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现代都市重生之国际倒爷TXT下载重生之国际倒爷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重生之国际倒爷全文阅读

作者:吹牛小王呀     重生之国际倒爷txt下载     重生之国际倒爷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三十七章:山沟里的县城

    这房子大概四十个平米左右,地上铺了瓷砖,墙面刷的白灰,里面还有个厕所,还算得上简单的装修了一下。

    但是空空荡荡的,因为是铺面的设计,里面啥都没有。

    应该是空了很久,地面铺满了灰。

    打扫一下,应该还是蛮不错的。

    “满意不嘛?”房东问道。

    “嗯,可以,房租多少?”

    “给你们算100嘛,你们租多长时间?”

    “刘叔是吧。”范阳发了根烟,说道:“说不准,大概两三个月吧,房租我觉得还是挺合适的,我们主要是住人,放东西到是其次,可不可以给我们找两张床?”

    房东想了下,估计赵光明多少也给他说了一些情况,人还是挺实在:“你们不好煮饭的嘛。”

    “这个无所谓。”

    “我那边到是还有一张空床,就是有点烂了,将就一下还是可以用,等下你们过去看看嘛。”

    “嗯,谢谢了,那房租怎么付?”

    “随便嘛。”

    还没想到房东这么好说话,竟然连押金都可以不交,范阳先付了100,房东交了钥匙,带范阳过去看了下床,虽然旧了点,但将就能用,房东人挺不错,还搬了两床棕垫过来。

    铺上被子就可以睡觉了。

    “好啦,你们就先忙,我上面乱得很,就不招呼你们上去坐了,累死我了,睡觉了先。”

    赵光明打了个招呼,便上楼去了。

    “别急啊,上去倒杯水喝啊。”缺一门脚跟脚的,就要跟着上楼去。

    却不料赵光明脸色有点慌,转身将缺一门拦住。

    刚刚打开的门,又连忙掩住。

    “喝水啊,那你等会儿,我给你端下来。”

    “有啥见不得人的哇,你还怕我偷你东西吗,来,让我。”

    缺一门也是个自来熟,经历了昨天的事情,自认为和赵光明都是朋友了,说话都没那么顾忌了。

    “屋子里乱得很,收都没收拾,你等我给你端下来,刚回来,不也没烧水么,等会儿,你先下去。”

    “算了,缺一门,你往别人屋子里闯什么。”还是范阳将缺一门叫了下来。

    赵光明连忙把屋子关上了。

    出去买了两床被子,和一些生活用品,回来望着天花板,又觉得无聊,出门在外,交到个朋友还是挺不容易,缺一门还指望着借赵光明的厨房开伙呢。

    脸皮也厚,便端着个杯子,又跑到赵光明上面去敲门。

    “啥事儿?”屋里里传来赵光明的声音。

    “没事儿,水烧开了没有,给我倒杯水喝。”

    “睡都睡了,明天再来嘛。”

    砰,砰,缺一门索性踢了门两脚:“干嘛呢,老赵,出来玩会儿呗,下来打牌,无聊得很。”

    没过一会儿,赵光明的门打开了一条缝,皱着个眉头说道:“你这人咋这样呢,还让不让人睡觉了?”说着还是递了个温水瓶出来。

    把门砰的一声又关上了。

    看起来是不喜人打扰。

    缺一门讨了个没趣。

    只得回来:“这人咋这样呢,没看出来啊,小气吧啦的。”

    “算了,你打扰别人干什么,可能是不方便吧。”

    进货,来来回回花了千把块钱,加上运费,房租,一路上东花西花,范阳拿出钱来一数,只有800多块钱了。

    让缺一门把身上的钱也拿出来数了一遍,只有160多块。

    两人加起来不过1000。

    看来要尽快把这批沙琪玛脱手了。

    睡到第二天早上,8点多,范阳就把缺一门叫了起来。

    吃过早饭,缺一门便问道:“接下来怎么办?咱们找地方摆摊吗?”

    “今天还不急,走,咱们先出去转一圈再说。”

    作为一个生意人,看事物,范阳有自己的一套方法,城市的基本功能是提供行政,和便民的各种基础设施。

    那么就有各种事业单位,职能部门,学校,医院,商场。

    康定的城区不大,夹在两座山的中间,一条河,把城市分为两半,这条河叫折多河,当地人也叫它康定河,还有一条雅拉河,在康定下桥处交汇,共同汇入下游,就是大渡河。

    而那两座山,就是折多山,和贡嘎山。

    城市就夹在中间。

    青藏高原这边,过了横断山脉,都是那种金字型的山,尖溜溜,植被不是很茂密,海拔超过五千米积雪就终年不化了,就形成了雪峰。

    而两座山的底部,相交的地方,往往就叫做沟,沟中的河,大部份就是喜马拉雅山脉和昆仑山脉流淌下来的雪水,所以整个青藏高原的水资源丰富,带沟的地方海拔低,植被就茂密一些,就有森林,湖泊这种地貌,风景优美,后来的很多风景区,也多以沟命名。

    毕棚沟,海螺沟,九寨沟什么什么的。

    风景的确美,但实话实说,不过就是山沟沟而已。

    看个新鲜可以,住在当地的人,都不当回事。

    而藏区的县城,往往也就建立在这些山沟地势宽阔的地方,面积一般都不大,康定也是如此,直到2015年,才划为县级市,而目前,仅仅是个小县城而已。

    但这个县城,却是曾经的gzcz治州的首府,曾经西康省的省会城市,因为青藏高原这个地区,是真正意义上的地广人稀,辐员一万多公里的面积,却只有不到10万的人口,城镇的常住人口只有几万人的样子。

    只用了半天,大半个城区就被范阳和缺一门逛了一遍。

    由于开发较早,地理优势明显,康定的城区在90年代便已经初具规模,甚至有一所大学,就是后来的四川民族学院,还有一所高中,县境内还有另外两所中学,仅仅教育这个方面,就有了很强的消费能力。

    辐射的面积就会更宽,周边几万平方公里的牧民,孩子要上学,都会送来康定。

    而既然是作生意,每到一地,寻找的肯定是市场,隔他们住的地方没多远,就有两个大型的农贸市场,主要提供生活物资。

    进去随便打打探了一下,大米,面粉,肉类,价格不高,因为这些都是国家定价的,可谓亏本也要作,因为当时的市场经济并不完全,实行的是价格双轨制,国家靠控制粮食和农作物等基本生产资料,来调节和掌握市场的价格,来平衡货币关系。

    但是蔬菜和水果,价格就高得有点离谱了。

    因为这些全靠商贩从外地运进来。

第三十八章:三级分销商

    虽然只有300多公里,但路非常难走,翻山越岭,那时候的车也很少,运费异常昂贵,私人生意,很难支付起这么昂贵的运费。

    况且那个年代的车太贵了,私人玩运输的还比较少。

    所以才会有那么多人搭货车,捎带货物进来。

    高原地区主要是农牧为主,但凡是成品商品,价格都比较高,一罐豆瓣酱都要5块钱,一瓶汽水也要四五块,所以说钱比较好挣呢。

    虽然销量可能赶不上外面,但单价高,利润足。

    大型的超市,没有,只有到处林立的小型商店,副食店,杂货铺。

    价格都比外面要贵个一两倍的样子。

    另外还有一个皮毛市场,另外还有个夜市,不过规模都不大。

    但更多的是随处可见的小摊贩。

    和路边上随处可见的杂货铺,小卖部。

    范阳打听了一下,像范阳带进来的这种沙琪玛,和他一样包装,500克净含量,零售价,竟然高达8块钱一袋。

    藏区的物价高,范阳是知道的,由于交通不便,又缺乏工业支撑,无法形成自给自足的生**系,非常依赖进口,物价一直都是居高不下,哪怕到了2010年,里面的基础消费品,也比外面要贵个一两倍的样子。

    直到川藏铁路建成通车了以后,才逐渐的降下来。

    把缺一门兴奋得:“这一趟真是来对了,范阳你算一下,咱们这一趟得挣多少钱?接下来咋办?咱们找个地方摆摊吗?”

    看向范阳的眼光也越来越敬佩。

    但范阳却不这么看。

    账面上的利润虽然很可观。

    但究竟能挣到多少,还是两说的事情。

    20件,如果按零售价8块钱一袋,那么一袋就有6块钱的利润,每件20袋,一件120,这一趟就有2400的毛利润。

    可是专程作这个生意的话,来回的运费,车费要300块钱,耗费在路上的过程,至少需要一个星期,每天的消耗,吃,住等等,怎么也得算到50块钱一天。

    20件的量,如果零售,还要除去房租,其他开销那些,利润就摊得薄了。

    最后这批沙琪玛能挣多少钱,还说不准。

    作小生意就是这样的,周期越短,利润越高,拖得越久,利润就越低,假如一天就能卖完,那么这个生意绝对是暴利。

    十天才能卖完,就只能算是将就。

    要是半个月,甚至一个月都卖不出去,那就没得做,甚至要亏本了。

    低于这个价,还真没什么做头。

    所以这个8块钱的零售价,看起来高,却还是有一定道理的。

    小摊小贩,自进自销,所有的费用都由自己承担。

    自然是利润越高越好。

    但那些零售商店,居然高达8块,落到范阳的眼里,就很不正常了。

    “急什么,看到个农贸市场,你在那里瞎起劲什么,走,跟我去找地方的批发商问一问再说。”

    走在路上,看着四周林立的小摊贩,沿途的杂货铺,商店,范阳又不禁唏嘘。

    哎,多少年了,居然又回到老本行。

    曾经他是无论如何也想不到,自己还有再沦落到摆地摊的一天。

    卖鞋子那都不算,至少自己还是涉足的产销,可这次呢,这可是正儿八经的摆地摊,还是卖的沙琪玛,副食产品。

    想想真是造化弄人。

    不过摆起地摊,对他来说,也算是轻车熟路了。

    现在他的本金有限,也只能涉足一些基础消费品,目标也只能着落在日用百货这些上面。

    而日用百货这些商品,走到一地,不弄清楚里面的行情,怎么行呢。

    贵,是为什么贵?

    按照范阳的理解,和荷花池卖沙琪玛的老板说的一样,2块钱的进货价,拿到康定,卖个5块,6块,是很正常的。

    但卖到8块,显然就有点不合理了。

    要是昌都,拉萨还差不多。

    要知道康定距离成都,即便路再难走,也只有300公里而已。

    一路上,范阳和缺一门连问了五六家,沙琪玛都在8块钱一袋,可乐,汽水,外面2块钱一瓶的,统统都是5块,原本1块钱,1块5的方便面,里面卖3块,就连一罐豆瓣酱都要5块钱。

    这些基础消费品,日用百货,快速消费品,它的销售模式,渠道,基本都是固定的。

    90年代的企业,生产厂家,绝大部分采用的还是三级分销制度,严格来讲,到达消费者手中,价格都是固定的。

    好比一个饮料吧,现在的天府可乐,健力宝,旭日升红茶,在90年代都是全国知名商标,销售渠道覆盖全国各地的大型企业。

    他的销售制度仍是三级分销。

    由于通讯与交通都不方便,直销网络的建立和大规模普及,还是2000年左右才开始的。

    就连宝洁公司,还有百事可乐等等跨国的合资企业,虽然早就有成熟的模式,在中国建立起自己的直销网络,都是95年往后的事情了。

    有些把厂家定义为一级,有些把省级经销商定位一级,说法不一,但要搞清楚一点,是三级分销,而不是三级代理。

    好比一瓶可乐,成本价1块钱,赚1块钱,厂家给出的价格,就是2块钱。

    按照三级代理的话,省一级,加1块钱,就变成了3块钱。

    市一级,再加1块钱,就变成了4块钱。

    县一级,再加1块钱,卖给小镇上的杂货铺,就变成了5块钱。

    小卖部再加1块钱,怎么办?一瓶1块钱成本的可乐,到了消费者手里,就变成了6块钱。

    那么天理何在?企业的竞争力何在?

    本来就是平价的日用品,是经不起这种层层加价的。

    一家企业,如果连终端的零售价格,都不能把控在自己手里,那就离垮杆不远了。

    可以说分分钟洗白。

    所以说但凡基础消费品,快速消费品,日用百货这些基础消费品,成熟的厂家,一定是有个建议零售价的,有些害怕市场乱套的,往往直接在瓶子上写着建议零售价,多少多少钱一瓶,一袋什么的。

    但如何平衡代理商的利润呢?

