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言情小说大魏宫廷TXT下载大魏宫廷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大魏宫廷全文阅读

作者:贱宗首席弟子     大魏宫廷txt下载     大魏宫廷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1080章:违和感(二)

    “肃王殿下,饶命啊,小的当时不知是您呐,倘若知道是您,就算给小人十万个胆子,小人亦不敢言语重创肃王殿下您啊。UU小说 www.uu234.com更新最快……似您这样的英雄豪杰,可是我辈的憧憬呐。”

    片刻之后,在大理寺官署内的一间班房内,诨名孙大胆且真名叫做孙(yu)那名囚徒,正舔着脸一脸谄媚地讨好着赵弘润。

    很难想象,似这等身高八尺的魁梧壮汉,居然也会似谄媚小人般拍马奉承。

    “行了。”

    越听越感觉肉麻的赵弘润挥手打断了孙的话,沉声说道:“你调侃本王一句,本王还不至于杀害你。……不过,本王有几个问题要问你。”

    听闻此言,方才见赵弘润一言不发,因而面色如丧考妣的孙,一下子精神抖擞,拍着胸口信誓旦旦地说道:“肃王殿下请问,小的知无不言。”

    赵弘润点了点头,随即目视着孙问道:“两日前,在距你所处监牢大概一百三十步的监牢内,押入一名监犯,你可知道?”

    孙眼眸中闪过几丝恍然之色,说道:“可是苑陵侯府上的家令酆贯?也就是今遭死在监牢内的那个?”

    “你怎么知道?”赵弘润吃惊地问道。

    孙嘿嘿一笑,说道:“肃王殿下,您有所不知,监牢内,哪有什么秘密可言?那酆贯被关押到那间监牢内没过多久,小人就清楚此人的底细了。”

    “那你知道酆贯究竟死于何时么?”赵弘润问道。

    “这个……”孙摸着下巴想了想,回忆道:“应该是四更天的时候……那时我躺在牢里,就听到一阵急促的脚步声,我抬头一瞧,就瞧见李老六慌慌张张地跑出去……哦,李老六就是昨晚巡监的狱卒,这老小子忒不地道,明明揣了半只鸡一壶酒,就是不肯分我一些。”

    “说重点!”赵弘润皱着眉头打断道。

    孙吓了一跳,连忙说道:“四更天,对,四更天前后!”

    四更天?也就是丑时……酆贯毙于丑时。

    赵弘润闭着眼睛思忖了片刻,算了算时辰。

    大理寺监牢的狱卒丑时发觉酆贯毙命于监牢内,即刻通知狱丞金绪,狱丞金绪又慌忙叫人禀告大理寺卿正徐荣与大理寺少卿杨愈,随后徐荣看到墙壁上的血书,意识到事态严峻,却又让少卿杨愈立即前往肃王府通知他赵弘润。

    这应该不会有错。

    那么,酆贯究竟死于何时呢?

    心中浮现起苑陵侯酆叔的身影,赵弘润问孙道:“那些自称苑陵侯府上家仆的人,几时派人探监酆贯?”

    听闻此言,孙苦笑着说道:“肃王殿下,俺是犯了事被关在监牢内的囚徒,又不是看管监牢的狱卒,这事小人哪知道啊?”

    赵弘润闻言皱了皱眉,忽然,他心中微微一动:既然狱丞金绪方才下意识说出苑陵侯府上的家仆,而并非是自称苑陵侯府家仆的人,这就说明,狱丞金绪与对方是打过照面的,甚至有可能收受了一些贿赂。

    想到这里,赵弘润问孙道:“孙,你回忆一下,这两日里,狱丞金绪可曾亲自带人探监。……倘若有,回忆一下那是什么时候。”

    孙歪着脑袋回忆了半天,随即摇了摇头,说道:“小人……不记得金狱丞有亲自带人来探监……”

    唔?

    赵弘润愣了愣,疑惑问道:“金狱丞不曾来过?”

    “不不不。”孙皱着眉头回忆道:“金狱丞来过牢里,但是,他并未领着谁来。”

    “他几时来的?”赵弘润问道。

    “唔……昨晚吧?”孙摸了摸下巴,不甚笃信地说道:“昨晚大概亥时前后,金狱丞来过一趟。”

    “为何而来?”

    “肃王殿下瞧您问的……这小人哪敢问啊?那可是狱丞。”

    “唔。”赵弘润点了点头,又问道:“他可曾去过酆贯的监牢?”

    “这个小人不清楚。”孙摇了摇头说道:“不过,金狱丞往返于我那间监牢,前后应该有小半个时辰。”

    “……”赵弘润双眉顿时皱了起来,沉声问道:“此后呢?他还做了什么?”

    “然后也没什么,就是跟巡监的李老六那几个家伙边吃酒便聊……”说着,孙舔了舔嘴唇,仿佛是被勾起了腹内的酒虫。

    而听闻此言,赵弘润心中闪过一丝冷色,沉声问道:“金绪,几时走的?”

    “与以往一样,大概子时前后吧。”孙不甚笃信地说道。

    “金绪临走前可曾说过什么?”

    孙想了想,说道:“也没说什么……哦,他说,监牢深处有几盏油灯不太亮,可能是灯油快烧完了,叫李老六他们几个吃完酒后去添点灯油。”

    “……”赵弘润眯了眯眼睛。

    半响后,他忽然问孙道:“孙,你因何事被关押在此?”

    孙一愣,随即面色怏怏地说道:“我就是……在市集与人殴斗,不慎把一个人给……打到半死。”

    “什么人?”赵弘润问道。

    孙挠了挠头,讪讪说道:“就是大梁这边的……那帮本地同行……”

    赵弘润闻言无语地摇了摇头。

    仅凭孙的片言片语,他就已经猜到了孙的身份:游侠。

    说得好听是游侠,说得难听点就是靠在市集敲诈勒索混日子的地痞无赖。

    不难猜测,这孙是外来的游侠,与大梁本地游侠抢地盘,为了利益大打出手,导致将对方打得半死。

    对于这种影响治安的家伙,大梁府向来是碰到一个抓一个。

    而之所以这个家伙会在大理寺而不是大梁府,十有**,这厮把对方给打死了,闹出了人命。

    想到这里,赵弘润凝视着孙半响,轻笑说道:“闹出了人命,居然还能收监在此,看来,你也挺有能耐的。”

    “不敢不敢。”孙讪讪说道:“小的就是还有一帮兄弟们,他们塞了一些银子……”

    说到这里,他的声音戛然而止。

    看着孙那患得患失的表情,赵弘润似笑非笑地说道:“果然,你与监牢内的那些狱卒关系还不错……孙,本王有件事让你去做,若做成了,本王推荐你为大梁西市的小市尉,或者让你当个里长。”

    “肃王请说。”孙当即严肃地说道。

    只见赵弘润眯了眯眼睛,压低声音说道:“你回监牢后,替本王打听清楚,当日是否有人探监过酆贯,若是有,对方究竟是谁,什么模样、什么长相,我相信牢内那么多狱卒与囚徒,应该能记得。”

    “肃王殿下放心,此事就包在小人身上。”

    孙信誓旦旦地拍着胸口,随即又讪讪说道:“不过,殿下,这需要一些……”

    “些许钱银没有关系,不过,这钱不能交给你,而你,也不可透露出是本王叫你追查……你不是说你还有些弟兄么?”说着,赵弘润指了指吕牧,继续说道:“告诉他你们的联络方式与聚集的地点,吕牧,你回头叫高括是处理。”

    “明白。”吕牧点了点头。

    随后,在赵弘润准备离开前,孙提出了要求,要求卫骄、吕牧、穆青三人朝着他的脸痛打几拳,据他的解释是,自己打跟别人揍的,在他们这些人以及狱卒眼里,那是一眼就能分别出来的。

    这让赵弘润暗暗有些惊讶:这个孙,没想到还是个心思缜密之人。

    离开大理寺后,赵弘润一行人骑着马回到了肃王府。

    在回到肃王府的书房后,宗卫长卫骄关上了书房的门,对赵弘润说道:“殿下,按照那个孙所说的种种,那个叫做金绪的狱丞相当可疑啊。……搞不好,是他借职权之便,将毒药带给了酆贯。”

    “唔。”赵弘润闻言点了点头,随即皱眉说道:“问题在于……倘若果真是此人作为,此人为何要这么做?是收了谁的好处么?卫骄,你派人想办法去查一查这个金绪的底细。”

    “让高括去办吧,高括在城内三教九流这边有些人脉。”

    “唔。”

    待等宗卫长卫骄离开之后,赵弘润独自一人坐在书房,脑中反复思考着这两件事。

    在赵弘润眼里,无论是酆贯诬陷肃王军的书信亦或是酆贯临死前诬陷他赵弘润的那份血书,仿佛都是为了让苑陵侯酆叔等国内的大贵族与他赵弘润的关系愈发恶化。

    只是,为何要这么做呢?

    这个疑问,赵弘润一连想了两天,也想不出头绪。

    两日后,成陵王赵与安平侯赵郯二人登门拜访。

    此后在书房里,成陵王赵询问赵弘润道:“肃王殿下,苑陵侯府上家令酆贯自尽于监牢内,临死前可是曾在墙上写下一篇指认苑陵侯的血书?”

    赵弘润闻言惊讶地问道:“你怎么知道?”

    成陵王赵与安平侯赵郯闻言对视苦笑了一声,说道:“此事在城内权贵间早已传开了……殿下,酆贯的死与殿下您有关么?”

    赵弘润闻言皱了皱眉,不悦说道:“成陵王这话,难道是怀疑本王?”

    成陵王赵摇了摇头,苦笑着说道:“我二人自然相信殿下的为人,但是……谣言势大,都说肃王殿下你急切要借机打压国内大贵族,故而出此下策。为此,济阳王赵倬、中阳王赵喧、洧川侯刘瑁、李原侯王曦、上梁侯赵安定,纷纷拒绝了我与安平侯的拉拢,他们说,除非殿下当众起誓日后绝不削弱大贵族权势,否则,不敢投奔。”

    “……”

    赵弘润张了张嘴,半响无言。

    其实在看到那份血书时,他就已经猜到可能会发生这种情况。

    没想到,最终还是发生了。

    这就是苑陵侯等人的目的?

    赵弘润微微皱了皱眉。

    其实事到如今,这件事已合情合理,但赵弘润直觉认为,苑陵侯酆叔那些人,这回可能是被人当枪使了。

    背后主谋,另有其人。(未完待续。。)

第1081章:事件背后

    待等到十二月初,这则对赵弘润颇为不利的谣言,愈演愈烈,至少在大梁城内,已到了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地步。UU小说 www.uu234.com更新最快

    城内各处,时而出现如下的对话:

    “哎,你们听说了么?苑陵侯的家令死了。”

    “听说了,听说那个家令是奉命苑陵侯的命令,监守自盗,勾结外贼摧了主人家的铺子,借此想诬陷肃王殿下……”

    “什么啊,你听到的这些,都已是过去的事了。……我告诉你们啊,那个苑陵侯家令在临死前,他用血在监牢内的墙壁上写了一份认罪的血书,供认了其主苑陵侯授意他监守自盗诬陷肃王殿下的种种……而稀奇的是,苑陵侯竭力否认是他授意,认为那份血书,是肃王殿下伪造……”

    “肃王殿下伪造那份血书做什么?”

    “你还不懂?肃王殿下,早就看国内那帮大贵族不顺眼了……你们不知道吧,其实肃王殿下早就已经收集了许多大贵族的罪证,就等着逮到机会将其一网打尽……”

    “诶?这……举国权贵?这可牵连甚广啊……”

    “可不是说嘛。……不过我是支持肃王殿下这么做的,国内那群贵族老爷……嘿!”

    “哎,肃王殿下太心急了……”

    谣言传到最后,仿佛已变成了铮铮的事实,甚至于,在这个谣言的基础上又再次延伸出诸多版本的谣言,比如说,肃王已说服朝廷要严惩土地兼并事例、或朝廷即将取缔国内三成以上地方贵族。

    这些谣言的传开,使得朝廷与肃王赵弘润在民间的威望顿时高涨,但在国内贵族间的公信度却急速衰减。

    甚至于到后来,地方贵族已出现了明显的抱团行为。

    最直接的体现是,各地方贵族开始排斥肃氏商会,暗中打击加盟肃氏商会的贵族的产业,故意制造混乱,影响肃氏商会在地方店铺的正常运作。

    而与朝廷有所合作的贵族与贵族商人势力,亦陆续开始阳奉阴违,虽然不至于公然与朝廷作对,已却出现了故意延误运货日期、故意囤积粮食不向市集发放等行为。

    这一桩桩事情的发生,使得各地方县令纷纷上奏郡治,再由郡治上表朝廷。

    当然,这些地方的变故,此时的赵弘润并未得知,仍然在禁足惩戒期限内的他,正呆在他肃王府的书房里,思忖着苑陵侯府家令酆贯之死的幕后主谋。

    不得不说,关于这个幕后主谋,近几日来赵弘润怀疑这、怀疑那,陆陆续续找出了好些名疑似幕后主谋的人。

    他头一个想到的,自然是庆王弘信,但这个念头仅仅只是在他脑中一转,就被他否决了。

    原因很简单,因为当时在庆王府的那场筵席上,赵弘润拉拢成陵王赵、安平侯赵郯等人,却将苑陵侯酆叔等人推到准备打压的对立面。

    在这种情况下,苑陵侯酆叔等人只有一条出路,那就是坚定地站在庆王弘信那边。

    换而言之,庆王弘信根本不需要用这种伎俩在取得苑陵侯酆叔等人的支持,这种伎俩对这位庆王而言,只是画蛇添足,甚至于,一旦事迹败露,很有可能使本来就是局势不妙的庆王弘信变成众矢之的。

    第二个怀疑的对象,是襄王弘。

    对于这位三皇兄,说实话赵弘润不是很看得透。

    但是仔细想想,赵弘润并不认为这位三皇兄有这么做的动机。

    要知道,襄王弘与他赵弘润并没有本质上的利害冲突,并且以这位三皇兄的性格,也不可能会为了庆王弘信而这般不顾一切陷害了他赵弘润,增强了国内贵族对庆王弘信的支持,赵弘能从中得到什么?

    冒着天大的风险,就是为了给庆王弘信做嫁衣,全心全意将后者送上魏国君王的宝座?

    襄王弘高尚到这种地步?

    根本不切实际!

    倘若襄王弘果真有这种觉悟的话,当初雍王弘誉与他关系也不错,他没必要弃雍王而投庆王。

    至于雍王,也不可能。

    要知道,在河东四令这件事上,雍王弘誉可是坚定地拒绝了国内贵族的要求,这才使得那些贵族改投庆王。

    这足以证明,雍王弘誉并不希望与赵弘润闹僵。

    既然如此,雍王弘誉就更不会做出陷害赵弘润的事,毕竟酆贯这件事,性质可要比河东四令那桩事恶劣地多。

    而在排除了庆王弘信、襄王弘、雍王弘誉这三位王兄的情况下,赵弘润也曾一度怀疑原东宫太子赵弘礼。

    不过仔细想了想,赵弘润再次否决了自己的猜测。

    原因很简单,因为长皇子赵弘礼目前就只保留了骆一位心腹幕僚,而骆是光明磊落的君子,他的计策一向是王道阳谋,似这种阴谋诡计,不是骆的风格。

    那么,会是谁呢?

    赵弘润皱着眉头想了很久,陆陆续续又排除了许多有嫌疑的人。

    上将军府府正晁立栋?不对,这厮蠢的很,哪能想得出如此高明的死间计。……老东西赵泰汝?不对,这个老东西老奸巨猾,他懂得规矩,不会用这种下三滥的手段对付我……

    想来想去,赵弘润还是想不出一个结果。

    而就在赵弘润心烦意乱之际,宗卫吕牧迈步走入了书房,抱拳禀道:“殿下,拱卫司的人了。”

    “拱卫司?”赵弘润愣了一下,着实感觉有些意外。

    因为,拱卫司全称是垂拱殿御庭卫司署,是魏天子近两年秘密组建的卫署,虽挂名在内侍监名下,但整个魏国能调动这支卫士的就只有两个人除魏天子外,就只有魏天子的心腹大太监童宪。

    从某种意义上说,魏天子对拱卫司的信任,还要在内侍监之上。

    “请!”赵弘润点头说道。

    吕牧抱拳而退,片刻后,领着一位甲胄光鲜的男人走了进来。

    赵弘润认得此人,此人是垂拱殿御庭卫右指挥使童信,同时也是大太监童宪的堂侄。

    若用一句话来形容童信,那就是此人乃天家鹰犬。

    “童统领,童统领拜访本王,这还真是头一遭。”

    赵弘润笑着与童信打了声招唿。

    “肃王殿下。”童信满脸笑容地走上前来,拱手抱拳,随即在看了一眼屋内,见屋内只有宗卫长卫骄后,遂突然严肃了表情,压低声音说道:“殿下,陛下有请,召殿下即刻前往甘露殿。”

    “……”

    赵弘润微微点了点头。

    其实对此他早有预料酆贯的死闹地沸沸扬扬,他不相信他父皇没听说此事。

    相反,赵弘润对于他父皇今日才派人来召见他感到纳闷,他原以为会更早的。

    带上宗卫卫骄与吕牧二人,赵弘润跟着童信出了府邸,登上了府邸外童信来时的那辆马车。

    大约小半个时辰后,马车行驶至皇宫。

    此时,就能凸显出拱卫司在皇宫内的地位当赵弘润与宗卫卫骄吕牧以及童信等几名御卫下了马车后,那些守卫宫门的禁卫丝毫没有搜查童信等人的意思,直接给予放行。

    沿着皇宫内的道路,赵弘润一行三人在童信等人的指引下来到了甘露殿。

    赵弘润此时才发现,甘露殿外的禁卫、郎卫,一个也瞧不见,到处都是拱卫司的御卫。

    而此时值守在甘露殿的也是熟人,正是垂拱殿御庭卫左指挥使燕顺。

    怎么回事?

