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其他小说大明天启录TXT下载大明天启录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大明天启录全文阅读

作者:老牤牛     大明天启录txt下载     大明天启录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三百一十六章 朱常润的崛起(六)

    战场上的直觉是一种莫明其妙的感觉,冒辟疆自然知道这种事情,作为将领这种直觉有时候更强烈,不过这是冒辟疆的首次指挥,他还没有这样的直觉,但是他还是仔细的观察着奥斯曼帝国的整体态势,另外就是让埋伏的士兵做好触及的准备。

    战场上很快出现了变化,奥斯曼帝国突然间在西边拉出了巨量的回回炮,将波斯军队的战术做了一遍,先是巨石夹带着陶瓷油罐铺天盖地的向城内倾泻,然后就是报了棉丝、抹布蘸过石油后点燃,然后发射进城内,整个城池的西部顿时成为一片火海。

    波斯军队终于失败了,在东城门方向,溃败的波斯士兵有三万多人冲了出来,然后就是三倍以上的奥斯曼帝国士兵将他们包围了起来,喊杀声、哭叫声响彻半空,最终能够逃出生天的不到一万人。

    多半的奥斯曼帝国士兵还在不停地追击,企图全歼这残余的波斯士兵,这时候留在城内的士兵不到三万,等他们追出数里之后,在城内掳掠的士兵也开始懈怠了,放松了警惕,这就是大明皇家腾龙舰队的最好机会到来了。

    冒辟疆一声令下,一万多军队迅速从南门突入城内,进入城内之后,士兵们马上排成有序的射击队形,五列为基数,每队二十五人,开始排队枪毙行动。混乱的奥斯曼帝国士兵压根不会想到会有别的军队突入,他们完全失去了抵抗能力,因为西门还无法通过,他们从东门和北门狼狈逃出,腾龙舰队士兵就从两个城门追击,最终将奥斯曼帝国的后方基地拿下,缴获了大量粮食和石油,残兵退到了一百里以外。

    打扫完战场以后,冒辟疆开始让士兵扑火安民,石油引起的大火无法用水扑灭,只能用沙子掩埋,士兵们几乎用了一个通宵才做完这些工作。当地未能逃走的居民感到这些士兵真是和奥斯曼帝国士兵不同,他们不但没有骚扰居民,而且还帮助居民灭火,让居民们不在害怕被抢、被殴打,顿生好感。

    这座城就是阿瓦士,临卡伦河,四周是沙岩低丘陵。位于卡仑河流出扎格罗斯山地处,为交通必经之地,又是河运的转运点。人口约十几万 ,在九百年前 ,阿拉伯人征服此地时改为此名。因为地处交通要道,该城几经战火,数次毁灭重建,阿拉伯帝国灭亡以后,归属复杂,奥斯曼帝国和萨非王朝在这座城就争夺了几百年,到了今天还是处于战乱状态。

    城内的官员早就逃走,逃不走的也被奥斯曼士兵杀死了,城内的居民推荐出有声望的耆老慰问军队,冒辟疆热情的接待了他们,通过谈话,冒辟疆终于弄明白了阿瓦士城的特殊性。这里的居民非常复杂,即有本地的土著波斯人、阿拉伯人,还有不少混血的蒙古人、突厥人、土克曼人等。

    复杂的人口组成既有好处也有坏处,好处是可以分而治之,坏处是以但处理不公,就会造成无数的矛盾,引起社会动荡,秩序不稳。好在是陈贞慧是一位处理内政的好手,他处理民事纠纷非常拿手,得到了居民的欢迎,城市很快进入正常状态。

    陈贞慧提出的第一个观点就是我们既然都生存在这座城中,那么我们就是一家人,每一个人都是兄弟姊妹,无论是那个种族,都是地位平等的。其次是信仰问题,陈贞慧主张信仰自由,无论是信仰什么样的宗教,什么派别,都是个人的权利,任何人不得干涉,凡是涉及到干涉别人信仰的问题,新成立的政府将严惩不贷。最后是最重要的一点,政府法律是最大的权利,任何宗教信仰的权利都都必须在政府公共权力一下,政府法律高于一切。

    再说追击萨菲王朝波斯士兵的奥斯曼帝**队,他们尾随在败兵后面势如破竹,不用顾及给养问题,反正是战争状态,一切敌国的物资可以尽情掳掠。他们在前线指挥官的纵容下,可以说是无恶不作。三四天后他们终于尝到了恶果,他们被萨非王朝派出的援军包围了,一番抵抗之后,最终被击溃。

    要按正常的军事行动来说,阿瓦士距离萨非王朝的统治中心比较近,援兵应该早就应该派过来,但是他们的行动非常迟缓,直到阿瓦士被攻破了援兵还没有到达。在这里有一个特别的原因,那就是阿巴斯一世在与大明的战争中失去了性命,而他的儿子也被他自己一个个害死了,出征大明的时候,他也没有安排好自己的接班人,最终造成了局势动荡,最终是由他长子的儿子,也就是他的孙子萨菲继位,但是萨菲现在才十八岁,忙于清理王室的政敌,就造成了这个结果,好在还是派出了援军,截住了奥斯曼帝国士兵。

    击败了奥斯曼帝国的军队以后,这十万人的军队继续西进,终于要和大明皇家腾龙舰队的远征军交战了。冒辟疆派出的侦查兵一直就跟在奥斯曼军队的后面,当奥斯曼军队溃败的时候,他们就迅速的将情报送了出来,让冒辟疆做好战斗准备。

    阿瓦士以东一百里左右的地方有一个湖泊,周围是丘陵地带,那里是波斯大军的必经之路,溃败的奥斯曼军队正向那里逃跑。冒辟疆认为这是一次决定大明皇家腾龙舰队能不能在这里站住脚的战斗,要想站稳脚跟,就必须在这个地方击溃波斯军队,仅仅一万人的军队能做到吗?答案是肯定的。

    迅速的集中队伍,补给好武器弹药,冒辟疆他们以急行军的速度,在半天的时间内赶到了预定地点。这里的地形并不是太适合进行埋伏,丘陵地形山坡平缓,唯一可以利用的就是这个小湖泊边缘是最好的行军道路,想在这里打伏击需要将战线拉得很长,但是冒辟疆下定决心,将一万士兵埋伏到北侧的丘陵上,然后等待溃败的奥斯曼帝国士兵慢慢通过,准备截击萨非王朝的波斯大军。

    当最后一搏断后的奥斯曼帝国士兵被消灭以后,波斯大军终于出现在冒辟疆的面前。也许是他们的战斗太顺利了,追过来的波斯大军连完整的队形都没有保持,就和非洲的土著打群架一般混乱,甚至还有不少士兵一边追赶,一边搜索路边的奥斯曼死亡士兵的尸体,企图找到钱币、首饰之类的东西。

    冒辟疆旁边的特战队长王政最喜欢阴人,他也有极为敏感的直觉,看到波斯军队混乱的追击队形,他就知道这次战斗必胜无疑。

    王政向冒辟疆建议:“冒老兄,我看现在波斯军队的行动几乎没有任何威胁,他们正在兴奋的极点上,认为奥斯曼军队已经不堪一击了,估计他们的统帅也有这种想法。我觉得如果咱们现在出击一下肯定能拦住他们,但是如果打成僵持下来的战局,就对我们非常不利了。依我看不如让我带领一千士兵,带上轻型迫击炮,直接插到他们的后方,寻找到他们的统帅部,然后寻机将它端掉,失去指挥的波斯人肯定会溃败,我们就可以奠定在这里站住脚的大好局面。”

    举着高倍望远镜,冒辟疆仔细的观察着已经追赶过来的波斯大军,他们确实是毫无队形和纪律可言,真的就像一群打猎的游民,人数是非常多,乱哄哄的没有一点战场警惕,这样的军队要是能够禁得起一次猛烈的进攻而不败退,那真就成了奇迹了。

    冒辟疆看了看王政,说道:“好吧,你去组织队伍吧。不过一定要记住安全第一,能够找到战机更好,如果没有机会,千万不要强行进攻,尽量避免不必要的损失,要知道我们的士兵数量不多,目前补充也很困难,没必要去拼命,我们还有取胜的其他机会。”

第三百一十七章 朱常润的崛起(六)

    暂且不说冒辟疆在这里组织士兵建立起防御阵地,王政带着一千最精锐的士兵,装备好大量的轻型迫击炮,还有一百多人抬着十挺手摇机枪,这些手摇机枪是最新版本的轻便式,两个人就可以抬起来,其余的是扛着子弹和备件的,这些装备完全可以打上一次小战役了,王政希望的就是能够雷霆一击,震慑住萨非王朝,让他们不敢再派军队进攻。

    一千人的特别战队退下丘陵,在王政的带领下绕过一个个小山包,急速的向波斯大军的后方摸去,一路上遇到溃兵就直接干掉,不让他们走势消息,看到稍微远一点的波斯侦查士兵,王政就组织队里的狙击手将他们集中使用,在最短的时间里点杀掉。

    应该说这些老兵的素质真是不错,在近一个时辰的时间里跑了二十里,这可是全副武装再加上不断发生小规模战斗的情况下。在望远镜的的视线里,王正终于发现了异常,在一座大概有六十丈高的丘陵上,发现了波斯军队的指挥部,原因是那里守卫非常严,而且还有大量的骑着战马的传令兵进进出出。

    王政立刻命令展示做好准备,首先是将轻型迫击炮二百门隐蔽进入一百五十仗的距离内,然后就是手摇机枪安插在两侧做好防护,等到五百名精锐老兵进入突击范围后,轻型迫击炮和手摇机枪同时开火,将整个指挥的全部覆盖在炮火之内。

    老兵们的技战术绝对优秀,他们组成十人小组,三十人小队,分批次互相掩护前进。刚开始的一百仗距离他们的冲击速度非常快,等到进入波斯军队的火枪和弓箭射程后,速度开始放缓下来,隐藏好自己的身子,等待后方的机枪、迫击炮将波斯军队的阵形撕破,寻找到安全的冲锋线路,尽量减少伤亡。

    最后的五十丈距离内,波斯军队的数量非常多,队形相当密集,在迫击炮和手摇机枪的射击中伤亡惨重,而突击部队则是踩着迫击炮的着弹点前进,这就显示出了老兵的经验,他们相信自己的队友不会把炮弹砸到自己头上。要是新兵的话,就可能离得很远,生怕自己被炸到,结果会措施战机。

    在炮火、手摇机枪的压制下,五百老兵突击的非常快,他们对迫击炮轰炸、机枪扫射过后的战场清理的非常彻底,不留下一个活口。当迫击炮将波斯军队指挥部覆盖过后,他们就冲到了边缘,然后就是挨个将这些军官没炸死的全部击毙。

    失去指挥部的波斯军队如同疯狂的野牛群般冲向这群老兵,不过现在已经晚了,丘陵顶部已经架起了手摇机枪,迫击炮也打过了斜坡,更多的士兵冲上了丘陵顶部,所有的火力向密集的波斯军队倾泻,近现代化的的武器完全不是人的**可以阻挡的,再疯狂的宗教信仰在强大的火器面前也没有大用,武器级别的差距完全无法用数量弥补。

    疯狂过后就是极度的虚弱,腾龙舰队的强力火器将波斯士兵的疯狂冲锋压制下去之后,波斯军队就再也没有组织起下一波攻击,遍地的尸体震慑了他们已经发疯的怒火,他们已经失去了勇气,接下来不用腾龙舰队士兵攻击,他们自己就已经开始撤退了。消息传的非常快,看见有人在战场上逃跑,这就如传染病一样,部队溃散了。

    冒辟疆在十五里外已经听到了这里激烈的炮声,站在丘陵顶部,在望远镜里也可以看到这里冒起的浓烟,冒辟疆知道王政已经找到了波斯军队的指挥部,不管是否能够进攻成功,最起码已经造成了极度混乱。没有一点犹豫,立刻下达进攻的命令,九千多人的士兵立刻冲向了正在进攻的波斯士兵,先是迫击炮覆盖前沿阵地,接下来是手摇机枪开路,这些手摇机枪已经被安装到了四轮推车上,完全可以一边前进,一边射击,完全就像一条条火龙在吞噬波斯士兵的生命。

    完全没有准备的波斯军队被腾龙舰队的突然反击打蒙了,正在最前沿攻击的波斯士兵立刻就溃散了,掉头就向后面逃跑,后面的人一看前面的士兵逃回来,尤其是看到腾龙舰队的迫击炮、机枪开始向他们打来,在溃败士兵的冲击下,队形本来就混乱不堪,这下子就更加混乱了,也就全部跟着溃败了。

    腾龙舰队的全面反击非常犀利,五六万的波斯军队士兵被打得狼狈极了,在这个时候,如果有军官组织一下抵抗,还可以延缓一下腾龙舰队的攻击速度,但是他们也听到了背后一阵阵的爆炸声,便认为自己被包围了,军官们更怕死,所以就造成了整个军队溃败,腾龙舰队顺利的取得了胜利。

    腾龙舰队前后夹击的战术非常成功,他们顺利的俘虏了二万多波斯士兵,其余的都逃散在附近的丘陵地区了,还有一部分逃回了扎格洛斯山脉的另一侧。派出一部分人看守俘虏,冒辟疆马上带领余下的士兵继续行动。

    两个时辰前还有溃败的奥斯曼帝国士兵在四处转悠呢,他们向阿瓦士方向逃去,但是在哪里还有陈贞慧领着一部分士兵守着,溃兵门还以为阿瓦士还在他们手里控制着,结果被陈贞慧当头敲了一闷棍。等他们接下来组织攻城的时候,才发现自己的武器早就在逃跑时丢光了。很快的冒辟疆的带领士兵赶了过来,两边夹击这些溃兵,其实也就是开始抓俘虏了,奥斯曼帝国士兵已经失去了作战的用起了,投降的比逃跑的人还多,又让腾龙舰队得到了一万多俘虏。

    一天的战斗下来,在冒辟疆的指挥下,腾龙舰队击败了奥斯曼帝国和萨非王朝两边十万军队。当然了这里面的取巧成分太大,并不是纯碎的真杀硬拼,但是胜利了就有巨大的收获。奥斯曼帝国这边是败军,自然是穷光蛋,萨非王朝这边可就不一样了,他们是准备收服阿瓦士城的,粮食和军备物资还是准备的非常充足,结果就成了明军的战利品。

    俘虏了三万多人,腾龙舰队的一万多士兵不可能一直关着看押,就从其中挑选一部分人去修建阿巴丹的码头,陈贞慧把那里的士兵都调过来守阿瓦士了,那里人手很紧,陈贞慧还想及早把码头修好,让腾龙舰队的运输舰赶紧将物资卸下来,然后返航,再从大明本土运回来更多的人口和枪支弹药呢。

