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言情小说最后的三国2兴魏TXT下载最后的三国2兴魏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最后的三国2兴魏全文阅读

作者:风之清扬     最后的三国2兴魏txt下载     最后的三国2兴魏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1940章 征剿山越(上)

    孙皓见张布的两个女儿果然是天姿国色,大为喜欢,于是封大女儿为昭仪,小女儿为美人,令张美人当夜便侍寝。

    父亲和全家人都被杀了,张美人一个弱女子,自然是反抗不得,忍着泪任由孙皓来蹂躏。

    孙皓已经多日不近女色了,此刻抱得美人归,让他是欲火焚身,本欲大展雄风,但张美人哭哭啼啼,悲悲切切的样子让他是颇为扫兴,只能是草草了事,完事之后,拿拿起张布的人头夜壶来小便。

    张美人没想到孙皓居然如此残忍恶毒,竟然把父亲的人头当做他的便壶,不禁悲愤异常,痛哭不止。

    孙皓这个时候突然生出了一个恶趣味,拿着张布的人头便壶到了张美人的跟前,让她便壶里的尿给喝了,否则要治她个不敬之罪。

    张美人泣不成声,大骂孙皓是畜牲,并将人头便壶砸了在了他的身上,尿水洒了孙皓一身,孙皓大怒,拨剑刺死了张美人。

    随后,孙皓又传张昭仪前来侍寝,张昭仪亲眼目睹了父亲的人头和妹妹的惨死,吓得她花容失色,但为了活命,她也只好是强颜欢笑,来服侍孙皓,生怕孙皓有什么不满意的,也将她给杀了。

    一行人碾转数月,终于抵达到建安,建安太守留平亲自出迎,将孙皓迎入了城内,并且将自己的官邸让了出来,给孙皓暂住。

    但孙皓看看建安如此简陋破蔽的环境,不禁是大感失望,建安本来就是一个小城,地处蛮荒区域,人口稀少,就算是一个郡城,也比不过吴郡的一个普通小县城,更别说和建业会稽那样的大城相比了,孙皓一路奔波,原指望到了建安之后,可以安定下来,现在看来,好日子是没得过了。

    孙皓将万彧和留平等人找来,下旨让他们兴建宫室,规模也仿照建业宫城的标准,不管用什么方式,年底之前,新宫必须要峻工入住,如有延误,一律问罪。

    留平顿时是苦不堪言,仿造建业宫城的规模,开什么玩笑,建平郡户不足三千,人不足万,单单是孙皓带来的这一万多人,就无法供养了,那就是砸了建安郡的骨髓,也拿不出钱来兴建宫室呀。

    兴建宫室,那可不是小工程,既要用大量的钱财,还需要大量的人工,现在以建安郡的能力,根本就建不了。

    留平把困难向孙皓一摆,陈述利害,不是臣不尽力,而是臣真得做不到啊。

    孙皓把眼一瞪,道:“往昔你们上报朝廷,建安郡明明有十万人口,为何你却说只有不足万人,难不成你们这是要欺君吗?”

    留平忙道:“臣如何敢欺君,建安郡确实有十万人口,但九成却是山越人,他们居住在深山之中,不服王化,不纳粮赋,真正纳粮交赋的人口,只有不到万人,望陛下明察。”

    山越人在扬州境内分布极广,差不多有山的地方就有山越人居住,其实早在上千年以前,山越人就生活和栖息在长江南北的土地上,不管是平原还是山地,都是他们的活动区域,只不过后来中原的汉人不断南迁,挤占了山越人的生存空间,他们才被迫迁居到了大山深处,这儿天高皇帝远,他们也能过上逍遥自在的生活。

    不过自从吴国立国之后,就进一步地挤压山越人的生存空间,诸葛恪在当丹阳太守之时,就曾降服丹阳郡的山越人十万之众,不过强迫他们服兵役,而且将山越人迁出大山,登记造册,强征赋税,将山越人纳入到吴国普通民众之中。

    相对来说,建安郡这边荒凉偏僻,山越人生活得相对自在一些,他们过着极为原始的渔猎生活,简单而快乐,吴国的建安郡官府,所管辖的区域也只是在一些河谷的平川地带,这些区域适合农耕,基本上是南迁的汉人聚集地,双方老死不相往来,各自讨各自的生活,建安的郡兵数量较少,最多也只能是维持平川地区的治安,对山越人居住的山区是鞭长莫及的。

    留平在建安郡当了好几年的太守了,对这里的情况自然是了如指掌,建安郡虽然地域广阔,但他这个太守所能管辖到的区域恐怕连十分之一也没有,每年收缴上来的税赋,更是少得可怜,孙皓想要在建安兴建宫室,那得花费多少的人力物力啊,这根本就是不可能办到的事啊!

    孙皓一听,也是大皱眉头,建安郡的王化人口实在是太少了,凭着这么一点人口,确实办不成任何的大事,不过建安郡境内不是还有十万的山越人吗,如果将这些山越人给征服了,那么钱粮税赋便有了,劳力也有了,一举两得。

    于是孙皓给万彧下令,让他带兵去征剿山越人,将他们驱赶到建安城来,充做苦力,来兴建宫室。

    孙皓自恃自己好歹也是一国之君,怎么可能居住这种陋室之中,那也太掉价了,所以无论如何,也必须首先要把宫殿先建起来,不但要建,而且标准规格一定不能降低,那是事关皇家颜面,万万马虎不得。

    征剿山越人,也只能是解决苦力的问题,毕竟建造宫殿,还需要大量的材料以及钱粮,光靠建安郡,那是根本就可能办到的。

    不过这也难不倒孙皓,他让万彧征剿山越人的同时,还给豫章郡、庐陵郡、临川郡、鄱阳郡的太守以及交州刺史下旨,让他们筹备钱粮木石等物,运往建安,向朝廷进贡。

    吴国虽然被魏军攻占了不少的地盘,但大多数的郡县依然还是掌握在吴国手中的,自己可是吴国的皇帝,向这些刺史太守发号司令,他们又焉敢不从。

    只要集大半个吴国的财力物力,兴建一座富丽堂皇的宫室,那不是简单轻松的事吗?

    同时,孙皓还命各州刺史和各郡太守派兵前来勤王,以加强建安郡的防御,建安郡这里崇山峻岭,地势险要,只要吴军做好防御,魏军根本就没有机会攻进来,孙皓幻想着从此便可以在建安坐稳江山。

第1941章 征剿山越(下)

    建业是回不去了,不过建安也不赖,安者安身立命也,建功立业是不可能了,求个安身立命也不错,反正建业建安,也就一字之错嘛,马马虎虎把这里做帝都,也是不错的。

    万彧不敢抗命,只好率兵出征,到大山里去征剿山越了。

    这征剿山越可是一个苦差事,山越人居住的地方,大多是在深山老林之中,地势险要,道路崎岖,想当初,吴国朝廷为了清剿建业附近山里的丹阳山越,花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最后才由诸葛恪搞定了。

    卧榻之侧当然不会容许这些蛮夷鼾睡,孙权自从迁都到建业之后,就一直致力于清剿丹阳的山越人,可征战多年,一直是收效甚微,山越人民风彪悍,从山越人之中招募来的丹阳兵,一直有天下骁锐之称,这样好勇斗狠的山越人,如果他们不肯归附的话,想要征服他们何其之难。

    万彧以前只是做到了乌程令,一介文官而已,正是因为和孙皓关系好,交从甚密,所以在孙皓继位之后,他才青步平云,当上了左典军,统领御林兵马,虽然他兵权在握,但是若论其军事才能,万彧心里却也清楚的很,他自己真不是领军的人物,别说是诸葛恪了,恐怕就连普通的将领他都不如。

    孙皓此举,完全就是赶鸭子上架,不上也得上。

    万彧对孙皓的性格了解甚深,虽然他是孙皓的亲信,孙皓对他宠幸有加,赋他以兵马大权,但万彧深知,如果让孙皓不高兴的话,他可不管什么亲信不亲信,心腹不心腹的,一句话说错,那就是掉脑袋的事,张布和濮阳兴为孙皓的继位可是立了大功的,但孙皓非但没有对他二人是感恩戴德,反而是将二人夷灭了三族,可见一旦违背了孙皓的心意,下场要多惨有多惨。

    所以万彧对孙皓的旨意丝毫不敢违逆,就算他心里一万个不愿意,也不敢在面上表露出半分半毫来,还得装出一副慷然领命的模样,信誓旦旦向孙皓表示,一定会不辱使命。

    万彧是特别精通拍马屁的,所以他才会在孙皓的身边如鱼得水,可要真论到打仗,他就两眼一摸黑了,吴国多少年来征讨山越,鲜有大胜,除了诸葛恪之外。

    他万彧能跟诸葛恪比吗?尽管诸葛恪是死于朝堂之争,但论及军事才华,在东吴,恐怕也只有周瑜陆逊能与之相提并论了,万彧是万万也比不上的。

    可就算是比不上,万彧接了孙皓的这差事,仗还得打啊,可真要让万彧去指挥作战,估计比杀了他还要难受。

    万彧没奈何,只好把帐下诸将都召集起来,集思广益,大家一起想办法。

    当初从会稽迁都出发,孙皓带出来的人马大概有三四万人之多,但一路之上,逃亡者甚众,加再上饥寒疾病而亡的,到达建安之后,也只剩下了一万多人,而且这一万多军队,人员素质参差不齐,良莠难分,老兵与新兵混杂,战斗力可想而知。

    拿这样的一支军队去征剿以骁勇彪悍而称著的山越人,估计没人能抱什么希望,所以万彧问计于诸将之时,那些将领一个个耷拉着脑袋,愁眉不展的样子。

    到是参军邵青给万彧出了一个主意,建安郡的山越人,居住的比较分散,彼此之间相隔也比较远,他们是以部落的聚集的,有大部落,也有小部落,以现在吴军的实力,去招惹那些大部落肯定是不行的,只有绕过那些大部落,去攻打一些小部落,才有获胜的希望,反正吴主陛下是需要捉一些山越人来充当苦力建造宫殿的,吴军也不必将山越人全打败了,只需要捉一部分人即可解决问题。

    万彧一听,有道理啊,如果真让他带一万兵马去剿灭十万山越人,那纯粹就是以卵击石,但如果只围剿一些小的部落,捉上几千个山越人充当奴隶,那他还是极有把握的。

    既然确实了进军的方向,万彧便率领着吴军出发了,首先他找来了不少向导,这些向导都是生活在这一带的普通百姓,以猎户和樵夫为多,他们经常进山,对山里面山越人的情况也是比较熟悉的。

    万彧仔细地问询过了,并在地图上详细地标注了山越人各个部落的情况,那部落是不能招惹的,那些部落是可以试着打一打的,那些部落是必须要拿下的,万彧都进行了区分。

    现在万彧是老太太吃柿子——专捡软的捏,他出兵之后,专挑那些小的部落动手,这些小部落,通常只有几百人到上千人不等,万彧率军包围了山越人的寨子之后,首先便是喊话让他们投降。

    山越人大多是桀骜不驯的,对于吴军的招降,睬都不睬,万彧没奈何,只能是发起强攻。

    别看这些寨子小,人数少,但山越人打得十分顽强,吴军也是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算是攻破了第一个寨子,俘获了数百人,许多的山越人宁死不屈,与吴军是同归于尽。

