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武侠修真唐诗剑诀TXT下载唐诗剑诀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唐诗剑诀全文阅读

作者:曾灵     唐诗剑诀txt下载     唐诗剑诀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386章 归来

    邹缉所述非常有道理,是睿智之言,后来宣德皇帝称赞他进言献策都是“正道”。朱棣看了奏书,无话可说,干脆置之不理,却未治他的罪。

    吏部主事萧仪出身进士,是个诗文家,很有才华,注重气节,但是他胆子最大,批评起来最直言不讳。他认为,火灾和迁都有关,你迁都,所以老天发怒了。他的火力太猛、批评太刻薄,戳到皇帝的痛处。朱棣肺都气炸了,气愤地说:“我迁都前,与大臣密议,商量很久才作出迁都的决定,哪是什么轻举妄动?”他对萧仪的说法愤恨至极。

    朱棣没有唐太宗那样的雅量。

    尽管萧仪有商代比干一样的忠勇,但朱棣还是做了一把商纣王,将萧仪下狱处死了。

    “言者无罪”“忠言逆耳”从来都是嘴巴上说说的,世上又有几人能听得进中肯而又尖刻的批评呢?碰上大度的皇帝,过过嘴瘾倒也无妨。

    萧仪偏偏遇上固执偏狭的朱棣,批评人不讲技巧,将自己的性命都搭进去了。

    户部尚书夏原吉一向有雅量,为稳定局面,主动将责任承担下来。他对皇帝言道:“言官们响应您的号召弹劾大臣,本身并没有罪。我们作为大臣,没能协助皇上谋划好大计,臣等才有罪。”

    朱棣这才消了气,宽宥双方。

    有人指责夏原吉偏袒言官,夏原吉无所谓地言道:“我们历事太多,言语即使有过失,皇帝也不会怪罪。但若言官获罪,那下场便惨了……”

    在这场大辩论中,侍读李时勉等两人被投进监狱,御史郑维桓等五人发配交阯当官,只有邹缉等三人没有治罪。朱棣禁止言官再非议迁都,否则以谤讪罪论处。许多人保留还都南京的想法,只是暂时闭嘴罢了。

    不知道是遵从老天的旨意,还是不想劳民,朱棣没有重建三大殿。三大殿烧就烧了吧。反正奉天门还够宽敞,面阔九间,进深四间,长宽数十,在这里处理军国大事也够气派的了!

    所以,朱棣选择在奉天门听政。算起来,他在帝星的位置上,坐了还不到百日。

    而就在此时,远在交阯、化名陈伺的王九又再次上书请辞锦衣卫指挥使一职。

    在百官惊诧与惋惜之间,永乐帝朱棣出人意料地大笔一挥,终于同意了王九的请辞;与此同时,亦同意了公主朱菁携外孙回宫省亲的申请。

    于是朱菁带着已是十岁的儿子陈耀,与王九一道经过大半个月的行程,回到了北京。

    当永乐帝朱棣看到了这一家三口,看到了热泪盈眶、已为人妻、为人母的自己最为疼爱的女儿仪态万千地向自己款款行了个万福,还有一侧一同下拜的交阯明月王----化名“陈伺”的王九与他儿子陈耀,内心嗟叹不已……

    因为公主朱菁的到来,让永乐帝朱棣的心情却是好了许多。

    朱菁没有提到要回交阯,那朱棣更无赶走公主朱菁的意思,于是这朱菁便如以前一般,每晚陪着朱棣处理政事。而那陈耀亦留在了宫中……

    但这陈耀刚至“狗都嫌”的年纪的顽童,在这诺大的紫禁城内,出入如无人之境,实在是因为这这伙手脚、身子忒快……

    与同父异母的王守仁相较而言,却都是半斤八两。王守仁是刚十岁出头便可偷偷跑出北京城,出关向北;而这陈耀更不是省油的灯!

    某日朱棣与朱瞻基正赶赴往朝堂之时,不留神却发现侧旁的一名如猪般的膳食太监颤颤巍巍、略躬的长袍下竟然露出白花花的大屁股,这绝对是严重的失仪!

    朱棣勃然大怒,待得了解详情之后,却是大笑而了之……

    而一侧刚已成年的皇太孙朱瞻基想笑又不敢笑,但却上了心:这姑姑的儿子也太会搞了吧;这表弟在宫中无聊便跑到膳食房,这膳食房赶他走,他回头便将这胖太监的裤子全部剪了大洞……

    再看这厨房的太监也着实太胖了,一时间也确实找不到合适的裤子!

    当晚,这朱瞻基便向朱棣一旁的姑姑朱菁讲述今日之事,并想让表弟有空陪陪自己……有些话他实在没有明说。朱瞻基自幼便跟在朱棣身边,身边之人个个均为白发苍苍的老头、言谈举止一本正经的儒士,难得寻得一位如此调皮的顽童为伴,却也是有意思的事情。

    公主朱菁边听,那脸色便慢慢转冷……

    未曾想到朱瞻基的话音刚落,便自殿外一道黑色身影闯了进来,伴随着“好啊……”

    这正是陈耀!

    直气得公主朱菁柳眉倒竖……

    而在永乐帝朱棣一旁闭目养神的老廖在那身影闯进来的瞬间,眼睛突然打开,目光如实质般盯上了陈耀;而那永乐帝朱棣倒是丝毫不在意,直笑得捧腹……

    但不管如何,最近朝堂之上的事情倒是顺利。

    吏部主事萧仪并未白死。

    户部主事夏原吉等大臣知道国家再也经不起折腾,力请皇帝招抚流亡百姓,减免税收,宽恤民力。

    萧仪的批评在客观上起到了效果。

    朱棣下诏停止大部工程,实行惠政。

    迁都之议风波过去,北京风平浪静。

    而随着公主朱菁的入宫照料朱棣,这王九却是交差一身轻。

    如今的他只有御前四品带刀侍卫一职未交,他告了个假,打算回杭州一趟,与任罄、王守仁汇合,过完年后再回来。

    王九从来都很是低调,从不张扬。自他辞去锦衣卫一职而言,很多人都不明白,且看不透。

    唯独与锦衣卫交情莫逆的户部主事夏原吉似乎品出了一些味道,在王九出京前,来到十里长亭为王九送别。

    “夏大人,实在太劳烦您老了。”王九拱手笑道。

    “王大人,如您这般激流勇退、洒脱之人,我是生平仅见啊。”夏原吉叹道。

    “日求三餐,夜求一宿。原本只是仗剑天涯,从未想过青史留名。退便退了,却没有什么可惜的。”王九道。

    “莫不是你看出什么?”夏原吉疑惑道。

    “待我自杭州过年后便回,我会守在陛下身边……”王九欲言又止,接着道,“还请夏大人慎言,莫招祸事上身。”

    夏原吉似乎品出什么,又摇了摇头道:“陛下向来身体康健……莫不是……”

    “甭想太多,夏大人。等过年后我会回来,咱们再详谈……”

第387章 今日交阯

    王九轻车简从,只带了自己贴身护卫刘老二一人。

    刘老二已跟随王九多年,自之前王九的亲卫柱子在安南多邦城战死之后,他因酷似柱子,便被王九调至身边。因缘际会,这粗犷的汉子却在王九认祖归宗之时,因王九的顿悟却将刘老二带携,顺带将他洗髓,同时得到杜雪萌的跟班----恒山派弟子方芳的青睐……

    他们十年前便已成家,而那在南京城内的品茗轩,便是杜雪萌送予方芳的嫁妆。如今这二人已有一子一女,方芳在南京城打理着品茗轩的生意。虽说刘老二长年在外,二人聚少离多,但如今这二人均对如今的状态满意得很。

    王九曾数次欲将刘老二下放至南京城的锦衣卫任职,但这刘老二却死活不肯,只是愿意跟着王九,王九只能作罢……

    而如今在这十里长亭处,刘老二在亭外警戒。

    刘老二对王九数次欲请辞锦衣卫指挥使之职却是淡然。

    在他看来,他只要跟随着九爷便是,而辞却锦衣卫指挥使一职,却是没有什么大不了的。如今这九爷身上还有“明月王”一职。如今交阯郡内,只要提到明月王,谁家不知,何人不晓?不少人家中供奉着明月王的牌位,每逢初一、十五上香,却是勤快得很……

    交阯民风狡黠,既崇强又凌弱;与王九相交莫逆的张辅曾笑言,若要在交阯站稳脚跟,必须铁血加怀柔……王九深以为然。

    当张辅在十余年前平叛、安南王嗣陈天平去世、王九世袭交阯王位,被永乐帝朱棣加爵、封为“明月王”后,王九加大力度扶持本土势力,黎氏一族的黎利、阮氏一族阮景真……等一系列本土势力顺势而起;对于叛乱铁血镇压,加大自大明王朝人口的迁入,增多驻军,加强吏治,在锦衣卫狠狠清理了一批贪官之后,交阯终于稳定下来……

    如今交阯的一把手布政使黎利,而监察百官之职仍由王九暂为代理。

    这近十年来,王九手上处理过的贪官何止百人,但每处理一人,交阯百姓均拍手称快……慢慢地,明月王的威名便在交阯百姓传颂。

    王九唱黑脸,但公主朱菁却唱着白脸。

    这些年来,经公主朱菁手中流出的银子数不胜数,这些银子都用于修路筑桥、改善民生了。

    交阯境内河流纵横,交通十分不便,交通影响甚大。而如今经过这近十年的经营,交阯各郡陆路相通,水路便捷,驿站每十里相连……

    当交通便利之后,交阯民众慢慢发现其中的好处了:大明的商品源源不断地输入,交阯的土产持续输出……大明的物产,代表着一种文化、文明,这是一种人们的向往。当有了一种向往,那便是一种希望。

    有了希望的生活,便是一种美好!

    当然,这交通便利所带来的另一层面上的意思,王九却是从未提过,这便是中央集权中军事上的便利。当某地发生叛乱,当地所驻的大明军队可于一日之内便至,铁血镇压!

    交阯稳定了,局势一天天地变好。如今的河内与大明苏杭的城市相差无几,当然与繁华、富庶的南京城尚有距离。如今的河内以路不拾遗、夜不闭户来形容丝毫不为过……

    有时,这刘老二也曾想过,既然如此,不若将娘子方芳接至河内谋生亦可,但这方芳却始终不肯。她认为这交阯是不开化之地,“蛮夷”始终是大明民众看待交阯的态度。

    刘老二哑然失笑,正如如今的朝廷,那些受朝廷排挤、不得志的官员,一般均是“发配”至交阯,而那些能官、干吏自然留在大明……

    但来至交阯的那些大明官员无一例外觉得这交阯与自己想象的完全不同:这里似乎与大明没啥两样,俸禄也未少,好象还多了不少……

    什么?还有安家费?每月还有额外的补贴,名堂甚多……但算起来,每月收入较大明多了两倍还不止。

    这好似与朝廷之例不符……据说这些银子是由王府直接拨付过来的。噢,那明月王、公主直接拨过来的,谁敢说什么?又有谁嫌钱多?

    明月王赏罚分明,赏得狠,罚得重,一切依大明律例办事……于是这些官员统统闭上了嘴,专心做事!

    时光如梭,时空易转。

    如今的刘老二在北京十里长亭外等候。

    亭内王九与朝廷的钱袋子管家夏原吉正在闲聊。

    未已,远处又来了一辆马车,侧旁一名黑衣侍卫,看样子是来为王九送行之人。

    果不其然,马车在长亭处停下,下来的是一名肥胖如猪之人。刘老二自然认识,肥胖如猪之人,正是如今锦衣卫的指挥佥事袁杰。

    王九辞却锦衣卫的差事,在袁杰看起来,却是不可思议之事。而之前数次袁杰已得知王九请辞,但被陛下驳回,而此次却准了……袁杰如今在锦衣卫内,却是第一人,因为如今指挥使一职尚空缺;之前没有王九的名堂之前,袁杰尚不知这第一人却不是那么好当的!

