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言情小说兴汉室TXT下载兴汉室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兴汉室全文阅读

作者:武陵年少时     兴汉室txt下载     兴汉室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二百零五章 尔虞我诈

    “貌合心离者孤,亲谗远忠者亡。”【素书遵义章第五】

    “世上竟有如此卑劣小人。”袁术极嫌恶的说道,他有时做事虽然也会不择手段,但也不至于像笮融这般恩将仇报、反过头来杀害接纳、救济过他的恩主。他有些动了气,对杨弘说道:“吴景不是带兵征讨江东么?如今薛礼身死,秣陵必然会有动乱,何不见他乘隙攻拔?”

    杨弘说道:“吴将军倾力攻拔,奈何秣陵城坚,不仅久而未下,反倒折损了许多兵马。笮融还纠集了本地樊氏、于氏等豪强,将吴将军一路反攻追击到了横江,差一点就赶回江北来了。”

    “荒谬!”袁术右手忍不住按上腰间宝剑,怒道:“他早年跟随孙文台征战四处,多有斩获,又独自率兵征讨太守周昕与泾县山贼,哪里是个不善攻坚的人!一个秣陵县、一个笮融就难倒他了?我看他得闻我要出兵,借机要挟我!”

    “君侯睿鉴,吴景信其不得,丹阳太守袁君与君侯同为一家,料想他的话应不会有错?”杨弘继而从袖中抽出军报,呈递了过去,说道:“袁君说吴景一时失察、轻敌大意,这才遭人算计。彼此行是亲临军中,所见具是属实,故而臣下才敢据陈相告。”

    袁术狐疑的接过军报看了两眼,袁胤虽然能力不足,但忠心是不容置疑的,直到见了军报,袁术心里的疑虑这才稍解半分。只是杨弘这个人虽然与孙氏没什么往来,但却颇为敬慕孙策豪气,袁术也是一开始见了他,才会下意识的怀疑吴景和孙氏在背地里搞鬼。

    只是当下徐州之战迫在眉睫,丹阳郡这个进图江东的前线据点也不容有失,两处都是急需增援的地方。袁术站在阶上,正苦苦权衡着对策,却见袁嗣从外间走了进来,说是孙策求见。

    袁术当即瞥了面色茫然的杨弘一眼,打发他说道:“你先下去,将城外流民的事给处理了。”

    杨弘愣怔了一下,忍不住反对道:“笮融与彼等流民同为信佛之人,让此等精壮渡江,恐会助长其势……”

    “你知道什么,我自有计较。”袁术眉头一竖,不耐烦的说道。这时他已见到一位英姿勃发的青年与袁嗣从门外走了进来,袁术也不再关顾杨弘,居高临下的招呼道:“孙郎,前来!”

    杨弘无奈,只好领命走了下去。

    孙策比袁术还要高出一个头,他知道袁术自尊心强,所以没有选择与其并肩而立,而是很懂事的站在袁术之下的一级台阶上,二人高度堪堪平齐,甚至孙策比袁术略低一些。

    袁术很满意于孙策的举动,他松开了早先扶在剑柄上的手,不动声色的说道:“孙郎难得见我一次,于今想来,应是有要事相商了?”

    孙策干脆的说道:“君侯睿鉴,在下想随君侯北上徐州。”

    “嗯?”袁术眼中顿时闪过一丝诧异的神色,这个请求倒是出乎意料,不过他很快恢复了正常,说道:“你这半年又是为我援助汝南、又是拿下庐江,吃了不少苦,如今士卒疲敝,还是好生休养一段时日吧。攻伐徐州并非一战一役,你有的时候立功,不必急于一时。”

    “君侯这是信不过我?”孙策语出惊人,抱拳说道:“我素来听闻君侯忌惮孙氏,平日只当笑言,从未听信!因为君侯累加恩惠于我孙氏,何来忌惮、亏待一说?纵然是前几次攻庐江……那也是我孙伯符年资浅薄,不能服人,君侯不愿揠苗助长,正是为我着想!我又岂敢因此心生怨怼……本以为君侯与我恩若父子,谁知道……君侯到底是不肯信我孙伯符!”

    他说到动情之处,一双眼睛里竟是饱含泪水,像是有一腔委屈、满腹曲意无处诉说,像是一心为主的忠臣良将在流言蜚语的中伤之下憋屈不已。

    袁术不禁动容,他立即伸手搭上孙策的肩膀,不让其转身离去,先是以长辈的口吻作色责备道:“你一个大好男儿,哭个什么!”

    待孙策拭泪以后,袁术这才说道:“我与你父情谊深厚,他不幸遇难早逝,留下你们几个年幼兄弟。身为故主,我不能不顾,你也知道,这些年来,我何尝不是将尔等视为子侄看待?外间传些什么忌惮、亏待之类的妄言,皆是要离间我等,你大可不消理会,再有听见,只管来报我就是!”

    孙策收了泪,低头谢过:“在下明白,君侯不愿让策随军伐徐,全是出于一片照拂之心,孙策在此谢过!”

    这话说得倒是让袁术倍感为难了,他着实是不愿让孙策跟着去攻打徐州,那样但凭孙策以及程普、韩当这些孙坚旧部的本事,不说是他,恐怕就连张勋等人都要变陪衬,到最后还不知是谁成全谁。

    可是如今话都说到这个份上了,袁术若再不给孙策一点补偿,不管不顾的任由他留在寿春,恐怕在以后更不好安抚这头幼虎。

    袁术站在原地思考片刻,只好重重的叹了口气,这一声叹息宛若卸下肩头重担:“你舅父在丹阳遭遇大败,想必你也知道了,如今笮融勾结豪强据城顽抗,兵势强大。我麾下精兵皆要赶赴徐州,一时难以顾及,为防江东局势愈加糜烂,需得一员大将替我稳住丹阳你可愿为我走一趟?”

    孙策眼前一亮,立即应道:“先父有旧恩于江东,若是能许我助舅父进占横江,可募兵三万。退可与君侯共图大业,进可为君侯取得江东诸郡!”

    “好、好!”袁术一边高兴的笑着,一边看向袁嗣,下令说道:“孙郎既有如此豪情壮志,我岂能不允!传令下去,着即表孙郎为……折冲校尉,行殄寇将军,再拨给你钱二十万,马五十匹!你先父的旧部我已归还与你,孙郎可随意驱使。”

    说完他便闭口不言,似乎在等着孙策向他多要钱粮军械,但孙策却没有这么说,只是不断称谢:“策知道君侯讨伐徐州急需粮草,所以不敢任性索取。但有此等资财,策足以为君侯平定丹阳!”

    他信誓旦旦的说完,然后便匆匆离去了。

    孙策刚走,这几日遭遇袁术冷落的袁嗣便赶紧表明立场,对其说道:“孙策有异才大志,如今群雄纷争,正是进取的大好良机,君侯何故遣其渡江、又以精兵相资?难道就不担心养虎为患?”

    袁术脸上和煦的笑容登时冷了下来,与袁嗣一步一步往下走着,口中冷笑说道:“无谋之辈!此子心气极高,若薄待于他,必然内心恨我;若厚待于他,凭孙氏之力,转眼必成一派。故当且用且防,我一直将他与孙贲、孙香等人分隔各方,就是不让彼等合兵一处,以防做大。”

    “可如今孙策助其舅父吴景攻打横江,已然合兵,丹阳与九江有长江之隔,孤悬东南,不可不虑啊。”袁嗣亦步亦趋的跟在袁术后头说道。

    “但凭彼等二人,哪有那么轻易的就能平定江东?”袁术走到门边,转身看向袁嗣,颇为自信的说道:“江东诸郡不仅地势复杂,还有各路人马纵横其间,譬如秣陵笮融、豫章太守魏桀等人,都不听我的号令。泾县祖郎、吴郡严白虎等强宗骁帅,山越贼寇,与郡中豪强勾结、官匪不分。孙策不过数千人,妄想数日之内占据江东,谈何容易!”

    袁嗣脑中灵光一闪,忽然想起在来时偶然听见袁术对杨弘的一个吩咐,恍然明白了什么,说道:“难怪君侯要把那些流民赶过江去……”

    “嗯?”袁术瞪了他一眼,颇有警告之意。

    袁嗣自知失言,懊恼的低下了头。

    “孙策到底年少,这个年纪的人,只晓得勾画前程远大,却不知会有什么后果。”袁术半是感慨的说道,随即迈步走出了大门:“等他在江东吃够了苦头,我那时差不多也已拿下徐州,再回转南顾,则鹬、蚌,尽皆为我所有。”

第二百零六章 从容任策

    “仁之与义,敬之与和,相反而皆相成也。”【汉书艺文志】

    袁术大军出寿春,一路上旌旗招展、甲光四射,浩荡的淮河水上、岸上,尽是这支蜿蜒如长龙的军队。袁术手下的这支军队与梅乾,梅成等依附于他的贼寇部曲们不同,皆为袁术当年在占据南阳之后,利用南阳丰富的冶炼业、好不容易积攒的两万家底。

    淮河水面上此时只有徐徐清风、哗哗水涛,还有那一只只运粮的舰船连成一片。在这个时候,没有那个不开眼的渔民,敢在这时候跑出来乱逛。

    这次出征徐州,袁术的心情极为急迫,一路上不停的催促众军赶路,又有张勋等人立功心切,径直带着所部万余人马为前锋,杀向盱眙。

    听闻袁术领步骑三万来攻,刘备手下的数千旧部倒还好,毕竟曾随刘备转战幽州、青州、徐州等地,还没觉得有什么。但是陶谦留下的旧部却有些骚动不安,他们既是畏惧袁术威名、又是惜家爱命,都不肯为刘备出死力。要不是因为这些人的家小大都在徐州本地,刘备、麋芳等人安抚及时,恐怕在一夜之间彼等就能逃光。

    饶是如此,也仍有不少人得闻徐州战乱再起,纷纷携家带口,试图往广陵、江东、或是沛国等地逃去。把陈登好不容易整顿恢复的下邳国又变得一团糟,各县邑之间除了豪强屯堡以外,村镇乡亭里鲜少有人,往来的只有行色匆匆的斥候、以及不断调往盱眙的军队。

    袁术亲自征讨徐州,动静之大,根本无从遮掩,很快便惊动了刘备等人。刘备也是召集张飞、田豫、简雍、孙乾等亲信商议道:“袁公路众有数万,我等可战之兵不过万余,如何能够抵抗?”

    他环顾四望,陈群已经随陈纪西入长安、陈登前日便已收拾行装南下广陵,如今能为他在大的战略上出谋划策、并且还留在身边的人只有田豫一个。刘备将视线从众人脸上逐一扫过,最后落在下首的田豫身上,他是个喜欢交朋引伴的人,同时也是最不喜欢别离、却又一直在经历别离的人。

    像是牵招、赵云、田豫这些人都与刘备相交甚善,可他们一旦离去,从此天各一方,便可能永无再见之日,所以刘备每次都是那么的依依不舍、涕泪相别。而田豫的去而复来,却让刘备在心里倍感欣慰,也让他觉得像是冥冥之中有所示意

    当初那一个个离他远去的朋友,终有一天会与他再复相见,执手共创功业。

    “国让。”刘备心中振奋,怀着这样的心情,他毫不掩饰的表达自己对田豫的信重,点名说道:“可有何良计助我?”

    在张飞座次之后的田豫皱眉思索了一下,没有急着答话,先是问向坐在对面的从事孙乾:“陈府君南下广陵,选的是那一条路?”

    孙乾不假思索的答道:“自然是沿泗水、走下邳入广陵了,此路顺水而下,行走快捷。”

    “恐是要止步不前了。”田豫皱着眉,也知道事关重大,理了理思绪,对刘备沉声说道:“袁公路举大军前来,不攻广陵、反而径向下邳。听闻其先锋张勋已出现在盱眙城外,可见彼等是要攻我盱眙、淮阴二处,隔绝广陵与我等的联系。若是陈府君现在广陵倒还好,大可与我等南北合击,共同驱敌。”

    孙乾抢白说道:“计算时日,陈府君于今当在下邳,其得闻盱眙被围,是断然不会再犯险南下了。”

    刘备心头一动,脸色愈加严肃,显然,两军尚未正式接战,他就已经输了袁术一郡。刘琰等人虽不善兵事,但也知道情况危急,只不过彼等在这种事上也无计可施,只好屏住呼吸,侧耳静听。

    田豫冲孙乾点了点头,笑说道:“陈府君不曾南入广陵倒也无妨,若是其在下邳,当可先与下邳相麋君一同为使君整束部众,御敌在前。”

    “曹豹如今身在下邳,这小儿信不得。”张飞突然作声,看向刘备:“兄长可莫要忘了,曹豹与曹宏乃是亲族,前些天诛杀谗佞,唯有这曹宏不知所踪。我那会要去曹豹军营里找,他说什么也不让我进,可见其心有异。若非这次袁术来战,兄长身边岂能再留此人?依我之见,姑且防他倒还罢了,要使其出兵御敌……我可信不过!”

