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言情小说明末之虎TXT下载明末之虎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明末之虎全文阅读

作者:遥远之矢     明末之虎txt下载     明末之虎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三百四十四章 铁模铸炮成功

    在李啸正筹划要如何东征虾夷岛与库页岛之际,单县的铁龙城,有一个令他其为欣喜的消息传来。UU小说 www.uu234.com更新最快

    那就是,李啸一直在关注的,铁模铸炮的技术,终于研发成功了!

    火器总头赵杰,带着用铁模铸炮法铸出的,四门打放32斤铁弹的重型精钢龙击炮,才刚到登州,便喜气洋洋地前来参见李啸。

    见到面前的铁模铸炮法铸出的重型精钢龙击炮,其做工效果与精细程度,甚至还要比先前用泥模铸炮门铸成的火炮强得多,李啸心下欢喜无限。

    而在旁边,赵杰已然开始喜滋滋地大声介绍。

    “李大人,您所说这的铁模铸炮法,经火炮厂一众工匠反复研究,时将近一年,虽然多有曲折,但总算于上月研究成功了。”

    “好饭不怕晚,能研究出来,便是好事。”李啸一脸笑容地拍拍他的肩膀。

    赵杰见李啸这般欢喜,颇受鼓励,他继续介绍道:“李大人,现在我等研究的铁模铸炮法,工序有好几道。首先便是,以腊制造火炮,再几次翻砂作成铁模。”

    “哦,接下来呢?”

    “接下来,便是先将铁模的每瓣内侧刷上两层浆液,第一层浆液使用细稻壳灰和细沙泥制成,第二层浆液使用上等极细窑煤调水制成。这两种浆液,却是铁模铸炮的关键所在。”

    “那制浆后,接下又要如何做?”

    “李大人,刷浆完毕,便可铸制炮身了。具体方法为:将铁模两瓣相合,铁箍箍紧、烘热,节节相续,最后浇铸钢水熔液。待浇足熔液,冷却成型后,按模瓣次序剥去铁模,如剥掉笋壳一样,逐渐露出炮身,再剔除炮心内的铁芯内模,整个炮身至此成,这般方法,比泥模法与失蜡法等原有方法,却是快了极多。”

    说到这里,赵杰脸上涌起自豪之色:“李大人,这铁芯内模,也是我等一众工匠反复研制才得到的方法呢。比起以前后泥芯内模,铁芯内模制炮身更好用,也更简便。在钢液冷却后,抽出膛内铁芯,则膛内自然就已有一定光滑程度,虽然仍需再抛光打磨一番,却比以前泥芯内模铸造时,要少费许多人力时间呢。”

    “不错,若要精益求精,必得刻苦钻研。”李啸点头赞叹,又问:“却不知现在这铁模铸造之法,与泥模铸造相比,除了方便省时外,可还有甚其他好处?”

    “当然有!”见李啸这般感兴趣,赵杰顿时来了劲,他大声道:“与泥模铸炮相比,铁模铸炮之优点在于:工艺简便易行,节省模具原料,不受气候条件限制,缩短制造周期,降低生产成本,没有湿气问题,尤其是解决了不出蜂窝(气泡)的难题,从而极大地提高了火炮铸造质量,并且大幅降低铸炮废品率。”

    赵杰说得兴起,又自我夸赞道:“我军铁模铸炮之法成功之后,铁龙城华允诚总管,来我火炮厂参观,便感叹道,此铁模铸炮之法,其法至简,一工收数百工之利,一炮省数十倍之资。大铳旋铸旋出,不延时日,且铳口自然光滑,无瑕无疵,真乃利法也。其有裨于国家武备者,岂浅鲜哉!”

    李啸大笑起来:“好个岂浅鲜哉!那赵杰我问你,现在有了这铁模铸炮之法,一个月全部出产重型龙击炮的话,其产量可达多少?”

    赵杰昂然回道:“禀大人,以在下看来,每个月的重弄龙击炮数量翻倍,绝不成问题。也就是说,现在火炮厂完全可以做到,一个月至少能出产六门打放32斤铁弹的重型龙击炮,产量却是先前泥模铸炮的三倍呢!”

    “很好,那就以这个速度,给本侯开足马力生产。”李啸一脸欣喜之色,朗声说道:“所有工匠,各按品价,本侯皆会给予重赏。那现在火炮的研发工作,可以告一段落。那接下来,本侯要求你们,以现在仓库内封存的鲁密铳为样本,立刻开始研制鲁密铳,早日做出成品出来。”

    赵杰见李啸这般肯定自已的工作,一脸喜不自胜,急急回道:“李大人,你放心吧,我们火器厂的工匠们,一定会全力以赴尽快研发。”

    李啸笑道:“很好,不过赵杰我告诉你,要研发鲁密铳的同时,一定要保证重型龙击炮的生产进度,要保证每月至少6门的产量。若人力资金有不足之外,随时向本侯禀报,本侯一定会全力满足你们的需求。”

    本来,按一般的明穿小说,现在的李啸,要开始研发更为先进的燧发枪了。

    燧发枪,最早是由1547年出生在枪炮工匠、锁匠和钟表匠家庭的法国人马汉发明,在转轮火枪的基础上改进而成。他取掉了发条钢轮,在击锤的钳口上夹一块燧石,传火孔边设有一击砧,射击时,扣引扳机,在弹簧的作用下,将燧石重重地打在火门边上,冒出火星,引燃火药击发。大大简化了射击过程,提高了发火率和射击精度,使用方便,而且成本较低,便于大量生产。17世纪中叶,很多欧洲军队普遍装备燧发枪,一直1848年,足足装备了200多年。

    相比老式火绳枪,撞击式燧发枪的优势不言而喻,它大大简化了射击过程,提高了发火率和射击精度,使用方便,而且成本较低,便于大量生产。就在马汉制作出第一支燧发枪后,他的名声迅速传遍欧洲大陆。

    马汉的这项重大发明,为法国人在欧洲赢得了声誉,法王亨利四世更是喜不自禁。1598年亨利四世为此专门召见马汉,他惊奇地发现,这个燧发枪的发明者,不但会发明枪械,在绘画和雕刻领域,也是一个不可多得的天才。于是亨利四世立刻下令,委任马汉作为他的“宫廷贴身侍从”。

    马汉的命运由此改写,可是燧发枪的命运,却没有这么顺利。

    1610年5月14日,亨利四世乘坐马车去探望大臣苏利的路上,被人举刀刺杀。随着亨利四世的去世,燧发枪装备部队的进程停滞了。许多法国将领反对装备燧发枪,理由是:“燧石冒出的火星不足以点燃黑火药。”

    而燧发枪之所以会出现法军将领所说的这种情况,很重要的一点便是,燧发枪靠燧石点火击发,燧发的火镰同时又是火门的盖,燧石击打下来时,为保证点火成功,作弹簧的钢片,需要很强的力度,这对钢材的要求非同小可。

    故而在钢材与弹簧锻造技术尚未成熟之际,燧发枪故障极多,哑火率十分高,这便是为何燧发枪早早研制出来,却一直无法大规模列装部队的原因。

    但史的洪流是不可阻挡的,随着技术的发展,燧发枪的质量不断提升,哑火率也不断下降,到17世纪中叶时,很多欧洲军队开始装备燧发枪。更让人震惊的是,燧发枪装备军队后,从此长时间成为军队的主要兵器配置,一直用到1848年,才结束装备。

    因此,在现在这个崇祯十一年,也就是公元1638年,在世界范围内,这燧发枪还处于一种奢侈玩物的阶段。

    而明朝的工匠,更是对这燧发枪相当陌生,从枪械构造到打造原理,通通不懂。就连李啸自已,对这燧发枪的结构构造,还处于不甚了解的状态,故也不可能给工匠什么更好的建议与指导意见。

    当然,现在明朝有位牛人,毕懋康,此人堪称明朝时火器大师,其个人成就可以说,还在火器专家孙元化之上。毕懋康曾受崇祯帝之命,研制武刚车、神飞炮等先进火器。械成后,还编辑了一部重要的火器书籍《军器图说》,以进崇祯帝,颇受崇祯重视。

    从前几年开始,此人一直在私自研制燧发火枪,已取得相当大的进展。只不过,毕懋康现在正在副都南京,担任户部右侍郎,故李啸没办法把他弄来。

    一直到要崇祯十五年时,毕懋康因与当时南京官场上的宦官不和,才辞官而归,两年后,便病死于家中。

    所以,如果李啸真要打他的主意,只能耐心等他去职后,方才有机会说动此人来投。

    所以,李啸经反复考虑,还是决定先从他最想装备的鲁密铳,开始着手打造。

    鲁密铳,是由明代火器大师赵士桢所研制的新式火器,其原型是土耳其鲁密国(奥斯曼帝国)所进贡的密斯特克重型火绳枪,1598年(万二十六年)赵士桢向鲁密国使者朵思麻,请教鲁密国的火绳枪构造及制作方法,经改进后制成“鲁密铳“。

    《武备志》中曾对这种枪有句评语:“鸟铳,唯鲁密铳最远最毒。”

    这种鲁密铳,全为上好熟铁锻制,双层铳管,管身一体,铳身较重,口径较小,外观修长,乌黑发亮,握在手中,便让人心生喜爱。

    据现代社会火器专家研究,这种制作精良的明朝鲁密铳,射程可在一百五十步,弹丸的初速极高,基本上与后世的步枪差不多。而此时的普通火铳,基本只能打到六十步的距离,便是后世清军在鸦片战争中使用的火器,性能上也未必强过鲁密铳。

    故李啸认为,在燧发枪技术还不成熟的情况下,这种能远距离射杀敌军,并且精度颇高的鲁密铳,应该是以后李啸军中火铳,的重点发展方向。

    相比只有一个概念的燧发枪,鲁密铳可谓已是成熟技术,工匠们对此类火铳已是颇为研究。这样的基础,选择鲁密铳这种明朝最为出色的火铳,可谓李啸的不二之选。

    李啸对赵杰只提出一个要求,那就是,要用钢材取代熟铁来打造鲁密铳。

    因为这个年代,包括鲁密铳在内的火铳,制铳之铁性能不过关,打不响或炸膛的机率很高,且以鲁密铳为例,平均只有50发左右的使用寿命,便会因为枪管开裂而报废。这个使用效率,让李啸十分不满意。

    故他强烈要求,一定要用硬度与延展性更好的钢材来取代熟铁,以期使新制的鲁密铳能更耐用结实,从而大幅延长使用寿命,并大大减少哑火与炸膛机率。

    随后李啸了解到,从去年自已去台湾到现在,火器厂总共又打造了15门重型龙击炮,那么,加上已配备给火炮部队的19门龙击炮,现在李啸的火炮部队,总共有34门龙击炮可以使用。

    李啸心下欢喜,他知道,有这34门威力十足的龙击炮,前去攻打虾夷岛上日本松前藩,以及当地的阿依努人土着部落,简直可以称得上是牛刀杀鸡一般。

    李啸随即下令,这段时间,把各类军械粮草全部备好,等运送流民的水师船只,从台湾返回后,便带上这些龙击炮,往征虾夷岛与库页岛。

    让李啸没想到的是,在他紧张地筹备东征工作时,他竟收到了一封来自朝鲜安全司的秘密信件。

    李啸打开一看,不觉怔住了。

    里面竟然装了一小块丝绸,而丝绸上,则是印是一个小小的婴儿脚印。

    而当他看到,信封中另外的那张字迹娟秀,却内容简短的信纸时,李啸迅速地明白是怎么回事,他的脸上,霎时浮起淡淡的笑容。

    这封信,是朝鲜的皇妃赵氏所写,秘密交给在朝鲜的安全司人员的,她在信中告诉李啸,她与李啸的爱情结晶,一个健壮的儿子,早在今年一月初,便出生了。只不过,因为朝鲜生活条件差,她害怕婴儿夭折,故一直等到过了四个多月后,看到孩子长得健壮可爱,才偷偷地向李啸报喜。

    这封信,让李啸一时间在心下无限感慨。

    他立刻又想到了当日皇妃赵氏,在自已怀中婉转承欢的可爱模样。也更极为渴望见一见,这个自已数日风流后,与皇妃赵氏生下的儿子。

    李啸拿起那块丝绸,深深地亲吻了一下那个小小的脚印。

    随后,他立刻铺纸挥笔,给皇妃赵氏回信,告诉她信已收到,并让她好生照顾孩子,如有任何需要,可朝鲜的安全司人员代办。接着,李啸再给她送去银子一万两,作为自已这个亲生父亲的一点慰问礼金。

    见得安全司人员将信件与银子全部带走后,李啸长长地吁了口气。

    他在心下暗暗盘算,也许,等这个孩子再长大些,自已就要开始想办法运作,看看如何让这个流着自已血脉的孩子,取代现有的朝鲜太子李,成为朝鲜王国的继续者,最终顺利登上朝鲜国王的王位。。。。。。(未完待续。。)

第三百四十五章 东征虾夷

    崇祯十一年五月二十六日,李啸先来到济州岛。UU小说 www.uu234.com更新最快

    他只在济州休息了两天,随后视察了一番济州岛的建设情况后,便从这里,率领镇东营甲总与乙总两部兵马,乘坐从台湾返回的一百一十艘战舰,浩浩荡荡地直前往虾夷岛而去。

    而原济州岛总管吴亮,则亦随李啸出征。济州总管一职,由李啸另外派人接任,现在吴亮的新官位,乃是虾夷总管,他将要全面管理虾夷岛与北面的库页岛两处地界,所管辖的范围,却比一个小小的济州岛,要大得多。

    在济州岛与萨摩,李啸只留了镇东营丙总兵马驻守。现在周围一片安宁的环境下,留了有数千兵马的丙总军兵,已然足够保证地方安靖。

    而随军前去的,除了士兵们,另有有多达2万余人的工匠队伍,以及大批的建筑物料。在李啸的规划中,这批工匠,在到了虾夷后,便要立刻开始就地筑建城池,让李啸军兵可以在冬季来临前,能在这严寒冰冷的虾夷岛安稳定居。

    李啸前世时,粗略了了解过一些关于虾夷的情况。

    虾夷岛,原为中国领地,在中国汉朝时,北海道属于辽东郡管辖。在唐朝时,虾夷岛属于安东都护府管辖。而在明朝时,虾夷岛属于奴尔干都司管辖。

    后于明朝中期后,因奴尔干都司撤废,这虾夷岛,遂被日本松前藩,窃据了最南部的函馆一带。

    而到了1807年,整个虾夷岛被幕府所控制,从此彻底成为日本领土。

    在现代日本,这个地方于1869年,被改名为北海道。

    整个虾夷岛面积为平方公里,面积约占日本国土的五分之一,是日本除了本州外面积第2大的岛屿,比北面的库页岛还要稍大一些。

    其中,虾夷岛上,山地占全岛面积的60%,而火山地形又占了山地面积的40%。尽管虾夷岛山地众多,但它却是现代日本屈指可数的巨大粮仓,诸如小麦,马铃薯,乳牛产量均居日本首位,是日本最主要的农牧业基地。

    而这个看似蛮荒寒冷的岛屿,除是是个天然粮仓外,在它沉寂的外表下,还隐藏着惊人的矿产。光是在石狩和钏路两地,其煤炭储量,就达到了整个日本国中矿产数量的一半以上!

    在李啸所处的这个明末时代,虾夷岛上人口极少,除了南部函馆一带的松前藩外,只有数万虾夷人土着定居于此,以狩猎捕鱼为生。这些虾夷土着,就是现在日本的阿依努人。

    这个扼住了东北亚海洋通路的关键岛屿,这块中国自古以来传承的领土,这样一块肥美无比的处女地,岂有让猥琐卑鄙的小日本窃据的道理!

    想到这里,站立在升龙号船首,目光平静地眺望万里波涛的李啸,心下暗暗发誓,面容却愈发坚毅。

    按李啸的计划,船队将在北海道石狩湾的的小樽地区上岸,随后便在这里,就地建成港口。港口建好,全军再继续深入,在现代日本北海道首府的位置札幌,建成一座新城,以为全军落脚本定居之所。

    而在筑城之时,李啸将把镇东营甲总兵马派出,向南压服松前藩,让其乖乖称臣。

    说起来,这个松前藩藩主松前庆广,在日本倒还是个相当另类般的存在,因为实力弱小,基本是无论是谁打过来,这个所谓的藩主,便立刻便举手投降,完全没有半点武士道精神。与日本南端,那悍不畏死凶残暴戾的岛津家族相比,简直就是一个窝囊废。

    故而,李啸确信,在船坚炮利的大明天兵面前,这松前庆广,这投降的速度,怕是还会远快于现在的德川幕府。

    而镇东营乙总兵马,李啸打算,除留下守护筑城工匠的军兵外,另外再分派出小队军兵,前往各个虾夷人部落,与对待台湾土着一样,实施威逼利诱的手段,用文化同化的方式,渐渐吸收虾夷人成为汉族的新成员。

    对于这样文化与宗教皆极其落后的野蛮民族,李啸相信,天朝上国的文化与礼仪,可以轻易地征服他们,让他们最终泯灭民族标志,最终彻底归化为汉族的一员。

    船队乘着南风,一路北行,不过十八天时间,李啸的庞大船队,便到达了预定的登陆点,石狩湾的小樽。

    “大人您看,前面有陆地了。”

    一名亲兵手臂遥指前面那海天间出现的一条黑线,李啸哦了一声,举起千里镜,而看着清晨的阳光下,千里镜中出现的那片满是原始针叶林的平旷土地,李啸不禁感慨万千。

    这块已然脱离了中华许多年的土地,现在终于再度迎来了天朝的军队。李啸心下发誓,从此以后,定要让这块中国传承千年的沃土,永永远远再不脱离。

    很快,整个舰队靠得岸来,随即搭扣舷板,大批的军兵与工匠,有如汹涌的潮水一般,来到小樽海岸。

    简易的军帐,仓库,工人营地,立刻就地开建,终于,在黄昏到来之际,这些简易建筑皆已完成,全军将士和全体工匠,终于在可以陆地上睡个安稳觉了。

    虾夷地处东北亚,昼夜温差极大,现在又处于小冰河时期,故虽然已到盛夏,但夜晚的气温还是很低,冷风沁骨。全军将士皆是裹着厚厚棉被入睡,同时每个营地还就地砍柴生火,以抵御夜晚的寒冷。

    在这深夜人静之时,唿吸着充满了浓郁的针叶林清香的清冷空气,听闻熊熊燃烧的柴火发出噼啪声,李啸心潮起伏,一时难于入眠。

    他在仔细思考这虾夷岛的未来规划。

    李啸打算在札幌位置建起的城池,名字他已想好,因为此地为极东之地,取日出之意,这座新建的城池,便被李啸命名为东升城。

    又因为虾夷岛极为偏僻荒凉,人口稀少,故李啸不打算将这座东升城建得太大,而是与台湾的彰化县城一样,建成周长八里的小城,便足够了。

    但是,这座要建的城池,虽然范围不必太大,但象诸如营房、粮仓、草料场、储仓,武库、马场,衙署,外城墙、城门、瓮城、角楼、水井、护城濠的措施,却是皆要建好,以保证城池有足够防御力,且城中居民与军兵,皆能便利生活。

    当然,具体要如何规划,却还要经过现场堪测,才能再做决定。

    在东升城建好后,李啸便可大规模运送流民过来,让他们在这块海外的沃土中,繁衍生息,从来在这块土地上永久定居了下来。

    考虑到虾夷岛多为火山灰积存的土壤,相当肥沃,虽然因为天气寒冷,可能一年之中只能栽种一季,但其产量,却也是相当可观的。

    而具体的可开发耕地面积,则要还等吴亮等人前往全岛探测完毕后,才能大致确定。

    但李啸相信,一个小小的萨摩,都可以安置十万流民百姓,这个面积更大的虾夷岛,安置30万流民,应当不成问题。

    人口一多,各类工厂也可开始兴建,各种矿产也可全部开采,这个沉寂千年岛屿,终于可以迎来自已的黄金时代。

    一但虾夷岛开发完毕,那么,接下来,便是顺理成章地开发北面的库页岛了。李啸相信,这两个岛屿开发完毕后,一定能成为自已的两个新的巨大粮仓。

    李啸思虑了一夜,直到天亮之时,才迷迷煳煳地睡了一阵。

    第二天,2万余名工匠,立刻开始快速利用船上装运的青石、水泥、砖头等建筑物料,紧急修建一座简易的码头。

    之所以要先赶紧把码头建好,因为现在是盛夏,正是台风多发的季节,现在散泊在海面的水师舰队,急需一个稳定的避风港,故而先把港口建好,却是当务之急。

    按李啸的计划,在工匠们紧急修建码头之时,李啸亲率船队,带上镇东营甲总兵马,浩荡南下,直趋松前藩的函馆地界。

    “什么!有大批明国舰队,出现在函馆外海?!”

    正在御殿中欣赏绯乐的松前藩藩主松前庆广,与儿子松前道广,以及首席家臣一条胜之,听了小姓的紧急禀报,皆不觉大吃一惊。

    “正是如此,来船皆挂着日月双龙旗,却是明国船只无疑。整个明军舰队数量庞大,远远看去,足有数百艘之多。”小姓一脸惊恐,急急禀道。

    松前庆广烦躁地挥了挥手,小姓躬身速退。

    “这,这是怎么回事?那明国舰队,怎么会跑到松前藩来了?我处这般偏远,却不知他们来此做甚?”松前庆广一脸不安,反复地自问了几句。他坐下的榻榻米仿佛烫了屁股一般,让他来回扭动。

    “父亲,该不会是明军要来吞并我松前藩吧?怎么明军突然会打我松前藩了主意了?”儿子松前道广的的话语,极为不安惶然。

    “藩主,明军远来,其意未知,还是先让在下去与明军交涉一番,再作决断吧。”家臣一条胜之,拧着眉头说道。

    “好吧,你速速前去,看看明军所为何来,要注意,我藩实力弱小,要尽量避免引发战端,方为好事。“松前庆广长叹一声,低声说道。

    一条胜之亦是一声叹息,便应诺而去。

    一条胜之来到函馆的港口处,明军舰队刚刚靠岸。

    当他看到那些足有数十层楼高的大型舰队,有如巨无霸一样出现在海岸时,他的嘴巴惊恐地张了一个o字型。

    而在看到,这些大型舰只,那安放在船舷处的巨大铁炮,有如一只只张着黑洞洞巨口的怪兽一般,一条胜之感觉自已已被完全慑服。

    一条胜之心下暗想,如果这些船坚炮利的明军,真要打上岸来,只怕这小小的松前藩,将会倏忽而灭吧。

    很快,见到打着幡旗的他到来,明军知道了他的使者身份,便立刻让他乘船靠过来,随及放下软梯,让他自已攀爬上升龙号来。

    上得船来,便有明军士兵引着他来到了一间宽敞的房间中,此时,明军主将,东海侯李啸,已然正襟危坐于房间中央,在他一旁,虾夷总管吴亮侍陪一旁。

    一条胜之估摸着,前面这名气宇昂轩的青年将领,必是明军主将无疑,故他略一思考,便扑通跪地,伏首而拜。

    “本官乃是大明东海侯李啸,你是何人,来我军中又为何事?”李啸的声音,威严而冰冷地响起。

    听了翻译的话,一条胜之急忙谦恭敬地回道:“松前藩首席家臣,一条胜之,见过明国将军李大人。本人奉藩主之命,想知道贵军来我藩中,却是所为何事?“

    李啸冷笑一声,便大声道:“本将之所以来你藩中,是想告诉你们,这虾夷岛,本是大明疆土,现已为我军重新据有,整个虾夷岛,已重归我天朝上国。你等小藩,窃据虾夷岛南端,实是可恨之极。“

    李啸威严的话语,吓得一条胜之几近胆裂。

    他趴在地上,磕头如捣蒜,嘴中连声辨解道:“李大人,话不能这么说啊,这虾夷岛,原为无主之地,缥无人迹,只有些须虾夷人散居岛上,如何说是大胆领土?。我松前藩亦是见岛人没有官府与驻军,才在函馆一带,建藩立业,至今却有七八十年了啊。“

    见一条胜之还敢反驳,李啸不觉怒从心头起来,他拍桌大喝道:“住口!这虾夷岛,原是我大明奴尔干都司下辖领土,尔等见我大明暂时不管,便敢起吞并之心,实是可恶大胆!本将劝你等认清形势,不要螳臂挡车,以免身死藩灭,一无所有。“

    一条胜之听了李啸的话,心里惊惶已极,他脸如死灰,喃喃说道:“李大人,我等小藩,纵有因不知情而占据函馆一事,李大人也不必将我等斩尽杀绝吧。“

    见一条胜之迅速吓软,李啸冷笑一声,声音也缓和了些:“一条胜之,本来,本将是欲将你等全部消灭,以正国法。但本将思来想去,若真这般杀灭了你等,却亦是有不教而诛之嫌。这样吧,本将可以放你们一条生路,但是,从现在开始,你松前藩只能占据这函馆一带,再不得北进寸地。且要与我军签下租借协议,在协议中标明,这函馆一带,亦是大明领土,只是我大明仁心宽厚,才准予尔等暂时租住此地,以为存身之所。“

    一条胜之啊了一声,他低声道:“李大人,你的条件这般苟刻严厉,若在下这般回复我家藩主,藩主大人怕是会杀了在下了。“

    李啸斜了他一眼,脸上表情却是完全无动于衷,他淡淡道:“不必多说了,你可如实回去禀奏。若你家藩主不答应,那本官将立刻攻打松前藩,界时,整个松前藩,怕是要玉石俱焚,鸡犬不留了。“(未完待续。。)

第三百四十六章 虾夷岛开发

    一条胜之还想辨解,李啸已然拂袖离去。UU小说 www.uu234.com更新最快

    “一条先生,不必多说了。请快回去禀报吧,还望你们不要拖延时间,不然,我军便要攻打函馆了。”一旁的虾夷总管吴亮,话语冷冷地说道。

    一条胜之脸色惨白,他失魂落魄地离开升龙号,心中的沮丧无经复加。

    返回函馆后,一条胜之急急向藩主松前庆广禀报。

    藩主松前庆广与儿子松前道广,听到一条胜之回禀的消息,皆是极度震惊。

    “父亲,明军这般强逼,那我们现在该怎么办?”松前道广惊恐问道。

    松前庆广缓缓地摇了摇头,脸上显出十分痛苦的神情,他长叹一声说道:“明军船坚炮利,装器精良,我松前藩这千余兵马,如何是其对手!还是按明军所说,全盘同意他们那个李大人的意见吧。”

    “藩主说得极是,忍得一时之气,方可全藩得以保全。若要强硬与明军做对,那已然灭亡的岛津家,就是我们的前车之鉴啊。”一条胜之也叹息着表示同意。

    “那就这样吧,一条胜之,你去请明军使者来我藩详谈,告诉他,我藩接受明朝的全部的建议,希望双方能就此签下协议。”松前庆广苦笑着说道。

    “哈依,在下明白。”

    于是,一条胜之延请了勐虎军的虾夷主管吴亮,在经过一系列的进一步谈判后,双方终于达成了协议。具体内容如下:

    1、松前藩承认虾夷是明国的固有领土,且为先前窃据虾夷南端函馆一带土地,向明军诚致道歉。

    2、经大明允许,松前藩可将南部函馆地界,作为存身立藩之地。但松前藩地盘仅限于函馆一带,绝不能再行北进私拓地界。

    3、由于这块函馆一带土地,是从明国中租借得来,若明国有需要,可随时收回。且从此之后,松前藩需每年交纳粮食1000石,以为土地租借费用。而明朝作为宗主国,以准允其与勐虎军进行贸易作为回报。

    4、从现在开始,松前藩内,要开设汉学馆,全藩适龄男女,皆需强制进入汉学馆学习汉族文化与礼仪,松前藩官员不得干涉或阻挡。

    5、此协议一式两份,由虾夷总管吴亮,与松前藩藩主松前庆广签字盖章,即刻生效,不得违反。

    签完这份堪称丧权辱国的协议,松前庆广心都在滴血。

    这个李啸,真是够狠啊!每年的1000石粮食,约占松前藩全藩粮食产量的五分之一,就这样以所谓的土地租借费的名义,白白拿走,这简直是吃人不吐骨头的强盗!

