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言情小说代汉TXT下载代汉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代汉全文阅读

作者:傅戍己     代汉txt下载     代汉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227 只手遮天,将世界左右(六)

    第227只手遮天,将世界左右(六)长忆当年初魂穿

    建安四年chūn正月初八rì,萧言率军围攻刘偕部三千敌军,斩首二百,俘虏八百。

    建安四年chūn正月初九rì,萧言率军突袭临湖部两千敌军,半rì攻陷临湖县城,斩首百余级,俘虏三百余人。

    遥闻萧言强势归来,刘勋肝胆俱裂,即rì远走皖县。而后,庐江郡府治所由舒县改迁至皖县;临湖县府治所由临湖城改迁至枞阳城。皖县背靠大别山南麓,枞阳依山傍水,两者皆是易守难攻之地。与此同时,考虑到巢湖新得五县尚未消化完毕,猝然拓土庐江,将战线拉长一倍,难免诱发诸多隐患,萧言也默许刘勋继续苟延残喘。

    如此,刘勋退避皖城,萧言巡兵舒县,持续数rì的新年攻势,为庐江、巢湖之争,彻底画上句号。另使部将陈衡巡兵舒县清剿刘勋余孽之余,萧言就地接见襄安县长,慰问襄安县吏乡绅,以示巢湖招安政策。

    可惜,襄安县长经此大变,jīng神萎靡,却是再也无意进取仕途。尤其,昔rì巢湖软禁襄安县长与刘勋拖延时间,襄安县长一rì三惊,害怕自己成为巢湖、庐江谈判筹码。有鉴以上种种,襄安县长初见萧言,立即说他本是南阳郡人,外地为官多年,如今无比思念家中妻女,恳请萧言准许他离别巢湖。萧言本就不喜欢襄安县长假公济私xìng格,所以也就由得襄安县长哪里来的哪里去:“念家情愫,吾亦有之。先贤有曰‘己所不yù,勿施于人’,我既辞别曹公留军汝淮好意,又怎敢强行扭曲县长心意?”

    萧言本来准备使襄安县长继续掌辖襄安县,奈何襄安县长主动辞别巢湖,如此巢湖新得襄安县却还得另寻一位县长。襄安县之前,巢湖下辖只有七县,类如罗贲、楚永等皆身兼县令以为荣耀,襄安县长空缺亦不可轻视。选取谁续任襄安县长呢?萧言沉思许久,觉得还是从襄安县旧rì县吏选拔新县长比较妥当,毕竟襄安县是第一次有人向巢湖主动投诚,萧言无论如何也得有限度表彰这种趋利避害行为。

    正月十一rì,萧言宴请襄安县众县吏,并且亲自与襄安县丞、县尉一一交谈。交谈期间,襄安县县尉突然满脸堆笑,热情恭维萧言:“扬武将军,咱们可是亲家啊。”

    萧言认识这位县尉,襄安县长之所以内附巢湖,就是这位县尉从中联系,论及襄安内附之功,襄安县县尉当赏首功。只是,“亲家”又是怎么一回说法?萧言当场愣住,诧异望向襄安县尉:“县尉如何称呼?”

    襄安县尉小心赔笑说道:“回禀扬武将军,卑职姓柴名望,字叔堂,兖州任城郡人氏。我姐夫是何昌,何蓁儿是我外甥女,说句不顾身份的话,扬武将军你还是我外甥女婿呢!何昌前些年迁家灊县,就是我率人迎接的呢。扬武将军老家成德县西乡方井村,我去过——呵呵,那时扬武将军才五六尺高呢。”

    灊县何氏?

    萧言不禁怔住:萧、何两家恩怨非一rì,前时萧言拖延曹cāo赐婚,就是拿他那位数年前的未婚妻何蓁做挡箭牌。本想两家再无相见之rì,哪想今rì又意外遇到何蓁小舅。

    襄安县尉柴望假装不知道萧、何两家恩怨内幕,向萧言啰嗦絮叨灊县何氏近况:自迁家灊县以来,何氏万事不如意,本县小族排挤他们,本郡大族轻贱他们,而何昌本人求官不成,如今只好打肿脸充胖子,说他无心仕途,准备隐居深山,了却残生。啰嗦何氏近况许久,柴望又为自家姐姐、姐夫开脱罪责:这些年不是何氏不帮萧氏,是何氏如今境遇凄惨,连何氏本家都混不出头。

    闻及柴望叙述起亲戚旧情,周围同僚全都知趣走散,以便柴望与萧言单独说话。眼见周围别无他人,萧言盯着柴望轻笑说道:“何氏如今还认的我这位女婿?”

    “认,怎会不认!扬武将军和我外甥女的婚约,可是有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柴望昂起脖颈毅然回答。

    萧言继续隐隐嘲讽柴望:“柴县尉莫不是忘记当年何氏向我递过退婚书呢!”

    来自萧十一的记忆碎片,清晰告诉萧言:当年就是柴望姐姐遣人送来悔婚书,说萧、何两家从此再无关系,请萧十一以后别乱嚼舌何蓁名字,乃至辱没她女儿清白。

    柴望瞪大双眼,不可置信反驳萧言:“误会,绝对是扬武将军误会。扬武将军你想啊,何氏迁家灊县,饱受庐江大族白眼轻视,何昌怎敢做出无情悔婚这等大逆不道之事?何昌真若主动悔婚扬武将军,他还有脸走动庐江!”

    “嗯?”萧言诧异望向柴望。却是萧言突然发现,柴望应该是真不知道他姐姐当年悔婚内情:“难道说柴氏当年瞒着她弟弟柴望悔婚萧十一?”

    继而,萧言又很快否决此般假想:“柴氏如果真想悔婚萧氏,怎会偷偷摸摸行事?她总不可能指望倔驴脾气的萧十一,孤身跑到灊县自寻烦恼。难道说当年悔婚故事另有隐情?”

    萧言刚起八卦心思,忽见柴望恍然大悟,好像想明白因果。柴望恨恨骂道:“我晓得啦,肯定是龙舒县姓孟的那个孙子从中搅.弄是非。记得前年夏天,也就是扬武将军振兴巢湖那会儿,龙舒县姓孟的孙子,还跑到我姐姐家,说你被成德县山贼砍死,害得我那外甥女哭了大半月!”

    “说我成德县山贼砍死?还是建安二年夏天?”萧言心中不禁一动。

    柴望点头确认:“可不是嘛!大概就在建安二年五六月份左右吧,龙舒县姓孟的那个孙子假传扬武将军死讯,先说你被成德县一位姓吕的山贼砍死,再说我那外甥女苦命没嫁人先死夫君,后说他不嫌弃我那外甥女未嫁克夫,要求我姐姐改以招他做女婿。龙舒县姓孟的孙子,当时说的头头是道,将我姐姐一家都蒙住啦,我那外甥女因为听到扬武将军死讯,整整哭了大半月,害得她大病一场呢。”

    “后来,扬武将军你和成德刘晔斩杀郑宝,收编巢湖,做出偌大功业时,当时我恰好还在舒县做刘勋的郡吏。验证扬武将军非但没有被成德县山贼砍死,还与刘晔做出偌大功业,我连忙赶回灊县,向我姐姐、何蓁儿传递喜讯。我那外甥女病重卧床,可是听到扬武将军喜讯,当时就眸子一亮,立即坐起来,能走路了,也能吃饭了,才两三天就恢复健康身体,这就是人逢喜事jīng神爽啊!我那外甥女儿,心里面啊,念着扬武将军你呐!扬武将军以后娶我那外甥女过门,可要对她好点,不然我们一家都不愿意。”

    “我那外甥女初时听我说扬武将军联合成德刘晔斩杀郑宝,她还不相信哩,以为我说假话蒙她,非要我领着她来舒县见你。可惜一则时候不对,二则何蓁儿大病初愈,扬武将军后来又去巢湖做事业,种种因缘巧合,使得我那外甥女却是没能够亲见扬武将军一面。哎呀,当时你们俩倘若能够见见面,说说夫妻情话,扬武将军无论如何也不会听信歹人挑拨啊!”

    “嘿,等扬武将军你路经龙舒县时,千万记得很抽姓孟孙子一顿,让他知道咱们家不是他能够祸害的。”

    闻听柴望一番絮叨,萧言渐渐有些明悟:“害死萧十一的凶手,恐怕多半与龙舒县孟姓人有关。自从夜杀吕甫以来,我使人搜集吕甫无数资料,一直不明白吕甫当时为什么执意杀我,其杀人疑点亦仅有他三月份曾经收到两批数额不小的钱财,最终我只能归结于吕甫本人嗜杀成xìng。现在想想,吕甫建安二年三月份收到两批数额不小钱财,恐怕就是龙舒县孟姓人使坏,买凶杀人。而我魂穿汉末时,萧十一本人是被人锤击后脑勺,然后浸水缺氧致死。现在想想,暗杀萧十一的,十有仈jiǔ也是受龙舒县孟姓人指使。”

    一念至此,萧言不禁多问柴望一句:“龙舒县孟氏与我、与何氏有仇?你口中所骂的‘孟姓孙子’到底姓甚名谁?”

    柴望说道:“孟姓那孙子是龙舒县有名的祸害,人见人烦,神见神恼,我也懒得问他姓名,只晓得当地人或者喊孟二,或者喊他孟二郎,或者喊他孟老二。那孙子能和扬武将军有什么仇呀?他就是欺负我姐姐一家刚刚迁家庐江县,无依无靠,整rì吆喝着要娶我那外甥女做小妾。那孙子认识不少大别山里的山贼,时不时联合山贼抄掠当地大户,尤其前些月我姐姐来信说,那孙子如今巴结上扬武将军当年击溃的陈简,现在在灊县越发嚣张。”

    “哼,山贼帮闲而已,他有什么好嚣张的。前时咱是没办法,但如今有扬武将军撑腰,咱还能怕他祸害?那大别山大山贼陈简三兄弟,还是扬武将军手下败将呢!”

第228 只手遮天,将世界左右(七)

    第228只手遮天,将世界左右(七)一心要做外戚

    觉察萧言xìng情平和,柴望即时紧紧抓住难得机遇,言辞始终围绕着何蓁,死命巴结巢湖。

    不比于庶民数辈百年安贫乐道,似何氏这等祖上阔过的落魄寒门,他们无比渴盼家门复兴,重回权贵中心。自何昌迁家庐江以来,兖州局势混乱,柴氏为求躲避兵灾,不久也追随何氏家族的脚步,迁家至庐江郡灊县,与何氏共结邻里之好。前面说过,汉世名门豪族标志最重要一点就是世代出产两千石官员,何氏本代是否复兴亦以何昌能不能爬到两千石官秩为最终标志。

    富贵、富贵,钱多则富,官高则贵,此乃汉末社会风习不二条律。

    何昌如今虽然无奈隐居灊县深山,被迫寄养高名等待时机,但是他却从未斩断家族富贵进取之路。数年以来,何氏、柴氏耗费无数心力,相继启动或新或旧关系网,努力培养家族新一代俊杰,好似柴望,他便是柴氏耗尽家族资源,努力推出的政治新星。

    柴氏未来如何,全靠柴望一人荣衰。

    自成为柴氏当代官路希望后,柴望先是投机袁术扬州之争,晋职为庐江郡吏,而后他又借巢湖红巾兵抄掠襄安、临湖两县危机,主动请求刘勋准他下放到襄安县做县尉。柴望今年三十二岁,三十二岁就任县尉,十年时间爬到千石县令,再十年爬到郡守佐吏,待五六十岁时未必不能以两千石官秩荣耀退位虚职。比之陈登,柴望上进之路看起来似乎极其坎坷,但是汉世郡太守虽然勉强等同后世党政军一把手全抓的地级市市委书记,然而考虑到汉世全国仅有一百零几郡,则可以知道攀爬两千石郡太守之位极其不易,柴望县尉之职并没有辱没柴氏家族一番幸苦——毕竟,柴氏哪怕最强盛时,也远远不能与下邳陈氏那种国家级豪族相比。

    也是柴望沉浸官场多年,深知富贵风光皆在难以攀登的险峰,所以才会泛起借势巢湖振兴家门的心思。

    诚如柴望所说,初闻萧言协同刘晔斩杀郑宝、收编巢湖贼兵,柴望的确欣喜异常,准备引萧言为家族进取助力。刘勋亲迎刘晔那会儿,柴望抽身返回灊县新家拜访何昌,就是询问何昌态度,以此决定他未来如何相待萧言。可惜,未等柴望回返舒县,萧言却因为求取县尉不成,远走巢湖,再开新局面。

    彼时得知萧言放弃刘晔友谊,开局巢湖,柴望顿时一腔希望转为失望,唉声叹气。柴望很为萧言可惜,认为萧言心太高,不该因为求取县尉未果就放弃刘晔那根线:他柴望今年三十二岁还没能晋职县尉,你萧言这位未冠少年有什么好急的!你以为你萧言是四世三公之家,起家就能拜县令啊!

    再等萧言初建巢湖,侵袭襄安、临湖两县,柴望更是视萧言为祸端,避之惟恐不及。柴望后来之所以冒险下放襄安做县尉,其实亦是唯恐受到萧言连累,准备用铁血事实与巢湖划清界限,向刘勋表达忠心。两年间何、柴两家始终不曾联系过巢湖,皆是因为如此心思。

    直至萧言夜袭成德大败袁术,继而孙策遇刺芜湖丧失江北历阳渡口,无数豪杰才猛然一惊,渐渐觉察到江淮风向已变,萧言所属巢湖势力竟然隐隐有化茧为蝶迹象。正如商家眼中从来有敌无仇,官家眼中亦是从来只有拦路虎没有隔夜仇。对于商家来说,只要双方合作能助我赚钱,一切都好说;对于官家来说,只要双方合作能助我上进,一切都好说。商家从不结仇钱财,官家从不结仇富贵,柴望作为柴氏当代政治新星,发觉萧言所属巢湖渐有坐大之势,自然毫不犹豫即时改变策略,变对巢湖视而不见为拼命巴结萧言。

    柴望自有聪明,为使萧言原谅柴、何两家昔rì冷漠积怨,柴望发动一切能够发动关系网,从而策反襄安县,使之内附巢湖,以此讨好萧言,间接向萧言致歉。而之所以瞬间冒险更改立场,却是柴望、何昌经过仔细分析,认为刘勋不足恃,两家必须提前重新铺路未来:陈简八千步骑脱离袁术,斜插灊县,借助大别山山麓,渐渐将势力扩展到龙舒县、灊县、雩娄县,生生割裂三分之一庐江,而刘勋作为庐江太守,竟然对此无能为力,这不能不令安家灊县的何昌、柴望冷心。

    庐江郡共有十四县,分别是寻阳县、皖县、居巢县、舒县、临湖县、襄安县、龙舒县、灊县、六安县、雩娄县、安风县、安丰县、蓼县、阳泉县。其中,安丰县、安风县、蓼县、阳泉县、六安县等五县,由于地邻淮河,遥望汝南郡,受袁术本家影响较多,刘勋、袁术虽然分裂,四县却依旧听命袁术,并间或向寿chūn运输粮草;雩娄县、灊县、龙舒县等三县,由于位在大别山山边,受陈简影响较多,如今已经对刘勋听调不听宣;舒县、临湖县、襄安县等三县,由于毗邻巢湖,县里乡绅常常惴惴不安,待萧言发动新年攻势,刘勋退走皖县,三县几可视作巢湖下辖;寻阳县由于地临荆州,受刘表影响较多,虽然听命于刘勋,但是当地士族大多倾心荆州刘表。也就是说,庐江郡虽然下辖十四县,但是如今仅有皖县、居巢县两县,是真正完全听命于刘勋。

    庐江郡疲弱,由此可见。

    萧言新年攻势之后,庐江郡十四县,袁术间接拥有五县;陈简间接拥有三县,巢湖兼并两县半之地,刘勋直辖四县半。刘勋这位庐江太守,如今空有其名而无其实,由不得柴望、何昌不另做打算。柴望献降襄安,絮叨亲家之情,即是投石问路,准备将家门兴衰,赌在萧言身上。

    萧言北伐吕布,受封扬武将军,以未冠之岁先领九江太守,再领汝南太守,如今已经是能让柴氏、何氏不得不仰望的存在。

    何氏当年最富贵时,也不如萧言这般强劲。

    了然柴望投机心意,萧言感慨颇多。

    内心斟酌片刻,萧言决定接纳柴望,毕竟巢湖如今极其匮乏人才,何、柴两家虽然是落魄寒门,但是家族底蕴决定他们两家子弟资质远强于一般弃家流民。何、柴两家借助巢湖扬名,巢湖也可利用柴、何两家笼络当地豪民望族,接纳柴望是互利共赢。

    至于萧、何两家数年恩怨情仇,萧言则没有考虑太多,毕竟萧十一是萧十一,萧言是萧言。

    萧言的家,在后世共和国;萧言的父母,在后世和谐年间。萧言前时之所以关心萧十一萧信一家,也不过是基于汉世兄亲弟恭习俗,他对萧信可没有兄弟亲情——萧言的兄弟,也远在后世共和国。

    由此,方井村萧氏恩怨情仇,萧十一荣辱,皆与萧言无关。

    想当初,萧言之所以刺杀吕甫,其原因也不是为萧十一复仇,而是发觉吕甫可能对他造成致命威胁。萧十一的荣辱,倘若与萧言的荣辱彼此冲突,萧言肯定会自私选择放弃萧十一。比如萧、何两家恩怨,其实很难分清谁对谁错,萧言也无意践踏何氏,为方井村萧家赢取虚名。当然,如果能够顺手帮助萧十一了结生前心愿,萧言还是会帮的,比如龙舒县那位疑似浸杀萧十一的孟二,倘若巢湖势力拓展至龙舒县,萧言不介意一剑戳死此人,为萧十一之死了结因果。

    萧十一是萧十一,萧言是萧言。

    萧十一那位未婚妻何蓁,萧言也是面临曹cāo仓促逼婚时,才不得不拿出来暂时充作挡箭牌。危机既然渡过,萧言也无意与何蓁再续前情,迎娶一位素不相识的陌生少女做妻子。此时此刻,妻有袁茉儿,妾有陈洛儿,如此左拥右抱,萧言业已满足。

    因此,萧言虽然决定接纳柴望,却微笑否决履行萧、何两家婚约:“巢湖万事繁忙,我哪有时间入赘灊县?误会也好不误会也好,萧、何两家婚约,就算过去了吧!”

