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玄幻魔法重生之王爷的奋斗TXT下载重生之王爷的奋斗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重生之王爷的奋斗全文阅读

作者:让你窝心     重生之王爷的奋斗txt下载     重生之王爷的奋斗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三百九十一章 烽烟迭起

    大战后的底格律斯河两岸修罗场一般,空气中弥漫着浓重的血腥气,兀鹫、乌鸦也被吸引,成群结队的从各处飞来在天空中盘旋,胆大的已经迫不及待的落下啄食着地上的尸体,享用着难得的饕餮大餐。

    宋军士兵们用兴奋又带着有些迷茫的眼神望着战场,有些不敢相信自己居然在这场大战中活了下来,而眼前的这一切都是自己干的。辎重队医士营的士兵们则在战壕中爬来爬去忙着救治伤员,收敛阵亡士兵的尸体。而刚才还不知道藏身在何处的西罗德也冒了出来,捂着鼻子吵吵嚷嚷优雅的指挥着自己的部下打扫战场、收拢跑散的战马。

    “尊敬的大帅,我们取得了空前的胜利,缴获大量的战利品!”西罗德屁颠屁颠地跑过来,施了个贵族抚胸礼满脸媚笑,用生硬的汉语说道。

    “嗯,你不会将财物装到自己的兜里吧?”马威扫了西罗德一眼,冷冷地说道,他知道对于这种人不能总给他好脸色,否则他会更加死皮赖脸的粘上来。

    “大帅,真主作证,属下一个银币都没有拿去,全部贡献给您!”西罗德惶恐地赌咒发誓道。

    若说从前他还真没有少做揩油的事情,可当他‘欣赏’这场惨烈的大战后,则被宋军犀利的武器彻底镇住了。敌人的两路联军那可是十多万人,而己方加上他们这些废物在内才不过四万人,他甚至想到自己被抓住后的结果,肯定会被当做叛国者用石头砸死。变成一堆肉泥。

    西罗德想到了临阵脱逃,但是他们的营地一面临水。三面被重兵围困,蚂蚁都爬不出去。所以战斗一开始他便换了衣服藏身于被视为低贱人的奴隶之中。但战斗的结局却大出意外,两路敌军都被击败,他又赶紧恢复了自己万夫长的身份帮助打扫战场,两处战场发现的敌军尸体就不下五万具,这还不算被炮弹炸成碎片的。而他清楚的记得宋军阵亡者不过二百余人,伤者不及五百人,两下相比高低立判。

    而西罗德又是去过大宋的人,对那里的繁华富足一直向往,便生了前往那里定居的念头。也让他更加恭顺,当然也不敢从中中饱私囊。不过西罗德看着堆积如山的盔甲、兵器和百十箱的金币、珠宝直咽口水,可宋军那些将帅对他的好意并不领情,只是封存了事,却对缴获的战马和弯刀表现出极大的兴趣,纷纷私下向他讨要!

    由于战场上尸体太多根本无力全部掩埋,而现在天气酷热尸体会很快发臭腐烂,弄不好就将引起疫情,宋军当夜便离开河湾另选营地等待追击克尔曼军的骑军们返回。并派出侦骑打探罗姆国残军的去向。三天后骑军回营,他们连续追击全歼克尔曼军,俘敌一万余人,连随军的教士和贵族都无幸免……

    歇兵三日后。远征军再次踏上征程,协从军的队伍果如马威当初所料又再次扩大,俘获的克尔曼轻骑兵们被打散编入三个万人队。身体好的有一定战斗力的给‘阿塔尔’军的重骑兵们做侍从骑士;次一等的则被补充入‘卜拉克’盗匪军,使他们的队伍恢复到战前的人数;至于淘汰下来的也没浪费全部由‘达哈克’破烂军收容。成为新的奴隶。

    大军再次杀奔吉吉亚城,这次马威并没有下令立刻逼近。而是缓缓进军。他知道通过此前的作战歼灭了来援的敌军,短期内不可能再有援军到来,此刻他决定从容的等待对方投降。他首先命各军扫荡沿途方圆五十里内的城镇,将俘获的人的财产没收补充军用后却将人全部释放,任由他们涌入吉吉亚城,无数一无所有的难民将消耗掉城中有限的给养。

    逃进城池的难民和败入城中的罗姆国援军像病毒一般将恐惧迅速散布到全城,未曾见过东方人的市民和城防军们逐渐被恐怖笼罩,加上援兵的断绝,敌军的步步逼近,让他们一天比一天绝望,如同惊弓之鸟般,一听到风吹草动就争先恐后的抄起家伙紧张兮兮的备战,连带着城中的平民百姓们也跟着折腾。

    城中军民日渐绝望的同时,远征军终于到达城下,命人向城中喊话告诉他们:无论是谁只要臣服投降都可以获得安全和自由,远离恐惧与耻辱;而抵抗的人将会被杀死,拒绝离开的人财产将会被没收,青壮将成为奴隶,妻儿老小将被贩卖,并放在军队最前面充当攻城掠地的炮灰。

    两种选择的消息好似当年阿拉伯人首次来临的宣告:服从即自由,反抗则死亡。吓破胆的城防军忍受不住心理上的煎熬,大部分人开始趁夜逃走,不出两天城中万余守军只剩下不足千人。而罗姆国的援军此时也如坐针毡,他们在一天夜里在城中抢掠一番后开城逃跑想前往巴格达,但是早已在他们的去路上等待多时的远征军如同潜伏在黑夜中的狼群,突然冲了出来把他们一一吞噬,远征军绝不会让他们进入巴格达成为自己攻城时新的障碍。

    马威的心理攻势奏效了。第二天清晨失去军队保护的吉吉亚城居民,以宗教教长、贵族和学者们为代表出城请降。其实城中原有的万余训练有素的城防军加上作战经验丰富罗姆国重骑兵整体实力并不弱,凭借坚固的城防及充足的粮食储备完全可以死守待援,缺乏攻城器械的远征军也不是几日可以轻易攻下来的。结果是吉吉亚城的军队被自己心理的恐惧所驱赶,冒失的抛弃城市,落得个惨遭歼灭的下场,城市也随之失陷敌手。

    远征军开进了吉吉亚城,他们宣布自己前来是惩罚纵容属下劫杀大宋商旅、断绝商路的塞尔柱帝国苏丹的,并不想改变他们信仰的宗教。只要他们提供粮草,提供所需的军饷,就可以得到应有的保护。

    而在得到一切后,‘卜拉克’教派军的一位教士向大帅请示,他们可以不要任何奖赏,只要允许其驱逐城中原有的教士,由他们在此传教就是对他们最大的赏赐。马威笑笑答应了,自己又不想开宗立派久留于此,只要他们肯为自己出力管他们信仰什么,谁在此传教……

    …………

    在大宋远征军兵临塞尔柱帝国都城之下时,卡特万草原上已经褪去了酷热,正是秋高气爽,牛羊膘肥体壮之时,不过凄厉的鸣笛声代替了悠长的牧歌,勇士们的鲜血将染红大地。塞尔柱帝国苏丹桑贾尔率领的联军和西辽皇帝耶律大石的大军正在此对峙,伊斯兰的雄豪将与喀喇契丹的英杰在此决一死战!

    战场上本来踌躇满志的桑贾尔脸上却笼罩着阴云,此次出兵他以‘圣战’的名义召集各地领主和属国挥兵东征,原以为只要大军一到,黑汗国必会出降,可是其拒绝了自己的好意。而此时他也听说东方之国大宋出兵夺取了臣属与黑汗国的高昌回鹘,并大败其援军,这让桑贾尔以为两面作战的耶律大石会很快投降。

    但是事情万变,正在桑贾尔准备兵不血刃的进入黑汗国时,又传来了宋军与西辽议和的消息,更让他上火的是帝都传来消息宋军居然派出水师打着惩罚其‘劫杀大宋商人,断绝商路’的旗号进入波斯湾,深入其帝国腹地,连败记施国水师,攻取了重镇巴萨罗,打开了进入美索米亚平原的大门。

    桑贾尔接到都城急报后,面临着两个选择:一是放弃东征率军回国抗击大宋的入侵;二是先与黑汗国决战,再携胜利之威回国救援。他经过思索选择了第二条路,想趁西辽还未从与宋冲突的新败中缓过劲儿来抢先发起进攻,然后回军国内。

    可天意弄人,真主也要惩罚他,在这关键时刻,花剌子模的老国王死了,新即位的国王阿即思要脱离大塞尔柱帝国,闹起了独立。桑贾尔知道如果不断然采用措施,任由其折腾,其他各地的领主们便会有样学样纷纷脱离帝国统治,将使本就处于崩溃边缘的帝国分崩离析,不可收拾。

    桑贾尔无奈只能暂时放弃攻打西辽的打算率军平叛,并以帝国苏丹的名义令罗姆国和克尔曼国派出援军阻击大宋的入侵。折腾了近两个月,平息了花剌子模的反叛,他又率军进入撒马尔罕城,而此刻黑汗国陈兵数万于卡万特草原。

    在这决战的时刻,桑贾尔却连日收到来自帝都的求援急报,让他担心的事情还是发生了,宋军击败了他派出的两路援军,兵进吉吉亚城下,距帝都不足百里,再不回援帝都将不保。而此刻桑贾尔已经无法抽身,双方的大军已经在草原上幕天席地般的展开,旌旗蔽日,刀枪如林,大地在战鼓声中颤抖,空气仿佛也在燃烧,凄迷的鲜血将染红这里的天空!

    大战一触即发……(未完待续。。)

第三百九十二章 时机难得

    “喀喇契丹的勇士们啊,无论你们来自哪里,今日,在我,你们的大汗面前,勇敢的战斗吧!你们将跟随我取得光荣。敌人虽然众多,但是无谋的他们只是一群绵羊,你们,是我的雄鹰,勇敢的扑咬他们,他们将首尾不顾,自乱阵脚!让举着新月旗的敌人们听到你们的威名而颤抖,跟从我,信任我。来吧,我是你们的大汗,将带领着你们取得最后的胜利……”

    耶律大石骑着骏马出现在西辽的勇士们面前,他身着戎装,英姿勃发,仿佛天神降临,他策马从阵前驰过,巡视着他的大军,洪亮的声音回荡在天空之中。他不愧是一个善于宣传的政治家,他慷慨激昂的话,赢得了老百姓的拥护,点燃了将士们的爱国热情。大家情绪激动,纷纷表示,要挺身而出, 捍卫祖国, 要在敌人尚未踏上地面之前就把他们赶走。战鼓擂起如奔腾的激流,西辽的战士们发出震撼天地的喊杀声!

    当然,打仗不是凭一腔热血就可以了,耶律大石除了激发大家的爱国热情,还做了很多准备。战斗爆发前他仔细观察对手的布阵情况,发现桑贾尔的军队有十万之众,将自己的部队分为左右中三路,自己亲自率领中军,其卫队及后勤辎重压后,西吉斯坦国王指挥左翼,右翼是桑贾尔的宰相指挥。而自己的部队中不仅有契丹人,也有突厥人和汉人、回纥人,及由葛逻禄人组成的协从军。全部由契丹人组成的精锐只有两万人。

    面对强敌耶律大石很镇定,根据侦察他发现战场处于一个依山的草原。西辽军队的背后是山脉,其中有一道长长的峡谷。他决定利用了这道峡谷歼敌。于是同样分兵三路,将自己的中军布置在峡谷的前方。两翼各有二千五百名西辽精兵,葛逻禄人布置在峡谷的底部和两侧的山崖上。

    战斗开始后,战斗进行的十分激烈,双方的中军出现僵持。桑贾尔的左翼西吉斯坦国王指挥的部队插入西辽军队中军与侧翼之间,耶律大石的中军和自己的左翼被迫向左移动,这样西辽军队的阵营就出现了一个缺口。桑贾尔的部队立刻对准缺口猛攻,很快突破了西辽人的阵营。

    但是这个胜利是短暂的,因为被分割开的西辽军队右翼二千五百名精骑已经迂回到桑贾尔空虚的左翼,左翼的骑兵则迂回到桑贾尔的后方正在攻击其后卫。而耶律大石带领的西辽主力被挤压向左回旋时。恰好攻击了桑贾尔阵营的右翼。这样战场就出现了西辽正面洞开,而桑贾尔三面受敌的格局。

    桑贾尔的部队在战斗中受到压迫,只能向前继续挺进。前方正是耶律大石看中的那条峡谷。西辽两翼部队占据了峡谷两侧高地,事先埋伏与山崖和谷底的西辽协从军利用劲弩射杀进入峡谷中的塞尔柱联军。 最后桑贾尔所领的军队三万余人,其中有万余人在这条小峡谷内被杀,西吉斯坦国王、桑贾尔的宰相、连及他的妻子全部被俘。

    桑贾尔与马合木仅以身免带残兵侥幸仓皇逃回呼罗珊,耶律大石以胜利者的身份进入撒马儿罕城,这标志着塞尔柱帝国的东征以完败收场,遭受了惨重失败的桑贾尔已无力抗拒耶律大石称雄中亚地区。从此以后其势力将退出了河中地区……

    …………

    苏丹桑贾尔兵败卡万特草原的消息像风一样传回了帝都,这引起的震动比之东方人前来问罪的事情还大。宰相和苏丹的老婆都被抓走了,而取得战斗胜利的黑汗国还在步步紧逼,苏丹肯定一时半会儿回不来了。而他们却一直把解围的希望寄托在其身上,城中毫无应对战争的准备。

    慌乱之中,大家经过商议觉得这事情还得找哈里发。其虽然早已失去了政治上的权力,但毕竟是先知的继承人。所有穆斯林的精神领袖,哈里发的权力是比统治时期或长或短的这些君主们更长久的半神的权力。它是永恒的,或者说,他们相信是永恒的。在这群龙无首的时候,只好将他请出来主持大局。

    以往的历代哈里发无论什么时候,只要当时的君主被证明是很强大的,他们就会妥协,答应与苏丹们共同统治国家,成为他的共同统治者,并把自己的作用暂时限制在宗教方面。他们等待着这些短命的君主们的消失。当时机来到,哈里发又会站出来,调停君主之间的争端,并给予他们致命的打击,恢复自己的统治。

    此代的哈里发法塔赫并不是什么有大智慧的主,可以说比较平庸,他幻想着以计谋对付远来的侵略者。于是他派出使者前往大宋远征军的营地传达了自己的口谕,表明自己的态度。

    经过通译和西罗德的详加解释,马威终于弄明白了法塔赫要表达的意思。他称‘凡是信仰伊斯兰教的人,都是我的军队。要是我把他们征召起来,便有能征善战的百万士兵 ,一旦激发起仇恨, 他们能翻山倒海。 迄今为止,企图侵犯世界之城巴格达的一切君主的结局都是非常不幸的。只不过我是爱好和平的人士,不愿意看到世界处于骚乱当中,现在你想通过威胁手段迫使我屈服,就像白日做梦一样。’

    最后,法塔赫还来了一段软硬兼施的话,他说:踏上友谊之途,回到你的国度去吧。如果你打定主意要打仗 不要迟延、不要逃跑 也不要驻扎在原地 如果你决定厮杀 ,那就来吧,我在这里等着你。总而言之一句话,我还是很牛叉的,你他妈的少碰我,否则就让你尝尝我的厉害。

    马威搞明白了这位‘东西方之主’的意思后笑了,他这是在向自己约架。可自己也不是被吓大的,自己远航万里就是来找你们问罪的,都到了你们家门口了,要是就因为你们几句威胁便掉头回家,这他娘的也不可能啊!于是马威让使者给哈里发带个口信,很简单的三个字‘等着瞧’,临行他还让人赏了使者十个大嘴巴,省得其无法准确的领会自己的意思。

    因为进入八月后,天气不再像之前那么酷热,蒸发量减小,河水水位升高,使得大船可以通航,大帅程僖绶便率领三艘神级战舰赶来会合。他也着急,再有一个月就该到季风到来的时候了,打不下巴格达他们就得在此逗留一年,而这么好的时机也是可遇不可求的。

    马威发现随大帅同船而来了一帮神秘人物,这些人穿着皇帝近卫军的军服,却没有挂着军衔等标志,不知道他们的具体身份,甚至他都不知道这些人什么时候登船与他们一起到了这里。可大帅却允许这些人列席远征军的军事会议,随意出入各部队。但他们关心的并不是如何作战,只对帝都的风土人情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尤其是喜欢向那些协从军中本土人了解城中的风物及奇人异士,看起来就像是破城后想去里边旅游,购物,参观名胜古迹。

    马威怀着好奇心向大帅询问这些人的来历和身份,程僖绶摇摇头笑而不语,可耐不住他的软磨硬泡才想他透露了点内幕。这支神秘的队伍出自‘艮园’,是皇帝在临行前安插在舰队中的,代号‘貔貅’行动队。

    “艮园?!”马威听了一惊,他知道艮园是原来太上皇耗尽国孥,引起东南动乱而建造的大花园,后毁于金军围城之时。皇帝继位后便命人进行修复和改造,此后便成了大宋最为神秘的地方之一,没有皇帝的特制金牌是没有人能接近其百步之内,更不要说进去了。