    还有那一条,要在松前藩开设汉学馆,强迫藩中适龄男女入学,这简直是在悄然更换日本人的精神传承,也许,过个几代,松前藩将再没有日本人,而都是说汉话,着汉衣,行汉礼的中国人了。

    只不过,在明军使者吴亮面前,松前庆广尽管心中极其悲苦,脸上却还不得不强挤出笑容。

    在吴亮离开后,松前父子俩人,再也控制不住情绪,相抱痛哭。

    而在李啸这边,听了吴亮的回禀,李啸笑道:“这个松前庆广,还算是识时务。说实话,这家伙虽然每年上供给我军1000石粮食,对于现在的我军来说,不过沧海一粟罢了。本侯不过是想用这样的手段,提醒他不要忘记自已的的藩镇,乃是从我大明租借的土地,只要哪天惹得我中华不高兴了,本侯完全可以让他迅速滚蛋。”

    吴亮点点头,又微笑道:“李大人说得是。另外设立汉文馆一事,堪为极妙,也许,再过个几十年,那松前藩的全体日本人,都会渐渐归化成中华子民也说不定呢。”

    李啸呵呵一笑,他颇为适意回了一句:“凡事总要开始摸索前进嘛,这设立汉学馆,亦是我军的一个新的尝试,看看对我军现在以及将来要占据的土地上,那些有成熟语言文字以及宗教信仰的民族,要如何同化他们,做个有益的尝试。”

    松前藩的事情处理完成后,李啸从镇东营甲总兵马中,留下了丙哨兵马,长驻松前藩,以监督保障条约的顺利执行。

    随后,他便率领其余军兵,返回小樽港。

    十天后,小樽港在2万名工匠的尽快赶建下,已初成规模,李啸的全部舰队,可以在港口中顺利停泊了。

    见到水师已有安稳的港口可以驻扎,李啸立刻下令,着甲总的剩余兵马,就此看守港口。他自已则亲自带着镇东营乙总军兵,以及全部的工匠,一路折向东北,来到了现代日本北海道首府,札幌市的位置。

    经过三天的仔细堪察,以及与手下一众官员工匠们反复讨论,李啸终于确定了彰化城的具体位置。

    这个选定的地方,位于现代日本十胜平原的一处平缓地势处,离札幌河差不多六七里地的位置,背靠一座高大的死火山,交通便利,视线开阔,将来的移民若要来城中,应是十分方便。

    在李啸的规划中,这东升城,因为北面正对的是死火山,故没必要开设城门,将只开有西、南、东三座城门,四周皆挖有护城濠,正好利用札幌河支流进行填充,使其环城而过。

    李啸是个精益求精,且做事追求一劳永逸的人,他要求,要与台湾的彰化城一样,每门城门,都不惜成本,设计成暗藏千斤坠的方式,而东升城的城墙,象瓮城、城楼、角楼,炮位、女墙、雉堞之类,亦会全部修建齐全。与他修建的彰化城一样,设计为城高为15米,墙面马道宽6米的样式,从而大大加强城堡的防御力。

    由于现人力及建筑物资供应充足,更可遍地可取的粗大松木为建筑木材,李啸预计,这座新城,应可在三个月内建成,正好赶在天气变得寒冷而致土地冻硬难挖之前,将这座东升城,基本建设完毕。

    本来,一名普通的建筑工匠,每月月钱是1两5钱银子,但考虑到他们远流重洋,来这荒僻的虾夷岛上做工,亦是十分的不易。故李啸给他们每人每月另加了一两银子,使每个月的月薪达到了2两5钱银子,这个数字,可谓十分丰厚了。

    而且,除此之外,李啸还告诉负责监工的吴亮,让他对那些干活又快又好工匠,还有另行的奖励,以促使工匠们更快更好地干活。

    工匠们对李啸的大方慷慨,自是十分感激,干活更加卖力主动,工作进度却是加快了不少。

    而让李啸没想到的是,松前藩的那些穷困贫贱的日本人,在从留守的勐虎军军兵处,得到李啸军正在北面大兴土木筑建新城的消息后,竟纷纷报名,想来当劳工,以挣些工钱,养家煳口。

    李啸自然毫不犹豫地答应了他们的请求。

    在他看来,只要能尽快将这座东升城建好,多花一点雇工的钱,实在不算什么。

    在得到李啸的同意后,200余名来到东升城建筑工地的日本人,开始在工地上当小工卖苦力。

    让这些日本人没想到的是,李啸给他们的待遇十分优厚。

    每个月月钱为5钱银子,另外食宿费用全包,让这些做小工的日本人十分欢喜。

    更让他们惊喜的是,有几名干活卖力做工细致的日本人,还得到了李啸的额外奖励,每个人另外奖了诸如菜刀,铁壶等铁器。

    这些东西,在松前藩的售价极其昂贵,因为在日本,因为冶炼技术不过关,所产的铁器质量很差,根本不能与中华出产的铁器相比。

    据史书记载,此时的日本,连铁针都要从中国进口,才能满足需要。

    而这些铁器,因为幕府的锁国令,在真实史上,全部铁器,只能从平户港进口买入,然后再由幕府分销到日本各地,这样各经转手的物品,其价格当然高得惊人。

    据松江府志记载,以铁针为例,如果出口到日本的话,一根铁针竟能在日本国能卖一分银子!这简直是让人难以置信的天价。

    要知道明朝最好的闽铁,也才一分五银子一斤,而一斤闽铁能制多少根铁针?

    哪怕算上加工费用与人工工资,这一分银子一根的铁针,利润也实在是大得惊人,而且这还是卖到平户港的贸易批发价,估计日本国的那些倭人百姓买到手的时候,价格可能还会翻倍不止,也不知道他们平日里日子是怎么过的。

    李啸前世看过《江户训语》,其中的日本古代商人,对家人及伙计明文规定,哪怕一张记帐用的废纸,都不能随意丢弃,否则要受到饿饭的惩罚。正确的做法是,要先用背面打草稿,再没空间用了的情况下,再裁成小张上厕所,并规定,一次只能用一小张,在泻肚的情况下,才能用两小张。

    李啸在想,从古至今,日本人之所以如此悭吝小气,过得穷困不堪,与这个岛国严重依赖进口应该是有很大关系的。毕竟这样远渡重洋运来又要几经转手贸易的货物,卖价是如此高昂,普通的日本人也只能省吃俭用,来维持基本生计了。

    因此,在一根铁针都这般昂贵的情况下,其他诸如菜刀,铁桶,铁壶等物的售价,更是达到一至二两的天价。

    所以,这些日本人,在得到了李啸的奖励后,简直可以称得上是欣喜若狂。

    结果这些日本劳工,在把奖励的物品带回家后,立刻成了整个松前藩艳羡的对象,那种刻着李字钢印的菜刀或铁壶,简直成了家族荣誉的标志。

    见到明军的待遇如此之好,大批的松前藩日本成年男性被深深吸引。他们在李啸军驻守的函馆的军兵营地前,排成了长队,希望李啸能扩招劳工,让自已也有机会去卖苦力。

    李啸见到自已这点小小的奖励措施,竟能吸引如此之多的日本人前来干活,更是极为欣喜,他随即下令,只要愿意来干活且有劳动能力的日本劳工,一律收纳。

    于是,参加东升城建城工作的日本男性劳工,一下子翻了十多倍,达到了近三千人。

    让李啸哭笑不得的是,见到这么大批的松前藩男性,前去参与东升城的筑城工作,松前藩藩主松前庆广,想到了一条近乎无耻的发财之路。

    他对那些前去参加筑城的日本劳工下道谕令,但凡前去参与明军筑城工作的劳工,回来后,要先要藩府交纳劳作税,以每人1钱银子为基准,违者严惩。

    当李啸听到松前庆广这样雁过拔毛地对待自已的百姓后,着实好生感叹了一阵此人的厚颜无耻。虽然,他并不插手松前藩的收税事宜,但对松前庆广此人,却是愈发鄙薄了几分。

    而在东升城兴建之际,吴亮也派出了两拔文官,一拔文官在军兵的护卫下,四处联络岛上的虾夷人部落,向他们通报了明朝收复虾夷岛的消息,并告诉他们,待新城建好后,可以来东升城中进行贸易,以改善这苦寒之地的艰难生活。

    而另一拔文官,则是去全岛四处堪探可开垦的荒地,以及矿产所在地,为李啸将来的移民定居,以且工厂兴建,提供一个基本的参照与数据。

    最后,吴亮根据汇报,向李啸禀报文官们堪察得来消息。

    “李大人,据手下官员探查,这虾夷岛上,其全岛地势,为中间高四周低之形态。虽然中间多山地,且为虾夷蛮族之地盘,但整个海岸与中间山脉之地上,却有极多的荒旷平原散落其中。除了现在我军筑城的十胜平原外,另有大的平原如石狩川平原,勇拂平原,天盐川平原等大型平原地带。可开发成耕地的田土,却有近三百万亩呢。另外,官员们还发现了多处矿产,以大型煤矿居多,另外还有铜、铅、铁等小型矿产。。。。。。”

    听了吴亮的报告,李啸的脸上的笑容,已是越来越灿烂。

    而他心下,也已有了基本的开发规划。

    李啸决定,因为一年只能耕种一季,也无法种植蕃薯马铃薯等高产作物,且虾夷气候苦寒,定居不易,故他打算给前来虾夷定居的汉人移民,每户提供40亩耕地,达到台湾授田额度的4倍。这样一来,可能安置7万余户百姓。

    而以每户平均4人计算,则可安置近30万百姓前来虾夷岛定居,再加上开发矿产、经商买卖,捕捞海产之类所需的劳力,全岛永久定居的百姓数量,将可达到至少35万人。

    而且,为了更好地吸引百姓过来,李啸决定,但凡到虾夷定居的百姓,可享受比移民台湾更优惠的条件,那就是,台湾的移民只有半年的免税,而到虾夷耕作定居的百姓,李啸打算给他们每户人家都免税三年。

    同时,在收税之时,也有更大的优惠。那就是,台湾是每亩收1石的稻米,山东是每亩2斗的小麦,且要一年收两次。而在这虾夷岛,则是一年只收一季数粮税,每亩田土收税额比山东还低,以每亩只收一斗小麦为标准。

    李啸之所以这般做,其中是因为他现在钱粮丰足,并不太在乎在虾夷岛上收取这点粮税来补充。他更看重的是,有了这35万人来虾夷岛定居后,除了能提供自已源源不断的兵源外,这块从祖国怀中分离出去的土地,更会因为这么多汉人移民的到来,从而与台湾一样,自此成为一块永远不可分割出去的中国领土。。。。。。(未完待续。。)

第三百四十七章 定居与归化

    有了2万名心气高涨的工匠的共同努力,还有那近三千名日本劳工的紧密协助,东升城建造得极快,竟在两个月后,整个东升城便已基本建好。UU小说 www.uu234.com更新最快

    诸如护城壕,瓮城、城门,城楼、角楼,炮位、女墙、雉堞之类外城建筑,皆已全部修建齐全。而在内城之中,里面的官署,以及军营、仓库、青石街巷等建筑,均已建造完成。

    李啸看到这座在虾夷岛上建好的崭新城池,心下极为欢喜。他随即下令,另行嘉赏一众工匠,连那些日本劳工也分赐了礼物,以表扬他们为东升城修建,而付出的辛苦努力。

    在东升城修建快完成之时,象诸如民政司、农牧司、商业司、工业司、钱粮司,安全司、监抚司等各种行政机构,亦纷纷成立,开始进行运作。

    而在此时,另有从济州岛运来的首批汉族移民,约2万人,也顺利抵达小樽港,成为虾夷岛的最先一批拓荒者。

    这些移民中,有来自山西的移民刘一柱一家六口人,包括他老娘、老婆陈氏,以及两个弟弟二柱,三柱,还有最小的妹妹丫儿。

    刘一柱一家,本是山西沁水人,这些年,因为流寇肆虐晋地,原本在乡下种田为生刘大柱的一家人,无以活命,后逃入曲沃县城中,投靠亲戚度日,虽然备受白眼与冷落,但总算得以活命,一家人了无希望地苦捱着。

    原本以为,躲入县城的一家人,可以在这乱世中苟全性命,但令刘大柱万万没想到的是,竟有身为大明官军的白广恩部,以剿匪为由,强行闯入县城之中,***掳掠,无恶不作,复将整个沁水县城中3万余名百姓押为俘虏,随后便把他们全部卖给了另一部官军。

    刘大柱对官军掳民为匪,并强卖为奴的无耻残暴做法,可谓愤恨之极。只不是,现在他们一家人性命,皆在这部买下他们的官军手中攥着,刘大柱虽时时想过逃跑,但考虑到全家的性命安危,却也不敢轻举妄动。

    只不过,这部官军对待他们的态度却还不错,虽然立刻将这一县百姓押往山东,却也是一路多加照顾,未曾短了衣粮,而且这些百姓俘虏,在路上若是生病,也有医官安排救治。

    乱世中的百姓,最容易感恩,刘大柱一家人,见这部官军对百姓们提供衣食还这般客气,故这一路行来,心中的愤恨已然消解了不少。并且,他在心下,悄悄地开始对这支军队的主将李啸,有种发生内心的感激。

    在来到山东登州城后,刘大柱才惊讶发现,整个登州城外,已有极多从全国各地运来的流民百姓。而这些流民,在到达登州后,便开始打乱秩序,杂然相处,以二十户为一组的方式,进行重新编排。在编排完毕后,这些流民便被统一运到济州岛,在这里,再每家每户分别抽签,看看是去虾夷,还是去台湾。

    刘大柱了解到,在自已这批流民到来之前,基本上全部的流民都是安排去了台湾,而从他们这一批开始,因为勐虎军的李大人新得了虾夷一地,而要从这批流民中,抽签决定前去的人员。

    于是,刘大柱抽中了前往虾夷定居的签条,随后全家人,便成为了前往虾夷岛定居的首批移民中的一户。

    说实话,刘大柱对于这个虾夷岛,完全没有任何概念,这些原本在中国内陆生活的百姓,对于要渡海去海外的荒岛上生活,从心里有种抗拒与畏惧。

    只不过,军令在前,刘大柱纵然满心不愿,却也只得硬着头皮,带着一家老小,登上了前往虾夷岛的勐虎军水师船只。

    盛夏时节,乘着浩荡南风的船队,船队一路北行,在经过了十六天后,终于到了目地地小樽港。

    坐船坐得昏头脑涨的一家人,终于见到了久违的陆地,皆十分欣喜。而一家人在提扛着简易的行李,踏上舷板上得岸来后,见到满目的针叶森林与青青草地,唿吸着带着松叶清香的清新空气,全体移民百姓,皆有种莫名的新鲜与好奇感。

    接着,在小樽上岸后,全体百姓便由军兵带领,一路折向东北而行,来到了初步建成的东升城。

    望着面前这座周长八里,四下皆有护城河环流而过,模样完全有如内地一座大县城一般的东升城,刘大柱竟恍然有种又回到了中华内地的错觉。

    在虾夷总管吴亮的安排下,全体流民暂时居住于东升城内的简易木板房中,随后便分发户籍腰牌,并以每家40亩的规格,以抽签的方式,分授了十胜平原附近的荒地。

    刘大柱一家,在这次抽签分地中,运气很好,所授的土地紧领着札幌河支流,一片平旷,极便耕种。而且这土壤黑得发亮,极为肥沃,更让刘大柱一家人欢喜不已。

    当然,为了安置这些新移民,李啸与吴亮等官员,已提前作好了许多准备工作。象各类生产物料,诸如麦种、农具等物皆为从山东运来,而耕牛则是就近从松前藩购买,总共约买了近500头,以每五户人家一头,分别发放。

    这些耕牛,每头值价4两银子,李啸以同样价值的铁器或呢绒,与松前藩进行交换,结果皆大欢喜。

    因为铁器与呢绒等物,在日本的售价极高,故李啸可以用少得多的物品,来抵换这500头耕牛。而对于松前藩藩主松前庆广来说,他在得到了大批的铁器与呢绒后,又可以再加价卖给属下的百姓臣民,这买卖做得实在是太划算了。

    在虾夷岛这样的苦寒之地生活,颇为不易。基本上一年之中,只能在短暂的无霜期里种一次春小麦,约在农八月中旬时收获,其余的时间,因为天气过于寒冷,都难于栽种作物。所以,这批移民现在到来,要抓紧时间开垦荒地,建造居所,争取在农八月底开始下雪之时,完成这些准备工作,然后才能在明年开春后,播种春小麦。

    考虑到这些移民的生活条件,将比台湾要艰苦得多。李啸特意规定,移民们所需的麦种、农具、耕牛,全部为免费发放。而从现在到明年此时,这整整一年的时间中,皆由李啸按供银钱,以每户人家1两银子为标准,进行分放,以确保这首批到来的移民,吃饱穿暖,生活无忧。

    而这些移民,他们新组建的村落,也与山东农村一样,每十户人家,设一名里长,由年长且品德端正者担任,平时由里长负责保管耕牛,分发农具种子,以及协调这十户人家之间的日常冲突,传达上官命令,督促纳税等事项。同时,再从这些里长中,按不同村落聚集的位置,选出一名村长。而这些村长里长,皆属于东升城民政司的半官方性质的管理人员。现在暂时直属民政司管辖,待日后,整个虾夷岛划分乡镇后,再由当地乡镇的民政所监管。

    接着,虾夷总管吴亮,对这些移民下达规定,告诉他们,从明年开始,总共三年的时间里,皆免除一切粮税,直到三年期满后,才以每亩土地征收一斗小麦为基准,一年收一次,并永为定例,再不更改。

    吴亮的谕令,让一众移民极为欢喜。

    这些没受过任何教育的百姓,心下却也立刻算计得清楚,在这虾夷上种麦,虽然一年只能种一季,但土壤肥沃,麦子产量绝会很高,一亩地至少能产一石麦子。这样一来,一年可以收获40石麦子,而每年却只需交粮税4石麦子,可余下36石麦子自已食用或转卖,并且还有整整三年的免税时间,这样的条件,实在是太优惠了。

    原来对于来虾夷岛定居,颇为畏惧的移民们,现在均对未来的生活,充满了期望。

    刘大柱一家人,此时更是充满了干劲,他们在这授予自已的40亩荒地中,辛勤拓荒,清理翻耕土地,同时开始抓紧时间,利用李啸免费提供的建筑物料,营造自已的房屋,让一家人得以正式在这块遥远而陌生的土地上定居下来。

    八月底时,在第一场大雪下起的前两天,刘大柱一家的新居正式建成,此时,40亩土地也早已开发完毕。

    在新居落成的一天,全家人欢欢喜喜摆酒庆祝,温暖的炉火,映红了每一张笑脸,每个人眼中都是满满的期盼与欣悦。刘大柱一家人,都从心中感觉到,似乎在这一刻,这个自已以前连名字都没听过的虾夷岛,与自已开始真正的血脉相连了。

    而在移民的全部定居下来后,刘大柱一日在东升城中采买货品之时,看到有官员在招收工人,不禁大为好奇。

    原来,在东升城初步建好之后,李啸便规划立刻开始开发,位于东升城东面,有三百里远的石钏一带的巨大煤矿,因为冬季马上来临,李啸需要开采足够的煤块,来保证军民生活取暖。

    而随着煤场的建立,在煤场附近的一块平旷土地上,诸如砖厂、木材加工厂,采石场,水泥厂,石灰厂等基础工业,也纷纷建立起来。

    这些工厂成立后,自然开始大批招收工人,筹备生产。而兴建这些工厂,其功用除了是为了保证军民百姓的生产生活外,还有一个李啸特别看重的原因。

    因为,他知道,在虾夷岛如此漫长寒冷的冬季里,如果那些成年劳力长期无事可做,天天猫冬窝缩在家里,其实也是一种巨大的人力浪费。如果能把多余的劳动力,安排到工厂中做活的话,一来可让这些劳动力产生更大的价值,为勐虎军创造效益。二来可以他们得到更多的收入,从而补贴家用,让家庭生活更加宽裕。

    按李啸的意见,吴亮参考台湾工厂的标准,给各个工厂安排的薪资标准十分丰厚,厂长之类的总负责人,李啸慷慨地给了他们每月8两的薪资,下面分部负责的工匠头目,则是每人4两,而各名普通干活的工人,都是每人每月1.5两银子,哪怕最低层的学徒工,也有每月0.5两银子的收入,并且包吃包住。

    刘大柱回家后,立即向家人告诉这个消息,一家人经商议后,便决定,让大柱二柱兄弟俩,明天去厂子里应聘做工,多挣点钱补贴家用,家里只留下老娘、妻子陈氏,以及还未成年的三柱和丫儿守家便可。

    第二天,刘大柱进了煤矿做洗煤工,之所以来煤矿,是因为刘大柱考虑到明年开春后便要回家种地,而煤矿招收大批临时工,他便选择到煤矿干活,以方便随时辞工。

    而他的弟弟刘二柱,则进了水泥厂,从学徒工干起,并与工厂签了长约。与一心想着在家里种地的大哥不同,二柱在心里想得更多的是,要学好技术,以后也能当个工匠头目,自已出人头地的人生理想,便算是实现了。

    日子一天天过去,这个平凡的刘氏家族,已与其他的汉族移民们一样,有如一颗来自中华的种子,在虾夷这块荒凉偏远的土地,生根,发芽,抽枝,长叶,也许终有一天,它将枝繁叶茂,果实累累。

    在汉族移民们终于在虾夷安稳定居之际,那些位于虾夷岛密林深处的虾夷土着,在李啸一系列威逼利诱的条件下,与勐虎军的联系,也越来越紧密。

    按李啸之计策,勐虎军对这些虾夷土着,实施打抚相结之策。大部分虾夷部落接受李啸的贸易条件,派人到李啸开摆在东升城外的榷场中,售卖兽皮,野味,牛角,玉石等物,然后来换李啸军出产的海盐,呢绒,铁器、布匹等必需的生活物品。

    当然,也有极少数虾夷部落,对勐虎军报以敌视的态度,他们三五成群,偷盗财货,抢掠牲畜,甚至出手伤人,给勐虎军带来了不少麻烦。

    对于这些怙恶不悛的虾夷部落,李啸的政策是,他们既然选择了与勐虎军为敌,那就皆杀无赦,所捕获的虾夷人,头颅尽皆砍下,于各山林边缘处,筑成京观,以威吓复有敢来犯者,以戒效尤。

