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言情小说兴汉室TXT下载兴汉室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兴汉室全文阅读

作者:武陵年少时     兴汉室txt下载     兴汉室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三百一十一章 难以欣戴

    “然信用群小,好受近言,肆志奢淫,不知稼穑之艰难。”【九州春秋】

    说话的正是袁谭新征辟的治中从事,北海人王,为人忠贞贤能,在乡里素有德望。

    袁谭下意识的刚要同意,一旁就有人提出了反对的声音,定睛看去,原来是素日与王交恶的别驾刘献:“此等小事,何劳袁公决断?若是事事都要请示袁公,就算是袁公也会对大公子心生不悦。”

    这句话倒是提醒了袁谭,自己被派遣到青州来本就是为了历练,如果事事都需请命,岂不是显得自己能力不足?

    一时他又犹豫了。

    王见状,连忙说道:“论公,大公子为袁公所遣派治理青州,凡遇大事,理应上报知闻,若是自行处置,岂非违逆之举?论私,大公子身为长子,朝夕问省,也能增进父子之情。属下以为,此事可先由我等议定对策,再请示袁公判其可否,如此方可称呼万全。”

    “这个法子好!”袁谭拊掌说道,于是事情就这么定了下来,先把应对的法子想好,再一五一十的告诉给袁绍,既能让袁绍知道大儿子的能耐;又不会觉得大儿子在外历练后就学会不听指示、先斩后奏了。

    这本来是个很容易想到的应对方式,袁谭却还要王几番劝说才明白过来,其人心智迟钝,让王心里不免有些失望。他当初是看在袁氏几世三公的威名,这才应了袁谭的征辟,没想到才来没多久,便见识到袁谭虽然像他父亲袁绍那般慕名敬士,但却喜欢听信华彦、孔顺这些群小之言,疏远真正贤能的士人,而且才智、远见都不足以作为一方之主。

    而且袁谭任人唯亲,使妻弟领兵在内,四处虏掠资财,强征黎庶入伍,弄得青州天怒人怨,使其本来尚好的声名荡然无存,这一切袁谭却无动于衷。

    王心里越发失望,暗恨自己当初如何就被袁谭初来乍到时做出的亲贤纳谏的形象给蒙蔽了,甚至没有进一步的接触就受了征辟。如今与袁谭既已结成了‘君臣之义’,他就是想借故离去,光是在道义上就说不过去了。

    “只是,我军休整未毕、东莱尚有海寇作乱,眼下还有什么法子能制服曹操呢?”袁谭心里没有主意,又想借此在袁绍面前长长脸,故而将这个难题抛了出来。

    华彦为难的看向身旁的孔顺,孔顺是鲁国人,与华彦俱为狼狈,都是袁谭所亲信的奸佞。他们二人平日只知如何进谗言、排除异己,哪里明白运筹这些大事?当下两人无奈的对视一眼,不约而同的看向王与刘献。

    王欲言又止,目光中流露出一丝迟疑,像是有什么顾忌。

    刘献轻笑一声,他知道王是考虑到自己身份尴尬,怕说出来之后会惹来猜嫌。他与王曾有过旧怨,此时巴不得见到对方难堪,又如何会主动替对方把话说出来?

    这样在场的四个人都呆愣在原地,彼此你不言我不语,似乎在看谁沉默的久。

    袁谭心里有些恼火,正欲发作,刚从平原回来的随军主簿辛评恰好在这时请见。袁谭像是见到救星似得急忙唤人进来,待听了一番众人议论的结果以后,辛评想也不想,畅所欲言道:“如今吕布、昌、孙观,各在平昌、东莞、莒县。其兵力微弱,正是落魄之时,大公子何不趁此机会将彼等收入帐下?如此能平添数员虎将,又能借此进讨曹操,而况在袁公正式议定决策之前,也不用直面与曹操为敌。”

    “昌经过董公仁早已与我联系,外间虽不知晓,但私底下,我早已使其为我袁家之将,收服他倒也不难。”袁谭摸着下颌蓄留的长须,一边思虑着一边说道:“只是吕奉先新败于我手,再使其投诚……我怕猛虎不屈。”

    “吕奉先之勇力,远胜麴义、高览等将。要将其收服,譬如养犬饲虎,先施以鞭挞,使其心生畏惧;后施以骨肉,使其知晓恩惠。”辛评一直主张袁谭用各种方式收服麴义、吕布这般桀骜却有能力的武将以壮大实力,所以像麴义、吕布这般的猛将,能收为己用最好,赶尽杀绝、将对方逼上死路,则是最下乘的一招:“吕布屡败于我手,便是知晓我军之威,其新败于曹操,士气正丧,身旁又有董公仁代为劝服,大公子当可无虑……即便是猛虎也该知晓林中局势,能为猛虎者,又岂会不知变通?”

    袁谭深以为然,他心里也在想,吕布的勇名几乎天下皆知,自己若是能将他收入麾下,不仅是对自身势力的提升,就是父亲袁绍那边也定会对自己另眼相看。何况吕布又为袁氏杀了董卓、有报仇之恩,自己一开始为了军功与利益将其逐出北海已经略有不妥,此时理应缓和关系,共抗曹操,不可以将其逼成死敌。

    当然,收服吕布这种骁将,袁谭是赞成的,但辛评潜台词中想让袁谭一并收服麴义的建议,袁谭仍是置若罔闻。如今麴义所部元气大伤,袁谭已经借故将其调至下密县休整,至今都未给对方补充过一兵一卒和粮草军械,宁肯闲置也不愿启用。辛评看到袁谭这副油盐不进的态度,心里默叹了口气。

    刘献见突然出现的辛评抢走了进言的机会,心中既懊恼又悔恨,于是近前说道:“大公子,既然要收服吕布,与其联合,我等便应尽早遣派能人前去游说。”

    “说的是,此事耽误不得。”袁谭点了点头,却又问道:“不知何人敢往?”

    刘献为的就是引出这句问话,他不待他人有所欲言,径直说道:“王叔治为人强辩,又曾与吕布有旧,最适合不过。”

    王愣怔了一下,没想到刘献在这时候还想算计他。他是北海人,在乡里颇有声名,孔融为北海相时对他屡有恩遇,又是召为主簿、功曹,又是举为孝廉。等到吕布做北海相时,几乎全面接手了孔融留下的班底,也曾在一段时间内倾心接纳过本地士人,将王任命为剧县令。刘献说他与吕布有旧,确是事实,这也是为什么一开始他不愿意由自己向袁谭提议联合吕布的原因。

    一来是为了避嫌,以免让袁谭多想,给刘献攻讦的机会;二来也是感念吕布对他的照顾,特意保持沉默。

    如今刘献将王推倒风口上,王迎上袁谭探询的目光,知道躲不过这一趟,便只好硬着头皮应承下来:“若是大公子不嫌属下鄙陋,属下愿往平昌一趟。”

    “善。”袁谭的目光在王身上打量了许久,见他一副坦然自若,心里的疑窦也跟着消了几分:“王君之才,我自然是信服的。这趟你尽管前去,吕布想要粮草、军械,我都可以给他。但他必须拿东西来换,比如他的家眷,不然我可不信他。”

    王一一答应了下来。

第三百一十一章 难以欣戴

    “然信用群小,好受近言,肆志奢淫,不知稼穑之艰难。”【九州春秋】

    说话的正是袁谭新征辟的治中从事,北海人王,为人忠贞贤能,在乡里素有德望。

    袁谭下意识的刚要同意,一旁就有人提出了反对的声音,定睛看去,原来是素日与王交恶的别驾刘献:“此等小事,何劳袁公决断?若是事事都要请示袁公,就算是袁公也会对大公子心生不悦。”

    这句话倒是提醒了袁谭,自己被派遣到青州来本就是为了历练,如果事事都需请命,岂不是显得自己能力不足?

    一时他又犹豫了。

    王见状,连忙说道:“论公,大公子为袁公所遣派治理青州,凡遇大事,理应上报知闻,若是自行处置,岂非违逆之举?论私,大公子身为长子,朝夕问省,也能增进父子之情。属下以为,此事可先由我等议定对策,再请示袁公判其可否,如此方可称呼万全。”

    “这个法子好!”袁谭拊掌说道,于是事情就这么定了下来,先把应对的法子想好,再一五一十的告诉给袁绍,既能让袁绍知道大儿子的能耐;又不会觉得大儿子在外历练后就学会不听指示、先斩后奏了。

    这本来是个很容易想到的应对方式,袁谭却还要王几番劝说才明白过来,其人心智迟钝,让王心里不免有些失望。他当初是看在袁氏几世三公的威名,这才应了袁谭的征辟,没想到才来没多久,便见识到袁谭虽然像他父亲袁绍那般慕名敬士,但却喜欢听信华彦、孔顺这些群小之言,疏远真正贤能的士人,而且才智、远见都不足以作为一方之主。

    而且袁谭任人唯亲,使妻弟领兵在内,四处虏掠资财,强征黎庶入伍,弄得青州天怒人怨,使其本来尚好的声名荡然无存,这一切袁谭却无动于衷。

    王心里越发失望,暗恨自己当初如何就被袁谭初来乍到时做出的亲贤纳谏的形象给蒙蔽了,甚至没有进一步的接触就受了征辟。如今与袁谭既已结成了‘君臣之义’,他就是想借故离去,光是在道义上就说不过去了。

    “只是,我军休整未毕、东莱尚有海寇作乱,眼下还有什么法子能制服曹操呢?”袁谭心里没有主意,又想借此在袁绍面前长长脸,故而将这个难题抛了出来。

    华彦为难的看向身旁的孔顺,孔顺是鲁国人,与华彦俱为狼狈,都是袁谭所亲信的奸佞。他们二人平日只知如何进谗言、排除异己,哪里明白运筹这些大事?当下两人无奈的对视一眼,不约而同的看向王与刘献。

    王欲言又止,目光中流露出一丝迟疑,像是有什么顾忌。

    刘献轻笑一声,他知道王是考虑到自己身份尴尬,怕说出来之后会惹来猜嫌。他与王曾有过旧怨,此时巴不得见到对方难堪,又如何会主动替对方把话说出来?

    这样在场的四个人都呆愣在原地,彼此你不言我不语,似乎在看谁沉默的久。

    袁谭心里有些恼火,正欲发作,刚从平原回来的随军主簿辛评恰好在这时请见。袁谭像是见到救星似得急忙唤人进来,待听了一番众人议论的结果以后,辛评想也不想,畅所欲言道:“如今吕布、昌、孙观,各在平昌、东莞、莒县。其兵力微弱,正是落魄之时,大公子何不趁此机会将彼等收入帐下?如此能平添数员虎将,又能借此进讨曹操,而况在袁公正式议定决策之前,也不用直面与曹操为敌。”

    “昌经过董公仁早已与我联系,外间虽不知晓,但私底下,我早已使其为我袁家之将,收服他倒也不难。”袁谭摸着下颌蓄留的长须,一边思虑着一边说道:“只是吕奉先新败于我手,再使其投诚……我怕猛虎不屈。”

    “吕奉先之勇力,远胜麴义、高览等将。要将其收服,譬如养犬饲虎,先施以鞭挞,使其心生畏惧;后施以骨肉,使其知晓恩惠。”辛评一直主张袁谭用各种方式收服麴义、吕布这般桀骜却有能力的武将以壮大实力,所以像麴义、吕布这般的猛将,能收为己用最好,赶尽杀绝、将对方逼上死路,则是最下乘的一招:“吕布屡败于我手,便是知晓我军之威,其新败于曹操,士气正丧,身旁又有董公仁代为劝服,大公子当可无虑……即便是猛虎也该知晓林中局势,能为猛虎者,又岂会不知变通?”

    袁谭深以为然,他心里也在想,吕布的勇名几乎天下皆知,自己若是能将他收入麾下,不仅是对自身势力的提升,就是父亲袁绍那边也定会对自己另眼相看。何况吕布又为袁氏杀了董卓、有报仇之恩,自己一开始为了军功与利益将其逐出北海已经略有不妥,此时理应缓和关系,共抗曹操,不可以将其逼成死敌。

    当然,收服吕布这种骁将,袁谭是赞成的,但辛评潜台词中想让袁谭一并收服麴义的建议,袁谭仍是置若罔闻。如今麴义所部元气大伤,袁谭已经借故将其调至下密县休整,至今都未给对方补充过一兵一卒和粮草军械,宁肯闲置也不愿启用。辛评看到袁谭这副油盐不进的态度,心里默叹了口气。

    刘献见突然出现的辛评抢走了进言的机会,心中既懊恼又悔恨,于是近前说道:“大公子,既然要收服吕布,与其联合,我等便应尽早遣派能人前去游说。”

    “说的是,此事耽误不得。”袁谭点了点头,却又问道:“不知何人敢往?”