    这无疑是一笔不划算的买卖,吴军付出了差不多七八百人伤亡的代价,最终才捉获了五六百的山越人,可谓是亏到姥姥家了。

    万彧不禁哀叹,这样赔本的买卖再干去的话,吴军一万多人拼光了,都不见得能获得一万山越奴录,真不知道,这仗打得还有什么意义。

    当第一批的山越奴隶被送到建安城后,孙皓甚是高兴,封万彧为大将军,让他再接再厉,争取捉获更多的山越奴隶,这样建造宫殿的苦力便有着落了。

    万彧没办法,只能是继续地征进,那些上万人的大的山越部落他是万万也不敢招惹的,只能是挑捡一些中小部落动手,一连几个月,万彧都在深山之中转悠,连续地端掉了山越人的十几个寨子,捉获了好几千的山越奴隶。

    这种勾当干多了,万彧也变得心应手起来,他也就觉得山越人不过如此,胆子逐渐也大了些,开始朝着一些中等的部落下手了。

第1942章 谁家祖上没阔过

    吴军的行动在建安郡也激起了山越人的反抗,千百年以来,山越人就栖息在这片土地上,尽管南迁的汉人不断地侵蚀着他们的领领地,但山越人采用忍让的态度,双方始终是相安无事。

    以前汉人官府虽然得寸进尺,不断地侵占山越人的领地,但至少不会把山越人当做奴隶来对待,而山越人也没有什么根深蒂固的领土概念,反正这里的大山连绵不绝,地域广阔无边,此处呆不下去了,重新换个地方便是,江南之地皆是大片的原始森林,河流湖泊众多,习惯以渔猎为生的山越人无论到了哪儿,一样也能活得比较滋润。

    但现在却有所不同了,吴国的军队不仅仅只是为了掠夺地盘和掠夺财产,他们的目标变成了掳掠人口,将山越人变成他们的苦工奴隶,倍加欺凌。

    此举显然激起了山越人的极大反抗,在和吴军的较量之中,山越人往往进行着殊死的搏斗,只是吴军采用了各个击破的战术,专门挑捡实力比较弱小,人口比较稀少的部落下手,而血战之后,吴人常常可以得手,这无疑更加地助长了吴人的嚣张气焰。

    万彧屡屡得手,行事愈发地肆意猖狂了,但殊不知危险已经悄悄地向他逼近了,山越人虽然各自为营,素不往来,甚至是相互攻伐,但涉及到部族生存的大事上面,也一样能做到同仇敌忾。

    许多的小部落惨遭灭族,他们之中许多人逃了出去,便向大部落的宗帅求救。

    建安郡境内的山越人以华仇和洪基为首,华仇是华当的后人,洪基是洪明的后人,汉末之时,以洪明、洪进、苑御、吴免、华当五大宗帅为首的南部山越称雄于会稽建安诸郡,五大宗帅各领万户,声势浩大,后来被贺齐所平,大部归降,只剩下华家和洪家的两大部落藏匿于深山,后来不断兼并一些小的部落,逐渐成为了建安两大部落。

    这次万彧征剿山越,自然也是要绕开华仇和洪基这两大部落的,毕竟留平对建安山越的情况相当熟悉,所以他给万彧提建议,那就是千万不可招惹华仇和洪基的部落,这两大部落实力强悍,如果把他们给招惹了,那就不亚于是捅了马蜂窝,只怕建安郡从此再无宁日。

    许多年来,吴国的建安郡官府与华仇、洪基的部落之间,一直保持着一种心照不宣的默契,官府从来也不去侵犯华洪两部的地盘,而华洪两部也从来去滋扰官府的辖地,双方一直以来,都是相安无事的。

    留平告诉万彧,他可以去征讨一些小的部落,但无论如何不能动华洪二部,万彧对留平的忠告倒也不敢违拗,毕竟在建安郡,他可真是人生地不熟,所有的情报和信息都需要留平来提拱,就连行军打仗,也得依靠留平派来的向导,否则的话,那复杂崎岖的山路,绕来绕去的,足以让万彧的人马迷路了。

    但光是不打华洪两大部落,只吃小部落的话,依然是充满着风险的,整个建安郡境内,虽在分布着大大小小几十个山越部落,表面上看来各个部落互不往来,但实则却是有着很大的有牵连和关系的,那些小部落大多也是依附于大部落而生存的,如果没有大部落的支持和庇护,那些中小部落确实也很难生存下去。

    这些小部落之所以纷争不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他们所依附的靠山不同,华洪两大部落分别位于建安北部和建安南部,出于稳定的需要,两大部落很少进行正面的冲突,但他们往往会挑唆一些中小部落进行对抗,借机扩大自己的影响力和地盘。

    这正是华仇和洪基的精明之处,鹤蚌相争,渔翁得利,如果他们两大部落相争不断的话,最后得利的,只能是吴国官府,这种赔本买卖,他们自然不是干的。

    其实南方的山越族,并不是像北方的那些游牧胡人一样属于蛮夷外族,而是土生土长的华夏之族,山越的前身便是春秋时期的越国,相传为祝融八姓之一,和楚国同根同源,皆为芈姓,山越人的祖上也曾阔过,出现过越王句践这样王霸极的人物,卧薪尝胆这个历史典故至今流传,成为了最为励志的典范。

    只不过越国最终也是昙花一现,句践之后,越国很快被楚国所灭,大量的越人后裔逃往了深山之中,以躲避战乱。

    其实山越的构成是相当的复杂的,终了越人后裔之外,他们还糅合了百越以及从北方逃难而来的流民,啸聚山林,对抗官府,成为了自秦汉以来南方最不安定的因素之一。

    许多的山越人,甚至还怀揣着复国的梦想,希望着能重现当年越王句践时代的辉煌。

    华仇显然是怀有这样的心思的,做为建安山越最大的部落,同时也是南方山越诸部之中实力最为靠前一支部落,华仇对数百年前辉煌一时的越国十分的追思和痴迷,做为越王句践的后裔,他很想重现这种辉煌。

    但是吴国的强大,却也不得让他忌惮三分,当然贺齐征讨山越诸部之时,就曾杀了山越五部之中实力最为强大的洪部宗帅,其他各部不得不向吴国投降,在割让地盘之后,双方休战罢兵。

    经过几十年的休养生息之后,华仇部落也渐渐变得强盛起来,但鉴于吴国的强大,华仇还是不敢轻举妄动的,不过日前华仇也得到了一个消息,那就是吴国被魏国所败,不得不从建业迁往了建安。

    如今吴主孙皓到达建安之后,横征暴敛,鱼肉百姓,搞得天怒人怨,这不禁让华仇是暗暗地心动,难不成兴复越国的机会来临了?

    孙皓丝毫不知收敛为何处,不但压榨他治下的百姓,而且派兵还无数次地侵扰山越部落,抢夺财物,虏掠人口,那些依附于华仇部落的小部落尽皆覆灭,他们向华仇求救,华仇又如何能袖手旁观?

第1943章 联手

    一开始,华仇对吴军进攻山越各部是不以为然的,认为吴国朝廷既然迁都于建安,肯定会搜刮民脂民膏的,只要他们没有侵犯到自己部落的利益,华仇就暂时不会和吴军发生什么冲突。

    但逐渐地华仇才发现,吴军这次进攻山越,可不仅仅只是搜刮民脂民膏这么简单,他们大肆掳掠山越的人口,将其驱赶为奴隶,此举显然破坏了山越人的生活,就算是他们暂时没有进攻到华仇部落来,也让华仇产生了一个深深的危机感。

    现在吴军采用的策略是避重就轻,各个击破,可谁知他们在消灭了那些中小部落之后,会不会向华仇部落开刀?这一点,华仇是不得不防。

    而那些依附于华仇部落的中小部落,他们被吴军剿灭之后,逃出来的人纷纷跑到了华仇这儿哭诉,请求华仇出兵为他们报仇雪恨,解救那些被掳走的山民。

    华仇是一个心思慎重的人,没有贸然地答应,不过他已经在权衡利弊了,吴军此番举动,已经严重地威胁到了山越各部落的生存状况,华仇当然不会无动于衷。

    不过真想要和吴军全面开战的话,华仇也得首先惦量惦量,自己有没有那个实力,如果最终打不赢吴军的话,那无异于是引火烧身。

    吴国朝廷虽然被魏国灭了国,落魄潦倒,只能是远迁到建安郡来,但有句话说得好,瘦死的骆驼比马大,虎死不倒威,对于山越人来说,吴国终究还是一个庞然大物,想要撼动他,光凭华仇一个部落显然是办不到的。

    所以华仇觉得,想要对付吴国,那就得联合山越人的其他部落,集山越人的全部力量,这样才有机会放手一搏。

    但多少年来,山越人就处于一种各自为政的局面之中,实力最大的华仇部落和洪基部落,争锋相对,为了争夺山越人的统治权,谁也不服谁,一直处于明争暗斗的状态,华仇不知道洪基现在是怎么个心思,所以他也不敢轻易地出兵。

    万一洪基趁着华仇和吴军交战的机会在他的背后捅上一刀的话,那这个后果可就不是华仇能承受的了的。

    所以一旦决定要和吴军开战,那华仇就必须要考虑好方方面面的事,尤其是需要考虑好和洪基部落的事,只有所有的山越人能同仇敌忾,这样才有机会打赢这一战。

    就在华仇考虑派谁去和洪基部落接洽商谈之时,突然底下的人来报:“启禀宗帅,洪基来访。”

    华仇愣了一下,他和洪基已经是对立了几十年了,彼此之间虽然是知根知底,但却是老死不相往来的,他和洪基从来也没有见过面,没想到洪基今天居然是亲自登门,这让华仇是倍感惊讶。

    不过这样更好,本来华仇还准备派人去联络洪基呢,现在洪基亲自到来,那就是更好不过了,连忙地派人将洪基迎入山寨,自己亲自接待。

    洪基是一个身材高大魁梧的壮汉,身高足有一丈开外,膀大腰圆,走起路来,铿锵有力,有一种地动山摇般的感觉,嗓门也甚是洪亮,见到了华仇,首先便是哈哈大笑,两人寒喧了几句,便在草堂前落坐。

    洪基性子比较直,没有那么许多的弯弯绕绕,直截了当地对华仇道:“吴狗真是欺人太甚了,这次居然掳掠了咱们这么多的族人当奴隶做苦工,他们这么个搞法,咱们越人还有立足之地吗?我这次来,就是找华宗帅,咱们一起出兵,干他的狗日的,也让这些吴狗知道,咱们越人可不是那么好欺负的!”

    洪基部落底下,也是有许多的小部落依附的,和华仇这边的情况相同,这些中小部落受到欺凌之后,也会去找洪基去哭诉,洪基一听,当即就炸毛了,这些吴人简直就是太岁头上动土,完全不把他洪基放在眼里啊,这还得了,洪基当即就决定要出兵去对付吴军。

    不过洪基手下有一个军师,叫做顾彦的,劝洪基不可轻举妄动,虽然洪基部落有不少的兵马,对付吴军并不会吃太大的亏,但洪基部落还有一个大敌,那就是华仇部落,如果华仇趁机在后面动手的话,那岂不就是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吗?

