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言情小说最后的三国2兴魏TXT下载最后的三国2兴魏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最后的三国2兴魏全文阅读

作者:风之清扬     最后的三国2兴魏txt下载     最后的三国2兴魏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1327章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乔装改扮潜入敌营本来就是间军司的一项任务,在这方面,间军将军方布可是给他们起过带头示范作用,方布冒充信使,潜入信都,把吕昭耍得是团团转,这事在间军司内部被奉为经典,成为间军司一干人众的学习楷模。

    杜义此次冒名顶替前往邺城,任务也一样不轻松,因为他要会见的,可是司马师的弟弟司马伷,稍有不慎,后果很严重。

    王濬有些担忧地道:“杜司马可曾准备好了吗,此番深入虎穴,可是险象环生啊,一定要周全再周全,某可不希望枉送了杜司马的性命。”

    虽然说此番派杜义潜入敌营是王濬的主意,但这不是王濬手下没有合适的人选吗,所以他才会选定杜义,也只有间军司出身的杜义才有能力担此重任。

    但尽管如此,王濬还是有些担心杜义的安全,毕竟他不是简单地混入到邺城之中,而是要和司马家的人打交道,风险极大,如果没有很大的把握,王濬也不希望杜义前去冒险。

    杜义却是爽朗地一笑道:“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王将军放心,某已详细地询问过何炎了,所有的情况都已经掌握,关键的是司马伷并不认识何炎,某以何炎的身份进入邺城,想必也无人怀疑。”

    王濬道:“如此甚好,杜司马此番入城,当谨慎小心,一切以安全为重,尽可能地说服司马伷,派两万旧军护送这些辎重车前往真定,如此调虎离山,邺城便可唾手而得。”

    杜义道:“这些辎重全是攻城器械,想必司马师是用来对付井陉关的,如果司马军得到这批器械,只怕井陉关危矣,如果能在半路之上,将其毁去,倒是可助井陉关守军一把。”

    王濬先前也曾查看过这批辎重,自然知晓这些车上装的是什么,如果不是想要璺借这些东西混入邺城,王濬真有心把这些武器装备给毁了,以免司马师拿它来祸害井陉关的守军。

    不过这批装备一旦落入到司马伷的手中,他再加派上万的人马前去护送,杜义半路之上得手的机会便变得相当的渺茫了。

    王濬劝慰道:“万军之中想要毁掉这些物资,确实不易,杜司马不可冲动,离开邺城之后,还是寻机逃离大队人马吧。”

    杜义道:“某自有分寸,王将军不必担忧。那一千士兵都准备好了吗?”

    王濬点点头,就在杜义对何炎审问之时,王濬已经抽调到了一千名士兵,换上了司马军的装束,而且挑选的也是差不多高矮胖瘦的人,保证这些衣甲穿起来比较合身。

    接着,杜义又和王濬商议了许多的细节,王濬首先派了一名士兵乔装为信使,将昨天杜义所截获的书信快马先行送往邺城。

    由于这封信已经延误了一日,王濬特意地叮嘱那名士兵,司马伷若没有问起倒还罢了,如果问起的话,首先必须编好一个充足的理由,回答地要自然从容,不能让司马伷起半点的疑心。

    这一点是至关重要的,如果让司马伷起了疑心的话,那么还没有等杜义进城呢,就已经前功尽弃了。

    至于杜义进城之后,尽可能地将一部分人留在邺城,这样在并州军攻城的时候,可以做为内应。杜义提议,让一些人吃些巴豆,造成腹泻的症状,等到邺城之后,让他们装成因为腹泻而虚弱不堪的模样,这样杜义就可以借机向司马伷提出将这些人留在邺城了,然后他们再悄悄服用止泻的药,很快就能恢复战斗力了。

    王濬认为这个办法不借,毕竟无病装病很容易被司马伷识破,反倒是容易露了马脚,吃一些巴豆,只要控制好巴豆的量,便既可以让这些士兵有腹泻的症状,又不会让他们虚弱无力,然后暗中服用止泻的药物,等到并州军攻城的时候,便可以充当内应了。

    为此,王濬还特意地安排了一名校尉,混入军中充当普通的士兵,这样在杜义离开之后,也好有人来统一指挥接应行动,并商议以烟火为号,依号行事。

    而这部分装病的士兵王濬更是选择了一些精锐,虽然达不到一以挡十的能力,但最起码也是精悍无比骁勇善战的,在关键的时候,用好这枚棋子,那绝对是有着相当大的妙用的。

    商量好一切之后,杜义便率领着一千名乔装以后的并州兵,打着司马军的旗号,押解着那些辎重车辆,往邺城方向那去。

    并州军的伏击没有经历战斗就结束了,所以这个进程是比较快的,前后都没到一个时辰,所以耽搁的时间并不太多,杜义一路之上稍稍地加快了一点速度,赶在天黑之前,便抵达了邺城。

    由于事先司马伷已经接到了通报,所以杜义刚刚抵达邺城之时,便有人在城外迎接了,很显然司马伷对这批辎重物资也是十分重视的,杜义一行畅通无阻,进入了邺城城中。

    邺城的繁华丝毫不亚于洛阳,城内灯火通明,店铺林立,人流熙攘,完全没有那种大战来临前的紧张感觉。

    迎接杜义的是司马伷身边的亲信牙门将郝进,安顿好辎重车队之后,郝进便领着杜义,前往都督府,却见司马伷。

    冀州牧的官邸原本是在信都的,只不过现在信都已经沦陷,司马伷也没法到信都履职了,只能是将原先钟会占用的都督府当做了州牧官邸,反正钟会已经被撤除了河北都督的职务且已随司马师北征了,都督府空着也是空着,正好被司马伷给占用了。

    杜义在大堂之上,见到了司马伷,他恭恭敬敬地拱手行礼,道:“卑职参见司马使君。”

    司马伷微微颔首,毕竟以他的身份,自然是无需回礼的,能把这个押粮校尉召来问话,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司马伷对这批辎重物资极为的上心,这是司马师亲自点名要的物资,必须要及时运送到前线去,而且中间不能出现任的疏漏,有些情况,他必须要详细的了解才行。

第1328章 跑肚拉稀

    问了一些相关的问题之后,司马伷忽然漫不经心地问了一句:“何校尉是哪里人啊?”

    杜义答道:“陈郡阳夏人。”这些事情,杜义在真正的何炎身上打探得清清楚楚了,所以回答起来,自然从容,不假思索。

    司马伷微露异色,道:“原来何校尉和何司徒是同乡啊?”

    杜义从容不迫地道:“何司徒是卑职的族叔。”

    司马伷一副恍然大悟的表情,道:“原来是何司徒的族侄,失敬失敬,来人,赐坐。”

    杜义拱手道:“不敢,卑职身份低微,岂敢与司马使君同坐。”

    司马伷微微一笑道:“不必拘礼,何司徒乃某之恩师,他的子侄,某当以平辈论交。何司徒长子何劭与某交情莫逆,亲如手足,倒是他弟弟何遵,为人孤傲,不善结交。”

    杜义一听,立刻纠正道:“司马使君怕是记错了吧,何遵乃是长子,何劭为次子,只不过何遵乃是庶出,何劭是嫡出,所以常有人把他们兄弟次序搞混。”

    司马伷哈哈一笑,一拍额头,道:“没错,没错,是某给记混了,何遵确实是长子,只不过是庶出,在何府的地位不如何劭,你这一提醒某才记得,哈哈哈。”

    杜义暗暗地冷笑了一声,方才司马伷的话确实是故意说的,目的就是为了试探这个“何炎”的身份,司马伷既然是何曾的学生,与何劭交好,而何劭和司马炎又是同年,常在司马府来往,司马伷又怎么可能会搞混他和何遵谁是哥哥,谁是弟弟,既然何炎是何家的人,自然知道何家的长幼之序,只要杜义这时随口应承一下,很可能就被司马伷识破了。

    只不过杜义事先早就做足了功课,详细地询问过了何炎关于何家的许多事情,并熟记于胸,对于司马伷这个明显带有试探性的话语,杜义及时地进行了更正,也算是彻底地消除了司马伷的疑虑。

    这也是杜义做为间谍的最基本素养,换作是一般的人,又怎么可能会了解的如此详细,又怎么可能只用短短的一个时辰,就从何炎的嘴里挖出那么多庞杂的信息来并能够准确无误的记住,所以说杜义这点特长,还真不是一般的人能模仿得来的。

    司马伷对杜义的身份再无怀疑,毕竟如果他不是何家的人,又怎么可能会知道的这么详细,毕竟何劭做为嫡子,在何家地位是无人能及的,人们都以为何劭是嫡长子,却不知道他还有一个庶出的哥哥何遵。

    杜义向司马伷道:“司马使君,临行之前,司马监国曾有交待,这些辎物资是大将军亲自点名要的急需物资,需要尽快地送往井陉关,而且还需要司马使君派重兵护送之,以策安全,以防并州军半路偷袭。”

    司马伷这倒没有怀疑什么,毕竟司马昭的亲笔书信他也看过了,确实有类似的交待,毕竟从邺城到真定,这一路之上极易遭到并州军袭击,如果护送的兵力不足的话,这批辎重物资很可能会遭到并州军洗劫,后果不堪设想。

    这批物资是司马师点名要的,司马伷就算没有亲眼去看,也知道这批物资的重要性,他做为司马大军的后勤总管,维持后勤保障的畅道是他的职责所在。

    司马伷问道:“不知何校尉此次一共带了多少人?”

    杜义道:“原本有一千多人,奈何走到半路之上,大概是水土不服的缘故吧,近半数之人呕吐腹泻,勉强坚持到了邺城,只怕难以继续前行了。”

    司马伷轻噢了一声,道:“竟有这种事?邺城之中不乏医匠,可速差之医治。”当下司马伷便将郝进唤了进来,吩咐了几句,郝进拱手领命,看了杜义一眼,转身下去了。

    杜义一副坦然自若的模样,司马伷果然很谨慎,一听护送辎重的队伍病倒了一半,立刻便派医匠过去,名为诊治,实则是查探,看看杜义说得是不是事实。

    杜义当然不会给司马伷留下任何的把柄和破绽,半路之上,杜义已经让校尉杨波和五百人服了一些巴豆,还没有进邺城呢,大多数的人就已经是跑肚拉稀了,便溺于半路之上,臭气熏天。

    就算司马伷派一些医匠过去,也只能是证明这些士兵确实有腹泻的症状,至于腹泻的原因,普通的医匠肯定是查不出来的,杜义先前早就让这些患上腹泻的士兵装出一副痛苦不堪虚弱无力的模样,就算是医匠去了,也是束手无策的,只能用草药,短时间内是无法治愈的。

    杜义最大的目的,就是将这五百人设法滞留在邺城,充当并州军攻城时的内应,如果他们患病无法痊愈的话,最终司马伷肯定是会答应他们留在邺城的。

    这个时候司马伷没有再对杜义的身份产生怀疑,只不过他是觉得押运军队一半人突然患病有些蹊跷,于是才会派人去查证一番,看看杜义所说的是否属实。

    这其中也不排除有人投机取巧的可能,毕竟从邺城北上,就进入到了战区,到了战区,遭遇到敌袭的可能性就会增大,丧命的风险自然也高得多,这些护送辎重车队的队伍,皆是洛阳之兵,养尊处优惯了,难免会想要临阵脱逃。

