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言情小说汉血TXT下载汉血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汉血全文阅读

作者:荣誉与忠诚     汉血txt下载     汉血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三十章:杀向青州(上)

    第三更。同志们,乡亲们,别忘了收藏和票票呐……

    PS:修改BUG,造成不便请见谅。

    从西方飘来的乌云笼罩了天空,风依然是“呼呼”狂舞着,没有任何征兆的,豆子般大小的雨滴倾盆而下,厮杀中的人群在大雨刚下时似乎都被冰凉的雨水给愣了一下?他们刚刚不管是为了杀人还是不被杀都太投入了,充满野xìng的杀戮让雨水一淋有不少人浑身打了一个冷战,随后又发出有如野兽般的吼叫扑向对手。

    偶尔云层之中会突然发出一道闪电,粗大的光源体像是一条正在云中翻腾的巨龙,发出了响亮的雷吼,交织着兵器的互劈“叮当”响,互碰的兵器磨第三十章:杀向青州(上)擦出了微细的火花。兵器扯开人的皮肤表层,“嘶啦”的入肉声响伴随着临死前的惨叫没有被雨水“哗啦”的响声掩盖,因为这种类似的声音实在是太多了。

    刘彦早就加入冲杀的行列,那把锋利的战刀挥砍过后必然会有一具羯军的尸体倒下。他的招式从不华丽,简单的劈和砍能够节省体力又不会因为不必要的肢体动作导致受伤,杀人就是在劈和砍之间。

    数万人的搏杀让整个战场充满了喊叫声,倾盆大雨中看去有些模糊的视野之内,上演着一幕幕毙命倒下的画面。大量的雨水让土地充满了水份,汇集而成的水流满是殷红的颜sè。太多人死去,躺在地上的尸体不断涩出血迹,从高空俯视下去,整个视野里到处都是红sè,那些厮杀的人涌动着就像是血海里的海浪。

    士兵们踏着因为水份充足变得泥泞的土地,因为脚滑绊倒的人不在少数,有些人爬起来后浑身粘的不是灰黑sè的泥土,而是红sè的泥浆。更多人摔倒后永远没再爬起来,敌人趁着他们倒地的同时劈或刺出第三十章:杀向青州(上)了兵器。

    厮杀会使人的反应神经变得迟钝,往往杀几个人之后,士兵就会脑袋一片空白,他们只会下意识地杀掉不是同伙的人。

    刘彦差点被战友刺来的木枪刺出一个窟窿,他用刀隔开木枪还没来得及说什么,那个中年人“哇啊”吼叫就扑上来,像极是野兽那般张嘴就想咬向进动脉,直至他将中年人撞开,摔得七晕八素的中年人一阵发愣后才回过神来。

    “呃,司马……?”

    满是血迹的一张脸呈现淳朴的表情看去是那么的怪异,中年人想表达什么之时,他的胸膛突然穿出一个尖刃,死之前还用非常抱歉的眼神看着刘彦,直至生机绝断眼瞳失去神采。

    每一次作战,如果没有统一的军服,那么可能发生一件很正常但是十分残酷的事情,同一阵营的士兵杀掉的友军比杀掉的敌人多。

    战场复杂多变,一旦双方交战起来,那么到处都是厮杀的人群,敌我混在一起挥舞兵器卖力搏杀。这个时候,想要传达指令基本是天方夜谭,所以决死一战往往没有分出胜负根本不会停止。这也就造成一种习以为常的现象,一场战争打到最后只有寥寥数人站在尸山血海中茫然探顾。

    一阵浩大的欢呼声从前方传来,刘彦依稀听见有人在喊“石世死了”“冉大帅威武”,他放眼瞧去,层层涌动厮杀的人群后方,绣着“赵(羯)——太子世”的大纛不见了踪影。

    此时此刻,刘彦突然有一种怪怪的感觉,既迷惑又难以置信。他原以为这会是一场旷rì持久的大战,没想到仅是第三天,冉闵率领悍民军出城作战,打了一上午的阵战(列阵而战),下午主动攻击时,羯军竟是犹如泥沙筑成的大坝那般,说倒就倒了……

    上马为兵下马为民一直是胡人的习俗,羯军是一支临时征召起来的部队,有建制的部队只是占了很少的一部份,其中大部份是得知石世要征讨冉闵自发xìng组织起来随军的牧人。他们之所以跟随理由非常简单,既能杀死汉人又能抢夺财物,这也是古代战争民间的习惯。

    乞活军和羯军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人数非常多,除了少部份有建制的部队,其余都是临时凑起来的,或许连最基本的军官都没有配置。如果硬要说有什么差别的话,那就是羯军是胡人自发xìng组织,乞活军则是强拉壮丁。

    数量庞大的军队看上去很吓人,可是后勤的压力也增大,军队主帅一般不会去照顾非嫡系的部队,这也就给军纪败坏埋下种子,一路作战一路烧杀抢掠是家常便饭。

    人数多对于主帅来说或许只有一个好处,可以让非嫡系的军队充当替死鬼,消耗敌军的体力。但是也有致命的一点,一旦情势不对,凑起来的乌合之众绝对会先溃散,影响到有建制体系的jīng锐,人数越多败得肯定越惨。一战斩首几万几十万首级,砍杀的就是临时凑起来的乌合之众。

    刘彦现在只有统领乌合之众的资格,他在听到“石世死了”的消息时不是脑袋充血地驱赶部下拼杀,而是尽可能的收拢部队。

    “西边和东北方向都传来了震天的欢呼声!”刘彦扫视显得非常狼狈的拓跋秀和简一眼:“收拢足够多的部队,我们准备脱离战场!”

    两人立刻露出喜sè,这是他们事先就商量好的事情,尽可能的吞并青壮,一旦获胜就离开乞活军,前往武装势力相对比较少的青州发展自己的势力。

    “郎君放心!”拓跋秀满脸红光:“有我在,拓跋鲜卑必成为郎君的助力!”

    简拍着胸脯:“先生,等待有了地盘我也会尽力收拢宇文鲜卑的残部。”

    当其余的司马听刘彦要脱离乞活军自立时,大多数人非但没有敌意反而十分兴奋,少部份则是表达投入冉闵麾下的意思,不过不等刘彦说话拓跋秀就是一通解释。

    拓跋秀的大意是:“冉闵是羯族的义子,他挟持石斌造反已经犯了上位者的大忌,不但羯族容不下冉闵,其余如氐人和羌人也绝对会成为冉闵的死敌。汉人的宗族因为冉闵曾经改姓氏和身为羯族义子的事实,不可能接纳冉闵,更别说为冉闵卖命。从种种事迹中判断,乞活军的李农似乎也十分忌惮冉闵,两支军队貌合神离,决裂是早晚的事情。还有东晋的因素在内,有太多不利于冉闵的事情了,冉闵想要占据中原绝无可能,因为冉闵树敌太多,四面皆敌的情况下,最好的下场是占据一方。”

    最坏?那当然是败亡,而拓跋秀说的也都是事实,容不得刘彦等人反驳,而刘彦也有自己的打算。依附冉闵或者李农都可以,哪怕是必要时派兵听从号令,但是需要拥有自主权。毕竟,他的想法是不可能被冉闵或者李农所接受的,想要发展超越这个时代的所有事情只能自立。

    这个似乎很有大局观的拓跋公主还有一点没说,现在可不是大汉天朝的时代,不分对象的喊杀胡绝对是不可以的,只能学chūn秋战国时期赢秦的“合纵连横”方法,远交近攻是其次,拉一方打一方才是最好的策略,等待拥有无视一切的实力,再将真实的想法付之行动。

    尽管刘彦没搞清楚拓跋秀到底想干什么,可是他能分得清好坏,甚至比拓跋秀懂得战略部署,在这种事实的前提下,他收拢战场上的汉人,目标十分明确地直接杀向东面的青州……!!!

第三十章:私心作祟

    刘彦对冉闵不可能会有直观的了解,只是从一些只言片语中有大概的印象。

    在很多史书中,冉闵被记载成为一个残暴好杀的魔鬼,只差写上一餐要嚼几个小孩子的心脏,吃多少名美女的嫩肉。

    两汉之后无史书,有也是胜利者强(河蟹)jiān之下产生的“有依据”的“架空历史”小说。差别是什么呢?是小说有详细和饱满的故事情节,而胜利者扭曲事实产生的“架空历史”显得很枯燥。

    胜利者习惯将所有脏水波到战败者身上,别人(包括敌人和臣子)做过的丰功伟绩、足智多谋,反正怎么才能将自己美化的完美无缺就全给记载在自己身上。

    所以,历第三十章:私心作祟史是一名柔弱的美娇娘,只要获得最终的胜利,想要怎么摆弄就怎么摆动。

    发展到满清入关时,史书又出现了一个新的作用,它除了记载发生过的大事之外,特别为满酋增加了一个版面,特地记载满酋的xìng(河蟹)生活。不过,依然存在篡改,除了完美无缺还要记载“神勇”,一夜三次郎是绝对不会允许的,起码要一夜七次!

    刘彦依然不了解冉闵,觉得威武非凡和气势逼人之外似乎也不是长的很凶恶,额头上更没有刻着“我很好杀”几个字。

    一张络腮胡的国字脸,粗浓的剑眉下一双眼炯炯有神的眼眸,身穿配有柳絮、英镜(玉片)等饰物的甲胄,身高约八尺(190)的伟岸身躯,这就是冉闵。

    他只是不懂得眼前这位为什么死后会引得“天崩地裂”“天为哭之数月(下雨)”“蝗灾不断”等等奇迹,逼得霸占了中原的慕容鲜卑不得不追封为武鋽天王。或许以上是巧合,不然就该是在写一部玄幻或者仙侠小说了。

    “走!”唠唠叨叨的骑士是名小校,他有些第三十章:私心作祟霸道地喝:“后将军(张昕乐)要见你,快随我来。”

    张昕乐是谁刘彦不知道,不过到了人家的地盘就是“人为刀俎我为鱼肉”。

    自然有人会引领其余的人安顿,他跳下战马跟在小校后面,走向登墙的马道上了城墙。

    “咦!?”一名穿戴皮甲的将领看到刘彦时发出了疑惑,他做出思索的表情,“你是……你是?”突然想到什么似得:“对!就是你,那夜单骑冲锋,斩杀羯军五百主的骁果!”

    这么一句话让几名将领把目光集中在刘彦身上,这么多大人物的注视对别人来说或许会产生很大的压迫感,毕竟身份地位摆在那里。可是,刘彦依然稳步迈动,接近三米时小校停步他也跟着停下来。

    “猛士!那夜我特地派人寻你,未果。没曾想在这看见你!”刘风一脸的欣喜,丝毫不像做作。他快步向前,“若是知道在外厮杀的是你,昨夜我定领兵相助。”

    刘彦满脸疑惑又不好相问,按照这个时代的礼仪不卑不亢地拱手作揖:“见过各位将军。”又对着说话的刘风,“见过将军!”,就他所知,越是有身份地位的人越是讲究面子,见面的礼要做得十足,完全不想因为失礼引来不必要的麻烦。

    刘风好豪爽地领着刘彦走到张昕乐旁边,大着嗓门:“后将军,此人便是我常提起的骁果之士。”

    张昕乐含笑捂着山羊胡:“壮士骁勇,讫活军有了壮士,那更是如虎添翼啊!”

    这一刻,刘彦被根本不认识的两个人,这么的一人一句说得满头雾水,等到那句“讫活军有了壮士”,他才反应过来,正要推脱却又被拉着走……

    张昕乐亲热地将刘彦拉到冉闵旁边,爽朗笑说,其实跟吼差不多:“永曾,我们讫活军又多了一员猛将!你瞧……”他指着身高两米左右的,一看就显得很凶悍的刘彦,“看呐,虎腰熊背,配上甲胄必然英武!”

    冉闵脸上闪过一丝不悦,虽说他与讫活军是一伙的,可是双方也存在竞争。张昕乐刻意做得这么明显还不是为了“先下手为强”,只要率先将刘彦定位为“讫活军的一员”,那他哪怕真的有招揽的意思也不能说出口了。

    其实何止是冉闵不悦?刘彦也被这么一套搞得很不爽,他对讫活军向来没有好感,“我……”刚吐出一个字,天地间传来了连绵不断的“呜呜呜……”号角声。

    几人转头看去,五千胡骑直接从水深较浅的河床涉水渡河,场面看起来有些混乱。

    “刘校尉!”张昕乐还是那副笑呵呵的表情:“既是由你引荐,这位壮士便归你麾下。且先安顿,以待杀敌!”

    战端将起,刘彦将所有话吞进肚子里,就这么在刘风的引领下从马道下了城墙。

    “我还不知道你叫什么名字?”

