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言情小说赵云TXT下载赵云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赵云全文阅读

作者:巫山哥     赵云txt下载     赵云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一百四十二章 憋屈甄家

    一出舱房,甘宁就看出了贺齐的变化,那是一种难以描述的气质,只觉得面前这个半大小子浑身上下透露出来的自信,让自己都望而却步。

    “公苗小子,你突破了?”甘宁自身为三流武将,贺齐才刚刚到三流。

    “没!”贺齐哑然失笑,他神情一肃:“兴霸兄长,你如何看待子龙先生?”

    赵云?甘宁心里五味杂陈。原本在蜀郡,要风得风要雨得雨,可他深知那地方远离中原,难以走出封闭的盆地。

    故赵温书信相招,欣然跟随,就是想搏一个美好的出身。

    想不到说是对自己很看好的赵云,却也没有区别对待,甘宁心中憋了一股气,想要以实际行动来证明自己的优秀。

    别说张郃,就是张佐张佑平日里领着大家伙在海上进行各种演习,都让人觉得鄙夷所思。

    可以说,在赵家的训练将领中,甘宁是受罚最多进步也是最快的,天天把你丢到海里两个时辰,谁也会有进步是不是?

    “贤弟此言何意?”甘宁也认真起来,二人边走边说。

    “无他,兄长,子龙先生为不世出奇才。”贺齐语重心长地劝慰道:“想想彭蠡泽那两个悍匪还有荆州那些目中无人的。”

    “更别提我们的统领汉升叔,哪一个比我们差?都甘心情愿受先生差遣。”

    “你我若是日后不能在海军里出人头地,封妻荫子难免镜花水月。”

    两人乘坐一条舢板到自己指挥的大船,甘宁看着幽幽蓝天,半晌不语。

    “贤弟,你也认为我们能上达天听,搏个正规出身?”他收回目光,缓缓问道。

    “**不离十。”贺齐不管是文才还是武略,都始终在大踏步前进,与他平日里的刻苦不无关系。

    武人本身就对士人有心理上的尊敬,看到这个小老弟心思敏捷文才出众,甘宁才会正眼相看,多事情都愿意和他商量。

    “兄长想想,燕赵风味,连当地官府都不得不甘愿保护,人流增加收入是一方面,另一方面何尝不是因为赵家太庞大?”

    “你认为我们海军也可以做到?”甘宁一脸震惊。

    “未尝不可!”贺齐一脸笃定:“等到海军的实力让天下人侧目之时,就是你我兄弟出头之日。”

    “怕个卵,反正老子在蜀郡也呆够了。”甘宁心里一横,冲士卒大声喝道:“兄弟们,今日我等把那些龟儿子干趴下,不然我带头下去洗澡。”

    紧张的一天训练又开始了。

    赵家集,蔡能悠闲地踱着方步,随意走着。

    时至今日,谁还敢小看蔡家的庶子?他身后可是站着赵家麒麟儿。

    虽然自家妹婿没在身边,蔡能时刻都能感受到赵云的影响。

    谁都不理的赵青山大叔,看到自己都是客客气气的,他可是真正的赵家人。

    不要以为是一个庶子,人家手上掌握着附近最强大的武装,赵家盐场为天下最大的盐场。

    光这一点,就连王公贵族都不得不折节下交,见与不见还要看人家的心情。

    刘家天子,个个都是能生育的,世代传下来,怕不得有好几万人,冀州各种诸侯国多如牛毛,不少闲散王爷经常屈尊赵家集。

    “大哥,甄家那边你难道不想法压制下?”二弟蔡松蔡仲平也是庶子,自从知道自己在赵家受重用也从老家赶来投奔。

    蔡能自是高兴异常,尽管不是一个母亲生的,哥俩小时候关系挺好。

    再加上初掌权柄,心腹之人太少,自家兄弟无疑是最可靠的。

    “二弟,难道需要为兄出手?”蔡能呵呵一笑:“曾经家父教导我们,商人逐利为本,难道你还没参透?”

    “想想看,不管是荆州、扬州、徐州还是本州的世家大族,明里暗里的生意不在少数。”

    “哪怕今后的海商八字还没一撇,可张家父子带回来的奇巧之物,好多都供不应求,现在已经断货。”

    “有些人观望是难免的,却也抱着试试看的心情在里面参乎一脚,根本就不是甄家那个乡下小财主所能比拟的。”

    “大哥,甄家人可有钱了。”蔡松还是不放心:“据说比啥糜家、秦家、鲁家都要有钱,也就仅仅弱于赵家。”

    “二弟,这世道并不是讲究有钱,照你这么说,赵家就应该做皇帝了。”自从父亲的事情发生后,蔡能对刘家天子不再感冒。

    “有钱就有用吗?即便身为赵家人,在袁家、杨家面前也不得不低头。”

    “甄家不是赵家,其他家族的权势也比不上袁家和杨家,可双方还是一个道理。”

    不得不说,蔡能说得很中肯,现在的甄家人焦头烂额,原本想趁着海商大捞一笔。

    没曾想,一个个外地和本地的世家,像是突然之间联合起来,有意无意打压自家。

    世家大族我甄家也认了,可你糜家算什么东西,也敢在我们面前甩脸子,不过就是糜竺在帮赵子龙理财吗?

    自家姑爷为何不掌控海商呢,那样甄家就可以扬眉吐气,予取予求不在话下。

    每个人都在变化,曾经的徐庶是很阳光的。

    这才在鹰眼里面待了多长时间?整个人看上去多了一丝阴郁。

    “你是说甄家老二亲自过来?”徐庶呵呵一笑,怎么听都觉得有些渗人。

    “统领,我们是否派人跟着?”来人小心翼翼,他虽然刚加入不久,却已感受到此人的可怕,通常命令杀人眼皮都不眨。

    “不然,”徐庶摇头,淡淡说道:“不必刻意监视。然则,他每天见过哪些人,说过啥话,你们都要记录在案。

    “是,小的告退。”汉子悄无声息消失。

    此子看上去毫不起眼,刚进鹰眼就因为人聪明喜欢动脑,时常获得首领的褒奖。

    据说再有几次立功,亲属和后代就会得到赵家的大力扶持。

    徐庶的话让他无所适从,不敢紧跟,却又不得不监视,这个度必须要把握好。

    “都不来?”甄豫声音不高,却也能听出声音中的愤怒。

    “二公子,有小道消息说我们甄家暗中对付赵家。”他是甄家派在赵家集的管事,名为甄双:“有可能是赵家人自己散布出去的。”

    甄豫默然,自家人做事儿不地道在先,也不能怪人家。

    毕竟赵家和甄家是通家之好,赵家是如何发展起来的,甄家人心知肚明,有赵家麒麟儿出手,必然有利润。

    可蛋糕就这么大,所有来到赵家集的家族,都不想与甄家合作,甚至连海船都没着落,只能搭乘赵家船只。

    望着窗外熙熙攘攘地人流,甄豫苦恼地叹着气,毫无头绪。

第一百四十三章 日达木基

    羌族是中国西部的一个古老的民族,自称“日麦”、“尔玛”,被称为“云朵上的民族”。

    传说4000多年前炎帝部落与黄帝部落大战,战败后炎帝率其大部与黄帝部落融合,形成华夏族。

    少部分西迁南迁,与当地土著融合,形成羌族等少数民族。

    最早关于羌族的详细记载,始于战国时期。

    西羌,出自三苗,是羌族的别支,三代以后居于河西、赐支河和湟河之间。

    战国时,羌族兴盛,有蓖中种即越锚羌、白马种即广汉羌和参良种即武郡羌等等。

    无弋爰剑是战国初期最出名的羌人首领,出生在锡支河首,被秦虏为奴隶,后逃至黄河与湟水之间,被羌人推为首领。

    他传授给羌人耕种和畜牧知识,促进了生产的发展。

    羌人称奴隶为“无弋”,首领称“爰剑”,故称无弋爰剑。

    他的子孙们后来自成部落,分别进入甘青各地,其中数支南入白龙江流域,成为凉州及迭部境内羌族的重要组成部分。

    羌人的部落,都以部落首领的名字命名,像后来的研种羌、先灵羌、烧当羌都是这样。

    东汉与西羌的战争,又称羌战,历时百年。

    由于西羌内迁,与河西走廊、陇西当地的汉朝人时常发生冲突。

    加之西北的地方官多数都残酷苛暴,导致西羌反抗此起彼伏。

    西羌人屠杀汉朝人,汉朝军队也屠杀西羌人,西羌在东汉取代了匈奴成为汉朝第一外患。

    赵家与西羌,一直纠缠不清。

    最早的是汉初的赵充国,汉武帝时,随贰师将军李广利出击匈奴,率七百壮士突出重围,被武帝拜为中郎,官居车骑将军长史。

    汉昭帝时,历任大将军霍光的都尉、中郎将、水衡都尉、后将军,率军击败武都郡氐族的叛乱,并出击匈奴,俘虏西祁王。

    昭帝死后,与霍光等尊立汉宣帝,封营平侯。后任蒲类将军、后将军、少府,神爵元年,宣帝采用赵充国的计策,平定羌人叛乱,并进行屯田。

    次年,诸羌投降,赵充国病逝后,谥号壮。为“麒麟阁十一功臣”之一。

    赵冲,汉顺帝永和六年,为武都太守。时唐羌内侵,冲破之,领西河四郡兵。

    顺帝下诏,命武都郡太守赵冲担任护羌校尉,负责节制督率河西四郡的地方军队。

    开始,赵冲在战争中曾多次获胜,但在建康元年春,建威鹯阴河一次战役中遭到叛羌的伏击,赵冲输掉了性命,不幸阵亡。

    最近的就是赵云父亲赵孟等人,遇到羌族人的袭杀,三叔赵叔、四叔赵季命丧贺兰山下,尸骨无存。

    如今,烧当羌的一个小部落,名为拉巴,其首领竟然是一个女的,叫拉巴子,仿佛一夜之间突然强大起来。

    拉巴羌人从无侵犯别的部落记录,对汉人也是友好相处。

    这是很正常的事情,任何一个女的当首领的民族或者部落,相对起来比男性为王的就要温和不少。

    然而,拉巴部落的人都十分清楚,从以前处处受人欺凌的小部落,到今天周围不少小部落甚至中等部落争相投靠,拉巴子的丈夫功不可没。

    这人就像是从土里蹦出来的一样,十多年前被老首领露佛基在草原上放牧转场时捡来。

    他失忆了,不知道自己姓甚名谁,有一点可以肯定,绝对不是羌人,会说汉话,甚至会说鲜卑话,羌族语言只能会一些简单的词汇。

    露佛基没有儿子,就一个女儿拉巴子,看到捡来的汉子眉清目秀,比部落里所有的族人都生得好看而且十分英武,取名为日达木基。

    刚开始,他很不习惯这名字,别人叫的时候都愣着,仿佛名字根本与他无关。

    渐渐的,日达木基知道了老首领认为自己是天上飘来的云,专门取的这名字,也就听之任之,接受事实。

    真正让他名闻西羌,是一支中等部落侵犯,他孤身一人前往敌营,连杀二十多个人,连对方部落的首领都丧生在他抢来的大刀之下。

    露佛基在战斗中牺牲,新首领变成拉巴子,她对日达木基早就有好感,在父亲葬礼过后不久,就宣布两人结婚。

    今年,他们的儿子日渥不基整十岁,女儿无素子七岁,再也没有生育,就俩孩子。

    对一个来历不明的人,西羌勇士肯定不会无动于衷,不少人曾来挑战,甚至有个号称西羌第一勇士的人也来想要抢婚,直接被一刀斩于马下。

    让众多羌族男儿吐血的是,日达木基武艺高强也就罢了,连骑马的技术都胜过这些从小在马背上长大的汉子。

    贵为部落首领的丈夫,他从来都不是一个多话的人,时不时坐在地上看着天上的白云,老是在努力寻找自己失落的记忆。

    这段时间,日达木基就是不愿意抛头露面都不行,是搜山求雨仪式,拉巴子哪怕就是首领,因为是女人,不允许在山上出现。

    祭山大典为西羌人最隆重的祭典,又称“山神会”、“塔子会”、“山王会”。

    祭祀旨在求山神保佑人畜兴旺、五谷丰登、林木繁盛、天下太平,这些都是噱头,最主要的就是求雨。

    在祭祀期间,严禁入山采樵狩猎。羌地入夏常干旱,故祈雨为该族一个经常性宗教活动。

    祈雨前须搜山,即禁止任何人上山砍柴、挖药或狩猎。

    搜山中若发现违者,予以谴责和痛殴,直到流血乃止。族人非如此不足以取悦天神,否则祈雨无望。

    地上的草已枯萎,就连山上的树叶都全是卷儿,又一个大旱之年。

    连续将近十天的求雨,一点效果都没有,地上裂开的口子有巴掌大小。

    按照西羌的风俗,要是在山上求不到雨,只有到周围最高的山顶继续求雨。

    山势陡峭,日达木基领着族人,一步步往上爬。

    他也知道自己不是西羌人,十多年的相处,已经把自己当做拉巴羌的一份子。

    午夜梦回,看着窗外静静的月光,另一个女人的影子老是在眼前闪现。

    我的家在哪里?我的妻子在哪里?我还有儿子女儿吗?