    所以顾彦劝洪基,在出兵之前,最好是能和华仇达成共识,一同出兵为最好,就算华仇不肯出兵,也要让他尽可能地保持中立,这样才能让洪基和吴军交战之时没有后顾之忧。

    洪基一听,这好办啊,当即亲自率人前往华仇部落,和华仇共商破吴之计。

    顾彦一听,连忙劝洪基不可亲往,比洪华两部敌对了这么多年,人心难测,万一华仇一看洪基送上门来,一刀把洪基给砍了,那岂不糟糕。

    洪基哈哈大笑,道:“华仇这个人本宗帅太了解了,有那贼心他也没那个贼胆,如今吴狗横行,华仇那边也是吃不消的,他若杀了我,从此洪部与他不共戴天,最终结果是便宜了吴狗。放心吧,这次去华仇那儿,本宗帅是十拿九稳,必然能劝说华仇一同出兵,共讨吴狗。”

    所以洪基径直前来,并且是直言不讳,拉华仇下水。

    华仇也是抱着和洪基一样的心思,但他远没有洪基那样的魄力,敢只身赴会,就连华仇也暗暗钦佩洪基的勇气,当下令人置酒,又烤了不少的野味,与洪基欢饮。

    几碗酒下肚,两人酒酣耳热,很快地就歃血为盟,拜了把子,决定一同出兵,来对付吴军。

    洪基是一个粗人,既然和华仇商议妥了共同出兵的事,便准备告辞离去,回自己寨中,点起兵马,直接就杀奔建安。

    华仇连忙劝阻他,不可草率,虽然议定了要对付吴人,但强攻建安并不是什么上策,毕竟建安乃是郡城,城防坚固,山越人又没有什么攻城的经验,如果去强攻建安的话,只会伤亡不少的人。

    “某有一计,可破吴狗。”华仇自信满满地道。

第1944章 设伏黑风峡

    洪基连忙问道:“华老弟有何高见,快快说来。”

    华仇不紧不慢地道:“目前吴军屡次进犯我山越诸寨,连日来已经是连破我十余座寨子,掳掠了数千人,而且吴人是得寸进尺,并无收敛之意,还在继续地攻打山寨,这也正是给了我们一个机会。白沙溪的北源有一座青竹寨,寨中有三四百户人家,目前吴军正沿着白沙溪北上,显然有攻打青竹寨之意,而在通往青竹寨的路上,有一处险要,名为黑风峡,山险谷深,正是埋伏的好地方,如果我们提前在此设伏,必可以一举全歼吴军。”

    青竹寨也是依附于华仇部落的一个小部落,虽然居于偏僻之地,但吴人显然也有进攻它的图谋,从日前吴军溯河而上的行动之中,便可以得知吴军的下一个攻击目标,极有可能就是青竹寨。

    看来吴军对山越人的分布还是相当门清的,那怕是藏匿在深山之中的青竹寨,依然逃不过吴军的攻击。

    不过这也给了华仇和洪基联手反击的机会,青竹寨就处于华仇和洪基两大部落的中间地带,华仇和洪基如果出兵的话,根本就无需绕道,便可以很快抵达黑风峡,打吴军一个措手不及。

    这个计划显在早在华仇的思量之中,但如果仅仅只是华仇部落的人马,想要一口吃掉吴军全部的人马,恐怕他还没有那么大的胃口,但现在如果有洪基部落的人马加入,华仇便有十足的把握来对付吴军了。

    洪基本是一个粗人,他只是愤慨于吴人的卑劣行径,出于义愤,才准备对吴人发起反击的,至于战略安排,洪基自然是没有华仇那样考虑的周全,不过此刻听了华仇的计划,自然也是举双手赞成的。

    当下两人便讨论了一番细节,相约在明日出兵,抢在吴军到达黑风峡之时,先行赶到那儿设下埋伏,布好口袋,就等吴军往里面钻了。

    洪基带着满意的笑容,兴冲冲地离开了,连他似乎也没有想到,这一趟的华仇山寨之行,竟然是如此的顺利,看来在共同的利益面前,积怨已久的双方部落还是可以达成共识的。

    吴国朝廷迁都于建安,对建安郡境内的山越诸部落都构成了巨大的威胁,原本互相攻伐根本就不可能和睦相处的山越诸部落,也终于有机会坐到一起把酒这么言欢,共商大计了。

    至于灭掉吴人之后,他们还能不能维持目前的这种关系,这似乎也就变得不再重要了,到时候,两家该怎么打还怎么打,一切照旧。

    洪基是一个粗人,勇猛有余而谋略不足,也就是他,敢只身前来华仇的山寨,如果换作是华仇,那断然是不敢轻易地踏足对方的营寨的。

    如果是华仇派出人去和洪基进行协商的话,光是使者来回跑就得花费不少的时间,等他们达成了合作的协议,只怕吴军已经是继续地攻城拨寨,更多的山越部落遭了殃。

    正是因为洪基的主动上门,才让双方的谈判变得异乎寻常的顺利,就连华仇早就谋算的黑风峡伏击战都很有可能会成功,毕竟如果双方没有达成联手同盟的话,很可能华仇就会错过这次绝好的机会了。

    洪基离开之后,华仇立刻召集部落的兵马,准备出征,华仇部落的人可不仅仅只居住在一个寨子里,而是分散居住在周围的寨子之中的,距离最远的寨子之间,也有上百里的路程,所以召集起各寨子的兵马来,还是一件比较费时的事,要赶在明天到达黑风峡,确实也是比较仓促的。

    但不管怎样,这一仗山越人必须要打好打赢,否则的话,整个的山越族都有亡族的危险,这段时间来,山越部落已经被吴人给蚕食了不少了,也是该到了他们反击的时候了。

    华仇部落的士兵只用了一天的时间,就集结到位了,而后华仇下令,在天色将明未明之际,就出发了,华仇亲自带队,上万的人马直奔黑风峡而去。

    建安郡的地形地势,尤其是华仇部落所在的营寨附近,华仇是了如指掌,所以黑风峡自然被华仇列为了伏击的首选之地。

    黑风峡是一段比较幽长的峡谷,两边高山耸立,笔直如削,峡谷幽深曲折,十分的狭隘,最窄处只能是容单骑匹马通过,如果山越人能封住峡口的出口和入口,那么进入峡谷的吴军必然会成为瓮中之鳖。

    按照和洪基的约定,华仇这边负责封锁峡谷的入口,洪基那边负责封锁峡谷的出口,经过一路的急行军,华仇在午时左右便抵达了黑风峡的入口处,看到这里寂静无声的样子,显然吴人的队伍还没有抵达这里,华仇略微的松了一口气,只要能抢在吴军的前面,这场伏击战他们首先便赢了一半。

    华仇旋即下令部落的人马在峡谷的入口附近埋伏起来,全部予以隐藏,不得暴露半点踪迹。

    他们这边的隐蔽是相当重要的,一旦被吴军发现有任何的异常,吴军就不会轻易地进入峡谷,华仇的计划也就全泡汤了。

    而洪基那边的就无需埋伏了,只要将吴军截阻在山谷之中就行。

    不过好在山越人都是打猎的好手,埋伏起来伺机捕猎那可是他们的强项,野兽的听觉和嗅觉往往要比人更灵敏得多,一旦发现异常的情况,野兽就会逃得远远的。

    所以,在长期的打猎之中,山越人早就养了一种潜伏的习惯,他们潜伏的时候,可以做到全无声息,那怕是上万人的集体行动,也一样可以做出悄无声息,不露行藏。

    华仇一边下令做好埋伏,一边派人去打探洪基部落那边的情况,看看洪基出兵了没有,这一仗必须要有洪基配合才能成功,否则的话单凭华仇的部落,根本无法做到堵住峡谷的两头,如果只守住峡谷的入口,那是没有任何意义的。

    还好洪基并没有食言,他于傍晚时分也抵达了黑风峡。

第1945章 设伏黑风峡(下)

    万事俱备,接来华仇所能做的就是等待了,等着吴军一头钻进他们精心布置好的口袋之中。

    如果吴军不来的话,那么华仇的这个伏击计划就流产了,不过华仇对自己的计划十分的有信心,毕竟黑风峡的后面就是青竹寨,附近的山越人寨子,都被吴军给扫荡了,所以按正常的情况,青竹寨将会成为吴军的下一个进攻目标。

    在吴军的一路征进之中,并没有遭遇到太有力的抵抗和反击,这无异也助长了吴军的骄狂之气,认为山越人不过如此,可以轻易地就将他们给收拾掉,所以只要有打击的目标,吴人就不会轻易地放弃掉。

    青竹寨也算是一个不大不小的寨子了,寨里面有三四百户人家,千余口人,这样的寨子,是非常合吴军胃口的,太小的话,形同鸡肋,而太大的话,吴军似乎又啃不过。

    如此一个极具诱惑力的诱饵摆在那儿,华仇不怕吴人不动心。

    在黑风峡设伏的同时,华仇也派出了大量的斥侯前去打探吴军的动向,从斥侯掌握的情况来看,吴军确实在向黑风峡方向移动,只不过他们进军的速度似乎比华仇预计的要慢得多。

    不怕慢,就怕吴军不来,既然吴军进军的方向没有什么变化,华机自然也就放心了,现在他们只有更好地隐藏起来,耐心地等待即可。

    ……………………………………………………………………

    此时的万彧,浑然不知危险正向他悄然地逼近,现在的他,还沉浸在屡战屡胜的兴奋之中,连续地攻拨了山越人的十余座寨子,俘获了大批的山越人,万彧也受到了孙皓的赞赏,这让万彧有些忘乎所以,飘飘然起来。

    原本在出征以前,从来也没有领过军打过仗的万彧特别的发愁,这种仗怎么打,他一点头绪也没有,再加上山越人素来以骁勇彪悍而称著,还没出征万彧就心里发怵。

    还好参军邵青极是一个极有谋略的人,他认为山越人各自占山为王,互不往,这样便有利于各个击破,他给万彧出主意,本着先小后大,先易后难的原则,先攻打那些较小的部落,然后再对付大的部落,只要山越人没有联合起来的话,各个击破肯定是没有问题的。

    万彧采纳了邵青的建议,果然这仗打起来是顺风顺水,由于他们攻击的都是山越人的一些小部落小寨子,连老带幼最多也不超过一千人,真正的能战斗的山民不过几百人,就算他们再骁勇再彪悍,可在吴军的绝对实力面前,根本就不是对手。

    而且,大多数的山寨都是孤立无援的,吴军围攻一座寨子的话,他们是无法得到救援的,所以一旦这些遭到包围,基本上是注定要覆灭的。

    在攻破了一座寨子之后,万彧得知了在距离这座寨子五十六里远的地方还有一座叫做青竹寨的部落,那个寨子比现在攻破的这个寨子还要大一些,有上千口的人,万彧如获至宝,立刻率军出发,沿着白沙溪便北上了。

    六十里的官道和六十里的山路,那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青竹寨处于极为偏僻的白沙溪上游,道路难行,处处布满荆棘,吴军一路翻山越岭,一天所行也不过才二三十里,如果不是青竹寨有着一千多口人的巨大诱惑,万彧打死也不会爬这么险峻的山路。

    幸亏万彧这次出征,是带了大量的向导的,否则光是在这大山之中转悠,就能把他给转迷糊了。

    赶了两天的路程,终于赶到了黑风峡,望着如此幽深的峡谷,万彧心底里便泛起了一丝的寒意,他似乎感觉到有人再向他窥探,不过万彧张目四望,四下里一片寂静,并没有看到什么动静,万彧自嘲一笑,觉得自己真得有些多心了,这里荒蛮偏僻,人迹罕至,又怎么可能会有人呢。

