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言情小说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TXT下载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全文阅读

作者:孤独麦客     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txt下载     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二百八十七章 圣菲,指日而克!(二)

    天空下起了淅淅沥沥的小雨,这让常开胜暗自呸了一声。马上要进攻了老天爷你突然给我来这么一出,也真够晦气的!

    炮兵兄弟们手忙脚乱地给火炮阵地布设防雨棚,西班牙人的火炮已经三三两两地开火了,随军的军校实习参谋们仔细记下了敌人火炮的方位——基本都是一些民房,然后交给炮兵连长。

    火炮口径与射程的优势这个时候就体现出来了。在东岸人布设的炮兵阵地上,西班牙人的小口径青铜火炮很难进行有效打击。即便偶尔有一些长管加农炮能够攻击到这里,但打过来的铁弹也是强弩之末了,再加上这里是松软的河岸泥土地,且还下着小雨,这些炮弹只是在地上稍稍滚了几下就丧失了动能。要不是直接命中的话,是很难对东岸人造成什么伤害的。到现在为止,西班牙人已经打了好几轮火炮,东岸方只有两名倒霉的民兵被火炮擦中,造成了一死一伤,伤亡微乎其微。

    东岸炮兵们很快也做好了发射的准备,在常开胜的命令下,三个炮兵连24门火炮次第开火,如同雨点般密集的炮弹射向了圣菲城内。参谋们给出的敌炮兵所在方位是重点打击对象,因此仅仅两轮过后,西班牙人就有一门火炮被命中,当场损毁。

    “这就是大炮的威力!”指挥整个炮战的独立野战炮兵第1连连长孙闻咧嘴笑着说道。他是个坚定的大炮兵主义分子,主张战场上的步兵、骑兵、工兵等兵种都必须无条件为炮兵服务,一切以大炮为核心,因为炮兵是战争之神。

    呼啸的炮战还在继续,虽然被打得东躲西藏,但西班牙炮兵们并未认输。相反。他们两发如有神助的运气弹直接击毁了一门东岸8磅炮的炮车,并造成三名独立野炮第二连士兵的伤亡。这让孙闻气得七窍生烟,但又无可奈何。

    炮战持续到上午十点钟,西班牙人又损毁了两门火炮。至此。他们仅有一门8磅炮还能够开火了。火炮数量比1:23,这样悬殊的对比使得西班牙人心惊肉跳。大家也许都会被从天而降的炮弹一一砸成肉酱吧?

    西班牙人显然不愿意见到这样的情况出现。很快,大约一千名瓜拉尼人从圣菲城的街道内冲了出来,他们在粗粗整完队列后,便呐喊着冲向了东岸大军的阵地。这些人手里拿着的大部分都是冷兵器。在这个雨天,他们原本装备着的少量火绳枪在野战中跟烧火棍没什么区别,那还不如使用木矛、刺剑呢。

    常开胜看到这些瓜拉尼人发起冲击后,立刻就猜到了西班牙人的用意。他们是想趁着雨天潮湿的气候,用充满宗教热情的瓜拉尼炮灰来消耗东岸人的实力。这是他们唯一的方法了,因为再被东岸人的炮兵这么肆无忌惮地轰下去,整座城市早晚会变成一片废墟。那样他们还打什么打?直接就被埋废墟底下了。

    看到西班牙人出招后,常开胜立刻也做出了应对措施。陆军第1连240名火枪手带着枪弹冲进了炮兵的遮雨棚内,他们将在这里对远远冲过来的瓜拉尼人进行射击。而陆军第101连、第103连以及大约一千名民兵全部给枪上了刺刀,穿着步兵胸甲的他们排成紧密的队形。静静等待着瓜拉尼人的到来。至于陆军第106连以及六百名来自罗恰县的民兵,他们则在码头区域待命,作为战役的总预备队。

    “砰!砰!砰!”即便雨天潮湿,但躲在遮雨棚下的陆军第1连依然有接近六成的发火绿,冲锋的瓜拉尼人阵中四五十人无声无息地倒了下去,但更多的人依旧在毫不犹豫地向前冲锋。一些小口径的4磅炮也仗着灵活的优势迅速调转炮口,朝那些涌动的瓜拉尼人潮开火,飞射而出的实心铁球、爆炸弹甚至链弹在人群中制造了恐怖的杀伤,更多的瓜拉尼人惨叫一声后跌倒在地,身后的人从他们身上践踏而过,继续前冲。

    陆军第101连、103连以及民兵共1500人此时面容肃然地齐吼一声“万胜”,毅然决然地迎上了瓜拉尼人冲过来的方向。他们首先将步枪平举,轮番后退发射完枪膛里的子弹后,便在激昂的《胜利属于陆军》进行曲中挺着刺刀冲了上去。而在他们两侧,骑兵第1连、第2连的兄弟们已经翻身骑上了马匹,虽然圣菲城外空间不大,且土地湿滑、松软,不适合骑兵冲击,但这时候他们也不会坐视步兵与敌人进行厮杀,他们决定发挥自己的一份力量,在关键时刻投入作战,瞬间击破这帮胆大妄为的瓜拉尼人。

    “咔咔”声连响,锋利的东岸41年式钢制刺刀与瓜拉尼人的军刀、木矛展开了激烈的碰撞,双方的阵列线也狠狠地撞在一起。瓜拉尼人出发时一共有上千人,路途中经过火枪、大炮的洗礼后,冲到东岸阵前的大概就只有六百多人了。六百多无任何防具、且组织度相当一般的瓜拉尼人,如何能够顶得住数量多达一千五百人、身着步兵胸甲、手持上了刺刀的步枪肩并肩冲过来的东岸军队?

    所以他们一开始就被狠狠地撞了回去。东岸陆军的步枪加上刺刀后长度达到了恐怖的1.75米,瓜拉尼人的木矛、军刀若是没击中敌人要害,那么他们毫无遮护的胸膛很快就会被两把以上的刺刀同时刺入。

    惨叫声此起彼伏,但大多是瓜拉尼人的。他们的木矛根本击不穿高强度的弧面钢甲,而对方的刺刀却能轻易穿透自己的身体,所以他们在一个照面的瞬间就被击溃了。两翼的东岸民兵们渐渐围拢了过来,试图包围这支小看了东岸陆军冷兵器搏斗能力的部队,他们似乎不打算放任何一个敌人活着回去。

    骑兵这时候也动了起来。其中第1连、第2连从两翼缓缓包抄了过来,轻易截住了少量成功脱离战斗中心,意欲逃回圣菲城的瓜拉尼土兵。他们缓缓控制着马速,以确保自己不会在湿滑松软的河边泥地上摔倒,每当遇到一个逃窜的瓜拉尼人,他们上去便是一刀。锋利的刀刃轻易地划过敌人的身体,轻松地就如同切开滑嫩的豆腐一般。骑兵第3连110名官兵则紧紧注视着圣菲方向,防止敌人再度派出援兵。若是出现那样的情况,那么正在待命的陆军第106连以及六百名来自罗洽县的民兵就要被派上阵了。

    西班牙人终究没再派援军,也许瓜拉尼人的溃败使得他们也很是震惊,他们似乎没预料到一千名在他们看来非常“勇猛”的野蛮人居然败得如此之快、如此之干净彻底,这完全出乎了他们的预料。

    厮杀声、呐喊声渐渐小了下去,最后的百余名瓜拉尼人被东岸人围拢在了中心。他们的脸上挂着恐惧绝望的神情,细密的雨丝模糊了他们的双眼,遍布伤痕的躯体在微微颤抖,他们已陷入了绝境。

    即便是狂热而又充满勇气的教徒,在陷入绝境的时候依然是会恐惧的啊!

    雨点继续打在战场上,被无数人践踏过的泥地上到处积满了水坑,有的里面是浑浊的雨水,而有的里面则是血红色的鲜血。被踩成了一片烂泥的土地黑色中夹杂着鲜红,偶尔还能看到一些人体器官的碎片,让人看了直欲作呕。

    “子弹是笨蛋,刺刀是好汉!杀!”带队的101连副连长寿道士一晃刺刀上的水珠,大吼一声冲了上去。紧跟在他身后的是无数把明晃晃的刺刀,大家呼喊着口号,用最恶毒的咒语咒骂着敌人,然后将锋利的刺刀递进敌人的身体。

    战斗很快就结束了,最后的瓜拉尼人也倒在了泥地上,变成了失去生命力的尸体。温热的鲜血从伤口内汩汩流出,在地上形成了大片刺眼的血泊。

    快速消灭了这股瓜拉尼人后,战场上一时有些寂静。西班牙人似乎还没有从震惊中缓过神来,而东岸人则需要稍稍平复一下自己的心绪。

    不过炮兵兄弟们依旧没有闲着,他们一刻不停地将炮弹输送到圣菲城内,在最后击毁了西班牙人仅剩的那门小炮后,常开胜一声令下,命令陆军士兵们配合着炮兵,开始对那帮龟缩在圣菲城内拉普拉塔步兵团的懦夫们发起最后的攻势。

    接下来的战斗是乏善可陈的,无非就是东岸人用火炮不厌其烦地一间间摧毁西班牙人据守的房屋。他们甚至都懒得和西班牙人进行近距离的火枪对射,而是集中使用大量的火炮进行洗地,逐屋清除街道上的房屋。

    西班牙人实在无法应付这种攻势,在坚持到天黑后,他们趁着夜色撤出了圣菲城,慌忙向北方进行逃窜。在将三个骑兵连全部派出进行有限度的追击后,常开胜带领主力部队进驻了半个城区已成为废墟的圣菲城。

第二百八十八章 集中护航(一)

    “奏乐!”随着载誉而归的海军第一舰队官兵们踏上东方港军用码头,军乐队立刻奏起了欢快的音乐。即便对这种大排场颇为不喜,但陆铭中校却不能扫了大家的一番心意,因此他将满腹心事埋进了心底,摆出一副笑容,乐呵呵地接受军部和执委会一干官员们的祝贺。

    “此番陆海联合攻击布宜诺斯艾利斯港,消灭敌拉普拉塔舰队,击沉敌舰五艘、俘虏敌旗舰以下三艘、海军官兵近两百人,战果辉煌,堪称建国以来海战战果最大的一次胜利。陆司令,此战缜密策划、指挥自若,当居首功。”代理全国武装力量总参谋长的陆军部长廖猛紧紧握住陆铭的双手,一脸热情地说道。

    “廖参谋长谬赞了,此战全赖将士用命。尤其是攻夺炮台的陆军士兵,他们不计伤亡地夺取了西班牙人炮台,并调转炮口轰击军港,使得西班牙人阵脚大乱、两舰搁浅,抱团前冲之势也被从上游飘下来的纵火船打散。故我实在不敢觍居首功,廖参谋长当能理解。”陆铭轻轻抽出手,摇头笑着说道。

    “陆司令真是谦虚。”廖猛略有些尴尬地一笑,然后说道:“反正如今西班牙人的舰队已经覆灭,我军船只可纵横拉普拉塔河一带,无人能挡。下一步我们就可以调集重兵,彻底占领包括亚松森在内的整个拉普拉塔地区,进而威胁西班牙人在波托西的银矿。”

    “开启战争容易,结束战争难啊。”陆铭此时脸上已经没有了敷衍的笑容,只见他叹着气说道:“西班牙人的战争潜力远胜我国。他们在旧大陆有四百余万人口;他们在塞维利亚、巴塞罗那、巴伦西亚、加的斯、哈瓦那、维拉克鲁斯、卡塔赫纳、利马等地有多个造船厂,技师工人无数;他们在新西班牙、秘鲁和查尔卡斯有多个金银矿;他们还有一票天主教盟国;这样的实力不是国力弱小的东岸可比的。即便我们一时取得胜利,那又如何,西班牙人可以升级战争!西班牙人愿不愿意结束战争。得看他们的心情,如今我们东岸共和国真的能够在这场战争中把握自己的命运吗?我看难!”

    看着陆铭登上马车,头也不回地朝城内而去。廖猛的脸色先是阴沉了一下,不过他很快又调整了自己的情绪。继续满面笑容地接见一个个走过来的海军军官们。这些军官的年龄参差不齐。来源也相当复杂,他们有的是在加勒比招募的海盗、有的是山东渔民出身的穷棒子、有的是航海学校出身的军官、有的是兵团堡培养的海军学兵。无论他们来自何方、背景差异有多大,此刻一个个虽然紧绷着脸接受上官褒奖,但眼中兴奋的神情却是展露无遗的。

    拉普拉塔舰队一灭,接下来这片海域的制海权可就牢牢掌握在东岸人手里了。这不。进入十月份以来的半个月内,国内已经抽调了大量内河小汽船前往拉普拉塔河、巴拉那河流域,运输战利品、物资以及人员。据统计,目前内河运输公司已经抽调了大约40艘72吨级的内河小汽船前往上述两地承担运输任务,而这自然导致了国内运输能力的极度紧缺,各类物资如煤炭、建材、木板、粮食、棉花的流动速度开始变缓。战争才刚刚开始,对经济的负作用已经开始慢慢显现了。

    自从和西班牙人的关系趋紧以来。国内已经再度扩充了三家造船厂的产能。目前规模最大的镇海造船厂有9个船台,大鱼河海军造船厂也有6个船台,现代特种船舶厂则有5个船台,同时也招募了大批初中毕业生。兵团堡的一些工程技术类的毕业生也加入了进去,外加少量没甚技术文化的普通工匠,这才勉强将三家厂运营了起来。

    三家厂的船台上目前几乎全是各型蒸汽机帆船,因为只有这种船才能够摆脱敌对海上实力的追踪和袭击——依靠它们傲人的航速。其中,有移民用的三艘蒸汽机帆船、三艘移民专用船、三艘大飞剪运输船(加装蒸汽机的“飞毛腿”改型);配备给第一舰队的两艘弹药补给船、两艘食水补给船、一艘运兵船、一艘运煤船、一艘修理船;此外,执委会拿出剩余不多的巴西红木再度开工建造了一艘战列舰,还用新华夏运回的木材开工建造了两艘护卫炮舰;当然,还有为国内发展所需建造的一艘挖泥船和一艘捕鲸船——即便是在战争年代,也不能说不搞建设了。

    而为了凑足这些船所需要的水手,执委会一边要求本应年底才毕业的兵团堡36期学员提前毕业,这里面有大约两百人左右是专门培养的航海类毕业生;同时还再度打开了马来人进入东岸本土的大门,大约两百名经过长期考察后认为合格的马来水手被授予了正式身份证明,他们将加入新下水的运输船,充当底层水手;这些人再加上移民中少量的渔民、水手,大鱼河航海学校新一届毕业生,罗洽海员学校新一届的毕业生,这些总计约300人;然后再随便招收一些上过船的年轻人当实习水手培养,差不多也能勉强糊弄过去了。

    至此,执委会几乎将手头的资金花了个底朝天。明年要是贸易断绝的话,国内可就要揭不开锅了,总不能以战养战吧?

    而当所有船厂、技术人员都在一门心思造这些大船的时候,他们自然没有余力来造国内需求也是相当之大的内河小汽船了。目前航行在国内各条运河、湖泊、近海上的内河小汽船全部是72吨级的,一共有66艘,承担了国内任务极其繁重的内河运输任务。只不过现在已经有差不多40艘船被调到了拉普拉塔河、巴拉那河运输物资和人员,那么国内的运力便严重不足了起来。运力不足影响到的是经济的方方面面,总之是贻害无穷。

    载着陆铭的马车很快进入了城内的执委会行政大楼外。在向马车夫致谢后,陆铭在秘书和警卫的簇拥下上到二楼进入了会议室。此时的会议室里烟雾缭绕,正在进行一场事关今后决策的会议。会议已经进入到了中盘,此时看到陆铭进入会场后,以执委会主席刘为民为首的11名中央委员和在场的一些部长、处长们纷纷起立鼓起掌来,为这位歼灭西班牙拉普拉塔舰队的总指挥官喝彩。

    陆铭不自然地笑了笑,行完军礼后便找了个后排位置坐下。他是刚下船没多久就接到通知去执委会开会的,说是接下来执委会刘主席有一些“很重要”的问题需要向他咨询。

    而只见他刚坐下,就听刘为民清了清嗓子,说道:“关于计划生产管理委员会提出的重新启用封存的35吨级旧式小汽船,以及平安钢铁厂新建2号高炉的计划,大家都没有异议了吧?那么我们就讨论下一个议题,关于向奥斯曼帝国移交‘巴耶济德’号战列舰的相关事宜。”

    最近几个月,关于“巴耶济德”号战列舰发生了很多的风风雨雨。海军部内要求将这艘战舰暂扣同时进行蒸汽化大改加入东岸海军的呼声一度很高,只不过执委会在经过深思熟虑后还是否决了海军部的这个要求。一方面是奥斯曼帝国派来接舰的水手已经进驻了东方港,你直接没收了人家吃饭的家伙,不闹出事才怪呢;另一方面,与西班牙人的战争才刚刚开始,作为目前已经上升到东岸共和国第一贸易伙伴的奥斯曼帝国,得罪他们显然是极其不明智的。在这样一种情况下,执委会遂决定将这艘战舰移交给奥斯曼人。

    只不过移交战舰就移交战舰了,让他们自己开回去不就完了?事情当然没这么简单!

