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其他小说三国之北境之王TXT下载三国之北境之王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三国之北境之王全文阅读

作者:红场唐人     三国之北境之王txt下载     三国之北境之王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243章 袁绍的选择

    袁绍等人逃出了邺城,向西狂奔了半夜。到天明时,已经是人困马乏。颜良对袁绍说:“主公,我等赶了一夜的路,距离邺城已远,不如找个地方歇息吧。”

    袁绍环顾四周,见前方不远处有一片树林,便用马鞭一指,说:“我们就去哪里歇歇马!”

    等来到树林中,袁绍在颜良的帮助下,翻身下马,见跟随自己的人不过三十余人。文不过逢纪、辛毗,武不过颜良,不禁仰天长叹。

    辛毗等袁绍叹完气,恭恭敬敬问:“主公,不知我们接下来该去什么地方?”

    “此去渤海路途遥远,中间又有冀州、幽州相隔,看来是去不成了。”对于接下来的去处,别说一般的文臣武将,就连袁绍自己也心中无数,“若是无处可去,我们只能去寿春投公路了。”

    “不可,主公千万不可。”颜良听到袁绍这么说,连忙劝说道:“昔日袁公路派人前来冀州索要马匹,被主公拒绝。想必他一定对此事怀恨在心,一旦主公势穷去投,必然受他的窝囊气。”

    听颜良这么一说,逢纪的心里也不踏实起来。他心想,上次袁术派人前来索要马匹,是自己竭力反对给寿春提供马匹,才导致两人反目成仇。虽说自己前几日曾劝袁绍去投袁术,但此刻想来,此举极为不妥。袁公路的心胸狭窄,如果他因为马匹一事,要杀掉自己,恐怕就连主公出马,也救不了自己的性命。

    想到这里,他也连忙说:“主公,颜将军所言极是,我们不能去投公路,否则悔之晚矣。”

    袁绍听到他这么说,不禁朝他狠狠地瞪了几眼,心说:当初是你劝我去投公路,怎么一转眼就不承认了?没等他说话,就听辛毗在对颜良说:“颜将军,主公赶了一夜的路,想必是饥肠辘辘,不如你派人到前方去查看,可否在村镇里买些食物来充饥?”

    颜良对袁绍一向忠心耿耿,听辛毗这么说,毫不迟疑地说:“佐治先生所言极是,颜某这就带人去为主公寻找食物。”

    “颜将军,若是你离开,此处何人可以保护主公?”逢纪看到颜良要离开,心里有些发慌,他深怕冀州兵马会趁机追上来,到时就只有束手就擒的下场,因此竭力阻止颜良离开。

    “是啊,颜将军。”在这件事上,辛毗和逢纪的想法一样,别看大家伙都跑了一夜,要是冀州的兵马追上来,就凭几名小兵,要想挡住追兵,那简直是痴人说梦。

    见逢纪和辛毗两人都不同意自己亲自到前面去寻找吃的,颜良只能作罢。他叫过两名比较机灵的兵士,让他们到前面去探路,看能否找到什么村镇,给大家买点吃的回来。

    袁绍坐在一棵树下喘了一会儿气,忽然问道:“怎么没看到文丑,他怎么还没有杀出重围?”

    一提到文丑,颜良的眼圈便红了。他和文丑二人亲如兄弟,此次突围,居然没有看到文丑的身影,按照他的想法,估计是死在了乱军之中。

    辛毗看到颜良的表情,心里暗自叹了口气,对袁绍说:“主公,属下赶往州牧府时,隐约见有一队兵马在街上和冀州军厮杀,可能是文丑将军。既然他此刻还不见踪影,恐怕是凶多吉少了。”

    “唉!”听到辛毗这么说,袁绍有些痛心地说:“可惜了我的一员虎将,就这样死在了乱军之中。韩家小儿,本将军与你势不两立,早晚取下你项上人头。”

    逢纪在一旁听了,心中不屑地想到:你现在都是丧家之犬了,能不能东山再起都是一个问题,还想取韩家小儿的人头,做梦去吧。

    派出的兵士迟迟未归,赶了一夜路的袁绍肚子越发饿了。他望着兵士离去的方向,低声的问:“为何那两名兵士,迟迟不曾归来呢?难道是逃走了?”

    “主公请放心吧。”颜良是个直肠子,见袁绍怀疑两名兵士开了小差,连忙向他解释说:“此二人乃是末将的心腹,为人可靠,绝对不会开小差的。”

    “这可说不准哦。”逢纪在一旁冷嘲热讽的说:“没准他们见到主公落了难,准备另择高枝,跑去投奔了冀州军也说不定哦。”

    “你说什么?”颜良听到逢纪这么说,将大刀的刀杆往地上重重一顿,说道:“颜某敢于性命担保,此二人肯定不会背叛主公!”

    辛毗深怕两人吵起来,连忙劝说:“如今大家都遭了难,理应同舟共济,怎能互相攻伐,还是以和为贵。”

    就在双方剑拔弩张之际,忽然有一名兵士叫道:“有马蹄声。”

    众人连忙侧耳倾听,果然有一阵急促的马蹄声传来。不过不是从东面传来,而是从西面传来的。没过多久,颜良派出的两名兵士就出现在大家的视野里。

    见到自己的部下出现,颜良冲着逢纪重重地哼了一声,随后说道:“怎么样,我说我的心腹绝对不会舍主公而去吧。”

    众人吃完了兵士们带回来的干粮,又接着讨论下一步的去向问题。此刻官道上又传来一阵马蹄声,颜良以为是追兵到了,正准备上马,却听到有人远远地喊:“主公可在这里前方?”

    颜良和辛毗出了树林一看,来的只有两三骑,前面是邺城的一名官吏,姓董名昭字公仁,后面跟着的一名衙役。辛毗连忙迎上去,冲着他喊道:“公仁,主公在这里!”

    董昭来到树林见到了袁绍,连忙跪下行礼:“属下参见主公!”

    袁绍如今是穷途末路,见到居然还有人肯跟随自己,心里不禁有些感动。他连忙起身扶起了董昭,客气地说:“公仁,一路辛苦了!”

    董昭起身后,问袁绍:“主公,不知您接下来打算去什么地方?”

    袁绍听到董昭的提问,脸上露出了为难的表情。虽说如今天下诸侯众多,但能投奔的好像还真没几个。陈留的张邈,一直对自己惟命是从,要是去投奔他,除了放不下这个面子,还有一点,那里离邺城太近,冀州兵马随时有可能兵临城下,因此不是最佳的选择,就被放弃了。

    袁绍等人逃出了邺城,向西狂奔了半夜。到天明时,已经是人困马乏。颜良对袁绍说:“主公,我等赶了一夜的路,距离邺城已远,不如找个地方歇息吧。”

    袁绍环顾四周,见前方不远处有一片树林,便用马鞭一指,说:“我们就去哪里歇歇马!”

    等来到树林中,袁绍在颜良的帮助下,翻身下马,见跟随自己的人不过三十余人。文不过逢纪、辛毗,武不过颜良,不禁仰天长叹。

    辛毗等袁绍叹完气,恭恭敬敬问:“主公,不知我们接下来该去什么地方?”

    “此去渤海路途遥远,中间又有冀州、幽州相隔,看来是去不成了。”对于接下来的去处,别说一般的文臣武将,就连袁绍自己也心中无数,“若是无处可去,我们只能去寿春投公路了。”

    “不可,主公千万不可。”颜良听到袁绍这么说,连忙劝说道:“昔日袁公路派人前来冀州索要马匹,被主公拒绝。想必他一定对此事怀恨在心,一旦主公势穷去投,必然受他的窝囊气。”

    听颜良这么一说,逢纪的心里也不踏实起来。他心想,上次袁术派人前来索要马匹,是自己竭力反对给寿春提供马匹,才导致两人反目成仇。虽说自己前几日曾劝袁绍去投袁术,但此刻想来,此举极为不妥。袁公路的心胸狭窄,如果他因为马匹一事,要杀掉自己,恐怕就连主公出马,也救不了自己的性命。

    想到这里,他也连忙说:“主公,颜将军所言极是,我们不能去投公路,否则悔之晚矣。”

    袁绍听到他这么说,不禁朝他狠狠地瞪了几眼,心说:当初是你劝我去投公路,怎么一转眼就不承认了?没等他说话,就听辛毗在对颜良说:“颜将军,主公赶了一夜的路,想必是饥肠辘辘,不如你派人到前方去查看,可否在村镇里买些食物来充饥?”

    颜良对袁绍一向忠心耿耿,听辛毗这么说,毫不迟疑地说:“佐治先生所言极是,颜某这就带人去为主公寻找食物。”

    “颜将军,若是你离开,此处何人可以保护主公?”逢纪看到颜良要离开,心里有些发慌,他深怕冀州兵马会趁机追上来,到时就只有束手就擒的下场,因此竭力阻止颜良离开。

    “是啊,颜将军。”在这件事上,辛毗和逢纪的想法一样,别看大家伙都跑了一夜,要是冀州的兵马追上来,就凭几名小兵,要想挡住追兵,那简直是痴人说梦。

    见逢纪和辛毗两人都不同意自己亲自到前面去寻找吃的,颜良只能作罢。他叫过两名比较机灵的兵士,让他们到前面去探路,看能否找到什么村镇,给大家买点吃的回来。

    袁绍坐在一棵树下喘了一会儿气,忽然问道:“怎么没看到文丑,他怎么还没有杀出重围?”

    一提到文丑,颜良的眼圈便红了。他和文丑二人亲如兄弟,此次突围,居然没有看到文丑的身影,按照他的想法,估计是死在了乱军之中。

    辛毗看到颜良的表情,心里暗自叹了口气,对袁绍说:“主公,属下赶往州牧府时,隐约见有一队兵马在街上和冀州军厮杀,可能是文丑将军。既然他此刻还不见踪影,恐怕是凶多吉少了。”

    “唉!”听到辛毗这么说,袁绍有些痛心地说:“可惜了我的一员虎将,就这样死在了乱军之中。韩家小儿,本将军与你势不两立,早晚取下你项上人头。”

    逢纪在一旁听了,心中不屑地想到:你现在都是丧家之犬了,能不能东山再起都是一个问题,还想取韩家小儿的人头,做梦去吧。

    派出的兵士迟迟未归,赶了一夜路的袁绍肚子越发饿了。他望着兵士离去的方向,低声的问:“为何那两名兵士,迟迟不曾归来呢?难道是逃走了?”

    “主公请放心吧。”颜良是个直肠子,见袁绍怀疑两名兵士开了小差,连忙向他解释说:“此二人乃是末将的心腹,为人可靠,绝对不会开小差的。”

    “这可说不准哦。”逢纪在一旁冷嘲热讽的说:“没准他们见到主公落了难,准备另择高枝,跑去投奔了冀州军也说不定哦。”

    “你说什么?”颜良听到逢纪这么说,将大刀的刀杆往地上重重一顿,说道:“颜某敢于性命担保,此二人肯定不会背叛主公!”

    辛毗深怕两人吵起来,连忙劝说:“如今大家都遭了难,理应同舟共济,怎能互相攻伐,还是以和为贵。”

    就在双方剑拔弩张之际,忽然有一名兵士叫道:“有马蹄声。”

    众人连忙侧耳倾听,果然有一阵急促的马蹄声传来。不过不是从东面传来,而是从西面传来的。没过多久,颜良派出的两名兵士就出现在大家的视野里。

    见到自己的部下出现,颜良冲着逢纪重重地哼了一声,随后说道:“怎么样,我说我的心腹绝对不会舍主公而去吧。”

    众人吃完了兵士们带回来的干粮,又接着讨论下一步的去向问题。此刻官道上又传来一阵马蹄声,颜良以为是追兵到了,正准备上马,却听到有人远远地喊:“主公可在这里前方?”

    颜良和辛毗出了树林一看,来的只有两三骑,前面是邺城的一名官吏,姓董名昭字公仁,后面跟着的一名衙役。辛毗连忙迎上去,冲着他喊道:“公仁,主公在这里!”

    董昭来到树林见到了袁绍,连忙跪下行礼:“属下参见主公!”

    袁绍如今是穷途末路,见到居然还有人肯跟随自己,心里不禁有些感动。他连忙起身扶起了董昭,客气地说:“公仁,一路辛苦了!”

    董昭起身后,问袁绍:“主公,不知您接下来打算去什么地方?”

第244章 惶惶不可终日

    颜良连忙将注意力集中在袁绍身旁的那名武将身上,虽说光线不算太好,但他还是根据对方的身形,一眼就认出了文丑。

    “文丑!”颜良翻身下马,将手里的大刀往地上一插,快步地朝文丑跑了过来。

    “大哥!”文丑也连忙迎了上去。

    下一刻两人就拥抱在一起,用手拍打着对方的后背,激动地泪流满面。

    过了许久,两人才分开。

    颜良抓住文丑的手臂,激动的说:“文丑,为兄以为今生今世再也见不到你了,没想到却在这里遇到了你。上天真是待颜某不薄啊。”

    “兄长!”文丑也情绪激动地说:“邺城失陷之时,小弟因为马失前蹄,被黄忠所擒,原以为难逃一死,谁知韩家小儿却放了某,还归还了马匹和兵器,并派人将某送出了城。”

    袁绍站在离两人不远的地方,欣喜地看着自己的两名心腹爱将劫后重逢,听到文丑说的这句话之后,笑容顿时僵在了脸上。他把脸一板,皱着眉头问:“文丑,原来你离开邺城,并不是自己杀出来的,而是韩家小儿放你出来的?”

    “正是!”文丑的性子直,对袁绍又是忠心耿耿,在这些事情上自然不会隐瞒,当然是如实供认:“确是韩家小儿让人放了某,某才能在这里与主公重逢。”

    袁绍听后重重地哼了一声,随后说道:“文丑,看来韩家小儿对你还颇为器重,居然还会主动将你放掉。以本将军之见,你还是回邺城去投奔他吧!”

    见袁绍要撵自己走,文丑当时就傻眼了。他连忙跪在袁绍的面前,指天发誓:“皇天在上,若文丑有半点异心,定遭五雷轰顶,死无全尸!”

    听到文丑发这样的毒誓,董昭连忙来到了袁绍的身旁,凑近他的耳边小声地说:“主公,以属下之见,韩家小子知道文丑将军对主公一片忠心,就算被擒也绝不肯归降,因此便做了个顺水人情,将他放了回来。韩家小儿这么做,无非是想让主公与文丑君臣反目成仇,这样就能不费吹灰之力,便解除了主公的羽翼。”

    袁绍听董昭这么一说,觉得好像还真是这么回事。看到还跪在自己面前的文丑,连忙上前扶起他,假惺惺的说:“文丑,刚刚是本将军一时糊涂,险些上了韩家小儿的当,错过了你,还请你不要见怪!”

    “主公!”颜良在一旁说道:“此地不宜久留,我们还是早点渡河吧。就算冀州兵马追来,在一时半会儿,他们也找不到船只,肯定就会返回邺城的。”

    袁绍在兵士的帮助下,上了马背,朝邺城的方向恋恋不舍地看了一眼,随后一咬牙,说道:“我们走!”

    颜良找的渡船,正好可以一次性将所有的人马都载完。等船只离岸之后,逢纪站在船头,望着远处的邺城方向,用只有自己能听到的声音说道:“过了河,不知何年何月,才能重新回到冀州?”

    董昭看到辛毗站在船头,眺望着北方,满脸落寂的样子,忍不住好奇的问:“佐治在想什么?”

    “家兄去幽州求援,至今下落不明。”辛毗叹了口气说:“如今我和家兄的家眷都在邺城,也不知韩家小儿是否会为难他们。”

    董昭搞清楚他在为什么事情犯愁后,连忙安慰他说:“佐治但请放心,以在下看来,就算你和令兄的家眷,落到了韩家小儿的手里,也不会有什么危险。”

    “何以见得?”对于董昭的说法,关心则乱的辛毗不太相信:“我兄弟二人力主迎主公接管冀州,就得罪了韩家父子;和韩家解除了小女的婚约,让韩家脸面无光,估计韩家小儿更加对我恨之入骨。你说说,我怎么能不担心?”

    董昭朝周围看了看,除了逢纪站在几步远的船舷旁发呆,袁绍等人都已经到舱里去了,便压低声音说道:“虽然你我和韩亭侯是敌对的一方,但以我对他的了解,他并非赶尽杀绝之辈。”

    “何以见得?”

    董昭淡淡一笑,随后说道:“佐治认为,若不是韩亭侯放你们一码,你们能平安地离开邺城吗?”

    “公仁,你真是一语惊醒梦中人。”董昭的话,让辛毗如醍醐灌顶,他一下就想通了很多关键的问题:“怪不得我们和主公从西门出城时,在西门外驻扎的孟岱等人,会给我们让出一条通路,如果我判断没有错的话,这是韩家小儿有意为之。”

    “没错,的确如此。”董昭点了点头,说:“我是带着随从离开邺城时,也遭到了冀州军的拦截,是韩亭侯派人传令,对邺城内的官吏一律不得为难,愿留者留,愿走者走,绝不勉强。”

    “公仁,你此话当真?”听到董昭所说的这番话,辛毗觉得简直超出了自己能理解的范畴,照理说,破城之后,原有的官吏要么杀掉,要么关起来,只有少部分可以继续留用。像韩湛这样让原有的官吏自己选择去留之举,真是闻所未闻。

    “当真!”董昭用更小的声音说道:“不瞒佐治,当时在下听了韩亭侯的这道将令,心中颇为迟疑,是否应该出城追赶主公。天人交战良久,最后还是决定继续追随主公。”

    一行人在黄河的南岸弃船登岸,向南走了三十里,逢纪用马鞭指着前面的一座庄子,对袁绍说:“主公,此庄乃是在下的一好友,不如到他的庄里歇息一宿,如何?”

    虽说已经过了黄河,但袁绍的心里依旧是忐忑不安,他深怕冀州兵马会渡河追过来,对逢纪的提议摆了摆手,说道:“不可不可,我等刚刚渡河不久,若是在此停留,一旦冀州兵马追上来,不是只能束手就擒。不妥,还是继续赶路吧。”

    见袁绍拒绝了自己的提议,逢纪的心里不禁无名火气,但当着袁绍的面,他还是恭恭敬敬的说:“既然主公不愿意在此久留,那么我们就继续赶路。不过走了这许久,想必主公已腹中饥饿,不如让属下去庄子里讨些酒菜,如何?”

    按照逢纪的想法,就算袁绍不愿意进庄子,让自己到村里去讨要一些酒菜之事,应该还是可以答应的。没想到袁绍还是摆手说:“不妥不妥,我等还是继续赶路吧。”看到袁绍如同惊弓之鸟,逢纪对他心中的恶感又增加了几分。

    两人正说着话,忽然听到一阵急促的马蹄声,从庄子的方向传来,把袁绍吓得魂飞魄散。他大叫一声:“不好,冀州兵马追上来了,快走!”喊完后,双腿一夹马腹,就快速地冲了出去。

    颜良文丑等人担心他有危险,连忙追赶了上去。逢纪扭头看了一眼远处的庄子,万般无奈地跟了上去。

    他们离开后不久,从庄里出来两名骑着马的少年。他俩是庄里的少爷,一个叫黄安,一个叫黄石,本来是出来骑马玩儿的,看到一队骑兵逃也似的远去。弟弟黄石忍不住好奇地问:“大哥,他们是什么人啊?”

    黄安看着远去的人马,想了想,说道:“二弟,为兄听说冀州兵马正在与魏郡的邟乡侯交战。这某非是邟乡侯的兵马,被冀州军打败了,逃到此处的不成?”

    “管他们是冀州军还是邟乡侯的人马。”黄石对袁绍等人一点兴趣都没有,刚刚只不过是看到他们的样子太狼狈,随口一问,此刻他急着去骑马,便催促黄安:“大哥,我们还是继续练习马术吧。”

    颜良找的渡船,正好可以一次性将所有的人马都载完。等船只离岸之后,逢纪站在船头,望着远处的邺城方向,用只有自己能听到的声音说道:“过了河,不知何年何月,才能重新回到冀州?”

    董昭看到辛毗站在船头,眺望着北方,满脸落寂的样子,忍不住好奇的问:“佐治在想什么?”

    “家兄去幽州求援,至今下落不明。”辛毗叹了口气说:“如今我和家兄的家眷都在邺城,也不知韩家小儿是否会为难他们。”

    董昭搞清楚他在为什么事情犯愁后,连忙安慰他说:“佐治但请放心,以在下看来,就算你和令兄的家眷,落到了韩家小儿的手里,也不会有什么危险。”

    “何以见得?”对于董昭的说法,关心则乱的辛毗不太相信:“我兄弟二人力主迎主公接管冀州,就得罪了韩家父子;和韩家解除了小女的婚约,让韩家脸面无光,估计韩家小儿更加对我恨之入骨。你说说,我怎么能不担心?”

    董昭朝周围看了看,除了逢纪站在几步远的船舷旁发呆,袁绍等人都已经到舱里去了,便压低声音说道:“虽然你我和韩亭侯是敌对的一方,但以我对他的了解,他并非赶尽杀绝之辈。”

    “何以见得?”

    董昭淡淡一笑,随后说道:“佐治认为,若不是韩亭侯放你们一码,你们能平安地离开邺城吗?”

    “公仁,你真是一语惊醒梦中人。”董昭的话,让辛毗如醍醐灌顶,他一下就想通了很多关键的问题:“怪不得我们和主公从西门出城时,在西门外驻扎的孟岱等人,会给我们让出一条通路,如果我判断没有错的话,这是韩家小儿有意为之。”

    “没错,的确如此。”董昭点了点头,说:“我是带着随从离开邺城时,也遭到了冀州军的拦截,是韩亭侯派人传令,对邺城内的官吏一律不得为难,愿留者留,愿走者走,绝不勉强。”

    “公仁,你此话当真?”听到董昭所说的这番话,辛毗觉得简直超出了自己能理解的范畴,照理说,破城之后,原有的官吏要么杀掉,要么关起来,只有少部分可以继续留用。像韩湛这样让原有的官吏自己选择去留之举,真是闻所未闻。

    “当真!”董昭用更小的声音说道:“不瞒佐治,当时在下听了韩亭侯的这道将令,心中颇为迟疑,是否应该出城追赶主公。天人交战良久,最后还是决定继续追随主公。”

    一行人在黄河的南岸弃船登岸,向南走了三十里,逢纪用马鞭指着前面的一座庄子,对袁绍说:“主公,此庄乃是在下的一好友,不如到他的庄里歇息一宿,如何?”

    虽说已经过了黄河,但袁绍的心里依旧是忐忑不安,他深怕冀州兵马会渡河追过来,对逢纪的提议摆了摆手,说道:“不可不可,我等刚刚渡河不久,若是在此停留,一旦冀州兵马追上来,不是只能束手就擒。不妥,还是继续赶路吧。”

    见袁绍拒绝了自己的提议,逢纪的心里不禁无名火气,但当着袁绍的面,他还是恭恭敬敬的说:“既然主公不愿意在此久留,那么我们就继续赶路。不过走了这许久,想必主公已腹中饥饿,不如让属下去庄子里讨些酒菜,如何?”

