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现代都市重生之国际倒爷TXT下载重生之国际倒爷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重生之国际倒爷全文阅读

作者:吹牛小王呀     重生之国际倒爷txt下载     重生之国际倒爷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十七章:站着挣钱

    完全没有想到。

    大家聊天,聊得好好的,范阳突然语气坚定的表态了。

    李科长少有吃这种鳖,脸色渐渐的难看了。

    “为什么?”

    范阳一看,觉得气氛有点针锋相对,毕竟李美静还在,李科长的面子的确不好看。

    便发根烟,想缓和一下气氛。

    发到李科长时,李科长摆摆手:“等下抽,我到想知道,小范你为什么不同意?做劳保不好么?真的不同意么?你不好好考虑一下?”

    他还以为范阳是一时意气,年轻人想通过唱反调来找找存在感。

    却没想到范阳笑归笑,语气却更加坚定:“对,我不同意。”

    李科长下意识的,就想一拍桌子了:“为什么?你出口就不同意,你总要告诉我一个为什么?”

    “先喝口水,你别激动,我知道李叔叔你是一片好心,为了咱们厂的发展,也是不遗余力,我一个小辈,今天站出来反对你,从人情上讲,我心里也很过意不去,但事关厂子的未来发展,我又不得不这样作,还请李叔叔见谅,那我就说一下我的看法,首先第一点,还是个销售的问题……”

    提到销售,李科长抢白道:“销售,销售完全没有问题,至少咱们县,两家煤矿,一家水泥厂,所有的劳保订单,我都能渗透进去,小范你不知道,我以前就开过劳保皮鞋厂的,这些都是我的老关系,只要我一句话,他们依然买账。”

    “噢?我听你的意思是说,你能把咱们的产品打进国企系统了?”

    “对。”李科长很有底气的答道。

    “不太可能吧,就像你所说的,国营企业,他无论干什么,从生产到采购,都有自己的一套体系,劳保产品,不是轻工厅划拨的吗?”

    李科长呵呵一笑,这正是他的底牌:“对,我轻工厅有人。”

    范阳拿手敲敲膝盖:“有人也不可能这么简单吧,绝不可能是一句话的事情。”

    李科长脸抽了抽:“对,一句话是摆不平的,但你相信我,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你不知道目前的劳保产业是怎么回事,严格来讲,一直处于供小于求,小范你根本不了解,就咱们水泥厂,每年的劳保产品,拖欠有多严重,每个季度一次的劳保,半年能发一次就算不错了,你更加不知道,这款劳保皮鞋,生产任务有多重,每年的出口任务,年年都在增加,一等品咱们直属企业,根本用不上,咱们的皮鞋厂只需要挂靠到镇政府,在轻工厅挂个名,就能打进国营系统,这些我可以全权负责,挂靠到水泥厂都可以。”

    范阳忍不住一笑。

    看来,这就是李科长的套路了。

    但是挂靠到轻工厅?开什么玩笑?

    “那李叔叔的意思,我来理解一下,如果挂靠到水泥厂,是不是三产公司的意思?”

    李科长一愣:“对。”

    “那更加不行。”

    “为什么?”

    “这有什么难的吗?我们现在的皮鞋作得好好的,我们愁销路吗?我们现在站着挣钱,为什么要装孙子?挂靠到水泥厂,是,你可以拿到本厂订单,但出了事谁负责?股份现在本来就够复杂了,我还要给自己找几个大爷?那你告诉我要上供多少?这不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吗?即便你有过成功的经验,李叔叔我就还给你一个严格的表态,不行,我范阳,挣钱有我自己的套路,我不习惯被人卡着脖子,有些人是站着挣钱,有些人是跪着挣钱,而我范阳,不习惯跪着,我走到哪儿,都是站着把钱挣了。”

    “你,你……”

    李科长憋了两句,没憋得出来。

    没想到这个小范,自己还是太小看他了。

    竟然连三产公司都知道。

    一瞬间,气就泄了大半。

    的确,这样作,是能拿到订单,可供操作的手法也挺多,他以前有过相关经验,但受气,和局限性大,也是实情。

    自己当年雄心勃勃,实话说,却没挣到多少钱。

    挣到的钱,到有一大半,需要打点出去。

    还处处装孙子,一天到晚提心吊胆,生怕某些事情败露。

    而他自己也知道,目前皮鞋厂的经营状况,很顺。

    完全没有必要,去走劳保皮鞋这条老路。

    他之所以提出这个,是利用范伟,王叔,等人的依赖心理。

    同时强调自己的地位。

    上面有人,下面有关系,手眼通天。

    为自己多拿底牌。

    事实也跟自己预料的不差,很快,范伟,王叔,还有那个江军,都对自己佩服得五体投地,现在自己一分钱不出,范伟都愿意白给自己百分之30的股份。

    但他坚持要出三万。

    自以为万无一失,以后这个皮鞋厂,就由自己说了算了。

    企业需要领头羊,以后怎么发展,自己再来慢慢调整。

    谈判的时候,自己底牌多,就可以获取主动。

    这几个年轻人,怎么可能和自己相提并论嘛。

    却没想到出了个范阳。

    在面对这个年轻人,

    他竟然感到无力。

    但还是嘴硬:“呵呵,什么叫站着把钱挣了?这年头多少人,不都是跪着挣钱?年轻人,口气不要这么大啊。”

    “呵呵,李叔叔你还别生气,我还就是这个习惯,走到哪儿,我范阳都是站着把钱挣了,我现在可以这样给你说,即便劳保能挣钱,到国企装孙子的事情,我不干,我宁肯不挣,就是这么头铁,所以说,这条路子,我一票否决,没得商量。”

    范伟一看,急得额头冒汗,刚想说话,被范阳一瞪。

    王叔也在下面拉范伟的裤子。

    憋了几下,范伟这一次,竟然出乎意料的,没有站出来说三道四。

    江军在旁边,看得心中激动。

    就凭范阳这一番话,就太和他脾胃了

    而李科长,表情就更加复杂。

    末了自己先败下阵来。

    毕竟皮鞋厂还是别人的,自己说穿了只能建议。

    范阳旗帜鲜明的表态,不愿做这单,自己也没有更好的说法,难道怒斥年轻人不懂事么?

    他想过这样说。

    但他也知道,其他人或许管用。

    可面对范阳,只要自己这一句话说出口,很可能就一拍两散,再没有其他的机会。

    又想起上次打架那个事情。

    这个范阳,绝不是范伟之流,轻易能被人影响的。

    而且这种人,就像他说的,头铁,认定了,真有可能顾面子,而不挣钱。

    看来这张底牌是不管用了。

    只是一瞬间,李科长梳理得很快。

    随即又换了一副脸色:“小范,别激动,来抽根烟,年轻人,有志气是好事,叔叔也能理解,有闯劲,但你也要多方面考虑考虑嘛,即便不走国企这条销路,这款劳保皮鞋,本身,也是很受欢迎的嘛,你不考虑下出口的情况?咱们皮鞋厂,以后就完全不考虑出口了吗?现在我国的经济情况一片大好,这款劳保皮鞋,每年美国,曰本的订单,做都做不完,我们自己也可以联系国外的企业,哪怕为别人曰本的外资企业,搞搞oem代工,也是可以的嘛。”

    呵呵。

    范阳是真的笑了。

    什么不好,你和我谈出口创汇,谈外贸?

    “呵呵,李叔叔,恐怕我又要打击你了,我忘了告诉你,我还有一个习惯,美国人的生意,我不做,曰本人的钱,我不挣。”

第十八章:贸易摩擦

    “为什么?”

    李科长又是一句为什么。

    捏着自己的手指头,颇有点阴阳怪气的说道:“年轻人,口气不要这么狂。”

    范阳洒然一笑。

    也罢,也顾不得什么惊世骇俗了。

    索性今天说都说到这里了,就好好的给他上一课。

    索性就放开了谈。

    范阳本来双手放在膝盖上,正姿坐着,坐久了也累。

    干脆换了一个姿势,人舒舒服服的往后一靠,翘起了个二郎腿。

    单人沙发,两手自然的放在沙发两边的扶手上。

    这一改变姿势,整个人的气质,就有了很大改变。

    众人只感觉,范阳这二郎腿一翘,还真有点领导要说话的感觉。

    而且,范阳给人的气质,根本不像一个年轻人,到很有点那种老年人的感觉。

    “虽然,我年纪轻,但一向严格要求自己,对于出口创汇,外贸这一块儿,我还是有一定发言权的,今天不妨就和大家说说我的看法。”

    点了根烟,抽了一口,说道:“首先这个对外贸易,你要看待它,就不能一叶障目,你首先要把自己放到一个战略的高度,好比曰本来说,72年中曰建交,75年,缔结贸易,航运,渔业协定,79年签订和平友好条约,长期贸易协定,经过了改革开放的10年,现在已经成为了我国最大的贸易伙伴,年进出口总额突破百亿,这些我还是研究过一些的,日本的订单,在中国也遍布各地,就好比李科长你所说的一样,即便金花镇的国营大厂,也能拿到曰本,乃至米国的外贸订单,表面看起来,好像这个钱很好挣,对吗?”

    “实情,的确如此。”

    范阳摇摇头,微微一笑:“不,你错了,曰本人的钱,没那么好挣。”

    “为什么?”

    “首先,这是国家级的战略方向,你一个升斗小民,不要把自己看得太高,你能翻多大的浪?这是国家部委把握的,好比中曰两国来讲,任何两个国家,要建立贸易关系,首先要追求的,肯定是一个贸易平衡,比如说现在的中曰双边的进出口总额,我了解过,90年就突破了百亿大关,百亿美元,国际上,世界贸易组织,都以为美元作为计算标准,那什么是贸易平衡呢?大家都不吃亏,贸易,本来就是互换,互通有无,你卖给我50亿美元,我也卖给你50亿美元的东西,这在国家级的贸易总额,双方是要经过谈判的,大家一项一项的列,慢慢磋商,比如我国,对曰本,还有美国来讲,都还处在资源,能源,换技术的阶段,用加工换制成品,大家都在追求平衡,但怎么平衡得了呢?就有了贸易摩擦。”

    一番话,说得大家云里雾里。

    只有李科长能听懂一些。

    立刻收起了轻视的心思。

    “嗯,你说,什么叫贸易摩擦?”

    “呵呵,给你们举个例子,就今年,中曰的贸易,就出现过大的摩擦,好像是4月份,我国对曰本的汽车,空调,冰箱,电视,统统加征了100%的特别关税,在曰本国内,闹得不可开交,国内的家用电器的生产企业,一片欢腾,你们知道是为什么?”

    “为什么?出于对国产行业的贸易保护?”李科长问道。

    “不对,现在我国的家电行业,空调,电视这些,严格来说还没有自主生产能力,保护是谈不上的,原因很简单,因为曰本出台了一项政策,全国,对中国的大葱,草席,红薯,限制进口200天。”

    “额?什么意思?”

    “很简单嘛,你们有可能不知道,曰本对中国的贸易政策,有很大一部份国际形势的原因,曰本奉行的是以米曰同盟的外交政策,米国要联中抑苏,米国老大支持咱们,曰本也只有跟着上,咱们国家的领导人哪会看不出来?所以在贸易上占据了一些主动,曰本想要我国的煤炭,橡胶,石油,天然气,铁矿石,而我国呢,要给,只给一点点,其他的呢?就乱塞了,大葱,红薯,玉米,连草席都塞了过去,就好比中米双边一样,米国的大豆,他本国滞销的产品,每年都要硬塞进来,对我国东北的大豆产业,连年造成冲击,价格一垮再垮,吃亏的还是朴实的农民,又好比米国一样,纽约港,年年都是不要的集装箱,你知不知道米国有种特殊的行业,拍卖废品集装箱,你只需要几百美元,就可以拍卖下来一口集装箱,里面装的全是陈芝麻拉谷子的衣服,手工用品,白送给人都没人要,全当垃圾扔了,米国西海岸的几大港口,每个季度都得拍卖一次,都是好几年的存货。这就是贸易摩擦。曰本不干了撒,全国禁止进口200天,我国肯定要反击啊,加征特别关税百分之百,看谁吃亏,大家坐下来又慢慢谈嘛。”

    “还有这种事?”李科长大惊的说道。

    这些,在座的众人,都听得懂一些了,纷纷大呼新奇。

    “又说回这个外贸订单的事情,如果我猜的不错,先不说劳保皮鞋,金花镇那些大厂,是不是每年都会接到很多黄胶鞋,泡沫凉鞋的曰本订单?”

    不光是李科长,就连范伟,王叔,江军,都连忙点头。

    “是啊,每年忙得脚跟都不沾地。”

    范阳一笑,又说道:“那我再问一句,是不是每次曰本的订单,动不动就得打回来?针头线脑的毛病也得挑你?比大爷更难伺候?”

