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现代都市重生之国际倒爷TXT下载重生之国际倒爷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重生之国际倒爷全文阅读

作者:吹牛小王呀     重生之国际倒爷txt下载     重生之国际倒爷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重生之国际倒爷全文阅读

第一章:对外贸易公司

    第一卷:茶马古道

    2017年底,广州,银杏餐厅,门口一张3x5米的签到喷绘上面,写着两行字。

    《瑞通企划对外贸易公司》

    《2018新春团拜会》

    喷绘前面长达四米的签到桌上,摆着几十套伴手礼,餐厅的经理也亲自出来帮忙。

    “喔,你们公司的待遇可以啊,人手一部iphone x……”

    像iphone x这种,一般都是拿来抽奖,直接伴手礼,人手一份的,还真不多见。

    “那当然了,我们范总人可好了。”

    一个看起来二十来岁的小美女,兴奋的答道。

    她才入职半年,是江苏事业部的一名前台接待。

    而公司一视同仁,她是怎么也没想到,感觉自己对公司还毫无贡献,竟然也有自己的份。

    “这算什么啊,待会儿等着抢红包吧。”另外一个化着淡妆的女青年,呵呵笑着说道。

    一说到抢红包,签到台前的几个接待脸上都很兴奋:“你知道去年范总发了多少红包吗,听说十几万……”

    “真的?咱们公司总共才多少人啊?发十几万?”

    两个刚入职的小美女,瞪大了眼睛,一脸不可思议,感觉心跳在砰砰加快。

    而另一边,绕城高速上,正匀速行驶着一辆宝马7系,开车的是一个中年人,他就是瑞通对外贸易公司的老总,名叫范阳,快50岁了,如今也算事业有成,虽然实业不大,可是现金流挺充沛的,掐吧掐吧,一两千万还是拿得出来,这就很恐怖了。

    他是作进出口贸易的,在国内设有三个事业部,中国目前拥有着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制造业,在一些基本消费品上面,具备强大的生产能力。

    服装,制鞋,电子,棉纺,化纤等行业,拥有着无以伦比的优势。

    低廉的人工成本,庞大的供应链和配套设施,让中国制造在过去的二十年里,几乎倾销了全世界。

    背靠着国内最大的两个经济特区,最大的两个电子和服装批发基地,像范阳这种在其中牟利挣差价的,如过江之鲫,不计其数。

    中国的各种商品,可谓是随便拿一点出去,都能挣到手软脚软。

    上个世纪的九十年代,范阳便已经在从事对外贸易了,罗马尼亚,捷克斯洛伐克,俄罗斯,乌克兰,纯粹是白手起家,靠铁路干线贩卖服装,日用品,和vcd,光碟,音响,还有集成电路板之类的小商品起家,依靠着时代的红利,挣到了不少钱。

    作贸易,和作实业也不太一样,虽然前几年,自己在江苏那边也投资了一个服装厂,但那都是小打小闹,虽然看起来家产不多,但贸易也有一个好处,那就是现金流比较充沛。

    说白了就靠一个中间商赚差价,倒买倒卖,钱货两清。

    但这很考眼光。

    最近这些年,那些小商品范阳都碰得少了,一来是08年金融危机之后,沿海的贸易口岸受到冲击,四万亿救市,m2飞速上扬,国内的经济水平提高了,生活水平也提高了,可人工成本也大大增加了。

    现在随便一个手工业的工人,毫无技术含量的,月薪也要三四千往上。

    不像以前几百元钱就搞定,还一抓一大把。

    在小商品方面,中国制造的优势逐渐下降。

    还有一个就是东南亚周边各国,生产力和gdp也逐年赶超了上来,好比印度,发展得也是飞快。

    最近这些年,范阳的主要贸易对象,还是靠电子产品和重金属,以及新型的建筑材料,今年就大赚了一笔,倒手了4000多吨304废品不锈钢,就这一单,就挣到500多万。

    除去各种打点,到手也有300多万的纯利润。

    他准备今年要好好犒劳一下公司的这些小伙子们。

    对,小姑娘也有份。

    刚这样想着,电话响了,范阳拿起手机一看,是儿子打过来的。

    眉头一皱,但还是接了起来。

    “爸,你在哪儿呢?”

    “公司团拜会,说事。”

    “我想换车……”

    “又要换车?”

    “什么又要换车啊?我这车都三年,早该换了,爸,我就想要辆捷豹,我这车换了,也添不了多少钱。”

    “行了行了,知道了,其他的自己想办法。”

    虽然不耐烦,但毕竟是自己的儿子,换辆捷豹也不过份。

    在心里默算了一下,范阳打开手机银行,一番操作过后,给儿子转了20万过去。

    一抬头,转瞬之间,心里只来得及闪过一个念头,完了。

    在自己视线的正前方,一辆双桥大货车隔自己只有不到5米的距离。

    范阳只来得及下意识的踩了下刹车。

    便听见砰的一声巨响……

    完了。

    之后的意识一片模糊。

    过了不知道多久,等范阳悠悠的睁开眼睛,发现自己坐在一颗树下面。

    “我这是在哪儿?”

    范阳拍了拍自己的脑袋,想让自己脑袋清楚一些。

    “我这是在做梦?”

    “我这到底是死了还是怎么的?”

    “不应该啊?安全带我也绑了的,我那车七个安全气囊,照理说追尾我也死不了啊,我这是做梦?”

    因为范阳发现自己脚上穿着一双烂皮鞋,下身一条灯草绒的裤子,脑海里还有模糊的记忆,自己好像是从十多米高的树上,去捅马蜂窝,一不注意摔了下来。

    可自己睁开眼?怎么就到了这儿?

    “范阳,范阳,你没事吧?吓死老子了。”

    树上溜下来一个十七八岁的小伙子:“你没事吧?”

    “没事,你是谁?”

    但问出这句话之后,脑海里一个记忆忽的冒了出来:“缺一门?”

    记忆里显示,这是自己从小玩到大的一个朋友,因为他天生残疾,出生的时候便少条手臂,所以外号叫缺一门。

    自己今天就是和他一起来捅马蜂窝,却不小心掉下树的。

    “我这到底是怎么了?做梦?”

    然后在缺一门的搀扶下,一瘸一拐的回到自己的家。

    发现是农村里一栋砖瓦房,家里有个妈妈,还有一个爷爷,穿得衣服都很陈旧的样子,但洗得还算干净。

    “不会吧,我这是穿越了还是怎么的?”

第二章:重生92

    足足花了三天的时间,范阳才确定自己重生了。

    准确的说应该叫穿越。

    一场车祸,竟然把自己穿越回到了1992年,四川,一户农民家庭。

    除了名字也叫范阳之外,和自己的前一世,毫无交集。

    转眼半个多月过去了,此时1992年,刚过完春节不久,屋檐上还挂着冰碴子。

    一大早,破旧的木门被吱的一声推开,一个八岁的小女孩,穿一件红色的夹袄走了进来。

    “范阳哥哥,你妈妈叫你起床吃饭。”

    这是村子里邻居家的小女孩,一大早起来就到处串门,长得黑乎乎的,但挺可爱。

    “好的。”

    翻身起床。

    既然重生既成现实,索性就接受了吧。

    虽然只是重生到了乡下一个野小子的身上,但范阳对自己的这具身体那是说不出的满意。

    太健康了。

    前一世,他的体质很差,哪怕事业有成,每天的山珍海味,却吃什么都食之无味。

    失眠,多梦,神经衰弱,还不到四十岁就谢顶了。

    而现在这具身体,虽然谈不上帅气,但五官至少也还端正,同样的176公分,17岁的年龄,但体重却有138斤。

    这是一间乡下的砖瓦房子,一间堂屋,两间卧室,两侧是猪圈厨房和化粪池,一家人吃饭就在堂屋里面。

    桌子上摆了一锅冒着热气的白米稀饭,一小盘腊肉,小丫头跪坐在长凳子上面,半个身子都趴在桌子上,在那里流口水。

    可没人理她。

    范阳的母亲,腰里系着条围裙,正在往碗里盛饭,先给偏瘫的爷爷盛了一碗,夹了几片腊肉,又给范阳盛了一大碗。

    而她自己,则夹了两根盐菜,坐在门槛上吃去了。

    范阳对这个家,也已经熟悉了,坐上去吃饭。

    小丫头流着长长的一串口水,眼睁睁的看着碗里只剩下最后一片亮晶晶的腊肉,实在忍不住了,问道:“哥哥,你吃的是什么?”

    “呵呵,你管我吃的什么。”

    但笑归笑,范阳还是把最后一片腊肉,用筷子夹起来,放进小丫头的嘴里。

    他母亲看见,便说道:“你喂她干什么,人家里没有么。”

    这仅仅一片腊肉,对目前这个家里来说,也很珍贵。

    特别是目前这个阶段,家里的情况不容乐观,一场变故,让这个家一下子垮掉一半。

    原因是这个范阳他爹,不知道犯了什么事儿,跑到云南作个什么生意,被抓住判了八年。

    他的亲哥,范伟,住在镇上,经营着一家皮货店,家里的活儿,就落在了十七八岁的范阳身上。

    穿越过来了,自然也落到了目前的范阳身上。

    所以范阳还是很自觉的说道:“我修猪圈去了。”

    “嗯,小心一点啊,我收拾一下出来帮你。”

    母亲脸上流露出一丝欣慰,从树上摔下来过后,不知道是怎么回事,自己这个小儿子,就像换了一个人似的,感觉勤奋了许多,也知道顾家了。

    可就是一天到晚沉默了许多,常常面无表情,老是在想事情一样。

    感觉越来越陌生了。

    范阳推起屋后面的一辆独轮车,提上凿子,铁锤,走了十多分钟田间的机耕道,来到山脚下的一片采石场,将前两天凿好的条石驼回来。

    不为什么,就想出身汗,活动活动。

    可没干一会儿,早上吃的两碗稀饭就消耗一空。

    “居然饿得难受。”

    刚刚这样想着,就听见背后有人叫他:“范阳,范阳。”

    一个同样年龄,十七八岁,黑壮黑壮的小子献宝似的跑了过来。

    是缺一门,掀开衣服神神秘秘的,让范阳一看。

    里面揣了两根红薯,看上面还沾着白绒绒的一层细霉灰。

    缺一门的真名叫谢勇,在前世范阳有限的记忆里,虽然同岁,但这个缺一门,几乎是跟在自己屁股后面长大的。

    只勉强读完了小学,他爸生病死了,妈跟别人跑了,和一个奶奶相依为命。

    条件非常困苦。

    他自己也没什么办法,这个年纪也没太多的想法,饱一顿饿一顿的,一天到晚就跟在范阳屁股后面疯玩。

    而这个年代的农村孩子,所谓的玩,十有**跟吃有关。

    桃子熟了摘桃子,什么果子熟了都会想办法去偷,玉米熟了烤玉米,花生熟了摘花生,等到夏天是最幸福的,可以去河里滚澡,捉青蛙,钓黄鳝,反正逮着什么吃什么。

    有一口吃的就满足了。

    “走,走,快走。”

    即使只揣了两根地窖里的红薯,但缺一门也很宝贵似的,拉着范阳就往山后面走。

    这也没办法,重生到四川的农村家庭,范阳着实很郁闷的,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四川盆地虽然气候湿润,但地处丘陵地带,山坡上贫瘠得不忍直视。