第三十九章:副食批发商

    于是就有了三级分销商的制度。

    厂家卖出的可乐,2块钱一瓶。

    那么给省级代理,2块。

    省级代理,再给市级,也是2块。

    市级,再给县级代理,依然是2块。

    也有些不设县级代理,直接厂家为一级。

    县级给杂货铺,依然是2块。

    杂货铺,销售终端,挣1块钱,当然,后世大多是5毛的终端利润。

    销售终端的利润,是必须充分保证的,不然就没有最终销售能力。

    所以1瓶可乐,到了消费者手里,就是全国统一零售价,3块钱。

    基本上都是如此。

    那么二三级代理,利润从哪里来呢?

    就演变成了三级分佣制度。

    例如厂家1块钱的成本,卖2块钱,他必须压缩自己的利润,把1块钱的纯利润,自己挣5毛,拿出5毛钱。

    这5毛钱,就叫做返利,或者叫佣金。

    而这5毛钱,省级代理,交给次一级代理,给他3毛钱,次一级代理,再给他2毛钱,或者1毛5什么的。

    分销商挣的利润其实很少,明面上没有利润,全靠返点和分佣金挣钱。

    除去自己的费用,普遍的分销商,日用百货类,综合下来,利润点只有6%左右,全靠量,和厂家的刺激性政策挣钱。

    所以三级分佣的制度下,次级分销商,单作一种产品,是活不出来的。

    于是大多数的三级分销商,都是大杂烩,什么品牌都作,就演变成了县一级,或者市一级的什么?就叫做副食批发商。

    这在二级县市很常见,可以说遍地都是。

    这些批发商,综合了各个品牌之后。

    你如果是一个平头老百姓。

    想要开一间杂货店,小超市。

    往往只需要联系上一级的批发商就可以了。

    品种齐全,很多还提供送货上门。

    你只需要提供铺面,给你一张商品清单,价格目录,自己下单,理货,最终销售就完了。

    这也是市场实际的最优解。

    不然你开一间杂货店,小超市,未必还到处联系生产厂家,然后等货运,快递,给你发货上门吗?

    日用百货,基础消费品,不像家电,轻工,甚至服装都可以层层代理,层层加价。

    但快速消费品,成熟的产品,成熟的厂家,目前大多数都是三级分佣。

    像后世的大厂,上市了,有钱了,摊子铺大了,才搞得起直销,在各省,各市,设立自己的分公司,减少中间环节。

    而三级分销,也是个适合产品推广的最优解,又好比你建立了一家食品公司,生产个泡椒凤爪,辣椒酱,小本融资,产品需要快速的推向市场。

    那么聘请业务员,拿着质量合格证,到处去找批发商洽谈就可以了。

    当然,也有地域性的差异存在。

    例如藏区,路途偏远,地广人稀,往往两个镇之间,距离就上百公里。

    而且路特别艰险,蜀道难,难于上青天,这讲的是从大凉山进四川盆地。

    而四川盆地,到xc,川藏线,那就是正儿八经的天路了。

    从五几年修这条路不知道牺牲了多少人,目前也只是堪堪能走而已,从雅安到康定,实际只有200公里不到的路程,却要走七八个小时。

    运费也高得吓人。

    这些都是需要分销商自己承担的,那么加上自己的费用,销售终端贵个一两块钱,还是合理的。

    但直接翻了对半。

    对半还有多?

    那显然是有人在拼命挣钱了。

    到底是谁在哄抬物价?

    这个范阳并不眼红,也眼红不来,但是在别人的地面作生意,不去拜拜码头,探探行情还是说不过去的。

    就是不知道目前的康定城区,到底谁才是这一片的带头大哥呢?

    于是范阳走到一个卖副食的杂货店,就路边撑起一块窗板,卖烟,瓜子,饮料的小杂货店,让老板拿了两瓶汽水,喝了一口,说道:“大姐,你们这里面的东西咋卖那么贵?”

    老板是一个中年妇女,看她头饰和衣服,还有脸上膛红的颜色,和略显圆盘的脸蛋,可以很清楚的分辨出,这是一个本地人。

    这老板娘不悦的看了范阳一眼:“贵?啥子贵了?到处都卖这个价,我的东西,哪里贵了?”

    范阳撇撇嘴。

    又未免觉得有点好笑。

    连老板娘自己都不觉得自己的贵,这是为什么?

    证明她根本就不知道行情。

    90年代的藏区就是这样,再往大了说,外面很多农村也都是一样的,四五十岁,五六十岁那一批人,大多数都是文盲,字都不认识,最远,搞不好也就走到过县城。

    电视都没有,啥都不知道,在她们的眼中,这东西就是5块钱。

    我哪里贵了?

    没钱,就算了,这种民情,要是有钱还得了?

    偏偏目前的藏区,还就是这个样子。

    所以说生意好做呢。

    一笑之下,范阳的心思,不禁又活络起来了。

    这种实际的情况,就连他一个重生人士,也有点没有预料到。

    原本他只是顺便带点沙琪玛进来,就想挣点运费,毕竟像沙琪玛这种产品,既是零食,又能果腹,还有充足的保质期,口味也还不错的小商品,无论走到哪里都有销路的,这也是当初范阳很快就决定了卖这个沙琪玛的原因。

    然后自己帐篷,军大衣,铲子这些都准备好了,打算自己去挖,然后深入乡村,挨家挨户的收购,务必在一个虫草季,抓紧时间,收到个几十公斤。

    然后就回去卖皮鞋呢。

    即便要建立自己的贸易渠道,至少也是明年,或者后年的事情了。

    但现在看来,自己的计划,应该要好好改变一下了。

    能用钱解决的事情,为什么不用钱呢?

    于是又跟老板娘说道:“也不是说就你的东西贵,是这样的,我是这个饮料的业务员,这次进来是出差的,主要就是进行一些市场调查,想来打听一下,目前咱们这个饮料,在你们这儿好不好卖呀?销量怎么样?”

    老板娘似懂非懂,但听见范阳这么说,脸色好多了:“你是来问啥子的嘛?”

    “就问问好不好卖,看看有没有必要在康定建立灌装厂,如果在康定建立灌装厂,到时候给你们直接供货,价格就便宜多了。”

    “便宜?什么便宜?”

    “这样吧,我先来问一下,您这个可乐,现在进货价,多少钱一瓶?”

    “4块钱嘛。”

    这么容易就探出来了?

    “呵呵,4块钱,还是可以的。”

    老板娘也没怀疑什么,对范阳说的似懂非懂,也不怎么在意,反而低下头去理她的毛线去了。

    范阳又问道:“那大姐,这可乐,你们一天,能卖出去多少瓶啊?”

    “晓得哦,我少有在铺子上,反正一个月要卖好几件。”

    范阳微微一笑,又掏钱出来,买了两袋瓜子。

    “嗯,那谢谢了,再请问一下,你们这个可乐,是在哪里进的货啊?”

    “向阳桥头头上嘛。”

    “那再问一下,是找谁进的货呀?”

    “你去找扎西。”

    “扎西?好的,那不打扰您了。”

第四十章:向阳批发部

    由于折多河穿城而过,康定城区桥有好几座,年代久远。

    像将军桥的历史好几百年,以前还是木头修的,背后紧靠着老.0城区,山腰上几座寺庙。

    90年代康定,老.0城区,和新.0城区,区别还是挺大的。

    老.0城区偏藏羌风格。

    新.0城区偏现代化。

    向阳桥,便是座现代化的水泥石桥,在东关新城这边,开发较早,桥边一个广场,服装店,珠宝店,餐饮街,在当时算是县中心地带了。

    广场旁边,一栋三层楼高的建筑下面,是一排商铺,一字排开足足有四间铺面,上面的招牌上写着《向阳副食批发部》。

    一个搞副食批发的,直接把铺子开到城中心来了?

    厉害。

    门口停着一辆北京jeep,后面还停着一辆双桥的大货车,几个工人正在卸货。

    范阳凑上去一看,连洗衣机都有,电视,冰箱,还有电饭煲这些家用电器都在卖。

    铺子的面积挺大,每一间都有100个平米以上,左边两间铺面,堆的全是成箱成件的货物,门口两张条桌,摆着算盘,笔,账簿之类,这两间应该是搞批发的。

    而旁边两间铺面,面积还更大一些。

    里面摆着密密麻麻的货架,走进去一看,不光生活物资,家用电器,连锅碗瓢盆都摆着卖。

    相当于后世的一个中型超市的规模了。

    范阳带着缺一门转了一圈。

    总而言之,什么都贵。

    左边搞批发那边,柜台上坐着一个汉族人,应该是掌柜的样子,穿一件袄子,正招呼手下几个打包的,好像在点货。

    坐在外面观察了一会儿。

    不时有人进进出出,通常是带着辆三轮车,几件几件货物的进走。

    初步判断了一番,那名叫扎西的老板应该不在。

    范阳让缺一门走远了一些,独自一人走了进去。

    挨着挨着看那些商品。

    等店上的掌柜,看起来没那么忙了,上去发了根烟,说道:“老板,跟你说个事。”

    掌柜的一看,这么年轻,而且是个汉族小子,端起杯子喝了口水:“嗯。”

    “是这样的,我在东关新城那边,想开个杂货铺,听人说是不是可以在你这里进货?”

    “你开在哪儿?”

    “就郭达山背后,新修的那排房子。”

    “到底哪排房子嘛?”

    “最后一排。”

    “几栋?几号?”

    打听得这么详细?

    “额,我不知道。”

    “不知道,那你回去问清楚了再来。”掌柜的说完,翻账簿去了,一副爱理不理的样子。

    “不是,我家里人叫我来的,就是想咨询一下,看看是什么价格,能简单的介绍一下吗?”

    “不能。”没料到,掌柜的居然一口回绝了。

    “为什么?”

    掌柜的斜斜的打量了范阳一番:“你是外地的吧?”

    “对啊。”

    “你回去把铺子的地方问清楚了再来。”

    “哦,好的。”

    范阳便走了。

    缺一门问道:“咋样?”

    他没搞懂为什么范阳这么神神秘秘的,还让自己躲远一点。

    “没事,走,另外找一家。”

    这家副食批发,毫无疑问,肯定是康定最大的了。

    其他呢?

    看着天色快晚了,范阳直接找了个三轮,带着两人在城里转了一大圈,几乎该跑的地方都跑完了。

    结果没有。

    居然没有?

    整个康定城区,就此一家。

    厉害啊。

    能把一个县城的日用百货,进行垄断,看来是遇到了地方上的土豪了。

    如此高的利润,眼红的必定不少。

    竞争一来,价格和利润就得降。

    这是市场千百年不变的规律。

    而要保证自己的竞争力,挤压竞争对手,这是作生意必须要面对的。

    这个扎西厉害啊,不管他用什么手法把竞争对手赶跑的,都不可小窥。

    哪怕是拳头赶跑的,而实际上,能用拳头赶跑竞争对手的,更加不可小窥,而且惹不起。

    90年代,对有眼光,有能力的人来说,既是一个黄金时代,也是一个草莽时代,地方性的垄断在所难免,况且92年,市场大面积的放开,其实也没有几年。

    范阳注意了一下,发现卖家电的,在城里还是有几家,卖服装的也多。

    看来扎西主要作的是基础消费品,其他的染指不多。

    要小心一点了。

    但这既是缺点,同时也是一个优点。

    强有力的人物,将物价及利润控制得这么好。

    只要自己不乱来,不触及别人的根本利益,不扰乱市场,至少卖这一批沙琪玛,利润是完全可以保证的。

    这是范阳的习惯,前世从商几十年,跨过无数边境线,阅历算是相当丰富了,中国的治安,特别是新世纪往后,放在全世界范围,都是很强硬,很好的。

    而中国的周边各国,治安环境,基本上有一个算一个,都无比的混乱,特别是范阳前世,长期从事大规模贸易,每到一地,不拜码头肯定是不行的。

    哪怕摆个地摊,了解多一些,也是很有必要的。

    至少心里有底。

    接下来就简单多了。

    不过20件沙琪玛而已,少量分销,先找个地方摆摊,哪里人多往哪里钻就可以了。

    向阳桥这边暂时不考虑,因为目标群体是牧民,干脆先在最近的农贸市场摆一天试试。

    回到租的房子,范阳找来一张纸壳,拿支黑笔,随便涂了几个字在上面,就算准备完毕。

    “沙琪玛厂家直销,8元一袋。”

    可缺一门看了,却有点不妥的说道:“范阳,是不是贵了点儿?”

    “贵?贵什么贵?”