    与西班牙人正式开战已逾一月,西班牙人往本土传递消息的船只应该早就出发了,至多12月中下旬,西班牙国王就会得知新大陆正在发生的战事。而这个时候,东岸前往旧大陆的商船便有遭到西班牙海军袭击的危险,因此,集中护航制度便再度被人提及了起来,并迅速得到了执委会的批准。

    所谓集中护航,就是指所有商船在指定地点集合,然后在海军战舰的护航下统一前往目的地。这样安全系数大大提高,避免了单艘船只在海上遭到敌对势力袭击的危险,因为海军显然不可能为每一艘运输船都配备战舰护航。当然了,集中护航制度下的船队规模也将变得非常庞大,很容易吸引敌国海军的注意力,从而爆发大规模的海战,不过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

    眼下东方港内就停泊着许多等待出发的商船,他们早就已经装完了货,但一直没有得到离港的许可,原因就是海军第一舰队主力尚未从拉普拉塔归来。现在海军大胜而归,那么自然就可以出发前往旧大陆了。而他们此行的目的地则是奥斯曼帝国的士麦那港,与“巴耶济德”号战列舰同路,可以一起搭伴出发。

第二百八十九章 集中护航(二)

    关于向奥斯曼帝国移交“巴耶济德”号战列舰的事情,执委会委员们已经在私下沟通过好几次了,基本已经在各位委员们之间取得了一致,接下来就是交给海军部具体操作了。此次刘为民将第一舰队司令陆铭叫来,主要就是想询问一下这个他心目中的海军第一人,集中主力舰队护航前往奥斯曼帝国的商船,到底有几成胜算?

    要知道这次护航,可不光是前往奥斯曼帝国的士麦那港,东岸船队的路线相当复杂,中途需要停靠的港口也非常多。其中在欧洲的路线大致为:比萨——士麦那——卡法——波尔多——里加——但泽,在但泽商站卸完最后一船货后,东岸船队将载着从旧大陆收购的物资、女奴、雇佣兵返回东岸本土。

    这样复杂的路线,地中海、比斯开湾、北海、波罗的海都将一一航行到,可谓是在围绕着西班牙打转,若说西班牙人没什么反应,那就真的是自欺欺人了。所以说,此次护航极有可能与西班牙海军爆发一定规模的海战,危险程度还是相当高的。因此,刘为民将陆铭召来,就是想知道海军到底有没有把握将东岸的商船安全护送到这些商站,卸下货物后装上积存在商站内的物资、金银和人员,并安全返回本土。

    之所以在已经与西班牙人爆发全面战争的情况下依旧要组织商船队前往旧大陆,是因为财政部的人明确告诉刘为民,单靠一个奥斯曼市场是不足以支持东岸工业正常运转的。以托斯卡纳为代表的北意大利市场、法兰西中南部市场、部分波兰地区的市场(波兰北部+普鲁士公国)以及瑞典(主要是瑞典南部、芬兰、瑞占立窝尼亚)市场,这些市场的份额加起来是远超奥斯曼帝国的,绝对不能轻易放弃。否则国家的经济运转就会出问题,产能过剩、财政收入下降、物资进口不足。进而影响到国家的战争潜力。

    陆铭在沉默思索了半响后,这才缓缓开口。只听他说道:“我们手头缺乏西班牙王国海军的详细资料,只知道几年前他们在唐斯海战中遭到荷兰海军的重创,两大舰队之一的地中海舰队全灭、大西洋舰队主力也遭到毁灭性的打击。所余船只不多。虽然已经过去了好几年了。但依照西班牙拮据的财政来看,他们海军实力恢复的速度应当很慢。但这一切都只是猜测。做不得准的,具体是什么情况只有天知道。不过您也说了,国家需要那些市场,话都说到这份上了。我们海军还能退缩么?”

    “这次船队组织得比较急,航行方面有没有什么难题?”刘为民又问道。

    “还好,虽然出航的季节不是很对,但也不是没有办法。”陆铭略一思索便回答道,很显然这个问题的答案对他来说早就烂熟于胸了:“10月份已经是春季了,这个时候太阳直射点开始南移,南半球的副热带高压带也随之南撤。大致南缘位置在平安港——圣维森特之间。只不过强度、范围都比夏天时弱了很多,对于航行较为有利。而东方港所处的纬度在这个季节的风向数据我们海军一直都有记录,但说实话比较乱,若是向北航行的话还要逆着巴西暖流。我们的蒸汽船自然没什么问题。但那些靠风帆动力航行的笛型船就很困难了,所以这个时候我们有两条路可走。”

    “其一,我们可以等到一个有利的天气来帮助我们的船队穿过这三个纬距宽度的风向多变区域。然后顺着如今已经南移到南纬30度左右的东南信风带向北航行至巴西东北部巴伊亚地区,接着要么顺着北大西洋环流进入北海——好吧,这不符合我们路线,去掉——要么利用赤道附近的微弱侧风(从北半球跨越赤道后受地球自转影响形成的西北风)进入几内亚湾附近,然后再顺着非洲西北部的近地季风向北进入直布罗陀海峡。”

    “其二,我们当然也可以先向南航行,然后经由南纬40度以南刮着的西风先前往南非,在河中港补给后顺着强劲的本格拉寒流与南风进入几内亚湾,然后再进入欧洲。我个人建议走这条航线,因为我们中途可以在河中港、以及如今正处于荷兰人控制下的埃尔米纳堡补给。在埃尔米纳堡获得给养、维修船只后,我们再以良好的状态前往直布罗陀海峡,迎接可能遇到的任何麻烦。”

    对于海军的航线如何选择在场的众人自然是没有发言权的,毕竟他们不懂这方面的知识,他们只需要知道即便现在不是较为适合出航的冬季,海军也能有办法顺利抵达欧洲就行了。因此,在稍稍商议了一番后,刘为民便代表众人说道:“那么就选择第二条航线吧,我们也觉得这条航线比较稳妥。毕竟中途不需要到巴西那种人多眼杂的地方停靠补给,隐蔽性也好很多。你们这次出航,与西班牙海军爆发战斗的可能性相当大,各种备用火炮、帆布、弹药、食水、零件甚至人员都要带齐了,我们在本土等着你们安全回来。”

    “请执委会放心,我海军一定会保护好国家的商船队,并将欧洲商站内的物资、资金和人员安全带回来。”陆铭立正起身,坚决地说道:“人在船在,人亡船亡!”

    在执委会开完会后,陆铭又匆匆回了一趟家,与妻子儿女渡过了一个温馨的夜晚后,第二天一大早便乘坐马车抵达了东方港军用码头泊位,海军第一舰队的主力就停泊在这里。

    上次与西班牙人的拉普拉塔舰队在布宜诺斯艾利斯港鏖战一番后,东岸人俘获了三艘完整的军舰。其中那艘吨位不过一百多吨的近海巡防舰目前正在码头上进行大改,工程师们正打算给船只安装蒸汽机,当然船只的船型、重心也要重新设计,工程量还是相当不小的,目前还在紧张改造之中。改造完毕后,这艘船将成为海军第一舰队的一艘快速通讯/联络船。

    除了这艘小船外,东岸人还俘获了一艘500吨级的“检审法官”号护卫炮舰和一艘850吨级的“加的斯岩石”号炮舰。“检审法官”的吨位比东岸设计的“马岛”级护卫舰略大,在拆除原本船上的旧式火炮后,大鱼河海军造船厂的工人们给船只安上了28门火炮,其中包括4门威力无穷的24磅长管重炮和8门18磅长管/短管舰炮,威力比原来在西班牙人手里时陡然提升了一个档次。

    而那艘在当时的港口突围战中受创不轻的“加的斯岩石”号战舰,被紧急拖回东方港后,大鱼河船厂的技师们对其进行了一番抢修,目前已经全部完工。焕然一新的“加的斯岩石”号战舰标准排水量达到了850吨,直追目前东岸海军的镇国利器——“八月十日”级战列舰。修理、改装完毕的“加的斯岩石”号,目前装备了44门北方兵工厂生产的各式舰炮,其中最具威慑力的当属6门32磅长管重炮了。

    这样的战舰,在很多海军人士的人中,也已经当得起战列舰的称谓了。要不是时间太紧的话,海军部绝对会要求给这艘战舰也安装上最新式的“大力水手”系列蒸汽机,然后将其编入战列舰编队。

    “加的斯岩石”号的舰长是约翰.斯顿海军中尉(享受上尉待遇),原“八月十日”号战列舰的大副、舰长陆铭的副官。他已经在东岸海军服务十多年了,业务素质精熟,忠诚心也相当高,是东岸人可以信任的海军中高级官员。

    10月17日,就在拉普拉塔地区的东岸陆军常开胜支队刚刚在圣菲城内休整了两天,并纠结于是否抽调宝贵的兵力去拿下上游的科连特斯城时,停泊于东方港内的海军第一舰队主力倾巢出动,为前往欧洲的商船队进行护航。

    海军出动的战舰计有“八月十日”级战列舰4艘、“马岛”级护卫炮舰8艘,外加一艘“加的斯岩石”号战舰,一共13艘专业战舰。而它们的护航对象则包括南海运输公司的12艘笛型运输船,以及东岸共和国租用的两艘荷兰籍运输船、两艘葡萄牙籍运输船、一艘英格兰籍运输船、一艘丹麦籍运输船、一艘装满了煤炭的大飞剪货运风帆船。如果再加上随队一起出发的即将移交给奥斯曼帝国的“巴耶济德”号风帆战列舰的话,那么整个船队的规模将达到33艘,总排水量超过了两万两千吨。

    这些船只出动后,本土的军舰就还只剩下了1艘护卫炮舰和1艘海军训练舰,基本上是不成气候了。

    商船队装载的货物包括各色纺织品(棉布以及部分成品)、皮具、钢条、五金制品、金属农具刀具、水泥石灰等建材、铁轨、酒类(白酒、葡萄酒和啤酒)、军火、干酪、兽脂、纯碱、高档家具和乐器、重型四轮货运马车、轨道货车、机械零部件等一切东岸能够出口的东西,可谓事关重大。

    17日午时,舰队在东方港外海汇合了全部需要护航的运输船,结队后往布宜诺斯艾利斯港而去。它们将在那里补给一些肉牛和淡水,然后再往南纬40度方向前进。

第二百九十章 东地中海的盛夏(一)

    地中海岛屿、豪华海景别墅、温暖的阳光、柔软的沙滩、金发美女,这一切你联想到了什么?什么?一段悠闲舒适的假期?一场美丽浪漫的邂逅?不,你那是21世纪的桥段,在17世纪前半叶的第46年的盛夏,这里有的多半只是杀戮与破坏!

    作为克里特岛上最早被奥斯曼人攻破的城市,哈尼亚港曾在去年遭到了威尼斯人的反攻。留守港口的一万两千名奥斯曼士兵虽然手忙脚乱,但他们依靠从埃及方面运输过来的东岸火枪与大炮,还是很轻松地击溃了威尼斯人注定不能成功的反击,牢牢守住了他们在克里特岛上的这个据点。

    不过在十万大军中的大部分都撤回安纳托利亚过冬的时候,留在岛上的奥斯曼军队的日子却是相当不好过。在冬季之前还高歌猛进处于攻势之中的他们,在冬季来临之后却只能处于被动挨打之中,很多先前攻占的小型威尼斯城镇也被反攻的威尼斯人收复,一些往岛上运输补给物资的船只更是被威尼斯人的舰队反复蹂躏,甚至于他们又损失了一艘从东岸进口的快速巡航舰,看起来境况相当不妙。

    到了今年(46年)年初的时候,威尼斯人的军队已经攻到了哈尼亚港的外围地带,不过此时他们也是强弩之末了。在和惊慌失措的奥斯曼人交手了几天后,他们又逐步撤了回去,然后双方便开始了漫长的对峙与围困。

    开春以后,未等奥斯曼人重整旗鼓,他们前线的军中就发生了重大变故:参加了之前作战的很多一线指挥官突然遭到解职,然后被就地处决。他们公开的罪名是作战不力,但私下里流传的小道消息则是易卜拉欣苏丹对前线将领们没能为他攫取足够的战利品而深感震怒,因此他寻隙处决了一些将领以表达不满。当然了。也有人神神秘秘地说这些人是因为派系倾轧而被杀——这涉及到皇太后科塞姆苏丹和易卜拉欣苏丹的老师辛西.豪卡之间的政治斗争,或许里面还掺杂着加尼沙里近卫军团之间不同派系的争端,总之是一团乱麻、迷雾重重,也许没有谁能够弄清楚这些军事将领们被害的真相了。

    莫三同样不清楚这些将领为什么被处死。他也没兴趣——也不敢有兴趣——弄清楚这些人死亡的原因。他们基本都是中高级将领。其中很是有些人和莫三一起喝过咖啡,也收过莫三送的礼。也算是泛泛之交了。但现在莫三只想和他们彻底撇清关系,尼玛政治斗争太可怕了,威风凛凛的禁军大将说杀就杀,这奥斯曼人的风格还真够豪放的。据说奥斯曼人每一次皇权更迭都伴随着腥风血雨。目前在位的易卜拉欣苏丹更是作为他的父亲——穆拉德四世苏丹唯一存活下来的男性直系血亲而继承大位的,可见奥斯曼帝国政治斗争的残酷性。

    此时莫三正窝在哈尼亚港靠近码头的一处庄园别墅内。他是被新近担任奥斯曼军队最高指挥官的前大维齐赛敏.穆罕默德帕夏紧急邀请来的,这位在伊斯坦布尔以拍马屁著称的无能统帅一来就给莫三送了个大礼。他明确告诉莫三,他打算将克里特岛上在去年冬天曾经暗地里向威尼斯人提供帮助的希腊人全部贬为奴隶。听闻东岸人在新大陆的国土开发行动中急需各种劳动力或者具有生育年龄的妇女,那么他可以做主将这些人全部卖给东岸——而且是以一个相当优惠的价格出售,前提是东岸人需要在六个月内支付清所有款项。

    在知晓赛敏.穆罕默德帕夏的意思后,莫三顿时又惊又喜。而为了促成这笔生意。对方还将一处没收的岛上威尼斯贵族庄园让给莫三及其随从暂时居住,并且还赠送给了他一些美貌的希腊侍女,看起来若是莫三答应他的条件的话下面还会有更多的好处给他。

    赛敏.穆罕默德这个人莫三还是听闻过几次的,此君以前曾经干过帝国大维齐的职务。是“帝师”辛西.豪卡的傀儡。此番被弄到克里特岛上来当奥斯曼大军的统帅,其背后不知道经过多少激烈的交锋和政治交换呢。因为在奥斯曼帝国重启对克里特岛上的威尼斯人的攻势后,大部分人都能够预计到,只要奥斯曼人不犯傻,威尼斯人的落败只是迟早的事情,而前线的各级奥斯曼军官们也是这么认为的。

    在这样一种情况下,上半年以来奥斯曼人就一直显得相当散漫和无组织。在确信岛上的威尼斯人在面对数万奥斯曼大军的时候又再一次缩回了其首府干地亚城后,奥斯曼人便一边缓慢地“收复”被威尼斯人放弃的岛上其余城镇,一面大肆搜刮战利品,岛上的希腊居民们顿时陷入了极其悲惨的境地。

    奥斯曼人对于战利品的执着是可以理解的,因为几个月前那一批被处决的军官如果向易卜拉欣苏丹进献了足够的战利品的话,他们未必就会被处死。而后来者当然是以他们为戒了,于是在这样一种情况下,无数的克里特岛希腊居民被以“通敌”的罪名收押起来,然后他们的家产也被通通没收,成了各级奥斯曼军官们的战利品。

    就这样,无数的金银财物落入了奥斯曼官兵们的口袋,无数原本欢迎奥斯曼人将他们从那些威尼斯殖民者手里“解放”出来的希腊居民们顿时沦为了奴隶,而原本要进攻威尼斯人固守的首府干地亚城的行动却被无限期拖延了下来。只有寥寥几只倒霉的军队被派过去监视貌似正在奋力修筑堡垒和炮位的威尼斯人,其他人都在岛屿的其他地方欢快地劫掠呢。

    现在已经是8月中下旬了,奥斯曼的军队主力仍然没有能够推进到威尼斯人据守的干地亚城下。很多大捞了一笔的军官在孝敬上级和苏丹后被调离,然后又换了一拨人来继续发财,至于他们的统帅——赛敏.穆罕默德帕夏则还稳稳地待在哈尼亚港口不挪窝,其间不但没有收拢军队、制定进攻干地亚城的计划,反而和东岸驻奥斯曼帝国的全权特使莫三商讨起了生意经,这也真够奇葩的。

    有时候莫三都想问问这帮奥斯曼军官们,他们准备将这场战争继续到什么时候?要知道你们在亚得里亚海的海岸线正被威尼斯人的舰队无情地攻击着呢,很多村落化为废墟、很多百姓沦为奴隶。威尼斯的经济已经从前些年的大萧条之中极大地恢复了,他们也得到了教皇国以及其他基督国家在物资乃至人员上的资助,因此其海军实力恢复很快。在去年于纳克索斯岛附近击溃了一支奥斯曼帝国的补给舰队后,今年又在亚得里亚海消灭了一支奥斯曼帝国海军分舰队,这样迅猛上升的势头你们怎么就能够心安理得地无视呢?

