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言情小说我是师长范哈儿TXT下载我是师长范哈儿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我是师长范哈儿全文阅读

作者:黄初     我是师长范哈儿txt下载     我是师长范哈儿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三十节 投资房产

    (今天计划两更,求票!!)

    “恩,那最后就剩下火炮……”

    杜月笙面上犹豫了一下,最后还是释然一笑,坦白的说:

    “说实话,范兄弟,上海滩的军火,毕竟只是以轻武器为主。杜某人现在还真没做过大宗的火炮生意,这火炮想要搞到,也确实比较困难。只能等我先和洋人联系之后,才能给你肯定的答复。不过你要的这些炮中,有一种却是绝对没问题。西历193o年时,国府自瑞典订购了十二门七五卜福斯山炮,这批山炮抵国后,军政部随即拨付炮兵训练、操作、试射、验收及备战。正是这批七五山炮,在月前淞沪抗战中,给予日军以沉重的打击。瑞典军火商已经和国府敲定再购四十八门的协议,凭兄弟和那方面的关系,让他顺便给老弟带上几门,应该不是问题。”

    卜福斯山炮,范哈儿心头疑惑。

    他可没听过这种炮的名字,实际他听过的火炮名字,本来也不多。不过既然这炮已经在上海抗战中,证明过实力了,那自己购买,应该没有问题。

    自己之前有点想岔了,全都要求从德、美两国购买军械,不一定是最好的不说,能不能买到也还是个问题啊。就算有杜月笙这边的门路,人家德国愿不愿意出售,自己也没有办法。除了购买需要时间,还有其他零零总总很多问题需要解决。

    范哈儿很现实,立刻不再多提要求,再次答应了下来。

    “好,那就卜福斯山炮好了。”

    “恩,这样就好,其他的东西,我赶紧找人去问问,尽快给你答复。”杜月笙面上也是忍不住露出一丝笑容。

    这笔生意做成了,自己大赚一笔那是肯定,和川中几大军阀的关系,也可能会有大进展。

    “那这事就麻烦杜大哥多费心了,事成之后,小弟必有重谢。”范哈知道杜月笙不在乎这些嘴巴上虚的,但他还是要客气一番。

    “这是哪里话!”杜月笙果然不在意的挥挥手,“我们道上兄弟,最看重的就是道义,范兄弟有需要帮忙的,杜某哪能坐视不理。”

    “这样,那小弟还确实真有另外一件事情需要杜大哥帮忙。”范哈儿趁机提出要求。

    “哦,请说。”杜月笙很干脆的一伸手。

    即便心中不愿,刚才好不容易把话错开,又被这范哈儿趁势把话题转了回来。但既然说出口了,杜月笙当然不会拒绝。

    “呵呵,杜大哥是上海滩的大人物,肯定熟悉这上海那些房产最贵,最畅销,小弟想购买几处房产,打听打听这方面的消息。”

    “上海那些房产好,杜某确实了解一点。”杜月笙确定的点头,只是眼中闪过一丝怀疑。

    难道这个范哈儿,不准备当师长,反而想来上海当寓公了,那自己之前在他身上的投资,不是打水漂了么。

    所以他故意劝解:

    “现在上海市道不好,房价涨跌起伏较大。最好最贵的房产,大多在租界区,不过兄弟也知道,现在上海正在和日本人打仗,国人多逃到租界区,所以那儿的房子,现在价格都比较贵。至于华界的房产,大量经历过战火不说,房价也是跌了不少。”

    “哦,有很多人都能在租界买房么?”范哈不解的问。

    他印象中,租界区内,好像大多生活的是洋人和富人。怎么现在听杜月笙的口气,竟然好像容下了小半城的上海人!

    “呵呵,哪里可能有很多人,不少都是卖了租界外的房产,再在租界区买房的,其余的,则是我的救济会打了帐篷,让他们暂时栖身罢了。”杜月笙连连摇头。

    说到救济会的时候,却是隐隐带了一丝骄傲。

    杜月笙为人最看重名声,他虽然是个流氓,却也做了很多好事。当然,这些好事,大多就是冲着那一个好名声去的。这次上海被日军攻击,杜月笙就出钱出力,组织了救济会,帮助了灾民。不管他的真正目的是什么,但他这样做的结果,就是给了上海市民巨大的帮助,所以此事过后,上海很多得到救济的人,对杜月笙的评价都正面了很多。

    范哈儿浑浑噩噩,不了解这么多,甚至都不知道救济会是干什么的。听了杜月笙,只顾着自己的利益,心中暗暗点头。

    能跑到租界区去的,基本上是有钱人,战争持续了快四个月,那些人身边的钱,估计也快不够了,自己这时候入市,不仅能以最便宜的价格买到华界的好房子,还能够大批量的购买。

    范哈儿当即就表示,自己也不是常来上海,只要随便买几处房子就行,央求杜月笙做中间人,帮忙购买几处租界外的房子。

    杜月笙听到范哈儿这样的决定,顿时暗暗摇头。

    这范哈儿,看来真是为自己在上海安置退路!

    估计四川马上又要军阀混战,范哈儿准备万一战败,就可以下野来上海当寓公,估计也是一个没有进取性的人哪!

    不过上海经历了这次的战争,大家就会更看重租界区的房子,其他地区的房子,就基本不值钱了。这范哈儿现在买进房子,到也确实是个好时机。

    当即就答复:

    “范兄弟,这样好了,我让公司派个这方面比较精通的经理过来,随同你一起看房买房,怎么样?”

    范哈一愣。

    随即就明白过来,不错,自己当然不可能让杜月笙这么个大忙人,陪自己一起在大上海逛街看房。

    面上忍不住憨憨一笑:

    “好,那就麻烦杜大哥了!”

    “哪里,这些事情,我也懂得不多,所以还是找专业的人好。”

    杜月笙马上打个电话给自己中汇银行(原名国民银行)的总经理傅品圭,让他派一个房产经理人过来,和范哈儿认识,帮忙购买房产。他自己,则是直接坐上汽车,去拜访熟悉的外**火商,商量购买武器的事情去了。

    这时候的银行,也已经涉及房屋贷款和抵押之类的业务,范哈儿在中汇银行那个经理的帮助下,只花了三天时间,很容易就在临近租界的繁华地带,购买了总值近三百万银元的公寓、店面、和厂房。

    三百万银元,说少不少,说多其实也不多。上海的富人多的是,不说别人,三大亨中黄金荣,他位于漕河泾的黄家花园,就价值两百万两白银。

    本来他只是准备投资私宅、居住房屋,对于经商的店面和生产的工厂,并不准备介入。只是真正出去一看,才现,上海经济形势极差,大量商店和工厂,因为了经历了战争,都已经到了频临破产奔溃的程度。

    加上很多人因为去年的九一八事件和今年的一二八事件,认为中日很可能要全面开战,对眼下的局势很没有信心。不仅想把居住的房子卖了,就是在经营的店铺和工厂,也纷纷准备关闭,好换成黄金躲到乡下或者外国去。

    当手持大量黄金白银的范哈儿一出现,立刻就受到了那些频临破产者的最大欢迎。

    很多时候,都是对方主动找上门来买地盘卖房子,根本不需要范哈儿主动联系,所以他这次的购房产行动,才能在短短三天内,就完成的差不多。

    其实也有一些目光长远的人看出,随着上海短兵冲突结束,中日谈判进入日程,只要再坚持个几个月,上海的经济形势就有一定会变好。但问题是,这些有眼光的人,他们在早期大量花费后,到了现在,也已经快坚持不下去了,手上的钱,都快用光了。

    范哈儿这个时候入市买房买厂,不能说独此一家,但绝对是整个上海,投资幅度最大的一人。

    当杜月笙听到账房杨渔笙汇报,说范哈儿一口气买下了几百万银元的房产和工厂后,也惊得目瞪口呆。

    连连暗叹,真是范哈儿,范傻子,这么乱花不说,手头竟然还这么有钱。看来自己对他实力的评价,还需要再提升一个档次了。

    等他撑过上海的经济困难期,手下那些小工厂都开张了,到时候估计也能名列上海滩有名的资本家了。

    为了更好的结交他,自己必须更加重视和他的合作,这次帮忙购买军火,一定要全力以赴,帮助他尽量达成所需。

    范哈儿绝对不会想到,自己那边单纯的炒房行动,会带来这么一个对自己有利的影响。

第三十一节 美国商人

    (外出归来坚持码好这一节,深夜上来!求票!)

    其实范哈购买房产的顺利,主要还是托庇一人的帮忙。

    在这个年代的上海,谈到房地产,就不得不提一个人,那就是犹太富豪哈同。

    哈同(si1asaaronhardoon)是近代上海的一位犹太裔房地产大亨,出生于巴格达。1873年到上海,先在沙逊洋行供职。1886年与一名中法混血,笃信佛教的烟花女子罗迦陵结婚。1887年担任上海法租界公董局董事,1898年又改任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董事。19o1年脱离沙逊洋行独立创办哈同洋行,专营房地产业。特别在开经营南京路时,获得巨大成功(他占有南京路地产的44%)。19o4年开始在静安寺路购地3oo亩,花费7o万两银元兴建上海最大的私人花园爱俪园(哈同花园),爱俪园占地数百亩,布置曲折、建筑闳丽,为沪上私人花园之冠,更是上海著名的胜迹。

    上海最繁华的一条大马路,后改名南京路,从黄浦滩起到跑马厅上,永安、先施、新新、大新,四大公司便都在这一条马路上,战前地价最便宜的也得大洋三四十万元一亩,创全亚洲地价新纪录,这条大马路几乎全是哈同一人的产业。

    要说在后世,哈同依靠出名的,主要是南京路,但在现在这个时代,却是另外一件事情。

    哈同是在华洋人最富有的一位,但是他偏就没有执手杖的资格,因为他是犹太人,素为英国佬所轻视,尤其他出身微贱,初到上海在道胜银行充当司阍,当时他曾与英国绅士们情商,可否让他跻身“绅士”之列,对方的答复是可以考虑,如果你愿意用制手杖的最名贵木料,把一条大马路铺砌起来就行。

    二次世界大战以前,名贵木料制成的手杖价在两三元之高,用这种木料铺马路,绝对是骇人听闻,但是哈同为了力争“上游”,居然忍痛照办,而因此他铺造了一条全世界空前绝后的、最奢侈豪华的马路,整个路面俱用一小块一小块的名贵木料铺砌,当时的建筑费用巨达美金数百万元。哈同花了这么高的代价,仅只为了高升一级,让自己也能像个绅士般的,拿根手杖,徜徉街头。

    等到哈同正式拿上手杖时,他不仅得到了英国人的认可,同样得到了整个上海人的认可。

    大家都知道,哈同是真正可以一掷千金的富豪!

    不过就在去年,年迈的哈同,刚刚过世,留下一笔巨大的财富,让后人和遗孀分享。人的天性,一旦涉及到钱,就难免有冲突。

    当范哈准备购买房产的时候,正好遇上了哈同家人在处理房产。

    哈同本人有经营才能,但作为他财产主要继承者的遗孀罗迦陵,却并不具备这方面的能力,所以在遇到了一二八事变这样的动乱时,为了减少损失,这位太太就把大量的房产予以出手套现。

    范哈出手,刚好接手了大量哈同家族的房产。

    他并不知道,自己购买的那些哈同家族房产,会不会有什么麻烦,他相信只要房子到手,手续合法就行。其他的问题,有杜月笙这个手眼通天的兄弟在,就算有些什么麻烦,应该也可以轻松解决。

    范哈儿购买房产很顺利,杜月笙那边的军火买卖,却是出了点问题。

    “什么,德国人不愿意出售大炮?”范哈儿不敢相信的大声疑问。

    对面的杜月笙,只能露出一个无奈的笑容,肯定的点点头。

    “真是对不住,范老弟!据说蒋先生执掌军事委员会后,宣称第一准备处理的是上海问题,第二想处理的就是全军整编事务,德国的军火商为了赢得国府的大单,主动停止了给地方军的武器供应。这种情况,在国府整编完成,至少也是在采购案正式确定下来之前,应该是不会改变的。”

    范哈儿等大了眼睛。

    该死的蒋光头,和日本人的上海事变还没处理好,就急着整军备战,对付**和我们这些小军阀了。知道大家现在都没好武器,就想趁机消灭我们么?恩,或者这就是内战内行吧。

    不过他也相信了杜月笙的解释。

    在国民政府有这样大的采购计划下,那些军火商也好,外国兵工厂也好,暂时都不会看重小单的军火生意。甚至为了怕国民政府追究,取消一段时间的无节制武器输入,也是很有可能的。

    “杜老哥,你应该明白,我这次的采购单子,可不是一笔小买卖,国民政府这边很多武器,应该会选择在国内兵工厂购买,整个师的军火,可能还不如我,那些军火商难道都这么没眼光?”

    范哈还报着万一的期望,希望凭借杜月笙的能力,取得那最后一丝丝的可能。

    “呵呵,范老弟放心,这事虽然有点麻烦,但还不是大问题。我和你说起,是因为刚好有其他人听说了你这次的订单,对这笔生意很感兴趣,我才需要问问你的意见。是为了德国武器,宁愿多等上一阵子呢,还是不等了直接选择别国武器。”

    杜月笙看范哈儿并没有莽撞对自己怒,脸上表情就格外友善。

    “哦,杜老哥先说说看,是哪国的军火商对这笔买卖感兴趣。”范哈自然是一副赤胆忠心的样子,没有丝毫怀疑杜老板的心思。

    杜月笙没有回答,而是按了一下铃,让管家进来。

    “去,把福布斯先生请来。”

    很快,管家就陪同着一位褐碧眼,手拿礼貌,身穿正式西装的老外进来。

    “你好,杜老板,这位就是来自四川的范长官么?”

    那老外一进来,就一指范哈儿,用近乎流利的国语,表情夸张的和杜月笙打招呼。

    “呵呵,不错。”杜月笙也是热情的回礼,马上向范哈儿介绍:“范老弟,这位就是我刚才说起的美国商人,哈里·福布斯先生。你要的美国大卡车,就是全由福布斯先生的洋行提供。至于大炮的详细情况,还是让他直接和你商量吧,买与不买,都取决与你。”

    范哈儿点点头,伸出粗壮的胳膊,也是大声的和这个福布斯打招呼:

    “你好,福布斯先生。”

    说话的时候,这家伙,还故意把这句简单的问候,拽成了一句英语,让福布斯和杜月笙都小小吓了一跳。

    好在两人都多少了解老范的背景,虽然惊讶,但也只是当成他偶尔学的,并没有真以为他会讲英语。

    福布斯也赶紧伸出手,和范哈儿重重的握了一下,郑重的用中文说道:

    “范司令,听说你想购买大炮,我这儿,有好几款我们美利坚6军装备的制式大炮向你诚心推荐,不知道你有没有兴趣购买?”

    “这个,那肯定还要先看看性能和价格。”

    范哈儿收回手,对福布斯的提议没有拒绝。

    不过这回,却是自觉又用中文说话了。

    他的英语听读水平不差,但口语却是只会那么几句简单的。有自知之明的他,当然不会再显摆。

    听到凡哈尔的要求,这位福布斯是早有准备的,马上拿出详细的武器性能清单,恭敬的递了过来。

    范哈儿对于这些详细的武器数据,并不精通,但仅仅是看了部分性能,就觉得这炮至少有几项指标,不如他曾经见过德国炮。虽不至于造成致命性的差距,但毫无疑问,同样数量的大炮,实力上确实不如。

    “福布斯先生,这炮的价格如何?”看在杜月笙的面子上,范哈儿并没有马上否决,而是再问了价格。

    那福布斯本来生怕范哈儿马上拒绝,听到他还有兴趣询问价格,立刻兴致大增:

    “范司令,我们的火炮,只要德国人八成的价格,而且……”说着看了杜月笙一眼,“而且看在杜老板的面子上,我们可以每门炮额外赠送一百枚炮弹。”

    范哈儿听了顿时微微一笑,缓缓把手上的单子放下。

    凭心而论,这样的价格情况下,付出同样的金钱,组建的炮群威力并不会比德国炮差。不过范哈儿是在买东西做生意,就算心中再是满意,也可能不能马上答应下来。

    叹了口气,摸了摸自己的光头,脸上佯作无奈的摇摇头:

    “可惜啊,虽然这炮也算不错了,只是购买的数量多了,我们的后勤保障,也会增加不少。不合算啊,不合算。”

第三十二节 代理人

    (不说了,一起致哀!)