    赵弘润微微皱了皱眉,他感觉甘露殿的气氛有些凝重。

    就在赵弘润暗自纳闷之际,燕顺迈步走上前来,拱手抱拳,低声说道:“肃王殿下,陛下正在殿内等候殿下。”

    赵弘润点了点头,揣着诸般猜测迈步走入甘露殿,在燕顺的指引下,赵弘润来到了偏殿,看到了正在偏殿内的魏天子。

    只见魏天子正坐在椅子上,擦拭着一柄寒光凛冽的宝剑。

    可能是听到了脚步声,魏天子抬起头来,瞧了一眼赵弘润,淡淡说道:“弘润,你大意了。”

    “……”赵弘润愣了愣,在微微皱了皱眉后,说道:“是,儿臣疏忽了。”

    “疏忽?”魏天子轻笑一声,端详着手中的利剑,淡淡说道:“朕等了你数日,等你主动来向朕禀告,但你始终未曾前来,可见,你此刻仍然想不到,究竟是何人在背后搞鬼。”

    听闻此言,赵弘润不禁感到有些惊讶,因为他听他父皇的语气,似乎魏天子已猜到了酆贯之死幕后的主谋。

    “儿臣愚钝,请父皇示下。”赵弘润少有地用严肃的语气说道,因为他清楚这件事的严重性,因此也没心情与魏天子打诨玩笑。

    魏天子深深看了一眼面前那个最器重的儿子,擦拭着手中已一尘不染的利剑,沉声说道:“苑陵侯家令之死,你猜不到背后的主谋,那是因为在你眼里,那些人这么做是为了陷害你。……但事实上并不然,在朕眼里,那些人使酆贯离奇死于牢中,且临死前留下漏洞百出的认罪血书,是为了搅浑局势,让国内的那些贵族联合起来仇视你,怀疑朝廷,挑拨离间欲我大魏内乱……那么现在你告诉朕,这件事背后的主谋,究竟是哪一方人。”

    听了魏天子的话,赵弘润浑身一震,他终于醒悟,这些日子来那股强烈的违和感究竟是为什么。

    原因很简单,因为他猜错了酆贯之死,不是冲着他来的,其真正目的,是为了搅和魏国内部不稳。

    而会这样做、且在魏国国内有实力这样做的人,或者确切点说是势力,就只有一股。

    “萧氏余孽!”

    赵弘润眯了眯眼睛,一字一顿地说道。(未完待续。。)

第1082章:事件背后(二)

    “你大意了,弘润。UU小说 www.uu234.com更新最快”

    将手中的利剑放回剑鞘,递给了躬身伺候在一旁的大太监童宪,魏天子站起身来,缓缓走向赵弘润,口中沉声说道:“多半你已猜到,在这件事上,苑陵侯酆叔等人是被人当枪使了,然而你并未想到,被当枪使的人还有一人,那就是……你。”

    说到最后一个字时,魏天子已走到了赵弘润面前,伸手轻轻一点儿子的胸膛。

    “……”

    赵弘润张了张嘴,哑口无言。

    毕竟在想通了整件事后,他无法反驳他父皇的话要不是他一心想在这次重惩国内那些大贵族势力,采取拉拢一部分、打压一部分的策略,因此将苑陵侯酆叔等人堆到准备打压的对立面,萧氏余孽又岂有机会从中挑拨?

    想到这里,赵弘润罕见地认错道:“父皇教训的是,是儿臣失察了。”

    见曾经顽劣的儿子如今竟这般诚恳地认错,魏天子稍稍愣了一下,随即脸上露出几许欣慰的笑容。

    在他眼里,这个当年少不更事、性格恶劣的儿子,如今已真正成长为一位双肩能够承担重任的男儿汉。

    “知道么,弘润,朝廷明年原本准备设法回收国内贵族手中那些兼并得来的土地,以官田的方式租给无地的平民耕种,但如今发生了这事,官田之策暂时也就只能束之高阁了。”魏天子轻声说道。

    听闻此言,赵弘润愣了愣,随即脸上愧疚之色更浓。

    而见此,魏天子笑着说道:“朕告诉你这事,并非要使你羞愧,而是要让你明白,你的言行,已足以影响到我大魏的国策,甚至是国家的稳定。因此在每决定一件事时,要考虑地更加全面,更加周全,不可留下破绽。”

    “是,父皇。”赵弘润点了点头。

    可能是注意到儿子脸上的凝重之色,魏天子笑着说道:“不必如此神态,安抚苑陵侯等人,并不麻烦。……这样,在汾阴东南,蒲坂东北,有一县叫做解,将其并入河东四令,设第五令,交给苑陵侯那些人,彼得了实惠,知晓了朝廷的态度,自然会收手,如此可避免这些人被余孽利用;而河东四令,依旧在你手中,于你的威望也无损……你意下如何?”

    赵弘润看了一眼魏天子,心中有些意外,但更多的则是理所当然。

    看似眼前这位父皇三言两语就妥善地解决了这件事,但仔细想想,他父皇当了二十年的君王,似这种政治推手,其早已烂熟于心。

    或许,他早不提出来,是想看看他的儿子会如何处理这件事。

    当然了,更有可能,是这位魏天子想看看能否在这件事上占到什么便宜,比如说,在使朝廷占到实惠、在使皇权得到愈加稳固的情况下,顺便再借机“教育”一下他口中的我家虎儿,这就是最完美的权谋。

    只不过,眼下种种迹象表明萧氏余孽按耐不住又跳出来了,魏天子就无暇磨砺儿子了萧氏余孽,是魏天子如鲠在喉般的一根鱼刺。

    “儿臣遵命。”赵弘润面色怏怏地说道。

    毕竟,既然他父皇已决定将解县交给苑陵侯那批人,这也就意味着,他赵弘润短时间内是办法打压国内那帮大贵族了。

    再者,他也没办法阻止那些大贵族的势力日后进驻河西。

    没办法,这就是政治妥协魏天子为了平息目前的谣言,让苑陵侯等人闭嘴,就得给予那些人一些好处。

    可能是注意到了赵弘润眼中的不甘之色,魏天子谆谆诱导道:“弘润,你还年轻,而朕,身体也还吃得消,有些事,不必操之过急。”说着,他见儿子面色依然有些难看,遂说道:“这样吧,明年,礼部将再次举行考举,你就作为主监考官,替朝廷选拔人才。……这个担子可是重的很啊。”

    “……”赵弘润看了一眼魏天子。

    他其实心里清楚,他父皇只是想转移他的注意力而已。

    但最终,赵弘润还是点点头,应下了这件事。

    毕竟,此番有萧氏余孽在背后煽风点火,赵弘润那意图削弱国内大贵族势力的政治抱负,明显是无法施展了,只能日后再找机会。

    而与此同时,在怡王府地下密道的一间石砌房间内,怡王赵元正满脸阴沉地盯着房间的入口处。

    不知过了多久,寂静的密道内传来一阵若有若无的脚步声,随即片刻之后,一个消瘦的人影走了进来,倚在石墙旁似笑非笑地看着赵元,口中笑道:“怡王殿下这么急着召唤在下,所谓何事呀?”

    怡王赵元双目眯了眯,冷冷说道:“萧鸾,你终于肯来见本王了?哼!今日无论如何,你要给本王一个解释。”

    听闻此言,那被赵元叫做萧鸾的消瘦男子戏虐地笑了笑,故作不知地说道:“怡王殿下今日冒险联络在下,就是为了兴师问罪么?……不知在下哪里得罪了怡王殿下呢?”

    赵元面色阴沉地说道:“苑陵侯酆叔的家业遭到袭击,其家令酆贯死于大理寺监牢之内,别告诉本王,这两桩事与你毫无关系。”

    “哦……怡王殿下说的是那两件事啊。”萧鸾摸了摸下巴,仿佛这才想起来,点点头说道:“没错,是我做的。……怡王殿下莫非与苑陵侯有旧?哎呀,我怎么忘了呢,怡王殿下可是相交满天下的……”

    “萧鸾!”赵元满脸愠怒,重重一拍座椅旁的桌案,怒声说道:“你少给本王装蒜!”

    听闻此言,萧鸾看了一眼赵元,旋即环抱着双臂,似笑非笑地说道:“怡王殿下还真是将赵润那个侄子当亲儿子般……”

    “你为何要这么做?”赵元冷冷说道:“本王警告过你……”

    “我知道、我知道,别碍事嘛,对吧?”萧鸾笑着说道,而随即,他脸上的笑容逐渐收了起来,看着赵元淡淡说道:“可是怡王殿下啊,萧某等了年逾了……你那个英勇的侄子赵润,在这一年多的时间里覆灭了秦国二十万军队,又击败了韩国,迫使韩国签署城下盟约,果真是英雄了得,而作为他的叔父,怡王殿下啊,您在这一年里,又做了什么呢?您什么都没做,我甚至有些怀疑,怡王殿下您是否是在敷衍我等……”

    “……”赵元闻言皱了皱眉,半响后解释道:“本王这边,有许多事要准备……至少,宗府已在本王掌控之中,包括宗卫羽林郎……”

    “呵。”萧鸾笑着摇了摇头,淡淡说道:“怡王殿下啊,我不想听这点,我只想知道,怡王殿下您究竟几时动手?”

    “你等不及了?”赵元讥讽道:“当初你等了十几年,不见你催促,可如今才过一年,你就等不及了?”

    萧鸾歪着脑袋看着赵元,表情古怪地说道:“前十几年,可没有一个叫赵润的小崽子,打楚国楚国求和、打韩国韩国求和……三川、楚国、韩国、秦国,大魏周边强邻,居然皆被这小子率军扫平,如今这小家伙,摆出架势要对付国内那些贵族,你还叫我等?等到几时?等到这个国家内忧外患都被解决?啊?”

    听了这话,赵元脸上浮现几丝嘲讽般的轻笑:“因此你急了?”

    萧鸾看了一眼赵元,平静地说道:“怡王殿下,那赵润是个小辈,我亦敬重他的才能,也不希望这个国家失去这等百年难得一见的豪杰,但是,他的存在正在逐步威胁到我方,酆贯的死,只是一个警告,倘若怡王殿下还没有什么行动,那么,我会用我的方式,来解决当年的那场恩怨相信,怡王殿下不会喜欢我的方式。”

    “你在威胁我?”怡王赵元眯了眯眼睛,语气冰冷地质问道。

    萧鸾闻言笑着摇了摇头,淡淡说道:“我只是觉得,当年的恩怨,该是时候偿还了。……若怡王殿下不动手,就由我来做。”

    “……”赵元深深看着萧鸾。

    他很清楚,眼前的这个人,早已不再是他当年所熟悉的那个人了这是一个疯子,倘若以他的方式来解决当年的恩怨,或许整个魏国都将面临巨大的灾难,甚至有亡国之危。

    想到这里,赵元语气软了些,似恳求般说道:“再给我……一些时间。”

    萧鸾环抱着双臂想了想,随即抬手右手,竖起一根手指,说道:“一年!……明年年末之前,若是怡王殿下并未履行当年的承诺,使我萧氏沉冤得雪,让天下人得知赵的真面目,我就以我的方式,使姬赵氏偿还当年的血债。……就一年,不能再多了!”

    赵元思忖了片刻,最终点了点头:“好,就在明年,本王会设法使萧氏沉冤得雪。”

    见此,萧鸾脸上露出几许笑容,拱手说道:“既然如此,萧某就等着怡王殿下的好消息。”

    说罢,他转身就要离去。

    “慢着。”见萧鸾准备离开,赵元皱眉说道:“你叫那些……”

    仿佛是猜到了赵元的心思,萧鸾摆了摆手,一边走一边说道:“我明白怡王殿下的意思,回头我就会叫那些(放出谣言的)人就此打住。”

    听着逐渐远去的脚步声,赵元坐在椅子上,双手十指交叉。

    明年,最后的期限……么?

    他闭着眼睛若有所思,仿佛脑海中在酝酿着什么。(未完待续。。)

第1083章:风波过后

    次日,垂拱殿下达通告,对河东四(五)令一事做了了解。UU小说 www.uu234.com更新最快

    在这则通告中,垂拱殿在肃王赵弘润所提出建议的基础上,首次确立了汾阴与蒲坂两县在日后河西攻略中的重要地位。

    其中,按照肃王赵弘润那军政分离的概念,原尚县县令寇正改为汾阴令,临洮君魏忌领汾阴将军之职;安陵赵氏子弟、赵文蔺拜蒲坂令,又调砀山军副将闻封为蒲坂将军。

    除此之外,成陵王赵出任皮氏令,安平侯赵郯出任皮氏尉;平阴人董帏出任北屈令,梁郡人赵宠出任北屈尉;户牖侯世子孙嘉出任解县令,苑陵侯酆叔次子酆霸担任解县尉。

    名为河东四令,可实际上却是五县的这块大蛋糕,就这样被魏天子分了下去。

    得了好处后,庆王弘信与苑陵侯酆叔等贵族便如魏天子所猜测的那样,不再针对酆贯之死死缠烂打,仿佛这件事全然没有发生过那样。

    对于,朝野的猜测是:可能是以苑陵侯酆叔为首的国内贵族势力与肃王赵弘润的势力在这件事上产生了强烈的冲突,引起了魏天子的关注,这才使得魏天子用和稀泥的方式出面干涉。

    对此,朝野并不意外。

    毕竟这双方的势力着实都不小,一方是以肃王赵弘润为首,且又有成陵王赵、安平侯赵郯等贵族支持;而另外一方则是以庆王赵弘信为首,有户牖侯孙牟、苑陵侯酆叔、万隆侯赵建、高阳侯姜丹、平城侯李阳、曲梁侯司马颂、匡城侯季雁等诸多国内贵族鼎力支持。

    这两股势力若是对撕起来,可想而知会使魏国出现这样的动荡。

    因此,魏天子出面干涉安抚双方这是必然的。

    相比较此事,朝野更加关注河东四令,不,应该是河东五令的职构,毕竟军政分离的概念在此时还是极为新颖的。

    因为在魏国国内,县令是一县的长官,县尉是佐官,需听从前者的命令;而在河东四令这边,县令主抓县内,县尉负责操练士卒,两者属于平级关系。

    对此,朝野议论纷纷,有的支持、有的反对。

    但不管怎样,垂拱殿既然已下达了诏令,无论某些人支持或者反对,都不能影响这道政令。

    于是,有些人便着眼于分析河东五令的职权比重。

    明眼人都看得出来,这个县当中,只有汾阴与蒲坂两县设将军,其余三县皆设尉,这就不难猜测,日后的河西攻略甚至是河套攻略,必定是围绕着汾阴军与蒲坂军这两支军队的看看这两支军队的统帅就明白了,临洮君魏忌与砀山军副将闻封。

    前者是曾经统帅过十几万、二十几万军队的陇西魏氏名将,而后者,亦是鸩虎司马安的副将,人称小鸩虎的闻封。

    而从中亦隐隐透露出一种讯息:临洮魏氏的家主,临洮君魏忌,以及砀山军,居然是倾向于肃王赵弘润?

    尽管临洮君魏忌与砀山军对此均没有表态,但明眼人都看得出来肃王赵弘润如此看重汾阴、蒲坂两地,岂会让不相干人的统领这两支军队?

    不过对此,哪怕是此番彻底已与肃王党撕破脸皮的苑陵侯酆叔等国内大贵族势力,亦未曾表露反对意见毕竟他们已经得到了想要的东西。

    兵权?

    不不不,似苑陵侯酆叔等国内的大贵族,他们倒不至于为了兵权而与肃王赵弘润为敌,对他们来说,日后的解县军,只不过是他们将手伸到河西的一个名目有了这支军队护身,日后他们自然可以顺利正常地抢掠河西羌胡的财富。

    什么?

    与河西羌胡的军队打仗?

    这种事当然交给临洮君魏忌与将军闻封的汾阴军与蒲坂军咯,前者可是陇西名将,后者亦是国内的悍将。

    至于他们,他们只要跟在这两位将军身后,捡一捡战场上的便宜即可。

    毕竟,河西羌胡拥有上百万的牛群、羊群、马匹,就算某位肃王殿下再看不惯他们,也无力将这所有的财富都收归囊肿吧?哪怕他们只捞到其中十分之一,即十万头牲畜,这亦是一笔庞大的利润。

    更何况,还有奴隶那方面的利润。

    于是乎,在大梁上演了一幕颇不要脸的景象:前几日还一个劲用舆论攻击肃王赵弘润的苑陵侯酆叔等国内贵族,在垂拱殿下达这份诏令后,突然就改了口风,将这件事全部归错于苑陵侯府上的家令酆贯,纷纷指认酆贯,将酆贯指认成是勾结外贼、监守自盗的家贼,事迹败露后,又死不悔改,不惜自尽于牢中,也要挑拨苑陵侯酆叔与肃王赵弘润之间的关系,十恶不赦。

    在这种情况下,肃王赵弘润固然成为被小人诬陷的英雄,而苑陵侯酆叔则摇身一变,塑造成了受奸邪蒙蔽、但最终潘然醒悟、大义灭亲的形象。

    “厚颜无耻!”

    在赵弘润于肃王府宴请成陵王赵、安平侯赵郯、高贤侯吕歆、吕潭侯公孙彻、留光侯赵康这五位支持他的国内大贵族时,赵弘润忍不住骂道。

    而对此,成陵王赵与安平侯赵郯等人却颇为淡定,毕竟有些事就是这样,脸面有利益重要么?

    说真格的,在整件事中,成陵王赵与安平侯赵郯等人纷纷感觉到不对劲,察觉到了萧氏余孽这股第三方势力的存在,既然他俩能够察觉到,苑陵侯等人就真的一点都察觉不到?

    怎么可能!

    但事实是,在酆贯离奇死在大理寺监牢内之后,苑陵侯酆叔等人还是一致将矛头对准肃王赵弘润,宣扬肃王欲削弱国内大贵族权柄的舆论,直到垂拱殿下达那份诏书,这帮人又一个个“潘然醒悟”,认清肃王赵弘润是“被诬陷”,同时也撇清了自己真以为这帮人蠢?他们聪明得很!

    他们只不过是一直在等垂拱殿的回应罢了!

    可能是在赵弘润犹面色不悦,成陵王赵笑着劝道:“殿下息怒,虽然结果不衬殿下心意,但终归大致还是好的……”

    听闻此言,安平侯赵郯等人纷纷附和。

    倒不是为了养寇自重即留着苑陵侯酆叔等人,以提高他们这些人在某位肃王殿下心目中的地位,他们只是觉得,眼前这位肃王殿下想要削弱国内的大贵族势力,这是一件非常危险的事。

    他们倒不是担心自己,毕竟在似金字塔般社会阶级的世俗,这位肃王殿下不可能将阶级金字塔顶端的大贵族势力全部扫平,肯定是要留下一部分的,否则,这个国家就会垮下来。再加上这位肃王殿下向来言出必践的性格,他们并不担心所谓过河拆桥的事,他们是真心觉得,这位肃王殿下想要一口气削弱国内大贵族,这实在是太危险了。

    别以为国内大贵族没有兵权,就天真地认为他们对国家、对朝廷就没有威胁,真要是被逼得急了,那绝对是鱼死网破的局面看看前一阵子,肃氏商会在地方上被打压地多惨,损失有多么严重?