    王九轻车简从,没有声张,欲悄声无息地离开京城。但这夏原吉还是知晓王九离京,便前来送行,除了夏原吉,这锦衣卫神通广大,自然探得王九离京的消息,这袁杰一得知王九离京,便急忙赶来,恰好来得及在这十里长亭处见到王九。

    在王九在京城之时,王九一直以御前带刀侍卫之职呆在朱棣身边,而袁杰屡次想与王九会面却始终未得,而今日终得见到王九……

    但这王九并未对袁杰面授机宜,只是告诉袁杰,按之前的章程进行便可……

    袁杰失望而归。

    永远不安分的朱棣,又把斗争的矛头第三次指向蒙古人,立即陷入与尚书们的激烈对抗之中。

    这次倒下的,不仅有以死谏君王的兵部尚书方宾,还有为贫苦大众说话的朝廷重臣夏原吉。

    一场更大的暴风骤雨即将来袭,焕然一新的北京啊,山雨欲来,已经满城狂风了!

第388章 追思园·任府聚会

    再将镜头转向杭州府的任府。

    如今的任府却是较之前面积虽未增加多少,但却经任罄的父亲任卜显大行改造过数次,终成如今的模样。当王九在兴高采烈的任罄与儿子王守仁在府门迎入之时,对自己的便宜岳父任卜显的佩服是五体投地……

    任卜显已略显苍老,这些年来,全力主持郑和下西洋的丝绸供应,劳心劳力,在郑和六下西洋之时,他已推却此任,在家养老。

    钱财如今对他来说,只是一列数字而已,而如今的他却将自己的目光却慢慢转向自己的家里。

    而对任府的改造正是其中之一。

    任卜显将自己的任府命名曰“追思园”。

    当王九问及何谓“追思”,任卜显正待回答,一侧的任罄“扑哧”掩面而笑道:“父亲无他,唯有‘追思往昔年少’而已……”

    王九哑然失笑:看来这岳父觉得自己此生最为得意之时却是年少轻狂的时光……

    这追思园不大,长宽三十丈左右,横向布局。从西向东依次是住宅、庭院、花园。住宅由门厅、茶厅、正厅及家人居住的两幢小楼组成。

    中部庭院是住宅和花园之间的自然过渡,主要是用来作待客之用。

    庭院是以回廊围合而成,院南建有迎宾馆、岁寒居,做主人会客、宴客之处;院北建有坐春望月楼,是供客人居住。院内有旱船和花木小景,院东有月洞门通往花园。

    花园面积占整座宅园的一半以上,以荷花池为中心,假山、建筑、花木环绕周围。曲廊宛转延伸,环绕荷花池南、北、西三面,将园内几乎所有的建筑连接在一起。园门旁廊壁上还嵌有“清风明月不须一钱买”的字句。正对园门有半间和曲廊连接在一起的水榭,名为“水香榭”。

    追思园以封闭式布局展开,每进一层,都设有屏障。园中还藏有:“一阁、一桥、一轩”。主要有“坐春望月楼”、“退思草堂”、“雨坐亭”等,整个园林设假山、亭阁、花木、池塘水榭于一体。

    追思园以“追”为横线,“思”为核心;园内简朴无华,素静淡雅,显具江南园林建筑风格。

    追思园主要贴水而建,结构紧凑,中心突出。园内的每一处建筑既可独自成景,又与另一景观相对应。

    追思草堂是园内主体建筑,居荷花池北岸,南向,面宽五间,前出月台跨于水中。草堂的外观古朴端庄而又不失变化。堂前的月台贴水而建。

    草堂的东侧建有琴房。沿琴房旁的三曲石桥可到水池东岸的眠云亭。眠云亭是二层歇山顶,下层被设置在周围的湖石遮挡。这种建筑与湖石搭配的方法,创造了“无山胜有山”的意境。

    眠云亭的南面、水池东南角建有菰雨生凉轩。小轩三间,贴水而筑。“菰雨生凉”之名取自姜夔的词《念奴娇》中的“翠叶吹凉,玉容销酒,更洒菰蒲雨。嫣然摇动,冷香飞”之句。

    这任卜显对姜氏的词甚为喜爱,园内景名多取其中。

    姜夔,字尧章,号白石道人,汉族,江西饶州鄱阳人。南宋文学家、音乐家。

    姜夔对诗词、散文、书法、音乐,无不精善,是继苏轼之后又一难得的艺术全才。姜夔词题材广泛,有感时、抒怀、咏物、恋情、写景、记游、节序、交游、酬赠等。他在词中抒发了自己虽然流落江湖,但不忘君国的感时伤世的思想,描写了自己漂泊的羁旅生活,抒发自己不得用世及情场失意的苦闷心情,以及超凡脱俗、飘然不群,有如孤云野鹤般的个性。

    姜夔晚居杭州西湖,卒葬西马塍。

    假若这姜夔知晓这追思园却是依其遗泽而建,倒亦是不枉此生。

    小轩和西侧的辛台之间有一段复道廊相连。轩后有湖石假山。辛台是一座两层小阁,具有江南民居风格,与退思草堂隔水相互呼应。是园主读书之处,取“辛苦读诗书”之意的命名。辛台旁有一艘石舫泊于池中,名“闹红一舸”。其造型简洁,不事雕镂,船舱漆成暗红色……

    王九很是喜欢此处。任罄倒是淡然,她更是喜欢陪在王九的身边。

    王守仁携诸翠亦是喜欢此处。

    任罄的弟弟任性在杭州府的公务有些繁忙,蔷薇派人去通知他,当晚便回来了。

    任性与王九见礼之后,任性第一句便是:“姐夫,您今后有何打算?”

    任性早已得知自己姐夫辞却锦衣卫指挥使一职,虽然他有些怅然。但他很是清楚,这些年来,王九为锦衣卫殚精竭虑,顶着不知多少的压力,创下这锦衣卫的大好局面;数年前扳倒纪纲,锦衣卫更是迎来了万众一心的时代;开拓明月关后,不仅削弱北方的势力,北面的骚扰虽未真正断绝,但较往年少了许多……

    王九看着已是尽显男人成熟的任性,却是感慨万分,想当初第一眼见到他时,却还是个毛头小伙子……

    他看着自己的小舅子道:“若你第一句话便是问我为何辞却锦衣卫之职,我便再赶你去北边去喝西北风。”再看任性身侧蔷薇担心的眼神,又笑道:“不会啦。如今你已成家立业,并且在这杭州亦可独挡一面。作为姐夫的我,甚是心慰。”

    “那姐夫,您下一步想如何?”任性还是有些担心。其实他的担心与全家的担在却是在一起。任罄对此倒是淡然,她一点都不担心自家相公;但任卜显却是担心,但他却是不好开口询问。

    王九站起身,看着堂前掩映于树丛间、若隐若现的亭台楼阁,叹道:“今日我所述之言,仅止于此。”说罢扫了扫在座的自己的岳父任卜显、小舅子任性夫妇、自己的妻子任罄、儿子王守仁与诸翠,一时间堂上无形之中一丝庄重弥漫,每人的气机似乎被王九所摄取……

    “我辞任锦衣卫指挥使之职,实在因为如今的我位高权重。陛下将其最为钟爱的女儿下嫁予我,锦衣卫大权在手,如今六下西洋的郑和,与我为结义兄弟……”

    王守仁从未听到自己的父亲谈及此,他只道自己的父亲在锦衣卫任职,在交阯亦有朝廷的职守,但他从不知民间传颂如同神一般的人物----下西洋的郑和竟与自己的父亲王九是结义兄弟!

第389章 再次北伐

    “……虽说我不贪,不取。在生为人,日求三餐,夜求一宿而已。别无他求。但旁人不会如此想,想我父亲王泊,天纵其才,独创震惊天下的‘唐诗剑诀’,参加武举,明太祖钦点为武状元,忠肝义胆,一心为国,却为贼人所害,在石牛山遇伏,贼人要挟,宁死不屈,自刎而亡……”

    今日的王守仁第一次听闻自己的父亲谈到自己的祖父,惊讶得无以伦比!

    王守仁在自己的王家老宅中看到自己祖父的神位,知道自己的祖父名为王泊,但从未想到自己的祖父王泊的结局竟是如此悲惨……

    “……我习‘唐诗剑诀’有成后,便开始游历,期间遇到了你的母亲,”说着,王九将目光投到了尽显妇人独有魅力的任罄身上,王九接着道,“当时我身负重伤,幸得你母亲照料……”

    任罄脸上一红。

    王守仁与诸翠相视一笑,他们倒是第一次听闻自己的父亲谈至与母亲相识的经过……

    当然,有些事情他们是不知情的。王九与任罄的相识,第一次却是王九捉住了一名纵横江南的采花大盗,救下任罄,也正是在如今这个追思园里!

    “……当我伤好后,便离去。之后闯峨嵋、上恒山、入少林,为父报仇,但尚余最后一名仇人。直至你母亲怀上你时,我方且在海上报得此仇……”

    有些关节王九并未说得很清楚。而直待王九在年后马上离去,去了京城之后,万般不解的王守仁自母亲任罄处方才得知自己父亲当年所为之事……直让王守仁惊得目瞪口呆,他万万未曾想到,看似和蔼可亲,向来淡然自若的父亲竟然如此生猛!

    当然此乃后话,王九如今仍在述说着他为何辞去锦衣卫之职……

    “……这些年来,陛下的动作实在太大,花费甚多,民怨迭生,大明实在不堪重负。且更为要命的陛下欲建千秋霸业,扫平北方,这却实在是难。陛下视我如己出,虽说如今他圣体康健。但他如今已过花甲、耳顺之年,但却丝毫无‘耳顺’的迹象。这逆‘道’之举,或会有所不利。所以……”

    王九沉吟半晌,方才接着道:“……所以,我须辞却其他事务,守护在他老人家身边!”

    “你的四品御前带刀侍卫之职?”任罄问道。

    王九点了点头。

    “你要公主朱菁带着耀儿自交阯归来省亲,亦是为此?”任罄继续问道。

    “正是!”王九又点了点头。

    “那你对守仁有何交待?”任罄继续问道。

    “这些年来,因我所处之职的缘故,我已刻意将你与守仁割裂,这亦是当初我父亲王泊做法并无二致,这却是为了保护你们!”王九此刻却是有些歉意地道。

    “这个我明白。”任罄的眼圈有些红了。

    “父亲,我并未怪你。”王守仁如今方才明白,为何自己的父亲王九这些年来,从来都是神出鬼没,却是为了保护他与母亲!

    “我看这追思园甚好,那你与你母亲便在此长住罢。我看你想做圣贤,那便继续学业,便在此处参加科举罢!”王九思量道。

    任卜显自然是千愿万愿。如今他已是年过半百,最愿儿孙长伴。自己仅任性一个儿子,而任性仅为他生了一个孙子任欢,正小王守仁五岁,而与王守仁一起,二人恰好可为伴!

    过完这个热热闹闹的年,王九即刻回京,而王守仁夫妇与任罄均留在了追思园。

    某夜,任罄将这些年来,关于自家相公王九及王泊的事情,向王守仁和盘托出。

    王守仁终于知晓了自己的父亲王九与祖父王泊的事迹。王守仁听完之后,表面无常,但内心却掀起了巨大的波澜……

    他似乎明白了什么,却说不出来。既然父亲让自己参加科举,那自己便着手准备便是!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规矩既是约束人的条条框框,也是帮助人条理清晰的蹊径,甚至是诀窍。科举考试,不出‘四书五经’范围,看是千头万绪,实有规律可循。

    王守仁开始认真钻研。

    先说‘四书’。比如《论语》,其实只是一个‘仁’字;《大学》,要知道‘修身’;《孟子》,需学会‘义’字,方法是‘尽心’;《中庸》,认识一个‘诚’字。

    其次‘五经’。万经之首的《易经》,实为八字,‘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书经》,要了解什谓‘中’;《诗经》,在于‘思无邪’;《礼记》,核心为秩序;《春秋》,则要学会分邪正。

    大明的科科,考八股文。考场上会考的文章题目,都是‘四书五经’里的一句话或者几句话。

    王守仁很是明白,写文章一定要以这一句或者几句话为题眼,最终不能脱离中心,行文要环环相扣。

    这便要求做文章之人一定要熟读每一篇文章、每一句话!