    李科长回想了一下:“是啊,的确很难伺候,打回来的也多,每年曰本的订单一来,大家都要脚底板抓紧,生怕出了任何问题。”

    “这就对了,从西南来说,要谈进出口,对曰本,台弯,新加坡,还有整个东南亚地区,乃至整个北欧,北美,不占任何优势,四川到沿海,还有两三千公里的嘛,你谈何出口?谈何竞争力?往大了说,都是国家级的战略需要,才会从西南调集出口物资,你私人企业,谁能负担起这个运输成本?”

    李科长还在嘴硬:“但这个,这个劳保皮鞋不一样啊,我们这是优势产品,是拳头产品,真能实现经济利益的。”

    “错。”没想到范阳又一口给李科长顶回去:“你真有经济利益的,咱们说了官方的贸易总额,再说说民间的自由贸易吧,别人真有这个需求,跨境采购的,总得投标对吧,曰本人,那精到什么程度?能有你占的便宜?而且,现在的投标,大多数都是暗标,不到最后,谁也不知道竞争对手报的什么价,然后比价,即便差一分钱,就这样说吧,500万的外贸大单,你就是500万零1分钱,就这一分钱,输了,你都彻底凉了,别人这是有法律效应的,你找谁哭?投标都是千方百计的压价,一分钱尚且如此,你还担负两三千公里的长途运输,再说这个劳保,还没有品牌溢价,你拿什么和别人争?没有半点优势。”

    范阳这番话,把李科长打击得不轻。

    整个人软倒在沙发里。

    没想到自己苦心计划的劳保皮鞋,在范阳嘴里居然一文不值。

    “那,那你这样说来,咱们是完全不能考虑进出口的单子了?”

    “谁说的?以后我们的皮鞋,上轨道了,一样的出口啊。”

    “也能出口?”李科长又被雷得不轻。

    这年轻人思维跳得也太快了。

    “之前我说过,为什么曰本人的钱,我不挣?米国人的生意,我不做?难道是我愤青吗?错,我是个生意人,一切以利益说话,因为在国际上,还有更好的选择,东欧,东南亚,中东,中亚,非洲,生意都很好做啊,为什么我要自己找不痛快?”

第十九章:政策红利

    范阳一番话洋洋洒洒,动不动就国家战略,米国曰本,偏偏还说像模像样。

    谁也想不到他竟然有这么丰富的知识储备。

    说得李科长都接不上话。

    李美静在旁边看着,已经由爱慕上升到崇拜了。

    无论说什么,都是胸有成竹。

    唯独李科长脸色难看。

    这一次对话,自己完全落在下风。

    怎么办?

    难道就这么算了?

    要知道这一次对话,在李科长的心目中,意义重大。

    现在的皮鞋厂,谁都知道摊子虽小,但入股就是挣钱。

    这个范阳精得跟鬼一样,再在劳保皮鞋上跟他纠结,搞不好会引起反感。

    但又不能不说。

    叹了口气,索性摊牌道:“我还能搞到明年的无息贷款。”

    范阳一听,没有立刻搭话。

    嘴角含着笑意,看来李科长是个明白人啊。

    恰巧,这个范阳也是知道的。

    有句名言,叫作让一部份人先富起来。

    随着经济的发展,国家提供的无息,低息,长期贷款,几乎每隔几年都会大搞一次,动辄几百个亿。

    好比有句标语,叫要致富,先修路,81年的时候,下放首批无息贷款,你只要敢开口,就敢给你放贷,新中国的很多万元户,实际上是贷款而来的。

    可偏偏那时候许多人胆子太小,不敢贷,甚至会出现村支书挨家挨户求着人贷的情况。

    关键的是,很多人都没还。

    后来就正规多了,审批也相对严格,但只要你是正当用途,要放贷还是很轻松的,无须抵押。

    一般国家只要有大的动作,都会来这么几次。

    要放到后世,好比2008年,四万亿救市,那几年,信用卡随便办,银行的人追着你办,你只要有张身份证,贷款买车,买房,把资金投入楼市,就等着赚钱,稳赚,这些都是政策红利。

    对创业者来说,抓住了,无疑是很大的机会。

    好比房地产商业化,矿产私有化,股票上市,期货上市,必须要经济助推嘛,这几大试点行业,都是逐步推行的,其中房地产在海南试点,没过几年就搞得乱七八糟,矿产私有化,参考山西煤老板,股票的试点主要在深圳,一经推行便取得成功,毕竟有庞大的实业基础,还有强力的财经把控。

    这几大试点行业,也成为了后世公认的暴富行业。

    但是现在92年底,对于范阳来说都晚了。

    像后世很多穿越小说,靠原始股一夜暴富,倒卖国库券动不动就挣几百万,几千万,很难。

    小有获利,是可以的,总共才发行多少股票,人又不是傻的,92年的深交所,门口就是通宵排队,人山人海了。

    因为大家都穷,这个年代的人,对于金钱的嗅觉,比后世强得多。

    而李科长所说的无息贷款,其实很不错。

    你只要开了头,和银行建立起良好的合作关系,后期放贷更加轻松。

    靠你自己慢慢挣,你能挣多少?

    纵观中国的企业家,富豪,无一不是这样成长起来的。

    所以说,以中小企业撬动资本,这条路才是正确的。

    才可以实现跨越式的增长。

    而93年这一批,范阳也是知道的,主要是助推中小企业发展的,有300个亿。

    无关人情,也无关技术,更无关管理,一个皮鞋厂的生产而已,他大可以去别的企业挖人,李科长懂得这个,的确是张底牌,够资格上船了。

    “说是无息,也不准确吧。”范阳笑着说道。

    李科长丢出底牌,就一直在观察着范阳的反应。

    没想到他捏着下巴想了半天,结果又顶了自己一句。

    “低息,长期,关键这里面有个过程,我已经完成了一大半了。”

    范阳点点头:“好了,李叔叔这个以后再说,你的心思我明白,这个我不反对,我反对的只是劳保皮鞋这个方向,你要参加我们厂,我举双手欢迎,这个咱们另外找个时间再谈吧,时间也不早了,我们也要告辞了,感谢款待啊。”

    说罢站起来就要走了。

    范阳说走,可其他人却还听得津津有味,顿时不干了。

    “急什么啊,才8点多,电视都还没看完啊,坐一会儿再走啊。”缺一门叫道。

    “是啊是啊,才聊几句就要走了,大家聊得这么开心的,阳哥你再给我们说说呗,你讲的那些很好听啊。”张雪辉捧着小脸说道。

    而李美静更是一脸不舍。

    李梅静的妈妈也说道:“就是,小范你第一次来,吃个饭就走了,陪你李叔叔多聊聊天嘛。”

    而李科长脸上也好看了很多,松了口气,还是这张底牌管用。

    也劝道:“未必你李叔叔还会生你的气吗?现在还早呢。”

    这样一来,反而不好走了。

    又坐下来看电视。

    大家天南海北,聊些见闻,缺一门和范伟,江军,张雪辉几个钻成一堆,聊他们在康定的事情,不时说得哈哈大笑。

    而李美静,李科长一家,眼光始终在范阳这里。

    而范阳没再说话。

    李科长便问道:“对了,小范啊,我听你的话,好像你对沿海一带,很了解呀,好像你对外贸很在行啊,说得我都很佩服,这些你在哪里学的。”

    “算不上吧,我都是看书,在外面跑,接触了几个做生意的人,略有了解罢了。”

    “呵呵,谦虚了,有志不在年高啊,以后你是想往外贸方面发展吗?”

    李科长在沿海跑了两年,对外贸多少还是知道一些。

    广州,珠海一带,到处都是外贸公司。

    “对,是有这个考虑,我现在一天到晚都泡图书馆呢。”

    “那我刚听你说,米国和曰本的钱不挣,这是为什么啊?”

    “很简单嘛,尽管在贸易上占据主动,但那是国家层面的,我们很难插上手,民间的贸易层面,还是很被动的,广州的边贸之所以繁荣,很多还是国家部委指派的单子,目前来说并不是最好的选择。”

    “额。”李科长忽然话锋一转:“不知道你对厄罗斯的那些倒爷,知道多少?”

第二十章:国际倒爷

    范阳又是一笑,问到自己老本行了。

    “知道一些吧,听人说过,怎么?”

    李科长抠抠脑袋,已完全没有长辈的架子,说道:“我在外面还是跑了那么长的时间,也看到了那些倒爷,大包小包,扒货车,挤火车,卖点衣服,水果,干果之类的,我听人说过,有把大兴安岭的松子运到沿海的,别人那个作得大了,都用火车皮发货,挣了钱的人很多,可我一直想不通,那些人从北京,跑到莫斯科,9000多公里,来回要足足半个月,还得穿过蒙古,横跨三国,他们是怎么挣钱的?苏连老大哥的钱,这么好挣?”

    “嗯,的确好挣,你不是在广州么?怎么又跑到北京去了?”范阳问道。

    “没有,我哪跑得到北京,我是听人说的。”

    “那你是说的k3国际列吧?”

    “对,好像是国际列,我听人说那辆火车,一般人根本买不到票,一张车票上千,可他们就卖点衣服,手套,说跑一趟就万元户,有这么挣钱?”

    “呵呵,那是特殊时代的产物,现在行不通了。”

    的确,外界流传的国际倒爷,是一个特殊时代的产物。

    就像李科长所说的一样,9000多公里,来回半个月,很多倒爷就是随身两个大包,装的无非不过几种商品,皮夹克,手套,皮鞋,运动服,为什么能挣这么多钱?

    首先是一个汇率的原因。

    中国与俄罗斯比邻而居,总共有4000多公里长的边境线,光是边境线,就横跨了几个省市自治区,最主要的边境城市一共有四个,满洲里,黑河,绥芬河,珲春。

    绥芬河与珲春,一个挨着朝鲜,一个对着日本,是东北亚的贸易门户,主要海运为主,普通人接触不上,与俄罗斯接壤也是海疆。

    没有个几百万,你在那边根本玩不转。

    而造就民间财富神话的,一个是黑河,第二就是满洲里。

    首先讲的是黑河,范阳前世就在黑河呆了6年,对那边可谓很熟悉了。

    黑河在东北,哈尔滨境内,这是一座典型的边境城市,与俄罗斯就只有一条河的距离,过去就是俄罗斯的远东地区,阿尔穆洲的首府,布尔申斯维克。

    两座城市隔河相望,是中国输送俄罗斯远东地区的主要通道。

    即便中苏关系交恶的时期,两地的民间贸易也很频繁。

    当然,绝大部份的民间贸易,都是非法的。

    主要以走私为主。

    而利润有多高呢?

    夏天的时候,到处都是潜水员。

    一瓶白酒,一块钱一瓶,你只要游过河对岸,就能卖到20块钱。

    冬天来临,走私的反而更多,因为河水结冰。

    这中间有个汇率的原因。

    解体之前,卢布甚至比美元更加值钱。

    1卢布,兑换1.5美元。

    而苏连又是一个高福利的国家,作为二战过后的世界两大巨头,苏连军民的福利待遇,工资水平,是相当高的,五六十年代,中国这边,只拿三四十块钱的工资,苏连那边,人均的工资水平就是好几百卢布,作为苏连的执政中心,俄罗斯,福利待遇更高,他不像中国,奉行银根紧缩的政策,他的钱很多,就造成了厄罗斯的中产阶层,军官,士兵,工人,都有很多存款。

    但是有个问题。

    和中国的计划经济时代,一样,

    有钱,你买不到东西,要凭票供应。

    不仅是奢侈品,就连很多基础的生活用品,都很难买到。

    再加上长达几十年的军备竞赛,苏连的轻工产业,一直跟不上,表面上看起来富裕,实际上的物资,非常紧缺。

    “好多了,现在拄着拐杖勉强能走了,就是不太爱说话,得空了您得去陪他下下棋啊。”

    “晓得,晓得,等我忙完这两天再去找他,你今天干得完不?”

    刘大爷看着范家的二小子,开始懂事了,十七八岁的年龄,锤石头一蹲一个坑,这份定力整个生产大队,都找不出几个来。

    “加把劲,应该干得完,今天先把石头搬回去再说。”

    说完范阳眼珠子一转,盯着刘大爷腰间的一杆烟枪,忍不住吞了口口水。

    刘大爷呵呵一笑,这小子,啥不学好,不知道什么时候学会抽烟了。

    便从裤子里摸出一个磨得已经不像样的油纸口袋,摊开,取出一根叶子烟:“拿去抽嘛。”

    “谢谢了啊刘大爷。”

    范阳兴奋的接过来,点着吧了两口,辛辣的烟味呛得他眼泪都流了出来,没办法,重生到了这一世,不知道咋回事,把烟瘾也带了过来。

    但这烟不能真抽,就在喉咙里转几圈,过过瘾就完了。

    说着就要去凿那两块石料。

    “算了,二娃子,你干脆搬条石回去吧,我反正干完了,这两块条石我帮你凿,看这天搞不好要下雨,早点干完了一桩事情。”

    “那怎么好意思呢。”

    “跟我还客气啥。”

    刘大爷又帮忙将几块条石搬到独轮车上。

    “行了,那我就先回去了。”

    推着独轮车就晃晃悠悠的往家里赶。

    这个独轮车推起来还真是费劲,一个人还真不好操作。

    刘大爷便问道:“缺一门呢?他怎么今天没过来帮你?”