    有时候,他真想长啸一声,来发泄心中的郁闷。

    尽管想着心事,日达木基脚下一点都不慢,走山路如履平地,在最前面噌噌噌往上窜。

    突然,队伍里传来喧哗。要知道,这是对山神的大不敬。

    “把闹的人砍了!”他想也不想直接命令。

    “大人,砍不得。”一个侍卫侧耳倾听:“好像是发现有外人在山中。”

    外人?日达木基脸上露出一丝阴霾。

第一百四十四章 困惑贾诩

    这个年代人们对于鬼神的敬仰,是后世人想象不到的虔诚。

    “把外人砍啦!”日达木基想也不想吩咐了一声,继续往上爬。

    侍卫首领叫赤火,专门负责拉巴子的日常安全。

    可如今的拉巴羌声震西羌,哪有人敢在太岁爷头上动土?于是乎,天天缠在日达木基身边,想学个一招半式。

    当然,日达木大人很是慷慨,他虽然恼于自己记忆缺失了很多,还是记起一篇导引术,教给赤火,这家伙就像牛皮糖一样,跟得更勤。

    在赤火的心里,大人就是第一位的,至于首领拉巴子,则要排到第二位。

    大人的吩咐,自然要在第一时间传达下去,还要监督执行情况。

    离山顶不远了,他这么一耽搁,大人好像马上就要登顶,赤火赶紧小跑几步追了上去。

    山顶上杂草丛生,还能依稀看出祖先们曾在这里敬神的影子。

    一个个奴隶们也陆陆续续到了山顶,不待吩咐就开始清理。

    这时,赤火走到大人身边低声说了一句。

    “啥?汉人,而且是文人?带上来吧!”日达木基有些惊讶。

    西羌本身就在大汉疆域的西部,为贫瘠之地,不少地方都沙化了。

    拉巴羌更是位于西羌的西部,再往前走,就是河西走廊的尽头,进入茫茫大漠。

    羌人有自己的语言,却没有民族的文字。部落里面能看懂汉字的人,必定被敬为神明。

    惜乎汉人本身就歧视西羌人这种蛮荒之人,文士更是不屑到这里来。

    以前的拉巴羌实在太小,根本就没人能说汉话,更没人能看明白汉字。

    平时少有人来,猛然间见到一个汉族文士,着实让人吃惊不已。

    等到奴隶把山顶清理干净,祭台都准备得差不多的时候,那个汉人文士才被带上山顶。

    此人看上去三十岁上下,脸蛋有些圆,最显目的是那双眼睛,闪着智慧的光芒。

    他浑身的文士衫洗得发白,却像穿着龙袍一样自信,羌人对他没有一点虐待,貌似还有人背着上来的。

    “小心说话,我们大人要见你!”赤火没来由轻轻叮嘱一句。

    大人?文士一愣。在西羌部落,首领都被称为爰剑,啥时候出现了大人这个称谓?

    当然,他本身就是聪慧之人,也不会在这问题上纠缠。

    “武威郡姑臧末学后进贾诩贾文和拜见大人,”文士一撩衣襟,也不顾地上泥土脏,纳头便拜:“祝拉巴羌千秋万代,一统西羌。”

    “起来说话,”听到这人油嘴滑舌,日达木眉头一皱,淡淡问话:“你为何擅闯我族神山?”

    贾诩一惊,竟然是说的汉话,而且是比较正宗的官话。

    他愣着忘了站起来,在那里傻呆呆地看着,怎么看怎么觉得此人就是一个羌人。

    西羌之人,偶尔有人会说汉话不稀奇,能说这么溜却又很地道的官话还是头一次。

    要是在凉州之地倒也很正常,可这边他走了好几十里地,连羌人都没见到一个,更不用说汉人,谁会来这鸟不拉屎的地方。

    “大人问你话呢!”赤火看出大人不悦,赶紧把贾诩拉起来。

    可能从来没经历过与汉人的战争,对汉人特别是汉人文士,赤火相当尊敬,轻轻地帮着拍打膝盖上的尘土。

    “禀告大人,”贾诩起先还是听到问话的,回过神来赶紧回答:“诩见到山下一户人家门前的标志,知道那家有病人。”

    “所以,就只好从屋子背后绕道,哪知山路崎岖,不知不觉竟然闯到山上来了。”

    “死罪可免,活罪难饶。”日达木不置可否:“拉下去,按照规矩打出血来放走。”

    打出血来?我的妈呀,贾诩身上一紧,见两个战士走过来拉住自己的双臂,连声高叫:“别打,我是段颍大人的外孙!”

    段颍,这名字好熟悉呀!一段记忆猛然跃入日达木的脑海。

    “大哥,那威风凛凛的将军是谁呀?”这是自己的话,一队士兵簇拥着一个将军奔走如飞,在草原上驰骋。

    一般的军队出行,都有旗帜相随,姓什么就书写的什么。要是出征其他国度,旗帜上必定会有一个大大的汉字。

    “那是我们大汉的骄傲,凉州三明之一的段颍段纪明。”大哥不无羡慕地说。

    他紧紧皱着眉头,大哥的样子很是漂浮,好像是已故岳父露佛基。

    记得小时候,父亲威严的声音:“好好学习武艺,我家男人,必定会武。”

    自己常常调皮,每次挨打,大哥总会在一旁陪着受几鞭子。

    可自己的大哥究竟是谁,我又是谁?想着想着,日达木觉得头疼欲裂。

    拉着贾诩的士兵不知所措,段颍的威名,即便处于极西,拉巴羌人还是听说过的。

    那样天神一般的人物,要是打了他的外孙,会不会引起汉军的仇恨,带着人来把部落灭掉,甚至把西羌灭族。

    “大人,他说是段颍的外孙。”看到大人恍惚的眼光,赤火知道他又神游天外,不得不在一旁提醒。

    “好个蠢材,”日达木清醒过来,他不住冷笑:“今年段颍才多大岁数?他的外孙顶天也就十来岁。”

    “这”贾诩瞠目结舌。

    原本他也不想撒这个谎的,因为段颍今年已经自杀,他曾帮着宦官杀了不少士子,不知是心里难受还是怕报复。

    可做梦都没想到,如此边陲之地,居然一个西羌人还对段颍有所了解。

    “大人,他这里有一封信!”不经意间,绢纸写的信从贾诩的袖口滑落。

    作为一个边疆的士子,贾文和还是很有想法的,准备像班固一样投笔从戎,建立功业。

    要不然,不会到西羌游历,就是防备着日后自己有机会带人来收复这边时一点都不了解。

    “文和兄,云素闻兄乃大才,缘悭一面。弟在真定备好神仙醉,待兄来饮。”

    信很简短,看到真定这两个字,日达木的眼睛再也移不开,总觉得想到啥紧要之处,就是不明白究竟为何。

    “这云是何人?”他压抑住心中的激动,轻声问道。

    “话说赵云赵子龙,乃常山国真定人士,昔年被蜀郡赵温赞为‘吾赵家麒麟儿’,是新一代士子领袖。”贾诩一喜,忙不迭介绍。

    赵云?赵子龙?日达木颤颤巍巍从脖子上解下长命锁,上面写着龙飞凤舞的赵字。

    难道他是我的儿子?不对呀,自己流落拉巴羌,儿子怎会有可能出头?

    “带着某的长命锁去真定,”日达木的声音都在颤抖:“交给那个赵云。”

    说着,他已背过身去,眼泪再也忍不住地流了下来。

    默默下山后,贾诩不由问带路的士兵:“你家大人叫何名字?”

    “哼,听好咯,我家大人乃西羌第一勇士,日达木!”

    战士反身上山,贾诩看着手里刻着赵字的长命锁出神。

    日达木?真定赵子龙?

第一百四十五章 张飞定亲

    “云弟对你如何?”赵香等关羽一回家就着急地问。

    他们的家当然不是在城里,是以前她家老屋地基上重新盖的两层大瓦屋。

    真定城里统一规划,要不然就把店铺推到重建,最高的四层五层楼那种。

    关云长没有答话,先是点点头,后摇摇头,伸手抱起赵定,在孩子头上轻轻摩挲着。

    赵香瞬间沉默起来,在他心里面,赵云不是亲弟弟胜似亲弟弟。结婚的时候,是因为一时冲动珠胎暗结草草了事。

    在她心里,赵云和丈夫、儿子在同一地位,甚至赵云还略微重了那么一点点。

    关羽叹了一口气,放下儿子,默默地拿起武器,准备到院子里练武。

    “羽郎,”赵香一时间不好怎么说话,轻轻问道:“云弟不理你吗?不是专门让你跟着一道回去的?”

    “没有,”关羽停下了脚步:“他在口气上还很尊重我,可是,在他院子里专门和我比武,根本就胜不了,丢脸!”

    说完,又要往外走。

    “啊?”赵香不由苦笑:“你想多了,云弟要确定你的能力,看你适合干啥。就像当初让我开包子铺一样,先卖了三个月的炸糕。”

    “看到我在路边摊儿上做得像模像样,才让我开包子铺的。”

    “是这样吗?”关羽再次顿住脚步,摸着半尺长的胡须发愣。

    赵家很多人不待见自己,他很清楚。不过无论如何,这是妻子的娘家人,他不会说什么。

    只要那些人做事不超出自己的底线,关羽都不可能做出过激的事情。

    没来到真定以前,他对自己的武艺很自信。

    不过见到赵云家那些部曲,尼玛,一个个都不比自己弱,好些一看就是手上人命在身的,一股杀气扑面而来。

    这里毕竟是赵家的地盘,万一自己犯事儿,估计逃走的希望渺茫。

    曾经妻子也嘴里云弟云弟说不停,他并没有把赵云和赵子龙赵家麒麟儿联系到一起。

    试想一下,赵孟及其家人,从来没有踏进赵香的家门,关羽怎么可能把他的儿子和自己岳家联系在一起?

    他转身又抱起儿子,不由想起身在老家的长子,不晓得那孩子筑基了没有。

    见丈夫还要出去练武,赵香急了:“羽郎,明天我亲自去找云弟,问他究竟是何意思。”

    “我心里有数,”关羽瓮声说道:“也许近段时间就该突破了。哪怕这辈子都跟不上子龙,但也不会被他落下太多。”

    今天赵云的晚饭是和父母一起吃的,只不过母亲带着其他女眷在另外一桌。

    刚吃过饭,他正准备回自己的院落,被荀妮遣人叫住。

    “娘子有何吩咐?”没外人的时候,赵云嘴上轻薄起来。

    荀妮脸一红:“谁是你的娘子?也不害臊,妹妹们还在身边呢。”

    她使个眼色,吃醋的蔡琰带着戏韵走开。

    “我看韵儿有那意思,”荀妮等她们消失在门外才轻轻说道:“再说那孩子也不错,虽然莽撞点儿,看那样子对韵儿动了真情。”

    “你说张飞?”赵云讶然。

    其实不管在任何朝代,直性子的人都比较招人喜欢,特别是年龄比自己长或者能容下这种性格的人。

    第二天一大早,戏志才就被赵云遣人从书院叫了过来。

    一进门,他就忙不迭抱怨:“子龙,书院里事情一大堆,你回来还没亲自去拜见祭酒。就这么几步路,为何让为兄回来?”

    这个年代,父亲没了以后,成年的长兄为父,母亲说话都不好使。

    “韵儿也不小了,”赵云单刀直入:“再说兄长你要多大才成家?我让母亲去操办,她说她娘家有一个嫡女,和我同龄,小时候模样不差的。”

    戏志才嘴巴张了张,却啥也说不出来。

    “这事情我给干娘说过,不许推辞。继父都去世多少年了?无后为大,难道你想让干娘始终看着别人的孙子眼馋?”