    不过莫三也懒得管那么多,在奥斯曼帝国也待了两年了,这两年间他见多了各种奇葩的事情。这个国家虽然外表看起来如鲜花着锦、烈火烹油般正处在鼎盛期,但实则暮气沉沉、混乱无比,已经在下坡路上走了很长一段了。

    他对奥斯曼帝国接下来如何毫不关心,他只关心如何完成自己的使命。他如今在奥斯曼帝国表面上担任外交全权特使,但实际上平日里多在扮演做着军火掮客、奴隶贩子、进出口商人的角色,与奥斯曼帝国政坛上的形形色色的人物打交道:有宫廷太监、有禁军军官、有各路大臣、有皇太后、有教长神棍、有犹太商人、也有地方军阀。对这些人,他一般只有一个无往不利的大招——那就是送礼。这一招确实是很难“防御”的,因此他在奥斯曼很是吃得开。

    今年上半年6月份的时候,有一艘从本土过来的商船,给他带来了一个意料之中的消息,即本土执委会已经批准了向奥斯曼帝国出口“巴耶济德”号战列舰的事宜,嘱咐他尽快和奥斯曼人落实原本允诺的开放通商港口、基础设施方面的建设等项目,并尽快形成一个条约性质的文件。此外,他还要注意多搜集一些物资和人口,国内运往奥斯曼销售的商品货款在完善手续后他暂时可以提用,用于购买奥斯曼富余的铜、铅、锡、水银等矿物;土库曼马、拉斯切克马等牲畜;雇佣前往远东作战的鞑靼牧民、埃及马穆鲁克等。

    此外,还有最重要的任务,那就是想办法多搜罗人口。执委会已经向他明说了,现在和西班牙的关系很紧张,也许会爆发战争,让他趁着海运尚通的时候多搜罗一些人口回本土。这些人口最好以女人和小孩为主,成年男子不宜太多。

    既然上头已经给了他便宜行事的权力,那么莫三也就不再犹豫了。赛敏.穆罕默德帕夏手里的两千五百多女人小孩他打算全部吃下,而且总价竟然只有十一万元多,实在是赚大了。至于剩下的一千六百多名成年男子,莫三则打算再等等,看看自己手头的资金在采购完国内急需的铜、铅、锡等矿物后还剩下多少再做决定,也许到了那时候奥斯曼人又降价了也说不定。

    在留了几个随从蹲在哈尼亚港处理事务后,莫三又搭乘奥斯曼帝国的船只匆匆抵达了伊斯坦布尔,准备开始他的商务谈判之旅。

第二百九十一章 东地中海的盛夏(二)

    1646年8月25日,伊斯坦布尔。

    对于纳苏赫.扎德.侯赛因帕夏来说,东岸人注定是要和他纠缠不清的。早年还在阿勒颇担任叙利亚帕夏的时候,他就应好友海军帕夏、埃及帕夏的邀请,与东岸人做起了生意。最初的时候,他们的生意主要限于军火范畴,后来逐渐扩展到了各类纺织品、染色皮具、五金产品、金属器具等方面,生意规模也是越来越大,大家也趁机狠狠地发了一笔财。

    到了去年,双方的生意规模再度攀上一个新的台阶。那些识趣的东岸人将从克里米亚汗国购买女奴的生意,交由了一个背后站着奥斯曼帝国诸多实力派官员的商团代理,而纳苏赫帕夏就是其中的一份子。这笔生意是如此之大,以至于他每年也能从中分得2万多东岸元,这为他的家族在帝国高加索新占地区的投资提供了大量的资金。

    纳苏赫帕夏与华夏东岸共和国的全权外交特使莫三先生约在他的私人咖啡馆内见面。刚才男仆已经向他通报莫三先生抵达了楼下,正要上楼会见尊贵的帕夏。正遐想间,木制楼梯一阵蹬蹬作响,风风火火的莫三已经走进了咖啡馆的静室。

    “又是咖啡?”莫三笑着摇了摇头,将自己的帽子摘下递给了男仆,然后很随意地坐在纳苏赫帕夏的对面,翻了翻自己的牛皮公文包,从中找出了一份纸质文件。

    纳苏赫帕夏静静地坐在莫三对面,瞪着他褐色的眼珠看着这个男人在自顾捣腾着什么。他和莫三已经很熟了,他的一个儿子甚至还在跟着莫三学习汉语,莫三也经常给他送一些来自东方的珍贵礼物,双方之间的关系非常融洽。

    “亲爱的朋友,您已经知晓我的来意了吧?”莫三看了看文件后说道。“‘巴耶济德’号战列舰如果不出意外的话,将于耶历1646年10月底前正式完工,嗯,现在离完工还有两个月。贵国派驻我国的使节也已经发回了确认的信息。而贵方的水手也已经在路上了。现在我们该谈谈别的问题了。”

    两位婀娜多姿的女仆送上了香气扑鼻的咖啡,纳苏赫帕夏先是闭上眼睛喝了一口。然后才开口说道:“当然,这是贵我两国关系进一步加深的标志。原本我国承诺的各项商业条款必然会一一履行,这是没有任何疑问的。”

    “贵国选择你来当谈判代表真是再好不过了。”莫三嘿嘿一笑,然后将手头的文件递给了纳苏赫帕夏。解释道:“这是我写的关于贵我两国合作的条款备忘录,你看看有没有问题。如果没问题的话,我们现在就可以就这些条款进行一个非正式的、原则性的磋商。至于具体细节嘛,还是留到我们双方正式会谈的时候再说吧。”

    纳苏赫帕夏点了点头,没有再说话,然后自顾自地看起了这份用西班牙语写就的文件。他看得很快,不一会儿就将这两页纸都看完了。

    “通商口岸为什么变成了五个?”纳苏赫帕夏皱着眉头说道。“士麦那、萨洛尼卡、布尔加斯、苏伊士是我们拟定给贵国商人进行通商的口岸,在该口岸内交易时可享受优惠税率。但现在贵国为何提出将卡法港也纳入通商口岸之列?我需要一个解释。”

    “解释就是我国也想和克里米亚汗国做生意,那里大有前途。”莫三直白地说道,似乎坐在他面前的不是外国的谈判特使。而是他的邻居朋友一般。

    “但那是犹太佬的势力范围,他们不会允许别人剥夺他们的利益的。”纳苏赫帕夏也毫不隐晦地说道:“那些犹太人都很不简单,他们的背后站着皇太后科塞姆苏丹。这这样赤裸裸地抢别人的生意,会引起别人反弹的。”

    “我们只是向那些克里米亚出售军火而已,燧发步枪、燧发手枪、炸弹、军刀、盔甲、长矛、火炮等等,让他们能够更好地为大家掠取奴隶。据我所知,军火和那些犹太商人的经营范围并不重合,或者说重合程度不高,不会引起太大的反弹的。”

    “好吧,既然你这么想我也无所谓,那么你们想好交给谁去打理这笔生意了吗?”

    “生意当然还是照顾老朋友了,亚速海商会(即纳苏赫帕夏入股的商会)在经营女奴生意时已经积累了很丰富的经验和人脉,那么一事不烦二主,就也交给他们办理好了。”

    “你能这么想我就放心了。”看着莫三的纳苏赫帕夏突然笑了,“我就怕你们突然想不开,想自己单独去做这笔生意。我是无所谓,但参股亚速海商会的那些近卫军阿加以及宫廷太监们可不会那么大度,如今拉上他们,倒也不怕那些犹太商人再捣乱了。而且,不就是增加一个卡法港也作为通商口岸么,虽然那里名义上是克里米亚汗国的领土,但问题不大,我们可以做主。”

    “第二个问题,易卜拉欣陛下已经初步决定,从伊斯坦布尔到亚得里亚堡(埃迪尔内)的公路明年上半年6月份之前必须开工,有问题么?”

    “没有问题。我们在新华港已经囤积了大批建筑物资,那边的砖窑厂和水泥厂也在日夜开工,不会耽误这些事情的。”莫三立刻熟练地答道。

    向奥斯曼帝国出口的建筑物资主要是水泥,用于修建高等级的公路及道路排水设施。这主要还是要靠本土的各大水泥窑生产,至于新华港的水泥厂,目前产量还很有限。而且那里的空气湿度太大,生产出的水泥容易受潮,因此此番向奥斯曼帝国出口水泥等建筑材料,还是以本土为主,新华夏为辅。

    “关于扩建士麦那港、苏伊士港的事情你们也要准备好。此外,还有卡法铁矿的马拉轨道,以上这些都要在年内开始开工,我不希望到时候因为建筑材料的缺乏而导致工期拖延,那样陛下会很不悦的。指导修建以上设施的工程技术人员、配套的施工工具、码头机器以及五十辆重型货运马车,也要在明年年底之前抵达现场。”

    除了修建一条高等级的战备公路以外,东岸人还获得了为即将扩建的士麦那港与苏伊士港、即将动工的卡法铁矿铁路(从矿区到码头)提供建筑材料、施工工具和技术服务的合同。这些工程需要大量的水泥、砖头、硬木、铁制构件、沥青、焦油等物资,对华夏东岸共和国的工业发展具有巨大的拉动作用,能够促使多个行业扩大产能、进入快速发展期。此外,东岸人还将派遣大量富有经验的工程技术人员抵达奥斯曼帝国各处工地,指导当地的建筑队修建各类设施,当然这是收费的。

    以上这些合同总价值接近一百三十万元(包括技术服务费用),将在五年内陆续完工,保守估计每年将为国家带来十多万元的利润,并且将极大地促进国内相关行业的大发展。奥斯曼人也将按照双方商量好的工期节点来支付费用,所有费用将在完工后两年内陆续付清,以后若有维修、扩建、添置机器等事宜,也将优先向华夏东岸共和国另行采购。

    这一揽子项目无论从利润总额还是利润率来说,都是极为惊人的。利润率保守估计超过了50%,之所以这么高,主要还是因为东岸人大规模工业化生产的成本低,此外就是作为原料的铁矿、石灰石、原木等都没有计算在成本内。东岸人的所谓成本,其实也就只包含工薪、生产维护成本、运输成本这几项而已,因此凸显出其利润率较高。

    纳苏赫帕夏说完这些后,看到莫三并无疑议,便点了点头,然后轻松地说道:“那就没问题了,关于每个项目具体的施工细节、款项支付方式及时间等就交给手下人去详细商谈吧,这就不用我们再太过操心了。嗯,战列舰也要尽快交付。你的消息也很灵通,应当知道我们的海军最近在和威尼斯舰队的小规模冲突中屡屡吃亏,已经被威尼斯人击沉了多艘战舰。从你们那购买的战舰也被击沉两艘、焚毁一艘,仅剩下的一艘目前也停靠在布尔加斯港内防备哥萨克乘船偷袭,我们急需‘巴耶济德’号那种强大的战舰来对抗威尼斯人。否则,我怀疑威尼斯人很快就会再次封锁达达尼尔海峡,这对我们是很不利的。”

    莫三闻言默默点了点头。不过他随即想到当“巴耶济德”号战列舰驶回爱琴海时,基督世界对此会怎么看?他们会不会出手阻止?如果是的话,当“巴耶济德”号战列舰通过直布罗陀海峡时也许会遇到大麻烦,自命为天主世界守护者西班牙王国会不会禁止其通过?护送“巴耶济德”号战列舰的东岸舰队会不会也遭到不公正的对待?

    如果事情真闹大了,那么奥斯曼帝国会不会也被卷入到东岸与西班牙之间可能爆发的战争中来?

第二百九十一章 东地中海的盛夏(三)

    1646年9月15日,莫三脸色苍白地跨上了伊斯坦布尔坚实的土地。他搭乘的一艘被称之为“萨伊克”的奥斯曼帝国运输船刚刚经历了一场风暴,差点没沉没在黑海之中。当然他是幸运的,与他乘坐的船只一同航行的另外两艘商船都沉没了,这让这三艘船的主人——一位来自士麦那的犹太商人顿时欲哭无泪。

    这名犹太商人名叫莫雷诺.马丁内斯,来自葡萄牙,嗯,准确地说应该是祖籍葡萄牙。在他年幼的时候,他的家族被当地人驱逐,无奈之下便来到整个欧洲唯一欢迎犹太人的国度——奥斯曼帝国生活。他的父亲在这里结识了很多新的朋友——多数都是犹太人,因此生意很快就做得兴旺发达了起来。目前他们家族是叙利亚某地区著名的包税商人,作为该家族的一员,年轻时就独自跑到克里米亚汗国打拼的莫雷诺在家族和朋友们的帮助下,如今也已经是卡法奴隶市场上一位小有名气的后起之秀了。

    莫三是这些奴隶贩子们的大客户,加上认识很多帝国上层人物,背景非常硬,因此得到了很多奴隶商人们的巴结。这不,此次刚刚前往卡法、敖德萨两地考察市场,兼与在那里招募鞑靼牧民的马德会晤了一下,回程时碰到的莫雷诺便热情地邀请莫三及其随从一同乘船返回伊斯坦布尔。只不过不知道是他运气背还是怎么着,回程时竟然遇上了大风暴,差点没淹死在海里,这让他到现在仍有点惊魂未定的感觉。

    经历了此次事件,莫三对奥斯曼人这种挂着两片斜帆(欧洲人讥笑为“兔子耳朵”)的小型商船的观感直线下降,心里将这种船从他的以后的乘坐名单上彻底划了去。不过想到这里。出于商人兼外交官的本能,莫三又向莫雷诺提起了订购一些东岸生产的先进的“现代化”运输船的事情。

    莫雷诺闻言立刻哭穷了起来:“亲爱的朋友,你根本不知道我这次亏了多少钱,我破产了!莫。我破产了你知道吗?我再也买不起任何东西。哪怕连一片面包也买不起。”

    莫三叹了口气,从口袋里摸出来一枚东岸铸造的贰角银币。随手摊在手心上,说道:“这枚银币够你在叙利亚购买够你一个人吃一个星期的面包,现在告诉我,你到底有没有兴趣购买我们的船只。我们的船只比荷兰人的便宜。我们也有经常的贸易往来,而且你也看到这种挂着兔子耳朵的船有多么不靠谱,说不定哪天一场暴风雨就把船弄沉了,还会捎带上货物或者乘客。你们的政府都向我们国家的船厂开始订购这种运输船了,你还有什么好犹豫的?别以为我不知道,黑海贸易一直都是很挣钱的,你的这三艘船里只要有一艘能平安抵达目的地就能回本。现在。你已经回本了还略有赚头,不是吗?”

    奥斯曼帝国黑海沿岸的领土(包括附庸国克里米亚汗国)在此时被称做伊斯坦布尔的“乳母”,奥斯曼土耳其人核心聚居区的生活必需品几乎全部来自这些地方——基本是靠海运。这些地区向帝国输送小麦、大麦、小米、盐、牛羊鸡鱼、禽蛋、水果、土耳其黄油、蜂蜜、腌肉等食品,同时还输送亚麻、铁、铜、木材、煤等生产原料。几乎凭一己之力供养起了半个奥斯曼帝国。

    黑海地区的地位既然如此重要,因此理所当然的,奥斯曼帝国政府是完全禁止西方国家的商人或船只在这里活动的,尤其是那些拉丁国家。这起源于1609年,当时英国试图攻占特拉布松,后来奥斯曼帝国就完全杜绝了外来者对这片辽阔海域的觊觎。而出于某些特殊的关系,东岸共和国的船只不在此列,他们的商人与船只可自由航行于黑海、亚速海,也可在沿岸指定的港口如卡法、布尔加斯停靠进行补给或贸易。而这,自然也让那些在奥斯曼帝国拥有“传统利益”的法兰西商人们眼红得要命。

    奥斯曼帝国政府是在本月(9月)初向莫三提出关于订购十艘大型三桅风帆运输船的,当时听到消息的莫三都快乐疯了,这奥斯曼帝国真是狗大户啊,不是说他们经济也不景气么,怎么还能如此大手笔地购买船只?思来想去,莫三只能归结于他们那个苏丹自己出了私房钱,又或者他们在新征服的克里特岛、高加索部分地区抢了很多东西回来,不然哪来的钱支付船款。当然这十艘船也不是一次性到位,而是分两年购买,但这也足以为东岸共和国每年带来超过十万元的利润了。

    在收到这个订单的鼓舞后,莫三又再接再厉,开始四处活动,鼓动奥斯曼人再从东岸进口一些客船,开通黑海、白海(奥斯曼称呼,即爱琴海)上一些城市之间的定期航班。而且,希腊地区出产的棉花、葡萄酒、橄榄、柠檬、柑橘、大米等;富庶的黎凡特地区的马匹、皮革、小麦、丝绸、香料、宝石、香水等;亚历山大和开罗地区的棉花、小麦以及经由红海苏伊士港、摩卡港转运来的印度商品、咖啡等,所有这些物资都急需运输啊。

    而奥斯曼人依靠老式的小型“萨伊克”运输船和划桨船运输物资,不但效率低下,而且抗风浪能力不足、失事率偏高,更易遭到四处都是的基督徒海盗的抢劫。首都伊斯坦布尔和经济中心士麦那所需的物资经常因为运输延误而短缺,从而引起物价波动和不应有的震荡。这些运输船所承担的职责有点像此时明朝的漕运,目的就是把物产丰富地区的物资运输到人烟稠密、达官贵人云集的政治中心和经济中心。“漕运”不及时,当然会引起社会动荡了。因此,莫三极力向奥斯曼政府以及民间商人们推销东岸的所谓“现代化”运输船。

    他的努力也不是没有成效,一些希腊、亚美尼亚、犹太商人零零散散地向他下了总计五艘船只的订单。这厮也不管国内有没有能力造,只是一股脑地先把订单吃下来,至于其他的问题以后再说。这些商人都是有志于开发奥斯曼帝国航运市场的人,他们对于法兰西人把持了相当部分白海的航运业务相当不满,因此准备先提升自己的运输能力,一点点抢回失去的航运市场,将法国佬逐出奥斯曼的市场。

    而莫雷诺也是莫三看中的潜在客户,这厮的奴隶生意做的很大,而且现在也开始涉足运输业务,即把卡法铁矿出产的矿石运到伊斯坦布尔、布尔萨等地的冶铁作坊,以赚取利润。特别是现在他又刚刚沉了两艘小运输船,正是急需订购新船以开展业务的时候,就更是莫三着意看重的客户了。

    只不过莫雷诺这厮看起来真的是比较抠门,他和莫三虚以委蛇一番后,便告别莫三然后哭丧着脸朝自己在码头上的货栈而去了。

    莫三重重地吐了口气,用流利的法语说道:“吝啬的犹太佬!”