    “刘彦。”

    “哈!五百年前是一家啊!有表字吗?”

    “……兴华。”

    “好!振兴华夏?好一个兴华!”

    不可否认,刘风表现得极为热情和豪爽,就连一个临时应付的表字也能被解释一通,让刘彦根本没有拒绝的理由。其实,他现在拒绝加入讫活军也不合时宜,若是真的强硬拒绝,估计怎么死都不知道。只是,他心里真的很不舒服……

    刘风将刘彦领着到了城南的一座军营前:“我知道贤弟骁勇,又知兵法。如今大战在即,只好委屈贤弟暂时在我麾下当一名司马(千人之长)。待战后,亲自引荐贤弟于主公(李农)。如何?”

    天晓得刘风怎么会知道刘彦懂得兵法?不过刘风都这么说了,表情还特别诚恳,刘彦有拒绝的资格吗?

    就这般,从见面到当了司马,整个过程还没一刻钟,刘彦有一种被“代表”了的感觉。所谓“越俎代庖”是不是就是这么演示的呢?

    刘风见刘彦只是点头没有说话只以为感到满意,他很够意思的补充:“我会亲自替你挑选士兵。尽管放心,他们绝对不会比你麾下猛士差。”他说的是昨晚拼杀的武装农夫。

    此时此刻,刘彦纠结无比,他实在没搞明白,自己怎么就莫名其妙的成了讫活军的司马了呢?而且是一个注定只能领着一群缺乏武器、不会摆阵、谈不上有作战技巧、不能称呼为士兵只能叫农夫的司马……!!!

第三十章:杀向青州(上)

    第三更。同志们,乡亲们,别忘了收藏和票票呐……

    正文:

    从西方飘来的乌云笼罩了天空,风依然是“呼呼”狂舞着,没有任何征兆的,豆子般大小的雨滴倾盆而下,厮杀中的人群在大雨刚下时似乎都被冰凉的雨水给愣了一下?他们刚刚不管是为了杀人还是不被杀都太投入了,充满野xìng的杀戮让雨水一淋有不少人浑身打了一个冷战,随后又发出有如野兽般的吼叫扑向对手。

    偶尔云层之中会突然发出一道闪电,粗大的光源体像是一条正在云中翻腾的巨龙,发出了响亮的雷吼,交织着兵器的互劈“叮当”响,互碰的兵器磨擦出了微细的火花。兵器扯开人第三十章:杀向青州(上)的皮肤表层,“嘶啦”的入肉声响伴随着临死前的惨叫没有被雨水“哗啦”的响声掩盖,因为这种类似的声音实在是太多了。

    刘彦早就加入冲杀的行列,那把锋利的战刀挥砍过后必然会有一具羯军的尸体倒下。他的招式从不华丽,简单的劈和砍能够节省体力又不会因为不必要的肢体动作导致受伤,杀人就是在劈和砍之间。

    数万人的搏杀让整个充满了喊叫声,倾盆大雨中看去有些模糊的视野之内,上演着一幕幕毙命倒下的画面。大量的雨水让土地充满了水份,汇集而成的水流满是殷红的颜sè。太多人失去,躺在地上的尸体不断涩出血迹,从高空俯视下去,整个视野里到处都是红sè,那些厮杀的人涌动着就像是血海里的海浪。

    士兵们踏着因为水份充足变得泥泞的土地,因为狡猾绊倒的人不在少数,有些人爬起来后浑身粘的不是灰黑sè的泥土,而是红sè的血迹。更多人摔倒后永远没再爬起来,敌人趁着他们倒地的同时劈或刺出了兵器。

    厮杀会使人的反应神经第三十章:杀向青州(上)变得迟钝,往往杀几个人之后,士兵机会脑袋一片空白,他们只会下意识地杀掉不是同伙的人。

    刘彦差点被战友刺来的木枪刺出一个窟窿,他用刀隔开木枪还没来得及说什么,那个中年人“哇啊”吼叫就扑上来,像极是野兽那般张嘴就想咬向进动脉,直至他将中年人撞开,摔得七晕八素的中年人一阵发愣后才回过神来。

    “呃,司马……?”

    满是血迹的一张脸呈现淳朴的表情看去是那么的怪异,中年人想表达什么之时,他的胸膛突然穿出一个尖刃,死之前还用非常抱歉的眼神看着刘彦,直至生机绝断眼瞳失去神采。

    每一次作战,如果没有统一的军服,那么可能发生一件很正常但是十分残酷的事情,同一阵营的士兵杀掉的友军比杀掉的敌人多。

    战场复杂多变,一旦双方交战起来,那么到处都是厮杀的人群,敌我混在一起挥舞兵器卖力搏杀。这个时候,想要传达指令基本是天方夜谭,所以决死一战往往没有分出胜负根本不会停止。这也就造成一种习以为常的现象,一场战争打到最后只有寥寥数人站在尸山血海中茫然探顾。

    一阵浩大的欢呼声从前方传来,刘彦依稀听见有人在喊“石世死了”“冉大帅威武”,他放眼瞧去,层层涌动厮杀的人群后方,绣着“赵(羯)——太子世”的大纛不见了踪影。

    此时此刻,刘彦突然有一种怪怪的感觉,既迷惑又难以置信。他原以为这会是一场旷rì持久的大战,没想到仅是第三天,冉闵率领悍民军出城作战,打了一上午的阵战(列阵而战),下午主动攻击时,羯军竟是犹如泥沙筑成的大坝那般,说倒就倒了……

    上马为兵下马为民一直是胡人的习俗,羯军是一支临时征召起来的部队,有建制的部队只是占了很少的一部份,其中大部份是得知石世要征讨冉闵自发xìng组织起来随军人。他们之所以跟随理由非常简单,既能杀死汉人又能抢夺财物,这也是古代战争民间的习惯。

    乞活军和羯军有一个共xìng,那就是人数非常多,除了少部份有建制的部队,其余都是临时凑起来的,或许连最基本的军官都没有配置。如果硬要说有什么差别的话,那就是羯军是胡人自发xìng组织,乞活军则是强拉壮丁。

    数量庞大的军队看上去很吓人,可是后勤的压力也增大,军队主帅一般不会去照顾非嫡系的部队,这也就给军击败坏埋下种子,一路作战一路烧杀抢掠是家常便饭。

    人数多对于主帅来说或许只有一个好处,可以让非嫡系的军队充当替死鬼,消耗敌军的体力。但是也有致命的一点,一旦情势不对,凑起来的乌合之众绝对会先溃散,影响到有建制体系的jīng锐,人数越多败得肯定越惨。一战斩首几万几十万首级,砍杀的就是临时凑起来的乌合之众。

    刘彦现在只有统领乌合之众的资格,他在听到“石世死了”的消息时不是脑袋充血地驱赶部下拼杀,而是尽可能的收拢部队。

    “西边和东北方向都传来了震天的欢呼声!”刘彦扫视显得非常狼狈的拓跋秀和简一眼:“收拢足够多的部队,我们准备脱离战场!”

    两人立刻露出喜sè,这是他们事先就商量好的事情,尽可能的吞并青壮,一旦获胜就离开乞活军,前往武装势力相对比较少的青州发展自己的势力。

    “郎君放心!”拓跋秀满脸红光:“有我在,拓跋鲜卑必成为郎君的助力!”

    简拍着胸脯:“先生,等待有了地盘我也会尽力收拢宇文鲜卑的残部。”

    当其余的司马听刘彦要脱离乞活军自立时,大多数人非但没有敌意反而十分兴奋,少部份则是表达投入冉闵麾下的意思,不过不等刘彦说话拓跋秀就是一通解释。

    拓跋秀的大意是:“冉闵是羯族的义子,他挟持石斌造反已经犯了上位者的大忌,不但羯族容不下冉闵,其余如氐人和羌人也绝对会成为冉闵的死敌。汉人的宗族因为冉闵曾经改姓氏和身为羯族义子的事实,不可能接纳冉闵,更别说为冉闵卖命。从种种事迹中判断,乞活军的李农似乎也十分忌惮冉闵,两支军队貌合神离,决裂是早晚的事情。还有东晋的因素在内,有太多不利于冉闵的事情了,冉闵想要占据中原绝无可能,因为冉闵树敌太多,四面皆敌的情况下,最好的下场是占据一方。”

    最坏?那当然是败亡,而拓跋秀说的也都是事实,容不得刘彦等人反驳,而刘彦也有自己的打算。依附冉闵或者李农都可以,哪怕是必要时派兵听从号令,但是需要拥有自主权。毕竟,他的想法是不可能被冉闵或者李农所接受的,想要发展超越这个时代的所有事情只能自立。

    这个似乎很有大局观的拓跋公主还有一点没说,现在可不是大汉天朝的时代,不分对象的喊杀胡绝对是不可以的,只能学chūn秋战国时期赢秦的“合纵连横”方法,远交近攻是其次,拉一方打一方才是最好的策略,等待拥有无视一切的实力,再将真实的想法付之行动。

    尽管刘彦没搞清楚拓跋秀到底想干什么,可是他能分得清好坏,甚至比拓跋秀懂得战略部署,在这种事实的前提下,他收拢战场上的汉人,目标十分明确地直接杀向东面的青州……!!!

第三十一章:杀向青州(中)

    广宗战役的波及程度出乎刘彦的意料,似乎整个中原都在作战,随处可见大大小小的战场,冉闵和李农麾下的军队追击羯军的溃兵自是不用再说,他们从广宗城的战场脱离后就一直向东走,路途中多次遇见羯军的溃兵,这也算有了练兵的机会,粮秣的补给依靠抢夺敌军的物资总算得以补充。

    符合刘彦的意料,获得广宗城战役胜利的冉闵果然下达各自出击的命令,给予麾下部众的命令非常直白,那便是占领足够多的地盘。

    这一命令间接导致的是一个荒谬的结果,出击的将领们占领城池后表面上还听从冉闵的指挥,实际上却是忙着收敛财物,对军令置之不理第三十一章:杀向青州(中)。

    以前是没有足够威望的人号召汉人奋起反抗胡人的残暴,然而冉闵在广宗城以一万人击败羯军三十万后,挟得胜之势他的威望达到了顶峰。

    他在广宗城战役结束后向中原各地传檄,曰“军士杀一胡人者官升三极,庶民杀一胡人者赏粟米一斗”,赤luo裸的杀戮号令如果是在以往影响力肯定不足,但是羯族率先举起屠刀进行种族屠杀,中原汉人听到号召后无不从命,自此中原汉人的反击开始了。

    杀胡令一下各方势力侧目,中原地区的胡人自是不必多说,西面的凉国(前凉)直接将冉闵视为死敌,占据蜀中局部的仇池也开始支援氐人,北方鲜卑示威xìng的攻下属于赵国(羯赵)的渔阳和广宁,南方的晋国(东晋)朝廷以天子的威严传旨怒斥,似乎在一瞬间冉闵变成了孤家寡人,每一个势力都yù诛灭。

    早知道会是这个结果的刘彦攻下济北城后收到消息呆立了许久,冉闵杀胡令一下瞬间变成举世皆敌,不光是胡人喊打喊杀,连晋朝廷也不待见。那一刻他打第三十一章:杀向青州(中)了一个寒颤,更加明白这个时代民族的分布,还有晋朝廷的软弱无能。

    “冉闵触怒了所有人?”他握紧拳头注视城楼下方不断开拔的部众:“这个世道啊……”

    从时起,刘彦不再喊什么口号,在没有实力前喊虚无的口号不但没什么用,反而会被仇视,不如默默蓄积力量。

    他们一路向东,深知人口重要xìng的刘彦出来后一直在收拢沿途的汉人,沿途遭遇汉人便进行收拢,这样一来倒是聚集起五万众。遇见胡人,数量少就俘虏,等待聚集足够的数量时,下令挖个大坑,直接坑杀。

    得遇宗族时,刘彦再一次见识到这个时代世家大族的保守,这些世家大族也在抗击胡人,可是他们根本不理会你是胡人还是汉人,一旦进入宗族的势力范围,打得过就打,打不过就送来一些礼物好言相劝,总之就是不让进入,哪怕是路过都不行。

    刘彦压抑的发现,宗族的实力十分可观,他虽然有两万余战力,可真正要攻打结寨自保的宗族也会造成很大损失。有些宗族依靠联姻进行联合,两个或多个宗族结盟之下竟是有几千几万的族兵,而且武器装备还不错,至少要比刘彦麾下的部众豪华许多。

