日黄昏前,赵弘润率领两万商水军抵达了衍县,与屈塍、晏墨所率领的三万鄢陵军汇合,合五万军队的军势,前往衍县城下,既是为了示威、同时也是为了迫使城内的陇西魏军投降。

    而在五万魏军于衍县城外整齐列队时,在衍县东城门的城楼上,有一名极其高达魁梧的壮汉,正抱着胳臂注视着城外的军队。

    此人正是陇西的名将,驷车庶长姜鄙。

    可能是因为混有羌人血统的关系,姜鄙生得颇为高大魁梧,比赵弘润的宗卫褚亨还要高一个脑袋(差不多今两米多高),双手手臂肌肉爆棚,竟比一般魏人的大腿还要粗。

    更令人咋舌的是,此刻的姜鄙并没有穿着铠甲,上身裸露着,因此可以清楚地看到,此人的躯体上布满了一道道的伤痕,简直可以说是充斥着整个上半身。

    这不奇怪,因为姜鄙是陇西魏国近几十年来唯一一位从最最低贱的奴兵,凭借在战场上浴血杀敌的军功爬到将军职位的豪杰,他身上的每一道伤痕,可能就代表着一场战争。

    倘若说,即便在陇西这种注重出身的地方,亦有人能够使他人抛开出身的成见而得到尊敬,那么指的就是姜鄙,陇西魏军最英勇善战的名将。

    “呼呼呼呼……那就是赵氏魏国的军队么?不可思议……”

    环抱着双臂,姜鄙饶有兴致地打量着城外的赵氏魏军,心下着实有些惊讶。

    毕竟他感觉地出来,城外的赵氏魏军,那绝对不是刚刚结束了训练的新兵,而是身经百战的老卒。

    因为气势不同!

    姜鄙丝毫不曾在那些赵氏魏军那边感受到迟疑、恐慌、不安,仿佛对于城外的赵氏魏军而言,战争就好比是吃饭喝水那样习以为常。

    这是一支经受过大场面考验的军队……

    姜鄙暗暗说道。

    他猜地没错,城外的赵氏魏军,或者说是鄢陵军与商水军,那皆是刚刚从四国伐楚战场上走下来的老卒,曾面对过数十万乃是近百万的楚**队,又岂会因为小小一座衍县动摇意志?

    更关键的是,鄢陵军与商水军,还赢得了四国伐楚战役的最终胜利,信心与士气正处于一个不可思议高涨的地步,可能对此刻的他们而言,衍县只不过就是他们一冲就垮的小小阻碍罢了。

    “出城应战!”

    姜鄙舔了舔嘴唇,颇有种见猎心喜的意味。

    “出……战?”他身旁的陇西将领们目瞪口呆,他们心说,城外那可是有数万军队啊!

    姜鄙嘿嘿笑道:“这可是城内魏氏族老的命令啊……”

    听闻此言,周围几名陇西将领的面色有些难看。

    然而,他们并不敢忤逆那些位魏氏族老的意思,哪怕心中不愿,也只能硬着头皮跟着姜鄙出城应战。

    而此举,却是让赵弘润颇感意外。

    毕竟在他看来,衍县的魏氏军队并不多,顶多也就是近万人左右罢了,而他麾下却有五万军队,五倍悬殊的兵力差距,衍县的魏氏军队将领居然还敢出城应战?

    “有意思……”

    眯了眯眼睛,赵弘润喃喃说道:“他要战,那就战!……传令下去,退后五里,给对方足够的空旷地排兵布阵。”

    五万魏军徐徐后撤,在退后五里后,重新整齐列队。

    见此,姜鄙亦明白了赵弘润的意思,在城外排兵布阵。

    而就在这时,姜鄙忽然听到远处传来一阵若有若无的呼声:“停下!停下!都停下!”

    “唔?”

    姜鄙眯着眼睛向传来声音的方向望去,惊讶地看到,有寥寥数骑朝着这边飞奔而来。

    那是……咦?临洮君魏忌大人?

    姜鄙的脸上露出几许惊讶与意外。(未完待续。)

第839章:说服

    临洮君魏忌大人?他不是在西边(成皋关)吗?怎么会在这里?

    姜鄙狐疑地望着远处飞奔而来的临洮君魏忌,把险些喊出口的进攻口号咽回肚子。

    事实上,如今的姜鄙并非是临洮君魏忌麾下的将领,而是隶属于陇西魏氏十二支中的天水魏氏一枝,地位大概相当于家臣、家将。

    而临洮君魏忌则是临洮魏氏一枝,两者的所属家族是不同的,在魏国就好比是原阳王与成陵王的区别。

    不过,临洮君魏忌与繇诸君赵胜是姜鄙的恩人,当年姜鄙还未发迹的时候,全靠魏忌与赵胜提携——当初在外领兵征战的临洮君魏忌破格提拔了姜鄙,而当战争取得胜利后,又是繇诸君赵胜说服了魏氏一族中的反对者,使因为混有羌人血统而遭到蔑视的姜鄙终于能成为一位将军。

    因此,姜鄙对临洮君魏忌以及繇诸君赵胜颇为尊敬,哪怕后来他的地位已不逊色那两位邑君多少,但仍然视其为恩公,十几年来皆是如此。

    “注意对面军队的异动。”

    对左右侍将吩咐了一句,姜鄙吩咐驾驭战车的御者,缓缓朝着临洮君魏忌前来的方向而去,迎接这位他始终心存尊敬的恩公。

    片刻之后,临洮君魏忌以及另外一名骑士,驾驭着战马来到了姜鄙面前,拱手称道:“姜鄙大人……”

    然而他的话还未说完,就被姜鄙摆摆手打断了,他半开玩笑地说道:“魏忌大人,您若是再羞臊鄙人,下回喝酒,鄙人可不会再顾念恩公大人的情谊了。”

    临洮君魏忌的面色微微一变,看得出来,他对与姜鄙一起喝酒有些恐慌,拱拱手连忙说道:“还请手下留情。”

    “哈哈。”姜鄙爽朗地笑了几声,随即,他瞥见临洮君魏忌身边的那名骑士,眼中露出几许惊诧,因为若他没有记错的话,魏忌身边那名骑士,正是当初他们陇西魏氏进入赵氏魏国时,在成皋关开关放他们入内的赵氏魏将,封夙。

    此时,临洮君魏忌也注意到了姜鄙打量封夙的眼神,不过并未说破,而是驾驭着战马朝前踱了几步,眺望着远方的魏军。

    果真是起兵讨伐啊……那位肃王。

    心中嘀咕了一句,临洮君魏忌低声问道:“封夙将军,对面就是那位肃王殿下的军队?”

    听闻此言,成皋军一营营将封夙点了点头,指着对面的魏军说道:“商水军、鄢陵军,正是肃王殿下麾下的军队。”说着,他带着几分自豪又说道:“相当威武的军势吧?这两支军队,那可是实打实的在战场上拼杀磨砺出来的精锐,也是近三年出动最频繁的军队,至今已经历数十场大大小小的战事……”

    临洮君魏忌点了点头,称赞道:“看得出来是一支强军。”说罢,他转头望向封夙,低头示意道:“那么,就拜托封夙将军了。”

    封夙可能是早已与临洮君魏忌沟通过,因此听闻此言毫不意外,驾驭着战马缓缓朝着远处的商水而去。

    望了一眼封夙离去的背影,姜鄙微微皱了皱眉,低声问道:“魏忌大人,您这是?”

    临洮君魏忌苦笑了一下,正色说道:“姜鄙大人,我希望你这次能支持我。”

    “……”姜鄙深深望了一眼临洮君魏忌,没有说话。

    见此,临洮君魏忌压低声音说道:“实不相瞒,姜鄙大人,我来的时候,赵氏魏国一支五万人的异族骑兵,正准备攻打成皋关,夺回关隘。……途中经过荥阳,一支打着砀山军旗号的赵氏魏军也在筹备着攻城事宜,眼下的局势,非常险峻,很有可能会使魏氏与赵氏同室操戈。”

    “赵氏有这么大的胆子?”姜鄙皱了皱眉,因为据他了解,本家陇西魏氏对分家的震慑力,可不是只有一星半点。

    可能是猜到了姜鄙的心思,临洮君魏忌摇了摇头,正色说道:“或许在数百年前,那是我魏氏的分家,可如今,赵氏已在中原建立了强大的魏国,他们,早已不是我魏氏的分家了……至于敢或不敢,对面的军队不是已说明了问题么?”

    “……”姜鄙有些意外地看了一眼临洮君魏忌,笑着问道:“魏忌大人想让鄙人怎么做?”

    “降。”临洮君魏忌沉声说道。

    听闻此言,姜鄙的面色微微变了变,看似有些阴沉。

    也亏得说这话的人是他的恩公临洮君魏忌,否则,姜鄙恐怕早就翻脸了。

    要知道,他姜鄙自十余岁被征召到陇西的奴兵当中,这半辈子的戎马生涯,从未有过临阵退缩,无论是职爵还是陇西人对他的尊敬,那可都是凭借着他手中的长戈利刃一刀一枪地杀出来的,多少次身先士卒、多少次濒临战死,犹死战不退,为陇西取得了一场又一场的胜利,也赢得了陇西魏氏的尊重。

    可如今,竟然有人要他不战而降?

    纵使说这话的是他的恩公临洮君魏忌,姜鄙心中亦是有些不悦。

    想了想,姜鄙轻笑着说道:“不战而降,这可有些头疼了……”

    临洮君魏忌感觉姜鄙的笑声不似以往那样爽朗,知道他心中不悦,遂拱拱手郑重其事地施礼道:“请以大局为重……拜托了!”

    “……”见临洮君魏忌如此郑重,姜鄙犹豫了一下,问道:“魏忌大人在担心什么?”

    临洮君魏忌思忖了一下,低声说道:“姜鄙大人,那位肃王,在七日之内,便纠集了多达十余万的兵马,然而,这并不是那位肃王所有的兵力。……在我们曾经过的三川郡,有几十万三川戎族,愿意为此人而战,而赵氏魏国,他们在北方的土地上,投入了十几二十万军队与北方中原的强国韩国开战……这意味着什么,姜鄙大人明白么?”

    姜鄙皱了皱眉,他当然明白临洮君魏忌这话是什么意思。

    这意味着,倘若赵氏魏国果真对他们有什么歹意,轻易就可以覆灭他们。

    不可否认,陇西魏氏尚有数万军队,可这数万军队在赵氏魏国面前根本不算什么,赵氏之主的儿子,都能在七日之内,召集起十余万的军队,更遑论那位赵氏之主?

    “……兵力的差距,并不代表胜负。”姜鄙正色说道。

    听了这话,临洮君魏忌脸上的苦笑更浓了。

    他心说:是的,兵力的差距并不能代表胜负,可问题是,赵氏魏国的军队,他们的武器装备,都要比陇西魏军精良,甚至于,他们还拥有极为可怕的连弩。

    临洮君魏忌忍不住瞧了一眼姜鄙身上的铠甲,那是一件不逊于他魏忌所收藏的精良的青铜铠甲,可问题是,他魏忌钟爱了数年的精良青铜铠,在成皋关上仅仅只是一架连弩的齐射,就瞬息间被射暴,变成了一地的碎片。

    姜鄙啊,中原的战争,早已不是凭借武将凭借勇猛就能取得胜利了……在那种可怕的连弩面前,纵使是你这样的豪杰,也仅仅只需要一支弩矢……

    临洮君魏忌抿了抿嘴,终究没有将这番话说出口。

    他只是感觉,他们陇西魏氏,已经被中原抛下地太远了,可能在他们陇西,猛将尚可扭转一场战争的胜负,但是在中原,那种亲自冲锋陷阵的猛将的时代,早已经结束了。

    这让临洮君魏忌感到莫名的悲哀,亦让他生出了另外一个想法:陇西魏氏固然是已落后中原太多太多,那么秦国呢?是否可以借助赵氏魏国的力量,遏制秦国那头出闸的猛虎?

    因此,他迫切希望魏氏与赵氏达成默契,因为在他看来,魏氏与赵氏同出一枝,不应该成为敌人,双方共同的敌人,是正在迅速对外扩张的秦国!

    忽然,临洮君魏忌眼眸微微转动了几下,因为他看到,这几日来关系已变得很不错的成皋军将领封夙,正在远处朝着他挥手。

    “我要去见见那位肃王。”

    对姜鄙说了一句,临洮君魏忌双手抖了一下缰绳。

    “等等!”姜鄙沉声喊道。

    临洮君魏忌惊疑地回头,正要说话,却见姜鄙指了指自己所乘的战车,笑着说道:“堂堂临洮君魏忌大人,孤独一人前往,实在太可怜了,就让鄙人为恩公驾车吧。”

    临洮君魏忌惊喜地露出了笑容,他当然能懂这话意味着什么。

    “你等且回城去吧。”

    待将临洮君魏忌迎上战车后,姜鄙吩咐过左右侍将,随即驾驭着战车,缓缓朝着对面的赵氏魏军而去。

    不得不说,孤身二人驾驭着战车来到五万敌军之中,这份气魄,纵使是商水军与鄢陵军的兵将,亦暗暗为魏忌与姜鄙二人叫好。

    于是,鄢陵军与商水军的前军与中军士卒们,纷纷向左右散开,让出一条道路,让魏忌与姜鄙能直达某位殿下所在的本阵。

    由于两军的让道,魏忌与姜鄙顺利地来到了魏军的本阵,亦看到了那位被许多将领似众星拱月般围在中央的肃王……

    小孩子?

    好似心有灵犀,临洮君魏忌与驷马庶长姜鄙二人对视一眼,表情很是古怪。

    他们怎么也料想不到,能够在七日内聚集十几万军队的统帅,竟然是一个小孩子。

    虽然是一个气势相当足的小孩。(未完待续。)

第840章:算计?

    “临洮君魏忌……本王听说过你。”

    就当临洮君魏忌与姜鄙瞅着赵弘润不知该如何开口作为开场白时,赵弘润率先开口,笑吟吟地说道:“陇西的英雄,阻遏诸羌的名将。”

    “实不敢当。”临洮君魏忌拱了拱手,丝毫没有因为赵弘润的年纪以及身高就轻视他,毕竟他已经从将军封夙的口中,得知了不少这位肃王殿下的事迹。

    “您便是赵氏魏国的肃王,赵润殿下?”

    而此时,赵弘润则暗自打量着临洮君魏忌。

    毕竟在六王叔赵元俼对他讲述的陇西轶事中,临洮君魏忌那可是一位难得的逸才,甚至于,六王叔还对此人做出了不逊景舍、屈平的高度评价。

    景舍、屈平,那是何等人物?那是楚国的三天柱之二,是在前一阵子四国伐楚战役时,堪称挽救了楚国的英雄。

    当然,那场战役的楚国英雄还有上将军项末、项娈,新阳君项培、邸阳君熊商等等,但毫不夸张地说,若当时少了景舍与屈平,楚国所蒙受的损失,肯定要比如今多得多。

    就单单说寿陵君景舍,正是因为此人的存在,使得赵弘润最终没能攻克巨阳县,只能沿着口水放弃巨阳君熊鲤那庞大的财富,这件事赵弘润至今仍耿耿于怀。

    而临洮君魏忌,此人在六王叔赵元俼口中,居然是能媲美寿陵君景舍的帅才,单凭这一点,就足以让赵弘润对这位陇西魏氏的邑君另眼相看。

    只不过,临洮君魏忌的形象让赵弘润有些失望。

    因为临洮君魏忌看起来一点也不霸气,脸庞消瘦而且苍白,微微皱起的眉宇间,仿佛夹着诸多的烦恼,倒是一双颇为有神的眼睛看似有些睿智,除此之外,唯一出彩的就是他嘴唇上那两撇小胡子。

    ……这是一位儒将。不过怎么感觉那么忧郁呢……

    “正是本王。”赵弘润脸上露出几分颇有贵族特色的和蔼微笑,和颜悦色地问道:“不知魏忌大人托封将军求见本王,所为何事?”

    见赵弘润开门见山地问起此事,临洮君魏忌面色一正,不失礼仪地拱手说道:“敝人希望肃王殿下退兵。”

    “哈!”赵弘润轻笑一声,正要开口,却听临洮君魏忌抢先说道:“作为请肃王殿下退兵的条件,魏忌愿召集魏氏十二支,与肃王商谈和睦共处的协议。”说到这里,他抬头看向赵弘润,低声说道:“肃王原定昨日讨伐我魏氏,但却在今日黄昏才抵达衍县,想来安城已经肃王攻破,君父亦被肃王所擒,那么肃王应该也已得知,有些事,纵使是君父也不好擅做主张,唯有召开族老会议。”

    “……”赵弘润深深看了一眼临洮君魏忌。

    不得不说,临洮君魏忌说到他心中的痛处:他怎么也没想到,陇西魏氏的君父,权利居然比他魏国的魏天子小那么多,以至于擒贼先擒王的战术几乎没能起到什么效果。

    想了想,赵弘润故意说道:“唾手可得的东西,本王又何必多费口舌?”

    听了这话,姜鄙的面色有些不太好看,忍不住在旁插嘴道:“小娃儿,你的口气不小啊。”

    “放肆!”宗卫长卫骄愤色喝道。

    “你是何人?”赵弘润挥了挥手,示意卫骄等宗卫们稍安勿躁,同时用目光打量着姜鄙。

    不得不说,全身肌肉爆棚的姜鄙,看起来极有威慑力。

    “鄙人,姜鄙!”在临洮君魏忌颇有些担心的注视下,姜鄙不卑不亢地回答道。

    听闻此言,赵弘润脸上露出几许惊讶,点点头说道:“原来是陇西的名将姜鄙……久仰。”

    见赵弘润朝自己拱手行礼,姜鄙大感惊讶,心中的敌意消散了不少,他忍不住问道:“你听说过我?”