    范哈儿最满意的,就是这个福布斯对自己范司令的称呼了。

    也不知道这洋鬼子从哪里学来的,竟然称呼自己一个小师长为司令,南京政府北伐之后,北洋军阀退出历史舞台,司令这个称呼,已经只有一线的兵团总指挥,才能偶尔被这么叫,至于其他的高级将领,最多只是被称作师座、军座,就连以后的蒋某人,也只称委座罢了,根本不会再叫什么司令。

    “范司令,这个……火炮数量一多,后勤压力虽然增加,但你运用起来也可以更加灵活啊。我们6军已经证明,在正常战斗情况下,分散使用一个旅的炮群,完全不会减弱它们的杀伤效果……”

    福布斯赶紧补救说明。

    但范哈儿立刻一摆手。

    “福布斯先生,美军和我军作战能力肯定不一样,这不能相提并论,仅仅不断从美国进口炮弹,就会把我的后勤拖垮的。所以……要是福布斯先生能够提供这种轻便火炮的维修生产线,至少是炮弹生产线,减轻我们的后勤压力,那我到是可能乐意购买。”

    那福布斯听到范哈儿这话,却是面上表情变幻,隐隐有几丝笑意。

    “范司令,这……不是我们不肯出售火炮生产技术,这一点,我在南京政府军政部那儿早就证实过,从购买生产设备,到培养数量的工人,以及建立工厂,再到真正完成这种火炮组装,你们中国要具备这能力,起码需要五年时间。就算这样,你们制造火炮的钢铁,也完全需要进口,最终实际花费的成本,将会是直接向我们购买所费的两倍。呵呵,范司令,这笔钱,你还不如节省一点给我们赚呢。”

    福布斯这毫不留情面的话,让范哈儿面色一变。

    他知道现在中国工业生产技术薄弱,但没想到会差到这种程度,就算引进了这火炮生产技术,恐怕从工人到钢材,也都同时得从外国进口,成本确实会远远高于直接直接购买火炮。

    不过建立完整的军工生产线,这是范哈儿必须要做的事情。以现在中国的状况,等日本入侵的时候,绝对会和历史上一样,马上丢掉半壁江山。现在福布斯的话,只是让范哈儿认清了一个事实罢了。

    认真想想,这个福布斯其实还算不错,没有先高价把生产线卖给自己,再提出各种各样困难,好继续卖各种配套的东西。

    范哈儿稍微想了一会,就平静的下来,反而对福布斯挺感兴趣的询问:

    “福布斯先生,你好像对于这方面很在行的样子,应该不是普通的军用卡车和火炮商人这么简单吧?”

    范哈儿这句话一出,不等福布斯亲自回答,旁边一直坐看的杜月笙,就笑着进行了证实:

    “范老弟眼光不错,福布斯先生原来是春田公司的工程师,后来和人联合创立加利福尼亚兵工厂,这次来华,仅仅是暂时兼任军火代理罢了。”

    那福布斯对于杜月笙的这番解释,却还是不满意,慢慢摇了摇头,无奈的补充:

    “哪里是什么代理啊,我是公司创世人没错,但要是再卖不出武器,加利福尼亚兵工厂即将频临倒闭了。之前听说中日交战,就想把两条军火生产线出售给你们政府,没想到研究后,竟然认为可行性不足。要不是正好帮杜老板代理了一百辆卡车,我估计还要愁怎么回国呢。”福布斯却是满脸的怨气。

    很显然,他并不是一个合适的代理商人选,确切的说,他根本不是一个够资格的商人。

    “哦,你们的兵工厂即将破产了?是什么原因?”范哈儿一听,就立刻来了兴趣。

    他本来已经决定,即便不能整套引进火炮生产线,起码也要引进炮弹生产技术。要购买这么多火炮,炮弹的自产自主,那是绝对必须的,不然自己只能选择其他国家的高性能火炮。

    只是等话一出口,感觉这么说好像有点不礼貌,赶紧补充说明:

    “我的意思是说……或者说我们四川军,其实很想在川省新建一个现代的兵工厂,不知道你们是否愿意搬迁到四川?”

    “不大可行,还是技术上的原因哪!”福布斯眼睛一亮,随即却有暗淡了下去。

    就算四川的这个军阀想办兵工厂,能把自己的兵工厂和武器生产线全都买下来,但因为基础工业薄弱,也根本不能让工厂运转起来啊,所以这笔生意肯定还是不可能的。

    仅仅是出于礼貌,稍微解释了几句:

    “我们之所以会破产,也还是因为现在的经济危机持续了太长时间,自从前年取消了大量政府订单后,就一直靠向土著国家出口武器,来维持工厂的基本运。坚持到现在,却已经是连我这个设计部经理,都不得不亲自出门推销军火,各种生产都已经大半停顿,哪里还能再坚持得下去。”

    福布斯一提起经济危机,让范哈儿再次意识到了现在全球经济状况,尤其是美国的经济形势。

    大萧条,就是这次经济危机的代名词。

    一个一个不利情况加在一起,形成一个恶性循环,整个文明社会开始进入持续四年的经济大萧条。所有国家中,经济衰退后是大规模失业,今年1932年,大萧条进入最高峰,美国失业人口137o万,德国56o万,英国28o万。

    就连中国这边,范哈儿这几天出行,经常看到大量工厂倒闭,很能体会到这次大萧条对上海的影响了。

    范哈儿知道,自己这次在上海购买的房子,价格只要战争爆前的八成左右,但要是放在大萧条生之前,这房价足足得再升上三成。

    不过今天已经是3月8日,就在明天,罗斯福就要开始令他名垂青史的著名“百日新政”了。

    罗斯福于1933年3月4日宣誓就任总统时,全国几乎没有一家银行营业,支票在华盛顿已无法兑现。在罗斯福的要求下,3月9日,国会通过《紧急银行法》,决定对银行采取个别审查颁许可证制度,对有偿付能力的银行,允许尽快复业。从3月13日至15日,已有14771家银行领到执照重新开业,与1929年危机爆前的,25568家相比,淘汰了1o797家。

    罗斯福在整顿银行的同时,还采取了加强美国对外经济地位的行动。从1933年3月1o日宣布停止黄金出口开始,采取一个接一个的重大措施:4月5日,宣布禁止私人储存黄金和黄金证券,美钞停止兑换黄金;4月19日,禁止黄金出口,放弃金本位;6月5日,公私债务废除以黄金偿付;1934年1月1o日,宣布行以国家有价证券为担保的3o亿美元纸币,并使美元贬值4o.94%。通过美元贬值,加强了美国商品对外的竞争能力。这些措施,对稳定局势,疏导经济生活的血液循环,产生了重要的作用。

    随后,罗斯福推行复兴工业措施,调整农业政策,推行“以工代赈”,大力兴建公共工程,缓和社会危机和阶级矛盾,增加就业刺激消费和生产,根据《国家工业复兴法》,各工业企业制定本行业的公平经营规章,确定各企业的生产规模、价格水平、市场分配工资标准和工作时日数等,以防止出现盲目竞争引起的生产过剩,从而加强了政府对资本主义工业生产的控制与调节,缓和阶级矛盾。

    到1939年时,新政取得了巨大成功。

    范哈儿记不清罗斯福新政是什么时候开始的,但想来应该就在这几天。如果在现在,或者说新政开始的前期,就介入美国的厂矿企业,甚至农场土地,大量购买,估计等罗斯福新政取得成功时,就绝对能赚得盆满钵溢。

    如今是3月8号,罗斯福宣誓就职已经有几天,即便不记得罗斯福的新政具体是几号开始实施,但可以肯定的是,他上台后推出新政是需要时间的,尤其是金融、工业、农业各方面都有先后顺序,所以如果这个时候能够在美国购买机器设备,不仅能以最低的价格购进,甚至还能赢得罗斯福政府的好感。

    以前范哈是没有合适的人选,去美国买东西,现在看这福布斯极为老实,到有点动了心思。

    也许,他会是个不错的代理人。

    只是范哈儿对于杜月笙还有一点提防,不愿意当着他的面,和福布斯谈论购买机器和厂矿的事情,所以干脆就说:

    “福布斯先生,我想不管是我们四川也好,还是全中国也好,都肯定需要建设自己的军工厂的,你说的那些配套工厂和机器需要那些条件,不知道你能不能列一个清单给我,我回去慢慢研究,到时候再给你个答复?”

    “这……恐怕要花费一点时间。”福布斯先生犹豫了一下。

    “没问题,如果可以的话,我明天有空,你可以来拜访我,或者干脆我去找你好了。当然,顺便我也希望能看看卡车的样品。”

    “好的,好的,范司令,我就住在和平饭店,欢迎你随时来访。”

第三十三节 找大学

    福布斯和范哈儿两人,很快敲定了会面的时间。

    随后那位心急美国人,就匆匆向范哈和杜月笙告辞了,他要忙着去准备资料,好赶紧答复范哈儿。

    一旁的两人,当然不会阻拦,笑着将他送了出去。

    杜月笙并没有对范哈和福布斯私下交易的做法,有任何不满。

    在他将福布斯直接介绍给范哈儿的时候,就已经做好了让两人直接交易的准备,并没有再想插手的意思。

    如果真的让他任何事情都在里面插手,不仅范哈儿和福布斯可能会不满,对杜月笙自己来说,那样的付出和收获,也肯定是不值得的。

    当福布斯告辞离开以后,范哈儿的几位姨太太,却正好和杜月笙的几位夫人姨太太一起,从外面说笑着归来。

    杜月笙前后所娶的三位夫人都是旧式女子,分别姓沈、陈和孙,她们平时都不大喜欢出门,而杜月笙也从不加以启或训练。沈氏夫人只有杜维藩一个,却是长子,陈氏夫人有维垣、维翰、维宁三位,孙氏夫人有维屏、维新两个。这些小爷们的养育照料,需要相当的时间,所以三位夫人对于诸多外务,也是有些儿力不从心。

    于是她们越来越不拋头露面,只有比较亲近的女眷,才会偶尔一会。

    范哈在上次来沪时,和杜月笙论了师兄弟,两人关系很算亲近,所以杜月笙才让三位不露面的太太,也一起出面招待范哈的三位太太。

    但杜家最得宠的,却是唱戏曲出声的四太太姚玉兰。这些天,范哈儿忙着做自己的生意,几位姨太太,可是一直由杜月笙的夫人们在招待,平常出行则多由姚玉兰陪伴。

    今天是难得一起去逛商场,买衣服,帮三位范太太打扮的时髦一些,所以到是几位夫人一起出马,回来的时候格外热闹。

    姚玉兰和张芬四人,现在全穿了一身华丽的洋装,另外三位杜太太,虽然穿的是传统的服装,但设计裁剪明显出自名裁缝之手,一看就知所费不菲。

    本来杜家的三位太太,在重庆市,也绝对是一流的新潮人物,但到了上海滩,却现这潮流更新之快,已经让她们的服装有点落伍了。

    此时的上海人有一种骄傲,很会先看人衣服,再看人气质,所以三位范家太太,想要不被人小看,就必须尽快改变服装打扮,这才有了几女结伴买衣服的行动。

    现在衣服焕然一新,加上她们本就不凡的气质,确实有一种格外高贵的感觉。

    让还站在门口,抬眼望去的范哈,再见之下都不由暗暗点头。

    这四女,都可算是时下的真正沪上丽人了!

    没注意到自己丈夫和范哈儿的目光,才一进门,颇有教养的杜大太太沈月仙,就笑着朝范哈儿称赞道:

    “范师长,范先生,可真是要恭喜你了,竟然娶了这么能干的几位太太!”

    “沈太太这话怎么说?”范哈一脸的好奇。

    “呵呵,这次你几位太太在上海滩,可是为你博了一个大大的名声。估计只要再过几天,整个上海滩的太太们嘴上,恐怕都要流传你这几位太太的美名了。”

    稍微年长了几岁的沈太太说着,连拉着旁边的张芬和赵蕴华、何蜀熙,轻轻的拍手,看起来就是很喜欢她们。

    “嘿嘿,上海滩是时尚之都,藏龙卧虎,多的是女中豪杰,我的三位太太都是川中新人,做了什么大事,让夫人这么赞叹?”范哈越好奇了。

    原来的范鹏举,为了管好几位太太的生活,专设了总管事、管事几人,其下配汽车司机、弁兵,花匠、跑街的、打杂的,中厨、西厨和饲养员等各色人等,林林总总,不下百十人。

    重庆,早在清代即被辟商埠,商务达,人文荟萃,外侨也不少。范鹏举为了让太太们跟上时代的步伐,专程从上海聘来一帮教师,培养妻妾们学习西方文化。太太们开始西化,尤其是年轻貌美、文化较高的赵蕴华、何蜀熙,早就成了重庆上流社会的两位花使,对范的飞黄腾达带来莫大的好处。

    现在听说她们刚到上海,就赢得了天大的名声,范哈立刻非常感兴趣。

    “呵呵,夫人不要笑话我们了,不过就是和几个大学生交流一下数学和外语罢了,我再讲了个笑话,逗大家一笑,哪里是什么大事。”张芬有点谦虚。

    旁边的赵蕴华和何蜀熙,却并没有出口,脸上甚至隐隐带了一丝兴奋,显然她们这次出去,确实做了些让范哈儿大涨脸面的事情。

    对于范哈儿让她们去读大学的事情,她们期盼已久。今天借着兴头,很有再提一次的打算。

    范哈儿也不管张少芬的谦虚,继续朝沈太太追问:

    “快跟我说说,是怎么回事?竟然还和大学生比数学和外语了。”

    旁边的杜月笙也来了兴趣,拿下嘴边的长嘴烟斗,认真的看向范哈儿的几位姨太太。

    “哎,这哪里还是简单的事情啊,我们一起在百货公司买东西,旁边的一个女大学生,竟然用外文不知道怎么骂了我们一句。五姨太立刻就用用一句外文反骂了过去,连说几句,把对方说的都答不上来。旁边她的同伴,竟然还用上海话,跟我们算什么国计民生的帐,六姨太也同样用数学仔细算给她们听。最后还是大太太用一个问题,把她们全都问得半响哑口无言,不得由大太太说出来答案。”

    “是啊,实在是太好笑了。”旁边杜月笙的两位姨太太,陈夫人和孙夫人,好像回忆起了张少芬说的笑话,此时都再次忍不住笑出声来。

    “到底是怎么个过程,详细说来我们听听,这么没头没尾说话,真人让人心痒难耐。”

    还没等范哈儿追问,旁边的杜月笙就忍不住催促自己的夫人了。

    其实事情也简单,张芬她们新来上海,即便穿着一身新衣服,而且是重庆最流行的款式,到了上海后,却也马上被周围人觉察出,那是去年上海流行过的服饰。如果仅仅是普通的服装,很多人也不会在意,但时装这种东西,刚过时的那会儿,穿出去就格外显眼。

    张芬她们几位正在百货公司购买新款时装,就被旁边几个同样来买衣服的几个年青女儿嘲笑了几句。

    想范家这几位太太,以前在重庆哪里是会吃亏的人,被人说了,当然要反击。

    没想到那几个年青女孩,竟然有几个大学生,还有几人也是名门闺秀,顿即丝毫不让的斗起了嘴。

    这期间,张芬用范哈儿飞机上说过的数学故事,难了对方的一个女大学生一回,而赵蕴华则是用流利的英语呵斥了对方的女校生,至于何蜀熙,则直接用流利的口才,用大道理说教了她们一番。

    范家三位太太的风范,直让少见外人的杜家三位太太诧异,就连见过很多市面的姚玉兰,对于范家三女,也是极为佩服,赞了一句:

    “今日之后,三位太太绝对能列入名媛之列!”