    曹豹手下尚存三千精锐,皆是其奉陶谦之命从丹阳招募而来的悍勇之卒,刘备一直畏惮有加,也曾与田豫等人商议过几个法子,试图将其内部瓦解、平稳夺权。奈何袁术不给他这个铲除异己的时候,再好的计划都只能暂时搁置,不仅不能再算计曹豹,还得小心安抚。

    “翼德说的在理。”刘备此时也深以为虑,他手捻着颔下胡须,脸色发愁:“若我军与袁术相战与盱眙、淮阴,而曹豹背刺我军、呼应袁术在后,则又当如何?此子不除,我心不安,但此时又非清算的良机……”

    田豫笑了笑,从容说道:“使君如若有意,不妨拨我兵马数百,镇守下邳,并许我就近看护,便宜行事。”

    “曹豹手下有丹阳兵三千,又有中郎将许耽等战将,但凭你手下那些新募的部曲……事若不成则罢,我倒是担心你的安危!”刘备忧心说道。

    “使君多虑了!下邳县西北不远处便是彭城、小沛,使君麾下大将关羽便驻守小沛。一旦有事,彼可水陆东下,不消三日可到下邳。”田豫面色不改,语气依然是那么的轻松自如,这副表现在刘备眼里,竟与陈群、陈登等人常日里的风度一般无二。

    许是彼等有高才大智之人,都有这般胸有成竹、万事了然于胸的本事。

    刘备恍然回过神来,复又问道:“不过,军前定计,谁又能助我?”

    这个事,田豫早已为他考虑好了:“陈府君胸有大谋,素来亲近使君,而下邳又为其人桑梓,此番大可任之。”

    “嗯,陈元龙湖海之士,足堪助我破敌。”刘备明白其意,很快答应下来,此战有陈登为他出谋划策、又有张飞为其突骑破阵,他那悬着的一颗心便已放下大半了:“不过,这御敌之策,国让还未教我?”

    虽然陈登一定会给他出不错的主意,但在听陈登画策之前,刘备还是想先听听田豫对此战的看法。

    田豫想了下,说道:“袁术举大军而来,声势壮大,兵法有‘势不可再’之语,又有‘一鼓作气、再而竭、三而衰’的先例。在下窃以为,不妨任其攻城,恃坚城而守,挫其锐气,不当与争锋。待城不可拔,其必懈怠,然后击之,可获全胜。”

    刘备细想,深觉有理,正准备照此施行,岂料陈登得知后,却大摇其头,提出了不同的意见。

第二百零七章

    “夫攻者不足;守者有余;今先据城;以逸待劳;非所以争也。”【后汉书冯异传】

    下邳国,盱眙县。

    “如今袁术大军未至,盱眙城外仅有张勋、桥蕤等将兵万余人,我观彼等迟迟未曾进军,一则是顾忌兵少,不敢与战、二则想来是在等待袁术大军,好一齐攻城。”陈登分析完,给出了他的想法:“田国让远在郯城,不曾知悉此间形势,故教使君‘以逸待劳’之计。其实大可不必,使君可趁袁术大军未至,先行破敌。”

    从两个智谋之士的口中,刘备得到了截然不同的答案,这让他稍微有些犹豫。沉吟半晌,问道:“袁公路等军距盱眙还有多远?”

    陈登说道:“应有半日路程。”接着,他又在田豫既定计策的基础上,稍作修改,以打消刘备心中顾虑:“即便不成,我军也可据城而守,盱眙之北便是淮河、泗水,不愁兵粮。袁术客军为战,僵持日久,必然先退。而此时若一战不打,便退缩城中,唯恐有伤及士气。”

    “好。”刘备不再犹疑犯难,极有决断的说道:“既如此,翼德!”

    “末将在!”张飞起座领受军令。

    刘备看着身前身姿矫健的张飞,字句清晰、掷地有声:“给你两千精兵,为我突阵!”

    他此行带来了一万部曲,大部分都是跟随刘备身边的老兵,加上陈登、麋芳等人组织的下邳郡兵,共有一万五千余人。一下子拨出两千老兵精锐,可见刘备对此战的魄力之巨、期望之大。

    此时正是过午时分,城外大营之中,主将张勋正准备进用午膳,桥蕤低其一等,坐于次席。

    张勋看着面前丰盛的粱肉,没有急着动箸,先是轻叹一声,道:“探子来报,刘备今日上午渡江而来,从盱眙城北水门入城了。”

    “听说有一万余人?算上城内守军,当近两万之众了。”桥蕤也不曾动箸,跟着说了几句,突然懊恼说道:“袁公也真是的,非得等他这半日,若非如此,我等早已在刘备赶来之前攻下盱眙了!”

    张勋看了桥蕤一眼,虽未有附和,但也不曾出口训斥对方的无礼之举,显然在内心是与桥蕤态度一致的。

    袁术打着什么心思,张勋比桥蕤要看得透彻,只是他为人下属,终是不好说什么。听桥蕤埋怨几句后,方才拿起筷箸,点了点食案上温热的粱肉,打断说道:“罢了,先用饭吧。左右不过这半日的功夫,等袁公大军来了,我等兵力占优,届时再从容攻城,亦不为迟。”

    见主将如此,桥蕤只好摇了摇头,不再言语。他才刚拾起筷箸,便见一名亲兵从外揭帐而入,口中说道:“禀将军!盱眙守军出城了!”

    张勋霍然站起,大步往前一迈,挎着剑就往外走去,动作行云流水般潇洒自然。桥蕤紧跟其后,也效仿他从桌案上迈过去的动作,只是他的腿没有收好,一脚跟踩翻了几只碗碟,在地上摔出噼啪数声脆响,他自己也踉跄的险些跌倒。而张勋却不曾回头看他这副狼狈的模样,便往帐外走,便问向目睹了桥蕤出丑全程,试图在心里憋笑的亲兵:“有多少人马?”

    “有、有两千人。”那亲兵涨红了脸,见桥蕤向他走了过来,极力保持着平静的语调。

    桥蕤听罢,先说起了正事:“我军有鹿角围堑,不妨留营坚守?”

    “不过两千人,我还怕了他不成?”张勋怒目一瞪,着即排帐而出,话是这么说,但历经战阵多年的他到底不敢大意。很快,营中金鼓大作,弓箭手纷纷爬上箭楼、或是与刀盾手、长兵密布于木栅内准备迎敌。

    很快城头也传来阵阵鼓声,那杆‘刘’字大纛迎风招展,带兵出城的张飞也已经排好冲锋的阵势,开始向营寨防御薄弱的左翼发动攻击。

    张飞所部主要都是手持刀盾的高大军士,他们排成横排,举盾护卫身前,一起朝营中如潮水般涌来。刚一接入射程,张勋所部的箭矢就如雨点般飞射过来,此时正好刮起了东风,张勋扎下的营寨偏就在盱眙西边,他们射出的箭雨因为逆风,很快就削减了大半的威力。

    彼等大喜,很快从薄弱地带突破鹿角,杀往木栅。张勋所部见敌势汹汹,为了保命都纷纷朝后面撤退,就只有躲在高处箭楼的射手仍在坚持不懈的往下投射箭支。

    张飞等人乘着春夏之交的东风,踏着紧密的步伐,没过一会便已接近木栅,并开始举起火来焚烧。黑烟滚滚升起,高高的飘向天空,刘备在城头遥望,似乎眼见着就要攻入敌军大营了。

    “元龙。”刘备张了张口,欲言又止。

    陈登仔细的观察了远处的营寨一眼,只见张勋营盘以南北排列,虽然一处被张飞压制得开始溃退,但真正的主力却未曾有过任何动摇,光只有仓皇的喊声,并不能说明什么。

    他摇了摇头,想也不想的拒绝道:“不可。”

    刘备略微失望,只好继续将目光投放在战场上,希冀张飞能早些攻破营寨。

    这时候的张勋正命人打开右翼的栅栏,他适才故意示弱于人,就是为了要将城中兵马引诱出来这是他临时起意,与桥蕤商议好的计策。可惜见这时候对方还没有动静,而己方营寨将要真的不保,只好这才带领精兵准备攻击张飞侧翼,与正面应敌的桥蕤两相夹击。

    张勋手下精兵虽然只要数百人,但大部分都是手中持刀、身上穿甲,密密麻麻的躲藏在木栅之下,一旦暴露出来,光是气势就足以骇人失色。张勋手下骑兵倒是不多,只有两百来骑,分在左右两侧,与步军协同前进。

    在张飞大声鼓舞全军奋战的时候,张勋突然率兵从南侧冲杀过来,这些精兵迅速入阵,皆决死战斗。张飞手下兵马一时猝不及防,阵型顿时散乱开来,纷纷抵挡不住。

    这时桥蕤也趁势而起,带着养精蓄锐已久的中军迎面反击。

    张飞见轮到自己的侧翼遭到突袭,连忙掉转马头,回来试图打散张勋这几百人的部曲,再直面应对桥蕤手下那些普通兵众。他平举着长长的马槊,策马向前突刺,一旦接近敌兵,就用马槊或是横扫、或是刺击,随后便是一阵阵血花四溅。锐器刺入**的声音、以及遭受致命伤害的惨嚎声此起彼伏。

    张勋早在多年前便在袁术麾下效命,论其资历甚至比孙坚还长,后来凭借大小数十场战功以及对袁术的一片忠心,被封为‘大将’。对于袁术谋逆的野心,军中众将早已心照不宣,私下里论资排辈,都称张勋日后必然会是众将之首,新王朝的‘大将军’。

    如今这个‘大将军’舍去了遇见的小兵小校,打马飞奔,一心想着与在己方军中如入无人之境的张飞交手。

    不多时,他便从侧面截住了对方。

第二百零八章 互有胜负

    “若非正兵,安能致远?偏箱、鹿角,兵之大要。”【唐太宗李卫公问对】

    张飞见一敌将轻骑持槊,朝他飞马刺来,转瞬便到跟前。他知道眼前这员大将是个劲敌,而此刻拨马转身已然来之不及了,他索性将马槊插在地上,勒住马不动。待张勋飞骑近身,看准对方本来的方向,突然转了一个错身,堪堪躲过了这一致命刺击。

    此时张勋刺了个空,尚未收手,两人的马正好撞在了一起。由于两人此时靠的太近,彼此的长兵无法施展,张飞顺势用左手抓住对方的槊杆,用力往下一掰,只听‘啪’的一声脆响,以坚韧的柘木胶合而成的马槊被登时折断,犹如藕断丝连一般尚存些许篾片。

    马槊这种武器极为精贵,造价高昂,制造一支槊就要耗时三年,向来只有世家贵族才能拥有马槊这种武器。张勋出身汝南张氏,与孝灵皇帝时的司空张济、为当今皇帝所寻事罢免的卫尉张喜同为本家。张氏向来是袁氏拥趸,为了支持袁术不吝财货、付出巨大。

    张飞既是勇力不凡,对上张勋手中由良匠精心制作、就连刀劈剑砍都不会产生太多损伤的马槊,也只能将其勉强折去一半,随后便再无余力。不过这样够了,他腾出手来拽住张勋的手臂,见对方已飞快的抽出腰间的宝剑,就紧接着把右手的槊尖反转,长若短剑般的棱锋准确无疑的刺向张勋的脖颈。

    第一下没有刺中,张勋带着的兜鍪、顿项正好挡住了这一击,而张勋此时手握的短剑也已跟着捅向张飞的胸口。好在张飞身上穿着的是徐州府库中搜罗来的优质铁甲,短剑没有划到甲片之间的缝隙。

    这给了张飞第二次机会,他把手一挥,半截槊尖狠狠地划破了顿项,在张勋的脖子上划出一道细长的口子,淋漓的鲜血登时流了出来。张勋受了重伤,仍奋力挥剑乱刺乱划,张飞腹部吃痛,担心铁甲支撑不住,只好暂且放开他。

    张勋趁机拨马错开,与张飞拉开了老长一段距离之后,方才隐隐后怕、冷汗连连。若不是最后关头被铁叶子编缀而成的顿项拦了一下,他脖子上可就不止流这一点血。

    经历刚才那一番交手,张勋已经不敢再逞强恃勇,只顾着躲在亲兵的后面,呼喝手下步骑、以及涌出营寨支援的桥蕤等万余人围攻张飞。

    张飞继续在敌军阵中来回突刺,手杀数人,见屡次不得逼近重重保护之下的张勋,内心气急不已。

    情势急转直下,见威风无前的张飞转瞬遭到敌军反击,刘备看得心忧不定,转头对陈登说道:“现在时机到了吧?”