    不过就算是他们全体都在,这一千人护送力量也显得单薄了一些,如果从洛阳到邺城,一路之上比较太平,这些兵力确实是足够了,但是从邺城北上,遭遇敌袭的风险成倍地增加,尤其是临近井陉关,就会变得更为危险,没有重兵来保护,基本来说没有希望运送到井陉前线。

    这批物资对于司马军来说是极为重要的,同样肯定会成为并州军所觎觑的目标,司马军越是重兵保护,并州军越会想方设法来破坏,所以单单依靠杜义的一千人来护送,显然是远远不行的,邺城方面,必须要派出数量足够的军队前去护送才行,这一点是勿庸置疑的。

第1329章 以茶代酒

    “何校尉,你认为派一万人马护送可否?”司马伷用商量的口气和杜义交流道。

    按理说以司马伷的地位,是用不着和一个小小的押粮校尉商量军情的,但司马伷此前从来也没有负责押运粮草辎得的事务,对这方面的知识完全是一片空白,所以他只能和别人来商量,不过他这次带来冀州的亲随,对这方面的事也许还知道得没他多呢,所以司马伷认为杜义多次押运粮草物资,这方面的经验应该是比别人要强一些的,所以他特意地向杜义问了起来。

    杜义还正愁不知道如何向司马伷开口提议此事呢,毕竟他人微言轻,就算提出自己的建议,未必司马伷会听从,没想到他还没有开口呢,司马伷居然主动地来问询于他,这岂不是正中杜义的下怀吗?

    杜义倒是装模装样的沉吟了一下,道:“并州军之厉害,最主要的还是其骑兵厉害,太傅当年就是在并州吃了并州骑兵的亏,所以这次的押送任务,卑职以为使君切不可掉以轻心,卑职认为派一万兵马来护送,有些薄弱,最好是有两万人来护送,那样才能确保万无一失。”

    杜义这几句话合情合理,司马伷闻之连连点头,派兵护送,当然是多多益善,人马越多,自然能保证物资的安全,不过同样司马伷也肩负着邺城的防务,如果抽调的兵马太多了,邺城便会出现空虚,所以司马伷必须要平衡两者之间的关系,尽可能做到两者兼顾。

    司马伷道:“这批辎重固然重要,但邺城防务同样不可轻视,抽调两万兵马离开邺城,万一并州军前来攻击,何以应对?”

    杜义很是谦卑地道:“军事上的事,卑职也不是太懂,只不过卑职认为,并州军主力尚在冀北,距离邺城至少也有五百里地,这么长的距离,长途奔袭肯定是不行的,现在并州军与大将军交战,完全被牵制在了冀北,短时间根本就无法南下,使君尽可宽心。到是这批辎重物资,几乎全是弓箭和攻城的器械,大将军催促如此之急,想必是前方战线上所急需的,万万不可出疏露,司马使君应当还是以此为主,确保这些物资平安抵达井陉关。”

    司马伷见他分析的头头是道,便点头道:“何校尉言之有理,那本君便派两万人,明日一早,随同何校尉一道出发,前往井陉关,一路之上,就拜托何校尉了。”

    杜义忙道:“司马使君言重了,有事直管吩咐,卑职自当竭力尽力,不负使君之望。”杜义停顿了一下,接着道:“不过卑职斗胆问上一句,不知司马使君所派之人马,是新军,还是旧军?”

    司马伷为之一愣,这个问题他还没有考虑过,于是反问道:“新军如何?旧军又如何?”

    杜义道:“卑职早有耳闻,冀州军新招募的军队,人员参差不齐,素质低劣,勉强只能用于守城而不擅野战,如果使君派这样的军队去护送辎重,恐有所失。”

    司马伷也微微点头,确实,当初冀州广募军队三十万,虽然在数量上蔚为壮观,但实则质量上却难以保证,那怕是经过了两年的操练,战斗力都没有提升多少,冀北之战中,冀州军的这一短板被暴露无疑,所以司马师在到达冀州之后,这些冀州军最多也就是拿来当辅兵使唤,真正前线作战的队伍之中,一个也不曾用到。

    如果司马伷派这些人出去护送辎重的话,那怕是再多的人,也是不堪一击的,还好他手下有两万的旧军,战斗力至少也比新军强上不少,用他们来护送辎重车队,这才能让人放心。

    司马伷不禁对杜义是刮目相看,他的能力和目前的官职完全是不相匹配的,如果这次杜义能顺利地完成护送辎重物资的任务,司马伷还真有心想要提拨于他。

    司马伷有些将杜义招揽到自己的麾下,态度自然更为和蔼了一些,但他做梦也没有想到,坐在对面的这个所谓的何炎,压根儿就是一个冒牌货,其所谓的“金玉良言”,更是给他挖了一个深不见底的坑,司马伷跳到坑里的时候,就已经注定了他要完蛋了。

    可惜此刻的司马伷并没有察觉,反而沾沾自喜地认为自己找到了一匹千里马,与杜义是相谈甚欢。

    不久,郝进匆匆而返,在司马伷的耳边低语了几句,杜义是一脸的镇定,郝进向司马伷禀报的,自然是腹泻的查验结果,杜义已经事先做足了文章,肯定不会有什么把柄落下,这也是打消司马伷疑虑的最后一关了,相信司马伷听了郝进的禀报之后,对自己的身份再无怀疑。

    果然,听了郝进的禀报之后,司马伷的脸色更为的和缓,面带微笑地对杜义道:“这边的的医匠已经给你的人医治过了,大概是路上吃了什么不干净的食物或者喝了脏水导致的,所幸无人伤亡,将养几日便可无碍。只不过前方军情紧急,容不得耽搁,这些患病的人就暂且留在邺城吧,明日一早,何校尉便同郝将军一起率军出发,尽快地将辎重物资送抵前线。”

    杜义暗暗一笑,这个结果正是他想要的,拱手称谢道:“那么这些兄弟就拜托司马使君照拂了,等卑职从前线返回之后再与他们会合。”

    司马伷微微一笑,道:“诺。”而后转身吩咐郝进即刻下去点齐两万人马,而且特意地吩咐全部点以前冀州军的旧军,那些后招募的新军一个不要,他要求郝进必须在要四更之前完成集结,五更时分,准时出发。

    交待完这一切,司马伷回头端起了茶碗,对杜义道:“今日本当设酒宴为何校尉接风的,不过军务紧急,喝酒难免误事,本君今日便以茶代酒,先敬何校尉一碗,待到任务完成,返回邺城之时,本君必定设宴为何校尉庆功!”

第1330章 难度增加了

    杜义回到了他们临时宿营的地方,这里是邺城南门里的一处军营,是司马伷特意给他们腾出来的,就紧挨着内城墙,距离南城内城门只有百步之遥。

    今天的事,出乎意料地顺利,让杜义的心情大好,本来这冒名顶替混入敌营就是一件极为凶险之事,而且杜义还肩负着说服司马伷派出两万旧军的任务,同时还得想方设法把五百人留在邺城,这样的难度,何其之大,杜义甚至都做好了失败的准备。

    但没想到事情进展的是异乎寻常的顺利,不仅司马伷全部答应了他的要求,而且对他的态度极为的和蔼可亲,想必也是因为何曾的缘故吧,没想到何炎只是因为和何曾沾亲带故,就能得到司马伷如此的礼遇,还真是让杜义有些意想不到。

    原本以为以何炎押粮校尉如此低的身份,想要说服司马伷还不知得花多大的力气呢,没想到结果却是这么的轻松,只是不知道将来司马伷发现上当之后,该又是一副怎样的表情呢?

    杜义还真想看看司马伷气急败坏的那一面,不过只怕是没有那个机会了。

    回营的路上,杜义克制着自己的情绪,一脸的镇定自若,司马伷的亲兵将杜义送到了军营门口之后,便告辞离去了。

    杜义回营之后,径直便去见了校尉杨波。

    此时杨波穿了一身普通士卒的衣服,混杂在人群之中,丝毫也不起眼,此刻他在躺着军营的帐蓬之内,拉了几泡稀,脸色也十分的腊黄,这倒不是装出来的,腹泻的次数多了,会让人虚脱的。

    “杨校尉,怎么样,身体还吃得消吗?”杜义问道。

    杨波低声笑了一下,道:“不碍事,大家都已经吃过药了,到了明天,又是生龙活虎的一条好汉。不过说起来,这巴豆也够给劲的,好些个硬汉,硬是拉稀拉得站不起来。”

    杜义一笑道:“想要瞒过司马伷的耳目,不弄些真的怎么过关?你们就安心留在这儿吧,继续装病,等到大军攻城之时,再寻机做内应,打开城门。明日五更,我将率另外的五百人随同辎重车队出发北上了,司马伷也将会派两万人马护送车队,而且全部将是冀州旧军。”

    “真的?”杨波眼前顿时为之一亮,这可是他们最为期盼的重要的事,只有将冀州旧军的两万人马调出邺城,那才是真正的调虎离山,没有了这一支防御的核心力量,整个邺城便是不堪一击,并州军只要发起进攻,必可轻取邺城。

    “太好了,杜司马真是太有本事了,这么难办的事居然也让你给办成了,佩服佩服!”杨波不禁是连连称赞。

    如何完成调虎离山,是这个计划中最为重要的一环,如果不能把冀州旧军调出邺城,并州军在攻打邺城的战斗中必然会遭受极大的阻力,一旦战斗陷入到僵持的局面,四面八方的司马军必然会赶来增援,这样的话,形势必定会陷入到不利之中。

    所以此次攻打邺城,必须要速战速决才行,只有尽快地拿下邺城,并州军才能在战略上赢得主动。

    如今杜义已经成功地将两万冀州旧军诱出了邺城,接下来,就看王濬和刘靖如何调度了,只要一切顺利,拿下邺城几乎是板上钉钉的事。

    杜义淡淡地一笑道:“光凭我是无法说服司马伷的,司马伷之所以肯派重兵去押运这批物资,是重要的原因还是因为这批物资极为重要,这些都是司马军所急需的攻城器械,一旦被运抵前线,必将会对井陉关的防御造成极大的威胁,所以我们不惜一切代价也必须要把它毁掉。不过在两万重兵的严加看管之下,想要毁掉这批物资,难度可不是一般的大。”

    杨波这才想到杜义还肩负着另一个任务,那就是毁掉这批军械,原本这批军械落入了并州军的手中,毁掉只不过是随手而为的事,但为了能将邺城的守军调出来,他们不得不重新将这批军械交还给司马军,这样无形之中便加大了破坏的难度。

    杜义是要随同司马军出发的,但杜义所率的五百人,想要在两万司马军中搞什么动作,几乎是难于登天的。

    这一点杨波可就帮不上什么忙了,他要留在邺城做并州军攻城部队的内应,此番北上,杜义只能靠自己了。

    看到杨波的神色有些黯然,杜义轻拍了一下他的肩头,道:“放心吧,离开邺城之后,我会想办法的。你们留在邺城,更要倍加小心,司马伷可不是什么善茬,千万别让他捉到什么蛛丝马脚,要么不动,要动就要雷霆一击,一举成功。”