    八股文结构严谨,破题、承题、起讲、入题、起股、中股、后股,最后束股。讲求师出有名,层层递进,该对偶对偶,该排比排比,最后前后呼应,层次分明。

    八股文,要求思路有条理、有规范,某种程度上对今后的学习和做事大有裨益;但任何事务有利有弊,某种程度上亦是对思想上的束缚!

    王守仁白天学“四书五经”,埋头于《科举范文》和《应考指南》;晚上挑灯自学,读诸经子史,《史记》《文心雕龙》等……

    过得年后,时光已踏入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

    如今的王守仁对朝堂之上的事情较为关注,而朝堂之上的消息不断传入王守仁的之耳……以往传至民间的消息,王守仁向来是左耳入,右耳出,而今的王守仁,忽然对朝堂之上的讯息留意了起来……

    也即是刚过年的正月,那个不知好歹的“阿鲁台”再次袭击明朝边疆重镇----大同。

    永乐帝朱棣不顾朝臣劝阻,再次北伐!

    朝廷重臣夏原吉被下狱,兵部尚书方宾自尽而亡……朝廷哀声一片!

第390章 天子守国门

    此次出兵,永乐帝朱棣依旧任命安远侯柳升为中军,遂安伯陈英做副手;英国公张辅负责左翼,成国公朱勇担当左翼副手;成山侯王通负责右翼,兴安伯徐亨担当右翼副手;武安伯郑亨负责左前方,保定侯孟瑛为他的副手;阳武侯薛禄负责右前方,新宁伯谭忠为他的副手;宁阳侯陈懋、忠勇王金忠担任前锋,出兵漠北,剿灭“阿鲁台”。

    永乐帝朱棣的部署为:中军----左右翼----左右前哨----前锋这样的格局。这是一个层层包围的阵势,朱棣自然坐在最中间的位置。王九寸步不离朱棣身边,为朱棣的贴身护卫。

    几十万的大军,小小蒙古游击队,自然不敢对抗。

    永乐二十二年四月,永乐帝朱棣命令皇太子朱高炽监国,他再次从北京出发,开始了他人生中最后一次出征。这一次,大学士杨荣、金幼孜紧紧跟随。

    部队达到隰宁,忠勇王金忠率领的部下“把里秃”等人截获“阿鲁台”的书信,书信中称:“‘阿鲁台’去年秋天听说朝廷出兵后,带领着家属藏起来了。等待冬天,大雪一丈有余,人畜多冻死,部下也多离散。现在听说大军又来了,再次藏到了答兰纳木儿河附近,准备往荒漠里逃避。”朱棣命令金忠部队全速前进,在阿鲁台进入沙漠之前将他截获,防止他逃入沙漠。

    五月,到达开平后,朱棣派遣太监伯力哥带着圣旨前往阿鲁台部落道:“政府部队此次前来,只为逮捕‘阿鲁台’一个人,他手下所有头目来投降,绝对优待。”还命令柳升率领军士将沿途死在路上的白骨掩埋,立坟头,朱棣亲自写祭文,搞仪式祭奠。

    朱棣的这一招,无疑是最高明的攻心术。蒙古部队听说后,军心动摇。

    六月份的时候,到达玉沙泉地区,朱棣告诫部队,已经到达答兰纳木儿河附近,需要提高警惕,严阵以待。朱棣还专门交代先头部队:“两军对垒,如果敌人的兵士来投降,不要杀害他们。如果他们来叫阵,可以先用神机营的火铳攻击,然后再用强弩射击。遇到‘阿鲁台’,务必生擒他。”

    但先头部队到达答兰纳木儿河附近后,发现四野茫茫,尽是丛生的荒草。车辙马蹄早已被湮灭,看来阿鲁台路过此地已经很久了。

    朱棣听到汇报后,紧急派出他最得力的干将张辅、王通,分兵沿着山谷搜索。张辅等人反馈信息道:“我们搜索了整个山谷周围三百余里,一人一骑的踪迹也没有发现。”

    这时张辅为朱棣解忧道:“给我一个月的粮草,我率领精锐骑兵深入大漠,必定能擒获阿鲁台!”

    但此时朱棣已经接到各部将领的汇报,粮草短缺,他只好无奈地道:“出塞日子已经不短了,人马俱劳。况且此地已经寒冷,每天都有风雪之变,回去的路途还很遥远,不可不考虑。你们暂时不要出发,容我再想一想。”

    此时,军中的粮草已经出现严重短缺。朱棣命令班师回朝,杨荣等人将供应皇帝的直属军粮分予军士们,还允许军士们互相借贷,等入关后政府双倍返还。全军上下,同舟共济,朱棣听说之后很欣慰。

    七月份的时候,在清水源道旁有个石崖,高达数十丈,朱棣命大学士杨荣、金幼孜刻石纪功道:“使万世后,知朕亲征过此也!”

    这时,夜幕降临,听到将士们因为吃不饱而发愁时,朱棣忽然想起了监狱中的夏原吉,他理解了这个不同意自己北伐的大臣的忠心,瞬时有感道:“夏元吉爱我!”

    这是一代帝王的忏悔,这是对夏原吉耿直的肯定。可惜远在明朝监狱里的夏原吉,并未听到皇帝对他的评价。

    七月十四日,部队来到一个叫翠微冈的地方,朱棣在帐篷内召开会议,他静静地坐在茶几前,大学士杨荣、金幼孜、御前侍卫王九在身边侍奉。

    朱棣听着帐篷外呼啸的风吹过,长长地叹了一口气,然后问王九道:“计算的日程,什么时候能到北京?”

    王九回道:“估计得到八月中旬。”

    朱棣微微颔首,少顷,对杨荣言道:“皇太子管理国家已经很久了,所有的政务也都熟悉了。这次回到京城后,所有的军国大事就都交给他。朕也该安享晚年,悠闲地过几年太平日子了。”

    依永乐帝朱棣的想法,回至京城,他会将大权全部交给朱高炽,自己也当几年太上皇,享受一下天伦之乐,过一段“最美不过夕阳红”的清闲时光。

    一日后,大军来到双流泺。已派礼部尚书吕震带着圣旨先行回京,并诏告天下,皇帝班师回朝。

    七月十六日,军队来到苍崖,眼看着一天比一天接近北京了。

    这天傍晚,朱棣病了。他一直是一个身体健硕的统帅,他的突然病倒,吓坏了随行的大学士们,急忙命随军太医生为皇上看病。

    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尤其是平日里不怎么生病的人,突然躺倒在床上,医治起来尤其困难。朱棣仿佛预感到了情况不妙,他紧急下令,所有五个集团军部队严密监视,提高警惕,增加岗哨。

    七月十七日,大军来到榆木川(今内蒙古乌珠穆沁),朱棣病危。

    朱棣感到了气若游丝,他必须对自己一直担心的大明王朝做个交代,他召来了最钟爱的大将----英国公张辅、御前侍卫王九一同接受遗命,传位于皇太子朱高炽。

    这是一个高明的选择,他让张辅担当起这一重任,掌握兵权的人在突发事件来临时最能担当重任;而这王九武功卓绝,控制自己身边的内侍、阻止消息泄露更是不二人选。并且朱棣很清楚,老成持重的张辅与心思缜密的王九相交已久,二人配合莫逆,自能承担此重任!

    张辅哭道:“皇上啊,您身体很快就会好起来的。”

    朱棣露出艰难的笑容道:“联此生无遗憾。只要你们用心辅佐皇太子,大明朝……一定会兴旺……起来的……”

    朱棣又转向一脸坚毅的王九道:“你之心思……我明白。但太子登基后,你……可复原职。”

    王九明白,这朱棣仍想让自己执掌锦衣卫!

    七月十八日,朱棣终于艰难地闭上了眼睛,享年六十五岁。

    一代君主,就这样死在了北伐的征途上。

    他不愧是一名最优秀的士兵,死在了金戈铁马的归途上;他不愧是一代明君,为明王朝的安危鞠躬尽瘁,最后奉献了自己的生命,以自己的生命诠释了何谓“天子守国门”……

第391章 王守仁中举

    炽热的骄阳落下后,皎洁的月亮随之升起。

    奉天靖难,航海西洋,迁都北京,编纂《永乐大典》,五次北伐,平定安南……伟大的朱棣干的都是轰轰烈烈的大事。只有他这样有气魄的皇帝才能在有生之年完成这么多丰功伟绩。但任何华丽的演出,终究有落幕的时刻。

    只是,朱棣并不想落幕,也从未意识到自己会这么快就结束了生命。他还有很多的夙愿没有实现,他还没有交给儿孙们一个安定、稳妥的大明帝国!

    大漠深处的战马遗骨知道,这位统帅曾经陪伴着它们踏过了多少征程;草原上呼啸的狂风见证,这位帝王挥舞着锋利的宝刀,将风割开了多少裂痕;正在大海上搏击风浪的航海家郑和明白,这位远见卓识的皇帝将中国的航海事业推进到了世界最前沿……

    此时的北京城更感知到了昔日燕王的风采:练兵北疆,演武边陲,他曾经挥洒了多少的汗水;那时的燕王朱棣,正骑着战马,挥动着王旗,开始了他第一次出征大漠的伟岸雄姿……

    那个飘雪的战场,朱棣站在战车上,与风对语,与大漠神交,他的语言,大漠最懂!

    朱棣死在归途上,身边就是手握兵权的将士们。为了防止陡生兵变,将军张辅与王九合议后,召太监马云与大学士杨荣、金幼孜秘计,认为大军在外,应该秘不发丧,用熔化的锡为椑装殓尸体。

    每天仍照常让厨师供应饭菜,由太监端到车上。

    七月十九日,杨荣偕御马监少监海寿骑快马赶回北京,告知皇太子朱高炽皇帝已经殡天的消息。

    八月初十,在京郊,皇太子朱高炽将棺材迎入仁智殿,再次装殓。

    九月初十,朱高炽给父亲朱棣送上了尊号:体天弘道高明广运圣武神功纯仁至孝文皇帝,庙号太宗,葬长陵。

    因张辅与王九应对得当,皇太子朱高炽顺利即位,随即大赦天下,减省赋役,停罢下西洋的行为以及向云南、交趾地区各道采办金银等。

    随着洪熙帝朱高炽的即位,户部主事夏原吉官复原职,而王九则被重新任命为锦衣卫指挥使,但那四品御前带刀侍卫一职却被朱高炽免了。按朱高炽原话:我们本是亲戚,你原本就是我妹夫,父皇尚可,我可不敢让你来守着我,不然会被妹妹骂死……

    但实际上,这洪熙帝朱高炽对王九的感觉却是来自于不知哪年,永乐帝朱棣大骂朱高炽,后自觉发火有点过,命朱高炽起来,但患有肥胖症的朱高炽却挣扎不起,而无人敢扶;朱棣又拉不下脸来扶起朱高炽,场面尴尬至极……

    幸得身为御前带刀护卫的王九一剑插朱高炽肋下,一脚垫至朱高炽的臀部,直接架起了朱高炽,成全了二人父子之谊。

    朱高炽生性敦厚,品性纯良。自他即位后,少了永乐帝朱棣的霸气,朝堂之上却是多了一丝人文气息,并且身为皇太子,辅政多年,对朝中之事烂熟于胸,朝中大臣终是缓了一口气!