    “不错,他们持有皇帝的手谕,命我们远征军配合他们的行动,并不准干涉其所为!”程僖绶看着马威吃惊的样子并不意外,喝了口茶笑笑说道。

    “大帅,那这些人岂不是钦差办案,来我们这里监军的吧?”马威若有所思地说道。

    “不会,出征之前陛下有言,出海之后只要不违反铁律任由我们施为,你不要多心!”程僖绶赶紧言道,派监军这种事情其实很让武将们腻歪的,所以皇帝是很少干的,即便是派也是熟悉军事之人以遮人耳目,顺便堵住文臣们的嘴。如西征军是以赵礼为监军,其军事修为在军中都是数一数二的,可以独自领军作战的,当监军不如说是当备胎;而他们这一路索性就没有派出,只有正副统帅。

    “那这些人是做什么的呢?一个个神秘的很,难得另有什么使命!”马威有些想不通了,喃喃地说道。

    “我也搞不清,据我观察他们这些人都不简单,个个是身怀绝技,怀有奇能之人,却从干涉我们的行动!”程僖绶同样对这些身负皇帝密令的人使命一头雾水,搞不清他们到底干什么来的……(未完待续。。)

第三百九十三章 另有它意

    阿拔斯王朝在兴盛之后,又开始了盛极而衰的历史规律,统治者开始了奢侈的享受。哈里发曼苏尔在位的时候,在巴格达底格里斯河西岸建设新都。新都的建设动用了十多万人,费时四年,耗资四百八十多万第尔汗,可见其是不惜血本。

    新巴格达为圆形城市,故有“团城”之称。直径有五里路长,分外城、内城和皇城三层,有三道城墙。 皇城位于全城中心,以紫禁城为圆心,城墙构成三个同心圆。城墙各有等距离的四道城门,四条大街从中心区伸向城门,形似车轮辐条。紫禁城内有皇宫、官邸、清真寺、图书馆、花园等。此后又在河东岸为皇太子建营垒、府邸和清真寺,河东西两岸用浮桥连接,互为犄角之势,逐渐形成一座横跨底格律斯河两岸的城市。

    大宋远征军采用水陆并进的方式进入,把军队布置在底格律斯河两岸,对巴格达城发动了钳形攻势。他们首先对河东展开攻击,扫荡其中的城堡,有了攻打费奇亚大公城堡的经验,又有威力巨大的舰炮火力支援,战斗十分顺利。只用了一昼夜的功夫便攻下了最为坚固的太子城堡,这引起了极大的震动,人们纷纷出逃或是出堡投降,以避免被血洗。

    占领了河东岸以后,为了防止主城中的人座船沿河逃跑,程僖绶命令在城市的上下游拉起两根铁索,阻断河道,并派船只沿河巡逻。在岸边部署军队,任何想坐船逃跑的人都无法逃出包围圈。事实证明这种预防措施是必要的。在混乱中城中的大臣们想趁机从水路逃走,他们派出战船想冲破远征军在河上设置的关卡。但是在宋军战舰面前。他们的行动很快便失败了,战船被击沉,士兵被消灭,人狼狈的逃回城中。

    随着巴格达城周围的大小城堡一个个被攻破,负责陆上进攻的马威命令协从军及抓获的俘虏,伐树拆屋沿主城修起一道木栏,将城池团团围住,封闭了所有通路,大军就在城外三里扎下营寨。

    塞尔柱帝国的哈里发法塔赫起初派出使者在宋军面前吹了番牛皮。本就是煮熟的鸭子,就剩下嘴硬了。他根本就没有做好应对战争的准备,即没有调集军队,也没有加强城防工事,眼见宋军攻势凶猛,出城的道路又全部被封锁,这下慌了手脚,已经完全绝望了,知道自己已经无法逃出东方人的手心了。

    而此时城中的主力皆虽苏丹桑贾尔出征在外。只有五千宫廷古拉姆作为守城的主力,现在也只能临时抱佛脚从城中临时招募了五万城防军守城。这支军队很争气,击退了从西面进攻的一支攻城的进攻,胜利让法塔赫又忘乎所以。以为东方人没有什么可怕的,宣称自己的权利是真主赐予的,谁要是反抗我。就是反对真主,这是大逆不道的。要受到真主惩罚的。

    但是法塔赫的话刚出口,敌军便又开始了攻城。而且愈加猛烈。尤其令守军感到神奇和惊恐的是那些黑黢黢的铁疙瘩,他们就纳闷了,怎么城下那些家伙火光一闪,一声巨响后,巴格达上空就会人体的残肢漫天飞舞,人类便实现了飞翔的梦想呢?

    闻知城外战斗激烈,法塔赫吓得魂飞魄散,一屁股坐在了地上,从万般豪情变得精神沮丧,脑袋里是空白一片,六神无主了。他急忙向大臣们问计,大家给他出得主意是需要用丰厚的礼物去贿赂敌人。还开导他说:积聚的珍宝是为了保全荣誉和使人幸福的。应当准备大批的珍宝,用一千头骆驼和一千匹阿拉伯马来运载,去送给东方人的统帅和他的手下。向他们请罪,并在节日为他们祈祷,答应东方人通商的条件。

    伟大的哈里发觉得将自己数代积攒的珍宝送给敌人实在是有些肉疼,但是敌人已经兵临城下,也不能来硬的了,便遣一位大教长为使者出城请和。而这位教长显然也被人惯坏了,态度不好也就算了,还不大会说话,声称如果冒犯了哈里发将发生不幸的事情:

    战马倒毙,士兵得病;太阳不能升起,世界将陷入无边的黑暗;雨水不降,天下赤野万里;将刮起一场寒风,世界将毁于地震;植物不会从地面长出来,无数人将死于饥饿;再有就是指挥这场战争的人将最先在当年死去。

    大教长说的倒是很恐怖,但是他忘了面对的人是来自遥远的东方,他们的信仰和这里完全不同,更不认识他们的神是哪位,尤其是这些大宋远征军,他们心中的神就是皇帝。结果是大教长发布预言后,只是惹来一阵哄笑,换来的是一顿军棍,大家都想看看把神的使者揍一顿会是神马结果!

    和谈破裂了城中的将军们便开始劝说哈里发积极备战,招募勇士组成军队。并警告法塔赫如故不采取措施打退强敌,东方人的军队就必定要攻破城池,如同他们在其它城堡中的事情一样,抢光他们的钱财,无论贫富都会成为奴隶如果事与愿违,高贵的男子宁可光荣地战死在战场上。在得到将军们保证可以将敌人驱散,守住城池的承诺后,法塔赫答应了他们召集军队。

    巴格达城号称世界的中心,是与大宋汴京齐名的大城市,城中拥有百万人口并不缺少兵源,在这危急时刻很快便召集起了一支大军。将军们不怕死,但是他们的哈里发却很爱钱,当听说军队已经聚集,该又他发钱的时候,法塔赫不愿意了,左右而言他就不提给钱的事情。没有钱,已经召集的队伍又散了,将军们也完全绝望,听天由命等待命运的摆布。

    这正应了‘人为财死鸟为食亡’的老话,要是法塔赫舍得财物,就会聚起一支强大的军队,就算不能击退宋军,只要坚持一段时间季风就会到来,急于回航的宋军也许就会答应和谈,本来他们也不是想推翻现政权的。但他这样吝啬钱财就把自己和城中的居民,甚至国家都置于危险之下。他就不想想,命都要没了,还要那么多钱有什么用。

    围攻几天后,巴格达的一段外城墙在火炮的不断轰击下坍塌,处于半休克状态的法塔赫这才想起了投降,但是为时已晚,宋军迅速占领了城墙,控制了城防,这标志着巴格达城已经陷落……

    …………

    “大帅,请先缓兵入城!”在程僖绶和马威准备挥兵进城时,一直沉默的‘貔貅’特遣队的队长找到了他们,制止了远征军的下一步军事行动。

    “陈……陈副丞,陛下有旨在先,你们特遣队不得干涉我们远征军的军事行动,你这是何意?”程僖绶接过貔貅特遣队队长递过来的金牌才知道这个跟自己在一艘船上呆了半年的人姓陈名固,还是皇城司情报署的副丞,居然还是个中将,军衔比自己低一级,与副帅马威平级,他不解又带着惊讶地问道。

    “大帅,卑职并无干涉军中事务之意,只是有事相求!”陈固恭敬地行了个军礼说道。

    “那你们为何要阻止我们入城?”马威也上下打量着此人问道,他在军中出生入死跟随皇帝多年才凭战功授予中将军衔,而这个人看岁数比自己还要年轻几岁,且从未见过,甚至没有听说过军中还有这号人物。

    “这……这可否借一步说话!”陈固犹豫了下说道。

    “陈副丞,有话请讲!”程僖绶立刻就明白了,他挥手让左右都退出了帐外。

    “谢大帅、副帅体谅!”陈固依然十分客气地说道,“陛下此次发起远征,两位大帅可知为了什么吗?”

    “不是惩罚塞尔柱帝国劫杀我们大宋商队,打通大宋到波斯的海上商路吗?难道还另有它意!”程僖绶和马威对视了一眼都十分惊讶,他沉声说道。

    “大帅所言不错,此次远征是为了打通商路,但是还有一个原因陛下不便明示!”陈固低声说道,“波斯立国数百年,虽久经更迭,但是毕竟也是泱泱大国,积淀深厚,有许多可取之处,陛下也心向往之……”

    “这个我们十分明白,城中的好东西绝不会放过,都会给陛下带回去,本帅曾经行走四海,这点眼力还是有的!”没等陈固说完,程僖绶笑笑说道,心中暗乐原来皇帝是担心自己把城中的宝物有所遗漏,才另外派人盯着的。

    “不、不……”陈固连连摆手道,“陛下怎么会不放心大帅的眼力,不过此次取其财物只是其次,陛下想要的东西却是另有其物,卑职正是担心大帅领兵贸然进城而将其毁掉,这才贸然相阻!”

    “哦,这城中还有比财宝更重要的东西?不会是那个哈里发吧!”程僖绶想了想,琢磨不出城中还有什么值得陛下发动远征,专门遣人来取的东西……(未完待续。。)

第三百九十四章 拿来主义

    公元七世纪,随着伊斯兰教的诞生和传播,萌生了阿拉伯—伊斯兰文化,在很短的时间内将阿拉伯人凝聚起来,赋予他们神奇的力量,让他们走出阿拉伯半岛,建立了一个疆域辽阔的阿拉伯帝国。在他们向外拓疆的过程中,阿拉伯人从落后的游牧民族,迅速成长为整个中世纪高举文明火炬的民族。

    再者,阿拉伯帝国版图内的许多地区都是古代文明的先进地区,使阿拉伯人得以广泛继承不同民族的丰富文化成果。阿拉伯人怀着海纳百川的胸襟,在古希腊罗马文化和西方近代文化之间承前启后,又在东西方文明的交融中充当媒介,在长期发展中将帝国境内的希腊文化、波斯文化、印度文化和阿拉伯文化的逐渐融合。

    文化的产生的产生首先得益于历代哈里发对文化的重视和提倡。为了保证国家的繁荣和巩固,他们十分重视对先进文化的摄取,提出“人最美的装饰品是知识”的格言。阿拉伯帝国的哈里发一方面组织力量大力翻译研究古代希腊、波斯和印度的文化典籍,另一方面鼓励穆斯林远游各方,搜集古典著作,访求学问,涉及的范围包括哲学、文学、史学、艺术和自然科学等各个领域。

    阿巴斯王朝时期,哈里发们还在巴格达建立了一所规模宏大的翻译和研究机构,称作“智慧宫”。这些努力造就了中古阿拉伯人长于学习,提倡教育和学术的精神,带来了文化的繁荣发展。经过倭马亚、阿拔斯、法蒂玛和西班牙后倭马亚诸王朝各时期的持续发展。阿拉伯文化趋于成熟,他们在哲学、医学、数学、化学、天文学、语言学、文学、历史学等诸多领域成就粲然。涌现了一大批卓越的思想家、科学家、文学家,并达到了世界的前列。

    在阿拉伯文化的繁荣时期。形成了位于今天伊拉克的巴格达等文化中心。巴格达位于人类文明的摇篮之一的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流域中游,地理位置十分理想,在长达数世纪中,它不仅是阿拉伯帝国的首都,伊斯兰教的著名城市,也是西亚、中东地区经济、贸易、文化、交通的中心,也成了东西方文明交流的纽带,东方文明在这里传向西方;同样,西方文明也从这里传向东方……

    作为后来人的赵柽十分清楚在大宋帝国的西方同样存在一个文明世界。但由于历朝历代中原王朝固步自封,以为自己才是世界的中心,对外部文明一直持排斥态度,斥称之为‘夷’。这种看法自然使他们拒绝接受外部文明,而是以自己所学视为正统,所以虽然和西方做买卖,却对其文化的进入保持着警惕。

    科举兴起后,儒学占据了主导地位,自然科学则成了‘杂艺’。文化人们自然不会对这些雕虫小技付出时间和精力,学习研究之人则成了另类。即便是有所任用,也不过是利用其测定历法,预测凶吉。治疗疾病这些事情上,很难有大的作为和突破,而作为实践者的工匠们也被列为贱民之列。他们的成就很难得到总结和推广,往往人死则艺失。无法流传后世。

    赵柽知道推动历史进步的动力却不是那些优美的绘画和诗歌,恰恰是一直为中原文化所轻视的自然科学。他自从来到这个时代就力图改变这个状态。在自己的庄子中建立技术学校培养工匠,鼓励工坊中的匠作们努力创新;继位后又搜罗了一批身怀各种绝技的异类,在‘艮岳’中建立研究院,并将自己前世所学的一些知识教给他们,以弥补在这方面的欠缺,推动自然科学的发展。

    但是赵柽前世毕竟也不是天生奇才样样精通,许多东西他也无能为力,这就让他想到,也觊觎很久的那个远在西方文明世界,‘拿来主义’总比费尽心思去研究要轻松和见效快。而以惩罚塞尔柱帝国阻碍通商是借口也是必要的,否则以劫掠外国文化跨海万里远征,那真要被那些‘老古董’们骂他穷兵黩武了。

    当然赵柽也不排除他想去看看那个世界是不是真的像《一千零一夜》中描绘的那么神秘和繁华,体会下古代的异域风情,漫步在巴格达的大街上与阿里巴巴邂逅,在宫殿和大清真寺的大门上留下‘到此一游’的墨宝,亲自聆听那些先哲们的教诲,在‘智慧宫’中挑选些大家们的著作带回国内,顺便再领着他们到大宋来游学传道,那将是多么美妙的事情啊!

    可自己的美好愿望都被那些朝中可恶的官僚们给毁了,让赵柽不得不放弃这难得的机会,只能从‘艮园’中挑选出些精英组成一支特遣队来实现自己的愿望。他们中有精通阿拉伯地区的语言、文字,熟知此地各国的地理人文的;有的人负责寻找牲畜、农作物、果品菜蔬,收集各种种子;也有人专门研究这里的杂艺,本身也是出色的工匠;当然也少不了收集信息的情报人员和战技娴熟、擅长溜门撬锁、绑票打闷棍的特种人才!

    赵柽的计划将巴格达城中医生、炼金术师、工匠及精通术数、天文、地理的知名学者及语言文字方面的人才一网打尽,‘请’到大宋来,而书籍则是另一个劫掠的目标,这是知识的传承工具,绝不能放过的。赵柽打算用他们的知识来推动大宋的科技水平,至于那些宗教人士和什么国王、官员则根本没有兴趣,还是留着家里祸害他们自己吧,还是不要到大宋来抢地盘了……

    …………

    “大帅,陛下的意思是这些学者和工匠的价值要比金银财物要高的多,如果我们现在大举挥兵入城,他们可能死于战乱或是躲藏起来,那将给我们带来很大的麻烦,不若先将他们诱出来擒拿,而且还可以以此分化瓦解他们内部的势力!”陈固将皇帝的意思简略的跟两位元帅解释了一番,讲明厉害,并没有因为自己手持金牌而借势压人。

    “诶,幸亏陈副丞提醒,否则弄不好就铸成大错,可如何行事还请明言!”程僖绶叹口气说道,看来还是皇帝看得远。他作为老水军,对于人才的作用是深有体会,从最早的双炮武装小商船到现在高大威猛配备上百门火炮的巨型战舰,都是那些工匠的功劳,每一次进步都少不了‘艮园’中那些人的奇思妙想。

    “呵呵,大帅可还记得当年女真人围攻我们汴京城是用什么办法一步步解除了城中百姓的武装,得以兵不血刃的进入城中,自己手指头都不用动便将我们大宋百年积累全部搬空,官员工匠掳走的!”陈固笑笑说道。

    “哦,陈副丞真是聪明,这现成的办法居然忘了!”马威他们这些人当年都正跟着皇帝倒霉,全都离开了汴京城,没有得以亲见城破时的惨状,可这不妨碍他们知晓当日之事,女真人耍的手段。

    “真是世事无常,当年对女真人攻破都城,搜刮我大宋的手段恨之入骨,今天我们却要捡起来用在大食人身上!”程僖绶苦笑着说道。

    “大帅不要想得太多,皇帝曾言这个世界就是强者为尊,只要你胜利了没有人会因为你采用的方式而觉的不妥,抱怨只是失败者无奈的呻吟!”马威说道……

    次日,宋军向巴格达内城射书,称:上天有好生之德,城中的学者、工匠、医士及炼金术师可以携带自己的财物和家人在日落之时离开,天兵保证其安全,不侵犯其财物。另天兵入城之时,抵抗者杀无赦,降者无罪,可在明日日出之后离城!