    “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哪能说算就算!”柴望大急。

    即便萧言言辞透露接纳意思,但是朝堂上的外戚和普通大臣能有可比xìng吗?单说不远前,若非孝灵皇帝废弃宋皇后改立何氏为皇后,何进哪能在数年之间快速爬到大将军高位?外戚可是东汉年间特sè制度,虽然人人叫骂外戚,但是又有谁不想做外戚?连带曹cāo,未来都连送三位女儿入宫呢!

    柴望之所以该变立场,主动策反襄安县,不就是贪图何家借此成为巢湖外戚嘛!

    柴望详细向萧言解释道:“扬武将军你别误会啊,何昌如今已非独有孤女,哪能再让扬武将军入赘何氏!扬武将军莫不是还不知道,兴平二年末,何昌老年得子,取名为何桢。我那外甥何桢如今都年满五岁啦!何家既有何桢继承何氏血脉,怎么可能再勉强扬武将军入赘何家!”

第229 只手遮天,将世界左右(八)

    PS:

    晚上还有一章,不过或许得0点左右啦。

    ========

    第229只手遮天,将世界左右(八)千石县令不如舅舅亲

    “何昌既有幼子继嗣家业,怎会再做无端恶人,逼迫扬武将军入赘何家!”柴望详细解释,试图化解萧言疑虑。

    然则柴、何两家,毕竟不是可与舒县周氏、淮浦陈氏、颖yīn荀氏相比的豪族,萧言仅仅视他们为努力争取对象而非不可或缺对象。柴、何两家投靠巢湖固然是锦上添花,但是他们背离巢湖却亦不足使萧言分心。一句话,萧言其实并没有将柴、何两家放在心上。

    发觉萧言态度淡薄,柴望心底顿时涌起无尽失望。好在柴望并不甘心失败,话锋一转,准备从情字着手打动萧言:“扬武将军不知,前时何氏乍为贼子所骗,大家都误以为扬武将军当真遇难身亡。人死不能复生,何昌安抚我那外甥女之余,又聚集十数家亲朋拜托他们续婚。可是,我那外甥女一心念着扬武将军,剪刀戳在心口,说是她宁肯黄泉寻你,也不愿再嫁他家。彼时不知扬武将军未死,所以连带我姐姐,虽然无奈准许我那外甥女为扬武将军守寡,却也不免埋怨她不爱惜xìng命。”我女外甥女名何蓁,我小外甥名何桢。蓁、桢,异字同音,起因就是我那外甥女对扬武将军情真意切,一边跪着哭说她不孝,一边却坚持与扬武将军同生共死。”

    “扬武将军你不知道,我那外甥女这些年来,外有贼人逼迫,内有父母软磨,不知为你吃过多少苦受过多少罪哩!光武皇帝时,宣平侯宋弘曾有句名言‘贫贱之交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扬武将军如今且富且贵,可千万要记得,庐江灊县还有一块盼你多年的望夫石呢!”

    萧言无奈挠挠鼻侧,心中只觉无奈至极:“嗨,瞧你说的,我还成忘恩负义陈世美啦!”

    萧言搜索萧十一记忆,渐渐记起何蓁形象:记忆里的面孔有点模糊,唯有一双亮晶晶大眼睛特别显著。长刘海为汗水浸湿,杂乱贴在脸颊,紧身短裙泥迹斑斑……那是萧十一仈jiǔ岁时的记忆,俩小孩那会还在玩泥巴呢。继续搜索萧十一记忆,萧言发现自从何氏迁家庐江郡,萧十一数年间根本不曾再次见过何蓁。

    面都没见过,何谈情爱?柴望这不是扯淡么!

    萧言一则不喜欢柴望语气,二则厌恶柴望满嘴谎言,瞬间失去与他继续交谈心思。

    然则,正yù使柴望退下,萧言突然觉得何桢名字有点熟悉,不由得多问柴望一句:“何蓁弟弟何桢的桢字,是左木右贞的桢吧?”

    “诚如扬武将军所说,何桢的桢字,正是木贞之桢。”柴望虽然感到奇怪,却不敢稍稍怠慢萧言。

    萧言点点头,心中暗道:“何桢、何桢,又是迁家庐江……柴望的外甥,应该就是那位被羊祜视为莫逆之交的何桢吧!”

    后世历史典册,对何桢记载寥寥,似乎其人极其平庸,但是一句‘与羊祜为莫逆之交’,却使得众人不禁对他刮目相看,不敢视之为庸才。萧言后世读书《羊祜传》时,因为心怀好奇,曾经特意搜索一点何桢资料。

    真实历史上,刘表逝世而荆州乱,曹cāo遣派于禁、张辽平定大别山,彼时何桢家族无视刘备拉拢,坚决投归曹cāo。而后,何桢以县吏起家,迁扬州别驾,拜弘农太守、幽州刺史,待司马炎代魏建晋时,何桢再转入尚书。单看其表面资料,何桢一生平平淡淡,有辱于三国群星灿烂时代,但是倘若再挖掘背后内幕,萧言却不能不感慨一句“果然是善战者无赫赫之功。”

    何桢妻家为孙权母族吴氏支脉,何桢之子则联姻曹魏皇族,何桢可以说是以他一人之力将庐江何氏打造成魏晋豪门,好似司马氏东晋王朝末代皇后穆章皇后何氏,即是何桢的重孙女。记起何桢为谁,萧言略略感慨:“可惜何桢如同骆统那般,如今皆是孩童岁龄。未来虽是奇才,今rì却不能为巢湖所用,真是可惜啊。”

    何桢虽然颇有才情,成名却远在三十年后,无益巢湖时局。

    因此,萧言挥挥手,又将何氏顺势甩在脑后。

    柴望摸不准萧言心意,试探问道:“扬武将军可是觉得何桢与何蓁同音有所不妥?要不,我回灊县一趟,劝我姐姐另起新名?”

    “哦……不!桢臣干才,挺好的,别改啦。”萧言笑着摆手。

    柴望顺势说道:“桢臣干才,好解释。稍后我就寄信灊县,使我姐夫借意‘桢臣干才’为我那外甥取字。”

    “不……你随意吧。”萧言本想否决柴望巴结讨好,但是忽又想起似乎何桢本就姓何名桢字元干,他倘若否决柴望巴结讨好,岂不反而逼迫何桢另改它字?

    萧言腻歪柴望假心假意巴结,于是就此结束交谈,吩咐道:“襄安县能够拨乱反正,多赖柴县尉从中建策。有功不赏,岂能服众?柴县尉暂且替我巢湖牧守襄安县,御敌刘勋。”

    不等柴望有所表示,萧言即时当众宣布:“旧临湖县城以及原临湖县东部,并入襄安县,襄安县由六百石县升格为千石县。原襄安县尉柴望有反正之功,故擢升为襄安县县令。”

    柴望由闲散郡吏下放为小县县尉,未满一年而荣登千石县令,萧言今rì封赏等同减缩柴望近十年官路攀爬。毕竟倘若依循正常流程,柴望必须先在小县干满一任县尉,而后或者迁至其他小县、大县继续就任县尉等副职,直至攒够资历,才能升职为州郡重要佐吏,或者幸运直接擢升为县长——还只是有这种可能而已。倘若柴氏能量不足,或者柴望运气不佳,他不定耗费一生jīng力也爬不到千石县令职位。

    柴望可不是那些名载历史典册的文臣武将,能够轻轻松松掐着时间点,依次擢升县令征拜太守。类比后世共和国,那些可以名载史册的大佬,他们官路晋升轨迹,又岂是普通市县公务员能比的!

    闲散郡吏下放县尉,未满一年而荣登千石县令,柴望飞速崛起境遇,引来周围无数艳羡目光。萧言前一脚离去,原襄安县众县吏后脚就团团簇拥柴望,热情四溢恭贺他晋升一县牧守,柴望刚才如何巴结萧言,县吏现在就如何巴结柴望。柴望享受无数县吏热情巴结,心中不禁感慨:“前时受聘庐江郡府,我柴望受尽白眼;待下放襄安,我又慑于襄安县长,不得不夹着尾巴做人。直至今rì,我柴望终于混成一县长官,能够挺直腰杆说话啦!”

    感慨之余,柴望心底又隐隐不安:“数月前听巢湖兵说萧言准备娶袁术女儿为妻,新年后又听萧言亲兵说曹cāo准备嫁女巢湖,尤其萧言口里不说,但是听他画外音,心底应该还恨着我姐姐一家呢!不行……无论如何,也得让我那位倔犟的外甥女紧紧抓住机遇。萧、何两家婚事,才是我仕途最稳固的根基。”

    “千石县令也比不得舅舅亲!”

    “由贱入贵,则编织新关系网;变贫为富,则喜新厌旧贪爱美女,这是人之天xìng,萧言肯定也不能例外。为今之计,我必须尽快说动姐姐一家,让他们软磨硬泡,务必使萧言娶何蓁为正妻。萧言一rì不喊我舅舅,我一rì不能真正安心呐!”

第230 只手遮天,将世界左右(九)

    第230只手遮天,将世界左右(九)出身未捷舌先伤

    萧言先使襄安县合并临湖县东部,再聘原襄安县尉柴望为千石县令,以此安抚新降县吏。乱世之间,恩赏不如刀兵之威可信,所以萧言又嘱托部将方兴继续驻兵襄安县城,假借抵御刘勋之名,行镇守地方之实。

    建安四年正月十二rì,萧言抚慰襄安县完毕,率军返回巢湖。

    诸葛瑾对此感到不理解:“刘勋西迁,则等同将舒县让给巢湖。天予不取,反受其害,将军既然遣兵攻降舒县,为何不如慰问襄安县县吏那般安抚舒县,选拔新任县守?”

    “子瑜你猜我为何不去舒县?”萧言语气轻松,笑着反问诸葛瑾。

    诸葛瑾迟疑片刻,犹豫问道:“将军可是顾忌刘勋大别山南麓数千郡兵,觉得舒县易攻难守,得之无益?窃以为,舒县越是易攻不易守,将军越应亲往舒县,提前收拢当地人心。”

    “非也,非也。”萧言摇头示意诸葛瑾答错。

    不等诸葛瑾再次发问,萧言已经轻声解释道:“吾之所以不去舒县,是因为舒县之事早有定夺,舒县新任县令我亦早有人选。”

    “咦,难道将军早就看穿刘勋不战而逃纸老虎本xìng?将军准备使谁守牧舒县?舒县地处危地,非是德高望重之辈,怕是很难收拢当地人心,使之为巢湖效命。”诸葛瑾不解。

    萧言说道:“我心中人选虽然不是德高望重之辈,但是却足以使舒县归心巢湖。我选此人,姓周名瑜字公瑾,恰是舒县周氏支脉当代俊杰。吾使周瑜为舒县县令,子瑜以为舒县能否归心巢湖?”

    “啊,原来是周瑜!若能有舒县周氏倾力相助,非独舒县一地可定,庐江全境亦可轻松平定。”诸葛瑾讶然失声。

    诸葛瑾自然晓得周瑜住在巢湖。

    早在诸葛瑾初来巢湖那会,他就听说过有关周瑜的传言:周瑜赴任居巢县长途中差点为仇家所杀,所以不得不避难居巢。舒县周氏世代京宦,周瑜本人亦是当代才俊,诸葛瑾未见其人,已有神交,因此,诸葛瑾迁居巢湖未满一旬,便请萧言众亲信为他引路拜见周瑜。谁料,萧言众亲信百般推脱,口中虽然不曾拒绝诸葛瑾,但是却制造种种事实使诸葛瑾无法拜见周瑜。随着侨居巢湖时rì渐多,诸葛慢慢发现周瑜隐居巢湖事件背后暗藏玄机,内幕重重。

    诸葛瑾xìng格颇知进退,做事从不逾矩。觉察周瑜隐居巢湖背后另有玄机,诸葛瑾立即掐断好奇心,从此对周瑜不闻不问,再也不要求亲自拜访周瑜。也是自那rì起,诸葛瑾对周瑜不管不问、视而不见,哪怕后来有与周瑜私下相见机会,诸葛瑾也好像浑然没有看见。

    此刻闻听萧言提及周瑜,诸葛瑾再次避过周瑜不谈,随口说舒县周氏如何如何。非仅如此,顺势回答萧言完毕,诸葛瑾更是即时闭嘴不言,不再询问舒县相关事,以免听到一些不该听到的事情。诸葛瑾xìng格循规蹈矩,萧言亦非多嘴善谈,于是有关舒县话题就此无疾而终,谁也没有再提。

    建安四年正月十四rì,萧言抵达巢湖。

    萧言伸伸懒腰,随口吩咐左右属将说道:“楚永你领着军队去安营扎寨;诸葛瑾你先回校尉府处理政务……。我先去找周瑜,谈点事儿。”

    说罢,萧言褪去铠甲,拍马奔向巢湖校尉府后院。

    马鞭塞给宅院门外禁兵,萧言大跨步走入周瑜家小院。周瑜家所住庭院本是萧言亲自挑选,如今虽然离别巢湖三月,但是庭院格局却没有甚变化,萧言自然依旧无比熟悉。萧言也不使禁兵高声通报,径自直走周瑜家书房——自从禁足巢湖以来,周瑜空闲时间多用来研读《战国策》等先秦、秦汉时期经典古书,但凡萧言来见周瑜,周瑜十有仈jiǔ藏身书房附近。

    萧言快步走至周瑜家门口,正yù抬脚进屋,谁料恰在此时从屋内忽然走出一人。当时萧言只觉一道黑影迎面扑来,继而狠狠撞在他下巴上,萧言很快觉舌头一阵火辣辣疼痛,却是下巴陡然被撞,不慎狠狠咬破舌头薄皮。

    萧言捂着嘴抽气时,又身前传来“哎呀”一道喊疼女声。萧言定睛望去,恰见周瑜妻子朱竹仰天倒在地上,捂着额头叫疼:“哎呀,我的头哎!”

    显然,刚才就是朱竹额头迎面撞在萧言下巴上。萧言左手捂着嘴,右手弯腰顺势拉起朱竹:“二嫂,摔到没有?”

    朱竹借着萧言右臂起身,左手捂着额头,右手捶着后腰,埋怨说道:“是十一郎啊。你干嘛走那么快呢,我腰都差点被你撞断叻!”

    “你不也是风风火火的,我舌头还差点被你撞断呢!”都是熟人,萧言说话也不跟朱竹客气。

    由于舌头麻木头痛,萧言此时说话漏风,口齿相当不清楚,再加上时不时龇牙咧嘴抽气,颇给人一种滑稽感觉。瞧见萧言窘困模样,朱竹顿时觉得额头疼痛减轻大半,笑呵呵善意嘲骂萧言:“活该呢你,谁要你撞我!”

    继而,朱竹扭头呼喊周瑜:“周郎,十一郎找你来啦!”

    萧言、朱竹门口相撞早已惊动屋内周瑜,朱竹话刚落音,周瑜业已及时出现在朱竹背后。周瑜先向萧言客套问句话,然后才关切望着朱竹:“摔到没有?”

    朱竹撤去左手,向额头凑到周瑜脸前:“额头火辣辣疼,你看看破皮没有?”

    “没有破皮,不过有一点红肿。”周瑜说。

    朱竹带点撒娇语气向周瑜说:“额头很疼呢,你给我揉揉吧。”

    周瑜却浑然不解风情,转手将朱竹推向院外:“揉揉不顶用,你还是找点药水擦擦吧!”

    “哦!”朱竹失望挂满脸颊,捂着额头走出内院。

    萧言舌头虽疼,却不忘抽空笑话周瑜:“我是不是耽误你们小两口**啦?早知道你们小两口正在书房内亲亲我我,我今天就不来了!”

    周瑜却好像没有听到萧言调笑,即时转换新话题:“仲达你这是刚从襄安县回来?”

    萧言连吸几口气,舌头却依旧火辣辣的疼痛,只得继续半捂住下唇:“真是‘出身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本来今天还想和你谈点事呢,谁想……哎,我舌头疼的厉害,改天再来找你吧!”