    刘献为的就是引出这句问话,他不待他人有所欲言,径直说道:“王叔治为人强辩,又曾与吕布有旧,最适合不过。”

    王愣怔了一下,没想到刘献在这时候还想算计他。他是北海人,在乡里颇有声名,孔融为北海相时对他屡有恩遇,又是召为主簿、功曹,又是举为孝廉。等到吕布做北海相时,几乎全面接手了孔融留下的班底,也曾在一段时间内倾心接纳过本地士人,将王任命为剧县令。刘献说他与吕布有旧,确是事实,这也是为什么一开始他不愿意由自己向袁谭提议联合吕布的原因。

    一来是为了避嫌,以免让袁谭多想,给刘献攻讦的机会;二来也是感念吕布对他的照顾,特意保持沉默。

    如今刘献将王推倒风口上,王迎上袁谭探询的目光,知道躲不过这一趟,便只好硬着头皮应承下来:“若是大公子不嫌属下鄙陋,属下愿往平昌一趟。”

    “善。”袁谭的目光在王身上打量了许久,见他一副坦然自若,心里的疑窦也跟着消了几分:“王君之才,我自然是信服的。这趟你尽管前去,吕布想要粮草、军械,我都可以给他。但他必须拿东西来换,比如他的家眷,不然我可不信他。”

    王一一答应了下来。

第三百一十二章 礼意殷勤

    “其于不可告人之隐,犹未忍宣之于众也。”【闲止书堂集钞】

    建安元年七月初一。

    未央宫,披香殿。

    最近几日中散大夫宋泓常往殿里送东西,说是惦记女儿,想送些东西以聊表思念之情。譬如前些天送的是七宝钗、文玉环、明月等珠玉首饰,做工皆精美绝伦,材料也是当下难寻,就算是宫中的御府内库也是少见。宋都正是爱打扮的年纪,又得了家里人的心意,自然欣喜非常,全部照收无误。

    今日上午宋泓又托人进献了三样东西:一只香螺卮、一座铜灯、一个香炉。

    “这香螺据说产自南海,又称丹螺,每只仅比猫眼大几分,像手掌这般大的实属罕见。”掌管宫中币帛金银诸货物的中藏府令壶崇在一旁兴致勃勃的介绍道:“香螺卮以玉为足,以金为盖,浑然同体,丝毫不见有何雕琢之处。若是在其中盛酒,则酒色愈深、酒香愈醇,闻之辄醉。”

    “这是整只螺壳做的?真有趣。”宋都将那只轻重合适、通体赤红,其内部隐然有一层玉石光泽的菱形螺卮捧在手中。饶有兴趣的把玩了一会后,宋都又叹了口气,语气无不遗憾的说道:“可好是好,我又不饮酒,留着也是无用。”

    壶崇愣了一下,刚要说话,一旁静观的郭采女便笑着插嘴道:“贵人不妨留着,国家哪天来了,将其拿来盛酒,不比其他酒卮要好看?”

    “是了,可以留下!这样也不算白费了阿翁的一片心思。”宋都满意的捧着精致的香螺卮,一口决定了下来,她现在已经逐渐长成,很多事且不论对不对,倒是都有自己的想法、能自己拿主意了:“还有这两个,又有什么讲究?”

    “此物名唤‘常满灯’。”壶崇小心的一手托着铜灯底部,一手扶着灯身,慢慢在掌心转动着,向宋都展示这座铜灯上的芙蓉、莲藕、翠鸟等奇纹异饰:“灯中有双层,待燃起时,有凤凰影投于内壁之上。此灯一旦燃起,可经数日而不灭,其光照于地,浑如月圆,花鸟盘绕其间,故称之为‘常满’。”

    “恒常圆满,这个寓意好。”郭采女笑吟吟的帮腔道:“皇后宫中大小灯盏数百只,竟无一物比得上这个精巧。”

    皇后喜欢收集各式灯盏,每到夜晚点燃,其光如白昼,这是掖庭宫人众所周知的事情。宋都一听这盏常满灯纵然皇后也未必有,也没往深处想,只觉得更高兴了。另一个香炉也不寻常,它唤作被中香炉,无论怎么摆弄,中间一层永远是水平的,其中的香灰都不会泄露出来,其形制小巧精致,最适合放在被褥中,与它睡上一夜,浑身都是香气。

    壶崇一一将这些宝物的来历、用处、做工、寓意仔细说给宋都听,宋都听得眉开眼笑,格外欢喜。

    郭采女垂手站在一旁,默默看着两人,壶崇正说在兴头上,忽然抬头看了郭采女一眼,立时醒悟,将剩下的事交给了对方,简单说了两句后便告辞离去了。

    直到壶崇退下以后,宋都仍对这些东西爱不释手,她拿着香螺卮欣赏、把玩很久,一股思念父母的感情忽然涌上心头,她母亲早在很多年前就去世了,而父亲宋泓则是自己入宫以来,便有四五年没见了。汉代嫔妃没有省亲的制度,宋都只知道这两年她的父亲宋泓搬到了北阙甲第,府邸十分宽敞,门前还立着阀阅,但她却从没见过家人。甚至每回家人敬献东西进来都只能先送到少府,由中藏府令转交,不能和她见上一面。

    如今看到满屋子家人送来的东西,宋都在一阵高兴过后,跟着是心中酸楚,连眼圈都红了。

    这时,别的宫人、宦者都不在身边,郭采女在送走了壶崇以后,悄然走了回来,向宋都躬身,低声说道:“贵人,宋公近来遇见了难事,想恳请贵人设法相助。”

    宋泓很少有事相托,像郭采女这般郑重其事的样子更是头一次,宋都恋恋不舍的放下手头的香螺卮,好奇的说道:“什么难处?”

    郭采女低声答道:“还不是为了求雨。”

    原来关中久旱至今,滴雨未落,又适逢凉州蝗群飞至,受灾千里。于是许多大臣纷纷上书进言,请皇帝出面为百姓求雨,这本来是件理所应当的事,但却好巧不巧的发生在皇帝好不容易压下去了粮价、惩办商贾,准备进一步制定市场规则的时候。这让极为敏感的皇帝察觉到了什么,支支吾吾的不肯答应,只肯下诏让各地官府自行祈雨,一拖拖到了现在。

    跟别有用心的官员比起来,更多随之附和的臣子都是例行故事、纯粹的想让皇帝做出表率主持一场祈雨仪式,但皇帝始终将此事回避不理,却是让许多人焦虑了起来。

    “求雨是好事,皇帝哥哥为什么不答应?”宋都不是很明白这里头的事故,疑惑的问道。

    郭采女其实也不明白,她只是受了宋泓的嘱托,请宋都出面说项:“这正是想让贵人从旁探问的,若是知晓缘由、或是能让陛下允准求雨,造福关中百姓,这也是贵人你的功德。”

    “喔。”宋都似懂非懂的点了点头,既然这是她父亲提的要求,宋都也没有拒绝的道理:“下雨终归是件好事,今年热得跟火炉似得,一点也不爽快!连冰块都给的少了!”

    郭采女讪讪的笑了下,不复多言。

    “说这么几句话反倒更热了。”宋都拿起扇子摇了摇,眼角余光瞥见桌上的那只香螺卮,忽然灵光一现,说道:“对了!这香螺卮不倒酒,先倒碗酸梅汤试试!”

    郭采女脸色顿时一变,像是听见什么骇人听闻的事了一般,连忙伸手遮住香螺卮,阻止道:“现在可使不得!”她眼疾手快的将香螺卮藏到笥箧里,小心安置好,方才徐徐吐了口气,说道:“这本是盛酒之物,岂能盛装果饮?外间大臣最看重这些职分、名分,若是传出去,保不齐会招惹麻烦。”

    宋都浑不在意的撇了撇嘴,只觉得郭采女大惊小怪。

    这时宫门外忽然一声传呼:“上御披香殿,贵人宋氏出迎!”

第三百一十三章 难得闲适

    “今有千金之玉卮而无当,可以盛水乎?”【韩非子外储说右上】

    随着这一声传呼,在披香殿内的所有宫人、采女、宦者都放下手头的活计,跑到中庭的道路两边奉迎接驾,一时间肃静无声。宋都的反应比怔愣着的郭采女要快,几步便走到门下接驾。

    “陛下要来,何不事先说一声,我也好让人先将梅煎放井里冰上一阵。”宋都明媚的笑着,眉眼弯成一抹好看的弧度,见到皇帝之后比刚才见到那些小玩意还要高兴。

    皇帝刚牵起宋都的手,正准备移步往里走去,听到宋都这么一说,不觉发笑:“这也没几日不见,如何变得这般懂事了?”

    他到没觉得哪里不对,径直与宋都抬步走进殿内,身后的小黄门穆顺与采女郭氏二人体贴的留在门外。

    宋都嘴角含着笑,机灵的答道:“陛下以前不是说过么?‘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难道就许‘士’如此,我就不能如此了?”

    “你身边的郭采女能说会道,定然是她教坏了你。”皇帝的眉宇在来时尚且萦绕着些许烦闷,直到现在却被宋都几句话说得开怀,一腔的愁闷都无影无踪了,眼底满是欢喜:“如今就知道在我面前贫嘴,遇见皇姊、皇后的时候,却连话都说不出来。”

    宋都知道皇帝没有生气,不自觉的飘了起来,顺着对方的玩笑往下说道:“长公主她们比我大,我自然要敬着她们一些了,不然又该说我爱多舌、没礼数。”

    她这话说出来自己倒是不觉得有什么不对,侍立在门外的郭采女却着实被惊出了一身冷汗,就连站在另一边的小黄门穆顺也懒洋洋的抬起眼皮,好整以暇的往郭采女哪里瞥了一眼。心里有一搭没一搭的想到,有陛下刚才那句话在,宋贵人或许无事,你却是逃不过一劫了。

    果然,虽然没有直接见到皇帝的表情,但光听皇帝说话的声音,就知道这话里的笑意明显淡了许多:“那你对我就不是‘敬’了?”

    郭采女脸色发白,内心惶恐不已,自己的性命取决于宋都这番应答是否得体,而宋都看样子却并不知道其背后的严重性,这让她不禁为自己捏了把汗。

    “我何敢对陛下不敬!”宋都先是义正言辞的说道,随后又吞吞吐吐了起来,目光躲闪,双颊泛起一层粉色。在喜欢的人面前吐露心事,总是会不自觉的低一头,像是做什么坏事了一样:“只是除了‘敬’,更多的还有别的……”

    皇帝此时穿着件轻薄的浅色衫,内里还穿着一件薄薄的白色单衣防止走光,一头黑发随意的用巾绩包着,身上没有挂戴任何配饰,面容干净清秀,看上去就像是个从小生活在长安闾里、寻常人家的少年。

    这副装束尽显少年之翩翩潇洒、风流蕴藉,与平常穿着朝服、常服的皇帝简直判若两人,形成鲜明对比。

    宋都本就心仪对方,见了另一种仪态的皇帝,更是怦然心动,一时脑热差点将心里话直白的说出来。此时后知后觉,恰好卡在正中,只说了一半就不敢再往下说了。

    “你啊。”皇帝无奈的一笑,似乎是拿对方没办法。

    门外的郭采女听到这一声笑,如蒙大赦的轻叹了一口气,只感觉随着皇帝这一笑,眼前将至的暴雨雷霆骤然云卷云收、风光霁月了。

    穆顺神情一如既往的冷淡,目光低垂着望着地砖上的缝隙,像是什么事也没有发生过。

    皇帝喜欢宋都,其实每个男孩在一定的年龄段都会喜欢活泼灵动的女孩,她们未经世事、天真烂漫的让人油然而生出一种保护欲。与宋都相处的感觉,跟与成熟妩媚的董皇后、娴雅沉静的伏寿相处的感觉完全不一样。

    正是由于这种犹如兄长对幼妹的怜爱,以及皇帝潜意识里原主人对宋都残余的、所剩不多的情感,导致皇帝对宋都这个未央宫中别树一格的女子总是抱有最大的包容。

    只是这份情感永远只是像星火般在记忆里、人生中骤然而逝,难以长久。每个男人最后的归宿,永远是沉淀过后的那一份岁月静好。

    皇帝两世为人,凡事都拎得清楚明白,可旁人却不一样,也正是这种对他人没有的‘包容’,让宋都在宫内外有了‘独专帝宠’的声名,从而掩饰了当今掖庭三人各自在皇帝心中真正的考量。