    按照逢纪的想法,就算袁绍不愿意进庄子,让自己到村里去讨要一些酒菜之事,应该还是可以答应的。没想到袁绍还是摆手说:“不妥不妥,我等还是继续赶路吧。”看到袁绍如同惊弓之鸟,逢纪对他心中的恶感又增加了几分。

    两人正说着话,忽然听到一阵急促的马蹄声,从庄子的方向传来,把袁绍吓得魂飞魄散。他大叫一声:“不好,冀州兵马追上来了,快走!”喊完后,双腿一夹马腹,就快速地冲了出去。

    颜良文丑等人担心他有危险,连忙追赶了上去。逢纪扭头看了一眼远处的庄子,万般无奈地跟了上去。

    他们离开后不久,从庄里出来两名骑着马的少年。他俩是庄里的少爷,一个叫黄安,一个叫黄石,本来是出来骑马玩儿的,看到一队骑兵逃也似的远去。弟弟黄石忍不住好奇地问:“大哥,他们是什么人啊?”

    黄安看着远去的人马,想了想,说道:“二弟,为兄听说冀州兵马正在与魏郡的邟乡侯交战。这某非是邟乡侯的兵马,被冀州军打败了,逃到此处的不成?”

第245章 西望长安

    黄安、黄石二人,都听说过逢纪的名字,而且也知道自己骑的骏马,就是逢纪所赠。因此听说对面的中年人,就是逢纪时,连忙翻身下马,上前跪下施礼:“侄儿黄安、黄石,参见伯父。”

    “两位贤侄免礼!”坐在马背上的逢纪,连忙伸手虚扶了一把,笑着说:“在下想去庄中拜访故人,不知令尊可在庄中?”

    “家父正在庄中,请伯父随小侄来,”黄安连忙回答说:“小侄为伯父引路。”

    黄家兄弟重新上马后,黄安与逢纪并辔而行,而黄石则快马加鞭赶回庄子,向父亲黄湖报告逢纪来访之事。

    距离庄子还有一箭之地,逢纪就看到庄门口站着一群人,为首的是一名五短身材的胖子。他一眼就认出,对方是自己的好友黄湖。

    黄湖见逢纪来了,连忙迎上去,拱手施礼,笑着说:“不知元图兄前来,小弟不曾远迎,还请兄长恕罪。”

    “子雍贤弟说哪里话,”逢纪上前握住黄湖的手,叫着对方的字,笑容可掬地说:“是为兄来得唐突,给贤弟添麻烦了。”

    “元图兄,庄外不是说话之所在,还请进庄歇歇脚。”黄湖客气的说:“小弟已经吩咐下人准备了酒菜,为元图兄接风。”

    早已饥肠辘辘的逢纪,听到黄湖说有酒菜招呼自己,顿时喜出望外,但他还是努力控制自己的情绪,表情如常的说:“既然是贤弟的一份盛情,为兄就恭敬不如从命了。”

    两人手挽手来到了客厅,分宾主坐下,黄家兄弟在下首相陪。

    黄湖端起酒樽,对逢纪说:“元图兄,请!”

    逢纪也连忙端起了面前的酒樽,说:“子雍贤弟,请!”

    两人将樽中美酒一饮而尽之后,黄湖好奇地问:“元图兄,你乃是邟乡侯的长史,不在冀州城帮邟乡侯操持政务,到小弟的穷乡僻壤来做什么?”

    逢纪刚拿起筷子,正想大快朵颐,听到黄湖的这个问题,只能将筷子放下,长叹一声说道:“一言难尽啊!”

    “元图兄,出了什么事情?”黄湖关切地问:“但说无妨,小弟洗耳恭听。”

    “你们乃是好友,此事我就不瞒你了。如今冀州早已落入了韩馥之子韩湛的手中,我与我家主公退到了邺城,原以为此子能有所收敛,没想到他得寸进尺,又率大军来围攻邺城。”逢纪可怜巴巴的说:“可怜我邺城孤立无援,围城时间不长,城池就被冀州兵马所破,我与主公在城破之时,侥幸逃得性命。”

    黄湖听到这里,不禁大吃一惊,连忙问道:“元图兄,不知邟乡侯如今人在何处?”

    逢纪拿起筷子,朝南边一指,说道:“朝南而去。”

    黄安听到这里,忍不住插嘴问道:“逢伯父,小侄有一事不明,还请伯父明示。”

    “何事?”逢纪问道。

    黄安朝自己的弟弟黄石看了一眼后,有些迟疑地说道:“我和二弟出庄子去骑马时,看到有一队骑兵从庄前经过,不知当时伯父可在其中?”

    对于黄安的这个问题,逢纪倒没有隐瞒,而是如实地回答说:“贤侄说得没错,我的确在其中。”

    逢纪的话,让黄湖有些疑惑不解了:“元图兄,既然经过小弟的庄子,为何过庄而不入啊?莫非担心小弟会慢待了邟乡侯不成?”

    “非也,非也。”逢纪连忙摆着手说:“我家主公如今是惊弓之鸟,深怕冀州兵马随时会追上来,因此拼命地朝南逃去。”

    “向南而去?”黄湖皱着眉头想了想,试探地问逢纪:“元图兄,某非邟乡侯想去投奔袁公路不成?”

    “我家主公与袁公路虽是兄弟,但一向不和。”逢纪回答说:“如今末路去投,定会遭到袁公路的冷落。因此,我家主公打算去徐州投奔陶恭祖。”

    “陶恭祖为人正直,待人友善,想必定可善待邟乡侯。”黄湖说完这句话之后,眉头皱得更紧了:“既然邟乡侯往徐州而去,元图兄为何去出现在此处?”

    逢纪自然不可能告诉黄湖,说自己打算弃袁绍而去,如果真的实话实说,没准对方会与自己割袍断义。连忙敷衍说:“我家主公虽然冀州的基业已失,不过在渤海郡,尚有小公子袁尚和数万兵马。我就是奉主公之命,前往渤海报平安的。”

    黄湖没有想到逢纪是在欺骗他,反而信以为真,有点好奇地问:“元图兄,此等小事,派一名信使即可,何必非要元图兄亲自跑一趟啊?”

    “子雍贤弟有所不知。”逢纪决定继续忽悠黄湖:“此去渤海千里迢迢,若是普通信使,恐路上出事。而且就算尚公子见了信使,也会对书信的真假产生怀疑,因此,主公才专门安排我前往渤海的。”

    酒席散了以后,黄湖就安排逢纪歇息。逢纪躺在榻上,脑子里开始考虑:此地不宜久留,但离开此地后,自己又该往何处去?北上渤海,显然是不可能的。且不说能否顺利地到达渤海,就算能到渤海,自己跟着势单力薄的袁尚,也不是一个事儿。幽州的公孙瓒、冀州的韩湛,两人对自己都是恨之入骨,恨不得生啖自己。去了渤海,就等于是去送死。

    如果不去渤海,自己又该去哪里呢?或者说,自己该去投奔哪位诸侯呢?张邈、张扬,这种唯袁绍马首是瞻的人能力平庸,早晚会被他人吞并曹操倒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可惜他如今和韩家小儿交好,没准会将自己的首级送给韩家小儿,以换取更多的好处。

    思来想去,逢纪最后做出一个自己都不敢相信的决定:向西,去京师,投奔李傕、郭汜等人。据说他们不久前,曾因韩家小儿派人挟持了天子,而在黄河边大战一场,双方如今是势不两立,如果去投奔他们,没准是当前最佳的选择。如果有可能,自己再挑唆李郭二人一下,让他们兴兵和韩家小儿打个你死我活。

    主意打定,逢纪的心中总算不再纠结,他便两眼一闭,躺在榻上酣然入睡。

    一觉睡到了第二天早上,在黄湖派来的侍女侍候下,逢纪起了个热水澡,又吃了一顿丰盛的早餐,才穿上黄湖为他准备的新衣,晃晃悠悠地去找黄湖叙话。

    黄湖正坐在客厅里,和庄里的管家,说春耕之时,见逢纪从外面进来,连忙三言两语将管家打发走,随后起身向逢纪问好:“元图兄,昨晚睡得可好?”

    “尚好,尚好!”逢纪打着哈哈说道:“多谢子雍贤弟的一番美意,让为兄在这里睡了一个踏实觉。”

    “元图兄,”黄湖客气地问:“不知你何时启程前往渤海?”

    听到黄湖这么说,逢纪立即把脸一板,不悦地说道:“怎么,子雍贤弟,难道嫌为兄在这里给你添麻烦了?”

    “元图兄误会了。”黄湖本来是随口一问,见逢纪却板着脸,像谁借了他的谷子还了他的糠一样,连忙解释说:“小弟和兄长久不相见,想留兄长在庄上多盘桓几日。”

    “原来是这样啊,看来是为兄误会了。”逢纪干笑了几声,对黄湖说道:“既然子雍贤弟一番盛情,那为兄就在庄上多住几日。”

    逢纪拿起筷子,朝南边一指,说道:“朝南而去。”

    黄安听到这里,忍不住插嘴问道:“逢伯父,小侄有一事不明,还请伯父明示。”

    “何事?”逢纪问道。

    黄安朝自己的弟弟黄石看了一眼后,有些迟疑地说道:“我和二弟出庄子去骑马时,看到有一队骑兵从庄前经过,不知当时伯父可在其中?”

    对于黄安的这个问题,逢纪倒没有隐瞒,而是如实地回答说:“贤侄说得没错,我的确在其中。”

    逢纪的话,让黄湖有些疑惑不解了:“元图兄,既然经过小弟的庄子,为何过庄而不入啊?莫非担心小弟会慢待了邟乡侯不成?”

    “非也,非也。”逢纪连忙摆着手说:“我家主公如今是惊弓之鸟,深怕冀州兵马随时会追上来,因此拼命地朝南逃去。”

    “向南而去?”黄湖皱着眉头想了想,试探地问逢纪:“元图兄,某非邟乡侯想去投奔袁公路不成?”

    “我家主公与袁公路虽是兄弟,但一向不和。”逢纪回答说:“如今末路去投,定会遭到袁公路的冷落。因此,我家主公打算去徐州投奔陶恭祖。”

    “陶恭祖为人正直,待人友善,想必定可善待邟乡侯。”黄湖说完这句话之后,眉头皱得更紧了:“既然邟乡侯往徐州而去,元图兄为何去出现在此处?”

    逢纪自然不可能告诉黄湖,说自己打算弃袁绍而去,如果真的实话实说,没准对方会与自己割袍断义。连忙敷衍说:“我家主公虽然冀州的基业已失,不过在渤海郡,尚有小公子袁尚和数万兵马。我就是奉主公之命,前往渤海报平安的。”

    黄湖没有想到逢纪是在欺骗他,反而信以为真,有点好奇地问:“元图兄,此等小事,派一名信使即可,何必非要元图兄亲自跑一趟啊?”

    “子雍贤弟有所不知。”逢纪决定继续忽悠黄湖:“此去渤海千里迢迢,若是普通信使,恐路上出事。而且就算尚公子见了信使,也会对书信的真假产生怀疑,因此,主公才专门安排我前往渤海的。”

    酒席散了以后,黄湖就安排逢纪歇息。逢纪躺在榻上,脑子里开始考虑:此地不宜久留,但离开此地后,自己又该往何处去?北上渤海,显然是不可能的。且不说能否顺利地到达渤海,就算能到渤海,自己跟着势单力薄的袁尚,也不是一个事儿。幽州的公孙瓒、冀州的韩湛,两人对自己都是恨之入骨,恨不得生啖自己。去了渤海,就等于是去送死。

    如果不去渤海,自己又该去哪里呢?或者说,自己该去投奔哪位诸侯呢?张邈、张扬,这种唯袁绍马首是瞻的人能力平庸,早晚会被他人吞并曹操倒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可惜他如今和韩家小儿交好,没准会将自己的首级送给韩家小儿,以换取更多的好处。

    思来想去,逢纪最后做出一个自己都不敢相信的决定:向西,去京师,投奔李傕、郭汜等人。据说他们不久前,曾因韩家小儿派人挟持了天子,而在黄河边大战一场,双方如今是势不两立,如果去投奔他们,没准是当前最佳的选择。如果有可能,自己再挑唆李郭二人一下,让他们兴兵和韩家小儿打个你死我活。

    主意打定,逢纪的心中总算不再纠结,他便两眼一闭,躺在榻上酣然入睡。

    一觉睡到了第二天早上,在黄湖派来的侍女侍候下,逢纪起了个热水澡,又吃了一顿丰盛的早餐,才穿上黄湖为他准备的新衣,晃晃悠悠地去找黄湖叙话。

    黄湖正坐在客厅里,和庄里的管家,说春耕之时,见逢纪从外面进来,连忙三言两语将管家打发走,随后起身向逢纪问好:“元图兄,昨晚睡得可好?”

    “尚好,尚好!”逢纪打着哈哈说道:“多谢子雍贤弟的一番美意,让为兄在这里睡了一个踏实觉。”

    “元图兄,”黄湖客气地问:“不知你何时启程前往渤海?”

    听到黄湖这么说,逢纪立即把脸一板,不悦地说道:“怎么,子雍贤弟,难道嫌为兄在这里给你添麻烦了?”

    “元图兄误会了。”黄湖本来是随口一问,见逢纪却板着脸,像谁借了他的谷子还了他的糠一样,连忙解释说:“小弟和兄长久不相见,想留兄长在庄上多盘桓几日。”

    “原来是这样啊,看来是为兄误会了。”逢纪干笑了几声,对黄湖说道:“既然子雍贤弟一番盛情,那为兄就在庄上多住几日。”

    “原来是这样啊,看来是为兄误会了。”逢纪干笑了几声,对黄湖说道:“既然子雍贤弟一番盛情,那为兄就在庄上多住几日。”

    bs100;nnr;rrb

第246章 蔡琰遇险

    陈留郊外有一处依山傍水之地,蔡邕墓就建在这里。蔡琰和一名侍女在墓旁结庐而居,为自己的父亲守墓。

    陈留太守张邈对蔡邕敬重有加,爱屋及乌之余,对蔡琰也是百般照顾。他深怕有人到墓地去骚扰主仆二人,专门派了五十名兵士,由一名队率统领,在墓地附近看守。

    这日,队率亲自到草庐前求见,蔡琰从屋里走出,客气地问:“不知军爷有何见教?”

    队率连忙向蔡琰施了一礼,恭恭敬敬的说:“我家主公让小的向蔡小姐传一句话。”

    “什么话?”蔡琰警惕地问道。

    “数日前,冀州兵马已经取了邺城。”队率陪着笑说:“韩亭侯已经给我家主公传讯,希望能对蔡小姐多加照拂。”

    听说韩湛夺取了邺城,蔡琰心中不禁喜出望外,但她却表面上却一脸平静地说:“这位军爷,请回去转告张太守,说昭姬对他的照顾感激不尽,待守孝期满,一定登门致谢。”

    等队率离开后,侍女从屋里跑出来,一脸惊喜地问蔡琰:“小姐,韩亭侯真的已经取了邺城,那以后来看你,不是就更方便了吗?”

    对于口无遮拦的侍女,蔡琰轻轻地呸了一口,红着脸对她说:“休得胡说,韩亭侯乃是做大事的人,岂能如此儿女情长。”她嘴上虽这么说,但心里却巴不得韩湛能早点来看自己。毕竟从邺城到陈留,要比冀州城到陈留近了一半的距离。蔡琰为韩湛夺取了邺城的事而赶到开心,却不知道危险正在一步步地向自己靠近。

    从黄家庄到陈留,不过一日路程。没有见过什么世面的黄家兄弟,哪里是老奸巨猾的逢纪的对手,没过多久,就被忽悠得自己姓什么都忘记了。

    眼看离陈留还有二十里道路时,逢纪忽然仰天长叹一声。一旁的黄安好奇地问:“逢伯父,您叹什么气啊?”

    “贤侄,事情是这样的。”逢纪说话前,先向左右张望了一番,随后压低嗓门,故作神秘的说:“我家主公去岁给大公子和二公子,各定下了一门亲事。”

    “邟乡侯的两位公子,年纪都不小了,定亲是理所当然的事情。”黄安不解地问道:“和逢伯父叹气有什么关系啊?”

    “贤侄有所不知。”逢纪装出一脸痛苦的样子说道:“我家主公给二公子袁熙,定下的是河北甄家的小女甄宓;而大公子袁谭,定的则是蔡邕之女蔡琰蔡昭姬。”

    黄石看到逢纪和自己的兄长在低声说话,也连忙策马上前,想听听两人在聊什么。听到袁谭和蔡琰定亲,他不由好奇地说:“逢伯父,不是说蔡琰嫁给了河东的卫家,怎么又会许配给你家大公子呢?”

    “蔡琰最先嫁给了河东卫家的卫仲道,奈何她命苦,过门后没有多久,丈夫就去世了。”逢纪为了让黄家兄弟给自己当帮手,继续忽悠道:“她在卫家守寡三年,我家主公听说她的名号,便托人向蔡侍中提亲,希望能让她嫁给我家大公子。”

    “这是好事啊。”黄石说道:“那他们后来成亲了吗?”

    “没有,”逢纪摆了摆头说:“蔡琰在返回陈留的途中,被韩家小儿带人掳走,强行扣押在冀州。直到蔡侍中遇害后,韩家小儿为了堵住悠悠之口,才让蔡琰扶灵回家乡安葬。”

    黄安有几分小聪明,听到逢纪这么说,猜到他肯定想有所行动,便好奇地问:“伯父有什么打算吗?”

    “我即将前往渤海,去见小公子和夫人,如果能将蔡家小姐也带往渤海,想必袁家上下一定会开心的。”逢纪试探地问两人:“不知二位贤侄,可否助我一臂之力呢?”

    听到逢纪的这个请求,黄安有些为难地说:“逢伯父,我等本是奉父亲之命,前往陈留去祭奠蔡侍中,怎么能将蔡小姐掳走呢?此事万万不可!”

    逢纪见到黄安不愿意帮自己,心中不禁对他起了杀心,不过他也明白此时动手,自己占不了什么便宜,就算自己杀死了黄家兄弟,那二十名身强力壮的庄丁,也能将自己和随行的亲兵剁成肉酱。

    不过他喜怒不形于色,表情如常地说:“既然贤侄不愿相助,我也不勉强,免得二位贤侄难做。”他停了片刻,又故意长叹一声,“可惜啊,我们家主公定下的两门亲事,都被韩家小儿所坏。”

    “逢伯父,”黄石有些好奇地问:“如果说蔡小姐被韩亭侯霸占,被迫委身于他,他勉强说得过去。不知道另外一门亲事,又是怎么回事?”

    “我刚刚已经说过,二公子袁熙在邺城定下了一门亲事,女方是河北甄逸之女甄宓。”虽然逢纪根本不知道韩湛的心里想娶甄宓一事,但还是不妨碍他在两位涉世未深的少年面前搬弄是非:“我家主公退出了邺城后,韩家小儿就带人到甄家,逼他们和我家二公子退亲。”

    “可恶,真是太可恶了。”黄石正是好冲动的年纪,听到逢纪这么说,顿时气得哇哇叫:“这个韩亭侯真是欺人太甚。大哥,为了防止蔡小姐再落入他的魔掌,我看咱们还是帮逢伯父,将蔡小姐接到渤海去吧。”

    “二弟,此事要从长计议。”别看黄安比黄石只大一岁,但做事要稳重得多,他对黄石说完后,又侧着脸对逢纪说:“逢伯父,天色将晚,我看我们还是找个客栈歇息一晚,待明日再去寻找蔡小姐也不迟。”

    逢纪知道自己不能表现得太性急,否则会适得其反。听到黄安的提议后,便点着头说:“就依贤侄的,我们先找个客栈住下,待明日再去祭拜蔡侍中。”

    一行人来到城中,找了一家客栈住下后。黄安向店小二打听:“小二哥,你可知道蔡侍中的墓地在什么地方?”

    店小二点了点头,说道:“公子,别的事情,小的也许不知道。但这个蔡侍中的墓地在什么地方,整个陈留城里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黄安问话时,逢纪就坐在一旁,竖起耳朵听两人的对话。从店小二说话的语气中,他就知道这是一个问一句答十句的人,因此他保持着沉默,在心里默默地记住对自己有用的信息。

    逢纪原以为,蔡琰给蔡邕守墓,身边最多只有一两个侍女,充其量再有两三个经常送日用品的家丁。结果听店小二一说,才知道张邈还派了五十名兵士,在墓地附近看守,他不禁惊出了一声冷汗,心里暗叫侥幸,幸好现到城里来打听,如果是冒冒失失跑到墓地去劫人,他可不认为这二十名庄丁,能打得过官兵。

    等队率离开后,侍女从屋里跑出来,一脸惊喜地问蔡琰:“小姐,韩亭侯真的已经取了邺城,那以后来看你,不是就更方便了吗?”

    对于口无遮拦的侍女,蔡琰轻轻地呸了一口,红着脸对她说:“休得胡说,韩亭侯乃是做大事的人,岂能如此儿女情长。”她嘴上虽这么说,但心里却巴不得韩湛能早点来看自己。毕竟从邺城到陈留,要比冀州城到陈留近了一半的距离。蔡琰为韩湛夺取了邺城的事而赶到开心,却不知道危险正在一步步地向自己靠近。

    从黄家庄到陈留,不过一日路程。没有见过什么世面的黄家兄弟,哪里是老奸巨猾的逢纪的对手,没过多久,就被忽悠得自己姓什么都忘记了。

    眼看离陈留还有二十里道路时,逢纪忽然仰天长叹一声。一旁的黄安好奇地问:“逢伯父,您叹什么气啊?”

    “贤侄,事情是这样的。”逢纪说话前,先向左右张望了一番,随后压低嗓门,故作神秘的说:“我家主公去岁给大公子和二公子,各定下了一门亲事。”

    “邟乡侯的两位公子,年纪都不小了,定亲是理所当然的事情。”黄安不解地问道:“和逢伯父叹气有什么关系啊?”

    “贤侄有所不知。”逢纪装出一脸痛苦的样子说道:“我家主公给二公子袁熙,定下的是河北甄家的小女甄宓;而大公子袁谭,定的则是蔡邕之女蔡琰蔡昭姬。”

    黄石看到逢纪和自己的兄长在低声说话,也连忙策马上前,想听听两人在聊什么。听到袁谭和蔡琰定亲,他不由好奇地说:“逢伯父,不是说蔡琰嫁给了河东的卫家,怎么又会许配给你家大公子呢?”

    “蔡琰最先嫁给了河东卫家的卫仲道,奈何她命苦,过门后没有多久,丈夫就去世了。”逢纪为了让黄家兄弟给自己当帮手,继续忽悠道:“她在卫家守寡三年,我家主公听说她的名号,便托人向蔡侍中提亲,希望能让她嫁给我家大公子。”

    “这是好事啊。”黄石说道:“那他们后来成亲了吗?”

    “没有,”逢纪摆了摆头说:“蔡琰在返回陈留的途中,被韩家小儿带人掳走,强行扣押在冀州。直到蔡侍中遇害后,韩家小儿为了堵住悠悠之口,才让蔡琰扶灵回家乡安葬。”

    黄安有几分小聪明,听到逢纪这么说,猜到他肯定想有所行动,便好奇地问:“伯父有什么打算吗?”