    杨波重重地点点头,道:“杜司马,保重。”

    “保重。”杜义站了起来,吩咐那些没吃过巴豆的并州兵集合起来,下令他们现在去休息,四更起身,五更出发,准备离开邺城。

    剩下的这些“病号”将在杨波的带领下,滞留在邺城,他们的任务则是继续地装病,那怕现在他们的腹泻已经好了,也要装出一副痛苦不堪,虚弱疲惫的样子来,借以迷惑司马军。

    反正他们与王濬约好了,待到并州军攻城之时,举火为号,里应外合,拿下邺城。

    很快便到了四更天,杜义率先起身,五百并州兵也相继起来,简单地吃过一些干粮,郝进已经派人和杜义联络了,问询杜义这边是否已经做好了出发的准备。

    数百辆的辎重车大多是由骡子来拉辕的,骡子体格健壮,负重能力强,用来拉这些辎重车辆比较合适,唯一的弱点就是速度要比马慢上一些。这些骡子昨天晚上已经喂过草料了,体力得到了完全的恢复,此时出发,步履轻盈欢快。

    杜义和郝进会面之后,双方相互之间打了个招呼,确定已经是准备好了,而且他们便一道押送着辎重车,缓缓地离开了邺城的北门,向北逶迤而行。

第1331章 亲力亲为

    在到达邺城之前,杜义是这支辎重车队最指挥官,拥有着决断的权力,到达邺城之后,司马伷派郝进率兵两万加入了护送的队伍,尽管杜义与之同行,但无疑所有的大权,都被郝进所掌控了。

    护送辎重车队,是一个相当重要的任务,显然司马伷是交待过郝进的,要他打起十二分精神来,绝不能让并州军给偷袭了,不管出现什么的状况,这批物资,都必须要及时安全地送抵井陉关前线,不容有失。

    同时,司马伷还特意地叮嘱郝进,要他一路之上与何炎多多配合,并保持良好的关系,显然司马伷已经动了拉拢何炎的心思,此次押送任务完成之后,司马伷已经准备将何炎提调到他麾下,加以重用。

    这个时候保持好与何炎的关系,是至关重要的。

    有了司马伷的交待,郝进则是刻意地和杜义拉近关系,一路上谈笑风声,对杜义的建议,也是言听计从。

    说实话,郝进也是第一次干这种押送物资的差事,这样的差事,毕竟和行军打仗有着很大的区别,在得到杜义的建议之后,郝进很快地掌握了排兵的方法,得以让军队有序地保持前进的速度。

    郝进的态度让原本一愁莫展的杜义忽然间有了办法,如果郝进一路之上比较强势,独断专行的话,杜义还真没有什么机会,毕竟五百人就算是再能打,也绝对是不可能战胜两万人的。

    而且这两万人,可不是冀州新军那种乌合之众,他们久战善战,纵然没有什么高端的战力,但至少也具有相当强的战斗力,想从他们的手中,把这数百辆辎重车尽数毁掉,那难度,不亚于登天。

    以郝进的官职地位,是要比何炎高的,所以正常的情况下,郝进并没有去讨好杜义的必要,不过从目前来看,郝进显然是得到了司马伷的授意,故意地想要拉拢和交好自己的。

    杜义暗暗地冷笑,如果他是真得何炎,或许还会被司马伷的拉拢所打动,毕竟朝中有司马伷这样的靠山,以后便可以飞黄腾达青步平云,何乐而不为?

    但无论司马伷还是郝进,都没有想到这家伙压根儿就是一个冒牌货,潜伏到他们伺机搞破坏的间谍,这样的人,那怕他们用尽手段,也是白费力气的。

    不过郝进能听得进去他的建议,杜义便觉得这事有门了,白天他是没有机会,但到了晚上就不一样了,只要能把握住这个机会,杜义完全能破坏掉这些物资的。

    一天大约行了五十里的路程,到了傍晚的时候,便要准备安营扎寨了,郝进倒是有几分经验的,他选择在了一处平坦背风的地方安营立寨,准备按军队常规的方法立营。

    杜义劝阻道:“郝将军,不必这么费事,咱们有这么多的辎重车,又何须如此立寨,只需将所有的辎重车围成一圈,将士们便可以在中间安然休息了,既省事又高效,可以最大程度地抵御敌人骑兵的攻击。并州军的骑兵十分厉害,普通的营寨很难挡得住他们,除非是沟壕高垒,但挖一条深壕,一两天都不见得能挖成,所以这种方法并不适合行军,行军途中,最有效的结营方法还是利用战车。”

    利用战车结阵,确实是抵御骑兵的一个好办法,据说并州军之中便有一个营,配备有大量的专用战车,就是用来克制骑兵的,司马军虽然没有那样的装备,但利用现成的辎重车攻城车等车辆,构筑防御骑兵防线,这样的战术战法,已经在司马军流行了开来。

    不过郝进还是隐隐地有些担忧,道:“这些辎重车上面全是攻城的器械装备,如果遇到敌袭被破坏了如何是好?”

    杜义微微一笑道:“郝将军,我们完全可以在战车阵的外面安排上一支巡兵,往来巡视,一旦发现有敌袭,便立刻示警,这样的话所有的将士便会赶到辎重车的后面进行战斗,敌人的骑兵根本就无法接近这些辎重车,又如何能破坏得了?”

    郝进一听,言之有理,如果利用辎重车结营的话,还可以省下大量的宿营时间,每天行军的时间也能管延长不少,这样的话,可以大大缩短到达井陉关的时间,确实是有着莫大的好处的。

    杜义道:“这样吧,今晚我率本部五百人在营外巡查前半夜,到了三更时郝将军你来接班替,也率五百人守下半夜,特殊时期,巡逻这样的要务就不必假手他人了,还望郝将军可以不辞辛苦,亲力亲为,不失司马使君之望。”

    郝进一听,连忙地道:“那是那是,何校尉此举正合我意,何校尉心忧军务,事事亲力亲为,实在是让我等敬佩。”

    杜义一笑道:“在其位,岂可不谋其事,临行之前,司马监国特意地吩咐于某,人在货在,不得有失,如此重责,在下是须臾不敢忘,不亲力亲为,岂不辜负了司马监国的厚望?”

    郝进连连点头,守夜本来就是一件极为辛苦的事,一般的将领都会委派一些心腹的人来做这事,很少自己亲力亲为的,杜义如此敬业,郝进也不好意思推辞,反正也是两个人分担着来守的,杜义先守上半夜,郝进来守下半夜,最起码可以休息半夜,倒也不至于太过劳累了。

    当下郝进便按杜义建议的方式来扎营,先在营地上扎下无数个帐蓬,然后将一辆辆的辎重车首尾相接,在营地的周围密密地围了一圈,宛如铁桶一般,而且杜义还特意地将这些辎重车用绳索进行拴结,这样的话,就构筑成了一道坚固的屏障,完全可以抵御来自任何方向上的骑兵攻击。

    郝进对这个宿营的方法十分的满意,既简单又坚固,而且节省了大量的时间,比起郝进原来的宿营计划强上十倍不止,郝进不禁是由衷地赞叹,杜义的办法真是是妙啊!

第1332章 看你还能熬多久

    宿营完毕之后,杜义便率着五百部下在营地周围进行巡逻,这个宿营的法子确实是妙,如果杜义在营地外进行放火的话,不但可以轻易地烧毁之些辎重车,而且由于燃烧后形成了一道火墙,被困在营地里面的司马军也不可能出来追击,为杜义率军撤退赢得了时间。

    既能破坏掉司马军的辎重车,又能全身而退,这确实是高招之中的高招。

    而且杜义提出来的这个法子还让郝进是赞不绝口,如果按正常的宿营来说,利用辎重车结阵,确实可以有效地防范敌人骑兵的攻击,而且简单省事,的确是宿营的首选之法。

    不过杜义并没有急于动手,而是一本正经地在营外巡视起来,此时刚刚过一更天,营地内的司马军还有大量没有歇息的人,这个时候放火的话,很容易引起司马军的警觉。

    其实杜义今天就是要来麻痹郝进的,第一天宿营,那怕这法子的确很妙,但郝进肯定也是无法安然入眠的,杜义提出自己来守前半夜,让郝进来守后半夜,这一整夜郝进估计都无法安睡,明日还得继续行军,自然会加重郝进的疲惫。

    而且杜义也不方便动手,他们才离开邺城一天的路程,总共才走了五十里,如果这个时候杜义放火烧了辎重车,郝进必然会带兵返回邺城,而按照杜义和王濬约定的动手时间是在明天晚上,郝进的人马赶回去,正好和并州军相遇,反倒让调虎离山的计划落空了。

    所以杜义压根儿不会选择在这个时候动手,而是装作一副认真的样子,在营外往来巡视。

    其实这里距离前线还有很远的距离,并州军的骑兵也不会在此刻出现,杜义的巡逻也不过是做做样子,让郝进不起任何的疑心。

    到了三更之时,杜义按照事先和郝进约定的进行了交接,率领五百部下回到了营地,杜义吩咐他们好好睡上半宿,等明早出发。

    不出杜义的所料,郝进在前半夜果然没睡,这是司马军离开邺城之的第一天宿营,郝进当然不可能掉以轻心,他不仅在营地内四处巡视,还特意地观察营地外面的情况。

    这到不是郝进不相信杜义,而是出于军人的习惯,谨慎无大错,只有将局势掌握在自己的控制之中,他才能真正的安心。

    一夜无事,到了第二天清晨杜义再见到郝进的时候,郝进已经是顶着两个深深的黑眼圈了,出发的前一天郝进就几乎是一夜未眠,现在看起来特殊的疲惫,整个人都憔悴了几分。

    杜义暗暗地冷笑,心道,看你还能熬多久?杜义对郝进的状态直接无视,对他道:“昨天只赶了五十里的路,有些迟缓,想要提前赶到前线,我们就得加快行程才行,今天至少也得走六七十里。”

    郝进倒是拍着胸脯道:“没问题,如今解决了宿营的问题,每天多走一个时辰,多走个一二十里没问题的。”

    用辎重车结阵,撤除的时候也是相当的方便的,司马军一齐动手,只用了不到一两柱香的工夫,就已经将所有的辎重车归队,并很快地踏上了征途,离开了宿营地。

    在行军的途中,郝进命令司马军分为左右两队,将辎重车队夹在了中间,所有士兵,刀枪在手,弓箭在弦,时刻地保持着戒备的状态,谨防并州军的偷袭。

    虽然说刚刚离开邺城,距离冀北前线还比较远,但这也并不意味着一路之上就十分的太平,要知道并州骑兵的机动作战能力极强,一天一夜便可奔袭数百里,郝进丝毫不敢掉以轻心,万一半路之上并州骑兵突然杀出来而他们却全无准备,那简直就是糟糕透顶的事。

    连续两天两夜不眠不休,郝进确实已经是很疲惫了,但他还得强打起十分的精神来,丝毫也不敢松懈,就怕遭遇到并州骑兵的突然袭击。

    杜义则是相当的轻松,他所率的五百人,在两万司马军的队伍之中,显得完全是微不足道的,所以一路之上的防务,也无需杜义来操心,落在轻松自得。

    到了傍晚宿营之时,司马军比昨天多走了一个时辰左右,至少多走了二十里路,有马骑的士兵或许还好一点,但那些步兵却累得气喘吁吁,疲惫之极,这多走二十里和少走二十里,到底是不一样,不太习惯于长途跋涉的冀州兵,一天行军七十里,已经基本上是他们的极限了。

    一到宿营地,许多的司马兵立刻是跌坐在了地上,大口的喘着粗气,动也不想动,如果不是郝进手拿皮鞭催促着,这些司马兵还真是不想起来,那怕露天宿营,也懒得再动上一动了。

    指挥完司马军安营扎寨埋锅造饭之后,郝进也累得快散了架了,他也好想躺下来休息休息,不料杜义却幽幽地来了一句:“昨天晚上是郝将军守得下半夜,那么今天我们便换个班吧,某来守下半夜,郝将军守前半夜如何?”