    这半个多月,简直把他馋坏了。

    两人去山坡上,架起火堆,将红薯烤来吃了。

    可还是感觉只塞了个牙缝的感觉。

    “要不我们去逮只鸭子吧?”缺一门咽了口口水,又出馊主意。

    “别想那么多,帮我搬石头。”

    两人忙了一天,晚上躺在自己那间瓦房里面,自己目前的这个家里,连台电视都没有,娱乐活动匮乏得可怜。

    太穷了,看来自己要为以后的生活早点做打算了。

    如今的这个年代,特别是小商品,正处在黄金时期,地域的差异很大,挣钱不难。

    况且范阳的从业经历,这未来几十年的发展轨迹,还有层出不穷的暴富商品,在心中统统有数,什么投资房地产,股票这些,根本用不着。

    还是贸易和制造业,发家最为迅速。

    在记忆中,范阳好像还有一个哥哥,在镇上经营着一个皮货作坊。

    可能是重生,时空错乱的原因,这个身体里残存着一部份记忆,在脑海里仔细的回忆了一遍,很多事情慢慢的,也就回忆起来了。

    回忆起了往事,范阳忍不住呵呵一笑。

    “看来,自己这便宜老爹,和以前的自己,还算半个同行啊。”

第四章:人造革

    走过一个街口,就到范伟开的皮货店了。

    以前的范阳和他哥哥一样,啥见识都没有,生在乡村,十七八岁的年纪,也没过多的想法。

    即便知道哥哥守着个皮货店,自己也来过几次,却只是看看就走了。

    范伟系条皮制的围裙,端个小马扎,坐在铺子门口,手里摆弄着一双黄胶鞋,正在那里给人补鞋子。

    看见范阳来了,也没个好脸色,连招呼也不打一个。

    还是铺子里那个云南的老皮匠,姓王,五十多岁,带着副眼镜走了出来:“二娃子?怎么有空来了?”

    “没什么,我就来看看,这里有片腊肉。”

    “行,吃饭了么?”王叔接过腊肉,将两人迎进铺子。

    范伟还低着头在那里补胶鞋。

    听到吃饭,缺一门连忙摇头说道:“还没有呢,王叔你们早上吃的是啥?”

    缺一门王叔还是认识的,这两孩子一天到晚都在一路,也是个可怜人,便说道:“早上吃的稀饭,还有两个馒头,你们坐一下,我去给你们热热。”

    “不用,不用,王叔我自己来。”

    铺子有上下两层,当时范明礼还挣得到钱,也准备把这个铺子经营好,就把楼上也一起租下来了,上面住人,有厨房,厕所,还铺了两张床。

    王叔也是有股份的,范明礼进去了,他一个人也舍不得走,也无处可去,据说他云南的家里都没什么人了,至今还未结婚,算是个老光棍,但是人挺不错的。

    缺一门少了只手,但只要牵涉到吃的,手脚就麻利得飞快,稀饭还没等热,就草草铲起来了,和范阳一人干掉两大碗。

    吃过饭,范阳便仔细的观察起铺子上的东西来,铺面不大,大概五六十个平米的样子,靠门的地方一个玻璃柜台,只有柜面还算干净,柜子里面,两层的商品隔断,都爬满了灰。

    里面还放着范明礼当初进回来的商品,有几筒水烟丝,还有几把水烟枪,下面一格放着几饼普洱茶。

    旁边的一个柜子,放着一些古钱币,军功章,主席像章,小件的玉器,平安扣,玉蝉,还有几个观音头像等等。

    有些是范明礼带回来的,有些是铺子上向农民收购的。

    左边的墙壁上订了几块木板,上面放着两排皮鞋,旁边挂着几捆皮带,样式都很老土。

    后面就是一大堆卷成卷的皮革原材料。

    范明礼带回来的人造革,大部份都还没卖出去。

    此时一看,这个皮货店虽然乱了一点,却看得范阳频频点头。

    嗯,应该稳了。

    穿越时空管理局,看来对自己还不错。

    在92年拥有这么一间制皮作坊,还作的是人造革,看来想不发财都难啊。

    “最近铺子上生意怎么样?”范阳便问道。

    “只能说将就。”

    王叔手里拿着一张黑色的夹线橡胶,上面画了一个鞋底的形状,正在用一把锋利的锉刀加工一张鞋底。

    范阳背着个双手,便问道:“你这是在干什么?”

    “作鞋底啊。”

    “作鞋底?这个买不到么?”

    王叔推了下眼镜:“这个还能买到?”

    “额。”

    按照后世范阳的认识来说,像皮鞋这种产品,早就有专门作鞋底的加工厂了。

    不过想想也就释然了。

    由于国家三线建设的原因,直到90年代,四川这边的企业大部份还是矿产重工之类的路子,像这种轻工产品,只能说自给自足,经济效益很不明显,历来都靠沿海一带出口兼内销,所以产业链条并不完整。

    而沿海一带,手工业发展较早的城市,早在六七十年代,就有橡胶制品厂专门制作鞋底了,用汽模压铸,产量高,价格也就便宜。

    普通的手工作坊,要加工出一双皮鞋,那就很简单了,按照皮鞋的样式,只需要在皮革上画出鞋面,进行裁剪之后,里面有个木头模子,按照相关规格进行缝制,与鞋底进行粘贴就行。

    这样作的好处就是创业的门槛极其低廉。

    几个人,哪怕在农贸市场,都能买到橡胶鞋底,明码标价,款式齐全。

    再利用家庭的剩余劳动力,就能制作出款式多样,制作精美的皮鞋。

    然后套别人的牌子也好,山寨别人的样品也好,为别人代工也好,有一定资金了,还可以自己注册商标。

    后世温州很多大的皮鞋厂,还有几个全国驰名商标,大多数都是这么慢慢发展起来的。

    和浙江义乌的小商品市场是一样的。

    什么都有人做,就好比皮鞋,皮带,不光有作鞋底的,鞋面也有人专业加工出来,再到某一种款式的皮扣,铁扣,鞋带,都有相关的人进行制作,各种款式的皮带扣,也有不同的金属制品厂生产。

    而你需要创业,需要打造自己的产品,就两个人,会组装就可以了。

    上下游的配套,都很齐全。

    不像四川这边,没有相关的产业链条,那么你开个皮鞋厂,什么都需要自己作。

    那投入就大了,好比生产个鞋底,不光要自己开模,未必你还引进一个橡胶压铸的生产线么?

    所以王叔他们制作皮鞋,还用的是很古老的办法,用5毫米的夹线橡胶,产量既低,还考技术,切得不好就歪歪扭扭的。

    但这些都可以放到以后慢慢解决,这个皮货作坊,好好经营一下绝对是大有可为的。

    范阳都还记得2000年,到2010年这段时间,温州的低价皮鞋,可谓是全国各地,遍地开花。

    特别是二级县市,一间小铺子,里面往往就放着无数款式新颖的皮鞋,39,59,69一双。

    非常适合年轻人的口味。

    年轻人才不会管你质量有多好呢。

    穿在脚上好看就完了。

    哪怕硌脚也得忍着。

    但这个必须得找对目标群体。

    想着范阳便问道:“那这个皮鞋好卖不?”

    王大叔摇了摇头:“不咋好卖,乡坝头嘛,黄胶鞋好卖。”

    刚聊两句,范伟补完两双鞋子,一边擦着手一边走进铺子。

    看见范阳在那里和王叔闲聊,眉头一皱:“你又跑过来干什么?让你去弹棉花咋的又不去了?”

    “弹棉花?”

    范阳多少有点哭笑不得。

    92年的从业结构还很简单,铁饭碗捧不着,农村的孩子辍学,想要学个技术,无非也不过泥瓦匠,木匠,乡村小镇上的手工业也少得可怜。

    整个镇子,涉及生产的他们这个皮货店算一家,卖水面,挂面的算一家,还有两个裁缝算一家,一个打铁的算一家,磨面榨油都只算是来料加工,再有就是点豆花的能算一家,除此之外就只有弹棉花了。

    “不去。”

    范伟一听,直接就开骂了:“不去?这不去,那也不去,你看看你自己又有什么出息,什么都学不会,还好意思跟我谈什么出息,有本事你挣两个钱给我看看啊?”

    “我要是挣到了,你怎么说?”

    “你要是挣到了,我管你叫哥。”

第三章:皮鞋作坊

    顺着回忆,范阳惊讶的发现,这个家,其实还挺有故事的。

    他重生的这个家庭,总共5口人,他爹名叫范明礼,也不当初是怎么想的,生了两个儿子,一个取名叫范阳,一个取名叫范伟。

    当过兵,复员后安置到附近的一个水泥厂里上班,工作了几年,存了一些钱。

    八几年就毅然决然的跑到芸南贩烟丝,皮草,后来心就野了,跑到腾充倒腾翡翠原石,赌石输光了家产。

    但说是家产,其实也不多,几年下来挣了万把两万块钱。

    但这在八几年,已经相当不错了。

    后来就铤而走险,想翻身,恐怕是急功近利了,也不知道犯了什么事儿,好像是走私还是什么的,被抓住判了8年。

    也就是说,范阳所在的这个家庭,在前几年,还曾风光过一阵。

    范阳嘴一撇,看来自己这个便宜老爹,还是挺不错啊,80年代就知道跑芸南贩烟草,这在当年的确是个暴利商品,可就是风险太大。

    背后有很多说不清楚的东西。

    算了,进都进去了,也不去想太多。

    而前几年,范明礼还是挺会作生意,挺顾家的,心想着自己在外面跑,家里还是要留条后路。

    就在镇上租赁了两间商铺,又从云南带回来一个老皮匠,让范伟掌管店铺,试图教会大儿子制皮这门手艺。

    不光有真皮,还有当时非常热门的一个东西,人造革。

    做做皮鞋,皮带,皮包什么的,也售卖自己从芸南进回来的一些商品,水烟丝,三七,白药,还有玉石小挂件什么的。

    可是范明礼进去之后,大儿子范伟就是个笨蛋,做出去的皮鞋半个月卖不出去一双,门口摆个缝纫机,好好的一个皮货店,让他经营成一个补皮鞋的,马上就要关门大吉了。

    想到自己家里还有个皮货店,就开在镇上,范阳哪里还坐得住。

    去跟他那个陌生的母亲打个招呼:“我打算今天到镇上去一趟。”

    “去干什么?”他母亲问道。

    “去店里逛一逛,看看有没有什么需要帮忙的。”

    “嗯,这也行,那你等等,给你哥带点腊肉过去。”

    没过一会儿,包了一小块腊肉过来。

    范阳带上,刚准备走,缺一门又来了。

    这家伙还是蛮厚道,惦记着今天还要帮范阳修猪圈。

    而且缺一门虽然手残疾了,但性格还不错,除了贪吃,其他也没什么缺点。

    多个人作伴也挺不错。

    “走,今天先不急修猪圈,跟我到镇上跑一趟。”

    “去干啥啊?”

    “发财,去不去?”

    “去。”

    缺一门也没问,只道范阳是开玩笑的。

    从村里到镇上,还有好几公里远,这个年代就连自行车都是个稀罕东西,交通基本靠走。

    镇上每逢3号,5号,7号,赶集,一路上到处都是肩扛手提,或者背个背篼的村民们,沿着马路艰难的行走着。

    这个时代的农民,卖个蔬菜,挣个1块两块钱,都格外艰难。

    “范阳,你听说了吗,四大队的二狗子,听说要结婚了?”