    王九不需日日上朝,但对洪熙帝朱高炽重新任命自己锦衣卫指挥使一职倒是淡然,于是抱着辅佐新帝一程的念头每日至锦衣卫府点个卯,便执朱高炽特赐可进出皇宫的腰牌,入皇宫陪着依旧处于丧父之痛的公主朱菁。

    王九接到任罄两封家书,他回了一封予任罄,除了报平安之外,还让王守仁准备参加杭州府的乡试……

    每晚,王九都会回到当初自己祖父在北京城植满竹林的四合院。

    而远在杭州府已王守仁正准备参加乡试。

    考生资格先行预选,一是省按察司提学官会同当地府、县父母官,从府学和县学中选拔优秀生员,二是兼顾社会上的优秀儒生。浙江全省七十五个县,五百三十万人口,读书人多,朝廷下达的举人指标只有九十六个。粥少僧多,竞争激烈。好在这是在为国家输送人才,候补举子们的应考车船、食宿和考务杂费,由地方财政支付。

    乡试考试时间,每年固定,被称为秋试。日子选得很显人文关怀,秋高气爽,冷暖适宜。异地的考生需提前一周到杭州,熟悉环境和适应风土。而原本即在杭州的王守仁则只需直接至考场便可。

    浙江秋榜公布。

    各县秀才们等不得天明,纷纷挑灯看榜。

    王守仁榜上有名,名列第七十位。

    今秋省会乡试,明年早春京师会试,趁热打铁,免得时间间隔太长,背得滚瓜烂熟的“四书五经”课文再还给书本。

    王守仁乡试告捷,新举人与娘子诸翠刚刚温存了几天,就接到了北京王九的父命,命他北上准备明年的春宫会试。恩爱夫妻如胶似漆,相爱容易别时难,秋风有力绿叶残。

    父命难违,收拾行囊。

    夫妻相送断桥旁,船锚一提泪四行。

    王守仁于十月来到北京,与自己父亲王九同住京城中的四合院。

    王守仁二十初出茅庐,第一次参加乡试,就名列秋榜,这让年轻人很自豪。

    举人功名,对许多读书人来说,可望而不可即。有的秀才,一朝侥幸中举,喜迷心窍,竟然会发疯发狂,两眼不识爹和娘。

    一个举人功名,对王家来说,不算什么。

    当然,举人要想当官,也就是个从九品的府学教授;想戴知县乌纱帽,那要靠天大的恩典,得破格,或者是被打发到穷山恶水的偏远地方,如交阯。但这对王九来说,这些都不是问题。他只是想要自己的儿子参走上正途而已,并且王九觉得王守仁完全可凭自己的手段而达到生性淡泊的自己而无法企及的人生高度!

    而这正是王九想让王守仁所做的!

    而王守仁也并没太在乎举人这个功名,但是举人衣冠的轻易上身,让他觉得功名好像并没有那么难取得。于是乎趁着这当口,从来思绪斑驳的王守仁又开始折腾起来……

第392章 格物致知

    王守仁的志向是学圣贤,但又该向谁学?从哪里学?

    蒙学时代,按王守仁的开蒙老师陆恒老的说法,《易经》上讲的“大人”,德配天地,光同日月,知道吉凶,不违四季,这样的人就是圣贤。

    大明朝廷让读书人学习的《四书章句集注》,书作者朱熹先贤所述:《大学》是学习成就“大人”的学问。

    登得高才能看得远。

    学圣贤就要学有名望之人,学大家都承认之人,学皇帝他老人家钦定之人,这人,便是朱熹!

    朱熹认为,《大学》是学习成就“大人”的学问;朱熹老师的太老师程颐先生也说过,《大学》是“初学入德之门”。两位先贤,一位说它是入门学问,一位说它能成就圣贤学问,看样子,修身入门是它,修身成就还得靠它。前面有车后面有辙……

    当王守仁想通之后,便决定,亦步亦趋,邯郸学步,也自《大学》学起!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这些王守仁早已刻入骨子里。

    这是在说修身的最高境界,以及和攀登最高境界的路径。

    王守仁知道,由于经书难懂,先贤们往往作“传”帮助读者消化。这《大学》第一段好比是“经”,下面一定是解释性的“传”,攀登“经”义的脚蹬一定在“传”里面。

    《大学》第二段,分八步,叫“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于是王守仁决定自“格物致知”开始!

    王守仁找到了登山的脚蹬!

    格什么物呢?大千世界,万事万物,是只格一个物呢,还是格万事万物?万事万物,怎么格得完呢?人生几十年,能格多少物?以朱熹老先生为例,他去过鞑靼的草原吗?如果他没去过,鞑靼的草原他就没格过。

    “格物”两个字,在王守仁眼里如同一个乱麻团,摸不着头绪!

    王九看着自家儿子王守仁每日神神叨叨,觉得好笑。但他明白,这是年轻人到一定年纪时必定会对世事所困惑,这些需要他自己排解,想通透,所以王九只是看着,不说话,听之任之。因为新皇登基,他的事情虽说不多,但也须得在锦衣卫坐着,以防不测。

    而回到家的王九看着自家儿子有时如猴子一般在屋后竹林中上蹿下跳,但有时在竹林前傻愣愣地站着发呆,只觉得好笑!

    但王九很清楚,自己身为父亲,也只是个引路人!

    王九如今功力渐深,厚积薄发。

    王九很清楚,自己是以唐诗为媒,“以诗入道”;但大道殊途,而殊途同归,因人而异。

    自己的儿子王守仁或是“引儒入道”?王九不得而知。

    道,只是意会而不能言传。

    能言传的“道”,是经验,不能成其为道!

    王九看着自己的儿子,顺手将自己的腰牌,两指一夹,弹向竹林前呆若木头的王守仁……

    王守仁未有转身,背转右手,随手一抓,见一块黑黢黢的“锦”字腰牌。

    “借你暂用,你可以去翰林院找些书看看,或许对你有启发……”

    “多谢父亲……”

    以王九的腰牌,王守仁搬来翰林院藏经阁最完整的《朱子全书》,检索《大学》格物的方法。

    同时这会试考试,主要以朱子《四书章句集注》为准绳。一摞砖头、一盒一盒、蓝布封面的《朱子全书》,摆在王守仁面前,他要搜索格物的方法。

    王守仁心里对此无概念,这样一来无异于大海捞针。

    大海里捞针,很是费劲。捞了几天,免不了会泄气。泄了气,再鼓气。三泄两鼓,一股浮躁之气开始涌上心头,于是,王守仁头昏脑涨,两眼酸涩。

    他揉揉眼睛,望望窗外。

    书房窗外,是一簇一簇的南国修竹。

    当年,王九为了孝敬喜欢竹子的竹轩翁太祖父王卜鸣,特意找了这座住宅。

    性喜暖湿的南国修竹,在寒冷干燥的北方,冷缩得失去了青春的光泽,绿中泛黄,南国枝杈竹叶的浓密变成了北方的稀拉疏阔,南国的凝脂丰腴成了北方的雀斑枯黄!

    王守仁很是感慨,橘生淮南则为橘,竹生北京变枯枝,好在竹子挺拔向上的劲头儿一如既往。

    他散乱的目光和一园营养不良的竹子告了别,继续到朱先生文字海洋中去捞针。

    摊开的一页页面上恰好是有关竹子的六首诗。

    看来朱熹先生也喜欢竹子。这也难怪,朱熹先生祖籍徽州府婺源和出生地福建尤溪盛产毛竹。

    王守仁也喜欢自己家乡郁郁葱葱、翠绿欲滴的竹林。

    朱熹的诗:

    “我种南窗竹,戢戢已抽萌。

    坐获幽林赏,端居无俗情”。

    他坐获,他端居,他能够清幽无俗,清幽之心,无俗之情,出尘脱俗,如同南昌铁柱宫的德一道士那样仙风道骨,像娄一斋先生那样鹤发童颜。这两位出尘脱俗的道士和儒士,确有圣贤的味道。

    那便自格竹开始罢。

    王守仁似乎找到了“格物”的突破口。

    朱熹“坐获幽林赏”,王守仁也坐着赏;朱熹“端居无俗情”,王守仁也端居无俗情……

    王守仁依葫芦画瓢。

    王守仁曾经疑惑:圣贤能生就吗?

    孔子门下三千弟子七十二门徒,圣人手把手耳提面命,也没见出第二个孔子!圣人孔子自学习而来……

    王守仁端坐凝思。

    一棵棵竹竿修直挺拔,竹竿一节节,人亦如此。

    竹竿空心,人应谦虚。

    这竹子是从南方移栽过来的,但南方老家竹子是从地下扎根出来的。就如自己祖先,先有父亲、祖父……那如果一直往上推,这第一棵竹竿从哪里生出来的?

    自己亦如此,自己的老祖宗,或者说,黄帝的太爷爷的太爷爷从哪里来的?

    王守仁愣神了:人是自何处来?

    老家的姚江自县城南边的四明山发源,扬子江是从昆仑山发源,但昆仑山又来自何方?

    星星、月亮、太阳从哪里来的?听人道,地上一个人天上一颗星星,一个人死了,就落一颗星,一个人生了,就生一颗星,落哪里去了?从哪里生出来的?如果哪一天,太阳落了,不成了暗无天日了吗……

    一时之时,这王守仁思绪烦乱起来……

第393章 名落孙山

    王守仁钻进了牛角尖。

    当他一转身,另一窗户前竹林中有一簇竹竿,已经彻底枯萎了,干黄干黄的。

    王守仁脑里涌现两个字:“死亡!”。

    人终归一死,赤条条地来,赤条条地去……

    死的念头给他身心带来了一股凛然之气,王守仁想到太祖父王卜鸣的坟,浑身一激灵,起了一身鸡皮疙瘩……

    北京的寒冬里,他从心里冷到身外,又从身外冷到了心里。

    喜、怒、忧、思、悲、恐、惊!

    七天时间,在王守仁心里,各种念头,你方唱罢我登场,七个唱戏的乱成了一锅粥。

    按《黄帝内经》的说法,王守仁的五脏六腑被这七天大戏闹坏了!

    七日来,他吃饭少了,他吃不下;他睡觉少了,他睡不着;他闷闷不乐的时候多,他少气无力的时候多,他摊开书,纸面上一个个黑字像一片片杂乱的枯黄的竹叶……

    王守仁格了七天竹子,格来了一身病,割去了成圣做贤的心思!

    得病如山倒,病去如抽丝。考试日子不等人。

    王守仁头巾裹头,躺在床上,喝着汤药养着病。会试日子一如既往地在二月初九、十二和十五正式开始。

    三年一次考试,等不起,只能带病上阵!

    王九看着自己的儿子王守仁拖着沉重的身子奔赴考场,肚里笑成一朵花。任罄尚在杭州,未来北京,假若她在,知道自己如此腹诽儿子,棉花拳绝对少不了……

    解铃还需系铃人,这种结,只能他自己解。

    王九暗自思虑道……

    北京的二月,春天只是徒有虚名,天气还停留在冬季。四季文化发端于中原地区,节令的划定,虽有天时,其实是老祖宗按中原地区气候划定的,根本没有考虑到后来的首都北京。

    清早赶科场,王守仁刚出被窝的热身子,原本就头重脚轻,经四更天的冷风一吹,一下子变得头虚脚重。

    这还不算,考场把门的军士还要检查搜身。

    三四千人的考生,按《千字文》“天地玄黄……焉哉乎也”一个字一个字编号,一千个字不够用,只好在各个字前再加一个或甲,或乙,或丙,或丁字。举子进场的队伍排成了长龙,临检的每个举子不能等值检的军士到了跟前才解开衣襟,军士有耐心,队伍后排的人往往没有耐心,要提前解开扣子,先迎接冷风的搜身。

    等坐到考棚的号房时,王守仁原来的头虚脚重已经颠倒了个个儿,变得头重脚轻了。

    他上下牙咬不拢咯咯乱响,手脚不大听使唤了。

    第一场试题,与乡试时一样的体例格式,只是变化一下内容。

    “四书”题三道:

    一、“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论语》)。

    二、“行而世为天下法,言而世为天下则”(《中庸》)。

    三、“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孟子》)。

    会试考试,举人要提前自备试卷,抬头写上籍贯、祖宗三代、出身履历和自己专修的“五经”之中的哪一部经典,交礼部印刷考题。

    考卷一发下来,王守仁费力稳住发抖的双手,审查考卷试题。

    天有三宝“日、月、星”,人有三宝“精、气、神”。

    提神鼓气,王守仁坚强地撑起病体,手不再发抖了,牙不再打战了,头不再晕了。

    自己专修《礼记》一科,看到试卷抬头上标注的“礼记”两字,相当亲切。往下看题目,都是老朋友。研着墨,心里构思着八股文。

    毕竟王守仁有病多日,心上有劲,手使不上劲。为了往手上使劲,整个身子往下坠着用劲。墨刚研好,肚子向下坠的劲把持不住,想上厕所。

    会试考场,厕所不是随便上的,考场纪律,必须答满两道题后才有资格上厕所。还未落墨,就急急忙忙去上厕所,是瓜田里系鞋带和梨园里整理帽檐。

    所以,为了避免怀疑读书人的斯文,干脆因噎废食,两道题答满前,一律不准上厕所。为了尽快上厕所,哪怕胡扯八道,你也要涂满两篇八股文。

    考棚本是斯文地方,奈何腹中不仅仅是学问。

    虽说娄一斋他老人家说过,圣贤也和常人一样吃喝拉撒,但是圣贤不至于为屎尿所困。

    王守仁为了得到上厕所的资格,心里委实急,但手上又不太用得上劲,心脑也不敢稍稍用力,于是只好以手代脑,遣词造句,胡涂乱抹……

    圣贤难为日常事,内急乱了举人心。

    王守仁出恭回来,心中一直提着的那股精气神也一并被排泄了出去。

    气宜鼓不宜***气神是靠元气发动的,久病损伤元气。

    王守仁再想鼓劲,可已经提不起精神了。

    一天的考试,他最大的感觉,是冷,是天旋地转。他注意力集中不起来,考题像一个冰块一样,他已没有力量融化考题,时间流逝给他的身体增加了更多的冷意,他的身子只有缩得更紧,紧得增加了更多的哆嗦。

    他费力地想出来上一句,却接不上下一句,糊里糊涂地有了一句话,又觉得上下句是水油不相溶,冰火两重天。

    原来思维流畅的王守仁,现在只能结结巴巴的,头顶上一句,脚底下一句,七不沾八不连,勉强把一堆杂乱的黑字拉扯在一起,UU小说文章读起来像啃青柿子,滋味只有生涩,考卷看起来像夏天雨前的乌云,漆黑一片……

    试卷有草纸,有正式考卷。

    王守仁的正式考卷,因为手无力,手发抖,比草卷好不了多少。

    王守仁意志坚强,咬着牙,靠药劲撑着,把三场考试硬挺了下来。

    当试考完后,王守仁的病也好了。

    但最后的结果可想而知:王守仁名落孙山!

    洪熙元年(1425年),二十岁出头的的王守仁第一次会试失利,内心失落难免。

    王守仁再看考题,已是简单得不能再简单,即便“五经”五科的全部二十道考题,王守仁相信他一天内也能全部拿下!

    王守仁有些懊恼,三年一次的会试,只恨这场病!

    为何生病?因为格竹!

    为何格竹?学习圣贤!

    但因学圣贤而致病,并且误了科举,王守仁觉得这圣贤确实不是一般人能做的……

    王守仁想通了。

第394章 攻读

    如今的王守仁出路有二:举人可以出任从九品的府学一把手,即府学教授,可以进入国子监学习,学习期间,每月两石白米,边学习边到各衙门实习;再就是继续考进士,或者熬监生年限,出任小京官或州县的知州、知县、属官。

    如依父亲王九的路子,补个实缺入仕途,却是简单得很。

    王九问自己儿子王守仁想法如何。

    王守仁想通了,但距下次科举还有三年的时间,他还想再等三年,再次会考。于是他不假思索地告诉父亲,他还要再考一次!

    王九笑笑地答应了他。

    王守仁再次回到杭州府,待三年之后再进行会试。。

    公主朱菁自丧父之痛慢慢地走出来,她暂时不愿离开京城。王九自然无不可。

    一刻都不得闲的儿子陈耀与皇太子朱瞻基成了形影不离的好友,这却是王九所未想到的。

    王九更未想到的却是洪熙帝朱高炽,在自己儿子王守仁离开京城回到杭州后,不足三个月便猝死在案牍劳形的桌前……

    去年刚送走了永乐帝朱棣,今年又送走朱高炽。

    王九是手握权柄的朝中重臣,刚缓过一口气来,自然不免于又疲于奔命。他一边忙着朱高炽的丧事,又扶持皇太子朱瞻基上位。

    朱高炽是位仁君。他即位时间不长,当政时间却不短。

    而当朱高炽终于登上帝位,他便雷厉风行地开始了一系列改革,力图纠正永乐时期司法的弊病,赦免了建文帝旧臣和永乐时遭连坐流放边境的官员家属,并允许他们返回原处,又平反冤狱,使得许多冤案得以昭雪。

    朱高炽认为,很多被判死刑的人可能是捏造的罪名的受害者。由此,他命令内阁会同司法官员务必复查每一个判定有死刑的案件。他还颁布一份诏令,告诫司法当局,所有刑罚都要根据法律判决,且在宣判前要复查对犯人的指控。此外,又明确禁止对犯人滥用肉刑,并尽量避免株连犯人的亲属。

    朱高炽对父亲耗费巨大的种种计划很不以为然,连接颁布了几道诏令,取消皇帝征用木材和金银等商品的做法,停止宝船下西洋,停止皇家的采办珠宝等等。

    朱高炽还积极选用贤臣,削汰冗官,将可有可无的官员被解职,派监察御史到全国各地去调查官员的政绩,并为官僚机构的任命寻求合适的人选。

    朱高炽处处以仁君的标准来要求自己,修明纲纪,爱民如子,不断下令减免赋税,对于受灾的地区无偿给以赈济,开放山泽,供农民渔猎。

    洪熙元年(1425年)五月二十九日。朱高炽猝死于宫内钦安殿,终年四十七岁。庙号仁宗,谥号敬天体道纯诚至德弘文钦武章圣达孝昭皇帝。

    葬于献陵。值得一提的是,明十三陵中,献陵的修建是最俭朴的。

    再将镜头转回杭州城。

    杭州城的读书人多,不乏师友、学友、文友。有老师可以指点迷津,少走弯路;有学友可以互相提醒、启发、监督、谏诤;有文友,可以横向比较,不至于孤芳自赏、故步自封。

    王守仁回到了余姚,边享受家庭之乐,边读书会友,切磋学问。他的好朋友倪宗正,正在准备乡试考试,需要他介绍考场经验;年龄不大辈分高的谢迪叔叔,也不耻下问,请他这位晚辈指教;他的同学、裁缝家庭出身的张仲春,想把秀才衣冠换成举人衣冠,当然想与他打成一片。

    在北京是老九,回到杭州场面成了老大,会试考场受挫的事成了过眼烟云,王守仁意气风发起来。

    本朝科举考试的课本是朱熹的书,但对于宋代先贤们,王守仁最欣赏范仲淹。

    范仲淹是文武全才,论武曾为西北边境的大帅,论文曾至朝廷的宰相,文能安邦,武能定国,为王守仁的榜样。

    每天在开始学习枯燥乏味的《四书章句集注》之前,王守仁都要以在竹林里吟诵一篇《岳阳楼记》来提神。“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王守仁认为,这是每个有良心的读书人的追求,更是一个合格官员的本分。

    范仲淹小时候家穷,一天三顿靠喝稀粥度日,没地方读书,就以寺院为书房,最后成就学问德业,可以说是寺院毕业的。

    王守仁深受启发,现在自家富贵状元府,锦衣玉食,饱食终日多困倦;娇妻缠绵,清晨恋床懒翻书。富贵磨人志,贫贱出伟男。范仲淹在寺院读书,看来寺院确实是一个清静地方,寺院里饮食简单,不勾人的馋虫,寺院里和尚单身,不惹人想家恋家。

    最近的寺院是杭州城内龙泉山南坡的龙泉禅寺。王守仁、倪宗正、谢迪、张仲春,四人结伴前往龙泉禅寺接洽。知客僧请示方丈后,表示寺里非常欢迎读书人入住。

    读书人讲究读书要有名堂,还想成立一个读书会,这读书会还得有个召集人,倪宗正三位推举王守仁。

    王守仁自认不可,他觉得下巴没有一把白胡子的话,挂不住会长之职。

    但苏杭人杰地灵,恰好有位举人的父亲魏瀚,这老先生自江西省布政使任上致仕家居,有年龄,有政绩,有学问,还有一把白胡子,德高望重。由他任会长,正是众望所归。

    魏瀚出任会长,他为王守仁、谢迪、倪宗正和张仲春的科举学习,添了许多的实战训练课。

    魏瀚的讲解,不再是府学教授那样的照本宣科,不再是“四书五经”上的仁义,不再是书本上那些空洞无物的字眼。

    钦定版《应考指南》上的那些谢恩表之类的公文写作,由魏瀚翻出以前当官时的底稿,格式体例,遣词造句,一五一十,解析明白。

    科举第二场考试时的名词解释,比如“收养孤老”“乡饮酒礼”“听讼回避”“钞法”“夜禁”“祭享”等,魏瀚拿出年轻时的文学才能,编出剧本,自任导演,让四位学生各任角色,表演课本剧,像官场实习一样。表演记忆要比背诵记忆更加印象深刻,关键是,这些事件的来龙去脉,一些细节,书本上是不会有的,而魏瀚却多年多次亲手操办过。

    科举第三场的策问,俗称时务策,比如“用人”“五礼”“水利”“理财”等,由魏瀚结合亲身从政经历,从太祖皇帝立规矩开始一直讲到实际操作应用。

    活灵活现的故事教学,当然能让学生记忆深刻。

    因为魏瀚的加入,王守仁这一辈的读书会,三年之间,发挥了其应对科举考试的作用。

    魏瀚很负责,举办了两次考试,公开的评价是学员全部达到了进士水平,私下里的评价是,个别同学有状元之才!

第395章 混杂的局面

    乐在其中的王守仁自然不知道自己的父亲王九,在经历永乐帝、后世称其为明成祖的朱棣、明仁宗朱高炽两位皇帝的辞世为其所带来的影响与内心的痛苦煎熬!

    凶猛而向来大手笔的朱棣,对下西洋的郑和与王九支持是巨大的!

    但郑和下西洋与海外锦衣卫的运作因为朱棣后期、朝廷的迁都、北京皇宫遭遇雷击之事受到极大冲击。

    在永乐十九年正月底,因为已进入东北风季,郑和船队没有像以前一样在福建长乐多作停留,而是直接扬帆出洋,匆匆踏上了第六次下西洋的征程。由于船队动身已迟,加上因为沿途停靠东南亚各国,所以当东北季风结束的时候,船队只能在满剌加和苏门答剌停泊,等待下一次东北季风的到来。

    然而,就在郑和六下西洋船队启航不久,四月八日,北京皇宫突发特大火灾,新建成的奉天殿、华盖殿、谨身殿被雷电击中,崭新而辉煌的三大殿转瞬化为废墟……

    朱棣下令暂停与下西洋有关的麝香、生铜、荒丝、马匹购办,以及铜钱铸造等。但此时护送外国使节回国的郑和船队已在下西洋途中,取消航行已不可能,只能继续西行。

    郑和第六次下西洋之旅,主要使命是护送海外各国使节平安回国,并顺道访问沿途有关国家和地区。因时间仓促,郑和船队出发时有些西洋国家使节未能随行。十月,太监洪保等率领下西洋分船队护送剩余的西洋使节回国。

    此时,郑和船队主力虽已到南洋群岛苏门答剌、满剌加一带,但皇上的旨意仍可通过锦衣卫的信鸽送达,船队在西洋相关国家和地区设立的官厂,均有训练有素的信鸽。

    朱棣的旨意与王九的加急信件一同递至郑和的手中,为已近知天命之年,经过五下西洋,已磨炼成为一个智勇双全、具有丰富航海、外交经验的航海家和外交家的郑和,此次六下西洋,蒙上一层厚厚的阴影……

    王九在信中直言:“此次下西洋,大哥您按自己计划进行便可。但此次回去之后,再下西洋却不知何年何月。您一定要保护好这些年来随同您下西洋的官兵、船员以及造船图纸资料,以及航海的路线图,以待时日。切记,切记。依我估计,国中或会有巨变……”

    果不其然,在郑和六下西洋出使旧港期间,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七月十七日,一直全力支持他下西洋事业的明成祖朱棣,在北伐途中驾崩!

