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言情小说庶子风流TXT下载庶子风流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庶子风流全文阅读

作者:上山打老虎额     庶子风流txt下载     庶子风流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六百五十四章:天命昭昭(第九更)

    想要说服一个人,绝不能简单地告诉这个东西有多好,而应该站在对方立场,抓住对方的心理,从而道出他心中的渴望。

    陛下想受人关注吗?

    当然是想的,若是不想,也就没有这么多烂事了。

    所以朱厚照眼中放光,钟楼?他虽不知是什么东西,可是叶春秋言语中的夸张,却令他大感兴趣。

    叶春秋想造个大钟,当然,若是将钟造了出来之后,往这紫禁城一放,岂不等于是现成的活广告?在这官本位的世界,什么是档次?紫禁城里的任何物件都是档次啊。

    然后……叶春秋就可以安心造出钟表了,这将会成为镇国府的第二个产业,当然,叶春秋是醉翁之意不在酒,挣银子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则是通过钟表的制造来提高匠人们对于匠人文化的认知。

    钟表的出现,可谓是工业品的开端,尤其是齿轮和弹簧的巧妙结合运用,一旦让匠人们见识到了钟表的内部结构之后,相当于是对每一个匠人进行关乎于机械的启蒙。

    启蒙很重要,因为钟表需要的是一丝不苟,不容有半分的马虎,一点点的疏漏都可能使整个钟表出现致命的缺陷,唯有一丝不苟之人,才能立足。

    而一旦钟表能从中获利,就自然而然地形成产业,会吸引许多匠人从事到这个时代高端的‘机械’行业中去,为了得到薪俸,为了得到更好的生活,为乐养家糊口,会有一大批手艺精湛的匠人培育出来。

    有了这个,将来许多机械,叶春秋推出时,就容易得多了。

    当然……眼下这钟楼,还只是构思,叶春秋摆弄了一下这个大笨钟,心里也只是摇头,欧洲现在的钟表技术实在是有些惨不忍睹,自己完全可以采用更好的结构,当然……现在不急,先从钟楼做起。

    眼看时候差不多了,朱厚照催促道:“叶爱卿,钟楼的事,你早些筹措,朕这一次让工部出银子,时候不早,快去,该去给几位师傅禀报了。”

    叶春秋朝他笑了笑,告辞而出,匆匆的赶到了内阁。

    见了叶春秋来,书吏去通报刘健,刘健等人移步到了茶房,叶春秋进去行礼,还未开口,谢迁便一副急不可耐的样子,道:“陛下怎么说?”

    叶春秋叹口气,显露出无奈之色,道:“陛下也是云里雾里,只是说要在祭祀那一日做一件大事!下官虽然旁敲侧击几句,可陛下却不答,只说等着就是,非要名留青史不可。”

    “……”

    这还是云里雾里,卧槽……

    谢迁的脸已垮了下来,都要名留青史,要做一件大事了,小皇帝这尿性,你还指望他能做出什么好事来名留青史不成?

    刘健的脸也垮了下来,几乎不必去揣测了,这熊孩子若不是穿着金甲去祭祀祖宗,刘健觉得自己的名字都可以倒过来写了。

    这是做了什么孽啊这是。

    在座诸公,几乎可以想象,在那一日之后,天下会是如何的沸腾,百官会是如何的压抑,使节们会是如何的懵逼,这真是开历史之先河,千古无人、后无来者了。

    谢迁急得狠狠拍案,怒道:“哼,不成,我要入宫觐见,今日就是死在御前,也绝不能任他胡闹。”

    李东阳却是叹口气,露出了几分无可奈何之色,道:“哎,谢公打算如何谏言呢,陛下根本不承认有此事。”

    是啊,人家不承认,你总不能非逼人承认不可吧,问题的关键就在这里。

    李东阳这个时候,眼眸突然一闪,道:“叶修撰,老夫问你,陛下为何要做大事?”

    叶春秋心里感叹,还是李公心思深哪,虽然陛下行事是乖张一些,毕竟他不是神经病不是?既然精神正常,又非要做大事,那肯定是有诉求的,李东阳显然很敏锐地察觉到了这一点。

    叶春秋道:“只听陛下说,他要去先帝是庙前,求告先帝,说是要让上天敕他为镇国公……”

    “……”

    这种思维……做皇帝的,居然要跑去先帝那,要去做镇国公?这……不是胡闹是什么?

    那样庄肃的场合,百官就位,无数的礼官、侍卫和宦官就绪,使节们远远驻足,观摩着这一场天朝上国的大礼,让他们感受一下什么叫做敬天法祖,结果……那逗比跑到了宗庙滔滔大哭,穿着一身金甲,哭着喊着要做镇国公。

    想到那样一个场面,刘健幽幽地深吸了一口气,他感觉自己有点吃不消了,干瘦的身躯都在颤抖,这是走他的路,逼着别人无路可走的节奏啊。

    刘健努力地使自己的心情平复起来,这些年,给新皇帝辅政,也算是见多识广,什么神神怪怪的事,他是见得多了,说句实在话,一般的小打小闹,刘健都已经麻木了,你爬树也好,上房揭瓦也罢,也都已经习以为常,可是你居然还玩这个?

    叶春秋也吓了一跳,觉得自己可能过了火,心里有一种很强的罪恶感,觉得挺对不起这几位老大人的。

    呼……

    刘健总算呼出了一口气来,然后淡定地道:“叶修撰,你且下去吧,劳你打探,倒是费心了。”

    叶春秋显得低眉顺眼,几乎不敢去看刘健的眼睛,只是唯唯诺诺地道:“是,下官告退。”

    茶房里很安静,只有偶尔咳嗽和茶盏碰撞的声音。

    大家都没有说话,直到良久之后,李东阳才慢悠悠地道:“刘公、谢公,这陛下,还真是什么事都做得出的。”

    这不是假话,而是实情,朱厚照的尿性,大家也早是有所见识。

    李东阳又道:“这事疏忽不得,怕就怕这个万一,实在不行,去和陛下……商量商量,让叶春秋去给陛下暗示一二,只要陛下得到了满足,或许……”

    “哼!”谢迁显然不肯让步,他知道李东阳的意思。

    刘健慢慢地呷了口茶,却是严肃起来:“我等奉了先帝的遗照,辅佐天子,若是不守住底线,如何对得起先帝知遇之恩?不能开这个先河。”

    …………

    这章算是第九更,白天另计,更得完了,让大家久等,今天的确抱歉,不过老虎现在终于能舒口气了,看看时间快两点了,熬夜真的伤不起,实在太累太困,得赶紧去睡觉了,白天继续努力!大家晚安!(未完待续。)

第六百五十五章:罪己(第一更)

    自那次被刘健他们问话过后,内阁那儿至此便没有了音讯。

    没有再找他,倒是让叶春秋松了口气,却也不敢去待诏了,眼下是宫中和内阁卯着的时候,得避嫌才好。

    所以叶春秋也就一心忙着镇国。军的一应事宜,等到了除夕将至,袷祭也就要开始了。

    在太和殿所悬挂的匾额乃是太祖皇帝钦定的四字,既所谓‘敬天法祖’,而这四字,几乎给大明朝的礼法定了最基本的基调。

    礼不可废,祖宗不能不要。

    于是祭祀就分为了三种,一种是享祭,享祭是是常规性祭祀仪式。每年的四季春夏秋冬每个季节首月的阴历初一都要进行祭祀,太庙各个地方的牌位都要捧到享殿,而皇帝会亲自来这里祭祖。被称为“四孟时享”,简称享祭,把当时时令的蔬菜瓜果祭祀祖先。

    从外便是告祭,每遇到国家重大事情,皇帝登基或者皇帝的大婚以及册立皇后的时候都要去太庙的寝殿进行祭祀叫告祭。就如上次皇后有孕,张太后觉得是大事,就让朱厚照跑去祭祀,大抵就是告诉祖宗们,他朱厚照终于也要有后了。

    而真正的祭祀大典,则是袷祭,袷祭是一年中最大规模的祭祀仪式。在每年的除夕的前一天,历代帝后神主都将恭请到大殿合祭,届时天子将带领百官在此,缅怀历代皇帝,除此之外,礼部拟出祭文,这祭文不但要表示出后世子孙对先祖们的推崇和敬仰,还要报告今年发生了什么。

    大致,其实就是国泰民安这一套,礼部那儿到了年关,最热闹的就是这事,单单这祭文,就足够让他们头疼了。

    拟定祭文确实是很头痛的事,待拟定出来,不但要内阁拍板定案,就连翰林院也要聚起来检查。

    这等于是一封给朱厚照祖宗们的书信,能不正式,不庄重吗?

    所以到了十二月二十三,叶春秋便被召至翰林院的明伦堂,在这里,百余个翰林已是肃穆跪坐,叶春秋年轻,只好挑了戴大宾身边的位置,戴大宾朝他挤眉弄眼,笑道:“咱们翰林院的将军来了。”

    叶春秋晓得他说话虽然‘辛辣’,却无恶意,跪坐在他一边,低声道:“国史修的如何?”

    戴大宾立即露出一脸郁闷的表情,他毕竟年轻,每日与无数的文史打交道,终究是吃不消,对现在的工作不甚满意。

    倒是这时,却见礼部尚书孫需亲自带着诸官到了。

    戴大宾见了孙需,低声道:“这位孙部堂乃是新任的礼部尚书,前几年得罪了河南的镇守太监,差点儿阴沟里翻船,谁晓得后来走了大运,却获封礼部尚书,就在年中的时候,刘瑾还弹劾过他,依旧屹立不倒。”

    叶春秋眯着眼,他光脑一搜,顿时就知道自己已经改变了历史。

    历史之中,这位孙部堂显然是一个博弈的焦点,他在河南得罪了镇守太监之后,立即遭致了宦官们的报复,可是不但没有完蛋,反而升了官,以至于成为了礼部部堂,可是接下来就有意思了,背后支持他成为礼部尚书的人会是谁呢?

    而接下来更有意思的是,刘瑾开始弹劾他,而在历史上,刘瑾弹劾之后,孙需就该致仕了,可是现在,他却依然还在礼部。

    这显然是在历史上,虽然有人支持他,可是当刘瑾亲自跳出来,肉搏上阵的时候,支持他的某些人终于决心放弃,想必他们不愿意造成朝廷的分裂,或者说,闹出什么大事。

    而现在,这些孙需背后的人非但没有选择妥协,而且……似乎这孙需过得还挺滋润的。

    这是赤。裸裸的打刘瑾的脸啊,偏偏,刘瑾无可奈何了。

    叶春秋心里想:“原因无非有二,其一是后宫几位后妃有孕,国家将有太子,这个时候,给予了孙需背后之人极大的希望,他们不再心灰意冷,已经有了几分锐意进取的心思,甚至,他们开始暗中与刘瑾为首的一批人争锋相对;另一方面,是刘瑾状告叶春秋之后,受到了朱厚照的惩罚,这使他开始夹起尾巴做人,不敢再闹出大新闻了。”

    叶春秋看了一眼孙需,这位部堂大人被翰林诸学士们众星捧月般地跪坐在上首位置。

    既是专司礼法的尚书,孙需一副不苟言笑的样子,眼皮子一抬,一旁的礼官就道:“礼部拟定祭文,诸官静听。”

    “呜呼哀哉……”

    有礼官打开典册,开始念诵起来,这祭文理应是内阁已经定巚的了,却需要来翰林走个过场,让翰林们找一找疏漏和差错,祖宗是忽悠不得的,所以一定慎之又慎。

    叶春秋跪坐在那儿听,这一听,却是哭笑不得。

    基本上,这篇祭文还是很有感染力的,将缅怀先祖的心情狠狠地渲染了一番之外,就是开始骂人了,不,理应不算骂人,而是罪己,因为祭文是以皇帝的名义写的。

    然后就告诉祖宗们,年初的时候,闹了教匪,嗯,这都是朕的错,朕糊涂,竟然不察;接着又说,河南发生了蝗灾,朕有错,朕德行有亏,这德行有亏,就是缺德的意思,朕太缺德了,所以上天下了惩罚,再之后是云南地崩,好吧,朕又缺德了;朕还喜怒无常,在某时某地做了荒唐事,朕更缺德的是……

    叶春秋心里憋得难受,差点要笑出来,这小皇帝缺德不缺德,叶春秋不知道,不过时不时被拉出来批判一番,却不知他会是什么心情。

    叶春秋没有做声,因为这显然很符合士大夫们的理念,你不缺德谁缺德?