    “这事儿,干爹和干娘做主便是。”想不到戏志才这么大人,谈到自己的婚事就像没长大的小姑娘一样害羞,脑袋垂得低低的。

    “你说韵儿,她怎么啦?”突然想起刚才还谈到妹妹,他也顾不得害羞。

    “有人看上韵儿了,”赵云呵呵笑道:“看那样子,韵儿也不反对,那家是开肉铺的,在涿郡那边。”

    商贾?戏志才眉头一皱。

    还没等他说话,下人来报张飞又来了。

    赵云心里暗笑,说曹操曹操就到,不过这俗语目前可还没流行起来。

    “翼德,这是我大兄戏志才,目前在燕赵书院做教习。”他等两人一见面就介绍道。

    “飞见过大兄。”张飞勉强行过礼,却不知道怎么和赵云开口。

    晚上回到家,他脑子里满是戏韵的身影,平时最喜欢的仕女图,却怎么都画不出那种韵味。一大早又跑了过来。

    “你父亲在涿郡还是真定?”赵云见他那局促不安的样子有些好笑。

    “时而在涿郡时而在真定,”张飞心不在焉:“大前天才从涿郡回来。”

    “这位是我的大兄,也是韵儿的兄长。”赵云再次介绍。

    “噢。”张飞还想着怎么开口,什么?韵儿?

    他瞬间反应过来,说话都有些结巴:“涿郡张飞张翼德见过兄长。”

    戏志才勉强拱拱手,没有答话。

    寒门士子又如何?他从心眼里看不起商贾之人。

    “兄长,翼德为人慷慨仗义,武艺高强。”赵云组织着语言。

    他知道,一时半会儿,很难让戏志才接受商贾这个身份。

    “昨天和另一位大兄张郃张儁乂比试过,双方相差无几。”

    张世平戏志才自然见过,他专程回来那天,赵云恰好去了樊家。

    他平日里是很少回家的,就是因为听说他们回真定后才从百忙中抽出时间。

    “翼德,实话给你说吧,我妹妹戏韵本乃山野之人,从小父亲去世得早,我又在颍川书院忙于学业。”戏志才很是为难。

    其实,张郃早就起来了,他和赵云练了一会儿武,正准备洗漱一番吃早饭。

    武人灵觉本身就很敏锐,加之这边三人说话声音还不小,也听了个大概。

    他还是蛮看重张飞的,当下进得门来:“儁乂见过大兄,向日里子龙老是说起你,今日方见到本人。”

    两人寒暄已毕,他开言道:“大兄,翼德一片赤子之心,当为韵儿良配。郃愿当这个媒人。”

    话还没说完,见赵云眼睛一瞪,才想起自己身份不够,忙改口道:“家父来保媒。”

    戏志才不得不给面子:“贤弟你们做主就是。”

    一旁的张飞喜得眉开眼笑,如同孙猴子般抓耳挠腮。

第一百四十六章 胡昭胡孔明

    见亲事算得上尘埃落定,张飞高兴得不知所以,赶紧告辞,回家去找父亲前来定亲。

    戏志才虽然对商人不待见,眼看木已成舟,也不好再说什么。

    说起来惭愧,他这个当兄长的,对戏韵做的事情,远比不上赵云这位义兄。

    在颍川书院的日子,偶尔返家,才晓得家里不知不觉竟然发生的变化数不胜数。

    一个人呆在熟悉的家里,不管有多少改变,也不会感觉到。只有离开家一段时间以后,回去才能分辨出前后的差异。

    就一个妹妹,他怎么不疼爱?然则戏家本身就是寒门,如今连家谱都不知道在哪儿去了,上一个做官的,也不知道是在秦代还是汉初,好像就一小官。

    振兴门楣的重任就压在他的身上,对妹妹难免冷落。戏韵有了归宿,商贾之家,至少可以保证妹妹不像在小时候,家中经常为吃穿用度操心。

    “子龙,吃过早饭跟我去书院。”戏志才抛开不快。

    “别,你可是我亲哥,能不能不害我?”赵云苦着脸:“两个岳父和好了,我一去,矛头都会一直对准我。”

    “不会吧?”张郃一愣。

    刚回来就听说了这个兄弟的糗事,但他也知道不管是荀爽还是蔡邕,两人都是德高望重的士人首领,难道会为难自己的女婿?

    “子龙,去吧。”戏志才也才一旁开解道:“你躲得过一时,难道你还想躲过一世?”

    两人在旁边你一言我一语的劝慰着,赵云只好磨磨蹭蹭地答应。

    人的性格很难改变,上一辈子,他是一个不怎么出挑的人,这一世虽然换了个躯壳,遇到事情还是不会太主动,除非迫不得已才会面对。

    大家商议荀妮的婚事,三言两语定下来,却还是不一会儿就传到了那丫头耳朵里。

    别人都还好说,两位嫂子荀妮和蔡琰,自然要调笑一番,最后赵张氏听说后赶来才解了围,儿媳们自然不会在婆婆面前放肆的。

    赵家族学,位于赵家庄园和真定城之间。原本设计的时候,就想着如果有朝一日受到战争的侵袭,赵家人御敌,学子们进城。

    燕赵书院在曾经的族学上扩大了好几倍的规模,本来荀爽有个比较大的志向,成立一所全国最大的书院,超过太学与鸿都门学。

    荀家虽然在大汉的士林中都首屈一指,可财力有限。

    赵云想起了上一世的母校,这几年陆陆续续画了不少草图,教学楼、老师宿舍、学生宿舍、运动场、食堂、图书馆等等,几乎都照搬了。

    赵孟也是雄心大发,我赵家不仅以武立族,文名也必将冠绝天下。

    为此,二儿子画的那些零零碎碎的东西,全部整理出来,开工三四年终于有了模样。

    书院里,目前还显得比较空旷,没有多少学生入住,附近好几家族学争先恐后合并进来,学子在浩大的书院里还是太少。

    不过,如今已有来自各地的学生赶来,赵家将会为第一批寒门学子提供食宿。

    就这一点,立马就赢得了非世家豪族的士子之心。

    “慈明兄,这牌匾还是你来写。”此刻,两人正在互相推诿,蔡邕本身年龄就要小不少,当然不可能答应自己来题写。

    “不敢,”荀爽连连摆手:“为兄有自知之明,要论字,天下间舍伯喈其谁?”

    “二位兄长是否要忘了一个人?”司马徽摸着胡须呵呵笑道:“你们的女婿呢?”

    提起赵云,两个人不约而同地保持了沉默。

    尽管他们都很满意这孩子成为自己的女婿,可谁都不愿意另一个人的女儿来分享正妻的位子。

    阴差阳错,木已成舟,退婚必然会成为天下笑柄,谁都不想让步。

    虽然最后赵子龙提出两人一般大,但他们心里那道坎始终还梗在那里。

    其实有时候事情就这么奇怪,谁家没有三妻四妾?落到自家女儿头上,两老都在暗中较劲。

    “喏,这孩子来了!”司马徽肯定清楚他们之间这些龌龊,平时也在两人中间当润滑剂。

    “小畜生,还好意思来见我?”蔡伯喈这些年颠沛流离,说话要粗鲁一些。

    就算轻轻咕哝,还是被荀爽听见了,此老一脸不高兴。

    自家女婿,自己说可以,别人绝对不行,哪怕是他另一个妻子的岳父也不行。

    眼看局面又要不可收拾,司马徽大声揶揄道:“这不是我们的子龙吗?今天如何有空到书院来?”

    “子龙见过水镜先生,见过两位岳父大人。”赵云一脸尴尬,还是疾步上前大礼参拜。

    荀爽和蔡邕像是约好了,两人冷哼一声同时避开,望着两边,似乎光秃秃的操场很美。

    旁边一些先生脸都憋红了,想笑又不敢笑,那是相当失礼的行为。

    一位青年越众而出:“两位先生,依昭来看,牌匾当由三人合写。”

    “此言何意?”荀爽和蔡邕一起扭过头来。

    “慈明先生年稍长,题‘燕赵’二字,伯喈先生委屈下,写‘书院’二字。”他笑涔涔地看着赵云:“下书赵子龙三字。”

    提议很新颖,可没有先例,连一旁的赵云都有些莫名其妙,此人是谁?他把征询的目光看向了水镜先生。

    “此为胡孔明,曾来过书院。”司马徽口中的书院自然是颍川书院:“你去的时候他已经到处游历,不曾想竟在冀州。”

    尼玛,虽然名声在历史上不如另一个孔明响亮,才能绝对是顶级的,学生中有司马懿这样的人物。

    “子龙见过孔明兄长。”赵云心里一热,这位大牛到了燕赵书院,不能放过啊。

    “贤弟大名昭不时听人提起,今日方见本人。”胡昭看上去一脸人畜无害的笑容。

    他朝三位先生拱拱手:“能否借一步说话?”

    如今没有校长的说法,不管在那个书院都叫祭酒,办公室叫书房,说起来这房子就是悬而未决的校长办公室。

    “连日来,三位先生看上去分工明确,连子柔先生都在忙于和官场打交道。”胡昭再次拱拱手:“不知可曾决定,祭酒何人?”

第一百四十七章 书院架构

    在如今这个年代,没有一个寒门士子不是在豪门世家的族学里学习过。

    教育的资源掌握在大族手中,在历史上说胡昭是自学,纯粹就是扯淡,他就是想看书也没地方看,除了启蒙教育后来的才学来源于颍川书院。

    当初在书院的时候,才能显现,惜乎书院有书院的规矩,荀爽自然不能破格收他当自己的学生,不过还是不时提点。

    “孔明,先前你说的匾额还未解释清楚呢。”蔡邕脾气耿直火爆,没弄明白老是觉得不舒服,非要问个清楚。

    “敢问三位先生,天下间有几人书法能与你等比肩?”胡昭睿智的眼睛顾盼四望。

    这一刻,赵云有些奇怪,感觉他就是历史上的诸葛亮,在舌战群儒中大致就如此模样。

    “天下大才多矣,”荀爽摇摇头:“故大司农张奂张然明之子张芝张伯英,章草别具一格。”

    “其季弟黄门侍郎昶,亦善章草,书类伯英,时人谓之亚圣。极工八分,又善隶。”

    “师宜官,擅八分书。其字大则一字径丈,小则方寸千言,甚矜其能。”

    “二位亲家翁何必妄自菲薄?”一人推门而入:“京师之人,谁能小慈明之字?飞白体成一时之选!”

    “些许人物,不屑来真定,书院亦无需他们。”

    本来,赵云敬陪末座,见四人离席,赶紧也站了起来,他心中有所怀疑。

    此人和一般的士人不一般,脸上很是圆润,倒像个富家翁模样。

    “子柔贤弟辛苦!”荀爽不好意思地笑了笑,他的书法也是不凡,却还是有自知之明,不敢和举世闻名的书法家相提并论。

    “兄长来得好巧,可曾有所收获?”蔡邕也是笑意盈盈。

    司马徽与胡孔明拱手笑着行礼,点头示意。

    “可是子柔伯父当面?”赵云一时间百感交集,没有他就没有自己今天的名声。

    “是子龙侄儿吧?”赵温眼睛笑得眯起来:“在常山王府上耽搁了不少时间,不曾想你们都已经返家,幸甚!”

    “子龙见过伯父!”猜想是一回事,见真是他,连忙推金山倒玉柱跪下叩见:“彦信伯父云在汝南见过,顺卿兄长此时在赵家集做事。”

    “好好好!”赵温没有嫡子,几个庶子也拿不出手,在他心里恨不得赵云就是自己亲生的,多年前一见略显稚嫩的诗句大加赞赏。

    一句“吾赵家麒麟儿”,简直就把赵云的名声推到了顶端,从此后每每有新的诗词出现,总是不遗余力宣扬。

    他连说三个好字,连眼角都有泪花闪出,慌忙背过脸去擦掉,一转身却又不由自主流泪。

    “温在外间已听人说孔明之意,此乃我赵家所建书院,自然以我赵家为主。”赵温说话相当霸气。

    “二位皆为子龙岳父,当仁不让,舍你们其谁?子龙贤侄虽年幼,云体连张芝、师宜官亦交口称赞,三人同写牌匾!”

