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言情小说中华大抗战TXT下载中华大抗战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中华大抗战全文阅读

作者:江山多娇     中华大抗战txt下载     中华大抗战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136章 李宗仁会见韩复榘

    1937年10月1日,国民政府军委会令第3集团军总司令兼山东省主席韩复榘抽调部队在黄河南岸布防,韩却采取敷衍态度。10月6日,军委会再次令韩复榘以主力进出沧县,策应第1集团军反攻石家庄,而韩复榘仍拒不执行。

    10月16日,最高统帅部任命李宗仁为第五战区司令长官,韩复榘为副司令长官;长官部设于徐州。10月20日,国民政府军委会决定津浦线作战均由第五战区负责指挥。

    同日,蒋介石命令第五战区确保山东要地,以现在前方之部队担任守备东海县、青岛及胶东半岛海岸,并阻击津浦路南下日军,以后方部队集结于徐州、商丘一带地区,策应前方部队之作战。

    根据上述命令,第3集团军令第29师、第74师及鲁北各游击队分别向陵县、德县、平原附近日军攻击。24日,第29师向凤凰店及其南北地区日军发起进攻。日军在飞机大炮配合下,凭借城垣工事顽抗。第29师将士前赴后继,营长宋好义指挥冲锋时不幸牺牲,其他官兵伤亡三百余人。

    25日拂晓,第29师再次发起进攻,与日军激战竟日,将凤凰店街市东南角占领。此时,敌援军一千余人赶到。第29师撤出战斗,向临邑方向转移。

    11月8日,军委会电复韩复榘:桂军原在徐州部队已经调防,其后续部队集中前线尚需时日,司令长官李宗仁在南京尚有重要任务,一时难来前方,津浦方面尚非决战之时,望先派有力部队实行游击,与第1集团军行动互相呼应,并努力破坏铁路牵制敌人。若能恢复德县,则于我国在国际上之活动更为有利。

    当晚,韩复榘决定先驱逐临邑、陵县附近之敌,再向德县推进,并令在临邑的第29师竭力阻止当面日军南进,以待后续部队增援。

    11日拂晓,日军向临邑发起攻击。守军第29师英勇抵抗,营长马寿轩率部数次出击,重伤不退。12日,进入临邑地区日军已达五千余人。其主力向临邑城郊逼进,至17时,已接近城垣。13日,日军大炮猛轰临邑城垣,城墙多处被轰塌。日军以坦克开路,步兵紧随其后,由缺口处突入城中。敌我展开巷战。守军伤亡惨重,从东关撤出。

    黄昏时,第29师接到韩复榘命令:“第29师即刻设法与敌脱离,经邢家渡向黄河南岸转进,渡河后乘火车输送至兖州集结整顿。”该师两个旅立即南撤,临邑落入敌手。

    11月12日,李宗仁出席南京军事会议后,乘车赴徐州上任。李宗仁对战区参谋长徐祖诒说:“为促使韩复榘副长官坚决抗日,我想亲赴济南拜见。”

    徐祖诒说:“很有必要。你应督促韩副长官,加强津浦路北段防御。”

    李宗仁点点头:“明天一早,我就出发。”

    第二天,李宗仁来到济南第3集团军总部,见到了韩复榘。

    韩复榘说:“李长官,一路辛苦了。我与你第一次见面,有失远迎,赔罪,赔罪!”

    李宗仁说:“韩老兄不必客气。”

    韩复榘:“李长官,人家都说我老韩性子粗,算他娘的说对了。我有人有枪,指挥着千军万马,就是他娘的腰粗气壮嘛!”

    李宗仁笑道:“养兵千日,用兵一时,韩总司令拥有十多万大军,人强马壮,如今全国抗战正激,是您建勋立功的时候了!”

    “是的,是的。”韩复榘说:“李长官,你认为,他娘的小日本会南进吗?”

    李宗仁说:“据来自南洋的情报,日军将来必定南进无疑,这不仅是国际间的利害问题,也是国内问题发展的必然后果。到那时,美国则会出兵与日本作战,我国抗战就有了转机。当前我国抗战的重点是以空间换取时间,以待世界局势的变化。我们如果泄气了,投降了,就永远做日本的奴隶了,那就是炎黄子孙的千古罪人。所以,我送韩总司令一句话,叫做‘识时务者为俊杰’!”

    韩复榘连连点头:“李长官说的对,小日本在中国是兔子尾巴长不了。抗战是有前途的,做汉奸属他娘的土地佬儿,当不得!”

    李宗仁:“韩总司令,眼下你我的头等要务,是加强津浦路南北两段防御,阻止日军南北对进,会攻我国江淮军事要地徐州地区。”

    韩复榘:“是的,是的。请李长官放心,我韩某一定尽力而为。”

    李宗仁起立握住韩的手:“拜托了。”

第137章 韩复榘抗命擅自撤退

    12月18日,日军参谋本部下令第2军攻击济南。23日日军顺利渡过黄河,向济南进击。

    韩复榘闻讯,对蒋伯诚(蒋介石派驻济南督战的国民政府总参议)说:“北线日军已过黄河,我军没有重炮难以固守。我已决定放弃济南,等中央增援再反攻。”

    蒋伯诚一听大惊失色:“这怎么行?日军仅有千余人渡过黄河,韩总司令辖四个军十多万人马,只要决意抵抗,日军是打不进山东的,岂能一枪不发,拱手把千里领土让给敌人?这事万万不行。还是请示委员长之后,再作决定吧!”

    韩复榘冷笑一声说:“来不及了!中央百万大军,都丢了国都南京,放弃一个山东,又有啥了不起?”

    蒋伯诚怒声道:“这情况不一样嘛!”

    “怎么他娘的不一样?”韩复榘嚷道:“南京只是受到上海一线日军的威胁就丢了,而我现在是面临日军南北两路夹击,再不撤,老子就让日军包了‘饺子’了!”

    说罢,他气哼哼地收拾起皮包,率领护兵走出第3集团军总部。

    第二天,韩复榘便收拾行装,携带家眷和大小官员,分乘火车、汽车,大规模地南撤,下午抵达泰安暂息。

    蒋介石得到蒋伯诚报告,极为震惊,即电令韩复榘:“务必死守黄河,决不可放弃济南。”

    韩复榘看完电报,随手扔到桌子底下。

    韩复榘到泰安后,蒋介石又发急电:“你千万不可放弃济南。”

    韩复榘“哼”了一声,嚷道:“老子已到泰安了,看你能把我怎么样!”

    12月28日,韩复榘又乘车南撤,经兖州转济宁。

    李宗仁又来急电:“你部务必死守泰安。”

    韩复榘回电:“南京失守,何守泰安?”