    “别人商店里,才卖8块钱一袋,咱们这摆摊儿,也卖8块,合适吗?”缺一门问道。

    “咋的就不合适了?”范阳却反问道。

    “额,也不是说不合适,我是在想,咱们是不是卖便宜一点,要不卖6块钱咋样,少挣点,我觉得也还是可以了……”

    “呵呵。”范阳一笑,拍着缺一门的肩膀说道:“缺一门,你要记住,以后无论你作什么生意,不要动不动就想着降价,老是降价,你还挣什么钱?别人卖,你也卖,我为什么要降价?我教你一个道理,所谓买卖,特别是这种小生意,只有一个道理,那就是把东西,送到需要的人手里,就这么简单,这叫做找准供需双方,你便宜两块钱,就有人买么?我告诉你错了。”

    “错了?便宜还不好么?”缺一门抠着脑袋问道。

    “好什么好?你要知道这种玩意儿的性质,就是个零食而已,他要吃,就会买,不吃,就不买,他不会因为你便宜了两块钱,而花六块钱刻意买一袋,只要你价格不比别人高,他要买的依然会买。”

第四十一章:农贸市场

    “额……”缺一门还是理解不了。

    “你是穷怕了。”

    的确,在缺一门眼里,两块钱都很珍惜。

    特别是前一段时间,两块钱足以让他干一架了。

    “那我问你,如果是你,这个沙琪玛,在路上碰见了,你会买么?”

    “8块钱?我肯定不买。”

    “对,这是你的消费观念,当然了,目前的8块钱价格的确贵,我问你,要是在咱们老家,四川,这沙琪玛4块钱一袋的样子,你会买么?”

    “不会。”缺一门摇摇头。

    “那3块钱一袋,你会买么?”

    “不会。”缺一门摇摇头:“吃碗面才一块钱,我买它干什么。”

    “那不就对了,你没有这个消费能力,你不买的始终不会买。”

    “而要买的,你卖6块,他买,卖8块,他一样会买,那么能挣6块的,为什么我要挣4块呢?除非像我们卖鞋子一样,有巨大的价格优势,这种小商品,难道你还奢望能像卖鞋子一样,造成抢购吗?你要搞清楚爆款商品,和普通商品的区别。”

    “爆款商品?”

    “是啊,卖点零食而已,我为什么要压缩自己的利润呢?你这个习惯不好,对,我承认,也有人会因为便宜两块钱心动,但我作生意就是这个样子的,你要买就买,不买就算了,习惯了,他不买的也会买了,来不来就降价,那你还作什么生意。”

    “额,这我是真的不懂了。”缺一门听得糊里糊涂,但想了一下,还是说道:“那咱们也卖8块,那别人不该跑到商店里去买了?”

    “听着,缺一门,这就是我要告诉你的道理,精明的生意人,永远是把需要的东西,送到需要的人手里,仍是这句话,就这一点,就足够了。”

    “额……”缺一门越听越糊涂。

    范阳摇摇头,看来这个缺一门的脑筋,还是转得有点慢啊。

    “没事,慢慢的你就知道了。”

    虽然嘴上这么说,但范阳实际想的却是,小心为妙。

    自己虽然摆个小摊,无伤大雅,但你动不动就降价,要是传到扎西耳朵里,万一别人介意呢?

    他可不想突然走到哪个地方,被人撞一跟头,然后莫名其妙的挨一顿打。

    更不想三天两头的有人来找麻烦。

    不怕一万,就怕万一。

    还是小心为妙。

    挨个打都算小事,万一遇到几个脾气暴的,给自己挖个坑,那就真的玩大了。

    有些人的脾气不好,在别人的地盘上,特别是如今这个年代,还是规规矩矩的好一些。

    第二天一早,6点多,两人就起床了。

    来到农贸市场。

    由于隔得近,两人没有带货,而是先观察,在农贸市场对面找了家卖面的铺子,坐着吃面。

    康定的农贸市场,没有外面那么繁忙,开市较晚,直到7点多钟,才看见拖着猪肉和蔬菜的三轮车,进入菜市场。

    肉联厂屠宰好的猪肉,牛肉,半片一匹,看着几辆三轮车陆陆续续拖着肉进市场,都是两三匹猪肉的量。

    连牛肉都是一匹两匹。

    “看来康定的城镇人口,消费能力都还是不错,生活水平不会比外面差。”

    8点多的样子,买菜的人渐渐的多了起来。

    这边的农贸市场,和外面也差不多,都是市政规划的,里面是固定摊位,外面没人管,每天早上的菜市场,那人流量绝对是可以保证的。

    人人都要吃饭的嘛。

    所以农贸市场,也是很适合观察行情的一个地方。

    里面范阳没去管,就和缺一门蹲在路边,菜市口大门那一片,也开始热闹了起来。

    许多卖菜的三轮车,各种小摊贩,也会来赶这一波早市,

    这些都是打游击的,就挨着挨着,摆在农贸市场的外面。

    像什么卖风湿骨痛膏的,卖跌打药酒的,卖米花糖的,卖菜的,卖衣服的都有,这些摆摊的也都挺有默契的样子,来得早,就占个靠前的位置,后来的就跟着沿街摆就完了。

    完全没有人管的样子。

    看见来的摊贩还在增多。

    那肯定要早点占个靠前的位置了。

    “嗯,就是这里了,先拿两件出来试试。”

    便和缺一门回到库房,这也是凑巧,租的房子离农贸市场近得很,走路都只要几分钟,但还是叫了个三轮车,拉了3件沙琪玛过去。

    卖食品,有张桌子肯定是要好一些的。

    便在路上买了一张小木桌,两个小盘子。

    “就摆这里吧。”

    农贸市场两个门,还有一条小巷子,总共三条通道,正门的人流量最大,摊子也最多,两人挨着一个卖水果的,把摊子铺开,将沙琪玛拆了两件,在桌子上堆成了一个金字塔型的小山。

    盘子里放着切碎的几个沙琪玛,提供免费品尝。

    隔没多久,一辆三轮车骑了过来,看见范阳他们的沙琪玛摊子,脸色有点难看。

    骑车的是个中年男人,旁边跟着个妇女,看来是个夫妻档,他们的三轮车上还有个煤炉子,两夫妻找了个位置,就在范阳后面两个顺位,把三轮车上的篷布掀开,卖的是米花糖,炮筒,甜薄脆,葱油饼之类的。

    炉子上熬着一锅糖色,两人正忙着将炒好的米花放进去。

    现场加工。

    不过一会儿,又有几辆这种三轮车骑了过来。

    由于同样是卖食品,而且是甜食,范阳自然就多留心了一些。

    没过多久,菜市场门外,就摆成了一条长龙。

    过路的人也多,但范阳他们从8点半的样子,一直摆到快10点,来盘子里捻两块的多,但却一袋都没卖出去。

    “范阳,这玩意儿靠谱么?”缺一门有点担心的问道。

    “没事,亏了也是我的钱。”

    范阳一直留心着那几辆卖米花糖的,葡萄干,果脯,切糕,饼干的,后面还有好几辆这种三轮。

    但摊子前还是没有多少人的样子。

    也卖不动吗?

    直到快11点钟的样子,街角转过来一群人,有四五个的样子,这几个人一出现,马上就吸引了范阳和缺一门的目光。

    因为他们的打扮太显眼了。

    这是几个青年男人,都是二三十岁的样子,打扮得很有民族特色,穿着半边袖子掉在一旁的藏族袍子,头上缠着辫子,脚下踩着带有刺绣的靴子,腰上悬着藏刀。

    一眼看上去还很有点惊艳的感觉,看起来就像几个古代人一样。肩宽步阔,个子虽然不高,但体型看起来却很魁梧,一人牵着匹马。

    即便牵着马,走路也大摇大摆的样子。

    看这样子,应该就是著名的康巴汉子了。

    不得不说,藏族的青年男子,有些还是很漂亮的。

    性格既彪悍,又豪爽,而且特别爱喝酒。

    范阳心中一动,这才是正儿八经的牧民来了。

第四十二章:康巴汉子

    这些牧民脸上泛着笑容,好像兴趣很高的样子,什么都要看上一看,到了卖风湿骨痛药酒的那个摊子,就开始掏腰包了。

    而那些卖米花糖,饼干,糖果的摊子,也都纷纷开张。

    等那群牧民慢慢逛了过来,看见盘子上堆着切碎的沙琪玛,都没客气,上来就捻了几块丢进嘴里。

    几个人都吃得连连点头,问道:“多少钱?”

    会说汉语。

    缺一门脸上一喜:“8块钱一袋。”

    “8块钱?”牧民又捻了一块到嘴里:“给我买10个。”

    “10个?”缺一门问道。

    一袋就有20个小的,他到底要的是半袋,还是10袋?

    还没等缺一门考虑清楚,那个牧民便伸手去拿了,一袋一袋的往马屁股后面的袋子里装。

    “10袋?”

    几个小时不开张,开张就来个大的。

    一次就卖掉半件。

    转眼就挣了60块。

    这显然出乎了两人的意料。

    “我也要10个。”

    “10个,10个。”

    另外两个牧民,也一人买了10袋。

    还有两个牧民斯文些,一人拿了5袋。

    转眼之间,就卖掉两件。

    轮到付钱时,这些牧民,拿出的居然全都是100的大钞。

    要知道现在100的面额其实很少,主流还是50,10的面额居多。

    仅这一批牧民,就到手320块钱。

    纯利润240。

    缺一门帮着收钱,手都有点发抖。

    范阳也挺意外,索性拆了一袋,一人送了两个,这些牧民连声道谢,一边吃着,一边牵着马满意的走了。

    到那个卖米花糖的摊子前面,又买了一些泡筒,葱油饼这些。

    也都是大袋大袋的买。

    缺一门伸手在范阳的腰间捅了一下:“范阳,这,这钱,未免也太好挣了吧?”

    “对呀。”范阳呵呵一笑,前世熟悉的感觉又回来了。

    人人都知道作生意能挣钱。

    但究竟有多挣钱,却是很多人不知道的了。

    只要找对了方法,单纯的贸易行为,来钱的速度非常快。

    往往一个不起眼的摊子,即便到了2018年,只要人勤奋一些,找准了门路,哪怕摆个烧烤摊,也有月入几万,一年挣几十万的存在。

    只不过大多数人,迈不出那一步而已。

    不过90年代的藏区,还的确是一座宝库。

    嗯,不带贬义的可以这么形容,嗯,的确是人那啥,钱多。

    一来政策倾斜,还有民族保护,六七十年代全民皆苦的时代,牧民们的生活,也比外面要好得多。

    畜牧私有制过后,这种情况就更加明显。

    只不过到了后世,资讯发达过后,旅游搞起来了过后,就差得多了。

    景区到处飞起宰人。

    但牧民性格豪爽也是真的,即便宰人,也比三亚那边好到哪里去了。

    “我地吗呀,这挣钱,真比抢钱还快啊,卖个皮鞋算个啥?还作得那么麻烦,范阳,以后我们干脆就专门做这个生意算了。”

    缺一门两眼直冒光,卖个皮鞋他感触还不是特别深,毕竟是别人的生意,而且卖个皮鞋,制作也是个很麻烦的事情。

    距离他始终很遥远。

    可这个沙琪玛,经范阳这么一操作,他可是看得明明白白。

    作个小生意,居然这么挣钱?

    心思就复杂了起来。

    前面那个牧民刚走,又有一个中年妇女,穿着件藏袍,手里牵着个孩子,看到沙琪玛的摊子,看起来不怎么会汉语,问了句:“多少?钱?”

    “8块。”范阳用手比了个8。

    这妇女听完,便去袋子里摸钱,也是张100的,伸手在摊子上抓了四袋,一手提着两袋,似乎挺不甘心,又拿起两袋,让他的孩子提着。

    又卖出去6袋。

    价都不讲的。

    收了钱,范阳明白了。

    这些沙琪玛,针对性真的是非常强,牧民们爱吃,刚开始不好卖,由于早上来菜市场的都是城镇居民,而城镇居民里面,不管汉族人,还是藏族人,在城市里待久了,都会慢慢的汉化,口味也就渐渐的刁钻。

    而且城镇人口,要吃随时可以买,对这个兴趣缺乏。

    但是牧民不一样,看这些牧民的样子,牵着马,赶着牦牛,还有些牵着几头几头的羊,多半是来交易的,卖了牛羊,采购生活物品,来一趟不容易,手上现金还多。

    这个套路堪称完美。

    看起来这些牧民都是周边乡镇上的,骑着马,赶着牦牛到城里来,所以时间就比较晚了。

    搞不好上午都不是重点,下午才会迎来牧民的高峰。

    想到这儿,就连他这个多年的老生意,也有点兴奋了:“快,缺一门,再回去拉几件过来。”

    “嗯,那我这就走。”

    “对了,看看哪里能不能买点塑料袋,要大号的。”

    缺一门一走,生意一下子就好了起来。

    缺一门货还没拉到地方,剩下的十几袋就已经卖完了。

    这还便宜了那个卖米花糖的摊子。

    也成交了几笔大单。

    而范阳发现,这些牧民出手是真的大方,对钱简直没什么概念,大包小包全往马背上扔,他们好像特别喜欢吃土豆,动不动就是一袋一袋的买。

    怪不得赵光明说现在什么生意都好做。

    而卖沙琪玛的,也不知道是不是范阳他们占的位置的原因,周边还没有摆摊卖的。

    也就是说,目前他们还是独一家。

    这究竟是个什么情况呢?