    他们在这里商量,根本就无需考虑赵孟的感受,武人的地位可见一斑。

    赵温尽管名满天下,大部分是因为祖父与叔父的余荫,本人才名和两位亲家翁相比,略逊一筹。

    爷俩因为有外人在场,也不好多叙,此刻牌匾就拍板下来。

    至于他去常山王府上的原因,赵云也不难猜,眼看燕赵书院开学在即,自然是要找一些有分量的人前来道贺。

    不管是常山相还是真定县令,名头不响,都是赵家族人。冀州刺史韩馥,不过是鸿都门学的学生,没几个人看得上。

    说起来还是因为真定的位置比较偏僻,一众大才基本上都在中原腹地。

    不知道是赵云的错觉还是实情,胡昭见到赵温以后,就变得沉默起来。

    “刚才孔明说起一事,我等迟疑不决。”荀爽捞着个写牌匾的机会,心情大好:“书院开学在即,然则何人为祭酒?”

    “《诗》、《书》、《礼》、《易》、《春秋》,五经博士何人可为?此亦需商榷。”蔡邕的眉头也皱了起来。

    “昭有愚见,”胡昭提议:“子龙贤弟天下无人不知,何不任祭酒?”

    他是说出来恶心旁边的赵温,不知何时起,胡昭对官场中人有一种本能的反感。

    当年匆匆辞别颍川书院,就是听说要被人举孝廉,那些宦官集团的人,想要重用书院的学生,连他这个名不经传的寒门学子也不放过。

    “此言甚是,”赵温眉头一展:“吾来年到雒阳,慈明兄与伯喈弟皆为半官场之人,不时亦将出仕。”

    至于司马徽,他是不会考虑的,毕竟书院是赵家人创建,理所当然祭酒是自家人才对。

    “云儿年方十五,是否太年幼?”蔡邕眉头一蹙,有些担心。

    “不然,”荀爽摆摆手:“子龙遥领便可,有志不在年高,甘罗十二为丞相,小云儿三岁。”

    他本身就曾在颍川书院当过祭酒,明显能感觉到一个学校的老大,桃李满天下,所有从书院走出去的学子,谁不尊敬自己?

    “如此甚好!”赵温不待别人说话,开怀大笑:“云儿乃不二之选。”

    好嘛,不等赵云反应过来,马上就把校长攥在手里了。

    既然如此,他也毫不犹豫接受:“蒙岳父、伯父、水镜先生与孔明兄长看重,云不敢辞!”

    第一项任命,就是司马徽:“水镜先生德高望重,云拟设学监,不在之日,先生代行职责便可。”

    司马德操本身也不想做官,拱手谢过。

    “然《春秋》就劳烦先生了。”一事不烦二主,赵云可知道此人本事,能者多劳而已。

    司马徽当仁不让:“《诗》待余修书一封,邀邯郸淳前来。”

    “不然,”蔡邕当即反对:“其人专攻书法,且擅下里巴人,《书》可也。”

    “《诗》由吾徒阮瑀即可,其求学于吾。”

    “《礼》让河东卫觊来教授,《易》孔明自是可矣。”

    胡昭一看,本来是准备为难有过官宦身的赵温,却发现自己不知不觉也被拉进来,脸上庄重,不断拱手行礼。

    只有赵云心里极不舒服,河东卫家,不就是原本轨迹里那个短命鬼卫仲道的家族么?

第一百四十八章 万事俱备,只差华佗

    “子龙,每一个家族都有很多人。”蔡邕也许是看出了自家女婿的不快。

    他也听昭姬说过,卫家子仲道曾经来纠缠过,十分反感的。

    原本蔡邕还对卫仲道有些好感,觉得此子勤敏好学,待人接物彬彬有礼。

    如今自家女儿已经许配了人家,你还凑上来算是怎么回事儿?

    “岳父大人,这个卫觊是什么情况?”赵云不为所动,他可不想自家书院建起来,反而找一些敌对势力的人在里面教学。

    诚然,一个祭酒的名头,确实可以让学生归心,然则,具体上课的还是这些博士。

    旁边的荀爽脸上有些挂不住,他也明白蔡邕的安排是很正确的。

    颍川书院这些年来培养了不少人才,可惜,书院名义上是荀家的族学,可颍川郡本身就是人才汇集之地,世家多如牛毛。

    不说其他人,就是陈群他们家,在书院里就掺乎了一脚。

    但是,女婿叫的这个岳父嘛,他笑容可掬:“贤婿,卫家在河东也是个大家族,比赵家在真定不遑多让。”

    “卫仲道此子华而不实,卫觊乃卫家旁支,比你大了十一二岁,满腹经纶。再加上世家出身,虽是旁支,亦可教授《礼》。”

    荀爽这么一抢白,让蔡邕的脸顿时黑了下来。要知道,在流放的过程中,途径河东,卫家可是盛情款待,他说了卫仲道不少好话。

    赵温这些日子可受够了自家侄儿的两位岳父平日里夹枪带棒,互相攻讦,要不然也不会溜到常山王府上去躲避。

    “子龙,君子六艺,现如今我等有了五位博士,可武这一块不能马虎。”他清了清嗓子,止住要暴走的两人。

    “我真定赵家,以武立族,燕赵书院没有武这一科说不过去。”

    “云已有考量,”赵云郑重地点点头:“我二叔今日从海外归来,从此后,出海的重任就交给了大兄张郃,他老人家即可。”

    “世平贤弟么?”赵温沉吟片刻:“云儿,你家的事情,我们虽然不甚明白,却也相当于旁观者清,你这位二叔?”

    屋子里可以说都是赵云一系的人,两位岳父就不用说了,司马徽本身为颍川书院博士,受不了颍川世家的嘴脸借故出走。

    胡昭对颍川世家和官场简直痛恨到极点,尼玛,你们世家没有人才么。

    当今之世,宦官乱政,好嘛,你们把自家子侄藏着掖着,让我去当孝廉?

    不然的话,胡昭怎么可能少年即离家出走,跑到冀州到处游历,躲避官府的征召而已。

    他胡家祖辈上可是为大汉王朝立下了汗马功劳,到头来家族不断凋敝,现如今连族学都立不起,还得到荀家族学去学习。

    一日为师终生为父,对荀爽,胡昭还是充满感激的。听说老师在燕赵书院另立山头,马上就赶了过来为老师助威,不曾想自己也陷进来。

    “伯父大人明鉴,家兄身后有袁家支持,想来袁家也不甘寂寞,肯定要插一脚。”赵云目光清明。

    “世平叔父虽为我们共同的二叔,然当日正是云提议,让他和苏双叔父远走海外,一来可以避免盐场的利益之争,何尝不是另开一条财路。”

    “想来,世平叔父对云还是颇有好感的,不然,为何连日来儁乂大兄一直跟着我?不外乎就是在隐晦表明他的立场。”

    其中的关节,在座的每一个人都懂,等赵云说出来,不由对他刮目相看。

    我的天,九年之前,面前的少年郎才六岁,就有如此心机。

    胡昭本身对赵云并没有啥感觉,他可不会认为你学了文,做几首诗就能治国平天下。

    单单这一件事情,立马就把心中的好感上升了好几个层次,老师家师妹跟着这样的男人,也不知道是福是祸,至少有出人头地的资格。

    之所以不去官场,胡昭自认为不是那块料,勾心斗角累都累死了,还不如沉下来认真治学,博得桃李满天下来实现自己的报复。

    “世平叔父早年没有导引术在身,正是云让家族拿出来,分享给一直跟着父辈的人。”

    “云不敢妄自菲薄,却也不得不说,不管是苏张两位叔父还是我赵家部曲,他们对云的感激,是发自内心的。”

    这话一出来,连赵温与荀爽、蔡邕都倒吸一口凉气。

    导引术是一些家族的立足之本,可当年的小赵云,扛着多大的压力,才让家族拿出来?

    后果是其他人想都不敢想的,连家主赵孟估计都不清楚,学习了导引术的人,最感激的可能还是面前这位少年郎。

    说白了,大家今天商量着把书院的位置全部都定下来,就是趁着袁家那条大鳄还没反应过来之前,造成既定事实。

    毫不夸张地说,只要袁家出手,不管是赵温还是荀爽、蔡邕,都不能相抗。

    随便找几个致仕的老夫子,德高望重,根本就不是他们三人能够比拟的。

    “伯父大人,不知黄道吉日是否已看好?”赵云已经开始履行自己祭酒的职责。

    此前,赵温就相当于主人,在书院筹备阶段起到总领的作用,日常事务都是他在负责。

    “云儿,一切都差不多了,”赵温十分欣慰,自己的心思没白费,他捋着胡须呵呵笑道:“八月初十日,大吉!”

    “好!”赵云一锤定音:“燕赵书院就十日开学,日后,我书院能否走出冀州,名闻天下,全靠你等之力。”

    说着,恭敬地大礼叩拜。

    在座之人,哪怕平辈的胡昭都纹丝不动,他们为了书院受此一礼,此后就会和赵云绑在一起,休戚与共。

    “惜乎还差了两块,”赵云叹息道:“一为农学,世平叔父从大洋彼岸带来高产量的粮食作物。”

    当然,这些人对农业是不重视的,甚至包括赵孟,可能远不及张世平来得热切。

    好在赵云早就安排了合适的人手,赵齐跟着自己有不少时日,当可大用,更何况有世平叔在一旁帮衬,不至于有人拿捏。

    “另一块,则是医学。”他蹙着眉:“着人去找华元化,今日仍没消息。”

    “华元化?”胡昭一脸震惊:“是不是一个老头?看上去一脸苦相?”

    “孔明兄知道此人?!”赵云腾地一下站了起来,双手紧紧抓住胡昭的肩膀。

第一百四十九章 神医华元化

    华佗,字元化,沛国谯人,这一时期著名医学家。

    少时曾在外游学,钻研医术而不求仕途,行医足迹遍及豫州、青州、徐州、兖州等地。

    他一生行医各地,声誉颇著,在医学上有多方面的成就。华佗精通内、外、妇、儿、针灸各科,对外科尤为擅长。

    按理说,此时的华佗,不应该出现在冀州的燕赵书院,离他日常游历的地方也太远了些。

    “孔明兄何以知晓此人?”赵云按捺下心头的激动,沉声问道。

    “今天一大早,门子带一个叫华元化的老头,说是祭酒亲自遣人找来的。”胡昭一脸苦笑:“然此人身无长处,没有凭证。”

    后面就不好意思说下去了,因为他看到赵云的脸色越来越难看。

    当初给寻找华佗的人说过,遇到他之后,就说赵家要办书院,专门设立医科,由他主讲。

    由于赵云根本就不晓得谁能找到华佗,写了好几十封信,让人分别带着。

    其他东西,估计以救死扶伤为己任的一代神医也不会放在眼里,但前世收集的好多偏方之类,脑子里还存了不少,就写了一些。

    “信呢?”赵云当然不好去责备别人,反正在这个年代,医者的地位根本就不咋的。

    不要说胡昭这样清高的士子,就是赵孟当年回家后被几个医生治好,也不过是多给了些诊金了事,别指望他们去尊敬医者。

    “真有信?”胡昭张口结舌,脸色更见尴尬。

    其实,燕赵书院连赵云这个十五岁的祭酒都有了,他还大了七八岁,当博士就没有别人说闲话,毕竟有人作比较。

    人与人之间,有时候非常奇怪。在没见面之前,胡昭觉得所谓的赵家麒麟儿不过尔尔,言过其实,反正世家子弟都是这么吹捧的。

    赵家虽然还不是真正的世家,却绝对算得上豪门。赵国灭亡以后,赵家人分居天下,真定赵家以武立族,底蕴深厚。

    更加上有身前赵温摇旗呐喊,京中还有赵忠那条老狐狸运筹帷幄,有偌大名声不足为奇。

    见面以后,不管是说话做事,有条有理,他自忖自己在这个年龄的时候压根儿就做不到。

    因此,胡昭已经对赵云有些改观,虽然不至于有多神奇,肯定是不凡的。

    眼下见他对一个医者,竟然大动干戈,心里颇为惋惜。

    后世人老是以啥白衣天使来说医护人员,可我华夏哪有天使?不过是西方的舶来词。

    我们常说说士农工商,那么医生在哪里呢?没有……其实现代人把医生是归到中九流里面,地位是次于士农工商的。

    你辛辛苦苦认了那么多字,没有登上天子堂做官,最后做了医生,那是一件非常可耻的事情。

    即便是神医华佗,也会说上一句“本作士人,以医见业,意常自悔。”

    有名有字,自然出身于不一般的家庭。

    可见他对于神医这个称谓,并没有什么骄傲的,反而非常后悔自己从事了这个职业。

    当然他的确需要后悔,他后来就因为这个职业被人冤杀了。他因为想用比较积极地办法给曹操开颅治病,被明显有疑心病的曹操给杀了。

    后世人看电视剧,常见雷人场景:女主重疾,英俊深情冷酷邪魅的男主对着一大群相貌猥琐的胡须丑男大吼:

    “废物!统统是废物!如果某某有个三长两短,朕(我)要你们的脑袋!”