    何况礼部拟祭文的人,大致是抱着我就爱这么写的心情来书写的,其实想必许多人都在想,这家伙真是作死,这分明是给天子难堪啊,可是偏偏,这篇祭文一路过关斩将,竟都通过了,显然特么的还是好评如潮,这大明朝的政治生态,更令叶春秋有了深刻的印象。

    …………

    抱歉,昨儿熬夜,今天又起晚了,第一更让大家久等了,还有谢谢大家对老虎的关心,老虎看到挺感动的……(未完待续。)

第六百五十六章:陛下圣明(第二更)

    明明是一份痛骂皇帝的祭文,何以会一路通关呢?

    因为这必须通过礼部,甚至通过内阁,还有宗令府,现在还需翰林院最后的检验。

    大明的体制与其说君主****,不如说君主与士大夫二元****。

    其中最重要的一环就是士大夫,说穿了,任何士大夫都需经得起读书人检验,读书人对于身居高位者有很高的道德标准,尤其最看重的就是忠直二字,你得正直。

    所以即便焦芳是靠着刘瑾上位,可毕竟这种事也只是有人怀疑而已,焦芳有没有勾结刘瑾,也不会让你看到,更何况焦芳至少在表面上是和读书人理念一致的。

    那么这份祭文就有意思了,在遴选的时候,礼部最终将它挑选出来,显然也是因为无人敢挡,若是同样的祭文,有一份满篇都是国泰民安,是风调雨顺,是君主圣明,另一篇开口就是罪己,作为礼部尚书,你会选择哪一份呢?

    当然是后者,因为选择前者可能会招致非议,这国家哪里国泰民安了?你分明就是谄媚,是说假话,是骗人,是想要讨好宫中!孙需啊孙需,想不到你是这样的人,你的理念呢,你的正直呢?

    而选择后者,显然是最稳妥的办法,虽然得罪了天子,可是这祭文终究还要通过司礼监的,反正我就选了,你们最后同意不同意是你们的事。

    等到这祭文送到了内阁,几个读书人心目中典范的内阁学士们,显然也不可能打回去,人家说真话怎么了?就不能让人说真话?你为何要挡,难道我大明朝就不能有正直之人的立足之地吗?

    内阁的人几乎是一致通过,接下来,显然是送一份去司礼监,另一份送到翰林。

    司礼监那儿,大致是会通过的,因为时间来不及了,不可能另外选一份,而且这种祭文云里雾里,拐弯抹角,一般没有进士水平的人,还真未必看得懂,司礼监那儿不吭声,翰林这儿就更无人跳出来反对!

    总之,选这份祭文,好评如潮,你好我好大家好。

    一封祭文念毕,孙需带着淡淡笑意道:“诸位可有拾漏补遗的吗?”

    一时默然无声,新任的翰林学士道:“此文甚好。”

    其实只是走过场而已,官场上的惯例,一般真正让你去核查的,往往都会放在内阁定巚之前,也就是说,真要征询意见,那么流程应当是礼部先送翰林院,之后再送内阁,可都已经先送了内阁,内阁诸公都已经拍了板,谁敢挑刺来着?

    叶春秋心里想笑,从洪武开始,这个士大夫的官僚体制就已经臃肿无比,无数的明规则和按规则犹如一团乱线,彼此缠绕,就算是身在官场上的人,只怕也未必能看得通透,何况是外人。

    叶春秋也已不再是当初不明就里的那个愣头青,一年的宦海经历,使他日渐沉稳。

    倒是这孙需呷了口茶,道:“哪位是叶修撰?”

    孙需这样一问,反而让叶春秋成了众矢之的,戴大宾朝叶春秋挤了挤眉,满是羡慕地低声咕哝:“叶修撰而今声名远播,连部堂都寻上门来了。”

    叶春秋轻轻拿手拍了拍他的膝,意思是让他慎言,而后才徐徐起身,到了堂中,行礼道:“下官叶春秋,忝为翰林修撰,见过部堂大人。”

    孙需打量了他一眼,又露出了几分笑意,道:“老夫也是上任不久,便听说近来翰林出了个文武双全的大才子,小小年纪,后生可畏,难得啊……哈……老夫老喽。”

    他这样一说,大家都跟着笑,侍讲何茂更是忍不住插了一句:“孙公是老当益壮。”

    孙需摆摆手,接着道:“叶修撰以为,这封祭文如何?”

    他一面说,一面看着叶春秋,面带微笑。

    叶春秋便知道,这位孙部堂绝不只是想看看‘才子’这样简单,某种程度,理应是试探。

    这种祭文,别人可能听得云里雾里,可是在这些饱读诗书的人听来,别看辞藻华丽,没有带一句脏字,比如里头有所为‘缺德’的词,也只是一句‘渐劳圣虑,追思己过,势必修德正身,以慰列祖”。

    听着,还特么的挺押韵的,可实际上,你没过哪里来的思?你不缺德,何须修德?

    叶春秋觉得这些人挺不厚道的,吃人家的穿人家的,还要砸人家锅。

    叶春秋能懂这篇祭文,可是孙需特意来问,其实就是想让叶春秋表明态度。

    叶春秋心里谨慎,不由在想,是不是近来和天子走得近了,所以使人生出了疑窦?这孙需特意跑来问,某种程度,却是想让自己表明自己的心迹?

    通俗一点来说,孙需的用意就是,你叶春秋还是不是咱们自己人?

    若是叶春秋说这祭文不对,国泰民安,那就糟了,一个溜须拍马、献媚宫中的议论是少不了的,孙需和他背后的人,估计也会对叶春秋疏远了。

    这是一个圈子的社会,每一个人都该有自己的圈子。

    可若叶春秋认可这篇祭文,又有些对不起朱厚照,叶春秋想了想,才道:“此文甚佳,却不知是何人所作?”

    他一说甚佳,孙需脸上便绽放出了笑容,随即道:“乃是礼部郎中张瑶所作,春秋果然有眼力。”

    呃……方才还叫叶春秋,现在一下子改口叫春秋了。仿佛一下子,这关系就亲近了起来。

    这尼玛的读书人,叶春秋也是醉了。

    叶春秋不卑不亢地行了礼,退回班中,孙需便对新任的翰林学士道:“春秋年少而多才,将来势必为栋梁。”

    翰林学士忙是点头称是,只是意味却是深长了,叶春秋在翰林中属于比较异类的人,一般没有人招惹,但是有时候行事,也未必让人喜欢。

    现在礼部部堂一句势必为栋梁,轻描淡写的一句,却不知是有心还是无心,可就只是这么一句话,足以让翰林上下改变对叶春秋的态度,显然,叶春秋现在炙手可热啊。

    (未完待续。)

第六百五十七章:住嘴(第三更)

    待这场审核结束,孙需便动身要走,众官拥簇着他离开,孙需突然带着淡笑看着叶春秋道:“春秋今日不去侍驾吗?”

    “呃……”叶春秋见孙需目光朝他闪了闪,似是别有深意。

    “去。”叶春秋点头,不去才有鬼了。

    于是跟着郑侍学入宫,先到了待诏房,叶春秋沉默了片刻,心里不由地想,孙需没有被刘瑾的弹劾整垮,这意味着什么呢?

    这理应是叶春秋第一次改变了历史的大方向吧,心灰意冷的内阁诸公,似乎是想有所作为,而不再是如历史那般,挂冠而去。

    过不多时,郑侍学便让叶春秋前去侍驾,叶春秋朝他行礼,方才老马识途地到了暖阁。

    只是刚到暖阁外头,就听到了刘瑾的声音。

    “陛下,这祭文是在骂陛下啊,他说陛下缺德,还说陛下无耻,连带着云南的地崩,这也算在陛下的头上,说陛下顽劣;陛下,您说说看,说说看,这……这些人才是真的缺德啊,更可笑的是,礼部尚书居然称赞祭文好,内阁呢,也是说好……奴婢听说,在翰林院,那礼部尚书孙需问叶春秋,这祭文如何,叶春秋回答说,此文甚佳……”

    “呵,你又来胡说,朕不信你。”

    “陛下啊,当时在场的有这么多人,奴婢怎敢胡说?奴婢……奴婢所言,千真万确啊。”

    “嗯?”似乎觉得刘瑾的话可以得以印证,朱厚照才稍显犹豫地道:“叶爱卿真那样说的吗……”、

    外头传出禀告声:“翰林修撰叶春秋觐见。”

    朱厚照便打起了精神,狠狠地瞪了刘瑾一眼,方才道:“叫进来。”

    叶春秋这才昂首挺胸进去,便见刘瑾趴在地上,朱厚照则是穿着一身常服,屈膝跪坐在御案后。

    叶春秋恭谨地行礼道:“臣见过陛下。”

    朱厚照目光明亮,显得精神极好,道:“又是几日不曾见你了,来人,给叶爱卿赐坐。”

    刘瑾侧目看了叶春秋一眼,飞快地闪过了一丝嫉恨之色,脸上却是堆满了笑意,道:“叶修撰,听说今日礼部的祭文到了翰林院,叶修撰以为那祭文如何?”

    叶春秋怎么还不明白刘瑾这是来向朱厚照告状的,不过他却是显得很平静。倒是偷偷地观察朱厚照,似乎朱厚照的表情不太好看,估计也为那祭文愤恨难平。

    其实这也是很可以理解,地崩、蝗灾关朱厚照什么事?你说造反倒还牵连得上,好端端的躺在宫里,却是无辜被人扣了一个屎盆子,换了谁都不高兴。

    看着刘瑾笑嘻嘻的样子,绵里藏针,叶春秋不露声色地道:“噢,是的,正巧听了祭文,方才来侍驾。”

    朱厚照目光有着狐疑,心说,难道叶爱卿当真……他心里不敢想了……

    刘瑾的眼眸里掠过一丝冷意,话里步步紧逼:“那么叶修撰以为那祭文如何呢?”

    叶春秋陷入了两难的境地,若说不好,那么就和此前在翰林院的言论相悖,这叫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可若是说好,这就是说这祭文骂得好,皇帝老子就该骂。

    然后……叶春秋莞尔一笑道:“此文甚佳。”

    依旧还是那个评断,叶春秋也是面不改色。

    刘瑾不由眼中掠过了狂喜,连忙对朱厚照道:“陛下,奴婢早就说了……”

    朱厚照的脸色顿时难看起来,别人骂自己可以理解,可是你叶春秋跟着去掺和什么。

    眼见朱厚照脸色铁青,叶春秋却只是抿抿嘴,笑道:“陛下可知臣的身世吗?”

