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言情小说欺世盗国TXT下载欺世盗国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欺世盗国全文阅读

作者:司史     欺世盗国txt下载     欺世盗国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五百六十四章 天下兵马谁为主(三)

    “将明倒是好手段。”

    赵普笑呵呵地给两个酒盏斟满酒,坐下的时候感叹一声。

    陈佑轻笑摇头:“全是无染相公所为,某只不过是奔前跑后罢了。”

    他这话说出,赵普只是笑而不语。

    陈佑明白,赵普这是急了。

    有刘熙古和卢亿在,赵普没办法像以前那样轻松写意地针对陈佑手里的人才,要做成一件事,必须要付出点代价。

    本想着法司改制,能趁机送些人情或者交换一些好处,谁成想治安寺他不能插手,大理寺被王、马两位相公划定。

    偏偏陈佑还成功地把手伸进了大理寺,也不怪赵普以为是陈佑在后面搅风搅雨。

    喝酒吃菜,一连三杯酒下肚,赵普才满脸感慨地开口:“到你我的位置上,将明你也明白,人呐,有时候是身不由己。”

    这话陈佑十分赞同,点头附和道:“的确是,你不想走,后面也有人推着你不得不走。”

    两人碰杯一饮而尽,好似都有了些醉意,可其中几分真几分假,谁都不知。

    只听得赵普继续道:“我俩相交微末,当初将明你曾舍命与我共搏富贵,我也曾冒险助你除去敌手,如此情义,何人能比?”

    陈佑脸上浮现出回忆的神色,接过话头:“犹记得太祖末年,你我二人受先帝之命潜回京城,当时真是通力配合豁出命去,方才有如今的生活。”

    顿了顿,他晒然而笑:“则平你我想知多年,有话就直接说了吧,作甚弯弯绕绕好不爽利!”

    听了他这话,赵普放下酒盏,脸上感慨尽消,对上他的目光,平静开口:“也是,不说虚的了。前阵子我对你多有为难,其中缘由想来你也清楚。”

    “在其位谋其政,身处此间,不得不如此。”陈佑微微摇头,既是表示对赵普的理解,也是在说自己现在给赵普使绊子实属正常。

    赵普显然明白这一点,脸色没有丝毫变化:“你我之间,只有公事,没有私怨。”

    有了这样的共识,就有了合作的基础,不存在说因为之前敌对,现在就不能相互配合的情况。

    陈佑点头,默然举杯。

    酒水下肚,赵普没有吃菜,而是前倾着身子,压低声音道:“张欢投了温美才,文伯相公那里,恐怕有些阻碍。”

    “呵呵。”陈佑眼底尽是嘲讽,“此等人物,阻了文伯相公变革,怕是蹦不了多久。”

    似是见陈佑明了,赵普轻松一笑,坐直身体吃了口菜,然后才道:“三司可不仅仅是一个三司使的事情,关心的人不少。”

    陈佑停下筷子,话语间带着些郑重:“怎么,温美才对三司改制有意见?之前文伯相公宣布的时候怎么不见他提?”

    “人是会变得嘛!”

    赵普也放下筷子,十分认真地看着陈佑,缓缓道:“似温美才这般一心只有私利的人,实在不该留在中枢。”

    意料之中的事情,只是没想到先提出来的会是赵普。

    陈佑默不作声同赵普对视良久,然后道:“还要看文伯相公作何说法,或许温美才只是一时糊涂,是吧。”

    赵普颔首:“确实要看王平章怎么说。”

    说完这句,两人默契举杯。

    当天晚上,陈佑寻到王朴府上。

    在客厅坐下,揭开茶盏抿了一小口,陈佑率先开口:“佑星月来访,实是有要事想同相公商议。”

    王朴面目微动,正色道:“将明且讲。”

    陈佑稍稍沉吟后开口道:“眼下相公只为两件事忙碌,一是法司,一是三司,佑所言无误否?”

    “的确如此。”

    法司涉及刑部、大理寺,以及准备筹建的治安寺;三司涉及盐铁、税赋、户部钱粮等等。两件事牵扯面极大,法司改制涉及到京城兵力分配,三司改制涉及钱粮税银,都是一等一的大事。

    借助改制,王朴也能贯彻自己的意志,巩固地位权势。

    只是哪怕作为首相只需统筹局面,同时推进两个系统的事情,也耗费了王朴大量的精力,不然也就没有陈佑赵普这些人的事情了。

    其实王朴也可以充分放权给底下人,只负责指出方向和验收结果。可这样的话,底下人会把政策执行成什么样子,就只有天知道了。

    经常会出现,一项项政策单独拿出来那都是利国利民的好方略,组合到一起就变成劳民伤财的法子。

    王朴从小吏幕僚做到首相,对此自然知晓,故而在当前只是抓住两点,其余暂且不管。

    陈佑却不这么看,他认为眼下还有一件事比较重要。

    “相公以为,法司、三司的改制,诸府军州会如何应对?”

    他语气淡然地问出这个问题,随即又补充道:“或者说,那些手握重兵的节度刺史,可能放下手中权力么。”

    沉默一阵,王朴从容对曰:“有赖先帝之功,天下兵马大半聚于京师,谁人敢反?谁人能反!”

    陈佑立刻道:“若是一地节镇数年不便,则如何?若是中枢生乱,则又如何?”

    停顿一下,陈佑沉声道:“佑以为,如今之重,非是两处改制,乃是中枢稳定。中枢定,则各节镇不敢不服从调令;中枢定,则改制可稳步推行。”

    他这话一出,王朴登时反应过来。

    “将明你这话。”王朴看着陈佑,眼中带着探究,“是话里有话啊。”

    陈佑丝毫不虚地同王朴对视:“相公当知,天下定于兵马。然先帝已去,官家年幼,天下兵马以何人为主,全在于中枢如何。”

    “怎么,有侍卫亲军司和殿前司还不够么?”

    王朴面带浅笑看着陈佑,说出来的话却有些冰冷。

    陈佑立刻回道:“佑能掌握侍卫亲军,非是武功威望压服全军,而是有两府在身后支撑。如若相公和长山公不支持我,恐怕我是一个军汉都指使不动。”

    这话说完,两人目光相交,静默良久。

    许久之后,王朴垂下眼皮:“汝之所虑,吾知矣。”

    停了一下似乎在整理措辞,然后道:“政事堂这条船,不能漏,也不会漏。”

第五百六十五章 同明殿里刀光起

    王朴是一个合格的宰相,或许他在某些事情上有私心,但维持天下稳定、促进国家繁荣的职责他从来没有抛下。

    哪怕知道陈佑说的一番话不全是出于公心,可陈佑说得有道理,他就愿意听,并且主动推动话题往更深入的方向进行。

    “将明以为这天下,到何时才不会被武夫摆布?”

    陈佑喝茶的动作一顿,随即轻啜一口放下茶盏,轻声道:“文伯相公问我,我又能问谁呢?或许,等到天下稳定,百姓安居乐业,内外士卒家庭和美。这时候即便有一二野心者意图颠覆,也极少会有人追随吧!”

    他说完,王朴先是叹息一声,随即神情激昂道:“民富国强,众安道泰,此正是我辈须得努力之目标耳!”

    听他此言,陈佑开口道:“以相公之能,或有不及,然必不远矣!”

    “呵呵。”王朴重又恢复平静的神态,摇头道:“难。”

    他端起茶盏准备喝茶,都到嘴边了,却又停住。

    见他如此,陈佑不禁凝神望向他,听他要说什么。

    只是王朴什么都没说,轻轻摇摇头,顺势喝了口茶,然后放下茶盏看向陈佑。

    “此时此地只有你我二人,有些话我就直说了。”

    “相公请讲。”陈佑姿态摆低,以示把王朴的话听在耳中、记在心里。

    “你既知武夫乱国。”王朴目光炯炯地看着陈佑,“又为何,要阻拦我?”

    陈佑一惊,同王朴对视一眼,随即将目光放在王朴手边的茶盏上,语气坚定道:“凡事过犹不及,我担心相公逼迫太过,惹得将领升起反抗之意。”

    王朴没有说话,陈佑继续道:“佑闻‘烹鱼烦则碎,治民烦则散’,乱世不远,诸将心气甚高,如若迫之过急,则有反叛之忧。”

    “呵!”

    王朴轻笑一声,满脸“你太年轻”的表情。

    “某听闻前些年有人喊出‘天子者,兵强马壮者为之’的话语,某可不是什么当世名将,领不了那壮马强兵。不趁着先帝余威尚存削平诸镇,等过个几年,怕就只能驱虎吞狼。嘿!引虎入室,焉知虎心。”

    他捏住茶盏盖,轻轻转动,发出“噌噌”的声音,缓缓吐出四个字:“不是狼心?”

    “铛!”

    茶盏盖子掀开、落下,发出一声脆响。

    陈佑默然。

    他和王朴想法的差距在于,他想要控制住那些军头,而王朴则想让军头当不成军头。

    要说防止中枢被武力倒逼控制,肯定是王朴的法子更好。但考虑到周国的现实情况,陈佑觉得还是他的法子更合适。

    大家都是成年人,认定了的事情很难改变,尤其是这种自我感觉思考逻辑严密科学的想法,几乎不存在改变的可能性。

    良久,他喟然叹道:“佑非是相公。”

    王朴定定地看着陈佑,听到他这一声叹息,眼眸中浮现出失望的神色。

    “无妨。”王朴重又恢复平静,语气淡然,“毕竟我是首相么,中枢的担子,总归是压在我身上。”

    这基本上是说陈佑理解也罢,不理解也罢,都得听他的。

    话到尽处,陈佑没有多留,很快就告辞离开。

    坐在马车里回家的路上,他神色肃然。

    今晚这场谈话达到了他预期的目的,却也超出了他来之前的设想。

    最出乎意料的,无非就是王朴的态度。

    王朴是越来越往一个权相的方向发展了,偏偏他同王朴想走的路还不一样。他想要施展抱负,就无法容忍一个不同道的权相压在他头上。

    政争,有时候对错之分,有的,只是路线之争罢了。

    数日之后,又是一次两府议事。

    还是在同明殿,赵德昭端坐在正北御座之上,他侧后方架起一道帷幕,看里面人影憧憧,应该是卢金婵在里面。

    御座前方,东边坐着政事堂诸人,西边坐着枢密院诸人。

    枢密院这边六人,四相公两同知,陈佑坐在第四位,上手是王彦川,下手是李继勋。

    政事堂那边只有五人,三相公两参政,赵普位次张欢,落在最后。

    陈佑双手摆在膝上,正襟危坐,目不斜视,心中揣测今天温仁福会不会出手拉张欢。

    内侍监童谣立在御座旁,待殿内侍从宦官敲响玉磬,便平举手中笏板,朗声道:“两府议事开始。第一事,岭南兵事!”

    安静一瞬,王彦川开口:“外间房传来消息,岭南贼酋肆意纵情,国内渐生乱象。枢密院的意思是趁此良机平贼。”

    他话说完,又是一阵静默。

    见无人说话,王朴开口:“就照此来。议一议,看叫谁去负责此事。”

    “司农寺丞曹固可去。”

    张欢开口了,他一面说话,一面扭头仔细观察王朴。

    王朴看了他一眼,不置可否。

    马青突然开口:“此人不知兵事吧?”

    见马青说话,原先准备开口的陈佑闭上嘴。

    另一边张欢却是心中喜悦,对于他来说,马青的反对算是助攻。

    过完,听到马青说话,王朴稍稍沉吟后出声:“剿灭岭南贼非只是兵事,单要某个将领过去,恐怕难以竟全功。”

    说着他停了一下,然后补充道:“不过术业有专攻,再安排一名将领为副,专门负责兵事。”

    “可以。”马青赞同一声,便不再开口。

    陈佑顺势道:“那就升州勇毅军都指挥使黄通吧。勇毅军当初随官家平江南时先登立功,得先帝赐名,用来剿灭岭南正合适。”

    王朴瞥了一眼陈佑,同样是不赞成也不反对。

    等了一阵见无人反对,他扭头看向赵德昭:“官家以为令曹固督军、黄通为副,率军攻岭南,可行否?”