    披香殿内的布置很别致,宋都不喜欢逼仄狭窄的居室,便说服皇帝让人将偌大的廊房打通,中间以薄如蝉翼的素纱屏风隔开,阳光照进来,四处通透明亮。

    通往庑廊的窗边摆着一只陶缸,里面盛满了清水,看上去像是用来散热降温的,水光中倒映着外间苍翠的树木,皇帝隔远处瞥了一眼,说道:“今年酷暑,冰块才拿出来就融了,拿来赏赐大臣都拮据得很,你这里供应不上,可不要觉得委屈。”

    宋都性情活泼,却不是无理取闹的娇女,自然懂事的连说不敢。

    皇帝端详了那口缸片刻,玩笑着说道:“静水容易滋生蚊虫,倘若水中放几尾游鱼,可不就两全了。”

    宋都轻声一笑,回答说道:“水里是有几尾鱼,它们潜得深了,没浮起来罢了。”

    “真的?”皇帝饶有兴致的问道。

    宋都浅笑不语,像是有意展示、卖弄一样,亲自上前,伸手在缸边扣了一下。果然有几尾寸许的游鱼收到惊动,误以为有吃食,慢悠悠的游了上来,围着涟漪打转。

    皇帝走近前去弯着身子一看,连声说好,唯一美中不足的就是这些都是寻常的小鱼,远不如后世绚丽多彩的金鱼那般具有观赏性。

    看宋都兴致勃勃的、像是要向他炫耀好东西的样子,皇帝心里觉得好笑,居然配合的看了一阵。然后他离开陶缸,背着手在殿内转悠着,开始在四处打量。

    这时节没什么新鲜水果,桌案上只摆放着一盘腌好的蜜饯、一壶解渴的果饮。皇帝每回来到宋都的宫中,总会找到这样或那样的事情派遣愁闷、偷闲取乐,他看到桌旁的竹簟上静静地躺着一台琵琶,心中不知想到了什么,脱口说道:“你琵琶练得如何了?弹得出一首完整的曲子么?”

    宋都的兴致愈加高了,像是邀功似得说道:“愿为陛下献艺!”

第三百一十四章 圆体修颈

    “盖美芳晨丽景,嬉游得时也。”【乐府解题】

    宋都姿态轻盈的落在竹簟上,藕色的裙裾随之一张一合,像是朵晨曦绽放的花。

    皇帝见她有模有样的拿起琵琶待弹起来,嘴上始终挂着笑,没有跟着坐下,反倒是饶有兴致的将手负在背后、在殿内走走逛逛。

    宋都也不另邀皇帝,她自己心里着实有些忐忑,自己虽说在郭采女身边学了将近一年的琵琶,能勉强弹奏一些简单的曲子,但像今天这样在皇帝面前弹奏却是头一次。与其让皇帝坐在自己对面目视自己弹,倒还不如任其四处走走,少给自己带些不必要的压力。

    见皇帝注意力没放在自己身上,宋都还是忍不住提了一口气,两手抱着的琵琶格外精美,待摆好了姿势之后,她的神态也渐渐的比适才从容了许多。就仿佛是这殿中除她以外再无旁人,一个人独自坐在靠近室外庑廊的竹簟上,庭院里风吹树梢,发出哗啦啦的声音,让这个夏日午后的阳光忽然变得清新许多。就连陶缸里的鱼也被睡眠的觳皱吸引了来,纷纷游上水面,仿佛游在倒映的树荫里。

    皇帝正弯腰打量着桌案上一只从未见过的铜灯,忽然想起过了半晌却还未听见曲声,不由直起腰来,侧过头看去。只见宋都眉眼低垂,神态专注的盯着琵琶上的琴弦一动不动,她今日梳着时下最流行的堕马髻,露出少女修长莹白的脖颈,后颈上有几丝短发卷曲、低伏着,在阳光下若隐若现。宋都穿着浅色的纱裙,被风吹得都贴在身上,曲线优美,加上那幅从未在宋都身上见过的淡雅神态,一时竟让皇帝看得痴了。

    忽然,宋都右手利落的往下一拨,清越的琵琶声蓦然响起,就像一个舞女忽然被风吹得旋转起来,窗边挂着的帘幕也随之而飘动,像是舞女起伏的衣袂。琵琶声激越之处,眼前又像是见到两个剑客在树下比试剑术,双方彼此交错站位、摇摆腾跃。

    随即曲风骤变,动人的舞女、豪迈的剑客俱是戛然而止。宋都好似临时起意,更换了曲目;又像是刚才只是随意拨来练手,此时才是步入正题。琵琶的曲调节奏略显轻柔,清越的声音里忽然带着一丝轻快,好似江南水乡,清风徐来,接天的莲叶起伏卷成一片绿海,其间隐隐约约显露着粉红、艳红、素白的莲花。

    皇帝站在一旁静静地听着这略微生涩、但不乏灵动的曲子,脑中恍然想起了曾经在天禄阁听过的那段琴音,那清泉流石、空谷鸟鸣的隐逸出尘之情,与此刻欢快清新、自然生机的曲风仿佛意境相通,却各有特色。

    似乎弹奏到指法变化复杂的部分,宋都抿着唇像是思索了一会,居然开口唱了起来:“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

    这首乐府诗歌本不是由琵琶弹奏的歌曲,可在宋都的指下,却用琵琶弹出了别样的滋味,虽然有些婉转变化的地方仍有些不足,但皇帝自己也不是行家,只觉得好听就足够,旁的也不愿再多说什么。他缓缓走向宋都,看见那陶缸里的小鱼似乎也被这曲声中江南莲叶、荷塘接天的韵味所感染,在水中活泼的游动着。

    皇帝今日才发现宋都多才的一面,心里更是喜悦,等到一曲终了,皇帝这才拊掌说道:“幸而乐府的乐人不在此处,不然听了你的曲子,怕是要羞得无地自容了。”

    “陛下谬赞了,乐府的乐人若是连我都不如,那还了得?”宋都将琵琶搁在一边,见皇帝高兴,心里也是极为得意。

    “‘江南可采莲’,这是许多年前乐府从吴郡采集来的诗歌,是谓莲叶尚且可爱,其花更不待言。”皇帝笑说道,见宋都将琵琶放在一边,又问道:“不弹了?”

    皇帝随口一句‘其花更不待言’,让宋都不知读出了什么寓意,俏脸一红,低下头说道:“其他的都还没练熟,不敢再扰乱圣听。”她本来正愁着不知该如何向皇帝试探求雨的事,现在正好趁着这一刻的愉快气氛,大着胆子说几句。好在宋都虽然天真,但不愚笨,知道有些话要讲究委婉,于是先问道:“这首诗单只夸江南的莲田,却何不说关中的莲田?难不成,关中就没有好的了?”

    “关中也有。”皇帝不疑有他,随口答道:“左冯翊就多有莲花,其中一县还叫‘莲勺’,上林苑的陂湖也生有菱角莲花,太官常派人去采摘作食。”说到这里,皇帝停顿了下,误以为宋都向往诗中怡然采莲的生活乐趣,忍不住许诺道:“你若真想看,等以后天下安定了,我带你们去江南走一遭也无妨。如今,姑且看看上林苑的陂湖,其地莲花比起江南也毫不逊色。”

    宋都听了,心情没有跟着雀跃起来,反倒是叹了口气,道:“现在纵然是去陂湖,怕也见不到这般景色了。”

    皇帝神色一动,走前一步,在宋都身边坐了下来:“你这话是何故?”

    “我听外间的人说,今年大旱,池陂、河溪干涸,百姓取水艰难……”宋都鼓足勇气,抬头迎着皇帝的目光说道:“这陂湖虽好,用以灌溉尚且不足,又何来的莲花盛开呢?”

    皇帝仍是笑着,正对着宋都的身子不由得侧了过去,他伸手点了点桌案:“湖就在那里,今年见不到,明年再见也不迟。”

    宋都却没有‘点到为止’的意思,继而说道:“旱灾是天不下雨,我听说以前遇见这种事,都是要出面求雨的……陛下……”她本想说皇帝英明睿智,必是得天眷顾,天之子向天求雨,自然没什么不可。皇帝是天子,代天治民、无所不能的理念深入宋都以及许多人的心,何况这还是一个不经世事的少女,对心上人的一种无原则的信任与崇拜。

    尤其是历经了朝廷颠沛流离、董卓专权跋扈、李郭举兵叛乱等种种危难,将大汉从生死线上挽回以后,冥冥中仿若天意昭然,似乎没有什么是皇帝所不能克服的,一个旱灾,自然也不再话下。

    宋都在心中如此简单轻便的想着,浑然不曾发觉身前的皇帝脸色骤然变得阴沉了下来。

    “你从不会刻意留心这些事,这番话是谁教你的?”

第三百一十五章 雷霆戢发

    “天下之患,莫大于不知其然而然,不知其然而然者,是拱手而待乱也。”【苏轼文集策略一】

    自从平准令贾诩与均输令麋竺等人合谋平抑物价,与执金吾司马防、城门校尉伏完等人一起逮捕了京兆等地的不法豪商之后,三辅粮价大幅回落,黎庶拍手称快。但此事件随之而来的后果却是各地市里的商贾既不敢高价出售、又不舍得折价亏损,于是一个个在这个高压的时候关门闭户,不肯出来售粮。

    于是本来还能为朝廷分担压力的民间售粮的行为消失之后,关中的灾民几乎全部都要靠官府以及太仓接济,朝廷的粮食压力剧增。有人为了大局着想,上疏提请皇帝宽宥彼等入狱的商贾,让他们用钱粮赎罪,一来可以达到惩处的效果、二来也能增加救援的力度。

    皇帝正想通过此事杀一批市场里的领头商人,然后推出一个新制度由朝廷制定粮食、盐铁等生活必需品的物价上限与下限。这个制度要用律法保证实施,均输监负责具体施行,太仓监提供储备保障。由国家制定市场价格、调控市场秩序,在孝武皇帝的时候就通过平准均输实现过一次,后来被‘国不与民争利’的理由废除。

    如今皇帝打算搬出后世宏观调控的法子来管理市场秩序,必然会遇到巨大的阻碍,跟商人罢市比起来,群臣求皇帝祈雨才是重头戏。

    “也没人教我,都是我刚才心里想的。”宋都看皇帝表情严肃,不自觉的避开了皇帝的眼神。

    “是么?”皇帝明显不信,他忽然想起刚才闲逛时看到的一只新颖的铜灯,开口道:“那铜灯是谁送来的?”

    这种事明显隐瞒不过,宋都也不觉得有什么不对,坦言道:“是阿翁送来的。”

    “那就是了。”皇帝不禁皱着眉头,愈发觉得宋泓为人愚钝无知,总爱做一些自以为风光、却为别人当马前卒的事情。以前是看在他不过一介中散大夫,影响不了朝局,看在宋都的面子上对他视而不见就是,如今竟敢把手伸到宫里来利用宋都了。皇帝可以容许宦官在一定限度内参与朝政,但绝不容许后妃干政,他不能从宋都这里开个坏头:“宋公年岁大了,让他做中散大夫,本是为了荣养,如今实在是有违初衷。你做女儿的,平日里也该多劝导些,让他少在不清楚的事上跟风附会。”

    宋都一愣,脑筋一时没转过弯来:“可是,祈雨是件好事,陛下为什么不允准呢?”

    “我有说不允准么?”皇帝的言辞愈发严厉,脸上的笑容也不知何时收了起来:“以往祈雨的流程,先是由地方祈祷山川社稷、不成,再由朝廷指派太常祈雨、不成,然后才是公卿百官、最后才至于我。可如今地方祈雨未毕,他们就想径直劝我主持祈雨,这里藏着什么心思,你不明白倒罢了,你父亲若是不明白,我看他就是真的糊涂!”

    祈雨本来就是一件碰运气的事情,何况如今还是旱灾,下雨的概率微乎其微,让皇帝去求雨岂不是自找没趣么?皇帝都能想得出来,只要自己答应祈雨,民间必然众人皆知、翘首以盼,结果最后空欢喜一场,这让天子的威信往哪搁?