    朱厚照微楞,眼中有着不惑之色。

    刘瑾看着叶春秋,脸上则是露出几分嘲弄的笑意,心里想,陛下是最爱面子的,更是厌恶亲近人的背叛,你叶春秋就算说出一朵花来,呵……

    叶春秋徐徐道:“臣父与臣母早年私奔,这才有了臣,臣原算是个庶子,嗯……虽然认祖归宗,平时读书也还算是刻苦,可是在别人眼里,只要你有一处错,无论你说什么,做什么,都会引来别人的嘲笑。”

    这一下子,朱厚照的脸色居然缓和了一些,他很想知道接下来的故事。

    叶春秋缓缓地露出一丝微笑,道:“可是臣对这些人,对这些事,并不介意,别人无论怎么说,那是他们的事,他们越是认为臣不学无术,是草包,可只有臣知道,臣是有学识的,他们今日骂得越狠,将来臣金榜题名,他们只有惊叹的份。而且越是如此,岂不越是痛快?所以在臣心里,与其去与人争辩是非,反不如不去计较这些闲言碎语,他们认为臣不好,臣不但没有怨言,反而应声说是……”

    朱厚照禁不住点头,他想起当初王守仁骂自己不育,可是等自己一箭五雕的时候,那种浑身惬意的感觉,当真是前所未有,只恨不得立即把王守仁叫到门前来,狠狠责骂一通。

    叶春秋又道:“陛下初登大宝,确实做了许多不应该的事……”

    呃……

    朱厚照的脸又变了,换上了一脸的郁闷之色,想要反驳,却发现自己无从下口,朱厚照有一点好,自己是什么货色,大致是知道一些的。

    刘瑾一听,有些急了,这叶春秋拿自己来举例,这等于是说,连他自己被人骂,他都会附和几句,现在有人骂皇帝,他也附和,虽然皇帝心里有些不满,可是细细一想,你叶春秋都唾面自干,似乎这只是你的处世哲学而已。

    刘瑾忙道:“陛下圣明得很,叶修撰,你好大胆子,你竟说陛下……”

    “住口!”叶春秋的脸猛地一拉,突然朝刘瑾厉喝一声。

    反正已经得罪你了,反正只要有任何机会,你都会在背后说我的坏话,所以我叶春秋才不管你刘瑾有多少能耐,你就是天王老子,现在也没兴趣放在眼里。

    想不到叶春秋也有在御前暴怒的时候……

    朱厚照惊得下巴都要落下来。

    刘瑾睁大眼睛,他万万想不到,一个小小修撰,竟敢如此放肆。

    (未完待续。)

第六百五十八章:祭祀太庙(第四更)

    要知道,就算是首辅大学士刘健,当着刘瑾的面,也是客客气气的,地方的藩王和刘瑾打交道,也都得乖乖地叫一句刘老公。(老公是太监的尊称)

    可是这个小子,他……怎敢如此……

    叶春秋的目光很严厉地在刘瑾的脸上掠过,刘瑾错愕之后,心中是排山倒海的怒火。

    可是偏偏,当着朱厚照的面,他是有火发不得。好在他有独门秘籍,忙是委屈着脸,对朱厚照道:“陛下,陛下,你看看,你看看,他……竟如此……这哪里是翰林,分明是强盗。”

    朱厚照也是想不到叶春秋竟也有如此严厉的一面,平时这个家伙都是很温和,无论对着什么人,都是彬彬有礼,无论遇到什么事,都是那副微微带笑的样子,连朱厚照都觉得跟他学坏了,也动不动就挂个笑容。

    只是还未等朱厚照反应,便见叶春秋朝朱厚照行了个礼,不卑不亢地道:“陛下,臣就直言了吧,陛下自登基以来,因为年纪尚轻,所以荒唐了一些,可是谁没有荒唐的时候呢?臣是如此,陛下也是如此,所以臣觉得,那祭文说的没错。”

    叶春秋顿了顿,又接着道:“祭文乃是说给宗庙之中的列祖列宗们听的,陛下的先祖有灵,难道还能对他们说谎话吗?所以臣十分赞同这份祭文,陛下身为人子,身为人孙,将自己的实情告知,亦无不可。”

    这番话,等于是直接否认掉了朱厚照的过去。

    朱厚照一脸的郁闷之色,心情变得很不好,虽然有时候,他觉得自己有做得不对的地方,可是有这样糟糕吗?

    刘瑾本来还想添油加醋地告叶春秋一状,这家伙竟然这样对自己大吼,全无礼数,倒像他是自己的主子似的,自己乃是天子的家奴,打狗还要看主人呢。

    可是听了叶春秋的一席话,刘瑾却是不做声了,这姓叶的是做死啊,他想做忠臣吗?是想学谁来着,魏征?他是魏征,可是当今皇上可不是唐太宗啊。

    叶春秋面对朱厚照难看的脸色,依然面不改色,道:“可是……”叶春秋凛然无惧地看着朱厚照:“可是别人看轻陛下,认为陛下全然只知荒唐胡闹,臣却是知道陛下怀有雄心壮志,远超陛下的列祖列宗,所谓不鸣则已一鸣惊人,陛下现在宏图大展就在即日,陛下还记得镇国府吗?很快,陛下就可以做许多事了,今日的祭文,岂不正是陛下一鸣惊人的起点?陛下若只计较于祭文的好坏,那和被人侮辱,而与人去斗口的黄口小儿有什么分别?有些事,无须争辩,与其去争,不如去做,做得比别人更好,今日撰写祭文之人,今日认同祭文的人,自然而然,将来会为今日写下的文字而后悔不迭,此文文笔甚佳,陛下其实可以好好地看看。”

    “呃……”朱厚照的眉头皱了皱眉,还要让他看……

    也不知道朱厚照是否领会了叶春秋的话,只见他忙是摇头道:“罢了,随他们去吧,朕就不看了。”

    刘瑾不禁心里堵得慌,不想就此轻易让叶春秋过关,想要说什么,朱厚照却是很不客气地道:“刘伴伴,这儿没有你的事了,你且退下,朕有话和叶爱卿说。”

    刘瑾心里委屈到了极点,还想要开口,可是见朱厚照阴沉着脸,却不敢再说了,乖乖地告退出去。

    见刘瑾一走,朱厚照急匆匆地道:“叶爱卿,刘师傅他们,怎么还没有答应镇国公的事?”

    这事儿已经许多天了,可是内阁一点动静都没有,这让朱厚照开始焦急起来。

    叶春秋心里想,陛下终究是沉不住气啊,内阁哪一个大学士不是久经宦海的人?个个精明着呢,怎么可能就这样轻易地让步?

    他只是一笑:“陛下不要急,臣自会处理。”

    朱厚照其实是挺信任叶春秋的,听到叶春秋的话,他方才脸色舒缓了一些,他看着叶春秋道:“你说朕要宏图大展,要一鸣惊人,这是什么意思?”

    叶春秋抿嘴道:“因为臣会辅佐陛下做前人连想都不敢想的事啊。”

    少年人最大的特点就是好大喜功,叶春秋这样说,朱厚照便大喜,道:“朕就知道你是朕的贵人,哼哼,朕要给别人好好看看,朕可不是什么昏聩之君。”

    两日之后,腊月二十八,天空飘着雪絮,在靠近东安门的太庙处,许多大臣已经开始聚拢了,祭祀的规矩尤其多,从时间乃至于地点,甚至是大臣们站班的顺序都是一丝不苟,任何一丁点的差错都会被认为是对太祖太宗们的不敬,正因如此,大臣们必须在辰时之前聚集,在此守候,等待吉时。

    天还是乌黑黑的,叶春秋父子便出了门,二人都穿着礼服,因为下雪,叶景不许叶春秋骑马,叶春秋只好坐着轿子出门,在轿子里晃悠悠的,街上灯火昏暗,轿前悬挂的灯笼发出朦胧的光晕,雪絮飞舞的犹如乱萤,一丝丝冰凉穿过轿子的挡帘袭进来,叶春秋没有去抱手炉,却并不觉得冷。

    他的体魄绝非常人可以比拟,可以说是寒热不侵,等到了御道,却是不能继续乘轿去太庙了,于是父子二人只好冒雪步行,靴子踩在积雪上,叶景口里呵着气,语气轻松地道:“又是一场瑞雪。”

    叶春秋莞尔一笑,瑞雪兆丰年,嗯,这个社会,靠天吃饭,确实就是这个情形。

    御道上,零零散散的,许多人往太庙聚集,因为天色黑暗,雪絮又是乱舞,所以难以分辨对方的面容,也懒得打招呼,等到了太庙门口,便可看到一排排的鱼服校尉一脸肃然,按刀而立,威武雄壮,一个个察验腰牌,验明真身。

    叶春秋父子进入了太庙,接着便有宗令府的人开始登记,报了自己的官职和姓名之后,叶景和叶春秋便自此分道扬镳,各自由人领着到自己应该到的位置。

    (未完待续。)

第六百五十九章:对不起,涨价了(第五更)

    叶春秋跟着宗令府的官员,先是过了正门和戟门,接着便有是一刀五彩琉璃门,门内则是金水桥,在雪絮之中,金水桥下的玉带河似乎已经冻住,结成了一层薄冰。

    进入太庙,不得斜视,所有人进出,都需有宗令府或者是礼部的官吏带领,所以叶春秋不敢怠慢,紧紧地跟着这宗令府的官员身后,这人领着叶春秋到了一排屋舍边上,朝着叶春秋道:“叶修撰,请入左二房。”

    叶春秋颌首,信步朝着左二房去。

    这里的一排屋舍都是准备给祭祀的大臣们休息的地方,吉时未到,因而各房都挤满了人。

    叶春秋进去,这儿多是一些翰林和御史,灯火冉冉,早已人满为患。

    见了叶春秋来,有人和叶春秋打了招呼,叶春秋一一行礼,先已抵达的戴大宾挪了挪身子,对叶春秋道:“叶修撰,来这儿。”

    叶春秋看他挪开半个蒲团,不由泛出一笑,这儿怎么像是笼屋似的,好吧,人太多,确实只能将就将就。

    时候还早,诸公们免不了相互高谈阔论,叶春秋却是一声不吭,只听他们说起今岁的一些趣闻。

    天渐渐的亮了一些,可是雪絮依旧飘飞,偶尔有人进出,门一开,便一股冷风灌进来,屋里的烛火顿时疯狂摇曳,忽明忽暗。

    也不知到了什么时辰,有人不禁道:“吉时快要到了,何以不见圣驾?”

    按理来说,圣驾来了,是需要大家去迎接的,吉时是祭祀的时辰,可是这个时间点,陛下也该移驾到配殿去稍作休息,准备主祭了。

    可是偏偏,还不见踪影。

    这时门又开了,冷风灌进来,引来一阵的咳嗽,有个吏部的官员带着几分急色,左右张看,气喘吁吁地道:“哪个是叶修撰?叶修撰,快……到左一房去,刘公召你问话。”

    叶春秋忙是站起,大臣们一般身子都不大好,平时毕竟享福惯了,于是忙是跟着出去,把门关上,随着这人到了了另一处屋舍,方才进去,便见刘健几人正围着炭盆取暖。

    这儿就显得空旷了许多,一个屋舍,只有寥寥**人,多是学士和尚书,不过那位礼部尚书却是不在,叶春秋估摸着是去安排祭祀的事了。

    叶春秋行礼,还未开口说几句客套话,刘健便开门见山地直接问道:“叶修撰,陛下何以还没来?”

    我真是冤枉啊,他来没来,我哪里知道。

    叶春秋道:“下官不知。”

    刘健幽幽地叹了口气道:“方才老夫叫人去问过了,说是陛下在沐浴更衣。”

    他说到这里,深深地看了叶春秋一眼:“叶修撰知道更的是什么衣吗?”

    叶春秋语塞,不做声了。

    刘健又是叹息,道:“你直说了吧,陛下是不是想借这个来要挟老夫和在座诸公,让他自封镇国公才肯罢休?”

    终于……还是坐不住了。

    叶春秋一直都很能理解刘健的心情,遇到这么个荒唐少年,人家压根就不打算按常理出牌,再特么的精明的人物也是得傻眼。

    算起来,叶春秋教朱厚照的这一招,也算是够狠的。

    叶春秋便道:“陛下确实一直惺惺念念着要封镇国公,其他的,下官就不知了。”

    这种事一定要撇干净,绝不能留着什么把柄。

    房舍中陷入了沉默,只有外头冷风的呼啸声。

    舍中的炭火冉冉,刘健吁了口气,道:“哎……老夫该说什么呢,先帝就在这里,若是见到陛下不伦不类的在此告祭,他在天有灵,如何能安?”

    他将手放在铜盆之上,像是唠家常一样继续道:“陛下终究是九五之尊,他既然做的决定,身为臣子的,如何能更改?叶修撰,你速去宫中,告知陛下,就说镇国府之事,老夫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请陛下速速穿着礼服来太庙,不可误了吉时。”

    大功告成了!

    叶春秋忙道:“下官这就去。”

    叶春秋不敢怠慢,火速向礼官要了一匹马,从太庙入宫,太庙距离宫中不远,片刻即到,朱厚照此刻还在暖阁里焦灼地等着消息,一听到叶春秋觐见,顿时打起可精神,忙命人将叶春秋传进来,等见到叶春秋进来,他立即道:“如何,如何了?那边怎么说?”