    广宗城的失败对羯族造成难以想象的心理压力,那一战羯族损失了近二十万士兵,他们被打光的不止是军队的士气,民间的勇气也被一座座堆砌起来的京观吓得荡然无存。

    冉闵的杀胡号令一下整个中原都在流血,早就受够了的汉人们一改淳朴温顺,无数汉人呼喊着“报仇!”扑向胡人,爆发出来的能量足以令人战栗。有图谋的宗族武装对冉闵的命令嗤之以鼻,不过这并不妨碍他们袭杀胡人,前提是能够获得足够的利益。

    石世逃回邺城时,他本想聚集兵力再战,可是麾下将领的背叛令他始料未及,被砍下脑袋时还是一脸的不相信。

    氐族首领苻洪和羌族首领姚戈仲率先举起反旗,他们杀掉石世后立即率军离开邺城。

    苻洪氐人的传统势力范围,一举拿下包括长安、弘农等城池,以渭水为界点向西边和南边方向攻掠,摆出一副割据的姿态。

    姚戈仲则是率军攻占壶关渡过汾水,于黄河北岸聚集兵力,并喊出“诛杀逆贼冉闵”的口号。

    历史走到这里羯赵算是正式灭亡,苻洪和姚戈仲沿路掳走不少财物,抓捕了相当数量的汉人女子,本就脆弱的中原经济体系毫无意外的崩溃了,他们留给冉闵和李农的是一片充满战争创伤的土地。

    冉闵挥军邺城时,邺城早已经变成一座死城,里面到处是尸体和被烧毁的房屋,那座让数十万人劳累而死的华丽宫殿也变成废墟。待他命令麾下将领从领地向邺城输送粮秣、财物、人口时,那些将领应付式的送来物资,有些则是根本连理会都没有。

    沉溺在战胜石世喜悦的冉闵这一会才回过神来,他太小看人的野心了,那些有了地盘的将领开始学会“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用各式各样的理由拒不听命。

    费尽心机进行布置,且不惜血本的与羯军死拼,冉闵最终竟是只能控制邺城等几个有限的城池,那一刻他感到异常的疑惑,不明白为什么会这样。

    胡人残暴,蹂躏屠杀中原汉人,种族屠杀几乎要屠尽中原汉人,在这种情况下他号召汉人起来反抗,进行绝地反击,用杀戮来回报杀戮,杀光胡人有错吗?

    他用本部人马在广宗城痛击羯军主力,胜利后利益均分让出过力的将领去占领地盘,这不是赏罚分明吗?为什么那些原本服顺的将领一旦有了地盘就开始忘恩负义,难道仁厚是一种错误吗?

    “没有我冉闵击败羯军,各路豪杰必将相续败亡。”

    “没有我冉闵挟得胜之势号召反击,中原汉人必将被屠杀殆尽。”

    “是我冉闵大胜胡人,使各路豪杰能够占领胡人兵力空虚的城池!”

    “我错在哪里?!”

    是的,他错在哪里?

    ·

    杯具,我是福建泉州人,今天来台风了,忙着预防现在才更新。不出意外的话,凌晨还有一更,请大家明天一起看了。再次致歉。

    ……!!!

第三十一章:消耗品

    三江期间,成绩越好更新越快,请踊跃投票。致谢!

    ·

    等了半天,刘彦没有等来承诺中的千人队,他们前后收缴来的近两百匹战马却是反而被乞活军用一个莫名其妙的理由给牵走了。至于那个表现得很热情和豪爽的刘风,他更像是失踪了那般离去后再也没有任何音讯,这一切让刘彦产生一种“不但被强拉壮丁,更是被洗劫了”的荒谬感。

    他们被安排在城南的一座军营,其实说军营不如说是难民窟。别说没有没有帐篷和可以休息的屋子,四周也没有用木栅围起来,除了许多看上去像难民更像于士兵的人散漫的游荡,一切的一切让这里无论怎么看都不像第三十一章:消耗品是一座军营。

    并不是刘彦自以为一个人可疑挽救一切才不愿意加入乞活军,而是所见所闻的乞活军是一支没有立场的军队,他想加入的是一支为了民族崛起而奋斗的军队,然而乞活军无论怎么看都不是。乞活军是一支为了利益什么事情都能干得出来的土匪武装,这样的武装谈什么为了民族的崛起而战?

    刘彦从这次同胞被追杀,无论是李农的乞活军还是冉闵的悍民军都没有出兵去救得出一个被验证了无数次的残酷事实,在利益没有受到威胁的时候,他们或许并不介意顺手帮同族一把,可是与利益产生冲突时,绝对会无动于衷,哪怕是成千上万的同胞面临生死存亡都会选择视而不见。

    这个时代的任何一支军队都是在利益的驱使下作战,军队是个人的武装,让军阀去讲什么“民族的利益高于一切”“捍卫族群,为了守护同胞而战”,这……似乎也太强人所难了。

    既然没有合适的军队可供选择,那么刘彦理所当然的有了自己的想法。他想组建一支军队,将自己的信念第三十一章:消耗品灌输到麾下的军队,使他们明白什么是族群,懂得战斗的意义所在。

    他很想告诉每一个人:“个人的利益只是一时,生不带来死不带去,人有‘轻于鸿毛重于泰山’的活法,血战确保族群的传承,用鲜血捍卫族群的自信才是永久。昔rì,汉武帝刘彻用百年的战争打出了属于一个族群挺立千秋的自信,那个时代的军队,他们无数的牺牲与奋战开辟了炎黄苗裔生存的广阔疆土,卫青、霍去病等无数将领与将士因为对族群的贡献被载入史书青史留名。现在觉悟还没有晚,我们也可以给予敌人死亡和恐惧来书写一段新的历史,重现属于我们这个族群的辉煌,创建更加美好的生存环境!”

    这个过程将会十分漫长和艰辛,但是他不会放弃!

    乞活军已经完全“堕落”,刘彦对冉闵却还有一分奢望……

    在那场残酷的厮杀中,侥幸活下来的汉人身上大多带伤,他们对乞活军似乎也没什么好感甚至可以说是厌恶?

    一样幸存下来的通定不止一次的强调“乞活军与胡人一般残忍”,这更加让刘彦反感乞活军。

    他们不断向刘彦表示:“我们不愿意与禽兽为伍。”,宁愿死于荒野也绝对不会加入乞活军,态度还十分强硬。

    如果不是因为局势所困,刘彦何尝愿意这样?乞活军是什么货sè早已经表现得很清楚,招揽人还没给出什么好处,战马倒是先被吞了。面对这么一支言而无信的军队,第一天就是这样,鬼知道待一段时间后,会不会连骨头都被啃掉?

    “外面有大量的羯人和氐人军队,我们现在只能暂时待在城内。”

    “那……乞活军?”

    “乞活军不是我信赖的军队!”

    斩钉截铁的回答让通定安心下来,他们早就商量好了,如果刘彦加入讫活军就寻找机会离开,要是刘彦没有加入讫活军的想法,他们愿意跟随。

    毕竟,能指挥近千徒步、缺乏武器、没有战技的人与四百余骑兵作战,虽然己方伤亡十分惨重,可是敌军也损失了两百余骑,但要知道那时的情况,在那种恶劣的条件下还能打成这样并最后获得胜利,这不是谁都能办到的事情。

    唔……,虽然是胡骑因为某种原因主动撤退,但那还是胜利吧?

    “那……冉将军的悍民军?”

    “等等看吧……”

    城北率先“咚咚咚”的敲响了战鼓,几乎是在城北鼓声响起的刹那,城东的战鼓也被奏鸣,战鼓声中混杂着苍凉且雄厚的号角声,原本还算平和的气氛瞬间被一种肃杀的紧迫感驱散……

    刘彦扫视周围,那些不知道该怎么定义的人群没有一点开拔的迹象,他们仍然是散漫地或躺或坐在原地。他发现一个新的情况,战鼓声响起的时候,那些人竟是……全部眼巴巴的看着自己!

    一个个诡异的眼光,他们的眼眸里有着一种说不出来的期盼,就是那么静静地看着刘彦,仿佛在期待什么?

    清脆的马蹄声“嘚嘚……”靠近,马背上的骑士一边驰骋着一边喊:“谁是刘司马?赶快去领伙食,吃完马上出城布阵!”

    先是迷惑,随后明白那骑士喊的是自己,刘彦露出不可思议的表情,感情周围的这些人是自己的部下?是刘风承诺的“猛士”?他们之所以露出期盼的目光眼巴巴的看着是因为他负责管吃的?

    顺其自然吧?刘彦招呼来数十人,按照那名骑士所说的路线到了分配食物的地方。

    这里早就聚集起很多人,他们应该也是曲长或者司马一类的军官?只见不断有人走进一栋像是厨房的茅屋,然后鱼贯抬着竹篓离开。

    空气里没有米粒的香味,一股莫名的焦臭味倒是很明显,其间还混着一种说不出来的味道。

    那些领取饭菜的军官也没有军官的模样,大多是衣着破旧没有甲胄,有些甚至连一把像样的兵器都没有。他们没有军人应有的风采,看去像是只会耕地的农夫多一些?

    刘彦借着等待的时间与人攀谈,得出一个答案,他们确实是农夫,被强拉了壮丁后莫名其妙的当上了军官。

    原本还有些心理安慰的刘彦彻底郁闷了,他勇猛什么的不是关键,更加不是因为被赏识才当上司马,根本就是乞活军无差别地收拢人,打算用临时强拉来的人消耗羯军的锐气,明白点说……他们无论是谁都是为了让胡人消耗气力的消耗品!

    ※lt;.》.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原创!《/a》!!!

第三十二章:杀向青州(下)

    中原局势无时无刻不在变化,刘彦竟是听到冉闵和李农闹翻的消息。他不知道这是不是谣言,不过从以前的所见所闻来看,冉闵和李农大多是利益的结盟,双方似乎并不是铁板一块。

    其实他每天都为各式各样的事情忙碌着,以其去关注其他人都发生什么事,不如多耗费一点时间来解决眼前的危机。

    人越来越多,后勤补给的压力简直就像是一座巨山压在刘彦的肩上,为了获得粮食不得不进行攻城作战,而作战目标却是需要谨慎选择。

    目前中原各城池普遍兵力空虚,可是新的麻烦总是会在不注意的时候冒出来,他们既要看准哪座城池能不能攻,又要避开第三十二章:杀向青州(下)无法战胜的敌军,显得是那么的小心翼翼。

    许多城池大多已经被占领,哪怕是没有人占领也被宗族势力把持,一些没人去啃的城池又太难打。

    好打的城池几乎全被占了,难打的城池刘彦打不动,偶尔打下城池又没有太多油水,着实令人苦恼。

    刘彦不像其他将领打下城池就进行固守,而是将能够的物资搬空后马上转移,这样一来竟是成了流寇xìng质的武装,让许多不明所以的军官感到疑惑不解。

    所幸的是,刘彦深知掌控军权的重要xìng,掌握军队就等于拥有绝对的话语权,强硬的姿态下倒是没出什么大乱子。

    这支队伍是慢慢凑起来的武装,一次又一次的作战中刘彦已经慢慢累积起权威,其余人想冒头也没有足够的威望,他清除一批不安份的人再进行安抚,军官得知目的地是在青州,又听青州有多种好处终于没有意见。

    战乱之秋,老弱妇孺几乎没有自保的能力,缺衣少粮再加上厮杀不绝,最先死亡的大多是老弱妇孺。在战乱中幸存下来的大多是男xìng第三十二章:杀向青州(下),这就像是一种残酷的自然淘汰竞赛,幸存者之中又以青壮为主,兵源足够下刘彦开始了新的计划。

    经历不绝的交战,刘彦拼命地吸收领军作战的知识,从刚开始的模糊到逐渐得心应手,最后借鉴冉闵的jīng兵政策,抓紧时间整顿武装。

    行军中,刘彦不断用小规模的作战去磨练军队,用血与火来训练出理想中的军队,在交战中熟悉冷兵器战争的经验,同时也达到练兵的需要。唯一比较可惜的是胡人也没有多少铁制兵器,他们没能改善一下装备,大多数士兵手里拿的依然是削尖了的木棍。

    不得不承认这样的练兵方式非常残酷,可世间上有什么不是残酷的呢?他们行军途中难免遭遇敌人,那样也是作战这样也是作战,一样会有伤亡。只是,他将原本十分正常的交战改了一个方式。

    自刘彦率军东进,队伍就像是滚雪球那般越滚越大,起先是在广宗城战役收拢近一万五千人,一个月后变成一支足有五万众的庞大队伍。

    最终,刘彦从庞大的队伍中选出六个曲的战兵,淘汰的人阵亡,不合格的被编入辎重营,负责起战兵的后勤补给,照顾队伍中数量相对较少的妇孺。

    这rì,刘彦刚刚摆脱一支由一个叫宋活率领的军队渡过济水,遥望济水北面,虽然无法亲眼看到却能感觉出混战越演越烈。

    刚刚那个叫宋活的家伙率领的分明是鲜卑人,刘彦异常茫然,不知道石赵内战怎么会出现鲜卑人,更别谈宋活是属于鲜卑的哪个势力。

    “宇文鲜卑败亡,段是鲜卑和拓跋鲜卑溃散,你知道刚刚那支鲜卑军的归属吗?”

