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现代都市一个电影帝国的诞生TXT下载一个电影帝国的诞生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一个电影帝国的诞生全文阅读

作者:愚乐     一个电影帝国的诞生txt下载     一个电影帝国的诞生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二卷 第十七章店铺

    “刘婶,怎么样?”沈冲站在场地中间,说道:“这个店面不错吧?”

    “挺好的,挺好的。”刘婶很满意,她沿着墙角,一边走,一边估算,说道:“这地方宽敞,大概能摆下50张左右的四人座桌子,比之前那个大多了,而且离原来的店不远,都在旺角闹市,游客多,在这里开店,生意肯定不错。”

    李开元抿嘴,翻个白眼,低声问沈冲:“这地方,前段时间,我陪我妈来过,他们说有租客了,是要做歌舞厅的,你是怎么租到手的?”

    “这栋楼,上上下下,全是长江实业的物业。”沈冲轻轻一笑,说道:“李嘉诚欠我一个人情,所以我就横刀夺爱,租到了。”

    “瞎吹牛,你什么时候见过李嘉诚?”

    “就在上周。”

    李嘉诚白手起家,奋斗了几十年,终于登顶香港地王,传奇的经历,比许罗利何四大家族为代表的传统豪门,更受香港人崇拜,也更有神秘感。

    所以李开元面带怀疑,又问了一句:“你真见过?”

    “千真万确。”沈冲点头,伸出手臂,卖萌说道:“一起踩了两个小时的高尔夫草坪,晒的我头晕眼花,你看,胳膊都黑了。”

    “去,你那算什么黑,我才是真黑了。”

    李开元为了合资工厂的事,一直呆在深圳,风吹日晒,两个多月下来,弄得又黑又瘦,现在建筑设施基本完工,但从美国订购的生产机器还在运输途中,所以忙里偷闲,跑回香港,休息几天。

    一个多月没见,李开元回来了,沈冲自然无心宅在片场拍电影……

    沈冲看着她,很是心疼,说道:“深圳的工厂,现在搞的差不多了,有阿虫在那看着,你就在家多呆几天,修养修养。”

    “没事,我身体好着呢。”李开元精神倒是极好,眼睛比以前更加清亮,她兴致勃勃的问道:“你怎么见到李嘉诚的,他长什么样子,是不是和报纸上一样?”

    “一个老头子,有什么好打听的。”沈冲一边发酸,一边把事情简略的解释了一下。

    那天打高尔夫球,沈冲先是油盐不进,坚持要买和记黄埔,逼迫沈弼和李嘉诚和盘托出收购计划后,他立马变脸,豪气干云,慨然答应不再碰和记黄埔的股份,并且应允当李嘉诚收购完成后,他会以小股东的身份,助他完全控制和记黄埔。

    李嘉诚从汇丰银行手中收购的,只是和记黄埔22。4%的股份,能保证他是第一大股东,但不能确保他完全掌控公司大权。

    和记黄埔资产总额近50亿,李嘉诚以小博大,又是第一个入主老牌英资集团的华人,收购之后,必然会引起以英国人为主的管理层和各方面股东的反弹,沈冲和李开元之前收购的两百多万股份,在关键时候,或许能起奇兵作用。

    打完高尔夫,告别之前,李嘉诚明言,欠了沈冲一个人情,以后有什么需要,尽管找他。

    沈冲当即就说,我丈母娘在旺角开了个火锅店,生意做的不错,想要扩大规模,但是一直找不到好的店面,长江实业旗下如果有合适的物业,能够租给我,就算还了这个人情。

    “你可真够傻的!”李开元听完之后,用力捶了沈冲一拳,抱怨道:“李嘉诚的人情,你居然只要求给我妈租个铺子?”

    沈冲嘿嘿一笑,也不解释。

    世界上最难还的,就是人情债。

    李嘉诚去年狙击九龙仓,幕后的怡和洋行奋力反击,但资金不足,招架不住,被迫向汇丰银行求助,于是汇丰银行的主席沈弼亲自出面斡旋,李嘉诚给了他面子,放弃了收购九龙仓的计划,把到手的股份转让给了和汇丰银行关系密切的包玉刚。

    所以这次汇丰银行出售和记黄埔,一方面是为收购美国一家银行筹集资金,一方面,就是为了还李嘉诚去年的这个人情。

    汇丰银行欠李嘉诚一个人情,要拿几十亿的资产去还,李嘉诚欠了沈冲一个人情,值多少钱?

    然而沈冲不稀罕——李嘉诚是很牛,但穿越党也不是吃干饭的……

    况且人情债毕竟是债,真要去收债,会伤感情的,如果能把债务升级成交情,岂不是更好?

    所以沈冲轻飘飘的放弃了这个人情。

    “阿冲,租这里,要多少钱一呎?”刘婶丈量完毕,走了过来,问道:“会不会很贵?”

    “我认识人,有折扣,不算贵。”沈冲没正面回答,他摸出一串钥匙,递过去,说道:“租了五年,钱我已经付过了,这是钥匙,刘婶你拿着。装修公司我已经联系好了,明天就开始装修。”

    “阿冲又是你花钱,这怎么行呢。”刘婶一边说着,一边接过钥匙,“回头让元元把钱给你。”

    “妈,你就知道敲诈我。阿冲他还住在咱们家呢,这里的租金,就算是他交的房租。”李开元走上去,挽着她的手臂,说道:“你知不知道,为了租这个铺子,阿冲丢了天大的好处。”

    “阿冲怎么了?”

    沈冲咳嗽了一声,轻轻摇头。

    李开元一愣,连忙转口风,说道:“没什么,我刚才听阿冲说,租这个铺子,花了好大一笔红包。”

    “现在做生意,不给红包哪能成。”沈冲跟着敷衍,说道:“这里没装修,到处都是灰,我们先回家吧。”

    “你们先回去,我去店里看看。”刘婶小心的把钥匙收好,说道:“现在四点多了,一会客人会很多,我去帮帮忙。”

    “妈!”李开元不放手,说道:“臧姨在店里,又有那么多伙计,你去帮什么忙,跟我一起回家。”

    “你知道什么?”刘婶挣扎,说道:“店里的伙计都是才雇的,什么都不懂,阿和心又太软,看到他们偷懒,都不敢去训,我不看着,出了乱子谁收拾?”

    《疯劫》营销的时候,沈冲给刘婶的改良火锅做了几百份优惠劵,没想到大受欢迎,其中一家报社还专门做了推介,说是先在戏院看《疯劫》,看一身冷汗,出来后去刘记火锅店,吃一身热汗,精神**双重桑拿,舒爽无比……

    刘婶的火锅由此名声大噪,天天顾客盈门,供不应求,沈冲从内地回来后,第一次去火锅店的时候,被拥挤的人群吓了一跳。

    刘婶的店铺,本来是沈冲为臧健和卖饺子而租的,面积不大,火锅热卖之后,李开元帮她把旁边的铺子盘了下来,打通墙壁,合成一家,饺子火锅一起卖,几个月下来,生意越来越红火,需要个更大的场地。

    “刘婶,元元姐走了好几个月,过不了几天还要回去。”沈冲见他们母女纠缠,劝说道:“李叔也说一会半山,今晚全家人一起聚一聚,就别去店铺了吧,我们早点回家。”

    “那好吧。”刘婶闻言,看了李开元一眼,不再挣脱,说道:“那先去菜市场,买点东西带回去,晚上多做点菜。”

    ……

    吃过晚饭,刘婶坚持不然李开元帮忙,独自收拾东西。

    沈冲则泡了两杯茶,走上阳台,递了一杯给坐在躺椅上的李唐,闲聊道:“李叔,你的手艺,有没有想要找个徒弟传下去?”

    “现在的年轻人,哪有愿意学这个的。”李唐接过茶杯,抬眼看了他一眼,摇头说道:“现在的家具,又是合金又是塑料的,全都用机器加工,学木匠,以后找不到活,没前途。”

    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李唐和刘婶一样,都是劳碌性子,明明有钱了,却闲不住,喜欢干以前熟悉的活。

    而且他的思维很奇怪,一方面一门心思的呆在长城电影厂,一方面又一直把自己当木匠,而不是个道具师。

    “我不是说木匠活。”沈冲坐上背靠外面的椅子上,说道:“我是说做电影道具的手艺。”

    “那算什么,都是些小玩意。”李唐摆手,说道:“再说,不把木匠活学好,没有根基,直接去做道具,做不好的。”

    沈冲哦了一声,默然无语,他把自己的茶杯放在茶几上,看着客厅里和天宝嬉闹的李开元发呆。

    过了半响,他回过神来,说道:“对了,李叔,我前几天说的事,你觉得可不可行?”

    “做个外观一模一样的模型,没什么问题。”李唐拿着茶杯,缓缓的说道:“但是想要它爆炸,而且看起来和真的一样,有点难度,我以前从没做过。”

    “嗯。”沈冲摸了摸下巴,说道:“长城有没有制作特效用的炸药?要是有的话,我们先弄个简单的模型来炸试试。”

    “炸药肯定是有的。”李唐说道:“不过用这个,需要傅经理签字。”

    “傅叔叔那里,我去跟他谈。”沈冲正准备细说,就看到天宝抱着个玩具娃娃跑了过来。

    “姐夫,姐夫,你说这个娃娃,应该叫什么名字?”

    “你想叫她什么就叫什么呗?”沈冲抓了一下她的头发,说道:“干嘛要我取名字?”

    “我一共有三个娃娃。”天宝举着娃娃献宝,说道:“刚才我和我姐商量好了,一个叫元元,一个叫嘉嘉,这个你让你取名字。”

    沈冲瞥了一眼李开元,她正双手抱胸,站在移动门边,脸上带着暧昧不明的笑容。

    小别胜新婚,当晚自然春光无限。

    激情过后,两人拥在一起,相互诉说这段时间的经历和思念,其乐融融。

    “你刚才笑的那么暧昧,是什么意思?”

    “什么什么意思?”

    “你知道的……”

    “不知道。”

    “嘴硬。”沈冲抚摸着柔软的身体,说道:“你把娃娃取那么暧昧的名字,是警告还是鼓励?”

    “你猜呗……”

第二卷 第十八章杀青

    君子可欺之以方,方育平答应给沈冲做个顾问,沈冲却把他当导演用,一切拍摄工作,都以他为主,自己打下手。

    方育平是个极为认真的人,非常有艺术家的气质,他不喜欢《活埋》的剧本,被沈冲硬拉过来后,主要拍摄工作都是他在做,却坚决不同意做导演,严词申明不会在电影上署名。

    如此,反而让沈冲越发的敬重他。

    这种执着和认真,以及爱惜羽毛的态度,和香港主流电影气氛格格不入,难怪他三夺金像奖最佳导演小金人,却一共只拍了五部电影——太较真,拍电影肯定会精雕细琢,一雕琢,就耗时费钱,不讨电影公司喜欢。

    南加州大学的电影系,是世界最顶级的电影人才培养地之一,方育平能从那里拿到硕士学位,专业水平是毋庸置疑的,很多沈冲和金士杰琢磨好久都搞不透的东西,他一句话说明白了。

    在方育平的调教指挥下,《活埋》的拍摄,一扫之前的磕磕碰碰,变的顺风顺水,金士杰和黄岳泰都是天赋极佳的人,自学能力超强,现在有名师指导,水平突飞猛进,连沈冲这个伪电影人,夹在其中,也受益匪浅。

    拍摄顺利,士气高涨,众人干劲十足,除了吃喝拉撒,其余时间几乎都泡在片场里,最终只用了两周的时间,赶在沈冲去内地之前,完成了所有的拍摄工作,至于后期制作,沈冲准备从内地回来后,再作打算。

    “老方,真是多亏了你。”杀青宴上,沈冲先敬了方育平一杯酒,诚心实意的说道:“要不是你,我搞到明年,也拍不出来这部戏,更不可能拍的这么好。”

    “方老师,我也敬你一杯。”金士杰站起来,拿着酒杯,非常恭敬的说道:“多谢你的指点,我受益终身。”

    黄岳泰也跟着敬了一杯,说道:“方导演,我跟了你两星期,比在邵氏拍两年戏,学的东西都多,多谢。”

    “太客气了,你们太客气了。”方育平站起来,手足无措的回应。

    在片场,方育平指挥若定,说起专业知识来,条理清晰,侃侃而谈,但他并不善于交际,几次聚会,沈冲都看到他呆在角落里,沉默寡言,仿佛隐形人。

    宴席过半,沈冲放下筷子,说道:“老方,你这次帮了我一个大忙,这个人情,你说该怎么还?”

    “什么人情不人情的。”方育平直摆手,说道:“朋友之间,帮个忙而已。”

    “那不行。”沈冲笑道:“我硬拉你过来,把你在长城那边的工作都耽搁了,这人情,必须得还。”

    方育平沉默了一会,带着几分犹豫的语气试探着问道:“阿冲,我想拍一部电影,你…你能投资么?”

    “哈哈……”沈冲拍了拍他的肩膀,大笑着说道:“老方,你这句话,我等了很久了。”

    说着,他站起来,从衣帽架上拿起自己的背包,从中掏出一个文件袋,递给方育平,说道:“老方,你知不知道,《疯劫》试映会上,我说今年要投资五部电影,其中有一部,就是为你留着的,可惜你一直不来找我。”

    方育平愕然,他呆了半响,用略微颤抖的手,打开文件袋,拿出里面的文件,快速的翻看。

    “老方,这是一份电影投资协议书。”沈冲拿着酒杯,笑着说道:“我每天来片场,都带着这个文件,就是想看你什么时候开口。”

    方育平把文件胡乱放在一旁的空椅子上,然后拿起酒杯,用力的和沈冲碰了一下,一扬脖子,喝干了杯中的酒,红着眼睛说道:“阿冲,谢谢你!”

    “老方,别怪我故意作弄你。”沈冲也跟着一口喝光酒,然后推心置腹的说道:“你是有本事的人,天赋,才华,学历样样不缺,可性子太闷了,你在南加大读书,应该知道在好莱坞,找个投资有多难,香港也是一样的,机会稍纵即逝,要赶紧抓牢,你明知道我要投资拍电影,为什么一直拖着不说?”

    “我要拍的电影,比较文艺。”方育平尴尬的笑了笑,说道:“可能赚不了钱,我觉得你不会投资,所以就想去找长城和凤凰这些公司来投资,反正他们不怎么在乎票房。”

    “谁告诉你我在乎票房了。”沈冲一笑,说道:“我老早就说了,只要有新意,我都投资,可没说只要能赚钱,我才投资。”

    “恭喜方导演得偿所愿。”黄岳泰面带笑容,举杯祝贺,“沈老板眼光,谁不佩服,怎么可能会亏钱,祝方导演大展宏图,名利双收。”

    沈冲看方育平已经面红耳赤了,劝阻道:“酒都少喝点,随意。”

    等方育平放下酒杯,沈冲问他:“老方,你想拍的是什么样子的电影?”

    “我准备拍一部讲父子感情的电影。”方育平看了众人一眼,然后说道:“我还是把剧本梗概写出来给你看吧,让我现在说,我说不出。”

    “也好。”沈冲不以为意,说道:“我过几天要去内地,你把文件上要填的填好之后,交给珍姐就好。”

    方育平点头应允。

    沈冲又转头问金士杰:“金宝,你准备什么时候回台北?”

    “明天就走。”金士杰用手帕擦着手上的油渍,说道:“《活埋》还是太单薄了,我觉得把《荷珠配》改编成舞台剧,可能更好,时间有点紧,我得快点回去。”

    “既然这样,我就不留你了。”沈冲点头,说道:“我让人给你定机票,明天我还有事,就不送了,下次到台北,咱们再聚。”

    “好……”

    正在这时,敲门声响起,接着走进来一位服务员,她说道:“沈先生,有您的电话。”

    在没有手机的时代里,沈冲已经养成了每次外出,都在公司收发室挂个号的习惯,他以为是有紧急的公事,拿起电话后,却发现是张爱嘉。

    “张姐,你在香港?”

    “我在台北。”张爱嘉似乎有事,她开门见山的问道:“你这几天不急着去内地吧?”

    “我明后两天在香港,29号去广州。”沈冲抬头看了一眼大堂上挂着的时钟,问道:“都快九点了,这时候打电话给我,有急事?”

    “上次一起看《山中传奇》,你说胡导演会有麻烦,你可以帮他解决。”张爱嘉缓和了一下语气,说道:“现在他真的有麻烦了。”

    沈冲闻言一愣。

    他上次说胡金铨有麻烦,其实是随口调侃。因为在他的印象中,胡金铨在七十年代,气势逼人,票房口碑双丰收,是名副其实的一代武侠电影大宗师,可1979年,他在韩国套拍的《空山灵雨》和《山中传奇》,口碑票房双双失利,从那之后,再也没有拿得出手的作品问世了,1990年拍摄《笑傲江湖》的时候,还被后辈徐克夺权,丢了大面子。

    沈冲说的麻烦,是指胡金铨丢了票房,又掉了口碑,以后再也找不到人投资给他拍电影了。

    而张爱嘉在电话里说的麻烦,是真的麻烦。

    胡金铨在1972年,自组金铨影业公司,和嘉禾合作,开拍《迎春阁之风波》和《忠烈图》,两部戏几乎同时开拍,前一部戏拍了一年多,1973年上映,后一部戏,硬是拖到1975年才上映,两部戏虽然口碑不俗,票房也还过的去,但这效率,让嘉禾敬而远之。

    胡金铨早在1972年,就想拍摄《空山灵雨》,因为缺乏投资,最终夭折,1977年,他成功说动“罗胡联制有限公司”的老板投资150万港币,开拍这部电影。

    罗是罗开睦,胡是胡树儒,一个是连锁饭店大家乐的老板,一个是广告和动画界的大师,都是香港名人,这个公司还有个股东,名叫黄霑。

    黄霑是打酱油的,他的股份,是胡树儒白送给他的。

    胡金铨拍《空山灵雨》,自己一毛钱不出,反而要分票房利润的一半,黄霑滑头,一听这条件,立马退出,跑掉了,而罗开睦和胡树儒比较崇拜胡金铨,虽然明知道他拍戏必然超支又超时,却仍然答应投资。

    这两人都是商场老将,分利润可以,做冤大头不行,所以他们在合同里埋了伏笔,要是票房大卖,一切好说,要是票房不利,电影亏损,胡金铨需要拿香港的房产来赔偿两人的损失。

    胡金铨出道至今,《大醉侠》的票房和张彻的《独臂刀》不相上下,《龙门客栈》是台湾年度票房冠军,《侠女》虽然最初票房不利,但在戛纳获得大奖之后,重新剪辑再次上映的时候,票房大卖,《迎春阁之风波》和《忠烈图》又都杀入了香港年度票房前20名。

    有这么辉煌的履历打底,胡金铨自然信心爆棚,爽快签了合同。

    结果《空山灵雨》严重超支,成本超过了200万,7月在香港上映,票房才129。3万,大亏特亏。

    罗胡二人于是拿着合同上门要赔偿,胡金铨拖了两个多月,千方百计想保住房产,现在债主不耐烦了,准备起诉他打官司。(注1)

    张爱嘉和胡金铨关系极好,视他为师父,听说了这事后,想起沈冲曾经说过的话,就想请他帮忙解决这个麻烦……(注2)

    ————————————————————

    注1:此处根据田丰回忆录,田丰是《空山灵雨》和《山中传奇》的主演之一。

    注2:见张爱嘉访谈,说胡金铨是她唯一的师父。

第二卷 第十九章胡金铨

    “这次交易是李嘉诚先生的一次重大胜利,是长江实业上市后最成功的收购,较去年收购九龙仓的计划更为出色,动用很少的资金,控制了更多的资产,李嘉诚先生不但是地产界的强人,亦是股市里炙手可热的大人物……”(注1)

    沈冲坐在vip候机室里,嘴角含笑,浏览着《信报》这份名为“直上云霄的一宗交易”的财经评论。

    9月25日,李嘉诚和汇丰银行最终达成收购协议,以每股7。1的价格,收购汇丰银行手上9000万股和记黄埔的普通股,总价6。39亿港币,只需要首付20%,余数可以延期,而这首付的20%,是之前一天汇丰银行批给李嘉诚的贷款……

    李嘉诚一毛不拔,吞下了价值几十亿的和记黄埔,取得了一生中最辉煌的胜利,达到了收购的最高境界,此役过后,他从成功商人,晋级为传奇商人,登顶华商第一人的位置。

    25日午夜,长江实业和汇丰银行同时对外发布消息,全港一片哗然,最近两天,几乎所有报纸的头版头条,都是有关这宗石破天惊的收购案消息。

    “由台北飞往香港的航班即将到达……”

    甜美的广播声音响起之后,沈冲收好报纸,站起来,朝旅客出口方向走去,他是来接张爱嘉的,她放心不下胡金铨的事,特意坐早班飞机赶过了来。

    一见面,沈冲就吹了声口哨——张爱嘉穿着一袭黑色的风衣,搭配着蓝色的牛仔裤,赏心悦目,非常符合他的审美。

    张爱嘉摘下墨镜,面带笑意,白了他一眼,然后急急忙忙的问道:“怎么样怎么样?你和胡树儒谈的怎么样?”