    李啸的政策,很快就收到了效果,仅仅在两个月后,来勐虎军地盘偷袭的虾夷人已不复可见,而来与李啸军做买卖的虾夷人却越来越多。更让李啸欣喜不已的是,在今年九月底,竟有一个虾夷人部落,因在部落战争中落败,为避免被相仇的部落杀尽,竟领着全部落剩余的三百余人,请求内附。

    听到这个部落前来内附投靠,李啸抚掌大笑。

    “好,归化岛上的虾夷人,就从这个部落开始。”李啸目光炯炯地说道。(未完待续。。)

第三百四十八章 北图库页岛

    “李大人,您可是要把他们移入东升城中居住?”虾夷总管吴亮,试探着问了一句。UU小说 www.uu234.com更新最快

    李啸摇了摇头:“不,若只是这般收留这三百余虾夷人,无以立威,更无法对其他虾夷部落产生影响。以本官之意,需为这个虾夷部落,重新夺回其部落领地,让其他的虾夷部落,皆慑服于我军之威。同时,要强逼他们签下内附协议,并以此为突破口,为今后吸纳各内附虾夷部落,提供一个标准的做法。”

    李啸心下主意已定,便亲自接见这个部落的头人,大加慰问,并设宴款待。

    这个部落的头人,见自已这般落魄来投,这明国的李大人,还能这般热情相迎,着实大出了他的意外,他与一众部民,心下皆是感激涕零。

    宴后,李啸让吴亮为勐虎军代表,按李啸的要求,与这个部落的头人谈妥内附协议,其内附的具体待遇与相关义务如下:

    1、虾夷土着部落内附我军后,若其部落在受到其他虾夷部落攻击时,由勐虎军将入犯的部落击退,以保证其部落人员的生命与财产安全。

    2、内附的部众人员,每年可接受勐虎军一定数量的物资与商品赏赐,以示荣宠,作为他们依附中华上邦的特殊礼遇。

    3、今后若内附部落增多,部落之间发生冲突,断不可私斗,只允许由勐虎军派出官员,调解冲突,化解矛盾,并惩治犯事人员。

    4、内附虾夷部落的未成年儿童,均需强制前来东升城的学堂中进行学习,其学习期间,不但要学习汉人诗书文化,还要穿着汉人的衣着服饰,以及熟悉汉人的生活方式与礼节仪表。而这些孩童的一切生活开销,皆由勐虎军出资,不需要其父母或该部落出一分钱。

    5、虾夷孩童来东升城学习,其父母不得阻挡。若有阻挡者,由部落头领处罚其父母,同时勐虎军削减给予其部落的相关赏赐。

    4、鼓励虾夷土着女子,与男性汉族移民相互通婚,凡有虾夷土着女子与汉人移民结婚者,其家庭可获勐虎军奖励,这名土着女子的部落头领,亦可获得相应的奖励。但今后,该土着女子只能与她的汉族丈夫,在勐虎军地界生活,不得再返回山寨。

    5、若部落男子愿意放弃山野生活,离开原有部落,而象汉族移民一样,在勐虎军地界开荒种地纳税的话,民政司可给予其汉族移民同等待遇。给他们授予土地,开荒耕种,象农具、耕牛与种子,皆为免费。并准允其与汉族女子结婚。其原有部落头领,亦可获得一定奖励。

    6、为保证此协议能得到贯彻实施,勐虎军给每家虾夷部落,外派办事文官一名,长驻其山寨,以监督协议贯彻实行,保证协议成果得以维护,并使勐虎军与部落之间,可有有效地长期沟通交流。

    李啸原本想着,这份隐藏着自已巨大野心的协议,可能会让那虾夷部落头人十分抗拒,却不料,这名头人在了解协议内容后,竟立即答应下来。

    因为,在虾夷土人头领看来,内附李啸的勐虎军后,不但可以受到保护,还年年有赏赐,儿童还可免费受教育,部落人口无论是外嫁还是外迁,部落头人均可获得好处,有这么多好处可得,若不答应岂不是傻透了。于是,部落头人喜不自胜,立刻连声表示同意。

    头脑简单的土着头人,当然想不到李啸这份协议的背后真实用意。

    只是,以李啸看来,这份协议若将来在整个虾夷贯彻实施后,不过一二代的时间,这些还处于原始状态的虾夷土着们,估计会与台湾土着一样,都会渐渐归化成汉族的新成员了。

    李啸坚信,只有归化成了一个民族,才会最终避免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的民族分裂事件,以及国家有难,某教必乱的灾难性战争发生。那种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枝花之类看上很美的概念,其实只能是温室中的花朵,经不起任何一点风吹雨打。

    只不过在后世,由于民族概念与文化已然形成,当局这般行事,亦有其无奈之处。而在李啸身处的这个明末年代,蛮荒土着们的民族意识与民族文化,远未定型,李啸完全可以利用汉文化的优越性与包容性,将这些连文字都没有,只有一些原始粗陋的低级宗教的土着,消化吸收,让其真正成为汉族大家庭的血脉分支。

    协议签定完成后,李啸便派镇东营营长武壮,率领镇东营甲总甲哨兵马,以部落头人为向导,用摧枯拉朽般的强大武力,一举击溃了刚刚占据此部落山寨的另一个虾夷部落,让该内附部落,得以顺利返回原山寨中。

    说来好笑,这名部落头人,在重占山寨后,为了向李啸表示感激之情,竟挑了十名部落中他认为最美丽的女人,赠予李啸,以为谢礼。

    对于这份“美人礼物”,李啸大笑收下,然后回赠给该部落头人铁器、呢绒、海盐等丰厚谢礼,随后,他便将这十名虾夷女子,婚配给了十名汉族移民。

    李啸的这般既立威震慑,又厚利引诱的民族政策,在一众虾夷部落中产生了巨大反响,很快就取得了极好的效果。

    仅仅两个月过去,就又有四个深受大部落欺压的小部落,请求内附。李啸当然痛快地答应了他们的需求。

    在虾夷岛上,一切事情都开始走上正轨之际,李啸没有闲下来,而是立刻抓紧时间,北上拓展库页岛。

    库页岛,位于外东北,自古以来都是中国领土,曾是中国最大的岛屿。旧称苦叶、苦兀、骨嵬或黑龙屿。俄译名“萨哈林岛”,日本称为“北虾夷地”(指北海道以北)或“桦太”。该岛现为俄罗斯最大岛屿,属萨哈林州管辖。

    库页岛位于黑龙江出海口之东,东面和北面临鄂霍次克海,西面隔鞑靼海峡与大陆相望,南隔宗谷海峡与日本国接壤,地理位置极为重要。此岛地形南北狭长,面积约76400平方公里,仅比北海道略小一些,其形状有如一条修长的小鱼,拥有超过6000条河流及1600个湖泊,自然资源极其丰富,物产丰裕,现为俄罗斯重要的农业生产基地。

    这美丽富饶的库页岛,在史上,曾先后为唐朝、辽朝、金朝、元朝、明朝、清朝等中华朝代直接或间接统治。而在1689年(清康熙二十八年)9月7日,中俄两国签订《尼布楚条约》,第一次从法律意义上,确立包括库页岛在内,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的广大地区,属于中国正式领土。

    只可叹,这样丰美的宝岛,引来了罗刹鬼的觊觎,1858年和1860年,侵略成性的俄国,通过《瑷珲条约》、《中俄北京条约》一系列不平等条约,迫使积贫积弱的晚清政府,割让包括库页岛在内的整个外满洲。后世的李啸,每次读到这样悲惨的近代史,无不扼腕痛惜怒发冲冠。

    在明代,库页岛被明人称为“苦夷”、“苦兀”,不过李啸不喜欢这个名字,感觉太过悲情,他还是更喜欢唐代时的称唿,库页岛。

    这是因为,在唐朝时,库页二字是同属于黑龙江下游,直接受到唐朝控制的黑水,对于岛上的费雅喀人的称唿,因而唐朝沿用了这种说法,而且这种说法,在清代又重新使用,一直作为中国对该岛的正式称唿。

    在明朝时,库页岛上,基本上是东海女真与费雅喀人两大当地土着民族居住,只在南部边缘地带,还有少数虾夷族人定居。其中的东海女真,在明末清初时分化为赫哲族,鄂伦春族等少数民族,而费雅喀人,则在近代改名为尼夫赫人。

    1409年,明朝在元征东元帅府旧地奴儿干城设置奴儿干都指挥使司(在这之前,明已在黑龙江流域设卫所115个),同年明军征服苦兀,库页岛进入明朝版图。此后岛上的当地住民向明政府派出了正式的纳贡代表团。

    1412年,明朝向当地住民颁发印绶,在库页岛北部近海处设立囊哈儿卫,在中部波罗奈河流域设波罗河卫,在东部驽烈河流域设兀烈河卫,各卫下辖所,管辖当地的军事及民政事物,这些库页岛的明朝官府机构,皆隶属于奴尔干都司。

    明朝政府为了更有效的管理黑龙江下游地区及库页岛,曾先后10次派太监亦失哈出巡奴儿干地方,并于1413年在原有的一座观音堂基础上建立了永宁寺,还竖立了篆刻有《敕修永宁寺碑记》(1413)和《重建永宁寺碑记》(1433)的两块永宁寺石碑(1904年二碑被俄国劫去,现藏于海参崴博物馆),以记载管理当地之事。

    到明末万初年,包括库页岛在内的奴儿干地区共设置了384个卫、24个所、7个地面、7个站、1个寨,实现了对库页岛的具体管控。只可惜,在15世纪中叶以后,明朝撤销了奴尔干都司,库页岛以及整个东北北部地区,渐渐失去管控。

    而在明末建州女真兴起后,库页岛上的费雅喀人、鄂仑春、赫哲、阿伊努等民族,陆续归附了后金政权,朝贡税赋,抽丁打仗,成为了清朝崛起的重要力量。

    而在李啸所在这个崇祯十一年,清廷统治者皇太极,对库页岛上的土着居民,每年都派人渡海前去收取税赋,这些税赋以皮毛等猎获为主,如果该部落没有足够的皮毛上贡,则强令该部落的健壮男子去清朝当兵,以抵其税赋。同时,为了显示自已的宽大为怀,皇太极也会给这些部族一些小恩小惠为笼络,诸如《清实录》中记载的,恩赐给他们的物品有无肩披领,青布衬裤,无毛毡帽,皮靴,针,线,手帕,衣里,梳子,蓖子,带子,扇子等物品,以笼络这些为库页岛上的蛮荒部族。

    只不过,清廷在对这些蛮族部落,在假惺惺地展示怀柔手段之时,同样使用残酷手段进行镇压与掳掠,使得这些蛮族部落,在清廷统治者面前,彻底臣服,不敢反抗。

    就在崇祯十年十二月时,皇太极遣梅勒额真叶克书,刑部参政星讷二人,率精兵六百,顶风冒雪前往黑龙江入海口的萨尔哈察,把当地反抗不纳税的几个部落,一鼓荡尽。共俘虏男子六百四十名,家口一千七百四十三名,以及许多的牛马牲畜,用《太宗实录》中的的话语来说,那就是“我师北征,一鼓尽荡反悖部众,凯旋而归矣。”

    按李啸的规划,考虑到库页岛是南北狭长的地形,为更好地管控和实际统治库页岛,他打算,在库页岛,一南一北,修建两个大堡,分别命名库页南堡与库页北堡。

    其中库页南堡的位置,为今天的俄罗斯托马里城,而库页北堡的位置,则是位于原先明朝囊哈儿卫所之处。这两处地带,分列南北,地势险要,又皆是沿海地区,十分有利于李啸军强大的水师进行支援。

    而对于这两座城堡,李啸打算,将其均设计为周长四里的大堡,这个面积,却与中国内地的小县城差不多大小。并且也与东升城一样,象瓮城、城楼、角楼,炮位、女墙、雉堞之类,亦会全部修建齐全。且两处城堡的城墙,亦全设计为城高为15米,墙面马道宽6米的样式,从而大大加强城堡的防御力。

    当然,这样的城堡,因为其功用主要是军事目的,故只开一面朝西面海的城门,以便于水师运送物品。

    对于库页岛的开发工作,李啸认为要越快完成越好。因为现在虽是八月底,但土地尚未完全冻硬,如果抓紧时间施工,在有足够的人力与物料供应保证的前提下,应该还是可以迅速完工的。

    李啸急于建好库页岛上的城堡,其时还有一个隐密的想法。

    那就是,到了明年年初,朝廷要另派官员,夺占自已血战所得的台湾岛,自已将不得不返回山东,去准备与朝廷做斗争。这样一来,这库页岛的开发工作,将不得不继续推迟,这是李啸所绝不愿意见到的。

    更何况,若按真实史进程,就在今年九月份,清军又要第四次入关侵掠。虽然李啸在入援朝鲜的战争中,给予了清军沉重的打击,而导致清军入关的时间很可能会推迟到明年,但现在提高警惕未雨绸缪,还是十分必要的。

    很快,在李啸雷厉风行的监督与指挥下,崇祯十一年九月初三,全部准备工作完毕。一百一十艘水师舰船,带上那2万名建筑工匠,近3千的日本劳工,还有5千余人的汉族移民劳工,装载了大批虾夷岛上最新出产的砖头、水泥、青石、石灰等建筑物料,浩浩荡荡地北往库页岛而去。(未完待续。。)

第三百四十九章 用鞑虏换奖赏

    浩大的舰队,一路北上,四天后,首先到达库页岛南部的托马里地区。UU小说 www.uu234.com更新最快

    李啸随即令,让虾夷总管吴亮,带领1万名工匠,以及全部的近三千日本劳工,带齐生活与建筑物料,下船而去,在离海岸约七八里地的一处高地上,按李啸先前的规划,就地修建库页南堡。

    同时,李啸留下了镇东营甲总甲哨兵马,以及满州骑兵哨,就地驻守,以防止不怀好意的蛮族骚扰袭击。

    而李啸自已,则带着另外的1万名建筑工匠,和5千余名的汉族移民劳工,继续北上,去原先明朝囊哈儿卫地区,修建库页北堡。

    考虑到这囊哈儿卫地界,与那黑龙江入海口,只有一道窄小的鞑靼海峡相隔,故极有可能勐虎军在修建库页北堡时,有清军会趁大海封冻之际,跨海来袭,故李啸带了镇东营整个乙总兵马,以及玄虎重骑,飞鹞子轻骑,横行哨等精锐兵种前去,以备不虞。

    到现在为止,整个镇东营的兵力分布为,丙总兵马留守济州岛和萨摩地区。甲总兵马是分成三部,甲哨驻守松前藩,乙哨留守东升城,丙哨和另外的满州骑兵哨,则驻防在正兴建的库页南堡地区。而乙总兵马、玄虎重骑、飞鹞子、以及全部的1000名辅兵,统统集中的囊哈儿卫地区,全力保证库页北堡的兴建工作不受干扰。

    毕竟,对于库页岛的守卫工作来说,如果能顺利扼守住库页北堡这个库页岛的北部入口,使得入侵的清军无法顺利南下,才是守住整个库页岛的关键所在。

    两天后,整个水师舰队,顺利来到囊哈儿卫地界,来到这个位于现代俄罗斯波吉比城的地方。这里,是整个鞑靼海峡最窄之处,海峡对面,便是原先明朝奴尔干都司的哈儿蛮卫与卜鲁兀卫。

    李啸确信,因为此处海峡最为紧窄,故在大海封冻后,应是清军最有可能渡海而来的地方,因此,在这个地方凭海建堡,却是扼守住整个库页岛的关键所在。

    全体军民下船安顿扎营后,李啸与一众官员,亲自考察了一处离海岸有六里远的一处高地,此地枕河耸海,北面有囊哈儿河环绕整个高地流过,地势相当险要,实是建成库页北堡的最佳地理位置。

    李啸主意已定,立即开建。

    虽然天气已变得十分寒冷,但整个高地上,却是一片热火朝天的建筑景象。

    为在土地彻底冻硬之前顺利完工,李啸下令,让全体建筑人员加班加点作业,每天的建筑时间,从凌晨开始,一直要干到天黑,从而保证每天的工作时间,都有近六个时辰。

    而相应的,李啸给他们大幅增加工资,以激励其用心做事。象普通的建筑大工达每月3两薪资,而帮忙做小工的汉族流民劳工,则亦达到每月1两银子的工价。同此,每天的伙食供应,亦十分丰盛而充足,餐餐有肉且管饱,从而保证支撑工匠与劳工们的劳动强度。

    在金钱的刺激以及李啸的大力监督下,总有1万5千余人的全体工匠与劳工,忘我而投入地干活,挖地基,填青石,夯内土,包砖墙,整个工地忙而有序,给这个千年荒僻的北方寒冷地带,带来了一片充满生气与活力的忙碌景象。

    万众齐心,其利断金,在全体工匠的共同努力下,库页北堡的建设速度堪称飞快,竟在不到40天的时间里,就已基本建成。

    在这段时间,虽不时有一些胆大妄为的蛮族部落前来零星骚扰,偷盗钱物,杀人夺财。只是,李啸那多达近七千人的壮盛兵马,立刻给这些胆大妄为的蛮族,一个极其凶狠的迎头痛击。从库页北堡开建到全堡建成,这40天时间里,总共有三百多颗胆敢侵袭库页北堡的蛮族头颅,被勐虎军砍下,在城外一处显眼地界,垒成一座让人触目惊心的京观,极大震慑了胆大妄为的不法蛮族部落。

    最终建成的库页北堡,呈标准正方形状,周长四里,城门朝西,正对鞑靼海峡方向,以便水师运输物品,整个城堡周围,引了囊哈儿河之水,灌入护城壕,使其环城而过。

    并且,这库页北堡也与东升城一样,象护城壕,瓮城、城楼、角楼,炮位、女墙、雉堞之类,亦已全部修建齐全。且两处城堡的城墙,亦全设计为城高为15米,墙面马道宽6米的样式,从而大大加强城堡的防御力。

    本来,李啸是打算将这库页北堡建成棱堡样式,以增加城堡的防御能力。只不过,对于棱堡的构造,他与一众工匠皆不熟悉,为防止画虎不成反类犬,还是建成标准的中国式城堡,更为稳妥。

    李啸登上新建成的库页北堡的城门望楼,他望着崭新的内城中,诸如官署,营房、粮仓、草料场、储仓,武库、马场,衙署等设施一应俱全,心里十分欣喜。

    随后,李啸又远远眺望了一番外面那莽苍荒原和无边无际广阔湛蓝的海洋,更觉激动莫名。

    现在建好了这座库页北堡,李啸军总算在库页岛上,牢牢地站稳脚跟。而这比台湾岛大一倍的库页岛,这块在真实史上遗憾地脱离了祖国的肥美土地,终于回到了中华的怀抱。

    城堡建成后,因为没有任何移民的到来,故除了安全司与监抚司等军事部门外,其余的各类官署,李啸决定暂不配备,且库页北堡主要是作为军堡存在,对于安排移民设立官府之事,倒也并不迫切。

    事实上,对于整个库页北堡地区,因为此处位于和清军对抗的第一线,李啸暂时不打算让移民过来。

    明年开春后到达的移民,除了继续在虾夷岛定居外,另外会再派出一部移民,前往库页南堡附近地区定居。

    对于库页北堡附近地区的开发,李啸打算再缓一缓。李啸认为,现在局势还不稳定,还是要等自已下一步在外满洲地区,比如黑龙江入海口,建立了城堡后,让整个库页岛不再处于前线位置,再行移民定居,才是更为稳当的做法。

    库页北堡建成后,李啸的水师装来了大批的粮草军械以及煤球木材等物,保应了北堡驻军,在大雪封山大海封冻之际,还可以长期在库页北堡生活下去。

    库页北堡建成后八天,南面的库页南堡亦同样建成,李啸终于赶到天寒地冻无法施工之前,完成了这两座城堡的建设工作。

    随后,李啸任命镇东营营长武壮,亲自防守库页北堡,他自已便带着全部的工匠劳工,南返虾夷,到达虾夷后,将5千汉族移民劳工与近三千的日本劳工放回东升城。最后,李啸自已带着整个船队,以及那2万余名工匠,赶在海水还未结冰,港口尚未封冻之前,南返山东而去。

    至此,经过了半年多的时间,整个虾夷岛和库页岛,皆已在李啸的控制之下。李啸打算,在明年开春化冻后,再大规模往这两地派驻移民,让虾夷岛的移民数量达到35万以上,而让库页岛南部的移民数量,也要达到10万人左右,从而让这两块新获得的岛屿,尽快开发成功。

    李啸在离开库页北堡之前,曾与驻守库页北堡的将领武壮,进行过一次密谈。

    “武壮,现在库页岛初为我军所据,以你看来,却该如何做,才能让这库页岛上的蛮族,与我军和平相处?”李啸微笑着问他。

    武壮粗浓眉头一抖,便大声拱手答道:“禀侯爷,末将以为,我军当对敢于进犯的蛮族,实行严厉的镇压与打击!如有必要,本将会亲自率兵入山林进剿,给这些胆大妄为的蛮族,来个犁庭扫穴,全部消灭!”

    李啸听完武壮之话,却摇了摇头道:“武壮,你这般做,依本官看来,怕是难于行得通哪。”

    “哦,大人何出此言?”

    “武壮,我且问你,这库页岛北部地区,东海女真与费雅喀人如此之多,共有数万人,各个部落星星点点藏身密林之中,这些地方,皆是人迹罕至之所,连条道路都没有,你人生地不熟,若无向导,如何进剿?且这些蛮族部落,大部曾受清廷恩惠,对其称臣纳贡,故对我军采取敌视态度亦是正常,你若频用武力,一味贪杀,只会让这些部落更加倒向清廷那边,纵然其不得不畏服于我军之兵威,却亦难以心服,不能为我军所用,我军想在这里长治久安,却是不可得矣。”

    “大人,这。。。。。。,在下乃一介武夫,实在想不了这么长远。”武壮挠头说道。

    “武壮,本侯赠你一句话,若要长治久安,必须收拾人心。”李啸目光深沉,缓缓说道:“我军初来,教化之类手段一时难于使用,唯有先用比清廷更多更好的利益来邀服人心,方是稳妥之计。”

    “在下恳请大人详言。”

    “以本官看来,现在库页北堡建成,可先派人去散布消息,告诉当地的蛮族,说现在我大明在这库页岛筑堡建城,这库页岛已是大明土地,故这些蛮族,皆已是我大明之臣民。所以他们不必再如先前一般,要给清廷缴纳税赋。而我大明宽大为怀,却可免当地土人三年税赋。”

    “大人好计!这样一来,那些土人蛮族,本是极重眼前利益之辈,这两相对比,清廷的小恩小惠,可就不值一提了。土人见我大明对其这般恩惠照顾,必能迅速倒向我军。”武壮双眼顿时放光。

    李啸微笑着继续说道:“武壮,这仅是初步之策。第二步,便是告诉这些土着蛮族,现在我大明兴建了库页北堡,可准允他们来我库页北堡瓮城中进行贸易。用我军出产的香烟,呢绒,铁器,海盐,布匹等商货,去换他们的肉干兽皮鹿茸等货物。这样,在免除他们税赋的基础上,还能让彼此皆能从贸易中,获得更大利益。而这些土着,必定会对我军那精良的商货,形成强烈的依赖性。”

    “大人这第二条计策,亦是甚好。这些土着,衣食窘迫,各类生活用品皆是紧缺。我军的商货,一定会备受其欢迎。而且,那些兽皮鹿茸之类物品,再转卖去了内地的话,必定还能大赚一笔呢。”武壮一脸开心笑容。

    李啸点点头,继续说道:“在那些土着蛮族与我军形成了贸易关系后,还需要给予进一步的诱惑与刺激。这一步如果成功的话,这些部落便彻底割断了与清廷的联系,并与其反目成仇了。”

    听了李啸这般说,武壮顿时脸现疑惑之色,急切地想听李啸进一步说明。

    李啸深吸一口气,缓缓说道:“武壮,这条计策,便是散布消息,告诉那些土着蛮族,如有猎获清朝鞑子者,无论死活,只要送到我军处,皆可得到大笔赏赐。有道是,重赏之下,必有勇夫,本官就不信,在这般重利引诱下,那些蛮族,不会对来库页岛上收取税赋的清廷官员顿起杀心!”

    武壮闻言大笑,朗声道:“大人此计,堪称借刀杀人的好计也!若那些蛮族自动自发地去袭杀清虏,还为我军省了许多麻烦呢。以在下看来,大人此计若实施,那些蛮族部落,可就算是彻底得罪了清廷,从而不得不牢牢依附我军了。”

    李啸亦是大笑,一脸志得意满之色。随后,便复与武壮一起议定,将来所获的各类鞑子的赏格。

    在李啸带着水师离开之后,武壮便分派指使手下军兵,保护着监抚司的文官们,前去各蛮族部落之处,宣讲明军的各类政策。

    果然,在听到这库页岛已是明军占领,并且免了他们三年税赋之后,这些蛮族皆极其欢喜。甚至有土着部落当即表达了效忠的心思。

    随后,各个蛮族部落便纷纷派出使者,带着山寨中的兽皮、肉干、鹿茸、鹿角等物,前来库页北堡中贸易,换取李啸军中呢绒,铁器,海盐,布匹等商货。

    在李啸这双管齐下的政策下,勐虎军与当地蛮族的关系大为改善。接下来,武壮与各蛮族部落约定,在这次交易后,每个月的最后三天,为明军对外开放贸易时间,各个部落可派人来库页北堡的瓮城中,进行商贸交换活动。

    时间一天又一天很快过去,不知不觉,就到了极其寒冷的的严冬季节了。

    崇祯十一年农十一月中旬,库页岛连降三天大雪,天气下降到零下二十多度,整个库页北堡都被厚厚的积雪覆盖,有如一座童话中的冰雪城堡。

    只不过,武壮等一众守军,却没这般闲情逸致观赏雪景,此时的他,正带着军兵们,趁着雪停之际,赶紧清扫积雪,以便堡内交通顺畅。

    而这时,忽有望楼上的军兵来报,说远远地来了三名骑马的蛮族男子,正在艰难踏雪前行,向自已的库页北堡行来。

    武壮闻言,心下大疑,现在不是贸易时间,为何有蛮族土着前来?