    1938年1月6日,李宗仁又急电韩复榘:“查运河为鲁省最后堡垒,汶上、济宁又为运河前方最要点,汶、济不支,运河不守,则不仅鲁省全陷,且陇海被断,徐、郑均危,北方大局将更不易收拾,务请于运河之线竭力支持,固守汶、济两点,以为运河屏障。”

    韩复榘接此电令,仍令其第20师、第22师南撤。最后一直退至鲁西单县、曹县一带,才停止后撤。不到十天时间,韩复榘竟将津浦路扔掉了三四百里。

    12月23日,日军渡过黄河。26日占领济南。1938年1月10日,占领青岛。

    津浦告急!全国哗然!

    李宗仁愤怒地说:“这个混蛋韩复榘,我看是不要命了!”

    他遂将此事电告统帅部。

    蒋介石怒气冲冲地说:“韩复榘身为战区副司令,辖四个军十多万人马,但为了保存实力,置国家民族利益而不顾,对北线日军进攻毫无抵抗,不到十天,竟将津浦路扔掉三四百里。是可忍孰不可忍!”

    他拿出几封电报,对何应钦、白崇禧、陈诚等人说:“这是冯玉祥、蒋伯诚、李宗仁等人来的电报,你们看怎么办好?”

    军委政训部部长陈诚说:“我看只能杀!”

    白崇禧说:“韩复榘这样目无军令,擅自撤退,若不加以制裁,军纪必然荡然,士气必然丧失,参加抗战的180多个师及40多个旅,必然无法指挥!”

    蒋介石对何应钦说:“敬之,你叫雨农(戴笠的字)来吧。”

    何应钦:“好。”

第138章 国民政府整饬军纪

    南京失陷后,国民政府迁都重庆,大本营和中央各部在武汉办公。1937年12月下旬,蒋介石在武汉召开最高国防会议,研究抗战方略。会议厅里坐满了军政要员。

    蒋介石说:“此次抗战开始至今,我前线将士伤亡总数已达三十万以上,人民生命财产之损失,更是不计其数。牺牲之重,损失之惨,实为中国有史以来抵御外侮所罕见。……敌人侵略中国有两途:一曰鲸吞,一曰蚕食。今者逞其暴力陷我南京,继此必愈强凶焰,遂行其征服整个中国之野心,对于中国之为鲸蚕,而非蚕食,已由事实证明。今大祸当前,不容反顾,惟有向前迈进。如果中途屈服,即是自取灭亡,永无复兴之望……”

    蒋介石义愤填膺,声音悲壮地说:“日本在北面占领了东北、天津、北平,现在又在南面占了上海、南京,下一步目标,必然是从平津一路向南打,以南京一路向北打,打通津浦线,使南北连成一线。解除了中间的威胁后,再兴兵西进,南下武汉,迫我屈服。因此,我们要下决心,在津浦线南北两段死堵日军,在徐州一带形成坚固阵地,对日军顽强抗击……”

    经过半年抗战,总结了华北、淞沪、南京作战的教训,开始转变战略指导,由单纯固守阵地、据点,进行死拼的战役持久,改为以空间换取时间的战略持久。

    蒋介石在《我军退出南京告国民书》中说:“中国持久抗战,其最后决胜之中心,不但不在南京,而且不在各大城市,而实寄于全国之乡村与广大强固之民心。”

    李宗仁说:“我们抗战的战略重点,便是以空间换取时间。”在此思想基础上,军委会于12月13日拟定了“以确保武汉为核心”,进行持久抗战的《作战计划》。

    1938年1月11日。蒋介石在开封召开第一、第五战区高级军官会议,全国各战区司令长官及师以上将领出席。蒋介石作了《抗战检讨与必胜要诀》的讲话。在总结挫败原因时,指出国民政府军队12个缺点,其中着重批评了高级将领,认为“军纪荡然为第一大罪恶。”

    那天傍晚,韩复榘乘坐一辆小汽车来到省府大门前。下车后,见各路将领说笑着往里走。刘峙笑嘻嘻地同韩复榘打招呼:“恭喜韩司令驾到!”韩复榘听了洋洋得意。

    刘峙走近韩复榘:“韩司令,听说你开会时问过:‘人员到齐了没有?没到的举手’,到底有没有这回事?”

    韩复榘哈哈大笑,反问道:“刘老兄,我听说你曾讲过,这毒气分为三种:一是毒气,二是毒瓦斯,三是瓦斯气,这是不是真的?”

    刘峙笑道:“彼此彼此,英雄所见略同嘛!”

    两人说笑着走进门厅,只见右侧“副官处”门上贴着通知:“奉委座谕:今晚高级军事会议,为慎重起见,所有到会将领,不可携带武器入场,应将随身自卫武器,暂教副官处保管,给予临时收据,会议完毕后,凭收据取回。”

    韩复榘看了通知,心想:过去出席高级军事会议,可以携带自卫武器入场,这次为啥就不准呢?他正迟疑,只见刘峙和其他将领,都从腰间掏出手枪交给了副官处,他不便再问,即照此办理。然后和刘峙一起走进会议厅。

第139章 韩复榘罪责难逃

    会议厅已坐满了高级将领。韩复榘和刘峙刚并肩入座。蒋介石身穿草绿色戎装,扎着武装带,腰挂佩剑,面容严肃冷峻地走进来。众将领“刷”地一齐起立敬礼。蒋介石点头挥手,大家坐下。

    何应钦宣布:“现在,请委员长讲话,大家欢迎!”

    大家鼓掌后,蒋介石脱下军帽,打开公文包取出一本《步兵操典》,举起这本书问:“谁带《步兵操典》了?”

    没人回答。只有白崇禧一人举起这本书,别人都没带。

    蒋介石说:“在被俘的敌人身上,发现他们带有《步兵操典》,而我们的将领带这本书的却很少,可见我们不重视战时军事训练教育,以后大家要重视,随身带着《步兵操典》。

    韩复榘点了点头。

    蒋介石说:“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今天全民抗战,军人守土杀敌,更是义不容辞。目前,我们的战略是什么?简单明了地讲,就是东面我们要保住津浦路,北面要保住道清路,来巩固武汉的核心基础。所以,津浦、道清两路,我们无论如何要拼死固守,决不容许敌人侵犯!总结检查抗战以来屡遭挫败之原因,固然甚多,但是将领缺乏牺牲精神,缺乏敌忾心,缺乏坚决自信,以及不遵军令,军纪荡然,是主要之原因。有些高级将领,怀着保存实力的卑鄙心理,置国家存亡民族生死而不顾,对敌人之进攻毫不抵抗,违抗军令,望风退却,带着部队在不到十天内,竟然后撤几百里,把大片国土拱手让给敌寇。这是对国家民族犯下的弥天大罪!是可忍,孰不可忍!”