    在这个年代,某些精英阶层的士人或许不信刘氏承天治民的神权,但底层愚昧的黎庶依然是相信四百年刘氏天命的,除非再过二十年,年青一代、没有见识过汉室威严的人成长起来后,刘氏的神性才会开始破灭。

    皇帝正是预见到祈雨之后会有种种不堪设想的后果,所以才想尽量拖着,按他在后世所学的地理知识,六七月份南方梅雨季节过后,雨带才会逐渐移至黄河流域,那个时候最晚已是八月份了。此时正处旱灾,气候变化异常,降雨最早也只能是八月才会有,所以皇帝笃定七月份下雨的概率是小之又小,只有拖到八月,下雨的几率才能增大。

    等到了八月,皇帝再出面祈雨,然后过几天等到东南季风带水汽过境,甘霖天降,自己立时就能反败为胜。

    这是一场比拼耐性的斗争,皇帝多日以来一直在默默忍受着前朝带给他的压力,既不能表现的对祈雨一事无动于衷、又不能一口答应亲自祈雨,好不容易偷得闲时,想去最能给他解闷、最无心计的宋都宫里纾解一下情绪,谁知道在这里也躲不过前朝是非。

    “陛下……”宋都从没见过皇帝发怒的模样,此时竟是小脸煞白、被吓得愣住了。

    “穆顺!”皇帝心念急转,正好借此事给那些人还以颜色,不然真把自己的暂时隐忍当做软弱可欺了。那些人见到就连皇帝的丈人宋泓都被惩处,一时也会收敛几分,让皇帝减轻一些压力。想到这里,皇帝猛地站了起来,全然不顾宋都的反应,冲外间招呼道。

    在门外的穆顺早就注意到殿内的动静不一般,随时准备应命,此时更是一下便小跑进去,跪伏下来:“奴婢在。”

    “去尚书台传诏,中散大夫宋泓擅作威福、图谋钻营,种种恶态,不容其恕!即刻罢免,勒使归戚里宅闭门思过,不许外出。”皇帝还记得宋泓有自己给他赐下的戚里宅邸不住,非要跑去达官贵人聚居的北阙甲第的往事,此时一并发作,索性让他回外戚聚居的戚里去了。

    穆顺先是愣了一下,他刚才在外面只听了个模糊的大概,没想到事态会这么严重,宋泓好歹是皇帝最喜欢的宋贵人的父亲,皇帝居然连宋贵人的面子都不给,可见这次是真的出大事了。穆顺不敢怠慢,此时看也不看宋都泫然欲泣的神色,俯首答应了一声,站起来躬身倒退。

    “陛下,陛下!”宋都眼见穆顺将要退出去,慌张失措的跪伏在地,声音哀切:“都是妾身的错,求陛下莫要责罚阿翁!”

    “他合该接受教训,不然以后必会变本加厉!”皇帝见宋都在他跟前苦苦哀求着,仍狠下心肠,不肯松口:“我这也是为你好!”

第三百一十六章 幸有余情

    “款也不才,寡智不敏,不能教导,以至于死。”【国语晋语二】

    宋都从来不敢在皇帝面前大声说话,平日里也是乖巧娇蛮,不过是件求雨的小事,她与她父亲也无甚错处,何必这么发落?这使她感到十分的委屈。在爱人与慈父之间,她到底是选择了后者,忽然鼓足勇气,噙着眼泪颤声说道:“我父于我有生养之恩,感情深厚,陛下既是知悉,仍要当面严谴,我实在不知是哪里好!”

    皇帝脸色铁青,指着她说道:“你、你、你说什么!”

    无论前世今生,他都是被人顺从惯了的,何曾遇见过这等执拗愚黯、不肯相听善言的?他胸脯微张,深吸了几口气,到底是存有最后一丝理智,没有对宋都做出什么过激的举动来,只愤恨的往原地跺了一脚,转身就要往外走去。

    宋都回想到几年前皇帝有很多时间陪伴着她、会跟她有说不完的话、道不尽的欢笑,何曾这么厉声厉色过?如今闹成这样她心里也是酸楚至极,本是有些故意任性,但一见皇帝转身要走,那决绝的态度让宋都立时悔恨了起来,她伏在地上哀切的挽留道:“陛下、陛下!”

    郭采女在门外听见动静,暗道不好,立即抓住一名宫人的手腕,低声嘱咐道:“快去鸳鸾殿请伏贵人!”

    宋都被训,皇帝盛怒,这种情况下,除了万年长公主也只有伏贵人能在一旁劝上几句了。

    皇帝听也不听,径直往外头走去,这时身后忽然传来一阵‘嗡嗡’的声音,像是有几十只蜜蜂在庑廊下旋舞不停。殿外头隐隐约约传来一阵宫人宦官的惊呼声、慌乱的脚步声,甚至还有人在不远处敲起了锣鼓,像是哪里走水了。

    ‘啪嗒’一物落在身后的桌上,宋都忽然惧怕的惊叫了一声。

    皇帝回过头看去,却见一只手指长的青绿蝗虫不知从何处蹦了进来,趴在水壶的把柄上,轻轻晃动着头上的两根触角,两只闪亮发光的眼睛紧盯着宋都。

    宋都半张着嘴,小脸被吓得煞白,两行泪痕还挂在脸颊上,她直愣愣的瞪着那只蝗虫,一副想放声尖叫又不敢的样子。

    突然,那只蝗虫强健的后腿猛然一蹬,往宋都身上跳了过去。宋都立时‘哎呀!’的叫了一声,连忙一手用手绢遮住脸,另一手仍不停的往前挥打着。

    然而蝗虫并没有跳到自己身上来,宋都只觉身前光线一暗、似乎被什么挡住了。她悄悄将手绢露出一角,向外窥视着,却见皇帝弯着腰站在她身前,做出一副捕捉的姿势,伸出的右手正捏着那只蝗虫的翅膀。

    “好了。”皇帝将蝗虫捏在掌心,此时他那气盛的模样也消失不见,反是怜惜的伸出另一只手摸了摸宋都的发髻,缓和了语气:“回头让人将门户都关严实,过会儿就没事了。”

    宋都惊魂甫定,连忙伸手捉住了皇帝的衣襟,楚楚可怜的说道:“我怕……”

    “不要怕,一切有我在。”皇帝不得不又好言劝慰了几句,经过这突如其来的一遭,他面上的愤怒之色立时便荡然无存。皇帝脸上浮现温情的笑容,让宋都心安不少,全然未曾注意到皇帝捏着蝗虫的那只手握得紧紧地、将那只蝗虫生生捏死在手里:“今天与你说的话,你都要记在心里,这次念你无知,下次可不许这样了。”

    “陛下……”宋都这才回过神来,正想借此机会求个饶、卖个可怜,让皇帝心软、收回早先的成命。

    然而皇帝说完那番话后便直起腰,挣开了宋都牵着他的手,还是转身走了。

    皇帝走后,郭采女才敢急急忙忙的带着人跑进来,一边指使着宫人关窗关门、驱赶跑进殿内的蝗虫;一边小步趋到怅然若失的宋都身边,低声询问着事情的来龙去脉。

    郭采女忍不住叹了口气,当初还以为劝说皇帝求雨只是件轻而易举的小事,没想到皇帝的反应居然那么大。现在细想起来,这里头恐怕是有别的缘故,外间那些大臣劝不动,便将主意打到不知世事的宋都头上或许还有些不怀好意的人从旁怂恿好面子的宋泓。

    如今宋泓遭受罢黜倒还算小事,宋都还能不能有以往的恩宠才是她们这些人所关注的大事!

    可是见受到惊吓的宋都在背后苦苦挽留也挽留不住的态势,皇帝恐怕在这一次事情里是真的寒心了。

    ‘诶!’郭采女怀抱着沉默不作声的宋都,不禁在心里埋怨道;‘这真是当得一个好父亲!’

    一边怀里的宋都忽然掩面大哭了起来,原来是她刚才只顾着担惊受怕,此刻心一静下来便回想到事情始末。虽然她仍未觉得这其中哪里做错了但无论对错,往日素来怜爱她的皇帝却那样冷硬的呵斥她,这让她既是觉得心酸又是觉得委屈,仿佛以前所经历的一切都尽皆破碎了。

    郭采女明白女儿家的心事,却又不知从何劝起,好在过会伏寿从鸳鸾殿姗姗来迟,她适才也是被突然飞进宫里的蝗虫吓了一跳、耽误了些时候。此时甫一进来便看到宋都哭得梨花带雨的模样,立即便心疼了起来,她平日把宋都当妹妹一样看待,自然是接下郭采女、抱着宋都好生安慰了一番。

    期间伏寿还抽空向郭采女问了一番起因,当听见宋都的父亲宋泓送礼物进来、请宋都劝皇帝早在求雨一事上下决定时,伏寿心里便忍不住骂了句‘糊涂’。但碍于对方是宋都的生父,她也不好说人是非,只按捺下来,待听到宋都不明事理、一味的抬杠惹皇帝生气之后,这才开口训斥道:“你啊!”

    伏寿伸手拭去了宋都眼角的泪花,半是无奈的说道:“你自进宫来便是坦率自然的童稚天性,幸而是陛下喜欢你这样,才容着你继续率真下去……可你今年都十三了,不用人说,也该长大懂事了。以后外间但凡有所求、所请的,一概不要理他……只安安心心的在宫里玩乐,不比关心这些烦恼事要好?”

    宋都仍有不解,抽噎着对伏寿说道:“如若不是阿翁,我才不想管这些事……我只是伤心,两年前我晚上偷跑去宣室殿,他都没有怪过我,还让我留下来、给我讲故事……如今能见他的日子越来越少,今天还……还……”说着,她又委屈的落下泪来。

    “诶。”伏寿轻轻叹了口气,将下颌抵在宋都的头顶上,怀里抱着宋都,左手在宋都肩上有一下没一下的拍打着。说起相思与愁绪,伏寿自己一人的又哪里比宋都的少了?这么久以来都是自己默默忍受着,宋都到还能大大方方的向她倾诉,而她自己积攒的愁闷又能倾诉给谁呢?

第三百一十七章 胁肩低首

    “无味於言,惟先生是听,以能有成功,保天子之宠命。”【送石处士序】

    披香殿外。

    郭采女见两人不再说话,与随着伏寿过来的赵采女对视一眼,悄然退至殿外的庑廊之下。

    赵采女是伏寿身边最得力的宫人,性格跟伏寿一样稳重谨慎,但为人却比伏寿多了几分老练世故,也正是有她在伏寿身边,宫里的人才不敢随意糊弄性格好的伏寿。

    据说她家以前是雒阳本地的豪强,因为董卓抄掠河南豪富,家破人亡,被托付给了不其侯伏完。伏完虽然念在与赵氏的旧谊暂且收纳,但在那个人人自危的时候,伏完也时刻担心受到牵连。最后适逢伏寿被选入宫,这才将赵采女一并送进宫中,既能有个照应、又能隐藏行迹。

    赵采女自小受家世熏陶,兼之又年长,所以其城府、眼界比出身民间的郭采女还要深远。伏寿待她不薄,故而两人平时也视若姐妹,对宋都却是不喜欢对方小女儿的秉性,连带着也对宋都身边出身低微的郭采女也看不上眼,平时说话都是爱答不理。

    郭采女是凉州边陲人,家里在很久以前便因羌乱迁居内地,低微的出身让她素来自卑。何况赵采女很有气概,她向来敬畏对方,每每站在一起说话总感觉自己低人一头,此时想着伏寿念着情面赶来劝慰、搭救,心里也有意在对方面前讨个好,联络一下感情,于是讪讪的笑说道:“贵人之间真是情谊深厚,这次若非伏贵人,我真不知该如何相劝了。”

    “有情谊的确可贵,但是……”赵采女面色冷漠的转过头看,淡淡的看了郭采女一眼:“在这宫中,帮得了一时,谁又能帮得了一世?总归还是要靠自己,若是有朝一日被人连累了,这区区情谊又算的了什么?”

    郭采女表情僵硬、一时哑口无言,只见赵采女接着说道:“我家贵人仁善宽厚,是最重情义的,但这也不是你时刻拿来利用的因由。适才来时若是陛下尚在,盛怒未消,就凭我家贵人不善辞令的性子,又怎能劝解的住?到时候一带连累,谁也救不了谁,你就满意了?无论你有没有想到这一出,单凭你只顾着你家贵人,而不想想别人,可见你眼里的情谊,也无甚可贵之处。”

    “姐姐误会了。”郭采女暗暗叫苦,连忙解释道:“我死也不敢存这般心思!当时确是一时情急,只想着找个分量足、平日还说得上话的人前来劝解几番,以前到还有长公主在,如今长公主远在宫外,来往不便,我想来想去便想到了鸳鸾殿……”她见赵采女面带轻蔑,知道对方是恨自己差点连累到伏寿,又怕这件事会影响到今后宋都与伏寿之间的情谊,语气愈发急了些:“姐姐若还不信,我真不知该如何洗这冤屈了。”

    赵采女冷笑一声,她知道郭采女最是精明干练、饶有智计,若说对方想不到那么长远,她是一分也不信的。只是看在伏寿与宋都的面子上,赵采女如何也得保留一线颜面,是以告诫的语气说道:“你为你家贵人奔走请援,我如何能怪你?只是你要明白,宋贵人自入宫以来便得陛下宠爱,一时口角激恼,何须人劝,过后就好了。可我家贵人……”

    说着她无奈的摇了摇头,自嘲似得说道:“以前的时候就谈不上有多少宠爱,自从皇后来了,便更说不上什么了。她若是受了冷遇,再想恢复,岂不比你家贵人要艰难百倍?”