    “他啊?恐怕还在睡觉吧,没事,我一个人能行。”

    好不容易将条石推回家,母亲连忙跑了过来,母子两扶着独轮车,将条石卸了下来。

    看着范阳满头的汗,衣服也打湿了,还是有点心疼:“阳阳,累了不?这个不着急的,先回去歇一下。”

    “我又不累,行了,我一个人来就行。”

    这还真的是个体力活,又来回拉了两趟,累到不怎么觉得,但是肚子咕噜一声,早上喝的一点稀饭,早就消耗光了。

    “饿得难受啊。”

    摸着肚子,离中午开饭还早得很呢,不行,得找点什么东西吃。

    刚刚这样想着,就听见背后有人叫他:“范阳,范阳。”

    一个同样年龄,十七八岁,黑壮黑壮的小子献宝似的跑了过来,掀开衣服神神秘秘的,让范阳一看。

第二十一章:财富列车

    ……………………………………

    再加上长达几十年的军备竞赛,苏连的轻工产业,一直跟不上,表面上看起来富裕,实际上物资非常紧缺。

    要子弹不要黄油,他的军工和航天无比发达,农业和轻工却极其落后,70年代,就变成了世界上唯一一个,粮食净进口国家。

    国内的纺织业虽然庞大,可也是军工为主,还有很强的贸易保护,根本满足不了民众的审美需求。

    偏偏他很有钱。

    到了戈尔巴乔夫时代,美苏破冰,国内的计划经济开始松动,再加上俄罗斯长达几十年的禁酒令,导致烟酒成为了最早的暴利产品。

    战斗民族爱喝酒,每年喝死几十万人,直接喝工业酒精都不算什么,很多人酒瘾犯了,洗发水都喝。

    而我国到了80年代,物资和商品很快的丰富起来。

    好比一瓶二锅头,一块钱,你只要带过边境,就能卖到10卢布,折算成15美元,而80年代中期,一美元差不多能换5块钱人民币。

    15美元,70块钱肯定要值的。

    当然,这只是明面上的数据,中间的利润要被走私贩子,本地接头人层层赚取,还有兑换货币的种种关系,最后一瓶酒,落到民间的走私人手里,20块钱不到。

    可即便20元钱,也是很难想象的暴利。

    你只要带得过去几瓶酒,或者两条烟,就当一个月工资了。

    所以边境上的走私屡禁不止,大型的走私集团,甚至敢横穿零下40度的西伯利亚冰冻苔原。

    这是一条。

    还有另外一条,也是最为人熟知的一条,铁路干线,北京到莫斯科国际列。

    与黑河完全是两个方向。

    黑河,从黑龙江出关,指向俄罗斯的远东地区。

    而北京到莫斯科,从内蒙古的二兰浩特,满洲里出关,穿过外蒙古,乌兰巴托,到新西伯利亚,至莫斯科。

    这条铁路干线50年代就建成通车,赫鲁晓夫时代,大量的苏俄工程师,援华专家,我国到苏联学习的干部,技术人员,都是通过这辆国际列来往。

    建成以来,没有一天中断过。

    直连两个国家首都。

    由于它军事与政治上的双重作用,西方国家一度称呼它为神秘的东方列车。

    时过境迁,这辆列车见证了太多历史,而乘坐的人群,却变了。

    国际航班开通过后,国家干部,因公出差的都很少了,慢慢变成了出国留学生,还有旅游直通车,后来留学生和旅游的,开始发现随便带点中国的商品过去,就能赚到几倍车票的钱。

    就一发不可收拾。

    这辆国际列,一度演变成了倒爷专列,财富列车。

    作为俄国首都,整个苏联的军事与政治中心,还有经济中心,莫斯科的达官贵人,对奢侈品有很强的需求。

    人参,鹿茸,燕窝,鱼翅,珍珠,玛瑙,翡翠等名贵商品在这一时期输送了很多过去。

    跑一趟莫斯科,就变成万元户,这个说法,差不多就这个时期传出去的。

    但风险,也很大。

    又到了苏连后期,戈尔巴乔夫改革受挫,国内乱成一团,**,贿赂,国内对轻工产品的需求加剧,东欧剧变,纷纷要求独立,外高加索地区三国联邦,一度中断了贸易关系,苏连一连失去了几大农业,棉麻,畜牧基地,国内人民缺衣少穿。

    俄罗斯全境都是寒冷天气,每年的冬季长达半年以上,他不像其他地方,冷了,还可以挤挤,挺一挺还能熬过去。

    到处都是冰天雪地,熬不过去啊。

    倒爷们的目的地,最早是莫斯科,到了后面,只要一进入俄国境内,每一个火车站台,到处都是手舞着钞票,美金,抢购商品的俄罗斯人民。

    运动服,皮夹克,手套,皮帽,成为了最抢手的货物。

    换句话说,在俄罗斯最艰苦的年代,中国的倒爷们,对俄罗斯底层人民,还是做出了一定贡献。

    虽然把钱挣走了,但也的的确确,解决了很多底层群众的迫切需求。

    国家动荡,物资肯定要紧张,哄抬物价,说不好听的,后期的这些,发的都是国难财。

    但范阳宁可相信,这是救难财,那些没有抢到物资的厄罗斯平民,绝望的眼神,在风雪中冻成泡饼一样的双手,眉毛上的雪花,等待他们的,远比想象更加残酷。

    大厦将倾,物资短缺,通货膨胀,加上暴乱不断,货币坍塌,著名的川航事件,大倒爷牟其中,几百火车皮罐头,面粉,衣服,鞋子,换飞机,就是这个时间段发生的。

    由此可见一斑。

    直到91年,苏连正式解体,民间的倒爷,几乎不敢过去了,但我国还是伸出了伟大的援助之手。

    之后就是米国的五百天计划了,范阳嘴里说,已经过了那个时期。

    其实不然。

    一共三个时期,前面两个,还有一个,94年,五百天计划成功以后,这才是摘桃子的时候。

    这是一场名副其实的洗劫。

    前世的范阳,入行都晚了,96年才到黑河,几年也挣了六七百万。

    难道范阳会告诉李科长,到了94年,一美元,能兑3235卢布?

    贬值了3000多倍。

    而人民币的汇率,也从93年的1比5.7,到94年,1比.8.6。

    这才是摘桃子的时候。

    范阳回忆了一番,捡前两个时期的一些内容,说给李科长听了,很快其他人的注意力也被吸引过来。

    还顺便讲了点罐头换飞机,净赚一个亿的事迹。

    把一群人听得如天方夜谭。

    晚饭结束,回到自己家里,休息了两天。

    在家喂喂狗,逗逗卡梅隆,难得的过了几天清闲的日子。

    李科长又来了。

    这一次,两人好好谈了一下入股的事。

    和缺一门,赵光明,范伟,几人好好商量了一番。

    最后决定,李科长注资3万,占股百分之20,范伟保持不动,占股百分之29,他两个,占一半。

    范阳注资20万,占股百分之51。

    这20万换得百分之51的股份,范阳和缺一门,赵光明,三人自行协商,名义上范阳还是最大的股东,赵光明和缺一门不干活,只分红。

    投资不大,就先这样干着。

    试试看嘛,大家还需要个磨合。

    而皮鞋厂的生产规模,在原有的基础上扩大一倍。

    本来就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增添的设备不多,这些都交给李科长和江军负责。

    兴建新厂房的事情,也由李科长全权负责。

    因为要贷款嘛,围墙围多宽,你就可以说你厂房占地面积有多大,实体产业,到时候验资的时候,这是最重要的凭证。

    销售上,准备逐渐摆脱游击队的形式,短期内,直营店新增10个。

    建立一个专门的业务部门,发展经销商。

    大致协商好了过后,大家紧锣密鼓的干了起来。

    各项工作有条不紊的展开。

    而扩大产量,成品鞋底必不可少。

    这个由范阳负责。

    目的地,浙江,温州。

    顺便学习下别人的经验,模式,前期先走公路货运,发两车回来,预计几万双的样子。

    回来才没几天。

    又要出去了。

    拜托李科长,找人联系,先注册一家贸易公司。

    这一天,范阳专门去买了一张中国地图。

    嘴里叼支铅笔。

    他准备开车出去,顺便还要挣点钱回来。

    眉头微皱:“到底走哪条路线好呢?”

第二十二章:长江三角洲

    目的地,浙江

    我国处在欧亚大陆的东部,也是个滨海国家,有1.8万公里长的海岸线,56个省市自治区,8个省靠海,都属于沿海地区。

    这8个省,都属于改革开放,还有对外贸易的排头兵。

    在经济上,领先内地。

    而浙江,以上海为鳌头,面朝东海,遥指日本,也是长江出海口,水运发达,自古便是我国的经济,生产重地,同时也是我国重要的出海口,国家重点战略级经济带,长江三角洲。

    上海曾是最早的自由港,经济高度发达,这个地方,辐射亚太,面向全球。

    战略意义简直太大,各国租界,领事馆,是东海最为重要的海运枢纽。

    浙江的商业氛围浓厚,地处冲积平原,交通便利,古时候,四川的农民,农闲打打牌,喝喝茶,而浙江,江苏的农民,就马帮,通商,行销遍地了。

    苏杭的丝绸,嘉兴的汾酒,杏花村,金华火腿,西湖龙井,绍兴女儿红,龙泉青瓷。

    浙商,徽商,温商,天下闻名。

    得益于什么?

    品牌概念。

    在商品经济不够发达的封建社会,浙商,徽商,就已经大搞品牌战略了。

    而且搞得很成功。

    到了现代,几十个全国驰名商标。

    这一点,是其他省份的商人,远远不及的。

    商业氛围真的是极其浓厚,浙商有句话叫宁肯睡地板,也要当老板,温州人把这句话发挥到了极致。

    针头线脑打火机,火柴,扣子,塑料袋,挣不挣钱两说,关键他乐意,做了再说。

    家家户户都是作坊,这可以说是一种固执,随便哪个,都是挖空了心思挣钱,一个针头线脑的东西,一颗扣子,也能给你做出几百种款式。

    而温州人,正是靠着这种精神,打造出了义乌小商品市场。

    这些底层群众的从业者,对纺织,玩具等行业作出了很大的贡献。

    皮带扣,鞋底这些,在90年代的四川,难得一见,可在温州,遍地都是。

    小家电更多。

    好像无论什么,精明的温州人,都可以自学成才。

    小小一个电吹风,一个闹钟,在温州可以找到上千种款式,而生产厂家,很有可能就是个农民的院子。

    曰本,韩国等地的外贸商人,最喜欢到温州淘货,精致到不可思议,而且嗅觉灵敏。

    哈韩,哈日那几年,那些稀奇古怪的首饰,韩国曾推出过一种合成树脂材料,叫亚克力手镯,大量出口中国,2006年,到2010年,在日韩风靡无比,阿里巴巴和淘宝,年度最火商品种类。

    被温州人知道了,好好给韩国人上了一课。

    不到一年的时间,抢占了韩国人百分之90的市场份额。

    淘宝随便一搜,亚克力手镯,工艺无比复杂,外观无比精美,入眼琳琅满目,款式成千上万。

    两块钱一条。

    范阳捏着笔,身前一个小本子,上面画了两条路线,在那里犹豫不绝。

    对着地图左思右想。

    四川距浙江2000多公里,横跨三个省,标准路线应该是成都,重庆,到湖北武汉,再到安徽,横跨两个省,过了黄山,就是浙江地界了。

    但范阳可是个生意人,也和那啥一样,讲究个贼不走空。

    浙江人会挣钱,但是浙江人的钱也好挣,结个婚彩礼都几十万,消费能力强劲,即便农产品也能小赚一笔。

    和上次去康定完全不一样,上次只有2600块钱,身不由己,上次是愁带个什么东西进去,现在呢,却是选择太多。

    即便跑到陕西,搞几车苹果都行,运过去,至少这一路的费用,是完全没问题的。

    到底去不去陕西呢?