    赵德昭瞅了一眼陈佑,然后看向王朴,点头道:“就照王相公所言。”

    此事便算定下。

    又是一声玉磬声响,继续下一件事。

    只是包括陈佑在内,都能感觉到今天张欢似乎只要是温仁福提出来的建议都会选择赞同。

    陈佑心中暗叹,果然是投了过去。

    一条一条,很快就到了三司和户部的事情。

    童谣宣读的声音刚刚落下,温仁福肃容正声道:“我今日观三司改制,感觉有些问题不解决的话,这改制怕是进行不下去。”

第五百六十六章 风云操于何人手(一)

    来了!

    陈佑扫了一眼温仁福,立刻把目光转向王朴。

    只见王朴微微皱眉,随即温声问道:“此话怎讲?”

    “前朝设立三司,是因国朝税赋钱粮令出多门,故以三司总国计。”温仁福语气轻柔,但说出来的话却十分冰冷,“可如今三司拆分,这国计之事无人总理,恐怕过不多时又会混乱不堪。”

    他话音落下,赵普立刻出声:“政事堂诸公总理国政,财赋事自然也是由政事堂总领。”

    温仁福轻轻一笑,看向赵普的目光中带着嘲弄:“政事堂这么多人,一人管一点同不管有什么区别?或许,赵参政的意思是,专门让某个相公负责此事?”

    最后一句话说出口,坐在温仁福下手的窦少华脸色立刻有了变化。

    如果财政大权真的收到政事堂,毫无疑问会掌握在王朴手里。没有一点转圜余地,他这个新入政事堂的宰相估计是要成为毫无权力的空头宰相。除非依附王朴,才有可能分润到一点权力。

    他的目光越过温仁福看向王朴。

    王朴拆分三司的意志甚为坚定。而且根据幕僚分析,如果继续留着三司,三司使极有可能压迫他这种新任宰相的权力。

    一时间,在战场上面对种种局势能够快速决断的窦少华有些茫然,不知道该如何是好。

    这时候焦继勋插话道:“温相公怕是忘了,先帝时后勤改革,凡涉军事,一应支出皆从枢密院。”

    说到这里他笑了笑:“这方面咱们枢府虽然人多,可也没什么烦乱的地方。”

    他贸然插话,不过枢密院这边其他人都没说话。

    现在枢密院钱粮方面还要依靠三司和户部这边,王朴准备拆分三司之后,由枢密院单独负责军政之预。

    也就是说,只要三司被拆分,三司里面关于制定一年军事支出预算的权力将会被划拨到枢密院,政事堂这边只负责拨款。

    虽然脖子上的绳套还在,但拿到预算权力也让这个绳套松了些。对马青来说,这更加有利于枢密院制衡政事堂,自然不会拒绝。

    见王朴有了枢密院的支持,温仁福微微皱眉,微不可察地同坐在枢密院这边的李继勋交换眼色后,脸上表情不变地看向一直没说话的窦少华。

    他需要窦少华的支持,但之前已经说得那么清楚了,为什么窦少华没说话,难道他不在意?还是说……

    温仁福想到了窦少华已经被王朴利益收买的可能性,脸色终于变了。

    正巧窦少华同他对上了目光,他清楚地看到窦少华眼中的茫然与焦虑,顿时升起一丝希望,试探着开口道:“我的意思倒不是继续留着三司,只是天下财赋毕竟繁杂,总得叫专人负责。”

    窦少华悟了!

    能打胜仗的将领都不笨,有温仁福的提醒,他立刻明白过来,当即道:“那还是叫张参政担起来嘛!总归他之前就是三司使,有经验。”

    温仁福就等着这句话,窦少华这句话说出的瞬间,温仁福和张欢都是如释重负。

    对面李继勋终于找到机会,立刻跟进:“呵呵,窦相公说得有道理。改制要改的是三司,又不是张参政。现在没有其他合适的人选,也不能叫事务繁忙的三位相公专门负责,叫张参政继续处置财赋事宜倒是最好的选择。”

    陈佑扭头看了李继勋一眼,只可惜他说的这话与枢密院无关。虽然能叫马青等人疑心李继勋投靠了温仁福或窦少华,但此时毕竟是政事堂内斗,马青等人并不想掺和进去。

    王朴瞥了一眼温仁福,语气平缓地开口:“温相公所言‘不可不解决的问题’,竟然只是叫张参政继续负责财赋事么?”

    赵普闻言,眼前一亮,立刻起身朝赵德昭行礼,朗声道:“普不知道,原来在温相公眼中,天下财计竟比不上张参政一人去留!如此私心,何以总计天下政务!”

    说着,他再次一礼,高声道:“启奏陛下,臣普,弹劾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温仁福和三司使、参知政事张欢以国朝权柄私相授受!请逐此二人,以正风清!”

    殿内静了一瞬间,焦继勋也看到了更进一步的希望,瞅了眼坐在他身边面露纠结的李继勋,心中冷笑一声,也站起来高声道:“臣亦以为温相公和张参政所作所为实有负官家信任,以天下为儿戏,非是宰执所为。臣继勋,亦请逐此二人!”

    突然而来的弹劾,赵德昭明显不知道该怎么办了,他看了看陈佑,又看了看王朴和马青,甚至不敢随意开口说话。

    马青见状,叹了口气正要开口维护官家威严,温仁福连忙起身呵斥:“赵普、焦继勋!你二人岂敢在君前胡言乱语!”

    说着,他朝赵德昭一揖,高声自辩:“启禀陛下,臣一心为国,不敢有丝毫懈怠,更不敢怀有私心!所为者不过是天下安定罢了!”

    在他身后,张欢也是跟着一齐喊道:“臣未曾与温相公私下勾连!赵普、焦继勋所言乃是污蔑!”

    王朴冷哼一声,赵普当即会意,又道:“若无勾连,何以温相公要停滞三司改制,用以挽留张参政!陛下!此风不可长啊!”

    赵普话音刚落,赵德昭身后的帷幕内传出一声轻咳。

    有些茫然失措的赵德昭立刻镇定下来,深吸一口气后朗声道:“诸卿且起,我,呃,朕自有思虑。”

    殿中诸人听着赵德昭说话,注意力却放在帷幕后面。

    谁都知道,以赵德昭当前的年龄,做决定的实际上应该是太后杜氏。

    陈佑嘴角上翘,暗自轻笑。

    他明白张欢是留不下来了。

    毕竟在这次议事之前,他曾见过卢云华,把张欢投向温仁福引来王朴不满的事情说了出去。

    卢云华立刻意识到这是个机会,入宫同身为太后的大姊商量之后,决定推卢仲彦取代张欢。

    虽然陈佑反对,但姊妹二人甚为坚定,再加上卢仲彦也想更进一步,此事就这么定了下来。反正赵德昭是皇帝,趁机换一个参政罢了,哪怕没陈佑的支持也无伤大雅。

    果然,赵德昭接着道:“便如赵卿、焦卿所言,张欢罢三司使、参知政事。”

    突然说出这句话有些突兀,但是在当前这种情况下,无人能够拦住赵德昭的这个决定。或者说,没有人愿意和温仁福一起出头,更别提温仁福也是自身难保。

    赵官家的话音刚落,王朴为首的诸人一同应下,而张欢面色瞬时煞白,温仁福也变了颜色。

    但是,赵德昭的下一句话却让温仁福重又升起希望。

第五百六十七章 风云操于何人手(二)

    “另以太子少詹事卢仲彦参知政事。”

    赵德昭说出这话后,殿内安静了一瞬,随即马青和王朴同时唰地起身,齐声喝道:“不可!”

    这突然的两声大喝,把赵德昭吓了一个激灵。

    两人这才反应过来,连忙行礼道:“陛下恕罪,臣以为卢仲彦不当为参政。”

    在两人身后,温仁福也考虑清楚了,脸上泛起激动的红晕,深吸一口气后高声道:“二位此言差矣!”

    说着,他朝赵德昭一礼,接着道:“启禀陛下!臣以为卢仲彦参知政事正合适!”

    王朴、马青一同回头,面色严肃地看向温仁福。

    温仁福也抿着嘴,毫不退缩地同此二人对视。

    既然已经撕破脸,这时候也没什么可以退缩的了。

    就在三人剑拔弩张之时,宋敏贞也站了起来:“陛下,参知政事参预军国机务,乃是显要职事,不当此时匆忙定下,还需仔细权衡才是。”

    “呵!”温仁福冷笑一声,“陛下乃是天子,区区参政,乾纲独断有何不可?”

    王朴目光冷冽,出声道:“温相公既知如此,又何以私相授受参政职事?”

    赵普明白现在关系到他究竟有没有更进一步的机会,在王朴说完之后,立刻就朝赵德昭行礼,朗声道:“陛下!臣闻内不安则外不靖,温仁福非为良相,臣请先逐温仁福,再言继任之选!”

    坐在御座上的赵德昭有些慌乱,现在这种情况不在卢金婵事先交待的事项中,他不知道怎么回应才不会错。

    好在卢金婵立刻反应过来,只听得帷幕后传出卢金婵的声音:“已到饭点,估摸着诸位相公短时间难以商讨完毕,先歇息歇息用完午饭再行探讨。”

    听到她的话,王朴脸上怒色一闪而过,马青也是皱眉不已,也就温仁福低着头长出一口气。

    不过两人好歹还知道身份尊卑,收敛心绪带领诸臣一道行礼致谢。

    赵德昭先起身走进帷幕,随后王朴马青率先离开同明殿走进侧面隔房中,陈佑等人起身跟上,失魂落魄的张欢却是被宦官领着离开皇宫。

    早上来时还有十一个人,如今坐下来吃饭,却只剩下十个人,没准用完餐离开的时候就只有九人。

    屋内十人分桌而坐,王朴、马青、宋敏贞三人坐下后闭目养神,其余人等则是看看这个瞅瞅那个,偶尔对上了眼神还会对视一阵。

    焦继勋和赵普表现得稍微有些激动,难得顾命大臣内斗,王朴想要彻底摁死温仁福,他们两个只要在此过程中表现出色,就有取温而代之的可能!

    至于李继勋,他现在十分纠结,本来他是靠向温仁福的,可是眼下看到了更进一步的机会。究竟要不要反戈,或者说如果反戈一击的话能不能得到足够的好处?

    而找到了一线生机的温仁福,却在心中祈祷,希望杜太后能够聪明一些,也希望王朴、马青能够坚定的反对卢仲彦参知政事。

    这边宰相参政们心思各异,那边卢家姊妹二人却在商议该如何应对。

    赵德昭此时没有任何话语权,只能坐在一边听着母亲和姨娘讨论。

    说实话,哪怕有陈佑的提醒在先,王朴等人的强硬反对还是出乎卢家姊妹意料。

    王朴马青起身反对的时候,不止是赵德昭,卢金婵和卢云华也懵了一瞬间,好在还有温仁福出声支持。虽然卢金婵还有些犹豫,卢云华却是立刻想通了温仁福的选择,当即让大姊打断议事,好重新交待赵德昭如何应对。

    短暂的午饭时间很快过去,王朴立刻请求继续议事,等了一阵得到肯定的回复。

    十人重又朝同明殿正殿走去,只是温仁福在起身的时候被那来传话的宫人挡了一下,不等他发作,那宫人压着嗓子没头没脑地说了一句:“相公勿虑。”

    说完后立刻让开,低头束手站在一旁,仿佛刚刚什么事都没发生,只有走在最后的李继勋回头看了一眼还站在原地的温仁福。

    温仁福回过神来,对上李继勋的目光,笑了笑没有出声,抬腿迈步向前走去。

    李继勋停住脚步看着温仁福越过他,又扭头看了眼那个宫人,脸上浮现出若有所思的神色。

    同明殿里众人落座,这回不用童谣宣读事项了,赵德昭直接就开口问道:“午前所议事项,诸卿可有定论?”