    从向导的口中得知,过了黑风峡,便可到达青竹寨了,于是万彧下令加快行军的速度,穿过黑风峡,直取青竹寨。

    黑风峡狭长而幽深,吴军的队伍只能排成了一字长蛇,沿着峡谷向前蜿蜒而进。

    华仇埋伏在山顶之上,看到吴军进入到了峡谷之中,他不禁低低地笑了一声,看来他的计划是成功了。

    有些山越兵按捺不住,此刻便想要冲到山下去,华仇当然得阻止住了,若是此刻冲下去,吴军后面的军队必然不会再入谷了,就算山越人能截留住已经进入峡谷的吴军,但却丧失了全歼吴军的机会,所以华仇并不急于发起进攻,他要等到吴军全部入谷之后,再行出击,便可以将吴军一锅端了。

    黑风峡长约六七里,但确实是比较狭长,只能排成一条长队行进,如此一来,吴军的队伍被拉成了长长一条,见首不见尾。

    按照吴军的行进速度,他们的前部人马很快就会抵达出口,一旦他们到达出口的位置,埋伏在那儿的洪基部落必然是要出兵拦截的,可现在看吴军的大队人马,还有许多滞留在谷外,根本就没有机会进谷了。

    一旦洪基部落的人马在前面进行拦截,吴军便会后退,所以华仇必须要在这个时候出手了,再不出手,那么大量的吴军就会逃出峡谷,再想围歼他们就困难得多了。

    所以华仇这个时候不能再等待了,他当即下令,封锁谷口,便亲自率领兵马,从山顶上一口气地杀了下来。

    山越人事先在山顶上就准备好了一些大石头,这时华仇一声令下,山越人便首先将这样些大石头从山顶上推下去。

    巨石从山顶上滚落下来,发现了震耳欲聋的轰鸣声,尘土飞扬,巨石滚落,完全有一种山崩地裂的感觉。

    山下的吴军完全是惊呆了,他们还以为是地震引发的山体崩塌呢,吓得一个个惊惶失措,抱头鼠窜。

    但山上的巨石滚落的相当之快,很快就落到了谷底,无法的乱石,堆起了一丈多高,将进出峡谷的道路完全给封死了。

第1946章 彻底地完了

    万彧处于队伍的中后部,他刚刚地进入到了峡谷之中,就突然地出现了山石塌方,顿时他惊得是面如土色,急忙派人去察看出了什么状况。

    派出去的人还没来及到达呢,就听得山顶上传来了震天动地的喊杀声,无数山越人从山顶上冲了下来,两则的山崖之上,更是涌出了无数的弓箭手,向着峡谷之中的吴军乱箭射下。

    万彧顿时明白了,这哪里是什么塌方啊,分明是山越人在黑风峡设下了埋伏,要将他们一网打尽啊。

    山顶上乱箭如雨,倾盆而下,被困在山谷之中的吴军根本就无处躲藏,纷纷中箭。

    万彧一看情况不妙,塌方的乱石封死吴军的退路,而侧的山坡都是笔直而陡峭的悬崖,几乎没有什么攀爬的可能,此刻呆在山谷里的吴军,只有被动挨打的份,万彧赶紧下令吴军加速前进,试图从前面的出口突围出黑风峡。

    但另一个噩耗很快传来,出谷的路也被山越人给封死了,万彧顿时心凉了半截,到了这个时候,傻子也能看得出来,这就是山越人在黑风峡的一次在预谋的埋伏,万彧在连续攻克了山越人的诸多山寨之后,终于是遭到了山越人最为有利的反击。

    大意了,真是太大意了!

    此刻万彧恐怕是懊悔不迭,连续的胜利让他是冲昏了头脑,把原本还存着的防备念头早就都抛到了九霄云外,此刻遭到了山越人的伏击,这才让他意识到,山越人根本就不是那种任人宰割的羔羊,而是一只凶猛的野狼,当这只野狼露出利爪和獠牙的时候,万彧这才明白过来,等待他的,或许就是死亡。

    不过万彧可不甘心就这样死在这里,既然前路不通,那就赶紧地后撤,山越人虽在投下了石块封住了山谷,但那些石块终究是乱七八糟扔下来的,尽管堆得高,但总还是有爬上去的路径的。

    更重要的是,这些石块是半路而截之的,万彧等人虽然进入了峡谷,但峡谷外面还有不少的吴兵,如果谷里谷外的吴兵可以里应外合的话,他们还是有机会逃出去的。

    这些吴兵也知道他们身处于绝境之中,如果不能突破山越人的封锁,他们很可能就会全部死在这里,

    和魏军交战,魏军还有一个降者免死的政策,只要放下武器,他们就不会有性命之忧,但这些山越人可不讲究优待俘虏这一套,吴兵一旦被山越人活捉的话,下场甚至是会比直接战死在这里更惨。

    所以万彧一声令下,他们都发疯似地朝着谷口的方向奔去,那怕头顶上不断地有箭矢射过来,这些吴兵都不敢停下来躲避,他们只能是顶着盾牌,不要命地向乱石堆冲去。

    但万彧终归是要失望了,因为此刻封锁谷口的,不仅仅只有乱石堆,从山顶上冲下来的数千名山越族士兵也已经抢占了道口的位置,将那些滞留在峡谷外的吴军冲了个七零八落。

    如果论单兵的作战能力,吴军根本就不是那些山越兵的对手,而且在数量上,山越兵更是占据着明显的优势,吴军原本还有和峡谷内的吴军联合作战的意图,但和山越人交手之后,他们发现根本就没有机会再解救山谷里面人了,他们自己保命要紧,于是仓皇撤退,不敢再恋战了。

    有的山越兵想去追击,但华仇阻止了他们的行动,华仇的目标,还是截留在山谷内的大鱼,至于逃走的一小部分吴兵,就由他们自去的,只要能吃掉这条大鱼,今天的伏击战就堪称是完美了。

    华仇这次伏击,可是带来了一万多人战士的,虽然他不太清楚洪基那边会带多少人过来,但听洪基的口气,这次也是倾巢而出,只会比他带的人多,不会比他带的人少,所以两大部落的人马加起来,至少也有两万多人,拿两万多人来对付吴军的一万兵马,而且还是在他们占据天时地利的情况下,华仇这次当然是信心十足,他发誓一定要将被困入到山谷之中吴军全部给杀了,一个活口都不留。

    外围的吴兵被他杀散之后,华仇集中起全部的兵力来,死死地堵住了谷口。

    这个时候,吴军开始奋力地向着石堆上攀爬而去,而同时,山越人也从另一端爬了上去,双方似乎展开了竞赛,看看谁先能爬上去,谁先抢占制高点。

    相比之下,吴兵的动作就显然后笨拙许多了,他们一边还得顶着盾牌躲避箭雨,一边还得小心翼翼地踩着石块,那些石块完全都是活动的,稍不留神,就会一脚踏空,给掉下去。

    说实话,攀登山坡可不是吴军的强项,他们最擅长的是水面作战,这种山地作战,其实是他们最弱的项目,就算是为了逃命,这些吴兵都咬紧了牙关,死命地往石堆上面冲去,但身体素质和山越人相差的甚远,最终还是被山越人抢了先,占据了制高点。

    整个石堆的争夺异常的激烈,占得制高点的山越人占据着明显的优势,他挥舞着大刀,大肆地砍杀着冲上来的吴军士兵,很快地,整个石堆上躺满了吴兵的尸体,他们流出来的鲜血,把这些石头都染成了红色。

    这一战,从上午一直打到了黄昏时分,双方打得是天昏地暗,但无论吴军发起怎样的冲击,都无法突破山越人的防线,他们死伤惨重,人数越来越少。

    万彧哀叹了一声,看了看满地尸体,又瞧了瞧漫山遍野杀过来的山越兵,他们根本就不准备放过每一个吴军士兵,不管有没有抵抗能力的,他们都会砍上一刀,保证吴兵死得透透的,看来今天想要活下去,已经是不可能了。

    万彧选择了拨刀自刎,他也不想落入到山越人的手中,如果被山越人捉住了,那下场只会是更为地凄惨,倒不如自寻了断更为的方便。

    万彧临死之前,黯然叹息了一声,吴国完了!

第1947章 无人勤王

    万彧的哀叹也并非是没有道理的,他所率的这一万人马,已经差不多是残吴最后的主力了,如果在黑风峡被山越人歼灭掉大半的话,那么建安城便再无多少可御敌之兵,别说是很可能杀来的魏**队,就是华仇和洪基这两支山越人他们也挡不住啊。

    所以说,这回吴国可真是完了,吴主孙皓也彻底地凉了。

    这一切都源自于孙皓的贪婪无度、骄奢淫逸,会稽失守之后,他们逃到了建安这块近乎蛮荒的地方,按理说孙皓应当是励精图治,重振旗鼓,为兴复吴国做准备。

    但孙皓却似乎忘记了他们还处于逃难的历程之中,身后还有魏国的追兵可能杀来,居然在建安城中作威作福起来,清剿山越,掳掠奴隶,只为了给孙皓来兴建宫室。

    但山越人是那么好招惹的吗?俗话说,兔子急了还会咬人的,更别说在这建安山里称王称霸的山越人了。

    尽管说山越人这些年来和当地的官府保持着相安无事的关系,但这也是建立在井水不犯河水的前提下,这次孙皓派军队进剿山越,其实是捅了一个大娄子,不但给带兵出征的万彧引来了杀身之祸,而且孙皓能不能在这场劫难之中活下去,也是一个未知之数。

    也就是说山越一怒,整个建安都为之震动,孙皓和他和手下的这些人都错估了形势,黑风峡之战,彻底地改变了他们的命运。

    华仇站在山巅之上,用冷漠的目光扫视着战场,此时的山越人已经完全占据了战场上的优势,他们向被困之中的吴军发起了最后的进攻。

    这完全就是一片绝地,吴军进入到黑风峡之后,就再也没有逃生的机会了,而山越人也不需要俘虏,就算是他们放弃了抵抗,也难逃被斩首的命运——山越人需要的,仅仅是他们的人头,这些人头拿回去之后,是有封赏和奖励的。

    吴军彻底地绝望了,被困在山谷之中的吴军,至少也有七八千人,最终没有一个人能活着回去,万彧自杀身亡,吴军更是陷入到了一片混乱的状态之中,根本就无法再组织起任何有效的抵抗,在华仇部落和洪基部落的夹击之下,全军覆灭,无一生还。

    华仇冷漠地注视着山越人用最残忍的方式将吴军士兵一一处决,他心中没有任何的涟漪,对于华仇来说,这些人就是蝼蚁一般的存在,死不足惜,接下来,他们还有更为重要的事要做,那就是进军建安城,将那些被吴人所掳掠走的山越人解决出来,顺便向吴国的那个罪魁祸首的皇帝兴师问罪。

    残存的吴军侥幸地逃回了建安,同时也将黑风峡的噩耗带了回去,建安城的所有的人,包括孙皓都惊得是目瞪口呆。

    不过还没有等他们从震惊之中清醒过来呢,山越人就已经将建安城给围了一个水泄不通,这下可好,滞留在城内的就连逃跑的机会都没有了,他们只能是死守建安城。

    山越人从来也没有打过攻城战,在这方面他们确实也是存在着极大的短板,虽然他们也尝试着用长长的竹子还绑成梯子,但城墙很高,那些简陋的云梯根本就无法使用,被是吴军所摧毁,就是自己给压垮,华仇也想了好多的办法,但攻城器械方面的短缺,让他们的攻城行动屡屡受挫。