    再到西安转一圈,要多出800公里左右,为了几车苹果,肯定不至于。

    他在心里把四川,看做了一个产业基地,野心很大,轻工和农业都要齐头并进,下意识的就把其他省份,搞到了对外贸易的层面上。

    自己出口多少,进口多少。

    温州肯定是纯进口,因为四川的名优产品极其有限,你输出不过去。

    矿产能源,插手不上。

    目前只有几十万,要挣点钱,还是只有先从农产品想办法。

    而在农产品上面,四川不占优势。

    四川有的,湖南湖北,河南河北,全部都有。

    而四川的农产品,不像浙江那些地方,品牌概念不突出,没有溢价,失去了地利,就没有贸易上的先决条件。

    白酒不算,别人那早就是成熟的产品,有自己的渠道,插手不上。

    其他的,真的很一般。

    传统农业的商品化,品牌溢价是很重要的。

    而陕西就不同了。

    陕西的农业很强,自然和水土条件得天独厚,西安几朝古都,还是丝绸之路的起点,在自然经济方面,远远领先其他内陆省份。

    而范阳之所以想去陕西,却不是为了苹果。

    红富士苹果大家都知道,获利非常有限。

    而范阳作为一个重生人士,大家都做的,他肯定不愿意。

    从来没有和别人挤破头的习惯。

    他为的,是另外一个东西。

    柿饼。

    这也堪称一个独劈蹊径的路子了。

    也在范阳的产业计划之内。

    说出来恐怕很多人不信。

    范阳在黑河那么多年,边境的贸易产品,因为地处黑龙江,背靠大兴安岭,副食品方面,松子,核桃,腰果,蜜馅方面,杨梅,红枣,果脯之类,走量最好的,这些都不是。

    除了吐鲁番葡萄干。

    就是桔红,还有柿饼。

    这是中国人,极其容易忽略的两个产品。

    好比四川,是红桔的主要产地,还不是其他柑橘,就是土桔子,这个年代卖几分钱一斤,吃都没人吃,卖也卖不出去,严重滞销,要不烂在地里,要不烂在树上的普通红桔。

    做成桔红果脯,也没人吃的桔红。

    还有柿子也是一样。

    严重滞销的东西。

    做成柿饼。

    竟然在农副产品的出口份额上,长期占据领先地位。

    起初就连范阳也觉得不可思议。

    原因是西方人的口味,偏甜。

    在味觉方面,在甜的这一项,比东方人迟钝百分之二十。

    一般的微微甜,他们甚至尝不出来。

    好比奥利奥饼干,哈根达斯冰淇淋,只要是西方的甜品,中国人吃,要不了几块,就会腻得不行。

    而西方人对甜食的偏爱,那就说来话长了。

    喝茶都要放糖。

第二十三章:凌霜侯

    西方人的餐桌上,早上是奶油,黄油,果酱,午餐有甜点,开胃是甜点,餐后还是甜点,下午茶,还是甜点。

    中国出口欧美国家的农产品中,果酱,水果罐头,果脯,蜜饯,占很大的比重。

    就好比水果罐头,欧美各国家90年就开始对中国的水果罐头征收反倾销税。

    东方人,和西方人的口感,大不一样。

    中国人是不吃罐头的。

    人均消费水果罐头,每年,不到1公斤。

    而美国人均消费水果罐头,每年,94公斤。

    曰本人,34公斤。

    韩国人,55公斤。

    可以看出多大的区别。

    美国,欧洲这些国家,大部份是开放式厨房,锅碗瓢盆都放在餐桌上,一边做,一边吃,餐桌上长期摆满了果酱,罐头,黄油,哪家的餐桌上,要是没有水果罐头,就被认为是穷。

    几乎形成一种观念。

    还有就是沙拉,蔬菜也放糖,水果削成粒,沙拉酱也是甜,不够甜,不过瘾那。

    像桔红,柿饼这种纯甜,而且加工方式纯天然,他们认为绿色,健康,有机,在国外非常受欢迎。

    中国这边廉价采购,到了欧洲,美国,再包装一下,一两块钱一斤的柿饼,美国的超市里,一盒,通常是六个,很容易卖到5到10美元。

    利润空间非常大。

    中国这边狗不理的产品,直到2018年,国内的超市也很少见,几乎没有。

    在欧洲,美国这些国家,却是招待客人,馈赠方面的高档食品。

    但中国却不是柿饼出口量最大的国家。

    出口最多的,是日本和韩国。

    韩国人的品牌意识很强,它弹丸之地,物产极其匮乏,但他什么都能出口,善于包装,就连泡菜都能大量出口。

    而日韩出口的柿饼,桔红,豪不夸张的说,百分之八十都是中国产的。

    因为中国是柿子的原产地,除此之外,只有日本,韩国,巴西,都是由中国引种过去的。

    中国的柿子产量,占了全球的百分之八十。

    每年的柿子成熟季节,韩国的外贸商人长期在陕西低价收购,拿到韩国进行包装,绿源,灵岩,都是国际品牌。

    但要说历史悠久,陕西富平柿饼,才是正宗。

    陕西和四川,都是柿子主要产区,但四川人加工柿饼,完全没有从商业的角度考虑,吃不完,就自然风干,放在簸箕里晒,还会挤出多余的水份,有时候懒得搞,皮都不去,就是柿子干。

    形状是扁扁的,既难看,又不好吃。

    而陕西的柿饼却不一样。

    他是挂起来晒,用线拴着果蒂,去皮过后,不挤出鲜果的水份,让它自然下垂。

    这样晒出来的柿饼,水份和口感极佳。

    在晒的过程当中,还要适当的捏,捏得好的,可以捏出一个心形,储存一段时间过后,多余的果糖溢出来,会在柿饼上形成一层白霜,这个叫挂霜。

    陕西的富平合儿饼,在明朝的时候,因为一次机缘巧合,被列为贡品,早年的朱元璋非常贫苦,吃不饱饭,只得跑到庙子里当和尚。

    结果没想到人倒霉,没过几年,庙子破了,只得出去当叫花子,乞讨度日。

    流落到富平时,在一个叫马家坡的地方,几天没讨到饭吃,差点饿死,村口一颗柿子树,上面的果子没人摘,秋天已经打上了霜,朱元璋爬上树,靠柿子果腹,才撑过了那段时期。

    后来朱元璋举事成功,当了皇帝,兴兵取太平时,御驾亲征,率领大军从这里走过。

    看到那颗柿子树,感慨万千,把自己的战袍取下来,披在柿子树上,封它为凌霜侯。

    即便徐达常遇春,这些开国元勋,都只封了伯爵,一颗树,却被朱元璋封了个万户侯。

    以此来昭示天下,表示自己知恩图报。

    这个事情被天下人知道了,纷纷称赞,朱元璋的两个同乡,就跑去朝廷找他。

    金銮殿上,一见面就大喊:“朱重八,你竟然当皇帝啦。”

    接着就被砍了脑袋。

    从此后,这颗树上的柿子,这颗万户侯的柿子,就被送到朝廷当贡品。

    助推了富平柿饼的发展。

    人们开始想方设法,让柿子,柿饼的口味更好。

    总结出来了吊晒,定型,风干再阴干,挂霜等一系列手法。

    建国后,引进钓鱼台国宾馆,招待外宾,各国元首。

    被韩国人知道了,就抄袭了过去。

    又改进了一种新型的制作方法,因为柿子怕热,不怕冻,放在零下17摄氏度的冻库里,先冻两个月,既可以保鲜,还可以自然发酵,都知道柿子是要捂的,它的糖份才能沉淀。

    农民捂柿子,一般是放在棉絮底下。

    韩国人捂柿子,先冻两个月,这样加工出来的柿饼,在口感上还要更上一筹,甜度还要高一些。

    韩国人的灵岩冻饼,被打造成了国际品牌。

    可柿子的采购,却绝大部份来自陕西,富平。

    普普通通一个柿子,加工的手法不一样,包装的手法不一样,价格,就是天壤之别。

    在外贸产品上,它的定义堪称完美。

    范阳一个重生人士,自然不能坐视韩国人总捡便宜。

    国内的外贸商人,每到柿子成熟的季节,也会前去廉价收购。

    陕西的柿饼,北欧,西欧,北美,都大受欢迎。

    但绝大部份,都被韩国,日本,转出口获利。

    中国的民间外贸商人,一般是运动俄罗斯。

    一两块钱一斤的柿饼,运到口岸,也得卖到十多块钱。

    他不仅要去陕西跟韩国人抢生意。

    还有一个更加大胆的想法。

    他要把这套生产,及加工的工艺,引进四川。

    自己挣钱,也算是助推本地农业的发展了。

    不光富平的柿饼,金华火腿他也打算搞过来。

    要知道这些在后世,可都是打上了国家地理标志性产品的标签。

    在欧盟都注册了的。

    品牌受到国际法保护。

    和法国波多尔各葡萄,红酒庄,波士顿龙虾这些,一样的概念。

    后世的西班牙火腿,薄薄的一片,就得几十块钱人民币。

    产品附加值,高得吓死人。

    还不是猪肉作的。

    柿子,猪肉,四川都是主产地,还有湖北宜昌的化州橘红,统统都要引进过来。

    再加上个泡椒凤爪,贵州老干妈。

    还有阳澄湖大闸蟹?

    范阳拿铅笔敲了敲脑袋。

    会不会贪多嚼不烂?

    关键引种的话,养不养得活还是个问题。

    算了算了。

    嗯,差不多了,就先把这几样搞起来再说。

    无非不过800公里,先顺便过去逛一圈再说。

第二十四章:新店开张

    放下铅笔,范阳推开门走出去。

    此时已经12月,入冬了,门前的一颗核桃树下,有两张石头桌子。

    范阳的爷爷,在和一个老头下棋。

    旁边的一桌,赵光明和几个老头,凑在一起打桥牌。

    范明礼还没进去之前,他们家的小日子过得还不错,范老爷子钓鱼,采石,种庄稼,养牲口都是一把好手,他家的院子也是附近几个生产队里最平整的。

    自己打了口井,范明礼有钱了,房子没修,还是以前的瓦房,院子到是整理过一番的,外面砌了一圈堡坎,都是清一色的条石垒起来,堡坎的边上种了几拢海棠,还有两颗桃树,几颗李子树。

    坝子是水泥打的,夏天可以晒粮食。

    没有围墙,院子是开放式的,农闲的时候,几个老头凑在一起抽烟,打牌,还是挺有乐趣。

    他妈妈和爷爷,在这里生活搞习惯了,范阳就还是琢磨着,明年找人把房子修一下,整成一个二层楼的小院子,给自己也弄两间房,不然回来老是住旅馆。

    却没想到赵光明,跟村子里几个老头还处得挺好。

    跟几个老头出去钓鱼,打牌,搞得不亦乐乎。

    本想叫着他一起的,看他打牌打得起劲。

    索性算了。

    在门口逗了逗狗。

    “老哥,你先玩,我去皮鞋厂转一圈。”

    “嗯,去吧,待会儿我自己回旅馆。”

    几个老头看见范阳,都是称赞不已:“二小子是真的出息啦。”

    范阳的爷爷嘴角一撇:“出息什么,不过就挣了几个臭钱。”

    话虽如此,可脸上的笑容却是发自内心。

    自从被儿子气得脑溢血,瘫痪在家。

    整个家,就像垮掉了一半。

    还好儿媳妇贤惠,家务,农活全部都张罗了起来。

    老爷子勤劳了一辈子,却没想到落了个半身不遂的晚年。

    本以为完了,没想到这么快,范阳就把家给撑了起来。

    孙子当家,比儿子当家的时候,好过得多了。

    整日郁郁寡欢的脸上,也终于有了笑容。

    值得一提的是大黑,现在和家里人相处得很不错。

    老爷子下棋,拐杖就放在旁边。

    大黑温顺得就像条金毛似的,趴在范老爷子脚边。

    看见一家其乐融融的样子。

    范阳还是感到满意。

    穿越过来快一年了,好歹还是做出了一点成绩。

    而缺一门这几天正忙着修房子。

    范阳也没过去喊他。

    便一个人开车到皮鞋厂。

    却想到一进门,就看到李美静,坐在张雪辉的旁边,两人在那里说说笑笑。

    眼睛却总往大门口那里张望。

    一眼看到范阳,心里不免一阵紧张。

    装着没看见的样子。

    范阳一愣,上次吃过饭后,就没去找过她。

    不是不想,而是觉得不太好。

    因为李科长的原因,现在自己表现得这么强势,这个时候去找李美静,总给人一种不怎么好的感觉。

    为了避嫌嘛。

    自己每天也都会到皮鞋厂转一圈。

    前几天都没碰到,今天终于如愿以偿了。

    看见李美静和张雪辉两人一副闺蜜的样子,捏着衣角在那里装着说话。

    镇定了一下,还是走了过去,打招呼道:“美静,你咋过来了。”

    “嗯,今天休班,我和妈妈一起过来的,你这几天很忙么?”

    “也不是很忙,厂里都你爸爸在安排,过几天我准备出去一趟,可能要半个月才能回来。”

    “半个月?你要去哪儿啊?”