    “当然。”赵弘润笑呵呵地说道:“本王的六叔曾出访过陇西,他曾告诉过我,陇西若无姜鄙,怕是十年前,秦军就可以横行于陇西了……”

    “不敢当不敢当……”姜鄙抬手摸了摸后脑勺,显得有些不好意思,但他脸上却露出了笑容,看向赵弘润的眼神也愈发的和善。

    瞧见这一幕,临洮君魏忌暗自松了口气,他生怕姜鄙与这位肃王互生矛盾,以至于节外生枝,然而就目前来看,这位赵氏魏国的肃王,无论是他魏忌、还是对姜鄙,都充满好感,这让临洮君魏忌暗暗庆幸。

    不过话虽如此,为防再有什么变故,临洮君魏忌还是将已偏离的话题又兜了回来:“肃王知道秦国,想来对我陇西的状况亦有所了解。……敝人以为,魏氏与赵氏同出一枝,不该同室操戈,应当携手联合,遏制秦国的势头!……秦国,绝不会因为吞并了一个陇西而停止扩张,倘若赵氏不提早做足准备,待秦国锐士攻到门前,悔之晚矣。”

    听闻此言,赵弘润似笑非笑地看着临洮君魏忌道:“魏忌大人如何就能肯定,我大魏必须与魏氏携手合作,才能遏制秦国呢?……本王这话不是针对谁,本王只是觉得,就如今的陇西魏氏,倘若魏秦开战,充其量不过是战场上的添头,不足以影响胜负。”

    临洮君魏忌与姜鄙闻言面色一变,毕竟赵弘润这话,分明就是瞧不起陇西魏氏如今硕果仅存的那些兵力。

    “小娃儿,虽说你方才夸赞了鄙人,可你这话,鄙人依旧是听得心头火起……”姜鄙不满地说道。

    见此,赵弘润看了一眼姜鄙,缓缓说道:“单看姜鄙大人高大魁梧的身姿,本王就知道姜鄙大人是一位勇冠三军的猛将,然而在中原,单凭匹夫之勇扭转战局的猛将的年代,早已结束了,如今的战争,拼的是士卒的训练度,精良的武器装备,凌驾于人力之上的战争兵器,以及,不至于会被前线军队所费粮饷所拖垮的国家经济……”说罢,赵弘润从战马一侧的箭囊中取出一支弩矢,丢给姜鄙,语气莫名地说道:“时代不同了,姜鄙大人。”

    “……”姜鄙接住赵弘润抛来的那支弩矢,仔细瞅了两眼,只感觉头皮有些发麻。

    因为那支弩矢通体由精铁打造,非但矢镞锋利,矢杆上亦有放血槽与倒刺,哪怕姜鄙并不清楚这些设计的作用,亦能凭着武人的直觉感觉到一个事实:纵使是他,也挨不了几下像这这样的弩矢。

    他转头望向四面八方的鄢陵军与商水军士卒,发现这些魏兵中,有着不少弩兵。

    赵氏魏国……比想象的还要强啊……

    捻着手中的那一支弩矢,陇西名将姜鄙仿佛遭受了前所未有的打击般,沉默着不再说话。

    临洮君魏忌看着姜鄙默默叹了口气,随即转头望向赵弘润,正色说道:“肃王殿下说得没错,我陇西的确不比当年,然而,这并不表示我陇西魏氏就无足轻重……没有人,比我魏氏更了解秦国。若是肃王自忖有九分把握战胜秦国,那么,我魏氏能够为赵氏增添那最后一分胜算,就凭我陇西与秦国打了那么多年……分则两害、合则两利,这个道理,相信肃王殿下能够明白。”

    赵弘润深深看了一眼临洮君魏忌,随即徐徐问道:“合……怎么合?”

    临洮君魏忌一听,当即说道:“我魏氏只求自保,绝无非分之想。……已失去了陇西故国的我魏氏,如今只需要赵氏一丝丝的善意……”

    “事实上,我赵氏已经给过贵方足够的善意……”

    “不,肃王殿下,敝人所说的,是真正的、愿意接纳我魏氏的善意,而不是,似欲擒故纵般的算计……”临洮君魏忌意有所指地说道:“可叹我魏氏有不少人未曾看穿这一点,义无反顾地踏入了陷阱。”

    “什么?”赵弘润闻言皱了皱眉。

    临洮君魏忌微微一笑,摇摇头说道:“没什么。……总之,这件事是我魏氏理亏,希望肃王殿下能看在魏赵同宗的份上,网开一面,停止争戈,双方回到桌上再详谈此事。……反正贵方的目的已经达到,再者亦碍于种种原因不好对我魏氏赶尽杀绝,不是吗?既然如此,何不平心静气地商议?”

    目的达到?难道说……

    赵弘润皱了皱眉头,捏着鼻梁思忖了半响,随即目视着临洮君魏忌,徐徐点了点头:“希望此次,别让本王失望。”

    临洮君魏忌闻言拱了拱手,正色说道:“不管其余十一支如何考虑,我临洮魏氏,会像守卫陇西一般守卫赵氏魏国……不,是守卫大魏,无论族老会议的结果如何。”

    听了这句等同于承诺的话,赵弘润脸上露出了笑容,郑重说道:“若如此,临洮魏氏便能获得我赵氏的友谊。”

    次日,赵弘润下令商水军、鄢陵军、川北骑兵等几路兵马暂停讨伐陇西魏氏。

    而与此同时,临洮君魏忌向密县、荥阳、巫沙以及衍县等诸县的陇西魏氏送出消息,邀请十二支魏氏到安城商议魏赵两氏的共处和议。

    陇西姬姓魏氏与魏国姬性姓赵氏,真正意义上展开了首次的接触。

    这场长达近半个月的闹剧,终于出现了结束的迹象。

    然而,这真的只是一场无关痛痒的闹剧么?

    不,它使一方人陷入了被动,使另外一方人得到了某种东西。

    比如说,主导权。(未完待续。)

第842章:族老会议

    ps:祝诸位书友圣诞快乐~,另,把弄错的章节号改回来。

    ————以下正文————

    七月下旬,在陇西魏氏君父、临洮君魏忌、繇诸君赵胜等人的号召下,陇西魏氏在衍县召开了族老会议。

    会议的地点,设在衍县城内一座属于当地豪绅陈氏的府邸。

    据青鸦众打探得回的消息,是天水魏氏的家主征得了陈氏的同意,暂时从陈氏手中租借了府邸,虽说手段还是比较粗鲁霸道,但怎么说天水魏氏并不像陇西魏氏那一枝那样,霸道到将原主人赶出去。

    在等待陇西魏氏十二支到齐的日期里,临洮君魏忌向赵弘润介绍了陇西魏氏的分支情况,赵弘润这才得知,陇西魏氏十二支,即临洮、渭源、武山、甘谷、冀县、天水、宕(dang)昌、通渭、陇西、庄浪、下辩、绵诸、定西这总共十二支。

    这十二支魏氏分枝,有强有弱,强盛的如临洮魏氏、天水魏氏、陇西魏氏,仍具有一定的实力,而衰弱的如定西魏氏、庄浪魏氏、通渭魏氏,几乎已名存实亡,尤其是庄浪魏氏,据说在陇西魏国与秦国的战争中被摧毁了家业,其继承者只能受庇护于天水魏氏,处境很是悲惨。

    除了十二枝魏氏以外,临洮君魏忌亦向赵弘润介绍了陇西内的赵氏家族,赵弘润方才得知,当年选择留在陇西的三枝赵氏,如今就只剩下繇诸君赵胜的繇诸赵氏尚保留着一些底蕴,另外两枝比如渝中赵氏、三河赵氏,早在陇西与诸羌的战争中被摧毁,如今连继承者都需要从繇诸赵氏这一枝中过继,除了名号尚在,其余几乎是一无所有。

    听了临洮君魏忌的大致讲述,赵弘润唏嘘不已,为当初强大的陇西衰败到今日这种地步而感到惋惜。

    值得一提的是,临洮君魏忌也向赵弘润讲述了魏国赵氏的先代祖宗,即陇中赵氏、陇右赵氏等几支,按照陇西的宗谱记载,如今魏国的赵氏,即是陇中赵氏、陇右赵氏等几支的后代,曾经在陇西时亦是相当强大的,据说曾经还打败过北地的义渠。注:这里的北地指的是陇西北方的土地,与魏国所称的北地不是一个地方。

    “当年我赵氏为何会远迁中原呢?”赵弘润问临洮君魏忌与繇诸君赵胜。

    事实上,赵弘润一直很好奇,他赵氏的祖宗为何会从陇西迁出,千里迢迢来到中原,在中原艰难地拼搏。

    于是,临洮君魏忌与繇诸君赵胜遂向赵弘润讲述了他们所知的情况:即陇中赵氏与陇右赵氏与当时的天水魏氏、武山魏氏、以及陇西魏氏等几支不合的往事。

    具体的情况,由于相隔年代久远,临洮君魏忌与繇诸君赵胜也说不清,他们只是隐约听说,当年陇中、陇右几支赵氏与魏氏的几支不合,发生了些龌蹉,于是陇中、陇右等几支赵氏先祖虽愤然离开陇西,在穿过了秦境、三川等地后,千辛万苦在中原停驻,从而开始了赵氏魏人在中原的征战史。

    至于如今魏国赵氏究竟是出自陇中赵氏还是陇右赵氏,亦或是其余几支,无论是陇西还是魏国,双方都说不清了,因为陇西赵氏的宗谱中只记载到当年赵氏出走,而魏国赵氏这边,将所有当年出走的姬姓赵氏族人并做了一支,仿佛是为了与陇西划清界限,没有留下相关记载。

    但许多证据都可以视为,今时今日的魏国赵氏,便是当年陇西境内陇中赵氏与陇右赵氏等几支的后人。

    对于这些往事,赵弘润更是感慨,不管当年赵氏是因为什么原因从陇西出走,哪怕是与天水魏氏等等发生龌蹉,不可否认,倘若当年赵氏没有离开陇西,就没有机会在中原立足,建立起今时今日的魏国。

    有很大的可能,陇中赵氏与陇右赵氏也会慢慢地衰败,像魏氏那样衰败。

    不过相比较赵弘润,二伯赵元俨对于祖宗的事颇感兴趣,甚至于找了一本册子,将临洮君魏忌与繇诸君赵胜讲述的往事记载了下来,可能是准备添注到宗府的宗谱当中,想来是打算让赵氏“认祖归宗”,毕竟魏国赵氏的祖先,在宗谱中只能回溯到从陇西走出,在此之前的记载几乎是一笔带过,以至于魏国赵氏只知道自己的先祖是出自陇西,但却不知具体是陇中赵氏亦或是陇右赵氏,或者是合并了那几支赵氏。

    说实话,赵弘润不能理解,他二伯为何非要弄清楚他们赵氏的祖宗,因为在他看来,即便弄清楚这种事,难道对于他魏国赵氏而言,会有实力上的改变么?但显然赵元俨不这样认为。

    于是乎,赵弘润索性也就不再理会这件事。

    总的来说,陇西魏氏、陇西赵氏与魏国赵氏三者间的关系,就好比是亲兄弟与堂兄弟的关系:陇西赵氏与魏国赵氏可以视为亲兄弟,毕竟当年同氏同宗,关系相当于楚国的熊氏与屈氏、项氏、景氏;而赵氏与魏氏,则相当于堂兄弟,即同宗不同氏,关系相当于楚国的熊氏与季连氏等等。

    可能是因为这样的关系,赵元俨、赵元俼乃是赵弘润,前几日初次见到繇诸君赵胜时,就对这位陇西赵氏的族人有着莫大的好感,除了繇诸君赵胜个人的人格魅力外,不可否认,同为赵氏这一点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在衍县住了几日,十二支魏氏的族老,陆陆续续赶到了这座城池,召开族老会议。

    说是族老,事实上参加会议的并非全是老人,至少赵弘润只看到寥寥几人罢了,后来他才知道,原来魏氏十二支各家族的族老,有很多人在千里迢迢迁往魏国的途中因劳累而亡故了,以至于很多像临洮君魏忌这样年纪的人,临时被举荐为家族的族老,否则的话,似临洮君魏忌这样正值壮年的魏氏英杰,最起码也得再过个十年,才有资格坐上族老的位置。

    可以说,陇西魏氏的损失当真是非常严重,他们在蒙受秦国的威胁时损失了一部分族人,在迁往魏国的途中,又损失了一部分族人,能坚持到如今这种地步,着实不易。

    七月二十四日下午,待等陇西魏氏十二枝的族老全部到齐后,族老会议正式启动,包括陇西魏氏的君父、临洮君魏忌,总共十二名不同年纪的魏氏族人分坐在陈氏府邸的正堂,而赵氏这边,繇诸君赵胜则代表繇诸赵氏,与另外两名年轻人亦坐在堂中,至于魏国赵氏这边,则是赵元俨与赵弘润作为代表。

    在会议中,赵弘润环视着前来参加会议的“代表”,他发现,陇西魏氏十二支的族老,有的老态龙钟、有的正值壮年,也有两人与赵弘润这辈兄弟差不多,甚至有一枝,干脆空着席位。

    后来赵弘润才知道,那个空着席位,其实就是庄浪魏氏,一支几乎已经败亡的魏氏分支——说这一支几乎已败亡,那是因为这一支的族人,都被秦人给杀光了,需要其余几支魏氏同宗过继,才可保留庄浪魏氏这个名号,否则,魏氏十二支恐怕就只能称呼为魏氏十一支了。

    在会议的开始,陇西方的火气颇重,比如天水魏氏的族老,一位看起来大概与赵元俨相似年纪的男人,就开口指责魏国赵氏不顾念同宗情谊。

    在此人的嘴里,带兵夜袭了安城、偷袭了陇西魏氏这一支的赵弘润固然是逃不掉,而魏国朝廷,在此人的口中,亦仿佛成了耍阴谋诡计的小人。

    “……不允许抢掠贱民的财富,当初我等入关时,可曾派人知会我方?……不,你等没有!你们只是派人转告我等,暂时在密县、荥阳、巫沙、衍县、安城等几个县城安歇几日,等待你们朝廷的具体安排……除此以外,还有什么?”

    听了此人的话,在场的魏氏族人纷纷附和。

    而此时,故意坐在赵弘润临席的临洮君魏忌,则小声向赵弘润介绍:“此人便是天水魏氏的家主,魏罃。”

    魏罃……

    赵弘润朝着那个神色肃穆的魏氏族人多看了两眼,因为临洮君魏忌前两日向他介绍过,左庶长魏罃,其在陇西魏国的职爵,相当于齐国的丞相,是一位极有才干的人。甚至于,还是魏氏君父的有力候选,是陇西魏氏当中,出类拔萃。

    据临洮君魏忌所言,天水魏氏之所以仍然强盛,魏罃的存在举足轻重。

    可能是因为魏罃有才华的关系,赵弘润并没有当即还口,而是静静地看着那魏罃在那发泄心中的不满。

    然而没想到的是,见他赵弘润以及赵元俨都没有还口,其余有几支的魏氏代表居然越说越是气粗,口口声声要魏国赵氏给个解释,大有蹬鼻子上脸的架势。

    这不,有一名魏氏分支的代表,就指着赵弘润与赵元俨说道:“……这是陷害,对此,赵氏必须给我等一个解释!如若不然,我魏氏十二支绝不心服!”

    “对!解释!”

    “赵氏得给我们一个说法!”

    厅堂内,顿时喧杂地犹如菜市口。(未完待续。)

第843章:族老会议(二)

    ……老头子,我还以为他怎么就那么沉得住气,没想到,他早就在算计这些陇西魏氏族人了……

    面对着会议上的争吵,赵弘润充耳不闻,自顾自想着他所在意的事。

    事实上,这件事赵弘润一开始就注意到了不对劲,比如说,成皋关为何突然将陇西魏氏放入国内。

    因为按理来说,倘若国内朝廷还未考虑到将陇西魏氏安置在什么地方的话,应该先让陇西魏氏在成皋关外暂时歇住一阵子才对。

    然而,不知因为什么原因,成皋关却对陇西魏氏放行了,甚至于,随后就连荥阳、巫沙、衍县、安城等几个城池,亦陆陆续续对陇西魏氏开放。

    是的,绝对是对陇西魏氏开放了,否则,倘若诸县紧闭城门,陇西魏氏根本没有可能闯入城内,毕竟有县城的城墙挡着的嘛。

    这接二连三的不对劲,赵弘润本以为是地方上的失误,可待等临洮君魏忌在他面前说出欲擒故纵这个词时,他这才幡然醒悟:这或许不是地方上的失误,而是朝廷、甚至是垂拱殿暗中授意的。

    至于目的,很简单,就是为了抓住陇西魏氏的把柄。

    是了是了……老头子一开始就不怎么希望将陇西魏氏接过来……

    赵弘润回想起两年前的事,心中暗暗想道。

    他很清楚,他家老头子,即魏天子,从一开始就不怎么乐意陇西魏氏跑到魏国来,甚至于,连派兵前去陇西支援都不怎么乐意,只不过,考虑到名声的关系,这才勉为其难,派南梁王赵元佐前去支援罢了。

    想想也是,要不是担心天下人日后指责魏国赵氏无情无义、对蒙难的同宗见死不救,陇西魏氏的存亡,与魏国赵氏有何关系?双方有几百年未曾来往了好不好。

    然而,由于同出一枝这层关系,使得魏天子不得不派南梁王赵元佐带兵前往陇西支援陇西魏氏,而今时今日,在陇西魏氏失去了祖宗家业后,亦不得不将其接到魏国来,这些举动,想来也并非魏天子心甘情愿的。

    可问题是,无论是魏天子也好、朝廷也罢,都不好对陇西魏氏表现出不欢迎的态度,更遑论与后者翻脸,毕竟在数百年前,陇西魏氏乃是魏国赵氏的本家,哪怕两者曾经闹出了些龌蹉,以至于赵氏愤然出走。

    因此,赵弘润并不怀疑他父皇会在这件事上想方设法算计陇西魏氏,设法抓到把柄拿捏后者。

    扰民,这就是个不错的翻脸理由,哪怕日后被天下人说起,魏国赵氏也可以理直气壮地表示,不是他们容不下陇西魏氏这个本家,而是陇西魏氏自己不守规矩。

    啧啧啧,真是打得一手好算盘啊……死老头子!