    从这个场景中可以看出,古人对医生的看法是,老子出了钱,你******就该给我把病看好。你******看不好,我就要杀了你。

    医生就是一把伞,下雨了大家就想起了你。花点钱买把伞挡雨,挡完了雨就扔在了一边。

    偶尔因为雨太大了没挡住,妈的老子拆了你这把没用的伞!

    在现代的大汉王朝,没人把医生作为专业人士看待,没人重视你的专业意见。

    你说没治了并不是真的没治了,而且没有用死亡威胁你!

    一旦被人威胁了,那些猥琐的胡须男便会立刻战战兢兢地把女主看好了!屡试不爽!

    燕赵书院里,并没有华佗,那么,他去哪儿了呢?

    真定城里,游人如织,秋天正是到处溜达的好时机,大夏天的出门热都热死了。

    此刻,一个本来只有三十多岁的人长着一张老人的脸,他就是华佗,要不然也不会被胡昭认为是一个老头。

    见到真定城的繁华,华佗很是感慨。行医这么多年,他还从来没有见过如此繁华的地方。

    燕赵书院,他直接去的,并没有时间来看看这座如今名声遍及大汉的县城。

    此时仔细看看,令平日里不以物喜的华佗都目不暇接。

    突然,人群里有人在哭喊:“爷爷,爷爷,你醒醒啊!”

    旁边就有人七嘴八舌地说:“这爷孙俩也怪可怜的,幸好流落到真定,每天还能打柴度日,其他地方指不定早就饿死了。”

    “那可不?可惜如今我们真定也不太需要柴火,基本上都在用煤炭。知道不?据说那是赵家三公子给石墨起的名字。”

    真定人是善良的,给每一个来到此地的外来人一碗饭吃。可这种善良也是有底线的,他们从心底里厌恶外来人口,认为他们抢走了自己的饭碗。

    因此,人群中各种说话的都有,就是没人要叫啥疾医之类。

    在大家看来,老头死了就死了,叫来疾医,谁付医药费?很简单,谁去叫就谁买单。

    “让一让,吾乃疾医!”华佗本身就修习了导引术,耳聪目明,此刻如何还不知道有人当场休克?

    听说有医生自愿来医治,赶紧让出一条路来。

    他疾步走到衣衫褴褛的老者身边,见其可能因为临时晕倒,后脑勺着地,有斑斑血迹。

    华佗手一搭上去号脉,就发现老人由于营养不良,号脉都有些困难。

    见自告奋勇的疾医愁眉紧锁,旁边有人轻声问道:“是不是死了?”

    “不然,”华佗叹口气:“貌似几顿没吃饭,饿晕的。”

    也不知道是谁好心,找来一些汤水,他轻轻撬开老人的嘴喂了下去。

    不大一会儿,老者竟然悠悠醒转,一旁的孩子高兴地不知如何是好,赶紧把路人送来的馒头掰开一点点喂给他爷爷。

    “多谢!”老丈就要挣扎着起来行礼。

    神医呀!

    围观的人群轰的一声炸开了,不断有人邀请华佗去家里给人看病。

    “元化先生哪儿都不去!”几匹马奔来,骑士高声宣布:“此为我燕赵书院博士华佗华元化先生!”

第一百五十章 燕赵书院开学礼成

    光和三年,灵帝刘宏力排众议,立何氏为皇后。何皇后父亲何真被追封为车骑将军、舞阳宣德侯;母亲被接入宫中居住,封为舞阳君。

    她的大哥何进和二哥何苗也被招入朝廷担任要职,何氏家门荣极一时。

    八月十日,即庚申年乙酉月乙亥月,二十八宿属角,乙酉之时,甲子纳音山头火,开张大吉,为最佳典礼之时。

    交秋一日水冷三分,在这秋高气爽的日子里,燕赵书院正式开学。

    不像商家的开业庆典,没有一丝喧闹,来来往往朝贺的人们,连说话的声音都很轻,生怕被书院几位元老看成是不懂礼之人。

    当玉兔东升,赵云在众人的簇拥下,登上高台,这里今后也是学院用来训话的地方。

    他的左手边,荀爽、蔡邕、赵温,并没有因为自己是长辈而有丝毫僭越。

    说白了,他们专门就是来给赵云助威的,也许刚开始还会兴趣来了给书生们上上课。

    右手边,七位博士一字排开,从左到右依次为华佗、张世平、司马徽、邯郸淳、阮瑀、胡昭、卫觊。

    特别是华元化,本身就是方士,一领道袍显得仙风道骨。

    五经博士们也许心里面对赵云的安排有想法,可见到张世平年虽长依然让华佗在最左边,啥话都只好咽在肚子里去。

    很简单,当年赵孟兄弟四人出生入死,从贺兰山下逃得性命,回真定时自感时日无多,是重金请的几位医者治好的,张世平自然对华佗有好感。

    当下,赵云气沉丹田,开始了他的第一次讲话。

    “黄天在上,后土在下。我燕赵书院今日起开山门授课。”

    “一拜苍天,佑我儒家浩然之气万世长存,与日月同辉。”

    “二拜后土,护我书院学子出行平安,早登金銮。”

    “三拜圣人,自春秋以来,儒家鼎盛,生生不息。”

    “燕赵书院,本着先师孔圣之志,有教无类,立有《诗》、《书》、《礼》、《易》、《春秋》、《兵》、《医》七经,日后根据需求有新经学推出。”

    “夏日囊萤冬映雪,孜孜苦读日继夜。少小进门髭须出,学成依依相离别。”

    “同窗之谊,弥足珍贵。望我书院学子,日后相互扶持,休戚与共,祸福相依。”

    他的声音清澈,直接传到每一个人的耳朵里。

    下面是黑压压的学子,来自冀州各地,更有甚者,幽州、青州、兖州、徐州、豫州、荆州、扬州等,几乎天下每个州都有读书人前来。

    周围是观礼的人群,由赵孟相陪,他脸色复杂地看着台上的二儿子,常山国相、常山国王在他身边。

    一些小小的诸侯王,在灵帝还没嗝屁之前,根本就不会有人和他们深入交往的,

    赵云干脆连面都不见,天知道会不会有皇帝的探子,把自己的行踪报告给深宫的刘宏,让他对自己有看法。

    尽管这些闲散王爷日后也掀不起多大的风浪,目前还是皇帝刘宏做主。若这个时代的终极**oss发火,连赵忠都保不住自己。

    可惜的是,女眷是不让进书院的,就算荀爽、蔡邕很是疼爱自己的女儿,赵云也对女性抱着包容的态度,此时却不敢冒着天下之大不韪。

    “姐姐,云郎的声音居然能传到书院外面!”蔡琰一脸惊喜。

    “那是,妹妹,你不觉得修习了导引术以后,你身体都比以前都要好很多了吗?”荀妮深以为然,两人开始一些适合女性的导引术修炼。

    旁边的荀妮和梅兰竹菊四个小丫头安安静静,对自己的哥哥满是崇拜。

    她们乘坐的马车相当宽敞,在书院门口也是独树一帜,却没有人不长眼敢来找麻烦,车边几个部曲气势十足。

    赵风与赵巴的下人,眼睛瞅着书院,她们是没资格进去的,只能像其他下人一样,看着川流不息的人群羡慕不已。

    樊山特地找裁缝做了最漂亮的衣服,根本就不在乎别人说他有钱什么的,如今也是有义子的人,谁敢再得瑟说自己无子试试?

    很快,他就听到赵云在高台上念到自己的名字。

    “我真定桑梓,人心思善,今有樊山樊善举老大人,捐赠书院一千万金”

    后面有哪些名字,他已经不去注意了。相信从今往后,自己的名字也会随着四处的学子广为传颂。

    赵家自然没必要说自己出了多少钱,整个燕赵书院,都是赵家人建的。

    赵云在想到捐款的时候,第一个就找自己的义父,樊山也相当豪气,直接就拍了一千万金,相当于捐半个太守的钱。

    每一个捐赠的慈善者,书院都会专门立碑,把名字刻上去,而樊山的名字高居榜首,不仅因为他是第一个出资,还是这一批中最多的。

    周围那些乡绅,看着曾经暗地里嘲笑的对象,禁不住牙齿有些酸。

    尼玛,都是捐款的,真定很多富豪即使没有赵家樊家那么有钱,一千万金还是拿得出来。

    一个个自然是捶头顿足不已,当初为何就不狠下心超过樊家?千古留名,子孙后代脸上也光荣啊。

    名单很长,不仅有真定本地以及邻近县份,荆州的蔡家、蒯家当然也出钱了。

    马家的人心里洋洋得意,自家也是大手笔,五百万金算是排在前二十位的。

    在这之前,天下人有谁知道荆州马家?相信从此以后必定有士子们感念。

    蔡瑁、蒯良他们专程从赵家集赶来,脸上都黑了,怎么就比马家、秦家还少这么多?才区区一百万金啊。

    由此,他们也看出,真定的富翁太多了,难怪赵云牵头的赵家船队,船只数量简直比得上其他家族的总和。

    高台上,赵云的声音还是那么有力。

    “英雄不问出处,今日我们贫寒,明天就能出将入相。饮水思源,望我燕赵书院学子,善待商贾,正是他们的捐赠,你等才有机会安心读书。”

    酉时本身就是日落之时,开学典礼,是祭酒一个人的事情。

    赵云功力深厚,运气宣读了一个多时辰,近戌时才把开学致辞宣读完。

    “天佑我燕赵书院,天佑我泱泱大汉,礼毕!”

第一百五十一章 造纸厂现状

    燕赵书院的开业庆典是完事儿了,可真定人会一直谈论着这个令所有小诸侯国乃至冀州最大的私立书院,除非另一个话题来取代。

    赵家财大气粗,庄园里轻轻松松就能住进去好几千人。

    然而,并不是所有的来宾都会住到赵家,不少人在城里有产业。

    连日来的劳顿,让赵云也有些吃不消,他在稍晚些骑着飞云回了自家院落。

    赵齐刚开始他都差点搞忘了,后来才记起这人是家里从小在一起的小厮,甚是机灵。

    有一次好像是和同族的一个什么人起了纠纷,小赵云也不管是不是下人,当即呵斥。

    从那以后,赵齐自然就对三公子感激涕零,在赵墨升职以后,主动要来这里管事。

    前两天,赵云就面授机宜,让他去管理种子种植之类,一下子又没有了管家。

    不过,赵满囤两口子从小跟着自己,再怎么着也该上位,不可能继续是普通下人。

    要不然,别的人会怎么想?估计都认为跟着三公子没前途吧。

    赵云昏昏沉沉地想着,迅速进入了梦乡。

    一大早醒来,神清气爽,这就是年轻带来的福利呀,不管前一天多累,第二天早上照样满血复活,压根儿就不再有疲惫。

    照例修习了会儿导引术,师父准许自己把枪拿下山,从此就出师可以日夜带着,枪法也耍得虎虎生风。

    吃早饭的时候,张郃带着荆州那帮人到来。

    还别说,历史的轨迹发生了变化,他不仅有赵家的导引术,而且还拿到了全本,筑基也比一般人根基深厚。

    有时,赵云甚至在幻想,虎子哥会不会成为猛将型的人物,毕竟看过三国演义的人都知道,他可是被张飞堵在寨子里面的。

    好在如今两人都在自己的阵容,用不着兵戎相见。

    出了荆州,在扬州时,尽管同为中原人眼里的土著,蔡瑁等人还可以耀武扬威一番。

    赵家集一聚,大家才明白,自己引以为傲的水军,在海军面前什么都不是。

    还别说,静下心来学习的他们,进步比甘宁等人也不会小。

    等到燕赵书院开学,曾经和自己风雨同路的小年轻,竟然成了祭酒。

    一个个嫉妒之余,更多的是自豪,赵云就是和我们一路相伴,从荆州到扬州。

    连天下闻名的荀爽、蔡邕、赵温都不遗余力的帮着他,别人还能说什么?