    当日落之时,宋军果然打开了西门,但是谁也不清楚是真是假不敢贸然上前,直到有人壮着胆子试着走向城门,宋军果然没有阻拦任由他们离开。看到有人平安逃生,人们便三五成群的拖家带口的涌出城门,这些人也都离开了。见敌军守信,更多的人分批冲出了城门,但是西门外便是大河,上下游都被封锁,想要离开只能乘船。

    宋军十分体贴的为出城的人准备了船只,但是想上船却要接受审查了。那些负责检查的人眼睛十分毒辣,很多冒充学者等身份的人被从人群中揪了出来,平常人财物被没收挨顿揍便被送回城去,若是官员、教士之类的人则被集中送到军营中。而通过审查的人则登记姓名和专长外则可分批登船离开!

    “陈副丞,你如何一眼就看出谁是真正的学者,谁又是冒充的呢?”马威十分好奇陈固的手段,低声问道。

    “呵呵,很简单,随身携带书籍、工具的就是我们要的人,那是他们最宝贵的财物和谋生的工具;至于那些行李中尽是金银的,自然是浑水摸鱼想要混出去的冒牌货了。”陈固笑道。

    “这些上船的人恐怕就再也回不来了吧?”马威叹口气深表同情地明知故问道。

    “嘻嘻,那就看陛下是否开恩了!”陈固做了个鬼脸说道……(未完待续。。)

第三百九十五章 敲诈

    眼见有学问、有技术的人都出城逃出生天,而那些冒充的官员和教士们都被押到城前绑在木柱上挨鞭子,以此作为欺骗宋军的代价。听着他们声震寰宇的惨叫声,整个帝都中的官员们都在颤抖,哈里发法塔赫虽然捂着耳朵,但是依然无法阻挡城外的哀嚎声传进自己的耳中。

    第二天哈里发实在是无法忍受自己的子民们受此折磨,召书记官进宫议事。书记官是仅次于宰相的职务,如今帝国的一字并肩王苏丹桑贾尔兵败仍在东部与黑汗国鏖战,宰相已经成了契丹人的俘虏,他暂时成了帝国的领导核心。哈里发交给其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要与东方人议和,表示愿意坐下来谈判。

    现在是有求于人,见面当然要送上点礼物表示诚意。可哈里发这个奇葩,居然说不能给东方人送太多礼物,称如果送多了,那就成了自己害怕的明证,敌人就会变的更为大胆!书记官虽然搞不懂哈里发是从哪学来的奇怪理论,但是他知道其是死到临头还是舍不得他的财宝。

    至于哈里发有多少钱书记官也不清楚,但是肯定是天文数字。因为自立国以来,阿拉伯帝国便开始利用他们处于东西方中间的这个有利位置,开始了全球做生意,且阿拉伯人具有经商的传统,商人在社会上的地位很高,早在伊斯兰教创立时期,穆罕默德就认为,“商人是世界的信使和安拉在大地上的忠实奴仆”, 《古兰经》也明确规定鼓励和保护商业是所有穆斯林必备的义务和道德。

    有了宗教领袖的鼓励和支持。再加上有利的区位优势,阿拉伯人的经商事业是如日中天。他们活跃于亚欧非三大洲。他们把东方产的丝绸、香 料、宝石、药材、纸张、椰子、蔗糖等物品运到西方世界出售,把西方生产的铜镜、金银及玻璃器皿、各种毛皮卖到东方。从东南亚的苏门答腊、马来亚、印度。直到北欧波罗的海沿岸和斯堪的纳维亚半岛,都有阿拉伯商人的足迹,两边买卖,他们赚得盆满钵满。

    阿拉伯帝国的首都巴格达不仅是帝国的政治中心,而且这里水陆交通发达,城里有各行各业的专门市场,也成为水陆贸易的中心。码头上经 常停泊着几百艘船只,各地通过水陆运输,把各式各样的产品源源不断地运到巴格达。市场上除 各省的货物外。还有中国的丝绸和瓷器,印度和马来群岛的香料、矿物和染 料,中亚的红宝石,东非的象牙、金砂和黑奴,北欧和俄罗斯的蜂蜜、黄蜡、 毛皮和木材等等,然后再转销世界各地,只需雁过拔毛便发了大财。

    商业如此发达,作为帝国之首的哈里发家族经过数百年的积累,其可以称之为世界上最富有的人。拿出一点点来便足以买通鬼神。但到了国破家亡的时刻,哈里发还如此吝啬,书记官大人也只能苦笑着执行,心中对谈判成功根本不报希望。

    大宋远征军的两位元帅那都是买卖人出身。只看城池的规模和市场便能估算出这其中的财富。俩人一看帝国的书记官献上的礼物只是那么一箱金币就都乐了,果然天下没有最抠,只有更抠儿。这哈里发爱财的程度可以和自己的陛下有得一拼,可惜的是自家皇帝比他会理财。知道那些地方钱是必须花的,在什么时候一文都不能掏。

    果然如其所料。书记官将礼物送上请求接见,但是很快就得到了拒绝的回话,他也只能灰溜溜地打道回宫交差。哈里发法塔赫得知求和被拒,甚至都不理睬自己的时候,他慌了,又赶紧派出自己的儿子率领群臣出城请求程僖绶饶恕他的无理,放过城中的百姓,他愿意付出代价。

    这真是拉着不走打着倒退,程僖绶再次予以拒绝,命人告诉他们若是真有实现和平的诚意先命城中的军队放下武器出城,但是在他们出城之前,远征军不会撤下城墙,大炮会一直瞄准其王宫,明日如果得不到满意的答复,他们将开始炮击宫城,挥兵入城,将整个城池摧毁。

    其实提出此项要求,程僖绶等人对哈里发会答应此苛刻的条件并不抱什么希望,世界上哪会那么多像大宋辽王那样的怯懦无能之人,不懂得放下武器就等于将性命交给了敌人,成了任人宰割的羔羊。但是世界就是这样奇妙,哈里发法塔赫居然答应了大宋远征军自己都觉得‘无理’的要求,命令巴格达城中的守军于次日放下武器出城投降……

    大宋兴国十五年八月十七日,阿拉伯帝国书记官和元帅率领文武出城拜见程僖绶,并命军队放下武器,开拔到宋军指定的地点。程僖绶知道放下武器的军队是个不稳定因素,马上将他们打散分别编入协从军各部,三部的队伍迅速膨胀足可以再编成三个万人队。

    没有了军队就像老虎没了爪牙,巴格达城完全失去了武装成了砧板上的鱼肉,宋军也遵守了自己的诺言走下了城墙,却开进了不设防的巴格达城。他们迅速控制了城内的交通要道和府衙,进驻内城和宫城。而一直处于沉默之中的‘貔貅’特遣队则在一个指挥的龙骑配合下直扑城中的‘智慧馆’及穆斯坦绥里耶和尼采米亚两所大学,封锁了学校,禁止任何人出入……

    和谈在停泊底格律斯河上的宋军神威号战舰上展开,本来就处于下风的塞尔柱一方,登上高大的敌方战舰后压迫感更胜,作为哈里发全权代表的书记官更觉浑身发软,还未开口已经是冷汗涟涟,没了底气的他们是气势全无,明明是在自己的地盘上却像是嫁到了婆家的受气小媳妇一般。

    “将军,我国愿意向贵国开放所有港口和城市,允许贵国商人自有交易,并赔偿损失五十万金币,不知您意下如何?”双方谈判代表相对坐了半天,见对方始终一言不发,准备坐地还钱的书记官按捺不住,先试探道。

    “哼,若是只为这么点事情,我们至于万里迢迢的到此吗?”一直眼观鼻、鼻观心的程僖绶听了通译的翻译后,抬了抬眼皮扫了书记官一眼冷哼一声说道。

    “将军,那我们愿将赔偿提高到六十万金币!”书记官一听就知道对方对于自己开出的价码不满,赶紧提价道。

    “八十万金币!”

    “九十万金币!”

    “一百万金币!”见对方仍然不吭声,书记官不断提价。

    “一百二十万!”

    “一百五十万!”书记官咬了咬牙说道,这已经是整个巴格达省一年的税收了。

    “二百万金币!大帅这已经是天大的数目了,您还不满意吗?”书记官狠了狠心说道,这个数目已经超过哈里发给他的底线了,可对方还不为所动,他几乎都要哭出来了。

    “你们的哈里发就值这个价钱吗?我们大宋皇帝陛下的因为你们的哈里发唆使手下劫杀我们大宋商人,收取高达货物五成的税赋,甚至强买强卖,极大的损害了我们大宋的利益,因此十分愤怒。此次出兵就是要擒拿你们的哈里发回国问罪,区区百万金币就想让他逃脱惩罚吗!”程僖绶突然拍案厉声说道,他从书记官的神色上看出其已经到了权力的极限,他算了下二百万金币约合十四万两黄金,对于和大宋同样富庶的一个大国来说不过是根手指。

    “这……将军请息怒,对贵国商人的侵害我们愿意加倍赔偿!”书记官听了大惊失色,现在哈里发虽然没有什么实权,却是整个穆斯林的精神领袖,若是成了异端的俘虏,岂不让整个穆斯林蒙羞,他急忙许愿道。

    “本帅没有许多时间和你们废话,给你们两日的时间商议,否则我们便要自行去取啦!”程僖绶知道竹杠不敲不响,论起巧取豪夺的功夫他们这些‘奸商’并不比女真人差,这么好的机会不敲出点骨髓出来怎么对得起皇帝多年的教导。

    塞尔柱帝国的书记官听了翻译,又见对方拂袖而去,心中是拔凉拔凉的,也暗恨对方的狠毒,更多的是对哈里发的无能和怯懦的无奈。现在军队已经放下武器,城池全部被宋军控制,再无反抗之力,只能任人宰割。最可笑的是哈里发,由于他的贪婪惹得敌方万里远征,而其居然还做着用点小钱将对方打发走的美梦,不明白敌方的目的将其除掉——要的是他的命!

    听了书记官的汇报,法塔赫这下傻了,可他还没傻透,知道在自己的性命和金钱之间做出选择,顾不得肉疼让书记官再度前往宋营,表示愿意以金钱赎回自己。与此同时,一队宋军利用夜间宵禁将智慧馆和两所大学中的藏书及各种仪器源源不断的运出城,城中的一些知名学者和技艺高超的工匠被从家中带走,短短几日间居然有上千人‘失踪’,可对自己命运未知的哈里发根本无心过问这些琐事……(未完待续。。)

第三百九十六章 借力打力

    经过几轮平淡却又刺激的谈判后,大宋远征军大帅程僖绶与塞尔柱帝国签订了停战协议:塞尔柱帝国对大宋开放境内的所有港口和市场,收取不得超过货物价值一成的税收;保证大宋商人在其境内的安全,货物遗失或遭到抢劫要加倍赔偿;将勃萨罗城设为自由港,准许大宋舰船随意出入;对大宋做出战争赔偿,保障其友军的合法地位。另一方面宋军答应保留并承认哈里发的地位,不强迫其子民改变信仰。

    对于宋军的要求哈里发全部接受,并立下誓言,下令封‘阿塔尔’军万夫长巴克尔、‘卜拉克’军万夫长穆勒克、‘达哈克’军万夫长西罗德三人为公爵,将勃萨罗城、记施国、尸婆城分别作为他们的领地。三个人当然是万分惊喜,没想到自己是因祸得福,居然都转了正。他们即刻宣布三城结为兄弟之城,相互扶助共同进退,并与大宋世代友好,对大宋商人给予最优惠的待遇。

    进入九月后季风准时到来,远征军踏上了回国的航程,只是他们的船队比来时又壮大了许多,为了装载塞尔柱帝国赔偿的价值千万两黄金的巨额战争赔款,战舰的空隙都被填满,最后不得不将压舱石抛掉以金币压仓,马船上也由数千匹精选的阿拉伯良马重新填满。为了将大量的藏书和数千名学者、工匠等各色人才一并请回,不得不征用了近百艘商船

    而此次大宋的远征不仅是打通了通往西域和欧洲的商路,获得了巨额的战争‘赔款’,还将大宋的武威传遍了世界。他们攻破巴格达城。俘获了哈里发迫使帝国付出无法计数的金钱才将其赎回的‘壮举’也让穆斯林世界陷入了恐慌……

    …………

    远征军取得如此骄人的战绩,但是事件的始作俑者赵柽还一无所知。他自‘春讲’结束后便移驾西京洛阳办公。经过十多年的建设,洛阳已经恢复了到了唐代时期神都的规模。外城比之从前还有所增大。在夺取燕京后,赵柽又命工部主持重新疏浚大运河,使其可以直达燕京,使其恢复了昔日沟通南北的功用。

    这些年赵柽又着力兴修水利,疏浚运河,大规模修筑驿道,使得南北水陆交通得以恢复,让本就是陆上的丝绸之路起点的洛阳受益匪浅。其依靠便利的水陆交通很快成为大量物资转输中心,商业贸易迅速恢复。再次成为国内外客商云集,贸易发达的大城,逐渐重新成为大宋贸易都市。

    西京宫城早就在宋建国后便已经启动修缮和复建工作,此次修建是在原有规模上扩建,但是项目的启动排在了整个洛阳城修复之后,不过现在几个大殿已经修建完毕,初具宫室的雏形,现在正在逐步完善其功能。重修洛阳城可谓花费巨大,可一直没有因为受到朝野上下的干扰而停工。只要是因为资金大部都是来源于赵柽的私孥,这些年他将四大堂的收入的一般都投入了建设之中。

    不过赵柽还是头一次巡幸西京,又盘恒这么久。而洛阳是大宋的四京之一,皆按照朝廷配置各省各部。只是平时都是闲置,养着一帮闲散勋爵。赵柽驾临久住不归后,汴京中的朝廷也不得不分出一部分人到此恢复建制办公。听候皇帝的差遣,维持朝廷的运转。眼看已经到了十月。皇帝却没有离开的意思,这里俨然暂时成了帝国的第二政治中心……

    “陛下。西征军传回消息称耶律大石在击败塞尔柱人之后继续西进征服了花剌子模,现在已经回师都城虎思斡尔朵,高帅请示如何应对!”赵柽刚刚自城外射猎归来,赵义便进宫送上高昌急报。

    “嗯,拿来我看!”赵柽接过赵义递过来的毛巾擦擦脸说道。

    “是,陛下!”赵义拿过毛巾并没有假一边伺候的小黄门之手,而是亲手洗净放好,这才从袖中取出奏表送上。按说他已经是枢密院副使,位于宰执之列却亲自侍奉皇帝洗漱有些不大妥当,可其就如几十年前当小厮那样毫无厌色。

    “大石林牙倒是很会借势,趁机夺下了这么大一片地盘!”赵柽边看边说道。

    原来在卡特万战役后,遭受了惨重失败的赛尔柱人已无力抗拒耶律大石称雄中亚地区,而其声威强烈震撼了穆斯林诸国,乃至于西欧诸国。短短十余年间,如初升的太阳,光芒万丈,照耀四方,西辽已经成为了这个地区诸国中不可替代的核心,但是他并不满足于此。

    耶律大石进入撒马儿罕城后,如同往常一样,他以怀柔手段来对待自己新征服的地区。他将逃亡的西喀喇汗国马合木汗的弟弟易卜拉辛找来,封其为桃花石汗,来继续统治这块土地。因为他明白,即使在战场上取得再大的胜利,也无法完全征服其他民族的心。在辽阔的西陲土地上,他的契丹族人数还是太少,无法承担直接统治的后果。只是留下一名契丹官员监护,来保障他对西辽的忠诚。

    在征服西喀喇汗国,西辽军继续乘胜西进,花剌子模成为他的下一个目标。耶律大石他驻陛撒马儿罕,命令大将额尔布思统领大军进攻花剌子模。花剌子模国王阿即思作为一代枭雄,他有毅力和才干,如果换一个时代,或许他将成就一番伟大的事业,正是他,在卡特万之战前有力削弱了赛尔柱苏丹的实力,但是不幸的是,枭雄遇上了真正的英雄--耶律大石,这是他的悲哀。

    此时西辽军挟大胜之威名,诸族震慑,一路所向披靡。阿即思审时度势之后,明白以现有的实力无法抵挡住西辽精锐军团的雷霆一击,就像冰雪无法抵挡阳光。他立刻派出一名使者,来到额尔布思的军帐中,答应臣服菊儿汗,每年纳上三万第纳尔金币的贡赋,降为附庸。

    缔结条约之后,额尔布思率领大军班师回朝。至此,西辽的疆域达到了极点,以虎思斡尔朵为中心,控扼数万里,四方部族皆向其称臣纳贡,成为崛起西陲,左右中亚形势的强大帝国。

    “陛下,高帅担心西辽崛起会对他们大宋造成威胁,因此他希望暂停自高昌退兵,以备西辽趁我们回师之机再度侵入高昌!”赵义见皇帝已经读完战报,他上前言道。

    “唉,英雄绝唱,西辽并不足惧!”赵柽叹口气将战报放到案上叹口气说道,他记得耶律大石征服花剌子模达到了他人生辉煌的顶点,次年便去世了。

    “陛下,此话怎讲?”赵义对皇帝的话没听大明白,纳闷地问道。

    “作为契丹的英雄,一位百年不出的人物,大石林牙在辽国势衰竭之时,凭着自己的信念奋斗抗争,以雄奇悲壮的西征为契丹再续国运,但是即使是英雄他也难以抗拒命运的安排,难以拒绝老天的召唤!”赵柽脸上带着一丝浅笑说道。

    “陛……陛下是说耶律大石时日无多了!”赵义看着皇帝惊问道,皇帝是能预知人生死,还是在其身边埋了钉子呢?