    陈登始终观察着城下逐渐混乱的战局,直到见张勋等人倾巢而出、试图将张飞包围起来的时候,这才点头说道:“可放兵矣。”

    话音刚落,刘备便亲自走下城头,大开城门,与部将夏侯博等人举兵吆喝一声,遂带着数百骑兵飞奔而出。这是刘备麾下唯一一支堪称精锐的骑兵部队,全是他从幽州转进青州、又从青州转进徐州的乌丸杂胡等族类组成的骑兵。

    这支乌丸骑兵有的爱财、有的慕义,杀起人来毫不留情,他们很快闯入军中,在其间驰骋追杀。张勋麾下有许多都是淮南新募的本地人,生平未曾一见北地形貌丑陋的胡骑,见他们凶神恶煞的冲杀过来,一个个骇然心惧,好不容易重新稳固的阵线顿时又开始动摇了。

    除此之外,还有千余人的队伍紧随着从城中杀出,跟着刘备杀进张勋军中。张勋抵挡不住,只好带着手下百余精兵退后与桥蕤合兵一处,放弃了包围张飞的计划,企图扎好阵脚。

    数息之间,战场上的形势发生巨变,张飞从危机中救了出来,打点剩勇,主动做先锋向张勋发起攻击。

    此时张勋脖上的伤口扩大,不得不暂且拿布巾系着,退居后方,不敢再有什么剧烈动作。大军的指挥权便自然而然的交到了桥蕤手上,他此时已带着三四千人正面迎敌,剩下的则下令让其缓缓后撤,退回营寨之内。这样可以赶在刘备主力全军出动、一鼓作气扩大战果之前,将已经深陷混战之中的大部队撤出来,避免覆灭之厄。

    东风仍然很强,淮河的水面上甚至出现一层层逆流而上的波纹,桥蕤率兵在刘备一方顺风射来的箭雨下仓皇后撤,他们冒着凌厉的箭雨,全军无论气势还是环境都处于下风,仗打到现在,他们随时可能崩溃。

    这一仗刘备占尽了天时、人和,将张勋等人打的节节败退。

    就在刘备等人以为大局已定,连张勋都打算逃跑的时候,淮河水面上突然逆风飘来数只大船,船头高高的竖起一支黄色大纛,迎风招展,飘扬出一个张牙舞爪的‘袁’字!

    那舰船快速的掠过混乱的战场,径直超到刘备等人后方,从船上跑下来千余人,尽皆手持弓箭。那时东风瞬间变成了袁军的助力,一时箭如雨下,战况再变!

    刘备大惊失色,说道:“袁公路何来之速!”

    这几日按袁术大军赶来的路程计算,他本来应该在今日黄昏时候到这也是刘备等人放心出城迎战的缘故,可谁知道袁术不愿露宿在野,突然加快了脚程,赶在这个时候过来。

    袁术刚来不久,正好便遇见了麾下张勋等前锋部队与刘备交战的场景,当即命令身边的家将苌奴带兵救援:“快、快!正好趁这个机会击溃刘备!”

    他竟是不曾顾及张勋等人的死活,眼里只想着速速打败刘备、尽快克竟全功。

    刘备见远处烟尘四起,遥遥可见袁术中军大旗,连忙向前方那道高大的身影唤道:“翼德,回来!”

    张飞头也不回的说道:“兄长先走,这里交给我!”

    他刚说完话,身边突然窜出一骑,飞也似的越过张飞,带着一队人马挡在了最前面。张飞定睛一看,却见那马上的年轻人正是他们从小沛征募而来的骑将夏侯博,此人出身寒门单家,孤苦无依,而偏是这样一个小子,自投入刘备麾下后,深受刘备重用,很快成为关、张以下的将领。

    张飞本来对此人能力不显而多受重视有许多非议,此时见他奋勇当先,心里倒是惊了一阵。

    有夏侯博冲杀在前,刘备也跟着拍马过来,与张飞等人纠合剩余的部众,一行人开始且战且退。

    他们还没走上几步,见到援军到来的桥蕤等人士气大振,开始试图着重新压回来、挽回局面。这时城中的陈登也不留余力,一次调出四五千人赶来支援。

    陈登已在城头临高眺远,早早的见到远处烟尘障天,不多会,彼此几乎同时汇合一起。刘备、张飞等人在损失千余人之后,开始在陈登的接应之下有条不紊的退入城中,而袁术这时也顺利来到张勋中军营帐,他见张勋部下混乱、刘备脱身得早,心内虽有不悦,却只得在阎象、李业等人的劝说下暂且安营。

    盱眙城下的这一场战斗局势急转直下,胜负难分,本来尚不明朗的战局,再经过这一遭之后,变得愈加扑朔迷离了起来。双方各有损失,算起来还是袁术较为占优,只是在接下来的半个月中,双方你来我往,在盱眙、淮阴等地展开多次战斗,饶是袁术手下兵精粮足,一时也拿刘备没办法。

    除非另有一支强力突起,否则很难打破此地微妙的平衡,奠定胜负。

第二百零九章 停留枳道

    “贤子俱有盛才,一日见顾,今故报礼。”【南史柳传】

    半个月以来,关中不曾下过一滴雨,四月中旬的长安早早地步入炎炎盛夏。皇帝早早的就搬至了清凉殿,每日里也尽量选在沧池内的渐台办公,或是隔三两天便带后宫诸人往上林苑昆池观、白杨观等处避暑纳凉。

    在最热的时候,皇帝还使人开了一次冰井、冰窖,从中取出去年贮藏的冰雪,依次分给朝野公卿。饶是如此,也难解满城燥热的人心。

    各家有各家避暑的法子,有些豪富之家嫌长安城酷热难耐,纷纷启程往城郊的庄园里跑。随着天气一天比一天热,从长安宣平门通往霸陵原、或是从安门通往鼎湖的大路上,车马一天天的多了起来,等到四月二十日的午后,銮铃玎的马车、鞍鞯精致的骏马更是愈发络绎不绝。

    长安东郊,一行风尘仆仆的车驾逆着出城的车流、缓缓的驶过灞桥,在一旁的驿亭停下。

    路边的桑树枝叶稀少、奄奄的耸拉着,安车的车厢被阳光炙烤得久了,里头变得像是蒸笼一样。有人挑起车帘,让外间的热风能吹进来些许,但热风并不解暑,车内的两个人很快便满身是汗。年纪三十有余、正当盛年的男人,最是容易心内焦躁,此刻背上尽是黏糊糊的发痒,在端坐的老父面前,却是想挠也不敢挠。

    坐在他对面的老人鬓发皆白、看样子已年近七旬,老人最是沉得住气、耐得住严寒酷暑。见身前的儿子身上汗如雨下、模样狼狈,他忍不住叹了口气:“早知关中这般热,一路上也该且行且停、从容趋步才是。”

    这两人正是一路东行的陈纪、陈群父子,此时长安近在眼前,他们不愿在入城时显得太过仓促、失了士人风度,所以特在这停留歇息。

    陈群苦笑道:“还不是杜子绪称朝廷已有半年无太常,此职下统太学,作用非常,自赵子柔擢为司空,便悬置了半年。满朝公卿无不留意于此,阿翁既获此命,不知有多少人盯着,路上稍有迁延,唯恐会有小人旁谮。”

    “杜袭虽为雒阳令,但雒阳已非都城,他到底不能‘奉朝请’。朝廷远在长安,有些什么动向,他也未必能事事清楚。时局越是如此纷扰,便越不能急躁冒进、听人言事。”陈纪敲了敲车壁,神色严厉,一语双关的说道:“譬如有些事,你就做急了。”

    陈群低头不语,知道陈纪指责的是什么,一路上陈纪对他心有怨念,多半是因为如此。

    这时候,外间有苍头听见陈纪轻敲车壁的动静,在车门外请示道:“亭长已备好鸡黍、热汤,委屈主公亲幸见顾、暂作休憩。”

    陈纪也知车上闷热,不是个说话的地方,只好收了口,与陈群一前一后的下了车。驿亭就在灞水旁边,时不时湿润清风拂面徐来,整个人都凉爽了许多,让受够了一路上热风的陈家父子顿感身心一轻。

    才一下车,亭长便近前施礼道:“参见太常,落脚的雅舍已然备好,还请移步。”

    陈纪微微颔首,在陈群的搀扶下,两人缓步往驿亭中走去。这个驿亭是长安通往西方各县的要道,来往商贾几乎都要在此暂时歇脚,由此而使得这方乡亭村里人烟辐辏。

    只见道旁两边停驻的车马随处可见,又有华衣男女在远处树荫下、河岸边铺着随车携带的茵席,闲坐乘凉,不时还有箫笛琵琶之声随风传来。

    “太常公但请安坐。”亭长是难得接待一回二千石的高官、而且还是久负盛名、正在任上的九卿,对陈纪父子可谓是殷勤备至:“此处是本亭最好的一间雅舍,当年可是连司徒王公都曾在此处休憩过,可是专为接待贵客之用。”

    “司徒王公?”陈纪刚刚坐好,闻声问道:“哪个王公?”

    亭长刻意提及此事,就是为了显示自己对陈纪的待遇比同三公,借此邀好,于是半是得意的说道:“自然是杀董卓的那个王公了!”

    “喔。”陈纪应了一声便不再说话,古井无波的面色看不出丝毫的情绪。

    亭长在原地站了会,有些尴尬的笑了笑,借故退下了。

    陈纪低眉看着桌上飘着水汽的热茶,良久方才说道:“你可知王子师是因何被免的么?”

    王允轻慢皇帝、自绝臣僚,最后众叛亲离,遭受罢黜的事已然人尽皆知。陈群虽在徐州,却没少与荀氏他们往来,心里更是明白。此时见父亲将故事再度问起,他先是思量了一番,不知陈纪是什么意思,而后再不确定的说道:“是……刚愎忤逆,不肯听命?”

    陈纪沉沉的呼出一口气,似乎不怎么满意陈群的这个回答,他缓缓站起身来,示意陈群带他出去走走。

    两人来到灞水岸边,左边遥望便是古老悠长的灞桥,陈纪苍老的脸庞在水面粼粼波光的倒映下,眯缝着眼,慢悠悠的回忆起往事:“王子师是个要立志‘致君唐虞’的人呐。”

    “阿翁说的是,‘致君唐虞,拯济黎民’,不单是王公,更是天下有识之士皆向往之的事情。”陈群搀着陈纪的胳膊,不紧不慢的说道。

    陈纪瞥了陈群一眼,问道:“以国家的天资,当不得‘唐虞’这样的贤主明君么?”

    “自然是当得。”陈群聪明,马上又堵死了陈纪可能要说的话:“只是国家毕竟年少,譬如幼木,未生得凌云蔽日之前,也需要有桩扶柱持,以防风使其折、岩使其曲。”

    他与王允一样,都是认为皇帝虽然资质聪慧,但必须得要有人时刻引导他往‘明君’的方面发展。不然即便是再聪明,也会长歪,也会将聪明用错地方。

    陈纪冷笑一声,说:“所以曹操就是这样的桩柱,那刘备就不是了?”

    “刘玄德虽雅量不凡,但根基太浅、手段不足、名望尚轻。”陈群早在徐州的时候就曾与其父讨论过类似的话题,此时干脆直抒胸臆,把事情说开:“宗室之中,论德望,他不如刘并州、论亲疏,他不如阳都侯。放眼关东之地,就连刘荆州的名望、实力都远胜于他,这样的人,虽值得结交,但不值得倾力相助。”

第二百一十章 将钓取钩

    “余虽与晋出入,余唯利是视。”【左传成公十三年】

    “那曹孟德就值得倾力相助?”陈纪挣开了儿子搀扶的手,走过一道土坡,站在一株桑树下,扭头眺望右手边的远处。

    “值得。”陈群站在底下,极为自信的说道:“平东将军麾下兵多将广,既善于兵事、又长于政务。汝南许子邵说他是‘治世之能臣’,其人魄力、智谋远胜刘备,又得颍川荀氏、兖州士人相助。早在谋诛宦官,乃至以前便有不错的政声,若要引为奥援,他可比身微名轻的刘备要更轻易。”

    陈纪转过身去,目视远方,陈群见他沉默不语,便接着说道:“儿子私下里也不是有意腹诽,只是觉得,阿翁与郑公他们对刘玄德此人太过看重了。”

    “我观曹操用兵,知其性情诡诈、好权谋,而刘备慈仁爱民、亲近贤士……”陈纪默然叹了口气,两手负于背后,轻声说道:“现如今这天下,局势虽渺渺若云雾,实则月明星疏,有识之士,皆知天命所归……所以这世道缺的不是曹操,而是刘备啊。”

    “还是那番话,单论宗亲臣工,刘备还差得远。论及天下方伯,他尚且不及平东将军。”陈群心里大不赞同这句话,却不便表露,只好说道。

    陈群侍奉老父向来温顺恭敬,很少会这么‘抬杠’,但这是决定了颍川陈氏今后运势与走向,不能单凭陈纪等老一辈人因为‘欣赏’刘备的才德,而将宝压在他身上。无论是出于个人的价值取向、还是出于对曹操个人能力的认可、或是对荀等友人的信任,陈群都把支持曹操当做比支持刘备更有价值的政治投机。

    而陈纪当初与郑玄、孔融这些忠于汉室的士人相商的想法却很简单,就是扶立与己友善、又有豪杰之姿的刘备在徐州落脚,助其成就一方事业。若是朝廷光复天下,刘备则可以安民之功率土归顺,成为陈纪他们在朝中的政治盟友;若是朝廷无望,那刘备可成光武第二,也不枉他们对刘氏的一片忠心。

    可陈群的性格柔中带刚,虽然表面上对陈纪诸事恭顺,听从父命、委身去做刘备僚属,但其实始终坚守着自己的想法,并在私下里与荀、杜袭这些交好颍川好友联络谋事。

    他对汉室的感情没有陈纪这一辈那么深厚,既然凡事以利益为先,弃刘投曹并不失为一个好选择。所以陈群与陈纪抱着同样的打算、做了两手准备,只是他选择的是看上去更为杰出的曹操。

