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言情小说大楚怀王TXT下载大楚怀王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大楚怀王全文阅读

作者:腊月青梅子     大楚怀王txt下载     大楚怀王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一千零二十九章 突如其来

    接下来的两天,正如熊槐所预料的那样,在朝中一些重臣的带动下,许多贵族以为这次捐爵的事情乃是楚王拉拢贵族的行为,是为了笼络贵族,而推行的无奈之举。

    于是,郢都的许多贵族,一面开始筹集粮食,一面开始重金向朝中重臣,尤其是向前线的主将以及那些负责评定军功的人行贿,一面让自己的子弟有合适的上战场的机会,一面提前圈定战功,确认自己的子弟可以将爵位转正,免得自己辜负了楚王与屈原的一番心意。

    就在整个郢都都在热议捐爵的时候,前线有变的消息传到郢都。

    “大王,不好了,五日前,韩相韩辰率领五万韩军突然出现在方城外,然后向方城发动了突袭”

    熊槐一听到这,先是大吃一惊,接着转念一想,却是不愿意相信,于是连忙开口打断道:“贤卿,这怎么可能,韩国那来的这么多军队,而且我们的探子也没有传回韩国聚集兵力的消息,韩辰哪来的五万韩军?”

    司马翦见楚王不信,而且还打断了自己的话,立即解释道:“大王,据探子来报,是之前阳翟的韩军。之前韩国在阳翟聚集了十万韩军,其后阳翟的韩军被暴鸢带到鲁阳,我们本以为那十万韩军全都去了鲁阳,但其实不是,暴鸢只是虚张声势,其实他只是带去了五万韩军。

    然后不久前探子来报,有一只规模较大的船队从阳翟顺汝水而下,我们本以为这只船队是给叶郡的韩军运送粮食以及物资的,但其实却是在运送军队。

    等韩辰到了上蔡,韩军昼伏夜出,因叶郡大部已被韩军控制,加上韩军的刻意隐瞒,是以我们的探子未能发觉韩军的动作,直到韩军出现在方城十几里外,才为我们的探子所知。”

    “十几里外!方城只有两千守军”熊槐倒吸一口冷气,脸色瞬间一白,连声音都带着颤音问道:“那方城情况如何,是否为韩辰所趁?”

    司马翦心知楚王心中的急切,立即安慰道:“大王勿忧,方城现在还在我们手中。之前秦韩对方城一线发动突袭,且韩忧率领的韩军距离方城也不远,是以方城虽然只有两千守军,并且没有发生战事。但是守成的军队却是日夜保持警惕,不敢有丝毫懈怠。

    所以,韩辰虽然出现的突然,但是方城守军迅速展开布防,并没有让韩辰得逞。”

    熊槐闻言长长的吐出一口气,顿时放松下来。

    刚刚他一听韩辰突袭方城,差点没被吓死,要知道,方城虽然险要,但也只有两千楚军防守,一旦方城被韩军突袭得手,那以方城的兵力,肯定挡不住韩军。

    一旦方城失守,汉北郡门户就会洞开,如此,韩军便可长驱直入杀如汉北腹地,如此,丹淅防线以及方城防线也将不攻自破。

    如此,楚国则必将在汉北遭遇极大的挫败,并且还会宣告这次的防守战失败。

    如此,昭雎的计划,以及他与屈原商议许久才敲定的计划,就全都做了无用功。

    这样的后果,不仅不是他能承受的,甚至还不是楚国能够承受的。

    现在熊槐听到方城没有失守,情况还没有到那种不可收拾的地方,这才深深的吸了两口气,勉强定住心神。

    另一边,一直关注楚王神色的司马翦,此时见楚王脸色开始有了一丝血色,呼吸也变得平缓起来,再开口道:“大王,汉北郡守接子得到韩军突袭方城的消息后,知道仅凭方城之力不足以久持,于是立即抽调了宛城大量的矿奴匠奴,当即聚得三千人,然后亲自带领这些人前往方城驻守。

    同时,接子上报,为调动这些奴隶的积极性,他已经许诺那些上战场的奴隶,战后可以为他们脱去奴籍,转为平民。”

    熊槐一听接子已经调去了三千援军,紧绷的心脏也变得舒缓起来。

    是了,宛城不是它处,不仅战略位置重要,同样,宛城那边还是楚国最大的冶铁中心,聚集了楚国大量的工匠以及矿工,这些人都是直接归楚国工尹管辖。

    之前楚国在全国范围内征兵的时候,这些身在奴籍的人,并不在征兵范围之内,现在这个关键时刻,他们也可以去顶一顶。

    至于奴籍的问题

    熊槐立即应道:“好,接子做的不错,传诏给接子,告诉他,他给那些奴隶的许诺,寡人准了。”

    “大王英明。”司马翦拱手行了一礼,接着,迟疑道:“大王,方城虽然有了宛城的三千援军,但是现在韩辰正在强攻方城,仅凭那些疲惫不堪的奴隶,恐怕依旧难以久守。

    是故,臣请大王立即调兵前往方城,否则,迟则生变。”

    熊槐了然的点了点头,那些隶属于工尹的匠奴还好点,而那些矿奴简直就没被楚国官员当人看,衣不覆体,食不果腹,日以继夜的挖矿,累死其中乃是他们唯一的出路。

    一群这样的人去前线作战,即便有免去奴籍的奖励,也难以保证他们会全力作战。就算他们愿意全力作战,就凭他们半死半活得状态,又能有多大的战力呢。

    所以,现在立即调兵去方城已经是刻不容缓的事情了。

    只是,一想起调兵的问题,熊槐顿时皱起眉头,现在他哪来的兵力可调?

    想着,他突然想起叶郡的两万楚军来,问道:“叶郡那边可有消息传来,昭滑那边情况如何?”

    司马翦摇了摇道:“大王,之前我们听到魏国的消息后,虽然立即下达了让昭滑将军退守方城的消息,但是,算算时间,退兵的命令应该已经被阻方城,并未传到昭滑将军的手中。所以”

    “所以昭滑以及那两万楚军全都被韩军困在叶城了!”熊槐一惊,而后沉默了。

    计划中去镇守方城的楚军出现了意外,而为了避免陷入消耗战持久战,也是为了避免未来转正的贵族太多,为了尽快结束战争,黄城江东的楚军也不能调走即便现在下诏调军也需要花费太长的时间了。

    且郢都这边,新晋贵族刚刚上任,他们的军队还没有召集起来,等他们的军队,也需要一定时间。

    可现实的情况是,方城的已经被五万韩军围攻五天,方城的两千楚军必然已经出现许多伤亡。更不妙的是,宛城的三千援军虽然数量不少,但是奴隶组成的军队,根本不堪一用。

    所以,现在急需一直楚军能快速增援方城,但他却无兵可派。

    这该怎么办呢?

    一时间,熊槐的双眉紧紧贴在了一起。

第一千零三十章 正当其时

    就在熊槐苦苦思考从何处调兵的时候,他突然发现台下的司马翦并没有多少担忧,见此,熊槐立即问道:“贤卿,此时此刻,卿可有对策。”

    司马翦点了点头,立即答道:“大王,事急矣,臣斗胆,请大王立即将郢都外护卫大王的近卫军调往方城。以近卫军之迅捷,先从水路前往宛城,在从宛城前往方城,若是日夜兼程,五天时间也就够了。

    而方城有了五千近卫军的守卫,臣想,以近卫军之精锐,足以坚守方城一月之久。有了这一个月的缓冲,足够那些新晋贵族率军前往前线增援了。”

    熊槐闻言皱了皱眉,城外的近卫军一直都直属于他这个楚王,归右司马邓陵光统领,其他所有的楚将,包括令尹、柱国、司马三人在内,都无法直接指挥。

    原本,他组建的这支军队,是为了充作楚国的尖刀以及专门护卫他这个楚王所用,这一战中,他也是打算将这支军队派往淮北协助令尹昭雎与齐魏宋三国决战的。

    但现在

    熊槐一想起方城的危急,现在也顾不得许多了。

    于是,熊槐很快便点头道:“好,可行。”

    说着,熊槐又问道:“贤卿,现在右司马在何处。”

    司马翦立即应道:“大王,刚刚臣与右司马接到方城以及接子的禀报,知道方城的事情已经刻不容缓,于是,臣与右司马便分开行动,臣特来禀报大王,而右司马已经出城前往城外的近卫军军营,只等大王下诏了。”

    熊槐点了点头,当即下令道:“好,传寡人诏令,即刻让右司马率军前往方城。”

    “唯。”

    接着,司马翦还未离去,熊槐又开口道:“还有,贤卿稍后也传讯给那些新晋贵族,告诉他们,国家危急,让他们加快招募士卒的速度,慢了,就没有机会上战场了。”

    “唯。”

    司马翦点了点头,然后见楚王沉默不语,便立即告辞离去。

    接着,熊槐在殿中长吁短叹了一阵后,发现自己的内心迟迟不能安定,一直都焦躁不安,正欲拿一卷典籍来定定心。

    此时,殿外突然传来一阵禀报声:“大王,左司马求见?”

    “又来了!传吧!”熊槐心中一沉,司马翦在这个时候前来,准没好事。

    “唯。”

    很快,司马翦便满头大汗的去而复返,匆匆行礼之后,立即禀报道:“大王,司马景缺从鲁阳传来急报,秦韩联军急攻鲁阳,鲁阳这段时间伤亡大增,是以司马派出使者前来求援。”

    “求援?”熊槐一听,内心顿时生出一股对景缺的强烈不满。

    同样也是坚守百余里防线,人家庄也是率领的十万楚军,战争一开始就遭到秦军围攻,结果却一次也没有求援。

    而他景缺呢,率领的也是十万楚军,同样也占据地利,结果这才被围攻多久,就连连前来求援。

    这真是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

    想着,熊槐不由怒极反笑道:“求援,求什么援,他也好意思求援,寡人不久前才给力他一万五千的援军,他现在又来求援?”

    司马翦一听楚王的语气中已经充斥着对司马景缺的不满,顾不得对楚王的恭敬,劝道:“大王,现在不是说这个的时候,当务之急还是给司马派出援军啊。”

    “援军?”熊槐更加恼怒道:“寡人哪来的援军,现在寡人连护卫自己左右的近卫军都派出去了,现在哪还有什么什么援军,难道他还要寡人亲自上阵不成。”

    司马翦一听楚王怨愤之语,立即下拜请罪:“臣无能,请大王降罪。”

    熊槐一见司马翦下拜,心中愈发烦躁焦虑了。

    接着,熊槐沉默了一下,开口道:“传诏,让宫中禁卫做好准备,寡人明天要去宛城。”

    “”司马翦一听立即变了颜色,大恐,接着连拜了三拜,急道:“大王万万不可如此,现在秦韩联军正在强攻汉北各处,一旦敌军得知大王去了宛城,他们必定会更加激烈的猛攻我军防线,一旦事有不协,岂不是让大王涉险。

    大王身系楚国,更是身系楚国千秋之大局,大王岂能此时去宛城?”

    熊槐意志坚定的摇头道:“若是失去了汉北叶郡,并打输了这一场关键的防守战,连楚国都不保,更何况寡人?

    寡人此去宛城,亲临前线,虽然短时间内会导致秦韩联军疯狂的攻击我军防线,但同时,寡人也能极大的激励我军将士,寡人相信,寡人的将士一定不会让寡人出现危险的。”

    “大王”

    “贤卿不必劝了,寡人心意已决。”

    司马翦一听劝不住楚王,当即请命道:“臣请随大王一同前往宛城,若是有所意外,臣必死战于前。”

    “不,贤卿的心意寡人已经的知道了,但是现在司马在鲁阳,右司马又去了方城,而新晋贵族这边,还有大量的援军会陆陆续续前往前线。是以,郢都这边还需贤卿调度,贤卿留在郢都的作用,远远大于去前线指挥作战。”

    说着,熊槐挥了挥手:“贤卿立即去安排寡人前往宛城事宜,除了宫中的禁卫,寡人还要带走司败麾下剩下的巡城将士全都带走,寡人走后,郢都的防务就全都交给贤卿了。”

    “唯。”

    司马翦一走,熊槐便立即招来屈原。

    而后,熊槐将他去汉北郡的事简单说了一遍,然后看着屈原到:“贤卿,如今汉北危急,寡人此去宛城,打算在汉北郡提前开启变法,以应对汉北的战事,不知贤卿的意下如何!”

    屈原闻言顿时沉默了下去。

    按照原本的计划,变法的展开应该是大破齐魏宋三国联军,赢得这次战争的胜利,然后瓦解五国联盟,取得暂时的和平之后,才开始展开的。

    现在内部的条件才刚刚看到曙光,而外部的条件却远远没有成熟。

    此时进行变法并非计划中的最有利时机。

    不过,现在汉北危急,连能不能坚守到淮北的决战也不确定。所以,为了整个大局,只能将计划提前了。

    想着,屈原再次在心中将时局思索了一遍,然后拱手道:“大王,所谓人算不如天算,计划远不如变化快,所以,所有的谋划都应该随机应变。

    如今国家危急,连大王都要亲赴前线,此时此刻,大王所有的举动,都可以被国中父老理解为大王是为了保全楚国的无奈之举。

    而且,此时汉北之变,不仅是大王为打退五国而施行的举措,更可以为战后楚国其他地方树立一个成功的榜样。

    通过汉北郡的变法,告诉所有的百姓,变法是对百姓豪强商人有利的,且堵住朝中大臣的反对声音,通过汉北告诉他们,变法是对楚国有利的。

    所以,就凭这,臣以为汉北变法,此时正当其时,是最有利的时机。”

    熊槐闻言,顿时松了一口气,心中也有了一些信心。

    此时,屈原见楚王神色稍缓,再开口道:“大王,之前咱们的计划,为了控制爵位的泛滥,本是要严格控制新贵族将爵位转正,但是,现在既然汉北已经开始进行变法,那么为了获取更多的贵族的支持,臣以为此战将爵位转正的名额,应该从原本一成提高到三成。

    而这三成新贵族中,汉北的百姓占据半成,各地的豪商占据一成,贵族子弟应该占据剩下一半。”

    熊槐闻言,沉默一下,点头应道:“好,寡人知道了。”

第一千零三十一章 病危

    韩国新郑。

    “韩辰突袭方城失败!”