    范阳在心中分析着。

    照理说这么好卖的沙琪玛,旁边这些摊子应该也进一点来卖啊。

    结果范阳捡了一家摊子一问。

    一包米花糖,居然也要10块8块的。

    份量比范阳他们的沙琪玛,还多不了多少。

    范阳忍不住笑了起来。

    这些生意人,哪有不知道沙琪玛好卖的。

    但运费毕竟太贵了,跑一趟也太远,太费时间,而米花糖,甜薄饼这些,他们自己就能做。

    挣钱的速度只会更快。

    “来了来了。”缺一门带着个三轮车司机,帮忙将沙琪玛搬了过来。

    接下来不时有牧民过来,三袋两袋的买,但像那几个康巴汉子一样,动不动就几十袋的买,还是没有再出现过。

    结果一天下来,卖到下午4点多,竟然卖掉差不多8件沙琪玛。

    两人饭都没顾上吃。

    因为这农贸市场,营业的时间好像特别长,从11点左右,到下午两三点才算高峰。

    一天就回款1000多块,连成本带运费都一起赚了回来。

第四十三章:将军桥

    两人都很高兴,回款这么快。

    也是出人意料。

    两人带回来两斤手抓羊肉,几瓶啤酒。

    回来缺一门就跑到二楼敲门,想叫赵光明下来喝酒。

    却没人。

    “这个生意真是作得,比卖皮鞋强多了。”两人喝着酒,吃着羊肉,缺一门说道。

    “嗯,今天还不错,连我也没想到会这么好卖。”

    “这些牧民真有钱,看这样子,搞不好再有两天就能卖完,范阳,我说咱们以后就作这个生意了吧,这么好赚。”

    刚这么说着,卷帘门哗啦一声,赵光明回来了。

    “来老赵,吃饭了没?来喝酒哇。”

    赵光明一看,有啤酒,还有羊肉,也不客气,一屁股就坐了下来。

    “咋的?开张了哇。”

    “哈哈,老赵,说了你恐怕不信,今天一天,你猜我们卖了多少?”

    “多少?”

    “整整八件,一天卖了千多块钱,哎我说这玩意儿,太好挣了,我说老赵你也来和我们一起干吧。”缺一门现宝似的说道。

    “是吗,那当然了,今天赶集嘛,当然好卖了。”赵光明咬开一瓶啤酒,闷了一口说道。

    “赶集?”范阳吃了一惊。“县城也赶集?”

    “那当然了,初一,十五,是大集,县城也赶的。”

    “哦,我是说咋今天这么热闹。”范阳热情就冷却了下来。

    赶集,能卖8件,平常估计不好说。

    “原来是赶集。”缺一门想了想,可即便是赶集,这份销量也很不错了。

    “不过没事,你们这个好卖得很,那些牧民,吃这个比吃肉还高兴,你要是去牧民家里做客,给你端壶酥油茶,端盘饼子出来,你还别生气,别人平时都舍不得吃呢,你要去乡镇上还更好卖,对了你们今天在哪儿摆的摊啊?”赵光明问道。

    “就农贸市场。”

    “农贸市场?”赵光明愕然道:“那地方能有多少人,咋不去将军桥啊,向阳桥那边,老.0城区的牧民才多嘛。”

    “老.0城区?”范阳问道。

    “那是,牛羊贩子,粮站,还有肉联厂都在那边,农贸市场有什么逛头,你们碰到恐怕都是路过的,改天你们到将军桥试试,那家伙人才多。”

    老.0城区?

    昨天范阳他们转城的时候,也到那边去过,那边的房子很多还是木楼,道路也坑坑洼洼的,积水很多,而且到处都是牛粪,马粪,味道很冲,有点受不了。

    下意识的就回避了那边。

    但此时一想,遍地的牛粪,马粪,不正好说明牧民多才会那样么。

    那边肯定有牛羊交易,再回想了下,好像那边的路边上,还摆着整张整张的生皮,上面毛都没褪的那种。

    还有很多民族服饰,藏银之类的装饰品,都摆地摊在那边卖。

    因为城中有条河,所以桥很多,河面不宽,都是那种石拱桥的样子。

    恐怕有五六座桥,有些搞不好还是明清时期就建起来的。

    青石的桥面都变成漆黑,油光水亮的去了。

    现在以牧民为目标,城镇居民完全可以放弃,在藏区作小生意,那就是挣牧民的钱,的确可以过去看看。

    “那行,明天我们搬到将军桥去试试,谢谢了啊,来老哥,喝一口。”范阳笑着说道。

    “喝,喝。”赵光明一副没什么大不了的样子。

    到让范阳心中疑惑起来。

    照理说钱帛动人心,这个沙琪玛的生意,利润还是可观的,范阳心里默算了一下,照目前他们的进度,一个礼拜,二三十件的量应该是能走完的,一个月哪怕两趟,一个月也能有四五千的纯利润。

    在90年代,可以说非常吓人了。

    90年代的四五千,放到他重生以前,2018年的话,不说五六万,三四万肯定是要值的。

    更关键是这年代的钱,不好挣,由于国家的银根紧缩政策,市面上流通的钱本来就不多,钞票的购买力非常强。

    可赵光明却始终一脸云淡风轻的样子。

    范阳不由问道:“老哥,你到底干什么的啊?有什么好的路子吗?跟兄弟说道说道呗,未必你还怕兄弟两个抢你生意吗?”

    赵光明酒瓶子举到一半,听范阳这番话,酒都不喝了,瓶子放了下来:“我那啥,搞着玩儿,挣不了钱。”

    “别啊,老赵,说说你到底干啥的?”缺一门也帮腔道。

    “真没啥,我就作点牛马的生意,好了喝酒喝酒。”

    “对了你那几箱菩萨,咋没弄走呢。”缺一门看了眼角落里堆的那三箱菩萨,问道。

    范阳也看了过去,发现其中一箱的木框已经拆掉了。

    好像也打开过似的。

    “那啥,先借你们这堆一下,我懒得往上面搬,以前我也都堆这里的,这不你们租了,我那上面也放不下啊,将就了,将就了。”

    范阳咀嚼着这两句话。

    看来赵光明的板眼挺多啊。

    但不关自己的事,还是算了吧。

    “喝酒,喝酒。”

    赵光明酒量也不大,两瓶就喝得晕乎乎的,上去睡觉了。

    范阳忍不住好奇,还是跑到角落里去看了一下。

    发现那箱子是打开过,而里面的格子,也空了两个出来。

    很明显少了两个。

    “范阳,你说这老赵到底干嘛的,我总觉得有点不对劲呢,该不是个什么骗子吧?”

    “骗子?他骗你什么了?好了别瞎想了,管别人那么多干什么,抓紧睡觉。”

    “嗯,那明天咱们是不是去lc区摆摊啊?”

    “不用,今天卖得好好的,明天咋都要再试一天,明天你守着,我抽空过去看看就完了。”

    “那行,明天我们还是6点起床吗?”

    “算了吧,我发现今天咱们还犯了个错误,摆在农贸市场的门口,位置还不是最好的。”范阳说道。

    “对,对,我也发现了,人群都从街口转过来,咱们摆在门口,反而在尾巴上了,明天咱们往后面挪一挪,搞不好生意还要好些。”缺一门也说道。

    “是啊。”

    那些牧民往往还没走到沙琪玛的摊子,就采购了大袋大袋的米花糖,饼干,再到范阳他们的摊子时,买的量就少了。

    最后数钱,今天卖出去1208,消费了几十块,加上自己身上的,又有了2000块钱的样子。

    就等剩下的12件脱手,又能回款2000,本金就能翻到4000的样子。

    而现在四月初,虫草还不急,本来想自己去挖的,现在看来不用费那事了。

    沙琪玛卖两个月,加把劲,看来一两万的资金应该不成问题。

    明天去打听一下虫草的渠道。

    价格合适,先拉个几百公斤回去,一口先吃成个胖子。

    要到俄罗斯,虽然钱好挣,但是钱少了不行,连人少了都不行,上一世,范阳出生得有点晚了,跟着别人跑俄罗斯的时候,已经是96年,而且一无本金,二无人脉,白白错过了很多机会。

    这一次,重生,要干,就得干票大的,所以说准备的钱,越多越好,还要趁早拉起一个团队,才能放手操作,一旦事情做起来了,到处都需要安排人手。

    至少要二三十人,才勉强能把摊子铺起来。

第四十四章:商品拓展

    知道早上牧民少,两人便窝在被子里睡大觉,这个天气,早上五六点起床,那简直太冷了。

    第二天早上,两人睡得迷迷糊糊,范阳被一阵响动惊醒了。

    睁开眼一看,屋子里灯都没开,赵光明蹑手蹑脚的,走到角落他的三箱货物那里。

    回头看了一下两人睡醒没有,悄悄的拿了两尊菩萨造像出来,放进自己的一条口袋里,往里面塞了点棉花,悄悄的背着出去了。

    范阳装着还没醒,看他走了出去,心中一动,穿上鞋子出去看了一眼。

    便看见赵光明背着菩萨,靠着墙根走了。

    回到屋子,把缺一门踢了起来,两人洗漱了一番,就出去摆摊。

    这第二天,生意果然冷清了许多。

    一直下午两三点,总共才卖出去6袋。

    “范阳,这边的生意的确不行啊,不赶集,牧民都不过来。”

    “嗯,看来的确是这样,你先守着,自己去吃点东西,我到lc区转一圈。”

    范阳便一个人,悠悠闲闲的走到了lc区。

    一走到lc区,这边果然大不一样,即便不赶集,也有三三两两的牧民逛来逛去。

    昨天晚上他就在考虑,是不是扩大沙琪玛的量。

    沙琪玛的包装规格很标准,长宽都是一米,4米长的货车,一层可以码12件,堆4层,一车可以拉50件左右。

    找私人运输的话,要加返空费,至少要1000块钱的样子。

    像他们拼车进来,一趟200左右,一次带20件,上次他们码的两层,因为水泥装的并不多,要挤一挤的话,25件都能装,要节约不少。

    可是毕竟不方便。

    现在是开春的季节,到了冬季,肯定还有一批购物的高峰。

    牧民不仅要打秋草,还要囤积过冬的物资。

    那么在服装方面,是不是可以找点门路?

    规划合理了,绝对能找到暴利的点。

    这么高的利润,销量再搞上去了,到时候把缺一门丢在这里面,成都到康定的一条贸易渠道,就算初步的建立起来了。

    再从康定,辐射小金,丹巴,横向拓展,再顺着国道往里面走,昌都,直到拉萨,里面还有2000多公里,数之不尽的牧民,收之不尽的虫草。

    经营好了,这条贸易通道,按后世虫草的火爆程度,一年给自己挣个几百万轻轻松松。

    后世的虫草火到了哪种程度?

    市场几乎不限量,有多少货,立刻就能被吃掉。

    大家都在炒,港农,湾湾,东南亚地区还有不少大资本进场。

    范阳都还记得,好像是04年还是怎么的,马来西亚,新加坡那边的几个大老板,组团过来,融资了好几个亿,那一年,虫草直接炒翻了一个对半。

    范阳便开始留心起来。

    首先是服装。

    但一路走,范阳一路皱眉,他多年的老生意人,看商品一向很准,像这种地方性的贸易,特别是传统行业的小商品,衣服,帽子,鞋子这些,必须要考虑当地的民俗特点。

    不过一会儿的时间,服装这一块儿,基本上就被范阳否决了。

    因为牧民们,根本不穿汉族的流行服饰。

    他们的民族风俗根深蒂固,像那些康巴汉子,服饰都很值钱,上面叮叮当当的,挂的全是宝石,金银。

    一户有钱的牧民,一身服饰的价值,很有可能超出你的想象。

    要是遇到挂天珠的,一套服饰,买辆豪车,甚至别墅都不是问题。

    而普通的藏民,穿带也都是传统民俗为主,汉族的服饰很难融入不进去。

    范阳走到一个传统服饰店,拿起一双藏靴来看了看,里面的羊毛足足有两厘米长。

    花纹很复杂,矮帮的也有20厘米高,而高帮的,足足到了膝盖那个位置,当半条裤子了。

    虽然价格贵,100来块钱一双,但的确物有所值。

    看来保暖这个问题,是不用多想了。

    千百年来,牧民们土生土长在这块地方,要是连保暖的问题都解决不了,那还不全冻死了。

    范阳留心看了一下,穿这种精心缝制的藏靴,还是不多。

    可即便普通牧民脚上的靴子,哪怕自己缝的,制作也都挺精美的样子。

    而且全部是真皮。

    范阳又摇了摇头,皮子对牧民来说,不值钱。

    就好比农贸市场啥都挣钱,唯独猪肉不挣钱一样。

    鞋子,很快又被范阳否定了。

    衣服更没戏,传统的藏袍又宽又大,里面全是绒,脱下来可以当被子盖,还能装几个碗,有些牧民甚至熬奶茶的锅都放在肚子里面兜着,走累了,搬出来就可以做一顿饭。

    但走没多远,发现桥边一个摊子,这边沿河到处都有人摆摊,这个摊子用两条凳子,一张木板搭起来,上面摆满了黄胶鞋。

    就只卖黄胶鞋。

    范阳停了下来。

    摆摊的是个汉族人,长得和赵光明还有点挂相,瘦精精的,嘴上叼着根烟。

    想起赵光明好像说过句话,说是黄胶鞋好卖,一双也能二三十块,这是怎么回事?