    “美女,见面就问正事。”沈冲从她手中接过行李箱的拉杆,苦着脸说道:“这让我很受伤啊。”

    张爱嘉站着不动,用黑白分明的大眼睛瞪着他,鼓着嘴不说话。

    “好吧好吧,你赢了。”沈冲耸肩,做了个投降的表情,说道:“胡老板昨晚不在家,找不到他,不过我找到了黄霑,他答应帮忙从中说合。”

    张爱嘉绷着的脸融化了,她笑了一下,说道:“这事挺严重的,我就怕你不上心。”

    看来胡金铨在她心中,地位真的不低啊。

    有弟子如此,老胡也该欣慰了……

    “您老吩咐的事,我哪敢不用心。”沈冲放下感慨,哈哈一笑,说道:“走吧,看你也没什么心思休息,我们直接去胡金铨家里看看。”

    “我很老吗……”张爱嘉轻轻敲了他一下,边走边说道:“胡老师的脾气,你不知道,又倔又硬,要是处理不好,我怕他会吃亏。”

    “对胡金铨来说,确实挺麻烦。”沈冲拖着行李箱,大言不惭的说道:“对我来说,这是小菜一碟,在香港,没有我不能解决的事。”

    “你说话,从来都不靠谱,不能信的,要不我也不会特意来香港了。”

    “有吗?我算无遗策,人称香江小诸葛,靠谱的不能再靠谱了。”

    “靠谱的人,会到处宣扬要开后宫,满世界的找红颜知己吗?”

    “英雄难过美人关,越好色,说明越有本事……”

    两人随口打趣,走到机场的停车场,沈冲带着张爱嘉,来到一辆黑色的捷豹xj前。

    “你会开车了?”

    “早就会了。”沈冲打开后备箱,把箱子放进去,说道:“在内地的时候学会的,前几天才把香港的驾照拿到手,然后就买了这个车。”

    “这车很贵的。”张爱嘉用手指在车脊上划过,好奇道:“阿冲,里卖魔方,赚的钱能买的起这个车?”

    “你太小看魔方了。”沈冲拉开副驾驶的门,做了个请的动作,说道:“魔方每天的利润,能买好几辆捷豹。”

    沈冲对跑车没什么兴趣,而70年代的四门房车,外观符合他审美的,寥寥无几,经典的捷豹xj正是其中之一,此时捷豹还没被收购,属于英国顶级豪华车品牌之一,开着它出席各种场合,都比较合适。

    在张爱嘉的指引下,沈冲很快就找到了胡金铨的住所。

    敲了敲门,开门的是一个女子,三十多岁的样子,有着一头浓密的披肩发,姿色中等,面容颇为憔悴。

    “嘉嘉,你怎么来了。”那女子见到张艾嘉,颇为惊讶,“什么时候来香港的?”

    “刚刚到。”张爱嘉上前,亲热的拉着她的手,介绍道:“玲姐,这是我朋友,沈冲,阿冲,这是胡老师的夫人,大作家钟玲。”

    “什么大作家,说出来丢人。”钟玲和沈冲点头致意,然后侧着身子欢迎,说道:“快进来吧。”

    胡金铨在影坛打拼多年,收入丰厚,这套房子空间不小,大约两千多呎,装修和家具很有古风,屋子里随处可见古色古香的小物件,墙壁上挂着不少字画,看上去均非凡品,彰显着主人不凡的品位和艺术气质。

    张爱嘉脱下风衣,一边换鞋子,一边迫不及待的问道:“玲姐,胡老师呢?”

    “在书房里。”

    沈冲耳朵尖,听到里面隐约有人说话,问道:“胡导演有客人?”

    “来了两个以前一起拍过戏的朋友。”钟玲说道:“他们也是听说了老胡的事,过来帮忙想办法的。”

    “是谁啊?”张爱嘉换好鞋子,站起来,说道:“我认识吗?”

    “应该认识吧。”钟玲不太确定,说道:“他们都是嘉禾的人。”

    这时,书房里传出一个中气十足的声音:“小玲,是谁来了?”

    “嘉嘉不是外人,你们自己进去吧。”钟玲拿着张爱嘉的风衣,说道:“我去泡茶。”

    沈冲跟在张爱嘉后面,走进书房,却惊讶的发现,访客居然是洪金宝和一个瘦高的中年男子。

    “胡老师。”张爱嘉先恭恭敬敬的和胡金铨打招呼,然后介绍道:“这是我朋友,沈冲。”

    “胡导演,你好。”沈冲连忙上前和胡金铨握手,这位可是毫无争议的武侠电影大宗师,香港电影圈里艺术成就最高的导演,“久仰胡导演的大名,今日得见,十分荣幸。”

    胡金铨国字脸,浓眉大眼,典型的中国北方汉子面相,虽然陷入纠纷,近况不佳,却气度沉稳,毫无潦倒之气。

    张爱嘉还未成年,就跑去嘉禾打工,做幕后配音,很熟悉嘉禾的人,这两个访客,她自然都认识,给沈冲介绍道:“这位是韩大哥韩英杰,这位是三毛哥,阿冲你应该认识的。”

    “你好。”沈冲和韩英杰握手后,对洪金宝点头一笑,说道:“三毛哥,又见面了。”

    洪金宝憨憨一笑,说道:“沈老板,好久不见。”

    洪金宝连续拍了几部卖座戏,在嘉禾炙手可热,又是当红炸子鸡成龙的师兄,最近这一年来,在电影圈非常活跃,《电影时代》采访他不止一次了,沈冲自然认识。

    不过胡金铨有难,洪金宝来凑什么热闹?

    他貌似和胡金铨没什么交集……

    胡金铨的书房很宽大,临窗摆着书桌,周围放了四五张椅子,依然不嫌拥挤,估计他平日里,都在这里会客。

    钟玲送上茶水后,没有离开,她坐在胡金铨身旁,问道:“嘉嘉,你来香港,有什么事么?”

    “我昨天听说了胡老师的事。”张爱嘉说道:“就跑过来了,看看有什么能帮忙的地方。”

    “你这丫头,真胡闹。”胡金铨皱眉,说道:“我好好的,什么事都没有,你来做什么?我不需要帮忙,你中午在家里吃个饭,下午就回去吧。”

    钟玲带着几分幽怨,看了胡金铨一眼,说道:“嘉嘉,老胡的事,你听谁说的?”

    “徐枫姐告诉我的。”张爱嘉问道:“她说罗老板和胡老板要起诉胡老师,是真的吗?”

    “是真的。”钟玲掠了掠头发,愁眉苦脸的说道:“他们拿着合同找上门,要老胡把拿公司资产和房子去抵押,赔偿他们的损失,老胡不同意,他们就说要拿合同上法庭打官司。”

    “这两个市侩商人,欺人太甚!”胡金铨是个火爆脾气,对此很愤怒,大声说道:“说好了投资给我拍电影,现在亏了,却要我来擦屁股,真是岂有此理!”

    “胡老师,你别生气,这件事,确实是他们做的不对。”张爱嘉连忙劝慰,她抛了个眼神,示意沈冲说话。

    “胡导演,能把合同拿给我看看吗?”沈冲自夸,说道:“我对商业合同有点心得,看看其中有没有漏洞。”

    “有什么好看的!”胡金铨犹自激动,“他们弄了个鬼合同来坑我,这合同我是不认的!”

    钟玲叹了口气,站起来,从书桌上翻出一份订好的文件,递了过来。

    沈冲拿过合同,埋头细看。

    洪金宝则开口说道:“胡导演,罗老板和胡老板都是有钱有势的人,这件事还是要小心点,要是闹起来,影响不好。”

    胡金铨眉头一扬,言之凿凿的说道:“是人都知道拍电影有风险,要是亏了都要导演填亏空,以后谁还敢去拍电影?这种官司,他们不敢打的!”

    “老胡,律师函都收到了,你还在说他们不敢打官司。”钟玲显然怨念深重,碎碎念道:“这份合同,我找几个律师看过了,他们都说要打官司,输多赢少,当时我就劝你不要签这个合同,你不听,非要签……”

    胡金铨气的青筋暴起,眼看就要爆发,张爱嘉见状,连忙劝解道:“玲姐,你也别急,阿冲很有办法的,他说可以找人从中说合,不会打官司的。”

    “是啊,胡导演,你放宽心。”洪金宝也说了一句,“沈老板是有大本事的人,刚才一看到他,我就知道,这件事就不成事了。”

    ————————

    注1:《信报》原话,稍作修改。

第二卷 第二十章和谈

    沈冲跟着韩英杰和洪金宝,一起走出胡金铨家的大门,说道:“韩先生,三毛哥,真的不一起去吃个便饭?”

    “沈老板的好意,我们心领了。”韩英杰推辞,说道:“我和三毛都是粗人,生意场上的事情,参合不来,就不去凑热闹了。”

    “既然这样,那我们下次再聚。”沈冲跟在他们身后,一边下楼,一边问道:“三毛哥,你和胡导演,有什么渊源?”

    “当年我和师兄一起做龙虎武师混饭吃,天天瞎胡闹,什么都不懂,后来跟着胡导演拍《大醉侠》,他提拔我做武术指导,教了我很多东西。”洪金宝说道:“后来在嘉禾,又跟着他拍了两部戏,我现在会拍电影,全靠他的指点。”(注1)

    原来是这样,沈冲心下了然。

    后世拍电影,很职业化,从业人员大都是专业院校毕业,谁也不欠谁,工作的时候,只谈钱,不谈感情,拍完了,各奔东西,冷冰冰的,缺乏人情味。

    六七十年代,香港电影业内,还是师徒相传的传统人才培养模式,拍电影的时候,剧组仿佛一个大家族,导演是家长,大事小事都要操心,人情味十足,因此凝聚力高,义气深重。

    香港六七十年代的大导演班底里,师徒情深的故事,屡见不鲜。

    比如张彻,徒弟们为了庆祝他从业四十年,专门拍了一部电影纪念,他无儿无女,去世后,狄龙、姜大卫、李修贤等人,以干儿子的身份拜祭,灵堂上跪倒一片。

    比如李翰祥,跑去内地拍戏,得罪了台湾当局,被封杀,后来又得罪了内地,导致无戏可拍,已经息影的干女儿胡锦,特意从台湾跑去泰国拉投资,并且不顾年老色衰,亲自出演,拍了几部三级艳情片给他养老。

    像胡金铨,拍完《大醉侠》,因为脾气刚烈,和邵氏起了冲突,一气之下去了台湾,正当红的郑佩佩听说后,连行李都没拿,立刻买了一张机票去台北投奔他。

    此时胡金铨有难,和这事没什么关系的洪金宝主动上门探视,即使帮不上什么忙,这心是诚的。

    洪金宝在嘉禾已经坐稳了位置,拍的电影部部卖座,几个师弟也混开了,看似风光,其实没什么钱,他是包拍,拿不到分红,又要养活一大批跟他混饭的兄弟,开销非常大,而这次亏空,可不是几万几十万的小数目。

    后世胡金铨在拍《笑傲江湖》的时候,被徐克夺权,愤而辞职,之后洪金宝出资又出力,帮他拍了一部名叫《画皮之阴阳法王》的电影,意图东山再起,可惜胡金铨脱离电影圈太久了,意境犹在,节奏全无,虎头蛇尾,最终惨淡收场。

    想到这些,沈冲看着洪金宝胖胖的背影,在想想他日后的举动,心中感慨,难怪他能成为香港电影圈里的大哥大,除了票房好,弟兄多,这份义气,才是最主要的原因吧……

    这些弟子的表现,也反衬出胡金铨的为人,是非常值得敬重的。

    走出住宅楼的大门,沈冲说道:“三毛哥,我准备和嘉禾合作拍片的事,你知道吗?”

    “知道。”洪金宝说道:“邹老板前几天跟我说过。”

    “我准备下个月底,拍一部新电影。”在阳光下,沈冲微眯着眼睛,说道:“三毛哥最近有没有档期?我想请你来做主角。”

    “没问题。”洪金宝一口答应,说道:“我年前都没什么事做,沈老板肯赏口饭吃,我求之不得。”

    “三毛哥客气了。”沈冲又对韩英杰说道:“韩大哥如果有档期,也请一起来,我这部戏,动作场面会比较多。”

    “好。”

    韩英杰其貌不扬,话也不多,然而身份特殊,地位很高,他是于占元的女婿,七小福的大师兄,李小龙的好友,元家班里最早从事武术指导的人,洪金宝、成龙、元彪等人,能进入电影圈,都多亏了他引路和照应。

    送走两人之后,沈冲把车开到楼下,又等了一会,张爱嘉才陪着换好衣服的胡金铨夫妇走了下来。

    钟玲明显比刚才热情,她见沈冲站在车边等候,连忙上前两步,说道:“沈先生,这次真是太谢谢你了。”

    “应该的,应该的。”沈冲客套,说道:“胡导演是张姐的老师,又是我的偶像,都是份内的事。”

    《疯劫》和《追女仔》两部电影的营销,耗资近两百万,都是委托胡树儒的广告公司负责,沈冲是vip大客户,想要联系他,并不是难事。

    至于罗开睦,沈冲则拜托黄霑去联系——旗下有媒体资源,好处多多,几个月来,通过《电影时代》,几乎香港所有和电影有关的知名人士,沈冲统统认识了,并有针对性的建立了亲疏不同的人际关系,如黄霑这样的顶级大才子,自然是重点公关对象,多次见面,早已熟悉。

    因此沈冲看完合同后,借用胡金铨书房里的电话,打了几个电话,三言两语,就把罗胡二人约了出来,他摆个和头酒,大家中午一起吃个饭,把事情解决掉。

    胡金铨脾气倔强,又好面子,死撑着不愿意去赴约,几个人轮番劝说,他都不点头,直到钟玲拿出不去就离婚的杀手锏,才服了软。

    上次沈弼和李嘉诚请客,为表诚意,两人联袂当介绍人,帮沈冲办理了皇家香港高尔夫球会的会员卡,这卡挺稀罕的,每个价值百万,而且限定名额,没有人引荐,再有钱也买不到。(注2)

    有了这个卡,随时可以进入球会旗下的两个顶级球场,如果没有,想去打球就餐,得先预定……

    这种装x神器,不经常拿出来显摆,就太暴殄天物了,所以沈冲把摆和头酒的地方,放在了深水湾的高尔夫球场餐厅里。

    深水湾环境优美,幽静自然,这天的天气又好,阳光明媚,清风徐徐,胡金铨最爱自然风景,在绿草如茵的高尔夫球场上游览了一会,本来一直黑着的脸也灿烂起来,回到玻璃幕墙打造的餐厅包厢之后,他指点江山,高谈阔论,诗词典故,随口拈来,深厚的文化底蕴,显露无疑,让沈冲好生佩服,为之折服。

    当黄霑带着罗胡二位老板,来到餐厅的时候,胡金铨正兴致勃勃的和沈冲谈论如何把《水浒》改编成电影的话题,不过一见他们两人,马上闭口,摆出黑脸的架势。

    “胡老板,霑叔,这位想必是罗老板了。”沈冲含笑着站起来迎接,“来,请坐,请坐。”

    胡金铨最终拗不过老婆,站起来和罗胡二人打了个招呼,保持了表面上的礼节。

    相互寒暄,一番折腾之后,众人排好座次,各自坐下。

    “阿冲,说你年轻有为,都显得太没诚意。”黄霑爱玩,见识广博,又和沈冲相熟,他看着玻璃幕墙外面的草坪,叹息道:“年纪轻轻,白手起家,不到一年,就能出入此地,你是一代人杰啊!”

    “霑叔说笑了,我不过是运气好而已,哪有你才高八斗,名盖香江威风。”黄霑此时不过三十**,沈冲第一次和他见面,就照着后世的习惯说法,喊他霑叔,他老大不愿意,不过喊多了,也就习惯了。

    双方有矛盾,再好的宴席,再好的风景,也抵不住那份尴尬对立的气氛,所以沈冲也不耽搁时间,等菜一上齐,立刻说道:“各位,我今天不自量力,在这里摆了个和头酒,大家不嫌我年轻见识浅,都赏脸来了,那我就厚着脸皮,居中做个调停人。”

    他拿着酒杯,先对罗胡二人,说道:“两位老板,咱们做生意,讲究和气生财,如果没有必要,还是别闹上法庭的好,你们说是不是?”