    “我即将前往渤海,去见小公子和夫人,如果能将蔡家小姐也带往渤海,想必袁家上下一定会开心的。”逢纪试探地问两人:“不知二位贤侄,可否助我一臂之力呢?”

    听到逢纪的这个请求,黄安有些为难地说:“逢伯父,我等本是奉父亲之命,前往陈留去祭奠蔡侍中,怎么能将蔡小姐掳走呢?此事万万不可!”

    逢纪见到黄安不愿意帮自己,心中不禁对他起了杀心,不过他也明白此时动手,自己占不了什么便宜,就算自己杀死了黄家兄弟,那二十名身强力壮的庄丁,也能将自己和随行的亲兵剁成肉酱。

    不过他喜怒不形于色,表情如常地说:“既然贤侄不愿相助,我也不勉强,免得二位贤侄难做。”他停了片刻,又故意长叹一声,“可惜啊,我们家主公定下的两门亲事,都被韩家小儿所坏。”

    “逢伯父,”黄石有些好奇地问:“如果说蔡小姐被韩亭侯霸占,被迫委身于他,他勉强说得过去。不知道另外一门亲事,又是怎么回事?”

    “我刚刚已经说过,二公子袁熙在邺城定下了一门亲事,女方是河北甄逸之女甄宓。”虽然逢纪根本不知道韩湛的心里想娶甄宓一事,但还是不妨碍他在两位涉世未深的少年面前搬弄是非:“我家主公退出了邺城后,韩家小儿就带人到甄家,逼他们和我家二公子退亲。”

    “可恶,真是太可恶了。”黄石正是好冲动的年纪,听到逢纪这么说,顿时气得哇哇叫:“这个韩亭侯真是欺人太甚。大哥,为了防止蔡小姐再落入他的魔掌,我看咱们还是帮逢伯父,将蔡小姐接到渤海去吧。”

    “二弟,此事要从长计议。”别看黄安比黄石只大一岁,但做事要稳重得多,他对黄石说完后,又侧着脸对逢纪说:“逢伯父,天色将晚,我看我们还是找个客栈歇息一晚,待明日再去寻找蔡小姐也不迟。”

    逢纪知道自己不能表现得太性急,否则会适得其反。听到黄安的提议后,便点着头说:“就依贤侄的,我们先找个客栈住下,待明日再去祭拜蔡侍中。”

    一行人来到城中,找了一家客栈住下后。黄安向店小二打听:“小二哥,你可知道蔡侍中的墓地在什么地方?”

    店小二点了点头,说道:“公子,别的事情,小的也许不知道。但这个蔡侍中的墓地在什么地方,整个陈留城里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黄安问话时,逢纪就坐在一旁,竖起耳朵听两人的对话。从店小二说话的语气中,他就知道这是一个问一句答十句的人,因此他保持着沉默,在心里默默地记住对自己有用的信息。

第247章 蔡琰遇险(中)

    老奸巨猾、工于心计的逢纪,在回到客栈之后,径直来到了黄安的房间,开门见山地问:“贤侄,今日在蔡侍中的墓地时,我看你对蔡小姐有几分念念不舍,不知是否看她了?”

    听到逢纪这么一问,黄安顿时羞得满脸通红,一直红到耳根。过了好半天,他才有些不好意思的问:“不知逢伯父是如何看出来的?”

    逢纪呵呵一笑,说道:“我是过来人,难道连这个都看不出来吗?”

    “逢伯父,”黄安连忙起身向逢纪施了一礼,有些慌乱的说:“还请不要将此事泄露出来,免得遭人耻笑。”

    “贤侄差异。”逢纪等黄安说完后,立即接着说道:“男大当婚女大当嫁,既然是贤侄喜欢的人,等回黄家庄时,我一定把此事告之令尊,让他派人去向蔡家求亲,把蔡小姐娶回家。”

    “这合适吗?”黄安听到逢纪这么说,心中不禁一阵狂喜,但他还是故作镇定地问:“蔡小姐可要比我大三岁啊。”

    “大三岁算什么?”逢纪大大咧咧地说道:“俗话说:女大三抱金砖。你要是娶了蔡小姐,没准你家早晚会富甲一方。”

    黄安听逢纪说完后,有些好奇地问:“女大三抱金砖,这种说法还是第一次听说。逢伯父,你们那里都这样说吗?”

    经黄安这么一提醒,逢纪才想到自己刚刚说的这句话,貌似是听韩湛说的,连忙干笑两声,敷衍道:“没错没错,我们那里都是这么说的。”

    “那就有劳逢伯父了。”黄安再次恭恭敬敬地向逢纪施礼,感激地说:“伯父的大恩大德,小侄没齿难忘。若有任何差遣,纵然是赴蹈汤火,也在所不辞。”

    “贤侄言重了,此乃区区小事,何足挂齿。”逢纪表面装出没事人的样子,但心中却是一阵狂喜,知道自己的计策已经成功了一半。

    逢纪刚回到自己的房间,黄石又前来拜访。他一见逢纪的面,便噗通地跪在了地,嘴里说道:“求伯父救小侄一名。”

    听到黄石这么说,逢纪不禁一愣,反问道:“贤侄,不知出了何事,居然会危及到你的性命?”他的心中暗想,莫非是黄石在城里遇到了仇家,如果是那样的话,自己就要想办法尽早脱身,免得遭池鱼之殃。

    黄石抬起头,对逢纪说道:“伯父,小侄今日在蔡侍中的墓地,见到那位国色天香的蔡小姐,到此刻依旧是念念不忘。”

    逢纪捻着胡须说:“没错,蔡小姐不光是一代才女,还是一名绝色女子,贤侄见过她以后,念念不忘,乃是人之常情。”

    “伯父,小侄想恳求您一件事。”黄石望着逢纪,有些不好意思地说:“待来日返回黄家庄时,请伯父将小侄对蔡小姐的爱慕之意,转告给家父,请他到蔡家为小侄求情。”

    “这个,这个。”对于黄石的这种反应,逢纪早就预料到了,他故作为难地说:“贤侄,此事不好吧!”

    见逢纪不同意自己的请求,黄石心里有些发慌,他连忙又说:“若是逢伯父不答应小侄的这个请求,小侄就在此长跪不起。”

    “贤侄,你这又是何苦呢。”逢纪前扶起了黄石,说道:“天涯何处无芳草,何必非要取蔡小姐呢?”

    “逢伯父有所不知,小侄看到蔡小姐的第一眼,就认为她是最适合做小侄妻子的人。若是不能娶她为妻,小侄宁愿一死。”黄石说着,眼圈一红:“恳请逢伯父成全。”

    “怎么会这样呢。”逢纪假意地在地板跺了两下脚,一副为难的表情说:“我刚刚答应令兄,等回到黄家庄之后,将他对蔡小姐的心意,转告给令尊,并请令尊派人去蔡家求亲。谁知贤侄你也对蔡小姐有意,这……这可让我如何是好啊?!”

    “什么,大哥也喜欢蔡小姐?”黄石听逢纪这么一说,不禁愣住了,他喃喃地问:“伯父莫非是戏言?”

    “此等婚姻大事,岂可戏言。”逢纪故意板着脸说:“这都是千真万确的。”

    听说自己和大哥喜欢了同一个女人,黄石不禁泛起愁来:“那,那可如何是好啊!”

    “你们兄弟二人,同时喜欢一个女人,倒不是什么大事。”逢纪重新坐下后,捻着胡须说:“不管是谁娶她,她都是黄家的人。我担心的是另外一件事。”

    “不知伯父担心的是什么事情?”

    “这个,这个……”对于黄石的问题,逢纪故意吞吞吐吐,欲言又止。

    黄石见逢纪的话说一半就不说了,急得直跺脚,连声说:“逢伯父担心什么事,就说给小侄听听吧。您这样说了一半,就不说了,真是急煞我也。”

    见黄石已经钩,逢纪这才不慌不忙地说:“昨日在路,我曾对贤侄说过,蔡小姐离开河东卫家,返回陈留的途中,经过冀州时,曾被韩家小儿扣留了一段时间。若不是蔡侍中遭遇不测,蔡小姐需要扶灵回乡,估计此刻还困在冀州城内。”

    “没错没错。”黄石使劲的点了点头,肯定地说:“昨日伯父的确说过此事。”

    “如今韩家小儿占据了邺城,想必随时会派人将蔡小姐劫走。”逢纪说到这里时,故意压低嗓门说道:“到时贤侄就是竹篮打水一场空了。”

    听说韩湛会将蔡琰劫走,黄石越发显得慌乱,他连忙问道:“逢伯父,那我们该怎么办?”

    “我倒是有一计,可以避免蔡小姐被韩家小儿派人劫走。”逢纪故作神秘的说:“就是不知贤侄可有这个胆量?”

    “只要能和蔡小姐长相厮守,就算是刀山下火海,小侄也不会皱一下眉头。”黄石连忙指天发誓地说:“还请伯父明言。”

    “先下手为强,”逢纪笑着对黄石说:“我们可以先派人把蔡小姐劫走,并将她送到黄家庄住下。等你们兄弟二人返回家园后,再研究谁迎娶蔡小姐也不迟。”

    “这样做,合适吗?”听说要去墓地劫持蔡琰,黄石顿时被吓出了一身冷汗,他战战兢兢的说:“伯父难道忘记了,在墓园的入口处,有官兵看守吗?我家的庄丁虽然个个孔武有力,但也只是看庄护院,若要他们和官兵交手,恐不妥当……”

    “贤侄啊,”见黄石顾虑重重,逢纪便故意说道:“看来此事你是做不了主的,不如这样,我们把令兄请来,仔细地研究一下,该如何到墓园里把人劫走。”

    都说女人在恋爱时,智商无限趋于零,其实男人很多时候也差不多,至少此刻的黄石就是如此。他听逢纪这么一说,便猛地站起身,说道:“请伯父在此稍候,小侄这就去请兄长过来。”

    看到黄石离去的背影,逢纪捻着胡须冷笑道:“韩家小儿,虽然我对你没办法,但却可以拿你喜欢的女人下手,让你再次体验一下失去亲人的感觉。”

    没过多久,黄安、黄石两兄弟便双双地来到了逢纪的房间。

    “那就有劳逢伯父了。”黄安再次恭恭敬敬地向逢纪施礼,感激地说:“伯父的大恩大德,小侄没齿难忘。若有任何差遣,纵然是赴蹈汤火,也在所不辞。”

    “贤侄言重了,此乃区区小事,何足挂齿。”逢纪表面装出没事人的样子,但心中却是一阵狂喜,知道自己的计策已经成功了一半。

    逢纪刚回到自己的房间,黄石又前来拜访。他一见逢纪的面,便噗通地跪在了地,嘴里说道:“求伯父救小侄一名。”

    听到黄石这么说,逢纪不禁一愣,反问道:“贤侄,不知出了何事,居然会危及到你的性命?”他的心中暗想,莫非是黄石在城里遇到了仇家,如果是那样的话,自己就要想办法尽早脱身,免得遭池鱼之殃。

    黄石抬起头,对逢纪说道:“伯父,小侄今日在蔡侍中的墓地,见到那位国色天香的蔡小姐,到此刻依旧是念念不忘。”

    逢纪捻着胡须说:“没错,蔡小姐不光是一代才女,还是一名绝色女子,贤侄见过她以后,念念不忘,乃是人之常情。”

    “伯父,小侄想恳求您一件事。”黄石望着逢纪,有些不好意思地说:“待来日返回黄家庄时,请伯父将小侄对蔡小姐的爱慕之意,转告给家父,请他到蔡家为小侄求情。”

    “这个,这个。”对于黄石的这种反应,逢纪早就预料到了,他故作为难地说:“贤侄,此事不好吧!”

    见逢纪不同意自己的请求,黄石心里有些发慌,他连忙又说:“若是逢伯父不答应小侄的这个请求,小侄就在此长跪不起。”

    “贤侄,你这又是何苦呢。”逢纪前扶起了黄石,说道:“天涯何处无芳草,何必非要取蔡小姐呢?”

    “逢伯父有所不知,小侄看到蔡小姐的第一眼,就认为她是最适合做小侄妻子的人。若是不能娶她为妻,小侄宁愿一死。”黄石说着,眼圈一红:“恳请逢伯父成全。”

    “怎么会这样呢。”逢纪假意地在地板跺了两下脚,一副为难的表情说:“我刚刚答应令兄,等回到黄家庄之后,将他对蔡小姐的心意,转告给令尊,并请令尊派人去蔡家求亲。谁知贤侄你也对蔡小姐有意,这……这可让我如何是好啊?!”

    “什么,大哥也喜欢蔡小姐?”黄石听逢纪这么一说,不禁愣住了,他喃喃地问:“伯父莫非是戏言?”

    “此等婚姻大事,岂可戏言。”逢纪故意板着脸说:“这都是千真万确的。”

    听说自己和大哥喜欢了同一个女人,黄石不禁泛起愁来:“那,那可如何是好啊!”

    “你们兄弟二人,同时喜欢一个女人,倒不是什么大事。”逢纪重新坐下后,捻着胡须说:“不管是谁娶她,她都是黄家的人。我担心的是另外一件事。”

    “不知伯父担心的是什么事情?”

    “这个,这个……”对于黄石的问题,逢纪故意吞吞吐吐,欲言又止。

    黄石见逢纪的话说一半就不说了,急得直跺脚,连声说:“逢伯父担心什么事,就说给小侄听听吧。您这样说了一半,就不说了,真是急煞我也。”

    见黄石已经钩,逢纪这才不慌不忙地说:“昨日在路,我曾对贤侄说过,蔡小姐离开河东卫家,返回陈留的途中,经过冀州时,曾被韩家小儿扣留了一段时间。若不是蔡侍中遭遇不测,蔡小姐需要扶灵回乡,估计此刻还困在冀州城内。”

    “没错没错。”黄石使劲的点了点头,肯定地说:“昨日伯父的确说过此事。”

    “如今韩家小儿占据了邺城,想必随时会派人将蔡小姐劫走。”逢纪说到这里时,故意压低嗓门说道:“到时贤侄就是竹篮打水一场空了。”

    听说韩湛会将蔡琰劫走,黄石越发显得慌乱,他连忙问道:“逢伯父,那我们该怎么办?”

    “我倒是有一计,可以避免蔡小姐被韩家小儿派人劫走。”逢纪故作神秘的说:“就是不知贤侄可有这个胆量?”

    “只要能和蔡小姐长相厮守,就算是刀山下火海,小侄也不会皱一下眉头。”黄石连忙指天发誓地说:“还请伯父明言。”

    “先下手为强,”逢纪笑着对黄石说:“我们可以先派人把蔡小姐劫走,并将她送到黄家庄住下。等你们兄弟二人返回家园后,再研究谁迎娶蔡小姐也不迟。”

    “这样做,合适吗?”听说要去墓地劫持蔡琰,黄石顿时被吓出了一身冷汗,他战战兢兢的说:“伯父难道忘记了,在墓园的入口处,有官兵看守吗?我家的庄丁虽然个个孔武有力,但也只是看庄护院,若要他们和官兵交手,恐不妥当……”

    “贤侄啊,”见黄石顾虑重重,逢纪便故意说道:“看来此事你是做不了主的,不如这样,我们把令兄请来,仔细地研究一下,该如何到墓园里把人劫走。”

第248章 蔡琰遇险(下)

    三人正在商议如何混进墓园的事情,忽然逢纪的亲兵走了进来,躬身向逢纪行礼后,说道:“启禀逢长史,外面有张太守的手下求见!”

    “张太守的手下?!”听到张邈派人来见自己,逢纪不禁眼前一亮,他心想:与其自己绞尽脑汁,想怎么对付守在墓园门口的兵士,倒不如去忽悠一下张邈,让他主动将那些兵士撤走,这样自己要挟持蔡琰,就易如反掌了。想到这里,他连忙吩咐亲兵:“快快有请!”

    进来的一个干瘦的中年人,身上穿着黑色的官服。他进门后,眼光在室内的三人身上快速扫过后,果断地锁定了逢纪。他向前两步,朝逢纪深施一礼,态度恭谨地说:“陈留主簿常林,参加逢长史。”

    “原来是常主簿,”得知来见自己的人,居然是陈留的主簿,逢纪连忙起身回礼:“纪不曾远迎,还望恕罪。”

    看到两人坐下,黄安连忙让人常林端上了茶水。常林抬头望着站在一旁的黄家兄弟,好奇地问逢纪:“逢长史,不知这两位少年郎是何许人也?”

    “此乃纪老友之子。”逢纪呵呵地笑着说:“是随我出来历练的。”他急于知道常林的来历,便主动问道,“不知常主簿今日到此,有何贵干?”

    “逢长史,是这样的。”常林听到逢纪问起,连忙回答说:“昨日长史到城外去拜祭蔡侍中,出城时,有一名见过长史的兵士认出了您。张太守今早知道长史来了陈留,便差下官前来请逢长史过府一叙。”

    逢纪来到陈留,为了防止自己的行踪暴露,原不想惊动张邈的。此刻见张邈已经派人上门相请,再避而不见就有点说不过去了。他连忙点了点头,对常林说:“常主簿,既然如此,那你我就尽快动身,前往太守府去见张太守,莫要让他等急了。”

    去太守府拜访张邈,逢纪自然不会带黄家兄弟相随,便吩咐两人好好地待在客栈,不可随意走动,一切事情都等自己从太守府回来再说。

    逢纪跟着常林来到太守府,远远地看到张邈带着一群属官站在府外。逢纪连忙加快脚步,来到了张邈的面前,朝他拱手施礼,客气地说:“张太守,你亲自带人出府迎接,让逢某人如何担当得起。”

    “元图先生。”张邈和逢纪曾打过不少的交道,因为对方是袁绍面前的红人,因此对他始终表现得恭恭敬敬:“你既然来了陈留,为何不肯到我府中来?莫非,是瞧不起我张某人么?”

    “张太守说哪里话,”逢纪打着哈哈说道:“纪到陈留,不过是为了拜祭一名故人,想到张太守诸事繁忙,也就不想前来打扰了。没想到张太守如此客气,还专门派常主簿到客栈相请。”

    两人在府门外寒暄了一阵后,来到了府中的议事厅。此刻,议事厅里早已排好了酒席,就等逢纪一到,便可以开席了。

    喝了几杯后,张邈试探地问:“逢长史,不知你所说的故人,可是蔡侍中?”

    “没错,这是蔡侍中!”逢纪知道自己昨天去拜祭的事情,张邈早就知道了,也就不隐瞒,便如实地回答说:“昔日纪在京中,曾与蔡侍中同朝为官。谁曾想才短短两载,就已阴阳两隔了。”说着,他还撩起袍袖,装模作样地抹了几滴眼泪。

    在座的官吏里,大多敬重蔡邕,见逢纪如此举动,还以为他真的在为蔡邕的英年早逝而难过,不禁对他的好感大增。

    听到张邈问起自己去蔡邕墓地拜祭一事,逢纪便明白机会到了。他故作踌躇的样子,对张邈说:“张太守,纪有一事,不知当讲不当讲!”

    虽说张邈也知道韩湛取了邺城,让袁绍变成了丧家之犬。但由于他与韩湛并没有同属关系,因此并没有因为袁绍失势,而冷落逢纪,相反还客气地说:“不知逢长史欲说何事?但说无妨。”

    “张太守,”逢纪没有立即回答问题,而是反问道:“纪去拜祭蔡侍中时,见墓园门外有不少的兵士把守,不知可是张太守派去的兵马?”

    “没错,正是张某派去的人手。”张邈深怕逢纪不了解内情,还特意向他解释说:“蔡侍中的墓园远离城池,而蔡小姐又在墓园里结庐而居,为蔡侍中守墓。张某怕有宵小之辈去骚扰蔡小姐,因此才派了五十名兵士,在墓园外把守。”

    得知看守墓园的兵士,居然有五十人之多时,逢纪的心里不禁暗暗吃了一惊,心说幸好自己没有鲁莽行事,否则真的带着二十名庄丁去闯墓园,没准会全军覆灭。想到这里,他在心里暗叫一声侥幸,又接着说道:“张太守,请恕纪直言,你派兵把守墓园一事,做得有些不妥。”

    “有何不妥之处?”张邈听到逢纪这么说,慌忙问道。

    “昨日纪带着两名世侄,打算进墓园拜祭,却被门口的兵士百般阻拦。”逢纪知道张邈不可能亲自去核实这种小事,便开始信口雌黄:“后来好话说尽,才勉强放纪和两名世侄入内,但其余的随从都被挡在了外面。”

    “逢长史。”听到逢纪这么说,常林连忙向他解释说:“兵士不准长史的随从入内,是怕人多打扰了蔡侍中墓园的清静,和惊扰了蔡小姐,还请长史多多见谅。”

    “常主簿所言极是。”张邈有些迟疑地对逢纪说:“当时张某派人看守墓园时,就曾经有过这样的规定。”

    “张太守本意是好的,但奈何好心办坏事。”逢纪接着说道:“你想想,纪带人去拜祭,都要被守门的兵士百般阻扰,更何况普通人。天下仰慕蔡侍中才华之人不胜枚举,若他们前去拜祭蔡侍中,却被兵士所阻,而不得入内,将由多么伤心。”

    听完逢纪的这番话之后,常林又插嘴说:“逢长史说得有理,待在下派人去传令,让守门的兵士不可再阻拦前去拜祭蔡侍中之人。”说着,他站起身就准备朝外面走。

    “常主簿留步!”逢纪看他要离开,连忙叫住了他。

    三人正在商议如何混进墓园的事情,忽然逢纪的亲兵走了进来,躬身向逢纪行礼后,说道:“启禀逢长史,外面有张太守的手下求见!”

    “张太守的手下?!”听到张邈派人来见自己,逢纪不禁眼前一亮,他心想:与其自己绞尽脑汁,想怎么对付守在墓园门口的兵士,倒不如去忽悠一下张邈,让他主动将那些兵士撤走,这样自己要挟持蔡琰,就易如反掌了。想到这里,他连忙吩咐亲兵:“快快有请!”

    进来的一个干瘦的中年人,身上穿着黑色的官服。他进门后,眼光在室内的三人身上快速扫过后,果断地锁定了逢纪。他向前两步,朝逢纪深施一礼,态度恭谨地说:“陈留主簿常林,参加逢长史。”

    “原来是常主簿,”得知来见自己的人,居然是陈留的主簿,逢纪连忙起身回礼:“纪不曾远迎,还望恕罪。”

    看到两人坐下,黄安连忙让人常林端上了茶水。常林抬头望着站在一旁的黄家兄弟,好奇地问逢纪:“逢长史,不知这两位少年郎是何许人也?”

    “此乃纪老友之子。”逢纪呵呵地笑着说:“是随我出来历练的。”他急于知道常林的来历,便主动问道,“不知常主簿今日到此,有何贵干?”