    明仁宗朱高炽朱高炽即位。

    早在当太子时,他就与夏原吉等情趣相投,交往密切。所以当得到父皇病逝消息三天后,朱高炽亲自到狱中释放了被父皇投入大狱的夏原吉,并给他恢复户部尚书原职。

    夏原吉获释后,提出财政紧缩政策,严厉抨击郑和下西洋活动,认为此举使海外各国使节纷纷来到中国,不仅耗费大量钱财,而且让大明各级政府疲于接待,对大明实在不利,是一项弊政,建议立即予以停止。

    朱高炽完全接受了夏原吉的意见,诏令全国停止下西洋的一切行动:

    一、所有下西洋船舶停止活动,让在福建、太仓等处的下西洋船舶俱回航南京封存,船舶装载的货物于内府库交收。西洋各国进贡使臣有回国者,仅派少许船只护送回国。采购下西洋各类物资的朝廷内外官员停止采办,皆速回京。船队的各类水手、梢工等各自回家。

    二、全国各地停止修造下西洋船舶。

    三、购买的麝香、生铜、荒丝等下西洋物资及铸造的铜钱,交由所在地方官库收购,其余未采买者全部停止。

    四、采办苏杭等地的诸色纶丝、纱罗、段匹、宝石、物料、颜料、磁器等全部停止,经办人员立即起程回京,不许借此为由科敛害民。由于郑和尚在旧港,朝廷令正使太监王景弘率下西洋官兵赴南京镇守。

    洪熙元年(1425年)二月,郑和自旧港回国,获悉了国内的重大变故。

    这一消息如晴天霹雳,使郑和心情十分沉重。

    郑和心有不甘,立即前往皇宫面见新皇帝朱高炽,痛陈下西洋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力图说服他继续将下西洋事业进行下去!

    依郑和之说法,欲国家富强,不可置海洋于不顾。财富取之海洋,危险亦来自海上。一旦他国之君夺得南洋,华夏也就危险了。我国远洋船队战无不胜,可用之扩大经商,制服异域,使敌不敢觊觎南洋!

    郑和的海洋观念与现代海权观基本相符,比近代海权论的倡导者、美国人马汉的“海上权力论”要早近五百年之久。

    郑和的一番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规劝,并未使朱高炽改变初衷,恢复下西洋行动。

    但下西洋船队和主要官军建制则完整地保留了下来,没有被遣散。

    不久,郑和被任命为南京守备太监,他率领着下西洋官军担负起守备南京之责。

    明成祖迁都北京后,实行南北“两京制”,南京作为陪都,又称“南都”。作为明王朝的根本之地,朝廷委任重臣担任南京守备,担负镇抚之责。

    南京守备的设立始于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九月,初无内、外之分。

    洪熙元年(1425年)六月,明宣宗朱瞻基继位后,正式任命南京守备,并分为内守备与外守备,其中襄城伯李隆任南京外守备,郑和、王景弘任南京内守备,即守备太监。

    郑和作为南京守备太监,总领南京守备及参赞机务,兼领中军都督府事务,是明朝南京内十二监之首司礼监的“外差”,在南京官员中是一个重要职务,只有获公、侯、伯爵位的大臣才能担任,而郑和有侯爵爵位,正可担任此职。

    不过,由于南京的特殊地位,明仁宗朱高炽任命郑和时,要求他与王景弘、孔和卜花、唐观保等内监共同管理官军内部事务,外部有事则须与主持南京政务和守备事务的南京外守备襄城伯李隆、驸马都尉沐昕等商议。

    实际上郑和虽为南京守备太监,但权力是有限的,在处理内外事务时要受到各方掣肘,其地位和权力也在外守备李隆之下!

    但因锦衣卫指挥使王九的强力介入,却使局面变得有些微妙起来……

第396章 再下西洋

    郑和与王景弘等人共同负责南京宫殿、祭祀殿坛等的维修,包括工程的规划、物质的采办、工匠的役使、工程的监督与验收等。

    洪熙元年(1425)三月,明仁宗朱高炽即位不久,即有还都南京的想法,诏令北京诸司俱称“行在”,恢复北京行部及行后军都督府。

    朱高炽之所以有此想法,主要是因为作为政治中心的北京远离作为经济、文化中心的南京,建都北京虽解决了军事御敌方面的问题,但也引发了南粮北运等其他一些问题。同时,朱高炽成长于南京,对虎踞龙蟠之地情有独钟。

    由于南京原有皇城长久未有皇帝居住,加之多次地震,宫殿屡遭损毁破坏。因此,洪熙元年四月五日,因郑和忙于其他公事,明仁宗朱高炽给王景弘下达敕令,表示准备来年春还都南京,要求镇守南京的下西洋官兵加紧修缮南京各处宫殿和营院办公用房。然而,明仁宗朱高炽还没有来得及还都南京,便于五月在北京暴卒,在位仅十个月,终年四十七岁。

    洪熙元年六月,朱瞻基即帝位。

    明宣宗朱瞻基不同于父亲,长相英俊威武,灵敏聪慧,从小深得祖父朱棣喜爱。永乐九年(1411年)便被明成祖朱棣册立为皇太孙。朱瞻基十分景仰祖父朱棣的雄才大略,即位后也想效仿祖父营造万国来朝的盛况,但因户部尚书夏原吉等人的坚决反对而搁置。夏原吉是明成祖、仁宗两朝的户部尚书,政绩卓著,而且他对明仁宗朱高炽的顺利继位发挥了重要作用,所以其地位远远高于一般大臣,明宣宗对他也很敬重。

    明宣宗继位前一直在南京生活,对南京充满感情,也想将都城迁回南京。

    南京水陆交通便利,朝廷到全国各地采购物资比北京更为便捷,同时也能节省大量人力物力。

    所以明宣宗一面令礼部大臣讨论迁都的可行性,一面令郑和继续修缮南京宫殿。

    郑和维修南京宫殿需要大量金箔,明宣宗命于户部财库支钞,按当时市场价购买。

    为了保证南京宫殿维修工程如期完工,郑和奏请明宣宗批准,将一万多名下西洋官兵投入到南京宫殿的维修工程中,加快工程的进度,从而保证了如期完工。

    明朝迁都北京后,每年需从南方漕运粮食四百余万石以供应京师,运输任务繁重,所以自洪熙元年(1425年)至宣德五年(1430年),朝廷每年都要从下西洋官军中抽调万余官兵担任艰巨的漕运任务。因此,郑和属下的下西洋官军除了肩负镇守南京的重任外,还承担各种繁重的劳作。

    与此同时,一直竭力反对郑和下西洋行动的代表人物户部尚书夏原吉等人,不仅促使明仁宗朱高炽下达了停止一切下西洋活动的诏令,而且在日常工作中对郑和下西洋官兵颇为不满,常从中作梗,滥用自己主管钱粮的大权,经常拖欠下西洋官兵的月粮。

    洪熙元年六月十六日,南京守备襄城伯李隆对夏原吉的这种霸道做法实在看不下去,向明宣宗朱瞻基直言道:“外卫官军自西洋各国回国后,俱留南京听用,而月粮未支。”

    与此同时,锦衣卫王九因同样的事情亦上书皇帝。

    朱瞻基得知后,亲自过问,下西洋官兵的月粮问题才得以暂时解决。

    朱瞻基要求对下西洋官兵的口粮必须“按月给之”,但实际上部分官兵所需的军粮,仍不能按月足额发给,常被拖欠。直到宣德五年八月,下西洋官兵仍缺粮支给,不得不从苏州、松江、常州、镇江四府收贮的赎罪米(明代罚米赎罪,罪犯交纳赎罪米)中支给,以暂时解决下西洋军的军粮供给。

    由于夏原吉的掣肘,郑和统领的下西洋官兵,所需的粮饷时断时续,大都临时筹措。

    虽然下西洋的活动被按下暂停键,但王九的海外锦衣卫的运作仍在继续,但因无宝船如此大规模的运作,海外锦衣卫的营收亦大受影响。纵然在如此情况之下,王九仍时不时自锦衣卫的营收中直接跳过户部,直接划予郑和,为郑和解了不少燃眉之急……

    夏原吉多次在明宣宗朱瞻基面前谗言诋毁郑和,攻击下西洋行动,使得郑和多次被皇帝猜疑、误解而遭到责难。尽管受到种种不公,郑和却忍辱负重,继续勤恳工作。

    一朝天子一朝臣,本是中国官场常态,只是无端受气,且部下官兵跟着受累,让郑和感到很无奈。有时心情不舒畅,他便到南京聚宝门外的碧峰寺做些佛事,寻求精神寄托。

    由此郑和与碧峰寺非幻庵师祖、牧庵谦公等人交往密切起来。非幻庵师祖生病,郑和还“忝礼亲灸”。

    终于有日王九联络将军张辅等军中重臣,对以夏原吉为首等反对下西洋战略的文官宣战。

    在一次朝堂大会上,就是否重开宝船、再下西洋一事,展开了一场大辩论……

    王九原本不想与夏原吉为首的文官如此撕开脸面,他对夏原吉这等老臣允满敬重。

    在永乐末年,夏原吉因阻朱棣北伐而入狱,奉命抄家的正是锦衣卫,因袁杰之前与夏原吉交好,所以网开一面,还是留给了夏原吉一家活路!

    另一种说法便是,这夏原吉家里原本就家徒四壁,抄无可抄。

    但不管怎样,当夏原吉出狱之后,他的家人安然无恙,终是因为锦衣卫的存在。

    此次朝廷的文武对峙,影响深远,矛盾的焦点在于大海,在于郑和所提出的海上霸权:

    “欲国家富强,不可置海洋于不顾。财富取之于海,危险亦来自于海。……一旦他国之君夺得南洋,华夏危矣。我国船队战无不胜,可用之扩大经商,制伏异域,使其不敢觊觎南洋也。”

    此次辩论的结果不得而知。

    但户部夏原吉在当年便因病而辞世,而锦衣卫指挥使王九在此之后更是绝迹于朝堂之上……但下西洋一事却得到了明宣宗朱瞻基的恩准!

第397章 碧峰寺·大报恩寺

    宣德五年(1430)六月,第七次下西洋前夕,为祈求佛祖保佑船队平安,郑和自己出钱,命技工铸成金铜佛像十二尊、雕妆罗汉十八位及古铜炉、钟灯、供具等放置在自己的宅第马府中,希望等下西洋回来后,请人题诗,再赠与碧峰寺供奉,作为“永远香火”。

    碧峰寺位于南京城聚宝门能仁里一带。西晋永嘉元年(307年),晋怀帝司马炽敕命建寺。

    东晋孝武帝太元十三年(388年),寺废,重修。

    南朝宋元嘉时,因西域尼铁索罗登到都城建康(即南京),改名铁索罗寺。南朝梁以后,改称翠灵寺,也称妙果寺。宋朝称瑞相院。

    明洪武五年(1372年),明太祖朱元璋应名僧金碧峰禅师的请求,重建寺庙,因金碧峰禅师而名“碧峰寺”。碧峰寺建筑宏伟,以金刚殿、天王殿、正佛殿三座殿堂为主体,还有僧院五间,石塔一座,占地百亩。碧峰寺历经战火,几经修废,后世仅存金刚殿和几间僧院。

    南京有“春牛首,秋栖霞”之说,位于南郊的牛首山不仅风景秀美,而且还是中国佛教牛头宗的发祥地。

    传说牛首山西峰南坡有一石窟,南北朝时期有一个名叫辟支的僧人曾在此栖息,后于石窟中“立地成佛,上天为仙”,后被尊称为“辟支佛”,石窟也被僧众尊为“仙窟洞”,或“佛窟洞”,俗称“辟支洞”。后来,人们在牛首山西峰南坡修建了辟支塔(又称方塔),在仙窟洞下建佛窟寺。唐贞观年间,法融禅师在此修行得道,成为中国佛教禅宗的重要流派----牛头宗的第一祖师,牛首山因此成为牛头禅宗的发祥地。此山因此而名扬海内外,对广大佛教徒有着巨大的影响力。

    自503年牛首山修建佛窟寺起,到明代一千多年间,牛首山佛窟寺一直香火鼎盛,成为明初南京八大皇家寺院之一。

    郑和信奉佛教,每年初春时节,都要去牛首山寺庙行香礼佛,游览名胜。

    宣德初年,郑和的挚友牧庵谦公主持牛首山佛窟寺,郑和前往牛首山拜访,游览牛首山兜率崖和辟支佛洞时,“愕然有感,乃自己出资,伐木鸠材”,在兜率崖修建佛教寺观,作为晚年精神上的寄托。