    路上,缺一门忽然说道。

    “没听说。”范阳面无表情的回答。

    “呵呵,二狗子那长相,也不知道谁瞎了眼能看上他啊。”

    “……”

    “你操什么心。”

    或许是年轻的缘故,范阳多少还是开朗了一些,笑了一下:“咋的?想女人了?”

    缺一门脸上还有点腼腆,但随即脸色暗淡了下去。

    说实话,抛开他的残疾不谈,缺一门个子还是有那么高,面相还是不错的。

    可惜,如果不是碰到范阳,他这一辈子恐怕都难。

    家徒四壁,只有一只手,工作都很难找得到。

    缺一门勉强挤出个笑容说道:“啥想不想女人,有口饱饭吃就算不错了。”

    想了一下,缺一门又非常认真的说道:“范阳,你说这个日子,什么时候才到头啊?对了,你以后打算干啥?”

    “你真的想听?”

    “这肯定啊,总得想办法搞点钱花。”

    “放心,钱肯定是能赚到的,你不是还年轻么。”

    两人就有一句没一句的尬聊,速度还是挺快,不过半个多小时,就走到了镇上。

    今天恰逢赶集,只有三四米宽的街道上,挤的人摩肩擦踵。

    习惯了后世在城市里生活,每隔一个路段都有菜市场的范阳,不大不小还被震撼了一下。

    “这什么玩意儿,赶个集怎么这么多人?”

    看见前面密密麻麻的人头,范阳忍不住说道。

    “这才多少人,我们是来得晚了,再早一点,挤都挤不动。”

    缺一门大惊小怪的看了范阳一眼。

    范阳早上还吃了早饭的,但缺一门显然什么都没吃,看见路边一个卖包子的,馋得迈不动腿。

    一看缺一门那个架势,鬼鬼祟祟要往里面挤了,范阳拉了他一把。

    “走,小心等一下逮到,把另一只手给你打断。”

    “没事儿,大不了跑快一点就行。”

    “……”

    “别。”范阳还是一把将缺一门拉住了。“等下去鞋铺子上吃。”

    越往里走,人还越多。

    看这人山人海的架势,范阳还真的吃了一惊。

    这是一个乡村间的小镇,附近好几个乡,无数的生产队,起码上万的人口,都靠着这个小镇集散商品,出售农作物,换取生活的必须用品。

    总共只有一条街,两个岔路,主街道只有几百米长,街道两边是大大小小的商铺。

    一路留心走了一遍,发现镇上的经营结构还是很简单,磨坊,榨油作坊,油米调料店,茶馆,饭店,还有就是镇政府,卫生院,街尾是一个小学,四周围了一圈文具店,副食店之类。

    平常冷冷清清,可一到赶集就水泄不通。

    这种小镇上,也没有什么城管之类的概念。

    走江湖的货郎,算命的,卖狗皮膏药的,风湿止痛散的,卖药酒的,补牙齿的,哪里有空位置,就往哪里摆。

    还有那种摊开一个塑料口袋,就卖黄胶鞋的,镰刀,锄头,洋铲这些卖吼货的,来一来,看一看等等吆喝不绝于耳。

    小小一条土街道,一下雨就满地的泥泞,车都过不去,看这架势,一天流通的人口,却不下好几千人。

第五章:质量问题

    “行,这可是你说的。”

    范阳忍不住呵呵笑了起来。

    在范阳看来,在中国从事商业行为,特别是目前这个年代,本来就有着很大的先决优势。

    特别是制造业。

    首先我们国家的人口基数,和这个人口密度,那就决定了你无论做个什么,只要不是特别笨,特别懒,或多或少,都能够挣到钱。

    就好比这样偏远的一个的乡村小镇,赶个集,谁能想象得到会是这样一种盛况呢。

    一个集市,短短几个小时,流通的人口就能够成千上万人。

    而且人流足够集中。

    目的性还无比明确,赶集,就是奔着买东西,消费来的。

    可以挖掘的东西很多,要是做个相关的市场调查,起码可以写个上百页的ppt。

    像王叔说的皮鞋不好卖,那肯定是产品本身,或者说销售的方法有问题。

    只需要把这个症结找到就可以了。

    范阳将目光转向架子上的那两排皮鞋。

    发现款式有点单一,架子上两排恐怕有20来双,童鞋,女鞋,男鞋,造型中规中举,有方头的,尖头的,系鞋带的,和不系鞋带的。

    上边用红纸写着些字:订做皮鞋,男鞋19元钱一双,尺码不限。

    女鞋15,童鞋12。

    每种款式只有一双,摆在货架上应该是样品。

    老皮匠制鞋的手艺还是不错,一看就是多年的老师傅,虽然都是手工切割,但不论是牛筋底,还是橡胶底,都切得规规整整。

    范阳随手拿下来一双,放在手里折了一下,翻过来覆过去的看了几遍,鞋底非常柔软,这样一双皮鞋上脚肯定很舒适。

    但有个问题还是很明显,那就是鞋面感觉略薄,手一压,好像有点容易扁,韧性不是很够。

    前世自己创业的初期,没什么钱,也曾穿过几年的劣质皮鞋,也算是有一定的经验了。

    但有一点,前世范阳主要是贸易,销售,对生产并不专业,只是略有所知罢了。

    而且皮鞋,他前世作得比较少,主要是竞争太大,作皮鞋的大佬简直太多了,水很深,牌子也杂,所以染指较少,心里也有点拿不准。

    便问道:“王叔,这个皮鞋有点软,穿久了恐怕容易变形吧?”

    王叔一愣。

    诧异的重新打量了范阳一番。

    这句话从范伟嘴里说出来,一点也不稀奇。

    但从范阳嘴里说出来,就多少有点不可思议了。

    范家的二小子,他又不是不知道,能有什么见识?从小到大都是捡范伟的衣服穿,现在脚上还只套着一双范伟穿过的烂皮鞋。

    长这么大,即便烂皮鞋也只穿过那么一双。

    他怎么一眼就看出了这种皮鞋的缺点?

    实际上这也正是王叔他们无奈的地方。

    这种人造革他说穿了只是种塑料制品,徒有其表,鞋面全靠里面的内衬拱起来,塑形很差。

    新的时候还好一点,一旦泡水就完蛋。

    “这个又不是真皮,计较啷个多干啥子。”

    范阳点点头。

    的确,这也是人造革最大的缺点。

    但是不对啊?

    后世那么多人造革的皮鞋,难道没有面临同样的问题吗?

    那么他们?又是怎么样解决的?

    这是第一个问题。

    范阳记在心上了,先丢到一边,看来产品的质量有待提升。

    但直觉告诉他这并不是滞销的关键。

    因为现在这个年代,普通老百姓根本就不懂。

    一双皮鞋19元钱,哪怕是人造革,也已经非常便宜了。

    哪怕在这个小镇上,瞎猫碰见死耗子,这么大的人流量,赶个集,咋的也能卖出去几双啊。

    而且这个小镇附近,还有一个水泥厂,隔不远还有一个钢铁厂,方圆20公里的范围以内,还有两个大型的煤矿。

    都是大型的国营企业。

    这些职工是完全有这个消费能力,和消费需求的。

    镇上有个大型的农贸市场,最近的水泥厂,几乎所有的职工家庭,都会徒步半个小时过来买菜。

    过上过下肯定都能看见。

    可为什么卖不出去呢?

    销售的方式肯定也有问题。

    想了一下,看着五六十个平米的商铺,本来不大的面积,却显得空空荡荡的。

    看来问题的关键就在这里了。

    这个铺子,本身的性质,在市场里的定位就错了。

    估计范明礼也是不懂,既想做这个生意,又耽前顾后,活害怕亏本,就搞成多方面经营。

    这也是后世许多初创业的人,最容易犯的一个通病。

    原本是打算卖皮鞋的,可活害怕卖不出去,本来应该是一家成品皮鞋直销店的,他给你搞成了个接受预定,原材料,制皮工具,甚至也毫不避讳的,就在店铺里面当面加工。

    原本是一个窗明几净,再站上一个售货员的皮鞋店,结果被范伟,搞不好范明礼也是那么想的,给你搞成了个皮匠作坊。

    这样搞有问题吗?

    严格来讲也没什么问题。

    传统的皮货店,它还就是这个样子的。

    但是挣不到钱。

    这是肯定的。

    就好比老皮匠,他干了半辈子,都是守着这样的皮货作坊,挣到钱了吗?

    半辈子老光棍。

    然后就越作越杂,自掉身价,好比开中餐馆卖炒菜的,一天到晚不嫌累死,偏还要早上起来卖包子,把个门口挤得满满当当,又乱又脏。

    几年过去,别人开成大酒楼,他就开成大排挡了。

    范伟更绝,直接给你搞成个补皮鞋的去了。

    现在是商品经济,销售为王,你没有一个好的销售渠道,手艺再好没用。

    虽然想了这么多,但实际上范阳梳理得很快,几乎看了几眼,不过一两分钟的时间,就已经想通了症结所在。

    “王叔,我说你闲着也是闲着,怎么不多做一点皮鞋出来,摆着卖呢?”

    老皮匠还没答话,范伟却在一旁说道:“你懂什么,做出来卖给球大爷?”

    “我说你这个经营的思路应该好好理一理,楼上不是还有那么大间房子吗?把楼下收拾一下,直接卖成品皮鞋不好么?”

    说着,范阳拿起一双系带皮鞋,在脚上比划了一下,找个马凳坐下,就把自己的烂皮鞋脱了下来。

    “你干什么?”范伟一下激动了起来。

    “不干什么,我试试合不合脚,干脆这样,我看你平时也挺劳累的,这个店子好歹我也算半个主人,以后这样,你负责作,我负责给你卖。”

    “你干什么……?”

    看见范阳手上的动作,范伟一下跳了起来,劈手把皮鞋从手上抢了过来。

    宝贝似的掸了掸面上的灰。

    指着大门外面,吼道:“出去。”

    看范阳坐着不动,直接抓着范阳的领子拎了起来,就往门外面推。

    “你少给老子动什么歪脑筋,你懂个屁,给老子滚……”

第六章:冬虫夏草

    大白天的,大街上还人来人往。

    缺一门和范阳两人就在马路牙子上大眼瞪小眼。

    话没说两句,竟然被范伟轰出来了。

    “这人怎么这样啊?”

    “是啊。”缺一门忙不迭的点头:“太不够意思了,至少饭吃了再走啊。”

    “晦气,出师不利,算了走。”

    “你说什么?什么力?”

    “算了。”连这都听不懂,范阳也没心思给他解释。

    看来得回家给老头子,还有老妈告他一状,让他好看。

    脑袋里突然跳出来这个想法,把范伟自己都恶寒了一下。

    自己从来没有这种习惯,向来是以理服人。

    这个想法恐怕是前一个范阳的习惯。

    再加上前一个范阳的确不争气。

    虽然也没什么大过,无非不过贪玩了一些,但那些年代的人都很反感这种不务正业,十七八岁,争气的都成家里的主要劳动力了。

    缺一门还不死心,又死皮赖脸的凑到皮货店门口,往里面叫了一声:“哥,你看看快中午了,招待我们把饭吃了再走呗?”