    郭采女此时隐然有些悔意,但并不服气,只是在赵采女面前极力表现得俯首帖耳的恭顺模样,一句话也不敢辩驳。

    赵采女见她此时乖觉,心里的一股气也随之消了去,口中最后叮嘱道:“下次再有这事,我可是断不能依的。”

    依不依也由不得你说话。

    郭采女心里不忿的自言自语道,面上却是点头称是,这时一个身着宫装的女子在庑廊下款款走了过来,一头青丝绾在头上,不加钗钿,显得更加柔顺黑亮。这女子生得极美,尤其是那双顾盼生姿的眼睛,纵然郭采女身为女子也是忍不住惊异生奇。

    若不是那女子穿着普通宫人的衣装,郭采女险些就误以为对方是皇帝不知何时收纳的妃嫔了。

    “姐姐。”那女子娉娉婷婷的走过来,先是向赵采女行了一礼,然后再向郭采女招呼道:“邹氏见过郭采女。”

    “这是年前选进的采女,是长公主择选给鸳鸾殿的。”赵采女淡淡的解释了一句,语气里有些微得意。

    郭采女心里黯然,有种说不出的滋味。

    邹氏不管两人的心事、情结如何,单只笑着说起了来意:“贵人说今夜要留在这里膳宿,吩咐让方女去守鸳鸾殿。”

    赵采女想起了什么,绷着的脸忽然抿着唇笑了:“方女怕黑,贵人倒是存心会指派人。”

    “谁让她平日只知在廊下打瞌睡,又贪吃,都说她是入宫来享福的,贵人若不申饬一番,我可不依。”邹氏话里虽是带着埋怨,但眉眼之间却满是笑意,可见她与那人感情深厚。

    赵采女无奈的笑着摇摇头,也不再理会一旁的郭采女,径直与邹氏走开安排去了。

    却说皇帝从披香殿出来,登上车驾,径直往清凉殿去,途中又宣诏各大臣。等到了宣室以后,自司空赵温、太尉董承等三公以下,承明殿辅政诸臣尽皆在殿门处等候御驾。

    皇帝大步登上殿阶,往人群中扫视一眼,发觉尚书令杨瓒依旧是告病在家、缺席未至,心里一时不知想到了什么,忽然冷笑一声,迈步走进殿内去了。

    众人皆被这一声冷笑弄得不知所措,心里惶恐不安,待依次稽首拜见、各自落座以后,皇帝才将手中一直捏到现在,已然死透了的蝗虫丢在中庭的地砖上,满是黑白浆汁的蝗虫极突兀又碍眼的躺在干净冰冷的地砖之上,深深刺着每个人的心皇帝心里是有多恨,才会将一只虫子捏到现在?

    “真是好一番为国效力!”

    随之而来的这声冷喝让所有人不敢安坐,尽皆拜伏请罪。

    皇帝伸手任由留在殿内的穆顺用绢布给他擦拭手上的秽物,也不叫他们起来,犹自说道:“去年便提起过今年恐有旱蝗,有些人不以为意,今年年初我又特下诏书,晓谕关中各郡,务以搜捕虫卵、殄尽螽斯为念。如今半年过去,仍不见地方清宁,倒是这蝗虫都敢飞到宫里来了!如此办事不力,这就是尔等整日里口口声声说的‘以天下计、以万民计’么?”

    马日等人又羞又愧,

第三百一十八章 秉彼蟊贼

    “大田多稼,既种既戒,既备乃事。”【诗经小雅大田】

    马日等人又羞又愧,那句‘为天下计,为万民计’正是前些日他们恳请皇帝出面祈雨时的托辞,如今却被皇帝一字不落的还给了他们。

    见皇帝将责任推到自己这些宰辅的头上,意图借此发作,侍中、平尚书事杨琦心里不忿,直起身来,硬声硬气的说道:“陛下容禀!臣等自奉诏以来,不敢懈怠,每日督劝各地搜捕虫卵,数月之间,便烧毁虫卵三四万石。倘或真是地方办事不力,三四月间便将有飞蝗残境,何至于到七月才有蝗群害民?”

    太尉董承有意挑拨,故意说道:“杨公,你的意思是陛下说错了?”

    “臣只是不欲见陛下如此武断,蝗群一日可飞百里,今日在此,明日复在彼,如何说是关中蝗?前日钟繇传奏,说是凉州飞蝗如云,风流过境,想来应是西来的蝗群。”杨琦本是刚介强硬的性子,此时有自谓占了理,冷眼看了董承一下,全然无惧:“地方不乏良吏,终日为此奔波,劳苦尤甚,陛下所言,未免太让人寒心!”

    董承没想到杨琦还真敢说,一时噎住了,待回过神来,又急忙向皇帝稽首伏下身去,打算就此劾奏。

    皇帝这时回过神来,知道自己刚才失言,被杨琦抓住话头。他一开始本想趁机斥责一番、掌握主动,将这些人近日里占着有理、意图迫使自己服软的威风气势打尽,孰料杨琦心思敏锐,立即执言发难。这个时候皇帝自然不会说自己错了,他依旧寒着脸,冷笑道:“朝廷要求搜捕虫卵的诏书难道就只传给三辅、弘农等郡么?那雍凉诸州岂非汉土?”

    一番话将杨琦有意混淆的概念重又厘清,朝廷下达给地方的诏书确实是发放给司隶、并、雍、凉等州,但由于目前朝廷的重心是放在关中,旱蝗的主要受灾地也是在关中,所以杨琦才借此有意发挥。若说关中各地郡府都尽心竭力,有效遏制住了蝗群的形成,那么这次蝗群的来源地雍州刺史钟繇岂不是难逃其咎?

    杨琦态度软了下来,开脱道:“年初朝廷南下讨伐张鲁,兵马军资皆经由雍州,上至刺史、下至郡守,无不为此费心操持,其中有些疏忽也是难免。此外……”他顿了顿,又说道:“蝗群源自何处,本无迹可寻,既是自西而来,便是从凉州始发,也犹未可知。”

    “纵然是效力于前方军事,这辖内民政的本分职事,竟也可以凭此耽误了?我记得此番大军过诸郡,沿途只叨扰了武都、汉阳这两个雍州郡府吧?”董承忽然笑了一下,像是听见什么笑话了一样。

    马日也在一旁皱眉说道:“别的不谈,单是这次听闻雍凉蝗群飞至,朝廷便另有诏书,责令各地扑灭蝗虫。如今其势不减,竟还愈演愈烈,飞到宫里来了,此事如何也得有个交代。”

    还能有什么交代?

    未央宫不比其他地方,政治意义重大,当年孝灵皇帝在温德殿发现一条青蛇都能引起外间众说纷纭,何况是这一群飞蝗入宫?

    但皇帝显然不欲在这个话题上继续掰扯下去,他岔开了话头,先提纲挈领,给事情定下基调:“如今当务之急,首在于灭蝗!若是修德便能让蝗虫自去,那天下还要治民的大臣做什么?”

    虽然皇帝改了规矩,以后凡遇到灾异都不会推卸给臣下,而是一力承受,但这并不代表他乐意会为了这些琐事频繁下罪己诏。

    赵温熟知皇帝心意,又明白皇帝眼下的难处都是由自己而起,于是赶紧接口附和道:“唯!光武皇帝在时,中兴之世,仍时有蝗起,可见此非妖异,而是天道自然。故光武皇帝有诏书讨除,其言恳切,保民农桑。今不妨出谒者为捕蝗使者,一如各地督派粮草之侍御史,督促郡府、百姓杀灭蝗虫。”

    “古有讨除螟蜮而不尽者,是人不用命而已。”皇帝点头说道,其实也无怪他心急,督劝地方官员组织灭蝗的诏书他下了不知多少次,迟迟不见有大的成效。虽然灭蝗事务的确艰难,但皇帝已然无法彻底相信地方官员的办事能力与效率了:“谒者台多清正之士,此番由此择选能员,分赴各郡。”

    如今谒者台长官谒者仆射之位空悬已久,迟迟未有任命,其下只有给事谒者赵咨、杨修诸人,相信这一次捕蝗使者的临时职事,会让彼等愈加用命,也会使某个人从中脱颖而出。

    “黎庶多蒙昧无知,我听说时下有不少偏远乡村,事蝗如鬼神,轻易不敢杀伤。每遇蝗,皆跪伏祈祷,任由蝗虫啃食庄稼。”皇帝渐渐地与赵温一人一句、极有默契的将话题带了回来:“此论实在荒谬至极,此番选派捕蝗使分赴下乡,不但要督劝灭蝗,更要晓谕事理,让地方百姓禁绝此等淫祠。害虫断绝生计,人人得而诛之,岂有供奉起来的道理?”

    “陛下睿鉴。”赵温拱手答道。

    捕蝗使者的人选虽然落在谒者台的头上,但皇帝总有往新事物里打上个人烙印的想法,他说:“捕蝗使者要总领一郡全局,其下捕蝗使则不同,他要亲赴乡里,与黎庶一同灭蝗。谒者台人手不足,姑且只安排到各郡,至于属下县乡,则诏告太学,初平三年入学的太学生若有敢于任事、愿意为国效力者,可自荐于阙下。”

    如今距离皇帝重建太学已有快三年的时间了,由于皇帝将学制更改为五年,所以在初平三年第一批入学的学子仍需要一年多的时间才能参与选官的策试。此时皇帝是见彼等在太学待久了,心里难免会有些浮躁、或是远离民间疾苦,所以特意给了这么一个锻炼的机会。

    当然,这种苦差事不是所有人都乐意去的,皇帝也只希望能通过这次筛选找出几个好苗子来,故此有意不提任何的待遇以及福利,在旁人眼中完全是吃力不讨好的差事,只有真正忧心黎庶、或者有远见卓识的人才会选择正确的道路。

    赵温等人知道捕蝗使都只是临时指派,事无则撤的职务,只要不给品秩,请这些太学生做‘临时工’也未尝不可,还能从中弥补巨大的人员缺口,提高统筹调度的效率,于是都没什么好说的,一一应了下来。

    厘清职权的灭蝗‘专项小组’成立之后,接下来君臣之间要讨论的则是如何灭蝗了。

第三百一十九章 捕蝗之术

    “秉畀炎火古有经,始不扑除继无及。”【捕蝗谣】

    马日在皇帝这边吃了瘪,不敢再出头言语;董承也没什么好法子,坐在那里假装深思,不肯先发言。

    赵温一时也像是为此事难住,说来说去都只是古人用过的一套陈腔滥调:“蝗虫本无可怕之处,只是往往集结成群,变化诡谲,方使人生惧而已。然而天下所有的虫都是一类物,譬如蚁、蜂,没有不畏人易驱的,蝗虫亦是如此。”

    董承像是很感兴趣,不由催问道:“是这个道理,然则有何计可除之?”

    “天下之田皆有其主,若使百姓黎庶自救其地,未有不尽力殚精的。我听说飞蛾赴火而亡、蜘蛛就灯而织,可使夜设篝火于沟坎旁,驱虫纷至,且焚且埋,如是可殄尽矣。”赵温缓缓说完,轻吐一气。

    利用生物趋光性来杀虫的法子古已有之,赵温说的这法子虽不新鲜,但经久耐用,也算是一个抛砖引玉的献芹之策。

    有了赵温起头,董承自不甘居于人后,他想的法子最为狠厉直接:“蝗虫初生、飞落在地,皆小众而害轻,民多不以为意,及长,乃无以为力矣。愚臣浅见,当勒令各地百姓、黎庶,凡有见蝗群,务必报官扑杀。若地主邻人敢荫蔽不言,则杖之。人告其官若受而不理、或受理而不亲临扑除、扑除未尽而妄称已尽者,亦依律罚罪。”

    董承深谙皇帝‘治民先治吏’的意旨,不说如何灭蝗,单说如何督促负责灭蝗者,说的皇帝连连点头。

    尚书仆射吴硕见状,立即附和说道:“臣昔年无知,依陛下圣明睿鉴,方明虫乃卵生,于今蝗虫正炽,不免有飞落遗卵、以待来年者。故在捕蝗使除蝗之余,亦要多加探询,凡飞蝗住落处,应差人取掘虫卵,若取之不尽而致来年复生者,则以罪论处。”

    董承与吴硕二人显露严苛本性,动辄杖责降罪,让马日、杨琦等士人大为皱眉,十分反感偏偏皇帝又喜欢这一类的言论。

    杨琦知道皇帝好实务,不想说那些‘蝗虫是乃天咎,务以修德自省’、‘除天灾者当以德’之类的虚言,又不想在董承等人的高压之下,捕蝗使人心忐忑,不敢用心效命。于是在想好了一番措辞后,杨琦沉着的说道:“罚使人畏过,赏使人悦命。太尉所言皆为惩处,未及地方用命捕蝗,如何封赏等事,臣以为不可。”

    皇帝也不想因此打击地方的积极性,刑罚的作用只是威吓,主要还是以利益驱使:“赏与罚缺一不可,此次除蝗添入吏部年终考评,除此之外,也要有金帛等财物赐下。”

    说罢,他想了想,忽然有了个主意:“官府催促,虽说是好事,但于黎庶来说,到底是件烦扰之事。何如诱之以利?譬如以五斗蝗易一斗粟,时下黎庶深受旱情之苦,朝廷总是要以麦粟接济,倒不如以此诱使捕蝗,岂不一举两得?”