    “浙江,厂里现在要扩大产量,我去进点成品鞋底回来。”

    “哦,浙江很远吗?”李美静一脸的失落。

    范阳的成长,在她眼里就好像奇迹一般。

    女孩子的心理,一般都更早熟。

    上学的时候,觉得这些男孩子,都像小孩子一样。

    到了参加工作,身边的那些青年职工,也总给人一种青涩的感觉。

    总是做出一些傻傻的事情,来讨自己欢心。

    直到看见范阳,几年不见的同学,忽然就长成一个大小伙子了。

    卖鞋子的时候,她还没什么感觉。

    只是略感亲切。

    可是第二次看见,就的确让自己很吃惊了。

    又黑,又壮,靠近他身边,竟然给自己一种心神荡漾的感觉。

    不管说话,还有谈吐,都令人眼前一亮。

    她始终忘不了范阳在被人围攻的时候,气势汹汹走出来的感觉。

    那么自信。

    她当然知道,他们之间的冲突,有自己一部份的原因。

    从那以后,李明宇再没有和自己说过一句话。

    这令她很失望。

    而再见范阳,又令她倾心不已。

    但她一个女孩子,始终太过被动。

    心里又担心,现在的范阳这么优秀,身边一定不缺女孩子。

    实在忍不住了,才找借口想来看一看。

    却没想到话没说两句,他又要走了。

    “这么快吗?怎么又要出去啊。”

    一脸的幽怨。

    “没事,很快就回来了,你现在厂里工作累不累?”

    “还好啦,就是在办公室泡泡茶,整理点资料什么的,还是很轻松。”

    “嗯,要是累,或者工作得不高兴,随时欢迎你。”

    “额,欢迎我干什么?”

    “欢迎你来指点工作啊。”

    李美静被逗笑了:“我哪里能指点你们啊。”

    李科长已经在厂里上班了,挂了个总经理的职务,每天早上也是7点钟就到厂,正在和江军两个商量招工的事情。

    看见范阳来了,和江军一起走了出来:“来小范过来坐。”

    他现在是如愿以偿,却也见识了范阳的能耐,收起了仅有的一点小看的心思,说道:“刚想找人去叫你,关于招工的事情,你有没有什么好的意见?”

    说着递过来一个本子。

    “没事,李叔叔你们看着办,这些你们安排,范伟呢?”

    “你哥去县里了,对了你还不知道吧,咱们在县里的那个皮鞋店,已经装修完了,货柜都开始进场了,再有几天就可以开张,你看要不要热闹一下?有空咱们过去逛一圈?”

    “可以啊,县里的第一家店,放两串鞭炮还是可以的,在哪个位置?”

    “上个月咱们就开始选店铺了,位置还是不错,在县里的雪糕厂和种子公司旁边,你哥拿了一万块钱出来,只简单的装修了一下,有100多个平米。”

第二十五章:九瞟眼

    范阳早就听说了,这个店也是李科长帮忙张罗的。

    自己还没去看过。

    看了看表,才上午11点多,开车到县里只需要半个多小时,便说道:“再隔两天我就要走了,正准备去采购点东西,要不现在就去?”

    “现在就去?”

    “对啊,顺便去把电信局把装电话的事情办了,再看看车,把面包车定了。”

    听到买面包车,江军一脸兴奋:“那阳哥我也得去啊。”

    “行啊,一起,美静呢?你下午有事没?一起去吧。”范阳主动邀约道。

    李美静脸上一红,看了眼自己爸爸:“我去干什么呀。”

    李科长略有点尴尬。

    自己女儿的心思,他岂会不知道。

    也不愿自己女儿错过这个机会。

    让他们年轻人多一点相处还是好的。

    “那就一起吧,你不说想给妈妈买件羽绒服么,顺便去买了。”

    “嗯。”李美静点点头:“要不把雪辉叫上一起嘛。”

    江军又有点尴尬了:“这,她上班,不太好吧?”

    “有什么不好的,那就叫上一起。”

    张雪辉丢下手上的工作,提上自己的小包。

    两个女孩子手牵着手,在门口站着。

    范阳把车掉了个头,几人上车,江军和两个女孩子坐后排,李科长坐副驾驶。

    切诺基的视线开阔,坐上去感觉很不错。

    看见范阳熟练的挂挡,踩油门:“这车挺贵吧?”

    “还好了,我们是工作需要,买辆二手的代步,只花了9万多,新车20来万吧,全进口的。”

    范阳不无遗憾,两世为人,也是第一次开二手车。

    暗自下定决心,明年就换辆全新的大奔。

    可即便二手切诺基,听到9万的价格,也让几人羡慕不已了。

    “9万块钱,是不是可以买辆新的夏利了。”李科长咂舌道。

    “买得到,但轿车不实用,空间太小,主要是拉货的。”

    “拉货?”

    “对,拉虫草,你看后排那么乱,将就了。”

    不过一会儿的时间,就已开到县城。

    这是一座典型的工业小城,县境内足足有四家大型国企煤矿,两家水泥厂,两家钢铁厂,其中一座钢铁厂,还是全国十大钢铁厂之一,拥有数千职工。

    这座县城在成渝铁路线上,汽车与铁路交通都很便利。

    还靠着沱江,虽然无法行船,县城不大,但消费能力非常可观,也算是比较富裕的城市了。

    一条沱江把县城分成两半,河对面是主城区,也是新城区,商业街,县政府,学校,医院。

    河的这一边,是老城区,在交通枢纽上,客运站,修车的,卖车的,雪糕厂,还有个丝织厂,种子公司这些,相对破旧一些。

    住房都是以前的厂矿修的家属区,还有集资房,大多数都六七层楼高的样子。

    他们租的这个铺子,就在老城区,挨着客运站这边。

    主要是房租便宜,带点试一试的性质。

    店面不大,以前是个卖杂货的铺子,接手过后,墙面上刷了白灰,地上贴了瓷砖,范阳几人找个饭馆子吃了饭,就过去了。

    还没进门,就看到范伟站在外面,带着往日跟着摆摊的几个小伙子,门口堆着几个货架,却没往里面搬,皱着眉头。

    看着几个穿得流里流气的年轻人,跟着一个四十多岁的人,收了自己的钱,扬长而去。

    范阳他们车停得远,吃了饭,就走路过来。

    刚好看到。

    跟着范伟的几个小伙子,就围了过来:“阳哥,江哥,李科长,你们怎么来了?”

    “过来看看。”

    范阳觉得不对,问道:“你们在这里干什么?这是咱们的铺子?”

    “对啊。”

    “那为什么不往里面搬东西?”范阳问道。

    其中一个叫易明杰的,看了眼范伟,小声说道:“麻烦了,刚有人过来收保护费,开口就要500块钱,伟哥给了300,说以后每个月都要交。”

    “保护费?”

    范阳看了眼范伟:“真的?”

    范伟没理他:“还愣着干嘛,把东西搬进去。”

    “到底怎么回事?”李科长也问道。

    范伟看到李科长,脸色好了很多:“哎,麻烦事,之前我就听隔壁的人说过,会有人过来收保护费,没想到是真的,要500,我谈了半天,只给了300,算了,亏钱买平安了。”

    竟然真的有人敢收保护费?

    范阳本来不肯信。

    但转念一想,现在可是92年,搞不好还真有这个可能。

    “对面是什么人?知道吗?”

    “我听人叫他九哥,说是河对门这边的大哥,咱们惹不起的,300块钱,交就交了。”

    “九哥?”

    范阳向李科长问道:“九哥?李叔叔你听说过吗?”

    李科长摇了摇头:“没听说过,回去问问三哥呢,算了吧,300块钱,只要他们不找麻烦,也无所谓吧,当房租了。”

    张雪辉和李美静听到真的有人收保护费。

    这不是香港电影里的情节吗?

    都有点不安。

    江军站出来说道:“其实咱们也不怕他们,要是交了钱,他们还找麻烦,咱们也不是吃素的,对不对阳哥?咱们厂里这些人拉过来,也不会怕了他们,回头我多安排几个人过来。”

    范阳一听:“算了,交就交了吧,安排这么多人干什么?对了店里的售货员,是怎么安排的?”

    李科长说道:“本来是想找两个女店员帮着卖,形象好一点的,现在看来不行了,从咱们厂里派两个人过来吧,生产上,我们可以另外招人。”

    范阳点点头:“那行,就这么办吧。”

    自己在小镇上,也算是有点名气,不怕什么。

    但走到这种小县城里,心里还真没谱。

    进去铺子上看了一下,就只铺了白色的瓷砖,顶上也像小镇上的皮鞋店一样,挂了三盏绿皮吊灯。

    外面的人流量还是不错的。

    想来李科长帮忙选的,这些应该都考虑到了的。

    这样一家廉价皮鞋店而已,简单的装修,定位还是很准确。

    短期内,他们本来是打算新增10间这种小店铺,这个小县城,就要覆盖四五家。

    专门捡便宜的房租,偏僻一点都无所谓。

    慢慢摆脱游击队的模式。

    却没想到第一家店,还没开张,就被人盯上了。

    范阳借口抽根烟,跑到隔壁一家小卖部,买个打火机,再买了几瓶饮料。

    老板是个四十来岁的中年人。

    看他比较好说话,范阳便开口问道:“这位哥,跟你打听个事,你知道九哥这个人不?”

    那老板把头伸出来,四处张望了一番,压低了声音说道:“那是九瞟眼,他开辆蓝鸟,在前面有个洗车场,加水,补轮胎,他以前是雪糕厂看锅炉房的,啥坏事都作,你们钱交就交了,折财免灾嘛。”

第二十六章:商业街

    雪糕厂的?

    开了个洗车场,自己有辆蓝鸟,有一定的产业。

    应该是地方上的老流氓了。

    敢明目张胆收保护费?

    范阳又问了几句,连这个小卖部的老板,都是交了的。

    怕是没经历过严打吧?

    范阳可以断定,这个叫九瞟眼的,混不长。

    应该是手下有几个人,上面也有一点关系,平常豪强霸占习惯了,就学着别人收保护费。

    这点范阳还是清楚的,我国政权,最看不得的就是收保护费。

    这相当于国家的税务机构了。

    你敢挑战国家权威?

    目前是92年,碍于信息的不便,天高皇帝远,可是要不了几年,只要严打的风暴一来,必定进去的。

    可你还不能够坐视不理。

    铺子上的问题,没什么好插手的,他们现在不打品牌,目标人群也很清晰,就是普通工人,十多块钱一双的皮鞋,店铺需要多高档?

    主要是走量。

    范阳提出新增10家直营店,店铺的租金都不超过500块钱一个月的水平。

    甚至没考虑过在商业街开铺子。

    就走低端路线。

    要是总有人这样跳出来,光要钱就罢了。

    万一自己手下的人,一个处理不好,给自己惹一屁股事情就不好玩了。

    眼看着自己一走,又是一个月,搞不好两个月才能回来。

    范阳左思右想,有点放心不下。

    “怎么了?你去问什么了?”李科长看范阳进来,就不说话了,一副有心事的样子。

    “没有。”

    “你可别冲动啊,你也是在外面跑生意的人,这种人,别和他们一般见识。”李科长不放心的说道。

    “放心,走吧咱们去新城区那边转转。”

    便带着几人,开上车,在新城区去转了一圈。

    城中心有个广场,广场上还有家以前国营的百货公司,虽然是个小县城,但它是个工业县,大大小小的厂矿,恐怕不下上万的职工,还有家属,消费的能力很强。

    逛街的人很多。

    只不过现在的服装产业,还没有很强的品牌概念。

    像范阳穿的佐丹奴,班尼路,还是在长沙买的。

    即便成都,好像都还没有直营店。

    像之后风靡大陆几十年的阿迪达斯,耐克,卡帕,这些外资服装,都是95年以后,进入大陆市场。

    这样一个小县城,肯定是看不到的。

    而真维斯,以纯,美特斯邦威这些国产品牌,也是95年以后。

    所以现在的服装产业,还以杂牌子,和仿的款式为主。

    满大街的皮尔卡丹,花花公子,杰克沃克之类洋牌子。

    都是从荷花池进的货。

    范阳肯定是看不起这些衣服的。

    可张雪辉,李美静却逛得不亦乐乎。

    沿海过来的太空服,里面全是填充的化纤绒,关键好看。

    一人买了两件,价格也便宜,49块钱一件。

    连李科长都没能免俗,也买了一件,还当场换上。

    累了就在路边吃点炸土豆,茶叶蛋,香蕉烙饼,看见两个女孩子笑得那么灿烂,范阳也被感染。

    自己也买了几件太空服,给爷爷和奶奶挑的。

    之后又到卖电器那边去转了一下。

    长虹和海尔,都有了经销商,很长一段时间,国内的彩电和洗衣机被这几大巨头垄断。

    这个范阳插不上手。

    他主要想去看电饭煲,和电炒锅。

    不出所料,电饭煲大部份是半球的,而电炒锅,则是美的,和爱仕达。

    后世很多人都知道美的空调,却不知道美的最早是作电炒锅出身的。

    这就是范阳的目的了。

    在家用电器方面,要说90年代的暴富商品,电饭煲都不算,电炒锅才是排第一的暴利产品。

    五六十年代,日本的松下公司,发明了电饭煲,电炒锅,引起了厨房革命。

    电饭煲大家都很熟悉了,但说到电炒锅,至少要80后才有这方面的记忆。

    煤气灶,和天然气普及过后,家用的电炒锅基本消失在了中国厨房。

    但90年代,还是电炒锅占主流。

    它和电饭煲一样,采用的是220v交流电,上面是口黑色的铁锅,下面有个圆盘,里面像电炉一样,有盘电阻丝,利用电阻丝加热,达到炒菜的目的。

    90年代的家庭厨房,电炒锅加一个电饭煲是标配。

    特别是厂矿,企业里面。

    国企改制过后,大部份的食堂都取消了,工人都回家煮饭。

    中午和晚上,都只有一个小时,或者半个小时的吃饭时间,但是价格太贵,范阳看了一下,现在的半球电饭煲,还是那种没有保温功能的,上面连个指示灯都没有,价格也在200块钱左右。