    范阳拉了一把缺一门:“算了,走,先办正事再说。”

    拉着心有不甘的缺一门往街上走去:“缺一门,你知不知道街上哪里有卖中药的?”

    “药铺子哇?”

    “嗯。”

    “前面就有啊,你要抓药?”

    “嗯,过去看看。”

    “你有钱?”

    “没有。”

    “骗我吧,这样,先拿两角钱给我买个包子怎样,算我借你的。”

    “滚,真的没钱。”

    “就借我两角钱嘛。”

    缺一门便伸出独臂拉范阳的衣角。

    这么大个人还装出撒娇的样子了。

    看得范阳起了一阵鸡皮疙瘩。

    前边不远,就是一家中成药店,就开在镇上的卫生院隔壁,两间铺子,安装的还是卷帘门,还没走近,便闻到一股浓烈的中药味道。

    90年代的乡村小镇,中医还是挺受欢迎的,治疗个风湿骨痛,跌打损伤,人气还不错,坐诊的是个满头银发的老医生,穿着件白褂子,带着副眼镜,桌子上摆着一支毛笔,身前的碗里放着几块削好的梨。

    等了一会儿,等两个看病的抓好药走了。

    范阳才凑上去问道:“医生,有虫草卖么?”

    “虫草?”

    老中医看了范阳一眼:“没有,你啥子病?”

    范阳一听,也不意外:“没病,我就是想问一下,看看有虫草卖没有,对了,您知道哪里有卖么?”

    “怕要在成都才好买哟,你买来干啥子?”

    老中医头也不抬,随口答道。

    “是这个样子的,我一个好朋友,外地人,想带点回去送礼,要的量可能有点大,可能要一斤的样子,不知道价格,我就想来打听一下。”

    听到一斤,老中医推了下眼镜,打量了一番范阳。

    “一斤?你说的是一斤?”

    “嗯,一斤多少钱?”

    老中医想了一下,估计是看到有利可图,改口说道:“你好久要?不着急的话,我也可以帮你拿点,但是要等两天,价格有点贵哟,大概40块钱一两的样子,你真要一斤,给你算300嘛。”

    “300?这么贵?”

    虽然惊呼这么贵,但范阳脸上却是流露出惊喜。

    他想的果然没错,时机相当凑巧,92年的虫草,价格真的是可爱啊,才区区300块钱一斤?

    这就是范阳的另一个目的了。

    卖虫草。

    作了那么多年的贸易,深谙炒作与囤积之道的范阳,又怎么可能不知道虫草呢。

    本质上,它是一种第三类别的野生资源,80年代放开经营,由市场定价,地方管理,国家也会进行一些定向收购,民间既自由贸易,同时还大量的出口创汇,从实质上,却早就变成一种流通商品了。

    但这个商品,却非常非常不一般,其炒作价值,堪比世界上另外一个伟大的骗局,钻石。

    因为它在未来的二十多年里,价值翻了好几万倍。

    到了2017年,虫草都是论克卖的,号称软黄金,甚至比黄金更贵,层层加价之后,普遍价格差不多100块钱左右,一根。

    一公斤虫草,在最高峰的时候,高达二三十万。

    精品的虫草,七八十万。

    但在1992年,冬虫夏草,却远远还没达到那么神话的地步,因为现代医学的发展,让中医落到了一个非常尴尬的地步,人参,鹿茸都还好一些,毕竟稀少,可实事求是的说,就连人参也是后世炒作起来的。

    同样是中药三宝的冬虫夏草,就真的尴尬了,因为严格来讲,它的产量不低。

    青藏高原,只要海拔到了3000米以上,每年的四五月份,满山坡都是。

    像后世范阳都还记得,去藏区自驾游,高原的那些草甸上,动不动就几千人蜂拥而出挖虫草,但每个人一天还是能挖到十几根,多的几十根。

    牧民两个月挖的虫草,就价值好几万,甚至十万块钱。

    但这完全是虚高,泡沫,炒起来的。

    如果没有人炒作,幕后推手,虫草的真实价值,和其他的传统中药材真没什么两样,大不了产地独特,价格略微高一些罢了。

    但绝不可能高到后世为之疯狂的地步。

    而目前是92年,虫草还没热起来,就是普普通通的一味药材,根本不值钱。

    如果没记错的话,90年代初期,一公斤虫草,市场上的价格应该在几百块钱的样子。

    在源产地,那才是真的便宜,以前还曾听人说过,**十年代,好多牧民一口袋虫草,一包一两块钱的香烟就能够换到。

    还有很多牧民,根本就不知道这东西,还能卖钱。

    那些虫草贩子,很多就是一二十元钱一公斤,就能收购。

    转运到二级市场,一线终端市场,就变成了几百块钱一公斤。

    这就是贸易。

    这就是中间商层层加价。

    但是明年,就不一样了。

    这也是无巧不巧的,重生到了1992年。

    因为明年,就是虫草的翻身之年,因为1993年,发生了一个振奋全国的事件,马家军名扬世界,在1993年德国斯图加特田径世界锦标赛上,几乎全额包揽了10000米,1500米,3000米的所有领奖台,在随后的第五届世界马拉松赛上,又全额包揽了前四名,全年66次刷新世界纪录。

    名震天下。

    但随后就陷入了兴奋剂事件。

    在澄清的过程当中,马家军抛出了保健品,作为自己的护身符。

    中华鳖精,冬虫夏草,也在这次事件中名声大燥,从而开启了未来长达十多年的保健品热潮。

    而到了明年,这个事情经过发酵之后,特别是后年1994年,虫草的价格,就嗖嗖嗖的翻了好几十倍。

    95年的一公斤,就能卖到七八千,上万元的价格。

    而95年的一万块钱是什么概念?

第七章:国际贸易

    所以范阳决定跑一趟西.0藏,因为这个虫草还有一个好处,没钱大量的收购,自己去挖总可以吧。

    一个虫草季,两三个月,挖个几麻袋回来,一边挖,一边向本地的牧民收购,等到明年,最迟后年,启动资金就到手了。

    而更重要的是这条贸易路线,自己要趁早的建立起来,是无论如何也要抓在手里的。

    还有更加凑巧的是,中国与俄罗斯的双边贸易,也会在93年,94年达到高峰,这是最容易搭上的一趟暴富列车,冷战时期,米国用一个说不清到底有没有的阿波罗登月,一个星球大战,一个战略性放弃地球,诱导苏连与米国展开了无休无止的军备竞赛,成功拖垮了苏连之后。

    却不料又上了个惊天大当。

    当时的米国国务卿亲自为厄罗斯设计了一些经济发展的方案,其中就包括国有企业的股份制改革。

    将俄罗斯的国有企业,平分到了每一个人民的头上,然后在国际市场上严重的高估卢布,做空卢布,500天计划成功以后,卢布的汇率下跌了几千倍。

    原本1比1.5的汇率,到了90年代中期,已经贬值到了连卢布在厄罗斯本土,都买不到东西的地步。

    厄罗斯在这场精心策划的金融战争中,败得一败涂地,米国仅用了几亿美元,洗劫了厄罗斯28万亿。

    贬值到了什么地步?可以直接去掉3个0。

    最严重的时候,50000卢布,只相当于七八十元人民币,二三十元美金。

    不过这也没什么奇怪,米国的金融风暴,国际对冲,又有谁没被洗劫过呢。

    即便到了2018年,东南亚这边如此夸张的汇率还比比皆是呢。

    严重的货币失衡,和巨大的贸易顺差,让这段时期的国际倒爷们大发其财。

    解体过后的苏连,虽然拥有着无比强大的重工基础,却也严重缺乏轻功产品的相关产能。

    贸易体系也出现断层。

    就卖基础消费品。

    发救难财。

    在物资全面短缺的情况下,中国这边过去的,合法的,不合法的,哪怕罐头火腿肠这种小商品,在厄罗斯都能够大发其财。

    在高峰的时期,简直毫无技术含量,字都不认识几个的文盲,就是跟风,跟着别人瞎跑也能挣很多钱。

    以前范阳就曾看见过一则新闻,说是一个杀人犯,上了国际列,也当起了倒爷,就卖点手套,衣服,罐头之类的小东西,可他不敢下车,也不敢去住宿,更不敢跑到银行开户存钱,吃喝拉撒都在火车上。

    结果被抓住的时候,两个麻布口袋,装了好几百万,全部是现金。

    这是国际大势引发的一轮.0暴富浪潮。

    挣钱的方式简单粗暴,随便漏一点点,也要捡得盆满钵满,成就了无数大亨,富豪。

    可现在还不行,一来是刚刚解体的苏连,正经历着有史以来最大的动荡,现在过去,安全隐患非常的大。

    二来,目前国内的改革还没有全面放开,外资和对外贸易都还卡得很紧。

    双边政策,都有着很多抵触。

    还是过两年,才是最佳的入场时机。

    仔细计划了一番,还是只有慢慢来,多挣点钱,尽可能的为自己积蓄实力。

    又说到虫草上。

    前世范阳曾经三次进藏自驾游,路线还是很熟悉,主要有两条路,一条从都江堰,翻四姑娘山,小金,丹巴,昌都,到拉萨。

    一条从雅安,翻二郎山,走大渡河,从泸定,到康定,丹巴,过塔公草原,成都到xc有2000多公里,按照目前的交通状况,恐怕要走一个多星期。

    但是完全不用那么费事,海拔2800米以上就是雪线了,只要过了雪线的山坡上都有虫草。

    它这个生长的模式有点奇怪,冬天的时候,它是虫子,就跟地里的毛毛虫没什么区别,但是这些土壤里面有一种虫草菌,虫子冬眠的时候就寄生在虫体里面,等到开春温暖的时候,虫子就会往上爬。

    说来也很神奇,每每虫子刚刚要破土而出的时候,这个时候脑袋向上,但是绝对等不到爬出来,寄生的虫草菌就会突然发作,虫卵必死,然后脑袋上就会长出一根两三厘米长,像朵小蘑菇一样的茸顶。

    但是采挖的时间只有三天,超过三天,草就长大了,土下虫体的营养就被吸收殆尽,就没有任何的药用价值。

    而海拔3000米,根本用不了跑那么远,康定就有。

    二郎山的海拔就超过4000米了。

    成都到康定,那就很近,只有300多公里,后世通了高速公路的情况下,几个小时就到。

    跑马山上,搞不好也能挖出几公斤虫草来。

    而康定,自古以来就是xc与中原的贸易口岸,风俗人情都很开明,汉人还多一些,只走到康定的话,无论语言,沟通,吃喝拉撒都没问题。

    速度够快的话,带上个几千块钱,在里面呆上一两个月,搞不好能拉回来几十公斤。

    囤积一两年,就是一本万利的生意。

    所以,这就是范阳前些天总结出来的一系列计划。

    先靠虫草累积一点资金,然后跑国际列,先到俄罗斯挣个几百万再说。

第八章:同行是冤家

    打听到了价格,到镇上的主要目的其实就已经达到了。

    只是这个启动资金,却着实有点问题,按范阳的想法,前期有个两三千块钱,就可以往康定跑一趟。

    现在是3月初,虫草的产季在每年的四五月,也就是说,还有一个多月的时间留给自己操作。

    只是皮革作坊,自己那便宜哥哥,怎么就不听劝呢。

    好好计划一下,这个皮革作坊,在短时间里面,挣到个一两千块钱,在范阳看来是轻而易举的事情。

    “现在怎么办?回家了吗?要不我再去和你哥说说,让他们把饭招待我们吃了再走啊。”

    “算了拉倒吧。”

    但回头一想,又的确不甘心。

    “哎我还真就不信了,走,我今天还真得回去把这饭吃了走。”

    范阳一想还有点生气了,毕竟时间不等人。

    缺一门听见范阳要回去赖饭,还以为他开窍了,两人就往回走。

    走到皮货店那个街口时,发现前面围了一个大圈,似乎发生了什么事情。

    把整个街口都堵满了,围了里三层外三层的人。

    “该不会出什么事情了吧?”