    “逢长史,是这样的。”常林听到逢纪问起,连忙回答说:“昨日长史到城外去拜祭蔡侍中,出城时,有一名见过长史的兵士认出了您。张太守今早知道长史来了陈留,便差下官前来请逢长史过府一叙。”

    逢纪来到陈留,为了防止自己的行踪暴露,原不想惊动张邈的。此刻见张邈已经派人上门相请,再避而不见就有点说不过去了。他连忙点了点头,对常林说:“常主簿,既然如此,那你我就尽快动身,前往太守府去见张太守,莫要让他等急了。”

    去太守府拜访张邈,逢纪自然不会带黄家兄弟相随,便吩咐两人好好地待在客栈,不可随意走动,一切事情都等自己从太守府回来再说。

    逢纪跟着常林来到太守府,远远地看到张邈带着一群属官站在府外。逢纪连忙加快脚步,来到了张邈的面前,朝他拱手施礼,客气地说:“张太守,你亲自带人出府迎接,让逢某人如何担当得起。”

    “元图先生。”张邈和逢纪曾打过不少的交道,因为对方是袁绍面前的红人,因此对他始终表现得恭恭敬敬:“你既然来了陈留,为何不肯到我府中来?莫非,是瞧不起我张某人么?”

    “张太守说哪里话,”逢纪打着哈哈说道:“纪到陈留,不过是为了拜祭一名故人,想到张太守诸事繁忙,也就不想前来打扰了。没想到张太守如此客气,还专门派常主簿到客栈相请。”

    两人在府门外寒暄了一阵后,来到了府中的议事厅。此刻,议事厅里早已排好了酒席,就等逢纪一到,便可以开席了。

    喝了几杯后,张邈试探地问:“逢长史,不知你所说的故人,可是蔡侍中?”

    “没错,这是蔡侍中!”逢纪知道自己昨天去拜祭的事情,张邈早就知道了,也就不隐瞒,便如实地回答说:“昔日纪在京中,曾与蔡侍中同朝为官。谁曾想才短短两载,就已阴阳两隔了。”说着,他还撩起袍袖,装模作样地抹了几滴眼泪。

    在座的官吏里,大多敬重蔡邕,见逢纪如此举动,还以为他真的在为蔡邕的英年早逝而难过,不禁对他的好感大增。

    听到张邈问起自己去蔡邕墓地拜祭一事,逢纪便明白机会到了。他故作踌躇的样子,对张邈说:“张太守,纪有一事,不知当讲不当讲!”

    虽说张邈也知道韩湛取了邺城,让袁绍变成了丧家之犬。但由于他与韩湛并没有同属关系,因此并没有因为袁绍失势,而冷落逢纪,相反还客气地说:“不知逢长史欲说何事?但说无妨。”

    “张太守,”逢纪没有立即回答问题,而是反问道:“纪去拜祭蔡侍中时,见墓园门外有不少的兵士把守,不知可是张太守派去的兵马?”

    “没错,正是张某派去的人手。”张邈深怕逢纪不了解内情,还特意向他解释说:“蔡侍中的墓园远离城池,而蔡小姐又在墓园里结庐而居,为蔡侍中守墓。张某怕有宵小之辈去骚扰蔡小姐,因此才派了五十名兵士,在墓园外把守。”

    得知看守墓园的兵士,居然有五十人之多时,逢纪的心里不禁暗暗吃了一惊,心说幸好自己没有鲁莽行事,否则真的带着二十名庄丁去闯墓园,没准会全军覆灭。想到这里,他在心里暗叫一声侥幸,又接着说道:“张太守,请恕纪直言,你派兵把守墓园一事,做得有些不妥。”

    “有何不妥之处?”张邈听到逢纪这么说,慌忙问道。

    “昨日纪带着两名世侄,打算进墓园拜祭,却被门口的兵士百般阻拦。”逢纪知道张邈不可能亲自去核实这种小事,便开始信口雌黄:“后来好话说尽,才勉强放纪和两名世侄入内,但其余的随从都被挡在了外面。”

    “逢长史。”听到逢纪这么说,常林连忙向他解释说:“兵士不准长史的随从入内,是怕人多打扰了蔡侍中墓园的清静,和惊扰了蔡小姐,还请长史多多见谅。”

    “常主簿所言极是。”张邈有些迟疑地对逢纪说:“当时张某派人看守墓园时,就曾经有过这样的规定。”

    “逢长史。”听到逢纪这么说,常林连忙向他解释说:“兵士不准长史的随从入内,是怕人多打扰了蔡侍中墓园的清静,和惊扰了蔡小姐,还请长史多多见谅。”

    “常主簿所言极是。”张邈有些迟疑地对逢纪说:“当时张某派人看守墓园时,就曾经有过这样的规定。”

第249章 蔡琰的下落

    听到小绿说小姐不见了,跟着来墓园的家丁们也被吓了一跳。虽说他们今天天不亮就出门,多少带着一些怨气,但此刻听说小姐不在了,也人人都慌了神。

    众人立即分散开来,一边大声地喊着:“小姐,小姐,你在哪儿?”一边在墓园里四处寻找。

    就在蔡府的众家丁,在拼命寻找蔡琰下落时,墓园西面的五里之外,有一队人马护卫着一辆马车缓缓向西行。车内有一名被五花大绑,还堵住嘴的年轻女人,假如韩湛在这里,一定能一眼认出,这就是蔡琰。

    黄石骑马和逢纪并辔而行,一边走还一边不时地回头看被庄丁围在中间的马车,脸上是掩饰不住的喜色。

    而一旁的逢纪,看到黄石的这个反应,心里不禁冷笑不已。他心说只要到函谷关,就可以将事情向黄家兄弟挑明。假如他们愿意跟着自己去长安投奔李傕、郭汜的话,一切都好说若是不肯,哼哼哼,他们两兄弟外带这二十名家丁,一个都活不了。

    知道张邈已经将墓地的看守撤走,逢纪天不亮就带着黄家兄弟和黄家庄的庄丁,闯进墓园去劫持蔡琰。虽然蔡琰见势不妙,企图逃跑,但她一个弱质女流,哪里逃得出一帮身强力壮的庄丁们的魔掌。逃了没多远,就被庄丁抓住,带到了逢纪的面前。

    蔡琰望着骑着马上的逢纪,先是呸了一口,随后骂道:“逢纪,你这个狗贼,带人闯进妾身父亲的墓园,意欲何为?”

    逢纪冷笑了两声,随后说道:“蔡小姐,纪的两名世侄,见过你的美色之后,对你念念不忘。纪恐小姐在此遇到什么危险,便专门带着两名世侄前来接小姐离开。”

    “妾身要为家父守孝三年,”蔡琰望着逢纪不卑不亢地说:“在三年之内,绝不离开此地半步。你还是带人速速离开,否则张太守知道了此事,你们到时就有麻烦了。”

    听到蔡琰这么说,逢纪不禁仰头哈哈大笑,随后俯下身子,对蔡琰说道:“蔡小姐可能还不知道吧,张太守昨日之所以将墓园的守卫撤走,就是听从了纪的劝说。别说我没此事做得神不知鬼不觉,就算张太守知道了,难道他会为了一个不相关的人,为难我这个多年的老友吗?”

    说完,逢纪冲抓住蔡琰手臂的两名庄丁一摆手,说道:“你们还愣着做什么,还不快将她塞进马车,我们接下来还要赶路呢。”

    庄丁听到逢纪这么说,却站在原地没有动弹。而一直旁观的黄安,心里觉得这样做,似乎有点像强抢民女,便连忙催马来到了逢纪的马旁,对他说:“逢伯父,这样似乎不太妥当吧。既然蔡小姐不愿与我们同行,不如就此作罢?”

    “事情已经到了这个地步,我们还有退路吗?”逢纪冷笑一声,冲两个还站着发呆的庄丁吩咐道:“你们还站在这里做什么,还不快点请蔡小姐上车。”

    黄安因为脑子里正在进行激烈的思想斗争,因此没有发话。而黄石在听了逢纪的话之后,连忙催促两名庄丁:“你们两个是聋子吗?逢伯父对你们说的话,你们没有听见吗?还不赶快将蔡小姐请上车!”

    两名庄丁听到二公子的吩咐,慌忙拉着蔡琰朝停在一旁的马车而去。蔡琰自然不肯轻易就范,虽然抓住她的是两名强壮的庄丁,但她还是拼命地挣扎着:“放开我,快点放开我!”

    在拼命挣扎之下,两名庄丁还真有点奈何不了她。逢纪见蔡琰不肯就范,连忙又冲旁边的另外几名庄丁说道:“你们还愣着做什么,快点去帮忙,把她绑上,塞进马车就是了。如果再继续吵闹,就把她的嘴堵上。”庄丁们七手八脚地绑上了蔡琰,又将她的嘴堵上后,才塞进了马车。

    看到蔡琰被塞进了马车,黄石如释重负的松了口气,随后问逢纪:“逢伯父,我们现在就向北行,准备渡河去渤海郡吗?”

    逢纪的心里想的是去长安投奔李傕、郭汜,怎么可能向北走,因此听到黄石这么问,立即摇着头说:“不行,我们不能向北行。”

    “逢伯父。”对于逢纪的这种说法,黄安有些不解地问:“我们不是要去渤海郡吗?不朝北走,又该朝什么方向走呢?”

    “虽说墓园的守卫撤走了,但难保附近没有人到这里来拜祭。一旦他们发现这里空无一人,肯定会去报官。张太守如果不蠢的话,一定能猜到此事乃是我等所为,定会派人向北去追赶。如果我们朝北走,要不了多久就会被追上,到时事情就麻烦了。”

    逢纪的话,让黄安的心里一阵阵发慌,他有些慌乱地问道:“那我们该朝什么地方而行呢?”

    “这还用说嘛?”黄石抢先接话说:“我们立即向东行,将蔡小姐送回了庄子以后,再随逢伯父北上也不迟。”

    对于自家兄弟的这种说法,黄安觉得倒是不错。只要将蔡小姐送回黄家庄安置,自己和二弟就能放心大胆地随逢纪北上了。但他的话还没有出口,就听到逢纪说道:“不管是向北还是向东,都不妥当,我看还是向西吧。就算有追兵,他们做梦也想不到,我们会反其道而行,等摆脱了追兵,我们再向北行也不迟。”

    黄安此刻有点六神无主,听到逢纪这么说,慌忙点了点头,说道:“一切但凭逢伯父做主。”就这样,装载着蔡琰的马车朝着西面而去。

    蔡家的下人,在墓园里来回地搜索了两遍,依旧没有看到蔡琰的踪迹,众人不禁慌神了。好在有位持重的老家丁,还没有完全乱了方寸,他一边让众人继续寻找,一边将拉车的马匹解开,骑着马回蔡府报讯去了。

    蔡邕的堂弟蔡谷,得到老家人的汇报后,立即意识到蔡琰被人劫走了,连忙来到太守府,求见自己的好友主簿常林,希望他能助自己一臂之力。

    听到小绿说小姐不见了,跟着来墓园的家丁们也被吓了一跳。虽说他们今天天不亮就出门,多少带着一些怨气,但此刻听说小姐不在了,也人人都慌了神。

    众人立即分散开来,一边大声地喊着:“小姐,小姐,你在哪儿?”一边在墓园里四处寻找。

    就在蔡府的众家丁,在拼命寻找蔡琰下落时,墓园西面的五里之外,有一队人马护卫着一辆马车缓缓向西行。车内有一名被五花大绑,还堵住嘴的年轻女人,假如韩湛在这里,一定能一眼认出,这就是蔡琰。

    黄石骑马和逢纪并辔而行,一边走还一边不时地回头看被庄丁围在中间的马车,脸上是掩饰不住的喜色。

    而一旁的逢纪,看到黄石的这个反应,心里不禁冷笑不已。他心说只要到函谷关,就可以将事情向黄家兄弟挑明。假如他们愿意跟着自己去长安投奔李傕、郭汜的话,一切都好说若是不肯,哼哼哼,他们两兄弟外带这二十名家丁,一个都活不了。

    知道张邈已经将墓地的看守撤走,逢纪天不亮就带着黄家兄弟和黄家庄的庄丁,闯进墓园去劫持蔡琰。虽然蔡琰见势不妙,企图逃跑,但她一个弱质女流,哪里逃得出一帮身强力壮的庄丁们的魔掌。逃了没多远,就被庄丁抓住,带到了逢纪的面前。

    蔡琰望着骑着马上的逢纪,先是呸了一口,随后骂道:“逢纪,你这个狗贼,带人闯进妾身父亲的墓园,意欲何为?”

    逢纪冷笑了两声,随后说道:“蔡小姐,纪的两名世侄,见过你的美色之后,对你念念不忘。纪恐小姐在此遇到什么危险,便专门带着两名世侄前来接小姐离开。”

    “妾身要为家父守孝三年,”蔡琰望着逢纪不卑不亢地说:“在三年之内,绝不离开此地半步。你还是带人速速离开,否则张太守知道了此事,你们到时就有麻烦了。”

    听到蔡琰这么说,逢纪不禁仰头哈哈大笑,随后俯下身子,对蔡琰说道:“蔡小姐可能还不知道吧,张太守昨日之所以将墓园的守卫撤走,就是听从了纪的劝说。别说我没此事做得神不知鬼不觉,就算张太守知道了,难道他会为了一个不相关的人,为难我这个多年的老友吗?”

    说完,逢纪冲抓住蔡琰手臂的两名庄丁一摆手,说道:“你们还愣着做什么,还不快将她塞进马车,我们接下来还要赶路呢。”

    庄丁听到逢纪这么说,却站在原地没有动弹。而一直旁观的黄安,心里觉得这样做,似乎有点像强抢民女,便连忙催马来到了逢纪的马旁,对他说:“逢伯父,这样似乎不太妥当吧。既然蔡小姐不愿与我们同行,不如就此作罢?”

    “事情已经到了这个地步,我们还有退路吗?”逢纪冷笑一声,冲两个还站着发呆的庄丁吩咐道:“你们还站在这里做什么,还不快点请蔡小姐上车。”

    黄安因为脑子里正在进行激烈的思想斗争,因此没有发话。而黄石在听了逢纪的话之后,连忙催促两名庄丁:“你们两个是聋子吗?逢伯父对你们说的话,你们没有听见吗?还不赶快将蔡小姐请上车!”

    两名庄丁听到二公子的吩咐,慌忙拉着蔡琰朝停在一旁的马车而去。蔡琰自然不肯轻易就范,虽然抓住她的是两名强壮的庄丁,但她还是拼命地挣扎着:“放开我,快点放开我!”

    在拼命挣扎之下,两名庄丁还真有点奈何不了她。逢纪见蔡琰不肯就范,连忙又冲旁边的另外几名庄丁说道:“你们还愣着做什么,快点去帮忙,把她绑上,塞进马车就是了。如果再继续吵闹,就把她的嘴堵上。”庄丁们七手八脚地绑上了蔡琰,又将她的嘴堵上后,才塞进了马车。

    看到蔡琰被塞进了马车,黄石如释重负的松了口气,随后问逢纪:“逢伯父,我们现在就向北行,准备渡河去渤海郡吗?”

    逢纪的心里想的是去长安投奔李傕、郭汜,怎么可能向北走,因此听到黄石这么问,立即摇着头说:“不行,我们不能向北行。”

    “逢伯父。”对于逢纪的这种说法,黄安有些不解地问:“我们不是要去渤海郡吗?不朝北走,又该朝什么方向走呢?”

    “虽说墓园的守卫撤走了,但难保附近没有人到这里来拜祭。一旦他们发现这里空无一人,肯定会去报官。张太守如果不蠢的话,一定能猜到此事乃是我等所为,定会派人向北去追赶。如果我们朝北走,要不了多久就会被追上,到时事情就麻烦了。”

    逢纪的话,让黄安的心里一阵阵发慌,他有些慌乱地问道:“那我们该朝什么地方而行呢?”

    “这还用说嘛?”黄石抢先接话说:“我们立即向东行,将蔡小姐送回了庄子以后,再随逢伯父北上也不迟。”

    对于自家兄弟的这种说法,黄安觉得倒是不错。只要将蔡小姐送回黄家庄安置,自己和二弟就能放心大胆地随逢纪北上了。但他的话还没有出口,就听到逢纪说道:“不管是向北还是向东,都不妥当,我看还是向西吧。就算有追兵,他们做梦也想不到,我们会反其道而行,等摆脱了追兵,我们再向北行也不迟。”

    黄安此刻有点六神无主,听到逢纪这么说,慌忙点了点头,说道:“一切但凭逢伯父做主。”就这样,装载着蔡琰的马车朝着西面而去。

    蔡家的下人,在墓园里来回地搜索了两遍,依旧没有看到蔡琰的踪迹,众人不禁慌神了。好在有位持重的老家丁,还没有完全乱了方寸,他一边让众人继续寻找,一边将拉车的马匹解开,骑着马回蔡府报讯去了。

    蔡邕的堂弟蔡谷,得到老家人的汇报后,立即意识到蔡琰被人劫走了,连忙来到太守府,求见自己的好友主簿常林,希望他能助自己一臂之力。

第250章 冲冠一怒为红颜

    吴将军离开太守府后,立即返回军营点齐了人马,分成两路,向北和向东去搜寻蔡琰的下落。他知道此事关系重大,因此自己带着骑兵朝北而去而向东的这队骑兵,也由他信任的一名心腹军侯统帅。

    但由于逢纪的老奸巨猾,使常林他们的判断出了差错,以至于两路追击的人马,最后都扑了空。

    天黑之后,失望而归的吴将军回到了太守府,向张邈请罪:“回太守的话,末将领兵追赶到黄河边,依旧没有看到蔡小姐的踪迹。沿途向行人打听,他们也没有看到有马队带着马车经过。”

    常林等吴将军说完后,抱着一丝侥幸问道:“吴将军,那向东的那一路人马呢?”

    吴将军摇了摇头,苦笑着说:“回常主簿的话,也是扑空了!”

    “两路都扑空了。”张邈听到吴将军这么说,猛地站起身,背着手在屋里来回地走动着,同时嘴里说道:“莫非他们插上翅膀飞走了不成?”

    对于两路人马都没等找到了蔡琰,常林的心里也很失望。他起身对张邈说:“太守,蔡小姐失踪之事,以属下之见,还是尽快遣人报之韩亭侯。否则等他通过安排在陈留的细作,知晓此事后,恐对太守不利。”

    张邈听常林这么说,心里不禁一阵阵发毛,他想到韩馥投奔自己没多久,就在陈留自杀身亡,韩湛就是借着替父报仇雪恨的由头,起兵讨伐袁绍。别看袁绍家世显赫,四世三公,但韩湛起兵之后,原先的冀州旧部就纷纷望风而降,几乎没有打什么硬仗,便收复了冀州的大多数的地区。若是对方知道蔡琰失踪,而自己又故意知情不报,到时迁怒于自己,陈留就危险了。

    想到这里,张邈连忙对常林说:“伯槐所言极是。那依你之见,我们该派何人去邺城,向韩亭侯报告此事呢?”

    常林想了想,便毛遂自荐地说:“太守,属下对此事比较了解,不如就由在下去邺城见韩亭侯吧?”

    “如此甚好!”张邈见常林主动请缨,便连忙点头说:“既然是如此,待本太守连夜备下礼物,伯槐明日一早,便可以动身前往邺城。”

    一夜无话。

    第二天清晨,张邈亲自将常林送出了陈留,并一再叮嘱他说:“伯槐此去邺城,一切都可以便宜行事。切记莫让韩亭侯怪罪被太守。”

    常林见张邈如此怕事,心里对他升起了一丝不满,心说若不是你受逢纪的蛊惑,非要撤掉了看守墓园的兵士,哪里会有这种事情发生。虽说他心里对张邈不满,但表面上还是客客气气地说:“请太守放心,属下一定不负重托。”

    护送常林去邺城的,正是昨天去搜寻蔡琰的那位吴将军。当常林一行人来到黄河边,等待渡船之际。吴将军感慨地对常林说:“常主簿,昨日末将带人追到此次,在渡口向人打听,得知此处根本没有大队人马渡河,莫非是我们搞错了?”

    “搞错了?!”听到吴将军这么一说,常林莫名其妙地打了一个哆嗦,心里立即想明白了一个问题,以逢纪的机智,在劫持了蔡琰之后,怎么可能带着人走常人都能判断的方向呢?他不禁狠狠地一跺脚,愤愤不平地说:“可恶,可恶啊!”

    常林的反应,把吴将军搞糊涂了。他不解地问:“常主簿何事烦恼啊?”

    常林长叹一声,对吴将军说:“吴将军,你我都中了逢纪的奸计。以他的性格,劫持了蔡小姐之后,怎么可能大摇大摆地向东或向北而行呢?为了摆脱我们的追兵,他势必反其道而行。”

    听常林这么一解释,吴将军也搞明白怎么回事了。他试探地问:“以常主簿之见,那逢纪劫持了蔡小姐之后,肯定是带着人马向西或者向南而去了?”

    “正是如此。”常林懊恼地说:“可惜在下昨日没有想到这些,否则一定不会让逢纪狗贼逃脱。向南都是崇山峻岭,他们肯定不会往那边走。如果在下没有猜错的话,他们肯定是向西而去,走出百里之后再掉头向北,渡河北上渤海。”

    “那我们现在派人回去通知太守。”吴将军听常林这么一说,感觉事情还有转圜的余地,连忙建议说:“请他立即派人向西去追赶,没准能救出蔡小姐也说不定。”

    “晚了,晚了。”常林摇着头,连说两个“晚了”,“逢纪他们都是骑兵,两天的时间至少已经走出了一百五十里,没准现在早就渡河北上了。我们就算请太守出兵,也追不上他们了。我们还是到邺城,去向韩亭侯请罪吧。”

    此时,逢纪等人已经在陈留西面一百五十里的地方。黄安见此处距离陈留够远了,便对逢纪说:“逢伯父,此处距离陈留已经有一百五十里,就算张太守猜到了我们会走这个方向,等他派人追来,也无法追上我等。不如就此调头北上,尽快渡河赶往渤海吧?”

    “贤侄差矣。”逢纪的目的地是长安,而不是什么渤海,因此听到黄安的提议后,他立即摇着头说:“我们此时不光不能点头北上,反而要继续西行。”

    “逢伯父,这又是为何呢?”逢纪的话把黄安搞糊涂了。

    吴将军离开太守府后,立即返回军营点齐了人马,分成两路,向北和向东去搜寻蔡琰的下落。他知道此事关系重大,因此自己带着骑兵朝北而去而向东的这队骑兵,也由他信任的一名心腹军侯统帅。

    但由于逢纪的老奸巨猾,使常林他们的判断出了差错,以至于两路追击的人马,最后都扑了空。

    天黑之后,失望而归的吴将军回到了太守府,向张邈请罪:“回太守的话,末将领兵追赶到黄河边,依旧没有看到蔡小姐的踪迹。沿途向行人打听,他们也没有看到有马队带着马车经过。”

    常林等吴将军说完后,抱着一丝侥幸问道:“吴将军,那向东的那一路人马呢?”

    吴将军摇了摇头,苦笑着说:“回常主簿的话,也是扑空了!”

    “两路都扑空了。”张邈听到吴将军这么说,猛地站起身,背着手在屋里来回地走动着,同时嘴里说道:“莫非他们插上翅膀飞走了不成?”