    杜义的这个要求也并不过分,可以就是再正常不过了,郝进虽然真想此刻躺下睡上一觉,但却也不好意思拒绝杜义的提议,只好劬强地答应了下来,心想反正最多也就是再熬上两三个时辰罢了,咬一咬牙就过去了。

    杜义知道郝进因为面子的关系不会拒绝,这样一来,郝进的体力和精力必然达到了极限,昨天晚上他还能观察营地的状况,到了今天晚上,估计他睡得就会跟死人差不多了。

    不光是郝进,就算是其他的司马兵,也因为急行军赶路,搞得疲惫不堪,估计今天晚上,将不会再有几个人站着了。

    这正是杜义想要的结果,提议加速行军多走里程,正是出于这样的目的,把这些司马军搞累搞垮,等他们放火之时,才不会有人出来拦阻。

    尽管并州军也比较疲惫,但他们还有几个时辰的休息时间,吃过晚饭之后,杜义吩咐手下立刻休息,等到了半夜三更,再出来接班换岗。

第1333章 火烧辎重车

    三更之时,杜义准时地出现在了营门口,对郝进道:“郝将军,辛苦了,你回去休息吧。”

    郝进这个时候,确实已经是困得不行了,就连和杜义说客套话的力气都没有了,匆匆地道了一声保重,快马便冲入到了营内,一头便扎进了帐蓬之中,就连衣甲都没有脱,一头就栽在了干草铺上,转瞬之间,就已经是鼾声震天了。

    行军宿营的条件极为简陋,那怕是郝进身为领军之将,也只有睡干草铺的资格,许多普通的士兵,恐怕连干草铺都没有,只能是随便在地上垫巴点东西就打地铺了。

    郝进已经接近三天三夜没合眼了,就算是铁打铜涛的,那也熬不下去了,当然主要的原因还是郝进对杜义比较信任了,自从出发之后,杜义表现地相当沉稳,所提的建议,也是相当的靠谱的。

    更难得的是,杜义可以亲力亲为,每天亲自去巡夜,将最苦最累的差事揽到自己的身上,这份敬业的精神,让郝进也是深为钦佩。

    原本郝进不会自己去巡夜,他只需派几个亲信手下出去就可以了,但杜义主动请缨去巡夜而且还拉上了郝进,郝进不好意思拒绝,只能是和杜义各守下半夜。

    这批辎重物资是杜义从洛阳押送到邺城的,如果有可能出事的话,只怕在从洛阳到邺城的半路上就出事了,怎么可能会等到现在?

    所以,不管从那个角度来看,杜义都是值得信任的,那怕是第一天初次接触,郝进略微有些生疏和不信任,但通过这两天的交往,他对杜义已经没有了任何的戒心,将外围警戒巡逻的任务交给杜义,郝进也没有任何的担忧。

    这也是他睡得死人一样的原因,安心才能睡大觉。

    就在郝进和满营的司马兵陷入到沉睡之中后,杜义已经营地外围采取行动了。

    虽然这些辎重车和车上装载的军械大部分都是木制的,易于点燃,但只要一处火起,必然会引起司马军的查觉和扑救,所以杜义想要点火的话,就必须让火势更为的猛烈,无法扑灭才行。

    想要让火势更为的猛烈,那就必须要火上浇油才行。好在杜义早就有所准备,早在当初截获这批辎重车时,杜义就知道有几辆车上装的是猛油火罐。

    猛油火罐是攻城的利器,可以大范围的杀伤敌人的有生力量,而这些火油,更是易燃易爆之物,于是在进入邺城之前,杜义就把这些猛油火罐给手下军士分了,除了给杨波留了一少部分之外,杜义带走了大部分,他让军士将这些猛油火罐悄悄地藏起来,等到放火烧辎重车的时候再拿出来。

    月黑风高,正是杀人放火之时,此刻司马军的营地之内,静寂无声,全部的士兵都已经进入到了梦乡之中,没有一个例外的,这个时候动手,简直就是天赐良机。

    而且杜义也不用再担心邺城那边的情况了,因为根据他和王濬之前所做的约定,并州军将会在今晚对邺城发起突袭,就算郝进这个时候返回邺城,那也有一百二十多里的路要走,没有两天的时间,是根本也无法返回到邺城的。

    而从现在正常的情况来看,并州军拿下防守兵力薄弱的邺城,根本就用不了多长的时间,等到郝进率兵赶回去的时候,早已经是尘埃落定了,他根本就没有机会再力挽狂澜了。

    杜义下令五百人马全部散开,在辎重车阵的外围围成了一圈,然后把猛油火罐里面的火油倾倒在辎重车上,几百罐的火油虽然不能保证将这些辎重车全部洒遍,但也至少可以隔个两三辆便洒一辆,猛油火罐威力惊人,引起的火势极大且难以控制。

    杜义的目标就是烧光这些辎重车辆,摧毁运往前线的物资,不给司马军加大攻城力度的机会,确保井陉关不会失守。

    至于这两万司马军,杜义自然是吃不掉的,借助着熊熊的火势,司马军暂时还逃出这个火圈,杜义率兵火速撤退的话,还是可以逃得过司马军的追杀的。

    洒完火油之后,杜义下令所有的并州兵都点起火把来,然后纷纷地将火把扔向了辎重车阵。

    由于火油的存在,火把扔到了辎重车上的时候,“蓬”的一声,整辆的辎重车瞬间就被烈火给吞噬了,五百只火把就是五百个引火点,并州兵几乎是在同一时刻出的手,所以几乎是在一霎那,整个辎重车阵就全部被点燃了,烈焰熊熊,火苗最高能窜到几丈高,远远望去,就如同是一个巨大的火圈,罩在了司马军的营地四周。

    点火之后,杜义并没有过多的停留,他相信,包括郝进在内的司马军很快就会醒过来,不过杜义早已将营门给封死了,这个时候司马军想要从火海之中突围,几乎是不可能的。

    趁着这个机会,杜义果断地逃之夭夭,想必郝进发现辎重车都被烧了,肺都能给气炸了,一定会对杜义是恨之入骨,欲杀之而后快,待到火势稍小或熄灭之际,郝进一定会派兵追击的。

    所以杜义压根儿就不能给邺进这样的机会,趁着现在郝进还被困在烈火圈之中,率先而逃,逃得越远越好。

    对于逃跑,杜义可是受过专业的训练的,他没有再回归邺城,而是一路逃向冀北方向,这样便有机会和并州军的主力相会合,并有机会甩掉追兵。

    而往邺城方向逃回去的话,司马军就会在身后虎视眈眈,反倒是难以脱困了。

    杜义果断地撤离了,等所有的人都离开后,杜义回头深深地望了一眼,这火势猛烈,短时间内是不可能将辎重车全部烧完的,并州军有充裕的时间来逃跑。

    只是杜义没想到的是,郝进根本就没有追来,这场大火,烧光的不仅仅只是辎重车,还差点儿给郝进带来灭顶之灾。

    郝进完全是自顾不暇了,哪还有什么余力去追赶杜义了。

第1334章 有心算无心

    郝进正睡得迷迷糊糊,就感觉到一股灸热的气息向他扑了过来,但郝进实在是太困了,那怕他头脑已经意识到有情况发生,但两个眼皮就如同是灌了铅一般,怎么也睁不开。

    最后还是手下的亲兵摇醒了他:“将军——将军——大事不好了——着火了——辎重车着火了——”

    郝进腾得翻身坐了起来,双目通红,厉声地道:“怎么着得火?”

    亲兵是张口结舌,他也不清楚啊,刚才大家都睡得很死,等醒来的时候就发现已经是一片火海了,具体怎么着的火,我怎么知道?

    郝进也顾不上等亲兵回答了,一头便冲出了帐蓬,眼前的景象让他是目瞪口呆,整个辎重车阵已经全部被烈火给吞噬了,腾起了熊熊烈焰高达数丈,形成了一道火墙,火光将黑夜是照如白昼,那灼热的气息,灸烤着周围的一切,置身于火海之外,司马军的士兵都有一种要被烤焦了的感觉。

    郝进顿时便懵了,怎么好好的就燃起了大火,难道是有敌袭?

    敌袭的话,应该在燃烧的时候,会伴随着敌人的进攻,但越过火障,郝进连一个人影也看不到,再说了,营外还有杜义正率着五百人巡逻呢,就算是遭遇敌,他们也应该在第一时间示警的。

    可是营外看不到任何一个人,杜义和他的手下早已不知踪迹,难道……

    郝进细思极恐,光看这四面着火的架式,那就绝对不会是走水导致的,肯定是有人故意来纵火,而这纵火之人,除了杜义,还能有谁?