    罗家是香港有名的大家族,拥有几十亿的资产,罗开睦本来没把沈冲看在眼里,只不过是给黄霑面子,才过来的,此时见他年纪轻轻,说话做事一派老成,暗自惊讶,不敢再轻视,连忙说道:“沈先生说的在理,闹出这样的风波,我们也不想的,沈先生如果有什么化解的办法,我们洗耳恭听。”

    “其实这件事,说来说去,原因只有一个,就是电影票房不够理想。”沈冲看过合同之后,明白了前因后果,立刻想到了解决办法,他说道:“要解决,有两个法子。”

    “沈先生请讲。”

    “一个法子,是我借一笔钱给胡导演,他把亏空补上。”沈冲看了钟玲一眼,示意她拉住胡金铨,别让他说话,然后继续说道:“另一个法子,是看两位老板舍不舍了。”

    “舍得什么?”

    “我和两位一样,都是爱电影的人,所以前段日子,开了一家电影公司,拍了两部电影,票房还可以,但是没有什么艺术价值,总被人嘲笑说是暴发户。”沈冲面带笑容,说道:“《空山灵雨》拍的很艺术,我非常喜欢,不知道两位舍不舍得割爱,把它卖给我?我打算拿去国外参加影展,拿几个奖杯回来,镇压那些无聊小人的嘴皮子。”

    胡树儒和罗开睦对视了一眼,然后胡树儒开口问道;“不知道沈先生准备怎么买《空山灵雨》?”

    “我从胡导演这里打听了一下,《空山灵雨》大概亏了110多万,不知道是不是这样?”

    “是。”罗开睦点头,说道:“胡导演拍戏太拖沓,超支了四五十万,要不然,不会亏这么多,事情也不至于闹到现在这种地步。”

    “拍戏的时候,什么事情都可能发生,超支是正常现象。”胡金铨立刻反驳,大声说道:“而且你派过去的财务,明目张胆的吃回扣,超支的问题,她责任最大!”(注3)

    “事情都过去了,现在争论,没什么意义。”沈冲看罗开睦瞪着眼睛,连忙打圆场,说道:“来,来,先吃菜,这里味道不错的,咱们边吃边说。”

    “阿冲,早就再等你这一句话了。”黄霑也笑着调节气氛,说道:“老罗,你是开饭店的,来尝尝这里的菜,和你家的相比如何?”

    “我家开的是快餐店,哪能和高尔夫球场的菜式相比。”罗开睦拿起筷子,说道:“沈先生,你继续说。”

    “空山灵雨》在港台两地票房都不如意,新马泰那边的片花,也早已卖出去了,剩下的无非是录像带收入,录像带制作麻烦,成本高,利润回收又慢。”沈冲接过张爱嘉为他剥好的虾子,继续说道:“我出150万,购买《空山灵雨》的所有版权,包括录像带,电视播放,以及任何新媒体的所有权,两位以为如何?”

    ——————————

    注1:百度显示《大醉侠》是洪金宝第一次做武术指导,但电影字幕上并没有出现他的名字,《迎春阁之风波》是洪金宝第一次以武术指导的名字出现在电影字幕上,胡金铨对他有提携之恩。

    注2:香港高尔夫球会到现在,只有2000多名会员,会员卡价值1000多万,有价无市……

    注3:根据钟玲的日记,在韩国拍摄期间,剧组有人吃回扣,胡金铨很恼火。

第二卷 第二十一章北京

    沈冲挥杆,“啪”的一声轻响,将高尔夫球击了出去。

    “打的不错。”张爱嘉幸灾乐祸的鼓掌。

    沈冲翻个白眼,直摇头,天气晴朗,无风无雨,打出去的小球,偏了至少有三十度,力度也不够,落地后和球洞相距几百米,算哪门子的打的不错……

    沈冲的和头酒,摆的极为成功。

    双方争执,主要是为钱,沈冲开高价收购电影版权,《空山灵雨》扭亏为盈,纠纷的基础不复存在,沈冲和黄霑从中调解一番后,大家握手言和,前怨一笔勾销。

    饭后,罗李黄三人都有公司业务要忙,都告辞离开了,胡金铨兴致勃勃的想要玩玩高尔夫,却被善解人意的钟玲硬拖着带走了,留下沈冲和张爱嘉享受二人世界。

    沈冲让开位置,示意张爱嘉上场,然后站在一旁,拄着球杆,从侧面欣赏她姣好的身姿。

    “阿冲,你刚才干什么要给150万这么高的价格?”张爱嘉也是个高尔夫菜鸟,她一边拿着球杆比划,一边说道:“《空山灵雨》的票房很不好,只能靠录像带回本,买断全部版权,用不了这么多钱的。”

    “胡金铨是你师父嘛。”沈冲踩着柔软的草坪,随意的走了几步,说道:“你的面子,值100万,胡金铨的名气,值50万,加起来不是刚好150万么。”

    “又胡说。”张爱嘉娇嗔,她直起腰,笑着看着他,说道:“你肯定是在算计什么,说出来听听。”

    阳光下的灿烂笑容,让沈冲看的一呆。

    “喂,问你话呢!”

    回过神,沈冲嘿嘿一笑,他摸了摸鼻子,说道:“我最爱救急扶难,人称香江小孟尝,仗义疏财是出了名的,绝无私心,从不算计人。”

    张爱嘉拿起球杆,作势欲打。

    “好了好了,我说我说。”沈冲跳开两步,调侃道:“你真是越来越野蛮了,小心成没人要的男人婆。”

    “快说!”

    “150万看似很多,其实我赚的更多。”沈冲不再嬉闹,正色说道:“在香港,一部电影想要赚钱,主要靠票房,而在好莱坞,出售录像带和电视放映权,已经成为电影公司重要的收入来源,以胡金铨的名气,《空山灵雨》在这两个渠道上的潜力,被严重低估了,如果操作的当,我可以轻松赚取十倍以上的利润。”

    “我就知道你这么热心帮忙,肯定有企图。”张爱嘉学着他,拄着球杆,说道:“但即使这样,你也不必出150万呀,花的钱越少,赚的不是越多么?”

    “以《空山灵雨》的票房表现,我真要买,估计80万就能拿下,不过想做大生意,哪能斤斤计较小利。”沈冲一笑,详细的解说道:“胡金铨拍戏,从没亏过,我不想他一世英名付诸东流,所以故意多给了点钱,顾全他的面子。况且根据合同,《空山灵雨》如果盈利,你的老师能分一半,150万,冲销掉亏空后,还有40万左右的盈利,他能拿20万左右,我用20万,买一个电影大师,还不够合算吗?”

    “你真是黑心鬼,20万就想让胡老师给你打工。”张爱嘉抿嘴一笑,说道:“不过还真被你算准了,以胡老师重情重义的脾气,以后你让他做什么,他一定会死心塌地的去做。”

    沈冲带着暧昧的笑容,打量着她,说道:“我要一个老头子死心塌地做什么?”

    “想的美你……”张爱嘉白了她一眼,不再理他,低头摆弄球杆,准备击球。

    沈冲随手丢掉自己的球杆,走上去,假装帮她矫正姿势,从后面贴上去,靠在一起,然后握住她的手。

    张爱嘉轻轻的挣扎了一下,就不再反抗,任由他抱着,挥杆,打了一个空气球……

    蓝天,绿草,佳人,娇颜,美景如画,美人如玉,堪称人间仙境,让沈冲流连忘返,在高尔夫球馆呆了一天一夜之后,他才回到半山,收拾行李,29日一早,他就要去内地了。

    这次参加的会议,全称是“中国文学艺术工作者暨中国电影工作者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筹备会议”,根据名字,沈冲估计他去北京,应该是为内地高层提供香港电影行业的咨询信息,毕竟在他们的思维里,电影是非常重要的政治宣传和统战工具,而香港,是通向海外的桥头堡。

    正是如此,沈冲非常重视这次会议,因为这是接触内地电影行业高层官员的好机会,所以电报上通知说会议10月8日开幕,沈冲却决定在10月1日之前赶去北京。

    一来1979年是建国三十周年,虽然没有阅兵仪式等具有历史意义的大型庆祝活动,但各种小型的文艺献礼演出肯定很多,早点去北京逛逛,借此良机,可以接触很多内地的文化人和电影人。

    而第二个缘由,则是因为李嘉诚。

    汇丰银行以极为优厚的条件,把和记黄埔卖给李嘉诚,除了他本身的实力和经营才华外,政治也是重要的一个因素——内地改革开放,邓公连续访问日本和美国,以香港为根基的汇丰银行需要未雨绸缪,为未来做打算,而李嘉诚和内地高层交往频繁,被内定为即将成立的中国国际信托投资有限公司的三个香港董事之一,另外两个,一个是霍英东,一个是王宽城,都是赫赫有名的红色商人。

    中国国际信托投资有限公司是邓公在年初倡导和支持的,***在北京和港澳两地奔波,筹备了大半年的时间,公司将在10月4日挂牌成立,并不是什么机密信息,李嘉诚又被邀请去北京参加建国三十年纪念大会,十一肯定要去北京的。

    沈冲在收到电报后,就和他通了电话,搭个顺风车,一起同行。

    交情嘛,顾名思义,要多交往,才有感情……

    “你昨天一夜未归。”李开元洗完澡,穿着浴袍,一边擦拭着头发,一边貌似随意的问道:“是不是得手了?”

    沈冲坐在床头,干笑了两声,无言以对。

    虽然穿越之后,一直夸口要开后宫,可真开了,面对李开元,心里却五味杂陈,沉甸甸的极不好受。

    李开元继续擦着头发,过了半响,说道:“她人还不错,你别辜负了人家。”

    “你们见过面?”

    “是啊。”李开元放下毛巾,说道:“六月份我带天宝去拍广告,在你的电影公司里,遇到了她,就一起聊了一会。”

    “难怪。”沈冲恍然,说道:“你把我留了一份礼物的事也告诉她了?”

    “当然了,她当时跟我说要结婚了,我就把礼物告诉她咯。”李开元跳上床,带着笑意说道:“阿冲,你可真呆,有贼心没贼胆,嚷嚷着要开后宫,三妻四妾,却一直不敢动手,要不是我,她早就嫁人了。”

    沈冲看着她的笑容,不知道说什么好,伸手揽住她,说道:“元元姐,你何苦呢。”

    “我现在已经后悔了。”李开元枕着他的胳膊,不轻不重的掐了一下他的腰间软肉,恨恨的说道:“我是个猪头,你是个色狼!”

    沈冲沉默了一下,说道:“我才是真猪头。”

    “你知道就好!”李开元躺了下来,说道:“睡觉吧,明天还要早起。”

    沈冲把她搂在怀里,用下巴轻轻摩挲着她的头发,说道:“元元姐,你是天赐的宝贝。”

    李开元舒服的哼了一声,过了一会,说道:“这事,别让我妈知道。”

    “嗯。”

    ……

    扯着虎皮做大旗,沈冲跟在李嘉诚和霍英东等几位大佬的后面,一路顺风顺水的到了北京。

    到了北京,他级别不够,自然得不到李嘉诚等人的待遇,于是分道扬镳,先去文化部电影局报道,开了个介绍信,再把之前弄到的采访许可证拿出来,然后天天早出晚归,在北京电影制片厂、北京电影学院等文化场所乱窜,收获颇丰。

    “东堂子胡同51号。”沈冲站在一个四合院门口,看着门牌号,然后转头,问身边一位微胖,秃顶的男子,“魏大哥,就是这里?”

    “是这里。”秃顶男子很肯定的点头,他跳下自行车,看了看日头,把车推到路边有阴影的角落里,然后很小心的上了两把锁。

    这人名叫魏报国,是文化部文学艺术研究院电影研究所的一名职工,广东人,精通粤语,沈冲去电影局报道后,他就被指派负责接待工作。

    沈冲学着他,也把自行车推了过去,随手按下车后轮上自带的弹簧锁,说道:“魏大哥,我听说北京的治安非常好,不用上两把锁吧?”

    “有备无患,多一道锁保险。”魏报国收起钥匙,很爱惜的弹了弹车坐垫上的灰尘,说道:“我这是永久的,还是新车,抢手货,小偷最眼红这样的好东西。”

    “那倒也是。”沈冲附和,说道:“永久是好牌子,我在香港也听说过。”

    “是么?”魏报国拢了拢几乎可以数清楚数量的头发,好奇的问道;“你们香港人也骑自行车上下班?”

    “偶尔也骑,香港地方小,人又多,街上全是人,骑自行车不是很方便。”沈冲随口解释,然后指了指院子,说道:“我们进去吧?”

    “好,走吧。”

    这是个典型的北方二进四合院,占地颇大,砖墙瓦屋结构,目测有二十多间屋子,看建筑材质,很有些年头了,里面住客不少,天井的角落里,堆着各种有用的没用的杂物,充满中国传统聚居地的风情。

    魏报国带着沈冲穿过第一进的天井,走进里院,来到靠东头一间向北的房屋前,说道:“就是这家。”

第二卷 第二十二章接风

    从四合院出来,沈冲回头看了看破旧的门房,微微皱眉,说道:“这里的居住条件,有点差啊。”

    “是有一点,不过也还算好的了,至少有三间,很多人家,都是四五个人挤一间破房子。”魏报国对他的言外之意,恍无所觉,他快步朝停放自行车的地方走去,然后就听到他用正宗的北京话大声叫嚷:“这是谁家的小兔崽子干的好事?快他妈给我出来!”

    走过去一看,沈冲不由的一笑,魏报国崭新的自行车坐垫上,不知道被谁,用粉笔画了一个猪头,憨态可掬,活灵活现。

    “行了,魏大哥。”沈冲见他叫个不停,劝说道;“粉笔画的,擦掉就好,不会弄坏的。”

    魏报国又喊了两嗓子,见没人冒头,于是从口袋里掏出一块手帕,小心翼翼的擦着坐垫,嘴里嘟囔:“这谁家的小屁孩子,要是让我抓着了,非把他打成猪头不可……”

    沈冲看着他的动作,再回头看了看夕阳下的四合院,心头有种说不出的滋味。

    后世,即使一辆价值几十万的豪车,也没人这么小心在乎。

    后世,这个黄金地段的名人故居,价值要以亿计算,而现在,它啥都不是,就是个破落院子。

    沧海桑田,不过如此……

    “好了,小沈同志,我们走吧。”魏报国擦干净坐垫,打断了他的凝思,说道:“再不走,怕是要晚了。”

    “嗯,走吧。”

    香港来北京参加筹备会议的,不止沈冲一个,本来是要组团一起来,不过沈冲为了搭顺风车,以“打前站”为名,提前跑了,既然是打前站,今天其余人到了,自然要负责接待。

    接机、安排食宿等琐碎事宜,自有文化部的职员负责,沈冲要做的,不过是开个宴席,给大伙接风洗尘而已。

    在北京请客,最著名的地方,除了全聚德,莫过于北京饭店七楼的谭家菜。

    东堂子胡同以前是大名鼎鼎的总理衙门所在地,距离**和北京饭店都不远,骑自行车,很快就到了。

    魏报国这几天陪着沈冲东奔西走,很是辛苦,所以沈冲借着陪客的名义,把他也拉了过来,算是犒劳。

    “说出来不怕你笑话。”走进饭店之后,魏报国很有些拘谨,在电梯里,他整了整身上半新不旧的蓝色中山装,自嘲道:“我在这皇城根儿下面,生活了二十多年,还是第一次进北京饭店吃饭。”

    “一回生二回熟,以后你会经常来这里吃饭的。”沈冲一笑,说道:“只要国家安稳了,生活会越来越好的。”

    “小沈同志说的是。”魏报国很振奋的说道:“几年前,我连饭都吃不饱,现在手表有了,永久车也有了,以后日子肯定会更好。”

    内地现在,真可谓朝气蓬勃,蓄势待发,这几天,沈冲接触了很多人,穷困清苦的很多,但颓废丧志的,一个都没有,人人奋发,个个努力,对未来充满了期待和憧憬,精神面貌极佳。

    香港众人还没到,沈冲和魏报国坐在包厢里,一边闲聊,一边等候。

    “魏大哥,这几天我一直想问你,你们这个电影研究所,都研究些什么课题?”

    “以前凡是电影涉及到的东西,我们都要研究。”魏报国把玩着精致的筷子,说道:“不过去年中国电影科学技术研究所重新成立,分走了一批人后,我们就只负责理论方面的研究了。”

    “具体都研究些什么?”

    “电影文艺啊,电影制作啊,电影行业政策啊什么的,都是我们要研究的对象。”魏报国把筷子轻轻放下,拿起茶杯,喝了一口,说道:“我们所的主要工作,是给文化部和电影局提供决策的理论支持,所以要研究的东西挺多。”

    “听起来,你们权利不小啊。”

    “都是为人民服务,不分权利大小。”魏报国笑着说了一句官话,接着就漏了底:“其实我们是清水衙门,在文化部,真正说的上话的,是各大电影制片厂的厂长,毕竟电影是要制作出来给人看的,光讲理论没用,我们研究出来的东西,上头未必会听。”

    沈冲拿起茶壶,给他续了一杯茶,装作无意的问道:“那魏大哥最近在研究哪方面的东西?”

    “主要在忙电影审查的事。”魏报国的话,让沈冲心头一跳,不过很快发现是虚惊一场,“十年动乱时期,我们国家的电影生产事业受到了很大的冲击,最近几年产量一直提不上去,满足不了广大人民群众的需求,所以中央决定,把动乱时期,那些被打成毒草的电影重新审查一遍,只要没有大问题的,都拿出来放映,前段时间,我们一直在做这个工作,一共解禁了600多部电影。”(注1)

    “那岂不是在很短的时间里,看完了600多部电影,一定很辛苦吧?”沈冲直乍舌,恭维道:“魏大哥,你真是劳苦功高,人民群众应该感谢你们。”

    “为人民服务,是我们的职责嘛。”魏报国很享受沈冲的恭维,笑容满面的说道:“今年以来,我国的电影市场非常繁荣,观影人次预计能突破200亿,位居世界第一,我们这番辛苦,也算没有白费。”

    “那是,那是,这是为国争光啊。”沈冲见他笑的开心,于是又试探着问了一句:“不过魏大哥,以前的电影都审查过了,那以后的呢,总不能又积压在一起,几百部几百部的一起审核吧?”

    “这件事情,我们正在研究。”魏报国毫无防范,透露道:“最近几年新出品的电影,都是依照50年代的老规章审查,要求比较严格,审批手续很繁琐,电影厂意见很大,上个月,周部长发话说,50年代和现在不同了,让我们好好研究研究,实事求是,拿出一个适应时代变化的审查制度,我估计,这次电影局开全国代表大会,就是要商议这件事。”

    沈冲来北京两次了,早已摸清楚一些大人物的职务和背景,魏报国所说的周部长,应该是周巍峙,他是文化部副部长,党组副书记,文化部的二号人物,是电影局核心小组组长。

    他这种级别的人,不可能是随便说说,近期内地肯定会出台新的电影政策。

    想不到啊想不到,自己居然有机会参合中国电影审查制度的制定!