    赵云在他们脸上看到的只有谦卑,少了江水之上的亲密无间。

    有些时候也没办法,随着地位的变化,相处的方式肯定也要随着变化,只要对方不起贰心,赵云也会提携着他们一起前行。

    好在一来正赶上早饭时间,吃饭时不需要交流,免去了部分尴尬。

    “满囤哥,我家没那么多规矩。”赵云见新上任的赵满囤在饭厅门口鬼鬼祟祟探着脑袋,很是不悦。

    “三公子,墨叔来了。”赵满囤还是小心翼翼小步跑到主子跟前,轻声说道。

    自从知道原来的管家也不清楚是被贬斥还是高升以后,赵云自然是不舒服的。

    我自己的管家,他的去向难道就不能事先知会我一声吗?当下,他毫不避忌别人的眼光,直接让一直跟着自己的赵青华担任家里的大管家。

    赵墨本来负责一个小田庄,赵云大手一挥,心腹之人,自然要做心腹之事,长期以来只见投入的造纸让他去盯着。

    当下,赵云也不答话,在席间拱了拱手,快步走出去。

    “墨叔,您说的是真的?”赵云听到消息大惊失色。

    曾经人微言轻,家族里面的事情,自己可以建议,却没法插手人事权。

    要不然,刚一回家,他也不可能这么强势,赵青华的事情,就给父辈和其他支系敲了个警钟,今后重大的事情还得经过我同意。

    以前负责造纸这一块的,叫张光明,是母亲从娘家带过来比较成器的族人。

    不惜耗费人力物力,专程秘密把蔡伦的后辈请到白洋淀,就是为了在造纸术上获得重大突破,不少人颇有微词。

    连带的,前去监工的张光明在家里也不受待见,地位很低。

    但赵墨提供的消息让赵云愤怒了,纸张一直在进步,为何没人告诉自己?

    他带来的这几张纸,在后世人看来连擦屁股都嫌,可在这个年代就是无价之宝。

    “虎子哥,蔡兄,蒯兄,”赵云又疾步回到饭厅,对大家拱拱手:“恕云失礼,有要事离开,招待不周,望见谅!”

    “谁?”张郃腾地站了起来:“云弟,为兄和你一道去!”

    他们父子对赵云相当感激。

    当初一个小小的提议,加上在赵家有了盐场的利润,张世平与苏双哪怕是结拜兄弟,却也不得不靠边站。

    九年航海归来,如今海上的事情都是张郃说了算,可以说张家的利益完全与赵云紧紧相连。要是有人不利,他会第一个站出来就不奇怪了。

    “大兄,稍安勿躁。”赵云看他那着紧的样子有些想笑,此刻却也不是开玩笑的时候。

    他三言两语就把事情解释清楚,造纸厂不断有新型纸张面世,却把赵云甚至赵家人蒙在鼓里,别的人不说,张光明玩忽职守是肯定的。

    本身就是寒门出身,张郃对纸张的渴望,不是蔡家、蒯家子能明白。

    如果人人手上都有一本纸质书,世家对知识的垄断就是个笑话。

    “走,为兄和你走一遭!”张郃二话不说,拉起赵云,也不和其他人告别,匆匆离席。

    蔡瑁等人也顾不得没吃饱,立马起身相随。

    见到赵墨,张郃只是淡淡打声招呼,下人就是下人,他也没被赵墨服侍过,肯定不太尊敬。

    纸厂建在白洋淀的下游,对水质的污染相当厉害,老远都闻着一股刺鼻的味道。

    周围这一片区域,原本属于别的家族。见造纸厂造成的危害,只好和赵家交易,很大的一片土地,贱价甩卖。

    看到蔡家管事的工匠,赵云眼泪都快下来了。

    这哪里是技工,说是叫花子也不为过,身上褴褛,与其他匠人没任何区别。

    “各位先生,我就是赵家的赵云。”他首先安定军心:“从今往后,每人的待遇上涨十倍!”

    赵墨在一旁张口结舌,轻轻地碰了下前主子。

    “墨叔,别拦我,您知道吗,今天他们在这里做的事情,将要影响整个世界!”赵云看着眼里露出希望的匠人,胸中升起万丈豪情。

    (上三江了,拜托投三江票,这是巫山第一次拉票,今后也只会拉三江票。快被爆菊了,读者君们,助我一臂之力。)

第一百五十二章 孔融的野望

    世界有多大?一直生活圈子都在真定的赵墨不清楚,从荆州来北方的士子们懵懵懂懂,只有出海九年的张郃知道个大概。

    现在他和父亲张世平对赵云简直就是拜服得五体投地,要是让他带着船队去欧洲,估计眉头都不会皱一下。

    当下张郃两眼放光,看到成堆码起来的粗糙纸张,跑到那边轻轻摩挲着。

    蔡瑁和蒯越也是脸色凝重,要是在纸上印刷,效果比笨重的竹木简不可同日而语。

    他们相互交换了下眼色,准备一旦有机会,马上就让家里来人,和赵家协商纸张的技术转让。

    “您是光叔吧?”赵云走到一位老人面前:“刚才还不敢相认。”

    蔡伦在历史上本身就是一个宦官,他的家族也随着蔡伦的去世昙花一现,逐渐凋零。

    眼前的蔡家人,才四十多岁,叫蔡新光。

    可常年与有腐蚀性的东西打交道,看上去如六十许人。

    “谢过三公子!”蔡新光说着就要下跪。

    赵云吓了一跳,他赶紧拉着老人:“光叔,使不得使不得,有话好好说,您先别激动。”

    “三公子仁慈,我们家人在真定生活得挺好。”蔡新光露出满口黄牙,冲四周一笑:“伙计们,你们说是不是?”

    “是!”本来有些无精打采的匠人们听到这话,异口同声地吼道:“谢过三公子!”

    黑压压跪着一大片人头,不仅仅是赵云,连正拿着纸张幻想的张郃都被惊动。

    张光明只是一个纸厂管事,这里也不是真定的范围,天高皇帝远,他克扣工钱什么的,说明监管还是有问题。

    赵云当初可对每一个来此的匠人家属都有了很好的安排,拿出自己的私房钱,或经商或种地,几乎所有人家里都不错。

    张光明的手再长,也管不到真定,也不敢管,生怕自己的贪墨暴露。

    “柱子,吩咐下去,让家里马上捉拿张光明!”赵云脸色一沉。

    赵家每年给赵云的份子钱可不在少数,他暗中明里的产业更多,到手的钱,都被投了进去,纸厂也是他的钱在运转。

    他刚才说每个人的待遇上涨十倍,只不过是在张光明的基础之上,也没多少钱。

    再说了,这些匠人,只要把他们的家里安排好,一个个连命都可以不要的。

    当下,赵云宣布让赵墨改善伙食,给每一个工匠做几件体面的衣服。

    一行人随身带了些纸张,马不停蹄,又赶回真定。剩下的陆陆续续会不断运回来。

    当初为了给印刷这一块的人找地方,赵云可是费了好大的心思。

    最后,在师父挨着不远的一处山谷里找到了幽静的好地方。

    这里四面环山,还有从小跟在一起的部曲们守卫,安全问题一点都不用担心。

    周围的人都知道,这是赵家三公子的一个别院,可从来都没有人明白,四大发明之一的印刷术,在小山谷里不断发展。

    “三公子,想死老奴了。”负责人是从小服侍赵云起居的赵德。

    他今年也就比赵孟大上一两岁,因为生活优渥,看上去很是富态,说是个小地主别人也会相信。

    腆着大肚子的赵德,赵云对众人介绍道:“这是德叔,他老人家在这里,我才放心。”

    张郃领头,众人齐齐行礼:“见过德叔。”

    赵德的胆子可不大,慌忙躲在赵云后面,不知道该如何答话。

    “行啦,”子龙哈哈一笑:“我德叔打小开始就没见过他有勇敢的时候,你们别吓着他。”

    张郃不管不顾,看到大厅里就有印刷好的一本本书籍,还带着墨香,直接奔了上去。

    这下,连有些矜持的蔡瑁等人也顾不得礼仪,跑到书架前,开始翻阅。

    “发哥呢?”前世见过比这更精致多少倍的书籍,赵云早已免疫,他禁不住问道:“应该娶妻生子了吧?”

    “托三公子的福,老汉也有孙子了。”说道儿子赵发,赵德本来就小的眼睛眯成一条缝。

    “恭喜恭喜,回头我把礼补上。”赵云替老人把有些凌乱的胡须轻轻捋了捋。

    “不用,”赵德不好意思:“都是夫人操办的,这些年他在夫人跟前做事。”

    是吗?赵云一愕,在母亲那边好像没看到这人,估计是老太太私人田庄店铺之类,让赵发去打理。

    在别院没有停留多久,吃过晚饭,赵云让赵德吩咐工匠用新型纸张。

    活字印刷术早就出来,有人盯着,倒也放心。

    赵云想了想,临走之前又留下几个部曲,让他们职责分开,日夜巡逻。

    刚回到家,还没喝口水,赵得柱苦着脸进来:“公子,张光明不见了!”

    “你慢慢说,别着急!”赵云心里一沉。

    在真定,还有人敢收留赵家的部曲?他还不相信。

    谁知这张光明根本就没有回到赵家,最后有人见到他是在城里。

    这人在哪儿去了呢?他在甄家的别院里。

    不仅有甄家的主事人甄修,还有他们大老远从泰山请过来的孔融。

    然而,书房里的气氛可不太好,甚是凝重。

    “配方你没有?”甄修死死地盯着张光明。

    找来一个管理纸厂的人,甄家也明白造纸术的强大之处。

    谁知张光明也就有些小聪明,平日里让他克扣下工钱什么的还可以,让他去了解一道道工序,一样样材料,还不如杀了他。

    “文举先生,您看这事儿闹的。”甄修原想直接带着孔家的人到造纸厂,哪知瞬息间就发生了变化。

    要是孔家宣布纸厂是他们家的,估计赵云都有些头疼。

    那可是孔圣人的家族,你赵家有个燕赵书院,能和孔家相比?

    “无伤大雅,”孔融摆摆手:“老夫明日就上门,让赵家把工坊交给我家。”

    “燕赵书院而已,比得上曲阜孔家的族学吗?到时候随意派几位夫子,祭酒、博士就不劳赵家费心了。”

    你还真敢想?甄修闻言大吃一惊。

    赵家的恐怖,别人不清楚,通家之好的甄家如何不知道?

    人家武力值爆棚,惹毛了白刀子进红刀子出,杀你个人仰马翻。

    别看赵孟这些年来韬光养晦,要是动了赵家崛起的根基你试试看?

    看到孔融跺着小方步离去,甄修脸上不由起了阴霾。

    (三江票,读者君们还有否?马上就要被赶到五名开外,巫山拜托了。)

第一百五十三章 现在没证据了

    这一夜,赵云睡得踏实,张郃手里抱着一本《易》沉沉睡去。

    蔡瑁与蒯越抵足而眠,他们可没睡着。

    “异度,想不到哇,”蔡瑁心事重重叹口气:“原本我们北上,只是想沾沾光,为家族挣点钱,赵家,不是我们能揣度的。”

    “是啊,德珪,”蒯越身体没对方好,劳累得早就昏昏欲睡:“武力也就不说了,文名随着书籍的流行,是另外一个亚圣之家!”

    “不行,明早就让人给家里带信,我们自己和子龙商议。”蔡瑁更看重的是利益:“书籍在荆州、扬州,我们也来分润一笔。”

    蒯越却没有再说话,发出均匀的呼吸声,他实在太累。

    一大早起来,赵云等人自然又开始一天的课程。

    “大兄,等会我们就出发,直接到书院,让两位岳父和族伯他们来烦神。”他呵呵笑道:“毕竟我们的身板太小,扛不住压力。”

    赵云很清楚,纸质书籍的出现,将会是人类历史上知识爆炸的一个新飞跃。

    真定赵家,也就在常山国和冀州还有些名气,在大鳄面前,碾压成渣都是有可能的。

    “也只好如此了,”张郃眉头紧锁:“最好把冀州别的家族都拉进来,我们冀州人抱成团,别的州郡不可能得到利益。”

    “我蔡家、蒯家,唯赵家马首是瞻!”蔡瑁和蒯越心领神会,异口同声。

    “有两位的相助,在荆州自然需要蔡家和蒯家、黄家、马家、秦家来做。”赵云当即表态:“兄等也能看出来,光是两家扛不住压力。”

    蔡瑁和蒯越无可奈何,只想到利益,却没想到大小。

    “啥?孔融?”正要出门,赵云就接到了父亲派人来传话。

    “文举先生也想在燕赵书院插一脚?”张郃没做他想,有孔家掺乎,书院能传播得更快。

    目前的生源,都是靠燕赵风味在各地打理,能来大饭店吃饭的,有几个家里没钱?