    另外冒辟疆也从这些俘虏中挑选出三千多少数族裔的士兵,再加上从阿瓦士城中又招募了三千多人,就组成了一支新的土著军队。为了防止这支土著军队发生内部纠纷,冒辟疆没有招收阿拉伯人和波斯人,所有招募的人都需要经过仔细的鉴定,凡是家里穷苦的人才要,他们将来都是职业士兵,当分给他们一定的财产,再给他们一定的薪水,帮他们取上老婆的时候,这些士兵就会成为最忠诚的战士,因为他们保护的就是自己的家园。

    冒辟疆自己当然不懂这些,但是陈贞慧是大明官吏学院出来的,如何收服人心是经过专门学习的,再加上朱有孝将后世太祖爷的手段传授给他们,“打土豪分田地”,这样的绝佳方法,收买当地人心非常容易。不要说这种方法作为入侵者不好使,人心都是自私的,只要腾龙舰队保持强大的战斗力,让当地居民生活得比以前更好,没有人愿意提着脑袋给自己找麻烦,谁也想孩子老婆热炕头。

    朱常润也没有想到冒辟疆、陈贞慧和王政他们会在这里迅速打开局面,他还在阿巴丹监督修建码头,这座码头现在已经可以勉强使用了,朱常润就让这些俘虏把运输舰上的物资赶紧卸下来,腾出空船准备返航,再从大明本土运输人口和物资。

第三百一十八章 朱常润的崛起(七)

    在朱常润忙活的差不多的时候,冒辟疆他们几个人从阿瓦士赶了过来,他们需要和朱常润商量下一步的行动方案。朱有孝让他们来这里的目的不仅仅是获得一块朱常润的领地,而是要在这里获得利益,运输舰空着返回去是不可能的,这样太亏本,陈贞慧让朱常润线等一等,既然皇帝陛下说这里有石油,那一定得找到。他们也看到了奥斯曼帝**队和萨非王朝军队大量使用石油了,也收集了一部分战利品,不过忙于安置地方安全,还没来得及寻找石油。

    朱常润说要不这样吧,咱们一边购买这里的土特产,咱们再一边寻找石油,咱们从当地人中问一下,看看他们的军队是从哪里得到石油的,不要让陛下失望,也显得咱们有能力,能为陛下赚点钱。

    收购土特产是肯定可以赚钱的,但是石油更重要,朱常润出身皇家,对于这种事比较在行,就让他派自己的亲信去做,冒辟疆和王政要整顿、训练军队,只能派出一些士兵寻找,在这里站住脚也是非常重要的,不能稳住局势,一切都是虚的。

    陈贞慧也没有闲着,他就在阿瓦士城里转悠,经过几天的整治,战争的痕迹在逐渐减少,城墙开始修葺,街道变得整洁,大火引起的房屋倒塌已经消除隐患,居民们可以在城里自由活动,各种劫后余生的生意人也开始营业,城市基本上进入有序状态。

    陈贞慧走在大街上很为自己的工作感到满意,在自己的几条法律颁布后,居民们反应不错,乡绅耆老更是热烈欢迎,虽然各宗教神职人员有些不满,但是看到居民都持欢迎态度,他们自然也要收买人心,没有做出出格的事情,也许是震慑与腾龙舰队强大的压力,反正局势正向好的方向发展。

    陈贞慧信马由缰,毫无目的的在城里转悠,他的打扮和本地人一样,这是为了不吸引人的注意。当他走到一家诊所门前时,发现这里的人非常多,这点引起了他的兴趣,就慢慢的走进了人群。

    原来这是一个专门治疗烧伤的诊所,前几天战争双方的两次大火给居民造成了极大的伤害,有许多居民都被烧伤了,重伤的就直接死亡了,轻伤的就跑到这里来医治,看起来这个医生治疗水平不错。

    本来是想随便看看居民生活情况的,遇到这么多治疗烧伤的居民,稍微安慰一下,也可以提高民心啊!不过进门之后,陈贞慧却闻到了一股特别的味道,再仔细闻闻,终于大喜过望,因为他闻到了石油的味道,其实是汽油味道,这种味道他太熟悉了。

    现在他还不能直接去问询这个医生,因为病人太多了,他立刻回到办公地点,找到冒辟疆,然后带上几个警卫士兵,打扮成普通人的样子,一起再去找那位烧伤科的诊所,这件事情很重要,陈贞慧怕自己把事情办砸了,万一烧伤医生对自己发生疑心就麻烦了。

    天开始黑了下来,等待治病的人已经不多了,冒辟疆他们还是耐心的等待医生忙活完毕才过去说话。冒辟疆让跟随的翻译将他的话告诉医生:“我们是这座城的最高行政长官,在您这里发现您治疗烧伤时用到了石油提取物,我们非常需要这种石油,请问您知道那里可以找到销售这种东西的地方吗?”

    医生用惊奇的眼光看着冒辟疆他们,说道:“您怎么知道这种治疗烧伤的药剂是从石油里面提取出来的,您会提取吗?如果您会提取这种药剂,我倒是可以从您那里购买。”

    陈贞慧说道:“我们会提取这种药剂,不过我们不使用这些东西,它的副作用太大了,如果你告诉我们你从哪里能购买大量石油,我倒是可以给你提供我们从大明帝国带来的效果更好的治疗烧伤的药品,你愿意独家使用或者销售这种药品吗?”

    听完陈贞慧的话,这个医生两眼放光,他激动的说道:“您说的是真的吗?那我先告诉您吧。这些治疗烧伤的膏剂效果确实不太好,但是胜在便宜,利润丰厚,确实副作用很大,既然您有更好的药剂,那我也不用保密了。这些药剂是从西边不远的地方弄来的,那里炼制这种东西的然也很多,他们从一口特别的井里面打出来非常多这些东西,也就是你们说的石油吧,原来有军队控制着,现在军队都被你们赶跑了,估计也没人管了,那个地方叫苏撒,油井就在苏撒附近。本来苏撒是一座古老的城市,但是连年不断的战争,让那里变成了一片废墟。”

    那个医生说完后,紧盯着陈贞慧,生怕他反悔,不肯给自己更好的烧伤药。陈贞慧哪里会做出这样的事情,回头告诉跟随的士兵,马上取回十只烧烫伤膏过来,正好可以在这里打开中药市场,何乐而不为呢?

    到了第二天,冒辟疆亲自和王政带领一千士兵直奔苏撒古城而去。到了苏撒古城一看,这里现在确实就是一片废墟,残破的宫殿、半倒的巨柱、遍地的碎石,这些倒塌的建筑,凄凉无比,也好像在诉说着往日的无比辉煌,触景生情,让人产生一种压抑的心情。

    冒辟疆是个军人,他们有那么多心情感慨,在当地人的带领下,没费太大功夫就找到了哪处油井。好家伙,怪不得刚才那人愿意领着冒辟疆他们过来,原来这里现在正打得热闹,弯刀、长刀、长枪、短枪,甚至还有菜刀、斧头等,大概有上千人在这里械斗。

    冒辟疆带着士兵赶到,对着空中鸣枪,震耳的枪声立刻就把械斗的人群吓住了,他们停下来,呆呆的看着大队的持枪士兵,看来这里没他们什么事情了,既然来了军队,这个地方的油井肯定属于政府的了,两个争夺油井的部落都灰溜溜的走了,留下一地破碎的一片,点点滴滴的血斑。

    在接下了的几天里,冒辟疆他们又发现了三口油井,这三口油井中有两口是废弃的,经过冒辟疆找来的技工疏通以后,竟然还可以出油。最后的那口油井就更好了,冒辟疆他们自己挖掘的,在废弃的油井不远处他们发现了冒出石油的泉眼,经过技术人员开拓。固定井口之后,发现这口井竟然是出油量最多的,每天可以流出上几万斤石油,而且质量上乘,连提炼一下都不用,直接就可以炼化。

    这块地方是个宝藏,冒辟疆马上调集过来五千士兵,把这里迅速包围起来,几天的时间内就把这里建成了一座兵营。从大明调集更多的军队需要时间太长,冒辟疆和朱常润、陈贞慧商量了一下,立刻派出部分军舰到朱由崧的福城王国借兵,而运输舰等待将石油装满后在返回大明,然后请朱有孝派遣更多的士兵和迁徙更多的居民,这里的环境比较适合耕作,大明的百姓应该愿意来这里定居。

    很快的朱由崧就从福城王国送来了两万士兵,而且还带来了大量的粮食,本来那个地方不是产粮重区,但架不住朱由崧从大明迁徙的老百姓很多,这就有了大量的粮食,马上解决了朱常润的粮食危机。

    有了更多的军队,事情就好办多了,陈贞慧让人编织了大量的油篓,这在大明是用来盛香油的专用工具,将石油装载油篓里,搬到附近的河边,放到小船上,直接运送到阿巴丹,再装到运输舰上。在这个时候朱常润发现了一个问题,如果等运输舰都装满了再走,那么接下来的石油储存到那里呢?因此朱常润马上改变方法,装满十艘运输舰就派出两艘军舰护送返回,然后再继续运送过来装其他的船,免得造成误工,还可以尽早从大明本土运回士兵。

第三百一十九章 凤阳王国(一)

    返回的运输舰直接在天津卫靠岸,有蒸汽机做动力的运输舰还是速度比较快的,在天津卫码头上岸以后,顾不得长途漂泊的疲乏,负责行动的官员立刻就坐上刚刚开通不久的火车,以最快的速度奔赴京城向朱有孝回报,天大的喜讯谁都希望早一刻知道。

    看着眼前的汇报,朱有孝终于放下心来,石油还是找到了。虽然朱有孝知道波斯湾是一个石油罐,但是究竟在哪里能找到天然油井,他自己也不知道,本来还以为这是一个长期的事情,没想到他们的运气还是非常好,看来应该加强一下冒辟疆的实力了,不然等奥斯曼帝国和萨非王朝反应过来,就冒辟疆那一万多军队是抵挡不住两方面进攻的。

    朱有孝让大明皇家腾龙银行再次发出募集令,而且需要招募的人数更多,条件相当优惠,并且还可以带家属,结果一下子就招募到了三万士兵,全部是退役的老兵,全国各地都有,这三万老兵大多都有了家室,这下子就有了近十万人,一下子全部运送过去很难办,那就先把招募的士兵运过去,然后在送家属过去。这些应募而来的首批带家属老兵受到了特别的照顾,他们可以得到可观的补贴。

    既然已经找到了石油,那就得想法运送回来,朱有孝没有见过后世的油轮,但是他懂得这个道理啊!于是大明皇家腾龙银行再次**了一百艘运输舰,经过简单的改装以后,就变成了油轮,每艘油轮可以装载二十万斤石油,也可以装载一千五百多人,因为朱有孝不打算继续派遣护航舰队,就把这些邮轮改造成武装邮轮,每艘油轮上周围都是手摇机枪的固定射击阵地,在这个时代,这就足以保证油轮的安全了。

    第一批三十艘运输舰在半月之内就出发了,运输的除了三万士兵以外,其余的全是军火。朱有孝不知道在那个地方究竟要发生多大规模的战争,多好充分的准备还是比较好的。除了明军现在的正式装备以外,朱有孝还准备了大量的简单的击发枪,这些简单的击发枪腾龙舰队肯定不会自己使用,倒是可以装备在本地招募的士兵,也可以卖给亚里巴王朝,让他们为腾龙舰队负担一部分压力。

    另外在波斯湾的腾龙舰队现在不好继续叫这个名字了,刚开始探险性质时可以,现在就得改名字了,为了表明这是皇家自己的生意,朱有孝就把朱常润将来的领地叫做凤阳王国,朱常润就是凤阳王国的国王,也算是大明的附属王国,军队就算是凤阳军。

    时间过得很快,朱常润在那里过得劳累而快乐,他耐心的等待着返航的舰队。在一个多月后,朱有孝派出的第一批油轮终于到达了波斯湾,看着三十艘庞大的油轮,朱常润心里那个高兴啊!再看到从油轮上下来的三万士兵和堆成小山一般的武器,朱常润就更加高兴了,看来自己的起点要比先前的两位兄弟高多了,就算是王侄朱由崧有他的老子照拂,也比不上自己的这个待遇,想想真就如同做梦,当年父皇时代心惊胆颤的生活真不是人过的。

    冒辟疆可不像朱常润过的这么滋润,击败奥斯曼帝**队和萨非王朝的军队有些取巧,如果他们真要铁了心夺回这片地方,自己的一万多人很难守住。因此他除了派遣到苏撒五千士兵建立军营守住这个未来的金库,还和王政各自带领二千士兵不停地在这里清剿溃败的散兵,必须要保证这一块区域的治安,让民心稳定下来,这才能长期占领下去。

    陈贞慧更是忙得要命,医治战争创伤可不是一件简单的工作,城市居民还好一点,散布在广大乡村的居民不好办,尤其是还有不少游牧的部落,也必须将他们安置好,这些人闲散惯了,除了用他们的牛、羊、骆驼与村民换取粮食外,他们还会对小一点的村镇抢劫,这是他们的习惯,很让人头疼。

    陈贞慧只好和冒辟疆商议,对这些游牧的部落下达了一份严厉的通告,第一是给他们划出固定的牧区,不许越界游动,第二是不许抢劫村庄,否则严惩不贷。对于已经习惯于这样生活的游牧部落来说,这两个通告相当于要了他们的老命。他们自由惯了,原来的王国也拿他们没有好办法,他们认为冒辟疆、陈贞慧也不会有更好的办法,就依然如故,把这两个通告当成耳旁风,根本就没有当成是个事。

    冒辟疆见他们不听从命令,就让王政派出几支小队跟踪他们的足迹,寻机给他们一个教训。陈贞慧则是给每一个村庄发放一些石油,让他们遇到抢劫时就点燃石油,放出浓烟报警。

    这个招数很快就见到了效果,有两股抢劫的游牧部落被发现了,他们不但抢劫粮食、食盐,就连村民也不放过,讲一个小村几乎屠尽。看到升起浓烟的小村,已经跟随他们几天的两只部队将他们围了起来,虽然有两千多人的游牧部落联合,但是对于凤阳军来说只是土鸡瓦狗。迅速的架起机枪阵地防止他们逃跑,然后开始突击部落中间。凡是企图逃跑的,都被不惜子弹的机枪射杀,集中起来的被士兵用步枪和大刀砍死,其场面要比他们屠村更加血腥,寥寥无几逃跑出去的人吓破了胆,将凤阳军说得比魔鬼更加残忍。

    将这两个游牧部落灭掉之后,为了震慑其他的游牧部落,冒辟疆就将俘虏们在整个凤阳王国游行,每到一个地方就虐杀几个,一直到全部虐杀完毕才结束游行。这样的方法不能一直使用,次数太多了就是凶残,但是这次是初次,就得用重典,要让他们知道,凤阳王国的律法是神圣不可违反的。