    由于兜率崖一带没有大片平地,不宜营建大型寺庙,在郑和之前此地没有庙宇记载。

    如今,郑和当年营建的寺庙早已荡然无存,牛首山兜率崖也仅存一些当年的石刻和残碑。

    自残碑可知,郑和出资营建兜率寺庙宇后,还购置了田产作为该寺庙产,田产收入作为寺庙僧人生活及从事佛事活动的主要经济来源。如今在兜率崖下方罗汉泉旁,仍保留有明代的摩崖石刻。摩崖石刻分佛像和文字,在约在长宽约五尺的石壁上,五个佛龛里雕凿着一百余尊大小石佛群像,佛像大的高约三尺,小的高不足一尺。

    佛像坐北朝南,排列整齐,神态各异,与附近祖堂山献花岩遥遥相对。正壁佛龛内供奉释迦牟尼像,高约三尺,趺坐莲台,安祥端庄。

    在释迦牟尼像右侧石壁上,刻有“敕建弘觉禅寺于永乐年间”等文字,迄今清晰可见。

    郑和当年游览兜率崖,参观这些摩崖石刻自然是必不可少的。

    此外,大佛旁边还有开凿于明成化元年的弥勒佛造像。如今当年的辟支洞和辟支塔已不复存在,但仍有遗迹可寻。

    郑和守备南京期间负责营建的工程中,以重修南京大报恩寺及其琉璃宝塔最为著名。

    南京大报恩寺位于南京城正南门聚宝门(今南京中华门)外秦淮河畔长干里一带。

    大报恩寺最早源于东晋长干寺,宋朝改称天禧寺,明永乐六年(1408年)因火灾被焚毁,永乐十年(1412年)明成祖朱棣为感念皇父皇母(父亲朱元璋、生母碽妃和养母马皇后)的恩情,令工部重新修建。

    明代金陵大报恩寺及九级琉璃塔自永乐十年六月动工开建,直到宣德六年(1431年)整个工程才竣工,前后耗时一十九年,参与营建的军匠夫役达十万人之众。

    郑和任守备太监期间,经常到建设工地现场督促指挥,保证了工程进度。

    当整个寺塔工程完工后,明宣宗朱瞻基十分高兴,举行了隆重的竣工典礼,在大报恩寺大斋七昼夜。重修后的大报恩寺方圆九里十三步,寺中有供奉明成祖生母碽妃牌位的大殿,有藏经殿、金刚殿、天王殿、观音殿、伽蓝殿、三藏殿等二十余座殿阁,还有禅房、经房等各类房间一百四十八间,为明代最负盛名的佛寺!

    大报恩寺的琉璃塔位于大殿之后,共有九级,高约二十六丈,为当时南京的地标性建筑,数十里外的长江上也可望见。宝塔上有无数金刚佛像,每个由十几块琉璃砖砌成,佛像面目清晰,栩栩如生。

    塔身白瓷贴面,拱门琉璃门券。门框用饰有狮子、雷神、白象、飞天、花卉等佛教题材的五色琉璃砖装饰。塔顶用风磨铜(红铜与黄金相熔,呈紫红色,因其中黄金含量高,又称之为“紫金”),阳光照射在宝塔上流光溢彩。琉璃塔建成后,九层内外共设一百四十六盏篝灯。

    宣德年间,诏选行童百名,负责点灯,昼夜长明,名“长明灯”。白天与日争辉,夜晚则烟火腾龙,蔚为大观。史载,建造此塔烧制的琉璃瓦、琉璃构件和白瓷砖,均一式三份,建塔用去一份,其余两份编号埋入地下,以备有缺损时上报工部,照号配件修补。

    塔顶镶嵌金银珠宝,角梁下悬挂风铃一百五十二只,日夜作响,声闻数里……

    金陵大报恩寺塔是南京城最负盛名的标志性建筑,集明代以前中国建筑艺术精华于一身,也吸收了郑和下西洋过程中在海外见到的一些优秀建筑艺术的精华,被誉为“天下第一塔”,成为游人至金陵的必游之地,及文人骚客留墨之处……

第398章 三宝(保)太监郑和

    出任南京守备太监后,郑和住进了私人府邸。

    出于对父兄等亲人的深厚情感以及对幼年家庭生活的眷念,其府邸仍依其原姓称为“马府”。马府所在的街道也因之而得名马府街。

    在南京内守备厅忙完一天政务后,每当夜深人静,已过知天命之年的郑和会情不自禁地回想起自己的童年,忆起儿时与父母兄妺在一起的快乐情景。回顾自己的大半生,不觉已步入晚年,仍孑然一身,心中不禁充满无限伤感,更加怀念远方的亲人。这时,郑和忽然产生一个想法:何不把哥哥马文铭的儿子过继至南京府中抚育?然后在南京安家立业,这在讲究“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社会中是比较容易被接受的做法。

    郑和公务缠身,不便回云南老家同哥哥商量此事,便派人到云南迎接哥哥马文铭一家人来南京观光游玩。

    郑和作为朝廷重臣地位显赫,在云南昆阳家乡受到地方官员和乡亲们的尊敬,弟弟派人迎接自己全家到南京参观游玩,自然令马文铭十分高兴。

    在南京游览之余,兄弟俩共叙衷肠,马文铭感到弟弟一切都好,唯一遗憾的是没有后人,自己没有什么可帮助弟弟的,如果将一个儿子过继给弟弟,弟弟就有后人了。

    一日,哥哥马文铭在与郑和的闲聊中提起将自己一个儿子过继给他为养子,此议正中郑和下怀,两人不谋而合。

    马文铭的长子马恩来聪明知礼,郑和十分喜爱,因顾虑哥哥不舍得,故迟疑没有开口。

    马文铭看在眼里,主动要求把长子马恩来过继给郑和,郑和自然十分满意,满口答应。

    宣德六年(1431年),朝廷赐封郑和为“三保太监”,郑和十分高兴,正式将哥哥马文铭的长子马恩来过继为养子,取名郑赐。

    郑赐后来生育两个儿子,长子郑万选、次子郑庭选。郑和的后裔主要有三支,分布在云南、暹罗(泰国)清迈和江苏南京。在云南故乡的一支系郑恩来长子所繁衍,其中一部分人在清代末年不堪官府压迫迁至暹罗(泰国)清迈,并与当地人通婚,现今泰国这支后裔约有二百余人,留在云南的一支约百余人。第三支则是由郑恩来次子繁衍的后代,主要留在南京,现有约二百五十余人,该分支还有二百余人左右后移居苏州。

    迄今,郑和后裔子孙已繁衍约有二十余代。

    当然此乃后话。

    关于是否下西洋的辩论,以明宣宗朱瞻基的恩准得以重启。

    在南京的日子里,虽远离了波涛汹涌的海洋,郑和仍心系大海,对海洋和航海事业充满向往。工作之暇,郑和与王景弘召集人员继续收集各类航海图经,进行整理,形成了全幅下西洋航海图。

    不知是否因为下西洋的辩论,在辩论没多久,宣德五年(1430年)一月,朝廷中反对郑和下西洋活动的主要人物户部主事夏原吉即病故。

    但另一名支持下西洋的锦衣卫指挥使王九亦挂印而去,自此消失于朝堂之上;但不知为何,江湖上渐渐多了关于“唐诗剑诀”的传说……

    明宣宗朱瞻基尚且年轻,且自幼追随明成祖朱棣,对万邦来朝却是何等的向往。在永乐十一年(1413年)五月端午节,明成祖到南京东苑观看击球、射柳游戏,邀请文武大臣、各国使节一起观赏。在击射游戏进入**时朱棣十分高兴,笑着对身边的皇太孙朱瞻基说:“今天华夷之人欢聚,朕有一副对联,上联是‘万方玉帛风云会’,你思对之。”朱瞻基想了一会儿,对道:“一统山河日月明”。明成祖大为赞赏,满意地点了点头。

    下西洋之辩论,无胜者。

    但明宣宗朱瞻基其实心向王九一方,但对朱棣向来的大手笔亦颇有微词。朱瞻基年轻时亲眼目睹了西洋各国来朝的盛况,心中早就有效仿祖父派遣船队下西洋的想法,无奈夏原吉等人极力阻挠,只能放弃。

    在郑和停止下西洋的近十年时间里,来华的海外使臣越来越少,仅有邻近的占城、暹罗、爪哇等少数国家偶尔还派使臣来华朝贡,距离较远的阿拉伯地区和非洲东海岸国家和地区很少再派来使臣。随着夏原吉的去世,再也没有人能够阻拦他了。

    宣德五年六月九日,明宣宗朱瞻基决定重启下西洋活动,颁诏任命郑和、王景弘为正使太监,前往海外,“各敬顺天道,抚辑人民,以共享太平之福”。

    此时的郑和,已年近花甲之年,两鬓花白,但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他欣然接受了任务。

    自永乐十九年(1421年)至宣德五年,朝廷停止了一切下西洋活动,十年的水浸日蚀,许多船只需要修补、加固以至更新,物资需要筹备、集中,水手、舵工、民艄、医生、通事等人员需要重新配备,有无数的准备工作要做。

    九月七日,郑和派洪保太监等赴苏州,为下西洋准备船舶和物资。

    宣德六年(1431年),明宣宗朱瞻基以郑和忠心辅佐三帝(永乐、洪熙、宣德三朝),敕封他“三保太监”。郑和小名“三保”,又信仰佛教,佛教有“佛、法、僧”三宝,所以人们又以“三宝”或“三宝太监”来称呼郑和。

    但无论哪一种说法,都体现了百姓对郑和的尊重和敬仰。

    至今,民间仍流传着许多关于“三宝(保)太监下西洋”的故事传说。

    修缮天妃宫碑郑和接到明宣宗准备下西洋的诏令后,心中欣喜异常。他不顾年老体衰,立即与王景弘等人商讨具体方案,布置船舶、物资的准备工作。同时,郑和还奏请朝廷重建南京净觉寺。

    净觉寺是南京的第一座清真寺,始建于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宣德五年(1430年)因火灾被毁。此时恰逢郑和准备七下西洋,重修净觉寺便显得格外迫切。不几天,明宣宗敕书郑和批准重建奏议,其工匠及材料费用可于南京内监官或工部支取应用。

    重建后的净觉寺规模有了较大扩展,北起砂朱巷,东南至大街,西达马巷,成为南京***进行***教活动的主要场所。

    同时,由于多年停止下西洋的一切活动,全国各地的天妃庙逐渐荒圮。为表示对天妃海神的尊敬,郑和又派人对南京、太仓、福建长乐等地的天妃宫庙进行了维修。

第399章 兄弟再聚

    宣德五年闰十二月二十一日(1431年2月3日),郑和下西洋船队到达太仓刘家港。

    在刘家港停泊期间,郑和对刘家港天妃宫又进行了维修。刘家港天妃宫又名“灵慈宫”、“太仓天妃灵应宫”,当地百姓俗称“娘娘庙”,位于刘家港北澛漕口,始建于元朝至元二十三年(1286年)。

    宣德六年春,刘家港天妃宫维修完工,郑和撰写了《娄东刘家港天妃宫石刻通番事迹记》,并刻石立碑于天妃宫内作为纪念。碑文计八百余字,概述了郑和此前六下西洋的历程和航行中所遇的种种艰险,赞颂了天妃神助船队安然脱险的功绩。参与刊立纪念碑的十一人均为七下西洋的主要官员:正使太监郑和、王景弘,副使太监李兴、朱良、周满、洪保、杨真、张达、吴忠,都指挥朱真、王衡,他们也都是这些年来与郑和一起在海上同甘共苦的主要助手。

    在刘家港休整一个多月,船队于宣德六年(1431年)二月二十六日抵达福建长乐太平港。船队在此停泊了八个多月,等待东北季风的来临。

    四下西洋时,郑和曾在南山三峰塔寺旁边修建了一座天妃宫,作为下西洋官兵朝拜天妃、祈保平安的场所。此次来到长乐,郑和重修了天妃宫殿宇,在南山寺东北麓开凿了天妃宫大井,又在天妃宫旁新建了一座三清宝殿(道观)。