    董承眼前一亮,深觉这是个两全的法子,兼之又是皇帝提起,如何不随声附和?

    倒是赵温忽然沉吟道:“此法虽妙,但也难保不会有奸吏趁机牟利,从中倒卖。”

    皇帝正好想到了这里,如今市面上的麦粟一石值数百钱,若是将蝗虫与麦粟直接挂钩,难免不会有人上下其手譬如将收来的蝗虫偷偷送出去,转回来再换粮食。

    吴硕知道这是表现的时候了,他立时说道:“只要将当天收来的蝗尸集中称量,当众焚毁,由捕蝗使、亭长等员签发凭据,各定其责,便可无虞。”

    如此一来,等若是提高了犯罪的成本与难度,皇帝轻轻颔首,同意了这个法子。

    杨琦在一旁趁热打铁,继而说道:“追捕飞蝗,必然会损坏田间禾苗,如此愈劳百姓。今岁既有免税在前,官府不妨以其价赎买之,以慰人心。不然,何人甘愿捕蝗者践踏自家田地?”

    赵温甚为动容,他只知杨琦性情耿直强项,但却是个地地道道的大族士人,喜欢引经据典、仗着家世与名望时不时给皇帝点颜色。却没想到这样一个人,居然也能关注到如此细微之处,若不是心存百姓,就算是能想到这一点,也未必会主动去想法解决。

    这样想着,就连皇帝心中也不免对杨琦高看了一眼,连带着弘农杨氏,似乎也不是一无是处了。

    杨琦说完后,沉默已久的马日为了表示自己的能力,也搜肠刮肚般的说出几个建议,他精通经术,满脑子都是‘修德内省’这一套话,更认为多杀蝗虫有伤天和,对董承、赵温等人的法子不以为然。但皇帝已有言在先,他也不会糊涂到故意忤逆,只得勉强说出几个可有可无的建议,权当应付了事。

    治民本非荀攸所长,加之其又非三公,不说也没什么,所以荀攸在一旁宁可藏拙,也不愿为了进言而进言。

    皇帝见除蝗的事务有了大致的方略,心境顿时安定了不少,即刻吩咐吴硕将今日议论的内容整理出一份章程,用来让捕蝗使以及各地官员身体力行。其实除了这些法子以外,皇帝知道还有豢养鸡鸭吃蝗、以及人吃蝗的法子,只是在这个时候,豢养鸡鸭不仅来不及,而且小家小户,普通百姓家养的鸡鸭一天又能吃多少斤蝗虫?

    至于将蝗虫食用的法子,最常见的不过是油炸,可一般黎庶谁家又舍得浪费油?皇帝心里已经有了一个想法,一边是要改进食用的方法,一边是观察这两日的时局,再将它拿出来。

    此间话完政事,皇帝忽又提到旁的:“给中散大夫宋泓的惩处,尔等都接到了?”

    董承顿时一个激灵,出声答道:“臣等既奉口谕,便立时责成中台拟诏,如今诏书已然发下。”

    同为皇帝的丈人,董承向来视中散大夫宋泓、城门校尉伏完为竞争对手,只是伏完向来安分守己,董承一时找不到错处,唯有宋泓不知收敛,常以宠妃之父自居。董承早就看其不惯,今日虽不知道是为了何事,但一接到穆顺带来的口谕,他便迫不及待的让吴硕拟诏发下,也不曾顾及马日、杨琦等人阴晴不定的神色。

    此时被皇帝提起来,饶是适才屡出良谏的杨琦,心里也不免惴惴了起来。

第三百二十章 隐水暗伏

    “宜未雨而绸缪,毋临渴而掘井。”【朱子家训】

    好在皇帝也不为难他们,只是点到即止:“我也不是听不进直言规劝,杨公强谏过我数次,哪次我不是虚心接受,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杨公是孝灵皇帝都夸赞服膺的大臣,我尚且如此待之,更遑论其他?”

    众人都知道皇帝这话是什么意思,近来为了求雨的事,司徒马日、侍中杨琦没少向皇帝进言陈说,就连太尉董承都别有用心、时不时的凑在后面附和几句。出于种种考虑,皇帝不愿在舆论的胁迫下祈雨,但此事毕竟是皇帝不怎么占理,一直拖下去,难保不会有人在私下里嘟囔,说天子不在乎生民死活,连祭雨都不肯。

    久而久之,就连皇帝最得力、最受用的亲信大臣,司空赵温也是心里不安,有些顶不住压力,顺着舆论不咸不淡的劝了两次,私下也曾请示过皇帝;是否先派三公去祈雨,一步步按流程来,总比僵持着要好。

    皇帝这两天正在考虑赵温的提议,只是他不肯轻易妥协,非得在惩处宋泓之后才下决定。如今正好遇见蝗群成灾,皇帝更有了转移注意的借口,事情便又能拖上一阵了。

    杨琦听了皇帝的话,难得挤出几分笑来,淡淡道:“明天子在上,臣敢不竭尽智力?”

    “好了。”皇帝这时摆摆手,站了起来:“只要诸公勤劳国事,一起齐心协力,挺过这次旱蝗,就是雨过天晴、诸事顺遂了。”

    事已至此,马日也不好再说什么,便跟着皇帝的动作与董承等人一同站了起来,向皇帝应诺告退。

    荀攸站在末尾,在离去时意味不明的往皇帝看了一眼,似乎有话要说,但皇帝视而不见,竟像是不曾发觉一般。

    皇帝站在原地目送众人依次退下之后,又派穆顺出去打听了一番情况,才知道这次闯入未央宫里的蝗群并不严重。毕竟蝗虫大都喜欢田野垄亩之地,很少会选择进城去人多的地方,只是许多宫人突然被蝗虫吓了一跳,这才引起不小的骚动。这个时候早已被黄门令、掖庭令等人组织宦官、宫人将其分别扑灭了。

    “伏贵人去披香殿了?”皇帝听到穆顺传来的消息后,先是一愣,随即点头道:“也好,她们姊妹情深,且由着她们去吧。”

    他决定将宋都冷落一段时间,让她长个教训,免得她以后再糊里糊涂的犯下错事。这一次是皇帝念旧情,没有对宋都进行责罚,但人的旧情就如杯中的水,总有倾倒一空的时候,皇帝与宋都是如此,何况伏寿与宋都之间即使情同姊妹,又能维持多久呢?

    皇帝正如此想着,忽然对穆顺说道:“皇后那里怎么说?”

    穆顺难得见皇帝关切皇后的起居,其实他也正想说起此事:“皇后说已使人在掖庭、永巷等处捕杀蝗虫,椒房一切安好,请陛下处理政事要紧,万勿挂念。”

    皇帝知道董皇后向来是知礼懂事的,比起尚且稚嫩的伏寿来说,倒是更能胜任处理后宫事务的职责,只是如今皇帝身边没什么女人,也还没到真正需要争宠的时候,暂时的安宁并不能说明什么。他点了点头,向穆顺嘱咐说道:“你一会去传话,今晚去椒房殿用膳。”

    穆顺面色不改,赶紧答诺,就像是应下了极为平常的一件事。

    “另外,你再去知会太官令,让他们捉些蝗虫,看看这些虫子怎么个简易的做法才能入口为食。”所谓君子远庖厨,皇帝自然不会亲自去试验怎么烹制蝗虫,将他交给膳房的人来做是最好不过了。

    穆顺愣怔了一下,犹豫着说道:“陛下,宫里不乏珍馐,这蝗虫又是害物,让太官去烹制,未免也……”

    他以为皇帝是出于猎奇,想品尝一些没有尝过的东西,毕竟这时候食物种类匮乏、烹饪方式单调,皇家的御膳再怎么丰富也满足不了皇帝来自后世的一颗老饕之心。

    岂料皇帝却不是向当初命汤官制作酸梅汤等物那样、是为了满足自己的口舌,而是为了外间的灾民。穆顺自小也是贫苦人家出身,只是入宫以来见惯了皇室奢靡的生活,渐渐忘记了当年艰难的岁月,此时被皇帝提起来,穆顺心里勾起了一丝回忆,眼睛发酸,连声应下。

    没过一会,平准令贾诩便在殿外求见。

    贾诩前段时间与均输令麋竺一同筹划了平抑关中物价的行动,如今颇见成效,以骆伯彦为首的商贾被捉拿入狱,物价逐渐回落,贾诩手头上的事务也就跟着轻松了许多。

    皇帝顾自在席榻上安坐,他知道贾诩求见是为的什么,不待对方发言,自己便抢先说道:“这次飞蝗,虽然可以将祈雨一事暂且押后,但骆伯彦等奸商一时却是判不得了。”

    “臣也是这个意思,飞蝗入城,扰乱人心,若是朝廷再行酷法杀人、牵连广众,恐怕会招致非议。”中庭上还搁着那只没来得及清扫掉的蝗虫尸体,贾诩目光在上面停留了一阵,然后一脚迈过,向皇帝稽首行礼后,坐在一边的席榻上,淡淡的说道:“索**情未毕,仅是判处彼等商贾并不足以使陛下如愿,还得思及长远”

    “我本也没想过一劳永逸,那些商贾自从骆伯彦等人被缉捕入狱,便兔死狐悲,不敢开门兜售。搞的民间虽然粮谷的市价下来了,但根本没有多少在卖,反倒是在暗处的私相售卖,谷价依然高涨不断。”皇帝无奈的摇了摇头,纵然是他的权力再大,也敌不过最基本的价值规律与自发的市场行为。

    要想推行宏观调控基本物价的制度、重新订立规范的市场秩序,还是任重道远。

    “这只是小患。”贾诩显然没有将此事放在心上,轻声说道:“有太仓与均输监定量发放、售卖粮食,保证最贫寒的黎庶吃得上饭,人心就乱不起来。”

    见皇帝点头不语,贾诩沉吟了一下,忽然说道:“如今旱蝗看似势大难制,其实上有朝廷一心治灾,下有地方绸缪在先,灾纾难解,不过时日长短而已。想来若是入秋雨至,灾祸便可消于无形,是故如今最值得忧心的,仍还是关东。”

第三百二十一章 视事如纹

    “耆艾修之,而后王斟酌矣。”【国语周语上】

    皇帝立即提起精神来,这些天他虽然一直忙于关中受灾、益州新附的事情,但对于关东的情况却是一刻也不曾疏忽过。他此刻没有余力插手关东的时局,但明面上有前将军朱、汝南太守刘艾等人为他坐镇地方,保持朝廷的存在感;私底下又有贾诩派去的平准监探子借助游荡四方的侠客,在河北、荆州等地源源不断的输送隐蔽的消息。

    再凭借着前世的见闻与记忆,皇帝可谓是足不出户,却将关东局势了然于心。

    “刘艾已经传来奏疏,言曹操已兵出泰山,南下琅邪。”汝南太守刘艾与沛相田畴是皇帝放在豫州的亲信,他们既是防御袁术的扬州前线、又是制约徐州与兖州的钉子。前将军朱虽然仍兼任着豫州刺史,但也是个精明事故的人,主动将豫州的民政交给刘艾打理,自己只顾着河南一带,所以刘艾便时常给皇帝传递消息,充作耳目。

    刘艾的奏疏是昨天下午传进宫来的,用的是密奏形式的封事,所以没有走承明殿的流程,第一时间放在皇帝案头。皇帝适才心情烦闷,除了因为祈雨,其他的还是因为这个,他想起荀攸欲言又止的神情,脸色不由淡了下来,轻叹道:“曹孟德到底是心存顾虑,见二袁有合流之势、对抗朝廷,心里还想着观望局势……这所谓的‘忠臣’尚且如此,遑论其他?”