    “韩辰强攻方城两日不下。”

    “楚国汉北郡守接子率援军抵达方城”

    韩王看着手中的战报,心中一怒,顿时将韩辰传来的战报狠狠的甩在地上。

    “可恶,韩辰无能,韩辰其误寡人,其误寡人

    为了攻破方城,我秦魏韩三国已经做出了种种准备,甚至秦韩联军还不惜一切代价的强攻鲁阳,以达到欺诈楚国,并调走方城一线守军的目的。

    结果欺诈的目的达到了,但韩辰竟然突袭方城失败,一场本该快速结束的战斗,竟然演变成持久战。

    韩辰无能,唉,寡人本应该让暴鸢去方城的,不该听信韩辰的谗言,将突袭方城的机会交给韩辰,真是悔不当初啊。”

    说话间,韩王又拿起王案另一侧的秦王魏王的来信,展开一看,却见秦王魏王都在质询他突袭方城失败的原因,而且信中的言辞都较为咄咄逼人。

    见此,一股怒火瞬间从韩王心中升腾起来,心中充斥对韩辰的极为不满。

    韩军突袭方城的行动,是他好不容易从魏王手中争取到的机会,一个可以在战后获取更多的战果的机会,结果却被韩辰白白浪费了。

    若是韩辰不能在魏军增援之前攻下方城,那战后,韩国获取的战果可就大减了。

    想着,韩王眼中再次闪过一丝怒火,然后大声吩咐道:“传诏给相国韩辰,让他加强队方城的攻势,一定要在魏军抵达之前,给寡人攻下方城。

    否则,他韩相的位置就不要做了。”

    说完,韩王沉默了一下,然后便拿起案上的一支笔,开始内心郁闷的亲笔回复秦王魏王信函。

    只是,信函才写到一半,韩王眼睛突然一黑,而后便在众人的惊呼中失去了知觉。

    另一边,齐国临淄。

    与密切关注方城战事的秦魏韩三国不同,齐王地的注意力更多的放在了郢都。

    “楚王下诏施行捐粮获爵之策,楚国贵族纷纷响应?”

    此时,齐王地看着从楚国传来的最新情报,心中变得沉重起来。

    “之前楚国贵族在淮北的强烈抵抗,让章子将军苦战大半年也没有任何收获,这已经出乎寡人的意料了。

    而现在,楚王为了逼出楚国贵族的实力,更是不惜用爵位收买贵族。而那些楚国贵族也纷纷响应楚王的号召,召集最后的族人准备参战。

    甚至,那些没有爵位的楚国的商人与豪强,都为了楚国的爵位而纷纷捐献粮食,并积极组建私军准备参战。

    贵族响应,国人归附,整个楚国都凝聚在楚王身边,此时的楚国已是万众一心众志成城,这样的楚国,又怎会衰亡呢!又怎会失败呢!

    若是强行进攻,无疑会遭到极为激烈的抵抗,到时伤亡必大,所以,接下来这一场战争不好打了,即便能打赢这场战争,那也是两败俱伤。”

    说到这,齐王地心中隐隐生出一股对楚国的惧意,这一瞬间,他甚至有了一股退兵的冲动。

    只是他一想起退兵的后果,顿时摇了摇头。

    此时还不是退兵的时候,最起码这个退兵的声音不能率先从他口里出来,否则,正在协同伐楚的魏宋两国会定会对他心生不满,从而导致两国离心。

    现在韩国依附秦国,秦韩联合,秦国的实力不容小觑。

    赵国灭亡中山之后,隐隐已经有挑战齐国盟主地位的实力以及野心,再加上赵国还有燕国这个盟友,所以赵国再也不是不得不依靠齐国的盟友,而是可以跟他扳一扳手腕的强国。

    所以,为了巩固齐国的霸主地位,为了能压下秦赵两国,此时齐国万万不能失去魏宋这两个盟友。

    想到这,齐王地笑了笑:“所以,此时寡人虽然不能直接退兵,但为了避免损失太大,应该秘密下诏让章子将军小心保存实力了。至于攻打楚国的事情,还是让一心获取汉北的秦魏韩三国去跟楚国死磕吧。”

    齐王地正在内心偷笑着,突然,一个侍者进来禀报道:“大王,左丞相求见。”

    “左丞相,快请”

    很快,季子走进殿中,向齐王地拱手禀报道:“郢都急报。”

    “季子,楚国又出什么大事了?”齐王地一怔,他才刚刚接到楚王卖爵的消息,难道现在郢都那边还有比这更重大的消息。

    另一边,季子一听齐王询问,立即应道:“大王,不久前韩相突袭楚国重镇方城,楚王惊恐之下,已经下令让邓陵光率楚王的近卫军去方城救援了。”

    齐王地不以为然的笑了笑:“意料之中的事情,自从寡人知道韩辰突袭方城失败后,就已经知道楚王的近卫军必定会去方城救援。”

    说着,齐王地自信而得意的道:“因为现在整个楚国唯一能调去方城救援的军队,就是他楚王的近卫军了。”

    “大王英明。”季子赞了一句,接着又开口道:“不过臣得到的消息还不仅只是如此,我们在郢都的内应来报,楚王也去了汉北了。”

    “此言当真,楚王亲自去了汉北?”齐王地一怔,连忙确认道。

    季子点了点头:“千真万确,而且楚王还将尚未行冠礼的公子旺财,以及昭常范环两家所有年满十四岁的族人全都带去了宛城,这几千人一起行动,根本就瞒不住其他人。

    此外,内应来报,临行之前,还将楚国以及两个尚未年满十四的幼子全都托付给了太子。”

    “这”齐王地露出一股震惊,用佩服的语气道:“楚王托付国家以及幼子,带着儿子亲赴前线,这是已经抱有死战之心了啊。有了这样的楚王,楚国能威震天下这么多年,这也是理所当然的事情,寡人不如楚王啊!”

    齐王地感慨了一句,接着神色一变,露出一阵笑容,看着身前的季子问道:“丞相,你说这楚王去了汉北之后,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

    季子一听便闻弦歌而知雅意,立即应道:“显然,秦韩魏三国知道楚王带着决死的决心到了汉北,必定群情振奋,势必要获楚王才善罢甘休。

    而与此同时,楚国将士知道楚王的心意后,也一定会军心大振拼死作战以报楚王。”

    齐王地点了点头,笑道:“正是此理,不过接下来楚国在汉北对阵三国,正是针尖对麦芒,丞相以为谁会赢。”

    季子哈哈一笑,然后拱手道:“臣以为大王会赢。”

    “哈哈哈”齐王地大笑不止。

    接着,齐王地笑毕,立即下令道:“传寡人诏令给章子将军,告诉他,秦魏韩三国与楚国决战在即,让他加强对淮北的攻势,防止淮北楚军增援汉北。”

    “唯。”

    “传诏,立即派人通知其他国家,就说寡人不败楚国誓不罢休,让其他四国再接再励,争取一举击溃楚国。”

    “唯。”

    接着,正式的诏令一下达完成,齐王地立即亲笔写下一封密令,然后对尚未离去的季子道:“丞相,将寡人的密令传给章子将军。”

    “唯。”

第一千零三十二章 三国三心

    巨阳城北面齐军大营。

    匡章看着齐王地送来的密诏,不禁松了一口气。

    刚刚齐王的使者一宣读诏令,让他全力展开对巨阳的攻势,他顿时吓一跳。

    现在的巨阳是什么状况,内有大军镇守,外有昭雎为援,尤其是昭雎这个家伙,仗着天时地利人和的优势,隔三差五的就对攻城的联军进行突袭,以至于宋国主将苏贺在昭雎的突袭下,已经惊恐异常,每次攻城之时,都将一半的心力放在应对昭雎上。

    而魏军那边,情况比宋军还要糟糕,作为昭雎的主要打击目标,公孙喜这大半年可没少被昭雎突袭,虽然每次都损失不大,但是连连失利,却已经让公孙喜内心乱了。

    此时的公孙喜,心思已经不在攻打巨阳上,而是一心想要从昭雎身上找回颜面。

    如果说宋军在攻打巨阳上还能发挥出五分实力,那魏军就只能发挥出两分,剩下的八分力量,却是在准备跟不知道什么时候出现的昭雎大战一场。

    当然,魏宋两军是这样,他齐军同样也不容乐观,昭雎连连偷袭下,他这个主将也是疲于应付,甚至,为了应对昭雎,为了救援魏宋两军,为了尽可能的减少损失,他也是耗尽了心力。

    而在几天前,他听到楚国郢都的变故后,就已经对攻下巨阳彻底不抱希望了。

    所以,他刚刚一听齐王要全力攻打巨阳的消息,内心中就极为排斥,可是还没等他拒绝,传诏的使者又给了他齐王的密诏。

    看着密诏上尽可能消耗秦魏韩楚四国实力的计划,匡章这才松了一口气,齐王地还是贤能之君,并没有被焦虑与自负迷惑了眼睛。

    至于接下来怎么打!

    匡章一想到楚王前往宛城的消息,不禁露出一阵冷笑。

    此时,帐外突然传来一个士卒的禀报声:“将军,魏将公孙喜、宋将苏贺来访。”

    匡章一听,立即便知道他们的来意,于是笑了笑,应道:“快请。”

    “诺。”

    不久,匡章见公孙喜二人到来,立即问道:“二位将军联袂来访,不知有何贵干。”

    公孙喜闻言,想起他接到魏王诏令,让他不屑一切代价缠住淮北楚军,以给汉北占据创造机会的诏令,内心中不禁生出阵阵烦躁。

    大战数月,接连失利,颜面尽失不说,他现在还得来求匡章,此刻他内心的憋屈难以为外人所知。

    不过,好在他已经知道刚刚齐王使者已经公布了让匡章全力攻打巨阳的诏令,这次来请求匡章全力攻城,应该不会遭到刁难。

    但将在外君令有所不受,谁知道匡章是怎么想的,所以为了确保匡章不会违抗君令消极怠战,他还是亲自来齐营了,必得匡章亲口许诺才能心安。

    想着,公孙喜立即应道:“章子将军,在下得到寡君的诏令,希望我们联军能全力攻打巨阳,以牵制淮北的楚军。

    并且,在下听说齐王也是同样的意思,是以在下特来此与将军商议,接下来我们应该如何攻打巨阳。”

    另一边,苏贺一听公孙喜的话,立即附和道:“章子将军,在下也接到寡君全力攻打巨阳的命令。”

    说着,苏贺便紧张而期待的看着匡章。

    相比于公孙喜,苏贺内心更是忐忑。

    与齐魏两个大国不同,宋国的国力远不如齐魏两国,也不如楚国。

    自从不久前楚王下诏捐爵,而楚人纷纷响应的消息传到商丘之后,宋国上下着实惊恐了一番。

    宋国国小,但是宋国现在占据的楚地却是五国之中最多的,现在整个楚国抗战情绪高涨,各地援军不断聚集,此种情况下,宋国上下对未来的占据瞬间陷入了悲观状态。

    此刻宋国上下,尤其是宋王,全都陷入惊恐之中,若是这次五国伐楚失利,那宋国接下来该如何是好。

    实力最弱的国家,却占据着最多的土地,这种情况下,只要楚国打退了五国的围攻,接下若是楚国不打宋国进行报复,那一定不是宋国运气好,而是楚王脑袋被驴踢了。

    一旦楚国进行报复,以宋国之力根本挡不住。

    所以,这一战的结果,乃是关乎宋国未来数十年国运的一战。

    想到这,苏贺又开口道:“章子将军,犀武将军,在下已经得到寡君的消息,敝国为了打赢这场战争,已经决定全力以赴,将驻扎在商丘以及颍东的宋军全部调来巨阳,以破巨阳。”

    匡章一听,不禁迟疑的看了苏贺一眼。

    对于宋国的情况,他可是很清楚的,商丘驻扎着两万宋军,这是为了防备宋太子贞铤而走险的。

    而颍东的五万宋军,乃是为了保证齐宋两军的粮道以及镇压颍东数百里范围内楚人作乱的。

    这两个地方的军队,不仅对宋王至关重要,而且对齐国来说同样至关重要。

    颍东保证齐宋联军粮道的宋军就不说了,关键是商丘的宋军,一旦商丘空虚,万一太子贞突然发难,那齐国将失去整个宋国。

    想着,匡章立即皱眉道:“苏将军,宋军击败楚国的决心在下已经感受到了,但是商丘颍东的宋军不可轻离,宋王这么做是否考虑清楚了?”

    苏贺知道匡章的担忧,不过一想起调兵的事情乃是宋王与太子贞相互商议相互妥协的结果,当即便应道:“请章子将军放心,此时寡人已经有了完全之策,颍东的宋军离开后,将由公子服率领淮北宋军前来镇守,我们齐宋联军后路不会断绝。”

    匡章一听,立即惊恐的看着苏贺,这宋国该不会叛变了吧。

    如果他没有记错的话,公子服手中的淮北宋军,可全都是由几年前还是楚人的宋人组成的,这些楚人虽然已经变成了宋人,但是整个淮北的宋人,可全都以楚人自居,而且现在那些宋人还在使用楚国的语言文字甚至还有楚国的风俗以及律法。

    除了统治他们的人是宋国公子服,其他地方跟楚国没什么两样。

    现在宋国让公子服率领一群楚人去镇守齐宋两国的粮道,这种侮辱智商的操作,宋国不是叛变了还能是什么!

    想着,匡章看了看苏贺,想起宋国那个快八十岁的宋王来,突然向苏贺发问道:“将军,宋王可曾安好。”

    “寡君”苏贺刚要回应,立即反应过来,匡章问的根本就不是宋王的身体状况,而是宋国是否已经出现大变。

    想着,苏贺见匡章以及公孙喜全都紧紧的盯着他,他便立即开口道:“请两位将军放心,敝国一定不会拿关乎国运的大事嬉戏,毕竟,太子贞无论如何都是宋人,太子贞想要的也不是一个数百里大小的残破宋国。”

    匡章闻言,对苏贺的话心中却是半点不信,他也不可能将十几万齐军的命运全都交给一群随时叛乱的楚人。

    想着,匡章笑了笑道:“既如此,那本将就放心了。正好本将刚刚也得到寡君的命令,让本将全力进攻巨阳。如此一来,我等三国同心协力,必能打赢这场战争”

    说着,匡章面有难色的看向公孙喜二人道:“不过,现在我军士气低落,且昭雎在外骚扰不断,仅凭我们现在的实力,难以放心攻打巨阳。

    所以,本将的意思是,等七万宋军全部赶到巨阳,等我们有了充足的军队应对昭雎后,才可全力攻打巨阳。

    故,眼下我等还是牵制为主,不知两位意下如何。”

    公孙喜闻言,同样也担心宋人叛变的他,立即附和道:“章子将军言之有理,本将以为可行。”

    苏贺见状,知道他们接下来想要确认宋国的立场,于是应道:“善!”