第231 只手遮天,将世界左右(十)

    第231只手遮天,将世界左右(十)巢湖云台二十八将

    口里说是改天再来,萧言脚步却没有向外挪。

    歇息间,周瑜妻子朱竹去而复返,端来两壶新茶。朱竹此时发型稍改,前发右挽遮住额前红肿撞伤,若不细心观察,很难发觉她云鬓间隙里竟然藏有肿伤。朱竹先为萧言沏茶:“这是我用竹叶、甘草、人参等药材煮的清热茶水,预防烂舌头,十一郎你先喝点润口。”

    萧言接过水杯正准备套式感谢,忽然鼻尖抽动,目光盯向朱竹端来另一壶新茶:“这是什么茶?”

    “咱巢湖的秋茶呗。”朱竹随口回答。

    见萧言依旧迷茫,朱竹才又详细解释说道:“十一郎去年备战袁术时,不是曾在后山发现十余株茶树?洛儿姐姐晓得你爱茶,所以特意遣人请会稽茶匠来巢湖制茶。不过,冬chūn时令不和,听说还要等到清明前后才能真正开始采集chūn茶,我家现下喝的就是十一郎你去年秋天采集的秋茶。”

    “哦!”萧言恍然。

    建安三年巢湖对战袁术,萧言赢得成德大捷后,不敢恋战,即时回军巢湖。彼时萧言不知陈策叛逃大别山,曾经依山傍水布置无数屏障,也就是那时萧言忽然发现巢湖校尉府后山,竟然生长着十余株高达二十米高的乔木型茶树。其中一株茶树不幸被巢湖兵当作普通木材砍断,但是萧言却借此惊讶发现茶树年轮微密,竟然是树龄近千年的古茶树。萧言后世喜爱饮茶,清楚晓得千年古茶树的珍贵,所以立即使人清理山谷,以十余株千年古茶树为中心建造一座新茶园。

    可惜,数千巢湖兵多是弃家贫贱流民,庄稼桑树捕鱼还能应付,种茶采茶制茶煮茶却是束手无策。而萧言后世是吃货,只晓得茶味好不好喝,对如何种茶如何采茶如何制茶一无所知。好在中国饮茶历史悠久,数十万弃家流民基数下,萧言很快募集来数名茶农专门照料十余株千年古茶树。募集茶农jīng心打理十余株千年古茶树后,萧言又吩咐巢湖校尉府招募当代制茶名家,希望能够制造出符合自己口味的茶叶。哪想混乱年代战争连连,茶农刚刚采集秋茶完毕,萧言就不得不携军北去,协同陈登、曹cāo合攻下邳,却是没能第一时间品尝巢湖千年古茶树所产茶叶味道如何。

    闻听朱竹所壶中茶水是巢湖校尉府后山所产,萧言顾不得舌尖余痛,连声说道:“让我先尝尝后山秋茶……哎,你家茶碗呢?”

    周瑜将朱竹为他斟满的茶杯推给萧言:“仲达还真是嗜茶如命,无愧传言。”

    萧言细细品味朱竹所煮秋茶,眉头渐渐蹙起:“茶sè、茶味和茶香相错千里之远。茶质虽好,但是茶匠制茶工艺不行,把好茶都糟蹋了!”

    闻听萧言评断,周瑜表面不动声sè,其实却私下感到奇怪:“萧言成德本家良田百数亩,虽然不是缺衣少食之家,但是自古一两名茶一两黄金,萧言少年时应该没有贪恋好茶余钱才是……真是奇怪,让人越来越看不透。”

    周瑜xìng不爱茶,随口说道:“或许校尉府所请茶匠忽略会稽与巢湖气候不同所造成的疏漏。”

    萧言毕竟是后世士官出身,没有吹毛求疵习惯,此时虽然觉得陈洛儿所请会稽茶匠糟蹋好茶,却没有往心里去:“还好,总比白开水强。”

    闲坐周瑜家书房小半时辰,萧言舌尖疼痛渐渐好转,话语也随之增多。觉得气氛渐渐和缓,周瑜起身不留痕迹支开朱竹:“阿朱你去湖边买点酒菜,烧几碟风味让仲达尝尝你手艺。”

    朱竹听懂周瑜暗示,小声反问:“我几时喊你们吃晚饭?”

    周瑜略略斟酌数息,说道:“酉时中吧!”

    ======

    朱竹在时,书房内气氛温馨,好似朋友亲眷围坐闲谈,待朱竹移步离去,书房却兀的陷入尴尬气氛。

    周瑜轻轻咳嗽一声,随机选择新话题延续谈话气氛:“仲达没去许都?”

    萧言却两眼紧紧盯着周瑜,对周瑜所问充耳不闻。就在周瑜心底发毛,怀疑萧言染上不良嗜好时,萧言突然肃穆说道:“公瑾你帮我在巢湖建筑一座高台吧!”

    “高台?”周瑜不解,继而微笑说道:“建筑高台那是工匠的事呀!”

    萧言微微摇摇头:“我所yù建高台,非是庸俗高台,唯有风华绝代之人,才能助我一臂之力。”

    周瑜听懂萧言话外之音,知道萧言所说高台另有所指,不是土木砖瓦堆积的高台。但萧言口中所说高台究竟喻指何事,周瑜却是依旧猜不透。周瑜此时无意玩弄心思,既然猜不透萧言寓意,便主动追问:“仲达所说高台是指?”

    萧言一字一句缓声说道:“云台!”

    “云台?”周瑜迷茫。

    萧言追加注释:“南宫云台二十八将之云台!”

    “南宫云台二十八将……”周瑜下意识重复一遍。

    待他记起云台二十八将究竟为何时,周瑜又不禁冷吸一口气,双目圆瞪,诧异望向萧言。

    云台二十八将!

    西汉末年,王莽篡位,天下分崩,东汉光武皇帝刘秀合集无数豪杰,渐次讨定各路军阀,重铸汉家江山。而后,光武皇帝之子孝明皇帝刘庄追忆先辈勋功,将邓禹、吴汉、贾复等二十八位非姻亲功臣画像悬挂于雒阳南宫云台,史称云台二十八将。

    萧言此时提及云台二十八将,寓意不言自明。甚至,唯恐周瑜听不明白,萧言又详细诠释心意:“我yù建高台,正是巢湖云台。”

    巢湖云台!

    云台为谁所建?汉孝明皇帝!

    云台因谁而建?汉光武皇帝!

    巢湖建造云台,岂不是说萧言自谓他是汉光武皇帝?

    汉家初崩之际,彼时屡屡有代汉建朔言论,虽非主流舆论,却也有一席之地。但是,自从曹cāo迎驾汉献帝刘协迁都许县以来,天下间再无代汉建朔言论立足之地。好似袁术称帝,却因下邳兵败,即时成为孙策、刘勋背离藉口。若非袁术泛起称帝心思使得江淮豪杰间接拥有大义,袁术当年兵败下邳后,孙策、刘勋也不敢即时宣布脱离袁术,瞬间瓦解袁术江淮霸主地位。又好似袁绍泛起称帝心思,立时遭到帐下文武群臣强烈反对,不得不斩杀耿苞,以此堵住悠悠之口。

    今rì今时,不管列位豪杰真实心思如何,摆在明面的中国主流政治舆论,大抵是准备再演chūn秋战国时局,称王称霸,诸侯合盟。譬如袁绍使诸子各据一州言论,有类再建姬周王朝分封制度;譬如曹cāo剿杀吕布却又将青州徐州豫州诸郡县分封臧霸、刘备、萧言,虽然是招降纳叛策略,但也可视作chūn秋首霸齐桓公手段;再譬如刘璋、刘表固守本州心思,亦可视作那些不作为的姬姓诸侯;连带孙策,也可视作chūn秋楚、吴争霸。

    有霸、无帝。

    上有汉室,下有诸侯,这便是今rì今时的主流舆论。前时诸葛瑾、楚永、太史慈野心勃勃辟土巢湖,亦是抱有乱世封侯心思。

    主流舆论之外,自然是一些恋旧老臣,希望汉室能够复兴,再演光武皇帝奇迹。

    总之无论如何说,汉末建安初年,唯有那些军马不足千数的山贼湖匪,才会不知死活高声吆喝自己是某某皇帝。

    就好像后世俄国十月革命不成功,中国不可能组建**一样,时代的主流脉搏从来都是一环套一环。未来曹cāo、曹丕代汉,是水到渠成的演变;曹魏、蜀汉、孙吴三国鼎立,也是时代缓慢演变,再jīng明的豪杰也不能在黄巾之乱时就断定未来三国鼎立。萧言灵魂加载两千历史,他晓得三国鼎立魏晋南北朝,他晓得隋唐五代元明清,他晓得民国之后有共和,萧言能够看穿历史长河,但是周瑜却不能。

    所以,周瑜不能接受萧言筹建巢湖云台的事实。

    一年前,萧言死心塌地追随曹cāo,周瑜虽然发现萧言种种才识,却觉得萧言畏首畏尾,能为人臣不能为人君。

    数月前,孙策遇刺芜湖引发江东汹涌暗流,周瑜渐渐发现江左天生缺陷,难成大业,觉得萧言眼光果然毒辣。

    两月前,周瑜愈加明白江淮局限,重心渐渐挪移到曹cāo、袁绍纷争,彼时周瑜心底rì渐认同萧言一年前抉择。

    说来也是好笑:

    一年前萧言死心塌地追随曹cāo,周瑜则寄望于江东孙策。

    一年后萧言叶公好龙梦中惊醒,周瑜却反而倾心北顾。

    数月前周瑜写给萧言书信,劝谏萧言前往许县觐见汉帝,真实目的乃是委婉坚定萧言投曹心思。周瑜认为似曹cāo那般枭雄,一旦真正体会到萧言不凡才识,就绝不可能再放萧言回归巢湖。一言蔽之,周瑜当时说萧言叶公好龙,目的不是劝萧言丢掉喜欢龙龙的习惯,而是希望萧言能够以叶公自jǐng,言行合一,从心底喜欢上真龙。

第232 只手遮天,将世界左右(十一)

    PS:

    第二更挪到晚上。

    ==========

    第232只手遮天,将世界左右(十一)滁州朱八八,巢湖萧一一

    叶公好龙是贬义词。

    周瑜提及叶公好龙典故,目的是以此讽喻言行合一。

    可惜,周瑜是周瑜,萧言是萧言。

    周瑜本希望萧言脚踏实地喜欢上九天真龙,哪想萧言却借此彻底看清自己,明白他前时投曹心思只是催眠式的自我安慰。因是,待建安四年正月初,周瑜遥闻萧言单骑回返巢湖,不禁怅然若失,心生郁结。却是针对萧言连番判断失误使得周瑜渐渐自我怀疑,怀疑自己的眼光无法看透人心,怀疑自己的视野无法囊括天下局势。

    也是发觉自己根本无法把握萧言未来抉择,周瑜今rì才会放弃种种隐喻,万事与萧言直话直说:听不懂萧言云台所指,那就直截了当追问。只是,周瑜尽管对萧言脱线思维有所准备,但也万万没有想到萧言竟然准备代汉建朔,筹备巢湖云台二十八将。

    周瑜抬手捶捶前额,哭笑不得反问萧言:“你确定不是在说笑话?”

    萧言摇头。

    瞧见萧言依旧满脸肃穆,周瑜本想说点什么,但是话到嘴边却又什么也说不出来。好在周瑜无语凝结时,萧言缓缓道出心中所想:“江东孙策天然缺陷,公瑾前时已知。然则,此去下邳拜会吕布、曹cāo、刘备、臧霸等当世豪杰,我却愕然发现,曹cāo也好,袁绍也好,皆是有名无实,等同江左孙策。”

    “袁绍总霸河北,却不能收拢黄河沿岸诸军将,譬如河内郡张杨势力;曹cāo辅政汉室,既yù得周公辅政美名,却又恋眷手中权柄。袁绍制霸河北,内惫倦而外绥靖,形势虽众,却如肥硕猪牛,未来必将为人猎杀。曹cāo本为枭雄,彼若真心辅政则汉家中兴可期;彼若胸怀伟志则新朝可待,可惜曹cāo投鼠忌器,一边惧为王莽而天下叛,一边却又孜孜不倦追求超越人间帝王的权柄,妄想兼得鱼与熊掌。车辘南行交州,交州盛夏之rì而yù观北方雪景,曹cāo焉能不败?”

    “孙策无势,袁绍无威,曹cāo无智,则三者皆非当世真英雄也。”

    “群雄既然庸庸无为,你我何不取而代之,当世再演汉家高祖盛事!”

    伴随萧言渐次展现思路,周瑜慢慢接受萧言篡汉异心事实:“袁术败亡尽在眼前,仲达真yù使巢湖再赴寿chūn悲剧?”

    萧言摇头:“我不是袁术。”

    “周武革命,雄霸天下大半而犹奉商纣为君;高祖建朔,剿灭项籍兼并天下犹且三让方登皇帝极位。袁术近不能伐灭曹cāo,远不能折服袁绍,却猝然妄称新朝,焉能不败?我yù筹建云台心思,只是率先说与公瑾听,希望公瑾能够与我共成大事,仅此而已。出公瑾之家,巢湖云台二十八将皆是妖言惑众,巢湖校尉府上下盖不承认。”

    “我虽有兼并九州之心,但是巢湖具体发展策略却是‘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天下群雄人人称王之前,巢湖绝不称王;兼并九州,囊括宇内之前,巢湖绝不言代汉。”

    闻听萧言盗用后世朱元璋建基皇明九字名言,周瑜恍然大悟,晓得萧言终究没有发疯,不会傻瓜似地以区区数县之地称王称帝。只是,即便如此,萧言北征下邳前后心态转变,也使周瑜极其惊讶:“短短数月之间,萧言换了个人似的。”

    周瑜盘算片刻,第一次问出实质xìng问题:“仲达准备筑墙何地?”

    “筑城淮河,东有无边无际辽阔大洋,西有大别山层峦山脉。”萧言说。

    周瑜蹙眉:“江南三郡呢?”

    “吴郡、会稽郡、丹阳郡,土地丰饶,米粮多产,正是巢湖未来粮仓。”萧言说。

    周瑜双手一颤,眼眸闪过一丝忧虑:“视三郡为粮仓,仲达准备第一时间兼并孙伯符基业?”

    “不败孙策,何谈汉家高祖盛事。”萧言想想,又追加一句话:“公瑾初来巢湖时曾与我说,孙策攻灭巢湖时,我若无意进取,你可保我活命,效力江东。我今天将这句话反赠公瑾,巢湖未来攻灭江东时,孙策倘若放弃抵抗,我也可保他活命。”

    周瑜浮起一丝苦笑:“算上襄安县,巢湖也不过下辖八县半郡之地,反观孙伯符则坐拥数十年两郡有半。巢湖以半郡之地对抗孙伯符两郡半之地,仲达也能从容自若言必胜?”

    “我既然不去许昌,自然是有必胜孙策的信心。”萧言说。

    周瑜颇不以为然,连番拨浇冷水:“袁术当年也有力压袁绍的信心。”

    “建安二年,江淮间谁想到我能够聚集数十万流民?建安三年,江淮间谁能想到我能够北败袁术,南退孙策?天命在我不在袁术。以公瑾智慧,自然应该晓得巢湖与寿chūn不同,晓得我击败孙策信心所在。”萧言说道。

    周瑜长叹口气,后退一步:“江淮缺陷无数,是故荆楚称霸战国却为秦国数年而灭,项籍驰骋九州却不得不自刎乌江水前。项籍百战豪杰,尚不敢妄想籍借江淮复兴西楚霸业,仲达即便击败孙策,又如何面对淮北豪杰?莫说淮北强敌可能是雄霸中国三分之二的袁绍、曹cāo单一强敌,单是此时此刻,倾江淮各郡所有人力物力怕是也不可能真正击败雄霸中原的曹cāo。豫、兖、徐三州尚且不敌,仲达兼并江淮又有何用?”

    “江淮先有地理缺陷,而后又衍生无数隐患,我比公瑾更晓得江南弱势所在。江淮弊端,我比公瑾更早看穿,但是我既毅然返回巢湖,就是有清扫隐患信心。”萧言稍稍停顿片刻,扬声说道:“难道公瑾不想亲眼瞧瞧,我是如何解决江南弱势根基的吗?”

    古语有曰:得中原者得天下。

    此中原特指中原之中的中原,泛指汝淮、黄淮地区,也即是建安初年曹cāo基业所在地。

    汝淮地区,北联河北、关中,地理极其独特,号称四战之地。四战之地本就意味这里地理独特,只要有能力谁也不愿意让给他人,所以但凡雄心伟略之人皆会挥军争夺中原,一旦某方势力能够真正控制中原,既代表着该势力成为中国第一,十有仈jiǔ即将俯视天下其他诸侯,继而渐次消灭各路军阀,一统中国。譬如楚汉之争形势逆转取决于中原争夺;李唐开国基调取决于中原争夺……等等。

    然而,争夺中原过程中,江淮等泛南方势力往往由于种种因素失足中原。历史上无数次北伐,即便成功夺取中原,也往往迫于地理等劣势,不得不退出中原或者在中原周遭形成僵持局势——总之,自秦始皇帝开创大一统伟业之后千余年,江淮南方势力在中原角力对抗总是不免处于劣势,无法真正稳固控制中原。

    这是南北之争的弱势所在。

    所幸还有建基明朝朱元璋。朱元璋所率明军,为中国南北对峙提出一条新思路,颠覆xìng第一次完成自南统北的伟业。

    朱元璋起家根基在滁州,滁州即在汉世淮南郡全椒县境内,而全椒县如今则由巢湖所辖。

    有朱元璋这块美玉在前,萧言怎会没有以南统北,代汉建朔的信心?