    话音刚落,赵普立刻站起身来:“臣赵普斗胆进言,温仁福私心甚重,不当为相!”

    “臣附议!”焦继勋立刻跟进。

    温仁福闻言冷笑,只是微微扭头用余光观察王朴,根本没想起身反驳。

    果然,只听得赵德昭道:“温卿辅政多年,与王卿、马卿等皆受先帝顾命,有诸卿辅佐,朕即位以来无有错漏,何以不可为相?”

    王朴眼皮一跳,虽早有预料,可真发生了还是感觉有些愤懑。

    而赵普二人还要再说:“陛下!”

    “就到这里吧。”

    若是换成赵元昌,指不定还要趁机敲打一下赵普等人。可现在的官家是赵德昭,他只能机械地按照之前母亲安排好的步骤往下走,直接跳过这件事。

    “王卿等人同受顾命,任意一人都不可或缺,尔等不必再言。”

    这话说出口,赵普和焦继勋脸色有了变化,两人连忙把目光投向王朴。

    可惜王朴此时是面无表情,没有想要出声反对的意思。

    两人无奈之下,只好行礼称是,退回原位坐下。

    看到他二人如此,安坐如故的李继勋心中半是轻松半是遗憾地叹了口气,看了眼神色放松下来的温仁福,心中有了决断。

    不多时,赵德昭再次说起参知政事需要补上一人,温仁福立刻开口:“启禀官家,臣以为太子少詹事卢仲彦乃是最佳人选。”

    静了一瞬,王朴冷眼瞅着温仁福,随后神情淡漠的开口:“卢握重兵于太原,卢孟达掌控殿前司,如今还要卢仲彦入中枢参政了么?”

    王朴说完后,马青也是不顾帷幕后的卢金婵,厉声道:“卢氏父子揽政拥军、屯兵内外,试问当今,竟是谁家天下!”

第五百六十八章 风云操于何人手(三)

    马青这话一出,原本跃跃欲试的李继勋顿时安分下来。

    霎时间,殿内再无人出声,还坐在椅子上的陈佑等人眼观鼻鼻观心默然不语。

    王朴马青立在殿中一个看着赵德昭,一个盯着卢家姊妹所在的帷幕。

    赵普和焦继勋则是尴尬地站在那里,不知道是该继续站着还是该坐下。

    帷幕后面,听到王朴马青先后说出的话语,卢金婵勃然变色,当即就要出声驳斥。

    幸好卢云华还算冷静,连忙抓住大姊的手,拦住了她。

    就这么一耽搁,温仁福反应过来了,他看了眼脸色变化十分明显的赵德昭,心思急转,突然冒出一个大胆的想法。

    心中有了定计,温仁福冷着脸道:“看二位这样子,我还真不知道天底下到底是谁当家做主了!”

    说罢,他朝赵德昭恭敬一礼:“臣仁福请陛下治王朴、马青君前失仪之罪!”

    他这话一出,王、马二人脸色都有些僵,顿了顿,十分默契地朝赵德昭拱手:“请陛下恕罪。”

    看似服软,但两位相公的脸色和语气都十分僵硬,这样的请罪姿态显然没有诚意。

    赵德昭他是个没有什么经验的皇帝,也是一个小孩。以前跟在先帝身边听政的时候见惯了一干臣子的恭顺模样,如今骤然面对两位宰相的不敬,再加上温仁福语言挤兑,他有种发泄一番的冲动。

    坐在椅子上冷眼旁观的陈佑一直在观察殿内诸人,眼见得温仁福说话之后赵德昭似乎有些意动,他心知不能再等,免得闹出大事来不好收场。

    想到便做,陈佑起身一礼,朗声道:“陛下,太后殿下,臣以为王马二位相公虽心系天下忠于皇室,然其言辞激烈不知变通以致冒犯,当罚俸以儆百官。”

    说着,他面色沉静地同看向他的赵德昭对视,同时嘴里不停,继续道:“至于参知政事出缺,臣以为当好生思量,不可仓促定下。毕竟参知政事参谋国事,非比寻常。犹记得先帝在时,臣之泰山入朝为相,则臣出京为天子牧守百姓,臣入朝则臣之泰山远去西京。故例不可不察,还请陛下和太后殿下仔细思量!”

    陈佑的这一番话,叫赵德昭想起来曾经接受过关于“平衡”的教导,稍稍犹豫,甚至不等母亲出声,他便点头道:“少保所言有理,便如卿之所言。”

    帷幕里,卢云华紧紧握着大姊的手,稍稍歪头看向赵德昭方向,她大概能猜到这个外甥是有了自己的想法。

    被她拦住的卢金婵此时也因孩子不听话而心中恼火,可她总算知道现在不是追究这件事的时候,只得忍下来。

    帷幕外,赵德昭继续说着:“那就,嗯,王相公和马相公各罚俸一个月。”

    不管是有意还是无意,赵德昭在称呼上可以说是给王朴、马青还有陈佑留足了面子,这一个月的罚俸更是不痛不痒。

    赵德昭还是经验太少,他没等王朴等人做出反应,直接说出了后面的话:“参知政事的缺位,先不急着确定,几位相公好生商量之后再给,呃。”

    他顿了一下,皱了皱眉,然后才道:“再给一个建议出来。”

    好歹是让步了,同时王朴等人也看出来最后这些应该是赵德昭自己的想法,也稍微放心了些,当即面色放缓,恭声应下。

    到这里,即便还有事情没讨论,这次两府议事也进行不下去了。

    王朴等十人先后离开同明殿。

    殿外路口,走在前面的王朴突然停住脚步,侧身回头。

    马青和宋敏贞朝他点点头,步速不变过了路口转向枢密院方向。温仁福仿若没有看到,面无表情继续朝前走。窦少华尴尬一笑,停下来等着看他要说什么。

    他这一停,王彦川陈佑他们也都停了下来,六个人站在路口静静地看着王朴。

    “平章。”

    无人说话,陈佑出声打破沉默。

    王朴看了陈佑一眼,然后扫视诸人,缓缓道:“天下之重,在乎吾辈,尔等且熟思之。”

    言罢,转身离去。

    王朴离开后,陈佑没有继续停留,直接转身就往枢密院去。

    同明殿里,卢金婵驱散宫人宦官,阴沉着一张脸盯着站在他面前的赵德昭。

    卢云华坐在一旁,眉目间满是无奈,她劝不住她这个大姊。

    “这群宰相都不是什么好东西!”卢金婵突然喝骂一声,“你小子怎么就不知道什么人才是你该亲近的!”

    “大姊。”卢云华见赵德昭一脸倔强的神情,连忙喊了一声,“你总不能叫官家真的罢免王朴、马青吧?”

    她原先都是直接喊名字的,不过眼下看起来赵德昭似乎有了自尊的意识,这才改口称呼官家。

    果然,听到卢云华这么说,赵德昭虽然没有开口说话,但看向小姨的目光却带着亲近和认同。只是他再转眼看向母亲,重又抿唇板脸摆出一副倔孩子的模样。

    卢金婵看着赵德昭,突然一阵烦躁。

    儿子不听话,宰相们又对她的安排各种抵制排斥。之前说好站在她这边的陈佑非但没有站出来支持,反而同王朴等人站到了一起,而这次被她临时救起来的温仁福最后也没有坚持到底。

    所有的事情挤到一块,她还能维持基本的理智已经很不容易了。

    “王朴和马青,必须罢免一个!”

    说出这话的时候,她的面容甚至有些扭曲。

    听到大姊这么说,卢云华点头赞同:“这两位太强势了,对官家来说不是什么好事。”

    赵德昭回想起两人的言行举止,再同以前父亲在时他们的行为做对比,没有说话,算是默认了母亲和小姨的决定。

    只是。

    他看了一眼卢金婵和卢云华,又想到了马青那声喝问。

    当今乃是谁家天下?

    赵德昭今年九岁,这一刻,他对国事有了自己的想法。

    枢密院书厅中,马青面含忧色地对坐在他对面的宋敏贞道:“牝鸡司晨,怕是要重演武后旧事。”

    宋敏贞却摇头:“若真叫卢家人掌控朝政,这江山是何姓名就不是我们所能置喙的了。”

第五百六十九章 风云操于何人手(四)

    马青沉默良久,喟然长叹。

    宋敏贞也是叹道:“可惜官家还是太过年幼。”

    顿了顿,他接着道:“今日我观官家似是有自己的想法,只要我等悉心教导,想来不至于为妇人所束缚。”

    马青点点头,加重语气道:“后宫不可干政!”

    “后宫不可干政!”

    政事堂书厅,王朴语气坚定地说出这句话。

    坐在旁边的是今天出工出力却没得到什么好处的赵普,听了王朴的话,赵普附和道:“相公说得是,太后今日所为的确越界了。”

    要不是卢太后抬了温仁福一手,顾命的相公就会少一个,他赵普不说十拿九稳,至少也有六七成的把握能宣麻拜相。

    可惜,功亏一篑,得罪了温仁福不说,还没能把温仁福撵出政事堂。

    王朴没有接话,食指敲了敲桌子,开口嘱咐:“你今天多去部寺监走走,明日我要召集尚书六部及诸寺监议事。”

    “好!”赵普心中激动,这是被当成心腹了啊!

    稍晚些时候,陈佑坐到温仁福对面。

    他想不到任何温仁福请他去府上的理由,除非是埋伏了刀斧手想要手起刀落解决他。

    这年头什么事情都有可能发生,哪怕刀兵相见的可能性很小,也不得不防。是以陈佑拒绝了去温府赴宴,转头在酒楼宴请温仁福。

    两人都带过兵打过仗,也在不同地方做过主官,随口聊着各地见闻、领兵心得,宴席渐渐进入尾声。

    一杯酒下肚,温仁福没有继续倒酒,而是认真地看着陈佑。

    陈佑心知是要说正事了,放下筷子看向温仁福。

    “将明你该知道,咱们这些带过兵的,同王平章那等没带过兵的,毕竟不一样。”

    陈佑听了,轻轻摇头:“其实还是一样,这么多年了,真要是无权无势,谁还愿意听你的?”

    “呵!”温仁福轻笑一声,“莫非将明以为枢密副使还不算有权有势?”

    陈佑笑笑,提起酒壶为两人酒盏满上,举杯示意,碰杯后一口喝下。

    吃了口菜,然后出声:“名位嘛,也就只是个名位罢了。温相以为然否?”

    温仁福答非所问:“官家也好,太后也罢,治理天下总需要我们这些做臣子的。”

    说完这句,他露出笑容,这笑在陈佑看去,有些诡异:“再说了,官家不是两三岁的孩子,总归有些自己的想法。”

    陈佑愣了一下,他没想到温仁福如此大胆。

    沉默一阵,突然笑道:“温相所言甚是。”

    “喝酒。”温仁福举杯示意。

    酒水下肚,他看着陈佑,别有深意地道:“这做人做事,认定了不能变,想要两头占好,就只能两头都坏,将明以为是也不是?”

    陈佑呵呵一声,放下酒杯缓缓朝前一推:“若如砥柱立中流,也没人能说什么。”

    温仁福闻言皱眉,随即脸上神情轻松地看着陈佑:“那就拭目以待。”

    诏书还没下达,张欢被罢免的消息已经在中高层官员之间传开了。

    参知政事没有规定人数,也没有规定必须有。但毫无疑问,如果两府宰相们不想亲自下场神仙打架的话,参知政事和同知院事就成最合适的打手。

    在目前已经有人担任参政和同知的情况下,想来宰相们很乐意看到有倾向于自己的人成为其中一员。

    一群人为了前途奔走,洛阳城,热闹起来。

    次日,张欢出为某县丞,税务监黄世俊、太府寺卿刘温叟同判三司。

    让他俩同判三司,基本上的意思就是要拆分三司了。同样的,也代表这两位失去了争夺参知政事的权力。

    散衙之后,李乘着马车前往韩熙载家。

    韩熙载来了洛阳没几天宋就被灭了,他得了个朝散大夫的闲职,领着一份不算丰厚的俸禄,在洛阳租了个房子一直坚持到今天。

    这期间他也曾多方奔走,希望能得到一官半职,好歹还有希望。

    只不过一直以来他都没主动寻过当年的好友李,现在这个关头突然请客,倒是叫李摸不着头脑。

    总不会是韩熙载对参知政事有什么想法吧?