    “每个国家的犹太人都是吝啬鬼,奥斯曼的是,法兰西的也是。”一直跟在莫三身后的长着一副拉丁面孔的男子摘下了帽子,突然接口道。这人之前一直跟在莫三身边,莫三向外介绍时也说是他的仆人,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这人的身份显然不那么简单。

    “但这群犹太佬却掌控着这么大的生意,影响着诸多富庶的地区,就是我看了也为之眼红。迪迪埃,你的生意虽然大,但和他们比起来还是略有不如啊!”莫三看着莫雷诺远去的背影,用不无艳羡的口吻说道。

    “谁说不是呢。”名叫迪迪埃的男子一摊双手,说道:“谁叫他们是这个拥有三千万人口的国度内最具活力的一帮商人呢。奥斯曼帝国政府财政拮据,可不代表贵族和商人也没钱。你不是之前还在和那些商人们商量发行小额债券的事情么,我认为是可行的。你们的国家一旦陷入和西班牙人的战争,那么从长期来看也许真的需要发行一些债券以筹集资金,这些人正是极好的买主,他们的钱多得没处花。”

    “不说这个了。”莫三摆了摆手,很明智地结束了这个敏感的话题,然后只见他转身说道:“弗洛雷斯先生,我带你领略了富庶的黑海、亚速海和白海地区,卡法、敖德萨、布尔加斯、伊斯坦布尔、士麦那、萨洛尼卡等大城市你也都逛遍了,我不管这是否对开展你的贸易有益,总之我已经尽到自己的义务了。那么,按照我们事先的约定,现在你是否准备履行你自己的义务?”

    “当然!”迪迪埃.弗洛雷斯肯定地说道,“作为有身份的绅士,我当然会履行自己的义务把你介绍给巴黎的大人物们。但我只负责介绍,至于你和他们是做生意还是开展外交我完全不管。”

    “成交,弗洛雷斯先生,你是个爽快人,现在我迫不及待地想要去巴黎了。”莫三突然展开了笑容,高兴地说道。

第二百九十三章 去国离乡(一)

    1646年10月20日,晴,西北风六级。

    烟台堡城外某处,数百名从釜山港“雇佣”来的朝鲜民夫正在紧张修建着一座多面体建筑。这座建筑得有好几个面,每个面都是一个带凸起结构的砖石墙体,每面墙体上都有一个不大不小的开孔,看起来是做射击孔用的。而在这个建筑的顶部,则修了一个小小的顶楼,顶楼四周带有护墙,底部还修了一个面向南方的斜披,看起来是为了抵消火炮发射时的后坐力,以便快速复位用的。总而言之,若是从穿越众的角度来看,这就是一个标标准准的炮楼。没错,大名鼎鼎的鬼子炮楼。

    这种炮楼费工费料,目前快半年过去了,东岸人才彻底修好了两个,另外还有三个在建。这些炮楼距烟台堡南侧城墙约七八百米,处于城头上大多数火炮的射程范围内,若是有敌军大队来攻的话,那么正在修炮楼的民夫大可撤退回去,但冲过来的敌军却少说也得撂下几十具尸体。若是他们要执意拆毁东岸人正在修建中的炮楼的话,那么恐怕得做好死上千儿八百人的准备。

    因此,在一开始被东岸人城头的大炮轰成渣后,清军便死了拆掉东岸人炮楼的心思,因为老是这么拿人命往里填也不是一个办法,时间长了非得炸营不可。再加上豪格已经带着部分八旗人马回京了,毕竟他堂堂亲王之尊,现在搞得像是给烟台看大门似的,这叫人情何以堪!再不回家自己福晋都给多尔衮抢去了,傻子才继续待在这里呢!豪格一走,剩下的人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留在这里看大门的都是苦命人。没机会去花花世界的江南发财,若要再提着脑袋跟黄衣贼搏命,何必呢?

    豪格走后,留守这里的和讬手头只掌握着心肝宝贝般的两千五百名八旗骑兵。此外便只有掌握在李率泰、柯永盛等人手头的三万余步卒了。同时。驻守登州城的清登莱巡抚陈锦亦拥兵万余,随时可做援应。总共四万多兵马想压制目前已经拥有上万战兵的东岸军队。即便有着如今已经修建了老长一截的城墙辅助,怕也是有些不够看。

    因此,在东岸人最初开始修建的炮楼的今年5月,清军在出动了两次被东岸人猛烈的炮火打得落花流水后。便彻底消停了,只是麻木地看着东岸人一个又一个炮楼起劲地修建着。也不知道这帮天杀的黄衣贼哪来那么多砖石、又哪来那么多火炮,一个炮楼足足放了6-8门火炮,这五个炮楼便是三四十门,真是败家子啊。

    而更令人郁闷的是,这五个炮楼明显形成了交叉火力,攻打的难度对于基本上只有冷兵器的清军来说。实在太高。唉,真是愁死人了,黄衣贼修炮楼要干啥明眼人都看得出来,但就是没办法克制啊!尤其是那两个已经修建完毕的炮楼。每个炮楼都驻有五六十名敢战之士,缺乏重武器的清军只能望楼兴叹。

    算了算了,大家都是苦命人,在这个鸟不拉屎的地方天天吹冷风、看大门,不时还能听到几声响雷(炮声),日子过得这么苦,何必拼命呢。君不见那位满洲国族的和讬和大人,整日里借酒浇愁,以不能去江南富庶之地驻守而自怨自艾,且言辞间多有悖逆之言,心里怨气大得很哪!和大人对于攻击黄衣贼都不甚积极,难道你指望我们吃饱了撑着冒着炮子去夺炮楼吗?呸,一天到晚才两顿小米粥、二两酱菜,犯得着这么拼命嘛!哪凉快哪歇着去吧!

    就这样,烟台地区的东岸人与清军保持住了一种诡异的平衡状态,而这,也正是莫茗所乐于见到的。东岸人修建炮楼,然后一步步扩大烟台堡的区域,以便最终突破清军布设的封锁堡垒,让这座企图使得烟台港孤岛化的锁链彻底失效。

    裴钦、王家忠二人站在烟台堡的城楼上,恭恭敬敬地等着正举着望远镜观察炮楼修建工作的莫茗给他们训话。他们是上午被叫过来的,具体是什么事情基本上心里也有数,这是要被派到东岸本部了啊!对于这个决定,他们两人都没有反对的余地,事实上也没有反对的勇气。莫大帅在远东纵横多年、威势日盛,现在已经很少有人敢在他面前忤逆他了。

    对于被派到据说在万里海疆之外的东岸国,裴钦这个甘肃汉子其实心里没太多抵触。他在大明也没什么牵挂了,多年一起走过来的老兄弟如今基本都在挺身队里,除了少数人外,大部分人也都没什么家小,都是孑然一身了无牵挂的粗汉,拍拍屁股就能走人。当然粗汉也不是没有感情的冷血动物,对于离开这个生养他们的母国终究还是有些伤感,因为他们都明白此番去国也许一辈子都没机会再回来了,这令很多人伤神不已。

    不过既然上头已经决定将他们第二大队整体调回东岸,作为小小大头兵的他们还有什么可说的,只能服从命令了事。如今大明是个啥情况大家都明白,清军目前已经兵进浙东、赣南,眼看这两省也要彻底不保,一统全国之势越来越明显。虽然闯王的部众目前在湖广一带正和清军进行交战,但二十万兵马局促在一省之内,饷械两难。要不是东岸人派快艇又一次给闯王送了些济州岛上朝鲜人积存的长弓、箭矢,此外还半卖半送了一千根长矛、两百领盔甲和四百枝火枪,怕是他们的处境还要更艰难。

    这大明是待不下去了啊!如此看来,彻底抛下这里前往东岸国也不失为一个好去处。那里的生活应该是不差的,你看看烟台堡那些来自东岸的色目大兵们艳羡的目光就知道了。这些人跨海万里来到大明,来的最早的在此地怕是已经驻守了快三年了,如今竟然是我们比他们还先回去,真是令人哭笑不得。

    罢了罢了,去就去吧!听说去了那里一人先分个五亩肥地和一套院子,甚至还有媳妇分,这天下还有这等为我等小民着想的官府?但看那些色目大兵们的神情也不似假的,难不成真有这好事?那我可得烧柱香了!虽然分的是丑得要死的色目媳妇,但终究是女人啊,而且好生养、能干活,娶回家给我生几个娃传宗接代;我再勤快点,种地闲暇时再割点草养两头猪,如果官府抽税不狠的话,那小日子绝对错不了,至不济总比在这里打生打死要好啊!

    顺军出身的官兵们流浪惯了,他们对离开大明前往东岸国的整体态度是依依不舍中带着一丝对新生活的憧憬。而那些日本武士后裔、山丹人的态度也大同小异,甚至他们还稍稍带着一丝雀跃,对于离开这里结束仿佛永远看不到尽头的军旅生涯非常高兴,已经迫不及待想要飞向据说人人都能吃上肉的仙境般的国度。

    至于王家忠麾下的那帮青州土匪山贼出身的人马,这番离开刚刚安顿没多久的济州岛,踏上一个未知的旅程,那简直是要了他们的小命了。在旌义县欺男霸女的日子多爽啊,那些朝鲜人遇到他们无不恭恭敬敬的,让他们过足了大爷的瘾。而更关键的是,占着济州岛还不到一年的时间,许多官兵竟然都已经成亲了,这让他们离开济州岛的难度大大增加。

    不过再难也要执行命令,这可不是开玩笑的!那个莫大帅可不是什么善男信女,违抗他命令的后果用脚趾头也能想得出来,说不定哪天就被那帮黑藩鬼奴兵打上门来,然后大家伙一个个被当做奴隶押解到东岸去,这可就什么都完了。现在自己麻利点收拾东西速度登船,去了还能分地分房子,没媳妇的还能分媳妇,要是敬酒不吃吃罚酒,那去了可就跟黑水煤矿里的那些前八旗、绿营兵将们一个德行了,完全犯不着啊!

    总之这是一件令人很纠结的事情,思来想去王家忠最后也认了,将前来找他拿主意的部将们一一说服,然后又带着这些人做起了底下人的思想工作,最后又扯了把东岸人的虎皮,这才将事情勉强办妥。

    挺身队第二大队八个中队,外加从第三大队抽调的两个补充中队,一共两千五百人;王家忠的部队原本有一千五百兵,在济州岛这段时日又强拉了一些明人、朝鲜人入伍,目前勉强扩充到了两千人。这两部加起来已经有四千五百人,运回本土的话也说得过去了。

    话说当初彭志成写信给莫茗的时候,就要求他往本土输送个四五千人,以应付可能和西班牙人爆发的武装冲突。对于彭志成这个陆军元老的吩咐,莫茗自问目前还不能不当一回事,毕竟人家可是他最大的后台呢,这个面子还是要给足的。因此,他毫不迟疑地就做出了调遣挺身队十个中队和济州三部中的王家忠部的决定。

    “都没什么问题吧?”莫茗放下了胸前的望远镜,突然转过身来问道。

    “没问题了。”裴钦、王家忠二人异口同声地答道。

    “那就组织人登船吧,别磨蹭了。”莫茗撂下了一句话,然后在警卫

第二百九十四章 去国离乡(二)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一名三十出头、身穿稠衫的中年人摇头晃脑地吟道。此时他正站在几年前重修的岳阳楼前,看着楼外烟波浩渺的洞庭湖,一时感慨万千。只可惜,他身周的一圈人都不是不懂风雅的粗人,他们有的是东岸陆军士兵,有的是挺身队军官,有的是大顺军中将佐,仅有的一位落魄读书人模样的师爷也正在远处卖力地计数着物资,没空跑到这来拍这位东岸海寇黄大掌柜的马屁。

    黄大掌柜名叫黄仪,是一名地地道道的穿越众,穿越前是一名初中生,才16岁。在本土各个衙门都厮混过,高不成低不就的,混得很不如意。再加上他的小爷脾气,因此很不受众人待见。这次他不知道哪根筋搭错了,在兵团堡教音乐、歌唱教得好好的,非要寻死觅活地来远东闯荡,早就看他不顺眼的教务处长自然大喜过望,迅速为他办妥手续,一脚将其踢来了远东。

    到了远东,这厮总算老实消停了,在莫大帅这等人物面前也一直是低眉顺眼的,没闹过什么意气之争。在他主动请缨担任与大顺政权的联络人角色后,莫茗也很给面子地给他拨了一些人,成立了一个商社,专门做与大顺之间的商业贸易。而这所谓的商业贸易,其实很简单,即东岸人将武器装备“卖”给大顺(可以说是半卖半送),而大顺则在自己的控制区以及清军控制区内搜罗一些东岸需要的东西,如药材、粮食、金银、茶叶、丝帛、瓷器乃至古玩字画等物。至于人口,由于与东岸控制区相隔甚远,转运不易,因此只能无奈放弃掉了。

    当然,不大规模交易人口。不代表没有任何人口交易。比如此时的巴陵县码头上,就有一批一脸菜色的人。这些人大多是妇孺,只有少部分是半大的少年,至于成年男子。则更是少数中的少数了。他们基本都是李闯军中随军多年的烈士遗孤。来源也比较杂,但大多数都是陕甘、山西、河南人士。随着清军从北方调集重兵进驻武昌。对大顺下一步的重点军事打击即将展开,再把这些老弱妇孺留在身边根本就是把他们往火坑里推。

    进入湖南这一年来,很多人因营养不良、缺医少药、水土不服等原因纷纷死去。而平时转战过程中由于物资要优先保障作战部队,这些人又会大批死去。比如历史上陕西撤退时,一场大风雪就冻死了几万妇孺。因此,将这些人交给东岸人,说不定是给他们留了一条活路。这样顺军能够将全部精力集中到与清军作战上,这些战时经常会因为顺军战败匆忙撤退而被清军俘杀的老弱妇孺也能免于死难,对大家都有好处。当然了,送这些人去东岸控制区。一定要秉持着自愿的原则,不能像卖猪仔一样一股脑地打包送给东岸人,不然很可能会影响到部队士气。

    于是,在这样一种的背景下。经李自成默许,高一功、李过、袁宗第、刘芳亮等人开始在军中统计愿意去东岸控制区的随军妇孺。他们将东岸控制区夸得跟仙境似的,让一干平时吃不饱、穿不暖,还不时有生命威胁的老幼妇孺们非常动心。很快,经过几个月时间的动员,首批一千余名老弱妇孺被计点了出来,他们将在今日登上去东岸的船只,就此告别大顺。

    人非草木,孰能无情。离别之际,很多人自然也是依依不舍的,毕竟大顺再差,也是他们这帮人最后的依靠了。这么多年一起走过来,有在河南与明军大战时的惶恐不安,有打进了西安城的欢呼雀跃,更有进了北京后的欣喜若狂,当然现在大家心头弥漫的是被清军屡次击败、亡命奔逃的绝望失落。尤其是那些十几岁的半大小子,可以说他们的童年、少年就是在这样一种环境下渡过的,如今让他们与朝夕相处了多年的小伙伴、大叔大婶们离别,自然是极为不舍的。

    不过世道就是这么残酷,想要活下去就必须走。以如今大顺的景况,是很难照顾周全这数万妇孺了,离开对大家都是一种解脱。其实他们还算是幸运的了,比起当年因为大顺席卷北方而造成的大量无辜死亡的妇孺,被大顺逼着当签军枉死在明军阵前的妇孺,他们真的是非常幸运的了,因为他们至少活了下来。

    黄仪摇头晃脑地把范仲淹的《岳阳楼记》吟完,然后又故作风雅地喝了一壶茶,这才施施然地走到码头边,看着码头上随船来的少数东岸陆军士兵正指挥着顺军兵将们卸载武器,然后又看看那些安静地蹲在在草地上、蓬头垢面的顺军老弱妇孺,想了想后从怀里拿出了一把可可粉做成的糖果,分发给了离他最近的一些小孩。

    小孩光着屁股,鼻子下面还流着两行清水鼻涕,脸和手都脏兮兮的,可能是饿极了,抓着糖果就往嘴里塞。兴许是从来没吃过这么好的东西,这个小孩高兴地眼睛都眯了起来,吃完后又眼巴巴地看向黄仪。

    黄仪突然感到鼻子有些发酸,想想自己以前整日里这个不忿、那个不服,对这也有意见、对那也看不惯,整日里跟个二逼似的。自以为做了很多了不起的事,其实到头来都是狗屎,还不如像眼下多救一些可怜的孩子有意义呢。要那么多钱干嘛?还不够自己享受挥霍么!整日里蝇营狗苟有意思么?到头来还不是一场空!