    冒辟疆的血腥手段将那些游牧部落的侥幸心理彻底粉碎,看到这两个部落的下场,自然就不会再有不开眼的部落去惹冒辟疆的怒火了,历经几百年、上千年的匪患终于平静下来。不用说这里的民心自然就安稳下来了,再加上陈贞慧把运过来的粮食除了出售给买得起的人,还有一部分作为救济粮散发给贫苦百姓,这样的惠民政策让凤阳王国范围内的老百姓开始真正认可了朱常润的统治。

    第一批运输舰的到来,让冒辟疆总算是长出了一口气,压力总算减小了些,要不然的话就凭这一万多人的兵力只能维持住秩序,要想在向外开拓是不可能了。加上刚下船的三万士兵,还有在本地招募的士兵,冒辟疆手里一共就有了近五万士兵,这下子冒辟疆就有了向阿拉伯海左岸进兵的能力了。

    按照朱有孝的目标,朱常润需要占领的地方大概有近十万平方公里,也就是相当于后世的整个波斯湾弯底周围三百到五百里的地方,最好是再大一点,那样就有了战争的缓冲余地。当然了,按照朱有孝的发展设想,大明是能够屹立在世界之巅,没有人敢攻击大明领地,大明会及早给他们造成混乱。

    不过现在凤阳王国是打算攻击别人的,而大明的势力也没有扩张到这里,所以凤阳王国扩张的时候,还必须要顾及到别人攻击自己。这五万人只能派出三万人过河,然后再想法招收本地少数族裔人口进入部队,最起码要让他们知道这也是保护他们自己的家园,因为朱常润的凤阳王国对待自己的国民非常优惠,不收他们的任何税金,而且还保护他们的安全,这在任何地方都是不可想象的。

    不收税是朱有孝给朱常润出的主意,在这里以后遍地优势石油,将来都是富得流油的地方,不但不用收税,反而可以大笔的送给居民们福利,只要将这些人训练成能够打仗的精锐士兵就可以了,大量征集青壮,保护好这块土地。

第三百二十章 凤阳王国(二)

    冒辟疆和王政再次兵分两路,从苏撒古城和阿巴丹同时开始,冒辟疆率领西路军,直接杀向西南,王政率领水路坐船从后世的科威特港口登陆,两人从两个方向合围,目的是将这个圈内的所有奥斯曼帝国和萨非王朝的军队全部歼灭,在向外就是大沙漠了,奥斯曼帝**队很难通过沙漠攻击。

    明显的是冒辟疆谨慎过头了,他带着军队从苏撒出发直奔下一个萨非王朝的阿马拉城,结果丝毫没有遇到抵抗,城里面也没有多少军队,看到冒辟疆凤阳王国的军队到来,直接就投降了。冒辟疆留下五千士兵在这里建立了一个军营之后,再次向下一个目标纳西里耶奔去,在哪里的奥斯曼帝**队仍然很少,又让冒辟疆很简单的占领了,除了行军的时间,冒辟疆几乎没有遇到什么抵抗,一拳头打在棉花上,冒辟疆自己都没弄明白怎么就这么简单就占领了这块地方。

    王政的情况同样简单,他率领军队登陆科威特港以后,遇到了微弱抵抗,在这里有一个哈立德家族建立的部落,这是三十多年前刚来到这里的一个部落,属于奥斯曼帝国委派的一个小总督,不过他们这个家族在这里的统治也不是很稳定,就在王政的迫击炮响起不久,这个部落就亏散了,逃向了西方的沙漠深处,他们就没有见过这样的打仗方式,直接被吓跑了,可见这里非常落后。

    留下五千人占领港口,一路西北前进,向冒辟疆预定的的会和地点而去。在纳西里耶小城,冒辟疆和王政两人都有些不相信,他们就这么简单就会合了,在这里再次留下五千军队,因为这是他们距离阿巴丹最远的目标城市,因此留下了大量的军备物资,并叮嘱队长做好防御工作,就率队从幼发拉底河左岸返回头围攻巴士拉,结果比他们想象的更简单、更意外,刚到巴士拉就遇到了陈贞慧派出的人迎接他们,原来这座城的总督直接向留在阿瓦士的陈贞慧递交了归附协议,根本就不用打仗了。

    看着一头雾水的冒辟疆和王政,陈贞慧便笑着向他们解释了这场准备充分、却又没有打起来的战争始末。原来是在萨非王朝的阿巴斯一世入侵大明时战死,继位的萨菲和他祖父一样残暴,但却没有他祖父那样英明,奥斯曼帝国看到了机会,便趁机向萨菲王朝进攻,双方的军队现在都集中在巴格达,双方几十万大军都在巴格达鏖战呢?就算是攻击阿瓦士的奥斯曼帝**队也是一支偏师,他们的意图是攻下阿瓦士以后,切断萨非王朝军队的后路,让守在巴格达的萨非王朝军队产生混乱,结果被凤阳王国占了便宜,没费力气就得到了阿瓦士。

    至于巴士拉城,说起来也很有意思,就是那个在阿瓦士陈贞慧遇到的那个医生牵线,让陈贞慧简单的得到了这座城池。

    陈贞慧说,这个医生不是阿拉伯人,他是一个达曼教徒,或者说是犹太教的一个分支,也可以说是天主教的一个分支,总之他们之间的关系比较复杂,他是犹太人,而且在巴士拉还有更多的达曼教徒,甚至他们还控制着这座城的管理权,是巴士拉城最富足的一个阶层,他们属于奥斯曼帝国的一个边远小城。

    犹太医生叫做卡夫卡,自从陈贞慧将烧烫伤膏送给他以后,经过几天的使用,他发现效果不是一般的好,而且陈贞慧还告诉他一个清理伤口的办法,就是用烧开过的干净水,最好是蒸馏水,加上接近一成的精盐,勾兑成盐水,用来清洗伤口,既减轻了病人的痛苦,还让伤口更快的愈合,减少感染的概率。

    得到了陈贞慧这一点好处的卡夫卡并不可能为他牵针引线,但是加下来凤阳王国的军事行动,让卡夫卡看到了机会,不但是武器装备的先进,士兵的彪悍更让人震惊,他虽然仅仅是个商人,但是犹太人太善于抓住机会了,他认为这块地方将来肯定就是凤阳王国的了,无论奥斯曼帝国还是萨菲王朝都不可能再夺回去,必须向凤阳王国靠拢。

    在巴士拉城,别看达曼教徒富有,而且还控制着这座城市的管理权,其实他们的地位很低,占据多数人口的阿拉伯人看不起他们,波斯人照样看不起他们,就算是奥斯曼帝国,委托他们管理这座城市,也是因为他们善于理财,能够在这偏远的地方提供不错的财富,这是他们唯一的优点,这是奥斯曼帝国人的观点。

    在历史上犹太人屡遭屠杀,这跟他们的民族性格有很大关系,因为他们有国无家,他们只好储蓄巨额的金钱,几乎到了贪婪的地步,而且他们基本上不参与保家卫国之类的战争,遇到战争便想法从中取利,唯利是图,而且不择手段,他们是精明而又愚蠢的奇葩结合体,让人爱恨交加,所以遇到战争是,财富就是他们最大的原罪,不支持所在国家战争就会被屠杀。

    卡夫卡精明的看到了凤阳王国的未来,因此他来到巴士拉,向他的族人建议,应该和凤阳王国合作,这样才能保证达曼族人的最大利益,事情就这么简单,凤阳王国的雏形就这样轻松的确定下来。

    看到陈贞慧就这样简单的通过卡夫卡将这里的政治环境搞的门清,无论是朱常润还是冒辟疆,他们这几个开拓者总算是放下心来。巴格达的战争一时半会不会结束,凤阳王国得到了阿瓦士,不在继续进军切断萨非王朝的援军后路,战争持续的时间必然会延长,那就坐山观虎斗,耐心的等待着他们的战争结果吧。

    闲下来是不可能的,既然奥斯曼帝国和萨非王朝顾不上波斯湾,冒辟疆就让王政带领凤阳舰队沿着波斯湾南岸向亚里巴王朝靠拢,将沿岸一百里内的部落赶走,靠着海湾建设一系列城堡,这里有的是沙子,将石油运回大明本土后,回来就让他们带上大量的水泥,再修建一条沿海官道,将城堡连接起来,形成一道坚固的防线,让波斯湾成为凤阳王国的内湖。

    冒辟疆自己则是在阿瓦士、苏撒到扎格洛斯山脉以南建立城堡,防止奥斯曼帝国或者萨非王朝军队来攻击。冒辟疆的策略非常稳健,他非常清楚将要面对的两个国家都是非常强大,他在修建的承包里驻扎的都是招收的本地士兵,而从大明本土招募的凤阳王**队,作为主力军集中到阿瓦士、苏撒、纳西里耶几个城市,这些军队属于将来的野战部队,冒辟疆为他们配备了足够数量的阿拉伯马,使得他们的机动能力非常强,无论任何城堡遭到攻击,都会很快得到支援。不用担心本地士兵的忠心,他们本来都是少数族裔,在凤阳王**人的待遇最高,因此他们的家庭非常富足,要比普通的阿拉伯人、波斯人好过得多,甚至他们可以娶上三个老婆,而且凤阳王国还给他们补贴,他们的身后就是自己的家园,失去凤阳王国的补贴,他们还会回到原来的可怜处境,所以他们对凤阳王国非常忠诚。

    为了把这个将来的大石油库保护好,朱有孝也是不惜余力,除了迁徙过来十几万人口,还运输过来大量粮食、农具,这些都是免费发给移民和军人家庭,让他们都没有后顾之忧。这里的资源除了是有意外还有非常适合农耕的阿拉伯河两岸的平原,本来会逐渐衰败的农业基地,在大明移民的到来之后,这里又成了鱼米之乡,不得不说华夏人民天生就有种地的本事,只要有耕地的地方,就是他们的乐土。

第三百二十一章 凤阳王国(三)

    王政的凤阳舰队从科威特一直占领到和亚里巴王朝交界的地方,波斯湾内的半岛和小岛都成了囊中之物。本来那个小道上还有一些波斯人活动,但是看到强大的凤阳舰队到来,他们就没有做任何抵抗,主动向凤阳王国提出撤出了,半岛也很简单,人口不多,气候也不适合居住,奥斯曼帝国也根本就没有军队在这里驻扎,一个小地方部落首领就直接向王政宣布投靠,不愿意留下的自己走人。

    王政的占领工作简单,接下来打算的建设工作就麻烦多了,好在陈贞慧有能力,直接从俘虏中分过来两万人,告诉他们,只要把这条路修好了,城堡建起来了,你们就自由了,无论是想回家还是想在这里居住都可以,而且在干活期间,每天都是三顿饭管饱。随便吃在这个时候也是极为奢侈的,一般情况下这里的人是不会吃三顿饭的,粮食极为珍贵,凤阳王国的最简单的吃饱饭方法,就让这些俘虏感激流涕,积极性可想而知。

    朱常润、冒辟疆、陈贞慧他们在养精蓄锐,耐心的等待巴格达战役的结束,无论是那方取胜,都有可能接下来对凤阳王国动手,因为凤阳王国现在的地方使他们双方争夺的土地之一,尤其是这里还有重要的河口,他是这片陆地唯一的出海口,萨非王朝还好一点,他们有漫长的海岸线,而奥斯曼帝国的波斯湾出口全部被凤阳王国夺取了。

    就在朱常润他们看热闹的时候,被王政赶走的哈立德家族派人前来交涉,交涉的目的不是要求归还土地,而是要从凤阳王国购买武器。陈贞慧接待了哈立德家族一行,既然是想做生意,那就再好不过了,凤阳王国的制式武器不可能卖给他们,从大明带来的击发枪还是可以卖的。

    在朱有孝看来,除了加农炮、***、手摇机枪、步枪不能出售,其他的像小二踢脚炮、击发枪之类的小东西都可以买,甚至步枪也可以卖,不过是削弱版的,但是价钱要高得多,所以这次运来的军火中就有不少这些东西,既然有人想买,那就卖给他试试。

    通过和哈利德家族来人交谈,这才知道事情原委,原来是亚里巴王朝自从买了福城王国的武器以后,战力骤升,将阿拉伯半岛的奥斯曼帝**队打得狼狈不堪,而哈利德家族也见识了凤阳王国的厉害,觉得要是买上一些这样的武器也许可以自立,就算自己没有这样的实力,那么半岛上还有别的有实力的部落,既可以和他们联合,也可以向他们贩售。

    既然哈利德家族要买武器,那么陈贞慧也不客气,击发枪和小二踢脚炮都卖给他一些,顺便还送给哈立德酋长的卫队十只****,这不是军官的配枪,只是普通士兵使用的,就这样都把哈立德酋长乐坏了,这可是保命的家伙啊!

    很快的第二批油轮就到了,带来了更多的移民和武器,武器是足够了,用于防守完全没问题,进攻的话病例还是不足,只好继续招收本地新兵和从俘虏中挑选忠诚于凤阳王国,而又有家人担保的本地士兵,总共又招收到三千人,这三千人充当武装警察,负责地方治安,比如剿匪或者部落之间纠纷。

    移民的安排就比较简单了,这里有无数的荒地可以开垦,阿拉伯河两岸除了沼泽以外,都是上好的土地,无论是种植水稻和玉米都可以,在河岸的沙土地,还可以种植土豆和红薯,这些作物产量非常高,估计一年之后,这里我那全可以粮食自给自足,不用再发愁粮食的问题。整个凤阳王国开始进入有序的发展态势,朱常润和冒辟疆他们不断的在各地巡视,尽可能的将各种矛盾处理在萌芽状态。

    就在朱常润他们埋头发展的时候,奥斯曼帝国的使者到了,原来哈立德酋长将他购买的武器卖给了本地总督,这家伙立功心切,立刻组织了两千士兵训练,结果发现这些士兵太厉害了,仅仅一个月的训练,就在和其他总督争夺牧场的时候,将对方打得屁股马尿流,愣是让对方赔了大批骆驼。

    得到好处的总督自然不会亏待哈立德酋长,立刻分给他一块封地,并且让他继续来卖大量的击发枪和小二踢脚炮。哈立德酋长不但赚取了高额差价,还得到了一块封地,自然就再次来找凤阳王国继续购买武器,而且这次带来的全是黄金。

    总督这次派哈立德过来购买的武器数量巨大,超过了一万只击发枪和五百门小炮,他的目的是在短时间内训练出一支击发枪军团,要到巴格达前线立功,只有这样才可能获得更大的土地和权利。在奥斯曼帝国也不是铁板一块,统治集团内部分列严重,互相倾轧不停,军功和税金是获得权力的捷径。

    在一个月之后,萨非王朝的使者也来了,他们的要求和哈立德酋长一样,需要巨量的击发枪和小二踢脚炮。朱常润已经将这里的情况写成奏折,随第一批油轮送到了大明本土,朱有孝大喜过望,在后来的油轮上运来的都是武器,而且还增加了大量的出口版的步枪,没有**,每次射击一发子弹,需要再次压上一颗才能射击,射程比击发枪远,射速差不多,但是射击精度要高多了。