    那他心里也忒没数了。

    马车上,李脸上浮现出嘲弄的笑容。

    当年两人的豪言壮语犹在耳边,只可惜不论是李挥军南下还是韩熙载的率军北伐全都无法实现。不过,相比于韩熙载的降臣处境,好歹李已经能触摸到宰相之位了。

    韩宅在永通坊,位置不好,但胜在便宜。

    重要的就是便宜。

    虽然经过数十年的乱世导致洛阳人口大减,但迁都之前不少有眼光的人在洛阳的好地段囤了不少地,也有许多普通人想要在首善之地立足,想要租房子还真不容易。

    当然买房子还能买到,可惜韩熙载官职一直不高,家中资财多是田地、商铺等不容易变现的东西,一时半会拿不出太多现钱来。

    马车停在路边小巷,毕竟租的小房子,实在是挤不出来空地做马厩,韩熙载日常出行都是租的驴车、马车。

    被等在门口的韩熙载引入门,映入李眼帘的是坐在棚子下面的乐师。

    住得不好不是因为韩熙载没钱,因此该有的享受他不会放下,尤其是请客吃饭,给自己面子就是给客人面子。

    主客落座,韩熙载没有说正事,直接招呼上菜。

    酒菜都是从酒楼叫来的,自有人手传菜,同时乐师们也开始演奏乐曲,一旁客房中走出几名舞女随乐起舞。

    主人如此,身为客人的李也乐得轻松,聊着风花雪月欣赏歌舞,品着美酒美食,也算是一桩乐事。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舞女退下,乐师也离去,正堂只剩下主客二人。

    韩熙载终于开口说正事:“我听说政事堂有可能要加一个参知政事?”

    “叔言你倒是消息灵通。”

    “现在不知道这件事的估计没几个。”韩熙载自嘲一笑,“我还算晚的了。”

    闷了一口酒,长出一口气,韩熙载目光炯炯地看向李:“惟珍可有意于此?”

    啪!

    李的筷子停在空中,一片肉掉落到汤碗里面。

    他默默收回筷子搁到碗上,垂着眼帘轻声问道:“叔言是听了哪位相公的话。”

第五百七十章 风云操于何人手(五)

    “还能是谁。”韩熙载苦笑一声,“也就只有同我有过一面之缘的那位愿意提拔于我。”

    “原来如此。”

    李点头,没有立刻回答韩熙载的问题,反而问道:“既是他,为何会帮我?难道想叫我换个位置?”

    韩熙载摇头,重又恢复从容的神色:“惟珍该是知道,王平章一直有意限制西府。而参知政事,毕竟是政事堂的参知政事。”

    李闻言皱眉,有些不乐意:“难道陈相公不准备出力,只是卖个好?”

    “惟珍你真会说笑。”韩熙载嘲讽一笑,“合适的人选除了京中这些,京外可还有几十个节度、刺史呢!再说了,真要遇到那等有真才实学的人,想来两府相公有那个魄力超擢简拔。”

    李神情一滞,随即目光游移,语气放缓:“是我孟浪了,只是不知陈相要我如何做?”

    “治安寺。”

    “治安寺?”

    “对!”韩熙载点头,“相公教你上书官家,以兵部负责治安寺人员汰选教练。”

    “啊!”李忍不住惊叫一声,随即反应过来,连忙问道:“治安寺卿定了?”

    韩熙载轻笑一声,没有否认也没肯定,只是道:“这种事就不是我所能知道的了。”

    李神情复杂地看着韩熙载,随后摇头道:“也罢也罢,我便信你一次!”

    “定不会叫惟珍失望。”

    陈府,张贤引着汪弘洋一路走到书房外:“汪先生请,山长就在屋内等你。”

    “有劳了。”

    汪弘洋点点头,站在门前整理了一下衣冠,朗声道:“少保,弘洋请见!”

    “进来。”

    汪弘洋推门入内,张贤转入一旁偏室。

    书房之中,汪弘洋行礼之后坐到椅子上。

    陈佑没有多说其它,直接就开口说正事:“这次匆忙调你入京,是要你任通事舍人之职。”

    “好。”

    汪弘洋干脆地答应,没有问原因。

    不过陈佑总得解释一下,让他明白究竟需要他干什么。

    “我已经同官家说过了,以后遇到什么问题,官家会首先咨询你的意见。”

    陈佑说这话的时候神态轻松,就好似再说明天吃什么一般,只是汪弘洋却无法轻松,实在是他即将接受的任务太过重要。

    “我这边你不需要管太多,只要记着两件事就行。”

    “嗯。”汪弘洋面容严肃。

    “第一个就是不要叫外戚卢氏权势增长,必要时可以同官家讲一讲周隋故事。”

    他顿了顿,给汪弘洋消化的时间,然后才接着道:“第二个是注意不要叫某一个顾命大臣能够压倒其他人。”

    “明白。”

    汪弘洋应下,随后问道:“少保可是要坐看顾命相斗?”

    “倒也不是。”陈佑抬手拉动墙边的一条麻绳,“今晚你就在这里歇着,咱俩多聊聊。”

    他话音刚落,就有仆役敲门。

    吩咐仆役奉上茶点、准备客房后,陈佑端着温水喝了一口才道:“我现在还没有坐山观虎斗的能力,时不时的得参与进去。事急从权,事后若是无法及时面见官家,就得靠你去解释了。”

    汪弘洋捧着茶盏轻轻点头:“少保放心就是。只不过,若只有我一个,怕是难以周全。”

    “放心,会有人帮忙的。”

    陈佑神情没有任何变化。

    “你后天上任,通事舍人会逐渐补齐,现有的也有几个要调走,等稳定下来你就知道了。”

    “嗯。”汪弘洋放下心来,又问:“少保现在是要如何做?”

    “无非是‘顺天应人’四个字罢了。”

    陈佑说完,突然想起来什么,起身从身后书架上抽出一本薄薄的小册子摆到桌上:“这件事差点忘了,你帮我参谋参谋。”

    汪弘洋起身拿过册子,坐回原位翻看起来。

    薄薄的小册子,他足足看了两刻钟才看完。

    陈佑这时候正在批阅陈家一系列产业送上来的文书,听到汪弘洋把小册子放到高木几上的声音,UU小说不停地写完意见,然后才搁笔问道:“如何?”

    汪弘洋摇头:“难!如此作为,天下承平已久时还可推行,如今这局势。”

    他顿了顿,语气加重:“怕是要民怨沸腾。”

    民,什么民?

    不需要多做解释,屋内两人都知道这个民指的不是那最广大的百姓。

    陈佑点了点桌子,面容严肃:“中原菁华之地平定已有半旬,依平远之见,未来一两年内有逐步推行的可能么?”

    汪弘洋暗自思忖一阵,回答道:“如若天下平稳,则可行。”

    换言之就是从现在的主少国疑变成主少国不疑。

    除非赵德昭是那种千百年难得一遇的神童,能够在接下来一年中表现出一个成熟帝王的言行举止。

    如若不然,就只能尽可能的削弱幼主的存在感。

    “这种事情我来解决。”陈佑开口,语气有些郑重,“你同刘熙古合计合计,这一年把需要的人手安排好。”

    他将册子重新塞入书架上。

    “首任治安寺卿极有可能是宁强,即便不是,我也会在开始之前推他接任。你在我身边多年,应该知道宁强的志向,有他在治安寺,执行方面不需要我们操心。”

    汪弘洋闻言沉默一阵,开口道:“恕在下直言,若是少保不为首相,怕是掣肘颇多。”

    “此事我早有思量。”陈佑总算是露出轻松的笑容。

    这一谈就是几个时辰。两人一直到子时过半才各自歇息。

    己未,汪弘洋入朝陛见。其后,受敕任通事舍人,入值同明殿。

    整个八月,合纵连横未曾断过,原先缺的一些内朝官陆续补齐。接下来的斗争,就看哪一方能影响到官家甚至太后的立场了。

    八月下旬,同王朴多次讨论的李上书称治安寺若禁军,则当以兵部比枢密院,故请以兵部负责选阅治安寺警员之事。

    这件事没进入两府议事的程序,但得知马青态度的陈佑还是在议事的时候旗帜鲜明的提出反对。

    紧接着,他根据马青、宋敏贞等人的意见,提出召某个节度使入朝参知政事,正好可以负责治安寺事宜。

    具体人选还有待争论,不过陈佑并没有参与的想法,他只负责调和枢密院诸人的想法。

    因为,他真正的目的,其实是要诱使王朴推举李参知政事。枢密院提出的人选,必然要为李让位。

第五百七十一章 风云操于何人手(六)

    然而,让陈佑没想到的是,枢密院统一意见提出来的人选竟然是卢龙节度使薛崇。

    薛崇之前刚同卢一起在对辽战争中立功受赏,其它原因暂且不提,单说之前官家要让卢儿子参知政事被两府拦下,转眼就要召薛崇入朝参政。

    要说没有落卢家人脸面的因素在其中,谁相信呢?

    而且正好薛崇经过一场战争在幽燕之地有了威望,未免卢龙镇藩镇化,现在把他调走也合适。

    总而言之,哪怕王朴属意李,在面对薛崇这个选项时,也开始犹豫了。

    他现在担心的就是如果薛崇入京参知政事,哪怕不负责治安寺事宜,没能入政事堂只是单纯兵部尚书的李能不能控制住治安寺。

    从来不可能事事如意。

    哪怕陈佑早就有了心理准备,可真发生这种意料之外的事情,还是叫他十分无奈。

    选择薛崇自有其内情在其中,更加之薛崇与李明卿交好,陈佑也不好去阻挠此事。

    只经过两次两府议事,参政人选便定了下来,镇军大将军、卢龙节度使、宣徽北院使、检校工部尚书薛崇罢节度使之职,以工部尚书参知政事。

    同时,李也从兵部侍郎权知部事变成了兵部尚书,诏令兵部负责选阅治安寺警员。正好配合洛阳禁军汰选兵员,其中一些符合条件的正好可以选入治安寺。

    从禁军到治安寺,虽然少了战时赏银,可也少了性命之忧,绝大部分被禁军筛下来的军汉对这样的安排还算满意。而那些连治安寺都进不了的兵油子,闹将起来也没人应和,除了给枢密院诸人送了几份弹章外,再无其它风波。

    再说李,出乎陈佑意料,先前还心有不愿的李哪怕是入政事堂失败,也没有愤而离去。

    不管李是出于什么样的考虑继续听他的调遣,站在他的角度上考虑,既然李还听话,那么推动李入政事堂就是一笔合算的买卖。

    于是陈佑一面嘱咐李听从王朴的安排处理好治安寺警员的挑选训练事宜,一面授意汪弘洋建议官家增加一个参知政事的名额。

    赵德昭目前毕竟没办法完全做主,因此,陈佑约出了卢云华。

    此时正是书院上课的时候,陈佑与卢云华并肩走在空荡的书院之中,陈佑的护卫和卢云华的婢女都落在身后七八步的地方。

    “如何,我这书院二娘子还没仔细看过吧?”

    介绍完一圈之后,陈佑脸上带着笑意开口询问。

    卢云华脸上带着温婉的笑容看着陈佑轻声回应:“若是少保潜心治学,恐怕此时已经是当世宗师了。”

    两人没有表现得过于亲近,可互相之间的距离的确超出了正常男女相处的范围。

    这么些年下来,他们两个谁都说不清,这到底是爱情,还是一种惺惺相惜的知己之感。

    不管怎么说,用“发乎情,止乎礼”来形容十分的恰当。

    就如此时,注意到卢云华目光的陈佑停下脚步看着她,喟然道:“若是如此,怕是无缘得见二娘子这般的奇女子了!”