    叶春秋便道:“陛下,刘公松口气了。”

    朱厚照方才还是一脸紧张的表情,眼中带着期盼,又有几分失落。

    他觉得刘健肯定不会放任自己胡闹,说不准待会儿就带着一群大臣来逼宫了,心里还有些忐忑,一听到叶春秋说松了口,朱厚照顿时喜上眉梢,连眼眸也灿亮了许多,道:“当真?吓,吓死朕了啊,朕还以为……还以为……哈哈……那么朕得赶紧拟旨……”

    叶春秋却是道:“陛下,吉时要到了,陛下理应火速去太庙为宜。”

    “哦,好,这敢情好。”朱厚照满脸笑意地指了指自己:“朕可是早有准备了,你看,礼服都已经穿上了,来来来,给朕戴上通天冠……”

    说到这里,朱厚照顿了一下,似是想到了什么,道:“且慢,刘师傅这样轻易答应了?”

    叶春秋苦笑道:“刘公确实允了。”

    朱厚照眯着眼,露出小狐狸的样子:“朕想明白了,朕还得再加一个‘总督军务威武大将军总兵官’。”

    叶春秋脸都绿了。

    朱厚照涨价了……

    你缺德不缺德啊,人家前脚同意你自封镇国公,后脚你就不满足了,这不是坑我吗?

    叶春秋几乎可以想象,等自己去见了刘健等人,他们会是何等草泥马的表情,多半手撕皇帝的心都有。

    见叶春秋表情怪异,朱厚照却是眨了眨眼,眼中掠过狡黠:“叶爱卿啊,反正多一个头衔也只是多一个而已,既然诸位师傅们肯同意镇国公,那么总督军务威武大将军总兵官料来也不难,朕还要加你镇国府长史,这个也一并得跟他们说清楚,不说清楚,朕已想好了,哪儿也不去。”

    (未完待续。)

第六百六十章:镇国公(第六更)

    叶春秋也是醉了,他觉得不该放任朱厚照这样胡闹下去,便板起脸,肃然道:“陛下应当适可而止。”

    朱厚照看着叶春秋,只见叶春秋一脸的严肃,显得没有一丁点商量的余地。

    有些事,无论如何也是该有底线的,叶春秋有自己的原则。

    否则自己和刘瑾又有什么分别?

    朱厚照的神色不由一黯,见叶春秋的眼眸咄咄逼人,带着不容拒绝的光芒,他忙是躲开,倒也没有生气,只好道:“朕只不过逮着一个机会而已,好吧,好吧,你莫要动怒,你看看你这样子,倒像是朕是你的杀父仇人一般,可是朕还有一个小小的要求。”

    小小的要求……

    叶春秋愕然一下了,随即道:“请陛下吩咐。”

    朱厚照看着叶春秋,眼眸里又露出了几分精光,道:“得劳烦叶爱卿再去太庙一趟,总要让刘师傅他们留个字据才好,若是到时反悔食言,朕也总能留点证据才好。”

    “……”叶春秋已经彻底折服了,不禁道:“陛下算了吧,刘公的为人还是可以的,应当会言而有信。”

    朱厚照一脸郁闷,最后无奈地道:“你为何不和朕一条心呢?罢罢罢……一切由你,走,随朕祭祀去。噢,朕险些忘了,既然封了镇国公,那么就该营造镇国府了,这又是一笔银子,不过这可以以后再说,朕哪,得寻个好地方才是。”

    他命人给他戴了通天冠,接着带着一干随驾,脚步匆匆地赶到了太庙。

    此前早有人先来此报了消息,刘健带着百官前来相迎,紧接着,朱厚照带着诸官穿过重重仪门,开始祭祀。

    整个礼仪冗长无比,等到了念诵祭文时,朱厚照一脸吃了苍蝇的样子,本来嘛,自己听不懂也就罢了,偏偏现在他听懂了,这心情可想而知。

    傍晚时分,叶春秋带着疲倦随着诸官出了太庙,却没有急着回家,明日就是除夕,官员可以放半月的假,叶春秋到了谢家门前,等到谢迁的轿子晃悠悠地到了门前,叶春秋便上前恭谨地道:“下官见过谢公。”

    谢迁掀开了轿帘,看到是叶春秋,态度还是温和:“噢,是春秋?有事吗?”

    叶春秋抿抿嘴:“还是入内说吧。”

    谢迁这一次出乎意外的没有让叶春秋吃闭门羹,直接地领着他进入了谢家的花厅。

    谢迁坐在花厅的首座上,带着还算随和的淡笑看着叶春秋道:“怎么,又想你未来的媳妇了?”

    他自觉得捅破了这层窗户纸,叶春秋非要面红耳赤不可,谁晓得叶春秋出奇冷静:“谢公,下官是有一件事相告,镇国公之事乃是下官谋划,下官虽是不得已,不过想到陛下既已打定主意,倒不如遂了他的心愿,下官万死,还请谢公责罚。”

    叶春秋也是犹豫再三之后,才决心跑来坦诚相待,倒不是良心不安,只是憋着难受罢了。

    谢迁一听,顿时大怒,直直地瞪视着叶春秋道:“好啊,老夫还说陛下怎么突然就这么机灵了呢,原来是你,老夫真是瞎了眼,你………圣人的书都读到哪里去了,你这样,与馋臣有什么分别?亏得你还是翰林,你……你……”

    谢迁气得话都说得有点不舒畅了,顿了一下,才又接着道:“你可知道,刘公为了此事,差点没有气死,你这小子……你这臭小子。”

    痛骂了一通,谢迁也是动了真火,叶春秋只是立着,也不辩解。

    接着,谢迁冷着脸,怒目瞪着叶春秋半天,又是冷哼了一声,才是道:“此事,还有何人知道?”

    叶春秋作揖道:“只有谢公和下官知道。”

    “哎……”谢迁叹了口气,恨铁不成钢地看着叶春秋道:“这件事,对谁也不准再说,春秋,你是翰林,不是其他的身份,这清誉可比你的命要紧,往后再有人问起,一个字都不许吐露。”

    一下子,他的怒气像是突然就消失不见了,脸色变得深沉起来,抵着头,想了想,才又侧目看了叶春秋一眼,道:“你对天子有恻隐之心,是吗?其实……”

    这个素来容易动怒的谢学士露出了高深莫测的样子:“其实天子虽然顽劣,可是其他的倒还都好,他性子不坏,本性也不坏,他确实也有不少才能,可是……你要明白,他是天子,正因为他是天子,所以才不能为所欲为,镇国公的事不过是小小的胡闹罢了,对朝廷没有任何的损失,可最重要的却是不能开了这个先河,春秋,老夫忝为大学士,那么我来问你,老夫是谁的大学士?”

    谢迁转而维护自己,让自己守口如瓶,这倒是让叶春秋有些意外。

    不过谢迁的一番话也是至情至性,便道:“自然是陛下的……”

    谢迁摇头,幽幽叹息道:“是也不是,名义固然如此,可你有没有想过,若是陛下与天下人读书人利益相悖呢?那么老夫该站在哪里?站在陛下这边,老夫就是馋臣,就是奸贼,固然可以享一时之快,得一时之幸,可是迟早有一日会因为人心向背,而最后失蹄落马,老夫回乡致仕,可有地方官员和士绅轻易来走动吗?老夫有一日若是逝去,可有门生敢来凭吊?老夫的子孙只会被人取笑而已,你看,你现在还觉得老夫是谁的内阁学士呢?”

    他简简单单的一番话,就道出了问题的关键。

    做官……是一时的,固然可以得到一时的好处,可是留下的祸患却是子子孙孙,无穷无尽。

    “现在,知道为何这朝中这么多清流要卖直取名了吧,哎,他们失去的是乌纱帽,得到的却是名留青史和为万人敬仰的机会;春秋,有时顺着陛下的心意,其实偶尔为之也可以,可是凡事要三思而后行,老夫知你未必是想要逢迎讨好,可是做人做事该稳当一些。”叶春秋深深地看着叶春秋,继续道:“不要辱没了你恩师的声名,知道了吗?”

    叶春秋道:“是。”

    (未完待续。)

第六百六十一章:豺狼来了(第七更)

    见叶春秋连声说是,谢迁的脸色总算缓和下来,他又深深地看了叶春秋一眼,然后露出了几分笑意,道:“不过……你现在走运了。”

    “走运?”叶春秋显得一头雾水。

    谢迁轻描淡写地抛出一句话:“刘公对你的新军很感兴趣。”

    叶春秋倒是没有露出什么惊喜,刘健对新军没兴趣才怪了。

    方才谢迁自己说的,他们是又不是天子的大学士,却绝对是士大夫和读书人的宰相。

    现在镇国新军的声望很高,尤其是在读书人的心目中,读书人讨厌军人,是觉得他们粗鄙,可是读书人自己做了军人,意义就截然不同了,而且镇国新军吊打勇士营的新兵,一举成名,既然现在镇国新军在清议之中声名甚佳,刘健等人怎么不感兴趣呢?

    说白了,内阁学士颇有些像后世选举出来的首相,他们需要做一些讨好选民的行为;不过在这大明朝,有投票权和议政权的读书人,某种程度,内阁学士需要对‘民心’有所讨好,他们喜欢什么,不妨表现出自己对其的关爱,如此,也可大涨一些声望。

    谢迁继续道:“年后,鞑靼部的小王子将会率使团入关,商讨的是边镇互市之事,刘公已经透露出了一些意思,希望镇国新军能够作为仪仗,迎接鞑靼人。”

    和谈?那小王子也来了?

    鞑靼的所谓小王子,其实是一个官职,不过据说此人很是厉害,在弘治和正德年间,已经不只一次骚扰大明边镇了,此人也极为狡诈,骚扰和袭击的同时,又时不时的要求议和,揍了你一顿之后,再可怜巴巴地命人送来国书,一副很是委屈的样子,然后大谈他如何热爱和平,不愿意与大明发生冲突,可是大明关闭了边镇的贸易,使他们失去了互市的机会,不能够互通有无,于是才如何如何的。

    这些,叶春秋在待诏房的一些公文中都有过一些涉猎,去岁的时候,小王子袭了宣府一线,俘去了许多军民,就在两个月前,却又突然派了人放回了数百俘虏的军民,其中还有不少大明的边将,以及一名在宣府督战的御史。

    小王子释放出了善意,又摆出愿意议和的姿态,大明这边几次廷议的讨论,最终还是决定议和看看,只是叶春秋万万想不到,这一次鞑靼人派出了一个大阵仗,那小王子竟是亲自来了。

    叶春秋看着谢迁,显出了几分忧色,一本正经地道:“谢公,这小王子来意不善,议和是假,求财是真,去岁他们虽然袭扰了边关,可是我大明坚壁清野,并没有让他们掠夺到府库,听说今年大漠的天气恶劣无比,多半鞑靼人遭灾了,他们既然靠战争没有得到他们想要的东西,多半这一次是希望通过议和来实现,若是如此,岂不是养虎为患?”