    范阳没贸然过去打招呼,而是守着桥边,掐了下表,蹲了半个小时。

    发现他竟然卖出去二十多双。

    来买黄胶鞋的,一共三个人,都是老年牧民,牵着孩子,穿着宽大的藏袍。

    一个买了10双,各种尺码都选了几双,还有小孩子的尺码,也选了两双。

    另外一个,也买了10双左右。

    还有一个,买了五六双的样子。

    这是怎么回事?

    范阳便把烟拿了出来,走到那摊子上,给老板发了根烟:“你这胶鞋咋卖的?”

    老板撇了范阳一眼,接过烟,他早就看见范阳了,一个半大小伙子,一双眼睛不老实,老往这边窥,心里没什么好感:“12块。”

    “12块?”要知道这种普通的黄胶鞋,进货价不会超过3块钱一双。

    “买得多可以少点。”

    “嗯,谢谢了。”

    不再多说,转身走了。

    但黄胶鞋,值得挖掘。

    探听清楚了,可以考虑作为下一次贸易的补充。

    一件一米长宽的包装,黄胶鞋的话,恐怕能装下好一两百双。

    反正都是摆摊,也忌讳不了那么多了,大不了这边卖沙琪玛,缺一门在旁边再摆个地摊卖鞋子。

    算上黄胶鞋,就有两种商品了,再凑凑,有个七八种商品,就可以直接找个货车拉进来了。

    手套呢?

第四十五章:黄胶鞋

    范阳继续留心观察。

    发现藏民们走路,手都拢在袖子里。

    看来也没戏。

    印象中这些藏民,好像没有带手套的习惯。

    又看了看,嗯,的确没有。

    那些藏袍保暖效果非常好,穿在身上稍微出点太阳还会发热,所以经常可以看到牧民把半边袖子搭下来,缠在腰上,要不就那么吊着。

    看来服饰方面,可以挖掘的不多。

    便开始到处看虫草。

    刚来两天,还没顾得上问虫草。

    这边卖藏药的挺多,但都是卖的,却没看到收购的,摊子上随处可见一口袋一口袋的虫草,藏红花,和风湿骨痛泡酒的传统中药材,摆在一起卖。

    目前的虫草,还真不是多么稀奇的东西,作用基本上只有一种,泡酒。

    在外面价格还是可以,主要是沿海一带价格贵,内地不当回事儿,但东南亚那边,许多华侨对这个挺喜欢的,所以目前的虫草,出口的还比较多。

    在四川问的价格,300一斤,到了沿海,估计就要600,700,出口再加上关税,到了华侨手里价格就高了。

    但藏区,完全是白菜价。

    范阳在一个摊子上抓了把虫草,都是8条腿的正宗虫草,上面泥巴都没处理干净,断草也多。

    但质量还是过得去。

    范阳对虫草并不专业,只了解个大概,看这样子,应该算得上二等虫草吧,大约3000根一公斤的样子。

    打听了一下价格,10块钱一两,哪怕是从摊贩手里收购,一斤也超不过100。

    那在牧民手里直接收购的话,恐怕四五十就能收到。

    还有那些药铺,中药材公司,只要有钱,就今年,囤积个几十百把公斤,绝对是没有问题的。

    在目前来说,它毕竟只是味传统中药材,而且药性不明,本草纲目都没收录,一般人很少能染指这种生意,除非你是专业从事药材生意的,才能找到销路。

    即便范阳,现在囤积个几十公斤,拿出去肯定都卖不掉。

    你卖给谁啊?

    除非白菜价处理给中药材公司,但那能挣什么钱。

    等到炒作起来之后,那完全又是另外一个概念了。

    分分钟都能脱手。

    所以虫草暂时还不急,抓紧挣钱,把本金翻起来再说。

    一路逛了半天,没什么收获。

    便寻找着适合摆摊的地点。

    可没过一会儿,范阳又觉得不妥。

    照理说这些小摊贩,嗅觉是最灵敏的,可lc区,将军街这边,为什么没看到昨天卖米花糖的那几个三轮车呢?

    在农贸市场摆摊,那几辆三轮车,今天也一辆没来。

    不对,lc区这边,也不是最佳的贸易口岸。

    想着,范阳便找了个杂货店,问了下路:“老板,请问一下出城的方向怎么走?”

    “你走哪边嘛?”

    “随便,就出城去转转。”

    “出去,跟着大马路走,不拐弯嘛,直走。”

    “嗯,谢谢了啊。”318国道穿城而过,的确,顺着马路走就完了。

    范阳便出了lc区,沿着马路一直走。

    大概走了半个小时的样子,就已经到郊区了。

    前面也有一条河,好像是某条河的支流,河面也不怎么宽,上面有座水泥桥,远远的看到桥头上的桩子上拴着几匹马,桥的两边都占着摊贩。

    范阳走过去一看,一下就明白了。

    就是这里了。

    因为那几个卖米花糖的,范阳一眼就看到了。

    桥头两辆,桥尾巴上两辆,毫无疑问,这里是牧民进城的一个必经之路。

    像这种县城,下面一级的行政单位,应该是镇,和乡,像这种偏僻的高原地带,乡镇肯定都在马路边上。

    看来,得抽个时间到县政府去看一趟了,现在又没有导航,地图什么的也够呛,先搞清楚下面的乡镇,路线,是很有必要的。

    刚这样想着,一辆破破烂烂的大客车便从范阳身边开了过去,摇摇晃晃的,车子顶上还栓了两只羊在上面。

    乡镇间有交通,嗯,赶集肯定就要方便得多。

    就是不知道带货方不方便。

    走到桥上,昨天隔范阳他们最近的那辆三轮,一眼就看到了范阳。

    老板的脸色又难看了起来。

    心里恐怕想着完蛋,又来个上道的,自己又少挣一分。

    范阳还笑呵呵的上去发了根烟:“大哥,来抽根烟,今天咋在这里摆摊啊?”

    老板还是把烟接了过去,只点了点头,便转过身熬糖色去了。

    看来不想和范阳废话。

    讨个没趣,便往桥那边走过去。

    桥上两边,现在已经摆得像个菜市场一样。

    大部份都是卖蔬菜和水果的,土豆,萝卜,苹果,梨这些,耐保存的品种。

    对这些范阳不感兴趣。

    在桥头转了一圈,也没发现什么稀奇的东西。

    牧民们最需要的到底是什么?

    在食品上再想想办法呢?

    对了芝麻糊,嗯,可以弄点进来试试。

    牧民们到底以什么为主食?

    天天杀牛宰羊肯定不实际。

    印象中好像是青稞面,糌粑,酥油茶之类,芝麻糊用来调剂下口味似乎挺不错。

    娱乐方面呢?收音机?

    不行不行,好多地方电都不通,收不收得到信号也说不一定。

    俄罗斯方块机到是蛮不错,但现在他的本金不够。

    目前他这点钱,也只能从小商品上打点主意。

    一路走,一路想,依然没想出什么好主意。

    但范阳仍不死心。

    因为他知道,所谓商机,很可能就体现在毫不起眼的地方。

    自己到底是疏忽了哪里呢?

    等回到摊子上,天都快黑了。

    缺一门还守在那里:“咋这么晚才回来?”

    “嗯,卖了多少?”

    “一件都没卖完。”

    “没事儿,收摊,我找到地方了。”

    “找到了?在lc区吗?”

    “不是,在一个桥头,那是牧民进城的必经之路,买点菜回去,对了再买两瓶酒。”

    回去问问赵光明呢。

    收摊回去,赵光明又是**点才回来。

    袋子空空的,菩萨没有了。

    两人还是买的手抓羊肉,招呼赵光明过来喝酒。

    “对了老哥,向你打听个事儿。”

    “嗯,你说。”

    “上次你说那个黄胶鞋,我今天去看了,12块钱一双,但我没想通,为啥其他的鞋子卖不动,黄胶鞋销量却不错呢?”

    “那呀,那是朝.0圣用的,这些牧民辛苦得很,朝个圣,近的还好,远的走一千多公里你肯信,对了你们知道朝.0圣是啥玩意儿不?我跟你说吓人得很,走几步就要趴地上,额头还要点地,一般年纪大了都会去那么一次,拖家带口的,朝个圣,鞋子都要磨坏好几双,你说量咋不大嘛。”

    “朝.0圣?我明白了。”

    居然是这样。

第四十六章:新的商品

    “嗯,谢谢了啊老哥,来喝酒。”

    劝了两杯,范阳又问道:“那你说,咱们现在这个生意,光卖沙琪玛也划不来,老哥你帮忙出出主意,看还有什么东西好卖?”

    赵光明吃了两把羊肉:“只要肯吃苦,啥都好卖,你这是在城里,乡下啥都缺,就是不缺钱。”

    “那到底啥好卖?”

    “你弄点方便面嘛。”

    “方便面?”

    哈,范阳没忍住,竟然笑出了声。

    “不行了,不行了,看来自己脑袋是真的不够用了,这么简单的事情,居然还要老哥提醒,谢谢了啊。”

    “是嘛,方便面干嚼也得劲,牧民喜欢得很,你要是不嫌利润低,好卖得很嘛。”

    “行,谢谢老哥指点。”

    方便面的问世,也算是一个划时代的产品,虽然后世老是诟病什么垃圾食品。

    但在90年代,即便城镇上,方便面也算得上比较稀奇的食品了。

    而且90年代,价格还不便宜,普遍也要1块5左右。

    更关键这方便面,还有个特点,口味非常独特,刚接触到方便面的人,常常会被面汤的味道征服,甚至上瘾。

    但吃多了会腻,可这也是建立在后世食品多样,况且不缺营养的情况下。

    用脚指头想,都能想到,方便面在牧区,肯定是畅销货。

    牧民们出去放羊,放牛,往往就是一天,方便面绝对比青稞面,还有糌粑好吃多了,即便吃多了会腻,不也调剂下口味吗,关键是真的方便,干嚼也得劲。

    范阳甚至都可以想象,几个牧民在山上放羊,从藏袍里翻出七八袋方便面的样子了。

    还可以弄点小孩子吃的那种干脆面,既能果腹,还能解馋。。

    “老哥你等等,你们先喝,我出去一下。”

    范阳急急的跑出去,外面的巷子副食店都关门了,跑出老远,到一个杂货店,买了两包方便面。

    价格,果然没让范阳失望。

    华丰牌的三鲜伊面,竟然要3块钱一包,而更大袋一点的超级福满多,要3块5一包。

    这个华丰牌的,进货价,绝不会超过1块钱。

    不对,好像康师傅才能卖到1块5,其他牌子好像都是一块。

    那么这两个牌子的方便面,进货价就超不过7毛钱。

    进来就是3倍有多的利润。

    关键它不占地方,同样是一件沙琪玛,利润按160算。

    那么一立方米的方便面呢?能装多少包?

    六七百包绝对没问题。

    按600包算,一袋纯利两块,就是1200的纯利润。

    但就像赵光明说的一样,加上方便面,他们就必须要下乡了。

    只有下乡,赶集,才能把量冲到最大。

    下一次贸易,范阳便在心里已经打定主意,24件的量,先保守一点,2件黄胶鞋,4件方便面,18件沙琪玛。

    “谢谢了老哥,还有没有好的推荐?”