    从今以后还是多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要紧,多救一些小孩、教他们读书识字,他们有权利接受教育,等待他们的应该是美好富足的生活,而不是辗转于沟壑的死亡之旅。现在欧陆大国已经开始渐渐注重知识和教育,一些地区如法兰西、意大利、西班牙、荷兰国民的生活水平已经远远超过了大明,他们的小孩也能学习知识或者手艺,以便为将来的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反观大明,全国各地几乎处处烽火,人口锐减、生活水平急剧下降。小孩要么被饿极了的成人吃掉果腹,要么被那些杀人魔王一般的军队杀掉取乐,要么在饥饿寒冷中艰难求存,总之就是无法安安静静地生活。想到这里。黄仪又突然有些悲哀。这天下何止眼前这一群小孩需要他去救,那是有千千万万的小孩需要他救啊。可他能救得了么?

    算了,这事情哪是我能改变的?我只要做好眼前、对得住自己的良心就可以了,天塌下来有高个子顶着。莫大帅那么强势的人物,也救不了这天下啊。唔,他貌似收了好几十个小孩当义子义女啊,自己也可以跟他学学呢。黄仪打定了主意,然后摇摇头将这些负面情绪通通甩出脑海,又恢复了刚才那个“二逼”的黄大掌柜的模样。

    只见他在大冬天里摇着折扇,走到正在码头边接收军械的郭升身边,笑着说道:“郭帅可还满意?此乃第三批军械。可是让我军库存为之一清啊。瞧瞧这弓、这箭,非得有上等牛角、牛筋不可,朝鲜李氏于济州岛上多年的积蓄已尽在此处。再看看这火铳、这军刀,亦非凡品可比。还有这盔甲。六十步外可挡鞑子鸟铳铅子、三十步外可挡其重箭,威力非比寻常。”

    “黄掌柜所言不虚,俺对东岸军械的喜爱是众人皆知的。”郭升呵呵一笑,一把沉重的燧发枪在他蒲扇般的大手操弄下显得异常灵活,只见他从腰间抽出41年式钢制刺刀,熟练地在枪管下方的套筒中一悬一卡,然后虚空劈刺了两下,满意地说道:“前些日子磁侯(刘芳亮)率六万军围攻荆州,就多仰仗贵军送来的军械了。黄衣大炮破城,身着胸甲、臂铠、兜盔的铁人军破阵,一战斩了郑四维那老乌龟,真是痛快!”

    几个月前,刚刚从陕甘绕路抵达湖北的李过、高一功所部数万众围攻荆州城,只可惜因为缺乏重武器而功败垂成,徒让那清廷副总兵郑四维得意了好久。如今仰仗着黄衣大炮破了那乌龟壳一般的荆州城墙,郑四维这厮也被枭首,总算是出了口恶气了!而且自从有了黄衣军送来的这种极为轻便却又防护力超强的盔甲后,富有经验的老军官的伤亡率也直线下降,有力保障了顺军各部的战斗力。

    “呵呵,将军喜欢就行。”黄仪也跟着笑了几声,然后说道:“听闻闯王已破长沙城,那南明的何腾蛟、堵胤锡已远蹿衡阳,真是可喜可贺啊!不过将军有暇亦不妨多劝劝闯王,而今清廷势大,大顺、大明势弱,何不联手共抗鞑虏?切勿做那亲者痛仇者快之事啊!”

    “黄掌柜有所不知。”郭升摆了摆手,然后悄声说道:“陛下自克复长沙后,伤势复发,目前正在城内安养。如今军中做主的是李、高、刘诸位将军,大伙儿已经与那明廷休战,而今重兵云集荆州、岳州、澧州一带,欲与那孔有德大战一番,此时断不会再与那明廷起事端。”

    “那我就放心了。”黄仪摸了摸一片青茬的下巴,然后笑着说道:“此番我带来工程技师十二人,皆是经验丰富之士。磁侯、亳侯欲整修巴陵、临湘、平江、澧州、益阳、浏阳等县城墙,若有不决之事,大可问询于此十余技师。”

    事实上刘芳亮、李过、高一功等人对东岸人大力推广的棱堡技术还是比较感兴趣的。因此,准备在一些重要地点修建一些砖石土木混合结构的中型棱堡,然后配备上东岸人资助的火炮,应当能够大大迟滞清军的攻势。而这也正是东岸人派这十二名工程师来此地的原因,说白了就是来指导顺军修建棱堡、安放炮位的。

    大顺控制区内的人力资源还是要远远超过东岸人的,砖石木材不难取得,如果抓紧时间的话,在岳州、澧州这两个重要城市的外围地带修一个能够屯驻数千兵马的中型棱堡还是不成问题的。到时候若是清军大队人马来围攻岳州、澧州城,那么城外的棱堡必将令他们感到如芒刺在背,无法全力攻城。

    交接完武器后,黄仪接下来也没有再和郭升多谈,双方约定了下次见面的时间,然后便各自告别。黄仪带着一千多名顺军老小,乘着四艘炮艇缓缓离开了巴陵县码头,顺着江水往下游而去。

第二百九十五章 去国离乡(三)

    十月下旬的阿穆尔河已经日渐寒冷了,尤其是在这个年代,更是寒冷地无以复加。

    “分水”号蒸汽机帆船刚从上游回来,他们在河北岸接了两百多名山丹人,顺便给他们送去了相当数量的干草、粮食、棉衣、蜂窝煤、烈酒等物资。去年分配到恒衮寨的那数百名河南降兵最终只活下来一半,繁重的劳役、酷烈的气候以及水土不服让将近四百名身体瘦弱的河南人死在了阿穆尔河畔。外来者,终究很难适应这里的气候啊!

    其实只要对比下气候相较阿穆尔河畔更为温和一些的大泊地区,第一年定居这里的居民如果过完冬天的话,大概死亡率在15%-20%左右。当然如果你熬过了第一年,那么基本上就算初步适应了这里的气候,再加上随着大泊开发程度的日渐深入,带壁炉、火坑的砖石小屋的大力修建,居民死亡率直线下降,甚至就连一些新出生的小孩都能很好地适应这里。

    与大泊相比,气候更寒冷的黑水港第一年定居居民的死亡率却是相当之低。这主要得益于这里城市设施的完善以及居民住房系统的先进,这些都有力保障了居民们的冬季生活。城外的煤矿源源不断地将产出的燃料送至城内,夏天的时候靠驮马运输,冬天的时候靠雪橇从河道上运输,总之是24小时全天候不间断生产,以备开春后煤炭使用高峰期的到来。

    说实话,黑水煤矿所产的煤炭是极为优质的硬煤,是一种非常理想的动力煤。如果没有这个煤矿,可以说东岸黑水临时特遣舰队的大部分船只——主要是那些机帆船——就将成为摆设,根本无法有效承担起运输移民的重责。而这,也是东岸人选择黑水港作为远东地区核心城市的原因所在。这是一座因煤而生的城市。

    城外的采石场、伐木场、煤矿冬天依然是在继续运转着的。在这个年代,西伯利亚的俄罗斯人由于其他季节要为自己的农田忙活、要为自己的牲畜准备过冬的干草,因此他们只有冬天才能有时间出来赚一些现金收入,渠道主要就是采矿——很多是金矿、伐木和鞣制皮革。以便开春后有足够的现金缴纳给如狼似虎的税务官们。这其中很多是户外工作。即便是零下三四十度的严寒依然要干活。后世的别尔维、契诃夫(此君就是被流放库页岛)等人就曾经以自己的亲身经历,通过文学作品讲述了俄国农民在西伯利亚和远东的艰难开拓史。

    库页岛的居民冬天要干活。阿穆尔河畔的庙街、恒衮寨两地也是一样。比如此时的庙街码头上,大批山丹妇女正一字排开,使用东岸人运来的纯碱开始鞣制皮革。皮革主要是野羊皮,间或夹杂着少量貂皮、狐狸皮、狼皮、熊皮等名贵皮毛。今年初秋的时候。出外围猎的队伍在庙街以北的荒草甸子上逮住了一群野羊,数量大概有三千多只。经过一番艰苦的追猎后,山丹猎人们成功地将这群野羊大部抓获,在使用同样由东岸人送来的宝贵盐巴将其中约一半野羊制成腌肉后,剩下的野羊被集中关了起来,作为储备食物。

    如今向东岸老爷们出售各种皮毛、腌肉、兽脂,已经成了恒衮寨与庙街两地居民们的一项重要收入了。东岸老爷们将剥皮刀、盐巴和纯碱赊销给苦哈哈的达斡尔人、鄂伦春人、布里亚特人。然后让他们用鞣制好的皮革、腌好的咸肉以及动物脂肪来抵账。若是出售的货物还有盈余,那么东岸人还会建议他们购买一些皮鞋、棉衣、烈酒、烟丝、蔗糖之类的玩意儿,以回收他们手头可能剩余的现金。

    当然了,你若想要“快速致富”。那么去为东岸人当兵打仗绝对是不二选择。君不见那些出外征战归来的勇士们,哪个不是腰间鼓鼓、财大气粗?甜丝丝的蔗糖、辛辣的烟丝、够劲的烈酒、暖和的棉衣,哪个不是说买就买,不但自己吃穿享用了,就连家人都跟着沾光不少。因此,在这样一种示范效应下,越来越多的山丹人倾向于参军打仗,到最后渐渐成了一种流行风气。

    此番“分水”号蒸汽机帆船前往上游地带的恒衮寨接的这两百多名精壮小伙子,就是新一批入伍的山丹人。他们将汇合在庙街募集的三百多人,然后一同前往利尻岛码头,等待船只将他们运走。是的,你没看错,他们不是前往济州、也不是前往烟台,而是前往东岸本土。他们将和那些普通移民们一起先坐船前往澳洲,然后等待船只将他们运回东岸本土。

    鉴于与西班牙人的关系日渐恶化,彭志成写给莫茗的信中也要求莫茗募集一些能够适应寒冷地区作战环境的士兵,以便万一与西班牙人开战后,东岸人能够在气候寒冷的智利南部地区站住脚来,然后与那些阿劳坎游击队一起,向智利的西班牙殖民者发起攻击。作为天生耐寒的山丹人,自然是为这个行动量身定制的绝佳人选了。他们忍饥耐寒,淳朴忠实,再加上野性未化,以及一身出色野外生存、伏击本领,绝对能给智利中南部地区的西班牙人一个永生难忘的深刻印象。

    与明人离开故国时的依依不舍相比,这些文明程度较低的山丹人却没什么留恋之感,他们对在遥远的新大陆开始一段新的冒险生活表示乐观。对于他们来说,只要那个地方能有银子拿、能有肉吃、能有酒喝、能有暖和衣服穿、能有女人睡,那么那里就是毫无疑问的天堂。他们才不管是在什么新大陆还是旧大陆哩,他们只关心自己的生活。

    恒衮寨与庙街两地,此番被抽走将近六百精壮,要是在以往,绝对能让任何一个大型部落元气为之大伤。不过在两地人口数量越来越多的今天,这却不是什么大问题。从去年到今年仅仅一年时间,两个城寨就又有超过两千外来人来投奔,其中投奔至庙街的有一千二百多人,至恒衮寨的有八百多人,使得两地人口分别达到了三千人左右。

    再加上今年东岸人又往阿穆尔河流域投放了一千多名在江北俘虏的清军绿营士兵,同时又从济州岛上发配了七八百名年轻女人来到此地,因此这片肥沃的黑土地上人口暴增是肯定的了。几个月前,经由黑水开拓队队长莫茗批准,东岸人在阿穆尔河畔的第三个羁縻地——位于后世俄罗斯马林斯科耶附近的江东寨正式成立。该地除了千多名清军绿营降军以及七百多朝鲜女人外,还有百余名挺身队伤退士卒,以及从附近投奔来的四百多名山丹人。

    这总计两千五百余名定居者目前已经修好了过冬营地以及一处简易的木质码头,加上东岸人输送过来的粮食、干草和牲畜,也能勉强糊弄过这个冬天了。再说了,冬天河道结冰后,他们可以通过雪橇轻易地与下游的恒衮寨、庙街取得联系,即便补给品或御寒物资有些许短缺,也能从这两地临时商借一些。这两个“老定居点”今年粮食虽然依然未能完全自给,但缺口并不大,如果算上秋天捕获的大量大马哈鱼以及野羊等动物的话,那么粮食还是有一定的富余的,支援江东寨这个新定居点些许粮食一点问题都没有。

    不断地往阿穆尔河流域移入明人,同时征发当地山丹青壮到大陆甚至东岸本土打仗,莫茗莫大帅对这片土地安的什么心思已经昭然若揭了,这是要极大地改变此地人口构成的节奏啊!以阿穆尔河流域土地的肥沃程度,即便限于现阶段寒冷的气候,一年只能种植一季黑麦或燕麦,粮食收成也绝不会差的。况且此地还有非常丰富的渔业资源和动物资源了,如果人口密度不是特别大的话,没道理会生存不下去的。俄罗斯人在比这更冷的地方都能屯田生存下来,那么东岸人即便在适应性方面不如对方,但假以时日,最终必然也能够在此地扎下根来。待积蓄了一定的人口、物资后,就能够给南下的东岸军队提供后方补给基地,让宁古塔地区的清军从此不得安宁。

    东岸人任命的庙街乡长很快将三百多名精壮男丁送上了东岸人的蒸汽船,然后又将一批数百张各式皮毛也搬上了船,说是到利尻岛进行交易登记。在与家人们进行了一番简短的告别后,这些无畏无惧的山丹新丁便安静地坐在了“分水”号的甲板上,看着渐渐远去的城镇背影,憧憬着自己接下来的美好生活。

    在小心地避过了两块浮冰后,“分水”号升起了风帆,然后在强劲的西北风的作用下开得越来越快。很快,远处庙街码头木质灯塔上用石灰水刷着的“当兵光荣”四个大字也越来越小,渐渐成了一串小点然后消失在了众人的视野之中。

第二百九十六章 贸易与消息

    莫茗紧了紧身上的皮衣,在治安队斥候的团团护卫下登上了釜山港的码头。( 平南文学网)

    此时的釜山港,秋风萧瑟、草木凋零,一派萧索的深秋景象。不过与气候相比,在洛东江东岸的釜山港区,大群朝鲜夫子正被一些所谓的东岸“侨民”支使着在修建码头栈桥、仓库以及公路。由于《华朝修好条约》的签订,釜山港作为两大开埠的贸易港口之一,东岸商人有权在当地购地、定居、经商。甚至与元山津不同的是,作为曾经被东岸军队占领的地盘,釜山港的东岸侨民拥有更大的“自治权利”,当地的朝鲜官员不得过问与阻挠,否则就将引起极为严重的外交事件。

    正因为有这样的规定,今年冬天,原本在库页岛、庙街、恒衮寨等地整训的东岸军队便次第开拔到釜山港过冬,东岸人对外宣称这些人都是武装侨民,来此进行短暂定居。当地乃至邻近的庆尚道、全罗道的朝鲜官员们自然不会轻易相信,他们一面如临大敌地整军经武,一面通过釜山当地官员向东岸人送来了不少猪羊慰劳,同时探听风色。

    不过东岸派驻此地的商站负责人罗天生罗科长却口风甚紧,一丝一毫的风声也没向朝鲜人透露,这让朝鲜釜山县令金洪范大为惊异,继而也有些不安。他怀疑东岸人可能对朝鲜拖拖拉拉地没有将江华岛赎岛费的尾款五万两银子及时支付而感到愤怒,在看到码头上挺身队第一大队两千名老兵英武挺拔的军容后,越想越害怕的金洪范立刻派心腹仆人快马给庆尚道及汉阳城送信,并在信封上标上了事态紧急的暗号。

    与此同时,在花费几根百年老山参的代价后,金洪范金县令终于从罗科长这里打探到了一个惊人的消息:威震东海的莫大帅即将巡视此地。以了解釜山港的建设状况以及本地贸易的开展进度。眼下这两千多军队,可不就是来打前站的!