    谢迁想不到叶春秋对鞑靼的情况也有了解,便捋须笑道:“不曾想到你在待诏房也做了不少功课,难得啊;不过话虽如此,可是你要知道,鞑靼人遭灾,那里天气恶劣,他们没有足够的存粮,势必要大面积的饥荒。”

    谢迁当着叶春秋的面,倒是没有和他谈什么仁义道德之类的官话,实言相告道:“可是你有没有想过,鞑靼人遇到这种情况,他们唯有两条路可走,要嘛他们议和,得到粮食,得以熬过明年的粮食短缺时期,而一旦走投无路,与其在大漠中坐以待毙,又得不到粮,就势必会鱼死网破,到了那时,必然疯狂地袭扰各处边镇,粮食不足,即将要饿疯了的人是最恐怖的,他们会不顾一切地侵扰大明,大明的边境长达千里,防不胜防,而只要一处失守,接下来边镇诸地可就生灵涂炭了。”

    说完这些,谢迁叹了口气,而后才又继续道:“你磨砺了这么久,想来不似那些只知道信口开河的读书人那般不经世故,有些事,你想必是能够明白的。”

    叶春秋的确很理解刘健、谢迁等人的‘官僚主义’,实际上,一腔热血未必就会有什么好处,冲冠一怒固然也没有错,玉石俱焚也固然勇气可嘉,可问题在于,无论你是玉还是石头,真正为之焚毁的却是边镇无数的军民,那些人都是血肉之躯,苟延残喘在这个并不太坏的世道里,远在江南和京师的人,大可以信口开河,要痛击鞑靼,报土木堡一箭之仇,杀光鞑靼人云云,可是这些牺牲,却需要宣府、大同、辽东无数的军民用鲜血去捍卫。

    站在内阁学士的立场,他们做出了选择,虽然有些丢人,或者说颜面无光,却也有他们的道理。

    只是……

    叶春秋看着谢迁,道;“谢公,下官并不认同如此,用议和和互市换来一时的平安,迟早有一日,这些人依旧会固态萌发,等他们的刀磨利了,马养壮了,三五年之后又是一场屠戮,下官虽然怜悯边民,却依旧希望朝廷不能养虎为患,自然,下官位卑职浅、人微言轻,这种事做不得主,也只是牢骚几句而已。”

    谢迁苦笑,抿嘴并不接叶春秋的话,过了半响,才道:“去吧,让你的新军好生擦亮了衣甲,等过完了这个年,让小王子看一看我大明军戎之盛。”

    叶春秋知道说了也是白说,人家主意已定,便作揖道:“学生告辞。”

    他准备要走,谢迁却突然叫住道:“你既来了,何不去拜访一下你的世母。”

    显然,谢迁这儿终于有了点松动,说是让叶春秋去拜访谢夫人,其实就是在谢夫人的监督下见一见王静初,毕竟……快过年了嘛。

    叶春秋脸上倒是露出了一丝犹豫,旋即道:“不了,今日下官没有心情,下官告辞。”

    憋屈啊,昨儿来袭扰边关的强盗,今日却要成为大明的上宾,叶春秋明知道这或许是‘正确’的选择,或者……这就是政治,一切都以利益为考量,可……叶春秋就是咽不下这口气。

    叶春秋说罢,扬长而去,谢迁看他背影,摇头道:“这个小子……竟也有发脾气的时候……”

    (未完待续。)

第六百六十二章:圣驾(第八更)

    年关已至,在叶家过了除夕,次日清早,叶春秋便骑着小白抵达了镇国新军的军营。

    今日营中格外的热闹,叶春秋一到,诸人纷纷行了拜师礼,叶春秋便笑道:“不可送束脩,我不吃这一套,况且送多了,我也放不下,你们总不希望为师一整年的吃腊肉吧。”

    众人都笑了,叶春秋的门生实在太多了,一百多个呢,而一般的束脩,除了红枣就是腊肉之类,叶春秋也不喜欢吃。

    今儿不必操练,又是特别的日子,所以大家都聚在了一起,在校场摆了大锅,然后叶春秋和大家一起包饺子吃饺子,整个军营里笑声怡人,其乐融融。

    只是……这饺子实在是包得太对不得起观众了,唯有叶春秋最为熟稔,毕竟前世有包饺子的经验,他猛地意识到,为何后世的北方人喜欢包饺子了,倒未必就是好吃,而在于享受这种过程,一家人和和乐乐地聚在一起,何等惬意,而在这里,军营就是这些生员的家,叶春秋就是这里的大家长,他虽年轻,做事却总是很认真,带着一副成熟稳重的样子,连包饺子都是如此。

    王守仁只是在旁笑呵呵地看着,实在不敢下场,他真不会包,怕闹笑话。

    许杰将面团捏着捏着,捏出了包子的形状,不耐烦了,索性就搓圆,又变成了汤圆,他顿时笑嘻嘻地道:“这是许式饺子,将来等我年纪老了,可以靠这个营生。”

    不知是谁道:“许兄,你靠这个可没法儿营生,倒不如去街头耍把戏,胸口碎大石,保准能讨口饭吃。”

    叶春秋突然绷着脸,道:“错了。”

    众人对叶春秋颇有些敬畏,只道是恩师因为有人笑话许杰而发怒了,便一下子安静了下来,不敢做声了。

    叶春秋却是慢条斯理地道:“哪里是胸口碎大石,分明是大石碎胸口,许杰,你胸口还疼吗?肋骨可痊愈了没有?”

    众人都忍不住哄笑了起来。

    许杰脸一红,一脸的郁闷之色,可怜巴巴地道:“恩师……莫要取笑。”

    正说着,外间有人道:“这是在做什么?”

    众人回头一看,却是个生人,一个披着狐皮风衣的少年人背着手站在众人的身后。

    有人不禁心里嘀咕,怎么进来了陌生人,新军一向防禁森严的……

    叶春秋一看,顿时吓了一跳,竟是朱厚照来了。

    他万万想不到,这大过年的,朱厚照居然会偷偷溜来,站在朱厚照身后的,则是几个随侍的宦官。

    叶春秋忙是行礼道:“臣叶春秋见过陛下,陛下怎么来了……”

    诸生一听,一个个吓得面如土色,他们一万个想不到,这九五之尊会再这个时候屈尊来此。

    一个个的现出了不安,倒是有人反应过来,忙是学着叶春秋的样子行礼……

    朱厚照随和地笑着压着了压手,只是盯着叶春秋,道:“噢,不必多礼,宫中太闷,朕来看看,叶爱卿,朕就知道你会在这里,果然不出朕所料,哈哈……”

    他爽朗大笑,又道:“方才他们叫叶爱卿什么?”

    叶春秋道:“叫臣恩师,他们都拜了臣为师。”

    朱厚照眼眸顿时显得明亮了几分,饶有兴致地道:“呀,叶爱卿,朕还是你的师兄呢。”

    “呃……”

    许杰这些人,是一万个不敢去接受九五之尊原来是这副逗比样子的,一个个绷着脸,不知说什么好,想笑却笑不出。

    倒是王守仁一脸平静,天子的尿性,他早几年就知道了,为了天子这德性,他还发配去过贵州龙场,可谓记忆深刻。

    朱厚照解下了狐皮的披风,一副好奇的样子,看着一张张的圆桌,道:“呀,这是做什么?”

    叶春秋倒是知道朱厚照的性子的,在他面前不能太拘谨,越拘谨他越来事,便很熟稔地到了桌子前,包了个饺子,道:“今儿大年初一,臣和诸生们包饺子吃。”

    “让开,朕也包。”朱厚照说着,捋起了袖子,也到了桌边,手麻利地学着叶春秋的样子捏了一个,居然还真的有模有样,他撇撇嘴,露出几分得意之色道:“这不是很难,看朕一下子就会了!”而后扫视了众人一眼,道:“来来来,快包,一起来包,这么一大盆面,难道就让朕和叶爱卿包吗?”

    众人这才乖乖地开始各自搓着面团,小心翼翼地包起来。

    这朱厚照别的不成,这种和他天子身份八竿子打不着的事却是熟捻无比,上手很快,灵巧的手一阵揉捏,这饺子越包越好,他再看其他人的‘杰作’,个个惨不忍睹,随手就给身边一个将饺子包成汤圆的家伙一个暴栗子:“混账,你叫什么名字,你这包的是什么?”

    这人一摸脑袋,吓得不清:“卑下许杰。”

    朱厚照瞪着他道:“瞧朕的,要这样捏……”一边说,一边现场教学,麻利得很,很快一个薄皮大馅的轿子成型。

    许杰很紧张,手有些哆嗦,也学着包了一个——‘汤圆’。

    朱厚照看得目瞪口呆,老半天说不出话来,最后摇头,很感慨地道:“孺子不可教也,叶爱卿,往后择徒要把眼睛放亮一些。”

    等到饺子包好,众人七手八脚地拿去炊房,炊房里热腾腾的,叶春秋早就命人打制了许多巨型的蒸笼,一个个放进去,边上又有大锅,也已烧沸了水,朱厚照跟在叶春秋身后,忍不住惊讶地道:“呀……原来这菜肴是用这个做出来的?朕还以为……是烤的呢。”

    饺子熟了,一干人围在一起,各自拿着自己的碗碟,朱厚照也来了一份,因为没有椅子,所以一圈人就这样蹲着,朱厚照蹲在叶春秋的身边,觉得很有意思,他直接拿手扑哧扑哧地抓起一个‘蒸饺’,又不禁恨得牙痒痒:“这又是哪个混账将这饺子搓圆了,面团这么厚,让人怎么吃。”

    许杰本来蹲着不远,脸色一变,双脚轻轻地挪远了一些。

    …………

    最近生病,更新时间也变得混乱了,希望大家能谅解,也谢谢大家对老虎的关心,那些鼓励的话,月票,推荐票,老虎都收到了,谢谢你们。等会还有第九更,大家可以早些睡,早上起来再看,好了,老虎干活去了,祝大家有个好梦!(未完待续。)

第六百六十三章:朕决不负卿(第九更)

    吃过了饺子,营中不能饮酒,让朱厚照很是遗憾。

    不过这饺子却令他意犹未尽,倒也不是好吃,而是毕竟是自己亲手所做,他很享受这个过程。

    叶春秋将他迎进厅中喝茶,朱厚照一副懒洋洋的样子,道:“哎,真是可惜,若是能喝几口酒就好了。”

    抚了抚额,脸色又冷了下来,幽幽地道;“小王子的国书,朕看了,呵……他居然也有脸来。”

    虽是这样说,却又有几分无奈:“几次廷议的讨论,都是希望朝廷尽一尽宾主之谊,说是谈一谈也是好的,朕心里虽是不愿意,却最终还是应许下来……”

    他说得没头没脑,却带着少年人特有的惆怅,一下子靠在椅上,也不去喝茶,更没看叶春秋的反应,而是继续道:“朕应允下来,不是朕妥协了,而是想见一见这个小王子,看看他是何方圣神,先帝在的时候,他就屡屡袭边,而且此人狡猾得很,屡屡都被他得手,真是一只老狐狸,他既然想来议和,朕就见见他,看他是不是有三头六臂,等到将来,朕和他兵戎相见之时,便就知根知底了。”

    叶春秋莞尔,内阁大臣们的心思和皇帝的心思完全不同,却是不约而同地做出了同样的选择。

    叶春秋没有对此发表什么见解,他不想表露自己的想法,只是道:“陛下圣明。”

    朱厚照却是带着几分自嘲的笑了:“圣明个鬼。”

    接着伸着懒腰长身而起,朱厚照才道:“朕要走了,大年初一逃出来实在很不容易。”

    说罢,朱厚照朝一边的一个跟随身边的宦官努努嘴,这宦官忙是拿着他的披风替他披风,朱厚照用披风裹了裹身子,随口道了一句:“真冷啊。”

    说罢,他抬腿便走。

    叶春秋将他送到了辕门,这一路,朱厚照一言不发,仿佛在想心事,这个少年或许已经开始知晓一些愁滋味了,及到了辕门,外头一片白茫茫的积雪还未除尽,辕门之外是一条泥泞的道路通向远方,朱厚照驻足道:“不必相送了,好好和你的门生们聚一聚吧。”

    叶春秋朝他作揖道:“臣遵旨。”

    朱厚照旋身要走,走了几步,叶春秋刚要转身,却听到朱厚照在背后叫他:“叶爱卿。”

    叶春秋便回头,见朱厚照正朝着他笑,笑容带着真挚,叶春秋看到这笑容,竟像是找回了当初的自己,不由在心中一暖,道:“陛下还有什么吩咐?”

    朱厚照深深地看着叶春秋道:“你说过,会助朕一鸣惊人的是不是?”