    这个消息,让沈冲的思绪,如台风中的海面,汹涌澎湃……

    然而沈冲还没来得及细问,包厢的门被推开,几个人鱼贯而入。

    “阿冲,还是你有本事,能在北京饭店定到位子。”先进门的,正是长城电影制片厂的经理傅奇:“算你识相,接风宴摆的还算有诚意,我就不追究你擅自行动的责任了。”

    “多谢傅团长不杀之恩。”沈冲收束情绪,笑着站起来迎接:“各位远道而来,一路辛苦了。”

    “阿冲,过来认识一下。”傅奇转身,挨个介绍道:“这位是电影局文化处的武兆堤武处长,这位是新联影业公司的创办人和总经理廖一原老前辈,这位是凤凰影业公司的经理陈静波,最后这位嘛,想必不用介绍吧?”

    “武处长好,廖老先生好,陈经理好。”沈冲一一握手寒暄,最后对着这些人中唯一的一位女性,抱拳低头,鞠躬行礼,说道:“大公主,小生这厢有礼了。”

    那女子一愣,然后挽手屈膝,做了个回礼,说道:“沈公子有礼了。”

    几人见状,都笑开了,傅奇则骂了一句:“你这小子,就是惫懒!”

    这个女子确实不用介绍,夏梦,香港的赫本,长城的大公主,金庸的梦中情人,沈冲对长城电影制片厂虎视眈眈,怎么可能不认识……

    有人说,想要知道一个女子有多迷人,只要看看她周围男人的言行即可。

    金庸说:“西施怎样美丽,谁也没见过,我想她应该像夏梦才名不虚传。”

    李翰祥说:“夏梦是中国电影有史以来最漂亮的女演员,气质不凡,令人沉醉。”

    李萍倩说:“夏梦镜头前适应能力强,能够准确展现人物内心世界,是一位天才的演员。”

    1953年,金庸为她,加入长城,为她量身打造了《绝代佳人》的剧本。

    1963年,夏衍为了她,特意把巴金的小说《憩园》改编为电影剧本,拍摄了影片《故园春梦》。

    1967年,夏梦移居加拿大,《明报》用头版全版报道,金庸特意为她写了社评《夏梦的春梦》,并且咏诗相送。

    ……

    只要浮光掠影的看一下,就知道夏梦当年是多么的迷人,即使现在年过四旬,依然眉目如画,娴静优雅,即使坐着不动,不发一语,依然是众人瞩目的焦点。

    这几个人,没有一个是善茬,均是沈冲需要结交的人物。

    武处长沈冲是第一次见,尚不清楚他的底细,但从魏报国刻意巴结的态度来看,此人地位不低。(注3)

    新联影业如风中残烛,好几年都没有电影作品问世了,但日后长凤新三家合并,成立银都机构,廖一原被中央指派为第一任董事长,可见其人脉和政治资源,绝对不容小觑。

    凤凰影业和长城一样,靠着老本,勉强维持,日子也不好过,但陈静波履历辉煌,他是著名的导演,香港有史以来,第一部票房过百万的电影,就是他执导的《金鹰》。

    至于夏梦,很快会成立青鸟电影公司,自担监制,制作了《投奔怒海》《似水流年》等艺术和票房双赢的经典电影,而这些电影,沈冲一部都不想错过。

    ——————————————————

    注1:1976年11月到1979年1月,文化部电影局成立“电影复审小组”,解禁了600多部中外电影。

    注2:武兆堤“电影复审小组”组长,也是著名导演,代表做如《英雄儿女》等

第二卷 第二十三章政策

    中国人吃饭,排座次是个大讲究,推让了一番之后,武兆堤做了上首,然后是廖一原和陈静波对坐次席,傅奇和夏梦对坐,沈冲和魏报国恭陪末座。

    坐定之后,菜还没上,沈冲立刻迫不及待的问道:“武处长,听说文化部正在研究电影审查制度,是不是真的?”

    武兆堤已经谢顶,面容清瘦,略显老态,看上去比廖一原还要老,不过精气神非常好,他微微点头,说道:“最近确实在研究这个课题。”(注1)

    “不知道局里打算怎么审核?”沈冲连忙问道:“是个怎么样的流程?审核哪些内容?”

    “阿冲。”傅奇见状,笑着说道:“你的电影公司在香港,要审核也是电检处的事,关心电影局的审核干什么?”

    “傅叔叔,话可不能这么说。”沈冲知道自己问的太急,着相了,于是轻咳一声,缓和了一下气氛,笑着说道:“香港是英国殖民者从清政府手上强迫租借的,99年的租期,1997年到期,距离现在也就十几年的时间,到时候一定会回归祖国的。1997年,你们都退休了,去养养花,弄弄草,含饴弄孙,颐养天年,我可是40岁都不到,正是大展宏图的好年纪,你说,我能不问清楚嘛?”

    “这位小同志说的好,香港迟早是要回归中国的。”武兆堤中气十足的赞了一句,然后说道:“不过你问的问题,我一个都回答不了,现在连草案都还没有做出来。”

    “那总归有个参照吧?”沈冲犹不死心,继续问道:“比如哪个部门负责审核,怎么审核,审核哪些内容之类的。”

    “参照当然是有的。”武兆堤说道:“主要还是参考1950年的老审查办法,再根据现在的实际情况,重新调整,这方面的东西,是小魏他们的研究所负责,我不是很清楚,你要是想知道,就问他。”

    魏报国被领导点名,兴奋的满脸红光,他讪笑两声,把所知道的的一股脑儿的说了出来:“草案还没有定稿,不过大体框架已经定下来了,根据中央有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指导方针,再综合制片厂的意见,初步的规划,是电影剧本由制片厂自己审查,并报送有关的省、市、自治区主管部门和电影局备案,拍摄完成后,再送交电影局审查,只要不出现严重的错误,都可以上映。”(注2)

    沈冲闻言,略一沉思,不由的心头一松,长出了一口气。

    后世谈到电影审查,人人切齿,谈虎色变,沈冲以为在相对保守的1979年,审查会更加严格,没想到却如此宽松。

    剧本只要求备案,不主动审核,这样一来,想要生产什么电影,基本任由各大制片厂自由选择,难怪80年代被称为“中国电影的黄金时期”,很多在二十一世纪看,都颇为奇葩的电影,也能畅通无阻的生产放映。

    “这样也好,扩大制片厂的自主权,有助于提高他们的生产效率。”武兆堤开口说道:“以前按照50年的审查办法,确实太繁琐,一部电影,故事主题和梗概、剧本、样片、成片每样都要审,而且制片厂审一次,各个省市自治区要审一次,最后电影局还要审一次,效率太低,无法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观影需求。”(注3)

    “武处长说的是。”魏报国小意恭维,说道:“陈局长也是这个意思。”

    “对了,魏大哥,你说不出现严重的错误。”沈冲又问了一句,“指的是什么错误?”

    “主要是根据**判别鲜花和毒草的六个政治标准。”魏报国说道:“只要不违反六个标准,就不算大错误。”(注4)

    我擦,真是虚惊一场……

    沈冲暗自吐槽了一句,心中真正放下一块大石头。

    鲜花和毒草的六个政治标准,说的很笼统,但总体来说,还是比较宽松的,只要不是脑子抽筋,出现特别严重的政治错误,各种类型的电影,基本都能通过审查。

    “那电影局哪个部门负责审查?”

    “这个还没确定。”魏报国说道:“主要看领导们怎么安排。”

    酒水菜肴相继送到,北京饭店的谭家菜,名满天下,滋味不俗,沈冲放下心事后,拿出前世混迹职场练就的劝酒手段,小意奉承,把气氛搞的很是活跃,勾起了几个老前辈的兴致,他们回忆往事,高谈阔论,讲出了不少中国电影圈的往事秘辛,让沈冲大饱耳福。

    “对了,阿冲。”和沈冲喝了一杯酒之后,傅奇说道:“你的东西,我帮你带过来了,晚上来我房间拿。”

    “谢谢傅叔叔了。”沈冲道谢,说道:“傅叔叔你住在电影局招待所吧?给我个房间号,我明天去拿。”

    “怎么,你今晚不回去?”

    “不是,我一直住在北京饭店,没去住招待所。”

    “你这个暴发户!”傅奇拿手指着他,摇头叹息,说道:“电影局免费的招待所不住,自费来住北京饭店,真是钱多烧的慌。”

    “傅叔叔你要有心思,也来住几天,房钱我出。”沈冲和他混熟了,言笑不忌,笑嘻嘻的说道;“算我的谢礼。”

    “免了免了。”傅奇摆手,说道:“我还是住招待所好,朋友多,不寂寞。”

    “傅经理。”武兆堤有些好奇,问道:“小沈托你从香港带了什么?”

    “是一部电影的拷贝。”

    “什么电影?”

    “前几天我去北京电影学院参观,卢梦卢院长说院里缺少教学素材,托我找一些香港电影的拷贝,给电影学院的学生们做教学参考。”沈冲放下调羹,解释道:“正巧我手上有一部质量不错的片子,就托傅叔叔顺路带过来了。”(注5)

    “原来是这样。”武兆堤点头赞许,说道:“小沈,你热心电影事业,这很好,我们老了,以后的中国电影,就看你们这些年轻人的了。”

    “我会努力的。”沈冲连忙表态做保证,然后指着刚刚端上来一道色泽金黄的菜肴,殷勤说道:“来来,大家尝尝这道菜,这是谭家菜最著名的黄焖鱼翅,用整支吕宋黄做的,浓鲜绵润,味厚不腻,是鱼翅中的极品。”

    “哦?吕宋黄可是鱼翅中的极品,难得一见。”

    “来来,夏梦,你也尝尝。”

    “武处长你先请……”

    几个人尝过之后,纷纷赞叹。

    吃过鱼翅之后,一直没怎么说话的夏梦开口说道:“武处长,魏同志,我想咨询一件事。”

    “夏小姐请说。”

    “是这样的。”夏梦是苏州人,吴侬软语本就绵柔动听,她轻言慢语,仿佛小手轻抚心头,“今年年初,承蒙廖公接见,他希望我能回国,继续从事电影事业。我现在已经人老珠黄,怕是拍不成电影了,所以打算在香港办一家公司,吸引海外的资金,回到内地拍摄,为祖国的电影事业尽一份力。”(注6)

    “夏梦姐太自谦了。”沈冲仗着年纪小,辈分低,玩笑道:“夏梦姐,只要你开口说想拍戏,香港的电影公司能挤破头。”

    夏梦抿嘴一笑,魏报国筷子哗啦啦的掉了……

    “我听说八月份,内地成立了一家中国合作制片公司,凡是海外要来内地拍摄电影的,都需要先和他们接触,然后统一做安排。”夏梦似乎完全没有看到魏报国的失礼,很优雅的问道:“武处长,魏同志,是不是这样的?”

    沈冲看魏报国面红耳赤,手忙脚乱的样子,估计他根本没有听进去夏梦在说什么,于是假借倒酒,低头凑过去,转述了一遍问题——这个问题,他也很关注。

    “确实是…这样的。”经过沈冲的安抚,魏报国总算缓过来了,他有些结巴的说道:“不过长城,凤凰,新联三家公司,到内地拍电影,不…不用通过中国合作制片公司,直接和港澳办公室以及有关地区和单位联系即可。”(注7)

    “只有长凤新三家公司可以吗?”能直接和相关单位联系,这是非常大的便利条件,沈冲立刻追问道:“像夏梦姐打算成立的公司,就只能通过中国合作制片公司安排,来内地拍戏?”

    “这个问题,还有待研究。”魏报国低着头,说道:“因为除了长凤新之外,暂时还没有别的公司申请来内地拍戏,没有先例,我们也不好说。”

    “小魏啊。”廖一原开口说道:“夏梦是我们长凤新的台柱子,政治素质是绝对过硬的,她开的公司,也是廖公特批的,和我们长凤新一样,都是国家在香港的宣传窗口,你们好好研究研究,给个方便,要是每次拍电影,都先跑北京,费时又费事,对新公司发展不好。”

    “一定,一定。”魏报国连忙保证,说道:“这件事,我明天就和我们所长汇报。”

    “那就好。”

    “魏大哥,长凤新之外的香港公司,来内地拍戏,有什么限制条件吗?”

    “条件肯定是有的。”魏报国偷偷瞄了夏梦一眼,说道:“不过只要大方向正确,内地都欢迎。”

    “大方向指的是?”

    “凡是尊重中国宪法、尊重中国历史和民族风俗、不违背中国政府现行重大政策,有利于增进各国人民之间的了解和友谊,主题积极、题材内容健康的剧本,均可受理。”魏报国一口气说完,然后讪笑一句,带着几分得意,说道:“这一段,是我写的,所以很熟。”(注8)

    ————————————————————

    注1:武兆堤,1920年出生,廖一原,1920年生,陈静波,1921年生,傅奇,1929年生,夏梦,1933年生。

    注2:1979年12月发布的《电影剧本、电影审查试行办法》。

    注3:1950年《中央电影局各厂剧本及影片审查办法》,文革后逐步恢复执行。

    注4:六个标准,见《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这是文革后“电影复审小组”审查电影的主要标准。

    注5:卢梦,在1978-1982期间,代行北京电影学院院长职务。

    注6:1979年1月30日,廖承志会见并宴请了夏梦夫妇。

    注7:这是1981年颁布的《进口电影管理办法》中的规定,夏梦的青鸟电影公司,享受和长凤新三家公司一样的待遇。

    注8:见《论两岸三地电影》。

第二卷 第二十四章北影

    10月7日,筹备会议开幕前一天。

    北京电影学院的大礼堂里,放映了《空山灵雨》。

    这部电影,讲的是一个富豪和一个将军,抢夺一本珍贵的经书,结果被一个被陷害成囚犯的穷人阻止,最终穷人当家上位,做了寺庙的主持,富豪死于非命,将军颜面无存,这种情节,是内地最喜闻乐见的,完全没有政治风险。

    《空山灵雨》在港台地区票房口碑都不如意,但论艺术价值,还是极为出色的,剧情、服饰、道具、画面、配乐、意境,无一不符合中国传统文化的审美情趣。

    而它票房失利的原因,一是节奏太慢,比如开篇,徐枫等人跟着和尚,在庙里走啊走,走了近两分钟,如果是一般的商业电影,应该快速剪辑,一带而过,胡金铨为了表达寺庙中的禅意,特意拍了很多镜头,虽然画面优美,意境悠远,但电影不是摄影展,香港和台湾早已进入工业化的现代社会,生活节奏很快,普通观众已经不适应慢节奏的电影了,看着会很不耐烦。

    二是武戏不够出色,作为一部武侠片,打斗少,又不够精彩,娱乐性严重不足,同时因为打斗不够惊艳,无法凸显武林高手的身份,导致戏剧张力失衡,失去了电影该有的紧张气氛——在剑拔弩张,相互掣肘的局势里,高手过招,关乎性命,相互之间小心试探,是应有之义,可如果双方武功平凡,打斗如普通人的话,小心翼翼的试探,就变成了小孩子过家家的游戏,徒惹笑话。

    内地此时还是农业社会,武打片也是新鲜事物,所以《空山灵雨》的这两个缺点,就不是那么明显了,同时因为是内部放映,观众文化素质很高,能够轻松阅读并理解胡金铨所要表达的意境和禅意,因此,放映结束之后,现场反响极佳,众人赞不绝口。

    这正是沈冲想要的结果,他出高价,一锤子买下《空山灵雨》的所有权,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在全国电影工作者代表大会期间,博口碑用的——营造旗下电影公司很好很强大的气氛,有助于他在内地扩大知名度和影响力。

    至于通过电视和录像带渠道赚钱,不过是用来忽悠张爱嘉的,毕竟她是台湾人,这点小心思,在当前严重对立的两岸政治环境下,没有必要明说。

    因为反应热烈,早上放过一场之后,下午又重新放映了一场,依然是座无虚席。

    放映结束后,一个瘦高男子走上银幕前的讲台,拿起一个裹着红布的麦克风,轻轻拍了两下,然后做着双手下压的动作,示意大家安静。

    “下面有请《空山灵雨》拷贝的提供人,来自香港的沈冲沈先生,为大家做演讲。”这名男子名叫司徒兆敦,是北京电影学院78级导演系的班主任,当沈冲走上讲台后,他率先鼓掌,大声说道:“欢迎沈先生。”

    “谢谢司徒老师。”

    “沈先生请。”

    北京电影学院在动乱中饱受冲击,去年才重新招生,恢复教学,大礼堂条件简陋,不过看着下面满满的人头,饶是沈冲身经百战,也有些紧张。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各位同学,大家好。”掌声并不热烈,很快就消停了,沈冲也不以为意,他鞠了个躬,开口说道:“首先,我想告诉大家一个我刚悟出来的道理,那就是到了北影,千万不能喝酒,尤其是不能和司徒老师喝酒,只要喝了酒,就会稀里糊涂的做傻事,现在仿佛傻子一样站在台上的我,就是活生生的例子。”

    台下一片笑声。

    “北京电影学院是中国电影教育的圣地,人才济济,而我呢,只是一个辍学的小青年。”沈冲双手虚握,做了几个砍杀的动作,说道:“在这里做有关电影的演讲,纯粹是关公面前耍大刀,待会儿要是有什么地方说的不好,或者说的不对,各位关公请立刻站出来,对着我的舌头来一刀,千万不要客气。”

    台下又是一片哄笑,然后鼓掌,比刚才热烈多了。

    “在座的各位,要么是经验丰富的前辈,要么是知识渊博的教授,要么是才华横溢的学子,所以不管是经验、知识还是学习能力,都不是我能置喙的。”沈冲恭维了全场听众一句之后,说道:“俗话说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我想来想去,觉得自己这个寸头,唯一的长处,大概就是对赚钱还有几分心得,所以在这里,给大家说一说电影和赚钱之间的关系。”

    沈冲无视台下嗡嗡嗡的议论声,走了几步,来到两个学生刚刚搭建好的临时小黑板前,拿起粉笔,在上面写下了“电影的商业逻辑”几个大字。

    “电影和其他文艺形式不同,不仅是艺术品,还具有商品性质,既然是商品,就一定会涉及到钱财利益等问题。”写好字后,沈冲转身,说道:“众所周知,香港是一个商业社会,在一个商业社会里,电影的主要属性是商品,其次才是艺术,刚才各位看到的这部《空山灵雨》,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沈冲借《空山灵雨》的幕后故事做引子,把香港乃至好莱坞的商业模式介绍了一遍,器材的生产制造,电影的拍摄过程,发行和放映的规律,录像带和电视台的二次播放,以及周边商业模式的开发等等,电影的整个产业链,分门别类的一一解说。

    不仅如此,他还把最近几个月打听到的内地电影行业的一些制度和规则,见缝插针的拿出来,和好莱坞成熟的商业模式做对比,加深听众对所说内容的认知和理解。

    沈冲在前世,本就积累了一肚子的电影行业八卦,穿越后又交往广泛,还有杂志打底,因此各种有趣的故事和幽默段子,信手拈来,毫不费力,整个演讲,虽然内容枯燥,但过程绝不无聊,礼堂里时不时的爆发一阵阵的笑声和掌声。

    这一场演讲,从下午三点半开始,一直说到将近六点,写满了四张黑板,不仅沈冲说的尽兴,下面的听众也聚精会神,两个多小时里,没有一个人离席走开,后排反而多了很多站着的新听众。

    “在政府眼里,电影是宣传工具,在你们眼里,电影是艺术品,在我这样的人眼里,电影是商品,在放映员眼里,电影是饭碗。”沈冲用了一句话总结,说道:总之,电影很复杂,中国电影尤其复杂,所以,我们国家的电影想要崛起,并且走向世界,需要大家共同的努力!”