    颍川陈氏本该一气同声,父子两人有了分歧,总归有一个人要做出让步。

    最终,还是陈纪这个当父亲,被陈群用理智战胜了感性。

    陈纪蓦然叹了口气,他今年已六十余岁,郑玄也与他差不多岁数,与他名气俱重的荀爽、卢植一个接一个的死去。他们这一辈的人如今都已逐渐凋零,世道也开始打破旧有的秩序与观念、出现他们所不适应的变化。

    这些天来,陈纪心里一直有个模模糊糊的年感悟;这天下已经不再是他们这一辈人的了,后生永远有他们自己的想法,他们比自己这些老朽更能快速的适应这多变的世道。而自己确实该有所变动了,或许他早就想这么做了,只是过不去心里的那道坎所以他才会在徐州的时候不露半点风声。

    他最后叹了一声:“是我愧对刘玄德啊。”

    陈群见陈纪终于被他说动,放下了当初他与郑玄等人谋议的计策,心里大为宽慰,很快应声说道:“刘备能有今日,泰半都是阿翁以及郑公、陶公的功劳,彼此互相帮衬而已。我等又非是与他为敌,有往日情面在,日后若是得以同处朝中,未必不能再度携手,阿翁言重了。”

    “往日情面,终敌不过‘功利’二字。”陈纪乜斜了陈群一眼,嘴角里还是忍不住哼了一声,道:“你此时既已寄望于曹操,少不得多与其谋划议事,断然没有不使其做大的道理。兖州附近就那些地方,曹操也只能往徐州开拓,他预备何时入徐?你且说来我听。”

    这本是陈群与荀、戏志才等人商量好了的,在刚出徐州的时候陈群不敢冒然说与陈纪听,现在过了这么久,他再藏着也就没有意义了:“战机飘忽难觅,谁也不敢预测妄断,不过,平东将军试图绕过小沛、径直从泰山入东海等郡进兵的想法却是早已定好了的。”

    “扰乱徐州,助长袁术气焰,他就不怕引起朝廷不快么?”陈纪突然想起了什么,反驳说道:“别忘了,他如今还尚未撇清与袁本初的关系呢。”

    “阿翁说的是。”陈群答说道:“平东将军只在泰山除寇,绝不会轻易越境。只是驻守琅邪国的臧霸、昌等人,本为贼子,因势不利而迫降,如今徐州空虚,彼等未必会坐得住。”

    “你我父子,在这个时候还不愿把话说明白?”陈纪知道对方没有把话说完,有些不满。

    陈群苦笑一声,方才如实说道:“昌乃反复小人,但有指使,如何不会谋图徐州?平东将军届时紧随其后,以此名义平之,既能尽得渔翁之利,又能摆脱与袁氏的干系。”

    “袁绍指使昌夺徐州?”陈纪心里一惊,袁氏兄弟二人几乎同时试图染指徐州,这份想结成一片的潜在意愿可不是巧合那么简单:“袁本初与袁公路和解了?”

    “应是如此,据传,去年袁绍之甥高干回陈留探亲,之后不复往北,反而潜行南下。这个消息非同寻常,而太守张邈却隐瞒不发,这让曹将军很是忧虑。联系到这次淮南袁公路北上徐州、兖州刺史田芬不欲让曹将军越境、袁谭进驻青州以后立即遣使与吕布议和罢战等事,可想而知。”陈群说完,看了一眼陈纪,进一步说道:

    “阿翁明鉴,若二袁合流一处,关东局势便急转直下,岂是朝廷所愿见到的?以刘备之能,可堪重任否?”

第二百一十一章 农桑历历

    “思致君唐虞,济斯民于涂炭。”【与弟书】

    陈纪久久不发一言,直到现在,他才算是真的认同陈群的决定:“此事,当尽快禀明国家。”

    “阿翁说的是。”陈群接口说道:“前将军就在河南,毗邻陈留,时刻关注着该处的任何动静。高干潜行归乡,与朱灵等人接触的事情,早已为前将军所探听得知,如今,当已呈报陛下。”

    陈纪侧过半边身,若有所思的看向陈群:“这么说来,曹操是想借此向朝廷做个表率了?不、”他又摇了摇头,再度转过身去,否定道:“大体还是为了强大势力。”

    曹操亲自拦腰阻截在二袁之间,不使两家同气连枝,虽是对朝廷最大的示好、间接表示了忠诚与立场。只是这一立场并不坚定,其表现也不如陈纪的意,甚至在陈纪看来其中满是自私的精打细算。曹操打算图谋徐州,主要还是为了让自己坐拥二州,壮大自身,那时无论是袁氏还是朝廷,都不得小觑于他,摇摆于二者之间,向左向右,都能获得最大的利益。

    这样算起来,曹操无疑就是个不稳定的因素,也不知荀与戏志才他们是否看清了这点,或是早有相应的防备。

    “袁氏岂是容人之辈?”陈群听了陈纪的疑虑,自信的笑道:“若袁绍当真信重曹将军而不疑,并予以重用,彼等早已是兖州牧了,又如何会是今日这般受田芬辖制的景况?”

    陈纪忽然想起,兖州刺史田芬虽为朝廷所委派,却是属于袁绍阵营,皇帝若要笼络曹操,早就该罢免田芬,署其接任。之所以迟迟不与,多半还是皇帝深知曹操为人,所以在商议合作的过程中,才不肯主动的、过早的授予‘名位’。

    朝廷与曹操之间定然要有一人先做出表率,而先做出行动的人定然会陷入被动、成为有求于人的那一方,谈论利益时就会落入下风。互相憎恨的袁氏兄弟不可能在一朝就亲密无间、情同手足,朝廷有足够的实力和机会将其各个击破,不借助任何外力相助虽然会付出巨大的代价。

    但相比之下,最该着急的人是曹操,他没有别的选择,要么跟随袁氏做个深受彼等忌惮的乱臣贼子、要么就做朝廷的治世能臣。只是朝廷不可能主动放低姿态去笼络曹操,两者之间又缺乏必要的互信与利害关系如同去年孙氏与朝廷之间的互信,完全建立在周瑜等人的费心斡旋的基础之上的。

    所以陈群此番随陈纪入朝,正是肩负了这样的使命。

    只要曹操还是心向朝廷、只要荀等人能设法把他的立场转过来,陈纪倒也不再排斥接受此人,想清了这一番原委,他说道:“你说的都在理,家里的事,以后可以都由你来拿主意了。”

    陈群不禁动容,连连谦抑了几句。

    “致君唐虞,为君桩柱。”陈纪摆了摆手,示意儿子走上坡来,嘴里说道:“为人臣者,皆当如是。不过,王子师覆辙在前,尔等引为殷鉴,时刻自省才对。”

    虽不知陈纪是在提醒他要以王允的‘刚愎’为戒、还是以王允的‘忤逆’为戒,陈群都未尝放在心上。且不说他的性格向来是出了名的温和从容,就说是王允的行径,他也不会去学:“谢阿翁教诲,所谓‘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王公当初便是居功骄妄,由此失道,渐变为孤寡之身。如今荀氏、钟氏、郭氏皆为我等同谋,相助者多矣,必不复王公故事。”

    王允身败的原因在陈纪等人看来无非就那么几点,而陈群无论是性情,还是彼等的才智,都不至于犯同样的错误。

    他暗自放宽了心,打算从此由得他们这些小辈们施为,自己在一旁看护着就好了。

    陈群这时已走到坡上,站在陈纪的身边,放眼远处,瞧见了陈纪刚才一直张望着的景象;茫茫一片的农田,成片连块的顺着河流一直延伸到远处的地平线。

    这些农田分为不同的主人,有的是当地豪强所有,他们占据着灞水两岸最好的田地,用着最省力、方便的水排、水车等物,只消派几个精壮汉子在上面轮流踩动,便有源源不绝的河水滋养农田。

    跟这些豪强毗邻的田地,则是属于本地典农的屯田,屯田的土地向来宽阔平整。皇帝在制定屯田运行制度时也参考了后世农场、合作社的理念,不搞一家一户的单打独斗,而是讲究大规模集体作业。所以虽然屯田的田地很少靠近河水,但他们通过组织屯户,挖掘了许多河渠,从渭河、灞水、鼎湖等地引水,并不担心生产。

    官府与豪强的田地在这炎热干燥的天气中,初显抵御旱情的不凡能力,田里的禾苗也俱是郁郁青青。陈群看在眼里,心里想着,朝廷在关中各郡兴办的屯田都如眼前这般,只要泾、渭等河流不枯竭,朝廷便能将这次旱灾的负面影响降至最低。

    “今年这是一场大旱呐。”饶是站在树荫下,陈纪的嗓子都觉得干巴巴的,他皱着眉,仍往田间看着。

    陈群的脸色倒是没有陈纪那般沉重,他轻声说道:“是,我等在雒阳见杜子绪的时候便已告陈,言是朝廷早在去岁冬日便给司隶、雍、凉、并州等地下过诏令。要求各地官员巡视河工、修整陂池、出资购粮,未雨绸缪已有半年之久,可见朝廷用心!依我看,各地防旱、备旱已久,这大旱纵然闹起来,也不会太严重。”

    “旱乃天生,你不可小觑天威。”陈纪见过大风大浪,虽然像这次朝廷上下一致重视旱情的做法,他以往从未见过,但以往的经历告诉他,这一切还远远不够。他凝目往西边看去,伸手一指,说道:“看那边。”

    陈群定睛看去,跟这边鲜绿的禾苗作对比的是,西边稍远一点的农田里生长的禾苗受暑气蒸腾,全是无精打采的模样。有的农人正在河渠边费力的挑着水,试图把河渠里的水浇灌到有干涸迹象的田里,他们有的劳力不足,只好发动全家老弱妇孺一齐出动,肩挑手抗的运输着一桶桶的水。

    “旱情一起,彼等豪强之家可凭恃人力、积蓄勉力渡过艰难,而这些小农又如何做得到呢?届时生计一断,无不是卖儿鬻女、典售田宅,或是自己连带全家给人为奴。不愿为此的,便与人结伴成伙,一起鼓噪为乱,变作官府视为‘大敌’的流民。”陈纪忧心忡忡的说道:“这次旱情若是再酷烈些,尽管朝廷粮储颇丰、准备充足,但庙堂者稍有疏忽,也会使局面出现动荡!”

    陈群默默的听着,脸色也跟着沉重了起来,如今朝廷一面还在伐蜀,若是伐蜀之战久而未决,旱情一起,朝廷如何能应付两处的粮草缺口?朝廷诸公难道还看不清这其中的利弊么?

第二百一十二章 草枯水涓

    “夫寻常之污,不能溉陂泽。”【盐铁论贫富】

    荀攸三月初便随军南下,出于隐秘,未肯告诉荀等人详情。所以陈群只好自己在里头胡乱猜测,他看着远处有几个衣着破烂、浑身被太阳晒得黝黑的精壮农人试图到一处临近的水渠引水,却忽然被守候在此的几名衣着光鲜的人拦住。陈纪耳朵不管用,听不出在争执什么,回头问了陈群。

    陈群静静地听了下,说道:“这是本地人家私开的沟渠,不是官府所修,所以这些人不许他人引水。”

    这类事情放眼天下都不鲜见,陈纪眉头皱得更深了,问道:“朝廷大兴河工,各地想是皆有河渠,彼等何不从官府修的水渠里引水?”

    陈群细细的听着,像是听到了什么,脸色顿时显出几分怒色:“说是用水不足,被人堵了。”

    “放肆,这是哪家狂妄的人物?”陈纪被气得不轻。

    普通黎庶的生路一断,少不得四处借贷,或是卖儿卖田,最后便宜的还是那些底蕴不深、急需积累产业的小豪强。当今许多高门大族都是这么一路走来的,只不过是在华丽转身成为经学传家、不需要靠土地产出维持社会地位的士族之后,像这种肮脏下作的手段不仅不屑一顾,反而会大力抵制以划清界限。

    陈群也是不喜这等行径,他看到刚才接待他们的枳道亭长此时已走到田间,亲自参与说和,很快,那名身着华衣的管家似得人物便不情愿的让人开渠,允许农人自行引水。

    那几个农人一脸感激的对亭长跪下叩首,千恩万谢。

    陈纪的脸色这才稍稍缓和了几许,说道:“这个亭长倒是个明白事理的人物。”

    “枳道亭地近灞桥,是长安以东人烟最为辐辏、百姓安乐的乡亭。东西往来皆过于此,不选个正直能干的人,长安令王凌的脸上也不好看。”陈群接口说道。

    “不论如何,此事绝非特例,当此之时,朝廷断然不可轻忽。”陈纪重重的点了点头,心里已打定了主意,说道:“等入朝正式受职以后,我定要上奏此事,大局所关,当防患于未萌。”

    于是陈纪便与陈群走回了歇息的雅室,桌上茶壶里的热水早已变得温凉,陈纪也不介意,径直拿来一杯饮尽。随后又与闻讯赶来的亭长说了几句,这回,陈纪对眼前这个其貌不扬的亭长好感倍增,不再冷眼看待了,反而很仔细的问了姓字、家世、学问,让亭长受宠若惊。

    待问道适才的情形时,亭长不疑有他,径直说道:“朝廷在各地确实主持建了不少河渠,不说别的,就说是这附近的河渠陂池,在下也是亲自督过工的。但是,太常公睿鉴,河里水就那么多,沟渠挖得多了,水也就分得多。而且这连着一个月没见场雨,天气又热,水干得快,往往流到地里的水也没有多少,所以才会有争水这种事情。”

    “这么说来,纵然出现大旱,只要河中水少,这沟渠也是无用了?”陈纪忧心说道。

    亭长连连摆手:“这倒不是,朝廷除了修整沟渠,还挖了不少陂池蓄水,别的不说,单是这上林苑的昆明池那叫一个大,听说能装下一整个县城,只要将里头的水放出来,要缓解三辅的旱情倒不好说,但至少能保住京兆。”

    他从未去过上林,只是人云亦云、调优加醋的形容着,而且嘴上说的有板有眼,其实自己也知道这几乎是不可能的,把昆明池里的水放干了,皇帝上哪儿避暑游乐去?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陈纪倒是深觉可行,他与陈群两人对视一眼,彼此心里都有了谱。既然已入朝为官,如何也要一鸣惊人,做出一番功绩出来,不然如何引起世人的瞩目、成全声名?