    张芬和赵、何两位姨太太,对于杜家几位太太的称赞,虽然也是心中高兴,不过都没有在面上表现出来。

    张芬是顾及自己身份,当然不会不顾形象,至于赵、和两位姨太太,却是经历了今天的事情后,对于上大学格外期待起来:

    “老爷,你上次答应过我们,让我们去上大学,现在到上海已经好几天了,你到底准备安排我们去那所大学啊?”

    “哈哈哈,这个……不急。”范哈儿摸摸脑瓜子,心中开始考虑。

    本来他觉得可以让赵、何两人在上海上学,反正对她们还没什么感情,但几天相处下来,两人的魅力,却是已经深深的俘获了范哈儿单纯的心,所以眼下有点舍不得放任两女自由了。

    毕竟上大学不可能是十天半月就能结束的,以现在的学制,起码也要两三年,这没长时间,范哈儿当然不可能一直停留在上海。

    “要不,等我们回去四川,我送你们去国立四川大学?”

    “不行!”两女齐声尖叫着否定。

    四川当然那也有大学,两女甚至也去见识过,但一个很显然的事实时,四川不如上海繁华,四川大学也不能和上海最好的几所大学相比。

第三十四节 选定

    范哈和两位姨太太讨论去哪儿上大学的问题,他本来就一人难敌双口,加上嘴笨,口上功夫根本无法和两位嘴巧的姨太太相比,心又软,所以到最后,当然是光荣的乖乖认输,同意她们在上海念书了。

    旁边的杜月笙和杜家几位太太,在一边看了都是哈哈哈大笑。

    不过他们一面支持两位姨太太,一面又都称赞范哈儿有风度,尊重自己夫人,根本不像外表看起来那样蛮横。

    杜月笙一边称赞,一边却也在心中嘀咕:范家这两位姨太太,当着自己的面要求去上海上大学,看来也是有要自己帮忙的意思。

    杜月笙青皮出身,现在迹后,为了摆脱之前的混混流氓印象,经常结交各地名人学士。在他不计身段,屈意结交之下,在文人圈子里,确实也很有一番人脉,仅仅是让两个人女人念所大学,当然不是问题。所以稍微一考虑,就已经有了选择。

    “范老弟,我知道一所女校,全是洋人授课,学识水平却很是不差,真正实力甚至可能不下于名校复旦。只要我说动一位朋友帮忙,那学校绝对适合两位姨太太。”杜月笙插了一句。

    “哦,哪所女校?”范哈疑问。

    现在的上海,就有不下于复旦的其他名校么?

    “那是在丽娃栗妲村的一所西班牙人夏令俱乐部学校,名声并不大,只接受那些家教极严的上流社会小姐。呵呵,我看以两位范姨太太的气质和学识,那些女教授们知道了,是肯定不会拒绝的。”

    看到赵、何两位姨太太面上仿佛有点紧张,杜月笙还不忘在最后安慰了两人一句。

    他的答复,听在范哈儿耳朵里,却是一片云里雾里,根本分不清杜月笙说的到底是那所大学。不过想想自己知道的上海大学,现在存在的不过只有一所复旦大学罢了,其他的好像都不清楚,所以很干脆的不再问学校具体情况,转而请教:

    “那到底需要说动杜大哥的哪位朋友,才能让我的两位姨太太入学?”

    旁边的赵蕴华和何蜀熙两人,对于能进入大学学习,早就激动不已,是不是复旦,根本不会去考虑。甚至认为去女校更好,还可以让自己两人少了不少麻烦,至于学校级别和洋教授则都行,她们哪里还能考虑到学校的具体影响力。

    现在听到范哈儿的问话,同样立刻焦急的看向杜月笙,不知道他要求靠的是哪个人物,能帮自己进入那所女大学。

    “呵呵,这人范老弟也见过面,是我府上的常客,如今大上海有名的女法官,郑毓秀女先生即是。”杜月笙说出了那人的名字。

    范哈初一听,就感觉没什么印象。

    现在他已经融合了原来范鹏举的大部分记忆,大部分人物事情都能记起来,却是仔仔细细一番再搜索,才勉强找到了关于那人的记忆。

    因为之前只见过一面,那郑毓秀也不是特别漂亮的佳人,所以早丢掉一边角落中去了,就算是原来的范鹏举本人,恐怕乍听之下,也会完全记不起来。

    国民革命军光复上海,黄浦滩至于南京国民政府统治下后,上海出现了一位万众嘱目女法官。

    她就是早年留学法国,荣获博士学位的郑毓秀。

    郑毓秀到上海之初,是担任上海地方法院民事审判厅厅长,后来洊升院长。由于她任职厅长在先,华格枭路杜公馆的人认识她以后,自杜月笙以下,就一直都习于喊她为“厅长”,即便升了院长后也没改变称呼。

    郑毓秀的厅长公馆,设在法租界马斯南路,和梅兰芳的家,相距不远。杜月笙和郑毓秀认识以后,对她相当敬仰,而郑毓秀也由于杜月笙为人谦抑坦率,尤其对待朋友的热心诚恳,实属罕见,加上一些事务不得不与这位地头蛇合作,所以两厢往来一直颇多。

    上海地院院址在南市,平时讼案不多,郑厅长比较清闲,因而她也常爱到杜公馆走动。杜月笙的几位夫人,都晓得郑厅长是杜月笙最敬重的,兼以厅长是位女性,几位杜夫人一致认为要好好相与。于是,杜月笙的几位夫人每逢厅长来了,莫不争先恐后的跑出来迎接,包围着她,问长问短,请教商量,把个郑厅长像个凤凰似的捧着,什么心腹之言,肚皮里的苦经,全都兜了出来,向郑厅长诉个不停。当郑厅长觉得她有仗义执言,保障女权的必要时,她会毫无保留的去跟杜月笙办交涉,在这种情形之下,杜月笙心里不论怎么想,他都得笑迷迷的点头,表示敬谨接受。郑厅长在杜公馆直进直出,地位崇高,一言九鼎她等于是华格臬路杜公馆的最高法官,连素具无上权威的杜月笙,也不得不听她的。

    范哈上次见这位郑厅长的时候,就是她正在拜访杜家几位太太,偶尔见了一面罢了,印象并不深。

    郑毓秀担任地院院长,为时并不太久,她后来从事自由职业,在上海挂起郑毓秀律师事务所的招牌,那真是名符其实的大律师,她只接民事案件,而且涉讼标的必定大得惊人,郑大律师的公费动辄以万数计,据说仅祇大马路的一件房屋拆迁案,郑毓秀所获的公费就等于上海大赛马的一个头奖。

    范哈儿并不清楚郑毓秀与杜月笙之间,有没有什么不清不楚的关系,但他知道,这个女人,确实是个比较讲究女权,比较尊重女性的人物。在大上海的上流社会女性,绝对是数得上的人物,影响力丝毫不下于南京那几位最尊贵的太太。如果得了她的推荐,进入一所私立的教会大学,想来确实不是问题。

    旁边几位杜家太太一听杜月笙说的人选,全都一直认为可以。

    她们同样认可到郑厅长的能力。

    同时几位杜太太,也对帮范家两位姨太太上大学,来了很大兴趣。

    根本不再管杜月笙和范哈,她们直接对着赵蕴华和何蜀熙打包票,这件事情不用通过杜月笙,直接可以完全交给她们办理。以她们和郑“厅长”的关系,肯定能比杜月笙更容易说服她帮忙。

    一旁的杜月笙也作证,他的几位太太出面,可能确实比他出面还要好。

    赵、何两位姨太太,对于能让闺中朋友帮忙,当然是求之不得,马上拜托几位杜家太太说情。

    这上大学的事情,就这么算是初步解决了。

    后来没几天,杜家四太太姚玉兰就亲自来见范家两位姨太太,告知此事郑毓秀厅长已经答允。并且和丽娃栗妲的学校联系,表示可以直接进今年的夏令学期俱乐部学习,教授同等复旦的大学课程,时间则是两个月。

    因为这种纯粹私立的大学,又是俱乐部形式,其实只是为上流社会的名媛女眷们,提供一个进修、交际的场合罢了,所以学习时间一直都不长。

    这稍微有点出乎两位姨太太的预料,她们本来想的是进正规大学,和真正的学子一同学习,甚至是一较长短,而不仅仅是这种秀气的进修,所以很是犹豫了一番。

    不过这样的学习方式,却是很符合范哈儿的心思。

    女校,自己很感兴趣,至于仅仅是两个月学习时间,则更合自己心意。那样就算让两位姨太太独自暂待在上海学习,自己临时回去重庆,也没丝毫问题了。

    反正是一所女校,加上还有自己在上海的人脉照看,想出问题估计也困难。当即就代表赵、何两位姨太太,给答应了下来。

    赵、何一看范哈儿答应,却也不好再缠着范哈儿让他另想办法,想想她们自己的本事,也不比那些大学生差,现在只是要去读读大学,品尝一下进那象牙塔的滋味,并不是真正缺少知识需要去学习积累,最后也就听从了范哈儿的决定。

    姚玉兰欢欢喜喜的回去答复,这事情就算这么定了下来。

    第三天,范哈儿待在的临时住宅中,迎来了美**火代理商福布斯,他当然是按照范哈儿要求,来递送关于兵工厂所需配套厂线具体资料的。

    看过福克斯提交的兵工厂所需设备资料后,范哈儿就把它们随意的放在了一边。

    那些东西太专业了,以的见识,想要在短时间内搞懂,甚至在不请人解说的情况下搞懂,都是绝对不可能的,所以还是暂时先放一边,请了专业的人员进行评估后再说好了。

    这次他约福布斯来,其实又另外的事情需要征询他,就是关于让他当自己在美代理商人的事情。

    “福布斯先生,不知道你在美国厂矿界的人脉如何,我们想在四川建立兵工厂,很多钢铁、铜之类的原材料,肯定是就地开生产的好,不知道你能不能帮我找一下这方面的代理商人,给我在美国收购一些这类设备?”

    (存稿用完了,从现在开始时,只能一边码,一边新章节了。)

第三十五节 福特卡车

    福布斯对于范哈儿突然的问话,并没有感到意外。

    他当初创立兵工厂的时候,这方面确实了解过,而且他也同样人为,很多基础的原材料,最好是直接在中国本土取材。就算范哈儿不说,他也会建议适当引进这方面的生产技术,建设自己的冶炼厂。

    福布斯马上随口报出了两三家的小型厂矿企业名单,它们专业矿产掘和冶金设备,在美国算不上大规模,却也已经能提供足够先进的技术,不是中国国内现有条件能够抗衡的了。

    最后还补充道:

    “范司令,据我了解,加利福尼亚最近还有好几家小型的装备制造企业刚刚破产了,如果你感兴趣的话,可以把他们直接拍卖下来,全盘运到中国来重新建厂。那样不仅可以节省建造时间,同时价格上也会比新购买的设备合算。”

    “买旧货啊……”范哈儿憨厚的脸上有点犹豫。

    旧不如新,这是习惯,所以他总觉得旧东西有点不好。

    不过听这个福布斯的意思,好像那些设备又很便宜,眼下他手上的钱不多,如果质量上没问题的话,买旧货能省一点钱,也还是省一点的好。

    福布斯却是一个很为雇主考虑的人,虽然现在还没正式被范哈儿雇佣,却已经站在范哈儿的立场上,来给他出主意了。

    “范司令,您请放心,那些工厂设备,质量上和性能上,应该没有问题,价格上绝对比购买新设备要合算很多。”

    “恩。”范哈点点头,再想了想:

    自己对这方面的事情,本来懂得就不多。现在既然已经想要让这个福布斯做自己的代理人,那就要有完全相信人家的准备。

    所以不再犹豫,很干脆的挥手作出决定:

    “好了,福布斯先生,我现在想正式聘用你为我在美国的代理人,帮我购买那些机械设备。至于具体的型号,或者是新旧设备,你可以独立决定,只要到时候,交给我一套完整能够运作,并且价格不是特别高的机器就行。”

    傻人有傻人的解决方法。

    范哈儿知道自己搞不清很多事情,所以很干脆的放权。

    至于为什么那么莽撞的相信才第二次见面的福布斯,范哈儿则完全是凭着自己的直觉。不管是前世还是今世,范哈儿对于那些人心好坏,总有一种天生的直觉,近乎能够完全猜准。

    这个福布斯,在见第一面的时候,范哈儿就知道他应该是个老实人,不会随便背叛。所以范哈儿在这时候,很容易的选择了相信直觉。

    福布斯听到范哈儿的答复,也很有一种遇到知音的感觉。

    立刻兴奋的表示,他很愿意接受范哈儿的聘用,同时表示要赶紧回去给范哈儿做计划书,然后再来领取相关费用,尽快赶回美国,处理购买军火和机械设备的事情。

    直到走到了门口,这位同样少根筋的美国人,才突然一拍额头,惊叫道:

    “糟糕,我忘了说一声,老板,刚我是开着您订购的卡车样车过来,本来还想让您见一见车的样子呢!”

    “哦,卡车已经开来了么,快,我们现在就去看看!”范哈迫不及待的站了起来。

    相对于还在纸面上的购买军火和机械计划,他更看重的,还是实实在在,摆在面前的那些东西。

    一辆美国福特产卡车的样车,已经停在了范哈临时居住的公寓大门口。

    这个时代的卡车,样貌上实在不能报以多大的期望,除了少数有个性的,大部分卡车的样子都差不多。

    和后世不同,这卡车是敞篷的。

    经典的圆长头四方身构造,车兜基本用木板做底层和挡板,一开动起来,除了喇叭不响,全车其他地方都响。

    车内装饰更是简陋的不像话,隔音层没有,各种实用的小配件同样没有,唯一可能让人满意的,就这卡车,竟然奢侈的使用了真皮坐垫。

    范哈儿敢打包票,这真皮坐垫,绝对比二十一世纪的那些豪华车皮质要真。

    其实这也是范哈儿不懂,他眼前的这台蓝色福特卡车,其实是一辆民用卡车。相对于特制的军用卡车,这车不管是价格上,还是性能上,都要相差不少。不过他当时也没坚决要求购买美军制式的卡车,所以倒也不是福布斯故意欺骗范哈。毕竟这车仅仅是运运人和普通物资,不装载重型军火,它的承受能力还是没问题的。

    但不管怎么样,看了以后,范哈儿心中多少有点失望。要是以前自己是个汽车兵,会修汽车就好了,那样就算不能建成一个汽车王国,起码也能利用手上的技术,改造一下汽车制造的工艺,笔财。

    至于现在,估计除了给这个敞篷卡车加上一个驾驶室,给驾驶员遮风挡雨,自己应该无法对汽车制造提供任何帮助。

    他来到这个世界以后,就现很多事情,和以前书本上看到的记录并不一样。

    以前书上一直说,旧中国不会造汽车,不会造轮船,好像除了造人,大部分技术性机械都不会造。

    现在接收了原来范鹏举的记忆,他很快就搞清楚了一个事实,轮船不用说,一战期间就曾经大量出口,说不会制造完全是出于宣传目的夸张说法。至于汽车,不仅南京就有好几个外国车组装厂,在其他几个大省内,都有些简单的汽车装备和研究厂。

    范哈儿很清楚的记得,刚刚在年前,湖南长沙的一家汽车研究所,就成功的制造出了一台酒精动机做动力的新车,并且因为国内几乎不产石油,汽油价格高昂,这台车深受湖南省主席的赞赏,决定已经将把汽油动机改酒精动机的运动,轰轰烈烈的在全省推行开来。

    可惜,到了今年,因为湖南省的酒精生产跟不上,很多汽车不得不又改回了汽油动机,一次革新式的汽车技术进步,现在又就陷入了瓶颈。

    范哈儿想想后世的酒精乙醇动力汽车大行其道,就不得不感叹这个时代的中国汽车人,已经具有极高的创新设计精神了。

    相比九十年后,那些看惯了外国车设计的中国汽车设计师,思路基本被固定,现在这些汽车设计师,他们创新意识和设计灵活性,毫无疑问要比后人强了不少。

    如果有可能,范哈真的很想帮帮那些聪明的汽车设计师。

    心中充满感慨,本来还想好好测试一下这蓝色福特卡车的范哈儿,在坐上去让福布斯驾驶了十几米后,就兴致缺缺的要求停车,嚷了一句:“这车的风可够大!”就直接从车座上跨了下来。

    福特这民用卡车的底盘,是基于T型轿车展而来,高度太低了!