    得到准确消息的金洪范金大县令终于稍稍放下了心,原来不是再次兴兵来攻的!不过转而他又有些愁眉苦脸了起来,这东岸人要求开放贸易。朝鲜人摄于其军威明面上不敢不答应。但暗地里的拖延掣肘却从未消停过,甚至一些准备动身前往釜山地区碰运气的朝鲜商人都被下狱问罪。这样一来。东岸人设在釜山港与元山津两地商馆便自然是门可罗雀、生意凋敝了。

    东岸人不是傻子,他们在看到一个月的成交额才区区百来元后,自然知道这里面有人捣鬼!罗科长为此还质询过几次金洪范金县令,但此人不是支支吾吾就是托病不见。让罗天生好不郁闷。不过他手头只有从烟台带来的两百多名武装侨民护卫队——这些人是真正的明人侨民,只接受过三个月的短期军事训练,战斗力不足,再加上也不好公然兴兵包围朝鲜官署,因此便只能向上面打报告指责朝鲜人不履行条约。

    此番莫茗带兵前来釜山港,一是为了部队有个条件良好的过冬训练基地,二也确实是为了让朝鲜人老实履行《江华岛条约》中的一些条款而努力。这些朝鲜人都是记吃不记打的。你不给他们一点颜色看看这帮人就绝不会乖乖办事。

    莫茗一下船后,派驻此地的最高负责人罗天生便第一时间跑过来告状,其言辞激愤,将这些朝鲜人毁诺背信的行为添油加醋地说了一番。一点也不似刚收了人家好处的样子。不过这也可以理解,罗天生在此次开设商馆几个月了,才做了四百多元的生意,卖的多是一些金属农具、染色棉布等朝鲜很难见到的稀罕品。而对东岸人事关重要的粮食,却是一粒也未买得,这无论如何是说不过去的。因此,罗天生一见面立刻就倒起了苦水,将朝鲜人从中作梗的伎俩和盘托出,以充分减轻自己的责任,免得自己丢掉这个好不容易才争取到的职位。

    莫茗对罗天生的聒噪有些不耐烦,只见他翻身骑上了一匹随从们牵过来的安达卢西亚战马,然后用马鞭朝罗天生一指,说道:“带路,朝鲜官署!”

    罗天生闻言后先是一愣,然后便屁滚尿流地从自己的手下那里也找了匹朝鲜矮马,走在前头带起了路。而在他身后,是莫茗带着的三百名治安队斥候骑兵,在这些斥候骑兵后面,则紧跟着三个营两千三百名黑人步兵。

    自从釜山开埠后,朝鲜人便在这个小渔村设了个级别不低的县令,以总管这里的一切“洋务”。这个县令名义上归庆尚道管辖,但实际上他拥有向王京汉阳城越级上奏的权力,可见绝不是什么一般人物。

    两千多人浩浩荡荡地冲向朝鲜官署,顿时将街道上不多的朝鲜商人和东岸侨民吓得闪到了一边。待冲到这座新修不久的官署门前后,几名身强力壮的山丹士兵上前赶走了惊骇欲死的朝鲜守卫,然后持械侍立在门前,充当起了卫兵。而莫茗则在十余名精锐亲信的护卫下进抵到了衙内,而此时金洪范才刚刚穿好官服从后衙过来,一见院内院外挤满了气势汹汹的大兵,心里顿时一阵惊慌,暗叹事情坏了。

    他心里着急,于是便上前想要分说。不料刚走几步,就被几名如狼似虎的山丹士兵架起,一名军官模样的山丹人在金洪范身上仔细摸了一通确认没有身藏利器后,这才挥手放开了他。金洪范得了自由,却也吃了教训,不敢靠莫茗太近,只是站在一旁用流利的辽东口音汉语谦卑地说道:“朝鲜国釜山观察使、总理庆尚道洋务、判釜山县令金洪范见过莫将军。数月之前江华岛之约,下官曾有幸位列会场,得睹莫将军风采,真是幸甚。莫将军威震东海,百战百胜,彼时下官尚在成均馆求学……”

    “废话就不要多说了!”莫茗挥手打断了金洪范的喋喋不休,一屁股坐在心腹亲信端来的金洪范的县令座椅上,然后说道:“只两件事!第一、江华岛赎岛费尾款五万两银子究竟何时支付?第二、条约规定的每年十万石粮食贸易究竟何时履行?”

    金洪范听了莫茗的问话后怔怔不知如何作答,只能支吾着说道:“关于赎岛费,敝国正四处筹措,万望宽限些许时日。将军你也知道,那清国需索无度,动辄要我国助饷助战,靡费甚多,因此这五万两银子尚须等本年忠清、全罗二道秋赋征完后方能履约交付。至于那十万石粮食,更是筹措不易。敝国地狭民贫,物产不丰,即便是向称富饶的庆尚、忠清、全罗几道,百姓生计也是不易。万望莫将军挂念苍生百姓生活多艰,蠲免部分米粮,使百姓得以存活,如此,则感激不尽。”

    “那就是不允了?”莫茗点了点头,说道:“我不管贵国有何难处,也懒得管!我只告诉贵国一句,以三月为期,若是赎岛费再不交至釜山港我东岸商馆内,那我等便要去庆尚、全罗二道自取了。还有那粮食,我等又不是强抢,条约里写的每石二两八钱银子的买价亦是我国官价,已经很公道了。贵国左一个难处,右一个为难,说到底就是不允!那还有什么好说的!我还是那句话,以三月为期,若是贵国未能履行条约协议,我国便会出兵,以占领的庆尚道为担保,催促贵国尽快履行条约。”

    一听莫茗如此强项的话语,金洪范的额头顿时冒出了细密的汗珠。对方口风如此严厉,显然不是说说而已,若是真让这些丑恶已极的黑藩鬼奴兵杀过来,那么庆尚道全道糜烂便不可避免,这可如何是好,看来要速报王京才是!

    “还有,已经不短时日了,我听闻贵国使清的使团已经回国,有什么最新的消息吗?”说完了钱粮问题,莫茗又很关心地问起了情报方面的事。

    金洪范左看看右瞅瞅,见莫茗无意在私下场合说,只好硬着头皮说道:“我国使清的使团确已在两月前归国。别的事倒也没什么,无非是清国借着占了神州的东风,对敝国勒索无度,还要敝国王世子留质于京师。其实这些事本也无关贵国,但敝国使节在清国京师曾听闻,清国摄政王曾在殿中接见了几位贵国口中的荷兰红毛,对,就是敝国解送过去的那几位。摄政王对荷兰红毛的船、炮都兴致盎然,要求其为清国铸炮。后又放归了其中两人,嘱其尽快返回大员,似乎是向荷兰红毛许了通商厚利,换取红毛为清国铸炮造舰……”

    “竟有此事!”听到金洪范这话莫茗顿时也有些惊讶。满清竟然这么快就和荷兰人勾搭上了,这让莫茗有些意外,也感到了一些压力,也许东岸人在北方沿海地带蹦跶的好日子要一去不复返了?

    想到这里,莫茗顿时无心继续折腾朝鲜人,再又警告了其按时履约后,便率兵匆匆回到了码头上。

第二百九十七章 起义(一)

    “长官,这是我能找到的所有克兰迪人了。”圣菲城外,一名年轻的实习参谋向支队总指挥常开胜汇报道。

    常开胜微微点了点头,然后用挑剔的目光看了看那些蓬头垢面、衣衫褴褛的克兰迪印第安人。这些人大约有五百多人,高矮不一,但多数看起来都很瘦弱,这是劳累过度和长期营养不良的标志。很多人的身上还有伤痕,似乎是被他们的监护人(监护征赋制度中的监护人,其实是奴隶主)虐待过,手脚上也还戴着镣铐,走起路来稀里哗啦响。

    不过别看他们此刻一个个身体上凄惨无比的样子,但精神上却很是振奋。因为这支从南方来的军队居然把常年欺压在他们头上的西班牙人赶走了,并且还打算释放他们这些可怜人,让大家获得自由。这真是太美好了!

    “克兰迪人、查鲁亚人、阿劳坎人等南美洲较寒冷地区的土著,都不是什么适合做奴隶的种族。他们崇尚自由,生性好斗,远不如黑人温驯,更不如黑人耐干重活,如非必要,捕捉他们做奴隶是很不划算的。”常开胜的脑子里响起了国家情报总局关于东岸附近地区印第安种族的一份调查报告,该报告中就包含了这么一段,他记得非常清楚。

    事实上南美南半部的西班牙殖民者一直对阿劳坎人、克兰迪人很不满意,因为他们绝对不是西班牙人心目中合格的奴隶。尤其是那些阿劳坎人,他们不但四处逃亡,甚至还反过来袭击西班牙的殖民点,并且在可疑的外国势力的秘密资助下搞起了长期的游击战争,让西班牙人疲于应付。

    智利的阿劳坎人如此,拉普拉塔的克兰迪人也不是善茬。这些人对西班牙人统治的反抗行动贯穿整个17世纪。期间甚至爆发了好几次大起义,而其中规模最大的一次起义似乎就发生在17世纪50年代——也就是几年后。起义爆发后,西班牙人一方面从秘鲁调兵,一方面收买很多印第安人为他们作战。花费了无数的金钱和相当长的时间。这才把这次起义镇压了下去。在这次起义过后,西班牙人非但没有减轻对克兰迪人的压迫。相反他们变本加厉,制定了更严格的管制措施,大批克兰迪人在西班牙殖民者的残酷暴政之下死去,到了18世纪后人丁已经锐减到了再也无法发动任何起义的地步。

    而在这个时空。在克兰迪人大起义爆发的前夕,由于突然开始的战争,大批东岸军队涌入拉普拉塔。他们击溃了相当数量的西班牙军队,各地的西班牙白人农民也纷纷逃往,这使得西班牙人在拉普拉塔东部地区的统治基础受到极大的动摇——至少在巴拉那河下游地带,西班牙人的统治基础已经荡然无存。东岸人每到一地,都释放当地的印第安奴隶和白人契约奴。并给他们分发武器,暗中鼓励他们向西班牙人复仇。

    值得一提的是,拉普拉塔地区为数众多的中南欧籍契约奴的生活状况和克兰迪人无异,他们一样遭受了主人的疯狂压榨和虐待。这些人在从本土前来新大陆时。就已经和船长或殖民公司签订过协议,即保证抵达新大陆后,他们将为买下他们所有权的白人农场主、牧场主工作满一定的年限(一般是3-7年)。由于知道期满后这些人就将获得自由,因此主人对他们更加不怜惜,工作强度甚至比那些克兰迪人还要高——因为克兰迪人是主人的私有财产,更值得好好“养护”,以便为主人创造更大的价值,而这些契约奴们只相当于租借品而已,自然是要往死里用了。

    因此,无论是克兰迪人还是白人契约奴,他们同样恨透了西班牙人。而当东岸军队宣布给予他们自由并给他们分发武器后,这些人立刻欢呼雀跃了起来。在拿到武器的一个星期之内,这些人便纷纷涌入乡下的农场、牧场和庄园,袭击曾经残酷奴役他们的西班牙农场主,瓜分他们的金钱和牛羊,然后那些花费了很多年头才辛苦修建起来的庄园、仓库、房舍,也被充斥着不理智狂热情绪的复仇奴隶们焚毁一空。

    这些情况在拉普拉塔河口的布宜诺斯艾利斯地区尤其明显,留守当地的学兵团35团团长廖逍遥对部分西班牙农民来向他控诉奴隶们“骇人听闻”的暴行后,他只是稍稍有些“惊讶”,然后才敷衍了事般地派了少数士兵去驱散那些暴徒。刚刚获得自由的克兰迪人并不是蠢蛋,他们当然知道自由不是自己争取来的,而是东岸人施舍的,因此非常识趣地换了一处地方继续打劫。而在离开之前,他们还将许多劫掠来的钱粮牲畜“孝敬”给了东岸人,这令廖逍遥暗暗点头,这帮印第安人总算还不是太蠢。

    局势就这样在东岸大军马蹄所至之处失控了起来。得到自由的印第安人和少数白人契约奴们拿着东岸人发放的武器(大部分是冷兵器,少部分是火绳枪)开始在乡下流动作乱,势单力薄的西班牙农民根本抵挡不住,乡下每天都在发生抢劫、谋杀和强奸案件,到最后这些西班牙人只能携带部分粮食细软,跨上马背,逃到布宜诺斯艾利斯城周边避难。至少在这里,那些失去理智的印第安暴徒们还不敢杀过来。

    在布宜诺斯艾利斯城周边,也只有一些大地主、大商人才拥有勉强自保的力量。比如本地著名的商业领袖罗德里格斯家族,他们在乡下的农场庄园内拥有为数不少的雇佣工人,而且还有十几名著名的弗兰德斯军团的退役老兵。在他们的带领下,庄园内的男丁们凭借着犀利的火力轻松抵挡住了几小拨克兰迪人的试探性进攻,使得庄园幸免于难。

    不过他们终究只是少数罢了。在这股愈演愈烈的克兰迪解放浪潮中,大量土生白人或半岛人是缺乏足够的自保能力的,他们大多被杀,庄园被毁,财产被掠夺,西班牙人花费半个多世纪经营的布宜诺斯艾利斯地区一夜回到了解放前。而更令西班牙人感到恐慌的是,这股原本只在东南部地区盛行的起义浪潮如今有了蔓延到中西部地区的趋势,各个西班牙定居点、村落或农场中不断有奴隶逃亡或被赶来的起义者所解救,而他们原本的监护人——西班牙殖民者们则要么不知所终、要么横死当场。这些克兰迪起义者是如此之愤怒,以至于他们连白人小孩都不放过,甚至连一些站在西班牙人一边的克兰迪人也惨遭屠戮,事态就这样在东岸人的有意纵容下一步步恶化下去了。

    如今常开胜要做的事情其实和廖逍遥一样,就是在圣菲地区也搞起克兰迪人的起义或者暴乱,然后彻底搅乱附近的形势,将西班牙人的统治基础彻底摧毁。东岸人的兵力严重不足,如今虽然占领了布宜诺斯艾利斯、圣菲这两座城市,但是在乡间,仍然有大量的西班牙农村或庄园存在着。事实上这个年代的西班牙、葡萄牙殖民者们并不喜欢住在城市里,比如在18世纪的里约热内卢,全部白人居民一共才两千五百人,但是在周围的广大内陆乡村地区,却还生活着数量是其五到十倍的白人农民或农场主。

    因此,这些分散在外的西班牙人始终是一个威胁。一旦西班牙人从秘鲁、智利调集兵力过来,这些星罗棋布的西班牙村落或农庄就是他们天然的补给点。如今东岸人通过这些暴乱的克兰迪人将这些村庄或农场全部摧毁,那么即便有西班牙军队从北边、西边过来,他们也将陷入缺乏补给的困难境地。而如果从智利输送给养,那么不但路途上的消耗将大增,这补给线也将被无限拉长,这会使他们陷入危险之中。

    总而言之,如今这些克兰迪人可是大有用处,所谓为王前驱,讲的就是他们。东岸人如今的兵力极度紧缺,而拉普拉塔的地域是如此之广阔,他们需要完成的目标又是如此之多,这一切都促使着他们打开克兰迪人的镣铐,摧毁西班牙人的经济基础,牵制西班牙人可能出现的援兵,以便给东岸人争取从容应对的时间。

    “给他们打开镣铐,然后好好吃上一顿。”常开胜转头朝实习参谋说道,“吃饱了后教他们一些粗浅的军事常识,然后就发放武器让他们走人吧。早一天去祸害西班牙人就早一天给我们分担点压力,谁让我们兵力不足呢。如今问本土要点兵过来实在是太难了,就凭如今我们手头的兵力,防守这么长的区域都嫌不足,居然还要我们继续进攻,摧毁更多的西班牙人城市,这简直是扯淡!”