    “当年曹操一无所有,麾下只有若干兵马,凭着腔中热血,便敢只身追讨董贼。”贾诩轻轻一笑,说道:“如今曹操坐拥兖州,兵马数万,俨然一方诸侯,再让他舍尽身家、倾心护国,倒是未必了。”

    皇帝拿起茶碗,浅浅的抿了一口,轻描淡写的说道:“人心如此,有了基业与势力,便都会瞻前顾后、畏首畏尾。当年英勇孤胆、‘虽千万人吾往矣’的人,却是再也回不来了。”

    贾诩沉默了一下,皇帝的话里似乎意有所指,让贾诩背后微冷,然而他的沉默只有一瞬,很快又恢复了常态:“曹操此时的身家全仰赖袁氏施予,袁本初几次行文不许其以相帮袁谭的理由、迈入青州地界,可谓防之如虎。曹操最是审明利害,如何愿意开罪袁氏?他此番南下琅邪、作势阻断徐州,便是尽可能的为陛下示好了。”

    如今天下的局势逐渐明朗,形成以二袁意图合流、打通冀州与扬州之间的联系,互通声气,与坐拥西陲的朝廷分庭抗礼的局面。二袁若是占据了青徐,那么两家就可以连在一起,彼此攻守进退,就会变得很难对付。居于两者之间的徐州就成了最关键的位置,而曹操的举措,却毫不掩饰的表现出其想做能轻易影响成败的、关键势力的野心。

    “徐州我已有刘备,他再想将人踢走、自己顶上,这就是对朝廷的示好?”皇帝放下茶碗,见贾诩低垂着眼,便示意对方不用拘谨,只管喝茶解渴,再冷声说道:“曹操此人分寸倒是拿捏得好,知道朝廷容忍他的底线在哪里,若说他是凭空猜的,我却是不信。”

    贾诩其实并不渴,碍于王命,不得不象征性的拿起茶碗作势欲饮,此番正好将拿起的茶碗放回手心,慢吞吞的说道:“刘备不善军事,抵御袁术尚且吃力,何足以托付东方之事?荀君也是为了朝廷着想。”

    皇帝并没有说是谁在暗中与曹操有联系,但荀氏与曹操麾下的门客都是同出颍川,荀更是曹操的心腹幕僚,皇帝为了笼络曹操,默许荀氏之间的信息交流,这一点贾诩是知道的。但是荀氏经营了那么多,却还是没有让曹操彻底下定决心脱离袁氏阵营,这其中的功用不免让皇帝有些失望,连带着语气里也不自觉的透露了情绪。

    但贾诩却开口为荀氏开脱,这倒让皇帝微感讶异,不过想想也是,贾诩何等谨慎小心的人,轻易不说人是非,那会这么急躁。

    皇帝略一定神,说道:“适才诏承明殿诸公议论治蝗,荀君还想留下与我单独诏对,我那时心里正为此事厌烦,故不愿见他。等晾他一阵子后,再诏他入内,让他私下联系曹操不假,但若连为谁谋事都忘了,我可不许。”

    “谨诺,荀君睿智明达,自然不会有负于陛下。”贾诩难得为荀攸说了几句好话后,轻轻别开这个话题,另外问道:“窃不知陛下于关东事,可有谋定?”

    皇帝目光凝了一瞬,说道:“曹操这回是要试我与袁绍二人的心胸,我岂能不遂其所愿?着即命刘艾、田畴二人领兵南下,先将仍在袁术手中的沛国、汝南部分县城收复,不要去插手徐州事务。”

    贾诩到底是没有喝下那碗茶,他放下茶碗,拱手附和道:“陛下睿鉴,刘艾等人若是按兵不动,曹操难免不会心存顾忌,不敢放手施为。此着既能策应刘备在淮南的战事,夹击袁术、又能让曹操放心,明白朝廷的大度。”

    皇帝冷笑一声:“他若是明智,就不会将刘备逼的太绝,等那时朝廷再给他授镇东将军,刘备转任他职即可。我笃定以袁绍的心胸,未必会容忍曹操夺了他囊中之物。这时候曹操若还下不了决断……”说着,皇帝目光骤然一寒:“我也不是非他不可!”

    酝酿了这么久,终于等到了这句话,贾诩微不可察的吁了口气,有些心满意足。

    对于荀氏乃至于颍川士人的盘算,贾诩心知肚明,虽然他与荀攸一直斗而不破,但也不会眼看着对方的势力做大。更何况,他现在做的这些都是一步步为皇帝筹算,有功利于朝廷,即便皇帝心里清楚,也不会说他什么。至于琅邪王在国内的小动作,也在皇帝的容忍范围之内,眼下也还不是袒露的时候。

    贾诩眯了眯眼,思忖的目光注视着茶水中的倒影。

    “近来关中多难,上个月又出了地动、日食,难保不会有人借机生事,中伤朝廷。民间的物议,你得为我盯好,尤其得留意着河北。”皇帝意味深长的看了贾诩一眼。

    贾诩身子一震,立时回过神来,离席应下。

第三百二十二章 神人授剑

    “夫刀剑之由出,已久矣。前王后帝,莫不铸之。”【古今刀剑录】

    冀州,渤海郡。

    一柄长剑静静地躺在袁绍身前的桌案上,剑的底下垫着血红色的锦缎,剑光宛若明月秋水,流畅柔顺、毫无阻滞,带着凛然寒意,仿佛是一条在冰窖里封冻已久的玉、又像是沉睡的蛟龙。

    正凝着目光看剑的袁绍微微眯起了眼睛,像是怕被这柄宝剑的寒光照进他如渊潭般的眸子深处。

    宝剑除去剑柄,全长三尺六寸,重约一斤五两,剑格是一块纯白无瑕的美玉、雕琢成一只兽首模样,剑柄缠住鲨皮。剑身修长完美,锋芒毕露之余,又不失其华贵。最让人出奇的是这剑刃的末端有一处金色的篆体铭文,其上端正的刻着‘思召’二字。

    袁绍一手握住剑柄,稳稳地将其平举胸前,另一手从袖中掏出一张丝帕,他将丝帕拿到宝剑的上方,然后松开手,任其飘然落下。丝帕悠悠飘落在剑身之上,中间仿佛没有受到任何阻碍,丝帕却很是自然被剑刃分成两半。

    几乎不染纤尘的剑刃反射着室内的灯光,也如镜子一般照出了在座众人屏息静默的神色。

    “恭喜明公收得宝剑!”郭图首先打破沉默,在席上躬身拜倒。

    逄纪、荀谌等一行人也跟着拜倒称贺。

    田丰皱着眉头,似是在犹豫要不要打断眼前这副士人之间最寻常、也毫无意义的‘鉴宝’活动。

    沮授担忧的看了田丰一眼,袁绍的为人就是这样,最喜欢借由谈论一件不相干的士人雅事,来慢慢引出正题,即便是当年关东联军商议进讨董卓,袁绍也要不紧不慢,更是持一新得的玉印与曹操把玩最后致使曹操拂袖而去。

    正如当年的玉印,此时的宝剑想必也是同样,袁绍如此大张旗鼓,绝不只是让人鉴赏他新得的宝剑而已。田丰若是学曹操拂袖而去,或是直言恳谏,不仅会拂了袁绍的兴致、更会给某些人中伤的契机。

    好在田丰见惯了袁绍的行事作风,此时竟生生的忍了下来,倒是让沮授、郭图诧异了一下。

    袁绍面上并无喜色,只微微点头:“说起这剑的来历倒也是桩奇事,昨夜我见庭间月色澄明,于是披衣下榻,在庑廊下随处走动,赏玩月色……”

    郭图等人立即做出一副很感兴趣的模样,期盼着袁绍继续往下说,而沮授却清楚无误的听见身旁田丰好像不耐烦的深吸了口气。

    袁绍不急不慢,慢条斯理的把剑放下,拿起酒碗轻抿了一口,淡淡说道:“后来不知怎么,我见有一男子身着白衣,立于庭间,其容颜俊秀,恍然如神仙中人。此人见了我,便将腰间宝剑解下,捧交予我,我刚一接过,便突然惊醒,原来我不知何时便靠着廊柱熟睡了。”

    说到这里,袁绍有意无意的扫视了一遍众人意味不明的神色,放下酒碗,嘴角含笑:“等回到卧榻,却见一柄剑正放在床上,我拿起一看,可不是梦中那柄?”

    众人沉默了一阵,就连最爱奉承袁绍的郭图此时也迟疑着不敢接话,场面静了半晌,郭图方在袁绍的注视下缓缓斟酌着措辞:“明公得遇神人授剑,实乃吉兆。”

    “是啊。”袁绍的声音沉了下来:“只是我苦思良久,却不知道这剑铭‘思召’是什么意思。诸君皆博学明达之士,不妨为我解之?”

    饶是郭图向来大胆,此时也不由脸色一白,不敢答话。他都尚且如此,更何况是身后的逄纪、荀谌等人。田丰看到这副景象,心里嗤笑,一颗躁动的心忽然就安静了下来。

    袁绍见了这副模样,知道他们心里都有数,但就是不敢说,不由得冷哼了一声。

    没过多久,人群中一个相貌普通的中年男子突然起身说道:“思召者,是思‘绍’者也,这剑有明公的名讳,是天授明公,降下大任。”

    郭图、田丰等人顿时一惊,纷纷转身回顾,却见那男子正是冀州巨鹿人、主簿耿苞。袁绍自入冀州以来,大肆征辟本地士人以笼络人心,譬如以田丰、沮授为治中、别驾。如今田丰与沮授已是冀州士人的翘楚,手握重权,而权力不弱于从事的主簿耿苞却始终默默无闻,声名不显。如今他这一番话让自己骤然成为众矢之的,许多人都意味深长的看着耿苞,心里五味杂陈。

    这天下自夏朝以来,历经夏商周数朝迭代、上千年纷乱,多少奇珍异宝流落在野,捡到前代遗物并不是什么稀罕事,若是寻常物事,郭图、逄纪等人也不会这么如临大敌,当个稀奇说一说也就过去了。

    但是‘偶得宝剑’却非同一般。

    上一个有类似遭遇的人,是在南阳鄂山得到一剑,上有小篆铭文,其文曰‘秀霸’,后来这个人便是中兴汉室的光武皇帝。再上一个,也是于南山得意铁剑,上有大篆铭文,其文曰‘赤霄’,这人便是开创四百年汉室基业的高皇帝。

    光武皇帝与高皇帝得到宝剑的故事太过传奇,但却不可否认因为他们的际遇,导致‘偶得宝剑’这一事件被添上了浓厚的政治色彩。

    何况袁绍手中的是有他名字佩剑,意义非同一般,用心更是昭然若揭。

    郭图禁不起这样的试探,正想装个糊涂、设法应付过去,没想到却被耿苞一言捅破,这下便是装傻都不成,更是非要表态不可了。更何况不说倒还好,耿苞一旦抢先,倒显得郭图畏缩胆怯了。为免让袁绍对他有所不满,郭图只好讪笑着补救道:“原来如此!在下愚钝,竟是没想到还有这一层意思,既名‘思召’,便是‘神人思召’之意。”

    逄纪等人见郭图说话了,也都你言我一语的附和了起来,只是说话间语气不是很足,明显有些言不由衷。

    袁绍察觉到了众人勉强为难的态度,眼底神采一黯,忽然笑道:“什么‘神人思召’?不过一把宝剑,我府中又宝剑数百,虽不比它锋利,但终归是把像样的剑而已。”说着,他就真的一副满不在乎的样子,将剑拿给一旁侍立的婢女,将宝剑好生擦拭了一番,放入匣中封存。

第三百二十三章 唯亲是任

    “天下至不仁之事,其始为之者,未必不托于义以生其安忍之心。”【读通鉴论卷九】

    郭图这时才发觉身后已然出了一层冷汗,袁绍突然拿这把剑说事,显然是借机试探他们的态度,郭图、逄纪等人都是响应袁绍号召,从颍川跑到冀州的士人。虽然他们或多或少与袁氏有过恩义,愿意投奔袁绍门下,最多是想接着辅佐袁绍匡扶汉室,建立一个纯粹的士人朝廷。虽然随着天下时局的愈发混乱、以及袁绍势力的逐渐膨胀,有些人也不免会起了些别的心思。

    但是想归想,做归做,可若真要堂而皇之的说出来,郭图等人却又是犹疑不决了。

    毕竟汉室四百年的余威仍旧如阴影般笼罩在每个人的心头,关中的小天子也不是暗弱无能的庸主,天下之事尚有翻覆之机,郭图等人没必要为了袁绍自绝后路。

    袁绍也知道会得到这么一个结果,早在当年顿兵壶关的时候,他就以‘五行德运’一事试探过众人心意,那时的答案尚且模棱两可,何况是现在?不过当时郭图好歹还会为他说出‘国家无人君之象’这样的狂悖之言,这时候却只会瞻前顾后,顾虑重重,让袁绍好不失望。

    “明公。”田丰见婢女抱走了剑匣,急于将此事告一段落,拱手说道:“青州的军报来了已有二三日,事情急迫,近来又颇多不平之事,还望明公早下决断。”

    “是啊。”郭图难得附和了田丰一句,作为颍川士人看好的袁氏继承人,郭图自然也要为袁谭之急而急:“大公子从青州传讯来,欲南结吕布、昌,暂时驱其前行,借他们之手与曹操交战。一来可以使明公与曹操之间留有余地,以便日后和解;二来也好趁着青州修养军旅,给徐州添些麻烦,不使曹、刘……或者后将军坐大。”

    “嗯……”袁绍几乎微不可察的叹了口气,很是疲惫的往后靠在凭几上,缓缓说道:“我实在没想到曹孟德会违逆我啊。”

    现在哪里是谈旧情的时候!