    福布斯本来还担心新老板对汽车不满意,范哈儿却是直接拍板,就订这种福特卡车了,他够便宜,而且上海就有好几百辆,很容易购买到。

    这个年代的汽车制造业,应该还是美国最强大,自己需要的卡车,除了德国的奔驰卡车,难道还会有比美国卡车更好的选择么。

    不过即便选定了,范哈儿同样还是要求,福特必须出售一部分容易制造的零件生产技术,将来这些卡车出了简单故障,需要更换零件时,可以让自己人制造维修。

    这并没有先例,但福布斯还是答应帮忙去说说,觉得既然是出钱购买技术,那问题应该不大。

    等到送走了热心的福布斯,范哈儿回到屋里,才有时间去处理一下别的事情。

    他突然觉得罗斯福的新政,好像这些天就要开始了,不知道情况如何。随即打开收音机,收听最新的广播。

    不出所料,那软绵绵的中央社广播中,很快就提到了美国总统罗斯福,已经向美国国会提交了一份议案,要求恢复银行业。

    不过和自己想象中稍微有点不一样的是,这个议案似乎在国会中争论比较大,并不是想自己所想象的那样,属于大部分议员全力支持,很轻松就通过的情况。

    心中顿时稍微有点担心,会不会是自己的到来,改变了这个世界的历史,让这些本来会很顺利展下去的事情,变得坎坷忐忑起来吧。

    看来是需要叫人来,去证券市场上打听一下,大家对这个美国新政的态度了。

    “沈副官!”范哈大叫了一声。

    半响没有回应,正准备再叫一声,却从楼上下来一人。

    “怎么还叫沈副官,你不是叫他出去给你递帖子,准备拜会哈同夫人了么。现在这时候,他应该没回来吧。”说话的,正是从楼上下来的大太太张芬。

    范哈顿时一拍脑袋。

    自己还真忘了,因为买房时收了哈同遗孀的几处房产,他在杜月笙那儿知道哈同家族的影响力后,深怕下个月房价大涨,会让哈同家族的人觉得自己是故意趁火打劫,所以叫副官沈聪去递了个帖子,想要结交一下哈同家的人。只要现在场面上大家有了关系,将来对方也不好对自己翻脸。

    手上既然没人可以使唤,范哈只能陪着自己太太聊天。

    刚好,赵、何两位姨太太,因为准备去读大学,在各自准备东西,张芬一个人也闲着没人陪说话,也却是想和范哈聊几件事情。

    两人很快谈起了来到上海后,生的一些事情。

第三十六节 要人

    范哈在外面收购股票和房子的事情,张芬并没有插手,所以也没有多聊。

    说的最多的,还是几位太太切身的事情。

    上次随烟土船一起到来的四位姨太太,给张芬和范哈儿添了不少事情。不仅让范哈把大部分警卫都派去保护她们了,还花了大笔的银元,用于她们的购物和消遣。

    好在现在上海刚停战不久,繁华还没恢复,她们在出去逛了几次,买了些东西后,就抱怨了几句上海滩也不过如此的话后,随即息了继续扫街的心思,回到家里几个人凑成一块,叽叽喳喳商讨接下来可以玩的事情。

    本来还想学赵、何两位姨太太一起去读读大学,被张芬呵斥了几句,骂她们根本不学无术后,从昨天开始,就四个人凑成一桌麻将,乖乖的打牌,没再想过什么花样。

    张芬每次见到范哈,总少不得抱怨那四女几句。

    对于她们这样的情况,范哈其实已经很满意了。只要她们不给自己添事,不偷人,想怎么样就怎么样吧。随着现在局势逐渐安定,房子的价格已经迅开始恢复,自己名下的资产,正逐渐开始增加,花点小钱,还是很舍得的。

    所以很是安慰了张芬几句,让她不要和那四人一般见识。

    真正值得重视的是,前阵子杜家几位太太预测的,张芬和赵、何两位姨太太,将会闻名整个上海滩的事情,如今已经成了事实。

    那几个和范家几位太太争辩的,可不是普通的大学生,而是出自名门的大家闺秀。最低的一个,也是上海国民党部委员的女儿,其中一个是商会副会长的女儿,甚至有一个,还是已故大富翁哈同的养女。

    她们虽然骄傲,却也并不是真正蛮横的人,回去将事情向周围人一说,将自己形象适当美话,又将对手适当夸大,自然就成了一件轰动圈内的大新闻。

    这些名门闺秀们,平常对于国家大事不一定热衷,对于这种攀比性质的话题,却是极为喜欢。

    事情一传十,十传百,很快,整个上海滩的名媛们,都知道从四川来了几个厉害的女子,想要和上海滩的名媛们一较高下。

    就在今天,张芬那儿已经收到了几份邀函,请她们三女前去某某公馆做客。她不敢擅自做主,就向范哈儿提了出来:

    “……还竟然邀请我们去参加什么‘沙龙’,六姨太说是一种聚会,她们两人都很想去参加。反正我是不清楚那种聚会是干什么的,所以也不想去。你说说,到底让不让她们去啊?”

    范哈本来也是个比较落伍的人,刚开始还没想起沙龙是个什么东西,听了六姨太的解释,才想起,那好象是一种西方上流社会的聚会形式。

    他听到过有关沙龙的故事,还是说法国大革命时,那些革命贵妇经常开办一些很开放的沙龙,就算再正经的文学沙龙,里面也夹杂了很多桃色新闻。印象中,所谓沙龙大多有点不正经,对于这个词的印象当然并不好。

    不过他也知道,这个时候的上海名媛们虽然很西化,但中国传统的道德观念,仍旧灌输其中,真正特别开放的事情,好像从没听说过。最多一些花边新闻,也大多是小报的捕风捉影。

    最后还是摇了摇头:

    “沪上名媛,都不是那么好相与的,普通接触即可,真正融入她们,则大可不必。那些陌生的沙龙,还是不要参加的好。”

    “我也是这个意思。”张芬赶紧点头。

    她更是一个守旧的女人,要是让她在没有丈夫陪同的情况下,去参加一些私下聚会,除了在自己家中还有可能,其他任何人家,她都是不敢随便去的。

    “就怕上海滩的那些贵太太们不会就此罢休,要找回苗头,会不会另外想办法,对我们做些不利的事情?”

    “这个无妨,等她们出手了再说。明天你再和赵何两位姨太太,一起去去趟杜公馆,让杜家几位太太介绍你们认识那位郑大厅长。有她保驾,绝对能少很多麻烦。”范哈笑着安慰张芬。

    上海滩藏龙卧虎,自己这位太太,看来已经认识到了这一点。

    在这么个地方小心谨慎一点,确实还是很有必要的。

    等张芬满意的离开,范哈现沈副官还没回来,静下心来想想,突然觉得,自己手上可用人太少,似乎应该再雇佣一些人手了。

    虽然身边已经有沈聪和大量警卫营的士兵,但除了沈聪勉强还能一用,其他人大都只能打打杀杀,具体事务基本执行不了。

    而现在手上需要处理的事情,却是增加了不少。

    仅仅是那些已经增值房子,就需要一批人去看管。他并不准备长期持有等房价的最高点,而是想在价格涨到适当的高度后,就及时出手,换取现金来完成购买军火的人,所以那边随时都要有专业人员盯着。

    范哈在上海的人脉,除了杜月笙外,就只有他新认不久的老师,后来“仁社”的老头子张仁奎了。

    张仁奎,号镜湖,山东滕县人。早年贩私盐为生,加入青帮,为大字辈人物。他才是上海滩,真正最牛的青帮老大。

    北伐战争兴起后,张仁奎出任军事委员会高等顾问,为国民革命军北伐出谋划策,颇有赞助。据他的得意门徒韦作民私下透露,蒋介石曾在上海经人介绍拜张仁奎为师入帮。1928年1o月,张仁奎在南通收上海法租界巡捕房华探督察长黄金荣为徒,真正坐实了青帮第一大佬的位置。

    张仁奎门下三四千个徒弟,其中有杨虎、蒋鼎文、韩复榘、陈铭枢、黄琪翔、孙桐萱、张镇、黄金荣、董显光、郑介民、韦作民、张竞立等。据说只有社会上层人物即文职是特任、简任、荐任以上者,武职是将校以上者才有资格加入仁社,故有“一时国内海外群英并集于夫子之门墙”之说。

    而原来的范鹏举,在上次来上海的时候,恰恰就是被老头子收为了关门弟子,和杜月笙、黄金荣同辈。

    只是他毕竟拜师完,除了待在上海的杜、黄两人还比较熟悉,那些南京担任高管的“师兄”们,却基本不熟。

    而且他的这些同辈师兄,大都身家显赫,有好事时,估计大家可以凑在一起乐和乐和,锦上添花也很乐意。但真要想要求他们帮忙了,那肯定还得看他们心情。

    唯一的例外,就是杜月笙了,他不仅在上海滩手眼通天,而且绝对讲道义,好结交,最乐于帮助圈子中的人。

    杜月笙出师已久,其实有自己的独立社团,有自己的弟子,他们组成的就是“恒社”。

    恒社规模比仁社小了不少,但八百弟子中,各色各样的人物都有,其共同特色为知识份子居绝大多数,人人拥有身家或事业。譬如说骆清华运筹帷幄,每则必中,6京士、朱学范在政治和工人运动上是杜月笙的代表。工商业方面则恒社弟子里另有不少出类拔萃的人物乐为驰骋。除上述起人中若干青年工商巨子外,还有国信银行经理王叔和、安乐纺织厂长王得民、中华铜厂总经理余中南、祥生交通公司总经理周祥生、复兴实业公司总经理侯国华、英商电车公司买办胡于舆、鼎新染织厂总经理姚义璋、鲍利造纸厂总经理徐大统、协大祥总经理孙照明、杭州纱厂董事长张文魁、海新企业公司经理章剑慧、中华造船机器厂总经理兼厂长杨俊生、俊大华行和大华造纸厂总经理叶荫三,

    凡此俱为经常接近的核心人物,他们在上海工商界是引人瞩目的新锐工商业家,各自建有雄厚的事业基础,而他们所掌握的庞大事业,便构成了恒社的卫星组织。

    相比仁社的那帮高官显贵,范哈觉得,他还是更乐意求助杜月笙手下恒社的这帮子精英人才。

    看来,自己还是得再麻烦这位师兄一次了。

    也不用每次都亲自找上门,一个电话挂过去,杜月笙那边就答复过来,让他手下第一号大将杨管北过来,帮忙挑几个人给范哈儿使唤,事情办完了,或者中途对这些人不满意,直接赶他们回来就是。

    如果有事情杨管北解决不了,再直接找他就行。

    总之一句话,在上海滩,你范老弟的事情,就是我杜月笙的事情,有问题直接找我。

    因为最近刚刚完成了一笔烟土交易,杜月笙心情正爽,对于送这批烟土来的范哈儿,也显得格外客气起来。

第三十七节 要船

    杜月笙手下大将杨管北来见范哈儿后,立刻给他介绍了大量经理型人才。

    现在上海滩同样受美国经济危机影响,大量高管和人才正在失业中,范哈根本不用担心找不到人手。杨管北的介绍,只是让他节省了些时间罢了。

    范哈让沈聪出面,立刻把那些杨管北推荐的人选,一一聘请过来,先行负责相关专门事务。等以后业务熟练,再另作安排。

    这期间,杨管北一直在旁边帮忙,让范哈儿对这位小大亨,也较多的了解。同时通过他,也知道杜月笙最近的一些状况。

    范哈送给杜月笙的两百担鸦片,给正缺少货源上海滩鸦片贸易,注入了一剂强心剂,使杜月笙的生意再次辉煌了一把。

    但在接受范哈的建议,停止用他提供的烟土开本土鸦片馆,将其仅作外贸用后,他的心中,早已经另外转开了心思。

    因为原来的法国驻上海领事、也是杜月笙的好友范甘迪,去年离任返回了法国,新任的法国驻上海领事甘末林,狮子大开口的要求将开鸦片和赌馆的保护费“例钱”翻三倍。这立刻让杜月笙、黄金荣、张啸林等人的鸦片生意,非常不好做。

    加上听到来自烟土主产地范哈说可能会禁烟,当然觉得,这也许是是时候收缩自己的鸦片生意了。

    范哈并不知道,历史上杜月笙就是在一二八事变前后,正式结束了在法租界的鸦片生意。

    因为当时国内很多地方政府,在南京国民政府主导下,正在进行禁烟运动,上海政府就是其中之一。现在上海华界各地,早就禁止开设鸦片馆了。只有法租界等寥寥几个地方,还能因为治外法权,继续合法提供瘾君子吸食烟土。现在杜月笙如果结束在法租界的鸦片业务,也就基本等于结束了在整个上海的鸦片销售。

    这事情对杜月笙影响很大,有人曾传说,民国二十一年,一二八淞沪之役前后,杜月笙因为烟赌两行洗手不干,偌大开支,多仗挪腾挹注。到了民国二十二年冬,就连度岁之资,也需向诸方筹措,他托人向中国银行总裁张公权说项,希望在中国银行移贷三十万元。居然还被张公权自视甚高的一口拒绝,让这位在上海滩叱咤风云的大亨,遇上成名后第一个难过的年关。

    范哈对这些情况一点都不了解,他只是为了自己以后的名声,才决定让杜月笙禁烟,对杜月笙作出这样的牺牲,并不知情。

    一直等到接触了杜月笙手下第一大将杨管北,通过与他的闲聊,才知道杜月笙如今的生意状况。

    一直以为杜月笙生意很大,钱很多的范哈,顿时大吃一惊。

    “上海滩的人都知道杜大亨有钱,他怎么还会有这么困难的时候!”