    对于两路人马都没等找到了蔡琰,常林的心里也很失望。他起身对张邈说:“太守,蔡小姐失踪之事,以属下之见,还是尽快遣人报之韩亭侯。否则等他通过安排在陈留的细作,知晓此事后,恐对太守不利。”

    张邈听常林这么说,心里不禁一阵阵发毛,他想到韩馥投奔自己没多久,就在陈留自杀身亡,韩湛就是借着替父报仇雪恨的由头,起兵讨伐袁绍。别看袁绍家世显赫,四世三公,但韩湛起兵之后,原先的冀州旧部就纷纷望风而降,几乎没有打什么硬仗,便收复了冀州的大多数的地区。若是对方知道蔡琰失踪,而自己又故意知情不报,到时迁怒于自己,陈留就危险了。

    想到这里,张邈连忙对常林说:“伯槐所言极是。那依你之见,我们该派何人去邺城,向韩亭侯报告此事呢?”

    常林想了想,便毛遂自荐地说:“太守,属下对此事比较了解,不如就由在下去邺城见韩亭侯吧?”

    “如此甚好!”张邈见常林主动请缨,便连忙点头说:“既然是如此,待本太守连夜备下礼物,伯槐明日一早,便可以动身前往邺城。”

    一夜无话。

    第二天清晨,张邈亲自将常林送出了陈留,并一再叮嘱他说:“伯槐此去邺城,一切都可以便宜行事。切记莫让韩亭侯怪罪被太守。”

    常林见张邈如此怕事,心里对他升起了一丝不满,心说若不是你受逢纪的蛊惑,非要撤掉了看守墓园的兵士,哪里会有这种事情发生。虽说他心里对张邈不满,但表面上还是客客气气地说:“请太守放心,属下一定不负重托。”

    护送常林去邺城的,正是昨天去搜寻蔡琰的那位吴将军。当常林一行人来到黄河边,等待渡船之际。吴将军感慨地对常林说:“常主簿,昨日末将带人追到此次,在渡口向人打听,得知此处根本没有大队人马渡河,莫非是我们搞错了?”

    “搞错了?!”听到吴将军这么一说,常林莫名其妙地打了一个哆嗦,心里立即想明白了一个问题,以逢纪的机智,在劫持了蔡琰之后,怎么可能带着人走常人都能判断的方向呢?他不禁狠狠地一跺脚,愤愤不平地说:“可恶,可恶啊!”

    常林的反应,把吴将军搞糊涂了。他不解地问:“常主簿何事烦恼啊?”

    常林长叹一声,对吴将军说:“吴将军,你我都中了逢纪的奸计。以他的性格,劫持了蔡小姐之后,怎么可能大摇大摆地向东或向北而行呢?为了摆脱我们的追兵,他势必反其道而行。”

    听常林这么一解释,吴将军也搞明白怎么回事了。他试探地问:“以常主簿之见,那逢纪劫持了蔡小姐之后,肯定是带着人马向西或者向南而去了?”

    “正是如此。”常林懊恼地说:“可惜在下昨日没有想到这些,否则一定不会让逢纪狗贼逃脱。向南都是崇山峻岭,他们肯定不会往那边走。如果在下没有猜错的话,他们肯定是向西而去,走出百里之后再掉头向北,渡河北上渤海。”

    “那我们现在派人回去通知太守。”吴将军听常林这么一说,感觉事情还有转圜的余地,连忙建议说:“请他立即派人向西去追赶,没准能救出蔡小姐也说不定。”

    “晚了,晚了。”常林摇着头,连说两个“晚了”,“逢纪他们都是骑兵,两天的时间至少已经走出了一百五十里,没准现在早就渡河北上了。我们就算请太守出兵,也追不上他们了。我们还是到邺城,去向韩亭侯请罪吧。”

    此时,逢纪等人已经在陈留西面一百五十里的地方。黄安见此处距离陈留够远了,便对逢纪说:“逢伯父,此处距离陈留已经有一百五十里,就算张太守猜到了我们会走这个方向,等他派人追来,也无法追上我等。不如就此调头北上,尽快渡河赶往渤海吧?”

    “贤侄差矣。”逢纪的目的地是长安,而不是什么渤海,因此听到黄安的提议后,他立即摇着头说:“我们此时不光不能点头北上,反而要继续西行。”

    “逢伯父,这又是为何呢?”逢纪的话把黄安搞糊涂了。

    “正是如此。”常林懊恼地说:“可惜在下昨日没有想到这些,否则一定不会让逢纪狗贼逃脱。向南都是崇山峻岭,他们肯定不会往那边走。如果在下没有猜错的话,他们肯定是向西而去,走出百里之后再掉头向北,渡河北上渤海。”

    “那我们现在派人回去通知太守。”吴将军听常林这么一说,感觉事情还有转圜的余地,连忙建议说:“请他立即派人向西去追赶,没准能救出蔡小姐也说不定。”

    “晚了,晚了。”常林摇着头,连说两个“晚了”,“逢纪他们都是骑兵,两天的时间至少已经走出了一百五十里,没准现在早就渡河北上了。我们就算请太守出兵,也追不上他们了。我们还是到邺城,去向韩亭侯请罪吧。”

    此时,逢纪等人已经在陈留西面一百五十里的地方。黄安见此处距离陈留够远了,便对逢纪说:“逢伯父,此处距离陈留已经有一百五十里,就算张太守猜到了我们会走这个方向,等他派人追来,也无法追上我等。不如就此调头北上,尽快渡河赶往渤海吧?”

    “贤侄差矣。”逢纪的目的地是长安,而不是什么渤海,因此听到黄安的提议后,他立即摇着头说:“我们此时不光不能点头北上,反而要继续西行。”

    “逢伯父,这又是为何呢?”逢纪的话把黄安搞糊涂了。

第251章 冲冠一怒为红颜(中)

    夏侯兰离开邺城后的第五天,带着袁氏兄弟返回了邺城。

    见到袁氏兄弟的到来,韩湛真是喜出望外。不过他深知心急吃不了热豆腐的道路,因此没有急着让袁熙写什么退婚书,而是将两人安排在后院,好吃好喝地招待着。

    袁家兄弟一来到邺城,心里便明白,自己的父亲被韩湛打败了,如今已经成为了丧家之犬,人都不知道跑哪里去了。看到韩湛如此客气地招待自己,两人的心里感到很不踏实。

    袁谭找了一个没人的机会,问袁熙:“二弟,你说韩亭侯将我们从冀州带到邺城来,所为何事啊?”

    别看袁家兄弟以前一直不和,但两人被韩湛关在冀州的大牢里,时间一长,兄弟间的感情反而变得融洽了。袁熙此刻听到袁谭在问自己,摇了摇头,把两手一摊说道:“大哥,小弟整日与你寸步不离。你都不知道,我又能从何而知呢?”

    袁谭仰头望着屋顶,一头雾水的说:“杀又不杀,放又不放,只是将我兄弟二人软禁在州牧府的后院,韩亭侯这究竟是要做什么?”

    就在两兄弟猜测韩湛的心事时,韩湛正在议事厅里,与赵云、郭嘉等人商议让袁熙写退婚书,然后自己再到甄府去求亲一事。

    郭嘉笑呵呵地说:“主公只要把袁家兄弟一刀砍了,有没有退婚书,去甄家求亲,都是一样的。”

    赵云听到郭嘉劝韩湛杀袁家兄弟,不由紧张地望向了韩湛,心里暗自猜测自己的这位结义兄弟,是否会听从郭先生的劝说,把袁氏兄弟一刀杀了。

    不过好在他担心的事情,并没有发生。韩湛听完郭嘉的话之后,只是摇了摇头,说道:“袁本初如今已经是没牙的老虎,对我们已经无法构成任何威胁。本侯就算将两个儿子都还给他,他也翻不起什么浪花,何必要为了这两个人,脏了我们的手呢?”

    “主公仁义!”韩湛的话刚说完,赵云连忙起身奉承道:“若是肯放掉袁家兄弟,想必袁本初一定会对你感激不尽的。”

    “子龙将军。”听到赵云称呼自己主公,韩湛也识趣没有称呼对方为大哥,而是打着官腔问道:“你觉得什么时候可以让袁熙写退婚书啊?”

    没等赵云回答,陈到忽然急匆匆地从外面走了进来,向韩湛禀报说:“启禀主公,典韦将军巡哨回来了,还带来一名来自陈留的使者。”

    “来自陈留的使者?”韩湛听到这个地名时,心里忽然涌起了一种不祥的预感,他连忙吩咐陈到:“快请典韦将军和陈留使者到此叙话。”

    陈到转身离开后,韩湛朝左右的郭嘉、赵云看了一眼后,皱着眉头说:“子龙、奉孝,你们说说为何张邈会忽然派人前来,某非是昭姬那里出什么事情了?”

    “主公多虑了。”郭嘉听了韩湛的担忧,笑着说:“也许是张邈听说主公取了邺城,生怕你的下一个目标就是他,因此专门派人来示好。”

    韩湛听到郭嘉这么说,便点了点头,有些口不对心的说:“希望如此吧。”

    过了没多久,陈到便带着典韦和常林二人来到了议事厅。

    典韦先上前向韩湛行礼,口中说道:“末将参见主公!”

    “典韦将军免礼!”韩湛朝典韦身后的常林看了一眼,发现是一个生面孔,便笑着问道:“这位可是来自陈留的使者,不知如何称呼?”

    “在下陈留主簿常林。”常林听韩湛问自己,连忙上前施礼:“参见亭侯!”

    “常主簿免礼!”韩湛朝常林一摆手,用客气而疏远的语气问道:“不知道张太守派阁下到此,有何见解啊?”

    “原来是伯槐先生。”郭嘉听到常林自报姓名,连忙起身朝对方施礼,客气地说:“颍川郭嘉,见过先生。”

    “原来是郭嘉郭奉孝,”常林得知坐在韩湛身边的谋臣,居然是在颍川颇有名的郭嘉,不由肃然起敬:“常某曾听说奉孝乃是才策谋略,世之奇士,今日一见,果然是气度不凡。”

    韩湛耐心等两人互相吹捧完毕后,再次问道:“常主簿,不知你今日到邺城来,所为何事啊?”

    “回亭侯的话,”常林上前一步,朝韩湛再施一礼,恭恭敬敬地说:“在下此来邺城,乃是代表张太守,向亭侯请罪。”

    “请罪,请什么罪?”韩湛笑着说完了这句话,立即意识都可能是自己担心的事情发生了,便猛地从座位上站起身,快步来到常林的面前,紧张地问:“莫不是蔡小姐出了什么事情?”

    常林见韩湛一下就猜到了自己的来意,还以为是郭嘉分析给他听的。但朝郭嘉快速地瞥了一眼,却发现对方也是一脸震惊的样子,才知道原来是韩湛自己猜出来。他连忙点了点头,回答说:“蔡小姐前两日被人劫走,张太守虽然派人前去搜寻,奈何贼人太狡猾,到此刻依旧是踪迹全无。”

    “常主簿,”韩湛在得知蔡琰出事后,不禁血往头上涌,他一把揪住了常林的衣襟,情绪异常激动地说:“快点告诉本侯,到底是怎么回事?”

    常林小心地将自己的衣襟从韩湛的手里抽了出来,然后小心翼翼地回答说:“前几日,有张太守的一名老友前来拜访,说是要去拜祭蔡侍中,但墓园门口的守卫百般刁难,希望张太守能撤掉守卫,以便能让更多的人去拜祭蔡侍中。张太守一时受此人蛊惑,就命人撤掉了墓园门口的守卫。谁知当天夜里,蔡小姐就离奇失踪,我们猜想肯定是张太守的老友做的手脚,便派出人手去城外搜寻,却半点消息都没有。”

    常言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就在韩湛因为蔡琰失踪,而显得心神不宁时,依旧保持冷静的郭嘉,问出了一个最关键的问题:“常伯槐,敢问张太守的老友,是何许人?他为何要劫走蔡小姐?”

    “此人姓逢名纪字元图,”常林苦笑着回答说:“乃是袁本初手下的首席谋士。”

    “原来是他。”当郭嘉听说张邈的老友是逢纪时,也就没有再继续问下去,他的心里像明镜一般清楚,劫走蔡琰的不是别人,肯定是逢纪。

    赵云看到韩湛心急如焚的样子,连忙帮着他问常林:“常主簿,不知你们派人向那些方向搜寻的?”

    “逢纪带着两名少年从东而来,说是要北上去渤海郡。”常林听到赵云的问话,虽然不认识他是谁,但看他和郭嘉一左一右地坐在韩湛身旁,便知道他肯定是韩湛器重的人,连忙回答说:“因此在得知蔡小姐失踪后,在下立即和太守商议,派出两支人马,分别向东和向北去搜寻蔡小姐的下落。谁知逢纪老奸巨猾,居然走了别的道路,使我们派出的追兵扑了个空。”

    郭嘉听到这里,忍不住叹了口气说:“如果真的是逢纪劫走了蔡小姐,他绝对不会走东面或北面。而是先向西行,走出一两百里后,再向北而行渡过黄河,北上渤海。”

    韩湛听说逢纪即将北上渤海,连忙冲着典韦大声地说:“典韦,立即点三千人马,在通往渤海的官道设卡拦截。如果见了逢纪,就立即将他抓来见我。”他的话刚说完,就立即否定了,“不,不用带我来见我,你可以当场将他剁成肉泥。”

    在得知蔡琰失踪后,郭嘉要比韩湛冷静得多,他等韩湛一说完,便接着问:“伯槐,我想问问,逢纪身边有多少人?”

    “24人。”郭嘉的话音刚落,常林就毫不迟疑的回答道:“其中逢纪一人,两名少年,一名逢纪的亲兵,以及二十名庄丁。”

    典韦听说只有这么点人,便冷哼了一声,对韩湛说道:“主公,杀鸡焉用牛刀,区区二十几人,就不用设卡堵截了,典某一个人就能将他们全部料理了。”

    “不行,关卡必须要设。”赵云对典韦说:“逢纪一行只有二十多人,若他们是昼伏夜行,典将军到何处去寻他们?”

    典韦听赵云这么一说,觉得是这么个理,便点了点头,对韩湛说:“既然如此,那末将立即返回军营,点起人马到路口去设卡,绝对不能让逢纪狗贼逃掉。”

    “典韦,等一等。”就在典韦转身想离开时,韩湛在后面叫住了他。

    典韦听到韩湛在叫自己,连忙停下了脚步,转头望向了韩湛,想听听他会说些什么。

    韩湛扭头对郭嘉说:“奉孝,立即在城中张贴榜文,悬赏捉拿逢纪等人。凡是能提供逢纪下落者,赏百金;能生擒逢纪来献者,赏千金;就算拿着逢纪的尸首来见本侯,也赏五百金。”

    郭嘉虽然心里觉得韩湛的奖赏过高,但想到对方和蔡琰的关系,又觉得是理所当然的。他点了点头,回答说:“属下这就起草文告,命人到城里去张贴。”

    常林听到韩湛所给出的悬赏,心里苦笑着想:“逢纪啊逢纪,你得罪谁不好,却偏偏要得罪这位韩亭侯。他的榜文一出,看来你是在劫难逃了。”

    被软禁在后院的袁家兄弟,到天黑时,看到门口看守的兵士在小声地嘀咕着什么。袁熙一时好奇,便走了过去。谁知兵士看到袁熙走过来,便闭嘴不言。

    袁熙陪着笑问两名兵士:“二位兄弟,不知你们刚刚在聊些什么?”

    一名高个子兵士冲袁熙翻了一个白眼,没好气的说:“我们说什么,关你什么事?你若是觉得无聊,大可回房间睡觉。”

    “别对袁二公子无礼。”另外一名小个子兵士,制止了自己的同伴,大大方方地对袁熙说:“今日陈留来了一名使者,说蔡小姐被逢纪劫走了,惹得亭侯大发雷霆,还张出了榜文,悬赏捉拿逢纪等人。”

    高个子听到小个子这么一说,在一旁叹了口气,说道:“唉,不知道谁的运气好,可以得到亭侯的千金之赏。”他朝袁熙瞪了一眼后,补充说,“若不是我们要在这里看守尔等,也能去赚这亭侯的赏金。”

    袁熙听说韩湛为了捉拿逢纪,居然出了千金重赏,不禁吃惊地张大了嘴巴。过了许久,他才接着问道:“两位兄弟,不知被逢纪劫走的蔡小姐是何人啊?居然能惹得韩亭侯如此动怒?”

    “蔡小姐你都不认识?”高个子的脸上露出了鄙视的神情,他不屑地说:“她是蔡邕蔡侍中的女儿,我家亭侯对她……”

    “你们在这里瞎说什么?”

    常林听到韩湛所给出的悬赏,心里苦笑着想:“逢纪啊逢纪,你得罪谁不好,却偏偏要得罪这位韩亭侯。他的榜文一出,看来你是在劫难逃了。”

    被软禁在后院的袁家兄弟,到天黑时,看到门口看守的兵士在小声地嘀咕着什么。袁熙一时好奇,便走了过去。谁知兵士看到袁熙走过来,便闭嘴不言。

    袁熙陪着笑问两名兵士:“二位兄弟,不知你们刚刚在聊些什么?”

    一名高个子兵士冲袁熙翻了一个白眼,没好气的说:“我们说什么,关你什么事?你若是觉得无聊,大可回房间睡觉。”

    “别对袁二公子无礼。”另外一名小个子兵士,制止了自己的同伴,大大方方地对袁熙说:“今日陈留来了一名使者,说蔡小姐被逢纪劫走了,惹得亭侯大发雷霆,还张出了榜文,悬赏捉拿逢纪等人。”

    高个子听到小个子这么一说,在一旁叹了口气,说道:“唉,不知道谁的运气好,可以得到亭侯的千金之赏。”他朝袁熙瞪了一眼后,补充说,“若不是我们要在这里看守尔等,也能去赚这亭侯的赏金。”

    袁熙听说韩湛为了捉拿逢纪,居然出了千金重赏,不禁吃惊地张大了嘴巴。过了许久,他才接着问道:“两位兄弟,不知被逢纪劫走的蔡小姐是何人啊?居然能惹得韩亭侯如此动怒?”

    “蔡小姐你都不认识?”高个子的脸上露出了鄙视的神情,他不屑地说:“她是蔡邕蔡侍中的女儿,我家亭侯对她……”

    “你们在这里瞎说什么?”

第252章 冲冠一怒为红颜(下)

    “大哥,”袁熙的脑子里忽然冒出了一个大胆的念头,他对袁谭说:“小弟有一计,可除逢纪,以讨好韩亭侯。这样一来,没准他会释放你我二人。”

    别看两兄弟以前一直是针尖对麦芒,但现在都是身陷囹圄,不免就有一种同舟共济的感觉。此刻袁谭听到袁熙说有办法捉拿逢纪,连忙问道:“二弟,计将安出?”

    “大哥,难道你忘记了,你我二人也是逢纪的主子。”袁熙冷笑着说:“只要你我向韩亭侯请命,率一支兵马去拦截逢纪。逢纪定然不会戒备,到时我们就可以轻松地将其拿下。一旦我们救出了蔡昭姬,你说韩亭侯还会继续关押我等么?”

    “这倒是一个好办法。”袁谭也觉得袁熙的这个提议不错。但他转念一想,又面露愁容地说:“韩亭侯一直将你我兄弟二人软禁在此,骤然向他提出这样的请求,恐怕他不会答应吧。”

    “大哥,死马当成活马医,既然到了如今的田地,我们不如放手一搏。”

    “好吧,既然二弟这么说,那我们不妨一试。”袁谭说完,便吩咐袁熙:“取纸笔来,我要给韩亭侯写一封信。”

    袁谭亲笔所写的书信,通过看守的兵士,很快就传到了韩湛的手里。韩湛看完书信后,朝地上一扔,不屑地说道:“痴人说梦!”

    郭嘉上前捡起韩湛扔在地上的信件,快速地浏览完上面的内容后,扭头望着韩湛说道:“主公,属下觉得,袁显思所言倒是有几分道理。”

    “有什么道理?”韩湛气呼呼地说道:“两个阶下之囚,居然还想领兵去拦截逢纪。我担心逢纪没拦住,他所统帅的那支兵马却跟着他兄弟二人失踪了。”

    “主公此言差矣。”郭嘉等韩湛说完后,笑呵呵地说道:“袁氏兄弟乃是聪明人,知道袁本初大势已去,为了寻求自保,必须要为主公效力。他们愿意领兵去拦截逢纪,无非是想送主公一份投名状而已。”

    韩湛听郭嘉说完,背着手在屋里来回地走动着,心里在核计,是否应该给予袁家兄弟足够的信任,让他们领一支兵马去拦截逢纪。

    郭嘉见韩湛有些举棋不定,又接着说:“以属下之见,既然袁氏兄弟愿意为主公效劳,去诛杀逢纪这个狗贼……”

    听到郭嘉这么说,韩湛的眉毛不禁往上一扬,他想起历史上的逢纪,就是被袁谭所杀。假如自己真的派袁家兄弟去拦截逢纪,那么是否意味着逢纪就必死无疑呢?想到这里,他停下脚步,对郭嘉说:“奉孝,既然如此,那你让夏侯兰点一千兵马,与袁家兄弟同去拦截逢纪。”

    郭嘉原以为自己还要费不少的唇舌,韩湛才会被自己说服。此刻见他如此爽快地答应了此事,心里不禁有些打鼓。他试探的问:“主公,你真的要给他们兄弟二人一千兵马吗?”

    “我同意让他们两人去参与拦截逢纪,”韩湛觉得有必要对郭嘉说清楚,“但是统兵的是夏侯兰,他们二人不过是从旁协助而已。”

    韩湛说完后,立即叫过了陈到,吩咐他说:“叔至,你立即赶往军营,叫夏侯校尉来此,我和他有要事相商。”

    陈到离开十几分钟后,夏侯兰便赶到了州牧府。韩湛等他行礼过后,对他说道:“夏侯校尉,我打算派你领一千兵马,和袁氏兄弟一道,前面邺城的西南方向,拦截可能通过的逢纪等人。”

    “什么,让袁氏兄弟和我一同去?”夏侯兰听韩湛这么说,吃惊地瞪大了眼睛,不解地问:“他们不是主公的阶下囚么?怎么能与我一道,去拦截逢纪呢?”

    “此一时彼一时也。”韩湛一摆手,说道:“逢纪老奸巨猾,如果看到我们在官道上设卡,一定会绕道而行。但他看到袁家兄弟在的话,多少就会降低一些警惕性,那样我的话,我们就有机可乘了。”

    “末将领命。”夏侯兰搞清楚了韩湛的意图后,连忙大声地答道:“请主公放心,逢纪不来则已。他只要来了,末将就绝对不会让他活着离开。”

    袁氏兄弟给韩湛写了那封书信后,心里一直忐忑不安,毕竟这种做法实在是太匪夷所思了。但没过多久,一名顶盔掼甲的武将,大步流星地从院子外面走了进来。袁谭认识来人,是赵云的义弟夏侯兰。他连忙从房间里走出去,边走边拱手施礼:“原来是夏侯校尉到此,袁某不曾远迎,还请校尉恕罪。”

    “袁显思,”夏侯兰虽然心中对袁谭充满了厌恶,但为了完成韩湛交代的任务,他还是强忍住心中的怒火,对袁谭说道:“你们兄弟二人立即收拾东西,跟吾走一趟!”