    因为正好在皮货店的门口。

    “打架了,打架了……”

    “打架了?咋回事?”

    看见皮货店下面,应该是摆了个地摊,上面铺了张油纸,摆着铁锤,铲子,凿子之类的农具。

    但此时散落得到处都是。

    地上三个人纠缠在一起,其中一个人被另外两个人给按在地上。

    看来是闹事的,结果闹事不成,被制服在地。

    地上那个光头大汉,虽然吃了点亏,一个人打两个,但仗着手里有铁锤,还在逞凶,嘴里骂个不停。

    压着他那两个中年人,一看就是常年干苦力的,身材敦实得很,按住了也没打他,只是死死的抓住光头的两只手,不让他爬起来。

    三人僵持不下,围观的多是老农,也没人上去拉架,就在那里僵持着。

    “王叔,咋回事儿?”

    “宋铁匠得嘛,跑起来闹事……”

    总共只有这么大一条街,可以说过上过下全都是认识的,哪家出了什么事儿街坊大概都知道。

    原来宋铁匠和这两个摆地摊的,有矛盾不是一天两天了。

    这两个摆地摊的,也是铁匠,只不过是隔壁镇上的。

    或许是生意不怎么好做,这两个铁匠便把自己家打造的农具,卷到这边镇上来卖。

    一回两回,宋铁匠都忍了,但在他看来,这镇子上的生意,多少年了,一直是他在做。

    如今抢生意的来了,而且这两个铁匠似乎尝到了甜头,只要逢场赶集,都会卷农具过来卖。

    这一来还有完没完?宋铁匠一气之下,便跑过来闹事。

    说这两个铁匠的农具是烂铁打的,一敲就弯。

    就带着把铁锤过来,几句话不对,照着摊子就砸。

    结果被两人按在地上,还捶了几拳。

    “让开让开,派出所的来了……”

    四五个民警过来,很快控制了场面。

    一阵哄闹之后,三个人都被带走。

    “同行是冤家啊。”王叔说道。

    范伟在旁边轻蔑的一笑:“要换成我,脚都要给他们打断。”

    范阳却灵光一闪,找到一个突破口了,说道:“这个是在所难免,你闹事肯定不对,换成我,处理的方法就不一样。挨着他摆摊骂,我就不赚钱也得把你挤走,你隔壁镇上的,人吃马嚼不要钱么?你今天打走了一批,明天另外一批又来了,你还打得完吗?”

    王叔点点头,这话说得连他也觉得很有道理。

    实际上老皮匠也不懂得什么做生意。

    范阳这一说,还给了他一些启发:“其实怪得了谁嘛,宋铁匠做人是不晓得变通,要换成是我,也不在他铺子上买东西,你打个锄头,还得先交钱,回头还得再跑一趟,做出来要不要得都不晓得,现在这里有现成的,哪个还买你宋铁匠的嘛。”

    听王叔这么一讲,范阳心想果然,宋铁匠肯定也是开个铺子,就打点样品,稍微大件一点的农具都需要预定。

    混口饭吃可以。

    挣钱,这种僵化的思维是肯定不行的。

    这也是那个年代的通病,一来资讯不够发达,二来现金流的确少,老一辈的大都抱着能少投入,就少投入,能不投入的,就绝不投入,把钱看得太稳。

    所以作坊始终是作坊,办不成商店。

    “你说的对,现在做生意,谁不买现成的?那我们呢?作皮鞋不是一样么,卖不出去,是不是也该找找自己的问题?”

第九章:休闲皮鞋

    “叫你回去你怎么不听?”

    一听范阳又要撺掇老皮匠作皮鞋,范伟虎着脸问道。

    又把范阳上上下下打量了一遍:“来,你老实告诉我,你到底想打什么主意?”

    “我打什么主意?好不容易张罗个店子,作垮了你高兴?”

    “你……”

    “你什么你?你自己好好想想是不是这个道理,连个铁匠都知道做出农具,拉出去卖,这个地方不好卖,难道就代表其他的地方也不好卖?”

    范伟一愣。

    自己这兄弟什么时候说话这么利索了?

    范伟也是个贱,范阳指着他鼻子骂两句,还把他骂得觉得有点道理。

    因为这句话恰好不好,正说到他的心里。

    他就一直在埋怨,乡镇上农民出不起钱,一度想过把铺子重新换一个地方,换到县城里面去。

    但是没钱,可即便有钱,这估计也只能是个想法,缺乏那个魄力。

    “需要你说,可铺子上现在就这个条件,你瞎逼逼什么,你懂个球。”

    “我懂个球?我是不懂,嘴硬嘛,再有两个月恐怕房租你都交不起了,逞能嘛,你不看看乡镇上都是些什么人,都是老农民,要不就是屁大点的小孩子,你在这里卖皮鞋,能好卖才是有鬼了,我今天早上出门请人算过了,你这个皮鞋得拿到外面去卖,看见那两个铁匠了吗?你嫌麻烦,我不嫌麻烦,就架子上这些皮鞋,我拿到县城里去,一下午就要给你卖完,你给我几块钱坐车,敢不敢?”

    范伟一听,颇有点意动,让他自己去,却没这胆。

    可还是有点垮不下脸皮:“你去卖,你别给老子亏得裤子都没得穿。”

    “亏本?亏你想得出来,这样,你跟我一起去,咱们今天也不去县城了,就去水泥厂,你看着我卖,我就摆个地摊也要把这堆鞋子给你卖完。”

    说着一指架子上的皮鞋。

    到水泥厂卖?

    范伟眼中一亮。

    这到是个好办法。

    他也不是不愿意接受。

    但随即想起个什么,情绪有点低落的说道:“行不通,人水泥厂的职工要求高,根本看不上咱们这鞋。”

    “有什么要求?一双皮鞋十几块钱他还有个屁的要求?是你的方法不对。”

    这人还真的是欠骂。

    骂他两句,反而软了。

    但问题也很明显,关于销路,范伟其实也想过很多,毕竟这个店子他经手一两年了,咋都有些经验。

    说穿了,皮鞋本身,最主要还存在着一个质量问题。

    范阳便又从货架上拿了一双皮鞋,拿在手里左看右看。

    这是一双男士皮鞋,如果范阳没记错的话,这种款式应该叫英伦风格,穿正装搭配的皮鞋,也是最经典的款式。

    可这种款式,对皮革本身的质量,要求比较高,因为鞋面是一张整皮,必须要靠皮革的质量把脸拱起来。

    再看了几双,男士皮鞋,发现都是这种经典款式,大不了就是系鞋带,和不系鞋带。

    都是正装皮鞋。

    “对了王叔,铺子上咋不作一点休闲鞋来卖?”

    “休闲鞋?”

    范阳一拍大腿。

    对呀,自己左想右想,为什么没想到休闲鞋呢?

    前世的范阳还算是比较传统的中年人,很少穿运动鞋,家里的皮鞋款式很多,但他平时最喜欢的,还是那种小巧的休闲皮鞋。

    而后世,要说皮鞋销量好的,也大多数是休闲鞋。

    像这种正装皮鞋,基本上是上个时代的产物了。

    后世的年轻人,即便着正装,脚下也常常是一双休闲皮鞋。

    当然这里不是指那种大头皮鞋,或者怪模怪样的款式。

    他记得自己最喜欢的,是那种既有点像正装皮鞋,但鞋尖又微微翘起,前面做成一个方形,鞋面不是传统的圆弧。

    而是鞋面分成三块,四周用皮革翻过来,再用线锁一圈,既好看,穿在脚上也显得小巧。

    更重要的是,一下子想通了其中的关键。

    也是人造革皮鞋大肆畅销的关键。

    人造革的皮鞋绷不起来,何必去强求呢?原本一个圆弧的鞋面,分成三块来做,不就完了?

    韧性不够,立不起来,只需要加厚两边的材料就可以了。

    在脑海里仔细的回忆了一遍,看见身前的桌子上有一支铅笔,旁边还有一个本子。

    范阳便拿起铅笔,用刀修了一下笔头,哗哗哗的画了起来。

    下笔的速度很快,前世的范阳可是系统的学过一段时间美术,素描都能画。

    一双鞋,简直不要太简单。

    就在范伟,缺一门,老皮匠的目瞪口呆之下,范阳看似毫无章法的线段,不一会儿联结在一起,就成了一双逼真的鞋子,速度很快,又画了一个侧面,一个倾斜视角的立面。

    “王叔,你看看,这个鞋你会做不?”

    画完了,范阳抬起头来问道。

    却发现几人像看怪胎一样看着自己。

    缺一门一把将本子拿了起来。

    “哇草,范阳你还会画画?”

    范伟看了,却揶揄道:“切,书不好好读,乱写乱画到是挺行。”

    “好好好,你说什么就是什么。”范阳也不和他置气。

    和王叔说道:“你说一个鞋面,我们把它分成三块来做,是不是要简单得多?还有一个优点,这种皮鞋本来就讲究柔软,舒适,根本不怕变形,这种休闲鞋你看看,能做得出来不?”

    “这不是船鞋吗?”

    没想到老皮匠只看了一眼,就说了出来。

    “船鞋?这个你会做?”

    老皮匠把本子拿起来,再仔细看了看,点点头说道:“这就是船鞋嘛,会呀。”

    会你不早说?

    把范阳郁闷得。

    “皮鞋嘛,过去过来就那么几个款式,这个比牛津鞋做起来是要简单得多。”

    看着看着,老皮匠嘶的一声,倒吸口气:“哎呀未必我真的老糊涂了?这种鞋面儿,好像真的不怕变形那……”

第十章:鞋体素描

    想着,王叔从架子上拿出一双加工好的鞋底,凝神思索了一会儿。

    旁边的工作台面上,正好有一块黑色的人造革,便提起铅笔,就要画出鞋面,看来马上就要动手制作一双这样的休闲鞋。

    “别急,王叔,用棕色的吧,效果会不会好一些?”

    “棕色?也好。”

    老皮匠手艺还是很不错的,根据范阳画出的样子,不一会儿整个鞋面,包括两边的一个u型也裁剪了出来,三块略一拼接,修修剪剪,大概的轮廓就出来了。

    “二娃子,你看看是不是这样?”

    “嗯,对对,就是这样,鞋尖可不可以略微上翘一点?”

    “这个不太好办,要是用皮子绷起来,怕不耐穿。”

    “那没事,平底就平底吧,对了,鞋跟可不可以稍微高一些。”

    “这个倒是好办。”

    不到半个小时,一双像模像样的休闲皮鞋,就在王叔的手里作了出来。

    “漂亮,还有这里,这个鞋面和侧面,可不可以用粗一点的麻绳,给他绞一个边出来?”