    卢云华闻言,笑容敛去,盯着陈佑看了几眼,转身继续朝前走。

    一阵无言,虽无尴尬,却有一种感伤。

    秋风吹拂,枯叶飘落,卢云华特意走在树叶之上,踩出接连不断的咔嚓声。

    陈佑跟在她身侧,甩着长袖,见她动作逐渐轻快,心情也变得轻松起来。

    一路走到半山腰的阁楼,陈佑邀请卢云华进去歇息。

    上楼分了主客坐下,仆役送上糕点温汤。

    卢云华捧着汤盏扭头看山下书院,语气中带着一丝怀念:“同上次来时景色完全不同呢。”

    “上次。”

    陈佑轻轻皱眉,回想起来后笑道:“上次毕竟是冬日大雪,雪景秋景自然不可能相同。”

    “只可惜如此景象,这许多年来我竟只能见两次。”

    “二娘子若有空闲,随时都能来。”

    卢云华闻言似笑非笑地看着陈佑:“少保就不怕李家娘子不满?”

    陈佑尴尬地笑了笑,轻声道:“天日之下,无有阴私之事,拙荆怎么也不至于不满二娘子你来书院。”

    “拙荆。”卢云华喃喃一声,随即轻叹,“拙荆!”

    她站起身来,走到陈佑身前。

    陈佑抬头看着她,只见明眸闪烁,似有万千意。

    “瓜田李下,我也曾想过。”

    卢云华俯身,若有若无的香气钻入陈佑鼻中。

    这一瞬间,陈佑屏息凝神,看着卢云华精致的面孔,有些不忍破坏此情此景。

    然而,就在下一瞬,卢云华直起身子,转身走到栏杆边上,坚定的声音飘到陈佑耳中:“只可惜,云华终究不是那等小女儿,也希望少保是真正的大豪杰。”

    陈佑长出一口气,随即发自内心地笑了出来。

    这样的卢云华,才是他所欣赏的啊!

    只是他刚站起来,又听得卢云华出声询问:“说来家姊、家兄十分疑惑,为何少保要支持王朴、马青?”

    陈佑笑容一滞,这变化得也太快了点吧?

    心中苦笑,嘴上却是不停,立刻解释:“以二娘子的聪慧,应该不难理解。在太后看来,卢家人充斥内外才是安稳,岂不知对我等外臣来说,改朝换代就在不远?”

    对于卢家人来说,这话不好听,就差指着他们鼻子骂乱臣贼子了。

    可卢云华脸色却没有丝毫变化,她能理解。她也想要掌握权力,可惜限于身份,她必须借助身为太后的大姊卢金婵才能操纵朝政。如果父兄篡位,别说她了,就是卢金婵都会失去权力。

    陈佑等了等,见没回应,心中权衡后继续开口:“想来二娘子和太后都知道,天下需要稳定,对外辽国一时不敢入侵,岭南也不足为虑。对内则是不能出现强藩权臣,朝中制衡必不可少。”

    卢云华转过身来,黛眉轻蹙,红唇微启:“可我看两府相公们似乎不想要家姊插手政事啊。”

    陈佑要是坐到王朴的位置,也一样不希望后宫干政,不过这种话可不能说出来:“毕竟是顾命老臣,官家年幼,当然不想后宫干政。这乃底线,几位相公等闲不会放弃。不然温仁福也不会没有坚持到底了。”

    感谢渝州都督薄亲王的打赏

第五百七十二章 风云操于何人手(七)

    “你有办法。”卢云华语气坚定。

    “是的,我有办法。”

    陈佑轻描淡写地回应,他同卢云华对视一阵才缓缓开口:“我同王平章他们的想法不一样。我需要宫中的支持。”

    “温仁福也需要。”卢云华眸光闪动,“若不是王文伯、马无染他们阻拦,二哥早就成了参政。”

    “我同他们的想法不一样。”陈佑再次重复,“至于温仁福,他上次临阵收手你该不会忘了吧?而且这一个月来,他借着太后的支持安插了多少人,你就算不知道具体人数,也该知晓大概。”

    卢云华沉默一阵,神态认真地看着陈佑:“我愿意相信你。”

    陈佑笑笑,走到卢云华身边,双手搭在栏杆上,望着远处开口:“二娘子当知道我教过官家一段时间。”

    “嗯。”

    “官家虽然年幼,却也有自己的想法,若是硬要他做某事,定会激起反抗之心。”陈佑语气之中不带丝毫情感,“不过他毕竟年幼,难以考虑周全不说,还容易被旁人诱导。”

    简单点就是吃软不吃硬。

    卢云华若有所思,随后笑道:“少保若是想叫奴在宫中帮衬些,不必专门叫奴出来,遣人递个话就好了。”

    “也不仅仅是这事。”

    陈佑蓦然转身看着卢云华,久久不语。

    直看得卢云华面颊泛红移开目光才开口:“二娘子你且注意些,冷不防就有人想要铤而走险搏个富贵。”

    “嗯。”

    卢云华看着远处回应,声如蚊呐,她这一扭头,倒是没注意到陈佑狡黠的神情。

    过了一阵,待卢云华冷静下来,陈佑又道:“说来这人多,矛盾才会多,人少的话反而容易达成一致。如果相位出缺,我是不适合说,二娘子一定要提醒太后和官家早些补上。”

    陈佑深信这一场谈话一定会起到他所期望的效果,因为他想要达成的目的,正是卢家姐妹应该做的事情。他定下的目标,只不过是为两人提供了一个可供操作的对象罢了。

    正如陈佑所料,没过几天,赵德昭下诏要增加一位参知政事,太后没有出声,政事堂也没反对。

    不出意外的话,太后对新参政的要求只有一个:不是同王朴或者马青站在一边的。

    如果李由陈佑亲自提名的话,通过的可能性更大。

    不过陈佑没有这么做,因为他发现,这一次的参知政事的推举,可以加大以王朴和太后的矛盾。

    这样一来,他就没办法保证李一定能成为参政。

    无需过多权衡,陈佑的选择是看李运气如何。

    政事堂中,李快速穿过走廊来到王朴书厅外,站在打开的门外朗声道:“王相公,兵部李请见!”

    “进来。”

    李迈步入门,走进内间,立刻叉手行礼:“参见相公。”

    王朴抬头,没有吩咐仆役送上茶水,而是道:“门关上。”

    李转身关门,回头后得王朴示意坐下。

    放下手中毛笔,王朴神情严肃:“今日两府议事谈及参知政事,我欲推举你,可惜温美才一再反对。”

    听到他这话,李呼吸停滞了。

    他原本以为陈佑的谋划失败后,他一时半会不可能再得到入政事堂的机会,没想到这么快就又得了王朴的看重。

    心思急转,他回过神来立刻姿态真诚地回应:“得蒙相公看重,实在是诚惶诚恐,甘为相公效犬马之劳!”

    “嗯。”王朴点点头,“只要你忠心为国,某便宽心。”

    顿了顿,不等李表忠心,王朴继续道:“温美才不算什么,只是宫中对我有所不满,牵连了你。”

    李闻言,若有所思。

    “参政一职一时半会定不下来,还有的吵。你这边不要闲着,治安寺警员选阅最好能在薛广德抵京之前完成,我好为你请功。”

    “是!”李连忙应下。

    王朴略一沉吟,提出建议:“除了这件事,你看看工部还有没有其它事项,做出些功劳来,我在官家面前说话也能硬气点。”

    “相公放心!”

    “行。”王朴点头,“你去罢。”

    当天散衙之后,李寻到韩熙载,简单说了下今天去见了王相公,得到相公看重被推举为参知政事云云。

    除此之外再无多余的话,干脆利落地告辞离开。

    这是在表态,不是对陈佑表忠心,而是说要转向王朴。

    他这还算厚道,没有试图瞒着陈佑以得到支持增加当上参政的成功率。

    陈佑得到韩熙载的回报,没有丝毫不悦。

    毕竟,是他先动念要放弃李的,即便李不知道这件事,不代表就没发生过,好聚好散就是。

    这就是现实,盟友、下属、敌人,全都可以相互转化,没有什么是永恒不变的。

    不过既然李不是他这边的人,他就没什么好犹豫的了。

    他没有掺和进参政的推举,而是提出可以任命宁强担任治安寺卿。

    之前已经说过,治安寺卿的任命不从政事堂走,而是官家直接下中旨。

    也就是说,政事堂和枢密院都只能提意见,至于听不听,那就是官家的事情了。不像那些从政事堂过的诏令,必须要宰相附署才有效力,这就给了宰相同官家争斗的底气。

    陈佑不知道宁强是不是王朴最中意的选择,可是只要王朴不赞同他的提议,他就会支持温仁福提名的参知政事人选。

    陈佑的奏疏是通过政事堂递到君前的,而且通过一些安排,让王朴看到这份奏疏,给了王朴思考权衡的时间。

    治安寺卿和参知政事,二选一。

    在之后的两府议事过程中,说到治安寺卿的人选,陈佑提议选择宁强,王朴也附和。

    没有人反对。

    赵德昭伐宋时见过宁强,因当时年纪尚小而对其印象有些模糊。不过看了汪弘洋整理出来的生平小结,同模糊的记忆一比照,对宁强的好感直线上升。

    见无人反对,立刻就命令拟旨。

    此时过后,又讨论了目前正在进行的法司改革,但凡涉及官职和机构的,都是吵吵嚷嚷少有定论。

    如此,半个时辰之后终于到了本次议事的重头戏:推举参知政事。

第五百七十三章 风云操于何人手(八)

    经过这段时间的交流沟通,拿到这一次两府议事上的推举名单只有两人,一位是兵部尚书李,另一位是河南尹胡承约。

    李自不必说,是王朴推举的。

    而胡承约却是得到了温仁福提名。

    温仁福提他,或许是考虑到他也算是潜邸旧人,又或许是想到他和宋敏贞、陈佑关系不错。不过这些只能说是加分项,真正让温仁福推举他的,一定是他答应了温仁福某些条件。

    陈佑不知道他们私下里交换了什么样的条件,而且胡承约之前没有来同他沟通一下。

    听着两派人马言语交锋,陈佑暗自思量他该如何自处。

    因为宁强的事情,陈佑不能反对李的提名,那就只剩下两不相帮以及反胡助李两种选择。

    正考虑着,已经有了些经验的赵德昭突然点名:“少保如何看?”

    陈佑收敛思绪,直接开口:“回禀官家,臣以为,李、胡承约皆可担当重任。”

    他这话出口,温仁福嘴角上扬。

    陈佑下一句是:“不过官家增设参知政事不仅仅是为了提拔有能力者,更是想要政令通畅,臣以为,选择何人担任参知政事,当以此为基准。”

    赵德昭闻言点头,虽然陈佑没说具体人选,但他感觉陈佑说得很有道理。

    其实换句话,陈佑的话虽然有道理,但是并没有什么用。

    议事之前,母亲卢金婵嘱咐他不要让王朴得逞,可眼下支持温仁福只有李继勋,这叫他十分犹豫。

    他可是记的清清楚楚,当年在庐州时,陈佑一而再再而三地重申要站在大多数人的立场上去考虑问题。

    “宋副枢怎么看?”

    无奈之下,赵德昭又提问宋敏贞。

    在赵德昭看来,宋敏贞同胡承约关系好,应该会支持胡承约。

    不出所料,之前一直没开口的宋敏贞听到问话,没有太多犹豫直接就说出了自己的观点:“回禀官家,臣以为河南尹胡承约更为适合。”

    说着,他瞅了一眼马青,继续道:“李只是兵部尚书,全**事有枢密院负责,没有必要让兵部尚书参知政事。况且。”

    他顿了顿,面色平静地缓缓说道:“若真要兵部尚书参与兵事,不若叫其同知枢密院事。”

    “臣附议。”

    马青干脆地开口,说完之后重又低首垂目不言不语。谁也不知道他赞同的是胡承约参知政事,还是让兵部尚书同知枢密院事。

    见马青和宋敏贞都支持胡承约,赵德昭立刻道:“既然如……”

    “启禀官家!”