    拓跋秀也是一脸茫然,在刘彦以为她不知道时,她说:“刚刚那支军队是慕容鲜卑麾下,宋活的父亲宋爽在慕容鲜卑得到重用,他是慕容鲜卑的幕僚。至于慕容鲜卑的军队为什么会出现在中原?我答不出来……”说着却是变得忧郁。

    渡过济水就算是到了青州,而鲜卑人的势力是在雁门以北的辽东,鲜卑人这个时候出现在冀州与青州的交界,这似乎有人让人摸不着头脑?

    如果没有猜错,幕僚似乎不是领兵的将领吧?这下刘彦更为迷惑了,索xìng也就不再多想。

    他们不费吹灰之力地攻下泰山以南的一座小城,就在名为博阳的城池进行停顿,打探之下又陆陆续续得到一些消息……

    比如,苻洪和姚戈仲杀掉幼主自立,两人火拼后分道扬镳。石虎的其他儿子被部下杀死,然后杀死石虎儿子的那些叛乱者莫名其妙的人间蒸发,或是石虎的儿子起兵要报仇的消息。

    再比如,冉闵和李农正式决裂,李农被杀乞活军被冉闵吞并,冉闵如今正在四处扑灭叛乱教训不服从的将领。石祗称帝,称帝后被冉闵干掉,冉闵已经控制包括并州、司州、相州、冀州,不rì将要称帝,并且挥军北上,追击逃往塞外的羯赵残部。

    总之,乱七八糟的消息满天飞,连慕容鲜卑挥军南下,不管是羯赵残余或者是冉闵还是李农都相续败亡,慕容鲜卑已经取代羯赵成为中原霸主的消息都冒了出来,让谁也无法判断出那消息是真是假。

    刘彦注视消息的来源,也就是攻陷博阳之后的俘虏,他们大多是博阳城内有名望宗族或是官员,其中有汉人有胡人,很想从他们脸上看出一朵花来。

    几个月的领军作战让刘彦在不自觉中养出威严,尽管他只是静静地看着,那些被盯视的人却是感觉到了一股压力,使他们连大气都不敢喘一声。

    这股压力可谓来之不易,那是用尸山血海连遭而成,用几十上百次大大小小规模的坑杀累积起来的威势,其中的血腥味简直要将人淹没。

    他扫视坐立不安的人群,一如既往的冰冷语气:“各位都是博阳的名门望族吧?”

    话语就像是冻人的冷风,十几个人差点从跪坐的垫子上弹起来,他们努力镇定心神,行着各式各样的礼仪,应是者有之,谦虚者有之。

    刘彦扯了一下脸皮算是笑容:“我军要在博阳驻扎,需要大量粮秣补充,各位既然都是名门望族。那么……”

    尽管怕得要死,可是关系到粮食,他们浑身战栗着就是不吭声。

    这样的情况刘彦已经不止一次的遭遇,他这下是真的笑了,笑得还很开心,抬手指了指本来就要杀掉的几个胡人,“拉出去砍了。”,早有准备的兵士十分利索的扑上去,不顾那些胡人嚎叫求饶,干净利落地拖出去。

    不一会,临死前哭嚎传来,那凄厉的程度瞬间让他们一个哆嗦软倒在地,等待一阵惨叫再次传来,竟是有人被吓得屎尿失禁,看待刘彦就像是在看一个恶魔……!!!

第三十二章:杀向青州(下)

    中原局势无时无刻不在变化,刘彦竟是听到冉闵和李农闹翻的消息。他不知道这是不是谣言,不过从以前的所见所闻来看,冉闵和李农大多是利益的结盟,双方似乎并不是铁板一块。

    其实他每天都为各式各样的事情忙碌着,以其去关注其他人都发生什么事,不如多耗费一点时间来解决眼前的危机。

    人越来越多,后勤补给的压力简直就像是一座巨山压在刘彦的肩上,为了获得粮食不得不进行攻城作战,而作战目标却是需要谨慎选择。

    目前中原各城池普遍兵力空虚,可是新的麻烦总是会在不注意的时候冒出来,他们既要看准哪座城池能不能攻,又要避开第三十二章:杀向青州(下)无法战胜的敌军,显得是那么的小心翼翼。

    许多城池大多已经被占领,哪怕是没有人占领也被宗族势力把持,一些没人去啃的城池又太难打。

    好打的城池几乎全被占了,难打的城池刘彦打不动,偶尔打下城池又没有太多油水,着实令人苦恼。

    刘彦不像其他将领打下城池就进行固守,而是将能够的物资搬空后马上转移,这样一来竟是成了流寇xìng质的武装,让许多不明所以的军官感到疑惑不解。

    所幸的是,刘彦深知掌控军权的重要xìng,掌握军队就等于拥有绝对的话语权,强硬的姿态下倒是没出什么大乱子。

    这支队伍是慢慢凑起来的武装,一次又一次的作战中刘彦已经慢慢累积起权威,其余人想冒头也没有足够的威望,他清除一批不安份的人再进行安抚,军官得知目的地是在青州,又听青州有多种好处终于没有意见。

    战乱之秋,老弱妇孺几乎没有自保的能力,缺衣少粮再加上厮杀不绝,最先死亡的大多是老弱妇孺。在战乱中幸存下来的大多是男xìng第三十二章:杀向青州(下),这就像是一种残酷的自然淘汰竞赛,幸存者之中又以青壮为主,兵源足够下刘彦开始了新的计划。

    经历不绝的交战,刘彦拼命地吸收领军作战的知识,从刚开始的模糊到逐渐得心应手,最后借鉴冉闵的jīng兵政策,抓紧时间整顿武装。

    行军中,刘彦不断用小规模的作战去磨练军队,用血与火来训练出理想中的军队,在交战中熟悉冷兵器战争的经验,同时也达到练兵的需要。唯一比较可惜的是胡人也没有多少铁制兵器,他们没能改善一下装备,大多数士兵手里拿的依然是削尖了的木棍。

    不得不承认这样的练兵方式非常残酷,可世间上有什么不是残酷的呢?他们行军途中难免遭遇敌人,那样也是作战这样也是作战,一样会有伤亡。只是,他将原本十分正常的交战改了一个方式。

    自刘彦率军东进,队伍就像是滚雪球那般越滚越大,起先是在广宗城战役收拢近一万五千人,一个月后变成一支足有五万众的庞大队伍。

    最终,刘彦从庞大的队伍中选出六个曲的战兵,淘汰的人阵亡,不合格的被编入辎重营,负责起战兵的后勤补给,照顾队伍中数量相对较少的妇孺。

    这rì,刘彦刚刚摆脱一支由一个叫宋活率领的军队渡过济水,遥望济水北面,虽然无法亲眼看到却能感觉出混战越演越烈。

    刚刚那个叫宋活的家伙率领的分明是鲜卑人,刘彦异常茫然,不知道石赵内战怎么会出现鲜卑人,更别谈宋活是属于鲜卑的哪个势力。

    “宇文鲜卑败亡,段氏鲜卑和拓跋鲜卑溃散,你知道刚刚那支鲜卑军的归属吗?”

    拓跋秀也是一脸茫然,在刘彦以为她不知道时,她说:“刚刚那支军队是慕容鲜卑麾下,宋活的父亲宋爽在慕容鲜卑得到重用,他是慕容鲜卑的幕僚。至于慕容鲜卑的军队为什么会出现在中原?我答不出来……”说着却是变得忧郁。

    渡过济水就算是到了青州,而鲜卑人的势力是在雁门以北的辽东,鲜卑人这个时候出现在冀州与青州的交界,这似乎有人让人摸不着头脑?

    如果没有猜错,幕僚似乎不是领兵的将领吧?这下刘彦更为迷惑了,索xìng也就不再多想。

    他们不费吹灰之力地攻下泰山以南的一座小城,就在名为博阳的城池进行停顿,打探之下又陆陆续续得到一些消息……

    比如,苻洪和姚戈仲杀掉幼主自立,两人火拼后分道扬镳。石虎的其他儿子被部下杀死,然后杀死石虎儿子的那些叛乱者莫名其妙的人间蒸发,或是石虎的儿子起兵要报仇的消息。

    再比如,冉闵和李农正式决裂,李农被杀乞活军被冉闵吞并,冉闵如今正在四处扑灭叛乱教训不服从的将领。石祗称帝,称帝后被冉闵干掉,冉闵已经控制包括并州、司州、相州、冀州,不rì将要称帝,并且挥军北上,追击逃往塞外的羯赵残部。

    总之,乱七八糟的消息满天飞,连慕容鲜卑挥军南下,不管是羯赵残余或者是冉闵还是李农都相续败亡,慕容鲜卑已经取代羯赵成为中原霸主的消息都冒了出来,让谁也无法判断出那消息是真是假。

    刘彦注视消息的来源,也就是攻陷博阳之后的俘虏,他们大多是博阳城内有名望宗族或是官员,其中有汉人有胡人,很想从他们脸上看出一朵花来。

    几个月的领军作战让刘彦在不自觉中养出威严,尽管他只是静静地看着,那些被盯视的人却是感觉到了一股压力,使他们连大气都不敢喘一声。

    这股压力可谓来之不易,那是用尸山血海炼造而成,用几十上百次大大小小规模的坑杀累积起来的威势,其中的血腥味简直要将人淹没。

    他扫视坐立不安的人群,一如既往的冰冷语气:“各位都是博阳的名门望族吧?”

    话语就像是冻人的冷风,十几个人差点从跪坐的垫子上弹起来,他们努力镇定心神,行着各式各样的礼仪,应是者有之,谦虚者有之。

    刘彦扯了一下脸皮算是笑容:“我军要在博阳驻扎,需要大量粮秣补充,各位既然都是名门望族。那么……”

    尽管怕得要死,可是关系到粮食,他们浑身战栗着就是不吭声。

    这样的情况刘彦已经不止一次的遭遇,他这下是真的笑了,笑得还很开心,抬手指了指本来就要杀掉的几个胡人,“拉出去砍了。”,早有准备的兵士十分利索的扑上去,不顾那些胡人嚎叫求饶,干净利落地拖出去。

    不一会,临死前的哭嚎传来,那凄厉的程度瞬间让他们一个哆嗦软倒在地,等待一阵惨叫再次传来,竟是有人被吓得屎尿失禁。

    他们看待刘彦就像是在看一个恶魔……!!!

第三十二章:猛将兄……

    三江期间,恳请支持。还有向广大书友预定推荐票,帮助荣誉有更好的成绩不至于丢脸。另外,十二点左右还有一章。

    ·

    没有次序和局面混乱几乎是整个现场的主旋律,得到想要的信息之后刘彦发现自己很傻很天真,竟是非常“绅士”的等待排队……

    现场早就演变成需要用抢才能获得食物的局面,叫骂声和哭喊声几乎就是一切,不少人被打晕后像是死狗一般的被丢出来,这简直不像是在领取食物而是一场生存大战。

    意识到自己的行为很愚蠢的刘彦在部下郁闷的表情中大吼一声“我们上!”,像极一头发怒的公牛那般,见有人挡路就砸开,不断抬第三十二章:猛将兄……脚踹开试图靠上来的人群,被打中的人闷哼着倒在地上试了几次都爬不起来。

    有了刘彦的开路,他们很快进入人群,凶悍的打法并不会使人致死,不过断几根肋骨似乎无法避免。世道就是这样,有了他蛮横的开路,再加上被揍的人无一不是躺在地上呻吟,慢慢地敢于冲上来挑衅或者挡路的人变少,不过扑上来的家伙却是越来越难对付,他在混乱中也挨了不少拳脚。

    渐渐地,他们冲到了院门前,刘彦再次挥出直拳将一个扑上来的家伙打得鼻血直喷,然后蹬腿踹去,那人发出惨嚎倒飞着撞在人群里。

    他站在门边瞪大眼睛盯着蠢蠢yù动的人群:“谁还来!?”