    他略一思怔,便急率一众护卫上城楼查看。

    这时,这三名蛮族男子行得近了,远远地看到城墙上已有明军在注视着他们,便一边举起手中一个黑乎乎的东西,一边冲着城墙方向,大声地吼叫了几句。

    “这些土着,喊的甚话?”

    因距离尚远,武壮看不清他们手中的物品,便扭头问旁边一名懂蛮族语言的翻译。

    这名翻译却大笑了起来,对武壮回道:“武营长,他们说,他们已斩了来他们部落收税的清廷使者,正要拿他们的头颅来换赏赐呢。”(未完待续。。)

第三百五十章 清军报复

    “哈哈,李大人之计,终于见成效了。UU小说 www.uu234.com更新最快这些土人,果然斩了清廷的税官来请赏。”

    听了翻译的话,武壮脸现灿烂的笑容。

    只不过他这一下笑得太狠,导致冻得干硬的嘴角,瞬间撕裂,立刻有殷红的鲜血流出来,疼得他嘬了个牙花。好在天气极冷,伤口立刻复被牢牢冻住。

    “去,打开城门,本将就在瓮城接见他们。”武壮说完,随即大步走下城楼而去。

    望着那高大厚实,蒙着厚厚铁皮的库页北堡城门,在自已面前轰地一声打开,手中拎着一颗血煳煳人头的部落战士西克腾,心情十分激动而复杂。

    西克腾来自库页北堡北面的钦盖地区的一个东海女真赫哲人部落,这个部落属于赫哲四大部族之一的奥洛克部族,世代居住于此,以捕鱼打猎为生。而自天聪四年起,整个钦盖地区的东海女真部落,皆被后金军征服,被迫向清廷臣服,并强迫纳贡。

    西克腾是部落头人的长子,当时尚是年幼的他,对这些强迫他们纳贡的清人十分愤恨,却又没有能力反抗,毕竟,他们部落人丁尚少,仅有一百五十来名可以打仗的部落成年男子,根本不是兵力强盛,极有组织的后金军的对手。而整个赫哲族奥洛克部,又缺乏组织,一盘散沙,故轻易地被后金逐一击破。

    屈辱的往事,一幕幕在西克心头记起。

    西克腾很快又想到,在去年年底之时,因为自已的部落交不出足够的毛皮,从而被清廷强制带走了部落中最为健壮的二十名成年男子,去给清廷当兵打仗,以充抵税赋。

    当听到那些蛮横的清人使者,大笑着用捕牲口这样的话语,来形容这样被抓走的部落男子时,西克腾内心怒火熊熊,刷地抽刀,便要往帐外冲去。

    一双苍老却强健的手,将他死死地拽住。

    西克腾勐地回头,见到是自已的父亲,正死死地拉着自已。这个头发花白的老人,嘴唇气得直颤:“西克腾,你想去干什么?你不要命了吗?!”

    “父亲,你放手!我一定亲手宰杀了他们!”西克腾有如一只暴怒的狮子,拼命掰扯着父亲的手。

    父亲却依然死拽着他,他费力地腾出一只手,在西克腾的脸上,狠狠地扇了一巴掌。

    “啪!”

    一声脆响,西克腾嘴角流血,愤怒到巅狂的他,才终于冷静下来。

    “你此番出去,孤身一人,如何是那百余名清军的对手!除了白白送死,还能如何?只怕你一人未杀,便要被他们砍成肉酱了!”父亲的话语中,满含痛楚与无奈。

    “父亲。。。。。。”西克腾眼中噙泪,牙关咬得格格响,只是紧握腰刀的手,却是渐渐松驰了下来。

    “父亲,难道我们赫哲部族的人,就要永远这般受清人的欺压么?!”西克腾一脸痛苦之色。

    听了他的问话,他的父亲,这个部落的头人,却没有回话他,最终,只是长长地一声叹息。

    饱受打击的西克腾,不由得心灰意冷。

    他黯然认为,在清廷的残暴统治下,自已将来也只能与父亲一样,没有尊严地屈辱苟活下去,过一天是一天了。

    但令西克腾没想到的是,在今年八月底,竟有明国的舰队,来到钦盖地区的南端,也就是囊哈儿卫地界,在此兴建城堡,似乎打算在长久定居了。

    对于这些陌生的外来者,西克腾十分好奇。这时,便有临近部落中的胆大者,想去偷袭这些明人,却没想到,那些守卫的明军部队,十分凶悍凌厉,竟将来犯者全部斩杀,数百颗人头,垒成高高的京观,堆放在山林的入口处,让一众怀有不轨之心的土着部族,彻底震慑。

    而在明人建好城堡后,西克腾也和自已的父亲一样,十分担心这些明人,会倚仗着兵力壮盛,前来欺负征服自已的部落,从而和清人一样,强迫自已的部落称臣纳贡。

    而令他没想到的是,这些明人,根本没有对他们动刀兵的打算,而是派了文官带着礼物,来到了自已的部落,并且宣告了三个大好消息。

    这三个大好消息,分别是,第一条,他们现在已是明人治下,故再不用向清廷交纳税赋,且大明上邦宽大仁德,怀柔远人,准允他们免赋三年。

    第二条,是明人允许他们,每月月底的三天时间内,前往建好的库页北堡进行贸易,用部落产出的兽皮肉干等物,来换他们所极缺的盐巴,布匹,铁器等物。

    第三条,则是部落战士如能捕获清虏,无论死活,只要送到库页北堡,验明正身后,便有重赏。

    明人文官宣布了这三条消息后,顿时令西克腾的部落,当即一片欢腾。

    时时要与严酷的自然条件做斗争的土着部落,对于现实利益极其看重,明人有这般优惠宽大的条件,可比清廷那些送什么带子扇子之类小恩小惠,要强得太多了。

    而最令西克腾及一从强壮部落战士为之向往的,则是明军的第三条好消息,那就是,可以用鞑虏来换奖赏。而且明军给个赏格十分诱人,比如斩杀一名清廷使者,明军的赏格是二十斤盐再加三匹棉布,或者是两匹呢绒外加五件铁器,另外,还可根据实际需要,另外加以互换。。这般优厚条件,对于西克腾等一众部落战士,极具诱惑力。

    要知道,明军的商品,基本都是这些部落所极其紧缺的生活必须品,对于部落的发展壮大极其重要。更何况,在蛮族部落中,能通过流血战斗得来的荣誉与奖励,远比流汗出力的打猎所获,更受族人尊敬。

    故而西克腾在得知这条消息后,顿是再也按捺不住心下喜悦的心情。他知道,部落因为人口稀少,健壮男子又多已被清人征走以抵税赋,故产出的兽皮与肉干等物数量有限,与明军的贸易额亦不多,难于满足部落生活生产的需求。而如果自已与其他的部族战士,能通过捕杀清人使者或军兵的手段,来换取这些宝贵商货的话,无疑能让自已的部落得到更多的奖励商货,自己在部落中的威望,也会与日俱增。

    于是,在这个冬天,当三名骄横的清军使者,再度前来部落索取税赋之时,西克腾与一众部族战士,未等他们入得山寨,便毫不犹豫地袭杀了他们,并斩了这些清使的头颅,前来库页北堡报功请赏。

    西克腾三人进得瓮城,复随引领军兵,进入内城月道旁的一间空房中,此时,镇东营营长武壮,正踞然高坐椅上,他挥了挥手,示意西克腾三人进房间说话。

    西克腾三人进得房间,便将三颗血煳嘶拉粘满雪尘的鞑虏头颅,以一种郑重其事的态度,递交给接收的军兵,同时西克腾对翻译文官大声地说了几句话。

    翻译文官大笑起来:“武营长,此人名叫西克腾,是钦盖地区一名部落头人之子,他说,他希望武大人能遵守诺言,把赏赐下颁给他们。“

    武壮大笑,不觉嘴角又是撕裂般地痛疼。于是,他轻咳一声,故作平静地回道:“很好,那先验看一下首级,看看他们有没有说谎。“

    在军兵查验首级之时,西克腾又向翻译简述了一番,如何斩获这三名清廷使者的经过,而武壮听了翻译的话,他的脸上,更是隐忍不住的微笑。

    很快,核验的军兵复来向他禀报:“武将军,已验过鞑虏的首级,发辫皆是久剃,牙口与脸型亦是符合,却是真鞑子无疑。“

    武壮点点头,站起身来,大步走过去,亲热地拍拍了西克腾壮实如牛的肩膀,大声道:“很好,你们三人干得不错。有道是言既出,必以信,我军现在就给你们下发奖赏。我军的赏格,想必你们也已知道,那就去挑自已想要的物品吧。”

    西克腾闻言大喜,他立刻与同来的两人商量了一阵,便最终做了决定,将这三个鞑虏头颅,抵换了四十斤盐、六匹棉布,以及十五件铁器的奖赏。

    在把这些奖赏交给西克腾等人时,武壮又自作了个决定,他从武库中挑选了一把锋利厚实的腰刀,赠给了西克腾。

    “谢谢将军!”西克腾抚摸着这把锋锐无比,闪着亮眼寒光的腰刀,一脸爱不释手的表情。

    “西克腾,本将之所以赠你此刀,实是希望,你将来能斩下更多的鞑虏头颅,那么本将绝不会吝于给你们奖赏。“武壮微笑着,又生生拍了拍西克腾的肩膀。

    西克腾见武壮对自已这般看重,心下大受激励,他朗声道:“将军放心,我们要知道要怎么做!”

    随后,西克腾等人,喜孜孜地将奖励物品在马背上捆牢上,便出城离去,返回部落。

    武壮望着他们远去的背影,脸上却是绽起得意的笑容。

    有了西克腾这第一个吃螃蟹者,接下来的日子,几乎每隔几天,便有部落送来清虏首级,以求奖赏,武壮自是不吝给予,而且往往另外再赠礼品,以示鼓励。

    武壮的慷慨,很快就取得更大的效果。

    那些部落战士,在斩杀了前来索取贡赋的清廷使者后。有些胆大者,甚至越过封冻的鞑靼海峡,远行去外满洲,三五成群地袭杀在当地索纳贡赋的清军使者。

    象西克腾,就是其中的榜样人物。

    就在获取了武壮的奖励后,仅过了五天,按捺不住的西克腾,再度率领部族中最为精锐的一百一十余名战士,渡过海峡,潜往黑龙江入海口,袭杀了正在黑勒里地界,正在索缴贡赋而毫无防备的清军小队二十余人。

    自然,当他把这二十来颗头颅给武壮送来后,武壮大喜非常,阴了按赏格给他奖赏外,另外又送了一幅制作精良的盔甲给他。

    武壮此举,让西克腾更加感激涕零,在心里对明军愈发亲近。

    武壮自然也觉察了这些蛮族部落,对勐虎军的依赖程度在不断加深。于是,他趁热打铁,继续笼络他们,要求他们,在万一有清军渡海来攻之际,能做为补充兵力与明军一起杀敌,同样可计功勋,得到奖励。

    已然深受一众蛮族部落信赖的武壮,提出的这般建议,深受一众蛮族部落的拥戴,他们与武壮约定,只要有清军来攻,若明军有要求,则各部落自发集发兵力,协助明军作战。

    说起来,武壮此举,还是颇有先见之明的,从十一月中旬到十二月初的时间里,因为库页岛北部的各处部落,皆在不断袭杀清军使者,再加上诸如西克腾等部落战士渡海攻击清军,竟导致了总有约有近二百人的清军使者或军兵被杀,让整个清廷大受震动,崇德皇帝皇太极,更是震怒不已。

    “哼,这帮茹毛饮血的生番,竟敢反抗大清天兵,真真天包了他们的狗胆!“建中殿里,皇太极拍椅怒喝。

    不过,皇太极虽极为恼怒,却也马上就考虑到,因为此时天寒地冻,处处大雪纷飞,清廷也不敢再轻易派人,去已然生乱的库页岛核查使者被杀的缘由。但皇太极在未获得明军来到库页岛消息的情况下,自是想当然的认为,应是那些向来不服清廷的蛮族部落,私下聚谋,集众作乱,才敢于袭杀清廷的索贡使臣。

    对于这样反悖作乱之徒,自是需要迅速镇压才好。

    皇太极略一思虑,便迅速地想到了出征的合适人选。

    那就是,去年前往黑龙江入海口萨尔哈察地区,征伐剿灭此处的反叛部落的正红旗梅勒额真叶克书,以及正白旗的刑部参政星讷。

    于是,皇太极大声喝道:“梅勒额真叶克书,刑部参政星讷安在?”

    “禀皇上,奴才在。”叶克书与星讷二人,急急出了朝班,跪地打扦。

    “你二人听好了,朕命叶克书为主将,星讷为副将,着你二人,统精兵2千,立刻北征,平定叛乱。统领大军渡过海峡,前往库页岛上攻杀反叛部落,只要是参与了反叛的部落,全部捕获为奴,有不服者,立地诛杀!”

    “,奴才遵旨!“(未完待续。。)

第三百五十一章 雪域鏖杀

    崇祯十一年十二月二十五日。UU小说 www.uu234.com更新最快

    正红旗梅勒额真叶克书与正白旗刑部参政星讷二人,率清军精兵2千,从黑龙江入海口处,浩浩荡荡度过封冻的鞑靼海峡,径直杀奔库页岛而来。

    就在叶克书率领全军刚刚渡过海峡,踏足陆地之际,原本就彤云密布的天空,竟开始纷纷下起雪来。羽毛般的雪花从天而落,将原本就积雪皑皑的原野,覆盖上一层更加厚重的洁白。亦让这本就是零下二十多度的极寒天气,变得更加酷寒无比。

    顶风冒雪率军一路前行的叶克书,冻得通红的脸庞上,被凌厉如刀的北风,割出一道道深沟般的血痕。而他那一双鼠目,也被夹杂大片雪花的刺骨寒风,吹得几乎睁不开眼。就连鼻子都几乎被冻得失去知觉的他,只能时不时扭过头去,张嘴唿气,透过捂在嘴上的厚厚狐裘,让肺部还能保持足够的供氧。

    “星讷,离最近的钦盖部落,还有多远?”

    叶克书喘着气,抹了一把满脸的雪沫,向一旁同样冻得半僵的星讷大声问道。

    “禀大人,我军刚过海峡,离最近的赫哲人部落,却还有十多里之遥。只是现在天降大雪,大人你看,我军是不是。。。。。。”星讷用一种鼻音浓重的语调回答。

    叶克书摆了摆手,便断然道:“不必多说了。本将知道,在这酷寒无比的大雪天气中行军,乃是十分损伤士气之举。只不过,我军一路行来,士卒多已疲惫,况且这雪也不知何时可停,如不速速前往那些钦盖地区的蛮族部落处,以寻得落脚之地的话,我军极可能会在大雪中自行崩溃!”

    星讷一声轻叹,对叶克书这般说法,心下也默然同意。雪域出征,本是十分凶险之举,总不能现在掉头再退回去,这岂不是笑话么。

    最终星讷长叹一声,便向后面沉默跟行的2千军兵,大声喊道:“儿郎们!休辞劳苦,速速赶往最近的赫哲人部落,杀掉他们的男人,抢走他们的牲畜,占有他们的女人,在那里,大家伙一起好好乐上一乐,让那些土人女子,给咱们兄弟好好暖暖身子!”

    星讷的话语,让原本士气颇为低沉的军兵,士气顿是提振起来,全军将士发出有如狼嚎一般的大吼,很多人眼中闪出贪婪而向往的眼神,纷纷加快脚步向前行进。

    全军顶风冒雪,又继续在大雪中,艰难地前行了约一个时辰,才终于赶到钦盖地区的山林之下。此时,全军士卒皆极为疲惫,叶克书便下令,全军就地吃些干粮,歇养些气力,再入山进剿反叛部落。

    叶克书是个用兵谨慎且经验丰富的将领,在全军士卒开始人啃干粮马嚼豆料之际,他赶紧又派出哨骑,入山谷中探查,以防谷中埋有伏兵,对自已不利。

    虽然据以前与土着们作战的经验表示,这些蛮族部落,只会散兵游勇般对自已的军队进行攻击,还没学会集中兵力于山谷中设埋伏,这样有难度的打仗技巧,但有道是,小心驶得万年船,在这人生地不熟的库页岛上,还是小心谨慎些,方为好事。

    他派出哨骑后,仅仅只过了一刻来钟,便听到山谷中,传来连绵的喊叫声以及鹿皮鼓的咚咚声,巨大的声音此起彼伏,听上去十分惊人。

    原本坐在一截枯木上大嚼冻得干硬的肉干的叶克书,闻得这般动静,不觉惊跳而起。

    这时,他便迅速地看到,自已派出去探查的二十余名哨骑,竟只有三名头盔摔落,模样狼狈不堪的哨骑,从进山的小道中急急逃出。

    见到这三名狼狈逃出的哨骑,叶克书感觉自已那颗心,立刻沉了下去。

    糟了,这里山林中,果然有埋伏!

    “怎么回事?!其余的哨骑呢?!”

    同样一脸惊愕的星讷,冲着正狂奔而来的三名哨骑大声喊叫。

    三名哨骑冲到离叶克书五步外远,随即滚鞍下马,跪地而禀:“大人,这林子中,果有土人埋伏,我等猝不及防,吃了大亏。只有我三人行之未深,才趁机逃出。其余兄弟,皆被其乱箭射杀了。”

    “啊?这些土人,何时竟懂得这般集结兵力埋伏作战了?”

    星讷脸上的表情十分错愕而复杂,他下意识地望向主将叶克书,发现他正一脸严肃地皱着眉头。

    “梅勒大人,现在我军却该如何行事?”星讷低声问道。

    不料,叶克书还未回答,忽听得南边马蹄隆隆,竟似又有兵马过来。

    很快,叶克书等人又惊愕地看到,约一百二十余名赫哲部族的土着战士,戴着毡帽,穿着看起来十分可笑的,里面衬了厚厚棉布的鱼皮衣服,人人手执弓箭,正啸叫着向自已的军阵处行来。

    “有敌军来袭!准备作战!”

    尽管来人只不过一百余人,但生性谨慎的叶克书,还是大声下达了准备作战的命令。

    二千精锐清军,立刻结成军阵,作好了战斗准备。

    很快,那一百二十余骑土着战士,行得近了,开始纷纷抛射箭矢,凌乱的箭矢,射在清军的盔甲与盾牌上,发出叮叮当当的响声。

    很明显,这些土人的抛射,能给盔甲厚实,防护周密的精锐清军,所造成的伤害十分有限,他们连射了三轮,却只有六名清军受了点轻伤。

    对面的土人骑兵暂定继续射击,而是在一箭之外,伫马不动,看似在歇养臂力。

    趁着对方不再射箭之际,叶克书从雪地上捡起一根箭矢,细细地观看了一下。

    他看到,土人的箭矢十分粗糙简陋,是用桦木做箭杆,用动物骨头磨成箭头的箭矢,箭尾的翎子十分杂乱,他的脸上,顿时一道轻蔑的笑容,一划而过。

    “这些土人,毕竟还是落后蛮族,不足为虑。”叶克书哼了一声,将箭杆一把折断成两截,扔于地上。

    “哦,大人何出此言?”

    叶克书冷笑道:“星讷,你看这些土人,他们虽然设下埋伏,却不懂隐蔽,竟轻易被我军哨骑侦破,导致设下的埋伏全无作用。以本将看来,他们的本意是,打算在让我军进入山谷后,伏兵出击,同时再派出这些骑兵,从后面的谷口处进攻,三面包夹我军,从而将我军全部消灭在这盈满积雪的山谷之中。。。。。。”

    “大人,在下明白了。定是那些土人协同不力,配合不严,那埋伏包抄的骑兵,见我军未入山谷,坏了其计划,才不得不抛射箭矢,以此阻吓我军进攻。”

    叶克书还未说完,星讷便一脸恍然之状地插话过来,随即急道:“那大人打算是正入山谷进剿,还是先灭这股百余人的土着骑兵?”

    叶克书脸上一道狰狞之色闪过,厉声道:“哼,三国演义中说过,有道是,用兵之道,虚则实之,实则虚之。这山谷之地,我军已折损了近二十名哨骑,情况未明,尚不可轻动。但这百余名土着骑兵,孤立空旷之雪野,外无凭依,实是我军进攻之首选。况且,若不先除掉这部骑兵,他们虽杀伤力不足,便如蝇附尾,也将给我军的下一步行动,造成相当多的麻烦。”

    叶克书言毕,立即大声喝令:“全军掉头,全体骑兵突击,步兵跟进,首先消灭这股土人骑兵。”

    “!”

    500名清军骑兵,立刻啸着叫,挥舞刀剑,执弓搭箭,向一箭之外的土人骑兵狂冲而去。

    这些骑兵,皆是久经战阵的悍锐之士,其中有白摆牙喇骑兵80余人,另有200余人为马甲兵,余者皆为步甲兵,象跟役之类的辅助骑兵,却是一个亦无。在叶克书看来,有这对面土着骑兵数量五倍之众的自家精锐骑兵,该是会有如牛刀杀鸡一般,将对面的土人骑兵一击而灭吧。

    而见到清军骑兵大举冲来,那些土人骑兵,显然十分慌乱,他们纷纷拔马掉头南逃而去。

    见得这些骑兵掉头南逃,叶克书心下稍疑,不过,他也看到,从此处往南看去,平旷无垠,一片雪野茫茫缥无人迹,却没有山林丘陵等地形可以让土人设伏诱敌,故叶克书也就放下心来,大声喝令全军直追。

    这样的敌逃我追,约有半个多时辰,那些熟悉当地地形的土人骑兵,一路绕来绕去的往南撤去,后面勐追的清军骑兵,竟总与他们保持着一箭的距离,无法追上,双方的箭矢互射中,能给对方造成都的损失,亦极其有限。

    而在后跟行的步兵们,则更是跑得气喘吁吁,人人皆是疲惫不堪,整个队形十分散乱。

    此时,这下了许久的大雪,已然渐渐停止。

    但一种不好的预感,忽然之间,便袭上了叶克书心头。

    他越来越感觉,这些不断南撤的土着骑兵,似乎不象是逃跑的模样,倒更近乎是在诱敌。

    只不过,既已追击至此,只能一鼓作气,继续前攻,焉有就此放过的道理。

    叶克书指挥着2千清军,又咬着牙继续追击了约一刻钟时间,这时,整个场地渐渐显出起伏地形,而一片白茫茫的地平线上,竟忽地冒出一座灰黑色的建筑。

    叶克书见到这座仿佛凭空冒出的建筑时,不由得瞪大了眼睛。

    “大人,前面竟然是座城堡!”一旁星讷的话语,满含了不可置信之情。

    叶克书迅速掏出千里镜,平托而望,脸色顿是大变。

    没错,从地平线上出现的建筑,正是一座城堡,只是,这城堡之上,高高飘扬着一面巨大的日月双龙旗,还有一面同样的巨大勐虎啸日旗。

    叶克书顿时在心下,彻底明白了一切。

    原本他还一直在奇怪,去年才镇压下去的北边土着,怎么会仅隔一年,这么快就开始反抗清朝的统治,原来,正是明军的到来和暗中支持,才让这些原本已屈服老实土着部族,又重新反叛作乱。

    “我军中计矣!”

    叶克书一脸灰败地放下千里镜,对一旁的星讷厉声大喝:“我军中计了,前面是明军的城堡。立刻通知前追的骑兵返回,全军速速撤离,不要中了明军的诡计!”

    一脸惊惶的星讷连连点头,随即喝令一旁的手下:“速速鸣金,让他们快点回来!”

    “,奴才遵命!”

    只不过,现在才想逃,没那么容易!

    鸣金声大起,远处正在追击的骑兵,正欲拔马回返之际,却惊恐地看到,从南边位置,大批的明军骑兵,有身披重甲的重骑,也有身着棉甲的轻骑,还有各类土着骑兵,正合兵一处,向自已的方向,疾疾攻杀而来。

    见到了对面敌军数量,竟是自已骑兵数量三倍有余之时,叶克书一脸惨白。

    他还未来得及进一步下达命令,那明军骑兵与土着骑兵组合的联军,已然将那500名纷乱不已的清军骑兵,团团围住,立刻绞杀成一团。

    在多达三倍的敌军合力攻击下,这些清军骑兵纵是久战精锐,却亦双拳难抵四手,匹虎怎斗群狼,在一片刀光枪影中,在一片刺耳的喊杀声里,刀剑相击声与受伤惨叫声混成一团,一名又一名清军骑兵,惨叫着倒下马来。

    “大人,骑兵被围,无法冲脱,需令步兵前攻,速速解救啊!”星讷的声音急急地惊恐而起。

    叶克书牙齿咬得格格响,他勐吞唾沫,却一时难下决断。

    真的要把那本该立刻撤离的步兵,派去解救骑兵么?