    当即感觉很是不好意思,再次去见杜月笙,想对他进行补偿:

    “杜大哥,鸦片生意在国内不好做,但只要你一句话,保证那些货物都是销往国外,我肯定会把手上缴到的鸦片,全都交给你处理。”

    范哈看得很明白,禁烟这事,中国不知道进行了多少次,但从来没有真正禁绝过。自己只能保证在自己眼睛看到的地方,确实不会种植鸦片,至于其他人私下偷偷种植、贩售,却是绝对难免。甚至可能因为明面上禁烟,会让私底下的鸦片种植和贸易,变得更加猖狂。他现在还担任着稽查万县港的职务,就算禁烟了,通过万县港的私烟,肯定还会有不少。只要截上那么几笔,手上可以出售的烟土数目,就足够满足杜月笙的小笔生意了。

    “哈哈哈,范老弟说笑了,说禁烟,就禁烟,这事反正我是不会再直接接触了。你如果想做生意,找小北去就行,以后这方面的生意,我会全部交给他。”

    杜月笙不满的瞪了旁边的杨管北一眼。

    他那么精明的人,哪里会不知道,这事情全是杨管北故意透露给范哈儿,好让他不好意思,松开继续烟土贸易。

    这杨管北,是杜月笙手下三大干将之,现在担任大达轮船公司董事,兼任副总经理。当然,作为三大干将,他实际负责的事务,远不止大达轮船公司。像很多见不得光的黑生意,就大多也由他们负责。

    杜月笙这么一说,范哈立刻不再多问。

    和杨管北交易也好,那自己也不用亲自出面,同样可以找个代理人与杨管北接触,这样到时就算有人现,以公众道义的名义,吹毛求疵说自己支持肮脏的鸦片贸易,自己也完全可以推给别人。

    第二天,范哈就受杨管北邀请,一起去了大达轮船公司,商谈具体事宜。

    很“巧合”,作为真正的大老板杜月笙,也刚好就在轮船公司的经理办公室。

    本来只是谈一下鸦片贸易的后续事情,但透过轮船公司在码头边的办公大楼,看着远处码头边停泊的那几艘大型客货轮船,范哈突然心思大动。

    “杜老板,小弟最近正好想买几艘船,你名下这个大达轮船公司,不知道可不可以均几艘大船给我?你放心,价格方面你尽管开,小弟绝不还价。”

    范哈突然急着用船,又正好想补偿一下杜月笙,所以才会这番说法。

    杜月笙正在抽烟的动作一顿,看了眼旁边恭敬站立的杨管北,现他也是莫名其妙,不知道范哈为什么突然又冒出这么个要求,只能哈哈哈一笑:

    “老弟啊老弟,你也看到这轮船生意好做么,别的东西都好说,但是这轮船么……呵呵,估计就算我肯,小北也不肯啊。”

    旁边的杨管北,听到自己老板杜月笙这么说,当然知道是他不好意思明着拒绝,只能推到自己身上。

    看着范哈瞪大的眼睛,他只能腆笑着慢慢摇了摇头,又在范哈不解的目光中,赶紧进行了解释:

    “范哈公,这几年国家经济展平稳,船运业展极为迅,我们轮船公司的业务,根本没有空闲下来的时候。现在别说空余的船了,就连还在船厂中没下水的货轮,都被我安排了运输计划,哪里还可能会有船均给你。要不是公司现在手头没有多余的现钱,我肯定会再在船厂订购上十艘八艘。”

    现在中国的航运业务展情况,以及国内经济的展态势,范哈在上海待了一段时间后,确实有点了解,感觉应该和杨管北说的差不多。

    但他提出这个要求,却是真有他需要的地方的。

    在美国和上海订购的大量工厂设备,将会在今后几年内,源源不断的运往四川。以现在的航运状况,如果委托别的公司,保密性和安全性不说,能不能有船,能不能按时运到四川,那都是个问题。

    所以最安全的做法,就是自己买轮船,组建一个航运公司。这样不仅让自己的机器运输更加方便,将来川中工厂出产的商品,也更加容易运送出去。何况范哈知道,随着将来抗战的爆,到时华东、沿海地区,将会有大量的工厂和难民,会从水路6路迁移到四川云贵等地,自己现在多造、多购买一些轮船,也能为将来的大撤退,提前做一些准备。

    “那……杜老板能不能帮我在船厂订购几艘?”范哈看在杨管北这边无法突破,就重新把目标放在了看重情面的杜月笙身上。

    就算拿不到现船,重新从船厂订购新船也行。

    范哈退而求其次。

    杜月笙却是苦笑了一下,继续摇头:

    “范老弟,这次不是杜某人不帮忙,实在是国内的几大船厂,受造船能力限制,订单大多已经接满,几月之内,应该是空不出船坞的。”

    顿了顿,看看黄浦江上往来穿梭,大多挂着外国旗帜的大型商船,却是眼睛一亮:

    “不过也并不是没有办法,上次兄弟我想订购大轮船的时候,就有日本的佐世保船厂派代表来,想要我的订单。只是我觉得这生意应该照顾我们中国人自己的船厂,才没有答应。你要是真的急需用船,我可以帮你联系日本人的船厂,他们距离上海也近,不像去美法订购新船那么费时间。”

    中国虽然也受这次大萧条影响,大量工厂破产,但这几年政局还算安定,国内经济展迅,航运业展极为迅,国内相对落后的造船业,远远跟不上这样的展度。

    范哈一听订购国产轮船没可能,心中也立刻对杜月笙的建议,进行仔细衡量。

    让日本人赚自己的钱,连杜月笙都不愿意,自己当然也不愿意。

    不过现在自己也确实急需大量轮船,来运输工厂设备和粮食、钻井机械等等,这不仅关系到自己的赚钱大计,也关系川中千千万万的百姓生计。

    何况,自己对接下来的金融市场有所了解,如果真正运作的好了,让日本人少赚钱,甚至亏本给自己造船,也不是没可能。

    有了这样的衡量,范哈立刻一笑,对着杜月笙感谢道:

    “那就麻烦杜老板了,我虽然不喜欢日本人,但让他们花力气给我们中国人造船,却也是并不反对。哼,到时候,我就用日本人给我造的船,再去赚日本人的钱。”

第三十八节 选择

    范哈那么一说,杜月笙面上同样大笑。

    “好,好,这件事情交给我,肯定给范老弟联系日本最好的船厂。放心,到时候肯定不让会他们坑了你的。”

    心中却是暗自嘀咕:范老弟啊范老弟,你是真不了解情况,还只是人傻胆子大啊,竟然还想选择国际航运!为什么我的大达、大通公司只能跑跑国内的内河航运,不跑利润更高的国际海运?一个国家,一个国家的商人,背后没有强大的国力,没有强大的海军支撑,你想用商船去赚另外一个国家的钱,那实在是难,太难了。

    这些话,杜月笙当然不会和范哈正面说,他看人的目光很准,认为范哈以前表现出来的为人,一旦认定了一件事情,就不会轻易听别人劝说,绝对坚决往前冲的。既然决定买船了,就不会再收回。反正国弱民弱的道理,范哈以后从商肯定会慢慢明白,至于金钱方面的损失,在杜月笙和范哈看来,都不是多么重要的事情。只要枪和人脉在,就不愁再赚不到钱。

    生在1932年一二八事变,正逐渐明朗的趋于解决。

    这里面,除了南京国民政府的主动妥协,还有一个因素,就是日本新内阁相对其他激进派系,也拥有一定的“亲华”倾向。他们这一派系主张和中国开展贸易,入侵中国的最终目的,必须是为日本在中国攫取更多的经济利益。

    受政府这一倾向影响,日本商人和公司,在上海可以说是遍地开花,随着一二八事变对日本有利的展,他们在上海的商贸力量,更进一步得到增强。可惜现在双方还没正式停战,摆在他们面前的,是一个战后千疮百孔的烂上海,根本无法进行正常的贸易,所以很多没背景的日本商人现,明明国家打赢了战争,自己却还在为生意愁。

    在接到了杜月笙的消息,知道新晋大商范哈有意在日本船厂订购大轮船后,立刻有两家日本船厂的代表,先后找上门。

    “范桑,鄙人是大日本帝国佐世保船厂的驻沪代表前田信。”

    一个穿着正式西礼服的日本人,在标准的九十度鞠躬后,就给范哈递了一张名片性质的长帖。

    他就是杜月笙介绍,那个日本船厂的代表。

    “听杜老板介绍,说范桑有意在我们船厂订购轮船,不知道你需要几艘轮船?要那种类型的?我来征询一下具体情况。”

    这个船厂代表看起来很自信,个子明明比范哈足足低半个头,腰板却挺得笔直,仿佛自己是个巨人一般,面带微笑的站在范哈面前。

    “呵呵!坐。”范哈一伸手,还是先请对方坐下。

    其实内心不想对他客气,只是让他这么趾高气扬的站在面前,和自己说话,那还不如让他老实的坐着好。

    果然,那小个子一坐下,范哈就感觉眼前一空,正眼望去,视野前完全没有阻碍。目光只需要自然的向下一扫,就能看到陷在沙中抬头看自己的小个子。

    面上顿时有了笑容:

    “是的,前田先生,我确实托杜老板准备订船。至于船只具体数量方面,起码需要三艘三千吨的货船,另外还需要更大型的其他轮船,不知道你们船厂,有什么好的船型推荐?对了,必须适合在我们长江航行。”

    那前田信边听边点头,面上没有丝毫不自然。

    看着面前这个面带恭顺,行动间谦和有礼的日本人,范哈实在很难相信,他和自己前几天常在租界区看到的,那些趾高气扬、一脸狂妄的日本浪人,是同一民族、同一国家的人。不过想想也有可能是他们想和做成这笔生意,才故意降低姿态,到也觉得可以理解。

    这么一想,本来因为这个前田信礼貌而产生的那么一点好感,立刻消失殆尽。

    “范桑放心,我国船厂对长江航行的船只有长时间的研究,这方面绝对比你们国家的船厂还要专业。”前田从容的从公文包里,掏出一叠资料,递给范哈过目:

    “您看,这是我们船厂特意为中国内河航行设计的三款轮船,分别是一千三百吨级客船、一千三百吨型货船、一千五百吨型货船。技术上绝对远上海任何一家船厂,价格上也比任何一款欧美轮船要低。”

    显然,他对于范哈的要求,是早有准备的。

    只是脸上那种自信到近乎狂妄的姿态,绝对不是一个商贸谈判代表应有的形象。那怕他的自信,主要针对的是自己的资料,反正范哈看了就是不舒服。

    范哈磨蹭着接过资料,心中被前田的那番话,还有他现在的样子,气得要死。

    什么叫日本船厂比中国船厂还要专业,这长江好歹也是我们国家的长江,竟然比我们自己人研究的还要多,这不是早就有狼子野心,在中国派遣了大量间谍故意进行侦查的么。

    其实日本人在中国进行的间谍侦查活动,近乎是半公开,**裸的在进行,最典型的就是满铁调查局,他们甚至公然把各个情报收集点设在驻地办事处,毫不顾及中国这边的反应。仅仅在战争冲突即将爆的时候,才会提前将明面上的人撤回一部分。

    而更好笑的是,中国方面就算明知道日本人在国内高间谍活动,政府平常也不会对他们怎么样,深怕一个处理不好,就会引来外交纠纷。偶尔对方太过分抓了人,也是遣送出去了事,使日本人行事愈加嚣张。

    这个前田信,胆敢在范哈这个中**方人物面前,公然说出这个事实,就有一种心照不宣,展示自己实力进行威压的意思了。

    船型资料到手了,范哈却很冷静,知道自己对这方面不太懂,连这个一千三百吨是排水量或者运载量都不知道,到底该选择那个船型,这都需要征询专业人员的意见,才能作出正式的决定。

    那前田信本来还希望范哈这个大老粗,会盲目的根据理想下订单,看看他没有开口的意思,就知道范哈行事还是有分寸,也不再贸然提出要求,反而变得谦恭的表示:

    “范桑,这仅仅是我们主推的三种船型,如果你有其他需要,我们甚至可以为你重新设计、制造一款你要求的船只。”

    “恩,东西先放这儿,我要先仔细研究后,三天后再答复你。”范哈架子十足。

    “是,是。”前田信连声应下。

    他们这样的谈判代表,本来为了生意,一般都会把姿态摆的很低,现在夹着一二八事变大胜之余,刚开始难免有点趾高气扬,现在听到范哈没有签下交易,就立刻露出了他们真正面貌,低声下气的不得了。

    范哈其实只是想征求一下杨管北他们轮船公司的意见,随便挑选两款就行,没想到他这边还没出行,副官沈聪就来报告,说又有一个日本船厂的代表来求见。

    范哈一愣,差点还以为刚才那个前田信是冒牌货,自己被人耍了呢,赶紧叫沈聪请人进来。

    心中暗自嘀咕,我就说么,日本人应该不会这么礼貌不是,那前田信肯定是假冒的!

    没想到这个新进来的日本人,见到范哈后却是更加礼貌,标准九十度的两个鞠躬,嘴上还连连道歉:

    “打扰范桑了!打扰范桑了!”

    “你是……佐世保船厂的代表?”范哈面带疑惑。

    “不,不,我是大日本帝国长崎民船厂的代表,听说范桑想购买轮船,冒昧前来,还请阁下赎罪。不过我们船厂,却是专业的民船厂,绝对有适合范桑你需要的轮船,价格上也肯定比欧美的船厂便宜,请你一定要给我这个机会,介绍一下我们的轮船。这是我们的船型资料,请你先过目一下,拜托了!另外,蒙你百忙之中召见,小野二郎不胜感激,这是我的名片。”

    快的一场窜话下来,让范哈快听晕乎了。

    好在范哈好歹以前在电视中,也看到过日本人激动时的样子,心中惊讶,手上还是很从容的接过了小野二郎的资料文件,还有附在上面的名片。

    仔细看了看名片上的介绍,范哈才笑着正视这个长崎船厂的代表。

    “原来你不是佐世保船厂的代表啊!”