    四周,跟随刘彦前来的部下正拳打脚踢地虐待躺在地上的伤患,阵阵的哀号和呻吟显得异常凄厉,现实在告诉蠢蠢yù动的人群——这就是敢动手的下场。

    无论在什么时候,谁的拳头大谁就有话语权,这是一个恒古不变的真理,在军队里尤为明显和残酷。

    混战的人群被刚刚那声咆哮吸引,他们不由自第三十二章:猛将兄……主地保持着挨揍和揍人的姿势看着仿佛门神的刘彦。待扫视到满地的伤者,看到就算倒地没有反抗了还在被殴打,他们放弃与之抢夺的想法,然后继续斗殴,不过这次他们将打斗的对象换成一些看上去比较软弱的竞争对手。

    混战在刘彦领着人进入院子后更激烈了,说实话他们也不是故意这样,而是乞活军提供的食物根本不够分,用拳头来决定谁有优先领取食物就成了解决的最好办法。弱肉强食,有实力就有权利得到更多,这是规则也是定律。

    举目望去,原来这个满是炊烟的院子空间很大,此时院子里摆满了挖坑的炉灶,伙夫们也不理会外面的混战,搬柴加火如常,一些厨子不断向沸腾的水中丢进一些叫不上名字的东西。

    一些像是守卫还是什么的人,他们甚至颇有兴趣地对混战的人群指指点点,品头论足中赌博是少不了的。

    院子里早就聚集不少人,他们摸着身上的伤痕,看来虽然是进来了可还是脱不开鼻青脸肿的下场。

    能在这个时间段就进来的人实力都很不错,他们看到有人也打出一条“争食”之路进来不由看去,待看见衣服依然整齐没有明显伤痕,无论是体态或是气势都很凶狠的刘彦等人时,他们愕了一下,眼神里有些怀疑和好奇。

    “这些人没见过,新来的?”

    “他们似乎很轻松就进来了,看样子实力应该不错?”

    “……不知道是哪个曲?谁上去问问。”

    能在混战中不是很狼狈的打进来,这点已经很值得关注。他们之中大多是“老人”了,不止一次经历这样的场面,十分清楚想轻松进来并不容易。

    这些人互相都认识,看到刘彦他们明显是生面孔,一时间种种情绪衍生。很多人在琢磨着是不是该表示一下,下马威或者套交情。

    在这个提着脑袋过活随时都可能丧命的乱世,排除竞争对手和结交豪杰是必然的事情……

    欺压弱小奠定强者地位,压服之后等于吞并,强者更强弱者更弱。

    结交豪杰的好处就更多了,有时候一个有实力的朋友能够在关键的时刻救自己一条小命。

    抱着试探的想法,他们之中开始有人向刘彦的那个位置靠近……

    “这位是……?”不高却长得很jīng壮,看起来很jīng悍的中年人率先开口:“我叫吕爽,是乙十二曲的司马。你呢?”

    “刘彦。”他搞不清楚这些人想干什么,语气有些冷漠:“属于刘风校尉麾下,还没登记造册(没有番号)。”

    这个时代有表字的人不是豪杰就是宗族子弟或是富人,刘彦见吕爽只是报出姓名也就没有说自己的表字。其实,有表字的人的确也有显摆的资格和实力,表字基本上算是地位和知识的象征。只是,他不懂这个“规矩”。

    他们将刘彦表现出来的冷漠当成是目中无人,虽然心里不喜却也没有马上发作,只是原本的亲热劲少了许多。或许有人已经暗自决定,明面上动手是白痴,打算在战场给刘彦来yīn的?

    “呵呵呵……”吕爽干笑了几声,转身走了几步突兀地回头说:“听说昨晚有人在城外交战?似乎是一支实力很强的宗族武装,你们?”

    “我们?”刘彦微笑颔首也没解释自己并不是什么宗族武装,他无话找话:“只有这里提供补给?”

    吕爽一阵愣神,“啊?是、是啊!”他不断打量刘彦的身板和后面凶悍的部下,若有所思的表情没变,随口说:“我们只是辅兵,有的吃算不错了,还能有什么奢望呢?只希望快点转为战兵,战兵不但拥有铁器(武器)吃的也比辅兵好。”

    周围的人莫名其妙的议论起来,得知刘彦等人是昨晚在外面与敌军骑兵拼杀的人时,那股热情劲又回来了。

    吕爽回过神来时原本要走的姿态一变,回身又凑过去。他心里似乎很兴奋:“果然是你们!”

    他十分清楚步卒与骑兵对抗会有什么下场,眼前的这个家伙竟是能领着不到千人与数百骑兵厮杀的牛叉人物,而似乎他们最后还打赢了?这样的牛人不与结交,那他等于是被门板夹傻了脑袋瓜子!

    此时,他有些懊恼自己刚才的无礼:“这可是猛人啊!骄傲一点,目中无人一点,不管怎么嚣张都是正常的。谁叫他们那么厉害呢?”

    后面凶着脸的人立刻换上笑脸,他们原本也是要离开的脚步一顿反身又凑过去。其实他们的想法很简单,谁也不愿意与这样的猛人交恶,非但不能招惹还要特别讨好,有了交情在必要的时候请求支援也方便些。

    他们基本是在一次又一次厮杀中幸存下来的老油条,十分清楚与猛人建立友情的重要xìng,一时间十分诚恳地报上自己的姓名和番号,并表示等会由刘彦率先领取食物。

    世道就是如此,一切是那么的合情合理……!!!

第三十三章:经略博阳(上)

    当几颗血淋淋的人头被呈上来放在旁边的案几,早被吓得面sè如土的人恨不得直接就那么昏死过去。

    他们不是没有见过残忍的人,可是再怎么好杀的人在杀人之前总会有一个理由。眼前这位率军攻下博阳的将军,他索求粮秣都没给人说话的机会就随意拉几个人下去砍了,这也太……

    在座几位都可以称得上是博阳的望族,他们和其它地方的大族比起来或许不算什么,但是在博阳城可谓是根深蒂固,刘彦稍微震慑后也没有再发什么疯,只是静静地扫视一改漫不经心姿态显得正襟危坐的士绅们。

    或许是太受不了压抑的气氛,一个看去有些发福的年轻人擦拭第三十三章:经略博阳(上)额头因为惊吓冒出来的冷汗,哆哆嗦嗦:“这位将军……”

    刘彦目光移过去,看得那人差点翻个白眼昏过去。

    他擦拭额头冷汗的次数更加频繁:“小人是博阳卢氏的少族长,愿提供将军八百石菽……”见刘彦没什么反应,赶紧补充“……另有两百石黍。”,看见还是没反应一咬牙:“另有一百金奉上!”

    刘彦还是什么反应,他根本不知道菽是什么,至于黍倒是了解一些,黍是一种叶线形的植物,子实淡黄sè,俗称黄米,比小米稍大,煮熟后会有黏xìng。至于那个一百金也不是金子,而是铜,大概是一百汉斤的铜。

    其实黍是豆类的总称,古时候米很少人能吃得起,jīng米一类只有贵族能吃,庶民一rì两餐吃的是豆类的食物。

    有人表态,博阳的地头蛇们鉴于“好汉不吃眼前亏”的觉悟也纷纷报上数目。

    到最后,刘彦依然没有表态满意或者不满意,从头到尾他都是一副面无表情的模样,使那些士绅们高退后万分惶恐不安。

    他不是不表态啊,而是这第三十三章:经略博阳(上)些地主老财报上来的名目奇奇怪怪,这位将军大人除了代表重量的“石”能搞懂,其它都是云里雾里。

    有资格与会的部下从刘彦的举动看出这次大概不会再“流浪”了,他们心里无比振奋,谁都知道流寇说到底还是一个贼匪,没有地盘最终只能走向灭亡。这下发现刘彦有占据博阳的意思,他们开始在心里盘算应该做点什么。

    刘彦拿着文书记录的“贡品”,扬了扬:“你们核实一下,按照哪个家族贡献得多分个三六九等出来。”他顿了顿,摸着下巴:“在博阳找间酒楼,之后按照贡献额度发去身份地位不同的刺帖。”

    部下们,无论是武将还是少数的文史都是一片茫然,他们怔怔地看着刘彦。

    叹了口气,刘彦没有解释,他十分清楚自己的能耐,指挥作战和战术布置没问题,可是他也只会这些,对于民政方面就真的不行了。

    民政不比军事,其实从某方面来说军事的发展方向基本是固定的,只要军队建制完整其它都不是大问题,而民政关乎到的不只是民生,还关乎到军队建设。

    没有好的民政想养活军队根本是不可能的事情,他自觉对于难民政只能借鉴于后世的文明结晶制作出一个大致的发展框架,例如划分出合理的部门和所需要负责的事物,而具体应该怎么做才能达到理想的结果那是不懂的。

    目前这个阶段,刘彦只想专注在军队的建设,抓紧时间练出一支能战敢战的部队。在这个该死的年代,没有军队作为后盾只能任人鱼肉,建设一支建制完整和有战斗力的军队是迫在眉睫的要事大事。

    想在博阳建立根据地然后向四周扩张必然需要先震慑博阳的大族,然而完全依赖武力震慑是不行的,还需要拥有相同的利益出发点,也就是让那些博阳的望族知道刘彦不是只会剥削不会付出的人。

    话说古时候识字的人本来就不多,有知识的人大多是宗族世家的子弟,刘彦麾下极度缺乏管理文事的人才,那些大宗族大世家连声名赫赫的冉闵都不放在眼里又怎么会理睬刘彦这个小军阀。

    因此,刘彦想从大宗族大世家那里引入人才根本是不可能的,他决定先从小宗族小世家入手,而没有大宗族大世家盘踞的博阳就是第一个试验场。

    博阳的士绅很多连宗族都算不上,至于世家就更别谈。

    宗族说白了就是一个同样血缘姓氏的人组成,他们或许有不小的实力,可是与世家相比起来,那是鲸鱼与小虾米的差别。

    所谓的世家,那是经过几百年的发展,祖辈上肯定有出过一些有名的大人物,世世代代祖祖辈辈必然有在朝廷当官的家族子弟。他们收集着大量的藏书,能够教育出一帮博学的人才,有文明(知识)传承的优势,最重要的一点是还有着令人咋舌的人脉!

    刘彦十分清楚自己目前只是一个不被别人放在眼里的小军阀,妄自尊大那是纯粹的找死。确定应该怎么办后,他找来拓跋秀,十分干脆的问:“你说青州有石虎掳来的工匠数十万,他们具体在哪?”

    石虎极其残暴且奢望,为了享乐强掳工匠建造宫殿,陆地上的玩够之后开始向水面出发,集中十几万工匠造船,建造期间还不准工匠上陆地,吃喝拉撒睡都是在齐腰的水里,以至于工匠死伤无数。

    天晓得拓跋秀为什么会知道那么多隐秘的事情,她不但跟刘彦说青州有一批羯赵囚禁的工匠,还告诉刘彦再泰山附近有一座宝藏。

    拓跋秀很神秘的告诉刘彦,那座宝藏是刘渊起兵后不断抢来的财宝,里面还有大量的兵器,是刘渊为了以防不测刻意准备的。不过,后来刘渊死了,家族也被石勒杀光,他们(拓拔鲜卑)是在无意中得到藏宝图,这件事情只有她和父亲、兄长知道。

    在行军路过泰山郡时,拓跋秀就建议探索挖掘出来,可是刘彦根本没有把“传说中的宝藏”当一回事。他来青州正是为了那批工匠,他比任何人都知道工匠的重要xìng,所以明知道青州是真正意义上的四战之地也长途跋涉而来。

    “走吧,随我去见见那些博阳望族。”刘彦眼眸深邃:“能不能成就一番事业,就看这么做对不对了。”

    拓跋秀露出茫然的表情,她很不明白是什么让刘彦这么慎重其事……!!!

第三十三章:始料未及

    今天第三更,请求收藏、恳请推荐票。成绩越好更新越快。大战即将来临,请求火速支援!

    ·

    军旅中,弱者屈服乃至于崇拜比自己强大的袍泽并不显得丢人,明白无法与之竞争还傻乎乎的上去挨揍和挑衅只会被嘲笑为自不量力。

    有时候当事人在做了某件事情后并不觉得很了不起,刘彦将昨晚那场残酷的厮杀视为战败,可是其他人往往不这么想。

    那是一场实力不成正比的厮杀,差不多二比一的兵力之下,步卒也许能够战胜骑兵,但那是身穿重甲、手持大盾、拥有相当数量的弩手或弓箭手才能办到的事情。

    昨晚是怎么一回事?那是一群明显连摆第三十三章:始料未及阵都不会的青壮,好吧,外围还有一队五十余人的友骑。先不说能不能打得赢吧?就算最后步卒之中只有一个人活下来就是一件非常了不起的事情,但是作为步卒的弱小一方偏偏打赢了!

    那不是唬人的谣言,而是就在昨晚真真切切发生的事情!

    冉闵为了提升本方士气已经向全军通报,在他的渲染下羯族骑兵变成了一群只会骑马的软蛋,刘彦被渲染成一名不可多得的猛士。在一个猛士的率领下,不到千人且没有箭手的步卒战胜了超过五百(为了贬低)的羯族骑兵,这足以说明敌人并不可怕。

    那份通报的最后特别强调:只要敢于奋勇杀敌,人人都能建功立业,刘彦从一白身直接提拔为一曲司马就是最好的证明!