    强龙难压地头蛇,这话不是随便说说的。

    因为,他们建议这位肃王殿下缓图之,就像这次,这位肃王殿下的策略就很成功,直接策反了成陵王赵与安平侯赵郯等人。这件事,成陵王赵等五位大贵族作为当事人最清楚不过:只要是这位殿下能包容他们,他们也不希望与这位肃王殿下为敌,要知道,如今的肃王党也是非常强大的。

    至于他们是否支持这位肃王殿下日后削弱国内大贵族的权柄,在事不关己的情况下,他们普遍持不支持、不反对的态度,毕竟他们当初之所以抱团,也是为了生存,而如今既然攀上了肃王赵弘润这根粗枝,自然就不需要再考虑所谓的生存了,除非跟他们家族存在联姻或者深厚的交情,否则,他们哪有闲工夫去管别人的死活。

    之所以不支持,是因为他们很清楚,要是这位肃王殿下在这件事上过于心急、过于强硬,那势必会引起整个国家的动荡,就像赵弘润一直以来挂在嘴上的那样:国家若动荡不安,他们这些贵族,又能好到哪里去?

    因此在他们看来,削弱国内大贵族这件事嘛,每年挑个一两个实在看不下去的,或者冥顽不灵执意与某位肃王殿下作对的杀鸡儆猴,这就得了。

    除掉一支,扶持一个中小贵族上位,这样缓缓图之,就不至于会引起国家的动荡。

    而对于成陵王赵以及安平侯赵郯等人的劝说,赵弘润不想听也没有办法。

    毕竟在垂拱殿出面干涉、抚平双方矛盾的情况下,倘若他赵弘润还要执意去对付苑陵侯酆叔等人,那等同于是甩给他父皇一个响亮的耳光。

    在这种情况下,赵弘润只能表示沉默,化心中的邪火为动力,毕竟接下来,他还有太多的事要忙碌。

    比如说,与工部合作,用水泥作为材料,在魏国境内铺设道路网。

    不过话说回来,对于这次舆论风波如此轻易就被垂拱殿的一纸诏令压下,赵弘润还是感觉有些奇怪。

    要知道,前一阵子萧氏余孽在背后煽风点火,大梁府、刑部、内侍监、青鸦众这四股势力都没能将其压下来,然而,垂拱殿一纸诏令下达之后,所有的舆论竟一下子就倒向对他赵弘润有利的一面。

    为何萧氏余孽如此干脆就罢休?

    这一点,赵弘润着实想不通。(未完待续。。)

第1084章:全国路网与轨道马车

    虽然心底仍有些不甘心,但赵弘润很想得通既然暂时已没有机会对付苑陵侯酆叔等大贵族,不如不去想这方面的烦心事,静下心来做一点有意义的事。UU小说 www.uu234.com更新最快

    出于这个心思,赵弘润在十二月初七这一日,派宗卫穆青将几位朝臣请到了王府,毕竟他本人还在禁闭期限内,无法外出。

    而这些受到邀请的朝臣,有工部尚书孟隗、左侍郎谢弦、右侍郎邓湛、虞造局局丞周培、营建司司郎徐炯等许多工部官员,除此之外,赵弘润还邀请了兵铸局的局丞李缙,冶造总署署长王甫,还有陈宕、程琳、荀歆、吕、顾和、郑昭等冶造局的得力官员,以及冶造局中墨家工匠的子徐弱。

    毫不夸张地说,要是这会儿突然冒出一股贼子杀死了邀请名单上的这些人,魏国的国内建设立马停摆,因为这些人,肩负着魏国国内大小工程项目营建的重担,是真正强大魏国国力的英才。

    也正是这个原因,就算是心高气傲的兵铸局局丞李缙,在来到筵席厅内,瞧见了在座的诸位宾客后,亦不觉有些拘束。

    也难怪,毕竟殿内这些官员,一半都是工部的高官,而另外一半则是冶造局的官员,而工部与冶造局,关系好得合穿一条裤子。

    只有他李缙与宋墨子徐弱,相对显得势单力薄。

    可问题是,徐弱这位宋墨子,如今可是冶造局的顾问干事这是肃王殿下任命的。

    若非李缙已决定坚定地向冶造局靠拢,向某位肃王殿下靠拢,否则,他在这里真的有些坐不下去。

    倒不是因为立场的关系,问题在于这里某些位官员,实际上拿捏着他兵铸局的生死大权。

    比如冶造局,冶造局要是切断给兵铸局的铸甲模具与铁胚材料的供应,他兵铸局拿什么打造军备铠甲?难道还要回到当初用铁锤铸造铠甲的年代?

    再比如工部营建司的司郎徐炯,这回他兵铸局搬出大梁,在城外落户,就得靠这位徐大人派人给他们建造工坊与地炉,要是这位徐大人心情不好,卡个兵铸局一年半载的,兵铸局就别想开工了。

    不过让李缙暗自松了口气的是,这些官员似乎都已明白了他此刻的立场,因此,在跟他打招唿的时候与以往更加热情。

    甚至于,工部营建司的司郎徐炯还与李缙开了个玩笑:“李局丞,关于贵署在城外的工坊与地炉,那可是肃王殿下的授意,李局丞可别怪徐某啊。”

    “徐大人言重了。”李缙亦笑着说道。

    其实他早就猜到,工部营建司卡着他兵铸局在城外工坊与地炉的事,这肯定是某位肃王殿下授意的,谁让那位庆王殿下还未主动向这位肃王殿下服软呢,所以呢,那位庆王殿下在兵铸局的军备订单,暂时就别想了。

    “不知今日肃王殿下邀请我等所为何事,莫非是前一阵子庆王殿下设宴有关?”工部右侍郎邓湛笑着打趣道。

    也对,当初庆王弘信出于拉拢国内大贵族、且对雍王弘誉示威为目的,广宴宾客,搞不好这次肃王赵弘润邀请工部、冶造局、兵铸局,也是想示威一下,让某些与那位肃王殿下不对付的人,看看他们肃王党的势力。

    不过听了这话,工部尚书孟隗却笑骂起来,其实他是知道今日这次宴席的目的的。

    就在诸官员其乐融融地谈笑之际,赵弘润身穿着一件轻便的锦服从内屋走了出来,拱拱手向殿内的诸官员打招唿:“诸位,请恕本王招待不周。”

    “殿下言重了。”

    “殿下这是说的哪里话。”

    诸官员纷纷起身回礼。

    在招唿诸位官员入座之后,赵弘润吩咐府上仆从酒菜,随即端着酒盏笑着说道:“没错,本王今日宴请诸位,就是要气气那个赵五。……他请的那些人,都是些什么?而本王敢保证,本王今日宴请的诸位,皆是我大魏的幕后功臣!”

    听了这话,在场的官员不禁笑了起来,唯独工部右侍郎邓湛有些尴尬没想到他的玩笑被这位肃王殿下听到了。

    在一番玩笑过后,赵弘润终于道出了此次宴请在场诸位官员的目的:“本来,本王从河东返回大梁后,就要聚集诸位商议一件大事,不过,相信诸位也听说了,最近这段日子,本王被一件麻烦事找上门了,好在这件事麻烦事终于解决了,因此,将诸位请到王府来,与诸位商议一件事关我大魏百年大计的事。”

    在赵弘润说话的时候,在场诸官员皆认认真真地听着,直到赵弘润说完之后,工部尚书孟隗这才故意问道:“肃王殿下,不知是什么事?”

    只见赵弘润环视了一眼在场诸官员,正色说道:“本王决定,从明年开始,在我大魏铺设全国路网,所有的道路,都用水泥铺设。”

    “全国路网?”

    殿内响起一阵惊唿声。

    其实在场有大部分官员心中多少有些猜测:这位肃王殿下此次召集,肯定是有什么大的工程项目。

    只是他们没想到,这位肃王殿下的野心居然如此之大,要在全国境内铺设道路网,纵使是工部的官员们,都被吓到了,而兵铸局局丞李缙,此刻更是已经惊地瞪大了眼睛。

    此时,赵弘润拍了拍手,吩咐道:“抬上来。”

    话音刚落,便有宗卫吕牧、高括等人扛着一大卷好似羊皮毯的东西来到了厅中,只见他们将那卷羊皮毯似的东西平铺在殿中央,此时殿内诸官员这才惊讶地发现,那竟然是一副他们魏国的全国地图。

    “此物,乃是冶造局绘制,诸位觉得如何?”赵弘润端着酒盏站起身来,笑着问道。

    听闻此言,在场诸官员啧啧称赞,冶造局出品,必属精品嘛。

    而此时,赵弘润已甩掉了靴子,踩着地图来到地图上标注着大梁的那块位置,同时口中说道:“大梁乃我大魏王都,因此,本王决定,将大梁作为全国路网的中枢。……明年,先动工铺设四条主要官道,其一,大梁到河东西部,其二,大梁到三川雒城,其三,大梁到河东东部,其四,大梁到商水……这四条道路,暂时定为官道,紧急情况下作为兵道,另外……本王还打算在这四条官道旁建一个小玩意,王甫,将图纸分发给诸位大人。”

    “是。”冶造总署署长王甫站起身来,从怀中取出一叠图纸,分发给在座的诸位官员,就连兵铸局局丞李缙亦得到了一份。

    “这是……”

    李缙皱眉瞅着图纸,心下不禁有些纳闷。

    因为在他看来,图纸上只不过是绘制了一辆马车而已。

    难道这位肃王殿下不认得马车?

    李缙赶紧将心中这个可笑的猜想抛之脑后,毕竟他用眼角余光瞥见,那些工部的官员们,此刻一个个都面色严肃地仔细看着那份图纸。

    难道我忽略了什么?

    李缙静下心来,再次仔细观察图纸,他这才注意到,图纸上所绘制的马车,车轮下似乎铺设着什么东西。

    而此时,赵弘润也开口说道:“此物乃轨道马车,本王准备建在这四条新建管道旁,以水泥为基,铁为轨道,待铺设完成之后,此车可日行百里……”

    听着赵弘润的介绍,工部官员们暗暗咋舌骑马日行百里这不稀奇,但凡是骑兵老卒都能办到,可马车日行百里,这就有点吓人了。

    这意味着,马车驮运的速度,会比水运还要快。

    更关键的是,水运取决于河道,在没有河流的地方,根本没办法采取水运,此时就要人力开挖河渠。

    路运则不同,路运的快慢取决于道路是否通畅与平整。

    相比较造路与挖河,那肯定是造路来得便利,更何况,如今工部与冶造局还掌握了水泥这等战略级材料。

    “此物,冶造局已测试过?”工部左侍郎谢弦问道。

    他仍感觉眼前这位肃王殿下的说辞太过于夸张,日行百里的马车?

    要是这玩意果真有这速度,还要水运做什么?

    但是他仔细看了图纸,却感觉,此物的确大有作为,这是出于一名工部官员的判断。

    片刻之后,工部诸官员纷纷认可了这份图纸,甚至人认为,有了轨道马车,他们工部可以放下挖河修渠的工程项目了,毕竟倘若这轨道马车的运载能力果真如肃王殿下介绍的那样,那水路就可以直接淘汰了嘛。

    不过对于这个论调,赵弘润还是持反对意见,毕竟,轨道马车是可以人为摧毁的,因此,需要在轨道旁设立驿站,派兵驻守;而水运所依靠的河渠,怎么人为摧毁?

    因此,无论是道路网还是水路网,都是必须的,两者兼顾,才能使魏国的道路呈现多元化,提高容错率。

    在随后的宴席中,在场的诸官员们顾不上吃喝,纷纷开始议论赵弘润所提出的铺设全国路网与建在运载轨道这两桩事。

    在经过了激烈的讨论后,诸官员皆认为这两项工程大有作为。

    唯一的问题是,耗资太过于巨大,户部不见得会批准毕竟同时造四条兼顾轨道马车的官道,这个工程量实在是太吓人了。

    要知道,当初工部负责修一条大梁到河东山阳的兵道,可是到现在还未彻底竣工呢虽然当初并没有水泥这件利器。

    更要紧的是,户部的背后,那可是襄王弘,而襄王弘,那可是与庆王弘信站边的皇子,在肃王赵弘润用兵铸局故意刁难庆王弘信的眼下,襄王弘会轻易松口么?

    不过对此,赵弘润并不担心。

    因为他本来就没打算要让户部出资只有他自行筹资,他才有话语权,除了朝廷以外,他想让谁用就让谁用,不想让谁用就不让谁用。

    咱们走着瞧!

    脑海中浮现起苑陵侯等人的身影,赵弘润暗自冷笑了一下。(未完待续。。)

第1085章:年末『加更15/27』

    转眼到了十二月末,也就是俗称的岁末,由朝廷一方的大梁府牵头,大梁城内开始张灯结彩,准备同贺新年即洪德二十二年的来临。UU小说 www.uu234.com更新最快

    此时的魏人,尤其是大梁百姓,尚且不知洪德二十二年将会是魏国最艰难的一年,依旧沉浸在洪德二十一年的喜悦中。

    因为在这一年里,他们魏人终于打败了一直以来的北方强邻韩国,驱散了自魏韩上党惨败后就一直笼罩在心头的乌云。

    魏人终于可以挺直嵴梁,哪怕是谈到以往谈虎色变般的韩国时,亦能壮起胆子,不被韩国那传言的数十万骑军所吓到。

    也正因为这样,第二次北疆战役,在这场击败了韩国的战役中的功臣们,皆被魏人视为英雄肃王赵润、南梁王赵元佐、燕王赵疆、桓王赵宣、大将军韶虎、南燕大将军卫穆。

    纵使是在韩将太原守廉驳手中战败的将军姜鄙,以及只是率领战船船队与韩国巨鹿守燕绉打了一场追逐水战的临洮君魏忌,亦被魏人视为英雄。

    魏人普遍认为,将军姜鄙所率领的北三军之所以在韩国太原郡晋阳县遭到败北,那是因为北三军的武器装备远远不如韩军的原因,并非是将军姜鄙的问题当年第一次北疆战役时,姜鄙将军不就是在韩将靳手中连连取胜么?

    对此,似赵弘润等知情人士也就是一笑置之。

    毕竟北疆诸军的将军们是清楚的,将军姜鄙,的确是被韩国的太原守廉驳打地有点惨,这不单单只是因为军备差距的关系,最主要的还是在于主将就连姜鄙都承认,韩将太原守廉驳就是一个怪物。

    没办法,姜鄙的用兵与战术碰到太原守廉驳,简直就是被克地死死的,无论是用兵还是主将单骑邀战,姜鄙都不是廉驳的对手。

    当然,这些隐秘赵弘润等人自然是不会透露的,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还会因此与姜鄙结怨,何必呢?

    于是北疆诸军众口一词,给姜鄙以及北三军保留了颜面,同时也给自己结了一个善缘。

    至于临洮君魏忌,魏人则普遍认为,临洮君魏忌在这场战役中并无表现机会,那是因为这位君侯的身体原因临洮君魏忌曾假称卧病辞了北三军统帅之职,协助赵弘润在三川郡覆灭了二十万秦军。

    因此魏人觉得,倘若这位君侯当时身体无恙,韩国的结局肯定是更加凄惨。

    这不,就连朝廷与肃王赵润都认可这位君侯的才华,请这位君侯坐镇汾阴。

    对于这种论调,赵弘润自然是乐见其成的,毕竟日后魏国的河西战略与河套战略,他就准备托付给临洮君魏忌,以及砀山军大将军司马安有这两位坐镇魏国的西北边陲,无论是秦国还是羌胡、林胡,都别想占到什么便宜。

    不过话说回来,在击败了韩国之后,一直以来在韩国面前非常压抑的魏人,有些像庆王弘信,自信心难免就有些膨胀起来。

    这也难怪,毕竟魏国已经打败了楚国、三川、韩国、秦国,除了同盟国的小弟卫国外,魏国周边强邻都已被魏军轮了一遍,在卓着的对外战果下,许多魏人难免开始拍着胸口,洋洋得意地表示我大魏天下第一。

    甚至于,因此滋生了一些盲目乐观的论调。

    比如今岁破邯郸、明年亡韩国,比如远征秦国、夺回陇西,再比如讨伐巴人报房陵之恨,等等等等。

    对于国民逐渐膨胀的自信心,赵弘润虽然感觉不太妥,却也没有什么好办法,毕竟他可以去教训一个日渐膨胀的赵五,但是国民的膨胀心理,他就没办法了。

    总不能直接泼冷水吧?

    难道告诉他们,韩国很强、魏国暂时只是虚假的强盛?