    “我试试嘛。”

    “还有这里,鞋底的边缘,是不是可以圆润一点,对,给他削圆一点,让线条看起来没那么硬……”

    然后一双棕色的休闲皮鞋,就摆在了范阳的面前。

    范阳脱了自己的烂皮鞋,就往自己脚上套,43码,刚刚合适。

    这一次,范伟没出言阻止。

    下地走了两圈,发现舒适感还真没得说。

    “好不好看?”

    “嗯,嗯。”缺一门羡慕得直点头。

    范伟也弯下腰来,将范阳脚上的皮鞋仔仔细细的看了一遍。

    “这个款式真的还不错,就是裤子差了一点,配条西裤应该很好看。”

    范伟到这个时候,也不得不服了。

    缺一门却很不是时候的说道:“那哥,咱们是不是可以做饭了?”

    “行,那王叔你们先忙,我去把那块腊肉煮上。”

    “哥,那我给你帮忙。”

    缺一门连忙跟着范伟上楼。

    一走上楼梯,范伟原本总是一副苦瓜脸,竟然慢慢的舒展了开来。

    剩下范阳和王叔继续讨论。

    “王叔的手艺真没得说,有您这份手艺,真是想不发财都难啊。”

    “这算啥……”

    但王叔的脸上,明显还是很受用的样子。

    “这个看起来,还是很好加工的样子,对吧王叔?”

    “这有啥难的。”

    很快,王叔又在皮革上画了一副鞋面,裁剪下来,给绷上一块薄薄的塑料板子,然后用剪刀剪出材料需要的轮廓。

    一副手工裁剪的鞋模便做好了。

    以后按着鞋模的样子,在皮革上画图,裁剪之后,就与鞋底进行粘贴。

    抛开鞋底的单独制作不算,一个熟练的工人,一天10双鞋的产量,肯定是能够保证的。

    “对了王叔,按这种思路,再看看能不能弄双女鞋出来?”

    “高跟的还是平底的?”

    “就平底的吧。”

    “这个倒是不难。”

    “女鞋尽量做秀气一点,样式不用太复杂。”

    “试试看嘛。”

    趁王叔构思女鞋的时间,范阳想了一会儿,又在本子上面画了起来。

    想一会儿,画几笔,不一会儿,一双高帮的方头皮鞋又被他画了出来。

    鞋面也和休闲皮鞋一样,都是拆成三块,然后缝制的工艺。

    等到范伟做好饭,端下来的时候,看见范阳又画出了一款皮鞋。

    伸手轻轻的拍了下范阳的脑袋:“你小子,哪儿去看到的这些款式?”

    范阳一惊,不可思议的看着范伟。

    没搞错吧?自己居然被人拍了下脑袋?

    想发作,可转瞬反应过来自己的新身份,算了。

    又不禁语塞。

    他总不可能告诉范伟,以后满大街都是这些款式吧。

    “图书馆查的。”

    “图书馆?”

    “别废话”

    范伟终于笑了出来,伸手又要往范阳脑袋上招呼。

    范阳往后蹦开,指着范伟:”干什么,干什么,庄重一点。”

    “吃饭,吃饭。”

    在镇上,生活的水平比农村还是高一些,范伟的碗柜里还有一块五花肉,拿出来炒了一盘回锅肉,一盘白切腊肉,一碟酸辣土豆丝。

    缺一门馋得口水都流了出来。

    饭一盛到碗里,甩开一条膀子就是一顿猛吃,一边吃,一边嘴里呜呜呜的还说个不停:“好吃,好吃,哥作的饭咋那么香。”

    “喔,这肉才肥得够劲……”

    “真爽啊吃得……”

    “美味,美味,真是美味。”

    转眼间,缺一门就连干四大碗,一盘回锅肉基本上被他一个人吃完了。

    范阳才捻一筷子。

    就没了。

    缺一门是一点也不知道害臊,看见盘子上的油水,把盘子拿起来,在几人面前假眉假眼的虚晃了一圈:“你们还要不要?不要我拿来泡饭,浪费了,也是喂猪,还不如我吃了呢。”

    扒开饭锅,又是满满的盛了一盘子。

    “这家伙上辈子是猪变的吧?”

    范伟笑骂道。

    但今天范伟却没有显得不高兴,只是对范阳说道:“你也吃一点,不然缺一门那头猪连盘子都要给我吃了,快吃,快吃。”

    一顿饭吃完,范伟心里的隔阂,基本上消失无踪。

    对范阳的话也没那么抵触了。

    能有个人来帮忙,对于他之前经历了那么久的郁闷来讲,是求之不得的。

    就好比走到一个死胡同里的人,忽然看到一个人来帮忙。

    而这个皮货店,对范伟来讲还有另外的一层意义。

    现在谁看到他,不叫一声范老板?

    同村的娃,和他一辈的,现在都还在土里刨食,要不就是二流子。

    这个店铺带给他的不仅仅是面子,还关系到他以后的生活。

    在铺子上过了一两年舒服日子,他现在回村里的家,呆半天就难受。

    让他滚回去种田?

    还不如让他死了算了。

    去年他还信心百倍,前面饭店老板的女儿刘小艳,对他很有点意思,托人告诉他,夸他年轻有为,两人只是还没捅破那层纸罢了。

    却没想到他爸进去之后,这人倒霉了,什么都背运,生意是越做越差,自己啥办法都使了,连修鞋,补鞋,都垮下脸去做了。

    可仍没有半点起色。

第十一章:良好起步

    无疑是柳暗花明又一村。

    这让范伟如何不高兴。

    吃完了饭,竟然正儿八经的向范阳问道:“二娃,你说这皮鞋做出来,得好卖不?”

    “人是张脸,树是张皮,但这个你得找准需求,什么鞋不是鞋?黄胶鞋不是一样的穿?一个老农民,你给他说破了天,他有这个必要么?你得找对人群,最好是年轻人,要有一定的消费能力,听我的,你先作个二三十双出来,我拿到水泥厂去卖,半天就要给你卖完。”

    “真的吗?”

    但随即老毛病又犯了,想了一下:“可,可万一,卖不出去咋办?”

    “卖不出去?卖不出去,就放店子上慢慢卖不就行了,你看看,你看看那角落里……”

    范阳一指墙角的那几卷皮革原材料。

    “你放在那里发霉就好卖了?退一万步说,就算卖不出去,也比扔在墙角强。”

    “嗯,也对。那我就信你一次。”

    范阳点点头。

    总算是说服他了。

    “我们这鞋成本多少钱一双?”范阳又问道。

    这一次,范伟却挺配合,和王叔对望一眼:“光算料子的话,一双男鞋,怎么也得三四块钱吧。”

    “才三四块钱?”范阳愕然道。

    “人造革得嘛,这值什么钱,真皮就贵了,猪皮的最少也得十来块钱一双。”范伟答道。

    “嗯,那这个价格,你觉得卖多少合适?”范阳还是征求范伟的意见。

    “我们以前卖的19,女鞋15,童鞋可以12。”

    说完,又补充了一句:“但实际上我们15,12,6块8块都在卖。”

    的确,小镇上,这些人哪有不讲价的。

    想了一下,怕是不放心,范伟又说道:“干脆就都卖15,12,10块吧,便宜些,好卖一些。”

    “不,就按19一双,男女都19,童鞋15,爱买不买,不买拉倒,明码标价,分文不少。”

    “这,这好吗?”

    “必须要这样。”

    一下午,范阳就在店子里,守着老皮匠和范伟作皮鞋。

    制作工艺其实相当简单,他不像真皮,在处理的时候需要经过很多道程序,硝制,印染,还要上色,抛光,一个好的皮匠,技术的核心,往往就在制皮上面。

    一张好的皮革,拿到皮匠手里还要经过无数道工序,耗费上十天半个月的时间,才能制作出来一张油光水滑的皮革。

    其中有很多加工的技巧,都是手艺人的不传之秘。

    而缝制的技巧,都是后话了,都是手面子功夫,但凡手巧一些都能做,熟能生巧罢了。

    而不像人造革,现在的人造革技术都已经相当成熟,无论革面的花纹还是色彩,光泽度,都是标准工序制作出来的,同一卷皮革所有的面积,都是统一的标准,根本没有偏差。

    实事求是的讲,现在人造革的面料水平,哪怕老皮匠,制了半辈子皮,你给他一张猪皮,或者牛皮,让他制作出堪比人造革的色彩,亮度,光泽,他也是办不到的。

    就更别说上面那些纹路和网格了。

    这也导致了现在的皮鞋加工,其实非常简单。

    科技,无时不刻不在改变着生活,乃至创业的方式。

    这样一个简单的手工作坊,只要有人指导,丢给范伟的老娘也能做,按着鞋模划线,比着线条裁剪,然后缝制,胶粘,只要材料足够标准,这又有什么难的?

    一下午,几人作了足足9双皮鞋出来,鞋底用完了,不然速度还会更快。

    范伟新画的高帮方头皮鞋也做了出来。

    “行了,今天就先到这儿吧,我和缺一门就先回去了。”

    “好,好,好,吃了饭再走吧。”

    晚饭,范阳还特地出去买了点卤菜,吃得缺一门连拍胸口,左一句右一句的:

    “哥,你是不知道,我和范阳这关系,真的,那就跟两兄弟似的,比亲兄弟还亲。”

    “范阳的大哥,就是我的大哥,哥,以后你有什么事儿,随便说。”

    “要不我们结拜成亲兄弟吧?哥,你看怎么样?”

    “哥,明天什么时候?明天我还来给你们帮忙。”

    范伟一听,却把眼光看向范阳。

    范阳却说道:“明天不来,我和缺一门明天在家把猪圈修了,后天来帮你们一起做,你们就辛苦一些,多加工点鞋底出来,这次先把童鞋放一放,多做一些男鞋,女鞋有个几双就行了,先试试水再说,凑够三四十双,咱们就拿出去卖。”

    “好,好,都听你的,对了,等下你骑我的车回去吧,来的时候也方便。”

    王叔一脸诧异的看着范伟。

    平时他宝贝得一天擦三次的那辆二八大杠,竟然舍得拿给范阳骑走?

    范阳驮着缺一门,在乡村间的二级马路上悠悠闲闲的骑着。

    四川盆地平原居多,很适合自行车骑行。

    二八大杠虽然看起来笨重,可一旦起步了,速度竟然还不慢,操控性还很不错。

    缺一门兴奋得脸都红了,一路上只要看到个人,他就觉得耀武扬威了,恨不得自己有两只手,自己也来骑骑过过瘾。

第十二章:江南皮革厂

    等到隔天一大早,两人赶到皮货店的时候,却吃了一惊。

    范伟和老皮匠短短一天时间,竟然赶出了二十多双皮鞋。

    范阳瞪着通红的眼睛,一看就没睡多少。

    “用不着这么着急,你们该不是没睡觉吧?”

    “没有,昨晚做到两点多就睡了,你看看够不够?”