    电炒锅更贵,要300多,大一点的要400。

    限于价格,工人阶层,要买这样两口锅,也是需要紧衣缩食的。

    存半年的工资,还不一定能买得起。

    像李科长这样的家庭,肯定是有的,但节约一点的工人家庭,很多还是蜂窝煤炉子打主力。

    像彩电,哪怕洗衣机这种产品,范阳都毫无兴趣。

    技术性太强,显像管的技术掌握在日本人手里。

    国内还没人能仿造得出来。

    但电炒锅可以。

    就连电饭煲也是,里面连块集成电路板都没有。

    要仿造非常简单。

    范阳在黑河的时候,中国的小家电,出口俄罗斯最多的,也是电饭煲,电炒锅,电风扇,电吹风,电炉。

    全都是杂牌子。

    也是从92年开始,92南巡总共放开了400多项对工商企业的限制,是一个具有跨越性质的一年,就好比星期六工程师,国家的在职科研人员,也可以下海兼职,这一年开始,泄露了很多专利出去。

    沿海一带的厂家,作坊,就开始了疯狂的高仿之旅。

    一旦打破了半球和美的,对国产电炒锅和电饭煲的垄断,价格直接掉个对半。

    范阳从业的时期,一口国产的廉价电炒锅,进货价只需要六七十块钱。

    而你转运到二级市场,比美的,爱仕达稍微便宜个几十块钱,就可以了。

    也就说一样可以卖两三百。

    范阳陪他们一直逛到晚上。

    装电话和看面包车的事情都没顾得上。

    便开车回家了。

    把李科长父女,和张雪辉送回水泥厂。

    范阳一脚刹车,停在了冯老板餐馆门口。

    冯老板赶忙迎接了出来:“哟呵二老板,什么风又把你吹来了,吃饭了吗?”

    “还没呢,给我随便炒两个菜吧。”

    不多久,冯老板亲自下厨,整了几个小菜过来。

    打上三杯泡酒,自己也在桌子上坐了下来。

    碰了两杯,看看其他吃饭的,都隔得较远,范阳便问道:“三哥,跟你打听个事,九瞟眼这人,你认识么?”

第二十七章:拜码头

    冯老板微微一愣。

    “九瞟眼?咋的,你问他干什么?”

    “那意思说你认识了?”

    冯老板抠抠脑袋,眉头皱了起来:“该不是你和他有什么矛盾吧?”

    “没事三哥,你不用担心,我就是打听一下,这样跟你说吧,他今天带着人到我县里的皮鞋店,收保护费。”

    “是吗?你皮鞋店开在什么地方?”

    “就在客运中心这边。”

    冯老板点点头:“河对门这边,的确是他的地盘,我跟他不熟,但他名气挺大,都叫他九哥,好像以前坐过牢,其他的我就不怎么清楚了,你去问问洗煤厂的黄老板呢。”

    “黄老板?嗯,可以,明天我去问问他。”

    冯老板揣着小心,又说道:“二老板啊,县城那个地方,你别看他小地方,也是龙蛇混杂啊,你可千万别小看他们,跟咱们镇上这些地痞流氓,不是一个概念的,我说句话你别不爱听。”

    “嗯,你说。”

    “恐怕你的这点名声,在别人那里不够用啊,算了,你看看他找你要多少钱?要按我说的话,钱不多,你就给他算了,你又不是挣不到钱,这种人,蹦不久的,犯不着你把自己贴进去。”

    “嗯,你放心,我只是想请他吃顿饭,这个事情,还麻烦三哥帮我保密,别让李科长和范伟他们知道,你懂的,我要在本地搞事业,地方上的关系,我必须站出来,出面打点,不然牛鬼蛇神跳出来,总归是个麻烦,钱我照交,我不会去坏了他的规矩,我只是去认识一下,花点钱,大家有个照面,以后就能说得上话,我当去拜码头了。”

    冯老板看了范阳一眼,还是叮嘱道:“这样还是可以的,社会上嘛,大家讲个面子,你只要面子给足了,相信还是很好说话的,需不需要我陪你一起嘛?但我和九瞟眼不熟,我去恐怕别人不卖帐,明天咱们约上,去找黄老板吧。”

    “呵呵谢谢了,我自己去吧。”

    冯老板也是客气话,这种事情,他一把年纪了,不想往身上揽。

    客气了几句,也就不再坚持。

    “对了三哥,话都聊到这儿了,县城是个什么情况,有些什么出名的人,你都给我说一下,以后遇到事情,我也好心里有个准备。”

    冯老板点点头,说道:“这个,是有几个出名的,河对门这边,九瞟眼要算一个,小东门那边,还有个钟八爷,名气也挺大,但我也是不熟,好像是跑货运的吧,你去问问黄老板,他和县城里面的那些人熟。”

    “嗯,那谢谢了。”

    范阳要付饭钱,但冯老板坚决不收,

    范阳道过谢,便开车走了。

    车上,江军一脸狂热的说道:“阳哥,怎么搞你说吧,这些事情你干脆交给我来负责,咱们厂里20多个人,会怕他们?”

    “去,你来负什么责,你抓好厂里的生产就行了,这些事情我来安排。”

    江军刚要分辨,范阳给他打住了,想了一下,还是说道:“到时候你和我一起去吧,但是记住啊,这个事情厂里的人谁也不要说。”

    “为什么?厂里咱们带几个人过去啊,万一出什么事呢?”

    “不用,厂里的人怎么上得了台面,你要拼工人,别人雪糕厂没人么,这些我心里有数。”

    把江军送回皮鞋厂。

    自己回到旅馆。

    赵光明和缺一门在旅馆里看电视。

    范阳打过一个招呼,便把自己锁在房间里。

    这是一个黄金的年代,同时也是个草莽的年代。

    自己决定了要办产业基地,就必须站出来。

    既然决定了黑白两道,都要说得上话,这未免不是一次机会。

    迟早要面对的。

    前一世的范阳,虽然不混社会,但一些基本的东西还是知道的,地方上拜码头这种事情,很有必要。

    事情来了,最怕临时抱佛脚,关系都是要提前经营,最简单的,请客,吃饭,搓澡,唱歌,请几个公主什么的。

    站在一个商人的角度,往往是摆明立场。

    大家花花轿子人抬人,以后有个什么事情,该找人找人,该怎么平事怎么平事,大不了出钱。

    这种场合,还是有一定讲究的。

    带的人不能多,带的多了,你过去干什么?就变成找场子了。

    但又不能不带。

    你一个老板,在社会上抛头露面,手底下人都不养两个,别人会怎么看你?

    就会把你当兔子一样宰。

    还有个问题,你敬个烟,点个火什么的,总不可能自己亲自去吧?

    面子往哪儿搁?

    马仔是需要一两个的。

    还要一两个撑得起场面的人。

    如果对方台面太高,往往还要找个大佬一起,出面打个招呼。

    就好比冯老板口里的钟八爷,如果范阳认识,就可以一起请了。

    大家多少要给个面子。

    时不时的叫出来喝顿酒,保持一定的距离,但一定要认识。

    以后社会上,也会认你这号人。

    作为生意人,始终不愿意和这些人胡搅蛮缠,大部份还是出钱的主。

    但重活一世,范阳不想再搞得这么被动。

    而且是自己的主场,他不想表现得太怂。

    不如趁这个机会,名气不够,顺便把名气打出来算了。

    否则自己在外面跑,心里始终害怕出什么纰漏。

    但手底下这方面的人,实在没有啊。

    就一个江军,看起来还稍微像样一点。

    但任谁一看,也不是跑社会的。

    欠缺还很多。

    看来,只有再跑一趟康定了。

    也不知道大军他们有空没。

    把大军和柱子,红兵叫下来。

    想必就没问题了。

    自己车上还丢着两条猎枪呢,也该还给别人了。

    索性在去浙江之前,花上几天的时间,把这个事情办了。

    打定主意,第二天一早,范阳便起床。

    赵光明和缺一门都没喊。

    吃过早饭,一个人把车开到洗煤厂。

    上一次范阳来过,简单的拜访了一下,认识了人。

    这黄老板也是四十多岁,矮矮胖胖的,开辆富康。

    为人挺圆滑。

    洗煤厂大门开着,里面已经开始干活了。

    几个工人正在那里铲煤炭。

    范阳提了两瓶酒,两条烟,走过去发了一圈烟:“几位老哥问一下,黄老板在不在?”

    几个工人一看范阳西装革履的样子,还开辆车,都挺客气:“在,在,二楼办公室呢,我上去帮你喊他。”

第二十八章:代办公司

    刚这样说着,二楼的走廊上,黄老板探出个头。

    打量了好一番,没认出来。

    范阳呵呵一笑,也没客气,走上二楼递上烟:“黄老板,好久不见了。”

    “你是?二老板?”

    “呵呵,小范。”

    “啊呀,稀客,稀客,好久不见了,到哪里发财了嘛。”

    “才回来没几天,来看看你。”

    把烟酒递过去。

    “客气,客气,来就来了,还给我带什么东西。”

    两人坐在黄老板的办公室,也挺简陋。

    黄老板亲自给范阳泡了杯茶,两人寒暄了一阵,说了些没营养的话,范阳看差不多了,说道:“其实我今天来,是想麻烦黄老板,帮我个忙,有个叫九哥的人,不知道你认不认识?”

    “九哥?”黄老板胖胖的脸上小眼一眯:“那个九哥?”

    “河对门的,好像叫九瞟眼。”

    黄老板一听,有点意外:“九哥啊,怎么?你们有事?”

    “也没什么,单纯的想认识一下,想请他吃个饭,不知道黄老板可不可以帮忙介绍一下。”

    “吃个饭?”

    黄老板琢磨了一下:“二老板啊,你我虽然接触不长,我还是挺认你的,毕竟都是一个地方办事业,有什么话你不如和我明说,九哥这人你没事请他吃饭,纯碎是自己找不痛快。”

    “呵呵,是我见外了,是这样的,我在河对门这边开了个店,卖皮鞋,九哥带人到我店上收保护费,钱我交了,但我不想再有其他的麻烦,混个脸熟,当拜个码头了。”

    “这样啊,也不是不行,可我和九哥也不是很熟,这样吧,到时候我推荐个人给你,也是河对门的,你让他帮你引荐一下,怎么样?”

    推脱之意很明显。

    一说到九哥,黄老板的表情,就慎重得多。

    范阳也不好多说。

    看来这个九瞟眼,不是很好说话的样子。

    “那行吧,只要能搭得上话就行,到时候还麻烦黄老板了。”

    “哪里,哪里,应该的。”

    黄老板站起来,就一副要送客的样子。

    到让范阳有点尴尬。

    也只好站起来。

    临出门时,范阳还不死心,给黄老板又发了根烟:“那再请教一下,那九哥他为人怎样?”