第一千零三十三章 抵达宛城

    另一边,经过近半月的长途跋涉之后,熊槐终于带着近四千人赶到了宛城。

    此时,汉北郡守接子站在城门外,远远的看着楚王带领的队伍出现在前方,立即率领汉北郡大小官员迎了上去。

    到了近前,接子远远的行礼道:“臣汉北郡守拜见大王。”

    “有劳先生相迎,还请上车与寡人一同入城。”

    “唯。”

    接子上了王车,见楚王露出一脸疲倦,立即开口道:“大王,臣已在城中备下汤浴酒席,大王可”

    接子还未说完,熊槐便抬手打断道:“沐浴酒席的事情不忙,眼下军情紧急,接下来还是先说说汉北郡东北西三面的战局。”

    接子见楚王语气中充满着不容置疑之色,知道前线的军情才是压在楚王心头的头等大事,于是便应道:“唯。”

    此时,熊槐沉吟了一下,又开口道:“这次寡人来宛城,还带着左尹咸尹的族人,其中还有不少左尹咸尹的妻女以及其他女眷,她们也被编制入伍了。左尹与咸尹的意思寡人也知道,她们虽是女眷,但正处国家危难之际,她们既然来了,那也不得不上前线帮忙。

    不过,毕竟是女流之辈,上前线也多有不便,是以,还请先生安排一二,先给她们安排住处,然后给她们安排一些修补蒸煮搬运之类的事情。”

    接子一听,脸色顿时露出一缕震惊之色,他早就听说郢都那边群臣要毁家纾难全族上阵了,但现在从楚王口中得知,连左尹咸尹的妻女都来了,这依旧让他的内心受到了极大的震撼。

    想着,接子立即感叹道:“国家有如此忠臣,国中兄弟姐妹全都万众一心,如此,此战我们必胜。”

    说着,接子又应道:“臣这就去安排,不会让左尹咸尹的妻女受到不必要的委屈的。”

    熊槐点了点头,而后又开口道:“还有,其他重臣的族人,也有不少已经在来汉北的路上,其中也不乏女眷,接下来这些重臣的女眷,也要有劳先生进行安排。”

    “唯。”

    很快,楚王的王车就在宛城百姓的见证中,不急不缓地驶入宛城,而后有驶入城守府。

    宛城城守府,熊槐一在主位上坐好,留下接子陈轸二人后,看向在自己右下方首位站立的接子,问道:“先生,不知现在汉北的战事如何?”

    接子一听,不敢怠慢,当即应道:“回大王,目前各处的战事都还在焦灼之中,西边庄将军那边,依旧拒河而守,死死的将甘茂拦在淅水之西。因为淅水的缘故,庄将军所部虽然损失不大,但是,哪里耗费的箭矢以及投石却远超鲁阳以及方城。

    幸好现在丹水还在我们的控制中,是以运往西部的物资现在还能勉强供应。”

    熊槐点了点头,淅水湍急,易守难攻,而秦国司马错训练的水师,早在巴蜀之乱的时候,就已经全军覆没。也正是秦国没有水师,这才让楚军防守丹淅防线压力大减。

    此时,接子又道:“除了丹淅防线意外,鲁阳与方城的战事全都不容乐观。本来秦韩联军对着两地的攻势虽然猛烈,但是依然还在我们的承受范围之内,但是,从五天前开始,韩军开始不计伤亡对两地展开疯狂的强攻,以致两地压力倍增。

    截止目前,臣得到的消息,鲁阳那边这几天的伤亡突然出现激增,司马这几天来。每日都从战事开始到结束一直呆在城墙,丝毫不敢离开城墙半步,这才勉强能守住城墙。

    至于方城那边,原本的两千守军,目前完好无损的将士已经不足三百,臣派去的三千奴隶,已经伤亡超两千人,若是右司马率领大王的近卫军亲自镇压,那些奴隶恐怕已经倒戈相向了。

    可是,即便是有近卫军镇守方城,那些奴隶也没有再让他们上城墙作战了,现在仅仅只是让他们帮忙运送物资。

    而大王的近卫军”

    说到这,接子迟疑了一下,才开口道:“自从十天前近卫军赶到方城并立即接管方城防务,十天来,近卫军伤亡已经接近五百人。”

    熊槐一听,顿时倒吸一口冷气。

    他的近卫军一共才五千人,全都是千挑万选的精锐,而且还装备着利器以及犀牛皮夹,单论装备,熊槐自负,天下各国,已经没有比这更好的了,而论士卒战争素养,近卫军同样也是数一数二的,比起魏武卒与齐技击士来,可是丝毫不差。

    可这样的一支军队,可以一当十的军队,仅仅只是防守方城十天,伤亡竟已经到了一成,这很不正常。

    再打下去,等各地的援军到来,那他的近卫军就要被韩辰打废了,他还想着等援军到了后,再将近卫军调往淮北参与决战呢!

    想到这,熊槐立即问道:“先生,方城那边是怎么回事,为何战况如此惨烈。”

    接子闻言不由偷偷看了一眼楚王,韩辰疯狂进攻方城,好像就是楚王要来汉北的消息传来之时,他几天的猜测,都是韩辰知道楚王要来之后,才会做出这等举动的。

    当然,这种缘由他不可能对楚王说。

    “大王,韩辰那边不知出了什么缘故,五天前,韩辰突然拿出所有家财重赏韩军,并向韩军宣布,攻破方城后,大军可洗劫我汉北各地,所获财务全都归大军所有,所获妇女也可让每个士卒挑选两人做奴隶。更重要的是,韩辰自己也亲临前线,冒着箭雨参与攻城。

    于是,韩军士气大振,疯狂的对方城展开强攻。虽然这五天来,韩军的伤亡已经超过方城守军的五倍,但是韩军的攻势却丝毫不减,所以方城的守军伤亡才会如此之大。”

    熊槐愣了愣,惊疑地问道:“韩辰他疯了不成,如此不计伤亡的强攻方城,难道他就不但士卒暴动,或者攻城失败,韩王会在战后治罪吗?”

    “这”接子无言以对。

    此时,接子对面的陈轸轻咳了两声,然后拱手应道:“大王,关于韩辰的心态,臣刚刚得到消息,或许可以揣测一二。”

    “嗯?”熊槐立即看向陈轸。

    “大王,据韩国的内应来报,不久前韩王突然在宫中昏阙,疑似大限已至。现在韩国那边已经分别通知了在秦的公子咎以及在赵的太子几瑟。

    此外,韩王在昏阙之前,曾下诏严厉斥责了韩相韩辰,并且秦国那边也对韩辰突袭方城失败即位不满,秦国那边似乎有意让在秦的韩珉回韩国担任韩相。

    所以,现在韩辰此种行为,一则是为了立下功勋,免得新王即位后对他清算,二则也是为了建立不世功勋,将秦国支持的韩珉以及我们楚赵两国支持的公叔压下去,以保住他的韩相位置。”

    “不世功勋!”熊槐一怔,然后冷笑一声,不屑的道:“难道韩辰他还想抓住寡人,让寡人去新郑做客么?”

    陈轸闻言张了张口,不知怎么回应楚王这句话。

    顿了顿,熊槐见陈轸接子全都闭口不言,立知刚刚自己的话不好接。

    于是,熊槐想了想,换了一个话题,问道:“陈卿,现在淮北那边如何了。”

    陈轸闻言立即应道:“大王,令尹来报,现在淮北战局还在焦灼。不过,宋国那边却传来了异样的消息。”

    “什么消息。”

    “据左大夫来报,不久前宋王突然召见太子贞,二人在宋宫中商讨许久,其后,宋王宣布将商丘以及颍东两地共七万宋军全部调往巨阳,增援淮北的三国联军。接着,太子贞也突然下令,让公子服率领麾下的军队去颍东驻守。”

    熊槐闻言不禁一愣。

    宋王调军队去巨阳他还能理解,无非是想全力攻打巨阳,争取将楚国的势力范围赶到淮水以南,如此才能保住淮北的新得之地罢了。

    但是太子贞的举动就有些反常了,他调公子服去镇守颍东,是不是意味着宋王向他许诺了什么,许诺不废太子,或者许诺将颍东之地也交给他。

    所以,他就背叛楚国了?

    想着,熊槐立即问道:“太子贞是怎么解释的?”

    陈轸应道:“大王,据左大夫所说,太子贞的意思是,是想彻底控制淮北之地,疏通淮北商道。

    之前齐魏赵宋四国的商人都在向他行贿,希望能从他的地盘运送粮食,所以,他这次出兵颍东,正是为了保证各国商人能将粮食运到我们楚国来。

    而且,太子贞已经与宋王盟誓,颍东的军队不会进入宋国本土,也不会背叛宋国,同时,宋王则许诺,宋国将不会干预各国商人运送粮食到楚国,相反,宋国还会为各国商人提供一些便利。”

    熊槐闻言,顿时知道那一对父子的如意算盘了,他们是想在齐楚两国间同时下注啊。

    五国胜,则宋国参与瓜分战利品,楚国胜,则通过太子贞的关系,以和谈的方式归还颍东之地,避免宋国遭到楚国的报复。

    而太子贞这个人

    熊槐一想起太子贞来,不禁叹了一口气:“太子贞终究是宋国太子啊。”

    陈轸一听楚王说太子贞跟楚国不是一条心的,立即深以为然的点了点头。

    或许在许多问题上,太子贞都会听从楚王的意见,但现在一到这种关乎宋国根本的大事上,太子贞毫无疑问的站在了宋国那边。

    否则,以现在的情况,只要太子贞下令让公子服配合郢都的楚人截断齐宋两军的归路,那五国伐楚的战事很快就会结束。

    但显然,太子贞并没有这么做的意思,而只是答应通过宋国转运粮食。

    想着,陈轸脸色沉重的道:“大王,宋国增兵淮北七万,淮北的三国联军得到增援,必将士气大振。臣担心令尹那边的局势会快速变化,甚至令尹还会全面落入下风。

    是以,臣以为我们应该下令,让江淮的新贵族不必来汉北增援,而是向寿县聚集,以牵制淮北的敌军。”

    接子闻言脸色微微一变,但他一想起淮北的危局丝毫不下于汉北,故而没有开口反对。

    另一边,熊槐听到陈轸的话,略一沉吟,便摇了摇头。

    “不,此言不妥,如今汉北淮北的局势全都急转直下,但一那些新晋贵族所招募的私军,不是转职于耕种的附庸,就是各地的地痞流氓,这些人战力极为有限,是故,以他们的力量,只能援救一处,而无法兼顾。

    若是两头兼顾,寡人担心两头都无法保全,是故,与其去赌两处,还不如全力保全汉北。”

    接子一听,顿时松了一口气,只要各地的援军全都前来汉北救援,那汉北就稳了。

    否则,以秦韩联军现在对汉北的攻击强度,他还真不敢保证能守住汉北。

    汉北一失,楚王无论是逃亡还是战死亦或者被俘,这结果都是他以及屈原无法承受的。

    想着,接子立即拱手道:“大王英明。”

    此时,陈轸见接子已经开口赞同,便将继续劝说的话咽了回去。

    熊槐说话,见陈轸脸上还有忧色,笑了笑,安扶道:“福兮祸所伏,祸兮福所倚,宋军增援淮北,这未必不是我楚国的机会,依寡人看来,这一战寡人不仅会大胜五国,而且,那个首鼠两端的宋国,距离灭亡也已经不远了。”

    陈轸一怔,立即诧异的看着楚王,做为楚王的情报官,楚王虽然没有说,但他也通过一些蛛丝马迹,隐隐察觉到楚王在淮北有大动作。

    现在楚王如此说,难道说宋国的增援本来就在大王的计划中?

    想到这,陈轸立即低下头,心中的不安也随着楚王的话而稍稍缓解。

    此时,熊槐见陈轸没有开口询问,笑了笑,吩咐道:“陈卿,立即传寡人诏令给在宋的左大夫,告诉他,寡人要跟宋王正式决裂,让他去羞辱宋王一番。”

    陈轸一听,猛然抬起头,见楚王自信满满的样子,当即应道:“唯。”

    熊槐吩咐完陈轸后,又看向接子道:“贤卿,寡人本来还在犹豫什么时候在汉北开始变法,但是现在,既然局势已经到了这个地步,那变法就可以开始了。”

    “大王英明。”接子大喜的拱手应道。

    熊槐点了点头,吩咐道:“先生,接下来寡人想请先生在宛城提前做好准备,寡人打算先去方城鲁阳析邑巡视一番,待寡人归来,就正式在汉北开始变法。”

第一千零三十四章 赵雍求教

    就在熊槐亲临各地防线,以鼓舞楚军士气的时候,关于韩王病重的消息,也传到了赵国。

    赵国邯郸。

    赵主父一收到韩王病危的消息,顿时大喜过望,只是他略加思考之后,便向宫外而去。

    不久。

    冠子的府中。

    赵主父将韩国的消息向冠子进行说明,然后向冠子道:“先生,韩王病危,而韩国太子几瑟现在就在邯郸做客,寡人有意送韩国太子回国即位,以降韩国绑上寡人的战车。

    如今五国与楚国的大战正进行的如火如荼,此时此刻,寡人料想秦韩魏三国也不敢拒绝寡人送太子几瑟回国即位的要求。”

    说到这,赵主父露出一丝难色,看着冠子开口道:“先生,如今秦魏韩齐楚六国都已经陷入战争的泥潭而无法自拔,而现在也只有我赵国还有余力,寡人虽然可以轻易搞定韩国,但是寡人的志向,却不仅仅只是一个区区的韩国。

    然寡人虽有大志,但苦于才智不足,无法从错综复杂的局势中,找出一条实现志向的康庄大道,故而寡人特来求教,还请先生不吝教我,给我指一条明路。”

    冠子闻言,捻着自己的胡须沉吟了许久,然后才在赵主父期待的目光中,笑着拱手道:“恭喜主父,贺喜主父,韩王此时病危,这正是天命降临在赵国身上的标志,未来,能平定天下的也一定是赵国!”

    赵主父一听,顿时露出一丝喜色,然后喜笑颜开地拱手道:“还请先生教我。”

    冠子点了点头,笑道:“大王,韩王病危正是天赐良机,正如主父所说,五国与楚国的战事正在关键时刻,就看谁能坚持到最后了,所以,此时尚有余力行动的赵国,就是六国全都想要拉拢的目标。

    如此,只要出兵护送太子几瑟回国,那么秦魏韩三国必然不敢反对。接下来,只要太子几瑟即位,那赵韩两国就会结为一体,就跟现在的赵燕两国一样,韩王几瑟必定不敢拒绝赵国的所有合理请求。

    赵韩两国结为一体之后,接下来,主父最重要的目标就是拉拢魏国,只要三晋结为一体,再加上燕国在一边为援,那么就算秦齐楚三国联合起来,那我们也无需畏惧。”

    赵主父闻言,顿时想起百年前三晋联合横推天下的旧事,若是接下来由赵国主导三晋联盟重演昔日旧事

    此刻赵主父心中对未来充满着期待。

    想着,赵主父突然皱了皱眉,迟疑道:“先生,韩国的事情还好说,拉拢韩国并不困难,但是魏国势力不容小觑,寡人如何才能让魏国加入三晋联盟,并让魏国唯寡人马首是瞻呢?”