    将领们静静地目不斜视地聆听蒋介石的训话。

    韩复榘听着慢慢低下了头。

    突然,蒋介石威严冷峻的目光盯住韩复榘,怒气冲冲地问:“我问韩主席,你不放一枪,从山东黄河北岸,一再往后撤退,继而放弃济南、泰安,使后方动摇,这个责任由谁负担?”

    蒋介石厉声质问,使韩复榘怒火烧心,暗暗骂道:“好一个蒋介石,终于拿老子开刀了!老子也不是吃素的!”

    他腾地站起来,瞪着眼毫不客气地回敬道:“丢掉山东,部下应该负责;可是丢掉南京,又该谁负责呢?”

    将领们见韩复榘厉声指责蒋介石,无不目瞪口呆,为之惊愕。

    蒋介石怒不可遏,一拍桌子,正颜厉色地说:“现在我问的是山东,不是南京!南京丢失,自有人负责!”

    韩复榘正想反驳,身旁的刘峙拉住他的手说:“嗨,向方,向方,委座正在冒火时候,你这是何必呢?走,走,走,先到我办公室里休息一下吧!”

    不由分说,拉着韩复榘从会议厅边门走了出来。

    “咱们到我那里去,有什么话谈开就好了嘛!”刘峙一摆手,一辆小汽车开到跟前:“向方,这是我的车子,请上车吧!”韩复榘先上了车。

    刘峙关上车门:“向方,你先走吧,我到会场打个招呼,立刻就来。”转身走了。

    刘峙走进会议厅,对蒋介石做了个手势。

    蒋介石严肃地宣布:“韩复榘目无中央,违抗军令,不遵法度,擅自撤退,失地误国,军委会已下令将其撤职,逮捕法办!任命孙桐萱升任第3集团军总司令,第15军军长曹福林任津浦路前敌总指挥!”会场响起热烈掌声。

第140章 韩复榘被枪决

    1938年1月20日,国民政府军委会明令嘉奖抗战牺牲的郝梦龄军长、佟麟阁副军长,并撤职查办、枪决处死41名作战不力的旅长以上将领,给予保存实力、怠于作战的军官极大震慑,前方士气为之一振。

    1月21日,高级军事法庭对韩复榘进行秘密审判。何应钦任审判长、鹿钟麟、何成濬是审判官,贾焕臣为军法官。韩复榘被带上法庭。

    何应钦问韩:“你不遵命令,擅自撤退,在山东强索民捐,侵吞公款,搜缴民枪,强迫鲁民购买**,这些罪行已经查实,你有何话可以申辩?”韩复榘冷笑无言。

    鹿钟麟又问韩:“你有什么话说?”韩复榘不理睬。

    何应钦见韩如此骄横,怒声道:“把犯人韩复榘压下去!”

    韩复榘被两名宪兵带走。

    1月24日7时,韩复榘在囚室内正写家书。

    看守进来说:“何审判长找你谈话,跟我走吧。”

    韩复榘以为事情有了转机,心中暗喜。他走到楼梯半腰,猛然发现院子里布满了荷枪实弹的宪兵和哨兵,他立刻感到气氛不对,眉头一皱说:“唔,我脚上的鞋小,有些挤脚,我回去换双鞋再来。”

    韩复榘刚转身迈出一步,站在楼梯边上的那个看守,掏出手枪朝他的头部“砰砰”两枪。

    韩复榘气哼哼地说:“你!……”话没说完,一排子弹射来,他倒在楼梯上。

    韩复榘头部中两弹,身上中五弹,躺在血泊中。时年48岁。

    十分钟后,蒋介石闻报只说了一句话:“他是二级上将,不应打他的头部嘛。”

    第二天《中央日报》发表了这个消息,全国为之震惊。这对那些消极避战的国民党将领来说,确是一个警告,确使抗日阵营中精神为之一振。

    1月28日,《新闻报》评论说:“中国自抗战以来,死法虽然不同,我国已死了不少抗日将领,赵登禹、佟麟阁、郝梦龄之死,人人为之掉泪,朱耀华之死,尚有人为之惋惜,李服膺之死,亦尚有人为之代抱不平,只有‘青天草包’韩复榘之死,都认为是罪有应得的。”

第141章 淮河阻击战

    1938年1月15日,南线日军第13师团由滁县沿津浦路向北进攻,中国守军以运动防御逐次退守池河西岸,日军占领明光。1月26日,“华北方面军”命令第13师团“歼灭凤阳、蚌埠附近之敌”,第13师团遂即分兵三路向北进攻:东路军从明光渡池河,沿津浦路向蚌埠进攻;中路军从滁县出发,在池河镇渡池河,由总铺向蚌埠进攻;西路军从全椒出发,在大桥镇附近渡池河,攻占定远,掩护并策应东路军、中路军作战。

    中国守军第31军按李宗仁命令,将主力西撤至蚌埠西淮南铁路一带,待命侧击北进之敌,以一部兵力在淮河、池河之间进行逐次抗击。经七天激战后,三路日军先后突破池河防线,进至西岸。东路日军于28日渡过池河,2月1日攻占临淮关,2日占领蚌埠;中路日军于29日渡过池河,2日占领凤阳;西路日军于28日渡过池河,2日占领定远。中**队全部退至淮河北岸,为阻止日军渡河,并将淮河铁桥炸毁。至此淮河阻击战开始了。

    淮河北岸守军主力部队,是奉李宗仁之令刚从青岛开来的第51军,军长于学忠。第51军是中**队中资格最老的部队之一,富有作战经验。此次淮河作战,于学忠第51军担负主力阻击任务,该军两个师守卫淮河北岸的临淮关至小蚌埠之线长达几十公里的河防。

    2月2日,日军七八百人,在飞机大炮掩护下,企图从临淮关强渡淮河,一举夺取淮北。守军第114师第340旅英勇抵抗,激战四小时,日军未能得逞,只得退回南岸。第二天,临淮关以西、蚌埠以东日军两千多人,在飞机大炮掩护下,乘民船和橡皮艇又一次强渡淮河。第114师再次英勇抵抗,将日军击毙在河里三四百人。此后日军多次在此强渡,均被击退。

    2月10日拂晓,日军几千人向第114师的防线发动大规模进攻,战斗异常激烈。一部日军曾攻占北岸大堤,军长于学忠亲临前线指挥,士气大振。师长牟中衍令第340旅组织反击,守军与敌浴血肉搏一整天,将丢失阵地夺回,渡河日军全被歼灭。

    但是日军不甘失败。第二天,日军步兵与炮、空协同作战,后续部队渡过淮河,占据了从临淮关至黄坡子等部分阵地。守军乘敌人立足未稳,几次大举反击。第114师伤亡两千余人,终因兵力火力不足,无力恢复及守住河岸阵地,被迫撤至沫河口、年家庙之线。夜间,向淝水河附近之河集、新马桥之线转移。

第142章 日军退回淮南

    与此同时,淮河北岸小蚌埠战斗也很激烈。2月8日,日军先以飞机、大炮猛轰北岸守军113师的阵地,将河岸防御工事全部摧毁。随后千余日军在炮火掩护下,乘民船和汽艇实施强渡。守军顽强抵抗,两次击退渡河日军。当晚23时,日军又进行夜间强渡,一度登上北岸,攻占了小蚌埠镇。

    第113师师长周光烈令第337旅反击,激战至9日1时,恢复了阵地。10日拂晓,日军再次发动大规模强渡进攻,经几小时激战,上午10时,渡河日军攻占了小蚌埠镇。师长周光烈指挥部队向日军多次冲击,反复拼杀。第337旅窦光殿旅长命令:“不到战死,没有我的命令,决不准后退!”