    赵家不需要大小世家,而是要团结天下的寒门,只有寒门崛起了,赵家的地位才更加稳固,光是燕赵风味的渠道是不够的。

    蔡邕、荀爽、赵温都是文人,与赵孟的风格不一样,他们都住在书院。

    此时,赵家的中门再一次大开,赵家家主的脸上止不住喜意,领着自家兄弟子侄,在门前排成一大串。

    刚刚就建好了燕赵书院,泰山孔家当代最杰出的人孔文举到来,是否意味着从此真定赵家就摆脱了头上的武夫帽子?

    赵云不动声色,看到父亲得意的模样也不好泼冷水。

    历史上对孔融的风评可不怎么样,不仅仅是让梨的故事,熟读历史的赵云对此人没啥好感,一个纯粹的文人而已。

    孔融领衔的大队人马,虽然从真定县城出发,一路上走走停停,浑然不顾身边不时有人传说,赵家家主早就在门口等候。

    “文礼兄、丘洪兄,”孔融干脆走出马车,冲两位同伴拱拱手:“不曾想燕赵之地,竟然风景胜过他地。”

    陶丘洪是寒门出身,从名字都可以看出来,与戏志才一样都是双名。

    边让家族是个小世家,当然不能与泰山孔家相比,能成为与孔融、陶丘洪齐名的一时俊秀,让边家乐得找不到北。

    “文举兄言之有理,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边让摇头晃脑:“古人诚不我欺也!”

    只有陶丘洪默然无语,自己身边这两个白痴,为何竟然有人把自己和他们并列?

    真定这里,农人忙天忙地,脸上露出的笑容是最真实的,说明他们受到地主的压榨比较少。真定城的繁华,比平原郡不知强了多少倍。

    这一切,显然是与赵家的努力分不开的。两个****不去想想深层次的原因,有啥景色好看?陶丘洪今后再也不想和两人同路。

    不管怎么磨蹭,从真定城到赵家庄园,不过二十里路远近,马车速度慢,差不多午饭时间才到,一行人略显疲惫。

    “赵家赵孟见过文举先生、文礼先生、丘洪先生,”赵孟中气十足:“先生们到来,让我赵家蓬荜生辉。”

    他突然这么一大嗓门儿,把孔融吓了一大跳,却故作镇定:“赵家主言重,请吧。”

    尼玛,就这么自顾走进去了?赵孟等人张口结舌,架子比自己两个亲家和族兄赵温都大。

    一到就是午饭时间,也没甚话说,赵孟草草吃完,告个罪离去。

    他终于明白,文人的世界不是他所想象的,在士子的眼里,赵家啥都不是。

    “文举先生三位一路辛苦,”赵云自然就成了主事之人,他双手抱拳:“何不移驾书院,再做长谈!”

    “不必!”孔融大刺刺一摆手:“你就是赵家麒麟儿?人生得甚是不错,赵家的事情你可能做主?我等为一段公案而来!”

    公案?赵云心里一突,沉声说道:“力所能及的范围,云还是能做主的。”

    “那就好,”孔融拍拍手:“孔家有一逃奴,在你家藏匿,现在你赵家要给我孔家一个说法。”

    旁边的陶丘洪和边让心里不是滋味,大老远你一封信纸,就让我们来陪你搞什么公案?提前为何不和我们打招呼?

    “文举先生说笑了,”赵云不慌不忙:“想先生所在泰山郡和我真定相隔甚远,你家逃奴如何能到此处?”

    “不仅真定人知晓,就是整个冀州也清楚,我赵家行善,在别处生活不下去的人,到了我赵家肯定有饭吃。”

    这说明孔家待人不好?

    “哼,还狡辩!”孔融脸色快要滴出水来:“张光明何在?”

    “小的在。”张光明也不知从哪里钻了出来,跪在孔融面前。

    “你要好好给大家说说,如何背叛我孔家,又如何帮衬赵家的。”孔融洋洋得意。

    “是!”张光明早就得到指示:“我在孔家负责造纸之事,被赵家诱、惑,技术全部都交给了赵家,纸厂的位置我也一清二楚!”

    啥?竟然有这种事?旁边的人不明底细,齐齐变色。

    赵云气得不行,好个孔融,当我赵家是软柿子?

    好嘛,你要说法,我就给你说法。

    他快步走出去,从门口的部曲身上抽出一把刀,飞奔到张光明身旁。

    只见刀光一闪,还没反应过来的人头掉在地上。

    “背主求荣的东西!”赵云一脚把人头踢到孔融跟前:“文举先生连他的话都相信?”

    他把刀丢在地上拍拍手:“现在证据没了,我们好好谈谈!”

    (三江,还是三江,巫山菊花马上就要遭到别人侵袭,诸君在否?)

第一百五十四章 边让陶丘洪

    历史上的孔融,纯粹就是一个小白。名不经传的袁谭来攻打平原郡,竟然和一帮文士在城头喝酒来表示自己的清高。

    前文已经说过,赵云对此人不感冒,主要是他对百姓不怎么样,标准的吸血鬼。

    说白了,此人经历的事情极少,到什么地方别人都会因为他是孔家人捧着。

    赵云虽然已经把刀子丢在地上,有眼力的下人早就拿走了,孔融还是紧张地不行,生怕这少年一不小心就在自己身上戳个窟窿。

    “你你别过来!”他说话的声音都有些颤抖。

    由于害怕,连狠话都不敢说。

    跟他前来的边让与陶丘洪,本身还是有学问的,人也极为聪明。

    起先是因为和孔融是一起来的,从而对他的话不加判断。

    此刻一见这怂样,心里马上就对其降低了好多个档次,脑袋飞速运转,想通了整件事情。

    陶丘洪最先反应过来:“文举,按说我是你拉来助拳,不该说你的。然则你事先不告诉某与文礼实情,到此突然冒出段公案。”

    他没叫孔文举已经很不错了,此人本来就嫉恶如仇。

    “诚如子龙小兄弟所言,平原郡和真定相隔甚远,你家逃奴如何到的真定?”

    他的心早已偏向了赵家,在说话的时候避重就轻,不提造纸工坊的事情。

    可怜的孔融,哪里经过此等事情?双眼圆瞪,一瞬不瞬盯着赵云。

    边让有心帮一把,却知道那样连自己都会陷进去,马上就做出了决定。

    “让还有要事,恕不奉陪,告辞!”他双手行礼告罪,自顾离席走了。

    赵云心里暗喜,赶紧使了个眼色,让人把此人留住。燕赵书院的博士总起来讲还是太年轻,等三老一走自己也进京,就司马徽撑着。

    文人,就应该到他们应该去的地方,教教学就好了,让他们做官简直就是害人。

    “丘洪先生,张光明为云母亲从娘家带来的族人。”赵云故作满脸悲戚:“谁曾想他在工坊贪墨,害怕责罚,与外人相勾结。”

    “文举先生,泰山孔家和真定赵家无冤无仇,想来你也是受奸人蒙蔽。双方就此了结如何?从此两家依然和睦相处。”

    “对对对,”孔融犹如找到一根救命稻草,顺势下坡:“都怪那中山无极甄家,大老远找到我孔家,言及是他家的工坊。”

    陶丘洪本来做出了判断,见此情形,默默无言地站起身来就走。他可不是一个讲究礼数的人,连礼都没行扬长而去。

    赵孟虽然觉得和文人在一起憋闷,并没有走远,屋里发生的一切尽皆知晓。

    到了此刻,他如何不明白甄家是在为自家女婿赵风帮忙?只不过没想到赵云杀伐果断,把一切掐死在摇篮里。

    那边袁家还没发力,甄家这是在向女婿显示存在吗?继承人的问题,始终在他心里作梗。

    然而,手心手背都是肉,大儿子远在雒阳,啥都不知道,不可能由此对他惩罚吧。

    屋里的孔融高兴而来扫兴而归,再也没有脸留在赵家,说了几句漂亮话告辞而去。

    在心里,把真定赵家和赵云恨到骨子里,还准备留在真定城,好好搜集下赵家的资料。

    却说边让与陶丘洪并没有走远,屋子里的蔡瑁、蒯越早就追了出来。

    他们与赵云在江水之上同行那么多天,自然明白如今的赵家在文事上是一块短板,一个燕赵书院除了三老司马,没有能镇得住的人。

    “文礼先生,末学后进襄阳蔡德珪见过!”蔡瑁学过导引术,身体不是边让这种文人能比拟的,不几下就追上了。

    他执礼甚恭,一肚子憋闷的边让心情变得舒畅起来。

    “在荆襄之时,早就听说文礼先生大名,何不移驾燕赵书院?”蔡瑁言辞恳切。

    “甚好,让原拟拜访慈明先生、伯喈先生、子柔先生三位大才。”边让微微一笑。

    陶丘洪走出门来,见一年轻人恭敬地看着自己,也不以为意,对自己恭敬的人多着呢。

    “丘洪先生,襄阳蒯异度有礼。”蒯越一揖到底。

    他很聪明的,清楚像陶丘洪这样的寒门士子,最是怕世家之人看不起自己。

    不少寒门士子,尽管有些名声,却还是有先天的自卑,物极必反,成了自傲。

    早就听说过燕赵书院,边让与陶丘洪很是清高,可能要赵云亲自上门去请才会来吧。

    谁知机缘巧合之下,竟然阴差阳错,还是有机会见到三位大儒。

    赵温又出去了,书院里蔡邕年纪稍轻,平日里忙得脚不沾地,只有荀爽还悠闲点。

    他们四人虽然从赵家不是同时出发,到书院的时候几乎在同一时间。

    边让和陶丘洪再次相见,不知道如何开口,他们原本就不怎么熟悉,名声向来和孔融连在一起,称为一时俊秀。

    “四位先生,慈明老大人已恭候多时,请跟小的走。”赵得柱尽管是一个小小的马夫,从小还是在族学里熏陶过。

    他主人是天下知名的赵家麒麟儿,平日里为人做事,更是严格要求自己,生怕一不小心,就会对主人的名声有损。

    一路无言,燕赵书院有规矩,就算是荀爽等人,到了门口就得下车步行。

    蔡瑁和蒯越倒也罢了,边让与陶丘洪简直看傻,想不到曾经不屑一顾的燕赵书院,竟然有如此规模,太学也不过如此吧。

    花了半个多时辰,才到祭酒的书房门前。

    荀爽靠窗而立,望着外面也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直到四人恭敬地行过礼,才缓缓转过身来。

    “你们两位就是陈留边文礼、平原陶丘洪?坐!”荀爽率先坐了下来:“德珪、异度小友坐吧,子龙如何没来?”

    在老人的眼里,什么狗屁俊秀,不值一提。

    他早就看穿了,秀才造反三年不成,读书人还是安心治学的好。

    “子龙贤弟身有要事,”蒯越笑容可掬:“泰山孔文举到访。”

    见他的言辞不甚恭敬,荀爽眉头稍蹙,却也没说什么。但对孔融路过燕赵书院不来拜访自己,还是很失望的。

    “既如此,你等四人留下吧。”老人的话不容置疑:“书院初创,还需大量贤才。”

    (三江就一周的功夫,请君等发力,不让巫山跌出前五,巫山顿首。)

第一百五十五章 袁家来人

    边让心里惴惴,书院有三位大神,自己在这里面能否有出头之日?

    他还没说话,旁边的陶丘洪一揖到底:“慈明先生相邀,故所愿尔!”

    这下,边让就比较尴尬了,只好也有样学样,默然无言。

    “甚好,”荀爽捋着胡须:“我等学子,不比雒阳之人相差分毫。”

    老人说话极有分寸,淡淡的一句话,让人欲罢不能。这可是天下知名的慈明先生,从他嘴里哪怕是一个字的赞美也就够了。

    蔡瑁和蒯越只是想来做生意的,遇到这种事情,有心参与进来,却也不知道如何开口。

    他们哪里清楚,赵云早就和自家岳父说过,两人在荆襄之地年轻一辈中已是顶级人才。

    虽然一路上不断受到打击,却还没有到达最后的底线。只有让他们失望过后,再给一个承诺,必然尽心竭力。

    御下的手段,荀爽比起女婿来说更见高明,轻飘飘一句话,他们彻底归心。

    蔡瑁还在惊喜之中,蒯越轻轻碰了一下才反应过来,赶紧跟着行礼。

    “孔文举不来也罢,”荀爽的语气始终不沾烟火气:“《论语》再精妙,不过是前人遗慧。时移世易,我等还需向前看。”

    其实,孔家之人地位十分微妙。历朝历代的君主,都在尊孔。

    秦始皇够牛逼了吧,焚书坑儒,也不见动孔家分毫。

    人家尊敬的是孔圣人,并不是孔家的某个人。

    身为孔家人,修习的自然就是老祖宗的《论语》,不能博采众长。

    和人说话,什么“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能拿得出手,难道天天和人家谈论孔子和其下七十二贤人的对答?