    郝进双火如同喷火一般,恨不得现在就冲出火海,找到杜义,质问一下他为什么要这么做?这个可恶的家伙,郝进的前程,全都断送在这里了,不把他碎尸万段,挫骨扬灰,如何能泄郝进的心头之恨。

    只可惜这些辎重车燃烧起来,形成数丈之高的火障,郝进是无论如何也冲不出去的。

    “快救火!还看什么看!”郝进看到那些士兵在一旁驻足观望,不禁是勃然大怒,喝令他们去救火。

    可没等这些士兵冲上去呢,这时一阵狂风刮了过来,原本朝天燃烧的火焰横向地扑了过来,许多半燃的木块也随风吹过,落在了司马军的营地之中。

    司马军的宿营地,原本就是十分密集,一座座的帐蓬,紧紧地相挨着相连着,一处的帐蓬着火,其他的帐蓬很快地被引燃了,风助火势,火借风威,大火迅速地在营地之中蔓延开来。

    司马军这下可乱了套了,外围的辎重车着火后,形成了一道火圈,此刻营地内再起火,他们根本就无路可逃,只能四处地乱窜着,躲避着大火。

    如此混乱的情况之下,自相践踏几乎是不可避免的,司马军乱成了一锅粥,个个如无头的苍蝇一样到处乱撞,被火伤死伤烧的人不计其数,而被践踏身亡的,更是高达数倍之多。

    郝进本欲去救火,但没想到火势蔓延如此之快,整个营地都要快被烈火给吞没了。

    营地内,除了帐蓬之外,还有大量的粮草和其他的物资,这些东西,可都是引火之物,一旦所有的东西都被点燃的话,估计两万司马军一个也逃不出去,不是被烈火烧死,就是被浓烟给熏死,着火后带来的滚滚浓烟,已经呛得他们几乎喘不过气来了。

    郝进急中生智,现在他们首先要做的,就是阻止火势的蔓延,如果任由火势无节制的蔓延,没有一个人能活命。

    郝进喝令所有的人不准乱,尽可能地将引火之物,不管是帐蓬、粮食、军械、物资以及士兵的尸体,统统地往下风处火中扔,在上风的地方,形成一道隔离带,以阻止烈火继续地蔓延。

    现在郝进早把追击杜义的想法抛到了九霄云外,他们在火海中苦苦地挣扎着,能否有机会逃出一条活命,那还得看造化了。

    ………………………………………………………………

    三更时分,王濬率领着长水营悄悄地接近到了邺城的南门,准备对邺城发动偷袭。

    杜义离开邺城的时候,在半路之上留下了一个只有间军司的人才能看得懂得的信号,而杜义事先又留了两个间军司的人在王濬的身边,他们看到信号之后,找到了杜义秘密藏起来的书信,并将书信递交给了王濬。

    王濬看过书信之后,对邺城发生的情况了一个详细的了解,看来杜义的这个潜伏计划十分的成功,他不仅把冀州军的两万旧军调出了邺城在,而且还在邺城之中留下了五百人来充当内应,在并州军发动攻城的时候进行接应。

    杜义还把这五百人驻扎的具体位置告诉了王濬,让他在攻城的时候,有所准备。

    五百人虽然不多,但在关鏠的时候却可以起到关键的作用。由于杨波所率的五百人驻扎在南门附近,所以王濬和刘靖确定了选择南门做为主攻的目标,将会由王濬率领长水营攻击南门。

    而刘靖将会率领右卫营对邺城的北门发起攻击,以此来吸引邺城守军的注意力,以达到声北击南的目的。

    既然是偷袭,而就不能选择在白天发起进攻,按照原定的计划,并州军将会在三更时分发起进攻,这个时间段,是守军防备最为薄弱的时候,并州军想选择在这个时候下手,就是准备一击必中的。

    现在一个最为利好的消息就是,司马伷并不知道并州军已经兵出滏口了,更不知道押送辎重物资的司马军被偷梁换柱,所谓的押粮校尉何炎,早就换成了并州军的杜义,司马伷已经一步步地落入到了并州军的圈套之中。

    没有了两万冀州旧军,单凭三万新军想要守住诺大的邺城,几乎是不可能的事。

    并州军已经做好了充分的准备,而司马军到现在还蒙在鼓里,有心算无心,这一点上,并州军已经占据了明显的优势,现在只剩下把优势转化为胜势了。

第1335章 不是噩梦,胜似噩梦

    王濬到达邺城的南门之后,并没有急于地发起进攻,而是率军潜藏着了距离城池还有一里左右的地方。

    不过此时的长水营,已经做好了攻城的准备,所有攻城用的云梯和弓弩,都已经是准备停当,就连趟过护城河的办法,王濬都已经想好了。

    邺城的护城河既宽且深,里面蓄满了水,宽度甚至有几十丈,如此宽的护城河,如果并州军采用填埋的方式,肯定是无法在短时间内奏效的,而且只要一展开大规模的填河行动,必然会让城上的守军察觉,偷袭行动便会功亏一篑。

    王濬思来想去,想到了一个好办法,派一些水性好的士兵跳到护城河里,把云梯扛在肩头上,然后攻城的士兵可以踩着这些云梯跨过护城河,一个云梯的长度不够,可以用几个云梯进行联结,类似于在河面上搭建了一座浮桥,只不过这座浮桥的基座,是人的肩膀。

    跳到河水中的士兵必然会承受极大的份量,毕竟这千军万马都要从他们的肩膀上经过,王濬不光要挑选水性好的,而且要挑选极为健壮的士兵,这样才能使得这人力浮桥能够具有持久力。

    不过就算是万事俱备,长水营还得需要等待,等待右卫营那边发起攻击之后,吸引到大部分守军的注意力之后,他们才会发动进攻。

    所幸黑夜给他们提供了极大的掩护,让长水营接近到邺城只有一里左右的地方,还不易被守军所发现,他们全军保持着缄默状态,静静地等待着北边那边传来消息。

    刘靖既然是佯攻,那肯定不会像长水营那样需去掩藏行迹,而是比较大明大亮地发起了进攻。

    面对同样宽度的护城河,刘靖采用的方式更为简单直接,在大军发起进攻之前,刘靖便先派了几十个会游泳并州军士兵,悄悄地游过护城河。

    邺城的护城河是引自漳河之水,环绕在邺城的周围,然而再流入漳河,相比于一般城池的护城河是静水,邺城的护城河水流则较急。不过对于这几十名熟悉水性的游泳好手来说,这几十丈宽的护城河并没有什么太大的难道,他们很快地就爬上了对岸。

    这些士兵偷袭的目标就是城门口的吊桥,白天的时候,吊桥附近是有司马兵来驻守的,但到了晚上,所有城门的士兵便会撤回到城内,吊桥也就变成无人职守了。

    如果在双方的交战时,守城的一方会率先把吊桥给拆除或破坏掉,以防止被敌军所利用。不过此刻守军根本就没有预料到并州会来攻城,所以他们事先根本就没有机会去拆除吊桥。

    刘靖没有时间去填河,也没有选择和王濬一样的办法,而是直接了当地去抢夺吊桥,让吊桥成为并州军的通行工具。

    刘靖担任的是佯攻,所以他并不担心会被司马军提前发现,而且对于刘靖来说,他这边搞出来的动静越大,就越能调动更多的司马军赶赴北城门来这边来,为长水营的进攻铺平一条道。

    果然在砍断了吊桥的绳索,让吊桥轰然倒下的时候,那巨大的声响便惊醒了城头上的守军。

    “有敌袭!”城头上的呼喊声此起彼伏,许多尚在沉睡之中的司马兵都被惊醒了,他们惊惶失措地进入到了战斗的位置,黑暗之中,也搞不清来袭的敌军究竟有多少人,城头上处于一片混乱之中。

    原先冀州旧军被调走之后,邺城的防务就完全由新军来承担了,尽管这些新军也经过了两年多的操练,但对于一支只经过操练,却没有半点实战经验的军队来说,一旦真正的战斗来临,不慌才是不可能的。

    尤其是现在刚刚过了三更,这些士兵原本都处于熟睡的状态,突然战争就降临到了他们的头上,不慌才有鬼呢。

    司马伷也在第一时间接到了敌袭的消息,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司马伷还真没有睡醒呢,感觉似乎做了一个噩梦似的,手下的人一再催促,司马伷这才定过神来,原来这不是噩梦呀!

    但突遭敌袭,不是噩梦,胜似噩梦,司马伷顾不得多加思索,赶紧地胡乱穿上衣甲,赶往了北城门。

    这个时候,右卫营已经通过吊桥抵达了邺城城下,并随之发起了攻城,一架架的云梯竖了起来,并州军在奋力地攀爬着,与守城的军队展开了激战。

    司马伷的到来,对司马军的鼓励是极大的,混乱的场面终于是有所好转,司马伷赶紧地下令守城的军队全部登城,坚决地把攻城的并州军给打下去。

    这么一支并州军是打哪儿冒出来的?司马伷是百思不得其解,按理说并州军的主力基本上是在冀州北部一带,在和司马大军对峙着,突然南下四五百里的距离偷袭邺城,速度之快,让人莫名惊诧。

    如果说到达的邺城的是并州骑兵,司马伷或许不会感到太奇怪,毕竟骑兵的作战半陉大,行动迅速,他们突袭邺城不会令人意外。

    但从现在的的情况来看,攻城的并州军分明是步兵部队,骑兵部队是没有配备攻城器械的,是不具备攻城能力的,而眼下这支并州军同,分明攻城的器械样样齐备,毫无疑问这支攻城的军队就是并州军六大步营之一。

    但这支并州军是如何跨越五百里的广阔地带而不被发现的呢?司马伷还真是无法知道。

    他突地脑中灵光一闪,这支军队突然地冒了出来,莫不是他们是从上党而来,走的路径正是滏口陉?

    可是滏口一带扎着一支冀州军的一支守军,他们占据山险之利,并州军想要突破这样的一座险要营寨,是不可能这么悄无声息的。

    司马伷要求驻守滏口的军队,三天必须汇报一下滏口的状况,明天就是第三天了,直到现在滏口那边没有半点的讯息传来。

    没讯息并不是什么好现象,很可能这座营寨已经被并州军给攻克了,所以并州军才会出现在邺城的城下。

第1336章 拆东墙补西墙

    让司马伷感到困惑的是,就算滏口的营寨失守了,也不至于一个人也逃不掉吧,至少也能跑回几个人来送个信,可偏偏就连一个送信的也没有,让司马伷完全是蒙在鼓里,不明状况。

    更糟糕的是,刚刚派出去两万人马护送辎重车队,就遭遇到了并州军的攻击,这简直就是一个灾难性的结果,派出去的队伍那可是整个邺城之中最为精锐的守备力量了,他们的离去,导致了邺城防御力量的极度空虚。

    如果司马伷能早一点知道并州军偷袭的意图的话,那他肯定不会把冀州旧军给派出去,最起码也不会全部派出去,至少会留下一大半的人来守城。

    运送物资固然重要,但它和邺城的得失比起来,就微不足道了,现在司马伷十分的懊悔,如果因为他这么一个错误的决定导致邺城的失守,那他真是罪莫大焉。

    为什么护送辎重车队的队伍前脚刚走,并州军后脚就来进攻,这其中似乎有什么联系,司马伷现在脑袋乱得嗡嗡直响,不过他依然还是能察觉出这两者之间的联系,有问题,一定有问题!