    该旅官兵抱定必死的决心,同日军展开几次惨烈的肉搏,消灭日军五百多人。张儒彬团誓死不退,全团高唱《义勇军进行曲》冲进敌阵,与日军展开肉搏。张儒彬团长左腿负重伤,仍大声鼓励战士们:“弟兄们,在津浦南段牺牲,虽死犹荣,一息尚存,就要决战到底!”

    双方反复争夺多次,小蚌埠终于被日军占领。战至傍晚,枪声停息了,全团仅有一人生还!12日,日军占领了临淮关、蚌埠等地。

    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闻讯,不禁为之一惊。他赶紧带着参谋长徐祖诒来到前沿阵地,登上一处高地,俯视着淮河。只见宽阔的河面上,湍急的河水滚滚东流。

    李宗仁举起望远镜,望着远处的原野村庄、战火硝烟,轻声说:“淮河是徐州南面最后一道屏障了,不能丢啊!”

    徐祖诒说:“德公,看来淮河一线只靠于学忠一个军来防守,实在是兵力单薄啊!”

    李宗仁说:“是啊,当务之急,是火速增调援兵,加强淮河防务!”

    徐祖诒问:“援兵,调谁呢?”

    李宗仁果断地说:“西北军名将——张自忠!”

    2月13日,李宗仁将刚转隶五战区的张自忠第59军调来,接替了第51军防地。第51军撤至西寺坡车站一带休整。

    16日,张自忠指挥第59军向火星庙、新桥方面日军发起猛烈攻击。新锐之师锐不可挡。日军抵抗不住第59军猛攻,向曹老集溃逃。第59军紧追不舍,一直追至曹老集、胡家口之线。17日,一举攻下曹老集。尔后又向淮河北岸日军发动全线进攻,势如破竹所向披靡。经第59军连日打击,淮河北岸日军伤亡2,500多人,阵脚大乱。

    李宗仁抓住时机,命令第31军由淮南铁路向上窑、凤阳,令新隶属五战区的第21集团军第7军由合肥向明光、定远分别实施侧击;同时要求空军支援,轰炸蚌埠、临淮关之敌,迫使日军将已渡淮北的主力撤回淮南,以加强蚌埠及津浦路防守。

    张自忠乘机命令第180师和第38师各组成一个加强团,向小蚌埠之敌实施反击,于20日收复小蚌埠。迫使淮河以北日军全部撤回淮河以南。

    同日,李宗仁按蒋介石指示,电令张自忠即调赴临城待命。津浦路南段仍由于学忠第51军防守,暂时与日军隔淮河对峙。至此淮河阻击战结束。

第143章 鲁西反击战

    1938年1月1日,华北方面军第2军渡过黄河南进。第10师团于1月1日占领肥城、泰安,4日占兖州、曲阜,6日占邹县,11日占济宁。日海军陆战队于1月10日攻占青岛,第5师团于19日进入青岛担任警备任务。

    2月上旬,中日两军在蚌埠地区淮河南岸进行激战时,津浦路北线日军乘机南下。中国第五战区遵照军委会意图,采取以攻为守战术,于2月6日命令第3集团军向济宁、第22集团军向邹县、第3军团向蒙阴发动攻势。第3集团军代总司令孙桐萱接受命令后,即以主力进攻济宁;以一部进攻汶上,尔后向济宁、兖州间实施侧击,策应主力作战。以阻止日军沿津浦路南下并确保陇海铁路安全。

    孙桐萱于2月10日命令,第55军由金乡向济宁南关之敌进攻;命令第12军第22师由定陶经巨野、嘉祥迂回至济宁以北地区,尔后向济宁北门进攻,协同第55军收复济宁城;命令第81军对汶上之敌进行袭扰。规定2月12日拂晓到达进攻出发地点,12日开始攻城。

    第22师师长谷良民作出部署:以第64旅为主攻部队,第66旅为预备队,随师部控制于运河西岸。12日拂晓前,第128团和129团秘密配置于济宁北关两侧,旅部推进至兴文镇。根据侦知情况,本来预定天亮后小分队化装居民入城,控制城门,里应外合歼灭城内日军。但日军已有觉察,当天城东、西、北门均未开。

    第64旅旅长时同然急令北关两个团改为攀城强攻。12日22时开始用长梯子多路同时攀城进攻,伤亡甚重。后在西北城角击塌一段城墙,约有九个连从缺口处突入。城内日军以猛烈火力封锁了缺口,然后向入城部队发起围攻。敌我在城内北大街及城西北隅关帝庙一带展开激烈巷战,逐屋争夺,浴血肉搏。

    入城部队孤军奋战,血战一昼夜,至14日拂晓,九个连勇士全部壮烈牺牲!在城北的第64旅残部,13日23时接到孙桐萱令其向运河西岸撤退命令,由第66旅接应,用民船渡过运河到达西岸。掩护撤退的后卫营损失较大,营长战死;第66旅旅长薛明亮负伤。

    第81师于12日夜开始进攻汶上城,一度攻入北关,受到日军猛烈炮火袭击,伤亡甚重。由于济宁方面第64旅已撤回运河西岸,第81师也主动撤至开河镇附近,沿运河之线防守。

    2月17日,日军第2军参谋长铃木率道按照司令官的意图,指示第10师团和第8师团于20日开始向运河防线中**队发起进攻。经五日战斗,25日日军突破运河防线,26日攻占嘉祥。尔后日军留一部兵力防守,主力集结于济宁。

    第3集团军逐次抗击后,撤至巨野、独山镇、大义集、孟家屯、相里集之线防守。第3集团军顽强抵抗,使鲁西战局转危为安。

    蒋介石十分高兴,特意让军委会致电嘉勉。

第144章 日军攻占汤头

    第3集团军向济宁、汶上进攻的同时,第22集团军也开始向邹县之敌进攻。邹县日军是第10师团第33旅团第63联队,有一个大队在两下店占领前哨阵地。

    2月14日,第125师第737旅以第746团、配属地方抗日红枪会数百人担任主攻,以第745团占领铁路及郭村进行掩护。第746团第3营对两下店实施夜袭。两次袭击,均被日军击退。