    全场掌声如雷。

    沈冲连鞠了三个躬,然后准备下台,却在一片掌声中,听到有人大声喊道:“沈老师,我有问题要问!”

    司徒兆敦快步上台,挽住沈冲,举着他的手,向台下致意,于是掌声又持续响了好长一会,最终停下后,他先恭喜了沈冲几句话后,转身听众说道:“各位同学,时间紧张,有问题的请举手,我们一个个的来。”

    台下立刻手臂如林。

    “沈…沈老师,你觉得中国会出现你所说的商业电影公司吗?如果会出现,那什么时候可以出现呢?”

    沈冲拿起一个女同学送上来的搪瓷缸子,喝了一口水,润润喉咙后,说道:“根据中央解放思想,改革开放的指导方针,商业电影公司在未来某一天,一定会出现的,但国家什么时候允许成立商业电影公司,就不是我能回答的了。”

    “为什么?”

    “电影政策是国家大事,而我只是个香港小青年。”沈冲抬手看了看表,笑着说道:“虽然我在两个多小时的时间里,从沈先生升职成了沈老师,但想要变成电影局沈局长,恐怕还需要再努力100年,不如到那时候,我再回答你好了。”

    沈冲的幽默,很受听众喜爱,台下笑声夹杂着掌声,一阵喧闹,坐在前排的几个老家伙也相视而笑。

    “马克思说,资本家为了追求利润,什么事情都做的出来,请问沈老师,在香港和美国,全是资本家的社会里,如何控制电影的质量?毕竟成本越低,利润越高,而成本低了,必然会伤害电影的质量。”

    “这是一个非常好的问题。”沈冲拿起茶缸,又喝了一口水,没办法,说了这么久,嗓子都冒烟了,他用略微嘶哑的声音说道:“同时这也是个非常复杂的问题,这样吧,我用香港1973和1974年发生的故事来说明这个问题。”(注1)

    他一边说着,一边转身,拿起黑板擦,准备擦掉其中一块黑板上的文字。

    “沈先生,先别动。”司徒兆敦立刻阻止,他转头问台下:“刚才沈先生的演讲,有人做纪录了没有?”

    “我做了。”一个戴眼镜的男生站起来报告。

    “都纪录下来了?”

    “前面的没怎么记,后面的都记了。”

    “那行,你坐下吧。”司徒兆敦拿过黑板擦,亲自动手,擦掉了最后一块黑板上的内容,说道:“沈先生,用这个。”

    沈冲一笑……

    北影让司徒兆敦出面,邀请沈冲做演讲,大概是回报他赠送《空山灵雨》拷贝的一种礼节,没有人会认为他一个二十出头的香港小青年,能讲出来什么道道来,所以也没有安排专职的记录员。

    结果沈冲所讲的东西,数据详实,体系完备,见解独特,对信息资源匮乏,理论研究停滞的内地电影人来说,极具参考价值和指导意义,是非常宝贵的东西,由不得司徒兆敦不重视。

    这次演讲,是临时起意,沈冲连稿子都没准备,但他思考如何打开内地市场已经很久了,所以虽然仓促,但该讲的内容,都讲了出来,在北影这块中国电影行业最高端的教育基地里,播撒一颗电影市场化的种子,能对未来产生非常积极的效果。

    而从听众的反应来看,这次演讲,可谓大获成功,完全达到了预定的目的。

    ——————————————

    注1:因为色情和暴力电影太多,东南亚各国在1973年和1974年之间,相继禁止引进香港电影,使大批独立制片公司倒闭,电影产量锐减。

第二卷 第二十五章内幕

    “这演讲纪录,怎么前后不太一致?”

    “开头那一段,是我凭着记忆加上去的,后面是现场学生做的纪录,还没来得及整理,所以有些杂乱。”司徒兆敦微一欠身,说道:“爸,你怎么看?”

    “他演讲的时候,没有拿稿子?”

    “没有,中午吃饭的时候,卢院长临时起意,让我在电影放映结束后,请他上台说几句话,接受学生们的感谢。”司徒兆敦端着茶杯,感慨说道:“没想到他上台之后,说了这么多,又说的这么好。”

    “确实说的很好。”坐在书桌后面的老人,是司徒兆敦的父亲,主管全国电影事务的文化部副部长司徒慧敏,他摩挲着记录着演讲内容的普通日记本,说道:“有点随意,但是主体清晰,详略得当,把海外电影产业的每个环节都讲透了,后生可畏,后生可畏啊!”(注1)

    “是啊。”司徒兆敦赞同的点头,说道:“才20岁,面对上百的听众,不打草稿,上台就讲,讲的如此精彩,可谓天纵奇才,我自愧不如。”

    “这演讲稿中的数据和资料,是否准确?”

    “我事后问过,他说其中有一些调节气氛的趣事,是传言,当不得真,至于具体数据,全部都是有根据的。”司徒兆敦说道;“他还说,如果有必要,他可以从香港把相关的资料寄过来。”

    “他敢这么说,那应该真实可信。”司徒慧敏把日记本放在桌子上,说道:“这份演讲稿,对我们国家的电影行业,非常有参考价值,你尽快整理好,然后印出来,送到电影局,给他们做内部参考资料。”

    “好。”

    司徒慧敏又指了指书桌边上堆着的一叠杂志,问道:“这些杂志,都是他带过来的?”

    “是。这些杂志,是他自己创办的,前几天参观我们学校的时候带过来的,打算捐赠给图书馆。”司徒兆敦介绍道:“《电影时代》是周刊,是面向大众的,资讯信息比较多,那本《第一电影评论》是月刊,偏专业,比较有深度,这两本杂志,内容都很丰富,对学校的学生来说,是个开拓眼界的好窗口。”

    司徒慧敏随手抽了一本杂志,看着上面的封面女明星,微一皱眉,问道:“这些杂志,内容上有没有违禁和不健康的东西?”

    “没有。”司徒兆敦连忙摇头,说道:“学院的几个领导都审核过了,虽然其中提到了不少台湾的信息,但都是单纯的谈论电影,不涉及政治,也没有色情暴露的内容和图片。”

    “那先放这里吧,我明天让人再审查一遍。”司徒慧敏说道:“台湾是敏感话题,谨慎一点,没有坏处,你是吃过苦头的,应该心中有数。”(注2)

    司徒兆敦点头,默然无语。

    随意的翻看了一会杂志之后,司徒慧敏又抬头问道:“你跟他,接触多不多?”

    “十月二号,他来我们学校参观,卢院长让我做导游,陪着逛了一天。”司徒兆敦回答道:“还有就是今天,一起吃了两顿饭。”

    “那你们在一起,都聊了些什么?”

    “什么都谈。这个人的兴趣和爱好,非常广泛,知识也非常广博,天南海北,古今中外,似乎所有的事情,他都能说出一二,而且别出枢机,思维不同常人,虽然有时候偏激了点,但总体来说,对祖国很认同,爱国热情很高。”

    “那有没有说过一些具体的东西,比如投资和合作之类的事情?”

    “投资没说。”司徒兆敦略一回忆,然后说道:“不过今天中午吃饭的时候,他和卢院长提到,想和我们电影学院合作,利用北京和香港两地的环境,优势互补,交叉培养人才,但当时人多口杂,只说了个大概,没有详谈。”

    “怎么个优势互补法?”

    “他的大意是,香港商业环境好,拍电影的实践机会多,我们电影学院理论水平高,艺术修养好,可以相互交流人才,共同学习,共同提高。”

    “这个思路,倒是不错。”司徒慧敏拿起书桌上的烟盒,抽出一根,说道:“现在国家困难,你们电影学院经费不足,学生们缺乏动手锻炼的机会,去香港,既能参加实践工作,又能开阔眼界,是个不错的办法。”

    点上烟之后,司徒慧敏推了推日记本,说道:“兆敦,你就以整理演讲稿的名义,去和他接触,看看具体怎么个合作法,这件事情,先由你们学校出面去谈比较好,文化部牵扯范围太广,不方便出面。”

    “好。”司徒兆敦站起来,拿过笔记本,拿在手上,问道:“爸,还有什么事吗?”

    “这部名叫《空山灵雨》的电影,质量怎么样?”

    “非常不错,艺术价值很高。”司徒兆敦重新坐下,饶有兴趣的说道:“画面构图很有山水画的神韵,配乐也是都是传统乐器,古风盎然,和我们内地出品的电影风格完全不同,非常具有教学参考价值。”

    “情节呢?”

    “情节比较简单,也很正统,是根据古典传奇故事改编的,讲的是一个穷人被陷害,被迫去做和尚,然后识破大地主和大官僚的诡计,保护文物的故事。”

    司徒慧敏轻轻点头,唔了一声,说道:“你明天把拷贝送到我办公室来。”

    “爸。”司徒兆敦吃惊,问道:“文化部要没收?”

    “你想哪去了。”司徒慧敏熄灭烟头,说道:“小平同志很爱看电影,既然质量不错,那就送到中南海去,给他看看。”(注3)

    “这样子啊。”司徒兆敦又站起来,说道:“那我现在就去给学校打个电话,让资料室把拷贝收好,别被人偷偷的拿出去放了。”

    “就在这打吧。”

    打完电话后,司徒兆敦见司徒慧敏夹着烟头,靠在椅背上出神,问道:“爸,你怎么了?”

    “兆敦,你是在香港出生的,童年也是在那度过的,算是半个香港人。”司徒慧敏说道:“现在想不想回去看看?”

    “爸,你说这话,是什么意思?”

    “香港迟早是要回归中国的,我们要未雨绸缪,提前做准备。”司徒慧敏没有直接回答,他吸了一口烟,说道:“你不觉得这个沈冲,来北京的目的很奇怪吗?”

    “确实有些奇怪。”司徒兆敦拿起烟盒,也点了一根烟,说道:“按理说,全国代表大会的筹备工作,是文化部和电影局统一负责的,哪里需要他特意从香港赶过来参与,而且据我所知,各省市自治区的电影工作者,都是直接来北京参加正式会议,不用提前派人来搞筹备。”

    “是啊。”司徒慧敏说道:“我们最初也是准备让香港代表团直接来参加正式会议的,不过小平同志看过草案后,指示说,香港现在名义上还是英国人的统治区,局势复杂,在全国代表大会上,有些话题,不好谈,也不方便谈,所以就用筹备会议的名义,把香港代表团提前请到北京来。”

    司徒兆敦闻言,非常吃惊,他手指一抖,差点丢掉了烟头,“小平同志准备单独接见他们?”

    “列宁曾说,在所有的艺术中,电影对于我们是最重要的。”司徒慧敏不置可否,他用力的揉灭烟头,说道:“帝国主义国家的长期封锁,让海外人士,尤其是华人华侨,对我们的国情和政策缺乏了解,多有误会,这不利于改革开放的实行,香港地理环境优越,电影工业发达,是非常重要的宣传阵地,不能不重视。”

    “这么说,国家准备在香港有大动作?”

    “大动作容易引起英国人的警惕,中央的意思,还是以现有的资源为主。”司徒慧敏摇头,说道:“香港那几家接受政府指导的电影公司,被动乱冲击,实力大减,现在运营困难,从业人员年纪也大了,人才断层,跟不上时代的变化,所以中央打算把它们整合起来,再从内地抽调一些人才过去,打造一个实力过硬,有号召力的宣传平台,你要是想回香港看看,过段时间,可以去电影局报名。”

    “我还是喜欢现在的教学工作。”司徒兆敦默默抽烟,思考了一会,说道:“而且我是研究纪录片的,去香港,也未必有什么作用。”(注4)

    “这事,你自己考虑,内地有内地的好处,香港有香港的优势。”司徒慧敏说道:“不过我建议你和这个沈冲多聊聊,听听他的意见。”

    “他?”

    “嗯。”司徒慧敏把《电影时代》放回去,又抽了一本《第一电影评论》,摊开之后,说道:“别小看他,这个人虽然年轻,见识可不简单,这次香港代表团,其余几位都是老面孔,只有他,是小平同志亲自点名的。”

    司徒兆敦更吃惊了,“小平同志怎么会知道他?”

    “具体情况,我也不清楚。”司徒慧敏说道:“不过根据公开的资料,沈冲的父母,都是香港进步人士,他自己白手起家,从今年年初到现在,大半年的时间里,就赚了几千万港币,而且他创办的电影公司,今年制作发行了两部电影,统统打破香港电影票房的历史纪录,香港是个商业社会,他的经营能力,对宣传平台非常有用。”

    ——————————————

    注1:司徒慧敏1978。07-1982。04期间,担任文化部副部长,主管电影事务。

    注2:司徒兆敦在动乱时,被判处死刑,关押了5年。

    注3:邓公有周末看电影的习惯。

    注4:司徒兆敦1938年出生在香港,1951年回内地,1964年毕业于北影,后长期在北影做教学工作,被誉为中国纪录片之父。

第二卷 第二十六章合并

    10月8日,文化部电影局,局长办公室。

    “小沈,看完啦?”

    “陈局长,我看完了。”沈冲站起来,隔着办公桌,很得体的用双手把文件递还给坐在对面的电影局局长陈播。(注1)

    回到自己的座位后,他故作苦笑,抱怨傅奇:“傅叔叔,前段时间,我天天对长城跑,这么大的事,你居然一点口风都不漏,保密工作,做的可真好!我在北京呆了这么多天,一直被蒙在鼓里,真以为是来参加筹备会议的呢,你这是明摆着欺负小辈啊。”

    “小沈,这不能怪傅经理。”廖一原打圆场,说道:“毕竟你不是长凤新的人,我们也不知道领导让你来北京,是为了参与这件事。”

    “是啊。”傅奇也叫屈,说道:“我也是到了北京后,才知道你也有份,可你不和我们住一块,白天不见人,晚上不见影,想告诉你也找不着啊。”

    “是,是,我错怪傅叔叔了。”沈冲坐在椅子上,打躬作揖,笑着给傅奇赔罪,“都怪我贪图北京饭店的美食,不肯搬到招待所住,以后一定努力学习,提高觉悟,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唯傅叔叔马首是瞻。”

    傅奇没想到他在这么正式的场合里开玩笑,有些尴尬的对陈播解释道:“陈局长,这小子见谁都这样子,一点不知道什么是严肃认真,您别见怪。”

    “哪里哪里。”陈播带着笑意,摆了摆手,说道:“年轻人就该活泼一点,要是都像我们这些老家伙一样,天天苦着脸,日子就没发过了。”

    穿越者的身份,让沈冲无论是面对德高望重的老前辈,还是位高权重的大领导,始终能保持淡定从容的心态,这种心态,让他在任何场合里,都能挥洒自如,不受拘束。

    越是从容,越受重视——放眼历史,年纪轻轻,就拥有随心所欲而不逾矩气度的人,无一不是了不得的大人物。

    沈冲插科打诨,不过是争取时间,来消化文件里透露的信息。

    他刚才看的,是一份企划报告书——长城、凤凰和新联,申请在1980年元旦之后,重组合并,成立一家新的电影公司。

    这蝴蝶翅膀,扇动的有点离谱,超出了预期……

    在历史上,1981年,长城和新联合作,成立“中原电影制片公司”,拍摄了传奇电影《少林寺》,轰动内地和香港,席卷东南亚、日本和韩国,票房大卖,让中资左派电影公司的管理者看到了集思广益、团结协作的优势,于是在1982年9月,把三家合并,成立了银都机构有限公司。

    而现在,合并计划居然提前了两年多!

    这让沈冲有点措手不及。

    他本来的计划,是花上一两年的时间,慢慢的渗透,控制实力最为雄厚的长城电影制片厂,等银都成立的时候,就能拥有一定的话语权,为进入内地打开方便之门。

    所以他豪爽的给《白发魔女传》剧组借款……

    所以他借长城的片场拍《活埋》……

    所以他时不时的请长城的员工会餐……

    但这份企划书一出,以前的种种谋划,统统打了水漂。

    三家合并后的新公司,将会成为香港地区唯一的一家中资国有电影公司,重要性大幅度攀升,绝不是他这么一个外人可以染指的。

    不过,陈播给他看合并计划书,廖一原刚才又说领导让他来北京,是为了参与合并的事,是什么意思?

    “小沈同志。”陈播用手指轻轻敲了敲企划书,问道:“你对这份计划书,有什么意见?”

    “陈局长。”沈冲笑着恭维,说道:“廖老,陈老,还有傅叔叔,从事电影行业的时候,我连娘胎都还没出,他们见多识广,经验丰富,群策群力做出来的计划书,自然是极好的。”

    “正经一点!”傅奇严厉的看了他一眼,绷着脸,正色说道:“有话就直说,别把做生意的那一套拿到这里来。”

    “是啊,小沈,有话就讲。”廖一原也开口说道:“三家公司合并,是一件大事,这计划,哪里有问题,你尽管说,不用顾忌我们的老脸。”

    “那我就斗胆瞎说几句。”沈冲也不再客套,三家合并,关系重大,一定要插一杠子,即使得罪人,也顾不上了,“三家公司成立以来,一直同气连枝,相互支持,现在合并成一家,资源共享,团结协作,做大做强,思路是非常好的,不过我觉得,长城和凤凰合并就好,新联公司应该独立存在。”

    廖一原闻言,立刻追问道:“为什么?”

    廖一原是新联公司的创始人和总经理,三家合并,他非常矛盾,一方面舍不得苦心经营了几十年的公司,另一方面,新联最近两年,勉强制作出来的几部电影,全都亏损,入不敷出,只剩一个空壳子,而根据高层口风,新公司成立后,将会任命他为第一任总经理,到时候位高权重,比呆在新联虚度光阴强的多。

    这患得患失的心情,让他特别敏感。

    “廖老,据我所知,新联公司是在周总理亲自指示和领导下成立的,对吧?”