    没办法,华仇也只好采用长期围困的办法来进行围城,将城内的吴人困死饿死,然后逼他们出城突围。

    虽然暂时守住了城池,但孙皓却也是一愁莫展,毕竟城外几万山越人始终不肯退兵,而城内的粮食也有限,根本就支撑不了太长的时间。

    现在孙皓只能是指望其他州郡的人马前来勤王了,好在建安被围困之前,孙皓就已经给交州刺史以及豫章太守等人下达了诏书,让他们送钱送粮,出兵勤王。

    本来建安城就不是什么大城,人口也极为的有限,吴国朝廷迁都于此,一下子涌来这么多的人,以建安城的体量,根本就是难以承受的,山越人围城不过才一两个月,建安城的粮库就已经见底了,现在除了勤王的人马,孙皓已经没有任何的指望了。

    但时间一天天地过去,建安城的局面是如火如荼,时刻都有覆灭之险,可孙皓望穿着秋水望断秋云,也望不到勤王的人马。

    显然没有人再把他这个朝廷当回事了,发出云的诏书有如是泥牛入海,沓无音讯,眼看着城里面的粮食渐渐地耗尽,人心惶惶,军无斗志,再这么下去,建安城根本就不可能守得住。

    “陛下,还是尽快地突围吧,再死守下去,只能是死路一条。”留平向孙皓谏言道。

    这些天来,孙皓早已经变得是狂躁不已,他每天除了杀人就是杀人,稍有不顺心之事,就会拿身边的近侍开刀,孙皓身边的侍从简直就是一种高危职业,最派到孙皓身边服侍他的人,很少有活过十天的。

    孙皓的残酷暴虐,让许多的人是胆战心寒,除了太守留平之外,还真没有人再有胆量主动地来接近于他。

    孙皓每日除杀人排遣之外,就是借酒浇愁了,而喝得酩酊大醉之后,更是肆无忌惮地来杀人,听了留平之言,瞪着血红的眼珠子,醉意阑珊地道:“突围?这天大地大,朕……朕还能去哪儿?”

    留平不禁大皱眉头,摊上这么一个国主,也算他倒了八辈子的大楣了,昏聩无能,还嗜杀成性,这吴国不亡,还真没有天理了。

    但留平终归不能自己一走了之,如今建安的形势已经是危如累卵,内无粮草,外无援兵,一昧地死守下去,只能是坐以待毙,想要逃出一条活路来,只有趁现在还有点最后的存粮能让士兵吃饱,突围出去才是活路,如果此时不走,以后就更没有机会了。

    看到孙皓醉得快不省人事了,留平也顾不上许多,令人架起孙皓来,塞到马车上,径直奔城门而去。

第1948章 最安全的地方

    山越人攻城不行,吴军如此稀松的防御,如果换作是魏国的军队,恐怕分分钟城池就得失守,但山越人并不擅长攻城,就连最为普通的云梯都建造不出来,所以他们根本就不能给守军带来了什么压力,吴军那怕在军心涣散几乎一盘散沙的情况下,依然能够守住城池,这不得不说是一个奇迹。

    但华仇和洪基显然不会这么善罢干休,攻不破城池,他们就干脆放弃了攻城,在城外扎起了连营,死死地将建安团团围困住,打算长期地耗下去,城池里面又不能种粮,只要他们长久地围困住建安,城内的粮草迟早都会耗光的。

    没有粮草,再坚固的城池也是形同虚设,华仇洪基他们则不会担心食物,因为山越人的士兵在这儿打仗,后方会有源源不断地食物给送过来,以保证他们的供应。

    华仇相信,耗他们个一年半载的,不信吴人不出城投降。

    果然还没有到两个月的时间,吴人就已经是扛不住了,孙皓一天到晚醉生梦死,当然不会清楚建安城的存粮还能坚持多久,但做为建安太守的留平,却是再清楚不过了,如今的粮草,已经不再派给城内的居民和山越奴隶了,可就算是这样,也最多坚持不会再超过十天的时间了,一旦断粮,后果不堪设想。

    军无粮自乱,那怕纪律再严明的军队,如果出现粮草短缺的问题,军心涣散那也是铁板钉钉的事,因为没有人能扛得过饥荒,没有衣穿,只要天气不太寒冷,那咬咬牙就可以坚持下去,但没有饭吃,那怕就是金刚转世,也扛不住啊!

    勤王之师恐怕是所有人最后的期望了,如果等不来勤王的军队,凭借建安城的守军,迟早完蛋,留平打瞧这形势,暗忖这勤王之师恐怕是来不了。

    孙皓称帝时日尚短,而且并非是直接从先帝孙休那儿继承来的皇位,而是丞相张布和濮阳兴在吴亡国之后才新立的,其合法性值得商榷。

    而且孙皓称帝之后,并未得到各地官员的朝贺,虽然有路途遥远讯息不通的原因,但这么多的地方官员都不上贺表,这能说是正常吗?

    所以,别看孙皓的诏书一封封地发了出去,但却是有如泥牛入海,消失无踪,这么多天了,连半点的回音也没有得到,随着建安城内的粮草逐渐耗尽,这种悲观而绝望的情绪在建安城中蔓延着,坚信援兵会到来的人已经越来越少了。

    留平当然不敢把希望全部建立在虚无飘渺的勤王之师上面,他必须要组织人马,赶在粮尽之前实施突围,离开建安城,否则,一旦粮尽,城池陷落,所有的人都会落入到万劫不复当中。

    山越人的残暴在黑风峡之战中体现的是淋漓尽致,吴军被困在黑风峡内的七千多人,尽遭山越人的屠戮,无一生还。可以想像的是,一旦建安城陷落,山越人便会进行屠城,城中无论男女老幼,恐怕是无一人可以幸免。

    现在看来,只有突围才是上策,至于突围之后的去向,留平也已经是有了一个初步的打算。

    前往交州?路途太远,他们又缺少粮草,恐怕到不了交州就得饿死;前往荆州?这恐怕也不太现实,毕竟荆州那边与魏国交壤,建业失守之后,魏军很可能会将战火燃向荆州,此刻他们再去荆州的话,无异于是引火烧身。

    同样的道理,豫章、庐陵这些郡也都会被战火所波及,这些地方的安全程度远不及建安,迁都到这些地方,同样也是自取灭亡。

    如此看来,真想找一个可以安顿下来的地方,还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不过留平显然是有过深思熟虑的,他知道有一个地方,是绝对安全的,就是条件会稍微的艰苦一点,如果说建安郡已经算是荒凉偏僻了,那么那个地方只能用茹毛饮血的蛮荒之地来形容。

    没错,这个地方就是夷洲,与建安郡隔海相望的一个岛屿,那个岛可比建安郡那些沿岸的岛屿大多了,差不多有半个建安郡或者是一个会稽郡那么大,岛上有不少的土著居民,过着刀耕火种的原始生活。

    三十年前,孙权曾派卫温和诸葛直率领一支万余人的船队,前往夷洲和亶州,亶州没找到,但卫温和诸葛直却抵达了夷洲,并且在夷洲居住了长达一年的时间,和当地的土著建立了良好的关系。

    后来因为疫病横行,士卒死亡无数,卫温和诸葛直才被迫返航,回到建业之后,孙权恼怒,以违诏无功的罪名将卫温和诸葛直下狱处死。

    虽然这次征讨夷洲成为了一桩赔本的买卖,孙权此后也再没有派官方的人员前往夷洲,但民间和夷洲的联络却变得紧密起来,许多的商人似乎从中嗅到了商机,他们便大陆这边贩运过去铁器、瓷器、陶器、衣料、药材等物品,从土著人手中换取珍珠、珊瑚等宝物以及岛内的土特产。

    这几乎是一种一本万利的买卖,一件铁制的农具锄头,在夷洲能换到一斛的珍珠,一件普通的衣服,也能换到半人高的一株珊瑚,更别说那些岛上俯首即拾的土特产了,廉价到让人无法想像的地步,这种以物易物的交易方式,让那些往来与建安和夷洲之间的货商赚得是盆满钵满。

    留平身为建安太守,自然知晓夷洲那边的情况,夷洲和建安郡隔海相望,有着几百里的路程,如果坐船的话,快则三五日,慢则十余日才能抵达。

    吴国有着发达的造船业,所以往来于两岸之间并不是什么难事,如今有无数商人开辟出来的航道,让前往夷洲也不再成为什么难事。

    更为重要的是,夷洲远在海外,如果他们可以逃离建安,前往夷洲,别说是山越人了,就算是魏人,也拿他们无可奈何,所以前往夷洲,在留平看来,是最为安全的。

第1949章 逃往夷洲

    夷洲虽然是蛮荒之地,但却是一个最为安全的地方,魏军虽然也有战船,但他们却不具备航海的能力,想要跨越汪洋大海到达夷洲,至少也得需要几十年的时间去训练,所以只要吴人逃到了夷洲,暂时可以保证绝对的安全。

    至于逃到其他的地方,那就和夷洲差得太远了,毕竟以魏军步骑的强悍实力,他们可以到达大陆的任何一个地方,建安就算不被山越人所围困,迟早也会亡于魏国之手,这一点是勿庸置疑的。

    所以夷洲是留平首选的逃亡之地,之前留平也曾试探过几位大臣的口风,只有光禄勋薛莹,中书侍郎胡冲等廖廖几人支持,其他的人显然对迁都于夷洲还是有着很大的顾虑的,毕竟那儿是荒蛮之地,吴人到夷洲之后,面临的最大困难就是水土不服,当初卫温和诸葛直到达夷洲,停留了一年的时间,死亡七八成,最终不得不返航。

    所以说,前往夷洲还是有着很大的风险的,许多人宁可死在吴国境内,也不愿意埋骨异乡,所以许多大臣是强烈地反对迁都夷洲的。

    孙皓也不乐意迁都到夷洲,毕竟那儿太过于荒芜了,这对纵情于享乐的孙皓来说,实在是难以接受的一件事情。

    更何况,当初留平探讨这个迁都夷洲的方案之时,山越人还没有围城,留平只是为了应对魏军可能的入侵而做出一种战略性的转移计划,可谁都没有想到,魏军还没有打来,山越人却先造反了起来,不但在黑风峡歼灭了吴军的主力部队,而且将建安城给围了个水泄不通。

    如今在内无粮草,外无援兵的情况之下,吴军想要打破山越人的包围几乎成为了一种奢望,如何解决这种困境,留平自然是重提逃亡夷洲的计划。

    虽然这个时候这个计划得到的支持者要比先前多了,但大部分的大臣依然认为逃亡到夷洲风险太大,不如投奔交州,这样安全妥当一些。

    留平闻言为之冷笑一声,投奔交州?这些人也太想当然了吧!

    首先交州和建安一样,只要魏军攻来,他们根本就无法抵挡,所以跑到交州,也不过是能多苟延残喘几天罢了。

    其次,交州那边至今态度暧昧,孙皓称帝没有上表祝贺,孙皓下旨令其勤王也没见派一兵一卒过来,所以交州的官员是不是会欢迎他们前往还是一个很大的疑问,如果他们到了交州边境却遭到交州官员的拒绝,那岂不是很尴尬?

    最后,交州那边路途遥远,建安城的粮草基本上已经是耗尽了,就算是他们可以突围成功,但根本就没有能够支撑他们前往交州的粮草,没吃没喝的要走上千里的路,谁能扛得下来?