    16日下午,第746团又以第1、第2营实施强攻,以第3营为预备队。经激烈战斗,于傍晚冲入村中,占领了两座楼房。但在日军猛烈火力袭击下伤亡过半,被迫于拂晓前突围,退至郭山。17日14时,两下店日军开始反击。反复争夺后,第737旅于18日退至香城、普阳山一线,与日军对峙。

    奉命深入敌后的第575团,在当地抗日武装配合下,于2月11日进至曲阜以南九龙山一带。14日,在邹县至曲阜公路两侧小薛庄附近,先后以伏击战消灭了两批日军,击毁汽车四辆,击毙日军第10师团少将军官一名、士兵30余人。

    15日,日军由曲阜、邹县对进合击。第575团东撤至邹县约16公里的田黄镇,尔后返回滕县防地,归还建制。庞炳勋第3军团于2月上旬从海州调至临沂布防。日军第5师团于1月4日攻占蒙阴、沂水,10日攻占潍县。同日日本海军登陆占领青岛。此时诸城也被日军占领。第3军团未能实施攻势作战,即构筑工事,向蒙阴、沂水、诸城方向警戒。

    2月21日,日军第5师团依照军参谋长指令,派第21旅团(坂本支队)由潍县南下进攻莒县。当时莒县地区仅有刘震东的第一游击队及沈鸿烈的海军陆战队,兵力不足。第五战区遂令第40军派兵支援。

    庞炳勋即令第115旅前去支援,该旅26日到达时,莒县已于23日失守,刘震东牺牲,海军陆战队已转移至高里附近。日军坂本支队正西进准备进攻临沂。27日,坂本支队向第115旅发起进攻。激战两日,第115旅伤亡惨重,于29日下午后撤,3月2日退至相公庄休整。日军追击前进,3月5日攻占汤头。

    当日军继续向白塔主阵地进攻时,遭到守军第39师坚决抗击,由左右两翼向敌后迂回。日军被迫退回汤头,两军暂时形成对峙。

第145章 川军徐州整补

    徐州第五战区长官部。司令长官李宗仁正伏案办公,参谋长徐祖诒领着第22集团军总司令邓锡侯和副总司令孙震进来。

    “欢迎,欢迎!我代表第五战区全体弟兄,真诚地欢迎川军将士们到来!”李宗仁热情地紧握邓、孙二位的手。徐祖诒给他们泡上了茶水。四人落座后,

    邓锡侯面带愧色地说:“李长官,我们是没人要的角色,你肯要我们到第五战区来,真是德高望重、感恩不尽啊!今后,李长官有啥吩咐只管说,我们绝对服从命令!”

    李宗仁点点头。徐祖诒不解地问:“川军素来强悍,为何成为没人要的角色?”

    邓锡侯说:“说来话长:从1937年9月起,川军先后组织了12个军30万人出川抗日。我和孙震率领第22集团军共四万多人,过潼关,渡黄河,在太原加入了第二战区战斗行列,在武器弹药奇缺,军需给养不济的情况下,在晋东南地区与日军周旋了四十多天,损失惨重,伤亡过半。只因随大军撤退时,途径晋军一座军械库,我军几个士兵破门而入,拿了点枪支弹药,山西‘土皇帝’阎锡山闻讯大怒,硬把我军驱逐出第二战区……”

    2月上旬,李宗仁接到了军委副总参谋长白崇禧的电话。

    “德公,”白崇禧语调柔和地说:“委员长想给第五战区增加点人,你要不要啊?”

    李宗仁说:“要!健生兄,打仗没有人哪行?人少也不行。我现在是‘韩信将兵,多多益善’哪!”

    白崇禧:“那么,把邓锡侯和孙震率领的川军给你,要不要呢?”

    “要!”李宗仁十分爽快。

    白崇禧:“德公,那可是连阎锡山、程潜都不要的烂部队啊!作战能力可能要差点。”

    “他们不要我要!”李宗仁说:“只要打日本,再烂的部队我也要!当年诸葛亮扎草人还能当疑兵呢,他们总要比草人好些吧?”

    就这样,邓锡侯和孙震率领的川军,由第二战区调到了第五战区。

    李宗仁问邓锡侯:“现在,你们部队情况怎么样?”

    邓锡侯说:“经过晋东南战斗后,部队在山西离石、赵城一带进行整编,现在全集团军只有八个团,总兵力不过两万多人。”

    李宗仁叹道:“伤亡两万多人。你们为中华民族的生存抗击日寇,付出了沉重代价,理当受到奖赏!”

    李宗仁又问:“你们还有什么困难,需要我代为解决?”

    邓、孙异口同声:“枪械太差,子弹太少。”

    “我立即电呈军委会,请求拨发。”李宗仁说:“你们先在徐州抓紧补充武器装备,然后开赴山东滕县以北地区布防,阻止日军矶谷师团南下。出发之日,我要亲自给官兵训话。”

    “是!”邓锡侯、孙震正视着李宗仁,行了军礼,告辞了。

第146章 川军开赴战场

    一个月后,第22集团军在徐州整补完毕。全军官兵列队在徐州郊外练兵场上,等待李宗仁前来训话。一辆绿色吉普车在练兵场停下。全副戎装的李宗仁从车上下来,迈着大步雄赳赳地走上司令台。邓锡侯、孙震紧随其后。全军官兵肃立,向李宗仁致敬。

    李宗仁走近台子中央的麦克风前,扫视全军将士,然后说道:“川军弟兄们,我是从广西到徐州的,你们是从四川到徐州的。我是坐飞机来的,可你们呢?完全是靠自己的两条腿,走出了剑阁,渡过了黄河,跨进了长城,现在南下到了徐州。为了抗日,你们一路上流血牺牲,吃尽了千辛万苦。因此,本长官在此,首先向你们表示衷心的钦佩和热诚的慰问!……”

    暴风雨般的掌声,把李宗仁的声音打断了。

    掌声停息后,李宗仁接着说:“川军兄弟们,打仗靠什么?不是靠什么牌子,不是靠什么名声,而是靠顽强的、高昂的士气,靠有我无敌的勇气。本战区绝大多数部队都是人们所说的杂牌军,连本长官也是一个货真价实的杂牌官,而且论牌子并不响亮。但是在战火中,是没有什么王牌和杂牌之分的。弟兄们都是从四川来的,一定知道当年诸葛亮率川军抗击司马懿的故事。想当初,川军与挟天子以令诸侯的魏军相比,当然算得上是‘杂牌军’了,可是在抗击魏军中却大显神威。

    第一次出师北伐,诸葛亮率领川军从祁山杀出来,陇西的天水、南安、安定三郡,立即反魏降蜀,魏将姜维也投降了诸葛亮。第二次北伐,诸葛亮轻而易举地收复了兵家必争之地陈仓,并杀死魏将王双。第三次北伐,川军攻下了和蜀国相邻的武都、阴平两郡,打败了魏将郭淮的大军,吓得魏军统帅病了七天没起床呀!第四次北伐,诸葛亮亲自设计了‘木牛’、‘流马’,还发明了一种了不起的武器‘连弩’,把魏军一批又一批射倒在阵地前,仅卤城一战,就杀死魏军三千,夺得铠甲五千套,司马懿差一点成了川军的俘虏。从此,魏、蜀、吴三国多年没发生过大的战争。由此可见,川军的骁勇善战,早已青史留名!”