    最终,朝廷选择视而不见,毕竟在赵弘润等人看来,国民对此的热情应该只是暂时的,待过些日子心中的热情消退之后,自然会因为生活琐事而冷却下来,不至于闲着没事拍着胸口去猜测朝廷几时起兵讨伐巴国覆灭韩国这种不切实际的事情。

    不过,国民的自信心膨胀也有有利的一面,就比如说,魏国逐渐适应了对外战争,国内的贵族固然是因为看得见摸得着的战后利益而支持对外战争,而平民则更多的是为了出人头地,毕竟在沙场上杀敌立功,这是提高地位社会最危险但也是最快的途径。

    基于这种情况,魏国冷却多年的军功爵制,仿佛再一次充满了活力,以至于当河东五令那边准备创建新军的消息传出来后,无论是贵族子弟亦或是平民,皆大为振奋,自认为出人头地、光耀门楣的机会来了。

    这种渴望对外战争的国民情绪,让赵弘润与朝廷喜忧参半。

    喜的是,在这种渴望战争的国民情绪下,魏国各军队的兵源得到了保障,并且,战斗力会有一定的提高回想单靠军功爵制的秦军,那是何等可怕的对手。

    尤其是赵弘润心中很清楚,待等魏国解决林胡,或者韩国解决东胡,两国之间必有一战,一场决定谁才能成为中原霸主地位的大战。

    到那个时候,韩国就不会像这两次一样小打小闹了,要知道这两次国战,韩国最精锐的北疆边防军,只是到最后关头才出动了不到一半而已。

    而让人惊骇的是,在这种情况下,有肃王军参战的魏**队,居然没能在那场高墙战争中占到什么便宜。

    当然,在那场高墙战争中,武安韩军也没有占到什么便宜。

    从理论上来说,韩国在这次战争中大概动用了五成的力量,而魏国这边呢,大概动用了七成左右毕竟魏国的精锐,比如浚水军、成皋军、砀山军等,这回也没有全部出动。

    魏国七成力量与韩国五成力量打了个平手,这就是魏韩两国目前的差距。

    别看魏军这次攻陷了韩国的王都邯郸,这只是因为韩国内部争权夺利导致的结果罢了,倘若侯韩武、康公韩虎以及庄公韩庚早些达成意见,早早调来上谷守马奢,进驻邯郸,魏军不见得能够打下这座城池。

    忧的是,倘若军功爵制全面复活,取代了如今魏国的选材策略,这虽然可以使魏国再次变成一头强大的怪兽,但也会造成不利的一面。

    毕竟军功爵制是需要不断地对外扩张作为养分的,它是以战养战的最直接体现,也就是说,倘若放任不管,朝廷的意志将会被好战的民意绑架,再加上国内有些贵族的煽风点火,到时候,就算朝廷不希望与韩国、楚国这种强国开战,恐怕也会被民意逼得与对方开战。

    基于这个原因,在岁末的时候,礼部尚书杜宥就亲自拜访了肃王赵弘润,建议将明年那场考举办得更具规模,用考举的声势,来压制对对外战争胜利滋味念念不忘的国民情绪,让国民清醒头脑,使他们明白,想要出人头地,不单单只能通过军功,依靠考举步入仕途也是一样的。

    在这种情况下,礼部尚书杜宥又向赵弘润提出了本来不受重视的武举,作为国内县尉、都尉、将军的参考依据,总而言之,礼部尚书杜宥的主张很明确,提高考举的地位,淡化连年来对外战争胜利所引起的国民好战情绪。

    鉴此,赵弘润顺理成章提出了创建军校的理念,在大梁城外圈了一块地,草创了大魏兵学,并且在魏**队那士非教不得征的基础上加入了自己的私货:将不学不当任。

    简单地说就是,不识字、不懂得兵法的将军,不可再升职为将军。

    对于这个观念,朝廷欣然接受,而贵族们亦欣然接受,唯独在平民间,激起了一些抱怨。

    毕竟读书写字,在魏国仍然不算普及,在此之前很多平民入伍参军,主要是因为需要军饷煳口、以及养活家人,哪有闲钱去私塾念书写字?

    不得不说,这个政策非常要命,要知道,就算是肃王军中,在颇具规模的百人将、五百人将、乃至千人将档次,目不识丁的仍大有人在,赵弘润一句话,就断了这帮人升为将军的可能。

    而国内,那些目不识丁却有志成为将军的,更是如过江之鲫,不知几凡。

    好在提出这个政策的,是在军方威望极高的肃王赵弘润,要是换做别人,肯定会被海量的中下级士官以及平民喷死。甚至于,就算是赵弘润,亦有对此感到愤恨的平民在背地里抱怨。

    为了让自己少挨骂,赵弘润决定自己全资创建兵学这个军校性质的半朝廷机构,且不对入学的人收费。

    当然了,由于第一批选入兵学的学生,大多数都是从肃王军的士官层,也就是百人将到千人将之间选拔的潜在人才,因此收不收费也没多大区别。

    更主要的是让国内的平民明白,这条策略,对于他赵弘润的嫡系军队肃王军也一视同仁。

    至于请谁来教授这些目不识丁的擅战悍卒,赵弘润与礼部尚书杜宥商议,也准备在明年的考举中选拔。

    当这个消息传开后,国内哗然。

    因为洪德二十二年考举实在太诱人了,非但吏部公开表示会招收上榜的学子,就连肃王赵弘润新建的兵学,亦要招收教授兵法的老师。

    在朝廷的推波助澜下,洪德二十二年的考举,引起了国内魏人强烈的关注。

    而作为魏天子亲自任命的主监考官,赵弘润在岁末整个大梁都在欢庆的情况下,憋在肃王府的书房内草拟明年考举的科目与试题。

    且,乐此不彼。(未完待续。。)

第1086章:新年

    “殿下,卑职去户部确认过了,工部并未向户部申请款项。UU小说 www.uu234.com更新最快”

    在十二月末的一日,襄王弘的宗卫长梁旭在襄王府的书房内,如是对襄王弘言道。

    听闻此言,襄王弘满脸讶色,疑惑地问道:“你询问是何人?”

    “是尚书李粱大人。”宗卫长梁旭说道。

    襄王弘闻言微微皱了皱眉。

    平心而论,赵弘与户部尚书李粱的关系还是不错的,原因就在于赵弘在入主户部后,并未急着向尚书李粱抢班夺权,反过来说,赵弘非常尊重尚书李粱对户部的管理,从未指手画脚,顶多就是偶尔钻钻户部的空子,利用户部的贸易船运输一些他自己的私货,或者帮衬一下他的母族中阳刘氏反正户部家大业大,占用几艘大型运输船也算不上什么大事。

    至少户部尚书李粱也是这么认为的,在这位尚书大人看来,只要襄王弘没有抢班夺权,稍微占用一些户部的资源,李粱对此并不在意。

    毕竟户部早已不像当年那样窘迫了。

    而在彼此井水不犯河水的情况下,襄王弘并不认为户部尚书李粱会刻意隐瞒他,既然这位尚书大人表示工部并未向户部神情款项,那么就说明,工部的确没有。

    这……怎么回事?难道老八准备自筹那笔资金?

    襄王弘皱着眉头,若有所思。

    诸兄弟中的老八,肃王赵弘润,在大梁属于风云人物,他的一举一动,皆在大梁朝野的关注之下。

    因此,前几日肃王赵弘润在其肃王府宴请工部、冶造局、兵铸局三方官员的事,在次日就于朝中传得沸沸扬扬,所有人都猜得到,这位肃王殿下看来又有什么大的行动了。

    虽然说工部的官员嘴巴很严,但架不住诸多的人情说项,这不,肃王殿下准备铺设全国路网的这件事,最终还是传了出来。

    甚至于,就连第一批准备动工的四条路线,也被人挖掘了出来大梁至河东汾阴、大梁至三川雒城、大梁至商水、大梁至河东山阳(包括天门关与天门矿场)。

    当得知这件事后,朝中官员惊叹不已,他们着实没有想到,这位肃王殿下的野心竟然如此庞大,居然一口气要同时启动四条道路的铺设。

    而在得知了这件事后,庆王弘信派人过来拜托襄王弘一件事卡工部的款项审批。

    原因很简单,虽然苑陵侯酆叔等国内大贵族与肃王赵弘润的争执暂时被垂拱殿压下去了,但是庆王弘信与肃王弘润的恩怨却仍未化解,赵弘润借口使兵铸局搬离大梁,仍然卡着庆王弘信准备给北二军、北三军的那批军备。

    其实在襄王弘看来,这件事很好解决,无非就是庆王弘信低个头、认个错的事倘若换做是他,早亲自登门肃王府负荆请罪去了。

    面子算什么?能吃么?

    只可惜,庆王弘信拉不下这个脸,于是只好任由兵铸局那批军备拖着。

    而眼下,忽然得知工部即将启动一个庞大的工程,庆王弘信的脑子一下子活络起来你赵弘润可以卡我的军备,我一样可以卡你的造路款项。

    于是乎,襄王弘就摊上了这件麻烦事。

    当然了,这件事虽然麻烦,但在襄王弘看来并不是不能解决。

    他看得很清楚,老五与老八的矛盾,起因就在河东四令的归属赵五希望从中得到至少一城,用来笼络像苑陵侯酆叔等国内大贵族。

    而如今,河东四令这件麻烦事,已经被他们的父皇轻易就化解了,也就是说,老五与老八之间,已不存在利益上的冲突,顶多就是面子上的得失而已老八怨恨老五背后捅刀子,而老五则怨恨老八搅和了他的筵席,让他在大庭广众之下丢脸。

    说白了,剩下的只是意气之争。

    因此在襄王弘看来,只要他当一回和事老,老五与老八之间的意气之争,未必不能解决。

    是故,他决定稍微卡一下工部的审批款项,让老八自行找上门来,然后借这个机会,让老五与老八兄弟俩一起吃顿饭,喝几杯酒什么的,只是脸面上的得失,又不是生死大敌,几杯酒下肚应该就能解决了。

    可没想到的是,工部居然迟迟未曾向户部提交建造那四条官道的经费,这是什么原因呢?

    虽然因为老八的关系,工部早已也有了自己的钱库,不必每个工程都向户部提交审批,可同时建造四条官道这种耗资巨大的工程,按理来说应该提前向户部报备才对啊,工部的虞造局,虽说近年来利润也颇为可观,但肯定负担不起如此庞大的工程。

    冶造局就更不必说了,他们的摊子铺得那么大,虽说来钱快,可花钱也快,据赵弘所知,冶造局的那些疯子,可是根本不拿钱当钱使的。

    莫非是因为过年的原因,耽搁了?

    赵弘想来想去只能想出这么一个结果,可是仔细想想,他又感觉不靠谱。

    不过,耐心沉得住气是他最大的优点,因此他也并不着急。

    这一等,就跨越了新年。

    不得不说,洪德二十二年大梁庆贺新年的规模,绝对称得上是魏天子登基以来规模最大的一回,原因在于,其一,去年魏国打败了一直以来压在头顶的强敌韩国;其二,因为河东四令的关系,有大批国内的大贵族逗留于大梁。

    而逗留于大梁的大贵族们,也相当识趣,纷纷准备了一批贡品,献给魏天子,总算是对他们无故逗留于大梁的行为有了一个合理的借口他们是为进贡而来,而非是因为别的,比如河东四令什么的。

    当然,这种欲盖弥彰的掩饰,也就是骗骗一些平民百姓而已。

    但不管怎样,至少在表面上,各势力表现地相亲相爱、和睦融洽,共同营造出魏国蒸蒸日上、日渐兴旺的景象。

    值得一提的是,在十二月的最后几日,川雒联盟名义上的部落族长青羊部落族长阿穆图、白羊部落族长哈勒戈赫以及纶氏部落的族长禄巴隆,亦作为代表来到了大梁,向魏天子这位盟主进贡财富,据说有九十九只羊、一万匹战马、五千头耕牛,一些造型奇特的骨雕器皿,与一些生活在草原上的奇怪野兽。

    而其中最珍贵的,莫过于一张完整的白老虎皮与一张白狐皮,也不晓得是从哪弄来的。

    不得不说,这份进贡着实惊人,尤其是九十九只羊,毕竟在三川的文化中,羊相当于神祗的仆从,是绝对不会轻易送出去的,只有在迎接贵客的时候,部落才会在祭祀祈祷之后,怀着恭敬之心宰杀一只羊,用来招待贵客。

    像这次似的一口气送出九十九只羊,这在三川人的史中绝对是史无前例。

    归根到底,还是魏天子的身份有些特殊,因为他的魏川联盟的盟主。

    而相比对九十九只羊这种具有巨大意义的贡品,赵弘润更加眼红那一万匹战马与五千头耕牛,相信其他人也是这样,只可惜,这是贡品,没人有这个胆子,只能眼睁睁看着内侍监的司礼太监喜笑颜开地将那些贡品收入魏天子的私库。

    起初,赵弘润倒是想过与自己老爹商量一下,将一万匹战马与五千头耕种弄到他商水邑去,不过想了想,他还是放弃了,因为据他所知,浚水军正准备扩建骑军,这一万匹战马,十有**会落到浚水军手中,而五千头耕牛,基于朝廷正在大力推广畜力犁械,取代原来的人犁耕田方式,这五千头耕牛,应该会分到各县,以官牛的方式租借给养不起耕牛的合伙农民,或者小地主之类的。

    作为盟主,魏天子在紫辰殿招待了三川雒城的三位族长。

    然而在当夜夜里,青羊部落族长阿穆图、白羊部落族长哈勒戈赫以及纶氏部落的族长禄巴隆,却跟着赵弘润来到了肃王府。

    对此,乌娜感到很开心,因为他终于再次见到了他的父亲与兄长青羊部落的族长阿穆图与少族长乌兀。

    起初,旁人对此并不在意,毕竟他们也知道,肃王府有一位女主人,正是出身三川的青羊部落,肃王的老丈人来看看自己女儿,这也没什么不对。

    可在此之后,当另外几批贵客受邀来到肃王府后,有心人就感觉有些不对了。

    因为这些贵宾,有成陵王赵、安平侯赵郯等前一阵子易帜投奔肃王的王侯,有燕王赵弘疆的母族外黄孙氏,有沈淑妃的兄长沈绪,有安陵赵氏的家主、赵弘润的三叔公赵来峪,还有商水羊舌氏的家主羊舌焘。

    在乌娜与羊舌杏各自见过了阔别已久的父亲与祖父后,赵弘润将这些请来的宾客请到偏厅,在奉上了酒菜后,开门见山地说出了此番邀请诸位的真正目的。

    “有没有兴趣,承包一条官道?工部出人、冶造局出技术,诸位出资金,打造四条从汾阴、从三川、从山阳、从商水,直通大梁的官道?”

    是的,赵弘润从一开始就没有想过要从户部那里获得资金,毕竟他觉得户部在去年魏国与韩国的国仗中,损失亦极其严重,倘若他能自行筹集资金,也能稍微减轻国家的负担。

    他相信,只要他相信介绍了直通官道与轨道马车的便利,相信在座的诸人,都不会拒绝独占这条贸易路运的诱惑。(未完待续。。)

第1087章:自筹自建

    果然是这件事!

    在听赵弘润道明此次筵席的真正目的后,成陵王赵与安平侯赵郯等人简直难掩心中的欢喜。UU小说 www.uu234.com更新最快

    别看赵弘润对他们提出的条件颇为苛刻他要求成陵王赵与安平侯赵郯等人凑足建设一条从汾阴到大梁的道路的资金,但是这条道路建成之后,他却只给成陵王赵等人使用权,至于所有权,仍然归属他赵弘润。

    但即便如此,亦让成陵王赵欣喜不已。

    轨道马车,日行百里的马车,这是什么概念?这简直就是飞一般的速度,比水路还要快!

    从国家角度来说,一旦这条道路建成,倘若汾阴一带成为战场前线,朝廷可以用匪夷所思的速度,将大批战略物资以及士卒运载到前线;而对于成陵王赵等人来说,这条道路就是一条比水路更便捷、更快速的路运运输路线。

    除非是战争期间,朝廷临时征用这条直通官道,否则,这条官道势必将成为日后河东到大梁最便捷的道路。

    更要紧的是,这条道路由他们独占只有肃王党以及与肃王党亲近的势力,才能使用这条官道,除此之外,像什么苑陵侯酆叔啊、户牖侯孙牟啊,他们的商队,将会被排除在外。

    试问,当肃王党的运输马车在直通轨道上以日行百里的速度源源不断地拖运货物时,似苑陵侯酆叔、户牖侯孙牟这些与肃王赵弘润不对付的贵族,他们名下的商队,却苦逼地在坎坷的道路上以龟爬的速度慢慢地行驶,两者的贸易利润是否对等?

    傻子都能看到其中的惊人利润。

    成陵王赵甚至可以预见,哪怕苑陵侯酆叔等人日后在河西之地抢掠了与他们相同的特产,比如牛羊之类的,他们可以迅速通过这条道路直接运到国内,而苑陵侯酆叔等人,却要花十倍甚至几十倍的时间与人力,才能将那批牛羊之类的财富运回国内,所谓商场如战场,待等苑陵侯等人将那些货物运回国内,可能到时候国内市场已充斥了成陵王赵等人从河西带回来的货物,到那时候,国内市集岂还有苑陵侯等人的一席之地?

    传闻肃王殿下恩怨分明、各有所报,此言果真不虚……

    瞅着手中那份河东一带的地图,成陵王赵心中暗暗嘀咕。

    因为在这份地图中,画出了汾阴至大梁这条官道的主要路径路线,囊括了河东郡西部的北屈、皮氏、汾阴、蒲坂、安邑的几个县,唯独就撇除了解县,让这个县孤零零地被排除在这条道路的路线之外,好不可怜。

    不用想也知道,这明显就是这位肃王对苑陵侯酆叔等人的报复。

    想到这里,成陵王赵对自己当时果断投靠这位肃王殿下的判断再次感到几分得意与庆幸,他就知道,与这位肃王殿下为敌,绝对不是什么明智的事。

    这不,苑陵侯酆叔等人或许仍在沾沾自喜于得到了解县,却不知,某位肃王殿下已经卡死了他们最需要的东西运输。

    当然了,对于这件事,成陵王赵与安平侯赵郯等人自然是乐见其成,毕竟河西之地这块肥肉,可架不住想要分肉吃的人太多,别人赚得少了,他们自然也就赚得多了。

    成陵王赵文、安平侯赵郯、高贤侯吕歆、吕潭侯公孙彻、留光侯赵康五位大贵族在商量了一下后,纷纷同意解囊,愿意支付这笔投资。

    他们不傻,虽然他们知道,建设一条从汾阴直达大梁的官道,这巨大的耗资哪怕平摊下来,可能也会花掉他们二三十年的财富积累,但是他们也清楚,待这条道路竣工之后,独占这条道路的他们,必定能在极短的时间内,收回成本,继而开始以让人眼红的速度迅速积累财富。

    更关键的是,在他们加盟了这个计划后,他们还能得到另外三条直达官道的使用权。

    三川的雒城、河东东部的淇县边市、还有肃王赵弘润的封邑中最繁华的商水县,这三个地方,是目前魏国贸易的最繁华的商业城池,魏国至少七成的商人,都是在往返于这三个地方。

    可想而知,这三条直达官道的重要性。

    而川雒这边,在青羊部落的阿穆图、白羊部落的哈勒戈赫,以及纶氏部落的禄巴隆,亦纷纷表示愿意一并承担建设雒城到大梁的直通官道。

    川雒联盟根本不差钱,他们在这几年内通过向魏国出售皮毛以及牛羊的利润,让联盟里的各部落变得非常富裕,哪怕是曾经穷困潦倒的小部落族人,如今也开始穿金戴银,穿着丝绸、锦缎质地的衣服,昂头挺胸地走在雒城城内,时而替自己的女人挑几串上好的珍珠,时而购置一些贵重的青铜器皿,等等等等。

    因为富裕,因此,似珍珠、金饰、玉器、青铜器、漆器等以往的奢侈品,如今三川人购置起来连眼睛都不眨。

    只要魏川联盟依旧稳固,三川人就不会担心回到贫穷的日子,在这种情况下,赵弘润提出建造雒城直通大梁的官道,这恰恰也是川雒联盟最渴望的。

    毕竟目前的贸易道路,无论是走成皋关,还是走南边的伊山,道路都颇为坎坷,尤其是博浪沙附近一带的沙丘,不知有多少商人咒骂过。

    倘若雒城到大梁的道路变得平坦通畅了,那么显然,双方的年贸易量亦会急剧增高,双方的利润也会大大增加。

    这本身就是一桩双赢的事。

    至于己方出全资,这几位川雒联盟的大组长也不在意。

    想想也是,青羊部落的族长阿穆图是乌娜的生父,而纶氏部落的族长禄巴隆则是赵弘润的心腹,别说白羊部落的族长哈勒戈赫对建造直达官道这件事亦乐见其成,就算他反对,亦无济于事。