    偏偏就在赵德昭说话的一瞬间,赵普站起来高声呼唤。

    赵德昭被打断之后有一瞬间的慌乱,而赵普此时也有些茫然失措。

    好在赵德昭反应过来赵普有话要说后,甚至没有考虑他会说什么,直接就下意识地开口:“赵参政有什么建议?”

    陈佑看向赵普,宋敏贞或许考虑到往日情分,但马青之所以支持胡承约,实际上要想让温仁福在政事堂能抵挡住王朴的压力。

    以赵普的老辣,不至于想不到这一点。

    他会怎么说,陈佑很好奇。

    听到问话,赵普冷静下来,沉稳开口:“启禀官家,臣以为宋副枢所言有误。枢密院是枢密院,兵部是兵部,若真如副枢所言,索性把兵部并入枢密院算了!再者言,军国大事,不仅仅是枢密院是事情,也离不开政事堂的支持。让兵部尚书参知政事正好可以沟通两府,岂不比河南尹重要得多?”

    陈佑目露异色,他一时间想不清楚赵普这番表态的用意。

    “臣附议!”

    这次是窦少华,政事堂的分工中,王朴把这次三司和户部改革交给他负责,让他不再是一个空头宰相。他自然投桃报李支持王朴,更别说赵普这番话对增加政事堂权力有好处。

    紧接着,王朴也开口了:“臣附议。”

    大家都表态了,焦继勋来回看看,本着少说少错的原则,最终和陈佑一般闭口不言。

    双方支持者差不多,赵德昭依然犹豫,不知该作何决断。

    就在殿内僵住的时候,王朴再次开口:“此事任由官家决断,臣等伏惟圣裁。”

    他话音落下,其余等人尽皆道:“臣等伏惟圣裁。”

    不得不说,王朴这一句话,就叫赵德昭对他的印象好了许多。

    小孩子嘛,总是对那些认可他的人比较有认同感和亲近感。

    “既然王相公这么说了,那就任命胡承约为参知政事吧。”

    赵德昭话音落下,诸人一同领旨。

    陈佑这时候突然反应过来,王朴突然放弃争夺,除了在赵德昭面前退让,也是给他陈佑上眼药啊!

    原本东宫旧属陈佑权势最大,所以他才能顺利成为领头人。现在胡承约参知政事,再有温仁福的支持,也够资格在东宫拉起山头了。

    河南府衙,胡承约坐在椅子上闭目养神。

    他知道今天的两府议事极有可能会定下参知政事人选,心里躁动不安,难以耐着心思处理政务,只能坐在这里等待。

    也不知过了多久,亲信书史突然快步进门:“使君!成功了!”

    胡承约陡然睁开眼,盯着兴奋的书史,待听到“温相公遣人来说,诏令使君参知政事”时,他松了口气,整个人都放松下来。

    随即脸上挤出笑容:“我知道了,你先下去忙吧。”

    见他如此,书史也平静下来,恭敬退去。

    胡承约靠在椅子上,呆了许久,然后长出一口气,脸上不由自主地浮现出笑容。

    接下来,要先去找宋敏贞,然后再去寻陈佑。

    他还只是个参政,不想同陈佑他们闹得太僵。

    一家欢喜一家愁,李早于胡承约得知消息。先后两次有希望,又两次都希望破灭,李这时候真的有些灰心丧气。

    只是他不好说什么,听到王朴召见,还得打起精神过去。

    见面,行礼,坐下,李强笑道:“不知相公寻来是为何事?”

    “想必惟珍已经知道两府议事的结果。”王朴淡漠开口,语气没有丝毫起伏。

    “嗯,已经知道了。”李点头。

第五百七十四章 今日青锋且开刃(一)

    “你不要多想,只要立身正,有我在,没人能把你怎么的。”王朴话语之间自有一股气势,“宁强回京还有一段时间,我会把其他官员任命拖到他回京就任之后,你尽快抓牢治安寺底层吏员。”

    “喏。”李应了一声,总算是打起一些精神来。

    送走李,王朴坐在椅子上思忖一阵,遣人去请赵普。

    事情还得落在吏部头上。

    随着薛崇、宁强先后入京,政局逐渐平稳下来。

    中秋之后,治安寺各级官员配备齐整,这个全新的部门正式成立。不过下属吏员需要通过吏部调动,一干警员也得等待兵部操练结束,治安寺成立之后的首要大事是在治安寺卿宁强的带领下订立治安寺的各项规章制度。

    在这件事情上,王朴强势介入,任何一项制度都得送到他这边来审核,只有得到他的批准才能在治安寺施行。

    治安寺属于法司改革的一部分,另外两个部门,刑部变动不大,大理寺改变较多。

    这次法司改革,京中各司的本部门内执法、审判的权力受限,但凡涉及违法,都必须移交给大理寺审讯判决。

    外地府军州依然由法曹审判,不过除了死刑照例上报刑部复核外,日常案件也得通报给巡视当地的大理评事。也就是担心地方上有反抗心理,不然的话中枢这些人甚至有把法曹从地方剥离出来交给各地大理评事直接负责的想法。

    任何变革都涉及到方方面面,尤其是这种行政体系的改变,职能的划分移交、不同部门之间的关系、公文往来的制度等等,不是几百个字能说清的,此处就不细谈。

    除了法司,另一个重点关注的就是三司和户部。

    在窦少华的主持下,三司成为过去式,它只留下收税的功能,更名为税务监。第一任税务监就是黄世俊,原先担任三四判官的庞中和转入税务监权守少监。

    三司户部并入尚书户部,同时尚书户部和三司的库房全部划入太府寺,税务监收上来的税银钱粮日后也会在登记造册后转到太府国库。

    在这次改革中,尚书户部和太府寺的职责划分可以粗略的类比成会计和出纳。

    当然,现在名字改了,职责也重新划分了,可后续各项事宜至少要三个月才能理清楚。那时候正好过了年,新年新气象新开始,也是个好兆头。

    入冬之后,有人提出应该早些时候确定新的年号,以方便太史局编写来年历书。

    但也有人认为现在最好是维持先帝年号,以示官家继承先帝遗志的决心。

    改年号和不改年号各有一批人支持,就在两派人争吵不休即将演变成一场朝争的时候,王朴召集两府相公会面,把陈佑在书院里讲过的“矛盾论”拿出来讲了一遍。

    没有官家和太后看着,包括陈佑在内,几个宰相说话都能放开,守在门外的护卫时不时的能听到议事厅内传出拍桌子怒斥的声音。

    最后出门的时候,几个人脸上全都没有笑容,不过第二天关于年号的争论就消失了,只有几个没眼色的还在跳,然后被寻了个由头发配出去。

    大约十一月份,各地发解名单陆续送抵洛阳,官家昭告天下:明年依旧延续建隆年号,为建隆三年。

    再就是厚赐福王和宁王,以及先帝留下几名子女。

    这是在重申将要延续先帝之志,以稳定人心。

    十一月中,各地朝集使先后抵达洛阳,当朝几位相公府上访客络绎不。有希望能换一个好地方的,有想要更进一步的,也有期盼能留在原地不要挪窝的最后一个多是方镇。

    不论如何,这样的热闹叫大家安心许多。

    当大家都希望维持现状并在当前环境下腾挪伸展的时候,就代表着江山稳固。

    江山稳固了,王朴当日所提的主要矛盾就变成了一个次要矛盾。对这些宰相们来说,互相之间权力的争夺成了主要矛盾。

    过完年节,洛阳城内充斥着参加春闱的考生。

    今年科举定在二月初六,主考官是吏部侍郎刘熙古。

    本次科举设立科目多达二十个,包括进士、明经、明法、明算、学究等。不过报名最多的还是进士科,报考人数超过总人数的八成。就连陈佑的书院里面,大多数通过秋解的学生也都选择了进士科。

    因此,设立的六名副考官其中四位负责进士科,其余两位共同负责其余诸科。当然了,批改试卷还得七人一齐来,这里的负责只是维持考场纪律,毕竟不论哪一科,都是同一时间在同一处考试。

    上元节之后,在陈佑的建议下,考官及阅卷官被封锁在考场之中,专心出题。

    策论和诗词还好,有个大概的题目就行。但是向明经、明法等科,都有一百多道题目,而三礼、九经之类的专项科目,更是超过三百道。

    出题要耗费大量的精力,反而是批改的时候要稍微轻松些。

    考官们进考场没多久,陈佑召来治安寺卿宁强。

    这些年来,陈佑同宁强见了三次面。

    第一次见面时,陈佑主政锦官府,宁强则是突出重围的县尉。等第二次再见,陈佑率军南下灭国,宁强手握江水水军。

    到了这一次,陈佑已经是枢密副使,而宁强也成为中枢诸卿之一。

    宁强入京的这段时间,陈佑同他谈了好几次,主要是说如何用治安寺为百姓多做事。

    这么些年来,宁强一直未忘初心,这也是陈佑敢把他放在治安寺卿位置上的主要原因。

    只可惜王朴毕竟对治安寺十分重视,哪怕最后被陈佑掺和一脚丢了卿的位置,凭他的布置愣是把宁强这个寺卿限制得死死的。

    也就是宁强了,当年面对数千叛军都能带着几十个人杀出重围转战千里,如今只不过是几个下属的抵制,根本不会让他有挫败感。

    在陈佑面前坐下,宁强不等陈佑开口便问道:“不知少保寻强来是为何事?”

    “为了科举。”

    陈佑笑道:“此事应该也能帮行仁你在治安寺打开局面。”

第五百七十五章 今日青锋且开刃(二)

    宁强做出恭听的姿态:“少保请讲。”

    “刘义淳现在在贡院拟试题,负责守卫的是殿前司。”

    陈佑稍稍停顿,接着道:“我不相信殿前司。”

    宁强听了,目光一凝,神情严肃地问道:“少保可是知道些什么?”

    这一问,压迫力十足。

    可惜在陈佑看来仿若微风拂面,丝毫没有放在心上,他不急不缓地开口:“只是担心而已。这次科举各科录取总人数加起来要超过三百人。以前只有十几人、几十人的时候尚且有人徇私舞弊,更何况如今三百多人?”【1】

    同宁强对视一眼,他继续道:“我担心有人会泄题,否则也不会奏请叫考官居于贡院不出了。”

    宁强看着陈佑,熟视良久,陈佑脸色没有丝毫不同,宁强这才收回目光缓缓道:“不知少保教强如何做。”

    “我会提议叫治安寺负责外围护卫。”陈佑语气不变,“你到时候仔细核查往来之人,莫要叫只言片语被带出去就好。”

    “明白了。”宁强点头。

    话到尽处,陈佑突然笑起来:“行仁你可要看好治安寺,别到时候事情出在治安寺,那你我可就说不清了。”

    宁强眸子微缩,神情坚定道:“少保放心便是,有我在,治安寺不会出问题。”

    “我自是相信你的。”陈佑摆出送客的姿态,最后又补充一句,“抓到人尽往大理寺送就好,后面的事情你不必插手。”

    宁强明白,这其实是对他的保护,不希望他掺和进朝争之中。他没有多说什么,起身朝陈佑恭敬一礼,退出书厅。

    陈佑端起茶盏轻啜一口,干坐一阵后唤来书史:“去政事堂问问文伯相公有没有空闲,我未初去见文伯相公。”

    韩熙载家中,一场宴会正在举办。

    这次宴会的主角是礼部侍郎、太子宾客司徒诩。

    司徒诩目前以侍郎职知部事,同尚书没两样,若是运道来了,直接入政事堂也不是不行。只可惜这个运道它就是不来,年前两次推举参知政事,偏偏没有一个人想到同为东宫老臣的司徒诩,今年已经六十五的司徒诩渐渐起了致仕的念头。

    因司徒诩患有足疾,忌口甚多,韩家这场宴会也是较为寡淡,不过舞乐倒是足以飨宾主之乐。

    待舞停乐息,杯盏撤下,宾主二人一人端了一杯消食汤在手中。

    等了等,韩熙载率先开口:“想宾客也曾在潜邸辅佐官家,眼看着陈副枢、胡参政入两府,接下来怎么也该到宾客了吧?”