    田丰心里忍不住暗骂了一通,面沉如水,端坐在席上只是略微躬身,算是行礼了:“曹孟德心怀大志,自得兖州后便势大难制,此番若是让他得了徐州,联合兖、徐之地,阻断南北,实在非我军之福。”

    袁绍皱了皱眉,虽然知道田丰秉性如此,但还是有些不喜田丰这副态度。但眼下时局微妙,袁绍还是容忍了下来,未曾发作:“显思的这个计策深得我意,可见他在青州长进了不少,虽说犯下错判战机,致使麴义兵败,但兵家无有常胜不败者,只要达到了目的,就不算大过。”

    正说着,袁绍的眼神在郭图、荀谌等人的脸上扫过,郭图面色不改,拱手道:“明公说的是,大公子初入青州时,其地唯有平原一郡而已。短短数月,便北击田楷、东逐吕布,耀兵海隅,使豪强归心,百姓欣然拥戴。足以见大公子心智材力,不愧是明公一手教养,今后安集青徐,为我军助力,明公大可无忧矣。”

    郭图将袁谭的功劳全推给了袁绍这个当父亲的,虽然袁绍并不是很喜欢这个长子,但他却喜欢听好话,于是得意的笑了起来:“我也有这般想法,如今显思只是都督,要治理青州,到底是‘名不正,言不顺’。我有意举荐他为青州刺史,管理青州军政事务,高览、麴义、崔巨业等将归其调遣。”

    袁绍对于膝下子嗣的前程显然经过了一番深思熟虑,心中对他们的安排也初步有了一个雏形,此时正好将其慢慢推行出来。

    田丰忽然皱起眉头,提出了不同的意见:“若是以大公子为青州刺史,臧子源那边又该如何交代呢?”

    此时的青州刺史臧洪虽是袁绍所署任,但严格意义上并不算是袁绍的部下,臧洪是名将之后,在中原很有名望,当年酸枣会盟,举兵讨董,各路方伯皆不肯当出头鸟、纷纷辞让,于是共推臧洪。臧洪也义不容辞,当即升坛,歃血为盟,说了一番慷慨陈词,让在场的各有异心的刺史郡守说得激奋不已。后来随着各种原因以及局势的变化,联盟的首领渐渐的成了袁绍,而臧洪则因缘际会,留在了袁绍幕府。

    袁绍当初一是顾忌着臧洪的名望,不敢怠慢、二是腾不出手去应付青州,只好表臧洪为青州刺史,让他开辟第二战场,抵御青州的田楷。如今袁绍实力不再是刚得冀州时的小心谨慎、如履薄冰了,而他又对臧洪的名望、实力深为忌惮,此番得到了机会,正好将其调离。

    不过臧洪好歹是颇具名望、当年组织过联军的忠义之士,袁绍要动他还得费一番心思与口舌:“臧子源的去处我也想到了,我记得他当初才去青州不久,青州便‘群盗奔走’,可见其治民之能。正好田芬近来说东郡仍有不少黄巾余贼,我打算让他改任东郡太守,治东武阳,即日起撤离平原。”

    此言一出,田丰、郭图等人俱是眼前一亮,不住颔首。

    田芬虽然顶着一个兖州刺史的名头,但手中几乎没有任何实权,就连州治所在的东郡都是由曹操的亲族、折冲校尉夏侯担任太守,无论做什么事都在人家的掌控之下。如今袁绍几乎要与曹操决裂,东郡与冀州接壤,位置关键,自然要将事权拿回来。

    “据传报,夏侯现今驻兵泰山,并不在东郡,臧子源大可趁机为明公入驻此地。”郭图缓缓说完,抬头看了眼袁绍,对方似乎仍沉浸在曹操背离的失落之中。郭图犹豫了下,进言说道:“曹孟德如此作为,可见此子野心不小,以后必是不甘居于人下!明公要早做筹算,万勿因旧谊而误了大事。”

    “我知道。”袁绍摆了摆手,眼睛盯着桌案上喝了一半的酒碗,语气平淡、似在喃喃自语:“不然也不会在兖州做的那一番绸缪……”

第三百二十四章 不预则废

    “言前定,则不;事前定,则不困。”【礼记中庸】

    “陈公台自边公死后,便对曹操心存不满,此番投奔明公,欲以兖州相报,正是天赐良机。”田丰微微躬身,沉着的说道:“眼下曹操大军集结泰山、琅邪等郡,腹内空虚。只待陈公台设计,与我等内应而外合,兖州便轻而易得。”

    边让是兖州名士,素来恃才傲物,不仅轻视曹操阉宦后人的身份,更大张旗鼓的与曹操的对头兖州刺史田芬结交。田芬是冀州豪强出身,背后靠着四世三公的袁氏,在边让这样的士人眼中,无论是身份还是名义,都比曹操更适合治理兖州。于是受到边让的影响,许多兖州士人的立场开始摇摆不定,曹操深感威胁,最后寻机将其杀害,连带着还惩处了许多士人,压下了这股歪风。

    然而自边让死后,兖州士人皆兔死狐悲,对曹操的举措愈加不满。尤其是陈宫与边让情谊深厚,虽然明面上没有显露半分,但私底下却早已对其离心。

    兖州刺史田芬在兖州待了两三年,虽然没有得到袁绍的全力支持,在具体的民政上插不了手、被曹操的手下架空;但却并不是默默无闻,什么也没有做。长久以来,田芬一直深耕于兖州的士人之中,对兖州盘根错节的人物关系摸得门清,边让当年看好他,为他招徕了大批士人,虽然最后被曹操阻断,却间接将大部分中立的兖州豪强推到了他的身边。

    “所谓‘不鸣则已,一鸣惊人’,田芬在兖州看似无所作为,其实在背后给曹操埋下了隐患啊。”袁绍瞟了田丰一眼,漫不经心的说道。

    田芬与田丰是同族,早在田芬被朝廷授命兖州刺史的时候袁绍心中就不如何乐意,认为这会助长冀州士人的气焰,所以始终不愿意给田芬多大的助力,默许曹操将兖州据为己有这也算是给丢了州牧之位的曹操一个补偿。

    然而让袁绍没想到的是,名不经传的田芬居然会在这一两年的功夫为他笼络到许多兖州士人的支持,若说这背后没有田丰等人的安排,袁绍是断然不信的。只是如今时移俗易,出于团结手下、一致对外的需要,纵然袁绍也不得不改变初衷,启用田芬这颗闲棋。

    田丰毫无顾忌的与袁绍对视,正要搭话,一边的沮授抢白道:“当初留下田芬在兖州,本就是为了牵制曹操,不使其坐大,以为不测之计。如今正好发挥效用,为明公解决此间忧患,可见当初明公果决,令我等服膺之至。”

    沮授的性格耿直比田丰还不遑多让,此时居然肯在袁绍面前说这么多好话,不喜巧言令色;另外,田芬之所以能有这般气候,与沮授的苦心运筹是分不开的,此时却将功劳都算在袁绍的账上,这让田丰不由皱起了眉头。而在袁绍等人眼中,却将此看作是田丰与沮授二人关系亲密,冀州士人同气连枝的象征,心里不由得更忌惮了几分。

    “曹孟德是我故交,我本也没想过刻意去防范他、算计他。”袁绍摇了摇头,悄然敛去眼底一丝锐意,身子往后一仰,不动声色的说:“谁让现下形势不由人意,兖州实乃中原腹心,四战之地,总得留在亲近人手上我才得放心。”他默默的盯视着酒碗,轻声道:“陈公台既然有意叛变,可有什么打算?”

    “其已经说服了兖州从事中郎许汜、王楷等一行人,只要明公兵马一出,兖州济阴、任城、东平等郡国皆会云集响应。田芬本就是朝廷封拜的刺史,有他出面,不出月余便能安定兖州。”田丰在此事上操心最多,对此事也尤为热衷,他在一旁积极进言:“只要这次拿下兖州,明公便能集结冀兖青三州之力,再一举荡平公孙瓒,收幽州突骑为己用。到那时别说后将军,就算是收复西陲的朝廷,也未必是明公的对手。”

    关中之地早已因为连年的羌乱而搞的贫瘠不堪,并州、雍凉等地也不是什么人口密集的所在,朝廷治下也就一个新得的益州还算富饶,纵使这两年修养生息,也比不上人烟阜盛、土地丰腴的冀州。在袁绍等人看来,朝廷如今虽然已有四州之地,但都不是什么好地方,听说最近还在闹旱蝗……

    袁绍暗自转换着心思,田丰对他绘了不止一次蓝图愿景了,远的不说,就说最近在并州、河东的图谋就让他无功而返。而这次田丰再度对他描绘愿景,吃过这一套的袁绍早就没有多少动心了,不过该表的态还是得有:“田君所言深得我意,只是我如今要备战公孙瓒,连青州哪里都照顾不来,如何还能腾出手去兖州?”

    郭图瞅到了袁绍的眼色,跟着忧愁道:“是啊,那曹孟德应是也料到如此,所以才敢调走所有能战之师,露出腹心吧?”

    沮授察觉到了郭图话里的陷阱,正想出声转圜,冷不防突然听见一边发出清脆的响声,像是有人将茶碗重重的磕在了桌上。这声响动十分突兀,众人一齐将视线转向某个角落,只见那人赧然一笑,向众人告罪。

    这么一打岔的功夫,沮授不知怎么迟钝了一瞬,而田丰也已经回过头接口说话了:“明公不是已让臧子源任职东郡了么?其麾下有兵马数千,足以为田芬前驱,再者,臧子源曾被张孟高辟为僚属,彼此‘君臣义结’,张孟高是张邈之弟,有这一份渊源,陈留郡也将倒向明公。”

    “陈留郡不归张超做主。”袁绍眼神闪烁了一下,提起曾经的好友张邈,他的语气不免有些冷淡:“张邈倒是与曹孟德交情深厚,当年曹操出征陶谦,曾对家人说‘我若不还,往依孟卓’。我与他多少年的交情了,也没见他以妻子相托,可见张邈与曹操二人的关系,哪里是张孟高所能撼动的?”

    “今时不同以往。”逄纪忽的轻笑一声,忍不住在一旁插话道:“自曹操诛杀边让以后,兖州士人皆惶恐不安,人人自危。就连当初一力帮助曹操入住兖州的陈宫都心有异志,何况是向来喜欢振穷救急,多与士人结交的张邈?”见袁绍面露沉思,逄纪继而说道:“明公莫非忘了,朱文博还在陈留呢。”

    数年前为了击退进犯兖州的袁术,袁绍特意派朱灵南下相助曹操,之后也没有让其回来,反倒是作为一个钉子留在了张邈身边。

    袁绍此时只要指使臧洪、朱灵二人从东郡、陈留两个方向进军,再有陈宫作为内应,几乎不用吹灰之力,也无需袁绍动一兵一卒,就能让兖州易主。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25027/ 第一时间欣赏兴汉室最新章节! 作者:武陵年少时所写的《兴汉室》为转载作品,兴汉室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兴汉室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兴汉室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兴汉室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兴汉室介绍:
【大国记·秦时明月征文金奖作品】一觉醒来,他成为汉献帝刘协!杀了董卓,又有王允擅专,除了王允,又有李郭之乱,雍凉初平,又有豪族割据。制天下易,制人心难!群狼环伺,如何建安?且看他运用帝王心术,成霸业,兴汉室!本书原名:三国之献帝崛起兴汉室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兴汉室,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兴汉室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