    叶春秋心里徒然想起了谢迁的告诫,这官,说是陛下的官,却也未必是陛下的官,官是读书人的官,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单靠陛下一时的宠幸,得来的不过是短暂的富贵罢了。

    叶春秋突然能感受到朱厚照身上的孤独,或许在他自以为是的世界里,他是君王,天下一切人都是他的臣民,他是所有人的君父,所以他有责任,有义务去保护他们,去开疆扩土,去创伟大的基业。而在真实的世界里呢?真实的世界里,对于这个王朝地统治阶层来说,陛下若是能维护他们,他们便对陛下言听计从,而一旦陛下要做的事违背了他们的利益,即便是内阁学士,也未必是陛下的臣子了。

    朱厚照见叶春秋竟是露出几分犹豫之色,不禁感到有些失望,他原以为叶春秋会满口答应的,他总是觉得,这个叶春秋与其他人是不同的,至少……他能理解自己的想法,可是叶春秋面上瞬间的犹豫,使他本带着期许的心瞬间黯然下来,他竟然突然发现,叶春秋竟有些像刘师傅,像谢师傅,像那些清流的翰林、御史。

    朱厚照讪讪一笑,露出了不以为意地样子,干笑道:“你不必答,朕胡乱说的,只不过是故意逗一逗你而已,朕……走了。”

    叶春秋猛地心里咯噔了一下,愣愣地看着朱厚照转身,朝着那蜿蜒的泥泞而去,渐渐的,越行越远。

    这个家伙……

    叶春秋有一种想抽他的冲动,这么大的人了,居然还卖萌,让人心里感觉酸溜溜的,他忍不住大吼:“陛下。”

    已经走了一段路安的朱厚照,顿时驻足,而后兴高采烈地走回来,道:“叶爱卿,你想说什么,朕等着听。”

    叶春秋一脸郁闷地道:“陛下,臣不信什么君君臣臣,可是陛下对臣既有知遇之恩,又有袒护之爱,陛下想做的事,臣回竭尽全力去为陛下做,臣这样做,不是为了报君恩,只因为陛下是朱厚照,朱厚照对臣来说意义非凡而已,臣愿襄助陛下,去做一件前人不曾做过,足以使后人仰望的事,肝脑涂地也在所不惜。”

    朱厚照露出了一种阴谋得逞的笑容,然后学叶春秋一样抿着嘴:“这话,朕爱听,每日只从别人口里说什么拼死报效,却从未从叶爱卿口中听过,今日总算听到了,可在朕的心里,比任何人说的都好听,你的话,朕记住了啊,你可莫要赖皮,要言而有信,朕就不立字据了。”

    叶春秋的脸顿时拉了下来,脸色很不好看,怎么都感觉自己有被算计了的既视感,还是被一个熊孩子算计……

    不过事实上,他确实极少对朱厚照说什么效忠的话,两世为人,除了敷衍几句陛下圣明,那种所谓肝脑涂地之类的话,他还真未必说的出口。

    朱厚照盯着叶春秋不好看的脸,见叶春秋竟是生气了,便连忙严肃起来:“好吧,是朕的错,叶爱卿,朕不该在这个时候开玩笑,朕也是认真的,好啦,原谅朕一次。”

    叶春秋终于脸上恢复了平静:“陛下,时候不早,该回宫了。”

    “嗯。”朱厚照点点头,这一次是真的要走的样子,可是走了几步,忍不住又回头,朝叶春秋道:“叶爱卿……”

    尼玛,没完没了了,叶春秋一脸木然地看着这个家伙,被他耍了,心里有一种揍他的冲动,他再不走,真怕自己会真揍他。

    却见这一次朱厚照极为认真地道:“叶爱卿……朕还有一句话:卿不负朕,朕绝不负卿。呀……走了啊,别送……”

    ………………

    这是第九更,夜越深,脑袋越是迟钝,总算更出来了,实在太困太累了,晚安了!(未完待续。)

第六百六十四章:百战之兵(第一更)

    一过初一,镇国新军的操练便开始了。

    全副武装起来,足足三十斤的穿戴在身,天寒地冻的天气,靴子踩在泥泞之中,尤其的不舒服。

    虽有内衬,板甲也尽量使各个关节之间不产生冲突。

    板甲的设计,叶春秋已经尽量的借鉴了后世的人体工程学,使每一个关节,每一块板金,都能与浑身的骨骼配合,内衬乃是羊皮,既可做到保暖,也能护住身体。

    可是这样穿着板甲长跑,依然让人觉得很不舒服。

    三十斤的装备在身,整个人被地心的引力拉住一般,每一个动作都艰难了几分。

    大过年的,镇国新军在操练,叶春秋也不能免俗,别人在熬苦,自己哪有吃香喝辣的道理?他今日一身银甲,与王守仁一道在后尾随慢跑,王守仁穿着一身的板甲,这接近四旬的大舅哥,平时都是不苟言笑,而今显得很是滑稽。

    叶春秋不敢笑他,却见跑在最前的几人,正是许杰几个,许杰不断挑衅:“来啊,快一些,都没气力了吗?”

    嘚瑟之情,溢于言表,他们几人比别人穿戴得早,也就是说,别人轻装操练的时候,他们早已全副武装了,一开始个个气喘吁吁,而如今他们已经习惯了这个分量,反而是如履平地一番,而且新的板甲和兵器经过几番改良,他们自觉得比他们原本的装备要轻省许多,连说话的嗓门都大一些。

    叶春秋莞尔微笑,不过即便自己,突然穿了三十斤镀银板甲和带着武器,也不禁觉得有些不适,等三圈跑完,许多人已经累得脚步越发凌乱,只是这对于新军来说,不过是开胃菜而已。

    叶春秋要求的标准,绝不只是像戚家军那般,遇到了暴雨,依然能保持队形的严整,既然决心练兵,给予了最好的补给,装备了这个世上最优良的兵刃和铠甲,那么他要做的,就是即便下刀子也要所有人能保持战斗形态。

    明军的问题,既和世袭有关,另一方面,补给、武官的贪渎、人浮于事,也统统都有关系,不能做到给予他们足够的营养,就难以保持日复一日的操练,而操练不只是能增加作战的技巧,打熬体魄,而真正的作用,却是在封闭的环境之内,使他们仅存一个思想。

    镇国新军就是他们的家,他们是新军的个体,已经没有心思去思考其他,他们的世界,只有练习杀人的手法,白日操练时使他们筋疲力尽,根本无暇去多想,夜里的夜课虽是讲授各种知识,由叶春秋和王守仁轮番开讲,却也永远围绕着一个核心——尊师护国。

    早饭是羊羹加上无限量的蒸饼,除此之外,一人两个鸡蛋,许多人的胃口越来越大,毕竟平时体力的消耗实在不小,若是不多吃一些,接下来的操练根本就吃不消,说到吃,这儿虽然食材丰富,可是厨子们手艺却是惨不忍睹,很是暴殄天物。

    蒸饼有些硬,羊羹放得盐多了一些,有些难以下咽,连王守仁都有些吃不消了,忍不住皱着眉头对叶春秋道:“春秋,这厨子该换一换了,这样好的食材,尽给他们这样糟蹋,看着心痛。”

    叶春秋却是很愉快地剥着鸡蛋壳,嘴边带出一抹神秘的笑意,摇头道:“不能换。”

    而后他朝王守仁眨眨眼道:“我这是故意的,食材丰富,是为了补充大家的体力,可若是做成美味佳肴,会如何?现在我们是在营中操练,将来要外出作战呢,难道还能把厨子带到一起?这菜肴难吃一些,对大家没坏处,将来大家啃着腌肉、肉干、比石头还硬的蒸饼时,方才不会觉得糟糕。”

    王守仁微微愕然了一下,而后像是恍然大悟的,忙是谨慎地朝左右看了看,见其他人都蹲着另一边扑哧扑哧地喝着羊羹,还好没人听到,而他不禁哭笑不得……

    但是他却觉得,叶春秋的安排,的确是很有道理。

    大家操练得饿了,自然饥肠辘辘,而后是饥不择食,这每日丰盛的伙食,能填饱他们的肚子,还能补充他们操练的体力,至于口味,那就不必提了,这样也好,不能娇生惯养。

    于是王守仁不禁感叹道:“能寻到这么个厨子,也算是难得了。”

    叶春秋噗嗤笑起来:“这是专门经过遴选出来的,百里挑一、劣中选劣。”

    “……”王守仁很难接受叶春秋的理念,瞧他笑得很灿烂,再看看手中硬巴巴的蒸饼,带着几分无可奈何地摇摇头。

    上午乃是炼体的操练,经过三个月之后,叶春秋将炼体术升级了,也就是说,若是从前,这炼体术只是简易版,那么现在,炼体术则成了简易2.0威力加强版,现在的叶春秋,说是剑术大师也不为过,他虽然不至于自创什么剑术,却已有了对现有的功法进行改良的能力。

    所有人都卸去了板甲,开始会操,新的动作又是一种万千蚁虫蚀骨的感觉,只是一炷香,许多人就已是疲惫不堪,脸色烫红,可是当叶春秋以身作则,连年纪较大的王守仁都亲自示范,坚持着不肯松懈的时候,却是无一人怠慢。

    长久的军营生活,使他们再多的苦也习以为常,一次又一次打破了忍耐的底线,除了令他们脱胎换骨,更使每一个人都变得‘木讷’起来,这种木讷,即是一种惯性,仿佛恩师让他们做任何事,他们都不会去想,这样做有没有意义,这样会不会太苦,他们唯一的念头就是操练,如何操练得更好。

    足足一个上午,当叶春秋热汗腾腾地开始舒展了一下筋骨,梆子声也响了起来,所有人第一个反应就是纷纷席地倒下,一个个东倒西歪,仰天喘着粗气,直到开饭的梆子声响,一下子提醒了他们,饿了,而且很饿,然后一众人呼啦啦的回自己营房拿着自己的碗筷,一溜烟地往饭堂里冲去。

    (未完待续。)

第六百六十五章:不与傻瓜论短长(第二更)

    足足半月,直到元宵,叶春秋大多时候都在营中度过,做人将心比心,将门生们丢在营里操练,自己却躲一边,叶春秋不免于心不安。

    等过了元宵,鞑靼人终于来了,礼部和鸿胪寺的官员前来巡营,主要是教授镇国新军迎接外使的礼仪。

    叶春秋让王守仁前去接待,自己则关在营里构思着冲床和铣床,有了高温的熔炉,就得有生产的机械,眼下的水力锻机虽然够用,却必须做到精益求精才好,毕竟现在只是冲压一些最基本的板甲零件,而将来,有太多太多要做的事。

    到了正午,叶春秋得知礼部和鸿胪寺的人未走,便信步去那儿拜谒一下,刚到帐外,便听到了谈笑的声音。

    “不错,不错,赵大人高论,后主若不失国,岂有这凄凄惨惨切切,下官偶得一诗,也颇为有些意味……”

    “快,快吟来听听,张郎中看中的诗,想必是不会差的……”

    众人不禁笑了。

    当叶春秋走进去的时候,便见王守仁忝居在末座,其余是几个绯衣的官员,各自坐定,捋着长须言笑。

    其中一个,还是叶春秋的老熟人,鸿胪寺的主客郎中张仪,当初他维护倭使,对叶春秋很有意见,此后因为叶春秋暴打倭使,他还据此上了几封奏疏,可惜没有得到大家的共鸣,最后也就作罢。

    见了叶春秋一身银甲携剑进来,几个官职卑微地要起身行礼,唯有礼部的郎中和鸿胪寺主客郎中张仪依然安坐。

    叶春秋与众人见了礼,道:“诸位大人入营,招待不周,还望恕罪。”

    这礼部郎中一看就是老好人,带着笑意道:“哪里的话,正好来你这儿躲躲闲,听一听诸公高论。”

    叶春秋抿嘴淡笑道:“难得诸位大人有此雅兴……”

    官场上的这一套,叶春秋再熟稔不过了,行礼如仪,说话也使人如沐春风,他正待还要说,坐在一旁的张仪却是面带笑容,突然打断了叶春秋:“叶修撰何故带甲来见?”