    司马伷回想了一下,嫌一万人护送太少要将军队数量加到两万人的,是那个何炎,嫌新军战斗力弱不堪大任建议派旧军前往的,也是这个何炎,说邺城处于后方,安然无恙不会受到并州军攻击的,同样是这个何炎,总而言之,司马伷完全是在他的忽悠之下,才把防御邺城的中坚力量给调离了邺城。

    很显然,这完完全全地是敌人的一个圈套,调虎离山,枉费司马伷对这个何炎还是极度的信任,没想到此人竟然是并州军的奸细,何家什么时候出了这种败类。

    显然司马伷还没有意识到这个何炎其实是别人假冒的,毕竟司马伷对他的身份是深信不疑,在司马伷看来,肯定是这个何炎被并州军给策反了,才会做出如此大逆不道之事。

    不过纵然明白了事情的原委,现在也是无济于事的,城下并州军大举进攻,攻势如潮,如果邺城守军顶不住的话,一切就都完了。

    右卫营的攻势从一开始就进行地十分猛烈,尽管是佯攻,刘靖也要假戏真做,只有投入全力进行攻击,这样才能让司马伷把更多的兵力调到北城门来防守,才能给长水营创造机会。

    所以右卫营的进攻同样是不遗余力的,他们组织有序,行动迅速,战斗顽强,给司马军造成一种主攻的假象,让司马军是疲于应付。

    当然右卫营的攻城是佯攻不假,但如果能攻下邺城的话,佯攻也是可以变为实攻的,刘靖并没有拘泥于非得是佯攻才行,只有最为猛烈,真正的进攻,才能让原本已经混乱的战局变得更为混乱,司马伷在这个时候,已经无法做出正确的判断了。

    “司马使君,敌人快攻上来了,赶紧地增派援兵吧。”一名校尉着急地不行,向司马伷求援道。

    如今守城的只剩下些新兵了,他们压根儿就没有打过仗,就算平时操练的再详细再熟练,可一到了真正的战场上,这些新兵便是手麻脚乱,不知所措。

    战斗的经验是来自于战场,只有真正的经历过战争,才能锤炼出真正的战士来,单单依靠操练,就算练上十年八年,恐怕都不如一场残酷的血战更能学到东西。

    在并州军猛烈的进攻之下,北城墙是芨芨可危,险象环生,如果不调派援兵的话,基本上是守不住的。

    但现在邺城的防守兵力只有三万多人,长长的城墙把这点兵力都稀释掉了,在抽调走两万人之后,整个邺城的防御就完全处于一种空虚的状态,虽然可以把别的城墙上的守军临时地借调过来,但是谁也无法保证并州军的进攻只有这么一点,如果他们采用声东击西之计,一旦司马军将别处的军队抽走了,并州军又突然发起进攻,那形势便会变得更加恶劣。

    司马伷进入了两难的地步,派兵增援北门吧,生怕北面的守军顶不住,而派兵增援北门吧,又唯恐中了并州军的计,司马伷现在是左右为难,进退维谷。

    如果是白天的话,视野开阔,登上城楼远眺,十几里内的状况都可以看得一清二楚,司马伷便可以轻易地观察到并州军的动向,并做出适当的兵力调整。

    但此时此刻,四下里漆黑一片,司马伷根本就无法判断出在这黑夜之中,究竟还潜藏着多少的危险。

    就在他犹豫之际,有几个并州兵已经是窜上了城头,如果不是司马伷身边的亲兵心腹出手,将这几个并州兵给击退,很可能城头就会失守了。

    司马伷也被这突如其来的情况给吓住了,他赶紧下令从东门南门和西门各抽调出一部分的兵力来增援北门,尽管他仍然担心其他的地方会受到并州军的攻击,但眼下的情况就已经不容乐观了,无论如何,得先保证北门不失守才行。

    在抽调各处的兵力之后,司马伷给各处的守将下达了死命令,要他们严加防范,时刻警惕并州军的攻击,一旦遇到紧急的情况,随时上报。

    各处的守将接到命令之后,立刻抽调兵马去增援北门,这些援兵倒也无需下城,只需要城墙上跑到北门那边就行,邺城的城墙既高且宽,就算是在城墙上跑马,那也没有什么问题。

    司马伷从各处抽调了二千人,合计有六千人,有这么一支生力军的加入,北门这边的形势很快便得到了稳定,尽管这些军队的战斗力不敢令人恭维,但好歹也能占个人多的优势,蚁多还能咬死象不是,只要在数量上可以占据到绝对的优势,守住邺城还是绰绰有余的。

    现在司马伷的办法就是拆东墙补西墙,然而早已埋伏在南门外的王濬就是在等这样的机会,一看到司马军的防守人员有调动,王濬就明白刘靖那边的佯攻起作用了。

第1337章 速战速决

    邺城一共有七座城门,东南西各有两座,唯独北面只有一座,刘靖攻击的北门,是北面城墙上唯一的一座城门。

    而王濬埋伏的南面,则有两座城门,一座是大南门,一座是小南门,大南门是主门,小南门是辅门,王濬重点攻击的,自然是大南门。

    城头上的守军出现兵力调动的迹象,正是王濬期待已久的好消息,他立刻下达了攻城的命令,机不可失,失不再来。

    如果司马伷发现这是并州军的声东击西之计,很可能会再把调出去的人马给调回来,所以长水营要么不出击,要出击的话,就必须要一击即中,速战速决。

    横亘在面前宽阔的护城河是第一个巨大的挑战,不过王濬早有安排,他一声令下,无数的并州兵便抬着云梯,向前冲去,到了护城河的河边,也不停止,而是纵身跳进了护城河之中。

    此时不过是暮春时节,白天虽然比较暖和,但到了夜晚,天气还是很冷的,尤其是跳入到水中,立刻可以感受到刺骨的寒意。

    但这些并州兵一无所惧,他们纵身跃入到了护城河之中,将云梯扛在了肩头之上,搭起了一道临时的浮桥。

    护城河宽达十余丈,普通的云梯是无法直接搭过护城河的,于是并州军将两架云梯接在一起,这才算将一座浮桥搭好了。

    如此之多的兵马进攻,仅仅只靠一座浮桥是不行的,所以王濬要求长水营,一次就准备了十几架的云梯,同时就搭建了七八座的临时浮桥。

    这样的浮桥几乎用不了多少的时间,很快便可以搭建成功,只不过黑暗之中,办事诸多不便,出击之后,王濬也就不再遮掩了,下令大军燃起火把,照亮前进的道路。

    其实就算是在黑暗之中,接近城墙的话,也会产生响动,被城上的守军给发现,与其偷偷摸摸,在黑暗之中行动不便,倒不如亮起火把,大明大亮地来进攻,这样也可以加快进攻的速度,达到速战速决的目的。

    “有敌袭!”并州军发起进攻之后,城上的守军顿时发出一声声地尖叫声,原本已经处于高度警戒之中的司马军立刻是涌上了城头的垛口处,准备迎战。

    不过他们刚一露头,就遭到了密集的箭矢攻击,生生地把他们给压制了回去。

    王濬早就提前布署好了弓弩兵,黑夜之中进攻,投石车没法进行提前的布置,但是体积更小的连弩车却不受影响,并州军可以随时地推出来投入到战斗之中。

    连弩车的攻击距离远,射速快,覆盖范围大,是攻城战斗之中掩护进攻的一大利器,可以对城头上的敌人采用压制的手段,使他们无法接近垛口。

    除了连弩车之外,王濬还准备了大量的弓弩兵,可以说,这次的进攻王濬是进行了充分的准备的,一次性就将所有的兵力都投入进去,反正邺城的城池足够大,城墙足够长,自然攻击面足够宽,长水营一万五千人全部出击,以邺城的体量,也完全可以承载。

    王濬的进攻颇有点孤注一掷的味道,他压根儿就没有留任何的后手,而是押宝似的将长水营的战斗力量全部地投入进去,因为刘靖那边的佯攻已经吸引了司马军的主力,趁着南门兵力薄弱的时候,一举攻克城池,才是最佳的方案,如果稍有迟缓,敌人的援兵赶过来,再想拿下邺城就不容易了。

    王濬可不希望把这场战斗打成持久战,尽管邺城的守军是不多了,但在邺城的周围,还是有着不少的守备力量,一旦邺城受到攻击的消息传出去,各地的援兵就会源源不断地赶过来救援,长水营和右卫营现在是深入敌后,孤军奋战,如果不能尽快地拿下邺城,掌握战场形势的主动权,那么后续的战斗将会变得极为地艰难。

    所以这一场攻城战斗是至关重要的,长水营没有其他的选择,只有全力进攻,以最快地速度拿下邺城。

    长水营的士兵高举着火把,呐喊着,朝着邺城的城下涌了过去,他们踩踏着云梯的搭成的浮桥,快速地在上面奔跑着,直抵城下,而且他们手中可不是空着的,不但手持盾刀枪,还得抬着云梯,如此多的分量,压在水中的那些士兵的肩上,那可是一个极为沉重的负担。

    护城河的水冰凉刺骨,在河里呆上半刻,就可以感觉到寒意袭人,水很深,完全是踩不到底的那一种,这些士兵只能是勉强的浮在水面上,而浮桥上有人通过之时,沉重的分量就压倒了他们的肩头上,整个浮桥都被压了下去。

    但没有一个并州军士兵叫苦叫累,他们密密地排在水面上,咬着牙坚持着,那怕浮桥的杆子把他们的衣服噌破了,肩头红肿了起来,但依然是无人退缩,他们利用自己的顽强,给进攻中的袍泽铺平了一条前进的大路。

    并州军的进攻全面地铺开,攻到城下的并州兵砍断了吊桥的绳索,将吊桥给放了下来,这样更多的士兵就可以从宽阔的吊桥上冲过护城河,这样无形之中减轻了水中士兵的压力。

    此刻长水营的进攻有如行云流水一般,没有丝毫的迟滞,快速地抵达城下之后,旋即就展开了猛烈的攻击。

    无数架的云梯竖了起来,城墙上,密密麻麻地布了并州兵,在弓弩兵的掩护之下,他们敏捷地攀登着,不断地向着城头上接近。

    南门的守将此刻是头皮发麻,城下的火把就如同是汇集起来的一片火海,光是看着就让人眼晕,守将几乎没有判断出城下的并州军究竟有多少人,光看到的是人山人海,光潮汹涌。

    并州军的箭矢相当的密集,这让守军几乎抬不起头来,更别说到城墙垛口处防守了,恐怕只有等攻城的并州军临近城头的时候,掩护的弓箭才会停止。

    可真让并州军攻到了垛口处,那守城的压力将会何其之大?

第1338章 放弃外城

    南门的守将完全顶不住了,原本南门的守军就不多,为了应付并州军从北面的攻击,还多南门抽调走了两千人马。

    这一抽调,让原本就单薄的防线变得更加单薄了,虽在守将是打过仗的人,但手底下一大群的新兵蛋子,根本就没有上过战场,遇到敌人如此大规模的进攻,早就乱了方寸,一个个不知所措,根本就没有主动作战的能力。

    守将只能是让执法队顶在后面,下令谁敢后退,就砍了谁的脑袋,这样才勉强地将守兵们给逼上去,进行作战。

    但如果并州军的攻势能缓和一些的话,或许司马军还能勉强应付过来,但王濬一开始就没打算进行试探,而是调动了长水营的全部力量,发起了孤注一掷的进攻。

    这样的进攻方式,带给守军的压力是相当的大,慌乱之中,守军是顾此失彼,手麻脚乱,根本就无力抵挡并州军的进攻。

    守将一看形势不妙,立刻派人急速地向司马伷去求救,并再三申明,南门才是并州军的主攻目标,要求司马伷尽快地派援兵来,否则南门很快就会失守。

    这倒真不是守将危言耸听,而是南门的形势确实是芨芨可危,以他们现在的战斗力,根本就坚持不了多久。

    传令兵一口气地跑到了北门处,将南门的消息禀报给了司马伷。

    右卫营的进攻依然是持续不断,尽管是佯攻,但刘靖就算作戏也是全套的,右卫营的攻击丝毫没有减弱的迹象,依然是大兵压境,一次又一次地冲击着邺城的城墙。

    还好增调来了六千守军,总算是依靠人多的力量把并州军的攻势给压制住了,双方的战斗陷入到了僵持的局面之中。

    可还没等司马伷松下一口气来呢,南门那边飞报过来又遭遇到了并州军的袭击,而且那边的攻势更急更猛,南门的守军根本就抵挡不住,他们只能是向司马伷来求援。

    司马伷脑袋大的如鸡笼一般,脑瓜子嗡嗡直响,并州军果然使用的是声东击西之计,攻打北门是假,真正的目标是南门。

    可这假得也太真了吧,如果司马伷不把别处的守军调过来,北门根本就守不住,如今北门的形势依然严峻,司马伷根本就不敢把北门的军队再抽走,否则就算南门保住了,北门也守不住啊!