    实习参谋很自然地过滤掉了常开胜后半句牢骚话,然后便去招呼那些刚刚获得自由的克兰迪人了。

第二百九十八章 起义(二)

    1646年10月25日,在圣菲城休整了将近十天时间、顺便等待补给的陆军常开胜支队又开始行动了。他们这次的目标是位于圣菲上游地带的科连特斯城,科连特斯城是个小城市,以农业为主,也没有什么像样的军事设施,人口也就一千多人的样子。不过就是这座小城市,此时已经是富裕的巴拉圭地区的最后一道屏障了,只要攻破了这里,那么东岸大军便可窥视亚松森,这对西班牙人的心理是一次沉重的打击,因为从来没人可以威胁拉普拉塔的明珠——亚松森。

    西班牙人最初在拉普拉塔选定的的殖民据点是布宜诺斯艾利斯,只不过因为附近的印第安人的极力反抗,最初的两千五百个西班牙殖民者在此建城的数次努力都被打断,不得已之下他们开着船往巴拉那河上游地带去寻找适合建城的地方,并最终选择了亚松森。布宜诺斯艾利斯从此被废弃,而西班牙人遗留在当地的牛群最终因为当地环境特别优越而繁衍成了数量庞大的野牛群。

    可以说,从那个草创的年代开始,亚松森就一直扮演着拉普拉塔地区的西班牙人心目中的母城的形象。在以亚松森为核心的巴拉圭地区站住脚后,无数的半岛人带着他们的印第安奴仆顺着巴拉那河而下,并在几十年内陆续修建了科连特斯、圣菲、布宜诺斯艾利斯这几座城市,点缀了荒凉寂静的巴拉那河流域。

    但很快巴拉那河下游这一段又要重归于荒凉了。因为失去理智的克兰迪人正在四处串联,攻打西班牙人的村落或农庄,起义的浪潮已经不再局限于少数一些区域,而开始向各处蔓延。西班牙人在此地薄弱的军事力量已经惨遭东岸人的打击,再也无法有效镇压任何来自野蛮人的军事暴动。于是一种属于西班牙人的灾难就这样降临了。

    常开胜支队将新兵较多的陆军第106连并三百名民兵留在圣菲城,由他的副手江志清带人留守。然后他带着其余的四个步兵连、三个骑兵连以及剩下的民兵,共计约2100余人,分乘大量内河蒸汽船浩浩荡荡地朝上游而去。至于那三个连的骑兵。则只能苦逼地沿着河岸往前行进了。毕竟蒸汽船吨位有限。可容纳不了那几百匹高大的战马。

    其实关于下一步如何行动,陆军部甚至联合参谋本部内也不是没有不同意见。首先。大家都是一致认为此战绝不能以占领圣菲城为满足,陆军必须继续攻打有战略意义的西班牙城镇。只不过在辽阔的阿根廷平原上,西班牙人的据点间相隔太远,攻打极为不易。比如陆军部内有人主张进攻西部的科尔多瓦。然后威胁人烟稠密的阿根廷西北部地区,进而窥伺查尔卡斯与智利北部地区。

    如果单从战略意义上来讲,科尔多瓦确实是一个很有价值的目标。因为这里是沟通智利、查尔卡斯与拉普拉塔东部地区的交通要道,是西班牙秘鲁总督区陆上交通工具——骡帮的主要转运站。在前些年,波托西的银矿就曾经将生产的部分银条通过骡帮经科尔多瓦转运到圣菲,然后经拉普拉塔河出海运回本土。其实不光银条,两地间很多商品的转运都要经过这里。因此科尔多瓦是一个不折不扣的通衢之地,攻占了这里,必然会对西班牙人产生极大的震动。

    不过科尔多瓦与圣菲间数百公里的距离是天然的障碍,这里虽然都是平坦的大草原。但对于东岸人来说后勤压力仍然是非常重的。他们需要筹措大量的重型货运马车,还有就是要准备数量众多的车夫和力夫,当然还要准备相当数量的保护补给线的部队,这对如今兵力严重不足的东岸人来说简直是天方夜谭。因此,在经过一番短暂的争辩后,陆军部很快就否决了这个进攻路线,转而将目标指向了科连特斯城。

    科连特斯作为与圣菲、布宜诺斯艾利斯同一时期的城市,如今的发展智能说差强人意。农牧业为主的经济以及所谓的监护征赋制度掩盖下的事实奴隶制,使得整个社会如同一潭死水般了无生气。也就是在近些年与东岸的走私贸易大行其道后,依托羊毛、兽皮、干酪、兽脂的出口,科连特斯的社会才稍微展现出了那么一丝活力。当地出现了一些规模不大的批发商人、零售商人,来回倒卖东岸与本地的货物,平心而论,这些从客观上推动了当地的经济发展,并给死气沉沉的社会注入了一丝新鲜活力。

    但这丝活力很快就随着战争的爆发而烟消云散了。随着拉普拉塔舰队的覆灭、布宜诺斯艾利斯和圣菲的相继失守,科连特斯原本四平八稳的社会开始剧烈动荡了起来。很多有钱的地主、牧场主、大商人开始将自己值钱的财物向亚松森转移,而到了后来,随着拉普拉塔步兵团溃败残兵的疯狂涌入,这些所谓的绅士们也放弃了最后一丝幻想,坐上马车开始向亚松森进发,毕竟那里总会比已成前线的科连特斯安全一些。

    在做出继续北上进攻科连特斯的决策后,常开胜便没有了犹豫,开始率领支队主力2400多人踏上了北征的路途。他们坐着安逸舒适的内河蒸汽船,在水量丰沛的巴拉那河面上轻松自在地往前行驶着。这条河对此时的东岸人来说,无论如何拔高其意义都不为过,因为这条河承担了东岸所有的物资与人员运输。没有这条河的话,东岸人要想从布宜诺斯艾利斯打到圣菲城下,那恐怕困难不是一般地大。

    常开胜支队一路上走得并不快,因为他们需要与岸边的骑兵部队的行程保持一致。况且一路上他们在骑兵的提醒下也遇到了好几个西班牙村落,对于这些村落,东岸人自然是没什么客气的。征完安全税后,又按照流程赦免了村落里的印第安奴隶,然后给他们发放武器,鼓励其“争取自由”。东岸人几乎每到一个村庄或农场都会这么搞,看起来似乎誓要把西班牙人在巴拉那河流域的殖民势力一扫而空。

    由于有解放克兰迪人的任务在身,因此常开胜等人走得并不快,一路上不是在释放印第安奴隶,就是在勘测地形、绘制地图,总之当日历翻到11月20日这一天时,他们才刚刚抵达位于巴拉那河左岸的科连特斯城。

    科连特斯城只有一千多白人居民,这个数字同样是在近十来年内激增的,在后世的此时这里只有区区三百多半岛人或土生白人。除了一千多白人居民外,还有充当其打手与帮凶的数百名高乔人,再有就是城里数量达到了五千多的印第安人了——有瓜拉尼人也有克兰迪人。值得一提的是,其中有许多印第安人也是站在西班牙这一边的,他们大多是被耶稣会、圣方济会等传教团体同化的教徒,人数大约有一千人左右。

    城内的军事力量包括从圣菲城内败逃过去的两百多拉普拉塔步兵团的士兵,此外还有从北方巴拉圭地区增援来的约七八百名民兵——90%以上是瓜拉尼人。这样的力量是不足以抵抗数量高达2400多人的东岸军队的,与圣菲或布宜诺斯艾利斯一样,面对火炮洗地打法的东岸军队来说,他们几乎毫无胜算。

    在陆上战斗开打前,随军的四艘内河浅水炮艇已经先一步出击,将河面上的几艘西班牙单桅小型运输船打了个底朝天,大量粮食、火药等物资沉入河底,让城内的西班牙人看了脸上直抽搐。

    “准备进攻!”常开胜看到自己的部下已经很熟练地做好了攻击前的一切准备,立刻满意地笑了。他此时坐在城外的麦田里,本应在这个季节进行春播的田地因为战争而大面积抛荒,看得出来,即便东岸人就此退兵,科连特斯城明年也会闹个大饥荒了,除非巴拉圭地区调集大批粮食物资过来。

    不过这关我什么事呢?常开胜摇了摇头,然后果断地下令开始正面强攻,战斗就此拉开。

    由于准备充分,这次西班牙人在城内修建了相当坚固的防御设施,并且物资充足,火炮也达到了6门之多,这使得常开胜支队在进攻时的进展较为缓慢。甚至于,在夜间西班牙人还组织了数次小规模的夜袭,虽然在东岸军队的严密防御下没取得什么战果,但终究给东岸人造成了一些麻烦,损失了一些人手。

    不过西班牙人也就是只能制造一些小麻烦了。在东岸人极有耐心地步步为营的作战方式下,无论是火力、兵力都处于弱势的西班牙人最终也坚持不了多久。更何况东岸人后方有源源不断的蒸汽船把前线消耗巨大的军事物资送过来,但西班牙人的补给线却已经被东岸炮艇截断,这注定了西班牙人在科连特斯无法长期坚持。

    11月30日,在经历了十天时间单调、枯燥的攻城战后,东岸军队以死伤58人的代价攻克了科连特斯城。西班牙拉普拉塔步兵团残部再遭重创,团长安东尼.卡洛斯少校以下165人阵亡,仅有区区数十人成功突围。从巴拉圭地区增援来的数百名土兵也伤亡了四分之一,余部全部连夜遁走。

    科连特斯进攻战,就此结束!而此时的东岸军队也仿佛达到了自己的某种极限,无论是身体、心理还有物资供应上都已经达到了一个极限,需要一段不短时间的休整。

第二百九十九章 起义(三)

    一阵嘹亮的军歌声从远处响起,西班牙蒙得维的亚哨所的西门尼斯先生黯然地倚在门前,看着那群身着深蓝色军服、脚踏翻毛皮鞋的东岸大兵的身影,心里满不是滋味。在西班牙王国设立这座哨所四年零三个月后,这里史上第一次沦陷于外国军人之手。

    美丽港湾内的码头、仓库、哨所、镇厅、四艘渔船以及本地221户西班牙居民在新来的征服者那闪亮的刺刀下低下了高傲的头颅,无论是哨所内的24名军人还是本地762名来自桑坦德、毕尔巴鄂的移民,都在东岸人的淫威下战战兢兢,生怕这些异教徒一个不高兴就会找他们的麻烦。

    西门尼斯暗自叹了口气,转身走回了房间,将房门关上后,对着屋内稀稀拉拉二十几名西班牙小孩说道:“孩子们,不要分心,下面我们开始上课。今天我们继续讲解西班牙语的语法问题……”

    作为一名教士兼学者,来自阿尔梅里亚的西门尼斯已经坚持在蒙得维的亚镇义务教授当地儿童知识整整两年了。作为一个狂热的天主教徒以及坚定的半岛人,他对于集拉普拉塔将军、督办、检审法官职务于一身迭戈.加西亚非常失望,对于拉普拉塔乃至秘鲁方面对于战争爆发的预见性不足十分愤怒,对于他们在战争爆发后迟缓的反应速度深感恶心,总之他对于这帮殖民地官僚们的评价简直糟透了,认为他们完全不称职。

    关于利马官员们是否称职的问题,这似乎可以从战争爆发后东岸军队势如破竹地占领了西班牙人多座城市可以看出端倪。不但蒙得维的亚陷落了,西班牙人在乌拉圭河以东地区设立的大一些的军事哨所都陷落了,比如位于乌拉圭河畔的艾丝美拉达哨所(弗赖本托斯)、位于内陆伊河畔的加西亚将军镇(杜拉斯诺)、由东岸与西班牙共管的科洛尼亚城等等。而除了这些地方外,西班牙人近几年在拉普拉塔南部设立的马德普拉塔和布兰卡港也多半陷落了。这两处地方分别只有百十个居民,东岸人的一条战舰大前天才刚刚从蒙得维的亚码头离开前往南方,应该是前去征服那里了。

    而比被东岸人军事占领更恶劣的是,原本在拉普拉塔各处颇受歧视的高乔人如今居然也投靠了东岸人。然后开始在各个西班牙哨所、市镇里耀武扬威。虽然这些高乔人把自己的行为称之为“起义”——从半岛人与克里奥尔人(土生白人)的压迫中“起义”。但西门尼斯先生对此嗤之以鼻,他坚持认为这帮家伙是一群粗俗的下流胚子、人渣、罪犯以及亵渎者。他们依靠可耻的背叛获得了暂时的地位,但这是令人所不齿的,他们迟早会感到羞愧。不过想到这里时,西门尼斯又自失地摇了摇头。高乔人是不会有羞耻感的,他们有一半野蛮人的血统,这使得他们的一切行为都充满了愚昧、暴戾以及自相矛盾。

    门外响起了一阵马蹄声,西门尼斯先生从未关紧的门缝往外瞥了一眼,发现是几名提着大包小包的高乔人骑着马路过。他们肆意张狂地笑着,似乎是刚从某处打劫回来,身上甚至还挂着一串熏肠。

    几名巡逻的东岸陆军士兵见状立刻将他们拦了下来。只见一名头戴大盖帽、领口缀着鲜红领章的士官一把将离他最近的一名高乔人拽下马来,然后用连鞘军刀劈头盖脸地打了下去。高乔人痛苦地嚎叫着,却不敢有半点反抗。事实上他们都是一群懦夫,一群只敢对西班牙平民耀武扬威而对东岸人卑躬屈膝的懦夫。对于东岸人的任何惩罚,他们都不敢表示异议,因为镇外绞刑架上随风晃荡着的尸体无时无刻不在警告着他们。

    带队的东岸士官似乎是打累了,这才停了下来,然后只见他用脚踢了一下躺在地上满脸鲜血的高乔人,嘴里说了一句什么,似乎是不准他们在城区内纵马,然后才带队继续巡逻而去。几名高乔人搀扶起自己的同伴,再不敢在此地逗留,灰溜溜地牵着马离开了,只留下了地面上一小滩刺眼的鲜血。

    而就在西门尼斯先生给学生上课的时候,随着一声清脆的汽笛声,一艘满载货物的船只缓缓停靠在了码头上,这是给驻扎此地的陆军第6连送来的一部分补给。而跟着这些补给物资一起登上码头的,还有他们的新连长——刚刚从塔城守备队(原挺身队第1中队改编)队长任上转过来的安达十五。至于他们原本的连长肖白图上尉,目前已经被开除军籍,发配到了塔城港监督煤矿安全生产去了,可谓霉运当头。

    在一名一等参谋当着全连所有排长宣读了陆军部的任命书后,安达十五和所有人行了军礼、握了握手,便算是认识了。对于被任命为陆军主力连的连长职务,安达十五也深感意外,自从几年前辈调任新华夏殖民地后,安达十五一度认为自己可能再也没有转回本土的可能了。不过没想到,在自己年近不惑、准备一辈子在塔城煤矿混日子的时候,命运又和他开了个玩笑:他居然接到了陆军部的任职通知书,将他任命为陆军第6连连长。

    接到消息后他当天就把衣柜里珍藏已久的陆军制服翻了出来,然后在镜子前照了很久,长吁短叹一番后便穿在了身上。已经上小学的两个儿子不解地看着他,他们不清楚父亲今天为什么会突然刮了胡子、理了发,还把衣柜里一直叠得整整齐齐的陆军制服又穿了起来。不过他们很快就从母亲阴沉的脸色中看出了端倪,原来父亲又要离开他们到本土去打仗了。

    虽然有亲情的羁绊,但安达十五还是义无返顾地响应军部的号召,放弃乘坐舒适的移民船,转而搭乘一艘最早的运煤船返回了本土。他的心思早就不在此处了,而是重新回到了魂牵梦萦的战场上。原本他以为自己这辈子已经渐渐淡忘了很多军旅往事,忘记了自己的军人身份,就像新华港很多经营种植园的退役老兵一样整日里蝇营狗苟,但一封从远东寄来的一封信却彻底唤醒了他的某些回忆。

    他的老朋友安大海在远东战死了,死在清军的一枝冷箭下,这令他整整难受了好几天,以往在战场上出生入死的往事如潮水般不可抑制地涌上了心头。他发现自己再也无法安定淡然地窝在这个小小的煤矿里混日子了,他需要回到战场上,因为只有在那里他的心灵才能得到片刻的安宁。而军部的邮件恰好在这个时候随船抵达了塔城港,这令他立刻下定决心以最快的速度返回本土。就让自己死在战场上吧,想到这里的时候,他的内心竟然没有任何一丝哀伤难受的情绪。

    一边听着副连长轻声向他介绍着连队里的琐碎情况,安达十五仔细看着那些长着年轻面庞的士兵们,他们是那样的年轻、那样地充满朝气,这令他整个人仿佛也年轻了十岁似的。

    “目前补给物资尚不是很足。”同样年轻的副连长拿着笔记本汇报道:“武器弹药还好,暂时没有出现短缺现象。但副食品就差一些了,黄油、奶酪、精制白面的供应量降到了战前的四分之三,葡萄酒、白酒、啤酒的供应量减少到了三分之二,烟丝、蔗糖也减少了供应量。也许唯一增加供应的就是鲜牛肉了,布宜诺斯艾利斯那边经常会有蒸汽船跨过拉普拉塔河运送菜牛到这里来,弟兄们吃都吃不完。”

    “现在各地都进行了动员,大批人手被抽调,工农业生产能力下降是不争的事实。可以理解,这战争才刚开始,苦日子还在后头呢。”安达十五随意地说道,说完后他又想了想,然后补充道:“但大家也不要悲观沮丧。如今西班牙海军实力大损,根本无法组织大规模军队前往新大陆。而且他们在旧大陆战场上的情况也不是很乐观,陆军也根本脱不开身,我们可以乐观地推测,与我们作战的只有秘鲁总督区的部队。或许还有新西班牙总督区的援军,但那又如何?我们东岸军人训练这么久,难道还比不上那些临战时才匆匆被征召入伍的西班牙农民吗?”