    黄老板接过烟:“这个啊,我也不是很熟,只见过一两次,没有深交,我也不好多评价啊。”

    “呵呵那谢谢了,就不用多送了。”

    在黄老板那里告辞出来。

    范阳心里多少有点不痛快。

    算了,毕竟人也不熟。

    实在不行,自己亲自登门去请。

    在康定,连扎西这种角色,范阳都敢一个人上门。

    要知道藏区那种地方,随便挖个坑被埋了,还真的翻不起浪。

    地方上一个老流氓而已。

    还是先到康定跑一趟。

    便把车开到皮鞋厂。

    打算说一声,自己要耽误两天,出去有点事。

    刚走到皮鞋厂门口,便看见李科长,还有李美静的妈妈,带着两个人,一男一女,那男的背着一个黑色的皮包,站在门口。

    李科长一看到范阳,便迎了上来:“来得刚刚好,来给你介绍一下,这是商务代办公司的,这是小李,小王。”

    “李先生,那这位就是王小姐了,里面请坐。”

    范阳要注册贸易公司,县城还没有这种代办的,李美静的妈妈帮忙,在市里找的一家代办公司。

    这年头注册公司挺麻烦,动不动就得两三个月,范阳自己懒得跑。

    首先需要注册一家商贸公司,范阳取名叫瑞通,如果重名了就叫瑞通利,注册资金三万,个人独资。

    我国的贸易法,规定的贸易形式有9种,一般贸易,加工贸易,补偿贸易,协定贸易,边境贸易,双边贸易,多边贸易,转口贸易,过境贸易。

    牵涉到进出口,有一系列非常繁琐,而且专业的流程。

    首先你要有进出口权,如果没有进出口权,就得找代理公司,或者买单出关,之后还涉及到报关,清单,退税,结汇,兑汇等环节。

    而且不是一次性就能注册得下来的。

    先注册一般贸易,然后到各边境城市,增办边境贸易权。

    我国开展了边境贸易的省市自治区,总共只有8个。

    广西,云南,西臧,新缰,内蒙古,黑龙江,吉林。

    广西对应越南。

    云南对应缅甸,老挝,越南,转口泰国。

    西臧对应印度,不丹,尼泊尔。

    新缰对应哈萨克斯坦,塔吉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穿过印控克什米尔,到巴基斯坦。

    内蒙古和黑龙江都对应俄罗斯。

    吉林对应朝鲜。

    韩国日本,只有走海运。

    还得注册境外账户,离岸公司。

    因为中国是世界上受到反倾销最多的国家。

    为了避免制裁,最好是注册到香港。

    香港即是全球第三大黄金市场,也是亚太地区的结汇中心,还拥有全球三大优良深水港之一的维多利亚港,还是亚太最大的自由港,优势太大了,但凡走海运的,就没有绕得过香港的,在那边转口,保税都很方便。

    这些手续麻烦得要死,现在还没有电子口岸,要一项一项的来,挨个审批,没有个一年两年,连流程都走不完。

    所以要抓紧时间了。

    交代好了代办公司的事情过后。

    给李科长还有江军打了个招呼。

    自己一个人,开车到康定去了。

    第一天晚上,只走到二郎山,大雪封山。

    无奈只有找个旅馆住了一晚上。

    第二天找个修车的,给绑上一副防滑链,才翻过二郎山。

    十二月的藏区,已经是冰天雪地,到是都白茫茫的一片。

    原本计划一天就能开到的,结果足足走了三天。

    范阳早就后悔了。

    可是卡在半路上,进也不是,退也不是,也只有硬着头皮往前走。

    第三天下午3点多,才终于开进康定城区。

    没心情看风景了。

    一路上看这风景,都看到快吐了。

    二话不说,直接把车开到向阳桥,范阳一直在喊阿弥陀佛,拜托,扎西哥,你的铺子千万别给我说关门了啊。

    幸好,向阳批发部的大门还开着。

    范阳手都冻得僵了。

    顶着寒风跳下车来,裹在军大衣里面。

    几步跳进批发部,忍不住大声叫道:“军哥,红兵,柱子,你们在不在?”

    “谁啊,鬼吼鬼叫的。”

    那个掌柜带着一顶皮帽子,手里提着个暖手炉走了出来。

    “大军呢?”

    “楼上,你找他干嘛?”掌柜的还没把范阳认得出来。

    范阳懒得跟他解释。

    自己闷头一钻,沿着楼梯走上二楼。

    把大军的宿舍门一推开。

    看见几个人正围着一个火炉打牌。

    顿时就哭了:“我的妈呀,我跑这一趟,真是命都快丢了。”

第二十九章:桥四爷

    “你怎么来了?”

    大军和红兵两人,直接从床上跳了下来。

    拉着范阳左看右看:“吗的又长胖了。”

    “你看看,是不是长高了?”

    几个月不见,都是分外热情。

    “专程跑进来看你们的嘛,快让我烤下火。”

    这间屋子很普通,搭了三架高低铺,中间一个火炉子,上面烤着几个地瓜,一张书桌,其他就没了。

    每个人的床上都是好几床棉被。

    “这么冷的天,你们能习惯?”范阳一边烤火一边笑着说道:“跑这一趟,给我半条命都要了。”

    “这算啥。”大军裹着一件军大衣,撩开,里面还穿的短袖子:“这能有多冷?零下10几度,你知道哈尔冰现在多冷吗?零下40度,这边至少敢出门,在哈尔冰,什么都得停下。”

    “呵呵不过也对,你们东北那边,都冷习惯了,对了咋没回去过年?”

    “回去干什么啊?多两年再说。”大军答道。

    “等我会儿,我下去拿点东西。”

    红兵跳下床,知道有好事,忙跟着范阳下楼。

    范阳车上装了十多个随身听,几箱磁带,还挺有心,带了一包香肠。

    拿上楼去,一人发了一个。

    还有两个跟着大军的,范阳也是认识的,一个叫凯子,还有一个叫二龙。

    这两人的素质,明显就赶不上红兵还有柱子,属于跑腿那一类。

    他们早就听说了上次的事,知道范阳是大金主。

    一个劲的拍马屁:“阳少出手,就是大方啊。”

    “阳哥,以后有事儿你也叫上我啊,干架什么的我赶不上军哥,把个妹,开个车门还是利索的。”

    “哪里哪里,一点小小心意,主要是下雪,不好买东西,这样吧。”

    范阳索性拿出沓钱。。

    当着面数了六份,每份1000块钱:“快过年了,大家乐呵乐呵。”

    几人看到钱,一脸的狂喜。

    却不敢贸然的伸手去拿。

    大军哈哈一笑:“阳哥给你们压岁钱,拿就拿着呗。”

    自己伸手先拿了一沓,在手上拍一拍:“我也不客气了。”

    又是一阵寒暄。

    范阳把香肠拿了出来,凯子下楼抓了把筷子上来,一人烤两条。

    吃了两根烤好的红薯,身上也没那么冷了。

    “你上次不是到青海去看虫草了吗?咋样?又挣钱了?”

    “嗯,还不错,小赚了一笔,你们最近忙不忙?扎西哥呢?”范阳问道。

    “忙什么,这下雪天,早就囤够货了,扎西回塔公去了,说吧,你这次进来怕不是单纯来看咱们几兄弟的吧?”大军说道。

    这里都不是外人,范阳也没打算瞒着他们。

    “是有点事,说起来有点小题大做,有人找我收保护费,我心想不能表现得太怂,还想请你跟我出去一趟,帮我一起去吃个饭,耽误半个月左右,应该没问题吧?”

    “半个月?没问题啊,你让我在你家过年都行,哈哈,这鸟不拉屎的地方,扎西早就给我们放假了,留两个人在这边就行。”

    听到要跟范阳出去,几个人眼珠子都掉出来了。

    眼巴巴的看着大军,盼着点名。

    红兵一拍凯子和二龙:“滚蛋,没你两人的份,好好看铺子。”

    “兵哥,不带这样操作的啊,也让我两出去涨涨见识嘛。”

    “涨个屁的见识,回来我给你带香肠。”

    红兵脸一舔:“军哥,我肯定跑不掉了。”

    “慌个屁,事情都不问清楚,对方什么来头?你打算怎样做?要动手吗?”大军问道。

    “不,情况是这样的……”

    范阳把事情经过讲了一遍。

    “这个事情,我钱也交了,一个皮鞋店而已,本来没有必要找你们出面帮忙,我也没打算挑战他们,毕竟别人是地头蛇,可社会上你懂的,这人我想认识一下,花点钱,在小县城里也挂个号,到时候别人才会认你这个人,你说对不对?”

    大军咀嚼了一番:“行啊,阳少,挺上道啊,那你的意思,是想让咱们兄弟给你撑撑场面了?”

    “对,就这个意思。”

    听到这么简单,大军才一口答应下来:“行,那把红兵叫上,也给我打个伴,我们就出去陪你走一趟。”

    “好,那我就先谢谢军哥了,走咱们下去吃饭,喝牛杂汤。”

    几人下楼。

    范阳是觉得少了个人,问道:“咦,柱子呢,把他一起叫上啊。”

    “回哈尔冰了。”

    “额?回东北了?什么时候的事?”

    大军拍拍范阳的肩膀:“人各有志嘛,柱子结婚结得早,咱们兄弟几个,当初跟谁的你知道不?”

    “谁?”范阳问道。

    “算了,说了你也不一定知道。”

    “你说说呢。”

    “桥四爷,听说过没?”

    竟然是桥四爷?

    范阳怎么会没听说过。

    他早就知道大军,红兵,柱子三人,都是哈尔冰的,具体哈尔冰哪里,他没问过。

    当初的交情还没到那个地步。

    也知道这几人,不会没事干,大老远跑到康定谋生。

    多半是出过什么问题的。

    桥四爷,前世的范阳在黑河呆了那么多年,怎么会不知道桥四爷呢。

    曾经哈尔冰最大的把头,老大。

    勾结厄罗斯远东军区干走私。

    但他活跃的时候,桥四爷都不在了,91年就被枪毙了。

    范阳点点头:“我知道的。”

    大军有点惊讶:“你居然连四爷都知道?呵呵,不错啊,听谁说的?”

    “几个朋友了。”

    大军神色一黯:“完蛋了,去年就枪毙了,其实我们几兄弟,也没多大事儿,说句实话我也想回去了,这地方简直不是人呆的啊,有钱都找不到地方花,还是东北带劲。”

    “那柱子呢?他回去干什么?”

    “他老爹得病了,回去见他最后一面,本来是没打算不回来的,结果没多久,打电话回来,跟我说四爷枪毙了,以前我们的一个兄弟,现在俄罗斯作买卖,柱子就跟着他们过去了。”

    “在厄罗斯作买卖?什么买卖?”范阳完全没有想到这一出。

    “呵呵,你感兴趣吗?”

    大军神秘的一笑:“老毛子那边,你不知道,门道很多的,我都打算回去,在那边搞点步枪回来卖,两趟就能搞成百万富翁,你有没有兴趣?”

    “步枪?我去,这是真的要人命啊。”

    “这算啥,你只要有钱,坦克都能买到你信不信?”

第三十章:意外收获

    范阳连忙摇头:“这太玩儿命了,不敢,不敢。”

    “哈哈,开玩笑的,那玩意儿谁敢碰,我听柱子说在那边卖衣服,据说挺挣钱的,没听说过吧?跟老毛子作生意,有兴趣么?”

    范阳呵呵一笑,没有多说。

    不过大军是黑龙江人,以后说不定可以合作。

    而且这人他信得过。

    但目前还不是说这些的时候。

    走到楼下,范阳说道是不是去叫上那个掌柜。

    大军说道:“叫他干什么,老不死的,没意思。”

    “他知道了会不会不好?”

    “这种人,算了你不知道,他巴不得我们走呢,我也是不想和他计较,他要不是倚老卖老,我真能收拾他。”

    看来他们内部也不是铁板一块。

    范阳问道:“怎么?你们关系不是很融洽么?”

    大军摇摇头:“扎西的生意作顺了,钱挣够了,现在越来越懒了,不爱冒险,对我们来说是可有可无,你都不知道我们现在干些什么,都快成搬运工了。”

    说罢一脸的郁闷。

    范阳跟着点点头。

    扎西是个明白人。

    完成了原始积累,聪明的都会适可而止。

    你不可能一直垄断下去。

    “这有什么,不高兴的话,要是不嫌弃,我这边随时欢迎你来。”

    看见凯子和二龙下来了,大军忙打个眼色:“这些等下再说。”

    范阳完全没有想到,还有这层收获。

    如果能让大军和红兵两人,跟着自己,范阳是一百个愿意的。

    当下也不动声色,招呼几人大吃了一顿。

    找个旅店开了两间房。

    大军安排凯子和二龙在铺子上守着。

    自己和红兵收拾了一点衣服,过来和范阳一起住旅店。

    范阳一看两人带着换洗的衣服,哈哈一笑:“扔了,扔了,带衣服干什么,出去买两套就是。”

    “你说真的?”大军哈哈一笑。

    “难道我是那种爱开玩笑的人吗?”

    “这可扔不得,全幅家当都在里面了。”大军拍拍皮包说道。

    范阳装着没听懂。

    几人闲聊了几句,大军说道:“讲正事吧,那个九瞟眼,是什么来路?你跟我简单说一下。”

    “具体的,我也不怎么清楚,但他有产业,好像开了个洗车场,应该带点修车,补轮胎之类,自己有辆尼桑的蓝鸟,这车要值二十万,但他以前好像是我们那个县城,雪糕厂的工人,看锅炉房的,其他就不知道了,我走得急,小地方打听不到。”

    大军想了一下:“这样啊,那他敢收保护费?是混不走了吗?”