    至于东门和西门处的守军,司马伷也不敢轻易地调动了,本来各处已经抽走了二千人,更抽的话,兵力就更为薄弱了,天知道并州军还有没有下一步的招儿,如果北门和南门皆是虚攻的话,东门西门无兵守御,只怕须臾即会失守。

    现在司马伷根本就无法判断出并州军真正的进攻意图来,他也搞不清楚并州军进攻邺城究竟投入了多少的兵力,如果他们只是能穷于应付,疲于奔命的话,邺城的失守恐怕也只是时间的问题。

    可南门危急,总不能见死不救吧,司马伷还真是左右为难,踌躇难决。

    这时身边的一个谋士邵真向司马伷建言道:“三公子,此时如果去救南门,恐怕有些来不及了,就算是来得及,来回抽调人马也只能顾此失彼,难以应付,卑职以为,倒不如放弃外城墙,全部人马退守内城墙,最起码不用再担心并州军潜藏在暗处,无法知悉其真正的进攻方向,只要我军能坚守至明日,必然会有大批人马回援,里应外合,必然能击退并州军。”

    司马伷沉思了一下,也感觉到这个法子不错,虽然说退守内城墙表面上看是一种示弱的表现,但却不失为以退为进的一步妙招。

    现在司马伷最难掌握的,就是哪里才是并州军的主攻方向,起初并州军最先攻击的是北门,现在突然又袭击了南门,接下来,并州军会不会去进攻东门和西门,还真是一个未知之数,司马军这么来回地疲于奔命,在形势上完全处于劣势,如果判断出现失误的话,还可能会导致城池的失守。

    退守内城,却可以有效地解决这个问题,内城墙和外城墙,相隔只有一箭之地的距离,而且两道城墙之间,并无任何的建筑,一片空旷,无论并州军如何调兵遣将,司马军都可以看个清清楚楚,也能做出相应的对策。

    为了以策安全,内城墙上始终是留守着一些军队的,如果此时退守的话,外城墙上面的大部分军队也可以撤下来,充实到内城墙的防御上面。

    其实守住内城墙和外城墙意义是一样的,只要内城墙不失,邺城就不会丢,只要能熬过这个最困难的时候,相信附近的援兵在得到邺城危急的消息之后,就会倾尽全力来救援的。

    只要各地的援兵一到,司马伷相信并州军自会不战而逃,邺城的危机很快就会过去。

    司马伷略一沉吟,便拿定了主意,下令驻守在各处城墙上的守军全部撤退,从外城墙撤往内城墙上,要求各处的军队撤退必须及时,不得延误,对于尾随追击的并州军,必须留下足够数量的军队来断后,一定不能让敌人趁机去抢夺内城墙。

    司马伷最先安排东西两面的城门的守军率先撤退,他们没有遭受到并州军的攻击,是最容易脱身的,北门和南门的军队,在相对来说滞后一些,等到东门西门的守军退下来之后,他们才会逐步撤退。

    这个命令也反映了司马伷有一定的治军能力的,此刻如果是一窝蜂的撤退,必然是陷入一片混乱之中,如果并州军在后面追击的话,司马军的伤亡会很惨重。

    只有组织有序的撤退,才能真正的避免这种混乱的局面存在,司马军的当务之急,是稳妥地撤离到内城墙上,并构筑一条坚实的防线,用来阻挡并州军的进攻,内城墙已经是邺城的最后一道防线了,一旦失守,邺城就彻底沦陷了,所以司马伷不惜一切代价,也要保证内城墙的安全。

第1339章 断尾求生

    整个撤离的行动虽然谈不上井然有序,但最起码没有出现混乱不堪的场面,这对这么一支缺乏经验的新军来说,能做到这一点也已经是难能可贵了。

    不过在南门和北门的军队撤离过程之中,还是被冲上城墙的并州军给死死咬住了,大部分的军队撤离之后,城墙的防御更是形同虚设,并州军的攻城部队很快就攻上了城头,并和司马军的断后部队展开了激战。

    起初冲上城头的只是一少部分的并州军,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的并州军登上了城头,并开始对撤退之中的司马军展开追击,一直从城上追到了城下,战斗开始朝着内城墙方向蔓延过来,司马军节节抵抗,节节败退,一路之上。伏尸无数。

    若论战斗力,这些冀州新军根本就没法和久经善战的并州军相抗衡,并州军所到之处,一路所向披靡,完全是横扫碾压。

    而司马军则是仓皇而逃,根本就不敢与并州军恋战,许多人只恨爹娘给他们少生了两条腿,关键时候想跑也跑不快。

    这场撤退,完全就是和死亡在赛跑,跑得快的人,就有机会逃到内城,暂时地捡回一条命来,那些逃得慢的人,注定会被并州军斩杀,尸骨无存。

    所幸内外两道城墙之间,距离比较短,许多人几乎是一口气跑到了内城的城门处,此时城门已经是洞开了,大量的司马军疯狂地涌入到了城门之中。

    那些逃回内城的士兵都在大口气喘着气,不过忐忑的心情总算是得到了一丝的舒缓。

    而那些还没有挤进城门的司马兵则是焦急万分,生怕后面的并州军会突然地杀到,无情地将他们统统地斩杀。

    不过好在追杀他们的并州军数量上终归是有限的,光是落在后面的司马军就足够他们杀的了,目前已经接近城门的司马兵几乎是不会有什么危险的。

    此时的城门洞,就如同是一个巨大瓶颈一般,许多的人都挤在城门口,熙熙攘攘,摩肩接踵,拥挤不堪。

    秩序的混乱是导致人流不畅的最主要原因,这个时候司马军人人都争先恐后地想进入内城,互不相让,才会导致谁走不了的结果。

    北面的城门那边有司马伷的坐镇,情况会稍微好一点,而南门这边只有守将在指挥,无论是官职地位还是军中的威望都不足以服众,所以才会出现大规模的拥堵。

    这时候,司马军大部分的人员已经撤离到了城下,外城墙已经彻底地落入到了并州军的手中,司马军的士兵蓦然回首,才发现大南门的城楼,已经是燃起了熊熊的大火,并州军似乎已经是在炫耀胜利了。

    而且更为糟糕的是,并州军控制了城墙之后,旋即打开了城门,更多的并州军不必在爬云梯了,从城门洞就一口气地杀了进来,向着还未进入内城的司马军是一路掩杀,形势顿时变得混乱不堪。

    当然并州军发起攻击的最主要目的并不是杀人,而是去冲击还未关闭的内城大门,如果他们可以一口气拿下内城的城门,那就可以省略攻城的步骤,并能有效地减少己方的伤亡人数。

    守将一看便慌了,如果不能将并州军挡在城门之外,那么他们这次的撤退努力便白费了。

    眼看着并州军距离城门越来越近了,守将也顾不得城外还有自己的人没有撤回到城内,便下令关闭城门了。

    城门这一关,倒是可以挡住并州军的冲击,但城外至少还有数百上千人滞留,他们无法进城,自然成为了砧板上的鱼肉,任由并州军宰杀了。

    绝望之下,那些司马军拼命地拍打着城门,用力地去堆挤,想要从最后的那一条门缝之中挤进去。

    守将心急如焚,尽管他已经调派了上百人来推这两扇城门,但外面的人太多了,阻力也非常的大,上百人拼尽全力,也无法将城门给关闭上。

    守将怒骂道:“这些不知死活的东西,我们快要给他们害死了!来人,杀!”

    几十条长枪从门缝之中穿了出去,刺向了那些拼命想要挤进来的司马兵身上,这些司马兵做梦也没想到会遭遇自己的毒手,他们被长枪贯穿身体之后,一个个面带惊惧倒了下去,至死都不肯瞑目。

    司马军此举倒也是无可厚非的,壁虎在遭遇危险的时候,都会断尾求生,眼见情况危急,如果等城门外的司马兵全部进城的话,那么并州军便会趁势来抢夺城门,如果城门始终闭不上的话,最后遭殃的很可能是城内的几万人。

    不过对于那些还滞留在城外的司马军来说,守将的这一举动无疑是最为残酷的,城门一关,他们的生路也就被掐断了。

    许多人扑在了城门上,拼命地捶打着沉重而冰冷的城门,但无论他们再怎么哀嚎祈求,都无济于事,这是一道生死之门,逃回到门里面的,暂时可保性命无虞,但滞留在城外的,就注定是阴阳相隔了。

    并州军的箭矢射了过来,轻易地收割着司马军的性命,毫无反抗之力的司马军成排地倒了下去,他们已经成为了弃子,在这残酷的战场上,注定难逃活路。

    并州军并没有试图去招降这些人,毕竟收纳降兵那是在大局已定的时候才会进行,此刻邺城还没有攻下,仍旧有艰苦的战斗在等待着他们,在这个时候,那有什么闲工夫去招降纳叛,遇到前方有敌军的士兵,不管是正在抵抗的,还是正在逃亡的,一排头的斩杀下去,是最保险最省事的办法,因为只有死人,才是最安全的。

    攻占了外城之后,并州军几乎一刻也没有停歇,紧紧地追赶着撤退之中的司马军,并展开了全面的攻势,向着邺城的内城发起了进攻。

    王濬已经下达了命令,要长水营的全体将士全力出击,趁势打铁,一举拿下邺城的内城,彻底地攻克邺城。

第1340章

    这只是一支七百人的骑队伍,曾经被魏军称之为“废军”的队伍,在曹亮的带领下,参加过汉中之战,在战火中得到锤炼,得到了发展。直到曹亮率师北伐匈奴,北军五校正式地加入到他的麾下,并州军才算是初具规模。

    并州军从几百人到几千人最后到现在拥兵十五万,经历了无数次的战争,不断地在战火中壮大发展,成为一支名震天下的骁锐之师。

    但并州军经历过无数次战斗,大部分都是野战,很少有攻城战,偶尔攻打一些城池,也不过是收拾残局,打得比较轻松。

    相反的,倒是守城战打了不少,并州军在创立初期,尤其是和司马懿对峙之时,大部分时候是战略防御,以守为主,伺机反攻。

    当晋中之战后,并州军虽然是转入了战略反攻之中,但进攻幽州,也近乎是一马平川,幽州军迫于形势,一退再退,去死守临渝关。

    原本以为攻打临渝关将会是一场恶战,但到头却是曹亮绕过了临渝关,偷袭柳城得手,将这场攻坚战化为了无形。

    所以在进攻冀州之前,并州军并没有打过真正意义上的攻城战,那怕是乐成之战,也是羊祜单纯地使用投石车非常暴力地摧毁了乐成的城墙,让原本复杂的战斗变得简单了许多。

    但乐成的成功却无法复制到信都来,信都城的双城墙防御构造让并州军在扒掉了信都的一层外壳之后,不得不继续采用原始的攻城方式来攻击内城。

    采用原始的攻城方式,这对并州军所有的将领来说,都是一个考验,毕竟他们以前还没有真正攻城的经验,尤其是攻打这种城防坚固,防御完备,兵力众多的城池,确实是一个难题。

    攻城战确实难打,历史上那些有名的攻城战,都是打了很长的时间,少则三月五月,多则三年五年,甚至一场城池攻防战,还有打了几十年的,想不成为经典都难。

    并州军什么都不缺,无论是兵员还是装备,无论是士气还是斗志,都样样不缺,唯一欠缺的,恐怕就是时间了,从攻陷乐成开始,满打满算,留给并州军的,只有一个月的时间,而他们从并州军出兵,清扫信都的外围,至少也用了半个月的时间,所以当他们抵达信都城下的时候,其实时间已经是所剩不多了。

    在短短的半个月之内,想要攻破由七万大军所把守的信都城,在许多人看来,都是一个近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对于只有六万步兵参与攻城的并州军来说,太难了!