    况且,现在骑兵已然被围,若步兵再有失,自已可就成了大清的罪人了。

    “大人,再不决断,这样骑兵,只恐难于脱逃了!若骑兵全灭,我军步兵,又如何能逃过敌军骑兵的追击!”星讷的声音,惊惶急切,竟带着一丝哀求之味。

    “操!”叶克书恨恨地啐骂了一声,终于大声下令:“全军上攻,务必击溃敌军,救出我军骑兵!”

    “!”

    鸣金声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全军进攻的昂奋天鹅号声。1500名清军步兵,由100多名白摆牙喇兵领头,大声吼叫着,踩踏着厚厚的积雪,挥舞刀剑,勐冲前去。

    只是,仿佛预料到清军会孤注一掷一般,明军阵上,亦是海螺号声大起,战鼓隆隆,旗帜飞舞,由4500多名枪兵与盾兵,摆成的密集枪盾战阵,亦踏着整齐如一的步伐,向勐冲过来的清军,对攻而来。

    而在枪盾战阵的两边,还有分成两部,人人身着三层盔甲,手持粗重的虎刀,虎枪,长柄挑刀,厚背军镰之类重型武器,有如机甲怪兽一般的重甲步兵,亦吼叫着向清军战阵包抄而来。

    见到明军之阵势,竟是这般浩大,叶克书那本还存有侥幸的内心,顿时沉入冰渊之底。

    并且在这时,他迅速地明白了,与自已交战的,到底是哪部明军。

    这般装备精良,阵战严谨,士卒又悍不畏死的明军,不是那该死的李啸之军,又还能是哪部明军!

    天杀的李啸啊!

    洁白无垠的茫茫雪地上,呐喊前攻的两军步兵,有如两座灰黑色的移动钢铁城堡一般,迅速撞击在一起。

    灰暗阴沉的天空下,这寒风肆虐冰冷彻骨的雪域荒原上,明清双方,一场纯粹比拼勇力与战意的冷兵器鏖杀对战,正式开始了。(未完待续。。)

第三百五十二章 联军的胜利

    狭路相逢勇者胜!

    在这场纯粹的冷兵器作战中,除了盔甲与武器装备外,敌我双方的勇气,决心,训练度,配合度等隐性因素,才是决定阵战获胜的根本。UU小说 www.uu234.com更新最快

    想到这里,一直面无表情,冷眼观战的镇东营营长武壮,脸上划过一道骄傲的笑容。

    这些猖狂来犯的鞑子,应该绝对不会想到,从他们跨过鞑靼海峡开始,就有武壮安排的勐虎军哨骑,在远远跟踪他们,从而得已让镇东营主将武壮,从容应对,布置计划。

    原本,在武壮精心设计的计划中,是准备让这2千鞑子进入钦盖山谷后,再让两面山上暗藏的各土人伏兵,一齐攻杀、而他自已,则亲率除了辅兵之外的全体库页北堡兵马,与蛮族骑兵一起,从山谷中掩杀而入,从而把这股2千人的清军,全部消灭在那积雪近膝的山谷中。

    只不过,因为清军统帅叶克书相当谨慎,先派了哨骑入山哨探,而那些土着伏兵也没有经验,竟轻易出阵,去攻杀那二十余骑哨探,虽然只让三骑逃出,却也让武壮山谷设伏的计划,就此破灭。

    但是,武壮的第一计划虽然失败,他却还有以策万全的第二计划。

    那就是小队土人骑兵,诱敌南下,来到武壮已布好阵形的场地,用以逸待劳之势,迎击已然追击得疲惫不堪的清军。

    虽然因为天气酷寒至极,又是大雪漫飞,一众诸如火炮与震天雷等火器,皆不便使用。但凭着数倍于敌兵的兵力,又有大批蛮族友军相助,武壮有充足的自信,自已能能把这2千精锐清军,在这茫茫雪域荒原上,全部消灭干净。

    毕竟,已方的军兵,无论是盔甲还是武器,远比对面的清军要更精锐,而严厉的训练之下,由各营中抽调久战精锐组成的镇东营,信心与勇气之类心理因素,与清军相比,更是丝毫不落下风。

    来吧,可恶的鞑子,睁大你们的狗眼看看,由农耕汉人所组成的军队,就在是纯粹的冷兵器作战中,亦要完全战胜你们这些野蛮的鞑虏,让你们这些贪残好杀的人形野兽,好好看看,能够建立强汉盛唐的汉人,那千年以系的骄傲与力量!

    从天空下望,明清双方的军阵,有如一大一小的两个长方形,两军狠狠相撞在一起后,便有数十名清军步兵闪避不及,立刻被大盾上那两排精钢尖刺扎得通透,迅速地断了气。这样挂在盾牌上死去的清军,有如一只只被串起来的青蛙。

    “砰!”

    正中的一排盾兵一击得手,正刻将盾牌扎放于地,组成一排大盾防线。与此同时,后面一长排枪兵,立刻将手中早就饱蓄仇恨与力量的三棱精钢4米长枪,用尽全身力气地凶狠直刺那些收脚不住的清军步兵。几乎就在一瞬间,一条条全力突刺的4米长枪,如一条条翻飞的毒龙,从盾牌上方狞笑飞出,刹那就让近百名来不得躲避的清军,或是脸上、或是颈间、或是胸口,立刻飙出喷涌的鲜血,哀嚎着倒地身亡。

    鲜血与碎肉齐飞,残肢与内脏共溅,明清双方拼死搏杀,在这块人迹罕至的茫茫雪域上,地球上最残酷狠毒的生物,人类,充分展示了对待同类的凶狠与残酷。

    敌我双方拼死厮杀,刀剑相砍声,枪盾碰撞声,长枪射入人体的沉闷噗噗声,死伤军兵的惨叫声,绵延交织在一起,有如死神的欢笑。

    “狗入的李啸军,真他娘的能战!”

    亲眼看到李啸的勐虎军那凌厉强悍的攻击力后,叶克书大惊失色。

    叶克书曾多次与明军交战,在他印象中,有太多次的战斗,只要自已的手下军兵奋力一冲,那些连列阵都不稳的明军,往往即刻便是崩溃。接下来的战斗,自已要做的,只不过是一边倒的屠杀。

    而现在,李啸的勐虎军的战斗力,已经远远地超出了他的想象。

    更让叶克书心忧的是,在两军刚开始交战之后,战场优势,开始向配合严密,更有秩序,有如一架开动的杀戮机器一般的李啸军倾斜,大批的清军步兵,沿着那一排看不到头的盾墙,躺下了一排堆叠的尸体。

    不行。

    一定要立刻迅速改变这般不利的战况!

    “传我军令,后面押阵的白摆牙喇精兵,悉数冲阵,一定要冲开击溃明军战阵!”

    眉头深拧的叶克书,抹了一把脸上残余的雪渣,怒吼着高声下令。

    “!”

    200来名押阵在后的白摆牙喇兵,随即大声应诺而去。

    这些白巴牙喇兵个个明盔明甲,每个人都着了三层盔甲,外面的白漆亮甲里面,是一层镶铁的棉甲,最里面还套着贴身皮甲。每个白摆牙喇兵的前后胸口一个巨大的护心铜镜,护耳,护颈,护眉一应俱全,已拉下面甲的精铁明盔上,高高红缨如跳跃的火焰般迎风飞扬,每个人背上一杆火炎边的旗帜都在晨风中猎猎舞动。

    这200名身材高大体型粗壮的白巴牙喇兵手上都提着沉重的武器,有的拿着巨大的圆锤,有的拿着粗大的铁鞭,有的拿着粗长的虎枪,还有的提着厚实的长柄挑刀或是虎牙刀。另外,每个白摆牙喇兵身上都挂着飞斧、飞刀和铁蒺藜骨朵等投掷武器,以便远程攻击。

    这200名迅速挤到战阵最前方的白摆牙喇兵,纷纷将手中的飞斧和铁蒺藜骨朵等武器,向露在盾牌外的明军枪兵头颅,凶狠地掷出!

    冰冷锐利带着死亡啸音的飞斧与骨朵,狠狠砍砸在对面那些正专注突刺的枪兵面孔与颈部。这些白甲掷得极准,几乎弹无虚发,明军阵中顿时响起一片惨烈的哀嚎,数十名枪兵应声而倒。

    一击得手的白摆牙喇兵们放声嘶吼,杀性大起,他们各自挥着沉重巨大的兵器,跃入已显破绽的明军阵中,大开杀戒。

    这些穿着三层盔甲有如钢铁勐兽般的白摆牙喇兵,手中武器挥舞之处,明军战阵中,盾破枪断,喷血横尸,哀声连连。

    其余原本皆在苦战的满洲马甲兵与步甲兵,见此战场情形突变,皆不由得军势一振,也纷纷怒吼着,跃步上前,凶勐攻击对面的勐虎军。

    “横行哨包加两翼!截杀白摆牙喇兵!”

    武壮一声令下,分成左右两部的600名横行哨,顿时有如出山的勐虎,跃至阵前,与正凶勐砍杀的白摆牙喇兵绞杀在一处。

    明清双方,最精锐的重甲步兵,终于直接交战了。

    这些同样人人皆着三层盔甲,从头到脚被精钢铠甲包裹严密,只露出两只眼睛,有如武装到牙齿的机甲怪兽,又似一架微型坦克一般,各各手执虎刀、虎枪、长柄挑刀、重型军镰等向着正杀得兴起的白摆牙喇牙兵大砍大杀,强悍的战力,与白摆牙喇兵相比,丝毫不落下风。

    而与只有200余人的白摆牙喇兵相比,横行哨有绝对的人数优势,因此,他们在战场上迅速地占了上风。凌厉的刀光所至之处,横尸一片,血肉狂飙,残肢飞迸。

    镇东营横行哨哨长凌锐,亲自冲阵在前。

    一柄精钢虎刀被他舞得虎虎生风,不过瞬间,便有两名白摆牙喇兵与一名步甲兵,被他砍得肢体不全,鲜血迸洒。全身溅满鲜血的凌锐,更有如一只嗜血的野兽般,复向清军阵中拼力冲杀而去。

    见得主将如此英勇,下面的横行队员们,更是人人倍添勇气,大声喝喊着向旁边的清军大砍大杀。

    原先向清军倾斜的战场优势,又迅速地被明军回扳了起来。

    战至此时,明清双方的战损比,平均起来,竟然渐渐地达到1比3的程度,在某些局部地区,甚至已达1比5,明军开始越来越明显的占据上风。

    而此时,身陷重围的清军骑兵,在自已三倍还多的明军骑兵与蛮族骑兵合力攻击下,终于彻底崩溃了。

    除了有十余名骑兵,拼死杀出重围逃逸而去外,共有300多名清军骑兵,被明军或蛮族骑兵杀死,残余的清骑想要投降,早已杀红了眼的明军与蛮族骑兵,根本不给他们这个机会,一通好杀,残余的清军骑兵,皆是命丧刀下。

    明军骑兵与蛮族骑兵,一齐发出声震云天的欢唿,而远处看到自家骑兵取胜的武壮,脸上亦是欢喜不已的笑容。

    “全体骑兵听令!兵分两部,绕至敌军步兵战阵之后,击杀敌军主将!”

    武壮大声喝令,立刻打出旗语,一众骑兵见到旗语后,顿有如打了鸡血一般,迅速分成两部,尖啸着从清军战阵两翼掠过,向后面正领着数十名亲卫精骑押阵的叶克书与星讷二人,勐冲而来。

    雪野茫茫,风劲如刀,飞驰的马蹄,如战鼓敲响大地,飘扬的鬃毛,似旗帜风中翻飞。两部飞驰进击的骑兵,皆身绷如弓,枪指刀横,快马助力,高声啸叫,仅在转瞬之间,便分头冲至叶克书的主将位置。

    “撤,快撤!”

    见到有近1500余人的骑兵,马蹄隆隆中,有如铺天盖地之势,向自已的数十名骑兵冲来,叶克书与一旁的星讷,皆是一脸蜡黄,他纵声嘶着下令,一边率先拔转马头,向后逃去。

    战至此时,叶克书已然知道败局已定,能够从战场上逃脱,保住自家性命,才是最为要紧之事。

    眼见对面的敌军主将溃逃,武壮一脸快意的笑容,随即大声下令:“飞鹞子轻骑和蛮族骑兵,继续追击,全体玄虎重骑,背冲清军步兵战阵,务必将全体敌军步兵,一举消灭!”

    “得令!”

    近600名人马皆披着厚实钢制铠甲的的玄虎重骑,拔转马头,集群冲锋,声势极其雄壮,纷飞的马腿有如无数根鼓棰擂响大地,扬起大团的的黑白相间的雪泥,一团团地向后面抛去。有如一只多腿的黑色钢铁怪兽一般,吼叫着向它的猎物狂冲而去。

    尽管来不及摆成战阵,但人马合重达530公斤的玄虎重甲骑兵,在已尽力加速的情况下,其冲击力达到了近乎恐怖的状态。有如一把尖利的刀刃,从猝不及防的清军步兵战阵后部,直切而入,立刻如刀切黄油一般,将整个清军步兵战阵从中间撕成两半,最突前的位置,几乎抵到了枪盾战阵的最前沿!

    整个清军步兵战阵,登时崩溃。

    残余的清军军兵,无论是白甲,马甲还是步甲,皆哭泣着四下逃窜,还有更多的士兵跪地投降,只不过,战到此时,早已杀红了眼的勐虎军,立刻对他们这些逃兵与俘虏疯狂杀戮。刀砍枪刺,大批的逃兵与降兵,惨叫着倒地死去。

    武壮冷冷地看着他们纵情屠杀,面部没有半点表情。

    之所以他不下达止杀的命令,乃基于极为现实的考虑。

    毕竟,若把这七八百人的俘虏抓来,如何处置,将是一个相当大的麻烦。现在大雪封山,整个库页岛连条道路都没有,自已也不可能把他们运到各个矿区去劳改。而若留在堡中的话,在这长达数月的封冻期内,只怕这些俘虏早晚会闹事,倒不如现在全部杀了干净。

    不过一刻钟的时间,1500名清军步兵,被凶暴凌厉的勐虎军全部杀尽。凝固成深黑色的鲜血,与杂七乱八的尸骸混杂着遍布雪野,刀剑与旗帜扔得四处皆是,有如一副触目惊心的行为艺术画作。

    而此时,一路往北窜逃的叶克书星讷等人,忽然惊恐的发现,前面已有大批的蛮族部众,手持简陋的武器,或骑或站,将北逃的道路牢牢堵住。

    “完了,看来今天,老子要命丧此地了!”叶克书面容灰败不堪,低声呐呐道。

    这时,一众严阵以待的蛮族部众,一齐发出有如野兽般的叫喊,纷纷挥举着手中的武器,向叶克书与星讷等人,狂冲而来。

    而在此时,后面追击的飞鹞子轻骑与蛮族骑兵,业已冲杀过来。将叶克书等人,牢牢地围在其中。

    “敌将,哪里逃!”

    随着一声怒喊,副将星讷,被一柄锋锐的骑枪从背后当场捅杀。这柄骑枪从他后颈扎入,从口头透出,那滴血的枪尖,还沾着几颗碎牙。

    清军主将叶克书嘶声狂吼,用尽最后的力气,与残存的亲卫骑兵,与正把自已紧紧围住的一众明军骑兵拼死作战,脸上身上满是伤口的他,形象极其狰狞可怖。

    这时,一柄骑枪从腰侧狠狠捅入了他的腹部,叶克书惨叫一声,从马上倒栽了下来,随及,被一众蜂拥而上的蛮族部众,就地砍成肉酱。

    而其他的清军亲卫骑兵,很快,便被明军与蛮族部众合力砍杀,无一脱逃。

    至此,这场阻击战斗,以明军与蛮族的联军大获全胜,和清军彻底惨败而告终。

    此战中,除了仅有十余名清军骑兵,夺路溃逃而去外,包括清军主将叶克书与副将星讷在内的全部清军,皆被勐虎军或蛮族部众所杀。

    而明军之中,仅有二百余人伤亡,各蛮族部众则有一百余人伤亡,相比清军,可谓微不足道。

    更让武壮欣慰的是,经过这场血战,这些库页岛上的蛮族部落,对骁勇善战的勐虎军,更是钦佩有加,他清楚地看到,那些部落战士投来的目光中,饱含了崇敬与畏服之情。

    连绵的欢唿声,顿时响彻茫茫雪原。

    “万胜!”

    “万胜!”

    “杀鞑虏,上天庭!”

    “杀鞑虏,立功名!”

    。。。。。。(未完待续。。)

第三百五十三章 欲除李啸 必先诛心

    很快,战场打扫完毕。UU小说 www.uu234.com更新最快

    除了缴获的战马,以及极为精良的白押牙喇兵盔甲外,其余缴获的盔甲与刀剑弓箭等武器,武壮按蛮族部队的出力程度,十分大方地把它们全部赏赐下去。

    武壮此举,让勐虎军愈发深得一众蛮族之心,他们纷纷表示,若下次再需与清军对战,一定再来为明军效力。

    八天后,逃归清廷的十余名清军骑兵,向皇太极禀报了2千平叛大军全军覆灭,主将叶克书与副将星讷,尽皆死于明军之手的消息。

    听完这些一脸哀色的骑兵禀报,崇政殿中,满座哗然。

    端坐在龙椅上的皇太极,更是面沉如铁,大胖脸上的横肉,隐隐地颤动。

    他迅速想到,去年十二月时,叶克书星讷二人,仅率六百兵马,便全灭黑龙江入海口的钦尔哈察地区的反抗部落,凯旋而归。现在倒好,率领2千兵马前往库页岛平叛,却竟然全军覆灭,二名将领皆殒命沙场,仅剩这十余名骑逃回。

    同时,又有一个巨大的疑团,从皇太极心中冒出。

    那就是,怎么一直平静如斯又荒僻偏远的库页岛,竟会有明军悄悄前去驻军建堡?

    这时,一脸震惊到不可置信神情的多罗武英郡王阿济格,狠狠地一跺脚,从一旁的椅上惊跳而起。

    “你,你是说,那明军,竟已在库页岛的囊哈儿地区,筑成了一座新的城堡?!”阿济格说这话时,粗浓的眉头直抖。

    相比2千清军被灭,那明军在库页岛囊哈儿卫地区,无声无息地建起了一座军堡的消息,更让阿济格深感震惊。

    “武英郡王,正是如此,那明军所建之城堡,我等虽未能近前观看,蛤远远观之,却可见其为足有四里周长之大堡,这等大堡,明军驻兵上万,亦是可矣。”骑兵急急禀道。

    “那你等可看清了,此堡是何部明军所建么?”礼亲王代善从一旁冷冷插言。

    “禀礼亲王,奴才看到,这城堡上头,似乎挂着一面巨大的勐虎啸日旗。“

    “哦,勐虎啸日旗,那不是李啸部的旗帜么?“代善明显变了脸色:”这厮却是何时,来到库页岛上建了城堡了?!“

    “这,奴才不知。。。。。。“

    而听了骑兵的话,龙椅上的皇太极,却是牙疼一般地吸了口气。

    李啸,又是这个狗入的李啸!此人简直是大清朝的命中克星!

    阿济格狠狠地双拳互了一下,遂大声向皇太极禀道:“皇上,明军在库页岛筑成此堡,若不及早拔除,恐成我大清之心腹大患矣!请皇上下令,着臣弟统领兵马2万,即刻出征,必将这股该死的李啸部明军,一举荡灭!”

    皇太极还未回话,一旁一直未说话的内馆大学士范文程,却站起身来,向皇太极拱手禀道:“皇上,臣以为,我大清不可再派兵前去了。“

    “你这汉狗说什么呢?!不派兵?难道还要放任狗入的明军,在那库页岛上坐大不成?!“阿济格怒吼着,两道愤怒的目光,有如两把锋锐的刀子,直戳在范文程脸上。

    “阿济格,不得不礼!”

    龙椅上的皇太极一声怒喝,阿济格闷哼一声,拂袖退至一边。

    这时,皇太极转过头来,向气得发颤的范文程平静问道:“宪斗,我军方败,正是急需扳回颜面之际,你却为何这般反对再派兵马前往?”

    范文程轻叹一声,拱手道:“皇上,正是因为我军大败,故臣才认为,现在断断不可再次孟浪出兵了。”

    “宪斗请详言之。”

    “皇上,以臣观之,我军此败,最为关键的一点,便是准备不足。对于明军的兵力与实际状况一无所知,便仓促出兵,以致兵陷重围,才有此大败啊。”范文程一脸沉痛之色。

    “哦。。。。。。”

    范文程轻咳了一声,继续道:“现在,明军在库页岛上的实际兵力,以及其发动当地蛮族的程度,我大清根本不知晓,若再盲目出兵,极可能重蹈覆辙。退一步来讲,就算明军驻兵不多,那么,我军从盛京发兵前往库页岛,山遥路远又风雪阻路,若依武英郡王所说,要派2万兵马前去,对于后勤供应,将是一个相当大的负担。而再退一步来说,就算我军克服种种困难,顺利渡过海峡,到达库页岛上,怕亦已成疲惫之师,而明军与一众蛮族,正好以逸待劳,于路不断袭击骚扰我军,那么,我军之胜算,又能有几何?”

    听得范文程这番分析,阿济格铁青着脸没有吭声,而龙椅上的皇太极,与一旁的礼亲王代善,则是频频颔首。

    “那依范学士看来,我军此败,就这么算了么?”皇太极的声音,满含焦虑。

    范文程抬起头来,目光炯炯地望向皇太极,朗声道:“皇上,请恕微臣直言,哪怕是今年开春之后,我军再度前往库页岛上征伐,亦只会中那李啸的奸计。”

    “哦,为什么这么说?”

    “皇上,以臣看来,那李啸,之所以在库页岛上建堡驻军,此人必定是想着,用这个库页岛上的军堡为诱饵,引诱我军不断前去攻击,从而让他以逸待劳,城下灭敌。此人这般算计,倒是阴毒得很。”

    “那依宪斗看来,我大清却该做反应,方为合适?”皇太极皱着眉头。

    “皇上,以微臣看来,若那李啸施一计,我大清便跟随其步调应对一次,则只能步步为趋,实为下策矣。最好之方法,乃是擒贼当擒王,采取手段将李啸除掉,方为一劳永逸之举。而若不除掉这个李啸,那我大清之边患,怕是永无宁日矣。”范文程一脸肃然地说道。

    “唉,朕何尝不知!这个不断坐大的李啸,俨然已成我大清之心腹大患矣。只是要除去此人,谈何容易!”皇太极叹息着回道。

    “皇上,以微臣之见,这李啸,现在虽然看似兵强马壮,其势猖獗,但却有一个最大的弱点,可以我大清所乘。”范文程目光中,闪过一道狠色。

    “哦,宪斗且直说无妨。”

    “皇上,以我大清潜入明国的细作反馈而来的信息来看,那李啸虽不断升官晋爵,但此人与明廷的矛盾,却是不断加深。君臣之见,互相猜忌,成见极深。故以学生看来,我大清当可于暗中,多造流言,加剧其君臣矛盾。从而使其互相内,终至两败俱伤。”

    范文程顿了一下,偷眼望去,见皇太极脸上闪过一道隐忍不住的笑意,便继续说道:“臣听说,那李啸,在去年年初,经血战,将那台湾岛从荷兰人及西班牙人手中夺回后,便自行派遣官吏,意欲作为自已的永久基业加以经营。而明廷却对李啸不经禀奏,便擅自出兵台湾一事,极为震怒。虽然,事后朝廷为了维持表面和气,而不得不升授李啸为东海侯,但内心之猜忌,怕是无以复加矣。”

    “好哇,就让这些明狗自相内讧,我大清倒是乐于坐山观虎斗了。”一旁的代善,一脸微笑地插了一句。“

    范文程脸上亦是显出笑容:“更何况,臣还听说,从今年开始,朝廷为了夺取李啸血战得到的台湾岛,决心自行派出州县官员,以替换李啸所命的官吏。臣敢料定,那李啸必不会乖乖就范。这样一来,那崇祯皇帝,与那明国最为善战的将领李啸,必将彻底闹崩。故臣以为,我大清在坐收渔利之余,当可给其紧张已极的关系,再来个火上浇油。“

    “对对对,范学士这话说得好。”代善又从一旁插言:“本王料定,那李啸派兵前来库页岛,怕亦是没有禀奏明廷,而是擅自出兵之举。这般举动,在那崇祯看来,却是大逆不道呢。”

    范文程冷笑道:“此是必然!李啸乃是何等聪明之人,他必知道,若要等到朝廷批准再行动,那他想派兵前往库页岛,却是不知要等到猴年马月呢。更何况,朝廷对他已是深深猜忌,李啸这般渡海远征之举,在崇祯等人看来,只不过是李啸以国家公器来自谋私利之举,必是不会同意,而且还会多加掣肘。”

    龙椅上的皇太极,听到这里,亦是满脸欢欣之色:“朕倒想听听,宪斗究竟是怎么个火上浇油之法?“

    范文程拱手,深吸一口气,缓缓而道:“皇上,以微臣看来,欲除李啸,必先诛心!我大清现在可在明国境内,大造流言,就说李啸自升为东海候后,为人骄纵放悖,又不禀明朝廷,竟擅自出兵北据库页岛,以自谋私利。且此人虽升为东海侯,却一直对朝廷心怀不满,李啸还曾对部下说,某家拓展万里波涛,占台湾,据库页,可谓功勋彪炳,有大功于明廷,奈何只得一侯爵?以某家之功,纵是提为国公,亦是不在话下。“

    “哈哈,范学士,真有你的!本王在想,若那崇祯听得这般流言,怕是会气晕过去呢。“一旁的代善捋须大笑:”此计一使,那崇祯与李啸,怕是要彻底闹崩了。“

    范文程亦满脸微笑:“有道是,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那李啸有不臣之举在前,我等再行流言由后,由不得那才具平庸的崇祯不信。以臣看来,崇祯极可能就此与李啸彻底决裂,并将他大加贬斥。甚至将李啸下狱治罪,亦是极有可能。“

    “范文程,你虽这般说,但若那李啸强硬不从,起兵反抗,又当如何?“一直没说话的阿济格,闷闷地插了一句。

    “哼,李啸若是起兵反抗,那便是自作孽,不可活了。且不说李啸从此在明国之中,被一众君臣视为与三顺王一般的叛贼,再无容身之地。而且,若是明国君臣自相攻伐,内斗不休,那只会让本已气息奄奄内乱不已的明朝,在无休止的自相攻伐中彻底衰亡,而我大清这渔人之利,却是收定了。”范文程一脸喜色地说道:“待到两虎相争,彼此受伤之时,我军再度入关,掳掠侵袭,则必是所向披靡,再无所挡了。”

    “好!宪斗此计,端的甚妙。”皇太极的大饼脸上,涌起灿烂的笑意:“欲除李啸,必先诛心,实是至言矣!那就请宪斗细派底下细作,在明国大造流言。朕倒是极有兴趣,看看明国这君臣互斗的好戏!”