    李宗仁顿了顿,高声说:“川军弟兄们,在当前这场关系国家命运和民族生存的抗日战争中,我希望你们效仿先贤,英勇作战,不怕牺牲,杀敌报国,在战火中成为一支威震敌胆的王牌军,写出川军历史上最光辉的一页!”

    “哗……”长时间山呼海啸般的掌声。……

    掌声停息后,邓锡侯问:“李长官,部队可以出发了吗?”李宗仁点点头。

    邓锡侯目视大军威严地命令:“全军注意,分四路纵队,出发!”

    顿时,响起雄壮的军号声,震耳的鞭炮声,激昂的口号声,军旗招展,全军将士们精神抖擞、迈着雄健的步伐,跨上抗日战场。

    邓锡侯:“李长官,我们要走了,你还有什么要吩咐?”

    李宗仁说:“根据最新情报,日军板垣、矶谷两个师团,正从济南沿铁路南进,以台儿庄为会师目标,策应津浦路南线日军,企图合攻徐州。我们的鲁南保卫战,已进入紧急阶段,你们应乘板垣、矶谷两师团尚未达到临城、滕县之机,迅速部署部队,构筑工事,准备迎击南犯日军,为保卫战略要地徐州争取时间。腾县是鲁南重镇,你们打算派哪个师防守?”

    孙震说:“第41军122师王铭章部,该师历来勇猛善战。去年10月在晋东娘子关战斗中,甚为英勇顽强,连对川军很不感兴趣的阎锡山,也认为‘122师英勇善战,殊堪嘉奖’!……”

    李宗仁笑道:“好!就派王铭章师守卫滕县!”

第147章 日军进攻滕县

    1938年2月,因为津浦线南路日军受阻于淮河一线,日本大本营不得不调整战略计划,改由北路日军担任主攻。第一步,以矶谷廉介的第10师团为右翼,沿津浦线南下,直逼滕县;以号称“铁军”的板垣的第5师团为左翼,从青岛出发,由青沂公路大举进逼鲁南军事重镇临沂。第二步,两支“铁军”会师台儿庄,而后合力攻取徐州。

    日军第10师团于2月间组建了以第33旅团为基干的濑谷支队。支队部设在兖州。3月8日,师团长矶谷廉介命令濑谷支队做好进攻准备,以便“在适当时机击灭津浦线之敌”。并要求该支队“以主力攻击时,须先进入滕县附近界河一带,尔后按当时情况,期望能一举攻至滕县南面地区”。3月10日,第10师团长矶谷命令濑谷支队开始向滕县地区进攻。

    第22集团军由徐州北上驻进山东临城不久,川康绥靖主任刘湘病逝,邓锡侯回川接任此职,孙震便升任第22集团军总司令。总司令部设在临城。

    为将日军阻止于滕县以北地区,3月10日前后,孙震调整部署:第45军第125师第375旅主力在界河东西之线,第373旅主力在普阳山,第127师主力在龙山地区。将控制在临城地区的总预备队第122师师部及第364旅移驻滕县;将第124师师部也由利国驿移驻滕县,并任命第122师师长王铭章为第41军前线总指挥,统一指挥第122师和第124师。

    王铭章上任后,将第122师第364旅部署在滕县城北的沙河镇一带构筑阵地,加强正面纵深防御;令第366旅进出至滕县东北的平邑、城前,掩护第45军第一线阵地右侧翼。

    3月13日,日军第5师团长板垣征四郎,在师团部宴请第10师团长矶谷廉介。桌上摆着美酒佳肴,两人边饮边谈。

    板垣端着酒杯笑嘻嘻地说:“矶谷君,你率第10师团从泰安南下后,攻兖州、占曲埠、夺济南、取邹县,直至滕县,可谓所向披靡,势如破竹,第10师团是真正的‘皇军之花’,天下无敌啊!佩服,佩服!今敝人特备小菜薄酒,聊表祝贺。”

    矶谷端着酒杯乐呵呵地说:“板垣君过奖了!谢谢你的厚意!”

    两人对饮,然后吃了口小菜。

    矶谷说:“板垣君,不瞒你说,本师团只因中国第五战区韩复榘总司令,畏惧皇军神威,不敢抵抗,率部望风而逃,接连后退,才使本师团乘此良机,不战而胜,连取多城,直驰滕县城下,此非本师团天下无敌,乃是天助我也!”

    板垣说:“矶谷君,太谦虚了!第10师团屡战屡胜,战功赫赫,士气旺盛,以我之见,你部攻下滕县后,应一鼓作气,直捣台儿庄,再攻取徐州,打乱中国第五战区总司令李宗仁的防御部署。有了你右路军攻无不克,我左路军就可以喘喘气,先把临沂一带的中**队抛在一边,待我们胜利回师时,再聚歼他们不是更好吗?”

    矶谷心里骂道:“这小子真诡啊!”却笑着说:“板垣君,我知道,第5师团不久前在平型关被八路军115师咬了一口,但无伤元气嘛,何必如此谨慎小心,裹足不前呢?”

    板垣:“用中国话来说,只有大意吃亏,没有小心上当嘛,前车之鉴,不得不防嘛!”

    “哈哈,板垣君多虑了!”矶谷说:“你的提议固然很好,不过本师团面前有孙震22集团军,还有后续部队汤恩伯第20军团,要势如破竹地打下台儿庄和徐州,谈何容易?”

    板垣说:“汤恩伯军团是蒋介石嫡系部队,未必愿意为李宗仁打硬仗,李宗仁也不见得能指挥得动。矶谷君,就目前战局,你到底何时拿下滕县?”

    矶谷:“如果汤恩伯军团不参战,我保证两天之内,从明天起至3月16日拿下滕县!”