    “等我想想……”

    “瓜子呢?花生?”缺一门在旁边插一嘴。

    “不行,不行,牧民的青稞酒度数不高,你要是喝过就知道了,跟醪糟差不多,人都一碗一碗干的,你以为老白干啊,吃多了上火的统统不行。”赵光明甩甩手说道。

    “要不你们再弄点狗皮膏药?老牧民一身都痛,你只要说能治风湿,都好卖。”想了半天,赵光明说道。

    “算了,这个不想作。”

    再喝了一会儿,酒喝完了,赵光明晕乎乎的,又跑上去睡觉了。

    范阳想了想,三种商品,应该足够了,先不要贪多,看看市场的反应再说。

    也不再强求。

    同时心中更加疑惑。

    赵光明肯定是个老江湖了。

    可始终一副云淡风轻的样子。

    他到底干什么的?

    第二天,将摊子换到了桥头,一天就卖出去6件。

    找对了口岸,剩下的就简单多了。

    流动贸易就是这样的,摆摊的地点特别重要,找准了,销量就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一批20件沙琪玛,总共只用了6天时间,就卖得一包不剩。

    晚上两人数钱,缺一门身上的一百多块钱不算。

    除去开销,总共剩下3800多块钱。

    范阳数了两堆,一堆2000,一堆1800.

    从1800那堆里面,拿出500块钱,递给缺一门。

    “你这是干什么?”缺一门攒紧了唯一的那支小手,一脸兴奋又不安的样子。

    “来的时候,我带了2600,就折2000吧,这是我的本金,剩下1800,就是咱们这趟赚的,给你500,你觉得咋样?”

    “范阳,不用这样,给个两三百,我就已经很知足了。”

    “你不要跟我客气,说白了,没了我,你也一样可以干,拿着吧。”

    “你这什么话,我是那种人么?”没想到范阳这么说,缺一门有点着急了。

    “范阳,我在想你这话到底什么意思,咱两什么关系,我缺一门虽然人不像个人,但我是那种人么?要是没你,我还不知道在哪里偷红苕呢……”

    看他脸色,很认真的样子。

    范阳点了点头,不管这话到底有多少水份,至少听起来还是不错的。

    “给你就拿着,你听我说,咱们朋友归朋友,帐还是要算清楚,这500块钱,是我给你的,我身上还有3000多,打算再跑一趟,我现在问你,你还干么?”

    “干,咋会不干。”

    “那行,这一次我们进2500块钱的货,500块钱作运费和路上开销,你本钱不够,我再借你1000,下一趟,咱两一人一半。”

    “你是说,让我也来参一份?”

    “对啊。”

    缺一门脸上表情很复杂,既惊喜,但更多的还是感动。

    但他似乎早就想好了似的,这次却很坚决:“不,不,这绝对不行,你挣得多了,随便给我点就行。”

    “真的?”

    “嗯。”缺一门狠狠的点下头。

    “好,假如你真是这么想的,那我以后必定不亏待你。”

    范阳将那500块钱,还是塞到了缺一门手里。

    “这钱你拿着,回去给你奶奶买点东西。”

    “那,那咱的钱够吗?”

    范阳敲着桌子:“够了,方便面的进货价,现在还不知道,但价格的悬殊不会太大,估计五六毛吧。按6毛钱一包的话,一件争取装600包,就是360块钱,按400块钱算,我想了一下,还是先拿4件吧,1600块钱的样子,20件沙琪玛,才800块钱,黄胶鞋不卖了,毕竟朝.0圣的也不是天天有,咱们还是瞄准基本消费品好一些。”

第四十七章:第二趟贸易

    “嗯,你说怎么办,就怎么办。”

    “投入2500块钱的,加上运费,和回去的车票,路上的开销,也算500,这一趟3000块钱的本金。

    方便面的量大,我算了一下,全部脱手能回款6000多块钱左右,沙琪玛3000多,总的能达到9000块钱,这一趟,就有两倍左右的利润,而且比较保险,沙琪玛能确保咱们不会亏本,进来了,就集中几天,摆桥头堡,先把沙琪玛快速脱手。”

    “嗯,那剩下的方便面呢?4件,2000多包,会不会太多了?得卖到什么时候啊?”缺一门说道。

    “不会,我考虑过了,这样搭配是比较合理的,沙琪玛的渠道是现成的,按照这次的经验来讲,顶多一个礼拜就能脱手,然后方便面,咱们背着下乡。”

    “下乡?”

    “对啊,根据咱们打听的情况来看,目前的kd县这片地区,下面有20多个乡,但有些距离太远,跑着麻烦,10块钱以内的车票钱,就有差不多10个乡的样子,你要是把它平摊到10个乡,一个乡也不过240包的量,挨着走一遭,选到赶集的时间,难道240包都卖不出去吗?”

    “额,这样想,也对啊,呵呵。”

    这话说得缺一门连连放光。

    “只要规划合理,这些方便面脱手应该还是很快的,这一趟,咱们用一个月的时间来做。

    而且还有一层考虑,沙琪玛我们要下乡,很不方便,你带两件,搞不好半个小时就卖完了,不是浪费表情吗?

    但你带得多了,坐客车,人根本不让你带。

    可方便面就不一样了,咱两一人一个大包,扛着就走,顶多买张货票,往车顶上一扔就完了,对不对。”

    “对,对,范阳你这脑袋怎么长的,咋这么聪明呢。”

    “这算啥。”

    看范阳自信满满的样子,缺一门的心也放了下来。

    2400包的量,表面看起来是有多,是有点冒险,但对范阳这种老生意人来说,算个球。

    这还算是保守的。

    之前范阳还计划3000块钱,直接全部进成方便面,一趟就翻到15000呢。

    而下乡,对范阳来说也是轻车熟路了。

    “老赵呢?怎么还没回来?”眼看已经8点多,天都已经漆黑了,可今天奇怪,老赵居然没回来。

    “不知道,等下和他打个招呼,明天咱们就回成都。”

    两人刚睡下不久,听见门外一阵响动,卷帘门拉开,赵光明回来了。

    可令两人无语的是,赵光明手里还牵着条绳子,手里捏条树棍,他不知道从哪里去搞的,竟然牵了头牦牛回来。

    “好家伙,老赵,你咋牵头牦牛回来了?”

    赵光明冻得打了个哆嗦:“哎,别提了,这牛太倔了,我差点没把它拉得回来,还有吃的没。”

    两人披着大衣跑了出来,一看那牛,起码好几百斤,走到门口,啪,就先拉泡粪在地上。

    还冒着烟。

    “哇,你搞什么,快牵走,牵走。”

    “嘿嘿,不好意思了,我就栓门口,明天就拉去卖了。”

    “味道太大了,赶紧收拾收拾。”

    “怕什么,牛粪是好东西呢。”

    赵光明将牦牛栓在门口,还是拿扫把将牛粪扫了出去。

    缺一门又提水来冲了两遍。

    “我说老赵,你去哪儿搞的牦牛?这得不少钱吧?”

    “乡下收的,今天回来晚了,明天就牵出去卖。”

    “这得多少钱一头啊?”缺一门问道。

    “今天这头大,搞不好有1000斤,一千二三要值。”

    “厉害啊老赵,生意作得大啊,买成多少?”

    “额……”问到价格,赵光明楞了一下:“收成900块。”

    听到900,缺一门来了兴趣。

    “可以啊老赵,你这个牛羊生意真是作得,一头就捡好几百,什么时候带上我两一起做啊。”

    “嗨,不挣钱,我都闹着玩的,哪儿那么好收,好几天都收不到一头,对了还有吃的没?”赵光明问道。

    “没有了。”

    “那行,晚上你们帮我听着点,我回去煮碗面。”

    关了卷帘门,牛就拴在外面,一般没人会偷。

    还是挺放心的,赵光明一脸喜滋滋的,上楼去了。

    谁知赵光明顺手带上的门,没关严,被缺一门悄悄的跟上去,看见门有条缝,一推就开了。

    也不知缺一门是不是成心的,一脚跨了进去:“我也饿了,帮我也煮一碗呗,来我给你打下手。”

    就听见楼上传来赵光明的一声惊呼:“啊,你干什么?出去出去。”

    “出去干嘛,别推啊,你这屋子有啥大不了的,我来给你烧水。”

    “出去出去,你这人,这人,咋这么不懂礼貌呢?出去出去。”

    连推带攘,缺一门被赵光明轰了出来。

    接着砰一声,门关上了。

    缺一门还在拍门:“那老赵,等下面煮好了,给我端一碗下来啊。”

    走下楼来,范阳问道:“咋的?里面是些什么?”

    缺一门果然是成心的,摇摇头:“没什么啊,就一间屋子,挂着两件衣服,几个筛子,好像是筛子一样,没啥见不得人的嘛。”

    “你确定?”

    “是没啥稀奇的。”

    “没啥稀奇?那赵光明像防贼一样,防着咱们干嘛?”

    “谁知道啊。”

    过了一会儿,赵光明气鼓鼓的端了两碗面下来。

    “快吃,等下我还把碗收回去。”

    说着,自己也端着面在旁边吃了起来。

    “对了老赵,明天我们就要回成都了,需要咱们帮你带点什么不?”缺一门说道。

    “要回成都了?这么快?你们的那些东西就卖完了?”

    “是啊。”

    “嗯,还是可以嘛,那还上来不?”

    “肯定要上来啊,还回去再进趟货。”

    “挣了多少?这趟?”

    “1000多块钱。”

    “嗯。”赵光明撇撇嘴:“那啥时候上来?”

    “过几天吧,进了货就上来。”范阳接口道。

    赵光明蹲在旁边,端着面吃着,不时的还偷偷拿眼看下缺一门和范阳的反应。

    看见两人啥反应都没有,才松了口气,应该没被认出来。

    随即想想,又轻松了许多。

    也是,自己那些家伙事儿,一般人哪里认得出来。

    康定回成都,也是早上8点发车。

    到成都,都已经晚上7点多了。

    两人找间旅馆住下,到康定才一个多星期,没想到这么快又回来了。

第四十八章:这么快又回来了

    跑一趟,挣了千多块钱,范阳分给了自己500,这份情义让他感激涕零,从小长大,平时铁哥们儿的感情,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变了味道。

    缺一门主动承担起了生活中所有的小事,买水,递烟,跑腿,非常殷勤,把范阳照顾得非常周到。

    而范阳,也默许了这种行为。

    到不是他耍大牌,他从来没指使过缺一门干这干那,都是他主动,并且抢着做的。

    无他,唯钱耳。

    要知道范阳现在的身体里,装的可是一个接近50岁的老妖怪。

    这表示一种态度,连这一点都做不到,对自己又谈何尊重?

    商业,也是服务行业,自命清高的恕不奉陪。

    有反骨的慢走不送。

    经过这一趟,范阳对缺一门的表现,整体还是满意的,要是缺一门同意了对半分,可以很负责任的说,下一趟就没缺一门的份了。

    你要觉得自己有本事,自己放手去作啊,恕不奉陪。

    以后碰见了,也就点个头而已。

    第二天,两人一大早便跑到荷花池,去找方便面的货源。

    找了两家副食批发商,问了下价格,和自己预料的差不多,荷花池属于省一级的批发商了,价格还便宜一些,华丰牌的几种口味,5毛钱一袋,福满多6毛,这一趟的纯利,又能提高四五个点。

    包装预料也差不多,一箱24袋,一立方米的纸盒,能装20箱的样子。

    又到卖沙琪玛的老板那里,去问了一下发货运的价格。

    结果货运的费用很贵,发到雅安就要240,再到雅安拦车,肯定是不合适了。

    还是找王司机划算,两人只得又跑回小镇一趟。

    到了小镇,也才下午四五点钟。

    缺一门到是挺兴奋:“范阳,等下你回家不?”

    “回家?算了吧,这才出来几天,懒得跟家里人解释。”

    “那我们住哪儿啊?”

    “镇上不是有旅馆么?等下回去开间房,你就在房间里等我,我去水泥厂找冯老板,约好了咱们就上成都,还是在那个地方装货。”

    “哦,大概要呆几天啊?”

    “不知道嘛,王司机三天一个来回,最多也就等两三天嘛。”

    “那样啊……”

    “嗯,什么事你说。”

    “我想,我想回去一趟,给奶奶买点东西。”

    “这有什么,你回去就是了。”

    “那别人问起,我怎么说?”

    “你担心这个干什么,除了我哥,其他人都不知道我们到康定去了吧,你还跟谁说过?”

    “没有,没有。”缺一门连连摆手。

    “没有就别说了,懒得他们东问西问麻烦得很,今天晚上你就回去吧,但别在家里睡,还是回旅馆来。”

    开好房,范阳也没去皮鞋店,直接到水泥厂去了。

    而缺一门则拿着钱,买了些凉拌的猪头肉,水果糖,芝麻糊,豆奶粉,还有一罐蜂蜜,花了几十块钱,兴冲冲的回到家里。

    奶奶快70岁了,身体还是很硬朗,看见缺一门回来了,自然挺高兴,两婆孙煮了点稀饭,吃着拌猪头肉,奶奶不停的给缺一门夹菜,夹着夹着,眼睛就湿润了。

    偷偷的抹了把眼泪。

    “你老往我碗里夹干什么,你自己吃啊,管我干什么。”缺一门也连忙把肉夹到奶奶碗里。

    “我又不长身体,吃那么多干嘛,你快吃,我跟你说有钱要节约点,听见了不?”