    “不错,失去了大石的西辽无法再续辉煌,他们能继续在强敌环伺的情况下守住根本以属不易,担心战争的将是他们,而不是我们!”赵柽言道。

    “陛下所言极是,没了耶律大石的西辽已经不能称之为西辽了,根本没有资格成为我们的敌人了!”赵义想想也是,西辽正是有了大石这样的英雄才能打下这片天地,而失去其便将面临崩溃的边缘,如果在这种内忧外患的情况下与大宋交恶那就是找死,聪明的都会极力与宋维持友好的关系。

    “当前已经入冬,西征军返程道路艰险,让他们明春再返回吧。同时不要放松警惕,要严密监视西辽周边的动向,若果如朕所言,有人借机出兵西辽,他们也可适时予以援助!”赵柽想了想说道。

    “是,陛下!”赵义应道,却又不解的问,“西辽动荡正是我们出兵攻伐之机,陛下却反而要援助,这是何意呢?”

    “卡万特之战桑贾尔大败,其对国家控制力本就虚弱,许多属国都有独立的倾向,他们不会放过这个机会,必然相互征伐争夺地盘,难免会殃及邻国。现在有西辽在他们便不能直接攻击我们,可若是我们兼并了西辽就要常驻一支大军日夜守护,那就是一个无底洞,将吞噬无数的金钱,天长日久我们的经济必会被拖垮,这是一笔得不偿失的买卖!”赵柽笑着说道。

    “哦,属下明白了,我们支持西辽就是让其成为拱卫我们大宋西北边陲的长城,可使我们大宋军兵免除远征之苦,又节省下了大笔的军费,陛下深谋远虑为我们所不及啊!”赵义恍然道,皇帝这是借力打力,给自己找了条忠实看门狗,而他只需在必要的时候站在狗的身后大吼一声……(未完待续。。)

第三百九十七章 英雄落幕

    现在西辽契丹的领土已经从哈密一直延伸到威海和忽毡,其宗主权从叶尼塞河上游地区达到阿姆河。从穆斯林的观点来看,处在穆斯林突厥疆域内的这支异教蒙古人的霸权是一个严重的障碍和奇耻大辱。这些人的目光不是注视着穆斯林社会,而是注视着他们获取其文化的中国。

    由于契丹族在新帝国中人数较少,大多数居民为突厥人,信奉伊斯兰教,故西辽君主耶律大石采用突厥帝号,曰“古儿汗”,意为“世界之汗”,对于境内穆斯林、景教徒、佛教徒等均给予宗教信仰的自由,故统治民族与被统治民族相安无事,使各方力量到达平衡,形成了一种以中原文化和草原文化的契合。

    赵柽采用联合有着共同文化基础的西辽,不但将突阙等游牧民族阻挡在大宋国土之外,且有效的阻止了西方宗教对中原文化的影响和入侵。而大宋在同时攻占了高昌和漠北,在其后又建立了第二道缓冲线,过滤掉那些危险因素,使得大宋能得以在他的引导下完成改革,排除和隔绝掉不稳定因素。

    由于赵柽还没有接到海路远征军的回报,并不清楚自己派出的这支军队也将阿拉伯世界折腾的够呛,直接导致了在卡万特草原战败的苏丹桑贾尔的倒台。正是由于其无能使得穆斯林世界的精神领袖哈里发陷入了危机中,不得不花费巨额金钱赎回,否则就会被东方人掳走,这对整个穆斯林来说可谓奇耻大辱。纷纷脱离其统治谋求独立。

    两重失败的叠加让桑贾尔不敢返回帝都,徘徊在外。反而让哈里发得到了重新上位的机会,他以穆斯林领袖的身份罢黜了桑贾尔的苏丹之职。将其留在帝都的家人和势力悉数铲除,恢复了政教合一的政治体制。而相当于被流放的苏丹桑贾尔岂肯轻易罢休,也联系各地领主讨伐巴格达,企图东山再起。两雄相争搞得阿拉伯世界四分五裂,而各方领主也借机相互攻伐,混战不休,扩大自己的地盘,这种乱局一时也难以结束,使得大宋可以独善其身……

    “陛下。蒙兀部首领合不勒死了!”西辽方面皇帝预判耶律大石活不过明年,不用再作为战略的重点设防,可话音刚落赵义就又接到了合不勒死亡的凶信,他又急忙返回宫中汇报。

    “哦,合不勒死了!?”

    “陛下,是的!”赵义看着皇帝平静的面容回答道,心中却十分纳闷。对于合不勒皇帝一向十分重视,在其归顺后没有着礼部或是户部管辖,而是一直是有枢密院管理有关蒙兀部事务。这就等于由皇帝直管一般。

    “何时去世的!”

    “陛下,自平定高昌后,合不勒自感身体不好,便请求率兵先行返回。六月回到族地,没有多少日子便去世了!”赵义回答道。

    “嗯,他可有什么遗言?”赵柽点点头又问道。

    “陛下。合不勒要求立其从弟俺巴孩为汗,吩咐其继续效忠于陛下。其死讯便是俺巴孩遣人送来的!”赵义言道。

    “可以,就由尚书和你们枢密两院共同下文准其所请。赐银五千两,祭品一套,着大定安抚使代朕前往祭奠!”赵柽略一沉吟道。

    “是,陛下!”赵义施礼应道。

    “合不勒死后,塔塔尔部有没有异动?”赵柽想了下叫住赵义又问道。

    “陛下,属下未接到有关消息,这就着人打探!”赵义回答道,犹豫了下反问皇帝,“陛下不觉此事蹊跷吗?”

    “有什么疑点吗,生老病死不是再平常不过的事情了!”赵柽抬眼看看赵义不解地问道。

    “陛下,合不勒留有七子,即便没有子嗣也要传给自己的亲兄弟,如今却要将汗位传给从弟,这岂不太不正常了,俺巴孩是不是篡位夺权,想矫诏于陛下的承认呢!”赵义说出了自己的疑问。

    “呵呵,这没有什么奇怪的,传位于强者在草原上是最为正常不过的事情!”赵柽笑着说道,“在草原上,各部落生产能力有限,而人口却在不断的增长,而所能利用的资源有限,如果一个部落实力不行,就会被别的部落消灭掉,或者是被别的部落吞并,做别的部落的奴隶。在这个过程当中,草原上的各个部落都在拼命发展、壮大自己,然后去消灭、吞并别人。所以一个部落要想强大起来就没有别的选择强者为王,而合不勒的儿子年轻,尚无法统领整个部族,从自己家族中选出最强者接任汗位才可避免部落衰落和被别的部族吞并!”

    “蒙兀部在我们大宋的扶植下已经足够强大,如果再由一个强者继位,他一旦背叛我们岂不多了很多麻烦!”赵义言道,当初除了女真人的欺压,草原各部之间也不断发生战争,克烈部与塔塔尔部,蔑儿乞部与克烈部,乃蛮部与克烈部之间已经相互攻掠了几十年,现在克烈部和乃蛮部在西征军的打击下已经衰落,残部退出了漠北草原,远遁极北之地,那么蒙兀部崛起的机会更大,这并不符合大宋的利益。

    “你考虑的不是没有道理,可他们和塔塔尔部解下了血仇,所以他们之间的矛盾难以调和,因此不是我们该出手的时候,我们扶植他是为了削弱女真人,而塔塔尔人和女真人勾三搭四,他们的冲突在合不勒死后会更加的激烈!”赵柽解释道,其实赵柽的关注蒙兀部是因为后世的铁木真,而其还有十年后才会降生,他如今做的就是要改变其生长的环境。

    而塔塔尔部正是一个很好的靶标,他们同属蒙兀部分裂出的部落,两部关系还不错。但是在合不勒全面倒向大宋后,在赵柽的扶植下势力迅速得以扩张,几年下来隐隐已成诸部落之首。塔塔尔部感觉到了危险,他选择了与女真人合作为援以维持自己的势力,可此时他们两部还能保持和平共处,相互扶持,直到一次意外的发生。

    合不勒汗的妻子蔑台夫人是豁罗刺思部人,她为合不勒汗生了七个儿子。有一年,合不勒汗的妻兄赛因?的斤患了病。为了医治赛因?的斤,请塔塔儿人一个名叫察儿乞勒?讷都亦的萨满前来医治。

    蒙古草原各部人相信一种原始的宗教一萨满教,他们自称能与鬼神共话。当时赛因?的斤上了几岁年纪,又病人膏盲,塔塔儿萨满没有起死回生之术,眼看着病人一命归天了。医者无绝对这是常识,可是病人死了家属一定愤怒也更是古往今来各地都一致的,于是豁罗刺思人做出了和现代人没有什么区别的事情。

    豁罗刺思人悲痛之余,一口咬定赛因?的斤是被萨满害死的,不承认他是什么鬼神的代表,一怒之下就把萨满毒打了一顿。 合不勒汗的儿子们是赛因?的斤的外甥,为舅舅出力自然是责无旁贷,便也卷入其中,他们对这个巫师大失所望,愤怒中集体认定是该巫师出工不出力,有意把病人治死。合不勒汗的儿子们追上去,在半路上干掉了塔塔儿巫师。

    塔塔儿部当然不肯善罢甘休,立即大兴复仇之师,对豁罗刺思部进行讨伐。豁罗刺思部是一个文明程度较高,但武力却比较弱的部落,它抵挡不住塔塔儿部的强大攻势,只好向蒙兀部求救,他们也便卷入了与塔塔尔部的战争。合不勒汗的部众兵强马壮,又有大宋在背后的支持,没有谁能够抵抗他们。合不勒的第三子合丹,是蒙古部著名的“巴特尔”,两次与塔塔儿部的君主蔑帖儿作战,第一次刺伤了蔑帖儿,第二次就结果了他的性命,塔塔儿的军队变成了蒙兀人的虏获物。

    从此,两个部落因此成仇,仇恨一旦成生就会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直至造成毁灭一切的大雪崩,蒙兀部与塔塔儿部结下了世代冤仇,血族复仇战争不断,他们双方只要一有可乘之机,就会发生屠杀和抢劫的事件。这个过程在中原一般要经过几代人的努力才会实现,而在漠北草原上,两代人的遭遇就足够了。可赵柽不会去调解他们两部的仇恨,因为他在等,等待最为恰当的时机出现,那时他将出手毁掉这个可能诞生一个让世界颤抖的人物的部落……

    刚刚向蒙兀部派出了吊唁使,就有礼部官员来报,老臣宗泽与日前病逝。对于宗泽赵柽谈不上喜欢,但是此人对国忠心,做事有魄力,在他继位之初给予了他很多的帮助,也为稳定军队做出了很大贡献,在朝中也有很高的声誉。得知凶信后,赵柽下诏追赠观文殿学士、通议大夫,谥号忠简。以资政参事许景衡为吊唁使,赐银万两,荫子孙两人入仕,于洛阳宫中设灵亲祭。

    “英雄殒落,是不是属于我的时代也要结束了……”几位可称英雄的人物相继离开或是将要离开,让赵柽有些惆怅!(未完待续。。)

第三百九十八章 新西京

    眼看已是十月中旬,皇帝却还没有回京的意思,参政知事李纲和右相陈遘两人来到洛阳迎皇帝归京。两人都已多年未到过西京,当来到城下时都不由的惊叹一声,此刻虽还没有窥得全貌,但也可看出比之隋唐之时的洛阳城范围还要大上一圈。

    五代之时城池几经兴废,太祖登基后定为西京令人修葺,也只是草草筑起了一道丈余高的外城墙,后来又在女真人南下时两军争夺中被毁。而现在城墙高有五丈,城基皆是条石垒砌,城头上又修起高峨巍耸的城楼,宽达十五丈的护城壕,上面架起了三座拱桥,一旦敌军到来只要将桥拆毁便成了不可逾越的天堑。

    城池的防御措施也十分完备,羊马城、瓮城、马面、角楼等一应俱全,并在城上修筑了炮台,搭建了大小不一的碉堡。他们知道这些筑垒平时可以存储弹药、方便官兵值守,战事就成了一个个坚固的堡垒,即便敌人上了城墙也会被凶猛的机枪火力封死道路。另外他们听说城墙之中存有暗道,可以用来藏兵、运兵,并在城墙中部开有射孔,但是现在皆隐于其中,难窥全貌。

    洛阳城是以洛水为城市的中轴线分为南、北两城,北城自建城之始便是宫城所在,而南城一直作为坊市区。而这时接到当朝两位宰执到来的消息,洛阳留守许宏率众匆匆来迎,将他们接入城中。李纲两人起先还惊于西京城防的坚固,可当他们一行人由南门进入后又不禁发出感叹,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条宽达三十丈的大路。而城下则是一道二十丈宽的环城路,郭城内则由垂直交叉的道路划分出若干方形或是长方形的里坊。

    “许大人。这洛阳南城在唐时据说八十一坊、两市,看如今模样似不逊于盛唐之时吧!”李纲边走边问道。

    “李相。南城的坊市皆以重新规划,大小里坊已有百数,在洛水南岸也复建了两市,规模以超出唐时!”许宏恭敬地答道。

    “许大人,这坊市密布,当初建城时是不是拆迁了许多民户啊?”右相陈遘问道。

    “陈相可能有所不知,洛阳城在女真入侵之时两军在此几次争夺,房屋尽毁,百姓或逃或亡。甚至被女真所虏,人口不足先日之二三,外城几乎被夷为平地,成为狐鼠鸟兽之家,城池与重建无异,哪里还有扰民只说!”许宏苦笑着说,他曾在收复洛阳之初就曾担任留守之职,甚是了解当日之惨状。

    “看今日之繁华真是难以想象当日之景象啊!”陈遘感叹道,看着熙熙攘攘的人群。耳边充斥着南腔北调的吆喝声,及满眼的酒旗、幌子谁能想到这里曾被战火毁灭。

    “大人说得是,当日陛下下令重建洛阳城时有令先建市后建城,首先修筑道路。疏通运河,着力建设发展洛水之南的里甲坊市,并收拢逃散的百姓。招募流民给予优惠,开垦田地。兴修水利。”许宏说道,“而洛阳自古便是沟通西北与中原的要道。更有运河的往来便利,没有几年工夫这里商业便逐渐恢复,然后才利用税收所得建起城池,如今城中作坊和商铺遍布,可谓一地难求啊!”

    “陛下考虑真是深远,此前都是先建城后有市,陛下却反其道而行之,又开先河啊!”陈遘不由赞道。

    “许大人,这城中人口现有多少?”李纲边行边问道。

    “李相,现在城中有户十五万,加上驻军、官员及家眷人口近七十万,还未达到盛唐之时的百万之数!”许宏想也未想便回答道,可见他这个留守很称职,对城中情况十分了解。

    “许大人,七十万人口也不是小数了,粮食是不是也需从江南调运,这漕运可是重中之重啊!”李纲点点头说道,供养这么多的人口所费巨大,像汴京每年就需从东南调运大批粮食,漕运两月不通便会导致城中粮食紧缺。

    “李相所虑的极是,不过近几年洛阳粮食基本已经可以自给,不需从外埠大量调运!”许宏笑笑说道,“建城之时,陛下已经将大量流散和东南无地的农户招募到此间附近州县,而洛阳周围河流众多,水网密布,有灌溉之利,可开垦的荒地甚多,如今洛阳各府县新增良田十余万顷,所产粮食可供城中食用,再有几年熟田增加,粮食随之增产,加上陛下推广的新作物丰收,甚至可在关中、河北、河东歉收之年填补所需!”