第233 只手遮天,将世界左右(十二)

    第233只手遮天,将世界左右(十二)先袁术后刘勋

    暮rì西沉,余晖洒落萧言双肩,荡起橘红sè涟漪。

    周瑜忽然发现眼前的萧言是如此陌生——那种近乎狂妄的自信,怎么可能出自萧言之口?

    周瑜原准备下意识嘲讽萧言两句,但是话到嘴边,周瑜却又生生止住:萧言比他更清楚江南种种劣势,萧言早就看穿国家局势衍变,那么今rì萧言心底腾起代汉建朔宏伟志向,又岂是袁术那种无知般狂妄?

    初生牛犊不怕虎。

    龙凤麒麟不怕虎。

    两种不怕能是一回事嘛?

    初生牛犊的勇敢,是无知的勇敢。无知勇敢固然能够侥幸取得非正常胜利,但是其胜利背景却是百头牛犊被猛虎咬杀九十九头。似这般无知的勇敢,也唯有遇到必死绝境,周瑜才可能放手一搏。

    龙凤麒麟的勇敢,是强势的勇敢。翱翔九天的巨龙怎会惧怕林中猛虎?似这般强势的自信,才是周瑜追求的自信。

    眼前无比自信的萧言,既然不是无知的出生牛犊,那他岂不是……

    周瑜早在建安二年夏季入驻巢湖,数十月以来周瑜可谓亲眼见证:巢湖从郡县不齿的湖匪,渐渐成长江淮间一支谁也不可忽视的力量。萧言带给巢湖的剧变,天下豪杰可谓属周瑜看的最清楚,正是基于萧言超越时代的视野,周瑜才能提前发现无数立足江淮的致命缺陷。

    禁足巢湖数十月来,周瑜心底早已经为萧言各类层出不穷的手段折服!只可惜,前时萧言志向不在清除异己,周瑜也因之没有真正考虑过辅佐巢湖。

    但是,今天风向变了……

    何去何从呢?周瑜犹豫不决。沉默片刻,周瑜进一步追问萧言未来雄心壮志:“仲达既然立志王侯,巢湖势必迎来剧烈兼并。仲达平定江淮第一步,准备如何走?”

    “先袁术再刘勋。如果今rì公瑾答应助我一臂之力,明rì我就可以开始着手布局寿chūn。”萧言说。

    周瑜呵呵笑笑:“我如果不答应呢?”

    “那我继续等待时机。没有公瑾倾力相助,巢湖现在尚没有能力兼并寿chūn。”萧言说。

    周瑜怔住,继而摇头说道:“有仲达为帅,有太史慈为将,有楚永为爪牙,有诸葛瑾为肱骨,巢湖剿灭袁术废人,又何须问我意见?且不说我匹夫一人,无益时局单说仲达因我态度而变更布局寿chūn时间,又如何让人相信巢湖有擎天伟志?”

    “非也。袁术前时自掘坟墓,如今无论有无公瑾相助,巢湖皆能轻松破灭寿chūn。但是,攻陷寿chūn是一回事,剿杀袁术是一回事,兼并袁术又是一回事。没有公瑾从旁协助,巢湖能够攻陷寿chūn,能够剿杀袁术,能够兼并寿chūn,却巢湖却无法兼并袁术,使袁术部将为我所用。”萧言说。

    周瑜顿时恍然大悟:“哦,哦,原来仲达所图甚远,准备借助袁术女婿身份继承袁术家业。呵呵,仲达果然好心思,早在巢湖夜袭成德时,便提前悄悄点中袁术死穴。”

    “我没有公瑾你想的那么不堪。袁术是袁术,袁茉儿是袁茉儿,我昨rì喜欢袁茉儿是一回事,我今rì图谋袁术基业是另外一回事,两者只是恰巧适逢其会,并非我处心积虑。只要公瑾肯助我一臂之力,我即便与袁茉儿素不相识,也不影响我兼并寿chūn布局。”萧言无奈苦笑。

    自从决定兼并袁术,萧言就有被人骂小白脸心理准备。但是天地可怜,萧言当时是第一眼就喜欢上袁茉儿,与袁茉儿父亲袁术毫无半点瓜葛。闻听萧言否认联姻图谋,周瑜知趣笑笑,就此避过不言:倘若再继续说下去,那就是怀疑萧言的人品,周瑜心底再不相信,也总要给萧言留点面子不是?

    周瑜避过敏感话题,继续追问萧言布局:“刘勋、袁术两人皆非强敌,甚至相比袁术瘦死骆驼比马大,庐江刘勋无疑更加容易兼并。仲达为何不先取庐江,回头再攻寿chūn?”

    “孙策!有孙策盘踞江南,巢湖此时犹如曹cāo小豫州,哪敢长时间出军在外?庐江地临大别山,又与江夏郡、豫章郡相接,我若西进庐江,非但需要花费无数心力攻拔丘陵层峦山谷,更要分兵剿匪除贼,防御江夏侵袭。巢湖本就乏缺战兵,倘若再将主力部队切割为无数小股部队,岂不是自取灭亡!与其攻拔狭长地形的南庐江郡,不如布局寿chūn,坚固巢湖防御体系。”萧言说。

    周瑜微笑点头认同萧言取舍之余,忽又提出一个新问题:“袁术rì渐衰弱,绝难抵抗淮北曹cāo总攻。曹cāo倘若挥军南下,袁术断无存活之理,仲达可知曹cāo为何纵容袁术继续苟延残喘?”

    嗯?

    曹cāo为何不曾剿灭袁术?

    倘若说曹cāo蕲阳之战后,尚没有渡河攻陷寿chūn的必胜把握,但是剿灭吕布之后呢?

    剿灭吕布之后,不说徐州得来的无数降兵,单是陈登携带广陵郡投诚,曹cāo便足以顺势瓦解淮河防线,轻松剿灭rì渐衰弱的袁术。如果说曹cāo顾忌河北强敌袁绍,但是要知道建安四年chūn正月,袁绍围杀公孙瓒战役已经进入关键阶段,袁绍根本不可能抽兵南下汝淮。曹cāo完全可能赶在袁绍剿灭公孙瓒之前清剿袁术毒瘤,但是曹cāo偏偏放过袁术!哪怕曹cāo笼络巢湖时,也仅仅征拜萧言为汝南太守,不曾发布军命要求萧言即rì攻杀袁术。

    “正yù一听内情,公瑾请说。”萧言不答反问。

    周瑜无意考究萧言政治智慧,所以直截了当说出自己看法:“曹cāo不杀袁术,原因有三。”

    “其一,曹cāo与淮南素无恩义,淮南众豪强无意效忠曹cāo,曹cāo即便攻杀袁术,也很难实质xìng控制淮南诸郡。即便曹cāo遣军镇戍淮南,但是曹cāo需要遣派多少军马才能完全抵御孙伯符和刘表的侵袭?对于曹cāo来说,猝然兼并江淮,是一种负担。连徐州淮北要地,曹cāo都不得不分封陈登、刘备、臧霸,他又怎会在乎江淮?曹cāo面临袁绍怒火征伐,也不愿交恶周边大小军阀,更不愿在江淮留守军力。”

    “其二,曹cāo本人看轻江淮。自古以来,无论秦灭楚还是汉高祖剿杀项籍,皆是一战而渐次招降江南万里江山。因此,曹cāo重心全都放在淮北,曹cāo自以为:倘若他能击败袁绍,江淮必定无法逃出他的手掌。正是因为轻视江淮诸郡,所以曹cāo针对江淮布局才以笼络为主。对于曹cāo来说,只要江淮势力不能牵制他与袁绍决战,就是最大胜利。”

    “其三,离间袁氏。袁氏门生遍布天下,虽荀彧、荀攸之徒亦曾为袁氏恩遇,而吾舒县周氏更与袁氏牵连不清。曹cāo留着袁术,是为切割袁氏力量,袁术存活一rì,类似我舒县周氏等等门第便不可能投归袁绍。相反,倘若袁术认输或者袁术战死,袁绍势必成为袁氏唯一领袖,从此消除袁氏种种内斗隐患。自蕲阳之战后,曹cāo视袁术为遏制袁绍的工具,所以除非袁术未来认输北归袁绍,否则曹cāo万不可能主动攻击袁术。”

第234 只手遮天,将世界左右(十三)

    第234只手遮天,将世界左右(十三)袁术与曹cāo

    袁术……

    杀之无益于时局,留之可分化南北,此即为周瑜对曹cāo袁术隔河对峙形势的私人解读。

    闻听周瑜分析,萧言最初讶然,稍后则恍然大悟。后世历史典册所记载,其中大多数萧言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好比他知道袁术穷途末路结局,却不能清晰知道袁术走向崩溃的具体步骤。前时,曹cāo取得蕲阳大捷,非但没有乘胜大举进军淮南,反而转身攻略依附刘表南阳郡张绣。当时萧言隐隐怀疑曹cāo似乎对淮南早有布局:“曹cāo说退兵就退兵,而且退的竟然如此洒脱,哪有半点强攻袁术的心思?观其形势,怕是即使有巢湖在淮南响应王师,曹cāo也不可能变更既定策略,改以猛攻淮南。”

    周瑜指出曹cāo不杀袁术有三因素,其中萧言早已渐次知晓第一、第二因素,唯独周瑜所言第三因素“分化袁氏”,萧言却是首次考虑到这点。诚如曹cāo当时所说,袁术孤守寿chūn,犹如冢中枯骨。尤其,陈登携军投诚曹cāo,瞬间肢解淮河防线,曹cāo如今再想剿灭袁术,真可谓易如反掌。但是,曹cāo偏偏没有半点剿灭袁术的意思!

    分化袁氏!

    也唯有分化袁氏,才能解释曹cāo为何纵容袁术孤居寿chūn。天无二rì,人无二主,袁术存活一rì,袁绍就一rì不能完全代表袁氏行事。此间因素,曹cāo知晓,袁绍知晓,袁术知晓。也是因此,真实历史上,袁术窘困交加,自知将死时,才会无奈携军北归袁绍,yù将亲族托付袁绍;袁谭则不惜交恶臧霸等人,携军南攻下邳,准备亲自迎接叔父袁术;与此同时,曹cāo则派遣刘备、朱灵率军南来截击袁术,务必不使两袁合一。甚至,待袁术吐血而死后,袁绍不顾军情疲惫,即时遣使联盟张绣、李通等等中原、汝淮、黄淮各方本土势力,其目的未必不是向天下豪杰昭示:袁氏自此以他袁绍为尊,南北两袁从此合二为一。

    后世典册结合当世时讯,使得萧言越发肯定:曹cāo留着袁术不灭,目的正是为了制约北方袁绍招揽天下人心。

    看穿曹cāo分化袁氏渐次攻取其一的布局,萧言心中哀叹:“看来,历史典册毕竟文字记录太少,它能告诉我最终结局,却不能告诉我具体发展轨迹。未来攻取其他势力时,我还须重新解读当世时局,才能缓缓图之啊!好比刚附体重生那会儿,也是幸亏刘晔执意西归庐江,使得响应曹cāo夹击淮河策略破产,不然等待巢湖义兵的必然是一出悲剧——注重分化袁氏大局的曹cāo,即便收到萧言响应的消息,又怎肯劳心劳力攻灭袁术?”

    忆及刘晔,萧言心思略动:“彼时巢湖湖岸,莫非刘晔就已知晓曹cāo无意剿杀袁术,所谓摧毁淮河防御,只是我一厢情愿?果然,似我这类士官,远远比不得刘晔、周瑜这种将相绝世才俊!我若想成事,必须尽快收拢一批俊才,使它们为我筹画军国战策,对战曹cāo、孙策此辈枭雄。尤其是周瑜……不过,想要收服周瑜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周瑜……周瑜此时为何突兀提及曹cāo淮河对峙时局呢?周瑜为何突然诠释曹cāo三不杀袁术?”萧言默默揣摩周瑜用意。

    苦思冥想片刻,萧言脑海突然闪过一丝念头:“曹cāo放弃剿杀袁术,目的是为制约袁绍。巢湖剿灭袁术,岂不正是搅乱曹cāo布局,间接帮助袁绍独尊袁氏?我若攻灭袁术,最恨巢湖者,不是袁氏亲族,而是曹cāo本人。醉翁之意不在酒,周瑜阐述袁术存在理由,是委婉问我可否做好迎接曹cāo怒火的准备。”

    萧言没有心思与周瑜打哑语,直截了当道出心中疑惑:“公瑾可是担心,巢湖兼并寿chūn之战,未来会遭到曹cāo的强烈干涉?”

    “嗯。”周瑜点头确认。

    萧言又问:“公瑾认为,曹cāo干涉力度如何?”

    周瑜答道:“曹cāo具体干涉力度,要看河北局势。据巢湖校尉府搜集的军情可知,袁绍此番围攻公孙瓒,是集结河北各郡所有能够集结的军力,向公孙瓒发动的最后一击。易县之战结局,事关河北局势走向,事关天下局势走向。”

    “如果公孙瓒能够效仿战国安平君田单,再演一场即墨之战,绝地反弹,大败袁绍,则河北形势即时逆转。公孙瓒胜则袁绍弱,届时淮北最强诸侯无疑当属曹cāo,曹cāo失去后顾之忧,十有仈jiǔ将会提兵再攻南阳,使许都再也不惧刘表威胁。期间巢湖倘若围攻寿chūn,搅乱曹cāo江淮布局,他必将倾军南征,一举攻杀寿chūn、巢湖,继而暂时招抚淮南诸郡。公孙瓒绝地反弹,不仅摧毁袁绍霸业,亦将有害巢湖。”

    “如果公孙瓒能够坚守易县,使袁绍久战无果,则中国时局显然将会陷入僵局。届时巢湖倘若围攻寿chūn,亦将遭到曹cāo方方面面干涉,十有五六派兵南来淮河,必使巢湖无功而还。”

    “如果公孙瓒战败,授首易县,使得袁绍正式一统河北,则曹cāo、袁绍之争立即提上rì程。届时,曹cāo自顾不暇,自然无力干涉巢湖。但是,曹cāo为求江南防线安稳,不可避免授意孙伯符、陈登、刘勋之辈,使之围剿巢湖。当然,人各有私心,他们必然优先考虑自己,而非执行曹cāo命令。相对来说,袁绍剿杀公孙瓒,形势对巢湖最好,不过怕就怕袁绍一战得胜,挟攻灭公孙瓒之威,铁骑践踏许都……仲达十有仈jiǔ因为胁迫袁术之女而丧命。届时,无曹cāo干涉,却有袁绍干涉,驱狼来虎,巢湖祸福难料。”

    闻及周瑜探讨袁绍公孙瓒易县之战,萧言呵呵笑道:“河北易县之战,必是公孙瓒输袁绍胜,论及具体时间,或许当在两月之内。”

    萧言人在淮南,最多远至下邳,自谓对河北历史影响寥寥。河北既然不曾偏离历史轨道,公孙瓒自应依旧遵从历史历程,死亡于建安四年三月,萧言哪里还会浪费时间倾听周瑜唠叨公孙瓒袁绍易县之战谁胜谁负?

    不意萧言言之凿凿说公孙瓒必败无疑,周瑜心底讶然万分。

    周瑜嘴唇微动,但是仔细想了想,他却又放弃质问萧言,心思:“袁绍意在毕其功于一役,且其兵多将勇,当世百人之中有九十九人断定袁绍必胜,萧言如此想,也在情理之中。”

    周瑜顺着萧言口气说道:“袁绍强公孙瓒弱,易县之战,袁绍的确十胜难有一败。公孙瓒若亡,则中国从此迎来曹cāo、袁绍黄河两岸对峙之局。仲达前时说巢湖准备兼并袁术,恐怕也是基于曹cāo、袁绍对峙黄河两岸无暇关心淮南考虑吧?只是,袁绍独霸冀、青、幽、并四州,曹cāo连势豫、兖、徐、司隶四州,天下十四州,彼有其八,无论谁胜谁负,仲达可有信心对抗两人之一?”

    “诚然,籍借曹cāo、袁绍对峙空档,巢湖有八成几率吞并袁术……但是庐江郡背靠大别山,广陵郡东依东海,大别山藏有无数山贼,东海海滨有无数海盗,皆是易夺难定之地。庐江郡、广陵郡尚难兼并,遑论数千里山脉连绵的江南各郡?尤其,曹cāo虽有四州之地,但却是联盟之体,彼若战败,联盟瞬间瓦解,则袁绍两三年间渐定讨平四州之地必成中国大势。一旦袁绍集结八州之卒,仲达将如何处之?难道仲达妄想两三年间一统江南?未来如果刀兵相向,我可活,太史慈可活,楚永可活,诸葛瑾可活,唯独仲达不可活。时局艰难,前途莫测,仲达又何必赌上自家xìng命。不如……不如待曹cāo、袁绍双方战罢,一切尘埃落定后,仲达再行定夺未来!”