    向萨非王朝展示了这些武器之后,萨非王朝的使者终于明白,为什么自己会在与大明的战争中失败了,而且也知道了为什么他们会在巴格达遇到一支拥有枪炮的军团,原来这里是武器来源地。

    萨非王朝需要的武器非常多,按照陈贞慧的要求,他们需要支付巨量的黄金和白银,不过这也难不倒历史悠久的萨非王朝,现在他们的国库还很丰盈,没有讨价还价,其实陈贞慧也没有给他们机会,生意是独家经营,价钱绝对就是坚挺,慢慢的挖空他们的国库吧,让他们逐渐的衰弱下去最好。

    一百艘油轮在凤阳王国和大明本土之间来回奔波,从大明本土运来武器、茶叶、丝绸、瓷器,从凤阳王国运回石油、波斯地毯、椰枣、藏红花等。巨量的商品交易、高额的垄断利润,让大明皇家腾龙银行赚的沟满壕平,腾龙银行的巨额投入得到了丰厚的回报,前期投入的几千万两白银早就赚了回来,各个皇家的股东们纷纷表示朱有孝英明。

    其他的大明地方银行从中看到了奥妙,纷纷向腾龙银行请教,要求利益共享,这个问题门都没有,朱有孝让腾龙银行毫不犹豫的拒绝了他们的要求,想要有高额利润,就得有高额付出,直接提出分润要求是不可能的,他们不可能一直依靠朱有孝的政策吃饭,必须要有自己的发展道路和思路。

    朱有孝作为皇帝不会直接参与这些事,但是也不能看着他们眼红做出非法的事情,便让福王朱常洵向这些银行透露了些许商业机密。首先是世界上还有无数的宝藏需要他们去探索,其次是冒险探索是需要武力来保护的,皇帝允许他们组织一定量的佣兵,包括招募已经退役的老兵,但是募兵必须在兵部备案,而且还必须签订待遇合同,以但银行违约,将要受到严厉的惩罚,大明法律将保证每一个国民的权益。

    朱有孝通过福王朱常洵向他们支招,比如说可以将倭国再多分成几个小国,支持他们各自独立,然后售卖武器,现在大明的工业非常发达了,炼钢水平也很高,采矿、炼铁已经分散到原产地很多,他们可以组织工厂自己生产法律允许的击发枪、小二踢脚炮等,还有就是他们可以在欧洲、非洲北部甚至北美地区出售这些武器,也可以在别的国家制造动乱,创造武器需求啊!这些都是米国犹太人的拿手功夫,朱有孝先拿来用用也不错。

第三百二十二章 凤阳王国(四)

    由于大明的介入,凤阳王国的出现,本来就战事非常激烈的巴格达更加混乱,击发枪的出现让士兵们可以在很远的距离上就可以击毙对方,小二踢脚炮虽然威力有限,但胜在它可以攻击的距离更远。奥斯曼帝国和萨菲王国以前装备的回回炮现在已经失去了用武之地,只要他们敢出现在战场,第一时间内就会被小二踢脚炮摧毁,这样的结果让双方僵持下来,士兵的伤亡人数反倒是减少了。

    随着伤亡人数减少,拥有作战经验的老兵就会越来越多,但是战争对击发枪和小二踢脚炮的需求就更多了,双方都在不停的向凤阳王国加大采购数量,让凤阳王国的朱常润高兴坏了,这他妈要是一直打下去,自己就发了大财了,怪不得皇帝陛下让自己来这个地方立国,原来这才是其中的奥妙。

    最先顶不住的是哈立德家族支持的总督,这家伙想在巴格达战场立功,这个目的实达到了,而且奥斯曼皇帝穆拉德四世也给予他更多的土地和金钱,但是穆拉德四世也不会做赔本的生意,土地是可以封给他,金钱的数量有限,总督也不可能一半天就把属地都变成金币,因此巨量的武器购买就压塌了他的脊梁,他的想想别的法子弄钱了,否则不但现在的地位保不住,弄不好连本钱也得输掉。

    在这个时候,哈立德家族就给他出主意了,说是我们既然没有钱支付购买武器的货款,那么就用土地做抵押或者出售给凤阳王国算了,反正穆拉德四世陛下也不会到咱们的地方来看,我那原来的地方就被凤阳王国给占去了,要不咱们给凤阳王国商量一下,将那一片沙漠卖给他算了,反正那也是鸟不拉屎的地方,如果万一有什么事,咱们有足够的武器也可以应付。

    就这样在哈立德家族的忽悠下,这个总督就下决心将波斯湾南侧四百里的地方换取了凤阳王国的大批武器,双方合作愉快。这件事让朱常润喜出望外,本来这片领地属于强取豪夺,说不定还会和奥斯曼帝国发生战争,但是哈立德家族这出售合同一签,自己就可以合法拥有这片领土了,就算是以后和奥斯曼帝国发生战争,自己也成了占理的一方。当然了,这一切都建立在自己的绝对实力的基础上,没有绝对的实力,再有里也是枉然,占住了理由的好处是可以给对方面子,让奥斯曼帝国不想打下去的时候,有一个体面的退出理由,比较容易结束战争。

    朱常润便将买下奥斯曼帝国土地的事情向朱有孝传递过去,并说不知道是不是合适,希望皇帝陛下裁决。朱有孝接到这个消息以后也是非常高兴,虽然是地方总督私自出售给凤阳王国的土地,但是只要契约在手就不怕他们反悔。自己并不想和奥斯曼帝国开战,或者说朱有孝以后并不打算四处开战,不像当初女真人不打败他们就要灭国,现在已经非常强大了,能用钱解决的问题,就最好不打仗。

    奥斯曼帝国是以后抵抗欧洲列强的桥头堡,朱有孝不愿意它像后世那样崩溃,因此关键的时候还得给予必要的帮助,所以朱有孝不打算和奥斯曼帝国弄僵关系,现在凤阳王国手里有了这份合约,倒是候就可以给穆拉德四世或者是他的继任者一个体面的理由,让他们放弃战争。当然了,如果阿拉伯半岛像历史上发生独立事件,在不影响奥斯曼帝国大局的情况下,还可以将奥斯曼帝国和凤阳王国隔离开最好。

    接下来朱有孝给朱常润回信,告诉他这件事情做得非常漂亮,马上再给他运输更多的武器过去,估计萨非王朝也会需要更多的武器了,如果萨非王朝过来使者谈判购买武器,也可以和他们商量一下,让他们签下承认凤阳王国目前势力范围的现实,否则就不再出手给他们武器,等到奥斯曼帝国攻下巴格达以后,再和他们谈判时就将波斯湾沿岸的布什尔省要过来,如果他们还是不答应,就告诉他们要和奥斯曼帝国联合,将他们在底格里斯河下游的土地瓜分。

    随着油轮带着大批的军火来到阿巴丹,这里的港口现在已经非常完善,这个码头已经有些近现代的特点。在大明工程师的努力研究下,钢筋混凝土工艺成功的应用到了这里,牵引船不再依靠拉纤和风帆,完全由蒸汽机船带动,极大的提高进出效率。上船、下船的货物也用蒸汽机做动力,由亚麻、丝棉配上钢丝编织的传送带非常结实,可以直接从码头的货物堆积点输送到船上,节省了无数的劳动力。在朱有孝的指点下,还采用了集装箱模式,这就更加方便装卸,在配备上轨道吊车,极大的提高了工作效率。

    看着越发先进的港口,朱常润觉得自己太幸福了,朱有孝送来的军火已经卸载完毕,庞大的仓库里面堆积了如山的武器,虽然上次哈立德家族用土地换取了大量的武器,看起来有些亏本,但是独家经营的石油贸易给腾龙银行带来了巨额的利润,再加上腾龙银行自己也有武器制造厂,制造这些武器成本低廉,根本就算不上亏本,朱有孝不在乎这点利益,朱常润那就更谈不上在乎了。这次满满的运输船运来的武器还准备置换土地,就看看波斯人是不是认可了,要是他们不识相的话,只好让他们吃个大亏了。

    波斯人来了,带着大量的地毯、藏红花、绿松石、坚果、椰枣等,但是就是没有黄金和白银,他们的国库不在丰盈了,巴格达战役将他们拖得精疲力尽,大量的金钱耗费在了那里,他们实在是抽不出太多的资金了,只好用这些土特产品来换武器。

    经过在大明朝廷扯皮,经过在非洲贩卖武器,现在的朱常润可以说是精明无比,自从朱有孝给他提出建议以后,朱常润就把从这里收购的土特产品留存在码头仓库里,一船也没有运走,他的目的就是和波斯人谈谈价格。从他们上次购买武器时的表情来看,就知道他们的黄金、白银紧张了,朱有孝的建议更是让他觉得可以大赚一把了。

    好吃好喝招待一下波斯客人,然后再看看他们带来的商品,也不谈价格高低贵贱,就把他们带到了码头的仓库,在仓库里转上一圈,什么也不用说,波斯客人自然就明白了朱常润的意思。

    看看这里堆得像山一样的的各色土产特产,就明白朱常润这次要讲价钱了,这么多货物不运出去,只有两种可能,一种是运力不足,大量的货物积压,一种是这些商品滞销了,滞销就意味着要降价,不然的话谁会赔钱做生意。

    肯定的说第一种情况是不可能的,港口的运输、装卸能力都有空闲,那就是这些货物在大明滞销了,或者是朱常润故意设计了这个场面。不多对于波斯使者来说,他还没有什么打破这个局面的办法,就算是翻脸说透朱常润是故意这样做的,朱常润就是不买给他们武器也没有办法。

    回到宾馆之后,波斯使者的脸色非常难看,现在巴格达局势非常危险,急需大量的武器供应,尤其是大量的子弹和炮弹,这些都是一次性消耗品,也不知道奥斯曼帝国他们花费了多少金钱,反正他们的火炮压制得波斯军人抬不起头来,如果这次不能购买大量的武器,那么巴格达失陷是迟早的事情。

    波斯使者思前想后,最终还是去找朱常润想办法。硬着头皮来到了朱常润的王府,见到朱常润还得满脸赔笑,将波斯和大明如何是友好邻邦,双方的友谊如何源远流长,甚至都从汉朝讲起,一直到双方不久前的武器交易,直讲得双方就像一队好基友,就差说是异母同胞了,几乎把朱常润都说得相信这些都是真事,张口就把武器送给他了。

    好在脑中还有一丝清明,朱常润把阿巴斯一世入侵大明身死的事情略微提了一下,让这位波斯使者明白自己不好忽悠,只好尴尬的自我嘲笑一番。就在波斯使者绝望的要离开时,朱常润拿出了哈立德家族代表他们总督签署的协议。

第三百二十三章 凤阳王国(五)

    看着这份协议的内容,波斯使者的脸色越来越阴沉,几乎都能挤出水来,到现在他要是还不明白朱常润的意思就算是傻子了,朱常润的意思很清楚,他想让凤阳王国取得的土地合法化。

    到现在为止,虽然凤阳王国在这里一直做生意,但是无论是奥斯曼帝国还是萨非王朝都没有承认他存在的合法性。不过奥斯曼帝国已经开始松动了,就算是地方总督签署的这份契约,那也是一个站得住脚的理由,将来也可以作为证据。作为一个使者,他是没有这个权利的,他必须要回去向萨菲国王报告。可是凤阳王国并没有直接说明这个问题,或者说没有自己直接找萨非王朝谈土地问题,自己该如何去向萨菲国王提起这个事情呢?

    朱常润看着发呆的波斯使者,心里真是爽啊?看起来趁火打劫的生意就是好做。不过关于土地的问题确实不好让这位使者自己回去向萨菲提出,还得自己主动提出来才行,不然的话这位使者肯定会被直接赐死,连一句解释的机会都不会有。

    于是,朱常润便说道:“阁下不要作难,您也看到了我们的难处,我们的生意也遇到了困难,这里积压了大量的商品,又购买回来大量的武器弹药过来,如果您实在没有黄金、白银来交易,您可以将这份我们和奥斯曼帝国土地交易的契约先让大臣们看看,让他们知道奥斯曼帝国为了攻取巴格达下了多大的本钱,相对于这一点土地,整个巴格达可是大得多,而且那里的土地要比这里的贫瘠土地好得多,让他们自己做出选择最好了,这样您也不用但太大的风险了。”

    波斯使者哭丧者脸,说道:“国外殿下,您的意思我明白,可是这关于土地的事情太敏感了,一个巴格达就够让萨非王朝丢脸了,如果再一兵不动丢掉这里,任何人提到这个问题都会掉脑袋,您就算是让我找大臣商议,可是谁敢出头呢?”

    朱常润笑了笑,知道这位使者有些心动了,不过土地问题确实敏感,谁也不愿意出头,这确实是个难题。朱常润想了想,就说道:“这样吧,您先找主管钱粮的户部,让他们赶紧想法筹集黄金、白银,您就说凤阳王国这边不要土产、特产了,这边的东西堆得到处都是,还可以让您的随从作证,让他们想办法,如果他们强硬的拒绝了,您再找兵部的将军们,将户部的态度讲出来,看看他们的的态度,最后再把奥斯曼帝国的这份契约拿出来,让他们看看奥斯曼帝国为了战争下定了多大的决心。”

    波斯使者想了想朱常润的话,说道:“如果兵部的话更加强硬怎么办?我总不能直接说不管了,让他们自己想办法吧,这样的话我还是死路一条。”

    朱常润说:“您这人怎么这样死板,要是您让兵部的人看到这份我们和奥斯曼帝国的契约,他们知道了奥斯曼帝国的决心以后,肯定会找户部想办法,他们难为你一个跑腿的干什么,等他们到户部交涉的时候,您也跟着去,千万别让他们打起来,您让他们坐下来协商想办法啊!这整个国家命运跟这一小块地方相比那个重要啊?如果人都没了,萨非王朝都没了,这一小块地方还是萨非王朝的吗?”

    波斯使者沉默不语,他还在消化朱常润的话里边透出的意思,朱常润是铁了心要占据这块地方,而且看看凤阳王国的实力,有大明帝国做后盾,虽然自己占据地利优势,真要发动战争的话,只有失败一途。

    波斯使者无奈的走了,回到萨非王朝的德黑兰和大臣们扯皮去了,至于结果是什么,朱常润认为他们肯定不会同意,那么他们就等着巴格达陷落以后再谈吧,不过到了那个时候,布什尔省的土地也可以要回来,也许可以采取租借的方法,虽然可能留下后患,但是只要自己强大,还是可以留下这块土地的。

    哈立德家族的酋长又来了,朱常润觉得自己可以成为救世主了,肯定是哈立德酋长安排在这里的人知道了萨非王朝的使者来了,他们也想探探到底朱常润会给萨非王朝提供了多少武器弹药,自己可是把家底都掏空了,如果自己的总督还是不能成功,拿自己只有死路一条,谁让自己向贪功呢?