    “哦,现在洛阳粮食已能达到自足,岂不会节省许多的人力、物力,摆脱漕运之苦!”李纲有些不相信地说道。

    其深知开封是运河的供给中心,政府的粮食和物资的主要来源地是长江下游。宋政府每年为了保持汴河的畅通,投入了大量人力与物力。首先是分黄河水的汴口,因黄河主漕摆动不定,需岁岁更易,以迎水势。汴河以下的河道因水流浑浊,非经常疏浚难以通航。大中祥符年间,规定三五年一浚,河床仍不免年年淤高,逐渐形成了地上河。

    皇佑年间始定“自河口浚治,岁以为常”,汴口冬闭春开,汴河每年通漕才二百余日。即使如此,至熙宁年间,开封以东雍丘、襄邑一带,汴河河底高出堤外平地一丈二尺余,自汴堤下瞰民居,如在深谷。为解决汴河泥沙来源问题,元丰三年,曾在巩县任村沙谷口至河阴县汴口之间广武山北麓黄河滩地上开渠五十里,引伊、洛水入汴,堵塞旧汴口,避开黄河浊流。因洛水较清,史称引洛的入汴河为清汴。元佑五年,因水源不足,又恢复引黄河为源,汴河依旧淤浅。

    宋初长江下游人口稠密经济发达,但自成为京师的粮食和物资主要来源地后,其发展受到严重影响,天下大部分财富集中在开封,其他地方却越来越穷困,这正是赵匡胤所担心的。他预言:“不出百年,天下民力殚矣!”结果不幸而言中,过了不到百年,民力几乎耗尽,富庶的长江下游地区经济发展停滞,以致政府经常入不敷出,庞大的军费开支使政府和人民都喘不过气来,财政上的积贫和军事上的积弱成为不可挽回的趋势。这皆是漕运之苦造成的。

    “哦,这宫城是在原址复建的吗?”一行人在众衙役和亲随们的努力下上了桥,桥下船只如梭,宫城已在眼前,陈遘看了看问道。

    “宫城是在原来旧城上围建,但是其中是各部衙门、太学和武学所在,臣僚和宗室的府邸也多在其中,占据了其中大部分地区,只有少部分为里坊和军作监工坊所在。不过洛水上唐时所建的黄道桥、天津桥、星津桥和新、旧两座中桥皆原址重建,使两城相通,并无不便之处!”许宏介绍道。

    “宫城中没有禁军值守吗?”李纲听着介绍皱了下眉问道。

    “哦,李相是这样的!”许宏赶紧答话道,“西京外城的平时交由州军负责,驻此的豹将皆在过去的东都苑驻扎,宫城守卫由其部派出,每季由一个旅轮戊,周而复始,余部在东都苑军营驻守。皇城平日则由禁军和州军各派出的一个指挥驻守,皇帝移驾宫中时则由近卫军接管皇城城防!”

    “好,东都苑面积广大,旧事所载广博二百余里,平日可训练军兵,陛下闲时可前往狩猎休憩,许大人真是国之干才啊!”李纲捋捋胡须赞道。

    “李相拗赞了,下官不敢居功!”许宏笑笑说道,“西京建设皆由陛下规划指导,军事守备方面是前留守蒋飞大人负责督建安排,皇城和宫城乃是府尹景王殿下之功,下官只是坐享其成罢了!”

    “十余年间便重建西京城,并有了如此规模,所耗甚多,许大人也是筹措有力,我记得户部好似并未有划拨建城所需不过百万贯之数!”陈遘一直在吏部任职,对此还是有印象的,当时许宏以侍郎之职主管西京事务监造城池,而新建一座大城岂是百万贯能够的。

    “呵呵,这下官更是惶恐了,重建西京所用款项皆是陛下所筹集的!”许宏连连作揖道。

    “陛下所出?不是内库早已空虚了吗!”李纲惊讶地说道,他可是知道皇帝为了打造远洋舰队和维持宗室的庞大费用,加上老底让女真人抢走了不少,皇帝可是天天哭穷的,那其用什么方法筹集到如此多的重建资金,难道皇帝真有点石成金的神仙本事?

    “李相说得不错,不过皇帝却不是一般人,他不过也就靠着户部拨下的款项和自己借贷来的几百万贯就把西京城给建起来了!”许宏在两人耳边小声说道,“我听说陛下不但没有贴钱,而且还小赚了一笔,给皇后和几位皇妃在山间建了座离宫,以便她们前去休闲……”(未完待续。。)

第三百九十九章 兆头

    建一座像西京这等规模的大城花费可都是天文数字,往往要集举国之力调集以十万人计的民夫参与营造,皇帝却以没有动用国家的大笔资金,而是全靠自己筹集竟然生生的重建了此城,虽然前后耗费了十余年的时间,但是这也不是每个人都能办到的,因此大家都想知道其中的奥妙!

    许宏见两位大人都十分感兴趣边走边说,将事情前后说了一遍,李纲两人听了都觉得皇帝太‘精明’了,不愧是做买卖出身的,将其中门道都琢磨透了,但是重建西京的这种事情也就是皇帝能办成,其他人还真不行。他们虽觉皇帝做事荒唐,甚至有些恶俗、卑鄙,为士人不齿,却不能不佩服他的‘智慧’。

    其实赵柽采用的是现在政府和开发商常用的一招,就是借鸡下蛋,搞资金运作,而他不仅是帝国的皇帝,而且还是四大堂的董事长,可谓占尽了天时地利,要什么有什么,称其为大宋官商勾结的典范也不为过。而赵柽这么做除了真的缺钱外,还有的便是不想大张旗鼓的搞得人心惶惶,事情还未开锣,便有人蹦出来将锣给砸了。

    赵柽先以皇帝的名义下旨修葺西京,西京为大宋四京之一,现在毁于战火可以说顺理成章,没有人会说三道四。于是顺利的通过朝议,户部也从有限的资金中挤出百万贯作为重建资金,这点钱谁都知道根本不够,也就是修修皇城中的一两座大殿,可以作为皇帝出行的行宫。

    朝臣们根本没有想到。赵柽却用这笔钱招募流民,当时女真人刚退。无数人流离失所,人们为口饭都可能铤而走险。而有口饭吃谁又愿意去做贼。他成功的吸引来众多的人口,用以工代赈的方式重新修整道路,疏通运河,改造了码头,平整土地,大搞基础建设。

    俗话说没有不开张的油盐店,赵柽做好了巢自然会吸引来金凤凰,何况洛阳周边地区也是大平原,土地肥沃。过去人口稠密,粮食产量极为丰富,而且地处中原的最中心,四通八达,交通最为便利,自隋炀帝时修建了京杭大运河后交通就更加方便了,只是这些年来荒废已久,中心地位被汴京取代。

    这个时候战乱刚刚结束,人心思危。而洛阳的地形虽然不如长安险峻,但是也比较险要,东有虎牢关,西有函谷关。北面有黄河天险加上邙山之固,南面群山连绵加上伊水环绕,在“冷兵器”时代。这都是天然的屏障、不用修筑的长城。可开封自古为四战之地,周围又没有山岭险阻。遇强兵入侵时便露了馅,让女真人两度兵临城下。此时有传言称新皇帝要迁都于洛阳。所以才会大规模整修道路和运河,且事实摆在那不由人不信。

    运河和道路通畅也自然让这里很快形成了物资中转之地,自发的形成市场。而赵柽马上又再度出手,他从四大堂的钱柜中贷款四百万贯按照事先的规划开始搞房地产,‘物流一条街’、‘瓷器一条街’、‘丝绸一条街’、‘餐饮一条街’……等等专业市场先后建了起来,顺理成章的形成了里坊,不同的是他吸取了东京建市的经验,不修筑坊墙,开放办市场,开门做生意。

    当然皇帝搞房地产成本要低得多,天下都是赵柽的,土地基本是白送的,但是赵柽并未因此有丝毫马虎,里坊、市场配套设施齐全,服务周到,并没有摆出皇商的架子,而是完全按照市场规律办事。良好的经商环境,丰富的商品,便利的交通很快打响了名号,各地商人慕名而来,纷纷入场。一时间天下舟船所集,常万余艘,填河路,商旅贸易,车马填塞。运河开通后,洛阳城内发达的水运网络与大运河连通,洛阳俨然成为各地物资的集散地和国内贸易大市场。

    市场培育起来后房产价格也是节节攀高,赵柽便借机开发位置更好的沿河商铺、仓库及住宅区,形成城市黄金圈,这才是真正开始了挣大钱的时候。经过数年的经营,赵柽自然是赚的钵满盆满,重新繁荣起来的洛阳也吸引更多的人到此经商,开厂、置地,人口逐年攀升,官府从中获得大量的商税收入,有钱建造城墙,休整城防。

    而赚了大钱的赵柽不但还清了贷款,还有了足够充足的资金,这才开始转战洛水之南。以开放房地产获得的利润营建自己的安乐窝。内城的房地产价格自然要高出外城数倍之多,也可以保证重建皇城所需的后续资金支持,前后用了十多年的时间,基本完成了洛阳城的恢复和建设工程,同时建起了皇城中的大小宫殿,恢复到了隋唐时期的规模,洛阳城获得了重生……

    行至横亘在洛水天津桥上,李纲两人已能看清北岸情形,在许宏的介绍下获知皇城和宫城的布局正如史载唐时洛阳的情形,且皇帝实在够懒,连各处名字都不愿重新起过,仍沿用旧时名称。

    宫城修建于郭城西北隅高地,前临洛河,后依邙阜,宫城之东为皇子居所,皇城绕宫城东西南三面修筑。宫城北部有曜仪、圆壁二城。皇城之东又有东城,东城之北有储存粮食的含嘉仓城等众小城围护,其西与涵山带水、区域辽阔的东都苑毗邻,宫廷防御措施竟远胜汴京严密。郭城内由垂直交叉的道路划分成若干方形或长方形里坊。北通皇城正门的定鼎门大街宽四十五丈,是全城最宽的街道,其余连接城门的街道宽十五丈以上。

    从城市布局及形象上可以看出洛阳城与汴京地位实际已然相当,严密的防御措施也与其作为东方重镇的客观需求相符。在城池近旁设有大型粮仓,可确保粮食及其它生活必须品充足无虞,有此两项,即在很大程度上保证该城在较为严峻的政治、军事形势下立于不败之地。在此间的里坊区内,错落有致分布着各级官府、贵族官僚宅邸及一般民居、寺观,商市,且皆傍漕渠,正是日后经济、文化繁荣的地区。

    “许大人,陛下在此盘恒数月不归京,你可知何意?”陈遘一行人下了桥进入宫城,他皱了皱眉问道。

    “呵呵,陈相,陛下行事一向出人意料,下官实在难以猜透,陛下对李相十分倚重可看出什么端倪?”许宏笑笑说道,将问题又抛给了李纲。

    “这个……我也一时难以明了,不过陛下耗费心力重建西京想来不是随便为之,其中定有深意!”李纲看看两人略一沉吟说道,从他们的目光中已然知道他们的想法,只是谁也不肯点明罢了。

    “嗯,陛下深谋远虑,确实不是我们做臣子所能想得到的。陈大人以为如今的洛阳比之汴京如何啊?”陈遘却不死心,换了个角度问道。

    “下官以为如今大宋疆土所达:地东极海,西至焉耆,南尽林州南境,北接女真界。东西、南北已达万里。洛阳西接关中盆地,东连华北平原,自古就被称为天下之中,若就黄河、长江两大水域来说,从洛阳出发,北通幽、燕,西接秦、陇,东达海、岱,南至江淮,距离大体相等。因此,以洛阳为都可以居中而摄天下。”许宏想了想说道。

    “有理!汴京乃是立国之初所在,位于两河之间,如今疆土拓展失去了居中而摄天下的作用,从形式上却不如洛阳了。”李纲点头道。

    “太祖开国平定南北之时,也曾有意将都城迁到此处,最后终因群臣反对,且突然驾崩而不了了之,不知陛下此时所想是否与太祖之初的提议相合呢?”陈遘知道迁都之事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大事,因此十分谨慎,他知道许宏是皇帝的潜邸之臣,向来十分器重,两度以其为西京留守定有深意,便依旧旁敲侧击地问道。

    “下官以为太祖所言不无道理,洛阳北枕黄河,隔河遥峙太行、王屋等山,又有北面的邙山作天然屏障;南有险峻的伊阙,再南遥峙熊耳、少室诸山;西控崤、函之险;东扼虎牢、黑石等关;中有土壤肥沃的伊、洛平原,粮食足以自给。故洛阳是控以三河,固以四塞的形势要地,这种险要的地理位置比之汴京更具有制内御外的优越条件,想也是太祖当初所看重洛阳的缘由吧!”许宏知道眼前的两人,一个是前宰相深受皇帝信任,另一个也是协助陛下打理天下事务的副相,他也想探明二人的态度。

    “许大人说得不错,洛阳城是山河拱戴,形势甲于天下。秦以后又有有东汉、曹魏、西晋等王朝建都于此,号称九朝古都。也许正因为如此,太祖才有了迁都洛阳之念!”李纲点头说道,他深知太祖的出发点乃是基于国家安全的考虑……(未完待续。。)

第四百章 迁都之议

    李纲和陈遘都是作为进士出身的饱学之士自然也是熟知大宋历史的学者,皇帝滞留西京不归,且又将洛阳城打造成了一个繁华似锦、铜墙铁壁般的坚城,让他们不由的想起了二百年前曾经在朝中引起波澜的‘太祖迁都之议’事件……

    宋开宝九年三月,太祖赵匡胤西巡洛阳。洛阳夹马营是太祖出生之地,也是他度过童年时光的地方,数十年戎马,一直难有机会故地重游。此时大宋已经统一了中原以至整个南方,实现了自晚唐以来二百多年间中原王朝最接近于大一统的局面。尽管北方仍有强邻,但开国十六年来,大宋国力日强、国运大盛,所以,在随行的文武群臣们看来,此次圣驾西幸应该是一次充满温情的怀旧之旅。

    然而,此次西巡却并非都是终日宴饮、君臣共欢。太祖突然提出了迁都洛阳,在言谈中,赵匡胤屡称洛阳为形胜之地,居天下之中,流露出欲留居洛阳之意,群臣见皇上兴致正浓,不敢扫他的兴,当时没有谁开口进谏。赵匡胤见大家都不反对,以为迁都之事可如愿进行,却不知群臣虽表面不反对,但大多数人仍不乐意迁都。而大臣们的强烈反对也让太祖满心不悦,索性在洛阳一住两个月,拒绝东返开封,甚至提出一迁洛阳,再迁长安。

    自古统治者选择都城主要根据军事、经济、地理位置三方面条件来考虑:军事上要求都城所在地既能制内,又利于御外;经济上要求都城附近地区经济发达,能基本解决都城的物质需要。只需少量仰给于远处;地理位置上要求都城位于王朝管辖范围的中心地区,或有通畅的水陆交通线路通向四面八方。就地理环境而言。自古统治者择都大多选取龙盘虎踞、山河四塞、有险可守的形胜之地,很少选择地势平坦、难以防守之地。

    而开封偏偏就是一马平川、无险可守的地方。它之所以被统治者看中。关键在于它处在四通八达的“天下之冲”,交通方便,经济富庶,有利于“居中御远”。 开封在战国时曾为魏都,当时叫大梁,后又改称汴州。隋朝开通的运河经汴梁入江淮,使这里成为了锁控南北水路交通的咽喉。到唐朝中后期,北方藩镇割据,战乱频仍。经济中心移至南方地区,汴梁则成为南粮北运的必经之地。

    五代时期,汴梁先后为后梁、后晋、后汉、后周四国之都,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到周世宗柴荣时,汴梁已经拥有三重城墙,城高池深,城内建筑规整,道路宽阔,商业繁荣。已颇具帝都风范。太祖赵匡胤通过陈桥兵变夺取后周政权,所以最初定都开封谈不上选择,只是一种自然而然的承袭。

    此后再经过宋王朝十几年经营,汴梁城“当天下之要。总舟车之繁,控河朔之咽侯,通荆湖之运漕”。而朝中群臣俱在此安居多年,此时提出迁都。确实有动摇国家根本的感觉。何况此时的洛阳由于自唐朝后期开始的连年战乱,城市破坏严重。经济凋弊不堪,基本上已经失去了作为国都的条件。而事实上,洛阳自后晋石敬瑭迁都开封,都再也没有成为过任何王朝的国都。

    但开封确实是易攻难守的四战之地,此前定都于此的都是短命政权,太祖雄才大略,开国后即开始为开疆扩土而南征北战,战略上以攻为主,战场主要在别人的地盘上,十多年来国都从未受到过威胁,而开封的通达便利更成为了利兵利战的优势。应该说,宋初定都开封是符合社会、经济、政治、军事等各方面客观需要的最佳方案。

    问题在于,当大宋如秋风扫落叶般荡平南方诸国而将目光转向北方时,形势却开始发生根本性变化。盘距在山西的北汉政权联合北方的契丹,凭借都城太原的有利地势,成功阻止了宋军向北的步伐。宋太祖三次攻打北汉,皆受挫而返。当战略上的进攻转化为对峙,作为一个身经百战、具有卓越军事才能的帝王,除了因力不从心而产生失望和无奈,也当然会意识到巨大的危险。

    北汉在黄河以北,与汴梁仅相隔一河。而强大的契丹也随时有可能挥戈南下,以汴梁平坦开阔的地势,如何抵挡辽军铁骑?要保证四战之地的安全,只能以兵为险,所以驻守开封的禁军数量急剧膨胀。另外,开封太靠近黄河,在军事上也是个致命的弊端。战国时秦国曾四次攻打魏国的都城大梁,最后秦军决黄河水灌大梁,结果城坏魏亡。

    那些已经习惯于享受安逸生活的大臣们,看到有重兵屯守京师或许会感到心安,而太祖则已清醒地认识到了军队庞大对国力的巨大消耗。而开封的地理环境四通八达,水陆交通方便,在宋代作为经济中心一点问题都没有,但作为政治军事中心条件尚不完全具备。他提出迁都洛阳就是为了‘据山河之险而去冗兵’!