    范阳一听,大军对社会上的一套,肯定比自己了解:“不知道,有可能吧,对了社会上这些门门道道,你比我懂,方便给说一下不?”

    “没钱谁会跟你?这人应该是以前挣到点钱,膨胀了,带了一票兄弟,结果混不走了,这种人其实挺难缠的,又死要面子,憋急了,手底下的人乱搞,很容易搞垮台,也是什么事情都干得出来,他要是挣不到钱,就一样是瘪三,你要是想出道,这种人,保持距离最好,但也是最好打发的,给他点好处,他到处给你宣扬。”

    “嗯,我也是这样想的,不瞒你说,我的想法挺多,在老家那边我有一大批动作,你知道我那个皮鞋厂吧,我新投资了20万进去,明年还能贷款20万,厂子规模要翻几番,还打算在我们那个县城经营家用电器,后期要和各个方面的人打交道,我如果没有名气,很多事情不好办,这个你肯定懂的。”

    大军点点头:“对,你在地方上有了名气,什么事都好办,就连政府官员,也得给你几分面子,行啊阳少,我是越来越看好你了,你一直给我感觉,完全不像个年轻人,眼光挺远啊。”

    “谬赞了,一些基本的道理我还是懂的,一个小县城而已,过去过来就那么点人,要打响名气还是挺容易的,关键要打,就要一炮打响,我不能让人看白了,把我当兔子,所以军哥你还帮我出出主意,这顿饭,我请,但怎么请得自己有面子?要办得漂漂亮亮,有什么好的建议么?”

    大军哈哈一笑:“行啊,这有什么难的,你来找我是来对了,三句话,别人就能试出来你是不是雏儿,放心吧,我来给你谈,绝对不会让你丢分就是了。”

    “嗯,有你这句话我就放心了,饭局这些我来安排。”

    “对了,刚我听说你打算作小家电?”大军话锋一转,问道。

    “对啊。”

    “那你打算在哪里进货?”

    “浙江。”

    “浙江?嘿,巧了,你有门路么?要不要我给你介绍两个?”

    “额,你有门路?”范阳略有点吃惊。

    “当然啊,你以为扎西的货从哪里进的?每个月我们都得出去押车进来,全是浙江发回来的,那边厂家我有电话号码,你人都不用过去,明天我去掌柜那里,给你把价目表拿过来,照单点货,把钱给他打过去,在荷花池接车就行了。”大军兴致勃勃的说道。

    “哈哈,谢谢了,行,军哥,你也挺有心的,这到是个办法,不过浙江我还是打算亲自过去跑一趟,出去开开眼界嘛,争取过年之前我就要出去一趟,到时候一起吧,反正你也不回家过年。”

    大军脖子一梗,拍拍自己的皮包:“我还回去过什么年?全幅家当都在这里面了,我的少爷,你该不会现在跟我说,反悔了吧?”

    范阳心中大喜:“不开玩笑,你是真要和我走?扎西这边呢?”

    “我们和他,缘份差不多了,他给不了我更好的发展,我还呆在这里干嘛?就替他收拾些鸡毛蒜皮的事情,我赖在这里干什么?我反正不管了,跟着你发财了。”

    “跟着我?呵呵军哥,我的能力也有限啊。”范阳还是要适当的谦虚一下。

    而且期望值,不能给太高。

    大军洒脱的一笑,还很有点自信:“放心,我大军人又不是傻的,跟过好几个老板,不会做生意,看我也看会了,我自己也是有想法的,不会全靠你,以后你要是有好的项目,分润一点给我们两兄弟就行,你带谁发财不是发财,对不对?未必我两兄弟的办事能力,会比比别人差吗?退一万步说,你要搞家电,你不可能每次都自己跑吧?押个货这些,我们还是没问题的,你以为我想打架?挣钱。”

    “好,既然军哥你都和我说亮话了,我也把态度表明,只要你愿意跟着我干,我一百个欢迎,其他的我不作过多保证,每个月1000块钱,最低生活保障,以后我的项目很多,到时候你们如果感兴趣,大家可以合作。”

    红兵高兴得跳了起来。

    恨不得一把将范阳抱住。

    范阳也很高兴。

    睡到第二天早上,5点多起床,外面雪停了。

    三人就出发。

    来到车旁边,范阳却往副驾驶走去。

    把车钥匙往大军身上一扔。

    “干什么?”

    “有你在,我还开什么车,赶紧的。”

第三十一章:吃里扒外

    而另一边,小县城里的伟业皮鞋店。

    和水泥厂的皮鞋店如出一辙。

    中间一个1米4高的环岛货柜,两边的墙壁上,1米8高的壁架货柜,u型走廊,顶上三盏绿皮吊灯,可供展示的皮鞋,就有一两百双。

    门口还摆了个鞋架式货柜,用来展示新品。

    范阳走的几天,这边已经开张了。

    李科长和范伟过来发放了两串鞭炮,订做了一块招牌,就算正式营业了。

    生意还不错。

    因为款式还算丰富,主要是价格低廉,第一天就卖出去了两百多双。

    一天的销量,是水泥厂和小镇上那两家店子,10倍。

    范伟和李科长都兴奋不已。

    这个铺子的房租,还不到500块钱,半年一交,一家这种店面的投入成本,不到5000块钱。

    太划算了。

    范伟和李科长,马不停蹄的又去看铺子,短期内新增10家直营店,这个小县城目标覆盖5家,提上了日程。

    因为九瞟眼的缘故,范伟刻意把销售组,最机灵的两个小伙子,王坤和孙小兵两人,安排在了铺子上。

    还给他们租了间房子。

    130块钱一个月,在雪糕厂里租的工人的家属房,一套二的结构,门口摆着蜂窝煤炉子,一个小电视,通水通电,楼下就是菜市场,买菜,做饭都很方便,两人合住一间,另外一间摆了张床,范伟琢磨着自己在县里办事,晚了也可以过来睡觉。

    把销售的重心,逐步向县城转移。

    这个套二的房子虽然不大,可范伟还去重新买了副窗帘,房租交了半年的,卫生也打扫得挺干净。

    又采购了些锅碗瓢盆。

    相比王坤和孙小兵两人农村里的泥巴房子,这待遇很不错了。

    范伟打趣说就这条件,够让两个人谈个女朋友了。

    两人表面上感恩戴德。

    晚上10点才下班,第二天早上按范伟的要求,7点就要开门营业。

    范伟在县城守了两天,下午回去了。

    晚上两人下班过后,揣着1000多块钱的货款,拿出理货单,在床上一遍一遍的点,确保账目是对的。

    看着一床铺的钞票,心里不淡定了。

    “太不公平了,咱们一天到晚给他们卖命,才拿多少钱工资?”王坤一脸的不甘。

    “坤哥,你这话说得,伟哥让咱两看铺子,多少人眼红啊,伟哥对咱们不错了。”

    孙小兵点完一遍钱,满脸的惊喜:“1256块钱,坤哥你点点看,咋我感觉多了50块钱?”

    “是吗?我看看。”

    王坤接过钱,自己反复点了两遍,的确是1256,这只是今天下午4点,到晚上10点的营业额。

    范伟亲自带着两人,守了两天,带走了一万多块钱的营业款。

    下午4点回的小镇。

    这1200多块钱,是要回去交公账的。

    竟然多出了50块钱。

    “来,分了。”

    王坤做主,也不管钱是怎么来的,一人25块钱,分了。

    一高兴,两人下楼买了点麻辣烫。

    吃完王坤一抹嘴,看了看表,快12点钟了。

    想了半天:“小兵,你在这里守着,我回家里一趟。”

    “回家?坤哥,这里可是县城啊,你怎么回去?明天还要上班呢,而且几十公里,也没班车啊。”

    “不怕,我走路回去。”

    “走路?”孙小兵说道:“开什么玩笑啊?”

    “没事,我估计5点钟能走得回去,明天一早,我赶班车回来,你先开铺子,6点钟就有班车了,快的话,7点我就能回来。”

    “你不睡觉了吗?你回去干什么啊?”

    “小兵,你想不想发财?”王坤正色说道。

    “发财?”孙小兵察觉到了什么,摇了摇头:“坤哥,还是算了吧,伟哥对咱们这么好了,还是别那样做吧。”

    “好个锤子,他几爷子挣多少钱你不知道?给我们才多少?凭什么他们挣这么多?给我们全是打发叫花子,你别说了,我回去拿鞋子,我们两个9双,合适我把易明杰家里的四双一起拿过来,明天就把他充进去,就是500块钱,我先走,你盯着点,你放心,我绝对7点之前赶回来,要是伟哥过来了,你就说我,怎么说呢我想想……”

    “你就说我闹肚子,去抓药了,我估计他7点肯定来不了,放心,我7点钟绝对回来。”

    原来这些人也不是傻的。

    偏偏还有点小聪明。

    就是这个王坤带头,经常偷偷的带点原材料回去。

    这些皮鞋都是手面子功夫,加工起来非常简单,时间一长,就被他们偷偷的作了些鞋子出来。

    一直没找到机会卖。

    终于找到机会了。

    范伟前脚刚走,后脚,王坤便在心里决定好好的大干一场。

    “坤哥,算了吧,万一被伟哥知道了,不把咱们打死啊。”

    “就凭他?哼,软蛋一个,当初被水泥厂几个人,打得躲在鱼塘里,要换成是我,早提刀去砍死那几个王八蛋,你还怕他?”

    “不是,伟哥对咱们真不错啊,还有阳哥呢?”

    说到范阳,王坤也是脸色一变,但还是硬着头皮说道:“你说范阳,别人怕他,我可不怕,你想给人干一辈子?你有点出息好不好,万一被他们知道了,正好,老子不干了,我跟你说范伟进货的地方,我全找得到,我早就想出去单干了,一个月至少挣几千,你敢不敢跟着我干?”

    孙小兵面色难看,想要拒绝,却一眼看见王坤眼色不善的看着自己。

    仿佛自己一句话不对,就要把自己吃了一样。

    嗫喏了一番:“那你快点回来。”

    “那你看着铺子,机灵一点知道吗?”

    “嗯。”

    走出楼道,12月的天气,已经很冻人了,王坤脚下踩着的,还是厂里生产的带绒皮鞋。

    紧了紧衣领子,埋头就朝着出城的方向走去。

    而另一边,范阳几人的行程却很顺利。

    早上5点出发,雪停了,下午就翻过二郎山,赶在晚上9点多到了成都。

    带着大军和红兵去吃了顿火锅,开了间房。

    第二天跑到春熙路买衣服。

    对大军和红兵,范阳出手格外大方,西装两人穿不惯,一人买了件真皮夹克,羊毛衫,真皮皮鞋,皮带,一人的行头就花掉上千。

    值得。

    有大军和红兵两人帮忙,范阳的心中大定。

    出了事,不至于自己到处抓瞎。

    换句话说,为了自己的安全,也是值得的。

    而且信得过。

    最怕的就是身边的人,吃里扒外,更严重的是反打一耙。

    1000块钱的高工资,范阳给得毫不吝啬。

    大军的办事能力,范阳是非常欣赏的。

    完全可以独当一面,在某些方面,甚至比自己还更强力一些。

    而且能吃苦,在康定那么艰苦的环境下,帮扎西押货,搬东西,看铺子,而且没过多的埋怨,这么给力的手下哪里找?

    而且其他人也服他。

    大军和红兵两人,更是兴奋。

    范阳的出手,比扎西那是大方得多了。

    扎西偏安一隅,而范阳身上,一股闯劲。

    买完衣服,第二天下午就赶回了小镇。

    一走四五天,完全没个消息,皮鞋厂的人都有点着急了。

    要不是缺一门和赵光明拦着,李科长都琢磨着报警了。

    看见范阳,身后还跟着大军,红兵,一个个都傻眼了。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25236/ 第一时间欣赏重生之国际倒爷最新章节! 作者:吹牛小王呀所写的《重生之国际倒爷》为转载作品,重生之国际倒爷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重生之国际倒爷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重生之国际倒爷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重生之国际倒爷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重生之国际倒爷介绍:
层出不穷的暴富商品。囤积与炒作之道。各国边境线鲸吞海吃的狼性商人。穿越回到1992年。重走茶马古道,西臧挖虫草,广西采珍珠,云南贩xx,腾冲倒翡翠。开办进出口贸易公司,打造实业帝国,借东欧剧变之机,远渡俄罗斯,罗马尼亚,乌克兰,捷克斯洛伐克。缅甸,印度,泰国。成就一代大亨。重生之国际倒爷已经完结,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重生之国际倒爷,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重生之国际倒爷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