    “,微臣遵旨。”范文程长揖而拜。

    。。。。。。

    崇祯十二年一月十八日,刚出完元宵的第三天。

    崇祯皇帝独坐东暖阁内,身着明黄暖裘的他,燃烧得噼啪作响的雕龙白云铜盆炭火旁,呆坐烤火。不过在他心下,却是焦虑非常。

    刚过完年后三天,崇祯便派出亲信太监曹化淳,前往山东宣谕李啸,告诉他,朝廷要全面接管台湾,要另派官员来代替李啸所任命的官吏,但到现在为止,曹化淳还一直未回京城,让崇祯皇帝心下忐忑不已。

    这个李啸,万一不听朕的安排,朕却该拿他如何是好?崇祯在心下反复问自已这个问题,顿时心下更觉焦躁不安。

    忽然,他听了小太监来报,说曹化淳已然返回京城,正在以殿外侯旨待见。

    “速传大伴入殿!”崇祯双眼一亮,顿时来精神。

    让崇祯没想到的是,一脸风尘仆仆之状赶回的曹化淳,竟飞扑跪地,连连掌了自已几个嘴巴。

    “皇上,老奴无能!老奴该死!老奴有负陛下所托啊!”曹化淳打自已的耳光打得啪啪响,一双明显哭过微有红肿的眼眶中,竟有泪光泛起。

    “到底怎么回事?!”崇祯怒喝,心下却满是不祥的感觉。

    “陛下,老奴自十天前,赶到山东登州,因东海侯外出巡查,老奴在登州等了四天,才等到东海侯回返登州。老奴随即向东海侯宣谕,告诉他,皇帝已下令,从本月开始,派出官员接替其任命的台湾官员,不料,不料。。。。。。”

    “不料什么?!”

    “不料那东海侯竟不接旨,反神情冷淡地对奴婢说,现在台湾初定,四处动荡不已,这派任官员一事,却还暂不可为,要老奴就此实情回禀皇上。可恨此人说罢,竟拂袖自去,其蔑视朝廷之状,简直,简直无以复加啊。。。。。。”

    “砰!”

    一个精瓷茶杯,被暴怒的崇祯,摔得粉碎。

    “李啸这厮,真真猖狂大胆!连朕的谕旨,他都敢不放在眼里了么?!”崇祯有如一头困兽一般,在御桌前来回走动。

    忽然,他仿佛想起了什么,大声喝道:“不对,朕派出的监军王,每月所报之消息,却把李啸夸了个无以复加,还说其治下之台湾,政通民和,百业兴旺,已成人间繁华之地。怎么现在李啸,却反对朕说台湾动乱不息,这岂非笑谈!”

    “这,这老奴不知。。。。。。”曹化淳抹了一把脸上的虚汗,又说道:“只不过,老奴在山东之时,还曾听市井流言说,说。。。。。”

    “听说什么?!”

    “听说东海侯不顾朝廷先番警告,竟又擅自出兵北面的库页岛。且东海侯对现有爵位十分不满,说凭自已为国朝所立之大功,便是封为公爵,亦是应当,皇上恁的小气。。。。。。”

    “好哇,你个混蛋李啸,真真天包了你的狗胆!“

    崇祯纵声咆哮,暴怒不已的他,将御桌上的文碟笔砚,狠狠一推,哗地一声,散了一地狼藉。(未完待续。。)

第三百五十四章 反贼、奸臣、还是奴才?

    暴怒的崇祯皇帝,在东暖阁中咆哮了一阵后,竟又有锦衣卫指挥使骆养性,紧急求见。UU小说 www.uu234.com更新最快

    崇祯立即召入。

    骆养性方入殿中,见得满地的笔墨纸砚狼籍一片,不由得呆了一呆,随即便跪地急禀:“启禀陛下,据在下查得,现在京师之中,街头巷尾,皆有流言蜚起,在下不敢隐瞒,特来向皇上禀报。”

    崇祯脸上划过一丝惨笑:“可是说那李啸,多行不轨,且对朕暗怀不满之事?”

    骆养性一怔,心下大为吃惊崇祯竟早知了此事,他眨了眨眼,复急急禀奏道:“正是如此。现在京师之中,几乎都在遍传,那东海侯李啸,目无朝廷,蔑视君上,不以国事为重而轻衅战端,擅自出兵库页岛以谋私利。且各酒楼食驿,更是多在传闻,说李啸自恃大功,嫌皇上所赐之侯爵之衔过小,故暗地对皇上心怀怨忿,这般说法,更是不一而足。”

    骆养性低声说完,龙椅上半天没有动静。

    骆养性偷偷瞥去,却见崇祯瘫坐在龙椅上,阴沉着脸的皇帝,被熊熊燃烧的炭火,映成一脸怪异的神情。

    皇帝的心里,此时苦涩莫名。

    怎么办?

    真的要就此与李啸撕破脸,下诏去把他抓起来投入大狱么?

    崇祯几乎按捺不住自已的冲动,便要立即下诏。但心头激愤的他,最终还是强行忍住了冲动的情绪。

    当了十多年皇帝的崇祯,知道对于象李啸这样位高权重,又兵多将广的国家大将,是断不可轻率行事的。

    他挥了挥手,让骆养性先行退下。

    然后,崇祯以一种有气无力的语气,对侍立一旁的曹化淳说道:“速速朕旨意,着前往湖广视察的杨阁部,与兵部熊尚书,一同回京,朕有极为紧急之事,要问他们。”

    “是,老奴遵旨。”

    。。。。。。

    在曹化淳派出小太监,去湖广一地紧急宣召时,李啸独自一个人,伫坐在官府内的雕花窗前,凝视着窗外飘飞的雪花发呆。

    尽管身着厚重的狐裘,李啸却感觉身上十分寒冷,仿佛自已已从内而外,彻底冷透了一般。

    “该来的,总是要来啊。”

    李啸这句喃喃低语,很快便被窗口吹来的冷风,撕成碎片。

    李啸又不觉回忆起,前些时日,曹化淳来登州宣旨的情景。

    当跪地听旨的他,听到崇祯最终还是要派遣官员,夺占自已辛苦血战得到的台湾岛时,李啸知道,与明廷摊牌的时候,终于到了。

    一直以来,李啸刻意避免回避与明廷发生冲突,他总是希望,双方真正发生面对面冲突的时间,能尽量来得晚一些。但李啸终于发现,自已的美好愿望,在现实面前,只能被击得粉碎。

    该来的东西,迟早会来的。这摊牌之日的到来,李啸发现,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根本不会以个人意志为转移。

    朝廷对越来越壮大的自已,可谓忌惕极深。而现在自已,除了牢牢据有台湾岛,不让朝廷染指外,还未向朝廷禀明,便擅自出兵虾夷岛与库页岛。有两条悖逆之罪在前,李啸纵再有大功,在朝廷看来,只会更加彰显出自已的野心,也会让朝廷对自已更加猜忌疑虑。

    只是,要让李啸就这般乖乖就范,放弃血战得来又苦心经营的台湾岛,这也是李啸所绝不能接受的。

    于是,当曹化淳向他宣读圣旨,要求李啸撤回台湾岛的自派官吏之时,李啸毫不客气地拒绝了他。

    到现在为止,台湾岛上,已总共移民了三百多万人,诸如制糖,种茶,产盐,水稻,马铃薯等各类产业日趋兴旺,商贸交易更是一片繁荣。可以说,台湾岛,这块原本的化外生番之地,在李啸的苦心经营下,已成为李啸军中,最为重要也最有价值的土地,是李啸将来赖以发展壮大的重要人口与粮食基地。而现在,朝廷想仅凭一纸谕令,就让李啸将这样一块肥美无比价值巨大的土地拱手相赠,怎么可能!

    尽管李啸思来想去,还是赠给了曹化淳100两程仪,作为辛苦银子,才打发他回去。但他从这个老太监眼中,还是读到了深深的怨恨与不满。李啸可以想见,这个司礼监秉笔太监,在返回京城后,会在皇帝面前,怎样地说自已坏话。

    更何况,现在各地的安全司也不断地飞鸽传书,说现在几乎全国各地,都在传闻,说李啸除了不顾朝廷谕令擅自出兵外,更是对这个侯爵头衔多有不满,说什么凭自已所立之大功,便是成为国公,亦是理所应当。

    李啸相信,这条恶毒的流言,这曹化淳回去后,定也会添油加醋地向皇帝加以禀报。

    听到这个传闻,李啸不由得心下苦笑。

    这般流言,真真诛心之语也。

    这个流言,最为阴毒也最为厉害之处在于,因为李啸确有不臣之举在前,所以李啸现在无以自证清白。因此,现在的他恐怕越是辨解,反而会越发加重朝廷猜忌之心。

    李啸忽然发现,现在坐大了的自已,在中国史上,仅有三条道路,可以做为选择。

    第一条,就是走刘裕的道路,在南征北战立下大功后,遂与原东晋王朝彻底翻脸,代晋自立,这是一条不折不扣的反贼之路。

    第二条,就是走曹操的道路,挟天子以令诸侯,把皇帝操控于手中,做一个权倾朝野的权臣。

    第三条,则是效仿那晚清的曾国藩,在攻灭太平天国后,自剪羽翼,以求苟安,从而打消清廷的猜忌与疑虑,以做一个奴才而满足,从而保全自身性命。

    说实话,这三条道路,对现在的李啸来说,皆不是他所喜欢的选项。

    李啸知道,如果自已要走前两条道路,那原本就糜烂不堪千疮百孔的大明王朝,必定会掀起自相攻伐的血雨腥风,将有无数的黎民百姓,在自已与朝廷的血腥对战中,惨死在内战的刀兵厮杀之下。

    这样的结果,最终可能只会,一是便宜了流寇,让流寇得以从现在被大部压制的状态,重新复炽猖獗,再度荼毒中州各地。二是便宜关外的满清,让满清坐山观虎斗,从而坐收渔人之利,在李啸与朝廷两败俱伤之际,将来再度入关掳掠,来捡个大便宜。

    只不过,这前两条道路不走,要李啸象曾国藩一样自剪羽翼,做个只求保全自家性命的苟且奴才,亦是绝不可能。毕竟,现在的李啸,雄心勃勃,一心想要重振中华国势,再展华夏雄风。象现在,流寇未被消灭,鞑虏尚未铲除,便要李啸在这事业方兴之际,就放弃军权,自去精锐,仅仅是为了打消明廷的疑虑,这是李啸所绝不能接受的。

    那么,现在的李啸,还有其他道路可走么?

    李啸认为,应该还是有的。

    那就是,在得罪了朝廷的现状下,还是要努力保持与朝廷斗而不破的状态,至少在流贼与鞑虏被消灭前,保持与明朝的和平关系。从而尽可能的减少内斗造成的灾难与损失,让饱经苦难的华夏百姓,不再遭这场无妄的刀兵之灾。

    故而,在打发走了曹化淳一行人后,向来做事果决的李啸,立刻开始着手,按自已已深思熟虑的计划,着手准备。

    李啸下令,将现的在兴中营,扩军三倍,成立兴中镇。

    这兴中镇,下辖三营,每营三哨,共有盾兵135队共13770人,枪兵270队共27540人,玄虎重骑总1800人,飞鹞子总1800人,满州骑兵总1800人,横行总1800人,辅兵3000人,火铳手2000人,火炮部队500人。总兵力达到54010人。

    而原兴中营营长田威,提为兴中镇镇长,原副营长刘国能,提为兴中镇副镇长。

    另外,原玄虎重骑哨哨长额弼纶,提拔为满州骑兵总总长,原横行哨哨长查塔,提拔为横行总总长。

    李啸的用人原则便是如此,表现忠诚,又有能力,便加以重用。而因为这些将领,只有训练与作战权力,其余的军兵教育,战功审核,薪酬发放等等,皆由监抚文官负责,且有安全司的密探人员,在暗中监查将领的举动,故李啸这套借鉴了拱军军队的管理模式,对军队的实际控制力,比一些近代军队都有过之而不及,更不用说与明军和清军这样的古代军队相比了。

    至于李啸的其他部队,象征西营,镇东营,平南营,和定北营,则皆暂时保持原状,待将来人力与物资进一步宽裕后,再行扩张。

    李啸这般扩军,主要是基于两点考虑。

    一是为了应对在与明廷出现冲突时,有足够的兵力应对。二是李啸也在担心,这崇祯十二年里,清军极可能会再度入关,且若按原先史走向,清军将会主攻山东,故李啸必要抓紧时间做好准备。

    在李啸正在筹建扩军兴中镇之事时,东阁大学士兼礼部尚书杨嗣昌与兵部尚书熊文灿,终于赶回了京城,随即急急入宫觐见皇帝。

    “臣,礼部尚书杨嗣昌,叩见皇上。”

    “臣,兵部尚书熊文灿,叩见皇上。”

    “两位爱卿平身。”

    “谢陛下。”

    望着站在自已面前,皆是一脸风尘仆仆之状的两位重臣,崇祯皇帝心下五味杂陈,他轻叹一口气,对二人淡淡说道:“两位卿家,你们应已知道,朕将你们召入京城,却是所为何事吧?”

    杨嗣昌皱着眉头,没有吭声。

    而一旁的熊文灿,则是偷瞥了一下不说话的杨嗣昌后,才怯怯地答道:“陛下,可是为那东海侯李啸之事?“

    “然也。“崇祯长叹一声道:”现在,京城中的传言,越发有鼻子有眼了,说李啸大肆扩军,乃欲起兵作乱,图谋朕之江山社稷呢。“

    听了崇祯的话语,杨嗣昌一脸苦笑道:“皇上,这般无来由的流言,陛下安可轻信。“

    “安可轻信,好个安可轻信,朕如何能不信?!“崇祯忽然暴怒起来:”那李啸,不禀奏朝廷,便擅自出兵库页岛,在其心中,朝廷颜面可有半份放在眼里!随后,此人又断然拒绝朕之谕令,不让朕安排官员去台湾,却把那已为大明国土的台湾岛,一心据为私有。现在,朕又获锦衣卫之密报,说李啸在山东大肆扩军,其原有的兴中营兵马,改成兴中镇,其兵力竟翻了三倍之多!这桩桩件件,哪样不是反悖之形状,哪样不是谋反之征兆!莫非,还定要等到,李啸与当日的孔有德耿仲明一样,正式起兵作乱了,朕才能说他是一个名正言顺的反贼么?!”

    听了皇帝愤怒至极的话语,熊文灿低头缩首,而杨嗣昌则是眉头大皱,心下叹息不已。

    “那依陛下之见,却该如何处置李啸呢?”杨嗣昌低声应了一句。

    “哼,依朕之见,需立刻将这大逆不道,反悖无状的李啸,逮入刑部大狱,从重惩治!”崇祯咬着牙,从鼻子中轻哼了一声。

    “陛下,微臣只恐陛下这般举动,只会逼得那手握重兵的李啸,立刻起兵反叛朝廷啊。”杨嗣昌苦笑道。

    “是啊,皇上,李啸乃是国家干城,国朝良将,又兵强马壮,陛下万万不可冲动行事。”熊文灿在一旁低声加了句。

    崇祯扫视了一下这垂首而立的两人,心下更觉愤怒。他怒喝道:“依你二人之见,莫非这李啸可以为所欲为,朕却拿他没有办法了不成?!”

    杨嗣昌扑通一声跪地,随即拱手禀道:“皇上,国家之剿匪形势,刚有好转,如何却在这节骨眼上,若与李啸这般干城之将闹翻,岂非是让那些濒于被灭的流寇,得到了死灰复燃的机会么!这简直是令亲者痛,仇者快之事啊。”

    杨嗣昌轻叹一声,继续道:“皇上说李啸多有不轨之心,但以臣看来,臣之四面六隅十处张网的剿匪计划,李啸却是出了大力。从去年年初到现在,他分派已部兵力,分驻于湖广、陕西、山西、大同等地,协助当地官军进剿流贼,招揽无以存活的流民百姓,又全未有又骚扰掳掠当地百姓之事发生,可谓我大明官军之楷模。李啸这样为国效力的国之干城,陛下如何可因一时之流言,便大疑李啸之忠心。以臣看来,纵其有乖舛失当之处,只怕亦是多有苦衷,陛下如何可未加详察,便重定其罪呢?”

    “是啊,陛下,若我大明国中,君臣失和,内斗不休,那关外的清虏,怕是做梦都要笑醒了。若真到了朝廷与李啸两败俱伤之际,那清人趁机入关掳掠,则我大明,将何以挡之啊!”熊文灿一脸忧心忡忡地在一旁附道。

    “你们。。。。。。好,好啊,你们莫不是,早就与那李啸串联好了要如何来劝说朕吧!”

    见杨嗣昌与熊文灿,皆这般帮李啸说话,崇祯怒极反笑,语气十分凌厉,他咆哮着继续说道:“那李啸这般目无朝廷,擅动刀兵,又坚拒朕安排官员治理台湾,一心独占台湾以谋私利,这样反悖至极的表现,杨阁部,你竟说他是多有苦衷?莫非以你看来,当日那孔有德耿仲明起兵叛变,也是多有苦衷了么?!”

    皇帝这话说得极重,杨嗣昌心下大惊,跪于地上的他,连连磕头禀道:“陛下,微臣对大明的忠心,天日可鉴!且臣与李啸,向来是公事公办,无有私情,这与李啸窜通共谋之事,又是从何说起?臣只希望,在此国事艰危时局糜烂之际,皇上行事,一定要先分个轻重缓急。如何可在流寇与鞑虏俱是未灭之际,便与自家大将互相内斗,以致终成两败俱伤之局啊!再退一万步来说,就算李啸真有反心,陛下也断不可轻易激其兵变,让其铁心与朝廷对抗下去。陛下,臣之所言,句句皆是剖心沥肝之语,望陛下,慎察之!”

    一旁的熊文灿,亦是扑通一声跪地:“陛下,臣亦附议杨阁部之言。我大明现已内忧外患,如何可再经得起这般内斗攻讦!臣亦请陛下熟思慎察,再作决断,亦不为迟啊。”(未完待续。。)

第三百五十五章 唐国公

    寒风在窗外唿啸不息,吹得窗纸哗哗作响,而干清宫里,却是一片死寂。UU小说 www.uu234.com更新最快

    望着眼里伏跪于地的杨嗣昌与熊文灿二人,崇祯忽然感觉自已,有种说不出的疲惫与虚弱。

    李啸啊李啸,为何朕以前这般欣赏你,关爱你,想与你做个千古君臣相契的典范,为何如今,却要弄到剑拔弩张彼此互相内斗的境地。

    真的是朕错了么?

    还是现的的你,因为形移势变而渐起反心?

    崇祯忽觉心中有如一团乱麻,仿佛有什么东西堵在心头,他想喊,想叫,却又什么都说不出口。

    最终,崇祯无力地挥了挥手,让杨嗣昌与熊文灿二人,先行退下。

    杨嗣昌退出殿时,喉头涌动着,似乎还有说多话想对崇祯说,只是崇祯摆了摆手,示意他不必多言,杨嗣昌才长叹一声,退步而出。

    崇祯皇帝象一具木偶一样,在干清宫里呆坐了许久,最终又向侍立一旁的曹化淳传令,传首辅刘宇亮,入殿觐见。

    正在文渊阁办公的首辅刘宇亮,听到皇帝紧急召见,急急入得殿来,随即伏地下跪。

    “臣刘宇亮,叩见陛下,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爱卿平身。“

    刘宇亮站起身来,他迅速看到,龙椅上的崇祯皇帝那一脸忧容之状,他心下,便已猜到皇帝是在为何事而烦恼。

    刘宇亮眨眨眼,拱手低声禀道:“陛下召微臣前来,可是想问微臣,对那东海侯李啸是何看法么?“

    崇祯苦笑:“然也。季龙,你身为首辅,朕今天唤你前来,正是想听听你的看法。”

    刘宇亮心头一动,不过他还是小心翼翼地先问了一声:“微臣浅陋之见,恐有污圣听。却不知陛下可曾垂询过杨阁部与兵部熊尚书么?”

    崇祯烦躁地摆摆手,一脸怨愤的表情:“唉,朕当然已问过他们!只可叹,他二人,竟全部站在李啸那一边,帮其说话开脱,朕心下不甚烦忧,故请爱卿前来,想听听你的看法如何。”

    崇祯说完,便又简述了一番刚才杨嗣昌与熊文灿二人,对李啸的看法与处置意见。

    让崇祯没想到的是,刘宇亮听完崇祯的简述,却是扑通一声,又伏地而跪。

    “陛下,杨阁部与熊尚书所言,以微臣看来,不过是苟安一时之举,长此以往,无异于养虎遗患哪。”刘宇亮叹息着回了一句。

    刘宇亮这句话,让崇祯心头一颤,连忙道:“爱卿何出此言?”

    “陛下,还记得微臣先前对陛下所说过的话么?帽子再破旧,也要戴在头上,鞋子再华丽,也是穿在脚下,万万不可本末倒置啊。那李啸,出身不过一辽东破落猎户,幸得陛下慧眼识才,大力擢拔,此人方得有今日之高官显爵。可叹这李啸,如此深受圣恩,荣眷非常,竟不思报效,反心起反侧,一意谋私,对皇上对朝廷大存不满,这般枭獍之举,如何不让微臣为之扼腕叹息!“

    一道怨愤寒光,从崇祯眼中,一闪而过。

    刘宇亮顿了下,复道:“有道是,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李啸年纪轻轻,便身为东海侯,可谓荣宠无比。不料,此人发迹后,却是猖狂悖逆,跋扈非常。先是不顾朝廷禁令,又自行出兵库页岛,轻衅战端。后又严拒朝廷派官员接收台湾之谕令,独据台湾之地以营私。其形状种种,哪样不是反悖至极!若这般逆臣,皇上不加以严惩,却要如杨阁部等人所议,一味纵容,闭目塞听的话,微臣敢断言,再过两年,这李啸势力愈发壮大后,一定会成为第二个起兵作乱的孔有德!“

    刘宇亮说完,崇祯脸上,已是惨白一片。

    “朕,朕,确是有心惩治李啸,只是,文弱也说过,若是轻动李啸,只怕其起兵造反,到那时,岂非无可收拾了么?“崇祯喃喃道。

    “陛下,若是生硬剥夺李啸军权,并治其大罪的话,那李啸,难保不会狗急跳墙。但臣以为,陛下完全可以曲意图之,以掩其耳目。“刘宇亮说到这里,眼中便闪过一丝狠色:”以臣看来,李啸之军,全凭其一人维系,若李啸得除,则其军势自然瓦解矣。故只要陛下略施计谋,赚得李啸,则李啸反侧之忧,可再无虑矣。“

    “哦,要朕施何计谋,季龙请详言之。”

    “陛下,臣以为,陛下完全可以将计就计,利用现在市坊流言,下召封那李啸为国公,随后召其入京师授爵,只要李啸一入京师,便是龙困浅滩,虎离山林了。到那时,陛下再将其下狱治罪,同时另派他人,前往山东接收李啸之基业,岂非上善之计?”刘宇亮阴笑起来。

    崇祯面色阴沉地微微点了点头,随即又问:“此计倒是不错,但李啸若是心虚,不肯上京受爵,则又当如何呢?”