    袁谭听到夏侯兰这么说,先是一愣,随后想明白怎么回事后,心里不禁一阵狂喜。但他还是努力控制着自己的情绪,对夏侯兰恭恭敬敬地说:“不知夏侯校尉,让我们兄弟二人跟您去什么地方?”

    “少装糊涂。”夏侯兰没好气地说:“你们不是给主公修书,主动请缨,去拦截逢纪等人么?如今兵马已经在外面备齐,我们这就出发。”

    得知韩湛同意自己去拦截逢纪,袁谭用充满感激的眼神,朝自己的二弟看了一眼,接着对夏侯兰说:“夏侯校尉,我兄弟二人穿的都是便服,如何上得战场。您看,是否给我们找两套盔甲来?”

    “来人啊!”夏侯兰等袁谭一说完,便冲院子外面吼道:“把东西拿进来!”

    随着喊声,从外面走进来两名兵士,他们的手里各牵着一片骏马。夏侯兰朝那两匹马一指,对袁家兄弟说:“这是主公让我交给你们的盔甲、兵器和马匹,你们抓紧时间换上,然后就出发去拦截逢纪。”

    见韩湛不光同意了自己的请求,还让人发还了自己的兵器和盔甲,袁家兄弟不由喜出望外。慌忙返回自己的房间,在下人的帮助下,脱掉身上的便服,换上了自己原来的盔甲。

    当两人顶盔掼甲,拿着自己的兵器从屋内走出来时,夏侯兰顿觉眼前一亮,真是两个相貌出众的年轻将军。不过他还是板着脸,冲两人一摆手,说道:“既然盔甲已经换好,就快点上马,我们这就出发。”

    三人带着兵马离开了邺城,朝西行进时,袁谭不禁好奇地问夏侯兰:“夏侯校尉,既然我们要去拦截逢纪等人,应该向南在官道上设卡才对,怎么反而向西了?”

    夏侯兰冲他翻了一个白眼,有点不耐烦地说:“郭先生说了,逢纪老奸巨猾,绝对不会沿着官道北上,肯定是走西面的共县、牧野、朝歌一线,我们只需要沿着鹿肠山方向行进,便有可能拦住逢纪一行。”

    袁谭听完后,扭头望向身旁的袁熙,见到对方也正朝自己望来。他轻轻地咳嗽了一声,问道:“二弟,你觉得郭先生的判断如何?”

    袁熙点了点头,说道:“据小弟所知,韩亭侯已经派出了几支兵马,到邺城南面的官道上设卡。逢纪为人狡猾,绝对不会轻易地自投罗网,因此他走郭先生所说的这条路,倒是有几分可能。”

    夏侯兰的兵马在路上走了两天,终于来到了朝歌,在这里的路口扎下了营寨,准备在此拦截逢纪等人。

    袁熙见夏侯兰在路口安营扎寨,便劝说他道:“夏侯校尉,如果我们在路口安营扎寨,逢纪老远看到有大军拦路,没准就会调头回去。以我之见,我们还是在山上扎营吧。”

    夏侯兰朝不远处的小山丘看了一眼,摇着头说:“不妥不妥,山顶取水不便,兵士们若要生火做饭,势必有诸多不便,我看就在此处扎营。”

    “夏侯校尉,”袁谭见袁熙无法说服夏侯兰,他便亲自出马劝说:“若是我等在路口下寨,逢纪狗贼势必老远就会发现,要是他调头逃进了山里,我们要想抓住他们,可就没有那么容易了。”

    “我意已决,不必再劝。”夏侯兰深怕袁家兄弟会在自己耳边不停地念叨,便抬手打断了他们后面的话,“我会让人在寨中插上袁家旗号。这样就算逢纪看到,也会以为是从邺城里逃出的败兵,势必会亲自前来查看,到时我们就可以来个瓮中捉鳖。”

    见夏侯兰已经将话说到了这个份上,袁谭知道自己再说什么,都无济于事,只能叹口气,无奈地说:“既然如此,那就依夏侯校尉所言。”

    安营扎寨完毕没多久,便有一名骑兵返回寨中,向夏侯兰禀报:“启禀夏侯校尉,小的在十几里外,发现了有一支人马,正朝着此处而来。”

    “有多少人?”夏侯兰连忙问道。

    “约有二十余人,穿着便服,都骑着马。”哨探向夏侯兰禀报说:“小的隐约看到队伍中,有一辆马车。因为道路崎岖难行,那支队伍行进的速度很慢。估计最快也要一个时辰,才能赶到此地。”

    虽然夏侯兰不知道逢纪他们有多少人,是走路还是骑马。但听到哨探这么说,连忙吩咐道:“速速请袁家二位公子到此仪事。”

    片刻之后,袁家兄弟便急匆匆地来到了大帐之中,向夏侯兰施礼后,袁谭恭恭敬敬地问:“夏侯校尉,你将我们兄弟二人召来,是否有什么发现?”

    夏侯兰点了点头,说道:“没错,据探马回报,离此地十几里外,出现了一支小队伍,里面的人都穿着便装,骑着马,队伍中还有一辆马车。如果吾没有猜错的话,马车里应该就是被劫的蔡小姐。”

    袁熙见夏侯兰在路口安营扎寨,便劝说他道:“夏侯校尉,如果我们在路口安营扎寨,逢纪老远看到有大军拦路,没准就会调头回去。以我之见,我们还是在山上扎营吧。”

    夏侯兰朝不远处的小山丘看了一眼,摇着头说:“不妥不妥,山顶取水不便,兵士们若要生火做饭,势必有诸多不便,我看就在此处扎营。”

    “夏侯校尉,”袁谭见袁熙无法说服夏侯兰,他便亲自出马劝说:“若是我等在路口下寨,逢纪狗贼势必老远就会发现,要是他调头逃进了山里,我们要想抓住他们,可就没有那么容易了。”

    “我意已决,不必再劝。”夏侯兰深怕袁家兄弟会在自己耳边不停地念叨,便抬手打断了他们后面的话,“我会让人在寨中插上袁家旗号。这样就算逢纪看到,也会以为是从邺城里逃出的败兵,势必会亲自前来查看,到时我们就可以来个瓮中捉鳖。”

    见夏侯兰已经将话说到了这个份上,袁谭知道自己再说什么,都无济于事,只能叹口气,无奈地说:“既然如此,那就依夏侯校尉所言。”

    安营扎寨完毕没多久,便有一名骑兵返回寨中,向夏侯兰禀报:“启禀夏侯校尉,小的在十几里外,发现了有一支人马,正朝着此处而来。”

    “有多少人?”夏侯兰连忙问道。

    “约有二十余人,穿着便服,都骑着马。”哨探向夏侯兰禀报说:“小的隐约看到队伍中,有一辆马车。因为道路崎岖难行,那支队伍行进的速度很慢。估计最快也要一个时辰,才能赶到此地。”

    虽然夏侯兰不知道逢纪他们有多少人,是走路还是骑马。但听到哨探这么说,连忙吩咐道:“速速请袁家二位公子到此仪事。”

    片刻之后,袁家兄弟便急匆匆地来到了大帐之中,向夏侯兰施礼后,袁谭恭恭敬敬地问:“夏侯校尉,你将我们兄弟二人召来,是否有什么发现?”

    夏侯兰点了点头,说道:“没错,据探马回报,离此地十几里外,出现了一支小队伍,里面的人都穿着便装,骑着马,队伍中还有一辆马车。如果吾没有猜错的话,马车里应该就是被劫的蔡小姐。”

第253章 束手就擒

    夏侯兰叫来了两名都伯,对他们二人说:“尔等二人,从现在开始,就听从袁二公子的号令。你们立即点起人马,跟着袁二公子绕到逢纪的后面,切断他们的退路。明白了吗?”

    “属下遵命!”两名都伯连忙响亮地答道。

    等袁熙带着两名都伯离开后,夏侯兰笑着问袁谭:“显思,不知你我二人,何时出寨子去迎接逢纪啊?”

    “探马说逢纪的人马,要一个时辰以后,才能到达此处。”袁谭小心翼翼地说:“我们等他们进入三里范围之后,再带兵出营也不迟。不过,”他停顿了片刻,接着说,“我们是否该派人回去向亭侯禀报,让他多派人马,前来协助我等?”

    “不用,”夏侯兰摆着手说:“逢纪身边不过二十几人,而我们足有千人之多。要想抓住他们,简直是易如反掌,就不必派人向主公禀报了。而且此处离邺城有两日的路程,等主公派人赶来,已经是四日之后,到时逢纪早已束手就擒,何必再大吃一惊。”

    袁谭见夏侯兰如此有信心,也就不再相劝。

    过了半个多时辰后,在山顶观察的兵士前来禀报:“启禀夏侯校尉,逢纪等人距离此地不过两里。他们可能是发现了此处的营寨,而驻马不前。”

    夏侯兰听到兵士这么说,没有立即表态,而是反问道:“袁二公子带的兵马,如今在何处?”

    “小的看到,袁二公子的兵马已经绕到了逢纪等人的后面,切断了他们的退路。”

    得知袁熙率领的人马,已经切断了逢纪等人的后路,夏侯兰顿时觉得底气十足。他连忙将两名军侯和八名都伯叫进了帐中,吩咐其中一名军侯,带两名都伯和两百兵士留守营寨外,其余的人都随他出去见逢纪。

    逢纪此刻正待在距离营寨两里远的地方,看到前方突兀出现的营寨,他的心里不禁泛起了嘀咕:“这究竟是何人所立的营寨呢?”

    黄安看到逢纪驻马不前,连忙问道:“逢伯父,为何停马不前了?”

    逢纪用手一指远处的营寨,说道:“此处为何会有一座营寨出现,莫非是韩家小儿派人在此等候?”他提出这个问题后,不等黄安两兄弟说话,便自问自答地说,“不会不会,虽说韩家小儿的麾下有几个能人,但他绝对不会想到我们会走这条路。”

    逢纪使劲地摇了摇头,自嘲地说:“看来是我多虑了。”说完,他将马鞭朝前一样,说道:“继续出发~!”

    走了不到一里地,逢纪看到前面来了一彪人马,约有五六百骑,正成扇形朝自己围过来。见此情况,逢纪的心里不禁暗暗叫苦:不妙,真是大大地不妙,这些人马看来是冲着我来的。

    就在逢纪拨马准备往回逃时,忽听得黄石在惊呼:“逢伯父,你快点后,在我们的后面也出现了一支人马,把我们的退路切断了。”

    前后来的人马都是骑兵,不一会儿的工夫,就将逢纪一行人围在了中间。队列中走出一员顶盔掼甲的武将,冲着逢纪说道:“元图先生,别来无恙否?”

    听到有人叫出自己的名字,逢纪不禁打了一个哆嗦。等他看清楚对方后,不禁吃惊地张大了嘴巴:“大……大公子,是……是你。你还……还没死。”

    袁谭冷笑两声,说道:“本公子的命硬,没有那么容易死掉的。我来问你,你为何会在此处出现?”

    “我明白了,是韩家小儿把你放出来的。”逢纪是个聪明人,看到袁谭身后的兵士,穿着的都是冀州兵马的军服,哪里还猜不到是怎么回事,他硬着头皮问:“不知公子是否准备带逢某去向韩家小儿请功啊?”

    “没错,”见逢纪猜到了自己的意图,袁谭也不否定,便大大方方地承认了:“本公子正有此意。”

    夏侯兰见袁谭和逢纪说了半天的废话,便策马上前,来到了袁谭的身边,直截了当地问:“逢纪,你把蔡小姐藏到什么地方去了?”

    “你……你们是什……什么人?”没等逢纪说话,跟在他身后的黄安便壮着胆子,战战兢兢地问:“为什么要拦住我们的去路?”

    夏侯兰冷哼一声,用手里的长枪指向了黄安,说道:“我们乃是冀州牧、漳水亭侯的麾下,因为得知蔡小姐被逢纪狗贼所劫,是准备来救她的。若是识趣的,速速交出蔡小姐,否则……”

    “否则怎么样?”黄石和黄安相比,更加容易冲动,此刻见夏侯兰一副咄咄逼人的样子,便昂着头,一脸不服气地说:“我们要是不交人,难道你还敢把我们都杀掉不成?”

    “二弟,休得无礼!”黄安深怕黄石闯祸,连忙制止了他,上前朝夏侯兰拱手说道:“这位将军,我兄弟二人跟随逢伯父经过陈留时,的确请蔡小姐随我们同行,她此刻就在后面的马车里。”

    听说蔡琰在后面的马车里,夏侯兰连忙催马上前。围在马车四周的庄丁,看到自己被几百骑兵包围时,早就吓得魂不附体,此刻见到夏侯兰单骑过来,谁也不敢阻拦,慌忙闪到了一侧,给他让出了一条道路。夏侯兰翻身下马,将长枪插在地上,上了马车,把帘子一撩便走进了车厢。

    蔡琰此刻被反绑着扔在马车的一个角落里,嘴也被堵得严严实实。听到有人进入车厢,她因为害怕,而呜呜呜地叫了起来。

    夏侯兰连忙弯下身子,将堵住蔡琰嘴巴的绢布取了出来。就在他准备为她松绑后,蔡琰挣扎着往后退,嘴里拼命地喊道:“走开,你走开,不要靠近我!”

    听到蔡琰的喊声,夏侯兰连忙停下了手里的动作,柔声地说道:“昭姬,不要害怕,我是夏侯兰。是奉主公之命,前来营救你的。”

    “夏侯兰?!”连着几天都处于惊恐状况的蔡琰,神志有点模糊,虽然觉得夏侯兰的这个名字很熟悉,但在一时之间却想不起对方是谁?她喃喃地说道:“这个名字好熟悉啊,但就是想不起在什么地方听到过。”虽说她暂时想不起夏侯兰是谁,但隐约感到对方对自己没恶意,便没有继续挣扎。

    夏侯兰从靴子里抽出一柄短刀,小心地割断了捆住蔡琰手脚的绳子,扶着她坐了起来。对她说道:“昭姬,你难道忘记了,我是冀州牧、漳水亭侯韩湛手下的校尉夏侯兰啊。我是奉主公之命,前来营救你的。”

    当蔡琰听到韩湛这个名字时,不禁浑身一震。她被逢纪绑架的这段时间里,每日心里念叨的都是这个名字,听到夏侯兰这么说,她的神志也渐渐变得清明起来。她抬头望着夏侯兰,慢吞吞地说:“我记起来了,你是亭侯手下的摸金校尉夏侯兰。”

    发丘中郎将、摸金校尉这两个官职,不过是韩湛根据后世的一本有关盗墓的书而取的,因此知道的人并不多。夏侯兰听到蔡琰说出了自己的官职,脸上不禁露出了会心的微笑,他使劲地点了点头,激动地说:“没错没错,我就是亭侯手下的摸金校尉。”

    蔡琰看着夏侯兰,猛地想起了绑架自己的逢纪,便咬牙切齿的问:“夏侯校尉,不知逢纪狗贼现在何处?”

    “就在外面。”夏侯兰用手朝车外一指,说道:“我打算将他生擒活捉,然后押回邺城,交给主公处置。”

    此时此刻的蔡琰,虽然恨不得生啖其肉,但想到逢纪与韩湛也有着血海深仇,便强压着心中的怒火,对夏侯兰说:“既然如此,就暂且饶他一条狗命,待回了邺城,再处置他也不迟。”

    蔡琰说完这话后,先是一愣,随后吃惊地问:“亭侯不是应该在冀州吗,何时又到了邺城?”

    “昭姬有所不知。”夏侯笑着向蔡琰解释说:“十数日前,我家主公已经率军夺取了邺城,袁绍兵败后不知所踪。”说完这番话,他无意中透过门帘,看到围在马车四周的庄丁,便好奇地问道,“昭姬可知道,与逢纪同行的,是何许人么?”

    听到夏侯兰的提问,蔡琰点了点头,说道:“逢纪曾带两位少年,到妾身的父亲坟前拜祭,说是东面黄家庄庄主的两个儿子,因为仰慕家父的才华,专程前来拜祭。”

    “既然是来拜祭蔡侍中的,”夏侯兰听蔡琰这么说,脸上露出了疑惑的表情:“那他们为何又要劫持昭姬呢?”

    听说蔡琰在后面的马车里,夏侯兰连忙催马上前。围在马车四周的庄丁,看到自己被几百骑兵包围时,早就吓得魂不附体,此刻见到夏侯兰单骑过来,谁也不敢阻拦,慌忙闪到了一侧,给他让出了一条道路。夏侯兰翻身下马,将长枪插在地上,上了马车,把帘子一撩便走进了车厢。

    蔡琰此刻被反绑着扔在马车的一个角落里,嘴也被堵得严严实实。听到有人进入车厢,她因为害怕,而呜呜呜地叫了起来。

    夏侯兰连忙弯下身子,将堵住蔡琰嘴巴的绢布取了出来。就在他准备为她松绑后,蔡琰挣扎着往后退,嘴里拼命地喊道:“走开,你走开,不要靠近我!”

    听到蔡琰的喊声,夏侯兰连忙停下了手里的动作,柔声地说道:“昭姬,不要害怕,我是夏侯兰。是奉主公之命,前来营救你的。”

    “夏侯兰?!”连着几天都处于惊恐状况的蔡琰,神志有点模糊,虽然觉得夏侯兰的这个名字很熟悉,但在一时之间却想不起对方是谁?她喃喃地说道:“这个名字好熟悉啊,但就是想不起在什么地方听到过。”虽说她暂时想不起夏侯兰是谁,但隐约感到对方对自己没恶意,便没有继续挣扎。

    夏侯兰从靴子里抽出一柄短刀,小心地割断了捆住蔡琰手脚的绳子,扶着她坐了起来。对她说道:“昭姬,你难道忘记了,我是冀州牧、漳水亭侯韩湛手下的校尉夏侯兰啊。我是奉主公之命,前来营救你的。”

    当蔡琰听到韩湛这个名字时,不禁浑身一震。她被逢纪绑架的这段时间里,每日心里念叨的都是这个名字,听到夏侯兰这么说,她的神志也渐渐变得清明起来。她抬头望着夏侯兰,慢吞吞地说:“我记起来了,你是亭侯手下的摸金校尉夏侯兰。”

    发丘中郎将、摸金校尉这两个官职,不过是韩湛根据后世的一本有关盗墓的书而取的,因此知道的人并不多。夏侯兰听到蔡琰说出了自己的官职,脸上不禁露出了会心的微笑,他使劲地点了点头,激动地说:“没错没错,我就是亭侯手下的摸金校尉。”

    蔡琰看着夏侯兰,猛地想起了绑架自己的逢纪,便咬牙切齿的问:“夏侯校尉,不知逢纪狗贼现在何处?”

    “就在外面。”夏侯兰用手朝车外一指,说道:“我打算将他生擒活捉,然后押回邺城,交给主公处置。”

    此时此刻的蔡琰,虽然恨不得生啖其肉,但想到逢纪与韩湛也有着血海深仇,便强压着心中的怒火,对夏侯兰说:“既然如此,就暂且饶他一条狗命,待回了邺城,再处置他也不迟。”

    蔡琰说完这话后,先是一愣,随后吃惊地问:“亭侯不是应该在冀州吗,何时又到了邺城?”

    “昭姬有所不知。”夏侯笑着向蔡琰解释说:“十数日前,我家主公已经率军夺取了邺城,袁绍兵败后不知所踪。”说完这番话,他无意中透过门帘,看到围在马车四周的庄丁,便好奇地问道,“昭姬可知道,与逢纪同行的,是何许人么?”

    听到夏侯兰的提问,蔡琰点了点头,说道:“逢纪曾带两位少年,到妾身的父亲坟前拜祭,说是东面黄家庄庄主的两个儿子,因为仰慕家父的才华,专程前来拜祭。”

    “既然是来拜祭蔡侍中的,”夏侯兰听蔡琰这么说,脸上露出了疑惑的表情:“那他们为何又要劫持昭姬呢?”

第254章 重会蔡琰

    在接到夏侯兰的书信之前,一直得不到蔡琰下落的韩湛,心里郁闷到了极点。他每天一有空,就问陈到:“叔至,各部人马可有讯息?”

    作为韩湛的部下,陈到自然明白韩湛问的是什么,连忙摇摇头说:“回主公的话,各路人马都没有任何音讯。”

    “见鬼,这到底是怎么回事。为什么到现在都一点音讯全无,逢纪这狗贼究竟跑到什么地方去了?”韩湛起身抬脚就踢翻了面前的桌案,背着手在议事厅里来回地走动。

    陈到连忙叫人将桌案摆正,又将掉落在地上的东西,一一放回到桌案上。等做完了这一切,他挥手让下人离开,然后自己垂头立在一旁,等待韩湛的吩咐。

    郭嘉大摇大摆地从外面走进来,看到韩湛一副暴走的样子,连忙将陈到拉到一旁,悄声地问:“叔至,出什么事情了?主公看起来好像有点不高兴的样子。”

    “还能出什么事儿,”陈到朝厅中来回走动的韩湛看了一眼后,回复郭嘉说:“派到外面设卡的各路人马,连着三天都没有什么讯息传回来,主公不免就有些着急了。”

    “是啊,都三天了。”郭嘉点了点头说:“还是一点音讯都没有。如果是逢纪还没走到我们设卡的地方还好说,要是他偷偷地绕过了我们的关卡,那么要救出蔡小姐,就比登天还难。”

    陈到听郭嘉这么说,脸上的肌肉不禁剧烈地抽搐了几下,随后反问道:“郭先生,您真的认为逢纪狗贼已经绕过了我军的关卡,逃往渤海郡去了吗?”

    “不排除这种可能。”郭嘉点着头,用不确定的语气说:“其实我们就是不知逢纪是否已经通过了关卡,从此地去渤海郡,有数百里之遥,他们一时半会儿也到不了那里。如果我们能掌握他的行踪,就能在合适的地点,将他借助”

    郭嘉的话还没有说完,便见有一名信使急匆匆地从外面闯了进来。嘴里还激动地喊道:“启禀主公,夏侯校尉的书信,他已经救出了蔡小姐。”

    “什么,已经救出了蔡小姐?!”听到信使这么喊,议事厅里的几个人都愣住了。

    陈到最先反应过来,他上前一把抓住信使,迫不及待地问:“你刚刚说什么,再重复一遍。”

    信使见陈到一副凶神恶煞的样子,顿时被吓了一跳。但他还是战战兢兢地说:“回将军的话,夏侯校尉差我来给主公送信,说他已经救出了蔡小姐。”

    “书信何在?”郭嘉此刻也冲了过来,把手伸到信使的面前,急急地说道:“快点把信交给我。”

    郭嘉一接过信使手里的书信,根本来不及看,便急匆匆地来到了韩湛的面前,将手里的书信递过去,同时说道:“恭喜主公、贺喜主公,蔡小姐终于有下落了,这是夏侯校尉送来的书信,请主公过目。”

    别看没有蔡琰下落时,韩湛一副心急如焚的样子。但此刻郭嘉将和蔡琰有关系的书信递给他时,他却有点胆怯了。他的手伸出去,又立即说了回来,最后有点心虚地说:“奉孝,还是你给本侯念念吧。”

    郭嘉从信封里抽出信笺打开,看到上面的娟娟小字,立即认出是蔡琰所写。便小心地问韩湛:“主公,这份书信乃是蔡小姐亲笔所写,还要让属下继续念吗?”