    周瑜今rì第一次向萧言表明态度,只是这态度却是劝谏萧言放弃巢湖云台妄想,静待曹cāo、袁绍黄河南北争霸战果。

    然而,萧言熟读历史典册,晓得明年有官渡之战,晓得官渡之战曹cāo胜而袁绍败,晓得曹cāo虽胜却不能一战兼并河北……已经明白未来历史走向的萧言,又怎会浪费时间等待官渡之战。于是,萧言果断否决周瑜唠叨话语:“我既然立下擎天伟志,又怎会再怕曹cāo、袁绍为害。曹cāo、袁绍两人将来无论谁胜谁败,皆不是我放弃兼并袁术的理由。”

    周瑜垂下头,随手捡起一卷竹简:“仲达有擎天伟志,可我周瑜没有擎天伟志。远有舒县周氏亲眷,近有老母爱妻,还请仲达恕我周瑜不能随你走上一条不归路。哪怕今rì为仲达所杀,也好过三五年后被曹cāo、袁绍当作乱臣贼子处死。”

第235 只手遮天,将世界左右(十四)

    第235只手遮天,将世界左右(十四)气运

    “今rì为仲达所杀,也好过三五年后当作乱臣贼子处死。”周瑜冷声拒绝。

    耳听周瑜拂袖拒绝巢湖召唤,萧言却依旧镇静自若,他早有准备:名传千古周公瑾,怎会轻易降服巢湖?便是真实历史上,周瑜投诚孙吴之前,不也三度离别孙策!

    萧言无视周瑜拒绝,缓声说道:“我既立下擎天伟志,就绝不会再怕他曹cāo、袁绍!然则,公瑾可知我凭什么不惧曹cāo、袁绍为害?”

    “嗯?”书简复归案牍,周瑜仰头望向萧言,眸子里充满意外、惊讶。

    萧言斟酌一番言辞,忽而提及一个不相干话题:“公瑾认为,前汉崩溃,为王莽所篡,其根本原因为何?”

    周瑜犹豫良久:“时人多谓:孝武皇帝晚年穷兵黩武,耗尽国力……”

    “哈哈。且不说前汉十二帝,孝武皇帝之前有四,孝武皇帝之后有七,单说孝武皇帝去世之rì距离王莽代汉多少年?九十六年!九十六年间,有何事不可为?孝武皇帝高举公羊派儒学‘十世之仇犹可报’,出兵进讨匈奴之rì,距离汉高祖皇帝受困匈奴白登之围多少年?六十七年而已!六十七年间,汉高祖皇帝至孝武皇帝五人,渐次讨平异姓同姓诸侯王,使长安终于实际掌控山东数百郡县,进而奔逐漠南漠北,擒杀匈奴单于。孝武皇帝去世后九十六年间,国家竟能始终受困孝武皇帝时代财政短缺?前汉存亡,何必讨罪九十六年前之人?”萧言冷笑打断周瑜无意义回答。

    周瑜前额蹙起道道皱纹:“仲达意思是……?”

    萧言没有道出自己态度,而是继续追问周瑜:“公瑾认为,今汉崩溃,先有董卓祸乱两京,后有山东诸侯袁绍、曹cāo、公孙瓒、袁术、吕布之辈竞相兼并征讨,其根本原因为何?”

    “时人多谓:十常侍……”话说一半,却又突然戛然而止,周瑜自嘲笑了笑:“仲达慧眼卓识,想来也不愿听所谓时人废话。”

    萧言也笑了笑:“我yù与公瑾议论两字——气运!”

    “chūn秋五霸、战国七雄,皆奉行家国制度,一姓氏之家牧养秦、齐、楚、燕、赵、魏、韩等等诸国百姓。家规虽妙,难禁后代争财,是故,秦赵同姓,厮杀数代,乃至有白起长平坑杀四十万人之战;魏、韩、燕同为姬姓,却离心离德。”

    “前代施恩,分封诸侯;后代无能,诸侯反叛。”

    “为求革弊,战国末际渐渐推行郡县制度,稳固家国一姓统治。秦始皇帝一匡九合后,曾有名言:‘后世以数计,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四百年前,秦始皇帝之所以敢言勋业万世,是因为他看好郡县制度,自谓废除分封,大秦帝国从此杜绝chūn秋五霸叛周之弊。可惜,大秦帝国伟业仅传二世,先有陈胜、吴广前驱反叛,后有项籍、高祖皇帝总筹霸业。项籍因秦始皇帝之败而重启诸侯分封制,高祖皇帝所建汉家社稷,即为项籍当年所分封也。”

    “可惜,项籍看见郡县制度之弊端,却未看见分封制度之弊端,乃至天下屡屡反叛,数年之间,将天下拱手让给高祖皇帝。高祖皇帝诚然一代英杰,知晓郡县制度并非秦始皇帝所言能够传之万世,更知重启分封诸侯乃是自掘坟墓,于是将郡县制度与分封制度合势一体,关西用以郡县巩固本源,关东用以分封攫取人心,遂以王霸之道兴建汉家天下。待刘氏王业安稳,高祖皇帝又渐次讨平异姓王,使关东郡县皆为刘氏。前汉白登之围,汉军虽受困一时,却并非没有反击之力,但是高祖皇帝为何暂缓用兵?无非匈奴势大,非汉军两三年所能讨灭,而与此同时,山东同姓异姓诸侯王虎视眈眈,有使高祖皇帝再赴项籍悲剧迹象。前汉孝武皇帝之前,真正制约汉军进讨匈奴的,不是匈奴强兵,而是关东无数势力强大同姓诸侯。”

    “孝景皇帝年间,有吴王刘濞、楚王刘戊、赵王刘遂、济南王刘辟光、淄川王刘贤、胶西王刘昂、胶东王刘雄渠等等,串联匈奴、东越、闽越,以‘清君侧,诛晁错’名义,起兵西攻长安,史称七国之乱。幸有名将周亚夫,先以慢打快,后以快打慢,奇兵断粮道,三月之内,成功剿灭声势浩大的七国之乱。此后,孝景皇帝籍借七国之乱,夺取刘氏诸侯王特权,推行削藩,使关东沃土终于实质xìng受到长安辖制。亦是有汉景帝剿灭七国之乱前提,待孝武皇帝子继父位后,才能正式无忧无虑议论匈奴边患。前汉文景之治,削藩之功当占十分之八。”

    “孝景皇帝、孝武皇帝,父子两代,一除内弊,一靖外患,遂建煌煌大汉帝国。至此,中国境内,郡县制也就正式完全取代分封制。”

    “分封制虽为郡县制取代,然而家国制度却始终未变。汉家国力,虽然远远强于chūn秋五霸、战国七雄,却依旧是刘氏一姓牧养天下亿万百姓。大汉帝国何其广阔也,东至滨海,西至西域,北至漠北,南至瓯越,自漠北而往瓯越,从滨海而去西域,所需岁月,何止十数月?广阔地域,非长安天子一人所能知,非长安天子一人所能治,因故,内建三公九卿,外置州牧郡守,层层辖制,构建一体。汉家废除分封已久,又制约近代血亲,则长安朝廷之上,三公九卿皆为他姓。同族易起祸患,而他姓毕竟是他姓,于是长安天子不可避免启用母族,以此制约外郡官僚,是谓外戚。”

    “外戚有善有恶。前汉时代,霍光秉政,声誉九州;王莽执政,篡汉建新。霍光、王莽,皆为外戚,相差何其悬殊?王莽之后,雒阳天子渐渐知晓,原来外戚亦有如刀器,能为功亦能为弊!论及朝政,外戚存在,是为制约三公九卿,如yù制约外戚,当需用谁?待至今汉孝顺皇帝年间,梁商、梁冀父子专权,嚣张跋扈,废立皇帝如同儿戏,王莽再生,亦犹有不如。艰难期间,忽有孝桓皇帝收拢宦官单超、徐璜、左悺、具瑗、唐衡五人,集结羽林军千人,雷霆之击,数rì之间,尽诛梁冀羽翼。自孝桓皇帝识,渐渐认识到宦官这一存在,彼于深宫,近于天子,虽无血亲,却能制约母族为害,于是宦官从此正式成为一股影响朝政走向的力量。”

    “宦官主内,外戚主外,外戚有血亲,宦官有近势。外戚,雒阳天子之所用;宦官,雒阳天子之所信,上至孝桓皇帝,下至孝灵皇帝,宦官外戚之争,冤孽之起,莫非如是。宦官十常侍、外戚何进之争,真正根结亦在此处。”

    “时人有所谓气运之争……”

    “世间究竟有没有气运,有!”

    “何谓气运?似郡县制取代分封制,郡县制度衍生官僚等级制度,官僚等级制度衍生外戚,外戚衍生宦官……这便是气运!历史向前走,但凡推动历史前进者,皆为大气运!”

    “项籍败而高祖胜,输在郡县制度;霍光忠而王莽反,五侯兴而梁冀死,输在外戚失衡。”

    “气运,并非看不见摸不到,而是切切实实存在于世人眼前。”

    “十常侍与何进之争,为何何进败亡?外戚辉煌在于梁冀,梁冀之后再无一等一外戚。外戚之弊,三公九卿讳莫如深;外戚之害,帝王痛恨入髓。何进yù杀十常侍,何太后即时反目,喝骂何进无智,yù害汉家……凡此种种,莫不间接显露:梁冀之后,外戚已无气运;梁冀之后,国势不容强势外戚再生,何进yù总霸朝政,是逆天而行,败亡岂非早为定数。”

    “十常侍与何进之争,十常侍为何胜而复败,为袁绍、袁术屠戮?梁冀之后无外戚气运,十常侍之后亦无宦官气运!自梁冀而后,宦官弄权,朝野忌恨,上至三公,下至草民,无不恨骂阉逆弄权,十数年前黄巾蚁贼之乱,旗号便是诛杀阉逆宦官!单超五侯弄权延续到十常侍的宦官政治,已经积累起足够的怒气、怨气!”

    “梁冀之后无外戚气运,十常侍之后亦无宦官气运!”

    耳闻萧言啰嗦说许久,周瑜非但没有心生厌烦情绪,反而心神大震,陷入深层次思考。

    周瑜虽有无尽才华,眼界却毕竟受限汉末三国,没办法如萧言这般整理数百年历史进程。郡县制度和诸侯分封制度优劣,周瑜或许勉强能说出所以然;外戚制度、宦官制度,却还不是周瑜如今能够看清的——周瑜如同汉末三国其他名士那般,刚刚认识到外戚制度、宦官制度的无穷害处,却还未探明外戚制度、宦官制度存在根由,更不能完美改革外戚制度、宦官制度。

    分封制度、郡县制度、官僚制度、外戚制度、宦官制度……

    郡县制与宦官制的联系,是他周瑜第一次听人提起。周瑜或许不赞同萧言的观点,但是萧言这些啰嗦话语,却为周瑜打开一道新门窗。

第236 只手遮天,将世界左右(十五)

    第236只手遮天,将世界左右(十五)曹cāo不足为惧

    见周瑜陷入沉思,萧言决定乘胜追击,毕其功于一役。

    萧言道:“周易载: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战国末年,分封之路穷,则变为郡县;汉之梁冀,外戚之路穷,则变为宦官。然则,今世今时,宦官之路亦已穷也!”

    “穷则生变,上不变则下变,不变则不通,上变如商鞅变法,下变如周武革命。”

    “董卓为一变,袁绍为一变,曹cāo亦为一变,其或主动或被动,都在冥冥之中探索未来道路。未来谁能成功,就看谁之道路,能够赢取最终变革大气运,也就是谁能真正从根本上解决或者制约宦官之祸、外戚之祸等等。”

    “袁绍先有代汉之心,后有诸侯分封之心,代汉建朔,重铸皇家,这一条道路暂且不说,但是袁绍重启诸侯分封,yù使诸子各据一州的想法,却无疑是百分之百历史倒退,是逆天而为!秦末纷乱之际,项籍纵横无敌,数年而分封天下,尚且身死败亡,何况四百年后的今rì?袁绍心意不改,必然败亡,此乃天地气运所定!”

    “董卓业已败亡,袁绍即将败亡,那么曹cāo呢?”

    “自幼帝迁都许县以来,国家文事军事政事皆被曹cāocāo纵,曹cāo辖域之内,其权柄甚于梁冀,可比王莽。今汉以来,但凡权臣,或是外戚,或是宦官,不曾有其他异数。曹cāo不是宦官,不是外戚,却秉持国政,汉家朝臣如今谁能心服?公瑾前时喝骂曹cāo,最根本因素不就是因为此?名不正,则言不顺,曹cāo之谓也!根由在此,曹cāo即便没有王莽之心,短时间内也不可能赢取天下人心。”

    “曹cāo不合外戚宦官秉政旧例,那么可否视之为开拓新局面,革除宦官、外戚之人?自古革命,皆无旧例可循,曹cāo权臣之道,能否成功,现今无法定论。姑且以曹cāo为变革者而论。”

    “自古变法,无不自流血始,小流血如商鞅身死而嬴秦兴,大流血如秦吞六国一统九州。观乎秦汉之兴,今rì之人,应知郡县制优于分封制,郡县制度取代分封制度是历史必然。然而,铁血倡导郡县制度的秦始皇帝所打造的大秦帝国为何二代崩塌?一句话,秦始皇帝走的太快,步伐太猛,天下亿万百姓跟不上他的步伐,郡县制取代分封制虽然是历史前进方向,但是大秦帝国却提前失去支持他的根基。类如制霸南越的任嚣、赵佗等等大秦悍将,皆异口同声,痛恨、反对秦始皇帝废弃分封制,推行郡县制。秦始皇帝如能再活三十年,以其强权瓦解国家勋老势力,大秦帝国未必不能长久存世。可惜,秦始皇帝以五十岁之龄早早离世,使任嚣、赵佗等等反对郡县制的大秦悍将猝然失去制约,竟然不肯率兵支援秦二世征讨项籍、陈胜、吴广!大秦帝国之败亡,岂不冤哉!”

    “秦以强军而取天下,待其失去军心时,又如抵御扫关东反叛?大秦帝国两世而亡,岂非早有定数!”

    “凡yù变法者,皆会遭到旧有势力猛烈反攻。曹cāo如yù变革外戚、宦官旧有汉家制度,必然会遭到宦官、外戚猛烈反击。适才说过,外戚,天子之所用;宦官,天子之所信;外戚权力来自于朝臣士大夫,宦官权力来自于天子本人。幼天子迁都许县以来,无所归依,自身尚无半点实权,不可能培养新时代宦官五侯。天子不容权臣所欺,必然孜孜不倦夺权,宦官既然不可用,他自然转向外戚!”

    “许县可有外戚能为幼天子所用?”

    “今幼天子皇后为伏皇后,伏皇后之父为伏完。伏完娶妻孝桓皇帝之女,为孝桓皇帝女婿,自幼远离朝政中心,根基甚弱。且,伏氏之婚姻,是董卓为幼天子所迎娶;伏氏皇后之位,是李榷、郭汜乱党所立,伏氏虽有皇后之名,却为某些人所厌,若非皇后不可轻易废弃,伏完本人又对曹cāo极其谦卑,伏氏岂能坐稳皇后之位。伏完既无根基,又恭让曹cāo,没有半点外戚气象。伏完无外戚之能,其诸子亦是昏庸无能。伏氏可谓无人也!”

    “伏氏不可为外戚,谁能为外戚者?董承!”

    “董承,是孝灵皇帝董太后之族侄,是幼天子所纳董贵人之父。幼天子车驾西迁长安,董承因与董卓有故旧,成为董卓与幼天子之间联系人。吕布刺杀董卓,李榷、郭汜反杀王允,董承几经风雨,不仅几番安然逃难,更积累无数残酷斗争经验。当年若非朝臣顾忌董承与董卓旧部联系密切,本该是董贵人立为皇后,而非他伏完之女。如今,董贵人虽非幼天子皇后,但是董承却无疑具备外戚根基。”

    “历经董卓、王允、吕布、李榷、郭汜之乱,策反杨奉、韩暹、李乐等白波黄巾贼,恩召匈奴部帅散兵,诏书定计张杨、曹cāo地方军阀,董承手腕远远强于伏完。自迁都许县以来,曹cāo势力拓展同时,董承肯定也经营起一批势力……”

    话说到这里,萧言突然愣住。

    萧言与周瑜推演局势,皆是从大历史角度着手,而非单纯凭借后世定论反推当代人心。提起董承,仅仅是因为外戚两字联想起他,但是与周瑜论及董承与曹cāo矛盾时,萧言却猛然愣住:“董承……衣带诏……刘备。衣带诏案爆发是在几时?依稀记得,衣带诏案应该爆发于建安四年冬季,而董承本人则死于建安五年chūn季。”

    “今rì已是建安四年chūn,距离董承身死恰好整整一年!”萧言咂舌感慨:“啧啧,我籍借今rì局势推断董承、曹cāo矛盾,谁想恰好百分之百符合后世历史记载。外戚董承与权臣曹cāo……无须翻阅后世历史记载,我就已看透两人势不两立局面,附体重生以来,我政治方面明显提高不少!不过,如果没有后世历史记载确认,我却是很难断定董承、曹cāo两人最终谁胜谁败。毕竟,曹cāo虽然是一代枭雄,但是那董承也不是毫无反手之力。”

    周瑜从沉思中醒来,讶道:“仲达意思,你是说曹cāo此时似安实乱,董承即将给他反戈一击?”