    “大家要打起信心,胜利最终会属于我们!”安达十五一脸笑容地说道,“看看这些西班牙人的战斗意志,我听说当初你们不放一枪就占领了这里,那么还有什么可害怕的?还有那些高乔起义者,让他们去内陆那些西班牙小型村落宣布此处已被我军占领的事实,并向他们征收赋税。对了,严格禁止他们随意杀戮当地居民,违者处以绞刑,我们是文明之师,不能给人留下不好的印象。”

    约束高乔起义者的军纪?年轻的副连长顿感头皮有些发麻,这根本不可能嘛。不过他还是准备试一试,不能不给新来的顶头上司面子啊。

第三百章 战争岁月(一)

    鸡窝里的雄鸡一大早就高亢地叫了起来,邵元义无奈地从床上坐了起来,然后睡眼惺忪地下了地。昨晚他在乡卫生室里为多名患病的民兵诊治,很晚才结束,然后又连夜走了几里土路回到村里,眼下这才睡了不到四个小时,却又被鸡鸣声给吵醒,这让他好不懊恼。

    堂屋的后门大开着,邵元义看了看,他的俄罗斯妻子正在后面的小河边洗衣服,一边洗一边和左邻右舍几位村妇一起用奇怪口音的汉语聊着天。嗯,他们都是什么斯……斯拉夫人,也算老乡嘛,难怪这么能聊,也不知道赶紧干完活去地里割草,邵元义悻悻地想道。

    他刚出生几个月的小女儿安静地躺在堂屋里的一张小床上,此刻正呼呼大睡着。邵元义轻轻摸了摸她嫩滑的小脸,脸上挂着温柔的笑容。院子里的桃树盛开了灿烂的花朵,一群蜜蜂正嗡嗡叫着盘旋期间。树下一只硕大的猎犬正无聊地趴伏在地上,耳朵一颤一颤的,瞪着眼睛看着院子外面一群嘻哈打闹着的小孩。这些孩子都七八岁大的样子,手里挎着个篮子,篮子里是刚割下来的红薯藤,这是准备拿回去喂猪的呢。

    此时太阳才刚刚升起,地里就有很多农人在劳作了。不过如果你仔细观察的话,会发现此刻在地里劳作着的大部分都是妇女,男人很少,这主要还是因为战争爆发,太多的男人被抽调走的缘故。

    随着拉普拉塔地区战事的深入展开,目前国内已经有多个地区进行了动员。最初是首都地区,第一批动员的一千名民兵参与了布宜诺斯艾利斯攻防战;后来没多久,新成立没几个月的罗恰县也进行了一次动员,六百名民兵被装船运往了巴拉那河,参与对圣菲的攻势。在这两个地方动员后。现在轮到鸭子湖流域的城镇了,牧草岭乡也接到了动员令,两百五十名民兵被抽调到了西湖堡整训,随时准备投入拉普拉塔战场。

    邵元义所住的村子被征调了三十人。再加上参与修建道路、灌溉水渠、伐木的男丁。整个村子里大部分男性劳动力都被分配了工作,无法抽出时间下地。不过好在动员令是在过了上个月春播的大忙时节后才到来的。此时田里的农活并不算多,靠女人也能勉强支应过去。当然了,那些七八岁大的农家孩子们也不能闲着。他们得趁着早晨凉快的时候去田里割些红薯藤,然后再到院子后面河边的荒草地里割些草。再拌一些陈年玉米粒之类的玩意到灶上面煮一锅猪食。煮完后还要喂猪,喂完猪还要喂鸡鸭,还要将家里水桶里的水打满,然后这才有时间自己吃早饭,总之也是极为辛苦的。

    吃完早饭后,小伙伴们会相约一起去上学。上学的地点离村子很有一些距离,大概也有两三里地的样子。那里有以附近几个村为生源的一所完全小学。该完小只有一名教师,采取复式班教育,教授语文、数学、自然、地理等五个年级的全部课程。

    这就是战争期间华夏东岸共和国乡村地区的真实生活。虽然东岸军队在前线势如破竹,但战争的持续进行依然对大家的生活造成了一定的影响。而且预计随着战争烈度的逐步升级,这种影响会越来越大。

    有这种预计的并不是少数人,至少邵元义最近就老听乡里的那名相熟的英格兰裁缝抱怨布不好买了,乡里的另外一名来自爱尔兰的皮匠也抱怨说以前很好买的熟牛皮现在也限量供应了,据说是因为大鱼河兵工厂一次性收购了太多的缘故。战争终究是爆发得有些匆忙啊,很多物资都没来得及进行大规模的储备,真应该追究那些随意开战的人的责任。

    说到这里不得不说一句,东岸共和国南方地区有大量意大利人、匈牙利人涌入,而在北方,也有为数众多的英格兰人、爱尔兰人、苏格兰人从葡萄牙巴西殖民地偷逃过来。这些人很多都是不堪当地种植园主奴役的契约奴,因为他们不确定自己能够在长达六七年的非人奴役之中健康地活下来,但每日里比黑人还沉重的活计、粗陋的食物和阴暗潮湿的居住环境使得他们对此很不乐观,因此他们决意进行逃亡。

    这些人基本都是单身汉,因为不列颠群岛持续多年的战争而来到新大陆碰运气。当然大部分离开英伦本土的人还是去了英属北美殖民地,但还有相当一部分信了葡萄牙人花言巧语的家伙来到了传说中富饶的巴西。但残酷的现实让他们失望了,当他们因为付不起船资而签下劳务契约来到巴西后,船长在码头就把他们当场卖掉了。极端渴求劳动力的葡萄牙种植园主们像相马一样在他们身上摸来摸去,然后与船长讨价还价后买下了他们的五年或七年劳务契约,成为了他们的契约主人。

    接下来就是沉重无比的劳役了,因为不是主人的完全私有财产,他们的日子过得比那些黑人还不如。无论是在那些伐木营地、棉花种植园、甘蔗种植园、烟草种植园还是咖啡种植园内,他们的生活都一样地艰难。再加上刚来时不是很适应巴西炎热的气候,因此这些人开始了一波波的逃亡。

    而逃亡的最好目的地当然是南方的东岸共和国了,值守东岸边境的内务部警察们也许是得到了上级的授意,他们给予了这些逃亡者一定程度的庇护,即只要他们成功进入东岸共和国的领土范围内,那么他们便不会再被转交到追捕他们的葡萄牙人手中。

    进入东岸后,他们可以在东岸北方的城镇或乡村内找到工作,因为这里一样极度缺少劳动力。有一技之长的比如裁缝、铁匠、石匠、锁匠、皮匠、酿酒师等等可以在城镇里体面地工作着,并且赚取着不菲的收入。而那些没有一技之长的普通劳动力,就只能去一些技术要求较低的地方工作了,比如煤矿、砖窑厂、建筑队、伐木场、码头以及农田。

    此时邵元义村子里就活跃着一群来自苏格兰的农夫,他们在山里的坡地上辛勤地劳作着,将一束束被马拉牧草收割机割倒的牧草整理好,然后捆扎起来放到平板马车上,再将这些牧草统一拉回到村里。他们有的人还要负责晒草、铡草、喂牛、放羊、挤牛奶等工作,总之忙得不亦乐乎。

    而雇佣他们的东岸农人家庭所需要付出的只是提供他们一日三餐和住宿,另外每个月支付一元五角钱的工资。当然了,东岸的农民们一般也就只在农忙时节会短期雇佣一些帮工,平时他们都是极为俭省的,恨不得一分钱掰成两半花。而过了农忙时节,这些外来者就只能去别的地方寻找工作了,他们一般会去伐木或者修路,以等待获得正式身份证明后可以被分配到一些新的定居点并获得珍贵的房屋和土地。

    邵元义洗漱完毕后,到厨房灶台上拿了几个火烧,然后将橱柜里的一个大号玻璃罐头拿了出来,从中小心翼翼地切了几小片腌制的鲸肉,夹到火烧里面大口嚼吃了起来。一边吃一边叹气,这鲸肉就是不如牛肉好吃,肉粗不说,油也不多,要不是自家腌制的时候酱料放得多,这还真没法下口。

    不过他吃着吃着又突然笑了起来,自己这才过了几年好日子,就开始挑三拣四了。想想以前在大明,别说吃肉了,就是那种掺了沙子的小米对他来说也是难得的珍馐美味啊。如今自己在东岸可真是过上了神仙一般的生活了,不但讨上了媳妇,这牛肉、羊肉、猪肉、鲸肉、鸡鸭鱼肉虽然不能天天吃,但隔三差五地吃上一顿也不是什么难事。而且,饭后有时他还会奢侈一把,喝上一些葡萄酒或者啤酒,抽上一袋烟,这日子在大明时便是普通小地主也享受不起啊,没法比的。

    不过说到烟酒,这两样物资的供应如今貌似也开始收紧起来了。比如产自弗吉尼亚的烟丝,如今的价格足足比战争爆发前上涨了30%,而就这价钱你还得找熟人才能买到,那些小批发商们如今根本不想卖,都囤积在手头等着涨价哪!葡萄酒的情况要好一些,因为东岸本土种植葡萄的地方很多,尤其是镇海县的香山乡和三炮台乡,这两处的葡萄种植园如今已经颇有规模,酿制出来的葡萄酒产量每年都在增加。不过啤酒就不行了,随着政府将西湖堡、大丰堡两地很多私自酿酒的小作坊全部取缔、酿酒师被流放澳洲后,如今随着战争的爆发,价钱是一天一个样,看样子自己得去抢购一些囤起来再说了。

    战争真是害人不浅哪!邵元义有些无奈地想着,生活得好好地干嘛要打仗呢?不过他这心思也只能在自己脑海里转悠转悠罢了,要是说出去的话少不得要被安上个罪名,最差也是罚款拘役,说不定还会被流放海外,这可不是他想要的生活。

第三百零一章 战争岁月(二)

    邵元义吃完早饭后,告别了妻子,然后骑上马赶到了码头边。此时一艘往牧草岭运送货物的内河小汽船刚刚准备返回,邵元义拿出了一封自然科学院化学所发来的邀请函,凭此函他可免费乘坐国内的任何交通工具前往目的地。果然,船长在看了他的邀请函后,便一脸恭敬地将他让进了客舱内。

    客舱里还坐着三人,其中一人是军官、一人是商人,还有一人穿着一身黑皮,貌似梅机关的调查员。一名马来水手小心翼翼地给大家端来了一壶马黛茶和几个木杯,然后又小心翼翼地离去。邵元义瞥了一眼,发现以往随着马黛茶一起端上来的一般还有一些产自南非的花生,但现在显然已经被取消了。该死的战争!邵元义诅咒了句,花生没了,但票价却没有降,幸好我不用花钱。

    关于和他同行的几位旅客,邵元义很知趣地没和他们多话。在摇摇晃晃的船舱内渡过了半天时间后,一觉醒来的他猛然发现自己已经到了平安港码头了。狠狠地伸了个懒腰后,邵元义提起自己的手提包,大步跨上了码头。

    码头上到处是吞吐着黑烟的蒸汽汽吊,这些马力强劲的吊车将沉重的原料如铁矿砂等吊入停靠在码头边的蒸汽列车车厢内,每当几节车厢都装满后,这些小马力的低速机车便缓缓启动,将几车皮的铁矿砂通过厂区铁路运到平安钢铁厂的炼铁车间内。

    除了这些运原料的列车外,有时也会有一些平板列车拉着各种工业制成品来到码头边。这些工业制成品五花八门,什么都有,但大部分是比较笨重的物件,如铁轨、火炮、钢甲、蒸汽机、锅炉、机械等产品。

    有的时候平安港内也会有一些船只载运着货物前往平安河上游的平安机器织造厂——国内赚钱能力排行第一的工厂,这些船只大部分装运的都是食品或燃料。但也有少数几艘船装运的是纯碱、染料等化学品,这些都是纺织过程中要用到的重要原料。

    这些年来,随着国内化学工业的发展,尤其是在相当一批优秀的初中毕业生进入国内唯一一所高中——自然科学研究院附属高级中学进行了几年系统学习后。无论是无机还是有机化学领域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拜穿越众中仅有的两名化学老师所赐(一人于自然科学研究院化学所工作。另一人于兵团堡进行教学工作),国内学习化学知识的学生数量在近两年终于达到了一个较高的数目。附属中学与兵团堡内学习这方面知识的学生加起来已经达到了一百二十多人。

    这些学生中的大部分被分配到了几家企业,如:北方化工厂、北方制药厂、北方兵工厂、焦化厂、染料厂、平安钢铁厂之类的企业内担任高级技术员的角色。经过几年时间的磨练,目前他们的表现还算马马虎虎,这让穿越众们大大松了一口气。因为这意味着他们的事业后继有人。

    在东岸化学工业的各个门类中,如今看来,还是在煤化工领域取得的成就更大些。通过无数次的实验,东岸人对煤焦油中各种成分的研究已经进入到了很细致的程度,尤其是在染料行业,通过不断的试验与排列组合,东岸人如今搞出了几十种颜色的染料。使得东岸纺织品在高端领域(染色布、印花布)的优势越来越巩固。要不是一些重要的中间化学品如重铬酸钾之类的强氧化剂至今无法大规模工业化生产的话,东岸的染料工业真的能够获得巨大的发展,产量至少能几十倍地倍增,彻底垄断整个纺织品市场——好吧。这对东岸人来说似乎不是什么好事。

    除了染料外,焦化厂通出来的煤焦油气体还有大量的煤气、沥青可以利用,此外,两名原穿越众中学生还带着几名“学生”成功通过氢氧化钙、硫酸制得了乙酸(醋酸),算是进一步拓展了煤焦油的利用率。

    不过此番自然科学研究院化学所邀请邵元义来到平安县(化学所所在地),可并不是为了煤焦油、染料之类的破事,而是他们的有机化学处在经过多年的研究实践后,终于成功还原了一样小玩意——一种被称为阿司匹林的药品。包括邵元义在内的众多在国内有一定地位和声誉的医生都被召集到了平安县化学所,他们每人将被发放一些阿司匹林,然后带回去给病人服用并详细记录各种情况,最后再反馈给化学所的人。在最终确认没有问题后,阿司匹林便可交由北方制药厂实验生产了。

    话说从十年前穿越众里唯一一位正牌医生王辽突然提出是否可以试着还原阿司匹林这种经典药物时,卫生部就开始与化学所进行了合作研究。只不过一开始这种研究在缺人、缺物、缺资料的情况下进展就很慢,而更令人绝倒的是,王辽这个提议人竟然只模糊了解现代药物生产中阿司匹林生产的大致流程。而关于这种药物的最初来历,这厮也不知道是没认真听讲还是怎么着,只大概知道是从柳树皮中提取的某种重要成分水杨苷,然后与乙酸什么的合成药物。

    无语的化学众们只能自己研究,幸好高中化学老师出身的宋强在百忙中抽出时间回忆了一下自己所学的关于阿司匹林的知识。只不过他当时教学生做实验时都是现成的水杨酸、乙酸酐等原材料,至于这些原材料怎么来的可就颇费周折了。因为现代药物生产包括原料基本都是人工合成的,但穿越众目前显然不具备这些条件,那么从自然界中寻找替代物就成了必然的选择,而此时王辽这个半吊子医生提过的柳树皮就进入了大家的眼帘。

    合成水杨酸的过程是在无数次的失败试验后才最终成功的。首先在一开始的时候,大家缺少合格的玻璃试验器皿,后来河南玻璃厂的试验器皿质量合格后,大家才开始了正儿八经的研究,这就已经浪费了一两年的时间了。接下来从柳树皮中分离、辨识、提纯水杨苷也花费了很多时间,在这之后还有如何使水杨苷水解、氧化成水杨酸的问题,这里面往往一个小细节就能卡住大家好几个月乃至一年的时间。

    成功从柳树皮中提纯水杨苷继而制得水杨酸后,大家又开始了制备另一种重要原料乙酸酐的漫漫征程,而这又是一个痛苦的过程。大家先从煤焦油中制得乙酸(即醋酸),然后使其高温分解脱水形成乙烯酮,至于这里面温度的掌控、必要的反应条件更是让大家欲仙欲死地耗费了无数时间,最后才得到了大家想要的东西。

    制得乙烯酮后,然后便是其与乙酸在浓硫酸的催化下反应形成乙酰水杨酸,即阿司匹林。这个过程说得轻松,但其中蕴含了相当多的难点和注意点,只要任何一个地方出差错都可能导致试验失败。大家的试验记录足足堆满了一整个箱子,可见其过程的困难。

    阿司匹林最终于前年制成了第一批样品,历时六年多。第一批药品出来后,当时就曾经找了一些瓜拉尼人做人体试验,最终发现这种药物的效果并不是很好。之后大家又花费两年多时间不断改进药物制备过程,在其间也不断地找瓜拉尼人做人体试验,到了今年8月份,才最终使得这种药物达到了很高的疗效。

    此时化学所和卫生部的人将邵元义等医生召集过来,就是为了让他们将这种实验室制备出来的药物带回去进行长期的临床试验,以最终确认其效果。如果反响很好的话,那么北方制药厂就可以开始关于工业化生产所需要的技术攻关了——事实上他们早就开始这样做了。

    邵元义最终在中午时分来到了化学所内,在与卫生部内的几名相熟的官员寒暄一番后,邵元义被领到了实验室内。一名年轻的高材生(高中生)交给了他一批装在木盒内的药物,并为他详细讲解了这种药物的特性和用途,然后让他带回去进行临床试验并详细记录过程。

    而邵元义对此自然点头称是。事实上他本人对这种药物也是极为感兴趣的,竟然疗效这么显著,还能治疗这么多的病痛,他还真想立刻赶回去找一些病人来试试呢。要是真有效的话,这可是了不得的功德啊,也是个吸金利器,敞开来卖的话,说不定比纺织品还挣钱。

    当然了,敞开来卖说不定又是一桩祸事,这都是很难说的事情。树大招风啊,东岸人已经这么显眼了,已经有这么多赚钱的路子了,若是还能靠卖药疯狂搂钱,那不是逼欧洲人集体来抢你嘛。

    在和卫生部的官员们告别后,邵元义又匆匆返回了码头,准备乘船返回牧草岭乡。如今正值战争岁月,家里还有很多事要忙呢,可不能在外面耽搁太久。

    ps:感谢书友蛋疼的茸茸提供的灵感。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898/ 第一时间欣赏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最新章节! 作者:孤独麦客所写的《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为转载作品,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介绍:
辽阔的潘帕斯草原、富饶的巴西、群雄角力的加勒比海……
21世纪500人意外穿越南美,一切从生存开始。
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