    这下有趣了,自己无奈才想从日本购买三艘轮船,没想到还没正式下单,他们日本人自己就有开始争斗起来了。那这事情,就要好好筹划一番了。

    仍旧小谈了一会儿,等到这位长崎民船厂的代表离开,范哈再也忍不住的哈哈哈大笑。

    大致翻了翻了长崎民船厂提供的材料,现这位代表虽然不请自来,但他拿过来的资料,却是比前田信的要详细和真诚了很多。不仅船型足足有五种之多,同时轮船性能的介绍也很详细,甚至连使用注意事项,以及简单维修,都有一定的说明。

第三十九节 成立公司

    毫无疑问,仅凭现在手上这两份材料对比来看,范哈就觉得,自己应该选择长崎民船厂下订单。

    不过在把这些资料请杨管北过目后,这位大达轮船的实际负责人,却是直摇头:

    “范哈公,日本人的这些船,其实都不适合我们长江航行。据我所知,这几款船,都是日本专门用来培养建造经验的实验船,很多技术和手段,都是以追求简单和快为第一准则,根本不考虑质量和性能,价格固然低廉,但性价比可能还不如我们中国的船厂呢。”

    听到杨管北这么一说,范哈立刻醒悟。

    自己刚开始一看价格,就觉得是出乎自己预料的便宜,所以内心对买日本船的抗拒,自然消除了好几分。还以为日本们这么热切的想要自己订单,是真的重视这笔交易,并不想要多赚钱呢,没想到这小鬼子,不仅想要赚自己的钱,还想那自己的船当实验品。

    至于这实验船的真正目的,杨管北他们也许觉得只是船厂在积累技术,但他范哈儿,却是不用多想也能猜到,这绝对是日本人在为将来的战争做准备,研究怎么快大量的建造舰船。

    “小北,那上海的船厂,或者是中国其他地方的什么船厂,能不能能挤出船坞来,给我尽快造几艘船呢?”范哈再次询问杨管北。

    其实他只要渡过下一年度的航运难关就行,至于一年之后,自己完全可以凭借在美国的采购,开着新买轮船返回。就算大多是海船,至少运货的急迫性也不会那么强了。

    杨管北的回答,再次让范哈失望。

    “各大船厂,在三月之内,应该无法新接一千吨以上载货船的订单。除非,你愿意相信那些没有大船制造经验的小船厂。”

    范哈立刻摇头。

    不是他不爱国,三个月的时间自己确实等不起,那不知道可以让自己多运送多少货物呢。至于那些小船厂、新船厂,在现在闹全球经济危机的情况下,哪里可能随便完成任务。真要有这方面能力的话,以杨管北的性格,肯定是早就推荐了,也不会等到现在才说。

    犹豫了一下,最终决定:

    “还是选这两家日本船厂吧。不过他们既然本来就是为了实验快造船,我就给他们一个最快的要求,反正这价格上,他们也没便宜太多,我也不能放弃提条件的机会。”

    选择船厂的事情,就这么被范哈决定了下来。再在杨管北的建议下,选择了佐世保船厂订购货轮,选择长崎民船厂订购客轮。

    当天就给了日本人答复。

    佐世保和长崎的两家船厂,分别接下了范哈的三艘货船和两艘客船的订单。制造进度上,要求他们必须在四个月内下水,半年之内交付到上海使用。

    日本船厂方面,虽然觉得这时间有点紧,但好在他们的相关准备早就做好,现在上海这边订单一签,一个电报过去,日本国内的船厂就可以开工。所以半年内完成交付,也不是没可能。现在全球闹经济危机,除了中国因为船厂少,在航运展的情况下,船厂订单还能接满,日本因为受美国经济影响较大,国内的很多船厂,现在都存在着大量空船坞。为了不破产,在保证价格不降的前提下,就算再困难的生意也都愿意接下来。所以最终同意了范哈的要求,在合同上签字。

    到是范哈在签合同时,他又额外提出,现在双方以美元结算,等轮船交付的时候,他也将以美元定价支付造船款。

    此时罗斯福新政还没完全展开,两个日本船厂的代表根本不了解范哈此举的深意,对于他这一要求并没有任何意见。反正此时的国际货币中,英镑的主力地位大受动摇,也确实快以美元为主了。

    只有范哈儿自己知道一点,美国新政中,罗斯福为了保障美国商品的出口产品,可是好几次大幅贬值美元的。以现在的美元结算,以贬值后的美元支付给日本人,范哈想想到时候日本人的脸色,就觉得好笑。

    随着这笔买船协议的敲定,范哈现他还得到了一个预料之外的好处。

    日本上海派遣军方面,听说了范哈的这次购船事情后,竟然还特意派出一名海军代表,过来向范哈表示善意。

    大致意思是:以后在上海有什么困难,尽管向日本驻沪部队寻求帮助,他们绝对愿意帮助对日亲善人士,只有以后范哈多多向日本船厂下订单就行。

    听到这个结果,范哈真是哭笑不得。

    毫无疑问,得了日本人的这个承诺,确实会让范哈在上海的行动方便不少。要知道,在一二八事变之后,日本人在上海的实力和影响力,会膨胀到了一个最高点,过了一直占主导地位的英国,成为丝毫不亚于上海市政府的力量,堪称真正的第二政府。

    但范哈相信,要是自己真的和日本人好好“合作”了,马上就会被人骂为汉奸,起码也是贴上亲日派的标签。

    这不仅不是自己所愿,而且对自己今后的很多行动,也都非常不利。

    所以范哈面上应承,转头却是在杜月笙、郑厅长等人面前,大骂日本人混蛋,和日军划清界限,以免被人误会。

    等到合同正式签署完成后,范哈又现,自己轮船已经定下去了,但负责营运的公司,却还是没眉目呢。

    轮船公司可不比普通的经济公司,它需要大量的人手。

    他这些天来,已经在上海购置和开办了不少产业,又通过杨管北,雇佣了几个经理人选代管,手下可用之人还是不少的。即便这样,大多数事情,仍旧是由他自己一手在操持,毕竟那些临时人员不放心。弄得本来到上海见识、享受一下的目的,反倒到是根本没实现过,几位姨太太因为没人陪同,都不知道闹过几回了。

    毫无疑问,现在是必须马上着手,大规模招聘人才,组建自己真正公司的时候了。尤其是新公司的负责人,必须马上敲定。

    反正就算自己亲自出面,以两世经历的阅历,还有在上海的人面,这人才招募起来也有困难。自己从杨管北那儿借了一批经理人,干脆把事情全交给他们,让他们动起来,全权负责此事好了。

    他们虽然是杨管北临时推荐给范哈的,但能力确实都不错,尤其是在招募人手上,绝对是一流选择。

    范哈这个安排,确实是找对人了,他们很快就给范哈推荐了几个高级人才。

    林宏来,美国伯克利学院毕业生,先后在上海市商业银行,大通船厂工作,能力极为出众。前年曾从杜月笙的中汇贷款两万银元独立创业,刚开始赚了一点钱,不想随后就碰上了大萧条,公司破产,正在四处找人想办法借钱,如果能把他收拢做手下,绝对是能当一把手的人物。

    还有一个年青后生,却是家学渊源,杜月笙好友苏嘉善的儿子苏庆祥,曾任上海商业银行的部门协理。这人虽然只是中学毕业,但出身银行世家,在上海人面极广,刚好觉得在上海商业银行这样的大银行想要快展很难,想要找个有前途的新兴公司展一下。现在觉得范这个有军阀背景的公司,应该有展前景,所以主动央了杜月笙,要求来公司帮忙。

    范哈粗略一看这两人的履历,就立刻决定,选用他们担任自己新公司的正副经理。

    自己的新公司不仅缺合格的管理人才,同样也缺少在上海的人脉。毕竟自己不可能长时间借用杨管北的人,也不可能亲自停留在上海,所以公司不仅要有优秀的管理人才,也必须要有自己的人面。

    在杨管北的陪同下,热情招待了林宏来和苏庆祥两人,当场敲定两人除了可以获得高昂的年薪外,年终还可以获得公司百分之五的利润分红。这样把报酬和公司利润结合起来的雇佣方式,虽然很常见,但这样的比例,却算是比较高的了。

    两人同时对范哈这番待遇表示满意,立刻签订合同,正式成为范哈新公司的一员。

    至于借自杨管北的那批经理人,反到要临时在他们手下继续当差,等新公司组建完成了,再还给杨管北。

    由于范哈手上的业务比较复杂,即有房地产,又有银行股票,还有马上就准备开设的轮船公司,以及订购的大量机器设备,公司的业务也不能具体划分。范哈就干脆给公司取了个范氏号的名号,将来各项业务展壮大了,才成立分公司,专门命名。

第四十节 市府态度

    范哈在上海购买股票,囤积房产,订购轮船,又成立公司,行动不可谓不小。

    产生的影响,当然也同样不小。

    他自己这边还觉得没怎么样,上海滩的很多大人物,大势力,却是都注意到了。对这个四川来的小军阀,还有他这段时间做的事情,都很有一番衡量。

    此时的上海市政府,因为一二八事变,暂时搬迁到了租界区。这事情听起来比较搞笑,一个当地的市政府,竟然因为敌国入侵,只能暂时躲避到租给别人的本国领土上,苟延残喘,但现在的中国上海,却是真正的生了这种事情。

    民国二十一年秋,上海市长由国民党元老吴铁城担任。吴铁城追随孙中山和蒋某人令奔走革命,冒险犯难,无役不从。他曾带兵打过仗,也曾纵棋捭阖,运用其卓越的外交手腕,解决过多起纷争。吴铁城经历之富,阅人颇广,国民党人士多尊称他为“铁老”。

    吴铁老于民国二十一年元月七日,宣誓就任上海市长的,至民国二十六年七月廿七日俞鸿钧真任上海市长,他在这中国第一大都市坐镇了五年有半。

    不过他坐上市长位置,也算倒霉,还没一个月,就生了一二八事变。

    事变生后,因为他并不需要承担责任,国民政府要求市长一职仍旧由他吴铁城担任,并且继续处理相关事宜。

    民国二十年以后的上海市政府,原本设在沪西枫林桥,旧沪海道尹衙门,跟法租界仅仅隔着一条界浜小河。

    而吴铁城的私宅,在法租界海格路上,现在因为躲避战乱,市政工作全部在法租界的吴市长私宅处理。这里离范哈和杜月笙的住处都很近,以前遇有紧急重要的事情,吴市长直接联系上海滩大亨杜月笙,亲自拜访,都非常方便。

    吴铁城手下有四大秘书,分别是追随吴铁城甚久,卓著劳绩的耿嘉基、黄剑芬、王长春与王绍斋,这四大秘经常往来杜月笙府上,与范哈儿也见过几次面。这次范哈的活动,很快通过那几个秘书,传到了吴铁城耳中。

    “那范鹏举是川中军阀,现在日本侵占沪上,他却乘机低价购进地产,买卖股票,到底有什么目的?”

    吴铁城心中怀疑,就叫来了手下谋士商量。

    他的谋士现任市政府秘书长,也就是往后做到国民政府行政院长的兪鸿钧。他对于各地军阀,向来是很看不顺眼的,看到吴铁老对此事很关注,心中不无恶意的评论:

    “这些军阀,不外乎国难财,或是为日本侵略张目、粉饰和平的意思,听说那范哈儿还向日本人订购了几艘大轮船,立场已经很明显了。”

    吴铁城能坐上上海市长这个位置,见识当然不会肤浅,更不会被别人一时激愤的话所影响。顿时摇摇头:

    “范鹏举本是川中袍哥会员,我早听说过他的名号,素来讲义气。袍哥们虽不是什么爱国杰士,但也绝不会投靠日本人,这次估计是以商业利益为主。中央已经和日本人展开和谈,现在对我们来说,稳定上海的局势远比对付日本人要重要,范鹏举这次如果仅是单纯的商贸行动,那不管是不是出于投机目的,还是正经买卖,对于稳定上海的经济来说,都是好处多于害处的。”

    一二八事变,上海蒙受巨大损失的工厂,即达九百六十三家,死伤失踪等工人一万零二百八十六人,受损金额五千九百八十一万四千余元。

    所以现在上海的工商业,呈现极不景气,工厂商店,货物堆如山积,因为绝大部份的顾客都失去了购买力。

    在这种情形下,厂东和店主迫不得已,只好关门歇业,宣告倒闭。对于工人,毛之不存,皮将焉附,当然是唯有加以遣散,当时上海的倒闭风之盛,几乎日有所闻,简直到了骇人听闻的程度。

    资方关歇工厂店铺,劳方只有卷铺盖走路。上海的工人,本来就是天堂里的生活挣扎者,他们待遇不丰,家累又重,绝大多数都是做一日和尚撞一日钟,一天不做工,一家大小就只有喝西北风。如今店铺关了门,工厂停了工,他们的生活,立将陷于绝境,事关身家性命,他们当然不得不跟厂主店东生交涉,从这散费的有无,争到数额的多少等等,三天两头起纷争。

    为争取遣散费而引起的纠纷,跟平时要求改善待遇的工潮,在心理上和行动上,可就大大的不同了。资方要保本,拿一文钱出去就等于蚀掉一文工人要活命,多得两钱便可以多苟延残喘几天,双方的斗争,都尖锐得很,闹到相持不下,频繁诉诸政府警局的程度了。

    吴铁城作为市长,中日双方高层的谈判,他管不到,也不必负担责任,但上海市现在经济和民生情况,却是他必须负责、并且着手解决的。在范哈到上海之前,他就已经在为上海战后的稳定和展头痛,现在的劳资纠纷情况,更是让他忙得焦头烂额。

    这次范哈的连续几次收购行动,虽然不能全部解决劳资问题,但他购买的那些大量工厂和店铺,却是暂时没了这方面的困扰。确实在一定程度上,给吴铁城减少了很多不稳定因素,对上海停战后经济的恢复展,更有极大帮助。

    所以,不管范哈是出于什么目的这样做,吴铁城,都不准备干涉,甚至只要他出面寻求帮助,吴铁城也乐得出手帮他一二。

    俞鸿钧能力,也是出类拔萃的,刚才主观的说了句气话,却并不准备把自己内心对军阀的成见,带到具体处理的事务上来。他也了解上海市目前的民生情况,想了想,很快对乌铁城的意见表示赞同:

    “不错,那范鹏举购买的工厂店铺越多,对上海战后经济的恢复展就会越有利,劳资纠纷也会越少。等他购买的日本船到货,组建轮船公司,还能解决一批人就业,对上海市政府来说,确实是应该支持的行动。”

    “恩。”吴铁城连连点头。

    两人一商量,都觉得应该对范哈儿的商贸行动,不加干涉阻扰,甚至可以进行一定的支持。

    吴铁城和俞鸿钧的这个结论,基本代表了政府方面的意见。

    得出了这么一个结论后,不管是上海市政府,还是南京方面,都不会再对范哈在上海的商贸行动,再设置什么障碍。

    而政府方面的这一立场,也给很多其他还在犹疑中的势力,给了一个很好的榜样。

    三大亨之一的黄金荣和张啸林,很快通过安排在市政府中的内线人员,得知了吴铁城他们的处理意见。

    黄金荣不用说,他本来和范哈儿师兄弟相称,虽然没提供过什么帮助,却也没有加害的意思,这次得到消息后,仅仅是说了句“知道了”罢了。

    到是张啸林,立即下令手下人,暂停对范杜二人合作事宜的监视。如果范哈儿提出求助,也可以全力支持。

    其他上海滩的各大势力,商会、工会、大家族,在了解了市政府的政策,加上他们自己的分析后,同样觉得范哈的行为,不会对他们造成什么损害,所以最终都决定,不对他进行任何干涉。如果范哈儿提出商业上的合作,也尽可以配合。

    如此一来,范哈这个外来户,在上海市政府的默许下,到是可以放开手脚,在沪上大干一番事业起来。

    加上本来就是和道上大亨杜月笙合作,又通过购买日本轮船,交好了日本人,范哈暂时上海,确实是很吃得开。就连百乐门的舞女,最近都天天在说范哈儿的故事,并给了他一个范大亨的称呼。

    范哈其实并不知道那些势力的态度,他还是很担心自己和日本人走得近,会败坏自己的名声。所以在公司的事情一敲定后,就把大部分事务,都交给了手下负责,自己在立刻开始拜访以前范鹏举的至交好友,并在他们介绍下,开始拜访上海名流,进行正名活动了。

第四十一节 孟小冬

    现在上海虽然还在战乱中,但各界名人的生活,却影响不大。

    因为租界区的存在,让很多名人、有影响的人,都能通过他们的影响力,进入租界区,安然的躲过这次一二八事变。

    同样住在租界区的范哈儿,现在开始拜访起来,也很是容易。

    仅仅两天功夫,就把差不多需要见的人,都给见了。

    第一天拜访的,大多是道上的朋友。毕竟是袍哥出身,不能完本,要是跳过他们,先去拜见别人,很多讲究规矩的大佬,那可能是会生气的,范哈当然不得不讲究。

    上海滩环境自由,尤其是租界区的存在,让特权和特权阶层更容易存在,导致社会鱼龙混杂,道上的很多大人物,都是公开的存在。

    黄金荣同样是青帮天字辈张仁奎的弟子,在范哈儿主动去拜访的时候,亲自出门迎接,对他相当礼遇。

    不过两人的年龄和实际身份差距太大,现在的范哈,又不是原来的范鹏举,内心对于和黄金荣这样的流氓大亨结交,又并不是很愿意多接触,所以礼节性的拜访之后,就马上告辞离开,并没提出什么帮助的要求。

    到是黄金荣,临走特意派了一个手下青皮,让他专门和范哈儿接触,范哈在沪期间,有什么事需要帮忙的,尽可以通过他直接联系黄金荣。

    对于“师兄”的这种广怀,范哈当然不会拒绝,乐得接受。

    随后他又拜访了同样名列三大亨的张啸林等人,大多也能受到礼遇。

    这也是因为之前范哈在沪期间大手笔的行动,展示了他雄厚的经济实力,而各大势力又已经决定,对范哈采取和睦态度,所以范哈这时候拜访才没有受到冷遇。要不然,就算没有利益冲突,贸然前去求见,恐怕也没有好果子吃。