    他这一问,帐中的气氛不禁尴尬起来。

    确实……叶春秋乃是修撰,不过他是兼任传奉的参事官,因而在此练兵,可是按理来说,叶春秋理当头戴乌纱,穿着麒麟服来见才适合。

    只是有时大家不会很在意,所谓的礼节,本就是如此,大家只需知道,人家没有对你不尊重,也就不会去在意了。

    不过张仪却是心里依旧带气,他依然对叶春秋杀倭使之事怀恨在心,现在见叶春秋风生水起,遇到机会,便不免想要讥讽一句。

    你看,今日在座的,可都是礼官,结果你却一身戎装来大煞风景。

    众人都尴尬地笑了笑,觉得张仪的话不合时宜,不过仔细想想,又不好为叶春秋说话,这很好理解,若是闹起来,这件事传出去,难道堂堂礼官可以无所谓叶春秋的失礼之处吗?

    士林清议变幻无常,谁知道大家会不会因此而抨击叶春秋有失礼之处。

    张仪含笑看着叶春秋,目光却带着咄咄逼人的锐气,他是鸿胪寺的主客郎中,品级比叶春秋高一些,最重要是看不惯叶春秋,训斥一下叶春秋也没什么不妥之处。

    王守仁小心翼翼地看向叶春秋,他知道叶春秋此时肯定是有些委屈的,却不知春秋会不会因此而震怒,反而做出更加失礼的举动。

    孰料叶春秋只是莞尔一笑:“我若不为此,张大人哪得坐谈?”、

    一语而出,张仪脸色骤变。

    我如果不穿着铠甲,不带着宝剑,不想着保家卫国,你还能够在这样舒适和轻松的环境下与人清谈吗?

    这句话,既带着讽刺,又表明了叶春秋的志向,一句坐谈,更是将他不知人间疾苦,不晓边镇烽火连天,却在此大言不惭、高谈阔论的嘴脸毕现出来。

    张仪恨不得立即跳出来反驳,可是偏偏,他竟是发现找不到说辞,何况继续据理力争,似乎也只会成为别人口中的笑话,索性厚着脸皮不曾听到叶春秋这句话的样子。

    这时,礼部郎中发挥了老好人的本色:“急报已经传来,小王子率五百精骑,已至宣府,他们马快,也就三日之后便可抵京,本官奉刘公之命,特来巡营,见镇国新军有章有法,军纪森严,阵容整齐,料来是不成问题的,刘公的意思是,新军既要有礼,也当有节……”

    张仪禁不住插了一句:“就怕节太多,礼却少了,镇国新军万不可闹出什么事端,如若不然,叶修撰,这个责任你得担着。”

    叶春秋没有理他,反而客气地对这礼部郎中作揖道:“多谢大人指教,下官定不辱使命。”

    这郎中捋须道:“好说,好说,都是效命而已,叶修撰的新军,早已闻名遐迩,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他见一旁的张仪被叶春秋冷落,怕张仪又说什么怪话,又要闹出什么争执,可就不太好说了,便道:“好啦,我等也可回去交卸使命了。”

    他站起来,带着诸官告辞,叶春秋送他们出了辕门,张仪心有不忿,便径直先坐上了轿子,礼部郎中却很尴尬地一笑,朝叶春秋道:“叶修撰,不必和这样的人一般见识,老夫素知叶修撰为人坦荡,才识过人,自也该是胸襟宽广。”他深深地看叶春秋一眼,道:“人活在世上,总会遇到几个使人不快的人,习以为常便好。”

    叶春秋一副满不在乎的样子,道:“大人指教的是,下官定当铭记在心。”

    这郎中点着头淡然一笑,打起精神道:“不必相送了,三日之后,朝阳门见吧。”

    这一干礼官各自上轿,鱼贯出了辕门。

    王守仁随叶春秋一道在此相送,原料叶春秋定是怒气未消,却见叶春秋面上若平常一样,只是目光沉着地看着去远的车轿,这身穿着银甲的少年,舒眉抿嘴,一双眼眸依旧清澈,白茫茫的雪映射在他的瞳中,那瞳中黑白相间,犹如烛火下的明珠,褶褶生辉。

    (未完待续。)

第六百六十六章:可汗入朝(第三更)

    三日之后,叶春秋被紧急的召入宫中,原本清晨的时候,就理应带队去朝阳门迎接使臣的他,此刻却匆匆地赶到了暖阁。

    眼下刚刚开春,宫中也多了几分春意,树上生了新枝,处处可见别致的绿芽。

    朱厚照却突然在这个时候招募叶春秋入宫,令叶春秋有些摸不着头脑。于是只好让王守仁带队,随礼官同往朝阳门,自己则是到了暖阁,便见朱厚照一脸值得玩味地刷着自己的金甲。

    叶春秋行了礼,朱厚照则是朝他眨眨眼,道:“叶爱卿,鞑靼的小王子来了吗?”

    叶春秋便道:“陛下,怕是要正午才到。”

    朱厚照又朝他眨了眨眼:“朕就知道。”他放下了毛刷子,话里多了冷意,道:“朕已传旨,今夜在宫中设宴款待小王子,你陪着朕身边,与朕一起看看这个小王子是何方神圣吧。”

    叶春秋大致是知道这小王子的身份,自然是从光脑中得出的。

    他幼年被人扶上汗位,在三十年前成为鞑靼部的首领,名叫巴图蒙克,此人是个极有雄才大略之人,很快就制服了鞑靼内部的权臣,同时将同为蒙古的瓦剌部吞并,迫使参与的瓦剌人不得不西迁,而今几乎算是一统蒙古草原,势力从辽东延伸到大漠极西之地。

    当初他攻伐瓦剌部时,曾和大明议和,当时的弘治皇帝见他‘真心’依附,听他自称自己是大元大可汗,竟也许之,等于是承认了他大元可汗的身份,于是大明开了边贸,与鞑靼人互市,谁料到等到瓦剌人被鞑靼人吞并,这位‘大元大可汗’立即起兵,开始突袭大明各处边塞,弘治朝时,朝廷就曾为这小王子而搅得心神不宁。

    想当年,弘治皇帝与大臣商讨对付小王子的对策,年纪幼小的朱厚照就陪在一旁玩着弘治皇帝的印玺,关乎于这个人的事迹,他也可谓是耳熟能详。

    今日,即将要面对这个人,朱厚照显得有些激动,又有些天然的畏惧感,因为他清楚地感觉到,当初自己的父皇与大臣们商议此人时,面上的忧心。

    他曾立下宏愿,终有一日要打败他,可是当这个人抵达京师的时候,却还是令朱厚照不禁生出了隐隐的胆怯。

    似乎这个时候,只有叶春秋作陪在他身边,方能使他心里舒服一些。

    叶春秋看出了朱厚照的心思,索性坐在一旁,默不作声。

    他很能理会朱厚照的感受,这半年待诏的时间里,朱厚照只是随口就提过此人许多次,由此可见这个小王子对于朱厚照来说,记忆尤为深刻。

    既然如此,叶春秋也就没什么好说了,不过他心里不免会想,陛下不是想拉自己来壮胆吧。

    叶春秋狐疑地看着朱厚照,朱厚照缄默无语,想着心事,这使叶春秋不由轻轻叹息:“陛下终究还是个孩子啊。”

    此时,他似乎忘了,自己比朱厚照还要年轻两岁。

    正午的时候,朱厚照赐膳,第一次在宫中用餐,叶春秋颇为期待,可是等那御膳呈上来,叶春秋顿时倒了胃口。

    宫中的膳食,讲究的是排场,什么是排场呢,无非是大小多少味菜,供奉多少汤,又需多少糕点;陛下一声令下,这些膳食便要从尚食监里端来,因而尚食监为了及早有所准备,往往这菜是早就做好了的,而后放在温火里慢慢地温,等到一声令下,再由人装入锦盒,由尚食监步行三四里送到御前。

    在叶春秋看来,这世上无论是什么菜,还是刚刚出锅的最合口味,而一旦温得久了,和隔夜菜没什么分别,叶春秋只是食而无味地吃了一些,便到一边拿起瓜果来吃,朱厚照也没多少心情用膳,亦是勉强吃了几口,便挥挥手:“撤了。”

    就这样等到了下午,在前殿,宴会已是开始准备,这一次赴会的,多是内阁和各部的一些重要大臣,还有礼部和鸿胪寺的官员,因为只属于私宴,所以并没有在三大主殿举行,而是在一处偏殿。

    朱厚照和叶春秋及早到了那儿,等到阁臣和部堂们都到了,叶春秋忙是去行礼。

    刘健今日的心情还算不错,捋须和叶春秋开了句玩笑:“叶修撰这又是打算要和番人一较长短吗?”

    “呃……”叶春秋抿嘴,索性不语。

    一旁的谢迁笑了。

    叶春秋索性灰溜溜地在殿中一处角落的案几后跪坐下,一直等到天色渐渐暗淡,这时外间又有一队礼官进来,朝御座上的朱厚照行了礼,有人唱喏道:“陛下,大元可汗到了。”

    小王子只是明人对鞑靼部首领的叫法,可是这巴图蒙克的真正身份却是大元大可汗。

    朱厚照极力地显得从容,可实里不免是有些紧张的,他不禁看向叶春秋,见叶春秋躲在角落里与一个礼官同案而坐,不由有些无奈……

    叶爱卿眼下是鞭长莫及,帮不到朕了……

    于是朱厚照咳嗽了一声,道:“宣。”

    过不多时,便有一人虎背熊腰,虽只是四旬上下,却显得格外的精神奕奕,他穿着一身袄子,大气而华贵,头上结着辫子,发上黑白相杂,倒看不出气势。

    朱厚照看着他,发现他并没有什么特别,除了比寻常人更敦实一些。

    陪同他进来的乃是主客郎中张仪,张仪赔笑着请他到御殿左下首的位置,他方才向朱厚照行礼道:“大元大可汗巴图蒙克,见过大明圣上。”

    他这番虽是恭谨,却是没有拜下。

    朱厚照只顾着打量他,这时才回过神,道:“不必多礼,今日乃是私宴,只为你接风洗尘。”

    巴图蒙克的眼睛微微眯着,眼睛如刀子一样在年幼的朱厚照身上扫过,这眼眸里似乎若有所思,而后哈哈一笑道:“多谢赐宴。”

    说罢,他大喇喇地到了自己案前,便解下外罩的一件袄子,边上的宦官忙将他的袄子接了,只是这时,小宦官站着不动了,眼睛有些发直,他的目光正直勾勾地盯在了他的腰上。

    他在腰间系着一根御带,这御带上的形制,竟与朱厚照腰间所系的一般无二。

    是御带!

    (未完待续。)

第六百六十七章:天子设宴(第四更)

    小宦官脸色已经变了,刷白的一片,颤颤的不知该说什么好,竟是一下子失了主张。

    站在一旁的主客郎中张仪正要呵斥,觉得这小宦官失了礼数,可是当他随着小宦官的目光一道落在巴图蒙克的腰上时,却也是呆住了。

    整个殿中的气氛开始变得诡异起来。

    张仪的身躯竟是有些在颤抖。

    是御带,是正儿八经的御带,这巴图蒙克来时,因为罩着袄子,所以大家都看不见藏在袄子里的金黄雕龙御带,可是现在,当袄子一脱,这金灿灿镶嵌着硕大珠子的御带却是映入眼帘,显得格外的惹眼。

    他……哪里来的御带?在天子殿堂,作为外藩的客人,居然穿着天子御用之物,这意味着什么?

    张仪两腿一软,惊得差点要瘫坐地上,这可绝不是玩笑的事啊,大明天子乃是九五之尊,任何藩国,无论是当初的瓦剌,或者是现在的鞑靼,即便再怎样强横一时,可是若不以藩臣之礼来见,朝廷是绝不会准其入朝的。

    可是现在,人倒是入朝了,可问题就在于,此人竟配着天子御带……

    这……是何等的亵渎……

    众人见到了二人的异样,许多人的目光都朝巴图蒙克看去,等他们发现到御带时,乃至于刘健,都不禁晃了神。

    方才还堆笑的人,现在一个个脸色僵硬。

    而此时,朱厚照尚浑然不觉,他的心里依旧紧张,正想要缓冲一下尴尬,不可让人看轻。

    可是这时候,巴图蒙克却是咧嘴笑了,他这一笑,颌下的浓须便跟着微微颤起来,他朝向看着自己腰间的张仪,用半生不熟的汉话道:“张郎中,怎么,你看中了本汗的腰带?”