    朱常润也没有对哈立德酋长隐瞒什么太多的东西,直接就将自己和波斯使者的谈话内容大部分告诉了哈立德酋长。结果却把哈立德酋长吓了一跳,朱常润这样做倒是无可厚非,无论是作为商人还是凤阳王国自己的利益,朱常润都可以这样做,但是自己怎么办,这万一总督失败了,自己也就死定了,就向朱常润求助,让他给自己想一个万全的法子。

    朱常润想了想就说道:“这样吧,作为朋友我也不能让你吃亏,您的总督不是给了你一块封地吗?不是就在凤阳王国西边吗?我给你一批从大明带来的特产,你自己去伊斯坦布尔活动,将这些东西送给穆拉德四世陛下的近臣,也就是买通他们,让他们帮你活动,将你封为一个小总督,这样你的封地就属于奥斯曼帝国承认的私人领地了,也不再受现在这个总督管辖了,我再全力支持你武器弹药,现在的总督也那你没办法,而且出售土地契约是他签署的,肯定会成为替罪羊,这样以后你就有可能成为大总督,到了那个时候,谁也不会怎么着你了。”

    于是,朱常润为了更好的保证边界安全,再次出血,给了哈立德酋长一笔活动经费,其次还有五十支****附带五千发子弹,这是贿赂穆拉德四世宠臣的重要东西,越是宠臣越是怕死,这些****就是他们最后的生命保护伞,无论是谁都会喜欢。

    萨非王朝的使者没有自己回来,倒是派了自己的亲信向朱常润交代了他在德黑兰活动的情况,事情不是那么乐观,户部的人态度很是强硬,兵部的人虽然也是态度坚决,但是他们还是不敢向萨菲国王提出出售土地的建议,他们甚至将争议提交到了萨菲国王的手里,让国王自己想办法,可想而知这是多么敏感的事情,谁也不敢出头,都怕死。

    既然他们都不慌,朱常润更是不用着急,总有一天他们会后悔没有现在答应朱常润的条件,哈立德家族支持的总督得到大批武器弹药以后,已经再次扩军训练,到时候铺天盖地的轻型迫击炮将成为他们的噩梦,巴格达肯定守不住,然后就是一路的溃退,但事后他们着急也晚了,谁让他们自己犹豫不决呢!

    哈立德酋长的行动倒是非常快,不知道是朱有孝给他的礼物太好了还是这家伙有别的门路。总之,哈立德酋长仅仅半个月的时间就回来了,连他自己的领地都没有回去,就直接找朱常润来表示感谢。

    哈立德酋长进门就向朱常润行礼,高兴地说道:“国王陛下,您的礼物太好了,我在伊斯坦布尔找到了家族里的长者,他指点我去找到了穆拉德四世最喜爱的小伙伴,我将您给我的手枪一股脑全部给了他,结果第二天他就把任命书和契约交给了我,简直太顺利了,这不还没有回家就到您这里表示感谢了。这是家族长者给您捎来的礼物,请您笑纳。”

    朱常润这才明白,原来哈立德酋长不但自己精明,而且还有一个庞大的家族撑腰,看来自己这次赌对了,既然和奥斯曼帝国的高层贵族有关系,那么以后要开展广泛的商业活动就有了可靠的保证,这件事也必须向朱有孝回报,看看他那里是不是有更多的政治意图。

    看起来朱常润经过长时间的历练,不但商业头脑非常精明,而且还有了不错的政治头脑,这家伙还真是人才,朱有孝在见到朱常润的报告以后,不由得从内心里感到高兴,看来自己的到来确实改变了许多人,包括这一大批皇家子弟,他们受到的影响最大。

第三百二十四章 凤阳王国(六)

    有了朱常润这份报告,朱有孝自然就对朱常润高看了一眼,便将自己的一部分计划告诉了他。哈立德家族这条线不能断,而且还要加强,可以让哈立德酋长的儿子来大明待上一段时间,留学也罢,长见识也罢,总之是让他到大明开开眼界,将大明的一些经商理念了解一下,把他交给牛金星锻炼一阵子,估计就算是个傻子也会变得精明起来。

    当朱常润把这个消息告诉哈立德酋长的时候,还怕他认为是让他儿子做人质,想要给他解释一番,没想到哈立德酋长竟然激动的就要掉泪了,他说道:“从来都是自己求着别人教学问,没想到万里之外的大明皇帝陛下竟让如此开明,不但设立公学义务教育孩子,而且就连我这还算不上朋友的人都记挂着,请国王陛下转告大明皇帝陛下,我哈立德家族永远是陛下的朋友,如若背叛大明的友谊,将得不到上天的眷顾。”

    当朱常润告诉他,小哈立德的老师将是大明皇家贸易商行的掌舵人时,这次哈立德酋长真的是哭出来了,这就意味着强大的大明帝国已经成为他们家族商业上的后盾,花样繁多、品质优良的大明商品将成为哈立德家族从此崛起的最大保证。

    巴拉克*哈立德是哈立德酋长的长子,在历史上就是他在科威特建立了一个部落,不过可惜的是在他去世后,家族纠纷不断,最后丧失了这块领地的主导权,成就了后来的科威特王室。而现在的哈立德酋长只是家中的一个旁系,他从家族中分离出来以后,就来到了这里,想中了这里的一小块绿洲,结果被王政赶跑了,不过却因祸得福,他机敏的又和凤阳王国取得了联系,通过贩卖武器又获得了新的机遇。

    一个家族的延续,不仅需要出现聪明、强势的精英人才,更重要的是有一个良好的接班人培养制度,再就是家族的思想品德、思维方式都很重要。向宋朝肇始,赵匡胤去世后由他弟弟赵光义接班,延续了三百多年,而三国的魏国、取代魏国的晋朝,他们的寿命都很短。哈立德家族看到了大明帝国延续了二百多年,而且现在还是强大无比,他从中看到了哈立德家族在这片土地上的未来前景。

    哈立德家族支持的总督终于出兵了,一万多人的火枪兵军团显示出了强大的攻击能力,上百门小二踢脚炮直接就把巴格达城的一面城墙给覆盖了,城墙上面根本就站不住士兵,击发枪士兵也站在城墙下预设设计阵地中不停地开枪,让侥幸躲过炮弹轰炸的波斯士兵再次被覆盖,纷纷中弹倒地。

    长时间的围攻已经让巴格达城墙危危可及,这次的轰炸更是雪上加霜,成了压垮波斯士兵的最后一根稻草,很快的奥斯曼帝国士兵就完成了突破,不少士兵已经爬上了城墙。在城墙上的波斯士兵根本就没有办法抵挡住数量上已经超过他们很多的敌人了,只好向城里面撤退,企图再次使用油海战术,可惜这次他们失算了,小二踢脚炮携带方便,不少携带小二踢脚炮的士兵已经冲上了城墙,将小二踢脚炮加到了城墙上,没等波斯军队的回回炮发射几次,就已经被发现了,很快就被很方便使用的小炮击中,没有来得及发射出来的石油弹就在他们自己的阵地上点燃了,汹涌的大火将整个阵地烧了个精光。

    失去了反击手段的波斯士兵只等被动挨打,伤亡数量倍增。反过来奥斯曼帝国的士兵则是越来越多的进入城内,本来占据城墙优势的波斯士兵,现在一下子失去了地利优势,而且人数还少,溃败就成了必然,结果就是巴格达失落了,波斯军队只能步步后退。

    得到巴格达失陷的战报,萨非王朝的大臣们终于坐不住了,如果接下来两河流域丢失,就会引起国势震荡,刚刚坐上王位的萨菲的地位就会岌岌可危。万不得已,萨菲只好再次让使者前往凤阳王国购买武器,至于出售土地的问题,看看能不能仅限于阿巴丹附近,也可以承认凤阳王国的地位,只是需要购买的武器数量极大,就算是漫天要价坐地还钱的一种手段吧。

    等到波斯使者再次来到巴士拉以后,却发现朱常润找不到了,连续三天都吃了闭门羹,王府的人说陛下出去巡访了,不知道什么时候回来,希望他能够再等几天,要不等王爷回来再请他过来叙话。

    现在哪有时间叙什么屁话,两河流域的战火已经燃烧。波斯军队在节节后退。可是他不敢发怒啊!无奈之下使者只好去找陈贞慧,他是这个城的主官,总不能也出去吧,波斯使者就像碰运气一样去找陈贞慧。

    运气还真是不错,波斯使者还真是见到了陈贞慧,他就将自己的条件向陈贞慧讲述了一遍,希望尽快见到朱常润。陈贞慧没有表示任何关于购买土地和出售武器的态度,只是说尽快让人请国王陛下返回巴士拉,回头让他自己去谈这些事情,自己不负责这些事物。

    波斯使者又在朱常润的王府前苦等了了两天,终于见到了朱常润,等他把条件讲完,朱常润乐了,向他说道:“使者阁下,我们原来讲的购买土地计划是在巴格达失陷以前,你想想看,我要是把这些武器卖给失败的一方,等奥斯曼帝国取胜了和我发生纠纷怎么办?这块地方你们先前不卖给我,现在有些晚了。如果我把武器卖给奥斯曼帝国,等他们获得了这块地方,我再拿过来,就不会存在这个问题了吧。所以说现在这块地方贬值了,如果以后你们战败了,奥斯曼帝国出兵这块地方,我还得和他们开战,这该需要多大的费用啊,如果想土地置换武器,那我宁肯要波斯湾岸边的布什尔省的一半,靠近这里的地方吧。”

    波斯使者没想到朱常润会张开血盆大口猛咬,这简直是**裸的讹诈,对,这就是讹诈,但是不同意朱常润的话,不接受讹诈,还有什么办法解决武器问题呢?自己还有更好的法子么?回到自己的临时住处,使者一边向萨菲陛下写回报,一边苦思解决问题的方法,现在是要愁白头发了。

    就在波斯使者发愁的时候,他的助手进来了,带着一脸神秘的样子走到他面前,而且还四下看了看有没有旁人,这才小声向他说道:“大人,刚才您去凤阳王国府邸的时候,在下就在街上瞎转悠,不料却打听到一个以外的消息。就是那些奥斯曼帝国的人有关出售给凤阳王国土地,结果他们非常不满意,在茶馆里发牢骚呢。有一个是什么哈立德家族的人,他说他的主人私自将大片的土地卖给了凤阳王国,但是穆拉德四世非常不满,就要处罚他,他说可以先把武器换到手,等到把巴格达打下来,再回头收拾凤阳王国,让他们弄个鸡飞蛋打,什么也落不到。”

    “大人,难道说奥斯曼帝国的军队占领巴格达就算是结束战争了?那样的话,我们也不用和凤阳王国用土地换武器了,大人也不用背负卖国的的名声了,您看我们直接就回去算了。”他的助手一面告诉信息,一面帮他出主意。

    波斯使者听到助手的信息,感到这件事情完全出乎自己的意料,如果这份情报属实,那么不但要用土地换武器,而且还要换取更多的武器,因为这样一来,就有可能训练出更多的军队,将来夺回这些地方就更有把握,也就是说这些武器是白捡的,凤阳王国最后是空欢喜一场。不过要是其中有诈,自己的前程也就彻底完蛋,百死难赎其罪,给萨非王朝造成的损失无法弥补,会被定在历史的耻辱架上。

    这个事情太大了,他自己绝对不敢做主,还是把情报上报给萨菲国王,让朝臣们拿主意吧,最多自己背黑锅,总比自己担当全部责任要好得多。

第三百二十五章 凤阳王国(七)

    这次波斯人的动作确实很快,萨非王朝的兵部早就眼馋这些武器了,他们力主将计就计,将这些武器先拿到手再说,户部见自己不用发愁就可以过关,也是极力支持,至于其他反对的声音,几乎都被淹没了,至于以后有多大的可能夺回卖出去的土地,他们根本就没有料到,这是一次巨大的阴谋。

    波斯使者再次来见朱常润的时候,不但痛快的答应了朱常润的要求,不但宣布承认凤阳王国的地位,将朱常润要求的土地全部卖给他,而且还将布什尔省的全部地方也出售给了朱常润,他们得到了巨量的武器,几乎将码头上所有的武器全部买光了,足足可以装备十万人的部队。

    朱常润看着手中的契约,心里面高兴的都快忍不住了,但是嘴里还是嘟囔,说是自己买了这样一大块地方,这些武器可都是从大明本土赊买的,不知道要付出多少利息,要多少年才能还清这份债务。

    听着朱常润不停的嘟囔,波斯使者的心里更是舒服,看着朱常润的目光有些可怜,暗暗地想到,你确实无法还清这些债务了,很快的就会被我们收回买下的土地,等奥斯曼帝国打完你以后,我们还可以接着帮你复国的旗号,将这些土地抢回来,也许你还会感激的再送些武器。臆想到这里,波斯使者不由得为自己的远大目标感到高兴,甚至还觉得自己太聪明了。

    事情远没有波斯使者想的那么简单,奥斯曼帝国的进攻并没有随着巴格达的失陷而停止,而是继续向两河流域推进。还在以前就购买过不少凤阳王国的武器,萨非王朝很快的就再次组织起大军,装备上刚刚购买的武器,终于可以进行反击了,双方在两河流域再次展开激战,直到都精疲力尽了,才停止下来,至于企图向凤阳王国发动战争,还得等有了本钱再说。

    朱常润将仓库码头的武器清空,全部送给了萨非王朝,接下来就将所有的土特产品还有石油等物资,迅速的将等待已久的油轮、货船装满,赶紧运往大明本土。当朱有孝看到朱常润再次发回的信件时,不由得长叹一声,贪心不足吃大亏,萨非王朝这次太贪心了,不过朱常润也有些贪心,现在的凤阳王国已经有近十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了,就目前的兵力来说有些太少了,加入真的奥斯曼帝国和萨非王朝协商停止战争,朱常润将要面临的压力就大了,还得给他募兵,而且也需要将领充实他的军队。

    朱有孝就再次募集了一万老兵,而且还从军事学院募集了五十多个学员编入队伍,将这支队伍以最快的速度运往凤阳王国,这样凤阳王国的明军老兵已经有近六万人,加上朱常润在本地招收的士兵,大概将近七万人了,但是那里的总人口也只有不到五十万,大明原籍的人口不到十五万,这比例有点小,但是也没有办法再次移民了,那里的自然条件并不好,人口再多了,加上人口自然增长的因素,以后会有人口压力,只有提高军队战力这一途了。

    大明军事学院的学院被寄以厚望,五十多个学员应该可以支撑起六万军队的中层军官数量,其他的都是老兵,基层军官不缺乏。为了更好的的站稳这块土地,朱有孝给朱常润提了两条建议,首先是必须增加部队的机动力,在目前能做的就是大量组织步骑兵,让本地的游牧部落大量养马,养骆驼,主要是为战争服务,至于吃饭问题,有了海量的石油和大明做后盾,这个不是问题,直接运入过去就行。其次是要将部队驻扎在阿巴丹,以后可以利用方便的海运和战马,迅速向境内的各地战场集结。