    总的来说,拜访那些道上大人物的时候,虽然没受冷遇,却也没得到什么实质性的好处。

    到是在拜访商界名人的时候,范哈很是讨了一个大好处。

    他前阵子大把花钱买房买厂,结交了大量的商界名流。在刻意和哈同家族的后人们交好后,更是得到了这个没落家族的友谊。

    所谓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哈同后期因为股票损失惨重,但家族底子摆在那儿,死后留下的财产,尤其是那些不动产,仍旧保持了哈同家族在上海商界的地位。而他生前留下的人脉,更不会随着他个人的逝去,而马上消失的。

    所以在哈同遗孀的大力宣传之下,上海商界对于范哈儿的印象,都比较正面,很多人都乐得结交他是个散财童子,非常愿意和他做生意。

    随便走了一圈之后,范哈手上就多了一大堆的名片以及承诺。

    这里面,好几家银行都表示愿意给他范哈贷款,或者提供融资。这让本来正准备回笼资金的范哈,顿时大感这帮助来的及时。

    自己手上买的大多是不动产,容易抵押,随着近期局势变稳,房产已经开始升值,仅仅是折扣后的抵押贷款,就会过自己原先购买时付出的大洋,所以他只需要同意贷款,就根本不必卖房子,马上可以凑够足够的钱,去支付相关的军火费用。

    有了这样的打算,范哈本来还准备进行的结交文学艺术界人士行动,也就变得随意起来,重点集中在贷款身上,亲自督促手下人进行运作。

    新收的范氏号副经理苏庆祥,本来就是银行系统出身,在办里抵押贷款方面,熟悉的不得了,仅仅一天功夫,就把差不多手续都办好了,第二天就可以提钱。

    范哈在贷款到手后,立刻大松一口气,当天就去见杜月笙,催促军火事宜。

    “哈哈哈,范老弟,军火的事情不急,我已经帮你签了初步合同,订金下不下,那边都会马上起运,三月之内,铁定到货。”

    杜月笙正在招待客人,见到范哈过来,到是马上招呼他,让他不必心急。

    随后却是热情的给他介绍:

    “来来,我给你介绍一下,这位是孟小冬孟大家,名伶梅老板的夫人,你来认识认识。”

    范哈在和杜月笙招呼完后,早就注意到客厅中除了杜家四姨太姚玉兰外,她的身边还有一位极为靓丽的美女。身材娇小,气质却极为高雅。和姚玉兰这位同样算是大美女的姨太太站在一起,就让人忍不住把注意力都要转到她身上。

    现在再听了杜月笙的介绍,他脑海中,到是立刻浮现了相关记忆。

    梅老板,当然不可能是哪个经商的老板,而是京剧名家梅兰芳先生。至于这位孟小冬,也同样是京剧的大家,有老生皇帝(冬皇)之誉的名坤伶。

    杜月笙的四姨太姚玉兰,本来也是演京剧的明须生,和孟小冬一直是密友。自从嫁给杜月笙后,就不再出演,乖乖在家相夫教子。到是孟小冬,因为和梅兰芳的感情出现问题,决定重新等上舞台。去年长江下游洪灾的时候,杜月笙曾经组织京剧义演募捐,集起了大量善款,就是在那时候,他们家与这位孟小冬,开始变得极为熟悉起来。包括和梅老板的很多事情,杜家人都有参与。

    范哈连忙问候:

    “早就听过京剧孟女皇的名号,今天一见,果然名不虚传!恩,其实我觉得,真人比画报上的人像,还要好看三分哪。”

    这赞美的话说得过于直接,只是他脸上挂着憨憨的笑容,到也让孟小冬生气不起来,只能看了眼杜月笙,无奈地一笑。

    “范师长过奖了。”

    “哈哈哈,范老弟说的没错,孟大家可是人见人赞的大美人。不过老弟,你可千万别得罪了孟大家,欣赏孟大家的人,可是能从我这门口,一直排到黄浦江去,要是她一怒之下,说你几句坏话,我准保你明天走不出上海滩。”杜月笙顿时笑着直打趣。

    范哈顿时心头一颤。

    虽然知道孟小冬不可能真对自己怎么样,不过想想她这位京剧女皇的影响力,到是确实有这个能力的。他现在自己家里的女人都还不能平定,可不敢随便再招惹什么女人,赶紧笑着向孟小冬道歉,并且表示:

    “只顾着讨好孟小姐,想帮忙介绍认识几位沪上的文化人士,确实不择言词,说的过于唐突了。嘿嘿,孟小姐大人有大量,还请原谅。”

    他脸上的憨笑,很有杀伤力。

    初次见面的孟小冬,到是真对范哈这道歉,很是接受,连忙表示:

    “范师长不必介意,小冬不是那么计较的人。”

    她在台上演出多年,什么样的人物没见识过,哪里会因为范哈刚才不明显的几句调笑,就准备报复。

    到是旁边的杜月笙,对于凑合孟小冬的事情,不知道为什么特别感兴趣,连忙插嘴:

    “我这范老弟,明明是个行伍出身,却是对于文艺界人士,也极为敬佩。小冬要是有兴趣,确实可以帮他介绍介绍。尤其是他的那几位夫人,现在可是闻名整个上海滩,想来小冬的朋友们知道后,应该不会拒绝认识她们。”

    孟小冬一听杜月笙的说词,到是真来了几分兴趣,很快拉着旁边的姚玉兰,讨论起范哈儿几位夫人的事迹起来。

    这时候的文艺界,可不是后世演艺界的概念。此时文艺还是一个统称,包括文学界和艺术界,并不一定包括普通的演艺界。实际上,像孟小冬她们这样的演员,不管是京剧演员也好,电影演员也好,没到一定的知名程度,并不能算在文艺界里面。

    孟小冬也是因为她本身的地位,已经到了行业魁,真正成为京剧艺术大师的地步,才能和那些文学艺术界的知名人士,同堂论交,成为其中一员。

    她通过姚玉兰了解到范家赵、何两位姨太太的情况后,果然大感兴趣,表示愿意介绍圈中人,和几位姨太太认识。

    至于范哈儿,虽然没有说,但既然自己的几位夫人,都能进入那个圈子了,那范哈儿只要不是主动退出,肯定也能慢慢参合进去的。

    范哈其实并没有想介入文艺界,进行什么动作。他进入的唯一目的,就是见见那几位,后世耳熟能详,经常读到的几位名家。

    只要见见他们现实的存在,就已经满足了。

    至于见到他们后,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则完全不是他愿意考虑的事情了。

第四十二节 临时回川

    范家两位姨太太赵蕴华和何蜀熙,此时已经开始在丽娃栗妲村的教会学校,开始了夏令学习。

    因为身份特殊,她们还可以每天正常回家,一听说京剧女皇孟小冬,愿意介绍一些朋友给她们认识,顿时大为兴奋。

    她们虽是追求新潮的女性,但对于传统的京剧,毕竟从小耳濡目染,还是非常熟悉和欣赏的。对于京剧女皇孟小冬的名号,更是早就听闻已久,非常敬佩。知道她介绍的那些朋友,当然不可能是普通的人物。

    对于两个新潮的姨太太来说,见见上海滩的那些精英名人,可是期盼已久的事情了。

    第二天两人就正式下帖,邀请孟小冬和姚玉兰过来相聚。聚会时几人一起商定准备办个聚会,可以另外请一些朋友过来一起聚聚,大家认识一下。

    正当范哈儿在这边忙着筹备宴会,想结交文艺界人士的时候,重庆的刘湘那边,却是因为范哈儿迟迟没有电报过去汇报,忍不住拍了一份快电过来,让他立刻搭飞机返回重庆,去参加一个军事会议。

    范哈接到这电报,顿时有点莫名其妙。

    自己刚刚才到上海没几天,怎么突然就叫自己回重庆开军事会议,难道和刘文辉的战斗,要提前开始了么?

    可就算要开战了,仅凭自己那还没凑齐人数的第四师,也根本上不了战场啊。这刘湘到底是什么意思?

    范哈满是不解。

    不过军令如山,就算不理解这个命令,他也不能推辞不去。当即和自己几位姨太太一说,准备自己单独坐飞机先回去,参加这次的军事会议。下面行程视四川内的事情而定,如果能马上处理完,他就赶紧再回来。如果真的爆了战争,则让几位姨太太自己搭乘轮船返回四川。

    几位姨太太当然不舍,只是也知道这事不好挽留,大多说不出什么言辞。到是赵蕴华聪慧非凡,想了想后,却是提醒范哈儿:

    “老爷,我看这次刘军座召见,恐怕不是为了什么军事上的事情,而主要还是为了你负责的那批军火!”

    赵蕴华的提醒,顿时让范哈儿立刻醒悟,一拍手赞同道:

    “对啊,不就是这么回事么!”

    不错,那刘湘虽然派了人来监视自己,但自己把他们指挥的团团转,根本不给他们插手的机会,这边消息,当然也无法传递到刘湘那儿了。想那刘湘,也许确实准备开个什么军事会议,不过最多只是进行部署战前的准备罢了,现在叫自己回去,到时问起自己购买大炮的事情,也就顺理成章,不会引起自己的反感了。

    看来他叫自己回去的真正目的,绝对不是为了那什么军事会议,根本就是为了大炮。

    好在自己在上次和福布斯敲定雇佣协议的时候,也同时定下了美国产山炮,加上杜月笙那边卜福斯炮的订单,大部分任务已经算是完成。现在回去,肯定也能和刘湘交差一番了。

    既然想通了,范哈当然会有所准备。他也不想就这么白跑一趟重庆,又提前先给万县的第四师了电报,询问招兵和训练情况。等到那边的回复到手了,才慢腾腾的,上了飞往重庆的航班,当天晚上,就到了重庆刘公馆,面见刘湘。

    现在他的范庄还抵押在别人那儿,没有住处,干脆就在刘公馆借宿。

    而刘湘叫他回来的目的,也不出赵蕴华所料,确实是为了那批大炮的事情。趁着他在刘公馆,借口军事会议需要,干脆提前询问范哈大炮的准备情况。

    “甫公,这是我军所定大炮的资料,订金已经下了,瑞典和美国那边也已经开始起运大炮,估计三个月内,就能运抵上海。”范哈递上一叠早就准备好的资料。

    刘湘赶紧接过,认真翻看起来。

    他对火炮这方面的了解,远远过范哈。范哈这叠一般人根本看不懂的资料,他却看得头头是道,一边看,还一边连连点头。

    旁边的范哈,看刘湘面上还算满意,趁机提出:

    “军座,大炮的购买方面没问题,不过运输上,恐怕有点麻烦。现在中央整顿军备,对地方私买重武器都查的很严,等军火到了上海,转用长江货轮,恐怕大多数船家都不敢运送啊。你看……我该怎么处理才好?”

    “噢,这事我等下问问航琛,他和军政那边的关系比较好,看他有什么主意。”刘湘随意的回了一句。

    他的注意力,完全放在了手上的那叠资料上。

    范哈本来还想说,是不是给他一笔钱,让他买船特别运送。现在听了刘湘的这番答复,知道只能等等再说了。

    刚好刘湘却已经看完资料,对大炮的性能展开了问询:

    “那个卜福斯炮,我刚刚在军政府的通告上看到过,性能和这资料上描述的差不多,确实厉害。只是这美国山炮,性能好像不能和同等的德国炮和法国炮相比啊,能不能换一个选择?”

    “甫公,这美国炮性能也不错,价格又低廉,它们可是美军的制式装备。而且,那个卖给我们大炮的军火商,已经答应给我们开放炮弹制造技术,所以购买这个大炮,绝对是非常合算的。”范哈儿连忙解释。

    刘湘还是有点不同意,摇了摇头:

    “大炮这东西,性能上差一点点,战场上就会被对手压着打,根本无法挥作用,我看啊,还是换一个好。”

    范哈儿顿时一阵无语,只能推出了杀手锏:

    “甫公啊,不是我不想选择更好的,实在是最近南京整军,大部分外**火商,都不愿意随便出售大口径火炮。德法两国的火炮是军购的最热门人选,他们哪里愿意为了我们的小小一笔订单,就放弃了政府的大额军购。”

    他也不再说别的理由,只拿眼睛瞪着刘湘,看他有什么说辞。

    刘湘当然没办法,要不然他也不会会委派范哈儿去购买大炮了。

    两人商讨了半天,还是没有别的选择,范哈掌握了唯一的大炮购买途径,刘湘也只能乖乖听从他的选择。

    到是最后,知道刘航琛有军政部门路,可以让火炮运输不成问题后,范哈大着胆子再提出运输的事情,刘湘终于不再配合:

    “我会让卢作孚的民生轮船公司和航琛配合,大炮到了上海后,你交给民生公司的人就行,后继不必再管。”

    范哈顿时面色一泱,好在他早就捞足了好处,这次的生意没接上,到也不是很伤心,当即啪一个敬礼应下:

    “是,卑下听从军座吩咐。”

    大炮的事情一解决,范哈儿马上现,接下来几天的军事会议,对他来说确实是毫无意义的。

    待了一个晚上,就向刘湘告假,主动去了万县第四师驻地,巡查自己的部队去了。

    仅仅过了十几天时间,第四师的驻地,就生了天大的变化。

    原来冷冷清清的大门口,现在是人来人往,欢声鼎沸。

    不过出入的人员,虽然也大多穿着军装,但十之**衣衫不整,偶尔进出几个扛枪的,枪头还随意的挂着自己的军装,更有甚者,还挂了鸡鸭鱼肉等物。

    这一番情形,直把范哈儿气得一佛出世二佛升天,抢过旁边警卫腰间的手枪,对着营房上空就是“啪啪啪啪”几枪,随即大喊一声:

    “都给我集合!”

    这番突然的动作,几声鸣枪,把那些正进出营门口的痞兵吓得半死。

    大多数人是慌忙找地方躲藏,也有人吓得直接抱头蹲下,更有极少数几个,干脆调转枪头,把手上的老套筒对准了营门口的范哈儿一行人。

    好在驻防大营的警卫兵,还是认识自己家师长的,在看到他拔枪的时候,就已经知道不妙,赶紧迎了上来。

    现那些调转枪头的士兵,顿时混乱的大喊:

    “快放下枪,放下枪,是我们师长!”

    随即又想起范哈儿刚才喊的话,反应过来,齐声大叫:“大家集合,快集合,师长要检阅部队,都集合啦!”

    范哈的这次突击检查,以这么一副闹剧场面开始。

第四十三节 训斥

    范哈站到校场中央新砌起来的检阅台上时,手上还拎着原来警卫的手枪。那满脸压制不住的怒意,让底下的小兵们,看了都有几分寒,生怕他一起怒来,会突然对自己这边开枪。

    其实如果不是手枪中的子弹刚才一怒之下被打完了,范哈在看到某些士兵的行径时,可能真会忍不住朝他们开枪。

    代理师长林思存和另外一个团长陈志仁,匆匆从自己那儿跑过来的时候,已经是满头大汗。一看高台上的范哈儿,更是吓得连连擦汗,慌忙跑了过来。

    他们早通过电报知道范哈要回重庆参加军事会议,没想到那边会议还没结束,自己家的这位师长大人御驾,就突然将临师部了。

    “大哥,你怎么今天就回来,我本来还准备派人去码头接你呢!”