    赵弘润暗自撇了撇嘴。

    他曾以为,他父皇任命他为副礼使,并且授予他奉旨任性的权利,是因为看到陇西魏氏无礼地占据了荥阳、衍县、安城等诸县,要他设法打压陇西魏氏的气焰,然而此时此刻他才醒悟到,他父皇并不单单想让他打压陇西魏氏的气焰,还要借他的手使陇西魏氏明白一个道理:赵氏,才是魏国的主人!无论你是本家还是分家,到了我大魏,就给我老老实实地趴着!

    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赵弘润又一次被他老爹当枪使了。

    当然了,对此赵弘润早就已经习惯了。

    只不过是被自己老爹利用嘛,又不是头一回的事了。但是,在这件事中他老爹使用的政治手段,这让赵弘润很是不快。

    因为他知道,他老爹这次的政治手段,使得荥阳、安城等诸县的国人无端端蒙受了一次灾难,保不定其中有好些无辜的人因陇西魏氏而死。

    “肃王殿下?肃王殿下?”

    旁坐,临洮君魏忌小声地提醒着赵弘润。

    赵弘润回过神来,疑惑地瞧了眼临洮君魏忌,期间他惊讶的发现,方才还吵吵闹闹的厅堂,如今变得鸦雀无声,在场所有陇西魏氏代表都在看着他。

    “怎么了?”赵弘润不解地问道。

    听闻此言,在他左手席中,二伯赵元俨淡淡说道:“他们想要你做出解释,为何聚集兵马围困诸县,且率军夜袭安城,袭击陇西一支,对君父无礼……”

    “哦。”赵弘润了然地点了点头,在逐个扫了一眼在场的诸魏氏族人后,转头望向那位陇西魏氏的君父魏釐(li),见他脸上似笑非笑,遂问道:“那位君父,你觉得本王曾对您无礼?”

    魏氏君父魏釐闻言脸上的笑容一滞,他本有些幸灾乐祸,却没想到赵弘润却反过来问他,这要他怎么回答?

    平心而论,君父魏釐对赵弘润心中着实有气,毕竟赵弘润的确夜袭了安城,吓得他当时丢下爱妾,躲到了柜子里,自觉丢尽了脸面。

    可是眼下瞅着赵弘润那张似笑非笑的脸,魏釐却不敢道出真相,因为他知道,这个看似和气好相与的小辈,实则是一头随时会露出獠牙的猛虎。

    看在当夜那协议的份上……

    盯着赵弘润半响,君父魏釐笑呵呵地摆手道:“绝无此事。”

    赵弘润闻言脸上的笑容更浓了,朝着在座的诸人摊了摊手。

    说实话,他一点也不担心这位君父会与他翻脸,毕竟当夜他曾提出让这位君父无法拒绝的优厚待遇,只要君父魏釐还想在魏国安享晚年,继续过荣华富贵的日子,就不敢与他赵弘润翻脸为敌。

    天水魏氏的魏罃,还有其余几名魏氏族人,用异样的目光看了一眼魏釐,颇有些气短。

    他们本想借这件事责难一下魏国赵氏,没想到,君父魏釐居然退缩了。

    他们当即便猜到,君父魏釐与那位魏国赵氏的小辈赵润,双方肯定是早已有了私下协议,否则,魏军明明夜袭了安城,为何魏釐却装作什么事都不曾发生过呢?

    而此时,有一名魏氏族人站起身来,指着赵弘润质问道:“那先前那件事又怎么说?”

    听了这话,其余有几名魏氏族人亦纷纷附和。

    “先前那件事?什么事?”赵弘润问道。

    只见那名魏氏族人指了指天水魏氏的魏罃,说道:“即方才魏罃大人所言,你赵氏设下陷阱,欲擒故纵……”说着,他便将方才魏罃说过的话又重复了一遍。

    见此,赵弘润点了点头,纯粹睁着眼睛说瞎话:“子虚乌有!”

    “你……”那名魏氏族人闻言一滞,气愤地说道:“证据确凿,你这小辈还要狡赖?”

    “证据?什么证据?”赵弘润一脸我毫不知情的表情。

    只见那名魏氏族人指着赵弘润喝道:“当初我等入关时,你赵氏从未派人知会我方,不许抢掠贱民财物,可事后却拿这件事来说事……”

    赵弘润闻言笑着说道:“足下这话说得可笑。我大魏数百年来,皆不允许夺掠他人的财物,这又不是什么新出的国策,为何说得好似我赵氏故意藏着掖着……”说到这里,他顿了顿,冷笑着讥讽道:“难道诸位在抢掠时,就不曾听说过?不对吧?那些被诸位抢掠的魏人,多半会警告贵方,只不过你们没有在意……这也能怪我赵氏?”

    天水魏氏的魏罃闻言眼珠微微转动了一下,事实上,天水魏氏此前也曾打算抢占陈氏的府邸,只不过后来从陈氏口中得知了魏国的国法后,这才改抢占为租借,给予了陈氏一些补偿。

    不过其他有几支魏氏,可能就没有似天水魏氏这般悬崖勒马。

    “你……”那名魏氏族人被赵弘润的话说得哑口无言,脸红脖子粗地拍案说道:“我等哪知那些?!……总之,你赵氏未曾提前派人知会我方,事后却又来计较这些琐碎,便是你赵氏的不是,总而言之,得给我等一个解释!”

    赵弘润瞥了一眼对方拍桌子的那只手,随即笑着说道:“阁下这话也是颇有意思。……明明是打算在我大魏寄宿,却又不没想过来了解我大魏的国法……你们认为是我赵氏陷害你们,这话不可笑么?就算我赵氏挖了陷阱等你们往下跳,可是往下跳的人,不正是你们自己么?需要我我赵氏给你们什么说法?……呵呵,没问题,本王就给你们一个说法。”

    说着,赵弘润脸上的笑容徐徐收了起来,冷冷说道:“一群连祖宗基业都守不住的丧家犬,在我大魏乱吠什么?……有本事、有能耐,就去找秦人夺回陇西,别只会窝里横,我赵氏可是收容你们的人,你们冲着本王发什么脾气?在这里,你们脚下的土地,他姓赵氏,是我赵氏先祖打下来的基业,跟你们魏氏没有丝毫关系。我赵氏看在魏、赵同宗的份上,才收留你们,少给本王摆什么理所应当的嘴脸。至于你们要的说法,呵呵……不服滚蛋!”

    听闻此言,在座诸陇西魏氏的族人们鸦雀无声,或有愤怒者,却是敢怒不敢言。

    良久,那名魏氏族人站起身来,愤慨地说道:“似这般,这次族老会议根本没有意义!”

    说罢,他转身准备离开。

    见此,赵弘润也不拦着,慢条斯理地说道:“有意义啊,甘谷魏氏不是就放弃在我大魏落户了么?……那么剩下的魏氏十一支,还有谁想走的?放心,我绝不拦着。”

    听闻此言,在座的魏氏族人顿时色变,就连那名正准备离开的魏氏族人,亦神色大变地停下了脚步。(未完待续。)

第844章:天水魏罃『加更17/33』

    魏子迓,即那名站起身来准备拂袖离去的魏氏族人,看似年纪在三四十左右,是甘谷魏氏现今的家主。

    而甘谷魏氏如今在魏氏十二支中,属于那种上不下、下不下的存在,既不能与陇西魏氏、天水魏氏、临洮魏氏等几个强大的魏氏家族相提并论,但又不至于像定西魏氏、庄浪魏氏、通渭魏氏那样名存实亡。

    按理来说,似这等魏氏家族越发需要得到魏国赵氏的支持,毕竟已失去了土地的他们,若无魏国赵氏的默许与支持,在魏国根本无法生存延续,况且他们也不可能破罐破摔。因此,似魏子迓这般跳出来准备拂袖离去,赵弘润觉得更像是为了试探他。

    当然,不会是魏子迓,而是另外的魏氏家族。

    天水魏氏的魏罃……么?

    暗自排除掉君父魏釐所代表的陇西魏氏与临洮君魏忌所代表的临洮魏氏,赵弘润将目光转向了天水魏氏的家主魏罃,毕竟魏罃的姿态与做派,很符合棋者。

    “还有谁……想离开的?”

    赵弘润环视了一眼周遭,即将目光投注在天水魏氏的魏罃身上。

    可能是注意到了赵弘润的眼神,那魏罃在微微错愕了一下后,朝着赵弘润善意地笑了笑,这让赵弘润对魏罃更是高看了几分——真正的棋者,是不会愚蠢到自己跳出来的,只会在背后推波助澜,引导事态演变到他所希望的那样,比如赵弘润他老爹。

    而此时,那个魏子迓仍站在厅中,进退两难,他见赵弘润居然不挽留他反而开口威胁,一张脸更是憋得难看,瞪视着赵弘润说道:“赵氏小辈,似你这般狂妄霸道,难道是视我魏氏无人么?……你就不怕引起众怒,陷在这里?”

    赵弘润瞥了一眼魏子迓,淡淡一笑。

    事实上,尽管他此次入衍县时并没有带着商水军或鄢陵军,但他一点儿也不心慌,因为衍县城内有青鸦众与黑鸦众的人,纵使他果真与天水魏氏打起来,也能轻易做到全身而退,根本不需惊慌。

    但是这种事,他也懒得与这个魏子迓去解释,因为他知道,魏子迓只不过是个棋子而已,棋者另有其人——魏子迓的这番软威胁,只不过是另外某个人的试探而已。

    于是,赵弘润微笑着问魏罃道:“天水魏氏会这么做么?”

    魏罃深深瞧了一眼赵弘润,随即摇摇头,带着几分轻笑说道:“天水魏氏不会这么做。”

    而此时,另外一名中年人,即武山魏氏的家主魏秋站起身来,打着圆场说道:“子迓兄,你这脾气,怎得还是这般急躁,来来来,坐下坐下。”说话时,他站起身来,将仍旧带着几分不满的魏子迓拉回座位,随即转头对赵弘润说道:“我魏氏迁移时,甘谷魏氏在该死的秦人手中损失了许多族人,因此心中焦躁,还望肃王见谅。……数百年来,我魏氏十二支同气连枝,即便在秦人的胁迫下,也不曾断了其中一支,如今到了魏国这边,倘若就变成十一支,传出去也不太好听,能否看在敝下的面子上,揭过此事呢?”

    ……

    赵弘润看了一眼魏秋,随即又看了一眼魏子迓与魏罃,脸上露出了似笑非笑的表情。

    很明显,天水魏氏、甘谷魏氏、武山魏氏这三者是一帮的:魏子迓挑衅、魏秋圆场,还有一个不动声色的魏罃。

    魏罃……此人的感觉,比魏釐那个什么君父有本事的多啊……不出意外的话,此人恐怕就是这场会议的对手了……

    想了想,赵弘润点点头说道:“好吧,就看在魏罃大人与魏秋大人的面子上,饶过这回。”

    ……

    见赵弘润将魏罃的名字摆在魏秋面前,后者二人的脸上微微露出几许错愕,而在座的似临洮君魏忌、繇诸君赵胜、赵元俨等人,亦露出几许了然之色。

    三方彼此心照不宣。

    而此时,已将魏子迓拉回座位上的武山魏氏家主魏秋,用和善的口吻笑着说道:“所谓话糙理不糙,似肃王方才所言,敝人虽听得心中不快,亦不得不承认……我等如今在中原赵氏的国土上,自然理当遵从中原赵氏的规矩。相信中原赵氏亦不至于坑害同宗,否则,当初何必派南梁王赵元佐大人率军前去支援,叫我等自生自灭不是更好么?”

    听了魏秋的话,在座的诸魏氏族人陆续地点头附和。

    这番话,仿佛是站在魏国赵氏的立场上说的,可是赵弘润耳中可全然不是那么一回事,尤其是那句相信中原赵氏亦不至于坑害同宗,这显然是以退为进。

    “不知赵氏希望我魏氏如何,还请肃王直言,我等洗耳恭听。”在说了一番暗藏玄机的场面话后,魏秋转头对赵弘润与赵元俨说道。

    按理来说,似这种事赵弘润应当与二伯赵元俨商议一下,不过待等赵弘润偷眼望向赵元俨时,却见后者唐突着端起了酒杯抿了一口,丝毫没有要与他商议的意思。

    赵弘润顿时就懂了:宗府不想当恶人。

    ……好好好,感情一个个都拿我当枪使……算了,反正我都当了恶人,索性就当到底吧。

    赵弘润颇有些郁闷地暗自叹了口气,随即在思忖了片刻后,沉思说道:“如本王所见,不出意外,魏氏将在我大魏久住,既然如此,未免日后双方发生争执,有几件事还是先说清为妙。”

    “请肃王明示。”魏秋拱手说道。

    “首先是本家与分家的问题……不可否认,数百年前,魏氏的确是我赵氏的本家,可据说当年我赵氏先祖与魏氏发生不快,愤然出走,在此之后彼此再无往来,暂且不说其中的恩恩怨怨,但说我赵氏先祖在中原艰难打拼,魏氏从未出过力。可以说,两氏的情谊其实早就断了……如今魏氏势衰,而我赵氏强盛,倘若魏氏继续拿捏着本家的地位,事实上,这反而对魏氏不利,会有许多人对魏氏心存恶意。”

    “比如?”魏子迓在旁冷笑着问道。

    赵弘润冲着魏子迓看似无辜地笑了笑:“比如衍县城外数万军队。”

    听了这话,在座的魏氏族人不禁皱了皱眉,他们心说:衍县城外的商水军与鄢陵军,不都是你这肃王调来的军队么,这算什么例子?

    而此时,赵弘润摆了摆手,笑着说道:“玩笑玩笑,诸位莫要在意。”

    只是……玩笑?

    天水魏氏的魏罃深深看了一眼赵弘润。

    而此时,赵弘润已收敛了笑容,正色地解释道:“在我中原有句俗话,叫匹夫无罪、怀璧其罪,大致是说,一个不具备保住珍物的人,若是身上藏着一件奇珍异宝,这非但不是福气、反而是祸事。如今的魏氏在本王看来亦是如此。……我赵氏是大魏的王族,整个中原都认可这件事,而魏氏以我赵氏的本家自居……呵呵,相信本王,我赵氏的中原的敌人并不少,就拿本王来说,不知有多少人恨不得取我赵润的小命,然而,本王有自保的能力。……魏氏,有么?”

    顿了顿,赵弘润继续说道:“本王可以预料,若魏氏日后仍旧以我赵氏的本家自居,那么,我大魏的那些敌人,日后会源源不断与诸位接触,挑唆诸位夺取王权,挑拨我大魏内乱。……本王相信在座的诸位不至于利令智昏,但事有万一,倘若魏氏中,有一个企图夺取我赵氏在大魏的王权,那么,魏氏与我赵氏,势必将成为无法共处的敌人,两氏相争所导致的结果,无非就是我赵氏损失惨重,而魏氏则就此覆灭。……相信这种局面,都不是你我愿意看到的。”

    在座的魏氏族人,有至少一半人露出了沉思之色,比如魏罃、魏秋、魏忌等等。

    毕竟魏赵两氏倘若果真内乱起来,覆灭的肯定不会是赵氏,毕竟赵氏在魏国有着数百年的底蕴。再者,似王权争夺这种事,向来是牵一发而动全身,一旦双方开战,那可不管你是不是同宗,楚国的熊屈两氏的内战就是最佳的例子,若不是赵弘润为了恶心恶心楚国而插手干涉,屈氏一族早就灭亡了。

    “放弃本家的地位,推尊我赵氏,则我赵氏给予魏氏相应的补偿。……相信本王,凭我赵氏在中原的地位,魏氏屈尊,绝不会吃亏。反过来说,若是魏氏不愿舍弃名分,想要以本家的地位在我大魏长住,这也是无妨,只不过……他日希望寻求我赵氏帮助的时候,诸位的脸面,可就不太好看了。”

    赵弘润的言下之意很明确:若是想要我赵氏的资助,就乖乖地放弃本家的地位,否则,你们就自生自灭。

    听闻此言,在座的魏氏诸人面色都不太好看,除了魏罃、君父魏釐以及临洮君魏忌等少数几人,想来他们早就接受了事实。

    而见在座的魏氏族人没有太大的反应,赵弘润自顾自继续说道:“具体的协商,日后自会有礼部与诸位接触。在此之前,本王希望魏氏诸方先解散军队……”

    刚说到这,就见天水魏氏的魏罃抬起头来,笑着打断道:“肃王,魏罃愿意推尊赵氏,不过,并非是为了嗟来之食,希望我魏氏推尊赵氏的同时,赵氏也能给予我魏氏相应的尊重。……我天水魏氏愿意远赴北疆与韩国交战,与赵氏共赴国难,只求赵氏允许我天水魏氏保留自保的军队,倘若赵氏并未打算吞并我魏氏的话……”

    ……

    赵弘润愣了愣,随即神色变得凝重起来。(未完待续。)

第845章:些许偏差

    天水魏氏的魏罃……

    赵弘润目视着远处那位神色肃穆的天水魏氏的家主,心中倍感惊诧。

    不得不说,魏罃提出的要求,或许说建议,还真让他有些措不及防,一时间不知该作何反应。

    今时今日的陇西魏氏,大致可分为两类人,其中一类是内心其实已失去了魏氏骄傲的人,只想着如何在魏国苟且偷生,继续过醉生梦死的奢华生活,比如说魏氏的君父魏釐;而另外一类则是仍然想方设法要使魏氏东山再起,比如临洮君魏忌。

    而天水魏氏的家主魏罃,显然也属于是后者。

    甚至于,魏罃的气魄比魏忌更甚,毕竟魏忌至少还希望寻求赵氏的帮助,而魏罃,他似乎更倾向于成为赵氏的盟友而并非附庸。

    不好办了……

    饶是赵弘润,这会儿亦难免陷入了左右为难的局面。

    平心而论,其实赵弘润并不反感像魏氏君父魏釐这样养尊处优的人,在他看来,只要陇西魏氏别在魏国搞事,朝廷拿出一笔奉养这能算什么事?将这拨人打散安置到魏国境内,再不济丢一部分到宋郡去,让魏氏去与南宫垚角力,这是极好的。

    然而,魏罃却提出了要兵权的要求。

    似这种要求,赵弘润根本不会同意。要知道解散了军队,陇西魏氏就是失去了爪牙的猫,对于他赵氏而言没有任何威胁可言,日后还不是任由赵氏摆布?可若是允许陇西魏氏保留军队,谁敢保证这不是养虎为患?