    所以前往交州,不过想像之中的事,而前往夷洲,留平已经准备好了,建安本来就是紧靠建溪的,他们只需要走水路,就可以突破山越人的围困,到达侯官之后,便可以获得一些补给,并裹挟一部分的百姓出海,只需航行十天半月的时间,便可以抵达夷洲。

    夷洲岛上都是些土著居民,所使用的武器不过是些削尖了的木头或者石器,和装备精良的吴军根本就没法比,只要一千名身披铁铠的甲士,就足以横扫整个的夷洲全岛了。

    所以征服夷洲的土著根本不是什么问题,比较难的,就是要应付水土不服的问题,当初卫温所率的船员十死七八,主要的原因是这些船员大都来自于长江一带,那儿的气候和夷洲完全是两回事,所以很难适应。

    而建安郡尤其是沿海的候官一带,气候条件与夷洲很相似,所以建安的军民如果迁往夷洲的话,适应性会强很多。而且这也不是留平主观臆断的,毕竟三十多年来,建安郡这边屡有客商前往夷洲,其中有许多人往返多次也是安然无恙的,以此推断,夷洲那边也并非就是那种令人谈虎色变的存在。

    留平既然早有这个计划,而这个计划也并非是停留在纸面上的,其实他事先就已经在侯官做出一些准备和安排,一些出海的船只和粮草以及各种渡海所需的物资以及应对疫病的药材,留平已经是准备妥当了,只要他们能够抵达侯官,即可扬帆出海。

    可就算到了这个时候,朝中的争议仍未平息,那些反对逃亡夷洲的大臣们还持坚决反对的态度,留平顾不得其他了,决定联络那些志同道合的大臣单独行动,至于那些反对的大臣,就留他们自个儿玩吧,老子不奉陪了。

    留平是建安太守,手中掌握着好几千的郡兵,自从万彧在黑风峡战死之后,留平已经成为朝中最强的实力派,而另一部分的兵马大权,则掌握在武卫督讨虏将军伍延的手中。

    薛莹和伍延有着过命的交情,有他来劝说伍延,伍延也就加入加入逃亡夷洲的队伍了,这让留平倍感高兴,他和伍延,基本上掌握了吴军的绝大多数兵权,只要他们联手,迁都夷洲便可以成行,至于其他的人,爱谁谁!

    留平和伍延、薛莹、孙震、胡冲等人商议,决定在四月初八这一天半夜三更实施突围,之所以在半夜行动,是因为这个时间段山越人的防备最为松懈。

    建安城的西门,乃一座水门,城内有一条河流与建溪相通,只要打开西门,他们便可以顺流而下,为此留平就早准备好了不少的船只,船只不够,那就扎竹筏,反正建安境内,最不缺的就是竹子,扎上几百个竹伐,就足够所有的士兵使用了。

    准备妥当之后,留平和伍延便径直去寻孙皓,没想到孙皓居然喝得是酩酊大醉,看来征求孙皓的同意是不可能了,留平和伍延只好命人强行拖了孙皓,并且一并将其后宫及子女全部带走。

    到了西门处,留平下令吴军打开西门,所有的船只和竹筏鱼贯而出,驶离了建安城。

第1950章总有刁民要害朕

    山越人虽然是四面围城,但对于水路的封锁却远不如陆路,建溪是一条水流宽阔而且湍急的河流,建安当地人习惯把江河称做是溪,但这个溪却不是通常意义上的溪流,通常北方那些大江大河都是不见得有建溪这么大的水量,尤其是到了台风暴雨的季节,溪水泛滥,横无际涯。

    山越人大部分的时间都是呆在深山老林之中的,他们虽然擅长渔猎,但所打鱼的地方,也只不过是赤足可以跳进去的小溪,建溪这样的大江,他们可是从未涉足的,虽然为了封锁建安,他们在江面也造了不少的竹筏而且用木头设置了围栏,将江面给封锁起来,但这样的拦防工事,对于吴军来说,丝毫起不到任何的作用。

    冲在最前面的,就是吴军的蒙冲战船,这种战船不但速度奇快,而且有着极强的冲击力,留平一声令下,十几艘蒙冲战船便冲了过去,顷刻间就将山越人的拦防工事给撞了个稀巴烂,吴军的船队有如离弦之箭一般,飞快地向着下游冲去,山越人根本就无法阻拦。

    孙皓迷迷糊糊地被近侍搀扶着上了船,江风一吹,他的酒倒是醒了一半,孙皓感觉到了颠簸不平,连忙问道:“此乃何处?”

    近侍答道:“回陛下,此乃建溪之上。”

    孙皓不禁大惊,道:“朕为何会在船上,这是要去往何处?”

    近侍道:“留太守和伍将军欲往夷洲,当时陛下醉酒,只得先带陛下上船。”

    孙皓勃然大怒,道:“大胆留平伍延,朕说过要去夷洲吗?他们竟敢擅作主张,还敢挟持于朕,反了,真是反了!来人,速传留平伍延见朕,今日不杀这两个逆臣,朕誓不罢休!”

    有人赶紧地将孙皓的话禀报了在另外一条船上的留平伍延,伍延听闻孙皓见召,便欲前往,那知留平一把将他拉住,道:“陛下正生着气呢,伍将军此去,只会怕是要步张布濮阳兴二位丞相的后尘了,所以现在可见不得陛下之面,等他何时气消了,再见不迟。”

    孙皓可是出了名的暴君,嗜杀成性,手段残暴,继位短短不过是百日,已经有远不止百人丧命在他的手中了,就连扶立他继位的张布和濮阳兴都惨死在他的手中,如果伍延冒然前往的话,恐怕真是九死一生。

    留平在这一点上,看得比较透彻,以前孙皓有万彧这样手握重兵的爪牙,旁人反抗不得,但现在万彧已死,兵马大权尽在留平和伍延的手中,自然是无需要惧怕孙皓了,只不过他还是天子,给他点面子罢了,再想耀武扬威任杀任剐,门都没有。

    所以留平对孙皓的召见不理不睬,对手下的人道:“去,回复陛下,就说江上风浪太大,无法换船,等船靠岸之后,臣等再去拜见陛下。”

    传话的很快将话给传来回去,孙皓气得都发抖起来了,自从他称帝之后,还从来没有人敢如此地渺视他的权威,现在留平和伍延竟敢公然地抗命,等到了夷洲之后,他们还不得骑在他头上拉屎撒尿?

    “调转船头,朕要回建安城去!”孙皓从来也没有想要去什么劳什子的夷洲,更何况他是在留平和伍延的挟持下才走的,孙皓当然不干了,留平和伍延这两个逆臣躲着不敢见他,难道孙皓还能等着船靠岸之后任人宰割吗?

    孙皓的父亲孙和自从太子之位废了之后,一直饱受迫害,最终也难逃惨死的命运,这在孙皓幼小的心灵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使他的性格变得多疑猜忌,就算是当了皇帝,贵为一国之君,依然改不了他疑神疑鬼的毛病,他时时刻刻都觉得总有刁民要害朕。

    孙皓的嗜杀残暴,看起来凶恶异常,但却是他内心之中孱弱无比的表露,正是因为害怕有人谋害于他,孙皓才会变得如此暴虐无道,在他看来,只有先下手为强才能免于灾祸,他杀张布、杀濮阳兴,杀一切近侍之人,其实就是害怕这些人对他不利,害怕这些人谋害他的性命。

    现在留平和伍延公然抗命,孙皓如何还敢继续地与狼共舞,返回建安城似乎就是他一个最好的选择了。

    但孙皓似乎忘了,留平和伍延带走了几乎所有的军队,目前建安城已经是空城一座了,根本就无力来抵御山越人的进攻,如果他回到建安城的话,又该怎么办?

    但是偏执的孙皓似乎并不关心这个问题,他现在是一门心思的想要逃离留平和伍延的掌控,看到驾船的吴兵迟迟没有动静,孙皓是勃然大怒,拨剑将一名吴兵砍翻在地,喝令其他的吴兵是立刻调转船头,否则的话,他便要将他们全部杀光。

    留平和伍延敢抗命,但这些底层的吴兵可不敢得罪皇帝陛下,他们连忙地向留平伍延禀报这边的情况。

    伍延听了直皱眉头,到了这步田地了,孙皓居然还不改他残暴的性格,继续地滥杀无辜,伍延对留平道:“留太守,待我过去瞧瞧陛下,让他稍安勿躁。”

    留平淡淡地道:“他若是想要回去,那便遂他之愿吧,传令下去,让那艘船立刻返航,送陛下返回建安城。”

    伍延一听便愣了,怔怔地道:“回建安城,那不是送死吗?”

    留平轻笑一声,道:“人各有志,岂能勉强乎?陛下既然不想去夷洲,我们再怎么劝也是无济于事的,倒不如遂他心愿,我们这些做臣子的,如何敢违抗圣命?”

    这次留平选择带走的人,都是支持他们逃亡的人,至于那些反对逃往夷州或者是犹豫不决的,留平都不没有让他们上船,全部留在了建安城自生自灭。

    伍延眉头紧锁地道:“陛下回到建安,必遭不测,这国不可一日无君啊,如陛下有失,奈之若何?”

    留平哈哈大笑,指着船舱之中孙皓的几个儿子道:“国怎可无君,这么多储君,随便立一个不就行了吗?”

第1951章 阶下囚

    留平上船之后,故意地让孙皓和后宫嫔妃以及皇子们分开,孙皓一条船,后宫嫔妃一条船,皇子们一条船,而且皇子们是和留平伍延在一起的,这样安排,自有留平自己的用意。

    其实留平早就对孙皓不满了,骄奢淫逸,滥杀无辜,一国之君昏聩残暴到这种地步,这是他导致了现在如此不堪的局面。留平早有废帝重立的打算了,再让孙皓如此胡搞胡闹下去,吴国仅存的那点力量恐怕也会给他败光的。

    不光是留平,满朝文武对孙皓是又惧又恨,都恨不得废了他重立新君,但众臣都知道,现在这个多事之秋,重立新君的话,只怕会让局势变得更为糟糕。更何况,以前手握重兵的,一直是孙皓的亲信心腹万彧,朝中大臣,谁也不敢轻举妄动。

    此次迁都到夷洲,留平已经下定了决心,到达夷洲之后,便准备将孙皓给废掉,改立新君,所以他格外操心孙皓的几个皇子的安全,特意让他们和自己乘同一艘船,以保证万无一失。

    至于孙皓,则让他单独地乘一条船,现在虽然他还是皇帝天子,但他的威风也仅限于此了,一旦到达夷洲,他那个皇帝的宝座,也就坐到头了。

    不过显然孙皓不可能安分守己地呆在船上,似乎他也嗅到了一丝不祥的气息,大吵大闹地要求船只返航,一如既往地大发淫威随便杀戮,这种人,果真是无药可救了。

    既然如此,那留平便遂他的愿,吩咐那些水手将孙皓给送回建安城去,他既然想自寻死路,那便由他去吧。

    伍延也是沉默不语了,毕竟这样的国君,几乎让所有的人都厌恶不已,巴不得他能早死呢,既然留平已经有了另立新君的打算,那任由孙皓自去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

    得到了命令之后,水兵们便调转船头,将载有孙皓的船只逆水而行,往建安方向驶去。

    此时数百艘的船只和竹筏都是顺流而行的,唯有这么一条船是逆流而上,这让同行的吴人都是诧异不已,纷纷打瞧,想看看究竟出了什么事。

    不过此刻尚在黎明时分,天色昏暗,谁也看不清船里究竟有什么人,这艘船与众多的竹筏擦肩而过,孤独地划行在建溪的水面之上。

    这更让孙皓是愤怒不已,如果不是他还需要这些士兵来驾船,恨不得便将这些人都给劈了,留平和伍延这两个逆贼,枉费自己对他们信任有加,委以重任,没想到今天竟然干出这等的叛逆之事,真是罪不容诛啊!