    “董承、曹cāo之争,无关大局。重要的是,我从曹cāo身上,看不到历史向前推进的大气运!”萧言摇摇头。

    周瑜更加诧异:“嗯?”

    耳闻萧言一番议论,周瑜愈发觉得眼前萧言如此陌生,不是萧言本人让他感觉陌生,而是萧言广阔的眼界使周瑜感到自己见识竟然如此浅薄:萧言考虑问题的思路,他今rì之前竟然尚不曾朝那方面想过。如同昔rì少年萧驹不懂《急就篇》背后典故那般,周瑜此时虽然无法理解萧言言论十分六七,但是脑海里不免迸发出一种外行偶遇内行的“虽然完全不懂你在说什么,但是感觉好厉害”念头。

    萧言继续说:“还是气运,还是变法!”

    “诚然,‘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但是国家弊政之前,不是简简单单一个变字就能解决。抛弃分封制之前,chūn秋战国无数豪杰屡有变革念头,但最终取代分封制的唯有郡县制。一句话,弊政穷困之前,‘变’字需要好生考虑,怎么变,如何变,才能‘通’,才能‘久’。”

    “王莽以外戚为害前汉以来,无数人知晓外戚之弊,但是直至孝桓皇帝年间,宦官势力才籍借诛杀梁冀登上权力舞台。外戚气运用尽而有宦官崛起,宦官气运用尽又该谁人崛起?曹cāo虽然变革宦官外戚两重汉家制度,但是曹cāo本人所选之路,能否代表未来气运?以我看来,曹cāo已经走上一条岔道。”

    “之所以说曹cāo走上一条岔道,是因为曹cāo私心重却又无胆行事。”

    “无胆?不错,曹cāo就是无胆!”

    “幼天子迁都许县,军政尽由曹cāo所掌,且看他曹cāo如何相待幼天子以及随同幼天子东来的朝臣。面对幼天子,曹cāo以汉家忠臣自居,并‘挟天子以令诸侯’,抗逆袁绍军令,出军征讨不顺,豫、徐两州;面对朝臣,曹cāo以一等一权臣自居,但凡军政爵位等或实或虚权柄,不让丝毫。为求力压众名望老臣一头,早在幼天子车驾抵达许县当rì,曹cāo便代表幼天子,俯视无数忠良朝臣,封赏董承等十三人为列侯。封侯之后,随驾老臣皆为虚官,虽为三公,亦不能稍稍影响许县县城内一名率兵五十人的队正!”

    “曹cāo私心,由此可见。”

    “曹cāo有私心,视许县为己家,视兖州、东司隶为私产。私心如此,犹如军阀,犹如叛逆朝臣,犹如新一代王莽,曹cāo之在许县,几同代汉建朔。但是,由于顾忌王莽败亡前例,由于顾忌无数贪恋旧朝士族,曹cāo不得不压下篡逆心思,对外以汉家忠臣自居。哪怕曹cāo未来剿灭袁绍,曹cāo麾下有权无名状况也很难改变,因为那是曹cāo成事的根基——曹cāo如想改变根基,其麾下类如荀攸、荀彧等等文臣武将,十有仈jiǔ将会成为任嚣、赵佗之辈,冷眼坐看曹氏败亡。”

    “如此一来,吾又何忧曹cāo为害?”

    “许县有幼天子率领朝政,有曹cāo总领军政,等同天有两rì,等同一国有两制。幼天子有大义,势虽弱而名强;曹cāo有军权,名虽弱而势强。以此推断许县未来,必然是由幼天子为首不甘心的保皇派,与曹cāo为首当权派,进行不断纠结斗争,许县一乱平又有新乱生——此等状况直至曹氏灭亡,或者曹氏代汉兴建新朝。”

    “内弊如此,曹cāo何以兴中国!”

    “所以,我萧言,根本不惧他曹cāo坐大!”

第237 只手遮天,将世界左右(十六)

    第237只手遮天,将世界左右(十六)贵族体系、世家体系

    “我不惧淮北曹cāo坐大,自然更不怕江南孙策成事。”萧言双目紧盯周瑜,内含无穷无尽的自信。

    萧言言外之意,周瑜如何不知。然则,周瑜赞许萧言目光是一回事,捐身巢湖又是一回事:哪怕曹cāo败亡形势已定,谁能保证巢湖未来必然强势崛起?巢湖地理,未免过于艰难。再者,退一万步说,纵然萧言再演汉高祖刘邦攫取天下九州的奇迹,他周瑜又何必此时冒险参与!凭借舒县周氏门第,凭借自身才华,周瑜何至于孤注一掷,将自家xìng命与巢湖兴衰捆绑一起。尤其,经过萧言刻意提醒,周瑜愈发知晓孙策崛起江南究竟有多难,愈发后悔前时鲁莽竟然有意投归孙策。前时投归孙策心意是大错特错,周瑜此时又怎肯改弦更张猝然归顺巢湖,知错而改才是他周瑜。

    “任你有擎天伟志,可惜一切都与我周瑜无关。出仕为官,达济天下,固我所愿,但是如今我仅仅二十五岁,最少还能白衣等待十年!”周瑜心底默默念叨。

    见周瑜依旧不肯松口,萧言口里不说,心底却不免有点焦急:收降周瑜,事关萧言江淮大布局……倘若没有周瑜从旁协助,巢湖未来道路最少艰难五倍。萧言虽然不惧未来一切险难,但是如果能有周瑜可用,又何必非要辛苦走那险路。好比后世民国乱世,倘若不是陷入重重围剿绝路,红军怎会损失四分之三力量,主动爬雪山、过草地,踏上两万五千里长征路?

    无论如何,巢湖必须尽力争取周瑜!

    在萧言心中,争取周瑜意义,不亚于后世红军避过长征路上四分之三损失。

    萧言沉吟良久,再次询问周瑜:“公瑾依旧不愿任职巢湖?”

    “仲达志高,愚望之不及。”周瑜拒绝声音低微,近乎喃喃自语。却是心底终究还是有一丝犹豫,如果放在看清江东弊政之前,周瑜不定已经答诺萧言,试着行走巢湖内外。

    萧言又说:“公瑾不信我能成事,所以不愿拖累舒县周氏?公瑾不妨且在巢湖任职,巢湖若败,我绝不阻拦公瑾归降曹cāo、孙策等南北势力,如此可好?退一万步说,巢湖未来事败,公瑾又有何虑?河北中山郡无极甄氏,效命王莽新朝,曾有‘新朝四甄’之说,然则王莽败亡之后,光武皇帝不也没有尽数屠戮甄氏一门!即便我萧言当真赌中万分之一几率不幸败亡,公瑾也可不因巢湖死,舒县周氏亦可不因巢湖而灭。”

    “家族或许不灭,却有兴衰之忧。无极甄氏因为新朝四甄,足足沉寂百余年,至数十年前,虽然侥幸缓缓复兴,却终究不复前汉时代璀璨。”周瑜说。

    萧言评论道:“兴衰本应是寻常事……”

    说到这里,萧言突然心中一动,道出一句计划外言论:“以我观之,各州各郡名门望族,如今其实犹如外戚宦官,早已经用尽气运,即将一一走向败亡。”

    “名门望族用尽气运,即将走向败亡?”周瑜浑身一震,扬起头望向萧言,不可置信的瞪大双眼。

    名门望族用尽气运,未来一一走向败亡。

    萧言这句话,放在汉末三国来说,是何等的惊世骇俗!

    且不说如今势力最强盛的袁绍,根基深深扎在士族土壤里;便说曹cāo、孙策,两者谁不是借助士族成就大事?曹cāo麾下众谋士,类如荀攸、荀彧、钟繇等等,谁人不是出自于当地望族之家?哪怕是巢湖,类如诸葛瑾,还有他周瑜,不也全是士族一员!

    不论天下争霸未来谁胜谁负,皇帝之下,永远有一批士族紧紧跟随!

    国无万世,家无常兴,萧言说某某家族未来走向败亡,周瑜相信。但是,萧言说天下所有的名门望族,全部一一走向败亡,周瑜有理由一千个不信,一万个不信。

    萧言笑笑:“不信?”

    “不信,不敢信!”周瑜摇头。

    萧言说:“寒门庶民之家,所产瑾玉人才,大抵努力晋阶士族,融入士族,成为士族一员。今rì之势,可谓天下人才尽出于士族世家,或是今rì名门世家,或是未来名门世家。上有皇权,下有世家,家国制度,万代不易,所以公瑾不信士族气运已经用尽?”

    周瑜沉默不语。

    萧言说:“公瑾可知陈胜、吴广否?世人或许简单轻贱两人为反贼,有类张角黄巾蚁贼之徒,但是我却对此另有看法。”

    “今rì且试为公瑾言之。”

    “秦始皇帝之前,天子封建诸侯,天子掌京都,诸侯镇四方,秦齐之祖,皆为姬周勋臣;燕晋之源,皆为姬周血脉。chūn秋战国数百年,岁岁征伐不休,上演无穷无尽传奇故事。然则,公瑾可否注意到,列国诸侯权柄不论如何变幻,大抵都是勋功之臣篡逆、子嗣血脉争权,从无乡间贱民,举旗反叛,一代称王例子。秦始皇帝之前,贵族庶民孑然两立,贵族天生是贵族,庶民上位,只有效力贵族,赢得贵族欢心,从而裂土封侯一路可走。”

    “秦始皇帝横扫六国,以郡县制取代分封制,剥夺贵族特权,引起新旧贵族强烈不满。值此之时,陈胜、吴广高呼‘王侯将相,宁有种呼’,以庶民举旗,聚集无数百姓,其践踏秦军威严同时,亦彻底粉碎天生贵族神话。自陈胜、吴广之后,除却刘氏一族,中国再无其他天生贵族;除却刘氏一族,中国再无其他祭祀。时至汉世,哪怕贵如汝南袁氏、弘农杨氏,其家中子嗣也须苦学经典,努力上位,否然就有断代式微之忧。前汉至今汉,有多少新世家崛起,又有多少旧世家没落。好比公瑾之家,数百年来,先从青州辗转豫州,再从豫州迁徙扬州,相去何止千里,遑论其间兴衰!”

    “郡县制推倒封建分封根基,陈胜、吴广一声怒吼粉碎贵族人心,从此中国再无天生贵族。”

    “贵族之后,孝景皇帝、孝武皇帝父子两代削藩,空虚同姓诸侯,使得无数次级世家迅速崛起,成为官僚体系中坚力量,此所谓皇帝与世家共治天下。贵族体系崩溃在前,世家体系岂能长存?继贵族体系之后,世家体系亦将衰亡矣!世家体系何时衰亡,窃以为正在今rì。”

    “chūn秋战国时代,贵族封建,有土即为君,无土即为民。籍借国土封建特权,贵族收揽群才,文如孔丘,政如商鞅,武如吴起,皆是附庸大贵族的小贵族。彼时贵族体系收揽人才何其多也?然贵族体系终究走向消亡!今rì今时,世家门阀亦极其强盛也,虽无封建特权,却垄断知识、掌控舆论,囊括天下英杰,诚然可比昔rì贵族体系。”

    “公瑾自谓世家强盛,然而却忘记是谁推行郡县制,从根本瓦解贵族体系?是秦始皇帝!秦始皇帝是贵族体系当中最强大的贵族!”

    “所以,当变革来临时,粉碎世家门阀体系的,亦是世家门阀本身。世家门阀体系越强,粉碎世家门阀体系的力量越大,这是历史的趋势,顺之者生,逆之者亡!”

    “世家门阀体系崩溃即在眼前,公瑾却恋栈不去,何其愚哉!”

    周瑜不禁骇然变sè。

    尽管内心不愿相信萧言所说,但是听到萧言一番基于事实判断的历史唯物主义诠释,周瑜还是不免有点心惊肉跳。chūn秋战国封建贵族体系与汉世世家门阀体系的纠葛,令周瑜开阔视野同时,又产生浓厚的危机感。封建贵族体系犹能崩溃,世家门阀体系缘何能够长存世间?无非是能够继续存世多少年而已。

    周瑜强行压下心底慌乱:“仲达危言耸听尔!”

    萧言但笑不语。

    后世和谐年间记忆,世家门阀体系早已崩溃千余年,那粉碎世家门阀体系的不是其他力量,正是当时最强大世家门阀——开创唐朝的陇西世家李阀。而将世家门阀体系扫进历史垃圾堆里的,正是后世赫赫有名的科举制度。

    科举一出,中国再无千年璀璨世家。

    李唐一朝,前期无数世家活跃朝堂,后期这些世家却渐渐消亡。多少自秦汉延续不绝的世家,避过三国战乱,避过魏晋兴替,避过五胡南北朝,避过隋末战乱,却rì渐消亡于科举制度和平演变。

    杀人不用刀,辟如科举。

    萧言熟读历史典册,认为中国历史演变至三国魏晋时期,世家门阀体系其实已经成为历史前进阻碍力量,好似东晋那些扪虱而谈的风流名士,虽然一个个文采斐然,却终不能撑起华夏脊梁。基于对魏晋癫狂名士厌恶,萧言觉得粉碎世家门阀体系的科举制度,或许应该提前五百年现于世间。当然,萧言对变革艰难深有体会,科举虽是历史前进方向,但是萧言如果步伐过于激烈,脱离汉末三国现实,不免要成为秦始皇帝第二,成为隋炀帝第二,非但不能成就大事,反而黯然将自家基业勋功转手让给他人。

    汉高祖刘邦如何推行郡县制的?

    萧言若祭出科举大杀器,也当效仿汉高祖刘邦,稳健变革人心。

第238 只手遮天,将世界左右(十七)

    =========

    今月恢复正常更新

    =========

    第238只手遮天,将世界左右(十七)成败即在今朝

    郡县制推倒封建贵族体系根基,使之为世家门阀体系取代;科举制推倒世家门阀体系根基,使之为士大夫体系取代,此乃未来历史前进方向。如同秦末乱世不足于完美承载郡县制,汉末三国乱世或许也无法完美承载科举制,但是未来科举制度瓦解世家门阀体系的总趋势,却是不容质疑。

    郡县制起源于战国末年,成形于孝武皇帝,其发展衍变,历经数百年年。一言以蔽之,郡县制推行全国之前,其优越xìng便已有所验证,郡县制如此,科举制亦是如此。萧言自以为,他如果代汉建朔,另起新王朝,完全可以使他后代子孙,百数年不断完善科举制度,籍此获取科举改革之利所带来的气运。汉高祖刘邦能够借助郡县制取代分封制气运铸造煌煌大汉帝国,他萧言子嗣或许亦可借助科举制度重建新帝国——有后世两千年典籍佐证,萧言无比信任科举制度。

    腹有诗书气自华。

    因是,萧言但笑不语,却带给周瑜无穷无尽的压力。

    只是,生于世家,长于世家,世家情感印在骨髓,周瑜不由自主为世家辩护起来:“凡此种种,尽是仲达一家之言尔,当不得真!且不说世家门阀体系是否走向崩溃,单是郡县制与分封制两者谁优谁劣,尚且值得探讨一番。郡县制当真优于分封制哉?姬周分封天下,藩国强盛,彼时虽有齐桓晋文强国,亦不敢轻贱两京天子。再观刘汉四百年王朝,前有王莽,今有袁曹(袁绍、曹cāo),皆肆无忌惮,欺辱汉室。倘若刘氏有强藩镇守四方要地,何至于使曹cāo、袁绍得势,何至于使袁绍数年称霸河北,何至于使曹cāo迁都许县,挟持天子以令诸方?无论如何说,强藩尊王攘夷,总好过王莽悖乱。”

    萧言冷笑两声:“回顾历史,每逢郡县制失败,分封制便要回cháo。战国末年,有郡县制废弃论;秦末乱世,有项籍重启分封制;王莽乱世,亦有人呼吁分封制;自董卓为祸以来,类如袁绍之辈,亦yù再现分封制……然则,无论宵小如何抗逆郡县制,郡县制取代分封制,终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但凡回cháo分封制者,无一不被历史扫尽垃圾堆!”

    “今rì之势,不容国中之国;今rì之人,不容天生贵族。”

    “郡县制诚然有无数缺陷,但是……哪怕郡县制缺陷无数,它也远远强于扫进历史垃圾堆里的分封制!”

    “公瑾大可静等尘埃落定:四海之内,凡呼吁分封制者,未来皆非我萧言之敌。”

    周瑜嘴角略动,没有反驳萧言。

    萧言继续说道:“古有三代之治,商代夏,周代商,公瑾研读三代王朝,当知夏、商、周虽然同属三代,但是三朝所秉持理念却孑然不同。姬周以来,诸侯强大者无数,如chūn秋五霸、战国七雄等等,最终却是秦始皇帝一扫**,却是高祖皇帝再建新王朝。类如曹cāo、袁绍等人,彼再强盛,亦逃不脱chūn秋五霸战国七雄格局;曹cāo诚然一代枭雄,但其自身格局,亦不足于堪承载九州天下。”

    “汉末崩溃,是各种因素互相影响使然,非独董卓、十常侍、何进等一人罪衍。国势不改,纵然提前擒杀董卓,亦将有王卓为乱。”

    “夏、商、周为前三代,秦汉为第四代,今世当为第五代序幕!”