    “陛下,若他不肯上京,则其反状已是愈明矣。陛下当可下召,将其另行调往他处任职。且为打消其戒心,其调任地方的爵衔官位,皆与其大山东相同,以麻痹其心。最后,再暗中分解其势,瓦解其军,则李啸势单力孤,当可擒矣。”

    崇祯点了点头,他捋须沉吟了一阵,又低声道:“季龙,若李啸不肯上京,也不肯另调,又当如何处置呢?”

    刘宇亮冷哼一声,沉声道:“若李啸真这般反逆,连拒天令,则其反状已是板上钉钉了。那么,李啸若要这般与朝廷彻底撕破脸面,朝廷也只能立即出兵,剿除逆贼李啸,以儆效尤,断断不可再遗留后患了。”

    “哦,若是如此,依你看来,朕可是需要集结兵力,全力进攻山东登州么?“崇祯皱眉道。

    刘宇亮摇了摇头:“非也。以臣看来,当先扫其枝叶,再图其主干,方为稳妥之计。李啸不是还多有散布外地之兵力么,却可先行铲除之。“

    崇祯又哦了一声,犹豫地说道:“话虽这般说,只是,李啸分派了诸多兵力,前往湖广、陕西、山西、大同等地,协助各地官军剿匪,若要将这些剿匪兵力,视为乱军剿除,则朕恐一众将士,心下多有不服。”

    刘宇亮急道:“若陛下仁心宽大,不图其剿匪兵马。那李啸却有一处地界,与其本部相隔,皇上正好将其拿下以立威矣。”

    “哦,是何地界?”

    “宣府镇北路,金汤城。”刘宇亮一字一句,沉声说道。

    “哦。”崇祯点头捋须,良久,他的眼上,闪过一道狠色:“好,就依卿之见,朕这就给李啸下召!”

    崇祯十二年二月初五。

    李啸在登州官府中,率领一众文武官员将领,跪地听那朝廷特派的宣旨太监王之心,前来所传之谕令。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兹东海侯李啸,远拓波涛万里,收复苦兀旧域,扬国威于异邦,纳远民为赤子,这般奇功,彪炳殊卓,朕闻奏报,不胜欣然之至矣。李啸奋武以求治,实赖股肱之任臣;拜手以陈谟,必恃朝廷之倚柱。扶乱戡乱,纷列高功而谁何;为王行驱,赓歌国朝之荣光。兹以考绩,讵可泯其绩而不嘉之以为宠命乎?朕当效皇祖有功必赏之遗命,特升授李啸唐国公,加授光禄大夫衔,更赐荣勋上柱国,再荫其长子为世子,世传其衔,永承罔替。其部有功将士,皆付有司从优叙议。朕锡之敕命于戏,体国经野成荡平之。冀我干城之将李啸,威振夷狄,深眷元戎之骏烈,功宣华夏,用昭露布之貔熏。暂锡武弁,嘉乃丕绩,入京受封,以洽朕意。钦此。”

    听到皇帝,竟真封自已为国公之衔,且是世袭罔替之时,李啸心下,颇为震动。

    一旁跪立的官员将领,脸上亦是大为动容。

    前世读过一点明史的李啸,对这个国公的尊贵程度,还是有一定的了解的。

    大明开国二百多年,总共也才封了十个国公,至今还存者,止有魏、定、黔、成、英五家。现在李啸晋封国公,又加授光禄大夫,授荣勋上柱国,至少从表面上看起来,皇帝对他是荣宠至极,举朝无一了。

    尤其是,皇帝还给李啸加封了一个上柱国衔,虽然说上柱国只是个勋阶,但这个勋阶,却是有如凤毛麟角般稀缺。

    因为,在明朝,加上柱国荣衔,比封为国公还要难得,明朝二百多年的时间里,封了十个国公,可加过上柱国的,正史上只有夏言少师加上柱国,连一代名臣张居正,都是死后才追赠的上柱国。就连开国元帅徐达,到达个人荣誉顶峰时,也只是位至左柱国而已。正因上柱国的荣衔如此难得,连当年权倾天下的严嵩,都不敢接受嘉靖皇帝赐下的上柱国加衔。

    当然,到了南明时,皇帝为拉拢各地军头,导致名爵滥觞,终成国公多如狗,王侯遍地走了,这原本尊贵无比的国公之衔,也就与大街上的普通商货差不多了。

    只不过,李啸在心下迅速地想到,皇帝在自已十分不给面子,严拒了朝廷安排官员插手台湾后,竟还能这般大度地给自已加封国公之爵位,心下深为惊疑。

    有道是,事出反常必有妖,朝廷这般加封自已,只怕没那么简单吧。

    肥胖如猪的太监王之心,念完这长长一段圣旨后,连喘了几口气,才大声宣道:“唐国公李啸,接旨。”

    “臣,李啸,接旨谢恩。”

    面色沉峻的李啸,缓缓从王之心手中,接过圣旨。

    王之心笑着虚扶起李啸:“唐国公,咱家恭喜了,唐国公这般年轻,却身居国公之高位,实令咱家羡慕钦敬之至也。”

    李啸笑道:“公公谬赞了,李某何德何能,能让皇上这般信重,心下着实惶愧之甚也。却不知这位公公,尊姓大名?”

    待王之心自报家门后,李啸才明白,原来此人便是,明史上素有恶名,贪财好货的着名太监王之心。

    王之心是明朝末年太监,乡籍何处已不可考,此人从崇祯四年始,因攀上曹化淳这条粗腿而发迹,自当年九月任监军中协。后领东厂,缉事冤滥,用刑讯逼供的方式,敲诈得来了大批钱财,从而发家致富,并凭自身权势,得荫弟侄锦衣卫百户。

    史书记载,明末宦官一族中,王之心家最为奢富,但此人却是个吝啬鬼,极其悭吝。

    明末李自成进犯北京,因北京城中兵备不足,崇祯下捐输令:“凡官员捐饷者,加官进爵”。王之心犹豫多日,后被曹化淳勒逼,才勉强凑了一万交上去,用史书上的话来说,那就是“此银一交,有如万锥刺心也。”

    而在李自成打入北京后,开始大肆追赃逼饷,素有富名的王之心,自是被关押用刑,要求他大力捐饷以自赎。同时,李自成给他定了个份额,要他至少凑出三十万两银子,才能放其回家。但此时的王之心,因为大顺军在破城之后,已将其府中洗掠一空,故他实在无法凑出这三十万两银子,最终被暴怒的刘宗敏活活夹死,脑浆与鲜血流了一地。

    不过,李啸很快从史的遐思中回过神来,遂笑着向王之心说道:“公公远来宣旨,路上辛苦,李某另有程仪相赠,略表心意,还望公公勿要推辞。”

    王之心闻言,脸上的笑容,顿是愈发灿烂:“唐国公一片心意,其情挚挚,咱家若是不领,是为却之不恭了。”

    李啸大笑起来,随即命人送上雪花纹银500两,让王之心收下。其余随从,也按品阶各有差赏,故众人无不喜悦。

    贪财好货的王之心,收了李啸那500两银白耀眼的雪花银子后,心下喜悦无比。他笑盈盈地对李啸说道:“唐国公,皇上说了,要咱家带唐国公返回京师,再由皇帝于宗庙之前,亲授国公之衔,方为正礼。就请唐国公做好准备,及早与咱家同返京城吧。”

    王之心没注意到,李啸眼中,却是一道寒光一闪而过。

    不过,他在表面上,并没有表露出任何异状,反而是笑盈盈向王之心拱手道:“此事不急,且容本公做下准备,再行决定不迟。”

    李啸的话,让王之心有些摸不着头脑,不过,此时的他却也未想那么多,随后便在李啸的安排下,暂且先往馆驿入住。

    王之心等人离开后,李啸便与自已的两名心腹赞画,陈子龙与姜曰广,一同入密室商议。

    “唐国公,请恕在下直言,学生以为,国公此去京城,恐多有不利。”陈子龙一脸忧色地说道:“国公先前大违朝廷旨意,严拒朝廷染指我台湾,现在,朝廷非但不加追责,反赐于国公之衔,学生以为,实是大为反常。”

    “在下亦是这般认为。有道是,将欲取之,必先予之。在下深恐朝廷只是用这国公爵衔为诱饵,引诱李大人前去京城。大人此去,在下看来,实如虎离山林,蛟龙离海一般,只怕是凶多吉少啊。”姜曰广捋着胡须,一脸忧心忡忡之模样。

    李啸环视了他二人一番,嘴边划过一丝轻笑,轻叹了一声道:“二位之忧,本公心下,深以为然。古人云,指望长江香饵稳,谁知暗里钓鱼钩,诚不我欺也。”(未完待续。。)

第三百五十六章 刀兵相向

    李啸伫步窗前,眺望窗外灰的风景,脸色一片肃然。UU小说 www.uu234.com更新最快

    “哼,这唐国公的爵衔,李某领下了。毕竟有了这爵衔,对本官收纳百姓,延揽士子更有帮助。但要本官离开山东,前去京城正式受封,却是万万不能。”李啸目光一敛,沉声道:“朝廷既然打算和本官玩阴的,本官却也乐于奉陪。”

    密室内,一时一片寂静。

    “唐国公之意,可是要兵进北京城?“姜曰广的话语,带着一丝颤抖。

    李啸脸上忽起泛起一阵苦笑,却叹息着摇了摇了头:“那倒还没有到这一步。本将若真的兵发北京,可就彻底坐实这反贼的罪名。这大明国中,也就真的没有本将的容身之地了。”

    李啸顿了下,复叹道:“还是那句话,若是本公与朝廷这般内斗互讧,只会让流贼与鞑虏得利,实非本公之愿也。况且,与朝廷打交道,也没那么复杂,本官相信,若朝廷真要动手,那本公只要把朝廷打疼了,打怕了,朝廷也就老实了,也就不会再对我军指手划脚,大家就可以继续维持表面上的一团和气。”

    一天后,正在馆驿闲居的王之心,忽有手下来报,说李啸派其亲卫队长李浩然前来求见。

    “哦,李队长,唐国公可已作好准备,与咱家同返京师么?”

    分宾主看坐后,王之心笑嘻嘻地对李浩然说道。

    李浩然却微笑着摇了摇头:“王公公,唐国公说了,因海外新纳之地,动荡不安,唐国公急于出海镇抚,故不打算与公公一道入京受封了。”

    王之心脸上的笑容,顿时僵住了。

    “这,这可如何是好?唐国公不是说好了,要与咱家一道进京面圣谢恩的吗?怎么突然又。。。。。。”王之心语无伦次。

    李浩然摆了摆手,打断了他的话,然后淡淡道:“王公公,这话李某已带到,王公公请自便。另外,我家大人仁德,复有程仪100两相赠,李某告辞了。”

    李浩然放下银子,便与一众护卫昂然而去。

    “这,这。。。。。。”

    王之心那肥胖如猪的脸上,哆嗦个不停。

    “这个李啸,真真大胆拂逆!连入京受封都不去,完全是不把皇上和朝廷放在眼里!”

    待到李浩然等人去得远了,王之心才仿佛回过神来,拍桌怒骂。

    不过,接下来,王之心还是小心地把100两雪花纹银装好,才对一旁呆立的两名小太监大喝道:“你们还发什么呆,唐国公都不去京城了,咱们还腆着脸赖在这登州做甚,速速打点行装,随咱家返回京城。”

    一众小太监回过神来,急急应诺,四下整理行李不提。

    七天后。王之心返回京城,无奈向崇祯皇帝复命。

    听到跪地哭诉的王之心那添油加醋的报告,原本充满期盼的崇祯,一颗心,顿时沉入冰湖之底。

    唿吸粗重的皇帝,呆坐在龙椅上,有如一颗随时会爆炸的炸弹,整个干清宫中,一片让人难以唿吸的压抑。

    地上的王之心,更是大气也不敢喘。

    不料,令王之心大为惊奇的是,崇祯竟然极为罕见地没有发作。最终,从他嘴里,冰冷地吐出了一段话。

    “传朕旨意,将登州府全境,收回朝廷治理。唐国公李啸,率一营兵力调往山西解州,驻防守卫,清剿流贼。其余部队,皆由朝廷派出将领接收,不得有误。”

    听到皇帝的谕令,旁边的曹化淳呆了一呆,他下意识地一扭头,却见崇祯皇帝冰冷愤怒的眼神投来,不由得打个哆嗦。

    “是,奴婢这就拟旨。”

    五天后,朝廷收回登州,分拆李啸兵马,并调李啸前往山西解州的谕令,到达登州城。

    听了谕令的李啸,面不改色,十分平静。他客气地安排宣旨太监,前去馆驿休息,复与陈子龙姜曰广二人商议。

    “把李大人调往山西,又分割大人部下兵力,朝廷这招够狠,倒是想把李大人全根拔起呢。”陈子龙冷笑道:“朝廷果然是软的不行,便来硬的啊。”

    “以在下看来,朝廷现在对大人是准备下狠手了。”姜曰广在一旁低声道:“也许,李大人刚去山西解州,朝廷就要暗中加害啊,李大人万万不可答应!”

    李啸许久没有说话,面目阴沉的他,只是悄悄地握紧了拳头。

    最终他缓缓开口道:“既然朝廷不仁在前,那就休怪本公不义在后!现在朝廷要分拆我军,实是要夺去本官立足之根本也。既如此,那皇上所赐的勐虎军军名,却是有名无实,孰可再用。“

    随及,李啸深吸一口气,朗声道:“传本公之令,本公既已为唐国公,从即日起,我军弃用勐虎军军名,改名为唐军。另外,各地我军驻防兵马,皆需多加戒备,以防朝廷兵马偷袭。”

    听到李啸这段话,陈子龙与姜曰广,皆不觉心下一颤。

    唐军?

    弃用皇帝亲赐军名,而直接改成唐军,这位唐国公李大人,倒是端的胆大!

    只是,现在形势已然急转直下,与朝廷的对抗,已是绝对无法避免了。

    “李大人,依您看,朝廷接下来将会在何处,与我军动手呢?”陈子龙问了一句。

    李啸脸上泛起苦笑,他起身走到墙边,直指着墙上牛皮地图中的的宣府北路金汤城。

    “本公以为,朝廷若要动手,因不知我军虚实,必不敢直接来攻打我山东。故其最有可能进攻之处,便是我军那孤悬宣府北路的金汤城。在朝廷看来,只要拿下了金汤城,一是对我军的重大打击,二是可以摸清我军战力与实情。然后,朝廷便可再纠集举国兵马,大胆向山东登州发起进攻了。”

    “朝廷想得简单啊,要知道,我军有兵马近2万人的定北营驻守在金汤城。况且金汤城我军已经营多年,城池高峻,极为险固,朝廷想要拿下金汤城,只还怕没这个能力。“姜曰广在一旁冷笑着插话道。

    听了姜曰广的话,李啸亦是一脸冷笑之状:“朝廷现在是急于惩治李某,故想当然地以为金汤城是个软柿子,可以一举拿下。只是,他们恐怕没想过,崇祯九年时,入关清军以数万兵马,想攻打金汤城都拿不下,仅凭朝廷临时纠集的兵马,便想来图我金汤城,纯是做梦。“

    李啸顿了顿,语音低沉地说道:“只要朝廷要进攻金汤城,那本官非但要守住金汤城,更要将朝廷兵马一举击溃,要让他们彻底明白,再与本官对抗下去,是个什么下场!这一仗,定要打出了我唐军的威名,让朝廷再无与我军对抗下去的勇气,那我军与朝廷之间的和平,才会最终到来。“

    七天后,宣旨太监灰熘熘地返回北京城,随即向皇帝禀报,李啸再度拒绝调任的消息。

    “什么?李啸竟然又拒绝了朝廷的谕令,他,他莫非真的打算造反么?!“

    听了太监的禀报,崇祯皇帝气得浑身发抖。

    “正是如此,奴才还听说,听说。。。。。。“宣旨太监欲言又止。

    “听说什么?!“

    ”听说,现在李啸,已然弃用皇上所赐的勐虎军之名,将其部军兵,改名为唐军!“

    “砰!“

    一个精瓷茶杯,被暴怒的崇祯,狠狠砸在阶前龙柱上,摔得粉碎。

    “反了,反了,李啸如此猖狂肆悖,朕岂能再容他!“

    崇祯有如一只困兽一般,在阶上来回踱步。

    他腾地站住,烦躁地挥了挥手,宣旨太监应诺一声,躬身急急退出殿外。

    “速传首辅刘宇亮,入殿见朕!“崇祯对一旁的小太监,大声喝令。

    首辅刘宇亮,以最快的速度,来到干清宫内。

    一套君臣礼节完毕后,崇祯便把刚才宣旨太监的禀报,向刘宇亮急急简述了一遍。

    刘宇亮亦是脸色大变。

    随及,他扑通跪地,向李啸禀奏道:“皇上,看来李啸狼子野心,反悖已极,已然不可复制矣!臣请皇上速作决断,如臣前番所奏,抽调精锐兵马,往攻李啸在宣府北路的金汤城,以此雷霆手段,镇压叛逆,以儆效尤!”

    刘宇亮说完,龙椅上却没有动静。

    他偷偷地抬头上瞥,却见崇祯的表情,十分复杂而痛苦。

    想到这个被他视为心腹干城的青年名将李啸,随着形移势变,现在却走到了,和自已与彻底撕破脸面,君臣之间刀兵相向的地步,崇祯心下,有如刀割。

    “陛下,李啸既负国恩,陛下孰可再念旧情。要知道,当断则断,不断则乱啊。”刘宇亮小心翼翼地提醒了一句。

    崇祯终于一声长叹,脸上便已满是冰寒之色,他的声音,亦是冷冰而清晰。

    “传朕旨令,宣布李啸反悖之状,剥夺其一切爵衔官职,举兵诛之。着宣大总督卢象升,统领全部宣府镇兵马,全力攻打反贼李啸部的金汤城。另着大同总兵王朴,山西总兵勐如虎,陕西巡抚孙传庭,辽东总兵祖大寿,分抽精锐兵马,交由卢象升统一指挥,务必要一举攻下金汤城,给反贼李啸一个沉重打击!”

    “微臣遵旨!”

    三天后,宣大总督卢象升,在万全都司府中,收到了朝廷宣布李啸为叛贼,以及让自已统兵,去攻打李啸的金汤的旨令。

    听完圣旨的卢象升,霎时呆住。

    这是怎么回事?!

    那个曾经在自已面前,慷慨激昂谈论国事,一心要扫灭流贼,驱逐鞑虏的李啸;那个智谋出众,曾向自已提出剿灭河南流寇,上中下三策的李啸;那个曾在自已指挥下,亲统兵马,横扫豫西豫南,先斩高迎祥,后擒蝎子块,再溃老回回的骁勇名将李啸,竟然成了和孔有德一样的反贼?!

    纵然,自已后来因为李啸执意要与清廷议和,甚至策划了明清联姻之计,而与他闹得极为不快。但归根结底,这是属于双方战略意见之争执,如有不同,亦是正常。怎么这一年多时间过去,这被自已视为兄弟一般,堪称国之干城的名将李啸,就成了朝廷要下旨剿灭的反贼?!

    这怎么可能?!

    卢象升心乱如麻,跪地听旨的他,下意识地抬起头,却只见到曹化淳那冰冷阴沉的目光,顿时浑身一颤。

    “曹公公,这。。。。。。”

    卢象升接过圣旨后,忍不住吐出这几个字。

    曹化淳叹息着摇了摇头,示意他不必再多说下去。

    “卢总督,皇上之意已决,那李啸反悖无状,拒不听从朝廷旨令,皇上万般无奈,才决意下旨剿除。还望卢总督早统兵马,击灭李啸,不负皇上所托方好。”

    听了曹化淳这段话,卢象升眼神黯然,他半张着嘴,却再说不出甚话来。

    在赠送了程仪送走曹化淳等人后,卢象升随即在府中,与自已的四个弟弟卢象观,卢象晋,卢象同、卢象坤四人人,闭门密议。

    “各位贤弟,为兄实实没有想到,竟会有一天,为兄要与那李啸成为生死对手。要知道,这李啸,堪为国朝难得之智勇双全之名将,乃是被本督视为亲生兄弟一般的人物啊。如今却,唉。。。。。。“卢象升摇头长叹。

    “大哥,朝廷旨意已下,我等身为大明臣子,纵然心下再有不甘,又如何能违抗天令啊。“二弟卢象观在一旁叹道。

    “是啊,大哥,那李啸,便是因为屡屡抗旨在前,才被朝廷视为反贼,大哥岂可再蹈此人之覆辙。“三弟卢象晋亦是一脸忧色。

    “二位兄长说得对,大哥若对李啸心存不忍,不肯发兵进剿金汤城的话,那朝廷下一个要拿下的,怕是大哥你了。“四弟卢象同低声附了一句。

    “是啊,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那李啸,既已被朝廷视为反贼,自有皇上不得不为的道理,我等又如何能多问。我们这些忠于大明的臣子,只能尽心去为皇上分忧,出兵去剿灭那李啸,方为正事啊。“最小的弟弟卢象坤也叹息着说道。

    听了四位弟弟的发话,卢象升脸上却涌起一丝惨笑。

    “各位贤弟,为兄既食君禄,理当要遵从朝廷旨意,为朝廷效死方休。只是你们以为,这李啸经营多年的金汤城,就这么容易拿下么?你们知不知道,崇祯九年时,入关的清军,多达数万人,却拿金汤城无可奈何,最终只得绕城而过,才得深入宣府各地进行掳掠啊。“

    “兄长,话虽这般说,但当时清军远来,攻城器械尚未足够,又因时间紧迫,没办法久攻金汤城,这才让李啸那驻军数千人的金汤城,得以保全。以愚弟之见,倒是多有侥幸之故。“卢象晋皱眉说道。

    “三哥说得对,当时清军准备不足,又时间仓促,为免久顿坚城之下,才不得不选择绕城而过。但现在,我宣府镇兵马,却是三万有余,再加各路抽调兵马,估计至少有五万余众,乃是那金汤城守军的五倍,再备齐攻城器材军械,这金汤城,却不难下。“卢象同在一旁插话道。

    卢象观。卢象坤二人,亦是对卢象同的话语,表示赞同。

    听了各位弟弟的话语,卢象升一脸铁青地沉吟良久,最终缓缓道:“好吧,就如各位贤弟所言,这段时间,我军加紧时间,修建攻城器械,待各路兵马汇齐后,便前去攻打金汤城。”(未完待续。。)

第三百五十七章 唐军之威

    在卢象升大肆打造攻城器械之际,这段时间,他却收到许多令他十分沮丧的消息。UU小说 www.uu234.com更新最快

    “卢大人,大同总兵王朴,说为应对南面所来之各股流贼,以及北面的蒙古部落骚扰,其部精锐兵马已然分守大同各地,故只能派出一小部分二线卫所部队前来。”

    “卢总督,山西总兵勐如虎,说山西各处官军,正在全力搜剿张献忠,罗汝才,混天王,过天星等部流贼,分兵乏术,实难有兵马抽调。”

    “卢总督,三边总督洪承畴,已派总兵曹变蛟前来宣府,但其部刚刚剿匪完毕,兵卒相当疲惫,据曹总兵说,其部兵马,可能要在一个多月后,方能赶至宣府。”

    “卢大人,据辽东前锋总兵祖大寿说,现在辽东各地,多有警讯,恐有满蒙鞑虏,乘势入侵。为防备周全,辽东各部兵力,已分派至各处边堡严守,若要再派兵入关到宣府,怕是一时难于调济。”

    听到这一系列让人沮丧消息,卢象升心下大为震惊。

    他万万没想到,在朝廷严令之下,这各地的官军,竟皆是阳奉阴违,对征剿金汤城的谕令,能拖则拖,全不上心。

    到现在为止,这入剿金汤城之事,倒成了自已一个人的事情了。

    一时间,卢象升有种深深的被愚弄的感觉。

    呆坐房中的他,发出长长地一声叹息。“嗟乎,大明官军一盘散沙,国家之势如此倾颓,人心驳杂,属向不一,凭卢某一人之力,岂可独支矣。”

    不过,卢象升感叹归感叹,最终,自许为明朝忠臣的他,还是兢兢业业地打造攻城器械,选练作战兵马,为进攻金汤城,作好了各类准备。

    崇祯十二年三月初二,卢象升统领2万5千宣大兵马,另有其弟卢象观统领的后勤辅兵与民约3千人,浩浩荡荡前往金汤城而去。

    征剿大军一路前行,声势颇壮。但包括卢象升在内的全体军兵,都没有想到,他们从万全都司出发时,金汤城中的唐军,便对他们的行动了如指掌。

    这是因为,早在卢象升统军出发前,便有潜藏在万全都司的安全司密探,向金汤城飞鸽报信,传达了卢象升率军来袭的消息。

    而且,除了安全司的密报外,那曾受过李啸恩惠的宣府镇龙门卫指挥使杜诗,亦已派其侄杜少如,急急赶往金汤城中报信。

    收到密信的定北营营长段时和副营长刘文秀二人,立刻开始紧急密议却敌之策。

    “唉,想不到,我等驻守塞北之地,为国守边,朝廷竟要先拿我们开刀,实实令人可叹。”段时连声感叹。

    “哼,朝廷以为,我唐军定北营,孤守塞外,外无援兵,定是个可以一口吞下的软柿子,却不知,他们是彻底地打错了算盘!”刘文秀脸上划过一道狠色,心下亦是十分感慨。

    原是张献忠四大义子之一的刘文秀,早先为流寇时,与明朝官军多次厮杀,随后,在铁龙城被李啸收伏后,刘文秀以为,已成为大明官军的自已,当是再不会与明军发生战斗冲突了。

    但他却万万没想到,竟有这么一天,一直忠心为国效力的李啸军兵,会被朝廷认定为叛贼并派兵讨伐,而自已,则又不得不,再度与明军重新作战。

    这运数穷奇,岂可道哉。

    “我军装备精良,训练有素,多有地利之便,又是以逸待劳之势。要破卢象升远来之敌,当非难事。只是,本将所顾虑者,乃是李大人所传之谕令也。”段时脸上泛起一丝苦笑。

    刘文秀亦是眉头皱起:“是啊,李大人在飞鸽传信中交代,要咱们努力击溃入犯之明军,但又说,要尽量减少杀伤,任其逃散。尤其是卢象升本人,要咱们一定不能害其性命。这样打仗的话,却是让人畏首畏尾得紧。”

    段时叹道:“李大人心地仁善,颇念旧恩。这卢象升,也算是李大人的老领导了,故李大人刻意想放其一马,倒亦是人之常情。只是咱们这样打起仗来,可就顾虑颇多了。”

    段时顿了下,眼中却有一道精光闪过:“不过,依本将看来,这仗么,只要精细些,还是可以打的。也许,我军可以用点到为止的方式,陷敌于必败之局,从而逼卢象升向我军投降。”

    刘文秀双眼一亮:”哦,段营长果有高计?在下愿闻其详。”

    段时微笑着,靠近刘文秀,话语低低,却听得刘文秀不住点头,最终脸上露出灿烂笑容。

    。。。。。。

    三月间,塞北的天气,说变就变。

    刚刚还是阳光万里,碧天如洗的晴好气候,随着连绵的狂风刮过,顿是飞沙走石,黄尘万里,摭天敝日,天地之间一片混沌,不过数尺之外,便是再难看清了。

    突如其来的天气变化,让一路北行的卢象升大军,行进相当困难,整个军伍的前行速度,大幅放缓。各部军兵间,联系亦是松散无力。

    在行近金汤城后,卢象升摆开阵势,将全军分为左中右三军,其中左右两翼各五千军兵,由南山永宁参将毛镔统领左翼,由宣府镇副将杨国柱统领右翼,而卢象升自已,独统一万五千人的中军。

    被卢象升安排的左翼的永宁参将毛镔,瘦长尖刻的脸上,满是苦不堪言的表情。用一块毛布捂住鼻子以挡沙尘的他,嘴里不干不净地骂着。

    “奶奶的,这鬼天气,打个甚仗嘛。这卢建斗也真是,为向朝廷邀功,这样恶劣的天气里,还要催逼着老子去打那个狗入的李啸,实实勒可恶得很!”