    天色微明之际,这艘船顺利地驶回了建安城下,之所以十分的顺利,大概也是山越人不会想到吴军突破了水上防线之后扬长而去还有船会返回来,所以整个江面上没有任何山越人拦截的,这艘战船如入无人之境一般地驶抵建安的西门,那些士兵将孙皓送到岸上之后,飞一般以逃命去了,只留下孙皓以及几个近侍之人茫然不知所措。

    孙皓这个时候才意识到自己刚出狼窝,又入虎穴,现在的建安城,几乎是无兵可御,几乎成为了山越人的囊中之物,自己返回建安城,岂不是自寻死路?

    孙皓想到了这一点,惊出了一身的冷汗,连忙命近侍呼叫那些水手,将船给划回来,但此刻船已离岸,那怕这些水手听到近侍的喊叫,却也装聋做哑,好不容易才把这尊神给送走了,谁还敢再接他上船。

    整艘船飞快地离开了,很快地便消失在了视线之中,那些近侍就算是喊破了喉咙,船上的水手也根本就不予理睬。

    “反了!反了!……”孙皓气是脸色苍白,浑身发抖,这几个普通的士兵,竟然也变得如此猖狂,对他这个皇帝的命令都置若罔闻,真是岂有此理!

    这时,听了叫喊之声,城里面倒是出了一行人,来到了孙皓的面前,哭拜起来,孙皓一看,不是旁人,正是楼玄、郭逴、姚信等大臣,他们声泪俱下的痛诉留平伍延等人背信弃义,罔顾皇恩,干出这等伤天害理之事,将他们陷入到了万劫不复之地。

    楼玄这些人是竭力反对迁都于夷洲的,曾对留平的计划是百般阻挠,但他们谁也未曾想到,留平等人居然敢将他们抛弃独自跑路了,要知道,留平他们这一走,几乎带走了所有的城防军队,城外就是山越人的大军,建安城无兵可御,随时都会被山越人所攻破,这不是要他们的老命吗?

    不过等到他们得到消息赶到建安西门的时候,留平等人早已是扬长而去,楼玄他们绝望地捶胸顿足,咒骂不已,但再怎么咒骂,都无济于事,留平根本就听不见,而且留平走的时候,带走了建安城中所有的船只和竹筏,就算他们想要乘船而逃,也是没有机会了。

    就在众人万般绝望之时,听到了城外有人在呼喊,定睛一看,竟然发现是皇帝孙皓等几人,楼玄等人吃了一惊,连忙用吊篮从城上吊下去(西门是水门,他们没有船,也出不了城门),来拜见孙皓。

    此刻君臣相见,是痛哭流涕,一片哀嚎。

    孙皓咬牙切齿地述说了留平伍延的“罪状”,众臣也是义愤填膺地声讨了半天,只不过现在他们也只能是打打嘴炮罢了,手中无兵无权,如何能奈何得了留平伍延。

    甚至他们连一条船也没有,就连离开建安城的机会都没有,一个个呆在江边,望着滔滔的江水发呆,根本就无计可施。

    天亮的时候,山越人发起了攻城,由于建安城早已无兵守御,山越不费吹灰之力就杀入到了城中,轻而易举地拿下了建安城。

    楼玄、姚信、郭逴等人一看大势已去,他们不愿意落入到山越人手中饱受凌辱,一个个跪别孙皓,投水自尽了。

    孙皓本欲也跟着投水自尽,但试了几下,终究还是没有胆量跳下去,这时山越人冲了过来,孙皓也就沦为了阶下之囚。

第1952章人竞相食

    尽管拿下了建安城,但华仇依然很是不爽,此次他雄心勃勃地将建安城团团围住,就是一举地想要将吴军全部歼灭。

    但没想到百密终有一疏,吴人竟然会从水路给逃掉了,就算山越人拿下了建安城,也不过是一座空城,这样的胜利,和华仇预想的并不太一样,这难免会让他有一些郁闷。

    当然这也是无可奈何的事,建安城三面靠山一面临水的环境确实让华仇也没有什么特别好的办法,毕竟在水战这一块,是山越人的短板,他们虽然在建溪上用竹木设了拦防的关卡,可依然也没办法挡得住吴军的离去,那些关卡如纸糊的一般,轻易地就被吴军战船给冲破了。

    华仇听闻之后,不禁是大发雷霆,这些人都是猪脑子吗,水上拦不住,难道你们在岸上就不能射箭吗?

    对此,那些山越兵也是很委屈,建溪那么宽,江面上又是漆黑一片,伸手都不见五指,这箭往哪儿射?

    这大概也是留平之所以选择半夜突围的原因吧,这一段时间也都是阴雨天气,晚上没有月亮,也没有星光,黑漆漆一片,就算山越人知道吴国在水上突围,他们也是无计可施的。

    华仇也清楚这个原因,只不过他是气恼不过,发一发脾气罢了,最终华仇也没有追究任何人的责任,而是在天亮的时候,下达了攻城的命令。

    此时吴军大部皆已逃走,建安的城防已经是形同虚设,山越人没有遭遇到任何的抵抗,就轻易地攻陷了建安城。

    和华仇预想的没有多大区别,城内的吴人大部已经逃走了,只剩下了为数不多的一些人,山越人入城之后,便是一顿屠戮,杀了个鸡犬不留。

    华仇当然不会阻止山越人的野蛮行径,原本计划着拿下建安之后,山越人会以大肆屠城的方式来庆祝这个胜利,但现在能屠杀的人已经没有几个了,还得用鸡犬来凑数,这显然是让他们感到很不尽兴。

    这时候底下的人传来了一个好消息,他们逮住了吴国的皇帝孙皓,这不禁让华仇是大喜过望,同时也产生了一丝的怀疑,这是真得还是假的,不是说吴军大部分的官吏和军队都逃走了吗,怎么可能吴国的皇帝还滞留在建安,莫非是有人假冒的不成?

    华仇下令将孙皓带至跟前,虽然孙皓身着一身皇帝的服饰,但模样却是狼狈之极,惊恐写满了脸上,脸色显得格外的苍白,华仇也不认得孙皓啊,所以他也没有推断出这个皇帝是真是假。

    于是华仇命令停止杀戮,找一些原本认识孙皓的吴人辩认,这一招果然有效,许多的被俘的吴人均指认孙皓就是当今吴国的皇帝。

    华仇对此十分的满意,虽然大部分的吴人跑掉了,但还是让他给逮住了一条大鱼,尽管他对孙皓为何会出现在城外感到十分诧异,但这些都无关紧要了,只要能证实他是吴国皇帝就行了。

    就在华仇还在思忖如何处置孙皓之时,手下的前来禀报,称那些被掳走的山越人找到了。

    这次攻陷建安之后,山越人可不光是来屠城的,他们还有一个更为重要的职责,那就是寻找那些被吴人所掳掠的族人。

    起初入城之后,他们并没有发现城内有山越人的踪迹,只以为是吴人撤离之时将这些山越人全给带走了,但仔细地搜寻之后,才发现他们的族人并没有被带走,而是被关押在了地牢之内,地牢暗无天日,怪不得他们在第一时间没有找到。

    本来山越兵是满心欢喜地打开地牢准备去解救同胞的,但进入地牢之后,他们全惊呆了,地牢之内,堆砌着无数森森白骨,阴暗潮温,肮脏恐怖,真如同是人间地狱一般。

    原本这个地牢之内关押着数千人的山越俘虏,但获救的时间,能活着走出地牢大门的,居然不超过三百人,而且个个面黄肌瘦,奄奄一息,跟垂死之人没有多大的区别。

    原来这些山越人被俘虏之后,就被押解到了建安城中,去兴建宫室,从事着最为繁重劳累的苦工,许多人不是累到吐血而死,就是被看管他们的吴人鞭挞至死,短短几十天的时间之内,这些奴隶就死亡大半。

    但是吴人不在乎,他们要的只是工程建造的速度,反正会有源源不断的山越奴隶送来,死上一些固不足惜。

    可好景不长,前去征剿山越的万彧被山越人给剿了,山越人反攻倒算,包围了建安城。

    在这种情况下,修建宫室也只能暂停了,吴人将这些山越奴隶关到了地牢之中,起初的时候,还会扔一些食物进来,但到了后来,吴人自己的食物也短缺了,所以他们不再给这些奴隶食物,让他们自生自灭。

    狭窄的地牢之中,被饥饿折磨着的山越人只能是疯狂地去啃食死去同伴的尸体,那些体弱多病不堪折磨早死的人。

    但是很快这些尸体都被吃完了,吃得只剩下一具具森森的白骨,但饥荒仍在继续,那些饥饿者的目光犹如野兽一般,盯向了活人,其实吃死尸和吃活人本质上并没有什么不同,在这种暗无天日的地方,为了生存下去,也只有人竞相食。

    为了一口食物,这些山越人几乎都趋于疯狂,今天或许可以咬到一口鲜血淋淋的肉苟延残喘下去,但到了明天,你却可能成为别人的口中之食,这里已经完全变成了魔鬼地狱的存在,如果不是他们得到了解救,可以重见天日,那么很可能他们就会继续地自相残杀下去,直到只剩下最后一个人——甚至是一个人也不存在。

    踏足到这里的每一个人都有一种近处窒息的压抑,就算山越人生活的极为原始而蛮荒,但他们还是有一条道德底线的,可为了生存,这条道德底线还是被无情地践踏了。

    这里成为了最残酷的修罗地狱,一座真正的炼狱。

第1953章烈火地狱

    当华仇和洪基一同踏入这座地牢的时候,也彻底地怒了,数千条鲜活的生命就这么说没就没了,而这一次的罪魁祸首,自然就是吴国的皇帝孙皓。

    原本华仇并没有准备要处死孙皓,但发生了地牢事件之后,山越人是群情激愤,一致要求处死孙皓,为死难的那么多山越人复仇。

    洪基更是愤怒异常,恨不得将孙皓给撕成碎片,他离开地牢之后,直接就向华仇要人,如果华仇不把孙皓交出来的话,洪基是绝不肯善罢干休的。

    华仇本来着自己的计划,他想利用孙皓来对吴人进行要挟,以换取更大的利益,但此时整个山越族各个部落要求处决孙皓的声音异常的响亮,那怕华仇身为山越族最大的部落的宗帅,也不可能再对他有任何的偏袒了,于是华仇将各部落的头领都召集起来,商议如何处死孙皓。

    “这有什么可商量的,五马分尸,大卸八块,痛痛快快把他杀了便是。”洪基大咧咧地粗声道。

    “那不行,这个狗皇帝害死了咱们这么多的人,这么杀了他太便宜他了,该将他零刀碎剐,扒皮抽筋,点了天灯,才能算是为那些死难的族人报仇血恨。”一个惨遭灭族的小部落头领嚷道,因为仇恨,他面上的肌肉都是扭曲的,狰狞的。

    他的部落寨子被吴军所攻破,大部分的族人皆被俘虏成为了奴隶,只有为数不多的一些人了逃出来,本来这个族长还指望着这次攻破了建安城,可以把他的族人解救出来,但在地牢里发现,他的族人都化为了森森白骨,无一幸免,这不禁让他是悲恸万分,对吴人的恨意有如滔天巨浪,这么轻易地处死孙皓,他自然不肯的。