    “念吧,念吧!”韩湛冲郭嘉挥挥手,催促道:“让本侯听听昭姬的书信里,都说了些什么。”

    蔡琰的书信里,简单地介绍了自己被劫持的经过,最后向韩湛求情,说黄家兄弟乃是受了逢纪的蛊惑,而做出了错事。希望韩湛能开一面,不要对黄家兄弟严惩。

    郭嘉在念书信时,对于蔡琰向韩湛表达个人情义的语句,自然是直接跳过,只挑关押被绑架的内容,读给韩湛听。

    韩湛听完后,气得在桌案上猛地一拍,怒气冲冲地说:“可恶,这个逢纪狗贼真是可恶。等夏侯兰将他押回邺城之后,本侯一定将他碎尸万段,以泄心头之愤。”

    韩湛一抬头,看到信使还站在议事厅的门口,便冲他招了招手,让他上前回话。等信使来到面前后,韩湛笑呵呵地对他说:“这位兄弟,既然夏侯校尉派你来送信,想必你也是一个能言善辩之人。这样吧,你给我们讲讲,夏侯校尉是如何擒住逢纪,救出蔡小姐的。若是讲得好,本侯一定重重有赏。”

    信使原本还有些紧张,但看到韩湛为人随和,甚至还称呼自己为兄弟,心情就变得平复了许多。他咳嗽一声,清了清嗓子,开始讲述抓捕逢纪的全过程。虽然此时平淡无奇吗,但经他的口说出来,顿时惊险异常,让韩湛等人听得津津有味。

    等信使说完后,韩湛对陈到说:“叔至,这位信使送信有功,赏万钱。你这就带他下去领赏吧!”

    信使原以为自己讲述完抓捕逢纪的内容后,韩湛一时高兴,充其量赏自己一个仨瓜俩枣的,却没有想到他居然如此大方,一出手就是万钱,便连忙跪下向韩湛谢恩:“小的多谢主公,多谢主公!”

    “行了,你先下去吧。”韩湛朝对方挥挥手:“跟着叔至将军去领赏吧。”

    等陈到和信使离开后,郭嘉对韩湛说:“主公,既然蔡小姐已经获救,那我们设在城外的那些关卡,都可以撤回来了吧?”

    “撤吧,都撤了吧。”韩湛想到为了自己的一己之私,让数千官兵在荒郊野外挨饿受冻,心里也有些不忍,又补充说:“本侯念兵士们在外执勤辛苦,每人赏千钱。”

    郭嘉记录完韩湛的命令后,立即叫人送往各关卡,随后他又问韩湛:“主公,不知您打算如何处置逢纪?”

    “逢纪狗贼,”韩湛想到如果不是逢纪挑唆袁绍夺冀州,没准自己现在还是一个无忧无虑的官宦子弟,每天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好日子,吃饱喝足了,就带着一群家丁恶仆,到街上去调戏良家女子。因此听到郭嘉的提问,他咬牙切齿地说:“因为他,家父不光丢了冀州的基业,甚至还搭上了自己的性命。如今他更是丧心病狂地绑架了昭姬,本侯是无论如何不会让他再活在这个世上的。”

    在郭嘉的心目中,也主张对逢纪进行严惩,这样能起到杀鸡儆猴的效果,让周边的诸侯,也见识韩湛铁血的一面,免得他们动歪脑筋,这样对夺取周边的州郡,也是有很大帮助的。

    “奉孝,”韩湛阐明了自己对逢纪的处置态度后,心里有些不踏实地和郭嘉商议:“根据昭姬在书信中所言,他们最快还要两天,才能返回邺城。你看,你能否留在城中,暂代城内的一切事务?”

    “主公!”听到韩湛这么说,郭嘉立即就猜到,他肯定是想亲自带人去迎接蔡琰,便试探地问:“属下想问问,你打算带多少兵马,出城去迎接蔡小姐呢?”

    见郭嘉猜到了自己的心思,韩湛有些不好意思地咧嘴笑了笑,随后说道:“我打算带子龙、汉升及五千兵马,前去迎接昭姬。”

    郭嘉原本担心韩湛轻车简从,带着几个人就去迎接蔡琰。但此刻听到他打算将赵云、黄忠二人都带上,另外还有五千兵马随行,这样的阵容,别说遇到一些山贼,就是上万大军,也能轻松脱险。因此他立即点头说道:“既然主公已经考虑得如此周详,那属下就在主公不在邺城的期间,暂代一切事务。”

    韩湛起身就准备朝后院而去,但走了两步又停了下来。他抬手在自己的额头上拍了一巴掌,有些羞涩的说:“奉孝,你看看我就是太性急了。如今子龙和汉升还领兵在外,就算立即派人去招他们,至少也要等到傍晚才能回到邺城。”

    “主公,以属下之见,不如就明日清晨动身西行。”郭嘉笑着说道:“若是顺利的话,最迟明日傍晚,主公就能见到蔡小姐了。”

    次日清晨,韩湛、赵云、黄忠三人带着五千骑兵,离开了邺城朝西而行。虽说韩湛的心里迫不及待地想见到蔡琰,但他却并没有让兵士们快马加鞭朝西赶路,而是按照日常的行军速度缓缓而行。夏侯兰派来的信使就作为向导,一直跟着韩湛的左右。

    每走十几里,韩湛就会问信使:“这位兄弟,我们所走的道路,可否正确?”

    信使听到韩湛一口一个叫自己兄弟,心情格外激动。但他还是努力地控制着自己的情绪,态度恭谨地回答:“主公,没错,的确是这条道路。”

    过了午时,赵云来到韩湛的身边,对他说道:“二弟,兵马已经走了大半天,你看是否让他们下马歇息一阵再走?”

    韩湛扭头朝后面望去,虽然兵士们谁没有说话,但依旧可以看出他们脸上的倦容。韩湛想到这些兵马在外面设卡三天,被自己紧急召回后,还没来得及休息,就又赶着出发了。想到这里,他冲赵云点了点头,说道:“就依大哥所言,在此歇息半个时辰,再继续赶路不迟。”

    在郭嘉的心目中,也主张对逢纪进行严惩,这样能起到杀鸡儆猴的效果,让周边的诸侯,也见识韩湛铁血的一面,免得他们动歪脑筋,这样对夺取周边的州郡,也是有很大帮助的。

    “奉孝,”韩湛阐明了自己对逢纪的处置态度后,心里有些不踏实地和郭嘉商议:“根据昭姬在书信中所言,他们最快还要两天,才能返回邺城。你看,你能否留在城中,暂代城内的一切事务?”

    “主公!”听到韩湛这么说,郭嘉立即就猜到,他肯定是想亲自带人去迎接蔡琰,便试探地问:“属下想问问,你打算带多少兵马,出城去迎接蔡小姐呢?”

    见郭嘉猜到了自己的心思,韩湛有些不好意思地咧嘴笑了笑,随后说道:“我打算带子龙、汉升及五千兵马,前去迎接昭姬。”

    郭嘉原本担心韩湛轻车简从,带着几个人就去迎接蔡琰。但此刻听到他打算将赵云、黄忠二人都带上,另外还有五千兵马随行,这样的阵容,别说遇到一些山贼,就是上万大军,也能轻松脱险。因此他立即点头说道:“既然主公已经考虑得如此周详,那属下就在主公不在邺城的期间,暂代一切事务。”

    韩湛起身就准备朝后院而去,但走了两步又停了下来。他抬手在自己的额头上拍了一巴掌,有些羞涩的说:“奉孝,你看看我就是太性急了。如今子龙和汉升还领兵在外,就算立即派人去招他们,至少也要等到傍晚才能回到邺城。”

    “主公,以属下之见,不如就明日清晨动身西行。”郭嘉笑着说道:“若是顺利的话,最迟明日傍晚,主公就能见到蔡小姐了。”

    次日清晨,韩湛、赵云、黄忠三人带着五千骑兵,离开了邺城朝西而行。虽说韩湛的心里迫不及待地想见到蔡琰,但他却并没有让兵士们快马加鞭朝西赶路,而是按照日常的行军速度缓缓而行。夏侯兰派来的信使就作为向导,一直跟着韩湛的左右。

    每走十几里,韩湛就会问信使:“这位兄弟,我们所走的道路,可否正确?”

    信使听到韩湛一口一个叫自己兄弟,心情格外激动。但他还是努力地控制着自己的情绪,态度恭谨地回答:“主公,没错,的确是这条道路。”

    过了午时,赵云来到韩湛的身边,对他说道:“二弟,兵马已经走了大半天,你看是否让他们下马歇息一阵再走?”

    韩湛扭头朝后面望去,虽然兵士们谁没有说话,但依旧可以看出他们脸上的倦容。韩湛想到这些兵马在外面设卡三天,被自己紧急召回后,还没来得及休息,就又赶着出发了。想到这里,他冲赵云点了点头,说道:“就依大哥所言,在此歇息半个时辰,再继续赶路不迟。”

第255章 兄弟情深

    韩湛见蔡琰一直在发呆,连忙手脚并用地爬上了马车,扶着她重新坐进了车厢,调侃地问:“怎么了,昭姬,才短短几个月不见,你就忘记我是谁了?”

    “亭侯,真的是你。”蔡琰将手指伸到嘴里,用力地咬了一下,从指端传来的痛楚,让她明白,自己不是在做梦,眼前所发生的一切都是真实的。她连忙抱住韩湛,激动地说:“妾身自从被逢纪狗贼挟持之后,以为今生今世再也见不到亭侯了。幸好老天有眼,让妾身能与亭侯重逢……”

    韩湛将蔡琰搂在怀里,轻轻地拍着她的后背,安慰她说:“好了,昭姬,一切都过去了。我向你保证,以后绝对不会再将你至于危险之中。”

    说完这番话之后,韩湛忽然想起了蔡琰信中所提到的黄家兄弟,便连忙问道:“不知那黄家兄弟,人在何处?”

    听到韩湛这么问,蔡琰的心里咯噔一下,小心翼翼地问:“亭侯,你莫非打算在这里处死黄家兄弟吗?”

    虽然韩湛的心里明白,黄家兄弟是受了逢纪的挑唆,但心里的怒气始终无法平复,此刻听到蔡琰的询问,便冷冷地反问道:“昭姬觉得他们两人不该死吗?”

    “妾身认为,他们虽然可恶但罪不至死。”蔡琰猜不透韩湛的心思,只能试探地说:“两人年幼,又受到了逢纪的挑唆,才会带人挟持妾身。还请亭侯大人大量,绕过了他们二人吧。”

    “昭姬不必说了,此事本侯只有分寸。”说到这里,韩湛松开了蔡琰,撩开挡风的布帘,冲着刚来到马车旁的夏侯兰吩咐道:“夏侯兰,将黄家兄弟带到这里来,本侯要亲自审问他们。”

    夏侯兰答应一声,吩咐人去见黄家兄弟带过来,同时还问:“主公,那逢纪狗贼也在人犯之中,是否将他也带过来。”

    “不必了,”韩湛冲夏侯兰一摆手说道:“逢纪狗贼恶贯满盈,罪不容诛。一回到邺城,本侯就将他碎尸万段。此刻不见也罢。”

    双手被反绑的黄家兄弟,很快就被押着来到了韩湛的面前跪下。韩湛从马车上跳下,背着手来到了两人的面前,冷哼了一声,问道:“你们就是黄家庄的黄安、黄石两兄弟?”

    “正是小人,”黄安听到韩湛这么问,连忙回答说:“小人不小心得罪了蔡小姐,冒犯了亭侯的虎威,还请亭侯大人有大量,饶了在下兄弟及庄丁的性命吧。”

    韩湛冷哼一声,继续说道:“尔等将如何绑架蔡小姐的经过,向本侯详细地说一遍。若是有半点不实,不光你兄弟二人和这些庄丁性命不保,就连黄家庄也会鸡犬不留。”

    黄安被韩湛的话吓坏了,便连忙将自己兄弟二人如何随逢纪离开了黄家庄,到蔡邕墓园祭拜,见到蔡琰之后惊为天人,对其念念不忘;又如何在逢纪的挑唆下,带人闯进了墓园,挟持了蔡琰之事,一五一十地向韩湛详细道来。

    等黄安说完后,不光是韩湛,就连坐在马车里的蔡琰,总算明白这起劫持事件究竟是因为什么原因发生的。蔡琰在马车里,冲着车外的韩湛低声地说:“亭侯,他们二人乃是受了逢纪的挑唆和蒙蔽,不如就此放过他们二人吧。”

    虽说韩湛明白黄家兄弟是被逢纪利用的工具,但正是因为两人助纣为虐,才会让蔡琰被绑架。如果真的就这样轻飘飘地将他们放掉,韩湛的心里也不甘心。好在他的主意多,眼珠子一转,立即计上心头。

    他看到黄忠、赵云等人,也策马来到了近前,连忙吩咐夏侯兰:“夏侯兰,命人给他们二人松绑,再各给他们一把兵刃。”

    韩湛的命令,将夏侯兰搞糊涂了。他不解地问:“主公,不知给他们二人兵刃作甚?”

    韩湛冷笑一声,说道:“不必多言,快点将兵刃交给他们二人。”

    夏侯兰无奈,只好命令手下的兵士给黄家兄弟二人松绑,又分别给他们一把刀。

    韩湛见两兄弟的手里都有了兵刃,便开口说道:“劫持昭姬一事,逢纪是主谋,你们二人是从犯。按照大汉律法,你们二人都难逃一死。但本侯法外开恩,只诛一人。你们兄弟二人只能活一个,谁杀死对方,谁就能活下来。”

    韩湛的话一出口,不光围在周围的将士们都惊呆了,连当事人黄家兄弟也傻眼了。过了好一阵,见两人还没开打。韩湛猛地大吼一声:“若是再不动手,两人一起砍了。”

    听到韩湛这么说,黄石将手里的兵刃往地上一扔,朝对面的黄安大声地说:“大哥,此事因小弟而起,小弟请愿以死谢罪,请大哥动手吧。”说完,他噗通跪在地上,冲黄安恭恭敬敬地磕了一个头之后,说道,“以后为父亲养老送终之事,就拜托大哥了。”

    而黄安听后,却连连摇头,说道:“二弟此言差矣,为兄乃是兄长,怎么能手刃自己兄弟。”他猛地将刀横在了自己的脖子上,对黄石说道,“二弟,为兄今日一死,将来赡养父母之事,就全拜托你了。”

    “大哥,不可,不可啊。”跪在地上的黄石,将黄安将明晃晃的腰刀架在自己的脖子上,做出了随时抹脖子的姿势,连忙哭喊着说:“此事都是小弟一时糊涂,结果被逢纪狗贼利用。若是非要死一个的话,还是让小弟死吧。”说着,他抓起扔在地上的腰刀,也架在了自己的脖子上,“大哥,我们来世再做兄弟吧。”说完,把刀往脖子上用力一抹,试图抢在黄安之前自尽。

    只听“叮当”一声,黄石手里的兵刃落到了地上。虽说刀已经没有了,但他的手里还在本能地重复着抹脖子的动作,惹得周围的兵士们哈哈大笑起来。韩湛看得很清楚,就在黄石企图自尽时,是站在他身后的赵云及时出手,用手里的长枪挑飞了他手里的兵刃,救了他一条性命。

    黄石见手里的兵刃没了,一脸怒气地望着韩湛:“此事因我而起,我请愿以死谢罪,请亭侯饶了我家兄长和诸多庄丁的性命。”

    望着这种外表鲁莽,但却有情义的少年,韩湛咧嘴笑了笑,随后吩咐夏侯兰:“将他们的兵刃收了,再将那些庄丁松绑。至于他们是回黄家庄,还是回邺城,就随他们的便了。”说完,韩湛翻身上了马,将手里的马鞭一扬,大声地说:“出发回邺城。”

    黄家兄弟二人站在路边,看到成队的兵士从自己的面前经过,都有些恍惚。原本以为自己的性命不保,谁知道韩亭侯居然如此轻松地放过了自己。就在两人发呆时,黄家庄的庄丁们牵着马匹跑过来,口里七嘴八舌地叫着公子。

    黄安望了一眼远处的韩湛,对黄石和众庄丁说:“韩亭侯大人有大量,不愿与我等计较,但我们不能这么一走了之。”

    “没错,我们不能这么一走了之。”死里逃生的黄石,此刻忽然大彻大悟,他对黄安说:“大哥,既然韩亭侯没有杀我们,想必以后也不会再为难我们,不如就跟着去邺城吧。”

    “为兄正有此意。”在黄安的心目中,虽然韩湛放过了自己,但如果不当面向对方道歉的,自己的良心也过不去,因此他果断地说:“我们这就出发去邺城。”

    在前往邺城的道路上,黄石向黄安提议:“大哥,我们此去邺城,你看是否派个人回去向父亲报讯,免得他担心?”

    “再等等,”黄安摆了摆手,说道:“等我们在邺城安顿下来之后,再派人回庄里报讯也不迟。”

    “大哥,你今后有什么打算?”黄石接着问道:“等邺城的事情一了解,你是继续留在邺城,还是返回黄家庄?”

    “听说荀彧、荀攸叔侄此刻都在邺城。”黄安不紧不慢地说:“为兄打算拜在二人的门下学艺,等学有所成之时,再返回黄家庄也不迟。”

    “既然大哥想拜两位荀先生为师,小弟自然也不能就这样回黄家庄。”黄石附和道:“不如我们一同拜入两位先生的门下,如何?”

    “如此甚好。”黄安点了点头,说道:“就是不知道这两位荀先生,是否肯收你我兄弟为徒啊。”

    听到韩湛这么说,黄石将手里的兵刃往地上一扔,朝对面的黄安大声地说:“大哥,此事因小弟而起,小弟请愿以死谢罪,请大哥动手吧。”说完,他噗通跪在地上,冲黄安恭恭敬敬地磕了一个头之后,说道,“以后为父亲养老送终之事,就拜托大哥了。”

    而黄安听后,却连连摇头,说道:“二弟此言差矣,为兄乃是兄长,怎么能手刃自己兄弟。”他猛地将刀横在了自己的脖子上,对黄石说道,“二弟,为兄今日一死,将来赡养父母之事,就全拜托你了。”

    “大哥,不可,不可啊。”跪在地上的黄石,将黄安将明晃晃的腰刀架在自己的脖子上,做出了随时抹脖子的姿势,连忙哭喊着说:“此事都是小弟一时糊涂,结果被逢纪狗贼利用。若是非要死一个的话,还是让小弟死吧。”说着,他抓起扔在地上的腰刀,也架在了自己的脖子上,“大哥,我们来世再做兄弟吧。”说完,把刀往脖子上用力一抹,试图抢在黄安之前自尽。

    只听“叮当”一声,黄石手里的兵刃落到了地上。虽说刀已经没有了,但他的手里还在本能地重复着抹脖子的动作,惹得周围的兵士们哈哈大笑起来。韩湛看得很清楚,就在黄石企图自尽时,是站在他身后的赵云及时出手,用手里的长枪挑飞了他手里的兵刃,救了他一条性命。

    黄石见手里的兵刃没了,一脸怒气地望着韩湛:“此事因我而起,我请愿以死谢罪,请亭侯饶了我家兄长和诸多庄丁的性命。”

    望着这种外表鲁莽,但却有情义的少年,韩湛咧嘴笑了笑,随后吩咐夏侯兰:“将他们的兵刃收了,再将那些庄丁松绑。至于他们是回黄家庄,还是回邺城,就随他们的便了。”说完,韩湛翻身上了马,将手里的马鞭一扬,大声地说:“出发回邺城。”

    黄家兄弟二人站在路边,看到成队的兵士从自己的面前经过,都有些恍惚。原本以为自己的性命不保,谁知道韩亭侯居然如此轻松地放过了自己。就在两人发呆时,黄家庄的庄丁们牵着马匹跑过来,口里七嘴八舌地叫着公子。

    黄安望了一眼远处的韩湛,对黄石和众庄丁说:“韩亭侯大人有大量,不愿与我等计较,但我们不能这么一走了之。”

    “没错,我们不能这么一走了之。”死里逃生的黄石,此刻忽然大彻大悟,他对黄安说:“大哥,既然韩亭侯没有杀我们,想必以后也不会再为难我们,不如就跟着去邺城吧。”

    “为兄正有此意。”在黄安的心目中,虽然韩湛放过了自己,但如果不当面向对方道歉的,自己的良心也过不去,因此他果断地说:“我们这就出发去邺城。”

    在前往邺城的道路上,黄石向黄安提议:“大哥,我们此去邺城,你看是否派个人回去向父亲报讯,免得他担心?”

    “再等等,”黄安摆了摆手,说道:“等我们在邺城安顿下来之后,再派人回庄里报讯也不迟。”

    “大哥,你今后有什么打算?”黄石接着问道:“等邺城的事情一了解,你是继续留在邺城,还是返回黄家庄?”

    “听说荀彧、荀攸叔侄此刻都在邺城。”黄安不紧不慢地说:“为兄打算拜在二人的门下学艺,等学有所成之时,再返回黄家庄也不迟。”

    “既然大哥想拜两位荀先生为师,小弟自然也不能就这样回黄家庄。”黄石附和道:“不如我们一同拜入两位先生的门下,如何?”

    “如此甚好。”黄安点了点头,说道:“就是不知道这两位荀先生,是否肯收你我兄弟为徒啊。”

第256章 黄伯家兄弟的伯父

    韩湛在帐篷里与蔡琰吃晚餐时,详细地向她了解了扶灵回陈留,又如何安葬蔡邕的整个过程。韩湛听完后,望着蔡琰问道:“昭姬,这次若不是你吉人自有天相,本侯恐怕就再也见不到你,不如你随本侯回邺城长住,如何?”

    蔡琰虽然也想跟着韩湛回邺城,但一想到父亲的墓在陈留没人看管,心里就有些犹豫了。她缓缓摇了摇头,说道:“父亲的陵墓还在陈留,若是昭姬随亭侯回了邺城,恐会遭人非议。不如明日亭侯派人将妾身重新送回陈留,让妾身继续为父亲守墓。”

    韩湛想到历史上的蔡琰,是被匈奴所掳走,他担心如果就此放对方回陈留,恐怕又会历史重演。因此他对蔡琰的提议,很干脆地摇了摇头,随后说道:“昭姬,我知道你为令尊守墓,乃是一片孝心。但如今天下纷乱,你一个弱质女流回到陈留,恐没有自保之力。这次本侯能及时地救出你,要是下次再遇到类似的情况,又有谁救你呢。我看,昭姬还是随本侯回邺城吧?”