    毕竟,川雒人对于给予他们富裕生活的肃王赵弘润,那可是极为尊敬的。

    毫不夸张地说,在雒城,赵弘润的一句话,要比朝廷的通告还要管用。

    毕竟正是这位肃王殿下,用武力与财富,折服了川雒人的身心。

    随即,外黄孙氏的代表、燕王赵弘疆的舅舅孙兹,以及沈淑妃的兄长沈绪,亦同意由双方筹资,支持工部建造大梁直通山阳的这条官道。

    当然,说是大梁直通山阳,但事实上,这条路线也包括天门关于天门矿场,还有如今的淇县边市。

    至于最后一条大梁直达商水的官道,则由三叔公赵来峪的安陵赵氏与商水羊舌氏负责筹集。

    不得不说,在今日的筵席中,赵弘润一钱不花,轻而易举地便筹措到了同时建造四条官道的庞大巨资。

    而在此之后,在座的诸人便开始探讨具体的事项。

    要讨论的事情不少,比如说,如何报复前一阵子那些打压肃氏商会,使肃氏商会蒙受了巨大损失的地方势力。

    赵弘润可没有大度到一笑泯恩仇的地步,睚眦必报才是他的性格既然那些地方权贵选择了与苑陵侯酆叔等人站边,且对肃氏商会造成了巨大损失,那也就别怪他不客气了。

    抢占市场,这就是赵弘润用来打压地方豪强贵族的第一步。

    毕竟在上一次交锋中,地方豪强通过停止向地方市集出售粮食,抬高米价来作为对朝廷的反抗,一度让地方百姓出现了一些骚动。

    这个举动,让赵弘润感到极其恼怒,因此,他准备通过降低运输成本,来跟那些地方豪强打价格战,抢占市场。

    至于那些地方豪强在经济战失利的情况下是否会做出不智的举动,赵弘润并不担心,毕竟他麾下十余万军队并非摆设。

    话说回来,在这件事中,外黄孙氏其实与地方豪强并无冲突,但是在考虑之后,燕王赵弘疆的舅舅孙兹,最终还是决定与肃王一系站边他很清楚,大梁到山阳这条官道,本质上是肃王赵弘润送给他们的善意,就算没有他外黄孙氏,像成陵王赵,还有雒城的几位族长,其实凑一凑的话,还是有能力筹措出一条官道的钱。

    归根到底,还是因为他外甥燕王赵弘疆的关系因为在北疆战役时,肃王赵弘润与燕王赵弘疆的关系变得极好,因此赵弘润才会将这条路分一部分给他外黄孙氏。

    这是善意。

    既然如此,孙兹自然要给予回报:与肃王党同进同退。

    当晚,众人尽兴而归。

    而待等到次日,赵弘润便亲自来到甘露殿,将这件事禀告给了他的父皇魏天子。

    在听说赵弘润已筹措到了同时建造四条官道的巨大资金后,魏天子干巴巴地眨着眼睛,颇有些瞠目结舌。

    虽然魏天子也听说,这个儿子昨晚再次在王府大宴宾客,并且,他多少也清楚赵弘润邀请那些人的目的,但平心而论,魏天子还真没想到这个儿子居然如此轻易就筹集到了那样庞大的资金。

    而在听赵弘润讲述了具体,尤其是轨道马车后,魏天子双眼闪过几丝精光。

    他当然明白日行百里的马车其背后的意义,这意味着一旦魏国开战,魏军可以通过这四条官道,将军队与战略物资源源不断地运到前线。

    尤其是日后魏国出征河套地区的林胡,轨道马车的存在势必能让魏国抢占先机。

    唯一的问题是……

    “你这……太明显了吧?”

    瞅着那份赵弘润递上的那份直达官道路线图纸上孤零零被排除在外的解县,魏天子颇有些哭笑不得。

    但最终,魏天子还是批准了此事。

    仅仅半日,这件事便传遍了朝中,当得知肃王赵弘润已凑足同时建设四条官道的资金,且与工部准备在两月初正式动工后,朝中议论纷纷。

    而庆王弘信与襄王弘,更是目瞪口呆:老八,竟然真的撇开了户部,自己凑足了资金。(未完待续。。)

第1088章:放出的长线

    ps:有几位书友说日常找不着了,女主也找不着了,作者一下看,嘿,还真找不着了。UU小说 www.uu234.com更新最快既然这样的话,就在会试期间穿插一些与女主互动的日常吧,顺便写写肃王妃的挑选。因为这场会试前后,可能也是最后的和平局面了。

    以下正文大理寺监牢内,狱卒李老六站在一间监牢外,看着牢内孙低声嘱咐着两名前来探监的游侠,忍不住再次捏了捏手心里那三块各约一两左右的银子。

    他隐隐感觉,牢内的囚徒孙大胆似乎比以往阔绰了,要知道,想当初孙那帮穷哥们兄弟,手上可没几个闲钱。

    眼珠微微一转,狱卒李老六咳嗽一声,不耐烦地催促道:“行了行了,送了东西就快走吧。”

    听闻此言,孙瞥了一眼李老六,对他的催促视若无睹,继续向面前两名兄弟低声叮嘱,直到李老六不耐烦地再次催促时,他这才低声问那两名兄弟:“……都记住了么?”

    “嗯,孙大哥你放心。”那两名游侠拍着胸脯说道。

    “走吧。”孙挥了挥手。

    见此,李老六遂打开了牢门,一边发着牢骚,一边将那两名游侠带了出去,只留下孙一个人在牢内。

    “孙哥,分一块给俺们呗?”

    “大胆……”

    两旁监牢内囚徒们闻着孙手中那只篮子里的酒肉,咽着唾沫恳求道。

    孙也不吝啬,笑哈哈地篮子里的酒肉分给两旁监牢内的囚徒们,就连过道对面与斜对面的监牢,他也各自丢了一只熟鸡过去。

    片刻工夫,他手中满满一篮的酒肉就分完了,只剩下一只鸡与两壶酒。

    “都行了啊,哥哥我就只剩下这么点东西了。……咱们哥几个在此碰面,也算是前生有缘,待出去后,我孙大胆再请诸位吃酒、吃肉。”

    听了这番豪爽的话,附近相邻监牢内的囚徒就纷纷竖起大拇指。

    事实上,孙为人本来就豪爽,只不过当初穷困潦倒,如今他们这帮穷游侠搭上了肃王赵弘润的宗卫高括,孙自然不会再被钱所困。

    因此,每次他手底下的游侠兄弟们前来探监时,都会给他带一篮子的酒肉,甚至于,暗中还私塞了一个银子,方便孙在牢内收买人心。

    而就在孙啃着那只熟鸡时,狱卒李老六去而复返,站在监牢外干巴巴地瞅着孙,随即咳嗽一声说道:“孙大胆,下回探监的钱要涨了。”

    “又要涨?”孙歪着脑袋,似笑非笑地看着李老六。

    而附近监牢内那些近几日来得了孙好处的囚徒们,亦纷纷仗义执言,指责李老六黑心。

    也难怪,毕竟短短半月工夫,孙探监的费用已经涨了好几回,从最初的几个铜钱,涨到了今日的三两银子,谁让孙的那帮游侠兄弟,隔三差五地就往牢内跑,让李老六看到了发财的机会呢。

    “吵什么吵?!”由于被众囚徒指责奚落,恼羞成怒的李老六冲着四周的囚徒们骂道:“都不想吃饭了是吧?他能管你们饭么?啊?”

    听了这话,众囚徒颇有些敢怒不敢言。

    见此,李老六满意地冷哼一声,随即朝着牢内的孙一颔首,问道:“怎么样,孙大胆?”

    孙深深看了一眼李老六,随即朗笑着说道:“没问题,我也觉得三两太少了,不如就十两吧?”

    “当、当真?”李老六面露贪婪之色。

    只见孙笑了笑,说道:“当然,我已经嘱咐了我的兄弟们,派人送到李头的家中……城西的百户街,对吧?回头我再让兄弟们给老夫人与你的一对儿女带些吃食耍物过去。”

    听闻此言,李老六微微一愣,随即眼中露出几许惶恐与惊怒,低声说道:“孙大胆,你什么意思?”

    孙闻言瞥了一眼李老六,淡淡说道:“李老六,我的事消了,知道么?西市的张赖,那帮人已经收了我的赔礼,从前几日起,我的人,与他的人,从此以兄弟互称,只要大理寺的判决下来,我就能出去了……要不然,到时我与兄弟们亲自去拜访一下你?”

    他这话,大多都是随口胡扯,不过也是有依据的,毕竟赵弘润的宗卫高括早就让那几名游侠带话给他,许诺会摆平孙与西市张赖的事。

    高括那是谁?

    那是肃王赵弘润的宗卫,大梁三教九流都得叫一声高爷的大人物。

    当初孙也想与这位攀上关系,只可惜,两者的身份差距太大,纵使孙想要替高括办事,也找不到门路。

    而如今,既然高括说会替他摆平,那么,孙自然坚信这一点。

    听了孙的话,李老六颇有些不知所措,他太了解孙这帮人了,无业游侠、亡命之徒,要是真把对方逼急了,搞不好对方真会一怒之下宰了他们一门老小。

    可是话已经放出去了,此刻若是收回,他脸上面子也挂不住。

    就在李老六犹豫之时,忽听到孙在牢内笑着说道:“李头,兄弟跟你开玩笑呢,钱财乃身外之物,又不打紧,李头说十两,那就十两呗。……来来来,正好兄弟这边还有两壶酒,李头要是看得起兄弟,不如进来喝两杯?”

    李老头犹豫了一下,最终还是打开牢门走了进去。

    “孙,你发达了?”

    走入牢内,李老六蹲在孙面前,嗅着酒壶内那醇厚的酒香,咽了咽唾沫。

    孙嘿嘿一笑,压低声音说道:“兄弟也不瞒老哥,还记得半个月前来的那位么?我有眼无珠,冲撞了贵人,被那几位护卫大人教训了一顿,但其中有一位护卫大人看中了咱,让咱出去后跟他办事……高括大人,你听说过吧?”

    李老六点点头,不疑有他,毕竟赵弘润的宗卫高括,素来就喜好结交大梁城内三教九流,对此他也有所耳闻。

    这孙大胆踩了狗屎了,竟然攀上了那样的大人物……

    李老六看向孙的眼中流露出几许惶恐与敬畏。

    毕竟,宗卫高括在他眼里就已经是高不可攀的人,更何况,宗卫高括背后还站着那位肃王殿下。

    而见到李老六患得患失的表情,孙觉得时机也合适,遂殷勤地招唿喝酒,三杯酒下肚,两人就称兄道弟起来。

    就在这时,三名狱卒挎着刀经过了这间监牢,面无表情地瞧着监牢的这一幕。

    我来解决。

    李老六给了孙一个眼神,随即站起身来,将那三块银子塞到其中一名狱卒手中。

    那名狱卒低头看了一眼手中的银两,又看了一眼孙,微微点了点头,随即自顾自领着其余两名狱卒离开了。

    见此,孙微微皱了皱眉,他感觉,那三名狱卒有点奇怪。

    孙也是走南闯北、阅不少的人,在他看来,那三名狱卒明显就不是贪财之人,至少对方在被李老六贿赂时,面不改色、眼神也没有变过,就仿佛手心攥的不是银两而是土块。

    可偏偏对方却收下了银子。

    更要紧的是,孙感觉这些人不像是狱卒。

    所谓狱卒,绝大多数在孙看来跟人渣没有多大区别,就像先前的李老六似的,对囚徒们敲诈勒索,这跟孙在西市里敲诈那些贩夫也没什么区别。

    可那三名狱卒给孙的感觉则不同,相比较李老六这种痞气的狱卒,那三名狱卒给孙的感觉,就好似纪律严明的军卒。

    “老哥,那三人似乎架子挺大的。”孙不动声色地问道。

    “嘘。”李老六做了一个噤声的手势,压低声音说道:“那三人,是金(绪)狱丞找来的人,据说曾经是哪里的兵卒,厉害地紧。……不过不难相处,你别去招惹他们,就相安无事。”

    孙皱着眉头想了想,随即疑惑问道:“外地的兵卒?大理寺不应该优先招募本地人么?”

    “我哪知道?”李老六耸了耸肩。

    不太对劲……

    孙摸了摸下巴。

    事实上,无论是大梁府还是大理寺,底层的衙役、狱卒,都会优先招募大梁本地人,当然地方官府也一样,毕竟本地人有保障嘛彼此知根知底,而且一家老小都在当地,几乎不会做知法犯法的事。

    可是那个狱丞金绪,却招募外地人担任狱卒,这让孙感觉有点奇怪。

    忽然,孙低声问李老六道:“老哥,那些人来自哪的军队?”

    “这个不大清楚……”李老六摇了摇头。

    “那……”孙摸了摸下巴,问道:“像这样被金狱丞找的狱卒,有多少?”

    “有不少了。”李老六想了想说道:“大概有一半以上了吧。”

    “哦……”孙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

    而与此同时,在大理寺的官吏库房内,大理寺少卿杨愈正翻箱倒柜地寻找着什么。

    在他身旁,有一名捕头举着油灯,有些不理解地看着眼前这位少卿大人。

    忽然,少卿杨愈眼睛一亮,从一只木箱子内翻出了一本薄子,摊开手仔细观瞧。

    “金绪……金绪……有了,金绪,平丘人,昭武九年生,父母早亡,昭武三十一年为县吏,洪德九年招入大理寺为吏,洪德十六年,由少卿杨愈任命……”

    我果然没记错,这金绪,当时就已是在大理寺呆了七八年的老人……

    少卿杨愈暗暗点了点头,他记得,他当时就是看中金绪在大理寺的资,这才从内部举荐名单中,将金绪提拔为狱丞。

    我记得当时金绪的举荐人是……沈归。

    微微犹豫了一下,少卿杨愈再次翻箱倒柜找出了断丞沈归的文档,仔细观瞧。

    沈归,平丘人,昭武十四年生,父母早亡……昭武二十九年为县吏,洪德七年招入大理寺为吏……洪德十四年,由卿正徐荣提拔为断丞……

    这时,屋外传来了细微的脚步声。(未完待续。。)

第1089章:二月

    隐约听到库房外的细微脚步声,少卿杨愈的心一下子就绷紧了。UU小说 www.uu234.com更新最快

    要知道,他可是前刑部尚书周焉遇害案的追查官员之一,他很清楚周焉是在何处遇害的周焉在吏部的库房翻找某些官员的文档时,被潜伏在吏部内的萧氏党羽所杀。

    难道……

    咽了咽唾沫,少卿杨愈看了一眼身边的那位捕头李捕头。

    得到少卿杨愈的眼神示意,李捕头点了点头,轻轻将手中的油灯放在一旁,缓缓抽出了腰间的佩刀。

    结果刀还未抽出来,就见一名捕头打扮的男人走了进来,说道:“杨少卿,您查地如何了?库房外连一只老鼠都……老李,你这是干嘛?”

    瞧见此人,少卿杨愈与李捕头如释重负地松了口气,随即,李捕头将手中的刀归入刀鞘,没好气地说道:“老王,险些被你吓死,杨少卿不是让你在库房外守着嘛?”

    “有啥好守的,这个时辰,府里哪有人啊。”王捕头浑不在意地说道,随即,他转头看向少卿杨愈,欲言又止地说道:“杨少卿,您是不是……近几日过于倦乏了?”

    他是想说我疑神疑鬼吧?

    少卿杨愈心中暗暗苦笑了一声。

    真的只是疑神疑鬼么?

    杨愈并不觉得是他想多了,毕竟,前刑部尚书周焉遇害,就是前车之鉴。

    因此,他才会用职权之便,让王捕头与李捕头二人随同他一起前来,毕竟这两位捕头,皆是他相识多年的同僚他可不希望像前刑部尚书周焉似的,失踪个几日,然后几日后在城内的河渠发现尸首。

    不过就目前来看,多半还真是他想多了,未见得他大理寺内亦有潜伏的萧氏余孽。

    当然,也有可能是萧氏余孽更加谨慎了,毕竟上回刑部尚书周焉遇害案中,萧氏余党可是被揪出了好些人。

    可能真是我想多了吧?

    摇了摇头,少卿杨愈将金绪与沈归的入职文档放回箱子里,随即笑着说道:“辛苦两位了,今日杨某做东,请两位喝酒,不醉不归。”

    “那感情好。”王捕头笑哈哈地说道。

    于是乎,三人迈步走向库房外。

    少卿杨愈并没有注意到,在他与王捕头走向屋外的时候,走在他身背后的李捕头,瞥了一眼放置金绪与沈归二人文档的箱子,随即目光深沉地看着少卿杨愈的背影。

    只是当眼角余光瞥到少卿杨愈身边的王捕头时,李捕头眼中的那一抹深意,这才迅速褪去。

    “老李,快快快,少卿大人请喝酒,你还在墨迹什么?”

    “来了来了。”

    终归,相安无事。

    而在次日,在肃王府的书房内,赵弘润亦从宗卫高括手中,得到了关于大理寺狱丞金绪底细情报。

    关于大理寺狱丞金绪的底细情报有四份,一份来自吏部、一份来自大理寺,一份来自青鸦众在城内收集的、关于金绪以往数年在大梁的言行举止,而最后一份,则是监牢内的眼线孙。

    在赵弘润看来,前三分情报都是中规中矩,没什么可疑的地方,反而是孙派人送来的消息,更有价值。

    孙托人告诉赵弘润,自从金绪当上大理寺的狱丞后,每过一段时间就会招募一些“疑似军卒”的人担任狱卒,而这些狱卒,看似与监牢内的李老六等狱卒同流合污,对牢狱内一些非法的事视而不见,但孙却感觉这些人并不贪财,甚至于,他感觉这些人似乎有很强的纪律性。

    在看到孙这些看似片面的判断后,赵弘润脑海中不由自主地浮现出四个字:萧氏余孽。

    因为萧氏余孽,就是一个类似军队般的纪律严明的反叛组织,而且这伙贼人手中似乎有着不俗的金钱来源。

    这个金绪,莫非也是萧氏余孽的一员么?倘若果真如此,那我大魏……还真是被渗透地千疮百孔啊。

    揉了揉眉骨,赵弘润着实感到有些头疼。

    他能够理解萧氏余孽向大理寺渗透的原因,倘若说狱丞金绪果真是萧氏余孽的一员为了合法地藏匿一股武装力量。

    在大梁,并非是人人都允许携带武器的,就算是朝廷府衙,能够携带兵刃的人,也就只有那么几种:兵卫、禁卫、郎卫、御卫,刑部公差、大理寺公差,以及狱卒等等。

    除此之外,就算是管制大梁民间治安的大梁府,也只有班头们带有刀剑,其余衙役,大多都手持木棍。

    问题在于,大理寺被渗透成这样,那么负责城防与巡防的兵卫呢?