    本来还有人蒙在鼓里,他这一说腰带,便更多人的目光落去,朱厚照也看到了御带,脸上不由带着狐疑,他的眉头深深皱了起来……

    这腰带很眼熟,分明是尚衣监缝制的,和他的一模一样。

    巴图蒙克便大笑道:“哈哈,你既喜欢,赠你便是,不是什么值钱的东西,噢,据说这腰带还和上国有些典故,想当年,瓦剌人南侵,恰好拿获了你们的皇帝,嗯……那皇帝叫什么来着?好像是你们的英宗天子,理应是当今大明天子的祖先吧,瓦剌的也先得了这腰带,便赠给了瓦剌汗,十年前,本汗率军一举吞并瓦剌,恰好得了这件腰带,这东西倒是和本汗颇为般配,也就系在身上了,怎么……本汗系着这腰带不好看?不过无妨,反正本汗系着也厌了,你们若是喜欢,赠你们就是……”

    殿中落针可闻,没有人发出一丁点声音。

    巴图蒙克分明是在装疯卖傻,他既然知道这个腰带对于大明的意义,却一副豪爽又懵懂无知的样子系着来,无疑是羞辱朱厚照。

    明白内里缘由的朱厚照,脸腾地一下红了,土木堡之变,可谓是大明朝永远的痛,朱厚照曾立志雪耻,王守仁年少时也是如此,这大明不知多少精英,曾经立过这样的志向。

    甚至是当初为瓦剌和鞑靼并立的时候,弘治皇帝深知最理智的做法就是维持两者之间的平衡,谁若是冒头就联合另一部打击谁,可是也因为对瓦剌人的仇恨,所以在鞑靼崛起,瓦剌衰弱的情况之下,依然对鞑靼进行议和,为的就是想要借助鞑靼人之手彻底击垮瓦剌,报这土木堡一箭之仇。

    只是……也正因为如此,瓦剌在被鞑靼人吞并之后,大明的北部则在巴图蒙克的率领下却又重新崛起了一个强邻,被大明养肥,却又一口吞下了瓦剌的鞑靼人强势崛起,一统大漠诸部,而今,已成了大明的心腹大患。

    现在,巴图蒙克在此说出了御带的渊源,使这种羞辱感又重新地盘饶在了大明君臣们的心头上。

    巴图蒙克显出一副很大度的样子,已经解下了御带,一副要赠给张仪的样子,豪迈地道:“这一路来,承蒙张郎中招待,没有什么厚礼,既然这御带,张郎中喜欢,赠你就是,我们鞑靼人素来好客,今日却作为了客人,可是将一条不值钱的御带送给主人,却是舍得的。”

    张仪哪里敢接,早已吓得面如土色,直接的一下子瘫坐在了地上。

    巴图蒙克看着张仪的熊样,咧嘴大笑起来,这个看上去粗犷的汉子,心机却是很深,绵里藏针之间,这朝廷所布设的一切威仪竟已在他面前荡然无存。

    那些开始还面带笑容,显得很有威仪的大臣诸官,此刻面上都无血色,哪里还有半分尊贵的样子。

    至于升座在金殿上的大明天子,此刻已是气得脸色胀红,身躯也不由自主地发抖起来……

    御带……不值钱。

    御带代表的是皇家,巴图蒙克却是说一钱不值,这话背后的意思,便显然意见了,可是……

    朱厚照强忍着心里的滔天怒火,脑海里的理智告诉他,现在他不能发作,因为那是巴图蒙克的战利品,而起巴图蒙克此时是大明的客人……

    这是朱厚照先祖的御用之物,现在巴图蒙克随意要赐给一个鸿胪寺的郎中,朱厚照除了气愤,心里还有一种深深的无力……

    他咬牙切齿地盯着巴图蒙克,只能忍着怒气,气闷地瑟瑟发抖。

    此时,巴图蒙克倒是皱眉道:“在大漠,客人赠送给主人的礼物,对方是必须接受的,否则,便是不尊重客人,张郎中……你这是何故?”

    张仪吓得不敢起身,堂堂礼官,按理也应当有理有节,可是现在,当着巴图蒙克的面,早已失态,全无半分上国大臣的威仪。

    巴图蒙克便故作无奈地叹口气,重新将这御带系在腰间,拿起案牍上酒猛灌了一口,方才一抹嘴,他的浓须上也沾了酒水,却是道:“大明皇帝陛下,你的父亲曾敕封我为大元大可汗,想到他的恩典,小汗便心中感激不尽,此番我来朝,便是为了延续大明与大元的友情,相互友好,互不侵犯。”

    (未完待续。)

第六百六十八章:龙颜震怒(第五更)

    殿中依然没有人做声。

    叶春秋冷眼旁观着这一切。

    他心里不由暗道,这个巴图蒙克,果真厉害,能够一统大漠诸部,确实有值得称道的本钱,用一条‘不值一钱’的腰带,直接使大明君臣方才的踌躇满志顿时打消了个干净,也令这满朝君臣颜面无光。

    而正在所有人尴尬的时候,他姿态又开始放低了,口称小汗,尊朱厚照为陛下,再提及弘治先帝,讲述了大明与鞑靼之间的友谊,身段之软,亦是让人大开眼界。

    可是在这个过程之中,他又绵里藏针,故意将自己的意图藏在了卑躬屈膝之下,在与大明的友谊之中,则以大元自居。

    大元乃是前朝,不知多少蒙古人曾想恢复大元的荣光,现在一统了大漠,雄心勃勃的巴图蒙克显然也已野心膨胀,他虽被封大元可汗,可是大明从未曾承认过大元这个政体的存在,这显然都是有意为之,每一个步骤都是经过了精心的谋划。

    而此刻,大明君臣们在尴尬之余,竟都是哑口无言。

    朱厚照等同于被这个巴图蒙克压在地上一通暴揍,惊魂未定之余,人家却送来了颗糖葫芦,他还没尝到糖葫芦的滋味,人家一个耳光又扇了过来。

    这种感觉很憋屈,憋屈得令朱厚照恨不得大发雷霆,想要索性直接翻脸。

    刘健感觉到了天子的怒火,他却是很镇定地看了巴图蒙克一眼,然后道:“今日不提邦交,只为鞑靼汗洗尘,鞑靼汗远道而来,风尘仆仆,来,老朽敬鞑靼汗一杯水酒。”

    巴图蒙克显然对大明的了解比大家想象中的要深得多,他没有将朱厚照放在眼里,在他看来,这小皇帝不过是个屁孩子罢了。

    可是当刘健朝他举盏,他的眼眸意味深长地看着刘健,却是带着几分警惕,而后好爽地大笑道:“这位可是内阁首辅学士刘健刘学士?我在大漠早闻你的大名,大漠中的商贾都说,这关内,你虽只是学士,却如天子一样。哈哈……刘学士赐酒,小汗安敢不喝。”说着,一盏酒下肚。

    刘健的脸色阴沉了下来,目光也变得幽深起来。

    这巴图蒙克虽是低声下气,却是话里带着诛心之语。那一句在这关内,刘学士如天子一样,这话……

    刘健忙是朝朱厚照看了一眼,备受冷落的朱厚照目光一闪,掠过更深的冷意。

    刘健没有去喝酒,巴图蒙克对他敬酒虽看似善意,却包含深长的意味……

    他此时的举止更是需谨慎,这里面既有关乎他名义,也关乎着天威……

    巴图蒙克的那句‘如天子一样’,显然是故意而为之,可以想象,这酒喝下去,后果就严重了……

    叶春秋在角落里看着,心里也是苦笑,其实在座的诸公,论战起来,绝没有一个会输巴图蒙克的,只是这个巴图蒙克一副对大明的礼仪懵然不知的样子,各种装疯卖傻,口不择言;而刘健这些人却是处处捆住了手脚,大致就是,玩辩论可能刘健等诸公很行,可是说起耍liumang,巴图蒙克完全可以指着所有人的鼻子说,在座的诸位都是laji。

    气氛很是尴尬,巴图蒙克却是一丁点都不在意,巴图蒙克见无人理会自己,便自顾自地继续喝酒,渐渐显出几分醉意,一个宦官上前给他倒酒,却因为被他的‘粗鲁’吓着,手一抖,却是不留神地将酒水泼在他的大袖上。

    巴图蒙克暴怒起来,扬起手来便将这宦官打翻在地。

    原本还不容易缓和下来的气氛,顿时又变得紧张起来,这宦官被打翻在地上,一时也是被打懵了,竟是惊得不敢作声。

    啪……

    朱厚照终于忍不住了。

    在朱厚照看来,巴图蒙克显然是故意发酒疯,为的就是狠狠地羞辱于他,使他颜面在众人面前荡然无存。

    朱厚照怒视着巴图蒙克,狠狠地拍案而起。

    龙颜震怒……

    若是先帝还在,或许还能忍让,可是朱厚照不是弘治皇帝,他豁然而起,目光冰冷地盯着巴图蒙克,厉声道:“鞑靼汗,你要做什么?”

    厉声一问,顿时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许多人忧心忡忡地看着朱厚照,生怕这个时候,朱厚照会在失去理智之下做出什么过激的举动。

    巴图蒙克一副不以为意的样子:“小汗只是吃醉了酒而已,何况这阉人真是该死,竟是脏了小汗的皮衣,大明皇帝陛下,是我们鞑靼人为大明血洗了土木堡之仇,难道陛下就是这样对待自己的恩人的吗?”

    他这番话,更是刺耳,恩人……朱厚照的脸色骤变,仿佛受到了莫大的侮辱。

    土木堡之变,固然是大明的耻辱,可是什么时候需要另外一只豺狼来假装是自己恩人了?何况,这些年来,鞑靼人屡屡犯边,与瓦剌没有任何的分别。

    巴图蒙克一副吃醉的样子,伴着笑声道:“其实此番小汗千里迢迢而来,正是因为感激陛下的父亲对我的恩赐,所以特来求亲,我听说,只有大明与鞑靼亲上加亲,从此两国方能结秦晋之好,陛下若能寻觅一公主下嫁给小汗,小汗感激不尽,小汗还听说,陛下父亲有一妹子,名曰永康公主,曾与人有过婚姻,却因为夫婿早丧,至今寡居……”

    一下子,朱厚照真正的气炸了,他像是疯了一样,看着巴图蒙克的眼眸变得赤红起来。

    永康公主,乃是朱厚照的姑姑,下嫁给了一个叫崔元的人,后来崔元死了,永康公主便寡居在公主府,可毕竟是皇家之女,名节最是要紧,岂可再嫁?

    这巴图蒙克,简直就是侮辱了他,侮辱了他的姑姑。

    长这么大,朱厚照还从未被人这样‘欺负’过,他终于不再忍受,所有的理智都被巴图蒙克的言辞激的化为乌有。

    而此时,巴图蒙克看着朱厚照的样子,眼眸里却是掠过了一丝得色,嘴角微微勾起,这个看上去咋咋呼呼的汉子,脸上掠过了阴谋得逞的笑容。

    (未完待续。)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10261/ 第一时间欣赏庶子风流最新章节! 作者:上山打老虎额所写的《庶子风流》为转载作品,庶子风流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庶子风流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庶子风流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庶子风流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庶子风流介绍:
本是个平凡少年,意外得到光脑,一朝回到大明正德年间,成为士绅家族的一个私生子。 聘为妻、奔为妾,老爹居然是和娘私奔才生下的自己,生母身份卑微,作为庶子,叶春秋誓要活出一个精彩的人生。 在家族不被重视?那就科举来打你脸! 生母出身低下,不妨就为她去讨诰命! 朝堂上明枪暗箭,无妨,无妨,你有张良计,我有过墙梯。 伴君当真如伴虎?不然,不然,而今天子是正德。 传奇人生刚开始,美女太多挑花眼,娶娇妻,立高门,叶春秋从此不再低调做人,就是这样狂拽霸气狠炸天,美好生活从此开启。庶子风流已经完结,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庶子风流,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庶子风流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