    可问题是,魏罃的观念说得冠名堂皇,他赵弘润实在挑不出什么漏洞来——魏氏以取消了君父制、并且放弃本家地位作为条件,希望赵氏给予魏氏相应的尊重。而这份尊重体现在什么地方呢?体现在平等交换,即魏氏凭自己的力量在北疆为魏国去应战韩国的军队,凭借军功换取所需的资源与地位。

    滴水不漏!

    不可!不可让魏氏保留军队!

    赵弘润的潜意识中仿佛有个声音在不断地提醒着他,然而理智却告诉他,他没有任何理由与立场,拒绝魏罃的这个正当要求。

    怎么拒绝?

    说北疆的战事不需要魏氏的出力?

    的确,以如今魏国的军力,有没有魏氏那数万军队相助,其实于大局而言并没有多大区别,可问题是,这件事牵扯上了魏氏的尊严,这就比较麻烦了。

    身为本家的陇西魏氏,来到魏国后放弃了作为本家的地位,只是希望一个自力更生、凭借战功换取在魏国生存延续的要求,倘若赵氏仍旧拒绝,未免太不近人情,显得有些咄咄逼人。

    甚至于,还会让人怀疑赵氏是否是仗着势大,打算逼死魏氏这个本家。

    ……无法拒绝。

    足足思忖了半响,考虑了种种因素,赵弘润仍旧无法拒绝魏罃的要求,只因为魏罃那番话,简直是无懈可击。

    而此时,见赵弘润沉默不语,那魏罃眼眸中闪过丝丝异色,笑着说道:“肃王莫不是不能做主?……倘若果真如此,不如派人询问一下令尊魏王陛下的意思?”

    激我?

    赵弘润有些恼怒地看着魏罃,颇有些咬牙切齿。

    半响后,他深吸一口气,沉声说道:“这件事,本王还当真做不了主,待会我会派人传讯至大梁,请父皇定夺。”

    听了这话,魏罃的眼神微微变了变,看似有些意外。

    此子……年纪轻轻,按理应当是血气方刚,没想到这般沉得住气……我魏氏小辈中,怕是无人能出其右。

    心中暗赞着赵弘润,魏罃干笑了两声,对于激将之计点到为止。

    而临洮君魏忌与繇诸君赵胜等寥寥几人,看向赵弘润的目光中亦带着几分诧异。

    至于坐在赵弘润身旁的他二伯赵元俨,亦用赞许的目光看了眼侄子,毕竟赵元俨也知道赵弘润的性格,深知后者在这件事上没有冲动上头,实在难能可贵。

    此后的会议,进展地很是顺利,毕竟在刨除君父之位、以及能否保留军权这些关键问题后,其余的问题,就显得无关紧要。

    总得来说,魏氏初步认可了赵弘润所提出的种种要求,比如说,请魏氏的君父魏釐作为整个陇西魏氏的代表,前往大梁参见魏天子。

    但是赵弘润依旧心中不快,因为在他看来,最根本的一个问题非但没有解决,反而被魏罃反将一军,找到了合理的理由。

    结束会议后,赵弘润带着宗卫们暂住到城内的驿馆,随即召来几名青鸦众,将今日会议上的过程写成书面,叫这几名青鸦众马不停蹄送往大梁。

    而出乎赵弘润意料的是,当日晚上,天水魏氏的家主魏罃,便带着临洮君魏忌与繇诸君赵胜,亲自到驿馆前来拜会他。

    “魏罃大人是来嘲笑本王的么?”

    在见到魏罃的时候,赵弘润借着玩笑抒发着内心的郁闷。

    不夸张地说,迄今为止赵弘润还真没遇到多少能让他吃瘪的对象,他老爹魏天子算一个,楚国的寿陵君景舍算一个,而第三位,就是这位天水魏氏的家主魏罃了。

    而听到了赵弘润的玩笑,魏罃连忙摆手说道:“肃王误会了,似肃王这等少年英豪,魏罃结交还不及,哪里舍得与之结怨?”说罢,他提起手中拎着的两小坛酒,笑着说道:“今日在会议上激将肃王,实乃是逼不得已。……对肃王激将是魏罃的不是,看在我魏氏如今举步维艰的份上,还望肃王见谅。”

    见魏罃摆着这般低姿态,赵弘润自然不好再多说什么,遂将魏罃、临洮君魏忌、繇诸君赵胜三人请入屋内,吩咐宗卫们准备了几道菜,招待后三位。

    席间,魏罃不遗余力地与赵弘润攀交情,而临洮君魏忌与繇诸君赵胜二人则在旁暖场,尤其是繇诸君赵胜,优雅的谈吐与时而风趣的言论,使得谈话的气氛变得更加融洽。

    赵弘润当然明白这三位的来意。

    于是待等酒喝到酣时,他开门见山地问道:“魏罃大人,你想要什么?”

    听闻此言,魏罃与魏忌、赵胜三人对视一眼,脸上的笑容徐徐收起,变得严肃了许多。

    在赵弘润的注视下,魏罃举起酒壶给同桌的三人倒了一杯酒,正色说道:“我没有像魏忌大人那样的自信,试图从秦人手中将陇西夺回来。我只希望,使魏氏、至少我天水魏氏,在魏国……不,应该说是在大魏,有尊严地落户,不是寄人篱下、不是仰人鼻息。”

    “……”赵弘润深深看了一眼魏罃,不置与否。

    毕竟,他与魏罃只不过是今日才见过一面,彼此并不熟悉,谁敢保证魏罃这会儿说的话就是真的。

    “魏罃大人有何打算?”抿了一口酒水,赵弘润问道。

    仿佛是听懂了赵弘润这句含糊的问话,魏罃微微一笑,说道:“我与魏忌大人已商议过,准备整编我陇西的军队,到时候,以魏忌大人为主将、姜鄙为副将,前赴北疆协助战事。”

    “魏氏想要北疆?”赵弘润不动声色地瞥了一眼魏忌,随口问道。

    “不不不。”魏罃连连摆手,说道:“前赴北疆只为功勋,绝无非分之想。至于我魏氏日后落户何处,皆听从赵氏的安排……”说到这里,他语气复杂地说道:“我只是希望,能挺直脊梁活着,不至于被人看轻。”

    听闻此言,赵弘润抿着酒水沉默了片刻。

    事实上,北疆的战况其实并不乐观,尽管看似魏韩两方僵持不下,但事实上,魏国方面只是凭借着城池、关隘在死守,至于城外,其实已经落入了韩国骑兵的手中。

    不过话说回来,正是因为魏国的军队卡死在几处关键的战略之地,也使得韩国颇有些投鼠忌器,不敢太过于孤军深入。

    而倘若北疆得到了魏氏数万援军的支持,纵使不能改变这种战况,但相信魏军的处境必然会宽裕些,更何况,此番准备出兵前往北疆的,还是魏忌与姜鄙这等名将。

    而与此同时,在距离衍县有数百里之遥的大梁,在皇宫内,下榻在幽芷宫的魏天子,刚躺下就被大太监童宪唤起。

    “陛下,是青鸦众从衍县送来的六百里加急。”

    青鸦众?弘润?

    魏天子愣了愣,披着龙袍下了榻,从童宪手中接过书信,拆开扫了两眼。

    随即,他眉头微微一皱。

    半响后,魏天子的眉头逐渐舒缓下来,似笑非笑地喃喃道:“天水魏罃……啧啧,没想到陇西还有这等人物……唔,童宪,派人转告弘润,就说朕允了。”说罢,他将手中的书信轻轻拍在童宪胸口。

    “是。”童宪接过书信欠了欠身。

    此时,魏天子正要迈步回到后殿,忽然,他好似感觉到了什么,停下脚步皱眉瞅了几眼童宪手中的书信,脸上露出几许思索之色。

    见此,童宪疑惑问道:“陛下?您怎么了?”

    “……”魏天子徐徐摇了摇头,但是脸上的困惑之色却并未退去。

    虽然不算什么大事,但魏天子隐隐还是感觉,这次魏氏事件,结果与他预想的,出现了些许偏差。(未完待续。)

第846章:迎宾之筵

    次日,也就是七月二十五日,赵弘润便收到了来自他父皇的回覆:允。

    对此,赵弘润也是松了口气。

    毕竟站在公正的角度,此番魏氏的确做出了很大让步,取消君父制、放弃本家地位,虽说天水魏氏的魏罃希望与赵氏平等共处,但这也是建立在推尊赵氏、推尊魏天子的基础上,因此可以视为,只要陇西魏氏与朝廷确认了正式的协商,那么,陇西魏氏将等同于魏国的臣子。

    相比较这个让步,赵氏允许魏氏执掌一支军队,倒也显得微不足道。

    毕竟如今的魏国,国内驻防军的兵力已暴增到四十余万,加上各地方的守备军,全**队超过六十万,这还不包括川北骑兵那五万异族骑兵。

    因此,哪怕给予魏氏一个三万人或五万人军队编制,倒也算不上什么大事。

    更何况,这个军队编制还不是白白就给魏氏的,必须得魏氏在北疆作出贡献来。

    因此总得来说,魏国赵氏还是赚的,凭白获得了魏氏至少五万军队不算,还得到了临洮君魏忌与姜鄙这等擅战的名将,再加上天水魏罃、繇诸君赵胜等陇西的人才,魏国的实力又增添了几分。

    其实正像临洮君魏忌所说的,陇西魏氏与魏国赵氏同出一枝,几乎不可能成为敌人,而先前大梁朝廷或者垂拱殿算计陇西魏氏,相信也只是为了获取主动权,让陇西魏氏承认赵氏的主导地位,不至于对陇西魏氏赶尽杀绝。

    毕竟都是姬姓一族,除非到了逼不得已的时刻,否则,赵氏实在不好与魏氏翻脸。

    当日,待赵弘润将他父皇的意思转告魏罃、魏忌等魏氏族人后,后者亦是心中喜悦。

    下午的时候,陇西魏氏便组织了一支使节队伍,由陇西魏氏的君父魏釐带领,还有天水魏氏的家主魏罃、繇诸君赵胜,总共三人,跟随赵弘润、赵元俨前往大梁。

    至于临洮君魏忌与驷马庶长姜鄙,则在衍县筹备整顿陇西魏军的事宜,争取尽快整编好军队,前赴北疆。

    当然了,这只是魏氏表面上的说辞,事实上嘛,相信魏氏对赵氏仍然抱有一些警惕心,不过看在天水魏氏的家主魏罃亦亲自前往大梁的份上,赵弘润索性就当做不知了。

    待等到七月二十七日时,大梁使团迎着魏氏君父魏釐,以及魏罃、赵胜二人,抵达了大梁的西城门。

    此时朝廷早已做好了迎接的准备,由魏天子亲自带领百官与数万大梁百姓,在离城十里的地方迎接魏氏君父。

    当时整个场面非常隆重,禁卫列队、鼓乐齐鸣,可谓是给足了魏氏面子。

    尤其是当魏天子亲自将魏氏君父魏釐迎上皇辇时,朝中百官的迎贺声以及周遭百姓的呼声,更是将整个现场的气氛推到了一个极高的地步。

    不过对于赵弘润而言,相比较热闹非凡的现场,他更加好奇他六王叔这几日的艳遇。

    毕竟自从赵元俼在安城与赵元俨分别之后,这位六王叔便不知所踪了,一直等到赵弘润在衍县与魏氏达成初步协议,准备返回大梁时,这位六王叔这才在半途中露面,加入了回归大梁的队伍。

    据六王叔所言,他这些日子,皆与一名陇西魏氏的旧相识呆在一起,那名魏氏族人为了讨好他,这几日非但好吃好喝供着,还派了许多家中的美姬陪伴,小日子过得简直是乐不思蜀。

    六王叔的这一番解释,成功地引起了玉珑公主的鄙夷,同时却也让赵弘润羡慕不已。

    不得不说,赵弘润一直很羡慕六王叔豁达洒脱的生活方式,只可惜,他与生俱来的强迫症,使得他对那些家族内蓄养的家姬敬谢不敏,他无法忍受与他有过肌肤之亲的女人与别人发生什么关系,因此,他以往前去那些豪绅世家府上赴宴时,从来都不去碰那些家姬。

    回到大梁后,魏天子将魏釐、魏罃、赵胜迎到了皇宫的紫宸殿,他早已在这座宫殿内置备了酒席,款待魏釐、魏罃、赵胜三人与他们的随从。

    陪席的人,除了朝中百官外,还有雍王弘誉、襄王弘璟,以及刚刚回到大梁不久的赵弘润的五王兄,庆王弘信。

    值得一提的是,在紫宸殿内,赵弘润还看到了几位熟面孔,比如原宗府宗老、赵弘润的太叔公赵泰汝,堂叔公赵来朴,小叔公赵来拓,三叔公赵来峪,以及,让某些朝中大臣有些不自在的南梁王赵元佐。

    由于这次的宴会是最高规格的迎宾之筵,因此,魏釐、魏罃、赵胜三人的席位,安排在东侧的首席,由魏氏君父魏釐坐在主席,而魏罃、赵胜二人则坐在主席后的陪座,至于第三排则是他们三人的随从。

    而魏氏君父魏釐的下首,则是赵弘润的二伯、宗府宗正赵元俨的席位,在陪座的位置上,坐着赵弘润的太叔公赵泰汝、堂叔公赵来朴、小叔公赵来拓等原宗府宗老。

    再然后就是赵弘润的三伯、南梁王赵元佐,不知什么原因,赵弘润的五王兄庆王赵弘信,居然坐在南梁王赵元佐的陪座上。

    再然后,便是六王叔赵元俼,至于陪座,赵弘润带着芈姜、玉珑公主以及宗卫长卫骄坐了过去,意外的是,三叔公赵来峪亦跟着坐了过来。

    至于对面西侧的席位,则是雍王弘誉、襄王弘璟二人同席,领着朝中百官按照秩序入座。

    事实上,这个席位应该属于东宫太子弘礼,只不过东宫目前不在大梁,因此由雍王弘誉与襄王弘璟二人代替。

    这即是魏国最高规格的迎宾朝宴,纵使是凭赵弘润目前的地位,也捞不到前排的主席,只能在陪座上混混。

    不过事实上,能出席这种规格朝宴的,已经是非常了不得了,比如说,赵弘润他二伯赵元俨的长子,即赵弘润的堂兄赵弘旻,甚至未能有幸出席,可想而知这次迎宾朝宴的规格之高。

    “三叔公,你不坐过去么?”

    在宴席期间,赵弘润冲着坐在身旁的三叔公赵来峪低声笑道。

    因为他注意到,在相隔不远处的地方,他太叔公赵泰汝正恶狠狠地瞪着这边,也不晓得是在瞪视赵弘润,还是在瞪视“背叛”了他的赵来峪。

    “此时过去,岂不是自找没趣?”三叔公赵来峪摸了摸鼻子,苦笑地说道。

    事实上,自打赵来峪决定投奔赵弘润后,便早已与赵泰汝的济阳赵氏划清了界限,毕竟济阳赵氏支持东宫太子弘礼居多,而赵泰汝又与赵弘润发生过龌蹉,无论是政治还是私交,怎么想都不会成为同路人。

    今日三叔公赵来峪坐在赵弘润这边,也算是彻底与他的叔父赵泰汝决裂,向赵弘润表明了立场。

    而在赵弘润与赵来峪低声闲聊的时候,陇西魏氏的君父魏釐,以及繇诸君赵胜,郑重地向现任宗府宗正赵元俨递交了魏氏宗谱与赵氏宗谱。

    这个举动,前者象征着陇西魏氏将从此屈居于赵氏之下,而后者,则代表陇西赵氏的三枝,从此正式并入魏国赵氏。

    而魏天子亦当即投桃报李,封魏氏君父魏釐为陇西王,并且将在陶丘的一块土地,赏赐于前者作为封邑;至于繇诸君赵胜,则魏天子赏赐了他一座在大梁的府邸。

    看似是魏釐获得的更多,可实际上,殿内明眼人都看得出来,魏氏君父魏釐,或者说是陇西王,从此之后再难有机会步入朝廷权利的中心,充其量不过是地方上一介无权无势的诸侯王罢了;而繇诸君赵胜,魏天子既然将其留在大梁,显然是打算重用此人。

    不过,新任的陇西王倒是挺满意,毕竟此人已年过六旬,怎么看也不像是有雄心壮志的人,否则,前几日就不会因为赵弘润一番威逼利诱而改变态度。

    此后,天水魏氏的家主魏罃,代表魏氏十二支,向魏天子恭读了魏氏的效忠之词——反正赵弘润是这样理解的,毕竟那份奏书的字里行间,无不表示魏氏十二支愿意遵从赵氏以及魏天子。

    而在此之后,魏罃又代表魏氏十二支,向魏天子提出了希望参战北疆战事的恳请,以前几日对赵弘润所说的那一番冠冕堂皇的理由。

    对此,朝廷方似乎早有准备。

    这不,兵部尚书李鬻出面劝阻道:“魏罃大人的心意,我兵部心领。不过以老朽看来,魏氏并不熟悉中原的战事,并且魏氏长途跋涉来到我大魏,路途遥远,恐军队士卒精力疲乏,不宜出征。老朽以为,魏氏当安心落户,休养生息……”

    其实这番话总结下来就只是一句,就是委婉地拒绝让魏氏参战。

    想想也是,无论是魏天子还是朝廷,目前都不是很信任魏氏,怎么可能让魏氏去北疆混军功,要知道一旦魏氏得到了足够的军功,日后倘若两者发生了什么龌蹉,朝廷与垂拱殿就更不好与魏氏翻脸了。

    然而就在这时,从始至终没有冷眼旁观的南梁王赵元佐开口说了一句话。

    “臣,愿助魏氏一臂之力,尽早击退犯境的敌军!”