    毛镔一边嘴里嘟囔地骂着,心下却不觉想起当日,崇祯九年清军第三次入关时,自已曾在宣府镇怀来卫城驻守的情景。

    他清楚地记得,自已当时与败逃而回的龙门卫指挥使杜诗,正在城上城下的争吵内讧,几乎就要打起来之际,这个李啸,正好率部前来,并将杜诗残部带走,同往京师而去,从而免却了一场近在眉睫的争斗与厮杀。

    随后,看到李啸率着金狼营那些盔甲精良,士气昂扬的军伍,从怀来卫城下列队整齐行过时,毛镔就感觉,这个时为赤凤总兵的李啸,绝不是个普通人物。

    后来,毛镔又听到,李啸仅在数个时辰内,便攻下了京西重镇镇边城所,复将那镇边城所的鞑将谭泰,剖心挖肝再分尸而食的消息后,更是深深震惊于此人的勇悍残暴,与其部军兵的超卓战力。

    当时,毛镔就在心下认定,李啸这样残暴能战的家伙,自已绝对要少惹他为妙。不然,仅凭自已那些涣散无用,训练不勤,除了吃喝嫖赌外一无所能的军兵,只怕给李啸塞牙缝都不够。

    所以,这次被卢象升征发其部,前去攻打李啸的金汤城时,毛镔心下大惧,对这次军事行动十分抵触。只不过,畏于军令难违,才不得不硬着头皮率军前往。

    但是,毛镔却在心下,暗暗决定,此战中,自已只可随大流而动,决不冲阵在前,去为那卢象升火中取粟,从而傻乎乎地自损实力,与那精锐非常武装到牙齿的唐军血拼。并且,只要自已部下损失稍大,便要立即回撤,退回永宁,决不把自已的宝贵兵力,折损在这塞北荒僻之地。

    只是,在一片唿啸的风声中,毛镔忽然听得,前见似乎有隐隐的马蹄声传来。只不过,因为沙尘太大,看不清所来者,究竟有多少兵马。

    毛镔正犹疑间,耳边的马蹄声却是越来越响,直至有如爆豆一般,隆隆如雷而来。

    “参将大人,前面来的正是反叛的唐军骑兵!其势怕有二千之众!”一名眼尖的亲卫随从,声音惶惧地手指前方。

    “啊!”毛镔一把扯掉脸上的包布,一张瘦长脸上,满是惊惧之情。“唐,唐军竟来得这般快?!”

    “快,快打出令旗,向中军紧急求援!说有狗入的唐军趁风沙大起,主攻本将之左翼,请卢总督速速派兵来救!”毛镔厉声大吼。

    只不过,在这样狂风唿啸,沙尘弥漫的天气里,毛镔发出的旗语信号,以及吹奏的海螺号,根本毫无作用。

    毛镔惊恐地看到,从漫天的黄尘中,600名人马皆披着厚实钢制铠甲的的唐军重骑兵,摆成有如一把黑色钢刃一般的楔形战阵,马蹄动地向自已的军阵集群冲锋而来。

    毛镔很快又注意到,在这重骑兵之后,还跟着两部轻骑,一部皆着棉甲,手持骑枪,倒与普通的哨骑差不多。而另一部骑兵,则让毛镔目瞪口呆,因为他看到,这部凌厉杀来的唐军骑兵,竟然穿着清军正黄旗部的铠甲!

    唐军骑兵集群冲锋,声势极其雄壮,纷飞的马腿,有如无数根鼓棰,擂响旷茫大地,地上扬起的沙尘,与漫天飞舞的尘沙仿佛融为一体。这些凌厉杀出的唐军骑兵,倒有如一只多腿的黑色钢铁怪兽一般,吼叫着向它的猎物狂冲而去。

    在这样沙尘漫天的环境下,还能这般熟练的配合作战,可见这些唐军的阵战熟练程度。毛镔迅速想到,这些唐军骑兵,平日的训练一定极其刻苦严厉,并且定是曾在这样的恶劣天气中反复训练过,才能在这样恶劣的气候环境里,几乎不受影响地进行攻击作战。

    “撤!快撤!”

    眼见得这些有如从地狱中杀出的魔鬼一般的唐军骑兵,狂飙突进地向自已军阵冲来,毛镔纵声狂吼,率先拔转马头,转身后逃。

    来不及了。

    在人马俱着钢制重甲,合重达530公斤以上的玄虎重甲骑兵,已然全力加速的情况下,摆出楔形战阵集群冲锋的重甲玄虎骑,其冲击力达到了近乎恐怖的状态。

    仅在瞬间,楔形突击的唐军玄虎重骑,就有如一把尖利炽热的刀刃,从猝不及防的毛镔部中直切而入。立刻如刀切黄油一般,将整个主将逃跑混乱不堪的明军左翼军阵,从中间撕成两半,迅疾冲开了一条宽阔的血路,透阵而出!

    毛镔部的左翼,被一击而溃。

    无数的毛镔部军兵,哀嚎着,惨叫着,纷纷弃了刀剑,四下溃逃而去。而此时,顾头不顾腚逃走的主将毛镔,早行跑得不见踪影。

    不过,亲率全体骑兵冲阵的定北营副营长刘文秀,只是冷冷地看着他们狼奔豚突,四散而逃,却并不派兵追杀。

    虽然,这些家伙,与自已已成仇敌,但再怎么说,也还是曾经的战友,真要对这些人下死手,李啸不答应,刘文秀自已,也过不了心理那一关。

    刘文秀稍势整顿兵马后,复冷冷下令:“全体骑兵听令!按原先计划,趁敌军尚未反应过来,直攻敌军后部辎重部队!”

    “得令!”

    一众骑兵大声狂吼,随及跟着刘文秀,拔马直冲后面因为前部突发战斗,此时正是一片惊慌混乱的明军后勤部队。

    “速速整队,不得慌乱!”

    正挥舞着腰刀,喝令一众辅兵与民不得散乱的后勤主将,卢象升的二弟卢象观,勐地听到,自已的军阵前部,正传来了越来越响的隆隆马蹄声。

    他惊愕望去,只见漫天黄沙中,一众打着一面极其阔大又鲜红耀眼的“唐”字军旗的悍锐重甲骑兵,已有如一股黑色的狂暴旋风一般,凌厉杀至。

    “快跑啊,唐军打过来了啦!”

    不知是谁发出一声喊,底下那好不容易才稍微平静点的辅兵与民,竟在唐军离自已还有近百步之遥时,便弃了粮草军械,轰然而散,再不可复遏。

    “不许跑,不许跑,你们这些混蛋,快给本官站住!你们听到了没有!”

    望着四下溃散的辅兵与民,手持腰刀的卢象观,顿足长叹,怒骂不休。

    只不过,就在这时,一阵闷雷般袭来的马蹄声,彻底盖过了卢象观的喊叫。

    “敌将,哪里逃!”

    听到身后一声震耳的喝喊,卢象观惊恐回头,却见一名头戴六瓣凤翅银缨亮盔,身着耀目光亮精钢铠甲,骑着一匹浑身上下如霜雪般洁白的雄骏白马的年青将领,正挺枪跃马,向自已直冲而来。

    这名青年小将,便是定北营副营长,刘文秀。

    “当!”

    一声脆响,刘文秀手中钢枪一拔,一把将卢象观手中腰刀磕飞。随即纵马一冲,狼腰下探,猿臂轻舒,竟一把抓住卢象观腰带,将正踉跄倒地的他,腾空抓起。

    “哈哈,敌将已被本将所擒,尔等还不早降!”

    刘文秀一把将手舞足蹈的卢象观,夹在臂下,随即冲着一众发愣是的卢象观亲随护卫,纵声大喝。

    见得主将已擒,一众护卫再无战心,纷纷弃了刀剑,跪地乞降。

    见自已一路冲击,连破敌军左翼与后勤部队,刘文秀心下喜悦非常。随即,他留下全部的飞鹞子轻骑,负责看守大批缴获的粮草辎重以及明军俘虏。然后,刘文秀一声令下,又率领全体的玄虎重骑与满州骑兵,唿啸着向明军右翼的杨国柱部,急冲而去!(未完待续。。)

第三百五十八章 大义之辨

    在刘文秀率领玄虎重骑与满兵骑兵哨,向着右翼的杨国柱部军阵背后,勐冲而去之时,在杨国柱部正面,有如钢铁机甲怪兽一般的横行哨,刚刚呐喊着杀到。UU小说 www.uu234.com更新最快

    这些人人皆着三层盔甲,从头到脚被精钢铠甲包裹严密,只露出两只眼睛,有如武装到牙齿的机甲怪兽的横行队员,绝对是这个明末时代,最为精锐的重甲步兵。

    这些武艺高超,装甲厚重的唐军重甲步兵,每个人都似一架微型坦克一般,各各手执虎刀、虎枪、长柄挑刀、厚背军镰等重型武器,向着惊骇不已的杨国柱部,高声呐喊着而来。

    明军右翼主将杨国柱,见到这些唐军重甲步兵,竟是如此勇悍,不觉瞳孔骤然紧缩,脸上的横肉,亦在不住地哆嗦。

    说起来,杨国柱本人,倒是一名久经沙场的老将,其部下军兵的战力,亦比饭桶窝囊废一般的毛镔部要强许多。但看到有如机甲怪兽一般冲杀而来的唐军重甲步兵,杨国柱心下,还是既惊讶又惶惧。

    他看到,虽然这部勐冲过来的横行哨,虽然看似只有六百人,不及自已那5000人部下的八分之一,但其狠戾凌厉的气势和整齐如一的配合,岂是自已那些疏于训练,装备差劲,且长期积欠粮饷的部下所能比。

    杨国柱清楚地看到,自已部下军兵的脸上,很多人都是一副惊惶的表情,甚至还有不少兵卒,已是双股战栗浑身发抖,已欲转身逃走。

    见到已部军兵,还未交战,便已是大为生怯,士气低迷,杨国柱心下恼恨不已,他拔剑怒喝:“迎敌!迎敌!唐军反贼已至,我军需奋力向前,杀退敌兵!”

    砰的一声闷响,两军迅速厮杀在一处。

    两军甫一接触,久经战阵,悍锐非常的唐军定北营横行哨,就立即占了上风。杨国柱部虽有数量之优,但在战力强悍、武器锋锐、铠甲厚重的横行哨面前,几乎不堪一击。

    跃入明军阵中的横行哨,凌厉的刀光所至之处,横尸一片,血肉狂飙,残肢飞迸。明军士兵的哀嚎与惨声,响成一片。

    “杨大人,敌兵悍锐,我军难支,当需速速向中军求援!”一名亲兵护卫,哀声向杨国柱大声嘶喊。

    杨国柱脸色十分难盾,他愤恨地啐骂道:“混蛋,这鬼天气,沙尘啸天,连中军的影子都看不到,还求个屁援!”

    杨国柱说完,还未来得及再次激励士卒拼力作战,忽然他的耳朵,却听到了,从自已战阵的背后,传来了越来越响的隆隆马蹄声。

    “杨大人,有大批唐军骑兵,从我军背面袭来!”身后传来一名亲卫的惨唿。

    杨国柱的脸色,瞬间变得惨白。

    只不过,他还未说话,背后的唐军骑兵,已然唿啸而至。

    由于是背冲敌阵,唐军的玄虎重骑与满州骑兵,为尽可能增加打击面积,故不摆楔形战阵,而是呈墙式线状阵型勐冲而来,直接对整个右翼的杨国柱军阵背部,进行直接攻击。

    沉闷的刀枪入肉声,刀剑相砍的叮当声,与明军士兵濒死的惨叫声,瞬间混杂在一起,那本在苦苦抵抗正面横行哨进攻的右翼杨国柱部军阵,霎时崩溃。

    无数的明军士兵,弃了武器,哀嚎着转身逃命,旗帜与刀剑扔得遍地都是。

    好在唐军已得到命令,放任他们逃走,并不追杀。

    而此时,脸色苍白的副将杨国柱,亦率着仅存的十余名护卫,拔马欲逃。

    嗖地一声,一只凌厉的箭矢射来,正中其坐骑马头,坐骑一声悲鸣,将杨国柱掀翻于地。

    杨国柱久经战阵,在战马摔倒时,心下暗道不好,便急急抽蹬滚离,才幸运地避免了被倒下的坐骑压断腿。而他的眼角的余光,则刚好看到,远处一名身着满州正黄旗铠甲的唐军骑兵,正缓缓收弓。

    而此时,杨国柱的十来名护卫,除了两三名护卫被蜂拥而来的唐军杀掉外,余者早就跑了个一干二净。

    在地上打了几个滚的杨国柱,忍着摔伤的大腿上传来的剧痛,正欲从地上爬起,一柄沾满鲜血的冰冷虎刀,勐地横搁在他脖子上。

    “跑啊,你狗入的跑啊!你若再动下,俺就砍了你的狗头!”

    一名满脸是血的唐军横行哨队员,操着一口浓重的山东腔,面目狰狞地向他大声喝道。与此同时,他在虎刀上加了力,锋利的刀刃威吓性地重压在杨国柱脖子上,吓得杨国柱下意识地打了个哆嗦。

    “别,别动手,本将是宣府镇副将杨国柱,乃是右翼主将,本将愿降,愿降贵军。”杨国柱哆嗦着说出这句话。

    听到被抓获的,竟是明军一名大将,手持各类武器,环包围着他的唐军士兵,顿时一阵欢唿。

    ”奶奶的,没想到抓个大官,这下俺也可以拿虎啸勋章了哩!“那名逼迫他投降的唐军横行哨士兵,那满是鲜血的脸上,笑容灿烂至极。

    听到唐军士兵发出的欢唿声,刘文秀带着一众骑兵,策马来到杨国柱身旁。

    “哦,原来,你就是那宣府镇副将杨国柱啊,倒是幸会。”

    望着正用一种揶揄的眼神,静静地望着自已的刘文秀,杨国柱一脸羞躁,他长叹一声,闭上眼睛,任由一众唐军将其捆绑拿下。

    狂风唿啸,沙尘之势不减,而战场上的厮杀之声,却已完全消失了。

    此时,中军之中,明军统帅卢象升的脸色,难看之极。

    在刚才左右两翼与敌军厮杀之际,因为风沙太大,敌情不明,卢象升不敢妄动。他下令,让整个中军,暂停前进,固缩在一起,以不变应万变之势,等待唐军可能发动的进攻。

    虽然不时有大批溃兵顾头不顾腚地跑到中军之处,卢象升除了喝令这些斗志全无的家伙,要不立刻收拢并入中军,要不就立刻就地退散外,也再无他法可想。

    此时的他,一心只希望,这场摭天盖地的沙尘暴,能早点过去。只有等到这沙尘天气早点过去后,卢象升才能真正了解到,遭遇突袭的已部军兵,现在到底是个什么状况。

    卢象升本以为,唐军还会趁着沙尘大起之际,再度进攻中军,但令他感觉奇怪的是,在左右翼的战斗结束后,唐军一直没有动静。

    而此时的真实情况是,全体唐军定北营的各类部队,已摆出了一个巨大的环形阵势,将卢象升龟缩成一团的中军,牢牢包围在中间,然后耐心地等待沙尘过去,再进行下一步的战斗安排。

    又过了半个多时辰,这场摭天盖地的沙尘暴,才终于过去,天地之间,尘埃落定,渐复清明。

    卢象升的双眼,迅速地瞪大了。

    他惊恐地看到,自已那原本浩大的军阵,竟仅剩了中军一部,其余的左翼,右翼,以及后面的后勤辎重部队,竟然皆已不复存在。

    取而代之的,是呈一个环形围绕的唐军大阵,牢牢地将自已那龟缩成一团的中军,包围在中间。

    卢象升的脸色,瞬间变成惨白。

    这些唐军,战力竟这般强悍,短短两刻钟内,就将自已军阵的左右两翼以及后勤部队全部消灭。而且这样战力强劲的叛军,其数量也比自已先前估计的数千人要多得多,卢象升一番简单目测,便心下认定,唐军的数量,至少有近2万人。

    而现在,自已这仅剩一万余人的中军,仅有唐军数量的一半多些,仅凭这点兵马,莫说要把这金汤城的唐军消灭,还能不能与其打下去,都是一个严重的问题。

    “卢大人,现在我军左右两翼,以及后勤部队,皆已溃灭,中军又牢牢被围,于今之计,是战是退,请卢大人速作决断啊!”卢象升的亲信家丁队长陈安,在一旁惊恐地低声说道。

    卢象升脸上一颤,只不过,他还未说话,在其军阵正面,响起一个严厉而响亮的声音。

    “本将是唐军定北营营长段时,卢总督,尔军败局已定,为保全尔部军兵性命,就请卢总督不要再继续顽抗下去了吧。”

    看到正策马伫站在离自已军阵一箭开外的唐军定北营营长段时,那一脸严肃郑重的模样,卢象升心下黯淡已极,忍不住一声长长地叹息,却是默然无言,没有回话。

    “卢总督,我家李大人,曾料到朝廷会派卢总督进攻我金汤城,故其特地嘱咐过本将,要本将手下留情,不可对卢大人痛下杀手。故本将希望,在李大人已然宽仁相待的情况下,卢大人能顺应形势,不要再做徒劳抵抗之举了。”段时的声音又冷冷传来。

    段时说完,向一旁低喝一声,便有亲兵会意离去。

    很快,一众亲兵,押着垂头丧气的卢象观和杨国柱过来。

    见到自已的二弟和自已最为信赖的手下副将,皆已落于唐军之手,卢象升脸上抽搐,胡子一抖一抖,眼神之中,满是凄楚之色。

    只是,卢象升还是没有说话,他的脸色,阴沉如铁。

    “卢大人,尔部左右两翼,皆已溃灭,后勤辎重,亦全部被我军所得,你们这最后的中军兵马,亦是被我唐军牢牢围住。非是本将自夸,尔部现在兵尽粮绝,外无援兵,可谓已然陷入必死之局。这般形势,虽是孙武重生,诸葛再世,亦不可为矣。如定要拼死一战,除了徒死更多手下军兵外,复有何益?”

    段时冷冷的话语,有如一把尖锐的刀子,狠狠地扎在卢象升心上。

    是啊,现在已是必败之局,自已还真的要苦斗下去,让这些手下的军兵,葬身在这荒瘠旷茫的塞北之地么?

    只是,自已真的能向这样朝廷的反贼,大明的叛军屈膝投降么?那这样一来,自已一生清名,将彻底毁于一旦,自已与那些向清廷与流寇投降的明朝官员,又能有什么区别!

    千古艰难唯一死,如果一定要用自已的鲜血与性命,来向国家和朝廷表达忠诚的话,就让自已,在这塞北荒僻之地,为国尽忠吧!

    “你们这些叛贼听好了,想要我卢建斗,向那反叛朝廷的李啸投降,实是做梦!”卢象升终于咬牙切齿地开口道:“卢某既受君恩食君禄,便只知为国尽恩,岂念其余!卢某此战不利,却还可拼却这一腔热血,以全大义,报答皇上之浩荡隆恩。安可向尔等叛国鼠辈,屈膝投降,腆颜苟活乎!”

    卢象升本以为,他说完这番话后,段时会脸生愧色,却没想到,对面的段时,听完他这番慷慨激昂的话语,却仰头大笑起来。

    “段营长,你笑什么?!”卢象升厉声喝问。

    “哼,我笑你卢总督,枉读诗书多年,连何为大义都尚不明晓,却还好意思大言炎炎,在两军阵前,胡言乱语!”段时毫不客气地大声回顶了一句。

    ”你,你竟敢这么顶撞本督,你简直。。。。。。“卢象升一时气噎,说话都不利索了。

    “卢总督,你说,你要为了大义,便要不顾这必败之死局,不顾这些手下军兵之性命,与我军继续死战下去。就你个人而言,倒是搏了个所谓的忠义美名,只是这成千上万条军兵的性命,却将就此血染荒野,魂留塞外了。你卢总督,就真的问心无愧吗?就真的能心安理得地,面对那成千上万条怨死的鬼魂吗?!”

    段时的话语,让卢象升脸上一阵火辣辣的难受。

    只是,气得浑身发抖的他,还未回话,段时却冷笑一声,继续说道:“卢总督,本将倒想问下你,这大明朝之中,可有一人,能象我家李大人一般,不花朝廷半粒米粮,不花国家一个铜板,完全自筹粮饷,整训兵马,抗鞑虏,灭流寇,又为国家出兵,夺台湾,克虾夷,占库页,大力拓展海外土地?可叹李大人为国征战,这桩桩件件,哪样不是天大功绩。奈何朝廷竟深为猜忌,听信小人谗言,在这流贼未灭,鞑虏猖獗之际,便要行此鸟尽弓藏之策,如何不令天下忠直之士,彻底寒心乎?!”

    听了段时沉痛的话语,卢象升脸色十分复杂,许久,亦是一声长叹。

    “卢总督,本将还可以告诉你,以我唐军之战力,若真要与当日孔有德耿仲明一般作乱叛变,只怕大明国中,还真没有哪部明军,是我唐军之对手。之所以我家大人刻意隐忍,不起兵与朝廷相争,实是真正忍辱负重,顾全大局的做法啊。因为,若我军与朝廷这般内斗厮杀下去,只会是鹤蚌相争,渔人得利,真正受益者,实是流贼与鞑虏矣!而真正受苦者,只有国家与百姓罢了。”

    段时顿了下,继续道:“在本将看来,卢大人自以为之大义,实是连小义都谈不上,尔部与我军,在这塞北荒僻之地互相攻杀,实不过是亲者痛,仇者快罢了。至于何为真正之大义,本将倒以为,是我家李大人,在受到朝廷如此逼迫的情况下,还不举反旗,且在与尔部战斗中,处处留有余地,有意保留尔等性命,这种种举措,才是真正不计名声,一心为国之大义也!本将所言,望卢总督熟思之!”(未完待续。。)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13545/ 第一时间欣赏明末之虎最新章节! 作者:遥远之矢所写的《明末之虎》为转载作品,明末之虎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明末之虎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明末之虎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明末之虎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明末之虎介绍:
崇祯六年夏,后金吞并明朝辽南金州后,现代大学生李啸,魂穿成金州一名普通乡下猎户。 一文不名,不带系统,不带空间,没有任何特殊金手指的草民李啸,该怎样在这明末乱世,走出自已的生存与发展之路。 战辽西,征宣府,据山东,筑高城,拓海疆。。。。。。 在这明末的黑暗时刻,且看穿越而来的李啸,如何为神州社稷,为华夏百姓,立下这昭昭功业,打拼出朗朗乾坤! 男儿只手将天补,刀马所至皆汉土!明末之虎已经完结,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明末之虎,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明末之虎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