    “是的。”廖一原点头,他眯着眼睛,面带缅怀的神色,说道:“1951年,周总理指示说,香港是中国通向往东南亚、亚非拉和西方世界的窗口,然后特意从中央财政里拨款,成立了新联影业公司,最初是周总理亲自领导,后来政务繁忙,就交给陈毅元帅负责,后又转交给廖公负责。”(注2)

    “周总理的高瞻远瞩,令人敬仰。”沈冲真心实意的赞了一句,然后说道:“长城和凤凰以国语片著称,新联是立足香港本地,以粤语片为特色,分别吸引不同的观众群体,对统战工作有很好的效果,而现在,三家要是合并了,这电影语言的问题,该如何解决?”

    “这不是什么问题吧?”傅奇说道:“国语还是粤语,根据影片需要,由导演自行选择就是了。”

    “傅叔叔,这其中的门道,大着呢。”沈冲和他熟,不担心得罪,他顶了一句,然后解释道:“大家知道,我有个杂志社,经常做一些市场调查,积累了大量的资料,经过分析,我们发现,香港现在的电影观众,两极分化情况非常严重,30岁以下的年轻人,大都只看粤语片,不看国语的,而30岁以上的观众,看国语片的比较多。”

    “那又如何?”傅奇没反应过来,他说道:“这和合并有什么关系?”

    “哦?”陈播则若有所思,他点了一根香烟,说道:“小沈同志,你把调查结果,详细说说。”

    “好的。”这些调查内容,都是沈冲利用穿越者的优势,特意安排的,自然背的滚瓜烂熟,他正襟危坐,口若悬河的说道:“根据调查,三十岁以上的观众,大都是四十年代战乱的时候,流落到香港的,他们认同中国传统文化,对祖国抱有很深的感情,所以喜欢看国语片。”

    “日本投降后,英国重新占据香港,一直心怀恶意,搞殖民统治,他们在学校实行英式教育,推行英语教学,灌输西方价值观,刻意割裂香港和内地的文化联系,意图制造分离对立的气氛,达到长期占有香港的目的。因为这些政策,二战后出生的香港年轻人,中国传统文化和历史知识严重匮乏,对祖国缺乏认同感,调查显示,很多年轻人认为自己是香港人,而不是中国人,更有甚者,认为自己是英国人,和中国没有关系。”

    “英国殖民者着实可恶!”

    “电影是最好的宣传工具,年轻人又喜欢看粤语电影,所以我认为新联公司应该独立运营。”沈冲竖起两个手指,说道:“一是可以集中精力,拍摄更多更好的粤语片,把光辉灿烂的中国传统文化输入香港,潜移默化的培养年轻一代人的民族自豪感和价值观;二来,香港现在年轻一代的电影导演,都喜欢拍摄粤语电影,新联公司独立运营,有利于吸收这些新锐力量,指导他们,教育他们,让他们为祖国的统一大业添砖加瓦,毕竟,香港年轻一代自己拍的电影,更容易引起年轻人的共鸣,效果会更好。”

    陈播抽着烟,默默无语,思索了一会之后,他问廖一原,“廖经理,你觉得呢?”

    “小沈说的,也有道理。”廖一原面色变幻不定,说道:“合并有合并的好处,独立也有独立的好处,这件事,还是由中央统筹安排,我是没意见的。”

    “陈局长。”沈冲见廖一原耍滑头,只好继续耍嘴皮子,他陪着笑意说道:“别怪我不知天高地厚,我还想再说几句。”

    “你说。”

    “新联公司如果独立运营,需要满足两个条件,不然,还不如合并到新公司里去。”

    “哪两个条件?”

    “一要有充足的资金,二要有充足的市场。”沈冲轻微调整了一下坐姿,说道:“资金问题不大,新联有国家支持,香港又是个商业社会,有很多融资的渠道,主要的难题,是市场问题,这方面,需要中央支持。”

    “小沈同志,你这建议……”陈播了然,他皱着眉头,说道:“让香港电影进入内地放映,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

    “陈局长,中央现在提倡改革开放,凡事皆有可能嘛。”

    “好,都说初生牛犊不怕虎,我今天算是见识了。”陈播哈哈大笑,说道:“那你说说,怎么个可能法?”

    “香港有个‘港九电影戏剧事业自由总会’,是台湾方面控制的右派电影人组织,凡是想要去台湾上映的电影,都需要到那里登记,他们用利益拉拢香港电影人,对抗中资电影公司,破坏统战工作,导致香港本地的电影公司和电影人,为了利益,都不太愿意和长凤新合作,这方面,几位前辈应该深有体会。”

    “是啊,香港本地商人为了利益,经常刻意刁难。”

    “这个自由总会,影响非常不好。”

    长城、凤凰和新联在香港举步维艰,和自由总会的封锁,有很大关系,三个经理无不对它深恶痛绝,纷纷痛斥。

    “台湾有1700多万人口,而大陆有10亿人口,只要稍微开个口子,就能让台湾的利益诱惑荡然无存。”绕了半天,沈冲图穷匕见,说出了最终目的:“广东和香港,只有一河之隔,又都是说粤语的地方,如果能允许政治正确、内容健康的香港电影进入广东放映,我相信,香港绝大部分的电影人,都会投奔内地的怀抱,接受新联公司的领导。”

    “是啊,陈局长。”廖一原听到这里,立刻抛开了之前的犹豫,激动的说道:“别说整个广东省,只要能进广州放映,香港电影人都会欢欣鼓舞的。”

    “俗话说近朱者赤。”沈冲跟着煽风点火,鼓吹道:“香港弹丸之地,几百万人口,大陆无论面积还是人口,都是它的千万倍,如果能让香港和内地多做交流,我想过不了多久,它就会完全融入中国这个社会主义大熔炉里。”

    “这件事情很复杂,需要从长计议。”陈播按灭烟头,说道:“这样吧,你们再写个报告上来,我交给文化部讨论。”

    “好!”沈冲抢在廖一原之前,斩钉截铁的答应了下来。

    “别把事情想的太简单。”陈播抬眼看了他一眼,说道:“香港电影想进内地放映,哪怕是只在广州放映,也要先审查,怎么审查,怎么发行,怎么放映,票房怎么结算,出了问题怎么弥补,都得给我写清楚喽,拿出详细的有说服力的方案来,不然,还是趁早回去筹备怎么合并吧。”

    ……

    “对了,陈局长。”临走之前,沈冲腆着脸问道:“我不是长凤新的人,三家公司合并,让我参与哪些方面的工作?”

    “这件事,我也不是很清楚,司徒部长说你对运营电影公司很有心得,让我把计划书给你看看,帮忙参考参考。”

    沈冲有些无语,这闹的是哪一出……

    他巴巴的跑来北京,以为是参加筹备会议,结果刚才被告知,是为了长凤新合并的事,现在却又说长凤新合并,只是临时让他做个参谋,那这次到北京,究竟是为了什么事?

    ——-————

    注1:陈播,1978-1982年担任电影局局长。

    注2:见《香港左派电影公司的历史演变》。

第二卷 第二十七章分账

    10月8日是星期天,当晚,沈冲失踪了数个小时。

    10月9日一早,他在北京饭店办理了退房手续,然后搬去电影局的招待所,和廖一原等人住一块,商讨如何起草香港电影进入内地放映的可行性报告。

    天大地大,利益最大。

    所以第一个要解决的,就是钱的问题——香港电影进入内地市场,是卖片花,还是票房分账?

    台湾为了拉拢香港电影人,把香港出品的电影视为“国产片”,不受进口配额限制,所以邵氏和嘉禾在台湾下了血本,或合资或独资,建立自己的院线,每年赚取大量的票房收入,这两家大型电影公司,短时间内是不太可能抛弃台湾的利益,转攻内地的。

    内地目前可以争取的,是那些独立电影制片公司。

    沈冲在香港电影圈混迹了大半年,又时不时的指使旗下杂志社做针对性的调查研究,早已把独立制片商的门道,摸的一清二楚。

    在1979年,独立电影的平均制作成本,大概是80万,而香港电影的平均票房是100万出头,以这个数据计算的话,扣掉17。5%的娱乐税,15%的发行费和12%的宣传费,再和戏院四六分账,最终能拿到20万,还亏损60万,这亏岁的部分,就靠卖片花来填了。

    一部制作普通的电影行情,新马地区30万,台湾20万,欧美15万,其他如北欧南美之类的地方,还能卖个10万左右,所有收入合起来,能赚个15万到20万,香港电影制片公司,基本都是这么运营的。(注1)

    台湾地区人口是香港的三倍,经济也繁荣,按理说,如果选择分成,收入会更高,然而香港电影公司却不太愿意这么做,一来麻烦,资金回笼慢,二来台湾戒严状态下,有不可预测的政治风险,三来都是散兵游勇,在台湾发行商那里拿不到好的分成比例。

    卖片花是一锤子买卖,流程简单,容易操作,而且安全可靠,无毒副作用,卖过之后,大家两清,要是放映之后,不管是票房不好,还是犯了忌讳,都和制片公司无关……

    自从香港开埠以来,卖片花一直是电影的主要交易模式,独立制片商就靠它吃饭,如果内地也采用这种方式交易,只要开价高过台湾,商人们立马会蜂拥而至。

    所以廖一原和傅奇等人众口一词,建议采用这种交易方式,然而沈冲却不以为然,他强烈的要求把票房分账也写进报告正文。

    在1979年,内地经济基础非常薄弱,人均年收入才185美元,群众的观影热情虽然高涨,但囊中羞涩,加上还处在计划经济时代,在领导们眼里,电影的功能,一是宣传,二是福利,所以很多电影是露天免费放映的,即使是在电影院放映,票价也很低,在北京上海这样的大城市里,票价也不超过2毛钱,而且这个价格是定死的,任何地区想要调整票价,都需要提前上报中国电影发行放映公司统筹,然后经过文化部、财政部还有全国物价总局批准之后,方能执行。(注2)

    因此在这个时候,内地电影市场看似美好,实际上票房总量非常有限,票房分账,分不到几个钱,对独立电影制片公司来说,吸引力远不如卖片花。

    “小沈啊,我也知道内地电影市场潜力巨大,未来不可限量,选择分账,以后利润会更高。”廖一原直摇头,老气横秋的说道:“但是票房分账这种模式,操作起来很复杂,涉及的部门又多,容易扯皮,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我们现在的首要任务,是让香港电影能进入内地放映,以后的事,以后再解决嘛。”

    “是啊,廖老说的有道理。”一直没什么存在感的陈静波也劝说道:“票房分账好是好,但需要等几年才有效果,我们现在等不起啊。”

    “两位老前辈,你们说的,都是老成之言,我很佩服。”沈冲放下钢笔,含含糊糊的说道;“不过我觉得,咱们中国人做事,向来是人情为先,卖片花确实方便又快捷,但是方便了,人情就薄,快捷了,人脉就少。”

    他摸了摸昨晚刮的干干净净的胡子,继续说道;“票房分账虽然麻烦,但是打交道的人也多。内地局势蒸蒸日上,咱们现在受重视,能经常和高层往来,以后未必还有这样的机会,几位前辈都是儿孙满堂的,我记得有句俗话说的好,叫做留金留银,不如留个人情。”

    三个老家伙,最年轻的傅奇也已经50了,都是有家有口的,他们相互对视了一眼,纷纷沉默,过了半响之后,廖一原缓缓点头,说道:“小沈啊,你年纪轻轻,就世事洞明,真是天授奇才,难怪能让司徒部长和陈局长青眼相加。”

    “我看这样吧。”沈冲含笑说道:“在报告正文里,就以卖片花为主要的交易方式,票房分账作为备案,因为这种模式比较复杂,咱们再选择几个有代表性的票房分账案例,作个附件,提供给领导参考,你们觉得如何?”

    “我看这样不错。”傅奇说道:“廖老,你看呢?”

    “这样好,有实际案例做参考,更有说服力。”廖一原拿起茶杯,说道:“小沈啊,我们几个都老了,精力不济,这份报告,你来主笔好了,我们打下手。”

    “那怎么行!”沈冲连忙客套,“我只能做做写字这种体力活,理论知识和实际经验,给三位提鞋也不配啊……”

    沈冲一心想要推销票房分成制度,其实不是为了香港独立电影公司的利益——这些公司中的绝大多数,是死是活,他毫不在意。

    当然更不可能是为了惠及子孙的人脉资源,他才20岁,况且身为穿越党,该结交谁,一清二楚,完全不需要用票房分账这种蝇头小利去拉拢人。

    他的目的,是想打破中国电影发行放映公司的垄断地位。

    两个月前,8月10日,文化部电影局会同财政部文教局,联合拟定了《文化部、财政部关于改革电影发行放映管理体制实行方案》,在方案里,明确的规定了中国电影发行放映公司是领导并管理全国电影发行放映业务的专业公司,凡在全国上映的各类电影,由中影公司统一发行。

    而中影公司的发行方式,就是买断——以每部故事片70万的价格,从各大电影制片厂统一购买。

    这个价格看似不错,但内地电影制片厂受制于体制,效率低下,成本高昂,这个价格,别说盈利,维持生计都难,而另一方面,内地的电影市场却如火如荼,一片热闹。

    古诗有云: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制片厂辛辛苦苦的拍片,做了好大的蛋糕,却只能眼睁睁的看着中影公司大快朵颐,自然怨气冲天,沈冲听魏报国说过,前段时间,北影厂的厂长亲自上书给中央,要求改革。

    这种局势,对沈冲非常有利。

    内地现在已经出现了两个垄断性质的电影公司,一个是中国电影发行放映公司,一个是刚刚成立的中国合作制片公司,然而,还有一个大腕没出场……

    后世中影集团牛气冲天,除了发行放映方面的优势之外,还手握一个超级大杀器——中国大陆唯一拥有影片进口权的公司。

    而在最初,这个权利并不是中影公司的,而是中国输入输出公司的,只不过整个80年代,内地都是国产电影的天下,这家公司名声不显,作用不明,所以后来被并入了中影公司。

    这家公司还没成立,但根据沈冲最近打听到的消息,很有可能在年底之前成立。(注3)

    看名字就知道了,香港电影想要进入内地,必然需要经过这家公司。

    而沈冲在陈播面前,可没提全国两个字,只是建议香港电影进入说粤语的“广东地区”放映,漫天要价,坐地还钱,他的心理预期其实很低,只要能在深圳放映,就心满意足了……

    深圳是特区嘛,特事特办,机会还是很大的,在来北京之前,沈冲已经从江之强那里获悉,深圳欢迎香港商人投资经营电影院。

    中影公司是负责全国放映的机构,在深圳一地放映,就不算全国,打个擦边球,避开政策规定,况且深圳现在只是个小渔村而已,30多万的人口,弹丸之地的蝇头小利,中影公司未必在乎,即使在乎了,抵制的**也不会很强烈。

    在深圳自建院线,然后借用中国输入输出公司的外皮,以电影分账的方式结算票房,这就是沈冲的计划。

    以深圳的发展速度,沈冲相信,最多两三年,票房分账的数据,就能让内地电影制片厂的厂长站起来造反了。

    只有中影公司统购统销的垄断地位被摧毁了,内地电影市场才算真的活了,否则,在垄断的阴影下,任何繁荣都终归是镜花水月一场空。

    沈冲敢这么做,也是抓住了改革开放之初,国家转型的空白期。

    十年动乱,让内地损失了大量的人才,同时又摧毁了很多行业旧有的规章制度,所以在改革开放之初,很多行业都是在一片空白上重建秩序,这时候,一个专家,就有可能决定一个行业未来十几年或者几十年的命运。

    沈冲虽然年轻,但他在香港彗星般的崛起,白手起家,月赚千万,连破香港电影票房纪录,如此种种,给他蒙上了经营奇才、电影专家的外衣,内地现在求贤若渴,即使不算黄山的际遇,他到北京,也能获得不俗的地位。

    这就是所谓的时代红利啊!

    比如李开元在深圳,号称投资1000万港币,其实先期只投了200万,就能让省一级的领导亲自出席奠基仪式,而再过几年,别说1000万,就是1个亿,投到深圳,连个水花都不会冒。

    内地电影在动乱期间,几乎完全停滞,曾经连续数年,全国没有出品过一部影片,动乱结束后,电影行业基本是在依照50年代的规则运作,完全跟不上时代的需要,所以不管是高层领导,还是底层职工,都有强烈的改革意愿。

    所以,沈冲此时,仿佛是一个站在一片废墟上建筑商人……

    ——————————————————

    注1:数据参见卓伯棠的《香港新浪潮电影》。

    注2:见《中国当代电影史》第二册。

    注3:中国电影输入输出公司是1979年12月30日挂牌成立的。

第二卷 第二十八章合拍

    票房分账虽然麻烦,但对内地来说,好处也是显而易见的——容易把香港那些见风使舵的墙头草死死的绑在内地,这对宣传第一,赚钱第二的政府来说,诱惑力比买片花要大的多。

    因此沈冲觉得,如果香港电影能进入内地放映,票房分账模式,还是颇有竞争力的,不过这件事的最终结果如何,不是他可以左右的,能做的,也只是用心写好报告,尽力鼓吹票房分账,尽人事,听天命而已。

    反正在改革开放之初,任何事情,只要努力去做,都有可能发生。

    比如1985年,就有一份名叫《现代人报》的报纸在广东成立,港资控股超过70%,堂而皇之的在全国发行,销量70多万,风头甚至盖过了南方第一大报《羊城晚报》,成为很多机关单位最受欢迎的报纸,这在后世,是难以想象的事情。

    只不过这份报纸时运不济,在1994年,先被猪一样的香港队友拖累,接着又被同城道友《南方周末》牵连,撑了九年之后,最终还是寿终正寝了,从那以后,内地再无外资控股的报纸媒体。(注1)

    ……

    沈冲在招待所呆了一天,第二天下午,又被电影局召了过去。

    他在北京电影学院演讲内容,以难以想象的速度在北京电影圈里流传,让《空山灵雨》的热度急剧飙升,拷贝从中南海出来,刚送到北影学院,还没来得及再放,就被北京电影制片厂以“借鉴香港先进拍摄技术”的名义借走了,北影厂放了一天,电影局又以“参考海外成熟的合作制片模式”为由拿走了……

    说实话,这有远超沈冲的预料,他把《空山灵雨》带到北京,其最初目的,就好像暴发户买了世界名画,到处显摆一样,用来妆点自己品位而已。

    胡金铨是公认的武侠电影史上承前启后的大宗师,在他之前,武侠电影是胡打乱斗的街头把戏,在他之后,武侠电影登堂入室,自成一派,成为世界影坛独特的一个电影类型。

    他和李翰祥,楚原,张彻一起,并称香港六七十年代的“四大名导”,其余几人,作品数量数以十计,票房累计数以千万,而胡金铨寥寥数部作品,单片最高票房不超过300万,却能和他们并驾齐驱,颇有几分“孤篇横绝,竟成大家”的风范,可见其指导的电影质量,非同一般。

    不仅如此,还曾有影评人说过,胡金铨在武侠电影上的地位,就如同金庸在武侠小说上的地位一样,自他之后,再无武侠。

    虽然有过誉之嫌,但后世口碑上佳的武侠电影,无不笼罩在胡金铨的影子之下。

    徐克视胡金铨为偶像,先是力邀他拍摄《笑傲江湖》,闹翻之后,还自打耳光,又去翻拍他1967年的经典《龙门客栈》,可见胡金铨对他的影响之大。

    《卧虎藏龙》以所谓的东方含蓄内敛情调著称,可无论镜头画面,还是节奏风格,处处和《空山灵雨》契合,李安在访谈中对胡金铨推崇备至。

    还有那部女主怎么弄都不死的《十面埋伏》,很多地方几乎完全仿照《侠女》,张艺谋也自承向胡金铨致敬。

    由此可见,胡金铨的大师地位,是毋庸置疑的,他的每部武侠电影,都是精品,是压片库的宝贝,所以沈冲不惜血本,购买了《空山灵雨》,不仅如此,他还打算把同样票房惨败的《山中传奇》收入囊中,只不过急着来北京,没来得及下手而已。

    然而这番小心思,在北京可谓是给瞎子抛媚眼——喜欢《空山灵雨》艺术价值的人,暂时还看不到它,而看过的观众,却更关心别的东西。

    比如这次放映,在座的观众,大都是电影局的工作人员,他们更关心的,是《空山灵雨》去韩国拍摄的合作流程。

    放映结束后,魏报国一个箭步走上台,满面红光的高声宣布:“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欢迎来自香港的专家,沈冲沈同志,为大家讲解《空山灵雨》的拍摄过程,大家欢迎!”