    在这块遍布沙漠和丘陵地带的地方,只有贝都因人是最好的游牧部落。前一阶段,朱常润对他们的抢劫行为进行了致命的打击,让他们心有余悸。接到朱有孝的建议,朱常润再次对他们进行了分化瓦解,驱逐出一些不忠心的部落,优待那些对凤阳王国友好的部落。贝都因人游牧部落的马匹和骆驼将会被朱常润高价不限量收购,但是他们也得保证质量,对于他们来说这都是小事,他们是这块土地上最善于放牧的人。他们的生活用品朱常润负责,一切都可以享受优惠价格,使得他们的生活条件要比一般居民好一些,但是还不能和大明本土移民相比,这些人才是朱常润的统治基础,让他们比一般人有优越感就可以了。

    军队的布防位置也很重要,在布什尔省的军堡里以阿拉伯人和其他少数足以士兵为主,巴士拉以西的地方驻军以波斯人和流落此地蒙古人的后裔为主,而大明本土士兵,则是除了苏撒军营的一万多人,其余的都安排在阿巴丹军事基地,让他们具有最强的机动能力,随时可以以最快的速度进入境内任何地方的战场。这就说防守以本地士兵加上城堡为基础,而从大明本土招募的士兵一机动为主,目的是进攻、进攻、再进攻,直到将敌人彻底击溃或者歼灭。

    奥斯曼帝国和萨非王朝的战争进入对峙阶段,双方谁也没有能力继续进攻,战火暂时停息,哈立德家族的地位得到了巩固,而原来的那位总督则因为有功于帝国,被授予了更多的土地,至于私自出售土地的事情暂且还没有人知道。萨非王朝这边的情况则完全不一样,他们有些贪婪,出售土地换武器的买卖有些吃亏,现在想反悔也没有本钱发动战争,于是作为直接当事人的那位使者被送进了牢房,和凤阳王国的关系开始紧张起来。

    朱常润现在根本不怕萨非王朝翻脸,在朱有孝的大力支持下,他这里的武器装备和大明本土基本上都是一样的,武装起来的老兵作战经验丰富,与大明本土军队比起来也算是精锐部队,几万匹战马可以将他们在短时间内送到最重要的战场,沿波斯湾两岸驻扎了凤阳王国的新式蒸汽机动力战舰,虽然不是铁甲战舰,但是在这个地方还是没有军舰可以对抗的。

    海塞卜基地经过这几个月的建设已经出具雏形,原来的土木结构码头经过重新修建,完全使用的是钢筋混凝土结构,防守码头的工事群也是钢筋混凝土建造,就现在的武器水平来说,就让明军自己来进攻,都会付出惨重的代价,而且也不一定能够攻下来。

    为了保证海塞卜不会被完全堵住,从外面无法运进粮食物资,朱常润还将港口两侧的山头武装起来,建立了炮兵阵地,以但发生战争,凭借山头的高度优势,火炮可以控制十几里的水面距离,而且从码头到山头阵地还修建了栈道,防止山头被围困。

    朱常润和冒辟疆、陈贞慧他们算计的非常周到,萨非王朝在凤阳王国附近没有能力进攻,但是在波斯湾的霍尔木兹海峡这个环境比较复杂的地方可能会添乱,这个海峡最狭窄处只有七十多里,而且中间还有许多岛屿,亚里巴王朝海军的势力还不足以绝对统治这里。所以朱常润就把海塞卜修建的非常稳固,而且在这里常驻十艘战舰,随时可以出动三艘巡航霍尔木兹海峡,另外几艘在充当预备队。

    应该说萨非王朝的军舰也不错,但是相比于凤阳王国的蒸汽机动力军舰还是差得太多,他们也算有自知之明,在萨非王朝和凤阳王国没有正式开战之前,他们也不敢大规模的拦截运输船队,尤其是油轮,那都是配备手摇机枪的,吃了一次亏之后,他们仅仅只是骚扰型的设置一些障碍,给来往的船只制造一点麻烦,因此朱常润也没有大动干戈,只让普通运输船增加一些防护措施就完了,如果他们大规模出动,朱常润就敢直接将波斯湾北岸彻底清理干净,排炮过后让所有可以进船的港口全部瘫痪。

第三百二十七章 奥斯曼帝国西线战事

    穆拉德四世回到伊斯坦布尔以后,很是坦然的向皇太后叙说了自己的见闻,让穆拉德四世惊讶的是皇太后竟然非常赞同他的见解,甚至还夸他有主见,让他做好正式接班的准备。

    穆拉德四世雄心勃勃,一边让人翻译从朱常润那里带来的书籍,一边开始学习。他打算先把孔子的论语先学习一遍,再看看诸子百家的言论,希望从中找出解决奥斯曼帝国目前最突出的民族冲突问题。

    真正的属于突厥系的奥斯曼人还真是不多,最起码在庞大的帝国中不是最多,而且主要居住在伊斯坦布尔周围,他从孟子里面发现有句话叫做“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再从奥斯曼自己的藏书中,发现奥斯曼大帝临终前的告诫"要公正,仁慈,珍视学者,保护人民",反省奥斯曼帝国目前的民族政策,决心从解决个民族之间的矛盾开始下手,开始变革各地的民族政策,也包括许多不平等的税收条例。

    就在穆拉德四世准备大展宏图的时候,西线发生了事情,因为和萨非王朝的战争耗费了极大的财力,而且还从各地征召了大量的军队,现在还在和萨非王朝对峙,兵力没有收缩中央地区,匈牙利王国、奥地利王国乘机再次鼓动塞尔维亚造反,而且匈牙利王国还出兵协助,而希腊联邦也加入了造反行动,很短的时间内,奥斯曼帝国就陷入了内乱状态。

    为了应付混乱的局面,穆拉德四世经过和太后商量,由太后亲自赴希腊联邦,对希腊的各个城邦进行分化和联合,拉一些和太后家族亲近的城邦,给予他们更加优厚的待遇,再给他们许诺减税和平等政策,打击另一些极端仇视奥斯曼帝国的城邦,先让他们自己乱起来,不影响北线应付匈牙利王国的战场就行。

    对于塞尔维亚王国,穆拉德四世亲自颁发任命书,废除了国王的地位,而将他的弟弟,一位在伊斯坦布尔军事学院学习的次子,任命为塞尔维亚国王,将他武装起来,让他迅速去平叛,想要达到这个目的,必须要给足他足够的力量才行,还得给他足够的政策优惠,让他集聚其塞尔维亚亲近奥斯曼帝国的人士。

    在外交方面,穆拉德四世终于承认了被哈立德酋长忽悠的那位总督签署的土地换武器协议,而且还正式使用了奥斯曼帝国的印玺,和凤阳王国建立了密切关系,再次购买了大量的武器。穆拉德四世虽然不太愿意承认这份协议,但是形式不由人,通过和朱常润的谈话,他明白了凤阳王国背后的大明帝国是多么强大,既然大明帝国打算获取这块土地,已经吞下去的不可能在吐出来,而且目前朱常润还非常友好的帮助他,就把那个总督当替罪羊废了,让哈立德家族的成员们瓜分了他的封地。

    将从凤阳王国购买的武器交给哈立德家族,让他们组织起数万军队,随着新封的塞尔维亚国王进入了塞尔维亚境内,新国王进入塞尔维亚后宣布,从现在开始,所有塞尔维亚族裔的人享受奥斯曼帝国平民待遇,穆拉德四世将彻底执行奥斯曼大帝制定的“公正、仁慈”政策,原来所有的不平等政策并不是国王陛下制定的,而是塞尔维亚国王自己制定的,是他自己贪得无厌,为了攫取更多的财富供自己享受,现在穆拉德四世发现了这个不平等、不公正、不仁慈的行为,伤害了大家的心灵,因此废除了他的王位,希望大家共同努力,消除混乱,重建家园。

    新国王带来了优惠的政策,而且还带着强大的武装力量,先以绝对的速度冲进王国都城,逮捕了老国王,再将优惠的政策向去全国颁布,攻心和炫武双管齐下,很快的就让局面得到了控制。穆拉德四世巧妙地使用了混乱而不是叛乱这个词汇,让居民更加放心,形势逐渐评定,而且将奥地利王国的军队阻挡在国境之外,也没有办法联合反叛势力了,老百姓不在乎谁是国王,更在乎的是谁能够让他们稳定的生活下去。

    面对匈牙利王国的捣乱,通过朱常润的关系,穆拉德四世再次向大顺侯国的李鸿基递出了橄榄枝,将第聂伯河河口至顺河城,第聂伯河右岸的土地以契约的形式交给了李鸿基,让李鸿基的大顺侯国可以名正言顺的接受了原来属于奥斯曼帝国的土地。作为交换的是李鸿基需要牵制沙俄帝国的势力,而且还需要支付给奥斯曼帝国五百门轻型迫击炮。

    李鸿基也接到了朱有孝的旨意,尽可能在保证自己的安全下给予奥斯曼帝国帮助,让他们成为抵御欧洲人的前沿,而且也让洪承畴给李鸿基送来了大量的武器,让他用船直接运送到卡吉贝伊港口,用来武装驻扎在瓦拉几亚的奥斯曼帝**队,他们要从瓦拉几亚直接出兵对匈牙利王国展开战争。

    十万奥斯曼帝国士兵通过简单的训练,将从李鸿基那里得到的武器装备起来,除了五百门轻型迫击炮以外,还有五万支击发枪,迫击炮是送给奥斯曼帝国的,五个个基数的炮弹也是免费的,但是五万支击发枪不是白送的,李鸿基也在这笔生意中赚到了不少钱。这五万支击发枪完全可以压制住匈牙利军队的燧发枪,无论是射击距离还是射击速度,都可以完胜燧发枪,而且更好的是不怕下雨天气,可以全天候作战。

    用击发枪和轻型迫击炮装备起来的奥斯曼军队战力猛增,毕竟这些军队也是和沙俄帝国长时间作战过的老兵,用上新式武器以后,肯定如虎添翼。他们越过瓦拉几亚王国,直奔布达佩斯而去,现在的布达佩斯还算是两座城市,以前被奥斯曼帝国曾经攻破过,后来被哈布斯堡王朝夺了过去。

    十万大军汹涌而来,屡遭战争摧残的布达佩斯还没有修建好城墙,根本无法阻挡奥斯曼帝国的军队,仓惶间逃向了维也纳。正好在塞尔维亚王国的哈立德家族的老族长哈立德带着军队还没有返回,于是双方合二为一,将维也纳城围了一个水泄不通。

    哈布斯堡家族在欧洲有着非常强大的势力,他们曾经统治过许多国家,在奥斯曼帝国围困维也纳之后,他们一方面在维也纳组织抵抗,一方面号召自己的同宗势力前来支援,像波希米亚人、撒克逊人、土瓦本人,巴伐利亚人,甚至波兰人也都来帮助守城。

    庞大的军队数量很快就超过了奥斯曼帝国的军队数量,这样多的军队数量几乎让围困维也纳的奥斯曼帝**队总督失去信心。如果是攻城作战,对方有这么多军队,作为守方也有情可原,但是现在是自己攻城,城里面的人不多,但是外面的人多啊?维也纳三面有城墙,最西面有护城河天然屏障,过桥在土耳其军队来之前已经拆毁,就算是短时间内凭着强大的炮火突进城内又怎么样,还得被外面成倍的军队围困,一时间总督就想撤军算了。

    哈立德酋长这个时候出现了,长时间的在凤阳王国游荡,他对冒辟疆的军事才华非常佩服,闲着没事就向冒辟疆学习军事知识,包括观看冒辟疆的军事训练。这其中就有一次是冒辟疆在军事演习中使用对付数量众多的沙俄帝国的经典战役手段,当时是在无名小镇毛文龙的轻型迫击炮用骑兵冲阵,一举击溃沙俄帝**队,这成了大明军事学院的教材科目。

    哈立德酋长通过老族长向总督提出了这个战术,总督看着哈立德酋长眼睛发直,难道这小炮还可以放到马背上,怎么觉得有些不靠谱,要是战马受惊,自己先乱起来,那岂不是一塌糊涂了?但是自己还有更高明的战术方法吗?无论怎么样,反正自己是没有把握打赢这场战役了,何不让这家伙试试呢,成功了那是自己的功劳,失败了那就算自己使人不明,罪责就可以减轻一些,赌一把算了。

第三百二十八章 维也纳城 (一)

    哈立德酋长没想到总督竟然直接把这个任务交给他,心中暗道,这家伙真是不要脸,但是自己又不好推脱,只好硬着头皮去和老族长商量,自己没有这个能力,不代表哈立德家族没有能人。

    哈立德酋长回到自己的住处之后,马上去找老族长回报,将自己过去献计,反倒被总督黑了的事情经过,向老族长讨主意。人常说家有一老赛过一宝,确实就是这么回事,老族长自己确实不会使用骑兵打仗,但是他见识广啊?他就告诉哈立德酋长,既然总督给了你权利,你也可以去军营,将任务下达给骑兵部队呀。当然了,你要是能给他们出一点主意那就更好了,如果这次成功了,你肯定就会成为大总督,将来前途不可限量,仔细想想有没有好办法。

    哈立德酋长想想老族长的话非常有道理,自己也可以把这个任务推给骑兵部队,可是他们谁也没有见过这种战法呀,还得自己去亲自给他们讲一讲。

    奥斯曼帝国哪只部队最强?当属一直处于东欧大草原上,长期和沙俄帝国作战的部队,而且就属他们的骑兵最多,哈立德酋长带着不太自信的想法去了骑兵军营,就算是死马当作活马医吧。

    骑兵部队的指挥部,哈立德酋长将总督的命令交给了军团长,军团长看着总督的命令也有些发呆,他也听说过大明帝国的军队曾经使用过这种战术,但是他也没有见过这种军队是如何训练的。不过他并没有像总督那样推脱,而是向哈立德酋长询问了这种战术他是怎么想到的,哈立德酋长就把事情原委向这位军团长说了,并且信誓旦旦的说是亲自看见凤阳王国的冒辟疆将军在演习中就是这样做的。骑兵军团军团长就把他手下最有实战经验的一支部队的队长找来,让哈立德酋长和他们共同研讨一下这种作战方法的可能性,看看是否可以做到,对于新战法,谁也没有把握。

    奥斯曼帝国的骑兵其主要有三种编制,第一是中央骑兵,他们称为“卡皮库鲁瓦里勒里”,简称卡皮库鲁骑兵,属于中央骑兵,隶属于国王;第二是领主骑兵,他们被称为“蒂玛里西帕希”简称西帕希骑兵,是奥斯曼帝国最主要的骑兵部队,他们是贵族领主骑兵,地位大致相当于欧洲国家的骑士。中央政府不支付他们薪水,而是划拨土地给他们,他们拥有对该土地上居民的税收征收权;第三是地方行省骑兵,他们被称为“阿今日”,他们是帝国的快速轻骑兵部队。