    冠子笑了笑道:“大王,此事并不困难,机会就在眼下。五国为了削弱楚国,也是为了从楚国身上夺取土地,已经拼尽全力跟楚国决战了。

    虽然楚国并没有昔日魏国那般强盛,可以一边进攻其他国家,一边应对其他国家的围攻,但是楚国同样也不弱,尤其是楚王颁布捐爵以及亲赴汉北督战之后,韩国没有快速攻破方城打开局面,这就注定了五国伐楚的战事,会跟当年天下围攻魏国的战事是一样的结果。

    那就是他们六国全都国力耗尽,然后不得不请出一个声望极高的人进行调停,而这个人,臣以为非主父莫属。”

    赵主父闻言拍手一赞,呵呵笑道:“如今六国的战事已经进入决战阶段,此时也只有寡人还能调用大批军队,此时寡人相助五国,则五国必胜,若是寡人助楚,则楚国必胜。

    所以,等到六国全都难以为继的时候,这个调停六国的人,除了寡人也没谁了。只要寡人愿意居中调停,那么三晋联盟十有**就成了。”

    说到这,赵主父突然轻轻一叹,叹恨道:“可惜齐国一直都防备着寡人与燕王,齐国北方的兵力一直没有调用,连清河的声子也一直按兵不动。否则,此时寡人联合燕王出兵伐齐,平原、高唐、下历则将全都不归齐国所有。”

    冠子笑道:“大王,虽然现在我们无法获得平原、高唐、下历等地,但用不了几年,大王就可以获得临淄。”

    赵主父一怔,连忙看向冠子:“先生何出此言,那临淄可是齐国的都城啊!”

    “臣当然知道临淄乃是齐国的都城。”冠子笑着点了点头,然后沉思了一下,叹道:“只可惜齐王却并非贤明之君,不久的未来,齐国就将有亡国的危机。”

    “亡国的危机?”赵主父一怔,露出不解之色,须知,现在齐国还是五国联盟的盟主,依然还是天下最强大的国家之一,而且齐王地即位之后,齐国这几年可一直都是蒸蒸日上,这样的齐国,怎么会有亡国的危机呢。

    此时,冠子见赵主父满脸不解,便解释道:“大王,臣曾在齐国稷下学宫游学近十年,跟还是太子的齐王地多有接触,齐王地这人十分聪慧,才能过人,志向远大。”

    赵主父闻言更加不解了,冠子口中的齐王地,不正是贤明之君吗?

    另一边,冠子接着道:“可是,齐王地虽有种种才能,但他的缺陷也十分明显,他才能过人的同时却有目无余子刚愎自用,更重要的是,他还容不得臣子的缺陷与过错。

    邹衍推陈出新别开蹊径新创一门学说,连齐王地之父齐宣王听说了,都破格提拔邹衍做稷下学宫的先生,领大夫衔,享受大夫待遇。结果,齐王地却因为不认可邹衍的学说的,而导致邹衍负气奔楚。

    苏代乃是天下闻名的大贤,即便是千金相邀,那也是值得的,结果,齐王地仅仅只是因为苏代收取了楚王的贿赂,就听信吕礼的谗言,要将苏代驱逐。

    邹衍苏代这都是天下闻名的大贤,他们尚且如此,更别说其他远不如他们二人的人才了,滥竽充数的事迹,可是已经传遍天下了。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亲,寻常君王有这样一个毛病就会导致国家的衰弱,而这个毛病还仅仅只是齐王地第一个毛病,而且还不是最致命的毛病。”

    赵主父闻言深以为然的点了点头,如今各国之间的战事如此激烈,齐王地却因为人才的小小瑕疵而弃之如敝履,这就跟书上说的苟变吃蛋一样,终究要留下笑名的。

    只是,赵主父一听如此严重的毛病,竟然还不是齐王地最致命的毛病,不由迟疑的看着冠子:“先生,齐王地的这个毛病寡人也有所耳闻,只是不知那齐王地竟还有更致命的毛病,甚至到了会导致齐国灭亡的地步。

    这还请先生指点。”

    冠子点了点头,叹道:“如果说不能容忍臣子的缺点仅仅只会让齐国衰弱,那么齐王地才能过人以及志向远大的特点,将会导致齐王有亡国的危机,臣也正是察觉到齐王地的这一特点,这才毅然离开齐国,远赴燕赵两国,然后遇到了主父。”

    “才能过人志向远大”

    赵主父瞬间陷入了沉思。

第一千零三十五章 触手可及

    “不错,才智过人,志向远大,这本是人君的优点所在,但是,这两个优点放在不能容人,且难以听取他人意见的齐王地身上,这就是最致命的缺点,甚至比起志大才疏这个缺陷还要致命。”

    说到这,冠子感叹道:“才智过人,所以齐王地就轻易地看到了齐国潜在的危机,齐国朝中田氏实力太大,甚至比起楚国的公族来也丝毫不弱,而田氏立国之初,田氏大肆分封田氏前往齐国各地,这也导致地方上田氏的力量也只比楚国的封君弱上一筹。

    而更重要的是,田氏立国不过百年,各地田氏还都沾亲带故,相互之间还能守望相助。相对与可以相互帮助的各地田氏而言,齐王与他们的关系已经疏远,是以田氏已经成百年前帮助田氏快速稳定政权的宗室演变成国家的危机所在。

    是以齐王地看出了田氏的危机后,即位之初就开始在国中压制田氏的力量,将田文的相国一分为二,这就是明证。”

    赵主父闻言点了点头,齐王地将相国分成左右丞相,虽说最重要的目的是在削弱相国的权势。但是,这对于放弃魏相位置,且情于理都应该接替相国之位的田文而言,这就是齐王在打压他,在打压田氏。

    所以,要说田文心中没有对齐王的怨气,那是不可能的。

    另一边,冠子感叹道:“齐王地打击田氏本来并没有什么大不妥,可是齐王地既不能笼络稷下学宫的诸子,又不能拉拢宗室的贤才,同时失去齐国最主要的两个人才来援,这就是致命的缺陷。

    之前齐宣王在世之时,是各国之中最能笼络贤才的国君,虽然齐宣王驾崩了,但齐宣王还是给齐王地留下了一大批的人才。

    也正是因为这些人才,这才让齐王地继续发展齐国,使得齐国越加的强盛了。可是,齐宣王留下的人才终有用完的一天,而齐王地自己又不能笼络贤才,一旦齐国无人可用,那就是齐国衰亡的开始。

    可惜啊,齐王地却看不到这一点,他以为齐国的越加强盛是他自己的功劳,却不知这是齐宣王留下的丰厚遗产,是齐宣王给他留下的一大批贤才,才使得齐国蒸蒸日上。”

    赵主父听着冠子的解说,突然发现原来近在咫尺的齐国,那个极为强盛的齐国,似乎也很好对付。

    只是他一想起那个坐拥齐鲁之地,势力范围已经扩张到河水之北,并且已经尽取泗东淮北之地的齐国,不禁皱眉道:“先生,齐王地虽然有着致命的毛病,但是齐国乃是一个地超两千里的大国,这样的国家,或许会虚弱,但寡人想要临淄,似乎也是不可能的。”

    “不,主父想要占据临淄是极有可能的,齐王地的大志向,已经将齐国推向灭亡的边缘了。”

    冠子摇头笑道:“齐国与燕赵魏宋楚五国接壤,燕王与齐国有亡国杀父之恨,要论天下谁最仇视齐国,那就一定非燕王莫属。

    而齐楚两国那边,自从楚国吞并了越国之后,楚国的势力范围就从齐鲁之地退到了淮南,齐国可是一口气吞了楚国数百里甚至近千里的地盘。再加上齐国接连三次发起连横伐楚,一直楚国的势力范围差点就缩到淮南了,这么大的仇恨,以楚国极具复仇情怀的状况,楚国上下一定全都盯着齐国,只要有机会,楚国一定会北伐齐国,收回失地的。

    而与此同时,楚国之前为了避开齐国的锋芒,特意将泗西之地让给宋国,然后宋国上下贪婪泗西的四百里膏腴之地,竟不顾后果的吞下了泗西之地。

    现在,宋国吞下泗西之地的不良后果已经显现,齐国想要伐楚,要是攻打楚国淮北之地,那就绕不开宋国这个槛,而且即便攻下了楚国的地盘,齐国也捞不到好处。若是齐国攻打淮南,而楚国水师纵横江淮无敌手,齐国攻打淮南的难度太高。

    所以,自从宋国吞下泗西之地后,无论宋国上下是否愿意,宋国都将成为楚国防御齐国的桥头堡,无论宋国上下愿不愿,宋国都将绑上楚国的战车,无论宋王是否愿意,他都将向楚王低头。”

    赵主父听到这,顿时恍然大悟:“原来如此,几年前寡人觉得楚王将泗西之地送给宋国,是想贿赂宋国,想要阻止宋国加入连横联盟,结果齐国接连组织了三次连横伐楚,而宋国都参与其中。本来寡人还在笑话楚王出此下策,白送给宋国土地了。

    但以现在齐国接连伐楚,却所获了了的情况来看,楚王还是那个楚王,还是那么的老奸巨猾,还是那么的老谋深算,连一向精明的宋王落入陷阱而不自知啊。”

    “主父英明。”冠子笑了笑道:“正如主父所说,宋国已经落入楚国的陷阱,走上了对抗齐国的道路。而齐国那边,齐王地素有大志,他的野心也绝不仅仅只是保住他的霸主地位,所以,他压下楚国之后,必然会对周围的国家下手。

    而周围的五国中,楚国打不了,而大王只需继续保持赵燕联盟,那齐王也不会对赵燕两国出兵。

    待六国实力耗尽请主父您调停的时候,只要大王偷偷向魏国散布齐国威胁论,趁机恐吓魏国,并愿意调停楚魏两国的关系,那魏国一定会在恐惧齐楚两国的状况下,以及在不愿割出许诺给齐国的土地的情况下,会趁机向我们赵国靠拢。

    如此一来,齐国接下来的出兵目标,就只剩下一个刚刚扩地千里,并且已经身处内忧外患的宋国。”

    赵主父听到这,顿时露出了笑容,神情较为兴奋的道:“齐大宋小,宋国肯定不是齐国的对手,但是宋国也并非弱者,所以齐国想要一口气吞并宋国,也绝非可能。

    所以,只要寡人在宋国快顶不住的时候,联合三晋楚宋燕六国之力,打着救宋的旗号,行瓜分齐国的事实,那么齐国必败无疑。

    而齐王地的贤明远不如齐宣王,当年齐宣王能顶住六国的围攻,而近处没有宗室,远处没有贤臣的齐王地,一定会兵败如山倒。那时,寡人说不定就能攻破临淄,入主齐国。”

    说到这,赵主父又皱眉道:“只是,先生,寡人还有一个问题,那就是如何才能保证齐国伐宋的时候,楚魏两国不会趁火打劫,跟齐国沆瀣一气呢?”

    冠子笑了笑应道:“主父,楚国那边完全不用担心,楚国接连被围攻三次,连连损兵失地,此时的楚国已经大为虚弱,而且楚王一心想要变法,短时间内也无暇他顾。所以,短则五年,长则十年,楚国都只会关注于内部。

    若是楚王变法失败,引发楚国内乱,则楚国将在二十年内难以向外发展。

    所以,臣料定楚国对齐宋两国的战事,只会暗中支持宋国抵抗齐国,逐渐要回宋国占据的楚地,而不会与齐国一道消灭掉宋国。

    因为宋国一亡,那楚国将直面齐国的兵锋,这对元气未恢复的楚国而言,是极为不利的。”

    “嗯,先生说的是,楚国这几年被削弱的厉害,而且楚国内部也是矛盾重重,短时间内寡人无需担忧楚国搅局。”赵主父点了点头,然后笑道:

    “至于魏国那边,只要楚国不搅局,那么寡人完全可以联合韩国压制魏国,让我们三晋联盟对外保持一致,军队全都联合行动。只要韩王站在寡人这边,寡人想来魏国也不会为了宋国而独自面对齐国的兵锋。

    楚魏两国不动,只要齐国陷入宋国的泥潭,以齐王地的自负,那齐国寡人就要定了。”

    冠子见赵主父一点就透,顿时满意的点了点头,然后拱手道:“大王,臣的计划就是如此,先拉拢韩国,然后拉拢魏国,接着建立一个以赵国为主体的三晋联盟。

    三晋联盟建立后,立即以修养以及防备秦国为名,三晋联合将秦国拦在河西,然后坐观齐宋两国局势的变化。

    如此,楚国需要长时间的修养,而秦国被我们拦在河西,那么秦楚两国则将在长时间无法得到扩张。

    一旦齐国事变,那么主父便可立即联合六国伐齐,并趁机一举灭了齐国。齐国一灭,主父便可归还宋国本土给宋国,然后将淮北让楚魏两国,让魏国与楚国在淮北相争,赵国只取齐长城以北之地。

    如此,赵国便可继续维持三晋联盟,并让韩魏宋三国继续牵制秦楚。

    接着,赵国只需要盯住后方的燕国,蚕食掉燕国,如此,只要燕国一灭,赵国便可坐拥齐赵燕中山四国之地,那时的赵国将是一个东靠大海,背靠长城,有地五千里的大国。

    那时,天下的局势就明朗了。”

    随着冠子的述说,赵主父双拳紧握,面上也情不自禁的露出向往之色。

    这一刻,似乎整个天下都触手可及。

第一千零三十六章 前奏

    楚国汉北郡,熊槐离开宛城后,先去了西面丹淅防线,见丹淅防线在甘茂的进攻下依旧很稳固后,便沿着淅水一路北上,直到淅水将尽,才登上方城山的长城。

    上了长城,熊槐便沿着长城一路向东,半月后才抵达鲁阳关。

    楚王的到来,极大的振奋了楚军的士气,同样也极大的激励关外的秦韩联军。

    熊槐在鲁阳待两天,那两天里,关外的司马错每次都亲临前线,冒着箭矢亲自督战,而韩将暴鸢则连续两天亲自率军攻城。

    虽然秦韩联军的攻势异常猛烈,但鲁阳关这边,在楚王亲自敲鼓以及亲临关上督战的情况下,整个鲁阳的楚军都异常亢奋,丝毫没有让秦韩联军占到便将。

    而后第三天一大早,熊槐便在将士们的恋恋不舍下,继续沿着长城前进,向长城的尽头方城关邑而去。

    七天后,熊槐赶在魏国援军抵达之前到了方城。

    是日,楚军打退了韩军的进攻后,熊槐率众回到关城中。

    不久,熊槐在城守府大厅的主位上坐定,接着又等了近半个时辰,才见之前提前赶到的汉北郡守接子与方城主将邓陵光带着统计好的战果进入厅中。

    “两位贤卿先请坐。”

    “谢大王!”二人拱手一礼,而后才分别在楚王下方的左右首位座下。

    接着,熊槐又稍稍等了一会儿,等他们二人喘了两口气,然后才看向邓陵光,用略带关切担忧的语气问道:“将军,这段时间以来,方城这边的情况如何?我军的伤亡如何?

    今日寡人在城墙上督战近一个时辰,发现方城这边的战事激烈程度甚至还要超过鲁阳那边,想来我军将士的伤亡一定不轻吧!”