    郑和守备南京期间,下西洋官兵曾参与营造修缮南京宫殿寺庙等建筑,从中学到许多建筑技艺,这些本领在修建三清宝殿等工程中派上了用场。

    除了在刘家港、长乐两地修建天妃宫外,郑和还率领福建兴平三卫指挥、千百户及府县地方官员,来到天妃女神家乡湄州屿,将这里的天妃宫整修一新。这一系列整修天妃宫、祭祀天妃的行动,隐约透露出,在下西洋活动停摆十年之后,郑和急需借此对船队全体官兵进行思想总动员,重建信心,也重建整个社会对下西洋活动的信任。

    安排修葺天妃宫的郑和很忙,每日前来拜谒的地方官员很多,而郑和能推则推,实拖则拖,实在推却不得的,方且勉为其难地见上一见。而就在这日,下西洋主使郑和行辕外却来了两个身影,一男一女,男的看似三十余岁,身着青色儒袍,漆黑透亮的的眼神;女子是圆脸妇人,身着浅黄色长裙,前凸后翘的身材,女子站在那男人身侧……

    “来者何人?郑大人暂不见客。”卫兵见到二人,立时吆喝道。但这二人甚有风度,尤其男子,淡然自若之余,却有一种悠然的气度。原本打算赶二人走的卫兵,也只是吆喝了一声。

    “拿着这个给郑大人,他必会见我。”那男人一笑,修长的手指一转,手上凭空出现了一枚手指大小、黑黢黢的利刃。

    其中一名卫兵满怀狐疑地接过男人递来的利刃,即刻踏入郑和行辕禀报……

    不到一盅茶的功夫,行辕门大开,一名身材魁梧、两鬓银霜、气宇轩昂的男人在数名护卫簇拥之下,大踏步地走来,一边走,一边喊道:“贤弟,贤弟,想死大哥了……”

    门口其余卫兵吓了一跳:怎么郑和大人亲自前来迎接,来人是谁,竟有如此大的面子?

    所来之人,自然是脱下官服、游历大明的王九与夫人任罄。

    郑和扯着王九,踱入行辕,两厢寒喧之后,侍从奉茶。

    “贤弟,又是数年未见啊。”郑和异常感叹。

    “大哥,你也明白。自从先帝驾崩,接二连三,让人实在难以抽身。且不敢与兄长谋面,只能暗中信件往来。”王九叹道。

    郑和自然清楚,王九口中的“先帝”是永乐帝朱棣而非朱高炽。

    “为兄清楚。为免连累贤弟,为兄亦避嫌,这些年来,亦不敢与贤弟联络,”郑和道,“但还是累得贤弟丢了官。”

    “打住。大哥,这不是丢官,而是辞官。这可要说清楚,是我王九辞官!”王九笑道。

    “大哥,确系我家相公辞官。他在永乐年间便已萌去意,”一旁的任罄解释道,“但新帝轮番登基,始终不得。直至与朝廷重臣夏原吉展开那番‘下西洋’的辩论,方才得已脱身。”

    “但未曾想到,那夏老爷子竟被我气病了,然后,便没有然后了……”王九叹道,“但对其为人,在下甚是钦佩!”说罢,王九冲着东北方拱了拱手。

    郑和摇了摇头道:“永乐年间,这夏老爷子居功至伟啊!咱们先帝也确实太大手笔。”

    “但这‘下西洋’一事,小弟始终觉得没错。大哥六下西洋,每次都所带的硬通货回来,而朝廷的那些短视的官员,却一直叫着‘劳民伤财’!”王九道。

    讽刺的是,虽说明朝官员一直说着郑和下西洋“劳民伤财”。可到了停止下西洋不久,仅数十年间,大明宣德年间,明朝工部尚书黄福就叫起了苦:永乐年间“下西洋”,外加迁都打仗等大事,可国家却不怎么缺钱;现在“劳民伤财”的下西洋停下了,怎么国家却处处“征调将何以济”。下西洋费钱,不下西洋怎么还没钱?

    “公道自在人心,且随他去罢,”郑和笑道,“不管如何,大哥承你们的情。”

    “大哥说哪里话。远的不说,仅是大哥开辟的航道,设立的官厂,之前锦衣卫的发展正是大哥的余泽。”王九道。

    郑和摇了摇头道:“我还是那句话‘欲国家富强,不可置海洋于不顾。财富取之于海,危险亦来自海上’,真希望无论何人当朝,均须谨记!而我,如与先帝一般,或抛尸于大海之上,亦无所怨!”

    “大哥何须此言!”

    郑和笑笑,忽觉这些话太过沉重,转向任罄,笑道:“听闻你家那位五岁尚不开口说话的守仁,一开口便是圣贤之言,如今算起来应是双十年华。如今却是怎样?”

    任罄笑得如同一朵花一般道:“守仁想做圣人。我家相公便要他参加科举。举人一下子便考上,参加会试,第一次却因格竹致病,考得一塌糊涂;三年前又参加,原本答得不错,偏又自作聪明,将原本不须做的题目,全部做完,主考官提至圣上裁决,又名落孙山……”

第400章 王守仁的二次会试

    初次会试落弟、在杭州苦读三载的王守仁,原本三年前,他自认已经具备了进士能力和资格,要不是格了七天竹子,要不是那场病,要不是考场拉肚子,何至于再苦熬三年。

    一千多个日日夜夜,每天都要扳着指头算日子,天明盼天黑,月亮刚上树梢,又巴不得太阳早点露头,来接月亮的班。王守仁既不是急着见太阳,也不是把月亮当情人,他只是指望日月这对二人转转快一些,让大比之年快快来到,好让他能再接受朝廷的挑选。

    盼了三年,急了三年,宣德三年(1428年)会试的日子终于不紧不慢地来到了。

    两位主考官,同列成化永乐十一年进士榜第一甲,一位是谢迁,一位是俗称探花的第三名王鏊。这位四十七岁的王鏊先生是太湖人士,太湖与余姚同属吴越之地;谢迁于永乐八年从正三品少詹事任上与礼部侍郎李东阳一起,进入内阁,成了阁老大人。

    宣德三年二月初九,第一场考试。

    还是“四书五经”那些老相识,已经认识十几年了,三年来几乎天天见面。“四书”上选出三句话,一句话一篇八股文。从宋代太祖皇帝开始,到明代弘治皇帝,五百多年间,“四书五经”就那么几本书,进士考试,翻过来倒过去,每句话几乎都已经被考官展览示众过。

    书店里一本本历年进士考试的《范文选编》,涵盖“四书五经”里的每一句话。如果记性好,到考场上背范文,也能得高分。本来嘛,考场上的八股文要求以古人语气,鹦鹉学舌,而且要求写作者不得越雷池一步,考官要的是标准答案。

    王守仁的专修科目《礼记》四道题,这四句话,在王守仁脑子里,现存有答案。

    按照本朝的礼部教育大纲,读书人入学就是“四书五经”,天天摇头晃脑地背诵《大学》《中庸》,八岁背《论语》,九岁背《孟子》《虞书》,十岁背《夏书》《商书》《周书》,十一岁读《韩文》,十二岁读《毛诗》,学对联,一直到十六岁开始分科,从《易经》《诗经》《书经》《礼记》《春秋》五经中任选一经,专修一经。

    从准备科举开始,天天读书听讲,学的都是像周敦颐、二程和朱熹这些先贤对“四书五经”的注解。读书人满肚子这种学问,考场上只要沉得住气,不急不躁,把平常的背诵捋顺,码字到试卷上,就是任务完成。

    如果碰巧背诵的有范文,更省事。名次的前后,一看考官的喜好,二凭考官的心情,到殿试那一步,还得看皇帝他老人家的心情。

    王守仁二次进考场,没有了第一次的紧张和新奇,身体没病没灾,在打开试卷之前,静坐三分钟,闭目养神,平心静气。然后凝聚精气神,注目考题,上下浏览一遍,成竹在胸。

    王守仁答完前面三道“四书”考题,再写完后面《礼记》的四道考题,一共七篇文章,因为本身有写诗作文的爱好和天才,头脑又清晰,UU小说的文字很流畅,几乎不用修改。检查了两遍,稍微动了几个字词。最后检查第三遍,自己比较满意,心里琢磨着,即便今天睡一晚上,明天再重新写这几篇文章,也不见得比今天好到哪里去。

    定稿!誊写!在南昌老丈人家里练就的正楷书法底子,经过这六七年的精益求精,正楷的工整中不乏行书的流利。王守仁准备誊写了,誊写之前,再闭目静坐两分钟,松弛一下刚才稍微紧张的神经,然后再集中注意力,正式书写卷子。

    考试纪律,每篇八股文三百到五百字,太短,体现不出来考生水平,太长,耽误考官们工夫。

    王守仁七篇文章三千四百字,一笔一画誊写完毕,认真审读一遍,简直无懈可击。

    是交卷走人吗?这还不到中午时分。

    王守仁愣了一会儿神,心里有些痒痒的,不干些啥活坐不住。对了,太祖时,有这么个典故:有一年应天府乡试,一个叫黄文史的考生,才高八斗,考场上做完了“五经”所有的考题,太祖龙眼识才,破格提拔,名列榜首,钦点解元,并减免会试,赐予进士出身,直接授官刑部主事。

    历朝皇帝他老人家都讲究成例,萧规曹随,如果我王守仁把其他“四经”题全部答完,说不定皇帝他老人家会援引太祖成例,免去我殿试程序,直接赐予状元身份。反正时间来得及,即便不奖励我什么,也不会处罚我什么。这会试考试不就是皇帝他老人家想选拔人才的吗,如果我做完“五经”,那我自然会脱颖而出。就这么定了,说干就干。

    每经四道题,四篇文章,四经十六篇文章,加起来六千多字。

    术业有专攻,王守仁《礼记》文章写得流利、快速,那是他天天练习的结果。《诗经》他背得熟,甚至每天都要吟诵几首,但是毕竟以此为题作文少。

    《春秋》《易经》《诗经》一样,尽管背得滚瓜烂熟,还是练习少。

    好在十几年的功夫也不是白费的,王守仁都能做到解其经义,做其文章,自圆其说。

    一个人做了五个人的题,把王守仁忙得一头汗!

    他不能不急呀,天黑了,他还有两经的考题没做呢。他顾不得擦一把脸上的汗水,紧赶慢赶,三支蜡烛燃尽,勉强完工。后面的字迹没有前面的工整了,最后一支蜡烛时,为了赶时间,楷书里面还夹杂有行书,甚至连草书也出现了。

    收卷官在一旁看着他写最后几个字,没有催促他,只是同情地说:“擦把汗再写!免得滴到卷面上,洇了字。”蜡烛最后的一丝光芒飘摇欲尽,王守仁在紧张中写完最后一个字。

    他的内衣已经彻底溻湿,现在他才感觉到被汗水湿透的衣服有些冰凉,他筋疲力尽,脖子和腰有些酸疼,连脑袋都是木的!

    年轻人体力恢复得快,王守仁休息两天,到了十二日第二场考试,仍然精神抖擞。

    第二场和第三场考试,王守仁轻松愉快地、圆满地、自我欣赏地交出了答卷。

    但王守仁未曾想到,他的会试考卷不仅惊动了会试考官,甚至直接惊动了宣德皇帝!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25915/ 第一时间欣赏唐诗剑诀最新章节! 作者:曾灵所写的《唐诗剑诀》为转载作品,唐诗剑诀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唐诗剑诀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唐诗剑诀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唐诗剑诀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唐诗剑诀介绍:
“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一首诗,代表一种意境,一种剑诀。这是明启王朝洪武年间,新科武状元王泊自唐家王朝诗中所悟,既而成为一代剑神。“匹夫无罪,怀璧其罪”。众门派集结前来寻衅,继而导演了一起家破人亡的人间惨剧:王泊剑气纵横,所向披靡,手刃数十人;但众人执其妻与子相挟,王泊自尽而亡。十数年后,当年挟迫王泊之人接二连三暴毙,唐诗剑诀重出江湖……唐诗剑诀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唐诗剑诀,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唐诗剑诀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