    “侨居巢湖以来,公瑾读书千卷,笔耕不缀,显然心怀壮志。既是如此,公瑾何不随我参与开创可与夏、商、周、汉等并列相称的第五代王朝!”

    “我为商汤,公瑾则为伊尹;我为周武,公瑾则为姜尚;我为高祖,公瑾则为萧何。”

    之所以拒绝巢湖,周瑜说是不愿拖累宗族——然则,萧言根本不信周瑜。后世历史典册,记载有周瑜无数事迹,萧言从来不曾听说周瑜有多重视家族传承:周瑜倘若如他所说无比关心家族安危,周瑜岂会早早赶赴东吴?周瑜倘若如他所说无比重视家族传承,周瑜岂会默许舒县周氏游离东吴政权之外?

    真实历史上,周瑜名贵东吴,但是纵观东吴朝政,除却周瑜儿女,舒县周氏不载历史,对孙吴政权的影响力几乎为零,其中缘由,岂是单单一个“周瑜死的太早”所能解释?世代京宦的舒县周氏,可谓当世一等一的政治世家,周瑜荣贵东吴时,舒县周氏或许没有能与他比肩的一等一军政奇才,但是难道舒县周氏连半点中坚力量也不能提供?周瑜本人勋功无数,却换来舒县周氏rì渐落寞,无怪后世无数人嗟叹周瑜居巢抉择。

    周瑜既非看重家族,那么他所言不愿拖累家族言论,自然只是挂在嘴边的不入流藉口。可惜,明知周瑜所说非他真心,萧言却终无法当面说破——关键是说破又有何益?周瑜能拿家族安危做藉口,自然也能拿其他八竿子打不着的事做藉口。萧言以为:与其不断绕圈子走冤枉路,倒不如顺着周瑜语气说话,言谈间向其展现自信,寄望于周瑜突然回心转意。

    说世家气运将近,断言分封制再无前途,推崇周瑜为当世姜子牙,皆是萧言委婉招揽周瑜的言辞。

    有类成德县里的刘晔,似周瑜这般奇才俊士,心xìng成熟,绝非两三句话语所能打动,绝非数百斤黄金所能收买,绝非高官厚禄所能利诱。为今之计,萧言只能寄望于周瑜更改本心,对巢湖事业产生丁点兴趣。只是,今rì话说到姜尚、萧何份上,萧言已经将言辞彻底说尽,以后再无可说,唯有默默等待周瑜最终回复。

    周瑜能够回心转意,自然是巢湖大喜事;周瑜倘若心意不改,萧言那也只好黯然承认招揽失败,重新规划没有周瑜的巢湖该怎么走。

    前时抉择未定,萧言行事犹犹豫豫,不免瞻前顾后,办事不利索。然则,今朝勘定是非,立下擎天伟志,从此一辈子再无后路,萧言犹如踏上战场的jīng锐士兵,心中怀着必死念头去战斗——死固我所愿,生才是侥幸。巢湖事业未来有周瑜相助自然最好,没有周瑜,萧言也会一往无前的走下去。

    萧言话已说尽,周瑜沉默不语,书房陡然陷入沉寂,静的能听见针落地声。

    耐心渐渐被沉默腐蚀……

    冬rì归隐山间时分,萧言见事情依旧没有转机迹象,终于不得不叹息一声人世间果然缘分最难求。

    于是,萧言长身而起,整衣敛容,径自跨步出门,宁不与周瑜稍稍客套告辞。萧言抬脚越过门槛,尚未行走两三步,忽见周瑜妻子朱竹身影转过矮墙,热情招呼道:“十一郎你远走淮北小半年,有没有怀念咱淮南家乡菜味道?过来尝尝嫂子的手艺。”

    “不啦,晚上还有事要忙呢!”萧言无意延续没有根基的友谊,摆手拒绝朱竹笑脸。

    然而,就在萧言准备与朱竹擦肩而过,背后突然传来周瑜声音:“等等。”

    出乎意料听见周瑜挽留声音,萧言即时回转脚步:“公瑾心意可改?”

    “留下一起吃晚饭吧。”周瑜善意邀请道。

    觉察周瑜语气依旧模棱两可,萧言黯然皱眉,果断选择拒绝:“改rì吧。”

    伴随心结解除,萧言往rì瞻前顾后的习xìng业已随之淡去十之仈jiǔ,干脆果断的军人xìng格再度回归本心。今rì对话周瑜,是萧言最终态度,成则成,败则败,无论结果如何,今rì过后,降伏周瑜一事必将成为过眼云烟——着眼中国九州百郡的萧言,哪能天天琢磨周瑜一人?没有周瑜,巢湖依然是巢湖。

    再见其实是不见,改rì其实是无rì,萧言苦笑摇头,侧身迈过朱竹单薄身躯。

    “哎……”朱竹看看周瑜,又看看萧言,想说些什么,但最终还是由得萧言与她擦身而过。好在,萧言即将转过矮墙瞬间,立身门边的周瑜终于沉不住气打破僵局,扬声喊住萧言:“等等。”

    “返军巢湖,我第一时间就来拜访公瑾,晚上还有许多要事必须处理……公瑾还有二嫂,还请原谅则个。”萧言道。

    周瑜笑笑:“有张有弛,万事不急在一时嘛。”

    说罢,周瑜又转向朱竹:“阿竹,你先将晚饭温上,我与仲达等会再吃。”

    “嗯。”朱竹应了一声,忧心忡忡离去,慧心巧思的她哪能察觉不出周瑜与萧言两人之间紧张气氛。

第239 只手遮天,将世界左右(十八)

    第239只手遮天,将世界左右(十八)如鱼得水

    待朱竹离开,周瑜率先打破怪异气氛:“巢湖此番对战庐江,据说庐江太守刘勋不战而溃,狼狈撤离舒县,过居巢县,仓惶逃奔皖城?”

    “刘勋移军皖县,表面虽然狼狈不堪,其实却是以退为进,yù将巢湖拖进庐江泥潭。刘勋后退皖县,壁野坚清,迫使巢湖不得不选派jīng锐,驻防舒县、襄安县。巢湖兵少势孤,合则强,分则弱,巢湖如今看似百战百胜,威武淮南,但是分散驻军四方,大幅度削减巢湖兵将战斗力,巢湖局势其实危若累卵,稍有不慎,败亡即在眼前。”萧言淡然说道。

    周瑜说:“既然危局重重,福祸旦夕,仲达怎又陡然心生凌云壮志?”

    “孟轲曾有名言:‘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有危局,有敌国,有外患,有压力,巢湖才能茁壮成长。若非当rì困于艰难时局,恐怕我至今还在成德县城里,游手好闲,厮混度rì……呵呵。”萧言笑着回答。

    周瑜点点头:“俗话说:‘一筷易折,十筷难断’。南有孙策,西有刘勋,北有袁术,虽然皆为巢湖手下败将,倘若三家连势为一,巢湖胜负,诚然难料;而广陵陈登,外降曹cāo,内藏异志,其在淮南,未必是巢湖之福。仲达既然看清时局,又将准备如何破局?”

    “苏秦有合纵计,合纵弱以攻一强;张仪亦有连横心,事一强以攻众弱。彼若效仿苏秦合纵连势,我巢湖亦可学习张仪连横,无非是‘兵来将挡,水来土掩’而已。”萧言答道。

    周瑜说:“秦灭六国,先韩后齐,主次有序。仲达破局四面合围,谁先谁后,各自策略为何?”

    “先袁术,再刘勋,后孙策,袁术未灭,刘勋不死;刘勋不除,不攻孙策。”萧言答道。

    周瑜说:“袁术未亡前,何以待刘勋?”

    “yù使淮南望族,招抚舒县,策反庐江兵将,以此反制刘勋,使之无法妨碍巢湖兼并寿chūn。我来拜访公瑾,目的正是yù假借公瑾名族声望,收揽庐江民心,以此反制刘勋,使其不得为祸淮南。”萧言平淡道出本心,波澜不起。

    出乎萧言意料,周瑜笑笑:“仲达待我拳拳之心,我又岂能不知?巢湖之军,百战有余威;仲达之志,比肩汉高祖,英雄豪迈可使群星黯淡,吾早有追随之心。只是,瓜田李下,不免避嫌。我非诸葛瑾,本为仲达所强留,今rì投诚,巢湖岂能尽信?宁无一人怀疑我周瑜,假面虎,报复仲达!我非太史慈,本为孙伯符结拜之交,今rì捐身,巢湖岂能尽信?宁无一人怀疑我周瑜,苦肉反间,内乱巢湖!我非楚永,本为袁氏故旧之族,今rì举旗,巢湖岂能尽信?宁无一人怀疑我周瑜,藕断丝连,颠覆巢湖!世情如此,哪能由我周瑜随意行事。不若我与仲达相约,待巢湖突围扬州,渐次击降袁术、刘勋、孙伯符后,我再出仕为官,效力仲达帐下,如此可好?”

    自萧言囚禁周瑜以来,这是周瑜第一次明确表明态度,说他愿意效力巢湖,效命萧言——尽管时间约定在未来巢湖击降孙策之后。

    单就周瑜本人态度而言,显然是大跃.进式进步。但是,意在快刀斩乱麻的萧言,显然不满意周瑜近乎敷衍的拖延式答案。淮北,袁绍曹cāo官渡之战即将爆发,中国局势面临一场剧烈地震;江南,孙策遇刺而不死,不知是否受到穿越蝴蝶影响,未来着实难料。滚滚历史大势之前,萧言哪会由得周瑜拖延到巢湖与孙策胜负两分。待巢湖击降孙策后出仕……九州豪杰无数,萧言一统江南后,那时有一周瑜少一周瑜,又有什么区别?倘若由得周瑜拖延时间,萧言又何必苦心招揽周瑜。

    “有一句话说,‘用人不疑,疑人不用’;更有一句话说,‘万年太久,只争朝夕’。我敢用公瑾,自然是疑人不用;公瑾若能出仕,我自然亦当用人不疑。有我信任公瑾,公瑾又何惧巢湖其他些许闲言碎语!《战国策》载:魏文侯使乐羊率军征讨中山,乐羊前期示敌以弱,缓军不攻,致使魏国朝野喧哗,无数文臣武将上奏魏文侯,诬陷乐羊以私损公,重私情轻国利,状纸足足积攒数箱,然则魏文侯坚持本心,拒绝阵前换将,最终迎来中山大捷。魏文侯能信乐羊,我萧言为何信不得公瑾?巢湖地处群雄之间,四面皆敌,正是急需用人之际,公瑾此时不来,更待何时?”萧言说。

    魏文侯其人,在后世地位并不高,但他无疑深深影响中华文明。

    其一,魏文侯大胆提拔庶民寒族,武如吴起、乐羊,文如西门豹、李悝,用以取代腐朽贵族。魏文侯之后,掀起改革秦国浪cháo的商鞅,自幼慕学吴起、李悝,甚至商鞅游说秦孝公时,还特意携带不少李悝名作。商鞅变法,其内容以魏文侯变法为蓝本,并进一步发展;而秦国之所以变法强国,原因亦是受到魏国不断压迫。秦国强国之路,源头可追踪到魏文侯。

    其二,魏文侯拜师子夏,设教西河,大幅度提高儒学地位。子夏,其人为孔子七十二弟子之一。子夏任教魏国时间不长,但是子夏的一票弟子,诸如公羊高、谷梁赤之辈,却得以在魏国绵延长存。儒学根基有chūn秋三传之说,分别是指《公羊chūn秋》《谷梁chūn秋》《左氏chūn秋》,而《公羊chūn秋》的作者是公羊高,《谷梁chūn秋》的作者是谷梁赤。也即是说,chūn秋三传,其中两传出于子夏的弟子,无怪汉朝人如此评价儒学:“子夏在西河,疑似圣人”“诗书礼乐,定自孔子;发明章句,始自子夏”。

    后世共和年间,因十年反孔造成的思维定势,许多人嘲讽儒学于战国无用,靠嘴炮发家,但事实呢?儒学初始之盛,不在孔子,而在子夏。自魏文侯拜师子夏,设教西河,西河儒学学派迸发无穷力量,不但将秦国打的哭爹叫娘,更连续击败齐、楚老牌强国,使三家分晋之后的赵、韩、魏三国,最终霸占战国七雄三家名额。正是有魏武卒百战诸侯威名庇佑,儒家各类学派才如杂草似的疯狂发展起来,传承不绝。若是世间没有魏文侯拜师子夏,儒学灭绝于战国诸子百家之间,也未必没有可能。

    由于东汉奉行《公羊chūn秋》,公羊派儒学传承于子夏一脉,所以无论子夏,还是魏文侯,在汉朝皆有超高名望,不比于后世。萧言此时提及魏文侯,亦是间接吐露心志,向周瑜再次强调:当世需要魏文侯变革,当世需要商鞅变法,类如孙策、曹cāo、袁绍之辈,皆无成事可能。

    虽然觉察萧言那种不容拒绝意志,但是周瑜似乎依然不愿屈服,假意自谦说道:“仲达可比魏文侯,然吾却不及乐羊万分之一,难担巢湖重任。”

    “在我心中,公瑾可比伊尹,可比姜尚,远超乐羊之徒……退一步说,巢湖今rì下辖不过九县之地,兴巢县、望洛县、合肥县、浚遒县、历阳县、阜陵县、全椒县、襄安县、舒县。公瑾昔rì赴任居巢县,今rì宁不能为我巢湖主持一县之地?”萧言反问道。

    孰料,周瑜突然长舒一口气,顺着萧言口气说道:“虽难挑巢湖重任,然一县县长犹可为。承蒙仲达看起,百般邀请,我若再因为流言蜚语拒绝仲达好意,却也恁让天下豪杰小觑。”

    “啊!”萧言一时愣住。

    本来已经准备放弃周瑜,此刻不厌其烦的相劝也是为稍稍减淡心中负罪感,哪想到剧情发展到最后一秒钟,突然峰回路转——周瑜竟然奇迹般答应效力巢湖。

    周瑜反应虽然出乎萧言意料,但是招揽周瑜本就是萧言所求。度过最初的惊愕之后,萧言哈哈笑起来:“公瑾本该如此,兀的浪费我半天口水!舒县夹在庐江巢湖之间,西有追随刘勋的地方豪强,东有我巢湖强卒,民众惴惴不安,正需要公瑾这般当地望族予以安抚。”

    周瑜摆摆手:“既然答应仲达,那便是仲达为主官,我为臣属。而后仲达有所吩咐,我周瑜自当奉命行事,犹若臣奉圣旨。牧守舒县,抵御刘勋,不无不可。但是,交割舒县县务之前,我还有一事相告。”

第240 只手遮天,将世界左右(十九)

    第240只手遮天,将世界左右(十九)行为万世师,言为万世法

    周瑜摆摆手:“赴任舒县之前,还有一事相告仲达。”

    “公瑾请讲。”萧言开怀笑道。能使周瑜归降巢湖,也不枉他一番苦心劝慰。

    周瑜说道:“仲达前时说‘疑人不用,用人不疑’,更将我比作古之乐羊。然则,仲达以信待我,我却不曾以信待仲达,愧对乐羊之称。仲达北征徐州期间,应有耳闻江东传言,说是孙伯符强掳淮北名医华佗得以活命……华佗生于沛郡,求学徐州,远赴雒京,其行医十数年,范围大多局限淮北,华佗前年南来广陵郡,亦是受前任沛相陈珪陈汉瑜邀请:华佗虽为名医,江南未曾闻也!华佗医术贤名,江南所未闻,即是如此,仲达可知道孙伯符何以强掳华佗,渡江就诊?”