    “知道了,知道了,你快吃,我现在跟着范阳,一天三顿都有肉,都吃得快腻了,你快吃。”

    “你们那边伙食开得那么好哇?”看见缺一门是长胖了些,奶奶常年古板的脸上,也还是露出了些笑容。

    “我骗你干嘛,奶奶,你放心,以后我挣得到钱的,明年就回来把房子修了,今后屋里的事全部交给我,知道吗。”从口袋里摸出200块钱,全部是10块钱一张的,递给奶奶。

    “你干啥子?哪来这么多钱?”

    “给你你就拿着,我发的工资。”

    “哦,哦。”接过钱,奶奶还有点难以置信,连忙回去压在床板底下:“我给你存到。”

    “好了,我还要回去,钱你拿着就用,不要节约,以后我每个月都能拿钱回来,放心,以后我们不会再吃苦了,走了。”

    “再吃点走啊。”

    “好了你快回去,走了走了。”

    转过屋子,缺一门脸上的眼泪就忍不住流了出来。

    从小到大,和奶奶相依为命,两婆孙感情很深。

    回到旅馆,范阳已经回来了,正躺在床上,手里捧着本《射雕英雄传》打发时间。

    “问到了吗?”

    “嗯,明天王司机应该就回来了,他休息一天,后天就出发,明天咱们再跑一趟水泥厂,跟王司机约好,咱两就一起上成都。”范阳一边翻书,一边说道。

    这一趟康定之行,对缺一门来说肯定影响巨大,见识了荷花池市场,理解了一些贸易的基本概念,更关键挣到了钱。

    2600的本金,一趟下来,除去吃喝拉撒,运费等开支,净赚1000多块钱。

    最后结账,2600翻到3800,这份利润,为缺一门打开了全新的一扇门。

    对范阳的敬佩,更是与日俱增。

    所谓机遇,很多时候就是碰到的,好比90年代的藏区,这么好挣钱?或许很多人听说过,但也仅仅只是听说就完了,只有身在藏区,经历过这些事件的人,才会有深刻的体会,才会深信不疑。

    好比缺一门来讲,这对缺一门来说就是个机遇,和很多在90年代,进入过藏区,或在藏区工作和生活过的人来说,这些都是机遇,能抓住的,往往就能发财,顺利博得人生的第一桶金。

    而像范阳这种,纯粹是脑袋一铁,说干就干,几乎没有任何犹豫的,筹集资金,带着自己二话不说闷头进藏,这种手法,不得不说是很大的魄力了。

    毕竟,90年代的2600块钱,对很多人来说,也算得上是一笔巨款了。

    但缺一门哪里想得到,范阳的身体里,装的却是另一个人呢。

    上一次,4月11号从成都出发,结果13号才到康定,14号耽误了一天,15号第一天就碰到赶集。

    初一,十五的大集,是销量最好的。

    上一次的赶集,两人还是在农贸市场摆摊,一天就卖出去8件有多。

    接近一半的量。

    而剩下的12件,却足足卖了一个星期。

    回来耽误了两天,范阳跑到水泥厂再一问,王司机还没回来。

    隔了两天,又跑去问。

    不知道王司机是不是车又烂在路上了,竟然还是没回来。

    看着日历,明天就是5月1号了,两人都挺郁闷的。

    原本打算赶紧一点,看看能不能赶在5月1号之前回去呢。

    对方便面心里没底的两人,的确需要赶个集来稳一稳心态。

    却没想到等个王司机就等了足足5天。

    之后又等了两天,3号王司机才回来。

    两人就在旅馆吃住了一个星期。

    直到5号王司机才发车。

    联系好了之后,两人坐在前往成都的客车上。

    “这一趟亏大了啊。”缺一门说道。

    “嗯,早知道这样,该让老板发货运,200来块钱,主要把时间耽误了。”

    “是啊。”

    “不过没关系,慢慢卖吧,我们也别急着下乡了,我这段时间反复考虑过,方便面的销路应该是没问题的,这一次我们带了3000包,把心态放平吧,哪怕一个月的时间卖完,利润也是足够的。”

第四十九章:浴佛节

    等两人搭着王司机的车,再一次翻过二郎山,已经是5月6号了。

    而这一次,翻过二郎山,路上的行人,特别是牧民,感觉密集了许多。

    隔不了多远,往往就能看到三五个一群的牧民们,有些赶着牛车,上面装着大包小包的东西,而且很多都是大人,小孩,老人,都在一起。

    沿着公路慢慢的往前面走着。

    年老的牧民要不捻着佛珠,要不就持着转经筒,一边走,一边嘴里还念念叨叨的。

    还有个比较奇怪的状况,范阳发现,这些牧民有马都不骑,而是牵着走。

    一路上,到处都看得到牧民新拉的五色布条。

    “这是咋回事儿?这一次进来,感觉热闹了许多啊。”缺一门问道。

    旁边的王司机一看,随口说道:“浴佛节的嘛,这些都是去转寺,参加法会的,你们不知道吗?”

    “浴佛节?”范阳却好像屁股被针扎了一下似的,在座位上噌的一下站了起来。

    越靠近康定,这种情况就越来越明显。

    走到城郊的时候,就可以用人流如织来形容了。

    而且到处都可以看到香烟缭绕,经幡重重,到处都拉满了五色布条,人声嘈杂,随处可见坐在路边,在马路边上就架起火堆,煮酥油茶,吃糌粑的牧民们。

    这些牧民为了参加每年四月初八的浴佛节,从四面八方赶来。

    范阳激动得心脏砰砰乱跳。

    浴佛节,浴佛节,看来自己重生这一趟,运气简直不要太好。

    这个惊喜来得太突然了。

    之前两人还为错过了5月1号的大集懊恼。

    转眼,就送了一场万人法会给自己。

    这个自己可是一点思想准备都没有。

    藏区9大名寺,康定地区就占了两座,一座在塔公草原,据传文成公主进藏的时候,一尊佛像掉到草原上,就再也搬不起来了,于是就兴建了一座寺院将佛像供起来,就是著名的塔公寺。

    还有一座在贡嘎山下。

    而作为南线藏传佛教的文化中心,康定城区,另外还有三座大型的寺院,一座南无寺,一座金刚寺,都在半山腰上,另外还有一座大寺,就在跑马山上,叫大乐顶寺。

    塔公寺和贡嘎寺,都是因为历史和人文的原因著名,年代久远。

    但要论规模,就远远赶不上康定的三座大寺了。

    每年十月的燃灯节,和每年四月的浴佛节,是藏传佛教最隆重的节日,比外面的春节意义还更重大。

    而康定,则毫无疑问,便是除了拉萨,昌都之外,浴佛节法会的另一个中心。

    城市里到处可见喇嘛的身影。

    自己咋都没有想到,居然误打误撞,碰上浴佛节了。

    范阳在车上一直憋着,不想让王司机发现自己的异样。

    但将货卸到路边之后,就再也忍不住了。

    “快,快,先将货拉回去,把桌子带上,咱们今天晚上就开始摆摊,快,赶快……”

    “今天晚上?不睡觉了吗?”缺一门一看,都快6点钟了。

    “还睡什么觉,嘛的,早知道24件全部都进方便面,还睡什么觉。”

    “啊?”

    “嗦什么,找车。”

    缺一门哦了一声,连忙去找三轮车。

    结果一走就是半个小时,才气喘吁吁的跑了回来,但好歹还是带回来两辆三轮。

    “咋这么久?急死我了。”

    “没办法啊,到处都叫不到车。”

    缺一门在城里跑了一趟,回来时,再也没有脸上的茫然了,因为他也发现了,现在的城里牧民密集到了什么程度。

    为了来参加一年一度的浴佛节,给佛祖过生日,这些虔诚的牧民都做好了几天的打算,随身还带着蜡烛,帐篷,一个城区搞得像草原一样,到处都是牧民的身影。

    维持市政的人员都忙疯了,这些牧民才不管你有没有车过,大马路上也支起杆子搭帐篷,一颗路边的绿化树下,一个不好就四周搭好几个帐篷。

    在马路上到处搬砖,搭灶,牧民们随身还带着木炭,起火非常方便,可是带来了很大的安全隐患。

    整个康定的警力全都出动了。

    “不准烧火,听见了吗?”

    到处可见维持秩序的人。

    而另一边,向阳桥头上那一家副食批发部。

    名叫扎西的老板三十多岁,个子有1米9多,膀大腰圆,体重看起来不下200斤,穿着一套硕大的西服,脖子上挂着指头那么粗的两根金链子,作为康定本地最大的批发商,为了迎接四月的浴佛节,他从年前就开始囤货了。

    此时天都黑了,但批发部门口还是一副热火朝天的景象。

    他是本地的名流,父亲是塔公草原那边著名的智者,几代吐司,在整个康巴地区都有很大的影响力。

    门前不断有骑着三轮前来批货的商贩,就这两三天,他的两个仓库便已清空,光是副食品,便销出了四十多万的总量,未来几天还会升温。

    他自己也派出去二十多个人,在城中三大寺院的交通要道,设立了流动摊点。

    手下的人忙碌着,他自己也亲自压阵,监督着手下的人出货,同时也不断注意着有没有什么生面孔。

    康定城区,外地人,就想开家餐馆,也必须在他这里报道。

    一直持续到晚上10点,前来进货的人才慢慢的少了。

    晚上他多喝了几杯,此时也困得不得了,将手上的账簿丢给掌柜。

    “王叔,你看着点儿,我回去睡觉了。”

    那姓王的掌柜只略微点点头:“去吧,我盯着就行了。”

    “那只有辛苦你了,明天早上我来换你。”

    这几天,批发部都是通宵营业。

    扎西走向自己那辆北京jeep,临上车,又想起个什么,向掌柜问道:“那两个外地人找到没有?”

    掌柜摇摇头:“还没有嘛,好像是走了。”

    “还会回来的,尝到了甜头,哪里会不来了,多看着点。”

    “没事,两个川耗子而已,我让人去打招呼了。”

    令范阳他们不知道的是,他们在桥头摆摊那几天,虽然表面上看起来顺利,却引起了人妒忌,应该是被某个人举报了。

    也是扎西前段时间太忙,人手都抽出去办事了,自己也不在。

    等传到自己的耳朵里,已经过去了好几天。

    而扎西御下很严,跟着他的也大多数是外地人,做事常常没有轻重,他放心不下,所以大大小小的事,特别是这方面的事情,都要自己亲自过问。

    他不在,范阳他们就安稳度过了那几天。

    等扎西回来时,恰好范阳他们却回成都了。

第五十章:万万没想到

    “咿?老赵呢?竟然不在?”

    缺一门将货搬进库房,就跑到二楼上敲门。

    却发现赵光明不在。

    范阳一看墙角,那三箱佛像,此时两箱都已经搬空了,只剩下最后一个箱子,凑上去看了一下,只剩了几尊佛像在里面。

    缺一门也凑了过来:“额,这是什么佛?”

    压箱底的几尊佛像都不高,看上去蓝汪汪的,表面不知道上的色还是怎么的。

    范阳也不认识,拿起一尊,将正面翻过来,两人一看,却差点吓了一跳。

    只见那佛像只比巴掌略高一些,不到20厘米的样子,有四条手臂,佛身漆成蓝色,青面獠牙,脚下踩着莲台,四条手臂各拿着一种什么法器,看起来凶神恶煞的样子。

    和普通佛像悲天悯人,温润宽厚的造型完全不一样。

    而且长着三只眼睛。

    仔细一看材质,是木头做的,雕工还挺精致,应该是现代的出品,但表面还人工做旧了一些,看起来有层包浆,质感还是挺不错。

    范阳也不认识,摇摇头:“不知道,看这样子,应该是什么怒目金刚之类的吧……”

    在印度那边,好像挺流行这种佛。

    缺一门又拿起来左看右看:“这老赵到底干嘛的?”