    毕竟是行政机关,行动整齐,掌声虽然热烈,但非常克制,沈冲上台,鞠个躬,下面立刻鸦雀无声了。

    “在坐的各位领导和各位专家,都是日理万机的大忙人,在此我也不多说客套话,浪费大家的时间。”沈冲仍然是不带稿纸,即兴演说:“我先介绍一下这部《空山灵雨》的导演胡金铨,他是享有世界声誉的武侠电影大师。1932年出生于北京,少年时代曾经在徐悲鸿创办的北平艺专旁听,1949年到香港之后,加入长城电影公司做美工,受过万古蟾和万籁鸣二位老前辈的指点,为日后的导演生涯奠定了艺术基础……他执导的《侠女》荣获世界三大电影节之一的戛纳国际电影节‘最高技术委员会大奖’,成为首位获得国际认可的中国电影人……”

    沈冲口若悬河,把胡金铨的生平简单介绍了一遍之后,又加了一句:“胡导演是一位非常爱国的艺术家,他曾经说过,在电影创作中,凡是不利于炎黄子孙,不利于严肃艺术者,若予接拍,虽得盈利,但无以为人。”

    下面听众闻言,立刻鼓掌,还有人打破沉默,大声叫好。

    胡金铨欠沈冲一个人情,又和张爱嘉关系匪浅——在拍摄《山中传奇》的时候,他们两人以父子相称,可见关系之深。

    因此胡金铨算是半个自己人,沈冲此时大说好话,是为未来做铺垫。

    要知道中国合作制片公司1979年8月成立后,三年都没生意可做,直到1982年才和日本合作,拍了第一部电影,如果在这个空档期里,他搞个大投资,让胡金铨回内地拍摄,吃第一口螃蟹,这其中可捣鼓的地方,就太多了……

    内地深受苏联电影思想的影响,奉行导演中心制,一部电影最受关注的就是导演,像徐枫、石隽、孙越等主演又都是台湾人,所以沈冲一笔带过,不多介绍,开始说起这次观影会的主题。

    “这部电影,是胡金铨导演花了一年多的时间,在韩国的济州岛……啊,不好意思,各位,我说错了,是南朝鲜的济州岛,在那里取景拍摄的。”

    陈播在台下,摆了摆手,示意不要紧,让他继续讲。

    “这部电影是发生在寺院里的故事,胡导演本来是打算回内地拍摄取景的,毕竟要论山川之秀美,建筑之宏大,任何地方都比不了内地,只不过因为台湾方面的阻拦,让投资商心怀犹豫,所以最终去了南朝鲜拍摄。”

    “南朝鲜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熏陶,有不少唐宋时代遗留下来的遗迹古寺,在这部电影里,大家看到的,都是真的寺庙,没有搭棚布景,不过朝鲜的寺庙不如中国的宏伟壮观,所以胡导演在多家寺庙取景,然后剪辑拼凑成一家。”(注2)

    “下面我来说说香港去韩国拍摄电影的流程……”

    从八十年代起,一直持续到二十一世纪,合作拍片是香港和内地电影行业交流融合的主要渠道,沈冲对此,不可能不做功课,所以世界上主流的国与国之间合作拍摄电影的规章制度,他都有研究,说起来头头是道。

    “……总而言之,目前世界上各个国家之间合作拍摄故事电影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联合拍摄,双方各自拍出导演,编剧,演员和其他创作人员,共同创作。第二种是协助拍摄,一方投资,另一方提供人员,场地,器材等辅助工作,收取一定的费用,《空山灵雨》去南朝鲜拍摄,采用的就是第二种方式。”

    “合作的方式不同,最终的利益也不同,合拍的话,双方都拥有电影的版权,根据具体协议,共同享受电影上映后的收入,协拍的话,拍摄完成,合作关系就基本结束了。”

    “小沈啊,你说的这些,我们都有所了解。”他说完之后,陈播开口说道:“你别藏着掖着,说点我们不知道的东西。”

    “陈局长,在你面前,我哪敢藏着掖着啊,我是真的才疏学浅,所知有限。”沈冲叫苦,环视了一圈放映厅,然后说道:“我也不知道在座的各位想了解哪方面的东西,大家有什么问题,直接问我好了,只要我知道的,一定说个明白。”

    “这样也好。”陈播站起来,转身对着后排的观众,说道:“大家有话就问,小沈是个百事通,机会难得,好好把握啊。”

    一个中年男子立刻举手,看到沈冲点头,站起来问道:“小沈同志,你说合拍双方可以共同享有电影版权,那么合拍的影片,是国产片还是进口片?”

    问的好!

    沈冲几乎要为他鼓掌了。

    内地此时基本没有什么版权概念,对国外电影市场也缺乏了解,在中国合作制片公司的章程里,规定合拍电影,内地享有国内放映权,外资拥有版权……(注3)

    这可谓丢了西瓜捡了芝麻,在内地当前的经济环境下,国内放映,能赚几个钱?

    而电影拿到国外,票房收一轮,录像带收一轮,电视台收一轮,未来还有dvd收入,网络流媒体收入等等,可谓一鸭数吃,内地只喝了点汤,骨肉皮全让外资独吞了。

    “这个问题很复杂,得先从国外的版权制度说起……”

    放映厅也摆了个小黑板,沈冲一条条的把当前海外的版权制度和放映渠道解释了一遍,最后说道:“所以我觉得,和海外合作拍摄电影,如果条件允许,应该尽量签署版权分享协议,而不是只要内地的放映权,毕竟这是细水长流的生意,可以长期为国家带来外汇收入。”

    “至于合拍电影属于国产片还是进口片,世界上很多国家都是依据国情,设定了一条底线,比如本国投资占总投资的比例,剧组中本国的工作人员比例等等,如果超过这条线,就算国产片,没达到这条线,就是进口片。”沈冲放下粉笔,说道:“我在香港,搜集了很多国家的有关这方面的政策,如果有需要,我可以邮寄过来,或者下次到北京的时候带过来。”

    “小沈有心了,我们确实急需这方面的资料,我就不客气了,麻烦你邮寄过来吧,我们现在百废待兴,要抓紧时间。”

    “好的,我回香港了,立刻就办。”

    这时,一个戴着黑框眼镜,年约40的微胖女子站了起来,她表情严肃的问道;“请问沈同志,合作制片,应该如何审查?是根据国外的规定,还是我们中国的规定。”

    这是大是大非的问题,沈冲自然不能含糊,说道:“来中国拍电影,在中国的领土上,自然是要遵守中国的规章制度。”

    “那要是合拍的影片中,出现了资产阶级腐化堕落的内容,造成极为恶劣的影响,该怎么处理?”那女子非常严厉的说道;“比如这部《空山灵雨》,里面出现的女人裸露镜头,是对劳动妇女的极大侮辱,而且会让观众产生下流低俗的联想,陈局长,我强烈建议禁止继续放映这部电影。”

    我去啊!

    《空山灵雨》里,只有徐枫换衣服的时候露了一下背部而已,哪侮辱劳动妇女了?哪里会有下流低俗的联想?

    “请问这位大姐是?”

    “我是北京市文化局电影审查组的。”

    一瞬间,沈冲觉得他对内地的电影审查制度太过乐观了——政策再宽松,也架不住审查人员的折腾啊……(注4)

    ————————

    注1:有兴趣的请百度报纸名字。

    注2:胡金铨和张艾嘉父子相称,以及《空山灵雨》的拍摄细节,都来自胡金铨夫人钟玲的日记。

    注3:参见《1982年中国电影年鉴》。

    注4:1985年,一部美国电影里有个镜头,是一男一女躺在被窝里,手脚都没露,北京市文化局的一个女同志打电话向电影局长投诉,说会产生不好的联想,要求剪掉,可见当时思想之保守。

第二卷 第二十九章盘点

    中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四次代表大会将在10月30日召开,包括文学、戏剧、音乐、电影等各个文艺行业,共计800多人参加。

    电影工作者代表会议将在文代会结束后,于11月4日召开。

    文代会规格很高,国家主要领导人都会出席,与会的全是德高望重的人物,沈冲没资格去参加,电影工作者会议倒是有个列席的资格。

    想靠几次演讲和几个报告,就能影响电影政策的制定,绝对是痴人说梦,所以沈冲计划在电影工作者会议结束之前,一直呆在北京,一边写“香港电影进口内地”的可行性报告书,一边和电影局的各路官员套交情,即使不能转动历史的车轮,留个善缘也是好的,反正日后少不了要多打交道。

    他四处活动,和人交流的重心,是电影的发行放映制度。

    在80年代,中影公司统购统销的垄断,硬生生的在制片厂和电影市场之间划了一条鸿沟,制片厂无法从火爆的市场上获利,赚不到钱,如此一来,制片厂一没动力,二没能力去拍摄高质量的好电影。

    没有好电影,观众的需求得不到满足,市场就会萎靡,而且随着内地经济的突飞猛进,电视机也渐渐走入千家万户,如此一来,内忧外患,电影市场在90年代初跌落谷底,也就不足为奇了。

    这就好比牛郎织女,一个兴致勃勃,一个饥渴难耐,却被银河阻隔,相互守望,相互流口水,却无计可施……

    能否打破中影公司的垄断,是内地电影市场能不能持续活跃的关键。

    电影的审查制度,具有非常浓厚的政治色彩,沈冲自认没本事去干涉,但电影的发行放映制度改革,他还是有几分把握的,因为这不是一个人在战斗,这是一群人在战斗——全国所有的制片厂都有想法,像北影厂的厂长汪洋,就曾上书要求放映制度改革。

    电影工作者代表大会期间,全国各大制片厂的主要负责人都会到北京,到时候交流运作一番,搞点花样出来,很有可能会有积极的效果。

    可惜,计划不如变化快。

    在电影局做了有关“合作制片”的报告后的第二天,沈冲就接到费利通发过来的电报。

    内容很简单,就几个字。

    苹果有意收购visicalc。

    这让沈冲大为惊讶。

    在历史上,visicalc发售之前,费斯特拉曾经主动去找苹果公司,开价100万美元,被华丽的拒绝了……

    而现在,苹果主动来收购?

    说实话,沈冲很心动。

    七,八,九三个月,visicalc卖了近13万份,每份99美元,扣去生产成本,发行宣传费用之后,毛利超过1000万美元,可谓完美的吸金怪兽。

    如果沈冲的主业是计算机行业,那无论如何,都不会放弃visicalc的,然而他的主业是电影,这让visicalc的价值大减,变成鸡肋了。

    visicalc确实很赚钱,可它只是一个由两个程序员做出来的电子表格软件,不是office套装,技术门槛不够高,虽然美国有完备的版权制度,不会出现盗版,但是没有专利,所以很快会出现山寨……

    办公软件是计算机行业最赚钱的领域之一,过不了多久,很多公司都会蜂拥而上,竞争之激烈,不亚于后世的智能手机市场。

    沈冲计算机虽然学的一塌糊涂,但至少懂得一个道理——软件和电影一样,都是不可能完美剽窃的,更不是动动嘴皮子就能做出来的东西。

    随着计算机软硬件的发展,过不了几年,办公软件系统的开发,将会变得非常复杂,开发人员会以“百”为单位,代码将会以“万行”作为单位,开发周期会以“年”为单位,到那时候,沈冲哪有时间和精力去经营和管理?

    在历史上,两三年后,visicalc就被lotus取代,而lotus没撑几年,又被office取代,因此如果不投入全力,苦心经营的话,visicalc很快就会衰败,并不具备长远的吸金能力。

    沈冲最看重visicalc的,是它的电子表格的专利,因为任何一个办公软件,都绕不过电子表格,只要拿到专利,日后只需要坐在家里,授权费就会滚滚而来,安逸又轻松。

    然而很可惜,虽然早早的就递交了申请材料,又找了最顶级的律师行,但在此之前,世界上从没有过软件专利,所以审核程序非常缓慢,visicalc上市后,其让办公效率产生飞跃的功能,以及随之而来的巨大市场,让专利的审批,变得越发受人瞩目,在沈冲来北京前,《时代》周刊有一期,就把visicalc的软盘作为做封面,里面各路计算机牛人都对沈冲申请专利的举动口诛笔伐。

    在这种情况下,沈冲觉得,visicalc的专利十有**是拿不到了,因为负责专利的律师在9月份曾打电话过来,隐晦的提醒,如果他能入籍美国,对专利的获得,非常有利。

    然而沈冲对入籍美国,毫无兴趣……

    如果拿不到专利,他原本计划在合适的时候,把visicalc整合进微软,换取一定的股份,反正微软日后是办公软件的霸主,比尔-盖茨的经营能力又极为强悍,跟在后面,不用劳心费力,每年就能拿巨额的分红。

    不过既然苹果公司有意,那卖给它也是个不错的选择。

    在六月份,苹果公司进行了一轮对外私募融资,包括施乐公司、罗斯柴尔德等资本公司以及一些个人投资者等共计16个投资人,以每股10。5美元的价格认购了苹果公司的股份,共融资727万美元。

    沈冲当时在内地,等他去美国时候,融资已经结束,什么都没捞到,只好雇了两个股票经纪人,从外围买一点残羹冷炙,聊以自慰。

    在1979年,苹果公司年销售额也就七八千万的样子,绝对拿不出足够的现金收购visicalc,肯定会拿股份置换,这倒是个不错的机会。

    沈冲不是果粉,他看中苹果的股票,是因为苹果明年将会上市,上市之前,现在的股份会重新拆分,一股变十股,而上市后,当天股价就飙升到29美元,也就是说,现在投资10。5美元,明年至少能收回290美元,回报率惊人。(注1)

    面对如此巨大的商机,犹豫了再三之后,沈冲还是决定回一趟香港。

    因为他很穷,很需要钱……

    在补上生产资金后,俄罗斯方块的销售一路飙升,到九月中旬,两个多月,卖了40万份,本来可以卖更多,可惜卡带公司产能跟不上,市场还处在饥渴状态。

    卡带每个售价49。99美元,出厂价在18美元左右,不过大规模的发行和营销,耗资也不少,粗略算了一下,毛利有800万的样子,随着产能的提高,俄罗斯方块的吸金能力还会进一步增强,并且作为一款风靡世界三十年而不衰的游戏,持久性也值得期待。

    但是这些钱不是工资,不能想花就花……

    和办公软件不同,电子游戏和电影行业关系紧密,沈冲是不会放弃这个领域的,动视公司一直在扩张,到处挖人,俄罗斯方块的生产和营销也需要大量的准备金,所以赚的虽多,却只是账面上的数字,动不了。

    而魔方的情况,就有点微妙了,一方面销量巨大,每个月有80多万,可在众多山寨和盗版的围攻之下,销售势头明显回落,增长乏力,之前几个月又是投放广告,又是举办比赛,增加了很多营销成本,所以利润已经大不如前了,沈冲每个月的分红,只有200多万,而且大部分都不能动,一是因为李开元在深圳的工厂建成投产后,在圣诞节前,将会需要大量的资金为新产品做营销,二来沈冲存钱,去干一件大事。

    他能自由使用的,只有visicalc的部分利润和每个月80万美元左右的魔方专利授权费。

    钱确实不少,但花出去的也多……

    随着visicalc和俄罗斯的方块的火爆,费斯特拉负责的发行连锁店也在快速扩张,到处开花,即使引进了两个战略投资伙伴,每个月还是要耗掉上百万的资金。

    黑泽明的《影武者》仿佛无底洞,五月份投资了200万美元,结果八月底,日本那边又传来需要再次融资的消息,于是沈冲又投了200万……(注2)

    滚石分家,沈冲注资了吴楚楚的新公司40万美元……

    东方魅力台湾分公司的组建,沈冲一口气拨给张爱嘉100万美元的预算……

    投资金士杰等人创办兰陵剧坊,沈冲大手一挥,花了50多万美元,在台北买了一家电影院,准备改建成剧场……

    旗下的三家杂志社,全是赔钱货,每个月要填进去二三十万美元……

    各种花费下来,沈冲能用的就非常有限了,所以九月底参合和记黄埔的生意的时候,还是拿所有魔方的专利作抵押,弄了一笔贷款,才凑到800万美元。

    而这800万,现在全进了黄金期货市场,如果能拿visicalc去换一部分现金和苹果的股份,是件非常不错的生意。

    沈冲在北京,感觉自己的影响力还是不够,分量不够,那些头头脑脑们,基本把他当做一个有前途的年轻专家,和他说话,虽然听的认真,但没放进心里……

    沈冲需要来个大动作,告诉他们,我不是轻飘飘的专家,我是土豪,是金闪闪,沉甸甸的土豪!

    ————————————————

    注1:见《苹果公司资本浮沉录》

    注2:《影武者》最终投资近1000万美元。

第二卷 第三十章清点

    10月14日,香港,汇丰银行总部大楼里。

    “知道沈弼爵士是怎么评价你的吗?”