    于是陈纪父子二人休息了会,便不顾亭长的再三挽留,趁着日头当空,轻车赶赴长安。

    陈氏在颍川的家业早在几年前被李、郭汜率军劫掠一空,纵然后来有他人献金相助,此行来时也未事先在长安购置房产。好在依汉制,朝廷会给为官者按照不同的品秩,免费分配不同等级的住宅,陈氏父子也不愁没地方住。只不过他们在入住时被事先告知,如果陈纪因为调动或者离任退休,到时候还要将官舍退还给朝廷。

    这倒是与以往的规矩不同,陈群好奇的打听了一下,得知这是皇帝认为免费分房、永久居住这个福利不太可取,长安城如今虽然地方空阔,居民少,但难保日后不会发展成大都市,届时定然会造成‘官多房少’、‘无房可分’的局面。所以干脆将永久性住房,加上了时限,重新修改了官邸制度。

    陈纪听了,倒是不介意这些身外之物,反倒是从这一层更深入的了解到皇帝的才思睿智,心里愈加欣慰了几分。

    父子二人刚在新府邸里安顿好,各自沐浴更衣,洗去身上风尘之后,门下便有人递上名剌,说是谒者赵俨候见。

    赵俨,字伯然,颍川人,与辛毗、陈群、杜袭四人相交莫逆,名气相若,号为‘辛陈杜赵’。二十出头的年纪,赵俨便早已是颍川新生代士人里头的佼佼者了,当初他避难于荆州,见朝廷有中兴的气象,遂与杜袭等人通过艰难跋涉,一起来到关中,打算入仕。

    后来在荀攸的推荐下进入吏治科,成为了第一批在吏治科深造的官员,在去年九月的时候通过策试,因其品性、样貌出众,被拜为谒者,专掌宾赞受事。

    此番他闻讯赶来,正是公私两便,既是为了传陈纪觐见皇帝、为其导引,同时也是作为陈纪的晚辈与陈群的好友,特来探问起居。

    “可算是把陈公盼来了!”赵俨看看陈纪,又看了看好友,欣喜的说道:“若是再晚上一两天,我恐怕就不得接待二位了。”

    “这是什么缘故?”陈群不解的说道。

    赵俨脸长得好,既不过分英俊、让人自惭形秽;又不丑陋不堪、让人见而生厌。他待人接物总是一团和气,很亲切热情,这也是他在谒者台如鱼得水、在朝中人缘不错、常交‘官运’的缘故:“诏书已经下来了,明日我便将赴任汉中,担任上庸令。”

    “啊,想不到我等一来,便听见一件好事。”陈群坐在赵俨对面,面上由衷的露出欣喜之色,为这个故友感到高兴。

    陈纪闻言,眉头一抖,说道:“蜀地平定了?”

    汉中收服的消息早已传遍关中,虽然对缓解旱灾没什么用处,但无疑振奋了人心。陈纪与陈群在来时便已得知此事,如今想要进一步知道的是益州的战况。

    “汉中早已平定,蜀地虽然未复,但依我平日送往,南方战事告捷,应在旬日之间。”谒者台是个消息流通很快的部门,赵俨偶尔有一次充当使者赶赴汉中宣诏,其他时候也通过别的同僚闲谈过此事,信息的准确度毋庸置疑。他低着声说道:“如今旱情初现,朝野内外都有些坐不住,蜀地若正好在旱情正盛之前平了,可纾一时之难。”

    陈纪笑道:“如此正好,旱灾一起,百姓不安、黎庶遭难。我正有劝国家尽早止战的意思,一会入宫觐见,还要向国家议论此事呢。”

    “善。”见陈纪心里已有了如何表现自己的主意,赵俨也不再追述,笑道:“那烦请陈公与我进宫一趟吧?”

第二百一十三章 张施帷幙

    “对园囿而不窥,下帷幕而论属。”【撰征赋】

    赵俨没有将陈纪带入宣室、或是清凉殿,而是将其带到了未央宫前殿附近的沧池边上。

    离钓台还有近百步的距离,赵俨等人便被侍卫御前的羽林郎拦了下来,待见过凭证后,方准入内。陈纪注意到,以钓台为中心的百步范围内,除了垂首立在檐下的一个小黄门以外,一个闲杂人等都没有,而钓台又近乎三面临水、四面透光,完全保证了议政的私密性。

    沧池凉风吹来,让陈纪的心情都爽快了几分。

    站在檐下的小黄门穆顺见了赵俨与陈纪,立即小步走上前来,对陈纪说道:“陛下正在与承明殿的诸公一同议事,陈公在荫凉处稍待,容我先去通禀。”

    于是赵俨轻车熟路的带着陈纪来到一侧的小轩内,一边吹着风,一边等待召见。

    陈纪在栏杆边放眼眺望,只见沧池中央的有一座孤洲浮在天水之间、缥缈隐没在波浪之中,孤洲之上有数座楼阁建筑,古朴庄重,像是遗落人世的仙岛。他静静地看着这一切,听着耳旁的水浪声,就像是来到了东海之滨,光是一个未央宫沧池便有如此壮阔,那传说中的昆明池岂不真的能容下一城?

    想起来时已准备好了的措辞,陈纪愈发觉得可行,他漫无边际的想着,这时在水榭中如白雾浮动的轻纱之中,隐隐约约传来几人说话的声音。声音有老有少、有低沉者、有沙哑者、有尖锐者,其中唯有一人的声音响亮无比,每一个字的字音都是最标准的洛阳雅言,说起话来铿锵有力、带着若有若无的一股威势,可听嗓音,却像个还没变完声的孩子:

    “有御史劾奏右扶风傅睿,不思蓄水防旱,反擅开沟渠陂池,致使蒸腾无计,祸及百姓。而傅睿又有奏称,说杜阳、陈仓、雍县等地于本年四月以来,滴水未落,此一带之百姓田亩,多遭伤损。调度用水之事,只得即行即令,今年朝廷大军要伐蜀,运粮尽在扶风转运,黎庶辛劳。傅睿体恤彼等,本是爱民之念,如何又为御史所劾奏?”

    这语调明显就是皇帝了,陈纪微微颔首,继续听了下去:

    “御史所奏,确有实情,如今旱情未盛,灾情不明,徒然放水,只会使洼处受涝,而高处仍旱不得解。陛下曾有言说,何处需用水,何处不需用水、何处用水多,何处用水少,都应一如商贾买卖,精打细算,合理调配,使水真正流入所需之地才是。”这人的声音浑厚,说出的话却让陈纪忽然联想到了什么,不禁微微皱了下眉。

    皇帝没有吃这一套说辞,当即驳斥道:“你少拿我说过的话搪塞我!难道非得等旱灾大盛的时候才准百姓调用陂池么?我早已严饬各地官员,要全力抚绥,防旱可便宜行事,无须听奉朝命,务使被灾黎庶,不致失业。怎料竟有御史劾奏起人来了,既然他说傅睿办错了,那就叫都水使者孔融再去一次右扶风,看看该处情形,再来说话!”

    “谨诺,是臣一时失言,还望陛下恕罪。”那人把声音低了下去。

    陈纪眉头稍解,他就担心皇帝是那种不明底下庶务的,虽然聪明,也容易为朝中官僚胥吏的那一套猫腻所迷惑。如今看来,皇帝不仅聪明,对于庶务也是熟稔于心、处理起来也是得心应手:

    “至于其地应徵钱粮,本已蠲免一年,今该地又有办运军需等项,未免生计维艰。理应再加恩,将建安元年、二年应征田租,概予蠲免。此外,自上月军兴以来,先后已拨解粮草数十万、钱近千万。现今蜀中军务渐竣,而善后事宜,及军前赈恤,尚需费用。而右扶风的仓廪亦应有所富余、以备缓急之需,如今再拨粮二十万,诏书即下,毋得迟缓。”

    “臣谨诺。”有人应声领命道。

    “这些日三辅、弘农等地郡守都在乞朝廷调遣粮草,以备应时赈恤、免去临时调派之烦。”赵俨见陈纪听得认真,在一旁压低了声音,悄悄说道:“此事虽在情理之中,但如今尚无确切的受灾情事上报,陛下也不肯随意调度毕竟益州还要打仗、凉州也要防着,朝廷手中总得有一批粮草才得安定人心。”

    陈纪点了点头,继续听赵俨分析道:“陛下这次特例拨给了右扶风傅君,虽不免开了一个口子,让他人能借此索取,但也由此可见傅氏荷恩深重。”

    “北地傅氏以义烈闻名,称闻关西,也不枉陛下优待。”陈纪轻声附和道,心里却是在想着这倒是个很好的题目,一会子大可趁着这个话题,将来时所闻一一道明。

    为轻纱所遮掩的君臣又议了会旱情,话题渐渐地转到了近来徐州牧陶谦病死、刘备在徐州豪强的拥立之下暂代州牧职,与扬州牧袁术交战等事。

    “……袁术此人着实狂妄!起先我见他在太仆赵公宣慰关东之时,率先遣使供奉,还以为彼等袁氏也不尽然出些忤逆贼子,到底是还有个忠良。可谁知此人竟敢阳奉阴违,视朝廷法度为无物,敢挥兵徐州……‘君子之泽,五世而斩’,袁氏四世三公,难道就这么到头了么?”

    那个低沉的声音应答道:“袁术大逆,假朝廷所授扬州牧之名、后将军之节,肆意征辟、封拜,败坏法纪。朝廷理应严惩,公告其罪状丑态于天下,好使天下方伯为之诫。”

    此人说话真是一针见血,陈纪不动声色的听着,看来当初朝廷明知袁氏兄弟二人心怀叵测,却还要诏拜袁术为扬州牧的用心,便在今日了。本来朝廷打一方拉一方,罢免了袁绍这个名不正言不顺的冀州牧,让他处境尴尬、同时又拔高了袁术的地位,让他在一定程度上成为汉室的‘忠臣’。

    若是这个‘忠臣’能一直按朝廷给他规划的路线走去,与袁绍决裂,以朝廷马首是瞻。那么以袁术的身份地位,以后绝不仅是一个扬州牧、后将军,只是这样一来,‘名位’便成了约束袁术的枷锁,可袁术又岂是为名所困的人?

    袁术此番攻伐徐州,就等若是将朝廷硬给他戴上去的‘忠臣’帽子给踩在脚下,辜负了朝廷信重、目无至尊是一方面;亲手毁了袁氏清名、昭然揭示自己的野心又是另一方面。

    倘若朝廷拿‘名位’约束的人是袁绍就好了啊,陈纪突然想到,以袁绍好面子的性格,少说也会投鼠忌器,对朝廷尊敬一二。

    但这也有可能是朝廷明知二人脾性迥异,故意为之也说不定,只是这样一来,朝廷的威信又如何保存呢?