    司徒诩眼珠子一转,呵呵笑道:“入不入两府,那得看宫里怎么说。我呢,忠心王事就好,没想那么多。”

    韩熙载亦笑:“宾客此言真乃诚臣!只是我听说以后科举要交给礼部主持,而且选官之试从这次科举开始便会取消,礼部职责加重,宾客可不能只是一个侍郎。”

    听他这话,司徒诩神情一滞,看向韩熙载的目光带着一丝惊诧,脸上的表情显现出他内心的惊疑不定。

    他从韩熙载脸上没有看出开玩笑的痕迹,明白这事极有可能是真的。

    但是他一个六部尚书一般的人物都不知道,为何韩熙载这个没有任何职事的闲人能晓得?

    只是稍一思忖,司徒诩禁不住压低声音开口询问:“韩大夫是从何处得知的?”

    韩熙载没有隐瞒,直接笑道:“正是陈副枢那边。相公有意叫宾客多担些事情。”

    “政事堂还是枢密院?”

    致仕的想法被司徒诩抛到一边,他有些急切地探身询问。

    只是韩熙载的回答叫他失望:“一时半会怕是没可能,不过宾客做一任大宗伯倒是可以。”

    “礼部尚书啊。”

    语气中的失望完全不掩饰。

    司徒诩叹了口气,苦笑道:“我也不瞒大夫,我这一年来深受足迹之苦,有意乞骸骨回乡专心侍奉释迦,以求安宁。”

    “啊,竟是如此!”

    韩熙载语气中满是诧异和失望。

    感慨一声,他不死心地问道:“宾客不再考虑考虑了?”

    司徒诩摇头:“也是时候给后学们让位置了。”

    说完这话,他稍稍犹豫,又看向韩熙载道:“说起来我要乞骸骨的事情还没跟其他人说过,若是陈相公早做安排,我可以推迟一段时间上疏。”

    “这样。”

    韩熙载长出一口气,说不上心中是何感想:“我会把话带给相公,不论结果如何,都会给宾客一个回复。”

    司徒诩点头。

    他是突然想到可以用他即将致仕的消息来换子孙前途,成了是意外之喜,不成也无所谓。

    隔日,收到消息的陈佑翻了翻自家夹袋里的人才,仔细权衡之后写了一封手书送给卢仲彦。

    不多时,这份手书就出现在卢云华的案头。

    兄妹二人隔案而坐,卢云华青葱玉指点着摆在案上的纸张,一声轻叹:“其实叫二哥坐这位置是最好的,只可惜两府相公们必定不会同意。”

    卢仲彦冷笑一声:“他们也就这点心眼了!”

    讥讽一声,他看着自家妹子,十分认真地说道:“有合适的人就争一争吧,有陈将明帮衬,应该能成。实在不行,我就出京去,不能去大人那里,去西北或者南边都行。总好过留在京城受窝囊气!”

    “也行,有大哥在,等闲不会出什么事情。”卢云华点头,“我会写信问问大人有没有什么人值得推举。”

    “那我就去同陈将明说了啊?”

    “等等!”卢云华急忙出声。

    只是话音落下之后,她愣了愣,随即点头:“没事了,二哥去吧。”

    见她如此,卢仲彦神情复杂,最终叹道:“你这样我也不好多说什么,不过也别把自己闷在家中,你两个嫂子都闲着,没事的时候多同她们出门转转散散心。”

    说完,也不等卢云华回答,直接起身离开。

    治安寺内,使者将政事堂和枢密院符令送到后便兀自离去。

    宁强仔细查看符令后,便着人召集治安寺诸官吏议事。

    治安寺有文武两班人马,一者处理日常庶务,一者统率警员。

    不多时,两班官吏二十余人先后抵达议事厅。

第五百七十六章 今日青锋且开刃(三)

    宁强坐在北边上首,他的左手边是庶务官,右手边是警务官。

    在座的都有官身,也因此,济济一堂,没有一个是宁强的心腹。

    无论王朴之前是不是属意于宁强,被陈佑胁迫着交出治安寺卿的位置后,王朴都不可能对宁强有太多正面期望。

    因此,治安寺在京中诸司中,是罕有的所有官吏都配备齐整的一个部门。

    不论是少卿、丞,还是警监、警督,全都是王朴一手安排的。

    坐下之后,几人互相之间交换个眼神,然后一齐看向宁强,等着这个治安寺卿说话。

    宁强神色不变地举起符令:“东西两府刚来了命令,由治安寺协助殿前司负责本次科举护卫。”

    堂内众人没有一个露出惊诧的表情,他们同宁强一样,早在命令下达之前就听说了这件事。

    冷场。

    又是冷场。

    宁强上任以来已经经历过不知道多少次这样的冷场了。

    不过无所谓,有陈佑的帮助,他总不至于在治安寺一个人都支使不了。

    陈佑是没办法插手治安寺官员任免,可治安寺庶务警务加一块两千多人,需要的底层小吏可不少。正是有一些听命的小吏在,宁强才能腾挪开来。

    然而正如陈佑常说的,只要能做好安排下去的事情,无所谓做事的人是不是自己的心腹。

    这句话在治安寺也同样适用,宁强面容平静语气平缓地安排着:“贡院在河南县境内,赵少卿去同河南知县商量一下,贡院四周的坊都交给治安寺负责。”

    “好。”治安寺少卿赵成栋点头应下,便再也没有其它话语。

    宁强没有在意,继续道:“有了两府符令,咱们先不必管其它,所有精力都放到这次科举上来,具体怎么护卫,郭少卿同陈、李两位警监商议着来。”

    “行。”

    郭、陈、李三人亦是惜字如金。

    宁强顿了顿,加重声音道:“两府教治安寺做这事,是为了防止科举试题泄露,希望各位回去之后好生交待,教底下人莫要自误。”

    说是交待底下,实际上却是说给在座的这些人听的,也不知道有几个人能听进去。

    贡院之中,刘熙古在几个大厅中转了一圈,重又回到自己的小书房。

    这是身为主考官的小小福利。

    这次科举把考官和阅卷官们都聚集到一起出题,那么多科目不可能都在一个地方,不然讨论起来会互相干扰。

    不过贡院里面的会客厅毕竟有限,像进士这样的大科自然独占一个厅,其余的只能是几个科目共用一个厅,中间临时筑起木板隔开。

    至于主考副主考,他们可以各自占据一个小房间作为书房,平时所要做的就是审核阅卷官们送上来的备选试题。

    过不多时,明算科的阅卷官吴舜臣手里拿着一叠手稿走了进来。

    “刘侍郎,这是今天上午的题目和解答过程。”

    “原来是吴教授,我先看看,你坐一会。”

    刘熙古接过手稿翻看起来,吴舜臣自顾自地坐到椅子上。

    方才刘熙古称呼“吴教授”,因为吴舜臣是书院算学院的教授。

    虽然吴舜臣已经快四十了,可他在书院教了几年书之后对官场的向往更甚,尤其是眼下看起来天下太平,文官的地位也开始上升。于是,当得知本次科举需要算学院派人协助明算科出题审题后,他主动报名了,希望能借此机会进入官场。

    本次明算试题准备按照《九章算术》的内容分为九个部分,吴舜臣拿过来的只是第一部分,包含面积长度计算、分数的加减乘除等,不算太难。

    不过既然是书院的教授来出题,显然不可能简单地让考生直接计算,必然会弯弯绕绕好几层。

    刘熙古要审核的就是题目的表述有误错漏歧义,按照出题者给出来的过程得到的结果是否准确无误。

    毕竟题目的风格都是这种:

    今有环田,中周九十二步,外周一百二十二步,径五步,问为田几何?

    今有出钱一万三千九百七十,买丝一石二钧二十八斤三两五铢。欲其贵贱斤率之,问各几何?

    今有女子善织,日自倍,五日织五尺。问日织几何?

    今有均输粟,甲县一万户,行道八日;乙县九千五百户,行道十日;丙县一万二千三百五十户,行道十三日;丁县一万二千二百户,行道二十日,各到输所。凡四县赋当输二十五万斛,用车一万乘。欲以道里远近、户数多少衰出之,问粟、车各几何?

    因书院的简化数字还未能推行天下,科举中也无法使用简化数字,字这么多,为了防止数字出错,还必须使用大写的“壹、贰、叁”,但凡有一二疏漏,少一个或者多一个字,整个题就不一样了。

    好一会儿,刘熙古终于看完了,他没有犹豫,提笔在纸上画了一个圈:“先留着做预备,送给两位副主考看看。”

    “好,在下这就安排人去誊抄几份。”

    答应着重新拿过手稿,吴舜臣犹豫了一下,没有立刻离开,也没有坐回到椅子上,而是压着嗓子开口:“说起来,昨天进士科的书厅耗费的墨块有些多。”

    昨天正好是几个主考批了一部分可以留作进士科预备的题目。

    “哦。”刘熙古表现得毫不在意,“估计是讨论得比较激烈吧。行了,吴教授先去忙吧。”

    “是,那在下先告退了。”吴舜臣脸上浮现出无奈的表情,躬身一礼后退出书房。

    当房间内只有刘熙古一人时,他禁不住握紧拳头猛然抬起。

    就在他要砸下的时候,突然反应过来,深吸了一口气,顿在空中的拳头被收回。

    他烦躁地站起身来,来回踱步。

    科举舞弊是常有的事情,来贡院之前陈佑也跟他说过,更提醒他不要在贡院里闹起来。

    当时陈佑说会尽力让这次科举公平公正。

    刘熙古想到这里,叹了口气,喃喃出声:“只能希望少保可以做到了。”

    被刘熙古寄予厚望的陈佑这时候正坐在英华殿中,同闻名已久的尚书省右司郎中、观文殿学士杨子任交谈。

第五百七十七章 今日青锋且开刃(四)

    此时两人讨论的乃是治安寺。

    杨子任质疑组建治安寺的意义,他认为就目前治安寺的职能来说,卫尉完全可以胜任,没必要把卫尉寺当成一个空壳子摆在那里,反而单独成立一个治安寺。

    陈佑无奈,只得解释日后要命令各地成立治安曹,然后以治安寺统率各地治安曹,以分割地方权力。

    杨子任有备而来,自然不可能一句话就被说服。紧接着他又以治安寺为例,质问中枢收权在此时此刻是否可行、施行之后又会出现什么问题、出现问题该如何解决等。

    种种问题,有些陈佑早有考量,有些却是陈佑所疏忽的。

    杨子任正问到府军州治安曹以治安寺为首,地方政府遇到事情会不会支使不动治安曹。

    这种问题不仅仅是现在有,就算过个一千年还存在。

    陈佑也没有彻底解决的法子,只能采取一个理想状态下能够运行的模式:财物和人事分离。

    他刚说了一句,门口就传来敲门声。

    卢多逊立在门边,高声道:“学士,官家遣人来寻你!”

    陈佑收住话头,同杨子任对视一眼。

    杨子任没有多留,直接就抱拳道:“今日叨扰少保,叫某解了不少疑惑。少保有事,某就先告辞了。”

    陈佑起身抬手:“杨学士慢走,日后若是得了闲再来详谈。”

    杨子任来这里质询陈佑,可不单纯是为了刁难。同他的一番交谈,陈佑既能查漏补缺,又能提前面对可能会遭受的诘难。

    就在杨子任离开的同时,一名宦官走了进来。

    是当年跟在先帝身边的张德钧,不过因为“德”字犯了当今圣上的名讳,所以他现在改名了。“张”是他在宫中义父的姓,现在义父不在了,他也算是出人头地,便趁着改名的机会恢复了本姓。

    如今他的名字叫做王继恩,表面上说出来的寓意是延续先帝恩情。

    王继恩一进门就站定行礼:“见过陈少保!”