    只可惜,太祖的远见卓识未能得到大臣们的理解,而如此僵持的两个月对群臣无疑是一种折磨,洛阳的日子在惴惴不安中度过。最终在赵光义“安天下者在德不在险”的劝说下,不得不做出妥协。虽然太祖还是心有不甘,但悻悻之间总算肯起驾回京了。五个月后开创了大宋江山的一代圣主在开封的皇宫中猝然亡故,这就是宋初的所谓“迁都之议”……

    将李纲等人送入宫城中的驿馆,安排好一切许宏告辞。李纲命人前往宫中报备,请求觐见,但听闻皇帝前几日便携家人出宫前往东都苑狩猎,还需两日才归,他们只能暂时在驿馆住下等待皇帝召见。

    “李相,陛下此次在西京久住是不是另有深意?”如今已是初冬天气,驿馆中还未点火,晚上让人觉得清冷,驿吏十分体贴送上了火盆,陈遘便与李纲拥着火盆小酌,三杯酒下肚他问道。

    “陈相想也看出其中不妥,陛下耗费十年耗费巨资重建西京绝不会是一时兴起,而能让陛下肯下如此本钱更不会只是想以其为一行幸之所的!”李纲抿了口酒颇有意味地笑道。

    “是啊,能让陛下做出如此大手笔的事情实在是不多,但以其性情而言也不出人意外!”陈遘点点头道,皇帝‘节俭’是出了名的,对西京也是一直以修葺为名拨款,而如今他几乎是自掏腰包将洛阳城重建必定是有重大的意义在其后。至于说是从钱庄借贷,可以说是个笑话,大宋几乎所有人都知道那是皇帝自己的买卖、他的钱袋子,借钱也是左手进右手出罢了。

    “嗯,重建洛阳城看似花费巨大,但是陛下没有动用国孥,而汴京维持漕运所需更是耗资巨大,仅一年清理汴河都是笔不小的费用,日积月累下来十个洛阳城也建起来了。”李纲笑笑说道。

    自后梁建都开封以来,几代统治者便不断开挖运河,以通漕运。尤其是后周世宗柴荣,屡次下诏开挖运河。太祖立国后首要的事情也是开挖运河,此后运河的开挖和维护便成为宋自始至终的国家大事。正如张方平所说的:“国依兵而立,兵以食为命,食以漕运为本,漕运以河渠为主。”河道不够要继续开挖,河道淤塞要不断清淤,无休无止的开挖清淤不仅要动用无数民力,使百姓疲于奔命,而且花费也是天文数字,成为国家的负担。

    “李相所言甚是,汴京依赖运河致民力耗尽。且开封无险可守,只能在都城一带驻军数十万,城里城外连营设卫,以代替山河之险。大量冗兵云集京师,又大大增加了开封对运河的依赖性,时日长久也就造成朝廷开支负担沉重,百姓困于徭役。即便陛下改革军制后也不得不在京畿地区安排五将禁军屯守,太祖当年可能已经预料到今日之局才提议迁都的!”陈遘举杯相邀两人喝了一杯后,他叹口气说道,他当了右相之后才知即便以皇帝如此能抓钱,也挡不住越来越大的窟窿,可谓举国因一地而致贫。

    “耗费民力和财力还只是其一,开封靠近黄河水患频繁,赈救灾荒,所投入的财物也都是巨大的。而如果黄河决口发生在战争爆发之前或过程中,将会对军队的补给造成巨大影响。当年契丹南下也正是发生在九月黄河澶州决口之时,先帝真宗可能也正是担心若因饥馑导致内乱,则会陷我于腹背受敌的境地,以此来看当年在形势占优的情况下,与敌议和也是不得已为之啊!”李纲由此及彼想到了往事言道。

    “嗯,以陛下之能不会想不到这些,看来早在陛下继位之时便已经开始考虑迁都了,这些年修建洛阳城也正是为此做准备了!”陈遘说道,心中也明白了皇帝久不归京,想来也是其计划的一部分,他是在试探朝臣们对迁都的看法……(未完待续。。)

第四百零一章 等待时机

    两位老臣不愧是老油条,将皇帝的心思猜了个**不离十。赵柽在接连收到宗泽和合不勒的死讯后,突然意识到自己也已到中年,而在古代人的寿命是很短的,这才有了‘人活七十古来稀’的老话,即使是天天被称为‘万岁’的皇帝也不例外。老赵家的长寿基因似乎也欠缺,少有长寿之人,多在五六十岁便撒手人寰,尤其是神宗之后都是早逝,反而是他爹现在打破了‘早夭’的噩梦。

    随着年龄渐长,赵柽也面临着选择,他想给儿孙们留下一个清平世界,一段辉煌的历史,但是赵柽十分清楚这只是自己的一厢情愿,世界上没有不灭的王朝,更没有万世基业,数代而终的短命朝代历史上比比皆是,自己不过是延续了大宋的国运,没有了女真人,没有了蒙古人,还会有其他民族的崛起和入侵,甚至是出现个把不肖子孙,败光了祖上的家业,更将被历史的进步所淹没。

    赵柽也明白世界上没有攻不破的城池,过不了的河,即使建造一座铜墙铁壁的洛阳城也难保不被攻破,将整个国运寄托在一座城池之上更是个笑话,当年的秦始皇修筑长城也没有能挡住外敌的入侵,近代的马其诺防线更是难挡纳粹的坦克的碾压。因此迁都洛阳并不只是从防卫的角度考虑,而是根据现在的局势发展,他不过是做好眼前的事情,至于以后自有后人操心!

    黄河被称为母亲河,但也是条灾害频发的河流,历史上引发过无数的灾难。吞噬了无数人的生命。开封靠近黄河享受着漕运带来的便利之时,同样时刻面临着被淹没的危险。仅据赵柽所知开封历史上就曾被数次淹没。以致留下了‘城上城’的奇观,而宋朝在开封城留下的除了史籍的记载和传说。在他的前世只留下了一座被称为龙亭的土墩和繁塔。

    赵柽继位后,专门拨出专款动员大量的民夫、军队,加高堤坝、疏浚河流以保证京师免受水患之苦。可他知道以这个时代的科技是无法彻底消除水患的,自己及前人的努力不过是延缓灾难的降临,那剩下的选择只有‘惹不起躲得起’了,虽说这很丢一个‘万能’穿越者的脸。

    再者此时的汴京已经拥有超过百万的人口,在这古代已经可以称之为超大型城市,和现代的大城市一样拥有着交通拥堵、发展空间狭小、消费性支出庞大等等弊端,而在生产力低下的古代。开封周围贫瘠的土地远远不足以供养这么大的人群,尤其是粮食和资金严重依赖东南地区,导致富了首都穷了东南,造成南北发展差距过大。

    只过了不到百年,江南民力几乎耗尽,富庶的长江下游地区经济发展停滞,宋政府经常入不敷出,庞大的军费开支使政府和人民都喘不过气来,财政上的“积贫”和军事上的“积弱”成为不可挽回的趋势。如今赵柽开海通商。大力发展手工业,使得江南才得以恢复,而遭受靖康之乱北方却元气大伤,使得财政依然要靠江南供给。

    现在随着赵柽扩张的军事路线实施。宋朝已经收复燕云十六州,并远达漠北地区,金国虽然尚存。但北部的军事威胁大大减轻,中原地区已经成为后方。向北部的洛阳迁都不仅能避免财政过分依赖江南,还可以促进中原经济的发展。以此带动整个北方经济的复苏……

    自立国以来其实有两次机会是迁都的最佳时机,一个是太祖建国之时以‘辞旧迎新’的名义以洛阳为都,但是限于当时的历史条件,太祖最终屈服于群臣的反对而没有能成功;再有就是靖康之变后,赵柽继位之时,那时汴京失陷任谁也明白此处为都并不是什么好地方,让女真人两次兵临城下。

    但赵柽没有迁都,一者因为洛阳残破,土地荒芜,事出仓促难以成行;二者便是出于稳定人心,在两君北狩、黄河以北沦陷之时,收复都城有着现实的意义;第三就是赵柽不想背负‘胆小鬼’的名声,他要在击败女真人,将其灭国之后在堂堂正正的迁都,免得让天下人耻笑其因为害怕当了皇帝后马上迁都躲了起来。所以赵柽继位之后,局势稍定便遣景王赵杞以安置皇族子弟的名义修缮城池,整修宫舍,疏通运河,发展经济,以备将来时机成熟之时迁都。

    而迁都可以说是国之大事,需要庞大的开支及引起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大家肯定不会全部表示同意,对此赵柽也做了全面的准备。他仔细研究了太祖迁都之时群臣的反对意见,综合起来以当时的起居郎李符的‘陈八难’和李怀忠的进言最具代表性。

    李符上书中称:“京邑凋敝,一也;宫阙不备,二也;郊庙未修,三也;百司不具,四也;畿内民困,五也;军食不充,六也;壁垒未设,七也;千乘万骑盛暑扈行,八也。” 李怀忠进言所说:“东京有汴渠之漕,岁致江淮米数百万斛,都下兵数十万人,咸仰给焉。陛下居此,将安取之?且府库重兵,皆在大梁,根本安固已久,不可动摇。一旦遽欲迁徙,臣实未见其利。”就当时形势而言,李怀忠和李符的理由都是很充足和现实的。

    但现在洛阳经过赵柽十多年的经营,这些问题都不是什么问题了,主要的阻力将是来自像太宗那样的利益既得者。虽然赵柽还没有确定继承者,但汴京成为大宋的都城已经近二百年,已经形成了庞大的地方势力,他们和皇族及朝廷官员有着盘根错节的关系,有着很大的影响力,迁都将妨碍他们的利益,也将招致他们强烈的反对。

    而当年太宗劝服太祖的‘在德不在险’也在儒教盛行的大宋拥有很大的市场,他们认为‘决定国家兴衰的根本因素是政治因素,而非地理因素,上古时代三苗氏德义不修、夏桀修政不仁、殷纣修政不德,虽有险固的河山,也不能挽救其覆亡的命运,所以说安邦治国在德不在险。’以为单纯的依靠德政就能江山永固。

    即便本朝的有识之士也意识到了以汴京为都的缺点。名臣范仲淹说:“洛阳险固,汴为四战之地,太平宜居汴,既有事必居洛阳。”名将韩琦也曾建议说:“北戎势重,京师坦而无备,若一朝称兵深入,必促河朔重兵与之力战。彼战胜,则疾趋澶渊。若京城坚固,戒河朔之兵勿与战。彼不得战,欲深入则前有坚城,后有重兵,必阻而自退。退而邀之,击之,皆可也。”可惜他们的意见没有引起最高统治者的重视,或被人劝阻,以致遗祸后代。

    后世顾祖禹总结的好,他说:虽恃德不恃险,而设险重闭之义,亦未可略而不讲也……汴四战之地,受敌最深,梁末帝之祸甚于王假,靖康之辱几于石晋,况滔天之浸近在咫尺之间,言建都者,其亦有鉴于往事哉!

    赵柽对于‘德险之说’也是另有看法,就德治和设险守国而言,德治固然应当放在首位,但设险守国绝不能忽视。但与敌人谈道德和与虎谋皮无异,满口仁义道德的嘴是无法战胜凶残的敌人手中的刀的,道德只对讲道德的人有用,对侵略者来说连屁都不是,想来女真人给大宋响亮的耳光大家不会这么快就忘记的……

    …………

    此刻在东都苑狩猎的赵柽并不知道李纲和陈遘两位首辅所言,他白日刚刚猎到两只鹿,交给厨子们去打理,自己溜溜达达的出了御帐出了营地想散散心。见皇帝想出门,立刻有一队值守的近卫军上前随行护卫,赵柽摆摆手让他们退下,只有旺福带着几个内卫跟上。

    东都苑是豹将的驻地,皇帝到此游猎他们自然早就布置了警戒,将整个东都苑围了起来,禁止闲杂人等进入。而随扈的近卫军则负责营地的安全,在御帐周围五里布置了第二道防御圈,内卫大队则负责核心部分的防守,也就是皇帝及其一家人的安全。这是在国内,周围又都是精锐,所以大家放心的任由皇帝出了营。

    “今日是你值守?”赵柽行了一段看到路边有豹将士兵设立的执勤点,他对一位站岗的小兵说道。

    “是的,陛下!”那个小兵也就十六、七的年岁,臂章却是洛阳武学的,他听到皇帝问话,立刻举手敬礼道。

    “让他陪我走走可以吗?”赵柽回了礼,又对旁边一位挂着中尉衔的军官说道。

    “陛下,当然可以!”那军官哪里敢不答应,立刻上前接过小兵手中的长枪示意他跟皇帝走,而小兵似乎还不大乐意,嘟着嘴摘下身上的装备,磨磨蹭蹭的不愿意去。当着皇帝中尉又不敢发火,心中暗骂他真不识好歹,能陪着皇帝说话是多大的荣耀啊,也不知这小子抽什么风呢……(未完待续。。)

第四百零二章 林中伏击

    “你学的是骑兵对吧?”赵柽边走边扭脸问小兵道。

    “是的,陛下!”小兵规规矩矩地回答道。

    “这里没有他人,说话可以随便点,不要拘束!”赵柽看着小兵笑着说道。

    “是,陛下,属下习惯了!”小兵依然一脸严肃地回答。

    “呵呵,那随你吧!”赵柽有些无奈地笑笑道,跟在他身后的内卫看着尴尬的皇帝也忍俊不已,在皇帝的‘威视’下旺福摆摆手让大家散开不再靠近,只剩下他跟在身后侍奉着。

    “当骑兵很苦吧,你的屁股是不是也磨烂了!”赶走了紧跟着自己的‘苍蝇’们,赵柽和颜悦色的又问小兵道。

    “还好,已经结痂了。”小兵也面色稍缓地答道。

    “嗯,那还得脱两层皮啊,不过等长出茧子来就好了,注意经常换药,不要感染喽!”赵柽点头道,又叮嘱了两句。

    “谢陛下关心,我记住了!”小兵说道。

    “你不喜欢从军吗?”赵柽轻叹口气问道。

    “保家卫国,视死如归!”小兵又是一个立正高声答道。

    “家、国、天下啊!”赵柽听了撇撇嘴露出丝苦笑,停下脚看着红灿灿的夕阳若有所思地说道。

    “陛下,您没事吧?”瞅着皇帝一动不动的瞅着夕阳出神,小兵有些担心的轻声问道。

    “哦,我没事!”赵柽摆摆手两人差着半步一前一后继续前行道,他们有一搭无一搭的说着话,多是他在问。小兵在答,可其却一直是心不在焉。不大高兴的样子。两人说着话沿着枯叶覆盖了小径步入一片树林,将要落山的太阳拉出了长长的树影。显现出一种凄然的美。

    “停!”一阵风吹过,掠过枯干的树枝发出怪啸声,走在前边的赵柽突然抬手拦住身后的小兵和旺福,眼睛警惕地扫视着周围。

    “陛下,怎么了?”旺福发现刚才还一脸悠闲的皇帝神情严肃,身体绷紧如同一只伺机而动的豹子,对皇帝的这幅样子他十分清楚,这是其发现了危险,可周围的景象一览无余除了树便是地上的落叶。连一只兔子都没有。

    “退!”赵柽突然厉声喝道,张开双臂护住两人连连退步,两人一脸茫然不明所以,跟着后退却不知道皇帝为何如此紧张。

    ‘嘭、嘭……’他们身前的几堆枯叶突然炸起,几个身披褐色斗篷的蒙面人从中蹿了出来,如同一群暴起的猛兽扑了上来。

    “有刺客!”旺福高声示警召集附近的内卫。他也明白了皇帝为何紧张,显然其已经先一步发现了潜藏的敌人。可让旺福不明白的是设防严密的东都苑中怎么会出现刺客?