    范伟搓搓手:“这样吧,今天我跟你一起去,看看好不好卖。”

    范阳点了点,加上前一天做出来的9双,一共有34双皮鞋,女鞋只有六双,其他全部是男鞋。

    其中几双,在鞋面上还加了一些装饰,看起来丰富一些。

    还有个更让范阳意外的是,居然还有鞋盒子。

    范明礼当初买了几百张鞋盒子放在店里,做完鞋子,顺便把鞋盒子也粘了几十个出来。

    只不过上面什么文字都没有,就是纸壳本色的盒子。

    要是再有个吊牌就好了。

    范阳美中不足的想到。

    要放到后世,随便找家文印店,找点250克的铜版纸,很容易就能印出些吊牌,栓在鞋子上,看起来就要正规许多。

    范伟一脸希冀的看着范阳。

    却不料范阳想了一下:“今天就去卖?太着急了。”

    “还嫌少吗?”王叔一脸疲倦的望着范阳。

    “不是,这些鞋子已经够多了,再加上架子上那些样品,完全够卖了。”

    “那是为啥啊?”

    “你休息,我先去踩个点再说。”

    范伟想了一下,随即连忙点头:“对对,是该先去熟悉一下地方。”

    距离小镇不远,有一座国营的水泥厂,据说是整个市的范围内,唯一一座干法悬窑水泥厂,有固定职工好几千人,是个大厂。

    一路上缺一门显得特别兴奋:“范阳,我打小就觉得你这人,以后肯定出息,因为你和别人不一样。”

    “怎么不一样?”

    经过前天在皮货店说服范伟的那一番话,现在缺一门对范阳是佩服得五体投地。

    “肯定是个做大事的人,我看得出来。”

    “呵呵。”缺一门的马屁功夫,还是欠缺得很啊。

    “之前我就想过,自己出来做点小生意,但是没门路,昨天我想了一晚上都没睡着……”

    说到一半,缺一门却又吞吞吐吐的。

    “有什么话你就说。”

    “你说我们这个皮鞋,卖出去,你哥会不会给我们也分点钱?”

    “现在想那么多干什么?只要挣到钱了,未必还少得了你的吗?”

    虽然没得到范阳肯定的答复,但缺一门还是狠狠的点了点头。

    骑车只要十多分钟就看到厂大门了,在前一个范阳的记忆里,曾经去过水泥厂好几次,所以这次也是轻车熟路,90年代的国营企业,都有自己的一套生**系,分为厂区,和家属区,两个部份。

    这个水泥厂的规模很大,职工的福利待遇在当时来说,相当不错。

    配套的设施齐全,不光有厂内的子弟小学,还有一间可以容纳几百人的电影院,篮球场,职工俱乐部。

    相当于一个文体广场。

    广场以篮球场为中心,四面都是家属楼。

    全都是7层楼高,单位分配,或者集资修的房子。

    范阳一边带着缺一门,骑着车到处看了一圈,很快就找到了黄金位置。

    毫无疑问,这个篮球场,就是整个水泥厂职工的活动中心。

    首先,整个水泥厂只有一条主干道,职工们上班下班几乎是固定的路线,而篮球场四面,还有几家饭馆,俱乐部,图书馆,都在这一片儿。

    篮球场的另一边,还有一个老人在那里架了个煤炭炉子,在那里爆米花,围了一大群孩子,在那里搞得热火朝天的。

    看来摆摊应该也没有人管。

    像摆个地摊这种事情,对范阳来讲,简直不要太简单,什么营销,什么口才,什么技巧之类说多了都是废,找准供需才是关键。

    简短的考察之后,范阳想了一下,干脆下午就拿过来卖。

    水泥厂是三班倒,早上8点到下午4点为白班,下午4点到12点为中班,12点到第二天早上8点为晚班。

    那么下午3点到5点,有一波人流高峰,晚上6点到9点,这一段时间,则是职工们的娱乐时间。

    范阳还留心了一下职工们的打扮。

    上下班的,大多数是那种翻毛的劳保皮鞋,其他大部份还是穿的皮鞋,要不就是回力胶鞋,这个时代运动鞋都还很少。

    而这些职工脚上皮鞋的款式,也大多都是经典款。

    范阳很有信心,一下午的时间,三十几双皮鞋就能卖光。

    因为90年代,真正艰苦的还是农民。

    特别是四川这一带,手工业并不发达,农村除了土里刨食,种点果树,编点簸箕,制点凉席,除此之外,就连纺纱织布这种传统都没有,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都很欠缺。

    农民的现金收入少得可怜,可偏偏孩子读书,看病,买衣服鞋子,日常的生活又都离不开钱。

    所以职工家庭,那么受人羡慕呢。

    尽管职工也不富裕,但92年的时候,人均还是有300多块钱的工资水平。

    住宿条件也比农村要好得多。

    90年代,职工家属就已经住上了套二套三的楼房,家家户户电灯电视,家具沙发,不爱存钱的天天吃肉都没问题。

    对农民来说,19元钱一双,堪称奢侈品的皮鞋,对他们来说,却是完全没有问题的。

    下午两点多钟,范阳就先骑着自行车,后架上驮了一大口袋皮鞋,就来到篮球场了。

    过了一会儿,范伟,王叔,还有缺一门,才又拿着两个口袋的鞋盒子,来到篮球场。

    “你们怎么也来了?”

    范伟嘿嘿一笑,这两天他对范阳的态度,转了360度的大弯。

    以前对范阳说话,稍微小声一点就算是太阳打西边出来。

    可现在看到范阳,却嘿嘿的一笑,看范阳的眼神还有点躲闪,好像活害怕惹范阳不高兴了一样:“我就想着呆在铺子上也没事儿,缺一门这一个人,两口袋的鞋盒子,他一个人也拿不走啊,就顺便来帮帮忙了。”

    “那行,就在这里摆吧。”

    范阳选的位置,就在篮球场旁边的马路边上,对面就是俱乐部,左边是一栋单身宿舍楼,视野开阔,来往的人一眼就能看到。

    “嗯,嗯,你说了就算。”

    接着也没那么多讲究,直接一张油纸往地上一铺,三十多双鞋子全部摆在油纸上面,一双一双的排好,旁边一张纸板上写着“低价处理,休闲皮鞋19元钱一双。”

    而鞋盒则像磊积木一样,在鞋摊后面码了半个人那么高。

    忽忽一会儿,就差不多四点了,一路上慢慢热闹起来了。

    几个穿着工作服,一身水泥灰的职工看到这边的鞋摊子,顿时围了过来。

    挑挑拣拣,明显都很感兴趣的样子。

    “喜欢可以试一下呀,随便试,合脚再买嘛。”

    范伟一看,激动得脸都红了。

    连忙扯出一张灿烂的笑脸,招呼那些职工试穿。

    而一个职工试穿了一下,估计也有点大老粗的性格,左右看了一下,也不问个什么,马上就掏出两张10块的:“来买一双,哪个收钱?”

    短短十几二十分钟,一个鞋摊子慢慢就围了好几十人。

    “这皮鞋还不错啊?”

    “什么皮子的?”

    “这个穿白裤子应该好看。”

    “老板这个什么牌子的啊?”

    看看人气搞起来了,范阳显然也低估了这个时代人们对新东西的热情。

    便把昨天晚上写好的一个小本子,拿了出来,递给缺一门。

    而缺一门清了清嗓子,也是个脸皮厚得比城墙倒拐,大声的念了出来:

    “温州,江南皮革厂,江南皮革厂,倒闭啦,姓黄的老板欠下了几个亿,带着他的小姨子,跟别人跑啦,现在,所有的皮鞋全部低价处理,原价98,68,128的皮鞋,现在统统只卖19元钱一双,走过路过不要错过,江南皮革厂,江南皮革厂,倒闭啦……”

第十三章:恕不讲价

    缺一门独特的叫卖声,顿时吸引了人群的注意。

    “小孩子乱说什么,带着小姨子跑了……”一个女职工捂着嘴笑着说道。

    听到江南皮革厂,人群的信任度多少加了几分。

    至少还是个牌子。

    但也有人问道:“这皮鞋质量还是可以啊,什么皮的?”

    “人造革,休闲鞋,都是这个料子。”

    “人造革?”

    “不是真皮的啊?”

    顿时也有些失去了兴趣。

    但旁边立刻就有人回道:“才19块钱,你要买鳄鱼皮的嘛?”

    “真是的,还穷讲究呢。”

    很多一想,也的确是这个道理。

    当然也有一些劝退了的。

    也有几个当场就付了钱的。

    场面一下子就火爆了起来,女鞋也卖出去两双。

    一个看起来十七八岁的青年女工,和一个四五十岁的中年妇女,手挽着手走了过来,一眼看到范阳,惊呼道:“范阳?怎么是你?”

    “李美静?”

    范阳脑海中忽然冒出来这个名字,同时,心里忽然一阵紧张,一阵说不清道不明的情愫蔓延开来。

    而那个叫李美静的青年女工,同样一脸惊喜的样子。

    “我刚还以为看错了,真的是你,你来干什么了?”

    在脑海里仔细的回忆了一下,找到了,原来这个李美静是前一个范阳的初中同学。

    两人同桌了一年,彼此间还有点好感。

    “我啊,搞着玩,你呢?不是读高中了么?”

    “读了一年,反正成绩也不好,就回来上班了,你现在怎么样?还好么?”说到还好么,脸上有点害羞的红了。

    她旁边那个中年妇女,两人一看就是一个模子印出来的,明显是母女两人,看了看自己女儿,又看了看眼前这个黑黢黢的小伙子,拉了下自己女儿的衣角。

    “妈,这是我同学,范阳。”

    又对着范阳说道:“范阳,这是我妈。”

    弄得范阳有点尴尬,你不介绍还好,介绍一下这是什么意思?

    “阿姨你好,买鞋子吗?”

    中年妇女点头意思了一下,眼光却被摊子上剩下的几双女鞋吸引了。

    她妈虽然年近四十,但身材还很苗条,拿起几双女鞋反复看了看,又放下:“怎么款式这么少啊。”

    “只有这几种,19块钱一双,你穿多大的码子?”

    李美静也拿起一双来,在自己脚上比比划划:“范阳你自己进的货吗?你什么时候作起生意来啦?”

    “就这几天,这双鞋你试试,你的脚长,个子高,夏天配裙子好看。”

    “真的吗?”

    听见范阳夸她,明显挺高兴的,也不客气拿起鞋子套在脚上。

    顿时一脸惊喜。

    因为这几款女鞋,在范阳的设计之下,做得格外秀气,鞋底也作薄了一些,鞋尖很圆润,小小巧巧的,这在后世叫做淑女鞋,很适合搭配连衣裙。

    “嗯,真挺好看的,妈妈,要不我们买一双吧?”

    她妈瞪她一眼:“小伙子,19块钱贵了吧,我们买两双,给算便宜一点。”

    李美静她妈妈,虽然四十来岁了,但也很喜欢这种小脚款式的女鞋,开口讲价。

    “这个不能少,我们是明码标价,无论男女都是这个价。”

    李美静在旁边也帮腔道:“范阳,你就给我少点呗。”

    旁边买鞋的,哪怕刚刚付了钱的,都转过头来看着范阳。

    “这个真不行。”

    范阳连忙给李美静打眼色。

    但是李美静哪里知道范阳的心思,仍央求道:“好不好嘛,就便宜一块钱好吗?”

    “这个,真的不行……。”

    李美静的妈妈脸上顿时就不乐意了,将鞋子一放:“不卖就算了,走,回家。”

    拉着李美静就走。

    范阳也没想那么多。

    毕竟现在挣钱才是正事。

    可没走多远,母女两又手挽着手又走了回来。

    “算了算了,把那两双给我们装起来。”

    “啊,刚我那双鞋子呢?”