    两人是旧识,而且王继恩现在是殿中丞,几乎日日陪伴在赵德昭身边,是以陈佑没有端着架子,满脸笑容的起身虚扶:“竟然是王省丞,快快请起。”

    待王继恩直起身子,陈佑温声问道:“省丞来英华殿是为了何事?”

    王继恩呵呵笑道:“好叫少保知晓,官家叫下官来,是要请少保去同明殿。”

    “原来如此。”陈佑点头,“我这就过去。”

    嘴上这么说,陈佑却没有迈动脚步。

    顷刻之后,卢多逊捧着一个漆画圆筒瓷罐走了进来:“学士,东西拿来了。”

    陈佑见了,笑着对王继恩道:“官家召见不敢耽搁,没能请省丞喝杯茶,正巧我这边有包好的新叶,省丞带些回去尝尝鲜。”

    这瓷罐不过手掌大小,里面也装不了多少茶叶。不过,陈家工坊出品的东西,向来是精品,茶叶的价钱且不说,单是这个瓷罐也值不少钱。

    果然,眼瞅着卢多逊手里的漆画瓷罐,王继恩脸上笑开了花,忙不迭结果瓷罐塞进袖中,嘴上不住地说着:“谁人不知陈少保喜饮茶,拿来待客的必不是凡品,下官就厚颜接下了。”

    陈佑见此,心中暗自好笑。

    得亏了他这些年让自家商铺工坊推广奢侈消费品,他自己更是以身作则在生活细节上引导高官显贵。

    这不,送昂贵的茶叶,比以前直接送金币银币要文雅的多。对王继恩这种喜好显摆、附庸风雅的人来说,效果更是出群。

    走在前往同明殿的路上,刚收了礼的王继恩没有闷着头不说话,眼见着四周无人,身旁随从又落在后边,就压低声音提醒道:“官家是突然想到少保的书院,这才叫我来寻少保。”

    “多谢省丞提醒。”陈佑回了一声便不再说话。

    王继恩也闭上嘴不多说,这种事情有默契就好,没必要掰开来算账。

    一路来到同明殿,不用教人禀报,王继恩直接把陈佑领到同明殿侧殿。

    这里是赵德昭日常寝殿。年前参政之争落幕没多久,赵德昭就强硬要求搬到同明殿来,若不是有卢云华在中间斡旋,天家母子关系差点闹僵。

    进门之后,首先映入陈佑眼帘的是一排三尺多高的长桌,桌上摆的是各种稀奇古怪的器具。

    偏偏这些东西陈佑都认识,比如显微镜、比如钟摆、比如仿制的地动仪、浑天仪模型。

    就在陈佑看着这些东西暗自思量时,坐在地毯上的赵德昭听到声音扭过头来,见是陈佑,立刻起身:“陈师!”

    陈佑回过神来,躬身行礼:“参见官家。”

    “嗯,免礼。”

    赵德昭毫不在意地摆摆手,差不多是小跑着来到陈佑面前,举起一张纸:“陈师,你看看这一道题怎么写。”

    陈佑接过纸,是一道物理题。

    只是一道简单的杠杆受力的问题,可是考虑到当前物理学研究进展,这类问题基本上是紧贴前沿的高端问题。就算在书院里,也只有从九年级毕业进入三舍的学生才会去研究这类问题。

    他目光复杂地看向赵德昭。

    知道赵德昭聪颖,可没想到赵德昭在物理学上的天分如此之高。

    只可惜啊,赵德昭是皇帝。

    陈佑收敛心思,走到桌前拿起铅笔为赵德昭讲解这道题的解题思路。

    这种题目只要能分析出力的作用方向,理解力的分解与合成,剩下的就是简单的数学运算了。难点就是分析作用点和作用方向,陈佑从前也是经常出错。

    过不多时,在陈佑的指点下,赵德昭半知半解地完成了这道题。

    让王继恩取来答案对照后,赵德昭露出了欣喜的神情,毕竟做出来一道难题还是很有成就感的。

    将纸笔放下,赵德昭看向陈佑,脸上带着期待地问道:“陈师,我可以去书院学习么?”

    “官家以为太后和王相公他们会答应么?”

    赵德昭脸色垮下来,纠结一阵又问:“那我能不能请书院教授来宫里讲学?”

    陈佑稍一沉吟,点头道:“若是官家需要,书院可以安排教授轮流入宫讲学。”

    “这个好!”赵德昭兴奋拍手。

    陈佑看着雀跃的赵德昭,默默地想着,若是多了一个沉迷物理无心国政的皇帝,似乎是一件好事。

第五百七十八章 今日青锋且开刃(五)

    物理题只是凑巧,赵德昭请陈佑过来是为了书院的事情。

    准确点说是为了科举考试。

    赵德昭年纪摆在这里,虽然学习很快,可终究经验不足,此时面对陈佑就直楞楞地开口询问:“陈师,听说这次春闱有洛阳书院的教授做阅卷官,不知道书院平时是如何禁绝舞弊的?”

    说话间,王继恩使人搬来椅子,君臣二人各自坐下。

    只是稍稍思虑,陈佑开口答道:“只二策耳!一为严查,一为严惩。”

    “严查是如何查?”

    “交叉监考、临时巡考、入场检查等措施,再加上舞弊被查出后果十分严重,也就很少有人会冒险了。”

    “不用糊名、誊卷么?”

    糊名是早已有之,誊卷则是去年蜀地某个考生上书建议然后被采纳。

    “有糊名。”陈佑解释,“但是誊卷没有。誊卷毕竟耗费巨大,书院考试毕竟不涉及前途,不值得如此做。”

    赵德昭点头,稍稍沉吟,然后问道:“陈师以为这次春闱会有人舞弊么?”

    听到这句话,陈佑眼眸低垂,语气平静地开口:“官家以为我为何要叫治安寺参与贡院护卫。”

    “啊!”

    赵德昭低声叫了出来。

    治安寺参与护卫是两府宰相自行安排的,赵德昭只是知道有这么一件事,其中有何隐秘他不知道。

    ……

    过不多时,陈佑离开同明殿。

    走到门外,一阵凉风吹过,抬头一看,天色阴沉,估摸着春雨将至。

    紧了紧衣袍,陈佑没有回英华殿,而是往枢密院去。

    他刚刚坐进书厅,范昌就进来了。

    如今的范昌是枢密院杂务房主事,有他在,陈佑能够比较轻松地知道皇宫两府的消息。

    原来赵德昭不是突然想到了书院才叫陈佑过去,而是想到了可以把书院当做引子才派人去请陈佑的。

    昨日下午,新安县主簿上书称本次春闱考官以及负责护卫贡院的治安寺卿都与枢密副使陈佑有旧,“虽陈副枢或无舞弊之心,然此举若瓜田纳履、李下正冠”,建议官家“宜更易之,以免损陈副枢之清名”。

    这才有了今天赵德昭请陈佑过去问话的举动。

    这个主簿究竟是何想法,陈佑不知,不过若真如此人所言去做,对陈佑的好处就是如果科举真的出现舞弊或者疑似舞弊事件,陈佑可以顺利脱身。

    考虑一阵,陈佑吩咐道:“你安排人去接触一下此人,看能不能为我所用。”

    “喏。”

    范昌出声应下,正要离开,陈佑又道:“去把曹明彦叫来。”

    曹明彦,陈佑率军灭宋时,此人曾出使南昌。当时他是典客丞,同时也是外间房的细作。武德司变动的时候调到枢密院来做内间房主事,负责联络枢密院内间房和武德司。

    没让陈佑等太久,曹明彦很快就走了进来:“相公!”

    “曹主事。”陈佑唤了一声。

    曹明彦束手垂首,静待吩咐。

    “明日进士科的备选题目将从贡院送到宫中,某担心有人泄题,内间房安排人盯着些。”

    话音落下,曹明彦稍稍犹豫,点头应下。

    次日,正月二十二日甲午,惊蛰。

    站在街道上看着远处紧闭的贡院大门,宁强低沉的声音响起:“张县丞以为今日会有人动手么?”

    “会。”

    站在他身旁的河南县丞张昭回答地十分干脆。

    “若是有心,今天就是最后的机会。等官家选好的题目送入贡院,这些人就很难传递消息了。”

    宁强点头赞同,不过他补充道:“也要防着有些人收买了雕版工。”

    “那就不是我们的事了。”张昭笑了笑,“贡院里面是殿前司在看着。”

    今天趁着官家选题贡院开门的时机,负责印刷试卷的雕版工和印刷工们会一齐进入贡院,一直到科举最后一天才会被放出来。

    而过了今天,贡院就要等到二月初六考试的那天才会打开,故而张昭说这是最后的机会。

    两人正说着话,远处的贡院大门随着一阵沉闷的摩擦声朝内打开,七八个宦官各捧着一个尺许长的木盒在数十殿前司军士的护卫下走出贡院。

    从人群的缝隙中隐约可以看到刘熙古带着一众考官站在门内目送试题离开。

    贡院门外停着几辆平板马车,捧盒宦官登上马车跪坐在车板上,木盒摆在膝前布垫上。

    任何人不能同试题一块离开旁人视线这是两府相公们为了防止有人偷题而定下的规矩。

    宁强同张昭对视一眼,神情严肃道:“某先离开了。”

    张昭点点头:“寺卿慢走,我也要去路上看着点。”

    洛阳宫,陈佑裹挟着一股寒风走进同明殿。

    窦少华已经在殿中等待了,陈佑见了他,立刻笑道:“窦相公来得早啊!”

    “今日无事,便早些过来了。”窦少华朝陈佑点头示意,语气淡然地开口。

    陈佑笑了笑,走到窦少华对面的椅子上坐下:“天阴沉沉的,怕是要下雨,不知道运送试题是怎么安排的。”

    “听说内侍省备好了雨伞和防雨布,陈少保不必担心。”

    说话间,其余几位相公陆续赶到。

    今天大家只是来见证官家选题,因此马青和宋敏贞都没过来,枢密院这边只有陈佑和王彦川,政事堂也只来了王朴、温仁福和窦少华。

    科举选题别看闹得这么正式,实际上在当前来看算不得什么大事,若不是这次录取人数较多,随随便便一个侍郎、少卿就可以总揽全局了。

    事情不大,殿内几人也就比较轻松,三三两两闲聊起来。

    当然,作为宰相,在皇帝的宫殿里闲聊那也只能聊国政民生。

    贡院外,殿前司军士仍在来回巡逻。

    贡院东墙,一名殿前司校尉正领着部下沿墙而走。

    转过一个墙角,他四处看看,脚步放缓,渐渐落到了最后面。

    走过一棵槐树后,他重重咳了三声,随后心中默数步数。眼看着走了五步,就在他面前,一个纸团从墙内抛了出来,正巧落在前面一个军汉的身后。

    他连忙快步上前捡起纸团,一边直起腰来一边把纸团朝怀里塞。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25025/ 第一时间欣赏欺世盗国最新章节! 作者:司史所写的《欺世盗国》为转载作品,欺世盗国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欺世盗国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欺世盗国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欺世盗国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欺世盗国介绍:
五十年前黄巢晚死,五十年后历史变样,这里是架空的五代十国。基层官员陈佑穿越成乱世一将领,是怎样一步步成为国之柱石,又为何蜕变成朝臣口中的窃国大盗。算计、野心、感情、理想,陈佑该如何抉择?景瑞三年四月,外有敌,内不安,上不可依,下不可信,只能靠自己搏出一条生路。欺世盗国已经完结,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欺世盗国,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欺世盗国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