    这个消息无论是对悍民军还是乞活军的将士们在jīng神上的鼓舞都是十分关键的,大战之前谁都会感到紧张乃至于心生畏惧,可是有了榜样就会让他们变得镇定。虽说不可能提升多大的战斗力,可是让原本感到紧张和畏战的人,他们的情绪变得稳定就是最好第三十三章:始料未及的结果。

    数量极为庞大的辅兵,他们听后就更加受到鼓舞了,佩服的同时自我安慰:“他们能办到,我们也行吧?”

    而作为被主将拿来“讴歌”的榜样,因为没人有通知刘彦,他根本不知道自己“风光”了一把,成了别人佩服和自我安慰的“jīng神食粮”。他领着人“夺取”足够两千人吃的食物,有那么一点点满足地回到驻地。

    当刘彦领着人抬着大大小小数十上百个竹篓和水缸似得大家伙回来时,那些原本显得半死不活的“难民们”像是打了鸡血那般,他们欢呼着乱糟糟就想扑上去抢……

    “简,通定!你俩领人布下jǐng戒线……”正说着,一个瘦巴巴但是跑得很快的小个子冲来,他伸手一把将小个子揪起来:“……不会排队的家伙不给饭吃!”

    小个子傻乎乎的被揪着在半空手舞足蹈,他一脸期盼的死死盯看冒着热气的竹篓和水缸(姑且这么称呼),那模样看起来简直无法形容。

    越来越多的人在往上涌,密密麻麻的人群一个个双眼冒着绿光,不断吼叫“吃的!吃的!”,神态如痴如狂,令人有点不寒而栗。

    饶是“见多识广”的刘彦也没想到会是这般场景,他无奈之下深呼吸口气,如雷咆哮:“止步!敢于冲撞者,杀无赦!”

    人群终于一顿,随后喧哗声、吵闹声响声一片,大量的人喊叫造成“嗡嗡嗡”作响,根本不清楚他们在鬼叫什么东西。

    随后,一个、两个……更多个,完全无视jǐng告,他们“哇哇”大叫“给我吃的!我要吃的!”,像是疯了那般继续冲。不少人被推翻倒在地上就是无数只脚丫子踏过,可是这些人还在继续往前爬,这种锲而不舍的jīng神不知道是什么力量在驱使?

    一道弓弦声情不可闻地响起,破空声随后而至,狼牙箭笔直地破开空气,它“噗”的一声钻进跑得最快的那人大腿的肌肉,凄厉的惨叫声终于发出……

    刘彦回头看去,简破骂着再次张弓搭箭,拿捏箭镞的手指松开,又是一道破空声,它再次引发了一声凄厉的惨叫。

    战马被牵走沦落为步卒的五十三人包括一直躲着的拓跋秀,他们狰狞着脸庞手持武器摆出作战的姿态。绝对可以相信,一旦有人靠近,他们会挥出手里的武器。

    同样是负责jǐng戒的通定,他和自己的同伴拿着昨晚缴获的武器,脸sè发白外加持着兵器的手不断颤抖。他们嘴唇张张合合的哆嗦着,也不知道在祈祷还是说些什么东西。

    两声凄厉的惨叫总算让那些要吃不要命的家伙相信再冲会被杀死,他们停下来发怵地看着脸sè被气得发青的刘彦,表情显得是那么的无辜。

    “排队!我说排队!你们难道不会排队么!?”说实话,刚刚刘彦也被惊得够呛,密密麻麻一脸疯狂的人,看上去真的太可怕了,“就是一个跟着一个,前面领到了后面再向前!”,看到有再次变得混乱的迹象,他赶紧补充:“食物很多,每个人都能领到吃的!”

    这些人似乎已经好几天没吃到东西了,也确实没有排队领取食物的经历,别人发狂往前冲的时候他们害怕去晚了没抢到,于是炸窝了。

    局势得到控制,刘彦不敢耽搁直接招呼通定等人跟上,他们像是一群大人在教小孩怎么走路那般,不过并不温柔就是。一阵踢着推着,人群总算在拳打脚踢中排成长龙。

    整个过程耗费了大概一个小时,刘彦也借由排队点算出到底有多少人。知道人数超过三千时,他有些惊讶又感到担心,食物只是两千人的量,除了少量用豆类和草叶什么东西混合做出来的饼,大多是只看见水没瞧见多少菜叶的汤,不得不怀疑等下场面会不会又sāo乱起来,或者更加的严重。

    刘彦所担心的事情没有发生,尽管只是分下去很少的食物,可是领取的人并没有表示什么不满,他们领完后迫不及待地狼吞虎咽,有时候被噎住也不顾滚热的菜汤一咕噜灌牛似得喝下去,哪怕是一点点饼屑掉到地上混着泥土也吃掉。

    “他们……是士兵?”

    他们的确是士兵,有些是为了能吃到东西主动加入乞活军,有些则是被强拉壮丁,是一群吃不饱、穿不暖、没有武器,还要在监视下发起第一波冲锋消耗胡人力气的士兵……!!!

第三十三章:经略博阳(上)

    当几颗血淋淋的人头被呈上来放在旁边的案几,早被吓得面sè如土的人恨不得直接就那么昏死过去。

    他们不是没有见过残忍的人,可是再怎么好杀的人在杀人之前总会有一个理由。眼前这位率军攻下博阳的将军,他索求粮秣都没给人说话的机会就随意拉几个人下去砍了,这也太……

    在座几位都可以称得上是博阳的望族,他们和其它地方的大族比起来或许不算什么,但是在博阳城可谓是根深蒂固,刘彦稍微震慑后也没有再发什么疯,只是静静地扫视一改漫不经心姿态显得正襟危坐的士绅们。

    或许是太受不了压抑的气氛,一个看去有些发福的年轻人擦拭第三十三章:经略博阳(上)额头因为惊吓冒出来的冷汗,哆哆嗦嗦:“这位将军……”

    刘彦目光移过去,看得那人差点翻个白眼昏过去。

    他擦拭额头冷汗的次数更加频繁:“小人是博阳卢氏的少族长,愿提供将军八百石菽……”见刘彦没什么反应,赶紧补充“……另有两百石黍。”,看见还是没反应一咬牙:“另有一百金奉上!”

    刘彦还是什么反应,他根本不知道菽是什么,至于黍倒是了解一些,黍是一种叶线形的植物,子实淡黄sè,俗称黄米,比小米稍大,煮熟后会有黏xìng。至于那个一百金也不是金子,而是铜,大概是一百汉斤的铜。

    其实黍是豆类的总称,古时候米很少人能吃得起,jīng米一类只有贵族能吃,庶民一rì两餐吃的是豆类的食物。

    有人表态,博阳的地头蛇们鉴于“好汉不吃眼前亏”的觉悟也纷纷报上数目。

    到最后,刘彦依然没有表态满意或者不满意,从头到尾他都是一副面无表情的模样,使那些士绅们告退后仍然万分的惶恐不安。

    他不是不表态啊,第三十三章:经略博阳(上)而是这些地主老财报上来的名目奇奇怪怪,这位将军大人除了代表重量的“石”能搞懂,其它都是云里雾里。

    有资格与会的部下从刘彦的举动看出这次大概不会再“流浪”了,他们心里无比振奋,谁都知道流寇说到底还是一个贼匪,没有地盘最终只能走向灭亡。这下发现刘彦有占据博阳的意思,他们开始在心里盘算应该做点什么。

    刘彦拿着文书记录的“贡品”,扬了扬:“你们核实一下,按照哪个家族贡献得多分个三六九等出来。”他顿了顿,摸着下巴:“在博阳找间酒楼,之后按照贡献额度发去身份地位不同的刺帖。”

    部下们,无论是武将还是少数的文史都是一脸茫然,他们怔怔地看着刘彦。

    叹了口气,刘彦没有解释,他十分清楚自己的能耐,指挥作战和战术布置没问题,可是他也只会这些,对于民政方面就真的不行了。

    民政不比军事,其实从某方面来说军事的发展方向基本是固定的,只要军队建制完整其它都不是大问题,而民政关乎到的不止是民生,还关乎到军队的建设。

    没有好的民政想养活军队根本是不可能的事情,他自觉对于民政只能借鉴于后世的文明结晶制作出一个大致的发展框架,例如划分出合理的部门和所需要负责的事物,而具体应该怎么做才能达到理想的结果那是不懂的。

    目前这个阶段,刘彦只想专注在军队的建设,抓紧时间练出一支能战敢战的部队。在这个该死的年代,没有军队作为后盾只能任人鱼肉,建设一支建制完整和有战斗力的军队是迫在眉睫的要事大事。

    想在博阳建立根据地然后向四周扩张必然需要先震慑博阳的大族,然而完全依赖武力震慑是不行的,还需要拥有相同的利益出发点,也就是让那些博阳的望族知道刘彦不是只会剥削不会付出的人。

    话说古时候识字的人本来就不多,有知识的人大多是宗族世家的子弟,刘彦麾下极度缺乏管理文事的人才,那些大宗族大世家连声名赫赫的冉闵都不放在眼里又怎么会理睬刘彦这个小军阀。

    因此,刘彦想从大宗族大世家那里引入人才根本是不可能的,他决定先从小宗族小世家入手,而没有大宗族大世家盘踞的博阳就是第一个试验场。

    博阳的士绅很多连宗族都算不上,至于世家就更别谈。

    宗族说白了就是一个同样血缘姓氏的人组成,他们或许有不小的实力,可是与世家相比起来,那是鲸鱼与小虾米的差别。

    所谓的世家,那是经过几百年的发展,祖辈上肯定有出过一些有名的大人物,世世代代祖祖辈辈必然有在朝廷当官的家族子弟。他们收集着大量的藏书,能够教育出一帮博学的人才,有文明(知识)传承的优势,最重要的一点是还有着令人咋舌的人脉!

    刘彦十分清楚自己目前只是一个不被别人放在眼里的小军阀,妄自尊大那是纯粹的找死。确定应该怎么办后,他找来拓跋秀,十分干脆的问:“你说青州有石虎掳来的工匠数十万,他们具体在哪?”

    石虎极其残暴且奢华,为了享乐强掳工匠建造宫殿,陆地上的玩够之后开始向水面出发,集中十几万工匠造船,建造期间还不准工匠上陆地,吃喝拉撒睡都是在齐腰的水里,以至于工匠死伤无数。

    天晓得拓跋秀为什么会知道那么多隐秘的事情,她不但跟刘彦说青州有一批羯赵囚禁的工匠,还告诉刘彦再泰山附近有一座宝藏。

    拓跋秀很神秘的告诉刘彦,那座宝藏是刘渊起兵后不断抢来的财宝,里面还有大量的兵器,是刘渊为了以防不测刻意准备的。不过,后来刘渊死了,家族也被石勒杀光,他们(拓拔鲜卑)是在无意中得到藏宝图,这件事情只有她和父亲、兄长知道。

    在行军路过泰山郡时,拓跋秀就建议探索挖掘出来,可是刘彦根本没有把“传说中的宝藏”当一回事。他来青州正是为了那批工匠,他比任何人都知道工匠的重要xìng,所以明知道青州是真正意义上的四战之地也长途跋涉而来。

    “走吧,随我去见见那些博阳望族。”刘彦眼眸深邃:“能不能成就一番事业,就看这么做对不对了。”

    拓跋秀露出茫然的表情,她很不明白是什么让刘彦这么慎重其事……!!!