    “旺福,带语儿先退!”面对从四面围上来的五名刺客,赵柽脑子急转。分析着当前的形势。

    刺客手中都有兵器,除了样式奇巧的匕首居然还有中原地区少见的弯刀、双刃刀。而赵柽久居深宫,生活在严密的保护中,过去随身佩带的手枪、匕首早就入了库;旺福作为他的随侍平日更是严禁携带武器。那个小兵在换岗时将武器已经交回,他们都是赤手空拳,而论战斗力却是他最强。因此他叫旺福带小兵先走。

    “滚!”赵柽甩下身上披着的大氅,遮挡住了眼前刺客的视线。同时猝然出手将其逼退,打开了一个缺口。

    “父皇。您先走!”那个小兵却不肯走,反而口称父皇窜到了赵柽的前边,手握双拳要保护他。

    原来这个小兵正是被赵柽送到洛阳武学的长皇子赵语,为了能让他像普通人一样学习、生活而隐去了其真实身份,除了学监无人知道这个小兵就是当今长皇子。赵语却对父皇的安排颇有微词,而其又处于叛逆的年龄,因此和赵柽赌气,此刻当着熟知他们关系的内卫们也装作不识。但在危机时刻父亲却首先不顾危险护住自己,他立刻将怨恨抛到了九霄之外,也挺身而出。

    “陛下小心,刀上有毒!”说话间,有刺客立刻填补上了被赵柽打开的缺口,旺福上前阻挡,瞬间便被两名刺客围上,他吃亏在没有武器上,只两个回合手臂便被对方划伤,剧痛之余,他发现血色变黑,显然刀刃上淬了毒,急忙出声提醒。

    赵柽伸手在腰间一拍,摘下束在腰中的玉带提在手中。玉带是以寸半见方的白玉以金丝线穿成,价值数万贯这时却被他当成了武器。他将儿子扯到身后,一抖玉带扫向冲上来的两名刺客的面部,趁他们躲避之机,玉带一软如蛇般顺势卷住一人握着武器的手臂,向后一带将其扯了过来,挡住了另一名刺客。而左手攒握成拳直接捣在被拉过来的刺客胸部。

    一声沉闷的脆响,刺客口中血如泉涌,显然其胸骨不但被赵柽砸断,连内腑都被震伤了,如其有工伤的话评个八级伤残估计问题不大,不过想站起来恐怕不易了。一击之下,赵柽将刺客打成重伤,他手中那条鲜亮无比的玉带也被扯的支离破碎。而赵柽并没停手,顺手抢过重伤刺客手中的双刃刀劈向另一名刺客,看似平常的‘一刀三式’在他手中使出来却别有威势,将其狠毒、迅猛、刁钻的特点展露无遗。

    因为躲避倒向自己的同伴使另一名刺客失去了先机,迅猛急促的攻击让其甚至连抬手以弯刀遮挡的机会都没有,只得在刀锋中游走躲避。可是能躲过初一,却没有躲过十五,他侧身闪过劈向自己脖颈的一刀,可不等站稳,刀光一闪双刃刀又斜挑向他的腋窝,逼的他只能向后仰身闪避,不想却将下半身完全暴露无遗,只觉得胯下一凉,大腿根上被刀锋深深划过,鲜血瞬间喷射而出。

    赵柽将刺客的股动脉削断,瞬间大量失血便会让其立刻丧失了反抗能力,人估计也可以去领工亡保险了。转眼间干掉了两名对自己威胁最大的敌人,他扫射了下现场,受伤的旺福还在勉力与刺客缠斗,他脚步凌乱无力,显然是毒开药始侵入他的肌体,使其判断力下降,只是凭借着心中的信念还在坚持战斗。

    在稍远处的内卫听到示警声后已经冲了过来,却又被突然出现的十多名蒙面人阻挡,双方立刻爆发激战,枪声接连响起,有数名刺客被击毙,但其余的人依然死战不退,内卫们一时难以赶来支援。赵柽立刻明白刺杀自己的人肯定经过严格的训练,他们分为数队分别从事掩护、突击和拦阻的任务,附近一定还有刺客,危机并没有解除。

    “语儿,照顾伤员!”赵语被父皇行云流水般的动作和身上散发的杀气所震慑,也为迸溅的血光和临死者的惨呼而惊住,这等血腥的场面还是其生平第一次看见,而且又来得如此突然和惨烈,竟让他愣在了当场。

    “哦,父皇!”赵语慌乱的答应一声,接住已近昏迷的旺福,回想着所学的急救知识,从衣服上扯下根布条想扎紧旺福受伤的手臂以阻止失血,这一切虽然曾在教官的督导下练习了无数遍,此刻因为紧张做起来却变得异常困难,哆哆嗦嗦的双手无论如何也没法准确的完成动作。

    因为已经得知兵刃上有毒,好不容易止住血后,赵语又按照治疗被毒虫咬伤的方法继续挤压伤口,希望将毒血排出,废了半天的劲儿,终于处理完旺福的伤口。他抬眼向场中望去,此刻听到示警声和枪声,在周围执勤的近卫军和禁军及在大营中留守的内卫们都从四处赶了过来。而攻击他们其余的三名刺客其中一人已经倒下,显然刚刚已被父皇格杀。

    两个刺客对周围出现的大队士兵视而不见,可见是抱着即便牺牲自己也要完成任务的目的,且两人动作都十分的快,以致赵语都无法看清三人的动作,只看见两把匕首泛出的幽光在父皇身边缠绕闪现,听到兵器相互的撞击声,他紧张的望着身旁的打斗,想帮忙却不知如何插手。

    “去死吧!”赵语突然听到父皇的一声暴喝,刀势变的更加凌厉起来,一阵猛攻下逼得两名刺客连连后退,之间的配合也变的凌乱起来,只能勉力支撑以求自保。

    赵语看着拼死搏杀的父皇简直难以相信自己今天看到的一切,在他的记忆中小时候父皇总会在一天中抽出一点时间和自己游戏,总是一副人畜无害的模样,以致他对旁人口中所说父皇曾经领兵冲锋、斩将无数的事迹以为不过是用来哄骗他的谎言,他绝不相信和蔼可亲的父亲曾经上阵杀敌,即便到了武学每每学到父亲参加的相关战斗,也认为只是因为他是皇帝才会被写进了课本,借以提高他的威望。

    而今天不过片刻的功夫完全颠覆了赵语十多年来对父皇的认知,父亲的身上散发着冲天的煞气,手中的刀上沾染着敌人的鲜血,脚下踩着敌人的尸首,口中的吼声令敌人丧胆,这简直就是他们心目中战神的样子,他看的有些呆了……(未完待续。。)

第四百零三章 ‘菲达伊’

    随着近卫军大队人马的赶到,战局很快扭转,让赵语惊奇的是最先到达的却是一直在内苑中种花栽树的那对中年夫妇,他们一到立刻加入战团替下了皇帝,两人配合极为默契进退有据,几个回合便占尽了上风。

    “留活口!”眼见那对夫妇要施杀手,退出战圈的赵柽大声喊道,而他也被赶到的近卫们围住。

    “瞎嚷嚷什么,用你操心!”那中年男人不客气的回了句,而手上的动作却明显缓了一缓,长刀改劈为削将其中一个刺客手握匕首的胳膊划伤,打落其手中的匕首欺身而上,一连串让人眼花缭乱的动作便将其制服,而手上动作不停在一阵令人牙酸的骨骼错位声中将刺客的下巴、胳膊、腿所有能动的关节全部给卸下,那刺客想要哼一声都不可能了。

    “想走,没门!”剩下的刺客见到同伴被擒,突然向与其缠斗的女子猛攻几招将其逼的后退了两步,想转身寻找缝隙逃走,却被女子发现其企图立刻赶上将其缠住,并趁其慌乱突然射出一支袖箭将其放倒,同男子一样如法炮制将其关节全部卸下。

    “我刚刚还想你还没老到跑不动的年纪,怎么就不惜以万金之躯死战不退,原来是为了自己的崽子啊!”那中年男人见战斗结束还刀入鞘,踱着步凑过来指着赵语笑道。

    “切,若不是想留下活口,我早就将他们放倒了,不过你这老胳膊老腿还是跑得挺快。转眼就到了!”赵柽却翻了个白眼不屑地说道。

    “呵呵,我也没想到你这么多年没有摸刀了。居然还能干翻他们几个,这几个人手头不弱。只是不知道是什么来头!”中年男人笑着说道,并不以为意。

    “他们刀上有毒,旺福中了招,看看他们身上又没有解药!”赵柽也不再斗嘴,看看旺福的脸色发黑,皱了皱眉头说道。

    “死人有什么好看的,不要吓着!你是语儿吧,几年不见长得这么高了!”赵语也想跟着去看,却被女子拦住。

    “嗯。您是……”看着那女子的笑容,赵语居然觉得十分亲切,顺从的转过了身子答道。

    “语哥儿,你该叫她姑姑的,他是你父皇的义姐,与其夫君专门负责内宫安全的!”正当赵语迷惑不解时,只见德妃娘娘走过来说道。

    “娘娘也来了!”赵语赶紧施礼道,然后又转身向萧媚施了大礼。

    “你没有受伤吧?”赵信仔细的上上下下检查了一遍赵语的身体,还不放心地问道。

    “娘娘。我没有事的!”赵语看着一身戎装的德妃娘娘居然生出种敬畏来,小声的答道。

    “嗯,没事就好,你不要乱走。现在附近都是军兵小心误伤了你!”赵信松了口气,又关切地说道,“萧姐姐。语儿就交给你照看了。”

    “你放心吧,这里有我!”萧媚拉过赵语拍拍他的头笑笑说道。

    此刻。所有的刺客都被格杀,近卫军统制雷振山、豹将统制王衡及一众军官全部赶到。眼看皇帝无事都松了口气,又赶紧在外围布置了数道警戒,将皇帝围护在核心。

    “二娃,皇后和诸位娘娘都在大营中,内卫赶来救援皇帝,你马上派一营兵力增援,不可有失!”赵信看向雷振山问道。

    “是,娘娘!”二娃施礼道。

    “王衡,你马上调集豹将兵力迅速将东都苑围住,不得放一人出去!”赵信又令王衡道。

    “末将尊令,属下接警后已经调集一、二、三旅封锁了所有进出道路,并令龙骑在苑外和苑内往来巡逻,并布置了预备队准备进苑搜索。”王衡施礼道。

    “嗯,很好!”赵信点点头道,“不过天色已晚,这些刺客十分凶残,我们不明敌情,不易进苑搜索,你令各部多设警戒点围住就可,待天明后再行动,切记士兵必须结组,不可独自行动!”

    “是,属下尊令!”王衡接令道,退下去部署兵力。

    “娘娘,我们是否护送陛下回宫?”雷振山请示道。

    “敌情不明,不得妄动,也许这路刺客正是欲迫使我们回京,他们在路上另有布置,如今形势一动不如一静,近卫军在大营外部再布置一道警戒,全军马不卸鞍,人不卸甲,小心戒备,你亲率卫队护送陛下回营,再调近卫二旅和三旅速到洛阳警戒皇城!”赵信略一思索说道。

    “末将遵命!”雷振山应道,并没有坚持自己的意见。

    “旺福重伤,惜福你暂代内卫大队统领之职,负责大营内部的安全,没有旨意任何人不得进营!”赵信看看生死不知的旺福,扭脸对跟在自己身后的惜福说道。

    “是,娘娘,属下遵命!”惜福上前领令道……

    “姑姑,为何这些近卫军和禁军都会接受娘娘的调遣呢?”赵语看着赵信排兵布将,而众将对她的命令无一不遵,十分好奇地问道。

    “你没有看到娘娘有陛下赐给的金牌吗?她是在代陛下行事军令,你以为谁都能随意调动军队吗!”萧媚指了指赵信腰间插着的金牌说道。

    “我在军中听说王统制屡立战功,最是桀骜不驯,可对娘娘却如此俯首贴耳,真是让人奇怪!”赵语还是不解地问道。

    “你还小,不知道当年之事。德妃娘娘那是近卫军的首任指挥使,后来又曾任军中副帅,代陛下指挥大军作战。而德妃娘娘又极善用兵,协助陛下征战西北,在军中素有威望,若不是女儿身,枢密使也轮不到赵仁、赵勇他们来做了,王衡和二娃这些人哪里敢在娘娘面前放肆!”萧媚笑笑说道。

    “哦,怪不得娘娘调兵遣将如此从容果断,又有章法,原来也曾指挥大军征战沙场,那我父皇领兵陷阵也是真得了!”赵语感慨地说道。

    “臭小子,你刚才所说若是让王衡听到,他可不管你是不是皇子,非得先揍你一顿不可!”萧媚敲了下赵语的头盔说道,“你父皇像你这般年龄已经将西北名将察哥打得落荒而逃,为国拓疆千里,你却还怀疑他是否亲自上阵厮杀?看来陛下将你送入军中学习是对的了,否则你根本不知创业的艰难,沙场的残酷!”

    …………

    这边赵信排兵布将围捕刺客,那边追查刺客来历的赵柽却是一头雾水。当挑下刺客的面巾时却发现这些人居然个个是大鼻子、白皮肤的外国人士,他看了看正在刺客身上搜索的路逍遥不禁想到是不是因为其‘改行从良’了,导致大宋杀手业务断绝,不得不从外国引进了。

    “二爷,这些人身上的东西都翻出来了,只是不知道哪个是解药!”路逍遥还挺专业,为了防止中毒,手上居然还戴着副薄皮手套,他捧着四五个小琉璃瓶说道。

    “这还不简单,用刚才刺伤旺福的兵刃找个活得扎一刀,他要是怕死自然会告诉你;不怕死的将药挨个喂下去,死不了的就是真的了!”赵柽撇了下嘴说道,当年响当当的杀手帮大当家的是不是被自己给改造好了,连这么简单的办法都想不到了。

    “嗯,这个办法确实是立竿见影,不过也只有你这种人才能想的出来!”路逍遥叫过一个内卫让他如法炮制,而他的嘴撇的比赵柽还大,冷笑着说道。

    “好,今天不跟你斗嘴,还是先察明这些人的来历!”赵柽摆手道,路逍遥虽然一直尽心保护自己,但是从他登基后就没叫过陛下,最多是以‘二爷’称呼,显然是仍然将他自己当做江湖人,不肯做一个归顺朝廷的‘鹰爪孙’。

    “嘿嘿,你得罪了谁不知道吗?还来问我!” 路逍遥掂量着刺客使用的匕首戏谑道。

    “我得罪的人多了去啦,想杀我的人更是数不清,我知道是哪个啊?”赵柽瞪了他一眼说道。

    “这些刺客看相貌都不是中原人,使用的兵器也极为罕见,我行走江湖数十年从未听说过中原哪个门派豢养过夷人做刺客,该不是你得罪了西域人吧!”

    “嗯,这个最有可能,今年西征军和远征军都在西边作战,可能是高宠或是程僖绶两人不知道怎么祸害人家了,结果将帐记到我的头上了!”赵柽点头道,自己也就从去年开始对西用兵,不过这报应也来得忒快了吧!

    “如果是这样,我早年听说在西域木剌夷的国中有一个门派专门培养刺客,他们只问目的,不择手段,滥用匕首,把暗杀变成了一种生活。教主把一些教派中的精英分子培养成‘菲达伊’,使其成为实行报复,谋杀,恫吓和讹诈的刺客,这些人可能就来自于那里!”路逍遥想了想说道,他的嘴角却不自知的踌躇了两下,显然他对这些人也极为忌惮。

    “菲达伊——暗杀者!”赵柽听了身上也是一震,作为前世的特战精英他知道‘菲达伊’的英语意思就是‘刺客,暗杀者’,这个名字来源于古代的一个著名教派中对的刺客的称呼,难道自己和传奇故事中的‘山中老人’遭遇了……(未完待续。。)

第四百零四章 山中老人

    东方的酷刑比之西方的酷刑毫不逊色,在花样方面似乎更胜一筹,那几个被活捉的‘菲达伊’虽然是接受过专业的训练,且不畏惧死亡,但是世界上还有许多比死更可怕的事情,经过连续不断的审讯,从俘虏的口中证实了路逍遥的猜测,他们正是来自于木剌夷的刺客。

    俘虏招供他们受教主的派遣分成两队以经商的名义潜入大宋刺杀‘东方之汗’,通过公开的消息他们获知其行驾在洛阳,一番侦察后探知了赵柽的行踪,本计划埋伏在猎场之中伏击。但是由于猎场周围防守严密,他们无法潜入,加之赵柽只打了两只鹿便回返营地让他们的计划落空。

    伏击失败的刺客们便藏身林中,准备待天黑后再撤离另想办法,但是赵柽这时意外出现并发现了他们的藏身之地,猝然之间战斗爆发。令人哭笑不得的是他们并不知道‘东方之汗’长得什么模样,更不知道与他们交锋的人之中就有要刺杀的目标。这个时代见过皇帝的人并不多,而他们手中那张重金收买来的‘东方之汗’的画像与赵柽的相貌差得太远了,怎么看都想剃了胡子的关二爷,因为百姓心目中的英雄基本都是这模样!