    一本论语,就是说出花来,也不过是孔圣的言论,还不敢僭越,怕世人说什么不孝,丢掉了祖宗的本分。

    相对起来,荀爽更欣赏边让、陶丘洪这样的全才,而不是孔融那样的专才。

    “孔文举做事不当人子,”蔡瑁是个心直口快之人:“竟然与甄家合谋,想要巧取豪夺,谋求赵家造纸工坊。”

    赵云做这些事情都带着他们,蔡瑁和蒯越早就把自己当成赵云的嫡系。

    尼玛,造纸术和印刷术,哪一样拿出去不是震惊天下的大事?自己有份参与就是莫大的荣幸,荆州还是太偏僻了些。

    “有此等事?”始终不愠不火的荀爽脸色一沉。

    哼,一个小小的甄家,还想反天了?

    此刻,甄家之人惶惶不可终日,甄修趁人不注意早就溜掉。

    甄豫在赵家集落了个灰头土面,悄然来到真定。

    “孔文举竟然如此不堪?”他脸上要多难看有多难看:“你亲耳听见他说了甄家?”

    “二公子,孔融确实说了。”甄修一直站着,两腿在打颤,害怕主子一怒之下把自己给杀了,下人就是这命运。

    “修哥,时耶运耶命耶!”甄豫没有想象中那么鲁莽。

    经过了赵家集的失败,让他清醒了不少。甄家在世家眼里还是一个商贾之家。

    自家父亲想要妹夫在京城多方走动,谋求一个太守之位,现在都没答案。

    很明显,赵家一直都在防备着自己甄家呀,就算是妹夫,也是赵家人。

    如果赵风到赵忠那边说一下,一个太守而已,不就是两千万金嘛,甄家拿出来连眉头都不会皱一下。

    看来自家人还是想当然了,一心为着姑爷打算,谁知道这是不是他想要的?今后不管做什么事情,还得和赵风事先说好才对。

    “赵家不会对我们如何,”甄豫顿了顿分析道:“等子玉回来,先与姜儿完婚。”

    “此后别再擅自做主,”他叹了口气:“我尽快返家,向家父禀报。”

    荀爽不发一言,听四人你一言我一语把知道的事情说完。

    他暗中叹息,自己等人还是想象得太好了,不曾想女婿一人孤军奋战,左图右挡,面对各方面的压力。

    不声不响,甄家在行动。袁家身为老大赵风的岳家,肯定会有所支持的。

    回头一定要和蔡邕商量,自家女婿不能受欺负,袁家又如何?这里不是汝南也不是雒阳,不是他们能撒野的地方。

    真到了雒阳,相信赵忠自然会对赵家子侄看顾,不能让赵云吃亏的。

    荀爽一点都没料错,袁家还真的在行动。

    官道上,袁字大旗迎风招展,盗匪丛生,要不扯上旗帜说不定有人劫道。

    要不然,袁家人也不可能这么拉风,他们想低调的。谁知刚出雒阳不远,就遇到了山贼,只好把自己来历说清楚。

    不是盗亦有道,而是山贼们都很精明,惹上袁家,九族被屠都没地儿说理去。

    “到哪儿了?”说话的是袁环的亲弟弟袁默。

    虽然都是嫡子,他们与袁术不是一个母亲,亲近自然就谈不上。

    身为大家之子,从小就学会了审时度势。

    袁术是嫡长子,占着天生的优势。自己虽然也是嫡子,才十二三岁,等自己成年,父亲的家业早就落到别人身上。

    在历史上,袁默就如同他的名字一样,默默无闻。

    “子襄,我等才过钜鹿。”二管家袁庆亲自护送,他文武双全,骑着马跟随。

    钜鹿?袁默脸色一变。

    身为袁家嫡子,不少机密他有机会接触,那个叫张角的黄巾道首领和家里接触的事情,自然也知道个大概。

    据说那人就在这里,不知道会不会趁机邀请自己去看看。

    假如真的来了,自己是去还是不去?

    他也想得太多了,身为黄巾魁首,张角日理万机,一个袁家嫡子,却还没有那闲工夫来搭理,除非嫡长子前来。

    一只飞鸽不期而至,看到绢纸上的内容,袁庆的脸色变了几变。

    袁默早就撩开车帘,很是关切:“庆叔,有何紧要之事?”

    “赵家麒麟儿名不虚传啊,”袁庆叹口气:“子玉公子八月十五之后才会从雒阳回来,他抢先一步,燕赵书院开学了。”

    “事已至此,徒呼奈何?”袁默习惯了失败,也只得接受。

    他原想自己是袁环的亲弟弟,背靠赵风,今后能异军突起。

    不是嫡长子,只能借外力。燕赵书院是他来此的目的之一,先和赵家协商,再请父亲找人前来把持书院。

    “传他们快速前进吧。”袁默淡淡地说了一句话,合上车帘。

    (今天三江你《赵云》了吗?别感到厌烦啊,巫山下午两点上班,晚上十点下班,有时耽搁十一二点下班都是正常,连求票都没时间和精力,只有拜托各位读者君。)

第一百五十六章 动摇世家根基的利器

    时隔一天,赵云又来到了小山谷,此刻他的身边只有张郃相伴。

    看到一张张印刷出来的书页,赵云眉头紧锁,突然想起前世小时候在县城一位老学究的家里面看过的线装书,难道只有采用老办法?

    上一辈子父母去世太早,记忆中没有棉鞋的样子。好像孤儿院隔壁就有一家老人,经常用糨糊把一片片的旧布片粘起来。

    然而,糨糊究竟是咋制作的?他猛然一拍大腿,把在旁边兴奋看书的张郃吓了一大跳。

    河北人后世喜欢吃饺子,饺子都是面粉做的,肯定粘合性比较强。

    现在的面粉纯度自然比不上两千年后,里面还混杂着不少麦麸,可一样能粘连啊。

    想到就去做,赵云立刻吩咐赵德让下人去准备糨糊。

    还是这个时代好哇,当主人的动动嘴,自有别人帮你做好。

    为了鉴别下哪种比例最合适,糨糊做了好几样。

    第一个木盆搬过来,赵云的脸都绿了,比最干的粥都还干,怎么去粘合书页?

    张郃也来了兴趣,反正书页就在那儿,今后有的是时间,在一旁指挥着,一盆盆的试。

    赵德让人做记录,赵云探过脑袋一看:面粉少许、水少许,熬制成糊糊状。

    当下,他叹了口气,教他们把记录具体化、数字化。

    看到一本本粘合好的书籍,一屋子人连眼泪都出来了。

    尽管不少人根本就不清楚划时代的书本出现,会对历史有何影响。毕竟第一次见到,比起笨重的竹木简不可同日而语。

    “此为何物?”张郃本来以前都没注意,沉浸在纸质书籍的喜悦中,他指着标点符号。

    “句读,或可称为标点吧。”赵云心中十分忐忑,随意回答。

    世家的逐渐消亡,是在唐代末年,准确地说,是黄巢起义,到处杀土豪,管你世家不世家,犁庭扫穴,基本上根除。

    唐朝出现的是雕版印刷术,可赵云直接就说了北宋活字印刷术的原理。

    张郃年龄不算小,连孩子都有几个,可他的眼光,永远都比不上荀爽这些老鸟。

    三人连日来痛并快乐着,从来没有如此劳累过,直到边让四人来了才有所缓解。

    赵家和各家蒙学先生,来学习的士子们不少都是带师学艺的,水平还在他们之上。

    为此,不等赵云交待,荀爽他们大手一挥,把学生分了个等级。

    那种没有基础的蒙童,自然就是真定和常山的西席们的菜。

    矮子当中选高个,也不全是低水平的,他们当中还能选几个水平可以的,能教授初通文墨的士子。

    赵云带着新装订好的书籍,直接来到祭酒书房,现在一直被荀爽占用。

    反正祭酒本身就是名义上的,自己走后燕赵书院还得有领头羊。

    有时候,赵云甚至在想,是不是也像后世一样,整一个名誉祭酒出来。

    “此为何物?”荀爽有些不悦,看到女婿指挥下人把大包小包的东西搬到书房。

    翁婿俩单独在一起,赵云说话就很直接:“岳父大人请看!”

    荀爽是清高的,不然也不可能从官场上毅然决然抽身离去。

    原本时空中,要不是迫于官场的压力,怕荀家子侄吃亏,估计他也不会再出山。

    可此刻的荀慈明,哪有半丝清高的样子?

    平时保养得很好的胡须,他狠命地捋着,老天究竟给自己派来一个什么样的女婿?简直就不能用逆天来形容。

    纸张是从来没见过的光滑,别出心裁把每一张纸粘在一起成为书籍。尽管字体大小不一,这种新兴的物事必将撬动整个世界的知识结构。

    “此为新型句读?”荀爽何等眼光,不需要女婿解释,马上就发现了。

    “岳父明鉴。”赵云笑笑,看到老人激动的样子,心里不由难受起来。

    书籍的出现,必然引起世家的疯狂打压,大世家肯定要想尽一切办法来垄断知识,不然他们就不可能继续在社会上占据统治地位。

    首当其冲的,就是这些把书籍推出去的人,他们承受的压力是最大的。

    蔡邕和赵温被人找来的时候,还以为是荀爽有啥事情商议。

    一见书籍,两人不再淡定。

    赵温的样子最是陶醉,他轻轻抚摸着略显粗糙的扉页,眼睛闭上,闻着墨香。

    “云儿,是松香吧?”他更显慈爱的目光,恨不得此子就是自己的亲生儿子。

    然而赵温十分清楚,就是以族伯的身份在一旁帮衬,效果更好。、

    真要让赵云过继给自己,真定赵家这边倒也无所谓,反正赵孟正在为家族继承人的事情日夜烦恼。

    可蜀郡赵家,老人摆摆头,把不必要的杂念压下去。

    “伯父,正是松香。”赵云苦笑:“其实里面有何等材料,云也不十分清楚,都是工匠们在弄。”

    “配方一定要保密,”蔡邕扭过头来,严肃地说道:“最好!”

    老爷子这么狠?看到他砍头的姿势,赵云简直不敢相信这就是自己一向温文尔雅的岳父。

    “来,你过来,”蔡邕也觉得有些过了,他转移了话题:“此等句读抑或你说的标点是何意思?老夫不懂。”

    他就是这样一个人,直来直去,或许也是原本轨迹里丢命的原因吧。

    在世人看来,董卓是十恶不赦的混蛋,睡宫女,住皇宫,随意换皇帝。

    可蔡伯喈觉得董仲颖是自己的伯乐,竟然还去吊唁。

    “岳父大人,此为逗号,表明一句话还没说完。”赵云心里吐槽,嘴上一一指点。

    “此为句号,用它就意味着一句话完结。”

    “感叹号,是说话人的赞叹或惊叹的语气。”

    “破折号,在云看来有些时候与冒号的功用相差无几,就是说明前面的词或者人物。”

    听他在那里说,三位老人心里早就被震得麻木了。

    从赵云出生到现在,令人瞠目结舌的事情一桩接一桩,见怪不怪。

    “慈明兄,劳烦你回一趟颍川。”赵温毕竟在官场上的时间最久,他开始布置任务:“老夫亲自去京城。”

    “伯喈贤弟,你就坐镇真定,应对冀州的世家。老夫如此安排,只是不希望书籍与句读的出现,不被少数大族垄断。”

    随后,又吩咐赵云让荆州扬州的世家子联系家里,前来商议书籍推广事宜。

    有些事情,或许年轻的赵云想得太复杂,一旦公之于众,也就变得简单起来。

    姜还是老的辣。

    (这章写得有些思路不通,还望读者君们继续三江、三江、三江,重要的事情说三遍。反正也没几天,周末就结束。)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10307/ 第一时间欣赏赵云最新章节! 作者:巫山哥所写的《赵云》为转载作品,赵云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赵云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赵云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赵云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赵云介绍:
把皇权关在笼子里,让我汉民屹立在世界之巅。 ——摘自赵云语录 他的名号是终帝,但后人一直叫他赵云大帝。赵云已经完结,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赵云,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赵云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