    “是啊,师座,听说你在这儿集合弟兄们,我也以为是人开玩笑,没想到你真的来了。嘿嘿……”

    堂堂两个正职团长,现在都是稍微有点畏惧的朝范哈儿开玩笑。

    他们本来就很了解原来范鹏举的性格,就算不了解,现在看看范哈儿的脸色,也知道他肯定正在生气中。为了不让他的怒火泄到自己身上,他们当然是故意插科打诨,想要让范哈先消消气。

    他们不那么说还好,这一说,反而让范哈想起了上次他们来接自己时的情形,顿时气得大骂:

    “哼!接什么接,又准备像上次那样,叫一大帮人来围整个码头吗?”

    随即抬枪一指那些散漫站立在校场中的士兵一圈,继续呵斥道:

    “我不是让你们好好训练这帮家伙们么,多少天,你们看看,他们有点士兵的样么?简直连土匪都不如,比上次我离开的时候还差,你们这带的是什么兵?”

    当最后一句话停下的时候,他手上的枪,都已经指到了两个团长的脑门前。

    林思存和陈志仁不知道那枪里的子弹已经打光,就算猜测范哈不会对自己开枪,仅仅是担心枪支不小心走火,也足够吓得额头大汗直流了。如果不是骨子里的血性撑着,恐怕双腿都要开始抖动了。

    他同样也担心,这位坐堂大爷会一怒之下,把自己两人给枪毙了。

    现在的范哈,当然没有原来哪个范鹏举的好杀好斗,嘴上骂了一通后,出了一口心中的恶气,到是散去了大半怒火,已经不准备真拿眼前两个家伙出气了。

    想想自己的安排也有失误,他们这个两个团长,完全是浑水袍哥出身,除了敢打敢杀,就是个胸中没有点墨的莽汉。就算代理了师长,也根本不是练兵的料,自己怎么能指望他们练兵。

    本来他还准备,到了上海后,就请一些正规军校毕业的职业军人来帮助训练,没想到到了上海后,事情太多,就把这档子事忘在脑后了。要是自己能够早点把人请来训练,那这些士兵,也肯定不会是现在这副样子了。

    所以认真说起来,其实自己也有责任。

    “大哥,我们早已经开始训练了,可是你不知道,那些新招来的瓜儿子,哪里是那么听话的,很多人连左右都还分不清呢。”

    林思存不失为一条汉子,被范哈那么拿着枪顶着脑袋骂,除了弄个满头大汗,该他说话的时候,还是能够大声嚷嚷。

    旁边的陈志仁,脸色明显不如林思存镇定,但这个时候,他觉得自己也该帮代理师长说话,不然保不准范哈儿就会把责任连带到自己身上。

    脸上露出一副苦瓜像,满是无奈地嚷嚷道:

    “是啊,师座,我们最近招新兵,不知道怎么一招就招满了,训练也才刚刚开始,哪里能这么快就让他们变成真正的士兵了!”

    心中还暗暗嘀咕了一句:就算我们原来的士兵,也不见得比这些新兵要强上多少啊,怎么从没见你说过。

    “哼!新兵,新兵,都把责任推到新兵身上,知道他们素质差,那今天怎么不训练?放任他们乱走动,把整个营地弄得像个菜场一样!”

    范哈内心已经原谅了自己的这两个弟兄,不过刚才已经当着大家的面,骂了这两个团长,现在随便一句话就轻易的饶过他们,当然也不可能。所以他还是当着大家的面下令:

    “再给你们一个月时间,抓紧训练,把他们训练成正规的军人,再别让我看见他们抗枪来挂鸡鸭的场面。否则,不仅是代理师长不用当了,你们两个没用的家伙,干脆都给我回去继续当营长吧!”

    “是,师座。”林、陈两人难得的啪一个立正敬礼。

    心中也是颤颤。

    这任务可是难了,恐怕接下来一段时间,自己两人确实得拼了命的操练手下这帮子瓜儿子们了。

    范哈知道两人的能力,看他们果断应下了,就又补充说明:

    “放心,我回上海后,会雇佣一些正规军校教官过来,帮你们训练这批新兵,到时候再不要误了事情。”

    “是,保准完成任务。”

    这下子,林、陈两人的回答,立刻坚决响亮了很多,面上也闪现了一丝放松。

    就算那些雇来的教官,不能帮自己两人把新兵训练好,到时候也多了几个人分担责任不是。大哥就是刀子嘴豆腐心,绝对不会真拿自己两兄弟出气的,到时候肯定是那些雇来的教官先遭殃。

    两个自以为了解范哈的袍哥兄弟,内心还想得挺美,却不知道,现在的范哈儿,已经不是原来的范哈儿了,要是真不能完成任务,他们两个,是绝对真会被配回去当营长的。

    训斥完手下这两个团长,范哈看那些在校场中站了半天,已经有点神情的萎靡的士兵,实在是懒得再训话了。

    这种精神面貌的士兵,再怎么说也没用,干脆的挥挥手,让林思存下令解散队伍,就地展开操练。

    至于自己手下的团长、营长们,接下来会怎么训斥他们手下的兵,他就不会管了,也不想管了。

    打了一个巴掌,当然也要给一颗甜枣。

    范哈在从上海返回重庆前,就曾拍电报过来询问过万县的情况,知道这边第四师士兵已经招募完全,所以就从上海订购了一批制式的军用物资,包括全新的士兵服、军官服、绑腿等等日常物资,连同那在上海有现货的一百辆福特民用卡车,一起通过民生货船运抵了万县。

    算算时间差不多该到了,就叫了几个会开车士兵,直接去万县码头把车和军用物资一起运来。

    将普通物资直接分给各团使用,而卡车除了每团分配到十五辆,剩下的四十辆,将组成师直属汽车大队,统一调运全师物资。

    范哈儿知道,有了今天自己的这番话,林思存他们的训练,肯定不会再留手,为了鼓励手下士兵们,能够挺过接下面的熬炼,他又下令,只要他们能够完成新兵训练,就给他们加一月的薪水。

    虽然这个年代的士兵军饷很低,甚至只有普通技术工人的一半工资,但对于这些“穷当兵”的来说,一个月的军饷,绝对可以抵消他们很多时候会产生的退却心了。

    再私下叫来林思存和陈志仁,吩咐一番,同时又指定了手下一个营长代理第44团的副团长,管理团务,这次的巡视行动就算是结束了。

    将部队的事情安排好,范哈儿立刻重新返回重庆,刚好参加了二十军重庆军事会议的结尾行动。

    在这一次师级以上将领出席的军事会议上,刘湘正式提出,让各部检校自己所属部队,随时准备听从军部调遣,进行接下来可能的战斗。

    这已经算是不公开的战前动员了。

    二十军的这些师长,都是眼光很毒的人,通过这番话,完全领会了刘湘接下来可能的安排,纷纷表示:愿意听从刘湘调遣,早日统一四川。

    这意思够明确了,就差直接说,他们愿意带兵去打刘文辉。

    刘湘当然也是大为满意,为了鼓励下属们的斗志,宣布给每个师十万大洋的特别饷,顿时又让几个师长都乐得眉开眼笑。

    这可是白拿的好处,师长们手上的钱,也都不多啊。

    范哈更是在拿到钱后,就直接搭乘飞机,回上海继续做生意去了。

第四十四节 钢盔

    范哈知道,自己的那支部队,绝对是自己在这个世界上,保全自己身家安全和地位的最大保障。

    所以才一回到上海,他就立刻优先开始处理部队的相关事宜,暂时把其他事情都放到了一边。

    军事教官问题,还确实是比较好解决的。

    虽然因为一二八事变,让驻留上海的大量退役军人,暂时离开了这个城市,或者寓居他地,或者选择重新参军抗战,但还是有一部分人,固守自己的立场,不愿意离开上海,选择了躲进租界区内。

    这部分军人,已经习惯了这个花花世界,他们对各方面的压力承受度,还是相对比较有限的,同时也更容易被金钱和物质所吸引。

    在范哈儿开出一百大洋一月的高薪后,很快就有几个军官,毛遂自荐的来范哈儿这儿,寻求录用了。

    他们大多是国内军校的毕业生,而且基本出自保定老北洋系统。在国民革命军北伐胜利之后,小部分人为了一点点面子或者旧怨,不愿意在国民革命军中继续服役,选择了退役。但几年下来,坐吃山空,把原来的积蓄都花完后,就不得不又出来找工作了。现在的第一选择,当然还是继续当兵了。

    范哈儿很快在里面挑了几个。

    川军中的保定系影响较大,这批人用起来,估计也会比较顺手,范哈第一选择的,就是他们中最优秀的几个。

    其他可以选择的人选,也还有好几个。

    这批人中,黄埔生,甚至南京的军校毕业生,那都是一个都没有的,但来自海外的留洋军校生,反倒又有好几个。

    那些国民党军校系统出身的军人,除非他们自己选择退役,不然凭借在校时的人脉,想要在**中混个好差事,还是不难的。反到是这些留洋毕业生,表现又不是特别出类拔萃的,到了国内以后,同样也要和老北洋系统的军人一样,面临较大的失业危险。

    他们基本不知道范哈儿的袍哥背景,一听说他出那么高薪,当然非常感兴趣的前来应聘。范哈从里面选出了三个很有才华,还是名校出身的留洋生,连同七个老北洋出身的军官,一起组成了自己的教学军官团。

    教官的选拔结束,范哈又继续给自己的第四师,新增加一批装备。

    七九步枪上海只有部分货,现在德**火商正从中东调货过来,估计还有段时间才能到齐,范哈连打几个电话催促,把接订单的德**火商,催都快不敢听电话铃声了。每次都向范哈保证,步枪已经在船上,马上就要运达了,请他再等几天。

    反到是范哈原来订购的德国新式工兵铲,被那军火商直接从新加坡调了一批货过来,凑足了范哈需要的三千把数量。被他在一二八事变停战后,直接送到了四行仓库区。

    范哈儿立刻带着自己新招的几个军事教官,一起去了仓库区查看这批物资。

    四行仓库区这次也经历了战火,日军仍旧对此地施行警戒,好在范哈儿在日本的两大船厂订船后,算是日本海军的关系户了,很轻松搞到通行证,顺利地将那批工兵铲运了出来。

    德国的军火商名叫希尔,他一直陪同验货,这种新式的工兵铲,就连德**队也还是刚刚列装,这次能被范哈儿买到,实属侥幸。那十个军事教官,练兵的才能还没体现出来,但这看东西的水平,却立刻向范哈儿显示了。

    无一例外,每个人都说:

    “这绝对是一流的工兵利器啊!”

    这个时候的军队,还不像后世已经完全机械化,大量工事全要靠工兵,工兵作业对于一支部队的战斗力来说,绝对非常重要。这几个教官看到那么一批质量好的工兵铲,当然要乐得赞不绝口了。

    范哈儿自己没怎么用过工兵铲,感觉这东西,功能可能稍微不如后世的一些装具全面,但质量绝对顶呱呱,含钢量极高,已经很不错了。所以就很满意的签收下了这批物资,同时催促德**火商:

    “希尔先生,工兵铲都已经到了,我订的德国6军钢盔呢?你不是说这东西应该比工兵铲好搞么,怎么现在还没到?”

    那希尔的脸上,顿时闪过一丝尴尬。

    即便是成为了一个商人,那种传统德国人骨子里的死板,还是让他不善于用商业用语,来撒谎蒙蔽客户,所以只能涨红了脸老实回答:

    “尊敬的范先生,钢盔的事情,恐怕有点麻烦。你们的蒋司令,正准备建个全德械的部队,也要用到钢盔,所以……”

    “所以你就把我订的钢盔,给了我们蒋司令?”范哈儿不等希尔说完,就冷冷的插了一句。

    随即一声冷哼:

    “希尔先生,你信不信,只要我把你今天做的事情说出去,不说以后你军火生意肯定做不成了,就是你的小命,恐怕也难保!”

    范哈的威胁,只是让希尔的面色更难看,却根本没有令他讨饶。

    到不是他坚强勇敢,而是“钢盔确实已经被军政部的人调往南京了,我也没办法。”,希尔摊了摊手。

    范哈气得差点又想拔枪了,到是旁边参与谈判的一个军事教官,插了一句:

    “师座,你们说的钢盔,就是普通士兵作战时戴的那种钢制军盔么?”

    “是啊,对。”

    不等范哈回答,那边的希尔就赶紧抢过回复。

    只要能不让他面对一脸准备杀人样的范哈,他宁愿和旁边的普通小军官谈判。

    “那东西,好像也没多大用处吧,师座。”

    这个军事教官,稍微有点不解的看向范哈。

    “没用?”范哈顿时眉毛一扬,心中冷哼,对这个教官看轻了不少。

    印象中,他叫雷太鹏,好像是来自欧洲什么得累死蹲军校,另外几人还都对他的出身很推崇的样子,现在看来,也没什么真才实学么。

    “你可知道,在战场上,有钢盔和没钢盔,能给士兵带来多大的安全差异?如果不是现在没有成熟技术的防弹衣,我甚至还准备给我的全军配上防弹衣呢!”范哈稍微有点生硬的叱了一句。

    哪个雷太鹏却是微微一笑,说道:

    “师座,大家知道,钢盔是保护头部的,但它并不是子弹打不透,真要是子弹打不透的钢盔,人的脖子也该吃不消了。它主要是防御弹片,对于子弹,如果对方的子弹不是击中钢盔正中,由于钢盔是一个弧面,便大多会滑飞。这就是钢盔的防护作用。”

    这番话说的很有条理,让范哈眼睛一亮。

    看来这个得累死蹲出来的军官生,也并不是没有真才实学么。

    “恩,那你再说说,它又为什么没什么大用?”

    雷太鹏点点头,继续为自己解说:

    “师座,我们第四师身处四川,要对阵的其他军队基本没有火炮,也就不存在弹片威胁。至于步枪,精准性实在是极差,战斗中真正被命中头盔而死的士兵,肯定极少极少。与其现在花钱给士兵装备钢盔,还不如给他们多一点时间,让我们教士兵好好训练下躲避动作呢。”

    “是啊,师座,我看过**装备的部分头盔,最中间那一个白色的军徽,在战斗的时候,简直在吸引敌人往那打啊,装备实用性并不是很大。”

    旁边另外几个军官,也纷纷帮雷太鹏说话。

    这到是让范哈眉头一皱。

    他们后面说的头盔正中军徽问题,他早就想到过,已经准备要么取消掉,要么就把军徽转到头盔两侧,怎么也不可能它真成为标记的靶星。

    至于这雷太鹏前面说不要头盔的目的,他也是看出来了,对方并不是真不想要,而是为了自己的经济实力考虑,想节省这笔钱花在更需要的地方,当然,也不排除他希望通过训练,更加突出他们军官团训练重要性的可能。

    但不管是出于什么理由,从后世的经理可以证明,钢盔的作用,绝对是正面大于负面的,所以他仍旧坚持要求:

    “必须尽快将钢盔调来,同时,军事训练中,也要有相应钢盔使用学习,你们切不可懈怠。”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19895/ 第一时间欣赏我是师长范哈儿最新章节! 作者:黄初所写的《我是师长范哈儿》为转载作品,我是师长范哈儿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我是师长范哈儿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我是师长范哈儿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我是师长范哈儿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我是师长范哈儿介绍:
21世纪的傻大兵范哈,醒来后现自己成了1932的民国师长,外号就叫范哈儿。
哈儿就是傻子,傻人有傻福,范哈妻妾成群,遇事好运连连。
在多灾多难的三十年代,也许只有好运,才能改变国难。
那就立足西南,大搞建设,先把将来的半壁江山建设好。
哼,自强加盟国援助,看你小倭国,能够坚持到几时!十年之内,我们要踏上那樱花之国。我是师长范哈儿已经完结,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我是师长范哈儿,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我是师长范哈儿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