    得知皇帝遇刺的消息后,李纲和陈遘两个急忙到东都苑问安,看到皇帝平安无事才松了口气,令人担心的是为了保证刺杀成功,木剌夷共派出了两组刺客,在林子中出现的只是其中一组。皇帝遇刺的原因一时无法查清,当务之急却是要将潜入城中的刺客全部肃清。李纲立刻会同洛阳的官员成立了临时指挥部。由其主持大局,展开全面的搜捕。要求不惜代价的将刺客找出来,以保证皇帝的绝对安全。

    于是多年未曾关闭的城门落锁。州军连夜出动封锁了码头和交通要道设卡盘查,然后洛阳府的衙役们全部出动开始挨家挨户的大搜全城,重点就是那些来自西域的商人。而各处里正也都接到官府的通知,凡是发现有藏匿的西域人要立即上报,不得有误。

    天亮后,平日已经喧闹的洛阳城却是一片肃杀,城门紧闭,商户停业,百姓被勒令留在家中。大街上设置了路障,骑兵不断的往来巡逻,如临大敌一般。而此时东都苑中的豹将也开始进入苑内,排成横队从四面向中间挤压,像篦子一般梳理整个东都苑,搜索漏网的刺客,赵柽则在近卫军的护卫下回到了皇城中。

    赵柽此时很无奈,只因为自己一次不明缘由的遇刺,便将整个洛阳城闹得鸡飞狗跳。而自己则如同被软禁一般的紧闭在皇城之中,自己所在的寝宫被内卫们围得里三层外三层,连大殿的顶上都布置了枪手,门外由近卫军统领雷振山亲自值更。身边则由是一身戎装的两位皇妃监护,没有她们的允许,任何人不得进入寝宫半步。

    众人忙里忙外。赵柽却成了最清闲的人,也有时间梳理自己前世对于木剌夷国的所知……

    利用宗教反抗统治者的残酷剥削在历史上屡见不鲜。东汉的张角兄弟创立太平道,明代朱元璋投身明教。清代洪秀全的拜上帝教,还有大宋方腊利用弥勒教起事,都是利用自己的信徒造反。

    同样木剌夷国的建国也是一群伊斯兰教什叶派伊斯玛仪派教士发起的,以反抗塞尔柱人的残暴统治。他们在伊朗西北部获得了广大老百姓的支持,并在那里建立了政教合一的半独立的国家性质的组织。塞尔柱人当然不能容忍自己国内组织存在,于是出兵围剿。但是,伊朗西北部地势崎岖,塞尔柱人的多次进攻都被击败了。

    于是伊斯玛仪派在伊朗北部里海周围的地区站稳了脚跟,成为伊朗地区一支强大的割据势力,与塞尔柱王朝分庭抗礼。木剌夷人占领地盘还是挺大的,有五六百里宽,主要集中在里海南岸的山上,而且他们夺占、建立的堡塞多集中于厄尔布尔士山脉中,那里山势陡峭,高峰连绵,这些地势险峻的地方,可以有效抵御敌人的进攻。崎岖的山地是割据势力的大本营,今天基地组织也像木剌夷人一样,躲在阿富汗的崇山峻岭中与美国人对抗。

    木剌夷人有几百个较大的城堡,据历史记载,“所属山城三百五十”,最有名的是号称“鹰巢”的阿拉穆特堡,这座城堡被占领后成为木剌夷人活动的大本营与核心堡垒。他们依山作寨,凿岩为室,地势险要,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架势。除了地势险要之外,这个城堡还繁华富足,“储粮甚多,兼有酒蜜”,堡内还藏有无数图书典籍、文物档案。

    但是这些木剌夷人虽然是以反抗赛尔柱人起家,可他们的反抗采取的不是正当的途径,与今天的基地组织一样专门搞恐怖活动,从事抢劫和暗杀活动,他们的暗杀行为,让周围地区的大人物人人生活在恐怖当中,生怕一不小心就成了木剌夷刺客的刀下之鬼,可以说是典型的古代基地恐怖分子……

    赵柽知晓这个组织可能于前世大多数人一样,是通过‘金大大’的小说《倚天屠龙记》中谢逊转述波斯圣女黛绮丝及波斯明教的历史恩怨的描写,知道了那个波斯明教教主暗杀派的首领‘山中老人’霍山。可在赵柽加入特种部队后通过学习,才知道这个桥段是金大大改编的,与历史上的真人还是有所不同的。

    霍山的原型是哈桑?本?萨巴,他创造了伊斯玛仪派。虽说这个教派脱胎于伊斯兰教,却被正统教派视为异端,他们既反对主流的逊尼派,也与其所属什叶派的其他教派大大有别,因此基本处于秘密组织状态。他本人也并非靠暗杀和劫掠起家,相反他主要是一个学者。前期的活动范围也主要活动在埃及,而非在波斯沙漠中打劫行商。起初的暗杀活动主要针对的也是处于政治目的,并不是钱财。

    哈桑建国后狂热地追求隐晦的经文中的神启,制定严厉的律法和禁欲主义教义。虽然其掌控着密布全国的恐怖网络,却是一个足不出户的人,专心著述,现在还留有多种波斯文的著作,严格的说他不是武林高手,而是一个宗教学者,木剌夷国阿拉木图谢赫王朝第一任谢赫和最早的思想家。

    木剌夷王国一方面依靠堡垒险要的地势凭险据守的同时,另一方面也在进行骇人听闻的暗杀,故哈桑所创的这个教派又被称为暗杀派。又因为哈桑及一直以山区为根据地,因此人们又称他们为“山中长老”或“山中老人”。其继任者成为教团的首领之人都要使用这个名字,并模仿他的姿态,因此山中老人并不是一个人的专称。

    鉴于木剌夷国的地盘过于零散,无法征募常规军队,他们就只能靠传教士的口舌进行扩张,凭烈士们的匕首进行防卫。历任谢赫都会把一些教派中的狂热份子培养成‘菲达伊’,意为奉献生命的人,让其成为实行政治报复,谋杀,恫吓和讹诈的工具,对统治下的城邦和周围邻国实施恐怖活动。

    ‘菲达伊’们可以说打开了恐怖世界的‘潘多拉魔盒’,他们的行动宗旨和方法流毒千年,以致被后世的恐怖组织视为‘圣经’,即便是今日恐怖分子所使用的方式、武器和对象有了变化,但从其实施行动的手法和宗旨中仍不难发现‘菲达伊’前辈们流传下来的痕迹。

    那些负责用匕首保卫教友的菲达伊精英通常会事先接受严格的训练,不仅包括使用各种匕首、化装术,还有语言、贸易、风俗、科学在内的各种训练,以便成功融入敌对社会,接近监控目标。一旦有强横诸侯对自家信徒形成威胁,潜伏者就会对该诸侯进行警告:比如他一早醒来,会发现枕头上插着把匕首。警告仍不奏效,就执行斩首行动。

    刺客在采取行动时,会在极力避免无谓己方伤亡的前提下,造成尽可能恶劣的社会影响。条件允许的话,他们会在聚礼日正午人山人海的清真寺执行暗杀,尽管刺客本人势必被愤怒的侍卫碎尸万段,但会产生极大的震慑力和恐怖大范围的传播,使尽可能使人感受到压力和害怕。

    ‘菲达伊’前辈们的牺牲也使木剌夷国的刺客们能‘流芳百世’,为后世同道者们所推崇和效仿。当然也必然成为当今世界各国反恐组织研究的重要内容,希望能从中找出消除恐怖主义的方法和应对措施。这些前世的研究,也使得赵柽明白自己所面临的是什么样的对手。

    “前世老子就和他们这些犊子们打得昏天黑地,没想到跑到这个年代还是未能摆脱宿命,难道这就是他娘的天理循环,冤冤相报!”赵柽抓了抓脑袋对老天腹诽着……(未完待续。。)

第四百零五章 如何应对

    在基本确定了刺客的身份后,最让赵柽百思不得其解的自己和木剌夷国如何结怨的,大宋远征军的作战目标是塞尔柱帝国与他们的敌人是相同的,符合他们的利益,从道理上是说不通的。且远征军的作战范围划定在波斯湾区域,与木剌夷国相距甚远,更谈不上侵犯他们的领土,抢掠其财产。

    更让赵柽头疼的是木剌夷国行事的手段和方式,跟这些宗教极端分子是讲不清道理的,也许只是一个莫名其妙的理由就会惹来他们的追杀,这种例子在现代同样不少见。而他们培养的刺客们简直就是一群杀人机器,他们被完全洗了脑只听从‘谢赫’的命令,从不过问原因,行事更是不择手段,只要活着就会想方设法的完成任务,简直是不死不休,十分难缠。

    现代社会中的恐怖分子最让人头疼的是那些身绑炸药的自杀性人肉炸弹,他们丝毫不畏惧死亡,甚至向往死亡,不知道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就会与目标同归于尽。这些‘肉弹’的心理和想法极其狂热是正常人所无法理解的,而据说恐怖组织训练肉弹的方法就是来自于木剌夷国山中老人的发明。

    在伊斯兰教义中穆罕默德曾经对服从他的意志的人许诺,准许他进入极乐园,享受人间至乐,在美丽神女的仙境中,尝尽耳目之好和**的欢娱。因此山中老人也要自己的追随者相信,他也是一个先知,同穆罕默德一样。对于他所喜欢的人,也有准他进入极乐园的权力。

    他在两座高山之间的一个美丽的峡谷中。建造了一座华丽的花园,世上所有的奇珍异果。鲜花美卉,园内都应有尽有。同时各处还建有大小不一,结构各异的宫室。宫室内装饰着金线刺绣、绘画和各种富丽堂皇的家俱。而且还安装着各种管子,可看见美酒、牛乳、蜜糖和清水在各处流淌。住在宫室里的都是些文雅美丽的妙龄女郎,她们对于唱歌、演奏、跳舞等艺术无不精通,尤其善于**和迷惑男人的手段。

    为了保证这个秘境不被外人所知晓,山中老人特在峡谷的关口建造了一个坚固无比的城堡,入口处是一条秘密的道路,一般人未得许可。擅自进入这个幽雅的区域。与此同时,山中老人又在朝中又豢养了一批少年,年龄从十二岁至二十岁,都是选自附近山区的居民,这些人受过一些军事训练,并具有勇敢的气质。山中老人每天和他们讨论先知所宣布的极乐园和他自己也具有允许进入这个乐园的权力等问题。

    在其觉得时机成熟的时候,老人会用一种麻药把部分青少年麻醉,等他们昏迷后就将他们搬到花园中的各个宫室里去。等这些青年人从迷幻的状态中苏醒过来,觉得四周都是曾经描写过的。令人欢喜的景致。每个人都被可爱的少女包围着,既歌且舞,又用最勾魂夺魄的接吻与拥抱爱抚他们;供给他们佳肴美酒,让他们在真正的牛乳和酒的小溪中尽情享乐陶醉。此时他们相信自己的确是在极乐园中。觉得不愿意抛弃这里的欢乐。

    待这种传说中的天堂生活持续四五天后,进入秘境的少年们再次陷入一种麻醉状态,被送出花园。当他们被带到老人的面前。问他们曾经在何处,他们的回答是:“在极乐园。这是由于大王的恩赐。”于是在惊骇异常的全朝廷人的面前,讲述他们曾经眼见的情景。

    首领故意惊讶的问:“你们说你们去了天堂?那你们可以告诉大家。天堂是什么样子的?”于是,这些青年便当着众人的面极为详细的描述起自己亲眼看到的美妙天堂,说到陶醉处,他们脸上不约而同的露出痴迷之极的神情,让的周围的人个个羡慕不已。这样一来,那些本来还对教派首领宣扬的天堂一说有所怀疑的人们,此时也不得不相信的确有天堂存在了。

    这个首领便乘机向他们说道:“我们的先知保证,凡拥护他的主人的人都将进入极乐园,你们如果诚心服从我的命令,这种幸福的生活便在等待你们。”所有的人都被他的这些话所鼓舞,那些青年为了返回天堂享乐,行刺时奋不顾身,但求早死,所以刺杀行动往往成功率很高。

    这个方法的后果是:凡邻国的王公或其他人如果侵犯了这个首领,便会被他的训练有素的暗杀者所杀。这种人只要能够履行他们主人的意志,即使牺牲自己的生命,也在所不惜,因为他们已把生命看得很轻。山中老人暗杀操纵的简直无孔不入,并逐渐扩大化,因此老人的**变成了邻近所有国家恐怖的源泉。

    周围的伊斯兰地区的领导人,无论怎样有势力的人,一旦与山中老人为敌,都免不了被暗杀的命运,这事谁摊上都不害怕。他们的所作所为在阿拉伯世界营造了极大的恐怖气氛。大家对他们怕得要死,不知道那一天就成为他们的刀下之鬼,阿拉伯世界几乎所有的国家要员都对之谈虎色变,他们的存在被人在长久的岁月中夸张,最后成为了不逊色于神话英雄的幻想而扎根于现代人心中……

    现在不知神秘缘由自己被这些疯狂的家伙给盯上了,赵柽十分无奈,也很烦恼。不过他并不是十分在意,毕竟这个时代不是自己的前世,无论是空中、地上还是海路交通四通八达,往来便利,抬抬脚就到了地方,现在是要靠脚来量的,派遣一批刺客前来并不是容易的事情,只要严加盘查不难发现他们的行踪,只是天天防贼是十分烦人的事情,一个不小心就会让他们的阴谋得逞。

    如今在洛阳城大张旗鼓的抓人,其实并不能完全消除后患,只会适得其反,正达到了其散布恐怖气氛的目的。但是也不能怪自己的手下们,这还是赵柽登基后十多年首次遇刺,在原因不明、诉求不知、来源不晓的情况下,进行大规模的搜捕确实可以起到震慑敌方的效果,显示皇帝的根基依然稳固的作用。只是这种大规模的行动适用于国内反叛分子,对于那些远隔万水千山,两厢并不搭界的木剌夷根本起不到作用,只能让他们偷笑。

    而要从根上消灭刺客对自己的威胁,赵柽以为只能铲除那个所谓的木剌夷国,但是他知道前世为了对付恐怖分子,号称世界第一强国的m国可是动用了最精锐的军队和装备,打了十几年,在他来到这个世界前还未能完成,反而有愈演愈烈之势。倒是现在被自己千方百计阻止出现的蒙古国,在百年后将这个令世人恐怖的木剌夷国给连根拔起。

    不过蒙古人此次西征也是动用了无数的人力和物力,当时大汗蒙哥为了征讨木剌夷,给了主帅旭烈兀强大的军队,他将驻守在伊朗的大将拜住和驻守在克什米尔和印度附近的大将答亦儿率领的军队,全部归旭烈兀统率。还决定从成吉思汗分给诸子、诸弟和诸侄的全体军队中,每十个人抽出两个人,交给旭烈兀随同他出征。

    这样旭烈兀率领的西征军,总兵力达十万人,同时命令大军所过之地提供粮草,并负责为他们修路、搭桥,进行一系列的后勤保障。可就是这么一支当时能横扫世界的军队也耗时五年,并利用木剌夷国太子争夺王位的内乱才将其平定,而实际靠武力占领的城堡只有三座,其余的皆是通过劝降和诱降占领的,还是在塞尔柱帝国被征服的前提之下实现的!

    大宋此时若动用武力解决木剌夷国跟蒙古相比条件相差太远,他们不仅要通过数个没有外交关系的国家领土,还要动员更多的军队和凭借一国之力保证后勤供给,耗费的时间也将无法计数,结果就是将大宋拖入战争的泥潭,增加的大量军费开支也会严重侵蚀大宋的国力,使得赵柽消灭金国的战略目标变的遥遥无期,显然动用大军远征并不是当前最佳的选择。

    既然做不到,赵柽只能另想主意,而当前最主要的事情除了清理潜入大宋的木剌夷国刺客,便是稳定人心,不能让国家因为这些许‘小事’干扰了大宋前进的步伐。正当他打定主意的时候,见喜进来禀报赵仁等人前来进宫请安,他立刻传见,看到众人赵柽笑了。

    在得知皇帝在洛阳遇刺的消息后,左相赵仁和枢密院使赵勇及京畿镇抚使赵忠便跟随增援的近卫军前来,在燕京的北部三路转运使赵智、镇抚使赵廉和在主持火炮工坊试制火炮的步军副都统赵孝闻讯后也都先后纷纷赶来。再加上已经率洛阳武学参加搜捕刺客的学监赵耻和暗中暂代洛阳军务的赵信,赵柽班底中的十大将来了八个,只剩下远在高昌的赵礼和留守汴京的枢密副使赵义未到……(未完待续。。)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935/ 第一时间欣赏重生之王爷的奋斗最新章节! 作者:让你窝心所写的《重生之王爷的奋斗》为转载作品,重生之王爷的奋斗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重生之王爷的奋斗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重生之王爷的奋斗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重生之王爷的奋斗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重生之王爷的奋斗介绍:
“君不似人之君,相不似君之相,垂老之痛心,冶游之浪子,拥离散之人心以当大变,无一非必亡之势!”北宋末年,赵佶登基,用尽天下奸臣,妖孽充斥宫廷,大厦将倾,繁华富庶的大宋处于风雨飘摇之中。
来自于现代的特种兵附身于二皇子赵柽,为了不作阶下囚,命丧五国城,不得不努力奋斗!重生之王爷的奋斗已经完结,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重生之王爷的奋斗,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重生之王爷的奋斗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