    李美静一看,自己刚选好那双,被另外一个女工刚付了钱,直接就穿在了脚上。

    “额,不好意思,刚这位大姐买了。”

    “那,那还有吗?给我拿一双。”

    她妈妈一看,连忙把自己选好那双捡在手里,拿出20块钱买了。

    “只有这一双了,要不你试试这双?”

    范阳将摊子上最后剩下那双女鞋捡起来,递给李静。

    这一双是棕色的,虽然样式也很好看,但李美静左看右看,也有可能是先入为主的原因,就总觉得不是很满意,套在脚上一试,在鞋尖那里按了按:“长了一点,这是多少码的呀?”

    “37码。”

    范伟走过来答应到。

    “长了一点的嘛,还有36的吗?”

    “不好意思,大家都听一听啊,今天没买到合适码子的,我们明天还会再来,还有存货,明天我们还在这里摆,都不要着急啊。”

    范伟收钱已经收到手抽筋了。

    他绝没有想到范阳设计的这种皮鞋这么好卖。

    将鞋面分成三块之后,解决了容易变形,和人造革本身质感不好的问题之后,他虽然想过,今后的生意肯定要好做很多。

    但绝没想到这么受欢迎。

    自己赶工出来的皮鞋,几乎刚刚摆出来,就卖得只剩下几双了。

    而外面的人还在往里面挤。

    有些人直接就伸手去抓,眼看最后几双马上就要卖完了。

    他站出来吼一嗓子。

    范阳连忙在他背后一拉。

    “你干什么?你疯了啊?明天又来?至少要过几天啊。”

    “不怕,不怕,今天晚上我再赶二十双出来。”

    “二十双?你不睡觉了啊?”

    “早死三年睡多少哦,没事没事,你听我的。”

第十六章:皮鞋反响

    而另一边,**点钟,天都已经黑了,小镇上冷冷清清,但是水泥厂却热闹得很。

    这种六七十年代建立的厂矿,都有自己的一套生**系。

    不光有俱乐部,电影院,图书馆,篮球场,还有一个员工自营的卡拉ok厅。

    篮球场上,几个年轻人正在那里打篮球。

    其他人都是背心短裤,唯独有一个年轻人,却不一样,二十来岁,名字叫李明宇,打个球,却穿着一件棕色的皮夹克,一条西裤,脚上踩了双棕色的休闲皮鞋。

    站在篮筐底下,眼睛却不停的往马路上张望。

    “接着。”

    一个篮球飞了过来,李明宇完全没有注意,嘭的一声砸在头上。

    穿着这样的衣服,打球怎么打怎么别扭。

    打得不起劲,几个背心短裤的也把衣服穿上:“不打了,去俱乐部看电视。”

    天慢慢的黑了,职工们的娱乐活动差不多就要宣告结束,年纪大一点的,纷纷回家了。

    可李明宇还朝着其中一栋家属楼的方向,频频张望。

    四楼最左边那一栋,竟然还亮着灯,看来今天是看不到了。

    而四楼最左边那一栋房子里,此时李美静刚洗了澡,正拿着一张毛巾一边走,一边掸着头发。

    湿漉漉的水珠还沾在皮肤上,就穿了薄薄的一件睡衣,纤细的腰肢,修长的白腿,还有少女独有的芳香。

    这一幕,假如让李明宇看到了,恐怕鼻血当场就得喷出来。

    就连李美静的妈,同为一个女人,看到自己女儿如此性感,一边擦头发,一边甩头的妖娆样子,也不禁心中一动。

    同时也心中骄傲。

    自己的女儿,真和自己是一个模子印出来的。

    同时更加警惕的想到,自己可千万要看紧了,不能随便便宜了哪个小王八蛋。

    自己女儿这祸国殃民的身材,放在古代,贵妃搞不好都能选上。

    坐在沙发上,李美静的妈妈拿起电吹风,给女儿吹着头发,客厅里摆着一台电视,结婚十多年了,家庭条件还不错,她自己是厂里的会计,丈夫是70年代的中专生,目前是厂里的劳资科科长。

    可是一意孤行,办停薪留职下海去了。

    家里就剩下母女两人。

    “妈,我想去烫个头发。”

    “可以啊,休班了到县城去嘛,又花不了几个钱。”

    一边给女儿吹着头发,她妈妈怎么看女儿,怎么觉得满意:“女孩子,就是要打扮得漂亮一点,才有人喜欢呀,对了,今天那个小伙子是谁?”

    “跟你说了吗,我的同学。”

    “家住哪里啊?”

    “就镇上嘛,好像是。”

    “什么户口啊?”

    李美静想了一下:“农村的吧。”

    “有工作没有啊?”

    “我哪里知道”

    “嗯,我看你今天看那小伙子的眼神,不怎么对劲啊,你是不是看上他了?”

    李美静把背一侧:“妈,你又来了,是不是我看见谁都喜欢,你太过敏了吧……”

    “哎,妈不是想管你,但我先把话撩在这儿,要是那个小伙子,妈绝对不同意,知道吗?”

    “妈……你想什么那。”

    “女孩子,妈是过来人,你心里想什么妈明白,你现在才十八岁,对象一定要挑个好的,这是你的终身大事。”

    又说道:“机修班姓李那个小伙子,还来纠缠你没有?”

    说到李明宇,李美静脸上明显的一红。

    “长得好看,妈告诉你没用,那小伙子人是不错,妈看了也有几分喜欢,但家庭条件太差了,你要是被他骗去了,有你苦吃,你千万不要心急,这个事情妈来给你把关好吗?”

    “行了行了,我知道的。”

    母女两隔三差五都会来一次类似的对话。

    看过一会儿电视,李美静就回自己屋子睡觉了,屋里的高低柜上面镶着一片大镜子,又拿出一件连衣裙,在镜子里转了半天。

    感觉都凉得有点受不了了,才窝到被子里,拿着一块小镜子,修修眉,理理刘海。

    脑子里乱七八糟的。

    一会儿想想李明宇,一会儿又想想王浩,想着想着,竟然又想到了范阳身上。

    几年不见,范阳长高了呀。

    等到第二天,李美静还好好打扮了一番,也准备好了钱,要买她的新鞋子,她在厂务办公室上班,和厂区的操作工不一样,朝九晚五,也不穿工作服,一双好看的鞋子对她来说,特别重要。

    好不容易等到5点下班了,她几乎是一路小跑,来到篮球场。

    可是扑了个空。

    “咦,怎么没人呀?”

    心里一下子失落起来。

    就坐在俱乐部门口,傻傻的等。

第十九章:意大利小牛皮

    第二天,缺一门一早爬起来,就跟范阳说道:“范阳,我想回去一趟,反正很近,一个小时就回来了,你看行不行。”

    “行啊,速度快一点就行。”

    今天正逢赶集,缺一门跑到农贸市场,买了一斤多五花肉,这时候的猪肉才1块8毛钱一斤,一些饼干,水果糖,面粉,白糖,花了差不多5块钱,提着一大包回到家里,拿给奶奶。

    “勇娃子,你又在哪里去偷这么多东西?”

    “让你拿着就拿着,我现在跟范阳一起卖皮鞋,这是我自己挣的。”

    又拿三块钱给奶奶,自己只留了两块钱:“好了好了,我还有事,等回来再跟你说,奶奶,帮我收拾下衣服。”

    “收拾衣服?你又要走哪里去?”

    “放心吧,我现在挣得到钱了,范阳的大哥不是开了个皮鞋店么,我给人帮忙,搞不好能给5块钱一天。”

    范阳的奶奶怀疑的看着缺一门:“他那个店子我晓得的嘛,你一只手,能给别人帮啥子忙?别人得要你啊?”

    “你就别管了,帮我收拾衣服就行。”

    不一会儿,收拾了两套换洗的衣服,还涨了个心眼,把自己户口簿带上了。

    回到皮货店,却只看到范阳和王叔。

    “咿,我大哥呢?”

    “出去找人帮忙了,怎么,这么快就回来了?”

    “我给奶奶买了点东西,想着店子忙,就早点回来了。”

    范阳手里拿着一块料子,正和王叔讨论:“王叔,你看看高跟鞋,咱们能不能做得出来?”

    “高跟,加厚行不?”

    “加厚?恐怕不行吧,单纯的加厚,但鞋底也需要弧度啊……”

    没有成熟的鞋底加工工艺,看来目前还不适合想太多。

    那天看到李美静,范阳的心里不大不小的悸动了一番。

    在前一个范阳的记忆里,只记得自己的这个同桌,以前长得白白嫩嫩,脸蛋也长得还不错,印象也不是特别深,可一别几年不见,当初的青涩女孩,一转眼,却长得像模像样了。

    厂矿里长大的女孩子,和农村大不一样,留着一头乌黑的长发,身材也玲珑有致,要知道范阳身体里,可是装着一个中年的老妖怪,什么女的没有见过,要论姿色,还着实让范阳吃了一惊,她的这副容貌,要放到21世纪,稍稍打扮一下,真心不比那些网红素质差。

    想到李美静那天没买到鞋子,范阳便留了个心。

    也不图什么,单纯的博美人一笑,还是可以的。

    李美静的体态偏媚,要是能做出一双细跟的高跟皮鞋,她一定很喜欢。

    限于鞋底的工艺,高跟鞋只能暂时作罢,如何才能显得别致呢,范阳在几款女鞋上面反复琢磨,想过加点花上去,可无奈老皮匠的手艺中规中矩,根本不会做。

    而目前的人造革,范阳又怎么看,怎么都觉得是哄小孩子的一样。

    没办法,人造革再怎么作,质量始终还是存在一些问题。

    而且颜色也太单调。

    范阳在墙角的那堆人造革里翻来翻去,忽然,发现了一小张红色的皮子。

    “王叔,咱们还有红色的料子?”

    范阳抖出来。

    王叔一看:“这不是革的,这是张牛皮的嘛,好多年咯,还是我从昆明带过来的,就只剩下这么点了。”

    “原来是张真皮,我是说怪不得要厚这么多,这颜色挺好看啊。”

    “嗯。”老皮匠面有得色:“我要说这是意大利过来的你信不?”

    “意大利?”

    “好多年了,那时候我还在昆明给人帮工,别人给拿来订做的,就说是意大利带回来的,这可是头层皮子,还剩下这么一小块儿,我给留下来了。”

    “是吗,可以啊,那可不可以帮我个忙?”

    “你要咋的?”

    “这块皮子,帮我作双女鞋呗。”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25236/ 第一时间欣赏重生之国际倒爷最新章节! 作者:吹牛小王呀所写的《重生之国际倒爷》为转载作品,重生之国际倒爷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重生之国际倒爷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重生之国际倒爷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重生之国际倒爷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重生之国际倒爷介绍:
层出不穷的暴富商品。囤积与炒作之道。各国边境线鲸吞海吃的狼性商人。穿越回到1992年。重走茶马古道,西臧挖虫草,广西采珍珠,云南贩xx,腾冲倒翡翠。开办进出口贸易公司,打造实业帝国,借东欧剧变之机,远渡俄罗斯,罗马尼亚,乌克兰,捷克斯洛伐克。缅甸,印度,泰国。成就一代大亨。重生之国际倒爷已经完结,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重生之国际倒爷,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重生之国际倒爷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