    这个族长的提议得到了大部分的赞成,这些赞成者要不是从死牢之中死里逃生的,要不是就是死难的家属,他们对吴人有着刻骨的仇恨,自然是纷纷的响应。

    华仇沉吟了一下,道:“大家说得都有些道理,只不过就算是把孙皓给剐了,也没有什么新意,听闻孙皓是一个一等一的暴君,继位百日,就残杀了上百人,几乎天天杀人作乐,所用酷刑,都没有重样的,今天我们便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将孙皓给活烤了,然后让那些受尽苦难的族人分而食之,以解心头之恨。”

    众人一听华仇这个办法,顿时是欢呼雀跃起来,这个办法不但可以虐杀孙皓,而且还能分食其肉,尤其是让那些在地牢之中以同族人为食的山越奴隶终于可以复仇了,真是大快人心。

    押在下面的孙皓一听,差点没有昏死过去,自从他当皇帝之后,孙皓便是以残杀虐杀取乐,上至丞相将军,下至近侍士兵,只要有丁点儿的过错,孙皓便会残忍地将其处死,发展到后来,一天不杀人,孙皓就有些手痒难耐,许多无辜的人,就是因为孙皓看着不顺眼,就会被残杀掉,对于孙皓而言,这就是一种行为艺术,仿佛是每日的功课一般,日日不落空。

    但孙皓无论如何也没有想到,以前是我为刀俎,人为鱼肉,现在他也有成为鱼肉的一天,这真是天道轮回,报应不爽。

    行刑的刽子手将孙皓拖到了火堆的旁边,在熊熊燃烧的火堆上方,早已高高地置好了一个铁架子,这一幕对于孙皓来说,完全是似曾相识的,毕竟这种类似于炮烙火烤的酷刑,孙皓以前也没少玩过,只不过以前他是看客,现在却成了要被架到火上的那个人。

    孙皓早就吓得浑身瘫软,四肢抽搐,大小便失禁了,刽子手并没有理会他,毕竟面对如此的刑罚,恐怕还真没有几个人能从容淡定。

    刽子手很快将孙皓扒光了衣服,扔到了一个大水池之中清洗,里里外外清洗了个干净,毕竟烤完了还是要入口食之的,所以身体内的脏东西肯定是要清洗干净的。

    然后刽子手将孙皓身上的皮肤一刀刀的划开,鲜血迸流,而且用盐把他的全身给涂抹了个遍,美其名曰为“腌制”,其实这是一种最为惨烈的酷刑,本来一刀刀地将皮肤割开,已经让受刑者痛不欲生了,再在伤口上撒盐,那简直就是如坠阿难地狱,孙皓几度昏厥,但很快又被凉水所浇醒,开始他还能发出杀猪般的痛苦嚎叫,但到了后来,声音已渐渐微弱,气息也奄奄一息。

    这些刽子手技艺可是十分熟练,在孙皓没有被烤到半熟之前,是不可能让他丧命的,他们将孙皓腌制地差不多了,便将他用铁链绑在了一根粗大的铁柱上面,抬到了架子上。

    热浪扑面而来,孙皓痛苦地挣扎着,但他全身上下都被铁链紧紧绑缚着,无法动弹分毫,只能是任由火焰灸烧着他的皮肤。

    刽子手缓缓地转动着铁柱,当孙皓的身体转到上面的时候,他的感觉会好受一些,但那是刽子手刻意而为之的,他们并不会让孙皓很快地死去,慢火烘焙,这种烤全人要比烤全牛还要费工费时,整个过程,差不多需要好几个时辰,烤制这种大餐,最需要的便是时间和耐心了。

    孙皓一直过着养尊处优的生活,自然是白白净净,细皮嫩肉的,这场烧烤大典,引来了数千山越人的围观,孙皓越是痛苦,他们便越是兴奋。

    铁柱慢慢地被烧热了,在这种令人窒息的热焰之中,孙皓也最终是咽下了最后的一口气,临死之前,他看到的是山越人那垂涎欲滴的模样,这让孙皓有一种发自内心的之中的战栗,在他沦入地狱的那一瞬间,仿佛看到了张布、濮阳兴,仿佛看到了那数百个知名不知的冤魂正朝着他伸出了双手,仿佛要加入这场饕餮盛宴。

    孙皓恐惧地想要大叫,但却发不出一点的声音了,他似乎闻到了一股烤肉的气味,但他的灵魂却飘向了烈火地狱,熊熊燃烧的烈火很快将他彻底地吞噬了……

第1954章 扬帆远航

    离开了建安,吴军船队一行是顺风顺水,没过几天的时间,就已经抵达了侯官。

    在半路之上,他们还在南平稍做停留,其实也不光是停留,而是洗劫了南平城内的一切,所有的粮草船只以及能用到的一切物资,都被吴军统统所征用,就连南平的县令官吏和一些青壮男女,都被带走了。

    如果不是船只的容量有限,留平恨不得裹挟所有的人走,毕竟他们去了夷洲之后,是要开荒的,人手越多,成功的几率便越大。

    这个时候,已经没有人再去关心孙皓的生死了,毕竟从他决定返回建安的那一刻起,他的命运就已经是注定了,落到了山越人的手里,没有最惨,只有更惨。

    谁也搞不清孙皓的脑子里,当时究竟是怎么想的,居然要返回即将沦陷的建安城,愚蠢到无可救药的地步了,呆在吴军之中,就算他保不住皇位,但总不至于丢了性命,就算是他的儿子被扶立为皇帝,至少他也能当个太上皇吧。

    但孙皓在那个时候,却做出一个荒唐透顶的举动,执意要返回建安,为此还动手杀了一名士兵。

    估计这也是他这辈子能杀的最后一个人了,落入到了山越人手中,只有任人宰割的份,那还能轮得上他继续地耀武扬威。

    船队还没有抵达侯官的时候,建安那边就传来了孙皓的死讯,据说他是被山越人用火烤死的,然后被啃得连骨头渣子都不剩,估计山越人将所有的仇恨都化为了食量,恨一个人就要啖其肉,寝其皮,看来也真不是说说而已。

    不过对于吴人来说,孙皓的这么一个死法,倒也没有什么稀奇的,所谓人在做,天在看,孙皓滥杀了那么多的人,最后落得这般下场,必是遭了天谴报应。

    到达侯官之后,留平第一时间便与伍延等人商议,册立新君,承继大统,越是这个危难的时候,越需要一面旗帜,这样才能有号召力和凝聚力。

    如今跟随留平到达侯官的皇子有三位,分别是长子孙瑾,次子孙虔和三子孙兴,由于孙皓也是刚刚才当了皇帝,再加上时局维艰,并没有立太子,诸了也没有封王。册立新君,自然得从这三个皇子之中选择,其实选谁并不重要,三位皇子之中,最大的才五岁,最小的才三岁,根本就没有亲政的能力,朝廷的大小事务,将会由他们这些辅政大臣来署理。

    胡冲提出还是立长皇子孙瑾为君,他的理由也很充分,自古以来,废长立幼乃是取乱之道也,远的不说,就说三国时代,袁绍废长立幼导致冀州失败,刘表废长立幼导致荆州失守,就连吴国自己这边,孙权七个儿子,头几个接连被废,最终当皇帝的是他最小的儿子孙亮,结果呢,朝政被权臣轮番把持,就连孙亮本人也最终被废黜,吴国从此也是一蹶不振。

    所以他们这次挑选国君,就应当本着立长不立幼的原则,立孙皓的长子孙瑾为君,也算能为动荡不安风雨飘摇的残吴朝廷换一换新气象。

    留平不置可否地答应了,在他看来,立谁为君都不是什么问题,既然胡冲提出来立孙瑾为帝,留平也没有什么好拒绝的。

    留平没意见,其他的人就更没有意见,于是抵达侯官之后的第一件事,便是立了孙瑾为帝。

    时局艰难,仪式一切从简,孙瑾草草称帝,同时封张昭仪为太后,留平为丞相,伍延为大司马,薛莹为司徒,胡冲为司空,四人皆为辅政大臣,署理朝中一切大小事务,其余官员,也一应得到封赏,甚至许多的人是连升十几级,感觉异常的玄幻。

    这样的事情,其实也是见怪不怪的,吴人一路逃亡,一路损失,尤其是这次从建安城逃出来,留平干脆就将所有的政见不合者统统放弃了,这样无疑又损失了一大批的朝臣,以至于到达侯官之后,举行新帝登基仪式,竟没有多少的官员来朝贺。

    人数不够,只好找下层的官吏来凑了,所以才会出现这种一日之间连升十几级的奇观。

    尽管如此,朝臣的队伍依旧是稀稀拉拉,规模和气势就连孙皓在会稽登基时都无法相提并论,更别说和建业登基时的那些个皇帝相比了,吴国朝廷如今也只能是用苟延残喘来形容。

    留平也清楚,他们这么这么一个流亡朝廷,势单力孤的,别说是魏国的大军,就算是山越蛮人,他们都打不过,而且从建安传来的消息,山越人已经派了一支人马,从建安出发,从陆路向侯官杀来,摆在吴人面前的,是如何尽快地离开侯官,出海航行,抵达夷洲。

    只有到达夷洲,才有他们的容身之所,这广阔和苍茫的大海,才能给他们提供真正的辟护。

    好在留平以前已经一直在做这方面的准备了,所以扬帆出海的日子并没有耽搁太久,吴人搜刮尽了侯官一带所有的物资,并强迁侯官所有的百姓出海,共计有一万五千多户,连同他们从建安带来的人,总计人口超过了六万人,在现在的如此形势之下,能有如此多的人跟着他们渡海前往夷洲,还是一件相当了不起的事。

    当然,做为沿海的百姓,大多都不想背井离乡,前往近乎是穷山恶水蛮荒偏僻的夷洲,尽管夷洲与建安郡,仅仅也只是与夷洲一海之隔,但大多数的建安百姓,终其一生,也都不没有到过夷洲,在他们的记忆之中,夷洲是陌生的,可怕的。

    所以侯官的百姓一听到迁民入夷的旨意之后,许多人持强烈的反对态度,但小胳膊又怎么能拧得过大腿,留平和伍延所率的军队,虽然打不过魏军,打不过山越人,但镇守一下吴国百姓的反抗,还是绰绰有余的。

    于是侯官大多数的百姓的房屋被烧毁,无家可归的百姓被迫地登上了那些事先准备好的大船,和吴军一道扬帆,直奔夷洲而去。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26204/ 第一时间欣赏最后的三国2兴魏最新章节! 作者:风之清扬所写的《最后的三国2兴魏》为转载作品,最后的三国2兴魏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最后的三国2兴魏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最后的三国2兴魏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最后的三国2兴魏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最后的三国2兴魏介绍:
曹亮穿了,成为了曹魏宗室的“曹三代”。相比于纵横捭阖的曹一代、守成有余的曹二代,曹三代实在是麻绳穿豆腐——提不起来,士家坐大,司马专权,曹魏的天下已是危如累卵存亡绝续。是坐以待毙,还是奋起抗争?曹亮不甘随波逐流,挽狂澜之既倒,扶大厦之将倾,且看我如何步步为营,斗司马,兴曹魏,灭蜀破吴,执耳天下!┄┄┄┄┄┄┄┄┄┄┄┄┄┄┄┄┄新书启航,再战“最后的三国”,喜欢这段历史的书友走过路过不要错过,求点击!求收藏!求推荐!求支持!最后的三国2兴魏已经完结,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最后的三国2兴魏,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最后的三国2兴魏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