    甚至于,禁卫呢?

    郎卫呢?

    此时,赵弘润忽然惊悟当日他受其父皇召见,到皇宫内的甘露殿拜见后者时,为何当时甘露殿内到处都是拱卫司的御卫。

    很显然,他父皇可能察觉到了什么,觉得禁卫与郎卫或有可能已混入了萧氏余孽,因此,大力组建了拱卫司。

    “殿下,不如派人去将那狱丞金绪拿下,严加拷问。”宗卫长卫骄在旁出主意道。

    听闻此言,赵弘润微微摇了摇头。

    因为在曾经前刑部尚书周焉遇害一案中,赵弘润就已经见识到了萧氏余孽们看淡生死、视死如归的作风,哪怕称之为死士也不为过。

    因此,倘若那狱丞金绪果真时萧氏余孽的一员,就算拿下了此人,此人也不会招供,顶多就是带着大理寺监牢内那帮潜伏的余孽成员,做出临死前最后的疯狂举动。

    在赵弘润看来,狱丞金绪这种洪德十六年才爬上狱丞位置的人,倘若果真是萧氏余孽的一员,他在余孽中的地位也不会太高。与其逼迫这种小角色,还不如留着他,放长线、钓大鱼,因为他与他父皇都怀疑,萧氏余孽的领袖,多半就在大梁没有任何依据,只是有这种感觉。

    在思忖了片刻后,对卫骄说道:“卫骄,给应康送个口信,叫他增派青鸦众到大梁。”

    他口中的应康,便是商水青鸦的首领。

    卫骄点点头,随即好似想到了什么,问道:“殿下,不跟内侍监打声招唿么?”

    赵弘润想了想,说道:“唔,让青鸦众们自己与接触内侍监吧,就以……正好今年由我负责监考会试,就以维持会试期间城内秩序为理由吧。”

    “是!”卫骄抱拳领命。

    待等卫骄离开之后,赵弘润本想即刻入皇宫将这件事禀告于他父皇,不过最终,他还是作罢了,毕竟,大梁是内侍监的地盘,倘若说他能查到一些蛛丝马迹的话,内侍监未必查不到。

    说不定,他父皇也是抱着诸如放长线、钓大鱼的念头呢。

    数日后,似成陵王赵、苑陵侯酆叔等国内的大贵族,在献上贡品,且向魏天子请辞后,纷纷离开了大梁,回归地方。

    成陵王赵、安平侯赵郯等人自然是回家筹集资金,毕竟建设一道直通官道,可能要花费他们二三十年所积累的财富,这笔庞大的资金,可不是随时就能凑起来的。

    搞不好,成陵王赵等人还得出售一些库藏内的玉石、珠宝,来凑这笔钱。

    至于苑陵侯酆叔等人,显然也得回去凑钱,当然,这笔钱并非可不是用在大梁到汾阴的那条官道上的。

    不得不说,魏天子虽然当日口口声声戏称赵弘润狡猾,但他做的事,可比赵弘润奸猾多了他是颁布了朝廷着肃王兴建四条官道的通告,但是那几条官道的具体路线,他却没有透露,以至于苑陵侯等人根本不知,他们所得到的解县,实际上是被排除在汾阴到大梁这条直通官道外的。

    之后又过了数日,青羊部落的族长阿穆图,亦与小女儿乌娜告别,与白羊部落的族长哈勒戈赫,以及纶氏部落的族长禄巴隆,一起返回三川雒城,准备去筹措大梁到雒城这条官道的资金。

    毕竟,如今的川雒联盟虽说富裕,但还没有富裕到一口气就拿出一笔如此庞大资金的地步。再说了,川雒的财富主要仍然在于他们庞大的羊群,可问题是,总不能让冶造局的人牵着几十万只羊去建设道路吧?

    因此,他们回雒城的第一件事,就是要想办法将川雒联盟的一部分换成钱。

    待这些形形色色的各势力的人离开大梁后,大梁逐渐稍微冷清了些,但是没安静几天,待等到了二月,这座魏国王都再次变得热闹起来。

    原来,是参加今年考举的各地考子们来了。

    不得不说,每三年的考举,这是对大梁以及周边城县治安的一大考验。

    倒不是说那些考子喜欢惹事,主要是因为各地的考子不习惯大梁的繁华,就比如今年,成批的考子瞪大眼睛挤在祥符港,瞧着冶造局负责督造船只的工匠与官员们,建造一艘艘巨大的楼船;或者他们跑到博浪沙,想要一睹博浪沙河港这座未来魏国最大的军商两用河港基地。

    更糟糕的是,这些学子大多年轻气盛,好打抱不平,以至于倘若瞧见游侠地痞敲诈勒索商贩,总有人站出来抱打不平,而最终,难免会被那些游侠地痞教训。

    要是这些学子当中有些还懂得拳脚武艺的,那就更不得了了。

    毫不夸张地说,每三年会试期间大梁城内城外的斗殴事件,至少有一半是这些好打不平的学子与当地游侠、地痞发生口角引发的。

    因此对于这些学子们的到来,大梁府是感到最头疼的。

    对这些学子,打不打,骂不能骂,天晓得这些人当中谁会是日后同朝为官的同僚,甚至是上司。

    而在各地方学子纷纷向大梁汇聚的同时,商水青鸦的首领应康,亦将六百余名青鸦众派到了大梁。

    赵弘润大手一挥,让其中一半混迹于城内,其余一半,则编入了督考巡卫,协助他监考。

    让赵弘润感到意外的是,跟随青鸦众一同前来的,还有他的门客温崎。

    “我来参加会试!”

    这位肃王的门客如是说道。(未完待续。。)

第1090章:二月(二)『加更16/27』

    “你要参加会试?”

    看着站在面前的温崎,赵弘润表情有点古怪。UU小说 www.uu234.com更新最快

    对于温崎的才华,赵弘润当然是认可的,既能端杯吟诗作赋、又能提笔治国安邦,典型文士中的佼佼者。

    问题在于,温崎已被列入了朝廷的黑名单,谁让这小子在三年前的会试考场上作弊呢?

    自己作弊也就算了,偏偏帮几个胸中没有多少墨水的草包作弊,正因为这样,朝廷对温崎的舞弊行为定义为恶意舞弊也就是说,温崎作弊不是为了仕途,而是为了让礼部以及朝廷损伤颜面。

    要不是赵弘润出面,当时礼部与刑部绝对不会让这个败坏朝廷名誉、影响朝廷颜面的家伙那般轻易就走出牢笼。

    而这会儿,这个家伙居然要参加会试?

    “……”赵弘润歪着脑袋看着温崎,看着后者一脸从容地说道:“在下打听过了,今年的会试礼部降低了门槛,哪怕是乡试没有合格的学子,亦能参加大梁的考举。”

    听着温崎的话,赵弘润的眼皮跳了跳。

    不可否认,温崎说得还真没错,由于礼部尚书杜宥希望通过今年的考举,压制因为这几年来对外战争频繁胜利而滋生的国民踊跃投军且渴望战争的情绪,在赵弘润的建议下,罕见地降低了考举的门槛。

    这并不是说乡试就失去了意义,只能说,是朝廷大发仁慈地给予了乡试落选者一次机会今年的会试,将会在三月份额外增加一轮初考,用来淘汰海量学子中企图浑水摸鱼的人,而拥有乡试合格资格的考生,则不必参加三月的初考,可以直接参加四月份的正考。

    这样的安排,既能增加考生的数量,提高考举的规模,借这股势头压制隐隐有喧宾夺主的军功爵制,同时也是为了网罗那些因为种种原因而在乡试中名落孙山的优秀人才。

    没想到,居然将温崎给引来了。

    看着一脸从容表情的温崎,赵弘润咂了咂嘴,表情古怪地说道:“话是没错……可,你进得去会试的门么?”

    要知道,他赵弘润只是魏天子授意的主考官,但整场会试,还是由礼部操办的,而礼部对温崎这个当年让他们颜面大损的“狂生”,那可是恨之入骨的。

    赵弘润毫不怀疑,会试点名的礼部官员一旦看到温崎的大名,很有可能会暴跳如雷地让监考巡卫将其逐出。

    “那就要看殿下您了。”温崎浑不在意地说道:“温某前段时间在商水郡呕心沥血,为殿下打理封邑,相信在下小小的要求,殿下一定能够满足。”

    小小的要求,你这是让我打礼部的脸啊……

    赵弘润苦笑连连。

    不过话说回来,温崎在商水郡干地还真是不错,据赵弘润所知,当初被战火摧毁的五座县城,在温崎的管理下重新焕发生机,而召陵县人与相邻县城,彼此的仇视也得到了控制。

    对于温崎管理那百万余楚民的策略,赵弘润也略有所闻:温崎采用的是类似军队制度的管理方式,设屯长、里长之类的事务,一层管理一层,使上下井井有条。

    而收租的标准,温崎则定为除余粮后的五成说心黑也不心黑,说不心黑嘛,倒也心黑。

    但这个收租标准,却得到了那百万余楚民的拥护,原因就在于温崎的这个收租标准让他们感到心安毕竟是刨除了每户所需粮食后的五成,也就是说,无论收成好坏,耕种的农民至少能保证全家有足够的食物。

    而在楚国以及非商水邑的魏国其他地图,收租的标准可是直接按收成算的,要是该年的收成不佳,该上缴多少还是多少。

    当然了,魏国这边情况稍微好些,因为当地官府会视收成情况上奏大梁,请求减免税收甚至是发放救济粮食;而在楚国,呵,楚国因此每年饿死的平民,可能比对外战争的伤亡数字还要大。

    更让赵弘润感到眼前一亮的是,温崎还考虑到了耕民的惫懒问题。

    他担心耕民会因为这条收租标准而心生倦怠,因此又附加了一条标准:在非特殊情况下,若一村耕民的该年收成少于平均亩产,则来年按比例减少允许租借的田地,反之则增加,年年递增或递减。

    在这条策略的刺激下,赵弘润相信他商水邑那些耕民会为了增大可允许租借的田地范围而辛勤劳动,而他们越勤劳,赵弘润每年的征税数目自然也有越高。

    巧妙的是,这样的赏罚机制,还不会引起耕民们的反感。

    因此,在赵弘润眼里,他商水邑的其余五个县能重新焕发生机,温崎着实功不可没。

    在这种情况下,温崎提出要求奖赏,赵弘润自然应该满足他。

    可偏偏温崎的要求是要参加今年的会试,这实在是让赵弘润有些为难,他苦笑着说道:“你就不能换个要求么?……要不,本王做主将绿儿许配给你?”

    温崎一愣,随即面色有些发黑,带着几分惊慌,坚定地说道:“在下主意已决,请肃王殿下成全!”

    见最后的美人计也失败了,赵弘润苦恼地吐了口气,他仔细打量着温崎,问道:“能告诉本王你想参加会试的目的么?是在本王这边过的不顺心么?”

    温崎摇了摇头,面色带着几分傲气,说道:“那倒不是,我想洗刷三年前的耻辱……”

    “哦?”赵弘润惊讶地问道:“你是说,通过文章让礼部的官员认识到你的才华?”

    听闻此言,温崎古怪地瞧了一眼赵弘润,皱眉问道:“那群愚官是否能认识我的才华,跟我有什么关系?”

    赵弘润顿时语塞,半响后才无奈问道:“那你所谓的洗刷耻辱是?”

    只见温崎冷笑一声,说道:“三年前的失利,并非是因为我的手段不高明,而是那几个蠢货太愚昧,这次,我会挑几个机灵的家伙……”

    这家伙贼心不死啊!

    赵弘润目瞪口呆地看着温崎,他算是听懂了,这温崎分明是还准备在会试考场上帮助他人作弊。

    天下竟有这种怪胎?!

    张了张嘴,赵弘润欲言又止地说道:“温崎,你可知,本王是此次会试的主考官……”

    听闻此言,温崎脸上露出几许笑容:“当真?既然如此,把在下弄到考生名单中,对殿下应该是易如反掌了。”

    “……”赵弘润无语地看着温崎,他不相信温崎听不出他言外之意。

    看来温崎对礼部怨气不小啊……不对,他应该是想再一次戏耍礼部的官员吧?

    赵弘润暗暗摇了摇头,在略微一思忖后,便已有了主意。

    “可以。”在温崎惊讶的表情中,赵弘润点头答应了此事,嘴角扬笑地说道:“本王可以把你弄到考场里去,不过,在考场内,你就暂时不再是本王的门客了,本王会一视同仁……”

    温崎微微一愣,随即脸上露出几许难以形容的微妙表情:“殿下有自信能看穿在下的手段?”

    “一试便知。”赵弘润笑着说道:“要赌一赌么?要是你被本王逮到,你就当本王一辈子的门客吧。……怎么?怕了?”

    看着赵弘润笃信的表情,温崎眼中闪过几许狐疑与凝重,随即,他撇嘴说道:“还真是不符合你身份的低劣激将……赌就赌!”

    “好。”赵弘润嘿嘿笑了笑,笑得让温崎隐隐感觉后背有些发凉:“既然要参加会试,那剩下的这些时间,就在王府里好好念书吧,今年的考题,有点难度。”

    看了一眼这位肃王殿下那暗暗窃笑的模样,温崎颇有些疑神疑鬼地离开了。

    遗憾的是,剩下的这点时间,温崎终归没有机会如赵弘润所言的那样,在王府里安安心心念书,巩固学识,因为,隔天他就被肃王府的家令绿儿给使唤了。

    几名从商水新到肃王府的青鸦众惊讶地发现,在商水邑足智多谋、指挥若定的温先生,在肃王府那位年轻貌美的女家令面前,就跟老鼠见到了猫似的。

    转眼到了二月末,大梁城内的考生已越来越多,非但驿馆住满,西城的客栈亦人满为患,而在这种情况下,仍然有大量的考生找不到落脚的暂时住所。

    无奈之下,大梁府唯有号召城中的民户给予考生方便,为此,大梁府府正褚书礼以身作则,将府里的客房都腾出来安置考生。

    在大梁已有诸多考生的情况下,仍然有许多各地方的考生闻讯而来,有的骑着驴马等坐骑,有的则请求顺路的商队,有的则徒步赶路而来。

    比如在祥符港,就有一艘巨型楼船靠岸,已成为安陵一大富商的文家公子文少伯,将他的异姓兄弟介子鸱送到了祥符港。

    “少伯,我自己去就成了。”对于义兄的热情,介子鸱颇有些不好意思,毕竟文少伯可是在耽搁了生意的情况下,陪同他到大梁,甚至于,还准备全程陪同他参加会试。

    “那怎么成?”

    听了介子鸱的推辞,文少伯狡黠地说道:“更何况,据我所知,此刻大梁城内的考生可是多如羊毛,让你一个人去,你怕是连落脚的地方都找不着……不过别担心,在你关在屋子里温习学问的时候,我早派人在大梁购置了几座宅邸,咱们直接入住即可。我要是不跟去,你可找不着地方。”

    “……”介子鸱张了张嘴,随即苦笑着摇了摇头,当年莽撞的义兄,在经过数年的行商生涯后,也变得越来越奸诈了。

    “话说,介子,怎么今年突然想参加会试了?”

    “因为肃王需要人了……”介子鸱喃喃说道。

    安陵赵氏的赵文蔺,连这个平庸的姬昭氏旁支贵族都能当上蒲坂令,这在介子鸱看来,着实是一个不怎么好的讯号。(未完待续。。)

第1091章:劲敌

    汾阴令寇正……洪德十六年的金榜头名……

    在大梁城东那座由义兄文少伯购置的宅邸书房内,介子鸱手握书卷,但心中想的却是与学问无关的事。UU小说 www.uu234.com更新最快

    平心而论,在来大梁之前,介子鸱并不知晓汾阴令以及寇正的事,他之所以会得知安陵赵氏的赵文蔺出任蒲坂令一事,是因为这件事曾在安陵传得沸沸扬扬安陵老赵家仿佛恨不得让全城的人都得知这件事,邀请安陵全城贵族豪绅,名曰与诸君同乐,实则无非就是为了炫耀。

    当然,除了满足虚荣心的炫耀,安陵赵氏这么做也是为了进一步加强对安陵众贵族豪绅的控制,毕竟前段时间某位肃王与某位庆王殿下交恶时期,各地方陆续出现抵制肃氏商会的事,这亦让安陵城内某些权贵产生了些别的心思:那位肃王不会因此倒了吧?

    也难怪这些人会产生这样的想法,毕竟当初东宫太子赵弘礼不一样是势力庞大,得到全国几乎半数贵族势力的支持,可结果呢?北一军营啸事件一出,太子赵弘礼立马倒台,而支持他的那些贵族,由于这件事牵扯到性质恶劣的营啸,亦纷纷撇清自身,有的干脆改投雍王以及其他几位皇子。

    而在各地方势力出现抵制肃氏商会行为的时候,唯独在安陵,肃氏商会几乎未曾受到损失,原因在于两点:其一,这座城县,九成九的贵族豪绅皆是肃氏商会的一员;其二,安陵贵族的掌舵人、安陵赵氏,坚定地站在肃王赵弘润这边,曾多次找流露出不安、惶恐之色的贵族谈话。

    在这种情况下,安陵赵氏借赵文蔺被朝廷征辟为蒲坂令一事宴请城内贵族豪绅,也是为了进一步稳定城内贵族豪绅对肃王的信心,顺便加强自己在安陵的领导地位。

    而被邀请的贵族豪绅中,就有介子鸱的义兄文少伯的父亲、安陵文氏的家主,文祥。

    正因为这样,介子鸱才会得知这件事。

    说实在话,介子鸱对赵文蔺的印象不是很好。

    毕竟他义兄文少伯就是安陵人,他怎么可能会不清楚安陵赵氏的底细呢?