    听闻此言,顿时间整个紫宸殿都安静了下来,殿内众人无不用震惊、错愕的眼神看向南梁王赵元佐。

    尤其是魏天子,瞅瞅魏罃,再看看南梁王赵元佐,面色逐渐阴沉下来。

    三伯?

    赵弘润皱皱眉,感觉殿内的气氛变得有些不对劲。(未完待续。)

第847章:合势

    三伯……他为何会在这个时候力挺魏氏?

    在整个紫宸殿都鸦雀无声的情况下,赵弘润亦有些迷糊。

    因为按理来说,作为南梁王赵元佐同样作为赵氏一族,本不该去力挺魏氏,这对他有什么好处?

    还是说,这位三伯早就与陇西魏氏搭上线了?

    皱皱眉,赵弘润转头望向三叔公赵来峪,低声问道:“三叔公?”

    可能是猜到了赵弘润想问什么,赵来峪面色凝重地摇了摇头,低声说道:“先静观其变。”

    说完这句,这位三叔公的目光再次投降不远处的南梁王赵元佐,神色肃穆地盯着那位侄子的背影,眼神锐利地不像是一名老人。

    整个紫宸殿,在片刻的死寂后,逐渐响起阵阵窃窃私议,西侧的席位中,那些朝廷百官的私议尤为明显,仿佛每一名朝臣都在用陌生、不可思议的目光打量着南梁王赵元佐。

    而处在众人视线焦点的南梁王赵元佐,他的面色依旧泰然自若,仿佛他方才只是提了一句无关痛痒的小事。

    冷场了,整个紫宸殿的气氛仿佛凝固了一般。

    所有人都在等待着魏天子对此的反应。

    在众目睽睽之下,魏天子沉默了片刻,忽然展颜笑道:“三王兄,这两年来呕心于陇西之事,前不久这才回到大梁,未曾微歇养几日,便要亲赴北疆抗击韩军,朕……着实的于心不忍呐。”

    听闻此言,跪坐在席中的南梁王赵元佐坐直了身躯,拱手拜了拜,正色说道:“臣乃魏人,又是赵氏子弟,自当为大魏效死。……眼下我大魏北方蒙受韩国的侵袭,战况难以预测,臣心中不安,茶饭不思。……既然魏氏都愿意为吾主分忧,臣身为赵氏子孙,又岂可落于人后?……只要魏氏不嫌我拖累。”

    话音刚落,就听天水魏氏的魏罃笑着说道:“有南梁王相助,相信此战我魏氏更添几分胜算。”

    说罢,他用期盼的目光看向魏天子,而南梁王赵元佐,亦在谦逊地点头示意后,抬头望向魏天子。

    此时此刻,紫宸殿几乎所有人,都在暗自偷瞧魏天子的神色。

    不好办了啊,老头子……

    赵弘润有些在意地转头望向他父皇,心中难免有些忧虑。

    他怎么会瞧不出来,这是天水魏氏的魏罃与南梁王赵元佐暗通款曲,提前合力挖了一个陷阱让他老爹跳。

    只不过为什么呢?南梁王赵元佐为什么要这么做?

    就算是为了得到魏氏的支持,可支付的代价却是得罪魏天子,这根本就是得不偿失啊。

    ……还是说,三伯有自信掌控局面?

    这一刻,赵弘润想了很多。

    正如赵弘润所料,此刻他老爹魏天子,可谓是肝火熊熊,他怎么也没想到,南梁王赵元佐这个兄弟,居然会突然跳出来与他唱反调。

    整整十七年的流放,难道并没有使这个兄弟学乖么?

    还是说,忍辱负重了十七年,就是为了在关键的时候扎他一剑?

    的确,倘若只是单单给予魏氏一个五万人的军队编制,魏天子一点儿也不在意,毕竟整个魏国如今可调动的军队就超过四十万,更别说其中有二十万军队捏在他最信任的儿子赵弘润手中。

    但是话说回来,倘若魏氏这五万军队,再加上南梁王赵元佐那五万西征军,合计十万军队,这就多少值得魏天子提高警惕了。

    毕竟南梁王赵元佐绝非善与之辈,此人曾经所率领的顺水军,那是当年禹王赵元佲拼了命才击败了,而为此,魏天子最信任的五王弟赵元佲也付出了惨重的代价。

    ……三哥,你这个时候跳出来,究竟有什么用意呢?你应该不至于认为,单凭魏氏那些兵马,还有你手底下那支西征军,就能与朕相抗衡了吧?

    这一刻,魏天子亦想了很多,他在猜测南梁王赵元佐这么做的用意。

    事实上不止是魏天子在猜测,此刻紫宸殿内所有人都在猜测南梁王赵元佐这么做的用意。

    比如雍王弘誉。

    三伯这是……想要自保?

    雍王弘誉摸了摸下巴,不动声色地关注着眼前的境况。

    他猜测可能是兵权的关系——即那五万编制的西征军的兵权。

    这支军队,是两年前朝廷为了支援陇西魏氏而组建的军队,而如今,陇西魏氏投奔魏国赵氏,那么理所当然,当时担任主帅的南梁王赵元佐,就该交出兵权,退居幕后。

    尽管雍王弘誉很笃信,在这两年的时间里,南梁王赵元佐肯定对这支西征军打下了深深的烙印,掌控了这支军队,但说到底,这种私底下的掌控,并不及魏天子一道命令——魏天子要南梁王赵元佐交出兵权,后者就得乖乖交出兵权,除非南梁王赵元佐打算造反。

    而一旦魏天子接管了这支军队,花点时间肃清掉这支西征军中的南梁王赵元佐的心腹,后者花费两年工夫对这支军队的掌握力度,可能立马就打回原形。

    因此,南梁王赵元佐要一个正当合理的理由,继续执掌这支军队,而协助魏氏亲赴北疆参战,就是一个不错的理由。

    呵呵,看来这位三伯,也不是个逆来顺受的人啊……

    雍王弘誉眯着眼睛打量着天水魏氏的魏罃,要说此人与南梁王赵元佐私底下没有协议,他都敢打赌将面前这张案几吃下去。

    而此时,在殿内众人复杂的目光注视下,魏天子呵呵笑了起来,一边轻笑,他一边点头说道:“三王兄忠国之心可嘉,朕允了。”

    他没法不允,因为无论是魏氏的魏罃,还是南梁王赵元佐,他俩所提出的恳请,皆是冠名堂皇、无懈可击,让魏天子找不到任何能够拒绝的漏洞。

    而见此,赵弘润面色惊诧地眯了眯眼睛。

    他很清楚,别看他父皇好似装得浑不在意的样子,保不定心里正在破口大骂,毕竟这次的交锋,是他父皇吃了暗亏,非但没能雪藏魏氏的军队,连南梁王赵元佐手中那支西征军的兵权也拿不出来。

    这一来一去,就是十万军队!

    这已经是一股很庞大的力量了。

    南梁王赵元佐……

    赵弘润忍不住打量了几眼那位三伯的背影,毕竟在他的印象中,能让他父皇魏天子吃瘪的,纵观整个魏国也找不出几个来。

    而相比较赵弘润的担心,雍王弘誉嘴角却是扬起了几分淡淡的笑意。

    那位三伯的这招,还真是高明……只不过,单单如此就想拿捏父皇,那位三伯未免也太掉以轻心了……

    雍王弘誉轻笑了一下,将目光投向此刻坐在怡王赵元俼身后的赵弘润身上。

    果不其然,就在雍王弘誉暗暗轻笑的同时,就见魏天子面色一改,神色肃穆地说道:“魏氏与南梁王忧心我大魏,忠诚可嘉,朕在此允魏氏陇西军与西征军北上参战。……至于监军……”

    说到这里,魏天子的目光投向怡王赵元俼身后的赵弘润。

    可就在他准备开口的时候,忽见南梁王赵元佐身后陪座中的五皇子、庆王弘信站起身来,拱手拜道:“父皇,儿臣希望能担任此军监军之职!”

    什么?!

    雍王弘誉面色顿变,惊疑不定地看着对面的同胞兄弟,脸上的表情已不再向方才那样从容。

    而此时此刻,紫宸殿内又是响起一阵惊呼。

    要知道方才任谁都看得出来,魏天子属意的监军人选乃是肃王弘润,可没想到,庆王弘信会自己站了出来。

    这意味着什么?

    这意味着庆王弘信公然支持南梁王赵元佐!

    或者反过来说,南梁王赵元佐已选择了支持皇五子庆王弘信!

    如此也难怪雍王弘誉面色大变,与他同席的襄王弘璟,面色也不太好看。

    “弘润,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啊?我怎么越来越看不懂了?”

    玉珑公主小声地询问着赵弘润,因为眼前发生的变故让她越来越迷糊。

    “啃你的蹄髈去。”

    赵弘润挥挥手打发了闷闷不乐化气愤为食量的玉珑公主,一双眼睛在魏罃、南梁王赵元佐、庆王弘信三者之间转来转去。

    他原因为只是南梁王赵元佐与魏氏联手,合力自保,可没想到,真相却比他所想象的更加复杂。

    是的,并非只是魏氏与南梁王的联手,其中还涉及到赵弘润的五皇兄庆王弘信,这意味着,庆王弘信的娘舅家势力,或也将成为南梁王赵元佐的政治同盟。

    “弘信?……你要担任监军?”

    魏天子用有些难以置信的目光看着自己第五个儿子,一时间竟有种已无法掌控局面的错觉。

    先是魏氏、然后是南梁王赵元佐,再然后是亲儿子庆王弘信,这些他本不放在眼里的小势力,突然之间便好似拧成一股,成为了一股纵使是他魏天子都不得不慎重对待的势力。

    “是的,父皇。”朝着魏天子拱了拱手,庆王弘信正色说道:“儿臣亦想像太子殿下、四王兄、八王弟、九王弟那般,为我大魏拱卫国门。”

    “……”

    魏天子闻言沉默不语。

    要知道,他的本意是想让赵弘润担任监军,掣肘魏氏与南梁王赵元佐,可是五儿子闹了这么一出,这让这位大魏君王始料未及。

    总不能整出两个监军来吧?那样的话,就算是傻子都看得出来他想针对魏氏与南梁王赵元佐了。

    赵元佐……竟有这等权谋?

    不动声色地瞥了一眼南梁王赵元佐,魏天子暗暗心惊。

    要知道,他赵元偲执掌大权的情况下逼他就范,让他吃亏说不出,这可不是一般人能够办到的。(未完待续。)

第848章:明暗

    当日的紫宸殿迎宾筵席,由于期间接二连三地发生变故,使得参加筵席的众人隐隐感觉有些不安。

    尽管魏天子并非当场发作,但任谁都看得出来,这位陛下的心情不佳,以至于这场筵席到最后草草散场。

    不得不说,今日的筵席上,发生了好几桩值得众人消化一阵子的变故。

    尤其是几乎已摆在台面上的魏氏、南梁王赵元佐、五皇子庆王弘信这三者的政治同盟。

    筵席散了之后,雍王弘誉与襄王弘璟黑着脸离开了皇宫。

    想想也是,要知道原本庆王赵弘信在夺嫡之争中的优势并不大,几乎可以说是垫底的存在,可转眼之间,庆王弘信的势力便直逼东宫太子弘礼,甚至于有过之而无不及。

    今日可真是……“惊喜”连连。

    哂笑着摇了摇头,赵弘润领着玉珑公主、芈姜以及卫骄等宗卫,走向紫宸殿的殿口。

    他意外地看到,六王叔赵元俼正皱着站在那里,仿佛在等待什么人。

    等我?不对……

    心中一动,赵弘润停下脚步,转过头去,正好看到南梁王赵元佐与庆王赵弘信二人走出殿外。

    “三哥。”

    在附近朝中百官的偷眼观瞧下,六王叔赵元俼面无表情地问道:“结党营私,你想做什么?”

    “呵。”南梁王赵元佐轻哼一声,淡淡说道:“六弟,你这话是什么意思?……魏氏为我大魏而战,为兄助其一臂之力,何过之有?”

    赵元俼眯了眯眼睛,压低声音说道:“说得冠冕堂皇,事实上,还不是想牢牢抓着西征军的兵权……”

    听了这话,赵弘润在远处亦皱了皱眉。

    诚然,明眼人都看得出来南梁王赵元佐此举是不想交出兵权,可明白归明白,这种事却不好在大庭广众之下说出来,这是规矩。

    果不其然,南梁王赵元佐皱了皱眉,带着几分不满说道:“六弟,说话做事,要守规矩,莫要信口开河。”

    看到这里,赵弘润紧走几步,拉了拉赵元俼的袖子,低声说道:“六叔,你喝醉了,咱们走吧。”

    赵元俼看了一眼赵弘润,随即又盯了南梁王赵元佐片刻,低声说道:“你之所以能回到大梁,那是陛下念在兄弟情分上,真以为你赵元佐的才能无人可及?”

    “我不懂你在说什么。”南梁王赵元佐晒然一笑,淡淡说道。

    赵元俼脸上闪过几丝怒容,可碍于大庭广众之下不好发作,于是,他压低声音说道:“我会盯着你的,你好自为之吧!”

    说罢,他拂袖而去。

    六叔……

    赵弘润有些无奈,冲着南梁王赵元佐、庆王弘信以及在附近偷眼旁观的朝中百官拱了拱手,正准备迈步离开追上赵元俼,却被庆王赵弘信喊住了。

    “弘润,我抢了你的监军之职,你不会怪我吧?”赵弘信轻笑着说道。

    此时,方才在旁观怡王赵元俼与南梁王赵元佐二人对峙的朝中百官,本打算就此离开,却又忽然停下了脚步,毕竟在他们看来,肃王赵弘润与庆王赵弘信的对峙,亦是不亚于前者的一场好戏。

    要知道方才在筵席中,任谁都瞧得出来,魏天子一开始是希望肃王赵弘润担任监军的,至于目的,那就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

    既可以认为是魏天子希望这位肃王殿下掣肘魏氏与南梁王,也可以认为是魏天子想让赵弘润给后两者压阵。

    毕竟赵弘润作为四国伐楚战役的魏军统帅,足可担任监军之职。

    没想到,半途却杀出一个庆王弘信,生生将监军的职位给夺走了,因此,那些朝官们也在暗自关注赵弘润的反应。

    然而,赵弘润却平淡地说道:“五王兄言重了,小弟正想歇歇,五王兄愿意替小弟前往北疆,小弟感激还来不及呢。……告辞,三伯,还有五王兄。”

    说罢,他朝着南梁王赵元佐与庆王弘信拱了拱手,转身离开。

    别看这两位一位是他的三伯父,一位是他的五王兄,但事实上,彼此的交情很浅,称其为点头之交也不为过。

    话说回来,赵弘润对于庆王弘信抢了他的监军之职这件事,果真是毫不在乎么?

    事实上,他还真不在乎。

    毕竟他前一阵子刚刚才打完四国伐楚战役,才回到魏国大梁没两三个月,只要北疆不出现巨大变故,他当然也想歇歇。

    反正他又不像他那些兄长那样死盯着魏国君王的位置,需要凭借军功来博取君王的位置。

    至于魏氏军队与南梁王赵元佐的军队一齐前往北疆,赵弘润更是不会担心,毕竟赵元佐、魏忌、姜鄙,这三位皆是善战的统帅,根本不会逊色于他,既然如此,又有什么好担心的?

    他唯一在意的,就是魏氏、南梁王赵元佐以及庆王弘信这三者的政治同盟。

    当然,倒不是因为皇位,毕竟赵弘润并不稀罕垂拱殿那个位置,他只是觉得纳闷,陇西魏氏、南梁王赵元佐还有庆王弘信,这三者本是风马牛不相及的势力,可是不知为何,仿佛冥冥中有一股无法言喻的力量,引导三者最终走到了一起,拧成一股。

    还有,南梁王赵元佐这次为何要冒着得罪魏天子的危险站出来?

    只是为了自保?不愿交出手中的兵权?

    可问题是,据说南梁王赵元佐被流放了整整十七年,这才化解了魏天子对他的敌意与忌惮,如今为了兵权就再次成为魏天子的政敌,这真的值得么?

    还是说,南梁王赵元佐有更大的野心?

    想不通……

    赵弘润摇着头,追赶六王叔赵元俼去了。

    在其背后,南梁王赵元佐望着赵元俼、赵弘润叔侄二人的背影,眼中闪过几丝异色,随即,他晒然一笑,迈步走下了阶梯。

    而与此同时,魏天子已回到了垂拱殿。

    正如赵弘润所猜测的那样,魏天子并非在紫宸殿上发作,并不意味着他心中没有火气,只是当着魏氏的面,当着满朝官员的面,他不好发作罢了。

    这不,待魏天子回到垂拱殿后,一怒之下就将龙案上的物什甩到了地上,纵使价值连城的碧玉镇纸掉落在地摔成两半,亦未能让这位魏国君王减少几分怒意。

    平心而论,方才在紫宸殿上的种种变故,其实并不值得魏天子如此震怒。

    魏氏与南梁王赵元佐联手又如何?纵使再加上五儿子庆王弘信以及此子背后的舅族势力又如何?抵得上他么?他可是魏国的君王!