    邓陵光闻言,刚毅而疲惫的面庞顿时露出一丝苦涩:“大王明鉴,我军伤亡不是不轻,而是伤亡惨重。在韩辰不计伤亡的强攻下,原方城两千守军,现在战死急重伤者已经接近八成,即便是剩下那几百人,基本上也是人人带伤。

    接子最先带来的三千奴隶,这一个月来,陆陆续续战死以及重伤者多达两千余人,剩下的那些人,现在臣已经不敢让他们上城墙了。

    而”

    说到这,邓陵光突然停顿了一下,然后略带哀伤的道:“而臣带来的大王近卫军,这一个月来,已经伤亡近半,剩下的将士们也在连续激战一月之后,已经显现疲惫,连战力都有所下降了。”

    此时,接子见楚王脸色微微一滞,立即开口道:“大王,之前的时候,近卫军人数还较为充裕,当时近卫军的将士还能一分为二,轮流上阵杀敌。但自从半月前开始,方城守军伤亡太大,人数已经有所不足,是以近卫军将士每日都需全部上阵杀敌。”

    熊槐闻言不禁皱了皱眉,将士疲惫,这的确是一个大问题。

    近卫军空有强大的战力精良的装备,但精力与精神却也有耗尽的一天,唯一的解决办法,那就是找来一批援军,能稍稍替换一段时间。

    否则,他苦心经营的这只近卫军必将全部折损在这里。

    而且,就算他能保住剩下的近卫军,现在这只半残的近卫军也无力支援淮北战场了。

    想着,熊槐立即看向接子道:“先生,距离寡人抵达汉北已经有一个多月了,不知朝中重臣与新晋贵族的私军来了多少了?”

    接子闻言立即应道:“回大王,朝中重臣那边,左徒、司败等三位重臣的族人在十天前已经到了方城,至于其他的大臣那边,有些大臣的族地距离较远,目前他们还在前来汉北的路上,而新晋贵族那边,除了第一位五大夫蔡大夫率先凑齐一千私军,并已经赶到方城以外,其他人因为私军数量不足,是故目前还没有抵达方城。”

    “他们的速度怎么会这么慢”熊槐闻言立即皱了皱眉。

    新贵族那边集结军队的速度有些慢了,这与他预计的不合。

    此时,邓陵光见楚王皱眉,立即替那些新贵族解释道:“大王有所不知,臣从左司马哪里得到的消息,那些新贵族并没有懈怠的意思,可是因为郢都的新贵族同时出现的太多,一大群没有足够私军的贵族,同时在郢都附近招募士卒。

    结果,因为郢都百姓大都较为富裕,愿意接受招募参战的人并不多,加在招募士卒的贵族太多,所以,除了少数几个率先招募的新贵族意外,其他人贵族都招不满足额的私军。

    以至于许多新贵族已经深入各地乡里去招募士卒了,而这就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所以现在来到方城的贵族就少了。”

    说到这,邓陵光又皱了皱眉,叹气道:“还有,新贵族招募的军队也有严重的问题,如蔡大夫,他虽然招募一千人来方城,但是,他的私军中大部分都是郢都以及郢都附近县中的地痞流氓,这些毫无军纪,散漫非常,战心低下,千人的战力却只能发挥出三四百人的战力。

    这些人让他们去打顺风仗还可,打方城这样的恶战,实在是难看使用。甚至,他们比左徒家中那些夹杂着许多老弱的族人还不如。”

    熊槐闻言,顿时迟疑的看了一眼邓陵光。

    他知道邓陵光已经接替了工尹已齿的楚墨首领的位置,而且他对那些自称是游侠的地痞流氓极为不满,甚至多有敌视,认为那些只会盗墓杀人抢劫勒索的游侠,实在是对游侠一称的侮辱。

    所以,他现在是不是将平时的情绪带到战场上来了。

    此时,接子见楚王的目光中带着一股疑虑,又见邓陵光此刻还带着不岔之意,并没有察觉到楚王的目光,于是,他立即替邓陵光解释道:“大王,右司马言之有理,那些地痞流氓虽然也有报国之情,但他们的战心也太低下了一些。

    七天前,蔡大夫率领私军去城墙上杀敌,结果,这些人士气满满的上了战场,结果,韩军一攻城,不过片刻功夫,蔡大夫的私军就被韩军杀崩,直接落荒而逃,并将城墙也让给韩军。

    幸亏事发突然,城外的韩辰并没有反应过来,也幸亏右司马守成得法,急调近卫军前去救援,是以在近卫军的拼死搏杀下,这才守住了城墙。

    不过,那一次,蔡大夫的私军直接战死近三百人,近卫军战死近三百人。而后,右司马为了震慑大军,又下令将逃跑的两百余人全部斩杀于城墙之上,这才震慑住其他人。”

    熊槐一听到近卫军直接战死了近三百人,顿时倒吸一口冷气。

    要知道,他刚刚到完成之时,可是听说近卫军连续激战五天,这也才伤亡五百人,而那一次近卫军就死了三百人,可想而知当时情况的危机了。

    接着,熊槐一想到接下来来援的楚军全是参杂着男女老幼的贵族族人,再加上各地地痞流氓组成的私军,这些人的战力应该与蔡大夫的私军都差不多。

    一旦这些军队上阵后,再次发生军队奔溃的事情,那该如何是好?

    要知道上一次还有近卫军力挽狂澜,而未来,随着时间的推移,近卫军越来越疲惫,战力也越来越低下的时候,那可能就是兵败如山倒的情况了。

    想到这,熊槐立即下定决心,要立即开始在汉北郡变法了,不能等魏军到来,甚至也不能等他返回宛城了。

第一千零三十七章 动员全郡

    次日。

    熊槐便在方城之中亲笔书写诏令。

    “诏令,五国接连三次出兵伐我,第一次大战,寡人痛失汉中上庸两郡,汉北亦遭到秦韩两国蹂躏,以致汉北父老兄弟家园破碎、财物被夺,不得已而流离失所,不知其所归,寡人痛之恨之。

    第二大战,寡人痛失淮北之地千余里,五国之兵在陈城肆虐三日,烧杀淫掠,无恶不作,而淮北被占的土地上的百姓,他们的财物妻女也多有被劫者,寡人深恨之。

    而今第三次大战,齐魏宋三国肆虐淮北,秦韩魏三国再次兵临汉北,寡人不欲汉北的父老兄弟再次遭到秦韩魏三国的蹂躏,同时也不愿陈地的旧事在宛城重演。

    是故,寡人心中在无兵可用的情况下,虽万分不愿,但依然痛心的下诏,从即刻起,征召汉北郡十七县中所有年满十四未满六十的百姓,无论男女,全都需要编制入伍。

    一旦编制入伍,所有的男丁全都需要前往前线杀敌,所有的女子,全都需要加入运输队伍,或向前线运输物资,或向战场运送器械,男女各司其职,不可懈怠。”

    写完第一道诏令后,熊槐立即加印楚王印玺,然后将诏令交给在一旁等候的汉北郡守接子,然后又拿起笔,写起第二道诏令来。

    “诏曰:征召全郡百姓,虽是为了保卫汉北之地不受三国蹂躏,但是,全郡百姓亦是为寡人而战。

    是故,为了赏赐有功之人,也是为了激励百姓杀敌报国,寡人决定,在全郡之中推行爵位制,在国人之上国大夫之下,增设五级士爵。其依次为士伍、士什、乡士、县士、上士等五个爵位。

    凡获得士伍之爵者,其赐田地一百亩,其后每升一爵,加赐土地一百亩。其中县士加赐奴仆一人,上士加赐奴婢一人。

    同时,为了保证获得爵位的百姓能长久的保持爵位,寡人决定在汉北郡重启乡学以及县学,凡乡士之爵者,每代人可以出钱送一族人去乡学求学;凡县士之爵者,每代人可免费送一族人前往乡学求学,并可花钱送一族人前往县学求学;凡上士之爵者,每代人可免费送两人去乡学求学,并免费送一人去县学求学。

    为保证爵位的尊贵,凡乡学之中,不接受家中无乡士及以上爵位之人求学,同时,县学亦不接受家中无县士及以上之爵者。

    为激励百姓,寡人决定,凡这次被征召的百姓,无爵者之家全都赐爵一级,家中额外出三人,则赐爵两级,额外出七人,则赐爵三级。

    为避免百姓后顾之忧,凡家中有一人战死者,加赐一爵,凡战死五人,再加赐一爵,凡战死十人,其赐国大夫爵。

    并且,为表彰百姓作战得力,寡人决定重赏其有功者,凡上阵之后,杀一敌军士卒,其赐爵位一级,杀六人可赐国大夫。”

    第二道诏令写完,印玺加盖完毕,熊槐紧接着又写起第三道诏令。

    “诏曰:此次征召全郡百姓,虽为不得已为之,但这也不仅仅只是为了寡人,更是为了汉北全郡百姓。

    是故,本次征召百姓不准许任何人逃亡,凡身在户籍而征兵不到者,男子贬为奴隶,女子贬为奴婢,押往前线效力,杀敌一人方可为自己赎身。若没有战功,且侥幸未死,则战后赏赐给有功之人。

    同时,为防止百姓逃亡,寡人决定封锁整个汉北,寡人下诏之后,本次战事结束之前,凡是在此期间离开汉北的百姓,全部贬为奴隶,国中百姓贵族全都可以进行抓捕,抓一人,可得赏钱一金。”

    一写完,正在加盖印玺间,熊槐一怔,想了想,突然抬头看向一旁的陈轸道:“陈卿,你立即传寡人诏令给左徒,告诉他,寡人决定在国中提高盗贼的赏金,凡抓捕一个盗贼,活得可一金,死得也可得半金。”

    陈轸一愣,立即应道:“大王这是担心汉北的百姓听到征召的命令后,会担心之下避战逃亡?”

    “不仅仅只是这样。”熊槐摇了摇头,一脸沉重的道:“寡人担心这次立功的百姓太多,到时候,寡人可能会没有足够的奴隶用来赏赐。”

    陈轸与另一侧的接子闻言全都一怔,接着全都变了脸色。

    他们知道此刻楚王说这话的时候,他心中有多沉重。

    楚王当然不担心百姓会立功太多,楚王现在担心的是百姓伤亡太重。

    这次征召的女子以及其中未行冠礼的男丁,可全都是没有接受军事训练的人,这些人上了前线,男丁可能不知如何作战,而其中给战场运送器械的女子,可能也不知道如何躲避流失投石。

    而且,即便是成年的男丁,甚至是已经去各县接受过军事训练的人,可能也有许多人没有真正的上过战场。

    如此一来,百姓伤亡肯定不会轻的。

    想到这,陈轸与接子对视了一样,全都沉默了下去,此时他们既没有劝阻楚王,也没有赞楚王仁厚。

    顿了顿,陈轸见对面的接子接过楚王的第三道诏令之后,这才沉声应道:“唯。”

    此时,熊槐见陈轸应诏,又吩咐道:“还有,陈卿你立即传寡人的诏令给襄阳郡守陈相,让他封锁汉水,只要抓到逃亡的百姓,那就立即送到前线来。”

    “唯。”

    熊槐点了点头,然后脸色沉重的看向另一侧的接子道:“先生,接下来的事情,寡人就拜托你了,告诉百姓,这一战不仅是全郡百姓需要上战场,寡人也会上战场,甚至寡人未成年的儿子,年仅十二的两个儿子,也会亲临前线。”

    说到这,熊槐声音亢奋而激动的道:“告诉所有的百姓,寡人与他们同在,汉北在寡人就在,汉北亡,寡人还有寡人的三个儿子,就跟所有的百姓一样,一起给汉北陪葬。”

    “唯”

    当日,楚王下达的三道诏令,便以极快的速度从汉北郡的最东方方城向汉北郡的西部各县传递。

    紧接着,各县县吏便在县尹的率领下,迅速动员其治下的百姓。

    当百姓得知楚王的诏令,同仇敌忾者有之,兴奋者有之,无可奈何者有之,恐惧者亦有之。

    或因为仇恨,或因为服从,或因为官府的恐吓,整个汉北郡的百姓知道他们全都要被征召后,大都响应了官府的号召,逃亡者寥寥无几。

    但无论如何,随着时间的推移,各县的大部分百姓都被各县县尹组织起来,然后又跟着县尹奔赴前线。

    而随着汉北郡所有的百姓都被动员起来后,楚王发动所有百姓抗击联军的消息,也飞快的向其他各国传播。

第一千零三十八章 赵国争韩

    咸阳。

    此时,秦王荡阴沉着脸,眉心紧缩,不断的在王位前来回,好似下不定决心的样子。

    另一边,秦国左丞相楼缓见秦王荡在他面前不断的走动,就静静站在秦王荡身前,也跟着沉默不言,这一次,他是来劝说秦王荡同意赵国的请求,让韩太子几瑟即位的。

    就在君臣二人沉默间,殿外传来一个侍者的禀报声:“大王,大臣公孙郝求见。”

    秦王荡一怔,立即应道:“传。”

    “唯。”

    不久,公孙郝脸色匆忙的走了进来,然后拱手道:“大王,楚国传来的消息,不久前,楚王在方城之中下诏,动员全郡十四岁以上的百姓作战了。其中,所有男丁都要求上战场杀敌,而其中的女子,而参与运输物资。

    但我们从汉北的一些探子来报,他们发现不少壮妇也被楚人发放了武器,并有楚军将士对她们展开训练,所以,汉北的探子怀疑,一旦战事对楚国不利,或许这些壮妇也会被楚王调往战场。

    同时,楚王为了激励百姓,已经正式在汉北进行变法,据说楚王在汉北的变法内容跟我秦国类似,砍一个脑袋就晋一级爵。”

    秦王荡闻言顿时倒吸一大口冷气。

    楚王疯了!

    他这么干,就算最后成功的守住了汉北郡,那汉北郡还能剩下多少百姓呢。

    更重要的是,军队中夹杂着大量的未经训练的幼弱之人,再加上年老体衰的老人,这样的军队又有多少战力呢!