    被骑兵军团长找来的是克里米亚汗国的骑兵部队,他们是克里米亚汗国最后的残余精英,目前只有五千多士兵,队长是伊*格莱。伊*格莱是克里米亚汗国王室的一员,因为他率领的西帕西骑兵一直追随主力骑兵作战,为克里米亚汗国争取封地和利益,所以在克里米亚汗国被沙俄帝国灭亡时未受到重创,但是因为克里米亚汗国被灭,他们失去了最大的经济来源,装备相对较差,不过这次大明帝国的军援让他们恢复了不少元气,让他重新找回了再建辉煌的信心。

    仔细的听完哈立德酋长的解释,伊*格莱认为这种作战方式非常有威力,而且有有些出人意料,完全可以打破目前的僵局,自己非常愿意做一次尝试,为奥斯曼帝国打开战役的局面。

    其实伊*格莱并没有什么把握,但是他清楚的看到了他的部落目前的形势,目前是他们最好的复兴机会,而且这些高级装备都是奥斯曼帝国免费提供,以但成功完成这次任务,自己的部落就完全可以像凤凰涅,重新得到新生的机会,何不就此一搏。

    于是,哈立德酋长就和伊*格莱走到了一起,他们两人就去训练这种突破困境的骑兵部队。伊*格莱选择了四到五岁的五百匹战马,这些战马经过多次战斗,对战场环境已经非常熟悉,他们不会因为意外情况在战场上发生骚乱,而且伊*格莱自己的战马就是这个马群的马王,他准备亲自带领队伍冲阵,这是最好、最后的机会,不成功便成仁。

    哈立德酋长将见到的训练过程讲给了伊*格莱,经过仔细考虑,伊*格莱认为战马唯一难以适应的就是迫击炮发射时发出的爆炸声,解决这个问题可以用棉布塞住战马的耳朵,尽量减小战马听到的声音,至于骑在战马上使用迫击炮,这对于从小就在马背上玩耍的他们来说,没有任何问题。

    熟悉一下微型迫击炮发射的过程,这是对他们来说最陌生的东西,也是最害怕的武器。很简单,这种微型迫击炮就是一种傻瓜武器,装好底药,将炮弹直接从炮筒口向下一塞就可以了,目标根本不用瞄准,直接向对方的人群里发射就可以了,唯一需要注意的就是别把程序搞错了,先放炮弹的话,这门小跑就废了,在战场上一着急,新兵就容易犯这样的错误。

    仅仅三天的熟悉过程,就让这些士兵熟悉的掌握了这种小炮。当然了,他们的发射速度还很慢,最起码比明军士兵要差,但是作为出其不意的突袭,完全可以使用了。时间不等人,哈布斯堡家族的军队越聚越多,必须尽快将他们击败。

    除了这支伊*格莱的微型迫击炮骑兵突袭以外,作为打开局面,将突破口撕裂的任务也是非常重要,如果部队脱节,后面的部队跟不上,仅仅五百人的骑兵队伍很快就会被反应过来的哈布斯堡军队包围,失去了速度的骑兵就是一盘菜,骑兵军团的军团长作出了全部骑兵听从指挥,唯伊*格莱部队为准则,随时紧跟伊*格莱部队的行动。

    奥斯曼帝**队的总督听到了这个喜讯,心里高兴极了,这几天来他终于得到了一个好消息,他表示军队绝对完全配合哈立德酋长和伊*格莱制定的作战计划,力争一次性将维也纳战役结束。

    在历史上,奥斯曼帝国的衰落就是从这里开始的,不过那是几十年以后,但是奥斯曼帝国在以前也曾经屡次败于哈布斯堡家族的军队,他们心中有很大的顾虑,就比方说这次战役,还没等他们开始攻击维也纳,马上就有大批的哈布斯堡家族援军赶来,连这次负责指挥的总督都从心里感到害怕。

    新战法在哈立德酋长和伊*格莱的仔细推敲过程中变得非常细致,奥斯曼军队的每一个行动都计划到精准的位置,还有精准的时间安排。后世人常说细节决定成败,在以少对多的情况下,细节问题尤为重要。哈立德酋长和伊*格莱向总督数次强调了这个计划的严谨性,要求各个部队必须完全步调一致,不得擅自做出改变,哪怕是困难再大,也要坚持一下。

    维也纳的东部城墙非常坚固,这里也是维也纳城的防护重点,因为西侧是多瑙河,天然的护城河,为了防止奥斯曼帝**队突入,早就将过往的大桥破坏,北侧是辽阔的草原,而西北方向则是哈布斯堡家族军队的主力,大部分军队都在那里驻扎,这其中就包括最精锐的巴伐利亚军团和波兰骑兵团。这里面有点奇怪,波兰军团他们是独立参战,而联合王国的立陶宛则不予理会这次战役。

    哈立德酋长和伊*格莱制定的策略是南守北攻,突破点放在东北部,正东方向是步兵主力,他们负责攻击城墙,看起来是主力,其实是佯攻,目的是牵动整条战线,让哈布斯堡联军向他们主动发起攻击,然后再由哈立德酋长和伊*格莱寻机突破,骑兵军团相机扩大战果,达到战役目的。

第三百二十九章 维也纳城(二)

    五万奥斯曼帝国步兵军团开始从东门城墙外发动攻击,一架架回回炮发出巨大的经过油脂浸泡过的石块飞向维也纳城墙,这是标准的攻城战术,士兵们则趴在地上向城墙上射击,虽然射击的准头没法恭维,但是密集的子弹还是让不少顽强抵抗的士兵受伤、死亡。相对应的维也纳城墙上的士兵也向城外射击,不过他们的燧发枪射程没有击发枪的射程远,刚好没法击中奥斯曼帝国士兵,而他们的火炮稍微好一些,可以和奥斯曼帝国的回回炮对射。

    东城门外的战斗刚一打响,南北两侧的哈布斯堡家族联军就开始出发前来支援了。在城南侧,奥斯曼帝国士兵已经按照预定的计划挖出了两条壕沟,这也是哈立德酋长告诉他们的,这两条壕沟的挖法很有特点,所有挖出来的土全部放到身后,将后面累成土墙,只在一些地方留下一些豁口,除了这些豁口以外,壕沟其他地方刚好过不去人,奥斯曼帝国士兵可以从豁口撤退,而攻击下这个壕沟后,哈布斯堡联军也只能从这些豁口里爬上来再向前攻击。

    巧妙的壕沟阵地设计,让哈布斯堡联军吃尽了苦头,在击发枪密集的射击下伤亡惨重不说,等他们好不容易冲到了第一条壕沟时,就马上跳进壕沟,准备和奥斯曼帝国士兵搏杀,结果发现他们已经顺着预留的豁口跑了,从别的地方一时也爬不上去,只好顺着豁口追赶,却悲哀的发现,奥斯曼帝国士兵已经有大量的枪口正瞄着这些豁**击,根本无法爬过去。

    在维也纳南城激战的时候,哈布斯堡联军北边的援军也开始进攻,他们的人数太多了,反倒因为列队犯了一些时间。不过这边的部队冲锋也和南边一样,遇到了奥斯曼帝**队的强力狙击,进攻节奏缓慢,也是迟迟不能打开局面。

    奥斯曼帝**队正面的攻击仍然没有停止,两边都在尽力组织哈布斯堡联军的攻击,而他们还在不紧不慢的用回回炮发射大石头,不过东城门这边修建的非常坚固,除了士兵的伤亡大一些,根本讲不到任何成效,就连城门楼上指挥的军官都觉得奇怪。

    在北侧方向,第一批进攻的哈布斯堡联军有些疲惫了,于是第二波军队准备出发接替第一波的攻击,战斗节奏开始有些变缓。当第二波士兵快要进入攻击阵地,第一波士兵向回运动的时候,战局突然间发生了变化,变化之快让哈布斯堡联军措手不及,无法做出有效的应对办法。

    从东北角方向,突然间冲出一对骑兵,这支骑兵看起来有一千多匹战马,他们快速的向哈布斯堡联军的攻击阵地发动突击。见到奥斯曼帝国的骑兵出击,波兰援军的著名骑兵部队“翼骑兵”迅速出动了,他们无论是速度还是弓箭抛射能力都是非常强,他们迅速出动就是想拦截这支骑兵冲击他们的步兵攻击阵地,防止步兵出现大规模伤亡,这是他们预定的战术,毕竟骑兵对战时,双方的伤亡比例相差不大。

    显然这次哈布斯堡联军方面失算了,这次出战的不是一千骑兵,而是伊*格莱的微型迫击炮部队,他们是一人双马,目的是尽可能多带些炮弹。伊*格莱压根就没有和他们冲锋的意思,在相距步兵攻击阵地一里的距离上,第一排五百发小炮弹就飞向了步兵阵地,接下来的短时间内就有四波炮弹砸了过去。五波炮弹彻底就把正在交接阵地的哈布斯堡联军炸蒙了,本来就有些混乱的阵地,现在更加不堪,从未见到过这种打法的士兵根本无法接受如此巨大的伤亡,尤其是第一波士兵,他们正开始撤退,于是便跑得更快了,在他们的带动下,刚刚接手阵地的第二波士兵,也开始向回跑,有样学样的士兵从撤离阵地变成了逃离阵地,然后就变成了溃败。

    就在伊*格莱的骑兵队伍开炮的时候,他的其余的四千多骑兵还有骑兵军团的大队人马,马上就从隐蔽的步兵后面冲了出来,直接冲向溃退的哈布斯堡联军,至于伊*格莱的部队,他们则是划了一个弧线,将这些溃退的士兵用小炮在后面轰炸,将他们赶向准备冲锋的波兰“翼骑兵”前面,拦住他们冲锋的线路。

    完美的计划,绝佳的发动时机,精准的攻击线路,让奥斯曼帝**队获得了最好的作战效果。溃败的步兵很快就将波兰“翼骑兵”的冲锋道路堵死,他们只好调转马头向回撤,企图拉开距离以后,再次获得冲锋线路,但是机会已经没有了,赶到他们后面的奥斯曼帝国骑兵军团已经开始劈杀,而伊*格莱的队伍再次绕了过来,这次迫击炮的目标就是“翼骑兵”,三轮炮击过后,“翼骑兵”就和步兵一样溃败了。

    在战场上最可怕的就是溃兵冲阵,他们不但会把预设阵地冲破,更大的作用是冲散军心。其实在前沿阵地的两波士兵也不过不到两万人,就算是加上波兰“翼骑兵”也就三万多人的样子,瞬间发动反击的奥斯曼骑兵军团也只有三万人的样子,但是就这些人很快的就把哈布斯堡联军的整个兵营都冲垮了,近二十万大军全部溃散,结果死伤无数。

    南边攻击的哈布斯堡联军很快就得到了失败的消息,还没等奥斯曼军队发动反击,他们自己就先开始逃跑了,结果也是损失惨重。

    联军最大的好处是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聚集到大量的军队,但是最大的缺点也是军队太多,指挥不灵,以但一部分军队战败,就很可能连累到更多的军队。哈立德酋长和伊*格莱正是考虑到了这个观点,他们采制定了这个绝佳的战术,并且他们成功了。

    援军败退以后,留在维也纳城里防守的士兵更是人心不稳,城头也堆积了足够的浸满了石油的石块,接下来就是发射引火的陶罐和火球,熊熊的大火在东城门燃烧,城头的士兵死伤惨重,彻底失去了战斗意志,随后就被奥斯曼军队攻破了城墙。

    维也纳是一座拥有悠久历史的古老城市,也是哈布斯堡家族的统治中心,随着哈布斯堡皇族兴起,发展迅速,宏伟的哥特式建筑如雨后春笋拔地而起。十五世纪以后成为罗马帝国的首都和欧洲的经济中心。手工业和商业极为发达,财富、艺术品无数。

    按照以往的惯例,每次攻下敌方城池以后都会彻底抢掠一番,最后摧毁这座城池,免得再被地方利用。但是这次奥斯曼帝国却没有这样做,因为穆拉德四世发现这样的效果并不好,除了大部分财富被军官、士兵私自收藏,自己的收获很小,基本上抵不上战争的投入,除非自己亲自带队。但是不允许士兵私藏财物的话,又会让士兵和带队的将领失去以后的战争动力,综合这两种情况,穆拉德四世想到了一个更加绝妙的主意,让军队和自己都得到好处。

    士兵进入维也纳城以后,并没有大肆杀人、放火,除了击毙军队抵抗势力以外,对于投降和放弃抵抗的人都没有屠杀,只是对维也纳城内的家庭、店铺、国库进行了搜刮,这些钱大部分也变成了军官和士兵的私人物品,这些都是惯例,谁也没有改变。

    但是和以往不同的是,将所有俘虏和哈布斯堡家族的重要人员集中到了一起,哈立德族长亲自和他们谈判,不错,就是和他们谈判。哈立德族长告诉他们,奥斯曼帝国不贪图他们的土地,自己的土地已经足够大了,之所以要攻占维也纳,是因为他们干涉了奥斯曼帝国内政,鼓动和支持奥斯曼帝国境内叛乱,给帝国造成了巨大损失,因此必须要对他们进行惩罚,也就是说他们可以被释放,但是必须要交纳赎金。赎金是游牧部落的一项重要财产来源,奥斯曼帝国很久内有这样做了,现在又重操旧业了。

第三百三十章 战争赎金

    哈立德族长告诉他们,每一个士兵需要支付二十两白银的赎金,然后他们就可以被释放,普通军官的赎金是二百两白银,中级军官的赎金是一千两白银,至于高级军官,则是二千两白银,粗略的算下来,从这些人身上可以拿到二百万两白银,这是一笔不小的财富,足够支付这次战争的费用了。

    至于哈布斯堡家族的成员,他们则和维也纳城一起算,哈立德族长给他们提出的价钱是两千万两白银,也可以折算成二百万两黄金,这个数目是他们可以支付得起,但又有些心痛的数字。哈立德族长告诉他们,如果支付了这些赎金,他可以保证让他们恢复自由,而且维也纳城也不会遭到破坏,所有的建筑包括几百年之久的经典建筑都不会遭到破坏,除了战争期间损坏的部分除外,维也纳城可以完整的交还。

    这是一个一箭多雕的方案,如果士兵们不被赎回,将会让士兵在以后的战争中失去积极性,而支付了赎金的话,也会让士兵失去作战的顽强性,反正奥斯曼帝**队已经不再杀戳俘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他们就可能选择投降,让哈布斯堡家族支付赎金还可以活命,何必非要战死呢。

    几百年历史的维也纳城的建设费用肯定花费不止二千万两白银,就算是以后在战争中夺回,再加上战后重建,花费的白银也是巨量的,甚至也不会低于这个数目。这是一个令人蛋疼的赎金,无论怎么做都是不合算,有心放弃赎回计划,等哈布斯堡家族势力重新夺回维也纳,但是士兵怎么办,更可恨的还有那些被俘的军官,他们可都是有家室的人。