第三十四章:经略博阳(下)

    博阳城与之中原的其它城池有一个共同之处,长年的战乱使中原大地人口锐减,其中汉人更是成为“少数民族”。简单的拿博阳这座小城为例,可以容纳至少五万人的城池内竟是只有不到两万人居住,汉人占总数量不到四分之一,其余皆是羯人、氐人、羌人和少量的鲜卑人。

    刘彦攻下博阳之后,趁着博阳城的居民还没有反应过来下了一道命令。

    他命令麾下的部队将所有非汉人全部押解到城外的军营关押起来,汉人则是进行登记造册。

    当然,在种族屠杀有如家常便饭的年代,博阳城内的胡人并不会乖乖被军士拘押,有暴力就有反抗。不过,在绝对的武第三十四章:经略博阳(下)力面前,一切反抗都显得是那么微不足道,何况于博阳城的胡人被打了一个措手不及。

    刘彦本来就需要一个清洗的理由,胡人的反抗可谓是正中下怀,血腥的镇压之下,整个博阳城充满了血腥味。

    不可否认,他是一个民族主义者,无论是以前还是现在都是。最初,他的想法是除了本民族之外的所有人都是敌人,后来经历种种事情后明白那是自寻死路,渐渐有所收敛。

    有收敛并不代表放弃己见,在拓跋秀和简的影响下,刘彦对鲜卑人敌意并不深,对氐人和羌人也没特别的关注,但是对于羯族人就可以称得上yù除之而后快了。

    羯人是一个残暴的种族,占据中原之后几乎是无恶不作,他们不但对汉人残忍,对其他民族也好不到哪里去。

    对于羯人这个食人族,以前慑于羯族当政的强势,其他民族并不敢反抗,现在羯族是树倒猴孙散了,氐人和羌人无不落阱下石,那就更别谈刘彦这个本来就对羯人拥有深深敌意的人。

    博阳士绅收到刺帖后苦着脸再次来第三十四章:经略博阳(下)到本来是城守府现在变成将军府的宅子,他们已经得知新来的这股军队将所有胡人都押到城外,长久受到胡人压迫觉得出了口气的同时更加惶恐,若不是军队只针对胡人对汉人比较温和,他们早就在考虑是不是放弃博阳的基业逃命了。

    受到邀请的士绅按照熟悉程度聚在一起小声讨论,猜测这股军队到底是想干什么,为什么一来就搞出那么大的动静,甚至不惜在城内血腥清洗拒绝前往城内的胡人,十分担忧那个杀人不眨眼的家伙波及到他们,或者是在已经捐献一次后又有什么过份的要求。

    当刘彦再一次出现在他们眼前时,士绅们讶异的发现刘彦脸上竟是带着温和的笑容,不再表现得那么的强势,在那温和的笑容下,逼人的血腥味似乎变淡了一些?

    他们行礼过后眼巴巴的看着刘彦,只差惨嚎一句“将军,千万不要再勒索钱粮了”来表示惶恐不安。

    刘彦这厮也不知道是出乎什么考虑,他竟是像模像样的回礼,不羁的气质做出那一板一眼的姿势要说多怪异就有多怪异……

    他示意众人落座:“各位都是博阳望族……”

    这句话怎么有点耳熟呢?士绅们似乎记得刘彦索要钱粮时也是以这句话作为开场白,一时间控制不住地浑身一个颤栗,脸sè变得有如死了老娘那般,几乎当场哭出来。

    刘彦根本不理会诸人一脸哭相:“为了感谢诸位资助我军,我特意在命人寻了一家酒楼,在惠来酒楼预办数桌酒筵……”

    “轰隆当啷”一声响,一位士绅听到“惠来酒楼”四个字当场身子一软滚在地上。他嘴唇哆嗦着一脸苍白,心里哀嚎:“完了,完了,彻底完了,感情这个杀才是看上了自家的酒楼?”

    刘彦不解地看向那位趴在地上一脸痛不yù生的士绅:“这位……?”

    “小人高健……”他脸上的笑容比哭还难看,“承蒙将军太爱,小人愿将‘惠来’赠予将军。”

    情不自禁的一愣,刘彦扫视一眼,在场的所有士绅要么是一脸的戒备,要么是认命的表情,惹得他“哈哈”大笑:“预办酒筵只为感谢诸位资助罢了。我要你的酒楼干什么?”

    “当真?!”似乎觉得这么问有些‘自寻屎路’,高健赶紧陪上笑脸:“小人是说,若将军喜爱,小人愿意奉上。”随后一脸的肉疼,“当然,将军是办大事的英雄,怎么会看上小小的酒楼呢?”,说着讪讪的笑,笑得特别小心,深怕将军大人发怒或者是反悔。

    说实话,刘彦还真没打算勒索不动产一类的东西,不会经营也没那个功夫。再说,他要真那么干了,有点资产的人就该全跑了,那时候甭说税收,估计治下就该是一幅千里无人烟的景象。

    目前,他最需要做的就是安抚,为了消除博阳士绅的戒备,他非常明白的表态,只要合法守纪他们的财产安全就有保证。所谓的合法守纪,那当然是不触犯到军队的利益。另外还表示,为了感谢他们对军队的资助,再有就是为了博阳的建设,他决定向各家募征人才参与到管理和发展中来。

    “这个……,将军?”博阳何氏,算得上是最有名望的家族,家主何铭戒备中带着一丝的迷惑:“将军所说的募征人才,不知是……?”

    刘彦没有多绕圈子,直白极了:“博阳百业待兴,我等军士守土有责,然而民政却是荒废。诸位都是博阳人,难道不应该为博阳的建设出力吗?”

    这下他们有点明白了,这股军队不是来了抢完就走,而是要长期霸占博阳。

    那些本以为“那支土匪”抢完就会走的人当即sè变,他们极力掩藏心里的想法,眼珠子转悠着也不知道是在想些什么。

    只有少数人脸上露出了喜sè,在这些人看来,有一支愿意善待汉人的军队占据博阳城是一件好事,总比残暴的胡人要强许多。

    他们或许有各式各样的想法,但是有一点表现得十分一致,对于刘彦想从他们那里募征家族子弟为官的善意,似乎有那么点兴致缺缺,甚至是排斥?!!!

第三十五章:红巾军

    虽然博阳的各个望族都有选派家族子弟出任官吏,可是从他们只选派旁支这件事情上来看,分明能看出强烈的不信任和观望。对于他们来说,有官做那是极好的事情,可是并不是谁的官都能做的,那还需要谨慎的选择。

    长年战乱使华夏的家族养成一个传统,每当战乱之秋就是一些人的机会,除了那些直接参与争夺天下的家族,几乎每个家族都会仔细观察战况,一旦觉得哪一个豪杰有胜利的希望,那么便会对其进行“投资”。他们通常的做法不是直接资助钱粮,而是派出有才能的家族子弟前往投靠,也就是进行辅佐。

    不过,宗族从来不会将所有鸡蛋放在同第三十五章:红巾军一个篮子里面,他们常常是觉得有必要就派出宗族子弟,为了方便行事还往往会玩“开革”的事情出来,以示某某谁已经和家族无关,很多时候不同的势力经常有同一个家族子弟在不同的豪杰麾下效力。

    当然,所谓的开革其实就是做一个样子,这个潜规则根本就是所有人都心知肚明的事情,哪怕为之效力的“主公”知道某个人的亲戚在敌方那里效力也不会进行干涉,甚至这个“主公”会十分在意同一个宗族的人到底怎么分布。

    这位“主公”会比较在自己这里效力的是不是那个宗族的嫡系,敌方那个宗族子弟是什么身份,由此判断“外界”对自己有没有信心。如果同样是嫡系,那么就看那个宗族资助自己多少钱粮,又资助敌方多少钱粮,得出判断。如果宗族资助自己的较少,他会有强烈的危机感。

    最为平常的例子就是诸葛家的做法,老大诸葛瑾投靠孙吴,老2诸葛亮投靠蜀汉(刘备),老三诸葛均投靠曹魏。三个兄弟并不在同一个阵营效力,宗族把这个称呼为“开第三十五章:红巾军枝散叶”,只要最后有一方为之效力的势力获胜,那么诸葛家都缺少不了荣华富贵,算是投资成功了。

    青州不止有刘彦这股势力存在,说到底他是一个外来者,不单单是博阳的望族无法进行评估,整个青州知道刘彦率军进入的宗族都没有他的详细信息,不知道以前是做什么的,现在是什么官职,在没有足够的信息可以进行分析时都不会进行投资。

    博阳的望族给予钱粮是被迫无奈,这根本算不上支持更加不是投资行为,如果刘彦能够在博阳站稳脚根并且向外扩张,让他们看到前景,那时不用刘彦自己多说什么,他们恐怕会迫不及待的巴结讨好。

    刘彦攻下之后将所有胡人羁押到城外的军营,他让文史计算羯人在城内的产业。这么一折腾下他来讶异的发现,作为中原的主人,又有“抢劫”免费的“法律”,羯族人大多富得流油。

    大略计算一下,算上沿途抢掠和博阳城的抄家,荷包竟是鼓了不少。

    不过,战乱之秋不动产值不了几个钱,刘彦干脆将店铺一类的不动产贱价卖给博阳的士绅,又用沿途抢来的钱财向当地士绅购买粮食和布匹,虽然全局上还是有些捉襟见肘,但也不至于是一清二白了。

    几rì核算抄家所得的田产后,他出于稳定军心的考虑,借鉴历史上前辈们的做法,按照登记造册的名额发放田亩,初步增强了追随者的信心,也为明年的耕作做好了准备,不至于到来年没有粮食收入。

    同时,刘彦为了鼓励军士杀敌还搞了一个军功田,直接将秦朝的军功爵制度给照搬了过来。

    与之民间的八税一相比,军功田的产出则是二十税一,这极大鼓舞了战兵的士气,也让那些觉得提着脑袋卖命不划算的人动心。

    在这些前提下,刘彦做出了新的举动,借着踊跃投军的势头,他在基础六千战兵上又从八万余人中挑选出近一万五千人作为预备役进行训练,算是建立了初步的兵源,哪怕战兵阵亡后也能从预备役快速挑选士兵补充,不会越打兵越少,越打越弱。

    博阳城靠近泰山临近黄河,地理位置从根本上来谈算是黄河南岸,与之沂水和汶水都不远,说实话由于水路发达且平原较多并不适宜发展。它的周遭除了泰山之外还有九里山和芒砀山,这片区域历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短期停驻或许还行,但是要作为根据地长期发展那是极为不妥的。

    根本问题就是,刘彦实力太小,麾下部队也还没有完全整编完毕,攻打博阳这样的小城可以,但是攻打大城则是没有那个实力。

    他暂时安抚博阳的士绅后着力整顿军队,建制上完全采取西汉孝武帝时期的编制,目前是有少量的金属材料,可是缺少匠师之下无法将材料变为兵器和甲胄,注定无法更换武器装备。

    有了足够供应战兵军服所需的布匹,刘彦利用充分的劳力发动起来织造军服,他画出简易的图样先行试着裁缝,等待满意后按照样式进行大量织造。

    这也算是关键的一步,同样制式的军服不但能够使士兵产生归属感还不至于让士兵在交战中难以分清敌我造成误伤。

    一身灰黑sè的紧身军服再加上包裹头发的红巾,这个举动直接产生一个结果,因为军士的额头上都结有红巾,起先是士兵笑称“红巾兵”,后来大家都接受这个称呼,刘彦索xìng就将麾下组编的战兵称为“红巾军”,这支军队也算有了一个正式的称呼。

    只要是聪明人都能看得出那一系列手段之后,不但民生逐渐安定,军队经过换装看上去远比衣着混杂来得威武,再加上每天训练的号子震天响,一副准备打大战的架势。一系列的举措做下来让人看得眼花缭乱,那些本来对刘彦不报任何信心的士绅渐渐改变看法,虽不至于马上哭着喊着要效忠,但也不再是一幅看笑话随时等着落阱下石的姿态。

    做了那么多之后,博阳望族的反应让刘彦明白短时间内难以建立互信,他意识到这个现象也不再强求,开始转而关注周遭,特别派出一支骑兵前往拓跋秀所说的位置,期望能够找到那些工匠。

    另外还派出大量的人手出外观察,熟悉地形是一部份,还要探知周围的势力划分情况。初来乍到之下,他们必须用一次又一次胜利来提升威望,交战也便于扩大地盘和缴获物资,同时还达到了练兵的需要。

    刘彦有足够的信心,只要胜利的次数多了,实力必然得到认可!!!!