    对此,秦王荡表示这种事情自己最有发言权,毕竟这事也只有秦国以前干过。

    百年前,秦国为了对付魏国,也曾干了一次举国男丁上战场,女子转运粮食的事情。

    结果,五十万夹杂大量老幼的军队,面对吴起率领的五万新兵,竟然不堪一击,一触即溃。若不是最后主张灭秦的吴起被魏武王猜忌,在大胜秦国后不久,就不得不丢下军队逃亡楚国,那一次,可能秦国就亡了。

    即便秦国最后保住了,甚至接下来的几十年里,魏国都没有对秦国用兵,但即便如此,秦国依然还是花费了近三十年的时间来休养生息,甚至为了增长人口,还废除了自古以来就有的活人殉葬制度。

    想到这,秦王荡就想嘲讽楚王狗急跳墙。

    只是,话刚到嘴边,秦王荡一想起汉北郡只是楚国的一个郡,不禁一滞,然后脸色一黯,千言万语最后转为一句话:“楚国真他妈大。”

    楼缓公孙郝顿时被秦王荡突然爆出的粗口惊住,然后二人同时低下头,装作没听见秦王荡的话。

    只是,楼缓一低下头,顿时想起来,似乎楚国的事情对他有所秦王荡很有利。

    想着,楼缓立即抬起头来,然后看向秦王荡道:“大王,事急矣,臣请大王立即答应赵国的请求,让韩太子几瑟即位。”

    秦王荡闻言,立即摇了摇头:“不妥,此事不妥。”

    楼缓闻言,并没有放弃,立即上前一步,再次拱手道:“大王,当断不断,必受其乱。如今五国伐楚的战事已经进入到最后的截断,魏国十万大军已经收到方城。

    而楚王现在已经亲自作镇方城,率领一群地痞流氓以及贵族家中参杂着一半以上的老弱阻止的军队,并全郡百姓,正在拼死阻击魏军。

    现在魏韩联军正与楚军在方城激战,楚国已经露出难以为继之色,连妇女也上战场了。这样的楚国,快则三月,慢则半年,楚国一定会溃败。

    此时此刻,只需将楚国最后一口气打下去,那整个汉北郡,以及拿下汉北郡后,汉北郡西部的汉中上庸两郡,都将归秦国所有,此时此刻,万万不能给楚国喘息之机。

    而现在,天下唯一能救援楚国的就是赵国,楚国左尹昭常为了游说赵国出兵救出,已经在邯郸花费了近万金,至今依然在邯郸滞留未归。

    而与赵主父长子交好的楚公子子青,也在不断的通过公子章的渠道,希望能说服赵主父出兵救楚。

    现在赵国那边,被昭常收买以及说服的人,还有公子章的党羽,还有一大批渴望建功立业的将领,全都在游说赵主父出兵救楚。

    是以,此时此刻,我们绝对不能将赵国推向楚国那边。”

    秦王荡闻言,额头上的皱纹顿时更加深了。

    他当然知道赵国那边的情况,可是,现在赵国让公子章率军送韩太子几瑟回国,一旦他答应了赵主父的要求,让太子几瑟即位,那秦国就将失去韩国。

    更可怕的是,太子几瑟自小在楚国长大,与楚公子子青情同兄弟,与楚王情同父子,一旦太子几瑟即位,那么毫无疑问,楚韩两国必将重新结盟。

    同时,楚赵两国百余年来关系一直都很好,尤其是之前那一此与这次的伐楚行动,赵国都没有参与其中,甚至还一直与楚国保持着盟友关系,虽然赵国并未出兵救楚,但他们的盟友关系却是实实在在的,同时也震慑着齐魏两国。

    所以,只要他现在答应让韩太子几瑟即位,那不久的未来,他可以预见到,一个楚赵韩三国组成的同盟必将横跨在秦国的东方。

    而这,对于秦国而言,威胁太大了。

    另一边,楼缓见秦王荡脸上的犹豫更重了,继续道:“大王,不要再犹豫了,区区一个韩国与楚国的汉北郡而言,根本就算不得什么。

    韩国不过千里大小,而汉北十七县也有近千里范围,就算大王现在保住了韩国,那也只是多一个盟友罢了。

    而汉北不一样,宛城乃是天下闻名的冶铁中心,其规模不下于韩国的宜阳,汉北十七县,北有方城,南有汉水,乃是易守难攻之地。

    只要这次大王获得了汉北郡,那汉北就全部变成了秦国的领地,而后汉中上庸也将归秦国所有,这就是扩地近两千里的功劳,而且还大都是膏腴之地,这样的功勋,乃是秦国历代君王之最,虽穆公孝公也无法与大王相比。

    汉北汉中上庸三郡,只要归秦国所有,这就是秦国的万古基业啊。

    两千里地跟千秋基业,与区区一个随时都有可能会背叛的盟友,其孰轻孰重,还望大王明断。”

    秦王荡闻言,看了看面前的楼缓,并没有立即回答他,而是又在台前来回走了两圈,而后又走动了两圈。

    此时,楼缓见此,不禁暗暗心急起来,他内心已经隐隐明白秦王荡的顾虑所在,但是,他现在是秦国丞相,有些话,不能从他口里穿出来,否则,那就是他对秦王不忠了。

    此刻,他只能期待赵国使者能快速抵达咸阳,然后尽快搞定韩国之事,要知道,现在韩王已经只剩下最后一口气了,谁知道韩王还能坚持多长时间呢!

    万一

    正想着,殿外又有人禀报道:“大王,赵国相国肥义来访。”

    楼缓闻言,顿时心中一松,这个正主终于来了。

第一千零三十九章 公子到来

    不久,肥义进入殿中,见楼缓也在殿中,微微一怔,接着,他见楼缓向他看过来,并向他投来一个眼神,然后又将目光转头秦王荡身上。

    见此,肥义顿时了然,他知道楼缓已经向秦王荡游说过了,只是秦王荡现在还有一些疑虑。

    而他此行的目的,就是为了打消秦王荡的最后一丝顾虑。

    想着,肥义便自信满满的走到台前,然后拱手道:“外臣拜见大王。”

    “免礼。”秦王荡点了点头,然后看着肥义脸色一冷,阴沉的问道:“先生此来秦国有何贵干,寡人听说赵国已经与暴楚沆瀣一气,赵国已经出兵伐韩,意图与我五国为敌了,不知这事是真的么?”

    肥义见秦王荡一开始就给赵国戴上一顶与五国为敌的帽子,打算用五国来压迫赵国。

    虽然现在赵国元气也未恢复,也惹不起五国联盟(毕竟五国联合,连楚国也扛不住),不过他并未慌张,因为楚国扛了五国这么多年,五国联盟也伤到元气了。

    想着,肥义立即解释道:“大王说笑了,寡君派军队去韩国,怎么可能会是伐韩呢,若是伐韩,韩国那边也不会派人去迎接敝国的军队了。寡君之所以派军队去韩国,乃是为了护送韩太子几瑟。

    如今天下纷争不断,盗贼充斥于野,太子几瑟身份尊贵,主父做姨父的,待太子几瑟如亲子一般,自然不会放心太子几瑟只带着百余人回国了。”

    秦王荡冷笑道:“那赵主父还真是了爱护韩太子啊,为了送他回国,竟然派了两万大军去韩国,寡人听到了先生的解释,自然知道这是赵主父的爱护之意,可是,如齐魏宋三国,不知道赵主父的心意,还以为赵军已经兵围新郑了呢。”

    肥义闻言,也笑道:“大王多虑了,各国知道韩赵两国有亲,当年主父年幼即位,还是韩国先王与韩王一起抵达邯郸,在宫中替主父主持大局,如此,各国也没有以为韩王变成了赵王,更何况现在赵军还没有进入新郑呢。”

    说到这,肥义看向秦王荡,用嘲讽的语气道:“臣是不会担心各国误解敝国的,只是,秦韩两国无亲,不久前秦国还曾大军伐韩,现在大王却派出三千人驻扎在新郑外,莫非大王是打算趁韩军主力在外,要伺机劫持韩王或者韩国新君吗?”

    秦王荡一滞,然后讪讪道:“这怎么可能,寡人派出的三千人,不过是担心路上会出现盗贼,所以才派人去护卫公子咎回国罢了。对,没错,寡人只是派人护送的而已”

    说着,秦王荡脸色一正,又再次看着肥义道:“毕竟,先生也知道,如今寡人的十万大军正与五万韩军全在鲁阳攻城,韩国内部空虚,也确实需要防备一些宵小之徒,可能趁机意图不轨。”

    肥义闻言脸色微微一黯,不错,如果不是因为秦国在鲁阳外的大军,此时他也不用千里迢迢的来秦国求见秦王。正是因为担心秦军会分兵新郑,或者是鲁阳的韩军回国,所以他才来咸尹游说秦王的。

    想着,肥义立即低眉拱手道:“大王所言极是,天下不太平,的确不能少了护卫。”

    秦王荡见肥义向他低头,承认了秦国在韩国的优势,这才满意的点了点头。

    虽然此时秦国的确腾不出手来解决韩国问题,但是,赵国想要韩国,那也不能你要我就给。不然,他这个堂堂秦国之君,会显得多无能啊。

    压下肥义之后,秦王荡不再显得咄咄逼人,转而露出亲切的笑容,春风满面的问道:“说了这么多,寡人还不知道先生这次来秦所谓何事?”

    肥义闻言,立即应道:“大王明鉴,寡君听说大王贤明,一向乐于助人扶危助困,乃是天下各国中最公道守礼的贤君,是以寡君知道后,特派臣来咸尹献上离石之地,愿为大王寿。

    同时,寡君与韩太子几瑟有亲,而太子几瑟乃是韩王之前亲点的韩国太子,乃是韩国名正言顺的继承人。

    如今韩王病危,太子几瑟即位乃是名正言顺的事情,所以,为了避免韩国动乱,寡君特请大王与寡君一道,为韩太子正名,以避免有宵小之徒趁机生乱,万一扰乱韩国,那就不好了。”

    秦王荡听着肥义看似恭敬实则威胁之意十足的言辞,顿时沉默了。

    虽然他不愿看到韩太子几瑟即位,更愿意看到亲秦的公子咎即位,但是,现在秦国实在腾不出手来。

    为了让前线的韩军继续作战,或许,现在他也不得不接受这个现实,同意太子几瑟即位,以换取赵国不干涉五国伐楚以及韩国继续伐楚。

    想着,秦王荡立即看向肥义道:“太子几瑟乃是太子,是韩国名正言顺的继承人,做为韩国的盟友,寡人希望能与赵主父一同在新郑为太子几瑟主持大局。”

    肥义一听秦王荡即本同意太子几瑟即位的条件,并提出秦赵韩三国会盟的要求,当即大喜过望的应道:“大王英明”

    方城城墙上。

    再次打退了魏韩联军后,熊槐看着满墙的血迹以及远处逐渐退走的魏韩联军,不禁长长的出了一口气:“好,又过去了一天。”

    距离他正式在汉北郡变法,已经过去了半月,距离魏军前来增援韩军也过去了半月。半月来,虽然随着汉北各地的百姓源源不断的赶来,以及新晋贵族私军的大量赶来,方城已经转危为安,但是,仓促成军的私军以及各地的百姓,战力远低于之前守成近卫军。

    如果说以前近卫军守城时,韩军的伤亡远远高于楚军,那么到了现在,攻城的联军的损失,即便快守成的楚军相当了。

    这是一个不好的信号。

    想着,熊槐远远的看着魏韩联军消失在远方的夜幕中,这才收回目光,然后下令道:“传诏,传守夜的军队上城墙,交接城防。”

    “唯。”熊槐身侧的邓陵光立即应了一声。

    “传诏,让城中妇孺立即准备修补城墙、清理死尸、救治伤员。”

    “唯。”

    “传诏,让城中立即将准备好的事物送去各处军营,让大军准备用膳。”

    “唯。”

    “传诏,给寡人的晚膳也送到城墙上来,寡人今夜依旧在城墙上用晚膳,一边巡视城墙,一边用膳。”

    “唯。”邓陵光轻轻应了一声,立即让身侧的一个宫中禁卫去取食物。

    不久,熊槐从邓陵光手中接过三个热乎的馒头以及一小碟肉酱后,立即挥了挥手:“贤卿自去,寡人巡视完城墙,自会返回城守府。”

    “唯。”邓陵光再次轻轻应了一声,别看刚刚全是楚王在发号命令,但其实,整个方城防守战,都是他在指挥。现在,战事结束,他需要去统计今天的战果,并安排明日的战斗人员。

    邓陵光离去,熊槐便在城墙上守军钦佩的目光中,将馒头沾了一点肉酱,然后冲着馒头狠狠的咬上一口,接着稍稍咀嚼了两口便一口咽了下去。

    见此,周围的将士们全都露出丝丝敬意。

    以前楚王吃什么他们不知道,但是,自从楚王到了方城之后,楚王每天的早膳晚膳都在巡视的过程中吃完的,为所有将士所知。

    原来楚王吃的全都跟他们一样,每天馒头配酱,隔天吃上一块肉,每三天加一块肥肉。

    不仅楚王吃的跟他们一样,而且楚王每天都要在战前巡视一遍城中,战后巡视一遍城墙,全天都呆在城墙上。

    这样一个能与他们同甘共苦共患难的楚王,立即获得了城中将士的敬意。

    随着熊槐不断的从城墙上经过,所到之处,所有的将士全都拱手行礼:“大王”

    巡视到一半之时,接子突然来到熊槐身侧禀报道:“大王,宛城的消息,公子彘与公子子鼠、公子子牛等三位公子已经到了宛城,不知大王如何安排三位公子?”

    熊槐闻言微微一愣,这三人是他宣布变法之时,特意从郢都召来的,以示他与百姓同生共死的决心。

    现在他们到了那

    熊槐略一沉吟,开口道:“如今公子旺财已经在鲁阳协助司马守城了,鲁阳那边就算了。至于丹淅防线与方城这边公子彘身为嫡子,自然应该独挡一面,让公子彘去析邑。至于公子子鼠与公子子牛,那就让他们来方城。

    告诉他们,身为寡人的儿子,身为楚国的公子,那就应该承担起自己的责任,做好为国捐躯的准备,须知,城在人在,城毁人亡!”

    “唯。”接子脸色沉重的点了点头。

第一千零四十章 韩王崩

    不久,熊槐一边巡视城墙,一边听完接子对各地援军到来的情况,其后,熊槐便与身侧的接子等人返回方城城守府。

    熊槐在大厅中没等多久,便见邓陵光走了进来。

    “贤卿,情况如何?”

    邓陵光闻言立即应道:“大王,情况不容乐观,今日再次激战一日,鄂县的八千余援军,已经伤亡近半,鄂县援军已经被打残,明日不能继续再让鄂县的百姓上战场充当主力了。”

    熊槐闻言微微一滞,内心不禁闪过一丝忧虑与自责。

    短短半月间,先是方城的百姓被打残了,接着堵阳的百姓被打残,现在紧靠方城的鄂地百姓也被打残。如果不算本来就已经被打残的方城县,这才过去多久,就有两个县的守军被打残,这百姓损失的速度也太快了一些。

    而百姓如此大的伤亡,正是因为他强行征调过来的缘故,而且其中还有大量的老弱病残。

    想着,熊槐突然问道:“百姓没有经过训练,甚至还没有成年,寡人就匆匆的要求他们上战场,我是不是太残暴了?还有,百姓现在是不是已经在心中骂寡人暴君了?”