    哈立德族长还告诉他们,如果他们拒绝交付赎金,他们也不会被屠杀,这样做对自己一点好处没有,他将把所有的俘虏押送回奥斯曼帝国境内,让他们从事最危险、最劳累的挖矿工作,成为奥斯曼帝国的苦力。他们将会被买到各个矿井,每天倒是可以吃上三顿饭,但是完不成规定的工作量将会被严惩,无论是木棍、皮鞭还是烙铁,这些刑法奥斯曼帝国都不会禁止,因为他们已经成了私人奴隶,杀伐任由矿主自己决定。

    如果这些还不足以将这些俘虏吓住,哈立德族长又向他们爆出了一条更残忍的计划,现在这些军官和哈布斯堡族人还可以和家人家人住在一起,享受优渥的待遇,如果他们不支付赎金,他们中所有的年轻女子将被买到浴室,年老的将会被卖给鳏夫,任由他们自己决定生死、**,这些女子也包括维也纳城所有的年轻女子,不仅限于俘虏家属。

    而且让哈布斯堡家族最绝望的是,哈立德族长不仅将这个消息告诉了所有俘虏,而且还在大街上张贴了告示,让所有维也纳城的老百姓都可以看到,不是奥斯曼帝**队要虐待他们,而是他们的国王是否要抛弃他们,任由他们自生自灭。

    哈立德族长不但在告示上声明了这些,还明确地提出了交纳赎金的时间 一个月之内,超过一个月时间,没过一天就增加百分之五的赎金,超过一个月后,本条约失效,将要实施惩罚,先从高级军官开始,然后是维也纳城居民,最后是哈布斯堡族人。

    可以说这份前所未有的告示让哈布斯堡家族感到绝望,赎金他们可以支付得起,但是这种侮辱唐他们难以接受,但是失败了就要接受惩罚。用哈立德族长的话说,如果你们战胜了,也许条件更苛刻,长达几百年的十字军东征给我们带来的苦难是你们该服利息了,这只不过是把你们的方法再还给你们。

    哈布斯堡家族没有办法,如果不支付这天价的赎金,这几万人就会被当成奥斯曼帝国的奴隶,这可不是向原来在交易市场上被贩卖的那些奴隶,他们是被掳掠过去的,而这些人则是战败被俘虏的,而且都是为哈布斯堡家族参战而被俘掳。他们只能忍痛支付这笔赎金,将这次战争中所有的俘虏赎回,维也纳也被他们赎回了,还真是向哈立德族长说的那样,除了战争损坏的地方,奥斯曼帝**队还真是没有再破坏一点,原因是这样干屁作用没有,在火炮的攻击下,城墙对以后的战争作用越来越小,有没有关系不大。

    这笔战争赎金很快就送了过来,指挥这次战役的总督高兴坏了,看着堆积如山的黄金白银恨不得再打一次这样的战争,不过这笔赎金他是一个银币也不敢动用,只能一丝不少的运回伊斯坦布尔,交给穆拉德四世,但是他的功劳是跑不了的,想必穆拉德四世还会赐给他更多的领地。

    哈立德族长更是高兴,这次战役的胜利和哈立德酋长的计策有直接关系,哈立德酋长是这次胜利的最大功臣,如果不是他灵机一动想到了这个计策,估计这次奥斯曼帝**队还得向历史上一样铩羽而归,攻不下这座让奥斯曼帝国吃尽苦头的城市,更不用说这巨量的赎金了,就算是自己,在这次谈判赎金的策略也是很聪明,让哈布斯堡家族不得不吞下这可苦果。

    浩浩荡荡的大军离开了维也纳城,前面的是奥斯曼帝国的中央直属骑兵,他们负责押解这批巨额赎金,他们是皇帝最相信的忠心部下,而且他们的战力非常高,让他们带队凯旋既体现了军队的威武,也体现出总督对穆拉德四世的尊敬,虽然他们这次的功劳并不像表现出来的那样大,但是他们的地位崇高。

    撤军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人们都知道归心似箭这个故事,哈立德酋长见总督大人有些得意忘形,就好心提醒他要注意撤军次序,结果总督干脆就把这个任务交给了他,自己随着押解赎金的部队走了,让哈立德酋长非常郁闷。

    没有办法,哈立德酋长只好找到骑兵军团,军团长还是不错的,他让哈立德酋长不用担心,他们是骑兵部队,就算是最后撤退也不会有危险,更重要的是他们手里有大量的哈布斯堡的家族成员,另外就是那些高级军官也不会放走,要将他们带到身边做人质,等到撤离到安全地带再放他们回去。

    看着这位军团长有条不紊的安排,哈立德酋长才算放心了,临走前再次找到伊*格莱队长,即向他告别,也是向他提前祝贺,告诉他哈立德族长已经将他的战功向穆拉德四世直接汇报了,如果不出意外的话,他的族人将获得一块不错的栖息地,他们就有了自己的根基了。哈立德酋长这样做也有他自己的目的,作为新晋贵族,必须要有自己的盟友,而伊*格莱的表现,足以让他成为新的贵族,两人惺惺相惜。

    伊*格莱这次舍命求功,最重要的因素就是自己的族人已经失去了土地根基,这次战役成功完全出乎他的意料,所有的武器并没有收回,他们的队伍依然装备着这些微型迫击炮,不过可惜的事炮弹已经不多了,甚至连一次冲锋都不足,但是如果有了自己的领地,他就可以从大顺侯国的李鸿基那里购买,价钱肯定很贵,但是只要能获得胜利,无论是抢劫。掠夺还是向哈立德族长这样勒索赎金都可以,完全是一笔稳赚不赔的生意,想想心里都高兴。

    伊*格莱打心里佩服哈立德酋长的这次神来之笔,这次奇思妙想的战法成全了伊*格莱的名声,估计以后在战场上只要自己的骑兵一出现,敌人就会闻风丧胆,这样的话,自己的队伍就会减少很多伤亡,已经伤亡不起了,自己的族人还需要很长时间的休生养息。

    哈立德酋长绝对是自己的贵人,自己不能忘恩,更何况自己的前途命运还在哈立德族长手上,他便将自己缴获的重贵物品拿出来,打算分润给哈立德酋长一些。结果哈立德酋长拒绝了,他说自己都是弟兄,不用客气,以后互相支持就好了,两人成为了生死之交,互相提携的重臣。

第三百三十一章 穆拉德四世的变革

    穆拉德四世大开伊斯坦布尔的城门,亲自带群臣出城欢迎凯旋而归的将士们,整个伊斯坦布尔处于一片欢乐的海洋中。穆拉德四世当场宣布整个帝国举国庆祝,放假三天,对于轻微犯罪人员大赦。一时间全城欢呼陛下圣明,穆拉德四世的威信达到高峰。

    欢迎仪式持续了整整一天,回到王宫后,穆拉德四世一点都没有感到劳累,战争胜利的消息早就传来,哈立德族长将整个战争的过程完整的向他作了报告,就连负责指挥指挥战役的总督决策过程都没有遗漏。穆拉德四世也看过总督给他的战争经过总结,写的和哈立德酋长差不多,通过这两份报告,穆拉德四世对总督略微有些不满,但看在他诚实的份上,也不再追究,毕竟还是打了胜仗,不好责备。

    但是穆拉德四世对于哈立德家族和伊*格莱的表现非常高兴,他决定用最高的封赏作为对他们奖励。哈立德族长被授予帝国王爵,参与军机大事研讨,成为他的重臣。哈立德酋长则被授予大总督的爵位,封地包括了小半个阿拉伯半岛,面积比原来大了五倍,哈立德酋长感恩戴德不尽,发誓一定会永远效忠穆拉德四世。但是,哈立德酋长更明白自己能够崛起的原因,那是因为凤阳王国的朱常润,没有朱常润的帮助,别说大总督,他现在能保住性命都难说。

    伊*格莱的封赏更是丰厚,除了将第聂伯河左岸紧邻黑海的土地授予他以外,另外还从赎金中拿出一百万两白银赏赐给他,让他在那里重新招纳旧部,意图东山再起,再就是让他和大顺侯国的李鸿基搞好关系,购进必要的装备,千万别发生纠纷。

    国内局势逐渐稳定,穆拉德四世就要打算进行变革了,通过这次战争,尤其是维也纳城的战役,穆拉德四世看到了自己的国家已经开始落伍于东西两方,最起码如果不是有从大顺侯国购进的大批击发枪,这次战争的胜利是不可能的,无论是回回炮还是火绳枪,相比于哈布斯堡联军的燧发枪都差得很多,更不要说这些击发枪了,无论是军队训练还是武器装备制造,都需要进行大力改进。

    由于欧洲的海运发展,尤其是近几年大明帝国的海上贸易活动加强,通过陆路运输沟通东西两方货物流通的贸易越来越少,这就造成了奥斯曼帝国财力上的几大匮乏,甚至许多商品都是通过海运到西班牙以后,他们将不需要的东西再卖给奥斯曼帝国,不但价格高昂,而且东西还经常缺乏,这方面就需要和凤阳王国进行沟通,将大明的商品通过海运到波斯湾,然后再经阿拉伯河向帝国纵深发展,让商品流通起来才能互通有无,增加帝国财富。

    想到有关经济问题,穆拉德四世就想到了哈立德族长,他决定让哈立德族长来负责帝国经济问题,因为哈立德酋长和凤阳王国的关系比较好,许多问题可以和朱常润沟通,比方说在凤阳王国看到的小手扶拖拉机、播种机、耕耘机等,这些东西是不是可以购买到,甚至在奥斯曼帝国制造。

    穆拉德四世通过学习从朱常润那里得到的书籍,他更加认识到儒家学说的重要性,那是中华几千年经久不灭的最根本原因。像自己的前辈,历史上数次进攻大唐,最终的结果还是被赶到了这里,而到了这里以后,几经沉浮才算建立起了这个庞大的帝国,这个帝国目前的统治基础是信仰,但是这个信仰有些过于激进,并不能让帝国再继续强大下去,反而已经开始阻碍了帝国继续强大,必须要把它和发展结合起来,让它为帝国发展起到正面作用。

    其实奥斯曼帝国对于各种信仰还是比较自由的,但是因为信仰***教的民众免税,让其他信仰的人感到不平等,造成了民族割裂。地处欧亚大陆的交界处,奥斯曼帝国受到东西方文明的影响都非常大,而且突厥民族本身就不是一个纯粹的血统,他们从游牧开始到建立奥斯曼帝国这个过程中,已经融合了东西方的许多部落和不同民族,因此他们的宗教信仰并不想后世那样虔诚,至于***教和基督教、犹太教的对立关系,那是后世以色列建国引起的,现在的冲突并不强烈,穆拉德四世还是可以调和的。

    政治改革是一个国家最重要的改革,除了体制上的变动,信仰上的改革更是涉及到国家的基石。穆拉德四世决定废除***教信仰者免税的法律,这个决定涉及到帝国高层许多人的利益,为了保证这些人的忠诚,穆拉德四世就必须给他们其他方面的利益补偿,确切地说要让他们在改革中获得利益。

    普通民众对于国家的政策理解不深,但是帝国高层对于这个问题很敏感,穆拉德四世的改革很艰难,他需要在帝国高层和国家利益之间找到平衡点。地方总督是需要扩大税源的,向所有人征税使他们可以获得更多的财富,为了稳定帝国高层,就必须让他们获得比以前更多的财富,因此对于各地方总督,穆拉德四世就让他们自己制定向帝国缴纳税金的比例,其次是不得借机向民众增税加码,避免引起民众动荡。

    政策的执行者必须是利益受益者,这个观点是经过历代证明过的,只有执行者可以得到利益,他们才有动力去执行这些政策。因此许多政策制定的时候,就预留了执行者可以获得利益的漏洞,通过这样的政策漏洞,执行者获得一定利益,他们就会强力执行,达到改革的目的。

    政策漏洞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改革的深入,一些漏洞将会被堵上,继续想利用漏洞获利的执行者将被淘汰,这就是所谓的犯罪,当政策继续被完善,达到帝国的改革目的时,这才是真正的改革成功。

    穆拉德四世通过研究朱常润送给的书籍,改革方面的问题他借鉴了“王安石变法”的经验教训。这是一个失败的变法,失败的原因就是受益者太多,而且是还没有什么政治影响力的普通百姓,受到损害的反倒是利益执行者,就是基层的宗族势力,因此变法在执行的时候发生了与目的相违背的结果,最终导致变法失败,王安石黯然失色,革职回家。

    奥斯曼帝国通常采取的是包税制,就是向各地总督下达税收总额,然后任由他们自己操作,这个弊端很大,因此穆拉德四世向帝国公布了税率,制定的标准的征收办法,让大家清楚征收范围和税率,在给予各地总督自由的时候,还要接受帝国和民众的监督,正常执行制度可以获得利益,通过政策漏洞也可以获得一些利益,但是当你过分贪婪时,影响了最终目标实现,这样的总督就成了阶下囚。

    宗教改革上,除了废除了免税这一部分,穆拉德四世更是决定,宗教法处于国家法律之下,也就是说宗教法不是超越国家法律的存在,他可以是国家法律的补充,属于道德范畴。穆拉德四世的这一规定对后世的影响非常大,奥斯曼帝国自此从宗教国家向世俗国家转变,宗教对国家的影响变得越来越小。

    改革需要正确的防向,更需要足够的财力,因为改革开始的时候,需要让民众享受到改革的甜头,本来奥斯曼帝国是没有这个本钱的,但是现在穆拉德四世有钱了。哈立德酋长给他从哈布斯堡家族讨来了两千多万两白银的巨额资金,这就是他改革的资本。

    穆拉德四世将这两千万的白银用来做投资,他没有朱有孝那样的金手指般作弊手段,但是他可以向凤阳王国学习,本来造船业并不发达,但是奥斯曼帝国所处的地理位置非常好,他建立了一支庞大的商船队伍,从大明购买了商船和自卫武器,再加上许多商品,他的船队不需要经过非洲的好望角,直接从波斯湾的凤阳王国登陆或者是进入红海的苏伊士港口,这就比绕过非洲好望角几乎节省了一多半航程,而且危险性降低到了最低限度,大明商品的价格成本就地多了,取得了价格上的优势,让他可以赚取高额利润。

    这些还不算最重要的,更重要的是通过这条航线,让欧洲国家的海上贸易受到了致命打击,在这一增一减中实力很快就会发生变化,其中受到最大打击的就是荷兰的东印度公司,这也是后来奥斯曼帝国和欧洲频繁爆发战争的一个因素。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22304/ 第一时间欣赏大明天启录最新章节! 作者:老牤牛所写的《大明天启录》为转载作品,大明天启录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大明天启录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大明天启录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大明天启录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大明天启录介绍:
一个废品收购站的小老板,因醉酒魂穿而来到大明,灵魂附体朱由校,且看他如何利用自己所学的后世知识,制造枪炮、改革制度、击败女真人、征战世界,重新复兴大明的道路,记载其过程,故名大明天启录。大明天启录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大明天启录,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大明天启录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