    陈纪心下纳闷,微微转身看向一侧最大的那间台轩,里头帷幕飘飘,隐约可见几个模糊的人影。

第二百一十四章 清风铎音

    “陛下即位以来,躬亲听断,旋乾转坤,关机阖开。”【潮州刺史谢上表】

    万丈金光照耀在沧池水面之上,无数碎金块银似得水纹觳皱在临水的栏杆下涌着,屋顶倒映着金色的反光,随着不远处的声音一高一低的进退着。

    另一个沙哑的声音说道:“依臣之见,当初就该审慎用事,不该……臣不是有意非议君上,臣的意思是,当初既是朝廷封拜袁术为扬州牧、后将军,如今彼等不仅聚众作乱、侵犯徐州,更是以朝廷给他的权位征辟僚属,全然辜负了君上的一番苦心!此人虽要严惩,但如何照顾朝廷威严,也得慎议才是。”

    这声音粗糙沙哑,让陈纪不由得想起了经常在战场上嘶喊大叫的武夫,联系到此人对皇帝独有的称呼,他不难猜出此人的身份。

    那少年的声音在周遭的风声、水声中依旧清亮:“你有一句话说得对,袁术此人的确辜负了我一番苦心,他在南阳割剥富室、纵兵劫掠,这些事我都有所耳闻。但念在他袁氏累世清名,不忍加罪,便给他第二次机会,让他悔过自新。怎奈此人冥顽不灵、不识抬举,最后也莫怪朝廷先礼后兵……吴硕,将适才这话加入诏书,要写明白,要使天下人知晓朝廷之心。”

    “臣谨诺。”一个在此前从未发表过意见的声音应道。

    第二次机会……这倒是暗合君王仁恕之道,陈纪点了点头,但追述起来,依然掩盖不了皇帝以‘名’制人的手段。

    少年的声音在台轩之中回响着,像是有清泉涌于石上、或是有个好学的孩童在一字一句的朗诵经传:“着即罢黜袁术扬州牧一职,夺其假节,惟留常备员吏以供官署,再让其罢兵……不要用诏书,用戒书,词句严厉些,要好好的训斥一顿。”

    吴硕唯唯应下,没有再说话,显然是在当场拟诏,遣词调句,不敢分心。

    只听少年又说道:“至于扬州……我听说庐江太守陆康在该处屡施恩义,又乃吴地名士,深孚众望。我看,就由他来署任刺史,替朝廷经营扬州。”

    “臣以为不可,依‘三互’之法,陆季宁乃吴郡人,不宜为扬州刺史。”一个听起来很是忠厚的声音说道:“臣举荐豫章太守魏桀,其是右扶风人,素有清名、又曾为北军步兵校尉,知晓兵事,忠于朝廷。若以此人为扬州刺史,足以安集一方百姓、为朝廷牵制袁术。”

    “这是司徒马公。”见陈纪面露疑惑,赵俨在一旁轻声解释说道。

    原来是扶风乡党,陈纪这才勉强听清马日的声音,刚才应是此人在暗地里附和御史弹劾傅睿,想必是私心自用。他心下虽有不齿,但也认为对方此刻的理由确实很充分、跟陆康比起来,也更为合适。

    “可,就让魏桀做扬州刺史,到底是从我手上走出去的人物,知根知底,用着也放心些。”少年也不犹豫,似乎忘记了刚才才呵斥过对方。他爽快的应了下来,接着又说道:“诏拜陆康会稽太守、加平南将军、封都亭侯、食邑三百户,再拜其子入朝为郎中。有此二人在,江东之事,当可无虑。”

    还是那个低沉的声音:“吴郡都尉许贡与太守盛宪私下不和,未免龃龉生乱,有碍大事,不妨调其为豫章太守?一来笼络江东士人之心,二来以免日后纷争。”

    “嗯。”少年说道:“扬州的人事安排完了,也该说说徐州之地,沛相刘备派来的使者简雍,现在何处?”

    “尚在东海邸,预备明日传见。”有人如是说道。

    少年雷厉风行,当即说道:“不用等明日,诸公今日就在承明殿将其唤来一见,徐州如今是什么情势,还劳诸公先为我探下底。”

    简雍没有太重的官身,本就没有直接觐见皇帝的资格,让执政的三公代为接见附和朝廷的正规程序。简雍这一路跟着陈纪的车驾来到长安,陈纪心中有愧,不愿主动去见对方,此时听见皇帝说起简雍的名字、又说要询问徐州的情势,他心里不由得一突。

    “臣等谨诺。”众人一齐唱喏,看样子是准备散会了。

    “赵公留下,穆顺,去传召陈公。”

    陈纪精神一振,适才默默在旁偷听了那么多机密的话,自认为对皇帝的才智性情颇有了解的他,此时不免有了更深一层的体会。

    他察觉到里头的动静,赶紧站在正中央,恭顺的垂手而立。他所在的小轩与皇帝等人所在的地方由一条庑廊连通着,皇帝的座次应是正对着沧池,背后的来时的路自然不会在此刻让人走,所以马日等人皆选择从一旁的庑廊里走出来。轻柔的帷幕被拨动了几下,随即被穆顺给拨开了。

    先出来的自然是马日、董承等三公,随后再是侍中杨琦、尚书令杨瓒等人。

    这些人里头几乎全都是熟面孔,当初董卓把持朝政,大肆征辟名士,陈纪因此而被拜为侍中。所以算起来,他与马日、杨琦等人算是当年在雒阳时的旧相识了,只是后来他忤逆董卓迁都之议,惹得董卓不快,这才赶紧接过封拜他为平原相的诏旨,急忙跑出去赴任了。

    当时朝廷打算让他担任司徒、后来见他走了,又有玺书追拜太仆,征尚书令。陈纪畏董卓之势,皆不听命,若非有这些故事在里头,他此时少说也是三公宰辅、与马日等人并肩而立的人物。

    见马日等人依次走来,陈纪兀自不动,等他们离自己尚有数步之遥的时候,他这才动了一下身子,作势欲拜。

    “慢、慢!”杨瓒连忙跨了一步,伸手扶住陈纪,笑说道:“陈公乃先辈旧齿、德配上公,该是我辈拜你才对。”

    “世上岂有三公拜九卿的道理?不可、不可,切莫为我乱了制度。”陈纪不为所动,坚持要依礼下拜。

    董承在一旁冷眼瞧着两人虚与委蛇、互相客套,心里很是想说‘此处自有大汉朝臣,无有名士之分,该拜则拜’。但他也知道这么说定会引起众怒,索性改了口,微微有些不耐的说道:“朝廷制度不可废,我等与陈公平揖即可,君上还等着见呢。”

    杨瓒脸上尴尬之色一闪而过,很自然的接受了这个说法,于是马日、董承、以及杨琦、杨瓒等人与陈纪互相拱手平揖,吴硕则是以晚辈的姿态对陈纪拜了一拜。

    虚礼过后,陈纪在经过杨瓒等人时,轻声留了句‘容后叙旧’的话语,这才在穆顺的引导下,走进钓台正中。

第二百一十五章 聘士礼贤

    “万乘之主,莫不屈体卑辞,重币请交,此所谓天下名士也。”【盐铁论褒贤】

    钓台四面都围着白色的薄纱,一色的深棕色木地板因为常年走动,显得异常有光泽。钓台有一半的位置建立在水上,四面透风,景色独好,隐秘性也很强,炎夏酷暑的时候最适合来此乘凉。陈纪脱了鞋,光穿着一双袜子踏上去,只觉得连脚心都是清凉沁心。

    走了几步,不但身上滴汗全无,反而随着凉风徐徐、脚下水花阵阵,大热天竟还有些寒意。

    陈纪不敢东张西望,走到钓台正中,瞅见一少年身着平常的燕居深衣,没有戴冠,只在头上随意挽了个发髻气度淡然的坐在正中。此外,还有一个中年人在一旁陪坐。

    他平举双臂于胸前,见到皇帝后,作势欲拜。

    “太常臣纪叩见陛下!”

    “快起来。”皇帝顾自从席上站起,几步走到陈纪身边,一边的赵温也坐不住,站着跟了过来。

    皇帝拉住陈纪拜了一半的动作,亲切的说道:“陈公年高德劭,能应征入朝,是见我鄙德浅才,特来相佐,我岂能再受陈公大礼?”

    名士大都虚浮无用,却又不可或缺,名士身上最有价值的就是他为天下所公认的‘贤良’之名。朝中若无名士,放任名士隐匿乡野,则会被视为‘无道’;反之,则是‘有道’。有道与无道的差别足以影响到一个政权能否得到士人拥戴,所以无论什么时候,朝廷都要安排几个名士充作‘花瓶’、做做样子。

    陈纪其人,德大于才,在皇帝眼中就是这样的一个花瓶,与他相似的,还有同样获虚誉而无其实的崔烈。彼等名士的名望播流四海,若是皇帝稍有轻慢,定会遭到旁人非议,倒不如屈尊把他供起来,这还显得自己礼贤下士。

    皇帝显得很是随和,扶起陈纪后,又随意的走了两步,打量着陈纪说道:“陈公还很精神嘛!过些天,我指使两个太医过府诊视,看看有无隐疾,好防患于未然!”

    陈纪忙得拜了一下,声音有些哽咽,说道:“臣才智鄙陋,岂敢受此优渥!其实臣的身子尚可,在徐州时便已延请名医看望,陛下每日决断万机,恳请不必为老臣残躯操劳费心。”

    他趁机近距离偷看了皇帝一眼,发觉这个当年在他的见证下、战战兢兢的被董卓扶上皇位的孩童,如今已是一个镇定自若、手绾生杀大权的皇帝了。

    若不是皇帝清秀的眉眼与四年前没有多大的变化,陈纪还真要认不出来了。

    “当年雒阳一别,竟不知何时方能再见。如今见陈公别来无恙,我也就放心了。”皇帝笑着松开了扶着陈纪的手,转身走回席榻,而一旁的赵温赶紧将手搭了过去,扶着陈纪坐于次席。

    皇帝在记忆中也曾有这个陈纪的印象,那时候陈纪还是自己身边的侍中,饮食起居,两人之间没少接触。只是陈纪没有荀爽、王允那般矢志杀贼、忠心卫君的智计与胆魄,因为担心得罪了董卓、祸及身家,便仓皇逃出雒阳,任凭朝廷几次玺书征辟都不应。

    ‘生’与‘义’不可兼得,很少有人会舍生取义,皇帝不愿意站在道德的制高点鄙夷他人,如何设身处地、换在陈纪的角度来看,他也不会白白的给这个一点也看不到希望的朝廷陪葬。

    只是谁让他现在是皇帝,位置的不同,判断某样人物、事物的态度也会不一样。此时皇帝对陈纪的观感确实差了一些,不过表面上仍是亲热有加,笑着说道:“今日本想到乘船渡沧池,到渐台上乘凉议政,但念及着陈公与马公等人身子弱,禁不起风浪,故而移至于此。”

    “臣谢陛下厚爱。”陈纪再次答道。

    皇帝一笑,寒暄几句后,却是步入正题:“自重开太学以来,各地保荐、自荐的年轻良俊已有两千人进学,只是未及择才施用,而朝廷屡有物议。如今虽是用人之际,但我以为;‘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育材养士,非一朝一夕便能成事。所以宁可延长彼等学期,也不肯随意授职,便是此理。不知陈公以为?”

    陈纪身为太常,来时路上便听过赵俨为其解说过其辖下太学的情况,以往的太学没有固定的学期与学制之说,都是每年一次策试,考中了按等第赐官,考不中则继续潜心读书。而不是皇帝更改后的这般,五年的学制,中间每期测验、以‘优良差劣’四等评判,五年后策试不过,一概遣归。

    这个制度较之以往更为严谨合理,也会使学子读书有足够的积极性,陈纪虽然不太喜欢太学五科的分类,但对于学制却不像那些利益攸关者一样反对抵制,反倒是很支持。

    “臣附议。”陈纪连连顿首,说道:“策试之法,古来有之。太学定下五年学制,既使学子得以信步就学,不至仓促,也能使学子不生懈怠玩忽之心,可谓是良政。”

    皇帝看了眼赵温,仍是和颜悦色,神清气朗的说道:“是这个道理,来太学就是为了传继圣学,经世济民,岂有终生浑噩度日,在太学混迹无事的?陈公与我所思甚是合契,也不枉我将此位虚席以待那么久了。”

    陈纪抬起头,刚想谦抑几句,却见皇帝又说道:“司空赵公曾也在太常任上,这太学也是他一力造就,今日特意留下他来,正是为了这太学一事。”

    他正在纳闷,坐于对面的赵温却闻声笑说道:“自陛下创立太学新制以来,朝廷人文蔚起、诸儒并聚,可堪盛景。只是这去年,各地荐举学子人数寥寥,响应者少。我窃想到,这天下之大,人才之众,岂无有心报国、沐浴教化的?这其中的缘故,一是彼等士子畏五年学制,不肯耗费光阴,于是各怀慎重观望之心,宁肯待时以获察举入仕;二是衡鉴有别,各地郡县的文学曹掾,拘于学问,难以物色年幼才俊者。”

    “赵公的意思是。”陈纪有些似懂非懂,试探着说道:“是要多令地方简拔可造之才,荐举太学?”

    赵温笑了笑,习惯性的往皇帝那边看了一眼,只见皇帝正慢条斯理的喝着茶,没有说话表露心迹的意思,显然是要赵温代言了。他有些无奈,只好继续说道:“情势如此,再多急诏严旨,恐也无济于事。所以,我便在此前进谏陛下,不妨减少地方荐举的名额,放宽条件,许民间有志于学者主动投递于太学门下。”

第二百一十六章 重定庠序

    “及王莽为宰衡,欲耀众庶,遂兴辟雍,因以篡位,海内畔之。”【汉书礼乐志】

    “陛下自迁都以来,眼见国废学子之教、家弛劝学之训,心痛不忍。故在朝廷艰难之时,毅然重开太学、振起颓业,不惜每年拨给太学数百万钱,其馆舍、书籍、被褥尽皆供应,还另发钱款,以为寒微子弟助学之用。”赵温先为皇帝表功矜劳了一番,然后徐徐说道:“陛下忧心学子如此,可谓往来之君少有,怎奈何求学之人不加多?反而还有畏葸不前者?”