    接子邓陵光二人一听,立即对视了一眼,全都从对方的眼中看到了一丝担忧。

    楚王见伤亡太大,内心已经动摇了。

    见此,接子率先劝道:“大王为何如此说,臣方才跟在城墙上巡视,所见所感,全都是百姓如拥戴父母一样拥戴大王。

    况且,这次的汉北保卫战,岂仅仅只是为了大王而战,百姓积极参战杀敌,冒死不避,这是因为百姓们害怕上一次汉北的惨剧再次重演啊,更是担心陈城的悲剧也发生在汉北的百姓身上。

    如今百姓们都在说,虽战事激烈,但他们确是在为自己而战,百姓们更在说,大王为了守候汉北,不惜亲临战场。

    如此,百姓们感激大王爱护大王都来不及,又怎会埋怨大王呢。”

    “真的是如此吗?”熊槐闻言微微定了定神。

    “当然,臣不敢欺骗大王,百姓都希望大王能继续坚定的守卫方城。”接子坚定的点了点头,然后又劝道:“若是大王此时退走,不仅大王的心血会毁于一旦,而且,已经抗击韩魏联军许久的百姓,更会埋怨大王,说大王因恐惧魏韩联军而逃亡,导致他们再次遭到魏韩两国的蹂躏。”

    “呸。”熊槐咒骂了一声:“寡人连未满十四的三个儿子都派上战场了,又岂会畏惧魏韩两国。”

    此时,邓陵光闻言,立即附和道:“大王言之有理,依臣之见,大王英明神武,又岂会害怕区区魏韩联军,当然,不仅大王不怕,臣的看法是,我楚国的百姓也不怕。”

    熊槐一听立即看向邓陵光。

    邓陵光见状,立即解释道:“大王,我军将士虽参杂老幼,而且还有许多人还没有经过军事训练,但是,现在我们的将士虽然战力不及魏韩联军,但依靠地利,我军也给予了敌军极大的伤亡。

    根据臣的统计,这五天我们的损失都大致相当,而敌军的损失与我们相差仿佛。而这个战损比则清晰的告诉了我们,将士抗击魏韩联军的决心以及意志全都异常坚定。”

    熊槐闻言不禁点了点头,同时心里也松了一口气,守城方损失不大,这就说明楚军的士气还没有暴跌,只要将士们士气还在,以方城附近接近三万的将士,以及后方还有大量源源不断赶来的援军,方城这边算是稳了,足以撑到淮北的雨季。

    只要撑到雨季,那战事就结束了。

    想到淮北的战局,想到现在距离淮北雨季已经不远了,熊槐顿时又恢复了信心。

    想着,熊槐语气平静的道:“贤卿,明日的防守战,贤卿是如何安排的。”

    “回大王,今日夜间守城的乃是舞阳的援军,按计划,雉县的士卒今日已经初步适应了战场,因雉县援军人少,才不过五千之数,所以臣会让雉县的援军会同司败家中的族人以及陈大夫的一千私军一同防守。

    而且,俪县的七千援军今日已经赶到方城,臣会安排两千俪县援军在下午时分上城墙协助守城,以适应魏军的攻势。

    此外,为了以防万一,臣还会抽调一千近卫军在关内接应,并派出五百近卫军做督军。如此,即便是城墙上的守军出现小范围的溃败,近卫军也能立即进行增援,不会让全军溃败的事情发生。”

    “好。”熊槐点了点头。略微轻松的道:“防守的事情交给贤卿去做,寡人很放心。”

    说着,熊槐有看向一侧接子道:“先生,如今城中的物资可还充裕,从宛城运来的物资是否准备。”

    接子立即应道:“请大王放心,城中的箭矢军粮柴薪全都较为充裕,而且,臣得到的消息,宛城那边由壮妇转运的第一批物资,也会在明日按时抵达方城。同时,宛城那边的两万楚军已经整编完成,现在正在前来方城的路上。”

    熊槐一听妇人转运物资也没有出现问题,便彻底放心了。

    虽然天下各国都极少出现妇人转运物资的情况,但好在这个年代的妇女也大都极为健硕,真正的能吃苦耐劳,肩挑背扛简直不输男儿。

    想着,熊槐倍感欣慰道:“全郡百姓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秦魏韩三国联军想要攻入汉北郡,这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情。”

    话音一落,那边,陈轸快步走了进来,然后不等楚王开口询问,便立即笑着拱手道:“大王,大喜啊,韩国内应来报,昨天夜里韩王病死于韩宫中。”

    “什么?”熊槐一怔,然后大喜道:“好消息,好消息啊,当浮一大白。”

    此时,接子与邓陵光也反应过来,连连向楚王行礼道:“恭喜大王,贺喜大王,天命在楚啊。”

    “哈哈哈”熊槐大喜的笑出声来。

    另一边,陈轸接着道:“还有,襄成君来报,韩王病死之后,太子几瑟与公子咎为争夺韩王之位互不相让,二人差点在韩宫中打起来。

    最后,太子几瑟引赵军入城,占据了大半个新郑,同时,公子咎引秦军入城,占据着小半个新郑,而韩宫现在却为公叔控制。

    因太子几瑟与公子咎的关系,现在住持韩王丧礼的人也是公叔。”

    “公叔啊!”熊槐呵呵一笑:“这是寡人的老朋友了,有公叔在,相比太子几瑟的王位算是妥了。”

第一千零四十一章 诅咒起誓

    陈轸见楚王脸上难得的露出了笑容,想了想,依旧接着禀报道:“大王,臣得到的消息,韩王驾崩后,虽然太子几瑟与公子咎都没有能够马上即位。但是,探子来报,秦王荡与赵主父都向新郑去了,似乎他们二人要共同商议信任韩王的人选。

    按照目前的局势来看,无论秦赵两国确定的人选是谁,恐怕都无法阻止韩国继续伐秦,这对我们目前的战局来说,也不会产生根本性的改变。”

    一旁的接子闻言,立即皱眉道:“赵国虽是我们的盟友,但是面对我楚国的危局,却没有丝毫相助的意思,甚至在干预韩王即位的这个大好机会,他也没有帮助楚国的意图。

    各国连续三次伐我,赵国不是参与其中,就是袖手旁观,连楚国失地千里的情况下,也没有丝毫动静。这样的盟友与其说有,还不如说没有,楚赵两国百余年的盟友关系,就此毁于一旦矣。”

    熊槐闻言想起昭常在邯郸已经花费了万余金,却如同打水漂一眼,也不见赵国那潭水冒个泡。

    相反,燕国那边,范环还没有向燕国群臣行贿,燕王就主动开口答应援助楚国物资。并且大半年来,燕国那边武器弓箭牛皮,已经运来了三次,而且第四批物资也已经在来楚国的路上了。

    燕赵两国一对比,究竟谁才是亲密的盟友,这是不言而喻的。

    想着,熊槐见接子他们连连表达对赵国的失望,便挥手打断他们,然后冷冷一笑:“诸卿不必担忧,寡人自打战争一开始,就没将希望放在赵国身上,同样也没有放在五国之君会突然猝死上。

    所以,诸卿不必对赵国的举动失望,同样也不用对新任韩王会继续伐楚而感到失望,因为我们根本就不用依靠外力,仅凭我们自己的力量便可以击退五国的入侵。”

    接子三人闻言,虽然还不知道楚王的自信来自哪里,但是他们一见楚王自信满满的样子,便被楚王的自信感染了,然后一同行礼道:“大王圣明!”

    熊槐见三人已经重拾了信心,点了点头,接着道:“虽然我们不能期盼着新任韩王停止伐楚,但是,新任韩王是太子几瑟还是公子咎,其中的差别还是极大的。虮虱乃是寡人一手带大的,跟寡人情同父子,跟子青情如兄弟,连他的授业恩师也寡人给他请的楚国大贤。

    所以,寡人希望是更加亲近我楚国的太子几瑟即位,这对楚韩两国的长远关系来说,是极为有利的。”

    说着,熊槐看向陈轸道:“陈卿,寡人希望你能亲自去一趟韩国,去游说公叔以及亲楚派大臣,发动他们支持太子几瑟。”

    “唯。”

    “还有,若是太子几瑟即位,那就替寡人送上一份重礼。即便是几瑟即位后,韩国会继续伐楚,那也不要在意,更不要露出异样。”

    “唯。”

    次日清晨天色还是蒙蒙亮的时候,熊槐便早早的上了城墙,接着便一边巡视城墙一边用完早膳,巡视完城墙后不久,天色大亮。

    此时,熊槐远远的望见一大批军队出现在前方,见此,熊槐不禁有些期待的看向那支军队。

    不久,邓陵光来到熊槐身侧:“大王,探子来报,今日攻城的军队只有魏军,韩军今日并未出现。

    据监视韩军的探子禀报,韩军昨夜在军营中挂起了白幡,好像他们已经得知韩王病死的消息。”

    熊槐闻言,一边继续眺望前方,一边开怀大笑道:“大事成矣,此战我们已经赢了。”

    韩国新郑。

    韩王病死七天后,秦王荡与赵主父同时抵达新郑外。

    接着,二人在城外会晤小半个时辰后,一同进入新郑,然后携手进入韩宫。

    一个时辰后,韩太子几瑟正式宣布即位,并罢黜韩辰相国之位,下诏以公叔为相国。

    就在韩王几瑟即位的同时,韩公子咎愤怒之下,出奔于齐。

    韩王几瑟即位的次日,便在秦王荡与赵主父的见证下,正式在朝中宣布韩国将会继续伐楚,直到打败了楚国,直到楚王向各国之君低头。

    韩宫中,此时韩王几瑟刚刚结束了第一次朝议,正欲去祭拜先王,一个侍者来到韩王几瑟身边:“大王,楚国使者陈轸求见。”

    韩王几瑟一听是陈轸,脑海中立即浮现出自己年幼之时在楚国生活的一幕幕,接着又想起自己的姐姐韩美人以及自己的外甥楚公子子牛来。

    想着,韩王几瑟顿时打了一个激灵。

    就在刚刚,他在朝中宣布韩国将会继续伐楚了。

    就在昨夜,他的好友,这几年一直跟在他身边护卫他的楚襄成君,已经因为韩国将会继续伐楚的事情,而跟他不欢而散了。

    而且,据探子来报,襄疾已经率领楚王给他的护卫返回楚国了。

    想着,韩王几瑟心中顿时闪过一阵苦恼以及自责。

    “不见,告诉楚国使者,就说寡人正在祭拜先王,没时间来见他。”

    “唯。”

    侍者应了一声,刚转身走了几步,突然又听到韩王的声音。

    “等等算了请相国公叔来。”

    不久后,韩宫一间偏殿中。

    陈轸跟在公叔身后进入殿中,看到殿中安坐的韩王几瑟后,立即拱手行礼:“外臣拜见大王。”

    “免礼。”韩王几瑟应了一声,见陈轸直起身躯后,迟疑了一下,还是开口问道:“不知大王”

    公孙听到这,猛然咳嗽起来:“咳咳咳”

    韩王几瑟一听,立知自己紧张之下失言了。

    现在他已经不是公子或者太子,即便是面对楚王也无需尊称楚王大王了。

    想着,他立即改口道:“不知楚王派先生来,可是有什么赐教的吗?”

    说完,韩王几瑟立即紧紧的盯着陈轸,甚至他现在已经做好被陈轸臭骂一顿的准备了。

    他可是听说了,不久前楚国使者左成因宋国增兵淮北的事情,而在宋国宫殿中将宋王臭骂了一顿。

    结果,不仅左成被宋王直接赶回了楚国,还导致宋王连连下令,让淮北宋军加强对巨阳的攻势。

    现在,他很怀疑,陈轸此时来求见他,是不是奉楚王之命来骂他的。

    而他现在也做好了委曲求全的准备,毕竟,楚王待他如亲子,而他即位后继续攻伐楚国,也的确做得有些不地道。

    此时,陈轸听到韩王询问,又见韩王正紧张的看着他。

    于是,他笑了笑,应道:“回大王话,寡君听说大王即位,喜不自禁,故特派臣来向大王祝贺,并以五色石一块,美玉一对,大象两头,犀牛十头,香料百斤,玳瑁一箱,黄金千金为贺。”

    韩王几瑟一怔,楚国的玳瑁以及美玉是他最喜欢的饰物,楚国的香料也是他最喜欢用的,楚国的大象他也喜欢。他还记得当年在楚国时,他与公子子青以及襄成君三人每人都有一头自己的大象,可惜后来他回国以后,大象就留在楚国了。

    至于楚国的犀牛,他一直想要,只是犀牛性情不如大象温顺,所以楚王一直没给。当然,不仅他没有自己的犀牛,公子子青与襄成君同样也没有。

    而五色石,整个天下也只有楚王一人佩戴,连楚太子横也只是佩戴的四色石。据他所知,楚国每年倾尽国力,所炼的五色石也不过是一两快,现在楚王直接送一块五色石给他,这礼物不可谓不重。

    尤其是那一千斤黄金,在楚国被五国围攻多年的现在,他听说楚国太府已空,已经到了卖爵以维持战事的地步了。

    但即便如此,楚王还是送来了一千金的重礼,这楚王送的不是千金,而是重若千斤的情谊啊。

    想着,韩王几瑟看向陈轸,有些哽塞的问道:“不知楚王可还有什么让先生交代寡人的吗?”

    说完,韩王几瑟已经做好了被痛骂的觉悟了。

    陈轸闻言,想了想应道:“回大王,寡君听公子子青说,大王之前赵国的时候,一直吃不惯赵国的食物。所以,这次臣来韩国,寡君还特意让臣给大王送来了一个御厨,让他务必要将楚国菜式教给韩国的御厨。

    如此,以后大王想吃楚国的菜肴,那就可以随时享用了。”

    韩王几瑟闻言,立即想起自己在邯郸时,时常去公子子青哪里蹭饭的事迹,此时却是再也忍不住,泪流满面的感叹道:“楚王待我如亲子啊,知道我已经习惯了楚国的食物,担心我再也吃不上楚国的美味佳肴,还特意给我送来了一个御厨给我做饭吃。”

    韩王几瑟感动了一阵,然后见公叔与陈轸默然无语,微微收拢心神,然后看着陈轸问道:“先生,不知大王是否交代先生,让先生痛骂我一顿,如果有,那先生就尽管骂吧,寡人绝不还口。”

    陈轸一怔,奇怪的问道:“大王何出此言,寡君为何要骂大王?”

    “大王待我如此之厚,而我刚刚却下令让韩军继续攻打楚国,难道我不该被骂吗?”

    “大王说笑了。”陈轸拱手道:“寡君是知道大王的,况且,现在秦王与赵主父还在新郑呢?”