第三十五章:红巾军

    虽然博阳的各个望族都有选派家族子弟出任官吏,可是从他们只选派旁支这件事情上来看,分明能看出强烈的不信任和观望。对于他们来说,有官做那是极好的事情,可是并不是谁的官都能做的,那还需要谨慎的选择。

    长年战乱使华夏的家族养成一个传统,每当战乱之秋就是一些人的机会,除了那些直接参与争夺天下的家族,几乎每个家族都会仔细观察战况,一旦觉得哪一个豪杰有胜利的希望,那么便会对其进行“投资”。他们通常的做法不是直接资助钱粮,而是派出有才能的家族子弟前往投靠,也就是进行辅佐。

    不过,宗族从来不会将所有鸡蛋放在同第三十五章:红巾军一个篮子里面,他们常常是觉得有必要就派出宗族子弟,为了方便行事还往往会玩“开革”的事情出来,以示某某谁已经和家族无关,很多时候不同的势力经常有同一个家族子弟在不同的豪杰麾下效力。

    当然,所谓的开革其实就是做一个样子,这个潜规则根本就是所有人都心知肚明的事情,哪怕为之效力的“主公”知道某个人的亲戚在敌方那里效力也不会进行干涉,甚至这个“主公”会十分在意同一个宗族的人到底怎么分布。

    这位“主公”会比较在自己这里效力的是不是那个宗族的嫡系,敌方那个宗族子弟是什么身份,由此判断“外界”对自己有没有信心。如果同样是嫡系,那么就看那个宗族资助自己多少钱粮,又资助敌方多少钱粮,得出判断。如果宗族资助自己的较少,他会有强烈的危机感。

    最为平常的例子就是诸葛家的做法,老大诸葛瑾投靠孙吴,老2诸葛亮投靠蜀汉(刘备),老三诸葛均投靠曹魏。三个兄弟并不在同一个阵营效力,宗族把这个称呼为“开第三十五章:红巾军枝散叶”,只要最后有一方为之效力的势力获胜,那么诸葛家都缺少不了荣华富贵,算是投资成功了。

    青州不止有刘彦这股势力存在,说到底他是一个外来者,不单单是博阳的望族无法进行评估,整个青州知道刘彦率军进入的宗族都没有他的详细信息,不知道以前是做什么的,现在是什么官职,在没有足够的信息可以进行分析时都不会进行投资。

    博阳的望族给予钱粮是被迫无奈,这根本算不上支持更加不是投资行为,如果刘彦能够在博阳站稳脚根并且向外扩张,让他们看到前景,那时不用刘彦自己多说什么,他们恐怕会迫不及待的巴结讨好。

    刘彦攻下之后将所有胡人羁押到城外的军营,他让文史计算羯人在城内的产业。这么一折腾下他来讶异的发现,作为中原的主人,又有“抢劫”免费的“法律”,羯族人大多富得流油。

    大略计算一下,算上沿途抢掠和博阳城的抄家,荷包竟是鼓了不少。

    不过,战乱之秋不动产值不了几个钱,刘彦干脆将店铺一类的不动产贱价卖给博阳的士绅,又用沿途抢来的钱财向当地士绅购买粮食和布匹,虽然全局上还是有些捉襟见肘,但也不至于是一清二白了。

    几rì核算抄家所得的田产后,他出于稳定军心的考虑,借鉴历史上前辈们的做法,按照登记造册的名额发放田亩,初步增强了追随者的信心,也为明年的耕作做好了准备,不至于到来年没有粮食收入。

    同时,刘彦为了鼓励军士杀敌还搞了一个军功田,直接将秦朝的军功爵制度给照搬了过来。

    与之民间的八税一相比,军功田的产出则是二十税一,这极大鼓舞了战兵的士气,也让那些觉得提着脑袋卖命不划算的人动心。

    在这些前提下,刘彦做出了新的举动,借着踊跃投军的势头,他在基础六千战兵上又从八万余人中挑选出近一万五千人作为预备役进行训练,算是建立了初步的兵源,哪怕战兵阵亡后也能从预备役快速挑选士兵补充,不会越打兵越少,越打越弱。

    博阳城靠近泰山临近黄河,地理位置从根本上来谈算是黄河南岸,与之沂水和汶水都不远,说实话由于水路发达且平原较多并不适宜发展。它的周遭除了泰山之外还有九里山和芒砀山,这片区域历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短期停驻或许还行,但是要作为根据地长期发展那是极为不妥的。

    根本问题就是,刘彦实力太小,麾下部队也还没有完全整编完毕,攻打博阳这样的小城可以,但是攻打大城则是没有那个实力。

    他暂时安抚博阳的士绅后着力整顿军队,建制上完全采取西汉孝武帝时期的编制,目前是有少量的金属材料,可是缺少匠师之下无法将材料变为兵器和甲胄,注定无法更换武器装备。

    有了足够供应战兵军服所需的布匹,刘彦利用充分的劳力发动起来织造军服,他划出简易的图样先行试着裁缝,等待满意后按照样式进行大量织造。

    这也算是关键的一步,同样制式的军服不但能够使士兵产生归属感还不至于汤士兵在交战中难以分清敌我造成误伤、

    一身灰黑sè的紧身军服再加上包裹头发的红巾,这个举动直接产生一个结果,因为军士的额头上都结有红巾,起先是士兵笑称“红巾兵”,后来大家都接受这个称呼,刘彦索xìng就将麾下组编的战兵成为“红巾军”,这支军队也算有了一个正式的称呼。

    只要是聪明人都能看得出那一系列手段之后,不但民生逐渐安定,军队经过换装看上去远比衣着混杂来的威武,再加上每天训练的号子震天响,一副准备打大战的架势。一系列的举措做下来让人看得眼花缭乱,那些本来对刘彦不报任何信心的士绅渐渐改变看法,虽不至于马上哭着喊着要效忠,但也不再是一幅看笑话随时等着落阱下石的姿态。

    做了那么多之后,博阳望族的反应让刘彦明白短时间内难以建立互信,他意识到这个现象也不再强求,开始转而关注周遭,特别派出一支骑兵前往拓跋秀所说的位置,期望能够找到那些工匠。

    另外还派出大量的人手出外观察,熟悉地形是一部份,还要探知周围的势力划分情况。初来乍到之下,他们必须用一次又一次胜利来提升威望,交战也便于扩大地盘和缴获物资,同时还达到了练兵的需要。

    刘彦有足够的信心,只要胜利的次数多了,实力必然得到认可!!!!

第三十六章:麻烦来了

    为了获得更多的人口,刘彦将目光转向因战乱物价可归并且数量庞大的流民身上,先期他在广宗城战役中俘获了近五百匹战马,除开两百骑被派出去寻找工匠的下落之外,剩余的三百余匹都被列装在斥候上面。

    斥候出外探查地形时还有额外的任务,他们还负责引导流民向博阳城汇集,半个月下来倒是收拢来近三万人,其中还多是年轻力壮之辈。说来也是,战乱之中老弱妇孺难以生存,青壮在生存上拥有很大优势。

    人口增加之下必然造成粮食的紧张,刘彦再一次召集博阳的士绅,这一次他不是索要钱粮也不是直接向他们购买粮食。博阳的望族只是小宗小族第三十六章:麻烦来了,虽然有储备粮食但是量不大,他们也不可能将大部份粮食出售,要知道乱世之秋粮食比什么都来得重要。

    刘彦召集士绅是想依靠他们的人脉向外购买粮食:“购买到十石,我便回报你等一石!”

    巨大的利益使士绅们瞬间sè变,而且刘彦还承诺派兵护送,有什么比这个更加让他们动容的吗?纷纷表示“愿意为将军效劳”,回去后发动亲族世交,眼珠子发红地盯着那十石让出一石的巨额回购。

    看着士绅们兴冲冲的离去,刘彦脸上充满了苦涩。

    其实,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刘彦没有人脉,他哪怕出再多的钱也无法买到粮食,所以哪怕是吃了很大的亏,实际上却是不得已而为之。

    陆陆续续的,士绅们从外面购回粮食,虽然量不大但胜在频繁,总算略有缓解博阳城缺粮的压力,不过刘彦以前抢来的金银珠宝却是有如流水一般的花出去。

    在购粮的同时,刘彦不断组织人手出外狩猎,这个年代野兽非常多,猎回的野兽的野兽部份除了提供红巾军改善伙食,非第三十六章:麻烦来了主战军士则是没有这个待遇,其余大部份都制作成了肉干。

    整整一个月,刘彦着力训练军队之余就是扑在内政上,现在还不是耕作季节,除了主战军士和出去狩猎的预备役不能变动,他召集看似无所事事的民壮开始整修博阳这座城池,加高加厚城墙后开始梳理水道,算是为来年的chūn耕做先期的准备。

    由于没有什么内政的经验,他只是发出一道命令便放手让麾下不多的文史去折腾。

    这个年代管理内政的部门统称列曹,比如管理户籍的叫户曹,管理耕作的叫田曹,理财政的叫金曹,管理粮食的叫仓曹。

    为了方便,刘彦将列曹直接交给椽史管自己并不参与。

    椽史其实就是部长级的官,他可没画蛇添足的设立一个什么民政部,弄一个什么部长出来,要不除了他其余人都不知道那是怎么回事,那就cāo蛋了。

    博阳只是县,因此还设负责营造交通的司空、将作、桥津、传舍。负责管理的主管称呼为啬夫。

    流民增多之下治安肯定会变得混乱,索xìng刘彦早有准备,从预备役抽出两千人轮流巡逻,他们被归于贼曹麾下。贼曹其实也就是县jǐng察局长。

    忙忙又碌碌,一天又一天,期间多次打退或者吓退来犯的其它势力或者是匪徒,派出去寻找工匠的人依然没有消息,两月后博阳的诸项事务总算上了轨道,外出探查的人员也都相续回报。

    就在刘彦探查清楚周遭的势力划分打算有所动作时,一个意外打断了他的部署,一支打着冉闵旗号的队伍来到博阳城。

    来人是冉闵广派的官员,为什么是广派呢?原因就在冉闵已经清理完邺城周围的不服势力,他东征西讨之下中原的局势虽有变化可是并没有趋于安定。

    鉴于混乱的局势,冉闵可能觉得挥军讨伐成效太慢,再则就是也不能放下政务领着军队到处征讨,于是在主簿周涛的建议下,冉闵决定使用驱狼吞虎之计,这也就有了派出大量的官员四处封官许将的一系列事情发生。

    刘彦目前并没有明目张胆的自立,他也不敢在这时候招惹冉闵,于是慎重其事出迎上差。

    冉闵派出的官吏第一个观察重点显然是放在博阳的军力上面,他首先观察博阳城的整体实力,第一眼就发现博阳城有明显的扩建痕迹,外郭的城墙是新建,那足有四丈纵宽三米的城墙虽然是土坯墙,可是胜在足够高足够厚,在这个缺乏攻城器械的年代,这样的城墙没有大量死伤是难以攻下的。

    “刘……都护?”这家伙显然是来自前有做过调查,直接叫出了刘彦的姓氏。他遥指靠近城池的田野中忙碌的农夫:“博阳人口几何啊?”

    稍微一愣,有点不明白为什么会被称呼为都护,刘彦也没在意,他转头看向旁边的户曹……

    户曹是由博阳卢氏担任,是一个看上去偏瘦干巴的年轻人,不过还算机灵。他掏出记录:“博阳有户七万。”,说着看向将军大人,并没有说出实际的人口。

    “七万户!?”名叫赵松的使者露出吃惊的模样:“竟有这么多人在博阳安家落户,可见刘都护治理得当啊!”

    刘彦微笑不语,转头赞赏地看一眼卢安。卢安也就是那个瘦小子的名字。

    这下卢安只要应该怎么回答了:“每户家室落缺,除少量有父母妻儿之外,其余皆为单身。因此,户虽多,人口却少。”他还是没有说博阳有多少人口……

    这个年代计算人口不是记录到每一个个体,都是以户为单位。在没有战乱时,一户之中有父母,有妻子孩子,一般是四五口子人。现在是战乱,用“户”来计算人口显然是极为不妥当的,不过习惯如此。

    赵松没太纠缠于这个问题,冷不丁转移话题:“刘都护麾下军力呢?”

    刘彦依然微笑不语,他看向兵曹。

    担任兵曹的是已经改名的宇文简,他翻个白眼,用着有些变调的中原话:“六千。”简洁无比。

    “六千?”赵松似乎有些失望,“这样啊?”顿了顿,“刘都护难道要在城门待客吗?”

    刘彦赶紧赔礼:“怠慢,怠慢,还请勿怪。”说着做出一个里面请的姿势,一群人浩浩荡荡的进城……!!!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10024/ 第一时间欣赏汉血最新章节! 作者:荣誉与忠诚所写的《汉血》为转载作品,汉血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汉血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汉血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汉血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汉血介绍:
马踏匈奴,封狼居胥!
远征西域,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
汉民族所有荣耀和尊严都伴随着“黄巾之乱”“董卓乱政”被彻底埋葬。
当三国的门阀豪强们为了争权夺利互相攻伐的时候,他们或许只看见站在高处手握生杀的权利。
所有的英雄故事、威风凛凛、不可一世、黄图霸业……几乎耗光了汉民族的精血!
建立晋朝的武帝司马炎,他在窃喜获得天下的同时,北方的胡人睁开了阴森的眼眸露出了残暴的獠牙!
很多人并不知道那一段被刻意隐藏起来的历史……
你不会相信:这是一个汉人濒临灭绝的时代!汉人的地位比之猪狗野兽尚且不如!
冉闵,这一位为了活下去发出《杀胡令》的英雄,在一些人无视《杀汉令》为前提被刻意地塑造成残暴的代名词。殊不知,没有冉闵,他们怎么能够使用汉字去为胡人歌功颂德?!
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汉人连死后想要一抔黄土埋身都成了奢望?汉血已经完结,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汉血,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汉血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