    板垣高兴地又倒了两杯酒,与矶谷一齐端杯,相视而笑:“来,为矶谷君第10师团3月16日占领滕县,干杯!”两人一饮而尽。

第148章 滕县外围战斗

    3月14日拂晓,日军濑谷支队在飞机大炮战车掩护下,从两下店开始向中**队阵地进攻,很快突破了石墙、下看埠、白石山及香城等前进阵地,进至深井、界河、普阳山及龙山等主阵地以北之线。第22集团军第一线各部队,依托既设工事顽强抗击。日军猛攻竟日,中国守军虽伤亡甚众,但阵地依然未动。

    14日上午,孙震和李副官研讨防务问题。

    孙震问李副官:“你认为,我们能守得住滕县吗?”

    李副官说:“只要第一线阵地界河、龙山、普阳山不丢,敌人在短时间内是很难攻下滕县的。”

    孙震:“假如第一线丢了呢?”

    李副官:“那就难说了。”

    孙震说:“眼下恰逢月明如昼,我军很可能日夜遭受敌机轰炸,造成增援补给困难,这是其一。鲁南、苏北地势开阔,津浦铁路纵贯南北,并有与铁路平行的公路,这对敌人机械化部队及炮兵运动十分有利,敌人能以绝对优势火力压倒我军,这是其二。藤县一带为沙质泥土,无法构筑坚固防御工事,这种地形易攻难守,这是其三。因此,我认为,这一仗对我们来说,可用四个字概括:凶多吉少。”

    李副官点点头。两人沉默。突然电话铃响了。孙震立刻拿起话筒。

    电话是122师师长王铭章打来的:“报告总司令,日军步兵、骑兵万余人,大炮20多门,坦克20多辆,飞机30多架,已向我军正面界河阵地和龙山、普阳山阵地猛烈进攻……”

    孙震问:“滕县怎么样?”

    “滕县东关附近村庄听到枪声,敌军已开始向腾县东关我警戒部队进攻,滕县右后侧也发现敌军,滕县已处在敌军包围之中。”

    “王师长,”孙震说:“我现在正式转告你,几分钟前,李司令长官刚给我来过电话,他要我们不惜一切代价,死守滕县。他还告诉我,蒋委员长已调汤恩伯军团前来增援我们。”

    “好!希望汤军团快一点到达。请总司令转告李长官,我王铭章决心死守滕县,不惜任何牺牲,以报国家!”

    孙震:“好,我马上去滕县视察。”

    孙震与李副官来到滕县西关电灯厂第122师师部。

    孙震一见王铭章,马上就说:“王师长,快说,眼下战况怎么样?”

    王铭章说:“据前方一线阵地报告,今天拂晓,有敌机五架,在我阵地上空盘旋很久,投下轻型炸弹数枚,随后,大约三千六百多名日军,在飞机、战车掩护下,分四路向黄山、普阳山、界河、石墙等地进犯,重点指向黄山。在敌机炮火猛烈轰炸及敌军猛烈进攻下,黄山阵地被突破,我守军将士全部牺牲。防守石墙的我军也伤亡很大,不得不退守季寨、大山、小山之线。”

    王铭章顿了顿,接着说:“更为令人担心的是,突破黄山的敌军,接着进攻我军金山、张庄、九山庄、王府庄等阵地。我军英勇抵抗,阵地仍在我军手中。于是敌人改变战略,自龙山、普阳山,我军右侧进入我军阵地后方。并有大批迂回部队,自龙山、前后枣庄进攻柳泉庄,截断了滕县至界河的公路,我军界河正面阵地被包围,现前后受敌,战斗异常激烈。战况不容乐观啊!”

    王铭章讲完,屋内一片沉寂。

    14日中午,日军继续由正面进攻并加强了两翼攻势,企图迂回到主阵地侧后。右翼龙山阵地有第127师主力防守,局势尚稳定;左翼深井方面守军第370旅兵力单薄,形势危急。

    王铭章急调滕县城中仅有的一支战斗部队——第124师372旅至深井以南的池头集建立第二道防线,以掩护深井第370旅之后背,并加强纵深防御能力。

    14日下午,孙震与李副官在王铭章陪同下,来到滕县城北沙河镇,召集师、旅、团长和幕僚开会。

    孙震说:“弟兄们,诸位指挥官们!我这次来,主要是向你们传达,第五战区李司令长官转来的蒋委员长电令。电令内容是:第41军王铭章部,务必固守滕县城三日,迟滞敌军,以待后方陇海铁路转运增援兵力,巩固战略要地徐州。我们必须坚决执行委员长命令。各师、旅、团要立即调整部署,加强工事,以全力不惜一切代价,甚至流尽最后一滴血,死守滕县城三天。只要能拖住敌人三天,我们就能争取时间,就可能让友军在台儿庄和徐州一带,给敌人准备一个深深的、走向自我毁灭的陷阱,我军就可能取得很大的胜利!”

    孙震严肃地说:“王师长,一句话,你们一定要竭全力死守滕县城,坚持时间,等待增援。大战临头,这副重担就交给你啦!望你部将士不负全军之重托!”

    王铭章“啪”地起立,大声道:“请孙总司令放心,我122师全体官兵保证做到:受命不辱,临危不苟,负伤不退,被俘不屈!愿为国家命运、民族存亡,流尽最后一滴血,誓与滕县城共存亡!”

    “好样的,不负男儿七尺之躯!”孙震与王铭章紧紧握手。在场将士士气大振。

    为加强城防力量,王铭章即令城前第366旅速回援滕县;令第364旅炸毁铁路大桥,留一个营防守北沙河,一个营防守城西洪町,其余撤入城内;令临城第41军特务营赶赴滕县。

第149章 日军遭到惨败

    15日拂晓,日军在大炮坦克掩护下,继续向滕县城外正面守军主阵地——界河镇发起猛攻。守军第45军125师375旅官兵英勇抵抗,机枪步枪、迫击炮、手榴弹一齐射击,火光闪闪,硝烟弥漫,枪炮声阵阵传来。界河阵地守军指挥所里,第125师375旅745团团长姚超伦正在接电话。副官和传令兵站在他身边,随时准备传达。

    姚超伦手握话筒,对于一切报告都以同样的回答:“坚守阵地,死死坚守住!要节约子弹、手榴弹!让敌人走近了,先用机枪扫射,再用手榴弹轰炸!……”

    电话不停地向他报告:“报告团长,普阳山之敌,在用低态势向我阵地推进!”

    “报告团长,敌人已分两路绕过香城,向我后方阵地和滕县方向进攻!”

    “报告团长,敌人向龙山脚下迂回,把我军预备队打垮了!”……

    姚超伦不停地鼓励他们:“不要怕,等待时机反击,失去的阵地还可以夺回来的!……”

    激战仍在继续……

    与此同时,日军向第125师373旅防守的普阳山阵地发起进攻。守军顽强抵抗。三门迫击炮一齐向日军射击,一颗颗炮弹在敌群中爆炸,火光闪耀,烟尘飞扬,敌人死伤无数,却依然疯狂地冲锋。待他们接近阵地时,守军机枪步枪、手榴弹一齐射击,一连打退了敌人四次冲锋。半小时后,敌人第五次冲锋开始了。

    敌人这次来的全是骑兵,离守军阵地尚有三千米远。炮兵连长就大声命令:“迫击炮!做好准备,等敌人骑兵靠近些再发射!”他对身边的一个排长说:“他娘的,老子的迫击炮要是再多几门,射程能在两千米之外,非叫小日本来一千死八百!”