    在介子鸱看来,安陵赵氏也就只有老家主赵来峪称得上是一位睿智远谋的智者,而赵来峪的三个儿子,在安陵呆了那么多年碌碌无为,才能实在是平庸。

    因此,当得知赵来峪的长子赵文蔺被朝廷征辟为蒲坂令,并且还是被肃王赵弘润亲自推荐后,介子鸱就从中看到了不好的讯号:肃王,缺人了。

    正因为这样,他才着急着赶来大梁参加今年的会试,否则按照他前几年的想法,他仍会继续等待,毕竟,那位肃王殿下还未表露出准备成为魏国君王的意念。

    而之所以要参加会试,那则是为了给自己正名:一位金榜头名的投靠,肯定要比一个不知从哪冒出来的乡下小子更加会得到那位肃王的重视。

    像什么彼若慧眼识人必定能看出我的才华,似这种话介子鸱从来没有想过。

    退一步说,就算那位肃王殿下能够看出他的才华,可要是他连肃王府的门都进不去呢?向肃王府投递拜帖,可不是随随便便什么人都有资格的。

    在这次的会试中扬名,借助这股名气敲开肃王府的门,向那位肃王殿下表达效忠之心,这是此行介子鸱的唯一目的。

    除此之外,不存在其他路,无论如何都要成为那位殿下的助力。

    可介子鸱万万没有想到的是,如今在那位肃王殿下身边,竟然已经有一位金榜头名的贤才辅佐,这可真是……

    虽说朝廷或民间舆论并未传出类似寇正已归投肃王的消息,但介子鸱一眼就能看出来。

    原因很简单,因为据他所知,那位肃王殿下做事稍微有些任人唯亲就拿汾阴令寇正来说,那位肃王殿首先要确保汾阴令必定是会听从他指令的自己人,其次才会关注才能。

    任人唯亲,有利有弊,但合乎肃王赵弘润的做事准则,毕竟这是一位相当自负的殿下,他可以不在乎汾阴令是否有才能,只要求担任这个职务的人能按照他的指令去办。

    比如赵文蔺的那个蒲坂令,介子鸱想想也知道,日后蒲坂县会出现的一些改变,肯定是出自那位肃王殿下的授意,而非是出自赵文蔺这个庸才纯粹就是个摆设。

    然而,汾阴令寇正却并非庸才,因为他是洪德十六年会试的金榜头名,倘若这等人物都是庸才,那当年的其他学子又算什么?

    寇正……

    想到那位日后的同僚,介子鸱不禁有些心烦意乱。

    正所谓文人都有风骨,纵使是介子鸱亦然,这些年来,他替义兄文少伯出谋划策,让文少伯从一介中层贵族子弟,摇身一变成为举国知名的大富商,可介子鸱却屡屡拒绝义兄文少伯愿与他平分家产的好意,原因就在于,他介子鸱志不在此。

    他的志向,是成为肃王赵润的首席幕僚,潜邸之臣,然后辅佐这位殿下成为魏国的君王,而不是成为富可敌国的大富商。

    可如今,肃王首席幕僚的位置,似乎有被别人摘取的迹象,是可忍孰不可忍。

    起身来到书房门口,介子鸱看着庭院内的花草树木。

    不得不说,文少伯购置的这座宅邸,在大梁绝对可以称是中上水准的宅邸,光是内院就比介子鸱在商水的田地还要大想起自己那几亩田地,介子鸱就有些心疼,毕竟几亩田当初他亲手开垦出来的,结果这两年跟着文少伯走南闯北行商,田地早就荒芜地不像样子了。

    “介子,介子。”

    隐约间,介子鸱听到他义兄文少伯的唿唤声。

    他抬起头来一瞧,正好瞧见他义兄文少伯带着几名胡人护卫从府外风风火火的跑进来。

    那几名胡人护卫,是当初文少伯与介子鸱第一次抵达三川雒城时,从川雒联盟的一个小部落购置的奴隶,被文少伯取了类似文大、文二、文三之类的可笑名字,虽然嗜酒、粗俗,但对给予他们优厚待遇的主人格外忠心,于是几年后,文少伯便以主人的身份解除了他们的奴隶身份,收为家仆,还通过一些不可言传的渠道,替他们弄了些武器与甲胄,让他们担任护卫,是值得信赖的心腹。

    “怎么了?”介子鸱见义兄满头是汗,纳闷地问道。

    只见文少伯几步跑到介子鸱面前,手舞足蹈地说道:“介子,咱们要发达了!”

    “……”介子鸱看着义兄不解地眨了眨眼,在他看来,这位已富甲一方的义兄已经发达了。

    见介子鸱不说话,文少伯也不在意,兴奋地说道:“介子,你猜我听说了什么?我刚刚得到老爷子的信,老爷子说,安陵赵氏的赵文衢,也就是赵来峪的二儿子,亲自拜访了老爷子,希望我文氏与他们合作,出资协助肃王建造一条大梁直通商水的官道,这条路建成后,咱们可以随意使用这条……”

    刚说到这,文少伯见介子鸱摇头叹息地看着自己,心下一愣,这才想起他早上出门的目的:替介子鸱打探一下今年会试的有关消息。

    尴尬地笑了笑,文少伯连忙改用讨好的口吻说道:“介子,别别,别用这种眼神看我,我怎么可能会忘记最重要的事呢?放心,我打听到好多有关于今年会试的消息。”

    “说来听听?”介子鸱用不甚相信的目光看着文少伯。

    也难怪,毕竟这几年的行商生涯,让文少伯对金钱与利益方面的事变得愈发敏感,且极为上心。

    还记得去年他们在雒城碰到老朋友定陶的富商陶洪,文少伯竟与陶洪交流了一个晚上,期间,介子鸱感到困乏就先去休息了,结果早上醒来一看,这二人居然还在兴致勃勃地交流哪里的什么东西有利可图。

    义弟那不信任的目光,让文少伯颇感受伤,急不可耐地想要表现一下对义弟嘱咐之事的上心,便急急忙忙地说道:“我都打听过了,今年的会试分两轮,第一轮是初试,是针对没有参加乡试或者乡试不合格的人的补考,日期在三月九日,地点在城内的夫子庙,由礼部主持……”说到这里,他好似想到了什么,神神秘秘地怪笑道:“介子,你猜今年会试的主考官是谁?”

    “肃王?”介子鸱瞥了一眼文少伯,随口说道。

    顿时,文少伯就像被掐住了脖子似的,嘿嘿怪笑声截然而止。

    “你怎么知道的?”他傻眼般问道。

    介子鸱无语地摇了摇头,说道:“全写在你脸上呢。”

    文少伯面色怏怏,有些遗憾于自己的沉不住气,不过没办法,谁让这位义弟的聪明才智比他高出不止一星半点呢。

    这样一想,文少伯的心情顿时又好了起来,只见他勾着介子鸱的脖子,攥着拳头鼓励道:“介子,牢记咱们兄弟这几年来拼搏的信条,全力以赴!……拿下头名!”

    金榜头名……

    脑海中浮现起那位同样是金榜头名的日后的同僚,介子鸱缓缓点了点头。

    而与此同时,在肃王府前院的某间屋子里,一名女子正指着堆满一张桌子的书籍,双手叉腰,气势汹汹看着面前一名目瞪口呆的文士。

    “这是姑奶奶好不容易从殿下书房里求来的,你这几天不眠不休也要给我看完了,今年会试,一定要考到头名,不要坠了我肃王府的名声,明白了么?嗯?!”

    “……”

    那位文士仰着头,目瞪口呆地看着那一大摞比他人还要高出一线的书籍,心中万念俱灰。(未完待续。。)

第1092章:初试

    三月初九,在大梁城内,原本相对冷清的夫子庙街,此时已人满为患。UU小说 www.uu234.com更新最快

    成千上万从魏国各地自费跋涉来到大梁参加今年会试的学子,此刻都聚集在这条庙街,等待着即将开始的初试。

    然而,这还不是今年会试考生的全部,除了这些,仍有数千通过各乡试的考生们,仍在各自的住所苦读,在考前做最后的努力。

    也难怪,毕竟对于考子们而言,会试就相当于龙门,越过龙门则金鳞化龙,从此踏上仕途、前程似锦。

    当然,此刻在这条庙街上,也不全然都是考子们,还有不少走贩、货郎,以及掮客、地痞无赖之类的人。

    走贩、货郎自然为趋利而来,向众考子们兜售一些糕点、点心,毕竟以此刻这条庙街上的考子人数,只要有一成的考子愿意购买,那这些走贩与货郎们就发达了。

    而掮客,确切地说这帮人人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掮客,只能算是投机者,他们专门挑选那些衣冠鲜艳却又明显看起来忧心忡忡的考子,隐晦地透露出自己有这场初试的考题,骗取那些学子的钱财。

    不过一旦发现有这类掮客,会试考场外的巡卫会毫不留情地将其逮捕。

    至于一些地痞无赖们,性质就比较复杂了,他们有的是来凑热闹的,而有的,则是想看看有没有机会从那么多的考子中挑个肥羊下手,将其钱袋偷走。

    毕竟在魏国,读书人约有七成家境小康乃至殷富,一些穷困潦倒的平民连肚子都填不饱,哪有闲钱读书写字呢?要知道,书籍可是颇为昂贵的,甚至于,有些珍贵的书籍,没有一定的人脉与地位根本没有机会接触。

    此时在临街的一家酒楼的厢房里,大梁府府正褚书礼、大理寺少卿杨愈以及刑部督捕司总捕头尉迟方,三人正坐在靠窗的一张桌子旁,看着窗外那条人满为患的庙街。

    倒不是最近大梁又发生了什么重大的案件,他们只是授命维持庙街的秩序而已,毕竟礼部可没有足够的人手维持秩序,只能向大梁府、大理寺、刑部三个府衙借人。

    看得出来,这三位神色都颇为凝重。

    也难怪,毕竟会试这么大的声势,要是半途发生什么不好的事,这对于他们的政绩来说是无法抹去的污点。而更重要的是,今年的会试,还是由那位肃王殿下作为主监考官亲自监考,万一在这位殿下面前引发了什么乱子,不小心冲撞到了那位殿下,那褚书礼、杨愈、尉迟方几人主动卸职都不足以谢罪。

    “唔?”

    就在这三位面色凝重地盯着底下那条庙街时,大理寺少卿杨愈忽然有一辆马车慢悠悠地行驶过来。

    “那是哪来的马车?”尉迟方皱了皱眉,说道:“我去叫人命其离开。”

    “总捕头且慢。”大梁府府正褚书礼眯了眯眼睛,神色困惑地看着那辆马车。

    确切地说,他是看着坐在马夫位置上的那两名男子。

    “咦?”大理寺少卿杨愈惊奇地说道:“那不是肃王殿下身边何苗与朱桂两位宗卫么?”

    听了这话,尉迟方瞪大了眼睛,因为他方才差点就要派人将这辆马车赶走了。

    “肃王殿下来了?”他吃惊地问道。

    褚书礼与杨愈满脸疑惑地没说话,因为他们都看得清楚,那辆马车,并非是肃王府的马车,可奇怪的是,驾驶马车的人,却是肃王赵弘润身边的宗卫何苗与朱桂。

    就在他们倍感困惑之际,马车在一些考子们的抱怨声中,停在了距离夫子庙大概十几丈远的位置,随即,从马车上走下一名年轻的文士,以及一名穿着富贵的女子。

    莫非是要参加今年会试的考子?

    此人与肃王殿下有何关系?

    褚书礼与杨愈困惑地看着那名年轻文士,他俩惊讶地发现,那名年轻文士似乎正被那名女子叮嘱什么,以至于不住地点头颔首,看起来颇为恭顺,与这对男女的身高呈现强烈反差,以至于看起来颇有些有趣。

    “要下去打个招唿么?”尉迟方问道。

    褚书礼与杨愈犹豫了一下,虽然说那位肃王殿下看似没有来,但他们下去与何苗、朱桂两位宗卫打声招唿,这也不算屈尊。

    但是仔细想想,他俩还是作罢了,因为那名文士明显是来参加会试的,若是他们三人下去与朱桂、何苗两名宗卫打招唿,难免会被在场的诸多学子看到,不利于那名文士。

    “此人,莫非是肃王府的门客?”褚书礼捋着胡须喃喃说道。

    而此时,总捕头尉迟方已经看清楚了那名文士的面容,表情有些古怪。

    因为他已认出,那名年轻文士分明就是三年前曾被投到他们刑部大牢的考子,温崎。

    虽说当年并非是尉迟方亲自出手抓捕的温崎,但是在投到刑部大牢后,尉迟方却关注过这件事在会试考场上不为自己而为别人作弊的蠢蛋,总是会让人产生好奇的。

    也不晓得礼部的人在看到此人后,有何反应。

    摸了摸下巴,尉迟方饶有兴致地看着庙街上的温崎。

    而此时,温崎正浑身不自在地低着头,这并非是因为他感受了褚书礼、杨愈、尉迟方三人的注视,而是因为他眼前那名正耳提面命叮嘱他种种的女子,以及周围诸多考子那怪异的眼神在众目睽睽之下,被一名身高远不如自己的女子像对小孩一样反复叮嘱,这滋味简直生不如死。

    更让温崎感到心惊胆战的是,面对那个小女人似乎一点儿都不懂得收敛,口口声声要求他务必拿下金榜头名,而且语气颇为轻松,仿佛考得金榜头名就跟到市集买白菜似的。

    温崎分明感觉到,周围那些学子们方才看向自己时的疑惑目光,正逐渐转变为敌意。

    苦也!

    温崎暗暗叫苦,他甚至有些后悔提出要求参加这次会试了。

    而就在这时,旁边不远处传来几声惊唿喧杂,总算是将周围那些充满敌意的眼神给引走了。

    温崎好奇地转头瞧了一眼。

    只见在庙街另外一边,十几名孔武有力的壮汉正簇拥着两名男子朝这里走来。

    其中一名男子,穿着富丽华贵的锦服,披着上好的狐绒,头上戴着珍珠串联的羽冠,腰系玉带,其挂在腰间的那枚玉佩,晶莹剔透。

    记得在来的途中,温崎沿途看到过不少富家公子,可与此人一比,那些富家公子立马都被比下去了,倘若从某位肃王殿下的话来说,这个人的穿着,实在是太骚包了,此人一套衣饰,甚至比某位肃王殿下还要贵重。

    但是,这名男子身边那名文人,却只是穿着朴素的青色布袍,二人的穿着呈现极为悬殊的反差。

    这两人,正是前来参加会试的介子鸱,以及陪同他前来的义兄文少伯。

    就跟温崎方才一样,此时介子鸱亦低着头,满脸尴尬之色。

    也难怪,毕竟给他撑场子的文少伯,实在是太招摇了,叫了十几个胡人护卫来保护他,以至于一路上,沿途那些考子都用极其怪异的眼神看着他们,让介子鸱尴尬地无地自容。

    或许是巧合,文少伯与介子鸱兄弟俩,来到了温崎一行人大概两丈外。

    “胡人?”

    宗卫何苗惊讶地看着文少伯一行人。

    “是三川的奴隶吧?”朱桂猜测道,因为他看到了文少伯那些胡人护卫们脸上的烙迹,虽然淡化了,但仔细看还是能看出来。

    听了朱桂的话,何苗仔细看了看,随即猜测道:“看来是在三川得利的富商。”

    他俩正低声猜测着,冷不丁身旁传来一声冷哼,来自肃王府的家令绿儿大人的冷哼。

    原来,就在片刻前,文少伯做了与绿儿方才一样的事,拍着介子鸱的后背给这位义弟打气,鼓励他务必要争取夺得金榜头名的名次。

    这话被绿儿听到,绿儿立马就不乐意了。

    他本来对文少伯充满恶感,因为文少伯穿地实在是太骚包了,仿佛恨不得让全天下人都知道他多有钱似的,这在绿儿眼里简直就是大逆不道她家肃王殿下的衣饰,都没有如此贵重呢!

    想到这里,绿儿冷哼一声,对温崎说道:“赵崎(温崎假名),你这次要好好考明白么?务必要拿到头名……你跟某些自取其辱的人可不同。”

    正在鼓励义弟的文少伯闻言一愣,转过头去上下打量了一眼绿儿,撇了撇嘴,继续鼓励介子鸱说道:“介子,不用在意这种注定是丧家犬的狂吠,不会有人比你更有才华!”

    说罢,他又瞥了一眼绿儿,绿儿亦对他怒目而视。

    在旁,宗卫何苗与朱桂哭笑不得。

    而就在这时,夫子庙的门扉打开了,一名礼部官员捧着一卷名册走了出来,对照着名册喊道:“首场初试,点到名的考子入内,河东张贺、承匡周良……大梁赵崎、商水介子鸱……”

    听闻此言,温崎与介子鸱几乎是不约而同地,低着头紧步走向夫子庙的门口。

    倍感羞耻的他们,恨不得立刻离开这个地方。

    然而,在他们的背后,他们各自的亲友团正竭力为他们助威。

    “介子!记住,气势!气势!用气势压倒你的对手!”

    “赵崎,你要是考砸了,你就死定了!……唔,总之,努力!”

    ……

    不约而同地一个跄踉,介子鸱与温崎对视一眼,他们意外地发觉,从对方眼中亦能看到了一种名为羞耻的情绪。

    在这一瞬间,介子鸱与温崎成为了友人。(未完待续。。)

第1093章:初试(二)

    相同的尴尬境遇,使得温崎与介子鸱仿佛一下子就成了相知数十年的挚友,以至于在拿着考牌前往考场的途中,二人小声交谈起来。UU小说 www.uu234.com更新最快

    “方才那位……莫非是介子兄的兄长?”温崎用双手比划着,隐晦想表达类似骚包、张扬、炫富之类的含义。

    “生活所迫、生活所迫。”介子鸱颇有些尴尬地笑了笑。

    其实他心中是清楚的,他义兄文少伯之所以那样穿着,最初并非是为了炫富、也不是为了张扬,而是为了让人重视。

    想当初他们兄弟穿着普通去拜会一位交易对象时,对方穿着奢华而见他们兄弟穿地寒酸,本可谈成的交易最终一波三折,当时文少伯与介子鸱就意识到了人靠衣装马靠鞍这个道理。

    从那时候,文少伯便换了一副打扮,更让十几名胡人护卫前后簇拥,举手投足间无不表现出我很有钱、我非常有钱这个意思,以至于后来拜访的交易对方,一看文少伯的穿着,脸上就挂上了盛情,包括川雒联盟名下的那些部落族长们。

    当时,文少伯也强烈要求介子鸱换一身富丽奢华的衣饰,但介子鸱怎么也不习惯,于是就干脆假称文少伯的门客,反正与别人交易,一位账房先生是少不了的。

    生活所迫?