    沈冲扬了扬眉毛,用英语说道:“神奇小子?”

    “他说你的眼光,可以看透地球。”费利通双手捏着一个金色的镜面魔方,停了一下之后,才继续说道:“可你的理财能力,还不如刚出生的婴儿!”

    沈冲和费利通相处很多次,关系比较熟悉,闻言哈哈一笑,问道:“为什么这么说?”

    费利通放下魔方,他用手敲着桌子上厚厚的几份文件,问道:“这些产业,有多大的价值,你清楚吗?”

    “不清楚。”沈冲摇头,说道:“我要是清楚,就不会委托你们去核算了,在香港,谁不知道汇丰宰人的刀子有多狠?”

    “艾伦,你真是个蠢蛋。”费利通叹息,用懊恼的语气说道:“就凭这几份文件,我可以为你筹集5000万美元的资金,如果在和记黄埔的交易之前,让我看它们就好了……”

    和记黄埔的交易,保密度极高,几乎是沈弼和李嘉诚单对单的交易,两人达成协议之后,才召开董事会宣布,各大董事都被蒙在鼓里,费利通自然更不知道其中的内幕了,所以他非常惋惜沈冲失去了一个吃大户的机会。

    “没关系,赚100万很难,赚1000万就简单了。”沈冲笑了笑,然后问道:“这么说,我的资产价值5000万美元了?”

    “5000万是我能拿到的最大融资额度。”费利通对他金融常识的匮乏很无奈,又叹了口气,说道:“根据当前的盈利水平和未来的市场前景,汇丰给你旗下的资产估值为2。53亿美元,恭喜你,艾伦,你现在是世界上最年轻的亿万富翁,也是赚钱最快的亿万富翁。”

    “啊?!”沈冲很吃惊,货真价实的吃惊,他做了一个夸张的后仰动作,靠在椅背上,说道:“这就过亿了?而且过两亿?”

    “沈弼爵士说你眼光好,可我认为,你是运气好。”费利通不知道是熬夜还是嫉妒,眼睛红红的,他用生硬的中文说了一句:“狗屎运。”

    沈冲哈哈大笑,然后又问道:“真的过两亿了?”

    “真的。”费利通拿起最上面的文件,递给他,说道:“再次祝贺你,艾伦,你现在是汇丰最顶级的贵宾客户,我们将为你提供‘家庭办公室’服务。”

    沈冲接过来,打开文件,仔细的起来,金融他不是很懂,但是上面的数字,看起来应该很爽……

    汇丰银行实力极为雄厚,从某种意义上讲,它才是香港的幕后政府,而且未来发展的很顺利,在二十一世纪,是世界第三大银行集团,资产达5万多亿美元,它在亚洲的影响力尤为巨大。

    李嘉诚、包玉刚等人财富暴涨的背后,都有汇丰银行的影子,这是一股非常强大的助力,而中国内地的银行,至少在20年内,对沈冲没有太大的帮助……

    所以在去北京前,沈冲在汇丰银行办理了私人银行业务,授权他们清点旗下的资产,发展至今,摊子大了,再也不能像以前拿着支票本到处瞎搞,需要有专业的理财金融机构帮忙打理。

    看过估值文件之后,沈冲有点怅然若失——估值太低了!

    visicalc只能运行在苹果ii上,而目前苹果ii的各种型号加起来,销量才刚刚越过50万大关,此时人们对软件驱动硬件的销售模式缺乏足够的认识,加上获取专利希望渺茫,市场上又出现了功能类似的产品,所以visicalc虽然吸金能力惊人,估值却只有4000多万。

    和visicalc类似,因为雅达利vcs此前一直销量平平,当前北美市场保有量只有300多万台,动视自己又不生产主机,所以俄罗斯方块的估值同样严重偏低,只有7000万。

    反倒是那个一直烧钱的软件销售连锁店,因为商业模式成熟,销售额快速飙升,盈利前景可期,所以估值颇高,沈冲只占六成股份,估值就超过了5000万。

    魔方虽然销量巨大,但市场竞争激烈,业务增长缓慢,利润下跌,所以沈冲那一半股份,估值只有5500多万。

    如此种种,再加上魔方的专利估值,共计2。53亿美元。

    苹果ii很快销量会突破100万台……

    雅达利vcs一个圣诞节就能卖出去100万台,最终市场保有量是2600万台……

    只凭着两个数据,2。53亿至少要翻一番!

    然而无所谓了,沈冲此时有种完全崩坏的感觉——才十个月,就有两亿多美元的身家,这世界还有什么玩头啊?

    沈冲一直觉得自己很穷,想不到已经富得流油了……

    “艾伦……艾伦?”

    “啊?”沈冲回过神来,用手指在文件夹封皮上划来划去,半响之后,问道:“费先生,如果黄金价格涨到800美元一盎司,我那800万,能赚多少?”

    “那是不可能的。”费利通直摇头,说道:“美国不会允许黄金涨到800美元那么高的位置。”

    “万一呢?”

    费利通拿起笔,在纸上算了一下,说道:“以当前的金价为基准,100倍的杠杆,黄金价格如果涨到800美元,你的800万,将会变成2。54亿美元。”

    沈冲哦了一声,原来不是富得流油,是富可敌国了……

    “艾伦,作为投资顾问,我必须得警告你。”费利通正色说道;“黄金期货现在泡沫很大,你又选择了这么高的杠杆,这很危险。”

    “不要紧,不要紧。”沈冲挥了挥手,轻飘飘的说道:“即使亏光了,几个月就能赚回来。”

    费利通张口语言,最终还是什么也没说,只是摇头。

    “对了,你刚才说什么家庭办公室,那是什么?”

    “是汇丰银行提供的最顶级私人银行服务。”费利通精神一振,又拿起一个文件夹,递了过来,介绍道:“我们将会打造一个由顶尖精英组成的团队,为你提供最专业的服务。”

    沈冲接过文件夹,打开了细看。

    “家庭办公室”(family-office)是私人银行服务的顶级形式,门槛很高,财产总额要5000万美元以上才可申请,由投资顾问、法律顾问、会计师等专业人士组成的团队,提供投资、理财、避税、收藏、遗嘱等等服务,号称可以在任何时候,任何地点,提供任何服务。

    这项服务收费不菲,年费以百万美元计算,然而沈冲在了解详情之后,没怎么犹豫,就在合同上签了字。

    以汇丰银行遍及全球的服务网络和深厚的影响力,日后他想花钱,想投资,想挖人,只要一个电话即可,用不着揣着钱包到处跑,也用不着费尽心思去钻营拉关系,可以省下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捣鼓电影方面的东西。

    签好所有文件,闲杂人等消失之后,沈冲拿起咖啡杯,说道:“费先生,既然我选择了这项服务,那么这次和苹果公司的谈判,该由谁负责?”

    “艾伦,你是我们的顶级客户,即使不选择家庭办公室服务,我们也会尽心尽力的。”沈冲选择了服务,费利通应该好处不少,他兴奋的满脸红光,非常殷勤的说道:“这次谈判,将由汇丰银行国际业务部的总经理浦伟士先生亲自负责,在收到你的回复电报后,他已于昨天飞往波士顿。”

    “那就好。”沈冲很满意,虽说得知身家数亿之后,苹果公司的股份,对他已经没那么重要了,但蚊子腿也是肉啊,何况那是个大象一样的蚊子腿……

    而且苹果公司在硅谷的号召力非同一般,硬件研发能力超强,这是个插手计算机硬件的好契机——想要玩电脑特效,硬件不行,一切都是空谈。

    沈冲在汇丰银行总部大楼里呆了一整天,才搞定所有的文件和合同,当晚,他找了个西餐厅,请了费利通共进晚餐。

    “费,关于写书的事情,你考虑的怎么样了?”

    “我的家乡,有句谚语,叫做事实如此,何必虚言。”费利通优雅的切着牛排,说道:“沈先生的例子就在眼前,我还有什么可以犹豫的。”

    沈冲闻言,连忙放下刀叉,探身和他握手,笑着说道:“费,我等这一天,等很久了,祝合作愉快。”

    他当初在《明报周刊》上提到的“知识经济”概念,费利通非常有兴趣,屡次约他探讨,沈冲是个半吊子,哪能说的清楚,只能凭借着东鳞西爪的记忆瞎扯,而每次探讨之后,过不了多久,费利通就能把他的只言片语发展成为相对严谨的理论,然后继续找他探讨……

    如此几番之后,沈冲发现这是个刷声望的好机会——他永远也写不出来专业的著作或者论文,不过如果费利通写的话,他打个下手,至少可以混个合著的签名。

    现在钱有了,缺名气啊……

    所以他屡次蛊惑费利通动笔,但他一直以理论还不够完备,实例不够丰富拒绝,让沈冲干着急,现在终于得偿所愿了。

第二卷 第三十一章CAA

    到了美国,沈冲才知道自己有多出名。

    “来自东方的威尼斯商人!”

    “知识自由传播的畔脚石!”

    “算法和软件思维居然可以申请专利,中国人的脑子烧坏了吗?”

    ……

    1979年,美国的软件业还处在蛮荒状态,免费分享、自由传播的思潮占据统治地位,私底下连版权都不太重视,比尔-盖茨曾特意发表了一篇公开信,谴责basic的盗版问题,结果惹了一头包……

    因此沈冲申请软件专利的举动,引起的反弹可想而知。

    八月初,布里克林在波士顿一家计算机爱好者俱乐部参加活动的时候,说漏了底,被《计算机世界》的记者捅出visicalc正在申请专利的消息之后,美国各大计算机媒体一片哗然,各种刊物,各色人等纷纷发文章或者写公开信,对沈冲的行为口诛笔伐。

    随着报道越来越多,visicalc令人惊叹的办公效率和巨大的市场前景也逐一曝光,虽然如此,算是免费打广告,提振了不少销量,但也让更多的美国人意识到了它的价值,于是形势愈演愈烈,非计算机行业的媒体也开始报道了。

    到了九月份,连著名的新闻杂志《时代》都来凑热闹,做了个专题,采访六名计算机行业的领军人物,在采访中,这些人众口一词,统统表态认为软件属于自然科学,就和数学原理一样,是人类共有的知识财富,应该自由传播,完全不具备申请专利的基本因素……

    “真是有心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

    沈冲坐在奥维茨办公室舒适的沙发上,一边翻看着《时代》周刊上的文章,一边苦笑。

    为了申请visicalc的专利,律师费、专家证人费、公关游说费等等加起来,烧了一百多万美元,结果啥也没捞到,只捞到了一个人人喊打的坏名声。

    几个月前,沈冲费尽心思想出名,却出不了名,而现在想要低调的时候,名气却不请自到,从眼前的七八本刊物来看,最近一个多月,人在香港的他,在美国的风头,甚至盖过了硅谷第一青年偶像乔帮主……

    “艾伦,不用担心。”奥维茨坐在宽大的办公椅上,拿着酒杯,安慰道:“美国的司法很独立,舆论并不会影响判决结果。”

    沈冲闻言,呵呵一笑。

    《时代》周刊影响力巨大,采访的这六个专家,又全是计算机行业的泰山北斗,其中有两个已经获得了图灵奖,而另外四个,在未来同样会获得图灵奖,沈冲花钱请的那几个专家证人,不管是专业能力,还是行业影响力,在他们面前,完全不够看。

    再加上沈冲外国人的身份,专利基本可以判死刑了……

    不过这样也好,卖给苹果,大赚一笔,一了百了。

    至于苹果为什么要来收购visicalc,沈冲从这些刊物里,也看出来了几分端倪。

    一是苹果公司在六月份推出了新款的苹果ii,结果销售人员发现,和visicalc一起搭售的商店,销量比单独出售苹果的商店高出一倍。

    二是在一堆人人喊打的节奏中,乔帮主是唯一一个表态软件应该有专利保护的人……不愧是后来的专利大战之王。

    三是布里克林在9月初宣布,开始为其他其他计算机公司出品的个人电脑研发配套的visicalc。

    如此种种,以苹果公司的特质,想要收购visicalc吃独食,也就不足为奇了。

    “迈克尔,你说有很多媒体要采访我。”收拾心情,沈冲把手上的杂志扬了扬,说道:“难道是《时代》周刊吗?”

    “和《时代》差不多。”奥维茨喝了一口酒,面带笑容的报出了一连串的名字:“《财富》,《福布斯》,《华尔街日报》,nbc,cbs和abc三大电视网,他们都想采访,艾伦,你现在是美国最炙手可热的公众人物。”

    沈冲哈哈一笑,把杂志丢在沙发上,说道:“我可从没想过成为万众瞩目的焦点人物,这么多媒体要采访,你有什么建议?”

    “艾伦,你不是明星,不需要靠大量曝光来吸引观众。”奥维茨字斟句酌的说道:“你需要保持一定的神秘感,所以我建议选择一家权威纸媒体,再挑选一个合适的电视节目,其余的,全部推掉。”

    沈冲闻言,摸了摸下巴,有点纠结。

    这几家媒体,不管是纸媒,还是电视,无一不是影响力巨大的传播工具,如果接受了专访,他的一言一行,都会被千百倍的放大,很有可能会改变某些人的未来,从而改变世界的未来。

    未来变了,先知先觉的优势就没了。

    不过转念一想,沈冲又哑然失笑。

    即使拉里-佩奇看了他的专访之后,不去学软件而是跑去学物理什么的,搜索引擎照样会存在……

    即使扎克伯格的老爸或者老妈为了看他的专访而没有去约会,从而世界上少了个天才,但社交网络一定会出现……

    比如现在,visicalc闹得满城风雨,各路大神纷纷跳出来反对,软件专利貌似要胎死腹中,要是没有了软件专利,计算机行业的未来,一定会完全不同。

    然而沈冲却完全不担心,因为一个多月来,at&t沉默不语,ibm一言不发,比尔-盖茨连续打了三个电话给沈冲,以示支持……

    自由分享的精神再好,也抵不过金钱的魅力。

    一百个大神,也抵不过一家跨国公司。

    软件专利,一定会出现的,只不过美国政府不想让沈冲这个外人吃第一口肥肉罢了。

    只要抓住世界发展的主要脉络和行业本质,未来如何,还是照样有据可循的。

    如果因此而缚手缚脚,就得不偿失了。

    再说了,穿越者不就是为了改变世界而存在的么……

    反复权衡了一下之后,沈冲站起来,对奥维茨说道:“我借用一下电话。”

    “请便。”

    沈冲打电话的对象,是全权负责和苹果公司谈判的浦伟士,既然决定接受专访刷名气,不如最大化的利用,他需要咨询一下,专访时候,说些什么内容,才能为谈判增加砝码。

    咨询过后,沈冲放下电话,见奥维茨一脸期待的看着他,不由的一笑,心知他想要什么……

    和苹果公司的谈判,有汇丰银行的国际部总经理亲自负责,沈冲并不需要出场,他只要对最终结果拍板即可,所以来不来美国,都无所谓。

    不过他还是来了美国,目的是为了大采购——之前一直以为没钱,所以不敢有大动作,现在汇丰银行给他开出一亿美元的信用额度,此时不花,更待何时?

    沈冲来caa经纪人公司,是为了下一部电影做准备,但是一见面,他还没开口,奥维茨就很热情的给他看了一堆杂志,然后又说有很多媒体想采访他,目的不言而喻,自然是想借他的东风,让caa出一次风头。

    caa对沈冲的未来计划颇为关键,帮一把也未尝不可,如此想着,他也就不吊奥维茨的胃口,很干脆的说道:“迈克尔,我对和媒体打交道没什么经验,你能帮我吗?”

    “没有问题。”奥维茨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caa此时还是家小公司,能和如《财富》这样的权威传媒打交道,是求之不得的大好事,他连声承诺:“艾伦,请放心,我们caa一定会全力以赴,做好专访工作。”

    “那多谢了。”沈冲轻描淡写的说道:“如果这次专访顺利,以后我在美国,所有和媒体有关的业务,都交给caa打理。”

    “艾伦,你是要和我们签长期合约吗?”奥维茨的声音都颤抖了——沈冲虽然不是好莱坞的明星,但一个风口浪尖上的千万富翁,比十个电影明星都要有用,尤其这还是个年轻而又慷慨的大富翁。

    除了visicalc,沈冲旗下的其他产业,都没有被曝光,要是奥维茨知道他身家过亿,估计这会都激动的要跳楼了……

    沈冲拿起放在桌子上的咖啡,说道:“迈克尔,我们是朋友,交给你负责,我很放心的。”

    奥维茨手舞足蹈的跳了几步舞,兴奋的大笑,然后他一拍脑门,说道:“我这就开始安排……”

    “不用急。”沈冲制止了他拨打电话的动作,说道:“我这次来,是有件事情想请你帮忙。”

    奥维茨放下电话,拿起纸笔,正襟危坐,一脸严肃,说道:“艾伦,什么事?”

    “我一直对电影非常感兴趣。”沈冲从随身公文包里,拿出一份文件,递给他,说道:“我想在香港拍一部电影,但那里的电影工业基础太差,所以想从好莱坞雇佣一些人。”

    奥维茨打开文件,一边看,一边低声念道:“爆破,道具,灯光,摄影……”

    匆匆浏览了一下之后,他抬起头,惊讶的说道:“艾伦,你这是要一个完整的电影剧组?”

    “也不全是。”沈冲笑着说道:“编剧和导演,我就不需要。”

    奥维茨拿着文件,又重新翻了一遍,半响之后,说道:“根据这份文件的要求,我估计至少需要60个人,艾伦,你确定吗?让这么多人去香港,会花费很多钱的。”

    沈冲哈哈一笑,指了指沙发上乱七八糟的杂志,说道:“你知道的,我最近赚了一点点钱。”

    奥维茨也笑了,他心情非常好。

    这个艾伦,就是个天使!

    好莱坞最近几年很不景气,几大电影公司纷纷裁员,有了这份委托,几乎不用多费口舌,就能签下那些以前对caa不屑一顾的高水平电影工作者,如此一来,公司成为好莱坞第一大经纪人公司,指日可待……

    奥维茨正在激动,却听见沈冲说道:“迈尔克,说实话,你们caa的办公环境,有点不符合公司的形象,不如我投资一笔钱,给你们换个新的办公楼吧?”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9757/ 第一时间欣赏一个电影帝国的诞生最新章节! 作者:愚乐所写的《一个电影帝国的诞生》为转载作品,一个电影帝国的诞生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一个电影帝国的诞生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一个电影帝国的诞生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一个电影帝国的诞生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一个电影帝国的诞生介绍:
1979年,默多克还在四处买报纸和做博彩。一个电影帝国的诞生已经完结,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一个电影帝国的诞生,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一个电影帝国的诞生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