    敌人骑兵离守军阵地不到一千米了。炮兵连长一声命令:“开炮!”三门迫击炮同时发射,大显神威。一颗颗炮弹在敌人骑兵中爆炸,烟尘滚滚。一匹匹战马嘶叫着倒在血泊中;一个个敌人滚下马来或伤或亡。未落马者仓惶奔逃而去。敌人骑兵被击退了。

    第127师防守的龙山阵地,同样遭到日军猛烈攻击。守军顽强抵抗。因为武器简陋,没有山炮和野炮,无法形成强大火力,在日军优势火力猛攻下,守军伤亡惨重。激战中,守军有一个营全部壮烈牺牲。日军曾一度占领了半个山头。守军顽强反击。

    山腰上,敌我展开激烈的肉搏战:刀枪的撞击声、喊杀声和惨叫声,响遍山野。一片片鲜血,一具具尸体遍布山岗。拼杀一个多小时,守军一个连又全部牺牲了。这时守军援军赶到,轻重机枪猛烈扫射。日军伤亡无数,余生者仓惶撤退了。

    15日上午。日军飞机对北沙河守军阵地猛烈轰炸,火光冲天,硝烟弥漫。第33旅团长濑谷启少将站在一块高地上挥舞着指挥刀,命令日军向守军冲锋。十多辆坦克上火炮喷射着火舌,一排排日兵紧随坦克后面手握钢枪,呐喊着冲向守军阵地。

    守军第122师364旅127团长张宣武手端着冲锋枪,命令道:“弟兄们,打!狠狠地打!”顿时,枪炮声大作,全团官兵冲出战壕,拼死搏杀日军。一瞬间,阵地前,尸体累累,血流遍地。日军十多辆坦克向守军冲来。

    张宣武命令:“爆炸队立即行动,把敌人坦克炸掉!”

    敌坦克冲进了埋伏圈,浅埋地表的集束手榴弹3捆、5捆、7捆、10捆的被逐次引爆。“轰!轰!轰!……”接连不断的几声巨响,四辆敌坦克接连被炸毁,敌坦克不敢再前进了。

    突然一名满脸血迹的守军士兵从壕沟里冲出来,腰间捆着八颗手榴弹,他拉开一根引线向敌坦克跑去。“轰!”地一声巨响,一辆敌坦克和三个日兵一起飞上了天。

    “勇士啊!中国好汉!”濑谷旅团长惊叫一声,然后下令:“撤退!立刻撤退!”

    日军又被打退了。

第150章 日军改变战术

    15日中午,日军第10师团长矶谷廉介召开作战会议。

    “中国通”矶谷廉介说:“和中**队激战了一天,我军虽然突破了香城、下石埠、白山、黄山等敌军阵地,但由于敌军顽强抵抗,我军损失惨重,界河、龙山、北沙河等敌军阵地却没能突破。你们说,下一步,我们该怎么办?”

    第33旅团团长濑谷启说:“师团长,为减少无谓的牺牲,和争取时间,我建议,立即放弃攻击中**队正面阵地,实行迂回战术,绕到敌军第一线乃至第二线阵地后方去,出其不意地攻占具有重大战略意义的目标——滕县!”

    矶谷问:“为什么?”

    濑谷说:“因为据我观察,敌军正面防线很宽广,到处都是空隙,如果选好突进地点,趁着傍晚时机,利用坦克和骑兵,避开敌军锋芒,绕到其侧后,将敌军前方第一道、第二道防线隔断,使其失去作用,造成敌军事实上的‘不战而败’!”

    矶谷点了点头,问:“诸位有何不同意见?”没人说话。

    “中国通”矶谷笑道:“嗯,濑谷君所言正和我意。中国古代大军事家孙子就曾主张‘不战而屈人之兵’,不打便能降服你的对手,这是高层次战略。就这么办!立即改变战术,派一部炮兵继续向敌军北沙河阵地猛轰,大部队向敌军后方迂回。兵贵神速!以24小时不停地飞进速度,迅速逼近滕县!”

    两小时后,日军以数十门山炮、迫击炮向北沙河中国守军阵地猛轰,以三千多人迂回到守军第一线阵地龙山、普阳山一带侧后,力图对守军实施围歼;又以千余人切断了滕县至界河的公路;另以三千多人从济宁出动,向深井的守军第124师370旅进攻。

    与此同时,日军调遣万余人由龙山以东的延翼,向南实施大迂回,迅速向滕县进击。

    15日下午,枪炮声暂时稀落了。防守界河阵地的745团团长姚超伦,走出指挥所察看阵地。突然一颗炮弹飞来,在姚超伦附近爆炸了,弹片击伤他的腿部。姚超伦被抬进指挥所包扎后,李副官递来了望远镜:“团长,你瞧,好像有情况!”

    姚超伦挣扎着站起来,举起望远镜观看:只见约有一个旅团敌人,向滕县方向行动。先头以骑兵搜索,飞机低空侦察,然后坦克开路,随即步兵跟进;吉普车在前,大卡车在后,气势汹汹地向前开进。

    姚超伦对李副官说:“快把这些情况向上级报告!”

    李副官立即要通师部电话:“报告师长!敌人正向滕县攻进,总兵力约有……”

    突然“咔嚓”一声电话断了。

    姚超伦气愤地说:“他娘的,一定是后方电话线被敌人切断了!”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8560/ 第一时间欣赏中华大抗战最新章节! 作者:江山多娇所写的《中华大抗战》为转载作品,中华大抗战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中华大抗战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中华大抗战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中华大抗战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中华大抗战介绍:
该书重点记述了从1937年7月至1945年8月,这八年抗日战争中,中共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在华北、华中等广阔的敌后战场,所进行的英勇顽强、机智灵活的游击战争,给侵华日军以重大打击,有力地配合了正面战场作战,为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 同时记述了国民党军在正面战场,所进行的时间最长、规模最大、最为激烈的淞沪、徐州、武汉、长沙、太原、滇缅等会战的主要战斗情景;正面战场中国军队付出了重大牺牲,涌现出众多奋勇杀敌、为国捐躯、忠魂撼天地,光辉照千秋的民族英雄! 国共两党两军和全国人民,团结御侮、共赴国难,在盟国支援下,经过八年浴血苦战,终于取得了抗日战争最后胜利!中华大抗战已经完结,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中华大抗战,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中华大抗战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