    陈纪的脸色沉了下来,事到如今,他如何还不明白对方的意思?赵温分明是出于皇帝的授意,要在改革太学五科之后,继而改革太学招生的方式!

    果然,只听赵温接着说道

    “我以为,这根子,就出在太学入学的途径上。”赵温见陈纪的面色逐渐变得严肃,自己的语气也不由得加重了许多,不再客客气气的将对方视为前辈、名士,而是有种官场前辈训导晚辈的意思:“陛下曾有言在前,太学理当是‘解民生之多艰,育天下之英才’,岂有先将这选拔学子的路径越走越窄的道理?陈公身为太常,当为君解忧才是。”

    赵温说完,便复又朝皇帝看了一眼,此时皇帝正喝完了漆碗中的茶,微微颔首,似乎很满意这碗茶汤。

    见对方都闭口不言,陈纪也知道该自己说话了,他沉吟半晌,谨慎的说道:“自从孝武皇帝开办太学以来,凡四百年,其规模虽屡有变动,但入学的途径,却是如薪传火,代代相承。司空适才所言,无非是许民间有志于学者,主动投递于太学门下,但朝廷本有此例,似乎不宜以此变更入学之法。”

    一直以来,太学的确是允许学子自荐门庭,表面上不看重家世,但其实在审核的时候,依然是以家世与学识作为评判标准,而寻常平民人家如何能在学识上比过其他人?被拒之门外,也是理所应当。

    士人之子为士人,平民之子为平民,即便有几个家世微贱的寒生,侥幸因为品性、好学、运气而入了名士、贵人的眼,得以改变整个人生际遇的,那也是凤毛麟角、昙花一现。

    自西汉到现在,阶层流动日益板结,皇帝不愿意见到太学成为士人的太学,自然要从招生的根源上做出改变:“我固然知道太学入学有许多途径,譬如地方郡国可以自行举荐年龄合适的高才入学。甚至是陈公你,身为太常,也可以亲自挑选年满十八岁以上,仪容端正者为博士弟子赵公当初就如此做过。”

    见皇帝提及此事,赵温连忙受宠若惊,惶恐谢道:“臣当时全凭公义,不敢有丝毫偏废。为国举荐博士弟子二十余人,尽皆一时贤良,敢为诸公品鉴。”

    当初在前司徒赵谦死前,为了获得赵谦对盐铁专营的全力支持,作为利益交换,皇帝简拔了赵温担任太常。不仅让他一力主持太学从无到有的重建、使之打上赵温的烙印,甚至默许他往太学里夹带了二十多个自家的门生。虽然如今尚未见到成效,但等到三年后,第一批太学生策试授官,赵温即将获得丰厚的收获。

    “我又未曾说你,你倒是自辩的快。”皇帝把茶碗往桌上一搁,看见赵温桌上的温茶动也不曾动过,便玩笑似得伸手指道:“君前失言,罚你将它喝了。”

    赵温吁了口气,十分干脆的将茶碗里的茶一饮而尽。

    他刚才与皇帝这一番默契的配合,无疑是做给现任太常陈纪看的,太学招生的方式肯定是要修改的,至于太常可以自行挑选学子、乃至于利用直属上级的身份影响太学的规矩要不要改,就在两可之间。

    陈纪果然犹豫了,他入朝可不是只为了做个清贵闲职的,只是皇帝明显是要借助他的名望,以太常的身份来减轻太学招生的改革阻力,这一番交易到底值不值,他仍在掂量。

    皇帝一笑,淡淡地说道:“太常选拔博士子弟、郡国举荐高材、允准自荐,这些我皆无废除之意。不过是要将郡国所举荐者裁定数额,最好是比照各地察举孝廉的规矩来,至于太常无论是陈公,还是陈公以后,皆以二十人为定数。”

    这些只是无关轻重的微末,并没有触及到需要改动的核心,陈纪心里隐约有了决断,但他仍精明的不肯主动提起,反倒将这个题目还给了皇帝:“臣谨诺,只是照此办理,似乎不能解决‘求学之人不加多’的疑难,是否要另寻它法?”

    说来可笑,陈纪当年做尚书的时候,面对孝灵皇帝都未曾如此说话,如今面对眼前这个少年,竟然放低姿态,说出这么一番话来了。

    皇帝倒是见得多了,神情轻松惬意,似乎全然不曾担心陈纪会说出什么出人意料的话语,他的目光像是穿透了眼前的轻纱帷幕,直接望向了浩瀚的沧池,心思也随之漫无边际的想着。

    在最开始的时候,因为西汉前期的官宦子弟、勋贵后人有其他更方便的入仕途径,并不在乎在当时还属于新生事物的太学。故而以郡国举荐、自荐等方式所选拔的太学生多为平民子弟,很少有官宦背景,对底层人士来说是一个相对公平顺畅的上升渠道。

    此时的太学也采取的是这些方式,若是一直保持这种相对公平,皇帝也不会多此一举的去改动。只是谁让这种途径在孝平皇帝、也就是王莽秉政的时候,便发生了变质。

    为了讨好当时的知识分子与权贵官僚,王莽特意增加太学生名额,让士人的子弟可以直接进入太学受业,开启了贵族官僚子弟免试入太学的先例。再后来光武中兴,太学的选拔方式又在继承王莽改制的基础上扩大,发展成了大将军下至六百石,皆可遣子就学。

    除此之外,在野的名士也能通过评议、推荐,使他人轻易进入太学,这导致在东汉后期,太学人数多达三万,至于学前的能力策试,也无所谓办不办了。

    这样导致的恶果,一是使太学从生源到办学,全部脱离皇权的掌握,最终引发孝桓皇帝时几次大的‘雪潮’和‘党锢之祸’,影响深远孝灵皇帝重起炉灶,建立鸿都门学也是急于踢开太学,重新掌握话语权。

    另一个恶果是‘游学’、‘名士’推荐的风气造成太学鱼龙混杂,光顾着与‘荐主’、与同学结伴搭伙,导致教育质量下降。东汉后期三万多太学生,真正有用于朝廷的却没有几个。

    “如今不是求学之人不加多,而是这太学选才的路子看似繁多,其实越走越窄、越走越偏。致使微末贫寒之民求学无途、报国无门,唯今之计,非得大刀阔斧的整改不可。”

第二百一十七章 试取粗通

    “朝夕习业,以教国子。国子者,卿大夫之子弟也。”【汉书礼乐志】

    沧池池水清冽明净,倒映着烈日蓝天,滔滔波光,涟漪激荡,清人眼目。一些尺余长的青鲤,时不时地在远处水面上跳跃而出,发出扑通的声响,在淡蓝的池面上留下一朵稍纵即逝的白花。

    环着钓台四周的岸边种植着水桶粗的杨柳,微风一吹,柳条摆动,婆娑生姿。

    这热天,君臣三人正襟危坐于钓台正中,南风熏熏,不觉燥热,凡是浑身惬意。皇帝尊重陈纪这位名士老臣,不肯像以往在私下接见近臣那样,随意斜靠、或是坐于胡床。他一手放在玉质的凭几上,觉得丝丝清凉浸过衣袖、深入肌肤,一时脑中灵光,就连说话都愈加清亮了。

    皇帝沉吟着伸出三根手指,说:“要改的有三点。”他漫声说道:“一者,今后但凡自荐、或是太常、郡国、名士推荐者,皆要进行入学考试。顾念贫寒微贱之家,不比豪强大族藏经众多,其子弟也不如寻常士子自小博览群书,能侥幸识得几个字,便是得天之幸。故而,让彼等与士子一同策试入学,倒显不公。”

    “臣以为,若是分开考核,难易迥然,倒更为不公。”陈纪忽然反对道,如今的士人群体虽已有阶层固化的雏形,倒还不像三百年后那样,高门瞧不起走卒。

    对于寒微之士饱学成材,许多真正胸襟开阔的大儒名士都是乐见其成的,所以陈纪也不是非要拦阻寒士求学之路,而是另有原因:“若是一面策试的难些,一面策试的差些,到最后尽皆步入太学,未免对彼等考过前者的士子有些不公,而彼等尚未过者,也未必真的无才。此外,便是二者同入太学,良莠同室,于博士授学也是诸多不利。”

    说完,陈纪便注目看向皇帝,满脸正色,其实心里多有惴惴,担心这位皇帝年轻气盛,在兴头上的事听不进臣下良言。

    “听听,这才是老成谋国之言。”皇帝笑着对赵温说道,似乎刚才的一番话只是为了试探陈纪到底是不是在真心为他设想,而不是一味地虚与委蛇。

    说完,他便沉默了会,只用手不住的抚摸着凭几扶手,时而看看正对面的沧池风景,脸色渐渐变得肃穆庄重起来,叹息一声方道:“圣人传道千载,世间又有多少识字者?太学纵然要不分贵贱,量才选人,也不会有单凭识字与否,便让寒微子弟入学的道理。”

    见被说破,陈纪老脸一红,歉然说道:“是臣顾虑不周,误解了圣意。”

    皇帝不可能一面提高士人入学的难度,一面让寒士写几个字就入学读书,这不仅会影响教学质量,还会动摇自己的统治基础。在未来很长的一段时间内,皇帝的基本盘都将是这些豪强士族,他可以慢慢的新建一些条条框框,去限制这些豪强的权力、也可以在规则内,以权力斗争的形式清除部分不听话的豪强。

    但归根结底,在一个新的阶层出现之前,皇帝都不能贸然敌对现有的主流阶层。

    所以陈纪故意‘抬杠’,无非是给皇帝挖了一个陷阱,来试试皇帝的斤两。

    皇帝笑了下,端茶喝了一口,此时冷了的茶水像是一口苦药,他不禁皱着眉说道:“陈公当有所知,重建太学后的当年,是以能否背诵一篇章而得以入学。去年则是采用策试,以简单评议经学为主。这个法子对彼等寒微之士来说,倒是稍显严苛了些,故而使彼等一体看待,却为不妥。”

    赵温见皇帝皱起眉头,误以为是对方心里不悦,连忙插话道:“陛下的意思,不是要将策试分为难易两等,而是多增太学名额,本以五科各二百人,现多增额度,明经、治剧、经济三科各收四百人,明法、经营二科则各收六百人。策试上第者入明经,其下第则入经营等科。至若因寒微学浅而不得入者,则视之品性,使其‘得受业如弟子’,于太学走读旁听,一年期满以后,另行策试,而后再定去留。”

    最开始的太学只有五经博士,其底下的学子只有二百五十个名额,而当时求学的需求远不止这二百五十个名额所能满足,所以就出现了‘得受业如弟子’这个位置。彼等相当于是在正式的‘博士弟子’之外,另行设置的、非正式的,与博士‘受业如弟子’的旁听生。

    虽然待遇上与正式弟子不一样,不能享受免除徭役、享受公家拨款等福利,但其后的出路却是与正式弟子相差无几,而且在数额上没有限制。

    其实皇帝与赵温看准了陈纪初来乍到,对太学的实际情况无法面面俱到、全盘皆知,所以有意瞒哄了对方一个事实太学根本不存在生源少的问题。

    虽然愿意来太学苦读五年方可授官的士子的确比第一年要少了许多,但发现了实惠的黎庶黔首们,却是争着抢着要让自家儿子进入太学。不单是免除徭役、五年内衣食无忧,就是未来随便做个县吏,都足以让全家从黄土地里翻身。而太学的入学门槛又不算高:每年交一份束当学费,能熟读某一经书,入学时参加考试就可以了。

    只是太学人员已有定额,每年只收一千人,所以僧多粥少,皇帝索性就想出了‘扩招’的主意。在新增之后的两千四百名正式‘博士弟子’、太学生以外,再额外招收六百名‘受业如弟子’的旁听生。让他们半工半读,一年后考察成绩,合格者正式入学,不合格者黜退回家,这种竞争的方式,定然能为皇帝汰选足够优秀的人。

    “孔子以布衣而养弟子三千,今太学修复,而学子甚少,不妨增学子数额为三千人,以效先贤。”皇帝冲还欲再说的赵温摆了摆手,舒展眉头,对陈纪给出了这样一个理由。

    一年征三千,五年学制的太学以后岂不是要一万五千多人?这哪里是追慕孔子三千弟子的样子!

    陈纪心里转念一想,一个令人心动的想法忽然冒了出来,他故作犹豫的说道:“臣听司空说,光是如今的太学便每年支出朝廷数百万钱,若真是扩充数额,每年所需岂非千万钱而不止?”