    韩王几瑟闻言,刚刚止住的眼泪又禁不住的流了下来。

    他这个韩王应该是最窝囊的韩王了,堂堂一国之君,竟还要被秦赵之君劫持。

    想着,韩王几瑟一咬牙,诅咒起誓道:“大王的爱护之意,寡人已经知道了,还请先生替我向大王言明,待寡人掌握韩国之后,只要大王还在,那韩国就一定不会在参与任何伐楚活动,如违此誓,天人共弃。”

第一千零四十二章 万事俱备

    韩王几瑟在私下里许诺了楚国什么条件,外人无从得知。

    但是,韩国在秦赵两国之君的见证下,宣誓继续伐楚之后,顿时让得到消息的齐魏宋三国大松一口气。

    魏国大梁。

    魏王长长的出了一口气,然后看着魏相翟强道:“太好了,之前寡人本来还担心韩王驾崩后,韩国会因为两子争立的问题,而爆发一场内乱。如此一来,寡人谋划已久的弱楚计划也会中断。

    幸赖秦王深明大义,毅然放弃了韩国的这个盟友,然后韩国投入赵国怀抱,这才换取了五国能继续伐楚的大计。”

    翟强点了点头,又拱手道:“大王,虽然五国伐楚的大计得以延续,但是,现在韩国投入赵国那边,而赵燕两国的关系又非同一般,再加上赵国有刚刚吞并了中山国。

    如此一来,赵国的实力暴涨,赵燕韩三国抱团,这一份力量足以让赵国与秦齐两国争夺天下霸主的位置了。”

    “不错,相国言之有理。”魏王深以为然的点了点头,然后开口道:“几天前赵主父与秦王荡在新郑外会盟,然后两国一同干预韩国王位,很难说他们是不是已经达成了什么见不得人的勾当。

    而且,秦国乃是虎狼之国,压根就信不过。”

    说到这,魏王迟疑了一下,又道:“上一次大战时,楚国即将与秦国讲和是,这事却被寡人破坏了。而这次五国伐楚,我魏国又是其中的主力。

    所以,如果寡人所料不错的话,楚国那边,想必楚国上下一定是将寡人狠的咬牙切齿。

    如此一来,留给寡人的选择余地就不多了。”

    说着,魏王沉吟了一下,有些心痛有些期待的道:“之前齐王派人要求寡人将濮水以西的两县以及卫国这个属国,全都转交给齐国,可是之前寡人因为战事还未结束,便将此事拖延了下来。

    现在看来,将之前答应给齐国的土地是万万不能拖延的,只要寡人还有齐国为援,只要齐魏宋三国也抱成一团,那寡人就无惧赵燕韩三国,也更加不惧秦楚两国。

    等寡人彻底将新得的淮北之地掌控,那时,我魏国就依然还可以争一争天下的霸主地位。”

    “大王英明。”

    魏王笑了笑道:“传诏给将军犀武以及将军倪良,告诉他们,加紧对楚国的攻势,寡人这一次要将楚国的势力范围彻底赶到淮南。”

    “唯。”

    “还有,告诉公孙喜,叫他不要让寡人失望,同样也不要负犀武之名。”

    “唯。”

    另一边。

    齐宋两国得到韩国的消息后,同样也下达了类似的命令,催促前线将领加紧对楚国的攻势。

    淮北巨阳齐军大营。

    齐将匡章,魏将公孙喜,宋将苏贺,三人全都得到各自君王的诏令后,便再一次的聚在了一起。

    此时,匡章看着面前的二将道:“两位,想必你们也接到了国君催促战事的命令了吧。”

    苏贺闻言,顿时面色变得僵硬起来。

    他心中清楚,在场三人之中,他承受的压力是最大的。不仅是为了将楚国赶到淮南,以保住宋国新得的淮北之地,更重要的是,不久前楚国使者左成在宋国宫殿中奖宋王痛骂了一顿,所谓君辱臣死,现在他身上还肩负着为君王洗刷耻辱的重任。

    这无形的重担已经压得他喘不过气来,而宋王隔三差五的送一份要求他尽快攻克巨阳的诏令,这些有形压力更如一块块千钧巨石一般狠狠的压在他的心口。

    想着,苏贺立即应道:“不错,如今我们攻打巨阳也有大半年了,结果我等却迟迟没有战果,眼看汉北那边,楚王都已经调用壮妇作战了,而我们这边,楚人却连一只援军也没有派来。

    如此,难怪君王以为我们作战不力了。”

    公孙喜闻言,右手愤然的向身前的桌案猛拍一下,发出“啪”的一声巨响,见匡章与苏贺全都看过来后,大怒道:“这哪是我们作战不力,这分明是昭雎太狡猾,借着熟悉地行以及河流,屡屡对我们发动突袭,以致我们根本就不能全力攻打巨阳城。”

    说完,公孙喜又叹道:“巨阳黄国已经是深入楚国国土数百里,这里的地形我们根本就不熟,也无法料到昭雎会突然从什么地方出现。即便现在我们来淮北近一年了,也依旧没有搞清楚黄国那边的地形,现在也仅仅只是大致摸清巨阳附近的地形。

    但即便如此,对于巨阳这边的一些小道小溪,我们也没有彻底搞清楚。”

    此时,匡章一听二人的话,想起齐王要求他拖延下去,消耗秦魏韩楚四国实力的计划,立即点头道:“不错,楚国在巨阳黄国两地布下了三十万重兵,而昭雎又率精兵在外,时时侵扰我们后方,以致我们根本就无法全力攻城。

    故,本将的意思是,要破淮北先破巨阳,而要破巨阳则先破昭雎所部,只要昭雎所部一败,则巨阳黄城必然震动,如此,我们再攻打巨阳城,那就容易多了,说不定,楚国惊惧之下,巨阳黄城也会被我们一举而破。”

    公孙喜闻言,想起不久前魏王的诏书中让他不负犀武之名的言于,心中顿时生出一股对昭雎的恨意来。

    想着,公孙喜立即应道:“不错,要想攻克淮北,必先破昭雎。”

    苏贺一听,想了想,发现自己也没有好的办法,只得附和道:“好,那就先破昭雎。”

    匡章见二人同意后,立即开口道:“好,既然两位将军没意见,那么我接下来就佯攻巨阳,然后将大部的力量用着寻找昭雎所部上。

    只要找到昭雎所部,那么我们或在巨阳这边设伏,或在黄城寿县前来巨阳的地方设伏,或趁机截住昭雎与他正面对决,无论如何都要趁机击败昭雎。”

    “善!”

    方城。

    熊槐看完陈轸传来的情报,然后不动声色将情报传给了一侧接子。

    接子接过情报一看,顿时皱起眉头:“果然不出所料,在秦赵两国的逼迫下,即便韩王几瑟心向楚国,也不能违抗秦赵两国的意志。甚至,韩王几瑟即位的一个重要条件,那就是答应秦赵两国继续伐楚。”

    说到这,接子又看了看韩王几瑟许诺的事情,同样也充满着心机。

    什么叫只要楚王还在,如今大王已经六十多了,能活到七十那也是长寿了,韩国这几年之内不出兵伐楚,这个誓言充满着敷衍。

    不过此时他见楚王脸上充斥着欣喜之色,却也没将这话说出口。

    而是隐晦的提醒道:“韩王几瑟终究已经是韩王,他再也不是昔日的韩国人质公子虮虱了。”

    熊槐闻言,无所谓的笑了笑道:“无妨,韩王在五国伐楚的关键时候病死,导致魏韩联军士气大降,给了寡人十余天的喘息之机,这就已经足够了。

    况且,韩王几瑟还能记住寡人的恩惠,这便是额外之喜。寡人的要求也不多,寡人只希望韩王几瑟能一直牢记寡人的恩情,能在未来关键时候,能助我楚国一臂之力,就跟他祖父在赵国关键时候,拉赵国一把一样。

    如此,寡人就心满意足了。”

    接子点了点头,然后脸色又沉重的道:“不过,韩国宣布继续伐楚之后,我们接下来恐怕又将面临血战。”

    “血战?”熊槐想起这十天来各地援军源源不断抵达前线,此时方城这边已经聚集了八万勇士,连鲁阳也有三万勇士增援。

    想到这,熊槐笑了笑道:“此战寡人已经赢了,只是具体什么时候会赢,那就要看天意了。”

    说着,熊槐将目光投向南方,此刻他仿佛已经看到一场倾盆大雨正不断的从南向北推进。

第一千零四十三章 只欠东风

    就在熊槐向南方展望的时候,方城外的魏军大营中,魏将倪良也在展望方城。

    此时,主动来魏军大营让出战争指挥权的韩辰,见倪良看着方城,不禁有些紧张的问道:“倪良将军,如何,是否有把握攻克方城。”

    “有,只要韩将军你愿意将韩国的军队全都交给本将来指挥,那本将就有把握攻克方城。只要楚王死战不退,那本将就有把握活捉楚王。

    当然,这前提必须是韩将军能全力支持本将。”

    韩辰闻言,心中一黯,现在他韩相的位置没了,而且还因为作战失利而被新王斥责,若是这次不能戴罪立功,那他就全完了。

    “事到如今,本将已经别无所求。只要将军能攻下方城,别说我麾下的军队了,就是在下,也愿听从将军的调遣。”

    “善。”倪良欣慰的点了点头,同时心中也是不住的叹息。

    之前这韩辰若是不因为自己是相国之尊,不愿听他指挥,而且没有多少军事才能的她,却强行想要战争的指挥权,以致于韩魏两国各自为战,而没有进行协同作战。否则,以之前方城中的楚军数量,他们半月前就已经攻克了方城,哪能等到现在,哪能等到楚军各地的援军纷纷赶到这里。

    此时,韩辰见倪良得到魏韩联军的指挥权后,却没有任何战术安排,不禁又迟疑的问道:“不知将军打算怎么攻克方城。”

    倪良闻言皱了皱眉,然后见韩辰满脸紧张的样子,便按捺住心思,耐心的解释道:“别无他法,只能强攻方城而已。”

    “强攻?”韩辰一怔,这可是下下之策。

    “不错。”倪良点头道:“方城乃是汉北门户,北面是延绵不绝的长城,南面则是高山峻岭,要想攻破方城,也只有强攻一途。”

    说着,倪良见韩辰满脸的担忧,便细说道:“不过韩将军也不用担忧,虽然我们是强攻,但我们还是有极大的希望的。

    方城守军太少,军队多是百姓,而且还是由许多老幼组成了军队,这样的军队,战力根本无法与我们相比。

    此外,据本将估算,楚王动员了整个汉北十七县,但也并不是所有的汉北百姓都会来方城。鲁阳召陵等四县百姓,全都去了鲁阳关驻守,而析邑丹阳等地的百姓则全都去了丹淅防线。所以,汉北郡中会来方城的百姓,只有八县,其中还有方城舞阳鄂县雉县这四个已经被我们打残的县。

    剩下的四县,虽然还有宛城邓县这两个大县,但汉北诸地毕竟才在数年前被秦韩联军横扫了一边,百姓出现大量的流失。所以,来到方城的百姓必定不会太多。

    即便是根据五国伐楚之前的汉北楚人数量算,宛城的援军顶多就两万人,邓县约一万五千人,剩下的两县加在一起约一万人左右,再加上楚王卖爵所得的约五万私军。这些地方的援军再加一起,也不会超过十万人。”

    韩辰信服的点了点头,倪良所说的楚人数量跟韩国上次获得的楚国汉北各县户籍上的百姓数量相差仿佛,这还是没有发生战乱时的百姓数量。而上次秦韩两郡肆虐汉北之后,杀了不少百姓,同样也有大量百姓逃亡。

    所以,现在楚王手中的数量,绝对不超过十万人。如果这几年汉北一直没有回复元气,则现在方城只有五六万人,即便汉北已经逐渐恢复元气,那楚王手中军队也只有七八万之间。

    想到这,韩辰顿时松了一口,这还在掌握之中。

    此时,倪良见韩辰脸色舒缓,笑了笑,看向方城道:“楚王手中的军队,不是老弱病残,就是一些地痞流氓,这样的军队他们能坚持多久。

    只要我们全力攻城,随着方城守成的主力壮丁越大越少,方城的抵抗就会越来越弱。如此,按照我们现在的攻城状况,短则两三月,长则五月,方城必破。

    方城一破,整个汉北便是通途。”

    韩辰一听,顿时充满自信的道:“好,好,好,在下这就将叶郡外的五万韩军调来,继续给楚王加点压力。”

    “好,有劳韩将军了。”

    次日,魏韩联军合兵一处,十几万大军在魏将倪良指挥,疯狂的向方城冲去。

    是日,三国激战一日,双方全都损失不轻。

    其中,楚国这边负责守城的舞阴县兵伤亡过半,再也无法独立完成守城任务,其后,方城城防由邓县百姓接管。

    又次日,叶郡外的五万韩军有四万韩军前来增援,方城顿时压力大增。

    又七日,邓县援军伤亡惨重,不得不退下休整,接着,宛城的援军接管了方城城防。

    双方再次激战十日后,士气低弱,将士疲惫,伤亡不轻的宛城援军被换下,然后急训一月的贵族的私军正式接管了方城的城防。

    就在双方的激战中,另一边,昭雎再次成功的突袭了魏军一次,然后惊险的跳出齐魏联军的包围圈,接着匆匆向黄国方向退去。

    路上,跟在昭雎身侧的项君慎一脸沉重的道:“令尹,这一个月来,似乎齐魏宋三国对我们的突袭似乎防范的越来越严密,这次一次突袭要不是令尹见微知著,提前闻到了异样的气息,刚与魏军接战,便立即退兵。

    否则,稍微慢一点,我们就被齐魏联军围住了。”

    昭雎闻言,微微点了点头,应着:“嗯”

    “令尹。”项君慎又道:“学生以为,齐魏宋三国”

    “嗯”

    项君慎说了一大段的话,只听得昭雎轻轻应了一声,似乎很是敷衍的样子。

    于是,项君慎立即向昭雎看去,却见他已经神游物外,根本就没有再听他说些什么。

    见此,项君慎以为昭雎正在为淮北的战事担忧,想要安慰昭雎,但张了张嘴,却什么也没说,只得跟在昭雎身侧,沉默的向黄国而去。

    不久,行进中,昭雎突然开口问道:“今天是日子?”

    项君慎闻言,精神一振,连忙应道:“令尹,今天是五月十六,只是寻常日子。”

    “五月十六!”昭雎闻言一振,然后笑道:“五月中旬,算算时间,若是今年与往年一样,那么大雨季节也快来了吧。”

    说着,昭雎不等项君慎回答,便将右手张开,放到自己面前,微微感应了一下道:“如果我没记错,似乎从三天前开始,已经有三天没吹北风了。”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25494/ 第一时间欣赏大楚怀王最新章节! 作者:腊月青梅子所写的《大楚怀王》为转载作品,大楚怀王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大楚怀王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大楚怀王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大楚怀王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大楚怀王介绍:
熊槐刚刚穿越成为楚怀王,就碰到秦国的张仪前来送礼:商於之地六百里。熊槐表示要改写历史,不再做愚蠢的楚怀王,绝不绝齐连秦。结果第二天,和满朝文武商量之后,经过数轮唇枪舌剑,楚国上下达成一致意见。熊槐意气风发对张仪道:“寡人决定和齐国绝交。”大楚怀王已经完结,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大楚怀王,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大楚怀王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