    真正使魏天子如此震怒的原因,是因为他感觉整件事脱离了他的掌控,这几乎是前所未有的事。

    记得曾经,外戚、宗府、公族、朝廷,多方势力争权夺利,可还不是被他赵元偲收拾地妥妥当当。

    八子赵弘润,性格够乖僻、恶劣、刁钻吧?可他赵元偲一旦认真起来,照样可以让那个小子在那所谓的父子战争中占不到便宜。

    可是今日在紫宸殿上,却是完完全全脱离了他赵元偲的掌控,这让这位魏天子感到莫大的威胁。

    赵元佐……赵元佐……

    魏天子满脸阴沉地在垂拱殿内殿来回踱步。

    半响后,他深深吸了口气,才逐渐使愤怒的心情平复下来。

    他开始冷静地思索整件事。

    他隐隐感觉有些不对劲。

    因为据他对南梁王赵元佐的了解,这位三王兄虽然文武兼备、但应该不具备这等手段权谋才是。

    是赵元佐在那十七年的流放日子里精研权谋之术?还是说……

    ……他背后有人指点?

    魏天子坐回龙椅上,右手漫不经心地敲击地扶手,若有所思。

    忽然,他眼角瞥见有一名小太监走入进来,在大太监童宪耳畔低声说了几句。

    “什么事?”魏天子问道。

    大太监童宪遣退了那名小太监,随即欠身对魏天子说道:“方才筵席散去之后,怡王爷与南梁王在紫宸殿好似发生了冲突……”说着,他便将那名小太监所讲述的当时在紫宸殿外的变故告诉了魏天子。

    “哦?”魏天子微微一愣,在沉思了片刻后,沉声说道:“童宪,你速速派人将老六请至垂拱殿来。”

    童宪愣了愣,点点头安排去了。

    大概过了小半个时辰,待等童宪安排了小太监将地上收拾了一番后,怡王赵元俼便来到了垂拱殿:“陛下,您召唤臣弟?”

    魏天子点了点头,吩咐童宪给赵元俼设座,随即正色问道:“元俼,你替朕做一件事。”

    赵元俼脸上露出几许疑惑,随即,他好像想到了什么似的,笑着说道:“陛下是想让臣弟到北疆走一遭吧?陛下放心,臣弟正有此意!”

    听闻此言,魏天子脸上表情一缓,点点头笑着说道:“老六的心思哥哥明白,不过,你去北疆就不必了,行迹太明显。”

    “那皇兄的意思呢?”赵元俼疑惑地问道。

    只见魏天子眯了眯眼睛,低声说道:“今日,陇西魏氏向我赵氏宗府递交了宗谱,然朕观那天水魏氏的魏罃,绝不会甘心魏氏被我赵氏的宗府所摆布。他们的下一步,势必会想方设法在宗府里安插族人,为魏氏争取言权……这件事,朕不好亲自出面,你替朕去宗府掌控局面,不可叫魏氏占去过多的位置。除此之外,朕会配合你分掌宗卫羽林军……”

    “这?”赵元俼闻言惊愕地抬起头来,不解地问道:“宗府不是有二哥在……”

    魏天子闻言淡淡说道:“朕让你去,你就去。”

    赵元俼张了张嘴,最终拱了拱手。

    “……是。”(未完待续。)

第849章:宗府变动『加更18/33』

    ps:到月底啦,诸位书友不要再藏着月票了,有票的赶紧投呐,过期要作废啦~

    ————以下正文————

    次日,肃王府收到了来自宗府的邀请书函,然而邀请的却并非是赵弘润,而是三叔公赵来峪。

    随后,当赵弘润在府上用早饭的时候,便看到三叔公赵来峪拿着那封书函来到了偏厅,似笑非笑地看着正在用饭的赵弘润。

    “弘润,有兴趣去搅和一番么?”

    赵弘润瞥了一眼三叔公手中的那份书函,没好气地撇了撇嘴说道:“你当我傻啊?被当枪使一回还不够,还要凑上去?”

    三叔公闻言嘿嘿一笑,在桌旁坐下,压低声音问道:“弘润啊,你猜宗府今日邀请老夫,所为何事?……给你一个提示,依老夫看来,此番宗府非但邀请了老夫,还邀请了你小叔公、堂叔公以及太叔公。”

    “……”赵弘润闻言翻了翻白眼,继续用调羹舀着米粥喝。

    事实上,根本不需要三叔公提示,赵弘润也猜得到今日宗府派人前来邀请身边这位三叔公究竟为了什么。

    最近宗府能有什么大事?

    数来数去不过就是安顿陇西魏氏这件事罢了。

    当然,这里所说的安顿,指的可不是找一块地让陇西魏氏十二支的族人在魏国的领土上安居落户,那是礼部负责的事;这里所说的安顿,指的是在赵氏宗府中给予魏氏一些位置,一些话语权,免得仿佛是赵氏吞并了魏氏似的。

    这是陇西魏氏解散族老会议,并且愿意顺从赵氏宗府安排的条件。

    说起来,陇西魏氏的族老会议,其存在事实上与魏国赵氏的宗府很像,十二支魏氏,十二个座位,但凡遇到什么足以影响到整个陇西魏氏的大事,便由那十二位魏氏分支家族的族长表决裁定,可以说,族老会议就等同于陇西魏氏的宗府,只不过它不存在一个具体的执行府衙。

    但眼下,陇西魏氏并入魏国,族老会议这个等同于宗府的存在就不能再延续下去了,否则,两个宗府,谁听谁的?

    因此,当初赵弘润在与陇西魏氏初次谈判的时候,就曾提出要求,要陇西魏氏解散族老会议。

    当时,魏氏君父魏釐与天水魏氏的魏罃,还有临洮君魏忌,半数以上都同意了这件事。

    不过,他们也提出了一个补偿条件:希望赵氏允许魏氏加入到宗府当中,获得一些话语权。

    这个条件很合理,因此无论是赵弘润,还是宗府宗正赵元俨都没有拒绝,毕竟他们也清楚魏氏并不会白白的退让,相互妥协才是政治的根本。

    至于后续的商谈,赵弘润原本并不打算参与,毕竟他很讨厌政治向的那种束手束脚的交涉。

    政治,是一种很神奇的存在,有时候哪怕你并没有足够的实力、但只要懂得合理运用手中的那些筹码,也能起到不俗的效果;反过来说,纵使你掌握着巨大的权利,可一旦你松懈,也有可能在政治交锋中落败。

    昨日在紫宸殿的那一幕,便是最佳的例子:执掌着魏国至高无上权柄的魏天子,就因为始料未及,被陇西魏氏、南梁王赵元佐以及庆王弘信摆了一道,不得不忍着怒气吃了一个暗亏。

    而似这种勾心斗角,赵弘润并不喜欢。

    因此,今日当三叔公旁敲侧击地让他陪同前去时,赵弘润本是不情愿的。

    直到三叔公提出,让赵弘润作为旁观者陪同前往,并且反复保证不拿他当枪使后,赵弘润这才勉为其难地答应了这件事。

    话说回来,其实赵弘润也有些在意宗府将割让多少权利给魏氏,毕竟说到底,他也是赵氏的一员,赵氏的整体利益与他息息相关。

    待二人用完早饭后,赵弘润便与三叔公赵来峪,以及宗卫卫骄、褚亨、周朴、穆青、吕牧五人乘坐着肃王府的马车,悠悠前往宗府。

    待等赵弘润一行人来到宗府门前,下了马车,赵弘润这才发现,宗府的门前空地上,已停了好些辆马车。

    “唔?”赵弘润的脸上露出了惊讶的表情。

    因为他看到了他六王叔的马车,一辆车身上绘着怡王府字样的沉木马车。

    六叔?六叔他来宗府做什么?

    赵弘润不禁有些惊诧,毕竟他六王叔赵元俼从来不过问朝事,也不参与宗府的事务,刨除赵弘润对他的憧憬与看法上的美化,事实上六王叔赵元俼纯粹就是个游手好闲的纨绔王爷,除了玩就是玩,几乎没做过什么有利于国家社稷的事。

    因此,很难想象今日宗府的这桩事,竟能惊动这样一位以玩作为毕生追求的王爷。

    不过对于赵弘润而言,这倒是个不错的消息,毕竟他已有预感,今日赵氏与魏氏两族,肯定会相互扯皮好一阵子,期间烦闷的时候,他与六王叔闲聊几句,倒也不失是一个打发时间的法子。

    果不其然,待等赵弘润与三叔公赵来峪来到宗府的北屋正堂时,厅堂内早已坐定了两排人。

    一方是代表魏氏的人,即天水魏氏的家主魏罃,以及繇诸君赵胜;另一方则是宗府宗正赵元俨,六王爷赵元俼,还有几位赵弘润的熟面孔——原宗府宗老赵泰汝、赵来拓、赵来朴。

    不得不说,当赵弘润与三叔公赵来峪迈步走入厅堂时,迎面便投来两道不善的眼神,不难猜测,那两道不善的眼神,分别来自于赵弘润的太叔公赵泰汝与堂叔公赵来朴。

    毕竟在一年多前,正是赵弘润大闹了宗府,联合其父皇魏天子与二伯宗府宗正赵元俨,将赵泰汝、赵来朴等原宗府宗老剔除了宗府,踢出大梁,使得他们只能投奔各自的叔侄儿孙。

    虽说赵弘润与三叔公赵来峪化解了干戈,但是与赵泰汝、赵来朴两人,却仍然有着难以化解的恩怨。

    只不过今日的会谈至关重要,因此赵泰汝与赵来朴并没有露出过多的敌意。

    呵。

    赵弘润心中轻哼一声,迈步走上前,向关系还不错的小叔公赵来拓以及二伯赵元俨与六叔赵元俼拱手施礼,随即,亦冲着魏罃以及繇诸君赵胜拱拱手打了声招呼。

    至于赵泰汝与赵来朴,他干脆就当没看到。

    “弘润,你怎么来了?”六王叔赵元俼笑呵呵地问道。

    赵弘润耸了耸肩,随口说道:“我就是随便过来看看,二伯、六叔,你们谈你们的。”

    说话的时候,他目光不经意地看到了二伯赵元俨,他感觉,这位二伯似乎今日有些情绪。

    不过他没有多想,只是随便找了张空置的案几坐了下来。

    倒是三叔公有些意外地看了赵元俼两眼,毕竟赵元俼与赵元俨一样,坐在前排的主席上,而不是像赵泰汝、赵来朴、赵来拓坐在陪座。

    要知道,座位是很有讲究的,赵元俼如今所坐着的位置,表示他并非是旁观的局外人,而是像赵元俨一样,是与魏氏谈判的负责者。

    元俼他为何……等等,难道是陛下授意?

    赵来峪瞅了几眼今日面色似乎有些不太好看的赵元俨,心中似有所悟:是了,两年前,元俼带回了陇西魏氏的濒危消息后,是元俨在陛下面前推荐了元佐,将流放在南梁十七年的元佐召回了大梁。可昨日在紫宸殿上,元佐却反将陛下一军……看来是牵连到了元俨了。

    微微皱了皱眉,赵来峪不动声色地坐到了赵弘润身边,安静地旁观。

    别以为赵来峪这位上一任的宗府宗正就没有私心,不可否认他的确在皇权与宗族间偏向后者,但那仅仅只是针对赵氏一族,因此,似昨日南梁王赵元佐在紫宸殿上力挺魏氏一族,事实上赵来峪心中亦是不满。

    说什么魏氏、赵氏亲如一家,那全是屁话,数百年无往来的同宗,有什么情谊可言?

    若不是碍于名义,不知有多少姬姓赵氏族人恨不得让魏氏滚蛋。

    之后的商谈,就如赵弘润所预料的那样,就是魏罃、赵胜、赵元俨、赵元俼四人相互扯皮,赵泰汝、赵来朴、赵来拓等人时不时地在旁插两句嘴,虽然气氛看着激烈,但魏罃与赵胜皆是有分寸的人,因此倒也没有争执起来。

    最终,双方达成协议,以参照族老会议的方式,设总共三十一位宗老位置,其中十二个给予魏氏,三个给予陇西赵氏,十五个给魏国赵氏,双方所占的位置比例相等,不存在谁压谁一头。

    但最后一个,则给了六王爷赵元俼,确切地说,是给了代表着魏天子的赵元俼。

    并且,赵元俼还得到了一个新设的职位,宗令。

    对此这个结果,赵弘润并不意外,因为在他看来,那所谓的宗老位置,纯粹就是摆设,用来养老的。

    可不是嘛,陇西魏氏与陇西赵氏加在一起十五个位置,而赵氏则是十五加一,也就是十六个位置,日后果真按照半数以上的方式来表决裁定,陇西魏氏与陇西赵氏纯粹就是摆设。

    更何况,繇诸君赵胜等陇西赵氏,还并不见得就一定会站在陇西魏氏那一方。

    不过话说回来,这样的方式,也是给足了魏氏面子,让后者多少能参与一些宗府上的事务,至少能过一过嘴瘾。

    然而仔细一想,赵弘润就隐隐感觉有点不对劲了。

    为何最后的一个位置,是给了六叔,而不是担任宗府宗正的二伯?

    赵弘润惊异地看向二伯赵元俨,心中顿时醒悟。

    他知道,二伯赵元俨,是被他父皇给打压了,毕竟若日后宗府以三十一名宗老表决裁定的方式来处理宗府内的事物,那他二伯这个宗正,简直就是被彻底架空。

    不出意外的话,宗府日后的运作,将围绕六王爷赵元俼这位宗令。(未完待续。)

第850章:八月初

    赶在七月份的最后两日,朝廷便陆续公布了几道通告。

    首先,改两年前南梁王赵元佐为支援陇西魏氏而筹建的五万征西军为北疆征远第二军,简称北二军,由南梁王赵元佐继续统帅,在整顿过后赶赴北疆参战。

    其次,陇西魏氏筹建北疆征远第三军,简称北三军,编制同样为五万人,由临洮君魏忌担任主帅、姜鄙担任副将,在整顿过后赶赴北疆参战。

    这两条通道,着实在朝野产生了不小的震荡。

    在民间百姓眼中,他们看到的是朝廷对北疆战事的重视,再次投入两支五万人的军队与韩国的军队抗衡,因此一时间,那些血气方刚的年轻人们,不由地为身为一名魏人而感到骄傲,甚至于,掀起了一股投军的热浪。

    毕竟北疆战事的对象乃是韩国,是数十年前让魏国品尝了上党惨败的韩国,因此,国内那些年轻人都万分希望这次与韩国的战争,能够洗刷掉当年的战败耻辱,为此不惜投身军队。

    然而在某些朝廷官员以及一些在野名仕眼中,他们却从中看到了不同寻常的事物。

    但是总的来说,朝廷的这两则通告,还是正面效果居多,尤其是当消息传开之后,魏国国内有不少人对这次北疆战事抱有莫大的信心。

    想想也是,毕竟此时的北疆,已经聚集了不少军队,由东宫太子赵弘礼与桓王赵弘宣二人所率领的北疆征远(第一)军,由燕王赵弘疆所率领的山阳军,由南燕大将军卫穆所率领的南燕军,以及由禹王赵元佲的宗卫长韶虎所率领的第二代大魏武军(魏武卒),共计约二十万军队。

    而眼下,再加上南梁王赵元佐所率领的北二军与临洮君魏忌所率领的北三军,魏国部署在北疆——即上党郡、河东郡两地的军队,竟要达到三十万兵力。

    也难怪举国上下的国人心情激动,实在是这次朝廷的动作太大,大有一雪前耻,向韩国讨回当年战败耻辱的磅礴气势。

    当然,就在举国上下绝大多数对朝廷以及魏天子歌功颂德的时候,难免也会出现一些不满足的声音:肃王安在?

    不可否认,朝廷在北疆部署的军队阵容已经颇为强大,但“贪心”的魏人可不会介意在这个豪华的阵容中再加上一位拥有赫赫战功的名帅,即今年讨伐楚国凯旋而归的肃王赵润。

    ……再加上商水军、鄢陵军,这才叫好呢!

    许多魏人普遍抱持着这样的观点,毕竟他们的愿望可不单单只是击退前来进犯的韩国的军队,让后者品尝战败滋味,洗刷掉当年魏楚上党惨败,这才是绝大多数魏人的夙愿。

    甚至于,最好打到韩国的王都去!

    正因为如此,当朝廷发布了通告后,某些年轻的学子、士子们,自发组成队伍,从翰林署出发,绕过肃王府,最后抵达皇宫观景台外的广场,向魏天子请愿,希望肃王赵润与麾下的商水军、鄢陵军加入到北疆豪华阵容。

    因为这桩事,赵弘润最近两日都不好出府,生怕被那些年轻而盲目的学子、士子们给堵上。

    他着实有些无奈。

    因为在他看来,那些年轻而盲目的学子们、士子们,根本不懂朝中各势力的利害关系,纯粹就是瞎起哄。

    这种时候他赵弘润去北疆?

    开什么玩笑,难道北疆的局面还不够复杂么?

    东宫太子赵弘礼一党、雍王弘誉一党、燕王弘疆一党,再过不久还要加上庆王弘信一党,细分下来,各党各派的关系更是错综复杂。

    更要紧的是,北疆乃是东宫与雍王角力的战场,燕王与南燕大将军卫穆自成一派,如今再加上陇西魏氏势力与南梁王赵元佐,怎得一个乱字了得?这个时候他赵弘润再带兵前往北疆,这不是平白遭人白眼、讨人嫌么?