    “听公瑾这话意思,公瑾似乎曾经插手华佗救治孙策之事?”萧言不动声sè。

    周瑜点头:“华佗医术之名,吾早有耳闻,观乎仲达,似乎更加推崇其人。我与孙伯符少年相交,亲若兄弟,彼重伤昏迷,吾纵然身处巢湖,又岂能漠视不理?因是,我使人外传密信,使孙伯符左右亲信抱着试试看态度,请华佗为其救治:能活命,是孙伯符之福;不能活命,我周瑜亦问心无愧。只是,巢湖与江南势如水火,我救活孙伯符,成全兄弟之义同时却使巢湖陷入危局。古之乐羊,重国利而轻私情,而我周瑜,以私废公,与乐羊截然不同。‘用人不疑’之前更有‘疑人不用’,我为‘疑人’,仲达用之岂能不疑?隐情如此,还请仲达重新考虑舒县之任。”

    孙策强掳华佗背后,竟然另有周瑜从中调度。

    如同巢湖旗帜为萧言,孙策亦是江东政权一杆旗帜。有萧言的巢湖和没有萧言的巢湖截然不同,而没有孙策的江东和有孙策的江东亦是大相径庭——有孙策的江东无疑更能威胁巢湖存亡。周瑜自曝根底,无疑是想从根本否决萧言招揽:我是不信之人,你萧言如果使我安抚舒县,说不得就是自埋祸根。

    “哦,没有想到孙策强掳华佗,原来竟是公瑾建议。我自谓巢湖jǐng戒森严,内藏禁卫,外设保甲,水泼不进,苍蝇难逃,哪想公瑾竟然轻易传信江东……如此严重的漏洞,真是令人触目惊心啊,公瑾可否告诉我你是如何向外传递密信的?”出乎周瑜意料,萧言非但没有震怒咆哮,反而问起来巢湖防卫体系具体缺陷。

    周瑜迟疑说道:“缺陷可以说,但是为我传信之人,请恕我不能背义说出他姓名。”

    “人是小事,缺陷是大事。公瑾那就说说巢湖防卫体系缺陷吧!”萧言道。

    周瑜说:“内藏禁卫,外设保甲,巢湖防卫诚然森严,然无论禁卫还是保甲,皆由凡人充任。世人大抵有私心,禁卫、保甲亦不例外,有私心自然就有我可趁之机。”

    萧言眉头皱起,良久叹道:“也就是说,他们‘眼中有巢湖,心中无巢湖’,对巢湖没有责任归属感。嗯,巢湖未来之路,任重而道远啊。”

    周瑜话语意思,无非是巢湖所选禁卫、保甲,各有私心。

    汉世封建体系尚无国家民族概念,士兵作战皆是为主将作战,所募jīng兵亦是贪图俸禄,所以诸如曹cāo、孙策、袁绍等等军阀,全都大肆提拔兄弟亲族,图的就是“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如今巢湖初建,数十万民众尚未全心全意接受巢湖政权;而巢湖兵将亦是各有所图,不曾将巢湖存亡与自己生死捆绑起来——这是封建体系下新军阀无解的致命缺陷。某禁卫、某保甲倘若能将巢湖卖个好价钱,十有仈jiǔ将会毫不犹豫背叛根基初建的巢湖。孙策在江东,用父族、母族为将;曹cāo在淮北,监军皆为曹氏;哪怕巢湖军体系内,萧言最信者,也是与他自幼交好的楚永——这是封建家国体系的规矩,你若不遵守,必然被残酷现实击败。周瑜所说缺陷,萧言早已知晓,只是此种缺陷,巢湖如今无力解决,唯有暂时容忍其客观存在。

    周瑜自曝根底,本yù使萧言放弃招降他计划,谁想萧言对此充耳不闻,似乎根本不关心他暗中联络孙策。周瑜按捺不住,不得不再次主动打破尴尬:“我暗通江东,使巢湖陷入三面包围危局,仲达准备以何罪论处?”

    “论罪?”萧言讶然抬头,继而笑笑:“你是说替孙策请名医华佗,此乃人之常情,何罪之有?”

    周瑜更加惊讶:“无罪?”

    萧言点点头:“我不惧曹cāo自然更不惧他孙策,孙策是生是死,其实根本不影响巢湖未来走向。”

    “我若与孙策相交为兄弟,前番孙策遇刺重伤,早已主动送药送医,岂会贪图侥幸取利?自古成大事者,莫不以堂堂之阵取敌缨,唯有如此才能天下归心、诸侯降服;侥幸取利者,虽能一时赢取胜局,亦将为天下人抛弃。前时我心无大志,所以曾与公瑾戏言,说yù遣刺客刺杀孙策,因为当时刺杀孙策,于巢湖利益最大。然而,今rì我yù效仿汉高祖再建中国第五代王朝,怎会再贪图些许眼前小利?”

    “刺杀孙策,固然有利巢湖暂时解除危机,但是天下人未来将会如何视我?天下豪杰英雄必然会说:那萧言极其畏惧孙策,犹如燕国太子丹之畏惧秦始皇帝,竟不得不遣派刺客刺杀,真是可惜,孙策一代豪杰,竟然死于竖子之手。巢湖赢得一时之利,却留下永久恶名,岂是大丈夫所为!chūn秋战国多产刺客,然四百年乱世终不闻有哪一国能以刺客之道长盛不衰。以刺客杀人,诸侯轻之,百姓不服。孔丘有言:‘始作俑者,岂无后乎?’巢湖未来目标是兴建第五代王朝,举止皆为后世子孙表率,绝不能留下致命污点。也即是说,我巢湖未来兴盛之道,必须堂堂之阵击败孙策,至于yīn谋小道,虽胜不取。”

    “行为万世师,言为万世法。”

    “所以,公瑾替孙策聘请名医华佗之举,非但无罪,反而是仁义表率。毕竟,公瑾所传密信,只涉及孙策病情,不曾为他充任内jiān。待公瑾正式宣慰舒县后,我便使人宣传公瑾仁义善举,让世人晓得我萧言不惧孙策,自信能够堂堂之阵击败孙策;让江南孙策党羽知晓,我萧言行事光明磊落,绝不yīn暗。”

    真实历史上,未来数十年后,晋朝兼并蜀汉后又与东吴对峙,而后晋国将领羊祜与吴国将领陆抗对垒荆州。羊祜针对时局,决定对东吴采取怀柔政策。期间,某次陆抗患病,向羊祜求药,羊祜即时送来药汤,而陆抗亦即时服下,史称:羊陆之交。萧言此时说周瑜救治孙策无罪,其实亦是效仿羊祜,提前对东吴采取一定怀柔手段。孙策前时如果遇刺身亡,萧言自然乐开怀;但是孙策既然侥幸存活,那么无论遗憾天公不作美,还是痛恨周瑜私通江东,皆对时局无所助益,更非明智之人所为。即是如此,萧言不如将计就计,最大化利用,假借周瑜孙策之交,向外界传递巢湖仁义善举。

    乍闻萧言一番大义秉然言论,周瑜不禁心神震动,觉得自己原来不曾真正看透过萧言:“行为万世师,言为万世法……萧言的眼界果然远远超过孙伯符,遇到流星崛起的萧言,真是孙伯符一生最大不幸!自淮北归来,萧言彻底甩去镣铐,巢湖即将迎来真正发轫期。”

    周瑜心神震动间,萧言又说道:“今rì公瑾开诚布公在先,那我也当投桃报李。其实,巢湖防卫体系并不是只有禁卫、保甲,公瑾向江东传递密信之举,数月前已经有人发觉,并向飞马徐州向我汇报。当然,公瑾行事谨慎,暗棋散落,巢湖密谍能发现公瑾不妥举动,却不曾发现公瑾布局轨迹,尤其公瑾甚少传递密信,以不动应万变,巢湖暗谍对此束手无策。也是唯恐打草惊蛇,巢湖暗谍才由得公瑾几手暗棋继续逍遥自在,yù以此查找出公瑾布置下的所有暗棋。可惜,孙策身体康复后,公瑾主动掐断密信传递,致使巢湖密谍谋划落空”

    “当然,巢湖密谍也不尽是无能之辈,任由公瑾逍遥自在。发觉公瑾主动掐断密信传递,巢湖密苦思良久,决定主动出击,于是他们伪造公瑾信件,行使反间计,继续隐秘向江东传送书信。籍借公瑾这条暗线,根基薄弱的巢湖密谍体系,终于将棋子成功打入江东,得以接触到江东政权最核心机密。”

    耳听萧言说巢湖密谍利用自己行使反间计,周瑜登时脸皮发黑,青筋暴起:“如此手段,也是行事光明磊落,绝不yīn暗?”

第241 只手遮天,将世界左右(二十)

    第241只手遮天,将世界左右(二十)各有悲欢

    巢湖初建,民未归心,哪怕数十万流民,也仅仅尊萧言为将军校尉,而不曾视巢湖为一国。巢湖之名,无法匹配巢湖之器,所以周瑜才能策反巢湖禁卫为其所用,毕竟巢湖如今竖起的旗帜还是汉旗。在巢湖人心属汉的大环境下,周瑜籍借舒县周氏世代京宦的资历,自然很容易诱导一批皇汉,让他们打着维护汉家正朔的旗号,为自己办事。

    其实,巢湖密谍数月前之所以能够发现周瑜外传书信,本是周瑜刻意暴露,借此向萧言间接表明:书信来往,只涉及旧时私情,不曾有害巢湖。周瑜此举本想是借助汉世重情重义风俗,堵住巢湖悠悠之口,使萧言陷入进退两难困境,既不能严惩周瑜泄密,迎来士大夫非议,又不能抬高周瑜,沮丧巢湖兵将意气——当然,更重要的是保住自家xìng命。

    言而总之,这是周瑜自保之策。

    然而周瑜万万没有想到,萧言竟然反其道而行之,不从周瑜泄密传信一事着手,反而借机反间江左,顺着周瑜这根线将间谍打入孙策身边。可想而知,一名埋藏孙策身边的间谍,未来能够为巢湖带来多少利好!孙策信周瑜几分,巢湖间谍赢利就有几分。想象自己与孙策多年友谊即将毁于巢湖间谍案,周瑜一时恼羞成怒,不禁下意识无脑反讽萧言:“如此手段,也是行事光明磊落,堪为万世师、万世法?”

    世间再光明磊落的兵将,也不会拒绝间谍密探,更何况事情本就起于周瑜本人。当然,周瑜这句反讽其实也是气话,犹如小媳妇喊冤,不能以理智揣度。事实上,周瑜反讽话音未落,心中已经腾起后悔:你有张良计,我有过墙梯,世间没有他周瑜想赢,萧言就必须输的道理。反讽萧言手段不够光明磊落的话语,在外人看来,无疑是他周瑜输不起人。

    萧言毫不在意周瑜反讽,朗声笑道:“公瑾此言差矣!兵法有言,‘用间有五:有因间,有内间,有反间,有死间,有死间。五间俱起,莫知其道,是谓神纪,人君之宝也’。兵法又言,‘昔殷商之兴,伊尹在夏;姬周之兴,姜尚在殷,故明君贤将,能以上智为间,必成大功’。因人用间,乃是圣贤之道,可传万世不变,我萧言自然用之无愧。”

    周瑜前时反讽,已失气度,此时再议用间对错已无意义。因此,周瑜不再纠结萧言设局,果断转移话题,自泼脏水说道:“我在巢湖,暗通吴郡,是无信之人,仲达聘用我宣慰舒县,难道不怕我与孙伯符里通外合,祸害巢湖?”

    萧言散去笑容,严肃说道:“公瑾人品,我自然相信,所以才会百般请求公瑾出仕,与我共建大业。至于公瑾未来如果与孙策里通外合,那固然是我萧言识人不明,但是巢湖非我一人之巢湖,除我之外,巢湖更有律法准绳,不容jiān猾肆无忌惮。”

    周瑜见底牌尽出依旧无能奈何萧言意志,晓得今rì入仕巢湖已成定局,由不得他再拖延半刻。周瑜为人果断,定下抉择后瞬间改变态度,改以屈身向萧言作揖:“既得魏文侯之信,乐羊岂敢不灭中山以报上恩。”

    萧言前时自比魏文侯,举例乐羊,说自己“疑人不用,用人不疑”。

    周瑜此时向萧言屈身作揖,更以乐羊自比,意思显而易见。

    其实,就《战国策》记载而言,乐羊结局并不好,乐羊因翟璜举荐,受魏文侯之命反攻中山国,为攻灭中山国,乐羊不惜牺牲自己儿子乐舒,在历史上留下恶劣声名——“乐羊食子”。但是魏文侯如何相待乐羊的?魏文侯赏其功而疑其心,冷遇建功后的乐羊。因此,依循《战国策》价值观,无论萧言举例乐羊,还是周瑜自比乐羊,都不妥当。

    但是,萧言后世研读《战国策》,读至乐羊这篇时,觉得此篇记载或许并不可信。真实历史上,魏文侯是如何封赏乐羊的?爵封灵寿县!灵寿县在哪?中山国所辖太行山东侧!乐羊攻灭中山,魏文侯以灵寿为封赏,显然是yù使乐羊协助魏国镇守中山,防御来自赵国、齐国、燕国三方面压力。而后魏文侯去世,魏国贵族势力在新君带领下反攻魏文侯时期所提拔的庶民,中山桓公趁机复国,遂迁都灵寿——也即是说,乐羊昔rì封地,为未来中山国复国的国都,中山战略地理要位显而易见,魏文侯如果当真“赏其功而疑其人”,怎会将乐羊封在灵寿?萧言私下揣度,《战国策》所载魏文侯鄙弃乐羊言论,或应起自于魏文侯去世后的那些魏国贵族!那些魏国贵族,极其仇恨魏文侯所提拔的庶民势力,为魏国开疆辟土的吴起,都说赶走就赶走。

    历史长河最善于淹没一切,汉世史官库存里,战国史册业已寥寥可见。好在汉世有关chūn秋战国史册的资料比后世丰富,比如汉世版本《孙子兵法》还是八十二篇而非后世十三篇,甚至哪怕其中十三篇正文,也与后世所流传的不尽相同。有鉴于此,汉世有关魏文侯与乐羊的主流态度,绝大多数鄙弃言论都集中于乐羊食子不合人伦,而非乐羊与魏文侯之间矛盾。

    所以,周瑜此时自比乐羊入职巢湖,虽然仔细想想有点不妥,但大体还是可以接受的。

    认清形势,向萧言屈身作揖之后,周瑜又问:“仲达有擎天伟志,yù建巢湖云台,未来准备以何职位领帅巢湖九县?称王称侯,还是冠以扬武将军或者巢湖校尉?”

    “巢湖地在江淮之间,受南北包夹,易攻难守。如yù成事,必须遵循‘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九字。”萧言随手拈来后世朱升上奏朱元璋的著名建议,继续说道:“冒称王侯,惹人非议,而巢湖军衔太低,不足以辖制九县,唯有就任曹cāo所表扬武将军为善。”

    周瑜又问道:“扬武将军聘请我宣慰舒县,不知具体章程为何?是令我远赴舒县纠集乡党,还是就地驻戍巢湖遥控?”

    “国之奇才怎可使之牧守乡县鄙野!纵然舒县急需公瑾维稳,也当使公瑾佩挂县令官印而行巢湖丞相、大将军之事。”萧言宽慰说道。

    周瑜新降,心思未定,萧言怎会放任他远赴舒县?

    舒县是周瑜家乡,而周瑜虽非周氏谪子,却也能深深影响舒县周氏以及与舒县周氏关系密切的无数望族豪强。单是周瑜的名声,已经足够萧言维稳舒县,再派去周瑜本人屯兵,一则是周瑜尚不足信,二则也是大材小用——巢湖此时不过大小猫两三只,最是缺乏人才,可没有用周瑜为县令的气魄。

    天sè昏黑时,萧言又一次起身告辞,而周瑜则再次顺势邀请萧言共进晚餐。因为周瑜业已答应入职巢湖,萧言自然不会再以公事繁忙为藉口拒绝周瑜夫妻好意。心结解除,晚餐案桌边,萧言、周瑜开怀畅饮,连带周瑜妻子朱竹也饮下小半壶米酒。

    茶余饭后,将吐着浓郁酒气的萧言送回家,周瑜与朱竹夫妻两人却陡然陷入沉默。朱竹收拾碗筷间隙,多嘴询问周瑜一句:“周郎,你不是说还要等等吗?”

    “我是想等,奈何萧仲达不想等。”周瑜苦笑着自斟自饮一杯酒。

    朱竹表示不信:“周郎胸藏妙计无数,你如果想继续等,难道还会怕他萧言?”

    “阿竹,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倘若单单比较个人智慧长短,我周瑜自然不怕萧仲达,可是萧仲达怎会蠢到单枪匹马与我比拼智计?势比人强,以前萧仲达受制于曹cāo之势,今rì我亦受制于萧言之势。势比人强……退一步说,无论我效力袁术还是投诚孙伯符,难道就能逍遥自在?一样是受制于人!真比较起来,袁术、孙伯符、萧仲达三人,还应属萧仲达最看重我。当然,也正是因为萧仲达最看重我,所以我才会困在巢湖。”周瑜说道。

    朱竹似懂非懂:“哦!”

    直至朱竹将碗筷收拾完毕,周瑜依旧闷头饮酒,眉梢忧愁愈积愈浓。朱竹重回桌前:“族里耄老还有我父亲,都辗转托人来信,说巢湖是危地,要我们想办法尽快逃离……”

    “你看看咱家周边的卫兵有多少,你觉得我们能逃离?”周瑜反问朱竹。

    朱竹先是沉默不语,继而又说:“能不能试着劝劝萧言,我觉得萧言还是蛮好说话的。”

    “劝,你可知道萧仲达想做何等大事?他要建巢湖云台,想当皇帝,比袁术的野心还大,比曹cāo还要嚣张!”周瑜冷笑。

    “啊,皇帝?”朱竹掩口变sè:“萧言想造反?”

    “你以为呢?”周瑜说道。

    朱竹一时没了主意:“那咱们怎么办?萧言如果造反,天下人群起攻之,巢湖可就真是危地了。”

    “走一步算一步吧!好在萧仲达志向虽然高,但是总还晓得一步一个脚印。”周瑜长叹一声。

    ……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19139/ 第一时间欣赏代汉最新章节! 作者:傅戍己所写的《代汉》为转载作品,代汉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代汉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代汉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代汉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代汉介绍:
代汉者,当涂高。 刘氏已衰,天命当涂。 当涂当涂,王者当途。 成德成德,成德在望。 一声枪响,萧言梦醒三国乱世,化身即将被滚滚历史洪流碾碎的蝼蚁。 然,自古英雄多草莽,大丈夫何患乎出身? 汉家有刘季,明庭有重八。 今日有萧言,化虫为龙,代汉建朔。代汉已经完结,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代汉,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代汉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