    温崎瞧了一眼介子鸱,没有从商经验的他,如何能够理解介子鸱的那一番。

    而此时,见温崎没有说话,介子鸱亦小声问道:“方才那位是……赵兄的夫人?”

    听了这话,温崎的脸顿时就黑了下来,甚至于脸上露出几许你别害我般的惶恐。

    想了想,温崎低声解释道:“在下目前在……唔,一户人家借食,那女子,是府上的家令。……再者,在下也不姓赵,而是姓温……唔,大致就是这样。”

    这位赵兄……不,这位温兄,看来有不少难言之隐啊。

    介子鸱颇感意外地看着温崎,作为读书人,他也知道借食是什么意思,就是指家中贫穷过不下去了,又不想放下读书人的面子出卖劳力赚钱,于是就暂投有钱人家,给那户人家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比如教授那户人家的子女念书,或者客串一下账房里的算账先生,半工半读,待等到朝廷再开考举的时候,就告辞那户人家再到大梁考取功名。

    似这等事,在大梁尤为普遍。

    而对于这位温姓学兄为何假称姓赵,介子鸱也没有细问,毕竟他看得出来温崎不想细说,因此也就没有追问。

    于是,他笑着说道:“那位妙龄女子竟非是赵兄的夫人,我瞧她对赵兄颇为关照啊。”

    一听这话,温崎就不由有些纠结。

    不可否认,绿儿是挺照顾他的,但这丫头唔,如今对方早已不能称之为丫头了,脾气尤其霸道、盛气凌人,虽符合肃王府家令,却不符合温崎的择偶标准。

    他温崎堂堂男儿汉,日后肯定是要迎娶一位温柔可人的夫人,哪能跟那个凶婆娘似的?

    “介子兄说笑了。”打了个哈哈,温崎便揭过了此事。

    一边聊一边走着,两人便来到了此次会试初轮考试的会场夫子庙内正庙前的空地。

    只见那块空地上,摆满了一张张的案几,粗略一数,怕是有近千张。

    而那些案几上,也刻着编号,方便学子们按照考牌上的编号顺应去寻找。

    “……”

    温崎的眼中闪过一丝惊讶之色。

    不同于介子鸱,这个地方温崎已来过两回,在他的记忆中,夫子庙庙内这片空地,曾经是一片平泥地,真正的考试场地应该在四周回字形的一整排的号房内,而不是在像这样的露天。

    “这是……水泥?”

    此时,身旁的介子鸱踩了踩脚下的硬如石头般的水泥地,惊讶地说道。

    听闻此言,温崎亦倍感意外地瞧了一眼这位刚刚相识的友人。

    是的,夫子庙内的泥地被水泥地所取代,这是他刚刚发现的。

    对于水泥,温崎并不陌生,毕竟前段时间他替肃王赵弘润管理商水邑时,当时商水邑内有不少土木水利工程都是用上了水泥的,当然了,商水邑的百姓则称唿为灰泥,可能还要加上不可思议作为前缀,因为水泥的本色是灰色的。

    然而,身边这位新结识的友人却能一口叫破水泥这个真正的名称,这让温崎立马刷新了对介子鸱的认识:此人,绝非是一名普通的考子。

    不过一联想到介子鸱那位穿着骚包的义兄文少伯,温崎立刻就释然了。

    毕竟文少伯的穿着打扮,可是比某位肃王更加考究、奢华,作为此人的兄弟,介子鸱怎么可能是一个寻常的念书人呢?

    想到这里,温崎心中释然,遂笑着对介子鸱说道:“介子兄,你我也入场吧?”

    “好。”介子鸱点点头。

    起初他俩还有些遗憾,遗憾于刚刚相识的友人立马就要分开,可没想到的是,可能是巧合使然,温崎的座位就在东侧首排的第四位,而介子鸱就排在他的身后。

    这让二人都很高兴,毕竟此刻考子们还未全部入场,靠西的座位几乎都还空着,因此,他们还有空闲再聊几句。

    “赵兄可听说了,此次的主考官,据说是那位肃王殿下。”

    介子鸱在言语中,透露出了他对肃王赵弘润的尊敬。

    然而,温崎早就知道了这事,甚至于,他知道的,比文少伯打听到的还要多,比如说肃王赵润不会现身于这场初轮的考试,以及正式考试的科目考题有一部分是肃王亲自拟定等等。

    此时的温崎,正打量着他的位置四邻,寻找着适合的目标。

    他知道,肃王赵润与礼部之所以设这次初试,就是考虑到会试名额扩增后,其中难免会有些滥竽充数的家伙。不可否认礼部审查考卷还是颇为严格的,可这事考子们却不知道,因此,难免会有些抱着碰碰运气的家伙,而这些人,就是温崎的目标。

    如何将那些胸无点墨的草包保送到正式考试,再助他们登上金榜,这就是温崎此次前来的唯一目的靠功名混仕途?在得罪了礼部后,他早就绝了这条心了。

    说白了,他就是来搅局的!

    记得一开始的时候,他也考虑过新相识的友人介子鸱,可温崎仔细观察了一下,他发现介子鸱从容自若,毫无心虚之色,很显然,这是一位饱读诗书的学子。

    甚至于温崎隐隐有种感觉:介子鸱的才华,比较他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

    于是,他将目光投向了左侧的座位。

    没想到,左侧那位考子在听到介子鸱的话后,居然主动转过头来与他们搭话了:“听说今年的考题,肃王殿下也曾参与草拟哟。……两位贤兄,在下何昕贤。”

    ……

    温崎的眼皮微微跳了跳,心中暗道:好嘛,挨到一个大才!

    何昕贤的名声,温崎又岂会不知,堂堂礼部侍郎何昱的长子,原中书令何相叙的孙子,名副其实的大梁豪门子弟。

    当然,这些只是何昕贤的出身,而才华,何昕贤亦不遑多让,他是洪德十六年的金榜第三名,洪德十九年的金榜第四名,如此前置位的名次,就连温崎自己都没有多少把握。

    为这等人才作弊?这是要被人耻笑的。

    嘴角抽搐了一下,温崎连忙回礼:“在下赵崎。”

    说完,他就对何昕贤避而远之了,毕竟何昕贤乃是礼部侍郎何昱的公子,而他温崎,与礼部是有恩怨的。

    而相比较温崎的冷淡,介子鸱倒是对何昕贤方才的那番话极敢感觉,惊喜地问道:“肃王殿下亲自草拟考题?”

    何昕贤连忙做了一个小声的手势,悄悄告诉介子鸱道:“不是这场,是正式会考的那场。”

    介子鸱兴奋地点了点头。

    而在何昕贤与介子鸱闲聊的时候,温崎正打量着坐在他前面的那位考子。

    忽然,他伸手轻轻点了点那位考子的后背,与对方打招唿:“贤兄怎么称唿?”

    坐在温崎前面的考子回过头来瞧了一眼温崎,微笑着说道:“华阳唐沮。”

    “在下赵崎。”温崎只感觉眼角有些抽搐。

    温崎记得这个人,那不是就三年前那场会试中,半途昏厥的那名考子么,据说是因为气血不足而昏厥,说简单点,此人是在考场半途中饿昏过去了。

    当然,倘若单单只是这样的话,并不值得温崎牢记此人的名字,关键在于,礼部尚书杜宥当时亲自去看望了此人,随后在经过一番交谈后,尚书杜宥对这个华阳唐沮颇为欣赏,遂收留唐沮在礼部当了一名书吏。

    能被礼部尚书杜宥看重的学子,想想也知道必定是饱学之士。

    苦也!

    温崎在心中哀嚎一声前座是华阳唐沮,后座是商水介子鸱,左座是大梁何昕贤,个个都是不需要他作弊帮忙就能登上金榜的饱学之士,要不要这样?!

    就在温崎暗自哀嚎之际,礼部尚书杜宥领着几名礼部官员来到了这里,见此,温崎赶忙低头。

    倒不是他畏惧礼部尚书杜宥,问题在于他的“大计”还未完胜,若是这会儿被杜宥看到,叫人将他赶了出去,岂不是让某位与他约好赌局的肃王殿下笑掉大牙?

    看来初试是没戏了……看正试吧。

    温崎在心中暗暗叹息道。(未完待续。。)

第1094章:久违的日常

    “初试应该开始了……”

    在肃王府的书房内,窗户旁,宗卫长卫骄瞧了眼窗外的天色,回头对赵弘润笑着说道:“殿下就一点也不担心么?……卑职是指,担心温先生。UU小说 www.uu234.com更新最快”

    此时,赵弘润正坐在书桌后,看着手中一份冶造局的呈文,闻言看了一眼卫骄,笑着说道:“温崎?担心他?你是指担心他在考场上作弊被人抓到,还是担心他发挥失误,首轮初试就被淘汰掉?”

    “当然是前者……唔,后者也保不准。”卫骄咧着嘴笑道。

    听了这话,赵弘润亦忍不住笑了起来。

    主仆二人当然知道,最近几日温崎被绿儿逼着在府里前院日夜苦读。

    一想到这事,赵弘润就感觉好笑,因为他书房里的藏书,有一部分是来自楚国的书籍,甚至于其中还有一些着重于寓教于乐的书籍,比如,借神鬼寓言规劝世人行善学好的书。

    这类书籍,对会试能有什么帮助么?

    根本没有!

    但绿儿却哪里懂得这些,她自己认得的字都不见得能有多少,于是,只要是书她都一股脑地借走,逼着温崎彻夜观阅、背诵,赵弘润相信温崎当时的心情是近乎崩溃的。

    就在赵弘润与卫骄幸灾乐祸般偷笑时,忽见书房门口传来几声轻轻的叩门声。

    出于角度问题,赵弘润的视线被一堵摆设有各种玉蟾、盆景等装饰的木架挡住,并没有看到书房外的人,但是卫骄却看到了,低声说道:“是小夫人。”

    赵弘润立马就得知了来人是谁,毕竟在府里能让卫骄用尊敬的口吻称唿为小夫人的,也就只有羊舌杏,因为这个女人一手撑起了整个肃王府数百人的开支。

    果然,在经过赵弘润的允许后,羊舌杏引着一名侍女来到了书房内室,在盈盈行礼之后,轻声说道:“夫君这些日子辛苦了,妾身熬了一锅鸡汤,给夫君补补身子……”

    说着,她从侍女手中的托盘中端起一只扣着盖子的碗,走到赵弘润身边。

    见此,卫骄咧了咧嘴,识相地退出了书房。

    而那名侍女也识趣地离开了,使得书房内,就只剩下赵弘润与羊舌杏二人。

    “夫君请趁热喝吧,凉了就……”刚说到这,羊舌杏忽然看到赵弘润手中那份冶造局的呈文,虽不知具体是什么,但也明白自家夫君此刻怕是有事,连忙改口说道:“妾身打搅夫君了,妾身这就离去。”

    说着,她将手中的那碗汤放在书桌旁就要离去。

    见此,赵弘润不由地苦笑起来。

    要知道,他与羊舌杏相识已有五六年,按理来说,这五六年的时间足够不熟悉的两人彼此变得熟悉,但遗憾的是,由于赵弘润在这五六年的时间里多半领兵出征在外,以至于羊舌杏在看到他时,仍难免会有些生疏与畏惧。

    这并非说笑,整整五六年的时间,赵弘润最起码有七成的时间不在大梁,也正因为这样,他一个劲被急切想要抱孙子的沈淑妃数落。

    这不,过年期间赵弘润还刚刚被沈淑妃给数落了一回:明明已经有了苏姑娘、乌娜、芈姜、羊舌杏四位红颜知己,可若干年过去了,这四位妾室的肚子丝毫不见动静。

    更让沈淑妃不能理解的是,芈姜与羊舌杏被肃王府的人喊了几年的夫人,居然至今还是处子之身,这让沈淑妃当时恨不得传个御医来给大儿子诊断一下,看看是否有隐疾什么的。

    回想起当时的情景,赵弘润只能摇头叹息:那真是一场灾难!

    “不用急着走,为夫也没什么事。”赵弘润温柔地说道。

    听闻此言,羊舌杏不由地眼睛一亮,怯生生地说道:“那……妾身伺候夫君喝汤?”

    赵弘润微微一笑,挪了挪屁股,留出半个位置,随即拍了拍座位。

    见此,羊舌杏脸上闪过一丝羞涩,小心翼翼地坐在那半边椅子上,随即端着汤碗,用调羹舀了一勺,红唇微启轻轻吹了吹,随即送到赵弘润嘴边,待看到后者将其喝下时,她脸上顿时露出了心满意足的笑容。

    那碗鸡汤,其实并没有多少,与饭碗差不多大小,倘若赵弘润自己喝的话,其实端着碗一口就能喝光,但因为羊舌杏一调羹一调羹地喂他,以至于喝了足足一炷香的工夫。

    而在此期间,赵弘润静静地看着羊舌杏。

    五六年前,那个年仅十四岁却在半夜抖抖索索、满脸惊恐偷偷爬到他床上的小丫头,如今已长得亭亭玉立、温柔娇媚,而不可思议的是,这个看似柔弱的女子,实则却是肃王府的半边天。

    正是因为王府里有羊舌杏在,赵弘润才能放心地率军南征北战,所谓的贤内助,大抵如此。

    而在赵弘润打量羊舌杏的时候,羊舌杏亦时不时偷偷观瞧赵弘润,后者的目光,让她的俏脸逐渐出现了几分红晕,使得她更添几分娇媚。

    曾几何时,年仅十四岁的她初次碰到身边的这个男人,当时她懵懂无知,且不知男女之事,只因为他俩在床上睡了一宿就算是夫妻,因此后来时时以肃王的妾室自居。

    后来她岁数逐渐大了,似苏姑娘、乌娜等过来人认为可以对她透露一些房事的时候,她这才羞愤地发现,自己当初的举动是何等的好笑所谓夫妻房事,根本就不是似她原先以为的那样。

    而更让她感到尴尬的是,每回到皇宫向婆婆沈淑妃问安时,那位婆婆总要隐晦地询问她,问她的肚子有没有什么动静。

    她尚且是处子之身,能有什么动静?!

    在这一点上,她对赵弘润这位夫君是有些怨言的,每年出征在外的日子比在大梁的日子要多得多,甚至于就算是在大梁,他家夫君时而也夜不归宿,忙碌于冶造局的事。

    这样算下来,其实真正与她们这些女眷在一起的日子,着实不多,可能一年到头加起来,也就只有二三十日的光景。

    不过她也明白,其实并不是只有她一人着急,府里的女眷们,谁心里不着急呢?

    尤其是每当婆婆沈淑妃有意无意地抱怨,说什么宫里哪位后妃当奶奶了,那位皇子又生了一个儿子或女儿了,暂时不说别人,至少羊舌杏心中是不好受的。

    不过今年,那位婆婆已经对她们这些儿媳下了死命令,无论如何,那位婆婆都要看到她们这些儿媳的肚子有所动静。

    可是具体怎么做咧?

    羊舌杏去询问了两位作为过来人的姐姐,即苏姑娘与乌娜。

    苏姑娘面子薄,尴尬半天都没有透露什么有用的,而乌娜这位三川族女子则豪爽地多,拉着羊舌杏对她灌输了一些经验,总结下来其实就是两个字勾引。

    记得当时,乌娜很得意地讲述她当年与赵弘润滚羊皮毯的过程,听得羊舌杏一愣一愣的。

    因为似这种主动送上门的勾引方式,她当年也尝试过,只不过当时赵弘润嫌她年纪小,把她给哄骗住了而已。

    当然,这不是关键,关键在于,当初她年纪小,懵懂无知,可如今,她怎么好意思像乌娜所说的那样,半夜爬到男人的床上去呢?虽说这个男人是她的夫婿。

    不过,不这样做的话,什么时候才能轮到她呢?

    “想什么呢?”

    见羊舌杏面色通红,赵弘润疑惑地问道。

    “呀?”被赵弘润打断了思绪,羊舌杏惊唿一声,如梦初醒的她放下手中的汤碗,双手捧着灼热的面颊,羞涩地说不出话来她哪好意思把乌娜教她的那些说出口。

    “夫君,这是什么呀?”聪颖的她,无师自通地学会了转移话题,指着书桌上那份冶造局的呈文问道。

    听闻此言,赵弘润脸上露出几许苦笑之色,说道:“这是冶造局的陈宕送来的呈文。”

    不得不说,冶造局主事陈宕这次命人送来的呈文很关键,他在文中指出了一个非常尖锐的问题。

    对于陈宕,赵弘润的印象是非常深刻的,此人老实巴交,但非常可靠,是典型的务实的官员,跟冶造署署长王甫那种八面玲珑的人截然不同。

    因此,赵弘润才会让陈宕负责总督建造那四条官道的事,毕竟博浪沙河港的建设已经形成了模式,不需要再让陈宕这样有能力的官员时时刻刻盯着。

    而在接手督建四条官道的大工程后,陈宕就立刻送上呈文,在赵弘润的计划中提出了一个非常尖锐的问题:耗铁。

    毕竟根据赵弘润的原本计划,轨道马车的那两条直道,都是要选用铁材的,因为在赵弘润看来,铁轨比木轨坚固可靠。

    然而,陈宕却在呈文中给赵弘润计算了一下建造四条轨道所需要的耗铁,其数目大致可以武装二十万左右的军队。

    于是赵弘润一下子就懵了,因为他此前设计的马车轨道,就算是往返的双向轨道,其实也只需要四条铁轨,于是他就想当然地认为耗铁问题可以接受。

    没想到陈宕却通过清楚的计算使赵弘润明白,选用铁材所谓轨道的材料,这个消耗魏国负担不起确切地说,不是负担不起,而是不值得。

    毕竟建造四条轨道的铁,可以用来武装二十万魏**队,相信就算是赵弘润也会选择后者。

    注:其实不是主角没想到,而是作者考虑不周,直到有热情书友查找资料后,作者这才发现出了一个严重的问题。唔,反正主角大事精明、小事煳涂,就让他背锅吧。(未完待续。。)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8318/ 第一时间欣赏大魏宫廷最新章节! 作者:贱宗首席弟子所写的《大魏宫廷》为转载作品,大魏宫廷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大魏宫廷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大魏宫廷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大魏宫廷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大魏宫廷介绍:
生作大魏皇子,
愿当盛世闲王。
志在偎红倚翠犬马声色,
胸怀家国百姓社稷安危。
若兄贤,若弟明,
尔为人王吾偷闲。
若尔不能使国强,
吾来登基做帝王!
————弘润《你不行我上》
大魏宫廷已经完结,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大魏宫廷,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大魏宫廷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