    “算了,别管了,咱们赶快出摊。”

    前世范阳自驾游,走的也是昌都拉萨,进来三次,在康定都只是短暂停留就走了。

    对康定其实不熟。

    来了这么多天,忙着摆摊,三座寺院也没去过。

    按理说寺院外面摆摊,肯定是最好的,牧民们参加法会,最重要的一项活动就是转寺,绕着寺庙转圈圈,人流量肯定最大。

    但用脚指头想也能想到,好的位置肯定早被人占完了。

    要到后世,像这种庙会,管理更加完善,会设专门的美食节,里面的摊位动不动一天的租金就上万块钱。

    一个毫不起眼的摊摊,就卖个豆腐脑,油炸饼,烤肉串,几天也卖几万,甚至几十万块钱。

    后来网络发达了,还有很多专门的美食节招商网站,音乐节等各种招商。

    也催生出了许多专门赶会的摊贩。

    平时根本不摆,就追着全国各地的美食节跑,几千公里都会去。

    利润不可小窥。

    由于找不到三轮车了,两人只有采用笨办法,合力抬着一件方便面往农贸市场那个方向走了过去。

    一路上到处都搭着帐篷,农贸市场外面那条街,也早早的占满了各种摊贩。

    卖什么的都有,晚上10点了,还到处有牧民购买食物。

    城外,还不断的有牧民源源不断的涌来。

    因为牧民们但凡参加佛事,法会,有个传统都是步行,这样才够虔诚,有马都不骑的,而是牵着走。

    而高原地区,类似这种赶庙会,最特色的美食,就是牛杂汤了。

    高热,御寒。

    而炖牛杂汤的,也是汉族人居多,范阳粗略数了一数,农贸市场外面这条街,就有七八家卖牛杂汤的。

    价格还贵,10块钱一碗。

    但是份量还挺足的。

    两人本来就没吃饭,索性将方便面放在路边,一人买了一碗。

    吃下去,顿时感觉暖和多了。

    “就摆在这里吧。”

    原本范阳还想好好挑选个位置,却发现完全没有必要。

    没搭帐篷的牧民,也带着厚厚的毡子,农贸市场有宽大的露顶,能遮风挡雨,管也管不了,此时一个农贸市场里几乎挤满了牧民。

    老老少少都有,小小一个农贸市场,要数人头的话,恐怕不下一两千人之多。

    看得两人两眼直冒金光。

    而那些卖副食的杂货铺,更是挑灯夜战,门口搭着长长的门板,啥都往上面堆。

    那几辆被范阳追着走的卖米花糖的三轮车,却没看见。

    想来是占到其他好位置了。

    “老乡,可不可以帮个忙,帮咱们看着一下,就几分钟,我这东西丢在这旁边。”范阳向旁边一个年轻的牧民说道。

    “去吧去吧。”

    两人很快,又搬了一件沙琪玛,一件方便面,搬来桌子,地上铺张油布。

    把外包装拆开,沙琪玛和方便面摆了出来。

    重新写了块牌子:沙琪玛8元一袋,方便面3元一袋,60元钱一箱。

    这一次,他们进回了18件沙琪玛,6件方便面,它自己就有包装,24袋一箱,一件装20箱,一件480包,这一次,他们足足带了接近3000包的量。

    一包一包散装的卖,肯定很吃力。

    但要换成一箱一箱的卖,其实也不多,总共才120箱而已。

    而那些卖牛杂汤的摊子,生着火炉,四周围着不少牧民,但销量却不是很明显。

    因为浴佛节这几天,特别是年老的牧民,还是要适当斋戒的。

    又不让随便生火,天色也晚了,下馆子的都很少,牧民们大多都买干粮。

    等范阳他们的摊子一摆出来,立刻就围过来许多人。

    这些牧民很多都是全家人一起来,动不动就五六个人,两件沙琪玛,仅仅十多分钟。

    卖完了。

    方便面,也至少是10袋8袋的卖。

    一看60元钱,牧民还觉得挺便宜。

    成箱的很快也卖出去五六箱。

    又过了十多分钟。

    一件方便面,又全部卖完。

    两人收钱收得手软。

    原本坐在农贸市场里的牧民,也纷纷出来购买。

    “就没了?”

    “还有没有老板?”

    “我要10袋。”

    “5袋。”

    “我要两箱。”

    交易状态瞬间就被引燃。

    这也没办法,范阳他们来的算是晚的了。

    周边好多杂货店早就卖断货了。

    “等一等,大家等一等,还有,还多,不要着急啊,我们住这儿不远,马上就去搬出来。”

    “要多久?”

    “很快很快。”

    两人要走,牧民还不答应,听说还有,有两个年轻的牧民便脚跟脚的追了过来:“我帮你们搬。”

    两人喜出望外。

    有两个人帮忙,范阳狠了下心,索性先将剩下的5件方便面全部搬了过来。

    沙琪玛也搬了5件。

    火爆的交易场面,足足持续了一两个小时。

    令人吃惊的战绩发出来,两人简直被震晕了。

    120箱方便面的量,不到晚上12点,就卖出去40几箱。

    缺一门可是实实在在的体会了一把,数钱数到手抽筋。

    两人的军大衣里面,全部是钱,塞满了。

    不时往地上掉。

    范阳索性把军大衣的内衬撕开个口子,收到钱就往棉花里面塞。

    12点过后,才算把农贸市场这批牧民打发完毕。

    但两人根本没走,而是蹲在路边,足足鏖战了一个通宵。

    因为两人舍不得走,害怕这么好的一个位置,要是人走了,摊位还到哪里去占?

第五十一章:扎西的愤怒

    整个晚上,都不时还有牧民进城,路过也是大包小包的买。

    等到第二天天亮的时候。

    沙琪玛卖掉10件,方便面卖掉3件。

    第一个晚上,就完成了60%多的销售任务。

    兴奋之余,两人肠子都悔青了,早知道这样,所有的钱,都进成方便面,利润还要翻得更高。

    两人毫无睡意,一来是冷的,二来再坚持坚持,到上午,按这个火爆程度,绝对要全部卖完。

    事实也果然如此,9点多钟,沙琪玛又卖出去5件之多,方便面只剩下30多箱。

    两人身后,就只剩下两件沙琪玛,一件方便面的存货。

    桌子上摆着散装。

    而不远处,一个穿着西装,个子足足有1米9,膀大腰圆的大汉,脖子上挂着两根金链子,已经在路边站了十多分钟。

    背后还跟着几个人。

    看着范阳和缺一门摊子背后,被压成厚厚一堆的纸壳子。

    脸抽了几下。

    手一挥,让背后的几个人在原地等着,背着双手,独自一个人走了过来。

    站在范阳他们的摊子面前,脸色沉得要滴出水来。

    背着双手,一动不动的看着两人。

    范阳背皮一麻,几乎立刻就知道,麻烦来了。

    就连缺一门,和旁边等待买东西的牧民,也察觉到了。

    扎西的体型,和面貌,以及多年积累的气势,便有种威慑力。

    这份威慑力,不仅范阳和缺一门,连累旁边购买的牧民,也下意识的停下了手上的动作。

    扎西仍背着双手,一动不动,就在隔摊子两三米远的地方,看着这边。

    1米9的身高,比普通人远远高出一大头。

    隔不一会儿,前面围着的牧民,感觉到气氛不对,纷纷往两边让开。

    让出了一条通道。

    扎西一顿,背着双手,一步一步的走了过来。

    即便范阳两世为人,也不禁为扎西这份气势镇住了。

    缺一门平时嘴再倔,此时也有点两脚发抖。

    扎西走到摊子前,语调却很平稳:“生意不错啊。”

    “呵呵,您,打算买点么?”

    “多少钱一包?”扎西随手拿起一袋方便面。

    “3块钱。”

    “那这个?”又拿起一袋沙琪玛。

    “8块。”

    听到这个价格,扎西的脸色,才好看了一些。

    转头向旁边一个手上提着方便面,购买过的牧民问道:“是真的吗?”

    牧民没反应过来:“什么真的?”

    “你买成多少钱一包?”

    “3块。”

    “嗯。”转头向着范阳说道:“我叫顾吉祥,是作副食批发的,你到康定作生意,为什么不到我的铺子上进货?”

    “额,您是搞批发的啊,幸会幸会,我刚来没几天,来抽根烟么?”

    范阳摸出烟递出去。

    扎西没接。

    “我的铺子在向阳桥,明天你来找我一趟。”

    说完转身走了。

    直到扎西走出去很远,两人才喘过气来。

    看着脚下踩着的那块写着价格的纸牌子,刚才心都跳到了嗓子眼。

    范阳不禁在心里磋骂了自己一番。

    “那是谁啊?”缺一门还被蒙在鼓里。

    但刚才来自扎西的愤怒,他却是明明白白的感受到了。

    “就向阳桥那家副食批发部的老板,扎西。”

    “原来是他?他来干什么的?找麻烦的吗?”

    “嗯。”范阳点了点头。

    “那,那咋办?”

    坐实了扎西是来找麻烦的,缺一门脸色刷的白了。

    “那,那收摊吗?”

    缺一门注意着范阳,却不料范阳根本没有回答他。

    而是眼光直愣愣的盯着对面。

    顺着范阳的眼光看过去。

    只见对面走过来了五六个人。

    一边走,还一边脱衣服。

    “双手抱头。”范阳只来得及喊了一句,那几个人速度很快,最后几步略微加速,一脚就把摊子踢翻。

    缺一门反应也挺快,学着范阳的样子,一屁股就坐到地上,两手抱着脑袋。

    噼里啪啦,来的人一句话都没说。

    就是一顿暴打。

    足足打了两三分钟。

    缺一门肚子上被踹了两脚狠的,嘴里白沫都打出来了。

    几个人一看,才住了手。

    一句话也没说,掉头走了。

    “没事吧?”范阳手撑在地上,勉力坐了起来,裤子在地上磨破了,他因为经验丰富,在地上蜷成一团,肚子和面部都保护得很好,受伤不重。

    来的人看来只是略微教训他们一下,没带东西,就纯手打,而且避开了面部,都往身上招呼。

    虽然痛是难免,但问题不大。

    “没,没事。”缺一门抹了把嘴边的白沫,还是挺扛揍的,干呕了几下,捂着腰子:“肚子好痛,我是不是肋巴骨被打断了?”

    “来我看看。”范阳想站起来,结果腰上一抽,却没站得起来。

    看来软组织挫伤了。

    便挪了两步,到缺一门旁边,把缺一门衣服掀了起来,看见肋下淤紫了两大块,按了几下:“应该没事,皮外伤。”

    “真的吗,吗的,太狠了,简直是把我往死里打啊……”

    “没那么夸张,先休息一会儿吧。”

    旁边看热闹的牧民虽多,但地上散落的方便面和沙琪玛,却没有人哄抢。

    令范阳多多少少还有点感动。

    还有几个牧民主动帮两人把散落的沙琪玛和方便面,捡了回来,把桌子也搬了起来。

    也有些刚刚走过来的牧民,看见摊子狼狈的样子,也不以为意,反而还问道:“老板,多少钱一袋?”

    缺一门缓过了气来,当时挨打的时候不觉得,此时心里开始后怕:“咋办,范阳?”

    “继续卖。”

    “还卖?”

    “打都挨了,咋都要卖完再说。”

    缺一门在地上,还有点打抖,范阳却勉力站了起来,忍着腰间的剧痛。

    守了半个多小时。

    坚持把这一批全部卖完,一包不剩。

    令人欣慰的是,缺一门一双眼不停的四处打探,但没走,仍是守在范阳旁边。

    两人卖完,摊子也不要了,地上的纸壳也不收,叫了个三轮车,回到租的库房里面。

    两人一躺下,就再也爬不起来了。

    灯也不开,两人背靠背的躺在床上。

    “你没事吧?”范阳问道。

    “应该没事。”

    “先睡一觉吧,起来再去看医生,走不动了。”

    躺着不动,可疼痛却无法缓解,就在床上苦熬。

    直到下午的样子,才迷迷糊糊睡着。

    半夜醒来,肚子又饿,浑身发冷,一模缺一门脑袋,发烧了。

    “喂,喂,你感觉咋样?”

    缺一门被摇醒:“没事,就是头昏。”

    “等一下,我去拿药。”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25236/ 第一时间欣赏重生之国际倒爷最新章节! 作者:吹牛小王呀所写的《重生之国际倒爷》为转载作品,重生之国际倒爷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重生之国际倒爷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重生之国际倒爷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重生之国际倒爷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重生之国际倒爷介绍:
层出不穷的暴富商品。囤积与炒作之道。各国边境线鲸吞海吃的狼性商人。穿越回到1992年。重走茶马古道,西臧挖虫草,广西采珍珠,云南贩xx,腾冲倒翡翠。开办进出口贸易公司,打造实业帝国,借东欧剧变之机,远渡俄罗斯,罗马尼亚,乌克兰,捷克斯洛伐克。缅甸,印度,泰国。成就一代大亨。重生之国际倒爷已经完结,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重生之国际倒爷,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重生之国际倒爷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