    经过韩湛的再三劝说,蔡琰终于不再坚持回陈留守墓。但是她给韩湛提出了两个条件:“亭侯,要昭姬陪你返回邺城,也并无不可,但是你要先答应妾身两个条件。”

    “昭姬有什么条件,尽管说来。”韩湛知道蔡琰绝对不会为难自己,因此大大咧咧地说:“别说两个条件,就算是二十个条件,只要在本侯能力范围之内,也会帮昭姬办得妥妥当当。”

    “一,请亭侯立即派人到陈留的蔡府,去通知我家叔父,说妾身已经成功脱险。”蔡琰伸出一根手指,说道:“免得全家为妾身的安危担忧。”

    “给蔡府报信,乃是理所当然的事,本侯连夜就差人前去。”韩湛见蔡琰提出的居然是如此简单的条件,忙不迭地答应道:“昭姬再说第二个条件。”

    “第二个条件,”蔡琰又伸出第二根手指说道:“每年的寒食节,请亭侯随妾身一同前往陈留,拜祭家父。”

    韩湛知道寒食节是在清明节前一两天的一个节日,是古人祭扫的日子,便点着头说:“此乃为人子女应尽的孝道,本侯哪里有不允的道理。”

    谈妥了去邺城的条件后,蔡琰便起身,从桌案后走出来,跪坐在韩湛的身边,又柔声地问道:“亭侯,妾身听说你已经放了黄家两位公子,他们带着庄丁就跟在大军的后面,你打算如何处置他们?”

    “还能如何处置。”按照韩湛的性格,真的想把黄家兄弟一刀一个全剁了,但既然蔡琰代他们求情,自己只能法外开恩,将两兄弟和庄丁们都打发走了。“我都把他们放了,是去是留,悉听尊便。”

    蔡琰挽住韩湛的手臂,将头枕着他的肩部,继续说道:“亭侯,当初黄家兄弟到家父墓前拜祭之时,妾身曾听大公子黄安偶尔提到,他的伯父是沔南名士。若亭侯想成就霸业,不妨派人去招揽他。”

    听到蔡琰这么说,韩湛在脑子里快速地把三国谋士过了一遍,觉得出名的人里好像没有谁姓黄。便反问道:“昭姬,你可知道黄家兄弟的伯父姓甚名谁,今年多大岁数?”

    “妾身不知。”蔡琰摆了摆头,说道:“妾身当时看着逢纪那假惺惺的样子,心里就觉得不舒服,哪里还顾得上去问黄公子的家世啊。”

    两人又聊了一会儿,韩湛见蔡琰有些支持不住,便命人带她到隔壁的帐篷去休息。而自己却留在帐篷里,派人去请黄安到此叙话。他之所以只叫黄安一人,除了因为他是兄长,还以为因为有些话,只有两个人在场时,说起来才更方便一些。

    黄安很快就跟着兵士来到了韩湛的帐中,韩湛等他施礼后,挥手让兵士离开,随后客气地对他说:“黄公子请坐!”

    黄安不知道韩湛叫自己来此,有什么事情,心里一直忐忑不安。就算是韩湛对他客客气气,但他的心里却始终觉得对方随时有可能大吼一声,然后从帐篷外冲进一群刀斧手,将自己乱刀砍成肉泥。

    韩湛看出了黄安的紧张,不过他却故意不予说破,而是闲话家常,一步步的打消黄安的顾虑。等火候差不多了,他便接着问道:“黄公子,本侯听说你有一位伯父,乃是沔南名士,不知他姓甚名谁啊?”

    黄安在和韩湛的一番闲谈之后,心中的顾虑早就烟消云散。此刻听到韩湛问起自己的伯父,不禁有些得意地说:“我家伯父姓黄名融,字承彦。”

    听说黄安的伯父叫黄融,韩湛不禁哑然失笑,暗说出了一个男的黄蓉,是不是哪天还会冒出一个女郭靖啊?他一边在心里胡思乱想,一边嘴里念念叨叨:“姓黄名融字承彦,这是好名字啊!啊~~!”

    韩湛把黄安伯父的名字念了一遍以后,不禁惊呼起来。站在帐篷外面的护卫,不知出了什么事情,慌忙手持兵器冲了进来。他们以为是黄安要对韩湛不利,纷纷将手里的兵器指向了黄安,吓得黄安当场就瘫软在地上,心里暗叫:我命休矣!

    但好在护卫手里的兵器,只是指向了黄安,但并没有立即砍下来。就在这时,响起了韩湛的声音:“这里没你们的事情了,都出去吧。”

    “属下遵命。”几名护卫答应一声,收好了兵刃纷纷地退出了帐篷。

    “黄公子,让你受惊了。”韩湛连忙上前扶起黄安,歉意地说:“本侯是听到令伯父的大名,觉得仿佛是昔日的旧人,因此不免失态,还请黄公子见谅。”

    对于韩湛说的这番话,黄安一点都不相信,因为根据他刚刚的观察,这位韩亭侯对自己的伯父一点都不知晓,结果现在却说是旧人。

    韩湛看到黄安满脸的疑惑,便试探地问:“我乃问你,你伯父的岳父可是南郡大士蔡讽?你的婶娘可是蔡讽的长女?你家婶娘乃是家中长女,下面还有一妹一弟,弟弟名叫蔡瑁。本侯说得可对否?”

    黄安听到韩湛一连串的问题,不由吃惊地睁大了眼睛,惊诧地问:“不知亭侯为何对我家伯父的情况如何了解?”

    虽然韩湛在心目中,已经确定了黄安的伯父,就是自己猜想中的那个人。但为了稳妥起见,他又接着问:“你伯父的膝下可有一女,闺名月英?”

    韩湛的这番话,让黄安彻底傻眼了。他沉默了很久,才小心翼翼地问:“不知亭侯是否与我家伯父认识?”

    “不认识。”韩湛很干脆地回答道。

    “既然不认识。”韩湛的话将黄安搞糊涂了:“为何亭侯对我家伯父的情况如此了解呢?”

    韩湛自然不会告诉黄安,说是从三国演义里看到的,自己不光知道黄承彦有个女儿叫黄月英,还知道她将来长大了,嫁的那个男人叫诸葛亮呢。他只是含糊其辞地说:“本侯麾下有一人,和令伯父乃是故交。令伯父的情况,就是他告诉本侯的。”

    韩湛在了解了黄家兄弟和黄承彦的关系后,心里不禁暗叫侥幸,幸好蔡琰维他命兄弟二人求情,自己一时心软,将他们放掉了。如果真的不分青红皂白,一刀将他们两人杀了,和黄家的仇怨就结下了。若是黄月英和她的两个表哥交情不错,将来怂恿诸葛亮来对付自己,可就够自己受的了。

    蔡琰挽住韩湛的手臂,将头枕着他的肩部,继续说道:“亭侯,当初黄家兄弟到家父墓前拜祭之时,妾身曾听大公子黄安偶尔提到,他的伯父是沔南名士。若亭侯想成就霸业,不妨派人去招揽他。”

    听到蔡琰这么说,韩湛在脑子里快速地把三国谋士过了一遍,觉得出名的人里好像没有谁姓黄。便反问道:“昭姬,你可知道黄家兄弟的伯父姓甚名谁,今年多大岁数?”

    “妾身不知。”蔡琰摆了摆头,说道:“妾身当时看着逢纪那假惺惺的样子,心里就觉得不舒服,哪里还顾得上去问黄公子的家世啊。”

    两人又聊了一会儿,韩湛见蔡琰有些支持不住,便命人带她到隔壁的帐篷去休息。而自己却留在帐篷里,派人去请黄安到此叙话。他之所以只叫黄安一人,除了因为他是兄长,还以为因为有些话,只有两个人在场时,说起来才更方便一些。

    黄安很快就跟着兵士来到了韩湛的帐中,韩湛等他施礼后,挥手让兵士离开,随后客气地对他说:“黄公子请坐!”

    黄安不知道韩湛叫自己来此,有什么事情,心里一直忐忑不安。就算是韩湛对他客客气气,但他的心里却始终觉得对方随时有可能大吼一声,然后从帐篷外冲进一群刀斧手,将自己乱刀砍成肉泥。

    韩湛看出了黄安的紧张,不过他却故意不予说破,而是闲话家常,一步步的打消黄安的顾虑。等火候差不多了,他便接着问道:“黄公子,本侯听说你有一位伯父,乃是沔南名士,不知他姓甚名谁啊?”

    黄安在和韩湛的一番闲谈之后,心中的顾虑早就烟消云散。此刻听到韩湛问起自己的伯父,不禁有些得意地说:“我家伯父姓黄名融,字承彦。”

    听说黄安的伯父叫黄融,韩湛不禁哑然失笑,暗说出了一个男的黄蓉,是不是哪天还会冒出一个女郭靖啊?他一边在心里胡思乱想,一边嘴里念念叨叨:“姓黄名融字承彦,这是好名字啊!啊~~!”

    韩湛把黄安伯父的名字念了一遍以后,不禁惊呼起来。站在帐篷外面的护卫,不知出了什么事情,慌忙手持兵器冲了进来。他们以为是黄安要对韩湛不利,纷纷将手里的兵器指向了黄安,吓得黄安当场就瘫软在地上,心里暗叫:我命休矣!

    但好在护卫手里的兵器,只是指向了黄安,但并没有立即砍下来。就在这时,响起了韩湛的声音:“这里没你们的事情了,都出去吧。”

    “属下遵命。”几名护卫答应一声,收好了兵刃纷纷地退出了帐篷。

    “黄公子,让你受惊了。”韩湛连忙上前扶起黄安,歉意地说:“本侯是听到令伯父的大名,觉得仿佛是昔日的旧人,因此不免失态,还请黄公子见谅。”

    对于韩湛说的这番话,黄安一点都不相信,因为根据他刚刚的观察,这位韩亭侯对自己的伯父一点都不知晓,结果现在却说是旧人。

    韩湛看到黄安满脸的疑惑,便试探地问:“我乃问你,你伯父的岳父可是南郡大士蔡讽?你的婶娘可是蔡讽的长女?你家婶娘乃是家中长女,下面还有一妹一弟,弟弟名叫蔡瑁。本侯说得可对否?”

    黄安听到韩湛一连串的问题,不由吃惊地睁大了眼睛,惊诧地问:“不知亭侯为何对我家伯父的情况如何了解?”

    虽然韩湛在心目中,已经确定了黄安的伯父,就是自己猜想中的那个人。但为了稳妥起见,他又接着问:“你伯父的膝下可有一女,闺名月英?”

    韩湛的这番话,让黄安彻底傻眼了。他沉默了很久,才小心翼翼地问:“不知亭侯是否与我家伯父认识?”

    “不认识。”韩湛很干脆地回答道。

    “既然不认识。”韩湛的话将黄安搞糊涂了:“为何亭侯对我家伯父的情况如此了解呢?”

    韩湛自然不会告诉黄安,说是从三国演义里看到的,自己不光知道黄承彦有个女儿叫黄月英,还知道她将来长大了,嫁的那个男人叫诸葛亮呢。他只是含糊其辞地说:“本侯麾下有一人,和令伯父乃是故交。令伯父的情况,就是他告诉本侯的。”

    韩湛在了解了黄家兄弟和黄承彦的关系后,心里不禁暗叫侥幸,幸好蔡琰维他命兄弟二人求情,自己一时心软,将他们放掉了。如果真的不分青红皂白,一刀将他们两人杀了,和黄家的仇怨就结下了。若是黄月英和她的两个表哥交情不错,将来怂恿诸葛亮来对付自己,可就够自己受的了。

第257章 漫天要价就地还钱

    留守邺城的郭嘉等人,得知韩湛率兵马返回邺城,连忙带人出城相迎。

    等了小半个时辰,韩湛统帅的兵马就出现在众人的视野里。郭嘉对身旁的荀攸说:“公达,主公此次抓住了逢纪,你说说,他会如何处置?”

    听到郭嘉这么问,荀攸毫不迟疑地回答说:“逢纪此人坏事做尽,此次想必难逃一死。我家姑父在天有灵,也能感到欣慰了。”

    “你家姑父?!”郭嘉听到荀攸这么说,先是一愣,随后明白对方嘴里的姑父,指的是在陈留自杀身亡的韩馥,便点了点头:“公达所言极是,主公必然会杀了逢纪,为韩州牧报仇雪恨。”

    见到韩湛骑的马匹,距离自己不过十几步,郭嘉连忙上前几步,站在路边躬身施礼:“属下郭嘉见过主公!”

    “奉孝不必如此多礼!”韩湛说完,便翻身下马,来到了郭嘉的面前,伸手扶住了他,笑着对他说:“本侯不在城里的这几日,多谢先生照拂了。”

    郭嘉呵呵地笑了两声,又朝韩湛拱了拱手,继续说道:“属下差点忘记恭喜主公,成功地将蔡小姐从逢纪狗贼的魔爪中救出,真是可喜可贺啊。”

    “主公,”这是荀攸凑上前,插嘴问道:“属下听说是一帮庄丁助纣为虐,帮着逢纪绑架了蔡小姐,不知主公打算如何处置这些人呢?”

    “那些庄丁不过是受了逢纪狗贼的蛊惑,一时不明是非,而做出了不当之事。”韩湛朝荀攸摆了摆手说道:“本侯已经将那些人全部开释,他们就在队伍的后面。”

    “主公,这是为何啊?”前几日韩湛得知蔡琰失踪之后,一系列失态的反应,都被众文武看在眼里,按照他们的想法,就算他不将那些参与绑架蔡琰的人都碎尸万段,所有的参与者也难逃一死。谁知他现在居然轻描淡写地将所有人都放了。

    看到众人脸上一脸疑惑的样子,韩湛笑着说:“当然,别人放的,逢纪狗贼却放不得,本侯还要将他明正典刑,为家父报仇雪恨呢。至于本侯为何要放过那些人,等回到城里,再细细说给你们听。”

    回到了州牧府,韩湛将黄家兄弟的事情,向众人详细地说了一遍。最后特别强调,说两人的伯父黄融黄承彦,乃是乃沔南名士,若是结好黄家,等将来进军荆襄之时,一定能得到当地士族的支持。

    对于韩湛的这种说法,郭嘉、荀攸等人是深信不疑。按照他们的想法,要在这个乱世中立足,就少不了得到各地士族的支持。否则的话,就算你再位高权重,也只是无根之萍。韩馥的下场,就诠释了失去士族支持的严重后果。

    作为韩馥的外甥,荀攸心里在暗想:假如不是颍川的士族放弃了韩馥,转而支持袁绍的话。那袁绍想进入冀州,简直比登天都难。好在自己的这位表弟考虑事情比较周详,如今还没占据北境四周,居然就开始布局南方了。

    和蔡琰有关的事情说完后,韩湛又望着郭嘉,问起了自己关心的一件大事:“奉孝,不知元直、广元二人在京师可有书信前来?”

    “昨日来了一封,”郭嘉说着,从袍袖里抽出了一封书信,恭恭敬敬地递给了韩湛,嘴里说道:“信中是李傕、郭汜等人提出的条件,请主公过目!”

    韩湛从信封里抽出信笺,只看了几眼,便勃然大怒。他用力拍着桌案,大声地说:“欺人太甚,欺人太甚,这是气煞本侯了!”

    议事厅里的文官,都看过书信上的内容,昨天看完后,他们也是和韩湛同样的反应。只有刚跟着韩湛回来的这群武官,却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赵云冲着站在不远处的郭嘉小声地问:“郭先生,出什么事情了?”

    “子龙将军!”郭嘉见赵云问起,想到随韩湛出行的武将们,对李傕、郭汜的条件还不清楚,便提高嗓门说:“李傕、郭汜的信中提到,若是想赎回朝中的文武百官,需要我们出金银珠宝十万斤,战马两万皮,以及割让两座城池给他们,他们才肯放回文武百官……”

    郭嘉的话还没有说完,一向稳重的黄忠就发怒了:“这真是欺人太甚,居然张口就敢要金银珠宝十万斤,就算把冀州的府库全部搜空,也凑不到一半的数量。更何况,他们还想战马两万匹……”

    “够了,不要再说了。”韩湛虽然正在气头上,但听到黄忠这么说,他还是及时地制止了他,不让他继续说下去。他转头望着郭嘉问道:“奉孝,此事你怎么看?”

    郭嘉不紧不慢的说:“依属下之见,要想从李郭二贼的手里要回文武百官,虽说有些困难,但也并非没有办法。”

    对韩湛来说,郭嘉就是自己最好的军师,既然他说有办法,那就一定有办法,从李郭二人的手里,将文武百官都要过来。想到这里,他连忙问道:“奉孝有什么好办法?”

    “和李郭二贼打交道,就如同商贾经商。”郭嘉淡淡一笑说道:“无非就是对方漫天要价,我等就敌后去。他开出的这个价格,别说我们现在拿不出,就算拿得出,也不能给他。”

    “这是为何?”韩湛不解地问道。

    “若是我们轻易地答应了李郭二贼的要求,为他们提供了足够的金银珠宝和战马。”郭嘉耐心地向韩湛解释说:“他们的心里就会想,既然韩冀州如此轻松地拿出了我们需要的东西,是否我们的要价太低?如果他们这么想的话,就会依旧扣住文武百官,并继续向我们要各种东西。就算我们有一座金山银山,也无法填满李郭二贼的无底洞。”

    “有道理,有道理。”听完郭嘉的分析后,韩湛使劲地点了点头,又继续问道:“那我们该如何应对呢?”

    “让元直、广元二人和他们讨价还价。”郭嘉脸上挂着笑容说道:“我们和李郭二贼之间,如今就如同商贾做生意一样,一方坐地起价,而我们则需要坐地还钱。”

    “奉孝,”韩湛等郭嘉说完后,虚心地向他请教:“既然李郭二贼已经开出了价码,我们又该如何还价呢?”

    “主公这几日不在邺城,属下与公达、公与等人商议过,觉得应该使劲地压价。”郭嘉看了一眼站在旁边的荀攸,继续说道:“他们不是要金银珠宝十万斤么?那我们就给他们千金;至于战马两万匹,就给他们两百匹;割让城池两座,那好办,把被袁尚占据的渤海郡给他……”

    对郭嘉的这些提议,韩湛是越听越糊涂,心说你杀价也杀得太狠了吧。别人砍价,最多是拦腰砍,你倒好,直接从脚踝那里砍了不说,还直接砍到了脚底板。他等郭嘉说完后,抬手擦了一把不知什么时候冒出来的冷汗,有些心虚地问:“奉孝,这样和李郭二贼还价,能行吗?”

    “主公,别看文武百官都在李郭二贼的手里。”郭嘉向韩湛分析说:“但若是没有皇帝,百官对他们就没有多大的用处。”

    “奉孝是说,如今文武百官在李郭二贼的手里,就是鸡肋。”韩湛听到这里,忍不住脱口而出:“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没错没错,还是主公说得准确。”郭嘉听到韩湛说出的“鸡肋”二字后,不禁拍手叫好:“对李郭二贼来说,文武百官就是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鸡肋。别说我们给了他们东西,就算什么都不给,假以时日,李郭二贼还是会将文武百官送与我等的。”

    虽然韩湛的心里,觉得郭嘉分析得非常有道理,但他却很担心李傕、郭汜二人耍诬无赖,便担忧地问:“奉孝,就算文武百官对李郭二贼没有多大的用处,但要是他们迟迟不放,我们又该如何呢?”

    议事厅里的文官,都看过书信上的内容,昨天看完后,他们也是和韩湛同样的反应。只有刚跟着韩湛回来的这群武官,却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赵云冲着站在不远处的郭嘉小声地问:“郭先生,出什么事情了?”

    “子龙将军!”郭嘉见赵云问起,想到随韩湛出行的武将们,对李傕、郭汜的条件还不清楚,便提高嗓门说:“李傕、郭汜的信中提到,若是想赎回朝中的文武百官,需要我们出金银珠宝十万斤,战马两万皮,以及割让两座城池给他们,他们才肯放回文武百官……”

    郭嘉的话还没有说完,一向稳重的黄忠就发怒了:“这真是欺人太甚,居然张口就敢要金银珠宝十万斤,就算把冀州的府库全部搜空,也凑不到一半的数量。更何况,他们还想战马两万匹……”

    “够了,不要再说了。”韩湛虽然正在气头上,但听到黄忠这么说,他还是及时地制止了他,不让他继续说下去。他转头望着郭嘉问道:“奉孝,此事你怎么看?”

    郭嘉不紧不慢的说:“依属下之见,要想从李郭二贼的手里要回文武百官,虽说有些困难,但也并非没有办法。”

    对韩湛来说,郭嘉就是自己最好的军师,既然他说有办法,那就一定有办法,从李郭二人的手里,将文武百官都要过来。想到这里,他连忙问道:“奉孝有什么好办法?”

    “和李郭二贼打交道,就如同商贾经商。”郭嘉淡淡一笑说道:“无非就是对方漫天要价,我等就敌后去。他开出的这个价格,别说我们现在拿不出,就算拿得出,也不能给他。”

    “这是为何?”韩湛不解地问道。

    “若是我们轻易地答应了李郭二贼的要求,为他们提供了足够的金银珠宝和战马。”郭嘉耐心地向韩湛解释说:“他们的心里就会想,既然韩冀州如此轻松地拿出了我们需要的东西,是否我们的要价太低?如果他们这么想的话,就会依旧扣住文武百官,并继续向我们要各种东西。就算我们有一座金山银山,也无法填满李郭二贼的无底洞。”

    “有道理,有道理。”听完郭嘉的分析后,韩湛使劲地点了点头,又继续问道:“那我们该如何应对呢?”

    “让元直、广元二人和他们讨价还价。”郭嘉脸上挂着笑容说道:“我们和李郭二贼之间,如今就如同商贾做生意一样,一方坐地起价,而我们则需要坐地还钱。”

    “奉孝,”韩湛等郭嘉说完后,虚心地向他请教:“既然李郭二贼已经开出了价码,我们又该如何还价呢?”

    “主公这几日不在邺城,属下与公达、公与等人商议过,觉得应该使劲地压价。”郭嘉看了一眼站在旁边的荀攸,继续说道:“他们不是要金银珠宝十万斤么?那我们就给他们千金;至于战马两万匹,就给他们两百匹;割让城池两座,那好办,把被袁尚占据的渤海郡给他……”

    对郭嘉的这些提议,韩湛是越听越糊涂,心说你杀价也杀得太狠了吧。别人砍价,最多是拦腰砍,你倒好,直接从脚踝那里砍了不说,还直接砍到了脚底板。他等郭嘉说完后,抬手擦了一把不知什么时候冒出来的冷汗,有些心虚地问:“奉孝,这样和李郭二贼还价,能行吗?”

    “主公,别看文武百官都在李郭二贼的手里。”郭嘉向韩湛分析说:“但若是没有皇帝,百官对他们就没有多大的用处。”

    “奉孝是说,如今文武百官在李郭二贼的手里,就是鸡肋。”韩湛听到这里,忍不住脱口而出:“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没错没错,还是主公说得准确。”郭嘉听到韩湛说出的“鸡肋”二字后,不禁拍手叫好:“对李郭二贼来说,文武百官就是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鸡肋。别说我们给了他们东西,就算什么都不给,假以时日,李郭二贼还是会将文武百官送与我等的。”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24676/ 第一时间欣赏三国之北境之王最新章节! 作者:红场唐人所写的《三国之北境之王》为转载作品,三国之北境之王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三国之北境之王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三国之北境之王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三国之北境之王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三国之北境之王介绍:
在博物馆参观的韩湛,意外地通过八阵图回到了东汉末年,成为了同名的冀州牧韩馥之子。他原想做个无忧无虑的纨绔子弟,每天没心没肺地过日子,享受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吃饱喝足后就带一帮家丁恶仆去调戏良家妇女的幸福生活。但随着冀州被袁绍巧取豪夺,他的梦想破灭了。三国之北境之王已经完结,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三国之北境之王,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三国之北境之王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