    可别指望上述各派系势力会精诚合作,不可否认他们的确想打败韩国的军队,可他们彼此间也存在矛盾争执,赵弘润可不想插足到此时的北疆战事中去。

    因此,不管那些年轻的学子与士子们请愿也好、游行也罢,赵弘润毫无插足北疆的意思,因为在他看来,北疆的军队已经饱和,只要打得稳,暂且不说打败韩**队,至少击退韩**队是没有问题的。

    毕竟是近三十万军队,而韩国才派来多少军队?只不过二十万罢了,虽然说这二十万军队中最起码有十万是骑兵。

    但是不管怎么样,如今北疆的敌我兵力情况,比当初齐鲁魏越四国讨伐楚国的敌我兵力情况不知要好上多少。那时的四国联合军,在不包括收编军队的情况下,总兵力是四十余万,而楚国则出动了超过一百五十万的军队,兵力差距整整四倍。

    而如今的北疆,魏军的兵力却超过韩**队,又有三卫军总统领李钲、南燕军大将军卫穆、燕王弘疆、临洮君魏忌、陇西名将姜鄙以及南梁王赵元佐这等足以坐镇一方的人物掌控局面,倘若似这般豪华的阵容都败在韩**队手中,那真可以说是大魏气数已尽,纵使是加上赵弘润,多半也难以挽回局面。

    事实上,赵弘润对于此场魏国与韩国之间的国战,还是很有信心的,尤其是在魏忌、姜鄙、赵元佐三位名帅参战之后。

    此后几日,赵弘润在王府里躲了几日,终日闭门不出,在家中陪伴众位女眷,待等到八月初,南梁王赵元佐率领北二军从大梁出兵,而临洮君魏忌则率领北三军从衍县一带启程,几乎在同时赶赴北疆之后,大梁的魏人,尤其是那些瞎胡闹的年轻学子与士子们,心中的那一份热情也逐渐消退下来了。

    说到底,民间力量终究无法影响到朝廷的部署。

    不过话说回来,对此,民间对赵弘润也产生了一些争议,谁让赵弘润将商水军与鄢陵军调到大梁一带,却又不参加北疆战事呢,这难免会让人起疑。

    因此,朝廷出面做出了解释:商水军与鄢陵军北上大梁,是准备更汰装备的。

    一句话就打消了国民的怀疑,掩饰了赵弘润调动这两支军队的真正原因。

    不过事后赵弘润想了想,感觉商水军与鄢陵军,还真的有必要得更新一下装备了。

    要知道,别看商水军与鄢陵军已接二连三打了不少场胜仗,但是他们的武器装备却惨不忍睹,有些是一年前浚水军所淘汰下来的装备,更多的则是楚国正军的军制装备,倘若今明两年驻军六营再一次更替武器装备,商水军与鄢陵军,在武器装备方面最起码落后驻军六营至少五年。

    想到这里,赵弘润亦有些尴尬:明明执掌着冶造局这个具备魏国最高工艺技术的部府,然而他麾下的军队,却惨到那种地步,这着实有些说不过去。

    因此,他向垂拱殿报备了一下,准备让冶造局与兵铸局全力打造商水军与鄢陵军的装备,毕竟这两支军队虽说绝大多数都是楚人组成,但怎么说也是为魏国赢得了四国伐楚战争的胜利,更别说商水军还多了一场三川战役,在忠诚方面,已不存在问题。

    再者,倘若现在不为这两军更换装备,再等过些时日,朝廷又要再次给驻军六营更替装备,到时候商水军与鄢陵军肯定没有机会。

    毕竟在安全级别上,商水军与鄢陵军终归没有浚水军、成皋军、汾陉军这些驻军六营受到朝廷信任。唔,不包括南宫垚的睢阳军。

    而这次,垂拱殿的批示来得更快,赵弘润递上奏请仅仅一个时辰,他老爹魏天子便派人送来了消息,非但同意了儿子的要求,并且让户部给予配合。

    配合?配合什么?

    无非就是赊欠呗,毕竟给商水军与鄢陵军更换新式装备需要庞大的资金,赵弘润如今可拿不出这么一笔钱,他从楚国收缴来的那些钱财,早就投到商水郡的建设中去了。

    不过最让赵弘润感到意外的,还是他老爹对商水军与鄢陵军的大将军提拔,简单地说,就是伍忌与屈塍二人,终于被提拔为大将军,从此与驻军六营大将军平起平坐。

    虽说垂拱殿与朝廷对此做出的解释,是表彰伍忌与屈塍二人在讨伐楚国战役时所建立的功勋。

    这话倒也对,毕竟上回赵弘润在讨伐楚国归来之后,朝廷至今还未曾颁布具体的赏赐,因此,魏天子将屈塍与伍忌提拔为大将军,倒也没什么问题。

    问题在于,当初商水军的编制是三万,而鄢陵军的编制是两万,可今日魏天子突然将这两支军队的正编人数扩散到五万,这就有点意思了。

    毕竟,陇西魏氏与南梁王赵元佐所执掌的北二军与北三军,军队编制也恰恰都是五万人。

    因此,朝中是议论纷纷。

    不过对此,赵弘润倒是乐见其成,毕竟他在楚国收编了十几万楚国正军,那可都是经过训练的正规军,可不舍得让这些士卒卸甲归田,如今魏天子将商水军与鄢陵军的编制扩展到五万人,正合他心意。

    而就在赵弘润紧锣密鼓整顿商水军与鄢陵军的时候,在魏国西边的秦国,则派了一支使节队伍,朝着魏国大梁而来。(未完待续。)

第851章:恰逢旧识

    八月初七,赵弘润巡视了商水军与鄢陵军驻扎在大梁西边狼岗一带的军营。

    狼岗,顾名思义,即是狼灾颇为严重的一片丘陵地带,赵弘润前几日命三万商水军与三万鄢陵军驻扎在此,等待更汰装备,也是存着让这两支军队的士卒顺便解决一下当地的狼灾情况的心思。

    毕竟魏国是狼患的重灾国家,天灾**都不及狼灾带来的威胁更大,尤其是到了每年的秋冬季节,狼灾愈发严重,不晓得有多少人被这些畜生猎杀吞食。

    可能对于寻常的百姓而言,狼群是可怕的,可是对于军队而言,顺手解决当地的狼群,只不过是一种娱乐罢了。

    说是巡视狼岗的军营,实际上,赵弘润只是想看看商水军与鄢陵军这两支军队的将士们,对冶造局为他们打造的新式武器甲胄是否感到满意而已,毕竟再好的武器装备,也得迎合前线士卒的习惯,这是冶造局设计军制装备的准则。

    因为是样品,因此冶造局并没有打造过多,甲胄方面只打造了一百套士卒所用的,以及不同阶位的将领铠甲总共三十套,另外就是一些比较常规的长枪、砍刀、铁盾、长剑、短剑、弓弩等等,只不过在设计上有稍许的改良。

    因为有赵弘润随行,因此,这支冶造局的运输车队,由署长王甫亲自带队,虽然说王甫口口声声是为了更好地向商水军与鄢陵军的军卒讲解新式武器装备的优缺点,不过相信在场的所有人都看得出来他的真正目的。

    而除此之外,此番随同赵弘润而来的,还有一位身份特殊的客人,即繇诸君赵胜。

    对于繇诸君赵胜,赵弘润着实有些惊讶。

    他感觉,繇诸君赵胜仿佛天生有种很特殊的人格魅力,简单说就是亲和力极强,自来熟,仿佛无论与什么人都能打成一片,优雅、风趣,翩翩贵公子的形象让人很难对此人心生反感。

    只不过这位翩翩贵公子早已年过三十,两个儿子都会读书写字了。

    因此,当听繇诸君赵胜说他这两日陪同六王爷赵元俼赶赴大梁城内世族豪绅的府宴时,赵弘润忍不住想开他的玩笑。

    “跟着我六叔?嚯,那你的名声可完了。”赵弘润笑着调侃道。

    然而,繇诸君赵胜并没有听懂赵弘润话中的调侃意味,面露疑惑之色地问道:“怡王爷在大梁的名声很差么?不会啊……”

    赵弘润身后众宗卫暗自偷笑。

    六王爷赵元俼,那可是大梁举国知名的纨绔、浪子,游戏花丛、阅女无数,从某种角度来说,名声确实好不到哪里去。

    看了一眼一脸不解的繇诸君赵胜,赵弘润笑而不语。

    他当然明白繇诸君赵胜这些日子跟着六王爷赵元俼拜访大梁世族豪绅的原因,无非就是混个脸熟呗,不出差错的话,日后繇诸君赵胜多半会在大梁落居,作为赵氏与魏氏之间的调和剂。

    “话说,那些世族的千金可曾因为赵胜大人已经婚配而黯然神伤呢?”

    “肃王殿下您这话……”繇诸君赵胜有些尴尬。

    还别说,已过而立之年的繇诸君赵胜,容貌俊秀、风度翩翩,再者如今又在宗府与礼部担任要职,俨然会成为世家千金心仪的对象。

    来到狼岗的军营后,屈塍与伍忌分别亲自带人前来恭迎。

    在相互见礼之后,屈塍与伍忌分别叫来一些各自军中的士卒,更换冶造局所打造的新式武器装备。

    事实上,叫哪方军队的士卒来试用都一样,因为商水军与鄢陵军这两支军队的定位是一样的,都是很全面的驻防军,不像汾陉军侧重于防守、砀山军侧重于进攻。

    只不过以往在很多人眼里,商水军是肃王的亲儿子、鄢陵军则是干儿子罢了,而这一回,亲儿子与干儿子的待遇是一致的。

    但不管怎么样,屈塍与伍忌还是各自叫麾下的将士试用了冶造局打造的武器装备。

    期间,冶造局的署长王甫则向屈塍与伍忌讲解了新式装备的优缺点,只可惜这是对牛弹琴,反正他说了一大通,屈塍与伍忌就知道新的盾牌与甲胄更坚固、新的武器更锋利,仅此而已。

    而在士卒们尝试新式武器装备的时候,冶造局的文吏们,则在旁记录一些士卒的意见,比如说,商水军的千人将冉滕就希望在盾牌的背后装上一个剑套,方便刀盾手将短剑插在那里。

    因为在战场上,刀盾手一旦失去了右手的主兵器,他们的第一反应是双手持盾,如此一来,从铁盾的背后抽出备用短剑,就要比从腰后抽出备用短剑更快。

    而鄢陵军这边的千人将贡婴,则希望能在盾牌的上方留出一个大概枪杆大小的凹槽,可以让士卒们在举盾结阵的时候,更轻松、更省力地将长枪架在盾牌上。

    这些前线士卒的要求或者建议,冶造局的文吏们纷纷记录下来,待回到冶造局后,重新更改设计。

    因为随着魏**队的增多,以往两年一更换的装备淘汰方式,即将被朝廷所取缔,改成五年一换,因此,赵弘润对冶造局在军制武器装备的设计与打造方面更加严格。毕竟在战场上,优良的武器装备,能够让一名魏国士卒活得更久。

    大概两个时辰后,赵弘润便带着参观了军营的繇诸君赵胜准备回大梁去,临走前,他邀请了鄢陵军与商水军的将领们日后有空到他的肃王府喝酒,毕竟不出差错的话,这六万军队要等到明年才能换完装备。

    对此,屈塍与伍忌连声答应,纷纷表示在安排妥当军队的操练任务后,就会组队去肃王府叨扰。

    而就在赵弘润回到大梁时,在大梁的西城门外,他看到一支由几辆马车所组成的车队,似乎与一些兵卫发生了争执。

    赵弘润皱了皱眉,驾驭着坐骑赶了过去,沉声喝道:“住手!……怎么回事?”

    城下的兵卫们吓了一跳,回头瞧见赵弘润的仪表与装束,哪怕不认得也明白这是一位大人物,于是,遂有一名兵卫队长出面抱拳解释道:“这位公子,是这样的。……这些人自称是商人,可是却拿不出路引凭据,卑职质问他们从何而来,他们也是支支吾吾、答非所问。因此,卑职想要搜查马车,可是这些人却拦着不让搜查……”

    赵弘润闻言面色稍霁,他本来还以为是兵卫们故意为难别人呢。

    点点头,他转头望向那些正守卫着马车的壮汉。

    尽管那些壮汉都是做平民打扮,但一个个高大魁梧,赵弘润瞧他们怎么看也不像是普通人。

    更何况,这支车队还有十几匹卖相不错的良马,要知道在三川,优质的马匹早已被列为管制品,川雒联盟是不可能将优质的马匹卖给商人的,因为他们要优先提供给魏国以及本部落的骑军。

    因此,这些人的确值得怀疑。

    “你们是什么人?”赵弘润开口问道。

    那十几名壮汉对视了一眼,随即,其中一人站了出来,不卑不亢地说道:“我等是往返于三川来的商队。”

    赵弘润打量了几眼这名壮汉,隐约感觉此人有些眼熟,却又想不起来在哪里看到过。

    不得不说,这对于拥有超强记忆的他而言,着实是一件非常稀奇的事。

    “货物呢?”他问道。

    “已经售出,还未收购。”

    赵弘润闻言眯了眯眼睛:作为一支商队,去三川不采购羊皮、羊毛等物,你唬谁呢?

    “兵卫,拿下他们!”他沉声喝道。

    附近的兵卫一听,虽然不知赵弘润的具体身份,却也围了上去。

    听闻此言,卫骄等宗卫们亦纷纷从马匹的行囊中取出了军制手弩。

    而就在这时,车队最前头的马车里传来一声轻喝:“都住手。”

    话音刚落,一名年纪与赵弘润相仿的年轻人从马车中走了下来,带着几分讥讽,淡淡说道:“这就是魏国的待客之道?真是令人失望。”

    赵弘润皱了皱眉,转头看向那名少年,反唇讥道:“嘿,说了这番话,足以证明你等绝非商人。”

    “……”那名年轻人抬头看向坐在马上的赵弘润。

    四目交接。

    “唔?”

    “咦?”

    赵弘润望向那人的目光中浮现几丝诧异,而那名年轻人脸上亦浮现几许惊讶。

    “是你?”他俩异口同声地说道。

    见此,无论是那些孔武有力的壮汉,亦或是赵弘润这边的宗卫们,皆露出了惊讶不解的表情。

    “殿下,您认得此人?”卫骄惊奇地问道。

    赵弘润闻言饶有兴致地看着那名少年,徐徐点了点头。

    随即,他问那名少年道:“你来我大魏做什么?身为一名……秦人。”

    “秦人?!”

    附近的兵卫们闻言吃了一惊,纷纷再次举起了兵器,用充满戒备与敌意的眼神看着那支车队的人,毕竟随着陇西魏氏投奔魏国之后,秦这个词逐渐成为大梁百姓茶余饭后的谈资。

    当然,是作为敌对方。

    “住手!”赵弘润喝止了那些兵卫,可是兵卫却丝毫没有放下武器的意思。

    见此,卫骄喝道:“肃王殿下的命令,你们安敢不从?”

    “肃王殿下?”众兵卫面面相觑,这才慌忙放下武器。

    而此时,赵弘润则目视着那名少年,笑着说道:“好久不见了。”

    的确,这名少年正两年前的成皋合狩聚会中,与赵弘润聊了几乎一宿的聊友。

    秦少君!(未完待续。)

第852章:魏肃王与秦少君

    ps:据说开双倍月票啦?求月票啊~求月票~

    ————以下正文————

    由于赵弘润的关系,秦少君与他的车队顺利地进入了大梁。

    难得再次碰到曾经聊得来的聊友,赵弘润下了马,与秦少君一同步行入城,除了叙叙旧外,也是想刺探一下后者的来意。

    “姜族小部落的少族长,此次前来我大魏,不知所为何事?”赵弘润在话中刻意加重了姜族这个词,毕竟两年前他俩初次相识的时候,秦少君便谎称来自河西与三川边界的小部落姜族,可惜当晚就被赵弘润被拆穿了。

    听着赵弘润这句带有几分嘲讽与调侃意味的话,秦少君微微翻了翻白眼,轻声说道:“传闻魏国某位肃王殿下量狭、记仇,原以为只是无稽之谈,不想果真如此……让余大失所望。”

    他口中的余,是陇西、秦岭一带的自称,等同于中原的自称吾。

    赵弘润闻言撇撇嘴,轻笑道:“你这反咬一口的本事倒也厉害,姜鹰、姜公子。”

    “咦?你还记得?”秦少君略有些惊讶地看了一眼赵弘润,可能是惊讶于赵弘润居然还记得他当初所用的假名。

    “这有什么记不得的?”赵弘润表示凭他强悍的记忆力,想起两年前秦少君自称的假名丝毫不成问题。

    他幽幽地说道:“我只是有些失望,我本以为那晚上咱俩聊得挺投机,早已是朋友了呢,没想到这个朋友倒好,连真名实姓都吝啬透露……”

    “朋友?”秦少君的眼眸中闪过丝丝莫名的神色,随即风轻云淡地问道:“你当时也并未透露,你是魏王的第八个儿子……彼此彼此。”

    “喂!”赵弘润皱了皱眉,有些不悦地说道:“我又并非有意隐瞒,只不过是你当时没问而已。难不成我还要追着告诉你我的身份?相比之下,你用假名诓我,是你的不是吧?”

    “既是朋友,何必在意谁是谁非?”秦少君慢悠悠地问道。

    赵弘润一口气闷在胸口,哼哼冷笑了两声,说道:“这会儿想到朋友了?算了,交你这个毫无诚意的朋友,没啥意思。”

    秦少君面色丝毫不改,语气莫名地说道:“你我的身世,注定很难成为知心的友人……”

    “……”赵弘润闻言愣了愣,随即心中那份遇到旧识的好心情逐渐淡化下来。因为对方说得没错,他俩的身世,的确很难成为朋友。

    想到这里,他话中的语气逐渐趋向冷淡:“那么……你这次来我大魏做什么呢?刺探情报?若是你说不出个具体来,可别怪我叫人将你们抓起来。反正注定也不是什么朋友,对吧?”

    “……”秦少君有些诧异地看了一眼赵弘润,眼眸中闪过几丝愠色,冷冷说道:“果真是大义为公的肃王姬润殿下呢……”

    在他俩身后,宗卫卫骄与那名壮汉对视了一眼,脸上均有些无可奈何,因为在他们看来,前面的这两位,简直就像是为了一点鸡毛蒜皮小事而怄气的小孩子。

    摇了摇头,卫骄对那名壮汉问道:“怎么称呼?”