    寻常的攻城战,攻城一方的兵力数量是守方的两三倍,甚至是十倍,没有绝对的优势兵力,别说是攻城,就算是围城,那也是一种奢望。

    不过并州军依靠着强大的骑兵力量,足以震慑信都的守军了,别看信都的守军数量不少,但他们只敢龟缩在城内,压根儿连一丝一毫出城作战的心思都没有。

    其实这算好事,也算坏事,好事是并州步兵无需担心冀州军会出城突袭,打乱并州军的阵脚,每天到了夜晚之后,除了巡逻的士兵之外,其他人则可以睡一个安生觉。

    但坏处也是显而易见的,守军不敢出城,那并州军就丧失了引蛇出洞调虎离山的机会,冀州军除了一门心思地守城之外,还真没有什么别的心思了。

    至于劝降,那更是痴人说梦,虽然说上兵伐谋,攻城者攻心为上,但那也得看对象,像毌丘俭那样本来就和司马氏不睦的人,是有说服机会的,但对于像吕昭这样的死忠分子,派再多的说客也是枉然。

    别说现在战局还未明朗,信都城还没有失守的迹象,就算真到了穷途末路之时,也未必能让吕昭俯首投降。

    所以羊祜也懒得去费那个唇舌,甚至有可能白白枉送了使者的性命,根据他的了解,吕昭为人刚愎自用,宁折不弯,他就是司马懿派在冀州的爪牙,铁了心一条道走到黑的角色,典型的不见棺材不掉泪,甚至是见了棺材也未必掉泪,和这样的人打交道,劝降就算了吧。

    而且吕昭也非庸碌之辈,虽然他称不上赫赫名将,但终归也是一位厉害的角色,羊祜原本试图用强攻来诱使吕昭调动人马,但看来还是失败了,从其他各处反馈过来的消息,他们都遭到了顽强的抵抗,目前的进展并不顺利,攻城战处于一种相持的阶段,并州军想要在短时间内拿下信都城,难度确实是比较大。

    这显然已经成为摆在羊祜面前的一道难题了,最给力的投石车目前用不上,许多大型的攻城器械也难以运进来,所以并州军在攻城的时候,显得是捉襟见肘,原本的优势根本就发挥不出来。

    而且攻打信都这样防御齐备兵力雄厚的坚城,无论对羊祜还是杜预马隆牵弘来说,都不是他们所擅长的,说实话,他们也是在实战之中摸索经验,寻找最为有效的攻城方式。

    ps:章节防盗,明早更正………………………………………………………………

    如果给羊祜他们足够的时间,肯定可以寻找到攻破城池的妙计良法,但现在时间太紧迫了,根本就没有缓冲和思考的余地,羊祜杜预他们暂时也没有什么好的办法,只能是调动全部的力量,不惜一切代价,对信都展开强攻。

    一天不行,那他们就打两天,两天不行,那就继续地发起进攻,直到攻破信都为止。

    这场攻城战进行的非常惨烈,双方都是全力以赴,投入了压箱底的实力,不遗余力地来进攻和防守,为了争夺城池,双方真得都杀红了眼。

    这是一场谁也无法后退的战斗,谁也承担不起失败的后果,双方的主将都清楚这一点,所以这场战斗从一开始就进入到了白热化的程度,战况异常的胶着,拼得就是意志了,意志已经成为谁坚持到最后的力量。

第1341章

    ps:章节防盗,明天上午更正……………………………………………………

    这只是一支七百人的骑队伍,曾经被魏军称之为“废军”的队伍,在曹亮的带领下,参加过汉中之战,在战火中得到锤炼,得到了发展。直到曹亮率师北伐匈奴,北军五校正式地加入到他的麾下,并州军才算是初具规模。

    并州军从几百人到几千人最后到现在拥兵十五万,经历了无数次的战争,不断地在战火中壮大发展,成为一支名震天下的骁锐之师。

    但并州军经历过无数次战斗,大部分都是野战,很少有攻城战,偶尔攻打一些城池,也不过是收拾残局,打得比较轻松。

    相反的,倒是守城战打了不少,并州军在创立初期,尤其是和司马懿对峙之时,大部分时候是战略防御,以守为主,伺机反攻。

    当晋中之战后,并州军虽然是转入了战略反攻之中,但进攻幽州,也近乎是一马平川,幽州军迫于形势,一退再退,去死守临渝关。

    原本以为攻打临渝关将会是一场恶战,但到头却是曹亮绕过了临渝关,偷袭柳城得手,将这场攻坚战化为了无形。

    所以在进攻冀州之前,并州军并没有打过真正意义上的攻城战,那怕是乐成之战,也是羊祜单纯地使用投石车非常暴力地摧毁了乐成的城墙,让原本复杂的战斗变得简单了许多。

    但乐成的成功却无法复制到信都来,信都城的双城墙防御构造让并州军在扒掉了信都的一层外壳之后,不得不继续采用原始的攻城方式来攻击内城。

    采用原始的攻城方式,这对并州军所有的将领来说,都是一个考验,毕竟他们以前还没有真正攻城的经验,尤其是攻打这种城防坚固,防御完备,兵力众多的城池,确实是一个难题。

    攻城战确实难打,历史上那些有名的攻城战,都是打了很长的时间,少则三月五月,多则三年五年,甚至一场城池攻防战,还有打了几十年的,想不成为经典都难。

    并州军什么都不缺,无论是兵员还是装备,无论是士气还是斗志,都样样不缺,唯一欠缺的,恐怕就是时间了,从攻陷乐成开始,满打满算,留给并州军的,只有一个月的时间,而他们从并州军出兵,清扫信都的外围,至少也用了半个月的时间,所以当他们抵达信都城下的时候,其实时间已经是所剩不多了。

    在短短的半个月之内,想要攻破由七万大军所把守的信都城,在许多人看来,都是一个近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对于只有六万步兵参与攻城的并州军来说,太难了!

    寻常的攻城战,攻城一方的兵力数量是守方的两三倍,甚至是十倍,没有绝对的优势兵力,别说是攻城,就算是围城,那也是一种奢望。

    不过并州军依靠着强大的骑兵力量,足以震慑信都的守军了,别看信都的守军数量不少,但他们只敢龟缩在城内,压根儿连一丝一毫出城作战的心思都没有。

    其实这算好事,也算坏事,好事是并州步兵无需担心冀州军会出城突袭,打乱并州军的阵脚,每天到了夜晚之后,除了巡逻的士兵之外,其他人则可以睡一个安生觉。

    但坏处也是显而易见的,守军不敢出城,那并州军就丧失了引蛇出洞调虎离山的机会,冀州军除了一门心思地守城之外,还真没有什么别的心思了。

    至于劝降,那更是痴人说梦,虽然说上兵伐谋,攻城者攻心为上,但那也得看对象,像毌丘俭那样本来就和司马氏不睦的人,是有说服机会的,但对于像吕昭这样的死忠分子,派再多的说客也是枉然。

    别说现在战局还未明朗,信都城还没有失守的迹象,就算真到了穷途末路之时,也未必能让吕昭俯首投降。

    所以羊祜也懒得去费那个唇舌,甚至有可能白白枉送了使者的性命,根据他的了解,吕昭为人刚愎自用,宁折不弯,他就是司马懿派在冀州的爪牙,铁了心一条道走到黑的角色,典型的不见棺材不掉泪,甚至是见了棺材也未必掉泪,和这样的人打交道,劝降就算了吧。

    而且吕昭也非庸碌之辈,虽然他称不上赫赫名将,但终归也是一位厉害的角色,羊祜原本试图用强攻来诱使吕昭调动人马,但看来还是失败了,从其他各处反馈过来的消息,他们都遭到了顽强的抵抗,目前的进展并不顺利,攻城战处于一种相持的阶段,并州军想要在短时间内拿下信都城,难度确实是比较大。

    这显然已经成为摆在羊祜面前的一道难题了,最给力的投石车目前用不上,许多大型的攻城器械也难以运进来,所以并州军在攻城的时候,显得是捉襟见肘,原本的优势根本就发挥不出来。

    而且攻打信都这样防御齐备兵力雄厚的坚城,无论对羊祜还是杜预马隆牵弘来说,都不是他们所擅长的,说实话,他们也是在实战之中摸索经验,寻找最为有效的攻城方式。

    如果给羊祜他们足够的时间,肯定可以寻找到攻破城池的妙计良法,但现在时间太紧迫了,根本就没有缓冲和思考的余地,羊祜杜预他们暂时也没有什么好的办法,只能是调动全部的力量,不惜一切代价,对信都展开强攻。

    一天不行,那他们就打两天,两天不行,那就继续地发起进攻,直到攻破信都为止。

    这场攻城战进行的非常惨烈,双方都是全力以赴,投入了压箱底的实力,不遗余力地来进攻和防守,为了争夺城池,双方真得都杀红了眼。

    这是一场谁也无法后退的战斗,谁也承担不起失败的后果,双方的主将都清楚这一点,所以这场战斗从一开始就进入到了白热化的程度,战况异常的胶着,拼得就是意志了,意志已经成为谁坚持到最后的力量。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26204/ 第一时间欣赏最后的三国2兴魏最新章节! 作者:风之清扬所写的《最后的三国2兴魏》为转载作品,最后的三国2兴魏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最后的三国2兴魏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最后的三国2兴魏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最后的三国2兴魏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最后的三国2兴魏介绍:
曹亮穿了,成为了曹魏宗室的“曹三代”。相比于纵横捭阖的曹一代、守成有余的曹二代,曹三代实在是麻绳穿豆腐——提不起来,士家坐大,司马专权,曹魏的天下已是危如累卵存亡绝续。是坐以待毙,还是奋起抗争?曹亮不甘随波逐流,挽狂澜之既倒,扶大厦之将倾,且看我如何步步为营,斗司马,兴曹魏,灭蜀破吴,执耳天下!┄┄┄┄┄┄┄┄┄┄┄┄┄┄┄┄┄新书启航,再战“最后的三国”,喜欢这段历史的书友走过路过不要错过,求点击!求收藏!求推荐!求支持!最后的三国2兴魏已经完结,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最后的三国2兴魏,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最后的三国2兴魏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