    “纵是数千万,但能为国育才,又有何不可?”赵温笑着回道。

第二百一十八章

    “朝夕习业,以教国子。国子者,卿大夫之子弟也。”【汉书礼乐志】

    陈纪有些动心了,他不是对今后这笔上千万的太学经费有什么坏主意,而是想着,作为太常的下属机构,太学的一应开支都要通过他向少府、大司农等官申请拨给。只要手中掌握分配财货的权力,就不愁无法对太学施加影响,使其按照一定的轨道前进。

    不过,他仍是故作犹豫道:“如今太学仅有弟子两千余人,博士、教习、学舍等还算足用。待日后弟子上万,光是现有博士,恐会忙不过来。”

    赵温即时说道:“新太学建于明光宫故址,地广辽阔,光是正中的明堂便可容上千人,其周遭的学舍、学堂,朝廷一直在命将作监征工修建,大可无虑。”

    见陈纪仍面带疑色,赵温只当是对方还不清楚太学现有的师资队伍,故又为其解释道:“太学五科,各有博士数人,光是明经科就有十三经博士,各司一经,譬如韩公、缪公等,共计十五人。余者如治剧、明法、经济、经营等,博士虽少,但也有十余人,算上位于博士之下,专司弟子起居、学业的教习,共有六十人,足可堪用。”

    ‘教习’是皇帝借鉴后世大学中的讲师、班主任所设的职位,他们皆是有一定学术水平、却又达不到‘博士’这个境界的士人。每个教习分管数十个学生,平日里主要负责一些不重要的杂课,比如为明法科的弟子讲授经书、为明经科的弟子讲授律法,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博士的授业压力。

    每个教习都有机会晋升为博士,所需要操心的只是新一届刚入学的太学生,待他们自己熟悉了日常学习、生活的流程以后,便不需要亲力亲为。

    皇帝想着,对太学这种固结横生、牵动各方敏感心弦的衙署,就该像不断的往墨水里兑清水一样,一步一步的去从内部改变它旧有的、不符合皇帝利益的结构。让太学在三百年前逐渐旁落、沦为士人的大本营之后,将这一利器重新收回到皇帝手中,成为不断为皇帝培养亲信的机器。

    在这之前,皇帝不介意多作让利,好换取众人对太学逐步改革上的支持:“我听说大儒名士,诸如近代的涿郡卢公、北海郑公,门下弟子何止上千?更别提龙亢桓氏、弘农杨氏等大族门下了。彼等以微一人之力传业千人,尚且可行,太学现有巨儒十余名、博学者数十,只要分门别类、合理调度,数千人也不是教不得。不过……”

    皇帝顿了顿,轻声说道:“太学既要扩充弟子,这博士、教习,也应随时由诸公荐举添补才是。”

    他娓娓而言,处处都显得理由堂皇正大,陈纪听着听着,脸上疑虑深深的神色已经放松了下来,拱手回道:“陛下睿鉴,臣虽才资浅薄,也窃以为然。容臣这两日熟悉太学事务之后,再将今日之议,据实上奏以闻。”

    他这是拖延的一个手段,今日发生的事太过出乎意料,皇帝许下的好处虽大,但他所承受的坏处也很大。别看太学要扩招人员,但按皇帝的要求,大部分都要倾向于给那些出身微寒的年轻人,剩下的数额又如何能满足其他士人的需要?以他的才智,一时尚不清楚是不是要答应下来,索性将其留待回家以后,与陈群、或是过府寻杨氏、黄琬等人商议一番。

    皇帝也知道自己给出的利益,尚不足以让陈纪用自己的声望来为他承担改革的压力,他只好接着说道:“许彼等尚有可造之处的微寒之人‘得受业如弟子’之外,太学的诸位博士亦可自行授受弟子,在太学中与其他学子共同受业,到了期末,也可由博士自行推荐若干,参与策试授官。”

    这倒是个不错的补偿,陈纪不免彻底松了口气,有这个补偿,他在提议、主持改革的时候,对众人也好有个说道。

    博士私招的弟子不算在太学的正式编制之列,自然不需要朝廷出一分一毫,何况皇帝为了防止他们借此喧宾夺主,还有一个后手。

    “太学要改的有三处,适才之说了一处,这第二处就是举荐。”皇帝没有忘记这件事,很快说道:“如今朝廷要肃清吏治,杜绝奸猾胥吏为祸一方,而彼等又大都为他人举荐、征辟。故而在去年便另有新规,即日起,凡被举者因事被纠劾,其荐主也要受到牵连,虽不至同罪,也要有所惩处。”

    这个是去年查办左冯翊、新设吏部用以推行考成绩效的制度之后,另外与贾诩等人商议的法子。此法施行半年以来,由一开始的因私情旧谊、或者利益交易而不负责任的随便举荐,变为了为官者无不是深思熟虑、严查品性才干后方肯荐举征辟,生怕会在朝廷整肃吏治的时候牵连到自己,被扣上一顶‘察人不明’的帽子,影响自家仕途。

    陈纪一开始在想,这个法子虽然严苛,但对于那些真正愿意、且只选拔贤才的人来说,并无什么利害关系。反倒是有效的杜绝了小人幸进的途径、改善了官场上的不良之风,他的政治理念与黄琬的类似,讲究刚柔并济,此时听见皇帝说起处理吏治的事情,倒是比马日那一帮人更容易接受。

    “所以我想,这个法子也可适用于太学。”皇帝也顺便挪身站起,示意二人走向栏杆边,一边悠着步子,一边说道:“重臣名士、地方郡国所荐举入学的弟子,现在也要照此办理。若是所荐举者入太学以后,学业无成、才识浅薄、其策试的表现当不得受荐之资、或是有别的德行败坏等事。不单是此人要被黜退回原籍,数年不予为官,还要追究荐举者的责任。”

    与第一条加大贫寒微贱学子占太学生的比例相较起来,这一条虽看似严苛,但考虑到同样以此法能使朝廷吏治为之改善,采取这个法子,也能使旁人在荐人进学的事上更为用心。

    而且有吏部追责荐举的先例在前,陈纪提倡将此推行太学,也不会像上一条那样引起很大的阻力,于是他很快便接受了:“臣谨诺,臣来时据闻,尚书台吏部专司官吏考成,每年皆要品察官吏政事是否未完、是否得获成效。荐举贤士本为地方守、令之责,臣以为不妨依次纳入考成,兴许更为合适。”

    “陈公说的在理,陛下也早有此意,已使傅公悌详加计议了。”赵温在一旁笑着插话道。

第二百一十九章 国子之制

    “复为功臣子孙,四姓末族,别立学舍,搜选高能,以授其业。”【后汉书儒林传】

    皇帝双手负在背后,整个人面对滔滔沧池,胸怀开阔道:“此事就由陈公与赵公二人联名,过两日上奏与我,我再下发承明殿诏诸公集议。”

    进一步改革太学是赵温呕心沥血、与皇帝两人反复思量了许久的事情,早已势在必行。如今皇帝惦念着他的苦劳,特意让他与陈纪一同承担功过,他立即爽快的应了下来:“臣谨诺。”

    陈纪此来除了新官上任,觐见皇帝以外,还打算着借此向皇帝提出一些有关治理旱情的建议。但谁知先是议论太学改革打乱了他的预料,后续的几经商榷又让他忙于思索应对、寻不着机会另起话题。如今正好把事情都议论的差不多了,他正欲开口,公车司马令荣从远处走了过来,呈递了一份让皇帝脸色如释重负的奏疏。

    “陛下……”陈纪试探着问道。

    皇帝正在深思,抬眼看了陈纪一下,有意识的将奏疏收起、放于左手拿着,忽然问道:“我听闻陈太公与乡忠侯有过一段荐举情事,可是如此?”

    乡侯即黄琬的祖父黄琼,因为曾做过孝桓皇帝的师傅,又不曾阿谀梁冀,故而封侯,死后谥忠。黄琼在做司空的时候曾辟选理剧之才,提拔陈纪的父亲陈为闻喜长,两家除了有这么一段交情以外,杨赐也颇为钦佩陈之德,彼此关系虽很少走动,其实很有一番渊源这也是刚才为何杨瓒等人与陈纪格外亲近的缘故。

    士人内部之间的关系并不私密,稍一打听便可将其人乃至于祖辈的人脉圈子摸查干净。陈纪挑了挑眉,似乎并不觉得这是什么不好说的事:“唯,不仅先辈有交,黄子琰为豫州牧时,也曾与臣相识日久。”

    “汝、颍之间多奇士啊。”皇帝莫名的感慨了一声,冲陈纪摆了摆手,打发他说道:“今日得见陈公,实乃幸事。今后陈公在朝,还望多进良言、少计较私人利害。我既为人主,岂能无容人之量!陈公先回去安歇,休息几日,再莅任不迟穆顺,诏太官赐食。”

    陈纪满腹疑窦,又未能尽情详说来时准备好的说辞,虽然他得了不少的利好,但一颗心仍是不上不下,莫名有种被人牵着走的感受。

    他只好怀着心事走出钓台,在内谒者令李坚的带引下先是去了承明殿旁边的值庐,得了诏旨的太官、汤官等人很快便送来了精致的御食。陈纪胃不好,原本还在愁着怎么应付皇帝赐给的肉食,却见太官送来的是清粥鱼汤、还有几道开胃盐菜,陈纪诧异的看向太官。

    得到的答复却是‘关中遇旱,未央宫上下都要节衣缩食、减省用度’,陈纪微感失望,还以为这是皇帝见他老迈,特意嘱咐的,不过他心里仍是为皇帝的仁德而感到心悦。

    今天这一番君臣诏对下来,陈纪早已饥肠辘辘,不过他胃口不大,只吃了小半碗后,遂从容拜谢出宫。

    刚一登上马车,侍候的苍头便在一旁报信说陈群一早去了黄琬的府上,陈纪稍作思考,便吩咐人掉转车头往黄琬府上驶去。

    因灾异而被免官的黄琬并未继续追在朝廷拨给的官舍,而是住在城北的一个偏僻闾里。宅子虽然宽敞,却没什么风,有些地方只种着低矮花木,在这烈日下看过去,一切都反着黄光。

    “……说来便是如此。”陈纪努力眯着眼,试图回避庭间的阳光。

    陈群坐于下首,眼神有些微妙的往陈纪、黄琬两人之间看来看去,在他看来,太学只为招纳贤士而设,才高者入、才低者退,本就不该有贵庶之分,彼等寒士进不了太学的门楹,那也只能怪他们学问、品性不够,如何能反过来迁就他们?

    他可谓是满腹的言辞要说,奈何在长辈面前,他要体现做晚辈应有的教养。

    黄琬细心的伸手示意奴仆将竹帘放了下来,先是沉默了会,而后咳嗽一声,说道:“士无贵贱,文范先生当年也是出身单微,后来不也是天下闻名?国家欲广开求学之门、招纳贤才,我等当幸甚才是。至若太学增加员额、‘得受业如弟子’、荐举者受责,我看俱为良政,公既为太常,何不从其善议,引领上疏?”

    ‘文范’是陈死后由其门下、亲友所上的私谥,世称之为文范先生。陈出身陈氏的一支旁支,家里贫寒,直到后来成为海内名士,才成为陈氏的主要人物、为如今的颍川陈氏打下一片家业。

    与父亲陈渡过家族创业岁月的陈纪,深感寒士出头之苦当初陈从太学读书返乡,县中正好出现凶杀案,仅仅是被曹掾怀疑,便可不顾陈太学生的身份,直接逮系入狱、大加考掠。可见像他们这样的单微人家要想出头是千难万难,即便成为了‘士人’的一员,照样会被其他豪强出身的县吏收拾。

    陈群甫出生未多久,便被陈给予了常人难有的声名‘此儿必兴吾宗’,没有经历过这些的他,如何懂得当年的艰辛?

    所以,陈纪自然不会像汝南袁氏等成名已久的大世族那般,在家大业大、祖宗荣光声名加持之后就瞧不起普通的士人、寒士。反而在听闻皇帝的种种举措之后,隐然有表态支持的想法,不过他当时顾忌着种种,不愿轻易出声,更是要借此与皇帝、与黄琬等人做一番交易,遂成现在这番景况。

    “只是,我听闻国家有意不许州郡长官私辟僚属,今后察举征辟,所得之人,又要先行策试。如此种种限制下来,士人晋升之途倒是越发狭窄了。”陈纪有意无意的说道。

    这话倒是试错了人,若是旁人倒还会为士人入仕之途窄而心急,但放在黄琬的身上,却是会心一笑,毫不介意。

    毕竟他曾在选举人才上有足够的经历:“昔年光禄选举三署郎官,权富子弟多以人事旧谊得以举入其中,而真正的贫约守志者却以微贱而遗落于世。京师更有谚云‘欲得不能,光禄茂才’,那时我与太傅陈公同心共事,不拘富贵,显用志士。如今国家种种所为,何尝不是暗与我、太傅陈公等辈心志契合?”

    “何况、”黄琬顿了顿,状若无意的看了眼坐在一旁的陈群,说道:“国家不是说,要在太学之外,另开国子监么?昔年曾有四姓小侯学、又有恩及诸官子弟入太学,如今国家另开国子监,正是爱贤尚能、施恩惠于士人。”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25027/ 第一时间欣赏兴汉室最新章节! 作者:武陵年少时所写的《兴汉室》为转载作品,兴汉室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兴汉室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兴汉室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兴汉室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兴汉室介绍:
【大国记·秦时明月征文金奖作品】一觉醒来,他成为汉献帝刘协!杀了董卓,又有王允擅专,除了王允,又有李郭之乱,雍凉初平,又有豪族割据。制天下易,制人心难!群狼环伺,如何建安?且看他运用帝王心术,成霸业,兴汉室!本书原名:三国之献帝崛起兴汉室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兴汉室,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兴汉室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