    “彭重(chong)。”壮汉低声说道。

    卫骄了然地点点头,随即亦自我介绍道:“卫骄。”

    听闻此言,那壮汉彭重脸上浮现几丝困惑,好奇地问道:“你是卫人?”

    卫骄有些愕然地摇了摇头,解释道:“先祖曾经是,我是魏人。”注:卫与魏古音不同。

    说罢,卫骄有些惊讶地问彭重道:“你知道卫国?”

    彭重闻言笑着解释道:“我大秦的左庶长大人,即是卫人。”

    就是那个卫鞅?

    卫骄了然地点了点头。

    而在他们这两位护卫小声闲谈的时候,在他俩的前方,某位肃王与某位秦少君仍仿佛是在怄气,仿佛是天生八字不合似的,越说越起劲,争执逐渐从个人私怨上升到国家层次。

    “……我就知道,你们魏国赵氏与陇西魏氏是一丘之貉。别以为我不知,你们赵氏接纳了陇西的魏人……”

    “这与你有关系?……别一副苦大仇深的模样,是你们秦抢占了陇西,如今魏氏推尊我赵氏,陇西等同于是我大魏的领土,你秦人侵占了我大魏的领土!”

    “哈!真是可笑!……天下本无主,能者居之,魏氏守不住陇西,与我大秦何干?归根到底,是魏氏先撩拨我大秦……”

    “嘿,少来这套!……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就算魏氏当初不曾触怒你们秦人,难道你们就会放弃侵夺陇西?说什么为国人报仇雪恨,说到底不过是垂涎陇西那块土地罢了……假仁假义。”

    “你……你说这话难道就不脸红么?大梁起初是你们魏国的?你们魏人没有资格说三道四!”

    “哼!”赵弘润冷哼一声,不再说话,毕竟是五十笑百步的事,没啥好争执的。

    “快说罢,你们这回到我大魏的王都来做什么?……根据你的回答,本王再考虑是不是直接将你带到兵卫府。”

    “你敢?”秦少君恼怒地说道。

    听闻此言,赵弘润眉头一挑,冷冷说道:“你以为你在哪?哼!只不过是打败了虚弱不堪的陇西魏氏,自信心就膨胀到这种地步?或许陇西魏氏畏惧你秦人,然而我大魏不惧。”

    听闻此言,秦少君猛地停下脚步,怒瞪赵弘润,赵弘润亦怒视对方。

    看着俩人大眼睁小眼,卫骄与彭重对视一眼,干脆装作没看到。

    半响后,终归是秦少君底气不足,率先摆在阵来,谁让他此刻正在魏国的王都大梁,而眼前这位,又是魏王的第八个儿子、堂堂肃王姬润殿下呢?那可真是单凭一句话就能将他抓起来的大人物。

    只见秦少君撇了撇嘴,带着几分不甘透露道:“此次,我等是来投递国书的。”

    可能是见秦少君率先服软,赵弘润心情好了许多,紧绷的脸庞亦缓和了些许,淡淡说道:“投递国书?看你气势汹汹,本王还以为是来宣战的呢。”说到这里,他皱了皱眉,狐疑地问道:“既然是投递国书,正当出访我大魏,为何鬼鬼祟祟扮作商队?”

    听闻此言,秦少君斜睨了一眼赵弘润,带着几分鄙夷说道:“我等如何得知陇西魏氏如今在你魏国的处境如何?万一走漏了消息,惹来一群魏氏贼人半途袭杀,我等区区几十个人,如何挡得住?……听说前一阵子,你们魏国的成皋关就落到了魏氏的手中。”

    赵弘润顿时恍然。

    平心而论,陇西魏氏当中虽说绝大部分人都被秦国人打怕了,但仔细想想,天晓得这些人中是否有几个被愤怒、仇恨冲昏头脑的家伙,要是真被他们得知秦国派来了一支使节队伍,保不定陇西魏氏真会派人半途袭杀。

    毕竟魏氏此番丢掉了陇西这个祖宗留下来的基业,等同于亡了国,这份仇恨可大了去了。

    更何况,魏国赵氏也不至于会为了讨好秦国而将他们魏氏交出去,毕竟随着两年前南梁王赵元佐率兵支援陇西之后,魏国与秦国就已经成为了敌对方,只不过战火还并未烧到魏国本土而已。

    “既然是出访我大魏的秦使队伍,那么本王姑且就将你等带至城内的驿馆。……不过本王有言在先,你们最好老老实实呆在驿馆内,等待我父皇或朝廷的请见,莫要在城内生事,否则,本王绝不会姑息。”说着,赵弘润瞥了一眼秦少君,撇嘴说道:“反正不是朋友。”

    秦少君不怒反笑,冷冰冰地说道:“余如何高攀地起肃王姬润殿下呢?”

    在之后前往大梁城内驿馆的途中,赵弘润与秦少君都没有再与对方说话,从始至终冷着脸。

    待等到驿馆近在咫尺,赵弘润停下脚步,这才冷冷地对秦少君说道:“前面就是驿馆了,你们进去吧,透露真实身份,自会有人接待你们。……莫在我大梁惹是生非,否则,哼,勿谓言之不预!”

    说着,他正要转身离开,却听秦少君忽然开口说道:“等等。……当初你身边那个女人,你与她怎么样了?”

    “哪个?”赵弘润下意识地问道。

    听到这话,秦少君顿时睁大了眼睛,脸上闪过一阵愠怒,重哼一声拂袖走入了驿馆。

    这家伙有病?

    赵弘润攥了攥拳头,带着表情有些诡异的宗卫长卫骄,骑着马愤然离开了。

    看了一眼赵弘润与卫骄离开的背影,彭重摇了摇头,迈步走入驿馆,紧走几步赶上秦少君,小声说道:“那位肃王离开了。”

    秦少君闻言停下脚步,淡淡说道:“走就走了,跟我说这个做什么?”

    听闻此言,彭重苦笑了一声,低声说道:“少君,您这又是何必呢?”

    仿佛是听懂了彭重的言外之意,秦少君叹了口气,幽幽说道:“正如余方才所言,我与他,无可能成为知心的友人……待等明日甘叙大人向魏王递上国书,我与他,便只能分处敌我了……既然注定无法改变,干脆就趁早斩断那一缕情分,从此成为陌路人好了。”

    “既然如此,少君方才为何又要询问,他与那个女人的事?”彭重一脸坏笑地问道。

    秦少君眼睑微微颤了颤,淡淡说道:“我只是好奇,他当初身边为何带着一个扮作侍卫的女子,仅此而已。”

    “真的?”彭重问道。

    秦少君闻言眼眸闪过一丝寒色,淡淡说道:“彭重,这些日子你也辛苦了,今晚余就不需要你在屋外护卫了,滚去马棚好好歇息吧。”

    “不要啊,少君……”(未完待续。)

第853章:秦使

    当晚,赵弘润气呼呼地回到了肃王府。

    也难怪他心中生气,毕竟以他的身世以及如今的地位,几乎没有几个真正意义上的朋友。

    哪怕是最亲近的宗卫们,也不能够算,毕竟宗卫们是以他为中心的,别看有时候像穆青、吕牧等人作死开他的玩笑,可事实上,这些玩笑都是非常有分寸的,甚至于有时候,穆青纯粹就是扮傻逗他开心罢了。

    真以为穆青傻到拆自家殿下的台?开什么玩笑,穆青的聪颖与机智,在宗卫们当中可是名列前茅的。

    不能毫无顾忌地说出全部心里话,就注定宗卫们无法成为真正的平等的朋友,只是肱骨心腹。

    仔细想想,会在赵弘润面前毫无顾忌说出全部心里话的人,的确少之又少,芈姜算一个。

    当然了,指的是曾经腹黑毒舌的芈姜,不过最近,芈姜不知为何安分了许多,颇有些像名门闺秀靠拢的意思。

    除此之外,整个魏国就几乎找不出真正平等的朋友了,倒是在楚国,还有一个暘城君熊拓算得上是赵弘润的朋友。

    毕竟暘城君熊拓本性暴躁,很多时候一言不合就掀桌子,别看赵弘润如今在背地里支持着他,但只要赵弘润敢欺负芈姜、芈芮姐妹二人,相信暘城君熊拓立马会与赵弘润反目成仇。

    而除了暘城君熊拓以外,或许就只有两年前在成皋合狩时所遇到的秦少君了。

    可今日也不知怎么着,赵弘润总感觉秦少君这个应该算是朋友的家伙有些不对劲,仿佛是故意要与他撇清关系似的,三句话中有两句带着火药味,以至于最终二人不欢而散,这让赵弘润感到很是气闷。

    在府里与众女一起用晚饭的时候,几乎所有人都看得出赵弘润心中不快。

    这不,就连平日里最闹腾的蠢丫头芈芮,此刻也是安安分分,一双眼睛贼兮兮地瞄着桌上的美味佳肴,却不敢像平日里那样无所顾忌地直接用手去抓。

    可能是见饭桌上的气氛过于沉闷,苏姑娘转头瞧了一眼芈姜。

    如今在肃王府,就属她俩的地位最高,苏姑娘因为是赵弘润初次尝欢的对象,且端庄贤淑,除了出身不太好外,其余皆满足沈淑妃心目中儿媳妇的条件;而芈姜则恰恰相反,她的出身可谓是与赵弘润门当户对,可惜此女终日面无表情,不太符合魏天子与沈淑妃对儿媳妇的要求。

    但即便如此,二女在肃王府的地位还是极高的,是极少数能够劝一劝赵弘润的女人。

    只不过,性情冷淡的芈姜几乎不会主动去哄赵弘润开心,就比如此刻,她看也不看赵弘润,自顾自慢悠悠地吃饭、喝汤,目不旁视。

    事实上,倘若玉珑公主在场的话,倒也能够劝一劝赵弘润,毕竟赵弘润对玉珑公主那简直是对妹妹般的宠溺。

    但很遗憾,玉珑公主今日不在,去怡王府找六王叔赵元俼去了,毕竟这些日子,那位六王叔一次也没有来看望过玉珑公主,后者心里不舒服。

    于是,苏姑娘只能自己宽慰赵弘润。

    “是谁又惹咱殿下生气了?”

    赵弘润转头看了一眼苏姑娘,后者那温柔而恬静的亲昵,让赵弘润心中的纠结淡化了些许。

    他犹豫了一下,便将今日在城内碰到秦少君的经过一五一十地说了出来。

    “……你们不认识的,不过乌娜与芈姜应该知道,就是两年前在成皋合狩时遇到的一名秦国的公子……”

    ……

    此时,芈姜正在喝汤的动作忽然一顿,神色怪异地瞥了一眼赵弘润,不过并没有人注意到。

    “秦国人呀……”

    苏姑娘在听了赵弘润的讲述后,也不知该如何劝说,毕竟她也觉得,赵弘润与那位秦少君很难成为朋友,毕竟眼下的魏国,因为种种原因,与秦国的关系并不融洽,谁也不能保证两国是否会成为敌对方。

    于是,聪明的她当即岔开了话题:“润郎,那位秦国公子此次来我大魏,难道有什么要事吗?”

    “谁晓得。”赵弘润耸了耸肩,随即撇撇嘴说道:“不过在我看来,十有**要闹掰。”

    “这是为何?”苏姑娘吃惊地问道。

    赵弘润轻吐了一口气,解释道:“因为魏氏的关系,我赵氏不可能承认秦国对陇西的侵占,否则,魏氏肯定要跳起来,而我赵氏的面子也过不去。……说到底,陇西也是我赵氏的祖宗基业,怎么可能默许秦国占取?……而秦国显然也不可能交换陇西。因此,明日秦使递交国书的时候,相信场面会很精彩。”

    话音刚落,旁边有人轻声问道:“你要去么?”

    赵弘润疑惑地转过头去,这才发现开口询问的,竟然是以往对这类事毫不关心的芈姜。

    他点点头说道:“我要去看看。……乌边部落的切拉尔赫,还有魏氏的魏罃、魏忌、姜鄙,都说秦国近些年来的势头很猛,有剑指中原的意思,不可不防。……倘若秦国果真有意染指中原,那么,三川郡或是河东郡,势必会成为他们的进攻目标,到时候,我大魏必须遏制秦国的势头,否则……”说到这里,他摇了摇头。

    芈姜静静地听完赵弘润的话,随即轻声说道:“明日我跟你去。……我吃饱了。”说罢,她放下了筷子,离开了座位,自顾自离开,只留下满脸惊讶的赵弘润与众女。

    在场所有人都感到很惊异,毕竟以往当赵弘润只在大梁本地活动的时候,芈姜是几乎不跟随的,更别说主动提出要求。

    “你姐……什么情况?”赵弘润询问芈芮道,他感觉今日的芈姜看起来有点怪怪的。

    “我姐?”芈芮歪了歪脑袋,茫然地说道:“我姐好好的呀。”

    “问你等于白问……”赵弘润无语地翻了翻白眼。

    果然,次日早晨当赵弘润起来的时候,就瞧见芈姜跪坐在北屋正殿的前殿里喝茶,看样子似乎是等候已久。

    “你真要跟我去?”赵弘润有些意外地问道,毕竟在他的印象中,芈姜是从来不关心魏国国事的,很难想象会主动提出要求,跟随赵弘润前往礼部本署。

    “嗯。”面对着赵弘润的再次询问,芈姜简洁明了地应了一声。

    见此,赵弘润无所谓地耸了耸肩,便带上芈姜前往礼部本署。

    按照历来的礼俗,他国外交使臣到了魏国大梁后,并不能直接拜见魏天子,而是由礼部出面确定对方的身份,待核实之后,倘若来访的使臣在他国地位显赫,才会由魏天子亲自召见。

    想想也是,毕竟魏天子可不是随随便便就能见到的。

    不过话说回来,一般出访他国的使臣,在其本国的地位都不会低到哪里去,绝不可能出现一国县令作为使臣去出访他国君王的情况,因为这种事对对方而言是莫大的羞辱,是会挑起两国战争的。

    而就在赵弘润一行人前往礼部本署的同时,在礼部本署的偏厅内,礼部尚书杜宥正亲自接见昨日入城的秦国来使。

    除了赵弘润认得的秦少君外,秦国来使中还有两位看似三四十岁的中年人,即是这支使节队伍的主礼使与副礼使。

    在双方见礼之后,秦使的主副使节,各自将一份锦帖般的表呈递给礼部尚书杜宥,这是使臣用来证明自己身份的重要物件,与他们所携带的国书呼应。

    比如此刻被杜宥摊开观阅的表呈中,就详细记载了秦国主使节的一些信息:甘叙,位列秦国中卿,左庶长卫鞅(丞相)座下少庶子(家臣)。

    通俗地说,这甘叙,便是秦国左庶长卫鞅的家臣或者幕僚,在秦国位列中卿。注:卿分上卿、中卿、下卿。

    别以为秦国的中卿地位不高,事实上,在秦国变法改革之前,非王族赢姓的人,根本不可能在秦王宫担任职务,当时的秦国卿臣,清一色都是赢姓子弟,而这个甘叙能在秦国位列中卿,这已经是一件非常了不起的事。

    更何况此人还是秦国左庶长卫鞅门下的家臣,这好比是说,甘叙就是秦国变法派的中流砥柱。

    当然,这些事就算是礼部尚书杜宥,恐怕也不是很清楚,好在今日杜宥有一位帮衬的人在,那就是刚刚同时在礼部与宗府担任职务的繇诸君赵胜。

    只见在几名秦使莫名的目光注视下,礼部尚书杜宥将表呈递给了繇诸君赵胜,让后者分辨真伪。

    在几名秦国使节淡然的目光注视下,繇诸君赵胜仔细观阅了表呈,尤其是表呈上那秦王的印玺与秦国国玺,半响后点点头,说道:“杜宥大人,表呈确认无误,确实出自秦王宫。”

    他这一番话,让甘叙、秦少君等人多看了他两眼。

    毕竟如此熟悉秦国的王玺与国玺,除非是秦国人,那就只有可能是陇西魏氏的人了。

    见繇诸君赵胜已确认了对方的身份,礼部尚书杜宥也收起了几分警惕心,点点头不失礼仪地说道:“此时兹事体大,希望尊使莫怪本府过于谨慎。……既然尊使的身份已确认,麻烦请出示贵国的国书,本府会将其呈递于我大魏的君王。”

    甘叙点点头,从身后取出一个大概手臂长的木盒,打开盒子后,从中取出一则用缎带扎着卷宗,双手递给杜宥。

    而杜宥亦双手接过,随即当着秦使的面,小心翼翼地将其拆开。

    这主要不是为了偷看,而是为了确认这份国书的真伪以及是否藏着什么威胁。

    当然,作为礼部尚书,杜宥看一眼国书也是没问题的,只要对外不透露即可。

    这不,在检查的时候,杜宥迅速地扫了几眼国书,只可惜这份国书是用秦国的文字写的,他看不懂。

    不过他看不懂没关系,旁边繇诸君赵胜自然看得懂。

    然而,繇诸君赵胜在粗略看了一遍国书后,脸上顿时露出了不悦之色,愠色说道:“欺人太甚!”

    礼部尚书杜宥闻言一愣,还没等有所反应,就见殿外传来一声轻笑:“是谁欺人太甚啊?”

    熟悉的声音,让秦少君不由地抬起头来。

    他怎么来了?(未完待续。)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8318/ 第一时间欣赏大魏宫廷最新章节! 作者:贱宗首席弟子所写的《大魏宫廷》为转载作品,大魏宫廷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大魏宫廷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大魏宫廷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大魏宫廷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大魏宫廷介绍:
生作大魏皇子,
愿当盛世闲王。
志在偎红倚翠犬马声色,
胸怀家国百姓社稷安危。
若兄贤,若弟明,
尔为人王吾偷闲。
若尔不能使国强,
吾来登基做帝王!
————弘润《你不行我上》
大魏宫廷已经完结,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大魏宫廷,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大魏宫廷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